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

2022-05-11 来源:观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观书有感二首

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方塘一鉴开 【其一】观书有感二首

此日中流自在行。向来枉费推移力艨艟巨舰一毛轻。

昨夜江边春水生【其二】

推荐第2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 的重要性.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观书有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五步法吗? 3.首先,我们来知诗人,【出示朱熹图片】这就是朱熹, 你对朱熹了解多少? 4.接下来,谁能把诗题解释一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这节课只要同学们认真读,用心思考,积极发言,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大。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古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任务,初步自学这首诗.【任务一】

1)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画面.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诵读,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1).检查诵读

(1) 同学们,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 \"徘 徊\" ,再指名读】

(2)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3)这首古诗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4)小结:同学们,基本上做到读通读顺,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相信大家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2).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方塘就是指?多大的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 \"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 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 ,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 ,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什么意思?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意思?这里也包含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景色,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女生齐读— —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3).品读三四句.(1)诗人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作出回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 (2) “渠”这里是指什么?现在生活中指什么?这就是古今意的不同。

(3) \"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 ,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 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 (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4)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 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5)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6)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4).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1.【任务二】

这首诗全写的是池塘中的水,可是题目却用了《观书有感》,这是为什么呢? 2.小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 3.交流结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 __________.板书: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 读书汲取 4.诗人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指导朗读。【指名读(2 人)——齐读】

四.拓展新知.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

2.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说理诗《泛舟》,【出示古诗】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3.诗人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变得心智聪明,就必须多读书!) 五.【出示名言】的确,只有读书才会使人进步,请同学们齐读名言,作为这节课的结束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六.作业布置:

搜集朱熹的《春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方塘

清澈透明 ← 源头活水 (写景) 想

心智

更加聪明 ← 不断读书 (喻理)

2、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会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性。

师:读了关于诗人的介绍,能帮我回答问题了吗?

生举手欲答,师:再想想好吗?

三、解诗题

诗句的意思也理解了,那么,我们这首《观塘有感》也学完了(师强调“观塘有感” ),“观书有感”

师:可是我们刚才一直在欣赏诗中描绘的方塘美景呀!这诗中可一个书字也没有,怎么能叫“观书有感”呢?

理解:观书:读书,也就是作者读书之后的感想。 这方塘美景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

四、明诗理

1.看图,猜想读书与方塘的关系。 记得刚才介绍作者时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2.引导理解:出示: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 ,清澈的湖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正如 。 “天光云影”好比 。

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正如 。

“源头”好比 ,“活水”好比 。

再读这一首诗,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你来评一评这一首诗,写得怎么样?

(从修辞、写景、寓理等方面来说,学习写作。)

诗人把自己读书之后的感受融入到方塘美景之中,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景色描写之中,不得不让人称奇(佩服。拍案叫绝)。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源头”“活水”,及问号。)

五、拓展延伸(课堂练习)

1.作为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让自己的半亩方塘时时注入知识的活水,知识的清泉,才能时时处处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灵活,你能举例说说吗?

由此可见,这句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虽历久,却弥新,请看这样一则报道: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2.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倦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

3.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七、布置作业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古诗、名言警句?搜集整理一下,然后小组为单位办手抄报。

推荐第3篇:观书有感

最近刚刚买了安妮的新书《清醒记》,在最短的时间把它看完,并且内心有许多触动。我不知道自己内心是否也有阴暗的地带,因为众人眼中的安妮就是如此,灵魂里隐喻着颓废的美丽和不自知的惊动。而她的文字,在我看来,仿佛是从自己的血液流涌出来一般。带着原始的鲁莽。灵魂相通的语言,如利箭一般。在心里横冲直撞。觉着自己的心痛。

日此文来

源于xiexiebang.com一页页的大概就这么过去了。付出却未曾知道结果。不能求得别人的明了。也不得语言去表达。唯留沉静的心。像水一般静静流淌。没有回声。

时有浮澡,时有放纵。一样可以有清醒的内心。知道自己的无助和茫然,但仍是无能为力。

企求用什么样的语言。让你了解.不管是亲情,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情,或是友情。我无法告诉你那些深隐于内心的情感。我心有感动。却只对你保持沉默。记得那一句话,一直记得,让自己无时无刻的明白苍凉的远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漂流是生命的本质。我们从这里流浪到那里,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然后在日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里麻木不仁了。不懂过往,不懂珍惜。不懂离别。

我常常对自己说。如果不能拥抱。那么选择等待。可是却在害怕,也许有一天,我们都再也回不去了。

对日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产生怀疑,不知道它的真实意义何在。是否它仅仅只是一声无始无终的流浪。记起曾经路过的人,我们曾那么接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那么真切的相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而现在却只身天涯。

不相信永远,因为不确定是否有明天的存在,生命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未知。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带来不安全感。所以生命里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充诉企求。渴

听陈奕迅的《十年》,这个男人是人群中如此普通的一个。也没有异于别人的优美噪音,但他却在这般平淡的情感里拥有了他的独特气息。他独自喃喃的唱,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的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沦为朋友。

我只是被这最后一句振动。情人最后沦为朋友。这种结局,似是有无尽的伤感。却又发觉自己对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无力。

我仿佛听到记忆中的曼桢在《十八春》里幽幽的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失去了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再也无法拥抱。连双手都是这么寂寞。

安妮说。即使在深切的热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里,我们仍是绝望。

也许因为那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已是过往。或者是痛得彻底。无法拥抱对方的灵魂。也许存在过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表像,但是我们的灵魂离得这么远,这么远。即使你说的话。刚刚还在耳边响起。

习惯冷漠,不轻易接近,不轻易付出。她说伤痛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最惨痛的伤总是难以拿来视人。只能找个无人的角落躲起来。

喜欢沉静的男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因为他的沉静只是因为他在思考。思考总是让一个人的内心丰盈。心思温柔。心中才会有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流溢,才会值得被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

可是又他不能一味沉默,虽然有时候沉默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他得学会让人踏实。待人温和。最重要的是。他要确定,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等待更加不易。所以他要懂得珍惜和善待。

害怕一个男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对感情的一味沉默。他不透露自己的喜好厌恶,也不告知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存在与否。更无从确定他下一刻的方向。他的沉默只能证明他思绪复繁或周旋。情感的无疾而终。

他是一个流浪中的男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也许他可以将一些琐碎对你公布。可是他不提及感情。他不说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你。不要求你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他。他只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最轻松的位置。随意来去。如风,他也许自喻为萧洒。实则是一种巨大的无情。因为不想有束缚。却希望被关注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护。他也许会带你到山花烂漫处。却不是为一个人。可能是因为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里面有太多的索求,所以不自由。而他却是一个自由至上主义者。

我从不对遇见的人加以太多的评价。但是我相信自己的感觉。只需要几分钟的相处便知道那个人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那一类。不喜欢同陌生人交谈。即使只是在网络。因为陌生加深了不信任感。不能彼此交付灵魂。语言失却情感依附。所以我不相信一见钟情。在我生命里只会产生日久生情。也许自己是一个吝啬情感的人。不容易付出。如若付出。便希望自己能够坚持。

也许想要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一直都只是彼岸的花朵。不可触及,只有盛开着想像的美丽眩目。

关于生命。

曾经学张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玲写《我的天才梦》,张说,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蚤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

我写的却是。生命是一场繁花的梦,这梦

因为空灵和眇然,有无限期盼。才觉美好的神圣。而梦的尽头,是否柳暗花明,我们唯有静默以待。

推荐第4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一、这首诗歌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包孕性,请阐述其中的含义。

【考点】考查解读诗句含义,准确概括诗句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

【解析】①包含上山过程所历艰辛,因此把下岭看得容易、轻松;②“下岭便无难”的判断是错误的;③“莫言”二字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

【误区提醒】此句“莫言”二字极易被忽视,“下岭便无难”正是从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中得到的心理上的对比结果,而这种心理常常是错误的;“莫言”的对象则是诗人由自己而进一步推及他人。若不注意细致考察,则很可能答案不着边际,或遗漏得分点。

二、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

【误区提醒】答题时很可能遗漏对注释项的关顾。谁赚得行人空喜欢?行人谓谁?看了注释①自会清楚,其实诗歌叙述的正是诗人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自己被自己的想象骗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仅限于书写个人感受,而由己及人,赋予“行人”以更广泛的指代义。

三、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除悬念后,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你赞同哪种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第二种。“行人”为何“错喜欢”?因为“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三四两句正是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

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但历尽上山艰难的行人登上最高峰后,往往因兴奋喜悦而一心只顾享受下岭的坦易轻快,忘记了前面还有一系列山岭需要跨越,因此,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这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路程照样要遇到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放”一“拦”的重复中透露出来了。诗人真切表达了自己的这种种感受,如实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的思考,却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

【误区提醒】格律诗讲究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诗人的所要表达的主旨常在末句才显露出来,故理解作者情感、观点通常要抓住尾句体悟。“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总收,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一场空欢喜后,而彻悟的喜悦之情;前句的“赚”字也明显带有一种自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正与之照应。

四、这首诗文字平白浅易、通俗生动,但意趣丰富,它所描绘的现象,所抒写的体验,具有某种典型性,容易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唤起类似的体验,从而引发某些思索,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考点】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旨趣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人们往往对最艰巨的行程比较有思想准备,而对走过这段行程后还会出现的艰难缺乏思想准备;只知道人们习知的艰难,而不懂得人们常常忽略的另一种艰难;这首诗似乎可以引起这些方面的思索。

【误区提醒】本题着重考查对诗歌旨趣的赏鉴和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析,题干说“容易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唤起类似的体验,从而引发某些思索,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重在阐述引发的“思索”和“联想与启示”,不可简单的叙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和“类似的体验”。

【主旨】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骄傲。

【名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浣溪沙》(晏殊)

思考:

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2、上阙写了什么?下阙又写了什么?

上阙怀旧,感伤年华易逝;下阙惜春,悼念春光难留。

3、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

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

4、文章脉络梳理:

一曲新词酒一杯 富贵闲适的生活去年天气旧亭台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 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 悼惜的情感

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小园香径独徘徊 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5、本词的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泊秦淮

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写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的地方。“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开启下文,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可见,这七个字承上起下,结构全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思维训练:

《夜雨寄北》

(1)、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_______;[话]:_________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3、老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思维训练题。

4、四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亦可选派1~2个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1)、李商隐 ;(2)、①何时能够 ②再 回叙;

(3)、(略);(4)、D;(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推荐第5篇:观书有感

一、《放言》(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戒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二、《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三、《过沙头》(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四、《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阅读并鉴赏这类诗歌,有助于提升对事理的认识,同时增强议论文写作的思辩色彩。

六、《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借助方塘,形像的抒写自己钻研书卷的体会。半亩方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这首诗讲的是学习要注意方法,防止思想僵化,只有不断地汲取营养,获取新的知识,就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这首诗形象新颖,情趣盎然,因为富于启发而历久弥新。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

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其实,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全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精警简括,逸趣横生,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八、《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浮云遮望眼”,结合当时的现实,可以理解为暗指那些阻挠变法革新的顽固分子。诗人登高抒怀,含蓄而又坚定的表现了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险,锐意革新的远大抱负。本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荀子《劝学》中也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来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还真有优势。在学习中,如果你比别人站得高,当然也就会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绝不像爬上山顶,登上楼顶那样容易。你的知识积淀要比别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别人好,你的头脑要比别人灵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别人锐利,你看问题的角度才能比别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别人深刻。

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登高远眺之作。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寥寥十个字,却将天地山河的万千气象收拢于笔端,缩龙成寸,快人胸襟。结尾两句写当前实感,眼界更阔,立足更远,不仅表达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而且注入了诗人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热力和激情。这首诗气势宏大,意境高远,言论与形象相得益彰,哲理与诗情完美统一,真正达到了情、景、理水乳交融。

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人抓住古原草的特性,用野草每年春荣秋枯来说明这样一个哲理:毁灭生命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更胜过毁灭生命的力量。全诗借景写情,刻画形象生动感人,蕴含深刻,不愧为千古绝唱。

十一、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写蝉以清露为食,择梧桐而居,是表现其心地纯净,立身高洁;写蝉居高声远,是表现其清华隽朗,高标逸韵。诗人以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这样一个真理: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这首诗寄哲理于咏物之中,读来耐人寻味。

十二、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人借景物抒发情怀,开朗达观,表现出愈挫愈坚,积极进取的精神,揭示了新陈代谢之理。这首诗诗情跌宕,寓意深远,沉郁的意境中又显出豪迈之风。

十三、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不肯服输,于是诗人放下笔,细细评判,诗人认为梅雪均佳,各具所长。不仅梅雪如此,每一种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也是如此。这首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卢梅坡还有一首同题《雪梅》诗,也是出类拔萃的咏梅之作: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十四、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荷塘初夏的优美图画:泉水悄无声响的细细穿流,倒影在水里的树荫一片晴柔;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细角,一只敏锐的蜻蜓就发现了,早早立在它的上头。这首诗很有情趣,卓立小荷上的眼光敏锐的蜻蜓,就像特写镜头一样,为全诗点上了眼睛。小诗富含哲理,启发人们应该敏锐的发现新生事物。

十五、朱熹的《观书有感》其实是两首,其二为:“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试想,往日因江水枯竭而使艨艟巨舰搁浅时,任凭多少人费力推移,巨舰纹丝不动,然而只待春水涌来,巨舰便在一江春水中自由自在地航行。任何事物倘若违背客观规律,全凭主观意志,一味盲动横行,是没有好结局的;只有顺应了客观规律,才能获得自在而理想的结果。回想一下多年来违背客观规律做的如“大跃进”“土法炼钢”等一件又一件傻事蠢事,对照朱熹的这首小诗,不也能省悟出点道理吗?

十六、朱熹另一首《春日》:“胜日寻常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字极浅显明白,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和煦的春风仿佛扑面而来,明媚的春光映入眼帘,春天的气息令人陶醉,使人身临其境根本不觉得诗人在说理,而道理已经悄悄沁入你的心脾。这是真正的艺术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

十七、朱熹还有一首《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但是今早试卷帘子往外一看,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再大总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曙光,风光美好的大地永远长存。诗人朱熹当时正受朝中权贵打击,身处逆境,但仍能以平常之心,冷眼面对现实,坚持自己的信念,充满乐观的精神。这首小诗对一切正在逆境中苦苦挣扎、奋斗的人们都是一种温馨的鼓励和慰藉。

推荐第6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1、抽生背诵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2、回顾上节课的教学过程,小结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释诗意、明诗理。这节课我们就按这么几个步骤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朱熹的《观书有感》。(板题读中探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出示朱熹名言,感受诗人的学习思想。

读读这些句子,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很亲切?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宋 朱熹

活到老,学到老。 ──宋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 朱熹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宋 朱熹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宋 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宋 朱熹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宋 朱熹

课件再出示诗人名字,师: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关于朱熹,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出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二)解诗题

理解:观书:读书,也就是作者读书之后的感想。

(三)释诗意

1、出示:

自学要求:

(1)、三次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为”“活水”,并说说诗句的意思,可以小组合作。

2、交流自学情况

(1)抽生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指读)

(2)理解

一、二句诗意

学生先讲解: “鉴”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生说,(半亩方塘就像一面被打的镜子,清澈明净。)补充。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

诗中指谁在那儿来回地走?

(天光和云影一起在水中来回地走,或者说他们在散步。

在这明净的镜子中映着天光和白云的倒影,他们正在一起散步。)

整体感受,齐读这俩句。

(3)引导学生理解

三、四句诗意

学生讲解,师适当补充。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含义。

配乐读

3、背诵这首诗。

(四)明诗理

诗句的意思也理解了,整首诗没有提到一点和读书有关的,我看这首诗叫《观塘有感》好了。你觉得呢?(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究竟这方塘美景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

1、看图,猜想读书与方塘的关系。

记得刚才介绍作者时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2、引导理解:出示: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清澈的湖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正如。

“天光云影”好比。

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正如

“源头”好比,“活水”好比 。

再读这一首诗,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你来评一评这一首诗,写得怎么样?

(从修辞、写景、寓理等方面来说,学习写作。)

诗人把自己读书之后的感受融入到方塘美景之中,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景色描写之中,不得不让人称奇(佩服。拍案叫绝)。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源头”“活水”,及问号。

五、拓展延伸

1、作为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让自己的半亩方塘时时注入知识的活水,知识的清泉,才能时时处处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灵活,你能举例说说吗?

由此可见,这句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虽历久,却弥新,请看这样一则报道: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2、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3.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清澈透明←源头活水(写景)

人的心智:更加聪明←读书汲取(喻理)

探究式:强调学生自行探究为主,教师从旁点拨,起到引路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造成问题态势,但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的问题转,而是教师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具有渐进探索的特点。

《读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是写作者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譬,将人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以方塘作譬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从景悟出“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学生会的学生讲。对于词句、修辞的理解,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理解,所以教师不需要多费口舌。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做老师,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讲出来,并通过其他同学的质疑来完善“老师”的讲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作一引导和点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二、巧妙突破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我选取了报道中的一段文字,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选取了一些说理诗,供学生课后阅读,积累,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走下讲台,心中有很多感慨,特别惊讶于孩子们的表现,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时刻往自己的这半亩方塘中注入知识的清泉, 是不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那一杯水的。

一、只有更透彻地钻研理解教材,才能恰当地处理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抓住学生的疑惑点,引导,疏通,从而启迪思维,培养能力。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徘徊”这个词语的理解:为什么是来回地动,云在空中怎么会来回地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问题。但我马上想到,这是暗示了水面在动,水流的注入使水面来回晃动。通过读诗

句,引导,学生马上联系后两句就体会出来了。试想,如果连教师都理解不清,又怎能引导学生去感悟呢?

二、缺乏整体体验后的读。本诗设计了三读:一读通,二读景,三读理。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匆忙之中没有进行第三读,这应该补上。因为读出理,才是这首诗的学习重点,要读得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讲这课后最深的感受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并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知识的关键处,才能引导孩子们深入浅出地在语文课堂的乐园里愉快地学习。

推荐第7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1.追忆那时光

到大学已经将近一年了,很快就会被戴上学长的冕冠。

自己感觉还是那个自己„„只是已没有继续坚持那种奋斗而已的当初。当自己内心感觉到疲惫的时候,那段记忆就如狂潮般袭来,带来一份对比之下的快感。可以笑这对自己说:“相对于那时候,这点苦算什么?”

还依稀记得高中的那段记忆,同样埋头苦学的同学、长着不一样的面孔,却过着同样节拍的生活,三点一线式的单调生活、几乎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的年轻人,没有人抱怨教室的墙有多破、食堂的饭菜有多难吃、花园里没有好看的花儿,没有人在意学校里有没有穿短裙的漂亮女生、你的脸庞是否化了或浓或淡的妆儿、你无意的动听清唱是为何人?即使抱怨、在意过,也是那种个别的低调。那个没有人抱怨这模式,更没人去挣扎、反抗,因为他们都懂得只有行动能改变这一切。虽然那时就有一些学习以外的东西在作祟,很容易就被克制了,心中都只在为一件东西尽量腾出空间,那些大胆的想法都会在宿舍里被释放,然后在嘻嘻笑笑中被全歼的,或在梦里被神圣地超度。那种神秘的纯洁是一种美,每天等到灭灯的时候,幸福地合上敞开的已久的课本,看着外面早已黑头的夜晚又是一种美。如果心情不错的话,去操场走上一圈,看着难得一见的天空发上几点呆,畅一下不知合不合理的想,虽然知道明天那种枯燥的生活又会重新开始。每个人都会变身为一台台机器战士,每天都在疯狂地补充着能量,只为能在那一战取得最好的成绩。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试卷、听不完的讲解、上不完的课堂、盼不完的大学梦。 或许最快乐的时间只是在路上,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么地相对逊色。因为现身在大学的我,衡量不出高考和未来的重量孰重?孰轻?

2.书和现实

记得读过一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描述了一个玩转大学生活的绝顶高手的故事,当初是一种佩服而现在更是发自内心的敬意!

a.序言中引用著名演员周星驰的一句台词“其实,我是一名演员”

推荐第8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姜长存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哲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

2、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可谓远矣。 百学须先立志。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乎彼。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主一无适便是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盛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预习《观书有感》,理解诗意。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因此,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在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朗读、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与吟诵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并着眼课题,启发思考,回扣主题,补充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设计思路】

课堂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读朱熹的读书名言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初步学习古诗时,要求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自学,通过自学成果的检查,反馈初读成果,朗读做到字音正确、节奏鲜明。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清”,抓住重点字“鉴”和重点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感受半亩池塘的清澈明净。学习后两句诗时,引导学生体会源头活水对于池塘的重要性。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有了上面学习的铺垫,对照精心的板书设计,再加上教者富有启发性的疑问,这一难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试着读懂它们。【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读书也叫“观书”,板书。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教师预设)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学生朗读诗歌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1)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

2)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男生齐读】

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读三四句。

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3、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

3)“鉴”是个生字,指导写字,师范写,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徘徊”如何理解?做一下动作。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这两句诗重在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4、品读三四句。

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如许什么意思?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自问又自答这叫什么?诗中哪个词提示了你原因了?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3)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5)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5、小结:

1、2写景是基础,

3、4句是在

1、2写景的基础进行说理。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去,这就叫读出韵味。)

4、品读完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5、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五、作业布置。

1、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灵活机动处理,若时间宽裕,就作为课堂上补充阅读)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板书:

观书有感(说理诗)

朱熹

方塘清←源头活水

心智明←读书汲取

推荐第9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吴玉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出示朱熹名言,感受诗人的学习思想。

读读这些句子,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很亲切?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宋 朱熹

活到老,学到老。 ──宋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 朱熹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宋 朱熹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宋 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宋 朱熹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宋 朱熹

课件再出示诗人名字,师: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关于朱熹,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出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二、解诗意

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出示:

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为”“活水”,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交流自学情况

(1)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

(2)理解

一、二句诗意

学生先讲解:“鉴”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生说,(半亩方塘就像一面被打的镜子,清澈明净。)补充。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

诗中指谁在哪儿来回地走?

(天光和云影一起在水中来回地走,或者说他们在散步。

在这明净的镜子中映着天光和白云的倒影,他们正在一起散步。)

这是用拟人的方法阐述了这句诗的意思,你能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吗?

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

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

(3)引导学生理解

三、四句诗意

学生讲解,师适当补充。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说说整首诗描绘的景色。

出示方塘美景图和优美词语,激发学生的表达。

(半亩大的一方水塘,就像一面被打开镜袱的镜子,池水清澈明净,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水中,随着细波荡来荡去,风和日丽,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池水为什么会这般清澈呢?哦,原来有一股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注入池中。)

好美的景致呀!真让人喜欢。读好这首诗?配乐读

4、背诵这首诗。

三、解诗题

诗句的意思也理解了,那么,我们这首《观塘有感》也学完了(师强调“观塘有感”),“观书有感”

师:可是我们刚才一直在欣赏诗中描绘的方塘美景呀!这诗中可一个书字也没有,怎么能叫“观书有感”呢?

理解:观书:读书,也就是作者读书之后的感想。

这方塘美景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

四、明诗理

1.看图,猜想读书与方塘的关系。

记得刚才介绍作者时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2.引导理解:出示: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清澈的湖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正如。

“天光云影”好比。

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正如

“源头”好比,“活水”好比。

再读这一首诗,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你来评一评这一首诗,写得怎么样?

(从修辞、写景、寓理等方面来说,学习写作。)诗人把自己读书之后的感受融入到方塘美景之中,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景色描写之中,不得不让人称奇(佩服。拍案叫绝)。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源头”“活水”,及问号。)

五、拓展延伸

1.作为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让自己的半亩方塘时时注入知识的活水,知识的清泉,才能时时处处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灵活,你能举例说说吗?

2.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倦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3.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

观书有感

景色

说理

池水清澈

读书

推荐第10篇:观书有感说课稿

《观书有感》

说课稿

咸阳高新一中

邱 京

一、说教材: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2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这首诗既是学生学习古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读书教育的好教材,这首诗显著的特点是用暗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针对以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主中心句(诗眼),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二、说教法

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反复品味,设计学生读书、自学、质疑、教师释疑的环节。

三、说学法:本节课是一首哲理诗,其道理较为深奥。对本堂课我采用的就是现在我们实行的“五三三”的课堂模式。打破古诗死记硬

1 背、呆板只理解诗意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这节课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说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2.理解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感悟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学习古诗,无论课堂采用什么模式、方法,读,首先是第一位的。在读中悟诗情,悟道理!两个目标提纲挈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

(二)出示自学指导:

1、交流本诗作者朱熹的相关资料。

2、把诗读通,读顺。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的景象。

4.想想诗中的“半亩方塘”比喻什么?“源头活水”比喻什么?这四步是给学生一个“导航”,是通向目标的路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即使思考不够准确,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看法、想法,提出质疑。

(三) 小组学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想法。对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力争全体学生参与探讨,为“后教”环节打下基础。

(四)集体交流展示:

我设计的后教环节,完全按自学指导顺递下来。先把重点放在有层次的读上。初读——口齿清楚,字音准确;再读——读出节奏,字正腔圆。范读配乐——激发想象画面。美读——读出诗的意境。这四步层层深入,充分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诗的意境。

之后,一起探讨诗题中的“书”字,改成“塘”字,是否可以?引出难点。并设计了填空,给学生一个台阶,便于学生理解,然后及时小结,从而明白诗中的道理。进而总结: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报纸上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之后学生延伸交流 出示文章: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五)当堂训练:

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后两句诗所蕴含的道理。因此让学生进行了实践练习,以此来加深理解。并进行了课堂练习。这些都是围

3 绕目标来设计,让学生真正在一节课中掌握难点,有所收获。

我认为这堂课的设计,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读中悟理,容量大,学生即学又用,受益匪浅。

五.作业:默写古诗

六.板书:

观书有感

池水清——活水

人聪明——知识 4

第11篇:观书有感课堂实录

观书有感

教材简析:

《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讲述的是作者在读书后,产生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诗中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这首诗既富于理趣,又充满诗情,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篇。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3、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理解《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情景,并懂得其包含的哲理。

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2、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3、教者认为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同时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实践中感悟真谛,朗读中品味情感。并着眼课题,启发学生思考,注意回扣主题,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需不需要休息一下?两节课连着上有点累,情绪上也会有点紧张,这样我们先不上课,先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怎么样?上节课呢,我在下面听课见识到了咱们班同学的精彩表现,听课认真,反应迅速,接下来这个游戏是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这是一个关于手势的游戏,我说口令,看看谁的反应快。这个游戏只能用手指做出正确的姿势,不准出声,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1、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自己很棒。(你们很棒)

2、用两个手指表示一定能胜利。(都胜利了,还能做不到吗?)

3、用三个手指表示没有问题。(OK,没问题。)

4、用一只手来表示一起努力,加油。(看来同学们的反应确实很快,当然这么小儿科的游戏怎么会难倒同学们呢?) 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加油,把最棒的一面展现出来,能做到吗?现在可以上课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二、激趣渲染,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二首《观书有感》,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作者是(板书)朱熹,齐读课题,再读一遍,诗题读好了,意思谁明白?(释义:观,看的意思,观书有感顾名思义就是看书后的感受,通过诗题不难发现,这首诗与什么有关?)板书:书 (原来认真仔细的解诗课题,能让我们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关于作者朱熹你又了解多少呢?课下让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一起来交流交流。 预设

1、你了解到朱熹的生平事迹,

2、你通过查资料了解了朱熹的成就

3、了解了他的主要思想。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朱熹的资料,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朱熹,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三、初读古诗

师:朱熹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但喜欢读书,而且勤于思考,有一天,他读书累了,信步走到了一个方塘,一塘池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的思考,自己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反复诵读即便。

1、学生初读

2、教师检查词语:(字音都能读准了?老师要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3、强调:“为”的读音,“鉴”的书写:再以往的学习中,很多的同学容易写错,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出示:“鉴”字的发展演变,监—皿+金,示范写“鉴”,学生动笔写。

教师强调,注意写字姿势,写字速度,到了高年级写字时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另外,除了把字写准确、美观外,还要提高书写速度。

4、检查初读:朱熹曾说过:“”,谁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读读这首诗。(两生读,一生差,一生好)

5、读出节奏,过渡: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还只是我们学习故事的第一步,要读好古诗,还要注意他的节奏,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得感受。自己先来读一读试试。

检查:根据学生回答预设。一生读,差不多字音都读准了,节奏感还不是很明显,想不想听老师来读一读?生评价。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生再读。谁能读的更好?生读,一生评价,读出语气,注意了轻重缓急,就读出了抑扬顿挫,古诗的韵味就慢慢读出来了。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关注它的标点符号,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问好,这一句要读出怎样的语气?疑问。你来读一读,师评价感受到了你的疑问,再读,男女生合作读,三四句体会一问一答的句式特点。就像你刚才读得那样,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语气,一起再来读一遍整首诗。

6、学生读全诗。

四、研读: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古诗了,如果再理解了诗的意思,相信你会把这首诗读得更美。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提示,先来自学这首诗,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之后我们一起交流。出示: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

2、师查:(看同学们学的比较投入,讨论的也比较热烈。在这首诗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方塘的景象,板书:方塘。就是这样的一塘池水,引发作者对读书的一种思考,反复读诗之后,你了解到诗中哪两句具体描绘了方塘的美景。生答。看来同学们刚才的自学很有成就。)

3、出示一二句:在这两句话中,你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鉴:在字典中有五种解释,就在诗句中那种解释更合理呢?是镜子。 师问:一鉴开是什么意思?(预设:一面镜子打开,老师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点,古时候用的是铜镜,古人用东西非常讲究,不用的时候用一块软布蒙在上面,用的时候再把它轻轻的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同学们在软布打开的一瞬间,想像一下,你的眼前会是怎样一种感觉?是啊,我们的眼前一亮。)老师用一个字来概括:清 徘徊:这两句诗中你还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徘徊,来回的走动,仔细观察这个字,他们的偏旁都是“ㄔ”,知道“ㄔ”旁的字都跟什么有关吗?一起来看“ㄔ”的演变,它最初像个十字路口,原意是在十字路口来回走动,所以“ㄔ”得字都跟走有关,比如:长征得征 。还有,学生起来说。往,行

放在诗句中怎样解释更合理?来回的移动。谁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生说),怎么说更流畅一些?(生说)这样说好不好?出示:(蓝)天(白)云的光影一起在水里来回的移动。方法:同学们,你看,我们补充一些词语,调换一下语序就把句子说流畅了,以后我们说古诗或者古文意思的时候,这种补一补,调一调的方法就很好用。

同学们: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就在池塘里来回移动,影子移动向我们暗示了什么?(水是流动的、水是清澈的)暗示了池塘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是清澈无比的。

理解了重点词语,我们就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同学们说的可真美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清澈明亮的方塘,有着蓝天白云的倒影的。 看来我们古诗语言真是么非常精练,区区的几个字,就把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想象

1、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运用高出上山的瀑布流动的小江成小溪,小溪潺潺,溪水不断的注入放糖,才使得方塘里的水如此清澈明亮。才得以见到蓝天和白云的影子来回的移动,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诗:

想象

2、可是如果没有了活水,小池塘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你来说)是啊,如果没有活水注入小池塘,可能就是这样的景象。就像闻一多先生所写的那样。可见源头活水对于一个小池塘来说是多么重要。

让我们陪着音乐来读读全诗,这么美得画面,这么美得诗,让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 吧,一起来背一背,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诗背过了,意思明白了?那关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再来看看古诗的题目,一上课的时候我们就跟说这首诗跟读书有关,可整首诗学完了,我们没有发现一个书字, 全写的的是池塘和池塘里的水,是作者弄错了吗?肯定不是,那这是为什么?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看看哪个组的答案最有说服力。

师 提示: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涌来才使得池塘的水如此清澈,那这跟人们读书有什么关系?朱熹是个大教育家,他想通过这简单的气绝来告诉我们一个跟读书有关的道理,你能悟出来吗? 师总结:作者巧妙的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表面写景(板书:景),实则论理(板书:理),像这样的以景寓理的诗,我们把它叫做作哲理诗,板书(哲理诗)。

五、拓展:其实我们已经接触甚至背过许多这样的诗,试试看,这些诗能填上吗?

其实像我们接触过的哲理诗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在搜集搜集,看看再回来读,你能悟出怎样的道理。

结语:同学们,都说好的诗句能传百年,而朱熹的这首诗却流传了千年,其中这两句“问渠哪呢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已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提炼出了一个成语,那就是——源头活水。这些名句和成语再一次告诉我诗中蕴含的道理,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板书: 观书有感

哲理诗 朱熹

(景) 方塘: 清 ----活水 (理) 人们: 明-----读书

第12篇:《观书有感》说课稿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观书有感》说课

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 韦媚媚

尊敬的各位导师、各位同行: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书有感》。

一、说教材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2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这首诗既是学生学习古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读书教育的好教材,这首诗显著的特点是用暗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针对以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学会本课生字,了解“鉴”字的演变和字源。

2.过程与方法: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说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歌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法

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反复品味,设计学生读书、自学、质疑、教师释疑的环节。(这一教法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四、说学法

解诗题,知诗人 ;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④乐诵读,勤积累。

五、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观书有感》。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4.乐诵读,勤积累。

(三)知诗人

1.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号晦庵。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 2.作品简介《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两首七言绝句。两首诗写的是描绘其“观书”的生动感受。(本课学的是其中一首) 作品信息

【名称】观书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朱熹

【体裁】七言绝句

(四)解诗题

1.写诗题;2.读诗题;3.解诗题 观书:读书

有:得到、产生。

感:感想

题目意思:由读书而产生的感想。

(五)抓字眼 1.听师范读。

2.标上节奏线,齐读古诗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中关键字眼。4.汇报交流

(1)“半亩方塘一鉴开,”,理解“鉴”字,超链接进入“鉴”字的学习。 ①“鉴”的读音、写法、笔画、笔顺、部首、组词

②“鉴”字的演变(幻灯片逐一出示)

③“鉴”字的字源解说

④出示图片,理解“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思 (2)“天光云影共徘徊”,理解“徘徊” 超链接进入“徘徊”的学习

出示图片,理解“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思 (3) “问渠哪得清如许?”,理解“渠” 超链接进入“渠”字的学习

出示图片,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

(六)明诗意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第二句的意思? 2.第三第四句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3.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七)入诗境

1.这首诗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 2.配乐朗读

(八)悟诗情

1.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了“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为什么? 2.这是一种 的写作手法,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 3.你从这首诗里得到什么启示?

(九)乐诵读 1.齐读;

2.男生读单句,女生读双句;3.分组读,每组读一句; 4.全班齐读; 5.试背。

(十)勤积累

1.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 正如诗中所说:( ),( )。 2.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3.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

(十一)课外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观书有感》。

2.课外收集《观书有感》的另一首诗以及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

六、说教学板书

观书有感

景 理

池水清澈 读书明理

源头活水 学无止境

第13篇:《观书有感》教案

观书有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观书有感》

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四、学生小结

第14篇:《观书有感》心得体会

《观书有感》心得体会

《观书有感》心得体会近日,读到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感慨颇多,如果要想使方塘永远清澈见底,唯有源头活水的不断注入。

一个人要心灵澄明,唯有不断地读书学习,及时补充新知识。

如果把半亩方塘比作基层组织的一亩三分地,要使这一亩三分地永远保持活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百姓幸福,只有源源不断地为它注入活水。

这活水就是我们基层的干部——不断加入基层工作的村官。

用好了村官,基层组织这张牌就自然活了起来。

如何用好村官这张牌呢?首先,要摸一副好牌,选好村官让基层组织动起来。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最美村官的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的赵思旺,从县城经商到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把一个普通甚至有些落后的村,一跃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余万元的新农村。

湖南涟源市六亩塘镇扶珂村第一书记刘益彪,把荒土地变成聚宝盆等优秀村官,正带领我们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

而我们现在的农村村级组织,多数村干部具有文化水平低,工作方法僵化,岁数偏大,思维眼界不够开阔等特点。

要想靠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带领群众奔小康,要想农村基层得到发展,就有一点心有余力不足了。

要让农村基层组织有战斗力,就需要上级组织不拘一格选人才,想办法为基层配好带头羊,选好排头兵,用好领飞雁。

全国各地的组织部门都在不断地探索怎样选好人才。

武汉市狮子型干部杨怀军就敢于吃螃蟹,不拘一格选人才,破冰解难,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与年龄、资历解绑。

把最适合的岗位留给最适合的人,从而带出了一批好干部。

上级组织部门应当把选好的干部,投入到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要把那些政治清廉,思想干净,有担当,有想法,想干事的干部,根据其特长,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做到物其材,人尽其用,基层组织自然动起来。

其次,好牌要打出去,村官要用起来,基层组织自然活起来。

人才只有用起来,才能发挥人才效应。

四川广元昭化、旺苍两县探索兼职村干部全职化的模式,让村干部的规范履职,带富了村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国家每年都为基层选配了大量的大学生村官,但一些基层政府,或者因为人事编制紧张,或者认为大学生才出社会什么也不懂,不适应农村工作等原因,把这些村官截胡,留在乡镇政府帮工,这没有起到国家选调大学生村官的目的,也没有起到锻炼大学生村官作用。

合肥市柿树岗乡黄花村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小丫头孔维玲,极力化解产业转型难,资金遇瓶颈的难题,带着村民致富奔小康故事;镇平县枣园镇陈岗村驻村第一书记后苗世昌带领村民产业致富的故事,再次证明了年轻人可能缺少基层工作经验,但他们有朝气,有激情,有文化,思路开阔,接受能力强,有担当,如果在前辈的指点、帮助下,他们会迅速成长。

舍不得用,怕年轻人吃苦,怕他们出问题,怕他们不适应农村工作等等原因,才是最大的问题。

把这些年轻人放到村级基层合适的位置上去,放到田间地头,和群众交心谈心,和群众做朋友,进行村务公开,进行政策宣传,进行问题调查,学习纠纷化解,学习农耕,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段时间后会成长为基层工作的主力军,基层组织自然活起来。

最后,要保护好这手牌,让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来。

在家都知道,一手好牌,不注意保护,被半途破坏了就可惜了。

村官是最基层的官员,工作环境条件比较艰苦,接触的人员、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群众的素质参差不齐,小农思想,个人主义严重,自私自利,缺乏大局意识,虽然有时纯朴,心地善良,但有时也狡诈,认死理。

因此,我们才走上岗位的村官,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村官,思想前卫,血气方刚,忍字诀练得不到家,工作做得不到位,难免心浮气燥,这时就需要我们上级部门给他们顺顺气,该撑腰的要撑腰,该指点的要指点,该放手的要放手,既要细心呵护,又要给担子锻炼促其茁壮成长。

只有爱护村官,他们才会留下来;只有给村官撑腰,他们才会扎下根来;只有爱才惜才,源头活水才源源不断来。

第15篇:观书有感(改)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三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试着读懂它们。课件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读书也叫“观书”,(板书观书)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任务,初步自学这首诗。(课件出示) 任务一:

1)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画面.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诵读,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1).检查诵读同学们,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3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他都读准了没有。请1-2名学生读。(课件出示生字) 生读,这个“鉴”字很难写,请大家书空,跟我来写——注意下面这个金字底。

2)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课件出示古诗节奏。

3)这首古诗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4)小结:同学们,基本上做到读通读顺,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相信大家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4.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多大的方塘?(板书半亩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 鉴在字典上有5个意思,刚才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下面是金字底,联系这个金字底,请你来看看,在这里,鉴是什么意思呢?

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 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 ,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 ,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书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什么意思?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意思?这里也包含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景色,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女生齐读— —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5.品读三四句.

1)作者被这清澈的方塘深深吸引,我们也被这澄澈的方塘深深吸引,看着这样的方塘,作者不禁问——读

①你来问:——(„语调上扬,问出了作者的疑惑) 你来问:——(„.作者的疑惑,也是你自己的疑惑) 一起来问问:—— ②师生配合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原因是——你来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个别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个别答

2) “渠”这里是指什么?现在生活中指什么?这就是古今意的不同。

3) \"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 ,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 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 (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4)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 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5)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6)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 ?(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板书源头活水)

指名读——男生齐读— —一起背一背这两句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任务二】

这首诗全写的是池塘中的水,可是题目却用了《观书有感》,这是为什么呢?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请你结合书上的插图来说说。

师小结:此时此刻,这半亩方塘在朱熹眼里已不再是一个小池塘,而是指人的心智呀。(板书人的心智。)你们瞧,朱熹坐在池塘边,手捧书卷,望着清如明镜的方塘,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出示填空题:正如

能够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

能够使我们

。(板书:读书汲取 更加聪明)

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 板书(写景

喻理)

收获着这份启迪,让我们完整地感受这首诗——齐读

四.拓展新知.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板书说理诗)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

2.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说理诗《泛舟》,【出示古诗】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

3.诗人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变得心智聪明,就必须多读书!)

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五.作业 二选一

1、阅读朱熹的《春日》,借助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板书: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

清澈明净

源头活水

写景

说理诗 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读书汲取

喻理

第16篇:《观书有感》教案

【课题】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

【教材简解】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因此,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在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朗读、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与吟诵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并着眼课题,启发思考,回扣主题,补充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设计思路】

课堂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读朱熹的读书名言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初步学习古诗时,要求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自学,通过自学成果的检查,反馈初读成果,朗读做到字音正确、节奏鲜明。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清”,抓住重点字“鉴”和重点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感受半亩池塘的清澈明净。学习后两句诗时,引导学生体会源头活水对于池塘的重要性。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有了上面学习的铺垫,对照精心的板书设计,再加上教者富有启发性的疑问,这一难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1、刚才在课前,同学们向老师推荐了好几条关于读书的名言,老师这儿也搜集了3句,请同学们读一读。

【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默地看。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中的首尾两句。

5、过渡:朱熹他一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和他一生的勤奋学习勤奋思考分不开的。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于是,他写出了这样一首诗——《观书有感》。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跟什么有关?(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生开始自学,师巡视,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1)同学们,谁来读读这首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

2)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男生齐读】

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齐读三四句,体会一问一答的句式】

4)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3、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

3) “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4、品读三四句。

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3)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5)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5、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1、整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生讨论)

【相机出示填空题: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__________。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板书:聪明←读书 】

2、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1、作者将方塘美的景色同读书的道理结合在一起,他真不愧是杰出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像这样以景喻理的诗,我们把它叫做 “说理诗”。【板书:以景喻理】

2、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

【出示: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五、反复诵读,完满总结。

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去,读出韵味来。试着背背看。

4、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六、作业布置。

1、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

(二)》,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灵活机动处理,若时间宽裕,就作为课堂上补充阅读)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第17篇:观书有感三讲

《观书有感》

【教材简解】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

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

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释题,交流诗人的资料

1.读题,释题

(1)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古诗——《观书有感》, (生齐读:观书有感)什么叫“观书”?(读书)

(2)题目的意思谁会解释?(观书:读书,也就是作者读书之后的感想。)

2.交流作者朱熹的资料

同学们,在预习时搜集了朱熹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

指名读老师搜集的朱熹的百科名片。(出示课件)

二、通读,读正确、读出节奏(出示课件)

同学们,学习古诗呢,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朗诵,吟诵古诗有三种境界,看看大屏幕,你能达到哪个境界?

第一种境界:字正腔圆,本诗作者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

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

第二种境界:读出节奏,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能读出七言绝句

的节奏?

第三种境界:读出韵味,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在于读出诗的韵味。理解了

古诗我们就能很好地读出诗的韵味了。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伴着配乐,读出诗的韵律与节奏。

三、概括,找出“诗眼”

(1)加上预习读的,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了很多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半亩的方塘)。(板书:方塘)

(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板书:(清)

四、理解,读出画面

1.浏览全诗,看看方塘的“清”体现在哪儿呢?(出示课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理解前两句诗

a.这句诗中的“鉴”是什么意思呢?

鉴: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

一鉴开:一面打开来的镜子(古代的铜镜用帘子蒙起来,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说明什么?——方塘清

交流:比喻的手法

b.像镜子一样的池塘倒映出什么呢?(天光云影)

什么样的“天光云影”?——徘徊,徘徊又是什么意思呢?

徘徊:来回移动

诗中什么随着什么来回移动?(天光云影随着池水来回移动)

c.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谁来说一下?

3.配乐范读,激发想象

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老师非常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4.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配乐读)

5.多美的景色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流动着的水也就是——活水)(板书),也可以这么说第二句的”徘徊”为下文的“活水”做铺垫。出示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理解后两句诗,交流

a.渠: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指方塘;

b.如许:如此这般,像这样

c.为:因为

d.问渠哪得清如许,意思就是,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

e.看着这清如镜的池塘,你一定有个问题想问问小池塘?——小池塘为什么会这么清啊?你们明白吗?看来你已经和朱熹一样找到答案了。根据学生回答,(为有源头活水来。)读该句。再次吟诵该句。(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是不是?

五、质疑,明白诗理

1.质疑

同学们,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光学习不去思考,就会迷惑不解。现在啊,老师有个疑惑了,把诗句的意思和题目联系起来思考思考,老师发现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啊?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诗中描绘的是方塘美景,一个“书”字也没有,怎么能叫“观书有感”呢?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2.悟理

写方塘与读书有关吗?那么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课件出示: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__________。

朱熹看到方塘的水,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认为的?

想到了读书,朱熹想到了读书就像方塘里的水一样,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

出示、齐读:就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诗人借方塘来说清楚一个事理,这叫譬喻。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富有哲理,而像这样的诗叫作“哲理诗”。

3.诵读后两句诗

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近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

大家再次富有感情地读一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此时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

4.配乐诵读古诗

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板书(景 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这就叫读出韵味。)

六、总结寓意

是啊,读书能使人明白事理,同时也使读书人的心灵像池水一样明净,一样广阔。希望大家以后的读书学习中,要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七、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清

天光云影徘徊(流动着)——活水

第18篇:《观书有感》教案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观书有感》教案 ,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宋〕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歌)

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三、品——还原诗情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

(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

(3)引导学生理解

一、二句诗意

“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

出示字典中的字条:镜子(古代用铜制成)。照。仔细看。

你认为应该选哪条意思?为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

师:怎么写?(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古代镜子是用铜制成的,所以底下是“金”。铜镜不用时常常用布盖着,用时打开。这里的“开”理解为打开。

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理解诗句,说诗句意思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水的清澈透明,还表现在哪里?

“徘徊”是什么意思?

借助图画,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齐读

一、二两句诗。

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板书:景),老师非常喜欢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美读: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师:多美的景色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4)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引导学生理解

三、四句诗意

“渠”是什么意思?(它,指方塘。古诗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文不一样,还记得《示儿》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你。)

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清如许,这样的清澈。为,是因为。

(三)、学生写话:大致写写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背诵这首诗。

四、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池水清澈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2、交流,指答。

出示、齐读: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小结:

五、拓——延伸阅读范围

1、出示《观书有感其二》

师: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观书有感》:出示《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自学,体会诗句的意思,想想诗所说明的道理。

(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船。向来:从来,一向。一毛轻:轻如一根羽毛。

意思为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2、总结本课

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候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

第19篇:观书有感(定稿)

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读《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有感

罗贵蓉

在去图书馆给学生借阅书籍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本返着淡黄色泽厚厚的书安静的立在书架上,背脊上大大的刻着《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我的眼睛马上挪不开窝了,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摸了上去。在从教了10多年之后,对于上课,对于当老师,越来越觉得这门学问太大了,或许,这本书会让我有颇丰的收获呢。

翻开书页,原来是一位白金声的特技教师在和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中收获的点点滴滴。他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杂家”,他的研究也涉及到小学语文的各个领域,如注重语文德育研究和教学艺术研究;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研究;注重家庭语文教学研究;注重语文教学法研究和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等。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最为重要的业务能力,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教材,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心应手,应变自如,举重若轻,把所任课程上得扎实、轻松、精彩,这才是水平。”

因为受到民族的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因此,我们所教的学科——语文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读写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教学都能有迹可循。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教法,很显然不能再适应,而细读白老师的这本书,在有条不紊的叙述中逐一给我们展开了一副有关教育教学的画卷。

该书中,从语文教育的前进方向到语文教育的几个辩证统一关系;从百年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到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成果;从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到潘自由队小学语文教学的贡献以及各种教学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而在我的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恰是我的软肋,因此,在初读的此书之后,我又一次的翻阅到了作文教学的有关章节开始细细品味起来。

在介绍有关作文的教学时,白老师首先抛出了“我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这个版块进行说明,在阅读之后,我发现,我国古代传统的作文教学本身就已经有着丰富的宝贵经验。对应着现在的课堂,我选择了几点做出了如下比较:

1、体察事物。在很早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提出过,一切写作活动都离不开体察事物,韩愈更是直接指出过怎样锻炼观察能力。就连古代的谚语也说到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天,我们的学生在下笔写作文的时候,往往出现了无材可写的状况,一说到写母亲,总是生病了背着看病,冬天织毛衣夏天扇扇子,一说到好人好事就是捡钱和扶老人过马路或者让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贫乏?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这一点,难道到今天了就不适用了吗?

2、多读博览

古人强调读对写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才有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句子。《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更是给我们做了个实际的例子。而现在,我们身边有了电视机和电脑之后,许多的文字书籍被人扔在了一旁,过多的开始依赖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因此,书越读越少,学生的欣赏能力也在逐渐的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抓兴趣入手,从建议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开始,从一段视频开始„„引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尽可能的大量阅读各类书籍。

3、模仿范文。

古人认为,儿童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沟通读与写的桥梁。而这一条,就算发展到了今天,对于学生来说,依然适用。我们的语文课本,安排的文章许多本身就是可以作为范文进行使用的。有结构非常明确的,有句子和段落非常优美的,还有事例非常典型的„„从记叙文到说明文,从散文到诗歌,甚至许多课文后面本身就安排了续写或仿写的作业。有模仿才会有超越。

4、多做多改。

古人认为:“读”不能代替“写”,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写勤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不正是改出来的吗?那句脍炙人口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不也是因为改动才成为了这千古名句吗?今天的学生,在学习上都略为浮躁,因此在修改习作上,掌握不到方法。因此,在完成了作文的基础上,我首先让他们自己大声的朗读自己的作文,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心血凝成的,所以自己必须先喜欢他,即使这个自己的“孩子”还有种种的不足之处;其次,让他们进行同桌互读,互相欣赏对方作文的好,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在这种基础上,再请个别同学上台朗读他的作文,然后大家一起对作文进行欣赏和点评。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也就找到了改的方法,也才能进行多改。

当然,在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进行沿用而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那作文也就显得较为枯燥了。所以,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了作文教学中。在教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时,我选择了这样一段视频材料——一个感动60亿人的2分41秒。英国的一位400米跑的运动员,在汉城奥运会时由于受伤退出了比赛,经过4次手术,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2次小组赛都是第一的情况下,可是在最终的决赛时,在距离终点还有175米时,旧伤复发,大腿肌肉撕裂,在哭过之后,拒绝了担架,拒绝了父亲的搀扶,咬着牙跳完了终点。同时配上了文字的说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们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或忍痛前行。战胜对手,只是人生的赢家,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在第一次观看视频时,许多学生都感动的眼含泪水,然后一步一步的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指导他们怎样引入,可以用哪些方法引入,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雷蒙德的表情、动作和观众的反应„„到最后让人感动的结果。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在仔细观察过后,学生的作文开始下笔如有神起来。

在完成了作文之后,我选择了让他们大声的阅读自己的作文,同桌之间互相读,欣赏对方的优点,然后选择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请他大声的朗读,集思广益,让全班共同修改文章,在这种共同修改中学生学到作文的方法和修改的方法。

第20篇:观书有感教案设计

22、古诗两首 《观书有感》教案设计 明星小学 李小红

教材分析: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3个生字“鉴”“徘”“徊。过程与方法:

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

一、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齐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宋‟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三、品——还原诗情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3)引导学生理解

一、二句诗意(出示诗句)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谁能说说?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 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 2引导学生理解

三、四句诗意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3、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读好这首诗?

5、背诵这首诗。

三、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池水清澈 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2、交流,指答。出示、齐读: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小结:

四、拓——延伸阅读范围

师: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出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

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学生回答) 总结:

4 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报纸上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

五、总结全诗

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候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 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景色 说理 池水清澈 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观书有感二首.doc》
观书有感二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