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建国大业有感

2022-05-27 来源:观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观《建国大业》有感(版)

观《建国大业》有感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史诗巨作,看完了以后,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这部电影在谱写建国史以及中国只能选择“一党治国”的同时,也诠释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整部影片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该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国人士的风采,其中毛主席和周总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不得不想起那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不顾百姓的生活从党内到政府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与百姓的贫苦生活格格不入。尤其是四大家族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得他们和一贫如洗的百姓的矛盾越发的激化。还有就是国民党的经济政治政策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在政治上老是想着独党专政,完全不顾及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和劳苦大众的利益。也正是这些使得国民党最终走向了失败。反观我们共产党,一切从百姓出发,处处为他们考虑,自然赢得了民心。另一方面,我们党和国民党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国民党搞孤立,我们却团结各民主党派,进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打破了延续了近代史整整100多年的“打倒、被打倒”的恶性循环。终于,一个伟大的民主国家应运而生。这一切当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但另一方面来说,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屈辱史之后,中国人开始成熟了,中华民族终于认识到袁世凯、蒋介石这些曾经的“民族之希望”,“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们为何一个一个最后都成了独裁者,都走到了他们曾经的敌人那一面去。这是中华民族的进步,中国的进步!影片中有许多爱国将领和民主人士,为了祖国崛起,置个人安危不顾,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由弱变强,历尽艰辛。三大战役后,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让我难忘的历史画面是,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在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那一刻,这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和命运的军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国际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潮为之澎湃。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为战事而彻夜不眠,每当有主要战役的战报还没有传到时,他总会跑到屋顶上凝望远处,希望搜寻得到一点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其中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在得知国门的反动派的55万大军被红军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领导们摆酒席庆贺,毛主席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梦。在平时因为牵挂战事而难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军队大胜而不由得酣然入梦,这样的人领导的军队不取得成功还有谁会成功呢?毛主席时时刻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心中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由于毛主席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尤为强烈的名族责任感,才训练出来不贪民众一分利的红军,才会打败独裁的蒋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国。

还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就是我们的周总理,周总理是个令整个红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去做动员工作。但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周总理。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共产党的邀请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后,他非常愤怒,把

1 所有的关于这件事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狠狠地把他们给骂了一通,直到毛主席来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让我们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位和蔼可亲,有责任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伟人!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两位角色的两次落泪。第一个落泪镜头出现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刘烨饰演的塔山英雄团的老兵在部队准备接受检阅的时候,突然冲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个军礼,激动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向毛委员敬礼。”由于激动而有些变调的声音,黝黑的脸庞上迸出的泪水,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是啊,从红船到井冈山,从延安到北京城,这条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新中国走得异常艰辛。这个过程中,有那么一群人,永远地留在了路上。他们,也曾是那么青春光彩的脸庞,也曾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曾有彩旗招展的理想„„但是,他们留在了路上,而没有机会听到**城楼上“人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洪亮声音,无法看到金水桥畔挥舞的红旗。然而也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后来人踏得更稳,走得更远。老兵的泪,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鲜血与生命的先驱,提醒我们面对注视我们的先烈,继续为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而努力,写出应该属于我们的辉煌青春。

第二个落泪镜头出现在蒋家王朝覆灭的前夕,陈坤饰演的蒋经国怀着一腔热情到上海清除腐败,整顿金融秩序,最终被迫屈服。他悲愤地对着蒋介石喊出:“父亲,党、国都已经在危难的边缘了!”两行泪水滑下脸庞。这喊声象警钟在猛敲击。国民党成立之初,民族、民权、民生的理念引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但来自政党内部的腐败、争斗、涣散最终把自己蛀空,并最终失败而蜗居海岛一隅。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其中,虽然也曾迷茫、彷徨,也曾犯过错误,走过歪路,但却总能很快地清醒起来,并作出正确的决定:从井冈山时期明确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到党的七大第一次阐明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再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的党在与自身和外界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昂扬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带领着14亿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明天。

两个角色的落泪,两次同样撞击心扉的呐喊。前一个背景是艳阳高照的绚丽朝霞,象旗帜,鼓舞我们年轻后辈在前人的感召下大步前行;后一个背景是山雨欲来的沉沉阴霾,似警钟,一遍遍地在我们耳边敲响,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影片的最后,讲述了国旗和国歌的由来,记忆深刻的,便是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天,30多万人积聚**广场,那一天,广场遍布欢呼声,白鸽飞翔,毛主席器宇轩昂地站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了主人,才有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影片虽然结束了,但共产党人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民主繁荣昌盛的道路却没有终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及几十年前的诗句,知道今天,任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实践教学材料 (任选)

题目:观《建国大业》有感

班级: 会计124班

姓名: 李斯怡

学号: 11020312420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2014 年 6 月 6 日

推荐第2篇:党课观建国大业有感

苦难

-----观《建国大业》有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的重点放在了国共两党的实力变化之上: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最终倾向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有了更光辉的一章。而我觉得,共产党赢得这场战争,是得了民心。

从影片来看,无论是从共产党主动要求谈判,还是解放军官兵进上海,为了不扰民,都睡在街上。都反映了《建国大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要基调。孟子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的就是得天下必先得民心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反观国名党一党独揽政权,各个派系纷争内耗,使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后。而派出特务暗杀民主人士,更是大失民心,成了“横眉冷对千夫指”。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就随着那冲锋号起伏,不由得感慨万千: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古语有云: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如今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六十多年来蒸蒸日上,像一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是多么的不易啊。愿这巨龙一展雄姿,飞向苍穹!

但是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另一方面,看完《建国大业》之后,使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也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党的性质、党的奋斗目标、党的纪律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念。

我认为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并且必须要观看和学习的一部爱国影片。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我们更应该要具备更高的理论素养,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光有技术不行,光有理论也不行,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引导我们运用自身的技术,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建设新中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而努力。同时我们要时刻回忆历史,如果没有善良而勤劳的广大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就没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应珍惜和遵循“拥军爱民”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民心所向最关键,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更应坚持以人为本,把民声,民情,民意放在各项工作的前沿。有着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就有着十多亿人的智慧,拓展并整合这些资源,集无数小智慧为大智慧,深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

推荐第3篇: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有感

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有感

这两天我到机房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感受颇深。现在让我先谈谈我看《建党伟业》的感想吧!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在这十年里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朱德,蔡锷,顿初等。其中蔡锷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在为了国家不得不离开小凤仙前往日本是告别的那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让无数人动容。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在战乱年代他的无赖,他很爱小凤仙,可在国难当头时,他只能选择国家,因为他深知“国家国家”没有国就没有家,所以他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国家,即便此去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她了t。这是何等大义,这种以国事为己事,一切以国家为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告诉我们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该何去何从。

另一位让我感慨的是朱德,他身为将军在打仗时总是身先士卒,在攻打棉花坡时尤其如此,有好几次炮弹从他身边飞过,而他没有一丝畏惧的表情,依旧镇定自若冲在最前头,一有机会就举枪瞄准机枪手和炮击手,这是何等的英勇。有这样的将领,军队怎能不胜?很多人喜欢把商场比喻成战场,我认为在领导方面确实如此。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领导者不行,畏手畏脚,稍微遇到点麻烦就手忙脚乱,企业怎会有发展。事实上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对谁而言,勇敢都很重要。从朱德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镇定什么叫勇敢。

像这样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务还有很多很多,如遇刺身亡的顿初,在临时前还不忘家中的父母,可见其孝;只身入狱的陈独秀等等。

除了人物很多场面也很动人心魄,如学生们听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怒火如火山般爆发集体游行示威,冲向章宗祥家要求交出卖国贼时的场面。1之后更是引起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大面积反抗。这标志着五四运动进入高潮,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由此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他们的爱国精神,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同时也让我感到羞愧:人家是大学生我们也是,人家为了国家可以不要一切,感冒生命危险去奋起斗争。可我们呢?国家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环境,经济困难的给我们补助,还安排我们假日实习,可我们有多少人懂得珍惜时光,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的想法?少之又少,相反大多数同学都只想到自己,只知道想了玩耍享乐,结果四年下来什么都没学到。又怎能怪社会不给他就业的机会呢?胡适说得好“我们国家需实务人才”,如果我们不务实,踏踏实实学点真本事,将来怎能立足于社会?又谈何报效国家。

在这部电影的结尾是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上开中共一大会议的情景,当他们开完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等后都激动的唱起了《国际歌》。他们的坚定信念帮助他们顺利渡过了难关,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最终帮他们赢得了伟大的胜利!而当时他们这个政党在全国只有50 来个党员,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是对的,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接下来再谈谈看《建国大业》的感想吧!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叙述了1946到1949年之间的中国历史,开篇即是国共重庆和谈,继而爆发内战。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的“几十万条破枪”,在人民的支持下,硬是在三年时间里打垮了全部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一党独裁、腐败透顶展现无余,而共产党则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了民主派的支持和加盟,成功的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面。这鲜明的对比再次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与人民为伍,和人民站在同一战线上才能获得成功,与人民为敌,贪污腐败终将自取灭亡。这同时也是对我们党我们国家的警示,近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了,但同时也不能不说这几年党的队伍建设还不够,部分官员素质低下,腐败官员越来越多,有些官员甚至贪污上亿。这不得不引起重视。想当初党的建设是多么不容易啊,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后人应该好好珍惜,争取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人民过得更加幸福。要解决腐败贪污问题,我认为一是要严惩,二是要加强民主监督,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素质,与人民站到同一战线,这是根本。如果哪天我们的官员素质都能达到影片中解放军的素质:占领了上海,却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为的是不打搅百姓,一心想着百姓,哪来的贪污腐败,又何愁我们国家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毛主席知道做饭的郭师傅想见见他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本来作为主席接见一个做饭的已是对他极大的尊重,而我们的毛主席呢?非但如此,还一见面就主动迎上去递给他一根烟,接着还热情的与他握手,然怪郭师傅即便在敌机快要轰炸时一想到主席还没吃饭就马上又冒着生命危险跑回去拿锅里给毛主席炖的饭。像这样的主席哪个人会不喜欢?换作蒋介石他可能连见都不会见,更别说有机会与主席握手。这样一对比,谁得民心谁不得民心,谁胜谁败还用说么?

不过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我比较欣赏的是蒋经国,他知道市场一片混乱后,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而不是只知道向蒋介石诉苦。他满怀热血到了上海,并全力去整顿上海,力图使上海市场恢复稳定,尽管最终还是失败了,但从他留下的几行热泪,及他的一句“我此次来上海只打老虎不拍苍蝇”可看出他是个有热血有抱负的青年。这值得我们欣赏,我们当代青年很多就是缺少理想缺少报复缺少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

总的来说,这两部电影带给了我不少感悟,我从中提高了自己对国家的认识,加深了对国家的情感,提高了自我认识和修养。我今后将更加关注国家动态,以国事为己事,勇于担当责任,锐意进取,做个合格的大学生。学习革命先辈们吃苦耐劳,蔑视一切困难的精神。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愿所有的少年都能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做个有志青年。希望所有的官员都能牢记党和国家的建设历程,向先辈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建设国家。

推荐第4篇:观《建国大业》有感:民族当自强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观《建国大业》有感:民族当自强

观《建国大业》有感 :民族当自强

在慷慨激昂的音乐声里,在解放军整齐的阅兵式里,《建国大业》这部令每个中国人民都热血沸腾的电影结束了。但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让我热血沸腾……

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家主权又重新回到我们手中,直到1949年中国全面解放,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之间发生的事。像我们展示了一批共产党志士的爱国情怀。每当我看到电影中毛泽东彻夜不眠为党操劳;每当我看到电影中周恩来鞠躬尽瘁为国付出;每当我看到电影中闻一多不畏威胁坚持民主,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那便是伟大的爱国情怀!

这部电影中,令我感慨至深的是两个片段:当淮海战役的捷报传来,共产党的各个领导人在屋子开庆功宴,外面人们欢歌笑语,里面也不例外。几个人一醉方休。特别是毛泽东,高兴地都睡了过去。其他人高唱《国际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我中华的领导人,他们是多么可敬可亲啊!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另一个就是毛泽东毅然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情景了。那是中共领导人明知蒋介石这是在请君入瓮,但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来到重庆与蒋介石针锋相对,使蒋介石试图寻找发动内战的理由,企图给共产党扣上一顶“破坏和平谈判”高帽子的阴谋破灭了。电影中毛泽东谈笑自若的神情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还有一个让我感动至深的画面。周恩来总理得知冯玉祥遇难时,对属下大发雷霆,直到毛泽东来了才稍微降低了一点火气。我想,所有人都应该像我一样,并没有因为周总理的失态,而降低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对这位可歌可泣的总理从心中升起一种敬意,崇高而又深切。

翻开中国厚厚的历史,有一个时刻,总是在每个中国人民的心中久久难忘;有一个声音,总是在每个中国人民的耳边时时回荡;有一个名字,总是在每个中国人民的脑海中永远铭记。这时刻、这声音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国大业终于没有枉费。

回望1921年,在南湖的航船上,中华民族的希望——共产党成立了!是这个集体,带领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奋起反击。他们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雄赳赳气昂昂,怀着满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腔的爱国情英勇抗争。这样的队伍,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虽然装备不如国民党,可是历史上的一次次战役证明,正义的一方总会取得胜利!

再看看我们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就是有无数无产阶级先辈的鲜血铺就的,是有我们如此睿智伟大的领袖带领下创造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啊!!

现在,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许多人便只知道享受,而不思进取。要知道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并非位居前列,我们岂能就这样安于现状呢?

就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侵略者,前辈们已经帮我们赶出去了,剩下的,就只有靠我们这一代风华正茂的少年了。既然革命先烈能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取得辉煌胜利,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那么好,有什么理由说不呢?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争取让祖国站在世界的巅峰!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4

推荐第5篇:观《建国大业》有感 :民族当自强

观《建国大业》有感 :民族当自强

在慷慨激昂的音乐声里,在解放军整齐的阅兵式里,《建国大业》这部令每个中国人民都热血沸腾的电影结束了。但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让我热血沸腾……

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家主权又重新回到我们手中,直到1949年中国全面解放,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之间发生的事。像我们展示了一批共产党志士的爱国情怀。每当我看到电影中毛泽东彻夜不眠为党操劳;每当我看到电影中周恩来鞠躬尽瘁为国付出;每当我看到电影中闻一多不畏威胁坚持民主,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那便是伟大的爱国情怀!

这部电影中,令我感慨至深的是两个片段:当淮海战役的捷报传来,共产党的各个领导人在屋子开庆功宴,外面人们欢歌笑语,里面也不例外。几个人一醉方休。特别是毛泽东,高兴地都睡了过去。其他人高唱《国际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我中华的领导人,他们是多么可敬可亲啊!

另一个就是毛泽东毅然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情景了。那是中共领导人明知蒋介石这是在请君入瓮,但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来到重庆与蒋介石针锋相对,使蒋介石试图寻找发动内战的理由,企图给共产党扣上一顶“破坏和平谈判”高帽子的阴谋破灭了。电影中毛泽东谈笑自若的神情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还有一个让我感动至深的画面。周恩来总理得知冯玉祥遇难时,对属下大发雷霆,直到毛泽东来了才稍微降低了一点火气。我想,所有人都应该像我一样,并没有因为周总理的失态,而降低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对这位可歌可泣的总理从心中升起一种敬意,崇高而又深切。

翻开中国厚厚的历史,有一个时刻,总是在每个中国人民的心中久久难忘;有一个声音,总是在每个中国人民的耳边时时回荡;有一个名字,总是在每个中国人民的脑海中永远铭记。这时刻、这声音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国大业终于没有枉费。

回望1921年,在南湖的航船上,中华民族的希望——共产党成立了!是这个集体,带领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奋起反击。他们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雄赳赳气昂昂,怀着满腔的爱国情英勇抗争。这样的队伍,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虽然装备不如国民党,可是历史上的一次次战役证明,正义的一方总会取得胜利!

再看看我们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就是有无数无产阶级先辈的鲜血铺就的,是有我们如此睿智伟大的领袖带领下创造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啊!!

现在,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许多人便只知道享受,而不思进取。要知道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并非位居前列,我们岂能就这样安于现状呢?

就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侵略者,前辈们已经帮我们赶出去了,剩下的,就只有靠我们这一代风华正茂的少年了。既然革命先烈能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取得辉煌胜利,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那么好,有什么理由说不呢?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争取让祖国站在世界的巅峰!

推荐第6篇:建国大业有感

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这次能够参加由班级组织观看的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国产电影《建国大业》,我的心情感到无比激动,同时也感到非常的荣幸。让我受益非浅,深受鼓舞和教育。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了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建国大业》这部历史题材浓厚、场面壮观的大片。这部大片场面壮阔、明星云集。我们一开始就被那无比壮阔的场面和喜爱的明星们深深的吸引住了。虽然除了几个主演其他的角色就像是走过场一样,但是他们每一个人把历史人物演的非常的到位,准确生动的表现出了那些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影片本身利用人物的还原和塑造使国共两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相比,我们共产党更注重的是民主,重视各民主党派的力量。而国名党一意孤行,坚持***。致使两党存在莫大的分歧,最终发动了内战。当然最终以我们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纵观我们共产党取得内战的全面胜利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胜利在于取得了民心,得到了各党派和百姓的支持。所以,我们党最终取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双胜利,进而建立了我们光荣而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部影片很好的讲述了我们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以及建立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过程。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人应该继续发扬我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的力量。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八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功勋卓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通过观看《建国大业》的学习,使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入党的动机,我希望自己能够像电影中的那些为人民牺牲一切的好党员们一样,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一切。使我对党的历史、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以及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党的纪律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深化了我对党的认识,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所以这次实践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推荐第7篇:《建国大业》有感

9月16日,电影《建国大业》在全国上映。这一部票价高达百元,由众多“外籍华人”出演的“红色史诗”早在拍摄中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今天我想谈谈对《建国大业》的看法。

一、一个问题:国民党反动派应该如何拍摄解放战争?

有人说,《建国大业》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没有任何政治立场”。我是坚决反对这种观点的。即使是商业片也有政治立场,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是典型的商业片,但是无一不体现“美国至上”的“普世价值”。像《亚历山大》中的希腊和波斯显然是影射今天的美国和伊朗,《星球大战》更是把中国、苏联都设成了外国入侵者,《勇敢的心》死前华莱士大呼“自由”,《佐罗传奇》竟喊出了“为加利福尼亚(原属墨西哥)加入美国而欢呼吧”,这难道是“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的“纯粹的商业片”吗?事实上,“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的“纯粹的商业片”是根本不存在的。《建国大业》拍摄的解放战争的内容,解放战争这个主题是和现实政治密切相关的,其政治立场只会更加鲜明,虽然是故事片,实际上更是宣传片,绝不可能是“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的“纯粹的商业片”。

那么,《建国大业》的政治立场是什么呢?我认为,《建国大业》的政治立场就是站在国民党反动派角度,是反共反人民的一部反共宣传片。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太夸张了吧,《建国大业》是60年国庆的献礼片,纵有错误,也不能说是一部反共宣传片吧。说实话,我也不敢相信这个结论,因此题目用了个问号。下面听听我的分析,如果大家不同意我的观点,也欢迎批评。

判断拍摄的解放战争的文艺作品的政治立场是不是反共宣传片,必须首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国民党反动派逃到台湾之后,应该如何拍摄解放战争?怎样拍对国民党反动派最有利?如果要是丝毫不承认国民党反动派的错误,甚至硬说解放战争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胜利和共产党的失败,那样不仅达不到反共宣传的效果,徒然惹人发笑。如果希望达到最佳的反共宣传的效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就国民党反动派方面,必须承认一些错误,主要是腐败问题,但是绝对不能承认国民党反动派是和人民根本对立的这一根本问题。同时,必须宣传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是真心反腐败的,反腐败没有成功是因为腐败深入骨髓,积重难返,和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态度毫无关系。这样,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就可以在台湾这一刚刚“光复”,腐败尚未深入骨髓,积重难返的地方重新开始。特别是对于蒋经国,一定要极力美化。这样台湾人民即使对蒋介石失望了,还对蒋经国抱有希望,可以让蒋家王朝统治延续下去。

其次,就共产党方面,必须承认共产党的一些优点,但是绝对不能承认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广大人民踊跃支持的这一根本问题。应该把共产党特别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描述成为一群善用权谋的奸佞小人,通过挑拨离间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这样,尽管国民党反动派失败了,在台湾人民眼中也是值得同情的悲情英雄。另外,最好把共产党的领导人丑化为一群粗俗无礼的土匪,让台湾人民厌恶共产党,使台湾人民跟随已经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派。

再次,应该极力夸大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的回避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广大人民踊跃支持的这一根本问题,把国民党反动派失败描述成内部叛变造成的。这样也可以暗示,共产党的统治是不稳固的,主要依靠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支持才能维持,而这些人是摇摆不定的中间派,如果国民党反动派占优势可以再倒回来。从而宣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的“大业”还是有希望的,给逃到台湾的残余力量打气。

此外,可以适当的培育“台湾主体意识”,把共产党解放台湾的努力丑化为侵犯台湾人民台湾家园的行径,使台湾人民跟随国民党反动派共同反共。还可以宣传美国的“公平公正”,以为自己的卖国行径辩护,等等。

二、两个选项:《建国大业》的主旨是“献礼”还是“反共”?

以上我们说了国民党反动派逃到台湾之后,应该如何拍摄解放战争才能达到反共宣传的最佳效果,下面看看《建国大业》是如何拍摄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献礼”和“反共”哪个选项才是《建国大业》要表现的真实主旨。以下韩三平先生等人的话主要引自《诞生记:拿什么来吸引80、90后?》中三联生活周刊对他们的采访。特别声明,笔者就是80后,但是一点没有被韩三平先生等人的观点吸引,也许这就是代沟吧,韩三平先生等人并不真正明白应该拿什么来吸引80、90后。

1.“末路英雄”蒋介石与“热血青年”蒋经国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建国大业》的导演韩三平先生说:

“蒋和毛都是英雄”,“张国立有时沉默的时候,脸上有一种末路英雄的状态,有英雄气但又有点茫然”。也许我是孤陋寡闻,献礼片把蒋介石定位为“英雄”,而且是“末路英雄”,恐怕还是第一次。《建国大业》的确充分体现了蒋介石的“英雄气概”,蒋介石在片中变成了一个清廉、正直、一心为国的人,从各个战区的报告得知,林彪的部队抢占东北,陈毅、粟裕的部队威逼南京才不得不反击,面临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谋权夺位的压力“引退”奉化时,还表示不做划江而治的千古罪人。还提出了“贪腐,反则亡党;不反,则亡国”,一个无奈的“末路英雄”跃然纸上。

蒋介石真是个“英雄”吗?我认为那要看对“英雄”如何定义。如果认为“英雄”就是杀人如草、好色如命、饮酒如狂、阴谋层出的黑社会老大式的人物,那么蒋介石不仅是英雄,恐怕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蒋介石本人就是黑社会出身,先是与陈其美结拜为“盟兄弟”,后来又拜黄金荣为师,靠暗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起家,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发迹,对待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斩尽杀绝、毫不留情,把“盟兄弟”张学良关了几乎一生,对“友邦人士”则异常宽宏大量,抗战刚一结束,马上宣布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罪释放”,并且聘请这位“有8年剿共经验”的“友邦人士”为顾问共商“剿共大计”„„可惜这些“英雄事迹”,《建国大业》都没有好好表现。片中表现的蒋介石清廉、正直、一心为国的另一种“英雄事迹”则不是事实,蒋介石统治的时代,广大人民饥寒交迫,即使是被吹嘘为“黄金时代”的1927到1936年仍然有70%至80%的人吃不饱饭,每年饿死300万至700万人,1949年四大家族掌握200亿美元资产,是世界上的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蒋介石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巨贪。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商约》,将国统区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在败退台湾后,蒋介石还与美国签订了《中美防卫协定》,将台湾以殖民地的形式,置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之下。清廉、正直、一心为国又从何谈起?

《建国大业》把蒋经国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正面的人物。《建国大业》的导演韩三平先生说:“蒋经国这个人物,在当年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就凭他当年30多岁这一条,说他有多么彻底的腐朽没落,他不可能的。他当年还是想励精图治,想改变现状,甚至想推动国家民族发展”,“蒋经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在苏联卫国战争时候,是拿着冲锋枪跟德国人打过仗的,他是职业军人,跟那种大少爷完全不一样。他身上有许多应该是很优秀的东西,《建国大业》可以说是真实地表现了这种东西”。的确,《建国大业》大力宣扬蒋经国去上海“打老虎”的事迹,蒋经国、宋美龄和孔令侃的一场室内戏,蒋孔这对表兄弟为国事执枪相对,一个英勇的“热血青年”被刻划的栩栩如生。

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呢?首先,年轻未必是借口,侵华日军中不少20多岁乃至更年轻的青年同样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年轻的蒋经国或许想励精图治,想改变现状,但是所作的只能是维护以他和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法西斯统治,绝不会触动自己的统治根基。其次,蒋经国根本不是职业军人,他是1937年回国的,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才爆发,怎会有“在苏联卫国战争时候,是拿着冲锋枪跟德国人打过仗”的“英雄事迹”呢?抗日战争时蒋经国担任过江西省第四区(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但是不过是蒋介石锻炼他,蒋经国从未去危险的地方。何况以腐败著称的国民党军队,即使真是职业军人身上又能有多少“很优秀的东西”?再次,蒋经国主导的币制改革,实质是对各阶层人民的又一次大洗劫。1948年8月19日发布的《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限期收兑人民所有的金、银、外币,逾期不兑一律没收,大量的黄金、白银、美钞,被政府强制收兑而去。蒋经国去上海“打老虎”实质是依靠暴力掠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来维持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内战。

当然,蒋经国也是有贡献的。1949年蒋经国奉蒋介石之命进行中央银行外汇黄金移存台湾事宜,把外汇黄金全部移存台湾。1950年蒋经国担任总政战部主任,正式统筹台湾的情治工作,通过法西斯手段严厉镇压左派和台湾人民要求统一的“民主台湾联盟事件”等运动,对台独势力则大力纵容,一方面于1987年宣布解严,使台独势力的民主进步党合法化,另一方面提拔台独分子李登辉为副总统,成功制造了台独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一切为《建国大业》的明星们去台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不少梦想去外国去台湾发展的明星们,蒋经国的贡献难道不大吗?

2.匪气十足的“人性化”共产党领导人

《建国大业》的导演韩三平先生说:“既然这部电影是丰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那就所有历史人物或者说重要的历史人物都要有所表现,不能忌讳”,“我们在创作时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不能完全和他的道德品质画等号。政治态度没落的人道德品质并非必然败坏,政治态度进步的人,道德品质也并非完美无缺”。《建国大业》也的确是这么摄制的,像惊悉冯玉祥海上遇难后,毛主席摔碗,周总理也勃然大怒,甚至怒发冲冠,拍桌子砸板凳怒斥部下“都是猪脑袋”。还有喜闻淮海战役得胜,中央政治局五个常委酒醉失态,毛主席醉依炕上,四常委醉吼国际歌,把个国际歌唱的非常难听(这应该是改编自刘邦战胜项羽后和部将唱大风歌的传说,以暗示毛主席是刘邦式的善用权谋的“奸佞小人”,蒋介石是项羽式的“悲情英雄”)。甚至还有毛主席开书记处会议熄灭半根蜡烛没,周总理说“这不就成了开黑会了吗”等更加离谱的镜头,让人感觉共产党领导人匪气十足。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的。的确,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不能完全和他的道德品质画等号。政治态度没落的人道德品质并非必然败坏,政治态度进步的人,道德品质也并非完美无缺。但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确对道德品质有决定作用。绝大多数政治态度没落的人道德品质同样是败坏的,绝大多数政治态度进步的人,道德品质也同样是高尚的。试问,能指望一个杀人如草、好色如命、饮酒如狂、阴谋层出的黑社会老大式的人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事实上毛主席为革命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到处抓丁拉夫,烧杀抢掠,完全是一伙土匪。至于双方的领导人,国民党反动派多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人物,共产党领导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更不在一个层次上。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同样是“去脸谱化”,国民党反动派就要表现“英雄气概”,共产党人就要表现匪气?难道不能把国民党反动派政治态度没落同时的道德品质败坏描述的更深入一些,把共产党人政治态度进步伴随的高尚道德品质摄制的更突出一些?莫非 韩三平先生内心深处认为国民党反动派的领导人比共产党领导人道德品质更加高尚才是有血有肉、尊重历史事实?

《建国大业》不仅有对共产党领导人的丑化,还有对中国共产党整体的丑化。《建国大业》的导演韩三平先生还说:“当时中国大多数人要求什么?要求耕者有其田,要求民主,要求温饱,反对独裁,反对特务,反对法西斯。其实这和西方选举有什么区别啊?你是54%,我是46%,你当总统我不当,这不是一回事儿么?你仔细想通了都是一回事。毛泽东为什么胜利?是他代表更多的人。只不过那时候不是选举,而是采用暴力手段,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英雄、优秀人物怎么才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呢?看你是不是代表着更多人的利益”。《建国大业》也的确是这么摄制的,像影片中就有毛主席“把土地分给农民,使耕者有其田,天下就是我们的”的话。这其实是完全抹杀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区别。

解放战争是一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广大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代表的反人民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地主的阶级斗争,根本不是什么谁代表更多的人的问题,和西方选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金权政治,或者说是权钱交易。大体上呈“我资助你选举,你上台照顾我,下台我再给你一些股票或公司的职务补偿”三部曲,即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被选择的双方都是反人民的垄断资产阶级代表,广大人民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今天美国,总统大选一半人根本不愿去投票,州长议会选举投票率更低。广大人民可能为支持根本不感兴趣的垄断资产阶级政客而舍死忘生吗?中国共产党也决不仅仅是和历代农民起义一样,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耕者有其田”建立一个新王朝,而是一开始就以跳出历史周期率,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耕者有其田不过是实现农业集体化,永远杜绝地主阶级复活的第一步,绝不是终极目标。然而,《建国大业》对共产主义理想竟然只字不提。片面强调“耕者有其田”同样抹杀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区别。《建国大业》被剪掉的一场戏中,蒋介石对蒋经国说:“你要把土地分给农民,做到耕者有其田,赢得民心。赢得民心之后,十年之内反攻大陆才有希望”,事实上蒋介石在台湾也的确搞了土改。试问,按照《建国大业》的逻辑,解放台湾岂不成了“不得民心”?不仅如此,《建国大业》还伪造毛主席的话“搞经济我们不行”,“要将资本家请回来”。实际上,中国共产党搞经济比资本家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强的多,建国初期就稳定了物价。而且荣毅仁等民族资本家根本没有走,跑到台湾的不过是一小撮极端反动的官僚买办资本家。通过3年解放战争好不容易才把他们赶到台湾了,难道还要把他们请回来吗?

除此以外,《建国大业》丑化中国共产党的细节数不胜数。例如,电影里有个细节,蒋介石和蒋经国谈心,蒋介石说:要是你,你谈吗——都这样了,还谈什么啊„„这显然是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1949年1月14日毛主席的《关于时局的声明》的八项条件(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卖国条约;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并未关闭和平的大门,反而正体现了和平诚意。如果不坚持八项条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有有何区别?“惩办战争罪犯”只是要明确战争责任,不是真的要置蒋介石、李宗仁等人于死地。这一点蒋介石、李宗仁等战犯也很清楚。事实上不仅傅作义等“战犯”起义后受到了很好的待遇,而且在1949年1月27日,“二号战犯”李宗仁就致电毛主席,表示同意以八项条件为和谈基础,难道他是想自杀吗?

3.没有民主党派就没有新中国?

《建国大业》的导演韩三平先生说:“毛泽东胜利了,是因为他团结了大多数人,众多的第三党派,众多的风云人物,比如宋庆龄、李济深、蔡廷锴,包括张澜,等等等等,这些人当时在中国政坛都是有影响的人物,各自都影响着一批人。毛泽东团结了他们,就团结了大多数人,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真实地表现那段历史”。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委员《建国大业》最重要的编剧之一王兴东先生说:“唯有经过人民政协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的中央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向世界昭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符合中国人民意志的。否则,没有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一切都被认为是非法的”,“毛泽东作为中共主席,要实现多党合作,必须请来这三位(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非中共的领袖”。《建国大业》整部影片也是围绕人民政协会议召开展开的,特别是注重描写了毛主席邀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三人的内容。

事实上,这是无限拔高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的作用反人民的英雄史观。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地位绝不是民主党派赐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合法性也绝不是人民政协会议授予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地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合法性是广大人民在解放战争用鲜血和生命赋予的。十月革命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就解散了立宪会议,由苏维埃制定宪法,这不仅不能说是非法的,而且应该说代表广大人民的苏维埃比各个党派组成的制宪会议合法性更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加起来不过几万人,他们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不超过中国人口的1%,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过是起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冯玉祥在苏联客轮上因失火遇难后,马上有程潜补上;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人在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后,马上有赛福鼎补上,丝毫没有影响新政协召开。(附带说一句,一般认为冯玉祥、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人之死是事故,《建国大业》说成是特务破坏是为突出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的“英雄气概”。)尽管不能说民主人士可有可无,但是更不能认为民主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了决定性作用。 而且,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的缺点、错误甚至罪行也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他们参加了人民政协会议就过分美化。以李济深为例,1927年4月初,李济深到上海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反共会议。会后,返回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派军队包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办事处和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查封工会、农会、学生会等革命团体,杀害邓培、肖楚女、熊雄等两千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建国大业》尽管对此曾有表现,即毛主席和李济深谈话的时候,李济深说“我杀过共产党,蔡和森就是我杀的(并非如此,1931年8月4日,蔡和森遭国民党反动派广东军阀陈济棠秘密枪杀,而陈济棠1929年就跟时任他上司的李济深分道扬镳了。1929年3月15日 李济深就被蒋介石软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才被释放,不可能杀害蔡和森)”,但是后来又为“尊重历史”删除了。而且,在参加人民政协会议之时,少数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就提出了“轮流坐庄”的要求,尽管因为中国共产党严厉批评有所收敛,但是“轮流坐庄”之心未死,1957年又表现了出来,而《建国大业》对此毫无表现。

真正给予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性的广大人民在《建国大业》中则受到了漠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基础,而这部影片通篇没有讲人民,只讲领袖、党派头目和将军、政客。人民在本片中只是花瓶,只知道献花和鼓掌。据记载,辽沈战役解放军阵亡14009人,伤53328人,失踪1874人,共69211人;平津战役解放军阵亡7030人,伤31478人,失踪936人,共39444人;淮海战役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另据记载,三大战役共动员支前民工880余万人次,人民群众出动支前的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然而,这些在电影中几乎是一笔带过。建国大业变成了一小撮“精英”的大业,而广大人民变成了无足轻重的角色。

4.解放战争精神是“兰博精神”? 《建国大业》的导演韩三平先生说:“我认为,主旋律影片这个概念是不确切的,应该是主流意识形态影片。主流意识形态影片将来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你看美国电影,爱国主义,励志,歌颂美好爱情,这都是每个电影的主流,90%都是这种电影,追求美好生活,追求幸福,追求爱情,追求爱国主义,为国家献身。兰博就是为国家献身啊,跟我们的李向阳有什么区别啊?”,“追求阳光,追求向上,追求爱国,追求爱人,追求幸福生活,追求美好爱情,我们这一代和你们是一样的。因此表现和歌颂这些会成为主流”。

兰博何许人也?是美国好莱坞巨星史泰龙的《第一滴血》系列的主人公。60年代起美国掀起了很大程度上受了毛泽东思想影响的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等一系列新左派运动,《第一滴血》系列塑造的兰博形象就是为抵制新左派运动塑造的一个美国法西斯侵略军“英雄”形象。《第一滴血》系列塑造兰博形象是希望通过兰博形象为美国的侵略行为开脱,“兰博精神”实质是一种法西斯侵略精神。

解放战争精神和“兰博精神”是根本不同的。爱国主义是有阶级性的,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都是他们国家的战争的失败主义者。用一切方法使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战争归于失败,就是日本人民和德国人民的利益;失败得越彻底,就越好。”李向阳和松井都是爱国主义者,但是一个爱的是广大人民的国,一个爱的是反人民的垄断资产阶级的国。解放战争精神是李向阳式的爱国主义,“兰博精神”是松井式的爱国主义,两者岂容混淆?把解放战争精神说成是“兰博精神”是把解放战争的性质由民族的人民的革命战争歪曲为“侵略战争”,如果解放战争精神是“兰博精神”,那么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努力就成了侵犯台湾人民台湾家园的行径,应该被谴责了。

事实上,《建国大业》中不仅大力宣扬兰博式个人英雄主义,大力宣扬美国式反人民的“普世价值”,而且极力美化美国。《建国大业》中描述了宋美龄赴美求援做最后一搏,待遇大不如前,四处碰壁的情况。马歇尔国务卿义更正言辞的说,我们给你们的贷款是为建设和平的,并不是打内战的,所以不能再给了。《建国大业》中还有蒋介石要空军轰炸开国大典的内容。因为美国人不同意任务飞机在釜山加油,这样如果飞过去轰炸,就一个都回不来,于是蒋介石都“出于人道”毅然取消行动,才使开国大典顺利举行。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这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毛主席在《“友谊”,还是侵略?》中指出:“‘战时和战后的对华援助’,据白皮书说是四十五亿余美元,据我们统计是五十九亿一千四百余万美元,帮助蒋介石杀死几百万中国人,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如果不是美国大力支持,蒋介石未必敢打内战。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你们的好教员。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美国之所以没有大量出兵进攻中国,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有顾虑。第一顾虑中国人民反对它,它怕陷在泥潭里拔不出去。第二顾虑美国人民反对它,因此不敢下动员令。第三顾虑苏联和欧洲的人民以及各国的人民反对它,它将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美国最终还是大量出兵进攻中国了,1950年的侵略朝鲜战争提出“三个月打过鸭绿江去”,派空军轰炸中国东北难道都忘了吗?就算这些都忘了,难道美国前几天要卖给台湾小牛导弹也是为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的表示?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第一部分对国民党反动派逃到台湾之后拍摄解放战争如何达到最佳的反共宣传的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惊人的一致。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只能说《建国大业》作为60年国庆的献礼片,显然比国民党反动派逃到台湾之后拍摄的反共宣传片影响更大。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建国大业》是站在国民党反动派立场上反共反人民的一部反共宣传片吗?

三、冰冻三尺:“《建国大业》现象”是怎样炼成的?

“国庆献礼片”变成“反共宣传片”的“《建国大业》现象”不是偶然的,应该说,这是文艺界主旋律长期蜕变的必然结果。

在毛主席时代,所有的文艺作品可以说都是主旋律作品,塑造了无数英雄形象。有人说毛主席时代的文艺作品概念化、简单化、公式化,这是不值一驳的。是否概念化、简单化、公式化不是判断文艺作品优劣的标准,文艺作品如果要被大众广泛接受,必然会有概念化、简单化、公式化的色彩。美国的好莱坞大片难道不是概念化,简单化,公式化的文艺作品?像《第一滴血》系列的兰博在越南、阿富汗,次次都被重兵围着,但是次次都化险为夷,神奇无比,不是典型的概念化,简单化,公式化的文艺作品?不同的是,毛主席时代的文艺作品塑造的英雄形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英雄,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塑造的英雄形象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法西斯“英雄”。

毛主席逝世以后,文艺界主旋律迅速出现了不协调的声音。从刘心武的《班主任》开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非主旋律”文学作品迅速崛起,影视界亦是如此。在“非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强烈冲击之下,以“去脸谱化”为旗号,影视作品中的国共两党的形象也悄然发生变化。

1980年电影《庐山恋》首开国共两党的形象变化之先河,其剧情是:中美建交之后,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回国观光。在庐山游览时,与在山上潜心攻读的小伙子耿桦相遇,彼此产生爱慕之情。耿桦结识周筠后因和周筠的频繁接触受到传讯,周筠怀着惜别的心情回美国去了。“四人帮”被粉碎后,周筠再次来庐山旧地重游,对耿桦倍加怀念。已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耿桦,来庐山听学术报告,不期与周筠重逢,两人欣喜若狂,约定结婚。耿桦征求父亲耿烽的意见,给他看周筠一家人的合影。耿烽认出周筠的父亲周振武是他当年在黄埔军校的同学,后来成了在战场上拼杀的敌手,怎能允诺这门亲事呢?经过一番波折,两位老相识在庐山相会,变冤家为亲家。周筠和耿桦更是欢天喜地,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影片中“四人帮”成了反派,国民党将军周振武则不再是反面人物,相反共产党将军耿烽倒是显得顽固不近人情。

随后,又开始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进行篡改,首先从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开始,1981年的电影《西安事变》歌颂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精神是一个标志。事实上张学良、杨虎城作为国民党的将领或曰军阀,尽管有一定的爱国精神,但是缺点、错误甚至罪行也是很明显的,张学良、杨虎城不仅曾积极“剿共”,他们的军队亦存在烧杀抢掠等恶行,但是电影《西安事变》对此几乎只字不提,张学良、杨虎城被美化成了一心为国的英雄。1986年电影《血战台儿庄》的上映,不仅把“二号战犯”李宗仁彻底平反,而且电影中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连蒋经国在台湾看到《血战台儿庄》后,都说:“这个影片没有给我父亲脸上抹黑”,对《血战台儿庄》很满意。到1989年,电影《开国大典》已经开始了对解放战争中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美化,尽管《开国大典》中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仍然是反派人物,但是黑社会作风、卖国罪行在影片中所剩无几,倒是表现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到了近几年,无数抗战影视作品把屡战屡败,龟缩在大后方的国民党军队吹捧成抗战主力。2007年的《色•戒》更是把汪伪政权特务头子也“去脸谱化”,公然宣传文化。

伴随着抬高国民党反动派的同时必然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丑化,近几年影视作品从《亮剑》开始极力渲染共产党将领的军阀习气、土匪作风。对个人丑化的同时当然不会少了对组织的丑化,2007年的《集结号》把共产党组织的“冷漠无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人称“看了《集结号》,方知组织不可靠”。其实,这些丑化是毫无依据的。以今年曾经热映的电视剧《红日》为例,因为胡编乱造遭到了亲身经历孟良崮战役的原华野六纵的老同志的痛斥。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90岁的徐超说,“我看了电视剧《红日》,确实不像话。本来张灵甫是被我们打死了,现在电视剧却演成了自杀,虽然没有明说,但用枪对着自己的脑袋,意思就是自杀了。电视剧里美化宣传了74师、张灵甫和张小甫。小说《红日》中沈振新军长原型是王必成将军,电视剧里却把他丑化得很厉害。一个军长那么粗鲁,还是个酒徒,王必成从来不喝酒啊,谈恋爱还这么粗鲁。我看了,根本看不下去”,总后勤部原政委,80岁的周克玉说:“《红日》这部电视剧拍得非常糟糕„„丑化解放军,美化张灵甫。张灵甫那些国民党军官,从形象上看都是威风凛凛的、儒雅、很有人情味的,比我们解放军的领导干部高雅得多,能干得多啊。把我们的解放军却丑化得简直是没有比这个更严重的了。说到王必成司令,我和他接触很多。王司令非常沉稳,很善于思考,作风很老练的一个指挥员,我们很敬重的。结果电视里出现的沈振新,非常叫人恶心的感觉。还把一个老红军写成个强奸犯,完全是个捏造”。这些影视作品无法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解放军真是匪气十足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打败人数是自己三倍半的(解放战争开始时,解放军130万,国民党军队430万)威风凛凛的、儒雅、很有人情味的国民党军队?

今天,即使公认的拍的比较好的主旋律作品,如《潜伏》之类,或多或少的都有描述共产党组织的“冷漠无情”,共产党将领的粗鲁无礼,国民党军官的忠诚、儒雅、富有人情味的情况,真正意义上反映代表广大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和代表反人民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地主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历史真实的“主旋律作品”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建国大业》由国庆献礼片变成“反共宣传片”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几年之前,一部为李鸿章、袁世凯涂脂抹粉的《走向共和》最终被禁演。前几天,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显然,把《建国大业》这样宣扬反共反人民的一部反共宣传片作为国庆献礼片在全国热映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极大侮辱,是冲击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行为。是否禁演《建国大业》并且借机对文艺界美化国民党反动派,丑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共反人民的“《建国大业》现象”进行清理整顿,已经成为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试金石。我相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决不会放任《建国大业》之类打着“国庆献礼片”旗号的反共宣传片垄断文化市场而不闻不问。就让《建国大业》去开拓韩三平、王兴东等人向往的台湾市场、美国市场去吧!

是人民的《建国大业》还是反动派的《亡国挽歌》?

推荐第8篇:观《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有感

观《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有感

不管是辛亥革命、建党还是建国,其过程之艰难,付出的代价之惨重,早已是不言而喻。三部影片都邀请了相当多的明星大腕,在视觉上首先给了观众一个很大的冲击,除了影片本身讲述的故事之外,众多明星的加盟,也成为了电影的一大卖点。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抛头颅洒热血,所作的重大贡献。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由革命烈士秋瑾同志被押赴刑场,讲述何为革命开始,又以孙文先生回顾革命历程,解答何为革命结束,首尾呼应,深沉的背景音乐以及他们对革命深刻的认识,也将观众的思想引入更深的层次。我认为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当为孙文在说服四国银行代表取消对清政府贷款的讲话,面对列强代表,他用幽默讽刺的方式,从容地讲述着众多列强与当时中国的关系,孙文所展现出来的气魄和学识令人赞叹不已。

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是让我们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在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在做任何人的奴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

一部成功的影片永远也离不开音乐的陪衬。

历史本就是沉重的,所以无论是《辛亥革命》、《建党伟业》还是《建国大业》,其背景音乐的主旋律都是以深沉的风格为主,音乐缓缓奏起,沉重、哀伤又透着坚定,也将前辈们前行的辛苦、艰难以及他们坚定的信念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出来。

《建党伟业》与《建国大业》在音乐的运用有一处很相似,分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和淮海战役胜利之后,在这两个时刻,影片导演都不约而同的选用了用革命歌曲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共产党成立,淮海战役胜利,在这两个时刻,任何语言都已不能描述当时的心情,于是,在嘉兴的那条小船上,在那间简陋的小平房里,他们选择了歌唱。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

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一首《国际歌》,两部影片,两个不同的时刻,但那铿锵有力的声调、憨厚的笑容以及难以掩饰的激动神情,却使如此相似。歌唱时,他们喜极而泣,他们互相拥抱,甚至抱头痛哭。

胜利之前我们经过了太多的艰难困苦,太多的流血牺牲,胜利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虽然会有人觉得接下来的话很老套,但我还是要说,中国共产党真的很伟大。

推荐第9篇: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

09国际商务师范

蔡晓君

2009年,即建国60周年的到来,国家广电总局献出了一部历史性影片《建国大业》,这是一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那时看着媒体对此红色题材影片的大力宣传,加之从小对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在**楼上宣布消息那幅图片的印象深刻,让我在当时对该影片颇为期待。

不过,2009年我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我怀着多种心情观看,我从影片宣传得知影片云集了170多位中国演艺界当红演员,几乎囊括了中国电影的实力明星、知名导演,可视之为对中国电影演艺队伍的一次大阅兵,因此,当时在观看时我更多的是注意演员的出场,而忽略了对新中国成立剧情的关注。如今,我怀着另一种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地观看了这部09年的国庆献礼。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该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全景描写共和国领袖和众多政坛名人的群像。

我通过再一次观看《建国大业》这部大作对新中国建立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了解,同时,我也再一次觉得现在的生活确实是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尽管目前存在大学生工

作难寻、房价飞涨买不起房子等不确定因素,但是至少我们国家现在处于或将长期处于和平年代,这对每个中国公民来说都是最珍贵的,因此,即便生活面对再大的压力与困难,我们都要努力,学着挺过去,毕竟我们的前辈,我们的老革命党员都挺过来了。

影片中,让我难忘的是,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看到这一幕幕,我的心情澎湃。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推荐第10篇:看《建国大业》有感

看《建国大业》有感

在我们伟大祖国六十华诞前夕的九月二十九日的晚上,我和妈妈到焦作奥斯卡影城观看了国庆献礼影片《建国大业》。看完之后我有不少的收获。第一,在这部电影中我认识或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冯玉祥、张澜、蒋介石、蒋经国等人。这些人物过去我有的听说过,但是不太了解,有的就根本不知道,通过看这部电影,让我对他们有了认识或了解,增加了我的历史知识。

第二,我觉得毛泽东特别伟大,他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伟大的功绩,他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他是一位无私的人,因为他建立新中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和平。我们现在能过着和平生活,要感谢毛泽东。第三,蒋介石这个人不好,因为他不讲信用。本来国民党和共产党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但蒋介石又把这个协议撕毁了,想把人民拖入到战争当中,让人民不再有和平的生活,所以我不喜欢他。

第四,这部电影里都是明星大腕,他们演的都非常不错。我最喜欢唐国强演的毛主席,因为他演出了领袖的气质。

这就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收获。

解放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王小多

第11篇:思想汇报建国大业有感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看完以后我的内心澎湃不已,于是写下这篇思想汇报,向党组织汇报一下我的感受,不能忘记1949年10月1日,那是一个伟大而庄严的历史时刻,毛主席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洪亮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全中国沸腾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上空,坚强的中国人站起来了!看到这时候,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感慨不已,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登堂入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一是北平机场,万人喜迎毛泽东和老红军战士的声嘶力竭的场面,令现场观众百感交集,不禁涌动起对建立共和国的无数先辈的敬仰情怀。二是蒋经国前往上海督导经济,直面谴责孔家才是让党国身处危难的蛀虫,回到南京时父亲蒋介石却对他说“不反亡国,反则亡党”的言语,一番时局的忠告带走了经国的锐气,这或许是对多年之后的台湾主政人物的一种性格铺垫和诠释吧。据说蒋经国在深刻反思败走台岛的教训,启动肃贪和党建转型改革,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将台湾带上“亚洲四小龙”的地位,亲手实现了政治,集其大成的功业在他之后的新台湾,未见在政治境界及领导效能上超越蒋经国的新典范。蒋经国“与时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注定这位奇迹经济的缔造者最终心力憔悴呕血而亡的悲怆宿命。

看完了整部影片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政党如果他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他就必将能够取得胜利,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过国民党的失败是注定的,因为他在执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把民心丢失, 在越来越重的压迫下,人民群众愤怒了,而共产党人时时刻刻都在为人民谋福利,与人民心连心,群众基础好,人民愿意支持这样的政党,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劳苦大众用“几十万条破枪”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强大的军队,让他们的“全美式装备”不堪一击,更让他们“一个月消灭共产党”的妄语瞬间破灭。国民党虽有老美援助,但人心背离。士气低落,经济困难,此时的国民党统治区已是混乱、黑暗无比。“反贪腐,亡党;不反,亡国”,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对于我党,近些年来各种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做出了些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究其原因,根本一条,就是他们不接受党的教育,不接受群众监督,忘记了作为一个党员除了群众利益不能谋取私利的宗旨。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一些党员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看不起别人,看不起群众,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于是,使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失去制约。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知识去武装我们的头脑。只有每个党员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从而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是党不变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进一步胜利的根本保证。

除了教育之外,接受监督,特别是接受群众监督是个关键。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容易使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比较习惯于发号施令,采用行政手段来进行工作。反之,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支持群众合理要求,保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就会有意无意地被忽视。而一旦脱离群众,就有可能失去一切。

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党员干部中通过教育与制度建设,预防腐败,把反腐倡廉的警钟时时敲响是必要的 此致

敬礼

第12篇: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作为学生,作为一个理科生,对历史方面了解不多,但对建国前后的历史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了解,。在看这部影片之前,看着片名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可以让人想象发生在建国前后的一些事。通过选修课看电影更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发生的一些有关国家命运的大事。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叙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欢两个场景:一是北平机场,万人喜迎毛泽东和老红军战士的声嘶力竭的场面,令现场观众百感交集,不禁涌动起对建立共和国的无数先辈的敬仰情怀。二是蒋经国前往上海督导经济,直面谴责孔家才是让党国身处危难的蛀虫,回到南京时父亲蒋介石却对他说“不反亡国,反则亡党”的言语,一番时局的忠告带走了经国的锐气,这或许是对多年之后的台湾主政人物的一种性格铺垫和诠释吧。据说蒋经国在深刻反思败走台岛的教训,启动肃贪和党建转型改革,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将台湾带上“亚洲四小龙”的地位,亲手实现了政治解严(将台湾带入民主时代),集其大成的功业在他之后的新台湾,未见在政治境界及领导效能上超越蒋经国的新典范。蒋经国“与时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注定这位奇迹经济的缔造者最终

心力憔悴呕血而亡的悲怆宿命。因此我认为,影片中陈坤的扮相与我心目中的蒋经国最为吻合。片中对征集到国旗、国歌作品的选用过程,犹如生动的教学片,更让人增长了不少知识。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如今许多影视作品塑造的英雄给很多人一种印象,共产党大都是些没文化,被地主老财逼迫无路可走,才入伍参加革命的土包子,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顺意民意、反对独裁,统一中国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以大海的肚量包容其他各个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中国的繁荣富强。当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二周年了,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第13篇:读《建国大业》有感

读《建国大业》有感

《建国大业》按照时间顺序从1945年重庆谈判一直讲述到1949年开国大典,还原了国共两党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影片气势磅礴,画面精美,具有史诗气象。可以说这是一部很好的历史教育片。仔细品读这部恢弘的史诗别有另一番瑰丽之美,让历史清晰重现,热血再度沸腾。聚焦那个年代,我们再次见证了新中国建国的庄严盛事„„看完了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主旋律大场面不乏细腻感人,影片突破了传统套路,让大家看到了领袖作为普通人喜怒哀乐的一面。以群星阵容来运作是相当了不起的创举。应该说这部电影里,无论是张国立,还是唐国强,他们都不是主角,真正在支撑影片的,是建国前几年的真实历史。它或许是血腥,是阴谋,是背叛,但当阳光穿透黑云,当先辈们最终赢得一切,那段历史又是浪漫,美好而引人深思的了。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

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获得了“最可爱的人”的称号,这,一直都是共产党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建国大业》中,我们看到,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了尽量不打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军没有使用重武器,宁愿血洒苏州河,解放上海后没有进入民居,而是露宿街头。这种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是应当代代相传的,成为不灭的时代精神。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 **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们忘不了这段历史,正义与邪恶,民主与独裁,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生死对峙。这是一场关乎新中国前途与命运的角逐,是中国未来走何种道路的关卡,同时它也将为重塑历史,搭建新中国平台奠定无坚不摧的基石。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共产党的意志笃定,又看到了它乘风破浪的决心;既看到了国民党的奸诈狡猾,又看到了它穷寇落败的颓势。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属于中国的希望和辉煌!

没有共产当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一统江山的气度。它胸怀大志,组织严明,不屈从于不利环境,在逆境中走出了光

明的道路,无愧于民众的寄托和历史的选择。它为什么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呢?这是一个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它是一个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的政党,民心所向,这可谓是它成就大业的根基。植根于正义民心的土壤里,大事岂有不成之理?其次,它是一个百折不挠的党,有宏图不展,大业不兴誓不罢休的勇气。在它眼里,国民党以及阻碍它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都不过是”纸老虎”,一撕就碎。这又是何等的勇气、霸气!再次,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能够用大智慧创大业,实施战术和战略的灵活运用,并能果断抓住战机、鼓舞士气,以卓绝的军事才能共图天下霸业!最后,它还是仁义之党,它并不是没有给国民党以机会,在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背信弃义之举成为它自取灭亡的根本祸源。所以共产党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成就了新中国!

那么,我们还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呢?难道只是功业兴衰,是非成败吗?不,绝非仅仅如此!我们不光看到了这段历史,更应把它延伸拓展开来,进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转眼间,建国已六十周年了,在这和平的年代,历史仍然考验着这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党。其间有过曲折,但更有丰硕的成果。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进而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共产党不断受挫,不断成功,逐渐成为一个能够解决困难,探索、前进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政党。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国际上不可小视的大国。中国秉承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昂首迈入国际大队伍的行列。南方的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一次又一次考验着党,然而中国共产党是不可战胜的,他用爱心长城实现着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接力,奇迹一个又一个的搬上了荧幕。08年奥运会永远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用铁的事实证明中国已成为不折不扣的体坛劲旅;2010年世博会的开幕让全世界瞩目!它的惊艳被美其名曰:一场美丽的约会。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国的辉煌,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都达到了空前的高

度。这一切都将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事实证明:共产党已经成熟,他能担负并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属于中国的美好明天!

不断品读,不断回味,我们就像欣赏一幅绝美逶迤的精典画廊,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我深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感受着祖国深情的呼吸,感受着党的恩泽和温暖,感受着那股坚定又不断向前的力量,衷心祝愿祖**亲幸福安康,繁荣昌盛,万世常青!

电影最终还是会散场,但那样的一段历史却是将永远铭记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一九四九天地新,建国伟业史册存。

勿忘建国艰难路,长怀英烈与忠魂

第14篇:看《建国大业》有感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姓名 刘鹏

专业班级 建环12-2

学号 22121599

2014 年 4 月 15 日

看《建国大业》有感

自从学习毛概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忽视了一段伟大的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虽然自己很喜欢看抗战片,看里面的枪林弹雨,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艰苦的岁月,但每次看都缺乏认真的思考,压根就不知道这些影片的背景,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自然而然从中所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不多。只局限于”看”这个层面。这样就导致我无法学以致用,花大量的时间而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将被搁置,久而久之,这些知识就会被遗忘,那我们的学习还有用吗?

这几天在老师的引导下看了《建国大业》这个影片,我深有感触,正好借此机会结合最近所学的毛概理论来谈谈对影片的感想。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从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后,国共俩党进行交涉谈判,谈判破裂,爆发内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及后来的政治协商会议,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电影一开始播放的是重庆谈判,由于共产党实力微弱而且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党及广大人民十分渴望和平,因此共产党选择了让步,答应了谈判要求。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骇然单方面撕毁谈判条约,集中兵力向解放区猛烈进攻。此时此刻,国民党展现了”霸气”的一面,自信数月必然粉碎共产党,统一全中国。而毛泽东在此危机关头,却依然沉稳淡定,他认为国民党反动派就是纸老虎!在撤出延安时他曾豪迈自信的说“我要用一个延安换取整个中国”。他为何如此自信,能够凭借着几十万只破枪打败全副武装的国民中央军?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革命的过程中共产党严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所有的党员都能团结一致,互相友爱。而国民党内却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完全忽视普通百姓,战败也应当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我没想到败得那么快。

剧中描写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当即断定“长江以北从此再无大战”,国民党王牌主力军全军覆灭。之后搞了个庆功宴,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在一起庆祝,他们喝的大醉,紧接着几个人抱在一起大声歌唱“英特纳兄奈尔就一定会实现”他们热泪盈眶,让人心疼不已!中国共产党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五次反围剿,艰难长征,爬雪山,八年抗战,,二次内战,牺牲了无数革命同志,终于换来了这即将到来的胜利。他们悲苦的内心情感一处触爆发开了。让人感动不已。

在此影片中也展现其他民主党派人士对中国的和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其中一场景是闻一多在听闻李公仆被暗杀后,义愤填膺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然而没过多久他也被无情暗杀。还有那个国民党元老也是蒋校长的老大哥冯玉祥将军在来参加新政协的途中被杀害。这一切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所行丧尽天良之事。自然会引起民愤,于之覆灭也有不小关联。

内战取得胜利后,共产党和各个民主政党聚在一起准备召开新政协会议,其中谈到了选择哪个设计好的国旗。会上许多人都赞成选择那个中间有条黄色条带的旗。理由为中间那黄色代表为中国发源地古黄河,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喻为全国人民一条心。就连毛泽东也赞成。可是也有个别人却赞成某上海工人所设计的五星红旗,就连孙中山夫人也认为五星旗好。她说”那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几颗小星代表其他政党,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其他党派,团结人民爱护人民,共同前进。毛泽东听了,回想过去革命的种种确实如此,于是放弃了原先的主张,经过再三讨论,确定了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身为领导者他没有独裁,而是广纳意见,尊重民意,他这种民主作风何等可贵!

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共产党在革命中所做出的牺牲。体会到了他们不为生死的无畏精神。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而运用。并没有死板硬套。以大毅力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从而达到共同富裕。虽说现代中国出现了许多病态,但无可否认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作为一名青年,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不能只将“全心为自己”作为目标,那只是小我。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为了建设美好家园而好好学习,好好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

第15篇: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我们强大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得来的。相信不少的炎黄子孙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建国大业》将告诉我们答案,观看《建国大业》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我们终于明白,我们的国家实在血雨腥风中建立起来的。翻开厚厚的历史,抖落岁月里的尘埃,往日的战火硝烟历历在目。八年的坑日战争,以及三年的解放战争,那些都是用鲜血写成的历史,我们的民族经历了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考验,才走上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以无数先烈的血肉之躯作为根基建立起了这个新中国。

我们也终于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遥想那充满硝烟的二战,静静思考建国大业每一个感人的瞬间。如果没有先烈们的励精图治哪来今天的国泰民安,如果没有先烈们的英勇奋战哪来今天的自由与独立,如果没有先烈们的流血牺牲哪来今天的和平与富强,如果没有了富强、自由与和平我们的幸福生活又将从哪得来呢?

我们国家建立的过程是一段艰辛的过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护我们的国家、忠诚于我们的国家。同时,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它,爱护它,捍卫它,

尽管历史给了我们极大地考验,但相信光明就在黑夜的前面,大海就在三的那一边,只要我们不放弃心中的理想与追求,我们一定能过打破历史的冰封,通过历史的考验,战胜历史的困难,迎来我们祖国新的明天。

第16篇: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五月十九号晚,在院团员骨干党史学习班的第一课程,观看《建国大业》。其实这部影片说的就是我们那本历史书上的内容。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但是影片既没有故意歌颂什么,也没有故意诋毁什么。看了以后我们很清楚的明白为什么共产党会取得胜利,老蒋最后没落台湾。没有以往电影里面和谐的空话套话,导演只是用一些很平实的镜头和桥段就说明了他或者说是政府想表达的东西。从这一点来说,这部电影拍得确实很高明。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影片有几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

首先,让我们近距离的看领袖。从小到大看的到的领袖形象都是威严的,高高在上的。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所展现的,不是主席的雄才伟略,而是人物的内心情感。影片在把历史人物立体化的方向上做了很大努力:“比如说政治局夜里开会,把那灯给吹灭了,然后是主席说,咱们真成了开黑会了。这个情节以前不会这么表现——开中央最高层会议的时候把灯给吹了,咱们能够说话就行了,那个蜡烛留着我后半夜还要写东西呢。再比如说,胜利之后,几大书记都喝醉了。再比如说,刘劲扮演的周总理,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印象。有一场戏,当总理得知我方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协会议的冯玉祥将军,平时一向亲和儒雅的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一般总理给人的印象都是比较亲和,比较儒雅,在这里总理大发脾气的情节却很给人的感觉很真实。七届二次会议的时候,各位领导从拐角处依次走进会场,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有看头,这种细节都很好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淮海战役胜利后的那个晚上,大局已定,中央四位领导人终于可以安心地大醉一场。他们高兴得边喝酒边高唱《国际歌》,平素领袖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毛泽东喝醉了,嘴角挂着微笑歪倒在一边;周恩来充满激情地挥舞双臂做指挥状,完全不是平时总理的样子;刘少奇和朱德紧紧拥抱在一起,特别是朱德那个演员的表现,那个百感交集的泪水,着实很让人感动。

另外,蒋家父子的感情戏也很真实。很喜欢陈坤演的蒋经国, 也许是蒋经国本身促成了国共之前的和解,所以政治上所给的限制也很宽的缘故。电影里面的蒋经国让我们看到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许说我们根本也没有正面甚至负面地去了解过这个历史人物。 最喜欢的场景是那场华丽至顶点的\"白鸽\"。又是那首悠扬的大提琴,老蒋一字一句的说:“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难啊。”还有一直围绕在他们周围飞旋的白鸽,画面实在是非常地讲究,简洁而华丽,很有气派。 还有就是蒋经国在上海的那场,非常之肺腑的发言。国产电影,并且还是政府电影能够给老蒋家如此大的面子,实在是难能可贵啊。电影的实际最后一个镜头是留给蒋介石的。估计看完之后他可以当选该年度最具悲情人物了。他的高高在上让他失去了整个中国,但其中也留给现今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思考。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电影留给共产党的镜头都是有别以往地革命风,转向亲民风。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让人会心一笑,并且一点也不雷人。收到冯玉祥死讯的那一场,开七次二大的那场进场摄影,毛泽东屋和周恩来的那段调侃„„能让电影院里面的每个人都可爱地笑一笑。 要说的还有太多,因为太多所以没法一一说到。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可以当成经典来记忆。平民的经典、贵族的经典„„

看到很多人看完电影都感叹建立个国家很不容易,既然建好了就要善待她——但愿今后我的同胞们再不用削尖脑袋整外国绿卡,孩子们不用在中学课本里学满纸的谎言和废话,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在法律的体系内伸张自己的权力,可以毫无顾忌的拿任何一个公务员逗闷子寻开心,让整个国家沐浴在信息充分公开的阳光环境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最后,我想说《建国大业》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大片,经典,值得一看再看,每回都会有很深的感触

第17篇:我爱你我的祖国观《建国大业》有感

我爱你我的祖国

--------观《建国大业》有感

在“隆隆”的飞机轰鸣声中,是国共重庆谈判的隐隐战鼓;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的面目;不顾个人安危,飞临重庆;共产党的和谈态度,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国民党政府不得不违心的签下和谈协定;不久,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和谈约定;在“轰轰”的爆炸声中,内战大幕拉开;我们的祖国,又陷入内战、纷乱、苦难中;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胸怀建国大业,团结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苦难的人民,终于挺起腰杆,当家做起了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拉开了崭新的一幕。

该影片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足以引人思索。例如毛泽东说的 “如果说这是我们的失败,那么,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无数这样的失败中走过来的!”展示了我们共产党人勇于直面各种困难艰险,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再如傅作义说的:“中共顽强坚持的精神很值得钦佩,但是结果靠的不是精神,是实力!”傅作义将军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正式在“顽强坚持”的精神支持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物质基础。在重庆谈判时毛泽东说了:“没有这几十万条破枪,谁会和我们谈?”蒋介石也说过:“战场上打不赢,谈判桌上怎么谈,结果都是一样的”。可见,事情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核心实力。我们伟大的祖国,通过60年的建设,迎来了建国60周年庆,在气势恢弘的6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每个方阵都有着雄伟的气势,精良的装备,高昂的士气,中国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我们不禁感慨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我们伟大的人民付出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啊!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感到自豪,

该影片通过蒋介石的话,道出了国民党政府溃败倒台的原因,有两句台词可谓意味深长:“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难啊。”这一句话道出国民党统治者不敢正视困难、不敢与腐败做斗争;导致最终失败,正如蒋介石所言:“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这个情节也具有很强的现实警示作用,近些年,接连发生的高级干部腐败案也在证明着我党自身建设,尤其是反腐倡廉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建国60周年来,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英明的党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防腐倡廉工作又被提上了重要日程。看看中央查处的一个又一个涉嫌贪腐的高官,充分表明我党反腐的决心和信心。有这样英明的党,我们的祖国就会健康良好的发展,就会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回顾历史,是使我们不忘记历史,以史为鉴,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好的干好今天的事,先烈们浴血奋战,创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经过60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伟大祖国逐渐强大、人民富裕幸福,展望未来,愿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团结一致,和衷共济,在同一片蓝天下,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共同奋斗吧! 我爱你,我的祖国!

第18篇:观《建党大业》有感

观《建党大业》有感

6月15日是大片《建党大业》首映的日子,我是期待已久,当时是冲着导演宣传时的冲击八亿票房,冲着108个大明星参演,冲着三大笑星首次联合出演军阀……怀着之前看《建国大业》的期待之情去观看了这部庆祝建党90周年的亿万投资大作。

两个小时,从袁世凯的做反和复辟帝制,到南北军阀的内乱;从侮辱丧国的“二十一条”的签订到激荡人心的“五四”学生运动;从学英、学法、学美的无知探索到看到俄国的工人革命而建立中国共产党,我犹如亲身经历的中国当时最黑暗、最无助、最混乱的年代,最终在平静而又激荡的嘉兴南湖上,仿佛看到中国的光明。这些感受,不是因为108个明星演绎而发出的光芒,而是因为不能替代的神圣的历史转折点而放射出来的耀眼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尽管一开始是看到俄国工人大革命的成功,由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提出建立的,尽管一开始就是“抄袭”《共产党宣言》的产物,但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在被压迫了几千年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中爆发成长起来了。

我在观看本片当中,曾不断地想象,要是在当时,在帝国列强不断骚扰进犯下,在南北军阀不断内乱战争下,在政府无能懦弱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会怎么样。又假如我身在那个黑暗而又觉醒年代,我会怎么样,我也可能放弃可贵的爱情,放弃学生的身份,甚至放弃可能随时失去的生命,跟学生们上街为国权呐喊,为民族伸冤,为寻求国家变革之路而远赴学习。我在片中,看到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为了寻求人民变革之路,而踏入北大专研学习,之间还拜会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前辈,不耻下问,最终也塑造和成就了后来的在变革路上竖起马克思旗帜的发动工农学兵起义变革的毛泽东;同时也看到年轻时的周恩来,看到那炯炯有神的眼神,为争取民族权力而被送监狱,为寻求真理而远赴法国学习;看到了朱德,在蔡锷指挥的战场上,英勇上敌阵杀敌,有勇有谋……就是他们的交集,在这个迷茫和动荡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也成就了后来的辉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至今日,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可能再也不会经历这种迷茫和动荡,也只能从书本或电影中体会当时的那种无奈和激情。路,前人已经给我们用血和生命铺出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怎么去紧紧地把握住它,并往更幸福之路走下去。

而作为人民公仆的我,更应该好好理解《建党大业》中党的宗旨,就是一切以民为本,以民生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属点,这样才不辜负在建党和建国事业中付出、甚至牺牲的他们,这样才能根本上在工作岗位中做好自我的定位,发挥自我的能力。同时也是“自私”的为了自己和后代,不希望他们重过上这种毫无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旧封建旧殖民地的黑暗时代。

繁华都市,红灯璀璨,在物质充斥的当今社会,有些人为了小事放弃生命,有些人为了利益践踏生命,有些人因为无聊而以身试法,有些人因为迷茫而不知所谓。我认为《建党大业》的确是一部很值得去观赏、去思考的电影,当人的意志和行动提升到人民和国家的高度,生命可以很伟大,很伟大,就如李大钊所说的“能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李远禧

2011-6-16

第19篇:观《建党大业》有感

观《建党大业》有感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那是一个苦苦求索的过程,那是一段向往光明的历史。这次学校安排了我们观看电影《建党大业》,它让人瞩目的不单单是规模庞大的演员阵容,还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在看似混乱无序的社会表象下涌动的众心归一的大道。

影片从武昌起义胜利,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誓师讨袁,再到溥仪在张勋的帮助下复辟,围绕这条主线,电影给我们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思想错综复杂、各种势力交织纠结的历史背景。

我在观看本片当中曾不断地想象要是在当时在帝国列强不断骚扰进犯下在南北军阀不断内乱战争下在政府无能懦弱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会怎么样。又假如我身在那个黑暗而又觉醒年代我会怎么样我也可能放弃可贵的爱情放弃学生的身份甚至放可能随时失去的生命跟学生们上街为国权呐喊为民族伸冤为求国家变革之路而远赴学习。

我在片中看到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为了寻求人民变革之路而踏入北大专研学习之间还拜会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前辈不耻下问最终也塑造和成就了后来的在变革路上竖起马克思旗帜的发动工农学兵起义变革的毛泽东同时也看到年轻时的周恩来看到那炯炯有神的眼神为争取民族权力而被送监狱为寻求真理而远赴法国学习看到了朱德在蔡锷指挥的战场上英勇上敌阵杀敌有勇有谋……就是他们的交集在这个迷茫和动荡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也成就了后来的辉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至今日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可能再也不会经历这种迷茫和动荡也只能从书本或电影中体会当时的那种无奈和激情。路前人已经给我们用血和生命铺出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怎么去紧紧地把握住它并往更幸福之路走下去。

影片《建党大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

影片无非就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党。前面铺陈那么一大段,无非是说其他道路不通,只有共 产 党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建党篇幅很多,讲得也相

对清楚(只是相对,如果没有史实知识垫底,单纯从影片中去汲取信息,估计仍是很难懂的)。可如何建党就着墨相对少了,给人的感觉是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他们说要建党,于是就开了个会,连开会的人从哪冒出来也不知道。主要还是东西太多,实在放不下。这就好比把水浒传108好汉放一个片子里表现完,也就只能做个幻灯片给人看图谱念介绍了。所以《大业》们不是电影片,而是幻灯片,用于高中的近、现代史教学相当靠谱。

如今,南极上空早已飘扬着我们的五星红旗,太平洋上出现了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舟五号也带着刚强的气势冲向了太空;如今,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个个商厦、工厂、高科技企业正遍地生花……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那些曾经蔑视我们为东亚病夫的列强,一个个低下了自命高贵的头,就连大洋彼岸那个自恃天下第一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一次次为他们的傲慢和无礼道歉。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个政党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我认为《建党大业》的确是一部很值得去观赏、去思考的电影当人的意志和行动提升到人民和国家的高度生命可以很伟大很伟大就如李大钊所说的“能变世界、创造世界”。

奋进的战鼓擂响,鲜艳的红旗飘扬,神州大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让我们奋勇向前,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勤奋的工作,历史将证明:我们的党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富强!

第20篇:观《建军大业》有感

观《建军大业》有感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项目部团组织召集观看了《建军大业》,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先辈们的坚韧与不屈,甘愿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大义。看完影片,项目部讨论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人民解放军一路向前?是坚守信仰的力量!人民解放军90年风雨历程,不屈成长。大国军队保家卫国,风雨护航。试想没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就不会有后来的工农联合革命军、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影片聚焦了南昌起义前的惊心动魄。起义几个月前,蒋介石发动上海“四·一二”政变、“四·一五”广州大屠杀、李大钊就义、“七·一五”清党事变等,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共产党和旧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是什么支持着他们。是坚守信仰的力量。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时坚守信仰的力量;看到了在三河坝战役中时任第九军副军长朱德带领3000多人抵抗敌军3万人时坚守信仰的力量;看到了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确定支部建在连上时坚守信仰的力量;看到了朱德领导“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时坚守信仰的力量。

坚守信仰的力量,我们身边的书记陈超英大姐。她用35载的年华坚持她的信仰,无论何事都走在第一线,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任务多么繁重,她总是能充满激情,乐观面对,坚定不移。大姐书记拥有着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她深入基层,密切群众,为人民贡献每一份光和热。大姐书记陈超英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这种信仰的力量在五局不断传承,五局在中建党组的领导下把这变为了一种精神--“超英精神”即“矢志不渝的信念,公而忘私的情操,是非分明的品格,以苦为乐的境界,言行一致的作风,关爱群众的美德”。我们要继承发扬“超英精神”,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并为之不懈奋斗。

《观建国大业有感.doc》
观建国大业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