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21-05-25 来源: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0年8月21日——25日,我参加了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高中物理教师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教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实。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上得到隆重的洗礼,大脑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细思回想导师、教授的精彩讲课,他们的声音、形象久久回荡在脑海,永不退却。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导师的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

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誉蔼琴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走进高中物理新课程。通过为什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新在哪里这两个主题。并结合一些很具体案例对新课程改革做了生动地、具体地介绍。我们听后有收获,也有思考。在将要新课程改革的前夜,我们怎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带进课堂。怎么在课堂中有机的整合三维目标。

第二天是北京海淀区教研员苏明义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学物理界的这些精英对教育教学的关心和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他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上午,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战的经验。这种经验上升为他对教育的四条信念:信念一:教育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智慧,贯穿审美(系统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艺术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经验出智慧(技术性)。他把他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20条经验毫无保留地教与我们,难能可贵,可以领略其人格魅力。

许晓林、陈继明等其他几个专家的讲座给我们展示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给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将无法得以落实。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自身的素质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更多的是自己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准备,以满足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可以走出去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课堂,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课中,怎么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好运用在课堂中,把教和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导学。教比导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的节奏和环节,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为,更多的是有掌握学生,了解学生。教师的教不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电视屏幕上的节目,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

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难得的,是很宝贵的,我希望通过这个培训班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专家型的中学教师,“学以致用,研学并进”,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广泛交流,资源共享”。

在这几天学习过程中,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物理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 、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 、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推荐第2篇: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了在延边教育学院举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视频讲座,对此我深有体会,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现在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1.体现了基础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5.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我想,经过我们教师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定会将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也使自己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2009年8月5日

推荐第3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付成维

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以及这几个月的深入实践新课程改革,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5.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推荐第4篇: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学习,受益匪浅,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整合了三维目标,使得三维目标构成了“三位一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

2、更加注重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特别突出了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4、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5、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

6、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

7、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8、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再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得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常常了解学生得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查,随时修正。

9、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在是知识传授着的固定位置——讲台,而在教室里流动起来,将参与到学生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

推荐第5篇: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我对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一)、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二)、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推荐第6篇: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中学物理教育是一项细致而有着不尽的潜力可以去挖掘的工作。只要你时时处处用心去揣摩,用心去研究,用心去挖掘你就会发现技巧就在手上,艺术就在其中,也只有时时处处用心去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世界的丰富多彩。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重实际、重实践,重生活、重主体、重过程方法,重创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进入了一个渴望了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由不认识,到慢慢的接触,再到产生思想的交流而熟识。这个空间带给了我们很多全新的世界:它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空间,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一块去探究心中的疑惑,去分享每一个人的成功与快乐。通过这个世界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不仅有大家的成果,感受每一个人的思想,还学会了我们如何去尊重他人,同我们周围每一个人合作交流,这是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何偿不是新教材需要教给我们学生的?

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分享,这不仅仅是字面上,而是需要我们不断的的去体验、去感受。经过观看视频讲座,阅读专家和指导教师推荐的相关文章,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完成提交作业的过程,使我们在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有了质飞跃,获得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和经验,取得了一些教学理论上和教学方法上的突破。这次远程研修的内容,直击在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比较贴近教学实际,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受益匪浅。课例背后的思考与解读,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大开了眼界,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反思。从传统的培训模式中走向网络平台时,产生了极大新鲜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给我们高中老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困惑、思考、收获,不知道向谁倾诉表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高中研修平台共同与所有在线的同仁们,一起进行交流、研讨。并把远程研修培训作为一种需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思考得以提升,对问题的看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培训形式能超越时空,让老师们享受到了教学的乐趣。

总之,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我们高中教师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我相信远程教育将是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我的永远研修平台。

推荐第7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3月27日我县在第三中学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本次培训由县教研室的周世敏主任主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部的曾翠琼老师主讲,主要内容是:1.How To Teac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2.How To Do With Exercise.曾老师指出我们英语老师要教会学生了解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要善于创设生活小场景;在课堂上要善于“三控制”:控制教材、控制学生、控制差生;要让学生----------------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牢记单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不断循环反复使用学生学过的单词,想尽办法让你所教过的单词在教师语言当中不断重现,要善于提问;让学生“爱你爱英语”……

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精选公文范文----------------

2 --精选公文范文-------------------------- 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精选公文范文----------------

3 --精选公文范文-------------------------- 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精选公文范文----------------

推荐第8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王小云

经过一段时间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我认识到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通过这次的培训 我感触很大,下面我谈一下这次培训学习的感受:

首先,新课程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条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体系, 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本是“双边活动”的教与学,都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习了。针对此种情况,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学习。

三、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四、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推荐第9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研修——让我们不断前行

7月8---13日,为期5天的新课程研修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小学教师的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研修令我感触很大, 《新课标》解读,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研修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标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标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标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推荐第10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8月26-29日我校举办了为期4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总之,化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

第11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杨斜镇暑期教师学习培训会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杨斜中学 王勇杰

2012年8月29日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

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第12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心得体会

——望谟县新屯镇中心小学田帆

2013年3月11日至6月3日,由学校领导组织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即将结束,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通过培训,我们学习了一套全新的东西: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但同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将本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学方法的革新。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的革新。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总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2013年6月4日

第13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李家营小学赵修亮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

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第14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在重庆西南大学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新课改、新课标”管理与指导教师培训,此次培训提升了我的课改理念,加强了我对新课程的理解。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 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以往的不足。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平等地学习和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短暂的五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让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 还让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

第15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7月21-23日,我在重庆第七中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由市教研室的主持,由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张维善主讲,主要内容是:1.课标解读.2.教材分析.3.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比如,周智良老师在介绍陈详老师的时说他没有想到“牛顿第一定律”还可以这样上,又如,危明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考法(例如,我们建桥时为什么要建凸桥而不建凹桥的原因,并且不能用物理知识解译)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没有想到或没有去想的,还有就是周智良老师在最后一天有的培训中所展示出的一些素材的图片,体现出一个物理老师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

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

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二〇一〇年八月

第16篇: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10月17日,我在市四高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学习,本次培训由睢阳区教研室主持,由区教研室孙全珍主任进行转变教学理念的培训,李志华副主任主做二七一教学模式的讲授。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把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进步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进步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慨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由于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毕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把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搜集、判定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格、顽强的意志,构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熟悉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换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檀越体。新课程终究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正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职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情、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实践要请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请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当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同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实的同等地学习和交换,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实在,师生同等是社会发展的必定,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夸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增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二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夸大探究的进程和方法,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总之,新课程要请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和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时间以来,教师已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依照预设进行教学,已构成了一种思惟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类习惯,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渐渐地改变,逐渐故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末,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渐到达新课程的要求。 2012年10月17日,我在市四高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学习。通过听取教研室主任李全珍主任转变教学理念的报告和李志华副主任对二七一模式的讲授,使我熟悉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同时对我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该的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方法作出了重新审阅。

第17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培训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培训体会

广西河池南丹高中物理组韦毅

曾经在两年前参加了特级教师黄恕伯先生关于“怎样正确处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关系”的讲座,这个假期又参加了网络远程培训,通过视频的观看,以及和专家的在线交流,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作为一名处在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那么新课程改革后会有哪些变化呢?

第一、教育理念的改变、三维目标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制定了三位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广泛联系的科学。对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应该是学生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成为学生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课程,这也是因为传统课程的单一目标与僵化教学方式的一个苦果。只要三维目标的实现,就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同时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二、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教,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不确定的、

动态的课程。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都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第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和教师的知识等。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网络、科技成果。认识并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培训结束了,收获很大,体会深刻。今后我将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学习,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摸索探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

第18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总结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总结

在2007年8月10日这天,我国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开展。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高中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此次课改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这次学习,我有如下心得和体会:

一、课程新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当务之急是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变化,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教师的角色将发生了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意识转变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思想意识:

1、“视教育为艺术”的思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是一门艺术。今天的教育不再是接受和继承,而是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同时,施教者也能在对事业的奉献中使自身的生命和才智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懂得了教育这门艺术特有的魅力,我们才能展现和擦亮教师的个人价值,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2、“开放”的思想。国家改革必须开放、教育改革也得开放,教育一线的教师更要具有“开放”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环境和内容、学习的方式等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开放,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方法及广阔的知识面。

3、“创新”的思想。教育要发展、要前进必须走创新之路,它要求教师要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因此“创新”在教育中就显的格外重要。教师具备创新思想,这种创新不仅影响着教育的对象学生,也发展了教育者本人,甚至推动社会的发展。

4、“发展”的思想。“发展”的含义,一是教师要树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二是树立教师自身发展、学习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的提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观念,以适应新的教育。

三、学习方式好

研究性学习正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因此,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更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

四、教材观要新

我国现有的学校教材体系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就需要广大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

1、教材改革的知识观:走向主客观的统一

新一轮教材改革, 按照新的知识观,教材内容的选择就要坚持双重来源,一是文化传统,一是生活实践。以先进的学科观念审视教材的知识体系,重视结构化知识的意义和功能,对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加以清晰地展示,建立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和网络,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些都是教材设计要坚持的方向。坚持关注生活实践,则意味着教材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动手、去操作、去体验等,从而使学生获得其中存有的属于个人的默会知识。

2、教材改革的学生观:改善学习的教材设计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主要媒介,要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教材改革的教师观:改进教学策略的教材设计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因此,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满足教师的教学创新。对教学策略进行开放性的设计和建议,是教材设计的重要任务。现代教学论的研究为教材设计带来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如主体性教学、探究发现教学、合作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等等,这些新的策略和方法在教材的设计中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4、教材改革的技术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一股新的动力。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工具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进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引起了教学方式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负载在教育工具上的科学因素以理论或思想观念的形态进入课程与教学,影响到我们关于课程、教材、教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影响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等。

5、教材改革的整体观:走向统整的境界

教材的统整,要求树立学科教材改革的整体观。学科教材设计需要更多地研究学科规律和适应各学科的普遍规律的相互关系;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教材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需要防止学科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内容重复和脱节。随着学校和教师对教科书的选择性的增加,将使教科书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形成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理念的多样而有特色的教材体系。

五、课程评价的改变

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带来了评价标准、方法、主体诸方面的发展性科学评价。在评价时,由于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评价达到真正促使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又由于新课程强调性质评价,将定性的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所以,新课程正在深情地呼唤教学的新评价理念。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了解了物理教师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为物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它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要学习的内容及其水平,以及如何评价等等。《课程标准》制定以后,物理教师的教学就有了起码的规范和衡量的标尺。通过学习我也清楚认识到《课程标准》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因此,我们要在《课程标准》的范围内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在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内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它,并将把它的要求内化于日常教学行为中,所以我们物理教师也需要提高课程意识,培养课程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所开发出来的课程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新课程,为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

第19篇:高中物理培训心得体会

物理培训心得

通过这三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

二、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标下的角色转换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果不把物理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物理就永远只是空洞的理论,无法叩开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学中应尽量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四、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是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检验假说正确与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实验演示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增加他们对自然世界和物理知识的兴趣,一定要重视起来。课件上展示的实验往往让学生感觉很假,所以应尽力创造条件,用实际器材做实验,并尽量多安排分组实验,保证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会物理的神奇与乐趣,进而爱上物理,爱上自然科学,成长为乐学好学会学的具备科研素质的新一代中学生!

第20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

在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的科学素质。明确提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新教材的使用中,采取怎样的实施策略去体现新教材全新的教学理念,实现培养目标,我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使教学双边活动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索然无味;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带着一种良好的心境去汲取知识的甘露。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师角度看,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过硬的基本功,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外,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比如爱因斯坦也有很多幽默故事,他用姑娘与火炉来解释相对论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将这些名人轶事穿插于教学之中,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这些科学伟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2)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平等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师生关系。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教师应更多的将自身定位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服务者,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地交往与交流,以心换心,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自身的价值。

(3)实现角色转换。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变“支配者”为“组织者”,变“操纵者”、“主宰者”为 “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地接纳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过程,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通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上。

新型的师生关系奠定了课堂的民主氛围,奠定了学生想学好这门课的愿望,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产生一种极大的向“师”力,学生信赖教师,尊重教师,愿意完成教师所交给的学习任务,更想学好他所爱戴的老师所教的学科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支持和爱抚。这些积极的情感,对教育的成功实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在因素。

二、挖掘物理学科资源,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知识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同时,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物理学科的第一目标。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兴趣 一方面,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学习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后,我告诉学生,为了减缓脸部肌肉的松弛,我们平时应该用毛巾从下而上的揉揉脸部,而不是从上而下搓脸;在学习重心位置与稳度的关系:降低重心和增大接触面积,可提高稳度。我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平时不站着或坐着睡觉,而要躺着呢?学生就恍然大悟,因为躺着重心最低,跟床接触的面积最大,所以躺着最舒服。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思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以及一些熟悉的物理现象创设学习的情境,制造好奇或悬念,把学生引入到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物理环境之中。这样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例如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可先通过生活中的“水流星”杂技表演,游乐场的过山车、摩天轮,双人花样滑冰男运动员拉着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赛车过弯道,汽车过拱桥,火车转弯等,从生活中大量的例子引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会了物理,能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物理既有趣,又到处有用。

(2)利用多种媒体展示物理过程,其图文声像并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增大信息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方面的应用时,学生很难从生活中获取认识,此时借助多媒体展示行星绕太阳运行,火箭载着卫星升空过程,发射人造卫星过程,卫星绕地球在不同高度运行情况,“嫦娥一号”卫星从地面发射到进入绕月球轨道的过程等。将知识形象和生动化,易于学生接受。它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比较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对比、分类、归类,易于把知识内化,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采用。

三、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渗透科学价值观。

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通过教学使学生领悟到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物理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并在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艰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问题、形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意识。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思维和成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在教学中还可以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勇士的奋斗事迹,以此来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不要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2)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了解和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够关注、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国际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四、转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人人俱有创造力”的观念。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在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为了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标,时常注重学习、借鉴、吸取前人或他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教师对学生学的评价,应突出标新立异,重在激励,鼓舞学生学的士气。教师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有深刻认识论的基础上,恰当分析其思维独创之处,有待完善的方面,明确教学导向,引导学生勇于发散思维、求新、求异。对爱提“新”观点和“怪”问题的学生,应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从而通过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带动所有的学生都在追求\"新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学习\"。不单纯以期中、期末考试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而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提出新的解法也折算成适当的分数加到它的总成绩上去,同样,在考试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一种解法,多加一定的分数,当然分数不是追求的目标,但对学生的创新兴趣却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施教学创新的关键环节,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创造性教学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多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提供可创新的机会,同时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和改进评价方式,以此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乐意愉快地去探索,想方设法去解决,并且尽量做到有所创新,只有这样坚持下去,创新意识必将深入人心,创新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学生的聪明智慧才能更有效地超常规发挥出来。

在以后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知识技能。我们只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doc》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