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校友心得体会

2020-11-22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寻访校友的心得体会

寻访校友的心得体会

2015年的寒假,注定会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假期,因为它可能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寒假。

从上学开始,每年的寒暑长假都会是我们内心的期待,那时的想法是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享受一份自由的时光,当然,那时的假期生活,除了完成学校留的作业之外就是吃喝玩乐一类的了。到大学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大学里很少在假期给学生布置大量硬性的作业,或者干脆就没有作业。其次,步入大学的阶段后,自己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所关注的不再局限于仅仅完成传统的学业任务,而是更关注自身全面的发展,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所要承担的某些责任。

这次在学院建院十周年来临之际,为了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因时推出的寻访老校友的活动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实践机会。我们就是在上述心态的影响下接受并开始这次的寻访任务的。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且不说我们作为海院的学子理应为母校做出一些贡献,就我们个人而言,也确实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与辽宁一位校友取得了联系,寻找寻访对象的工作也是从前期掌握的校友信息中挑选出来的,与学长学姐们紧密联系的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这次寻访活动,我寻访的这位校友就是海院的学姐——孙嘉瑶,她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真切的让我感到了校友之间的温情。 这次的采访,校友的心态、处事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孙嘉瑶学姐,为着家人,为着自己的心,不断地学习、进步、攀登,开拓着专业领域的新航道。学姐在她的世界,不断努力,承载着包绕在荣誉和成就的光环中的耀眼的光芒。

其实,每种生活都是内心的体现。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全在于心态,心里想做,那便是最好的动力。而性格,又是决定心态的关键因素。爱静的人,会更容易满足于细节沁出的温暖,于是,在这样心态的影响下,他便会努力维护着身边的美好;爱动的人,喜欢冒险,喜欢攀登,于是不断鼓劲要去体验更高一层的风景。

通过对老校友的采访,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生的感悟。比照他们的人生轨迹,我想我们会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让我们惊喜的是,虽然已离校多年,很多老校友对学校依然怀着炽热的感情,对我们表达了很多对学校的感谢和祝福,虽然他们中有的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海院的精神已深深地镌刻在他们身上。一位老校友跟我们说,每当他看到有人“非议”学校时,都会不顾风度的上前跟那人理论,他们对学校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此次的寻访活动,就我们自身而言,感触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团队合作的默契,一是灵活应变、百折不挠的勇气。我们的寻访并非始终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因为沟通不力和其他一些原因,一位我们很想采访的老校友最终拒绝了我们的要求,我们也曾经沮丧过焦虑过。再比如,由于要采访的校友们工作比较忙,我们的采访时间也是一调再调,不得不对寻访的时间安排做出精细的规划。这些给我们的寻访活动增添了一层挑战性和趣味性,不过也因此,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社会也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都是我们寻访的收获,而且是从书本中难以学到的。

推荐第2篇:校友寻访心得体会之一

“探寻校友足迹 启迪成功人生”心得体会之一

这个寒假,我们“鸢都寻桃李”社会实践队先后走访了60级校友李德超先生,83级校友曲振国院长,85级校友姜立生老师,98级校友许致福老师等。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很多启发,这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聆听老校友们的谆谆教诲,感受不同时代大学生求真务实、坚忍不拔、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精神,感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功历程,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与人生发展,对于我们来说,着实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与曲院长交流时,他总是面带微笑,我们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从他身上,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曲院长从来不害怕工作变动。喜欢接受挑战的心态,让他在每一次的变动中提升了自己。我想,无论我们处在怎样的环境中,都有值得自己去学习的东西。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学习,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定要知道怎样去适应不同的环境,一定要学会做出最恰当的判断与选择。曲院长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定位,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他的经历,引发了我们对大学规划和毕业去向的认真思考,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李老师于1960年进入山师,他回忆道,在校期间生活困难,政治系的同学提出“共渡难关,一天一斤粮,节约一两支援灾区”的口号。在当时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周总理特别提出给大学生每人加5元的生活费,备战鸡蛋送给大学生,可见国家对大学生的重视。当时上大学没有学费,管吃管住,每个月的生活费仅18元,和他们的艰苦环境相比,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李老先生还告诫我们,“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教导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是一种修养。宽容是心灵的解脱,不能宽容原谅他人,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

当与姜老师谈到毕业之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的问题时,他说道,我们都是农村孩子出身,如果有好的工作,我们要现实,要抓住机会,可以考虑工作后继续深造。如今,社会充满竞争,机会,稍纵即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我们要善于把握。

我们采访许老师的时候,他正在做课件,从业10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充满热情,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从他身上我们学到,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端正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鸢都寻桃李”是我们的队名,是跨院组合团体,我们五个人专业不一样,在活动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而身为组长的我,更加感觉到责任和压力。从前期“探寻校友足迹,启迪成功人生”活动的宣传,到信息的收集、活动策划、活动进行以及活动的完成和最后的资料整合,都离不开我们五个人的共同努力。在走访过程中,每次大家总是按时到达集合地点,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观念。在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面对和解决各种困难,这次活动的顺利完成与大家的团结协作密不可分,我越来越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竞争愈来愈烈,团队协作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以更好地面对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

《名言》一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昨日如一片落叶,也许曾经灿烂,可是已经凋零;明天固然美好,但目光伸得太长就会变得纤弱,所以人应该牢牢地抓住今天,踏踏实实地朝着梦想进发。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在校的大学生经常会对未来感到迷惘。就像姜老师说的,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掌握好本领,要相信有本领总能发挥作用,有知识自然有展示的舞台。不怕才能得不到发挥,而应怕自己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 总是畅想未来而不付出实际的努力,是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的。我们只有付出汗水,全力以赴,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课余时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读书,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常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我想,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伟人之所以伟大,仅仅因为他们的心态更积极。面对就业和学习压力,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学习,掌握好本领,珍惜每一次机会,向着自己的梦想奋斗,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山东师范大学 “鸢都寻桃李”寒假社会实践队 队长:田学敏

2012年2月23日

推荐第3篇:寻访校友

暑假实践论文

——庆祝60周年校庆寻访校友足迹

云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云南省财贸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云南财贸学院并开始全日制本科教学,1995年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8年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后组建新的云南财贸学院,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校坐落于春城昆明长蛇山下盘龙江畔,占地1021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目前已由单科性财经院校发展为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协同发展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已培养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学校实行二级管理,设有19个学院、3个教学部、8个独立专职研究机构和40余个院(部)所合一的兼职研究机构。固定资产总值8.26亿元,藏书166.9万册、电子图书63万余种,校园网现已覆盖全校所有工作、学习及生活场所。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培养模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着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泰国、越南等近30个国家8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十余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学校高度重视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不断奋斗,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经世济用人才的中心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加快现代进程,深化内部改革,夯实发展基础,强化高水平学科专业、人才队伍、育人环境。“求实 创新”是我校校风,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追求卓越,培育创造性人才,产生创新性成果。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会发展与进步。所以,我校师生脚踏实地,追求创新。“好学笃行 厚德致远”乃我校校训,鞭策我校师生诚心向学,勤于实践,知行统一,学行共长。我们应当志存高远,不断向前看,超越自我。“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是云财人不朽的精神,它容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彰显继往开来、永不停息的精神境界与理想追求。 走进校园你能看见雄伟的建筑,楼群林立,气势宏伟。在校内有林荫小道,绿树红花,娇艳绽放。百花齐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校园的一角,你可以看见同学三五成群,有的静静地坐在石桌旁看书,有的在热烈的讨论着什么,有的在嬉笑打闹着„„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在大学里,恋爱不再像高中那样被视为一种违纪现象,老师都认为恋爱问题不是在那个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学校的教师或是领导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冒,都被视为禁忌,偶尔还有那么一两个幸存者。现如今,恋爱不再被视为禁忌——在大学里,这里充分的体现了“自由恋爱”这个词的现实意义,跟女朋友或男朋友牵手时不必再偷偷摸摸,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有的面相比较成熟,乍一看还以为是夫妻呢。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的迷你版,学生在这里演绎着现实百态。

首先,学长认为我们云南财经大学对他无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有着很重大地影响。诚然,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在这里,我们沉淀着浓郁的书香;校园里,充斥着爽朗的笑声;云南财经大学的一草一木都铭记着我们的欢歌笑语。晨曦与繁星可以为证,教室可以为证;在这里,我们度过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我们应该感恩母校!正是她以恢宏博大的学术底蕴,教会我们为人做事的道理和为国奉献的本领。

此后,学长着重的强调了大学三年应该有一个好的规划。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准备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你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力。作为学生,虽然学习仍然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是,大学阶段的学习,无论内容还是目的都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同时,也要求学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且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年级为试探期:

首先要重视自己,要初步了解职业,大学新生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特长以及目前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做好自我评估。在客观审视自己的基础上,新生可以确定短期的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大学一年级要打牢基础。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以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打好坚实的基础。可以和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进行交流技巧。

二年级为定向期: 大学二年级,拓展职业地平线。应该清楚考虑三年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锻炼各种能力,同时检验知识技能。此时可以尝试兼职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等。应该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并开始有选择的学习其他知识来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和分化期:

三年级,细分你可能的选择,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 确定是否专升本等方面。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求职的情况。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的心得体会,希望专升本的同学,可以接触相关机构。此外,要先对之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职业是否明确,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的工作申请,积极参加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大学三年级,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专升本的专升本、继续深造的深造,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只要在大学前两年都能认真实践自己的计划,相信此时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他给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建议: 1.要沉得住气,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从自己的专业找,要学会“骑驴找马”。 2.多读书,丰富专业知识。利用假期打工兼职,进而成熟自己的心态跳出书本看社会。 3.4.5.6.7.8.依据自身情况,多考虑兴趣爱好和方向。 掌握一种有效地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

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天,不浪费时间,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经常锻炼身体,会使自己意志坚定,承受力强,每天反省自己。 学会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发展自己。

实践时选择的工作要选择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不是和机器打交道的工作。 9.10.11.12.13.求职时,放平心态,减小心理落差,放低姿态。 对人际关系处理要做到:诚信待人。 在求职时,不要怕吃亏。

大学生应该有青春活力,大学生应该是积极向上和多姿多彩的。 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

通过这次与学长的交流,也是让我收获良多,同时也增添了我对母校的热爱。感恩母校,她给了我们友谊,像一股清冽的清泉,注入我的心潮,一洗我所有的苦痛。母校的友谊是清澈透明而沁人心脾的。感恩母校,她给了我们关心,像苦涩、甘甜的咖啡。母校的关心,在老师身上,苦甜掺半,正如咖啡。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

推荐第4篇:寻访校友策划

北京交通大学寻访昆明校友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

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增强个人社会实践能力,弘扬“知行”校训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交大传统。

二、活动主题

聆听校友•感悟知行•传承交大

三、采访时间、地点

8月

6、7日(具体时间、地点与校友商议决定)

四、采访对象

五、采访形式

预约座谈,面对面交谈

六、活动流程

1) 提前准备好采访必须证件和物品(学生证、身份证、照相机、录音笔、笔、采访本、调查问卷、队旗、队服、礼品等);

2) 初步了解被采访校友,设计采访问题,列出采访提纲;

3) 通过电话联系校友,预约好采访时间、地点,随后将采访提纲提供给校友让其提前做准备;

4) 根据预约的采访地点查询好路线,计划好时间,制定科学的出行方案;

5) 见面采访,并做好采访记录;

6) 整理材料,形成采访稿,做好活动总结;

7) 提交成果。

七、活动预算

车费:40×2×2=160元

住宿:100元

饮食:40×2=80元

总计:160+100+80=340元

八、备注

1.如遇天气变化、校友临时有事等特殊情况不能按预计时间进行采访,再与校友商定作出相应调整;

2.在采访中,注意言行,真诚对待校友;

3.为了让校友安排好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务必提前一周与校友预约,并提供采访稿给校友;

4.为防止校友因工作繁忙而遗忘采访之事,在正式采访前一天短信提醒校友;

附1:活动流程时间表

推荐第5篇:寻访校友(推荐)

寻访总结

在2012年的这个暑假,我有幸与学院的一名学姐进行访谈,听她讲述南开故事,同时,也向她学习职场人生经验。这一次访谈,虽然历时不长,但却让我收获颇丰。学姐的每一句话,仿佛如同一缕清风,细细拂过我的心头,在这个炎炎夏日,让我那颗躁动的心有了一丝的平静,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一份思考。

在同一个学院学习,我和学姐多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刚上大学的我,对于这个学院,对于课程还充满了迷茫,回想大一时的自己,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时间是怎样的用的,看似忙碌的生活,却总感觉碌碌无为。和学姐的沟通,让我顿悟了许多。有时候时间真的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学姐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母语并不是汉语,所以在步入大学之初,跟不上课程是学姐面临最大的困难,然而,两年后,学姐不仅获得了三等奖学金,还双修了工商管理,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许多翻译的实习。老天是公平的,给了我们每人每天24个小时时间,但是,究竟我们能利用多少,就取决于我们每个人了。学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的确,大学的生活,不再像高中,被老师看管着,父母唠叨着,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时间分配能力。

我不仅感叹与学姐能够如此充分的利用时间,更加让我惊叹是学姐从行管领域到审计领域的跨越。现如今,在所有人都看重“专业对口”时,当所有人都向着热门专业进发时,又有多少人能够从广义上看待专业呢?我曾问过学姐,为什么选择最初的公司,选择审计,学姐的回答很简单,只是被公司的氛围所吸引,只是相信自己,就算是个“门外汉”也可以很快让自己变成“内行人”。我不得不佩服与学姐的勇气,毕竟敢做如此尝试的人少之又少。但也不得不说明,我们太多时间把自己的专业想的太功利了,总想看到“学有所用”在物质上的体现,而忽略了专业知识在个人能力塑造,在思维方式培养上的作用。这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多了一份思考,曾经我我为这个要做“冷板凳”,深入研究理论的政治学与专业所困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渐渐的,我体会到了,我学的不只是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日后,敢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推荐第6篇:寻访老校友

寻访老校友,探寻东华发展历史

房成亮、许慧春

1.采访目的:

我们在寻访校友的同时,大力宣传东华形象,加强了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并且将校友 成功经验和人生经历带回学校,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在同学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校友采访活动将成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我校04年40号文件也明确要求:“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海内外校友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大学生面对面地探讨理想、人生、成长成才等问题,发挥校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我们坚信,这样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并通过采访校友这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方式,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通过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他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锻炼能力,拓展素质;增强责任心,提高竞争力;为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打 好基础。通过采访,宣传东华,加强校友与学校联系,提高东华的影响力。

通过与校友的密切交流,我们将深切感悟“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蕴意,为把东华建设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校而不懈奋斗。 2.采访形式:

采用实地采访的形式和校友面对面交流,并带上问卷调查表做好记录。 说明:若是遇到校友很忙的情况,则改为电话采访的形式。 3.采访背景:

正值东华大学六十华诞到来之际,我们寻访老校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解读东华,从了解东华校史开始 。首先,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六十年来东华的发展历程。

谈东华校史必谈纺织,东华源于纺织。

纺织工业是旧中国最大的工业之一,上海是旧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基地和沿海主要的重要通商口岸。当时,上海纺织高等教育,有私立中国纺织工程学院、交通大学纺织系、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的纺织科、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诚孚纺织专科学校、文绮染织专科学校等6所纺织大专校系。建国前夕, 全国有18所纺织大专校系,其中6所在上海。旧上海的纺织高等教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院系一般规模不大,师资力量薄弱,设备简陋,但是,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有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学识渊博、专业造诣较深,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纺织技术人才,为中国甚至世界的纺织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经济和文教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950年6月,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华东纺织管理局主持,会同上海棉纺织业同业公会,将4所分散的私立纺织院校首先合并,定名为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为了使纺织高等教育适应全国纺织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纺织工业部在教育部的同意下,委托华东纺织管理局将上海的几所纺织院系进一步调整组合,于1951年6月决定以交通大学纺织系、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等3所院系合并为基础,建立一所新的纺织工学院,定名为“华东纺织工学院”,选定上海延安西路与中山西路交叉处、在抗战期间遭日机轰炸变成废墟的原光华大学校址及附近183亩农田为新校园基地。建校初,设纺织工程、机械工程、染化工程3个系,在校学生1178人。1952年开始,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从1952年到1956年,先后有6所校系(外省5所,上海1所)调整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按并入时间先后,依次是:南通学院纺织科、武汉中南纺织专科学校、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印染班、苏州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上海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青岛工业学院纺织系,从而使学校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纺织高等学校。经商定,所有调入校系的原毕业生,都是华东纺织工学院的校友。

1954年,学校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1956年,开办夜大学,并受纺织工业部委托,开办了三年制的专科老干部班,由各省市推荐纺织工业各级领导干部来校学习。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0年10月,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

自1951年至1966年,经15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纺织高等教育的专业体系,在校生达4000余人,教师约600人,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重点大学。

“*”期间,华东纺织工学院和全国高校一样,遭到一场浩劫,停课和停止招生达5年之久。1969年学校下放到上海市,1972年4月更名为上海纺织工学院。“*”后,特别是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在思想、政治、组织、教学等方面全面拨乱反正,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原纺织系、染 化系、机械系的有关专业的基础上陆续建立了自动化系、企业管理系、化纤系和社会科学部,增设了一批新专业。1979年,学校重归纺织工业部领导,1980年恢复华东纺织工学院校名 。1981年,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5年,经纺织工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1994年11月,中国纺织总会管理干部学院(在无锡市)并入中国纺织大学。

1995年9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5月通过了“211工程”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审核,确定了“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管、应用艺术类学科为主,兼有理科和人文、社会类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蓝图。

1997年10月31日,中国纺织总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 9月1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深化,学校正式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和上海人民政府决定将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国纺织大学。

199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

1999年9月,国家轻工业局上海玻璃搪瓷研究所并入东华大学。

到2000年底,学校已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点。本科生年招生规模已超过3000人,研究生年招生规模超过500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12600人。 除材料学、纺织、服装、染整、机械、自动化等传统学科专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外,计算机、通信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工业设计、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一批高新技术和艺术类、应用理科、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也蓬勃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多科性和颇有影响的高等学府。

面向21世纪的东华大学,正在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努力开发新的学科生长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实力,上水平,建设有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通过与校友的交流,听校友讲述东华的历史,和校友共同探讨东华历史的精髓。并和校友共同探讨“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深层含义,发觉其中的东华精神,和校友讨论作为当代东华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

另外,我们在这次采访中,恳请校友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站在他的角度,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出一些忠告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还会向校友请教,大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最终融入社会。 4.采访意义:

我校广大校友身上体现的为人、为学优秀品格,校友的奋斗精神、成长之路和肺腑之言,是东华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生动教材。全校上下要共同做好学生访谈校友工作,使学生广泛受益,形成长效机制,传承东华精神,弘扬东华文化。其重要意义在于:

1.开展工作的历史机遇。以东华六十年校庆为契机,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校友访谈活动,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在与优秀校友接触中,学习体会东华文化和精神,深刻理解国家社会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期望,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和人生职业规划。

2.推进工作的重要资源。通过校友访谈活动使各院系和学生与校友广泛接触,可以吸收广大校友共同参与学校育人工作,拓展学生教育的各方资源,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就业引导等增加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

3.通过校友访谈活动,创造在校学生与广大校友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使学生从诸多优秀校友身上学习和体会东华文化和精神,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发展,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志向。

4.通过校友访谈活动,加强学生班集体建设,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建立在校学生与广大校友的长期联络机制,使学生在与校友的长期接触中,得到持续指导教育。

5.通过校友访谈活动,充分反映大批东华校友的成长发展经历和奋斗精神,搜集挖掘整理校友身上所体现的东华精神,并供广大校友和在校学生分享借鉴,传承发扬。

6.要以校友访谈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班团集体的建设,将两者紧密结合。在访谈前期准备、访谈过程、访谈后期总结研讨阶段,结合本科生和研究生集体的自身特点,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班会、主题团日、党支部组织生活、参观学习、报告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用心感悟,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建立长期联系,进而提高班团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通过校友访谈活动,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学生在与优秀校友的学习交流中,获取社会知识,学习成长经验,感受清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了解相关行业发展。要将校友访谈活动与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引导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学生教育环节和形式。通过校友发展成长的实例,使学生亲身体会感受“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提升学生思想认知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职业道路,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未来择业中投身重点行业,成为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骨干人才,推动我校学生就业引导工作。 5.采访问题:

Q1: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那如何念好机械这个学科?

Q2:现在有些大学生非常看重他们所学习课程的成绩,但是有些成绩好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一定比成绩差的更能找到好的工作,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Q3:一些人疯狂的想挤进“官场”,加入什么学生会、学生社团、协会等等,加入这些团队本没有错,您觉得我们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呢?

Q4:您现在的工作是否稳定,您现在对你现在的工作还满意吗?

Q5:那么,你在面试或者以后的工作中是否遇到过一些不开心的事呢?

Q5:别人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那么您觉得大学跟真正的社会有什么区别?

Q6:您在东华读书的时候是如何理解“崇德博学,励志尚实”这一校训的?现在又是怎样理解的?

Q7:根据您的社会经验,您认为这个社会是全才更受欢迎,还是专才呢? Q8:您认为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呢? Q9:针对现在学生和老师之间联系很少的现状,您觉得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改善师生关系吗? Q10:针对现在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听讲,比如玩手机,你觉得学校应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制止这种行为呢?这方面您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Q11:对那些喜欢宅在寝室的大学生,您有什么忠告呢? Q12:对于大学生翘课,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Q13:对于当代大学生作息时间越来越不规律,您觉得应该如何改善?

推荐第7篇:校友寻访心得

心得分为三人的:张潇荷、李莹莹、郝振艳。刘薇提供口述。

校友寻访心得

一、采访前的几天

这份心得,也可以说不是心得,只能说是一些采访前的感慨。虽然曾经也与一些社会工作者打过交道,但我不否认自己对这次访谈的紧张与重视。可能当面对曾经同样站在过山是这片土地并已经取得成绩的师哥师姐们,既有对他们的敬佩与羡慕,可能怀有一丝小小的妒忌。

当然,我必须得承认他们现在的成就来自他们的努力,不论是当年求学时的努力还是在职场上的拼搏,都是他们现在成就的基石。可以说我的嫉妒来的有些莫名奇妙,也许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让还是大一的我就开始心存焦虑,而师哥师姐已在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贡献多多。这些都让我心生感慨:可怜我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呵呵~~这个羡慕让人可笑吧!如果我真出生在那个年代,我还受不了那个苦,每个时代都有他自己的发展背景,这岂能是我能苛求的?真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让我有些无语的是,在学校给的84级名单中只有一人是教育学专业(与我同一专业)的,其它人都是学校教育的。我不禁想到教育学有这么差么?我看我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看来我还真得让老校友激发我的斗志,和老校友好好交流一下啦!

2012年二月五日

二、采访的前夕

夸张些说,我一想到明天的采访活动,我就有些睡不着觉,既怕达不到学校要求又怕老校友觉得我的能力不够。“参与活动的学生要注意仪表,着装整洁、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向校友展示个人良好素质和学校良好形象。”我不断的问自己我可以做到并做的更好吗?这儿没人给我答案,而妈妈对我说只要相信自己能就能,是不行也行,行也行。老爸就说,我的女儿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应该自信些,事情都是人做的不是么?电话预约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只是让我的心一直忐忑的原因。

路是走出来的,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成为为他人开拓路径的人。这毕竟是山东师范大学首届“探寻校友足迹,启迪成功人生”活动,既为首届,就是你没人指导,要自己探求摸索。在此之前,队员们几乎没有多少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来说,采访校友这种社会实践是如此的陌生,我们也只能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在摸索中前行。

然而,我们可以在这摸索中成长与收获。就活动的意义来说,提前的认识校园之外的社会构筑,对于我们接下来三年半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也可以借此次机会,为在校大学生做出一份毕业投身社会的前期调查。很多时候在校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前途、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整体的蓝图。有着这一个社会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的学生知道如今的社会发展是怎样的。也能让在校的学生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如何利用好每一寸光阴,更加了解每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仅能让我们自己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师弟师妹与师兄师姐的关系更加紧密,能让校友们了解母校的发展,这样就更好的传承了校友对学校的眷恋。

有了这样的目的目标,我们前进就有了方向。现在在这个采访的前夕,我也只好闭上眼睛好好休息,为明天的采访养足精气神了吧!睡前,默默对自己说:加油↖(^ω^)↗!

2012年二月十四日

三、采访中的心得

总会有一些事情、一些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撼动我们的灵魂,恩赐于我们不可思议的成长还有很多人,很多曾经激荡着我们心灵的话语不能一一记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方面付出的多了,在另一方面必然会失去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有多少人的仕途是在大学期间呼风唤雨到了社会还能泰然处事

的?撒贝宁也许是让很多法科学生羡慕的一个神话,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撒贝宁只有一个。并且,成功从来都不可以被复制,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付出了多少,而在于他的成绩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访谈的时候,我们喜欢说谈一下经验,说一下体会。经验是自己经历的体验,没有亲身经历过怎么会有体验。哪怕很简单的一件事,长辈的经验告诉我们盐是咸的,我们从此知道盐之所以被称为盐,是因为它是咸的,可如果不亲口尝一下,怎么会知道咸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人生像是一个圆圈,走走停停,曲折去不曾走远。他人的经历中是作为标榜将我们的棱角磨平,于是,我们在原地几平米的地方兜兜转转。圆啊,这是一种标榜是的模仿,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学习的前提是要确认所学的是适合自己的。对的就一定是好的吗?我们的路途中遇见的困难并在不断的克服中成长。这才是我们应该从师哥师姐身上学到的。今后的社会是由我们自己来闯荡的,没有人为我们开路,没有人为我们铺路,我们要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卫士,为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添砖铺瓦。这才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每正如程远臣师哥说的那样:这是我的经验与经历,如果可以给你们启发我会很高兴,如果说错了,你们也可以改正并给我提出来,这给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路去吧!(当然也要借鉴他人正确的意见!)

在采访时与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交流,了解他们成功的人生经历。几乎所有的学长学姐都婉谢“成功”一词,但在我看来,他们确实是成功的,至起码是人生阶段的成功。我也确实能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学长学姐,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有散发浓郁学者气息热情的纪委副书记程远臣师哥;也有从事栽培祖国花朵幼儿教育的王典美师姐;有在威海一中默默耕耘的政治老师黄进淑师姐;还有在威海一中高三前线工作的李丽学姐。他们既有各自的行业特征,也有各自独特的性格魅力。每个人的话都有它的道理,精辟有亲身的体会。采访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尤深:1.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是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前提是要有选择的资格。学习就是那必要的前提。口袋里只有十块钱的时候,你凭什么选择是吃牛排还是龙虾,你没得选择,即便是要一碗面还是不带炒肉的。自身的硬实力决定了生活的舒适程度。能够在自己所属的舞台上站住脚,靠的是硬实的两条腿,大学生活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它只是序幕。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2.时不我待,事不我待---为未来奋斗!师哥说他之所以成功,是他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他总是很积极的去追求。明白起点有多高,事业就有多大。。。3.工作是为了让生活更好的途径,但不能为了工作丢掉生活。一个好好生活的人,他的时间应该分为三部分:劳动(工作或学习),享乐(多多的课外活动,接触社会),休息。

当然,在整个的交谈之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他们回味大学生活的陶醉。离校数十载,他们依然情系母校,总会找机会回母校看看,寻找当年梧桐树下的脚印。也许,等我们匆匆岁月行过。回首,我们也会抚手母校梧桐。

2012年二月十五至十六日

四、采访后的后期想法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师哥程远臣说:继续开展探寻校友足迹活动,架起新老校友感情之桥梁,为弘扬母校广大母校做贡献。

为了这个采访活动,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根据通讯录分工,多头同时行动联系列表里校友。虽然一开始由于联系方式、工作等各种原因,有一部分校友联系不上,但是我没有气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联系上校友之后,我就开始做采访的准备工作,上网搜寻资料、准备访谈提纲、通知其它队员等。不过说真的,学校应该定期更新校友资料。有的不是已经退休就是换了工作,还有换电话的!我晕X﹏X我真想叹一句:哎呦我的妈呀~~还有就是,学校也应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多多开办些校友回访活动,扩大学校的号召力。

我们小组的缺点: 在访谈期间,师姐说一直认为有经验的采访者,应该善于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采访准备是指取得采访线索之后,在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前,对采访的人或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准备用什

么途径、方式、工具才能与采访对象接触。这种工作,就是采访前的准备。1.也许这是我采访前没有做好的部分。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一定的背景调查有些盲目。//一次访谈的成果最核心的来自于访问者现场的表现从而引出受访者最真挚的回答。在对话中,我们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其次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再次保持适度的沉默。因为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2.善于倾听我们是做到了,但是问题不够精辟,对话有些拘谨,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些只能说是做到了70%。也许还有许多的问题,不过,我相信,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中会越做越好!!

记不清是哪位颇有阅历的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工作,30岁前靠专业,30岁后靠人脉。或许他是对的。 总会有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天的,在这之前,我能做的,只是把每一门功课都修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小草永远不可能长成大树,但是雏鹰总会飞向蓝天的。我们都已成年,都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年龄,很多事情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决定和处理,无需依赖别人。而且我们也不想一直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

在这次社会实践所学到的东西,我必会牢记在心,也以每一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作为榜样,鞭策自己不断向他们靠拢。最后,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机会。相信,我们的活动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PS:之前提到的在学校给的84级名单中只有一人是教育学专业(与我同一专业)的,其它人都是学校教育的。当时我的心真是拔凉拔凉的。其实不然,在之后的采访中才知道,当时84级的学校教育是指幼儿教育和教育学。嘿嘿~~我的心这下终于放宽了!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2011级教育学一班

张潇荷

校友寻访心得

今天采访了山师校友,收获颇丰。

这次采访的是高中母校一位年纪比较大的级部主任,也是一位历史老师。刚进他的办公室,老师就很热情,我也就减少了一份紧张。

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拘谨,但是老师聊天式的口吻慢慢的减少了生疏,也聊得越来越多。他询问了我的大学生活过得怎么样,而且对这次活动给予了肯定。也因为这次活动勾起了他当年的大学生活的回忆。他说他上学的时候喜欢并且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爬千佛山,一天可以去两次,早晨和下午,他说山上很好很陶冶人也很养人,并鼓励我们的大学生可以经常去玩儿。他说这几年他也经常去济南去山师,所以对现在的山师本部很熟悉,也很喜欢校本部的氛围和风景,他回忆说当年的山师还被一些人成为花园式庭院式的学校。

老师笑着说我们能在山师校本部学习可算是一种荣幸啊~~学生很自由而且周边也很繁华,学习之余可以多出去走走,开开眼界,增加一些社会经验,对未来也是一种帮助。

在聊天中,老师的一番话也让我领悟不少。当我对老师说现在有点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时,老师无奈的笑了。他说本来把学生们送入大学就是想让学生们可以不像高中初中一样为学习烦恼,可以比较自由的生活,没想到又增

车,有房有车后就愁结婚,婚后愁孩子,有了孩子愁孩子的学习,紧接着愁孩子的车、房子、婚姻……这样活着多累啊。他告诉我们该放松的时候就不要那么紧张,过好每一天就好了,以后就业的途径很多,工作总会有的,只要善于抓住机会。

对于学习,他说,现在的大学的学习任务很轻松,要是想拿奖学金,考研,那就认认真真的学习书本,要是想以后快点就业就有计划的学习,分清轻重,多出去积累经验,没有哪种工作只凭书本就可以胜任,就算当军师还得有实战,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启发。

老师还对于教师这个行业给予了一定分析。他说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分清什么是“严”,什么是“死”;什么是“乱”,什么是“活”。千万不能把严格当成一种死命令,不可以把学生的活跃当成是课堂的混乱。可现在的老师有些偏偏把“死”当成“严”,把“活”当成“乱”,让学生一点积极性也没用,老师们教的也累;对于活跃的班级,有些领导还会批评成扰乱学风。这次采访的老师思想很开放,他说我教过的班级不会用一些死板的纪律来约束学生,盯梢值班只会让学生逆反,丧失主动性。他说有经验的教师对于课上课下的老师小动作都会知道,只是有时候不去揭穿,只要不太过分,就不要大动干戈。老师应该体谅学生,毕竟老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这样学生也会尊重老师了。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如果只是苛责体罚,往往会使学生觉得两清了,内心也不愧疚,以后错误还会明

个明智的教师。

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下人们思想的问题,他说改革开放的今天正是新旧思想冲击的时候,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观点,也会否认别处的观点,乡村与城市,南方与北方,中国与外国。对于一些观点,我们取之有用即可,不必追究谁对谁错,也许出去见见世面自己的观点就会开放许多。生活在农村的人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思想迷惑,思想遇见识分不开,要扩大自己的见识不能随波逐流。有些观点听听就好了,所以人们才会努力的考大学,去大城市,多一份件事就多一份机会。

有句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次访谈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师在访谈的最后表示了对我们大学生的希望,也表示了对学校的希望,希望学校立足时代的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一个全国甚至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教育学院 教育学11级1班 李莹莹

2012 2 16

校友采访心得

2011年,一份秋意雨绵绵,使这个古韵雅致的山师校园笼罩上更惬意的味道。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并即将成为在这里生活四年的“老地户”。所以,彷徨、兴奋、好奇与无尽的期待。

半年的生活就要在喧闹中结束了,学院组织了一次寒假探寻校友足迹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大家都很兴奋的报名参加了。

采访,是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事迹,而激励我们的人生目标。听到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取得成就,我们都深有体味与启迪。虽然采访的过程会很艰难,会遇到许多不解,但还是乐此不疲。以前看过许多关于访谈的节目,我知道我们需要的不是采访本身而是从这个过程所学到的东西。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所得到的感受。

第一:团队,就是最大的后盾

这次采访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记得小时候就听过许多关于团结的故事与谚语,因为没有太多团队的

活动,那时也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明白团结是办理一个事情的圆满完成最重要的因素。但这次,我亲身体会到了这里的精神,也尝到了如人参果般的养分。很得意我们拥有一个好的队长,办事能力的强悍使我们不是一群无头翁,还有队友的亲历合作,使这一切也变得轻松些许。的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是最重要的。尤其在现在这个日益冷漠的时代,在娇生惯养畸形发展的现代青年,这种精神会越来越具有地位。

第二:没有技巧,努力就对了

老校友与我们之间的谈话进行的很顺利,我们的到来也激起来他们对大学时代的追忆,也充满了对青年时代美好的赞誉。我发现,无论人长到多大年龄,那段年轻时代都是大家最珍贵最让人恋怀的记忆。所以,就在我们还没有走过的时候,就要选择珍惜,选择无悔。记得谈论的过程中,他说,其实,取得成就没有任何技巧,技巧是留给那些主宰人类的天神,而他们却在几千多年以前就牢牢地把自己留在了天宫里。所以,人类只能在有限的能力中选择无倦的努力奋斗。别找不弯的路子,也别问如何快速达到巅峰,努力就好了。的却,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期望以最小的努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可,这样浪费头脑莫不如脚踏实地的奋斗一番。我们年轻,别用年轻所谓的资本去无尽的挥霍。任何时候都只有默默的努力才可。

第三:心胸宽大气自显

大学了,我们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面对更多的强手与才人。我们可能会妒才,可能会愤懑,也可能会难过。但我觉得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都是你应该具有的最大财富。少抱怨,少嫉妒,少低沉。虽不需要把一切都看淡,但也要做到坦荡,把自己搞得过于功利化,最后才会发现伤痕累累的只有自己。大度看人看事,天下自然欢乐永随。虽不奢求绅士风采却也可以花中独秀。

要说的很多,要学习的很多。虽然采访中也碰到许多不理不睬的人,但我们也无权评判什么,这只是社会冷漠的一个缩影。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热情。未来的路很长,事情很多,人也很杂。但不管怎样,只有引着自己的心意好好走好每一段路程,就是莫大的幸事。访谈结束了,但那里的味道却依然停留,留在心灵的感叹也依然不息。或许,存在着一份对母校的祝福,就这样充满期待与幸福继续走下去······。

2011年2月17号

11级教育学一班

郝振艳

推荐第8篇:寻访校友足迹

【寻访校友足迹】杨剑:繁华背后的坚守

记者团 黄思琪 人物简介:杨剑,我校81级无机化工的化学专家。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第二化肥厂做技术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技术员到工段长到分厂到副厂到厂长。一次偶然的机会,1999年来到上海,做企业行政管理。然后转行,从无机化工转到了有机化工。2009年成立了雷涂料有限公司,产品均为自主研发,注册商标为“雷鸟”。

“母校真正打开了我的眼界”

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不仅仅拥有执著的毅力、出众的才华、美好的品格,更拥有着高尚的情怀,也往往拥有吸引人、感动人的传奇经历。对于杨剑来说,在昌大学习的四年给了他无比宝贵的经历,那段岁月开阔了一个高安“小子”的眼界,成为了他记忆中难以忘怀的时光。

在访谈开始时,杨剑师长就陷入了回忆中,“81年那时高考恢复不久,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难以想象。当时南昌工学院在本省招生,我作为农家子弟,通过了这个‘独木桥’,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在学校里,看到了许多的东西。”

于杨剑而言,大学这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学到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用多少,但是大学期间可以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他始终认为,读书读出来的人思维比较缜密,接受能力在这个熔炼里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成绩不一定要拔尖,“长见识”比什么都重要,眼界开阔了,目光也长远了,母校真正打开了我的眼界。

在大学的那四年,他依稀记得首先得到锻炼的是自己的适应能力,只身在上海打拼的那几年靠的就是很强的适应高节奏生活的能力;他还说那时学习成绩一般,但是自己学习能力很强,比较有韧性,对问题从来都不会放过,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的热爱。谈及对母校如今发展的看法时,杨剑师长说道:“我们需要时间让昌大去成长”。

“创业背后的艰辛,繁华背后的坚守”

繁华的上海,铺就了许多人的梦,也的的确确造就了许多成功人士。然而在杨剑师长的内心深处,不得不承认上海更是“嘈杂”的代名词。

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江西省第二化肥厂做技术员,这本是一份“铁饭碗”。他不孚众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技术员到工段长到分厂到副厂到厂长。但年轻的杨剑面对荣誉却依然抱着大学时“不断追求,爱学习”的姿态,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99年到达上海,在一家私有企业工作,之后也换过很多单位,像“北漂”那般。但值得高兴的是,在上海的那几年他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行业——涂料行业。之后便启程了属于他个人的“繁华”之旅。 现在他的公司主要负责建筑涂料的生产、销售,同时也承担工程,目前对建筑内外墙、装饰装修这一块逐步扩展。“我们公司的产品自主研发的!”说到这时,杨剑师长脸上露出了会心的一笑。但提到近年的公司经营状况时,他却又一次陷入深思。

“如今这个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场子很多,难以真正做大做强。并且近些年又受到房地产低迷的影响,今年的生意不是很好,市场开拓得不是太理想。”与此同时他也说到:“个人还是很有信心的。相信只要放手去做,就能够有改善。低着头做事,走访客户,让客户信赖,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态度。同时,也加大人员投入,从立邦漆聘请工程师过来指导工作。重要的是要实实在在的去做事情,不仅要知道理论的东西,产品要得到客户的认可。还有,积累人脉很重要,产品的模式、技术的模式都要更新,同时要主动吸取别人的长处。”

也许对于我的这段经历来讲,创业并没有人们想象中艰难,“雷鸟”带给我创业的繁华,

但这背后艰辛是无法言语的。至于我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我有必要对师弟师妹们说:“沿海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一般内陆的学生都是毕业了之后去找工作。这些年我却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家沿海的人却都会想办法自己去创业。但个人建议一出来不要自己去创业,最好是先积累打工经验,这样可以使你更加了解员工的心理素质、熟悉操作流程。毕业出来,找工作锻炼自己,找工作锤炼自己,机会也会更可能的多一点。任何一个老板都是有历练过程的,一步一步的走的很稳。还有IQ很重要,要有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的特征,有本事,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东西。不要怕吃苦,年轻人可以忍耐,要多吃苦。” “爱运动,爱结交朋友”

杨剑师长的个人爱好十分广泛。他回忆以前在江西时的生活与工作的时候,表示很开心,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无忧无虑,娱乐和文体活动很多。有各项比赛,足球、篮球、排球等,都会积极参加。但是现在,面对如战场的激烈商场,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都是有偿的,锻炼身体机会也不是很多了。”

纵使竞争激烈,但他对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可以认识到了更多的校友。他说:“之前从事技术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比较少,主要是看书或者是做实验,但是现在很忙,朋友越来越多,机会也是越来越多了。我喜欢结交朋友,如今的条件创造了许多交友的平台。”

最后,杨剑师长还在就年轻一代创业这事上强调:“要锻炼,曲折是一种财富,失败的经验也是一种财富,就能够离成功更近一些,挖掘更多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推荐第9篇:寻访校友感想

用勤奋托起明天

--寻访校友谢迎娣有感

口腔一班 11080115 罗瑶

今年暑假,学校开展了一个走访校友的暑期实践活动,借着这次机会,我采访了09年刚毕业的优秀学姐——谢迎娣。

在与谢迎娣学姐约好见面的那天,我特地穿得正式一点并早早地来到了我们约定的地点。访问前我特别紧张,生怕自己问了什么冒昧的问题,手里捏着的一张写满问题的纸都快被我捏出汗了。来到了CT室的门前,我轻轻地敲了敲门,出来一个身穿白大褂眉清目秀的姐姐,她淡淡的轻轻的笑容顷刻间就将我们之间的隔阖笑容了。随后她将我领进CT室,与我面对面坐下,和我随和地聊了起来,关于学习、关于生活、关于母校„„

开学转眼间就进入大二了,我对之后的大学生活感到迷茫,也会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在与学姐的对话中,让我清楚的知道大学并不能浑浑噩噩地随大流混过去。学姐耐心地教导我大学里要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并且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融会贯通。她还拉着我的手,真诚地提醒我:“大学和高中不一样了,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多与外界进行交流,不断地扩充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修养。你可以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会让自己觉得快乐。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于此„„”

与学姐聊了那么多话题,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她那种踏实认真的态度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学校里,谢迎娣学姐每天都会去自习教室或者图书馆看书,课内的、课外的,风雨无阻,多次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免试进入医院的资格。出生于农村的她在大学里虽不愁吃穿,但仍然参加了学校的勤工助学,用劳动来锻炼自己。虽然如此,学姐还谦虚地说自己离优秀还差的远。虽然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谢迎娣学姐迎难而上,默默扎根基层。一天几百份的报告她没有说累,影像科的设备辐射她没有一句怨言,因工作劳累过度而流产她没多休一天假。只因她相信:只有经得住考验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成功。学姐的这种坚持、这种勤勉、这种忍耐给了我深深地触动。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坚强地崛起,因为野百合也可以等到自己的春天!

谈到母校,学姐的眼睛里流露出无限的怀念之情。她亲切问我学校的各项设施是否都健全了,学校又举办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她跟我说也许你觉得自己现在比别的学校的学生要苦的多,但等你毕业了,回首往事,你会觉得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学姐虽然毕业好

几年了,但仍然和许多大学同学保持联系,继续当年的情谊。这不禁让我感觉到自己要加倍珍惜与大学里姐妹们的友谊,珍惜与她们一起共度的岁月,把握好在南医学习的机会!

最后,我也十分感谢学院给了我们这次实践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假期里,我也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辜负学校对我的辛勤培养!

推荐第10篇:校友寻访报告

**事迹简介

一、毕业时间:2009年

二、专业:土木工程

三、个人特点:兴趣爱好是篮球,足球,看书;专能特长是CAD OFFICE软件 PHOTOSHOP 3DMAX;性格开朗乐观,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事踏实谨慎,处事果断,有自信心及上进心,喜欢挑战能吃苦耐劳

四、个人成就:在校社会实践:2008年7月到2008年9月 广东泛珠咨询有限公司,在公司主要负责现场钻探监理,辨认并记录地层情况 ,目标构造物的定位及测量。 2008年6月 岳阳工程公司 工地现场体验(施工员助手);在校曾获奖励:07 08年度三好学生,获校三等奖学金2次,国家

一、二等助学金各一次。一直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工作扎实,兢兢业业。

五、成长历程:**自09年在二十三冶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工作认真负责,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工作钻研刻苦,不断积累经验

江西新钢热轧至冷轧运输链工程及长沙三一重工新员工小区装修工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二、科学组织施工,努力完成任务

2010-2011年是陕钢集团烧结项目的决胜年,由于工期紧,施工质量要求高,过程中更需要严格把关,最后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在此期间曾被总承包单位评选为先进劳动者。

在几年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刻苦踏实,获得了领导的好评及同事的信任,获得公司2012年度“先进生产者”及“优秀技术工作管理者”称号及奖励。

六、个人感悟:刘学长就读**,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对**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触,对大学深深的好奇,想要积极地探索大学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学长对大学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告诉我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在这里你可以结交很多的朋友,认识很多的朋友。大一你有着很多的激情,对专业不是很懂,觉得基本的课程很容易。大一的时间过的非常快,大二转眼就来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专业课程很重要,这是你大学的转折点,学好了,你以后的学习就容易多了,否则,大学真的就白学了。当然,除了理论的学习,实践也很重要,要抓住大学里的每一次实践的机会,这样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大学学习固然重要,但人际交往也必不可少,但不是要你急着找女朋友,大学里的爱情是一门选修课,有这个能力才行。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专业课加深了难度,这期间你会觉得课程很难,不要紧,也不要急,慢慢来,只要你大二的专业基础课过硬,拿下这些课程是迟早的事,不用担心。大四你将面临毕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岗位的应聘是你最主要的事情,这就需要你的能力和智慧了。听了刘学长的谈话,我感受良多,深受启发,大学真的很重要,要学很多的东西,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立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11篇:校友寻访心得

校友寻访心得

今年暑假注定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我与几位同学去寻访了一位83届生物系李坊贞师姐,在此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

李师姐是赣南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从事生物教学与研究二十余年,显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寻访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查找资料,电话预约,就这样怀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

在访谈中,她提到过她大学时代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会和同学一起骑车去郊游,会去参加舞会,还会去其他学院听讲座,可是想想现在的我,条件比那时优越的多,但是学习的劲头却不大,课余时间不是上网就是睡觉,不仅体质下降了,学习的效率也降低了,更不用说是去听讲座了,真的感到很惭愧,以后再也不要虚度光阴浪费生命了。

我还了解到,学校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工作中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知识,甚至是一个对你来说陌生领域的知识,因此需要拥有自学的能力,善于从前辈处和同事中学的所需知识,因此在大学期间应该广泛涉猎,多多了解多方面的知识,社会现在需要的是综合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此外,在校期间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尽量用最得体最简短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还有文字能力,因为不论何时,写作都是很重要的并且是必须的,再有就是谦虚学习的心态,谦逊永远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最后就是要有开拓精神,畏畏缩缩永远干不成大事,敢为人先有时是必须的,而要培养这些品质,就要做到多观察,多分析,多听多看,多适应,相信这样就会事倍功半了。

总之,这次寻访让我明白了很多,对于以后的道路也更加清晰了。

第12篇:寻访校友心得

校友寻访

第一次与孙老师联系的时候,我们谈了好久,就在我们还在为这次采访活动能否成功进行而踌躇不定时,孙老师很快便说 “好,什么时候?”坦诚与高效率,是孙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采访定在了孙老师的办公室内进行,星期天的校园学生不多,孙老师的办公室设在综合大楼,在那里可以看到学校的教学楼和实验楼,仿佛空气中都可以嗅出琅琅书声。孙老师一身简洁的白色,虽然已是比我们年长几十届的老学长,但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年轻的气息。亲切的微笑和出乎意料的善谈,一下子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起来。

(1)那时候的南大

孙老师是87级的山师学生,他对母校有着一番特别深厚的感情,对南大的传统,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按孙老师的话来说,能在南大读书,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那时的南大就是一个小清华。每当孙老师谈及南大时,他的眼里就熠熠生光,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仿佛又坐在了图书馆里,仿佛。。。

在孙老师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考上中学,必须参加全市的统考。想要进入像山师这样的名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南大作为一所江西名校,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优越的师资条件。孙老师半开玩笑的说,其他大学的学生都会选择聚集在宿舍聊天打牌之类的,而南大的学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读书,这就是南大吸引人的地方。

(2)看学习:勤奋+全面知识+实践

在孙老师读书的时候,流传着一句笑话: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然而这也是当时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在孙老师看来,死读书这三个字,有时候是必要的。

“死读书”在这时候,可以辩证地译作勤奋。“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天晚上不到1点是不会睡觉的,”孙老师笑着回忆当时那段艰辛的读研时光。孙老师认为,当遇到不清楚地问题时,参考别人的资料与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通过与别人交流时,自身的经验与知识也可以得到积累,长期的积累,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尽管孙老师读书很勤奋,但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巧读书”似乎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大学时代,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那时候在山师读书,压力并不大,作业也不多。孙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一放学就去图书馆看

课外书。他尤其喜欢科技类的书,但其他内容的书籍,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不局限自身的知识,在孙老师看来尤为重要。

“很多工科的学生总以为经济学属于文科,与自己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孙老师从学生时代,到后来参与工作,都尽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书。孙老师毕业于化学系,然而在工作后,具备多种的知识。

在孙老师那一辈人之间,曾流行着读书无用的说法。对这一点,孙老师的立场十分坚决:读书有用!

孙老师说自己是尝过了读书的苦,也尝到了读书的甜。这种甜是在参与工作之后逐渐体味到的。拥有知识,即使现在是技术工人,也很快可以踏上更高的台阶。在实践中,理论的融合十分关键。孙老师参与工作后再去读研,那些理论性的知识因为有了实践的基础而变得更加明了,这让他在同学中更有优势。也因为他接受高等的教育,他在同行中,考虑问题的深度也变得更为突出。读书有用,与实践结合更有用。这就是孙老师读书的心得。

(3)看人生:科学而理性

孙老师有一个特别的习惯,他从不用笔记本。工作上的经历,他都是靠自己的记忆记录下来的。有用则记,无用则不需要记。因为每一件事情孙老师都经过一番分析与思考得来的,因此可以记忆深刻。反而记在笔记本上的东西,常常会被自己丢在一边,关键时刻也起不了效用。

不仅仅是工作,在生活上孙老师也处处地用科学理性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读书二十年,孙老师的理性使他对生活百态更加客观。

(4)看我们这一代:乐观+主动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最艰难的一代,孙老师并不认同。

在孙老师他们那个年代,毕业之后只能做国家分配好的工作,而且很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孙老师曾当过工人,但他并不认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相反地,这是人生的一中宝贵的经历与磨炼。当过工人以后,将来在管理层的位置上,才能更了解工人的想法。因此凡事都会有两重性。在竞争社会中被淘汰,并不意味着被消灭,而是一种激励。失败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孙老师对我们这一代充满着期待,他认为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资本。也许一开始没有机会,但经过磨炼,就一定会有机会。有人轻易地放弃自己,那是他们的个人问题,不是社会的全部。社会有阴暗面很正常,但不要太极端。可能老一

辈的人认为我们娇生惯养,这是一种代沟,我们并不是垮掉的一代,不能用绝对的思想去看待自己。

那么怎么才能让社会去接纳我们呢?

孙老师的看法十分独特,要主动地融入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自己。一方面,人要合理地定位。正确地分析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有什么特长,本领,自己的身体素质,动手能力等等,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刘翔,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十分关键。另一方面,我们要合适地走位。人不一定要从一而终,要学会改变。孙老师看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与社会和谐。强调个性与社会对抗并不是好的出路,与社会合拍地寻找机遇才可以走的更远。

尾声

与孙老师的采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与其说是采访,更像是一次与老前辈的闲聊。孙老师简练而深刻的语言,睿智而开明的观点,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从心底里佩服着这一位前辈,也开始对自己人生有着新的思考。

第13篇:优秀校友榜样寻访

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大学生中开展 “身边榜样,前行力量”主题教育的通知

苏教学〔2011〕13号

各高校: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结合正在全面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开拓和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新途经与新机制,经研究,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身边榜样,前行力量”主题教育。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1.以身边榜样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找准“身边榜样”身上所体现出来的 “热爱祖国”、“志存高远”、“勤奋好学”、“爱岗敬业”、“踏实上进”、“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推出令大学生信服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优势,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注重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选树典型的过程转变为大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宣传、努力争做典型的过程,推动良好校风学风建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校园风尚。

2.以榜样选树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的途经和机制。各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的方法,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机制。通过各高校主题教育的实践,进一步总结提炼,形成我省高校大学生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活动内容

身边榜样的选树要真实、可信、可学,能够被广大大学生接受和认同。选树的榜样既可以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也可以是近几年来走上社会的优秀校友。各校结合实际,可树立学习榜样、诚信榜样、助人榜样、孝亲榜样、创业榜样等先进典型。

1.校内榜样的选树活动。全省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主题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教师提名推荐、媒体宣传等形式推出一批学生公认、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建立和丰富校院班三级榜样库,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育、选树、宣传典型的机制,形成“崇尚榜样、关爱榜样、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 2.校外榜样的追寻活动。全省各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以学院或系为单位,发动学生和教师推选那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或在其专业岗位上默默奉献、事迹感人的优秀校友。通过了解这些校友的成长历程和他们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伟大祖国所

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爱国荣校、奋发图强的热情。

3.身边榜样的学习活动。编辑和整理“身边榜样”事迹材料,利用网络专栏、读书论坛、宣传橱窗、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多角度多渠道深入宣传,引导广大学生以身边榜样为标准,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努力缩小与先进典型的差距,做到“学有目标,赶有对象”。把“身边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一踏入校门就能受到鼓舞和熏陶。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校庆等重大活动中,注重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的作用。把“身边榜样”的事迹材料作为党团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成为校本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表彰推广

1.开展先进事迹展示活动。省教育厅将在各高校深入开展“身边榜样,前行力量”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汇集、编印各高校上报的“身边榜样”典型事迹材料,请各高校于2011年12月30日前将“身边榜样“事迹材料报我厅学生处(纸质文本须加盖学校公章,电子文本发至:jsjytxsc@163.com)。我厅将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并按照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要求,做好“江苏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工作(有关通知另发)。 2.评选最佳主题教育。组织全省高校“身边榜样,前行力量”主题教育方案评比活动,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方案推荐名额:本科院校每校2个,专科学校每校1个。各校要先在校内组织对本校申报的主题教育的评选,于2011年12月30日前将《“最佳主题教育”方案推荐表》(可附图片等资料)一式三份,报省教育厅学生处。

3、推广优秀事迹和活动方案。对优秀事迹和受表彰的主题教育方案,我厅将组织学习和推广活动。

四、活动要求

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广泛部署,高标准选树身边榜样;科学规划,持续推进,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整合资源,扩大影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明确职责、分工负责,抓紧制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各高校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把榜样选树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真正选树一批时代内涵丰富、示范效应显著的学生典型。要充分挖掘自身优秀学生及优秀校友资源,推出具有本校特色,时代特点的“身边榜样”,真正把选树“身边榜样”的过程作为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工作机制的重要环节。

各校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上报我厅学生处。

附件:2011年“最佳主题教育”方案推荐表.doc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14篇:校友寻访调研报告

春风化雨 学生心中的太阳

——访1993级马晓红校友

华佳奕 张琰 单晓明 王菲菲 周佳倪

马晓红老师,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太仓市学科带头人,指导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二,三等奖,教育论文多次获奖,参与太仓市“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研究,获得江苏省“五四杯”三等奖,关爱每一位学生,既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乐学、会学,得到全面发展。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年教学中形成了“乐教好学”的教学特色,利用自身热爱英语教学的热情,激励并感染学生喜欢英语学习,并享受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其乐无穷。

2013年7月9日,阳光正好,我们有幸赶赴太仓采访了太仓高中的高级教师马晓红老师,我们在必胜客餐厅中等待,大厅门被推开,伴着阳光,走进来的是一位长发披肩,面带微笑的女老师,她,就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马晓红老师。短短的采访完了,我们非常感谢马老师能够接受采访,通过老师的耐心的解答,我们受益匪浅。

追忆往事 似水年华

“我是1989年考进南师大的,我们住在随园不像你们都搬到仙林去了,大学生活真的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马老师跟我们回忆起她的大学生活,仿佛又回到了时候,那个春光流淌在青草地上,还在黛瓦白墙间游走的年华。“在大学里,我们的学业压力没有你们现在这样繁重,天气好的时候,几个小姐妹就会在没课的下午在校园的草地聊天散步。”马老师还兴致勃勃得跟我们谈起南师大随园校区“随园”这个名字的由来:“随园最初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府第,曹家被抄后,雍正帝才把曹氏家园赐给了继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隋家衰落之后,又将园子卖给了时任江宁知县的清代诗人袁枚。取“随遇而安”之意,袁枚将“隋园”改名为“随园”,寓居于此,自号随园老人,写了著名的《随园诗话》。随园也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马老师略有遗憾得跟我们说:“当时我们那个时候是包分配工作的,班级有一些很积极的同学,当时没有跟着他们的步调走,有点浑浑噩噩的,有些遗憾。所以你们要跟着班级里积极的人的步调走。”马老师最后还说:“工作以后,去南京开会的时候我都会回随园看看。”

“那里曾是我的青春。”

认真负责 乐教好学

在采访之前,就听一位曾经被马老师教过的学生说:“马老师是他遇到的最有趣的英语老师,最负责的班主任。”

当问及“在教师这份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马老师说“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负责任,要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老师,较其他职业来讲,是相对来说比较辛苦的。因为作为一名老师,相对自己的自由时间较其他职业来说会比较少。你在学校中忙着备课,上课,教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段里可能完不成任务,你如果寻找资料可能你就没有时间批改作业,你批改作业就可能没有时间找资料,所以会带着工作回家,在休息时间可能有学生也会来请教你一些问题,所以要作为一名好老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马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确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她同时也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师。

马老师的个人语录是“Enjoy teaching, enjoy learning。”她认为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学生总把它当作辛苦的任务,她在教学上总是巧妙设计,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让他们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指点迷津 寄语南师

马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并为教学做了巨大贡献的人,从如何进入教师这个岗位以及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的相处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马老师说:“中学的考编分笔试和面试,大四准备考编的要做高考试卷。上次我去面试的三十几个人里面只取4个人,还不算那些笔试被刷掉的,竞争压力还是蛮大的,所以你们在大学里一定要上进。”这些话让我们有了紧迫感和压力感,我们认识到要胜任教师这个岗位真的不容易,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业人还有很长的距离,要求掌握的东西很多,所以我们觉得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做好准备,等毕业的时候才能顺利找到工作。

教师这个职业相对来说是比较辛苦的,她还给我们举例子,作为一名老师,要备课、上课、找资料、批改作业和教导学生,在白天有限的时间里,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例如作为班主任,你备课上课,在课间可能你要巡视班级督促学生,你吃饭的时候可能也会想着这一群孩子有没有胡闹有没有认真学习,你可能就会匆匆吃完饭就要去班级里去看看,那么剩余的一点时间,你只能在找资料和批改作业两件事情中二选其一,剩下的就要带回家完成。所以,做老师千万不要怕苦。环境在变,学生也在变,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特点。他说,“但要有责任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马老师告诉我们要有好的心态,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幸福感。马老师说“教师时间比较长,比如早上要7点就到学校,晚上5点下班,要比公务员这样的工作早两个小时。但是,你要抱着乐观的心态去工作”,“既然决定要当老师就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这些话都使我们在场的每个人感触极深。

马老师希望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语学院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让南京师范大学这一块牌子在社会中享有更高的声誉。

后记;

通过这次的访谈活动,我们学到了许多非常有用的东西,懂得了成为一个教师的不易,也对自己的理想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不断地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完善和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定会使我们不断的和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地靠近。

第15篇:寻访校友活动策划

校友协会珠海校区

寻访活动策划书

第五小组

2012-3-2

4目录

一.活动介绍: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二.活动流程:

(一)前期

(二)中期

(三)后期

三.职能分配 四.物资准备 五.活动注意

一.活动介绍:

(一)活动主题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友协会校友寻访活动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刚刚进入大学,相当一部分的大一学生仍未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以后的生活也没有很多的概念,对于如何面对更多的选择,把握人生路上的方向,甚至对在大学里如何学习仍然处于迷惑的状态。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延续中大校友总会每年寻访校友的传统的同时,传递母校问候、加强校友与学校以及学院的联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更好的发展。同时,让同学了解我校校友的人生经历、工作经验甚至心路历程,在与校友的沟通和交流中提高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明晰自身的人生规划。

本次活动将组织校友协会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我校的各专业的校友,与我校的优秀校友零距离接触,在记录校友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的同时丰富完善我校的校友信息,也将学校及学院的发展情况告诉校友。并争取以此活动为契机,诚恳的邀请校友关注和参加我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并希望通过各位校友的支持和帮助来促进我校在校大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活动开展流程

(一)前期

1.了解受访者的背景、单位,包括:大学年份、专业、所在校区、相关同学和教授。如有可能,找到其当年在校相关资料。

2.电话邀请前一周发邮件或短信至受访者简要说明内容,并提出第二天的希望联系时间。

3.电话联系受访者,表明身份,说明意图,表示邀请,落实时间地点 4.物资准备,包括录制机器,队服队旗等标志物,纪念品 5.人员工作分配 6.访问内容草稿

(二)中期

1.提前一天实地考察、踩点,熟悉路线和时间 2.提前30分钟到场,等待预约时间后入场

3.问好,赠送纪念品,设备摆设准备,进行初步交流

4.采访正式开始,包括:受访者自由发表、提问、对学校的祝福和对学生的建议

5.采访结束,唱校歌,合影留念,队旗签名 6.表示感谢

(三)后期

1.感谢信

2.整理照片和访问稿

3.将访问稿或新闻稿发给受访者确认,在对方无异议后发表 4.队员写心得体会

三.职能分配

统筹人:负责和校方的联系,具体事项的安排,成员的召集 联系人:负责与受访者的前后期联系工作 现场主提问者:访问现场的主要提问者 摄像师:负责摄像工作 物资准备:负责物资准备

后期资料整理人:整理采访稿,制作新闻稿

注:以上职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现场访谈可多人对话,不必拘泥于主提问者。

四.物资需要:

五.注意事项:

1、出发前要检查物资是否带齐

2、条件允许情况下,要提前踩点,确定路线和路上大概所需时间

3、掌握好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并且要提前十分钟通知对方已到

4、队员应提前了解天气预报,随身携带矿泉水,雨伞等用品

5、绝对不能迟到,如若特殊情况,即使与校友联系

6、切忌单独一人到私人场所采访校友,采访时间尽量不要预约在晚上

7、做好单独(1-2人)突击采访准备

8、采访地点建议选择在校友家中或工作地,合影尽量安排在有特色的背景前

9、采访结束后,必须把笔录交给校友过目,并让校友签名确认,告知校友该内容可能会出版或放到网上,征求其同意。

第16篇:寻访优秀校友足迹

怀医团字[2011]14号

关于做好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暨

开展 “寻访优秀校友足迹”活动的通知

各团总支:

根据我校2012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校团委决定在今年寒假开展“寻访优秀校友足迹”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寻访优秀校友,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和校友们的奋斗历程与人生体验,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创业历程,激励学生规划大学生活、立志成才;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了解就业趋势,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写作、采访、交际等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

寻访校友足迹再续校友情怀感悟人生经历

三、活动内容

(一)寻访对象

1、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的;

2、扎根基层,为家乡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并且有一定社会影响的;

3、在自主创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

4、在科研等方面有所建树的;

5、在其它方面表现突出的。

(二)优秀校友采访途径

1、学生按就近就便原则寻访家庭所在地的校友。

2、学生通过和优秀校友联系以及现场采访,由校友本人提供个人详细事迹材料,学生收集后进行整理和修改。学生可围绕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创业历程,确定调查题目,可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三)寻访优秀校友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可由采访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可以为报告文学、人物通讯、个人专访、事迹简介等,文章字数1500-3000字左右。材料力求全面详细,思路清晰,真实感人,尤其要对校友的基本情况(毕业时间、专业、个人特点、个人成就、成长过程等)进行详细采写,并填写《怀化医专“寻访优秀校友足迹”调查表》。在寻访的过程中,收集优秀校友生活照片二张。

四、活动安排

1、寻访阶段(1-2月)

学生利用暑期对校友进行寻访,搜集数据、了解情况,撰写报告等材料。

2、总结表彰阶段(3月)

各团总支对各系“寻访优秀校友”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材料进行初评,并于2012年3月15日前将初评结果及材料一并交校团委社团部,稿件中应注明所在系部、班级、姓名等信息,由校团委、校友会联合组织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调查材料。

五、几点要求

1、学生家庭所在地必须与校友所在地一致。

2、各团总支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礼仪教育,认真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学生在寻访过程中安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向校友、校友所在单位和社会展示个人良好素质和学校良好形象。

3、寻访结束后须上交《怀化医专“寻访优秀校友足迹”调查表》、校友寻访报告或校友先进事迹1份、校友生活或工作照片2张。

4、要求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校团委、校友会将对校友进行跟踪回访。

共青团怀化医

专委员会

2011年12月10日

主题词:寒假社会实践寻访校友通知共青团怀化医专委员会2011年12月10日印

怀化医专“寻访优秀校友足迹”调查表

第17篇:寻访优秀校友社会实践报告

寻访优秀校友社会实践报告与感想(包头站)

在这风和日丽的八月,我有幸参加了大连交通大学的“寻访优秀校友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在包头市晶丽酒店举行的,在我校的对外联络合作处副处长王怀刚,材料院张希奇老师带领下,我们邀请到了毕业于我校的优秀校友蒋忠良学长、张斌斌学长、王哲学长、以及郭佳学姐。几位学长学姐现在都是已经有了工作的人了,所以在会上几位学长学姐不吝惜宝贵的时间,详细的讲述他们的社会工作经历以及经验,并且认真负责的解答了我们的问题和困惑,使我们感觉获益良多。

蒋忠良学长张斌斌学长都是毕业于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友,目前都是呼铁局包头西机务段的司机。他们俩位学长就对于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情况做了详细的讲解,包括在车辆段的的工作事项,以及他们的工作经验等等,他们还就就职面试的问题详细讲述了面试相关的条件、要求、过程及注意事项,并一再强调认真学习大学专业知识对以后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那些选择从事所学专业工作的同学。王哲学长是就读于我校09级机械软件专业的校友,现在是北方稀土的员工。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从报考公务员到就职于包钢,并且讲完就职条件要求后强调不要被自己所学专业束缚,目光要放长远,许多好的就职岗位并没有专业要求,要根据自己的长处适当调整以求最好的结果。郭佳学姐是毕业于我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目前是包头市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她给我们从长远发展及自身兴趣来规划自己未来。王怀刚处长进行了最后的总结。他结合个人经历对各位学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了深化探讨和细致讲解,使我们对以后的就业以及个人规划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经过各位老师、学长的指教及共同探讨,我了解掌握了许多相关就职的信息,这对于希望在下学期找到工作的我非常有帮助,使我更加清晰明白的了解了当今就业的形势,是我清楚了在路局工作的一些情况,对自己要走的路有整体的把握,对我以后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来参加这样的活动。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个参加“寻访优秀校友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当然更要感谢王怀刚副处长、张希奇老师以及各位学长学姐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组织和参加这个活动,谢谢你们!

第18篇:寻访校友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经历了这一次寻访校友的社会实践,我收获良多。在与校友的交谈中,我对社会、对大学、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学会了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寻找自己的目标。

短短的几次采访,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在我采访的校友当中,其中有3位是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的,电子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电子产品研发工程师。他们在大学时代都是进入实验室的,并且他们做的项目也获得过不少的奖项,直到现在实验室里还摆放着他们的获奖作品。

他们回忆那时的情境,说学术研究贵在坚持不懈,他们那时候会花上一天时间去攻克一个难关,也试过为了争取时间晚上就在实验室趴着睡。他们要放弃很多,比如各种社团活动,休闲娱乐,等等。但他们不后悔,因为他们热爱这一切。在他们的这段经历当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总是太过容易放弃的缺点。而大三的到来,我知道自己更加需要静下心来,学好专业知识,像他们一样,耐得住各种考验。

当然,其中一位师兄还参加过学生工作,这跟我的经历比较相似,由学生工作过渡到实验室。我起初会有所恐惧,因为其他同级的同学已经在实验室奋斗一年了,我会不会跟不上?师兄笑了笑,说这不是我要考虑的问题,只要确定了目标,不会迟,因为他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在这里,我找到了向前的信心和决心,有心不怕迟。

关于工作,师兄提醒我们,学历只是敲门砖,实力才能让我们获得提升,抓住机遇,展现自己的才干。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学会向他人虚心求教,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刚走向社会的几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将会是你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所以先不要过于追求回报,先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积累好人脉,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学习。这样才能为后来自身发展做好铺垫。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投身社会实践,便是我们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第19篇:回访校友青春寻访策划书

附件二:申报书模板

2013年武汉大学

“百廿珞珈情,共筑中国梦”

青春寻访主题实践活动

所属院系:支部名称:

第20篇:寻访校友社会实践活动通知

关于征集暑期寻访校友社会实践活动志愿

者的通知

同学们:

为了加强学院与校友的联系,传达学院对校友的关心,增进学院和校友的感情,并锻炼在校学生的社会能力,学院校友联络办公室主办了暑期寻访校友社会实践活动。本活动通过同学们自愿报名的方式,经过选拔培训后,根据生源地组成2-3人小组寻访本地校友。

1.活动时间及流程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志愿者征集及培训。2014年6月,在全院范围内征集志愿者,确定名单,并对志愿者进行写作及礼仪培训。

第二阶段:志愿者寻访校友。2014年7月初,完成寻访前准备,整理出寻访城市的校友会名单和部分校友的联系方式。2014年7月-8月,志愿者赴全国各个城市进行寻访活动。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及总结会。2014年9月,志愿者整理寻访稿件及相关资料,并进行成果展示及总结会。

2.活动要求

(1) 报名对象为电气工程学院全体学生。

(2) 原则上报名参加寻访活动的学生必须为校友会当地生源。

3.报名方式

感兴趣的同学可在班长处拷贝电子版志愿者报名表,并于之前将纸质版报名表交到松园三栋110办公室辅导员处。

电气工程学院12级年级组

2014年6月13日

《寻访校友心得体会.doc》
寻访校友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