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认同心得体会

2020-08-13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五个认同教育心得体会

五个认同教育心得体会

近期,我校开展“五个认同”系列教育活动,大家都收益颇丰,对于我党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对于未来我们所肩负的国防使命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于所需学习的知识与本领有了更多的渴求感。

本次活动学习了共产党的历史,对于曾经的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有了系统的学习以及更深的了解后,不禁被我党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仰,所付出的努力、所经受的苦难、所牺牲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中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可以赐予了革命战士们如此强大的、不可战胜精神力量,追寻着这个疑问,我心中的种子悄然发芽。今天,心中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我将跟随革命前辈们的脚步,从他们手中接过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好中国的教育事业。

在本次 “五个认同”活动学习教育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了肩膀上所肩负的国防使命的沉重。我们教师要加强“对于红色历史的学习,不仅是要让我们铭记那段曾经的革命历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积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里吸收营养,镜照历史对比现在,将具有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深植于己身。正视自己的一切,结合当下不同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强化自身,才可以做到在继往开来的征程上扬帆起航。”在会后,我激动的热血久久不能平息,历史永远 1 不应该被短暂的安逸所冲淡,尤其是革命先驱曾经为之抛头颅、撒热血。为了深化本次教育学习,加之个人兴趣使然,我阅读了《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一书,本书借由“追寻中国共产党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百年复兴历史的根脉和起点”展开全书,进而带领读者感悟信仰的力量。

通过阅读这本书,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信仰若山

在凄风苦雨中诞生的共产党,身上没有任何幸运的光环,等在她面前是不尽的坎坷和苦难。最初,我党只是一个50多人的党,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坎坷与苦难,革命先驱们含辛茹苦、不畏艰辛,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这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我认为,是他们对于共产党的信仰,他们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拯救中国;只有共产党可以挽救万民于水火中;也只有共产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怎么可能经受住巨大的牺牲考验;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朱德元帅怎么会决定抛弃高官厚禄,去参加共产党;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如何会走完。信仰,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是最为重要的,身为国防生,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我们的信仰,忠诚于信仰,即忠诚于党。正如习主席所说:要 2 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是的,忠诚于我们的信仰,忠诚于党是我们的灵魂,一个人是不能没有灵魂的。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就更不能失了魂,失了魂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变成了任人摆布的傀儡。所以,忠诚于党、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我们不仅要有,更要铸强、铸牢!

二、不仅要武装身体,更要武装自己的头脑

我们要有随时献身使命、敢于牺牲的觉悟,但不能做无谓的牺牲。纵观历史,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具有大智慧,他们善于思考,绝不拘泥、接受改变,有着否定与创新的勇气。上了井冈山的毛泽东一路走一路寻,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凭借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敢创新路的魄力,终于探索出了这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始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照搬照套别人的经验,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路难,寻路更难,我们不得不佩服主席的大智慧,当然这并不是一次偶然与运气的垂青。原因在于毛主席认识脚下大地的特点,熟悉中国的国情,善于思考,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敢于改变,敢于去发现真正对的道路。 知识与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来获取,这即是在武装头脑。著名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便是毛主席向井冈山上的绿林好汉们讨教后,与朱德同志一起总结得出的。

三、要有血性

共产党革命的胜利,除了依靠杰出的领导者们以外,离不开的便是前仆后继的革命烈士们,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面对一切敌人绝不退缩的决绝,坚守阵地时,哪怕是拼尽一兵一卒也决不退缩;攻克坚堡时,哪怕是手举炸药包,也要为冲锋的同志们开辟道路;隐忍埋伏时,哪怕是烈火焚身,也绝不多吭一声、多动一下。身为一名军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股血性。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打胜仗的,正如习主席所说:战斗力是军队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都是热血男儿来参军,血性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的血性并不能因此磨灭,不仅要有狼一般嗜血、凶狠,更要学习狼的隐忍与坚韧。随时的做好一切准备,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平时,血性代表的不服输,是崇尚荣誉的那种热情与朝气,要不断地拼搏向上,勇攀高峰。

本次活动的教育学习与读书,令我受益颇丰。不仅回顾了红色历史,更了解到了一些以前并不知晓的历史故事,增添了很多新的感受。温故而知新,古人诚不我欺。历史这东西总是越读越有味道,其中有着许多前人智慧的闪光之处,结合自身所处的不同实际,实事求是的去思考,便会每每都会有新的收获。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以史为镜,去前人之长补己之短,引前人之遗憾为己诫。

推荐第2篇:五个认同教育心得体会

五个认同教育心得体会

——读红色历史,铭记国防使命

近期,我XX大学国防生开展“五个认同”系列教育活动,同学们都收益颇丰, 对于我党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对于未来我们所肩负的国防使命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于所需学习的知识与本领有了更多的渴求感。

打小时候记事起,爷爷奶奶就会时常给我讲起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江姐、董存瑞炸碉堡等脍炙人口的红色故事,悄悄的在我心里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待我长大了一些,学习了历史,对于曾经的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有了系统的学习以及更深的了解后,不禁被我党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仰,所付出的努力、所经受的苦难、所牺牲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中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可以赐予了革命战士们如此强大的、不可战胜精神力量,追寻着这个疑问,我心中的种子悄然发芽。而现今,心中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我已成为XX大学的一名国防生,未来我将跟随革命前辈们的脚步,从他们手中接过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本次 “五个认同”教育中,随着武警成都军事法院方芳院长的授课,带领我再一次走进了曾经的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去寻根溯源。在痛心于过去的黑暗,振奋于革命先驱们的不懈努力,我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了肩膀上所肩负的国防使命的沉重。方院长教导我们:“对于红色历史的学习,不仅是要让我们铭记那段曾经的革命历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积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里吸收营养,镜照历史对比现在,将具有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深植于己身。正视自己的一切,结合当下不同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强化自身,才可以做到在继往开来的征程上扬帆起航。”

在会后,我激动的热血久久不能平息,历史永远不应该被短暂的安逸所冲淡,尤其是革命先驱曾经为之抛头颅、撒热血。为了深化本次教育学习,加之个人兴趣使然,我阅读了《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一书,本书借由“追寻中国共产党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百年复兴历史的根脉和起点”展开全书,进而带领读者感悟信仰的力量。

通过阅读这本书,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我有了两个感触,在此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信仰若山:

在凄风苦雨中诞生的共产党,身上没有任何幸运的光环,等在她面前是不尽的坎坷和苦难。最初,我党只是一个50多人的党,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坎坷与苦难,革命先驱们含辛茹苦、不畏艰辛,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这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我认为,是他们对于共产党的信仰,他们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拯救中国;只有共产党可以挽救万民于水火中;也只有共产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怎么可能经受住巨大的牺牲考验;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朱德元帅怎么会决定抛弃高官厚禄,去参加共产党;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如何会走完。信仰,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是最为重要的,身为国防生,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我们的信仰,忠诚于信仰,即忠诚于党。正如习主席所说: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是的,忠诚于我们的信仰,忠诚于党是我们的灵魂,一个人是不能没有灵魂的。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就更不能失了魂,失了魂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变成了任人摆布的傀儡。所以,忠诚于党、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我们不仅要有,更要铸强、铸牢!

二、不仅要武装身体,更要武装自己的头脑:

我们要有随时献身使命、敢于牺牲的觉悟,但不能做无谓的牺牲。纵观历史,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具有大智慧,他们善于思考,绝不拘泥、接受改变,有着否定与创新的勇气。上了井冈山的毛泽东一路走一路寻,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凭借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敢创新路的魄力,终于探索出了这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始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照搬照套别人的经验,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路难,寻路更难,我们不得不佩服主席的大智慧,当然这并不是一次偶然与运气的垂青。原因在于毛主席认识脚下大地的特点,熟悉中国的国情,善于思考,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敢于改变,敢于去发现真正对的道路。 知识与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来获取,这即是在武装头脑。著名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便是毛主席向井冈山上的绿林好汉们讨教后,与朱德同志一起总结得出的。

三、要有血性:

共产党革命的胜利,除了依靠杰出的领导者们以外,离不开的便是前仆后继的革命烈士们,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面对一切敌人绝不退缩的决绝,坚守阵地时,哪怕是拼尽一兵一卒也决不退缩;攻克坚堡时,哪怕是手举炸药包,也要为冲锋的同志们开辟道路;隐忍埋伏时,哪怕是烈火焚身,也绝不多吭一声、多动一下。身为一名军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股血性。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打胜仗的,正如习主席所说:战斗力是军队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都是热血男儿来参军,血性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的血性并不能因此磨灭,不仅要有狼一般嗜血、凶狠,更要学习狼的隐忍与坚韧。随时的做好一切准备,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平时,血性代表的不服输,是崇尚荣誉的那种热情与朝气,要不断地拼搏向上,勇攀高峰。

本次教育与读书,令我受益颇丰。不仅回顾了红色历史,更了解到了一些以前并不知晓的历史故事,增添了很多新的感受。温故而知新,古人诚不我欺。历史这东西总是越读越有味道,其中有着许多前人智慧的闪光之处,结合自身所处的不同实际,实事求是的去思考,便会每每都会有新的收获。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以史为镜,去前人之长补己之短,引前人之遗憾为己诫。

推荐第3篇:五个认同

“五个认同”思想教育主题活动

落脚河小学

一、强化民族团结教育:时代的呼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都做出了自身的贡献。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近年来一些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充分说明了反分裂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同时也充分说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这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

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证。民族工作做好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三、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团结的含义:

◆ 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 ◆ 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 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 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

四、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 一。 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徒、贸易、婚假、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五、开展“五个认同”活动:

1、充分认识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各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引导管理我校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我校认真开展了“五个认同”思想教育主题活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推动我校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我校学生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将有助于增强他们在祖国大家庭团结奋斗的光荣感、自豪感、责任感,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制度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认真开展“五个认同”教育

一是我校领导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校园活动。我校利用升国旗仪式、班会课,各种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五个认同”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

二是丰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要求把“五个认同”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确保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将“五个认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加深对民族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的了解。

三是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五个认同”的感知。

四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用指导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2016.5.

推荐第4篇:五个认同

《五个认同》

五个认同指的是:

1、认同伟大祖国

2、认同中华民族

3、认同中华文化

4、认同中国共产党

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荐第5篇:五个认同

“五个认同”讲座观后感

近日听了辛教授对全体国防生所作的”五个认同”讲座深有体会,现将心里想法汇报于此。众所周知在全体国防生中强化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五个认同”教育,通过学习党史、国史,对于维护祖国统

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奠定牢固的社会心理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指挥枪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军队由谁指挥、军队为谁作战是一个关系国家和军队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也是一个决定战斗精神形成和定向的关键问题。我军是党缔造、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

推荐第6篇:“五个认同”实施方案

xxxxxx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引导管理我校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我校认真开展了“五个认同”思想教育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在我校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用生动的事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唱响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

为使“五个认同”教育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我校成立领导小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书记)

xxx(副校长)

xxx(副校长)

员:xx xx xxx

三、组织实施

(一)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提高认识:我校利用每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向全体教师传达学习上级相关文件,领会精神,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对开展此项工作意义的认识。

2.学习、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组织相关学科教学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及“五个认同”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二)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2.扩宽教育渠道:(1)充分利用班、团(队)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活动。(2)作为德育知识渗透,在地方课程学科教学中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及“五个认同”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

教育走进课堂。

四、活动要求

(1)各年级各班每期至少召开一次“五个认同”教育主题班会,三年级以上班级出一期学习园地,学校(幼儿园)出一期专刊。

(2)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3)开展“五个认同”主题教育升旗仪式(祖国校长作专题讲话,要有讲话稿)。

(4) 收集开展活动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总结(纸质版和电子版)于每年的6月25日以前、11月25日以前上交校德育办公室。

xxxxxx

2017年3月

推荐第7篇:“五个认同”实施方案

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教育管理中心

关于在各校点(园)民族团结教育中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通知》(黔统发〔2015〕6号)以及《七星关区教育局关于转发〈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通知》的通知〉(七星教基发〔2015〕88号)等文件精神,小吉场镇教育管理中心拟在辖区各校点、幼儿园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通过“五个认同”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通知》(黔统发〔2015〕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各校点(园)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用生动的事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唱响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

时代主旋律,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

为使“五个认同”教育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教管中心成立领导小组

长:吕开军(教管中心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刘艳琼(教管中心副主任)

吕敬高(教管中心副主任)

员:吴学伦

李启春 各村校校长

幼儿园园长

三、组织实施

(一)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提高认识:各校点、幼儿园利用每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向全体教师传达学习《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通知》(黔统发〔2015〕6号)文件,领会精神,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对开展此项工作意义的认识。

2.学习、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组织相关学科教学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及“五个认同”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二)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开展国情讲座。

2.扩宽教育渠道:(1)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学校广播、黑板报、学习园地、专栏专刊、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活动。(2)作为德育知识渗透,在地方课程学科教学中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及“五个认同”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四、活动要求

各校点(园)要因地制宜开展好相关活动:

(1)各校各年级各班每期至少召开一次“五个认同”教育主题班会,三年级以上班级出一期学习园地,学校(幼儿园)出一期专刊。

(2)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3)开展“五个认同”主题教育升旗仪式(祖国校长作专题讲话,要有讲话稿)。

(4) 收集开展活动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总结(纸质版和电子版)于每年的6月25日以前、11月25日以前叫教管

中心业务室徐丽同志处。

小吉场镇教育管理中心

2015年9月28日

推荐第8篇: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

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讲稿)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末。团结的本质是认同,通过“五个认同”培养和树立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而如何做到“五个认同”,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同伟大祖国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徐特立说:“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冰心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鲜艳旗帜。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56个兄弟民族也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的稳固统一。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最高利益。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国民意识,胸怀爱国主义。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斗争。

二、认同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描述群体而非个体的概念,共同性或共同意识是维系共同体群体性存续的关键因素。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最具共同意识的民族。56个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习近平在2014年9月29日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同时培育一种56个民族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中华民族意识时,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认同伟大的中华文化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文化认同问题重要而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首先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表现在对优秀的各民族文化的认同。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四、认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对领导56个民族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认同尤为重要。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对一切违背和危害党的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的政治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首先必须锻造信仰认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全国各族人民只有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为信仰,才能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其次要增强理论认同。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新的复杂局面,在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同时,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一元多样的态势正在显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多种社会思潮,多个舆论场,多个话语体系并存,其真理性和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五、认同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人民共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总之,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用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传递民族团结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篇章。

推荐第9篇:民族团结,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心得体会

一: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五个意识”即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 现代意识。 该教育读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 党代会精神,围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正在全区开 展的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和维护稳定工作,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宣传党 的政策理论,普及中华民族、国家、法律、公民和现代文化知识,科 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有关问题,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学习“五个意识”教育,我们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法治宣 传教育,从自我做起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民族政策;我们要深入宣传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使我们正确 认识新疆的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四个认同” ,正确认 识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自觉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我们要深入进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依 法解决矛盾和纠纷, 依法表达正当的利益诉求, 依法维权、依法办事, 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树立进步、开放、包容、文明、科学 的理念,以开明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新疆精神” , 践行 “新疆效率” 争取做到学校每一个人都是建设和谐库车的榜样。 ,

二: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心得体会

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曾深刻指出并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以上论断,为我们当前和今后做好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笔者由此不禁想起一位作家曾说过的一段话:在新疆,普普通通的一场雪,会落在十几种语言里;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这个词,也会在不同的语言里发光。纵观新疆的发展历程,什么时候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什么时候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较好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安居乐业。不久前,疆内外9所大学11名在读的维吾尔大学生发出的《我们,不会再沉默》的公开信,更是用肺腑之言述说着对打击暴恐人人责无旁贷,“不沉默”会更团结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深情寄望。

民族团结是新疆2200万各族群众的生命线。只有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民族团结就会有坚实的基础,就会经得起任何风雨的洗礼!要让新疆民族团结之树常青,让新疆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必

须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夯实共同推进新疆科学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新疆现在是反恐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三期叠加”(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是当前新疆稳定形势最鲜明的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新疆各级党组织首先就要用好教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与当前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抓好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使各族干部群众互相学习、团结互助,同时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加强对各族党员干部的教育,倡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带头强化“三个离不开”思想,带头做到“四个互相”(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带头批评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切实发挥表率作用等“三个带头”。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新疆“三史”教育,深入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等荒唐谬论,揭露宗教极端主义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丑恶本质和险恶用心,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和法治教育,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广泛发动各族群众共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充分认识、深刻揭批“三股势力”的罪恶本质,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民族团结就像空气一样重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实现新疆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无从谈起。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之本,也是新疆繁荣之本,更是新疆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共同筑牢民族团结的钢铁长城,破坏团结的楔子便无缝可入,图谋分裂的害虫将无处孳生。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要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每个人工作的岗位,都是推动民族团结的舞台。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做到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成为我们每天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就生活在民族大家庭中,如同维吾尔族谚语所说的,指甲和肉分不开。我们要把民族团结教育月变成民族团结教育年,年年月月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讲团结,处处讲团结,把民族团结融入到日常的言行中,当作一种习惯来培养,当作一种信念来恪守,当作一种责任来追求,活化民族团结的“社会细胞”,打牢民族团结的感情基础、社会基础,用一朵朵灿烂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谱写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形成人人珍惜民族团结,全社会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动景象,民族团结就会有坚实的基础,就会经得起任何风雨的洗礼,就会更加坚如磐石,更加牢不可破。

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1、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新疆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新疆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新疆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

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新疆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疆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新疆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而斗争。

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新疆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新疆、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推荐第10篇:五个认同内容(爱国精神源远流长)

爱国精神源远流长

今天,我在老师的课堂上接触了一个全新的词汇“五个认同”,课堂伊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这几个大字,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既然是五个,那么是那五个呢?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渐渐的明白五个认同就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渐渐明白这五个认同的所包涵的意义:一个国家要有正气,一个民族要有骨气,一个人要有理想和志气。都需要树立一种全国的认同,以凝聚人心,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横看世界各国、各民族,善良的也好,富有侵略性的也罢,无不具有各自的认同,并靠这些认同,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上个星期,我们老师教我们唱了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老师说这首歌是为了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而谱写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强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繁荣与昌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和平与自由......

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了民族尊严、为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死亡,毫无惧色。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光辉形象,永垂史册! 在当代中国,我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自然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的、突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的新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一种伟大的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我们统一意志、步调一致,取得一系列胜利。

最为感人的是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邓小平爷爷面对素有“铁娘子”之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姿态,寸步不让,毫不含糊地指出“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义正词严地表态,有礼有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力维护民族尊严和独立、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使香港顺利回归。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有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在各条战线上,精神焕发,创造了无数光辉业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旗帜、力量源泉,高举着这面大旗,我们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以前,我对党知识一点也不了解,今天,通过今天老师的讲解,现在,我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理解,以后我会努力学习,增加对党的知识的了解。长大了我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家园作贡献。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第11篇:五个认同国旗下讲话

坚持“五个认同“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敬礼)我是*班的曾凡丹,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坚持“五个认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张春贤在自治区爱国宗教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各族干部群众,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五个认同”,不断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在我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要不断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国民意识。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斗争。

要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都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

要不断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极为重要和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各民族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

要不断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对一切违背和危害党的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的政治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要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在新疆,不论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还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都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政治方向。

我国旗下的讲话完毕,谢谢!

2015年9月21日

第12篇: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维护

三个离不开学习材料

“三个离不开”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江泽民同志1990年视察新疆时指出的,是对“两个离不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意义

“三个离不开”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三个离不开”思想既充分考虑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从“两个离不开”发展而来的“三个离不开”,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它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由来

(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

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重视民族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致力于推动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党对民族地区工作的重点,是消除历史上汉族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压迫所造成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尽快改变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远远地落后于汉族地区这样一种普遍的社会状况,加强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提倡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互相帮助。但这一工作因出现了1959~1976年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而延长。其间“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又使得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信任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中央特别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意义。”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时提出:“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的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的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如果汉族干部认为离开少数民族干部也可以,少数民族干部认为没有汉族干部也可以,都是错误的、危险的。”同月16日,中央书记处在讨论内蒙古自治区工作时也强调指出:“内蒙古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内蒙古的各项工作搞不好,内蒙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内蒙古的各项工作也搞不好。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要继续加强团结,做到亲如手足,相依为命。”同年10月,中央书记处进一步指出:“我们中央书记处最近讨论民族问题有一个观点,即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汉族离开了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12月,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举行的茶话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刘澜涛在讲话指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这些可以说是关于“两个离不开”思想较早的完整表述。此后,“两个离不开”的提法便开始普遍见诸于党的报刊、文件和大众舆论中,并很快为各族干部群众接受和肯定,邓小平对“两个离不开”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两个离不开’观点正确,很好,大家都这样想问题,处理问题就好了。”

“两个离不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在全党拨乱反正取得巨大成效,民族关系得到迅速恢复的历史时期,党中央针对来自“左”的和右的思想倾向而提出的。它最初是为了强调在增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中,各民族干部特别是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加强团结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汉族干部和各少数民族干部要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谅解、亲密团结。由于这一提法既形象又概括,进而由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谁也离不开谁,发展为汉族、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二)上世纪90年代,与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相适应,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了一定的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时候,不只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交往也进一步增强,经济文化上的互补性更加明显。为了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更广泛地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1990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新疆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样,“两个离不开”思想发展成为“三个离不开”思想。“三个离不开”不但一如既往地强调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又专门指出了各少数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高度概括,成为今天我们党和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指导思想。此后,在中央重要文献及领导同志讲话中,也多次对此加以强调。胡锦涛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就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个离不开”思想,在涵盖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点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各民族团结这一核心内容,既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既是对党和国家长期实行和坚持的民族团结思想的肯定、继承,也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指导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四个认同”学习材料

“四个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四个认同”具体指的是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对祖国的认同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1)正确认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民族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2)正确认识公民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3)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①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历史上劳动人民是爱国主义传统的主要创造者和体现者。

②大力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

(二)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1)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开始形成最初的民族共同体,国家的产生是其形成的标志。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初步确立,此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两个历史大循环

(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新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是新疆地区自西汉以后统一于中央政府的显著标志。

(三)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

(1)维护祖国统一必须反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英勇地反对沙俄入侵;各族人民反对阿古柏入侵的斗争;各族人民积极支援抗日战争。

(2)维护祖国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

①“三股势力”是分裂祖国统一的邪恶势力。“三股势力”指的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②认清“东突”势力的理论及其本质。“东突”是“东突厥斯坦”的简称。“东突”势力就是指集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为一体的“三股势力

③要同“三股势力”作坚决的斗争。我们与“三股势力”的斗争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④维护祖国统一,必须坚持国际利益高于一切。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四)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

(2)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

①华夏族与汉族的形成

②中国古代民族的迁徙与分布。

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3)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

(五)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1)自觉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维护祖国统一

②维护民族团结

③维护国家主权

(2)各民族的利益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是一致的。

①祖国的统一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捍卫的。②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的。③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的。④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3)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各个民族的特殊利益。

(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是产生向心力的基本内核。

①“大统一”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性形成的政治基础。

②历史上就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关系。

(2)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

①凝聚力是共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②要在抵御外侮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3)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必须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①抵制各种削弱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消极因素。

②摒弃所谓“突厥民族”的意识。

③坚决打击暴力恐怖主义破坏活动。

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七)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2)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3)中华各民族文化是相互交融的。

①中华文化从来就是各民族相互联系的文化。

②少数民族文化吸纳了汉族文化。

③汉族文化吸纳了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相互吸纳的

(八)坚持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新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复合体为动力;以重整体与和谐为价值取向。

(2)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功能。

(3)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当代中华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2)充分认识新疆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战略意义。

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②是引导民族宗教文化的重要途径。 ③是实现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3)新疆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面临的主要任务。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新疆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新疆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

③推“科教兴新”战略的实施,是新疆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基础性任务。

④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新疆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急迫任务。

(4)正确处理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几个重要关系。

①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

②正确处理追求经济效益与讲究社会效益的关系。

③正确处理继承民族文化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关系。

④正确处理借鉴外国文化与抵御腐朽文化的关系。

四、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

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④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⑤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不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性。

④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①旧中国矛盾的尖锐化必然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十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中前进。

(2)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中国国情决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新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伟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得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新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①民族区域自治取得巨大成绩。②新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获得历史性进步。

③新疆城乡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④新疆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

“五个维护” 学习材料

“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第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来的。在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重申了“五个维护”。“五个维护”既是党中央对以往处理少数民族地区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重大事件的经验总结,又是今后处理少数民族事件和民族地区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的指导原则。

一、“五个维护”是在高举“两面旗帜”、坚持“四个维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两面旗帜”是指必须高举保护人民的旗帜——保护人民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高举维护法律的旗帜——维护法律的尊严,制止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这是李瑞环1993年在亲自领导处理宁夏西吉事件中提出来的。西吉事件是由宗教内部纠纷持续多年得不到彻底解决而引起的,但发展到后来,演变成聚众械斗,抓人、打人、杀人,扰乱社会秩序,损坏人民财产,死伤了许多人,造成许多群众无家可归,生命安全失去保障。事件的性质最终转化为目无政府、目无法纪、乱打乱杀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显然,这已经超出了宗教内部纠纷的范围。针对这种情况,李瑞环通俗而又明确地指出:“在家庭中,父子吵架、夫妻不和都属于家庭纠纷,但是如果杀了人,无论是父亲杀儿子,还是丈夫杀妻子,就不能再说成家庭纠纷问题了。任何宗教、任何教派、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置于国家法律之上。”正是在此基础上,李瑞环提出了解决西吉事件必须高举“两面旗帜”的原则。随后,人民政府迅速平息西吉事件,依法处理了犯罪分子,使老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得以恢复,得到了广大群众包括相关民族信教群众的拥护。

1995年,在围绕十世*转世问题同*集团的斗争中,李瑞环又将“两面旗帜”发展为“四个维护”。1989年1月28日,十世*大师不幸逝世。1月30日,国务院即作出《关于第十世*大师治丧和转世问题的决定》。第一,在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修建第十世*的遗体灵塔和祀殿,供后人瞻仰朝拜。第二,由扎什伦布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按照藏传佛教的仪轨,举行宗教悼念活动、办理遗体保存等事宜。第三,由扎什伦布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并视必要请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协助,办理第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等事宜,报国务院批准。

1991年4月和1993年7月,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寻访工作会议先后两次在北京召开。会议调整充实了寻访班子,明确了寻访工作的原则,强调在整个工作中必须尊重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必须坚持爱国主义,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党和国家对于寻访工作始终十分关注,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多方面的帮助。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人经常过问寻访工作的进展情况,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中央还划拨专款,从各方面为寻访工作提供保障。在中央的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到1995年初,灵童寻访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是,十世*转世灵童寻访工作受到了*集团的干扰和破坏。国务院关于十世*转世问题的决定公布后,*公开同中央政府对抗,声称确认下世*完全是他的责任,并在国外成立了“寻访班子”。在排除*的干扰破坏中,到1995年初,国务院批准的寻访班子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访到若干名灵童,经过反复遴选,从中确定了重点对象名单。这时,*又暗中插手,把他圈定的一名儿童借机强行塞进重点名单。在这一阴谋被中央识破并遭到坚决抵制后,1995年5月14日,*迫不及待地跳到前台,在印度擅自宣布他所圈定的儿童为“*真正转世灵童”。*的这一系列活动,破坏了宗教仪轨,违背了历史定制,否定了中央政府在*转世问题上的最高权威,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受到广大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坚决反对。

*集团破坏十世*转世过程的实质是,阻挠藏传佛教建立正常秩序,借机在西藏制造*,最终达到西藏独立的目的。为排除*的破坏活动,1995年11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3次十世*转世灵童寻访工作会议,李瑞环从历史定制、宗教仪轨层面驳斥了*的谬论后,说:“在我们国家,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在我们国家,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绝不允许违反国家法律、损害人民利益,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由此庄严宣布了“四个维护”。

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2009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违法犯罪事件发生。两起事件平息后,在深刻总结处理这两大事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研究并作出了未来若干年推进西藏和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发表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五个维护”。

二、“五个维护”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近些年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重大事件,无论是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在内地,从根本上说,是国际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积累并有所激化的反映,同时,也包括国内外敌对势力、违法犯罪分子的破坏等因素。这些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这些事件交织着民族和宗教的因素,交织着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因此,给判断这些事件的性质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如何透过民族、宗教的因素把握事件的实质,需要科学地认识民族宗教问题的内涵,需要划清民族宗教问题同利用民族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的界限。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整体上在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领域中出现的矛盾。宗教问题主要是基于信仰的差异而表现出的信仰宗教的人群和不信仰宗教的人群、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群、信仰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的人群之间的矛盾。而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敌对势力和违法犯罪分子打着维护民族利益的旗号,或打着维护宗教信仰的旗号,从事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打砸抢烧、滥杀无辜的罪行,在实质上与民族、宗教问题毫无关联。然而,一些人对此并没有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往往由于害怕涉及民族、宗教问题而看不清违法犯罪分子在民族、宗教外衣下犯罪活动的实质,以致延误解决问题的时间,不能稳、准、狠地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因此,必须树立一个标准,以作为衡量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重大事件性质的准绳。“五个维护”就是标准。在我国,无论是属于哪个民族的人,无论是信仰何种宗教的人,都不能违背“五个维护”。

三、“五个维护”的内容是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

首先是维护社会稳定,这是着眼于国家的全局和整体,强调国家的大局绝不能乱,社会的正常运行才会有基本的保障,因此,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其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这体现出国家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必须遵纪守法,而不应因归属于哪个民族、信仰哪种宗教而触动法律尊严。第三,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是强调以人为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能被损害。第四,维护祖国统一意味着祖国的神圣领土绝不能分割,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坚决依法打击一切分裂活动。第五,维护民族团结则是指通过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五个维护,角度不同,目标一致,就是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13篇: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的意识

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的意识

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从“五个认同”提出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界、各族人民的认可和欢迎。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同时作为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一名老师,我深知“五个认同”对于工作的重要性。“五个认同”是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今天,我们要坚定地高举“五个认同”旗帜,向“三股势力”和“两面人”发声亮剑。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国民意识,胸怀爱国主义。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斗争。

1 中华民族是最具共同意识的民族。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要时刻谨防“三股势力”的“毒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才能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谐长治久安的总目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文化认同问题重要而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我们通过建立民族团结教育阵地,开展民族知识、宗教知识,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从小我们就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长大,共产党是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是带领大家建设富强民主祖国、是祖国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坚强保障和力量。因此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恩共产党的领导为我们带来幸福生活。对一切违背和危害党的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

2 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的政治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作为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每一步、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党的培养和照顾,离不开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和引导。我将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带头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努力净化育人环境,教育好广大青年学生。更要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好学生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及危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维护好新疆的和谐稳定局面。一起携手把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好、维护好,让每个人身心健康,充分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们要坚定地高举“五个认同”旗帜,向“三股势力”和“两面人”宣战,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

第14篇:立足“五个认同”实现“四个转化”

区旅游局:立足“五个认同”实现“四个转化”

为深入推进群教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固化学教环节的已有成果,区旅游局立足“五个认同”,全面实现“四个转化”,不断把群教活动推向深入。

一是实现理论认同。切实整治“四风”,不断增强党性,全面提升作风。二是实现政治认同。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三是实现情感认同。立足自我,紧抓学习,统一认识,落实行动。四是实现价值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坚定为民服务意识,落实为民服务行动,增强为民务实能力。五是实现自我认同。自觉把实现价值与勇于为建设“四新恩阳”付出、转变作风与创新服务、思想提升与能力提高结合起来。通过“五个认同”,全面实现了学习成果的“四个转化”。一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为民服务、发展恩阳旅游信念;二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大的旅游惠民动力;三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旅游文化乐民行动;四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效的旅游为民工作成效。

第15篇:五个认同与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

“五个认同”与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崔榕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6日 06版)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国家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当前,受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新媒体时代到来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特别是在与多国接壤、有着较强文化宗教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堡垒。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爱国主义既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公民底线道德责任。近年来,一些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干扰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例如,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或歪曲史料,或断章取义,诋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翻案式“重新评价”,玷污祖国“灵魂”的神圣性;一些西方国家以武力支持、资金扶助等方式,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培植分裂势力,在南海、台湾等问题上挑起事端,企图破坏国家“肌体”的完整性;西方敌对势力制造抛出“中国威胁论”将我国树立为全世界的“假想敌”,制造“中国崩溃论”,企图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恶化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消解人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等等。凡此种种,意图都是削弱认同并热爱祖国的民意基础。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尊重历史,捍卫国家英雄的光辉形象,让英雄成为跨越时空的价值引领者;在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抗争,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对不利于祖国发展的论调进行理性批判,树立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建立起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彻底摧毁削弱祖国民意基础的阴谋。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基本史实的认同,这是理解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处理好民族关系的关键。然而,有人利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以民族问题为切入口,扰乱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例如,有人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行质疑,否认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史,提出诸如“中国七国论”“元清时期中国两次亡国论”等论调,把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历史人为割裂,把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改朝换代说成是亡国等。这些歪理邪说的本质,就是通过否认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抽离掉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现实目的则是为离间民族关系、分裂祖国的言行张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釜底抽薪式的破坏。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认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史,深刻认识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召唤各民族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抵御制造民族分裂的荒谬言论。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包括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当代中国与时俱进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形成巨大挑战。在“西方文化优越论”影响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被忽略甚至贬低。同时,在西方文化产品强势输入的背景下,西方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追捧,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盘。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使中华文化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年来,有人不遗余力地攻击中国政党制度,企图从理论根基上

2 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人恶意曲解或污蔑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企图降低党的威望;有人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限夸大,对党的高压反腐进行另类解读,丑化党的领导干部群体形象,否定党的巨大功绩。种种行径都指向一个目的,即妄图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区别,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居功至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看到我们党主动回应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勇气与实践自觉,自觉抵制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言行。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近年来,西方国家先后推出了历史终结论、民主社会主义等论调,实质都是把资本主义普遍化和神圣化,进而实现对社会主义“不战而胜”的意识形态谋划。国内也出现了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淡化意识形态等思潮,为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制造干扰和杂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理论体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鲜明的人民性和独特的本土性,从而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总之,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教育,维护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崔榕,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网络’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GSY13013]的阶段性成果)

3

第16篇:“四个认同”心得体会

学习四个认同心得体会

“大宣教”活动以来,地区教育局干部职工对“四个认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并展开了讨论,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四个认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化对祖国的认同。伟大的祖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了祖国统一。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同“三股势力”的斗争,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也是一向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教育局各族干部群众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充分认清了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和严重危害,坚决把反分裂斗争进行到底,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局干部职工都能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民族才能以国家发展而繁荣,国家才能以民族团结而兴旺。

深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 1 肉相连,休戚与共。我国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刻懂得“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亡发达,各民族的权利、各名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教育局干部职工都能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纵观历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具有很强凝聚力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勇敢的人民。正式由于各民族人民对于祖国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深刻认识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正是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展开的,我们一定会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通过思想文化渠道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展开了深入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为彻底清除泛突厥主义文化和其他形形色色腐朽文化的影响,坚决抵制利用思想文化手段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反动宣传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在扩大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采取了联系我局实际的措施,防止和清除了文化垃圾的传 2 播,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净化了社会环境。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干部职工的共识。当今,尽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生严重挫折,但社会主义中国依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个认同”教育既是当代中国对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新疆社会稳定现实需要和治本之策。我将自觉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把“四个认同”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为地区教育发展做出更大更突出的贡献。

第17篇:“四个认同”_心得体会

“四个认同” 心得体会

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学习、实践活动,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四个认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强化了祖国的认同,就是深刻认识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我们同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也是一向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校各族干部群众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充分认清了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和严重危害,坚决把反分裂斗争进行到底,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我局广大干部职工都能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大家都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这样,民族才能藉国家发展而繁荣,国家才能以民族团结而兴旺。

强化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我国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刻懂得“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亡发达,各民族的权利、个名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全校教职工都能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纵观历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具有很强凝聚力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勇敢的人民。正式由于各民族人民对于祖国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强化了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深刻认识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个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正是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展开的,我们一定会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通过思想文化渠道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展开了深入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为彻底清除泛突厥主义文化和其他形形色色腐朽文化的影响,坚决抵制利用思想文化手段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反动宣传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在扩大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采取了联系我局实际的措施,防止和清除了文化垃圾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净化了社会环境。

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深刻认识到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以成为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必然共识。当今,尽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生严重挫折,但社会主义中国依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个认同”教育既是当代中国对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新疆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和治本之策。

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于是时俱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当前要把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四个认同”,是马列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四个认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使新疆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对这些铁的事实视而不见,与国外敌对势力遥相呼应,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分裂主义的宣传和渗透,妄图与我争夺人心、破坏新疆稳定。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自治区党委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三个一”教育:一个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党——中国共产党、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活动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后来受到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未能持续下去。

上世纪80年代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立足于民族团结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保证的认识,创造性地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1998年初,自治区党委做出了在全区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五观”)宣传教育的指示,“五观”教育遂成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使我区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2004年,自治区党委将“五观”内容规范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入21世纪,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形势及随后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的“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自治区党委提出了在以往“五观”教育的基础上,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宣传教育。在教育活动中,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把正面教育引导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要方式,持续进行,力求在内容上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包括中国历史与新疆历史教育、国情区情教育、政治理论(民族理论、国家理论、政治学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前途教育等。其中,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教育,达到了强化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年“四个认同”的最终目的,从而使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真正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四个认同”教育是“五观”教育的升华和具体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是我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又一创举。实践证明,“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极大地增强了新疆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推动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18篇: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五个意识教育问答

“五个意识”即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 现代意识。

该教育读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 党代会精神,围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正在全区开 展的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和维护稳定工作,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宣传党 的政策理论,普及中华民族、国家、法律、公民和现代文化知识,科 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有关问题,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学习“五个意识”教育,我们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法治宣 传教育,从自我做起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民族政策;我们要深入宣传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使我们正确 认识新疆的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四个认同” ,正确认 识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自觉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我们要深入进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依 法解决矛盾和纠纷, 依法表达正当的利益诉求, 依法维权、依法办事, 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树立进步、开放、包容、文明、科学 的理念,以开明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新疆精神” ,

践行 “新疆效率” 争取做到学校每一个人都是建设和谐库车的榜样。 ,

第19篇:“新疆三史”、“五个认同”主题教育

恰牧校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新疆三史”、“五个认同”主题教育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广大青少年学生“新疆三史”、“五个认同”教育,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感,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结合恰牧校实际,恰牧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制定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十九大会议精神为重要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十九大会议精神为主线,在全年特别是重要节假日期间,通过扎实开展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三史”教育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五个认同”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化解心理隔阂、凝聚人心、增进团结,促进教育系统广大青少年年学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活动内容

根据恰牧校实际,主题教育分四个阶段开展 (一) 宣传动员阶段

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我校系统“新疆三史”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XX (镇教育班主任) 副组长+:XX (镇教育办党支部书记) 成员: XX(镇小学教育系统工会委员会书记) XX(镇教育办干部) XX (镇教育办干部) XX (镇教育办干部)

XX(镇教育办干部) XX (镇教育办干部) XX (镇教育办干部) XX (XX小学校长)

XX(XX小学校长) XX(XX小学校长) ??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XX同志担任,副主任XX同志担任,工作人员从教育办人员抽调。办公室:对主题教育进行具体组织、指导和协调,抓好方案各项工做的落实。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2、层层动员,做好思想发动。恰牧校会召开动员大会,对主题教育作出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负责人:党支部书记)

3、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版面、校园广播、校刊、校报等各种载体,对“新疆三史”、“五个认同”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责任人:德育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

(二) 学习教育阶段

1、开展主题班队会,进行“新疆三史”、“五个认同”专题学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组织广大青少年认真学习“新疆三史”、“五个认同”有关内容。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新疆三史”、“五个认同”的内容(责任人:德育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

2、课堂教育。通过历史课和新疆地方史课程的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各族青少年学生深刻体会“新疆三史”“五个认同”内容。(责任人:教务主任、历史老师、地方课老师)

3、丰富学习载体。把“新疆三史”、“五个认同”学习教育的内容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及相关课程、学校教育、入队入团前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少先队和共青团活动的阵地作用。把学习教育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丰富学习载体。各学校要把“新疆三史、四 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学习教育内容同四项品德教育课程、学前教育、入队入团前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少先队和共青团的活动陈地作用。结合青少年学生实际,在大队室、业余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馆等教育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用“新疆三史、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主要内容丰富团队日活动,使每一名青少年学生都能受到教育。(责任人:各学科老师、幼儿园园长、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

4、深入开展讨论活动,围绕“新疆三史”、“五个认同”,在各族青少年,特别是哈萨克族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讨论,通过讲座讨论会等形式,撰写,心得,写心里话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新疆三史”、“五个认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爱国爱疆爱家乡的意识。(责任人:德育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

(三) 活动开展阶段

1、组织开展“新疆三史”、“五个认同”知识竞赛活动。(责任人:德育主任)

2、广泛开展“新疆三史、五个认同手抄报活动。(责任人:德育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

3、开展其他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利用“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观看经典优秀红色影视剧,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开展学唱红歌和感恩歌曲、“红领巾心向党”、“热爱伟大祖国”、手工品制作展、黑板报比赛等主题活动(责任人:德育主任、党支部书记)

(三)效果展望

恰牧校建立了长效机制,会对本学校开展“新疆三史”、“五个认同”主题教育情况进行自查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规范和推动了今后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为今后更好开展主题教育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把“新疆三史”、“五个认同”主题教育贯穿全年始终,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保证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我校青少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感,筑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深化了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20篇: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1、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新疆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新疆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新疆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

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新疆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疆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新疆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而斗争。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新疆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新疆、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doc》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