新时代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2020-12-22 来源:工作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检察工作心得体会

检察工作心得体会

检察工作心得体会

时光过得飞快,作为一名新人,从去年九月份入职到现在,不知不觉地在检察院工作已近一年,至今深感荣幸。在反贪局工作的这段时间,一直在协助办理案件,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对案件的处理流程以及业务技能有了更好的了解并结交了战友一般的同事和伙伴,终于对于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自己这近一年来在一线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也有了一些想法。

自我小时候开始,我就非常喜欢甚至崇拜那些在法庭上代表国家权力惩治罪犯的人物,长大后我知道他们统称为公务人员,而现在随着我自己成为检察院的一员,更能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更是一份责任。曾几何时,看着身边的同事为了惩治腐败而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四处奔走,读着在检察战线上奋斗了多年的检察官在回忆自己的工作历程时脸上洋溢的骄傲,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些可爱的人们所有的那种永远不会过时的情怀和信念——切切实实为人民办事。

检察工作的学问博大精深,不仅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深认识,更需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够在办案过程中更大地提高办案效率以及质量,作为一名新人要学习的就更多了,还记得刚来的时候由于自己并不是法律专业毕业,更没有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经验,面对着案卷卷宗、办案流程以及各种案例分析和检察建议等等文书完全摸不着头脑,但好在领导和同事们对于我这个新人非常地耐心,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更快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完成了一项项上级领导以及同事交待的工作。

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打仗的感觉,从自侦案件初查直至最后做出裁判,无一不是在与时间赛跑,每一个决定的做出都是检察官们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每一次裁决,都是检察官们用自己的心血铸就的。我很荣幸能够参与他们,担任内勤工作,尽一己之力。在工作中我也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出现了纰漏和差错,但正是因为这些不足也促使了我对自己工作方法的重新思考,我认识到检察工作的时效性非常重要,但这也提醒着从事检察工作的我们在更好地提高效率的同时更要保证工作的质量,这意味着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时必须要有有序的计划、充足的耐心以及充分的细心。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够将工作做得更快更好。

“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一直贯穿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院内定期会召开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民主生活会以及年轻同志的“周末成长论坛”等各项活动,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们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恪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要具备谦逊的态度、真诚的待人、严格的自律、求实的精神和淡泊的心性。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就是这样在我们反贪局全体侦查人员的这些平凡与琐碎、劳累与付出中完整的体现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以努力做到提高“领悟”、强调“细致”、完善“严谨”, 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我是当阳检察院的一名新人,这是我新的历程,也是我心的历程。

推荐第2篇: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思考

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也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这标志着检察工作进入了新时代。

在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和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背景下,检察机关的职能职责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未来检察工作的出路何在,如何发展,是每一个关心、热爱检察事业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司法改革对检察机关的影响

司法责任制改革,反贪、反渎转隶,涉及到检察干警的去留和检察机关工作,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干警的情绪波动大。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员额检察官与非员额检察官、行政人员的工资待遇差别较大,未入额干警有想法、有意见。特别是一些担任多年检察官的老同志,因名额限制未入额,从主办案件的检察官变成司法辅助人员或行政人员,其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再加之福利待遇上的差别,他们有想法有情绪也是在所能免的。

2、人少案多矛盾突出。基层检察院承担了大量的办案任务,而员额制检察官数量有限,司法辅助人员也缺乏(有的司法辅助人员还同时承担行政后勤工作),尤其是书记员严重不足。在一些基层检察院,一名书记员同时承担了几名员额制检察官的书记员工作,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

3、转隶去留矛盾。反贪、反渎、预防部门检察人员按

1 要求统一转隶到监察委员会,但一些干警不愿意去而不得不去,其他部门的干警想去又去不了,对院领导有意见,认为领导不容人或影响其发展前途。

4、对检察机关前途命运担忧。反贪、反渎转隶,检察机关侦查权没有了,其法律监督缺乏刚性手段,法律监督职能弱化,检察机关地位下降,未来检察工作难以开展。

二、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变化

1、检察机关的职能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预防的转隶,检察机关的侦查权不再保留,反腐职能划归监察委员会,检察机关的职能变成纯监督职能,法律监督的属性更加明显。

2、检察机关的行政色彩淡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建立员额制检察官办案模式,由检察官在权力范围内独立对案件作出决定,并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一改过去集体研究、层层审批的行政化办案模式,检察官专司办案职能,一般不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另外,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将机构和人员重新配置,整合资源,实行大部制工作制,减少中层行政领导职数,充实一线办案力量。

3、检务保障更加有力。司法体制改革后,省级以下检察机关人财物统一省管,在经费保障上,缩小了地区差别,脱离了地方控制,解决了基层检察院办案、办公经费不足的现实问题,检务保障更加有力。

4、科技强检全面推进。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工作效率,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内部管理,打造“智慧检务”,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必由之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检察办案系统、办公系统、管理系统、安保系统、检务保障系统将一一建立和完善,实现精准、便捷、高效、服务

2 的“智慧检务”功能和目的。特别是在办案方面,将更加高效和便捷,如远程提讯、网上开庭、语音录入、审结报告、法律文书智能生成等,必将大大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5、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在长期的办公、办案中,必将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都是零散的、杂乱的,没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靠人工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资料,通过云计算来统计和分析,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办案、办公,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必然趋势。一方面,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收集和上传所有数据,充实和完善数据库,另一方面,又要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方便查询和结果运用。

三、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思考

1、准确定位,谋划未来

我国宪法、检察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职能是监督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和工作属性,新时代的检察工作也必须围绕法律监督来履行职责。

有人认为,随着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部门的转隶,侦查权的取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因缺乏刚性手段(侦查权)大大弱化,法律监督工作难以开展。不可否认,侦查权的取消对法律监督工作有一定影响,但法律监督并不是依靠侦查权才能行使。检察机关行使侦查权,负责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这是检察权的一部分,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职权,也可以说是一项特殊权力。我个人认为,侦查权不是法律监督权的范畴。法律监督是对法律实施中严重违反法律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包括对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法律遵守情况的监督和对法律适用情况的监督。

3 因此,法律监督是对国家法律实施中的执行、遵守、适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所开展的监督,才是检察机关的主业和工作的重点。

在未来的检察工作中,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和党组一班人要快速适应司法改革后检察职权的调整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找准监督工作切入点,积极谋划,扎实推进。

2、履职尽责,强化监督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什么,怎样监督,采取哪些监督手段,这个问题长期困绕着检察机关。现行法律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容都有严格的限制,是以监督严重违反法律的情况为主。目前,检察机关开展的法律监督,主要是以诉讼监督为主,如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监管场所监督,以及民事、行政和执行方面的监督,如对民事、行政的检察监督,对法院执行情况的监督等。

自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后,检察机关就加强了对刑事诉讼的监督,监督工作不断程序化、规范化和日常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继颁布实施以及刑事诉讼法的两次大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范围也在不断调整变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立案监督等内容纳入了法律监督之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格局基本构建,即以刑事诉讼监督为龙头,以民事检察监督为重点,以行政检察监督为补充,以职务犯罪侦查为后盾。可以说是一架马车带两个拖斗。

新时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要改一架马车独行为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即刑事诉讼监督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并重。要重点抓好以下监督:

4 一是立案监督。立案监督是侦查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对法律执行监督的重要体现。通过立案监督,一方面加大了对犯罪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权保护。

二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应该说,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监督的薄弱环节,无论是监督的内容还是监督的手段都比较单一。一度时期,把抗诉作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重要手段,监督的重点也是法院生效的错误判决、裁定。

在日后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中,要拓展监督的内容,公益诉讼、行政违法监督、执行监督工作要加强,要广泛运用非诉监督手段,如检察建议、现场监督、法律适用说理、法律执行检查调研等。

三是社区矫正监督。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司法行政机关的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脱管、漏管、监管不力和监管违法等内容。

四是侦查、审判活动监督。侦查活动监督的重点是取证规范、程序合法,监督暴力取证、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加强人权保护;审判活动监督的重点是审判活动规范、程序合法,防止程序违法造成的司法不公。

3、探索实践,拓展监督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要源于三大诉讼法的授权,是一种专门性的监督,监督面限制很窄,并且有严格的程序规定。这种监督格局与当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紧密相联。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仅仅依靠专门性法律监督还远远不够,有必要探索开展一般性的法律监督。

所谓一般法律监督,是对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业法

5 人以及国家工作人员、普通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实施监督,确保政策、法令、规章制定的合法性,防止违法行为和违法措施的使用,破坏国家法制的统一,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建国初期,检察机关的一般法律监督权曾经得到过尝试和行使,后因条件不具备而取消。现阶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为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也是大政方针,检察机关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没变,除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外,有必要探索进行一般法律监督,通过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为检察机关监督立法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一般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政府制定的政策、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提出意见建议,对错误的行政行为、措施提出纠正意见,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其他社会组织、企业法人、公民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并建议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4、创新工作,科学考评。检察工作既要在职责范围内按部就班,又要围绕职能创新。创新的目的,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检察工作的盲区、薄弱环节,延伸触觉,增强监督实效;三是对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的地方进行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要避免为创新而创新,不切合实际或与检察职能无关的创新,坚决杜绝缺乏价值和不具推广性的所谓创新。

对检察工作的考评,要突出对检察业绩的考核,其设计的指标要科学合理,指标不宜太过细化,要减少人为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检察宣传、新媒体工作、科技强检、工作创新

6 等工作的考核比重控制在考核总分的20%以内,避免检察工作本末倒置,以科学的考评指挥棒引领检察工作健康平稳发展。

(阆中市人民检察院 陈鉴)

参考资料:

1、黄亚军: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加强法律监督,正义网www.daodoc.com,2014年8月19日

2、王帮元:试论恢复检察院一般法律监督权,正义网www.daodoc.com,2007年12月10日

7

推荐第3篇: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要实现健康良性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民行检察工作规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开创民行检察工作新局面。我们一定要按照曹建明检察长的讲话要求,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同时做到科学理性,把握民行检察工作努力推动民行检察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健康良性发展。

■改革创新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

长期的监督实践证明,改革是推进民行检察破难题、上水平的根本出路,创新是保持民行检察工作充满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改革创新成为民行检察工作最鲜明的特点,是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勇于改革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畏惧任何困难,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造性实践的新天地,才能使民行检察工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实现新时期的跨越式大发展。

一要坚持理论创新,建立民行检察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民行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许多重大问题急需研究解决,特别是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因此,深入研究民行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民行检察监督的性质、特点、范围、方式,深入研究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职能定位、职权配置,深入研究在民行检察工作中如何更好地遵循司法规律,更好地协调与审判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的关系,为深化民行检察改革、推动民行检察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带来实践中的明白和坚定,只有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不断加强对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以理论创新引领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形成民行检察工作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优势,才能推进民行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要坚持实践创新,构建多元化的民行检察监督新格局。在强化民行检察监督的实践中,关键是明确监督范围,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力。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把抗诉作为唯一方式和最终归宿的习惯思维和做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观念和模式,坚持以法律授权为依据,贯彻好民事行政诉讼法关于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落实好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民行检察提出的两项司改任务,积极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新格局,提升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监督的全面性、权威性。一是实现监督范围的到位。从立法原则、公权力制约原理以及检察监督的目的分析,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范围,涵盖了民事立案程序、审判程序(包括调解)、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实施的全部活动以及作为活动结果的全部法律文书。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能够引发再审程序的生效判决裁定进行的抗诉监督。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范围,是落实我国宪政制度和民事行政诉讼立法精神的应有之义。二是实现监督方式的多元。抗诉是法定的重要监督方式,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等也是有效的监督方式,应当注意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发挥各种监督手段的整体效能。三是实现监督作用的实效。民行检察工作要融入检察工作的整体发展中,在办理申诉案件、监督纠正错误裁判的同时,积极纠正诉讼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以及发现移送职务犯罪线索和其他刑事犯罪线索,发挥民行检察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行政以及在反腐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要坚持机制创新,推动民行检察工作整体发展上水平。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两审终审和“上级抗”制度设计,决定了绝大部分的抗诉案件集中在省级检察院办理,在民行检察部门创新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办案机制,上下协作,发挥市级院的办案主力军作用,对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督效率与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行检察多元化监督格局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基层院民行检察履责内容,在民行检察部门实行分级履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可以发挥基层民行部门在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方式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可以促进基层民行部门积极开展执行监督、调解监督、督促与支持起诉、违法行为调查纠正等创新工作,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有效解决人员与任务的“倒三角”结构性矛盾。我们要积极创新建立一体化办案机制和分级履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完善。同时,由于开拓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活动,省、市级院要加大指导力度,协助基层院解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民行检察大量的创新工作,必须注意防止监督权的滥用,在民行检察部门强化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并作为“阳光检务”的配套制度予以公开,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加大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强化上级院对下级院办案工作的监督,保证检察工作健康发展,推动各级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整体发展上水平。

■客观理性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理性监督是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执法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履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责中,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探索性与规律性统一起来,深化对民行检察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保证法律监督权依法正确行使,保持检察监督始终合符理性,从而扎实有效地把各项民行检察工作推向前进。

一要坚持在法律框架内改革创新。民事行政检察的改革创新,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在中央司法改革领导小组、高检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进行。对法律规定不甚明确,但符合法理的改革创新,要理论先行,审慎试点,客观总结,为立法修改提供充分的实践基础。越是强调改革创新,就越是要注意不能任意突破法律规定,不能滥用法律监督权。否则,不但发展不了,相反会对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

二要坚持民行检察监督权行使的边界性。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是诉讼活动中权力制衡的关键,必须严格遵循公权力法定原则,即公权力范围由法律明确授予,权力的行使是有范围和边界的,是有条件和限度的。把握好边界问题,既是原则,也是方法,必须高度重视。在整个民行诉讼监督体系中,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分工合作,检察监督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探索监督范围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秉持谨慎理性的态度,不能把民行检察权无限扩张,设计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包打天下的权力。而要依法监督,做到到位不越位、尽职不越权。

三要坚持遵循民行诉讼基本原理。民行检察监督主要是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必须符合诉讼原理,维护民行诉讼制度有序高效运行。两审终审制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的诉讼机制,要充分发挥诉讼中审级监督制度的作用,检察机关应重点加大办理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的申诉案件力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平等权和合法处分权,作为诉讼主体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障。为了避免不当干预当事人的处分权,除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外,一般应以当事人申诉作为审查案件、提出抗诉的前提和基础。为了避免打破诉讼结构的平衡,检察机关应始终在当事人之间保持客观、中立、公正立场,不能利用公权力优势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平等诉讼地位。

四要坚持尊重审判权的运行规律。民行检察监督在性质上是对审判权实施程序制约,必须尊重审判权运行规律。要保障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专属性,检察机关不能代替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要保障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独立自主性,检察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节点,在违法情况发生或者错误裁判生效后才启动监督程序,避免对审判独立带来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当干扰;要在监督纠正错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裁判的既判力和稳定性,保持监督的适度性和谦抑性,努力寻求公正与效率的合理平衡;要维护权力行使的协调性,不断改进检察监督的方式和方法,使检察权的行使有利于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审判权的依法运行,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保障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协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积极营造与审判机关的和谐关系。

推荐第4篇:检察人员争当三大先锋 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检察人员争当三大先锋 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安塞县人民检察院“发扬传统、坚定信念、

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材料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安塞县人民检察院以创建全国先进基层院为目标,紧扣执法为民,引导检察人员在思路上向帮民惠民汇聚,在工作上向为民利民倾斜,在作风上向亲民爱民转变,动员检察人员争当发扬革命传统的先锋、坚定理想信念的先锋、执法为民的先锋、在密切检群关系、提升执法水平、促进检察工作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真学习、深学习,争当发扬传统的先锋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安塞县人民检察院把检察人员学习传统、牢记传统、发扬传统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的主攻方向。坚持强化正面教育,组织广大检察人员开展读红书、看红片、唱红歌、接受延安精神再教育等活动,号召每名检察干警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组织全体检察人员倾听延安干部学院郝凤年教授“延安精神”专题讲座,参观革命旧址。 3月中旬,在县政法委的组织下,由检察长赵祥带队,检察干警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等革命旧址,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回到院里,组织党员干警进行深入讨论,看一看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图什么,查一查

1 我们对党的感情深不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坚定,真正从思想深处弄清弄懂理想信念的崇高性和现实性;想一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对党、对人民、对组织有没有感恩之心,把对个人利益的永不满足的刻意追求转换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永恒追求。通过深入学习和多次到革命旧址的现场体验,全院上下在思想深处都有了深澈的震动,大家一致认为,在检察工作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今天,重拾革命传统,学习革命传统、发扬革命传统非常有必要,我们一定要在主题实践活动中争当发扬传统的先锋,用革命的优良传统来推动检察工作的又好快发展。

二、找问题、想法子,争当坚定信念的先锋

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主题实践活动中,安塞县检察院把坚定检察人员的理想信念作为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检察人员,引导检察人员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通过上级点、内部找、自身查等方法,广泛查找检察人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拿出方案,进一步坚定检察人员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群众观点教育,认真审视我们对群众的感情究竟有多深,群众在我们心中的位臵究竟有多重,我们为群众办的实事究竟有多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究竟在哪里,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

2 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组织专门力量,制作《鼓乡检徽耀四方》三年检察工作回顾专题宣传片,编制检察队伍、检察业务情况通报,征求群众意见稿和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貌检察宣传册,形成了富有针对不同群体的职务犯罪系列讲座稿件。统筹政工、控申、预防、技术等多部门合作的精兵强将组成“携手创先争优,践行执法为民”大走访宣讲团深入乡镇、社区、学校、企业,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三农”开展送法律、送服务和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普及检察知识,教育农民知法守法,扩大群众对检察工作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广泛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自身不足。目前,这项活动已在全县15个乡镇(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部分企业全面展开,发放、收回调查问卷2000余份,取得了预期效果。继续深化检察开放日活动,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石油企业代表和部分乡镇代表,分多批来院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向他们介绍检察工作,征求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号召全体检察人员积极参加“三个”活动。一是结合建党90周年,组织检察干警积极参加县政法委举办的“颂扬传统、唱响未来”主题红歌演唱比赛,进一步激发广大检察人员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组织检察干警积极参加市政法委、市院和县政法委开展的“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主题征文活动,要求广大检察人员紧紧围绕公正廉洁执法,

3 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撰写以自身的亲历和执法办案的真实感受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体会文章参加征文活动;三是组织检察干警积极参加市政法委、市院开展的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展。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要坚定广大检察人员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促进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厚德执法、良知执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袭,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洁身自好,公正执法。检察人员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始终做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动摇,坚持“三个至上”、“四个忠于”不动摇。

三、有作为、大作为,争当执法为民的先锋

主题实践活动中,安塞县人民检察院把执法为民作为开展好活动的根本途径,把检察工作的关口前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线,把检察工作的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和矛盾问题一线,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拓宽领域,搞好结合,组织和引导检察人员争当执法为民的先锋。

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搭建守护和谐的检察业务平台。一是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依法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责。1-5月,共批准逮捕刑事犯罪嫌疑人23件37人,提起公诉36件58人,无错捕、错诉和超期羁押案件。二是加大职务犯罪查办力度。面对往年一季度办案

4 工作滞后的局面,办案部门改变工作方式,将去年案件的侦结工作与今年的立案工作充分进行统筹,做到布局早、行动快。1-5月,共受理贪污贿赂犯罪线索5件,初查5件,立案侦查3件8人。三是全面推进诉讼监督工作。加强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裁判不公等问题的监督。对应当逮捕而未提请逮捕的、应当起诉而未移送起诉的,依法追加逮捕2件3人、追加起诉5件6人,移送市院起诉2件6人。认真开展看守所清查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监管专项活动,对监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看守所联合进行查找、梳理、分类整改和建章立制,监管场所没有发生一宗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和在押人员自伤自残等严重违规事件。

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把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过程融汇到主题实践活动的每一个阶段,使创先进、争优秀成为全院干警的共同行动和价值取向,确定争创目标,开展领导点评,推行公开承诺等创先争优的举措为主题实践活动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院监所检察科将争创一级规范化检察室作为2011年的争创目标,5月15日至22日,监所检察科全体干警赴汉中、宝鸡等兄弟县区检察院参观考察,为科室升级取经学习。

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双百双千”活动紧密结合,将落实县委“双百双千”活动作为抓好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突破口。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到院“双百双千”创先争优活动包

5 扶的贫困村——王尧乡寺崾岘村,和村里贫困户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扶活动。寺崾岘村地处偏远,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其中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5%,20多个特困户更是连温饱都难以保证。我院26名党员分别深入到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家里,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和今后的打算,捐助款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党员干警还帮助村里完善党员组织机构和阵地建设,并通过协调有关单位进行了全村电网改造、主要干道四级砂石路建设和2个村民小组的饮用水抽水设备维修工作,帮助发展优良品种香谷米、大垄沟洋芋、高粱、山地苹果、红葱等优势产业。通过真抓实帮,助推主题实践活动有的放矢。

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协调推进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加强业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把强化检察中心工作作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平台。围绕信息化和无纸化工作,着力建设实用性和实效性为特点的“绿色”检察文化。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起,深化开门办检意识和效果。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实践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发扬传统就是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进一步增强检察干警的群众观点,要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原则,做好检察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坚定信念就是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检察干警时

6 刻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和清醒头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执法为民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把解决检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最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才能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推荐第5篇: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尊敬的党支部: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获益匪浅,,在活动中,我与大家一起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就将我自己的心得体会,向支部作汇报。

第一,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意义,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我曾经一度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感到迷茫,但随着我 1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深入理解,这一科学的、宝贵的理论为我指明了开展工作方向和路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统筹工作,具体部署,狠抓落实,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支部各项工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谱写新的篇章。

第二,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神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具体工作来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工作的核心都应是以人为本,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工 2 作方法是统筹兼顾。在以往的工作中,为了追求效率和成果,往往忽略了“人”的因素,因而经常造成成果虽有,但根底不稳的局面出现,最终影响了后续工作的持续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仅要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出要求,更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打好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们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从自身亲历体验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带来的变化。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是无数党的先进思想与领导集体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将发现,科学发展观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我们前进的方法和方向。从建国伊始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期间的时代倒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伟大思想推动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从抗美援朝时期简陋装备的保家卫国,到如今振臂高呼“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空母舰!”,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将骄傲的高呼,我是中国人!而这一起的发展变化,没有正确的发展观理论指导是无法变为现实的。如今的中国,我们已经走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道路上,以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宝贵资源换取微波利益的时代已经与我们越来越远,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发展理念的富强之国,将是一个可以引领全球经济走向的金融之国,将是一个续写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时代之国!

3 什么是发展,依我所见,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不断腾飞,人民安居乐业,国威威震四海,这就是发展!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无数国家举步维艰,但我们的祖国却实现了逆境中的顽强崛起,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未来充满光明,中国的明天更将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一日

推荐第6篇: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12月28日,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商洛影剧院隆重开幕。魏增军同志代表中共商洛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二、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三、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

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本人认真学习领会关于《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结合自身及工作实际,深入细致地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面:学习不够主动,往往只有在需要的时候临阵磨枪,不善于用“钻”劲和“挤”劲抓紧点滴时间用于学习,不注重更新知识,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自己的业务素质在学习方面提高不快。

2.工作方面:日常工作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固。在具体的工作中思路不宽,相互协调、统筹兼顾的工作做得不够好,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在如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思考得不够。

3、思想作风方面:遇到工作任务重、工作出现问题一时找不到出路时、压力大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不

好,对其他同事帮助不够,对自己的缺点也没有主动请其他人正面点出”。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上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放松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在理论学习上不能掌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并没有达到学习的应有目的,影响了理论学习水平的提高。

2.没有很好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进一步改造,有时产生松口气的念头,认为自己工作已经很努力了,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行同心同德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

3.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在自身学习上就学习抓学习,而不去研究思考问题。

4.工作中有依赖思想,满足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三、整改学习措施

随着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的不断深入学习,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排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学习进步: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努力做到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规律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一是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不要凭主观臆断行事。

二是要敢于讲实话、真话,敢于听实话、真话。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

三是创造性地工作,大胆地投身到工作实践中去,在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不墨守陈规,不固步自封,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以上是我在学习心得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望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商洛市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李逢波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星期二

关于学习魏曾军书记在商洛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讲话精神体会

商洛市水利水电公司

李逢波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星期二

推荐第7篇: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随着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逐步展开,我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通过动员大会、单位组织学习和自学,使我充分认识到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一定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市局党组的统一安排,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投入到活动中去,除单位组织学习外,个人还要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下面是我个人学习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点问题,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有四个最鲜明的特点,其中一个是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要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充分发挥一个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理论认识上要有深化,在工作实践中有创新,切实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二、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加强党性修养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加强党性修养,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党的向心力。作为一名党性强、牢记党的宗旨、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先进党员,始终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基础上,做到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

三、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要通过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能力、管理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改造世界观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以真抓实干的行动去创造科学发展观的实绩。

(一)在学习上要下苦功夫。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用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更加自觉地贯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为党争光,为社会多做贡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要处处为单位着想,为单位出谋献策,为发展咸宁气象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三)坚持依法行政。作为一名从事气象依法行政的工作者,还应当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权威,规范气象依法行政行为,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

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着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立足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一,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适应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安全合作日趋加强。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最近世界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如何在国际环境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同外部环境日趋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提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适应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新世纪新阶段,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既有继续发展的条件和优势,又有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新矛盾,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需要。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各项任务,领导干部是关键。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是不是具备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当前,干部队伍的素质从总体上与治国理政的要求是适应的,各级领导干部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要看到,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一些领导干部的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我们就无法应对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挑战,就难以肩负起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崇高使命。

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就越自觉、越坚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真正从政治高度、全局高度、战略高度,全面、准确、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领导干部的素质越高,能力越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越自觉、越坚定,效果也就会越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引导舆论能力。既要努力掌握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本领,又要努力掌握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相关知识;既要善于把国内因素作为决策依据,又要善于把国际因素作为决策参考;既要善于处理国内事务,又要善于处理涉外事务;既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国内舆论氛围,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求领导干部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政绩和多大的政绩,它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端正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政绩观,不断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推荐第8篇: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心得体会

二〇〇九年十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心得体会

永登一中 费成祖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我理解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建设者,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学生的培养。一是学校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把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高价值目标,学校要关心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二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民主、法治、环保、国情等教育,使学生也深入领会、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要改革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全面、科学评价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和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缘由而自杀事件,均作为极端案例而引起媒体舆论的普遍关注。而在这些极端案件背后,是日益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隐患。在学生家长、老师的一般经验中,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心理特征。虽然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远非他们的父辈可比,但他们心理的“皮实”程度和宽容程度,却又远不及他们的父辈。而在研究者的统计数据中,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达20%以上。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社会舆论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分析,而最终的结论往往归结于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高度竞争直接转嫁到学生身上,使其在升学、就业等关键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二是学生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性格呈现自私、自大,却又敏感脆弱,难以与他人交流的特征;三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鸿沟,使部分贫困学生的心理被自尊、自强与自卑、自闭之间的冲突所撕裂。经媒体披露的各种极端事件,大都可以在上述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找到起因。

于是我们不难发现,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虽然迫在眉睫,却很难找到迎刃而解的高招。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是社会现实的产物,社会现状不改变,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就没有根本解决的前提。一位母亲在儿子跳楼受伤后表示,以后教育儿子时一定注意方法。我们当然应该相信母亲的真心后悔和改变教育方式的决心。但也必须了解,对于一个受到母亲几句批评就无法承受而跳楼的孩子,其心理疾患仅靠别人小心翼翼的呵护是无法舒解的。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微观与宏观、短期与长期的不同课题。就短期、微观而言,必须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尽快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体系,使每一个面临心理困境的孩子,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和帮助。同时应该加强对老师、家长的教育,使其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在宏观和长期方面,则必须如树立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观”一样,树立人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全面、科学、人性的人才标准、人生标准,走出那种完全以战胜他人、出人头地为唯一标准的人才观、幸福观。现代社会确实无法回避竞争,竞争也确实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是,如果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都以战胜他人、不断攀爬为唯一途径,则谁都无法真正走出紧张和焦虑。而科学的人才观、幸福观无法在青少年中孤立形成,而是有赖于全社会的观念转变。尽管这一任务艰巨而漫长,但也必须马上从现在开始。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与任务,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强化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上海市《两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强化生命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准。在具体工作中加大文明礼貌基础性工程建设,注重养成教育的研究,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疏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使德育工作内容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

美国教育家、素质教育倡导者詹姆斯·多姆生认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突出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针对基础教育存在“注重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系统的人文教育;注重学生学知识做学问,而忽视引导学生做人。”两大弊端。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掌握科学知识,如何为进一步深造和日后工作做准备的同时,不忘渗透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成长为有“人性”的人才。不仅具备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还拥有善良、美好的心灵和富有远见、敏锐的双眼,能对民族、对国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根据现代青年学生的特点,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两个方面,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为主”“说教为主”“教师为主”的状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才干,要相信学生具有十分巨大的自我管理的主体潜在能力。因此,必须有效的调动和充分的挖掘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坚决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只充当参谋指导的角色。如主题班会的设计和某些活动的主持可交给学生。要引导教师加强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寓德于教,改变德育工作者自我封闭,孤军奋战搞德育活动的局面,把德育的主战场转移到学科教学中去,使德育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丰富的德育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还要加强德育网络建设,拓宽渠道,将德育延伸到社会,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作为学校德育,也有必要改变“孤岛教育”的状况,努力使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相联系,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要开发、利用、建设社会的德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共建单位力量、社会实践基地、军训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开展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家长学校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拓宽途径、丰富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对教师来说,就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生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且师生关系应是世界上很纯洁的不掺杂人情世故的关系教师要把爱心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用平等心对待学生,典型的词句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里的蹲下并非身体蹲下这种外在姿态,而是“心灵的蹲下”,可这并不容易作到。由始以来,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教师应高高在上,学生要尊敬老师,服从老师等。现实中有几个老师能真正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平等关系呢?但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建立一种信任的平等关系,很多棘手问题会应刃而解,可能你体罚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通过深入的谈心,师生彼此理解,不但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交心还令师生关系更近一步。师生间的年龄差异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一致,这时老师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心理解他们,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出病症,以便对症下药,尊重学生。老师在盛怒之下也许会把握不住情绪而出现过激行为,如语言上的 “你真厚脸皮”,“就你这样的永远不会有出息”等,将犯错学生孤立起来等行为,这些都会令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可能使他们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遇到这种情形,老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毕竟学生还是有待成长的小孩,同时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一个人,老师如果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理智的采取一些和缓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帮助的。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至今,有部分教师仍以少数学生升学为目的,灌输死知识,教出来的少数所谓“优等生”,高分低能,离开了学校,很难适应社会。班上其他大部分学生,不是老师眼里升学的对象,因学习感到困难无人帮助而失去自信心,逐步放弃学业以致辍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而易见,应试教育教出来的“好学生”可以说素质不高,即使能对社会产生一些作用,也只是少部分,却荒废了大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校既没学到知识,更谈不上发展能力,这完全违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也失去了义务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全体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全面检测和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学生的技能发展,安排各种实验操作、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总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评价以量化为特征,以分数为标准,一个学生只要考分高,那么你就是好学生,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正所谓“一俊遮百丑”。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分数的多少,把丰富的评价方法简化为做一张试卷。这种评价面向的是“分数”,强调的是鉴定、选拔功能。这种评价作为一种导向,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因此,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更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课程改革以来,不断探索和实施评价改革,积极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多元: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时注重的是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的是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2)评价方法多样:学校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结合起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建立成长记录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3)家长评价:学校重视家长的教育作用,让家长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有益于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成长记录册:主要是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增强他们学好知识的信心。记录的材料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对其中的内容以及操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因为让学生参与建立成长记录的全过程与其中所收录的内容一样重要,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党员,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各项工作。从做人、做事、做老师三个方面做起:一要塌实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因此,我们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第二要用心做事。我要树立起“学生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第三要当好教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社会要进步,事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工作的特点,加强自身修养,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并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输送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工作。

推荐第9篇:对于检察工作的心得体会

对检察工作的心得体会

瑞安市人民检察院

袁小丽

回首2011年,对我来说,是充满感慨的一年,经过多次的公务员考试,终于尘埃落定,最终考上了我梦寐以求的检察院。我真的很庆幸也很荣幸自己能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也真的希望尽自己的微薄知识做好具体的检察工作。对于还没有开始具体工作的我,对检察工作的理解还仅限于纸上谈兵,希望自己能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

一 、检察机关之重要性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法律监督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的作用的发挥效果如何,将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强化依法治国理念,最关键是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就是要始终确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正确性。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定位,是我国政体的基本要求,也是现行宪政制度的必然产物,符合权力制衡和权力运作的普遍规律。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对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要全面、正确地认识,任何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歪曲,必将被历史所抛弃。

尤其是在现今城乡矛盾、新兴城市矛盾多发、贫富矛盾分化等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发挥检察机关的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余波影响和国际复杂的新形势下,加强对检察机关的重要性的理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对于有效主动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创新社会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检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和中央的政策,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提高执法水平,稳步推进司法改革,切实加强基层建设,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强化检察工作,促进公平正义

作为法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不仅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中,还表现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法律监督;通过行使批捕权、公诉权,实施对公民守法情况的监督;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实施对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总之,在我国宪政体制下,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理应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检察工作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该主动应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通过其职能的充分发挥,规范、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提高其制度化、法治化的水平,在当前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和创新检察工作,抓好和推进三项重要工作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开展检察工作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树立正确的检察工作理念,以发展的角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现今社会矛盾多发的时期,我们要始终以执法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尊重和合理解决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处理好与利益各方的关系,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要进一步增强公平理念,认真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切实提升执法公信力。要进一步增强统筹理念,树立大局意识,学会统筹各方主体,兼顾各种利益,充分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做到与政府配合相得益彰,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实现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最优化。要着力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真正做到定分止争,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并且要防止因检察机关自己的工作引发矛盾。

2.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这个重点,加强对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法律监督工作,着力将强对刑事立案活动中有案不立、立而不侦、违法立案,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非法取证,刑事审判活动中定性严重错误等问题的监督。检察机关要对《刑法修正案

(八)》中规定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行对镜监督,并且不断探索和完善对社区矫正制度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和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事、行政审判的法律监督,重视民事、行政案件的调处工作,保障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妥善处理好打击与保护,惩处与预防,从严与从宽等法律关系,用执法的具体过程诠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理念,为社会管理发展提供参照标准。要提高法律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检察机关要以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为核心,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断加强检察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监督业务工作能力。要自觉把法律监督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主动报告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工作事项,保证法律监督工作的正确方向。

3.加强廉政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公正廉洁高效执法。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廉洁高效。腐败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维护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正,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是集中力量查办贪污贿赂大案要案,尤其是群众反应强烈、阻碍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二是严肃查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金融土地管理、房屋拆迁、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国有企业重组改造、破产和经营活动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职务犯罪案件。同时,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从有利于惩治腐败、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教育干部出发,正确运用政策法律,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教育失误者,打击诬告者。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三、今后工作方向

作为一名新进入检察系统的公务员,在具体工作时不免会遇到很多挑战,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是机遇。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不同于我多年的象牙塔生活,不同于实习时的清闲,这是一个能全面激发自己潜能的重要机遇。以前在检察院实习的时候,总是很羡慕检察官们雷厉风行的作风、纯熟的专业能力、迅速应对复杂案件和突发事件的应紧应变能力。现在的我终于有机会从事这份神圣的工作,带着几分激动、几分紧张、几分期许,准备迎接人生新的挑战。

俗话说,从事自己兴趣所在的工作,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对于我这么一个学了七年法学的人来说,能够继续和自己的专业、兴趣作伴,是很幸福的。在进入新的领域,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好心态,转换好角色。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伊始,我们应该放下在学校里的那份骄傲,摆正心态,时刻提醒自己要放低心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多看、多听、多请教,从细节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工作经验。

2.持续学习领会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觉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养成时常看报、关注时事的习惯,紧跟时政热点,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

3.坚持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习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学习也贵在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如果真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考核才学习,那么学习知识就如同踏雪无痕一样,永远不会转化为自己的只是储备。在今天这样的学习型、创新型社会中,如果不会学习,不持续学习,最终也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检察工作具有专业性,也具有全面性,不仅是需要学习刑事法律,也需要学习民事法、行政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不仅要自觉地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

4.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公正廉洁执法的身体力行者。在具体工作中要慎始,进一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以律己。要慎微,从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防微杜渐。要慎行,做到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不为。

希望自己能够很快融入工作,用自己的微弱之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10篇:转变理念创新模式推进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民事行政检察理论专题研究5 转变理念创新模式推进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邓川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要实现健康良性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好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问题。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只有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民行检察工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检验民行检察工作,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展。

■坚持促进发展的理念,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内在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规律的认识,正确处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与服务发展的关系,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从大局出发谋划和推进民行检察工作。民行检察涉及的主要是与民商事、行政法律关系及其诉讼法律关系相关的权益纠纷,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关系到行政管理秩序和诉讼秩序,这一特点决定了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坚持执法要想到稳定,办案要考虑发展,监督要促进和谐的观念,有效发挥民行检察在维护公平正义、调节民行法律关系、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定分止争、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

必须坚持把人民性作为民行检察工作的核心价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维护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行检察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关系民生、民利、民权。要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注群众诉求,切实把加强法律监督与维护人民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民行检察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从思想上感情上贴近群众,研究制定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热情接待来信来访,认真听取诉求,改进办案方式方法,耐心为群众明法析理、释疑解惑,切实把执法为民体现到执法态度、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各个方面。

■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持续发展

创新发展必须遵循民事行政诉讼规律,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一是要树立全面监督与依法监督相统一的理念。民行检察监督覆盖了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从立案到执行全过程,但民事行政检察权决不是一种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权力。因此必须要牢牢树立依法监督的理念,准确把握监督的重点,把有限的监督资源用到严重妨碍司法公正、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等关键点上。二是要树立监督的能动性与谦抑性相结合的理念。能动性主要体现为一种意识,也就是说检察机关要意识到我们是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对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职责。另一方面,司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民事诉讼主要涉及的是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问题,应当尊重当事人在法律范围内的意思自治。从这点上讲,民行检察监督又应当体现出一定的谦抑性。三是要树立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并重的理念。要把程序公正放在与实体公正同等重要的位置,发掘和实现民行检察监督的纠错、保障、参与诉讼和司法政策表述等多种功能。四是要树立公正与效率相统一的理念。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司法制度价值追求的两个方面,也是我们在制度构建和工作运行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应当将两者置于一种平衡状态。五是要树立办案数量、质量和效果相统一的理念。只有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民行检察工作的成效和价值。

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并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监督的发展模式。今后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丰富和完善:一是监督范围上的多元化。以对诉讼裁判结果的监督、诉讼过程的程序监督、诉后的执行监督三个方面构成现行民行检察诉讼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还应包括对调解结果的监督以及办理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这些具有公益性质的监督,进一步丰富多元化的监督内容。二是监督手段方法上的多元化。民事行政检察采取何种监督手段,如何运用这些监督手段实施监督直接关系到民行检察监督效能的发挥。在监督手段上,应当坚持以抗诉为中心,综合运用检察监督意见、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等其他监督手段,实现监督手段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在监督方法上,要注意把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纠正错误裁判与纠正违法行为、办理申诉案件与发现移送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扩大监督的整体效能。

■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合理规范各级院民行检察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共同促进”的局面。面对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的新形势,必须积极建立以省级院为龙头,分州市院为主体,基层院为基础的民行检察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级院在带头办理案件、领导和指导下级院开展工作、协调下级检察院交叉办案和异地办案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分州市院要在提出抗诉、提请抗诉、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执行监督及工作指导等方面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基层院要发挥在办案和工作探索方面的生力军作用,以及服务大局的基础作用、执法为民的一线平台作用、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作用。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建立上下一体化联动办案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为破解“倒三角”难题,要有计划地在民行检察部门建立上下联动办案机制,逐步推行网上办案,上下级院之间通过交办、提办、转办、督办、上级院牵头联办等方式实现检察资源的整合。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着眼于工作任务和工作重心的下沉,夯实基层民行检察工作。为了强化基层民行检察工作,必须有计划地推行新的工作方式,要求基层检察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一是在一体化办案机制中发挥基础作用;二是全面开展再审检察建议工作;三是探索开展民事调解监督和督促支持起诉工作;四是积极开展释法说理,促使当事人罢访或达成和解;五是结合审查民行申诉案件,努力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六是配合公诉部门开展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

(作者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11篇: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赣榆县墩尚学

颜景忠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

1 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是在十六大报告的指引下提出的,尽管与时俱进,不管它提出的时间是否在科学的发展观(2004年的3月10日)之后。而与时俱进是在2002年11月24日的十六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我们回想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所有人们所接受,不是有人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早在毛泽东、邓小平时代就有过论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也体现了与时俱进。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谈的也是发展生产力,但还不是先进的生产力,毛主席也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群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

这是完全对的,也必须坚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这科学发展的观点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还要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要说或者有人准要问谁能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唯我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邓小平都提出过“为人民服务”和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它含概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最根本的各种利益的要求,这种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我们党为之奋斗和必须让他们满足的。而 2 要尊重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利益,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了,民主化进程加快了,但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继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

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我局党务和纪检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把后勤服务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和各项举措相适应。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解决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后勤服务工作和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以良好的作风、踏实的工作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学校后勤工作千头万绪,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树立公道正派形象,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公平”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在教育局局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校后勤服务工作推向前进。

2009年10月30日

第12篇:科学发展心得体会(推荐)

当好“五种人”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

自今年9月份以来,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我县委组织部开展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既感到光荣神圣,又觉得责任重大。我个人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组织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当好“五种人”,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是党性坚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组织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性质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始终清楚、明白是为谁服务、为谁办事,自觉把党性熔铸在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涉及人的问题,能始终做到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党的原则、政策办事。要有大局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要主动把组织部门各项工作融入县委工作全局来思考、来谋划,才能贴近实际,工作才能抓到点子上忙到关键上,才能取得好成绩。要有牢固的宗旨意识。关心爱护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有意识地多与他们接触,和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对来部办事、反映情况的同志要热情接待,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要尽量给予恳切的答复。

二是刻苦钻研,做学习上的有心人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加快,组织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组织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任务越来越重,因此我们必须放下架子,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加强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标准不断提高的工作,如果工作老一套、办事靠经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肯定要落伍,甚至会比别的部门的干部变得更差。我们每个组工干部都必须正确把握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并善于将这种新要求与本地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推进工作的新路子、新途径,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爱岗兢业,做事业上的责任人

经得起推敲、受得住检验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组织部门承担的重要职责以及党和群众对组织部门的殷切希望,都要求组织工作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要求组工干部始终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细致缜密来思考问题,谨小慎微来开展工作,对任何事情、任何任务,不分大小、无论缓急,都要认真对待,过细工作,做到一丝不苟,把程序性工作作细,把关键性工作作好,确保不出任何纰漏。我们每个组工干部都要树立组织工作无小事的观念,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力戒形式主义、飘浮作风,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是公道正派,做品行上的道德人

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基本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组织工作,无论是考察评价使用监督干部,还是发展党员或制定和落实政策,都涉及人,关系人的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如班子年度考核、干部考察等工作,在我们眼里是平常无奇的日常性业务,但在外单位干部、党员看来就是大事一桩,小视不得。大家都说组织部门出生产力,我个人认为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方面是指组织部门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干部工作如此,基层组织工作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是指组工干部的人格具有导向作用,如果组工干部品行端正,办事公道,让那些心怀叵测、喜欢钻营的人无心可谋、无隙可钻,形成了只唯实不唯虚、只讲业绩不讲其它的干部风气,必然会激励绝大多数干部努力向上、干事创业,干部的良好作风就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我们工作时一定要时时出以公心,刻刻按原则办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避实就虚,也不刻意加工,充分尊重实事,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主动,就能经得起考验,我们组工干部也就能受到尊重。

五是协作配合,做维护团结的和谐人

团结是组织工作的前提。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哪一项工作,如果大家都齐心协力,凝成一股绳,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要正视组织工作的特殊性,与人打交道时,注意换位思考,多尊重人、多理解人,真情关怀每一个党员干部人才,为干部干事创业和各类人才的成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增强组工干部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搞好自身团结,每个组工干部都要带头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凡事以大局为重,力争使组织部门成为建设和谐机关的表率部门、组织干部队伍成为建设和谐机关的模范队伍。

第13篇: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

1 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是在十六大报告的指引下提出的,尽管与时俱进,不管它提出的时间是否在科学的发展观(2004年的3月10日)之后。而与时俱进是在2002年11月24日的十六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我们回想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所有人们所接受,不是有人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早在毛泽东、邓小平时代就有过论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也体现了与时俱进。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谈的也是发展生产力,但还不是先进的生产力,毛主席也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群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

这是完全对的,也必须坚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这科学发展的观点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还要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要说或者有人准要问谁能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唯我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邓小平都提出过“为人民服务”和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它含概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最根本的各种利益的要求,这种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我们党为之奋斗和必须让他们满足的。 2 而要尊重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利益,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了,民主化进程加快了,但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继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局党务人事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强、业务优秀、廉洁干事,为党的宗旨去坚强奋斗的干部队伍做好组织和政治保障。

对于党务人事部门,学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我局是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单位,年轻职工所占比例大,做好人才工作任重道远。用科学人才观指导我局的人事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局党委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努力加强我局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局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要加强党务人事干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思想素质、政治 3 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人事干部队伍,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五、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

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我局党务和纪检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把党务、纪检工作放到服务于流域管理和工程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和各项举措相适应。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解决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党务和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以良好的作风、踏实的工作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党务人事工作千头万绪,政策性、政治性、原则性和保密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树立公道正派形象,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公平”的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股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局党务人事工作推向前进。 (长兴街道办事处 梁荣添)

第14篇: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个地方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看这个地方是否推进 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个单位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看这个单位是否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个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看这个干部在综合素质方面是否得到提高,本职工作是否得到促进。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努力做到参有新策,谋有高度,干有落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做一个“学习型”、“实干型”、“修养型”的干部。

一、勤奋刻苦,做“学习型”干部

人要达到这一境界,除了本身具有的天赋外,唯一的途 径就是学习与实践。学习是能力之基。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 质的体现,是其能够胜任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开创工 作新局面的主观条件。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 加快。可以说,现在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很多,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太多,昨天的理论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 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学习是修身之道,德是 干部立身之本,为政之要。立德以修身为先,修身以立学为 本,道德修养高低与学识深浅密切相关。比如,善于修身的人,必然信念坚定,一个人特别是共产党员信念坚定,就能 够正确认识党,始终忠于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方向,在头绪繁杂面前能够把握主动。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是肩负一项工作、从事一项事业的骨干力量,切实加强学习,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成为学习型干部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一是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厚积薄发,无论学业,还是事业,大抵如此。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此外,还要从历史中学、从他人中学、从实践中学,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我们如果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很可能会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践行科学发展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我觉得一个干部要注重并善于总结。个领域的工作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其理论和实务是什么,需要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什么成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教训,需要总结;一件事情办理的速度和质量如何,需要总结;对一个问题的处理,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否对头,需要总结。三是会用,就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在具体工作中,身体力行,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取得实效。

二、扎实进取,做“实干型”干部

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对于一个干部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干事体现了一种责任,干成事体现了一种能力,评价一个干部行不行,除了德的表现外,主要看他肯不肯干事,能不能干成事。那么,“实干”从何而来呢?首先,既要敬业又要精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干部,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利用舞台唱好戏。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就干好一行,任何岗位都可以使你大显身手,任何舞台力、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理解精业的内涵应该是,工作水平要优、办事效率要高、综合协调要好。其次,既要充满激情又要保持理性。具体讲,就是对建功立业要充满激情和渴望,对自身定位要保持高度理性。保持对建功立业的热情和渴望,一方面要树立做好本职工作和干出工作成绩的理想和抱负。当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一定的实绩,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认同时,工作和创业的兴趣又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履行职责,敬岗爱业,勤奋扎实。再次,既要认真负责又要开拓创新。作为一名干部,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神圣的责任。对于这份责任,要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不管什么工作,不管事情大小,都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承担每一项任务、处理每一件事务,都要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保证工作的质量和买效。开拓创新,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是融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等要素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是一切工作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比如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在拓宽思路中推行举措、在把握规律中增强预见.。

三、加强自律,做“修养型”干部

修养是一个干部道德风范、知识素养、心理素质、仪态、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达到完美境界的人格魅力、仪态睦力,是一种对精神品位的高尚追求。做一个有修养型的干部,主要是品格、思想、处世、廉洁等方面的修养。一是品格上的修养。人品,是指人的品格修养。李源潮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有三个敬畏,即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品格修养还在于知足、平和。我常常告戒自己,知足者自安,要始终以平常、平和、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去思考、去领悟;始终把心思、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找乐趣、去拓展空间、去丰富自我、去体现价值。二是思想上的修养。思想修养表现在很多方面,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最重要的就是增强理想信念意识。一个党员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主心骨,就没有了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有了理想信念,才会有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才会立足自身、立足本职、立足自省、立足今天。三是处世上的修养。善于处世,意味着和谐共事、和谐共创、和谐共赢。善于处世的基本前提就是注重团结、善于团结、能够团结。四是廉洁上的修养。廉洁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要做到廉洁修养,就是要随时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用廉政建设的要求约束自己,牢记宗旨意识,为民服务,做好本职工作。

第15篇: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不同时期的乡干部,需要有不同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脑。从我党的理论发展体系看,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毛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过程。但它们侧重解决的问题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与中国社的矛盾,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下,加快中国发研究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表”重要思想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矛盾,如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快中国发展,着重研究的是“建设的党,怎么样建设党”;而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与展的关系,不仅是站在全中国的高度,而且是站在全人类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下面,我己的学习体会,就乡镇干部在新时期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谈识: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提出科学发展观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际地位也日益提高,我们已经开始步入了小康社会,但这种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因此,以胡锦涛同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然而,相对这宏伟目标,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矛盾需要解决,简单地说,我们“目标宏伟,后劲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人口基数大而素质不高,科技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②物质文明不断增强,而政治、精神、社会文明却相对滞后,仍然存在着“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③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总体质量不高,粗放性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日趋迫切。④自然资源缺乏是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是治理不得力。⑤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真正改变,“三农”问题异常突出。⑥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却远远不够。存在这么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途径是什么呢?就在于对过去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要求”,即“

一、

三、五”构想。“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基础;社会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组织方式,而人在其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人在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由人与社会的演进规律所决定的。以人为本,一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三是要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四是要把是否有利于人(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2)三个基本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空间结构上的协调性和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全面发展是从发展的要素构成的角度来规定的,它所强调的是发展整体性,使构成发展统一体的各种要素都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展示。协调发展是从发展的空间角度来规定的,所反映的是构成发展的要素之间均衡与非均衡的统一,使系统发展达到最佳效果。可持续发展是从时序的角度来规定的,发展是具有过程性的,这就必然会出现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可持续发展反映的就是这种发展与再发展的统一,使发展的持续效应得以充分的体现。

(3)五个具体要求,也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今世界发展实践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然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必然有所不同,“五大”统筹就是我国遵循这一普遍规律的具体要求。就是在城乡发展关系上,既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又要突出解决好城乡的二元结构,尤其是“三农”问题;在区域发展关系上,既要鼓励较发达地区的继续发展,又要积极促使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加快改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要注重人的发展,又要保持生态文明;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上,既要立足国内发展,又要加快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简单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让大家都发展,让大家都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能持续发展下去。”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增强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实践的自觉性。

结合乡镇工作,特别是我们工作的实际,我觉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先发和后发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一要正确定位发展。我们是山区乡,一产始终不能丢,不能一提工业强乡就舍本取末,盲目在山沟沟里搞大企业,梦想着使多数农民就地向二产转移,而要一以贯之地重视一产。在现阶段,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二产,主要是粉条的发展,我们的割髭岭粉条远近闻名,但仍要扩大知名度。从长远看,也要适应国家宏观产业引导的要求,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资源消耗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三产,重点是要开发生态旅游。先要搞规划,把全乡可供开发的特色资源整合起来,然后对外招商引进业主投资。二要科学实施村庄建设。把条件成熟的先进行旧村改造,把条件不成熟的放慢一步。三要合理安排建设项目。一方面要考虑到项目本身就是一种紧缺资源,数量有限,要按急需程度科学分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实施的能力,实施能力强的先安排,实施能力差的后安排。

(二)正确处理提质和扩量的关系,实现有效发展。做功要做有用功,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去傻干。发展也是一样,我们所需要的是有效益的发展,不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农业都是一样。引进企业,需要的是高税收的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企业。在扶持老企业搞技改扩大规模和引进新企业的关系上,也要考虑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否则,可能会舍本取末。农业产业,要依托现代农业技术,认真做好“以工带农,以贸促农,以养补农”三篇文章,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销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比较效益。如割髭岭粉条,通过品牌化、基地化、绿色化发展,就可以比其他地方的同类产品单价高。此外,在村庄示范整治上,也有一个提质扩量的关系。我们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多铺点,全面开花搞整治,而是要搞一个象样一个,更加注重整治的质量,要突出重点搞

一、二个示范点。

(三)、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有度发展。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当干部要有政绩,但这政绩决不是不计后果的政绩,决不是对资源“掠夺性”消耗的政绩,不能急功近利。如水电资源的开发,森林资源的开发,土地资源的开发,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都有一个合理利用的问题。作为山区的农民,既要“靠山吃山”,但又不能仅靠山吃山,而是既要向山索取,又要对山给予,使子孙后代也能有“山”可靠。

(四)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平衡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绝不能是偏面的发展,绝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个所”的要求,重视社会建设,切实关注民生。一要重视人口的有计划发展。要认真抓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财产保险等体系建设,使农民逐步能享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三要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做到日益完善。四要重视社会公平。要通过信访、法律、舆论等多种渠道的监督,尽量保证社会公正,以最大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不同时期的乡干部,需要有不同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脑。从我党的理论发展体系看,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毛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过程。但它们侧重解决的问题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与中国社的矛盾,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下,加快中国发研究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表”重要思想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矛盾,如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快中国发展,着重研究的是“建设的党,怎么样建设党”;而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与展的关系,不仅是站在全中国的高度,而且是站在全人类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下面,我己的学习体会,就乡镇干部在新时期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谈识: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提出科学发展观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际地位也日益提高,我们已经开始步入了小康社会,但这种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因此,以胡锦涛同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然而,相对这宏伟目标,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矛盾需要解决,简单地说,我们“目标宏伟,后劲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人口基数大而素质不高,科技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②物质文明不断增强,而政治、精神、社会文明却相对滞后,仍然存在着“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③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总体质量不高,粗放性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日趋迫切。④自然资源缺乏是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是治理不得力。⑤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真正改变,“三农”问题异常突出。⑥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却远远不够。存在这么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途径是什么呢?就在于对过去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要求”,即“

一、

三、五”构想。“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基础;社会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组织方式,而人在其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人在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由人与社会的演进规律所决定的。以人为本,一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三是要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四是要把是否有利于人(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2)三个基本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空间结构上的协调性和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全面发展是从发展的要素构成的角度来规定的,它所强调的是发展整体性,使构成发展统一体的各种要素都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展示。协调发展是从发展的空间角度来规定的,所反映的是构成发展的要素之间均衡与非均衡的统一,使系统发展达到最佳效果。可持续发展是从时序的角度来规定的,发展是具有过程性的,这就必然会出现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可持续发展反映的就是这种发展与再发展的统一,使发展的持续效应得以充分的体现。

(3)五个具体要求,也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今世界发展实践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然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必然有所不同,“五大”统筹就是我国遵循这一普遍规律的具体要求。就是在城乡发展关系上,既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又要突出解决好城乡的二元结构,尤其是“三农”问题;在区域发展关系上,既要鼓励较发达地区的继续发展,又要积极促使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加快改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要注重人的发展,又要保持生态文明;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上,既要立足国内发展,又要加快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简单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让大家都发展,让大家都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能持续发展下去。”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增强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实践的自觉性。

结合乡镇工作,特别是我们工作的实际,我觉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先发和后发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一要正确定位发展。我们是山区乡,一产始终不能丢,不能一提工业强乡就舍本取末,盲目在山沟沟里搞大企业,梦想着使多数农民就地向二产转移,而要一以贯之地重视一产。在现阶段,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二产,主要是粉条的发展,我们的割髭岭粉条远近闻名,但仍要扩大知名度。从长远看,也要适应国家宏观产业引导的要求,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资源消耗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三产,重点是要开发生态旅游。先要搞规划,把全乡可供开发的特色资源整合起来,然后对外招商引进业主投资。二要科学实施村庄建设。把条件成熟的先进行旧村改造,把条件不成熟的放慢一步。三要合理安排建设项目。一方面要考虑到项目本身就是一种紧缺资源,数量有限,要按急需程度科学分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实施的能力,实施能力强的先安排,实施能力差的后安排。

(二)正确处理提质和扩量的关系,实现有效发展。做功要做有用功,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去傻干。发展也是一样,我们所需要的是有效益的发展,不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农业都是一样。引进企业,需要的是高税收的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企业。在扶持老企业搞技改扩大规模和引进新企业的关系上,也要考虑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否则,可能会舍本取末。农业产业,要依托现代农业技术,认真做好“以工带农,以贸促农,以养补农”三篇文章,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销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比较效益。如割髭岭粉条,通过品牌化、基地化、绿色化发展,就可以比其他地方的同类产品单价高。此外,在村庄示范整治上,也有一个提质扩量的关系。我们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多铺点,全面开花搞整治,而是要搞一个象样一个,更加注重整治的质量,要突出重点搞

一、二个示范点。

(三)、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有度发展。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当干部要有政绩,但这政绩决不是不计后果的政绩,决不是对资源“掠夺性”消耗的政绩,不能急功近利。如水电资源的开发,森林资源的开发,土地资源的开发,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都有一个合理利用的问题。作为山区的农民,既要“靠山吃山”,但又不能仅靠山吃山,而是既要向山索取,又要对山给予,使子孙后代也能有“山”可靠。

(四)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平衡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绝不能是偏面的发展,绝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个所”的要求,重视社会建设,切实关注民生。一要重视人口的有计划发展。要认真抓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财产保险等体系建设,使农民逐步能享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三要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做到日益完善。四要重视社会公平。要通过信访、法律、舆论等多种渠道的监督,尽量保证社会公正,以最大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16篇: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

当前,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也参与到了这次学习的热潮之中。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或图书馆学习了一些有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自己对科学发展观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下面将自己学习的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有了进一步地理解

1、正确理解“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的涵义。一是发展是包括而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说过:“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二是不能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强调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不讲发展的发展观绝不是科学发展观;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不能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以后,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在全社会树立起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应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时要考虑已有的经济实力以及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

2、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所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一切依靠人、为了人。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既要考虑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考虑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从执政的角度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执政为民,就是要遵循人类进步的本质要求,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顺应了这个要求,就体现了执政党的先进性,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所谓全面,就是方方面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所谓协调,就是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工作协调一致地向前推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大局来考虑问题。发现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处理、调控,使之尽快协调起来。所谓可持续,就是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是不断繁衍生息的,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在我们这代人中消耗殆尽,人类失去了必需的生存发展环境,子孙后代怎么办?所以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前的发展,这要进一步形成共识。

二、作为大学生该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不仅限于国家公职人员,作为一名大学生,也应该加强学习,深刻领会,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当前的学习,同时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当代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但有的大学生认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官者的政事,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等。这就需要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老师同学们的帮助转变自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我,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完善知识结构上,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虽然我目前还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我依然时刻关注我党的党政建设,并且努力思考党的理论政策,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始终和党员保持一致的步伐。希望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早日入党。

汇报人:侯渊化 2009年8月

第17篇:对检察工作认识的心得体会

参加工作以来对检察工作认识的心得体会

(一)

2010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历经多次公考,我在“择我所爱”的道路上奉献自己的智慧与激情,经过层层选拔进入自己喜欢的职业领域,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行业,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时代背景下,我是如此的幸运。

自九月份报到,不知不觉已经在侦监科三个月了,在工作中经历了很多人和事,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刚来院里时,除了刚参加工作的欣喜之外,还有一点不知所措的茫然,但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笑脸让我抛却了多余的顾虑。

曾经在我心目中,检察官是威严而又冷漠的,但是几个月的亲身体彻底颠覆了我原来的印象。检察官手中两端承载当事人的法律天平。只要他们稍一倾斜,就会给一方当事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对他们可能是外分之一,可对当事人是百分之百。他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所以在办案过程中,他们铁面无私,公正执法,全力以赴,惩罚犯罪分子,捍卫法律权威。,可在生活中,他们也有温柔、细腻的一面,他们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受着生活的考验,过着平凡的生活,所以他们又是普通而平凡的。

(二)

侦查监督科承办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审查决定是否逮捕,对公安机关、国

1 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审查决定是否延长,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的及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等工作。作为从事侦监工作一员干警,必须做到:

1、坚定信念,端正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实际工作之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就要自觉做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始终真正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在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

2、以人为本,促进侦查监督工作

审查逮捕工作作为侦查监督三大职能之一,是侦查监督工作的重点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批捕案件的质量和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时,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重视宽严相济政策在执法办案中的运用,把严格执行法律与执行刑事政策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该严则严,又要坚持区别对待,当宽则宽。要贯彻“少捕慎捕”的原则,慎用逮捕措施,有效化解社会予盾,减少社会对立面,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3、服务发展稳定大局,强化侦查监督工作

自觉把侦查监督工作融入到我市经济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

2 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案件,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在侦监科的三个月中,从简单到复杂,从不会到会,在老同志和领导的指导下,慢慢的适应着新的岗位,学会了办案的流程,能够帮助老师们办理一些简单的案件,当然其中有很多困难和挑战。感触最深的是一要细心,最近几年公安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公安人员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个案中往往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案件的承办人,一定要仔细严格的审查案件的各个环节,发现案件中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程序上的错误,监督公安机关完善案件的证据,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正义。二要耐心,处在经济相对发达,外来人口较多的地区,很多当事人或家属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对法律和法律程序的了解知之甚少,往往会对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的公正性持有怀疑,因此在办案过程中要耐心的接待当事人或家属,告知法律程序,最大程度的给予解答和帮助,普及法律知识。三要恒心,法律法规条文繁多,日益更新,如果放弃了学习,那么离淘汰就不远了,尤其作为年轻的干警,还不能准确的把握好案件的法律适用,理论知识也较为匮乏,只有保持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四要真心,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意思是假如你进入了某个领域,就必须爱上这一行,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因此,真心的爱上自己的工作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前提,也是对检察干警的要求。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宗旨意识不够强、特权思想并不是不存在。有时自已认为是检察官,会产生职业的优越感,从而对其它行业的价值产生错误的认识。

2、自已在工作中有时没有注意细节。比如说院里的许多规章制度,自已有时遵守的不够好。比如在工作忙时,会疏忽考勤的一些规定。

3、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进行学习,影响了执法办案和日常工作。近年来,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断出现,对法律的修改也比较频繁,尤其是和检察业务相关密切的刑法已修正多次。还有有关检察人员的规章制度,比如《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检察机关文明用语规则》等不断出台。

(四)

先贤哲人曾用舍与得的关系阐释处世哲学和做人做事的艺术。迈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完成天之骄子到法律人的角色转换中,我们该如何演绎舍与得,如何舍弃、放下自身固有的某些个性,努力争取、培养职业发展必需的素养,扎实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入职伊始,我想我应该:

一、舍浮躁之气,得踏实之行

理想与现实的对接难免出现碰撞,初入职场的我们除了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工作的激情,也不可避免的有些浮躁情绪。刚进入检察系统工作,虽然被分配在不同的部门,但一开始的职场学习就是从看似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学习如何使用复印机,如何装订案卷。年轻的我们自认为堂堂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怎么还要学习这种如此琐碎、简单的事情,从事这种机械的工作。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让我 4 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能否实现职业理想,能否发挥自身价值,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选择。浮躁之气势必影响我们最初的学习态度,降低学习效率。我们要放低姿态,清空个人的杯子,在工作中“多听、多看、多学,少说话”,踏踏实实的一点一滴学习工作技能,才能打牢职业基础。

二、舍骛远之心,得潜心之志

每一个选择检察职业的毕业生在学习法律的四年、七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奉法律为信仰,以实现正义为理想。工作后,急欲持起法律的利剑将犯罪斩杀个“片甲不留”。然而真正的检察工作中,正义的实现不是依靠一个大案、要案的侦破、起诉来实现的,而是体现在每一个案件、每一个工作任务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要明白一个好的法律人不是一天或一个案件成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应该舍弃好高骛远的心态,理性做好职业规划,调整奋斗目标,切切实实从基础性的工作中一步步实现法律理想。

三、舍辉煌之往,得虚心之德

新参加检察工作的毕业生,都是经历了笔试、面试等层层选拔,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进入检察系统这个大家庭。其中不乏在学校曾创造辉煌历史的学生干部、辩论场上慷慨激昂的最佳辩手、歌靓舞美的文艺骨干。在人生转型之际,我们需要卸掉这些光环,放下这些骄傲,虚心的向单位的前辈、师傅学习做人做事。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年轻的法律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今后在工作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提高政治素质,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地在法律监督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做廉洁执法的身体力行者。本人将始终保持高度的廉政意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清廉本色。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多些读书学习,少些交际应酬,远离灯红酒绿,加强自我约束,不断增强对各种腐朽思想和行为的免疫力。

三、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努力做人民检察事业的积极推动者。本人将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团结进取,“察实情、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要不断地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立足于本职工作,尽力完成工作任务。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保驾护航贡献出一份微薄力量。

第18篇:践行绿色司法探索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新路径浙江人民检察院

践行“绿色司法” 探索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新路径 王晓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汪瀚检察长结合“五大发展理念”,针对我省案多人少这一司法“雾霾”,首次提出“绿色司法”的概念,并在省“十六检”会议上,再次提出要以绿色司法理念为引领,把绿色司法实践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检察语境下,如何践行和发展绿色司法应是一个仍在发展中的开放性命题,需要实践来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外延。

一、培育生态司法理念,为绿色检察完成文化积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积淀是实践的动力之源。践行绿色司法,首要的是培育绿色司法理念,锻造司法胸怀,永葆司法情怀,牢记司法关怀,完成绿色司法文化积淀,为绿色司法实践准备好思想基础和文化氛围,提升行动的自觉性和自信感。

1、要有总揽全局的司法胸怀。要在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思考检察工作,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宏伟战略来谋划和推进检察工作。一是要有历史思维。完成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检察监督体系是时代交给这一代检察人员的历史使命。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目前国情,检察人员作为法治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应杜绝孤立地思考、部署检察工作,要以世界性的眼光和历史性的智慧来谋划和推动检察工作。二是要有战略思维。要牢记政治使命,积极服务大局,摒弃就案办案、关门办案的单纯业务观点,使检察工作上接天线;注重社会背景,坚持司法性与社会性相一致,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监督与促进、服务与融入的关系,使检察工作下接地气、更合民意。三是要有创新思维。绿色司法是针对“司法雾霾”、司法体制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引领性观念,践行绿色司法需要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开创性的工作方式,要有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进取精神,以完成改革的历史使命。

2、要有担当勇毅的司法情怀。“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一是忠诚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检察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法律的忠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破坏和触碰法律底线,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践行绿色司法。二是树立职业自信。从世界范围来看,检察制度历史十分短暂,且伴随着争论和挫折。但是三十多年来,检察制度在我国逐步发展完善,检察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显现,检察职业的民众认同感逐步树立,检察人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和检察职业的信心。三是捍卫检察荣誉。知荣辱方能明得失,明得失方能知进退,荣誉感与责任感常并存共生。拥有司法情怀和职业荣誉是成为一名优秀检察人的必备素质,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奖励。作为一名检察官,必须做到严于律己、公正执法、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捍卫检察职业荣誉。

3、要有亲民爱民的司法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讲到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司法,国之重器,轻则裁断财产利益,重则裁断自由生死,不可不慎,要时刻牢记司法为民,保有亲民爱民的司法关怀。一是要有司法良知。司法良知是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审慎地趋向司法公正的品质,要求在司法工作中做到忠于事实真相,不“指鹿为马”;明辨是非,不糊涂办案;将心比心,不裁量失度;尊崇社会公德,不逾道德底线。二是常怀悲悯之心。悲悯之心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善意情感和包容之心,是法律工作者保持正义天平平衡的砝码之一。检察官常怀悲悯之心,就能敬畏手中的司法权力,在利益衡量间端正标尺,在得失取舍间摆正身姿。三是重视司法谦抑。绿色司法本身蕴含和体现着刑法谦抑性,要求司法机关在实践中适度克减不必要的犯罪认定或抑制不必要的重刑主义倾向,体现司法的克制和宽容,减少适用刑法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主动修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健全科学管理机制,为绿色检察打造体系保障 从司法管理看,绿色司法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为重点,以高效利用为目标,要求合理整合、科学调配现有司法资源,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提升司法效率。

1、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一是条线合理配置。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理顺检察业务条线的关系,优化整合内设机构,合理配置和利用检察资源,有效改变检察业务部门“冷热不均”的现象。二是案件繁简分流。简单案件提高办案效率,充分运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等高效机制,节约司法资源;疑难案件注重办案质量,集中优势业务力量办好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建立类案办理小组,办理专业性强的案件;敏感案件优化办案效果,综合考量群众关注度、社会影响力等案外因素,减少负面社会效果和舆论影响。三是人员分类管理。根据检察业务实际需求及发展趋势,科学设置各类人员职数比例,分别制定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检察技术人员的管理办法,建立分类科学、结构合理、职责明晰、管理规范的分类管理制度,实现人员各归其类、各展其才、各得其所。实行梯队管理,做好业务传承,完善人才储备,同时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做到岗位和人员双向互动,防止梯队固化。

2、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完善检察系统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上下级监督,主要包括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的业务指导工作、健全下级院检察长向上级院报告工作制度、规范上级院交办案件程序、健全案件备案审查制度等; 发挥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职能,定期开展案件互查、检务督察、专项检查等活动。二是自觉接受法律职业共同体监督。在检法关系上,建立业务沟通、信息共享、主题联席会议等长效机制,进一步统一办案标准,促进法治理念融合,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在检律关系上,健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机制,探索实行疑难案件检委会听取律师意见、律师参与化解涉检信访等工作,接受律师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三是主动打造社会监督平台。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通报检察工作开展情况,报送编印的检察调研和信息简报等内部资料,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检察重大活动。主动接受媒体、群众监督,继续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展“检察开放日”、检察工作沙龙、实务论坛等活动,让社会各界近距离接触、了解和监督检察工作。

3、构建务实的评价体系。一是转变检察绩效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遵循司法规律和诉讼经济原则,改变一味机械设定办案任务、片面追求各项指标增长等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绩效评价方法,坚持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实现检察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高度统一。二是科学设置案件质量标准。从唯数字论转变为综合评价,改变片面追求零无罪判决、低不捕、不诉率、高抗诉率的评价方式,理性、客观、全面评判办案质量,设置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案件质量标准。三是探索容错免责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担当,是改革创新是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检察事业面临变革的今天,要推行新的司法理念,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应当尝试建立合理的容错免责机制,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创新环境,赋予检察工作人员工作活力和动力。

三、规范集约司法实践,为绿色检察探索理性模式 从司法实践来看,绿色司法蕴含低能耗、集约型司法的要求。要以规范化、低能耗、高效能为目标,重点建立标准的办案流程、科学的办案模式,不断优化办案和服务效果,为绿色检察打造理性的实践模式。

1、确定标准化办案流程。一是加强流程控制。规范办案程序,依法明确和细化办理案件的操作程序,杜绝办案随意化问题。规范办案标准,严格落实刑事证据采证审证、非法证据排除等证据审查规定,统一司法尺度,规范自由裁量。规范办案责任,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检察档案制度,全面记录检察工作过程,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细化责任分工。厘清各条线、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每个岗位所承担的具体职责以及履行职责应达到的质量、效率、效果。做好工作流转和衔接,科学设计案件程序管理,并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确定。三是养成文明习惯。规范、培养检察人员的言行举止,杜绝粗暴野蛮的司法方式,在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礼仪、职业用语中体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职业风范,将文明司法内化为每个检察人员的习惯、气质和品格。

2、建立集约式办案模式。一是提升办案质效。实行案件繁简分流,落实简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工作办法和快速办理认罪轻微刑事案件等规定;建立类案快速办理机制,培养类案办理人才,组建类案办理小组,逐步建立可供参考的类案模板,减少类案办理时间,提高办案质量。二是开展风险预估。建立案件风险预估机制,将最易引发社会矛盾、信访风险的案件类型纳入预警评估范围,明确评查案件的风险类别和等级, 由侦监、公诉等部门选派人员组成案件质量监督小组,预先评估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办案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强化源头预防,确保案结事了,避免案后问题和资源浪费。三是优化办案效果。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案理念,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探索开展兼听性、亲历性办案方式,继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办案理念,积极推进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帮教等恢复性司法方式,发挥不批捕、不起诉、变更强制措施等作用,优化办案效果,促进社会和谐。

3、开展服务型司法实践。一是增强主动性。检察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确保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检察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主动衔接各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加强检察工作融入性。在刑事案件办理中,注重与公安、法院工作相衔接;在民行监督工作中,探索与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相结合;在保护经济发展中,加强与工商联部门的互动;在法治宣传中,密切与司法局普法教育的配合。二是注重平衡性。检察机关要转变观念,从单纯的“法律工匠”转变为“法律艺术大师”,在矛盾中探求法律适用的最佳平衡点。在批捕、公诉环节,重点把握惩治犯罪和教育挽救的平衡; 在诉讼监督环节,重点把握追诉犯罪与追求公平正义的平衡;在服务中心工作上,重点把握独立办案与顾全大局的平衡。三是突出服务性。更加注重检察工作的延伸服务,服务政治,检察工作必须承担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导向,以足够的政治智慧引领工作,为政治和谐作出应有贡献;服务经济,结合经济社会中遇到的新情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化解改革风险,以法治促进和保障经济改革和发展;服务民生,做好司法保护,犯罪预防,法治宣讲等,建立健全便民利民措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同感。

四、厚积优质司法保障,为绿色检察提供持续动力 培养检察队伍,做到正规、专业、职业;提升检察装备,善用网络、信息、科技;改善法治生态,实现和谐、共建、共赢。从人力、物力、科技力等方面为践行绿色检察积累司法保障。

1、人才队伍保障。一是提高检察干警综合素质。注重政治教育,准确把握检察机关政治属性和政治方向,确保检察人员永葆忠诚的政治品格;加强业务培训,健全业务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法,强化实战实训,锻炼培养一批业务专家、办案能手;严肃纪律作风,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坚决整治和查处不正之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优质队伍保障。二是畅通检察干警成长渠道。最高检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中,曹建明检察长强调,要畅通检察人员发展渠道,更广泛激发支持拥护改革活力。 基层检察院要进一步健全干部培养和竞争激励机制,为检察事业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保障检察干警从业幸福感。 坚持把和谐理念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改善干警工作环境,活跃干警文化生活,引导干警崇尚正确的价值理念、养成乐观的生活心态,提高干警对领导班子、同事关系、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幸福指数, 从内心深处感受从事检察工作的职业自豪感和获得感。

2、科技信息保障。一是运用互联网体系保障运行。综合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车辆派遣管理系统、来访人员检控系统、检察OA办公系统、政治处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系统;检察业务工作中,充分利用案件网上办理、检委会多媒体讨论、律师网络阅卷等网络系统,保障工作顺利运行。二是普及信息化手段节约成本。向科技要生产力,依靠科技节约资源。采用远程提审、视频接访等方式,节约检察资源;建立网上法律法规库、两执法平台、自侦信息化侦查平台等检察信息化系统,实现便民利民。三是配置高科技设备提高效率。不断加强信息中心机房、办案工作区、高清视频会议室、侦查指挥中心、电子数据实验室等重点区域建设,用足用好科技配备费,确保专款专用,逐步配齐测谎、警用安防、电子证据检测等办案适用的高科技装备,助力绿色检察实践。

3、社会环境保障。一是规范公正办案,赢得公众信任。随着法治建设逐步推进,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检察工作人员要做到公正司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严守底线,杜绝冤假错案;清正廉洁,时刻保持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二是善于沟通协调,实现良性互动。加强检察公共关系建设,打造全社会对绿色司法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力。加强检察机关与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主动邀请“两代表”、人民监督员等群体参与、监督检察工作,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加强检察机关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主动宣传,及时发布准确消息,正确引导舆论,使群众客观理性地看待司法活动。三是做好宣传工作,树立良好形象。拓宽宣传渠道,切实发挥好自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作用,打造检察系统内部的宣传平台;丰富宣传方式,采取实地宣传、文字宣传、影视宣传等多种方式,打造全方位宣传模式,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检察正能量,树立良好检察形象。

(作者单位: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

第19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共同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我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意味着新的飞跃、新的特质、新的境界、新的格局、新的气象、新的高度、新的价值,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新的开创性。我深深感知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我们基层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干部要充分了解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方式和标准,要研究分析本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根源,制定本地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蓝图。

我要把十九大文件精神、领导讲话融入到自身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发挥实效性,多接地气,和群众打交道,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协调处理矛盾纠纷。尤其是正值双新村棚户区改造时期,充分利用腾退政策让村民利益最大化,认真学习区域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钻研项目规划建设方面的业务,积极协调项目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为双新地区持续、平衡、充分的发展而尽职尽责。

第20篇:检察工作心得

检察工作心得

2007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大法官、大检察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后,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检察机关要做好工作,必须立足检察谋全局、着眼全局谋检察,根据新形势确定新任务、围绕新政策确定新思路,针对国情、省情、社情和检情,明确“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2008年初召开的全国政法系统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强调指出:“政法机关,要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学习领会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维护稳定形势的新变化,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经济发展格局的新变化,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服务大局的新理念和新思路。社会建设重点的新变化,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检察工作如何更好地体现民生理念。人民群众期待的新变化,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期待。

为了解决执法感情上不适应、执法能力上不适应、执法效果上不适应、执法作风上不适应的问题,我们省人民检察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在全省检察机关广泛深入地开展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基层的“四走进”实践活动,让全省检察人员走出机关,走进社会,开阔视野,

转变作风,进一步找准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

4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完全符合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是新时期密切检察机关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创新渠道,是践行群众工作路线的创新载体,是切实提高检察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开展强化“五职”教育活动,就是要强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检察官职业责任教育,切实做到执法为民;强化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做到严格自律、加强修养;强化执法如山、刚直不阿、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检察官职业精神教育,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强化行为规范、遵纪守法、不谋私利、令行禁止的检察官职业纪律教育,切实做到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强化公平正义捍卫者的检察官职业形象教育,切实树立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新时代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心得体会.doc》
新时代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