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心得体会

2020-06-16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决策决定着文献采访的行为和状态,引导文献采访工作的方向,作为一名记者,在采访实践中成长,得到的心得将会是宝贵的经验。下面给大家分享采访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采访心得体会1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

采访前我通过各种关系了解了校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从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毕业的她,已经工作8年了,现在也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妈,但当我问及她的大学生活,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那份快乐与幸福。\"大学生活是难忘的,值得回忆的\"她肯定的说。随后她回忆江财的校园,一草一木,问我学校的变化,就这样,我们的谈话在回忆与现实这八年的对比中开始了。

清晨湖边的琅琅读书声,中午食堂里拥挤的打饭场景,还有夜晚宿舍的卧谈,这些都是我们的共鸣。当我说起江财的变化时,学姐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说\"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老师,那里的花草,我住过的宿舍,我走过的江财的每一条路。都是回忆。\"\"忆往昔\"的开场,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打开了被采访者的心。回忆就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的上演。她的脑海里是江财的过去,我的话语中是江财的现在,就仿佛我们做了一次时空的转换,我回到了过去而她旅了一次游,我把她带回了母校。

不知为什么,突然在想:三年后,我真正的离开了江财,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悲伤?喜悦?恋恋不舍?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忧参半吧!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是,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学生活,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母校。不论我在哪里也不论我在干什么,我依旧是江财人。也许两年,也许十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才会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江财的变化,我希望听到令我惊讶的消息,就像现在学姐的表情一样,为江财的进步而骄傲,也为自己曾经是江财人而自豪。

接下来,我就开始提问我最关心的话题了。学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来讲,真的是很好了。可我要问的是这样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吗?与她上大学时候的梦想,以及大学毕业时的梦想是一样的吗?她没有正面地回答我,只是说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能坚持你的理想,那么就要接受现实。也许你会说你可以坚持下去,但有些时候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能简单的说说你的理想吗?简单的谈谈大学刚毕业时的理想就行。\"\"大学刚毕业时,说实话我很矛盾,一点也不兴奋,因为我在考虑留在南方还是回来(回辽宁),江财在南方还是很好的,所以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现在南方找找工作,闯一闯,因为还年轻,我想有我自己的事业。但我的父母是反对的,因为我是独生女,这四年在南昌我们每年就只能寒暑假的时候见面,他们说很想念我,并且我一个人在南方他们不放心,南方那边没有亲友,就只能我一个人,他们坚决不同意。一直劝我回来。在加上我没有找到令我可心的工作,最终,我还是妥协了,我回来了。\"\"你我一样,背景差不多,所以你也要考虑到这一方面,除非你很有把握,在南方会有更好的发展。\"\"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职业规划是没有用的呢?理想会被现实打败?\"我继续追问,也不全是这样的,如果当初我回来后的情况很糟糕,也许我还会去南方追寻我的梦想。理想就是一把尺子,一直在衡量现实的差距,一直在提醒着你的人生是否偏离了轨迹。也许你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规划的作用。\"

大一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我认为很简单,因为我的头脑中一直有未来的规划图,有时候我很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但真正动起笔来形成文字,我苦恼了。我觉得我的理想就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远远的看见,我甚至连怎样去实现理想都不知道。我试图寻求一种可以快速、顺利实现理想的路,我在思考毕业后的选择,大学中该怎样生活,该掌握什么知识…可我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境地,最后我不得不用\"走一步看一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这次与学姐的谈话,让我有了再一次规划的想法。没错,有理想的人就像看到灯塔的船,内心总是温暖的、踏实的,不论现实有多么的残酷,也都不会被打败!

大学学什么?大学学到了什么?这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忘掉一切后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想求证。

学姐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很想知道她对大学的态度。她告诉我,尽管这样,大学时光以就是她最怀念的,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那段时光最终形成的,那才是她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学知识\"她肯定的说,\"就像现在我还在依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大学中有很多事需要学习的,如果你仅仅看到了专业课的那点东西,你肯定不会走很远。其实大学的学习全靠自己,你肯定都听了很多遍了,但有时候听到不代表做到,你真的做到了吗,自主学习?\"我惭愧的摇摇头。\"图书馆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你可以涉猎很多知识,你感兴趣的课程都可以去旁听,这就是大学,每人去干涉你的生活,一切由你做主,这真的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啊!\"没错,我也是深有同感的,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安排,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自己的思想。\"还有一项更重要——要学会怎样建立自己的人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提高自己与别人说话办事的能力。\"终于说到我最痛疼得事了,人际关系是我一直很重视的环节,但有时并不如我所愿。\"没有人一出生就会做得很好,有可能你和陌生人接触的少,没有找到谈话的技巧,慢慢来相信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做的很好的。待人关键就是要真诚,真诚是很重要的,通过和你的谈话,我觉得你的沟通能力还是很强的。\"\"谢谢学姐给我的鼓励,我会记住你说的话的,努力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话题——情。友情,师生情,爱情。宿舍就是一个家,宿舍的四个人朝夕相处,总会有摩擦,来自天南海北,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所以这也更能培养宽容的胸怀。\"还记得我们寝室四个人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会,每天一个话题,我们按生日大小派名,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玩的,我们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纯的,即使吵架也都是些生活上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过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不会有人太往心里去。\"

师生情与其说是珍贵不如说是难得。有时只有上课的时候见到老师,时间很短,这就更需要自己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学术问题,这就看你思考有多少了,老师还是很喜欢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学习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你也会得到的更多。有些知识来的更直接。

爱情,最敏感的话题。此刻学姐的表情是甜蜜的。\"回忆起曾经的他了?\"\"都已经过去了。\"\"那你们还有联系吗?\"\"没有了。\"就让甜蜜留在她心里吧。鉴于她已经结婚了,我就没有过多的问下去,因为那是她的独家记忆。爱情不能强求,我依旧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的出现。

三个小时的聊天采访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谈话内容却让我终生受益。这是一次老乡校友间的亲密谈话。感谢学姐的配合,我才完成了这次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我内心的任务。

暑假过后,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这次谈话让我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我知道了该做什么,该注意什么。大学学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采访心得体会2

这学期前前后后也采访了许多人,涉及的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没能采访到真正的“高层”人物还是比较遗憾。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渐渐地到驾轻就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人物采访我自己还是有着较多的感受。

采访对象的选择

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我认为是能否造就一篇优秀人物采访的关键所在。小组作业时,我们的选题是“父亲节”。这个选题,对于采访对象的要求其实比较简单——成年男性。但是成年男性这么多,如何挑选更适合这个选题的人物呢?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采访的背景准备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分了解(大多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知名教练与体育评论员),但实际采访中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语言上遭遇了危机。由于一些主教练来自上海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方言,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即使后来用普通话对话也时常在一些关键语句上因为口音问题而不能正确理解意思。记得一次采访一位沪上著名教练,因为前期没有心理准备,电话采访时才发现采访对象的语调“惊人”的低。低沉的语调使很多话变得含糊不清,那次的采访最终也因此失败。

除了采访对象的准备外,背景知识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还是在实习期间,一次采访圈外人士预测比赛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前一场比赛我自己也没有看,而采访对象对于足球也不够专业,就出现了采访过程两个人无话可说的境地。

两次失败的经验也提醒我做好采访前背景了解的重要性。对于采访对象,适当了解他的身份有助于更顺利的进行采访;对于采访选题的背景,完备地做好先前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采访稿的撰写

刚开始接触采访稿的撰写,我也犯下了不少毛病。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采访稿,我的第一篇采访稿被小组成员批为过于客观,缺乏适当的文学性修饰。当然,对于一篇采访稿尊重采访者话语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将话语转变为文字又不能少了文学的修饰,不然采访稿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而实习时,我的一篇采访稿也被老师批评了。由于我对于采访对象的话题有着自己很多的见解,于是在文章中有意无意的加入了我的意见倾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话语方式与采访对象身份不符的现象。

在采访稿的撰写之中,如何将事实的客观性与文字的文学性更好地结合显然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从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受访者的意图,而在文字上则需要部分润色,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也需要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吧。

采访的策略选择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选择不同的采访策略。策略的内涵即是选择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语言氛围以及不同的话语量。比如采访“下层”受访人时,我大都会比较主动,尽量将语言氛围变得轻松使受访者能够较为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采访中我也会适当的掌握主动权,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受访者整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而对于“中高层”受访者,我一般不会过于主动,而是将采访的掌控权交予对方,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两种不同的策略,也是基于两类受访者不同的社会身份、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中下层”受访者可能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相对怯于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同时表达中也可能会因多种因素造成表意不清等问题;而“中上层”受访者相对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特定问题相对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然选择给予对方过多的引导势必将使受访者感到唠叨琐碎。

所以在这样的考虑下,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既能使采访顺利的进行也能建立更好的互动环境。

这个学期开始全面的接触采访与写作,实地采访与电话采访都做了不少,但是我感觉还是远远不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也告诉我,采访只有做了多了才能有感觉,文字、语言上面才能有进步。或许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的很好体现吧。

同时,在采访中我也发现自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可能会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普通的农民工或许我更能放得开,而面对著名运动员或者知名教授则会显得拘谨。起初,我也是总因为紧张而使采访不那么顺利,但随着采访次数增加自己也变得自信,并且能够做到与受访者一定量的有效互动,不再只是那个被动的记录者,开始成为了互动者。而这样自信的由来,既来自战胜自我胆怯心理的一次次实践,也源于对受访者、采访背景的充分准备。

在采访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信息提取方面急需提高。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受访者特别健谈,于是便需要将他的大篇幅内容微缩到小篇幅;有时候则会遇到受访者迟迟不能点到问题的内核而游离与提问之外。第一个问题考验的是自己的文字压缩能力,第二个问题则考验的是记者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我也发现,问题的设计往往赶不上实际中的变化,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设计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而设计的串联点就是和受访者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将自己的观点传递,同时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将受访者引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采访内容。

这学期的采访与写作课使我受益良多,汲取了许多采访的理论知识。而实践中,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则让我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脱离理论而自成一套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而无视实践中的变化。

现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这样的总结与体会能够给我今后的采访以提醒,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采访实践又能给予这份体悟以更多的内涵。

采访心得体会3

身为新闻学专业的我们在采访中体验了一把当记者的感觉,这是我们初次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第一次采访带给我们的是欣喜与好奇,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学的专业;第二次采访我们多了一些熟练与从容,没有了第一次的兵荒马乱,更加地懂得合作。第三次采访增强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懂得了身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采访中,遇见了许多善良又可爱的人。第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叔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抱着孩子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全程都非常自信并且谈吐大方,举止有度。结束之后他坦言:他也是从我们这个阶段过来的,所以他十分地理解我们,也愿意配合我们完成这次的作业。正是有了这样的开端才让我们信心倍增。在这次采访中,不仅有个人的力量为我们加油助威,更有一个团体的力量为我们锦上添花。那是一个公司的团队周五来进行团建活动,他们邀我们一起做游戏并且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结尾处甚至还为我们拍了视频喊口号应援。而更巧的是,我们在第二次采访中竟然又遇到了他们,可以说是非常有缘分了。这一次的偶遇显得格外珍贵,他们还关心地问我们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这三次的采访都让我们感动满满,或许有拒绝我们的人让我们稍微沮丧了那么一小会,但最终让我们记住的却是这些善良真挚,愿意帮助我们的人。更让我们小小地了解了当一名记者的不容易,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我们的专业,体会到在这条路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希望在以后的采访中会越来越优秀。

采访心得体会4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军训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

推荐第2篇: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

尹世帅:(绝大多数内容在陈威报告中已经提到,自己就结合自身谈谈体会) 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在我和陈采访尹学长时,学长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概是,这世上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现在不养好身体,等工作了就更没机会了。不难预想,将来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作性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是更容易取得成绩的。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为踏入社会积攒本钱的时期,除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也不要忘了积攒身体的本钱。

2.如果让我重上一次大学,我会舍弃一些学生干部的工作,而尽量去多认识一些专业技术过硬的学长学姐,找一些专业相关实习,多提升一下自己专业方面的业务能力。就我个人观点,大学这几年从事学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与能力,还不及参加工作后一周所获得的经验与能力多。但是想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认识更多的人,扩充自己的人脉,就另当别论了。

学长的这一观点不无道理,参加学生工作的确能培养一个人与人沟通等诸多能力,但这只是大学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在我们这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更强调的是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在课余时间,或许我们更应该将时间花在自己的专业上。而找跟专业相关的实习与兼职,就是一个提高自己将来在社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

推荐第3篇:实习采访心得体会

故事的开头往往不尽人意

7月的西安,闷热的让人有种想要爆发的冲动。等待了大半个月的实习活动终于按部就班的展开了。火车上,大家都很激动,吃着,聊着,玩着,一晚上躁动的不能安睡,整个车厢都是我们的声音。当时,我靠在窗户上,置身事外般的看着朋友的笑脸,就想,我们还能这样笑多久?不是我装深沉,是真的感觉到时间的无情,晃眼间我们已经告别大二,社会的残酷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今的朋友不久后也会各奔东西。以后的我们一定会时常回忆现在这个时候,这个让我们笑得无忧的时光。只是不知道我们采访的对象是不是和我一样,也这样想过?

安顿好了一切,踌躇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第一件让人郁闷的事发生了,我们几个女生和带队老师有了不愉快。其实这件事是双方面的,不能单从一方面来看。老师很早前就清楚的交代过,只是传达的时候出了差漏,然而我们理解的也不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倔强不肯退步的和老师对峙着。所以,第二天没有参加集体活动,各自干着各自的事。现在平静下来问自己后悔吗?我也矫情的说不后悔,因为我认为那些去过的地方再花钱去真的没意义,毕竟家里不是很富裕,现实不容许我挥霍。但是,我同意老师的观点,到一个地方去采风,就必然要到当地的文化故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底蕴,去接地气,才会对自己的采访有所帮助。所以,经过这件事,我想最应该做的是,以后不论做什么,一定要在最初就打好招呼,把准备工作落到实处。也要多换位思考,多方面多角度的去理解一件事,个人主义的想法要分轻分重,不能再那么自以为是了。

第二件让人无奈的事接踵而至,采访对象的一换再换,让我们措手不及。起初的采访对象是西安市雁塔区宣传部副部长白小平学长,可惜他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接受我们采访。然后我们转换对象,采访西安市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刘迪学长。然而,因为其他小组的疏忽等原因,在到西安后的第一天晚上,我们的采访对象又换成了省人大秘书詹智勇学长。这样的一波三折,让我们在这个闷热的城市显得特别的烦躁。心中难免有些抑郁,无奈的情况下,也只能坦然接受。还好,接下来的事很顺利,像是对之前的委屈一种安抚。詹智勇学长很热情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也极其平和的配合我们的采访。

谁家少年郎不想仗剑走天涯

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青春不张扬,那些年的自己在回忆里叫嚣,长长来时路早已载满深深往事。初见詹智勇学长,是很斯文很内敛的模样,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含蓄不善言谈的人。当我们在时间中挖掘过去时,往事突袭,学长的年少气息,豪爽张扬一下子就展露出来。那些青春的故事就那么在一言一语中铺展开来。

大学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朝气,有一种天真的烂漫。在回忆中,在讲述中,在慨叹中,岁月雕刻过的面容也渐渐柔和,也孩子气的牢骚着。那个时候的学校,没有现在的规模。后湖,咖啡店都是想象;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如今的优越。手机,电脑什么都是浮云。学生都是在学习,运动,侃大山中度过自己的青葱岁月。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简单,所以感情才很真挚,很干净。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三年就是一个沟”,更何况我们与学长之间隔着15年的光阴,所以很多故事都透着一件朦胧的纱。尽管不是很通彻,但总能在故事中感受到那种单纯的美好。

记得,那时候的学校叫二民院,那时候的中文系在学校比其他系的学生都有优越感。因为中文系的我们,不用每天苦恼的记着笔记,背着公式,想着定律...我们只需要感悟生活,体会人生,很轻松的过着大学的生活。也就是这样的中文系,这样的二民院,让学长的性情带了点洒脱,带了点不羁。在历经生活和工作的磨练之后,没什么忠告,只有一些自我的体会告诉我们。第一,不要认为二民院出来的就不行;第二,不要认为本专业出来就不行或者行。

记得,那时候的银川风很大。记忆最深的是书法课,有一次,老师来上书法课,像往常一样,一根长长的线挂满了老师的大作让同学欣赏。突然狂风乍起,纸张翻飞。全班同学在狂风中关窗,捡纸...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风还在吹,起初大家都还是兴奋的样子,2小时候,天变颜色了,阴沉的模样开始让这群年轻的孩子感到恐惧了。记忆中,那年的风真大!

记得,那时候的毕业很煽情。在八一公园旁的一家大盘鸡店里,全班同学和老师导员们一起喝着酒,倾诉着离别的伤情。每个人都眼红红的,男生也许还能忍住自己的不舍,女生早已泣不成声。怎么说感受呢,学长说他是差不多把每一个同学送完后才走的,所以在一遍遍的离别中淡化了那份感伤。只是当自己走出校门的时候,伤感还在,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不考研不留校不作停留,一心想要出去闯一闯,也许属于自己的未来才刚刚开始。尽管现在偶尔听听《老男孩》这类的歌,还是会感伤不已。

故事总是这样反复上演

听完学长的回忆,我们在谈笑中也感慨不已,他们曾经历过的事我们正在经历着,回忆正在时间的洗涤中沉淀着。也许我没有学长那样豁达的性格,没有他那般洒脱的魅力,但我总有一样可以做到,就是如同他那样,抱着体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难题。不论学习还是生活,前进的路都是需要自己去感悟的。

停留在西安的时间很短,很快我们就要结束这次实践活动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或多或少的在这里成长了。每一天都是一次成长,需要的不多,只要我们有足够坚强的心去面对,去接受挑战。所以,谢谢这次实践,教会我用体验去成长!

推荐第4篇: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校友访谈心得体会

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学院组织的校友采访活动。在分好小组并参加了访谈培训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采访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采访提纲„„我们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力求准备得最充分。

几天后,我们与本组的采访对象取得了联系,并初步确定了采访时间。并最终于2月15日,怀揣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采访的旅程。激动是由于我有机会向已经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前辈取经,而忐忑则是出于不知如何与有着年龄和阅历差异的校友们交流。在一番周折之后,我到达了我们与校友赵阳先生约好的饭店。约在饭店而不是赵先生的工作地点是赵先生考虑他的工作地点沈北新区离沈阳市内较远,不太方便我和我的同伴,由此也看出了赵先生的体贴照顾。见到学长之后,他对我们相当热情,那种亲切感将我们之前的不安与忐忑完全融化,这也深刻体会到母校所给予我们的坚固联结。即使学长已经离开了母校,可他和我们都在同样的校园里度过最珍贵的青春,彼此之间有着更多的亲切和温暖。

从与学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另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去向——选调生。不同于公务员,选调生是通过大学四年的积累而争取的,不仅仅靠考试通过就行。学长在选调成功之后被分配到沈北新区土地办公室,为农民服务,颇有‘大学生村官’的风范。学长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平时勤勤恳恳的工作来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而如果选择从政就一定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不然你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同样的,在企业工作也一定要多跟前辈学习不懂的就要多请教,有工作不能逃避要主动争取,要相信任何一个交给你做的工作都会从中得到锻炼。

其次我认识到了一些基础技能的重要性,比如英语、基础的office办公软件等等。还有我们所学的基础专业课,像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原来这些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希望以后自己在工作中不要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吧。同时我们还要多在大学期间积累社会经验或者多争取一些锻炼机会,比如社团和学生会,也许在以后找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不知觉中体现出优势。

说起来自己算是个很不服输的女生,有过许多个创业梦想,总是觉得男生可以做到的事情女生也可以。但在经过这次采访之后我认识到了创业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要有充足的准备才能取得成功,这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我想我真的不一定能承受的了这其中的艰辛或者挑战吧。还是踏踏实实的务实工作比较实际,也许创业真的只是一些少数人才能承受的大任务。

在这次寻访校友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感触。我学会了如何和陌生人拉近距离,学会了如何鼓励自己更好的完成计划,我一定要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而且我对于自己所学的管理专业以及个人发展的前景也有了一些明确的认识,有了学长的指点,对于以后的路,相信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方向。对于我而言,学长取得的骄人的成绩是我的榜样,也是我今后奋斗的方向,我想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实践,积极做好准备,端正态度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具备相当素质能力的人,一个具有黄牛精神勤勤恳恳的人,一个热爱本职工作和学习的人!

同时,这次与学长的交谈中,我也越发感受到校友间诚挚的情谊,即使素昧平生,只因我们是带着母校的关怀而来,身上同样有着朴实无华、坚韧顽强、勤勤恳恳的精神,学长便对我们坦诚相待、关怀备至。

在此真诚地祝愿学哥学姐们顺利建成!!

推荐第5篇: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人物采访心得体会3篇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下面是人物采访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伊能静的访谈大概是两个星期之前看的了,但是这期节目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慨于伊能静坎坷的人生经历,感慨于她的奋力拼搏,感慨于她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样一个女子,让人既敬畏,又爱怜。

关于伊能静,我不想再多作介绍。我想说的是,16岁就出道,全家都靠她养,这样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无比强大的女子,是多么地让人肃然起敬!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她没有低头,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用她那瘦小的肩膀,背负起种种的压力和责任。

牵手事件让她陷入舆论的种种指责,将她推上风口浪尖,这一刻,她似乎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媒体被蒙蔽了眼睛,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却不知,这些,对于这样一个弱女子,是多么大的压力!然而她没有怪谁,也没有恨谁,她只是将自己关在屋里,安静地思考,她甚至找过心理医生。**过后,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伊能静。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钻石女人,所经历的磨难越多,就像钻石一样,被打磨地越多,就越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她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没有人知道,她和庾澄庆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他们的婚姻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她也不会去告诉任何不相关的人,而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也许是不爱了,也许是有外部的因素。那又怎样呢?我们只需知道结局,他们分开了。

相爱时一切美好,传统的观念也总是在谆谆告诫着我们,无论如何,即使以后不爱了,离婚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离婚真的是不负责任吗?将自己捆绑在一个让自己痛苦万分的婚姻之中,整天面对着一个你早已不爱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你对自己都不负责,你怎么对其它人负责?也许有人会说,离婚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但是我想,如果不离,也未必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吧?因为你们的爱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家,也没有了爱。关键是你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一如伊能静,我相信她的小王子是充满爱的,因为伊能静给了他很多的爱,而没有向小王子传输任何的一如我恨你爸爸之类的信息,她说,不要教他恨,因为长大后,他也会恨你,要给他爱,满满的爱,这样他才会爱你,爱这个世界。

她还说,你一定要先搞定一个馒头的问题,那表示你有能力,你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资格谈梦想,因为梦想是需要能力来完成的。一如我在萧亚轩访谈感想里所说,梦想,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梦想,不是白日梦。并且,我们,终究只是世俗的一份子。

这样一个外表温柔美丽而内心强大的女子,这样一个敢于爱敢于做多女子,让人不得不欣赏。欣赏她的才情,欣赏她的坚强,欣赏她的魅力,欣赏她的言谈,欣赏,这样一个——伊能静。

篇二: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为了对以后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我们走访了于我校毕业的缪爱雪校友。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早上八点钟赶到,我们开始了校友采访。简单的问了一些基本情况,校友开始很认真的跟我谈起他认为当代大学生以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她以丰富的经验侃侃而谈,让我感受颇深,对我也很有帮助。

"八小时工作,二十四小时思考。"

"从基层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这是03级校友缪爱雪的座右铭与人生感悟。她通过她的人生经历及感悟,让现在的我对未来的就业与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

"干一行,爱一行,钻三行,出色于多行。"是缪学姐的人生格言,它清楚的告诉我,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是人一生中的重要一课,"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歹。" 须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更要通过实践获得更新的感悟与认知,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从基层干起,不要好高骛远。""服从工作需要,把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工作看成事业,要有敬业精神。"这是缪学姐就业的经历写照,在金融学院学习的她,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建设银行杭州分行工作,从零柜做起,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要"既来之,则安之",以认真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肩负好自己的责任,踏踏实实做人,勤勤奋奋做事。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从基层做起,不做无谓的好高骛远,做有目标的奋斗,有的放矢,逐步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因为"是玫瑰总有开放的时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如果你的领导上司不重用你,不是你的错,是他的损失。"拥有认真负责精神,不断进取的自我总是会曲径通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缪学姐说,她会投身于自己所喜爱的这个职业,并为之拼搏不止,奋斗不息,但毕竟路还很长,还会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和许多新出现的问题,这些要靠我们的一起努力。

随着采访结束,我们走出了建设银行的办公大楼,学姐的亲切微笑还在眼前。背负着学姐的殷切希望,我们"望望头上的天,看看脚下的路",轻松而愉悦的,迈上了新的旅途。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不好好把握却很容易蹉跎光阴。这次寻访之行确实让我受益良多,写着这些文字,我还在想着校友对我们的忠告,我会牢记在心,并落实到行动上,向校友学习,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篇三: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最近看了很多的访谈节目,颇有感触,遂把一些感想记录于此。

昨天看了萧亚轩的访谈。小时候的萧亚轩由外婆抚养大,外婆对她的教育很严格,让她学习琴棋书画。后萧亚轩到温哥华学习服装设计,在这期间,她被别人拉去参加了一个比赛,结果在比赛中表现不俗,而后进入娱乐圈,一举成名,可以说,她是幸运的。然而成名后忙碌奔波的生活却让她最终不堪重负,她选择了逃离,在国外休养了2年多。然而在她准备好一切,调整好自己,准备重新开始蓄势而发时,不幸却接连降临到她的身上,先是跳舞时太累扭伤了脚,很严重,后是妈妈得了重病,最终离她而去。可以说,在事业上的萧亚轩是幸运的,她没有经历过所谓的低谷,即使有,也不是因为她的音乐的问题,而是她太红了太累了或者是公司的问题;然而她也是不幸的,她的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抱到孙子孙女,然而却再也等不到了,萧亚轩也再也无法孝敬妈妈了。

我想萧亚轩之所以能成功,与小时候外婆对她的严格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有实力的人,她能成功,必然与她本身的实力有关。当然,她骨子里的那种坚强也是她能够成功的极大动力和支持。

有时候成功不仅仅要靠努力,拥有天赋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艺术这块领域。梦想必须要建立牢固的基础之上,一定不要好高骛远,比如唱歌,如果某个人想要成为歌手,但是他五音不全,即使再努力,也许他也无法追赶那些具有一定天分的人的脚步。梦想固然可贵,但是梦想不是白日梦,在梦想面前,我们也应该客观地审视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而Elva,显然地,她是具有唱歌和表演的天赋的,这也是她能够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生活总是不缺少意外的,或大或小,或悲或喜,而在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不要抱怨生活,不要埋怨命运。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每个人的命运也都不同,也许就是有那么些人,从始至终,都非常地幸运,人生非常地平坦顺利,然而这未必就不是一种不幸。不要跟任何人去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享受生命和生活赋予你的这一切,安然地接受,乐观地面对,开心地生活。

推荐第6篇: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寻访校友,感悟成长”活动。在参加了院里的培训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采访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采访提纲„„我们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力求准备得最充分。

几天后,我们怀揣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采访的旅程。激动是由于我们有机会向那些已经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前辈取经,而忐忑则是出于不知如何与年龄和阅历差异较大的校友们交流。在一番周折之后,我们到达了我院校友王子鹤的工作地点,沈阳市沈河区区委。让人意外的是,学长对我们相当得热情与亲切,将我们之前的不安与忐忑完全融化,这也深刻体会到母校所给予我们的坚固联结。即使学长们已经离开了母校,可他们和我们都在同样的校园里度过最珍贵的青春,彼此之间有着更多的亲切和温暖。

从与学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另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去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就是指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我们还了解到,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从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到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就业压力。并且,如果能够当上大学生村官也能为我们以后成为公务员做铺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正因为如此,想要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同学越来越多,增加了竞争力的同时,也使部分同学忘记了当村官的目的,那就是要努力建设农村。学长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想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那就要懂得它存在的意义,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不然你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这次寻访校友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感触。我学会了如何和陌生人拉近距离,学会了如何鼓励自己更好的完成计划,我一定要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同时,这次与学长的交谈中,我也越发感受到校友间诚挚的情谊,即使素昧平生,只因我们是带着母校的关怀而来,身上同样有着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的精神,学长便对我们坦诚相待、关怀备至。

在此真诚地祝愿学哥学姐们顺利建成!!

信科08-1班

推荐第7篇:采访名师心得体会

采访名师心得为响应学校“博雅教育”,推进教育进程,学校开展了学生走访名师、名校长的活动。暑假期间,我到**市**县九市镇旧圩中心小学访问了资深校长—林瑞坚校长。林瑞坚校长教龄已达三十年,在当地人心中威望颇高。听闻我介绍后,林校长热情地招呼我,并详细认真回答了我的提问。问:林校长,针对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您有什么看法?林校长沉吟一会,答:国家把“科教兴国”作为重要战略之一,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总体来说,当前教育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九年义务教育将中国推进一大步。不远将来,国家还将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这表明,中国教育正趋步向前。至于教育改革,当前正向多元化、深程化方面发展。以前只是一味地追求德智体方面发展,现在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也应当追求。国家教育在这几方面也曾提出改革,尤其是第二课堂的开展,这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上学不止是死读课本,还有很多东西。当前基础教育逐渐变得人性化,追求发展学生特长,而不是一味灌输学生知识。不过,现阶段,中国还停留在填鸭式教育,这跟外国很多国家存在差距。近几年,不少地方在尝试改变这种方式。**也曾试推外国教育模式,作息时间一样。但是效果一出来,令人大吃一惊。那年**高考成绩差得令人咋舌。迫于压力,**不得不放弃这一教育方式。是外国教育模式在中国走不通吗?我想不是的。

推荐第8篇:实习采访心得体会

实习采访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故事的开头往往不尽人意

7月的西安,闷热的让人有种想要爆发的冲动。等待了大半个月的实习活动终于按部就班的展开了。火车上,大家都很激动,吃着,聊着,玩着,一晚上躁动的不能安睡,整个车厢都是我们的声音。当时,我靠在窗户上,置身事外般的看着朋友的笑脸,就想,我们还能这样笑多久?不是我装深沉,是真的感觉到时间的无情,晃眼间我们已经告别大二,社会的残酷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今的朋友不久后也会各奔东西。以后的我们一定会时常回忆现在这个时候,这个让我们笑得无忧的时光。只是不知道我们采访的对象是不是和我一样,也

这样想过?

安顿好了一切,踌躇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第一件让人郁闷的事发生了,我们几个女生和带队老师有了不愉快。其实这件事是双方面的,不能单从一方面来看。老师很早前就清楚的交代过,只是传达的时候出了差漏,然而我们理解的也不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倔强不肯退步的和老师对峙着。所以,第二天没有参加集体活动,各自干着各自的事。现在平静下来问自己后悔吗?我也矫情的说不后悔,因为我认为那些去过的地方再花钱去真的没意义,毕竟家里不是很富裕,现实不容许我挥霍。但是,我同意老师的观点,到一个地方去采风,就必然要到当地的文化故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底蕴,去接地气,才会对自己的采访有所帮助。所以,经过这件事,我想最应该做的是,以后不论做什么,一定要在最初就打好招呼,把准备工作落到实处。也要多换位思考,多方面多

角度的去理解一件事,个人主义的想法要分轻分重,不能再那么自以为是了。

第二件让人无奈的事接踵而至,采访对象的一换再换,让我们措手不及。起初的采访对象是西安市雁塔区宣传部副部长白小平学长,可惜他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接受我们采访。然后我们转换对象,采访西安市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刘迪学长。然而,因为其他小组的疏忽等原因,在到西安后的第一天晚上,我们的采访对象又换成了省人大秘书詹智勇学长。这样的一波三折,让我们在这个闷热的城市显得特别的烦躁。心中难免有些抑郁,无奈的情况下,也只能坦然接受。还好,接下来的事很顺利,像是对之前的委屈一种安抚。詹智勇学长很热情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也极其平和的配合我们的采访。

谁家少年郎不想仗剑走天涯

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青春不张扬,那些年的自己在回忆里叫嚣,长长来时路早已载满深深往事。初见詹智勇

学长,是很斯文很内敛的模样,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含蓄不善言谈的人。当我们在时间中挖掘过去时,往事突袭,学长的年少气息,豪爽张扬一下子就展露出来。那些青春的故事就那么在一言一语中铺展开来。

大学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朝气,有一种天真的烂漫。在回忆中,在讲述中,在慨叹中,岁月雕刻过的面容也渐渐柔和,也孩子气的牢骚着。那个时候的学校,没有现在的规模。后湖,咖啡店都是想象;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如今的优越。手机,电脑什么都是浮云。学生都是在学习,运动,侃大山中度过自己的青葱岁月。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简单,所以感情才很真挚,很干净。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三年就是一个沟”,更何况我们与学长之间隔着15年的光阴,所以很多故事都透着一件朦胧的纱。尽管不是很通彻,但总能在故事中感受到那种单纯的美好。

记得,那时候的学校叫二民院,那

时候的中文系在学校比其他系的学生都有优越感。因为中文系的我们,不用每天苦恼的记着笔记,背着公式,想着定律...我们只需要感悟生活,体会人生,很轻松的过着大学的生活。也就是这样的中文系,这样的二民院,让学长的性情带了点洒脱,带了点不羁。在历经生活和工作的磨练之后,没什么忠告,只有一些自我的体会告诉我们。第一,不要认为二民院出来的就不行;第二,不要认为本专业出来就不行或者行。

记得,那时候的银川风很大。记忆最深的是书法课,有一次,老师来上书法课,像往常一样,一根长长的线挂满了老师的大作让同学欣赏。突然狂风乍起,纸张翻飞。全班同学在狂风中关窗,捡纸...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风还在吹,起初大家都还是兴奋的样子,2小时候,天变颜色了,阴沉的模样开始让这群年轻的孩子感到恐惧了。记忆中,那年的风真大!

记得,那时候的毕业很煽情。在八

一公园旁的一家大盘鸡店里,全班同学和老师导员们一起喝着酒,倾诉着离别的伤情。每个人都眼红红的,男生也许还能忍住自己的不舍,女生早已泣不成声。怎么说感受呢,学长说他是差不多把每一个同学送完后才走的,所以在一遍遍的离别中淡化了那份感伤。只是当自己走出校门的时候,伤感还在,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不考研不留校不作停留,一心想要出去闯一闯,也许属于自己的未来才刚刚开始。尽管现在偶尔听听《老男孩》这类的歌,还是会感伤不已。

故事总是这样反复上演

听完学长的回忆,我们在谈笑中也感慨不已,他们曾经历过的事我们正在经历着,回忆正在时间的洗涤中沉淀着。也许我没有学长那样豁达的性格,没有他那般洒脱的魅力,但我总有一样可以做到,就是如同他那样,抱着体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难题。不论学习还是生活,前进的路都是需要自己去感悟

的。

停留在西安的时间很短,很快我们就要结束这次实践活动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或多或少的在这里成长了。每一天都是一次成长,需要的不多,只要我们有足够坚强的心去面对,去接受挑战。所以,谢谢这次实践,教会我用体验去成长!

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寻访校友,感悟成长”活动。在参加了院里的培训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采访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采访提纲??我们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力求准备得最充分。

几天后,我们怀揣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采访的旅程。激动是由于我们有机会向那些已经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前辈取经,而忐忑则是出于不知如何与年龄和阅历差异较大的校友们交流。在一番周折之后,我们到达了我院校友王子鹤的工作地点,沈

阳市沈河区区委。让人意外的是,学长对我们相当得热情与亲切,将我们之前的不安与忐忑完全融化,这也深刻体会到母校所给予我们的坚固联结。即使学长们已经离开了母校,可他们和我们都在同样的校园里度过最珍贵的青春,彼此之间有着更多的亲切和温暖。

从与学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另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去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就是指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我们还了解到,2014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从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到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就业压力。并且,如果能够当上大学生村官也能为我们以后成为公务员做铺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正因为如此,想要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同学越来越多,增加了竞争力的同时,也使部分同学忘记了当村官的目的,那

就是要努力建设农村。学长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想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那就要懂得它存在的意义,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不然你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这次寻访校友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感触。我学会了如何和陌生人拉近距离,学会了如何鼓励自己更好的完成计划,我一定要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同时,这次与学长的交谈中,我也越发感受到校友间诚挚的情谊,即使素昧平生,只因我们是带着母校的关怀而来,身上同样有着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的精神,学长便对我们坦诚相待、关怀备至。

在此真诚地祝愿学哥学姐们顺利建成!!

信科08-1班

采访心得体会

尹世帅:

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在我和陈采访尹学长时,学长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概是,这世上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现在不养好身体,等工作了就更没机会了。不难预想,将来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作性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是更容易取得成绩的。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为踏入社会积攒本钱的时期,除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也不要忘了积攒身体的本钱。

2.如果让我重上一次大学,我会舍弃一些学生干部的工作,而尽量去多认识一些专业技术过硬的学长学姐,找一些专业相关实习,多提升一下自己专业方面的业务能力。就我个人观点,大学这几年从事学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与能力,还不及参加工作后一周所获得的经验与能力多。但是想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认识更多的人,扩充自己的人脉,就另当别论了。

学长的这一观点不无道理,参加学

生工作的确能培养一个人与人沟通等诸多能力,但这只是大学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在我们这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更强调的是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在课余时间,或许我们更应该将时间花在自己的专业上。而找跟专业相关的实习与兼职,就是一个提高自己将来在社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

校友访谈心得体会

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学院组织的校友采访活动。在分好小组并参加了访谈培训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采访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采访提纲??我们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力求准备得最充分。

几天后,我们与本组的采访对象取得了联系,并初步确定了采访时间。并最终于2月15日,怀揣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采访的旅程。激动是由于我有机会向已经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前辈取经,而忐忑则是出于不知如何与有着

年龄和阅历差异的校友们交流。在一番周折之后,我到达了我们与校友赵阳先生约好的饭店。约在饭店而不是赵先生的工作地点是赵先生考虑他的工作地点沈北新区离沈阳市内较远,不太方便我和我的同伴,由此也看出了赵先生的体贴照顾。见到学长之后,他对我们相当热情,那种亲切感将我们之前的不安与忐忑完全融化,这也深刻体会到母校所给予我们的坚固联结。即使学长已经离开了母校,可他和我们都在同样的校园里度过最珍贵的青春,彼此之间有着更多的亲切和温暖。

从与学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另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去向——选调生。不同于公务员,选调生是通过大学四年的积累而争取的,不仅仅靠考试通过就行。学长在选调成功之后被分配到沈北新区土地办公室,为农民服务,颇有‘大学生村官’的风范。学长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平时勤勤恳恳的工作来

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而如果选择从政就一定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不然你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同样的,在企业工作也一定要多跟前辈学习不懂的就要多请教,有工作不能逃避要主动争取,要相信任何一个交给你做的工作都会从中得到锻炼。

其次我认识到了一些基础技能的重要性,比如英语、基础的office办公软件等等。还有我们所学的基础专业课,像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原来这些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希望以后自己在工作中不要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吧。同时我们还要多在大学期间积累社会经验或者多争取一些锻炼机会,比如社团和学生会,也许在以后找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不知觉中体现出优势。

说起来自己算是个很不服输的女生,有过许多个创业梦想,总是觉得男生可以做到的事情女生也可以。但在经过这次采访之后我认识到了创业并不像

想象中那样简单,要有充足的准备才能取得成功,这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我想我

真的不一定能承受的了这其中的艰辛或者挑战吧。还是踏踏实实的务实工作比较实际,也许创业真的只是一些少数人才能承受的大任务。

在这次寻访校友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感触。我学会了如何和陌生人拉近距离,学会了如何鼓励自己更好的完成计划,我一定要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而且我对于自己所学的管理专业以及个人发展的前景也有了一些明确的认识,有了学长的指点,对于以后的路,相信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方向。对于我而言,学长取得的骄人的成绩是我的榜样,也是我今后奋斗的方向,我想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实践,积极做好准备,端正态度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具备相当素质能力的人,一个具有黄牛精神勤勤恳恳的人,一个热爱

本职工作和学习的人!

同时,这次与学长的交谈中,我也越发感受到校友间诚挚的情谊,即使素昧平生,只因我们是带着母校的关怀而来,身上同样有着朴实无华、坚韧顽强、勤勤恳恳的精神,学长便对我们坦诚相待、关怀备至。

在此真诚地祝愿学哥学姐们顺利建成!!

关于这次运动会采访的心得体会

作为运动会新闻采访组的一员,我这次的个人目标是采访我们的班主任杨剑老师,我们组分工明确,比如,由我采访班主任,夏雪采访我们班级团队活动策划者王凡,有郑智丽和夏倩倩来负责ppt的相关制作和后期材料整理。基本上做到了采访分工明确,细致到部分了。

当然。作为第一次采访和设计采访新闻活动,我们也有需要注意的。至少我这方面,等采访结束了,我才发现。我们采访面积太过狭小,同时,采访深度不够。以及采访设施道具准备的不完

整。都是一个个遗憾。

从当初设想开始,我们是打算采访参与评分和宣读班级感言的运动会播音员。可惜由于关系问题。无从下手。最后只好作罢。从新闻广泛性方面来讲,我们有严重额缺漏。

我们部的王凡,身体一直不适,人员分配不太合理。人手不够,这也是一个问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让我们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下面我再谈谈个人采访的感受。

我对杨剑老师的采访在组内应该算是个轻松活。可是我做了我才知道不容易,有时候采访对时间,对场合,对被采访人的心情都有很重要的联系。第一次与杨老师商谈采访事,杨老师在开会。挂下电话。不得作罢。第二次采访,由于临近周末,繁琐事甚多,也不合适。 在后一次补假条的时候,借故问老师何时有空可以就运动会做出采访时,杨老师依然很为难说时间紧张,却在百忙中

抽出时间答应我说在扣扣上接受采访。

从学校采访的难度,让我知道了社会采访的艰巨性。其实这不仅仅是个实践,也是个很好的历练。

运动会好坏我不谈,但是对于我们班级的表现。真的很不错。我觉得我们自己组采访自己班级有点自夸自擂,所以真实性也不好说。其实。个人感觉,我们采访的也是很真实了。 其实从整体上感觉,我把握了新闻采访的方向,不过问题过于单调和乏味。缺乏鲜活性。自认是一个弊端,其次,个人感觉采访时间不够。不能当面交流,不同的身份话语语态及各种连锁现象的认知不足。也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记得问起杨剑老师对我们班级现在的表现得时候,我发现他犹豫了会,打了几次字都删掉了,再用持表扬的文字描述了我们班的情况。

其实个人感觉这点不真,班级这一两年有许多事做的并不是很好,班级内部矛盾也是有的,思索着,其实班主任

也担负了很大的压力。我的问题不是很好回答,班主任却做到了避重就轻,巧妙的用这次运动会表扬来绕开话题,其心思和观察反应能力也是很强的。

记得第一次询问采访事宜的时候,班主任正在开会,接了我的电话。我立马识趣的说那有空再说,挂了电话。班主任接了电话已充分说明了其态度,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采访而忽视个人感受,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心得。

对于班级现状这个事实,其实结合杨老师的话,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是有的,班主任说,在学校这方面,有较大提高,这个较大词语,不好说。可以说好,有了提升,也可以说不行,人家都在改变,你却只有较大的改变。这却就成了批评的话了。

杨老师也说了,我们可以少玩电脑游戏,可是事实呢,大学生活绝大多数在宿舍都是“游戏人生”,错了吗?没错,你在大学为什么不能玩游戏,这是你个人的自由。错?也错了,大学生上大学

不是为了学习那不如回家慢慢打电脑游戏,交钱玩游戏,何必呢?

人都知道这个理,但是说出容易作出难,杨老师也可以说,借这次采访,也间接的批评我们了,该学习就要学习,其实也是。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批评”不得,要面子,借采访之说,也容易让人接受,我们作为学生采访的局限性也就出来了,权威性不足! 这个很致命,所以只能靠个人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人脉坏境等等。

我对杨老师这个采访,个人感觉底气不足,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注定产生这种问题,同时,

时间压力大,我当时说老师你可以聊多久。杨老师说时间不是很多,要我尽块。我们匆忙的开始,匆忙的结束,无暇问起更多的涉及关键的问题,比如,对班级的具体建议,对班级个人的哪些事不对,我们要注意,等等等等。都是在遗憾中落幕。

有经验总是好事,经验也不是那么

好来的,采访这种经验更是可遇不可求,多点历练机会,对以后有很大作用。

我希望我以后可以更好的利用实践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新闻采访能力。从这次采访经历,我还发现了很多以后不知道的。个人感觉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素质,文学修养,口才能力,体力及社会交际能力缺一不可的综合体。对每个方面要求都很严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社会环境下不被淘汰。笑到最后。

下面附上采访详细内容,是以qq形式进行的采访:

to be with you forever 12:32:59

杨老师,关于这次运动会我们班获得团体一等奖,有什么看法。

杨剑 12:33:55

这次能获得一等奖我感到无比欣慰,成功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特别是班干部的组织和一些同学的积极引导

to be with you forever 12:34:53

杨老师,对于我们班级团体排练时

您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您当时觉得我们班的策划整体水平如何

杨剑 12:35:15

排练之前,我就对大家说,这个策划很有创意,我完全赞成,遇到什么问题我会帮大家解决,正因为我的支持和大家的配合才会把这台戏唱好的

to be with you forever 12:35:51

杨老师,你觉得我们班级在哪些方面有待完善?

杨剑12:36:31

演出时,动作的流畅性和熟练度方面稍有不足,气势方面也待加强

to be with you forever 12:37:31

杨老师,你对我们班目前的学习氛围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要求吗? 杨剑12:38:31

进入大二这一学期,我觉得大家的学习氛围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在辩论赛、知识禁赛等院系活动中都有所突破。我觉得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去

参与,太多的电脑游戏会消磨自己的青春。为使自己得到历练,大家应该在学习之余,参与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充实自己,多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to be with you forever 12:39:08

杨老师,总结这一年半,大学生涯已过近半,您对我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吗? 杨剑12:40:28

大学生涯过半,同学们一直都很配合我这个班主任的工作,在此表示感激。希望大家在余下的大学生活中找准人生目标,顺利完成学业,加强人际沟通,丰富课余生活,预祝大家今后都能实现人生的辉煌。

to be with you forever 12:44:02

谢谢杨老师可以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杨剑12:44:47

谢谢!

推荐第9篇:实习采访心得体会

实习采访心得体会

故事的开头往往不尽人意

7月的西安,闷热的让人有种想要爆发的冲动。等待了大半个月的实习活动终于按部就班的展开了。火车上,大家都很激动,吃着,聊着,玩着,一晚上躁动的不能安睡,整个车厢都是我们的声音。当时,我靠在窗户上,置身事外般的看着朋友的笑脸,就想,我们还能这样笑多久?不是我装深沉,是真的感觉到时间的无情,晃眼间我们已经告别大二,社会的残酷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今的朋友不久后也会各奔东西。以后的我们一定会时常回忆现在这个时候,这个让我们笑得无忧的时光。只是不知道我们采访的对象是不是和我一样,也这样想过?

安顿好了一切,踌躇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第一件让人郁闷的事发生了,我们几个女生和带队老师有了不愉快。其实这件事是双方面的,不能单从一方面来看。老师很早前就清楚的交代过,只是传达的时候出了差漏,然而我们理解的也不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倔强不肯退步的和老师对峙着。所以,第二天没有参加集体活动,各自干着各自的事。现在平静下来问自己后悔吗?我也矫情的说不后悔,因为我认为那些去过的地方再花钱去真的没意义,毕竟家里不是很富裕,现实不容许我挥霍。但是,我同意老师的观点,到一个地方去采风,就必然要到当地的文化故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底蕴,去接地气,才会对自己的采访有所帮助。所以,经过这件事,我想最应该做的是,以后不论做什么,一定要在最初就打好招呼,把准备工作落到实处。也要多换位思考,多方面多角度的去理解一件事,个人主义的想法要分轻分重,不能再那么自以为是了。

第二件让人无奈的事接踵而至,采访对象的一换再换,让我们措手不及。起初的采访对象是西安市雁塔区宣传部副部长白小平学长,可惜他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接受我们采访。然后我们转换对象,采访西安市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刘迪学长。然而,因为其他小组的疏忽等原因,在到西安后的第一天晚上,我们的采访对象又换成了省人大秘书詹智勇学长。这样的一波三折,让我们在这个闷热的城市显得特别的烦躁。心中难免有些抑郁,无奈的情况下,也只能坦然接受。还好,接下来的事很顺利,像是对之前的委屈一种安抚。詹智勇学长很热情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也极其平和的配合我们的采访。

谁家少年郎不想仗剑走天涯

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青春不张扬,那些年的自己在回忆里叫嚣,长长来时路早已载满深深往事。初见詹智勇学长,是很斯文很内敛的模样,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含蓄不善言谈的人。当我们在时间中挖掘过去时,往事突袭,学长的年少气息,豪爽张扬一下子就展露出来。那些青春的故事就那么在一言一语中铺展开来。

大学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朝气,有一种天真的烂漫。在回忆中,在讲述中,在慨叹中,岁月雕刻过的面容也渐渐柔和,也孩子气的牢骚着。那个时候的学校,没有现在的规模。后湖,咖啡店都是想象;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如今的优越。手机,电脑什么都是浮云。学生都是在学习,运动,侃大山中度过自己的青葱岁月。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简单,所以感情才很真挚,很干净。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三年就是一个沟”,更何况我们与学长之间隔着15年的光阴,所以很多故事都透着一件朦胧的纱。尽管不是很通彻,但总能在故事中感受到那种单纯的美好。

学长说那时候的他们,曾住过二十几人的集体宿舍,条件虽然艰苦,但感情很深厚。有时候晚上,一个人心情不好或一群人兴致来了,就提着一瓶酒和一块油的发亮的面包,围坐在一堆,吃着喝着聊着。白天又总是和全校各个系的哥们儿一起踢球,挥洒青春过剩的精力。兄弟之间的感情就是在这样的日子中日积月累的。突然,很感慨,那时候的他们条件虽然不好,但依旧珍惜上天的恩赐。而如今的我们,住着4人公寓,用着手机电脑,看着小说,玩着游戏,感情却越来越冷漠。四年下来,情分也许也只比陌生人多一点。想到这,不禁有些唏嘘。

学长说,那个时候的自己有点张扬,由于在校足球队,所以人缘不错,在全校很吃得开,不论老师还是同学,都能混成一片。而且,自己又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起桥梁作用,两边跑两边说的能力十分强悍。那个时候,学长靠自己在大学里还是很富裕的。有着校队的补贴,广播站的经费和自己的奖学金,已经十足十的赚了一笔。其实,学长是有自己的创业梦想的,想做一些和广告有关的事,只是后来因为很多现实原因不了了之了。关于大学,最大的遗憾,他说是自己没有去考研。因为他们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如果考研,那么以后的选择将会有所局限,发展空间不大。所以在种种选择下,他选择了直接毕业,考取公务员。很幸运,他第一次考就成功了,此后仕途一片明朗,副乡长、县委办公室、省环境厅、省人大秘书处...一路走来,有压力也有乐趣。感触最深的是,学长的态度,怀揣着一种对生活对命运的体验与享受。困难,磨难,压力...不是没有,只是我们要学会去把它们当做人生财富,去体验它们给予我们的宝贵经历。人生,难得有几回这样的体验。

时光荏苒最是难忘母校情

久经职场的人最不想做的事就是回忆过去,总结人生。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苦痛并快乐的折磨。既要承认岁月的无情,美好的不再,还要接受回忆的甜美,这种纠结最是难熬。经不住我们的请求,学长开始追忆年轻的时候。阔别多年,母校年轻的样子浮现在眼里,那些可爱的人儿好像还在身旁大笑。

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很轻狂,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过。有好好的学习,干学生会工作,拿奖学金,办广播站,踢足球搏荣誉...也有喝酒,翻墙,插科打诨。总之,那时候的自己就像一股握不住的风,席卷了自己的整个大学生涯,淹没了自己的所有青春时代。

记得,那时候是八人间的宿舍,一群好兄弟,感情很深。有个新疆的同学,最头疼的是他,喝醉了总爱缠着人胡扯,总爱不讲道理的揍别人一顿,然后第二天眼巴巴的扯着你的衣袖,哭着说对不起。有一次,新疆的同学喝醉了,一身酒气的跑到学长床前,吵闹着要学长起来陪他喝酒。学长假装睡着了憋着没理他。然后他脸贴脸鼻贴鼻的对着学长大喊,无奈了,学长跳起来问他“你要干嘛!”。令人咋舌的是这可爱的新疆同学竟然说“你不和我玩!”。那时候,每个人都单纯可爱,令人难忘。

记得,那时候的男女之间都很朴实,不做作也不浮夸。有一次,在自习室里,经常一起打闹玩耍的外语系女生突然从前排转过头去,大声的告诉学长“诶,我喜欢你”。那时候的学长也只是当做开玩笑,就一笑而过了。后来当学嫂因为帮学长记笔记拿下学长后,外语系的姑娘在毕业后的聚会上告诉她时,学嫂特别的自豪。也只有在那个时候,大家才会有那样纯真的感情。

记得,那时候的学校叫二民院,那时候的中文系在学校比其他系的学生都有优越感。因为中文系的我们,不用每天苦恼的记着笔记,背着公式,想着定律...我们只需要感悟生活,体会人生,很轻松的过着大学的生活。也就是这样的中文系,这样的二民院,让学长的性情带了点洒脱,带了点不羁。在历经生活和工作的磨练之后,没什么忠告,只有一些自我的体会告诉我们。第一,不要认为二民院出来的就不行;第二,不要认为本专业出来就不行或者行。 记得,那时候的银川风很大。记忆最深的是书法课,有一次,老师来上书法课,像往常一样,一根长长的线挂满了老师的大作让同学欣赏。突然狂风乍起,纸张翻飞。全班同学在狂风中关窗,捡纸...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风还在吹,起初大家都还是兴奋的样子,2小时候,天变颜色了,阴沉的模样开始让这群年轻的孩子感到恐惧了。记忆中,那年的风真大!

记得,那时候的毕业很煽情。在八一公园旁的一家大盘鸡店里,全班同学和老师导员们一起喝着酒,倾诉着离别的伤情。每个人都眼红红的,男生也许还能忍住自己的不舍,女生早已泣不成声。怎么说感受呢,学长说他是差不多把每一个同学送完后才走的,所以在一遍遍的离别中淡化了那份感伤。只是当自己走出校门的时候,伤感还在,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不考研不留校不作停留,一心想要出去闯一闯,也许属于自己的未来才刚刚开始。尽管现在偶尔听听《老男孩》这类的歌,还是会感伤不已。

故事总是这样反复上演

听完学长的回忆,我们在谈笑中也感慨不已,他们曾经历过的事我们正在经历着,回忆正在时间的洗涤中沉淀着。也许我没有学长那样豁达的性格,没有他那般洒脱的魅力,但我总有一样可以做到,就是如同他那样,抱着体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难题。不论学习还是生活,前进的路都是需要自己去感悟的。

停留在西安的时间很短,很快我们就要结束这次实践活动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或多或少的在这里成长了。每一天都是一次成长,需要的不多,只要我们有足够坚强的心去面对,去接受挑战。所以,谢谢这次实践,教会我用体验去成长!

推荐第10篇:记者采访心得体会

记者采访心得体会3篇

记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行业。主要从事新闻纪录,新闻报道等。下面是记者采访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记者采访心得体会

刚刚参加了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会议的电视拍摄采访报道,较为辛苦。辛苦之余,觉着有必要把自己从业几年来的重大会议电视拍摄采访报道的经验心得总结于此,以便自己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是和广大同行及博友交流切磋的一个平台。

重大会议新闻开始之前,电视记者和其他媒体记者一样,需要提前到达会场。时间相对讲越早越好,以便做好现场的熟悉工作,机位的选择、最佳拍摄角度的选择,熟悉会场光线、搭设脚架及其他情况等。应该收集好会议相关文件,了解会议议程,做到会议各个环节及时间掌握上心中有数,在拍摄时也就能从容不迫了。

如果会议主办方事先没有安排摄像机位的空位,在有必要前提下提前到会场,可以及时跟会议筹备方沟通协调,调整座次,留出摄像区域。如若不行,则必须退而求其次,另外选择机位区域了。

拍摄前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调整摄像机白平衡。很多记者(包括很多老记者)往往没有选择最佳的调整白平衡的位置,一般在会场的任意一个位置完成校白。这样做其实是不恰当的,应该到会场主光源的中心区域进行校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充分还原会场色彩,避免偏色等情况的出现。

拍摄之前还应该检查摄像机的声音拾取的按钮选择。如果没有插话筒采访线,也就是直接用摄像机外接话筒拾取声音,最好事先预录一段听声音正常否,不正常则须立即调整摄像机声音拾取按钮(一般的摄像机声音拾取按钮处于调整范围的中间处,差不多是摄像机出厂的设置标准),或沟通主办方调整会场讲话声音等设备。

拍摄之前还应仔细检查录像带、磁卡(如P2卡)等记录设备是否正确安装,是否有足够录制空间(很多记者同行往往在拍摄中间出现录像带或磁卡已满等情况),且应备足录像带或磁卡,因为现场有许多事先不能预料的情况发生。如果拍摄中记录设备已满,基本不可能返回单位取,如果在乡镇或者出差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完成采访报道任务了,陷入无比尴尬的局面。

在拍摄时应该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应从全景、大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样一个顺序进行。会议新闻一般拍摄顺序为:会场全景——领导席——主要领导近景——其他领导近景——主席台下方参会人员全景、近景(如人物拍摄左一排、右一排)。领导拍摄其实很有讲究和学问。主要领导景别相对较小一些,在画面中要突出一些。其他领导在画面中则稍微小一些。据同事讲,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常常会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临时加入一些刚刚收到的消息,这种新闻对电视摄像记者的要求就很高。因为要运用到\"无剪辑拍摄\"模式,后期基本不用剪辑,直接可以供导播播出。这种拍摄对镜头、领导拍摄的先后顺序,镜头时长等有着相当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拍摄中还应该注意和同行之间的默契配合。比方说别的电视摄像记者正在拍摄,你又想经过他的面前去另外的角度拍摄,就需要等待同行一个镜头完毕之后或者示意其你要经过,否则你的大脑门或者上半身充斥于同行的镜头当中,造成别人的废镜头。还有在有的重要时段或领导讲话等情况下,很多记者会一哄而上,这时候你必须\"冲上去\"抢占最佳位置,但是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相互挤压阻挡,应该注意采访安全和职业道德。

在会场拍摄需要来回走动时,应该尽量做到步伐轻、速度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有时需要弯腰则弯腰,弯腰不代表你低人一等,相反你会赢得别人的肯定和好评,别人会认为你\"懂事\",与会场气氛和谐相融。

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你需要打开摄像机,进入录制模式,架好机器,选好景别,聚焦清晰,随时准备按动\"REC\"键。另外会场光线暗,可以用手动光圈适当补光。拍摄背景为明亮的窗户的人物时,需要打开背光模式。

不光会议新闻电视记者需要做到这些,其他的采访任务也是如此。在包括重大会议新闻等新闻报道之前,应该充分休息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展现出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人气质。

总体上讲你需要做一个有心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做到事情了然于胸,胸有成竹。自己还需要关注和\"审视\"自己的镜头,注重总结不足、汲取经验,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重要会议等电视新闻的拍摄采访报道任务。

篇二:记者采访心得体会

林丹,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福建人的骄傲!在亚运会男子单打比赛中,他打得非常精彩,好几次倒地救球,完成了好几个看似不能完成的救球,林丹是有一种霸气,但他的霸气不是写在脸上,而是藏在心里的。

获得冠军后,胜利的喜悦让赛场上的冷静化为激情的庆祝,林丹欣喜若狂地脱掉球衣,向观众敬了个军礼,在观众的热情感染下,他把球衣和球鞋都扔向观众席。他紧紧地拥抱了自己的教练。相信林丹为胜利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他的教练最清楚,所以也是此刻最能够和他分享胜利的人。

果然在赛后的记者采访中,记者也问到:听说你是训练中最不听话的队员,经常自己延长训练时间。林丹回答说他并不是训练最刻苦的队员,还有很多队员比他更刻苦。有人说林丹是一个天才加勤奋的运动员,林丹自己也提到希望能够尽量保持状态,在有限的运动生涯里尽可能抓住每个机会。

央视的一个女记者在采访林丹时,很没有水准地又提到有关\"走下坡路\"的问题,其实只要看过之前对林丹的访谈,就知道林丹其实有非常强烈的危机意识,又何必再提到这个问题呢?或者至少换一种比较婉转的提问方式:\"作为你的球迷,我们希望能一直在球场上看到你,不管是胜利还是失利,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离开这个赛场,羽毛球运动也将会失色不少的。\"

篇三:记者采访心得体会

5月22日星期六,早上一早我就来到中国小记者济南活动基地中国小记者选拔活动现场,进行第一次采访实践活动,此次采访的对象是参加中国小记者选拔活动的同学及其家长,心里好紧张呀!

活动让我感触特别深,当我选定采访对象时,总是不敢靠近,心里想了好久才敢过去采访.在采访第一个家长时心里好没底呀,不知道他会不会接受我的采访,我当时采访时心里好紧张,生怕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可是当采访完了心里就平静了许多许多......采访完几位家长我还采访了几位同学,通过采访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当小记者:能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从中我体会到:同学们那种想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采访中我还收获了不少、知道了不少:

参加中国小记者选拔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的意愿,从而感到这些孩子是多么期待自己能当上中国小记者!但我认为如果这次没有被选拔上的同学也不要紧,就当这是一次小小的考验,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这个理想,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下次选拔机会,加油吧!

另外,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支持自己孩子参加中国小记者的系统培训课程以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自己的孩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中获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参加中国小记者的系统培训真正能够让同学们得到实际锻炼和提高一些自己本身所缺少的知识和能力!

说实话,这次采访活动让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胆怯,语言表达能力、现场采访水平和提问问题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和欠缺......总结了这次的经验,相信我会更加努力,下一次采访就会更加完美!

第11篇:新闻采访心得体会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3篇

新闻采访是现代新闻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采访更是其不能忽视的新闻实务环节。下面是新闻采访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新闻采访心得体会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军训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

篇二:新闻采访心得体会

埃德加·斯诺、法拉奇、霍默·比加特、威廉·劳伦斯、乔恩·富兰克林这些知名记者的背后故事有很多,这些日子在网上细细浏览了他们的资料,心中感触很大。其实对于一名记者,我理解的层面还是停留在中学时代那就是为人们呐喊。单纯的理想让自己报了这个专业,在学习中我曾经徘徊过,也曾经骄傲过,记者是一个\"杂\"家,更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业。

暑假实习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是自信满满,觉得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了,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就这样带着七分兴奋和三分胆怯走进了报社,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后来就有了我的第一次采访,第一次感动,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第一次开始有感于新闻采访,有感于记者这个职业。

记者,这个被冠于\"无冕之王\"的角色,是一个在社会上有很多争议的职业,在面对一些涉及信仰涉及利益甚至是涉及生命的时候,记者这个角色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法拉奇这个传奇女子,采访了著名的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采访过邓小平,采访过基辛格,每一次的采访都作为了现代采访界的典范永久被珍藏。这个被称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人物无论是在采访战争还是在采访政坛风云人物的时候,她的智慧、她的立场、她的视角,总是那么闪耀和无法企及。记得暑假实习那会总是会遇到不知从何采访起的尴尬场面,有时候草草的收场,以至于收集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写稿子的时候无从下手。

采访前充足的资料准备,是取得采访独立性的\"敲门砖\"。法拉奇采访基辛格的时候正是有这种充足的准备才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畏不惧,尖锐提问,态度上保持独立性。欣赏法拉奇的人都知道她采访的个性,讲究的是独立和现场。法拉奇的独立是她看问题的角度。新闻的真实性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得以实现的,只有在现场才能真正的见证事实,就如威廉·劳伦斯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长崎投弹记》。有了真实的体验在能够把自己的新的体会写在新闻报道中让人们去体会。

想起了我在暑假实习的时候采访一个聋哑的清洁工,不会说话更是听不懂别人说什么。采访的那天天气很热,因为开始之前有一个采访,采访完之后就已经快中去了,想到采访这个肯定又要花很长时间不说采访未必会成功,于是就回家了。在网搜上果然有一篇类似的稿子于是投机取巧,自己又重新编了一篇稿子给了老师,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这个稿子没写好,并一直说不要以为是聋哑人就采访不到信息,说了一大堆批评自己的话,于是心中很是后悔过意不去。这件事是在实习的时候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

做新闻就是讲究的是一个真实,失去了真实,还有什么资格称的上新闻。霍默·比加特能够走进《原子弹轰炸下的广岛》,那种恶劣的环境,那种时刻会丢掉生命的环境,都能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去畏惧。没有亲身体验过是无法去体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个前辈记者告诉我,亲身经历的东西会感受更深,会更有东西写。这句话是真理,是一个值得大家去理解和记住的真理。

还有就是一个人的信仰,记者的信仰很重要,因为一个记者的信仰关乎着这个记者的道德品质,埃德加·斯诺是我最欣赏的记者之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够一直坚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努力着,为世界的和平努力着。作为一名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把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真实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多么的伟大!

记得实习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到《楚天都市报》的记者陈世昌,是一个很具有正义感的、敢于说真话的记者。心中很是敬佩,觉得这个记者真正是个能干的人,或许这种记者就是自己未来心中向往的那种。

采访写稿子这些都在不断的交替之中,实习中记忆就是问路采访然后回家抓紧写稿。写稿子是一个对采访的验收吧,暑假里面老师不停的告诉我们要抓新闻点写,要在一件事情中挖东西写,要注意细节......写稿子不是我的专长,我是一个理科生,经常会被班上学文科的同学调侃说\"在文学的地盘上面滥竽充数\"。其实写新闻高并不是要多大的文采,但是却要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和不错的文笔,这个是我欠缺的。乔恩·富兰克林的《凯利太太的妖怪》这是一篇新闻稿,写的像小说一样,但是它确实像描写一样把一个手术给活化了,细节抓的也恰到好处,这行新闻界值得借鉴的。

以上是我对新闻采访的一点感悟,其实不仅是这些大家记者,更是这个暑期实习给我的。

篇三:新闻采访心得体会

12月份以来,我们所学的《新闻采访学》几乎都是以实践、实习为主。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之前学了那么多的有关采访的理论知识,都从没有用到实践中去过,只是系统的把那些新闻采访知识输灌进了脑袋,但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过。而如今,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我们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不管是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还是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我都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机会而付出了那么多。

第一次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我们班举行的模yi答记者问。我和另外4位同学有幸成为被采访者,其他的同学对我们五个人分别提出问题,我们做出回答。陶艳的回答确切、具体;胡文茜快言快语;林蓉蓉纯真无邪;张国平的语言犀利;我呢?很真诚、很用情,不过我觉得我太情绪化了。虽然我们这次模yi答记者问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地方不规范,但通过老师的点评后,我们都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规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管怎样,我们的实践活动还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吧。因为我们5个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水准,只是我们在程序以及礼仪上存在一些小毛病。

第二次的实践体会是江西日报的高级记者程娟来给我们班上课。程娟老师把她自己的采访经验结合理论知识传授给了我们。《我能摸摸火车吗?》让我知道了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也让我知道了程娟记者是如何做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袁政海班组》的系列报道让我更坚信了\"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那句话语;有关铁路、公路的开通的报道让我知道了原来新闻也可以写成那般的诗化和散化,我想这与她平日里爱阅读散文,写散文文章是分不开的;对\"金圣\"烟的报道表现了她独有的睿智······说实在的,我很羡慕她,羡慕她能写出那么漂亮的文章;但我更佩服她,她那不断上进的心与那吃苦的劲把我给折服了,她一个劲的重复那句\"一定要吃的了苦\",我想做新闻工作的应该都很辛苦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更应该强健体魄,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能力,以便日后投入到新闻事业工作中去。

第三次是老师带领我们做校车去感受南昌的变化。第一个目的地是秋水广场,广场的最高喷泉是108米,据说是中国的第一高喷泉。我们在那逗留了半个小时又奔向了另一地点------摩天轮,据称是亚洲第一高的摩天轮。在它的旁边正在完善一个赣江公园,它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会给人们提供了又一娱乐场所,而且还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关注昌北的建设与发展。摩天轮的对面有一个\"嘉年华\"娱乐场地,也还在完善之中,不过应该快要竣工开张了,因为有好多大学生在那求职,大概有300多个人在那排队等待,据我们了解,该娱乐场地计划12月24日开张。在那逗留了近一个小时,回到校车上准备打道回府。不过我们并不是按原路线往回返,而是开上了生米大桥,那座桥很长、也很雄伟······ 我们一路上有说说笑,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到了我们的学校,结束了我们的感受南昌变化的体会活动。

这就是我们的三次实习体会活动,那三次活动让我明白了新闻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敏感的眼睛。让我们做个有心人,为新闻事业而奋斗终生吧!

第12篇:采访的心得体会

采访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访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访的心得体会1

在采访之前我就一直很不安,因为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要怎样开始着手。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也不知道要采访的对象是谁,怎样选择采访材料,因此一直都没办法开始怎样做这个采访的大型作业。 可是作业还是得做,采访还是得进行。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以前的部长—庄经荣师兄。因为师兄在我们学院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8000元的奖学金、组织部的部长、“美在海滨”得奖者之一……以及其它很多的得奖。相信在我们学院应该没人不知道的了,所以我选择了他作为我的采访对象。可由于他人在主校,而且时间也不怎样允许。因此我选择了在网上跟他进行一次采访。

在采访之前,我先进行对他的一些简单的了解:应电081班班长,文秘091班班助,25期预备党员。曾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 学金、国家奖学金、各项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文体活动,并获得相应奖项。可谓是成绩辉煌、工作学习两不误!因此我也准备了一些关于学习、工作的问题,包括如何的安排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以及他对组织部这个部门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在生活方面,我也准备了一些有很意思的问题:包括一个月多少生活费用、喜欢什么颜色、最有纪念的一件事是什么、还有你对大学生谈恋爱有什么看法等等。

一切准备完成后,我就跟他约了一个有空的上网时间,然后进行对他简单的网上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面,但在他回答的时间段来看,他还是很认真的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能感受得出他有认真思考过。因此我也很相信这大部分是他个人的意见,而且用文字的方式回答也可以把它内心的真正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当采访的问题我都差不多问完了,然后我们还聊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并请教了他一些学习心得,谈谈家常之类的。发现他除了学习好,工作好之外!他还是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说起玩笑来还真能把人雷倒,这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采访结束后,我整理了一下记录,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语言修饰。修改了一下语言的逻辑,最后整合成一篇采访稿。时间用了整整一个晚上,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都完成了。总之,从开始准备采访到采访结束,我明白到真正要做好一件事,还真不简单。时间要合理安排,准备要充足,还要做好记录、整理,每一步都不能缺少。我想这也是老师要我们做大型作业的真正原因吧,是让我们明白到。不亲身经历做过,成绩是不会出来的。

采访的心得体会2

最近我有幸参与了我们小组组织的人物访谈活动。在分好小组并参加了访谈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采访的材料,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整理采访提纲,我们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力求准备得最充分。

几天后,我们与本组的采访对象取得了联系,并初步确定了采访时间。并最终于周六,见到学长之后,他对我们相当热情,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顺,这也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使他是学长,我们把他当朋友,这样我们的谈话显得没有拘束。

从与学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容易,特别是找好工作。我们要有一定的能力和看清行业的发展状况,不能眼高手低。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自身素养,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对自己以后的路又一个好的规划。在学校里,我们要把每天过好,该考研就好好准备,不想考研就多关注就业形势和提高自己专业课的知识。

其次我认识到了一些基础技能的重要性,比如英语、基础的office办公软件等等。还有我们所学的基础专业课,像机械设计和数控技术,原来这些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希望以后自己在工作中不要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吧。同时我们还要多在大学期间积累社会经验或者多争取一些锻炼机会,比如社团和学生会,也许在以后找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不知觉中体现出优势。

说起来自己算是个很不服输的男生,有过许多想法,高考失利后不甘于专科文凭,考了专升本。现在在本科里,又不甘于一个本科文凭。经过这次采访之后我认识到了文凭的重要性。当然找工作不像想 1

象中那样简单,要有充足的准备才能取得成功。考研也一样,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坚持到最后,其中的苦闷肯定是很多,但再苦也就一年,用一年的苦换一辈子的甜,我认为是值得的。 在这次寻访校友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感触。我学会了如何和陌生人拉近距离,学会了如何鼓励自己更好的完成计划,我一定要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而且我对于自己所学的机械专业以及个人发展的前景也有了一些明确的认识,有了学长的指点,对于以后的路,相信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方向。对于我而言,学长取得的骄人的成绩是我的榜样,也是我今后奋斗的方向,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备考,积极做好准备,端正态度努力复习,不怕吃苦,考上自己梦想的学校。

同时,这次与学长的交谈中,我也越发感受到校友间诚挚的情谊,即使素昧平生,只因我们是同一个学校,身上同样有着朴实无华、坚韧顽强、勤勤恳恳的精神,学长便对我们坦诚相待、关怀备至。

学习应该讲究方法和计划性。有计划的学习比盲目的学习要事半功倍的多,更容易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复习时注意交流,要避免因一个问题而过多纠结,掌握好复习的方法;不懂就要要多与同学交流,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和对不同问题的意见,将更有助于拓宽思路。 2

采访的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真的很感谢黔东南电视台给予的这一次实习机会,相比在学校的理论学习,这次实践机会真的十分的考验我,更让我学会了太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回想起去年在电台的实习,我看到了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精神,当我决定报考电视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路对于我还很漫长,现在我只是迈出了我的第一步。

我大学时期的专业是动漫,接触了一些电视的后期制作,那时起就和电视有了不解之缘,在校期间,我更是凭着喜爱成为了院广播台台长,播了两年的散文。从大一起我就十分的热爱播音主持,也曾代表学院参加过几次省级比赛,并且在这项工作上一坚持就是3年,所以在报考时我选择了播音主持岗位。

进入实习期后,我跟着付老师才算是真正的走进了播音的世界,在学校由于校园广播和电视新闻相差太远,在实习期间对于播音我还是差了太多,第一天付老师就说指出了我后鼻音发的不到位的问题,于是我查字典列出了所有的后鼻音字,第四天的时候就没有在犯这个错误,但是对于顿字、轻重音、新闻的感觉、音色、音质,我还是差的太远了。我明白播音不可能速成,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新闻采访,第一次和杨帆老师去采访了会议,看了一些写新闻的稿件,知道了新闻性并不完全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一定突出这项内容,才是会议新闻真正的新闻价值。想写好会议新闻一定要抓好那个价值点。

第二次和陈阳老师采访了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一个专题片,我才发现一名新闻工作和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要把握新闻的主体,清楚采访的真正目地,做到重点突出有头又有尾,对于拍摄它不像新闻拍摄那么简单,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特写和细节必不可少,不仅仅单纯的采访故事主人,对于他的同学和同事也要采访才能从侧面突出老师的好。那条新闻我觉得陈老师可以给更多学生一些特写镜头,祖国花朵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他老师的最大感谢。也可以给老师一直工作的讲台,甚至很平常的黑板擦给特写,我想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第三次是和舒老师去下司,采访我州肖副秘书长检查中国国家皮划艇队训练基地。到了下司我跟随检查队一行记录检查的过程,跟着舒老师一路跟拍,这个新闻的价值相当的高,而我也在心里很认真的对待,随后我们迎接了皮划艇的孟领队,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很敏锐,仔细发现每一个点,就可以发现无穷的价值。

去黄平当出镜记者那次,让我学到了太多,看到强哥抬着脚架爬山的时候我才知道,记者是不能怕苦的,我要明白往往艰苦的工作回报却越丰厚。那次出镜我不足太多,由于风大我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怕话筒杂音太大于是那天我把出镜词说的很大声,回来之后听起来效果很差,让我十分的惭愧。第一次面对镜头由于看的人比较多,说真的我还是很紧张,拍了3到4次才好,最后在强哥耐心的帮助下才完成出镜。这次是最好的锻炼,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很珍惜甚至感激那次采访,我的出镜词是我自己写的,并且强哥也让我写了新闻稿,让我彻底的实践了一把。

最后一次是和陈阳老师去采访先进大学生创业的新闻,但是由于采访有要换地方,车坐不下了所以我没有全部采访完,最后一周我坚持一天录一条新闻,出了头像,并且试着制作,剪了一条新闻。做了一个黔东南新闻的片头。唯一一个月的实习落下了帷幕,这一个月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工作更是一种精神,每次开会我总会感受到我的不足和缺点,记得面试的时候考官提问到:你觉得你做播音主持有什么优势和不足?那时候我滔滔不绝的说着我是多么的热爱这份工作,我大学的时候拿到了多少的朗诵演讲的奖状现在想想觉得很是可笑,对于播音主持其实我一点优势也没有,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我没吃过苦、流过汗、没付出任何东西,这一个月让我彻底明白了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但是不怕,这些从没动摇过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会更努力,更刻苦的学习,强化自身。感谢这一个月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更感谢各位老师耐心的教导。

虽然我在这一个月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水平和才智,但是要相信我是怀着最真诚的心走进电视台的,真的很希望台领导能给我工作的机会,让我真正的能在这个大熔炉里面燃烧,能够在这里成长,而我一定会拿出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对我的栽培,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没有机会。年轻的我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相信我给我一个舞台我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采访的心得体会4

在这次采访活动中,我有目的性地选择了两个差异性比较大的单位。一个是外资企业,一个是公办单位;一个是规模比较的的公司,一个是人员比较少的教学点;一个是工业制造行业,一个是学前教育行业……我想,通过采访有比较大差别的两个单位的管理者,更加能够通过比较,得出一些启示。下面是我根据两位管理者的回答,对采访问题的一些总结和感想。

一、关于中国的国际化发展,对单位的影响

两位管理者一致都认为中国目前越来越国际化,对单位的经营战略、运作模式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化发展必将给中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那么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抓住可能的机会和挑战,争取在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企业或单位争取最大的收益。

二、关于管理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在不同的工作中,遇到的工作难题是不同的,这由工作的性质、方式等决定。但明确的一点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必定会大大减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因为在制度下,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和规范,而当所有人都严格按照规范行事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的难题。因此,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制定较完整的管理制度,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效益。

三、关于处理上级、平级和下级关系的建议

通过对两位管理者的采访,我明白了如何处理与组织中各个级别之间的关系也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对待上级,应该要尽可能地实施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如果在实际情况中的确实施起来有困难,应该及时向上级反映,与上级沟通,制定解决的方案,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工作的完成。其次,对待下级,不应该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应该尊重下属,真诚地对待下属,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做到一视同人,并且做到唯才是举,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对待平级,由于工作中可能会有比较多的交集,所以应该要多沟通多联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并且为部门间的合作奠定基础。

四、关于组织的决策与实施

组织中必定有很多决策的时候,那么在决策中,我们应该要注意决策的正确性、可执行性以及可控性。当然决策的计划和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误差,这就需要管理者发现误差、找出原因并且及时弥补解决。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只要管理者有条理地、有方法地去做,就能做出比较好的决策。

五、资源配置以及时间安排

组织中的资源包括物质、人力、时间等等,做到资源的最优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那么如何做到最优化呢?这就是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管理者应该要充分认识到所在组织都有哪些资源,分别有什么特点,然后进一步分析如何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做出比较细致的资源分配,这样才可以使物质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人力资源得到最优的分配,时间资源更加合理化。

六、业绩考核

管理者的工作当然包括对员工业绩的考核。而在考核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在考核结束后也应及时做好奖惩工作,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大蛋糕现象,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七、如何培养管理能力及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两位管理者同时都提到了实践以及工作经验的重要性。确实,管理并不是纸上谈兵,纯理论的学科,我们在大学中,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多争取一些实习、实践的机会,在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相信这些经验会对我们今后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采访的心得体会5

我分别采访了国企和民企的管理者,我发现因为行业及管理者本身性格的差异,所以在面对很多同样的问题时,他们思考的方向也是异同并存的。

比方说在聊到如何提高员工敬业精神这一问题时,民企的管理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对企业和老板的认同感”,而国企管理者则觉得应该侧重于培养员工,让其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我想这是因为民企的亲切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于国企的,民企的老板更容易影响、鼓舞到员工。

但在有些方面,管理的经验是跨越行业的: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都需要尊重、真诚;在处理平级关系时需要多沟通、少挑剔;而在处理“大蛋糕”现象时可以采用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此处的“劳”显然并不单纯指工作强度,而是与工作效益有关,管理者应当引导员工用最经济的方法做最大化的成果)。

对于这次采访提纲中的问题,我都事先问过自己“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处理”。但在听了两位管理者的想法后,我发现要去学习、去经历的还有很多。

在面对“大蛋糕”问题时,赵四九建议可以从多个方面鼓励员工的积极性:竞争上岗(你的基础工资直接与所处岗位有关)、工作绩效(与个人绩效有关)、超额奖(获享集体总体收益)。我只想到了通过个人工作绩效来提高积极性,而我现在就觉得“超额奖”是一味很好的佐料:让员工获享集体的收益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并通过了物质奖励给员工以激励。

在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之前,你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工作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在生活上关怀,体谅周围的人。

在聊到如何处理与上下级及平级之间的关系时,两位管理者反复提到的字眼是“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公平”。我想作为一名管理者,他需要人格魅力、需要以身作则、需要让人信服,只有在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管理者的带领下,企业的发展才能事半功倍。

现代社会的管理者们早就抛弃旧理论中把员工定义为“经济人”的观点,即除了工作之外,员工应当更多地被关怀(无论是心理上、生活上、还是未来发展上),我想当员工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时,他们的潜力更能被有效挖掘,也更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上级提出的错误。

通过采访两个管理者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应该多接触各种管理者的最新想法,通过多方面的阅读和思考来完善武装自己的观念储备。管理是门很深的学问,没有万能的答案可以应对所有难题,这就需要管理者有敏锐的行业前瞻力、组建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其他方方面面的综合,并根据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行业来做调整。

对于管理方面的收获我有很多,现就我感到意料之外的、很有启发的几点写一下感想:

1、关于国际化对组织的影响与制定组织长远发展计划方面

根据他们的回答,我深深地感到这两者很大关系。

首先因为中国越发的国际化,很多公司先前的经营模式完全被打破,因而长期发展计划必须要变化。长期计划又需要根据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公司的经营情况而不断的慎重的修正,而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公司的经营情况又或多或少的取决于应对国际化的策略如何。其中关于长远发展计划中田磊举出的公司租用写字楼的例子就十分贴切。

但对于银行业来说,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当经济危机世界银行业遭到了重创时,中国银行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与经营绩效。但是中国银行业越来越有必要加快国际化发展,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这边在它们的长期计划中,如:不断地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业务上,重点致力于加快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管理上,采取进一步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经济资本管理、提升贷款定价能力、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等举措。

可见不同行业对二者的要求不一致,但都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来应对国际化对组织的影响和制定组织长远发展计划。

2、关于解决“忙不过来,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方面

如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会说:那就要更加努力了。但是田磊的答案却给出了更加开阔的理解。

他把这个问题看作是工作不到位的结果。出现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情况:领导分权有问题,对下属的培养不够;大家忙的内容并非都有价值。并且提到“领导扮演的是教练的角色”令我受益匪浅。而李明则说到挤时间、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等办法,也让我深受启发。

3、关于解决“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的问题方面

我本以为这是个答案很显然的问题,无非是要求员工必须遵守制度,违反规定的人必然要按规章受到严格的惩罚。

但是,李明却说,首先是制度制定要科学、合理、到位、易操作,要充分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制度完善、健全。并且那位公司业务部经理也告诉我:“规章制度是严格的,但组织是有人情味的,不应当只是个机器,否则成员的归属感将会降低。”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与员工的归属感与关,不过仔细品味也的确是这样。如果组织失去了人情味,谁又会有动力去努力工作呢?他还指出了规章制度的种类问题,有重要的“雷区”与不重要的部分,使我开阔了眼界。

4、关于对大学生学习管理的忠告

开始我只是认为学习管理无非是要掌握理论,多找机会实践就好了,但是看了他们的回答,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知之甚浅。

我还需要多关注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动态,从具体案例中提炼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我还明白了这是一门深奥的社会学科,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我们既要了解人的社会属性,又要洞察人心!

当然除了这几条,还有很多也启发了我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如:对下属要率先垂范、要看到下属部门工作中的困难、对平级部门要以诚相待、要不断提高市场敏感度等等。

通过这次难忘的采访,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管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与人打交道方面的技巧。这些所学也许不是立刻就在我的成绩单上显现出来的,但是我相信它将会给我今后人生的选择、定位、思想指导等等很多方面以积极的影响,并已经、正在、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第13篇:采访村支书之心得体会

采访村支书之心得体会

2013年8月18日,我们大学生志愿者早早地在政府集合了,准备采访和平新村村支书。因为我们都怀着共同的热情,共同的目的,尽管第一次见面,彼此都很陌生,但是我们都有信心,团结让我们这支队伍显得格外的有活力。

九点左右,我们在组委的带领下来到了村委会,村支书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尽管天下着小雨,但他平易近人的笑容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亲切的话语让我们感到家的温馨,采访过程十分顺利,村支书总是面带笑容地为我们解答。

从村支书为和平新村所做的工作中,可以看出村支书是领导班子的领头羊,是村党委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肩负着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维护和平新村的重任,农村经济能不能发展,农村社会能不能和谐,村干部的管理非常重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是他们的宗旨。

近几年,青山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平新村也不例外,村支书告诉我们,这个村是后来建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所以这里起步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些显著的变化随处可见,比如,原来的道路下雨天会坑坑洼洼,太阳天会灰尘满面,现在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村里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有篮球场,有老人小孩的娱乐场所,同时道路两旁有绿化带和全自动路灯,给村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欢乐幸福感。和平新村还有另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家家户户都发了垃圾桶,人们不再随处乱扔垃圾,以前垃圾满天飞的现象没有了,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加强了,素质提高了,家园变得干净清洁,可以说干净清洁是村里的一大特色。

和平新村取得如此大的成绩离不开党的领导,村支书告诉我们说,我们在履行党的宗旨下,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倾听群众的呼声,听取意见建议,从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办好实事,努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青山是马蹄之乡,在发展马蹄种植业的同时还需要多元化,荔浦芋、莲藕、荷兰豆、砂糖橘等等,都会鼓励大家去种植,相互学习种植方法,交流经验,一起走上致富路。

在村支书的领导下,和平新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相信和平新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14篇:采访药房工作者心得体会

采访药房工作者心得体会

今天到XX公立卫生院的药房采访了两位药房工作者,感受颇深。

首先,从药房工作者的口中得知“XX区确定了718种基本用药目录,对卫生院药品统一配送。医院不再直接购药,药价得到有效控制。”一组数据表明这项工作的成效:今年1~10月,新都区13家公立卫生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7.66%,平均每处方费用减少了14.43%,住院病人每日费降低了16.83%,每住院人次药品费降低了20.16%。这些数据表明,这样的制度对老百姓的利益可是大幅提升呢!

其次,药房工作者还向我们讲解了“三分开”中的“医药分开”,亦即现在由政府成立的管理中心出资,向药厂(科伦医贸)集中采购,并根据公立卫生院的需求分发。卫生院只负责医疗服务,不再与药商直接发生关系。同时还同我们说了“零加价”缓解看病难这一政策。而所谓的“零加价”就是乡镇公立医院所有药品,含中药、中成药、西药,由政府出资集中采购,医院必须以进价销售,不准私自加价。这两种政策对于老百姓告别看病贵,缓解看病难都是不可或缺的。

再次,药房工作者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心里话,公立以前的的机制,让个别科室明里有收入,还可以搞“暗渡陈仓”。现在实行药品配送后,个别人收入是下降了,但新机制却更能留住有事业心的卫生人才:一是在医院的用武之地更大了。现在医院的硬件上了一个大台阶,来的病人也多了,平台好了岂有自走之理?二是市上出台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公务费和发展建设与装备经费的保障政策。还特别规定了村卫生站承担公共医疗服务的职能,经过考核,可以领到每月1200元的补贴。三是市上还将派出卫生支农巡回医疗队、城市医师到农村服务。向城里医生学习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一点,毕竟在这里干久了,对医院对当地的老百姓有了感情,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呢!

最后,药房工作者让我们参观了药房,虽然我看到的是卫生院药房的药品摆放分门别类,对于药品的取拿相当方便。电脑上各种药品名称、价格等的记录也非常清楚。病人将药方递到药师手中,只要药师在电脑上输入药品名称,则划价单之类的就一目了然,这样病人对自己的消费请况就相当了解了。可是我却看不到这样的方便之前,药房工作者烦累的准备工作。前辈们虽然不说,可是我知道这些繁复的工作肯定是有的。

众所周知,门诊药房的发药工作是药物从药学工作人员转运到患者手中的终端服务过程,也是执行医生指示的瞬间服务过程,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可是卫生院的药房工作者却做的很好。那我呢?如果自己以后从事了这样的行业,我是否会有这样的敬业精神呢?

一直以来自己对工作的规划就是进到区级或以上的医院,因为自己觉得待遇好,工作稳定,如果弄得好,考到了药师主任的职称以后自己就前途一片光明了。可是今天与药房工作的前辈们聊过之后,感觉自己好像没有认清这条路。把这条路看得太过简单了。从来不知道药房工作的单调或许会磨掉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药房工作的烦累或许会消耗自己学习的精力。所以这条路似乎也变得坎坷起来。

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工作还是要规划的。这样才能向着自己定的目标前进啊!

前辈们说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在大企业工作是很好的出路。可是大企业不是人人都能进去的啊!而且我也是一个比较中庸的人,所以我想,我的目标好像还是应该订立在区级以上的医院吧!

但是,既然选定了目标。那么我就应该提前在这一方面做些努力。

第一, 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药品信急、药效和安全性优劣的评价、用药方法和贮存条件以及相关的临床知识、经验。

第二, 学习心理的知识,培养良好心态。

或许有人认为药房工作者不需要察言观色吧!大错特错。就一个病人来说,到药房取药是到院就诊的最后一步,此时,患者的心态也由在医生处诊治,检查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到药房配取药品的主动行为,此时患者可能产生一种被服务者的优越性,要求得到的服务质量、服务标准也有所提高,同时还有些患者把在医生面前不敢或不能表达的不满全部发泄到药房窗口上。因此,药剂人员应正确对待患者心态,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这是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的关键。再者,患者到院看病,身体的不适使他们心理本就烦燥,如再遇上排队拥挤,医务人员服务差,就很容易给他们以刺激,造成医患纠纷,也使患者对医院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所以提前做好这些准备,无疑对将来的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三, 明确药师职能 也是缺一不可的。

药师不仅要保证提供给患者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实施个体化给药,同时确保医疗费用更为经济合理。为此,作为一名药师应从用药、饮食、心理保健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师的职能应迅速从药品供应管理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用药为核心上来。因为这是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患者对健康需求增长的需要,也是药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第四, 选好自己想要进的单位。

选好自己想要进的单位,随时留意这些单位招聘动向,需求动向,发展方向,发展政策。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才是应聘之道。

总之,我就该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中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这样才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药工作者。

第15篇:暑假社会实践采访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心得体会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近几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这次为期三天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创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为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首站,我们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小分队抵达了东华软件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刘东峰先生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不同年级,就“大学生如何做好毕业就业准备”的问题与我们做了深入交流。刘总认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应尽早确立好将来就业计划,而大三学生则要确立好就业目标,有选择性的找到实习单位,当然这个选择性就要求我们学生要找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的,有发展前景的单位。同时大三大四的要提升个人素和质个人能力,在实习阶段主动去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生活,缩短和企业的磨合周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要脚踏实地,对工作对自己负责,德财兼备。贵公司的经历助理陈玉峰强调到,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是每个企业所重视的。另外他还和我们谈到在简历这一块东华公司的要求:第一,简历必须是个人用心做的。第二,必要的国家级证书(例如网络工程师证、软件工程师证等)。第三,参与个人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的交流后,我更加了解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要求和方向,对公司企业的选用人才标准也有进一步的知晓。

第二站,我们团队到达郑州轻工业学院08级优秀毕业生,王道赞的创业公司,郑州市联科恒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了解。和学长的交谈中,我得知大学生创业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要有达到以下几点要求,才有可能创业成功:第一,要对你想创业的这个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的了解;第二,要有足够厚实的创业资本(人脉资源,市场资源等等);第三,因为创业往往是要好几年的坚持才会出成果的,所以创业要求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如果我们想要创业成功更加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个细节。

第三站,小分队参观了河南省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基地的孟老师介绍了基地目前的规模,已“培训+实训+孵化+科研”的教育特色,针对电子商务的前沿动态实行“1+1+1”的培训模式将企业引入校园、实训融入学习中。从孟老师生动幽默的介绍,我体会到创业的艰辛,想创业收获成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亲身去四件,在实践过程中好准发展方向,边学习边摸索边发展,才能壮大自己的创业团体。

第四站,状况调查小分队达到河南云科网络有限公司。公司李总就公司发展现状、用人需求以及人才选择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李总还提对大学生的迷茫期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想创业先就业,积累两年实在经验;第二,选择单位要选择能带你一起发展成长的;第三,进入企业要有精英心,摆正心态要自信,多学多问不计较,对工作投入激情。和李总亲切的交流,让我更加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前提准备的重要性,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经过这为期三天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的实践,我更好的了解河南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使得我们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能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也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准毕业生指出方向,在提升自身素质上的同时,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中,尽快适应新的企业化管理模式生活。

第16篇:采访老党员心得体会

我姥爷是一名老党员,他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我想了解一下老党员对共产党的感情,我利用周末时间来采访了他。通过采访,我知道了1964年,我姥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了伍,是工程兵,去过越南修公路,驻扎过湖北、内蒙古。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姥爷去越南修路。20xx年,我姥爷去支修广西靖西县到越南河内的公路。我当时问姥爷修路累不累,姥爷说:“修路是累,但是一想到是为人民的利益做贡献,是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我的精神面貌就非常好,在我们这些人中,都是带着五个伟大去的: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祖国。之所以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是因为我们带表着五个伟大去的。”听完以后,我被这一番话震撼了,从这句话中,我看出了一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五个伟大看出了一个党员忠于党的信念。我们不是学过一篇毛主席的课文《为人民服务》么?那里就讲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光是国家领导人,有多少个像我姥爷这样的党员在为人民服务啊!我国党的三个代表不就是为了让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么? 要说到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我想,我是很怕吃苦的,那是什么力量来驱使他们不怕吃苦呢?还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有多少驻扎在边防的战士保卫着祖国,有多少解放军在为了保护祖国此时在烈日下艰苦地训练,有多少干部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而舍去了自己休息的时间啊!有很多很多。在采访时,姥爷还说过,当共产党员就要起带头做用,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做什么都要抢着干,做在前头,给年纪小的同志作榜样、助人为乐不正是共产党员那良好的做风吗?雷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他助人为乐,不怕辛苦,又工作认真,他的事迹我们都知道,而且现在我们都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他这就是给我们带头、告诉我们一个中国的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给群众带好头、助人为乐的精神会永远刻在我的心里,而每位共产党员爱党、忠于党的信念也同样令我敬佩,通过这次采访,我明白了这些。

第17篇: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参考借鉴。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真的很感谢黔东南电视台给予的这一次实习机会,相比在学校的理论学习,这次实践机会真的十分的考验我,更让我学会了太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回想起去年在电台的实习,我看到了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精神,当我决定报考电视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路对于我还很漫长,现在

我只是迈出了我的第一步。

我大学时期的专业是动漫,接触了一些电视的后期制作,那时起就和电视有了不解之缘,在校期间,我更是凭着喜爱成为了院广播台台长,播了两年的散文。从大一起我就十分的热爱播音主持,也曾代表学院参加过几次省级比赛,并且在这项工作上一坚持就是3年,所以在报考时我选择了播音主持岗位。

进入实习期后,我跟着付老师才算是真正的走进了播音的世界,在学校由于校园广播和电视新闻相差太远,在实习期间对于播音我还是差了太多,第一天付老师就说指出了我后鼻音发的不到位的问题,于是我列出了所有的后鼻音字,第四天的时候就没有在犯这个错误,但是对于顿字、轻重音、新闻的感觉、音色、音质,我还是差的太远了。我明白播音不可能速成,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新闻采访,第一次和杨帆老师去采访了会议,看了一些写新闻的稿件,知道了新闻性并不完全在于会议本身,

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一定突出这项内容,才是会议新闻真正的新闻价值。想写好会议新闻一定要抓好那个价值点。

第二次和陈阳老师采访了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一个专题片,我才发现一名新闻工作和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要把握新闻的主体,清楚采访的真正目地,做到重点突出有头又有尾,对于拍摄它不像新闻拍摄那么简单,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特写和细节必不可少,不仅仅单纯的采访故事主人,对于他的同学和同事也要采访才能从侧面突出老师的好。那条新闻我觉得陈老师可以给更多学生一些特写镜头,祖国花朵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他老师的最大感谢。也可以给老师一直工作的讲台,甚至很平常的黑板擦给特写,我想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第三次是和舒老师去下司,采访我州肖副秘书长检查中国国家皮划艇队

训练基地。到了下司我跟随检查队一行记录检查的过程,跟着舒老师一路跟拍,这个新闻的价值相当的高,而我也在心里很认真的对待,随后我们迎接了皮划艇的孟领队,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很敏锐,仔细发现每一个点,就可以发现无穷的价值。

去黄平当出镜记者那次,让我学到了太多,看到强哥抬着脚架爬山的时候我才知道,记者是不能怕苦的,我要明白往往艰苦的工作回报却越丰厚。那次出镜我不足太多,由于风大我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怕话筒杂音太大于是那天我把出镜词说的很大声,回来之后听起来效果很差,让我十分的惭愧。第一次面对镜头由于看的人比较多,说真的我还是很紧张,拍了3到4次才好,最后在强哥耐心的帮助下才完成出镜。这次是最好的锻炼,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很珍惜甚至感激那次采访,我的出镜词是我自己写的,并且强哥也让我写了新

闻稿,让我彻底的实践了一把。

最后一次是和陈阳老师去采访先进大学生创业的新闻,但是由于采访有要换地方,车坐不下了所以我没有全部采访完,最后一周我坚持一天录一条新闻,出了头像,并且试着制作,剪了一条新闻。做了一个黔东南新闻的片头。唯一一个月的实习落下了帷幕,这一个月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工作更是一种精神,每次开会我总会感受到我的不足和缺点,记得面试的时候考官提问到:你觉得你做播音主持有什么优势和不足?那时候我滔滔不绝的说着我是多么的热爱这份工作,我大学的时候拿到了多少的朗诵演讲的奖状现在想想觉得很是可笑,对于播音主持其实我一点优势也没有,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我没吃过苦、流过汗、没付出任何东西,这一个月让我彻底明白了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但是不怕,这些从没动摇过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会更努力,更刻苦的学习,强化自身。

感谢这一个月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更感谢各位老师耐心的教导。虽然我在这一个月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水平和才智,但是要相信我是怀着最真诚的心走进电视台的,真的很希望台领导能给我工作的机会,让我真正的能在这个大熔炉里面燃烧,能够在这里成长,而我一定会拿出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对我的栽培,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没有机会。年轻的我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相信我给我一个舞台我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

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

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2) 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

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

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

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 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

的第一步。

四.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

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在采访中,还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一些先进的现代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力还不够,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五.对实习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实习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过程,映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多的让每一个实践者走出去,到第一线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远,只有走出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到现场采访是

记者的本职工作。

2.尽可能扩大社会的接触面,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新闻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所报道的是老百姓犯罪关心的问题,只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中去,才能写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使报道更有特色。

3.在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过程中应当教会实习者使用先进的仪器,教会记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闪光点。记者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新闻单位映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位采访者提供锻炼平台。

4.记者应当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新闻单位要鼓励记者开拓创新,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5.新闻单位要尽可能多的给每一位记者提供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初学记者的经验不足,应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新闻的制作过程,运用到实践中去,应该多动手操作。

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实习中提升能力,在实习中学习都是非常关键的,抓好实习,是关键的,迈好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

新闻是一种客观的报道事实的学科,它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时效性特强的学科,新闻更是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应抓好实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深刻体会,认真学习。

第18篇:校友采访心得体会(推荐)

校友采访心得体会3篇

校友采访不光仅仅是采访,更是一种学习,学长们幽默而深刻的语言,睿智而开明的观点,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下面是校友采访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1:暑期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

在采访前我通过各种关系了解了校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从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02年毕业的她,已经工作8年了,现在也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妈,但当我问及她的大学生活,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那份快乐与幸福。\"大学生活是难忘的,值得回忆的\"她肯定的说。随后她回忆江财的校园,一草一木,问我学校的变化,就这样,我们的谈话在回忆与现实这八年的对比中开始了。

清晨湖边的琅琅读书声,中午食堂里拥挤的打饭场景,还有夜晚宿舍的卧谈,这些都是我们的共鸣。当我说起江财的变化时,学姐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说\"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老师,那里的花草,我住过的宿舍,我走过的江财的每一条路。都是回忆。\"\"忆往昔\"的开场,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打开了被采访者的心。回忆就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的上演。她的脑海里是江财的过去,我的话语中是江财的现在,就仿佛我们做了一次时空的转换,我回到了过去而她旅了一次游,我把她带回了母校。

不知为什么,突然在想:三年后,我真正的离开了江财,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悲伤?喜悦?恋恋不舍?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忧参半吧!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是,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学生活,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母校。不论我在哪里也不论我在干什么,我依旧是江财人。也许两年,也许十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才会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江财的变化,我希望听到令我惊讶的消息,就像现在学姐的表情一样,为江财的进步而骄傲,也为自己曾经是江财人而自豪。

接下来,我就开始提问我最关心的话题了。学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来讲,真的是很好了。可我要问的是这样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吗?与她上大学时候的梦想,以及大学毕业时的梦想是一样的吗?她没有正面地回答我,只是说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能坚持你的理想,那么就要接受现实。也许你会说你可以坚持下去,但有些时候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能简单的说说你的理想吗?简单的谈谈大学刚毕业时的理想就行。\"\"大学刚毕业时,说实话我很矛盾,一点也不兴奋,因为我在考虑留在南方还是回来(回辽宁),江财在南方还是很好的,所以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现在南方找找工作,闯一闯,因为还年轻,我想有我自己的事业。但我的父母是反对的,因为我是独生女,这四年在南昌我们每年就只能寒暑假的时候见面,他们说很想念我,并且我一个人在南方他们不放心,南方那边没有亲友,就只能我一个人,他们坚决不同意。一直劝我回来。在加上我没有找到令我可心的工作,最终,我还是妥协了,我回来了。\"\"你我一样,背景差不多,所以你也要考虑到这一方面,除非你很有把握,在南方会有更好的发展。\"\"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职业规划是没有用的呢?理想会被现实打败?\"我继续追问。\"也不全是这样的,如果当初我回来后的情况很糟糕,也许我还会去南方追寻我的梦想。理想就是一把尺子,一直在衡量现实的差距,一直在提醒着你的人生是否偏离了轨迹。也许你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规划的作用。\"

大一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我认为很简单,因为我的头脑中一直有未来的规划图,有时候我很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但真正动起笔来形成文字,我苦恼了。我觉得我的理想就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远远的看见,我甚至连怎样去实现理想都不知道。我试图寻求一种可以快速、顺利实现理想的路,我在思考毕业后的选择,大学中该怎样生活,该掌握什么知识......可我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境地,最后我不得不用\"走一步看一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这次与学姐的谈话,让我有了再一次规划的想法。没错,有理想的人就像看到灯塔的船,内心总是温暖的、踏实的,不论现实有多么的残酷,也都不会被打败!

大学学什么?大学学到了什么?这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忘掉一切后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想求证。

学姐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很想知道她对大学的态度。她告诉我,尽管这样,大学时光以就是她最怀念的,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那段时光最终形成的,那才是她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学知识\"她肯定的说,\"就像现在我还在依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大学中有很多事需要学习的,如果你仅仅看到了专业课的那点东西,你肯定不会走很远。其实大学的学习全靠自己,你肯定都听了很多遍了,但有时候听到不代表做到,你真的做到了吗,自主学习?\"我惭愧的摇摇头。\"图书馆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你可以涉猎很多知识,你感兴趣的课程都可以去旁听,这就是大学,每人去干涉你的生活,一切由你做主,这真的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啊!\"没错,我也是深有同感的,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安排,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自己的思想。\"还有一项更重要——要学会怎样建立自己的人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提高自己与别人说话办事的能力。\"终于说到我最痛疼得事了,人际关系是我一直很重视的环节,但有时并不如我所愿。\"没有人一出生就会做得很好,有可能你和陌生人接触的少,没有找到谈话的技巧,慢慢来相信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做的很好的。待人关键就是要真诚,真诚是很重要的,通过和你的谈话,我觉得你的沟通能力还是很强的。\"\"谢谢学姐给我的鼓励,我会记住你说的话的,努力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话题——情。友情,师生情,爱情。宿舍就是一个家,宿舍的四个人朝夕相处,总会有摩擦,来自天南海北,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所以这也更能培养宽容的胸怀。\"还记得我们寝室四个人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会,每天一个话题,我们按生日大小派名,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玩的,我们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纯的,即使吵架也都是些生活上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过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不会有人太往心里去。\"

师生情与其说是珍贵不如说是难得。有时只有上课的时候见到老师,时间很短,这就更需要自己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学术问题,这就看你思考有多少了,老师还是很喜欢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学习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你也会得到的更多。有些知识来的更直接。

爱情,最敏感的话题。此刻学姐的表情是甜蜜的。\"回忆起曾经的他了?\"\"都已经过去了。\"\"那你们还有联系吗?\"\"没有了。\"就让甜蜜留在她心里吧。鉴于她已经结婚了,我就没有过多的问下去,因为那是她的独家记忆。爱情不能强求,我依旧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的出现。

三个小时的聊天采访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谈话内容却让我终生受益。这是一次老乡校友间的亲密谈话。感谢学姐的配合,我才完成了这次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我内心的任务。

暑假过后,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这次谈话让我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我知道了该做什么,该注意什么。大学学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篇2:校友采访心得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师哥程远臣说:继续开展探寻校友足迹活动,架起新老校友感情之桥梁,为弘扬母校广大母校做贡献。

为了这个采访活动,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根据通讯录分工,多头同时行动联系列表里校友。虽然一开始由于联系方式、工作等各种原因,有一部分校友联系不上,但是我没有气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联系上校友之后,我就开始做采访的准备工作,上网搜寻资料、准备访谈提纲、通知其它队员等。不过说真的,学校应该定期更新校友资料。有的不是已经退休就是换了工作,还有换电话的!我晕X﹏X我真想叹一句:哎呦我的妈呀~~还有就是,学校也应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多多开办些校友回访活动,扩大学校的号召力。

我们小组的缺点:

在访谈期间,师姐说一直认为有经验的采访者,应该善于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采访准备是指取得采访线索之后,在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前,对采访的人或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准备用什么途径、方式、工具才能与采访对象接触。这种工作,就是采访前的准备。1.也许这是我采访前没有做好的部分。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一定的背景调查有些盲目。//一次访谈的成果最核心的来自于访问者现场的表现从而引出受访者最真挚的回答。在对话中,我们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其次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再次保持适度的沉默。因为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2.善于倾听我们是做到了,但是问题不够精辟,对话有些拘谨,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些只能说是做到了70%。也许还有许多的问题,不过,我相信,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中会越做越好!!

记不清是哪位颇有阅历的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工作,30岁前靠专业,30岁后靠人脉。或许他是对的。

总会有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天的,在这之前,我能做的,只是把每一门功课都修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小草永远不可能长成大树,但是雏鹰总会飞向蓝天的。我们都已成年,都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年龄,很多事情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决定和处理,无需依赖别人。而且我们也不想一直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

在这次社会实践所学到的东西,我必会牢记在心,也以每一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作为榜样,鞭策自己不断向他们靠拢。最后,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机会。相信,我们的活动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PS:之前提到的在学校给的84级名单中只有一人是教育学专业(与我同一专业)的,其它人都是学校教育的。当时我的心真是拔凉拔凉的。其实不然,在之后的采访中才知道,当时84级的学校教育是指幼儿教育和教育学。嘿嘿~~我的心这下终于放宽了!

篇3:校友采访心得

也许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会茫然不知所措,面对选择不知何去何从;也许,年少轻狂,无所畏惧,不懂得珍惜与把握;也许,没有经验地一路狂奔,会走很多弯路。在经历过起起落落、风风雨雨,才会恍然醒悟,原来自己要的是那么简单,自己想要拥有的是那么简单。放下心,心无旁骛地做最真实的自己。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就算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题记

刚收到布置下来的暑假作业时,我就懵了......校友?自己才刚刚上完大一,根本不认识几个校友,去哪里找呢?刚开始,我很是苦恼,看着开学的日子渐渐临近,我更是不知所措。就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我加入的社团里有许多前辈,而且很多都是社团的发起人,现在他们已毕业多年,都相继步入职场,一路走来,想必定有很多收获和感想。就这样,我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到了一位学长。虽然这位学长和我不是同一专业,虽然访谈也是通过网络,但是通过和他的谈话我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也是我以后成长路上为鉴的友人。

他入学于2005年,专业为注册会计,期间还在吉林财经大学读研,现在已经工作了。虽然工作不久,可以说是职场新人,但是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稳重、老练。我们的谈话从大学生活开始,我的访谈之旅也拉开了帷幕。

说起大学生活,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追忆。他说着七年前的江财,我说着七年后今天的江财,今昔对比,凸显了江财的变化之快。我不知道,三年乃至以后,当我也离开江财,这个我生活学习了四年的地方,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之后,聊起了他从大学一直到步入职场的感想,从中我获益良多。现在就学长说的话我做了如下总结。

一方面他能坚持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理念与时俱进。又可以在事业的起步阶段踏踏实实埋下头谦虚地工作在底层岗位,这说起简单,但是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听到后心里都沉甸甸的,因为他确实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生贵在坚持二字!另一方面,他说到了对于伙伴的珍惜,可以非常幸运的拥有这些好朋友与他站立在公司的风头浪尖,直面每一个挑战和挫折。那些真正能够让你放心把后背交给他的伙伴每一个都是弥足珍贵的!他还告诉了我优质人脉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事业在他看来一部分在于自己基本知识的建立,这不仅仅是课堂里的,还有那些需要自己体会的东西。

另一部分就是人脉,而且要优质人脉!人脉包括优质人脉、普通人脉、潜力人脉。只有在灵活运用自己优质人脉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基本知识的运作,才可以最好的发展本身的事业。最后他还说道,大学里面是培养一个人心性的重要时期,不论如何,都要认真度过,因为这一段美丽时光再也回不来了。虽然他毕业的时间比较晚,可是现在也成绩斐然。而他让我明白的是锻炼无时不在,学校社会一个样!他谈及历练和成长的同时还不断强调学校的重要性。其中,他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自古以来,学生都知道校园是个锻炼的大熔炉,可是时间总会抹去些东西,直到从里面出来才恍然大悟,所以绝对不要说学校不好,是自己走的不够而已。\"学长的话让我想了好久。

虽然采访学长的时间不长,但通过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感觉就像和学长面对面一样,我收获颇丰。也很感谢学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我交流。

这次来我们不光仅仅是采访,更是一种学习,学长幽默而深刻的语言,睿智而开明的观点,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也将步入大二,也要学会认清自己,学长一席话,也让我对以后的路有了新的思考。

第19篇:采访微笑哥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我们组织团日活动采访每次向人热情打招呼的校园警卫“微笑哥”,起初那天的天气还是绵绵大雨,逢时那个时候也是微笑哥的休息时间,本来我们贸然来访已觉得不妥当,可是当我们走进他休息宿舍门口的时候,微笑哥却毫无芥蒂地热情迎接我们,还满脸笑容为我们端茶倒水,此时的我们早已经被眼前这位热情接客的微笑哥所感动。接下来我们都自然大方与他进行轻松的交流,微笑哥也是直率袒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当他自述自己每次可以充满微笑的行为不被一些人理解,甚至受到领导的误解和批评的时候突然润湿双眸,潸然泪下,当时的我们也被震动了。已经经历过世间人情冷暖的微笑哥在提及到自己受到的委屈与辛酸,他再也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情感,开始轻声低泣。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微笑哥自己所处的处境遭到外界的质疑,的确,当自己做出播放正能量的行为难免会受到一些人士的恶言讥讽,流言蜚语,这也确实让自己感到难过和无法宣泄的痛苦。可是微笑哥后来继续保持和蔼微笑的面孔说出一些朴实无华却富含生活哲理的话,他说他自己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求回报。短短的几句话却很好地体现他内心乐观的生活态度,当时的我们也被感染了。是啊,出门在外,社会人情冷漠,甚至恶浪滔天,如今又有多少人像微笑哥那样乐观面对,笑而处之面临的大风大浪。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样一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微笑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人。在短短的交流,嘘寒问暖之后,微笑哥也是满怀热情地送我们离开,当时的我们也是百感交集,一个乐观积极,充满微笑的微笑哥屹立在我们的心中。微笑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为人所敬仰也不足为过。向可爱的“微笑哥”致敬!

吴峰岳 2012年

第20篇:采访读书人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新闻采访心得

一开始应该是兴奋吧,小时候一直想要当记者,因为感觉记者是正义和破解黑暗的化身,现在终于有了能够实施的可能。在老师要求写采访提纲时也很认真,选好“摆地摊”这个主题后,便开始想各种问题。一开始考虑到要问与众不同的题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采访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连“爆头哥”横行于世,你摆地摊会不会害怕的问题都冒了出来。

当然,我们也有想到问题会很艰难。毕竟摆地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当蛋爷说到一句话时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来摆地摊了还怕什么丢脸。事实证明,也的确是这样,还有担心因为招揽生意而懒得理我们的现象,虽说也有发生,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打击。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对年轻的情侣。

虽说过程也算得上比较顺利,可是我们采访到得实质内容却很少,或许也是小组成员总是无法聚在一块的原因,所以这个采访作业也是匆忙中做出来的,原本一个挺美妙的采访过程成了一个应付作业式的行为。该有的采访提纲也不见了,我想,一个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采访稿,应该就像我们一样,源于一场准备并不上心并不充足的采访准备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后的采访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

至少我所了解的: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1律,你随便想想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二: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三: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

四:采访稿的成功在乎你的侧重面与常人不同,善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侧面影射的社会实质。

恩,最后想说说,其实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大学生放下面子出来摆地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新闻采访心得(2):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会,本身就感觉非常荣幸了,能聆听各位编辑老师的指点,更是倍感难得的机会了,而且能在这个会议上发言,就更是欣喜

而激动了。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在这里介绍经验是谈不上的,但是能谈谈我个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同仁交流,也是让我殊感荣耀的一件事情。

我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爱好新闻摄影,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的拍摄,没有什么目的,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建议和指点下,有意识的拍摄新闻图片。

首先,我觉得作为新闻摄影的通讯员必须是一个有心人。

记得我刚开始拍摄新闻照片时候,用心的确不多,这可能与一个摄影者的技术无关,主要是我们业余通讯员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正在拍摄的内容是不是能发,有时候等到新闻照片发了,你才看出当时拍摄的时候要是再用心一些,可能会拍得更好。例如我拍摄的新闻组照《镇安板栗好红火》,当时慌里慌张的拍摄下来,投给报社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没有想到就成功了。后来发表在商洛日报的一版,看着这些发表的照片,反思了很久,想想要是觉得一定能发,我会咋样拍摄,肯定比原来的效果要好。

还有我拍摄的《桂花扮靓你的家》,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对这个买桂花和卖桂花的各种人感兴趣,走上去就拍摄,结果出来后,看见背景很乱,人物表情和动作很不协调。反思后是我的拍摄角度有问题。

有了上两次失败的经验,我在后来的拍摄中,如感觉不是很特别的新闻事件,就不急着拍摄,先和拍摄对象交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再留心周边环境,选择拍摄时机,用心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为止。我在采访和拍摄街边卖布鞋、鞋垫的妇女时,我先不说采访,上去先交谈,结果一说人家还是我的老乡,感情就亲近的多了,后来采访和拍摄就顺利地多了,而且采访的深度也得了到保证。我个人认为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画面要有冲击力,力争用图片告诉读者一个故事,第二画面要简洁,把干扰主题的东西全部裁掉,第三图片要有动感,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瞬间,人物表情真实生动。

幸福的读书人心得

这段时间学校进行了每天一期的学习讲座,第一课就是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和书打交道,教材,练习册,这是我们每天看的最多的书,但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看教材,那我们的内容储备会非常匮乏。

当然,书不能瞎读,要读什么书很重要,这就要有所选择。

一、直面经典

国内外有很多经典的作家,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我们需要研究的太多,研究一位专家,就可以掌握一种理论体系。还有许多著名的书目,比如理想国》《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这些都是很值得一读的书。

二、关注时下

教育专家: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叶澜、卢勤、孙云晓等。 教研专家:余文森、郑金洲、陈向明等。

知名校长:李镇西、郑杰、刘永胜、李烈等。

这些都是时下很著名的很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一些文章、报刊。作者等。

三、重视人文

刊物:《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别关注》、《领导文萃》、《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等。

名家: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易中天、于丹、李开复、徐小平、史铁生、王小波、余光中、林清玄、刘墉、张晓风等。

好书:《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以及中外名著,等等。 以上是通过讲座了解的许许多多值得我去阅读的书以及作者,那有了好书,也要有好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够很快学到其中的精华。 读书可以主攻一个专题,选择一个方面的内容,搜集这一方面的好书,一段时间内只读这些书,那最后会把这个方面的内容了解的很扎实,研究的很精细。

读书还可以精研一位名家,每位名家写作手法、经历、看法观点等都有所不同,一位名家一位名家的钻研,可以把他的思想充分的理

解,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终生的幸福。

现在学校在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读书已然会成为一种氛围,时刻有读书的心,不仅会提升自己,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去爱读书,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篇3:读书的心得体会

做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

开学的第一堂课,全班学生在课堂的表现都很棒,他们笔直端正地坐着,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可是,学生和我之间的那种新鲜感很快就没有了,这种好的状态就并没有持续多久。最近一段时间,我特别不情愿去上课,学生们也不乐意听我的课,我的心里很烦恼。

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有的画画,有的讲闲话,有的我行我素地看课外书,课后有的学生拖延作业,甚至完成不了作业。我一直思考着,应该采取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还原一个愉快的课堂?

校长推荐我们全校老师看《“头疼”,学生的是与非》,我从这本书里得到启发,我想要学生专心听讲,首先要和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我们彼此之间得到相互“理解”。我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同时多关心每个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难处,多给他们鼓励及力所能及的帮助;其次,我要用孩子的方式去沟通,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自信,使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毫无意义地一味指责;最后,我需要用轻柔的话语和学生交谈,体谅他们的难处,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接受我的观点,让那些顽皮的学生真正有一个新的改观。

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待工作以热忱,待学生以热心,待课堂以激情,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让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篇4: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热爱读书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 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需要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终究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林语堂先生说:“人生不能无梦,世界上做大事业的人,都是由梦得来,无梦则无望,无望则无成,生活也就没有兴趣。”这里的“梦”,即是“理想”。拥抱理想,读书是一条捷径。读书,能让人长见识、明是非、坚心志。“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如果教师没有甘于寂寞、安于清贫、锐意求索的心志,置身于物欲炽烈、思想浮躁的时代之中,实难坚守自己的三尺讲台。以书为伴,与书对话,会使你心无旁骛,沉醉于书香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己对自己的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通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教育的目的。”书是心灵寻找宁静的阶梯,不读书,我们的心灵就会积满灰尘、脆弱无比。

种生活。作家祝勇说:“(读书)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读书很甜。一本好的书,是一个足以让你“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人,或在大树之下,或在藤椅之上,或坐或躺,或高唱或低吟,心态自由,兴味十足,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情。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是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读书很苦。读书是一桩苦事,夏有蚊蝇之扰,冬有严寒之袭。并非所有的书都是你所爱读的。生活中,你有不喜欢甚至厌烦的人和事,但有时它们恰恰是你必须去相处的人和必须去做的事。读书也如此,比如有的工具书艰涩而枯燥,但身为教师的你,不读通工具书,显然是无法适应你的工作;比如有的哲学典籍抽象而深奥,常常让人敬而远之,但如果你对于哲学一无所知,那么,你的思考常常缺乏深度,你的生活往往缺少智慧??还有,你想读一本好书时,可能无处可觅,可能囊中羞涩,常常让人有“英雄气短”之叹。

读书,应该成为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惟其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

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篇5:读书成就名师心得体会

《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心得体会

江小 王 慧 丽

刚开学,学校发了《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这本书是张贵勇所做,虽然是第一次读他的著作,但看到题目就知道内容是介绍12位名师的,所以不到一个月。我就一鼓作气把这本书“攻读”下来,但是我读书的目地侧重于笔记,只是快速浏览,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记录,书读完了,我的笔记记得差不多了,把书放在一边。没什么大收获。

闲暇时,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但是我读书的时间弹性很大,有时间了读,没时间了不读!我读书的内容多以内容精彩,情节感人的故事书为主。当我看到于永正说他自己:“没有书晚上睡不着,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伴着阅读、思考与实践一路摸索,并没有其他的秘密。我啊,爱极了当一名小学教师,注定了要当一辈子的读书人。”这三句话时,才发现自己跟本不会读书。虽然接下来的日子过得愉快和忙碌,但我还是时时想到这本书。所以最近又把它请出来继续拜读。可是这次的阅读又使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还使我越来越喜欢看了,因为我发现在书中找到了乐趣,这些乐趣是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有趣和精辟的词和句。例如“振聋发聩、德艺双馨、深智一物,从隐皆变??等等,每次我看到了一些新鲜或者有趣的词我都会用笔圈气啦,特别是一些古文,总是那么深奥,好几次马上上网去搜索那些句子的意思。我觉得很好玩。。 渐渐的,我开始醉心于书中那一个个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典型事例,感悟着12位名师的自我追求,聆听着他们 的教育思想,品味着他们真实的教育情怀??12位名师,他们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起点,不同的读书方式,不同的阅读主张,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和收获——做一个终身阅读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有人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12位名师的读书历程,是他们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历程,是他们插上理想双翼,在自己喜欢的教育天空执著翱翔的历程!我敬重坚持“一辈子做个读书人”,始终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去读书的于永正老师。他痴心语文,卷不离手,读出思考,读教结合,学而致用,修炼自我。

《采访心得体会.doc》
采访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