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得体会

2020-06-07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孝的心得体会

“百善孝为先”心得体会

贡丹丹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认知,不孝道作为道德的根本。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读了《论语》中的《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谛。

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为先,行为次。当往往

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

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 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

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推荐第2篇:孝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孝经、新24孝行动标准”心得体会

本月为我院孝文化月,我科于2013年3月10日组织学习并讨论了《孝经》、《新24孝行动标准》,感触很深,通过学习与讨论使我深刻领悟到“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的真正内涵,它是个人心灵和谐的最基本元素,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起点。

《孝经》全文不到二千字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真正的经典。在过去受人推崇,到今天依然让人接受;《孝经》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使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在家庭,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在单位,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社会,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因此,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哲学和伦理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

了解《孝经》的内涵并对照《新24孝行动标准》,自己感到惭愧无比,感到自己是个不孝之女,无论在家庭中、社会上还是工作中自己相差还很多,尤其是为父母做的太少了,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而我们又怎么能不孝?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几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在这里,既有家庭观,又有理想观。能仁爱他人,忠于事业,热爱国家,通过努力,成就圆满人生,实现人生目标就是我们今天要倡导的道德观。

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孝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当有所继承孔孟儒学提倡的合理孝道,借鉴古代的孝悌思想,用以谐调、亲和家庭成员的血亲关系,促进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风尚,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让我们一起来营造一个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让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发扬光大!

推荐第3篇:孝雅心得体会

孝道感悟与心得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适时开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孝德”教育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爱与责任”的体现升华至爱自己的岗位、感恩父母、感恩领导、感恩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

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说,“日三省其身”,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陋室铭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房子简陋,但是因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简陋。个人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涵养,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贫穷,漂亮和丑陋而划分,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辉。

通过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失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把爱与善的种子撒遍人间。让我们大家一起重塑道德灵魂,使人性的光芒永远熠熠生辉!

刘立波篇二:孝道心得体会

儿子教会了我

调兵山市第四小学 董春玲

“妈,再见!”说完,儿子便登登登下楼去。很快,我的耳朵里便捕捉不出他的一点音频了。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儿子已经高出了我许多。我觉得儿子越来越像一个男子汉了。

儿子两三岁时,有一次老公下班回来后想吃挂面,让我下楼去买。我不爱动,便对他说:“你自己去吧!”老公说:“我困了。你买回来我自己煮。”我也说:“还是你买回来我给你煮吧!”儿子听见了,对我说:“妈妈,你看家,宝买面。”说着,他就要下楼。老公听了,倍受感动,自己下楼买了挂面,我赶紧煮了。

儿子四五岁时,我家要买房子。有一天我和儿子上街,儿子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妈妈,从今以后,我只吃饭,什么都不要。”儿子这么说的,也真的这么做了。 儿子五六岁时,有一回我胃不舒服,在床上躺着。儿子看到了,便拿热毛巾帮我敷。为了让毛巾热一些,儿子一边拧毛巾一边甩着手。就这样,十多分钟过去了,我胃好多了,可儿子的小手被烫得红红的。 父亲在时,父母在农村住,儿子喜欢去那儿,我们双休日有空就在那儿聚会。有一次,儿子对父亲说:“姥爷,我知道你有个外号。”满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儿子很少说这样没深没浅的话。父亲问他:“什么外号呀?”“老会计!”儿子很响亮地回答。父亲笑了,满屋子的人都笑了。父亲干了二十来年会计,记账从没出过差错,别人叫他老会计,他挺引以为豪的。

儿子三年级时由四小转到了一小。离家是近了,可他放学早我下班晚,他每天就得带着钥匙自己回家。不仅这样,他回家后饿了,还得自己做吃的。每当做的东西味道好时,儿子便把一大部分留给我而他自己却舍不得吃。

寒暑假时,老公上班,我懒得动,常常是儿子去做饭。手擀面条、花生蘸、拔丝地瓜、炸汤圆,这些我爱吃可又嫌麻烦、怕被油溅的,只要我说一声,儿子都会做给我吃。

大约从三四年级起,儿子生病了自己去药房买药,帮我去天光交闭路费。上超市回来他手里拎的东西总比我多。也许是现在能这样做的孩子不多了,所以不少人都认识儿子,他们都夸儿子懂事能干。 现在儿子上初三了,学习任务很重,去公婆那儿的次数也少了。因为老公家几代单传,亲戚家又都是女孩,物以稀为贵吧,公婆对这个唯一的孙子自然格外疼爱,经常给儿子一些零花钱。每次,儿子都会婉言拒绝。如果赶上了,儿子还主动帮着公公把尿壶倒了。

我自己虽说是一名老师,可从儿子上学那天起,他的书包就是自己装,他书包里的很多本书我一下没翻过。儿子不用我帮他择班,不补课,在学习上我没陪他过一个晚上。我有溃疡性结肠炎,每个月吃药就得两千来元,我问儿子:“妈妈吃药花这么些钱,可稍贵点的水果都舍不得给你买,你不觉得委屈吗?”儿子说:“妈,瞧你说的,你什么都别想,好好养病就行!”儿子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可他说话做事,能处处为别人着想,从不伤人,很多时候,都会让人心里一暖。

回头再看看我自己,公婆家就在我学校附近,可除了药品以外,别的东西我嫌重,都是让老公去买给他们。父亲去世后,母亲跟着弟弟一家住在一起,我总觉得放心,别说是买东西,就是电话也很少打。拿起《新二十四孝》,我还说有些强人所难。可看到儿子,我觉得我这个公婆眼中的好儿媳、父母眼中的好女儿,并不够格。

是啊,“百善孝为先”,是儿子教会了我。看到儿子一天天地成长,我也愿意把孝亲敬老这一画卷描绘得更加充实而美好。篇三:孝道心得体会

孝道心得体会

今天,百忙之中得来闲暇,陪母亲出门走走,这是她叨念了很久的心愿,只是,我却一直都未能做到!想要躲避良心的责备,于是,我告诉自己,也告诉她:我一直奔忙努力,只是希望有能力让她过得更好一点!

然而,我一直忘了问她,什么样的生活对于她来说,算是更好一点? 一辆豪华的轿车停在我们身边,车门开处,走下一个珠光宝气的老太太,年纪与母亲相仿,气势却截然不同,她带着随从,一脸冷漠地走进这五星级宾馆。目送她离去,回头看见身边的母亲,雪染双鬂,斑驳凝聚出银丝;身上的衣服依旧简朴。

蓦然间,心里一阵刺痛,一直想要让母亲过得更好,可是,怎样才叫好?像刚才那位老太太的生活吗?或许,那是我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母亲拍拍我的手,笑容依旧是我熟悉的和气,她说:“不必艳羡她,因为,我拥有的比她更多!”

拥有的比她更多?我看着母亲,一脸疑惑!

母亲依旧微笑,言语间却透着难得的自豪:“我散步经过这里,经常看见她,每一次,她都这样来去匆匆,陪着她的,除了那个随从,就只剩下她一脸的冷漠!我比她幸福,至少,我还有女儿陪我出来散步!” 心再一次刺痛,努力了这么多年,奔忙了这么多年,冷落了父母这么多年,想要改善他们的生活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今天才明白,原来,我努力追求的,从来都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要的,真的不多!他们要的无非是儿女们那少得可怜的陪伴!闲暇时分,能花上三四分钟听他们拉拉家常;下班回家,情愿喝上一碗妈妈递上的银耳莲子羹,他们已然满足,别无他求,幸福的笑容就会在他们脸上荡漾开来,一直带进梦里,依旧那样甜甜地笑着!

做为儿女,我们不应该觉得惭愧吗?终日为生活奔忙,追名逐利!淡漠了心境,冷落了双亲!间或承受良心的责备,我们还要为自己带上一顶高帽子:我们这样辛苦只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有没有人问过一声,对于他们而言什么样的日子叫做好日子?

我们一直以为,能让父母吃得好,穿得好,有能力让他们拿着某件价格不菲的商品出门

炫耀一番,让别人知道他们有个有出息的儿子(女儿)就是孝顺!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老人们的炫耀,比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

公园里,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外国原装的数码相机向同伴们炫耀:“这是我儿子从国外寄回来的。”看着那部没有一个中国字的机器,围观的人群没有意料中的艳羡,反而有些轻视:“这玩意一个中国字都没有,你会玩吗?”

不远处的另一堆人,同样的在攀比,一位妇人正在向她的同伴们展示身上那一件并不高档的新衣服:“这是前几天我女儿陪我买的!”一瞬间,多少人眼中漾出艳羡,赞美声此起彼伏,她们赞的是衣服,眼中看的却是衣服以外的某种东西!我知道,旁人的艳羡不是来自于那件衣服,而是仅仅源于那个“陪”字!

陪!对于我们年青人来说再一般不过,工作要陪客户,生活要陪**,难得的休息还要陪朋友;有没有人算过,一天24小时里,有几个小时是留给父母的?他们孤独一天,翘首盼望,等的或许只是为了跟孩子吃一顿晚饭!

曾经不明白,为什么退了休的老人喜欢扎堆在公园里,直到吃饭了也不回家。如今,父亲也退休了,也跟所有的老人一样,我方才明白,他们不是不回家,而是在等待儿女们来“接”他们回家!有时,只需简单的一句:“爸,回家吃饭了!”就足以赢得别人的艳羡,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高兴得好像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犹如儿时的我们对父母的依赖一样,如今,儿女是老人唯一的依赖!富贵名利对于已近暮年的老人还有多大意义?儿女的亲近与关怀才是他们唯一的财富!古训有言:“家有一老,如获一宝!”宝的宝贵要多少财富方可匹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千金散去,终有复来之日,只是这稀世珍宝,若是失了,还有什么能填补此生遗憾?

名利浮华?富贵压身?那些不过是瞬间烟云,灯灭处,烟消云散!

遗憾?何为遗憾?丢了工作,失了价值,那叫历练,不是遗憾!劳燕分飞,同林异向?那是悲寂,不叫遗憾!辛苦创业,倾覆商海,那是老天给你的机会: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轰轰烈烈之后,回归平平淡淡,不知道有没有人曾注意到:世上有种遗憾,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不是他们不情愿等待,而是,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变数和意外!容不得我们悔恨,也不同意他们等待!

待到失去了,你可会悔恨?你可懂留恋?你会不会在午夜梦回时流着泪惊醒,轻轻唤上一声双亲?你是不是在下班回家时,推开家门的瞬间,想念起那一碗甜甜的银耳莲子羹?

如果你会,为什么不懂得珍惜现在?为什么不让现有的温暖去填补那未来的遗憾?

其实,这稀世珍宝的价格并不昂贵,只是每天那仅仅几元的车费钱,抑或是那少得可怜的电话费!电话的彼端,你不要不耐烦,他们不需要你对客户般的小心翼翼,也不需要你作报告似的长篇大论,只是想要听听你的声音,想听到你亲口告诉他们:“今天,我很平安,也很快乐!”

天下父母皆牵挂,仅此而已! 做为儿女,忙不是借口,那几个倒背如流的数字,孝顺,只在手指跳跃间!不需要组织繁琐的语言,有时只要简单的一句:“天凉了,多加件衣服,爸妈要保重身体!”就已足矣!

前几天,在朋友那里学到一句话,出自**之口,虽然简洁,却是很美的人生格言,她说:“孝先行,事必成!”相信所有人都懂得他的意义,只是,能做到的,又能有几人?

百善孝为先!愿天下所有已经成功或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的朋友,不要忘了,我们“成事”的根本;更别忘了,在这冷漠的人世间还有最能温暖我们的生命源泉!

他们的付出,不是天经地义,而是,值得珍惜!篇四:孝道心得体会

孝道心得体会

第四小学 刘艳

寒假期间学习了孝道文化,看到“跪羊图”的时候,真的是很感动。一段《跪羊图》让我的心酸了,痛了。反思,深思?? 是啊!平淡的生活和匆忙的工作是乎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孤身在外的也好,一家都在身边的也好。有几个真正的把父母恩放在心上的呢?外出的人啊,你们可曾常打电话问问二老可否安康?成家立业的人啊,你们可否常回家看看?当我

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忙碌的时候,又可否体会到“父母依窗扉,苦盼儿女的消息”的那份情。 一段《跪羊图》拨开人们被世俗尘封的孝心,想到一直被我们忽视在远方的双亲,鼻子酸了,心痛了。 前进着的人们,似乎忘了想像,忘了去回忆。想象是谁十月怀胎辛苦生下我们?回忆成长路上,是谁张开双手环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是谁用尽半生有心血去培养、去教育子女?又是谁为子女的成家立业愁白了双缤?

一段《跪羊图》让我懂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谁都无法真正体会到父母对子女付出的那份心。但我从那以后就很自然的去留意那些长辈了,他们所做的一切,我开始细细的体会他们的用心。从小就一直在学“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这句话,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倒背如流了,可从来没有去揣摩这几个字的真谛。

一段《跪羊图》也让我开始沉思了,人生短暂,先为人子女,然后为人父母。自古父母育儿,儿孝父母,这是一种人性的传递。就因为有了这种美德,才让人的一生有了温暖,有了感动。 我不曾广阅论“孝道”的书籍,也没有作家那般表达能力,无法写出动人心魄的句子。我只能用自己最质朴的语言表达我的感受。我不曾是一个合格的孝女。我在父母面前也任性,也曾不顾他们的感受,也曾伤害过他们。但我也不断的成长中渐渐的明白。孝,是一种本性的感悟。是人类最人性的表达。孝,就是让他们一切都好。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但是我现在力所能及做的就是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多关心关心父母,陪他们谈谈心。

“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的确如此,对家里尽孝,工作中尽忠。篇五:孝道心得

“百善孝为先”心得体会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认知,不孝道作为道德的根本。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读了《论语》中的《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谛。

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为先,行为次。当往往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 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 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推荐第4篇:孝星 心得体会

孝,始于事亲

——学习刘宏“凤城十大孝星”事迹材料有感

审计督查部马爱强

近日公司组织学习了刘宏“凤城十大孝星”事迹材料,心中颇为感慨。关于“孝”,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总会激起一丝涟漪。“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从古到今,对于“孝道”的推崇一直是人们崇尚的,无论是哪个流派或是哪个学说,都把“孝”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所以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

刘宏用确切而真实的行动告诫天下的儿女:抓紧时间尽孝,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因为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是永远都无法弥补。

“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切,为了我们的健康和成长牵肠挂肚,操尽了心、劳尽了神。而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想想平时的表现和做法,我们是不是该感到愧疚呢?也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已经成为习惯,但正因为习惯而更值得我们思考:每天在幼儿园和小学门口的拥挤人群中,多数的是父母的父母,大城市中为让孩子多睡十五分钟而在公交车站排队的父母,初

三、高三陪读的父母,中考、高考考

场门口焦急等待的父母,招聘现场甚至婚介所前神情焦急的父母„„或许我们见得太多,听得太多,所以面对这一切,父母和孩子们都认为这一切是正常的,随之也就麻木了,进而错误地认为这是应该。这正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生活中的事例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某校调查表明,81%的小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前不久,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学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4819元,意味着大学生人均年消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2元)。如此高的消费水平,对应的却是一个基本上属于承诺消费的群体;媒体曾报道,西部地区一大学生,父母都是农民,千辛万苦培养他走进高等学府的大门,可是他却沉迷于网络游戏,几门学科高挂红灯,几经教育,不思改进,终被学校开除,很难想象他面对双亲的情景;《今日说法》中曾经报道过一个案例,一个人把80多岁的父亲关进一个小木屋,不给吃,不给喝,靠邻居的帮助,老人才得以生存,村民的一纸诉状把这个年轻人告上了法庭,年轻人才勉强接受年迈的父亲。可是我在想,现在这种亲情是老人所渴望的吗?通过法律手段获得的亲情还有多少的浓度和温度?

当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逐渐淡漠,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有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

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了。所以,“孝”的教育还应贵在平时,贵在小事。一句体贴的话、一杯谈谈的开水、一条热热的毛巾,这些都是孝的举动;外出跟父母打个招呼,饭菜上桌请父母先动筷,用零花钱给父母买个小礼品等等,这些都是孝的表现。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只有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爱和感激的种子,那么,当他们长大以后,这些种子才会开花、结果,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父母的爱,进而及于兄弟姐妹、周围的邻人,以至扩大到所有的人。

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怀有“孝心”应是人类的本能。能对父母关怀问候,是人间最幸福、温馨的乐事。想想有一天你我都会老,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未来,因为你是子女的榜样。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人生才有意义,谨记“夫孝,始于事亲也”。

推荐第5篇:孝德心得体会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当我们正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尽情地享受着时,是否想过这样美好的生活是父母辛苦劳累换来的?是否想过要回报他们?

今日在家中做起家务,无论是擦窗户、洗碗还是拖地,都觉得那是些需要大量体力的活儿,深深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或许在他们干完活后腰酸背痛,我们却依旧不知,依旧享受生活。

他们流过多少汗水,付出多少艰辛,一心想着为我们打造一片广阔的天地,为我们铺好路,嘴上时不时地还会念叨几句:“你现在是学生,唯一的任务就是读好书来,其他的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你读出成绩来,无论学费多贵我们都给你挣„„当我们不努力学时,何曾想过,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是多么高,就这样把它摧残了?

孝心是一把美丽的风景伞,我们应懂得诠释孝心的概念和赋予传统孝心的更多内涵,把一片孝心献给父母,用最好的行动去回报,多为父母做家务,为父母锤锤腰,少让父母操心,同时发愤图强,在学业上创出辉煌,让他们感到欣慰、骄傲! 113班 陈泽琪写篇2:孝道心得体会

孝道感悟与心得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适时开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孝德”教育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爱与责任”的体现升华至爱自己的岗位、感恩父母、感恩领导、感恩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 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说,“日三省其身”,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陋室铭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房子简陋,但是因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简陋。个人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涵养,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贫穷,漂亮和丑陋而划分,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辉。

通过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失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把爱与善的种子撒遍人间。

推荐第6篇:孝亲敬老心得体会

身体力行,孝亲敬老

我看了我校邢桂云老师的孝亲敬老的事迹,她的大孝大爱,给我们全校师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她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爱需要一代一代传承,有爱就有希望。”校长说,邢老师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难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孝敬父母,在家时,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过生日

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开心。在家我只要有空,就亲自煮饭,做些家务活,以此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我放下所有的事,侍奉在床前,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工作放心。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又何了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感恩是有意义的。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

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推荐第7篇:尊老孝亲心得体会

尊老孝亲心得体会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在《孝经》中,“孝”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视为“仁之内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几千年来,“磕头”、“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灵”等仪式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内容。而当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更是严格保留了很多的传统孝道仪式和规范。例如在韩国,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并相互拜年。拜年时,长者盘膝而坐,晚辈在长者面前下跪叩头,长者对成年晚辈低头弯腰答礼。 “一定的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夏学銮并不否定当代青少年在春节时给父母磕头的意义。他说,有选择地恢复一些体现家庭长幼尊卑伦理关系的传统社会仪式还是必要的,弘扬孝道需要借助具体的形式。 其实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头后面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达爱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个老人内心感到温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孝悌并称不可偏废;二是无违父母;三是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尽孝,在国必忠。 把孝亲当作责任、义务,与从孝亲获得幸福,两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并且前者正是后者的源头活水。对于具备起码道德水准的人来说,想到父母把自己拉扯成人所吃的千辛万苦,所担的虚惊实怕,所投的真疼至爱,倘不能尽孝心,必深感负疚而痛苦;如能尽孝心,使父母衣食丰足,身体康健,精神愉快,一句话,生活幸福,自己难道不会因此感到欣慰和幸福吗?正是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有一种人生观是以使别人获得幸福为幸福的。既然一个人可以从使别人获得幸福中获得自己的幸福,那么,他能因自己孝亲使亲人获得幸福而也感到幸福,有什么说不通呢?承认孝亲是福,说到底,也就是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在当前形势下,“孝道”包含着对父母和长辈的顺从、尊敬和理解。顺从是“孝道”的第一境界,听话、不惹父母生气就可以说是孝顺了;尊敬体现在对父母和长辈的日常态度和行为上,比如吃饭让长辈先动筷子,出门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去向和回家时间等等;理解更多的是指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即使父母说错了,自己受了点小冤枉,也不要当场顶嘴,要暂时接受,等事后再行解释。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孝亲敬老应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大兴孝亲敬老之风。

推荐第8篇:孝亲敬老心得体会

身体力行,孝亲敬老

我们在学习会上看了

2012年感动中国的人物陈斌强事迹,他的大孝大爱,给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爱需要一代一代传承,有爱就有希望。”推选委员吴孟超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难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孝敬父母,在家时,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过生日

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开心。在家我只要有空,就亲自煮饭,做些家务活,以此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我放下所有的事,侍奉在床前,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工作放心。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又何了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感恩是有意义的。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

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推荐第9篇:“孝文化”讲座心得体会

“一个好干部 从孝廉做起”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感悟中华孝文化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形成历史悠久。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忠孝节义向来被认为是是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孝占有重要位置。万恶淫为首,百善孝行先,这也是流传甚广的古训。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尊敬关爱父母。

曾子把孝分了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能养是个底线,底线以下就是不孝。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在弄清形成过程之前我们必须知道“孝”的本质。这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孝的本质是子孙之德。后辈应对先辈进行衣食上的供养和态度上的尊敬等。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主,报效朝廷。 汉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其侍奉母亲从不懈怠。《亲尝汤药》讲述的是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奉行孝道。刘恒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的侍奉母亲,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足。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三年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唯恐药饵失调。那些日子里,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三年后,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汉文帝的仁义和孝顺感动了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把“孝”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基础和发展前提,认为“孝”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更是治国之道。古有虞舜孝感动天,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今有陈毅探母,邓小平赡养继母等鲜活事例,还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等诸如此类,无不折射出孝文化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赡养父母,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之事,乃做人根本。为人子女者当懂得感恩,崇尚孝道,做好份内之事。

讲座最后吕明晰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中国孝道文化主要内涵包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而孝文化的历史作用则包括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最后,他给了我们一句话:“远大理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高尚品行。”

听完讲座,我感受颇深。如今社会,不知是因为巨大的社会压力还是本为这社会的人情淡薄,不孝之人、不孝之事在频频出现。“孝”是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就应该好好地将此传承下去。“孝”是一种爱,是对父母、长辈之爱。是一种最基础、最切近的情感。常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他懂得孝顺,那么就一定不是个坏人。”因为懂得孝,那么心便是善良的。父母对于我们是一辈子的恩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我们踏进学习的殿堂到走进工作的大门,都是他们在背后默默的注视着,默默的奉献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回报玩的恩情,所以“孝”是我们应该做的是,而且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事。人不孝则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现在的我们都应做一个懂得“孝”的人。

推荐第10篇:“孝文化”讲座心得体会

“孝文化”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感悟中华孝文化

青马四班胡妍佳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形成历史悠久。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忠孝节义向来被认为是是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孝占有重要位置。万恶淫为首,百善孝行先,这也是流传甚广的古训。

今天为我们青马班全体成员授课的是理学院党委,余育新副书记,这次讲座的标题是《中华传统文化——孝文化》。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尊敬关爱父母。

曾子把孝分了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能养是个底线,底线以下就是不孝。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在弄清形成过程之前我们必须知道“孝”的本质。这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孝的本质是子孙之德。后辈应对先辈进行衣食上的供养和态度上的尊敬等。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主,报效朝廷。

汉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其侍奉母亲从不懈怠。《亲尝汤药》讲述的是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奉行孝道。刘恒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的侍奉母亲,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足。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三年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唯恐药饵失调。那些日子里,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三年后,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汉文帝的仁义

和孝顺感动了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把“孝”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基础和发展前提,认为“孝”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更是治国之道。古有虞舜孝感动天,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今有陈毅探母,邓小平赡养继母等鲜活事例,还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等诸如此类,无不折射出孝文化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赡养父母,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之事,乃做人根本。为人子女者当懂得感恩,崇尚孝道,做好份内之事。

讲座最后余育新副书记为我们总结了中国孝道文化主要内涵包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而孝文化的历史作用则包括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最后,他给了我们一句话:“远大理想,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高尚品行。”

听完讲座,我感受颇深。如今社会,不知是因为巨大的社会压力还是本为这社会的人情淡薄,不孝之人、不孝之事在频频出现。“孝”是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就应该好好地将此传承下去。“孝”是一种爱,是对父母、长辈之爱。是一种最基础、最切近的情感。常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他懂得孝顺,那么就一定不是个坏人。”因为懂得孝,那么心便是善良的。父母对于我们是一辈子的恩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我们踏进学习的殿堂到走进工作的大门,都是他们在背后默默的注视着,默默的奉献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回报玩的恩情,所以“孝”是我们应该做的是,而且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事。人不孝则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现在的我们都应做一个懂得“孝”的人。

第11篇:德孝文化心得体会

德孝文化心得体会

(一)

此次我们在延津学习,我非常受感动,从我一到这个地方,就是什么都变了,现在这个社会还会有这么一个单位,一个大公无私的单位,基地的老师和义工们能做到那么好的礼节,让我心惊不止,感到惭愧,他们都是义务为国家做贡献,不要工资不图酬报,为国家培养人才,让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不孝敬父母的儿女,一些犯罪分子和一些离婚家庭,还有将要破裂的家庭,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能这么快让他们改变自我,认识到过去的错,回心转移都过上美好的生活,有一个幸福的家,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从小也是一个很不听话的孩子,一直到青年都不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从小不好好学习,到了青年,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还做了不少的坏事,到了后来,我离家出走,到了新乡市。

出门也真难,身上又没有钱,找朋友、找工作、后来到了一家运输公司,给人家开车、跑长途、工资一月一千元,够我自己花,还有点节余,一直到我找到我现在的妻子后,我还是没有回家,我们在市里租房子过,后来有了我们的儿子,到了这时我的工资就不够花了,进项和出项不成比例、无奈之下我妻子、买了个三轮车带着孩子、上街卖水果,一天挣那么几十元钱,维持生活,妻子孩子也真难啊!有时还撞上了城管、要扣车子,把水果掀翻一地,我看这生意是难做了,我就辞了工作,我们上市场做生意,搞批发、做的是土豆的生意,那是我们的孩子只有两岁刚出头,无奈之下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在市场做生意是要起早的,孩子小也不是全托,我们和老师说好话,我们早上每天都是不到六点把孩子送到学校,叫开门孩子自己进去的,我孩子从没有哭过,到了星期天孩子不去学,我们早上两点前就要去市场,还要带孩子去,我们什么时间叫孩子起床,他什么时间起,也从没哭过,有时我自己也不知道偷偷的掉过多少泪,我们的孩子太听话了,我心里一直在想,我一定要有钱,不能让孩子受罪。长大以后不要像爸爸这样。后来市场生意也不好做了,我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我爸妈见我带孩子回来了很亲很亲的,也没有吵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可是我回到了家,又做了些很不好的事情!开了赌场,还有我都不一一再说了,不过我孩子到现在都很听话,也很会说,我让他给我洗脚,他会那样做。在20**年的四月份,我孩子才上二年级,我奶奶病故了。我没有和孩子说;怕影响到他的学习,可到了第三天,他和他妈妈来了,到了家,我孩子自己站在灵前,眼里含着泪水,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周围的人看了都是在落泪。

还有一次,那是20**年的12月份,我同学的父亲病故了,那次、我有些事,刚好喝酒喝多了,起不了床。那是礼拜天,我孩子在家。我就让他拿了些烧纸和鞭炮去了。他到我同学家老人的灵前站好,鞠了三个躬。这么小的孩子能这样做,好多人都吃了一惊!就问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这么懂事,这才知道是我李洪凯的孩子。事后,别人问了我多次,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只是笑了笑,我心里知道这多数都是在我妻子和老师的调教下,才有这样的结果。我妻子人很好,我做了这么多的坏事,只到现在她都能原谅我,我一定要对起这个家,我也要她们好好的学学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为祖国做贡献。

我是20**年11月被当选村委会主任的,我是干部了,我要改变自我,从我做起,从那以后我几乎没赌过博,也几乎天天守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很后悔我以前做的事,我要弥补我的过去,我要让我们村的人都要学学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还要让我们村的村民经常学,来感恩我们最大的家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亲,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更强大。

同时我也特别感谢张书记、王镇长、能把我带到这样的基地来学习,我非常荣幸、我也衷心的感谢基地的老师和义工们、以及镇政府的各位领导,谢谢,大家。

德孝文化心得体会

(二)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

父母生儿育女,含辛茹苦,一生操劳。从十月怀胎到养大成人,无不渗透父母的心血和汗水,这其间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百般呵护和疼爱,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千遍叮咛和牵挂,有“不为己身苦,常怀儿女忧”的万种柔情和眷顾,这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情和爱比海还深、比天更高。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小生灵尚有报恩的义举,更何况我们文明的人类?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我们,当以他们为榜样,用自己的爱心和能力为父母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一片关心,一份理解,都会让父母心花怒放、倍感欣慰。你可以为年迈的爷爷背背诗,为苍老的奶奶梳梳头,为辛劳的父亲捶捶背,为疲惫的母亲泡泡脚。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条短信,一份礼物,无不是情的涌动、孝的流露、爱的延续。饮水要思源,知恩当图报,作为沐浴父母无限关爱的儿女,我们该怎样回报呢?

大连王希海24年如一日照顾已是植物人的父亲,只为父亲活着。当年23岁的王希海不仅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还放弃了成家的念头,但是他无怨无悔,他的故事感动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一位瘫痪在床20多年的植物人,竟然浑身没有一点褥疮,不但肌肉没有萎缩,还能有80多公斤的体重,当医生在为王希海的父亲检查完身体后情不自禁道:“这在医学护理史上简直是奇迹!”

王希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孝”、什么是“知恩图报”。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始也。”孝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要时刻谨记。

德孝文化心得体会

(三)

很荣幸,本学期选修了中国孝文化这一门课程。这是一门通过历史展现亲情、展现孝道的一门课程,也通过古今对孝的不同定义给了我们很多感悟,在古人、在史书般的24孝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忠孝,对比之于今天的孝道,我们感慨万千的同时,也被孝的魅力所吸引,联想到我们作为学生自身,感触颇深。

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必须有内在的诚心,在外面又有恭敬的礼节,才可以叫做孝。

中国有句古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话很引人深思。这种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无限感怀。如果没有母亲的羽翼,孩子的生命就难以保全。母与子的联系,实际上是用生死来印证的。人是多么善忘啊。我们感谢在人生路上给自己奉献一箪食,一瓢饮的人,但常常忘了感谢给予了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把父母的爱视之当然,不断索取,但心中却不思报恩。在追溯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到底应当怎样对待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我们要不要孝养,要不要恭敬,要不要感恩呢?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经常返璞归真。想要偿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么样一生也是难以报答的啊!父母的恩你能报答吗?你想的是,他们不就是生了我吗?但是,生你,对你的爱,怀你的苦楚,对你的养育、对你的担忧,多少的爱和烦忧才能抚养你成人。我们有时候听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上次我们看到“感动中国”里,一个做儿子的,为了自己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一直瞒着母亲,因为他告诉母亲以后,母亲一定不让他这样做,而他非要这样做,很令人感动的。

以前我们在讲道家的时候,道家其实是讲天地自然的,都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这样一些。就是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寄存在这个世界上,而死去才是真正的归于大道。但是,儒家不会是这样的想法,虽然儒家也有一颗超脱的心,但是我们人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着自己怎样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样对父母尊敬、孝敬,对长者尊敬,对兄长恭敬,等等方面的关系我们都要处理,我们疾痛惨怛的时候也要喊父母啊,劳苦倦极的时候也会喊天啊,所以说,人活在这个城市和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道家能够临尸而歌,人死了,他认为是归于大道,鼓盆而歌。但是儒家绝对不这样想。过去父母死了以后儿女要守三年的丧,孔子的学生宰予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三年礼乐都不做,都礼崩乐坏了。孔子那么重视礼乐的一个人,在孝这个问题上他是绝对不让步的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亦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圣人五情是与凡人相同的,有情有义,有孝有敬。孝为儒家文化起点。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

孝道从心开始。孩子对父母一定要爱。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是不会爱天下人的,一个人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也一定不会爱天下人的。儒家讲孝道特别讲人情味,他特别讲血缘人情。血缘关系表现出人情味,血缘之爱、亲子之爱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吧,所以,儒家坚持亲子之爱是最最根本的。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所以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说他人有的心,我能想得到,体会得到。所以,一个人他能孝顺的话,“他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很自然的,最后才能大人君子抚爱万民,养育万物,从这里头引申出来的,所以,不爱父母、不爱老者、尊者,怎么爱兄弟?怎么会爱同事朋友?所以,冷酷的心常常是由不爱身边的人慢慢生发出来的,冷酷的情感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所以,若是教小孩,一定要从感恩、从亲情、从孝顺这个地方生发,这是德性和教养的根苗。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从幼苗慢慢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没有亲切的话语、没有思念的感觉,好像是一个累赘一样,把钱寄去就完了,那么这个不能叫做是孝。因为孝它不仅是在于这个形式,最重要还是你的心对你的父母要敬爱。不是饮食的问题,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你心中割舍不了的亲情、割舍不了的爱。孝敬父母的观念一定是普适性的,没有一种文化是叫你不尊重父母,不怀念父母的,不挂记父母的。所有的文化都是,西方的世界都是这样讲的,没有爱、没有尊重的话,这个人完全不称其为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感恩心是人类美德。孝是普适性的,我们今天讲孝道与感恩,是因为感恩心是我们行孝道的重要的推动力,内在的力量,为什么强调感恩?因为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知道生命与血缘的来源。《诗经》上也说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以,感恩心永远是来激励我们行孝道的。今人为何要尽孝道。我们经常捧读《论语》或者聆听圣人言,尽管从书面上看语言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这些道理却无时无刻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内心。中华文化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性关怀的文化,孝敬的理念已经渗透进我们中国人日常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行为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人类的基本东西是不会变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有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特质,很多人受这个文化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能从中得到启发,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亲情、人情,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道路。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虽然以孝治天下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但在那个时代孝是非常被倡导的。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

第12篇:对孝文化的心得体会

对孝文化的心得体会

团委组织部王璐

在我中华民族,孝道,历来是最基本的价值观,也是的传统美德之一。古谚道“德为成事之本,而孝为入德之门。”一个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而一个人是否有优良的品德,首先要从他是否以孝为先为重。那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如何而来?我认为,良好的是以对人们的孝道的培养为根基。没有教孝的根基,其他的品德便是空中阁楼。孝道对当代大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大学生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国青年群体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身上,即担负着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重担,又是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的希望,是祖国实现“四化”宏伟目标的主力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实现人生价值,把其打造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社会。

但是如今的大学生十分欠缺对于“孝”的时代价值的认知。有两方面原因:一.现在的大学生多数崇尚西方文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二.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

首先我们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现代社会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已作为做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就不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爱自己的妈妈易懂易做,也能为日后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下基础。爱祖国从爱周围的人做起。其次,我们还要感恩知报、养亲敬老。感恩之心是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子女不能不知,不能不感,不能不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孝就是要对父母感恩,并由此扩大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以及对所有帮过我们的人的感恩。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孝道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在大学生中进行和加强孝道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进行孝道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在这种亲善、融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尚的熏陶下价值观方面必然倾向于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做贡献。

第13篇:孝

今天下午,我在学校看了关于孝敬父母的宣传资料,心里不禁一颤:父母是多么高尚,他们一丝不苟地替我们打理好生活,把我们供奉的像小皇帝、小公主。而且,还时时常要替我们受罪,而我们却没能怎么报答他们。

吃完晚饭,我本应马上去做作业,可看到妈妈疲惫的身影后,立刻更改计划,冲向厨房,把自己的碗刷洗的干干净净,觉得还不够,便又把爸爸妈妈的碗也一起洗了个干干净净。当我转过身的时候,发现妈妈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我们能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这时,让我想起了一首大诗人孟郊写的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草草心,

报得三春辉。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怀着希望同学门尽守孝道的感情,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第14篇:孝

孝恭善勤俭,家训五字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训、家规,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的家训就是五个字——孝、恭、善、勤、俭。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关于这一点,我自小可谓是受到了爸妈的言传身教,看着爸妈当年侍奉年迈的姥爷,事必躬亲,如今又侍奉年龄渐大身体不佳的爷爷奶奶,其中的艰辛不是不多的,但是能够看到老人欣慰满足的笑脸,能够有机会陪着他们慢慢变老,比起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其中的收获和满足感是岂止云泥之别。

恭,意指态度肃敬,谦逊有礼貌,如恭敬、恭谨、恭候、恭维、恭贺。古言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这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告诉我们事物矛盾的双方是相互转化的,做人过于高傲自大自会害人害己,而谦卑低调的态度总会让人如沐春风。

人之初,性本善,善,也是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例如“善,德之建也。”善良的意义在于它能令人变得愈来愈可爱,能让世界变得愈来愈美丽,能照亮和温暖着周围的人群。小时候的我是出了名的小霸王,并且因身为长孙受到的宠爱更是助长了我的坏脾气,用目中无人来形容完全不过分。为此,我妈妈也是愁坏了,记忆中有时间她就会给我讲“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的各种故事或事例,希望能用这些故事来让我改正坏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入学接受正式教育,加上妈妈的言传身教,慢慢的,我懂事了,坏脾气也得到了改正,看到如今的我,谁会想到我是当年的小霸王呢?

勤,意指节约做事尽力,不偷懒。俭,意指节省不浪费或贫乏歉收。勤和俭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勤能补拙,俭以养德,李商隐曾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而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更是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由此可见这二字在齐家、治国、甚至是平天下中的重要性。记得小时候我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想方设法把它偷偷倒掉,或者是故意撒到桌上地上,终于有一天,让贫农出身、军人退役、经历过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的爷爷忍无可忍了,他举起厚厚的手掌,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然后罚我把掉在地上的米饭一粒粒的捡起来吃掉。当时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就是不肯吃,爷爷就开始给我讲了那三年饥荒的故事,特别是讲到当年人吃人的惨状,告诫我要明白幸福得之不易,好好珍惜。后来的每一年双抢,长辈们都把我带在身边带进田里,让我更加的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我们摇头晃脑朗读的两句诗句,更是农民伯伯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洒下的血汗换来的幸福。。

有时候,我常常会想,如果没有家训家规来约束我,没有长辈们言传身教来教导我,没有家人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我,我无法想象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还会像现在这样,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吗?还会像现在这样,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吗?大概是不可能吧。所以,我由衷的感谢良好的家风家规对我的影响,也会继续把这五字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15篇:孝

今天下午,我在学校看了关于孝敬父母的宣传资料,心里不禁一颤:父母是多么高尚,他们一丝不苟地替我们打理好生活,把我们供奉的像小皇帝、小公主。而且,还时时常要替我们受罪,而我们却没能怎么报答他们。

吃完晚饭,我本应马上去做作业,可看到妈妈疲惫的身影后,立刻更改计划,冲向厨房,把自己的碗刷洗的干干净净,觉得还不够,便又把爸爸妈妈的碗也一起洗了个干干净净。当我转过身的时候,发现妈妈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我们能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这时,让我想起了一首大诗人孟郊写的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草草心,

报得三春辉。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怀着希望同学门尽守孝道的感情,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第16篇:孝

孝·让普陀充满爱

孝·让普陀充满爱

自古以来,“孝”就是一个不败的话题,从古代的《二十四孝》到现在网络上长篇大论地谈论明星的孝事,我们不难看出,“孝”这个字从古至今都是用来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从杨乞的“彩衣养母”到缇萦的“上书救父”再到最后李应麟的“孝感继母”……从报纸上大大宣传“母亲节”的文章,再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有关“父亲节”的跟帖,最后到教育局举行“孝心大考场”的比赛……我们更是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孝”这个字的重视。天底下,“孝”无处不在,就拿前几天在《读者》上看到的一个名叫黄凤的女孩来说吧,自从我看完那篇关于她的文章后,我被她的那份孝心着实地感动了,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哗啦”。在黄凤六岁时,她爸爸在打工时意外摔成高位截瘫。几个月后,妈妈离婚改嫁他人,从那以后没再支援家里一分一毫。奶奶眼患疾病视力模糊,黄凤不得不独自担起照顾爸爸和奶奶的重担。踩着小板凳在灶台炒菜、煮饭、下面条,摸索着给爸爸喂饭、擦拭、换洗、按摩、翻身,跟奶奶和邻居学着打理菜园、种菜、腌菜……在黄凤11岁时,她更是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是2008年的3月9日,黄凤在邻居的帮助下搭上了去上海的顺风车,随行的还有躺在铁板车上不能动弹的爸爸和时年已七十二岁并患有眼疾的奶奶。祖孙三代准备开始过边乞讨边求医的生活!我被这个和我一样大的女孩深深的打动了。身为同龄人,我现在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能去趟在岱山衢山的外婆家而沾沾自喜,却不知道,在华夏版图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农村女孩比我早8年会了这些我到现在还不会的家务。读完这篇文章,我越发的想了解这个女孩。我打开电脑,在电脑上输入了“黄凤”这个名字。立刻,成千上万条有关她的词条跳了出来。我试着打开了一个词条,那是一段视频,是黄凤在上一个电视节目。在那段视频中,我看到了黄凤,她长得很清秀,可以说是漂亮。但是,这种漂亮中又含着淡淡的哀伤。她说话时有一种与她的年龄极其不符的成熟感,也许是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生活中的磨难吧!在看这段视频中,我又哭了,那时黄凤在讲述她妈妈离开她和爸爸时的场面,她说:“她(妈妈)离开的时候,我去追过她,追了好久,在后面不停的喊‘妈妈不要走,妈妈别走’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后来我跑累了,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我就趴在地上,一直冲她哭,一直冲她喊,可她还是头也不回的走了……”主持人问她:“那你恨你妈妈吗?”黄凤回答道:“一开始恨过,恨她离开了我和爸爸还有奶奶,但后来就不恨了,因为她毕竟是我的妈妈,她应该也有苦衷吧。”我被黄凤那种感恩,博爱的品质打动了。而她随之而来的那句话让我对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印象,她说,我不会离开爸爸!“我不会离开爸爸!”一句朴实却铿锵的话,区区七个字却表达了她对爸爸的爱的责任!无独有偶,在廊坊市,一个名叫崔彤的十五岁女孩也把“孝”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2005年1月21日早上爸爸崔献波在外出送货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成了一个植物人。这时,9岁的小崔彤心中燃起了天大的希望——唤醒父亲。 从那天起,崔彤每天放学后便守在爸爸床头,不停地唱歌、说话。也许上天也被这个小女孩的孝心感动了吧,在2005年的除夕之夜,幸运之神降临到了这个可怜的家庭。 除夕之夜,千家万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爸爸依然一动不动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舅舅要带彤彤出去玩会儿,崔彤不肯。“那天外边在放鞭炮,声音很大,我想爸爸可能会醒来,我就一直在屋里看着爸爸。”一位病友从新鲜的花束中抽出一支红色康乃馨,“彤彤,让爸爸看看花。”崔彤把花举到爸爸眼前晃动着说:“爸爸,你看这花漂亮吗?” 奇迹出现了, 随着崔彤手中康乃馨的晃动,崔献波的眼睛也在转动!生命的曙光出现了!现在,崔献波已经能够在别人的搀扶下缓慢行走了,虽然说话仍然含糊不清,但他的精神已经开始恢复。毋庸置疑,这一切的一切,都给归功于我们的崔彤。2005年10月11日,一篇题为《植物人被女儿歌声唤醒》的报道刊登在《廊坊日报》上。立刻,她用自己的歌声唤醒植物人爸爸这件事轰动全国。一个年仅九岁的女孩,在遭受父亲变成植物人的重大打击后,竟然还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每天为爸爸唱歌,希望可以让父亲醒来。和黄风一样,她是多么伟大啊!她对爸爸的那种爱,那种孝心以及她为了爸爸所付出的所有所有是许多成年人多做不到的,但她却做到了。整整一百天,一百个清晨,一百个傍晚,她都坚持不懈的在爸爸耳边,唱着歌,读着新学的课文,也许,她已经习惯了吧。是啊,每天早晨6点起床,穿上衣服后第一件事就是到爸爸跟前,又说又乐。一两天做这件事也许人人都能做到,但是坚持一百天呢?那我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是独自一人推着瘫痪父亲去上海求医的黄凤,还是唱歌百首唤醒植物人父亲的崔彤,总而言之,她们都是少年英雄,都是我们的骄傲!也许她们想哭过,也许她们想放弃过,但是,这些都是也许,她们坚持了下来;尽管事事不如意,尽管身上担子十分沉重,但他们仍然微笑着面对。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她们不向挫折低头呢?是一个字,“孝”!是感恩的孝,是博爱的孝,还有充满责任的孝。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孝心的,因为“血浓于水”;我认为,忘恩的人都会遭受人们的唾弃,因为“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我知道,孝顺父母是对父母的感谢,因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同学们,好好孝顺父母吧,不要等到以后再怪自己年少无知;叔叔阿姨们,努力孝顺父母吧,因为你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孝”不用大家做得轰轰烈烈,只要大家从日常小事中做起。相信我,如果你孝顺父母,那么你一定能笑口常开,因为,“孝”=“笑”!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普陀成为一个充满爱,充满孝的城市!

第17篇:孝

六(1)班队演讲稿

甲: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看见了屏幕上的“孝”字了吧,这叫是我们今天办对活动的主要内容。 是谁教会了我们吖吖学语?

是谁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们?

又是谁将自己的年华飞逝换来了我们成长着的生命?

乙:是父母!人们说:母爱如水,滋润生长;父爱如山,遮风挡雨。我觉得,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一杯咖啡,静静地向周围弥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带苦涩,而它的糖份却积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后,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甲: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未说过一次。对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

合:一首小诗,流露出真实的情感,一首儿歌,念出点点滴滴,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这三位同学的心声吧。

甲:亲爱的同学们,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定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吧,那你知道你们父母的生日吗?是那一天,妈妈把你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此,父母为我们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你们知道吗?从那时到现在,没有一刻父母不是为我们而忙碌。但我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却连对父母说声谢谢都不在乎。现在,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孩子了,如果在这样下去,我们如何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呢? 丙:是啊,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父爱是海,给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父母的爱,永远说不完,所有的恩情我们将铭记于心。

甲:“感恩父母,孝心无价”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对父母说声:“您辛苦了!” 丙:下面请欣赏《 孝顺词 》(快板)

丙:苏辙曾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还记得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吗?田世国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爱已经坚如磐石。

乙: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飞尘所掩盖了。可是在我们同学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时常发生,有些同学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与父母顶嘴,殊不知,那些唠叨满载着父母的爱;有些同学从未关怀过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金库,殊不知,爱不是无底洞;有些同学视父母的爱为理所当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爱„„这样的事时常发生,不由得令人心忧。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 (下面就是小品《 》)

甲: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

乙:孝心的终极奥义,就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简单,可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

甲: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5分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它,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的爱!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乙:妈妈就像月亮,我们就像星星,妈妈就像大树,我们就像小鸟。妈妈就像大海,我们就像小鱼。妈妈就像天空,我们就像白云。没有妈妈,就不会有我们,妈妈伴随着我们长大,看着我们踏踏实实地走过每一步。马上就要到三月八日妇女节了,一份贺卡,一声祝福,一杯暖暖的茶水,都足以表达你对妈妈深深的爱,不知道你会用什么特别的方法来吧大妈妈对你的养育之恩呢?(互动,举手回答)

甲:时隔多年,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最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边听边说)

甲:不要以为这只是一首幼稚园的儿歌,嘻嘻哈哈尝一尝乐一乐即可,不要以为长大了,道理懂得很多,这首歌太浅显,甚至肤浅。谁都不清楚,能够表达出的父母爱不是这么如儿歌般的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呢?但随着日子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童年纯真的声音渐渐飘远了,今年就要毕业了,也许翅膀硬了,要飞了,可我们在生活中却忽略了一种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对父母的孝敬,让我们今天拾起一颗孝心,给我们的父母。(鞠躬,演讲完毕)

第18篇:孝

“孝”

班级:影技2班

姓名:张明鸣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顺,如果一个人没有孝心,那么他活在这个世界就好比一个空壳,就会失去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

《孝经》里有句话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为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为之悖礼”,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连给自己最大恩情的人都不敬,他是不会去敬爱别的人的,他在社会上工作尽职尽责也是假的,因为你出生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孝顺父母,不孝顺父母的人如果说他爱国,那也是假的,因为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爱,何谈爱自己的祖**亲。一个人的孝心一旦打开之后,他所有的品德,行为都出来了,如果他念念想着,不能让父母丢脸,他那种自我关照,警醒的能力也就上升了,当一个人知道怎么孝顺自己的父母,他就会懂得尊敬和爱护别人的父母乃至所有的人。所以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之中,必须具备“孝”的美好品德。

现在21世纪社会,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而青年成熟的年龄越来越早,家庭内的矛盾日益严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青春期的叛逆,儿媳与公婆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报纸新闻经常有报道子女大骂父母,甚至杀害自己的亲生父母的现象,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孝道已被人们所忽视,使得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怎么去孝顺父母,什么才叫做孝顺父母。

现在很多的人都认为孝顺父母就是给自己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只有他们有钱用就是孝顺,然而他们这种孝顺只是形式上的,父母生养我们是不求回报的,是无偿性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父母物质上的要求,我们还要关注父母的心情,立身行道,让父母有很好的名声,子女是一家人的天贵星,以孝为根本目标,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很难在生计上帮到父母的忙。我们只要不让父母担心就可以说是对父母的最大报恩,我们作为子女,因该以尽孝为己任。

我们在物质满足自己的亲人,那只能说是一种义务,而不是孝,所谓的真孝就是在父母有过时,子女及时去弥补,我们不能说父母慈不慈祥,但是我们要问自己孝不孝顺,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

孝又分为理孝,事孝,心孝,理孝就是要尊重理解父母,老人,事孝就是要满足父母物质上的要求,心孝就是要原谅父母的过错,这就是大孝,给父母物质上的满足给父母吃的穿的这就是孝身,让父母顺心就是孝心,心存父母的志向,使父母安心,快乐,不令父母操心这就是孝性。

第19篇:廿十方地孙孝波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影壁山小学

孙孝波

从去年的接触到今年的全面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

第20篇:学习孝立人生的心得体会

学习孝立人生的心得体会

百善孝为先”, 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期,有幸作为公司代表参加了上海东方智慧研究院在扬州琼都宾馆举办的一场为期两天的“孝立人生”公益专题课,刘碧英老师以中国十三经之首的《孝经》为基础教材,带领大家领略孝的真谛。培训会结束后,大家感想颇多。感谢公司又给了我们一次洗涤自己灵魂的机会。

孝,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家、国、天下”的一种延续。“忠、孝、节、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美德,其中的“孝”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灵魂,是天地大道的直接体现。《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而“教”字就是由“孝”和“文”组成的,说明一切教育都要从孝开始。“孝”不仅是中国基本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且也是现行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孝道。正所谓“小孝可治家、中孝可治企业、大孝可治国平天下”。 小羊跪乳,乌鸦反哺,何况人乎?我们要尽全力做好“父母四养”:

养父母之身:要侍养父母的身体,让父母的吃饭、穿衣、住宿、医疗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养父母之心:对于年老的双亲而言,孝不光是物质的满足,更是精神的支柱,身为儿女,应该时刻关注父母所忧及所虑,并尽可能的去做一些事情解除他们心中的忧虑;养父母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的去完成父母没有完成的志向和心愿,节假日有空常带父母外出旅游,完成他们心中年轻时的梦想;养父母之慧:工作之余,尽力抽出时间,与父母聊聊自己的工作,说说最近发生的社会事件,让父母学习明白更多的现代知识,增长父母的智慧。

十八章经典内容,一天的时间,大家跟随老师逐句拜读,既领悟了圣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孝的内涵,又感受到忠顺、爱敬在职场、人际关系中的现实教益。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问题,如遭受挫折,被人误解,受到批评等等,当时是满腹的委屈,很多时候会心情烦躁、抱怨。而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领导教诲、同事们的互相支持与配合,离不开身边亲人们的支持与理解。因此,学会心怀爱,就会减少很多愤怒,也只有心怀敬,自身才会真正快乐起来

在培训最后,大家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感,交流了各自内心的深切感受,并表示将永远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为建设文明企业,创建公司和谐文化、推动公司创新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施如军

《孝心得体会.doc》
孝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