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观后感

2022-03-26 来源:观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上甘岭观后感100字

上甘岭观后感100字

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场战役对一场战争的全局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上甘岭战役无论就其残酷性还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的英雄事迹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以下是小编整理给大家的上甘岭观后感100字,以供查阅,快来看看吧!

如果当年我志愿军真的犹如电影里表述的那样跟美军战斗的话,不要说美国,就是火星我们也征服了。一条大河~ 这歌一唱起来我就快哭了,如果现在中华民族有当年五分之一的淳朴,那该多好。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打了一仗,美军啊,肯定都是美式装备。而且美军刚打完世界大战,将军和士兵应该都是骁勇善战的。而中国军队,经过八年抗日战争还有3年解放战争的洗礼,战斗力肯定也很强。强强对撞,才能给世人献上一出伟大的战役。谁是最可爱的人?

之所以志愿军能发挥那么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对同志爱,还有对敌人的恨。

电影往往输出也一场价值观,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形式。背后的历史到现在过了半个世纪,现在也难以正面和全面对这场战争进行给以解释。现在的战争电影,《百团大战》、《太行上山》对比《上甘岭》、《英雄儿女》来看略显浮夸。

此片与《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奇袭白虎团》等有限的几部片子,支撑了这一题材六十年了。片中的情怀今天的人已经难于理解,但是依然不妨在令我们沸腾。很多面前看的时候,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七连连长误以为八连放弃了阵地后说“这是对人民犯罪”。看看今天各行各位,有多少人在对人民不负责和犯罪?跑偏了„„很好的片子,可观性也高。

小的时候,看《上甘岭》,它和众多的战争影片一样,感觉没有什么新奇,但,我从小就爱看战争影片,长大后,怀着对朝鲜战争的崇敬,我搜集各方面的朝鲜战争影片,才发现,中国有关那次战争的影片少之又少。 后来听说有和老美关系的考虑,国内近几十年有关“韩战”“越战”的电影都不让发行。

电影如果能在拍出中国军队的顽强坚韧同时,拍出美军现代化装备和优秀,在如此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我十五军战士们打败了诺曼底登陆美军王牌部队!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胜利来之不易!现在的我们应该记住60年前这一场战争,历史应该定格在这里!否定朝鲜战争的意义丶就否定了自己的祖辈,否定了中华民族!

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是一次又一次看到小时候4-5岁放的片子,总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奋斗,为了祖**亲,为了中华民族所有的你你我我,用功再用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对得起那么多的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的生活环境。

舞台艺术往往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所夸张,比如说美国大片《珍珠港》吧,历史事实是日军损失飞机九架,飞行员二十一人,其中没有一架战斗机,但大家不妨借一部来仔细数数看看雷夫他们搞掉了多少架“零”式战斗机!可是看看我们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可以说没有一部中的英雄事迹是编导们胡编乱造的,如果要说不足,那只能是他们表现的还不够,不能在屏幕上完整的再现每秒钟六发重炮炮弹爆炸的震撼。

看完了这个经典老影片后,我的眼还是红肿的,泪花仍在眼眶打转,看着豆瓣的其他人的评论,我又哭了,忍不住,涌出来了感动的泪,在原来的泪痕上不停印上新的。

最让我熟悉的,导演的着力做伏笔的地方是,师长把各连领导召集到师指挥部听取总攻布置的时候,张忠发带着警卫员一起去的,师长拍着他的肩膀,看完地图后说,你们先好好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吃饱饭,然后好好睡个觉。可以想见,8连已经在坑道里待了24天,没吃没喝没睡的日子多么艰苦。

推荐第2篇:上甘岭观后感1500字

上甘岭观后感

王逸睿

谁没有美好的青春?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可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们却不惜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战斗的胜利,迎来了宝贵的和平。

《上甘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主峰阵地五圣山。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师部原来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二十三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自己的连队,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遭到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的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战争以美军的惨败告终。

上甘岭战役阻止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北上鸭绿江的步伐,助长了志愿军的士气,扫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朝鲜战场的全面停战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与朝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战役中战士们不畏艰难、团结一心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依靠这种精神打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让美军心寒,打出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电影中有一个让我难忘的镜头:一位战士在战役中不幸中弹了。可他没有立刻倒下,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一句话:“指导员,你们不用管我,你们一定保住我们八连的荣誉!”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轰然而起的配乐,没有刻意定格的镜头,可这一切都非常真实,非常令人感动。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时刻想着战役的胜利,想着团队的荣誉。看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了。

其实八连士兵最感动我的不是他们面对困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是他们坚决服从命令的态度。为了配合上级的全面反攻,八连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几十天,志愿军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敌人的猛烈攻击、枪支弹药的匮乏、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敌人的毒气弹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要求上级批准他们突围,而是严格执行团部的作案方针,将敌人死死拖在了主峰,为大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样的士兵实在令人钦佩。

彭德怀元帅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了一句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话: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上甘岭战士们一样的志愿军在为此奋斗。

推荐第3篇:上甘岭观后感450字

上甘岭观后感450字

一朵朵鲜花绽放着,五星红旗飘扬着。和谐美好世界里的你觉得幸福吗?你知道这和谐美好是谁给的吗?是他,是他们,是那些无数勇敢顽强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用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换来的。他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用心搜集整理的上甘岭观后感450字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电影院观看《上甘岭》这部电影。说起上甘岭战仗,可算得上是我军历史上灿烂的一页。

《上甘岭》这部电影讲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在前沿阵地上,无水无粮跟敌人顽强拼搏,浴血奋战了二十多天。为了生存,七连连长三番五次组织人员抢水,可是牺牲了许多勇士……就这样,七连终于拖住了敌人的主力,为我主力部队发起进攻赢得了时间,做好了准备。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七连的全体指战员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看完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想起在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常常有人不关紧水龙头,造成“长流水”的现象,我气从心头起。我曾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同学一天节约一杯水.我校的一千五百名同学,一天便可节约一百五十桶水。每桶水按二十公斤计算,一个同学每天喝两公斤水,可供一个同学喝四年多!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时我心情无比激动,眼前又浮现出那些为水而献身的烈士的身影。散场后,大家一起商量,要用自己的行动向志愿军叔叔学习,要珍惜每一滴水,因为它是用鲜血换来的。

上甘岭,是朝鲜的一个小村庄。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打败了美韩两国组成的“联合国军”。

《上甘岭战役》这部影片中,七连坚守的主峰阵地情况令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危急。七连伤亡十分惨重,师部不得不派出八连去接应七连。当八连连长张忠发来到阵地时才发现七连连长和大部分战士已经牺牲,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指导员趴在岩石上指挥着几个战士。八连接过阵地,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受到了敌军的二十三次攻击。八连不得不撤回坑道,过起了坑道生活。

在坑道中由于被敌军封锁,八连的战士不仅要时刻准备战斗,还要忍受渴与饿。可以战斗的战士在一天天削减,连长张忠发不得不让几个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下抢水,可是每一次那几个战士都被敌人的机qiāng打死了。个个战士的嘴唇都干裂了,就连连长也是如此。

我不禁想到了脚下的土地,这土地是千千万万个战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我们一定还生活在被侵略者欺凌的困境中。那时的战士个个都被渴与饿威胁着生命,今天的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这些虽然都是半个世纪前的战争故事,虽然今天的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而应该讲屈辱的历史化作前进的动力!前进吧,做一个好孩子;前进吧,做一个好少年;前进吧,做国家坚实的栋梁!

此时此刻,我的耳畔响起了那激励战士和渴与饿、和敌人作斗争的名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而像我平时那样今天同这个吵嘴、明天同那个打架,根本谈不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

看完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今后,我一定要同小伙伴们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志愿军叔叔学习。让我们重新捡回那些已经被我们忽视了的东西,让“上甘岭精神”一直发扬下去吧!

八月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重温了电影《上甘岭》。

电影《上甘岭》的主要讲了: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们根据上级指示,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不能今天同这个吵嘴、明天同那个打架,否则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这部电影让我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应地,自己得到的也将会是最多的。

推荐第4篇:上甘岭观后感某字

上甘岭观后感XX字

今天小编提供给大家的是上甘岭观后感XX字,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为迎接建党90周年,我校举办了“经典红色电影展播”活动。我观看了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上甘岭》,该片主要讲的是中共某团八连接手七连用生命死守下来的阵地,从表面争夺领地到转入坑道战再到全军配合展开全面反攻的故事。影片中传递出的那些不畏艰难、团结互助、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感动了我。

当初七连指导员将上甘岭阵地交到八连长手中时说:“这块阵地,长500英尺,宽不到300英尺,现在一寸不失,我将它交给你们了。”影片最后,八连连长将阵地交到上一级手中时说:“这块阵地,长500公尺,宽不到300公尺,现在一寸不少的,我将它交给你们了。”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景出现,充分表面了志愿军死守阵地,永不退缩,坚决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的决心。可是,在这看似光荣完成任务的背后,志愿军付出的惨重代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七连当时是连长在战争中牺牲,交接阵地时只有一名眼睛受伤的指导员;八连当时加上女卫生员与连长自己,全军剩下的只有9人。他们用累累白骨迫使美国人再一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八连士兵最感动我的是他们面对困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配合上级的全面反攻,八连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几十天,志愿军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敌人的猛烈攻击,不是枪支弹药的匮乏,也不是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以及敌人惨无人道的毒气弹,而是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敌人封锁了上山的路,补给队无法到达,战士们只能将自己所带的水壶集中在一起,连长的两壶水也贡献出来了,最后也只集得三壶水,这种情况下一壶水往往是全员轮流喝,每人只喝一小口。时间越来越久,三壶水早已用光,外面的补给运不进来,只好组织战士去山下从敌人手中抢水。可是,敌人封锁太严密,抢水的战士刚到水沟边,就被敌人乱枪射死。后来好不容易上级派出一支5人小分队,携带一口袋萝卜跟两个苹果到达了八连所在的坑道。这两个苹果本是上级领导带给八连连长的,可是八连连长让卫生员拿去给受伤的七连指导员和另一个伤员。这两个伤员双手摸着苹果,问卫生员共送了多少上来,卫生员回答只有两个后,伤员毫不犹豫的将苹果塞回卫生员手中,并说自己受了伤,不能为队伍做些事,还拖累了队伍,坚决让卫生员拿去给需要的人。哪怕卫生员说还送上来了很多萝卜,他们也没有吃那两个苹果。最后,两个苹果被全体战士推了一圈,八连连长发话让卫生员把两个苹果分成小块,每人都吃一块。这样下来,才平复了这场苹果**。在推让过程中,战士们想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更多的是为他人着想,为整个队伍着想,他们互相照顾,互相鼓舞。而连长的做法,更是笼络了人心,将大家更好的团结在一起,只要军心不涣散,只要全体士兵团结一致,他们就能死守住阵地,配合全军进行反击。

在影片中还有一幕也很感人,就是在坑道中,女卫生员用自己的嗓子唱起《我的祖国》并带,动全体战士歌唱象征着美好前景的歌的情景。作为一名女性,不仅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而且还排除万难,跟随志愿军一起上战场,在坑道中集中大家的绷带为受伤的战士疗伤,集中水资源,支持大家度过一段缺水的日子,更能积极乐观的唱起美好的歌,调动全体士兵的积极性,排遣战士心目中的思乡之情,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抗美援朝志愿军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期望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定生活作出一些贡献而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他们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心系祖国,怀抱一颗爱国心,帮助当地人民多次打退美军的进攻,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我想那四十几天的坑道战,他们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今天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祖辈打江山的艰难我们已无法亲自体会,但《上甘岭》中全体战士的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同时,《上甘岭》中战士怀有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可以感染我们大家的。我们当代大学生去观看《上甘岭》,不是为了去缅怀那场残酷的战争本身,而是为了去学习它体现出来的“上甘岭”精神,用那些精神来鞭策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成为最有用的人。

小的时候,看《上甘岭》,它和众多的战争影片一样,感觉没有什么新奇,但,我从小就爱看战争影片,长大后,怀着对朝鲜战争的崇敬,我搜集各方面的朝鲜战争影片,才发现,中国有关那次战争的影片少之又少。

后来听说有和老美关系的考虑,国内近几十年有关“韩战”“越战”的电影都不让发行。不知道这条消息的真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人最应该大书特书的“抗美援朝”战争,却在影视作品中绝迹了。

所以,今天的中国的年轻人中,很多人并不了解那次的战争,更不了解那次战争对于新中国的意义,有很大比重的人的观点是那次的出兵是个错误,不应该为了一个流氓的朝鲜去死那么多的人。

我实在懒得批驳这种小儿科的观点,只想说一句,作为历史,有些是偶然,但绝大部分是必然,中美的对抗是必然的,有今天的和平全仰仗那次在别的国家我们参与的战争,中国人能说“从此站起来了”也是在那次之后。

那次的战争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最为悲壮的战役,就是上甘岭战役,可惜的是,电影只拍了一部,我们国家的有关电影,和战败者美国的电影差不多数量,美国拍过的韩战背景的电影有十几部,而中国最多也就十部出头。

不过电影人还算是有想法地还原了当时的情况,小时侯不懂,但我今天看起来电影《上甘岭》,却从中看到了不少中国电影人的想法,他们拍得还是很用心的。

电影刚一开始,从战地日记中交代了战役的背景情况,当时,正处于边打边谈的时期,美国人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战役。电影情节一开始就是铺天盖地的炮火,当时的某部队七连正在坚守上甘岭主峰,从师部和连部的通话中我们了解到美国的进攻在短短半天的时间里就达15次之多,可以想象美国人的意志,他们是豁出命来要和中国人拼命的。

事后的战争回忆录里也暴露出美国的当时的指挥官的想法,范佛里特是当时的二战诺曼底登陆的英雄,在上甘岭战役开始阶段,是有赌博的心理的,当时的上甘岭美方称为爸爸山和阻击兵岭,范佛里特不管战略上的大局,就是要和中国人比比意志,后来的纪实文学中也记录了第一轮炮火,就把志愿军小战士有震死在坑道里的事情,可见炮火之激烈。

战斗中,七连连长阵亡,在临死前,他还说出了最后半句话:“保持七连荣誉。。”,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军人为什么能打败有优势装备的美军的,靠的就是一口气,一个精神,一个视荣誉如生命的责任感,他们无不把自己的胜利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设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强大的动力。

这时,指导员在危急时刻进行战场动员:“共产党员们,党交给我们的阵地一寸都不能交给敌人。。。”这时一发炮弹打来,弹片正打中指导员的脸部,在他喊话的同时,就见两个战士正在捆手榴弹,他话还没喊完,就冲入敌阵,拉响了手榴弹。

这部影片的军事顾问,是一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战士,名叫赵毛臣,所以,电影中的每个细节,都有故事原型,当时的战场上,可歌可泣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他们都是无名英雄,所以,只能用某些镜头来描写。这一点在电影中是个特点,我后来看这个片子的感受最多的,也是这些细节,说导演有想法,也多在这些细节里。

后来,电影中描述八连要支援正在主峰上的七连,在走之前,师长亲自和八连连长张忠发交代战斗使命,很清楚地告诉了张忠发和观众,上甘岭后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果丢掉上甘岭主峰,那么会造成志愿军的全线溃退,后撤50华里。

在剧情中,能看出来师长对这个连的爱护和期望,而做为八连连长的张忠发是机枪射手出身,师长很了解,一看就是两人有不同寻常交情。

上了阵地后,发现阵地上剩下的七连已经不多,指导员还活着,当时已经被绷带包住了双眼,可还在阵地上摸着手榴弹准备战斗,听说八连来了,他被人搀扶着赶紧迎上去,他有一肚子话要说,但知道敌人马上又要进攻了,就赶紧交代情况。

刚交代完,敌人炮火就打来了,又一次的进攻开始了。这时张忠发随口说道:“孟指导员,你下去休息吧”。谁知孟指导员激动地说道:“我不能下去啊,我在阵地上可以出出主意,我们七连连长,一排长。。。我要给他们报仇我要报仇啊。。”正说着,一发炮弹又打来了,大家赶紧卧倒。张忠发一看这样,就喊道:“你应该相信我们!”

本来孟指导员想说什么,这一句话就哑口无言了,是啊,对同志的信任,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作风,两个人相争,如果一方说了这样的话,那另一方是无话可说的。孟指导员高举的双手只能放下来说:“是,是。。”这时,张忠发命令话务员向师部回话:“七连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没有丢掉一寸土地,现在敌人又开始向我们进攻了。。。”孟指导员在被人搀扶着下去的路上,回耳听着这一句,才安然地下了阵地。这一点细节,也充分说明了志愿军战士,视荣誉高于一切的特点。

在后来的战斗中,志愿军以炮火先消灭敌人,坚守部队给炮兵指示位置,但后来,突然在关键的时候没有了炮击,这也揭示了朝鲜战争的一个事实,就是后勤补给问题,由于战线的拉长以及敌人的空袭,后勤补给非常困难,所以,整个朝鲜战争打得其实很不容易。

后来,张忠发让通信员告诉一排长:“没有炮火支援,也要把敌人打退!”。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来一个事实,当时我们部队的通信是很差的,通信一直是中国军队的软肋之一,通信基本要靠人来实施,就是后来的越南战争,也就是自卫反击战,我们也有通信不畅带来的问题。

在战斗中,危急时刻,张连长让战士抱着爆破桶冲入敌人的阵营,一挥手,就冲出去两个人,人就象是子弹,这和当时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形式上不同,性质上类似,后来的人们,也是对这个非议最大,认为朝鲜战争中,我们并没有打赢,而最多也就是个打平,中国人死得太多了。其实,他们没有看到,我们当时在那么艰苦的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武器装备又比敌人差的情况下出兵,如果做到胜利,也只能如此的情况。

而为了战略目的的需要,我们只能保证把敌人打退到三八线以南,而并不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把敌人完全赶出去,这也就是很多人认为打平的原因。其实,美国人在二战后确定了霸主的地位,美国人的自信心是膨胀的,他们在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中,是绝对不想善罢甘休的,我认为,中国人是打服了美国人的,美国人从上到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后来认为能赢得战争。

就象是俩人打架,最后,打不赢就在别的问题上找面子,后来找了一圈都没找到面子,只能认栽了。可我们中国却有这么多的人认为没有打赢,真是可笑。

在战斗间隙时,一排长和战士毛四海聊天,说,如果哪位作家来这个阵地把素材搜集搜集写成小说,一定世界闻名。正说着,战斗又打响了。后来的战斗场面也很真实,敌人一次次地进攻,动用了坦克、飞机、火焰喷射器等等,最后,战斗到了肉搏阶段,美国大兵用火焰喷射器烧人,哈哈大笑的样子简直就是美国兵的特写。

战斗中,还能看到敌人的督战队用机枪射杀后退的美国兵的场面,美国兵大部分是用督战的方式来参战的,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来朝鲜作战,不象中国军人明白是为了保家卫国。美国的机枪发出和中国机枪不同的声音,这点也很细腻。

在敌人炮火准备的时候,志愿军战士是从这个弹坑跳入那个弹坑的方法来躲避炮弹的,这也是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刚被炸完的弹坑,马上有第2颗炮弹炸到的几率很低,所以,志愿军总是跳入刚炸过的弹坑。中国人的智慧是突出的,中国人总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抗战时期的地雷战地道战,到抗美援朝中的坑道作战,再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焦土作战,中国人都在战争中总结了不少作战方式,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中国人最大的优点。

后来,张忠发简短做了战斗动员,命令把重机枪抬出来,他就象师长描述的那样,亲自操起重机枪射击。这时,一看连长上去了,通信员跑到步话员那说:“我们连长自己上去了” 。营长命令:“把他拉下来,全部撤入坑道。”

这时通信员说:“完了,这下我们八连要丢人了”。你看,依然是荣誉,这样的战士哪里去找,他们不是说:“好啊,不用打了,可以躲到坑道里去了”,而是说要丢人了。这样的军队能不赢得战争么?

张忠发听到通信员传达的命令后,严厉地对通信员说:“传错了命令我杀你的头”。通信员委屈地说:“没错连长没错”。张忠发冲部队喊道:“边打边撤,全部撤入坑道。”

其实,我倒现在都没理解的事是,坑道和主阵地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敌人占领了表面阵地后却无法攻占坑道?我虽然没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二战中,日本人在硫磺岛,狠不得把折钵山给挖空了,最后也被美国人全部消灭在岛上。

同样是美国人,却无法攻占中国军队坚守的上甘岭阵地,除了精神外,就是智慧,美国人比起由中国的精英领导下的新式军队,还是差了一个层次,中国人能因地制宜地打仗,他们会创造各种条件来进行斗争。坑道是结合了当时阵地战的需要进行的一种洞穴式的打法,后来我印象中在某些纪实文学中,有描述彭德怀最后结合坑道作战的战例研究了新的作战计划,要消灭更多的敌人。但,后来在板门店却签署了和平协议,彭德怀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这也是当时的一种情况,美国人其实是越打越懊恼,他们评价韩战就是“漫长的战斗”,而中国人是越战越勇,在谈判的时候也在奋勇杀敌,对于此,如今的中国人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美国人的理念是文明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把人看得重,所以,他们会打败。而中国人这边在谈判,那边还一拨拨地往上冲,这简直是不可理解,所以他们会胜利。

其实,这种观点也是很可笑的,在战争中谁都是珍惜生命的,但为了战略目标,为了更高层次的和平,牺牲是无法避免的,并不会因为谁不珍惜生命就会成功。二战中的日本军人是由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军人,他们视死为光荣,是为天皇尽忠,但最后却失败于珍惜生命的美国人,有可能还有些人会说,美国是经济大国,一个弹丸小国的实力当然比不上,可当时朝鲜战争中的中国,百废待兴,更是国力贫弱,但却能赢得战争,这是光能从不怕死来解释的么?

后来,张忠发带着部队进入了坑道,走在坑道里,到处都是或坐或卧的战士,能感觉到,气氛是很消极的,后来,七连孟指导员到处找张连长,明显地,一看到孟指导员,张忠发眉头一皱,其实,打仗战死都比面对人指责痛快。他上前扶住孟指导员,说我在这呢。孟指导员明显是想给张连长面子,说道:“这有人么?我们找个地方说”。可走到半道就控制不住了:“我交给你的阵地呢?”张忠发无言以对。“你不敢回答我”这时有伤员来拉孟指导员,“可耻啊!”又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喊道:“这阵地上有我们多少同志的鲜血啊!”

这时候战士们也都围了过来,喊道:“连长,让我们出去把阵地躲回来吧,就是拼死也比在这好受。。”张忠发说道:“喊什么,既然上级让我们撤下来,自然有撤下来的道理,这有什么好嚷的?”从这点可以看出,虽然不理解,但做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完全听从党指挥的信念还是第一的,没有因为任何的不情愿而违抗命令。

后来,敌人占领了表面阵地后,第二天向五圣山进攻,张忠发命令部队在坑道口用机枪杀伤敌人,其他阵地的友邻部队也从背后和侧翼给敌人重创,严重地打乱了敌人向五圣山的进攻,正是由此,师长觉得有必要让坑道的我军吸引迟滞美军,从而给后方囤积弹药争取时间,为大返攻做准备。这一情节中有个细节,战士们排着队在坑道口用机枪射击敌人,一个人倒下了再补上一个人,最后一个战士是毛四海,毛四海在本片中是个配角中的主要角色,对他的描述比其他战士多一些,他属于战斗力强的,枪打得准,他接手射击以后,就把美国的机枪手打跑了,这一细节也很有意思。

后来的最大问题是水的问题,为了支援坑道的同志,后勤补给动用了很多的人,不少人都牺牲在了支援的路上,我相信这是最真实的写照,其实,抗美援朝打的就是补给战,美国人把中国的进攻叫做“礼拜攻势”。中国的进攻只能坚持一个礼拜,然后攻势就会停下来等待补给。而美国人后期正是用了磁性战术,才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要归功于李奇微还算有些本事,是个会思考的指挥官。

当时,师长的炊事员都被派上去参加了支援队,其他同志都牺牲在路上了,只有他爬行着进入了坑道,一个苹果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听故事里讲过,就是抗美援朝的故事,这里,被编入了本片中,要不说任何一个情节和镜头,都有出处,这是本片有想法的原因。

炊事员老王给连长带来的一个苹果被伤员推回了连长这,连长命令,切成片,一人一片。最后,看着就剩下老王一个人才进入敌人的封锁,死去了那么多的人,张忠发让老王带话给师长:“以后再也不要送东西来了”。没想到师长斩钉截铁地说:“要送要送,要多送萝卜”。

后来,坑道部队在与外界隔缘的情况下,水一天比一天少,张忠发不止一次地派人去山下抢水,结果都死在了路上。我的一个同学说《上甘岭》电影里这一情节最假,抢水的战士,有探照灯照着却还在只顾灌水,那不死才怪。可我觉得,人有时候是木的,人有时候都是由于一时的疏忽送了命,这种情况常有,这也是战场的真实写照,同时,战士一看见水,先只顾喝水的情形,演得还是很到位的。

有天晚上,张忠发带领战士毛四海,你看,又是毛四海,出去端了一个碉堡的敌人。后来,这事被师长知道以后,大力表扬,指示他们说:“你们不要认为战果小,你们想,要是所有的坑道部队都象你们一样开展小部队活动,那我们每天会消灭他们多少呢?”。其实,这个事情也是根据当年的真实情况改编的,当年的真实情况是冷枪冷炮行动,因为我们的武器不如美国人的,经常你开一枪遭来对面美国人一顿火炮的烂打,所以,可见当时的战斗是很艰苦的。

可后来,这个事情被志愿军英雄张桃芳打破了,他用冷枪,也就是志愿军配发的水连珠步枪,射杀了几百个美国兵,后来,美国兵都知道志愿军的狙击手厉害,很少敢露头,后来,这个事迹在全志愿军推广,象张桃芳学习,开展冷枪消灭敌人的打法,后来的事实证明,冷枪冷炮的行动,确实杀伤了不少敌人,最大的功绩在于,给敌人心理上很大的影响。

在坑道中,志愿军战士逮到了一只松鼠,这只松鼠也是一种细节的描写,它为志愿军的坑道生活带来了点乐趣,最后有个情节,大家排队去喝从岩壁上一滴滴滴下来的水,因为有限,毛四海把自己那口水给了这只松鼠,可见,志愿军是文明的军队,他们不象当年守孤岛的日本军队,是文明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

后来,终于等来了大返攻,但有一点我一直不太理解,以前的战争片中打仗,模式是,到了总攻的时间,人就象潮水般象上冲,不管有没有暗堡,就象是董存瑞里描写的一样,总攻开始了,董存瑞还在桥下凿墙,发现潮水般的战士们冲上来,被头顶上暗堡里的敌人成片地射杀,悲愤中,他义无返顾地举起炸药包,拉响了导火索。。。

本片中也是如此,总攻时,随着到达一号地区,到达二号地区的汇报,志愿军一直冲到了快到主峰顶,突然,一个暗火力点里的敌人开始射击,众人又被压制在下面。接连派了三个爆破组都没有成功。

这时给张忠发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他的警卫员,杨德财,看他这样,说道:“连长,让我去吧”张忠发没想到:“你?”“我可以迂回上去”看张忠发还没说话,他又说到:“山顶上地形我熟,连长”。张忠发想了想说道:“你去吧”小杨放下了随身带的水壶,敬了个礼,转身就走,这时张忠发又给他叫了回来,小杨问:“还有什么指示连长”张忠发看了看小杨说道:“让毛四海掩护你”。

这一情节,今天看来有多么丰富的内涵,小杨是跟了张忠发很多年的警卫员,他们有深厚的情意,张忠发知道他一去很难回得来,所以,派最好的机枪射手掩护他,另外,小杨走的时候,什么都没想,能看出来,这就是普通战士的心理,他们都是第一直觉在完成任务,从来没想过生死问题,毕竟,战场上容不得儿女情长,容不得半点的犹豫。

小杨冲上去了,毛四海卧在一个低凹处开始掩护,第一梭子出去,毛四海就被打中了,小杨虽然年龄小,但一看就是个老兵,他很富有经验,第一梭子敌人的子弹打来,他就装死倒下去了,等毛四海吸引了敌人的子弹后,他一跃而起,又冲了上去,但,这一次又被打中了,两个人都付了伤,但毛四海强撑起来,又打了一梭子,但,很快又昏倒了,强撑着又起来了,一直到小杨冲到了碉堡口,把爆破筒插进了机枪射口,没走几步,爆破筒被里面的敌人扔了出来,小杨抓起来又插了进去,这时,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机枪射口。

这点不用我说,大家一定能看出来,原型就是黄继光,黄继光确实是上甘岭阵地涌现的众多英雄人物之一。虽然不太一样,但,改编的就是黄继光的故事无疑。

最后,毛四海在看到小杨成功地炸毁了地堡后,闭上了眼睛,这一点,又是志愿军的精神,最后一口气也要在完成任务后咽下去。

战后,师长在阵地上接见了主峰坑道的八连同志,当时,一个连就剩下了几个人,师长握手的时候,看了看张忠发身上斜挎的两个水壶,这时候,师长应该明白,小杨已经不在了,这时候,师长连长脸上,都没看出半点的悲哀,这也是战争的真实写照,在朝鲜战场上,毕竟死人太正常了。这也是战争最残酷的地方。

就象是七连给八连交接时一样,张忠发给新接任主峰阵地的连队介绍了主峰阵地,“一寸不少地交给你了。”

师长说:“赶快下去休息吧”,影片最后,八连的几个人走下阵地,在山下的一棵松树上,把那只他们逮到的松鼠放在了树干上,小松鼠一路爬上了树,很快就消失在树丛里。志愿军是军人,但他们是热爱和平的,对小动物的生命都很珍惜,你想他们是为什么而战呢?

推荐第5篇:上甘岭电影观后感800字

上甘岭电影观后感800字

本文为上甘岭电影观后感8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一朵朵鲜花绽放着,五星红旗飘扬着。和谐美好世界里的你觉得幸福吗?你知道这和谐美好是谁给的吗?是他,是他们,是那些无数勇敢顽强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用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换来的。他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上级只给了主力部队40分钟的战斗时间把敌人一网打尽。可是我军兵力甚少,要想占领敌人的制高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想胜利那就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一名战士昂首挺胸走到首长面前,大声说:“报告!首长,我叫黄继光,我申请去前线,我要炸毁敌人的火力点!请首长批准这是我的申请书!”说罢,他掏出一封信,交给首长。首长读完信,对他露出了信任的笑容。于是黄继光上了前线。

他带着几个战士勇敢地跑上了阵地。看到这,我的心揪了起来,他们可以吗?能成功吗?我不禁为他们担起心来。只见他们一会跑跑藏藏,一会匍匐前进。突然一颗闪着寒光的子弹射进了一个小战士的胸膛里,另一个小战士也负伤了。我看到了这里,不禁感到压力好大,我回想起黄继光在首长面前夸下的海口,有点替他紧张,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吗?我又回到了电影中。这时黄继光到达了敌人火力点附近,举起右手,用力向敌人的火力点投去。我欣喜万分!因为任务就要完成了!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两颗子弹趁虚而入射穿了黄继光的手臂,他也负伤。我暗暗为他加油打气:“黄继光,好样的!你一定要完成任务后活着回来,我等着你胜利的好消息!”只见黄继光趴在地上,看着敌人的机枪肆虐扫射,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向上奋力一跃,张开双臂,挡在了机枪口上,为身后的战士挡住了火力!多么伟大的战士啊!他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他把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党!

我不禁想到了脚下的土地,这土地是千千万万个战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我们一定还生活在被侵略者欺凌的困境中。那时的战士个个都被渴与饿威胁着生命,今天的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这些虽然都是半个世纪前的战争故事,虽然今天的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而应该讲屈辱的历史化作前进的动力!前进吧,做一个好孩子;前进吧,做一个好少年;前进吧,做国家坚实的栋梁!

和谐美好世界里的你觉得幸福吗?你知道这和谐美好是谁给的吗?是他,是他们,是那些无数勇敢顽强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用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换来的。他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当初七连指导员将上甘岭阵地交到八连长手中时说:“这块阵地,长500英尺,宽不到300英尺,现在一寸不失,我将它交给你们了。”影片最后,八连连长将阵地交到上一级手中时说:“这块阵地,长500公尺,宽不到300公尺,现在一寸不少的,我将它交给你们了。”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景出现,充分表面了志愿军死守阵地,永不退缩,坚决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的决心。可是,在这看似光荣完成任务的背后,志愿军付出的惨重代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七连当时是连长在战争中牺牲,交接阵地时只有一名眼睛受伤的指导员;八连当时加上女卫生员与连长自己,全军剩下的只有9人。他们用累累白骨迫使美国人再一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八连士兵最感动我的是他们面对困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配合上级的全面反攻,八连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几十天,志愿军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敌人的猛烈攻击,不是枪支弹药的匮乏,也不是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以及敌人惨无人道的毒气弹,而是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敌人封锁了上山的路,补给队无法到达,战士们只能将自己所带的水壶集中在一起,连长的两壶水也贡献出来了,最后也只集得三壶水,这种情况下一壶水往往是全员轮流喝,每人只喝一小口。时间越来越久,三壶水早已用光,外面的补给运不进来,只好组织战士去山下从敌人手中抢水。可是,敌人封锁太严密,抢水的战士刚到水沟边,就被敌人乱枪射死。后来好不容易上级派出一支5人小分队,携带一口袋萝卜跟两个苹果到达了八连所在的坑道。这两个苹果本是上级领导带给八连连长的,可是八连连长让卫生员拿去给受伤的七连指导员和另一个伤员。这两个伤员双手摸着苹果,问卫生员共送了多少上来,卫生员回答只有两个后,伤员毫不犹豫的将苹果塞回卫生员手中,并说自己受了伤,不能为队伍做些事,还拖累了队伍,坚决让卫生员拿去给需要的人。哪怕卫生员说还送上来了很多萝卜,他们也没有吃那两个苹果。最后,两个苹果被全体战士推了一圈,八连连长发话让卫生员把两个苹果分成小块,每人都吃一块。这样下来,才平复了这场苹果**。在推让过程中,战士们想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更多的是为他人着想,为整个队伍着想,他们互相照顾,互相鼓舞。而连长的做法,更是笼络了人心,将大家更好的团结在一起,只要军心不涣散,只要全体士兵团结一致,他们就能死守住阵地,配合全军进行反击。

在影片中还有一幕也很感人,就是在坑道中,女卫生员用自己的嗓子唱起《我的祖国》并带,动全体战士歌唱象征着美好前景的歌的情景。作为一名女性,不仅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而且还排除万难,跟随志愿军一起上战场,在坑道中集中大家的绷带为受伤的战士疗伤,集中水资源,支持大家度过一段缺水的日子,更能积极乐观的唱起美好的歌,调动全体士兵的积极性,排遣战士心目中的思乡之情,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抗美援朝志愿军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期望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定生活作出一些贡献而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他们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心系祖国,怀抱一颗爱国心,帮助当地人民多次打退美军的进攻,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我想那四十几天的坑道战,他们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今天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祖辈打江山的艰难我们已无法亲自体会,但《上甘岭》中全体战士的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同时,《上甘岭》中战士怀有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可以感染我们大家的。我们当代大学生去观看《上甘岭》,不是为了去缅怀那场残酷的战争本身,而是为了去学习它体现出来的“上甘岭”精神,用那些精神来鞭策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成为最有用的人。

推荐第6篇:上甘岭电影观后感400字

上甘岭电影观后感400字

本文为上甘岭电影观后感4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电影《上甘岭》的主要讲了: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们根据上级指示,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刻,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之后,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那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状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必须要团结友爱,不能这天同这个吵嘴、明天同那个打架,否则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这部电影让我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应地,自己得到的也将会是最多的。

上甘岭,是朝鲜的一个小村庄。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打败了美韩两国组成的“联合国军”。

《上甘岭战役》这部影片中,七连坚守的主峰阵地情况令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危急。七连伤亡十分惨重,师部不得不派出八连去接应七连。当八连连长张忠发来到阵地时才发现七连连长和大部分战士已经牺牲,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指导员趴在岩石上指挥着几个战士。八连接过阵地,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受到了敌军的二十三次攻击。八连不得不撤回坑道,过起了坑道生活。

在坑道中由于被敌军封锁,八连的战士不仅要时刻准备战斗,还要忍受渴与饿。可以战斗的战士在一天天削减,连长张忠发不得不让几个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下抢水,可是每一次那几个战士都被敌人的机枪打死了。个个战士的嘴唇都干裂了,就连连长也是如此。

我不禁想到了脚下的土地,这土地是千千万万个战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我们一定还生活在被侵略者欺凌的困境中。那时的战士个个都被渴与饿威胁着生命,今天的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这些虽然都是半个世纪前的战争故事,虽然今天的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而应该讲屈辱的历史化作前进的动力!前进吧,做一个好孩子;前进吧,做一个好少年;前进吧,做国家坚实的栋梁!

此时此刻,我的耳畔响起了那激励战士和渴与饿、和敌人作斗争的名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上甘岭战役》。我看后,久久不能入睡。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上级只给了主力部队40分钟的战斗时间把敌人一网打尽。可是我军兵力甚少,要想占领敌人的制高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想胜利那就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一名战士昂首挺胸走到首长面前,大声说:“报告!首长,我叫黄继光,我申请去前线,我要炸毁敌人的火力点!请首长批准这是我的申请书!”说罢,他掏出一封信,交给首长。首长读完信,对他露出了信任的笑容。于是黄继光上了前线。

他带着几个战士勇敢地跑上了阵地。看到这,我的心揪了起来,他们可以吗?能成功吗?我不禁为他们担起心来。只见他们一会跑跑藏藏,一会匍匐前进。突然一颗闪着寒光的子弹射进了一个小战士的胸膛里,另一个小战士也负伤了。我看到了这里,不禁感到压力好大,我回想起黄继光在首长面前夸下的海口,有点替他紧张,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吗?我又回到了电影中。这时黄继光到达了敌人火力点附近,举起右手,用力向敌人的火力点投去。我欣喜万分!因为任务就要完成了!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两颗子弹趁虚而入射穿了黄继光的手臂,他也负伤。我暗暗为他加油打气:“黄继光,好样的!你一定要完成任务后活着回来,我等着你胜利的好消息!”只见黄继光趴在地上,看着敌人的机枪肆虐扫射,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向上奋力一跃,张开双臂,挡在了机枪口上,为身后的战士挡住了火力!多么伟大的战士啊!他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他把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党!

看到这里,我鼻头酸酸的。我为黄继光的死感到悲痛而又为他伟大无私的精神感到敬佩。难道,我们不为国家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好战士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吗?

推荐第7篇:上甘岭电影观后感300字

上甘岭电影观后感300字

本文为上甘岭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上甘岭,是朝鲜的一个小村庄。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打败了美韩两国组成的“联合国军”。

《上甘岭战役》这部影片中,七连坚守的主峰阵地情况令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危急。七连伤亡十分惨重,师部不得不派出八连去接应七连。当八连连长张忠发来到阵地时才发现七连连长和大部分战士已经牺牲,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指导员趴在岩石上指挥着几个战士。八连接过阵地,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受到了敌军的二十三次攻击。八连不得不撤回坑道,过起了坑道生活。

在坑道中由于被敌军封锁,八连的战士不仅要时刻准备战斗,还要忍受渴与饿。可以战斗的战士在一天天削减,连长张忠发不得不让几个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下抢水,可是每一次那几个战士都被敌人的机qiāng打死了。个个战士的嘴唇都干裂了,就连连长也是如此。

我不禁想到了脚下的土地,这土地是千千万万个战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我们一定还生活在被侵略者欺凌的困境中。那时的战士个个都被渴与饿威胁着生命,今天的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这些虽然都是半个世纪前的战争故事,虽然今天的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而应该讲屈辱的历史化作前进的动力!前进吧,做一个好孩子;前进吧,做一个好少年;前进吧,做国家坚实的栋梁!

谁没有美好的青春?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可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们却不惜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战斗的胜利,迎来了宝贵的和平。

《上甘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主峰阵地五圣山。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师部原来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二十三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自己的连队,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遭到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的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战争以美军的惨败告终。

凭心而论,《上甘岭》这部电影从拍摄的技巧上,赶不上现在电影院上上映的任何一部电影,从反映战争题材的角度,它赶不上像《拯救大兵瑞恩》、《风语者》等现在很多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作为***党员,在学习发扬战斗堡垒作用的时候,却对我们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一、八连长张忠发的战前动员的战前动员对我的起发很大。影片中的张连长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调动和稳定战士的情绪,对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韩剧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张连长的战前动员和及时的掌握好战士的情绪,对我的教育很大。在大是大非眼前,我们***党人要能守得住、站的稳,不慌稳定,既要能够很好分析形势,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学生干部,要深进了解同学们所想所需,也要“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需要一个学生干部很好的把三个代表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而要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掌握同学们的情况,听取大家的反映,不断的调整每一个人的心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八连长张忠发困难眼前不低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让我的印象很深。生活中有的是困难,需要的是我们要有好的态度。说起来,人这一生,大家的结果都一样,最后都要死。可是不该庸庸碌碌地过一生,而要有所作为,要有大作为。对于生活,对于工作,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克服困难,不断向高峰攀登,从诶会有更宽广的明天,更好的前程。“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想起慧广法师的一段关于生死的阐释:“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义的人,只要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无关紧要了。活到一百岁,和只活到三十岁、二十岁的人,根本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虽然,前者多活几十年,后者则少活了几十年;但,这只是人们观念上的感觉与执著,对于体认得生命意义,清楚宇宙真谛的人,存在的长短已不觉得遗憾。时间就是永恒,活到一百岁,和只活到二十岁,是一样的;一年就是万年,万年存在一年中。人们以为离开了瞬息万变的时间,别有永恒的存在,这是不对的,永恒是存在时间中,离开了无常的时间,就没有永恒的存在。所以,只要你创造了永恒,将人生提升到永恒的境界,那么,生命的长短,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每一个***党员,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总脱离不了为了生活而努力地活下去。便是要求我们该创造生命的永恒——其实,若创造了永恒,生命的长短,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我们该为别人想得更多一点,为别人做得更多一点。

推荐第8篇:上甘岭电影观后感200字

上甘岭电影观后感200字

本文为上甘岭电影观后感2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最近,再次观看了电影《上甘岭》,看到通讯员小杨(黄继光是电影原型),拿起爆破筒投进地堡并用身体堵住射击口时,我泪水涟涟,我被这种为了全军利益而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回味整部电影,我总结发现,这里边有很多需要我们当代人学习领悟的精神内容。

领导干部要站好位。张忠发是连长,全连战士的生死由他负责,电影中,张忠发看到敌人在坑道顶部设置了地堡,封锁住我军出入口,非常焦急,亲自拿着炸药包端掉了敌人的地堡。当张忠发高高兴兴的回来,向大家报喜的时候,一排长冷冰冰的建议,召开连队党小组会议,批评张连长这种擅离职守,亲自炸碉堡的冒进行为,张连长在电话里向师长做了自我批评。的确,全连的战士的生命,力量调配系于连长,连长出去了,全连的工作没了主脑,万一有个闪失,这是不可收场的,领导干部就应该站好位,干好本职工作,分清主次,调动整体队伍的绩效!

为迎接建党90周年,我校举办了“经典红色电影展播”活动。我观看了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上甘岭》,该片主要讲的是中共某团八连接手七连用生命死守下来的阵地,从表面争夺领地到转入坑道战再到全军配合展开全面反攻的故事。影片中传递出的那些不畏艰难、团结互助、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感动了我。

今天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祖辈打江山的艰难我们已无法亲自体会,但《上甘岭》中全体战士的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是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好处的。同时,《上甘岭》中战士怀有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能够感染我们大家的。我们当代大学生去观看《上甘岭》,不是为了去缅怀那场残酷的战争本身,而是为了去学习它体现出来的“上甘岭”精神,用那些精神来鞭策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成为最有用的人。

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抗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之后,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那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状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旁观看。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心好像被无数的钢针刺着一样疼。我想起自己平时对同学的态度不好,心里难受极了,感到自己脸红,羞愧。

上甘岭战役阻止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北上鸭绿江的步伐,助长了志愿军的士气,扫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朝鲜战场的全面停战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与朝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战役中战士们不畏艰难、团结一心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依靠这种精神打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让美军心寒,打出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电影中有一个让我难忘的镜头:一位战士在战役中不幸中弹了。可他没有立刻倒下,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一句话:“指导员,你们不用管我,你们一定保住我们八连的荣誉!”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轰然而起的配乐,没有刻意定格的镜头,可这一切都非常真实,非常令人感动。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时刻想着战役的胜利,想着团队的荣誉。看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了。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上甘岭战役》。我看后,久久不能入睡。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上级只给了主力部队40分钟的战斗时间把敌人一网打尽。可是我军兵力甚少,要想占领敌人的制高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想胜利那就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一名战士昂首挺胸走到首长面前,大声说:“报告!首长,我叫黄继光,我申请去前线,我要炸毁敌人的火力点!请首长批准这是我的申请书!”说罢,他掏出一封信,交给首长。首长读完信,对他露出了信任的笑容。于是黄继光上了前线。

他带着几个战士勇敢地跑上了阵地。看到这,我的心揪了起来,他们可以吗?能成功吗?我不禁为他们担起心来。只见他们一会跑跑藏藏,一会匍匐前进。突然一颗闪着寒光的子弹射进了一个小战士的胸膛里,另一个小战士也负伤了。我看到了这里,不禁感到压力好大,我回想起黄继光在首长面前夸下的海口,有点替他紧张,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吗?我又回到了电影中。这时黄继光到达了敌人火力点附近,举起右手,用力向敌人的火力点投去。我欣喜万分!因为任务就要完成了!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两颗子弹趁虚而入射穿了黄继光的手臂,他也负伤。我暗暗为他加油打气:“黄继光,好样的!你一定要完成任务后活着回来,我等着你胜利的好消息!”只见黄继光趴在地上,看着敌人的机枪肆虐扫射,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向上奋力一跃,张开双臂,挡在了机枪口上,为身后的战士挡住了火力!多么伟大的战士啊!他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他把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党!

推荐第9篇:上甘岭电影观后感500字

上甘岭电影观后感500字

本文为上甘岭电影观后感5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上星期三下午,朱老师带我们观看了电影——《上甘岭》。这个片子主要讲了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敌人攻打上甘岭主峰,我军三营7连战斗到最后,连长死了,指导员也被炮炸瞎了双眼,只剩下几个人,但他们坚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给了八连。最后八连在主峰坚持,眼看不敌,为了保留兵力,八连被迫退守坑道,在这坑道里八连和其他的站友们想方设法与敌人战斗,在举步维艰的状况下,他们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步队来了一个大反攻,消灭了美军,美国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一朵朵鲜花绽放着,五星红旗飘扬着。和谐美好世界里的你觉得幸福吗?你知道这和谐美好是谁给的吗?是他,是他们,是那些无数勇敢顽强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用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换来的。他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着这催人泪下的画面,感人肺腑的瞬间,每个人的眼眶湿润了。我们祖国能有这样日益强大,与这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分不开的。我们要记住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明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革命接班人要多为祖国争光,再添光彩。

从这次上甘岭战役中我知道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要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最近,再次观看了电影《上甘岭》,看到通讯员小杨(黄继光是电影原型),拿起爆破筒投进地堡并用身体堵住射击口时,我泪水涟涟,我被这种为了全军利益而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回味整部电影,我总结发现,这里边有很多需要我们当代人学习领悟的精神内容,现就我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集体荣誉感。张忠发带领的八连接受任务,接管七连负责的阵地,七连连长已经阵亡,七连整体只剩下指导员和两三名战士,指导员交接时说,这个阵地长不过500公尺,宽不过300公尺,现在我寸土不失的交给你,一定要守住阵地!结果,经过敌人若干次冲锋后,八连损失惨重,师部指示八连退入坑道,让出阵地。张忠发非常不理解,但作为一名军人,他坚决执行命令,退入坑道。七连指导员不知道细节,指责张忠发及八连,丢人啊,你们竟然丢掉了七连誓死把守的阵地……,八连的战士们义愤填膺,都要求张忠发下命令,搞反攻,誓死夺回阵地,张忠发怒吼,这是师部的命令,师部自有安排,你们嚷嚷什么?八连战士们的集体荣誉感受到挫折,他们要站出来保卫八连的荣誉,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打过这种不明不白的仗!电影结尾,也正是这种集体荣誉感,敦促八连120多人的队伍,在配合大部队总攻胜利以后仅剩5人,其余全部阵亡!

第二、领导干部要站好位。张忠发是连长,全连战士的生死由他负责,电影中,张忠发看到敌人在坑道顶部设置了地堡,封锁住我军出入口,非常焦急,亲自拿着炸药包端掉了敌人的地堡。当张忠发高高兴兴的回来,向大家报喜的时候,一排长冷冰冰的建议,召开连队党小组会议,批评张连长这种擅离职守,亲自炸碉堡的冒进行为,张连长在电话里向师长做了自我批评。的确,全连的战士的生命,力量调配系于连长,连长出去了,全连的工作没了主脑,万一有个闪失,这是不可收场的,领导干部就应该站好位,干好本职工作,分清主次,调动整体队伍的绩效!

第三、关键时刻靠组织。当八连接到命令,让他们驻守坑道,坚持作战时,很多战士思想动摇,都强调困难说,没吃没喝,这仗怎么打?这时,七连指导员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走到张忠发身边,悄声说,这个时候,要建立起组织。他大声喊,党员同志请举手,卫生员王兰问,共青团员算不算?指导员说,都算!一多半战士举起了手,指导员说,既然师部指示就地开展坑道作战,肯定是战局变化,我们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实践证明,指导员一番话,全连战士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目标同向,心气统一,完成了坑道作战任务。

第四、精神第一。人生在世,没什么也不能没有精神。八连在开展坑道作战的阶段,非常困难,弹药紧俏,伤员没有绷带,最后没有水,去抢水的战士纷纷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战士们口干舌燥,压缩饼干难以下咽……。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战士们还能够自娱自乐,王兰唱得《我的祖国》,旋律优美,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只小松鼠,大家你追我赶去抓,这些都是战士们精神长存的标志。最近,习近平副主席讲话提到,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认为非常正确,只要我们精神不倒,什么困难都难以吓倒我们。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为《上甘岭》的电影,这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的影片。故事主要讲述八连战士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以乐观、团结的战斗精神,像钉子一样锲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最终,他们依靠坚定、顽强的战斗精神,战胜了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影片中还有一幕也很感人,就是在坑道中,女卫生员用自己的嗓子唱起《我的祖国》并带,动全体战士歌唱象征着美好前景的歌的情景。作为一名女性,不仅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而且还排除万难,跟随志愿军一起上战场,在坑道中集中大家的绷带为受伤的战士疗伤,集中水资源,支持大家度过一段缺水的日子,更能积极乐观的唱起美好的歌,调动全体士兵的积极性,排遣战士心目中的思乡之情,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抗美援朝志愿军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期望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定生活作出一些贡献而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他们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心系祖国,怀抱一颗爱国心,帮助当地人民多次打退美军的进攻,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我想那四十几天的坑道战,他们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今天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祖辈打江山的艰难我们已无法亲自体会,但《上甘岭》中全体战士的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同时,《上甘岭》中战士怀有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可以感染我们大家的。我们当代大学生去观看《上甘岭》,不是为了去缅怀那场残酷的战争本身,而是为了去学习它体现出来的“上甘岭”精神,用那些精神来鞭策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成为最有用的人。

推荐第10篇:思想汇报 上甘岭观后感(推荐)

思想汇报

接近期末,复习的压力也慢慢增加,情绪也随之开始紧张起来。为了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同时也为了感怀先烈,我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观看了一部红色电影《上甘岭》。

《上甘岭》是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的战争电影(黑白),讲述的是朝鲜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事情。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凭心而论,《上甘岭》这部电影从拍摄的技巧上,赶不上现在电影院上上映的任何一部电影,从反映战争题材的角度,它赶不上像《拯救大兵瑞恩》、《风语者》等现在很多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发扬战斗堡垒作用的时候,却对我们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这是电影《上甘岭》里七连通讯员杨德才参加爆破是喊出的豪言壮语。故事的结尾,杨德才牺牲了,然而他给祖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是全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因为他敢于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现出他的生命

我想我们现如今的美好生活都脱离不了革命先辈的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在这个大好的时代之中,我们应该更好的向他们学习,用我们的力量去建设更美的祖国。

第11篇:上甘岭

《上甘岭》观后感

谁没有年轻的生命?谁不珍惜这宝贵年华》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战场上我们的英雄。却用他们年轻的热血去换取战斗的胜利。

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军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抗道里战斗了一个月。可是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嘴唇干得都裂开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在半路上一个个都牺牲了。不得已战士们只好下山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历经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等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是那么的干渴,可是他却把苹果方成许多片,分别送到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志记自己的战友,他们真正做到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观看着,我想起平时的所作所为,心里难受极了。过去“我不是找这个吵嘴,就是找那个打架。”打扫卫生的时候能躲则躲,躲不过就随便跟在同学后面应付一下,根本谈不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看完《上甘岭》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像我平时那样,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

四、一班

王晨昊

《长袜子皮皮》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长袜子皮皮》的书。书里描写了皮皮探险的过程,做事的过程,令我印象深刻。

皮皮,一个奇特的小姑娘,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像个土豆,上面长满了雀斑。她的袜子很长,一只是棕色的,一只是黑色的,穿着一双比自己脚大上一陪的鞋,所以叫她“长袜子皮皮”。

皮皮很不幸,她的父母早早地离开了她的身边。在无人管教的日子里,皮皮不仅学会了做饭,做饼干,还学会了洗衣服,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尽然有序。

皮皮有花不完的金币,是个小财神。有一天两个小偷来到皮皮家,皮皮没有报警,他和他们跳舞,还做饭给他们吃,最后还送给他们一人一块金币,并劝他们改邪归正,还有一次进城,皮皮买了十八公斤的糖,然后大把大把地分给馋得直流口水的小朋友们。

皮皮的力气很大,简直可以称之为超人。她可以举起一匹马,可以教训凶恶的强盗,还可以吧大力士压得动弹不了。有一次她还救了被鲨鱼追赶的杜米和阿妮卡,并狠狠地教训了鲨米,真了不起!

看完《长袜子皮皮》我似乎已经融入到故事里,和皮皮一起过着自由自在,无居无束,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本书情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也让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理,要乐观的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一个既勇敢又善良的孩子。

四、一班

王晨昊

第12篇:上甘岭

光荣与不朽——《上甘岭》观后感

为迎接建党90周年,我认真观看了《上甘岭》这部不错的电影,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抗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对这部电影还有更多的感受

《上甘岭》是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的战争电影(黑白),讲述的是朝鲜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事情。影片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反映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战争,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这样一个连队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43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其主题曲《我的祖国》成

为红色经典歌曲。

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2] 1952年秋,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爆发。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我主峰阵地五圣山。

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

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师部原来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二十三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自己的连队,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遭到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的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

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旁观看。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心好像被无数的钢针刺着一样疼。我想起自己平时对同学的态度不好,心里难受极了,感到自己脸红,羞愧。

过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个“吵架、打架王。”我不是找这个吵嘴,就是找那个打架,根本谈不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跑步的时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脚,他一边跑一边说:“对不起!”我却故意刁难他,把他一推,大声说:“对不起值几个钱,你把我的鞋子弄脏了,你赔!”那位同学一边道歉,一边说:“我不是有意弄脏你的鞋,我帮你洗。行吗?”可我还是要他赔,并举起拳头要打他。旁边的同学听到我的叫骂声,围了上来。了解情况后,个个都不满意,眼睛怒视着我,好象说:“如果你再欺负这个同学,我们就去告诉老师。我一看这吓人的架势,不敢再说什么,只好偷偷地溜跑了。看《上甘岭》的英雄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像我平时那样,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

电视演完了,爸爸和妈妈津津有味地谈论《上甘岭》电影中的精彩情节,可是我这个平时爱闹的人,却在一旁默默地思考着……

工商091团支部

第13篇:金门战役观后感

观后感

或许因为姥爷是军人的缘故,从小我就深深被军事题材的影片吸引。从《地雷战》、《地道战》到《小兵张嘎》等老片都深深吸引着我,百看不厌。那时候看电影热衷于打斗的场面,着眼于武功队队员精湛的武艺以及神准的枪法,还有八路军指战员英勇不屈与日本鬼子奋战到底,哪怕牺牲也无所畏惧的精神。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作为一位解放军军人的我不在被影片华丽的场面、绚丽的外表所吸引,也开始慢慢思考影片反应的深刻内涵,从中汲取养分充实自身。本周五下午,按照大学安排我们十六队全体学员有幸观看了,由刘亚洲政委著作《金门战役检讨》改编的同名电影,共分为轻敌、苦战、审敌和血憾四集。本片体现了刘政委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独到的观察、分析历史的能力,着眼于未来战争,以史为鉴,对台海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可能出现的军事冲突,提出了新的看法。

本片不仅形象、生动地还原了金门战役的作战历程,更通过战争亲历者以及他们亲属的口述使我们更加深入、完整地了解了这段历史。影片中对这段历史是这样回顾的“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十四天,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下属三个团共九千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发起金门战役。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失败的战例。我军历史上虽有湘江之战、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皖南事变等惨重损失,但均非全军覆灭。1949年以前,我军驰骋陆地。敌强时,我避而歼之;敌弱时,我聚而歼之。1949年我军始下海进攻岛屿,乃全新课题。海岛作战,胜则全胜,败则全没。这一作战特点直至今日仍颠扑不破。”本片的目的不简单是对这段历史的简单回顾,精髓在于分析此次战役失败的原因,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以史为鉴,使我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习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

通过此片我们可以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民情陌生难得支援、多次无视胡琏兵团登陆、我军无统一指挥等。但我认为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轻敌。当时敌我态势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入闽,以排山倒海之势南推。十兵团司令员叶飞,福建南安人,出生于菲律宾,衣锦还乡,闽人治闽,无限风光。叶飞号称“小叶挺”,善战,多谋,常胜。解放战争以来,十兵团平山东,扫淮海,跨长江,克福州,战无不胜。1949年10月17日解放厦门,金门顿成一座孤岛。岛上守军为李良荣的二十二兵团,约两万人。十兵团十万大军隔海虎视。优劣立见。这时候,最可怕的敌人出现了。这个敌人就是轻敌情绪。一股有毒的气氛弥漫在十兵团上空。轻敌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是主帅。正是由于轻敌才使叶飞存在侥幸心理,使‘小叶挺’的判断力失常了,导致多次无视胡琏兵团登陆。其次是全军将士,主帅的态度是全军将士的睛雨表。叶飞如此,进攻金门的总指挥员肖锋更是如此,具体体现在部队编排、战前准备工作,以及作战方案上。轻敌不仅体现在轻视我军对作战的态度上的轻视,更低估了蒋介石固守金门的决心。海岛作战,守方处孤岛,临绝地,惟有死战求生,别无他途。金门之战正是如此。李良荣破釜沉舟,虽是屡败之师,但殊死一搏,屡败困兽亦能咬人。 以史为鉴,当今台军已非当年蒋军,台湾亦非金门。台海作战将比金门作战艰难万倍。不是台湾固守台湾,而是整个西方固守台湾。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始终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箭在弦上,我们切不可再犯轻敌大忌,要始终保持警惕。作为国防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我更应该吸取此次战役教训,深刻检讨。通过对战役基础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为强军目标贡献力量。

第14篇:金门战役观后感

爱恨金门

我是在对先烈的缅怀下,对历史的沉痛中陷入沉思,尔后提笔的。翻阅这段历史之卷,我此刻正深深地品味着“不忍卒读”的含义。

在队领导的倡导和组织之下,我全队人员观看了纪录片《金门战役检讨》,其要旨:64年前,在祖国刚刚成立,举国上下还沉浸在一片欢腾中的第二十四天,为完成祖国统一 ,我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集结九千余将士,义无反顾地向台湾岛的第一屏障——金门发起战役,终因指挥不当,全军覆没,血洒海疆。在解放军军史上留下此次彻头彻尾的败战。从那以后的半世纪多,我军兵锋从未染指台湾海峡!在生痛和震撼中,我陪剧情落了幕,思绪却插了翅,飞翔在暴风雨的海上。

尽管今天,中国正乘着经济迅猛发展之风全面提高,赫然立于世界之林,台海问题作为金门之战的病根,依旧困扰着千千万华夏儿女之心。金门之战没被极力宣传,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胜利往往有一百个父亲,失败却永远像个孤儿。吃了败仗总是不光彩的,甚至含有那么些屈辱的韵味。我们习惯了对胜利的大张旗鼓,浓妆重彩,而面对惨败时轻描淡写,尽量稀少的提及,藏着掖着,而后慢慢忘记。这,就是逃避,活生生的不敢面对现实。时光虽不能倒流,历史却可以重演。选择对历史的遗忘,就是背叛。金门之战作为我军登陆与反登陆作战的一段血与痛的历史,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的。

历史把金门之战惨败的原因,归结为指挥层的轻敌和指挥不当。

这一点,毋庸置疑。当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贸然把用来到金门执政的办公桌、到金门庆功的猪肉、到金门花销的人民币抬上战船时,当M9A1火箭筒前筒被安放在甲船后筒在乙船火箭弹却在丙船时,金门之战就注定是个悲剧。摸不清敌情,准备尚未充分,贸然出兵,纵是滚滚二十载的硝烟中历练出的铁军又如何,这与送将士入虎口有何异。今天,我们用惨败来形容这次进攻,可当时,是我军九千余民满腔热血壮志未酬的将士在用生命来诠释啊。当脑海里面对着那些为祖国上刀山下火海的英烈时,看着那些白发飘零,老泪纵横的老兵时,你才会知道,所有的泪水、检讨、悔恨都那么飘渺徒劳,不着边际。九千多的亡灵,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来祭奠么!我们常说要警钟长鸣。我想钟声源于失败,更该来自成功。共产党从无一地而夺天下,从星星之火到解救万民,旗下的十兵团从平山东,扫淮海,到跨长江,克福州,战无不胜。最终还是为战果所麻痹,被胜利冲昏头脑而轻敌,落下这段惨烈的篇章。“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倘若当时指挥层当时多些谨慎,做到举轻若重,高瞻远瞩,又怎会酿造这等悲剧。可历史从来不相信如果。就这一点,是值得引起所有身处于决策层、为子弟兵守安全、为人民谋福利、为共和国争未来的执行者们关注的。

每每提及金门,内心难以自抑地生痛,为那场战役的结局,更为所有英烈不在跳动的心。可一次次地想起金门,又一次次地为之震撼,为英烈的忠贞,为军人的天职。

当登岛部队残部后方补给断绝,节节失利退守古宁台时,千余名

将士死守北山洋楼,哪怕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也要血拼到最后;哪怕战死异乡,也绝不后缩。这种置生死与度外、有敌无我的英雄气概,足以让天地为之惊,鬼神为之泣。

当孙云秀受命带着自己近一个营的兵力对金门进行增援时,将士们明知一去必不返,依旧义气凛然。留下背包,写下家乡亲人的地址,尽可能多的带手榴弹毅然登岛,“将军有必死之心,战士无生还之念”,为攻陷金门抛洒热血。任何一个生命体意识到前方的威胁可能波及自己的安危时,尚且会出于本能予以避让。可他们,在使命面前,在命令面前只会“鲁莽前行”,这不是气节,不是天职,又能是什么!

“他们死了,他们败了,他们仍然是我军的旗帜和军魂!” 今不同于往,不仅是我们的作战方式,战略思维,更是我们所面临的安全形势。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加速向东方转移,亚太地区正慢慢成为全球战略角逐的焦点。美国为强化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控制、维持世界霸主地位,高调介入地区热点问题,致使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加。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纷纷制定和实施具有扩张性的海洋战略,不断在钓鱼岛、南海等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问题上挑起事端。台海局势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才能有效应对这一系列的安全威胁。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懂得从过去的实战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作为每一名军人,我们更应该从英烈们那里,学习他们的英勇和大义,去懂得军人的天职,不断增强使命感。

今天,我们还只是穿着军装的学子。我们是学子,就应扎扎实实

地打牢文化知识的根基,丰满自己的翅翼,为明天的战斗作下铺陈;我们穿着军装,就必须坚决贯彻习主席一系列决策指示,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在向着国防建设的方向,一路打下去。用一颗虔诚的心,一份为祖国利益勇往直前的冲劲,去告慰所有的英烈们,去诠释我们无悔的青春。它们都应当——不朽!

第15篇:珍宝岛战役观后感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今天在课堂上观看了20世纪中苏边界问题之珍珠岛战役,看完之后,我认为对了解当时中苏和中美的关系有重大的帮助。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人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地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自六十年代初期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中苏边界开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后,苏联不断对中国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 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当时在两国发生冲突的珍宝岛地区,双方兵力相差不多,然而中国军队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工兵,既无坦克、装甲车也无空军支援;苏军步兵则全部摩托化,不仅有占优势的炮兵,还有大量坦克、装甲车及空军飞机和直升机可直接用于支援作战,因而在技术装备、火力上居于绝对优势。尽管中国方面的军力在边境冲突地区处于劣势,但是中共中央、毛泽东进行边防斗争的决心却坚定不移。当时“九大”即将召开,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全国开展了声讨“苏修”入侵的群众性示威活动,参加者据当时宣称有1.5亿人以上。中苏边境、中蒙边界附近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和民兵,也进入了战备状态。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珍珠岛战役正式打响。在此战役中,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7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但是我军英勇抗敌不怕牺牲,一次次的抵抗住了苏军的进攻,并击毙苏军边防部队总队长,还缴获了苏军的T62型坦克,现停放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珍宝岛战斗的结果使苏联方面相当震惊,对中国常规力量的实力也有了新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苏联的战争企图。1969年9月,在首都机场,周恩来总理同从河内参加胡志明葬礼后回国途经北京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进行了坦率的谈话。其后,中苏边境谈判在北京举行后,中苏边境冲突开始和缓。

在国防建设上,珍宝岛战斗也产生了诸多影响。且不说随后开始的规模巨大的战备工作,单就装备上讲,由于在珍宝岛之战中,当时我军装备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如75毫米无后坐力炮、85毫米加农炮和56式火箭筒等,都无法有效地击穿T-62的正面装甲,这刺激了中国坦克和反坦克技术的大发展,我军开始进行重点进行打坦克的训练,军工部门则组织了大规模的反坦克武器会战,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69式火箭筒、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等一系列应急装备首先投产,其后一直到80年代。红箭-73反坦克导弹、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等都能够有效对付苏军T-72坦克,基本解决了当时的战备需要,并使我国的反坦克装备和技术储备至今仍居于世界前列。

其次,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既是两国领导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伟大杰作,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珍宝岛事件在中美关系缓和和进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当时中美双方由于长期的对立和偏见,彼此抱有极大的戒心,美国方面还一度认为中国在边界冲突中是比苏联更具有军事冒险主义色彩

的危险国家,在决定对中苏矛盾加以利用的时候,他们当时最关心的是怎样利用这场危机,迫使苏联在一系列关乎美国利益的问题上做出美国所希望的让步,只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管是支持苏联攻击中国,还是力挺中国抗衡苏联,都在考虑的范围当中。结果,事态的发展使他们看到,偏向中国更有利于达到上述目的,这才在短时间内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更有利于缓和两国紧张关系的措施。这些措施鼓励了中国决策层内部主张利用美苏矛盾,实行联美制苏的意见。总之,中美关系的缓和,既是两国领导人为适应形势法杖的需要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伟大杰作,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批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5年2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表决批准该协议。根据该协议,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更使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顽强的精神。

第16篇:台儿庄战役观后感

台儿庄战役观后感

周恩来同志当时评价说:“这次胜利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说明了日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日军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均受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而且还在平型关地区遭受了八路军歼灭1000多人的败迹,但总的说进攻是顺利的。这次台儿庄战役,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一部却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败退,溃逃时重武器、军用物资和士兵的尸体大量遗弃在战场上。这是日军一次战役进攻中的败退。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在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在军事上取得了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胜利,达到了消耗日军兵力的目的。这些都是有利于抗战持久战的总方针实现的。当然,战役本身对中日战争的全局并不起多大的战略作战,因此对台儿庄战役在军事上的意义,不宜评价过高。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赞扬此战胜利的评论。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

第17篇:致敬最可爱的人 《上甘岭》观后感

致敬最可爱的人

----电影《上甘岭》观后感 为迎接建党97周年,我局举办了“党在我心中 永远跟党走---致敬红色经典”系列活动。区局组织观看了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上甘岭》,该片主要讲的是中共某团八连接手七连用生命死守下来的阵地,从表面争夺领地到转入坑道战再到全军配合展开全面反攻的故事,影片中传递出的那些不畏艰难、团结互助、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感动了我。

黑白的图片,高亢的战歌,带我们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谁没有年轻的生命?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战场上,我们的英雄,却用他们年轻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了战争的胜利。当初七连指导员将上甘岭阵地交到八连长手中时说:“这块阵地,长500英尺,宽不到300英尺,现在一寸不失,我将它交给你们了。”影片最后,八连连长将阵地交到上一级手中时说:“这块阵地,长500公尺,宽不到300公尺,现在一寸不少的,我将它交给你们了。”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景出现,充分表面了志愿军死守阵地,永不退缩,坚决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的决心。可是,在这看似光荣完成任务的背后,志愿军付出的惨重代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七连当时是连长在战争中牺牲,交接阵地时只有一名眼睛受伤的指导员;八连当时加上女卫生员与连长自己,全军剩下的只有9人。他们用累累白骨迫使美国人再一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今天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祖辈打江山的艰难我们已无法亲自体会,但《上甘岭》中全体战士的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依旧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上甘岭》中战士怀有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在不断感染着我们大家。我们在新时代中去观看《上甘岭》,不仅是为了去缅怀那场残酷的战争本身,更为了去学习它体现出来的“上甘岭”精神,用那些精神来鞭策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让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18篇:《陆房战役》观后感(材料)

《陆房战役》观后感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4月21日,中心小学全体教师乘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起观看了《陆房战役》的纪录片。看了影片后,感受着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重温了六十多年前那段历史。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这片热土浴血奋战,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我们也经受了一次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

1939年4月,我泰西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威胁着日军控制的津浦铁路和战略要地济南,成为日军一块心病。5月初,日军第12集团军调集日伪军8000余人,坦克、汽车100余辆,火炮100余门,由集团军司令官尾高龟藏指挥,分9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企图寻歼八路军第115师主力。

5月9日夜,除山东纵队第6支队由于地形熟悉顺利突围外,第115师师部及第686团、津浦支队和中共鲁西区委、泰西地委共3000余人未能突出包围,被重重围困在泰山西麓、肥城县的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山区。陆房地区是一块有10余个村庄的小盆地,周围有小山便于防守。第115师代师长陈光沉着地分析敌情后,决定部队以陆房为中心,依托周围小山组成环形防御,坚决固守,坚持到天黑后寻机突围。

5月11日拂晓,日伪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陆房发起全线进攻。防守岈山阵地的第1营第2连,坚决打退了敌军多次冲锋。中午,日军改变战法,由轮番攻击改为集团冲锋。敌集中所有火炮,在山脚下向山上急速发射,随后便成群结队地向山顶冲来。八路军待敌人冲近后,才突然向敌猛烈开火,并不时发起反冲击,予敌以重大杀伤。与此同时,其他阵地上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第2营在各个阵地上英勇抗击日军进攻,连续打退敌军4次猛烈的进攻,毙伤敌军100余人。到下午,各部队都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黄昏,日伪军停止攻击,收缩兵力,包围监视,企图在翌日天亮后再向八路军发起进攻。第115师首长决定,乘敌夜间收缩兵力之机,实施夜间突围。22时许,各部队开始收拢,随即开始秘密突围。12日上午,日伪军以炮火掩护步兵攻入陆房村时,才发现八路军早已全部转移。

陆房战斗,是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末期,我八路军主力部队初到山东后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性的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这次战斗,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日军,粉碎了日军合围的阴谋,而且保卫了我抗日武装的精华115师及当地党政机关、干部。更为重要的是,此举赢得了我八路军主力进入山东的合法地位。时任抗战统帅的蒋介石为陆房战斗的胜利发出了“殊堪嘉慰”的贺电,事实上承认了我军主力进入山东的合法地位。因为当时115师进入山东,本属“先斩后奏”。与此同时,陆房一战,为建立、巩固和扩大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伯承同志在《我们在太行山上》一文中指出:“1938年12月以后,115师东进。在冀鲁豫地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1939年5月的陆房战斗中毙伤日寇1300余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迅速发展起来。”

此次战斗,八路军第115师等部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胜利地突出敌之重重包围。

陆房战斗的伟大胜利,不仅促进了肥城各项工作的发展,而且为巩固发展我泰肥山区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结束后,内心依然不能平静,思想受到了深刻洗礼和教育。影片再现了八十多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斗,英雄先烈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通过此次教育活动,教师们都接受了一次爱国教育的洗礼,看到了我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斗的革命史诗,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牢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切实开展此次教育实践活动。

第19篇:《金门战役检讨》观后感

观后感

一班 徐景林

《金门战役检讨》这部片子不仅形象、生动地还原了金门战役的作战历程,更通过战争亲历者以及他们亲属的口述使我们更加深入、完整地了解了这段历史。影片中对这段历史是这样回顾的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十四天,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和二十九军下属三个团共九千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发起金门战役。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失败的战例。我军历史上虽有湘江之战、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皖南事变等惨重损失,但均非全军覆灭。1949年以前,我军驰骋陆地,敌强时,我避而歼之;敌弱时,我聚而歼之。1949年我军开始下海进攻岛屿,乃全新课题,海岛作战,胜则全胜,败则全没,这一作战特点直至今日仍颠扑不破。本片的目的不简单是对这段历史的简单回顾,精髓在于分析此次战役失败的原因,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以史为鉴,使我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习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平时也能指导我们工作。

通过此片我们可以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民情陌生难得支援、多次无视胡琏兵团登陆、我军无统一指挥等,但我认为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海战经验的不足和轻敌。当时敌我态势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入闽,以排山倒海之势南推,十兵团司令员叶飞,福建南安人,出生于菲律宾,善战,多谋,常胜。解放战争以来,十兵团平

山东,扫淮海,跨长江,克福州,战无不胜。1949年10月17日解放厦门,金门顿成一座孤岛,岛上守军为李良荣的二十二兵团,约两万人,十兵团十万大军隔海虎视。正是由于轻敌才使叶飞存在侥幸心理,使‘小叶挺’的判断力失常了,导致多次无视胡琏兵团登陆。其次是全军将士,主帅的态度是全军将士的睛雨表,叶飞如此,进攻金门的总指挥员肖锋更是如此,具体体现在部队编排、战前准备工作,以及作战方案上。轻敌不仅体现在轻视我军对作战的态度上的轻视,更体现在低估了蒋介石固守金门的决心。海岛作战,守方处孤岛,临绝地,惟有死战求生,别无他途,金门之战正是如此,李良荣破釜沉舟,虽是屡败之师,但殊死一搏,屡败困兽亦能咬人。其次是海战经验不足方面,只是简单的想定为陆到陆的作战,而不是登陆与反登陆作战行动,我军素来是强大的陆军,就美国也在陆军上吃了不少苦头,但登陆与反登陆作战的战例少之又少,对海线情况,潮汐情况,岛上情况,季风情况没有做很好的研究就贸然作战,使我们的第一梯队困季风原因偏离航线,同时潮汐退后我们的船只搁浅无法返回,以致后继无援,最终全军覆没。

作为和平时期的军人更应该吸取此次战役教训,充实自己,为以后工作有重要意义。首先工作中要踏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做的工作没有对情况全面的了解就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是徒劳无功,害人害已。其次对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不论重要与否,都应保质保量的完成好,因为正是每一个细小和工作才组合成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发挥好一颗螺丝钉的作用。

第20篇:台儿庄战役观后感3000字

台儿庄战役观后感

1938年3月,嚣张的日军对台儿庄进行攻击,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共投入二个师团,3余万人,百余架飞机、坦克都未能攻下台儿庄,而我方则在战斗力上大大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歼灭一万余名日军,给予日军痛击,获得了抗战一来的第一场巨大的胜利!看完整部纪录片,我想谈谈我对中国军队能够胜利的原因。

1937年,整个中国都笼罩在国破家亡的气氛当中,7月29号北京被攻破,11月12号上海被占,12月13号南京沦陷。日军很快又把矛头指向南北要到徐州。当时日军很快的就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由于没有遭受过很大的失败,因此十分嚣张,而中国部队则连连败退,士气十分低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部队为什么能赢得台儿庄战役呢?我觉得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是中国人民的团结,中国的抗日名族统一战线,第二是国人的不屈,国人的以死报国的决心,而第三则是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的贡献。

首先,我觉得中国人民的团结是十分重要的。暂停内战,矛头直指外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台儿庄战役,甚至中国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当时中国有很多地方军种,除了蒋介石的中央军外,还有共军,桂军,西北军甚至川军,这些军队以前都为敌人,互相争夺。而他们的军事实力又都不太强,如果没有这些军队的共同合作,我想中国很可能被日军完全占领。但是,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大家都开始一致向外,先处理外敌,再处理个人问题。

当时李宗仁手中的中央军寥寥可数,要对抗当时日军板垣征四郎和矶骨廉介亲率的2个精锐师团,七八万兵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这时候已经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也说过,处于第五战区的地方军都可归李宗仁支配。但是虽是这么说,听不听还是要看地方军统帅认不认。但是,中国人大多数人都还是有很强的爱国情怀的,都很团结。首先被叫来抵抗日军的是原东北军,统帅是东北军将领于学忠。面对气势汹汹的而来的日军主力,面对战斗力远高于自己的日军精锐,面对全军覆没的危险,于学忠一点没有犹豫,决定来打这第一仗。实际上于学忠以部队损失一半以上的人数为代价,成功的防守住了敌人强度淮河的企图,大大增强了部队的信心。

随后,让我很感动的是,当南线日军又大举进攻之时,身为桂军统帅的李宗仁没有再用其他部队,而是拿出了自己的部队,与敌人血拼,这样的做法让李宗仁很快得到了军心。然而,敌军南上进攻的企图被打消之后,又有一支敌方劲锐部队从东北方向袭来,直逼临沂。此时李宗仁手上已无可用兵,只好派遣西北军老将庞炳勋去阻击日军。根据解说的叙述,庞炳勋这个人很是狡猾,十分善于保存实力。从军阀时期到当时,经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战争,庞炳勋都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部队,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往往走为上策。听到这样的解说,我内心不禁一寒,当时的中国社会,谁有兵谁就有说话的权利,我想可能也会逃走。然而,这次是面对着外敌,庞炳勋的做法让我正真的体会到了抗日名族统一战线的意义。面对敌军精锐的猛烈袭击,庞炳勋也命令自己的部队死守阵地。仅仅几天,庞炳勋的部队就死伤过半,但是他丝毫没有退缩,直到援军赶来,守住了要地临沂。

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民的团结对外,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然而,如果没有中国军民的不屈,中国军人的奋不顾身,台儿庄战役就不会成功,中国也早就沦为了日寇的殖民地。

当时,中国的武器装备和士兵的训练程度是远远低于日军的,以当时的战斗力,中国部队要以人数7:1的优势才能与日军战平,但是台儿庄战役中大大小小的对抗,大多数都是远远低于这个比值的。但是,中国军队却能在强敌面前顽强的守住阵地,这靠的是什么?是中国人民的奋不顾身!

先说刚才提到的西北军老将庞炳勋,以他的兵力去抵抗日军精锐师团,简直是螳臂当车。经过几天拼命的防守,庞炳勋的兵力伤亡过半,而这时敌军进攻却更加猛烈。大军压境,援军未来,临沂随时都有失守的危险,而随之而来的则是自己经营一辈子的西北军的全军覆没。这时有人劝他暂时撤退,给西北军留个种子,撤到后方还有可能东山再起。然而庞炳勋仰天长笑,他说他年以过六十,一生也没有其他奢望,如果能在中国抗日历史上描上一笔,他也算没有白活。这样热血沸腾的誓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服的见证!

说到以死报国,不得不提台儿庄那57名铁血勇士了。每当我想起这57名勇士,我便热血沸腾,压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当时在台儿庄与敌军正面作战的是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而敌方则是日军精锐矶骨师团。这场战争十分惨烈,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在台儿庄阵地上,每天都会落下敌军的六七千发炮弹。城门被攻破了,就退回来打巷战,巷子被占了,晚上再打回来,这样来来回回。终于,孙连仲扛不住了,部队剩余寥寥无几,苦苦哀求李宗仁让他暂时撤退。然而李宗仁深知台儿庄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台儿庄失守则徐州就危在旦夕。反之,不但没有让孙连仲撤退,还要他组织兵力进行夜袭,以配合第二天汤恩伯部队的围歼。这时孙连仲真的没兵可用了,而且知道以几十个人组成的敢死队夜袭日军一个师团占领的阵地无疑是步向地狱。于是孙连仲只好悬赏十万大洋,组成敢死队57人。如果你想敢死队成员是看中了那十万大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看钱眼开的家伙是毫无斗志的,是贪生怕死的,即使组成了这样一只看钱眼开队伍,也会没有一点杀伤力,炮弹一来就四处逃窜。这57个人,面对即将踏去的地狱,想的是什么呢?或许有人想着自己被日本鬼子杀害的亲人,想要去报仇雪恨;或许有人正在为祖国山河破碎而痛心,要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或许有人正看着战场上死去的战友,心中正燃着熊熊烈火。无论他们内心想着什么,无不有以死报国的决心,无不有浴血奋战的勇气!这支敢死队是个奇迹,他们以57人的小队,面对对方一个精锐师团,毫不畏惧,竟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夺回了台儿庄四分之三的阵地,打得日军扔下尸体仓皇逃窜,为台儿庄战役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敢死队这不畏牺牲的精神将永远铭记我们心中,他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折的象征。

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地还是那身穿破衣却斗志昂扬的川军子弟们。在当时的众多军队中,川军的装备配备和战斗力都是最低的,很多战区的指挥官都不肯收纳川军。然而,在第五战区,李宗仁却义无反顾的收下了这支队伍,交给了他们坚守藤县的任务,并要求他们死守藤县。但是,当时川军只有两个师,而且装备极差,主要装备都是土枪,面对日军的精锐师团,无疑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然而,这支弱队表现得却比一支精锐部队还更英勇。没有接受到撤退的命令,绝不离开战场半步,坚决死守藤县。然而我川军血肉之躯又怎能挡得住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呢?很快,川军部队便伤亡殆尽。但是,消灭外敌又何不痛快?师长王铭章带头突入敌阵,与敌人肉搏。终于,藤县的枪声逐渐平息,留下的只有被鲜血染红的大地,为112师逝去的同胞们祈祷。川军子弟军队纪律差,训练差,但是爱国情怀和勇气却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军队。112师是四川人的骄傲,更是国人的骄傲!

有团结有勇气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头脑,同样也打不了胜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不得不得益于总司令李宗仁的个人才能。

首先,李宗仁善于团结杂牌军。当时,李宗仁拥有的桂军和中央军的总人数可谓少之又少,而第五战区的主要部队都是一些杂牌军,比如东北军,西北军,川军。而这些军队以前都不是蒋介石的部下,甚至与蒋介石有过交战,可以说很多人都可能不会接受李宗仁的命令。然而,李宗仁不但让这些杂牌军接受了自己的命令,而且还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受他指挥,可见其这方面能力的突出。首先他想到了背负罪名的于学忠,让他去打第一仗,不会遭到他的拒绝。然后他又用了自己的子弟兵,向各方首领展示了自己是以抗日为主要目的的。于是,各路地方军便陆续接受了李宗仁的指挥,为最后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然后,李宗仁有着对战争格局清晰的认识,善于把握战机。日军分三路进攻徐州,首先是南线敌军被阻挡在淮河以南,然后东线敌军也被阻挡在临沂。这时,唯独北线日军还在快速南下,而且受到的阻挡很小,很是嚣张。这时,李宗仁很快便抓住了战机,他命令汤恩伯部队假装阻击之后就退往山区。骄傲的日军必定会继续南下,孤军深入,进攻台儿庄。此时台儿庄部队便从正面突击,汤恩伯部队则从后翼袭击,歼灭敌人。实际上,正是李宗仁的这个战术,才让中国军队赢得了这场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的胜利!

台儿庄战争的胜利,是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的结晶,是国人不屈,国人的以死报国的决心的见证。是中国人民的团结,中国的抗日名族统一战线的必然产物。

《上甘岭战役观后感.doc》
上甘岭战役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