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改革心得体会

2021-04-02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警务改革心得体会

对推行“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改革的一点看法 “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的核心价值是在不增加警察数量的前提下,通过对公安机关现有警力资源的挖掘与重新配备,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增强公安派出所警务实战能力。其运作模式为:在派出所成立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队、刑侦队,加上县局在派出所下设的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即称为“一室一站五队”辅以机制、制度和装备设施,保障它有序高效地运行,它的出现顺应了社会现实需要和公安工作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警务改革突出实战化的特点。

一、概念释义

概述所谓“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是指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需要,根据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定位和改革要求,将各种警力资源重新配置,充实和调整派出所警力,使得警力向基层一线倾斜,警务前移到社区和街面,将下沉到派出所的警力整合成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工作队、刑侦队、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分别赋予各队室相应的职权与责任。使派出所工作既有明确分工,又能相互协同的一种警务运作模式。“一室一站五队”模式在全国各地内涵、称谓不一,有的叫“一室一站三队”,也有为“一是一站四队”,还有“一室三队”、“一室四队”根据派出所工作实际而定,各地内涵、称谓虽有差异,但警力的基本架构与运作机制大致相似,故不作细微区分。最早实行“一室一站三队”警务模式的是在广州市的一些公安派出所,之后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城市派出所,现在西安市公安派出所也在探索推行,形式和内容上一直在完善。

二、适用范围

“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主要是针对城市治安特点和要求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存在,城乡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治安状况有着巨大差异,而且城市和乡村还存在地区差异。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的今天,城市中人群居住密集,人员构成复杂,交通发达,信息交流和人员流动频繁,财富集中,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导致治安状况和治安要求复杂多变,对于城市公安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相比传统“划分警区,包片负责”的警务方式,能较好地实现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管理有序,控制有效的工作目标,由于乡村村落分散,人们大多以同族同姓聚居在,经济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交通战线长,人员流动缓慢,因而乡镇派出所警力投入较少,警力构成简单,职责权限大都集中在县城或市区的派出所,其警务运作方式显然不可搬用“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即使同是城市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在警力构成和勤务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别,不可死搬硬套。

三、职能及运作模式

公安派出所实行“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警力资源按“打,防,管,控”职能目标进行专业分工,根据每一名民警的工作特长,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成立“一室一站五队”即: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队、刑侦队、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其职责是:指挥研判室负责户政管理,情报信息收集上报,警务分析研判指挥,对外宣传、档案管理与警务保障;街面警务工作站负责街面、人流聚集区、主街主干线的人员盘查、现场应急服务、咨询救助、堵截查控;社区警务队负责社区警务室、安全防范宣传、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和服务群众工作;治安工作队负责110接处警,信访维稳、维护公共秩序,查处治安案件;受理群众在危难时刻的报警及接警;刑侦队负责辖区内简单刑事案件的侦破,配合刑侦部门破案;巡逻中队负责辖区内的巡逻,盘查及应急处突增援,工作可采用“网格化”包时段的网格化巡逻,增加见警率;法制中队负责执法工作培训教育、案卷审阅流转、执法质量考评、执法公开等工作。

“一室一站五队\"既分工又协作,由所长统一指挥,副所长及派出所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主任、站长、队长,与室站队民警责任绑定,各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指挥研判室掌“情”,街面警务查报站管“面”,社区警务队攻“防”,刑侦队主“打”,治安队突“调”,巡逻中队司“控”、法制中队提“质”,各警种分工明确。战时指挥研判室统一指挥;街面警务查报站负责拦截查控、稳控社会面;巡逻队、治安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先期处置案件;刑侦队迅速展开调查,确定侦查方向和工作对象;社区民警队积极配合,摸底排查、收集挖掘破案线索;法制中队负责执法质量把关审批,这样就避免了多个警种各自为政,出现各干各,重复干的局面,而是捏成一股绳,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四、实践中的问题

“一室一站五队”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没有赋权赋能的前提下,只是将派出所的警力简单划分成几块,被基层民警戏称为“换汤不换药”。二是派出所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不能把转移的警力真正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三是综合配套措施跟不上,有关“一室一站五队”不是简单的机械组装,要使新的警务模式长期有效地运行起来,必须使“一室一站五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派出所警务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的警力、机构重组。

五、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是争取上级组织应全力支持。现今城区一个派出所加上警务辅助人员(辅警、文职、专职协勤)大多超过40人,仅靠当地党委组织部门任命的“两正一副”管理上显然有疏漏。“一室一站五队”的负责人应由基层推荐,上级任命,县局赋权,派出所赋能。二是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城区派出所一般为正科级建制单位,省会城市大多数为副处级建制,按照2名领导配备1名非领导职务的原则,城区派出所可争取一些享受科级待遇的非领导岗位,以此调动基层民警积极性。三是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工作职责》、《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运行操作规范》、《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考核制度》、《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指挥研判制度》等。四是试点派出所应尽快通过实战效果来检验改革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点派出所应尽快通过“打防管控”的实际效果向上级公安机关、当地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交上一份放心地、高质量的答卷,赢得认同、赞许、推广。

推荐第2篇:警务改革[优秀]

李千户派出所“两实施”全面启动农村警务改革

我所在认真学习警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方案精神,以打造一流警务为引领,以大力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为主线,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做实做强派出所为重点,以信息化深度应用为支撑,以提升打防管控服能力为核心,通过整合警务资源,优化警务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警务保障,努力实现农村警务主体多元化、体系集约化、运行高效化、模式多样化,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的能力水平。

为此,我所专门成立了以所领导为组长的农村警务改革领导小组,在推进农村警务改革的过程中,我所全力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农村派出所和驻村民警将结合各时期工作重点,通过开展五种两种勤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安全服务和便民服务。

实施包村警务。驻村民警和辅警要常驻警务室,依托警务室开展日常驻村警务工作。在距离派出所较远、治安复杂、发案较多的村和集市、大型企业、学校等地设置警务工作站。驻村民警要定期与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信息员进行沟通联系,积极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提供法律服务,加大安保力度。

实施流动警务。驻村民警要经常深入村屯以及畜牧和农渔养殖基地、乡镇工业小区、学校、医院等群众聚集区,开展各项警务活动

推进农村警务改革是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地服务保障民生的现实要求,是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对于深化社会管理创新、提升警务效能具有重大意义。

推荐第3篇:警务机制改革

关于警务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

叶小飞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针对动态化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积极应对,大力探索实践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工作效能,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服务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深切地感受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大潮扑面而来。

一、创新警务机制的必要性

(一)创新的时代呼唤着警务机制创新。从更广的层面讲,创新是人类解决许多全球性的问题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谋求未来发展的一个时代理念。从国家来讲,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富民强,改革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公安机关来讲,面对世情、国情和区情深刻变化,仍然延续传统的坐等办案、被动管理工作模式,难以有效服务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创新已成为时代之呼唤、现实所需求,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与时代发展和公安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公安机关的内在潜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复杂的治安形势倒逼着警务机制创新。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总会伴生伴长一些新的问题。在社会治安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增多,各类案件、事件高发、多发、突发性越来越强,公安机关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在社会管理方面,面对人口大流动,新生社会组织、行业、场所的蓬勃发展,不知如何管理或有效管理,信息不能及时采集更新,漏管失控现象严重,隐患较多。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客观上要求公安机关对传统警务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加强社会管理,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需求要求警务机制创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期待、新要求。在社会治安方面,不但注重自身安全,而且关注公共安全以及整个生存环境的安全。在执法办案方面,不但要求少发案、快破案,而且要求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或得到补偿。在服务方面,不仅要求快捷、高效,而且要求主动服务、全天候、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面对人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办法不多,方式简单,或者因循守旧,甚至不作为。

(四)公安机关自身存在的积弊要求警务机制创新。机构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职能交叉,警力分散,机关与基层争利,推卸责任,警力内耗,影响警务效能发挥。所有的公安工作都要靠基层来落实,但由于基层工作辛苦、环境差、提拔慢,民警不愿意在基层干一辈子,总想找机会跳出基层,基层老、弱民警多,责任过重、警力弱差的现象突出。

二、当前警务机制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根据现实需求,对传统警务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创新尝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公安工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相比,制约公安工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主要体现在四个“不一致”:

(一)思想重视与实践力度“不一致”。当前,改革创新大潮方兴未艾,无论是对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或民警都会产生一些触动和紧迫感,进行了一些尝试,尝到了一些新型警务机制的“甜头”。但既然是改革,必然要舍旧取新,扬弃传统的不符合现实工作需求的地方,而旧的警务机制形成的工作模式在一些民警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重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民警无论在工作方式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都会有一个学习、转变、掌握、熟练的过程,从按部就班到不适应再到习惯成自然,必然有阵痛,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有的地方虽然认识到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下不了决心,等待观望,得过且过,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

(二)机构越改越多与警力下沉的要求“不一致”。每个新成立机构都要有一套领导班子、内勤、民警,均要从基层抽调民警,导致民警下沉难。同时,新成立部门均作为内设机构设臵在机关,看似明确了责任,却以上级指导部门自居,将本应自身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推给了基层,定期不定期进行考评和检查,出现警力上浮、责任下压现象。

(三)大干快上与延续传承“不一致”。各地对改革传统警务机制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受政绩工程影响,有些改革创新缺乏充分调研论证,仓促上马,并要求短期内见到成效,基层大干快上,过于追求结果,导致过程不细致,基础工作不落实,影响了改革创新反哺实战的效能,最后不了了之。有些改革创新出发点也好,也非常有利于工作,但在运行中,由于缺乏制度(资金)保障或升级改造中技术性难题无法解决,只好“另起炉灶”,重新开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运行机制创新与队伍管理机制创新“不一致”。碍于人情观念和维护队伍稳定的实际,改革中,往往突出运行机制、勤务模式、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对队伍管理机制创新偏弱,或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但抓落实力度不够;或只满足于扩机构、增待遇,给民警做办“好事”,不愿意进行动利益、动关系等“得罪人”的创新。

三、改革创新警务机制建议

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时代使然,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问题,建立完善适应形势发展、符合实战需要、满足群众要求、切合当地实际的现代警务机制,不断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受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的影响,东部与西部地区、内地与沿海省份、省域副中心城市与一般地市、城区与农村派出所,管辖的面积与人口(包括流动人口)、经济发达程度等差别较大,社会治安状况千差万别,问题不尽相同,同一地市的各县(市)区、乡镇都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治安问题,也不可能运行完全一致的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经济社会需求、人民群众期盼为导向,以信息化为纽带,通过整合警力资源、优化警力配臵、激发队伍活力,建立反应快速灵敏、打防严密有力、执法严格公正、矛盾化解及时、管理有序到位、服务方便快捷、社会多方参与的现代警务机制,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稳定有序、适宜人居、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社会环境,实现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公安工作良性运转、社会大局平稳、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目标。

(二)要以整合警力资源为突破口。针对机构过多、职能交叉、互相制肘的现象,必须整合现有警力资源,提升警务效能。一要整合机构。对县市层级公安机关业务相似、职能交叉的部门和科室,可以保留牌子、解决民警职级待遇,进行撤销或合并,不强调上下一致,将富余警力尽可能压向基层一线。二要理顺条块关系。以扁平化为方向,简化条状管理,突出块状权限,业务部门以协助、支持为主,赋与县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所更大的管辖权限。扭转实战单位机关化的倾向,县市级公安机关内设科室及专业支队(大队、警种),要从上传下达、收集报送数据、考核评比职责向为基层一线提供服务和保障转变,本着帮忙不添乱的原则,直接参与基层重大行动、重大案件办理或其它具体事务,分担基层压力。三要牢固树立一警多能理念。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现实需求,国家不断修订、颁布新的法律法规,上级公安机关适时对警务信息系统、办案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如果民警长时间仅专注某一方面工作、不了解其它警种业务知识,将会出现业务知识面过窄、最终难适应公安工作现象,一警多能有利于民警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教育民警淡化警种意识,强化警察责任,承担全警职责。在基层所队层面,在相对明确刑侦、社区、巡逻民警职责任务的基础上,民警要学习其他警种的业务知识,主动参与多警联动、综合执法行动,全面提升业务技能。在制度保障层面,要将轮岗交流作为基本制度固定下来,民警在一个岗位工作3年至5年后,应进行轮岗,既可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又可丰富工作经验、提升业务素质,也可以防止长期在某岗位工作可能产生的懈怠或人际关系上的负面问题。

(三)要以派出所的为重心。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前沿的综合性作战单元,集防范、打击、建设(基础工作)、管理、服务、形象展示等多种职能于一体,虽处于神经末梢,但地位举足轻重,关系公安工作成败。要按照做精机关、做强中层、做大基层的原则,做大做强派出所。一要强化保障。确保派出所日常运转所需,全额保障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用,上级公安机关部署基层所队重大建设或改建项目时,同时争取上级政府或财政部门配套出台相关经费保障政策,从上至下予以解决。津贴补贴基层民警应高于机关,装备保障应优先基层,努力减少机关与基层争利的现象。新招录民警必须充实派出所工作三年以上。抽调基层民警到机关工作,要按照进出有序、总量不变的原则,从机关调出相应民警补充基层,保持派出所警力不低于总警力的40%。二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要把信息化警务、社区警务、巡逻防控、侦办小案件作为派出所的主要勤务方式,在信息化警务中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准确研判治安形势、提升工作科技含量和效率;在社区警务中采集基础信息、发现管理漏洞、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在巡逻防控中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及时帮危解困;在侦办小案件中及时挽回群众损失、和谐警民关系、提升素质能力。三要切实减负。部门、警种不能把自身承担的基础工作任务推给派出所,对派出所部署工作由局机关统一协调。减少纸制台帐、统计报表,尽量通过警综平台或其它信息化方式上报,简化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达标和考核,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时要考虑派出所警力、实力状况的承受能力。

(四)要以信息化为纽带。目前,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于民警日常工作中,成为基层民警须臾不可缺少的工作“帮手”。要围绕“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目标,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载体,在夯实信息基础、提升服务实战水平上下功夫、见成效。一要明确全警采集职责。把信息采集、录入作为全体民警日常基本工作之一,按照部门、警种岗位职责,围绕人员、案件(警情)、物品、地址、组织机构、情报线索等要素,应采尽采、应录尽录,做到信息采集、录入警种化、常态化。要硬化部门、警种信息采集职责任务,严禁将自身信息采集任务转嫁给基层。二要形成信息共享格局。对内,全面梳理、整合各类信息系统,按照层级、角色、权限等实现最大限度共享。对外,推动政府牵头整合工商税务、金融、通信、水、电、气、电信等信息系统,实现社会管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最大限度获取公民衣、食、住、行、工作等生产、生活信息,扩大基础信息覆盖范围。三要营造全警共用氛围。建立完善信息化应用奖罚激励机制,规范信息化工作流程,引导民警积极开展网上侦查、网上追逃、网上管理、网上服务工作,逐渐养成习惯,真正形成全警参与信息化、全警应用信息化的工作格局。对民警采集的信息在侦查办案、行政管理、服务群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及时进行奖励。

(五)要以主动警务为方向。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多样化期待和需求,必须转变“被动作为”的工作方式,大力实施“主动警务”战略,积极作为,主动进攻,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一要主动防控。织密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六张网,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防控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最大限度压缩违法犯罪空间。将更多的警力投入基层一线,依托巡逻车、街面接警平台等,将大量的警力部署在街面,直接从事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等工作。狠抓社区警务战略工作措施的落实,使更多的警力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开展安全防范、信息采集、治安管理等基础工作,维护社区的和谐平安,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二要主动打击。坚持以情报信息引领实战,建立和完善以警情收集、分析、评估、预测和精确打击奖惩激励机制,准确把握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打防重点,增强打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强大震慑,有效预防违法犯罪。因地制宜开展有针对性的、区域性的、短平快式的专项打击,以点带面,以区域稳定带动全局稳定,积小平安为大平安,促进社会治安整体好转。三是主动服务。建立完善“一站式”服务、代办服务、限时服务、预约服务、急事急办等人性化服务制度,组织民警定期到企业单位、居民小区开展上门服务,在主动服务中拉近警民距离、和谐警民关系,打牢警民共建平安基础。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建立网上公安局、派出所、警务室和民警微博、QQ群等警民联系新平台,将现实公安工作能够在网上公开的事项、运行的工作全部移转到网上,逐步实现所有行政办事项目互联网受理、公安内网审批办理,群众、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审批事项。

(六)要以激励机制为保障。改革创新所有的工作都要依靠民警来落实,要建立切实可行、民警充满希望的激励机制,引导民警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推动改革,快乐工作、用心干事。一要让多干事的人不吃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以“一网考”为抓手,每月、季度、年度科学考核,及时兑现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与民警的评优评先、干部提拔等政治待遇挂钩,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二要让能干事的人不吃亏。对业务骨干、工作能手、技术人才要大胆提拔使用,体现人才导向,营造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工作氛围。三要让老实人不吃亏。树立干部从基层出的导向,评先选优、提职晋级提高基层民警比例。

推荐第4篇:社区警务改革发言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强化社区警务职能

---在全局社区警务改革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灵乡派出所 谈子才

(2011年5月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存在“重打击轻防范”、“重破案轻基础”的思维定势,常常工作主要是“被动应付”,工作积极性不强。做大做强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理性回归的一种体现。我们公安机关现在的工作方式变为“主动出击”,民警的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分工更加具体,这是公安机关工作理念的一重大转变。坚持以服务为主,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工作的主要宗旨。

这一系列的变化也给传统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作为基层派出所,唯有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各自实际,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改革,全面提升警务工作水平,方能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下面,结合警务工作实际,作以下几点探讨:

目前,灵乡镇现辖21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和1个矿区居委会,辖人口55898人,暂住人口524人,寄住人口3816人。而灵乡所现有民警13名,设有5个治安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设一名治安民警,实行的是责任区民警工作制,因民警少,区域大,平均每个民警要管理10000多名实有人口,民警不但要参加日常的24小时值班,而且还要办

理案件,同时还要开展巡逻,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没有真正达到警务前移、工作前置的效果。

要想真正实现社区长治久安,实施社区警务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所对社区警务改革进行了前期探索,并初步明晰了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社区警务改革的方向

一是“管人”。即盯住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对新掌握的重点人员、重点单位和重点对象等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如今年3月份,我所民警刘朝晖到辖区对工作对象进行走访了解时,得知工作对象明军,为得到某一工程的施工权,准备组织人员进行武力威胁,民警刘朝晖及时做好记录,第一时间找其训诫谈话,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制止了一起群体性事件,达到了重点人员被“盯”住的效果。

二是“管事”。即把警民和谐、群众满意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终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换取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以贴心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拉近警民距离,让民警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建立互信,能为群众办实事,能让群众为公安工作服务。如今年4月份,灵乡镇坳头村建学校办公楼,部分村民对学校选址不满意,多次阻止施工,给该村想上学的学生家长带来了不小的烦恼,民警王晓俊得知情况后,找到有关人员约谈,建议他们找正规渠道反映情况,成功化解了一起群体性事件,达到了矛盾及时发现、及时化解的效果。

三是“联防”。即健全基层组织,加强同辖区治保组织的密切联系,开展群防群治,构建警民联动、“全警参与、

全民参与”相结合的群防群治防范体系。组织邻里守望,户户联防,提示邻里间外出互相打招呼,代为守望,相互照顾,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警,使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大幅下降。

二、社区警务改革的重点

一是转变理念,实现警务前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警民关系。社区警务是派出所工作的延伸,是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冶社区警务硬件水平与江苏太仓相比相差不大,但是大冶社区警务改革的理念与其相比却相差甚远。要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即真正转变社区警务改革理念,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的束缚,实现警务前移,引导社区民警深入社区、立足社区,提高警民接触率,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是搭建平台,落实人员经费,解决社区警务室建设“后顾之忧”。采取由“政府牵头、公安主导、部门配合”的形式,将社区警务室建设纳入常态化的政府议程,给予公用经费保障,确保办公经费和人员经费落实,办公用房面积达标,电脑、电话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和设备达标,公安局域网和互联网接入达标,社区警务职能有效拓展。

三是选好人员,配强社区警力,进一步明确社区民警工作职责。对新进人员除特殊岗位需要外,一律先到社区警务室锻炼,使派出所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做到“能者上、强者上”。职责一是要做到“三盯”,即盯住重点人员、盯住重点场所、盯住重点单位,对重点人员、场所和单位,要做到“每月一约谈”;职责二是要做到“三及”,即对发现的纠纷

隐患苗头,提前介入,及时疏导情绪、及时调解纠纷、及时化解矛盾;职责三是要做到“三帮”,即帮助社区健全各项制度,帮助指导社区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帮助社区治保组织搞好安全防范,使社区民警能以社区警务室工作为平台,以“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为主要工作职责,以“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实地检查、警情通报”为工作方式,使民警扎根社区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管好社会治安。

四是细化考核,明晰职责任务,健全和完善社区民警考核制度。以群众见警率、辖区情况熟悉率、人口熟悉率、辖区发案率、情报信息有效率、群众满意率等为主要内容,不断创新考核监督机制,科学实施考核考评,积极引导民警全身心投入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实行每月进行一次网上考评等,逐渐解决社区警务室民警的政治、福利待遇问题。如《湖南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规范(试行)》中规定“基层所队长要优先从社区和驻村民警中选拔”、“连续在警务室工作一定年限,符合职务晋升条件的,要优先解决职级待遇”、“切实提高警务室民警的津补贴标准”等等,这些都是对提高社区警务室民警政治和福利待遇的规定。建议市局能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财政、组织部门的支持,并出台具体标准,切实提高社区警务室民警的政治、福利待遇,真正让社区警务室留得住人,把社区警务工作岗位打造成为民警心中的热门岗位。

五是整体联动,实施配套改革,促进社区警务改革的良性循环。即公安内部在进行警务改革的同时,要实现整体与局部互相配套,社区警务改革也随之改革,促使其良性循环。

即与群众建立互信关系,为群众办实事,群众为公安工作服务,使得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在大幅度提升,从而真正促进警民关系和谐。

当前社区警务改革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任重道远,但只要破解了制约社区警务工作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社区警务室就一定会茁壮成长,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推荐第5篇:国内外警务改革情况

国内外警务改革情况

源: 发布时间:2003-09-15 11:25 国内外警务改革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迁,建立在高度计划经济体

制基础上的中国警务工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已经向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挑

战。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工作不适应的状态已越来越明显,

公安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给我省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部分将主要介

绍世界警务改革的历史与趋势,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警察体制,新时代警

务改革的趋势与发展模式,及国内有关警务改革的一些情况。

一、世界各国警务改革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如果从警务改革的角度去考量,国外警务工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我国警察学者王大伟教授将其冠名为“四次警务革命”,即警察职业化、警

察专业化、警察现代化和社区警务。

一、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第一次警务革命以1829年伦敦大都市警察机构的建立为标志。18世纪

末,英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产生了严重的阶级对立,犯罪增长,治安混乱。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1829年,英国建立现代职业警察,西方公认的世界上

最早的正式警察?D?D职业制服警察从此诞生。这支警察队伍强调以预防为

主,重视警民关系,增加服务职能,使其成为新旧警察的分水岭,被誉为第

?D?D次警务革命。

第?D二次警务革命是以美国的警察专业化为标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世界各国警察大部分处于初创阶段,美国率先开展了警察专业化运动。其核

心是通过专业化摆脱地方政治对警察的控制,使警察成为一支独立的、高效

率的文职队伍。第二次警务革命是新警察独立与成熟的标志。

第三次警务革命以欧美各国警察现代化为标志。20世纪30年代到70年

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完成了警察的现代化,各国的警察编制、警

察预算均有巨大的增长。第三次警务革命立足于使警察成为“打击犯罪的战

士”。此时的警察形象,是头顶钢盔、肩别对讲机、手持盾牌、腰挎手枪的

“机械战警”。但是,增加警力带来了若干消极后果,在警力不断增长的同

时,犯罪率处于上升较快的状态。警力与犯罪同步增长,这是人们始料不及

的,从而引发了第四次警务革命。

第四次警务革命是现代化后欧美各国的“新警察模式改革”(主要内容

是社区警务运动)。它在以下十个方面对原有的警察组织结构、理论观念进

行冲击,返朴归真,是警察现代化技术与警察哲学的理性整合。 (一)在警力方面,从人、财、物的巨增长转向“无增长改善论”。

面对增长警力编制的种种弊病,英国在警务改革中提出了“无增长改善

论”,它是指警察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器材装备的前提下,通过警务改革提

高警察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这种理论认为:大幅度提高警察开支,建立庞

大的警察队伍是无益的、危险的,它远远超出了社会经济能力所能允许的范 围,警察现代化应偏离继续提高警察比例、装备高度现代化的美国模式,因

而社区警务是在警务现代化之后警务改革的必然方向。

(二)在装备方面,从追求“机器人”模式转向追求“传统的更夫”模

式,重新重视警察的服务意识与警察道德修养。

欧美发达国家的公众,对“机械警察”十分反感,强烈要求警察重新回

到公众当中,发出了“要传统更夫,不要机器人”的呼声。1976年,英国警

察进行了一次公众调查?D?D“怎样才能做一个现代化的警察?”公众的回答

没有一项是指向装备的,全部答案都指向理解、同情、合作等警察品质与道

德方面。

(三)在警务风格方面,从单一的被动警务转向重视主动提前警务。

西方国家已把工作重点从快速反应转向预防犯罪,强调调查研究在先,

以预防为主。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警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一种

警务风格?D?D反应警务。它强调接报案后的快速反应,重视通讯联络与车辆

现代化,重视被动反应而忽视主动预防。随着这种警务风格的弊端渐显,20 世纪70年代后期,警务改革从反应警务向主动提前警务转变。旨在唤起社

会与公众的参与,采用各种手段减少犯罪。强调以预防为主,从根本上减少

犯罪的社会根源。现代西方国家所进行的社区警务、邻里守望等警务改革都

可视为主动提前警务论的组成部分。

(四)在工作重点方面,从单一的巡逻与刑侦模式转向社区警务模式。

由于传统警务工作在打击犯罪方面收效甚微,警察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

到社区警务上来。据调查,在警察接报案的电话中,只有20%与犯罪有关, 80%是社会服务性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警察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区警务方面,注重宣传教育,增强家庭的安全观念与个人的防范意识。 (五)在衡量标准上,从单纯重视犯罪率与破案率到多种指标综合评估,

不仅重视警察部门自己的统计,也重视社会的反应。主客观评价相结合,以

主观评价为主。

许多西方警察和犯罪学家都认为犯罪率不能真实反映犯罪现状。隐案、

漏案现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片面追求低犯罪率等于变相鼓励弄虚

作假。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和法律的健全,犯罪率自然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

的过程,这是犯罪自身的规律,它不以警察的意志为转移。现在英美等国已

开始以多种指标综合评价警察的工作,这些指标有:被害人调查、安全感调

查、公众对警察的满意程度调查、对警察工作的重点评价调查以及警民关系 调查等。 (六)在力量的主体认识上,从以警察为主体到以社会为主体,逐步认

识到产生犯罪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打击犯罪的主体也在于整个社会。只有

通过整个社会才能减少犯罪。

(七)在领导体制上,中央集权与地区自治的差距越来越? ?BR>以英美为代表的地区自治(以块为主)正在向加强全国统一协调、统一

领导的方向发展;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警察(以块为主)逐步向

分散权力、建立地方警察的方向发展。总之,西方警察体制正在发生明显的

交融现象。

(八)在警务合作方面,从单一的警察行动向地区与洲际的警察行动发

展,除了交流、协调行动式的国际刑警组织外,国际与洲际的实质性合作也

在不断发展。

(九)在警察队伍的性质方面,军事化与平民化警察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军事化与平民化互相包容。

法国的宪兵是准军事化的代表,英国的警察是平民化的代表。一方面,

随着反*、反恐怖的实战需要,平民化警察根据需要建立了军事化、武装

性质的快速反应部队。另一方面,由于暴力对抗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最大限度地限制武力论”成为西方警察行动的准则。宣传上的平民化与准

军事化,是警务改革的趋势之一。

(十)在警察队伍构成方面,国家警察与私人警察共同发展,警察社会

化的趋势明显。

这四次警务改革几乎都是停留在围绕着警察工作的主要目标?D?D打击犯

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众利益,也考虑到为达到公众的满意而进行的单

纯服务等层面而进行的优化警察勤务规划的调适性改革。从改革内容方面

看,都是在追求高标准完成警察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在精心设计警察工作、科学安排警力、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作用等方面展开工作。从改革的结果来

看,不但没有很好地完成警察部门所设定的工作目标,使公众真正满意,相

反由于各国警察部门历来都把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目标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人

员少、素质低、装备差、技术落后等因素,加之各国政府又没有有效地控制

警察部门的投入,因而使各国警察部门不断膨胀,成为政府最大的部门之

一。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社会政治、经济都在发生

着巨大变革。第四次警务革命绝不是警务改革的终结,世界范围的第五次警

务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二、第五次警务革命?D?D国家警察与社会警察并存 (一)孕育第五次警务革命的历史背景。

警察机构属于行政部门,面对席卷全球的各国行政改革浪潮,警察部门

也必须与国家其他的行政改革步调一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

家的行政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

面:

1、“全球一体化”对传统行政体制提出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统一的虚拟社

会已经形成,不同国界的人们正在走上“全球一体化”的轨道。这种变革正

在影响着未来政治经济的重新安排。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政治格局呈多

极化、区域化合作趋势,经济全球一体化则基本形成,而这种合作化和一体

化的结果使得国家权力正在向超国家组织流动。各国为适应这些合作和一体

化的趋势,与国际惯例接轨,必须对自己的政府行政管理进行改革,而改革

的实质是将国家的自由裁量权部分让位给国际组织并服从国际规则。换言

之,过去那种只从各自国家角度设定的行政管理模式,必须进行适应国际通

则的某些改革。以警察工作为例,为了体现这种合作的趋势,各国警察不仅

要参加打击国际犯罪的刑事警察合作,还要参与国际民事警察维和行动。而 在这些国际合作行动中,各国警察不仅要遵循各国规则,也要遵循国际通

则。

2、公众的高期望值迫使政府改善管理。

政府的服务对象是公众,而供养政府及其人员的所有经费又是取之于民

的税收。作为现代社会的每个公民的理性思考应该是,既要获得高质量、全

方位的服务,又不愿意增加赋税。各国政府必须调整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

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运作模式,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因此,作为警察机 构,必须摒弃传统的扩充人员、加大投入的旧思维。

所以,二十一世纪的警察工作改革,必须从分析这些宏观因素人手,任

何囿于警察工作内部的微观分析,都不能带来警察工作更大的发展。 (二)指导第五次警务革命的两大理论。

1、管理主义?D?D指导警务内部改革的理论。

管理主义又称新公共管理学派,关注的焦点是政府公共部门内部,主张

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政府公共组织管理。其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公

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管理上并无本质区别;私营部门管理具有优越性;借用

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来重塑政府。这个理论对警察部门科学地安排勤务同样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的警务规划必须以效率、效益最大化为原

则,成本预算是警察部门的日常工作,警务安排中不能出现任何无效警力和

负效警力,警察局长不仅是警察工作的行家里手,而且还应是会精打细算的

老板。事实上,这个理论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警务规划中已经得到运用,如:

警务安排执行严格的分班制度;警力安排根据警察工作量作弹性变化;为节

省警察投入,在安排内勤工作人员时招募一批有技术、待遇低的文职人员等

措施。

2、公共选择理论?D?D指导警务外部改革的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 制定和执行的理论,因此又被称为官僚经济学。这种理论在用种种经济学方

法分析了政府困境及其原因的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独到办法。它认为

“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既然政府内

部问题重重且历次改革收效甚微,那么最好的出路是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

建立公私组织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公民得到自由选择的机会。

与警察工作相联系,这个理论也许对传统的警察业务必须由国家警察包

办的认识提出了挑战。除属于国家警察权范畴的强制措施和执法活动外,警

察的管理、保护、救护、服务等职能是可以由社会其他组织来履行的。

以上两大理论的共同点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警察工作。 (三)第五次警务革命的主要走向。

1、传统警察部门对其内部运用企业化管理模式规划警务。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部门(包括警察部门)对其内部改革,多

半采取组织机构改革、权责关系调整、人事制度改革、激励机制及目标管理

等方法,以期达到提高效益、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目的,然而收效甚微。当代

“管理主义”理论认为,提高政府等公共部门的效益、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

用企业化管理理论、原则、模式、方法和技术。其具体方法包括吸引私营部

门管理人才到政府部门任职或兼职,引进私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如绩效

评估、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以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

效率和整体绩效。就警察部门而言,过去几十年内,虽然改革从未间断,措

施花样翻新,但效果仍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与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

相同的毛病,即关注的中心是投入和过程,而缺少把结果和投入结合起来的

成本观念。“关注投入”体现为警察工作的一个目的是向政府申请更多的经

费,并说明其合理性,同时在开支方面制定规章和严格的审批制度; “不计

成本”则表现为对工作成绩缺乏可行的测定和评价。其结果是警察部门的效

益、效率观念只是停留在口头的空谈,而警察部门内部的无效率和浪费现象 则比比皆是。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办法就是在警察部门运用企业化管理的机 制,围绕成本观念和绩效评估展开一系列改革活动。

2、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警务的社会化。

仅凭警察机构内部的有效运作,希望提高警察工作的质量是片面的。因

为警察机构是否能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靠的是警察机构高度的责任心。如

何改变这种靠良心保证为真正的不可抗拒的动力,就需要依赖“公共选择理

论”的内容,让警察提供的服务进入良性的竞争状态,打破警察服务的国家

垄断地位,允许社会其他组织包括私营组织提供部分警察服务,使公众有选

择更好治安服务的机会。只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才能真正迫使警察机构改

变服务态度和科学地规划勤务。当然,与其他政府公共机构相比,警察机构

是强力部门,掌握着具有很大强制力的国家警察权和各种揭露犯罪、安全防

范方面的技术手段,具有非国家警察不能履行的性质,由此能够允许社会其

他组织经营的警察业务是有限的。尽管如此,推行警察工作社会化对警务改

革的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事实上,西方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英国就提出

了“警察私有化(或民间化、社会化)”的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其

具体做法是允许成立大量的商业保安公司,这些公司履行着本来应由国家警

察履行的部分业务,以商业运作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服务并收取报酬获得

收益。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私有化的警务至少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正效应:

一是私有化警察的成功实践,替代了国家警察的部分职能,使警察机构及其

人员精简成为可能,进而为政府减少警察财政投入提供了思路;二是私有化

警察的服务态度和质量给国家警察带来了生存压力,使得国家警察不得不进

行改革,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私有化警察的出现,满足了不同层次公众的安

全需要,富裕的人可以付出更多钱得到更多的服务。我国虽然也有群众性治

安组织、保安服务公司等社会治安力量,但与国外私有化警察相比,其区别 在于:我们的社会治安力量是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开展业务,作为公安机关

治安保障的重要补充形式存在,并没有与公安机关形成竞争,因而,没有形

成促进公安机关进行内部改革的外部压力。

面对新世纪,警察工作如何科学地发展,依赖于对警察工作面临的问题

的深入分析。世界第五次警务革命的趋势与走向,为我国的警务改革提供了

前瞻性的发展与决策参考。

推荐第6篇:警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贴近群众 融入百姓

当前我局正值深入推进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及社区警务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作为学习成员之一,在***派出所重点加强了以上两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在警务室建设这一块,使我学到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工作开展方法。也使我意识到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只是一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的把工作做到实处,做进老百姓心中。

{本文为自己写的,可把文中*的地方换成自己需要写的名字,根据需要修改,谢谢!} 下面我主要从“工作过程、工作成效、公开测评”三项内容结合“做专、做实、做细”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做专,专即专注、专业。做实,实即实在。做细,细即细致。 警务工作本来就是一个神圣的工作,维持这份神圣,我们需 要的就不仅是热情、机械以及体制,我们更加需要的则是一份专注与专业。 **警务室辖区*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余人,但是暂住人口有*多人,暂住人口流动性非常大,且房屋地址门牌号比较混乱,暂住人口没有的到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的主动性。针对这一情 是搞好社区警务工作的基础 况,民警*和协警进行探讨,如何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对流动人口的实时掌控拿出措施,于是他们每天趁着人们下班之际,利用晚饭之际,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从晚上六点到九点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屋、暂住人口进行登记造册,并收集他们的身份信息,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然后连夜在警务室进行暂住证的办理,在第二天晚上进行治安巡查时,将办好的暂住证送到群众手中,这样既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自己对暂住人口的管理。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就应该发扬民警高峰的踏踏实实的做专、做实、做细警务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广大民警才能够真真正正的贴近群众,融入到百姓中去,才能够更好的开着警务工作。

在治安管理方面,我们对列管单位、场所底数不仅要清楚,还要定期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并落实相关监管措施,不能因为一时兴起、或一时忙碌而随心、随意地拾起或放任,我们必须要知道,只有切实落实监管与监查,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本不该发生的治安隐患,实实在在服务与群众。另外,要每周在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或校园开展治安巡访一次,并且要定期对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法制教育或防范宣传,切实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因为专注,我们则更显专业与实在。 在辖区的安全防范方面,我们不但应该熟悉辖区内所发生的案(事)件情况,而且要对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等性质较为恶劣的案件逐一进行案件回访。我们应该明白:回访不但是一种警觉,更是拉近警民关系的纽带。岩大房警务室能够结合村委会,并与其

他警务室协作,组成了一直专职的巡逻队,结合辖区内的重点部位、路段、时间段进行不定时的巡逻,并根据每一时段的不同,及时更改巡逻地段和路线,同时将巡逻与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采集基础信息工作结合起来,不但降低的辖区内的发案率,也提高了见警率。夜间专职巡防力量也是切实提升百姓安全感、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方法,实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信息收集方面,每位社区民警都要认真细致的物建治安耳目数名,并且能够做到切实的利用这些治安信息员服务于工作、服务于大众的作用。

服务群众方面,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村干部基本情况;并且要定期走访,这不仅是为了发现线索,更是拉近警民关系、服务群众的实在之举。按要求开展警情通报和警民恳谈活动,也是贴近群众、融入百姓,搞好社区警务工作的明智之举。

在执法为民方面,我们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集群众之所急”。当辖区内发生案件接到报警以后,如果自己在所里面上班,就第一时间和协(辅)警赶到现场;如果自己在所值班,就第一时间通知警务室协(辅)警赶到现场,等回到警务室做好案件回访工作,并针对发案的特点规律,及时让居民做好防范工作。真正的把警务工作当作一门事业来经营、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学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工作就得这样做。也只有这样的工作才能够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中,真正做到为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工作。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切实明白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抱着“做实、做细、做专”这样的态度去开展工作,只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切实按照思路, “做专、做实、做细”,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提升我们的工作成效、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顺利的通过公开测评!真正成为一名群众的贴心卫士!篇2: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课后学习体会

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课后学习体会

我认为加强安全教育,培养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更牵连着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必须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发挥学校内在的教育因素,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从治安方面来说,大学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很多近在咫尺的违法犯罪活动提醒着每个学生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就感觉,现代社会整体治安复杂化,各种社会问题集中出现,人们对社会及生活的不满通过各种极端方法表现出来。就拿大学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或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但是,对步入大学校园的我们来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独立面对社会,独立生活,学习知识,增长技能,而一切的前提还是我们“健健康康”的活着,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安全教育和警务体验这门课的意义在于:

1、对大学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对大学:维护教学规范,提高教学质量;

3、对社会:为未来人才流入社会、奉献社会提供保证;

4、对国家: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护航,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全的人才 。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学习“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这门课程,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生命是惟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的精彩!篇3: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

之体会

指导老师:保卫科郑恒毅等老师

专业: 机械自动化11班

姓名: 申志阳

学号: 20082542 通过参加这次《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学习,我收获很多,感慨很多。深切地感到“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把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学校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并且要认真落实。要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我作为一名重庆大学大三的学生,要时刻敲响安全警钟,明白如何去思考和管理,要有危机意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配合学校师生做好此项工作。谈谈自己对学习了安全政策与管理后的体会:

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在校园发生的许多事故,很多都是学生和当事人对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员的责任心不强,学校管理不到位才发生的。如果学生对安全的认识程度高一点,多一份责任心,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所以首先应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安全的认识程度,提高随时、随地防范不测事件的意识。

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来自千家万户。学生的安全,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事情:学生安全,家长放心,学校顺心,政府安心;学生不安全,家长伤心,学校闹心,政府烦心。另外,稳定的教师队伍,安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安全工作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校园的波动、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局面的颤动。

其次学校应提高社会的协调能力,如:建筑工地要有警告牌和护栏,严禁学生入内玩耍;在马路危险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牌,江河、池塘等水深处要有警告牌和护栏等。

再次,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思维,习惯,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的技能和知识,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月月讲,安全教育常挂心、大家生活才安心”,应从孩子抓起。使安全教育影响孩子的思维和行为,使孩子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

最后,强化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七防”教育、克服四种心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七”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饮食安全教育活动。克服四种心理即“凑合”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粗疏心理;坚持“四不放过”,即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甚至要做到对安全工作要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结合培训学习,我觉得我们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门卫值班室的管理,严格门卫工作职责,杜绝社会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谨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每周要对校园内的所有设施、场所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尤其注意电、火、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努力为广大的同学们、教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经常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做好学校晨训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广大学生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珍爱生命,平安一生”的观念。

四、对校园外公路必须要高度重视,设交通警示牌,每时每刻提醒学生随时注意安全,提高警惕。

五、对学生普及必要的意外事故处理的方法,学会自救,他救的常识、记住几个重要的报警电话:“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还有生活中要注意的许多安全措施,例如:,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后怎么处理,哪些不良行为有害健康等等的安全常识,回家返校路上安全,防溺水。

总之,校园安全是大事,只有群防群治,提高预防意识,加强管理,才能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让学子们健康地成长。所以,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安全工作无小事。作为安全管理负责人必须依法、依规、依次、抓实管理,才能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否则,犹如各位老师所讲的那样连安全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教育。为了学子们的美好未来撑起一片和谐,安康的蓝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篇4:警察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自10月8日起我局开展了“忠诚教育”专项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又一次的坚定了政治方向,强化了宗旨意识、端正了价值取向、明确了职业操守,让我对忠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必须要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坚决服从命令,严守法纪,勇上一线,敢打头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而奋斗。 忠诚是一项要长期坚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我们在工作中要定期对自己问三个问题:为何从警、如何做警和为谁用警。

一、立志明心,为民从警。警察是一种职业选择,但它并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人民警察为人民,这要求我们如果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中,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作己任。我选择警察这个职业,从没有犹豫和后悔过,我觉得这个工作能给我实现个人的最终人生价值,那就是服务更多的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真诚的服务。

二、履职尽责,为民做警。这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迫切要求,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检验公安工作的标准,不仅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还要看群众参与不参与,只有认真履行职责,群众才会理解、相信公安,才能支持、帮助公安。当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

要求不断提高,而民警自身的能力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通过规范执法,防止执法不公、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的出现,自觉接受法律、行政、舆论、群众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公安机关的声誉形象。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始终将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活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主动服务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实现公平正义,让公安执法真正体现民意导向,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立警之本、强警之路,动力之源,“为谁用警”就是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警的过程就是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就是为人民群众保平安的过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就是要求我们为人民群众用警,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们群众满意不满意、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公安机关不仅是执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一要注重底线思维,进一步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能力;二要注重创新现代化警务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自省,就是问问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要求,是否符合人民警察的身份,是否正确行使责任和权力,就是在无人监督时,更要慎独自律,洁身自好,不能因小失大。自警,就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不论是做人和工作,都要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标准,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尽责、为国尽力、为党分忧。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认真落实党内监督“五项制度”,努力做到勤政廉政。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同时汲取反面典型的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自律,就是要用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在行使权力时真正把信任、责任、奉献作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要进一步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时时处处体现“三贴进”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客观实际,真正做到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要自觉抵制“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的行为,在

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基层警务人员形象,坚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忠诚要时刻铭记于心,在工作中我们还要严格遵守人民警察保密守则。

一、不该说的秘密不说。

二、不该知悉的秘密不问。

三、不该看的秘密不看。

四、不在私人交往或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涉及秘密。

五、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

六、不擅自记录、复制、拍摄、摘抄、收藏秘密。

七、不擅自携带秘密载体去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

八、不使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设备、普通邮政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传递秘密。对秘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意识和规范的传阅归档,对外严守秘密,这是我们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遵守。

在以后的警务工作中,我会努力进一步学习党对我们警务工作的指导思想,遵守我们警察队伍的各项要求和纪律,提高自己的警务工作能力,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努力把本辖区建设一个和谐安全的辖区,让人民能够踏实安心的生产生活。篇5: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作业内容

《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作业

——校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灾难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一、身边的安全问题

这学期我的选修课程是《安全教育与警务体验》。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程,但是通过几周的学习,我原本淡薄的安全意识却得到了加强。

大三的时候我们从虎溪搬到了沙坪坝b区。和原来寝室不一样的是寝室里面没有热水,同学就买了一个“热得快”。我之前没有用过“热得快”,感觉用起来很好使,一盆水不到五分钟就被加热好了。但是好用归好用,其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热得快”功率大,又容易漏电,在宿舍里面用很容易发生火灾。意识到这点后,我赶紧叫同学收了起来。 保护好人身安全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财产安全。寝室同学都有了电脑,电脑真是一个好东西,它让我们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作为学生的我们,电脑对于我们来说价值还是不菲的。在寝室生活中,保护好电脑就成了校园安全教育的一课。对我的电脑,我可是百般呵护着它。一般情况下我用完之后就会把它收好,虽然麻烦,我却乐得其中。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给我一份安心。可是,我发现其他同学并不像我这样。有一次,我去大四学姐寝室里面借书。远远的我就看见学姐寝室的门开着,走进去,屋里空无一人,只有学姐在外面阳台上洗衣服,还有就是两台笔记本电脑正躺在桌上,其中一台还放着歌。这样就给了小偷可乘之机,他们大可借着学姐洗衣服的时间,将两台电脑抱走。我问学姐为什么不关门或者是把电脑收好,学姐说怕麻烦。对,收电脑然后又把它拿出来确实是麻烦,但是如果不把电脑收好,小偷就可能会代替你把你的电脑收走了。所以,在校园生活中,为了我们的财产安全,我们应该把那些贵重的物品都整理好。不要等到它们离开了你之后你才后悔。

二、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1、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因此安全教育要做到反复强调,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采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师生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安全关系你我他,校园安全靠大家”。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编织“安全网”尤其重要。 一是建立教学安全管理网。教务处负责教学设施、教学用具、教学环节(包括课外活动)的安全管理,督促检查图书室、资料室、电教中心的设备、仪器,各种实验室以及实验用品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二是安全管理教育网。政教处负责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安全防范能力及自救、自护、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教育,指导督促班主任、寝室管理员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结合防疫部门、中心卫生院做好学生的防病治病工作,促进学生身心

健康发展。

三是校园环境保卫安全网。政教处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范,防止治安案件发生,进行突发事件处理,做好校园夜间巡逻,确保校园无治安案件发生,无重大失窃现象。指导督促门卫做好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查询登记工作。

四是在校生活安全网。总务处负责学校建筑及施工、消防设施、电路、食堂的设备及器具、教室与楼道畅通、食品安全、饮用水的安全等。

五是班级安全信息网。班主任组建班级安全联防小组,小组长负责掌握小组成员在上课、往返学校、就餐、就寝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并注意排解小组成员之间或与他人的矛盾纠纷,并将情况及时上报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本课程学生安全。认真填写好教学日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迅速与班主任联系。学校安全员负责校园巡视、排查、登记和汇报。

3、建立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严明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个秩序井然的学校,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应该做到报告制度健全。要建立把据可查的安全工作日报告制度、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大型活动的审批制度以及值勤值班制度等,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狠抓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与教育

由于学校工作有重点时段与重大活动的特点,这些环节的安全尤其重要。如大型考试前,放假前后,学生外出集体活动等,学校必须组织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人身财产安全与专题的大型讲座,致学生家长公开信,采取有利措施,保证学生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安全,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建立长效机制

校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走形式,走过场,搞突击,必须建立、完善检查制度,落实长效管理。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用计划作保证,用过程求实效,用结果来考核,变临时工作为常规工作,使安全工作成为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此来加强监督管理,用长效机制来取代短期行为。

总之,安全是一切工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忽视安全教育,更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建立安全和谐的校园。

推荐第7篇:阳光警务心得体会

“争做阳光警察、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 活动近日在省内普遍开展,争做阳光警察,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这项活动需要从每个警察自身做起,从我做起。

首先,做好争创活动,要做到两个必须,即必须以德心服人,必须有高尚的为民情怀,立足本职工作,从点滴小事中,树立为民、亲民、爱民的公安队伍形象。完善各项便民服务设施,不断推行工作透明化,积极倡导微笑服务、温馨服务,彻底解决工作中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等突出问题,积极转变服务观念,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民众创建一个公开透明的公安形象。

二是要在争做“阳光”二字下功夫,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求真务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还要心系群众,践承诺,办实事,促和谐,真正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工作作风,积极探索、不懈追求、无怨无悔、满腔赤诚的奉献精神。更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加强民警廉洁从警和执法为民意识的教育,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广大民警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和水平。

三是推行“阳光”警务,实行“阳光”执法,搭建“阳光”平台。在执勤民警中积极推行“先敬礼、后执法,先教育、后处罚”工作法,坚持人性化管理,杜绝简单粗暴执法,营造出人人争做阳光警察,个个争创阳光警队的良好氛围。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农村,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把温暖送到百姓身边将能够公开的规章制度,办案、办事程序制作成图板,向群众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满意,大力实施“阳光”作业,增强人民群众对巡逻巡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用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执法活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此外还有必要适时地组织全体民警举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演练活动,提高民警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果断、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努力提升民警的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质量。

四是要时刻保持好的心态,我们选择警察这个职业的时候,也就选择了牺牲,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吃苦,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好它,以健康心态去快乐工作。有条短信说的很形象:“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蹬着三轮车也可以哼小调;心态调整不好,开着宝马一样发牢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民警平时生活中乐观向上,工作是积极进取,困难前百折不挠;而有的民警整天唉声叹气,悲天悯人,自暴自弃。这说到底就是我们平常的心态问题,作为一名警察,无论是平常的接待群众还是审查办案,心态好的民警能够自信平和,收放自如;心态差的民警却是急躁不安、冲动易怒。同样是一个群众报警,心态好的民警能让蒙受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受害人满怀希望而归,而心态差的民警可让满怀希望而来的受害人失望而回。作为一名警察,面对当前艰苦、繁重、困难的公安工作,我们更应该以阳光般的心态积极理智地应对。只要我们微笑着面对一切,工作中的艰苦、紧张、困难根本不值一提。

牢记使命,成效显著;执法规范,廉洁公正;爱民奉献,乐观向上;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这是作为一名人名警察必须以身作则的。选择了做警察,就注定要失去一些东西,而这种种繁重困难的汗水换来的是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人名群众心中良好的形象。作为民警我们要时刻牢记宗旨,一心为民,把“争做阳光警察、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的工作切实做到实处。

推荐第8篇:社区警务心得体会

这次支援亚运安保,我被分到了派出所,从事社区工作,有人说社区民警微不足道,可我觉得一个社区民警就是一把泥土,但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峰群。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谁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众所周知,社区民警确实很辛苦,曾有人用“上管千条线,下管一根针”来形容社区警务的千头万绪和繁杂。社区民警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更多还要带头和协助各条线搞好各方面的工作。此外,还要参与或处理突发事件,我们的社区民警要第一时间奔赴事发现场零距离地接触,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确保我们的居民“安居乐业”。因此要做到:

一、养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思想作风。人民群众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作为一名年轻的预备警官,要善于以民为师,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养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思想作风,对自己的锻炼与成长十分重要。

二、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超越自我的意识。立志是成才之本。确立人生奋斗并矢志追求卓越,对我锻炼成长、成就事业至关重要。我作为党的后备力量,面对新世纪的宏伟目标,面对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与重托,要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超越自我的意识,克服不足,自觉地深入到社区工作的第一线经受锻炼和考验,不断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

社区基础工作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社区民警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打牢社区工作的基础上。这些基础包括:强化居民自我防范意识;组织民防力量进行治安防控,织严织密物防、技防网络;与社区干部和相关单位建立密切顺畅的工作关系,开展人口调查、抓好阵地控制;物建一批作用明显的治安耳目和社会信息员,收集情报信息;在社区开展服务群众工作,调处简易纠纷,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等等。当然社区工作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如进行案件排查,组织治安清查,处置突发事件,调处治安纠纷,为居民排忧解难等。社区基础要打,日常的工作任务也要完成,但打牢基础是重中之重。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工作,加强学习,定立目标,总结方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基础工作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

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我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锻炼了自己的口才,特别是在宣传党和公安机关的方针政策、开展教育动员活动时,提高了自己说话的政治和法律水平。作为社区民警,要多说心里话,多说实在话。要根据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的心声,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做几件有影响的事情,如千方百计把当前案件高发的势头降下来;将侵犯群众利益的不法人员及时予以处理;把邻里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依法调解好等,并注重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遇事或接报案件能够随机应变,有效控制、妥善处置;再次要塑形。即平时在社区开展工作中着装要严整,举止要端庄,行为要规范,言语要文明,既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又不失自己的身份,向群众展示一个威武雄壮、文明强干、一身正气,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民警察良好姿态,在群众心中塑造起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的形象,使群众有情况愿意向民警反映、有问题乐意对民警倾诉,有矛盾愿意找民警化解。 经受锤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做事中做人,在锤炼中进取,平凡孕育伟大,奉献谱写人生,汗水铸造辉煌!

推荐第9篇: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

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txt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自己孩子不简单。越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反而记得越清楚。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警务运行机制,并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警力资源、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使派出所真正成为集合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的综合战斗实体,推进公安工作的整体发展。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关于社区警务工作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为主线,以全国“二十公”、全省“二十六公”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派出所管理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为核心,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建立科学的警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警力下沉,配齐配强责任区民警。

(二)创新警务机制,启动新的警务模式和勤务方式。

(三)夯实基础工作,转变、延伸、拓展社区警务工作职能,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把减少犯罪、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民警职能定位和努力方向。

三、工作内容

(一)警务室建设。

1、按每个社区必须设置一个警务室的要求建设警务室,并做到社区警务室有明显的统一标识牌。

2、警务室内设置有民警警民联系牌(去向牌),警务公开栏(其内有社区平面示意图,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图),法律法规宣传栏及办公桌椅、资料柜(有条件的应配电话、电脑),各项职责制度上墙。

3、警务室配置有社区民警入户调查表、服务群众连心卡、社区民警工作日誌本、征求意见书、警民联系箱及其他工作台帐。

(二)警力配置。

派出所应根据社区规划、人口数量及治安情况,实行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置模式。社区民警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或更换。如需更换,必须报请分局

审批。

(三)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1、人口管理。对社区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进行调查、登记和经常性管理教育,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准确及时,并能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2、治安管理。督促社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3、安全防范。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组织社区内的单位和群众开展经常性群防群治工作,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

4、收集情报信息。建立覆盖全社区的治安情报信息网络,掌握社区敌社情动态,及时处置并上报涉及政治、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的情报信息。

5、控管帮教违法人员。认真落实对违法青少年及两劳回归、缓刑、保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人员的“四定”(定帮教对象,定帮教人员,定帮教组织,定帮教措施)制度,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6、服务群众。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办证、警务咨询服务,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做好治安纠纷调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7、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其它警务工作(安全保卫、值班备勤等)。

(四)社区民警工作标准。

1、建一套台帐:即社区工作日誌、重点人员管理、社区工作会务等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台帐及档案内容齐全、规范。

2、交一批朋友:即在密切联系辖区居民群众的基础上,能与一批企业家、治安积极分子结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能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3、有一支队伍:即拥有一支较稳定的能够配合公安机关联防、联打的群防群治队伍(包括社区安保队、安防队、治安巡逻队及治安信息员和国保联络员队伍)。

4、创一个特色:即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开展“无盗、无毒、无抢、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事故”等各种特色创建以及社区警务模式的创新。

5、履一项承诺:即在社区日常警务工作中能够自觉推行 并认真履行一项便民服务承诺。

(五)社区民警工作制度。

1、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民警管理由各派出所副所长负责。

2、全面实行社区民警负责制。即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社区警务日常工作负全责。社区民警务必要处理协调好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并通过合法程序进入社区领导班子,以促进社区警务的全面发展。

3、实行社区民警着装挂牌下社区,每周社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其中保证有二个半天在警务室接待群众。

4、落实一项服务承诺、利民措施,并对群众交办事宜实行回告制。

5、一月一次居民代表会,将社区警务工作情况向社区群众予以报告,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6、半月一次警情公示及安民告示,警示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联动、联防意识。

7、一周熟悉两户常住人口,及时为群众解难排忧。

8、一周一次率安防队员在易发案地段巡逻巡查。

9、一月一次对重点单位、出租屋及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检查。

(六)社区民警工作考核与奖惩。

1、考核评分细则

⑴社区警务基础业务建设。(15分)

社区一室二会三队建立健全各项职责上墙并落实到位,有内容完整的分局制作的工作日誌、接处警登记薄、纠纷调解登记薄、户籍民警手册、暂住人口登记薄、房屋租赁户登记薄、重点人口档案、治安信息员档案、国保重点对象档案、治安重点单位和场所的档案、社区内的单位门店和摊位登记。档案、台帐内容齐全、规范。

扣分:社区警务室未建的扣2分、缺项扣1分、“二会三队”未建缺一项扣2分、台帐内容缺项扣1分。

奖分:警务室建设按规定达标,二会三队发挥作用好,奖3分。

⑵社区控防。(20分) 积极开展创“无盗抢社区”

活动,组织辖区单位居民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防范措施,门栋关照、治安巡逻工作制度落实,刑事案件、可防性案件与上两年平均数相比持平,计基础分。(公交汽车上的扒窃案件不算社区)

扣分:每发生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扣1分;每发生一起可防性案件(包括民转刑)扣0.2分;隐瞒重特大案件扣2分,一般案件扣1分。

奖分:刑事案件和可防性案件较上年同比每少发一起奖0.2分,全年创“无盗抢社区”奖5分,警务工作有特色奖5分。技防每安装一户(居民和单位)奖0.5分。

⑶人口管理。(20分)

对实有人口进行经常性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帮教措施落实,无脱管、失控现象。

①常住人口:重点年龄段(16岁至45岁)的常住人口,按接管社区

一、

二、三年时间,熟悉率分别达到30%、60%、90%以上,人户分离登记100%并控制10%以下。

扣分:熟悉率差一个百分点扣0.2分。

②暂住人口管理登记率达到100%,办证率达到95%,房屋出租登记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达100%。

扣分:暂住人口犯罪(暂住地)社区民警未发现的1人次扣1分;房屋租赁户违规出租的,每户扣1分;应办暂住证而未办的,每发现1人扣0.5分;分局以上公安机关通缉的重点逃犯或犯罪嫌疑人,在社区内居住30天以上未发现的1人扣2分。

③重点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列管(含暂住人口)城区达到5‰,农村达到3‰,重点人口帮教控管人员落实措施有效,重点人口的情况做到“四知”(即知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经济收入、交往人员)、“六熟悉”(即熟悉犯罪前科及主要问题、体貌特征、别名绰号、性格特点、作案手段及其活动规律),熟悉率达到100%,重点人口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0%以内,全部达标的得基础分。

扣分:列管率差一个百分点扣0.5分,熟悉率差一个百分点扣1分,控制率超过一个百分点扣1分,列为帮教对象的违法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的1人次扣1分,列管重点人口人户分离,被所外打击处理,原列管单位不扣分。国保重点对象因失控上京上访闹事的扣2分。

奖分:通过人口管理,协助抓获劳教以上打击对象的1人次奖4分;人口管理受分局以上公安机关表彰的奖2至8分。

⑷治安管理。(15分)

社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危险物品及易燃易爆等单位,做到底数清、制度全、管理到位,无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的“黄、赌、毒”案,无涉枪、涉爆案件发生;学校周边无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案件;无群体闹事事件和法轮功邪教人员上京闹事案件,及时调处民事纠纷,防火宣传和工作到位计基础分。

扣分: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和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1起扣3分;发生三无案件(涉枪涉爆、侵害师生安全、群体治安事件)每起扣1分;发生一起火灾,一般的扣2分,重大以上的扣4分;因纠纷调处不当引发上访闹事的扣2分。

⑸情报信息收集和协破案件工作。(15分)

及时掌握社区内的情报信息情况,对辖区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能迅速掌握相关情报,及时处理,并能积极地为侦查破案提供相关线索。

扣分:因漏报、迟报、瞒报信息造成影响的1起扣2分;业务台帐、治安信息员、国保联络员物建不到位的,缺一项扣1分。

奖分:提供线索或者破一起一般刑事案件的奖2分,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奖3分,特别有影响的案件奖5分。提供线索抓获一名在逃犯的奖3分、抓获一名市督逃犯的奖5分、省督逃犯的奖8分、部督逃犯的奖10分。破一起经分局裁决的治安案件奖0.5分,最高奖5分(每月)。

⑹服务群众。(15分)

每周着装整齐在社区工作不得少于20小时;在社区警务室定期接待群众;有警民联系方式,公开承诺服务守则;对“警企热线”的企业,经济服务工作到位;便民利民措施落实,辖区居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计基础分。

扣分:在社区工作时间未达到要求的扣2分;经检查发现未按要求着装下社区工作的,发现1起扣2分;对群众报警推诿或处理不力而产生恶性后果的每起扣2分;被群众投诉或新闻单位曝光的,每起扣3分;群众满意率少一个百分点的扣0.5分。

奖分: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事迹突出被分局以上公安机关报道的奖3分,被市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的奖5分;对“警企热线”服务企业工作到位成绩突出的奖3分;积极帮助特困户、孤寡老人和烈军属解

上一页 [1] [2] [3] [4] 决困难的奖2分。

⑺值班、备勤及其他警务工作。(10分)

社区民警在值班、备勤和日常警务活动中要做到警容严整,遵守纪律,接待热情,处置得当,服从命令、听众指挥,积极参与重大保卫活动、公益活动,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警务工作计基础分。

扣分:工作不积极不到位一次扣2分,因工作消极懈怠造成严重后果的扣10分。

奖分:在重大保卫活动和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奖5分,积极协助其他部门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奖5分。

2、奖惩办法

⑴以考核成绩作为社区民警年度公务员评定的重要依据,对全年综合考评前10名的社区民警按优秀公务员等级评定,并授予金牌社区民警称号,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综合考评后2名的民警按不称职公务员等级评定,并由政治处负责组织离岗培训。

⑵以考核成绩作为社区民警晋职、晋衔、评先受奖的重要条件。凡考核获分局前10名的社区民警将纳入政治部门考察晋职对象优先晋职。考核不合格者则一律取消评先表优、晋职资格,连续两年居后者,分局将报请上级机关给予降职(衔)处罚。

⑶凡当月考核成绩获本单位前2名的给予经济奖励

元,末位者则扣发岗位津贴。

⑷考核成绩年度居本单位末位且不及格的按照“四位一体”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⑸对在年终考核验收中,创“无盗抢社区”和安全防范成绩特别优异的前10名社区主任和民警给予表彰和奖励。

⑹派出所社区民警考核成绩

不及格者达20%以上者,取消该所及所长、教导员年度评先表优资格,并对所长、教导员实行诫免谈话;对40%以上社区民警考核不及格的派出所,分局将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所长、教导员免职处分。

3、考评方式

社区警务考核办法,由分局联合双基科、派出所及社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派出所要成立以教导员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每月对本所社区民警工作予以考核排序。

分局联合考核小组每半年一次对社区警务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社区民警职责的考核内容,采取看(基础资料台帐及警务室硬件设施建设)、听(听取居民群众、治安积极分子及社区干部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评议)、访(暗访社区居民群众对民警工作的满意度、知警率)、考(测试责任民警对辖区重点人口“四知”、“六熟悉”的掌握情况)等措施方法对社区民警进行测评考核。并将测评结果报分局党委按照本方案中的奖惩办法给予奖惩。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此项工作是分局深化社区警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此,分局决定成立局长XX任组长,政委XX,副局长XX、XX、政治处主任XX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双基科,由XX任主任。同时采取党委成员及机关科室定点联系的措施,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改革工作的落实。全局民警尤其是社区民警务必要高度统一认识,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明确工作责任。分局将统一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各项职责制度,各城区派出所要结合实际迅速定岗、定人、定责,严格措施,明确责任,统一方法,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管社区”到“跑社区”、从“等活干”到“找活干”、从“简单化”到“高质量”的社区警务工作的重大转变。

3、积极争取支持。派出所主要领导要主动与街办党委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以解决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局属各部门要竭力为派出所警务改革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

4、力求高质高效。社区警务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其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各派出所务必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加强社区警务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宣传,使社区警务建设深入人心、警心,举全所之力,拧全警之心。通过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力保社区警务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推荐第10篇:警务改革的探索措施

警务改革的探索措施

当代“管理主义”理论认为,科学运用企业化管理理论、原则、模式和方法是提高政府等公共部门的效益、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提高公安机关的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借鉴企业管理机制、吸收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引入激励机制。

要推动警务改革,促进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需要广大民警的支持,要取得广大民警的支持,就必须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在公安机关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民警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在一起,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满足需要。建立激励机制,首先需要对民警所在的岗位分类,然后对工作内容和效率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将与岗位有关的工作数量、质量及其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加以分类评分,定出较为具体的工作考核标准,实现考核标准的科学化、客观化。对评价考核标准和依据不容易量化的岗位和人员,则要激励和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其次要在广泛征求民警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个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

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淘汰激励、降职激励。负激励是一种惩罚性控制手段,以否定那些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还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真正知道民警的所思所想,是激励成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民警的需要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动态性,不断了解民警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使民警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从而使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警察文化建设。要重视警察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尽量让每一位民警都融入到警察文化中,融入到组织的长远发展之中,自觉用警察文化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拆除所有阻碍沟通的“高墙”,凝聚团队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要重视构建民警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使民警广泛地融入到管理中来。因而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减小组织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实行竞争管理。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执法机关,所承受的外部压力是公众对自身安全和社会安全期望值的升高以及社会与媒体对公安的关注。由于不存在外部竞争的压力,所以普遍缺少竞争和危机意识。只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才能使公安机关改变服务态度和科学地规划勤务。虽然能够允许社会其他组织经营的警察业务有限,但推行警察工作社会化对警务改革的意义却不能忽视。对此,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挑战。

在公安机关内部引进企业的竞争机制,首先要培养竞争和危机意识。我们要增强适应“变”的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以免被时代淘汰。其次要增强成本和效益观念。警务规划必须有成本意识,要以效率、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警务安排中不能出现无效警力和负效警力,以免造成大量警力、时间和钱财的浪费。现在全社会的服务功能有向公安机关集中的趋势,而有些服务功能已偏离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牵制了大量警力。管理者要公开用人条件、标准,公开录用方法程序,采取笔试、面试等手段,保证公平竞争。

《警务改革的探索措施》

第11篇: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警务运行机制,并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警力资源、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使派出所真正成为集合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的综合战斗实体,推进公安工作的整体发展。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关于社区警务工作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s010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为主线,以全国“二十公”、全拾二十六公”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派出所管理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为核心,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建立科学的警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警力下沉,配齐配强责任区民警。

(二)创新警务机制,启动新的警务模式和勤务方式。

(三)夯实基础工作,转变、延伸、拓展社区警务工作职能,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把减少犯罪、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民警职能定位和努力方向。

三、工作内容

(一)警务室建设。

1、按每个社区必须设置一个警务室的要求建设警务室,并做到社区警务室有明显的统一标识牌。

2、警务室内设置有民警警~系牌(去向牌),警务公开栏(其内有社区平面示意图,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图),法律法规宣传栏及办公桌椅、资料柜(有条件的应配电话、电脑),各项职责制度上墙。

3、警务室配置有社区民警入户调查表、服务群众连心卡、社区民警工作日誌本、征求意见书、警~系箱及其他工作台帐。

(二)警力配置。

派出所应根据社区规划、人口数量及治安情况,实行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置模式。社区民警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或更换。如需更换,必须报请分局审批。

(三)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1、人口管理。对社区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进行调查、登记和经常性管理教育,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准确及时,并能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2、治安管理。督促社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3、安全防范。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组织社区内的单位和群众开展经常性群防群治工作,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

4、收集情报信息。建立覆盖全社区的治安情报信息网络,掌握社区敌社情动态,及时处置并上报涉及政治、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的情报信息。

5、控管帮教违法人员。认真落实对违法青少年及两劳回归、缓刑、保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人员的“四定”(定帮教对象,定帮教人员,定帮教组织,定帮教措施)制度,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6、服务群众。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办证、警务咨询服务,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做好治安纠纷调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7、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其它警务工作(安全保卫、值班备勤等)。

(四)社区民警工作标准。

1、建一套台帐:即社区工作日誌、重点人员管理、社区工作会务等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台帐及档案内容齐全、规范。

2、交一批朋友:即在密切联系辖区居民群众的基础上,能与一批企业家、治安积极分子结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能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3、有一支队伍:即拥有一支较稳定的能够配合公安机关联防、联打的群防群治队伍(包括社区安保队、安防队、治安巡逻队及治安信息员和国保联络员队伍)。

4、创一个特色:即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开展“无盗、无毒、无抢、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事故”等各种特色创建以及社区警务模式的创新。

5、履一项承诺:即在社区日常警务工作中能够自觉推行并认真履行一项便民服务承诺。

(五)社区民警工作制度。

1、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民警管理由各派出所副所长负责。

2、全面实行社区民警负责制。即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社区警务日常工作负全责。社区民警务必要处理协调好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并通过合法程序进入社区领导班子,以促进社区警务的全面发展。

3、实行社区民警着装挂牌下社区,每周社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其中保证有二个半天在警务室接待群众。

4、落实一项服务承诺、利民措施,并对群众交办事宜实行回告制。

5、一月一次居民代表会,将社区警务工作情况向社区群众予以报告,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6、半月一次警情公示及安民告示,警示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联动、联防意识。

7、一周熟悉两户常住人口,及时为群众解难排忧。

8、一周一次率安防队员在易发案地段巡逻巡查。

9、一月一次对重点单位、出租屋及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检查。

(六)社区民警工作考核与奖惩。

&nbs

p;

1、考核评分细则

⑴社区警务基础业务建设。(15分)

社区一室二会三队建立健全各项职责上墙并落实到位,有内容完整的分局制作的工作日誌、接处警登记雹纠纷调解登记雹户籍民警手册、暂住人口登记雹房屋租赁户登记雹重点人口档案、治安信息员档案、国保重点对象档案、治安重点单位和场所的档案、社区内的单位门店和摊位登记。档案、台帐内容齐全、规范。

扣分:社区警务室未建的扣2分、缺项扣1分、“二会三队”未建缺一项扣2分、台帐内容缺项扣1分。

奖分:警务室建设按规定达标,二会三队发挥作用好,奖3分。

⑵社区控防。(20分)

积极开展创“无盗抢社区”活动,组织辖区单位居民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防范措施,门栋关照、治安巡逻工作制度落实,刑事案件、可防性案件与上两年平均数相比持平,计基础分。(公交汽车上的扒窃案件不算社区)

扣分:每发生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扣1分;每发生一起可防性案件(包括民转刑)扣0.2分;隐瞒重特大案件扣2分,一般案件扣1分。

奖分:刑事案件和可防性案件较上年同比每少发一起奖0.2分,全年创“无盗抢社区”奖5分,警务工作有特色奖5分。技防每安装一户(居民和单位)奖0.5分。

⑶人口管理。(20分)

对实有人口进行经常性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帮教措施落实,无脱管、失控现象。

①常住人口:重点年龄段(16岁至45岁)的常住人口,按接管社区

一、

二、三年时间,熟悉率分别达到30%、60%、90%以上,人户分离登记100%并控制10%以下。

扣分:熟悉率差一个百分点扣0.2分。

②暂住人口管理登记率达到100%,办证率达到95%,房屋出租登记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达100%。

扣分:暂住人口犯罪(暂住地)社区民警未发现的1人次扣1分;房屋租赁户违规出租的,每户扣1分;应办暂住证而未办的,每发现1人扣0.5分;分局以上公安机关通缉的重点逃犯或犯罪嫌疑人,在社区内居住30天以上未发现的1人扣2分。

③重点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列管(含暂住人口)城区达到5‰,农村达到3‰,重点人口帮教控管人员落实措施有效,重点人口的情况做到“四知”(即知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经济收入、交往人员)、“六熟悉”(即熟悉犯罪前科及主要问题、体貌特征、别名绰号、性格特点、作案手段及其活动规律),熟悉率达到100%,重点人口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0%以内,全部达标的得基础分。

扣分:列管率差一个百分点扣0.5分,熟悉率差一个百分点扣1分,控制率超过一个百分点扣1分,列为帮教对象的违法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的1人次扣1分,列管重点人口人户分离,被所外打击处理,原列管单位不扣分。国保重点对象因失控上京上访~的扣2分。

奖分:通过人口管理,协助抓获~以上打击对象的1人次奖4分;人口管理受分局以上公安机关表彰的奖2至8分。

⑷治安管理。(15分)

社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危险物品及易燃易爆等单位,做到底数清、制度全、管理到位,无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的“黄、赌、毒”案,无涉枪、涉爆案件发生;学校周边无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案件;无群体~事件和QQQ邪教人员上京~案件,及时调处民事纠纷,防火

第12篇:市公安警务改革经验交流

市公安局自2005年推行警务改革以来,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整体执法质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誉为全国公安系统“五大亮点”之一。**同志2008年到**视察时指出:“**市公安局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警务改革,创造了一套扁平式的管理新经验、新方式,提高了社会管理

的水平,加强了社会面的控制,预防了很多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解除了很多民事方面的纠纷,为实现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公安部、省委、市委领导也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市公安警务改革经验。2010年,市公安局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奖”和“最佳成效奖”。按照市委主要领导要求,我们深入全市公安系统各个层面认真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探寻改革足迹,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深入解读我市公安警务改革。

一、我市公安警务改革的基本模式

2005年1月,市公安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大庆实际,本着精简、统

一、效能原则,率先在全国地市公安系统中开展以“扁平化”管理为主要模式,全口径、全覆盖、城乡齐动的公安警务改革,在建立现代公安警务机制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一是垂直管理,变“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改革前,各区公安分局人、财、物和党组织关系由所在区管理,市公安局只对干部任用行使有限的协管权;改革后,市公安局对各公安分局实行人、财、物和党组织关系的直接管理,各区对本地分局的业务工作具有协调、指导权,对干部管理具有监督、建议权;分局的经费统一由市财政保障,作为一级预算单位,独立设置账户,直接对口市财政,自主管理财务,市局对分局财务管理行使监督权。

二是减少层次,变市局、分局、派出所三层管理为市局、分局两层管理。根据警务实际,综合考虑出警半径、治安状况等多种因素,按照辖区实有人口10万人左右、配置警力100-150名标准,撤销派出所管理层级,把市区10个公安分局和70个派出所合并,重新设置为20个公安分局,作为综合性独立作战实体,行使县级公安机关和派出所的职权,实现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

三是整合机构,变“多部门、多警种、多派出所”设置为“三警种、一部门”。在市区分局,内设社区警务、治安巡防、刑事侦查和法制综合三个警种一个部门,内设机构由平均20个左右统一合并为4个;将反恐处与情报信息中心合署办公,将社区、经保工作由市局治安支队转为国保支队管理,构建“大情报”、“大国保”工作体系。在县局,工作职能由指导转为实战,内设机构由原来平均30个左右整合为8个,撤销县城内的全部派出所。在农村,将全市61个农村派出所合并为31个中心派出所。

四是优化组合,在社区、治安、刑侦“三警种”实行“二人一组、三组一队”建制。“二人一组”即搭档制,实现强弱搭配、互相学习、彼此监督、保障安全目的,构成最基本的战斗单元。“三组一队”即6人队,是最小的作战实体。“两人一组、三组一队”,是大庆公安警务改革的首创模式。

五是全警下沉,深化公安交管、消防体制改革,形成全警管交通、全警管消防新格局。按照“扁平化”模式进行机构调整,市局将交警支队的9个勤务大队、公安消防支队的6个消防科人员全部下沉分局,与分局社区、治安共同负责交通、消防工作。城市分局对辖区的交通安全、消防管理负有全责。交警支队、消防支队负责对分局交管、消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我市公安警务改革的主要成效

新体制催生新机制,新机制彰显新成效。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警务新机制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改善环境、方便群众等方面作用,圆满完成奥运会火炬传递、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大庆建市30周年以及接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等10多项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是创新勤务模式,警务效能显著提升。市公安局遵循“快出、细查、慎调、公处”的管理原则,实行了“三警捆绑、责任共担”等勤务方式,改进公安行政管理,显著提高出警效率和应急能力。指挥链条更短。通过实施“垂直管理、减少层次”,使指挥更便捷、处置更高效。改革前,分局的警务指挥警令传递从分局局长到民警大体要经过局长、副局长、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警长、民警7个层次,改革后,只需要经过局长、副局长、队长即决策、组织和执行3个层次,大大提高警令传递速度。出警反应更快。实施“动态式勤务”新机制,按照城区百名民警4台警车巡逻标准,全天候开展辖区巡逻,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放在案件高发时段、地段,民警在运动中接受指令,做到每一部行驶在街上的警车,不分警种、不分辖区,随

第13篇:大力深化警务工作改革

大力深化警务工作改革

努力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警务运行新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和社会生活日趋开放活跃,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日益突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而公安工作在观念意识、运行机制和队伍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与社会的发展、变革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制约着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必须及时调整警务战略,摆脱计划模式的束缚,使警务工作由过去的管理型、专业型转变到参与型、服务型上来,依靠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同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2001年以来,在市公安局领导下,我局积极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对警务工作提出的挑战,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大力实施了“警务工作社会化”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时代特征、市南特点、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警务运行新机制,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有了新的飞跃,确保了全区社会政治、治安局势的持续稳定。我局“警务工作社会化”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把警务工作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行业紧密联系,有机结合,使我们的警务工作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借助于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维护稳定,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减少危害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一、大力推行社区警务战略,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推动公安工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层管理工作的形式、内容和对象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一新情况,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总体部署,我局自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市率先实施了社区警务改革。

----打破“机关化”勤务模式,建立以社区民警轮班制为主体的新型勤务体系。为切实解决基层派出所勤务制度“机关化”倾向,增加对社会面的控制时间和控制能力,我局打破沿用多年的白天上班、晚上下班的机关化勤务模式,将原有的2至3个路段合并组建一个社区警务组,配备3名社区民警,实行每人工作24小时休息48小时的“轮班制”,使民警对社区治安的控制时间由以往的不足8小时增加到19个小时左右,每个社区都有民警全天候工作和巡逻,强化了对社区治安的控制能力,增强了群众安全感。

----明确社区民警职责和工作导向,建立以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体系。规定社区民警要担负宣传发动群众、收集社会信息、组织安全防范、治安户籍管理、社区治安巡逻等九项职责,任务量化,责任到人。提出了社区警务的两个导向:第一是问题导向,就是要通过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中存在的治安问题,主动消除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第二是社区导向,就是要充分利用社区人力、物力资源,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吸引社区各方面力量参与维护社会治安.通过两个导向,指导社区民警把工作的注意力和着重点集中到立足社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来,以改善每个社区的治安小环境来带动和促进整个全区治安大环境的好转。并开展了社区民警进学校、担任辖区中小学“校卫警官”的活动,优化了学校周边秩序,使警务工作更好地融入了社区之中。

----规范装备,建立具有“实战性、机动性”特点的新型社区民警装备配置。针对过去户籍民警下路段工作时不带任何装备,遇到违法犯罪和突发事件难以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一问题,为社区民警统一配备了对讲机、警棍、手铐,夜间配备手电筒,使用警用自行车工

作巡逻,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实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了对违法犯罪的震慑力。

社区警务改革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工作重心向社区的战略转移,使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基层社区警力比改革前增加了43%,“机关化”倾向得到根本扭转,使基层民警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真正走出了派出所、走进了社区、走到了人民群众当中,警民关系更加密切,管理防范、服务群众和提供线索打击犯罪的水平明显提高,使各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增强了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的整体能力。2001年,我局共侦破现行刑事案件2062起,逮捕劳教犯罪嫌疑人729名,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73%和32.8%,破案及逮捕劳教总量均在全市名列第一。

我局社区警务改革对全市社区警务改革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市公安局于去年6月份在全市推广了我局的改革做法。市委副书记徐长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魏景瑞先后多次到我局调研和召开全市社区警务改革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书记张惠来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广市南区警务改革经验,重心下移,切实提高基层干警保一方平安的能力”。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新亭专门批示,要求全省各地认真学习借鉴我局的警务改革。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崔子秋、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先后到我局视察调研,认为我局的警务改革具有开创性,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中央电视台也先后四次在新闻栏目中报导了我局警务改革的经验做法。

二、依托七个层面,辅以三个系统,积极探索建立“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网络针对当前社会治安日益突出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驾驭和控制社会治安的能力,我局在社区警务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治安防范网络建设,以24小时社会面治安管理和防控为出发点,以易发案时间、区域、部位为控制重点,进一步整合警力资源,完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由七个层面组成的立体化治安防范网络。

----第一层面是以“110”警车快速反应、区域巡逻、设点盘查为主的层面。进一步优化 “110”警车勤务机制,在不同时间段采取不同勤务方式,设立“110”堵截点15处,使“110”警车始终在重点时间、重点地段出现在重点位置上,提高打击和控制犯罪的针对性。

----第二层面是以社区民警为主的24小时社区治安防控层面。白天突出重点人口管理,加强暂住人口管理,及时收集掌握辖区内人口信息和各种治安信息,发动群众搞好防范。夜间检查指导单位和物业小区防范工作,清查租赁房屋和公共场所,加强易发案地段巡逻,及时抓获违法犯罪分子。

----第三层面是以社区保安为主的社会面治安巡逻层面。在民警的组织带领下,加强夜间治安复杂区域、易发案部位的巡逻守候和堵截盘查,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

----第四层面是以治保人员看楼护院和物业小区专职保安为主的居民住宅防范层面。在派出所的组织下,群防群治,加强居民区防范,预防和减少居民住宅被盗案件。----第五层面是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商业户加强自身防范为主的单位自防层面。加强对单位内部防范工作的检查指导,严格实行责任制,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落实“三防”措施,提高单位自防能力。

----第六层面是以旅馆业、出租车等行业信息员及时提供可疑情况为主的查控流窜犯罪的层面。实行举报破案有奖,拓宽情报信息网络,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

----第七层面是以安装报警器为主的技防层面。建立了具有防火、防盗、防劫等多种功能的技防报警系统,大力推行重点要害部位、内保单位、物业小区的技防建设,以高科技手段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加入我局“技防报警系统”的单位和居民已有1500余户。为确保治安防范网络的顺利运行,我局建立了警力布局、指挥调度、监督检查三大辅助系统,加强防范对策研究和综合信息分析,及时掌握治安动态,调整工作布局,使各个层面

之间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发挥最佳效能。去年以来通过防范网络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980余名,对于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力推行电子警务,优化运行机制,努力提升警务工作整体效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转变公安机关行政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我局大力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推行以“高效、公开、快捷”为主要特征的电子政务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警务公开和公安机关行风建设,进一步树立起了高效、廉洁的现代公安队伍形象。

----开通“局长电子信箱”,畅通警民联系渠道。针对公安机关与群众之间言路不畅,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这一问题,于2000年10月在互联网上开通了以“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提供咨询服务、解决群众困难、受理举报犯罪、接受社会监督”为主要功能的“局长电子信箱”,通过网络受理群众咨询求助、上访申诉和举报犯罪,进一步畅通言路,迅速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至今已收到邮件350余件(次),均给予了满意的答复和解决,使“局长电子信箱”成为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的有效载体。----实行“网上审批”,简化公共场所治安审批程序。针对公安机关现行的治安审批程序繁琐、层次过多、效率不高等问题,将办理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由派出所、分局两级审批调整为分局一级审批,由过去的6道程序简化为2道,并在互联网上开通了“治安管理行业审批电子信箱”,群众可以随时发送电子邮件咨询办事程序或提出开办申请,只需到分局一次就可以办好全部手续,使审批周期大为缩短,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治安管理水平。----依托公安综合信息网,加快公安工作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利用公安三级局域网,开发建成了适合基层公安机关应用的综合信息系统,内部刑事立案、治安、户政业务审批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节省了管理和运行成本,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今年2月份,又在全区18个派出所全部实施了“微机接警”,在探索建立现代警务机制、加强公安工作正规化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四、以人为本,大力推行等级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

针对市场经济下公安队伍在思想状况、心理需求、行为特点等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我局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力创新队伍管理机制,自今年1月1日起实行了等级化管理,把队伍建设和警务工作的基本任务纳入等级化管理机制当中,推动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等级化管理的运作中,我们主要建立完善了四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一是工作记事制度,民警每天所从事的与警务工作有关的事项随时在专用记事本上做出详实记录。二是每日报告制度,民警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规定格式向单位领导书面报告当天工作情况。三是每周讲评制度,单位根据民警每日工作报告,对完成任务、遵守纪律、思想表现等情况每周讲评一次,形成书面讲评意见。四是每月等级评定制度,单位根据民警的工作情况和每周讲评意见每月对民警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等,年底总评,作为民警记功受奖、晋级晋职的主要依据,对于考评列后的民警实行追踪考评。派出所所长由局长办公会每季度评定等级,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通过实施等级化管理,将竞争、激励、监督、保障等管理机制引入到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中,解决了过去队伍管理“人治”模式带来的短期性、随意性等弊端,增进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公开化,实现了由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管理队伍向主要依靠制度管理队伍的转变,初步建立起一套规范高效的队伍管理长效机制,调动了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队伍管理运作有序、业务工作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在2001年10月份召开的全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局就等级化管理进行了大会发言,2002

年4月份,我局关于等级化管理的经验做法在全市公安系统得到推广。(执笔人:华东辉)

第14篇: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整理)

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警务运行机制,并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警力资源、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使派出所真正成为集合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的综合战斗实体,推进公安工作的整体发展。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关于社区警务工作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为主线,以全国“二十公”、全省“二十六公”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派出所管理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为核心,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建立科学的警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警力下沉,配齐配强责任区民警。

(二)创新警务机制,启动新的警务模式和勤务方式。

(三)夯实基础工作,转变、延伸、拓展社区警务工作职能,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把减少犯罪、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民警职能定位和努力方向。

三、工作内容

(一)警务室建设。

1、按每个社区必须设置一个警务室的要求建设警务室,并做到社区警务室有明显的统一标识牌。

2、警务室内设置有民警警民联系牌(去向牌),警务公开栏(其内有社区平面示意图,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图),法律法规宣传栏及办公桌椅、资料柜(有条件的应配电话、电脑),各项职责制度上墙。

3、警务室配置有社区民警入户调查表、服务群众连心卡、社区民警工作日誌本、征求意见书、警民联系箱及其他工作台帐。

(二)警力配置。派出所应根据社区规划、人口数量及治安情况,实行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置模式。社区民警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或更换。如需更换,必须报请分局审批。

(三)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1、人口管理。对社区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进行调查、登记和经常性管理教育,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准确及时,并能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2、治安管理。督促社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3、安全防范。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组织社区内的单位和群众开展经常性群防群治工作,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

4、收集情报信息。建立覆盖全社区的治安情报信息网络,掌握社区敌社情动态,及时处置并上报涉及政治、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的情报信息。

5、控管帮教违法人员。认真落实对违法青少年及两劳回归、缓刑、保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人员的“四定”(定帮教对象,定帮教人员,定帮教组织,定帮教措施)制度,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6、服务群众。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办证、警务咨询服务,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做好治安纠纷调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7、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其它警务工作(安全保卫、值班备勤等)。

(四)社区民警工作标准。

1、建一套台帐:即社区工作日誌、重点人员管理、社区工作会务等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台帐及档案内容齐全、规范。

2、交一批朋友:即在密切联系辖区居民群众的基础上,能与一批企业家、治安积极分子结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能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3、有一支队伍:即拥有一支较稳定的能够配合公安机关联防、联打的群防群治队伍(包括社区安保队、安防队、治安巡逻队及治安信息员和国保联络员队伍)。

4、创一个特色:即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开展“无盗、无毒、无抢、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事故”等各种特色创建以及社区警务模式的创新。

5、履一项承诺:即在社区日常警务工作中能够自觉推行并认真履行一项便民服务承诺。

(五)社区民警工作制度。

1、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民警管理由各派出所副所长负责。

2、全面实行社区民警负责制。即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社区警务日常工作负全责。社区民警务必要处理协调好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并通过合法程序进入社区领导班子,以促进社区警务的全面发展。[1][2][3][4]下一页

第15篇: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全文)

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警务运行机制,并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警力资源、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使派出所真正成为集合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的综合战斗实体,推进公安工作的整体发展。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关于社区警务工作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为主线,以全国“二十公”、全省“二十六公”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派出所管理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为核心,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建立科学的警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警力下沉,配齐配强责任区民警。

(二)创新警务机制,启动新的警务模式和勤务方式。

(三)夯实基础工作,转变、延伸、拓展社区警务工作职能,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把减少犯罪、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民警职能定位和努力方向。

三、工作内容

(一)警务室建设。

1、按每个社区必须设置一个警务室的要求建设警务室,并做到社区警务室有明显的统一标识牌。

2、警务室内设置有民警警民联系牌(去向牌),警务公开栏(其内有社区平面示意图,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图),法律法规宣传栏及办公桌椅、资料柜(有条件的应配电话、电脑),各项职责制度上墙。

3、警务室配置有社区民警入户调查表、服务群众连心卡、社区民警工作日誌本、征求意见书、警民联系箱及其他工作台帐。

(二)警力配置。派出所应根据社区规划、人口数量及治安情况,实行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置模式。社区民警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或更换。如需更换,必须报请分局审批。

(三)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1、人口管理。对社区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进行调查、登记和经常性管理教育,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准确及时,并能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2、治安管理。督促社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3、安全防范。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组织社区内的单位和群众开展经常性群防群治工作,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

4、收集情报信息。建立覆盖全社区的治安情报信息网络,掌握社区敌社情动态,及时处置并上报涉及政治、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的情报信息。

5、控管帮教违法人员。认真落实对违法青少年及两劳回归、缓刑、保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人员的“四定”(定帮教对象,定帮教人员,定帮教组织,定帮教措施)制度,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6、服务群众。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办证、警务咨询服务,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做好治安纠纷调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7、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其它警务工作(安全保卫、值班备勤等)。

(四)社区民警工作标准。

1、建一套台帐:即社区工作日誌、重点人员管理、社区工作会务等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台帐及档案内容齐全、规范。

2、交一批朋友:即在密切联系辖区居民群众的基础上,能与一批企业家、治安积极分子结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能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3、有一支队伍:即拥有一支较稳定的能够配合公安机关联防、联打的群防群治队伍(包括社区安保队、安防队、治安巡逻队及治安信息员和国保联络员队伍)。

4、创一个特色:即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开展“无盗、无毒、无抢、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事故”等各种特色创建以及社区警务模式的创新。

5、履一项承诺:即在社区日常警务工作中能够自觉推行并认真履行一项便民服务承诺。

(五)社区民警工作制度。

1、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民警管理由各派出所副所长负责。

2、全面实行社区民警负责制。即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社区警务日常工作负全责。社区民警务必要处理协调好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并通过合法程序进入社区领导班子,以促进社区警务的全面发展。

3、实行社区民警着装挂牌下社区,每周社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其中保证有二个半天在警务室接待群众。

4、落实一项服务承诺、利民措施,并对群众交办事宜实行回告制。

5、一月一次居民代表会,将社区警务工作情况向社区群众予以报告,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6、半月一次警情公示及安民告示,警示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联动、联防意识。

7、一周熟悉两户常住人口,及时为群众解难排忧。

8、一周一次率安防队员在易发案地段巡逻巡查。

9、一月一次对重点单位、出租屋及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检查。

(六)社区民警工作考核与奖惩。

1、考核评分细则⑴社区警务基础业务建设。(15分)社区一室二会三队建立健全各项职责上墙并落实到位,有内容完整的分局制作的工作日誌、接处警登记薄、纠纷调解登记薄、户籍民警手册、暂住人口登记薄、房屋租赁户登记薄、重点人口档案、治安信息员档案、国保重点对象档案、治安重点单位和场所的档案、社区内的单位门店和摊位登记。档案、台帐内容齐全、规范。扣分:社区警务室未建的扣2分、缺项扣1分、“二会三队”未建缺一项扣2分、台帐内容缺项扣1分。奖分:警务室建设按规定达标,二会三队发挥作用好,奖3分。⑵社区控防。(20分)积极开展创“无盗抢社区”活动,组织辖区单位居民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防范措施,门栋关照、

第16篇:巡特警支队警务改革工作意见

巡特警支队警务改革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副厅长《在全省公安机关城区警务改革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城区警务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警务,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的总体目标,支队党委高度重视,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全面部署,从实际出发,紧密围绕“街面巡逻防控网”和“区域警务协作网”的建设,完善运行机制,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现阶段工作情况

(一)街面巡防网络建设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各项巡防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分头落实工作责任。由巡特警支队牵头,各县(市)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交警、刑侦、现行案件、武警、边防等部门共同负责街面巡逻防控网络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市公安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街面巡逻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指导、有效管控”的总体要求,采取人机结合、打防结合、平战结合、公秘结合、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等多种巡防手段,运用视频监控探头开展网上巡逻等创新模式,对市区街面各主要路段、重点场所、商业网点、居民小区等多发、易发案部位进行重点监视布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根据我市市区的实际情况,支队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了15个大巡区及50个重点巡段,全市每天街面共出动巡逻警力120余人,巡逻车辆50余台,其中巡特警支队负责在以***为中心的主要街面路段采取着装步巡(4人一组)与车巡(1台车2人为一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防工作,并向重点场所和部位延伸;同时城区各分局巡特警大队警力以***为中轴,采取机动车巡逻方式(1台车2人为一组)、与支队巡逻力量形成“错时巡逻”模式,在巡防时间上得到了互补,在巡防范围上得到了拓展,实现了见人、见车、见灯的工作目标;派出所警务区民警在本辖区内,结合日常勤务工作开展巡逻防控,每天出动1台警车2名警力,在辖区内易发案路段及重点部位开展巡逻防控,并组织发动各类社会团体、群众力量共同开展群防群控工作。分局指挥中心、各派出所利用辖区内视频监控探头,按照实兵巡逻与视频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实行24小时视频动态监控,并与街面警力和专门机动警力有机结合,做到人机互动,及时发现、跟踪和查处违法犯罪活动。交警警力按照“高峰站岗、平峰巡逻”模式,承担市区主干线巡逻、区域防控和机动巡查的工作任务,除依法履行《道路交通法》赋予的道路交通管理职责外,在岗点周边100米区域内受理群众报警、救助,进行先期处置,维护治安秩序;刑侦、现行支队便衣巡逻力量(3人一组)根据警情研判情况,针对重点部位、案件多发区域以及对社会有影响案件、重点串案等进行有目的的秘密巡逻和蹲守侦察;武警支队和边防支队参与重大节庆安保活动和特殊情况下的机动性巡逻工作,发挥维护治安、震慑犯罪的作用。其他市(县)区局也根据市局方案要求实际做出相应规划。在实际巡防工作中要求各单位警力打破警种界限,强化巡区内各种巡逻力量之间、巡区与巡区之间的协调联动,遇有突发事件,要多警配合,快速增援,联合处置,果断有效,真正建立起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街面巡逻防控体系。

(二)区域警务协作网络建设

按照《**省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市局建立了由全市39个警务工作站及临时卡点构建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区域警务协作网,同时,成立了由***部门主管领导任成员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区域警务协作网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市公安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区域警务协作实施方案》。方案针对警务工作站及临时卡点启动时的职责分工、勤务等级、警力配备、装备配备、指挥调度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现阶段全市共建设市际警务工作站3个,分别是***警务工作站;临时卡点36个,其中**负责**等4个临时卡点;。。。。。。且现有的3个警务工作站已全部专线接入公安网,配套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和车辆高清智能抓拍系统,并且视频监控系统和车辆自动抓拍系统联通到省厅管理平台,已实现数据及时上传。临时卡点也已按照省厅要求配齐了各项设施装备。

二、深化城区警务改革工作亮点 支队围绕构建社会化联动、点线面合围的动态治安防控体系,明确防控主体,完善协作机制,深化信息导控,全面推进巡逻防控专群化,并代表市局制定了**方案等一系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实现了“方案具体、人员到位、工作有效”的既定目标。现城区各分局巡特警大队已组建完毕,全市巡特警系统巡逻警力达到120人,进一步充实了治安防控专业队伍,并规定由派出所按属地原则接处警,由巡特警支队和城区分局巡特警大队专职巡逻防控和维稳处突,同时强化了治安防控多警联动。支队根据省市两级指挥中心发布的警情,指导全市3个市级警务工作站、36个临时卡点、80名辅警开展查缉堵控和巡逻防控。为巡逻车辆全部装配了GPS定位系统和3G无线视频图传系统,极大的提高了警务效能。此外,城区各分局派出所积极推进治安防控社会化,在各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20余支、500余人的社区巡防队,进行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工作,专群结合进一步织密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三、警务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从领导层面看,少数领导没有从全局的高度理解和把握城区警务改革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简单认为把街面巡逻、治安卡点等搞起来就是巡防改革,把警力上路面、警车跑起来、警灯亮起来就是治安巡逻。从民警层面看,有的认为是权益之计、短期行为,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少数甚至认为从事巡防工作很没面子、没有前途、心灰意冷;二是巡防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受警力、经费装备、体制机制和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防控措施得不到真正落实,巡逻防控网络仍不严密,缝隙漏洞还有不少;四是巡防勤务不够规范。运用情报信息主导巡逻的意识薄弱,没有根据辖区治安实际灵活调整巡逻路线和力量部署,在警务时间上仍然是墨守成规、在力量摆布上仍然是平铺直叙,勤务方式上仍然是机械简单,巡防勤务存在单一化的问题;五是民警素质还不适应。在身体素质、执法办案、巡逻处警、识别犯罪等方面与任务需要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以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推进,不断提高动态社会治安管控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

深化城区警务改革,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支队领导极其重视,成立以***领导小组,同时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到人、到位,使得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具体,措施更加得力,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发生,真正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城区巡防体系建设工作中,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指挥、亲抓落实、分工负责,各大队领导作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要对支队领导负责,誓要把此项建设打造成“一把手”工程,在支队“巡逻防控体系化,模式机制规范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大力推进城区警务改革工作的发展,打开城区巡逻防控工作的新局面。

(二)强化警务效能,把握改革方向

在改革方向上要按照“主动警务、高效警务、科学警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组织体系、勤务制度、运作机制,构建网格化布警、多警种联动、全时空控制的“大巡防”格局。

1、按照主动警务的要求,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

未来要建立健全街面动态治安的信息研判体系,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动态研判,实行等级布警,根据警情的重要复杂程度,及时调整防控重点和力量部署,指导街面巡逻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变静态警务为动态警务。巡防工作要全时空覆盖、全天候控制,总的勤务方式是日常三班二运转、重大节日及安保活动实行四班三运转,24小时不间断巡逻,灵活调整勤务安排,切实防住案件高发的时段、路段和部位,不仅做到“猫鼠同步”,并且要技高一筹。

2、按照高效警务的要求,做到巡与管的有机统一

首先是要提高街面见警率,同时要不断提高管事率、现场抓获率和群众满意率,增强社会面巡防工作的实际效能。下一步支队将要研究制定巡逻民警工作标准规范,细化社会面巡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使每个巡逻民警都十分清楚上街该干什么、怎么干,遇到不同警情该怎么处理。要严格落实巡逻工作责任,推行巡区、巡段包干负责制,量化分解巡逻盘查工作指标,并加大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

3、按照科学警务的要求,做到打防控一体化

做到科学用警、集约运行,科学划分巡防区域,统筹各种巡防力量,落实巡防工作责任。将实行分层次布控,着力构筑城市5分钟内处警反应、15分钟内支援反应、全市半小时内包围反应的联动反应3道防线,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紧急警情,迅速在相应范围内形成合围。要实行联动式布防,做到街面巡防与社区防控相呼应,巡防工作与社会治安监控网络相联动,确保形成巡防合力。

(三)强化评比考核,完善奖惩制度

支队将不断加强城区巡逻防控体系建设的督促与指导,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随时对覆盖的巡区内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的巡防工作及城区周边各临时卡点堵控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务求实现全面推进,不流于形式,打造精品工程。逐步建立起完善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并把考核结果与民警的奖惩、晋职晋级、经济待遇相挂钩,彻底解决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无差别、干与不干没说法”的问题,使基层民警“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

第17篇:社区警务的现状及改革(定稿)

社区警务的现状及改革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 ,社区警务工作对抑制和预防犯罪的作用愈加明显。应该明确社区警务改革的必要性 ,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通过调整民警结构挖掘警力资源 ,加强警务建设和,从而促进社区警务改革顺利进行。社区警务是社会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研究社区问题;开采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维持社区公共安全的思想,活动和方式方法体系的统称。其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不断增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是产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因而预防和减少乃至根治违法犯罪也必须依靠社会。它的工作范围是以社区为主导,以社区为基本单位。

有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基本内容:①贯彻公安法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②执行司法机关决定的考查、监督;③户口管理;④开展以治安保卫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层次群防群治工作;⑤查破本社区内的治安案件;⑥接处警工作;⑦社区巡查。

社区警务与传统警务的区别:

1.警察职责定位不同

传统警务认为,警察是担负执法任务的政府机构,是治安行政管理部门的代言人,而社区警务则认为警察是公民,只是受雇专门担负公民应负责任的人,警察组织是负责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众多政府部门之一。传统警察主 - 1 -

要是对付各种犯罪、治安事件,并对暴力性犯罪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而社区警察主要是解决和帮助解决社区民众的问题,并消除潜在的违法犯罪隐患,提高社区生活的安全质量,与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

2.警务权力分配不同

社区警务的实行,要求警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管理、防范以及社区服务上,警察自主决断的机会增多,有自由裁量权依法对遇到的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同时,警察的管理权力与社区民众实现了共享,警方与社区成为伙伴关系,社区民众有权参与警务决策制定,社区警务活动由社区民众和警察共同商讨和决定。传统警务中警察对管理权实行了垄断,并且逢事汇报,指示下达再办事,严重限制了警察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贻误战机。

3.警务运行机制不同

社区警务是一种混合警务,它把社区民众作为警务运行的中坚力量,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分割了“治安蛋糕”,并且把最大的一块给了社区民众。社区民警也真正沉到了基层、沉到了社区、沉到了群众中,通过日常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密切了警民关系,最大程度地激活了“邻里守望”制度及“联防巡逻”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社区一定的治安管理资源,实现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种警务模式的运行,降低了管理社会的行政成本,并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传统警务在这方面就显得相形见绌。

纵观目前的社区警务状况,我认为社区警务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组织领导者对社区警务在思想上有所忽视。

现如今“重破案,轻防范”的思想仍然存在,这也就势必会影响领导者在组织决策上对社区警务的忽视,对治安、刑事等方面的案件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的案件也是快速增长。而有些领导在思想上只是一味的破案,抓破案率、抓成效,并且把破案率作为绩效评定的重要指标。那么可想而知社区警务的开展将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必将会导致下属对社区警务的忽视,进而在开展社区警务方面投入的也会很少很少。这将必影响社区警务的发展。在某些地区有些领导和干警对社区警务的内涵认识不全面,而且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领导和干警还是沿袭传统,未将消除社会治安隐患和预防犯罪视为社区警务的主要任务,在面对这样的情形下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将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打击犯罪比预防犯罪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要高的太多太多。

第二,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专职的警务工作机制。

社区警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具有系统性连续性、规范化的科学工作体系,因而导致社区警务工作基础不够扎实,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警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派出所社区民警名义上主要负责辖社区的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但实际上由于基层警力不足,职能划分不清等原因,基层社区民警仍然承担着案件侦破、派出所日常勤务工作等多重角色。并且许多民警在开展警务工作时无从下手,对于系列问题没有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然而对于各部门、各警种的分工配合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民警实施社区警务工作时,有时候会遇到许多棘手的事务,而对于这些事务是否自己能够处理还是怎么的,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分工不够明确往往使民警面对问题而不知该如何下手,这必将影响警务工作的效率。

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社区警务运作机制。这一问题是顺利开展社区警务的核心问题。[4]许多民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上的模糊,制约了社区警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削弱了许多民警对社区警务功能的预期,从而使不少民警对社区警务的功能产生怀疑。现在仍然在有些地方,警务工作方法、措施、手段上仍然是那种跟着案件跑、受报警电话驱使、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的工作方式。这也势必要求着一套比较完善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

第三,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不到位。

人力资源作为社区警务的主体资源,在实施社区警务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它在数量、素质等方面都难以适应治安需求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警察的数量没有保障,公安部要求的“一名民警负责管理1000户或3000人”。有些地方根本就达不到这一数量。民警的数量少了导致社区警务各警种间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最终影响了社区警务的实施。并且由于地区职责划分并不明确,一警多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而分散了在基层实施警务工作的精力,使警力原本就不足的基层公安机关更加难以投入到社区警务的工作当中去。对于物力和财力那更是少了,由于领导在思想对社区警务的实施工作不重视,因此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也会大大减少的。而对于一些地方警察的工资、福利都没有保障,更不用说是对社区警务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了。

针对社区警务的现状,和社区警务对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我认为社区警务的工作可以从一下的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社区服务。

社区警务是一种以服务为导向的现代警务,社区警务在本质上是以社区成员的需求为导向,社区警务的本质要求也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理念,为社区居民、社区组织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服务。[7]对于在思想上不重视社区警务的一些领导和民警来说,转变思想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社区警务执行,离不开警察组织中的各级领导的支持。所以在社区警务的实施过程中领导是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旦领导对社区警务的重视,社区警务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对于原先警务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方面的问题也游刃而解了。并且在实施警务工作过程中,领导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从而使社区警务在社区中更好的进行深入下去,更好的为社区和民众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在实施社区警务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社区警务的内涵,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第二,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加强社区阵地控制。

派出所工作必须充分依靠社区基层组织,积极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治安防范活动,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以及对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重要阵地根基的控制,以减少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社区稳定的新战略。[8]在开展社区警务的工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社会力量的利用,应紧密联系群众,密切群众关系,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体制网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等方面的收集,.最好能够建立覆盖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形成相应的工作体制,更好的有利于社区警务的发展。对于民警所管辖的区域内,有一部分是重点人口或是重点对象,要对他们的行踪,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要及时掌握,加强对

他们的管理和控制,加强社区的阵地控制,维护社区的治安,更好的有利于社区的发展。

第三,推行绩效管理,提升民警积极性。

能否调动社区民警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全力配合社区警务政策,是影响警务社区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要想民警积极的、主动的推动社区警务,就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和奖励办法,以激励民警士气。由于以前的管理激励制度存在一定片面性,所以推行绩效管理对于社区警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行绩效管理可以更好的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发挥民警在社区的作用,更好的为社区和民众服务。

随着社会的步伐不断前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治安、刑事等案件发生会相当普遍,这就要求着公安机关做好预防和打击工作,而社区警务就是做好预防和打击犯罪工作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更好的推动社区警务的进程。我相信在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过程中,社区警务的发展将会是光明而辉煌的。

第18篇:加强警务改革创新工作模式

加强警务改革创新工作模式

继业路派出所是神木县城新区中心区域的所在地,重点单位、公共场所较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决定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严峻。为了解决长期以来警力沉不下去的顽症,确实改变派出所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继业路派出所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依法行政大讨论活动,决定加强警务模式改革创新,依据社区地理位置、发案情况、场所行业分布、人口密度等要素,划分社区单元警务区,社区单元警务区的警力则根据区域位置、民警素质构成等因素,合理调配,采用“两室两队”的新警务运作模式。目前该模式正在试行阶段。

所谓的“两室”即内勤室警务室,“两队”即办案中队和基础工作中队。具体的运作模式为警务室(主要是新村警务室)负责新村的全盘工作,包括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为主)、两案查处、平安创建、治安防控等各项工作;内勤室包括行政内勤室和户籍内勤室,主要负责值班安排、信息收集研判、业务考核以及接待群众、办理户口、内务管理等日常工作;“两队”采取“治安大承包”的模式,即办案中队负责辖区所有案件查处和治安巡逻;基础工作中队负责入户调查、源头信息采集、行业场所管控等基础工作。各队、室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配合其他队、室的中心工作,做到分工细致、重点突出、紧密配合。

通过科学配置实现警力价值的最大化,确保警力下沉,旨在从源头破解长期困扰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的瓶颈问题,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 继业路派出所此警务模式正在试行中。

第19篇:司法警察警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司法警察警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庄严的国徽,巍峨的长城,我们是光荣的人民司法警察……法治神剑,爱憎分明,一片丹心铸警魂!”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是一只准军事化的武装力量,是保障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后盾。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2月20日下发文件,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展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紧密结合司法警务工作实际,组织编印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务安全教育案例选编》。近期,我队认真组织学习了此文件,结合本警队的实际,深入查摆整改“四风”引发的司法警务安全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保障能力、确保警务安全。通过学习,我的心得

体会如下:

一、充分认知、摆正立场

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中肩负着法定职责、具有武装性质的特殊群体,是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审判和执行工作顺利进行的坚强力量。司法警察所从事的工作中,最主要应是刑事案件被告人的押解,突发事件处置等,要圆满完成这些工作,司法警察必须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个人责任心,一个好的司法警察,必须具有责任心,认真做好自己的本

职工作。

二、做好本职工作

做好个人本职工作,有力的保障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我们每个司法警察都应该做到的事。我们首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只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的保障刑事审判、解决民事纠纷、行政案件以及执行工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的警务技能。加强体能和警务技能的训练,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效的保障押解、看管、值庭时的安全,防止重刑犯、要犯逃跑、行凶、自杀或自伤等重、特大事件的发生,做好安保和安检工作,确保庭审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确保人民法院、法官、案件参与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关键时刻能

“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提高个人纪律作风和工作能力

在全国法院集中开展司法警察警务安全教育活动,是提高司法警察能力素质的有效形式,是加强司法警察队伍作风纪律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保护司法警察、爱护司法警察的具体举措。良好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是司法警察有效履行职能的根本保证。司法警察“工作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加强个人工作细节,努力做到行为规范,扎实工作作风,为有效履行职能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司法领域常与各类案件、各种当事人接触,面临着各种诱惑,反腐倡廉形式复杂严峻,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手中的权利,不仅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且会走上犯罪道路,给法院形象造成恶劣影响,造成司法不公。我们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保持清正廉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警钟长鸣,丝毫不能放松,做一名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廉洁从政的好警察。二是提高服务能力。做到“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认真登记、处理得当”,对可能出现影响稳定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汇报、早解决,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当事人提供热情服务。

四、认真自查自纠,抓好问题整改

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个人要认真贯彻边整边改原则,努力在提高觉悟、深入剖析、改正问题上下功夫。要紧密联系典型案例,针对自查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落实整改的措施。对查找出来的一般性问题,通过自我教育,认真查究,及时有效的予以解决,对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短期内进行整改,实实在在的查,认认真真的改,真正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警务安全教育活动的学习,使我提高了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摒弃了以前不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了个人纪律作风,打牢了思想基础,增强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律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以崭新的面貌和更有力的保障为确保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一名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司法警察。

干警思想纪律作风整顿个人查摆剖析心得体会

——牢记党的宗旨,一声廉洁一声心;舍下对亲人、对故乡的牵挂,舍下对名利、对迷茫的执著;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是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的一个永恒主题,服务于民,问政于民,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树立形象,鼓舞士气,弘扬法制,严禁违规,提高警纪警规意识,通过廉政承诺,进一步提升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廉洁勤俭生活。因此,加强党性的锻炼,不能仅仅是“独善其身”,必须时时刻刻以党和国家,人民利益为重,切实担负起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监督管理职责所在,坚决同一切违纪违法作斗争。许多违纪违法分子的腐化堕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但却未被真正察觉,即便有些人对他们早有看法,也未有效地制止其错误行为,对此,有些支部党组的监督管理不力,未能及时加强教育,未能及时念“紧箍咒”,未能及时对干部敲“警钟”,使之堕落,长期放松了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从不打招呼,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同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广交朋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因为自己特殊的位置和权力,会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千方百计地接近和拉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你就无法坚持原则,无法保持尊严,必须受制于人,落下把柄。对自己人际关系交往,要做诤友,不做贼友;要慎交友,交好友。要特别警惕群众深恶痛绝领导干部“官官相护”现象,不讲党性原则,为达到个人利益和目的,不择手段,为了个人向上爬,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拉选票甚至买官卖官,以权力谋金钱,以金钱换权力,“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无命的捞,无命的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对这些品行极坏的人,要绝不留予情面,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含糊,决不能做对不起老父老母,对不起子女,对不起患难与共的夫妻,对不起自己政治生命的事。

今年,根据《中共某区纪委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的总体要求,按照区局《关于做好活动相关工作的通知》,结合正在开展的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查摆剖析阶段的工作,警务保障处认真落实各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要求,我局对局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总结,认真对照岗位职责、工作职责,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组织审等多种方式,从业务工作流程逐一排查廉政风险重点环节,从思想道德、岗位引发、外部环境潜在影响三个方面,查找风险内容、表现形式,认真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向组织作出严格防控廉政风险的承诺。结合学习查摆,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认识和思考,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通过整顿查摆,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当前形势,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大力整治腐败问题。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忧国忧党的历史担当,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和信念。最近,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了加强政府廉政建设的六项措施,强调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充分表明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对树立清正廉洁作风,打造清廉政府的决心和态度。以及各级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增强抓作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区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某某代表区局党委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2013年全区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工作进行部署:

(一)以强化纪律建设为核心,着力推动作风转变。

(二)以规范权力运行的机制体制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监督.(三)以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为手段,着力发挥以惩促防的治本功能。

(四)以整合力量提高能力为切入点,着力推进纪检监督部门自身建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某某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局长语重心长地阐释了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全区公安机关:一是要充分认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紧迫性。二是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作风建设与纪律作风整顿和作风建设年紧密结合起来,以“庸、懒、散、漫、玩、浮”为重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提升公安机关的形象和战斗力;三是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集中解决民警身上存在的痼疾顽症,进一步加强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民警、职工学法纪、用法纪、守法纪的实践能力,使警令条规入体、入耳、入心、入脑。

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警钟长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到区警示教育基地进行拒腐防变警示教育,加强自身修养,指导各警务保障处、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廉政文化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所队、进家庭的“清风行动”,积极鼓励、倡导区、县(市)公安机关和一线科所队因地制宜开展公安廉政文艺节目创作活动,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大力宣传勤政廉政先进典型。

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区某某监狱),职务犯罪庭审、组织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对全体民警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纪,以案明法;坚持防范在先,一幅幅图片、一幕幕场景,触目惊心,使全体民警在思想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和深刻的洗礼,同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纷纷表示,要认真吸取教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廉洁意识,坚守道德防线,把握纪律底线,远离法律的高压线,自觉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坚持防范在先,及时“拉袖子”、敲警钟,做到警钟长鸣,惊醒世上名利客,唤起人间睡梦人,及时诫勉警示有违法违纪苗头的民警。在xx监狱展厅讲解员的引领下,区公安局民警一起走进展厅,参观了通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基地职务犯罪庭审、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展板,讲解员的解说及展板的图文,再现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没能把握住自己,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权钱交易,最终身陷囹圄,锒铛入狱的过程,深刻剖析了由于权力与私欲的膨胀,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以身试法,最终从国家高级干部脱变为国家蛀虫,沦为阶下囚,给社会、家庭、亲人带来的难以挽回的损失和惨痛教训。

最后,在警示教育基地观看了警示教育影片《一个土皇帝的覆灭—北京市门头沟区原副区长闫永喜案警示录》。影片通过对大量腐败分子的深刻剖析,从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友情账、健康账、xx账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有力阐释,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坚持党性原则,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另一面要算清人生七笔账,走好人生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坚决整治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乱办取保候审手续、保而不侦以及保证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大力整治参与经营娱乐场所、为“黄、赌、毒”活动提供保护,以及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害群之马”,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三、认真梳理,查找不足,重点治理“脏,乱、差”等现象

区局机关事管理针对工作、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易发问题:驾驶警车不着警服、非警务人员驾驶警车、转借警车、警车私用和乱停乱放、非工作需要将警车停放在酒店、宾馆、歌舞厅门前等违反警车管理规定的问题;应当着警服而不着警服,应当着某一式样警服而着其他式样警服,着装五花八门等违反着装管理规定的问题;在仪容仪表、语言行为、标识规范等方面违反《云南省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规定的问题;上班迟到早退、值班脱岗漏岗,出工不出力的问题;参加会议迟到早退、请人抵会、不按会议通知着装、入座不整齐、精力不集中等会风不正的问题;在电梯间等禁烟场所抽烟,乱扔烟头,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将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公务用车、民警着装、考勤、会议的日常管理,加强教育养成,整治环境卫生,从点滴和细节入手,从严管理,从严要求,树立公安机关和装财民警的良好形象。提高个人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修养和文化体现在人的行为、习惯、语言等方方面面,一个人有没有修养、有没有文化,通过接触、握手、打招呼、说话都能感觉到。过去的老领导常说,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学习。要时时刻刻反省、提醒自己。有的人可能前期非常辉煌,到了后期就会发生“五十岁”河东现象、“六十岁”河西现象。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我们要时时刻刻的自警自律,加强个人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树立高尚的风范,廉洁的形象。

客观上讲,由于上级公安机关部署的工作任务较重,部门警力不足等客观原因,民警创新思维不足、工作方法简单等主观原因,导致警务保障处领导和民警深入基层调研不多、对基层工作指导不够。“一岗双责”没有切实履行好的问题;自身表率作用发挥不好,或是碍于情面,因而不敢大胆管理,对队伍管理不严、纪律松散,队伍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对队伍管理方法简单,流于形式,敷衍应付,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失察失管,有规章制度不执行,执行力差的问题;安排部署工作较多,跟踪落实情况不到位,监督检查工作普遍薄弱的问题。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到敢抓敢管,动真碰硬,铁面无私的国家公务员人民警察队伍。

四、按照政治部的部署、纪委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服务基层、群众满意、目标落实、作风转变、做出成绩” 就目前来说,局机关事物管理工作作风、队伍建设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庸、赖、散、慢、玩、浮”的精神状态,日常养成、法纪意识、领导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奉献和牺牲精神不足,干工作讲条件、讲价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工作责任心、事业感不强,不重视学习和自我提高,无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自律意识差;部门抓业务工作多,抓队伍管理少,安排部署工作较多,跟踪落实情况不到位,对队伍管理不严、纪律松散,队伍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原因导致警务保障处民警职工不同程度存在着“庸、赖、散、慢、玩、浮”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纪委经常提到的:工作时间饮酒、酒后驾车、参与赌博等违反“五条禁令”等禁令警规的问题;涉黄涉赌涉毒、吃拿卡要、权钱交易等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违反办事程序规定、违反涉案财物管理规定和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职务影响投资入股或从事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插手经济纠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社会交往复杂,道德败坏,言行举止有损人民警察形象的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区委改进作风的规定,“庸、懒、散、慢、奢、玩、浮”以及大吃大喝等铺张浪费等明显问题。

警务保障工作中对辅警人员管理松懈、辅警人员与民警职责混淆、民警随意指派辅警人员从事与执法主体身份不相符合的工作任务问题。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定,严格规范局机关保安人员、环卫工人等辅警人员的使用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和漏洞。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将在工作中加强部门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禁令警规、财务管理制度和接待工作规定,确保民警遵纪守法,做到令行禁止、违纪必究。

真心真情对待民警和老百姓,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天地之间有杆秤,坐江山执政的是共产党,拿秤砣的是俺们中国的老百姓,真心真情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老百姓当中,从拒腐防变和党风廉政的角度来讲,内因是主要的,外因只是条件。迅速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内容,学习相关文件材料,积极探讨“遵守警纪警规从我做起”专题学习讨论活动,把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局党委重大决策上来。搞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刻理解局党委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坚定决心和良苦用心,深刻认识公安队伍突出问题对公安执法公信力和队伍战斗力的严重危害,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使国家公务员人民警察自觉筑牢执法为民、廉洁从警的思想防线,主动与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彻底划清界线,始终保持人民警察和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队伍的良好形象。

采取自己找、领导点、同事提、互相帮的方法,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和上级要求,认真查摆问题和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撰写个人查摆剖析材料提高认识体会,进行对照检查,对自己的思想认识心得体会的剖析材料进行审议估评,进一步找准、找全问题,做到问题不讲清不放过,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的进行查摆剖析,在思想纪律作风整顿个人查摆剖析中,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听取批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在教育。对存在一般苗头性问题,及时渊崖勒马,督促落实整改;对待自我约束不严,纪律作风松懈,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事情,要认真悔改,接受严管严教,接受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教育,接受处领导要与分管业务工作的民警进行多次以上巴心巴肝的交谈,及时把握思想状况,改正错误。在加强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和检查监督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督察支队和纪委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及时发现通报一批问题,严厉查处一批顶风违纪的案件,人人有责,大力弘扬正气,曝光问突出题,营造守纪光荣、违纪可耻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到“部门兴衰,职工有责”。 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已经纳入2013年度区局对各县市局、局直各部门的综合考评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要认真做好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教训,要从细节小节处注意起,任何时候都要严格操守,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先贤古话讲的多了,但要真正体会、融会,再贯通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要对事业负责、对党负责,不是来耍威风、享清福的,遇到事情必须得冲上去。在下步工作中,警务保障处将进一步加强民警职工日常教育管理,狠抓作风转变,大力改进会风、文风,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风,结合实际,从严整治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慢、奢、玩、浮”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对组织负责,这也是对自己负责,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促进警务保障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中的挥动任务,确保年终验收合格。

区局纪委及时的针对在思想纪律作风整顿中指出:“清廉为警,无悔人生”,要坚持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课题来抓紧抓好,教育广大民警公务员在“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中的自觉性,建立起在思想纪律作风整顿中的思想道德防线。有些人认为他命苦,“不是人不如人,而是命不如人”,不服世道,一心想要“咸鱼翻身”,甚至不遵纪守法,走邪门歪道,逆天行事,自取灭亡;而有些人,就是认为自己吃了亏,心里不平衡,为窃取利益,不择手段,为获取不义之财,成为金钱的奴隶,见钱眼开,出卖肉体和灵魂。世上确实存在种种不公,因此有些人把自己视为受害者,纵容自己与人为敌,冤冤相报,损人不利己,最后万劫不复;可亦有些人化悲愤为动力,最后成就一片天地,更恵泽家人和朋友,甚至苍生百姓;一个人的生命有光明也有黑暗,有福也有祸,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啊!辩证的看: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人生就是患得患失,只怨其他,实为借口。当前特别要注重个人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要通过教育,使广大民警公务员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正认识到,在我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国家里,每一位民警公务员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正确的对待和运用,要做到一切从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时时刻刻把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记!牢记党的宗旨,一声廉洁一声心;舍下对亲人、对故乡的牵挂,舍下对名利、对迷茫的执著;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司法警察警示教育自查自纠

按照司法警察警示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现活动已经进入组织整改阶段,要对队伍及自身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查摆、梳理。这同时也是也是一次自我检验和锤炼过程。按照要求,我结合自身实际,认真从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作风等方面进行了自我查摆,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查摆及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是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作为一名党员,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但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思想方面做得不够。表现为自身的学习抓不紧,没有自觉和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导致自己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仅凭自身了解应付工作。在政治思想上学习不够,缺乏一些基本的政治素质,不善于用政治的头脑思考问题,有时看问题和做事情过于片面,也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利于自身工作的提高。

2、是学习的自觉性不高。虽然平时比较注重学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都能积极参加,但平时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的不透,掌握的不够好,有时只注重当时用的着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内容。而且在警务技能方面也放松了学习,和其他同志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

经过这一阵子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基层各项工作的落实,关系到基层领导干部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想以干部作风整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促进自身作风的转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围绕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进行深刻反思,查摆自身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并制订整改措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学习不够深入细致,系统性不够、主动性不强。平时虽然比较注重各种文件精神的学习,但总是投入的时间有限,与业务相关的内容就得多,与业务无关的涉猎较少,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还有差距。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只是大体领会,不够深入细致。

二、思想解放不够,没有形成超前意识。在开展本职工作过程中,虽然也有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激情的勇气,但是面对工作中很多新问题和新关系,做的还都是层面上的事情,生怕出现新状况,作上畏前畏后,工作放不开手脚,没有做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严格要求自己。

三、服务意识没有更进一步加强。经常性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时时刻刻把群众装在心中,对群众中出现的各种邻里纠纷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耐心和换位思考精神。抱着一种不出大事就没事的和稀泥态度。没有挖掘到基层矛盾的根源和对策。初到基层,联系群众的时间少,还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能深切地各层面地了解群众的内心世界和需求。针对以上自我剖析的情况,在以作风整顿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过后,进行了认真对照和整改,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一、深刻体会。时代在发展,世事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不学习是无法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的,跟不上前进的步伐就谈不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走党指引的道路,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将工作不断推向高质量。

二、求真奉献。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社会。进一步转变作风,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脚踏实地、扎实苦干,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群众关心的的问题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三、勇于进取。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认识创新才有生命力、才会对开创工作新局面

具有重要意义,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潜能,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司法和综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我在干部作风顿建设过程中自查到的问题,或许还有我自己都没有

根据中央、省委政法委关于在政法系统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要求和最高院、省高院关于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

的统一部署,自5月份开始,在先进性教育的基础上,我院着手开展专项整改。在这次整改活动中,我院以查摆问题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主轴,以检查考核为标尺,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通过查摆问题、健全制度、落实整改等途径,整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月份,我院就专项整改开展情况,分两个层面征询了意见,即由院领导带领部分中层干部向13名镇级班子和171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询意见;由法庭庭长带队向辖区企业负责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征询意见。从反馈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对我院开展专项整改情况表示满意,认为我院的整改切实落到了实处,同时对我院近年来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所做的工作表示支持,对我院案多人少、执法条件差等困难表示理解,同时对我院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专项整改活动伊始,我院上下迅速进入了角色,党组重视,干警积极,部署周密,在短期内就形成了活动的高潮,为整改活动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认真查摆,找准问题

专项整改的目标是规范行为,要确保目标的实现,查摆问题、找准问题是关键。为此,我院按照上级法院确定的整改要求和重点岗位、环节(请登陆政法秘书网),结合本院实际,周密部署,采取抽查案件、征求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座谈走访、自我剖析等多种形式查摆问题与不足。整个查摆活动主要体现了“四多”、“四性”,即:多方位查摆,保证查摆的全面性;多层次查摆,保证查摆彻底性;多形式查摆,保证查摆完整性;多环节查找,保证查摆的针对性。针对查摆的问题,我院积极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同时,针对申诉难、申请再审难,我院对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集中处理涉诉上访遗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把信访作为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线索。

2.“三查一听”,全面检查

今年1至10月,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649件,办结8712件,收案数和结案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9.3%和27.13%,办案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新的进步。在整改期间,我院采取“三查一听”,加大了对案件的评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审判工作中的失范行为。“三查”,即一为“自查”。案件承办人在每月案件送检前对自己本月所办的案件进行全面自查。二为“评查”。各业务庭、法庭每月审结的案件在月底前送院监察室评查,评查项目包括程序、实体、法律文书及其他方面,按标准扣分;监察室每月发布一期质检通报,指出存在问题,通报到庭,点名到人,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共查案8803件,通报“不规范案”144件。三为“督查”。所有上诉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由院监察室进行督查,不定期发布督查初审情况通报,对案件进行分析,查找问题,确定责任。同时,改进通报方式,在通报案件改判或发回重审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存在问题,作出客观评析,以便干警了解差错原因,及时改正,较好地起到了指导审判的作用。“一听”,即“听庭”。审监庭安排人员对各业务庭、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不定期进行听庭,对庭审程序和庭审功能的发挥进行检查,并定期通报听庭情况,总结成功经验,指出庭审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今年以来,共听庭23件,通报“不规范案”4件。同时,改进通报方式,加大对面上工作的指导力度,在通报庭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庭审方式的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庭审质量的提高。全面落实《审判流程管理规则(试行)》,由立案庭负责对案件的审限跟踪,对审理时间已达三分之二审限的案件,予以通报催办,对临近审限的案件由院分管领导予以督办。今年,共编发案件催办、督办通报10期,对196件案件进行了催办。

3.学习考核,双管齐下

在活动中,我院继续加强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的学习,重点组织了对《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的学习,提高法官和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七·一”前夕,针对干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的缺少组织活动等问题,院党组出台了整改意见,并于7月1日,联合市检察院举行庆“七·一”法检联谊活动,进行了乒乓球、拖拉机、篮球对抗赛,活跃干警生活,将整改落到实处。10月29日,根据省高院、##中院《关于全省法院系统专项整改活动考试考核工作安排》要求,全院干警参加了全省法院系统专项整改活动考试,检验专项整改取得的成果。

4.健全制度,落实规范

实现司法公正,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我院始终认为,严格、科学、规范的审判和行政管理是提升法院工作的关键。为此,近年来,我院坚持强制度、强管理、强监督的原则,以制度落实与完善为抓手,努力倡导规范化管理,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此次专项整改活动中,我院抓住有利时机,针对查摆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以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和行政管理为重点,对全院的制度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与修订,并于10月出台了《××市人民法院内部规章制度汇编》。整理编入了54项内部制度和15项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分为政工人事纪检制度、审判业务管理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及附录四编。在整改活动期间,先后出台了《司法警察工作细则(试行)》、《人民陪审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开展争创“优秀法官、优秀案例、优秀裁判文书”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各项工作制度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在健全制度的同时,抓好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如在工作中,切实执行《关于落实司法为民思想制定便民制度和举措的实施意见》及10项便民制度和29项具体便民举措,使司法为民制度化,真正方便群众诉讼。

二、专项整改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次专项整改,我院的司法行为得以规范,司法质量得以提高,司法制度得以完善,一些不规范案件暴露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反映的意见得到整改,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一)整改重点岗位,解决了司法公正问题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院抓住重点岗位环节,认真进行了整改规范,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司法不公问题。

1.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的岗位和环节得到整改

我院以民商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为整改重点岗位,着力解决少数案件特别是少数民商事案件审判中存在的司法不公问题。

(1)规范民商事审判工作。一是按照程序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制度》,进一步实行庭审公开,做到公开举证、质证、认证、宣判,保证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二是完善了各类案件的庭审操作规范,形成规范有序的庭审方式,规范庭审程序和法官言行。通过听庭监督,提出改进庭审方式的建议,实现了庭审“四规范”,即法官着装规范、法槌使用规范、庭审语言规范、值庭法警警容规范。三是进一步强化了庭审功能,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举证、质证的权利,使当事人有话讲在法庭、有证质在法庭、有理辩在法庭,充分发挥庭审查明案件事实、分清责任的功能。四是建立了严密的监督制约体系。通过案件评查,指出裁判文书制作的不足之处,进一步规范了证据认证、判决说理和裁判用语。同时,认真开展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充分发挥监察室对案件质量的评查作用。继续严格执行裁判文书核稿制度和三校会签制度,加强庭室领导和院领导对案件的审查,把好案件的出口关。五是切实保障外部监督。进一步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有效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监督作用,从而进一步保证案件审判时适用法律的准确性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性。

(2)规范执行工作。在专项整改活动中,我院在加大执行力量的同时,在规范执行工作、深化执行改革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以实现执行工作的长效良性循环。一是执行制度更加健全。在切实贯彻落实省高院关于执行工作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我院又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关于审判和执行案件裁决权的暂行规定》、《关于收取申请执行费和执行费用的通知》、《关于执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印发〈重申和建议审执分开后的若干制度〉的通知》等多项规定,以进一步深化执行改革,细化执行局有关执行工作的职责。二是委托评估、拍卖工作更加规范。将委托评估、拍卖职能从执行局划至司法行政科,从对外委托的提出到委托机构的选择都与案件承办庭和承办人相分离,且公开进行,避免暗箱操作。三是执行方法更加有效。实行执行个案台帐制度,由执行局领导和院分管领导对执行案件实行分级督办,并且相继推行网上执行、凌晨突击执行、双休日加班执行等执行方法,切实提高了执行效率。

2.容易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实体权利的岗位和环节得到整改

我院严格按照程序法,保证当事人全面、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及时依法支持和采纳当事人的合理主张和诉求,并且严格准确适用实体法,使当事人的所有合法权益都得到确认和保护。尤其在刑事审判方面,坚持依法办案,正确适用法律,做到有罪依法追究,无罪决不错判。要求审判人员树立科学、公正的刑法观念,做到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准确定罪量刑,严格遵守法定的量刑原则制度,做到量刑均衡,罪刑相称,罚当其罪。坚持做到审判人性化,充分保护被害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特别是对附带民事赔偿部分注重调解原则,对刑事自诉案件坚持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依法进行调解,达到化解矛盾、促进安定的社会效果。

3.容易发生地方和部门保护的岗位和环节得到整改

在活动期间,我院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优化司法外部环境,坚持依法独立审判、依法居中裁判。在立案方面,坚持该立则立,不该立的坚决不立,立案庭、各人民法庭庭长严把立案关,准确把握法律关系,有效防止了争管辖情况的发生。在委托执行和协助执行方面,我院对受托执行案件非常重视,指定精干力量执行,并且由执行局负责人随时督促执行,保证执行取得实效,绝不敷衍塞责;对需要协助执行的案件,我院派遣熟悉被执行人所在地环境的同志协助执行,防止执行干扰,需要我院调查财产情况的,积极予以配合,认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对方法院。

(二)健全相关制度,解决了司法制度问题

1.审判组织制度更加完善。审判权下放后,如何加强对审判权的有效监督,理顺合议庭、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之间权责关系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院制定了《关于试行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拔聘任制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审判和执行案件裁决权的暂行规定》,对审判长、独任审判员的选任程序、任职条件、职责范围、责任承担等作出了规定,既保证审判权的运行符合审判工作的规律与需要,又加强了对审判权运行的监督。如规定民事、商事案件的审判长及独任审判员“有权签发自己所办案件和各类法律文书”,“合议庭意见不一致的,而且不同意审判长意见为多数的,审判长可报请庭长或院长审核”等。

2.审判流程管理更加合理。在这次专项整改活动中,改革了一些不适应审判工作现状、不符合审判工作要求、影响到审判流程实施的环节,强调落实了《关于印发〈审判流程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制度的完善促进流程管理的科学规范从而保证审判工作的高效、优质。同时,加强了对审理周期的监督,我院已通过局域网统一了立案口径,对全院所有案件均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全程跟踪监督。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件催办、督办,加强对办案周期的监督,切实增强了干警的效率意识。

3.裁判文书制作更加规范。我院着力提高法官的规范化庭审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自2004年3以来,施行裁判文书核稿制度和三校会签制度,确保裁判文书的质量。今年,在专项整改期间,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专门制订了《关于开展争创“优秀法官、优秀案例、优秀裁判文书”活动的实施意见》,对优秀案例、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实行“双评制”,即首先我院组织人员对各庭报送的优秀案例、优秀裁判文书进行评选,每年评选10个优秀案例和20篇优秀裁判文书,作为本院的典范;其次评选出的优秀案例、优秀裁判文书作为参加##中院“全市优秀案例”、“全市优秀裁判文书”的候选对象,参加##中院的评选。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法官的裁判文书质量意识,强化了裁判说理,减少了错别字。

4.案件质量评查更加科学。为规范案件质量查评,我院制订了《关于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再审案件及立案工作质量评查的有关规定(试行)》,并分类详细制订了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和再审案件的查评标准。为积极预防差错案件发生,明确差错案件责任,我们制定了《2004年月目标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对差错案件的内涵、追究范围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同时对责任追究的程序、责任形式等作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定,以求惩前毖后、不枉不纵、职责相符。

5.司法行政管理更加健全。为创建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我院制订了《办公大楼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机关办公秩序管理的通知》等制度;根据上级部门对公车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关于开展夜间和节假日人员车辆出入机关办公楼进行登记的通知》,建起了较通顺的后勤保障网;建立了严格的人员、车辆制度出入制度,每天24小时由工作人员值勤,凡外来人员找本院工作人员的,需登记后方可进入;对车辆则实行指定地点集中停放制度,严禁在他处私自停放。另外,为规范诉讼费用收取、管理,严格经费使用,我院严格执行诉讼费用收取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对诉讼费用的缓、减、免,亦严格按照《关于缓、减、免诉讼费用审批权限的若干规定》执行。

(三)加强队伍建设,解决了司法形象问题

专项整改所要实现的“司法公正”的目的,亦包括了形象公正,为此,我院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干警的司法形象。

1.注重学习,提高干警素养。尽管今年相继开展了先进性教育和专项整改活动,但部分干警在对待学习上思想还不够重视、态度还不够认真、形式还不够多样,有走过场的现象。对此,我院始终坚持“边整改边学习边教育”的原则,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掀起了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的“三学活动”,全院干警重温了《党章》等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材料,加强了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学习了宋鱼水等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了业务能力水平,落实了司法为民宗旨。

2.落实制度,规范干警行为。近年来,我院引发和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干警业外行为的制度,在干警肩上架起了“制度高压线”,如制定了《关于严肃执行禁止“三同”办案及处理办法的规定(试行)》,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干警“八个不准”》、《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等。但在问题查摆中,我们注意到,“三同”现象又有所抬头,部分干警在处理与律师、当事人的关系和待人接物上不够超脱,对此,我院及时重申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进一步严申相关纪律。

3.整顿作风,提升干警形象。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努力改进审判作风和工作作风,在全院干警中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理念,重点解决个别干警对群众冷漠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树立文明执法的工作作风,加强了对干警言行举止的监督和引导,提倡文明办案、文明接待、文明言行,基本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官僚作风,保持和促进法院队伍的先进性。根据先进性教育和专项整改活动的要求,我院在院务会议时,与部门负责人签订了《部门责任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针对专项整改中发现的部分干警自律意识不够强、自律标准不够高等问题,院政治处组织观看反腐记录片、每季度编发反面教材《前车之鉴》,增强了干警反腐倡廉的信心与决心。,

(四)开展以会代训,解决了整改培训问题

在专项整改活动期间,我院先后三次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对该项活动进行了组织动员、阶段小结和部署落实,以会代训,突出了针对性。5月25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全院干警大会,对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进行了动员,明确意义,统一认识,阐明当前开展的专项整改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争创全国一流法院工作等活动的关联性和目的的一致性,要求全体人员在审判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把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全力以赴,提高了干警对整改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干警搞好整改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7月22日,我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对前一阶段专项整改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小结,并提出了下步工作打算。10月14日,在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召开之后,我院再次召开全院干警大会落实会议精神,会上再次对专项整改活动进行了部署和强调,进一步提高了干警的思想认识。

三、存在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通过查摆问题,发现我院的司法行为仍有不规范之处,如:一是庭审仍不够规范,有的合议庭庭审驾驭能力不强,极个别法官开庭迟到、仪表不合规定、庭审时精力不集中,庭审程序不够规范等。二是有的案件裁判质量不高,有些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法律文书“低级差错”仍有出现。三是审判作风还不够扎实,有极个别干警接待当事人还不够耐心,不够细致,工作责任心需要增强。四是在执行工作方面,少数案件结案方式仍不规范,财产保全和执行强制措施操作程序还不够到位。五是在队伍建设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对队伍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对青年法官的培养力度不够等。通过认真剖析原因,我院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世界观的改造

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真学、真信、真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化为干警的自觉行动,真正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谋群众之所求。要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进行对照检查,平时政治学习要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检查,认真落实学习制度,确保学习效果,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针对我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我院实际的发展之路。同时以中心组学习来带动各部门的学习和每个干警的学习,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加强理论修养的培养,把理论学习和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宗旨观念,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2.进一步提高素质能力,确保司法廉洁高效

院党组成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领导能力,多读书,多学习,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做好表率;通过读书会等形式,提高中层干部的领导能力;坚持每周半天的学习制度,倡导、引导干警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教育和引导全院干警在审判中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严格依法办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审判的质量、效率和社会效果的三统一。

要下大力气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深造方式,每年组织一次全院性业务培训,并不定期组织部门业务培训,形成制度,并尝试让一些法官到上级法院对口部门学习,拓宽视野,加强联系,尽快提高司法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保证教育培训所需要的经费,并要求参加培训的干警珍惜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做到学有所成,力争在几年内培养出一批理论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精通法律的专家型法官,以适应审判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快法院人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优化,引进高学历人才,为法院审判工作输送新鲜血液。

继续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院领导同中层干部和普通干警之间形成定期谈心制度,了解干警的思想动态和各部门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而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重教育、建制度、严管理、强监督,努力构建符合法院特点的“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愿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司法队伍廉洁。

3.进一步提高司法水平,落实司法为民

继续实行“三查”“一听”“二挂钩”的质量检查体系,继续推行裁判文书三校会签制度,完善审判质量保障机制;加强监察室、审监庭的督查力度,完善案件监查体系,对发回重审和改判的案件,做到件件分析,查明原因;加大查案力度,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并对每一件拟归档的案卷进行评查,评查通过后方可归入档案室。进一步加强审理案件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的培养,积极组织法官进行庭审观摩,疑难案件评析,尽量减少和杜绝案件质量低劣的情况发生,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探索破解“执行难”的新工作机制,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切实得到保障。重视干警执法水平、办案艺术的培养,摒弃凭经验办案、凭直觉办案。

切实落实涉诉信访案件,由立案庭统一登记,各职责部门归口办理的制度,各职能部门必须按制度规定办理涉诉信访,并将办结情况告之立案庭,由立案庭统一上报。完善司法为民举措,把便民诉讼和规范诉讼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要积极运用就地立案等方式,方便群众诉讼,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继续推行诉讼费减免制度,进一步扩大司法救助的范围,对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和农村五保户提起的诉讼案件,一律免收诉讼费,对当事人确属经济困难的,凭镇、村两级证明,经审核后,均可予以缓、减、免诉讼费用;继续发放诉讼指南,推出预约立案等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

4.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法院管理机制

要围绕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特点,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法院管理机制。健全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审判流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案件流程和审限管理制度,坚决贯彻好审限警示、审限催办、督办以及超审限通报及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杜绝超审限问题。修改完善院考核办法,各项质量、效率指标与考核完全挂钩,对质检、改判、发回重审、月结案率、平均办案周期等指标,在考核中要充分体现出优奖劣罚。健全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司法政务管理机制。建立中层干部履职情况评价机制,落实中层干部管理职责,切实发挥好承上启下作用;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机制,更好地为审判工作和全院干警服务;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严格车辆管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健全以“两庭”建设为中心的物质保障管理机制。继续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抓好院机关审判办公大楼的建设,完成逍林法庭异地重建工作,为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及时必要的保障。

5.营造法院文化,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

要努力构筑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氛围,确保整改的长效性。一要倡导现代司法理念。要求全院干警确立“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并把此作为指导和衡量自己工作的重要标准。我院将继续举办各种形式的论文研讨会,确定主题开展大讨论,通过交流促进法官理念的升华。二要讲究司法礼仪。我院将从教育入手,邀请专家为全院干警进行司法礼仪培训,平时要注重对干警日常行为的引导与规范,要求做到庄重得体,严肃而不失亲和。三要开展主题活动。我院新的办公大楼将投入使用,届时将开展“新大楼,新形象”活动。同时,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业余生活,并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提高干警的思想觉悟、道德境界和司法素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次专项整改活动,我们认识到,我们离全国一流法院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与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期待仍存在差距,与现代司法理念对司法工作和司法队伍的要求还有所滞后。为此,我们将努力按照“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和“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工作思路,继续扎实推进专项整改活动,努力深化先进性教育成果,强管理、抓队伍、保公正、促和谐,全力发挥审判职能,优质完成各项审判任务,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关于如何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行为的调研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23日

关于如何规范人民法院

司法警察执法行为的调研报告

德州中院 孙文博

内容摘要: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也是人民法院机构设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行为,为维护法律尊严和保障审判活动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着重就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存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并对如何改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执法行为

存在问题

产生原因

改进措施

字数约:7888字

《人民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也是人民法院机构设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具有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赋予了司法警察多项权利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司法警察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行为,为维护法律尊严和保障审判活动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发生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与司法警察执法行为、执法体系的不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全面规范司法警察的执法行为,减少或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就成为我们司法警察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此篇调研报告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司法警察的执法行为、执法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一、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发现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从全国司法警察队伍中暴露出的问题看,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对司法警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人认为司法警察工作在法院里是从属的,服务性的,没有审判执行那么重要,只不过押押犯人,配合配合执行,搞搞安全保卫等,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还是没有从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和认识司法警察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基层法院个别领导对法警工作不重视,工作上不够关心,政治上缺少关爱,经费上不予支持,装备上不给保障,极大的挫伤了法警工作的积极性。

(二)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疏忽大意

部分同志由于长时间从事司法警察工作,押解、看管、拘留、拘传等业务已熟悉,工作中又没出现什么问题,安全防范这根弦渐渐地放松了下来,造成了工作失职,大意失荆州。2009年7月1日河北省平山县法院被告人脱逃事件中,执行看管任务的法警在被告人上厕所时不仅没有贴身看管,而且还让其脱离视线达2分钟,致使被告人在厕所内挣脱手铐脱逃。2009年7月30日广东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人脱逃事件中,法警在打开被告人手铐准备转为背铐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致使被告人冲出法庭脱逃。

(三)落实规章制度不严格

对《人民警察法》、《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贯彻落实不到位,对本警队制定的规章制度执法不严,对《四项规则》执行不全面。致使工作不规范,时有漏洞发生。

(四)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低

部分法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安心本职工作,身体状况不佳,文化水平低,业务技能差,致使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不高。河北平山法院被告人脱逃事件中,执勤法警尽管已经发现被告人正在攀爬厕所通风孔并上前拖拽,但却没能将其拽住,眼睁睁地看着被告人从通风孔处脱逃,反映出法警的警务技能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较差。

二、司法警察执法行为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司法警察执法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讲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司法警察价值取向偏离

笔者对接触过的司法警察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司法警察认为,司法警察的工作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与此同时还认为在法院里地位比较低,处于被动和附属地位,不被领导重视、支持和关心,部分基层警队的经费问题,装备问题,人员问题,都得不到保障,在工作中被动应付,因此不能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在法院内部对法警工作也很少有人向往,社会上对法警工作也了解的很少,甚至还不知到司法警察是干什么的。总觉得在司法警察岗位上很难实现自身价值。

(二)司法警察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法院进人难,正式在编司法警察年龄普遍较大,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司法警察队伍的素质建设和警务任务的完成。从全国发生脱逃事件通报“原因分析”中不难看出,除组织管理工作不够严谨外,还有押解人员年龄偏大,不能适应重大刑事押解工作,当出现犯罪嫌疑反抗、脱逃时,押解人员无论是从体力上,还是从年龄上,都处于劣势,给犯罪嫌疑人以可趁之机(例如:2009年7月的河北省平山县法院被告人田阳脱逃事件)。部分司法警察,尤其是聘用制司法警察,法律基础较差,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律知识培训,平时又不注意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致使执法能力不强,工作简单粗野,不能够很好地依法执法。而有的法院把一部分人编入法警(即所谓的兼职法警),穿着法警服,拿的是法警工资,享受着法警待遇而不履行法警职责,这些人既占了编制,又脱离了警队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法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司法警察的整体形象,直接打击了在队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三)司法警察队伍管理体制不够规范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一个警种,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实行“双重领导、编队管理”。但一些法院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这方面还没有完全理顺,法警机构自成立以来,队伍的集中管理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使法警机构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就落实编队管理来讲,笔者作了一些调查,我市部分基层法院的法警目前虽然进行编队管理,但部分法警仍分散于各个庭室;固定法警少,兼职法警多,有的还兼任着警队的正副职;有些法院虽然解决了编队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但仍体现不出“编队管理、双重领导”的管理机制。因此难以实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司法警察的垂直管理,导致两级法院司法警察管理都不够规范。

(四)司法警察执法体制不规范

司法警察过去主要是服务于刑事审判,现在民事案件的执行工作往往也需要法警协助执行,法警工作领域在不断拓宽,但法警在执法过程中所享有的职权,法律规定尚显不足,具体体现在:一是法警的地位、作用不明确。根据条例规定,司法警察在法官的指挥下履行职权,表明法警在司法中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仅能执行指令而不能作出指令。在参与民事执行工作中的从属地位更是显而易见,说好了是参与、配合,而实质上只不过是执行人员使用的一种执法工具。二是法警职权和警察权的规定不明确。《暂行条例》具体规定了司法警察具有八项职权,但实为八项工作内容而已。司法警察作为一支警察队伍,在执法过程中拥有哪些警察权却无从规定。由于规定不明确,致使法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处置手段也不明确,显得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协助执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有时由于法官不在场,法警在没有得到法官指令的情况下不能自行采取措施,致使良好的执行时机错失。

(五)司法警察队伍用人体制不理想

由于对与司法警察工作重要性认识上的不足,不少人,尤其是个别领导,认为法警就是看大门,押押犯人,只要身体好,有无文化、素质高低无关紧要。这样有的法院就将不易再给领导服务的司机改为法警;有的法院将勤杂人员当法警使用;有的从社会上聘用了一些关系警,使司法警察层次参差不齐,缺乏基本的文化、业务素质。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凑人数,应付检查,而没有提高到为审判工作服务的角度来认识。据近几年来的法院大量的信息及新闻报道表明,在刑事开庭时人犯逃脱、自伤、自残的事件时有发生,责任人虽然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人民法院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经分析认为,主要原因除个别干警素质低、责任心不强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现有在编法警年龄老化,知识层次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是法院系统进人渠道受到组织人事部门的限制,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三是现有聘用法警待遇低,且得不到组织人事部门的承认,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六)警用装备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目前不少法院的司法警察装备落后的现状已难以适应队伍建设的需要,其根本的原因是经费严重不足,管理不畅。据调查,目前很多法院的行装部门负责管理车辆、警服警号和警用标志等,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看,这样的管理弊端很多,造成了管理的人不用、不穿,用的人不管,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每当法警晋衔后需要更换警衔肩章、新进法警需要量体裁衣和年度换装时,均难以做到及时保障,到位服务。上述这种管理模式也不符合《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暂行条例》中第十五至十八条明确指出:“司法警察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司法警察的装备”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第六条规定:“同案被告人,未成年被告人、男性被告人,女性被告人以及其他不宜同车乘坐的被告人应分车提押;重大案件的被告人保证一人一车”。这条规定在全国很多法院都很难落实。由于装备滞后,使法警队伍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若遇到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必定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车辆不能及时到位,人员不能紧急出动,即便能赶到事发现场,也不能在对抗中形成优势。而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日益集中,大的突发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人民法院已成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纷争的重要场所,这就需要有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司法警察队伍来承担。

三、改进司法警察执法行为存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怎样改进司法警察执法行为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法警的头脑,重点培养司法警察的岗位意识、规范意识、作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要培养司法警察的职来尊荣感和责任感。人民法院的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轻重之分;作为司法警察,应珍惜荣誉,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敢挑重担,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不辜负党和人民寄予的厚望。其次,要培养司法警察的规范执法意识。司法警察应具有军事化素质,处处表现出较强的规范意识。要树立服从命令听指挥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服从于法院工作大局。要树立依法履行职责意识,时时处处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在依法履行职责的前提下,确保文明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要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的作风建设,发挥好窗口作用。司法警察工作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司法警察队伍的作风反映人民法院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评价。要教育广大司法警察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优良本色;进一步丰富自我,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努力增长业务本领,适应法院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落实编队管理制度,确保警令畅通

规范司法警察队伍的执法行为,理顺管理体制是关键。“双重领导、编队管理”的体制是司法警察这支武装力量的管理特点。在实行编队过程中,要明确各级法警队的责任和权利,在选配警队领导时,下级法院要征求上级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的意见,在晋级晋衔时,应由上级法院司法警察部门严格把关,确立规范的垂直领导体制,形成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法警队伍的警力网状布局,做到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提高法警在一个地区的整体作战能力。上级司法警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指导力度,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并主动协调解决下级司法警察的工作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双重领导、编队管理”的作用。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是加强编队管理的有效手段。健全内部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工作标准,如职能履行标准、内务标准、纪律标准、训练标准等等,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要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为载体,可根据自身工作的开展情况,借鉴其他警队的先进经验,试行警营式管理和警长制管理或其他科学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准军事化管理体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更重要的,要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推行岗位目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各项奖惩制度,创造有利于司法警察工作发展的良性竞争机制。

(三)提高司法警察的数量质量,增强执法能力

要规范司法警察队伍的执法行为,增强执法能力是基础。据统计,目前,包括正式司法警察、聘任制司法警察及其他临时从事司法警察工作的人员在内,全国法院司法警察人数已达到5万余人,而我市法警总人数为150人左右,其中支队25名,基层法院共有法警125名,平均12名,但是人员分布不够平均,有的基层法院法警少得可怜,又存在兼职,中院调警时根本无警可调,需要协助工作时警力又不足,对工作开展影响很大,更不要说队伍的执法能力如何。

因此,要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执法能力,必须解决警力不足和素质不高两个根本问题。

如何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两途径:一是增加警力。在增强警力问题上应主要增强正式司法警察力量,清理兼职司法警察,招录聘任制司法警察。法院领导在研究工作中应该考虑到司法警察队伍的人员现状,尽可能满足司法警察工作的实际需要,不应出现司法警察队伍正式人员断档现象;兼职司法警察要坚决清理清退,要么归队,全身心从事司法警察工作,要么退警,把编制腾出来。就目前状况看实行司法警察聘任制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一个途经,笔者认为可以大力的推广和实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正式司法警察应是工作主体,聘任制司法警察是辅助力量;并且应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是解决警力不足的另一条途经。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分配警力,对复杂的刑事案件庭审、民事执行、死刑执行等工作,要事先制定好工作预案,保证并加强警力配备,做到疏而不漏。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日常民事案件的庭审保障工作(例如云南嵩明县白邑法庭当事人行凶事件),尤其要加强安全检查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调警制度,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实现“人员结构的优化组合”,增强队伍整体战斗力,提高警务保障的综合能力。

关于解决素质偏低问题。笔者认为也有两个主要途经:一是严格职业准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司法警察”,法警部门要向法院领导和政工部门提出建议,根据司法警察队伍的实际需要选拔人才,把好入口关,堵住不正之风,为司法警察人员素质的稳步提高奠定基础。二是加强业务技能训练。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进行业务技能训练,各级警队要不断改革训练制度、训练内容、训练方法、管理机制等,建立了科学的长效练兵机制,提高司法警察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体能素质、灵活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规范化执法能力。

(四)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中规定了司法警察的八项职责,包括送达法律文书、参与对判决、裁定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等。这既是司法警察的职责,也是司法警察的法定权力。过去由于案件量和复杂程度都比现在小,不少法院案件执行或法律文书送达时不需要司法警察的配合也能完成,随着案件数量的增加,各种新类型、疑难案件的出现,不借助司法警察力量来保障,这些任务完成起来风险大、效率低。因此,各级法院要充分保证司法警察履行法律职能。一是要保证司法警察对刑事审判工作和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保障职能,押解、看管、值庭、安全检查、处置突发事件等庭审保障任务,应交由司法警察来完成;二是要保证司法警察履行实施强制措施的职能,法院决定的拘传、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应交司法警察部门登记和组织实施;三是要保证司法警察履行刑事执行和参与民事执行的职能,充分发挥司法警察这支准军事化管理的武装队伍的优势。

规范职能履行工作,首先要规范执法条件和执法行为。要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落实警力配备和装备设施要求,并优化警务和装备资源配置。工作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因怕出现涉枪事故,而将枪械入库,有的甚至把枪械交由当地武装部管理,造成该使用武器的时候没有使用或无法使用武器的现象;不要单纯强调“人权”而忽视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如:有刑事开庭时,没有将被告人置于囚笼内,或没有给可能被判以重刑的被告人戴上脚镣手铐,造成被告人当庭脱逃事故时有发生。为此要规范职能履行工作,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职能履行监督制度来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化。规范职能履行工作,还要确保高效文明执法,这是新时期司法警察工作对职能履行规范化的更高标准。要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形成系统的、周密的灵活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预案和措施;要培养广大司法警察遇事沉着、机智灵活的执法方法,避免僵化、教条化履行职能,要善于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与实际情况的特殊性相结合,在实现公正、严格执法的同时,做到文明执法,妥善处理好各类事件。

(五)改善司法警察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通过调查研究从多数法院看,司法警察队伍的保障体系与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经费缺乏、装备落后、人员不足、待遇偏低等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广大司法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健全司法警察保障机制是一项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笔者提二点建议:

第一,要重视司法警察所需编制和经费的落实,加强司法警察人员和装备建设。警力和装备是司法警察工作的根基。所以,司法警察力量一定要配足,司法警察装备要能使用、够使用,要按照公安干警单警标准配备法警单警装备。要落实有关文件要求,将司法警察编制纳入全院统一调配,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正式人员。与此同时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争取用于聘任制司法警察工作的地方编,努力实现“警力足”的目标;要设立司法警察专项经费,花钱买平安是需要的,要切实加强法警装备建设,严格执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落实警用装备、器材、警服等由法警队统一归口管理,进一步规范装备、器材的品种、数量和配制标准,并将落实装备管理工作列入法警年度考核之中,从而使装备落后的问题和装备管理散、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级警队法院为下级警队法院统一配发。

第二,落实司法警察的职级、待遇,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职级不确定,有的多年得不到晋升,有的基层法警大队的大队长、政委、还是科员级法警,其主要根源还是没有把司法警察的职级也就是干部编制内的领导职数和非领导职数纳入到全院干部总额内统一管理。目前在想办法争取整体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先把司法警察部门领导干部的职级问题予以落实。要参照公安同等机构领导干部规格,司法警察总队正职,应配备副厅级以上干部,支队正职,应配备副处级以上干部,大队正职,应配备副科级以上干部。另外,司法警察应享受的岗位津贴、警衔津贴、伤亡保险津贴、抚恤金和执行死刑等特殊补助津贴,要全力保障,尽可能地提高司法警察的待遇。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司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法院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也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司法警察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警力的严重不足,管理体制的不协调,履行职能的不统一,执法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工作的开展,今年上半年,最高法院警务部起草了司法警察体制改革的方案和报告,其中涉及成立司法警察局、制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管理条例》、制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职级序列》。以及“司法警察剥离两项职能”的问题等。今年7月份负责司法体制改革的国家七部委联合工作组分别在河南、湖南召开座谈会,对司法警察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它做为一个课题专门进行研究和论证。我相信,在司法警体制改革中,必将进一步明确司法警察的职能和权利,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执法行为,更好的为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12-20 18:35 来源:周超 我要纠错 | 打印 | 收藏 | 大 | 中 | 小

【关键词】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问题;对策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检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生力量。在检察工作中司法警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试行)》规定,司法警察主要担负着保护犯罪现场,执行传唤,参与搜查,执行拘传,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送达法律文书等任务。近几年来,随着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司法警察在参与办案、履行职责中,为保证安全办案、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发挥了其他业务部门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与不足。如司法警察工作状况、队伍素质状况、履职力度与检察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等。这些问题与不足,与检察工作的发展,与司法警察肩负的职责任务,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和制约了检察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当前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对司法警察职能作用认识不足,司法警察履职力度不够。《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导下履行职责。《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试行)》第四条、第五条分别作了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表明了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时,检察官与司法警察的关系是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司法警察必须服从检察官的领导和指挥,又表明了这种服从必须是在依法的前提下服从,不是简单的服从,更不是盲从。但是,少数领导、检察人员和司法警察忽视了这一规定的内在要求,对司法警察依法参与办案、履行职责的本质要求认识不足,把依法参与办案视为简单服从,把简单服从等同于依法履行职责。特别是对“检警一体化”的工作格局——检察机关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在主办案件检察官的统一指挥下,司法警察与查办案件的检察官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的办案机制理解不够;对检警之间配合协作,既要相互支持配合、又要相互监督制约,对于确保安全办案、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的重要性理解不透,片面认为司法警察依法参与办案不外乎就是执行简单的提解、押送、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等任务。在依法参与办案、履行职责中,检警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配合不力,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安全防范措施,形不成高效而又有机统一的安全办案机制;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效率不高,职能作用不明显,履职力度不够。

(二)对司法警察工作重视不够,用警派警工作流于形式。由于检察机关检察业务性强,部分干警平时接触的都是案件的调查取证、证据审查,对司法警察工作了解相对较少,对司法警察职能作用及其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不足,对检警一盘棋的全局意识不强,存在重检察业务轻法警业务的思想,认为司法警察工作是一项辅助性业务,没有立竿见影之成效,可有可无,因而对司法警察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司法警察工作真正摆在重要位置来认识、来抓。检警混岗,履行职责错位,检警不分、以检代警的问题仍然存在。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工作中,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章不循、有职不履、消极应付等现象时有表现;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方法呆板单一,不重视效果,用警派警工作流于形式。

(三)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合力不强。从司法警察队伍的人员结构看,部分司法警察曾经在侦监、公诉、反贪、反渎等部门参与办案,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有的甚至成为这些部门的义务骨干;部分司法警察来源于军转干部,素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组织纪律修养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二者互补无疑给司法警察队伍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光彩。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司法警察队伍的学历层次在不断的提高,专业化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总体上说是一支作风优良、富有战斗力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司法警察队伍。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能适应检察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队伍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检警不分,专业化程度不够;二是有的司法警察不思进取,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学习上,得过且过,拖拉、敷衍等现象时有表现;三是有的司法警察长期不在法警岗位上,加之司法警察工作地位性质的从属性,法警职责是事不关己,漠然置之,一旦出警,便无所适从。这些问题和现象,导致队伍整体合力不强,战斗力削弱,影响了司法警察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四)警务装备比较落后,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步履缓慢。高检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装备配备暂行规定》已于2007年9月下发,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执行,但是一些基层检察院对这一规定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警务装备置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警务装备作为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来对待,要求必配的配备不全,甚至聊聊无几,要求选配的没有选配。装备配备不全,警容警风难于展示,制约了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的发展,影响了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警察工作,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围绕检察工作发展这个中心,把促进检察各项工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司法警察参与办案、履行职责作为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司法警察工作融入检察工作之中,统筹兼顾,实现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对司法警察工作的必然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警察工作,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牢固树立以下“四个意识”:一是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意识。司法警察业务与检察业务职责相通,目标一致,都是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都是以践行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为根本目标。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就是要立足于服务检察业务工作,着眼全局,紧扣主题,保障办案,防止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工作相脱离。只有找准位置,把握方向,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职能意识,摆正警务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的位置,自觉把司法警察工作放在检察工作全局中来谋划,真正把是否促进检察工作作为衡量司法警察工作成效的标准,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司法警察工作才会有为有位、才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二是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大局工作为重点,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特别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使司法警察工作始终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保持生机和活力。三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铸就他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对检察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本职,着眼目标,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履行职责。四是牢固树立配合协作意识。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司法警察部门与检察业务部门要牢固树立配合协作意识,有效整合资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断提高队伍履职能力和执法水平。

(二)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切实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检察工作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司法警察参与办案、履行职责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体现。司法警察能否履行好职责,关键在于能否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司法警察队伍。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素质教育,一是要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执法作风教育。要集中精力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使广大干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进一步牢固树立“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根本问题,特别要联系队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摆和纠正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以及那些不利于司法警察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指导实践,体现到司法警察各项工作中。同时,要针对司法警察队伍的职业特征,加强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司法警察守纪律、听指挥、讲奉献的职业风尚,弘扬不怕牺牲、勇于吃苦、团结拼搏的高尚情操,养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和维护“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良好形象,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二是要加强队伍的业务素质教育。要不断地组织干警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保证在执法工作中文明执法、依法办事;三是要加强执法能力素质培训。要牢固树立“向培训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观念,紧紧围绕执法能力进行培训,特别要加强参与办案、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按照“一熟、两懂、三会”的素质标准,结合警务实践,提高学习训练能力、警务保障能力、协作配合能力、务实创新能力。同时,要注重司法警察的执法地位,尊重他们的执法主体,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为司法警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加强领导,把司法警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多年的实践表明,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警察工作,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院党组和部门领导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司法警察工作在保证和促进检察工作的重要性,把司法警察工作真正重视起来,真正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并常抓不懈;其次要把握好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根据检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确定司法警察工作的任务和重点,加大司法警察执法力度;再次要把司法警察工作的安排同检察业务工作的目标任务相一致,围绕检察工作的中心和难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广大干警的教育管理,监督他们严格执法,不断提升他们的履职水平。只要把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以司法警察工作推动检察业务工作,以检察业务工作的成效检验司法警察工作的效果,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就能协调发展。

(四)全面履行职责,实现司法警察队伍自身价值的不断提升。服务检察办案、提供警务保障是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司法警察部门要准确把握这项工作的职能属性和法律定位,正确处理检察业务工作和警务工作的关系,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工作的职能作用。要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中的职能作用,依法完成保护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现场、执行传唤、拘传和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参与搜查和参与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活动,切实做好提解、押送、看管工作,完成好送达法律文书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任务。认真开展保护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诉人出庭安全工作,完成好维护办公、办案和上访秩序的任务。办案中要依据检察官与司法警察的各自职责,明确工作分工,加强配合协作,防止以检代警、有警不用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协助检察官开展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途径和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各项警务业务,全面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工作职能作用,实现司法警察队伍自身价值的不断提升。

(五)进一步完善司法警察工作制度,加强警务装备工作。

完善司法警察工作制度是规范司法警察执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着眼司法警察工作的重点环节和薄弱部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执法流程,提高警务保障质量和水平。一是要结合司法警察参与办案的实际,建立层次清晰、流程完备、机制灵活的警务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警务制度。二是要针对办案安全防范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办案安全领导制度,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案件承办部门和警务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办案安全防范制度。三是要加强编队管理和警务协作工作,保证办案用警需要。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促进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从严治警”、“依法用警”目标的实现。

警务装备是保障司法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基础。一个战斗整体,如果没有与之职能相适应的装备,其威慑力势必减弱,战斗力势必削弱。因此加强警务装备工作,思想上应予以重视,物资上应予保障。要按照高检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装备配备暂行规定》,逐步配齐配全,以适应新形势下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需要。

米脂县人民法院分析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作者:冯鑫

发布时间:2010-12-13 14:56:01

自10月份起至年底,在全国法院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司法警察警示教育活动 。米脂法院法警大队根据上级和院党组安排,结合米脂法院司法警察工作实际组织全队干警以“查思想、改作风、严纪律、抓管理”为主要内容,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创新形式,重点从四方面工作入手。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等形式,广泛征求院领导、各相关庭室及社会各界对司法警察队伍思想、作风、廉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认真查找问题。重点分析查找在执法理念上是否存在政策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法治理念不强等问题;在执法能力上是否存在不规范执法问题;在执法作风上是否存在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作风不端正等问题;在廉政勤政上是否存在廉洁自律意识差、收受贿赂、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等问题;三是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全省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扎实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排查活动;四是制定整改措施。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动真碰硬进行整改,并围绕职能履行,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和奖惩制度,建立健全举报查处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司法警察行为,建立司法警察工作长效机制。通过会议讨论梳理出了当前米脂法院司法警察工作作风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

育整顿措施。

一、司法警察工作作风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司法警察队伍整体素质下滑,部分干警进取心不够,敬业精神不强,工作责任心不高,工作效率低,缺乏主动性。

二是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司法警察业务技能滑坡,缺乏技术尖子,部分干警法律法规掌握不透,直接制约了履职保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是安全意识不够。规范履职行为欠缺,部分司法干警工作警惕性不高,对事件的危害性估

计不足,存在一定的审判安全隐患。

四是团队意识不强。部分干警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不强,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执行力不足,工作存在拈轻怕重,甚至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整改司法警察工作作风和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这次教育整顿活动中,法警大队针对警队在纪律作风和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整改,全面提高警队的作风纪律建设,加强队伍管理,不断提高服务审判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全体法警在思想认识上充分认识到这次教育整顿的重要性,克服自身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教育之中,确保了教育整顿的效果。

二、认真学习,提高素质。教育中,法警大队认真组织学习《法警大队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等文件。法警们采取原原本本学习规章制度,老老实实做笔记,确保入脑、入心,在理论认识上有所提高。通过学习,全体法警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和警队管理的重要性。

三、组织有力,效果明显。这次教育整顿中,主要采取个人摆查、召开民主生活会、整改提高等方法。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每名法警对照“信念、信仰、事业心、责任感、敬岗爱业、廉洁奉公”等方面,本着对个人负责、对警队负责、对组织负责的精神,认真进行了剖析,开诚布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中,既注重正面教育,引导法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头脑,从思想上解决好“为审判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的问题。同时,又引用违法违纪典型,深入剖析,深刻反思,触及灵魂。

四、加强训练,提高体能。组织法警队进行队列训练、擒敌拳、等军事技能训练,着力提高法警综合体能素质,保证能够以过硬的综合素质投入庭审服务保障中去,确保警队在关

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

五、抓好安全,加强保卫。司法警察队伍是一支准军事力量,必须以严格的纪律、过硬的作风,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借教育整顿之机,司法警察大队具体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确保良好的办公秩序。明确当事人必须在审判区活动,进入办公区必须经过安检登记。二是加强械具、提押的安全管理。对警用械具和单警装备实行定人定物,谁使用谁管理,提押犯人时实行背铐。三是建立巡逻制度。每天法警队派出2名聘用法警在公办区、审判区巡逻两次,消

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法院办公区的安全。

米脂法院法警大队把教育活动与“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与规范司法警察职能履行结合起来,与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做好审判执行警务保障工作结合起来,防止搞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做到警示教育与警务保障工作“两促进”、“两不误”,既认真完成好审判执行警务保障工作任务,又严格按照要求认真抓好教育活动各阶段工作的落实,以审判执行警务保障工作和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果来检验教育活动成效。力争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把米脂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打造成一只

优秀的队伍。

第20篇:警务文职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警务文职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在为期一周的警务文职人员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感触也很深,让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改变。在众多专业警官的讲解下,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作为一名“准警察”的职责所在。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通过一周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纪律部队的严谨性。从日常管理到职业道德,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做到心中有纪律,服从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和管理,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自觉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在立军局长的精明领导下,重庆公安在近两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了“两区警务体制改革”,即街区和社区合为一体。社区民警和交巡警的相结合,加强力度打击犯罪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的防控,做到两区防控一体化。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实质内容却有很多,让我对警务文员的了解从一无所知到全面了解,让我感触到了作为一名警务文职人员的重要性,也是公安机关的奠基石。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牢记警训,爱岗敬业,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职责内的本分工作,听从指挥,服从管理,随时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得吃拿卡安,不会徇私枉法,谋取私利。在仪表方面,我会做到仪表庄重,着装规范,举止得体。也会严格遵守公安机关规划管理的相关

1 规定。保持举止文明,说话和气,待人热情,接待群众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坚决杜绝“冷、硬、横、推”。

作为一名合格的文职人员,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孰能生巧、不懂就问,积极主动的向民警同志借鉴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

户籍管理、服务群众、收集社情、社区巡逻、安全防范,都是我们文职人员的职责范围。或许,我们接触到最频繁的工作就是户籍管理。做好实有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另外,我们还需要协助民警,加强对境外人员的管理,对监外犯罪的监管,还要做好社区帮教工作。在对社区管理的工作中,我会把居民当朋友,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用心去工作,要有效率,做到对自己辖区居民的情况了如子掌,也能随时接受领导的检查。

在重庆警局的改革系统中,不得不提到一个系统----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在此次学习中,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重庆警局自主研发的该系统,深受老百姓的赞赏。该系统及报警、查询、投诉、信访等功能为一体,不仅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活动的透明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而且从源头上杜绝了立案不实、数据失真、管理控制、考核失策等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老大难”问题,方便了公安干警也服务了群众。

2 通过本次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准警察”的职责和任务。最后,我感谢各位领导能提供这个工作平台给我,使我有机会和大家共同进退。也很感谢这一周共同学习的学员们,我们在相互交流中勇往直前。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时刻以工作职责、纪律规定和考核方法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虽然我的工作经验为零,但是我相信,我能勤能补拙,把这周学习的内容学以致用,多与领导和同事沟通,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

《警务改革心得体会.doc》
警务改革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