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山观后感

2022-03-09 来源:观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盲山》读后感

《盲山》读后感 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和她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了。到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了。他求黄德贵放他走,但黄德贵没有放走他,他说你是我花钱把你买下,你一辈子是我的老婆。文盲一个,村里人不知道什么是法律。黄德贵强奸了雪梅,雪梅绝望了,呆在屋里像一个行尸走肉的人。

同时被拐的陈春丽来看雪梅,她劝冬梅放弃抵抗,他那时候也是想跑但跑不了,还被打他怕了,所以不想跑了。被拐的妇女很多到最后已经没有逃跑的想法了。同村有好几个女人也是被拐卖来的,如今生了娃也跑不掉,就不再想着逃跑了。同被拐卖的陈姐成了雪梅在村里的安慰。同经苦难能让人产生同理心,说出来的话也富有安慰人心的力量。可是这种安慰带给人的信心和盼望若不是真实的,总有坍塌的一天。如另一个被拐卖的妇女所说,活着真没意思。

村里有着这样一句宣传语:要致富多种树,少生娃。但村里穷的都没有女愿意嫁去,村里人只能借钱去跟人贩子买女人,被拐的女人到这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打成家庭便饭,没有人身自由,被村里人看的紧紧的。

逃跑,是雪梅的信念。为此她忍受了黄德贵的强暴。在虎穴之中,她甚至误以为德贵上过高中的表弟黄德诚真的爱她真的愿意帮助她逃跑。黄德诚在课堂里向孩子们教授孔子拜师,向雪梅自我介绍的出场自我介绍是,我叫黄德诚,道德的德,诚信的诚,他是村里唯一一个上过高中的人,可是他认为村里的都是没文化的人,和他们没有共同话题,他答应会带雪梅出去,可是一次次的欺骗她。这道貌岸然的高中毕业生想要的只是女大学生的身体。随着雪梅将黄德诚送她的书撕碎丢进燃烧的炉灶中,知识变得一文不值,传统文化也不能成为她的救赎。

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助黄德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但她还是没有放弃。雪梅的第一次逃跑,到了公路上拦车,司机说没有钱不给上车,就差那么几分钟的时间,徳贵赶上了把她带回去当众打,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逃跑,雪梅为了能积累到钱,和小店老板发生关系得到了四十元。他跑到车站坐车地方时候,徳贵又赶上了,雪梅求司机不要开门,但他的求救没有得到回应,司机还是开门了。雪梅回去免不了有事一顿毒打。第二次失败了,逃跑还有希望吗?我看是没有希望了,因为雪梅怀孕,多了一个孩子的负担,其他的被拐妇女因为有孩子的存在,所以他们不想逃。雪梅还是想逃跑的,她抱着希望给家里人寄信,每次看见邮递员都问有没有信,一次又一次的寄信承载着雪梅的希望,然而邮递员收了徳贵的好处,把信留了下来,幸好,雪梅的善心得到了回报,他辅导的学生青山帮她到镇里寄信。收到信的警察和雪梅爸爸赶来了,爸爸见到自己的女儿这样无比的痛心,父女间的对话只有简单的两句:“雪梅,我是你的爸爸啊!”而雪梅委屈的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啊!这一刻雪梅等了很久了。

我看的版本结局是好的,警察赶到时,第一次因为呗村民知道了,拦着车不给走,他们跑到村委会,那个装逼的村主任打马哈,让雪梅留下在,想办法,野蛮的村民拦着车不然走,黄德贵的母亲更是耍无赖,躺在车前。警察无奈只好留下雪梅,而在三天后的一个夜里,警察抹黑带走被拐的妇女,而陈春丽不走留了下来。他的孩子在这,他叫雪梅告诉自己的父母,他还活着。虽然这一版本结尾不和逻辑。但我还是相信他的,因为作为女性,我希望雪梅能

被解放出来,他可以有更美好的人生。

在这里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黄德贵和白雪梅是夫妻关系吗?他们的婚姻有效吗?在我看来他们谈不上具有婚姻。一是根据《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自愿原则是婚姻的首要原则。片中白雪梅是被拐妇女,被迫留在村里。如果你问她愿意嫁给黄德贵吗?那她是十万个不愿意,她一直想逃跑。逃跑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当警察来解救他的时候,黄德贵拦截,警察明确告诉他拐卖妇女是违法的,黄德贵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二是他们没有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那落后的山村想着生米煮成熟饭,认为办了酒席得到村民的认可就行了,这是所谓的事实婚姻。事实婚姻,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 事实婚在我国长期大量存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婚姻了。我只能说可怜的被拐妇女,你们不能放弃生的希望,要用法律途径来帮助自己!

推荐第2篇:评《盲山》

评《盲山》

一、剧情介绍

(1)a.版本1(国内公映版):

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和她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了。到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到了晚上黄德贵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觉,她坚决不肯就范。愤怒的黄德贵强奸了她,并且将她关在屋里。白雪梅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漫骂。白雪梅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性奴隶的生活。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助黄守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白雪梅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使黄家对她放松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学生李青山的帮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联系。由于村民的阻挠,与父亲一同而来的两个警察无法救出白雪梅,于是他们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这陪女儿。某日,在警察的帮助下,她终于逃出了这个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那里。

(2)b.版本2(海外公映版):

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和她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 1

道自己身在何处。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了。到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到了晚上黄德贵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觉,她坚决不肯就范。愤怒的黄德贵强奸了她,并且将她关在屋里。白雪梅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漫骂。白雪梅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性奴隶的生活。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助黄守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 白雪梅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使黄家对她放松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学生李青山的帮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联系。由于村民的阻挠,与父亲一同而来的两个警察无法救出白雪梅,于是他们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这陪女儿。但是黄德贵知道白父就是想带走自己的“妻子”,于是想把她带走藏起来。在黄德贵和白父的争执下,雪梅为救父亲,把菜刀砸向自己痛恨的丈夫......(完)

二、导演简介

李杨,1959年生,陕西西安人。1985至1987年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导演专业。1988至1990年就读于西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系。1990至1992年就读于慕尼黑大学戏剧系。1992至1995年就读于科隆影视传媒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导演系,获视听传媒学硕士学位。主要纪录片作有《妇女王国》、《欢乐的绝唱》、《痕》。2003年完成电影处女作《盲井》,该片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影评人、最受观众欢迎等五项大奖,第2届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2003年荷兰海岸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和文学大奖,2003年塞尔维

亚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大奖,比利时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布拉提斯拉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银火鸟奖,第57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奖,金马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最佳新人奖,挪威贝尔根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等三十余个国际奖项。在法国《电影》杂志评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盲井》排名第二,但一直没有获得内地公映的机会。时隔4年,完成“盲”系列的第二部《盲山》,并首次在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

三、电影评析

《盲山》:严防死守的理由

女人若不会生育,人类将不属于世界,女人若只会生育,世界将不属于人类,正如古龙所说,没有女人,冷冷清清,有了女人,鸡犬不宁!——韩兮

据说本片有另一个版本,在结尾处主人公白雪梅由于“丈夫”痛打自己的父亲而挥刀杀人,结果被判死刑。这样的结尾震撼吗?与现在版本中的成功逃亡哪一个更能触动人们心底的善良呢?其实结果是一样的,影片虽然以白雪梅为主人公,讲述的是她被卖,被强奸,被毒打等一系列遭遇,但这是一部纪录性质的影片,导演所谴责的是这种买卖妇女的行为以及村民的愚昧与无情(这里不用“无知”一词),白雪梅只是做为一条线索,一个事实摆在了观众的面前,她的爆发与不爆发,戏剧性与非戏剧性在面对可怕的丑陋的恶习时显得是那么无关紧要,因为她是一个弱者,更是一个女人。

片名叫《盲山》,其中的“盲”字其实是一种误导,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字引申出来的“法盲”二字而感到唏嘘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便原谅了愚昧本身,也理解了这种愚昧产生的原因,但是否真的存在着愚昧呢?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当上级来视查工作的时候,所有被拐卖来的妇女都在男人的严格控制下而转移了,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法盲这个词并不适用于这群号称朴素的农民,

正如现代许多罪犯在认罪时的一句托辞“我不懂法”。这是很荒谬的说法,却成为整个中国为自己错误开脱的最好解释,但我们为什么宁愿承认自己愚昧而不愿遵守法纪呢?一部纪录性质的影片往往线索是较为单一的,所以影片中白雪梅的行动便构成了整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逃亡,然后被抓,这样的过程一次一次地重复着,但毫无疑问,白雪梅的所有努力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强大的严防死守是白雪梅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严防死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于德贵个人来说,怕失去了这个买来的媳妇,失去了为黄家能够传宗接代的女人,可对于整个村子来说,是怕这种恶习不能延续下来,真正防范的是法律与道德的更新。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村民们的集体行动,追捕白雪梅,以及与前来解救白雪梅的警察做着大无畏的斗争。说到这里,如果用愚昧来解释这贩买妇女的根源显然是错误的,至少也是不足信的,知法而犯法才是村民们真正做出来的事情。如果说法律是教人行善的准则,那么一定有某种信念超越了法律本身,而教人行恶或不愿脱离那种恶习。这种信念仅仅是传宗接代吗?影片中多次强调白雪梅生下孩子以后便能够逃脱了,当然,一定是男孩,否则十月怀胎的苦难将付之东流,而警察之所以能够成功解救白雪梅的前提更是白雪梅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传宗接代是一种残酷的信念,这种信念在德贵母亲双膝下便显得更加明显,也更加具有震撼力。在最古老的传宗接代的信念中,血脉毫无疑问被提升到了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度,于是女性的贞操观尤其显得重要。但在影片中当白雪梅与德诚偷情被发现的时候,情节却是平淡如水,任何观众都不难理解,德诚以付嫖资的手段取得了胜利,于是,所谓的贞操观便在金钱面前荡然无存了。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递进关系,现实法律之上是传宗接代的恶习,而传宗接代之上却又是现实中的贫穷。任何正义,任何道德在贫穷面前都是脆弱的,白雪梅因为贫穷而受骗

被卖,德忠因为贫穷而只能买个媳妇,他根本没有明媒正娶的能力,甚至白雪梅的父亲因为贫穷也只能救白雪梅这一次,不成功则成仁的悲壮令人心酸。司机与邮递员的冷漠,村人的助纣以及德诚的无能,所有这一切都是贫穷的直接体现。对贫穷感受颇深的人势必会对金钱格外崇拜,这也就造了对人性的践踏,于是,七千元与白雪梅之间划上了等号,无论她是否生过了孩子,这个女人只值七千元。影片结尾,当所有的严防死守都将白雪梅逼上绝境的时候,小学生李青山的出现似乎寄托了导演的希望,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李青山的确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但他对白雪梅的拯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儿童的纯净,而不是知识带来的文明,与愚昧并没有产生任何冲突,他作为一个孩子更是体会不到贫穷的灾难。于是,这点幻想也必然会随着李青山的长大而沦丧。

白雪梅由于坚定的信念而逃走,她是幸运的,但传宗接代与贫穷之间的关系势必令更多的女性成为牺牲品,与法盲无关,这是人的本能,尤其是传统的贫穷的男人的本能!当然,这也是某种社会状态下的本能!

推荐第3篇:评《盲山》

评《盲山》

一、剧情介绍

(1)a.版本1(国内公映版):

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和她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了。到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到了晚上黄德贵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觉,她坚决不肯就范。愤怒的黄德贵强奸了她,并且将她关在屋里。白雪梅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漫骂。白雪梅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性奴隶的生活。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助黄守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白雪梅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使黄家对她放松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学生李青山的帮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联系。由于村民的阻挠,与父亲一同而来的两个警察无法救出白雪梅,于是他们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这陪女儿。某日,在警察的帮助下,她终于逃出了这个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那里。

(2)b.版本2(海外公映版):

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和她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 1

道自己身在何处。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了。到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到了晚上黄德贵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觉,她坚决不肯就范。愤怒的黄德贵强奸了她,并且将她关在屋里。白雪梅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漫骂。白雪梅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性奴隶的生活。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助黄守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 白雪梅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使黄家对她放松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学生李青山的帮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联系。由于村民的阻挠,与父亲一同而来的两个警察无法救出白雪梅,于是他们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这陪女儿。但是黄德贵知道白父就是想带走自己的“妻子”,于是想把她带走藏起来。在黄德贵和白父的争执下,雪梅为救父亲,把菜刀砸向自己痛恨的丈夫......(完)

二、导演简介

李杨,1959年生,陕西西安人。1985至1987年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导演专业。1988至1990年就读于西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系。1990至1992年就读于慕尼黑大学戏剧系。1992至1995年就读于科隆影视传媒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导演系,获视听传媒学硕士学位。主要纪录片作有《妇女王国》、《欢乐的绝唱》、《痕》。2003年完成电影处女作《盲井》,该片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影评人、最受观众欢迎等五项大奖,第2届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2003年荷兰海岸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和文学大奖,2003年塞尔维

亚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大奖,比利时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布拉提斯拉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银火鸟奖,第57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奖,金马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最佳新人奖,挪威贝尔根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等三十余个国际奖项。在法国《电影》杂志评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盲井》排名第二,但一直没有获得内地公映的机会。时隔4年,完成“盲”系列的第二部《盲山》,并首次在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

三、电影评析

《盲山》:严防死守的理由

女人若不会生育,人类将不属于世界,女人若只会生育,世界将不属于人类,正如古龙所说,没有女人,冷冷清清,有了女人,鸡犬不宁!——韩兮

据说本片有另一个版本,在结尾处主人公白雪梅由于“丈夫”痛打自己的父亲而挥刀杀人,结果被判死刑。这样的结尾震撼吗?与现在版本中的成功逃亡哪一个更能触动人们心底的善良呢?其实结果是一样的,影片虽然以白雪梅为主人公,讲述的是她被卖,被强奸,被毒打等一系列遭遇,但这是一部纪录性质的影片,导演所谴责的是这种买卖妇女的行为以及村民的愚昧与无情(这里不用“无知”一词),白雪梅只是做为一条线索,一个事实摆在了观众的面前,她的爆发与不爆发,戏剧性与非戏剧性在面对可怕的丑陋的恶习时显得是那么无关紧要,因为她是一个弱者,更是一个女人。

片名叫《盲山》,其中的“盲”字其实是一种误导,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字引申出来的“法盲”二字而感到唏嘘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便原谅了愚昧本身,也理解了这种愚昧产生的原因,但是否真的存在着愚昧呢?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当上级来视查工作的时候,所有被拐卖来的妇女都在男人的严格控制下而转移了,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法盲这个词并不适用于这群号称朴素的农民,

正如现代许多罪犯在认罪时的一句托辞“我不懂法”。这是很荒谬的说法,却成为整个中国为自己错误开脱的最好解释,但我们为什么宁愿承认自己愚昧而不愿遵守法纪呢?一部纪录性质的影片往往线索是较为单一的,所以影片中白雪梅的行动便构成了整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逃亡,然后被抓,这样的过程一次一次地重复着,但毫无疑问,白雪梅的所有努力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强大的严防死守是白雪梅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严防死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于德贵个人来说,怕失去了这个买来的媳妇,失去了为黄家能够传宗接代的女人,可对于整个村子来说,是怕这种恶习不能延续下来,真正防范的是法律与道德的更新。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村民们的集体行动,追捕白雪梅,以及与前来解救白雪梅的警察做着大无畏的斗争。说到这里,如果用愚昧来解释这贩买妇女的根源显然是错误的,至少也是不足信的,知法而犯法才是村民们真正做出来的事情。如果说法律是教人行善的准则,那么一定有某种信念超越了法律本身,而教人行恶或不愿脱离那种恶习。这种信念仅仅是传宗接代吗?影片中多次强调白雪梅生下孩子以后便能够逃脱了,当然,一定是男孩,否则十月怀胎的苦难将付之东流,而警察之所以能够成功解救白雪梅的前提更是白雪梅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传宗接代是一种残酷的信念,这种信念在德贵母亲双膝下便显得更加明显,也更加具有震撼力。在最古老的传宗接代的信念中,血脉毫无疑问被提升到了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度,于是女性的贞操观尤其显得重要。但在影片中当白雪梅与德诚偷情被发现的时候,情节却是平淡如水,任何观众都不难理解,德诚以付嫖资的手段取得了胜利,于是,所谓的贞操观便在金钱面前荡然无存了。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递进关系,现实法律之上是传宗接代的恶习,而传宗接代之上却又是现实中的贫穷。任何正义,任何道德在贫穷面前都是脆弱的,白雪梅因为贫穷而受骗

被卖,德忠因为贫穷而只能买个媳妇,他根本没有明媒正娶的能力,甚至白雪梅的父亲因为贫穷也只能救白雪梅这一次,不成功则成仁的悲壮令人心酸。司机与邮递员的冷漠,村人的助纣以及德诚的无能,所有这一切都是贫穷的直接体现。对贫穷感受颇深的人势必会对金钱格外崇拜,这也就造了对人性的践踏,于是,七千元与白雪梅之间划上了等号,无论她是否生过了孩子,这个女人只值七千元。影片结尾,当所有的严防死守都将白雪梅逼上绝境的时候,小学生李青山的出现似乎寄托了导演的希望,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李青山的确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但他对白雪梅的拯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儿童的纯净,而不是知识带来的文明,与愚昧并没有产生任何冲突,他作为一个孩子更是体会不到贫穷的灾难。于是,这点幻想也必然会随着李青山的长大而沦丧。

白雪梅由于坚定的信念而逃走,她是幸运的,但传宗接代与贫穷之间的关系势必令更多的女性成为牺牲品,与法盲无关,这是人的本能,尤其是传统的贫穷的男人的本能!当然,这也是某种社会状态下的本能!

推荐第4篇:盲探观后感

严格来说,《盲探》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犯罪推理片,片中甚至有些线索缺乏逻辑,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近年来难得的好片。昨日,该片在南京首映,杜琪峰在片中一改以往的阴郁严肃,延展了杜氏的黑色幽默,从而令整部影片更具感染力。

开头有些无厘头

影片以小敏失踪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同时穿插多条案件线索。

开头显得有些无厘头:郑秀文扮演的女警何家彤被派去给同组成员买冰沙,顶头上司却突然要求她跟踪一位盲人。于是刘德华扮演的“盲探”庄士敦闪亮登场,用近乎警犬般灵敏的鼻子和耳朵,找到了香港“楼顶泼浓酸伤人案”的真凶。此后,故事情节开始快速发展……影片前半部明显好于后半部,中后段进展有些拖沓和凌乱,盲探的几处推理也略显突兀生硬,好在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

观众如坐过山车

与其说《盲探》是部惊悚片,不如说它是一部喜剧片。导演将原本正经严肃的犯罪推理过程进行了喜剧化处理,消解了侦探片中的严肃庄重感,将杜氏风格的黑色幽默在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庄士敦趴在树上大叫“何家彤,快来救我啊!”而凶手则在树下不停追问“谁是何家彤?”;又比如庄士敦执枪于千钧一发之际打中匪徒,受伤的何家彤则用虚弱的声音说:“到底是偶像,眼盲了都能打中。”杜琪峰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现实和想象糅合在一起,并悠然自得地在不同情境的镜头语言中切换,时而轻松,时而血腥,时而惊悚,却过渡得很自然,令观众的观影感受也如坐过山车般上下起伏。

剧情更加接地气

《盲探》集中了许多杜氏影片中的人物特色,主角“盲探”庄士敦的探案风格形似刘青云[微博]扮演的“神探”,喜欢还原案情和换位思考,同时还有和灵魂对话的能力;片中男女主人公你来我往的喜剧式对立,又令人联想到早年郑秀文和刘德华在《孤男寡女》中的对手戏;影片在叙事上利用了闪回和插叙,并在情景推理与日常场景中来回切换,像极了《大只佬》。杜琪峰通过抖各种小包袱,以及对影片节奏的掌控来营造幽默意境,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盲探》不像《毒战》那样阴郁严谨,也不像《放逐》那样主观张狂,而是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接地气。

两位主演很出彩

片中两位天王天后再次相逢令人倍感亲切。华仔不戴墨镜演盲人,眼神反而控制得很好,比梁朝伟在《听风者》中的表演更自然真实。而郑秀文依然是那种大大咧咧没头脑的样子,和刘德华在对手戏上擦出的火花令人印象深刻。两人无间的默契感和近乎癫狂的表演方式,为影片带来了一种有别于以往杜氏影片的特殊风味。

推荐第5篇:《盲井》观后感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2—20 13学年第 1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学号:106110070姓名:王森斌得分:《盲井》观后感

在社会学概论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了《盲井》这部电影,这是我第三次看了吧,最早知道这部电影也是在汪老师的公选课当代社会问题的课堂上,那时候看完感触很深,后来自己又去看了一遍,也写过观后感,只不过现在也不知道被我弄去了哪里,原来还想比较下第一次看和多次看以后的感受有何不同,有感悟出来了些什么,既然找不到了,就写些看了多次以后的感觉吧。。。

《盲井》,一部描述当代社会黑暗,权势和利益为上,对比了人性的泯灭和善良,让人更好的感受到这世间种种,反过来让人深思,让人为这社会唏嘘,痛心。影片中主要围绕着宋金明和唐朝阳,还有那个孩纸元凤鸣之间的相处交往展开的。宋金明和唐朝阳两个人主要骗取别人的信任,和别人互认亲戚,然后到矿区,在矿井下砸晕人,从而从矿区老板那里骗取抚慰金,他们长期以来干着这样违背良心,伤天害理的勾当,受害者包括元凤鸣的父亲。而这一次,16岁,一个淳朴善良的孩纸,元凤鸣也落入了他们的视线,宋金明成了他的二叔,他们之间交往生活的日子开始了,这里首先想说明的是16岁,未成年的年龄,李英宰课堂里学习的年龄,被说成了18岁,然后煤老板也是看都不看的收下了,对他们来说,只要是人,只要能干活,都要,而我们那里,外地打工的也有很多未成年的,至今也没有发现有谁来管管,一直存在的现象,这个社会问题也不知道何时才会解决,才会真正保护好儿童的利益和受教育的权利„„从影片中,到处都是黑色的,黑色的矿井,黑色的煤炭,黑色的挖煤工人,甚至人心都是黑的,不管是宋唐两人还是煤老板,他们都是不在乎人的生命,把人的生命当儿戏,从煤老板那句: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看出,在这些个人利益为上的眼里,人命根本一文不值,这很好的解释了中国煤矿事故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冒顶,透水什么的事故,这些矿产事故还不是因为没抓好质量工作,把人命当儿戏造成的吗,把好质量关所需要的钱不知道可以赔多少条那只值三四万的人命呢。当代,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了煤矿这一行业了,还记得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残害了多少婴幼儿吗,还记得那年温州动车事故吗,我只知道那事最后不了了之了,总共死亡人数和赔偿问题,以及处罚问题都不清楚。。这样的伤天害理的事情在当代中国不计其数。什邡,启东,到前不久的宁波,各地当官的为了获得业绩,升官加爵,把污染的企业项目建到当地,获得成功后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把污染留给当地几百几千年,真是“造福”于民的父母官啊,只不过上述三地的百姓选择了反抗,宁波的PX项目虽说不造了,但稳定人心之后暗里地怎么在做就不知道了。。。这些都和电影里煤矿的一样,整天看着他们他们贡献了业绩,看着当地政府GDP一天到晚快速增长,却没看到他们的污染,他们残害了多少当地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电影里煤老板曾碰到一个比较刁蛮的人,抬高死人价钱,有人建议他联系什么局长搞定,他最后还是选择私了,因为请动那个局长又要花一大笔钱,可见现在的社会,好多所谓人民的父母官,都是拿着贪污受贿之钱,干着

伤天害理之事的狗东西,而且现在他们好多都是到处打洞的老鼠,一地被卸在另一地又新官上任,到处危害人民百姓。也许中国这些当官的腐败问题真的该好好整治一下,新的领导政府听说挺反腐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最近落马的不少,不知道未来如何,拭目以待吧。

片中有些比较暴露的情节,有些女生都不想看了,我觉得这正是这部电影最真实最自然的地方,元凤鸣作为一个16岁的孩纸,对性的幻想,开始有了对性的初步认识这不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吗,很好的情感流露啊。中国现在哪些片子会有这些内容,广电总局每天吃饱着撑着,限娱令啊,责令各种电影电视剧修改啊,我觉得这些当官的真的是该去卫生局,去管管那些食品安全,我想那样食品会更安全些吧。而后来二叔带他去那种地方,只是单纯地想给他来个成人礼,他们对孩子不好下手,只是简单的觉得进行了这一过程就算是成年了,而元凤鸣,只是个淳朴善良的孩子,虽然存在对性的幻想渴望,但最后还是被吓的退了出来。上街那次,元凤鸣赚了钱,首先想到的是为他的二叔买只鸡,好好感谢二叔带他赚钱,而宋唐二人着急的找不到人,他们担心的不是元凤鸣,其实担心的是他们到手的钱飞了。就这样,他们快乐的生活着,而时间终于到了那一天,元凤鸣和宋唐两人一起下井,而要他们上去的时候,一人好心提示他们,却被已经泯灭了人性的唐朝阳一下砸晕,而正当他要向元凤鸣下手时,那个二叔,一起快乐生活过一段日子的二叔,也许被孩子感动,被孩子的淳朴善良所感染,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救赎,阻止了唐朝阳的下手,最后自杀在矿井下,而元凤鸣,最终幸运地逃过了这次磨难,当他拿着他二叔用生命换来的那几万抚慰金,看着他二叔进火葬场时,他又会在想些什么呢„„看完了此片,虽然已经第三次,但最后还是唏嘘不已,痛心万分,这片带给我们的太多太多,那私人利益为上的个人和企业(私人煤矿也算种企业吧),那贪污腐败的政府官员,那无法得到保障的儿童受教育权„„太多太多,影片背后的种种留给观众自己去体会了„„

推荐第6篇:《盲井》观后感

《盲井》观后感

《盲井》是一部真实地描绘当代中国底层煤矿工人的电影,它用一种独特的残酷、冷默的叙述语调,展现了一种来去无踪的宿命以及让人难以捉摸的感情。影片讲述了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唐朝阳、宋金明靠害人赚钱,他们先是将打工者诱骗到矿区,然后将打工者害死在矿井下,并制造事故假象,再作为死者家属向矿主索要赔偿,他们一次次得手,金钱似乎已经让两人的丧尽了良知„„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一方人性的“盲井”。它以纪录片式的风格将这些普通人的生活简单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没有刻意的戏剧化效果,只是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整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个镜头:在令人窒息的矿井下,有这样一段对话,“想不想回家啊?”“咋不想呢!”“弟,今天就送你回家,你看咋样?”“哥,今天才几号啊,还没开钱呢~”“砰——”的一声,一个打工者被活活地打死!也是在幽深的矿井下,只是换了另一处煤矿,唐朝阳说:“谁挡了我的财路,我就收拾他!”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为了得到金钱,他已经丧失了理智与情感。在影片的结尾,在一个小男孩成为他们的目标之后,其中一个谋杀者宋金明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在施害与保护之间他难以取舍,最后自杀在深深的矿井下。这是悲剧的终点,也是悲剧的高潮,它展示给人们的,不只是一个丧失人性的谋财害命者的消失,而是利益之流的卑鄙无耻残酷的下场。

《盲井》只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它展现了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故事!

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无数的私人煤矿。这本来是好事,但结果成了许多矿工的噩梦。这些煤矿的安全条件完全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标准。矿主不愿意花钱购买必要的安全设备,而是把钱用来行贿。这些老板只是追求利益,只要不出大矿难,对煤矿工人睁只眼闭只眼,根本不把矿工的生命看在眼里。矿工们在极端危险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挖矿用的是铁镐和铲,运煤用的是马车,没有任何现代设备,生命没有保障,有很多死亡事件被掩盖着。

为了利益,总会有人突破道德底线,且犯罪方式花样翻新。刚看《盲井》,我以为这部影片仅仅讲述一个煤矿管理黑暗的事实,没想到竟有人以这样的手段为生,真是太可耻了!就矿井下的这种罪恶来说,根本的原因是煤矿用工、安全管理的混乱,以及人性的腐败。如果劳动部门对用工管理到位,如果矿工有自己的维权组织,如果每一次安全事故都不被隐瞒,犯罪者既不能轻易骗一个人谎称亲戚带进煤矿做工,杀害人后也难以和矿主私了。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的法律体系仍有待于健全与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建设,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

我们也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在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和人群中,确实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显示任务。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推荐第7篇:《盲井》观后感

《盲井》观后感

观看了《盲井》以后,感触颇深,对其中的个别现象,也思索良久。于是,就《盲井》中的一些现象,我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一、对矿工的安全问题思考

影片中,几个矿工在黑乎乎的矿井里不停的工作,阴暗的环境下,矿工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他们精神上还担心着会不会发生矿难,甚至于对周围的同伴都抱有警惕之心。于是,冷漠和残忍不断侵蚀着他们的内心,种种悲剧也就发生了。

我在思考,这样的一个工作环境,对矿工们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他们没有最起码的安全感,从人权角度来讲,社会没有给他们最基本的保障,他们的安全遭到了忽视,这显然是违背法治社会的要求,也有违和谐社会的宗旨。

二、对矿区的监管问题思考

影片中,一名矿工被同伴杀死,出了人命的事情,当然需要公安机关及其他监管机构的介入调查。但是在该影片中,矿区的负责人命人把持路口,封锁消息,不但不积极报案,反而极力掩盖。这显然是对死者的不公,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法律的践踏。然而,此等方法却行之有效,事情果然不为外部所知,于是,人死了便死了,得不到任何救助。从人权角度来讲,生命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如果连生命权都不保护的社会,必定不是法治社会。本片中,矿区的监管存在漏洞,整个矿区是法律的真空地带,这说明法制还不够健全,法律还不够完善,我们离法治社会还有不小的距离。

三、对权利机关的腐败问题思考

影片中,一名矿工提出要求让公家解决死者的抚恤金问题,这本该是正常程序,也是合法程序,但是,该矿区的矿长却一语惊人。其称,公家中的县长、局长都是我朋友,我才不怕呢。听听,这是法治社会应有的现象吗?正是由于法治社会不完善,制度上存在缺陷,一旦权利机关存在腐败,那就完全可以让法律无法介入。如何找到行政、司法、执法的平衡点,我认为是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步。

四、钱与命的简单对等问题思考

影片中,处处透漏着钱与命的简单对等思想。有钱,就可以随便杀人;有钱,命就可以变的被量化;其思考的出发点,始终是命与钱是否能对等。在这里,矿区负责人唯利是图的本性暴露无疑,要不要别人的命,只是看命与钱之间的价值孰大孰小的问题。本片中,在对一名死者的赔偿金问题上,矿长与其下属的一段对话,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矿长,还给他们啰嗦什么,不中,给他们办了。” “不想活了,风声这么紧” “要不咱跟公安局刘局长、张局长打个招呼” “拉到吧,这些货一来,吃喝还要拿,没有个十万、二十万根本打发不了他们。”

我认为,如果杀人的风险或者干脆是杀人的成本低于其能得到的利益时,他们必定不会犹豫。这说明,法律的规定与现实的实施,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人就能用钱来逃避法律的制裁,从而践踏法律,蔑视正义。

五、对童工问题思考

影片中,元凤鸣其实才16岁,但却谎报18岁。因为16岁属于未成年人,属于童工,用人单位是不允许使用童工的,更何况是挖矿这种辛苦的工作。但是,其却通过假的身份证件进入到矿区工作。

在这里,我认为,用人单位如何核实职工的身份证件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一些童工通过假的身份证件进入用人单位,其年龄却未达到成年年龄,势必无法得到法律对童工的特殊保护。

综上所述,是我观看《盲井》后的一些感想,我认为,我国的法制还不太完善,特别是对人权的保护方面,需要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我们每个人也要注重我们的权利。

法学院08-1

刘亮星

推荐第8篇:盲井观后感

《盲井》观后感

看了电影《盲井》后,第一印象就是这社会上 有太多的“假”:街上有各种办假证的地方,在电影中,就有人在车站口招揽生意:“办证,身份证、驾驶证、办证„„”,正也因为群众可以很方便办到假身份证,所以才能让宋金明、唐朝阳轻易地认“侄子”,“弟弟”等;饭馆中普通的羊肉汤呢偏偏要说成保健羊肉汤;两人还说:“现在除了孩儿他妈,啥都是假的连孩儿他妈也不一定是真的”;矿难也是假的 。

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假”,是因为受利益的驱使。

从社会的强势群体来看,“只管自己挣钱,哪管他人死活”这一观念在首先在社会的强势群体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他们那样做能首先得到利益。煤矿老板为了挣更多的钱,完全不注重安全设施,就算出了事故,也是用尽各种手段,甚至有威胁,恐吓来尽量把赔偿金压到最低,更可恶的是他们完全不对工人的人身安全负责,把事故看成家常便饭,影片中的一煤老板说:“砸死人怎么啦,吃饭就得拉屎,下井就得死人,要是害怕,就别在这儿干”。 政府的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对矿难的处理也很少有秉公执法的,只要矿主给他们点钱,他们就照矿主的意思办。如孙立平先生所说的:“强势群体的各个部分不仅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了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对整个社会生活开始产生重要影响。”从社会的弱势群体来看,强势群体得到的利益越来越多,而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占不到便宜,还常常吃亏,又由于道德需要有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所以弱势群体也开始践踏道德。弱势群体的各个部分没有结成同盟,弱势的人又没有多少能力向强势者发泄,所以没有力量的人就找到了同样没有力量的人作为发泄对象和赚钱的工具。宋金明和唐朝阳就把同和自己一样弱的,和自己同为外来务工者的人作为赚钱的工具,竟用他们的命来换钱,而且那两人还干得心安理得。弱势者践踏道德,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若遵守道德,他们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就像在当一个挖煤工,工资虽还行,但活又苦又累,还随时可能会丧命,若丧命后,给家属的赔偿金也极低。另一方面:“你可怜他,谁可怜你?”,一些弱势者可能抱着自己是受害者的态度所以能心安理得去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如果弱势者也团结联合起来去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那他们的生活质量会不会得到提高呢?

弱势者遇到比自己更弱的人时,他的人性的可贵就有可能复苏。宋金明看到比自己和自己家人更苦,更穷的元凤鸣时,他心软了,他对他下不了手,最后宋金明选择与唐朝阳自相残杀来保护凤鸣。

一些弱势者在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来谋取利益的同时,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仍是非常渴望用体面道德的手段来谋利。这点体现在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虽然他们深谙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处世之道,但他们仍希望子女能鲤鱼跳龙门,(可能有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有了学历后能挣更多的钱)有一份崇高的职业,做社会的主人。虽然有些弱势者在做坏事,但他们也应得到同情。社会应多关注弱势者,多给予他们福利。现在,大众的目光盯着高富帅,太多影视剧的主题也都是高富帅如何浪子回头,很少有影视剧歌颂由贫穷的农村走到城里工作的大学生如何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贡献。更多的影视剧中由贫穷的农村走到城里工作的有才的人作为反面教材,讲诉最初是多么的有抱负又正直,后受城里的压迫和利欲的诱惑而开始背叛朋友同事,最后他们受到报应,失去了所有的名、利。诚然,有些由贫穷的农村走到城里工作的是有这样的情况,但那应该只是少数。我觉得影视剧这样的大众传媒更应该照顾那些农村出来的寒门学子,而不是像现在那样放大宣传他们的缺点。再回到《盲井》上,《盲井》关注同情了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希望用更多的影视剧可以同情一下社会的弱势群体。

推荐第9篇:《盲井》观后感

《盲井》观后感

第一感觉是,这是一部很真实的电影,甚至让我没有电影的感觉,一幕幕都像是眼前发生的事情。剧情、角色、场景、拍摄手法都是那么实在,没有一点矫情。刚开始时没有看懂,以为真的是一场意外矿难事故,后来剧情慢慢铺展开来,才发现这一切原来是骗局。继而,感受就是震惊、悲伤、无奈和反思。看完这部电影,我首先联想到的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威尔斯笔下的《时间机器》中生活在地下的人类——莫洛克人,他们外形像白色的猴子,眼睛灰红色,头发浅黄;习惯于黑暗,怕光怕火,只能在夜间才到地面上活动。他们在地下的机器旁为埃洛伊人生产各种物品,但是他们自己的食品却是埃洛伊人。矿工们多么像是生活在地底下的莫洛克人,他们在黑暗的地下辛苦的劳作,冒着生命的危险,为社会创造价值,用鲜活的生命和鲜血去祭奠这个悲哀的社会。

什么是黑暗的地下?在这里,我所说的“他们在黑暗的地下辛苦劳作”,不仅仅是指浅层意义上的在矿井中工作,还指社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黑暗,极大的贫富差距、教育的不公、恶劣而不安全的工作环境、昂贵的教育成本等,是这些黑暗因素把他们逼到了现在的路。影片中宋金明多次拖延干掉风鸣的时机,这在我看来都是导演想要表现主人公的善,表现出其实在内心深处,宋金明并不想伤人,但是为了钱,为了用钱去填住这个社会的血盆大口,他没有选择。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的挣钱,不论是利欲熏心的矿井老板、辛苦工作的矿工、工地上的马大姐以及妓院的女人们都在努力的挣钱,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穷?我想穷是一个原因。但是矿井的老板并不穷,为什么他也拼命的挣钱,甚至为了挣钱到了不在乎人命的地步?我觉得,在中国,所有人这样拼命的挣钱,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社会没有安全感,举些简单的例子,他们现在挣了这么多钱,可是万一他们老了,生病了,这些钱还够吗?万一他们孩子考上大学了,这些钱够吗?说到底,就是社会制度不够完善,福利机制不够好,贫富差距太大了却没有被国家协调。所以我一直相信,体制决定一个国家。

社会造就了这些莫洛克人,他们在黑暗中生活,所以,他们也会像莫洛克人那样钻出地面来食人。宋金明和唐朝阳他们在矿井中杀人的行为,就是莫洛克人钻出地面来食人了。人相食,多么的悲剧。到底是什么使人们重新变成了丛林中的野兽,是什么让他们从容不迫地猎杀自己的同类,是什么让他们以为自己执掌着生杀予夺的权力?是这个社会。

人们在沉痛压抑中,自会从内心深处萌发人性的追问,在没有硝烟的时代,罪恶的真正的发源地在哪里,罪恶的成长土壤在哪里?罪恶的极限又在哪里?影片的结尾有点意料之外,不过也是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尾像是一种嘲讽,更多的还是留给观众人性复苏的希望,这种希望虽然微弱,但聊胜于无。

看完电影,总会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有一种去改变的冲动。路还很长,但路就在脚下。

推荐第10篇:《盲洞·迷途》观后感

观《盲洞·迷途》有感

若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活着,那么人生最痛苦的却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无辜受害。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偶尔升起一朵朵硝烟,随之带走一个个生命。死亡,对他们来说有一天是必然要面临的,但他们却不应该就这么早的就提前离开了人世。

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破裂。事故发生后,斋堂岛街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当日上午10点30分许,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也发生爆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而另一家大型国企也事故不断。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2013年6月2日14时20分许发生油渣罐爆炸事故,造成至少两人失踪、两人受伤。据公开报道统计,四年来中石油在大连所属企业已累计发生5起事故,造成8人伤亡。

每起事故都伴随着血和泪,每起事故都渗透悲彻和痛楚。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生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一切的美好都在刹那间化为乌有。一幕幕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儿撕心裂肺的呼喊,应该让我们警醒“安全”的重要性。虽然,事后查明了事故原因,追究了事故责任,但是,终究无法挽回那些无辜的生命。

安全知识的贫乏和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前车之签、后车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的良好秩序,是我们企业发展,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集中的体现。“工作时注意安全”父母总是在临行时语重心长地嘱咐,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每天上班所格守的信念。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从我们一出生,到蹒跚学步,到离开母亲的挽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会摔倒,可能会走不完风风雨雨,更不可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峰。然而,我们平时总是忽略它的存在,等出事以后才发觉它的重要性。

安全对于我们生产车间,它的意义在于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在于每个员工的生命保障,更在于国家财产的安危。拥有一个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很重要,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施。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自己的周围环境危险性大还是小,都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一个失误,一个缺陷,甚至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会让工作中的生命处于危险。

俗语说“安全”是福。我们的福依赖于物质基础和精神享受,而物质基础和精神享受又依赖于安全的保障。我们的财富由工作和服务的场所供给,保障它的安全就是保障自己的安全。为了杜绝隐患保证安全,我们得有危险意识,危险意识由隐患意识而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学习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多一点细心谨慎少一点莽撞大意,多一份责担当任少一些借口理由,多一点观察留意少一点麻痹疏忽,把隐患的根苗杜绝在萌芽形态。

需要安全、渴求平安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为保障安全而努力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为自己或为他人的安全付出一份力,我们会收获一份真实的喜悦和真诚的感激。只有确保了安全,我们才可以在酷暑盛夏坐在凉爽的房里喝茶聊天,在寒冬雪夜围着火炉与家人团聚,可以打拼人生实现梦想,更可以一边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一边尽情的享受幸福的生活。 安全就是那盏幸福的明灯,这盏明灯能让我们的命运不会迷失无助,生活充满光明。

第11篇:《盲洞·迷途》观后感

观《盲洞·迷途》有感

若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活着,那么人生最痛苦的却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无辜受害。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偶尔升起一朵朵硝烟,随之带走一个个生命。死亡,对他们来说有一天是必然要面临的,但他们却不应该就这么早的就提前离开了人世。

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破裂。事故发生后,斋堂岛街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当日上午10点30分许,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也发生爆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而另一家大型国企也事故不断。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2013年6月2日14时20分许发生油渣罐爆炸事故,造成至少两人失踪、两人受伤。据公开报道统计,四年来中石油在大连所属企业已累计发生5起事故,造成8人伤亡。

每起事故都伴随着血和泪,每起事故都渗透悲彻和痛楚。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生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一切的美好都在刹那间化为乌有。一幕幕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儿撕心裂肺的呼喊,应该让我们警醒“安全”的重要性。虽然,事后查明了事故原因,追究了事故责任,但是,终究无法挽回那些无辜的生命。

安全知识的贫乏和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前车之签、后车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的良好秩序,是我们企业发展,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集中的体现。“工作时注意安全”父母总是在临行时语重心长地嘱咐,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每天上班所格守的信念。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从我们一出生,到蹒跚学步,到离开母亲的挽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会摔倒,可能会走不完风风雨雨,更不可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峰。然而,我们平时总是忽略它的存在,等出事以后才发觉它的重要性。

安全对于我们生产车间,它的意义在于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在于每个员工的生命保障,更在于国家财产的安危。拥有一个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很重要,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施。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自己的周围环境危险性大还是小,都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一个失误,一个缺陷,甚至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会让工作中的生命处于危险。

俗语说“安全”是福。我们的福依赖于物质基础和精神享受,而物质基础和精神享受又依赖于安全的保障。我们的财富由工作和服务的场所供给,保障它的安全就是保障自己的安全。为了杜绝隐患保证安全,我们得有危险意识,危险意识由隐患意识而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学习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多一点细心谨慎少一点莽撞大意,多一份责担当任少一些借口理由,多一点观察留意少一点麻痹疏忽,把隐患的根苗杜绝在萌芽形态。

需要安全、渴求平安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为保障安全而努力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为自己或为他人的安全付出一份力,我们会收获一份真实的喜悦和真诚的感激。只有确保了安全,我们才可以在酷暑盛夏坐在凉爽的房里喝茶聊天,在寒冬雪夜围着火炉与家人团聚,可以打拼人生实现梦想,更可以一边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一边尽情的享受幸福的生活。 安全就是那盏幸福的明灯,这盏明灯能让我们的命运不会迷失无助,生活充满光明。

第12篇:导演李扬说《盲山》(优秀)

导演李扬说《盲山》

白雪梅为何逃不出去

观众:电影里面白雪梅到底是被拐卖了几年?

李扬:她被拐卖了几年不重要,反正她怀孕、生孩子再到孩子长大就有那么“几年”了。 这不是属于那种需要特别强调某年某月的电影,时间不重要。

观众:白雪梅为什么在屡投信屡不成功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她不怀疑邮递员吗?李扬:邮递员是一个公职人员,他有自己的一套说法。白雪梅可能怀疑过,但是怀疑又怎么样?你怀疑过北京市政府吗?你是一个单位的在职人员,别人在你背后穿小鞋,你又能怎么样?你怀疑你们单位的领导怎么样怎么样,你要么说破,然后走人,要么继续干下去。很多时候对于很多事情很多人你可能怀疑,但那是唯一的联系,你只有无奈。我们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事情,不仅是白雪梅,不仅是小山村,你我,城市里也有。你去找一个工作,你干得最好最累,但是别人就是拿到最多,你怀疑她是你上司的小蜜,可是那又怎么样?有人说这部电影仅仅是农村题材,其实城市里也一样。

观众:山村教师在电影里面的角色是怎么设臵的?

李扬: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山村教师,他们在农村,当然是想向外飞呗。我回国以后看到很多报道,真的感到很震惊。买卖人口不是一种新型的罪恶,自有人类社会,自产生原始部落就有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用钱交换,把人拿去换点吃的穿的贝壳之类。罪恶不是新的罪恶,问题是现代社会仍然存在。我们不是法治社会吗?我们不是到处有妇女干部、妇救主任吗?不是哪里都有村委会吗?要说现在你随便犯点小罪,想逃到哪里都不可能的,可是为什么拐卖人口还是存在?最近北京一个女孩子被关了135天,刚被警方解救出来,而且还是北京的警察去了才成功的,那么当地的警察是干嘛的?你看我们黑煤窑的童工,一直在那里工作,十几年没出来,当地的执法部门呢?我之前不了解这个,真的很吃惊这种罪恶的猖狂。

人长着腿又那么聪明,可是最近人民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她还是一位博士生呢,还是被卖了好几年。她是智商不够吗?电影里面的女教师逃跑只会跑,她是不是傻?不要说她是在一个大山里,你现在正处在北大资源楼的711室,别人要是收拾你,你也是跑不了的。我指的不是真的物理的跑不了,是除了辞职之外别无他法的逃跑。至于山村男教师,他是我在采访了很多人以后才写进去的,是有原型的角色,他在里面也对白雪梅说“我知道你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你是有知识的人”。但是我们有知识的人多了,你看北大清华的那些教授,他们看到一些不公的人死去,他们说吗?只有1919年五四时北大的校长和老师因为学生受欺负站出来了。我所拍的不是根据某一个报道着手的,是我大量的采访之后的结果。在这部电影里,有知识的人和没知识的人一样,你去拷问自己的心灵,除去我们善的东西后,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的“善”不出来,我们的恶就成了一个势,一个场,一旦形成恶的场,你走到哪儿都跑不掉,而且当恶不被惩罚的时候。你也恶,我也恶,如果我不去恶的话,我就吃亏了,所以造成了大家竞相恶的局面。一个领导班子,七个人都在贪污,你不想贪只有离开。只要恶形成了场就只能这样。*的时候,你不打人能行吗?刘少奇的女儿说自己打死了三个人,没想到的是当她打完了别人之后,他父亲也被打了。《盲山》在这里就是一个恶的场,这里面每个人都有善良,但是这样的善良要偷偷地表达。你会觉得那个教师软弱,我们都会批评他,但是我们要是到了那个地步呢?

现代社会为什么还在复制这个悲剧?

观众:我看了这样的电影,感觉到里面如预言一样的安排,城里和乡下的隔阂都被这部电影打通了。里面买了白雪梅的这家人其实也是很弱势的,起码不是一开始就是强暴她……在这样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小山村里,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活法:我买了你不是吗,你说走就走,我的损失谁来负责?这里有繁衍后代的需要,也有村子里舆论的需要。片子里的小孩李青山也许就是德贵(就是他花钱买白雪梅做的老婆)小时候那么纯洁质朴。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复制这个悲剧?为什么村子里一直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些不是单单从道德非黑即白的逻辑所能理解的。我想当一个人看世界尽量都是在用自己的角度看时,难免把事情简单化和扁平化。

李扬:我在片中没有给出观众一个结论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从个人出发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道德。所以你也看到我没有设置一上来就开始强暴,雪梅一声“滚”,他就出去了。我采访了大量人口贩子、警察、被拐卖的妇女、买进妇女的人家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用善恶这样的非黑即白的观点来取舍,真的是很无奈。我实在是做不了判断。你看老光棍,他有自己的权利去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组建家庭不好吗?从一个人买人到一个村子都买人,然后对于买家没有任何惩治措施。中国大陆的法律到目前为止没有对买家有法律惩罚的规定。你看那些报道,解救出来人就算完结了,买人的人无非再攒钱,这一把损失了,下一把又来呗。他还会产生报复心理:这一次一买来就强暴,过一天日子算一天„„如此一来,“恶”的循环产生了。现在买方市场很大啊,买卖女性不仅是农村的事情,而且会蔓延到城市,广州市郊、东部江浙就有。买人便宜啊,你现在在城市结婚要好几十万呢。

男性导演拍摄的女性题材,里面存在性别的视角吗?

观众:电影里女大学生是属于一种稀罕的“商品”,可是到了后来照样被打被骂,被婆媳关系困扰。而她的婆婆可能在年轻时也处于某一程度的悲哀中……总之女性被器物化、工具化,有时甚至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力,那么对于这两个女性的设臵考虑了什么因素?

李扬:我每一个角色都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在农村,妇女很大程度上就是劳动工具、泄欲工具、繁育工具,所以黄德贵非常不满意,说白雪梅是个赔钱的货,除了看书什么都不会做。在一般百姓看来,什么叫感情?感情就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里,感情的表达方式由“我爱你”转变成了日常过日子。他会送一件红色的衣服给你,这就是他的表达──农村男人的特有表达。德贵在村里是一个老光棍,平时也受村子的欺负。你看他结婚的时候小孩子都在编着歌谣唱,这已帮助我们看出他在里面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状况。我拍片子是比较中性的。至于白雪梅,她的知识对于高中生对于乡村教师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在欲望和人性之间,欲望是优先的,这是动物的本能。当然在有思想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想帮助她,他想读些书长点知识,有个人沟通说说话,可是他的父母都在这里啊,他能做些什么?我设置剧本的时候,会设身处地的想角色应该具有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我不会以自己的评价去考虑角色。

罪恶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观众:我来自农村,今天看到这部电影,觉得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和处理到位的细节,因为我看到了让我熟悉的场景。此外,我注意到最后影片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老光棍以后怎么办?他会被村子里面的人笑话的:连个娘们都看不住,就这样人自己婆娘跑了!二是

孩子怎么办?更复杂的是,人在被打被骂被强暴被迫生下孩子,她会不自禁地适应环境,也许此时潜意识里正在尝试爱上这个老光棍。这时候国家来“强行”解救她,怎么去理解?我边看电影边想,我要是这个女学生,我是什么样子的?我生活在黑洞里面,生活的亮点一个是叫李青山的小男孩和我说话,一个是老光棍的表弟──乡村教师,一个是每天路过家门口的邮递员,每天求生的欲望和现实的博弈……虽然是一个关于拐卖人口的老话题,但是李导的这些细节处理仍然让我震撼。我记得里面的一些场景:有一句台词出现了不止一次──读书有什么用?还有老光棍在强暴大学生时,他内心的世界也在变化:他先是去看别人打麻将,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人在犯罪之前会有平静的行为表现,或者他会需要别人──打麻将的那些男人的刺激,这样的蕴酿之后采取实施自己的罪恶。我想这些细节都是活灵活现和精致的。此外,李导做得很好的就是不把仇恨指向谁,一般一件不好的事情来临的时候,我们本能地会去找事情的原因,找结果的具象承担者,可是本片没有。虽然我们在表面上看罪恶的根源在于农村的落后、群落的封闭、地域的保护,其中还有国家公职人员——村委会主任和邮递员,有社会的灰暗和污秽,就如法律上说的“有组织的社会化犯罪”,但是一个集体的漠视和人性的丧失在城市也有,甚至更深更广,比如集体撒谎、集体粉饰太平、集体犯罪,做的都是“强奸”人的自由和强行抹去人的记忆。要说罪恶的黑洞,城市也并不清白啊!剧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哲学自己的正确性,真的,这样的片子很好。

李扬:我在拍的过程中也在找罪恶的原因,可是有时候,在现实中会出现有人打了你一拳,但你找不到那个人的情况。我找不到具体的原因,什么原因都有可能。每个人都有。村长要的是身份证,这个我们不可厚非,因为白雪梅是不是用古老的放鸽子的手法来骗钱呢,他不确定,是不是女方假装结婚,钱到手后自己跑了,他必须要向自己村的人负责。我就是希望把问号交给大家,让大家看完后会有自己的思索。

观众: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我看着挺揪心的,就是白雪梅生孩子时里面一句“男娃,母子平安”,要是女娃怎么办?我猜要是,老光棍恐怕能立即冲过去打她,费了那么多劲养着你,咋没个出息生男娃?大家不要奇怪野蛮化部落的人为什么会那么粗鄙,真正在那种环境下生存是不需要文明的:我要和你做爱你就做爱,要你下地干活你就下地干,要你去哪你就去哪,唯一的温馨除了买件红衣服之外没了。

李扬:大家看到电影里的风景很美,可是这里的道德呢?人性美好的东西被压制下去了,那么还能让人感觉美吗?我有意不去选择陕北、荒山、刁民这些意象,因为一直反对“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毛泽东时代我们是很穷的,可是没有这样的罪恶(但是有别的罪恶,另当别论),对吧。现在让人生气的是这样的罪恶公开了,可以肆无忌惮地做。愤怒的是那些没有任何理由和遮掩的公开买卖人口,就像*时斗人那样。多可怕的事情:你被贴上标签了,那么谁上来就可以给你一个嘴巴,没有理由,要什么理由?就揣你一脚,我解闷,我高兴,怎么了?要你扫厕所你就扫,要你干什么你就干,除了你是坏人之外没有别的理由。一旦罪恶行径公开以后,人的“恶”会战胜“善”开始集体爆发,除了形式变化之外,“恶”一直循环下去。当年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不就是一群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把女校长打死在操场吗?她们的校长像她们母亲一样,可是──集体打,从上午一直打到晚上,你说这些孩子恶吗?当这种“恶”爆发出来,我们周围没有正义站出来的话,谁到那种“场”都会那样,“善”是孤立无援的。白雪梅就是这样,想帮她的人也有,比如被拐女桂花她们,她们不能(敢)去用语言,不能(敢)行动,没办法,桂花自己因为逃跑连腿都被打断了。

人之初是性本混沌,所以需要去约束

观众:我记得当光棍家办喜酒的时候,一群孩子透过窗户看雪梅。孩子是纯真的,可其

实他们也在控制她,一个村子都在控制她。大家觉得这是在帮助老光棍,守住路口,我在帮他看媳妇,多“好”的事 ,这是无意识的无知的“恶”的表现。他们不用考虑黑白是非对错:人家花钱买了个媳妇,我要是没有帮忙看住让她跑了,我才是不对的,不厚道嘛。“恶”是没有力度的,它不需要思考,“善”是有力度的,它需要思考。我们有一些按着所谓正常秩序生活的人,实际上他整天做的就是在打人,在刑讯逼供,在声色犬马……这是平庸的邪恶,他也会说我这样干只是因为我要做一个好职员,我要生存,我要在我们的集体里面积极向上,我追求进步,我要升官,我要努力做一个好爸爸,我有个女儿需要我疼爱……理由都是温情脉脉的。这样的“恶”没有理由,没有深度,没有思想,可是我们站在白雪梅这个女人的角度,是多大的人道灾难,多么绝望的事情!

我说说我们山村的故事,一个突然被发现蕴含丰富铁矿石的山村暴富的故事。一开始是我们本村的人开采,后来大量的人员涌入:四川、贵州、河南、广西……他们吃住在山上,每天不停地挖掘,死了人怎么办?一个人三万元,很简单的被符号了。像这样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以及经济形式的转型,山上生活的矿工像部落群体一样聚集起来。他们是和村子本地人不一样的阶层,就是要低一等,他们的生命、自由、价值呢?三万元。

李扬:这部戏里面的村庄,也有妇女出去打工几年后无故消失的,也有买媳妇的人家。村民对这种买卖人口习以为常了。我作为导演,像战地记者一样,看见了暴行,一方面自己不能做什么,一方面必须记录下来。我只能说请你做群众演员,在你这里吃饭,这些都付钱(我们拍完走的时候,村子通上电了,据说又有几个剧组去了)。

我们现在没有一部法律说对买卖人口里面的买家采取任何措施。中国现在的买家市场是很大的,现在男女比例已经突破一百比一百二十,我看资料时发现安徽一个县的比例突破一百比一百三十六。从法律角度看,买人的人和帮助买人的人不得到惩罚,没有刑法去惩处去发挥以儆效尤的作用,那么情况会从农村蔓延到城市。在城市,要娶一个大学生,你没有房子没有三十万五十万结得起婚吗?稍微漂亮的还觉得你一个富康配不上,怎么着也得是个宝马5系列吧。里面有一句台词:“谁家娶媳妇不花钱,城里人花钱更多!!”大家还记得吧。城市里结婚你认为就不是在买吗?只不过是合法化,只不过是换种形式,只不过是套了外衣罢了。如果我在城里花这么多钱买来的媳妇还是会红杏出墙,还是该干嘛干嘛,那么我为什么不花万把块买电影里面的那种,我还可以挑挑姿色和学历呢。说实话电影里面的白雪梅在现实中不值七八千,我是良心实在忍受不了,稍微提高了,其实也就三四千买个大学生,一万元买个长得漂亮的处女,要不然可以退货。

我不相信“人之初性本恶”,也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觉得“人之初性混沌”。人 出生既是有善的一面也是有恶的一面,关键看你怎么去引导。西方为什么说存在一个潘多拉盒子呢?说是不要打开,否则“恶”会出来,实际上所有的道德和法律都是在压制“恶”,先是劝导,劝不了就用法律。光是法律不行。你看古代的时候不是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吗,偷东西砍手,还有别的砍脚砍头的多了去了。我在德国性博物馆看到那种防止女性偷情而制作的铁裤衩,可是就没有红杏出墙了吗?

罪恶和人性是相伴相生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天使,每个人心中都有魔鬼,只不过,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就会受什么影响,变成什么样的人。举个例子,谁都在我们这个资源楼的711室扔纸,你自然也会扔,你不扔它照样脏。但是你进入人民大会堂时,即使是一个叫花子他也会整理自己的衣服。你说是这个人改变了吗?不是,是环境改变了。我们中国人不是爱随地吐痰吗?我们没有在新加坡随地吐痰,在马来西亚随地扔烟头,没有在香港随地扔垃圾的,为什么? 你一去新加坡,导游里立马儿提醒你:别随地扔口香糖,要被鞭笞!大陆假冒名牌很多,下岗职工连去买菜都是拎着假LV。到了欧盟被罚了两个五千欧元,旅行社立马儿告诉大家:出去别轻易带名牌!我的一个朋友在香港扔了一个烟头,警察马上过来:一千五!不交就上警察局,交完钱才放人,不交就刑事处罚。我们的法律治不了这些

吗?刚建国那会儿,一声令下全中国的妓女都没了。

当然我不是说要严刑酷法,但是不要忘记孩子出生时第一个动作不是“给”,而是“索要”。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如果这种方式便宜,我肯定选择这个。对于一个道德方面公认好的人,他会下意识觉得这会损害我某一方面的利益(如名声),然后不去做,但是他不做,不代表他没有想过去做,只是是他再三衡量后的选择。“人之初,性本善”是误导我们的东西,我们为此永远只去粉饰,永远只会对胳膊上的腐烂处画朵花,流脓也不管,再从别的地方割块肉过去。西方比较好的一点是,他把什么事情都放在桌面上,这样大家就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你遇见了就首先能判断黑白,会把“恶”减少。我拍这部电影,对于“善”和“恶”给不出解决的方法,只是希望能启发大家去思考。

再说一个尺度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是一国多制,所以诗歌界、绘画界、报刊界„„标准都不一样。越是小众的,越放宽,电影自然就是最严的。你看798,把江泽民、毛泽东、胡锦涛他们都画成那样了,照展不误!!你还在想,现在的中国多开放啊!可是我们国家对电影依照国产、合拍、协拍有三个标准,国产最严,一直如此,就是崇洋媚外啊!

第13篇:《转山》观后感

金实112 张亚1119245

《转山》观后感

今天,真的感谢老师让我们观看了《转山》。我真的感触很深。电影的意义或许不仅仅是供人消遣和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信念,一种关于爱,关于生命的信仰。片中张书豪为了完成哥哥骑车去拉萨的夙愿,遇到了“川哥”,遇到了家中失去顶梁柱的藏族家庭,途中遇狼,看见思念家人的留守儿童与妇女打电话给最亲爱的人。我不止一次被感动,不止一次的为之泪流满面。爱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歌.因为爱,我们坚持着,不断向前,向前!

当我看到小男孩小心翼翼的为他戴上帽子,恋恋不舍的问了声,哥哥什么时候回来时,他殊不知结果是未知的。此时,林书豪或许有对孩子的不舍,或许也在心里问了一句同样的话,但他的结果是否定的。一场场离别的场景,如电影浮现在眼前。生命的离别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当“川哥”口中说着未来的美好憧憬时,跌下了山崖,摔成重伤。最后终于见到了神圣的“冰激凌“山峰,这是一种信念,我想到了,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打算的多好,未来是不可测的,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在此生有自己的追求,并且实现。这是生命的意义!

第14篇:《转山》观后感

杨雪晴学号2011061121会计115班

这是一段人生

——《转山》观后感

从前并未了解过《转山》这部电影,看之前也不曾想过它会给我这么大的触动。《转山》的情节的确很简单,不过就是一段从丽江到西藏的骑行旅程。但究其细节,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有所体悟。

影片中的男主角张书豪因哥哥去世在葬礼上他发现了哥哥的骑行日志,于是决定帮哥哥完成心愿。在葬礼上张书豪心理独白说到,这是他第一次面对亲人,相同年龄的亲人的死亡,在他内心深处有着这样一个阴影这样一个不解。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困惑、烦恼、不解以及压抑,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方法去寻找答案。然而在张书豪看来那个答案就在路上,刚刚踏上路上的他当然从被骗到遇到李小川,李小川是一个在路上行走了几年的人,他想要看到梅里雪山那个巨大的冰激凌,想要和女朋友开冰激凌店,故事也因李小川的出现,一步一步带书豪走出心中的那个阴影。遇到当地热情的藏民,就在这刚刚美好起来的时候,在李小川讲述着要开一家冰激凌店的时候,他们都不小心坠崖了,被送到医院后,小川已断了好几根骨头,躺在病床上,而警察也劝书豪不要再继续骑行了,在小川最后被送上转院的救护车时,唯一还可以动得手指,给书豪比了一个大拇指。书豪将小川的冰激凌打火机放在散开雾的梅里雪山对面,在这之后,我想,书豪才是真正的开始踏上了这条路。当然,这条路的终点与尽头是成功,是喜悦。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段完整的骑行旅程,但同样也是一段人生的缩影。

影片中,他的开始是没有头绪的,什么都不会也什么都不懂,人出生之时或进入真正的成长之时不也正是懵懂莽撞吗,我们抱着一腔热血面对着脚下的路程迫不及待的要大显身手,殊不知前路的长远曲折与艰辛困难,所需要的机警睿智与坚定勇气远不是我们所能预测的到的。

而影片中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小川,小川给他卫生棉帮他擦涂药膏,在他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在后面死死地推着他前进,与他分享内心细腻的情感,两个人相互扶持。他的内心也和大多数第一次上路的人一样,紧紧跟着小川。然而,走上成长之路后确也能遇到所说的贵人相助,父母、老师、或者就是与我们同龄的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他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为我们的人生涂画着一笔笔的浓墨重彩,是他们让我们能够在放弃之时再咬一下牙,在迷茫无助之时给我们重要的告诫与指导,而我们也必然在这帮助下可以走的更为顺畅一些。

可是就在他们即将要一同完成梦想的时候,小川出事了,故事讲到这里是悲伤的。而这,也是人生中无可避免的事情,毕竟,自己的路是自己在走。我们对这些帮助我们的人除了心存感激,也并不能再多要求了,不能要求他们一直保护着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一直指引着我们。人生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在过,也只有自己,才是真正要依靠的人。而这路上也并不是我们自以为的那般自由和美好,我们要学会的东西也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注定要被命运中的种种艰险与坎坷牵绊,就要学会和这些羁绊决斗,和自己决斗,拥有铜手铁臂,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和成长。影片在这之后,书豪一个人上路,各种辛苦各种痛苦伴随着的是各种顽强各种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面容清秀的小男生蜕变成皮肤黝黑,胡须凌乱的大男人。我想这是战胜了自己的样子。

终于,终于他做到了,历经了种种后,他在山顶,面对着逆光中斑驳刺眼的阳光,伴随着空中飘着的色彩斑斓的风马旗,甩出那叠印着经文的彩色纸片,纷飞的纸片,然而也他终于可以尽情的哭了。这哭没有伤感,只有激动和喜悦,是难以言说,是热血澎湃。我想,这结果也将会是我们人生中努力之后的样子,所有的美好,是破茧所成的蝶。有过这样的过程,有过这样的信念,这足以让我们在最终停下脚步时热泪盈眶。什么都不必再说,有了这么纯粹的坚持,体验了这么真实人性,就足够美好了。

从观看影片到回归现实生活,我们应该去问一问自己的心了,问问自己的心中是否也有这样一条路,和这样的一些山,当然可以不必是真正的路与真正的山。然后定下信念,去这条路上走一走,去这些山上转一转,去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我想,生命在结束前,都是条没有终点的路,因为没有终点,所以永远不能到达,只能靠近,你一步一步的靠近过后还是靠近,没有终点,那么你心中的那条路也是一样,你不断的去走,每一次你都可以收获不同的东西,更加去靠近生命本身。就像影片的最后所说,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必须走出去。

第15篇:《山那边》观后感

《山那边》观后感

很少会去看有关教育方面的电影,突然兴致勃发的想去看看有关教育的电影,百度了一下发现《山那边》这部电影还不错,于是就去看了,在这部电影里我想我们应该感悟些什么的,对于以后的就业,倘若选择当一个老师的话,就应该好好想想影片中所带给我们的东西。

许小萌,一个城里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踏上了这条到农村支教的道路;为了山里的那些孩子,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工作„

“破罗”,一个可爱至极的山里人,他纯朴,善良;为了村里那十八个孩子,他数十年如一日如慈父般地照顾着,哪怕是在生命完结的那一秒,他依然如此„

在那贫穷落后的土地上,江可可、许小萌以及“破罗”这三人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还清晰地记得大雨倾盆的火车站上许小萌那绝望的眼神!它让我是那样的纠心!当苦心经营的爱情因为江可可的吃不了苦而走进了坟墓;她是那样的绝望和无助„因此,我恨江可可的负心薄情!被许小萌那追逐理想的执著而深深地折服„

如若非要比较“破罗”和许小萌这两人带给我的感动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破罗”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只有家才会有的温暖;而许小萌给予孩子们的则是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当家的温暖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出现时,我看到的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画面!

看着电影最后定格的那个画面,那是张全家福;尽管少了“破罗”那张和蔼可亲如慈父般的笑脸,但这张全家福也足够幸福!而这幸福的缔造者已和大家阴阳两隔„

从她决定放弃城里的工作而选择去继承“破罗”的衣钵的那一刻起,经过三个月农村生活洗礼的她不再那么好强;也许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她不再像曾经那样轻浮而变得谨慎起来„也或许是她认识到“破罗”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她对罗老师的看法也从当初的轻蔑转化成对他的崇敬!

一辈子守候在那贫穷落后的土地上,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啊?

从城市的宣嚣到农村的宁静,一切的条件都是那么的恶劣,也只有许小萌那种心中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才能经受住这样艰苦的考验

在这个以工作业绩论成败的社会里,许小萌确实没什么工作业绩可谈,但她那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和似火的热情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塑立了榜样;因为,一切的业绩都只会建立在她那种态度上!而在面对世间的不公时,我们大多选择抱怨,选择愤清,但是我们应该像她那样勇敢地面对,直面强权„

我没有影片中那两个老师那样崇高的境界,但是他们那在追逐理想所体现出来的执著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那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都非常值得我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

第16篇:《山那边》观后感

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坚持

高一(18)班吕飞燕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抹阳光挥洒,却有着不同的风景;同样的生活,却又有着不一样的选择。有人愿意苟且的活着,有人却一直在为理想而苦苦坚持着。她,许小萌,一个城里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踏上了这条到农村支教的道路;为了山里的那些孩子,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安逸的生活„„

“破罗”,一个可爱至极的山里人,他纯朴,善良,为了村里那十八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数十年如一日如慈父般地照顾着他们,哪怕是在生命完结的那一秒,他依然如此„„

在那贫穷落后的土地上,江可可、许小萌以及“破罗”这三人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为了孩子的未来,她想要上课,想要让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破罗却一直阻挠。但她很执拗,坚持要上课。在她的坚持下,破罗无奈只好答应。其实,并非破罗不愿让位,而是担心许小萌离开后孩子们伤心,也怕她将这大好的青春浪费在这贫穷的大山里。破罗的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可终究没能拗过许小萌的坚持。是她的坚持让孩子们感受了学习的乐趣,是她的坚持让孩子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是她的坚持让孩子们对山外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苦。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淡饭;没有空调风扇,只有林间野风;没有网络通讯,只有山头广播。这一切,对于初出城门的他们,无疑是糟糕透顶,是很具有挑战的磨难。

于是江可可选择逃离,选择了结束为了爱情而挣扎在简陋乡间的游戏,回到天边的宏城。 还清晰地记得大雨倾盆的火车站上许小萌那绝望的眼神!它让我是那样的纠心!当苦心经营的爱情因为江可可的吃不了苦而走进了坟墓,她是那样的绝望和无助„„因此,我恨江可可的负心薄情!被许小萌那追逐理想的执著坚持而深深地折服„„

看着电影最后定格的那个画面,那是张全家福,尽管少了“破罗”那张和蔼可亲如慈父般的笑脸,但这张全家福也足够幸福!而这幸福的缔造者已和大家阴

阳两隔„„破罗选择了永远的留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是破罗的坚持让孩子们等来了带给他们希望的天使——许小萌。

从她决定放弃城里的工作而选择去继承“破罗”的衣钵的那一刻起,经过三个月农村生活洗礼的她不再那么好强。也许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她不再像曾经那样轻浮而变得谨慎起来;也或许是她认识到“破罗”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她对罗老师的看法也从当初的轻蔑转化成对他的崇敬!

一辈子守候在那贫穷落后的土地上,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啊?并不是每一次的热情都能用一生来承诺,并非每一次的冲动都能用一生来做赌注,可是,她做到了,在天的那边,她用她的一生来证明她的坚持。

从城市的喧嚣到农村的宁静,一切的条件都是那么的恶劣,也只有许小萌那种心中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才能经受住这样艰苦的考验,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选择了坚持。

在这个以工作业绩论成败的社会里,许小萌确实没什么工作业绩可谈,但她那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和似火的热情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树立了榜样。因为,一切的业绩都只会建立在她那种态度——坚持!而在面对世间的各种磨难,我们大多选择抱怨,选择愤青,但是我们应该像她那样勇敢地面对,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

我没有影片中那两个老师那样崇高的境界,但是他们那在追逐理想所体现出来的执著坚持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那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都非常值得我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

第17篇:一部电影的观后感《盲井》

《盲井》观后感

据了解《盲井》是根据《神木》 改编,《神木》是获得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小说,但并不出名。《盲井》象是一部纪实电影,晃动的镜头显得真实而平静。没有丝毫粉饰,如果不是主角的存在,往往让人产生不是电影的错觉。

具体的《盲井》的情节是:两位矿工——唐、宋以亲戚的名义把其他矿工骗下矿井然后杀害领取赔偿金。寻找目标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一个年仅16岁的小孩——元凤鸣。在矿井里生活的时候由于矿主的精明,二人迟迟下不了手,这使得凤鸣跟唐、宋二人有了接触的时间。宋因为家中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因此对凤鸣有了情感上的认同。其中凤鸣在工作闲暇时看书等细节也做得很充分。

三个人的关系中,凤鸣是待宰的羔羊,身在虎口却浑然不觉,为了感激“二叔”(宋)给他找到了工作,生活中他处处为宋着想。可以说在情感上凤鸣已经把宋当成了真的“二叔”,而在这个过程中,宋也逐渐“入戏”。极具戏剧色彩的是凤鸣的父亲也曾经是唐、宋二人的牺牲品。宋对凤鸣始终存在着愧疚之心。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最为原始的淳朴。宋在跟唐争论该不该对凤鸣下手的时候找过很多个理由,其中包括已经杀了他父亲,再把他杀了等于断了人家香火,要喝送行酒,以及带凤鸣去找妓女等等等等。凤鸣的出现唤醒了宋心底沉睡多年的良知。一个初出校园的孩子,用最为真挚的感情融化了一颗坚冰包裹之下的心。他们带凤鸣去找妓女,凤鸣死活不从,宋便威胁他说这是在放松自己。凤鸣在胁迫之下拥有了“完整的人生”,然而

这在他的心理上却产生了阴影,一个善良的孩子是不允许自己做出这种事的,凤鸣哭诉“自己是坏人了。”在矿上工作一段时间领到第一份工资,三人结伴到集镇上玩,在这过程中凤鸣跑去买了一只鸡,回来的时候被宋打了一巴掌,凤鸣告诉他这是为了孝敬他。可想而知宋心底的震撼。“送行酒”就是用这只鸡做的菜。在这之后,唐、宋二人举行完了全部的仪式,在随后的时间里,凤鸣随时都会失去生命。在一次下井的过程中,唐再次提出要了结凤鸣,结果又被宋制止。于是唐便对宋也下起了毒手,当他向凤鸣举起凶器的时候,身后昏迷的宋把他打死了。最终的结果是,一声炮响,唐、宋二人被埋在井底。而凤鸣则领到了矿上补偿的6万块钱。

《 盲井》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不修边幅,但是确实是一部好电影,虽然是小成本制作,但体现出的主题和价值可以说不比大牌导演,大牌演员拍出的电影。

《盲井》这部电影体现出很多问题,不管直接间接的都表达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从老百姓这方面来说,为了赚钱,一蹲就是好几十天,常常出入劳动市场,仍然很难找到一分比较满意的工作,当然也从侧面表现出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到位。从黑煤矿矿长的口中也能看出,当时的政府是多么的腐败和忽视工作,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受贿,但对他们来书却是一件再正常的事情。

从人性方面来说,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直接最明白的体现,从黑煤矿的出现就直接体现出人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当然,最直接的莫过于唐和宋两人在井下直接杀害元的事情,看到这里当然让人深恶

痛绝,自然就想到一句话:“人性本恶”。唐有一句话就是“矿上那点事,他们还嫩点”可以看出,唐,宋两人觉得做过不少的这种事情,自然,在元凤鸣出现的时候,我就明白,他绝对是下一个送死的人,但是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唐,宋两人最终死在了矿井中,或许是冥冥中的注定,也可以说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做坏事,总要偿还代价的。

我想,杨导演想要直接表达的是两种人性的对比,一是要表达出唐,宋这类人的残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而又从元凤鸣的身上做出对比,体现出人性本善,人性的善良,世上还是好人多的一种观点,从元凤鸣的身上来突出唐,宋两人的残忍,终究会有报应的一种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唐宋两人就是一种完全没有人性的一种人,从总总的唐,宋的表现,能看出,唐,宋两人是因为自私才会做出这种让人深恶痛绝的事情来的,对唐,宋两人来说,依然会有东西让他们上心,比如,宋就为自己的儿子存了足够的钱上学,自己绝对不花一分,这是他的坚持,虽然这个钱来的不干净,但是可以看出,他依然爱自己的儿子,而且从后面元凤鸣真心对待他们的时候,宋也有所动摇,希望能放过他。这都能看出,人性本恶的人依然是有一份的善良在其中。观看《盲井》这部电影后,我认为,不管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但,大家动能看出这部电影最直接的内容就是呼吁社会,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个人修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重视政府部门的监管,重视自身安全的保障,重视社会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重视社会风尚的

改善.........

《盲井》是一部好电影,虽然没有美国大片那么精彩,也没有中国著名导演那样的大手笔,但是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出底层社会人民的生活情况,虽然这部电影在表现“人性本恶”的方面太过于夸张,把人表现的太过狠毒,但是,这种夸张的效果却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精彩,可以说是很好的表达出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最本质的价值。

第18篇:盲洞迷途安全宣传片观后感

盲洞〃迷途观安全宣传片有感

2014年6月5号,我公司再一次组织大家现组织观看主题宣教片《生命的红线》、安全警示教育片《盲洞〃迷途》、安全生产微电影《生命刻度》等安全教育片。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安全重于泰山,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不能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就会制约发展,带来无穷的隐患。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怀着侥幸心理去做某一件事,却会造成让你始料不及的大事故。事故的发生只是一瞬间,在那一瞬间,一切美好都化为乌有,美好的家庭破碎了!大好的前程断送了! 每当谈到“安全”这个老话题,顿时涌上心头的是那酸甜苦辣的滋味,我反复问自己,它在我心中到底有多重的份量?记得4月24日凌晨2点33分,我公司燃气泄漏,门站瞬时流量高达7700方,超出平常一倍之多,各领导纷纷赶至调度中心,各巡线人员也都赶到调度中心集合,在领导的指挥下兵分两路现场查找原因,持续一个小时仍没有找到漏气原因,直到施工单位来电告知我公司后才知道原来我公司管线被施工单位挖断。此次事故足以令我们深深去反思,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我们却没有发现漏气点。第

一、调度值班人员对公司管线了解不够彻底,如果了解足够清楚的话,可以通过SCADA系统分析每个客户压力的变化,从而逐个排除漏气点,这样可以大大缩小查找范围;第

二、管网巡线人员巡查不够细致,如果巡线人员对所有有可能会触及我公司管线的第三方施工都了然于胸的话,单单去查看施工地点也可以大大缩短排查时间;第

三、施工方安全意识淡薄。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源自疏忽大意,每一次事故的背后都留下许许多多的懊悔与哀伤,我们要在哀思中反思,在反思中牢记,牢记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只要人人心中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真正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范,增强安全责任心,就可以营造出安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平安之花才会盛开的更加长久鲜艳!

同事们,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请拿“安全”当回事,因为只有安全在心,生命才能在手,安全生产,应该有你,有我,有大家护航!

第19篇:安全教育警示片(盲洞)观后感

安全教育警示片《盲洞.迷途》等观后感

随着全国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依次展开,在观看了《盲洞.迷途》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观看后感受颇深,深深感到生命的可贵,事故的背后有许多教训值得汲取。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源自疏忽大意,每一次事故的背后都留下许许多多的懊悔与哀伤,我们要在哀思中反思,在反思中牢记,牢记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只要人人心中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真正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范,增强安全责任心,就可以营造出安全和谐的氛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当我们有时听到看到工作和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因偶尔一次疏忽而瞬间消逝的时候,无不为他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在工作是能注意一下,旁边有谁提醒一下,也许,许多事故可以防范,悲剧就不会上演。然而,没有也许,一次的疏忽将会让你后悔终身。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如果我们不能从这些惨痛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那么事故也许会在某天不期而遇。

责任重于山,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是在于责任意识的淡薄,在于管理安全工作的不到位,将责任落实工作作为主题,可谓是切中要害。完善安全责任制,保障安全责任传递到岗、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努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尤其加强对外协队伍的安全管理,并将其设为重点管理对象。

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安全问题要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重复讲,坚持用常态化的教育牢固人的安全意识,用铁一般的制度保证安全弦紧绷,用刻不容缓地执行保证安全责任的落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怀着侥幸心理去做某一件事,却会造成让你始料不及的大事故。事故的发生只是一瞬间,在那一瞬间,一切美好都化为乌有!要管好职工;在生产指挥中一定要掌握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到安全确认,并做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早排除,早防范,不能发生“万一”和任何疏漏,更不能出现蛮干和瞎指挥这种事情。

总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只要我们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对自己的安全责任做到心中有数,实时掌控,那么安全就一定有保证。

第20篇:盲孩子

旁白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盲孩子 影子 萤火虫甲 萤火虫乙 萤火虫丙

【旁白】他是一个盲孩子。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他无法亲近别的小伙伴,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嬉戏。 他还喜欢听鸟儿黎明时的叫声,春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连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他也很喜欢。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 [同学1] 看,有飞机! [同学2]哇,太棒了!

[同学3]我给你们讲一个笑话吧。从前,有一杯牛奶,一天它突然渴了,于是它就把自己喝了。哈哈,好玩吗? [盲孩子]真好玩,我也会讲笑话,咱们能一起玩吗? [同学2]你怎么什么也看不见呀! [同学1]他真吓人,咱们快跑啊! [盲孩子]:谁跟我玩呢?(孤独)

[影子] 我跟你玩呀! [盲孩子]:你是谁呀?(惊奇)

[影子]:我是你的影子。“我永远跟你在一起,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旁白】那声音很好听,也很和气。盲孩子从没见过影子,他想象不出影子是什么样儿的。

[盲孩子]:你长得什么样?(新奇)

[影子]:我长得和你一样,而且我像黑夜一样黑,还有一对黑眼睛。

【旁白】影子带盲孩子去牧场听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还去山坡上采野花野果,去听潺潺的流水声。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 【旁白】有一天,盲孩子问影子 [盲孩子]:请告诉我,你从哪里来?

[影子]: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

[盲孩子]:那么说,只要有亮光就有你了,是吗?(新奇又兴奋) 【旁白】盲孩子觉得又新奇,又兴奋

[影子]:对,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陪你的。(无比幸福)

【旁白】影子说这话的时候,觉得无比幸福。盲孩子很受感动。他觉得影子的话带给他友情,带给他温暖。快乐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盲孩子和影子走到一个地方)

【旁白】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对盲孩子这样说 [旁人]:看,你有一个多么好的影子呀!

[盲孩子]:它不只是我的影子,它还是我的朋友。(幸福)

【旁白】人们常常看到他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说说笑笑;在没有阳光,没有月光的夜晚,盲孩子就点起一盏灯。有了光明,影子就来了,它陪着他唱歌,讲故事。夏天的一个夜晚,天气阴沉沉的,没有月光。盲孩子提着一盏灯,有影子陪伴着他走出家门。他们去一个宁静的小树林里散步。微风送来阵阵花香。还有鸟儿的叫声。影子告诉他,今夜虽然没有月光,但天上的星星又多又亮。这时候,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飘飘忽忽地,闪着幽幽的光。它朝着盲孩子飞来,在他的眼前缓缓地飞着。

[盲孩子]:是什么在飞?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影子]:是一只萤火虫,一只小小的萤火虫。

【旁白】盲孩子从来没见过萤火虫。

[盲孩子]:萤火虫?是很烫很烫的小火星吗?(好奇) [影子]:不。萤火虫是美丽的闪着光的小虫子,它不烫人。

【旁白】盲孩子仰起头来望着夜空,他什么也看不见,茫然地摇摇头。影子把手伸出来,它想接住那只美丽的萤火虫。这时候,萤火虫真的落在它的手上了。

[影子]:啊,萤火虫就在我手上。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儿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兴奋)

【旁白】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不停地眨巴着眼睛。他多么希望看见这只会发光的萤火虫啊! [盲孩子]:我手心痒酥酥的,像一只小虫子在爬。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小小的萤火虫!它像一盏小小的灯。(激动又高兴) (影子高兴地笑了。)

【旁白】那光点渐渐地变亮了。盲孩子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光。他分辨不清那是幽蓝的光,还是翠绿的光,他只知道,在他这永久的黑夜里,此时此刻有了一颗米粒儿大小的光点了。他永久的黑夜消失了。那一夜,萤火虫陪伴他们玩了很久很久,一会儿从手掌上飞起,给他们带路,走近一丛蔷薇花;一会儿又落在手掌上,闪闪发光。夜深了,萤火虫向他们告别,飞进了一片寂静的树林。当盲孩子提着他的灯,灯光里有他的影子陪伴他往家走的时候,他的心情好极了。因为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耳边的风越来越大了。他感觉到手里提的灯晃来晃去。 [影子]:天要下雨了,我们快走吧。

【旁白】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盲孩子手中的灯突然灭了。随后,影子也不见了。盲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

[盲孩子]:影子你在哪,影子!(焦急大喊) (盲孩子摔倒在水坑里)

【旁白】盲孩子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听到的只有风声和雨声。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盲孩子]:只有等到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的时候,影子才会赶来吧? (萤火虫飞向盲孩子) 【旁白】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听见了翅膀扇动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

[盲孩子]是你吗?萤火虫?(向夜空大声问)

[萤火虫甲] “是我。” [萤火虫甲乙] “是我们。”

[萤火虫甲乙丙] “是我们一群萤火虫来了!”

【旁白】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在这美丽明亮的灯光里,影子又回来了。

[盲孩子]: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激动) 他伸出双手,拉住了他这位黑色的好朋友,他们久久地拥抱在一起。

【旁白】他身旁有那盏萤火虫组合的灯,还有他的影子伴随着他。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风停了,雨停了,天晴了。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得格外早。月亮和太阳同时悬挂在天上。还有那盏萤火虫灯。这世间所有的光亮一齐照耀着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不大工夫,那雾也消退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他用惊奇的目光张望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他不但看见了太阳月亮,还看见了那么多萤火虫组合的灯。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他的影子就站在他身边,和他手拉着手。他转过脸,亲切地望着他这位朋友,它也微笑着望着他。他发现,他的影子慢慢褪去了黑色,变成了一个衣着美丽的孩子,也有着一样红润的圆脸、油亮的头发和大大的黑眼睛。(盲孩子转过脸亲切的望着他的朋友。影子也微笑地看着盲孩子。)

[影子]你还可以拥有朋友,去上学,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盲孩子]真的吗!那太好了! [影子]那咱们快走吧。

[同学1]你们是新来的吧。咱们来做朋友吧! [盲孩子、影子]好啊。

[同学2]你们俩长得可真像,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盲孩子、影子]因为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盲山观后感.doc》
盲山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