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2020-04-18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拓展心得体会拓展培训 知行合一

拓展培训 知行合一

胸怀梦想但切勿好高骛远,埋头苦干也不宜妄自菲薄。知行合一,勤于思考,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成长,从而为高鸿、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参加了明阳天下拓展训练基地开展的拓展培训让我更加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参与者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徒手翻越一堵4米高的墙。最后一个项目,精疲力竭、睡眼惺忪、表情呆滞几乎可以概括小伙伴们的现状,面对四米高墙,竟然有人夸下海口,20分钟25个人全员通过(有一位队员近期身体不适,不宜参加这样的剧烈运动),人众人培训师也露出了质疑的神情。15分钟的讨论,几乎忽略了女生的存在,一群真汉子分别先后确认先锋、肉垫、接应、断后的各种责任人。

挑战开始,暂无任务的小伙伴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的伸出双手围在垫子周围,保护越墙的先锋,只见其强有力的双臂支撑整个身体一跃而过,惊呼与掌声庆祝第一个难题被攻破。瘦的、胖的、高的、矮的踏在“巨人”的肩膀上,手腕扣手腕,各种惊险动作在墙上展现,庆幸的是他们都成功翻过高墙。胜利在望,困难升级,仅仅剩下两个高瘦的男伙伴,挑战继续,一个伙伴踩在另一个伙伴的腿上,无数次的倒下又无数次的站起,其他伙伴却只能着急,还好他们能挺住,其中一个伙伴成功归队。孤零零的一个人,是否会有一点点绝望,但团队的不抛弃不放弃,更加坚定了他的心。平时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伙伴甲(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逗比村长)倒挂金钩,让伙伴们大跌眼镜,一句“大家不要放开我的腿”并没有缓和紧张的气氛。仅剩的伙伴乙强有力的纵身一跃,与甲手腕扣手腕,其他伙伴则使用拖、拉、拽等各种手段齐心协力的辅助甲乙翻墙(最后一人越墙的惊险难以言表),“天健”团队也在此刻完好如初。泪水的肆无忌惮,让伙伴们红了眼,用时17分钟完成挑战,激动伴随着感动萦绕在整个团队中。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第2篇: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 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思考怎么实为践成了一个难解的题目,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的本体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人处事容易受到欲望和私心所左右而偏离了本体,从而做出事情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无论是圣贤还是盗匪都拥有良知,在做事的时候良知会站出来评价此事是善抑或是恶;只有在做事的时候取善去恶,才是真正的格物。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推荐第3篇: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自《尚书·说命中》提出“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知行思想后,知行关系问题成为历代中国儒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在王阳明之前的传统儒家知行观中,笼统意义上知概念是人的心知的统称,精确意义上主要是指道德知觉,笼统意义上行概念是人的行为的统称,精确意义上主要指道德实践,知与行的关系是分离为二的。其最具影响力的是朱熹的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的知行观。王阳明明确反对前儒将知与行截然分离,首倡知行合一。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意义阐释,在知概念意义的逐层剖析和体知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知行本体”到“致良知”的变化发展过程。

一、知行本体与知行合一

宋代理学发生初期,由于理学家重视宇宙本原论的建构,知行关系问题并未进入理学家的研究视野。直到二程完成天理本体论的创建,将天、理、心、性、命打通为一,赋予道德知觉与道德实践以复归心性本体乃至天理本体的意义,知行关系问题才引起理学家的高度关注。

程颐首先提出“知先行后说”,认为先有知而后有行,知是根本、前提,是行的指导,这与程颐在认识论上强调格物穷理的在先性是一致的。程颐的知行观中,知与行是分而为二的,不过,程颐又提出真知说,认为知与行存在统一性。真知与常知对待而言,真知指生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真切体会、真实体验、直接经验,与经过见闻或学习所形成的常知即间接认识、间接经验有本质的区别,真知绝假纯真,常知可真可假。程颐说:“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二程遗书》卷二上)在程颐看来,对“虎能伤人”的认识只有那些曾经被虎伤过的人的体会才是最真切的,这种“被虎所伤”所形成的真知必定使这个人在谈及老虎伤人时作出真实的、异于常人的反应。因为真知是人心在直接活动中、直接经历中所产生的真实知觉,这种真实知觉能够反过来规定指引人的生命活动,实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真知必能行,知而不行只是常知。由此类推,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坏事却仍旧在做,就是因为他的这种道德意识并非真实的道德意识,并非真知,如果是真实的道德意识,是真知,他决不会再做坏事。

但是,纵使真知与实际的行为密切相关,两者之间,总有一个隔阂,并不合一,从真实的知觉并不能必然地、逻辑地推出现实的行为,何以说真知必能行?程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朱熹在其知行观中,继承并且发展了程颐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轻行重、知行互发并进的新观点。在朱熹看来,知与行自然不能合而为一,但可以通过真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按照朱熹的真知思想,人若能格物穷理达到认识的高度灵明,明确把握性理而形成真知,真知必然、自然能将自身转化为现实实践,可是对于“真知何以必能真行”的理论问题,他也只是强调“真知未有不能行者,”(《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杂学辨》)同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朱熹的学生陈淳公开反对程颐和朱熹的知先行后的知行观,认为知行并无先后之分,两者互发并进,相依相存,其实只是一事。对于知行的内在统一性,他提出“真能知则真能行”的观点,说:

“真能知则真能行,行之不力,非行之罪,皆由知之者不亲切。须到见善真如好好色,见恶真如恶恶臭,然后为知得亲切而谓知之至,则行之力即便在其中矣。”(《北溪全集》四门卷十四)

陈淳认为,行是知的一个内在规定,知包含行在其自身,行的不能充分完成,在于知的不够亲近真切。如果知切实从诚心所发,那么知之所至,行在其中。陈淳从“真能知则真能行”的角度论证了知行的统一性,相比程朱的认识前进了许多,但他对知与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象的知行世界,终究未能解决“真知何以必能真行”的理论问题。尽管如此,陈淳的知行一事观应有其可贵的理论价值。真知是真实的知觉,真行是真实的行为,虽然陈淳在此没有直接提出真知、真行概念,但“真能知”与真知、“真能行”与真行已经十分接近,王阳明的“真知行”思想与陈淳的“真能知则真能行”思想应当有前后相继的关系,而且正是这种从“真能知”与“真能行”内在统一出发的知行统一观,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观作出了思想铺垫。只是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在思考知行关系与回答“何以真知必能真行”的理论问题的时候,不但提出真知与真行的内在合一,而且显示了天纵其明,他不再从表象世界的知行出发,而是超拔到本体世界,从知行本体出发论证知行合一。

根据《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明日复来,举知行本体。”(《王阳明全集》第1229页)王阳明首论知行合一,并且以“知行本体”本来不二的思想阐述知行合一,当在正德四年讲学贵州书院时。何谓知行本体?知行何以合一?这里并无说明,在其后《传习录》上卷徐爱所记录的师生问答中,王阳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这段引文包含两个问答。在第一个问答中,王阳明是这样论证知行合一的:首先提出在知行表象之上,存在知行本体。知行本体是知行的本来样态、本来面目,从本体看,知的本体与行的本体是内在合一的,不可分离为二。知行本体与人之本心紧密相连,人之本心内在指向的知行即是知行本体。其次认为本心流行而不为私欲隔断,即是知行本体的如实展现,也就是《大学》所说的“真知行”。在王阳明看来,好好色与恶恶臭,皆是真心诚心所发,见好色之真知与好好色之真行、见恶臭之真知与恶恶臭之真行必然同时现起、同时发用,可见真知必能真行,两者是内在合一的。因此,从知行本体到直接从知行本体开显出来的知觉与行为即表象的真知行,知与行都是合一的。在知行本体的开显过程中,如有私欲杂念参杂其间,则真知变成常知,真行变成常行,知与行分隔为二。由此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是在现实层面上认知与践行的合一,知是真知,行是真行,都立足于知行本体的真实开显的意义上。在此论证中,知行本体的合一性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概念,真知与真行的合一只是知行本体合一性的现实展开。不过,王阳明没有论证知行本体的合一性,原因在于此时他对知行本体的真切意义并不清楚。

对于真知行与知行本体的关系,陈来先生认为:“„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用来代替真知的概念。„本体‟指本来意义,是说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是互相联系、互相包含的,一切使知行分裂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按照知行的本来意义,知包含了必能行,这是知行本体,也是真知行。(《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96页)这里直接将真知行等同于知行本体,恐怕不妥。其实,知行本体对于真知行而言,具有一种本原的深远意义,两者不可在同一层面进行比较。王阳明之所以提出知行本体而不是直接运用真知行来阐述知行合一,原因在于王阳明极力关切的是如何“复那本体”,即从日常知行返归其本来面目,即从非本体的知行返归本体的知行,亦即复其人心之本体、本性。

正德中期,王阳明对知概念的意义的体知仍然相当模糊,“知的本体”并不明确,知行本体如何合一,此时并不明晰。与前儒一样,王阳明常常只能从人心之意念、经验、意欲等知行活动的现象层次论述知行合一,这就导致他在运用知行本体以论述知行合一时存在很多弊病。例如,在上面徐爱所记录的问答中,“见好色”、“见恶臭”属于感性知觉,“好好色”、“恶恶臭”属于感性意欲,从心知的广泛意义上说,四者都属于是知,不能说“好好色”、“恶恶臭”是行;“自痛”、“自寒”、“自饥”也是感性知觉,本身即是“知痛”、“知寒”、“知饥”,不能说前者是行,后者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是说知识、观念是行为的指导、起点,行为、实践是知识的落实、完成,最多说明两者紧密相连,并不能论证知行合一。至于王阳明从立言宗旨方面论述知行合一,则更加显得苍白,因为知行是否合一并不因为世人“知而不行”、“行而不知”而有所改变,如强行认为提出知行合一是为了“补偏救弊”、“对症下药”,则难脱师心自用的干系,将个人主观的意志、观念强加在概念关系身上,必然会导致对概念的误解与误用。

也许因为认识到其论证的苍白无力,据湛若水、黄绾回忆,王阳明从贵州回到北京时,很少提到知行合一。不过,王阳明并不是否定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而是他的整个思想正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知行关系问题被暂且搁置一边而已。在王阳明平定江西藩王叛乱之后,“知行本体”已经明朗,良知与致良知的思想从心中喷涌而出,先前的所有哲思,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知格物和知行合一等,都得到了重新审视、整理、提升和总结。此时,知行合一因为良知的发明,其意义得到了最后的阐述与说明。

二、知行本体的厘清贞定

王阳明在龙场时期只是笼统提出知行本体,其“知的本体”的意义与“行的本体”的意义都不明确。“知的本体”常常混同于经验、意念,也隐隐约约指向良知概念,而“行的本体”论述很少。知行本体的意义由隐到显,一方面需要阳明在实践上经历一个置生死于度外、仁义至上的人心磨练过程,使心体达到至诚至善,另一方面需要阳明在学理上厘清知意关系、良知与良能的关系,使心体达到至明至灵。在平定江西藩王叛乱、历经张、许之难的过程中,这两者实现了交汇,作为知行本体的良知良能思想自然从王阳明心中朗现。下面考察良知良能作为知行本体的具体明觉过程。

王阳明是在梳理知意关系的过程中逐步体知“知的本体”意义的。王阳明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刻文录叙说》,《王阳明全集》第1573页)但是,龙场悟道时期王阳明只是实现心知的转向,良知二字点拨不出,整个心学思想还是含混不清,对知、意关系的把握并不确定。正德中期,王阳明提出四句理,其中两句是“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根据前句,意为心之所发,从体用关系说,则心为意之本体,可后句又说知为意之本体,前后语句的意思并不统一。对于王阳明在论述知、意之间的关系存在的理论缺陷,陈来认为:

早在正德中提出四句理时,王阳明就对知与意的区分十分留意,认为这其中的“知”实即良知。但在四句理中,相对于意而言,知的特质是不十分清楚的。如“心之所发便是意”,心指心之本体,意则指现象的意念活动。而“意之本体便是知”,并未指明“知”是否可以体现为意念活动。本体如果是指本质,则良知就不能参与现象的意念活动。如果本体只是指本来状态,则良知便成为本然之意,这个说法等于在本体上取消了二者的差别。(《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68页)

诚如陈来所言,此时王阳明对知、意关系的梳理并不清晰圆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此时王阳明对“知的特质”还未明确。陈来先生认为此时王阳明作为意之本体的“知”实即良知,应是王阳明晚年良知说发明后的观点。王阳明意识到自己早先提出的四句理中知意关系含义混沌,在正德十三年所刻的《大学古本傍释》中重新表述四句理,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改说为“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两句话的意义大同小异,这个修改,并不能推进厘清知意关系。王阳明在正德十五年前后发明良知论,洞悟到 “知的本体”就是良知,认为人心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意念、情感都源于良知本体,他对知意关系的论述又有改进。在嘉靖初年回答顾东桥的书信中,王阳明说: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答顾东桥》,《王阳明全集》第47页)

这段回信不但明确指出心体之虚灵明觉是良知,将良知超拔到心体层次而与心体合并为一,而且认为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应感而动产生意,强调良知才是意之本体,知意关系就是体用关系。到了晚年,良知意义彻然之后,王阳明对知意关系的认识又有改变,他比较少从体用关系论说良知与意念,而是更加强调两者的区分,认为良知与意念是人心知觉的两种不同形态。在嘉靖六年回答魏师的书信中,王阳明强调良知与意念的区分,否定两者的体用关系,认为意念是应物而起、是非夹杂,而良知超然于意念之上,能够辨明意念之是非,他说:

“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则无有不是矣。”(《答魏师说》,《王阳明全集》第217页)

在同年所作的《大学问》中,王阳明同样指出良知与意念的区别,而且直接点明良知是天命之性,是心之本体之自然灵昭明觉,他说: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得,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王阳明全集》第871页)

知意关系的厘清,已意味着“知的本体”的贞定。“知的本体”即良知,与意念无关。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作为“知的本体”,是人心直觉之智性之自我活动、自显其明,也即张载所说的德性之知。良知是本心的自然灵昭明觉,是本心的一种内在特质,不因外物来而起,也不因外物去而灭,恒久炯然,朗照一切。良知的呈现,不以外物为对象,不需要概念分析和逻辑推理,它总是在物我一体、心物合一中直接开显出来,是灵昭明觉、纯粹直观。而意念应物而起,是人心在与外界交流时凭借感官和辨解之智性所形成的认识,也即张载所说的见闻之知,与良知有本质的差异。意念之认识世界,总以外物为认识对象,借助概念和逻辑推理逐层离析事物的表象以探求其内质。但意念离不开概念而独行其知,它只能通过概念的推演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这样,事物的本质,对于人心而言,总是一个对象化的概念存在,也即王阳明所说的“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与物两者不可能合为一体。意念只能是外在知觉、间接认识。良知是人心先天的直接明觉,而意念只是人心后天的间接认知,因此,良知才是“知的本体”。良知作为人心之明觉,作为“知的本体”,必然超然于一切应物而现起的意念之上,并对其是非进行道德的是非评判、善恶评定。

至于“行的本体”的真切意义,阳明所论甚少。因为阳明认为良知是主宰,是根本,良知包含良能在其内。良知作为“知的本体”一旦贞定,则良知与良能互为一体、同时现起,良能作为“行的本体”自然贞定。王阳明将陆象山的“见父自能孝,见兄自能弟”修改为“见父自知孝,见兄自知弟”,已经洞察到良知是孝行、弟行的精神主宰。知孝之良知、知弟之良知必定与行孝之良能、行弟之良能紧密联系为一体,知孝即能行孝,知弟即能行弟,行在知中。若能从知行本体即良知良能出发,则凡人即圣贤,困勉之人即生知安行之人,王阳明说:“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传习录》)

对知行本体的厘清贞定,在于王阳明认为在表象的道德生活世界之上,存在一个道德的知行本体,正是这个道德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的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能否合乎天理地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关键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本体的关键在于“知的本体”。阳明对“知的本体”的领悟,是在知意关系的梳理中,经历了一个从普泛的、良知与意念混杂的人心知觉到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的发展历程。意念概念,从其内容可分为实然之理的认识和应然之理的认识,前者是非道德意念,后者是道德意念。在中国哲学中,意念的意义经常混杂这两者,而且道德意念的意味更强。阳明对良知与意念的明确区分,在道德知觉中即是将良知与道德意念作了明确的分殊。对于道德知觉而言,良知才是道德知觉的“知的本体”。王阳明对良知与意念的分殊,目的就在于贞定“知的本体”。那么,良知作为“知的本体”,又是如何实现知行合一呢?

三、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以前,从《书经》“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开始,儒者基本是从道德意念、道德经验或道德知识理解知的意义,基本是从道德行为、道德活动或道德实践理解行的意义,并且将知行分作两事看待,认为知是行的思想指导,行是知的贯彻落实,从知到行存在一个实践转化的过程。在儒者看来,成为圣贤是人生的第一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们不断地是是非非致道德之知,善善恶恶践道德之行,最终成就吾本心之全体大用。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从知行的表象看,吾人的道德行为总是伴随着相应的道德意念,各种道德意念是吾人完成各种道德行为的思想指导。这些道德意念,是在经验、学习活动中所形成的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以及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思想意识。但是,深入普泛意义的道德知行的内部,可以发现道德意念其实和道德行为相隔为二,两者分属两个世界,道德意念属于识知领域,而道德行为属于行为领域,道德意念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也不会促发相应的道德意念。正因为道德意念与道德行为的限隔,在吾人的道德生活中才会发生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的现象。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提出知行合一时,已经洞察到先儒知行观中存在将知局限在道德意念范围内从而导致知行为二的弊病,已经洞察到在良知意义上的知其实是与行内在合一的,不过此时王阳明仍然未能将良知点明,在论述知行合一时也如先儒一样将知局限在道德意念范围内,使得他的论证显得勉强无力。经过知意关系的梳理,王阳明将良知与意念区分开来,并且认定“知的本体”即是良知。意念既然被排除在“知的本体”范畴之外,那么,作为意念在道德世界的表现形式——道德意念,自然同样不具备本体的意义,它只能从属于表象世界。道德良知与道德意念的划分以及各自意义的明确,使得王阳明在运用“知的本体”论证知行合一时能够排除表象的道德意念干扰,真正进入良知的本体世界。王阳明开始在良知本体的开显、实现意义上论述知行合一。良知的实现、充尽是致良知,而致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就是行良知,也即知行合一。

对于致良知蕴涵的知行合一内容,明末先儒已有论述。刘宗周说:“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上即下。”(《师说》,《明儒学案》第7页)这个论述虽然过于玄妙,但指出了致良知学说中蕴涵的知行合一关系,良知为知,而致良知为行。后来黄宗羲也说:“先生致知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之理。”(《明儒学案》上卷八,第179页)不过,刘宗周、黄宗羲师生二人将“致”字理解为“行”字,只是一种概念的分析,并没有说明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致良知到底如何实现知行合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王阳明对良知本体意义的发明出发。

在孟子的良知良能和张载的天德良知中,良知总是在知觉的意义上被认识,至于良知在吾人道德实践中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却很少被讨论。王阳明既然将良知引入知行关系中,就必须对良知的作用给予充分的阐发。在王阳明看来,成就德性实践德行的关键在于良知。

王阳明认为,道德意念不能作为道德行为的精神主宰,原因在于道德意念与道德行为分属两个不同世界。道德意念总是游离在道德行为之外,它能够说明事物的是非善恶,能够说明吾人处事应物的行为规则,但它缺乏一种力量命令吾人按照这种当然之理开展道德活动,缺乏“必能行”的内在规定。对于道德行为而言,道德意念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一定的道德观念并不一定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况且吾人完全可能在道德意念的观照下进行各种不道德的行为。王阳明对良知本体意义的澄明,意在说明人的道德行为无非就是人心明德之德性的现实展开,吾心内在之良知是吾人是是非非、善善恶恶之德行的真正精神主宰。

良知即是是非之心,表现在吾人当下的道德决断中,是即是,非即非。此道德决断,一方面判明是非善恶,另一方面是是非非。良知之是非不但具有道德明觉的意义,也具有道德活动的力量。也就是说,良知之是非不只是一个道德判断言辞,而更是一个道德实践活动,它不会使良知仅仅停留在“知”的精神层面,而是推行此良知落于“行”的事物层面。良知一经呈现,其自身是非之心所蕴涵的肯定或否定的力量随即发生作用,命令吾人按照良知所明示的“应当之决定”或“不应当之决定”开展道德行为,将良知之知推扩出去至事物上而实现自身。是即肯定,即执行此肯定的道德命令而行此“是”成此善,使肯定的道德命令得以贯彻落实;非即否定,即执行此否定的道德命令而行此“非”去此恶,使否定的道德命令得以贯彻落实。良知不但告诉吾人“是非”之知,还命令吾人落实此“是非”之行,这就是致良知,也即知行合一。嘉靖元年王阳明在写给陆原静的书信中说道:

孟子云:“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孰无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易》谓“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与陆原静》,《王阳明全集》第189页)

王阳明这里统合孟子的“良知”、“是非之心”和《易传》的“知至至之”思想,认为“知至”是知,即良知本体的朗明,而“至之”是致知,即良知本体的实行,因此,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在致良知中,知行实现合一。从《易传》的“知至至之”论述致良知,再由此论述知行合一,是晚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一个主要思维向度。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或者说致良知即知行合一才是阳明晚年知行合一论的真切意义。

在嘉靖初年回答顾东桥对知行合一的质询的书信中,王阳明仍旧运用知行本体论述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的明觉精察,行是知的真切笃实,两者互为规定、互为包含,从其本体看不可分离、合而为一,但这只是早期知行本体思想的延伸,并无新意,不能代表晚年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主基调。王阳明十分强调良知之致,认为良知的开显、推扩以达其至极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嘉靖三年王阳明在《书朱守谐卷》中以水比喻良知,以水之无不就下比喻良知之无不推扩,认为正如堤坝冲决,水自然向下流动,私欲扫除,则良知自然推扩充尽,这就是知行合一。阳明过于强调从良知的开显出发考察践行,这就可能消解践行是一种处事应物的生命活动的特点,直接摄行归知,从而把心知活动当成实践活动。为了在知行活动的源头即展开致良知的工夫,存善去恶,正心诚意,王阳明甚至提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这就消除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将知行合一推向极端,演化成知行同一了。不过,从阳明的良苦用心和立言宗旨出发,这个极端论断只是阳明“破心中贼”的一个方便法门(借用佛语),同样不是晚年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主基调。

总之,致良知即知行合一,这是阳明知行合一的内在真切意义。体知这个知行合一的内在真切意义,需要心体发挥其形上智慧。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是从现实的道德知觉与道德行为的互发并进、依存统一的表象层面,而是从道德知觉与道德行为内在合一的本体层面,在良知本体流行发用、开显实现的意义上看待知行合一。

推荐第4篇: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1529) 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王守仁,在留给后世的这么多财富中,我觉得“知行合一”这句话给我的感悟最深。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他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教育观点是何其相似啊,古人诚不欺我!大家也可以发现在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上也有这么一句话。由此可知,这个观点的影响之久远,流传N世。

在看过我看了一些阳明先生的语录,而这句话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

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当然,我想大家也肯定都知道这些道理,不过知者多矣,行者少矣。还是我们知道却没有起做,就打个比方,我们知道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学习,可是手中却不时的拿出手机看看时间,玩玩游戏。。。呵呵,当然,我也有时会这样。于是我有时在想,为什么王守仁做到了,而我们却做不到。记得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大家知道他的经历,幼年博学,勤学武功,考功名,文采传天下;平江西,擒宁王,武功保家国。后弃官,专心传学,总成大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在知行合一的完美体现。他不是仅仅是在知圣人道理,他更是将其行出来。著名的“守仁格竹”,想必大家不会陌生,他格竹格了七天因此病倒。从而对格物产生疑问,然后在行后,知“格物”的局限性,而提出自己的“知行合一”。他用自己的行动去发掘并支撑自己的言论,也用自己言论影响后一代。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这些大家都不陌生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王学传人。是王守仁的弟子。可以说,王守仁发现了“知行合一”,并将其传达后世。是的,他是一个传奇,有着许多的光环,不过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它“知行合一”。它将带给我们阳明先生的思想,带给我们他的辉煌。

最后,想对自己说:在我们那许多的思想中,在我们那许多的知中,带上我们的行,带上我们的行动。知行合一,思想实践与生活!

推荐第5篇: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脊梁,青年教育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尤其重要,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在大学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知行合一,实践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时说:“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当代大学生逐渐从象牙塔中走出,走入公众的视线中,并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角色。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要。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

辨是非;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青年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容易接受。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力量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先机,集中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 我们青年承载民族的希望,代表国家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关键时期的广大青年,只有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之作为人生的基本遵循,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净心、笃实以为功,才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就自己别样精彩的人生。

从善如登。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作于易,作于细,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在心灵深处扎下根、长出芽,直至叶茂枝繁,结出累累果实。做成一件好事、践行一次高尚或许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时时行,处处为。不断增强理想信念的引领,巩固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恪守道德准则的规范,校正逐梦前行的航向,定能不断锤炼品格、增进修养、提升境界,实现更加高远的人生追求。

人生的道路不会全是坦途。当代青年尽管身处和平年代,拥有良好的成长环

境,但也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和各种社会现象的纷扰,经受升学、择业等现实问题的考验。能否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勇毅笃行的行动执着追求,决定人生道路的轨迹和人生价值的高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标尺,牢牢掌握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把总钥匙,就能筑起不惧风吹浪打的精神堤坝,拥有明辨世事、洞若观火的远见卓识,从而走出疑惑、超越平庸、突破自我,作出无悔青春的正确选择。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目前许多高校利用寒暑假开展的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形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

责任感的人。 马克思说过:“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我们青年人要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更好的结合自身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自己成为一个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参考文献:五月五日人民日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推荐第6篇:知行合一

论视觉文化下美术教育的‘知行’平衡

对小学美术教学“知 行”协同性的探究

陶行知是二十世纪名闻世界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他和鲁迅一样,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教育改造家,是改革教育的旗手。他曾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后来他超越了王阳明,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且提出了“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创造教育理论。他曾留学美国,师承杜威,接受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学说。他回国后,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感到杜威的学说不够完善,给它翻了半个筋头,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还提出“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新的教育思想,创

立了“生活教育”学说。

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

正的教育。

美术教育也就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要唤醒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必须让他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艺术教育的内涵是广泛的,对少儿的艺术教学,我们不能停留在学校里,停留在固有的书本知识上。要大胆鼓励学生

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善于思考,及时把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想到的画下来,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美术课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蔬果的联想》这一课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极为普通的蔬菜、水果,它不但味美能吃,而且还具有艺术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身边的蔬菜、水果也发生了变化,丰富多彩的颜色,千姿百态的造型。这些奇特而富有个性的蔬菜、水果容易引起儿童丰富的联想,使儿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水果“榴莲”的外形特征使我们联想到“刺猬”的形状;“西瓜和牙签”的穿插组合可使你联想到长满“脚”的“蜘蛛”;“茄子和洋葱”的外行特征巧妙的连接可使你联想到“蜗牛”;“西红柿、青椒和包菜”的穿插连接可使你联想到慢慢爬行的“毛毛虫”;“胡萝卜”利用刀切和其它手工纸、即时贴等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可制作成“美少女”、“不倒翁”等等,这一过程是学生思考、发现、创新的过程,它集脑与手的结合,既符合学生的好奇的心理特征,又促进思维创新的发

展。

少年儿童是天真、纯朴、不受旧事物、旧观念束缚的,能够无拘无束的想象、创造。低年级学生刚接触美术知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自己喜欢的情景画下来。把生活的东西扩大化、创新化,把

自己的情感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如:在《小鸟找家》中,我创造情景故事,结合小朋友的亲身体会,在主题表现上注重情感教学在本课中的运用,以体现人文性。我问“ 天黑了,小鸟如何找家?”学生说:借用“蜡烛、手电、灯笼、月亮、星星或车灯的光……” 来照亮。打手机或找警察等方法回家。“联系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小鸟的心情、它妈妈的心情又怎样?”既教育小朋友要热爱家园、保护生态平衡,更要有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并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这种优良品质,很自然的把这节课的重难点连接起来,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又《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中,在重点动手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保护水资源,爱护鱼儿,爱护自己的家园;在《变废为宝》这节课中,就是利用废旧的物品(纸盒、易拉罐……)通过简单的穿插切割粘贴等方法就会是废品变成一件艺术品。使学生养成不乱扔纸屑,学会美化环境并利用废物创造生活、美化生活……

在>这一课,正是集观察、情感、创新一体,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吸引小朋友,以悬念让小朋友自己动手解答。把生活中常见的房子,常见的事物,如苹果、橘子、香蕉、西瓜、蘑菇等等。通过观察、思考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融入到美术作品中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到美处处存在。又如:《美丽的线构成》中蝴蝶身上的花纹、蜘蛛编织的蜘蛛网、天空中的闪电……就是利用大自然中自然形成的美丽线条让学生去发现、欣赏、感受线条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线构成的兴趣。

因此,我们要从少儿的长远发展出发,去巧妙地,耐心地,愉快地激发,善于发现和激发孩子用真实的心灵去感受,去演奏和描绘。 作品欣赏:《向日葵》《春》《环保小卫士》《写生课》《我

爱我家》

荷兰后期印象派巨匠文森特·凡·高,在1888年画的《向日葵》今天仍是美术史上最受欢迎的一幅静物画。现价值1800多万美元。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凡·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

美丽世界。

学生美术作品:如:邹远馨同学的《春》,大家都知道:深圳一年四季不明显,学生向往春天,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发现了一棵树尖上长出了嫩嫩的新芽,她就想……、吴**同学的《环保小卫士》注意环保,保护地球。李**同学的《写生课》、杨**同学的《我爱我家》、米**同学的《我与爸爸去写生》……这些儿童画作品反映的内容都来自生活……

教导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行为美、心灵美。教师是美的创造者,我们要用心去感悟、去表现,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在艺术活动中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愉快充满幻想的艺术教学中,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用自

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美好生

存。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通过自觉的集体生活的教育更能发挥伟大的力量以从事于集

体之创造。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袁小娟 来源: 时间:2011-10-27 09:55 点击: 26次

[摘要] 陶行知认为:“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传统的美术教学已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他们能够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使自己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必须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获取美术教育的信息,了解美术教育的新动态,探索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美术教学发挥出其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 开放 体验 合作 信息化

陶行知曾激情的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而,可以说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创造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犹如一辙,并且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前瞻性,深刻性,仍对今天的教育有着启示、指导作用。

陶行知认为:“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基本模式,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是一种接受式学习,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非常不利的。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虑到要把这种接受式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彻底改变过去“重传授,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技能,轻情感”

的现象。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他们能够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就美术教学方式的创新作了以下的尝试与探索:

一、开放式教学,点燃创作火花。

“我们为学生做的事情越多,越是害学生。因为为人,随便怎样精细周到,总不如人之自为。”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我国从古至今父母和老师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端。新课程改革象春风,吹来了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尤其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或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帮助、信任他们。因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

老师首先要启发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成功,让他们有可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法。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如在教《蔬菜写生》一课,教学前,我把秧田式的课桌几张几张的拼在一起变成了四张大画桌,每组桌下都备有一个蔬菜篮,学生可从篮中选择自已想画的蔬菜。我先示范写生生姜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如何表现黄瓜、辣椒、萝卜等其他蔬菜、可运用的不同线条,用课件指导学生欣赏名家的优秀线描作品。作业的要求是要画一组蔬菜,学生边画边交流,共同探讨构图方法,学生在选择中产生了兴趣,学生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开方式的教学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从成功乐学上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火花。

二、体验性学习,获得持久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可以理解,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教学做合一的统一过程,其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识。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何做到这点呢?我认为方法极为重要,只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才会导致良好的结果。如在教《画画自己书包》这一课中要画出有立体感的书包,美术教学大纲

的要求又比较低,不要教师讲解的过于复杂,如:透视现象、三度空间等等。我就先让学生带来纸盒摸一摸,了解纸盒有六个面,学会画纸盒的正面、上面和侧面,了解物体空间关系。再让学生取出自己的书包放在桌上仔细观察,说说自己书包的外形特征,用手摸摸,通过手的触觉,体验到物体的实体,并观察书包的拉链、小袋等细节部分,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出了该如何画出有立体感的书包,再加上课堂中的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书包,了解各种书包的外形结构,加深印象,从而学会设计新型的多功能书包,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体验”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必需的,孩子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建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气氛和体验学习的契机 ,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从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合作性学习,增进情感交流。

陶行知先生说过:“个人的力量小,团体的力量大。它是要把每一个人的力量集合起来,使这力量向着共同的目标发挥出去。”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

比如上《板报的编辑与制作》一课,从课前让学生分组讨论壁报的主题、分组搜集和准备编写壁报的材料,到课上分组进行板报设计与制作。整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的范围内学习、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逐步形成了对问题方法的认识,逐渐构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迈尔博士指出,人们对于集体创造方面的关心与兴趣正在与日俱增。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人们合作的结果。目前世界上很多很重要的问题的决策都由集体作出的。而且,事实上集体比个人更富有创造性。当一个学生的灵感到来时,它往往就是开启其他学生灵感的最好

钥匙。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合作交流,能使学生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意识,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交往,容易打开封闭的心灵,接纳不同见解和分享彼此观点的机会。还能促进学生人际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些都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信息化教学,开拓思维空间。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它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的,这都说明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然而,随着在全球的迅速应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采用“一学、二明、三运用”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继承传统媒体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把枯燥的说教,转化成明了的直观演示,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第8册《鸟的纹样》时,先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板作画,通过复制、粘贴、翻转等掌握适合纹样的对称式、均衡式,计算机操作便于学生进行加工、提炼、添加、修改等来丰富适合纹样的变化,体现学生对设计变化的美感追求,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余我帮助学生寻找、搜集了大量的鸟的图片,输入到计算机中,让学生自由浏览,选择喜欢的鸟进行观察、写生,再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添加、变行等方法,设计出鸟的纹样。作业评讲时,再通过网络教学系统选取部分具有个性创意的学生作品,将学生的屏幕通过教师的广播屏幕展示给全体学生进行欣赏、分析、比较、综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领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演示的时间短了,但输出的信息量大了;操作程序简单了,但学生注意力更集中了。思维状态活跃,学习兴趣浓,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比较理想。

信息化教学为美术课程内容的实施与更新敞开了大门,课程不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课程资源不单单是教科书了。而是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综合的、文本声像结合的动态形课程。美术课程的实施有其自身优势,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发

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包括:课件制作、创设局域网站、摄制录像、影视处理等,通过信息技术整合给美术教学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总而言之,为使自己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平时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获取美术教育的信息,了解美术教育的新动态,注意开发当地的教学资源,探索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美术教学发挥出其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伊少淳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宜兴市荆溪小学 姚丽星

【摘要】陶行知先生历来强调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我们应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通过引导回忆,感受生活;创设情境,演绎生活;运用实践,美化生活等教学手段,使美术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美术教学 实践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儿童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总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课堂。他们天真无邪,身边发生的每件细小的事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灵的触动,如帮助妈妈包饺子、做家务,与小动物一起玩耍,过生日„„,诸如此类的小事在成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在美术活动创造的实践过程中,儿童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流畅的线条、缤纷的色彩、热烈的情感来描绘。儿童通过自己的双手驾驭绘画这一视觉语言,表达感情,表现事物,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过程,使真、善、美的熏陶得以人格化。正如德索认为的那样,儿童绘画时,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而是表现一个整体的世界.绘画是儿童的一种内部语言,儿童经常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好的愿望,泻泄愤怒,流露忧伤。儿童的绘画就像一面镜子,明明白白地映照出他们的思想和心态以及对我们这个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

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又赋予陶行知生活教育新的内涵。在近几年的美术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一、引导回忆,感受生活

在美术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学生与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丰富体验。在教学“印象深刻的事”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由地表现,我就告诉学生什么都可以画,只要是给你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我满以为学生会兴高采烈地感兴趣,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竟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在我看来少儿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能画的内容多的不得了,怎么会不知道画什么呢?是不是因为思路太广的缘故,他们还缺乏一种整理的能力。需要老师来引导,引导他们从生活的点滴收集,发现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于是,我让他们回想自己在学校的课堂上,课间活动或课外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和事、以及在家里、放学的路上等等。或者是在旅游、过节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所做,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话,孩子们就在头脑里,开始构思属于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没有抄袭、没有翻版。然后利用自己熟练的绘画手法,在纸上表达出来。从而,传达到我们的视觉神经里。有的画春游、有的画五一假期、有的画春节、还有的画捉迷藏等等。在他们的画面里,使我看到了孩子是多么的活泼天真,看到了千变万化的世界。因此,在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上,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地位,而其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当然,兴趣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少儿的丰富的想象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演绎生活

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力。”“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美术教学的首要特征。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丰富着人的感情,也激发着人们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素材,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美术教学内容,在美术课中演绎生活,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每个

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体验和感悟。如在教学泥塑《食品店》时,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课堂伊始就布置了一个食品巿场,在教室周边挂上许多的条幅和图片,让孩子们仿佛致身于真实的食品店之中,并且以“食品店开张”了需要聘请厨师为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小组并让他们设计、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食品,然后让学生把各小组的作品摆在展示台上,同时我再引导学生在已塑好的食品中,可添塑一些杯子、盘、碗等,最后再比一比哪一小组的食品做得更生动、细巧。这样的模拟式教学,既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三、实践运用,美化生活

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动力,努力追求学生生活的艺术化。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来探求美术知识,把美术问题生活化,真正体验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尽情地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如教学《漂亮的花纹》一课,如果单纯地讲解图案的特点和规律,会显得平淡乏味。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应用性,让学生一下子了解什么是花纹?我准备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一些教具:带花纹的手帕、中国结、围巾等,还准备了一些没有花纹的挂盘、碟子和白布。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充分让学生进行感知活动,,再让他们交流、汇报这些花纹各自的特点,然后,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其它花纹各有什么特点,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图案艺术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在挂盘、白布、碟子的顶面上进行美化:可以用彩纸剪一剪、贴一贴,也可以用画笔画一画、用水粉色印一印的方法装饰纹样。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一种乐趣。

因此我们要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儿童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儿童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

创造对儿童来说是很快乐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美术教学实践,让美术教学扎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美术学习天地,使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从而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度假区中心小学 钱金花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主张培养创新人才、开发人才创造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美术教育一定要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美育教育教师,应该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来教儿童。

1.让儿童扩大绘画空间。

小孩子生活的空间太小,小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太少,这是传统教育所造成的弊端。小鸟关在鸟笼里生活,虽然有吃、有唱、能跳跃、能鸣唱,但鸟笼并不是鸟的世界,大自然才是鸟世界。小孩子如果只是关在鸟笼式的学校里天天临摹画,是不行的。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我们应当多让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多面对真花、真草进行写生,这样便于儿童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常带学生去公园、去码头写生,让他们与大社会接触,认识大社会,了解大社会,这样他们通过各式各样面对大自然,面对大社会接触中,提高了他们的广博知识,对他们进一步创造绘画也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作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儿童绘画兴趣。

我们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科学界里,大家知道有个大发明家叫爱迪生,他小时候看到母鸡在孵蛋,自己也跟母

鸡一样扒在一个鸡蛋上,他这种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使他一步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艺术和科学发明一样,需要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如有效地运用智力玩具、积塑造型、七巧板拼图、彩色木块插图石子摆图、玩橡皮泥、撕纸拼图„„以此来启发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进行各种尝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给儿童尝试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心就不会产生兴趣。在上课中我先让学生用蜡笔,后来又让学生用油画棒,再后来又用水彩、水粉,每一种尝试都会带来不同的画法和效果,学生的绘画越来越活,创造性也随着不断地发挥。

另外我还经常让学生尝试怎样临摹,怎样写生,怎样背画,怎样想象多种方法运用,使得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使自己的整体智力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现他们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针对每个少年儿童的素质要求,营造创造教育的时间、空间、环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试论素描中的知与行

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对话式”高中美术教学(上)

[ 2011-5-10 9:49:00 | By: 咫尺天涯 ]

【摘 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让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以来,让学生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以此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真正达到“新课程的基本理论”所体现的基础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应朝着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方向转变。本文笔者主要阐述,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托,促进美术教学从“传递中心教学”到“对话中心教学”转变的一些具体策略与反思。 【关键词】:生活教育、对话、美术教学 【正 文】:

新课程明确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尹少淳也曾说过“学生的学习之源主要是对生活的实际感受。”使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落实到美术课堂教

学中,让美术能够真正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志趣,升华学生的情感。本文笔者主要阐述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对话式”美术教学的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在佐藤学看来,“学习作为意义与人际的‘关系重建’(retexturing relations)加以认识,那么学习的实践就可以重新界定为:学习者与客体的关系、学习者与自身的关系、学习者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那么作为美术教学,如何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构建客观世界、探索与塑造自我、编织自己同他人关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求有价值的快乐?如何发挥美术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的功能?„„种种思考需要我们更多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教学,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学。要让美术教学成为存在论意义上所认为的“追求自我完善的行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笔者认为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让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以来,让学生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以此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真正达到“新课程的基本理论”所体现的基础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应朝着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方向转变。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话式”高中美术教学的几个具体策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对话式美术课堂的关系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基础,对话式美术教学是形式,其根本目的是以美术教育独特的方式实现基础教育中对“人”的培养。将美术教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将美术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更有活力,真正的使得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成为一种“追求自我完善的行为”。几下几点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所做的一些

探索。

1、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师生平等交流

陶行知先生一直强调生活与教育必须有机的结合,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也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创造良好的交流关系。

笔者在上《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一课时,考虑到玉器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如果一味的讲解其知识点可能会比较枯燥、空洞。能不能把玉器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呢?于是设计了一个“自卖自夸”的环节,笔者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玉器发到每个组,每个组扮演的角色就是玉器店老板。“假如你是玉器店老板,你怎么才能把你的玉器推销出去呢?”虽然同学们没有学过玉器相关的知识,但是他们都会从质地、表面、造型、用途上面去考虑,这是教师再适当的引导。通过生生、师生间“买卖”的形式把玉器相关的知识点都融入进去。

通过生活化的情境的创造,原本枯燥、空洞的课程充满了活力。师生间相互的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正体现了新课程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师生间偶尔产生的一些机智、幽默的对话,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使得师生间的情感进一步升级。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化的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是实施师生平等互助的一个有效手段。

2、启发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他们的论述都在强调,利用周围的生活环境,去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美术新课标》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教学目标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中,让学生有更多的真实的切身体验,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

笔者在上《建筑艺术——江南民居》一课时,就带领同学到学校附近的“礼舍古街”游览了一番。教师就是“导游”,在引导去大家去发现江南民居的美,去了解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去探寻江南民居中深远的人文底蕴。带着同学们走

在古街上,大家边说边游览,领略这条八百年历史的老街带给我们的风韵。

“这边有个理发店,好老啊!” “你看这块墙壁上雕刻得多精美啊” “这里是孙冶方的故居呀!” „„

不需要过多的说教,不需要刻意的解释,甚至不需要过分的引导。同学们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种种猜测、种种答案、种种惊讶、种种思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知识不是从玄想中跳出来的,必得在大自然里去追求。”以往我们在教室中利用各种办法去引导、去强调,其实真的不如到生活中去体会,学生在环境中必会有更多自主的探索和思考。从课堂间师生间的对话,走向更广阔的对话空间。

3、注重生活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行为是服务,而服务的行为也是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学习,我们赋予自己人生以确凿的轮廓,充实自己的人生,使每一个人无愧于这个社会。”作为高中生,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中渗透着对于事物与他人的漠不关心,他人的一切都认为“与以无关”,笔者认为什么学习通通都没有必要了。

杜威认为儿童秉赋着行善的本能冲动,教育者必须因势利导。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的价值,引导同学学会用“爱满天下”的心去感激他人、社会和我们生活的环境。《环保袋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高一同学研究的课题,她们利用一些废旧的布料(旧的衣服、裤子、窗帘等)重新设计款式、图案,制作成环保袋,提倡大家尽量少使用塑料袋、纸袋,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灾区献一份爱心》是现在高三同学组织的一次活动,大家把美术课上手绘的一些爱心T恤在全校义卖,把义卖的款项全部捐献给灾区;《校园公益海报设计展》是学习电脑设计校本课程的同学的成果汇报展,针对校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利用photoshop软件结合海报设计的一些基本元素制作成公益海报,提倡同学们保护我们的校园等等一系列的活动。

这样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分的强调其学科的重要性,只需要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学习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做一件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情。

4、参与评价生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要体现出美术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多的是为了鼓励,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当所教的东西可以引起儿童积极从事再造和再创的活动时,才会有效地被儿童所同化。在美术教学评价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通过“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让学生学会评价,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以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应采取质性评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对于对话式美术教学是相当有益的。

三、几点反思

首先,“生活化”的背后不是“浅显化”。美术教学“生活化”是教学手段,通过开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美术实践活动,追求“题材创新、形式多样、材质多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灵感,引导学生用“美”的视眼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创造及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生活化不是把审美浅显化,必须警惕一些“热闹”的课堂,给于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融入到对话教学的氛围中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生活化”特别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时候教师想当然的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的一些教学目标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应为学生并没有相同的生活经验,这样造成了对话教学无法顺利的进行。

最后,教师角色的转变时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威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在美术对话教学中,教师充当课堂教学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的多种角色。换言之,作为教师的角色,不存在所谓永恒不变的知识结构,也不存在所谓的知识权威,教师更是一个“解构者”。在解构过程中,同学生共同参与美术知识和文化的建构。

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托,构建“对话式”美术课堂教学。将美术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使美术教学“生活化”,促进美术教学从“传递中心教学”到“对话中心教学”转变,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略)

(注:2010年中陶会全国论文评比二等奖)

浅论陶行知思想与美术教学课程改革

【字体:大 中 小】【2009-2-20】 【作者/来源 张莉】 【阅读:

147 次】 【关 闭】

在现代课程改革大潮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传统的“制度课程”已经转向新型的“教学课程”。即教学并非是忠实地执行官方课程文本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决定学习内容、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开发、创新课程的过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下面就如何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美术新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和再创造,充分挖掘本地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谈谈几点自己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美术教学内容。

艺术教育应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赋有环境陶冶的功能。陶行

知先生提出“创造艺术之环境”的主张。他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注意用美育陶冶学生性情。我校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整个校园整洁美观,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精心设计,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如校园中间“升”的雕塑、独具特色的学校板报、宣传窗、艺术长廊、芳草坪电视台、校史室、陈列室等使学生跨进校门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美的,从而得到美的陶冶,获得美的享受。整个校园的环境布置,从橱窗、艺术标语,到教室的艺术角,都浸沉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红领巾广播站播放了中外优秀少儿名曲„„ 这种由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艺术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在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欣赏美,使创造美变的更为直接。

二、挖掘社区环境资源,设计美术教学活动。

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他认为传统学校是“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他不教学生动手用脑”,不允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陶行知主张的“社会即学校”,打破了传统学校闭门读书,“他是教人读活书,活读书,书读活”,“他要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一定要学习借鉴陶行知关于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这大学校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社区的每次活动,例书画展、摄影展、板报宣传、军民晚会等等,我们学校的学生都能

够积极参加,因此在感受社区文化氛围的同时,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得到提高,为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源,也为开发利用美术教学资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开发地域性美术教学资源,完善美术教学课程。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把文本教材看成是课程编制者意图的体现。并且是忠实地执行官方课程文本的过程,但实际上,文本教材一旦从其编制者那里脱手,它们就会受到方式各异的解释和使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有权打破传统教学思维习惯,以不同解释使用相同的教材,即努力开发文本之中的“课程潜能”。因此我们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挖掘合肥地域性美术教学资源,编制了一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教案集。例:合肥特产、合肥建筑、合肥环保、地理气候、合肥民间文化历史等等。教材开发有《家乡新貌》《理想的家园》《夜景》《我为祖国造大桥》《保卫家园》《下雪天》等等,以此来完善美术教学课程。例其中的第六课《蟹》:首先让学生了解渔民海上生产的常识,珍惜渔民的辛勤劳动,然后制订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制作了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准备,最后带领学生到河边实地考察,对蟹的外形特征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且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版画兴趣小组的现场制作。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不仅要在课程改革中全面实施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并使之融合渗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审美修

养的发展;而且,我们还要把课程改革行为既作为一种科学行动,也作为一种艺术行动,让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化成为体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人生。

推荐第7篇: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

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讲——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这样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别说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会做的。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做出来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熏陶的缺失,天天讲、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坏了嗓子,几人能识,几人能知呢?知行合一,这个理念的种子,千万千万要从小就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不种下这个种子,到大了,那就有问题了。

现在网络里流行一些公知。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的毒胶囊事件,居然有专家出来讲,一天吃六个这样的胶囊对人体无害。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丧失了做知识分子的良知,从理论上讲,兴许是不要紧的,但是,从“行”上来讲,那是在挑战公众的生活常识。第二个例子,湖南有一个地方,因为洪水桥塌了,死了五六个人,而这座塌掉的桥,从内部结构看几乎看不到什么钢筋。但居然,会有专家出来讲,塌桥很正常,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他们玩弄的是学识,玩弄的是数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学,是属于听其言的“言”。而对于行而言,对于民众的心理承受,对于民众的心理关注——“行”而言,他们简直就是白痴。这些人从根子上讲,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对于“行”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就如三国时期的马谡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彬彬有“理”,实则来讲,他们没有一点社会常识,没有一点道德常识,没有一点伦理常识。这些光知道数据,知道科学,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会的人。

所以,我们要从根子上,真正地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意识。这个意识的树立,要从我们在座的家长做起。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学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简单地说:听了课,老师讲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亲身实践一下。知识与知道是有区别的。知识只存留在大脑的记忆里,而知“道”是经过实践转化的一种能力。只知不行,是谓知识;知而行之,是谓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万,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这是作文的学习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讲执行力,而学习作文如果没有执行力,没有行动力,也是万万不可的。

知行合一

舞阳县第一实验中学:杨树人 辅导老师:王晓娜

在我的钢笔上,刻有一行字-----“一生俯首拜阳明。”阳明,是王守仁的号,而王守仁,是我最敬佩最崇拜的人,因为他提出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知行合一”。

千百年来,关于知和行的关系这个问题,人们总是争论不休,有人说知难行易,而有人说知易行难。经历了几千年,王守仁站了出来,提出了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懂得道理与实际应用都是重要的。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看上去是句简单的话,实际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关于知易行难,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纸上谈兵”了。故事内容是这样:赵括饱读兵书,但却不能领悟兵书真谛,带兵时,死套书上的办法,不能灵活应用,结果,40万赵兵全军覆没。由此看来,似乎是实践更重要。但反过来说,要连道理都不懂,又如何去指导实践?因此“知行合一”这种观点便被提了上来。

虽然这是个看似守中立的方针,况且有时凡事守中立不一定对,但这个观点无疑是对的。懂得道理也好,实际运用也好,都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有了理想,空喊口号没有行动,最终一事无成;埋头蛮干,而没有目标,也只能是像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时效。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做事要有一定的目标,并加以切实的行动,有力目标,就有了方向;有力切实行动,就有了前进的动力。这样,二者合一才能做成一件事。

我最讨厌的人,就是古代的隐士,他们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他们也有满腹的才华,却偏要隐居避世。我不知道什么厌恶官场,不媚流俗;我也不知道什么不攀权贵,隐居避世。我只知道既然看到了社会黑暗我们就应该立下改变社会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运用“知行合一”,来让社会不再黑暗,这才是应该做的。而像隐士那样,非但不会有何好处,还会让社会更黑暗。

在生活中也是,我们看到了某些不良现象,就应去立志将其改善,然后付出行动。

生活中,不乏空喊口号的人,比如某些政府官员,整天叫着降房价,减课业负担等,就是不见实际行动,不来真格的。当然也有不少只知蛮干的人,比如有的学生,只知学习,没有目标,一旦进入社会就晕了,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所以说“知行合一”是一个伟大的观点。

有了志向,就要有切实的行动,知行合一,这个伟大的观点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它的真谛。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知行合一

顾名思义,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

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

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该那样去做,却没有去做。

我也曾经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是她,王雨寒璐,一个娟秀的女孩,人如其名,虽算不上漂亮,但是......是她让我有了动力,知道自己绝对不可以再放纵自己,整天悠哉游哉,我必须去做,想到就行动,不可以再等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试问,我还有多少个明日呢?几千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悄然逝去了。

我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我做到知行合一了。一开始,确实不容易,但是有这么个让我倍感压力的对手,我不怕了,真诚的对你说声谢谢~!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推荐第8篇:知行合一公务员初任培训心得体会

知行合一鞠躬尽瘁

——公务员初任培训心得体会

市委宣传部 刘 颖

2005年4月,我参加了淮南市公务员初任培训;19天内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公务员制度、依法行政、公共管理知识、电子政务、数字中国、公文写作与处理等20门课程。在紧张、充实的培训中,我始终以高昂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通过学习,我深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历炼。

一、适应新环境,提高自我认识

由于机关工作的特殊性,以前在这一方面缺乏经验,面对变化的周围环境,所接触的工作对象、所面临的工作要求都是崭新的,面对工作的挑战,需要摒弃惯性思维,迅速地转变角色,重新定位自己。初任培训很好地促进我实现这一转变。

公务员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人员,不同与普通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行为关系到政府的效率、法律的尊严和国家的兴衰。从现在起就要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树立自己的公务员意识。

通过学习,我们熟悉和了解了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和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增强了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培养了敬业精神。通过学习保密工作常识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了一名公务员的工作性质与众不同,树立了保密意识。通过听老公务谈成长,更是让我们领悟到了一名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迅速成长。

二、坚定信念,进一步明确职责

通过培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政府在经济生活以及其他各项社会事务当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政府职能的实现无疑依赖于每个公务员的细微工作。公务员是政府各项任务贯彻实施的主体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这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的理想信念,树立公仆意识,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激发下努力工作。

三、学无止境,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尽可能地安排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以便于让我们尽快地掌握为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仔细研读、反复消化、收获良多。

通过政策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我们明确了旗帜方向,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把握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学习政府机构编制的基本知识,我们了解了国家机关的基本情况以及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状况;通过学习依法行政,我们了解了依法行政的原则和程序,进一步树立了法制观念;通过学习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我们了解了信息化的前沿知识,以及如何应用电子政务;通过学习公文写作与处理,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公文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培训,大家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甜`和素质,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感觉受益非浅、收获颇丰。

更重要的是把所学、所知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乐于奉献

有幸成为人民的公务员,我深深地体会并感受到工作的特殊性,知识的重要性,为人民服务的紧迫性,忠于党和国家的坚定性,一切都要脚踏实地,注重点滴细节。

一是要牢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个人的道路选择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是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观念、开拓新视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三是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我们要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与时俱进,紧跟飞速前进的时代车轮,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崭新的精神风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应对各种挑战。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为日后工作做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我知道今后工作中将遇到的问题和各种复杂情况绝不是一个初任培训所能解决的,我还要在实践中认真领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练就过硬的本领,为淮南实现新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00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2009年12月1日—6日,根据市人事局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2009年度全市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学习班。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培训班紧紧围绕“快速适应岗位,争当合格公务员”这一主题,精心安排庆阳市委党校学识渊博的教授专家开展深入浅出地授课,使我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公务员法》、《公文写作》、《成就事业的五大要素》、《从和谐自我到和谐社会》、《经济法》、《我国的法治体系》等一些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培训学习,我认清了这次培训的重大意义、认清了公务员岗位的重要、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更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只有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严格遵守《公务员法》的要求,在创新中不断迎接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

一是明确了党的大政方针,政治理论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应该熟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清各种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要善于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首先解决好方向问题我们才能够走的稳,走的远。而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政治情操是保证我们正确方向的根本。培训期间,通过对必备理论的学习,认真解读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法治国家等理论知识,对《公务员法》的认真学习和细心揣摩,让我深刻领会了公务员的内涵,进一步树立了人民公仆意识,为任职后依据公务员法干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些理论知识为我消除了迷惘心理,照亮了前进努力的方向。使我深刻的了解到公务员精神就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具体到工作当中首先应尽职尽责,公务员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因此,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责任意识,尽职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要廉洁奉公。要有良好的情操,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同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办事,努力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最后要团结协作。单位的工作是一个整体,部门的划分是为了在分工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公务员要有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是明确了公务员初任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极大提高了思想认识。

通过学习,我明白公务员培训不仅仅是法定要求,更是公务员转变角色,走上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不仅要快更要彻底,要从根本上克服自身意识上潜在的优越感,树立责任意识,这对于我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使我学到和掌握了实用的工作技能和方法,指导了以后的实践,从而严于律己,严格遵守纪律,踏实学习,以良好的品德树立个人良好的形象。在工作岗位上准确正确的定位自己,用开放的心态,实干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争做一名合格、优秀公务员。

三是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此次培训重视对新录用公务员的基础培训和整体培训。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强调与实际结合,与实用融合。尤其是“从和谐自我到和谐社会”、“学习、忠诚、敬业、执行、创新——成就事业的五大基本要素”等课程的设置。通过解读“和谐”、“自我”等含义,我逐渐明晰了认知自我、重塑自我、管理自我、成功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自我以及人文自我的深刻内涵,使我认识到要提高综合能力,一是要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公务员顺利成长、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新任公务员要向书本学习,在阅读中提高智慧能力;要向实践学习,在工作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向同事学习,在沟通中提高协调能力;要向群众学习,在联系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要向领导学习,在观察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的培训,多途径提高自身能力。二是要加强反应能力。提高公务员的反应力,就是要加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锻炼。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公务员,首先要增强对各类破坏社会稳定的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要临危不惧,要承受得起各种压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矛盾。其次,要增强对不同类型重大变化的应变能力。要力求做到及时反应、准确反应,动态把握变化趋势,科学掌握变化规律,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变化。三是要加强执行力。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为公务员的执行力。要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要确保质量,注重实效;要善于选择最佳执行路径;要建立和完善执行体系和机制,扩大执行力的效能。四是要加强实践。勤于实践锻炼是公务员提高工作本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服务,建立在对客观实际情况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用实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工作本领。

四是学有所得受益匪浅,为今后创新工作打下了基础。

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得以重温学生时代的幸福时光,为以后继续提高理论知识素养,更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实际的畅谈又让我对当前和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憧憬和自信,也为胜任新的岗位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深知,创新是政府机关工作活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要首先具有创新工作的意识和勇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和主观偏见的约束,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超越原有的观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干好工作和争做合格公务员、优秀公务员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五是“学,然后知不足”,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

在不断深化学习的同时,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尤为重要,不仅是身份转变更关键的是思想转变,作为一名新录用公务员,对公务员职责以及以后工作的方法、方向甚至工作中的人际交往都不甚明了。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是要多结合实践工作。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一定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根本。而这些都是我目前比较欠缺和亟需加强锻炼学习的。要弥补不足,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充实我们的思想,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个人能力。一是要调整心态,增强自信。 “境由心生”良好的心态是前行的动力。培训中,教授专家多次从心理调适、生命的意义、日常工作方法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解惑、指导,使我对新的工作有了新的了解。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心甘情愿、脚踏实地当好一名“新兵”的态度。二是要珍惜岗位,踏实工作。 生疏的工作内容,紧迫的任务,一点一滴都是全新的考验,虽有压力,更是学习的动力。要切实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立志做好事。在工作中,既要忌眼高手低,又要防患得患失,正确认识事业和自身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地从本职工作的一点一滴做起。

三、要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学习,是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法宝。加强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对新录用公务员来说尤为重要。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始终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学习要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努力工作,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四是要廉洁自律,树好形象。一定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廉洁自律,做到始终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在理想信念上始终坚定不移,在法律上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增强党纪法规意识,经受住各种考验,树立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总之,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服务大众的理念,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苦练基本功,扎根基层,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行政工作人员而努力!

推荐第9篇:知行合一公务员初任培训心得体会

知行合一 鞠躬尽瘁

——公务员初任培训心得体会

2005年4月,我参加了淮南市公务员初任培训;19天内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公务员制度、依法行政、公共管理知识、电子政务、数字中国、公文写作与处理等20门课程。在紧张、充实的培训中,我始终以高昂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通过学习,我深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历炼。

一、适应新环境,提高自我认识

由于机关工作的特殊性,以前在这一方面缺乏经验,面对变化的周围环境,所接触的工作对象、所面临的工作要求都是崭新的,面对工作的挑战,需要摒弃惯性思维,迅速地转变角色,重新定位自己。初任培训很好地促进我实现这一转变。

公务员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人员,不同与普通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行为关系到政府的效率、法律的尊严和国家的兴衰。从现在起就要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树立自己的公务员意识。

通过学习,我们熟悉和了解了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和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增强了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培养了敬业精神。通过学习保密工作常识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了一名公务员的工作性质与众不同,树立了保密意识。通过听老公务谈成长,更是让我们领悟到了一名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迅速成长。

二、坚定信念,进一步明确职责

通过培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政府在经济生活以及其他各项社会事务当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政府职能的实现无疑依赖于每个公务员的细微工作。公务员是政府各项任务贯彻实施的主体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这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的理想信念,树立公仆意识,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激发下努力工作。

三、学无止境,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尽可能地安排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以便于让我们尽快地掌握为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仔细研读、反复消化、收获良多。

通过政策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我们明确了旗帜方向,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把握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学习政府机构编制的基本知识,我们了解了国家机关的基本情况以及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状况;通过学习依法行政,我们了解了依法行政的原则和程序,进一步树立了法制观念;通过学习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我们了解了信息化的前沿知识,以及如何应用电子政务;通过学习公文写作与处理,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公文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培训,大家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甜`和素质,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感觉受益非浅、收获颇丰。

更重要的是把所学、所知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乐于奉献

有幸成为人民的公务员,我深深地体会并感受到工作的特殊性,知识的重要性,为人民服务的紧迫性,忠于党和国家的坚定性,一切都要脚踏实地,注重点滴细节。

一是要牢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个人的道路选择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是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观念、开拓新视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三是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我们要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与时俱进,紧跟飞速前进的时代车轮,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崭新的精神风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应对各种挑战。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为日后工作做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我知道今后工作中将遇到的问题和各种复杂情况绝不是一个初任培训所能解决的,我还要在实践中认真领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练就过硬的本领,为淮南实现新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00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推荐第10篇: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梁静茹唱有首歌歌里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也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而你却在看手机。在坐的正在看手机和准备开始看手机的同学们,你们觉得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当然是开家长会的时候,未来岳母站在你面前你而只能叫阿姨咯。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最缺的不是对事物认知,而是冲上去喊妈的实干精神。知道却做不到,计划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说的正是你我他这样的大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叫嚣着要在图使馆磨穿地板,一年以后我们梦想着做学霸、证霸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而大二或者大三快要结束的老腊肉们,我们还有动力吗?我们习惯于把每件事情都拖到拖无可拖的时候才去完成,我们习惯了把学习资料、把精品书籍下载在电脑的某个盘里然后不断地遗忘遗忘。

麻木造就了拖延癌的我们,我们遗忘了一个礼拜就可以将一个动作变成习惯,我们遗忘了一次壮士断腕般的行动就可以将做梦变成圆梦,我们只有漏船载酒的运气缺看不到破釜沉舟的行动。我们一直在装睡,不敢直面血淋淋的人生,装着装着就真的永远的睡着了。所以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即使不能让你妈成我妈,也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为你承包了整片鱼塘! 宗迅成 应用化学1202 12404700231篇2:知行合一与执行力(范文参考) 知行合一与执行力

早在1954年,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创立“现代管理学”之后,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它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当我第一次读到德鲁克的这一精辟见解,因感同身受而激动不已,并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为“知行合一”,因为,我认为这是管理的至高宗旨和理想境界。 当今,在中国管理者的口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知易行难”,无论是tcl的李东生,还是惠普的孙振耀,他们道出了很多管理者的心声:“在企业管理中,最难的是落实到位。”这就有了畅销书《执行》、《执行力》,也就有了形形色色以“执行”与“执行力”命名的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等,不一而论。

我认为,所谓的执行,就是“由知到行”,所谓的执行力,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能力”。而由“知”到“行”的转化,我认为可分解为“知、信、言、行”四个阶段。

知,顾名思义就是真正地了解、掌握道理,如果能够达到王阳明倡导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也就不需要后面的信、言、行了。目前心态浮躁的管理者很难做到真知、深知。 信是由知到行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知行能否转化的关键,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认可、不相信某特定理论和观点,你就不会去做。于是,作为管理者,你在分析员工执行不力的时候,考虑过他是否认可吗?如何检验他是否信呢?办法之一就是听其 “言”。让他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把某些理论、制度或观点变成自己语言,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说出来,写出来,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行动计划、变成自己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去行。并且,要行,一定要达到“行之明觉精察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知易行难”的问题。 由知到行比较好理解,但是,在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起居室里,我却看到了他的亲笔字:“知难行易”。他认为,行动并不难,难的是在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格物致知!),提升到理论层面。现在很多的企业家都是注重由知到行,强调执行力,很少关心由行到知。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能不能总结成企业的管理模式?能不能拷贝和复制,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不仅如此,很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这样认为,甚至他们穷其一生的精力都是为了一个“知”。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企业家们也仍然在为此苦恼,除了柳传志总结出了“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九字真言,除了张瑞敏总结了“oec管理法”、t、sbu、人单合一,还有多少企业家能够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成可复制、可拷贝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管理理论?

如果企业要基业长青,最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由行到知”。如何由行到知呢?简单地说,也要四个阶段:行、省、辩、知。 首先要行动,实践出真知,坐而论道,空谈误国,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不去行,如何知?同时,行动中一定要“三省吾身”,通过省来悟,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日清日高。省悟之后一定要与同事“辩”,事不辩不明,理不争不清,通过辩,求得真理,达成共识,并把这些共识形成书面的“知”,以此指导新的行动。 于是,企业的管理就变成了由知到行、由行到新知、由新知到新行、新行再到新知周而复始的循环。知、行就是管理生命dna的双螺旋,管理的意义就在于知、行的不断转换、不断提升。

毛泽东在1939年说过“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 然而,“知者多喜于学而惮于行,行者常碌于为而讷于知;惟具使命者方能知行合一”。我们就是一个以“解决组织激励问题,帮助人发展”为使命,探究管理意义的团队,以我们对“知”“行”理解,帮助客户成功。 上善者,知行合一。

摘自《光华之桥》2008年第七期 (作者:德鲁克管理学院 合作伙伴 郭弘波)篇3:知行合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行合一。 《弟子规》这部国学经典,给我的感觉是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大致讲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而“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这“余力学文”中的第一句,给我的感触更是尤为深刻,我“知行合一”的观点便是以此句为灵感,而引发的一些感想。

我所说的知行合一,展开来讲就是:既要认识规则,同时又要按照规则的要求去做。其实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道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举个身边随处可见的例子,在咱们国家“红灯停、绿灯行”这条交通规则,每个司机甚至每个行人都知道,但没有闯过红灯的司机有几个?没有闯过红灯的行人又有几个?知道规则,却不好好遵守,忍不住要去打破它,这往往也注定了一些人的失败。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皆是才有余而德不足。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应当遵守规则,锻炼自我的心性,先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人,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自我走上成功之路。在座的各位领导就是咱们的榜样,权力虽不及“发改委的刘铁男”,财力也不及“铁道部的刘志军”,但却是以德立身,呕心沥血,领着汤阴质检在光明的道路上,全心全意,服务大众。

但仅仅是遵守规则,却又不能全部诠释“余力学文”对我们的教导,因为如果我们只是老老实实的去遵守规则,墨守陈规,整个社会 必定会停滞不前。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去开拓、去创新,才会有新的机遇、新的发展。 认识规则,遵守规则,并在遵守规则中发现它的不足之处,而进一步去完善约束我们的规则,这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准则。以咱们局的工作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每年躺在前一年的成绩上不去提高自己的实力,我们必定要落后。我们只有在保住以往的佳绩上再创辉煌,才能使咱们局有更多的能力去服务企业、服务大众。幸运的是,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远的不说,就拿我进到单位后接触到的工作来说,以往聚乙烯板材的检测只是县级水准,但是咱们局立足长远发展,几年来全局上下一条心,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心血,硬是将这一单个项目一步步建设成“河南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检验中心”,服务范围与层次一下提高了两个档次。还有我不是很了解的计量建标,等等一些开拓的新资质、新能力、新业务,都彰显了咱们汤阴质检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不断强大。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我们以此书内容为依据,约束自己、修心养性,必定可以使我们的工作、生活,更进一步,锦上添花。让我们在《弟子规》的指导下,新领导的带领下,来年再创佳绩,铸就新的辉煌。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篇4: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 “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

三从四德论„我觉得如果说金融银行业是一块战场的话,我们必须穿上风险意识的防弹衣,手持迷人微笑核武器,领会知行合一,实现实干兴行的意义。(待完善) 海峰 2014/3/26篇5:12月国旗下讲话稿:知行合一 12月国旗下讲话稿:知行合一

大家好:

我们说“知行合一”,知,就是知识、思想;行,就是实践、行动,就是落实。人的力量,来自于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要知道,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实践,是把思想知识应用于行动中,将问题与实际联系起来。我们的知识与实践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只知知识而不付诸实践,一切只是空谈,我想没有一个人想成为第二个马谡损兵折将。同样,只有鲁莽的行动也结不出成功的果实,唯有“知行合一”才能收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将我们的知识思想应用于实际当中,真正地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我们学习知识最终是为了创造财富,创造我们不一样的未来,收获知识与思想的硕果,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知行合一”,把己之所学和想法创意应用到实践中去。 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有方向,使我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我们的实践有知识的指导,有思想的来源,才能够得到成功;有知识的充实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更加的丰富多彩,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更加有意义,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期望。 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地提高我们自己的综合素质,使我们锻炼成真正的优秀青年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也必须做到知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社会实践真正地统一起来。

第11篇:教书育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教书育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为人师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形成的基本规范。或者说,这是对在职教师的一种鞭策。教师唯有为此不断进取,不断革新自我方才对得起“师范”二字。今日,笔者就教师“如何教?”,“教什么?”略述己见。

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思想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需要教师洞察知晓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在个体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所以,就以我所教思想政治课程为例,像一些客观事实和理论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如何能让学生“记得牢”,“记得准”,这需要教师选准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基本国情等这些事实,教师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要进行进一步阐述,解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行?讲到此处是不是可以穿插一段“太平天国运动”?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知晓古今,明白缘由。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因为,虽然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毕竟还是孩子,一些理论知识如果不让他们做到“大彻大悟”,而是一知半解,也许会加快他们的遗忘速度,甚至觉得“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枯燥无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像“我国公民的权利”人的“三观”这样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在讲理论的同时,不防举一些实例。故事也好,事实也罢,但要有的放矢,围绕课题核心,结合实际做到通俗易懂。如此,方便学生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提高他们解答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围绕理论知识点展开论述的能力。正如卢梭所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再交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此外,中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他们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违反规则,所以,教师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教育。中学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自我意识”,要尊重学生,因为正如课本里提到的,他们也有“人格尊严权”。如果说,提问是让学生回顾巩固对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样,引导就是让学生明晓是非道理的合理途径。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叛逆心理,教师除了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势利导。如果只是明令禁止,或是强制实施,也许会适得其反。莫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学生性格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及时调整管理和教学策略。

蔡元培在《蔡元培美学文选》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人与人相互关系,莫大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所有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作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讲师的必然要求。所谓树才先树人,无论中国的教育体制怎么改,思想教育不可废。弘扬国粹,重视国学,最鲜明的目的不外乎加强国人的爱国教育,沿承中华优良传统。此时重提“仁、义、礼、智、信”也许略显迂腐,但是这难道不是立人之本?不是做人之基?所以,教师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书虫”,而是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成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要让学生从小知晓什么是礼义廉耻,什么是是非道义,什么是世态人情。学生若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处世游刃有余,师者之慰也。

然而,十年可树木,百年难树人。学生品性习惯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与之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这足以说明教师的重要地位。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这个时期的学生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教师仍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和学生的所处环境合理施加影响,教师甚至得做到“慎言笃行”,从而帮助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

另外,什么叫为人师表?个人认为,“学高”的同时,也要“身正”,这样才能算得上表率。所以,老师要谨言慎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行为规范。教师除了强调注意,还要合理说服。让学生由衷叹服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做到知彼知己。还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管理能力,如此也许可以使你在进行管理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可以使学生对你进行的“指正”真正服气。

总之,正如陶行知虽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所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应做到知行合一,德育为先。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学相长,百提不厌。教师要勇于改革创新,探索未来,但是切记立足当前。

第12篇: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 “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我心有主。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永远不能忽视的话题,就像一个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不仅在于它的高度以及宽度,更在于周身是否有漏水的可能。换句话说能把内控合规做好,其实也就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学领域,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要实干兴行,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要算好经济账、事业账、感情帐,面对高息借贷、大额博彩、过渡资金、代客交易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彻底地大声说”NO!”(粤语代替)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 三从四德论…我觉得如果说金融银行业是一块战场的话,我们必须穿上风险意识的防弹衣,手持迷人微笑核武器,领会知行合一,实现实干兴行的意义。(待完善)

海峰

2014/3/26

第13篇:知行合一演讲稿

篇1: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 “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我心有主。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永远不能忽视的话题,就像一个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不仅在于它的高度以及宽度,更在于周身是否有漏水的可能。换句话说能把内控合规做好,其实也就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学领域,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要实干兴行,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要算好经济账、事业账、感情帐,面对高息借贷、大额博彩、过渡资金、代客交易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彻底地大声说”no!”(粤语代替)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三从四德论„我觉得如果说金融银行业是一块战场的话,我们必须穿上风险意识的防弹衣,手持迷人微笑核武器,领会知行合一,实现实干兴行的意义。(待完善)

海峰2014/3/26篇2:知行合一 演讲稿 知行合一

梁静茹唱有首歌歌里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也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而你却在看手机。在坐的正在看手机和准备开始看手机的同学们,你们觉得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当然是开家长会的时候,未来岳母站在你面前你而只能叫阿姨咯。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最缺的不是对事物认知,而是冲上去喊妈的实干精神。知道却做不到,计划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说的正是你我他这样的大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叫嚣着要在图使馆磨穿地板,一年以后我们梦想着做学霸、证霸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而大二或者大三快要结束的老腊肉们,我们还有动力吗?我们习惯于把每件事情都拖到拖无可拖的时候才去完成,我们习惯了把学习资料、把精品书籍下载在电脑的某个盘里然后不断地遗忘遗忘。

麻木造就了拖延癌的我们,我们遗忘了一个礼拜就可以将一个动作变成习惯,我们遗忘了一次壮士断腕般的行动就可以将做梦变成圆梦,我们只有漏船载酒的运气缺看不到破釜沉舟的行动。我们一直在装睡,不敢直面血淋淋的人生,装着装着就真的永远的睡着了。所以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即使不能让你妈成我妈,也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为你承包了整片鱼塘! 宗迅成 应用化学1202 12404700231篇3:知行合一与执行力(范文参考) 知行合一与执行力

早在1954年,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创立“现代管理学”之后,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它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当我第一次读到德鲁克的这一精辟见解,因感同身受而激动不已,并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为“知行合一”,因为,我认为这是管理的至高宗旨和理想境界。 当今,在中国管理者的口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知易行难”,无论是tcl的李东生,还是惠普的孙振耀,他们道出了很多管理者的心声:“在企业管理中,最难的是落实到位。”这就有了畅销书《执行》、《执行力》,也就有了形形色色以“执行”与“执行力”命名的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等,不一而论。

我认为,所谓的执行,就是“由知到行”,所谓的执行力,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能力”。而由“知”到“行”的转化,我认为可分解为“知、信、言、行”四个阶段。

知,顾名思义就是真正地了解、掌握道理,如果能够达到王阳明倡导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也就不需要后面的信、言、行了。目前心态浮躁的管理者很难做到真知、深知。 信是由知到行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知行能否转化的关键,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认可、不相信某特定理论和观点,你就不会去做。于是,作为管理者,你在分析员工执行不力的时候,考虑过他是否认可吗?如何检验他是否信呢?办法之一就是听其 “言”。让他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把某些理论、制度或观点变成自己语言,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说出来,写出来,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行动计划、变成自己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去行。并且,要行,一定要达到“行之明觉精察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知易行难”的问题。

由知到行比较好理解,但是,在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起居室里,我却看到了他的亲笔字:“知难行易”。他认为,行动并不难,难的是在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格物致知!),提升到理论层面。现在很多的企业家都是注重由知到行,强调执行力,很少关心由行到知。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能不能总结成企业的管理模式?能不能拷贝和复制,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不仅如此,很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这样认为,甚至他们穷其一生的精力都是为了一个“知”。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企业家们也仍然在为此苦恼,除了柳传志总结出了“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九字真言,除了张瑞敏总结了“oec管理法”、t、sbu、人单合一,还有多少企业家能够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成可复制、可拷贝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管理理论? 如果企业要基业长青,最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由行到知”。如何由行到知呢?简单地说,也要四个阶段:行、省、辩、知。

首先要行动,实践出真知,坐而论道,空谈误国,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不去行,如何知?同时,行动中一定要“三省吾身”,通过省来悟,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日清日高。省悟之后一定要与同事“辩”,事不辩不明,理不争不清,通过辩,求得真理,达成共识,并把这些共识形成书面的“知”,以此指导新的行动。

于是,企业的管理就变成了由知到行、由行到新知、由新知到新行、新行再到新知周而复始的循环。知、行就是管理生命dna的双螺旋,管理的意义就在于知、行的不断转换、不断提升。

毛泽东在1939年说过“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 然而,“知者多喜于学而惮于行,行者常碌于为而讷于知;惟具使命者方能知行合一”。我们就是一个以“解决组织激励问题,帮助人发展”为使命,探究管理意义的团队,以我们对“知”“行”理解,帮助客户成功。上善者,知行合一。摘自《光华之桥》2008年第七期 (作者:德鲁克管理学院 合作伙伴 郭弘波)

第14篇:知行合一 演讲稿

知行合一

梁静茹唱有首歌歌里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也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而你却在看手机。在坐的正在看手机和准备开始看手机的同学们,你们觉得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当然是开家长会的时候,未来岳母站在你面前你而只能叫阿姨咯。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最缺的不是对事物认知,而是冲上去喊妈的实干精神。知道却做不到,计划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说的正是你我他这样的大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叫嚣着要在图使馆磨穿地板,一年以后我们梦想着做学霸、证霸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而大二或者大三快要结束的老腊肉们,我们还有动力吗?我们习惯于把每件事情都拖到拖无可拖的时候才去完成,我们习惯了把学习资料、把精品书籍下载在电脑的某个盘里然后不断地遗忘遗忘。

麻木造就了拖延癌的我们,我们遗忘了一个礼拜就可以将一个动作变成习惯,我们遗忘了一次壮士断腕般的行动就可以将做梦变成圆梦,我们只有漏船载酒的运气缺看不到破釜沉舟的行动。我们一直在装睡,不敢直面血淋淋的人生,装着装着就真的永远的睡着了。所以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即使不能让你妈成我妈,也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为你承包了整片鱼塘!

宗迅成 应用化学1202 12404700231

第15篇: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系列讲话”征文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今年党中央决定,在全体8700万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学习教育,这是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学习系列讲话,重在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我们要实现这一目的,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通过单位党领导理论结合实际的剖析解读,我感受很深,做为一名基层党员,自身需要进步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其中有几点体会特别深刻。

一、每个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的章程,争当一名合格党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质统一起来。干好本职工作,就要努力通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心得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善于学习尤其是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主动接受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对我们的要求。只有通过学习,才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共产党员修养的主要性以及必要性,明白了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努力认识自己,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永远站在世界前列,加强党性修养,不为物欲所惑,

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必须坚守的信念意识。必须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更要有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具体行动。作为从事基层工作的党员同志,就是要在认真扎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开动脑筋,思考办法,积极开拓工作新思路,全面提高本职工作水平和质量。

通过这次学习,今后我将努力加强理论学习,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员要求的第一要务,当作今后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结合实际,将党章与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完美的结合起来。继续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加强责任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做到用心遵章守纪,认真完成好本岗位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体现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第16篇:知行合一演讲稿

循“知行合一”之道,育知书达理学子

金江中心学校 陈凤辉

“知书达理”是我们学校的校训,知行合一”是我们学校的校风,“循‘知行合一’之道,育知书达理学子”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意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也是习总书记推荐了6次的哲学理念。对教育,我们一直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但改名叫“行知”,并且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我校践行养成教育,营造书香校园,讲求智育与德育并重,因此将“知行合一”作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知行合一”这一校风比较贴切地概括了我校师生勤勉质朴、执著坚守、不尚空谈,注重自身修养的行为品质。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落实“知行合一”的校风呢?习总书记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总书记的高屋建瓴,给我们指出了实践的方向。

一、以“知”促“行”,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在教育孩子中要做到知行合一,那就要有知。我们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为师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校园内的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言行一致,以教学中的道德准则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开学初,我们便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了学生一日常规、校园文明礼仪规则“五四三二一”。每个班级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有章可循,知规矩,守规矩。此外,我们学校重视班级管理,每月一个班级管理主题,如“穿戴整齐”“轻声慢步”“无垃圾班级”等,让学生知道一个“知书达理”的学生应该遵守哪些规则,达到哪些要求。

二、以“行”促“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使用才是力量,知识的坚持使用才是真正的力量,我想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各种知行脱离的现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师生的践行能力。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创造条件在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实现知行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教育孩子中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将知转化为行。

学校要加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这也正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学以致用”观点的体现。我们的校本课程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熟读《校园解说词》的基础上,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校园解说员去展示和运动所学知识。比如给参加幼小衔接活动的幼儿园小朋友介绍校园,带一年级新生参观校园,给来访的客人进行校园文化解说。我们的小解说员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成长起来。

学校的纪律和制度也是如此,并不是制定出来就完成了目标,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以理念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行动施加影响,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最终树立文明的校风校纪。如本学期我们在学习践行学生文明礼仪规则“五四三二一”的同时,向学生提出了校园文明五句话的要求——学校是我们大家的。不要因为我影响他人。不围观,不喧哗。不追逐,不打闹。轻声慢步靠右行。学校文明礼仪监督员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及课间时间在校门、楼梯值守监督,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到律他的自主管理模式。

(三)知行合一,着力建设文明校园

我校实施“养成教育·月成长计划”,每月一个活动主题,并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把每月活动主题化、序列化,让学生在校内重在体会、学习,到校外重在知行合一。通过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在校各项常规行为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并作详细的记录。此外,学校以每周“文明班级”评选、每月班级“三星少年”评选、每学期学校“三星少年”集体亮相等方式,建立动态、及时的评价反馈机制,让学生自觉地养成文明习惯,真正由他律走向自律。

我校将礼仪教育和学校特色办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实施路径,把“知行合一”落实到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步,努力使素质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行为化 。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润、影响之下,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书达理的现代小公民。正如我们的校歌所唱的那样“知书达理,知行合一,校园精神伴我健康成长!” “成长乐园”是学校校歌的名字,也是金小人的美好追求。我们希望在这小小校园里,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教师在教育中得到发展,教学相长,和谐发展。

第17篇:进德修业,知行合一

进德修业,知行合一

进德修业,知行合一,这是海滨学院给每一位莘莘学子的一句校训,默念这一校训,我深知,作为每日行走在这座美丽校园里的一名大学生,我还欠缺很多,每当自己的思维被这两句话占据,就能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无形的推动着自己,提醒着自己,自己应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现代大学生身上似乎几乎已经看不到了,每日在上课的教室与宿舍间奔波,为去或不去上课而思索苦恼,为老师留下的作业而努力看书,为期中期末的考试而突击奋斗。常常就会在考试将至之时,才会回头看看自己这近一学期歪歪斜斜走过的路,才会想起开学之初,自己对自己要好好学习做下的保证,当时的信誓旦旦,无形的变作了今日的懊悔,沮丧。

其实生活不该是这样,大学是青春的发扬地,应该充满美好与朝气,颓废与迷茫,悲伤或者彷徨不该属于这个校园,年轻人就该不言放弃,为理想而拼搏向上。

培养自己的品德兼修学业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技能作为自己的武器,没有广博的知识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他就不会有与知识同样广博的胸襟,与眼界,更没有能力本领立足在任何地方。如果有一个人博览过群书或者超人的专业本领,他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各种各样的成就,获得了所有人的羡慕和赞美,但是如果他没有与他学识同样高的品德,容易骄傲,夜郎自大,不知谦逊,那么,即使他学识再渊博他依然是无知的,他的成功自然也不会长久。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没有人希望自己一生过的遗憾,也不会甘心一直失败。在成功的路上德与业如此重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过了太多的嘴上纸上的功夫,却总是有太多的人不愿把

进德修业,知行合一,恪守这一校训,秉承海滨人的不屈精神在这片贫瘠的土地洒下自己的汗水收获自己的成功,才是正道。

第18篇: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两年前我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着酒店管理相关知识,这是我的认知。两年之后,我来到了这里,有知就应该有行,我出发了,开始从前台接待员做起,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管理人而前行。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路途,敢想敢拼,有知有行才能赢。今天的主题——知行合一,就是我奋斗路上最好的的一次壮行。

有人说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的距离。是啊,知道到做到之间还有很大的鸿沟,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知道又做到,知善而行善,此乃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在五百多年前提出的。那何为“知行合一”?知就是认知与良知,行就是实践与行动,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落脚点,知可以让行更远,行可以让知更深,两者相互依存,就是知行合一。那么在人生路途中的你,知道又做到了吗?

知行合一的第一层次就是要“知”。很多时候我们做同样一件事情花费同样的时间和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而这种区别就在于知与不知。比如我刚开始工作时,面对客人不好的态度,甚至蛮不讲理时,由于认知不足,常常会因气馁造成即使做太多还是无法让客户十分的满意。后来,我通过看相关书籍,并积极参加酒店的培训活动,真正掌握了与客户良好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现在就能够灵活应对客人的各种问题,保证客人对酒店的满意度,这就是知的力量。李尚龙书中有句非常流行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那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所以,身为酒店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去探索去学习,在平日里多读一些相关书籍,多学一些相关理论,多调研一些其他酒店的特色优势与经验,在学习中求认知,在反思中求良知,在实践中求真知,掌握更多的服务方法与技巧,才能让宾客更满意,让蒸蒸日上的西美更兴荣。

知行合一的第二层次就是要“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接触到大量的微课、方法或学习资料,但是这些信息真正能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则非常有限。很多信息和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就非常难,正所谓知易行难。比如客人退房后如果遇到丢落东西,我们前台与客房应该耐心安抚客人情绪并帮客人去找,帮客人邮寄,但很多时候由于缺乏耐心,亦推卸责任,亦偷懒拖延,知道做不到,导致酒店失去忠诚的客户。又如每当我

在接待早到的客人时,心理也明白应尽快协调客人入住休息,但有时仍会因为懒惰、麻烦等原因不想办理,这时知行合一的思想品质就会督促鼓励为知道就应做到,因为那些真正优秀的人,认定目标后,从不推脱,而是努力地去实现它。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后又做到呢?享誉全球的管理学大师肯.布兰佳在其书《知道做到》中给出的答案就两个字“重复”。我们虽不是圣人,但可吾日三醒吾身,不同的时间段内都重复知行合一良好的品质。

知行合一的第三层次就是要做好“一”。我觉得有知不难,有行亦不难,难就难在这个一字,从一而终的一。试问赵括纸上谈兵,终究兵败长平;项羽力拔山兮,却于乌江自刎,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知行不一。我们不缺乏头上思想的闪光,也不缺乏脚下前行的冲动,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坚挺的头颅,和脚下一路无悔的脚步。有如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如果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仍不成功后选择不再行动,或者每次失败后不再深思研究寻真知,那就是空想不干或者苦干不思,电灯或许仍是一个泡影。而对应到我们的酒店管理亦如此,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服务文化做指导,或者空有服务理念与口号而不贯彻落实,那么酒店就很难取得更大突破。而只有将科学的理念真正贯彻落实,酒店才能更加兴荣,不是吗?所以,我们每个人也应在自身的岗位上,在求知中敢行动,在行动中寻真知,真正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

比尔盖茨能够意识到计算机行业的庞大市场,并敢于从哈佛辍学,才得以创建微软帝国;马云能够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前景,并能在挫折中不断前行,最终创建了淘宝与阿里。任正非能够意识到芯片依赖的弊端,并能决心自主研发麒麟芯片,才能使华为成为手机神话。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知行合一的必然结果。今天的舞台,我们要有勇气喊出我们心中的理想,更要有勇气去做行动的巨人。我们虽然只是大千世界的普通凡人,但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方向要有正确的认知,并敢于去兑现豪言,去践行壮语,去砥砺前行。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知行合一,方得始终。

第19篇: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

(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

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

第20篇: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作为山东省十佳优秀教育品牌,山东最具网友口碑的培训机构,优秀资质,教学质量奖,教学诚信奖,市民口碑奖,山东中小学课外十大公信品牌,家长口碑奖。德才教育以优质的教学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可,铸造了强大的本地教育品牌,对学生的用心也得到家长的放心和赞许。“诚”心面对学生,“信”心面对家长。学生家长刘女士说:“德才教育做中小学教育辅导有多年的经验,这样我很放心把孩子交给德才教育,因为德才教育的教学规模让我很信服。”教育是产业,需要投入成本。只有能够上规模的培训机构,才会有更多的教研费用,吸引更多优秀的老师,优化教学环境,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服务。

初中学生家长赵先生说:“孩子是数学不是特别好,别的都不错,不想给孩子报那种全面的辅导,对孩子是浪费时间,在德才我可以选择各科辅导。只给孩子报了数学,而且在德才教育提升很快”。真正的一线在职师资团队,帮助一个又一个孩子提高了成绩。李老师,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山东省数学学会会员。 有16年的教学经验,作为德才教育的教师代表,我愿意郑重承诺:我们愿意和德才教育一起携手,尽心培养每一个来这里的孩子,体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来到德才教育时,我的英语成绩在74分左右。基础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知识系统上不够完善。对阅读理解、单项选择上的解题技巧还有欠缺,成绩很难突破。在德才教育学习的半年,于老师的学习方法和精心指导让她的英语成绩考到了119分。”来自二中的赵宇同学告诉我们。

在寒假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我们的优质教育,也为了奉献我们的爱心。德才教育推出了400元的免费寒假辅导代金卷。能够得到这份礼物的朋友,请尽可能的分散传递给你身边有需要,家境困难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帮助这个群体的学生。德才教育会陆续推出这样的公益辅导活动。

《知行合一心得体会.doc》
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