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民风民俗心得体会

2021-04-06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民风民俗

(一) 尚勤恶懒:城乡上下农民占百分之九十,家业种植业是生活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勤劳耕种,不违农时十分重视。民谚云:“人勤地不懒,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村中农民常以庄稼长的茁壮自豪,也因此早起晚睡甚至披星戴月。尤其是麦、大二秋,家家无闲人,饭做熟之后,送到地里吃,抢收抢种,忙的不亦乐乎。对于好吃懒作的人,男的被称谓:“懒汉”或“二流子”;女的则被称谓:“懒老婆”,人皆嗤之以鼻。崇尚勤劳,憎恶懒惰,是继承先辈遗风,以育后人的美德。代代传承,蔚然成风。

(二)尚俭恶奢:“农村中家家户户节俭度日,且习以为常,虽然年景好粮棉夏收,也不改初衷。一般农户为了节俭,自己腌咸菜,自己织布、缝衣、做鞋。一日三餐,粗细搭配,不是逢年过节、盖房修屋、婚丧嫁娶,绝不置办酒席。从穿戴上,虽然注重仪表,但从不崇尚华丽、干净、整洁是美。早年民间盛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足见其尚俭至极度。近年,生活日益提高,服装鞋帽多由市场购置,大都看看经济实用,仍不崇尚华丽。如果村中某户讲吃讲穿不顾经济条件好坏,人皆耻笑,说这一家“不会过日子”,儿娶女嫁也因此受到影响,别的人家恐怕自己家境败落,不敢娶这样家庭出身的闺女做新娘;也不敢把自己的女儿送进这样的家庭,恐其日后生计无着。

仅举城东北五十里小刘家庄刘老太爷节俭度日一例足见一斑 ……

刘老太爷家境殷实,土改时有地一顷多,全家五口人,喂有两头牲畜,自己耕种,从不顾工。带星下地,带星回家。一年到头不添件新衣裳。家中粮食满仓,但绝不浪费一粒粮食。直到农业合作化时,有生一来他才第一次尝到豆腐;第一次买了“烧饼、油条”高兴地逢人便讲。更为稀奇的是,这一家吃香油,用铜钱往外蘸,把铜钱拴上线绳,先沾水后沾油,结果到了腊月三十,四两香油变成了六两。

这一家虽有太吝啬之嫌,但毕竟反映了民间节俭度日的风气。

(三) 尚忠孝, 恶叛逆:忠臣、孝子、烈士(女)、贞女在民间倍受赞誉。乡贤袁恕已、刘挚、霍元甲、偏坡营村张氏姐妹(双烈女)其人其事有口皆碑。对于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以及民间忤逆不孝的子弟,则为人不齿。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流传民间的一句口头禅。在这种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人人争作忠孝两全的“完人”。

公元1949年以来,扬弃了忠孝中的封建内涵,树立起社会主义新风尚。忠于共产党、忠于毛主席成为新时代的新风尚;孝也一改以顺为孝的旧传统,实行人人平等的新思想。在“镇压反革命”、“资本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四清”、“文化大革命”等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子女帮助老人破除旧思想,全家共同进步的模范家庭。比如农业合作化时期,许多家庭中的老人不愿意将自己一生购置的田产,交给农业合作社,青年人思想先进,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努力去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平等讨论农业合作化的利弊,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共同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还有些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家庭出身的子女,在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感召下,大义灭亲,与其父母划清界限,决心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新的忠孝思想。

(四) 尚教育恶愚昧:古老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在东光民间根深蒂固。村村户户家家人人重视教育,盼子女成才,盼子女知书达礼是每个家庭的向往。有的家庭虽然家境贫寒,宁可砸锅卖铁也让子女求学深造。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缺少文化教育,饱受愚昧之苦。写家信,读来函,看文书,打官司告状…,样样求“先生”农民因为不识字,不了解社会发展状况,消息闭塞,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解放后,先后开展了“扫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文化教育状况大为改观,一字不识的农民几乎不存在了。虽然教育取得长足进展,但农民崇尚教育,憎恶愚昧的信念亦然如故。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民展,使农民对教育的追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近年来,中等专业教育已不在是追求目标,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正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相当位置,志向远大的青年学子,追求出国学习深造。

(五) 尚礼交,恶野蛮:“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重四维,恶野蛮是县内民间较为广泛的道德标准。在日常生活中,礼义具体地体现在敬老爱幼、尊崇贤达、待人礼貌、交友真诚、不欺不诈、互相帮助、见义勇为等行为中。对于那些与此相反,横行乡里、贪污盗窃、以强凌弱、贯行不法之徒,人人深恶痛绝。

一九三七年日寇侵略我国,本县王喇乡李习庄李文成,倚仗自己是保定军校速成班毕业生,投靠日本,充当汉奸。为了效忠日寇,他屠杀平民,抬着人头,逼迫民众挖“惠民沟”(一种划地为牢的战壕),横行乡间,虽然步步高升,官至东(光)、南(皮)、吴(桥)、宁(津)、沧(县)剿匪总司令,但县内人人憎恨,镇压反革命、枪毙李文成的布告一贴出,四外八乡奔赴刑场,有的操刀,有的持斧,有的妇女怀里揣着剪刀愤怒哭诉当年冤屈,人人对这个野蛮的民族败类恨之入骨!

二、民

(一)婚

自古婚姻被视为人生大礼,故民间十分重视。早年婚姻多由媒人介绍、父母包办,婚姻自主是近年才实行开来的。旧婚俗的基础一般都是建立在“门当户对”、“信仰一致”这上的。官宦家庭与豪门大户做亲家,平民百姓与平民百姓相联姻,宗教信仰相同往往也是联姻的基础。如伊斯兰教、天主教、圣贤道、一贯道等。穷人娶不起媳妇的农户也有以自己的姐妹与家境贫寒的人家互换,叫换亲,还有的三家转叫转亲。即甲家之女嫁乙家,乙家之女嫁丙家,丙家之女嫁甲家。这样的婚姻多数年龄不配,痉良多,但由于互相制约,婚姻在无奈中维持。

旧式婚姻程序如下:

(1) 提亲:由媒人或亲朋好友,为成全男方或女方终身大事,根据政治地位、家庭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以及年龄、相貌等条件, 在相匹配的前提下,前往男家或女家介绍情况,经双方初步斟酌摇头则作罢,点头则开始议婚。

(2) 议婚:这一阶段包括通书过柬,合婚,小定三个程序。

通书过柬是 :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庚贴的形式由媒人转递对方,达到相互了解出生年月日、属相、纳音五行、命相等情况,为合婚奠定基础。

合婚:主要是看男女生辰是否犯忌。命中相生还是相克,一般由算命先生进行。男女双方家长也很注重这一点,认为“相克”是绝不能成亲的,因为这样会凶多吉少甚至被“克”致死。流行的歌谣如;白马犯青牛,鸡狗不到头,羊鼠一旦休…。歌谣是以男女命相来论断婚姻的,其荒谬可想而知。

如果相合,则允亲。

小定:允亲之后,男女双方即视为亲家。双方互通大帖,按辈份称呼。男女两家各自为儿女做嫁娶准备。

(3) 定婚:经过以上蕴酿、准备,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男家赠女家彩礼,女嫁置办嫁妆。准备充分之后,双方议定迎娶日期。

(4) 迎娶:迎娶具体日期要由算命先生或村中有文化的人选择吉日进行。吉日早辰抬花轿往女家迎亲,经济富裕的人家还要组织乐队,吹吹打打,笙笛齐奏,锁呐清杨,十分热闹。

(5) 典礼:花轿进门,红毡铺地,新郎掀轿帘,以彩绸相牵至堂前,父母正面端坐,来宾侧立两厢,新郎新娘在伴娘伴郎的陪同 下,按照司仪的程序演礼。一般为鸣炮、奏乐、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之后由伴郎伴娘送入洞房。

典礼之后,喜宴开席…。

新式婚俗是建立在自主基础之上的,虽然父母也参加商定,但同意与否仍则由青年男女自己做主。经过恋爱,相互了解,感情融洽结为伴侣;典礼的形式在旧式婚礼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中,新式典礼程序有父母、来宾讲话,新人介绍恋爱经过,致辞答谢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婚俗也在淘汰落后的程序,代之以既先进又文明的结婚方式。如旅行结婚、集体举行婚礼等等。

(二)、丧俗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儿女为缅怀父母深情崇尚厚葬,近年来推行“火化”之后,丧俗从俭,但积习难改,殡葬风俗大致如下:

一般从死者咽气到殡葬三天时间。(因亲人不在侧面边,也有等四天、五天、七天的)第一天:发讣告、报丧。把死者生平死讯以文字形式告知众人,并派族中青壮年往亲友家中报丧。丧家则置办棺木、联系乐队、准备来宾吊唁的饮食、孝服等。儿女守棂在侧。

第二天入敛、火化。亲友及族人相继吊唁,并行跪拜礼(也有地鞠躬礼的)。实行土葬的至晚入敛。即反死者由棂床移入棺木,由室内移到室外,搭设棂棚,以供祭奠。不实行土葬的即行火化,之后把骨灰盒置棂棚内,以供祭奠,儿女长跪两厢,向吊唁宾客行跪拜礼以示答谢。至晚,有的做道场,超度亡灵,有的唱坐台戏,也有的不做这些程序。夜里灯火通明,子女守候。

第三天殡葬。为了使殡葬仪式办的风光,按风俗扎纸人、纸马、纸楼…糊制引魂幡、摇钱树,租借八抬大轿、聘请庞大的乐队、舞狮引棂,送葬队伍可谓浩浩荡荡。

起棂前要举行“送路”仪式,把纸车、马、侍者,烧掉,并褥告一些路途安顺之类的话,表示送别。

过午时,把棺木移入轿内,抬往墓地,诸位来宾、亲朋好友及一切送葬者,在成坟后离去。

葬毕,死者子女沿街向参加丧礼之人跪拜,名曰“谢孝”。

事后,三日烧幡,第七日祭典一次至五个七日结束。以此形式寄托哀思也不违情理,比起古人守墓三年大为逊色了。

(三) 节日庆典

(一) 元霄节 顾名思义:元,乃第一,元霄即第一个月圆之夜——旧历正月十五日亦称“上元节”,此节分十

四、十

五、十六日三天进行,即常说的三天十五半月年。三天夜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灯饰,有宫灯、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五福捧寿灯以及荷花灯、西瓜灯、走马灯等多种多样,颇为壮观,观灯即成为民间一大乐事。因此,元霄节也称“灯节”。同时,还燃放焰火,一声巨响,空中流光异彩如同仙女散花。

白天则民间花会沿街串行,跑旱船、骑竹马,舞龙灯、高跷、耍狮子、扭身歌等。尤其是正月十六日,民间传言:此日走百遍,一年身体健。男女老少都按着这个***惯出门游玩,街上人声鼎沸,鞭炮齐鸣,锣鼓声声,热闹非常。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铁佛寺、二岗前,数万人汇聚庙前,人山人海,进香、观赏花会的、卖饮食的、练武的、演唱的,应有尽有。各家携儿带女欢欢喜喜来逛庙会,渡过“元霄佳节”。四外八乡也驱车赶来尽兴游玩。

元霄凶家家吃“元霄”,即以糯米粉滚成的带芯馅的核桃大小的园球状食品。芯馅多种多样,多种风味,属于一种特色食品。民国初年,袁世凯品味元霄,因音生疑,改元霄为“汤元”,回避“袁消”之讳。袁世凯皇帝梦破灭、汤元又改成元霄至今。

(二) 正月二十五填仓日:家家以草木灰画元形,充做粮囤,因此填仓俗称“打囤”。意在兆盼丰年。二月二,龙抬头。此日,虽无庆典祭祀活动,民间传云:即日龙从冬眠中复苏醒来,由静入动。孩子们歌曰:二月二敲梁头,金银铜钱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二月二,敲门鼻儿,也有闺女也有儿…。迷信色彩,荒唐可笑。

(三) 三月三。传遍说是天上王母娘娘桃会的日子,民间多以此日郊游,踏青,欣赏明媚春光。

(四) 清明节。俗称“寒食”。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走国时的功臣介子推,禁止民间生火作饭,以示怀念。流传下来称为“寒食”。后来,逐渐演变成上坟祭祖的日子。

(五) 端午节: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悲痛忧国,投汨罗江而死,人民十分惋惜,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忠臣,家家包粽子投江祭奠,表示哀悼。至今这天家家户户食“粽子”。

(六) 五月二十五日铁佛寺庙会。自宋迄今,铁佛寺庙会十分兴盛繁华,相传各县客商,佛门信徒,俗家子第都来赶会。谣云:“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其名声远播山南海北。铁佛寺原址县城西南营,一九六七年秋,破四旧时被搬运站工人和东光中学学生用骡马、拖拉机拉倒,佛像运往城东何庄炼铁,拆庙的旧砖拉到南关南头盖了农机站,庙址改建成小学校。新铁佛寺建于一九八七年,庙宇占地二十二亩半;铁佛由城关铸造厂铸成,全高8.15米,是全国最高的坐式佛像。

(七) 七月七乞巧节:传说此日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虽无祭典活动却以为牛郎织女相会这天必然降雨,因为夫妻相见难免热泪交流…。

(八) 七月十五日鬼节:为求吉利,七月十四日超前渡过。故有七月过十四,八月过十五之说。超前渡过意在躲避鬼节这一天。现在乡间多在此日改善生活有的包水饺,有的捞面,也有的蒸包子…。节日前后,祭典亡灵是村村户户都要做的事情,只不过放河灯祭水中亡灵的习俗已不见了。

(九)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又称“团圆节”。传说元末农民起义之前,将传单藏于月饼之内,家家吃月饼时,见到传单响应举义, 故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其实,元代之前就有中秋节。秋乃百谷成熟之期,月乃阴精,系月老之宫,主宰人间姻缘,凡有缘者皆以红线系之。民间有“月老定姻缘之说”。古代,人们满秋季丰收喜悦,全家欢聚一堂,以西瓜、水果、毛豆等供品祭拜月神,庆贺全家团圆如月,久而成俗,故名团圆节。

近现代以来,八月中秋仍然有吃月饼,祭拜月神的习惯,但多数家庭为庆祝团圆,饮酒赏月,以尽天伦之乐。

此外,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礼品,相互庆贺。

(十)九月九日重阳节:《洪兴祖补注》云: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又名重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唐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古有登高之俗,今为“老人节”。目前,城乡上下“老人节”期间,多携礼品,拜访长者以示敬意,也有的乡村、机关、单位,邀请老干部、老职工举行座谈会、茶话会畅叙国内外大事,共商致富大计。老龄社会的到来,使老人节“的意义更加重大。

(十一)十月一日“地府”开门

传说:从即日起地府开门半月,民间皆备香烛纸马上坟祭祖。沿系至今仍为民间扫墓之期。每逢十月一日,家家携儿带女上坟祭祖,烧化纸钱,行跪拜礼。有的人家燃放鞭炮,用纸扎彩楼,折衣被,名曰“送寒衣“。其实乃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而已。

(十二)腊八日:即腊月初八日,相传乃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之日,为了表示庆贺,早晨家家户户,以五谷杂粮,小枣、花生仁熬“腊八粥”。

(十三)腊月廿三,送灶王爷上天。

这天晚上,农村中燃放鞭炮,蒸年糕祭灶王。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家庭和睦,家丑不可奏报天庭(俗有糖瓜辞灶,用以粘嘴的说法)。祭拜礼毕,烧化灶王画像,名曰送神。

(十四)春节

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腊月三十曰“除夕”正月初一曰元旦。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彻夜不眠,名曰守岁。为什么守岁呢,传说中还有这样一段佳话:相传远古时代,年乃一种吃人的怪物,生有三头六臂,长的十分凶险。但是它有怕火、怕光、怕响声的弱点,于是人们为了躲避它,不但彻夜不眠,还在院中撒芝麻杆,年来时,发出沙沙声响,它就却然止步了。这就是撒岁的来历。为了驱逐凶恶的年,古人还通霄灯火明亮,并燃放“爆竹”。因为,过去没有现在的鞭炮以烧竹使竹节爆裂,产生巨响,年看到火光听到巨响就会远避深山,不危害人间了。

其实,年乃岁末,也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刻。

民间过年,全家团圆,远在山南海北也往回赶,如果一家人有一人在外地,没能及时赶回来,全家心怀惦念,吃饺子时也要有他(她)的一碗。

民间过年,从腊月廿三日起,就进入准备阶段,磨粉,蒸年糕,作新衣。杀猪宰羊置办年货。儿歌云:“糖瓜辞灶,新年来到,姑娘买花,小子(男孩)要炮,老头买顶新毡帽,老婆婆买条臭裹脚”。从歌谣中看得出。过年蕴育着一片新气象。

民间过年,除夕贴“对联”也叫春联。三十晚上,还要接神,把新请的神像悬挂起来。现在不同了,家家守着电视,观看电视台的文艺晚会节目。三十晚上,待到零点时刻,家家燃放鞭炮,庆祝新年。接着准备年夜饭——水饺。吃罢年夜饭天蒙蒙亮,亲友之间挨门串户拜年。见面恭喜发财,或问过年好?村中素有不睦者,通过拜年,可以消除前嫌,重新和好。

正月初一拜年后,皆去祭祖。然后是接待亲友来访或去探望自家亲戚,直至初五日。

为了企盼好年景民间常以观察初一至初十的天气好坏,确定种植作物的品种。好天气证明宜种植,能获得丰收;坏天气则不宜种植,即使种了也难得丰收。

歌云:初一高梁;初二麻;

初三芝麻;初四花(棉花)

五薯六豆,七谷八麦,九瓜十菜。

至于此俗是类似农谚的经验总结呢?还是一种荒唐的说法呢?值得探讨。

推荐第2篇:民风民俗

独具特色的客家民风民俗

时间:2011年03月15日 主讲:石壁中心学校 廖秀华

一、传统婚姻礼俗

1、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2、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3、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4、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5、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6、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7、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8、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

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

一、二十个。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

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

七、八点或

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9、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10、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11、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12、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而往往婆婆对儿媳会严格, 嫁入3天后要开始干活 。

二、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

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客家的成年礼仪俗称“出花园”)

3、祝寿

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新房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

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旺,喜气盈庭。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长久久,发财高升。

三、传统岁时习俗

1、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

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年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2、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3、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入了“年界”表示锣鼓声就已经可响起。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4、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5、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6、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7、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

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8、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9、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10、正月初七,要吃“七样菜”,这里的“七样菜”指的是纯素菜七样加在一起烧炒而成。也就是擂茶,客家人都在人日这天吃擂茶,配上七样素菜享用

11、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四、传统节日娱乐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

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1、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

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2、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3、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4、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5、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中元节

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

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推荐第3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六年级张洁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习俗。例如:回族的风俗习惯就跟我们汉族不一样。

回族众多有趣的风俗中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葬礼风俗。如果有哪位回族人去世,上午就早早的出殡了,而且他们都不用棺材。那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风俗呢?

当有人去世,他们只是把死者用白布缠起来,缠的跟埃及的木乃伊到有几分相似。缠好以后,他们就会把死者装进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纸箱里,再把纸箱抬到早已挖好的坑前。下面的步骤特别神奇,他们把纸箱抬在坑的上方,然后抽掉纸箱的底部,这时死者就掉进了坑中,如果死者是面朝上的落进坑里,那么他的亲人就都不哭,都笑着说:太好啦!你上天堂啦!如果死者的面部朝下呢?那他的亲人们就会立刻嚎啕大哭:天哪!你的命好苦啊!你怎么不上天堂而下地狱了呢! 他们不止民俗有特点,饮食文化也更是与众不同。

在他们的饮食文化里,他们只吃羊肉和牛肉而不吃猪肉。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饮食规定以佳美为原则,所谓“佳美”除一般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营养滋补外,更主要的是指该食物的“洁净与性格”穆斯林是讲“卫生与卫性”的,正可谓“食以养性”。举凡食草类动物其性善,其食洁,如牛、羊、驼等。而尖齿、獠牙的食肉类动物或食腐尸、腐食之动物其性贪、恶,其食污,如猪、狗乌鸦等。因此,如果你要是请一位回族朋友吃饭可千万不能吃猪肉,否则你就犯了他们的大忌。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可以在你感受到民俗中蕴含的无穷乐趣。

推荐第4篇:民风民俗

进藏旅游时,需要了解一些藏族的风俗。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敬献动作因客人身分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举双手过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敬献动作因客人身分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举双手过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

维吾尔族待人接物很讲礼貌。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

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朝鲜族有热情待客、尊老爱幼的传统。客人进门前,要先干咳一声,或以“在家吗?”向主人示问;脱鞋进门,进门上炕;对长者起立让坐,为长者让路;让客人吃饱吃好;客人吃饱,汤匙应放在桌上,或放在汤碗内;请可、客吃饭,主人要奉陪到底,不在客人之前离席;对稀客、贵客要以酒相待;节日饮食要与邻居分享。

朝鲜族家庭礼节严格,讲究父慈子孝,晚辈敬重长辈。一般老少不同席,老人单独设席;晚辈要待长者用餐后方可举筷,不得在老人面前喝酒抽烟,如无法回避也要转身而饮;对六十岁的老人,全家要举行庆花甲仪式,跪拜敬酒祝寿。

朝鲜族的禁忌有:严禁同宗、表亲通婚;不喜食羊、鸭、鹅及油腻食物,喜食狗肉,尤喜狗肉汤,但婚丧及佳节时禁止杀狗、食狗肉。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推荐第5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二

永定县湖坑中心小学游志娟 【题目与要求】

有句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生活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广大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的各种民风民俗。请你利用课外阅读、调查访问、亲身体验、上网等多种方法调查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并加以整理。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写完后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再修改。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选材。

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2)明确要求。

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

(3)指导构思。

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些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哪种民风民俗?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的一些表达方法。

3、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本次习作属于自命题作文,在题目拟定上可用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的内容直接命题,重要的是写作时一定要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为了表达清楚明白,突出地方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尝试按照以下写法和要求组织材料:

1、主题要明确,信息要准确。

所谓主题鲜明就是要写清楚你所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哪方面的风俗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信息要准确是写好此类文章的前提,因此搜集调查了解到的有关内容一定要准确无误。

2、叙述要清晰,详略要得当。

在我们完成对资料的整理之后,就要按一定的顺序有选择地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写作。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域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民风民俗同样也经历着历史的打磨。我们可以按照发展的顺序,将这种民俗特点有层次地表现出来。写作时可以按照时空的变化及时间的推移来完成习作,这样使文章条理清晰,更有层次感。 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很多,写作时不必面面俱到,要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有重点地进行描述。重点段落在表达时要具体充实,将自己所见、所闻、所了解、所感受到的详细写出来,而次要的段落要略写,有的甚至是一笔带过,这样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色要鲜明,画面要生动。写作时,所写内容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写节日习俗,还是写民俗活动,我们都要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营造出一个意境,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感同身受。

4、中心要明确,体现文化性。

写一种风俗习惯,还要体现出其文化性,即我们要挖掘民风民俗背后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这样你写的文章才会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才会充满灵性,才能让读者读后为之陶醉。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永定县湖坑中心小学:游坤英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湖坑“作大福”录像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对象:按交流内容分组,介绍查找到的资料的为一组,介绍亲身经历的为一组,两大组再按相同内容进行细分为多个小组。

(3)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重点指导学生交流讨论湖坑的特有风俗—作大福。模仿《北京的春节》一课,按时间顺序介绍作大福。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推荐第6篇:民风民俗

AGYXAAFAaYtbKudx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

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收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积在一齐,由长辈年老者率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齐,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民,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面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物色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办“打靶”竞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净、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推荐第7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民居特色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西安特色的“三秦套餐”——凉皮、肉夹馍、冰峰

凉皮、肉夹馍和冰峰汽水被形象的成为“三秦套餐”, 这三位“秦大人”能荣登陕西众多美食的榜首,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所向披靡。 凉皮:夏日主角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陕西凉皮,因做法、吃法、调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种风格。汉中米面皮、秦镇米面皮、麻酱凉皮以及岐山擀面皮。西安街头所售凉皮:凉皮白且透亮,一层层摞起来,外加面筋,堆在案头如同招牌一般。吃的时候小贩取出一张,在铺了雪白纱布的案上,动作娴熟用大刀的“咣、咣„„”几下便切成筷子般粗细,然后放上盐、醋、特制的调料水、绿豆芽等,最后用筷子挑起一撮凉皮在红亮的辣椒油的罐子里美美一蘸,淋到凉皮上,不等入口扑鼻的香味就已经让人馋涎欲滴,拌匀了尝一口,口味酸辣,鲜香异常,面筋如同海绵一样,吸满了鲜美的料水和辣油,咬一口滋滋冒油,香辣透心、鲜美爽口实在过瘾,人间美味不过如此!西安凉皮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全国,特别是炎炎夏季,走在大街小巷,就不难发现,不论男女老少,凉皮都以它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吸引着每一个人,时刻都是人潮拥挤。

腊汁肉夹馍:中式汉堡

陕西有个白吉镇,这地方饼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这种馍叫白吉馍。它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后做成饼形,置铁铛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炉膛侧立,上下隔着铁铛板的炭火烘烤,稍顷翻面,双面焦黄即可。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铁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配腊汁肉同食味道更佳。腊汁肉在战国时称\"寒肉\"。\"寒\"是\"韩\"谬音,指韩国。当时韩国位于现在秦晋豫交界地带,所制腊汁肉闻名遐迩。秦灭韩后,\"韩肉\"制法传进长安。做腊汁肉要选用猪上等硬肋肉,加盐,姜,桂皮,丁香,蔻仁,大香等20多种调料煮成。陈汤煨制,较少加水。选肉考究,调料齐全,火候独到,故色泽红润,酥软香醇。趁热将现做的馍挑开,夹入带汁剁过的腊汁肉,带上些肥肉和皮,汁水瞬间呛入馍中。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的美誉。 冰峰汽水:从小到大都喝它

冰峰是西安知名本地品牌碳酸饮料,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冰峰的一句广告语:从小就喝它,更是贴切的体现了冰峰无人能撼的霸主地位。“冰峰汽水”饮料诞生于1953年,已有59年的历史。1997年,生产冰峰的工厂改名为“西安市冰峰食品饮料公司”,迈开了其全面市场化的步伐。冰峰汽水品牌时至今日创建57年,年销量高达5000万瓶,占据本地市场同类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年始,冰峰开始了灌装的销售,不少网友感慨“如今冰峰跟可口可乐一样也荣登国际舞台了„„” 凉皮、肉夹馍、外加冰峰组合成了三秦套餐的“黄金搭档”,走在大街小巷,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几乎随处可见的是一碗凉皮,一瓶冰峰,一个肉夹馍,大家美滋滋的享受生活,其乐融融的景象。

推荐第8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山东省金乡县马庙镇中心校刘五香2013年7月17日 09:24浏览:69评论:10鲜花:2专家浏览:0指导教

师浏览:3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学科领域

语文√

音乐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八年级 民风民俗 刘五香

(课内六课时,每周十二课时,课外六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设计各种活动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应该有计划,有评价。计划应详尽,形式应多样,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态度,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增加社会经验,培养多种能力。

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点击打开链接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立足语言教学,品味语句,积累语言;

2.适当扩展教学范围;

3.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过程与方法: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身边的民风民情,突出人文精神。

对应课标(

1.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

3.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1、你了解我国哪些传统民俗文化?请举一例与同学来分享

2、我们家乡有哪些民俗?

3、你从网上或课外书籍中,你了解到什么民俗王文华?

4、任选一篇课文,谈谈你对本课介绍的传统文化认识。

专题一:《云南的歌会》 (1 课时) 专题二: 《 端午的鸭蛋》 (1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三: ( 课时) .......其中,专题 (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云南的歌会》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云南民歌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认识云南民歌自然纯朴、气势壮观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

2.诵读品析,体味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境界,进而领悟作者借民歌歌颂的生命形态。专题问题设计

1、你了解云南的风光吗?

2、你了解云南的当地风情吗?

3、你听过云南的民歌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

1、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歌及其思想内容。

2、了解沈从文及本文创作背景。

活动2

1、几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层次。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中写了哪几种场合下的民歌?各自的形式和内容及作者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总的来看云南歌会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演唱会有何不同?有哪些特点?

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三种场合下的云南民歌——山野对歌,是才情智慧的大比拼,具有对抗性质,作者侧重表现活泼开朗的人物;山路漫歌,是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的即兴放歌,作者侧重表现唱歌的优美环境;山寨传歌,是民歌展览的盛会,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大课堂,作者侧重于表现热闹宏大的场面。总的来看,云南民歌淳朴自然,气势壮观。

2、学生选段诵读品评,体会不同场合的特定情景。

3、学生选择优美的文句美读,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和想象赏析,体会作者感情。顺便完成练习二。 活动3

1、学生探究主旨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欢云南的民歌?文章真正要歌颂什么?

( 提示:关注文章对年轻女人、自然环境、吹鼓手的描写。)

学生明确:作者借民歌要表现的是特定境况下的生命状态,生命在这里呈现出激越昂扬的奔放之美、清纯质朴的自然之美和传递文明的责任之美。

2、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民歌,然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一种民歌(如东北二人转,陕北的信天游)就其演唱形式进行描绘。(提示:可以从歌者的申请衣饰、歌曲的音韵情调、表演时的场面气氛等着笔,亦可虚实相生,描写歌曲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

3、学生总结,完成作业

评价要点

《端午的鸭蛋》

所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课时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 1.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多篇幅写端午的风俗?

专题问题设计 2.作者为什么要写“鸭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和吃鸭蛋这样小事呢? 3.作者是如何写出生活中无穷的情趣的?

4.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的语言风格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

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回顾,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对知识进行汇总归纳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地描述作者的家乡习俗,并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对这一习俗进行补充阐述,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问题:

(1)文章的主题是写家乡的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那么大的篇幅来写家乡的端午节?

(2)文章是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来安排课文内容的?

(3)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意图:问题一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作者通过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营造浓郁的乡风乡情,为鸭蛋的的出现做铺垫,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和。

问题二让学生自我概括,掌握本文“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为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做好积累。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内容并不复杂,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问题三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写作风格,明确对文章主题的认识。这一问题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对主题的探讨可以进行引导,应落实到对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追寻以及对故乡乡土风情的思念上。

4.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问题: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

(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意图: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5.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问题: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习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

意图:回归生活,在自己的身边寻找被忽视的生活细节,在回忆品味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印记,在讨论交流中重温民族文化的洗礼,加深对生活的感悟。本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6.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1、能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好的民俗文化

2、掌握了从多角度、多手法描写食物

3、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信息 评价要点

推荐第9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一定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招待跟来的小伙。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连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以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推荐第10篇:民风民俗

蒙古族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 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 【住房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等。蒙古包外观呈圆形,顶为圆锥形,围墙为圆柱形。蒙古包有大有小,最小也能容纳10几个人。普通的蒙古包,顶高约10尺,围墙长约50尺,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部分为:哈那(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的特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适合于常转场放牧居民住。 【服装】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

藏族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至今保留完整。藏族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装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等,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第11篇:关于民风民俗

急求关于民风民俗(道德)的调查报告

浏览次数:1913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2-21 03:24 | 提问者:にゃあにゃあ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现象 即时间 地点 人物

二、分析问题和现象 即产生原因 社会现象等

三、问题如何解决或优良传统如何继承

四、小结 即意义 8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最佳答案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2]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

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 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盛行不衰。 《尚书·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记载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左传》中也有不少日食预兆灾变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的前兆迷信尤多,如“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9]“剡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 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见则天下大水。”[10]传至后世,流行于各地的前兆迷信,诸如“乌鸦叫凶,喜鹊叫吉”、“猫头鹰叫孝”、“左眼跳福,右眼跳祸”、“鸡上屋兆凶”、“喷嚏兆灾”、“灯花兆喜”等,都是我们熟知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活动,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汉时就已流行[11],以弓箭镇邪,悬铜镜驱崇等,早在唐宋文献中已有记载[12]。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从山顶洞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仪礼·士丧礼》中的有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习俗不断地发展演变,长期延续。

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

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人们觉得这些习俗是不可捉摸和无法解释的,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这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原始信仰习俗在中国长期延续有其多重原因。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种联绵不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递途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种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原始民俗主体的原始信仰能够在后世大量保留和长期传承。

其二,由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发生的中国文化是以务实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世间关系的注重为特征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但未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而且本身就渗透了古老的巫术、祭祀成分。至于一些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生存,无法取代原有的信仰习俗。

其三,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并不平衡,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许多少数民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原始信仰习俗在各少数民族中是大量存在的。当某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时,也必然会带来许多原始信仰习俗,如辽、金、元、清政权的建立便带来了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能不考虑到原始信仰的多方面影响,即使研究外来宗教也应重视外来宗教与本土原始信仰的冲突、融合所发生的诸多变化。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从传统的社会心理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规定。如本人上一辈的男性长辈就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就有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由着意强调血缘亲疏和系别的宗法社会派生的。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正是由称谓表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确立的尊卑、男女、长幼的不同地位而排定的。孔子强调“正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立意也就在此。

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看,亲属集团乃至村落社区的多种民俗活动大多是围绕血缘关系这一轴心展开的。这一方面人们已谈得很多了,我们不妨从另一方面来看看。唐宋以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诸多变化和社交活动的不断扩大,一些人突破了家族和村落的范围,根据自己的信仰、专长、志趣和特殊需要,相互交往,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动群体。如宋代文献中对此类家族、村落之外的民间结社、结会就有颇多记载[13]。应该说,这些游离于家族之外的社会交往和民间组织反映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但是人们还是笃信血缘的力量。异姓朋友常常通过“结义”的方式结成“义兄弟”,宋代的洪迈曾谈到这一现象:“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14]元、明时的戏剧、小说多有朋友“结义”的描写,如《单刀会》、《三国演义》就根据刘备、关羽、张飞的史事敷衍出一段“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并在后世成为“异姓兄弟”的楷模。旧时,浙江一带即有男子结拜组成的“十兄弟”,广州地区则有女子结拜组成的“金兰会”。明、清时的民间会党也常常模拟家族形式,以结盟方式入会,师徒间以父子相称,众徒间以兄弟相称。上述现象表明,人们始终认为,通过某种仪式使非血缘

的关系转化为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民间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

宗法观念影响下的社会心理的另一重大表现是,数千年来,“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时时重复做的一件大事是对去世先祖的隆重祭奠和顶礼膜拜,以此祈求祖先保佑后人人丁兴旺,家族昌盛。人们认为其他神灵都不如祖先神尊贵,因而各地都建有祠堂、家庙,各家都奉祀祖先牌位,而定期举行祭祖仪式则是民间最重要的信仰活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祭祖先,那是没有容足之地的。“孝亲”的另一表现是对在世长辈的绝对顺从和孝敬。在人们心目中,“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正如《孝经》中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5],因此,“百善孝为先”成为社会公认的准则,而“无父无子”、“六亲不认”的人,则为众人所不齿。

由尊祖孝亲又导出一个普遍的心理定势,即极端尊重传统,并因此形成了厚古薄今、因循守成的思想倾向。人们对待古已有之的传统惯制总是抱着谨慎恪守,不敢轻易背弃的态度,在评价事物时,总是以是否符合“古法”,是否传承有绪为标准,提出某种看法时,也总要引述古人、前人之语来加强自己说话的分量,民间长期流传的谚语、俗语常是劝戒他人时的有力法宝。民间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信奉的“祖师”,都讲究“家法”、“师承”,并有“祖师”创业授艺的神奇传说。如果木匠不标榜“师传绝技”,郎中不炫耀“祖传秘方”,便难以取信他人。

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影响还通过礼仪制度的形式,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历史上,等级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的规范作为道德的内涵,而且还以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实质性的内容。历代王朝都用礼制规定社会秩序,人们按照自己的等级身份,而不是财产多寡过着相应的生活,以此保障尊卑贵贱不可逾越的道德信条。以生活用品的使用来看,礼制都作了周详完备的规定,诸如衣冠服饰、房舍家具、车马乘骑、日用杂品等,物无巨细,其种类、形制、质料、样式、色彩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甚至小至门钉的数目、腰带的装饰,都有一定的规格,贵贱不能混淆。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社交往来、婚丧喜庆、吉凶祸福等,也都有一系列的礼仪规定。历代统治者还时常有“正礼俗”的举动,运用法制、哲理、教化等手段,将民间风俗纳入礼制的轨道。在礼制的约束下,人们不能超越自己的身份享用不该享用的物品,做出不合礼仪的举动,于是塑成了循礼蹈规、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形成了拘谨、守成、俭约、古朴的民俗风情。

三、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文化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夏商时代,中原黄河流域是夏族,东部淮河流域是东夷,南方长江流域是三苗,西北黄湟一带是羌族,大漠南北是荤粥,至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商周各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和同化,形成华夏族。秦代,当时的东夷、南蛮、百越、诸戎、笮、@⑤、夜郎等族皆统一于秦王朝,其后,匈奴、乌孙、东胡、肃慎、扶余等族又逐渐统一于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与汉族杂处,于是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和同化。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加强和巩固,文化交流也有很大发展。五代十国和宋代,虽出现过多元割据的局面,但元代大一统后,不仅结束了宋与辽金的对峙,而且也统一了大夏、回鹘和大理等政权,而各民族的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融合与交流。明清以后,更有所发展,当今我国已是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国家。当然,肯定各民族的交流、融合、统一,并不等于说各民族的民俗也是一致的,事实上,多样性、丰富性和民族间的差别性正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特征。

各民族民俗的差别是因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的。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看,有平原、深山、密林、水乡、沙漠、海岛,气候条件也东、南、西、北相差极大。东北山林中的民族与南海岛屿上的民族,西北戈壁的民族与江南水乡的民族,必然会在各方面存在重大差别。从历史发展看,各民族也不平衡。汉族的先民早在八千多年以前就发明了农业,夏商周以来,一直以农桑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与此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则实行不同的经济方式,如北方的匈奴、鲜卑、契丹、柔然、党项、蒙古等族,曾长期从事游牧经济,而东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则长期以原始的渔猎、采集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不同的经济方式必然形成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习俗。各民族的社会发展也不相同,汉族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而许多少数民族却长期处在原始的氏族社会,到近代,仍有不少民族处于奴隶制、半奴隶制、封建制、封建农奴制,甚至氏族社会阶段,而不同的社会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民俗。上述可见,各民族历史进程的不同,反映在民俗上,便构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并存的特点。

从文化上看,各民族也有很大差别。我国大多数的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这些民族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等不同语系,而汉藏语系中又有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系中又有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突厥语族,语族之下还有不同的语支。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如蒙古族、藏族信仰喇嘛教,傣、布朗、德昂等族信仰小乘佛教,回、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族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一些民族则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此外,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传统惯制等方面,各民族也有所不同。文化上的差别使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人生仪礼、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差别明显、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除民族间的差别外,同一民族也常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袭等不同而在民俗上产生地区间的明显差别。以汉族为例,由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便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民俗。这一点实际上在日益兴起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已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如上古时期,中原、荆楚、吴越,就有着不同的民俗。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除记载了各地的山川物产外,还叙述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如“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秦地,……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幽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河内……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楚……,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16]。显然,班固已认识到民间风俗的区域性特点。宋代以降,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都市与农村、江南与西北、沿海与内地、交通要冲与边地僻壤,在生活习惯、民间风俗上都存在很大反差。因此,后世的地方民俗专著、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以及笔记、游记等,都述及民间风俗的地区差别。实际上,某些人数较多、活动区域较大的少数

民族也有此类差别,如黑龙江地区的蒙古族与内蒙草原上的蒙古族,甘肃、云南的藏族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

中国民俗的上述特点,与某些民族比较单一,生态环境不那么复杂的国家的民俗,有很大不同。这告诫我们,在研究中国民俗时,切不可一概而论,泛泛而谈,唯有在注意其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又十分注意民族和地区间的差别,才能认识中国民俗的全貌。

四、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我们谈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看,中国与其他民族一样,也是经过了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后进入农耕时代的,而在农业生产中,其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也是不断进步的。与此相应,人们的衣、食、住、行、运输、贸易等,也不断地从蒙昧向文明发展。就社会状况而言,中国也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在此期间,具体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曾发生过多种变化。

再看宗教信仰,在原始信仰习俗长期延续的同时,还相继产生了道教,传入了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在岁时节日、游艺竞技等方面,也因历史变革和外来文化的传入而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我们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可发现其既保持着固有的传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时时变动,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如果深入分析,又可发现,中国传统民俗的变迁是不平衡,不同步的。在各类民俗事象中,衣、食、住、行等消费民俗堪称最活跃的部分。以饮食为例,《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周代佳肴仅“炮豚”、“牛炙”、“濡鱼”、“@⑥珍”等数种,做法都很简单,而且当时的平民很难享用肉食,故春秋时的曹刿有“肉食者鄙”的说法[17]。到了唐代,情况大不一样了,仅据韦巨源《食谱》和谢讽《食经》所载食品名目统计,就有一百儿十种。与此同时,胡饼、乳酷之类的胡食也在中原地区日益流行。宋代食品花式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已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吴自牧《梦粱录·分茶酒店》记载的各式菜肴将近三百种,《面食店》一篇记载的佐酒菜肴和花式面有一百多种。又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杭州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市食小吃类有41种,糖果类有42种,菜蔬类有20种,粥类有9种,凉水类有17种,糕类有19种, 蒸作从食类有57种,名酒类有54种。仅据上述记载,已足以使人目不暇接了。明清以来,各地的名菜佳肴和风味小吃更是数不胜数了。

服饰的变化也很大,传统的样式至战国时变为“胡服骑射”是人们熟知的,而到了唐代,采用和融合胡服样式已是普遍的现象。宋代服饰更形成了喜好“变古”的倾向,述说“风俗僭侈”,指斥“怪服、妖服”[18]的言论在宋代文献中可谓比比皆是。吴自牧在叙述杭州风俗时即称:“自淳@⑦yòu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19]。至明代中晚期,慕尚新异,追求艳丽己成为一股社会风尚[20],“士民竞以华服相夸耀,乡间妇女亦好为华服”[21]的现象使士大夫发出了“极乱世界”的惊叹。[22]

出行由乘车、骑马变为坐轿,住房、家具由简朴趋于奢华,也都反映出消费民俗的巨大变化。我们从正史《礼志》、《舆服志》及历代王朝对民间衣食住行“越礼逾制”一再下达的禁令和某些不得已的放宽,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惊恐和无可奈何。

相对而言,民间信仰习俗则较为稳定,变化十分缓慢,历代王朝不断下令禁止民间“淫祠”却难以收效的事实,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问题。

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年节燃爆竹原是一种驱除鬼魅的手段,后世却被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宋代,人们已能制作双响的爆仗和连响的鞭炮,并创制了各式各样的烟花,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声震如雷的爆仗、绚丽奇幻的烟花与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元宵节源出以灯火祭神、礼佛的举动,后来也充满了观赏花灯的娱乐成分。立春宏道的《迎春歌》对当时热闹非凡的行春盛况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端午节原为“恶日”,但自宋代开始,也被视为“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的佳景时节,除沿袭驱瘟避邪的旧俗外,人们还“递相宴赏”,“对时行乐”

第12篇:林芝民风民俗

察隅县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东临云南省德钦县和西藏左贡县,南面与缅甸和印度接壤,西与墨脱县,北与左贡、八宿、波密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珠,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属喜马拉雅山南翼热带湿润气候区,总人口26233人,由藏、汉、纳西、苗、回、珞巴等数个民族和一个未定民族——僜人组成。全世界的登人计有2万之众,主要于分布于杜莱曲、察隅曲、额曲和格多曲流域。其中,察隅县下察隅镇是橙人的主要分布区,尤以阿鲁松最为著名。

交通:从林芝八一镇到察隅553千米,途经波密、然乌、古玉,八一至察隅客车班车3天一班,价格200元,小型出租车依维柯300元,当天到达。路上可以看见著名的南迦巴瓦峰、美丽的然乌湖,经过海拔4770米的德姆拉山,一路下坡,到达古玉乡。两三个小时到达县城。

食宿:较好的宾馆有稻香宾馆、平安饭店(100元每天)普通的旅馆较多(60元/天),川菜馆较多,主要是汤锅之类的。还有特色的察隅手抓饭、茶馆等。

僜人

僜人大都个子不高,一般男的高不过1.6米,女的不过1.5米。僜人的首领阿鲁松身高显然不到1.6米,一身村干部打扮,修闲裤、白衬衣、黑皮鞋,左腰猎刀,右腰手机。那把猎刀与阿鲁松交相辉映:其一,在僜人的传统里,谁拥有最多的牛头谁就是头领。1991年的一个上午,阿鲁松用它砍下25个牛头,成为僜人的首领。其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阿鲁松腰挂长刀坐着飞机去人民大会堂开会,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僜人都像阿鲁松一样至小配刀,这不仅是装饰,原始的生活一切取自天然,刀是动物与人类的分界线,有了刀人类便从莽莽森林脱颖而出。他们能用一把刀和五根绳子(下两百种套子)在森林里生存,赤脚上雪山,追猎动物。僜人从八岁开始学习狩猎技巧,十二岁独立上山捕捉小型动物养家糊口,进而成为优秀猎人,僜人的头领。那么,正如普天下所有刀和绳,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道具,代表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刀耕火种、野外撒播、结绳记事、原始狩猎、一夫多妻、敬鬼驱鬼、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居室

僜人的传统住房是南北向低杆栏式长屋,就像火车“硬卧”车厢。以木结构阁楼长房为主,每间隔分若干小间,共两层。下层高度不超过

1米,作为饲养猪、鸡等家畜所用。上层铺木板为住室,南边留出宽为1米左右的走廊。住室每间约9平方米左右,门在走廊的两头,东为男性、西为女性进出。两门外各有独木梯上下。男客人进门后,通常只能在客房内活动,不得进入卧室。女客人可以在各房间自由出入。室内无窗,北侧开火,有1平方米左右的石头围灶,三块石头作为放锅的支架。用于取暖和做饭,左侧晾衣。室内除锅、或少量的碗、瓢、勺等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吃饭手抓。

在主房的门框上挂有驱鬼的动物头骨,并代表家里的贫富。每家各有院落,气候适宜打理得当,颇有黄叶仍风雨,小楼自管弦的味道。婚俗

僜人传统的一夫多妻制度,从房间布局也可见得,通常靠东或河的下游方第一间是男主人住室,隔壁是地位最高的妻子的住室,然后依次为地位较低的。老婆多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男方以若干牛、猪或猎枪等财物通过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女方身价从一头牛到几十头牛不等。如果你没有牛,只能终身不婚。牛多的,买两三个或更多的妻子,自成一个经济单位,主内主外,分工明确,妻子对你宾客相待,由你决定今夜在哪儿留宿,且将熊皮袋挂在她的房门口,她犹自收拾整洁,等着你。你死了,妻子同姓转房,你没死,也有权将妻子转赠或出卖。而且妻子无权离开你。

装束

男人蓄发,不穿鞋子,头缠2—3米长的黑帕或白巾,缠头是束发的装饰,也是用头背运东西时的垫物。上衣为对襟无领无扣的长坎肩,长近膝。下衣襟边沿绣有花纹装饰。有的内穿白衬衣,或较厚的小背心护身防寒。有的还披一条宽约一米,长约

二、三米的披肩,从胸前交叉披向腰后,白天御寒,夜宿覆盖。少数富人穿用黑红线、金银丝线织的有花纹的布做的坎肩。有意思的是,男人无下装,均用主妇专门制作的宽约半尺,长达一丈的白色或黑色布带系于腰间,遮羞物同时也是护体之物。左肩斜挎一把五六十毫米长砍刀,右肩斜挎一个装什物用的熊皮或布缝的挎包。刀和挎包是男子随身佩带之物,必备的用具和武器,是男人最具特色的装饰。

葬俗

僜人丧葬习俗也十分独特,是为僜人另一重大活动。原为屈肢土葬,后来实行火葬。一种是人死后,将尸体曲肢成胎儿状,用竹席或衣服包扎紧,离住房不远处搭建一小棚,停灵四至五夜,经巫师念经后抬出

尸体至荒地火化,两天后掩埋骨灰;另一种是将尸体曲肢后装进圆木挖的树槽,挖坑掩埋。葬时,在将死者身上系一麻绳引出地面,一年后,死者家属到墓地拉动绳子,若绳子松动,即死者离去;若绳子很紧,则挖出尸体火化后骨灰埋葬。现在的人又由火葬改为土葬,用木板钉成棺埋入土中,地表没有坟堆。丧葬期间,全村停止劳动,悼念死者。死者家要杀猪、鸡和准备酒招待送葬的人,异常肃穆。人死后忌讳再提死者的名字,否则,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甚至是侮辱,他们认为尸体安排得好,灵魂便感到舒适,就会安心于鬼魂世界,不会出来害人。丧葬的过程反映了僜人对灵魂的崇拜 。

珞巴民风

珞巴族由米新巴部落、米古巴部落、达额木部落等20多个部落组成,居住在大峡谷地区。据记载,珞巴这一族称,来源于藏族对居住在珞瑜地区的人的习惯性称呼,意为“南方人”。

珞巴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许多奇异的风俗:

生殖崇拜、吃烤鼠肉下酒 “吾勇”、神秘的巫、千年忌禁、婚俗与丧葬

生殖崇拜:许多珞巴人家门口有一个用恺木刻的男性生殖器物件,有一米多长碗口粗,龟头还涂了红颜色;进屋后天花板上也有这样的东西。珞巴人对男性生殖器很崇拜,据说一来可以避邪,二来表示人丁兴旺。

吃烤鼠肉下酒:珞巴人喜欢用烤鼠肉来招待贵客。烤老鼠都是当着客人的面进行的,主人用一截竹子从老鼠屁股里捅进去,放在火上烤,烤好后剁成段再配以佐料即大功告成;另一种方法是将老鼠连毛一起切成一段,放在竹筒中在火旁烤,什么时候来了贵客什么时候打开竹筒请客人食用,吃的时候把带毛的皮撕去就行了。珞巴人喜欢以自酿的鸡爪谷酒待客,以示敬意。敬酒时,女主人跪在地上,用瓢端酒,客人喝一口,女主人添一次,酒碗始终是满的。最有意思的是,女主人在添酒前,倒一点在手心里,先喝一口尝尝,以示酒是干净的没有下毒。另外,珞巴人把饭菜放在半边竹筒里,用手抓吃,别有情趣。

万物之灵-“吾勇”:珞巴人的信仰叫万物有灵。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全和万物有灵有关,牲灵、神灵、鬼魂、妖魔等等,珞巴人称为“吾勇”。他们认为,吾勇种类繁多,无所不在,因而十分崇拜山神,出猎、出征、外出交换等都须杀牲祭献山神。人们崇拜风、雨、

雷、电、冰雹等自然现象。祭祀大地、森林是珞巴人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凡砍伐、翻土、播种、除草、收割、开仓等都要择吉日杀牲祭祀。珞巴人还有图腾崇拜,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中的某种动植物、无生物、自然现象和生产工具等有着一种神秘的关系。珞巴人对图腾物有一系列崇拜仪式和忌禁,不准猎虎,视虎为他们的祖先,还有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

神秘的巫:巫师有卜卦师“米剂”和祭神跳鬼师“纽布”两种。“米剂”杀鸡取肝,从肝呈现的颜色、明暗、凹凸、平陷、圆扁及纹路的曲直、折向、起讫点等征象,判定吉凶、贫富、离合、寿缘、旺败、丰歉、触犯何种鬼神、所需何种祭品。“纽布”除具有“米剂”的职能外,还以祭神跳鬼的祷词、咒经、模拟动作、祭献牺牲和占卜等方式,为人怯危求安,免灾招益。另外,巫师还主持氏族或村寨祭祀和神判等各种巫术活动。在珞巴人中,凡家人被杀或杀害他人,甚至无意猎杀了图腾动物,都要举行相应的送魂仪式,以求安稳,人们相信通过驱赶或模拟巫术,家人才能平安。

千年忌禁:妇女禁吃鸡肉;酒曲、酿酒粮禁止他人摸动,认为他人摸动会带走“吾勇”,使酒发酸;妻子生小孩后至婴儿脐带脱落期间,禁止丈夫外出劳动;妻子怀孕两三个月后,禁止丈夫参加捆绑尸体和猪牛,禁止杀牲等。

寓意生死的婚俗与丧葬TOP:珞巴人的婚姻和丧葬也很奇特,他们除了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外,还有试婚制,即男方在婚前先到女方家去住一段时间(一般为三年),之后如双方愿意则结婚,如不愿意就赔给对方一些东西。丧葬除土葬外,还有树葬,即把死者的尸体放在死者生前用过的藤筐里,挂在村头的树枝上,上面搭草棚遮雨防晒。

民族节日

工布转山节

时间:“萨嘎达瓦节”期间

活动:转苯日神山

典故:苯日神山是传说中辛饶米保修行和成道的地方,据说以前沿苯日神山共有七座寺庙。转苯日神山必需是逆时针而行,玛尼经筒也是逆时针摇转,这是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不同之处。

门巴转山节

时间:夏季(6—7月间)

活动:在桑朵白日山山脚绕一圈,耗时一天;冬天则爬到桑朵白日山峰上,一天绕山尖转3圈。

典故:门巴族认为,神山是升天之路,为了死后让灵魂升天,就须在生前熟悉通天之路,于是神山崇拜而产生了“转山”的宗教活动。墨脱的门巴族群众常去转的主要神山有桑朵白日山和布达次崩。工布新年

时间:藏历10月1日(即工布年的初一)

活动:一般包括驱鬼、请狗赴宴、吃结达(一种面制品)、背水、祭丰收女神等步骤。

典故:传说在很早以前,工布地区遭外敌入侵,工布人组织军队相抗衡,当时正值九月,当地百姓考虑到这些可能一去不返的将士们过不上新年,便将新年提前到了十月一日,并由此成为习俗。

娘布拉苏节

时间:藏历马年8月10日

活动:在工布地区举行祭神、赛马、牵牦牛、歌舞、以及在林芝地区开展物资交易会。

典故:娘布鲁酥是“娘布人求宝”的意思,传说中的宝是对工布地区十分重要的宝石,被丁青地方的人买去后工布便年年灾荒,瘟疫流行。工布地方的人在修行者的指点下举行了招神节,据说招神节期间,宝石突然从丁青飞回了工布,从此这个节便没有断过了。巴松错转湖节

时间:藏历4月15日

活动:周边民众以及康多等地信众前来巴松错,绕湖进行转湖朝圣活动,同时还有各类民间庆祝仪式。

第13篇: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俗民风。

(二) 时间

2014年2月10号—2014年2月16号

(三)过程

① 问卷调查个人情况

我调查的主体人群为16—20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中老年人,少数几分为小学生。

②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他们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等,这些节日都由来已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的我们了解。除此包括24节气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铭记与探究。

③ 我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了解传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把过节的形式僵化了,我们不能固守一些相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发展结合一些地方特色进行活动。

④ 实践感想

本次的民俗民风调查选择在我老家黑田铺进行,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了解了些平时不知道的风俗及其来历,同时也给了我一次与老人们交流的经历。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不识字,我就把题目给他们念一遍,解释清楚,然后将他们说的一些风俗记录下来,总体如下:

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元宵节做汤圆食之。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子至岳家。邵东还有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 六月早稻收割有尝新一俗,现已少见。

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放鞭炮烧纸钱迎接逝去先人谓之接老客,十四放鞭炮烧纸钱送之走

谓之送老客。期间天天上供烧纸并以烂熟绿豆为馅做糯米粑粑以油桐树叶裹之谓之桐子叶粑粑上供。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而已

十二月二十四谓之小年,家家大扫除,亦隆重过之。小年以后开始舂糍粑杀年猪。俗传小年以后死人皆为阎王误做年猪收之,故丧家秘不发丧直至翌年破五之后。大年三十举家团圆,乡间多在中午团年。

(四)如何保护传统节日

保护传统民俗的首要工作时进行记录传承,我们需要把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单纯的记录更多的只是原始的,传承才是更大意义的保护。首先对其进行现代化认定,即对其现代生活中存在价值的认定,以这为基础对传统节日的一些形式筛选,认定那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化价值,然后推动文化保护法,建立相应的文化博物馆交流各地民风民俗。

从小学开始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民俗文化素养与兴趣,同时开展各类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更多的接触与了解。

测控1302谢锦

第14篇:苏州民风民俗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从春秋时期伍子 胥奉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城以来, 积淀有二千五百年的古老文明,而从太湖三山岛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又将苏州地区人活动的历史推到一万多年以前。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苏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现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中文化及别有情趣的民间风俗。

七夕乞巧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日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轧神仙

传说农历四月十四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神仙庙在阊门虹桥下塘,即原福济观。旧时每逢四月十四日前往神仙庙进香膜拜者络绎不绝,其中尤以0家、医家、药业为最狂热。传是日吕洞宾混迹干熙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有缘得到治疗,故人群特别拥挤,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称“轧神仙”。许多小商小贩也纷纷前往阊门内虹桥至皋桥一带,出售泥人玩具、花草盆景、鱼虫花鸟等小商品。如今进香神仙庙的迷信活动已绝迹,但轧神仙的习俗却相沿未易。每逢轧神仙之日,神仙庙附近仍然是人山人海,各类日用、观赏的小商品应有尽有。“轧神仙”实际已成为一种民间的庙会活动。

石湖串月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石湖在苏州城西南,湖广25里。在皎洁的月光下,湖光山色,塔影画桥,风帆渔舟,风光旖旎,令人心驰神往。是夜,月光穿过石湖行春桥桥孔映入水中,也有说是月影穿过上方塔铁链环孔,倒影恰成—串。苏州人出游石湖,盛况空前,其时大小船只倾城而出,游船、灯船交织如梭,湖面上室歌喧阗,岸边摊贩林立。蔡云《吴故》诗日:“行春桥畔画侥停,十里秋光红寥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

雷斋素

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尊生日。雷尊,即雷公,是神话中专司打雷的神。吃“雷斋素”,就是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据说,吃了雷斋素可以消灾避疫保平安。过去苏州市民吃“雷斋素”者,一般从六月初一开始至雷尊生日止,将近一个月。开荤这一天,观前街上的松鹤楼菜馆此时特别推出时令面点——卤鸭面,用新肥鸭烹制,鲜洁可口,因此,苏州有句歇后语:“雷斋素开荤——卤鸭面。”

曝书翻经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立夏见三新

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寒山钟声

苏州有一个古老的民间风俗,每年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着从枫桥寒山寺中传出来的宏亮钟声。当“镗!镗!镗……”的洪钟之声,“嗡……嗡……”的余音。透过沉沉的夜色,传到千家万户的时侯,就标志着新春来临了。

寒山寺,始建于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粱代天监年间。到唐代,因为诗僧寒山子来此主持,才改名叫“寒山诗”,而半夜敲钟的习俗孔起源于唐代。据《寒山寺志》载:“唐钟治炼超精,云雷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凌。”无论春雾秋月,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时辰无差地传出这口巨钟的“嗡……嗡……”之声,飞向城郭樵楼,市廛荒村,朱门蓬户,斗室深巷,报导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民间称之为“分夜钟”,而成为苏州城乡数十里方圆中,人们生活节律的时间信息。

现在,每年大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岁久日长的古***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无线电台和有线广播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新的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一片欢腾,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时代的强音,激励人们跨向新的未来的象征。

过去,在苏州城乡,家家户户都要使用盆桶,有大小便用的马桶,洗脚用的脚盆,洗澡用的浴盆,还有老虎灶、寺庙取水用的提水桶等等。苏州箍桶匠制作的这些盆桶,融入了苏州人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盆桶民俗。

苏州的盆桶民俗

在苏州车坊、镇湖等农村,马桶是新娘出嫁的必备家具之一,也是生子的吉祥之物,俗称“子孙桶”。

苏州城里盆桶老店翁万兴的箍桶传人翁根林对苏州的盆桶民俗作了描述。那时的农村重男轻女,医疗卫生也比较落后。妇女怀孕后,她的家人都盼望她能生个儿子,孩子都由当地的接生婆接生。为了图吉利,用马桶接生孩子,期望能生个儿子。这种端式马桶,与城市里用的马桶不一样,没有提手,马桶的直径也比一般的马桶大一些,桶身外面雕有龙凤、麒麟之类的吉祥动物图样,涂上吉利的大红色珠光漆,以求得贵子。尽管现在绝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用上了冲水式的卫生间,不再用马桶,但在女儿出嫁的陪嫁物中,仍然少不了“子孙桶”,桶内还放有红蛋,恭喜夫妻早得贵子。

在苏州农村,青年男女订婚、结婚,亲戚、朋友、村里的左邻右舍都要“对盘”。“对盘”有两层意思:一来是盆桶的名称。这种扁式木制对盘,盆口直径大约60厘米,漆成朱红色,是农村用作送礼的一种器物,而且必须上面一只,下面一只,盆口对盆口,成一对,寓意夫妻双双成对,白头偕老。二则“对盘”是送礼的别称。“对”的读音,苏州方言中的意思是“送”,所以,“对盘”也称作为送礼。亲朋好友参加农家的订婚礼仪和结婚礼仪,都要“对盘”,在农家的订婚礼仪和结婚礼仪的场面上,随处可见人们送来的“对盘”,以此作为贺礼。盘里装的全是一些蜜枣、花生、糕团等吉祥之物,蜜枣表示夫妻婚后生活甜甜蜜蜜,早得贵子,花生祝愿生下的孩子如花儿一般漂亮。糕团就是期望夫妻高高兴兴,和和睦睦过日子。直到现在,农村仍保持着办喜事要“对盘”的风俗。

在苏式盆桶中,有一种像古代鼎式的高脚盆。此盆口径约40厘米,盆的底盘周,有三只连着盆身的木脚,整个盆高50厘米,形状看像鼎,因而此盘有三足鼎立之意。原来,这种高脚木盆是专为年老体弱、有腰病的人、有钱的大人家设计的洗脚桶盆。人们每天晚上洗脚,用的都是低矮的脚盆,弯腰洗脚。而老年人和有腰病的人洗脚弯腰有困难,用这种高脚盆洗脚不用弯腰。在苏州的一些大户人家,一般也用这高脚盆。用此盆洗脚的人不用自己洗脚,更不用说弯腰了,都是由佣人帮自己的主人洗脚。

现在,这种高脚盆难得看见了,即使是在苏州的小巷深处,也很少有人家用高脚盆了。倒是有些来苏州拍摄具有苏州风情的电影、电视ߟߟ澆燅瘪ߟꍽ깍쾅ߟ얆ꍽ穑ߟ慏헣ߟߟ浹ߟ私ߟ咽㬯佸گ鷵ߟﳹ됌朔鉂ߟߟ됩彞ߟߟߟ檣窤⿵ꍽߟअ鰓ꍽ㳺꺿筧ꍽ룴몭됩尿㡓むߟ伕냤격ߟ혣狜칒껞뺘黢㷷ߟ埥蒸붷ߟ츴ș冷ߟߟ䂂溻ߟ溜腝ꍽߟ颛紞貌䥬ꍽ觅彜䝦쟬ꍽ巖む돚ߟ嗇橴蒞禵跍阱㑱䣀켤㸱居ꍽߟ뜹ߟ칍ߟ縱ꍽꍽߟ랱㓲㚨隼鲮ߟߟ镾䩽굙馇翻騑㟖뮌麴ߟꍽߟ綮ߟ쫽齷붹ꍽ禹쎿笅춝秞몯濗ཞ퀏ߟ륧읞翕燩䁔ߟߟ筏ߟ솥瀫ߟߟߟ⋊돥ꍽ辩㳌ߟ羖쿦킕ߟ㓗ߟ뙞䰴䚘ߟߟỸߟߟ뚟섫ꍽ꿯便面魫뿌ﵺߟ봍孯虁붟尳ߟ힆ꍽ싉竴ߟߟߟ·ߟ鮗毰ἴ勵皦柡뗻ߟ鰸毞ߟߟ仦퓀糪쎿ߟߟﯱߟ믳삎时寯ߟߟ袩柺畐뗱뒺ߟߟߟ賄⋰ㆇ褢鄇ߟ뛿澬댠晛བߟ곿ߟߟ豳∏馮ߟ躨究鉬匹ꍽߟ漃ߟ秇禕壜ߟߟߟ但ߟ㯽Ѯ晄鬃킙╜潹ߟ띹鵘杇ߟ珉㬙㼳阦ﰇ달꿿ߟߟߟ칾ꍽꍽ싉避细ߟߟηﳻߟߟ蟽쮿ߟߟ돷ߟ㹩板쓊絩떽ߟ뤳ߟߟߟ羾훝ߟῒߟ㬷燯듷춷ߟ識ߟ㳩ߟ녍痢簯흝틝擦ߟ输ߟ눮쿑걚訖䙉쵇짋븠ߟ应犗Ḷߟ欏桿蜿ꍽ샤ߟ烰麘✯헕ߟ틤迹鼼㌄釜ߟ獆鶍퀣烵駋满㶤ߟߟ뾎韎Ⓥ牤↑ꍽ嵏緦ߟߟ剕㻭嬧뻬ߟ珰ߟ埸ꍽߟߟ퐄漜螇캮㍨ߟߟ㘐ߟߟߟߟ뼁㳲⇓ߟߟߟ잌䕆ߟ뻘뱞쾮짎ߟ㓈ߟ餲⨆ߟߟߟ쵇鮦ߟ⤰篲鷸㋝鄌ߟ驪ꍽߟߟ繦ꍽ푰ߟ椪屿寑쟌쎳겛 ߟŏ뫭摧ߟ羴ֵ䧻ꍽ빨磆朾쾫眻㾄失䏼鯶伽ߟߟ狟뜯켷ߟ꼋ߟ箕崽ߟ冣扺ߟ忿㆕帻䍾㻒臅俐핢ߟߟߟ箄庉脿斏ߟ遹ߟ䵟엄ߟ辺薂껇ߟ懯枽ꍽ鼸첷腯ߟ폭尗名ꍽ쟖킮죀シ羛牋ߟߟꍽ璎绥㳼ߟ铵ῑﯺ峥狷湚ສཀྵ蠽䌮뎔㭇筊ﷹ䝾곮ߟߟ黿◖뇻ߟὈߟߟ琴虜饷ߟ녏䞞쨯熮蘸왖ﹱ

第15篇: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调查,加深对民俗民风的了解,从而认识其重要意义,继而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及其优良传统的情感。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社区中的其他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了解民间风俗传统。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访问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互联网查询等方法。 调查时间

2011-1-23至2011-1-30

调查内容

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等。 调查结果

节日文化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尤其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气更与传统节日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众多,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由远古发展而来、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亲身体验、参与和创造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情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节日文化相应地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广泛沿袭。人们不仅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内容,并且赋予它新的形式。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渐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产生了变化,追求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能够体现中国人往来礼仪的新鲜内容也进入了人们的选择视野,网络、短信等等已经成为人们互相庆贺、表达美好祝愿的新载体。中国的节日和中国人的节庆生活越来越丰富精彩。

服饰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而其中有很多民族就生活在美丽的云南省,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而她独有的原始风情、清幽古朴,却为这片迷人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神秘色彩。例如苗族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而配饰以银饰为多见;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矛,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以成为民族标志;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连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线。鱼皮服饰具有抗寒、抗湿、耐磨、防水、美观等特性。

礼仪服饰是参加宴会、晚会和出席各类喜庆礼仪活动穿着的服装,或出访迎宾穿着的服装。我国古代有特制的各式汉服,现在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男式凡西裤、中山装等;女式凡连衣裙、汉服礼服、旗袍、套装等只要整齐,大方、穿着合身、衣料略好者,都可作为礼服穿着。

饮食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除南米北面、南细北粗外,共有八大菜系,分别是粤菜,鲁菜,川菜,湘菜,苏菜,徽菜,浙菜,闽菜。 饮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产生了许多有着古老渊源的节日,而饮食文化正是由此而来。如端午节一般地区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黄梅、雄黄)三白(白酒、白肉、白蒜头)食物;腊八节是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春节年饭中,小麦产区的北方,节日主要食物是以饺子为主,水稻产区的南方,则以汤圆、年糕、煎堆、素食为主;元宵节人们吃汤圆(元宵);中秋节则一定要吃月饼。

民族文化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彼此理解、尊重才能营造良好氛围,使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让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有利于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举例说明,傣族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悠久的历史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芭蕉扇、风箱、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唐诗、宋词、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典范。

调查体会

通过此次调查,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民俗民风的知识,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受益匪浅。

第16篇:民俗民风工作汇报

民俗民风工作汇报

(2011年5月23日)镇党委副书记张志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常乐镇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常乐镇民俗民风建设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文明村镇为载体,融入“创先争优”、“五比五看”等活动,有力促进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好的成绩和经验。

一、抓组织领导,完善文明村镇机制

(一)落实文明创建责任。镇党委制定了《2011年常乐 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意见》、《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等一系列文件,完善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力做好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的创建推荐工作,做好了2011年度自治区、中卫市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抓好文明村镇建设,推动村镇完善设施,整治环境、改变面貌。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认真抓、党员干部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创建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健全的工作制度,能有效地指导协调创建工作。落实文明委成员单位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形成合力,实现齐抓共管,做到人员、经费、责任三落实,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严格文明创建考评。建立完善的评选、考核、奖励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落实创建经费。镇党委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为各村、各单位年度考评的重要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布臵、同检查、同落实。各村、各单位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把它作为“建设新型农村,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

(三)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动员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在创建工作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广泛开展“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宣传文化中心户”、“好婆媳”评选活动和“邻里和睦示范户”、“美德在农家”、“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二、抓思想建设,树立文明村镇新风

(一)打造学习型乡镇。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主题活动,镇党委把抓好中心组学习作为推动干部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学习主题。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等方式,党委中心组先后集中学习了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历史

一、二卷》等内容,及时领会政策精神,提升理论水平。

(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围绕发展完善形势报告会制度,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年初学习计划,每周

二、五组织全镇机关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全市“两会”精神等内容,并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读”与“看”相结合,“听”与“讲”相结合等形式,培养干部学习兴趣,激发干部学习热情,端正干部学习风气。

(三)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制定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开展“四德”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具体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镇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发现和挖掘身边典型,积极开展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活动。

(四)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以“读书思廉、躬行践廉、家庭助廉、谈话促廉”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求实现廉政教育经常化。读书思廉,每周一召开一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学习会或读书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研讨交流会。躬行践廉,在各村委会所在地制作了大型廉政公益广告牌11个、廉政文化角10个,张贴廉政宣传画154张、廉政标语1026条,悬挂了廉政横幅8条。家庭助廉,2010年年终组织镇两委领导、各村书记、主任及配偶60余人进行了座谈,从正反两方面集中进行廉政宣传教育,鼓励

家属当好贤内助。

(五)加强未成年人教育。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把工作成效作为基层基础创建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经常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科普、道德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家长、学校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教育,让他们懂得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近年来,我镇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常乐镇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示范。

(一)、修订村规民约,大力倡导文明新风。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封建陋习现象,如一些农村村民遇到喜事、丧事时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不仅浪费大量资金,而且导致社会不良风气日盛。前埔村两委会和老人会联合重新修订定了村移风易俗文明公约,并向村民们发出倡议:严禁村民在为子女庆贺“周岁”时大操大办;提倡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反对铺张浪费,应把节约的款项用于助教助学、兴建公益事业等,弘扬文明新风尚。如今,村民都能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实行喜丧事简办,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兴建村里的公益事业,近年来,婚丧喜庆简办在前我镇已蔚然成风。

(二)、积极改旧建新,持续优化人居环境。近年来,常

乐镇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全方位建设”的总体思路,始终以农房改造、村庄环境综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一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三年来,全镇改造农村土坯房屋1430户,到2010年末,全镇砖房率达到89.64%。二是落实责任、严格奖罚。在农房改造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对农房改造实行干部包户、责任到人、严格奖罚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将任务逐个分解到干部人头上,严格实行包保责任制,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工作氛围。三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在农房改造的各村,多方筹措资金硬化巷道12.69公里,实施上水工程15.12公里,下水工程18.44公里,以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促进农房改造工作和村庄环境治理。四是切实加大镇域范围内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及棚圈15539平方米,清理“三堆”19688处2.27万立方米,修建垃圾池188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79个,粉刷墙面5.67万平方米,全镇村庄环境大为改观。昔日脏乱贫困的小村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生机盎然的绿化、整齐划一的新村,构成了一幅新村镇美丽画卷。

(三)、加大资金投入,村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以这一

观念为指导,我镇在“建新村”的同时,还投入30万元,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的建设。至今已开办了10个80多平方米拥有3000册图书的农村阅览室,兴建了3个村级文化广场,增设了1个乒乓球活动室;在村间各主要地段设臵了多处宣传栏等,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供阵地,推动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该村依托老人协会组织成立了村老人太极拳、扇子舞等具有特色的农村文艺表演队;积极争取文化下乡队进村演出,利用早晚闲暇或节假日,愉悦农民业余生活。同时发挥老区基点村优势,与上级老促会、科教部门组织开展革命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每年都有60户村“文明家庭”、“文明户”、“卫生户”等诞生。如今的常乐镇村民“主人翁”意识大增, 若有重大事项决策中,村民们积极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在移风易俗活动中,由村民自发捐献的公益项目就达20多个计100多万元。在维护日常村间环境中,广大村民体现出了,自觉做到了不乱丢乱贴、不随地吐痰、不散养家禽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夯实的思想基础。

第17篇:兰州民风民俗

兰州民风民俗

时间:2011-10-10 125 兰州民俗丰富多彩,其中嫁娶、寿诞、贺寿、修建、乔迁、禁忌、元霄节、端午节、打春牛等风俗最为有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嫁娶 包括订婚、下彩、结婚等内容。 订婚。旧时订婚讲究门当户对。男女欢方不见面,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寻访

兰州民俗丰富多彩,其中嫁娶、寿诞、贺寿、修建、乔迁、禁忌、元霄节、端午节、打春牛等风俗最为有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嫁娶·

包括订婚、下彩、结婚等内容。

订婚。旧时订婚讲究门当户对。男女欢方不见面,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寻访合适的女子,问其生辰八字,若于男方合婚,提单瓶酒去女家说亲。女家若同意,将酒瓶打开喝酒。如果不同意,不开瓶口并将酒瓶退回。有的地方,女家若同意便招待一顿长面,否则,就是不同意。

一旦同意联姻,就选吉日订婚。订婚时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点心、连瓶酒(双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请来挚亲盛情招待,喝完连瓶酒就算订了婚。男方回去时,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满粮食让男方带回去。如今,逐渐演变为由介绍人“引线搭桥”,男女双方见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后,约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俗称“提提合”或“下订礼”。

下彩。订婚后,男方逢年过节和平时都可去女家。每去一次,必带一份薄礼。在结婚前一年或几个月要下彩礼,俗叫“下酒”。男方备好衣物、礼钱、酒肉等,请介绍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设席款待,规模要比订婚时丰盛。彩礼钱根据双方家境而定。 50年代一般为80~240元之间。 70年代在400~1000元之间,如今上升到5000~8000元之间。城市高于农村,水川地方高于山区。

结婚。男女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婚礼。男家俗叫“娶媳妇”,女家俗称“嫁丫头”,出嫁日称“催妆”。女方家亲友恭喜俗称“添箱”,多送首饰、衣物、器皿、钱等。女方家设宴招待比较简单,择选挚亲若干人随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称“西客爷”。给姑娘陪嫁妆,据家境而异。一般是一对箱子、毡被、衣服及鞋袜、梳妆用具等。80年代开始,陪嫁彩电、洗衣机、缝纫机、组合柜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对碗,叫“衣饭碗”,意为去婆家后衣禄不断。女方还要给婆家公、婆、挚亲长辈及兄嫂各带一件见面礼物,多为枕顶、鞋袜之类的东西,在婚礼上认亲见面时赠送,俗叫“抬礼”。男方家结婚之日至少要备轿车两辆,按所择吉时迎娶媳妇。到女家要带上“报恩索”,即给女方父母送的衣物、布料。还要带上花馍馍、肉方子(4根猪肋条肉)及酒等。今民乐、大有、连城、通远等乡镇(即原连城鲁土司辖地)在娶亲时,女方家要求男方带一只母山羊羔,以献给家神。传说,原鲁土司辖民的家神叫“旮旯神”。姑娘出嫁如果不献羊羔,旮旯神就不喜欢,婚事就不吉利。娶亲去的人数要单,其中要有一妇女,叫“娶亲奶奶”。此人要选合属相的,父母、丈夫、儿女都齐全的,俗称“全焕人儿”。娶亲轿车忌用骡子。姑娘离开娘家时要哭,否则会被人耻笑。出娘家门前,手拿一把筷子,转身抛在地上,表示不带娘家的财。女方家的人要偷藏轿车上的东西,临走时让新女婿出钱赎回。新娘上下轿车要有合属相的亲人抱,俗叫“抱娇”。娶进门时放炮、打锣,用和着食盐、五谷杂粮的色纸花打身,以示驱邪。这时不合属相的人要暂时回避。新房炕上有合属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压床”。新房窗户用红纸糊,新娘进房时要拆破窗纸。炕头、被中藏放核桃、红枣,象征团圆、早生贵子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礼(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后新婚夫妇互拜,再拜来宾。这时主持人说一些生财纳福、尊老爱幼、早生贵子之类的吉语。尔后,新婚夫妇给父母及至亲长辈敬酒、磕头、馈赠礼品,这叫“抬礼认亲”。有的女方陪嫁的东西这时让小姑开箱展示与众,叫“摆针织”。女方给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袜、腰带,在婚礼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辈呈上让新郎试穿,这时新郎的同辈人用腰带将新郎束住紧勒,让他掏钱给呈盘的人,这叫“掏腰包”。然后,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里带来的长面亲自下到锅里,给新娘、新郎每人盛上两碗,让他们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长,白头到老。婚礼毕,众人把门,新婚夫妇抢先入洞房,认为谁先进洞房,将来谁就当家。晚上闹新房,俗称“闹床”。闹新房甚为随便、开放,有“三天的新媳妇没大小”之说。结婚后第3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来吃“三日酒”。来时带着护襟、护袖等物,让新娘穿带着下灶房擀一顿“示手长面”,叫“试刀面”。以鉴定、考核“茶饭”技术的优劣和新娘是否麻利干练。这一天新娘由“全焕人”领到麦场上给石滚磕头上香,这叫“回对爷。”这样一做,从此可以出门。第一次回娘家时要乘早出门,忌叫路人看见,并且在娘家住的时间不能超过在婆家待的时间。婚后,男方要携带酒礼答谢媒人。

甘肃,包含汉、回、藏、东乡、裕固、蒙古、哈萨克、保安、撒拉、满、土、维吾尔等12个主要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 甘肃历史悠久,民俗活动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3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26个。相传三皇之首的伏羲氏便诞生在这里。远自上古,黄河两岸的农业文明已经萌芽。璀璨的古代文化与现代风采展现在唐诗、宋词、元曲之中;展现在古老的洞窟内、绚烂的壁画上;展现在“花儿”的歌声里、香浪节的笑语中;展现在无边无际的雪山草原深处……行走在甘肃大地上,到处都有民俗风情、动人传说和名胜古迹。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境内除有举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和秦安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外,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在天水的遗风民俗也十分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的伏羲庙会和农历五月十三日的伏羲文化节,将天水民俗活动推向高潮。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山乔、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主要民俗景点。三国的古战场街亭、祁山堡、木门道、诸葛军垒、阴平古道、姜维墓祠等遗迹,不仅能使您重温三国历史,而且至今流传的孔明帽房屋、正月十五点灯盏等民俗,使人深感三国遗风的浓郁。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作为黄教三大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规模宏大的莲花山和松鸣岩花儿会,不但是临夏民俗风情的充分展现,而且在世界民俗风情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更有那甘南藏区的浪山节、采花节;临夏东乡族、保安族的婚礼、饮食等习俗,使甘南和临夏成为甘肃民俗的黄金地域。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区。这里除有众多中国革命遗迹外,更有轩辕“黄帝得道于广成子”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而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俗文化主要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定西地区和白银市,虽干旱少雨,植被较差,但也不乏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陇西是天下李姓的祖地,是海内外李氏寻根问祖之地;岷县是当归主要产地,由此而形成的生活、礼仪、节庆等民俗,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会宁县的会师楼则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粮仓,更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河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遗址、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民勤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省会兰州市,不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这里民俗风情更是多彩多姿,连城鲁土司衙门、黄河古渡和铁桥、五泉山庙会、安宁堡桃花会、皋兰闹元宵与打春牛、水车与皮筏、太平鼓和太平歌以及雕刻葫芦、黄河石、水烟、白兰瓜等,让人流连往返。

狼牙蜜 狼牙蜜狼牙蜜因蜜源是狼牙刺而得名。狼牙刺是一种野生小灌木,花呈白黄色。每当清明过 后,地处陇南山区的两当县百合盛开,狼牙刺竞相争艳,成群的蜜蜂从省内外云集而来逐花 夺蜜。狼牙蜜可称得上是蜂蜜中的上品,是甘肃省著名的特产.臊子面

臊子面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 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它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猪 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揉搓,然后 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 ,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浆水面

浆水面 “朝鲜冷面”以其清爽解暑、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闻名世界。然而,假如你品尝过 甘肃的浆水面,其色、香、味、营养价值完全可与“朝鲜冷面”相媲美,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碗诱人的浆水面,但见面细如丝,均匀细腻,葱花香菜,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闻一下, 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尝一口,爽口清凉、酸辣适宜,质味绝佳。凡吃过浆水面的人, 无人不翘大指拇,赞不绝口,可称得上是西北一道独特的夏令食品。浆水面是甘肃兰州、定 西、天水、临夏一带群众最喜爱的一种夏季大众食品,几乎家家会做,人人都吃。

剪纸是陇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作者大都是农村劳动妇女。他们从小跟着妈妈、奶奶以及村里的巧手学艺,一把剪刀到老,生命终止才是艺术活动的终结。古老的剪纸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庆阳剪纸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表达他们对劳动果实深厚感情的牛、马、驴、羊、鸡、狗、猪、免;有反映传统民俗吉祥喜庆的《骆驼进宝》、《四龙捧珠》、《寿花》、《吉兽进宝》、《添富兽》、《喜鹊闹梅》、《五福捧寿》、《鱼儿钻莲》、《连年吉庆》;有反映美好爱情生活的《鱼儿戏莲》、《蝴蝶扑莲瓶》;有保护娃娃平安成长和合家康乐的《上山虎》、《带铃铛狮子》、《抓髻娃娃》;有反映传统民间故事传说的《武松打虎》、《王祥卧冰》等。这些民间剪纸大师不是以剪线为生的民间艺人,而是不脱离生产的劳动者、他们随心所欲,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不受瞬息万变的政治气候和市场价格的影响,这种艺术是最真挚、最淳朴的艺术。

陇东民间剪纸艺术继承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其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并加以大胆夸张、自由装饰,是陇东高原劳动人民感情、气质直接而真实的反映,是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周族文化的活文物。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 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 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

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甘肃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精采,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秦剧。是甘肃起源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秦剧源于古秦州天水,并因此而得名,它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广传于明,盛行于清,今已流传至西北广大地区。秦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基本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青阳腔的特长,形成了高亢爽朗,激昂悲壮,动人心弦,表现力强的特点,深受兰州地区群众的喜爱。

太平鼓。兰州太平鼓多由青壮年男子表演,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三四十人,表演者一律头戴英雄幅,身穿皂隶服,腰系灰丝带,脚蹬麻窝鞋,身背太平鼓,组成一定的队形,并有一人在前指挥。表演者按照指挥发出的旗号,右手紧握鼓绳,左手不停地将鼓身举到不同方位,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一边击鼓一边舞蹈,热烈欢快,气势非凡。兰州的太平鼓呈圆筒形,鼓帮以木料制成,通体呈完整的圆柱形,两面都蒙着厚实的牛皮,长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鼓帮外表涂以红色和黑色油漆,并用泥金饰以狮子、牡丹等图案两头边缘部分则用失宇花边装饰,在鼓帮一例的两头,钉有两只铁环,拴绑以很长的背带。鼓按其种类分为跳鼓、骑鼓、桶子鼓、方鼓子等。兰州太平鼓现已成为每年春节社火表演和重大节庆活动的重要演出内容。

第18篇:宜都市民风民俗

宜都市民风民俗

宜都民俗:讲古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宜都市,是块兵家必争人杰地灵的宝地。红花套原始村落,荆门山江关会战,陆逊火烧连营,杨守敬名播东瀛,白莲教首义,贺炳炎投军„„灿烂的古老文明,雄壮的历史话剧,睿智的先辈前贤,让宜都人为之自豪,使宜都人酷爱“讲古”。宜都方言讲古,类似北方的侃大山和西南的摆龙门阵,就是现今的讲故事。

讲古听古是宜都人的癖好,从毛头小子到耄耄老者无不痴迷。记得孩童时期,发育中的大脑犹如天坑犹如海绵始终装不尽填不满,听讲古和读课本同样如饥似渴。

五、六十年代的乡村,没有广播电视,难见报章杂志,借一本书就像“谋宝贝”,看一场戏就象“打牙祭”。供不应求的文化境况,高抬了粗通文墨的“讲古”人。张大叔旧社会读过私塾做过道师,险些划进“地富”行列。老上中农成份虽高,却是村里一位活宝,特别受人敬重。无论劳作还是休闲,总有一伙人缠着他讲古,就象蜜蜂围着花儿。张大叔精瘦干瘪的身架,装着一脑子一肚子的“古”,低头百句信手拈来,三天三夜不炒剩饭。张大叔轻易不开口,开口乐死人,讲起来慢条斯理一本正经,听古的津津有味眉飞色舞,不时笑得前仰后合。诸如放牛娃子智斗财主曾克保(真刻薄)、半边铜钱整倒恶棍梅良信(没良心)、种田汉巧难大学士、穷书生痛斥糊涂官、赵公明接郎中、巧媳妇对对联„„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描绘世间百态,寓意人生哲理,给人一份轻松快乐的享受。有时带点“荤”,成年人掺和着逗笑,伢子们只听不吱声。听古的常常贪得无厌,有时听了一个再求一个,有时打破沙罐问到底。张大叔约法三章,坚持事不过三,总是留一点“欠欠味”。张大叔常年讲古,带出一批小徒弟,徒弟们偶尔卖弄,推磨转圈一人一个,讲古的阵势越来越大。那时乡村劳作有一条规矩,“口里讲古手里摇橹”,不允许耽误农活。一边讲古一边干活,往往不觉得累,格外出活儿。村里还有个施大爷,喝过的墨水多,会下棋,会吹箫,尤其会拍楠管。蒙着蛇皮的楠竹管,外加云板和铃子,是施大爷讲古时伴奏的三样“家业”(道具)。田头稻场,农舍厅堂,摆一张桌子就成。施大爷拍楠管讲古,以长篇书目为主,《岳飞传》、《薛仁贵》、《三侠五义》、《桃园结义》、《乾隆皇帝下江南》是拿手好戏。施大爷谈笑风声,时而编套话,时而加水词,时而卖关子,让人心弦紧扣欲罢不能。最难忘施大爷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正视斜视,白眼瞪眼,皱眉展眉,表达喜怒哀乐,引导人们陶醉其间。农家红白喜事,不难请到施大爷。施大爷不计较酬劳,三元五元可以,一段布料也行,有了细茶毛烟好酒款待,一讲就是深更半夜。

伴随宜都解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日白谈情讲古逐渐被新故事活动所替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其灵魂。七十年代初,武汉部队胜利文工团评书演员孙家喜复员还乡,同刘忠武等人一起引发宜都故事新潮。宜都新故事以民为本,以土为根,吮吸民族传统艺术的乳汁,应用宜都人熟悉的方言,对真善美热情讴歌,对假丑恶无情鞭笞。刘忠武创作的《拔掉毒根》最早载入《文艺作品选》,靳洪本演讲的《黑虎岗》率先进入省城。近千个故事载入报刊,数百个故事员登上讲坛,百多人荣获创作表演奖,宜都成为全国民间故事之乡。工农兵干学商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故事活动,造就徐荣耀式的故事大王脱颖而出。与共和国同龄的徐荣耀,下乡糊过泥水洒过汗水流过泪水,生活雄厚、能写会讲,徐荣耀创作的《艺出一家》,活龙活现地地嘲讽爹妈儿媳四个赌博佬,“赌博佬打牌,不认爹和妈,奉劝世人人,莫学这一家”,在场场哄笑声中警醒世人。徐荣耀创作颇丰,受省文联推荐,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青年业余文艺创作者会议,有幸在老舍茶馆同笑星姜昆神侃。徐荣耀的得意门生杨明,一副胖乎乎的笑面罗汉相,他把师傅的《武大郎卖烧饼》改成《武小郎卖烧饼》演讲的姿态活象其师,赢得满堂喝彩。故事之乡故事多,丰富了宜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乡村有了报刊有了电视,宜都人依然迷恋故事。人们愿意挤成一砣,一起牵肠挂肚,一起提心吊胆,一起怒发冲冠,一起捧腹大笑,一起随声附和,欣赏那份特别的滋味,哪里有个故事会,老伙计们一定会相互邀约:快点,听讲古去!

秭归峡江船工舞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峡江船工舞”,是根据秭归裴声中外的“船工号子”改编而成,是传承优秀的秭归民间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使之发扬光大而创作的又一力作,也是继“秭归花鼓舞”之后群文舞台又一新的艺术奇葩。“峡江船工舞”由“扬帆启航”、“激流勇进”、“美在屈乡”三部分组成,以船工号子铿锵有力的弦律和优美动听的悠闲号子为音乐素材,以船工的劳作为基本舞蹈语汇,充分展示今日峡江人民改造自然,建设家乡,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又展示了高峡平湖的美景,歌哉峡江,舞哉峡江,乐哉峡江,美哉峡江。

屈原故里“八怪”

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湖北秭归县乐平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有绝妙的人文景观,又有奇特的遗风趣俗。乐平里的风土人情、屈原遗址、景物遗俗均与屈原相关联,而且妙趣横生,脍炙人口。流传有“八怪”。

一、端午户户挂香艾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汉语大字典》注:“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叶子分裂成羽状,有香气。叶入药,温经脉。制成艾绒,用来灸病”。每年的五月初五凌晨,乐平里人家家户户采割“露水艾”在门头、窗榻上悬挂一束束用红纸条扎成的艾苔,甚至在卧席底下塞几棵艾苔,使室内弥漫一股药香味。端午节,时值初夏,正是毒虫开始活动繁殖的疾病多发季节,熏艾叶,不仅令人醒脑提神,而且能驱虫治病。

二、牛不用绳听人摆

耕牛犁田不用鼻绳是乐平里的一大怪事。《归州志》载:“此乡牛不需绳引,如售至别乡,亦仅三日,自后非用绳不利,如他乡牛入三闾(乐平里旧称三闾)之境,过三日后亦不必引绳,而自然贴服。噫?∏?公忠可格天下,诚能动物,至今二千余载矣?毕啻?屈原离家赴邹都,刚启程,挑书的绳子便压断了,屈原令书童找一正在犁田的农夫借牛鼻绳作捆书箱用,说今后乐平里的牛耕田不必用鼻绳了。乐平里的牛被称为“灵牛”,为此流传有“乐平里的牛———聪明畜牲”的歇后语。

三、丧葬均用红棺材

乐平里人辞世后都用红漆棺材的安葬习俗与三闾大夫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汨罗而死,神鱼负尸至秭归,乐平里父老乡亲怜惜屈原一生赤胆忠心,遂用红棺材将屈原盛殓礼葬。秦王得知,派人至乐平里查问,乡民抬出百余口红棺,秦使无法辨认哪口是屈原红棺而无功而返。此后,乐平里人去世后遂用红棺,即通常所说“红棺葬”。

四、古井当作梳妆台

乐平里的伏虎山腰有一古井,名为照面井,为山间八景之一。井台上有清咸丰十年“照面井”石碑。“预白遐迩人等,此乃屈公遗井„„”此井冬暖夏凉,四季常流,井水粼然如镜,清甜可口。传说为屈原洗梳照面之地。从古至今,来乐平里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在此小憩的同时,以井照面,以水洗面,梳妆打扮。井周围的父老乡亲在饮用井水的同时,也在此井梳妆打扮。相传,此井照面可辨忠奸,以此井洗面可美容,饮用可长寿。

五、石洞书声千古在

《归州志·山水》载:“州城东北百二十里三闾乡,相传屈原读书洞,遗址尚存。”读书洞又名“洞辟书堂”,为归州八景和三闾八景之一。洞顶有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倒悬钟乳石,洞中有石凳石几,传说为屈原幼时读书吟诗和著述《离骚》之处。千百年来,在洞中可闻抑扬顿挫、如吟如诵的朗朗之声,已成为乐平里千古之谜。洞旁立有郭沫若夫人于立群题写的“书洞”石碑。

六、男女老少赶诗赛

端午节在乐平里又称“诗人节”。每至端午,山上山下的男女老少纷纷汇聚乐平里,搭设诗台,赛诗作词,咏诗作对,热闹非凡。熟背《离骚》等楚辞是乐平里小学生的必修课。以农民为主体的“骚坛诗社”则更胜一筹,《归州志》记载?骸扒?原诞生地乐平里诗风特盛,明清时代有好诗者结社骚坛”。诗社社员们将每年端午诗赛的诗稿收集整理编辑,现已出版诗集十多册。

七、屈原当作神仙拜

相传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屈原投身汨罗的祭日。在端午节这天乐平里人采苇叶包粽子,喝雄黄酒,同时在自家的神龛下烧香拜祭,叩首祈祷,呼唤“我哥田”,咏唱“招魂曲”。有的人登上乐平里屈原庙焚纸烧香,跪拜屈原,祈求太平。屈原庙的守庙人在端午节的早晨开始,为各家各户送“端阳符”,意为家家户户保平安。

八、无鼓鼓声响天外

乐平里有一条小溪名叫响鼓溪,溪边有一座峭壁悬岩名叫响鼓岩,岩上有一石台名叫擂鼓台。响鼓岩、擂鼓台分别为乐平里“八大景”之一。传说为屈原当年招兵抗秦的击鼓之处。至今此处一年四季鼓声不断,山岩之下鼓声回荡,相隔两三里外鼓声仍清晰可辨,此山岩无鼓自有击鼓声又为乐平里一大怪事。

跳丧舞

在清江流域、鄂西土家族聚居的崇山峻岭之中,至今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族民间舞蹈。土家人俗称之为“跳丧”,也叫“跳丧鼓”或“跳撒尔嗬”。

土家族人家中的长者去世后,一般装敛入棺后在堂屋里停放1至3天,“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邦忙”,每晚就有亲朋好友前来跳丧。跳丧时1人击牛皮鼓叫歌,跳者围棺接歌而起,脚跟鼓点鼓跟脚,无弦乐伴奏,跳者2至4人比较普遍,但女人不跳丧。击鼓者领唱,对舞者和,均为高腔俚调,边唱边舞。舞者头、肩、腰、臂、腿、脚尖、脚跟一齐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唱着古老、粗犷、格调明快而独具民族特色和浓郁山乡气息的曲调,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

跳丧从音乐、舞蹈到歌词内容,少有悲沉之感,音乐高吭欢快,舞步健美勇武。歌词内容十分广泛,死者的生平事迹,前唐后汉的历史传奇,真挚的爱情故事,日常的生活趣事都是歌唱的题材。歌词多呈四句七言,

四、三式,上下句,也有“五句子”保持着古代巴歌“竹枝”、“杨柳”等曲牌格律形式,内容古朴。每唱完一首,最后大家高声合唱一句“跳撒尔嗬喂”,或“解忧愁噢”,表示为死者家里散忧愁。跳丧的唱腔分高腔、平调,节奏鲜明,6/8拍较普遍。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更重。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当唱到感情交融时,掌鼓者还会绕开鼓座加入舞者行列,时而用鼓锤在鼓上敲击节拍。跳丧舞的种类很多,按跳丧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待尸”、“么连嗬”、“摇丧”、“打丧”、“哭丧”、“杨柳”等20多个类型。按摹拟形象动作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头”、“牛擦痒”、“猴子爬岩”、“狗吃月”、“狗撒尿”、“狗连裆”、“燕儿含泥”、“古树盘根”、“幺姑筛箩”、“耍五巾”、“风夹雪”、“狗春碓”、“滚身子”等。跳丧舞与土家先民巴人的图腾信仰有着渊源关系。跳丧舞的动作主要是摹拟虎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形象,无疑土家先民们狩猎劳动形态的重复和再现,可以说跳丧舞的原始形态就是“狩猎舞”。当远古巴人把白虎作为氏族图腾后,狩猎舞就逐渐成为人死后的一种祭祀性的图腾舞蹈,亦即“白虎舞”,通过悼念死者这一祭奠活动,合族。

举庆,祝贺死者象巴务相一样,化为白虎升天。跳丧的舞姿总是保持一种弯腰、弓背、曲腿、臀部向下颤动,脚为八字步,双手在胸前左右晃动,尤其是老人跳丧几乎是蹲着跳等等,都可以在老虎的动作中找到原型。尤其是舞者的步伐,在跳丧中的“四大步”、“大四门”、“小四门”、“跑丧”、“摇丧”、“待尸”等核心舞段里,都是用618节拍表演,每行一步用三拍时间,全脚掌紧紧抓地,第一拍上步,

二、三拍颤身,两腱交替进行,活脱是仿虎的步子。

跳丧舞是土家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财富,多侧面地展示了巴民族的风情习俗,它不愧是民俗文艺的代表作。

补充: 东方“迪斯科”——长阳巴山舞

长阳巴山舞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群众自娱性的集体舞蹈。它是由土家人喜了乐见的民间古老的“跳丧”经长阳覃发池等民间舞蹈工作者收集整理,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它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老世人奉为瑰宝,青年人视为爱物。它象一阵风从土家山寨吹进县城,甚至涉足到现代舞厅,大有与外来“迪斯科”“摇摆舞”一争高下之势。《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当众多的进口娱乐性舞蹈风靡一时之际,重山叠峰中的巴山舞却占据了那么多朴实的心灵,这种文化景观,带给人们许多思考,至少,它开拓、展示了一片独特的审美领域。”

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在结构上,打破原始跳丧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通过提炼实行综合利用,重新结构而成,组合成“巴山摇”、“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六个种类。其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色。

土家风俗原有“女人跳丧,家破人亡”的禁忌,但巴山舞适应自娱性集体舞蹈的特点,要求男女成双成对,男女动作略有区别,这不仅使舞蹈气质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巴山舞在音乐上为去其丧味,只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适当加以发展,并加进了弦乐伴奏,舞蹈音乐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巴山舞的编创把握住群众自娱性舞蹈所具备的群众性、科学性、自娱性、随意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它来自民间,又回到民间,象早春的燕子飞旋在千家万户,象七彩的阳光融进了新婚的洞房,象熊熊的篝火,燃旺了土家的欢乐,而且正如一位舞蹈学教授预言的那样:“巴山舞或许会作为富于民族特色的集体娱乐舞蹈,而与世界优秀的民族娱乐舞蹈媲美。”

土家人和苞谷

在山里的土家人口中,玉米不叫“玉米”,叫“苞谷”;土豆不叫“土豆”,叫“洋芋”;小麦不叫“小麦”,叫“麦子”。这是土家人的三大主粮,苞谷排在首位,地位自是不同寻常的。“民以食为天”,苞谷是土家人的命根子。

土家人认为苞谷最“经饿”(土家方言,即“饱肚子”)。他们通过多年实践,仔细换算过一斤包谷抵得上四斤洋芋或两斤麦子。因此,在每年的收成中,即使洋芋、麦子产量高,只要包谷产量不高,土家也会发愁。相反,即使洋芋、麦子产量低,只要包谷产量不低,土家人也会高兴。土家人种植苞谷很累。头年冬天,冒着寒风把田地弄松。田地多是坡田,因此多半用不上耕牛,更不用说“铁牛”(即耕地的拖拉机),只能靠土家人的双手的挖锄,一锄一锄地挖松全部田块。翌年春天,土家人一粒一粒播种;夏天,则头顶烈日,在苗地里施肥,薅草。每次都弯着腰,一棵苗一棵地等待弄。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土家人收获苞谷也累。中秋时节,苞谷成熟了,为了不致在连阴天霉变,必须趁天睛赶着收完几千上万斤苞谷。总是每天早早下地,由老幼把苞谷棒子(带壳)从梗子“腰间”扳下来,由青壮劳力一筐子一筐子背回家去。晚上,一家人回到家。辛苦了一整天的家庭主妇还得上灶做饭,其他人也不得休息,都围在苞谷棒子堆旁,一个个地将壳撕开,扭下,往往干到深夜还不得完,困了、累了,总以山歌来打发疲劳和困倦,等到撕完、扭完,已是深夜,才得以休息。土家人保存苞谷也很累。几年上万斤苞谷收回家后,一家人又得把苞谷籽从棒子上(不带壳)扭下来。力气大的青壮劳力一手紧握一把压在屁股下的铁火钳,一手紧握棒子,不停地相互扭动,一个又一个„„老孺妇幼则一手捧着苞谷棒子,另一只手一粒一粒地往下扭苞谷粒,一个又一个„„几天扭下来,手上已是血泡累累。这还不算完,还得在睛天,把扭下的苞谷籽倒在篾席子上,铺开,晒上几天,直到晒干后装入粮仓。每天早晚都得一箕一箕端进端出。

土家人吃苞谷也很累。他们先把苞谷籽放在百十斤的大石磨里,一把一把,一转一转,由青壮年推成细面。往往一家一个月的食用,要这样推上一整天。吃得精细的人(嫌苞谷饭不够柔软),有时还要在苞谷里掺上水,在小石磨里一勺一勺,一转一转,推得很细很细,然后在铁锅里炕成很薄的一张张皮子(俗称“豆皮子”),再切成细条,象面条一样煮来吃。而这样辛苦一整天所得,大约仅够一家人吃一星期。

虽然土家人种植苞谷累,收获累,保存累,吃也累,但它毕竟是土家人的宝贝。在它们还未成熟时,嫩棒子煮来吃,清甜清甜;烧来吃,又香又甜;制成窝窝头烤来吃,又酥又香又甜;熬成糊糊吃,则又是一番风味。嫩壳叶、嫩梗子则是牛羊过冬的主饲料。由于苞谷籽富含蛋白质,又富含抗癌物质,因此以食用苞谷为主的土家人往往身体很棒,而且几乎不患癌症。枯壳、枯梗子铺在床上,是土家人的“席梦思”;垫在牲口栏里,则是牛羊的暖窝;牛羊吃下的剩料还能被“沤”制成上等农家肥,为来年洋芋、麦子丰收打好基础。

土家人种植苞谷很累,收获累,保存累,吃也累,如今却好多了。由于近几年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实用性的增强,省去土家人不少麻烦。如,一瓶除草剂就可“薅”去大量杂草;一台吹风机几小时就可以吹干大量苞谷籽;一台电动干湿磨几十分钟就可把苞谷籽磨成面粉。再说,时代进步了,土家人付出的辛勤和汗水也得到不少回报,二十几年来,农村实行包产到劳联产责任制,粮食十年有九年丰收,土家人有了大量余粮,于是趁国家搞改革开放之机,在苞谷还嫩时,就扭下棒子卖给城里的市民,或者干脆煮成甜的、烧成香的、烤成酥的“成品”后,高价卖给城里公民,既省去收获和保存的麻烦,双赚大钱,很划算。吃着吃着嫩棒子,苞谷可就成熟了;土家人把余粮运出山外,换来柔软可口的大米,或者制成“玉米粉条”等商品,推向中国大市场,甚至出口挣外汇。

土家人拥有苞谷,是苍天赐下的福。

剪纸、彩扎

剪纸、彩扎是传统的民间工艺,在峡区民间都十分流行。彩扎工艺是一种篾骨纸裱的艺术,一般以篾扎纸裱(或绸、缎布)而成。彩扎品常用作春节、元旦节、端午节等节日喜庆的游艺道具及观赏品,如各种彩灯(鱼灯、蚌壳灯、走马灯等)、彩门、彩船、彩马等,扎成各种鱼形、鸟形、物形等形态。如彩莲船(又称采龙船),船上设亭,亭四角挂彩帘、绣球、扎松柏枝,缀花卉;船身为龙形或鲤鱼形,底部绘纹。蚌壳精是以软篾编织、纸糊成蚌壳及篾扎纸糊成仙鹤(白色),由二男一女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典故。龙灯的龙头、龙节、龙尾均以篾扎纸糊,彩绘装饰,加上锦料绣制的龙衣为身(分别以白、黄、红、绿等色布或绸缎制成,再装饰鳞片)。这些传统彩扎制品技艺精湛,既是道具,也是美术品,在各地广为流传。

剪纸以窗花最富特色,仅结婚喜庆的双喜窗花图案(以“喜”为中心),花样就有“喜鹊闹梅”、“金鱼戏水”、“鸳鸯戏水”、“双凤朝阳’’、“二龙戏珠”等。此外,服饰、头饰、门帘、手帕、荷包、鞋袜底等物上,先剪纸后托绣的图案也花样繁多,小巧玲珑,美不胜收。剪纸材料虽简单,但其工艺精巧,古色古 香,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

刺绣、挑花

三峡刺绣有堆绣、绒绣、挑花等手法,是峡区民间妇女的重要传统工艺,其制品手工精湛,缝缀严谨,能自由、大胆、创造性的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诸如对称、均衡、反复、对比、呼应、协调等,使形式美的种种规律在作品中得到和谐统一,其图案均由点或线制成,色彩鲜艳,寓意深刻。

明清以来,挑花刺绣便成为峡区农村妇女日常习作之事,历来是评价妇女才干的主要条件之一。“谁家女子巧,要看针线好。”针线活的好坏已成为衡量姑娘们贤良与才德的重要标准。从前女孩子10来岁就开始在家闭门织、绣,称为“做针线”,被视作黄花闺女演习的基本功。《一字排》民歌中就唱到:“一只孤雁往南北,郎打单身姐做媒,你要娶妻就娶我,挑花绣朵般般会,刀山火海我也陪。”那“般般会”,是能干,是她们的勤劳与技能,“挑花绣朵”是她们引以自豪的手工活。由于耳濡目染,家传身教,从小就拿针走线,十

六、七岁时技巧臻于熟练,便能绣出惹人喜爱的成套嫁妆,个人穿戴全部自己制作。

在所有的挑花刺绣品中,绝大部分是生活用品,如帐帘、床单、围腰、荷包等等,有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有的则是充满情意的定情之物,并被人们当作传递感情之珍品。或作恋爱信物:如手帕、彩球、鞋、袜底;或作结婚赠物:如枕套、帐帘、门帘;或为祝福新生婴儿之礼物:袢带帽、抱裙、围兜;或为老人赠品:老人鞋、老人帽等。刺绣图案设计新美,形象逼真,通常裤子上一般绣狗儿花、树树花、金瓜花等,洗脸帕、巴裾、背带一般绣八角莲、万字格等。帕子、帽子上常绣寿字花,螟蛾花等。围腰上常绣大飞蛾、倒挂金钩等,鞋帮常绣莲花、四叶菜等。鞋垫刺绣在形式上的特点是双双对称(即纹样、规格、色彩等一切造型均成双对称),构图简洁、活泼,造型夸张而富于变化,色彩鲜艳夺目、着意喜庆吉祥。如,远安某村一双“喜鹊登梅”鞋垫,作者采用了螺纹状的曲线条作为梅枝,给人以体态悠然之动感;喜鹊则作展翅飞翔状,使整个体形和身上的羽毛均给人以圆润、流动之感;而梅花和喜鹊大小近似,相宜的形体,充分显示出梅花艳丽的天姿及其所采用的夸张手法。枕套刺绣则别有情趣,在题材内容上,有寄托对神灵崇拜的象征,如向往凭自己的双手劳作而丰衣足食、连年有余的《金鱼捞莲》,祝愿亲人永安长寿的《凤凰蝙蝠》等;也有表达对历史上女英豪敬仰之情的作品,如《杨门女将》、《二女习武》等,采用平面铺排的散点透视的手法,并用极为概括的装饰线条、点、面彩绣而成。秭归屈原乡刺绣更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而卓有盛名。该乡农民徐正翠的绣花荷包《仙桃石榴》(保存至今已有78年之久)等,参加了1985年湖北民间美术展览。

土家族民间妇女也有挑花刺绣的传统,容美土司时期以“峒锦”向朝廷进贡名闻遐迩。其穿戴的头饰、衣服的边袖、罗裙、鞋袜及被面、蚊帐、枕头、门帘、手帕、汗巾等均以五彩绒线刺绣为美。线细质薄,取色精巧。或白底黑线,或黑底白线,色彩鲜明,十分雅致。土家族人对其先民具有潜在的民族感情,通过赤黑二色的爱好得到升华和表露。尚白则源于土家族对白虎图腾的崇拜,实际是崇拜祖先。绣花种类有堆绣、绒绣等,图案好福、禄、寿、禧及桃花、牡丹、莲荷、喜鹊、鸳鸯等。

土家妇女的肚兜、绣花鞋最为美观,其肚兜如“琴剑俳优图”,绘画美观、高雅,刺绣工艺精巧,融土家和汉民族文化为一体。绣花鞋的鞋面多以青、蓝、粉红色布料为底,用彩色丝(棉)线于鞋尖,鞋掌处绣蝴蝶、梅花、仙桃、菊花、牡丹、芍药等图案,生机盎然。土家少女尤喜在自穿的精美绣裙上显示其审美情趣和刺绣手艺,使土家小伙子珍惜和神往:“七爱姐的裙,团转芝麻绫,爱我小妹妹。穿起爱死人。”土家绣花裙是土家族男男女女心中美的象征,别致的形式,绚丽的色彩,喜庆的图案,精致的绣工,集中展示了土家民族古老的风土习俗和传统文化。

挑花是明清以来三峡地区农村妇女日常习作的又一传统工艺。一般制作于枕头、枕巾、被面、围裙、荷包、门帘、鞋帮、袜底、童衣、肚兜等物品上,构图形式大多为“米”字圆形,呈放射状,图案的上下左右对称,纹样环环紧扣,每一环纹样都是同一个纹样置于四方或八角。中心则是一个单独纹样,采用多种形式排列、交织的技法挑制而成。鞋底袜底上扎花用麻绳扎成,袜底扎花间以各色彩线,在白布袜底上扎花。鞋、袜底常扎水波浪、满天星、万字格等。挑花一般是用白棉线挑在青布上,白布则以青棉线挑,或以彩色丝线在绸缎上挑花,色彩对比强烈,多用大红色彩为基调,配置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块,鲜明耀眼,充满喜庆气氛。

民间挑花图案题材广泛,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山水、动植物加以变化,大致有几何图纹、花草瓜果、鸟兽虫鱼及人物等,经过夸张和概括的手法,形成了特殊的装饰格调,多寓意吉祥喜庆、幸福美满、福寿平安和生活情趣。如吉祥龙凤、富贵牡丹、莲莲(年年)有鱼(余)、喜鹊闹梅、松竹兰梅、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八仙过海„„等。民间挑花一般不用底稿,按照自己的意愿即兴创作,自由发挥,凭巧手“数丝而绣”。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经过姑娘们飞针走线,便构成了一幅幅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精美作品。民间挑花刺绣的手法多种多样,有素色挑、彩色挑、单面挑、双面挑等。各式绣品,有的采用“全挑”手法,有的采用“补花”、“滚边”和“半挑半绣”等各种手法,做工精巧,表现力丰富,且有立体感。这些出自山区姑娘之手的刺绣品,散发山区乡土的芬芳,具有淳朴、清新的艺术特色,它既是民间生活实用品,又是优美的艺术品。

挑花具有古朴、清秀、典雅的风格。屈原故里——秭归县屈原乡农民李盛菊的挑花抱裙《双狮舞绣球》、农民金顺风的挑花手帕《三十六人迎亲》等作品参加了1985年湖北民间美术展览。水田坝乡农民万能英的挑花手帕《八狮舞绣球》的图案设计,制作工艺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宜昌县(现夷陵区)有部分挑花作品曾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送往国外交流。

土家葬丧

土家葬丧丧葬习俗在武陵源一带,人死了叫做“百年归寿”。这是被当做一件喜事来做的,故民间有“白喜事”之称。但因亲人悲痛,便举行多种形式的悼念活动。如:人死后,要请道士“开路”,人殓后后要给死人盖红色“寿被”,亲族好友送香纸、送祭帐,前来灵前与遗体告别。家底好些的,还要做三天至五天“道场”,家里比较贫穷,做不起道场的则请人唱“丧歌”(又名“寿歌”),内容主要是唱死者的生平事迹和“二十四孝”等等。安葬时,儿女要抱灵牌,披麻戴孝,亲族好友还要送丧上山,直到掩埋完毕才归。满七天以后,还要请道士为死者“印七”,要七天一次,要做三至五次才完毕。 报丧。

当老人亡故后,孝子要派人去亲友家“报丧”。苗族报丧习俗是要在屋外报,不能进屋报,等主人知道是前来报讣,并同意进屋后,报丧者方可进屋,其报讣的话一般是:“(称谓:舅舅或伯伯,)你们的某某找龙(或回官)去了。”听者自然就明白了。土家族报丧形式与苗族相似,只是报讣之话略不相同:“称谓:舅舅或伯伯,你们的某某老了。”听者自明。旧时,土家人还要跪在亲哭丧

老人去世,孝子全家及亲戚朋友为之痛哭。老人去世,除了向亲友报丧,烧落气钱等俗外,民间还有“哭丧”之俗。其族间主要是孝女儿们、媳妇门、侄儿媳们、侄孙媳们等哭丧。哭诉的内容大都是诉说死者对自己的恩德教诲及死者一生的言行功德,盛赞死者以及对死者离去的深情痛惜和难舍之情。整个丧期不时地有哭丧之声,尤以夜晚最盛。土家族人认为哭得越凶,表示哭者越知礼,越得到村人的赞扬,且其孝子家亦复兴旺发达。

抬丧

即扛棺材上山。土家族人抬丧,无论墓地多远,其棺材不能停留,因为抬丧的队伍多至三四十人,可中途换人,轮流休息。抬丧时,遇山路难行之处,棺材两头各系一条长长的粗绳,由大人小孩组成上百人的拖丧队,将其棺材拖上去,抬丧者只需以肩负棺材随行即可。凡棺材所过之处,无论稻田庄稼,均可直线前行,踏坏庄稼,均无需赔偿。苗族抬丧则别有特色,抬丧者经常向孝子或孝婿索要酒食,且经常停留于中途,如不应允,则置棺材于路上,众人散去,为求亡者安慰,孝子孝婿常先备酒食若干,当需要酒食时,便供抬丧人吃饱,以免误了下棺埋葬的良辰。苗家这种风俗,主要是认为老人去世是喜事,不必过于悲伤,故而添点插曲,使气氛活跃一些。

送亮即送灯。土家族地区老人亡故后,于当年腊月三十日,孝子带祭品与香纸蜡烛前往坟前祭之,祭时要点烟把烧香纸。回家时,还要呼唤亡者与自己一同回家过年团聚。旧时土家族地区,孝子三个月不剃头,戴孝帕三年为孝服期,旧俗今已废。

陪十姊妹

陪十姊妹“哭团圆”又叫“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闺房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宇八句的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白虎宗教--图腾崇拜

在土家族地区有不少类似白虎山、白虎堂等带有白虎二字的地名,这是土家族宗教的反映。这种宗教称白虎宗教。永顺、龙山、来凤等地传说白虎有两种,一种叫行堂白虎,一种叫坐堂白虎。坐堂白虎,坐镇厅堂,威风凛凛,是要“敬”的;行堂白虎,破门而入,凶恶无比,是要“赶”的。“敬”白虎和“赶”白虎,是根据古代巴人遗留的传说形成的。

第19篇:太原民风民俗

太原民风民俗

太原年俗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社火

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闹红火。”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主要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不一而足。每年的正月十五,万人空巷,老百姓上街看红火,不亦乐哉! 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是指流行于太原地区民间的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的那种“流水”,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相传,它始于公元 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在于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这种对抗的出现,常见于喜庆之日,两队互见于街头。每逢这种情况,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这种对抗和较量,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恰似两军对垒,誓必决一胜负。其演奏技艺之娴熟,场面之激烈,实属国内罕见。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来粗犷剽悍的地方特性,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挠,对胜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它构成了太原锣鼓声色雄壮的地方特色,也奠定了太原锣鼓在太原民间社火习俗中独占鳌头的地位。

提示:每年的正月十五,太原市各城区都要组织锣鼓表演,欢庆节日! 徐沟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棍”,无论是极高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只不过因其活动位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 铁棍,又称为抬铁棍,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

“铁棍”的表演,是在长杆后面有高

七、八寸,宽五寸的横条小高台,两端竖起两支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棍,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当在这三支铁棍上绑好三个孩子之后(一般是女孩子),导演就根据自己的构思,让演员在铁棍上扮演出许多剧目来。自然,演员中也包含了抬起横杆的十六个男青年的走步与动作。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 提示:铁棍、背棍是每年正月十五最重要的民间文艺表演节目。最有名的当数徐沟铁棍,曾多次上京演出,引起轰动!您可以在正月十五白天乘车到徐沟欣赏精彩的铁棍表演,顺便品尝一下徐沟的美味小吃--灌肠! 清徐架火

清徐架火其实是典型的南庄架火。南庄架火,始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工艺独特,有许多令人惊叹之处。 架火,由描龙绘凤、金匾高悬的十数层殿宇楼阁顶架而成,形如古塔,气势宏伟,颇为引人注目。架火有平年与闰年之分。平年架十二层,闰年架十三层。这些殿宇楼阁,层层飞檐高挑,铃铛垂吊,从底到顶足有十三米开外。塔顶,城斗高矗,旌旗飘扬,别具情趣;塔身,彩炮成串,幡缀相连,五彩缤纷;塔底,人物山水和牌坊亭台相衬托,主次分明,恰似一座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架火上悬挂着数百个彩炮,外饰以精致的彩色图案,全部用五颜六色的手工纸和瓦金纸裁成细如发丝的纸条编织而成,图案各异,风格奇特。图案有八卦、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悬挂架火之上,恰似锦上添花,颇为别致、好看。 提示:清徐经济发达,每年正月十五都有盛大的架火,远近村民都成群结队地前往观望架火,就连外地的客商也要借此机会观赏架火,并洽谈生意。您可在正月十五当晚乘车到清徐县城观看精彩的架火表演。

唱大戏

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故称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格。

山西省晋剧院设在太原,现有演职人员近三百人。这个剧院,在历史上曾经汇集了山西省内晋剧的老艺人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梁巧云、冀美莲等人。这些老艺人,经过舞台生活的千雕百琢,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表演风格、唱腔,在群众中留有很深的印象和很高的威信。

现在,这个剧院的著名演员有王爱爱、田桂兰、冀平、马玉楼、刘汉银、郭凤英、王宝钗等。山西省晋剧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金枝》、《空城计》、《含嫣》、《小宴》、《杀宫》、《算粮》等。 提示:在太原周围的许多村庄每年都有赶会唱戏的习俗,游客可以到村里亲自体验晋剧的艺术魅力! 莲花落

太原较早的曲艺表演,似乎要数太原莲花落了。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20世纪60年代初,太原市曲艺演员曹强对晋中莲花落加以改造而成现今的太原莲花落。 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口胃。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

提示:曹强老先生的莲花落脍炙人口,在广播中还经常播放,游客也可以在音像店中购买到曹强先生的莲花落专辑,您可以大饱耳福! 太原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纸造型构成各种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或用剪刀在纸上裁剪,或用刻刀在纸上裁刻,是太原农村已经普及了的一种人民喜闻乐见的工艺品。 剪纸的图案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比较惯用的图案有花草鸟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吉祥文字、喜庆图案。色彩绚丽,乡土气息浓郁。各色剪纸贴在新换的窗纸和明净的玻璃上,清新、别致、大方,使农家院落喜气盈盈,生机勃勃,节日气氛非常浓烈。 提示:快过年时您在大街小巷随处可看到卖剪纸的摊点,花样繁多,做工精致,一般一元一对。您不妨买一些贴在窗户上,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太原地方名品特产·传统工艺推荐

榆次堡子酒

榆次堡子酒系历史名酒,1900年慈禧太后曾饮此酒,故称为御酒。据《榆次县志》记:“烧酒性香烈,行销远近,以产高家堡、乔家堡者为最,人称堡子酒。”民国四年(1914年),堡子酒在巴拿马国际赛酒会上获得一等奖。

玻璃圪嘣

玻璃圪嘣是一种薄玻璃响器,是太原地区节庆应时的一种儿童玩具,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生“圪嘣、圪嘣”的声音,清脆悦耳,极受儿童欢迎。 段亩砚

段亩砚产于五台县城南40公里滹沱河南岸的段亩山(又称文山)。文山石色有紫、黑、绿三种,以紫色石最佳。文山西麓素有“砚乡”之称,选料精细,制出的仿古砚台精美异常。《兰亭序》砚、仿明抄手海水池砚、雕龟兽池砚、五蝠捧寿砚已经成为山西名砚。 仿古铁器

太原晋祠宋铸铁人闻名天下,是太原古代冶金技术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太原北城区金属工艺厂以优质生铁作原料,陆续生产仿古铁器,产品品种繁多,用工精良,如“马踏飞燕”、“明九龙鼎”、“云冈佛头”、“晋祠铁人”等酷似原作。 汾酒

汾酒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白酒,始酿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以色、味、香三绝著称,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曾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章。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祠大米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乡一带,是山西大米中的优质品种。这种大米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四溢。生产晋祠大米的稻田,是晋祠难老泉水浇地,含有多种矿物质。 晋中剪纸

晋中,太原郊区农村,年年剪窗花,已成传统。剪纸的内容广泛,惯用的图案有花草鸟兽、神话传说、喜庆图案、吉祥文字等,色彩绚丽,乡土气息浓郁。民间剪纸目前已成为节庆市场上的红火商品。 琉璃制品

太原盛产琉璃制品,古已有之。太原马庄苏家所制琉璃,始于唐朝,明清时已远销外省。这些琉璃制品,装点了众多的古文物、古建筑。 面塑

面塑也称“面人”,是平鲁县的工艺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种禽兽、果 品或各种人物形象,蒸熟再进行彩绘。 面塑细致精巧,形体生动,常当作吉祥物品供人欣赏馈赠亲友。

太原社火

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红火。”当然,民间的风俗,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就拿这句民谚来说,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同属太原地区,有着不同的传承内容。比如有的地方叫:“庄户人,要得乐,唱大戏,耍红火。”有的地方说:“唱大戏,耍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这。”也有的地方却是:“耍红火,弄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但是,综观其实质,原本是一个:红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所以,红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乃至于在千百年来,日趋丰富,日趋充实,日趋完美。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大致说来可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但是,这两大类红火并不能截然分割,很多的红火可以在日、夜之间交叉进行,重复进行。而同是一个形式,同是一个内容,仅仅由于时间的差异,却产生出迥异的奇特效果。把这些红火的名称罗列出来,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不一而足。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晋剧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唱腔婉转细腻,旋律流畅,曲调优美,道白清晰,表现技巧多姿多态,独具特色。除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四大剧种外,山西还有其他50多个小剧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有丁果仙、丁巧云、牛桂英、王爱爱、谢涛等,剧目有《下河东》、《打金枝》、《三关点帅》、《三娘教子》、《傅山进京》、《范进中举》等100多种。山西人喜欢看晋剧,现存古戏台就有2886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全在山西,其中之一就在太原市阳曲县。 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以堂鼓、铙、钹为主,最大特色是曲牌套路丰富,场面火爆激烈。表演时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恰似两军对垒,势必决一雌雄。表演形式分“单一二五”、“双一二五”,曲牌有《五点子》、《七虎下山》、《十三排》、《唐王点兵》、《单刀赴会》等。在太原每逢喜庆必有锣鼓,锣鼓表演已成为太原人民的传统习俗。太原锣鼓多次参与国际性大型活动,有“中华第一鼓”的美称。

棍艺棍艺是太原传统习俗中“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铁棍、背棍,还是抬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铁棍的表演者固定于抬架上,由八个中青年人抬着前进,行进时舞步轻盈,腰际闪动,使长长的抬杆上下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肩背一种特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上固定着5至9岁的小演员。背棍人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小演员根据下面男演员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袖,手中的红绸随着舞姿飘洒,好似空中芭蕾。

抬棍,又称抬阁。抬杆比轿杆略长,有弹性,中间设方形抬架。架上表演者多选10岁左右俊美儿童作戏剧人物扮相。抬者通常为十六人,另有喝令一人,压杆一人,踩着齐走、丁字步等步伐一颠一闪地行进。演员也随之表演甩袖等动作。抬棍具有华丽、精彩,惊险、奇特的艺术魅力。

莲花落太原莲花落(lao),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形式,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所谓“七件子”就是右手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合辙入韵。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声稍长,朗朗上口,颇合当地人的欣赏口味。 社火

社火,又称红火,是太原民俗文艺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每年的正月十五最热闹就是耍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耍红火。”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

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

太原剪纸,是用剪刀在彩色纸帛上裁剪或用刻刀裁刻而成的一种装饰艺术品,是一种流行太原城乡一千多年的传统民间工艺。每逢新春佳节,或者婚嫁喜庆,人们总喜欢裁制几幅图案美丽的“剪纸”,贴在窗户或墙壁上,使房间显得格外生气勃勃,富有喜庆色彩,给人以清新欢畅之感。太原剪纸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艺术门类,艺术家们把它搬到国内外展出,形成了一种地域性特色文化。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炕围画

在太原农村多以火炕取暖御寒,人们在炕围墙上刷高约二尺的“围子”,以颜料做底,色彩绘画,桐油涂罩。既鲜艳豁亮,又坚固耐久。日常脏了,用湿布擦一下,则又光亮如新。炕围画的形式以上下两组边道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画空儿。边道图案有:玉带边、竹节边、鹤寿边、福寿边等;画空儿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表现内容多以人物、花鸟、山水、风景为主;表现手法以工笔重彩、水墨写意,木版年画,装饰粉画“多元并存”。

面食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美誉,而太原则是“面食之乡”的窗口。集山西面食之大成,荟萃“面食之乡”的多种精品,形成了“一面百样吃”、“百样百味”的太原面食特色。 十大面食

著名的太原十大面食有:拉面、刀削面、刀拨面、剔尖、擦圪蚪、、揪片、拨鱼、猫耳朵、莜面。在这十大面食中,又派生出很多种类,如:大把拉面、小拉面、一根面、剪刀面、沾片子、搓鱼鱼等等,单是大把拉面,以1公斤面计算,面点师们可拉16—18扣,单根面丝可达262144根之多,而一根拉面则是远距离、弧线形入锅,始终不断的单根面每根一碗,故称“一根饱”。可见太原的面食早已超越了食用性的范围。

赶庙会

太原晋祠,每年农历七月初二有古庙会,相传这一天是祭神祈雨的日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每逢庙会,要搭台唱戏,一连数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赶来白天看戏,晚上看社火、焰火。现在又赋予庙会以新的内涵,成为太原市最大的物资交流大会。从农历六月二十九到七月初五,天天有戏看,赶庙会的商家,看大戏的农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第20篇:徽州民风民俗

徽州的民风民俗

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辖境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行政版图相对稳定。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徽州——不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溯源追本,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1357—1367),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对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

节令习俗

【安苗节】传统节令。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安苗节。旧时,农家以当日阴晴占卜秋收旱涝,上田边焚香、烧纸,在田里插小红旗,祭祀\"谷神\",祈求丰收,谓之\"安苗\"。是日,晾晒书画、衣服,部分地方盛行迎神赛会。此俗今已不存。 【八月十三磨豆腐】节令习俗。又称\"靖阳节\"。屯溪黎阳旧俗。时间为农历八月初一日至十三日。初一日晚,黎阳乡所属十一个菩萨会各组织\"打仗鼓\"。十一日下午,各菩萨会抬着神像,由游锣、蜈蚣旗、三角旗、三眼铳、亮伞、仗鼓前呼后拥,轮番出游。十二日晚,所有菩萨按先锋、任元帅、程元帅、赵元帅、钱将军、二相公、八大帝、九相公、新关帝、老关帝、汪公秩序列队,至小龙山祭坛集中,行祭拜礼,烧纸马等。礼毕,游坛一圈,各自返回。八月十三日上午,所有神像绕乡游一圈。下午集中至汪公庙前戏台下,将汪公和新、老关帝置当中,其余各神骑马,由先锋带头,绕场跑三圈。九相公跑九圈,每跑一圈,换袍甲一件,俗称\"跑马磨豆腐\"。跑马时燃炮鸣鼓。

【重阳节】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也称重九节。旧时,文人学士于是日结伴登高,饮茱萸酒,持蟹赏菊,吟歌赋诗,以赏秋景。民间吃\"重阳踝(米粑或糯米圆子)\"。建国后,学校师生和城市居民多选定这一日成群结队到郊外登高秋游,进行野餐。

【重阳庙会】传统庙会。休宁县临溪镇传统庙会。前后举办三天,农历九月初九日为正日。相传临溪本无庙会,邻近榆村年年在九月里替周宣灵王(简称周王菩萨)做庙会,非常热闹。榆村有女嫁与临溪某富户,因嫌临溪九月无庙会,回娘家后不愿归返夫门。父母无奈,只好答应女儿九月重阳日将周王菩萨借给临溪人供奉一天。临溪从此才有了庙会。九月初八日,临溪组成200人的仪仗队到榆村黄坑寺周王菩萨,四面金锣开道,16面仗鼓助威,绣着二十八宿和龙凤呈祥图案的三角旗随风招展;三孔三管的礼铳队不时朝天鸣放,响声震天动地;周王菩萨坐在八人抬八人轿里,头顶华盖高悬,左右力士护卫;轿后又是数不尽的红旗阵、鼓乐队。九日,四乡八镇的善男信女群结队赶来朝拜周王菩萨,并带来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行交易。庙会期间,搭台唱戏,从日落唱到日出,通宵达旦,煞是热闹。建国后,庙会改变了性质,成为地地道道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流会。

【春节】传统节日。俗称 \"过年\"。一般从\"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开始,家家户户扫除,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小年\",是夜,各家烧香点烛,拜送\"灶神\"上天呈善事。同日,张挂祖宗画像,迎祖过年。除夕,各家张贴春联,接\"灶神\"下界保平安。全家团聚吃年饭,然后守岁至夜12时,鸣放爆竹迎接新年。正月初一为春节,清, 家老小依长幼次序先向祖宗画像\"拜年\",接着吃\"利市茶\"、\"长寿面\",男子出行拜谒宗祠。当天,人们见面互祝吉利,恭贺新年。初二,开始互相上门拜年,走亲访友。十五为元宵节,家家吃汤圆(元宵),晚间举行灯会,开展民间游艺活动。到正月十八日,\"过年\"基本结束。1949以后,拜祖敬神和拜谒宗等习俗逐步消失,兴趣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慰问烈军属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活动。

【打老虎】节令习俗。农历二月初二日,黟县每家用米粉做一只猪脚,又做些铜钱大小的馃,俗称\"老虎馃\",蒸熟,用一个红漆茶盘装着。中午或晚上,点起蜡烛,焚烧香纸,祭拜神明,焚烧一张\"勇士打虎\"的纸画,再用一个生鸡蛋对着墙上一砸,口中念道:\"上不打天,下不打地,单打白虎连历历\"(\"连历历\"为黟县方言,指白虎被打痛时脚摔抖状)。打后放一串鞭炮,表示把\"白虎星\"赶跑了,然后全家人吃\"老虎馃\"避邪。

【灯彩】民间游艺。徽州灯彩分为花灯、布龙灯、板龙灯、马灯、狮子灯数种。花灯用篾扎成,糊以彩纸。主灯有桃花灯、花船灯、鹬蚌灯,伴之走马灯、宝莲灯、宫灯及扎成花篮、动物、蔬菜、瓜果等各种式样的提灯。桃花灯由男子青年扮演丑旦两个角色,旦扶桃花灯,丑持折扇,对唱民间小调,边唱边演。花船灯又叫荡花船,由男女扮夫妻两人,妻坐船,夫掌舵,表演划船、摇翁,女扮蚌精,表演渔翁捕蚌动作。各种花灯,均有乐队伴奏。布龙灯用篾扎成龙头、龙尾和龙身圆筒,龙身由七或十二节连成,罩之红布,布面画或剪贴鳞片成龙形。游灯时燃烛其中,随龙珠引导起舞。板龙灯以竹骨彩纸制成龙头龙尾,龙头长达2.3米,高2.66 米左右,前额高耸,眼似铜铃,嘴巴突出,口含龙珠;龙尾约2米长0.3米宽,按各地习俗制成鱼尾、虎尾和龙尾三种。龙身由几十节或百余节1.6米长0.3 米宽的长方形木架子活楔相连,每节木架上装一对花篮灯或灯笼,每节由一人扛着走舞动。龙灯前有牌灯、挂灯引路,后有鼓伴奏。游灯时鞭炮齐放,烟火缤纷,锣鼓震天,一片欢腾。马灯用篾扎成马形的前、后身两段,再糊以色纸。游灯时以一人操作,前段缚于人身前,后段缚于人身后,在音乐伴奏下边舞边唱。狮子灯为用篾扎成狮头狮尾,以布罩之成狮形,藏两人于其中舞动,另一人持彩球引导,逗其做抢球、扑球、含球、抓痒、打滚、跳跃等动作。舞狮时配有锣鼓助兴和音乐伴奏。 【地方会】传统庙会。农历九月初一至十月初一日在黟县城中举行。九月初一日,黟县城南门周、侯等姓的\"罗汉扫街\"上街游行,继之南门头的\"地方王\"夜间出巡。逢

三、

四、

八、十日的白天,四乡\"地方\"全部集中城区出会,旧称\"出地方\"。整个会期,举行踩高跷、抬阁、演地戏,扮\"总甲\"、\"解差\"、罗汉等文艺表演,四乡的健壮青年还进行\"掷叉\"等武术表演。

【东源港庙会】传统庙会。农历正月初六在淳安县东北东源举行。传由纪念东汉方储诞辰而成。会期10天。日夜演戏,商贩云集。 【冬至节】传统节日。系阴节,旧时多于这天备酒祭奠祖先,上坟挂标压土。徽俗重宗法,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届时各名门望族备鼓乐开门祭祖,族长主祭,有名望者郎读祭文,祭祀秩序肃然。午时,在祠堂设宴,凡族中有功名者均赴宴,族长作陪,俗称\"冬至酒\"。有祠产的氏族,备有大量猪肉等食物,按户丁分发,每丁一份。

【端午节】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天中节\"。从初一日起家家门前、屋檐悬挂菖蒲、艾蒿、大蒜、绿豆糕、炒蚕豆,午时烧苍术、白芷,饮雄黄酒,并将雄黄酒洒在室内,以驱五毒。孩子们挂起银链锁,带上银项圈,佩带\"端午锦\"(小老虎、小布猴等形状的彩色香囊),着老虎鞋、红布肚兜等物。并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画\"王\"字,以驱瘟、解毒、防病。各县举行跳钟馗以驱恶,沿河城镇均举行划龙舟比赛,还有以竹或木制神船旱游以禳灾的习俗。农村有吃裹粽的习惯。

【段莘十八】节令盛会。是婺源县段莘村汪姓新春祈求先祖保人丁、贺太平的祭祖大典。庆典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三夜开始,请来戏班演戏,持续到二十三日结束,共 10天。每天演戏二十出,节目文武戏搭配,且规定两天演保寿保痘的\"人丁戏\";保老人多福多寿日,不演杀人戏;保佑婴孩出痘出麻顺利日,不演花脸戏。期间的元宵节要举行灯会,并将社公菩萨抬出庙堂\"观灯\"。十八日起,连续三天在汪氏宗祠崇义堂隆重举行祭祖仪式。场面威严肃穆,上堂正中安放先祖汪华座像,座像下覆盖虎皮毯的太师椅上摆汪华位牌,厅堂悬挂各式玛瑙宫灯,两廊道边矗立锡制銮驾,有百叶凉伞、刀矛锤钺12件兵器和回避肃静高脚牌等,厅堂内摆满各户奉献的祭品,祭品着色陈列。祭品中最突出的是四头重约500斤的祭猪,最重的头插金花脚戴金镯,次重的插银花戴银镯,较轻的戴翡翠花镯。祭猪饲养在上年中秋由抓阄确定的四户家中,从祠产拨出租谷专养,出栏前要煮鸡蛋、包粽子、做糕饼撑饱肚子,以增加重量。每年段莘村做十八,四乡亲朋云集,隆重热闹。

【二月二】传统节令。农历二月初二日是土地爷生日,古徽州称\"龙抬头日\"。在农村,这天农民忌下地,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了这一天,意味着春即将开始,进入繁忙的劳作。城镇大小商店这天正式开始营业。绩溪县风俗,要在这天包扎一升糯米一只的粽子煮熟,供奉土地。并用冻米、黄豆、稻草心(切成小段)炒熟后混和,祭祀土地神。并将豆料撒在神座上,口念\"坛里虫,罐里虫,田里虫,屋里虫都炒杀,留下一位马面菩萨(蚕)\"的词句,祈祷丰年。

【方储忌辰庙会】传统庙会。三月三日为东汉著名学者方储忌辰。每年此时,淳安县茶园镇、东源进贤渡举行纪念活动,有列队出巡、高跷、十番锣鼓、昆曲演唱等表演活动。届时,乡民会集,热闹非凡。

【放水灯】节令习俗。每年阴历\"七月半\"举行,以驱除落水鬼和祭祀祠牵头,水灯用纸篾扎成,形似喇叭。是夜,从村子河流上游放灯于水面,喇叭朝上,内插一点燃的蜡烛。水灯满河,缓缓漂移,烛光点点,若水天星斗。

【放焰口】节令习俗。焰口原是古印度传说中的饿鬼,其身形焦枯,口内燃火,咽细如针,故称焰口。为给饿鬼施食而施行的经咒和念诵仪式,称放焰口。旧时中元节,徽州城乡均流行放焰口,以休宁五城的放焰口较有特色。旧时五城横街街面狭窄,一面临河,常有人被挤下河淹死。人以为这段河龌龊,落水鬼多,于是在横街下桥头上下立了三根高约2米的阿弥陀佛石柱以消灾。并于每年阴历\"七月半\"在上桥头放焰口,族祠按户头安排人员夜间在街头巷尾河边,特别是上、下桥两岸烧纸化钱,泼粥施食,施舍落水鬼,祈祷人间平安。每12年大放焰口一次,凡鬼皆祭。届时,在上桥头搭台设坛,用色纸、竹篾等扎糊成72样鬼形供于祭坛,延请法师做法事两天两夜,然后吹吹打打送到五猖殿焚烧超度。此俗今废。

【关帝会】传统庙会。休宁县城小北门城楼原有关帝庙,每年立夏日和冬至日前后,举行两次庙会。立夏日出会时,由两名彪形大汉扛着关帝使用的200余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在前开路,关帝全身新装坐在雕镂彩饰八人大轿上,关平、周仓各由四人扛抬,一男孩身背关帝印信。一路上旌旗凉伞飘扬,鼓乐喧天,爆竹礼铳齐鸣,游遍全城,回至关帝庙前神台落座。关帝回驾,庙前表演\"得胜鼓\"迎接。会期演戏娱神,剧目多为《三国演义》故事。冬至时,只演戏,不出游。

【观音会】传统庙会。绩溪县湖村每逢闰年清明节前后举行观音会,会期七天。会前,由\"斋官\"带领迎神队伍至歙县小南海或潜口佛寺接观音。届时,全村男丁鼓乐鸣爆,放三门铳,旗幡蔽日,扛抬阁,转秋千,迎神于五里长亭。观音会场设在章氏宗祠内,正厅是观音神座,祠门内以及大厅两侧回廊上下,全是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的纸扎造像,并张挂写有\"座上莲花,占断西湖三月景;瓶中杨柳,分来南海一枝春\"和\"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座上见如来\"等联语的观音幡。每天许多还愿妇女前来替观音娘娘穿上亲手刺绣的花鞋,另一些妇女又偷偷地从娘娘足上偷走绣鞋。湖村乡风,久不生育的妇女,只要从观音的脚上悄悄地脱下一只绣花鞋,回家置于枕下,不久就会怀孕。一旦\"应验\"之后,就得在来年观音会前精制一双绣花鞋来谢观音。故每届观音会,送鞋偷鞋循环往复。会期,还要邀请徽班演戏,开展抬阁、转秋千等民间文娱活动。会众每天都要把观音菩萨从会场抬到戏场,请观音看戏。

【滚车】节令习俗。流行于黄山区仙源、甘棠等地。农历七月十九日、二十一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四天为当地的滚车节。车由坚硬的木材制成,形如马车轮子,高1丈5尺左右,外圈厚5寸,辐固定在处圈与腰鼓形中轴之间。外圈内侧两根辐之间,钉上两片盘形铁片或铜片,滚车人手推腰鼓形中轴,使其滚动,铁片在滚动时上下移动,碰击作响。几辆车同时滚动,响声很大,很远都能听到。另有车公庙,塑有车公菩萨,滚车平时单放在庙内。七月十九日称落地车,车从车公庙中滚出,只在大街上滚一趟即返回庙中。正式滚车是二十

一、二十

三、二十四日三天,二十四日是高潮,必须滚遍全村大小道路和大注广场。滚的花样也很多,如使其左右摇摆,谓之绕车,在广场上,使车大幅度两面摆动,谓之漂反车。俗传车轮滚动,大地作响,可驱散邪怪恶鬼,达到避邪保安的作用。此俗今已不存。 【火把会】传统庙会。绩溪县上庄村胡族每隔10年举行一次\"火把会\",会期在农历六月中旬,又称\"六月会\"。会前三个月,每户上山选择一株碗口粗的杉、柏树料制作火把;另选三根长杉树木料搭成鸣放爆竹的三脚架。选择火把树料不分公私山场,只要合用,均可砍伐,山主不阻拦。树料晒干,用松明制成楔子嵌入,以便易燃、火旺,寓意\"兴旺\"。会期分净街、食素、拜佛、演戏、做斋、收信、送信、跑旗、祭旗、祭神、赛王、送神、追僧、送舟、开荤等过程,历时十天十夜。夜里,数百支火把同时点燃,绕村游行,鸣锣燃爆。最后一次火把会于1939年农历六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举行。

【喊年】拜年习俗。祁门县溶口李家村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

一、初二日两天,由村中年事最大者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挨家喊拜年,俗称\"喊年 \"。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或者说\"向宝厅拜年\",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喊年者复齐声: \"应该来的!\"假如某家刚过丧事不久,即在大门口贴上蓝纸\"制\"字,表示大家不要喊年。

【花朝会】迎神赛会。绩溪县登源乡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故里,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日是汪华的生日,登源乡仁里、梧村、南观等11个村轮流举办花朝会纪念。届时搭花台,演对台戏。清光绪末年,仁里、梧村所搭花台,用几百匹布扎成,正台上中下三层,彩壁画屏,字花栏;两侧凉亭台阁,彩绘油漆。请来\"彩庆\"、\"长春 \"两个徽班唱对台戏,剧目有《万花开台》、《黄鹤楼》、《八达岭》、《白蛇传》等,从花朝之日,一直演到月底。1926年,南观村轮会,聘请\"新阳春\"、\"舞徊\"两徽班唱对台戏。此后,花朝会停办。

【花朝节】传统节令。农历二月初二日为百花生日,故称\"花朝节\"。文人陈设百花,举行文昌会,比赛诗文。院内栽花种树的,则用红纸做成小三角旗遍插其上,以示喜庆。

【还枷锁】节令风俗。小孩患重病,向城隍菩萨许下愿,要在中元节发还,有还一年或三年的不等。农历七月十四日,把\"还枷锁\"的小孩,穿上黑领白衫,假扮成犯人模样(后演变成台上的\"小生\"、\"花衫\"样的装饰),由大人陪着到城隆庙,奉献上三碗或六碗供礼,虔诚地祀拜。然后把小孩颈上的枷锁好,回家在灶司爷前解开。十五日复在灶司爷前锁好,去城隍庙向城隍菩萨报到。经过祀拜,再尾随跳无常的城隍菩萨上街,等城隍菩萨回庙,在它面前解开,算是罪行已得恕免。 【祭灶】节令习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小年这天,家家户户祭灶,俗称拜灶师菩萨。菩萨座安在灶门上方,新的灶神像(纸印,又称灶马),帖上新的灶神座对联:\"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傍晚在灶台上供上12个寿桃馃,代表一年12个月。祭完灶,到室外烧化旧的灶神像,表示送灶神上天。

【立夏节】传统节令。立夏日,城乡均有吃苧叶馃、鸡蛋、蚕豆、豌豆及\"秤人\"的风俗。苧叶馃用野苧叶捣汁和糯米粉加糖蒸制而成,俗称苧叶有清凉解毒的作用,吃了可以防止生疖长痱。苧叶馃又称\"立夏苧\",有\"吃了立夏馃,农事急如火\"之谚。吃鸡蛋时,要将鸡蛋从门槛上滚下,让孩子拾起来吃,意思是孩子象蛋一样经得起摔打,易长易胖,不\"赖夏\"。用嫩蚕豆或豌豆和鲜笋、肉煮糯米饭吃,谓之\"尝新\",以盼好年岁。秤人是看一个夏季后,体重增加或减少了多少,是否\"赖夏\"。秤人忌讳100斤,一百太满,满遭损,掌秤人遇到体重恰好100斤的,要多报或少报。

【年忌】节令习俗。徽俗过年有各种忌讳,一忌说坏话;二忌打碎杯碗器皿;三忌损坏衣物;四忌扫地;五忌向门外泼水;六忌打骂儿童;七忌服药;八忌用白、蓝、绿、青、黄等色。犯忌为不吉,本年就会有破财、生病及其它灾祸。 【揩屁股】年俗。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各自悄悄地拿一张小草纸,趁小伙伴不注意,猛然揩其嘴唇,谓之\"揩屁股\"。意思是把各自在一年中说过的不吉利的话,统统抹掉。

【亮船会】传统庙会。农历闰年九月或十月,在歙县渔梁坝练江上举行,时间稍迟于献彩会。亮船以两只木船并联成一对,卸去船篷。用竹木制架,外包纱布,扎成各种亭、塔、楼、阁、牌坊等,内燃蜡烛,置于船上。亮船共六对十二只,排成队邀游。亮船后面是乐船,锣鼓笙歌伴奏。岸上同时举行亮灯游行,各种菩萨或坐亮轿,或骑亮狮、亮象、数量达几百只。

【摸秋】节令习俗。中秋之夜,任何人都可无偿地去地里采摘一些瓜果、玉米之类,通村不禁,也不认作是偷。所\"摸\"之物只能用手拿回,不得以篮、袋去装,意思是讨个预兆,看看运气。对于成熟的青豆、冬瓜之类长毛的蔬果,无人去摸,\"摸\"着了即意味着倒霉。有的摸个冬瓜,画成孩子脸,穿上衣衫,塞到新婚夫妇被窝里,而后向主人道喜,恭贺\"添丁\",博主人家欢心,取偿月饼、果点。 【清明节】传统节日。农历\"冬至百六是清明\"(指冬至后106天),按公历为每年4月5日左右。这天,家家都要带上祭品去祖先坟上扫墓,除草培土,用竹系上纸钱,插于坟头,俗称\"挂钱\"。扫墓是, 坟前置祭品,焚香叩拜,祭祀亲人。如寻坟不得或路远,可以在山边道旁烧纸挂钱,以示纪念,叫\"寄钱\"。清明前后,歙俗农户都要采摘嫩艾叶拌肉、笋、豆腐、菠菜等为馅,做粘粉艾叶饺。俗称:\"吃了清明饺,种子田里地里插;吃了艾叶饺,一年四季百病消。\"其它是俗则吃清明馃。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一般不扫墓。民间还有\"老坟用白纸,新坟是红纸\"和\"新坟不过社\"的习俗。

【赛龙舟】民间游艺活动。每年端午节,凡沿河城镇均举行赛龙舟,尤以屯溪赛龙舟为盛。屯溪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日,便有龙船出水,逐日增加,端午日多达六艘。龙船是利用民船在其前后装上龙头龙尾,中间安上跳水架而成。赛龙舟前先举行跳水比赛,俗称\"打漂\",凡有一定跳水技巧者都可参加。龙船先在长干塝、渔埠头一带江面游弋。过了中午,都集中在屯溪桥下跳水,随后进行赛龙舟。届时彩旗招展,金鼓齐鸣,沿江两岸,观众云集,气氛热烈。

【赛琼碗】节令习俗。绩溪县胡家、西坑村等一带,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八纪念汪华,举行祭神烹饪比赛,俗称\"赛琼碗\"(\"琼碗\"意即盛佳肴的碗)。十五日,神庙张灯结彩,夜晚闹花灯;十六日,送汪公(汪华)、太子(天王太子)两神入庙,击鼓鸣炮,摆设琼碗;十七日,两神出巡赛会,上供祭祀,赛琼碗;十八日,撤琼碗,两神回宫。琼碗摆在神庙正殿案桌上,共24行,每行12只。两端排列24对白锡镂花烛台,插大红烛,昼夜通明。案桌上摆清茶、美酒、果品、糕点、三牲(猪头、全鸡、全鱼)。每碗一律选用景德镇产大号插花饰金高级细瓷碗,佳肴以山珍海味和土产为原料,讲究形、色、味。每碗佳肴都有名称,如\"凤凰展翅 \"、\"鱼跃龙门\"、\"蟠桃献寿\"等,菜名一般用蜂蜜作粘剂写成,或有黑、白、黄三色芝麻拼成。

【上九会】传统庙会。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以表纪念,俗称\"上九会\"。会期三天,初八日开始,初十日结束。初八日夜,大王菩萨上阁(又叫歇饭店),高举纸扎张巡、许远像,敲锣打鼓放爆竹,将菩萨送至岩寺下街大夫祠过夜。第二天开始游神,两位菩萨手持秋叶刀立于龙舟之上,由道士牵引龙头,向前缓缓而行。前有金鼓银锣、大小钹和龙凤飞虎旗开道, 后有五彩刀旗和杏黄帅座伞帐压阵。沿途鸣放助威火铳,撒\"利市\"纸。三遍游神结束,大王菩萨设座广惠祠,众善男信女打着堂名灯笼,前往顶礼膜拜,祈求福祉。庙会期间,各地商贩亦前来赶会,摆摊设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和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现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每年一度的物资贸易交流会,届时万商云集,百货充斥。

【神船游街】民间游艺活动。祁门县城盛行端午节神船游街,相传始于1109年,祁门县尉史东提倡,以祈神防疫。神船用竹子扎成,长约12米,宽1米。船头为龙首形,高2米,直径1.5米;船尾高1.5米,直径1米。船头船尾均用篾作骨,外糊厚纸,漆桐油,呈赭红色。船上坐着12个由人扮成的太阳神、土地神、判官、小鬼等,各着彩衣,戴纸帽,人称\"儿郎\"。船由30多位壮夫抬着,船后有10余人,手执鞭子,吆喝驱赶神船前进。端午节早上8时,神船由双忠庙出发,经平政桥,进入城内,周游全城。神船在街市经过时,店铺均燃放爆竹,焚香膜拜。船上配有锣鼓,船稍停,儿郎们便奏《唝罗曲》(相传为方岳所撰)。神船游行时,赵、马、温、关四大将军纸扎神像为其前导,神像各高3米,威武庄严;张巡、许远、史东和痘娘娘等塑像殿后,每座塑像均用四人大轿抬着,前有伞盖。后有香盘,前呼后拥,煞是热闹。整个游街仪式人上午8时起,一直闹到中午12时,始将神船推入三元门外的阊河里,任其漂流而去。

【蓑衣箬帽会】迎神赛会。旌德县城南梓山,有座东岳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城镇居民在此举行迎神赛会。凡城区及附近各门望族均出菩萨参加赛会,届时各族抬着各种菩萨,香花灯烛,鸣铳放爆,旗锣开道,云集会场。赛会期间,表演各种戏剧。四乡村民及邻县农民纷至沓来观看赛会,并带来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手工制品、瓜秧果苗等进行交易,各自换取所需物质。时值春耕季节,春雨霏霏,蓑衣箬帽成了畅销品,每年蓑衣、箬帽的交易额都很大,遂习称\"蓑衣箬帽会\"。 1949年以后,迎神赛会被物资交流会所取代,会期三天(农历二十七至二十九日)。慕名赴会者除皖南各市县外,沪、苏、浙、赣等省的商贾也前来摆摊设点。耕牛市场和文化娱乐市场也热闹非凡。

【太子会】屯溪传统庙会。相传古有太子,生性仁慈,世德之,后因狩猎,马失前蹄身亡。世人塑像造庙,供为太子菩萨,每年举行庙会纪念。屯溪太子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举行。太子庙位于河街(今滨江西路),太子菩萨出游时,先是一个直径两米许的木轮,车辐上辍以铜铃和彩色纸条,选两位大力者,轮番向前滚动开路。三眼铳、旗、锣、伞、鼓,另地戏跟着前进,金鼓齐振,鞭炮争鸣。接羊是仪仗,金瓜、月斧、掌扇等均为锡铸,每件双副,每人肩荷一件,并列而行。继之为四人抬香亭,亭后为四个少年手执锡制提炉,缓步从行,炉中焚檀香,烟云氤氲,香气袭人。太子菩萨为童子模样,头戴紫金冠,身穿杏黄袍,足登粉底靴,骑王白绒假马。假马固定在一座方台中央,四人抬着跟在少年之后徐行。殿后是笛、笙、箫、唢呐,一齐鸣奏,伴以小锣小鼓,音调和谐,悠扬悦耳。出游路线从河街转上正街(今老街),上自镇海桥东端,下到江西会馆(今老街牌坊处)为止。游罢回到太子庙,把太子菩萨神像请下马来,奉入神龛。庙无陪神,将假马置于右侧作为陪衬。 【桃溪梅花灯】民间游艺。婺源县桃溪村旧时秀才中举或登进士第后及春节期间,均要舞梅花灯庆贺。梅花灯的龙头与龙尾以竹骨扎成,裱糊彩纸,龙身由13节木板活楔相连,木板上穿插梅花枝和柳枝,将枝头编成花篮、灯笼、宝塔、动物等各种造型,内燃点蜡烛,构成灯火映翠柏、梅花朵朵开的精彩画面,高雅之至。游舞时,鞭炮齐放,锣鼓震天,前有挂灯引路,后有乐队伴奏。

【桃源庙会】传统庙会。农历十月十五日在淳安县樟树乡札源村举行。源于祀奉唐越国公汪华九子。是日,村民将各家平时轮流供奉的九相公像捧至庙中,受人瞻拜。庙外商贩云集,交流物资,十分热闹。 【玩堕镖】节令习俗。端午游乐活动。盛行休宁县五城镇。五城有一支专替店家、客商承运货物的竹排队,龙排队都行一次玩镖活动。届时,在五城一面临河的横街,龙排队将两节竹排并列连接,排首放置一条木雕龙头,中部搭起架子,挂起彩旗,敲锣打鼓。沿河挤满了人群,龙排队办事员拿着堕镖叫卖。在竹筷的方端系一段红线,红线一头连着一个方孔钱为堕镖,买者不必先付钱,只需记个帐就可先拿一扎或几扎,一扎20支,每扎一块银元。然后将镖投入水中,由排上青年从架上腾空跃入水中寻捞堕镖。抬镖者凭镖数向买镖人取银两。整个活动气氛热烈,锣鼓声、喊叫声、水击声交织成一片。 【乌龙王庙会】传统庙会。流行于淳安县茶园镇。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祭乌龙王。每年一小祭,十五年一大祭。庙会日,观者数以千计。 【嬉灯】民间游艺活动。徽州区岩寺镇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日至十王日嬉灯。岩寺灯火扎工精细,花样繁多,色彩绚丽。永兴村的梅朵灯,用树桩做成形态各异的灯座,然后按其枝杆疏密,点缀朵朵红梅,入夜点上蜡烛,游嬉街头,呈现梅花争妍,春色满园的景色。广惠村的蟠桃灯,采用新鲜的冬青树枝,配上数量不等的蟠桃,夜晚远视,如同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龙井村的刀板灯,在尺余见方的灯面上描绘戏剧人物、飞禽走兽、花卉山水,有的则写上灯谜。游嬉时伴以江南丝竹,令人心旷神怡。沿街店铺的花样灯,更是形形色色,名目繁多,有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丹凤朝阳、八仙过海、骏马轻骑等。尤为注目是大型龙凤呈祥、水漫金山、武松打虎、大闹天宫等折子戏灯,场面宏大,结构复杂,用料考究。岩寺嬉灯接一户一灯或按丁(男)出灯,扎灯和嬉灯开支自理,各街村有正副灯头负责筹备嬉灯。岩寺镇灯虽是春节一年一度,如遇特大喜庆也破例举行。如清光绪皇帝登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东岳庙开光、日本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

【下元节】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是祭拜祖先亡灵的节日。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

【献彩会】传统庙会。农历闰年九月或十月在歙县城举行,会期六七天。届时抬10个菩萨嬉游,沿街主要商店摆出各种造型的戏剧人物塑像和从事碾米、舂米、筛米的各种劳动群众塑像,各店堂张灯结彩,异彩竞献,故曰献彩会。

【压岁钱】节令习俗。农历除夕,年饭后,孩子们向长辈\"辞岁\",长辈都要用红纸包钱给孩子们,俗称\"压岁钱\"。 【岩前香灯】民间游艺。婺源县岩前村盛行中秋之夜游舞人物香灯。香灯以木架、芭蕉、南瓜、莲梗等构成人物框架,然后根据人物造型需要在芭蕉、南瓜等处,分单、双、撮插上特制的长香,每个人插香数少则几百支,多;达上千支,多塑造《三国演义》、《水浒》、《杨家将》、《白蛇传》等历史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如:诸葛亮手摇羽扇,神态自如;鲁肃玉带缠腰,帽翘颤抖;青蛇手持龙泉怒对法海;许仙与白娘子情意绵绵;关公送皇嫂等,造型副真,发惟妙惟肖。晚饭过后,锣鸣三响,村民出动点燃香灯。游舞时,前有\"普天同庆\"虎头牌开路,一座座人物香灯衔尾跟随,后有十番锣鼓个伴,沿着村道缓步游行舞动,后有十番锣鼓相伴,沿着村道缓步游行舞动,令观者目不暇接、拍手称好。

【飏灯会】民间游艺活动。盛行于绩溪县东乡。元霄节时燃放。飏灯据说由诸葛亮发明,又称孔明灯。由一只大灯和若干小灯组成,大灯上糊扎着用铁丝、篾片制成蜘蛛网状的灯络,用来盛放燃料,小灯即简易小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等距离系在细绳子上,挂在大灯之下。放时灯络上置放松明片、废橡胶和猪油夹棉纱捣成的团子,将燃料点火,使浓烟熏入灯肚,大灯依靠浓烟熏腾,牵引小灯升空。1984年元霄节,绩溪县荆州乡沙坝、庄子村,用160张纸糊成两盏大,高6米,各牵引80只小灯,同时燃放。一保飘落浙江境内35公里的新溪坑,另一只不知去向。飏灯易发火灾,放飏灯有\"遍地积雪始放\"的不成文规约,并非年年元霄节都能放。

【浴佛节】传统节日。农历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是日,各寺院举行法事,诵经燃香。这天各家要吃乌米饭,并用乌饭供佛。有新嫁女的人家,要给出嫁女儿送乌米饭,顺带捎送两只鸡雏,以借助佛力的保佑,让新嫁女早生贵子。

【元霄节】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霄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吃元霄,元霄是用芝麻糖、豆沙或猪肉为馅,外用糯米粉包成圆团形,入锅煮熟而食,又名\"汤圆\"。晚上\"送祖宗\",在祖容前摆上酒菜,焚香祭拜,完毕将祖容取下,卷收入匣。是日,各县乡镇均有闹花灯活动,并有采莲船、蚌壳精、抬阁、舞龙、凤舞、地戏等游艺。旌德县庙首等地,元霄之夜新婚夫妇有骑\"麒麟\"进房就寝之俗。

【中秋节】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日,早上吃月饼、鸡蛋,晚上全家聚宴,谓之团圆。家人有外地工作未能回乡过节的,也要为他安排虚席,置怀筷,青示合家团圆。宴毕祭月,在庭院或堂前天井设一供桌,摆上月饼、石榴、红柿、桂花糖包等食品,点上红烛,焚香叩拜,而后品茗赏月。长辈常边赏月,边向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人们可以至庄嫁地里自由采摘瓜果,俗称\"摸秋\"。有些地方扎稻草龙,周身插香,舞毕掷入河中,以祈丰年。至今仍保持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中元节】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又称\"鬼节\"。旧时,家家准备酒食,烧香点烛焚化纸钱,祭奠祖先。酒食须有面点,如\"油耙 \"、\"面脆\"、\"砸棚\"、\"风车\"等。\"砸棚\"表示砸开地狱之门,让亡人迅速离开受苦之处。城乡均做盂兰会,超度冤魂孤鬼。届时,煮一大锅稀粥,用桶担着,另一个敲锣引导,将粥泼在三岔路口,施舍给孤魂野鬼,名\"泼出巡\"、\"放水灯\"、\"放焰口\"、\"还枷锁\"、演目戏等各种活动,歙县三阳坑一带还有祭拜明太祖母亲的习俗。以上旧俗今均不存,仅有少数人家至时在家门口燃香烧纸。

【周灵王香会】传统庙会。农历九月十二日在淳安县百庙畈毛家村举行。传为纪念周灵王而设。是日,四方香客会集,演戏三天。烧香瞻拜者,多为求子许愿、得子还愿。

【坐庙】节令习俗。徽州盛行中秋前一夜\"坐庙\",此庙专指越国公汪华庙,绩溪县登源村为汪华故里,故又以绩溪县为盛,以登源村为最。中秋节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携香、烛、果品至越国公庙,在越国公塑像前烧香、点烛、供果品,向汪王祈求保佑丰收,祈祷人丁兴旺,年轻的姑娘则默默地要求汪王能赐一个如意郎君。如果谁的心愿得以实现,来年坐庙,要供奉更丰盛的祭品。跪拜毕,坐在庙前赏月,也可在庙四周散步,年轻的恋人则可借此时说些悄悄话。但有一条规矩:不至天明不能散去。 生活习俗

【八碗八】饮食习俗。即在每张餐桌上摆徽州土特产和八碗徽州传统菜。八盘土特产分四咸四甜,四咸盘通常为透明似玉的皮蛋瓣、鲜美可口的鸡什丁、金黄喷香的花生米、乌黑发亮的瓜子;四甜盘分别装的是苹果瓣、密桔瓣、甘蔗段和荸荠肉,苹果盘和桔瓣盘造型宛如两朵盛开的梅花,甘蔗段和荸荠盘造型则是两座七层宝塔。八盘是宾主谈心、叙情的下酒菜。八碗传统徽菜依次序为清炖鸡、炒肉片、徽州圆子、红烧肉、密枣白糖、炖白木耳、小炒、肉皮肚、红烧鱼,八碗看似平常,但佐料、做工都极讲究。游子有句口头禅:\"吃千吃万,不如徽州\'八碗八\'!\" 【比甲】服饰习俗。有大襟、琵琶襟两种,琵琶襟的襟口为\"ケ\"形,似半个琵琶,显得别致、美观。比甲发展成马甲,并派生出对襟的单、棉背心,俗称\"背褡\"。 【柏枝】徽州礼俗中的吉祥物。人们在给亲朋好友的婚嫁、寿辰、生诞、年节、新屋下架等吉庆喜事送礼时,总要折几枝柏树枝放在礼箩中。柏枝具有避邪驱恶、吉庆之兆及长寿标志等象征意义。同时\"柏\"与伯爵之\"伯\"相通,含高官发达的寓意。 【蚕祭】行业旧俗。绩溪县岭北每年当春蚕喂养伊始,家家户户设\"蚕神之位\",用糯米蒸制成形同蚕茧的粉馃供奉在\"蚕神之位\"前,每日虔诚地烧三柱香,以祈望蚕花娘娘保佑各家养好蚕。一旦家中蚕缺桑叶或蚕发病,便烧香祈祷,望蚕花娘娘保佑。蚕上簇做茧后,各户都要选一对雌雄蚕蛾放在麦秸编织成的蒲坛上,拿到河边祭祀,并虔诚地念道:\"蚕花娘娘,今年送你归,明年接你来,保佑我养好蚕„„\"然后把麦秸蒲坛放在河面上随水流去。

【长袍马褂】男子服饰习俗。长袍马褂均为盘领、窄袖,马褂是对襟,大都有马蹄袖,长袍为大襟。马褂以直贡呢、黑花绸缎为多,与蓝色、朱青色、灰色长袍配套,显得庄重大方。也有马褂、长袍相连的两部形式,这种形式的长袍只下半截,连扣在马褂的内下摆,酷似战国时流行的\"深衣\"。夏季流行斜襟道袖式直缀,是一种宽袍大袖式的长袍,令人有飘逸、洒脱、清爽、舒适之感。

【朝北居】建筑风俗。\"五行\"说称: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商人多,商人家门向大部分不朝南,形成朝北居。徽州至今存留数以万计大门朝北的古民居,绩溪县石家村全村宅居大门几乎全部朝北。 【吃饼封山】护林民俗。封山前,由宗祠或生产队垫钱,每人发半斤封山护林饼。以后发现谁私自上山砍柴挖笋,这笔钱就由谁出。有句护林民谣:\"吃了封山饼,记住护森林。若要乱砍树,要拖家中猪。\" 【吃乌饭】饮食习俗。乌饭又称乌饭团、青精饭、乌精饭、南烛饭,是用乌饭树叶汁浸黑的米蒸成的饭团。乌饭团乌黑发亮,清香扑鼻,别有风味。乌饭主要在浴佛节这天食用和供佛。参见[浴佛节]。

【吃新食】生产收获习俗。每年大暑前后、新谷登场时,农刻家家抢先蒸新米饭或做新米粉馃吃, 谓之\"吃新食\"。有的人家还将新米饭和米馃,供献\"五谷神\"和祖先,祷祝年年五谷丰登。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如稻谷尚未成熟,农家便在田间摘几株稻穗,放在饭甑里和上年陈米同蒸,表示已经开始吃新食。今农村吃新食习俗仍存,但不供献\"五谷神\"了。

【打锣封山】护林民俗。每年冬令,村或联乡定人鸣锣,中中呼唤所封山场的地名,串村走户,昭示禁戒规约。此后,家家户户,互相告诫,不得犯禁。鸣锣同时,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碑、石碑,以标明禁山范围。犯禁者,除罚款外,还须持锣串村敲打。承认错误。检举者可得罚款的半数,另一半用于公益。走火烧山,失火者要付给灭火者工资并保证火场的还林更新。另有\"砍一(株)罚三(元)栽

(五)棵\"及出义务工(修桥、修路等)惩措施。

【东瓶西镜】民居陈设习俗。徽州民居厅堂的长条桌上,往往东摆瓷瓶,西放明镜,取\"瓶镜\"-\"平静\"的谐音。以物寓意,祈求家庭和睦,平平安安。

【端午锦】服饰习俗。端午节孩童前所佩锦囊。布制,有小老虎、小猴等多种形式,内装雄黄、白芷、花椒、蒜头、香末等,以避邪驱毒。

【端午瓢】服饰习俗。为婴儿或一二岁小孩戴的红缎帽。兽头型,两边缀\"长命富贵\"四字。或前额当中缀银铸的大罗汉,两边各缀小罗汉四个,帽缨上吊一鹰爪或虎爪以避邪。又有一种似二片花瓣,中间绣花,四周缀圆形银片,围在头额边围。

【工匠礼遇】礼俗。婺源习俗,工匠上门帮工,东家对工匠以礼相待,除请吃三餐酒饭以外,还要在下午四时左右加点心,点心多为面条、米粉馃等食物。凡建房、砌灶、安葬事,动工时要给工匠送红纸包(内装钱币);建房架梁竖住或上亲逝世\"下黄金\"(葬)之日,要给双份工钱。婴儿出生满月剃头,男子结婚理新郎发,也要给剃头师傅送红纸包。请裁缝做结婚服或做死后穿的寿衣,亦要送红纸包或给双份工钱。

【官财丁】建筑习俗。徽州木工建房梁, 在梁上钉有棺材钉。如遇不明底细的人看见,必须会惊讶地高喊:\"棺材钉!\"这时房东即连口道谢。棺材钉同\"官\"、\"财\"、\"丁\"谐音,寓升官、发财、添丁之意,房东图的就是个口彩。

【冠戴】服饰习俗。男子的冠戴主要有庆帽、毡帽、礼帽。庆帽圆顶有帽蒂,有的帽前沿钉一块玉饰,俗称\"西瓜皮帽\"。毡帽用毛毡制成,平顶长筒形,放下来可罩到头颈,半腰有一条开眼缝,平时折叠成火桶钵式戴在头上,俗称\"火桶钵帽\"。礼帽有毡、呢两种料制,铜盆式,俗称\"铜盆帽\"。老年人戴风帽,圆形平顶,脑后有披风。农民劳动戴自制的圆形平柄麦杆草帽。男婴出生头六天带\"六裥帽\",圆形六个裥,无顶,每裥均有一块布,帽前沿钉小剪刀、筛尺等银饰品,中间一只棕毛扎的老虎。六天后改戴\"和尚帽\",圆形束裥为顶,帽前沿钉有罗汉菩萨和\"长命富贵\"四块字饰。天气凉时戴狗头帽和后有披风的风帽等,帽上钉有\"八罗汉\" 和\"四块字\"的\"重八仙\"银饰。与帽子相衬的还要戴荷叶围、如意围、怀袋围、银项圈、银天官锁链及银手镯和甘草、鸡锁骨、贝壳连在一起的绳手镯、脚镯等。 【馃模】用以做米馃的模具。大都用乌桕或杨木雕成。有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和合利市、八仙等形状,最多的是寿桃形,一般为尖嘴桃形,蒂的两边分披桃叶;也有雕成连体双桃,桃蒂被美化成寿星模样。型具内镂刻有蝙蝠、鹿、如意、双钱、元宝、花瓶、牡丹等图案,有的则镂刻诗句和山水图案。馃模的雕刻艺术来自民间工匠之手,朴素、简练、鲜明而饱满。

【黄山茶道】饮茶礼规。黄山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场地一般选择在园林庭院、竹坞流泉边上。追求的是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茶道器具有风炉、石鼎、瓷瓶、盛炭篮、涤器桶、铜火筋、茶洗、竹杓、茶秆、竹筅帚、竹茶匙、竹茶橐、茶壶、茶盏等。水以泉水为上,河水中,井水次。程序主要有:

1、静气,排除杂念。

2、烹汤,烹器须无异味,一般用瓦器、锡壶;火须旺炽无烟,文武相宜;汤分三沸,鱼目为一沸,缘边泉涌为二沸,奔涛溅沫为三沸。

3、焚香,敬茶神陆羽。

4、涤器,茶盏用白瓷,盏不洁则损茶味,洗涤后用干净布擦干备用。

5、烫盏,祛荡寒气,盏热茶面聚乳,盏冷茶色不浮。

6、赏茶,察茶色,观茶形,闻茶香。

7、投茶,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茶以3-5克为宜。

8、洗茶,用一沸水少许浸润茶叶,后将汤汁弃去,去尘祛冷,浸润张发。

9、注汤,用三沸水,壶高水急,茶汤均匀,水至七分,盖少顷。

10、敬茶,举案齐眉,以茶敬客,为茶之礼。

11、闻香,约三分钟,盖揭一缝,香气溢出,泌入肺腑,茶以真香为上。

12、观色,绿茶以青翠为胜,汤清叶绿,浑黄者次之。

13、品味,轻啜一口于齿颊间,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才得茶之真味。茶品有活、甘、清、香之分,香而清、甘而活,方为名品。

14、上食,奉上水果、干丝等食品,以佐品茶。

15、论茶,或谈论,或吟诗,或作书作画,以助茶兴。罗愿有一首《茶岩》诗,是宋代黄山茶道的真实写照:\"岩下和经昨夜雷,风炉与鼎一时来。便将槐火煎岩溜,听作松风万壑回。\" 【徽班行规】行业习俗。徽剧戏班供奉\"老郎\"神,老郎为戏剧祖师,相传即唐明皇。徽班逢演,每场必由一人皇帝装扮,笼着手踱至台前正中处,道几句开场白,而后退场,意即臣下不能僭越或代替皇帝老倌。依次,宰相装束者经袍袖遮脸走过场,几经演化成为戴面具,穿宰相服饰上场的\"跳加官\",勿勿过场也演化成为舞蹈一番。四出正戏毕,另有一小戏杂出,如《小放牛》、《探亲相骂》等。徽班生、旦、净、丑诸行当,以丑为大,据说当年无人肯应此角,由皇上亲串。逢场丑角无论有无戏,均先往脸上涂一笔,诸伶方得开始化装扮成戏,谓之\"三花不上脸,小旦不梳头\"。旦角最小,扮演女人,便以女人待之,红旦亦然,绝无优待。鼓佬为尊,因鼓佬为演出的\"总司令\",有\"鼓佬不到不开饭\"的规矩。鼓佬打过闹场,两只鼓签一放下,任何人不得碰。演戏用的假娃娃,尊称为\"老郎子\",演员场上随剧情需要任意摆弄,出场则极敬重地俯置于箱底,任何人不得再碰。据说当年宫中演戏,后妃宫女都去观赏,把个襁褓皇子闷死在\"龙窝\"内,故有此俗。班子内部闹纷争,在戏班住处升堂审问处理,由大面演员坐堂,打板子则由伙夫掌板。伙夫睡门边,兼充守卫。班子演出期间不得跳槽,如果有演员跳槽影响戏班演出,必须追拿回班。如此演员回心转意,礼过祖师爷神位,扮戏,演戏,则平安无事。否则,一经拿获必严惩,须生割耳,旦角削鼻。点戏者给赏谓之\"打采\",先拿钱向戏班兑成\"银牌\",奖谁便当众当场将牌子插于该演员头上;如系奖大家,人人有份,则将牌子放在台板上;如演员获\"银牌\"失手滑落台板上,也算大家有份。

【徽州朝奉】称谓习俗。\"朝奉\"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翰奉郎。徽商同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徽商便是由仕而贾的,这些人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相称。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有钱乡绅的习称。明末,世人通称徽商(不管是老板不是伙计)为\"徽州朝奉\"。《初刻拍案惊奇》卷 10《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主姻簿》记载:\"原来徽州程朝奉,就是金朝奉的舅子,领着亲儿阿寿,打从徽州来,要与金朝奉合伙开当。\"徽州当地,孙子称祖父,也以\"朝朝\"、\"老朝\"、\"老奉\"相称。徽州有个字谜:\"二人山下说诗(系)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骑牛一路行。\"谜底就是\"徽州朝奉\"。

【烘篮】取暖用具。又名\"火篮\"。篮体用竹篾编成,内空外圆,装一个竹制拎把。圆口依口径尺寸配有活动的网状烘盖,多由铜丝或铅丝编成。另配有铜质或铁质火筷,插在手柄一侧。空圆体内置放陶质火钵,近代为轻便起见,也用白铁火钵替代制品。隆冬腊月,火钵里盛了炭火,铺些火灰,就可以用来温烤怕冻的双手或双脚,也可用来烘烤衣服和温炖茶饭。一些高级烘篮,又是富有装饰艺术的工艺品。这种烘篮编织得十分精致细巧,篮体的篾料纤细如丝,四周编出黑白两色的字或其它花色图案。拎把用藤皮缠绕,并烫烧成双色花样。底部和拎手嵌有黄色圆形铜柱,铜质烘盖被镂空编织成精美的装图案,铜质火筷上雕刻有饰纹。烘篮在民间还被作为一种福祉所归地吉祥物,绩溪、歙县一带农村,旧时嫁娶,嫁妆中少不了一对精致的烘篮;并在篮钵里置放一块木炭,剪贴上红喜字,寓示香火绵延,子孙百代。

【火桶】取暖用具。又称\"烘桶\"。有名种不同的规格,常用的是一种直径为1尺5寸左右,用杉木围箍起来的圆形木桶,高度在1尺6寸左右,木桶沿安放一块活动的坐板,里面盛放火钵。这种火桶通常两人使用,一人坐在沿板上,一人坐在桶外把一双脚搁进去取暖。另一种大号火桶,直径在两尺以上,可围坐四人。一种小形火桶,形体象个\"h\"字,底圆直径不过1尺,高1尺5雨左右。底部装有盛火的钵,上端留有半月形的坐板,既可坐着烘温脚腿,也可以拎着随处流动。还有一种站桶,高约4.5尺,底大口小,呈圆形,中间偏下搁一根横木,可以抽动,上放站板。取暖时人在板上,火钵就置放在档板下。站桶只适合于孩童用。火桶有取暖、烘衣、做饭、烤尿片、温茶等多种用途,尤其是全家人围桶而坐,摆\"龙门阵\"、纳鞋底、抽旱烟、嗑瓜子,别有一番温馨。

【祭门神】行业习俗。旧时徽州砖工建房上门拐时,宰杀公鸡,将鸡血淋门口,叫做\"祭门神\"。祭门神时,主祭人边淋鸡血,边念贺词:\"鸡血淋到东,恭贺东家添儿孙;鸡血淋到西,恭贺东家多添丁\"。众人在旁高声呼应,以求吉利。 【接财神】行业习俗。徽州以农历正月五日为财神日,工商业者多在这天接财神。清晨在店堂门上贴上\"开门大吉\",店堂贴\"黄金万两\",秤上贴\"开秤大吉\",斗上、钱柜上、帐本上贴\"日进斗金\"等红字条。焚香、放爆竹,接神,敬神,随后开始营业。头几名顾客,不论购置何物,加

一、

二、三成发货,稍后来的顾客,也适当多给。

【开秧门】行业习俗。插秧开始称之\"开秧门\"。休宁县、屯溪区一些地方这天一早,由当家人去秧田选定\"门向\",然后带泥拔出一块秧苗,置入茶盘,捧送回家放在供桌上,祭拜天地后,将带泥秧苗倒甩上阁板,以全部粘上为无灾无害生长良好的兆头。大家吃点心、面食之后下田,从已\"开\"的\"秧门\"处,拔秧莳田。歙县这天要设宴拜请\"田公、田母\"。朝拜时,先燃三根香插于田埂、然后虔城跪拜,并念祈祷歌:\"田公、田母、田伯伯,上丘不长禾,下丘不出蔷,保佑我家田里长满蔷;喜乐种田人,挑坏割稻客。\"黟县、祁门于这天天不亮下田拔秧,拔好秧方回家吃早饭,于晚间设宴款待帮忙栽秧的亲邻。 【开张礼】行业习俗。徽州新店开张这天,财神爷的神龛前设立香案,燃香点烛,上供跪拜。招牌披红插花,开门时燃放爆竹,有的还奏乐。对第一位上门的顾客,象征性地收下红纸包(货币退还),同时赠送一定货物,加布店赠3尺红布,百货店赠送一件日用品等。凡是开张这天来购货的顾客,一律八九折优待,或加一二成发货。有的店还将这种优待延续到三天至一周。除敬神和赠物外,其它做法至今仍存。

【连心锁】对锁的一种昵称,永结同心的标志。黄山天都峰顶,下临方丈深渊,四周围以石柱铁索。当一对情人或夫妇历尽艰辛,携手攀上天都峰后,顿时产生一种互相依赖的甜密感,在铁索上持一把锁,或系上一方手帕,表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遂称\"连心锁\"、\"同心结\"。

【满顶床】徽州传统床具。床顶、床后、床侧三面围木板,前挂帐幔。床柽多用榧木或梓木制作,因榧数年花果同树而长,取\"四代同堂\"的彩头。床板常用七块,寓\"五男二女\"之意。床周围一般均雕有\"凤凰戏牡丹\"、\"松鼠与葡萄\"、\"鸳鸯戏水\"等精美图案。

【牛福会】行业习俗。是专门为耕牛保安祈福的组织。凡愿入会的农户,每头耕牛交一二元银洋作为牛福会基金。会员的耕牛被盗或走失,报经值年会首,即派人四处寻查,无偿地归还失主。如牛找不到,失主也可在牛福会中领取一些救济金作为补偿。会期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牛王菩萨生日这天,时值春耕之前,凡有牛之家,带上祭品,牵着耕牛,并在牛角上挂红、黄、绿三色布条,齐集会址(一般设在村中的社庙),祭祀牛神,有些地方还请道士打醮,发给符录,张贴于牛棚,以避祸(瘟)就福。秋后,一些地方还为牛福会选班唱戏,以酬谢牛神。 【襦衣】女子服饰习俗。襦衣多为宽衣大袖式,单的称\"褂\",夹、棉的称\"袄\"。面料主要有朱青布、兰竹布、白底兰花布、士林兰布和黑香云纱、绸、缎等。领口有盘领、元宝领、圆领,有大襟、如意襟、斜襟等式样。袖口有大袖,一甩袖手即能缩回衣内;小袖一般用作内衣及劳作时穿,袖口有纽扣可扣紧;倒袖,即从马蹄袖派生出来的一种斜三角形袖口。襦衣纽扣有盘香、蝴蝶、蜈蚣脚等各种式样。襦衣的领口、襟边、袖口都要镶边、滚线,边、线里还要镶一道花边,使本来色彩单调的衣服于庄重中显出俏丽。

【杀猪封山】护林民俗。先由族长征款,买来若干头猪,宰杀后,以猪头祭山,猪血涂写封山碑牌,并请来全村男子,宣布禁山和封山乡规。喝血酒,吃封山肉。此后,有谁违反山规,私自上山砍代林木或砍竹挖笋,就将其家的猪拖到山场,宰杀祭山,全村分食。

【尚火】生活习俗。冬季,徽州山区居家,当院或在天井中常设一个大火塘,熊熊的木炭火把院子或明堂映照得通红透亮。一家人围火而坐,火塘上烘烤着苞萝馃,煨着饭茶,或烧烤着野味山珍,其乐无穷。徽州有一首歌谣:\"手捧苞萝馃,脚踏木炭火,万事不求人,除了神仙就是我!\"便是尚火风俗的写照。

【上梁】建筑风俗。徽州造房上正梁分偷梁、接梁、赞梁、祭梁和上梁五个程序。徽派建筑正梁不起负荷作用,是\"屋神\"的象征,不能玷染污秽,上梁前夜才能砍伐。正梁不能在自己山场上砍,必须到别人的山场去砍。树主发现也不上门索赔,若树主当众骂街,被视为\"越骂越发\"。砍下正梁后,由木匠在两端写上\"文东 \"、\"武西\",寓发家有日;正中画太极图以\"驱邪\"、\"镇煞\";两端内侧雕饰月形花纹,称为\"开梁\"。梁上披红布,插金花,主人在新房门口点爆竹,拈捧香接梁。正梁被供于新房正中,上放墨斗、曲尺。梁前供桌上放木盆,内装\"三牲\"及块肉、豆腐包子,各12双。赞梁由木匠师傅主持,边唱边做,众人在傍\"接口彩\"。如匠人赞:\"金斧响到东,文武在朝中;金斧响到西,福寿与天齐\"。众人接:\"好啊!\"开祭时,匠人持酒壶,先祭天,后祭地,再祭八方神灵,最后以红毛公鸡血祭梁。此俗在山区农村仍存。

【水碓】利用水力旋动的舂米设备。《晋书》曰:\"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轮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一座水碓装置十余个数量不等的舂头,依次反复磕捣石臼内的稻谷,脱壳出的米粒均匀,完整,做饭柔软。水碓房建在河边,一般不直接将水轮安装在正河道内,而是开渠引流,提高落差,控制两岸之间宽度,以利于增大水流冲击力和建造水碓房。徽州溪河纵横,村多临境,故水碓众多。50年代曾将老水碓改建成木制水轮机小电站。现徽州偏僻山区尚存少量水碓。 【同心结】手帕系成的结,永结同心的标志。参见[连心锁]。

【头髻】女子服饰习俗。女子头髻的式样较多,按形态有\"扁馃髻\"、\"高髻\"、\"螺蛳髻\"、\"元宝髻\"、\"麻花髻\"等,以扁馃、螺蛳、高髻为多。梳头髻要抹菜油,每种髻外面都戴发网。扁馃髻为盘发成圆扁馃形,髻心扎红头绳,髻外沿横又扎几圈绿头绳,髻心用一根金或银、玉制两头尖的握簪闩住,四边用翡翠、荷花簪插牢。螺蛳髻髻心稍突出,头发盘成螺蛳形,髻心扎一道红或绿头绳。高髻的盘发部位稍头顶心,扎多道红头绳,此髻新娘子梳得较多,髻发一般12圈红头绳,多的扎24圈,髻心闩大握簪,四边用簪扎牢,盘好髻戴好网便开始插花,髻心插一支绿蝶珠花,髻上、左、右各插一支蝙蝠型珠花,髻下插珍珠拖挂,俗称\"五件花\"。髻两边还要插几支\"草花\"(彩绸缎制的小花)。老妇人因头发少,梳髻后还要戴一个藤篾制的髻兜,以便插戴\"五件花\"。戴五件花打扮主要用于年节拜菩萨时,平常一般只戴\"草花\"。

【屋套屋】建筑习俗。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住人;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屋套屋。徽州人形容某个家族的房子大,往往说有\"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子也就一进一进地套建起来,一般是一个支系住一进,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先人。体现了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

【锡格子茶】待客礼俗。\"锡格\"为黟县方言,指锡制用于盛糕点的用具。黟俗婚嫁喜宴,早餐用锡格装上四样糕点、茶叶蛋等,泡上茶待客,俗称吃\"锡格子茶\"。 【压画桌】陈设习俗。徽州民间厅堂正中壁多挂中堂画、对联,或用大幅红纸写上\"天地君亲师\"五字,均装褥成卷轴陈列。在卷轴之下设长条桌,桌面恰与卷轴平,此桌称\"压画桌\"。

【宰年猪】生活习俗。过年杀猪,称宰年猪。杀年猪,忌杀两刀致死,喜血喷满地,谓之\"满堂红\"。猪头须留一撮鬃毛,其余刮光洗净后,鸣鞭炮,焚纸钱,祭祀\"土地神\"。歙俗杀猪要盛碗刀口血,分别泼于猪栏门和正屋门栏石上,以示家兴畜旺。

【竹篷船】船名。新安江流域多竹逢小舟,既可分水上运输工具,又能兼做船民的流动寓所。其形制:两头尖而略微上翘,上铺木板,中部为竹骨箬叶的篷,篷舱内可坐可卧。船长一般在7-10米,浸水部分全部经桐油反复涂抹过,呈油黄色泽。船头有竹篙,船尾亦有竹篙,用来定船及行。\"竹篷船\"为黄山境内特别容易引发乡土情韵的器物,拂晓江畔,黄昏江中,那名符其实的一叶叶扁舟,会带来一份特殊的美;如果乘身而行,休憩在小小的船篷内,听水声篙声,看山光水影,又会体验一份岸上无法获得的心的悸动。

【煮粥捞饭】饮食习俗。休宁县西南乡习惯\"煮粥捞饭\",即将米粒煮成半熟,捞出饭粕,过入甑内蒸饭,剩下的煮成粥。这样蒸熟的饭和煮熟的粥香味特别。 【子夜搬新屋】搬迁风俗。绩溪县搬新房拣在子夜、不易风人的时刻。一家人挑着竹篓,拿着长秤,捧着斛斗、算盘,悄悄地从旧屋来到新屋。竹篓挑谷,秤称谷,斛量米,算盘计算收成,预祝住进新屋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打开新屋大门,燃放爆竹,一家人分长幼次序坐在堂前吃甜茶,嗑瓜子,谈天说地,直到天亮吃了鸡蛋面,才开门纳客,接受祝贺。来客先是一盅甜茶,其次是一碗阳春面。晚上宴席,主菜为\"一品锅\"。 人生礼仪习俗

【拜堂】婚俗。歙、旌德、黄山区等地的习俗是花轿落地,既行拜堂礼。黟县的习俗是,新娘落轿踏袋入新房稍事休息后,再行拜堂礼。歙县拜堂时,由赞礼人和利市人齐声和唱交拜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子孙满堂。\"三拜礼毕,由赞礼人和利市人共擎红绳联着的锡酒杯,要新郎新娘碰头喝交杯酒,既行合卺之仪,其它地方的\"合卺酒\"则是在拜堂之后,将新郎、新娘送入洞房中举行。

【搬行嫁】婚俗。男家在婚前一天或迎娶的当天,派人前往女宅搬嫁妆,称\"搬行嫁\"。搬行嫁期间,男女双方住宅张灯结彩,鸣炮奏乐。陪嫁的东西一般都很多,有杠抬和16杠抬(既8个人后16个人抬着)之称,均为生活用品。富裕人家也有以房产、田地作陪嫁的。贫寒人家的陪嫁就简单了,一个人就可以挑着走,俗称\"一担挑\"。无论贫富,两件东西不可少,一件是马桶,另一件是鞋。 马桶内女家事先摆下红枣、花生、橘子等彩头物,寓意\"早生贵子\"。到了男家,首先要一个男童揭开桶盖,拿起彩物,撒上一泡尿,招致一场拍手哄笑,庆贺\"生发\"。新娘的鞋也要重放在新郎的鞋内,意为\"同偕(鞋)到老\"。这双鞋要做得特别精致,供大家欣赏。

【办前程】人生习俗。徽州人至五六十岁,便结椁做生坟,俗称\"办前程\"。置办寿木(棺材),一般用杉木普通棺\"十二斗\"(由12块板做成),上等棺\"十斗\",最差\"十八斗\"。并请风水先生选择墓穴。寿木完工,至亲好友送礼庆贺,愿主人百年长寿。此俗山区仍存。

【报讣】丧葬习俗。丧家向亲友报死讯,名曰\"报讣\",又称\"报丧\",休宁县则称\"关素\"。分口报和文报。口报是报讣者持一伞进门,伞尖朝下竖置大门里侧,亲友一见便知。黟俗是把伞挂到堂前左边的椅背上,然后坐在对面座上,口报:你家×××\"多谢\"了。这时,主任摆出糕点,泡上两碗茶,左边一碗,敬献死者,右边一碗给报讣人喝,另做三个汤蛋款待报讣人,待其离去,才哭泣哀悼。文报是发讣告,讣文男称\"寿终正寝\",女称\"寿终内寝\"。

【背新娘】婚俗。迎娶之日,花轿至男方家门口,新娘总是守轿不出,等新郎来背进门去。意思是日后夫妻反目,女方便可声称:是你背我进家的不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此俗在农村仍然流行。

【扯红布】旧婚俗。徽州姑娘出嫁时,如遇月经来朝,男方须备三尺红布,从中间剪开,留一点不剪断。待新人上轿后将红布骑在轿顶上,轿子动身,有女婿和妇方亲属,将红布各扯取一半,表示\"红\"不被新人全部带走,平分秋色,两家都\"红\"。

【冲喜】婚俗。旧时徽州已订婚的男子在病重时,强娶女方婚配同房,俗称\"冲喜\"。意思是使男子心情愉快,减轻病症。如果男子是忧郁成疾,也有奏效的。如果是其它疾病,更有损健康。男方若一病身亡,女方将终身守寡。

【出殡】丧葬习俗。多由八人抬棺,棺上披大红毡,缚一只公鸡,子孙扶柩而行,一路不停的哭泣,并沿途撒\"纸钱\",富有人家还请和尚、道士做斋事,以\"超度亡灵\"。祝奉魂魄升东、柩行、及墓、下棺、祠后土、题木主、成坟,送葬队伍归途以及到家又有一系列仪式。

【催生】生育习俗。产妇分娩前,娘家备新生儿软帽、和尚衣(无钮扣以绳带连系、无领的小人衣)、包群、小鞋袜、尿布、红枣、红糖、鸡蛋等物,于月初一或十五送至女婿家,俗称\"催生\"。

【厝棺】丧葬习俗。徽俗重风水,人死埋葬,即择年、月、日、时,又择山水形势、龙脉真穴,认为子孙的贫富、贵贱、贤愚、寿夭均同祖坟有关。亲人死后,多不立即下葬,必须等选到吉地后方才入土。富家便停柩户外,盖厝屋藏棺,俗称\"厝棺\"。贫家仅覆盖瓦片或茅茨,亦称\"厝棺\"。真穴难寻,厝三年五年者有之,有的竟厝数十年不能入土,日久难免暴露骸骨,污染环境。1792年,歙县令吴殿华颁布《劝谕埋棺札》,改革厝棺陋俗。此俗今不存。

【待囡暖房】婚俗。结婚前一天,女家邀请四至八位姑娘(称\"坐房囡\"),陪伴新娘坐房。晚餐还要特为新娘备一桌饭菜,由坐房囡陪同新娘吃一餐离娘饭,\"待囡\"。男家在结婚前一晚,在新房内摆一桌酒席,新郎坐上座,宴席开始放鞭炮,席间猜拳行令,尽情热闹,称\"暖房\"。

【戴孝】丧葬习俗。父母去世,女儿、媳妇穿麻布做成的披风式\"盖头\",儿子戴麻布帽,帽前缀三个棉球垂下,称\"三顶冠\",腰系稻草绳,鞋头蒙麻布或脚穿草鞋。旁系亲属穿白衣、白鞋,出嫁女儿和女婿亦穿白衣、白鞋。现在也有不分长辈、同辈或一般亲友关系,均只佩白花,戴黑纱,以示悼念的。

【点主】丧葬旧俗。徽州人死后,做一块长方形木牌,上面竖写死者名讳,俗称\"祖宗牌\",如\"先考××郡××公××主位\"。文中的\"主\"字先写成\"王\",然后选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为\"点主官\",先用墨笔在\"王\"字上加一点,再用一只新笔醮上朱红早墨点上复点上一笔,称\"点主\"。

【订婚】婚俗。又称批书。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鸳鸯礼书,上面右书男方生辰八字,装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下新笔新墨连同\"头节礼 \"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女家接到礼书,由父亲或哥哥用匣中的新笔舔墨,在礼书的左面填上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在礼书封面写上\"亲充大吉\"四字,俗称\" 批书\"。礼书送回男方,即算正式定亲。鸳鸯礼书为订婚凭证。定亲后,一年三节(春节、端午、中秋)均得向女家送礼。

【斗床檐】婚俗。祁门县贵溪村一带婚嫁喜事,男方在发轿的当夜,请木匠来斗床檐(床上一块前檐)。先将床檐摆在床中,用鱼、肉、米三牲祭过后,新郎向床一揖,向木匠一揖,木匠口中念起祝词:\"伏以,日出东方,吉日良辰斗床檐。我今请鲁班师傅到,手持金斧到洞房,左边斗起鸳鸯帐,右边斗起象牙床。象牙床呀象牙床,床撑本是千年木,床檐本是紫檀香,紫檀香呀紫檀香,四块金砖垫四方,生下五男并二女,夫妻富寿永绵长。床檐斗毕,万事大吉。\"祝毕,众人同时唱好: \"恭喜!恭喜!\"接着至堂前吃子茶。

【发利市】婚俗。新娘三朝回门回来后,当晚下厨。由男家族中夫妇齐眉、子孙满堂、家庭和睦的老孺指导新妇切肉切鹅,并口说吉语:\"一切肉,二切鹅,先做媳妇后做婆。\"既而又提一火篮,一面畚灰,一面畚火,又说:\"一畚金,二畚银,三畚到囝焙孩群.\"再次切肉就说:\"切婆家肉,挜婆婆嘴,挜得婆婆心欢喜。\" 这三道作法,称\"发利市\"。即\"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的古风遗俗。

【公酌】寿庆礼俗。祁门县查湾村汪氏子孙,年满50岁以上者,每至大寿,合族于农历正月二十日在祖祠宴叙,称\"公酌\"。届时贴红纸于祖祠门前,众人自动报名。当年大寿若有二或三人,寿星本人亦报名参加,表示互相庆贺。当晚,派晚辈四人,持红纸名单至寿星家,拜请寿星及其子孙共同赴宴。族众分列两廊,双方作揖入席。席间备酒、菜及长寿面,各席派执壶者敬寿星老人酒一杯。席散时,各分列两廊揖送,另推晚辈四人送至祖祠门口结束。

【冠丁】人生礼仪。男子成年,行过冠礼后,称\"冠丁\"。冠丁首次入祠,要向祖宗献金\"谢恩\",俗称\"冠金\",数目多少视冠丁家境而定。

【冠金】人生习俗。冠丁首次进入祠堂,向宗祠献的金钱,称\"冠金\"。参见[冠丁]。

【冠礼】人生习俗。明清时期徽俗男子18岁成丁,18岁生日前一天行冠礼,剖去垂于眉际的幼童头发标记,理发成髻,宴请宾客,极为隆重。给男子加冠,必须是德高望重的男性尊长。生日这天,正式取名、字,并说明取其\"字\"的含义,以兆成人。宋代,朱熹提倡冠礼改革,反对铺张浪费和繁琐程序,主张\"关了门,将巾冠予子弟戴上。\"就行了。宋以后,冠礼从简,凡是到了年龄的男子,经宗祠添名,就可以进入祠堂。

【徽州婚嫁】婚嫁习俗。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男女长到十三四岁,即有人上门说媒。说媒者一般为年长女性,称\"媒婆\",她们从女方家取的年庚八字送到男家,填上男方年庚八字后,送往合嫁命倌推算,看男女命上是否相和。故民间有\"十女九不真,改命做夫人\"之说。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礼当天回礼,婚事即定。定亲后,由男方选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称请期。请期后搬行嫁。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接着为迎亲、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岳夫、岳母,谓之回门。此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五十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婚事简办。八十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婚湖集体婚礼形式的。 【徽州丧葬】丧葬习俗。旧时徽州人到五六十岁,开始为自己准备\"前程\"(后事),备棺材,请风水先生选取\"风水宝地\",作为葬身之所。老人病危,儿孙临床听取遗嘱,并频频呼唤,以示送终。并即时撤除床帐,拿掉枕头,给死者抹身,更换白色内衣,盖上白被单,用黄表纸覆面,点上油灯(俗称\"万年灯\")。然后发丧报讣。富贵人家入殓,先用丝棉裹扎尸体,剪开面部(俗称\"开面\"),再将\"寿衣\"层层套就,衣裤数量有\"上九下七\"(上穿九件衣,下穿七条裤)、\"上五下三\"之分。穿前将\"寿衣\"给儿孙披一披,名为\"焐衣衫\",再给死者穿上。入棺后,家属要给死者敬酒,在死者嘴里放上一枚铜钱,名曰\"含口钱\",以便死者带到阴间去用。出殡多由八人抬棺。棺上披大红毡,缚一只公鸡,子孙披麻带孝扶柩而行。沿途撒纸钱,遇路口鸣爆。富有人家还请和尚、道士做斋事,以超度亡灵。并有\"做七\"、\"百日\"、\"忌日\"(周年)等祭奠活动。五十年代以后,丧葬风俗有所改变,迷信活动减少。1975年屯溪建立火葬场,城镇居民逐步推行火葬,丧礼多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形式代替,亲属佩黑纱、朋友送花圈以寄托哀思。

【回礼】礼俗。喜庆日,亲朋贺礼以后,时兴回礼。结婚回送果子(花生、蚕豆、米糕等),用红袋装成,每户四袋,现在则从简为回送喜糖两袋。寿庆每份回送寿包四只。丧事每份回送白布一块。生育回送煮熟的鸡蛋(外涂红色)。

【回门】婚俗。新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望,称\"回门\",新郎伴送新娘回娘家,称\"双回门\"。女婿第一次上门,要一一拜见岳家诸长辈,中午岳家开席宴婿,称\"接女婿\"。徽州素有\"丈母娘见女婿,犹见皇帝\",以及\"女婿上门活祖宗\"的说法。接女婿非常隆重,要请平辈亲友四人作陪,女婿正中上座,左右陪客各两人,下首系桌围,摆放五祀件香案。宴席开始,岳父站在天井沿口拈香揖拜祭天地,女婿站在一边陪拜。入席由岳父或内兄弟斟酒。第一回门,不等夕阳西下,新婚夫妇须告辞归家。来时新娘引路,归时新郎在前。新婚夫妇月内不得在外宿夜,如新娘家路较远,当日回不来,接女婿可改在满月后举行。

【笄礼】人生习俗。徽俗女子15岁成人,虽未嫁,亦行笄礼。15岁生日,由子孙双全的老太太给女孩加笄,把头发盘起来,用笄子绾住,继而宴宾客。笄礼意味着女孩已成人,不同儿时,要遵循礼教,轻易不得出闺房,不得与陌生男子谈话,勤习女红。

【祭礼】礼俗。既指\"四时祭\",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秋季祭祢,此外还有忌日祭、生忌祭、墓祭和焚黄告祭等,尤其是墓祭表现得分外隆重,清明有拜扫之祭,这乃\"标识增封也,族祖则合族祭之,支祖则支祭之。下及单丁小户,罔有不上墓者\";7月15日有中元之祭,先焚冥衣,荐新米饭;入冬有冬至之祭,或于 10月祭,曰\"送寒衣\"、\"亦有感霜落之意\",正如李梅颠《徽歙竹枝词》所说的:\"墓祭三回重本源,清明冬至及中元;寒衣烧献金银袋,但只清明许乞墦在 \"。一年三祭,往往是\"一祭费中人之产\",似乎不这样做便不足以尽孝情,有的家规中甚至提出\"凡事死之礼,当厚于奉生\"。一些缙绅地主、富商巨贾把墓祭当成是争奢斗富的机会。

【祭祖】礼俗。氏族尊祖祭祀仪式。徽俗重宗发,凡遇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年节及重大活动,均举行祭祖仪式,其中以农历腊月祭最为隆重。腊月祭24日至28日进行。开祭之日,宗祠第一进厅设香案一座。过第一进天井两廊有10人左右的乐队,演奏笙、萧、笛、唢呐、鼓、锣等乐器。另有三眼铳数支用于鸣礼。天井当中陈放两个牺牲架,架上摆着宰杀后洗得干干净净的整猪和整羊各一只。中进大堂为祭祀的主要场所,摆三组供桌,陈设鹅、鲤鱼、猪头,合称\" 三牲\",配有爵、筷子;供碗64只,内装菜肴瓜果等供品。中间一组供桌前设香案,,焚檀香末或柏枝末,炉内香烟缭绕,堂上香气袭人。主祭人由德高望重者担任,陪祭二人,执事10人分别承担司樽、司盥、司帛、司祀。凡本族裔孙除女性外都要参加腊祭,依辈份大小顺序站在祭堂前。后进享堂祭祀时开启龛门,让祖宗们出来享受后辈的的供品。开祭前,鸣锣或放铳三声召集族人进祠。祭祀开始,放铳、鸣爆、奏乐,陪祭人引主祭人及执事上享堂启龛,启龛毕,主祭站香案前,行三献礼,一献酒,全体人员三跪九叩,司樽取供桌上所陈之爵传给主祭,主祭接过跪地将爵举过头顶三次交给另一司樽放回原处,再次三跪九叩,陪祭引主祭至下堂香案前叩首,西下东上,缓步徐行;二献馔,礼仪如前;献馔毕,读祭文;祭文毕,三献帛,礼仪如初,献后在香炉内烧化。主祭再将供桌上的酒泼洒在香案前地上,最后按先前仪式上享堂关闭龛门。祭礼毕,族丁在门口领取一份族胙,或肉鱼或麻饼或铜钞,各族不一。

【金兰谱】人生习俗。\"金兰\"即\"心如金,气如兰\"之意。旧时,朋友相处,结为兄弟互换谱帖,谓之\"金兰谱\"。结拜时,依年龄大小序为兄弟。此俗多为意气相投的文人所为,今已不存。

【舅背甥上学堂】人生习俗。流行于休宁县西田乡一带。徽俗舅舅视外甥为\"老爷\",诚盼外甥早成龙。外甥到了上学的年龄,舅舅就为外甥做整套新装,买整套学习用具,备雨伞等。有几个舅舅的可以合办,阔气的就各自办。新学年一到,由新家长同学校老师商定吉日良辰,一清早就赶到学校,燃放爆竹,叩见老师,呈上拜师礼金和分送同学的糖果。

【开吊】丧葬习俗。是休宁县旧时办丧事的主要仪式。一般在丧期的\"头七\"、\"三七\"、\"五七\"或\"满七\"日举行,到时开门接受亲朋吊唁。是日,大门设门鼓,吊客入门,司鼓人击鼓报名,吊客烧香,入二门,鼓乐迎宾,吊客换素服。至灵前,哀乐起,吊客跪拜上香。孝子孝孙按行辈跪于灵堂右侧答礼。吊客齐,行丧祭。丧祭由12位礼生组成,排成一行进入灵堂,如牵羊,名\"牵羊祭\";由16位礼生组成,分两行进入灵堂,如虾须,名\"虾须祭\"。礼生各有职司:正副\"赞 \"二人(又称\"通\",司仪),正副\"引\"二人(引孝子行跪礼),司\"樽\"一人,司\"盥\"一人,司\"祝\"一人(读祭文),司\"帛\"一人,无职礼生四人。虾须祭增加\"赞\"、\"盥\"、\"樽\"、\"祝\"各一人。

【开面】婚俗。亦称拉面。在迎亲的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将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否则要被人讥笑为\"毛脸\"。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的结束,歙县有些地方开面时还唱开面歌,如\"一线金,二线银,三线做夫人,四线事事如意,五线五子登科,六线六六大顺,七线七仙美貌,八线八仙重寿,九线九子十三孙。十线十全俱足。好!好!好!白头偕老;喜!喜!喜!夫妇齐眉\"。

【哭嫁】婚俗。新娘临上轿前,与母亲在闺房内抱头\"大哭\",俗称\"不哭不发,大哭大发\"。母亲边\"哭\"边叮嘱女儿到婆家后要注意的事项,女儿则边\"哭\"边叙述母亲的养育之恩。黟县的\"哭嫁\"在大堂举行,新娘坐在厅堂正中的椅上,两边长凳上坐着母亲、嫂子、叔伯婶娘等10位女眷,以示\"十全十足\"。哭嫁的哭词随机应变,音调颇有乐感。 【哭丧】丧葬习俗。由女人担任哭丧人,在亲人一断气时及在送葬的路途中进行。哭丧既是一种哀伤情愫的表达方式,也是丧葬过程中必须履行的程序,无论在语言修辞与结构上都具有文学性和音乐感。哭的第一声是对死者的称呼,如是父亲,哭称\"老朝奉爹呀!\"母亲则哭称\"老孺人母呀!\"丈夫则哭称\"\'半世死\'呀! \"\"半世死\"是小寡妇对丈夫的含怨爱称。哭词无定格,一般视哭丧人的文学修养及见闻而定,有雅俗之分。黟县小寡妇哭夫词为:\"半世死呀!害得俺苦命(哈)年轻(竟)年幼啊!不信天算(哈),天公飞下无情剑,斩断俺侬恩爱情!害得俺苦命是一张床空半边,呒嘿俺家半世元来并排(竟)同坐(哈)!害得俺苦命(哈)凄惨(竟)死孤栖!俺苦命是一床棉被半床温(哈),一对枕头一半闲!俺苦命不信帮俺家半世死(哈)!生下一男(竟)半女啊!来帮俺家半世死啊!做孝子啊穿孝衣!\"哭词中有不少方言,如\"不信\"、\" 呒嘿\"为\"没有\",\"床梯\"即\"床沿\"。哭者一般极尽悲痛之情。

【灵前婚】婚俗。男女婚姻已定,男家上人突然病故,男家又女或媳治丧礼,便暂用被单遮尸,商得女家同意,草草举行婚礼,而后治丧,称\"灵前婚\"。

【满月】人生习俗。婴儿满月,剃胎发,并取熟鸡蛋去壳,在婴儿头顶滚动数下,以去胎气。外婆家送满月礼,礼品中有带盖的锡坛一只,内装核桃花生等果仁,俗称\"安根坛\",意为外孙安下根基。家中请满月酒,产妇抱婴儿出房拜见宾客。有些产妇有回娘家调养,也于满月后起程。

【抢亲】婚俗。一般是联姻事基本就绪,或因彩礼不足,或因婚期难定,或男方内行不修,外貌不扬,女家有意拖延婚期或别择佳婿,男家所采取的方式,新郎择日亲自带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将新娘骗出门外,用白汗巾拦腰兜起,背起就跑,随既放三声爆竹。新娘进了婆家门,举办婚礼,吃喜酒,吵新人等礼节,与迎娶相同。第二天由男方聘一说情人和一女伴,专程至岳家送\"望娘礼\",约定\"回门\"日期。女家只得承认既成事实。旧时另有一种抢亲,寡妇的尊长(如婆婆、叔伯)出卖寡妇,买者约定日子,请几个人到女家,将寡妇抢背而走。动身时,同样放三声爆竹。如果女方有人出来阻拦,既由买人者再付一笔钱。至男家后,一样举行婚礼。待新婚夫妇有了感情,再至岳家认亲,吃\"认亲酒\"。

【请七】丧葬习俗。人亡之日起,每7日为一七,七七共49天。逢七,儿孙备香烛供品在灵前或坟上祭奠,俗称\"请七\",也称\"祭七\"。\"头七\"念开路经,这一天由女儿开支费用;\"二七\"拜忏。\"三七\"行祭礼,开门接纳亲朋吊唁,请吃\"老人饭\",过路乞丐均有施舍。\"五七\"请花匠扎纸南瓜一只,箱笼一对焚化。俗称\"五七\"亡魂游五殿,该殿阎王酷好南瓜,得瓜亡魂可避免刑审。\"四七\"、\"六七\"一般是儿孙灵前祭奠。\"七七\"期满撤灵,放焰口,超度死者及冤屈孤魂。

【请期】婚俗。订婚后,男女完婚,男家要先请媒去女家提出结婚请求,俗称\"请期\",又称\"送日子\"。请期先择定吉日良辰,备红喜帖写好吉期,放入装有糕点、面条、肉等食品的礼篮里,礼篮上压一个包有钞票的红纸包。女家接到红帖,用红纸开出礼单,上列喜亥(猪肉)×斤、鲜鱼×斤、衣服×套,首饰、喜糕、面条、蜡烛、爆竹等若干。礼单由媒人交给男方逐一办齐。请期日子一般定在腊月或正月举办婚礼。

【取名】人生习俗。有几种方式,一种是以宗教排行取名,如黄姓的排行为四句话:\"耀开宗绪,望重千英;起家楚省,向泽徽城。\"一个字代表一代人,顺序取名。排行的句子,一般挂在祠堂正中两侧作对子。一种是以五行八字取名,婴儿出生,请相命先生按出生率时日,排算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用干支配合),如缺水,择水字旁的字取名;缺金,择金字旁的字取名;缺火,择火字旁的字取名,以期弥补八字中的不足。一种是以时令时政取名,如\"春娇\"、\"建国\"之类。一种是以辱求荣,以贱求贵。迭遭幼殇的人家,为防重蹈覆辙,就取和尚、尼姑、讨饭、叫化、逃荒一类名字。也有以来狗、小犬、小猫、来猪等取名,意思是孩子同狗猫一样易于成长;另有以\"閌\"为命名的,其意义相同。女子取名则常用花、月、仙、香、娇、美、丽等字,表明女子的贤惠。如遇有女无男之家,则取名来娣、招娣、得娣、迎娣等,希望下一个是男孩子。 【撒帐】婚俗。交杯酒后,或闹洞房时,由主持人或专人边撒赤豆、红枣、花生、瓜子等果品,边演唱道喜辞的一种形式,称\"撒帐\"。先撒田地帐,继撒东南西北四方帐,后撒楼、屋、房、梁帐,终撒婚床帐。帐词大多是吉利语,似歌非歌,押韵上口。如\"撒帐撒向东,撒向黄山十八峰,峰峰都有珍和宝,不出黄莲出甘草;撒帐撒过场,夫妻心欢畅,恩爱同到老,子子孙孙坐满堂\"。也有临时被推上场的演唱者,如\"撒帐撒不来,,拖拖扯扯叫我来。我是从来不撒帐啊,撒起帐来怕坍台。硬起头皮来撒一个啊,各位亲眷要捧台。饮了交杯酒啊,夫妻必定更恩爱\"。撒帐无一定时限,有时同闹洞房结合进行,宾客轮番撒帐,直至深夜尽欢而散。

【三茶六礼】婚俗。三茶为接待来人必备的清茶、枣栗茶和鸡子茶。六礼是男方用梅红多页书帖礼单开出的六个项目,既贽定,俗称送定规;行聘,俗称送担;请期,俗称送日子;冠笄,俗称纳币;谒庙,俗称纳吉;迎娶,俗称上轿。 【烧发】歙县婚俗。迎花轿至女方村口时,从村口到女宅一路烧起火堆,按九子十三孙之数,大火堆九起,小火堆十三起,至少烧九堆,俗称\"烧发\",不烧不发。烧发人为女方村中的青年,往往声称柴火不够烧轿杠。这时媒人就要出来打圆场,或付些钱让他们买些松柴来烧。此俗唐代有之,《全唐诗话》载:\"太平公主,武后所生,后爱之倾诸女,帝择薛绍尚之,假万年县为婿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拈。\" 【寿礼】人生习俗。徽州无论男女,年至30方可做寿。旧俗40不做寿,百岁不贺寿。\"四\"与\"死\"谐音,不吉利;百岁嫌满,满易招损,故不贺百寿。70岁以上称\"大庆\",以下称\"荣庆\",女性做寿称\"悦旦\",两老同寿为\"双寿\"。祝寿以女婿女儿为主,儿子儿媳陪衬。女婿要送六包寿礼,即一双寿鞋,一包枣栗,一对寿烛,一副对联,加上四斤猪肉和四斤寿面。亲戚除不送寿鞋和寿烛外,其余相同。寿堂正中挂金色\"寿\"字,两边挂寿幛,坐椅披红帷。早上吃鸡蛋茶、长寿面。下午拜寿,老寿星上座受拜,拜寿者成双成对,旧俗要四跪八拜,现时兴三鞠躬。受拜者随即拱手回拜,但对下辈则不回拜。傍晚开桌吃寿酒,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席,而是找几个年岁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堂另开一席。晚上请戏班坐棚清唱,鼓乐伴奏。 【寿庆】人生习俗。人生寿庆一般从50岁开始,10年一庆。70岁以上为\"大寿\",大寿必须提前一年祝寿,谓之\"做九不做十\"。贺寿时,亲友送赠寿面、寿幛、寿烛、寿糕等礼品,出嫁之女除必送的寿礼外,还须为长辈做寿鞋。寿庆日,中堂高悬红绸寿幛,上缀金色\"寿\"字,两边挂贺联\"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 \"。趟屋两壁按辈份大小张挂亲朋送的寿幛。生日这天设宴祝寿,宴前贺客吃寿茶、寿糕、寿面。拜寿时,若夫妻均健在,不论那方生日,须双双至中堂,在爆竹、唢呐声中,正坐受贺。礼成,亲朋临别,寿家馈送\"寿桃饼\"。民间还有为已亡父母、祖父母祝寿的,俗称\"贺阴寿\"。

【送担】婚俗。与订婚同时进行,又称\"头节礼\",或称定礼、聘金。民国时期,黟县的送担礼一般是108块银元,视家庭贫富而多少不等,但尾数是八,寓\"如要发,不离八\"之意。每枚银元上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字。请期后,男家要给女家送二担,数量要多于头担。女家用这些礼金置办嫁妆,富家往往自增陪嫁。 【送终】丧葬习俗。老人病危,家人站立床前,听候交待后事,老人神色有变,即将咽气,已出嫁的女儿须回避,儿孙立榻前,高声呼唤,直到咽气,表示送终。咽气后,立即撤除床帐,以免亡魂笼罩在帐网之中不能超脱,并除去枕头换上屋瓦,同时焚烧纸箔送行。接着,为死者沐浴更换贴身衣裤,盖上白布单,以黄裱纸覆面,点青油灯。年轻者死去,称\"半世死\"、\"短命鬼\",丧事从简。

【太阳会】祭祀仪式名。流行于黄山市各地。为祭祀祖先神灵而举行的活动。每年一次,历时三天,农历六月十二日接神,十三日游太阳,十四日大游行。主要活动为游太阳。清晨人们将八灵王、九相公两尊神像抬往祠堂,仪仗队鸣锣开道,四至八名男童挥动罡斧起舞,主事者随后边撒五谷边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至祠堂,人们分两行向神像跪拜后,主事者口念咒语,男童以斧在额前、胸前和后背划破见血,谓\"开天门\"。顿时鞭炮声、鼓乐声、欢呼声大作。男童们手中的罡斧鲜血斑斑,闪闪金光,气势雄浑,场面壮观,祭祀活动进入高潮。游太阳时男童的舞蹈,名\"跳童\"。参见[跳童]。

【袒葬】丧葬习俗。流行于歙县和淳安县摩尼教教徒间。摩尼教不事神佛祖先,不行丧葬祭祀,死则袒葬。死者方殓,先着人穿戴衣冠,然后让两人坐于尸旁,一人问:\"来时有冠否?\"一人答曰:\"无!\"遂去其冠。次问衣服鞋袜,回答没有后,一一除去,以至于尽。一人问:\"来时有何物?\"一人答曰:\"有胞衣。\"于是以布袋裹尸埋葬。

【童婚】婚嫁陋习。旧时富裕之家抱孙心切,或因两老体弱多病,望子成家以了心愿,,遂全凭父母作主,,让子女十二三岁就结成夫妻。另有因家贫人口多,将未成年的女儿给人家做童养媳;或因男家贫穷,为减轻将来孩子长大后的结婚费用,将女孩接来,待长大成人后完婚。还有指腹为婚和\"等郎婚\"(女大于男)等童婚现象。

【同衣】丧葬习俗。又称\"焐衣衫\"。参[焐衣衫]。

【脱新娘鞋】婚俗。有真脱和假脱之分。黟俗为假脱,凡姑娘出嫁,娘家特制一双\"新娘鞋\",留作新娘与新郎拜堂时穿用,不穿\"新娘鞋\"拜堂,会给婆家带来不吉利。爱搞恶作剧的年轻人,在新娘尚未拜堂之前,就想方设法把\"新娘鞋\"搞到手。\"新娘鞋\"一般由伴娘(喜娘、红婆)带着,脱新娘鞋的人,不惜翻山越岭,甚至通宵守在新娘去婆家的路上,以便把鞋从伴娘手中劫走。休宁风俗为真脱,在新娘花轿进入婆家门,新郎把新娘从轿子中背出来的时候,年轻后生前搡后拥,故意制造混乱,趁新娘不备,把她脚上的鞋脱下来。新娘鞋被脱后,新郎家人便会拿喜烟、喜果、喜糖,央求换回\"新娘鞋\"。

【舞新娘】婚俗。又称\"吵新人\",即闹洞房。新婚三日无大小,众人可任意与新人调笑取乐,插班打诨。要求新郎新娘同咬悬枣,过仙桥(走板凳)等有的地方\"撒帐\"与\"吵新人\"同时进行,气氛颇为热烈。

【焐衣衫】丧葬习俗。又称\"同衣\"。长辈死者入殓前,死者长子站在凳子上,将父母入棺时的外衣(称\"寿衣\"或\"老衣\"),从内到外依次套在自己身上,名为 \"焐衣衫\"。然后将套好的\"寿衣\"依长幼次序,在各子女身上披一披,表示焐暖以后再给父母穿上,以尽孝心,燃放鞭炮。

【洗三朝】人生习俗。小孩出生第三天,请公婆或产婆用艾水给小孩洗澡,俗称\"洗三朝\"。并宴请亲朋凡收到主人散发过红鸡蛋的亲朋,于此日携带红糖、鸡蛋、粉丝、红纸钱包等礼品上门探望产妇、赴宴。因此又称\"做三朝\"和\"探产妇\"。 【新人上社】婚俗。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穿上礼服,戴好礼帽,随着挑荤素箩祭品、带香烛纸、爆竹的一行执事人员,到村内各个庙宇、祠堂去谒神拜祖。先至\"社屋\",正中供奉\"社稷明公\"牌位,汪公或

七、

八、九相公分列左右。其次谒观音庙,用素箩祭祀。最后至祠堂拜祖。每到一处,均为四跪四拜,随行人员铺红毡条作跪垫。

【移窝】人生习俗。新生儿第一次走亲戚必须到外婆家,俗称\"移窝\"。归时外婆给外孙挂\"长寿百岁钱\",并在其鼻尖抹上少许锅底烟焦,以示象猫狗一般易于长大成人;馈送万字糕,以示日后步步高升。

【宴请】礼俗。请客用请柬或登门敦请。宴席必须有四冷盘、五炒菜、四大菜加一个汤,否则不称席。以首菜定名的有\"鱼翅席\"、\"海参席\"等;以菜数定名的有 \"十碗头\"、\"十碗八碟\"、\"八大八小\"、\"九碗十二碟\"等,冷热搭配,水果糕点俱全。席位设置,三桌摆\"品\"字席,上桌第一;四桌、六桌摆\"喜\"字席,上左桌第一;五桌摆\"梅花\"席,中桌第一。席位尊卑,先面南,次面北,再次面西,最下面东。每一向两位,先左后右,先北后南。男女客分席。结婚喜宴,母舅首席首位;送嫁酒,新娘首席首位;接新客,(请新女婿),新郎坐首席首位,寿宴会,生日老人首席首位。开席、散席以爆竹为信号。徽俗喜饮热黄酒,酒风文雅,开宴由主人祝词、敬酒,之后主宾互敬。行宴中,主人按席依次敬酒。端杯敬酒,碰杯须干,不干不落杯。上菜有序,先冷盘后热炒,间或上一道点心,然后是大菜和汤,最后用鱼压席。徽俗宴席吃鱼不动头尾,以留\"有头有尾\"、\"年年有鱼(余)\"的好兆头,现代除席位已不很讲究外,余俗仍存。

【迎娶】婚俗。迎娶新娘用花轿,少数沿河地区用船迎亲。视路途远近,定在婚礼的头天或当天上午。迎亲人员一般为媒人、喜娘、舅舅、姑父以及与新郎、新娘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花轿抵达那家村头时,燃放爆竹,难家得讯,将大门紧闭,待男方从门缝中塞足了\"喜包\"之后,方才打开大门,鸣爆接客。花轿停放厅堂上事先铺好的大红纸上,防止花轿沾上女家地面,带走财气。接着\"哭嫁\",三声催亲爆竹一响,新娘头盖红绸蒙巾,由伴娘或哥哥、叔伯背上花轿。花轿至男家,停放厅堂,一对青年礼生随即将青布袋铺在地上,新娘下轿,踏袋而行。礼生交替收袋铺袋,传递向前,取其谐音\"传袋\",直至新娘进入洞房。传袋同时高呼:\"一代高一代,一代胜一代。\"黟俗新娘刚到男家大门时,公婆、新郎都上;楼,以示高于新娘。黄山区俗则是轿至男宅,翁婿亲迎至厅堂。 【折扁担配折打杵】旧婚俗。徽州姑娘死了未婚夫,被称为\"折扁担\"--断了一头;小伙子死了未婚妻,被称为\"折打杵\"。一般小伙子不会再提亲,折扁担只专找折打杵,俗称\"折扁担配折打杵\"。

【抓周】人生习俗。孩子满周岁,行\"抓周\"礼。到时桌上置上一竹匾,内放糕点、书、笔、算盘、铜钱、玩具等,让孩子任意抓取。若先抓书、笔,预示孩子日后读书做官;若抓算盘、铜钱,预示孩子从商赚钱;若抓糕点、玩具,预示孩子长大游手好闲。 风水习俗

旧时地域性信仰风尚的统称。明清时期的徽州,崇尚宗法,讲究礼仪,迷信宅基和坟茔周围的风向水流,能招致住者或墓主一家的祸福,于是引起风水说和堪舆学的盛行。名门富户竞相寻觅\"龙脉真穴\",一块寻常之土,一旦被定为吉地,立刻便价达白银千两,并且仅限于卖给本宗子孙。清初户科给事中歙人赵吉士为求真穴落葬父母,广求郡内外堪舆家20余人勘测,终于觅得一块宝地,其穴\"风水合局不必言,合抱大木罗列于前,\"\"用秤土法,择土之重者用事,尽开金井,土如紫粉,光润异常,登山者咸贺得地\"。又歙县潭渡黄允中请地师四处搜剔,方遇真穴,鸠工启土,则色若五云,光如脂玉。在堪舆家看来,土的颜色和光润度是否真穴的重要标准之一。\"吉地本自天成\",但还要辅以人力的保护,如果\"龙穴沙木一处受伤,则体破气散,焉能发福?\"所以坟茔禁步(大体上是穿心4丈)内要添土拔草,并在四周种树护坟。

【百子会】齐云山道教活动习俗。旧时祁门县城百姓赴齐云山进香和游山,自发组织\"百子会\"。会名有\"祁城\"、\"长生\"、\"风玄\"等,俗称\"祁城百子\"、\"长生百子\"、\"风玄百子\"。百子会由一二百人组成,设若干个\"香头\"(进香的头领),每个香头管辖十一二个人,香头的任务是收缴会费、经管帐目和联系进得游客的吃住事宜。农历九月十六日为进香日,香客手持灯笼和纸扎的香亭,绕县城一圈,然后步行上齐云山。在山上先观看各道院道士打醮、进香,后逛华街及领略齐云风光,夜宿长生楼,次日下山返城,会事结束。

【打棍求雨】求雨习俗。流行于旌德县隐龙村。相传某年大旱,两个牧童在村南梅王尖放牛,因草木枯死,牛无草吃,两人便各砍了一根柏树棍,敲打地面以消愁。随首棍打地面的劈啪声,梅王尖山顶飘起了乌云,牧童见状,敲打得更加起劲。乌云越聚越多,不一会下起了大雨,解除了旱灾。以后凡遇天旱,隐龙村便打柏棍求雨,渐渐演变成一套有动作、有节奏、有造型的打法,并伴以锣鼓伴奏,气氛热烈。全套打法分八拍,第一拍原在左转半个圈,与对打人面对面,将棍子往地面一跺,同时高喝\"嘿!\"第二拍至第八拍是每拍两脚同时跳一次,一人跳进,一人跳退,棍子互打一下。每拍一个姿势,八拍完毕,又从头开始,如此反复。排列长队相互跳打,称\"长龙戏水\";围成一个圈互打,称\"单珠引龙\",图案变化多样。求雨成功,隐龙村民就把求雨棍留着做耖梃,以示风调雨顺。

【地户】风水术语。村落河流出口为地户。《周礼.大司徒疏》引《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中国地势,水由西而东,于是后世风水以河流流出村落的出口为地户。地户要求封闭,水主财,户闭则财用不竭。为了封闭地户,徽州村落往往在下水口建筑桥、台、楼、塔等建筑,大量种植树木,增加锁钥气势,扼住关口,形成水口园林。

【古徽属号】用动物象征古徽州属县的一种称呼。古徽州六县的象征性动物为:休宁蛇、歙县狗、黟县蛤蟆、绩溪牛、祁门猴子、婺源龙。古代徽人信风水,属号多以县治地形、山形或县域形状而得名。休宁县治形如长蛇,故以蛇称之;歙县县治附近有山如犬,黟县县治附近有山如蛤蟆,故以狗、蛤蟆称之;绩溪县域形状如牛,祁门县域形态如猴,婺源县域形状如龙,故以牛、猴、龙称之。后人又以休宁外出经商人多,谚称\"蛇出洞\",喻休宁人经营四方,精明能干;犬尽忠尽义,喻歙人重乡谊,讲团结;牛能吃苦耐劳,喻绩溪人有实干精神;猴子灵活,喻祁门人善于随机应变,适应性强;蛤蟆性静,喻黟人长于勤俭守业;龙为灵兽,指婺源多出大儒。一说古徽属号原为山越图腾,后演化成名县属号。

【鬼门】风水术语。《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是古经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西南为人门,东北为鬼门。\"后世风水遂以东北为鬼门,认为邪气、煞气多由东北来,故古府、县城墙往往在东北方以一完整墙面抵挡邪气。古徽州民宅东北向也不设门开窗。

【号魂】迷信习俗。徽州各县旧时家中大小偶有寒热感冒,发冷发烧等病症,多认为是遇邪失魂,需要号魂。家人领病人至灶前,焚香祷告,并端清水一碗,将三根竹筷竖碗中,筷子倒向哪方,便向哪方焚烧锡箔,招唤魂魄归位。病情若重,二三个人用秤钩挂着患者的衣服,按其病前走过的路径前行,一路\"号魂\"。如果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则认为是鬼魅作崇,须请道士作法事禳解。严重的还要由五人扮成五猖神,持械吆喊,驱赶邪魔。

【喝形】风水术语。指凭直觉观测将山比作某种动物,如狮、象、龟、蛇、凤等,并将动物所隐喻的吉凶与人的吉凶衰旺相联系,借助动物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比拟关系,由此确人在自然界居住位置。古徽州的村落选址,大多以喝形为依据。清代黟县《弯里裴氏宗谱.鹤山图记》载:\"鹤山之阳黟北之胜地也,面亭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给赏,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树葱茏荫其居,悠然而虚,渊然而静------惟裴氏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为发祥之基。\"绩溪县冯村设\"天门\"、\"地户\",并衬以四周的龟、蛇、狮、象几座山,极为强烈地烘托出村落的安全感。

【结鬼亲】迷信习俗。替稚幼夭折未曾结过婚的男女死鬼,阴魂谋合,鬼鬼成亲。古徽州的做法是:扎顶纸轿,剪起纸人为轿夫,烧香放爆,在女坟前烧了轿,然后至男坟上焚香化冥,献馔斟爵,祷告亡人,算作匹配。此后\"学生\"便可升为\"朝奉\",\"结娘\"升为\"孺人\",可以招魂进祠堂挂名字,俨然成为一对名正言顺的祖宗来受礼,双方生人也如同亲眷送往迎来。此俗今已不存。

【解煞】风水习俗。徽州民间建房迷信风水,选基必请堪舆先生用罗盘查勘。通常认为门对石壁、两门相对、门对烟囱、右屋高左屋低最为不利。旧说\"门对石煞,非关即押\",\"白压青龙人亡财尽\"(左青龙右白虎)。如因地基限,又不能另择吉地,房子造成后犯了上述禁忌,便在门楣间或窗户上方悬挂一面镜子或剪刀以破制,谓之\"解煞\"。

【龙脉】风水术语。指村落所倚龙状之山,山势蜿蜒起伏宛如行龙,预付该村必能兴旺发达。龙脉作为一村生命之源和民族心理深层的图腾象征,受到整个村落的保护,不能伐木掘矿,否则不利。古徽州各村宗祠都有保护龙脉的祠规条文,如婺源县《羽中麓齐氏族谱.祠规》载:\"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木。\" 【庐墓】村落起源形式。在祖先墓地旁建宅,逐渐发展而成村落,是风水与封建宗法制度的混合产物。徽州重风水,葬必择地。同时徽州的宗法观念又极其浓厚,庐墓是伦理孝道观念的结果。由庐墓而逐渐发展成村落,在徽州较多见。歙县昌溪即由吴氏庐墓而成村,至今村中仍有一块占地很大的\"大柏园\",为昌溪吴氏始祖及后代名世祖的坟地,大柏园也就是昌溪村的发源地。歙县潭渡黄氏庐墓成村的过程与昌溪村相的,村落的结构亦体现了聚落包坟茔的特点。

【破血湖】道教祈禳仪式。为超度产妇亡魂而做。该仪式融入\"目莲救母\"戏文,由道士分别扮作目莲和刘金蟾母子,粉墨登场,刘氏蹲在纸糊的血湖池畔,号啕哭唱\"十月怀胎苦\"地方俗曲,目莲肩挑经担,手持锡杖,口诵超度解罪经卷,围绕血湖池转悠。五位灵官掌剑随后,锣鼓伴奏,经声唱合。最后灵官挥剑毁血湖池,解救目莲母刘氏,破地狱门,释放孤魂野鬼。

【卜居】风水术语。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风水择地基于物质环境和精神象征两个方面,并更注重后者。徽州地处山区,山和水是村落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山即风水所称\"龙脉\",带有精神象征,对水的选择则更多出于生活的实际需要。风水对山形吉凶评判是:\"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山驻人宁,山走人离,山勇人勇,山缩人痴,山顺人孝,山逆人亏。\"(《青囊海角经》)环抱水,则被认为大吉。背山面水是村落的基本格局,村落在山与水的环抱下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徽州无村不卜,每一部宗谱上都记载了其始祖卜居于某吉地而后家族繁衍的过程。徽州区西溪南的吴代始祖在定居西溪南之前,有三个村址供选择:\"一曰莘墟,地刚而隘,山峭而偏,居之者,主贵而不利于始迁。一曰横渠,地广而衍,水抱,居之者,主富而或来藩于后乱。一曰丰溪之南(即西溪南),土宽而,地沃而肥,水揖而回,后世大昌,遂家焉。\"(《歙西溪南吴氏世谱》)。 【齐云山道场】道教祈禳仪式,又称法事、斋醮,俗称\"做事业\"。共有25种名目,其中:\"诸天科\"祝愿亡夫在曹平安无灾,\"解结科\"为儿女体弱多病祈求解除结(劫)难,\"禳火科\"求神保佑免遭火灾,\"血湖科\"为超度产妇亡魂而做,\"超七科\"为亡父母灵魂祈求升天,\"过关科\"为儿女祈求易长易成度过难关,\"炼度科\"为求避免水火两灾难愿为善积德,\"百子科\"祈求神灵多生贵子,\"度人经\"报答父母祖先的恩德,\"十王科\"为新丧阴魂祈求十殿阎君舍罪解脱地狱之苦。\"水陆科\"广度水陆各路一切幽灵,\"罗天大醮\"秉承帝王敕命为沙场捐躯和天灾大难中众多牺牲者超度而举行。做道场的法师称为\"都讲\"、\"高功\",熟炼经咒的念唱、吟表、禹步等动作及锣、鼓、小锣、板鼓、钹、笙、笛等乐器的演奏。法师分着五色法衣,按东绿、南红、西白、北黑、中黄五行方位,捧笏持幡,或参或拜,诵经宣咒,焚符洒水,气氛喧闹而严肃。一般道场须道士七八人,多的13-15人,其中主坛法师一人,陪坛法师1-4人,吹打锣鼓乐器数人。

【齐云香火】齐云山道教活动名。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日开始,十月初一日结束。七月初一日,由道长为首,率领各院房道众大斋三日,并在玄天太素宫做大型禳火道场,祈求玄天上帝保佑香火平安,道业兴旺。十五日,各院房道士汇聚太素宫,做水陆道场。此后,浙江省淳安、开化县,徽州及相邻各县香客和香会团体组织,陆续起程至齐云山进香。休宁县流口地区曾元会、三多会进香日为农历七月十九日,屯溪永敬会进香日为九月初一日,休宁蓝渡诚敬会、祁门百子会的进香日为九月十六日。九月初九日玄天上帝登极日,是齐云香火的最高潮,在山香客往往达5000余人。朝山者,三天前就虔诚沐浴斋戒,家院洗刷一新,不容半点荤腥血秽。启程之日,穿着整洁朴素,肩背黄布香袋,上写\"齐云进香\",下写某香会字样,由会首领头,肩荷进香大旗,鸣锣开道。各式旗幡、各色凉伞相随,丝竹之声和鸣,爆竹震耳。行进中逢观遇庙,均需焚香叩拜。至齐云山,道房派有专人为各香客的香袋加盖\"齐云进香\"印鉴,香袋上印鉴越多,显示进香次数越多。香客视自身经济状况捐输香火费。挑选采购本山土特产品带回赠送亲邻,俗称\"结缘\"。第三天偃旗息鼓离山返回,至登封桥回香亭(今圯),将剩余的香烛纸箔全部烧化。

【晒大圣】求雨习俗。旧时天旱不雨,休宁,屯溪一带农村,农民便将专司风雨、保护丰收的\"大圣\"石像,背出庙,放在村口或田畈曝晒,直到天雨为止。黄山区则称晒\"西瓜癞痢\"(菩萨名)。一但晒了\"大圣\",地主必须减免租谷。

【石敢当】风水镇符。为长方形石碑。或嵌入墙中或独立而置,上刻\"石敢当\"三字,有的刻成\"泰山-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相传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坚实,无人能敌。一次登泰山,自称天下谁敢当,女娲遂投炼石制其墨,上镌\"泰山石敢当\",蚩尤惧。从此\"泰山石敢当\"成为民间辟邪神石。又据《姓源珠玑》,石敢当为五代时的力士,生平逢凶化吉,能御侮防危。故后人凡桥路冲要处,必须石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石敢当通常被置于村落入口处、河川池塘岸边、门前巷口、三叉路口直冲处等。歙县渔梁某宅因门正对紫阳山上一怪石,故将门偏斜朝向紫阳峰,同时在门前安\"泰山石敢当\"一尊。黟县城内很多宅民将门远离冲巷这处,而直冲巷的墙角处立\"泰山石敢当\"。凿石敢当必须选择在冬至日后的甲辰、丙辰、戊寅、庚寅、壬寅这10天。除夕要用三片肉祭祀。

【火火连度】道教祈禳仪式。在宽敞的殿堂举行,堂前设置大火盆、水盆,点烛,焚香,鸣锣,击鼓,念经。道士三五人着法衣,手执红绿纸幡出场,领头法师宣唱《炼度经》,众声附和,主法官边诵经喧将纸幡投盆着火,须叟取出,原幡依然无损。这种带有化学反应性质的现象足使观者惊异。主法官又执\"驱邪剑\",一会儿插入火盆,挑起火投入水盆;一会儿又从水盆中挑起星火,放入火盆,反复搬弄,星火不息,手法娴熟。 【水口】风水术语。《缪希雍葬经翼》称:\"水口乃地之门户\",当\"一万众水所总出处也\"。徽州处万山间,各个村落四面皆山,形成较封闭的完整空间,水口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村落的咽喉,被看成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风水认为水即是财富,为了留住财气,除选中好的水口位置外,还必须建筑桥台楼塔等物,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绩溪县冯村在上水口架安仁桥,并在侨上方围墙设\"天门\";在下水口筑理仁桥关锁水流,并建台榭于桥下方,象应\"地户\"。再衬以四周狮、象、龟、蛇几座山,天门开,地户闭。借助风水,表达了吉凶观。水口往往有很多树木及文昌阁、奎星楼、庙宇等建筑,这些布局也是基于风水\"障空补缺\"理论之上的。风水在水口上的处理,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及景观,形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村总体环境特征,使水口成为村落庭园。

【水陆道场】道教祈禳仪式。筑高坛,树判官竹,上罩箬笠,悬红灯,广招远近孤魂。仪式须道士10余人,外加杂工10余人。道场开始,道士着法衣,袍笏登场。坛上供道教诸天神,坛下正对面设36谏(屈死鬼)孤幽塑像或灵位,灵前各点长明灯。杂工沿路泼粥,化纸钱、锡箔,行至二三里外。河上放水灯。道士诵念经咒,锣鼓磬笛校伴奏。为期一昼夜或三五七夜不等,视事主的要求而定。

【天门】风水术语。村落河流入口为天门。《周礼.大司徒疏》引《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中国地势,水多由西而东流,于是后世风水中的河流流入村落的入口为天门。天门要求开敞,水主财,门开则财来。绩溪县冯村在河流入口处架安仁桥,并在桥上砌围墙,象征天门。

【文峰】风水术语。旧时凡是省、府、州、县和乡村,如果科甲不发,文运不兴,便在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选择一块吉地,立一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此峰即称文峰。如在平地建高塔,称文峰塔。徽州一般村落均有文峰或文峰塔。

【相宅】风水术语。对住宅环境进行选择。在具体方法上,风水有形法与理法两种。形法主要涉及宅外视线所及的山川地形的配属以及宅内的布局,即宅外与宅内形,理法是以罗经定方位,将宅的坐向分为24向来配合宅主的出生年月。最贵的宅地是:\"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宅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元武。\"(《阳宅十书》)对不太理想的宅地,采取避让、改造、符镇进行处理。歙县渔梁某宅,坐北朝南,面对紫阳山,门前为河流,环境相当理想。由于用地限制,宅门正对紫阳山的一块孤立巨石,不吉。于是将门向偏斜,朝向紫阳山峰这一吉向,同时在门前立一\"泰山石敢当\"镇邪。西递某宅东为流水,为取得宅门迎水这一效果,将辅助用房突出,并专设一门迎水

【引水补基】风水术语。使不理想的地形符合风水理论的一种补救措施。有引沟开圳、挖塘蓄水、开湖、筑堤坝、造桥等各种方法。相传婺源县羽中麓齐氏族祖齐渊精堪舆之学,在村头引沟开圳,遂使该村科举日盛,至今该圳尚存。黟县宏村明永乐时听从休宁风水师何可达的指导,将村中一处泉扩挖成月塘,以储\"内阳之水\"而镇丙丁之火。万历年间,又因来水躁急,在村南开挖南湖,缓冲水势,储\"中阳之水\"以避邪,成为引水补基的典型。

【择吉】风水术语。人死后,埋葬时\"既择年、月、日、时,又择山水形势,以为子孙贫富、贵贱、贤愚、寿夭,尽系于此\",所谓葬地要使该地它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为贵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使其形体全而神灵得安\",如果\"择之不精,地之不吉\",则\"子孙亦有死亡灭绝之忧,甚可畏也。\"参见〔徽州风水〕。

【照妖镜】风水习俗。旧时宅居因朝向不吉、两屋大门相对、门对烟囱或其它不利因素,便在门楣间或窗户上方悬挂一面镜子避邪,凡妖魔鬼怪见此镜都要躲避,住户便逢凶化吉。俗称此镜为\"照妖镜\"。

《德宏州民风民俗心得体会.doc》
德宏州民风民俗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