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报告

2021-07-15 来源:调查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闲散青年调查报告

重点青少年群体调查分析报告

——闲散青少年群体调查摸底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教育局的工作要求,我校安排三名教师对所附区域进行了了解、问询摸底调查,现就调查情况作出分析和说明:

一、调查的区域

碾伯镇李家村、七里店东村、七里店村

二、调查的范围

6周岁以上(含)25周岁25周岁以下(含)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

三、调查摸底情况

在调查摸底中,主要通过向当地群众了解,向村干部询问等方式,获得当地闲散青少年群体的信息。

通过调查共获得四个闲散青少年的信息:

1、牟国忠,李家村人,现年17岁,由于身体残疾未入学,无自立能力,常年在家,由父母供养。

2、裴得贵,七里店东村人,现年22岁,小学文化程度,由于身体残疾,常年在家,不能自立,由父母供养。

3、叶积凯,七里店东村人,现年23岁,小学文化程度,由于家庭管教不力,常年在家,能够自立。

4、裴生平,七里店村人,现年16岁,中学文化程度,由于家庭管教不力,提前辍学,无职业,闲散人员。

四、闲散青少年的社会表现

在四名闲散青年中,裴生平是一名很不本分的人,经常到学校向学生勒索钱财,还有偷窃的不良习惯,学校曾多次向家长反映,向派出所报过案。其他三名青年都由于自身身体上的缺陷,经常都很少外出,各项活动基本在家附近,从未发生过违法违纪事件,也没有发生对周围群众不利或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事。

五、采取的措施

为了防止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希望通过家庭、学校和司法部门共同治理,家庭严加约束、学校加强教育、法制机关对重点的闲散青年要配合村委会实时督查,同时通过社会福利机构带去社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七里店学校

2013年10月24日

推荐第2篇:青年学习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的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党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奋斗在农村第一线的青年朋友们,他们目前的素质状况如何,有哪些学习需求?作为成人教育龙头阵地的电大,如何充分利用电大教学资源优势,发挥教育服务功能,探索电大发展的新渠道,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意义十分深远而重大。为能在提升农民青年朋友综合素质做点什么,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力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与电大教育事业发展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在2010年3月对长兴县的农村青年学习需求情况作了专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方式进行。

三、调查对象

(一)基本情况

随机选取了的农村青年5名,其中男的名,女的名; 年龄分布情况:20岁及以下名,20-30岁名,30岁以上名;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名,高中 名,大专及以上名;

从事的工作有:。现在家庭年收入平均:元。

(二)学习需求

被试中有人愿意继续学习,其中:

1.有人希望在原有的学历基础上加以提升,学习的类别以居多,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为:,选择的学习学校有:。

2.有人希望参加短期培训,学习的内容有等,选择的学习方式以居多。

(三)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被试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其次为:

四、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三人中 初中学历的2人 占总人数的66.67% 高中以上学历1人 占总人数的33.33% 在三人的农村青年中2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

2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 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 其中66.67%希望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 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 普通高校 其它成人高校 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2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 1人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 表明农村青年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 并希望通过高效 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农村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 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两名 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于1万元 说明城乡差别拉大 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村医疗保障 子女升学问题 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农民养老问题

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三名调查对象中对有一个共识 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 学习文化知识 掌握先进技能 学有所用 以技致富 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 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 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 思路清 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五、思考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 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 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 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 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 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 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 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 法律意思淡薄 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 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强化职业教育 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 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 让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 学有所用 以技致富

3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让农村青年树立良好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点 价值观 努力学习知识技能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推动农村青年建设的健康发展。

4深化农村社会障改革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缩小城乡差

调查人:

年月日

推荐第3篇:农村青年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青年朝气蓬勃,青年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为农业大国, 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作为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农村青年是当前我国青年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更对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农村青年兴,则中国农村兴;农村青年衰,则中国衰矣。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市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将其中四人重点作为分析对像,有四个特征十分明显:年轻化、低素质、流动性、无保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低。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显示,在全国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5%,小学程度的占15%,初中程度的占35%,高中或以上程度的只占45%,而受过大专或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全部青年流动劳动力的18%。企业对农村青年的知识要求与农村青年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形成强烈反差,结果,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村青年只能作为低层次劳动者。

2.劳动技能匮乏,对教育需求。第一是农村青年对提供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并未感到不满,这里有“当个工人总比在家务农强”的观念,有文化水平低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也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惰性。第二是违章违规作业、不文明生产、偷工减料、野蛮施工等,致使工作质量低劣,安全事故频发。第三是技能低下,无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造成技能素质低下,与缺乏培训直接相关。雇主没有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但农村青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学,不愿承担培训费用、不主动了解培训信息等,也是他们失去学习甚至拒绝学习的重要原因。

3.竞争能力严重欠缺。农村青年要在城市获得发展,参与城市人竞争,就需要与各种城市人打交道,扩大就业信息渠道,实现合理流动。这些方面正是他们的能力弱项。而农村青年信任的老乡、打工同事,人际间的同质性很强,无法提供更多更有用的生存信息和发展信息。其次,获得打工信息的渠道原始而单一,致使许多人只能盲目地走南闯北,生活在城市底层。再次,在知识、技能不足的情况下流动,无法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形成合理流动有两个因素,一是推力因素,即地区经济差异和剩余劳动力;二是拉力因素,即发展自我的愿望、获得技术、知识、就业及高工资的机会等。只有在推力、拉力的合力作用下,流动才能帮助人提高生存质量。显然,农村青年在缺乏拉力要素的情况下流动,想要学习有障碍,想要就业有限制,

想要高工资又无技能,信息能力不强,无法跨越低职业圈。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反而促使其生存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4.自我保障意识低下,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改变农村青年城市边缘人现状,一方面要呼吁社会重视,促进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农村青年要积极争取属于自身的权利。让人十分吃惊的是,农村青年对改变自身的保障状况甚为麻木。首先,对医疗补助、子女读书、消费水平、住房条件、社会地位、就业指导、工作环境、学习培训等不足甚至空白的保障条件,却评价为“还可以”。低评价导致低满足,使他们“自觉地”远离社会保障条件之外,生活质量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其次,愿意接受低保障或无保障条件来换取就业机会。许多农村青年为了在建筑、商贩、家庭服务、修理、餐饮服务等行业中不被城市职工替代出局,愿意不要职业保障,不要福利待遇,以极低的工资换取“饭碗”,无视保障权利,却从内在抑制了改变生存状况的动力。

5.职业目标不明,对未来发展需求。对职业有明确的打算和规划,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显然,农村青年的职业打算十分模糊:一方面纷纷外出,把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时尚;另一方面对“为什么打工”“未来怎么发展”十分茫然。茫然而听从命运安排的职业态度,造成更多人的职业行为短期化、低级化,只是打工挣钱而已,不能有效收集职业信息,一年之中在家乡和工地之间盲目奔波。虽然,农村青年对未来的长期打算是否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和制度框架,但是,自我发展方向模糊,职业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职业生活的不稳定状态,反过来又影响到农村青年个体进入城市发展的主观努力,降低职业竞争力。

二、关于加大对农村青年学习培训工作的建议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对于未来农村青年培训工作的开展,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和建设,只有抓好基础教育,农村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才能提高,也只有这基础先打好,农村青年学历和技能才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否则免谈。所以社会和政府部门应首先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社会要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而

职业教育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对这些人施以职业教育,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能力。但因农村青年长期以来思想的禁锢,学校和社会就得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再加强培养,加强教育,让农村青年努力学习知识技能,掌握一技之长,使其学有所用,以技致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农村青年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恳诚的倡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大力气组织好对农村青年的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与生活规则,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希望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多为我们农村青年考虑,统筹考虑,适当将政策向农村倾斜,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针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在职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见习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让我们农村青年也能享受优惠政。

调查报告人:08春行管李智

推荐第4篇:青年动态调查报告

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

——汾酒集团青年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青年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力量,思想开放而且活跃,生活形态丰富、多元。当今社会,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利益、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重视青年工作,发挥青年作用,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深入了解当前公司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公司团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对公司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团员青年队伍现状

(一)概况

1.团员青年人数较少,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目前集团团委各基层团支部的团员青年为86人,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团员青年占全公司人员比例偏低,

2.团员青年岗位分布较集中,大多数战斗在第一线。

3.团员青年的职级较低,绝大多数为普通员工。

(二)团员青年的特征

1.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追求健康快乐人生。总体来看,基层单位团员青年政治上积极、成熟,大多团员青年有共产主义信仰,认同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81.61%的青年团员对公司有归属感,在工

作生活中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追求健康快乐、符合自己兴趣的生活。调查显示,93.1%的新入职青年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努力工作,提高能力,争取获得更加的发展。

2.对自我的工作要求较高,渴望获得新知,提高自身能力。在各项能力调查中,19.25%的团员青年希望提高自己的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15.85%的人想要继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17.36%的人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还须进一步提升。

调查还显示,55.67%的团员青年希望能够通过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这表明,面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挑战和要求,团员青年有强烈的紧迫感,并把这种紧迫感转化为自觉学习的动力。公司团员青年大部分都具有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能够正确的定位自己,并有目标的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这也为今后团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向标。

3.思想活跃,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在关于团组织活动的调查中,青年团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大多数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34.29%的青年团员希望团组织搞好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同时青年团员在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职业生涯导航等方面各有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青年的人才储备结构不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多数青年员工注重自身的修养,注重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工作积极性高,自身进步的要求迫切。在本职工作之

余,选择了自学考试、成人函授等学习方式,提高学历水平,拓展知识领域。另外还有一部分青年员工,存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情况,热衷于喝酒打牌,沉迷于网络,不注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存在享乐主义思想,与企业发展的态势要求不相符。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年员工缺乏较为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青年员工的价值理想良莠不一。受多元化思潮的冲击,青年员工也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

其一,喜欢与周边单位的青年比,与自己的同学、朋友比,发现差距较大从而心态失衡,再是没有吃过太多苦,个性比较张扬,对自身的期望过高,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不能安于现状、安心工作。 其二,不能正确看待能力与待遇。学历教育十分普遍,虽然绝大多数青年员工都通过自学、函授等获得更高学历或职称,在取得文凭和生产工作能力有所提升的情况下,职务、工资若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和水平,则感觉自身价值难以实现,自觉十分失望。

其三,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喜忧参半。多数青年对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进程非常关注,对企业发展前景看好。在调查中,41%的青年员工认为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46%的青年员工认为发展前景较好,11%的员工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一般,还有2%的员工为企业发展前景担忧。

其四,追求享受、行为极端已成为青年中新的问题。如利用网络舆论随意发布一些诋毁企业、诋毁同事的言论,追求吃喝玩乐,玩物丧志。

(三)部分青工对工作岗位的态度取舍两难。对集团的发展和个人发展有信心的员工,其对工作岗位的态度是积极的,愿意立足岗位努力工作,能够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完成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有少数员工则存在好高骛远的现象。

三、思考与建议

团员青年是公司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是助推汾酒事业再次辉煌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坚持传统、巩固优势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团员青年的特点,凝聚青年的力量,发挥青年的优势,为汾酒事业多作贡献。

(一)党建带团建,不断加强团组织建设。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建带团建是开展团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定期研究部署本系统、本单位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努力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要关心基层团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新形势下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团员青年给予表彰或奖励,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而基层团支部干部则要从青年的特点入手,深入到青年当中,了解青年的需要,培养感情,要带头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自觉奉献,在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努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团员青年。

(二)加强引导,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武装团员青年。应当引导团员青年对社会、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身份有一个恰当的定位。帮助他们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体会乐趣、实现价值。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把个人的成长、成才和税收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也要防止部分团员青年因为工作稳定丧失危机感和进取心,培养团员青年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奋发努力、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满足团员青年对新知的渴求,不仅要做岗位能手,而且要胜任多岗工作。

(三)建立基层单位团员青年人才的培养、发现、举荐机制。一是科学分配岗位,加大轮岗换岗力度。根据团员青年的专业特长和能力特点,合理安排岗位,实施动态管理,加大轮岗换岗力度,帮助其快速成长。二是科学评价青年干部。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实绩,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团员青年任用与奖惩的主要依据,激励他们奋发进取。三是完善干部提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竞争上岗、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等制度,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为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四)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团员青年的特点丰富青年文化活动的内容。一是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二是加强对团员青年的人文关怀。调查显示,大部分团员青年在社交需要、获得他人的尊敬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为此,应该加强对团员青年的人文关怀,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发挥朋辈的力量,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三是加强业余文体活动。活动是共青团组织的生命线,它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连,坚持服务

团员青年的原则,既要为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服务,又要为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文化娱乐等具体要求服务。

(五)树立典型和榜样,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基层单位生力军和突出队的作用。倡导勤奋学习之风,引导广大青年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鼓励团员青年参加青年风采大赛、趣味运动赛等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团员青年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在团员青年中掀起“比学习、比业务、比素质”的热潮。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表彰在共青团战线上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及时挖掘宣传优秀青年团员和青年群体,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展示青春的风采,用同龄人的先进事迹教育同龄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团员青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在全系统形成一种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竞争机制,带动团员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汾酒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青年是企业的新生力量,其良好的状态与面貌新生力量使企业一直充满生机和活力;青年人无所畏惧、不断超越的精神,能为企业不断赢得发展的新机会;青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更是企业中促进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支生力军;从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总体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可以这样说,青年的成长决定企业的成长,青年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青年的未来决定企业的未来,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企业的未来;谁把握青年,谁就把握企业的命运!

推荐第5篇:《青年文摘》调查报告

《青年文摘》调查报告

《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半月刊)。

1.杂志封面常用色:红色;

2.字体:粗黑体;

3.标准色:红色,绿色。《青年文摘》目前拥有红绿彩系列杂志。

4.出版周期:半月刊;

5.日期:每月1日,15日发行;

6.价格:红版,绿版:4元∕本,彩版:5元∕本.7.模板设置:“成长”、“情感”、“人生”、“社会”、“人物”、“时尚”、“视野”、“文苑”、“热读”等版块;最受欢迎栏目:成长,人物,情感等。

8.发行历史:《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

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

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1981年1月《青年文摘》创刊,小32开本,季刊,创刊号发行23万册。

1984年5月当期杂志发行量达到123万册,此后一直跻身于全

国百万大刊之列。

1999年1月《青年文摘?人物版》创刊。 4月,《青年文摘》被

新闻出版总署评为“1998—1999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2000年1月 获得由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并被

评为“2000—2001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4月,月发行

量达到156万册,创单期历史新高。9月改为半月刊。

2002年 3月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奖”。

2005年1月《青年文摘?彩版》创刊。

2007年12月《青年文摘》月发行量达到293万册,创历史新高

9.企业CI:1983年改为月刊。同年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

合举办首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在国内首开电视有奖抢答直播

节目先河。 王震同志到直播现场观看了竞赛,并在活动结束

后的发奖仪式上发表讲话。

1984年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第二届五四青

年智力竞赛,当期杂志发行量达到123万册,此后一直跻身于全

国百万大刊之列。

1985年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第三届五四青

年智力竞赛,参赛人数高达50万。同时,为了引导青年关心国

家建设,走学用结合的道路,开发青年智力、发现青年人才,活

动中增加“乡土调查及整治规划”对策论文竞赛。

1986年2月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五年内普及法律常识的决

议,举办“青年与法律”有奖征答活动。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

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第四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蒲公英电视

公开赛。

1987年1月举办本年度“华日杯青年生活摄影比赛”。同年1月

第一册《青年文摘》精华本出版。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

电视台联合举办第五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蒲公英智星大赛,

本届大赛增加分省电视公开赛为本届竞赛的预赛。每个省选拔3

人组成代表队进京参加决赛。

1988年1月举办“全国青年改革宣传教育活动”改革知识测试活

动。5月举办第一届有奖阅读知识竞赛。

1989年1月举办第二届有奖阅读知识竞赛。

1990年6月本刊创刊100期。同月举办“创新与发展”笔谈会向

广大读者征求办刊意见和建议。

1991年6月举办第三届有奖阅读知识竞赛。10月在北京国际饭

店召开创刊10周年茶话会。李德生等同志到会。

1992年5月、10月分别举办《青年文摘》有奖阅读知识竞赛暨

读者意见调查。10月,首届民间文摘爱好者研讨会召开,评出“十

佳文摘杂志”,《青年文摘》荣登榜首。

2000年9月改为半月刊,以象征青春活力和健康成长的红、绿两

色做为上下半月刊的视觉标识。

2005年4月下半月刊与李阳疯狂英语合作,每期推出8页英语知

识普及教育专版,杂志由72页增加至80页。

9.目标受众: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17—25岁占72%;16及16岁以下占15%;25岁

(不包括25岁)以上13%。

读者性别比例: 女性占57%;男性占43%。

读者受教育度: 高等占52%;中等占41%;初等占7%。

传阅率为7人。

10.办刊宗旨:以“宏扬先进文化,服务引导青年”为办刊宗旨,汇萃海内外

名篇佳作,是新时期青少年成长、成才、成功的心灵读本。

11.风格特色:内容观点健康,思想厚重,表达方式新颖,青春色彩浓郁。

12.购买渠道:书报亭;邮局 订阅;网上在线阅读。

13.发行渠道:出版社;邮局。

14.出版社: 《青年文摘》杂志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

办的综合性文摘刊物。

推荐第6篇:广宁县农村青年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作为我国青年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为了全面掌握广宁农村青年发展状况,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县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作了调查。调查对象为3名年龄均在30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一)、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三人中,初中学历的2人,高中以上学历1人。在三位农村青年中2人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

2、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2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1名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表明农村青年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农村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2名,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于1万元。说明城乡差别拉大,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三名调查对象中对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强化职业教育,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让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学有所用,以技致富。

3、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让农村青年树立良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点,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推动农村青年建设的健康发展。

4、深化农村社会障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在农村普及职业教育,既是新型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历来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作为我国社会涉及面最广的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现象,城乡差别不仅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而得到逐步缩小,反而在改革开放中有所扩大。这对于多数国民是农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极其重大的社会隐患。随着城乡经济关系和人员交往的不断密切,城乡差别的消极作用将会更显突出。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就必须消除城乡差别。而要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就必须消除城乡教育差别。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紧缺和分布不平衡,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实现城乡高等教育权利平等的条件,也不具备实现城乡中小学教育权利完全平等的条件,但已经基本具备通过普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城乡高中教育机会基本平等的条件。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政策正确、措施得当、工作扎实,就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普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我国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我们把普及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更有利于经济和教育的协调发展

推荐第7篇:青年思想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开拓一队青年思想意识状况

调查报告

自公司团委“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开拓一队团支部根据上级指示全面进行青年引导工作,现已开展到第二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制定的落实方案,三月份开拓一队团支部分类引导小组对本队青年群体结构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摸底调查,来掌握青年结构。

一、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本团支部青年思想动态,了解他们都关心哪些重要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存在哪些模糊认识和思想困惑。把各类青工的思想状况摸清摸透,找准其思想意识中的关键点。从而能够“对症下药”,及时为问题青年释疑解惑,努力帮助青年打开思想症结。特进行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调查摸底。

二、调查模式

一是在本单位青年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围绕生活和工作两大部分,主要涉及到青年比较关注的一些理论及现实问题,容易出现矛盾的地方和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

二是分三班各召开一次青工座谈会,一起探讨发言,提出自己或他人存在的问题、困难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三是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一对一访谈”,深入青工群体,了解青工思想状况。

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本支部青年思想状况,找出他们思想意识中最主要、最集中的关键点。

三、调查结果统计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深度访谈等手段对本单位群体结构进行深入调查后,经过统计发现,开拓一队35岁以下青工有76人,其中问题青年25人,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问题:

(一) 25%的问题青年(22至25年龄段)自制力差,吃不了苦,上几个班够生活费了就不想想着出去玩、上网等。

(二)20%的问题青年性格倔强,不服从安排,我行我素。将矿规矿纪不放在眼中,经常跟领导唱反调。

(三)40%的问题青年因工作经验少、工分不如老工人多,挣的钱相对来说比较低,心里感觉不平衡,工作没干劲。

(四)还有一些青工过度追求时尚、娱乐、游手好闲。与大众文化格格不入。

四、问题解决手段

由统计结果可见,问题青年占青工总人数比例较大,这对青工身心健康和区队管理很不利。为对不同类别问题青年确定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内容的引导,开拓一队分类引导小组尽最大努力加强青年分类引导。

首先,撰写思想引导提纲。针对本支部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研究、探寻有效解答本单位青年思想困惑的引导思路和观点素材,总结探索出能够广泛吸引青年、有效引导青年的工作路径和载体。

其次,探索创新,开辟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 按照贴近青年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探索创新,开辟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从形式、手段、途径、载体等方面,探索将思想引导内容有效传递到青年中去的工作路径。灵活运用以下几个主要路径:

(1)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引导青年;

(2)帮助青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

(3)创新引导青年的活动载体;

(4)使优秀青年典型更加贴近青年、真正走进青年;

(5)开展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引导;

(6)借助时尚元素和文化形式引导青年;

(7)借助员工帮助计划调整青年心理;

(8)用好“青年驿站”来更好的帮助青年等。

通过以上手段,从而更好地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开拓一队

2011-3-15

推荐第8篇:农村青年需求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需求调查报告

学校名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年级: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

调 查 者:周相利

指导教师:李安林

完成日期: 09秋开专09430014712172011-3-26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一、引言

1、调查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农民工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这一方面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广大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素质,这里包括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在农民工这支非常宏大的社会群体中,青年农民工占大多数,年龄在18——35岁之间,有已婚的,也有未婚的,他们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高中以下,大多没有一技之长,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有的在工厂,有的在建筑工地。在调查访问中发现,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不高,但对目前现状不满意,很想改变又累又脏工资低的工作,对学习技术提高自己的水平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切实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一定的技能,提升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调查,调查了四位农民工,调查对象是洪江市的在外务工农民工,符合条件。

3、调查时间:2011年2月

4、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二、调查内容

对四位受访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收入、学习需求、关心的问题、希望和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调查问卷。

王丽,女,26岁,职高,群众,未婚,家庭成员有3人。她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个民营企业任职。月收入1000-1500。周小姐很想学习农学,好回家乡发展当地农业产业。本来学旅游的她在现实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她也考虑到通过短期培训学习服装加工,这对于她继续留在发达城市有一定的帮助。

王聪翠,女,25岁,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 (有子)。在酒店工作的,所以她现在最想取得一个专科学历,学习财会知识,当一个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短期餐饮服务培训她也感兴趣,可以先让她在餐饮业好好干下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去深造。

沈艳霞,女,26岁,职高,群众,已婚,家庭成员3人(有女)。她在中部地区的一个县城工作,在个体企业中打工,从事的是美容,美发行业,她最希望参加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这样就不会影响她平时的工作。

冯迎春,男,30岁,初中,已婚,家庭成员4人。他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专业技能,想参加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学习专业技术。

三、调查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在城市中打拼的农民工朋友大多为青年,文化教育程度偏低,而家庭成员偏多,他们选择的都是相对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而这些大中城市中,直辖市为首选,他们的基本工资大部分都在1000元以上,但由于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租住房开销较大,他们也基本生活在温饱线上,但从他们工作单位的分布情况看,农民工朋友确工作选择已多元化,可以参加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去,这样他们在城市的发展前景将是更为广阔的,也将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而城市中也更多的需要这股力量的加入。而正是由于学历、知识、能力等成为他们发展的阻力,更多的人渴望继续学习,来提升自己,他们希望通过业余学习的方式将学历提升,短期培训则是农民工朋友普遍的理想学习方式。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更希望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以便能更好的立足于城市,在城市中继续生存下去,在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自己的人生舞台。

四、建议与思考

我们不难看出,要想让农民工兄弟增收,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只能依靠社会,依靠政府,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青年农民工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宽学习的渠道。尽最大的力量去优化现有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企业。我想就这一问题提出几个观点和看法。

(一)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

我国现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约1.5万所,高职院校有1100余所。这是农民工培训的丰富资源,当务之急是制定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中高等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农民工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三)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学习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四)加强发达地区对农民工教育的支持

相对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大中城市的现状,这在暂时没有可以解决的具体方案。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广大农民工的参与,当地政府应积极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既可以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也能为当地的企业

解决招工难的难题。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平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

推荐第9篇: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调查报告

2008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调查报告

2008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历史上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年,从汶川大地震废墟上“不抛弃,不放弃”的感动中国,到北京奥运会“鸟巢一代”的惊艳世界,“中国青年志愿者”这个名字在它诞生的第十五年,走向成熟,焕发光彩。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等青年志愿者团体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为了更好地了解志愿者活动的成果和遇到的阻碍,探求培养青年志愿者和开展志愿者活动更为有效的途径,为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及材料支持,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以校内青年志愿者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素质及志愿者对活动的评价为切入点开展了青年志愿者为主题的基础调研。

本次调研向紫金港在校学生发放了800份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36份,回收率达92%。问卷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受访者主要为07,08级本科生,也包括0

5、06级本科生及少量研究生,覆盖了文理工商及医学设计等各大专业,以共青团员为主,也包括了不少党员及无党派人士。

一、志愿者调查之参与篇问卷从累计时间,参与频度,心理感受等方面调查了浙江大学在校学生在青年志愿者活动方面的参与情况。调查显示,82.9%的受访者所累计小时数少于40小时,11.8%的受访者青年志愿者累计小时数介于40~70小时之间。其中,95.27%的受访者没有定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习惯,61.43%参与志愿者活动的频率在平均每月一次以下。

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浙江大学在校学生的志愿者活动参加情况存在普及度较广但参与度较低,认知度较高但参与热情较小,随意性较大而专业性较弱的情况。图表1在参与的质量方面,55.3%的受访者普遍反映对志愿者活动的兴趣不大、感觉一般,而真正积极参与、在相关志愿者活动中热情高涨的仅占受访总人数的37.5%。约半数受访者认为参与志愿活动给自己带来了较多快乐,另一半则认为基本没有情绪上的影响,另有4.52%受访者表示不愉快偏多。

这样的现状部分与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关,我们在接下来的报告中会更详细地介绍这一问题。

二、志愿者调查之形式篇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面向浙江大学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组织乏力,活动雷同,专业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优势特点的问题。

在调查中,仅有58.7%的受访者知道志愿者从事服务工作前需要经过培训。显然,这样的比例对于一个成熟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偏低,说明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专业程度不够高,相对而言还处于“业余”阶段。84.3%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在志愿者与组织方之间构建一份协议来保护双方的权利,这体现了志愿者队伍内部对专业化的呼唤。

在志愿者的注册问题上,分别有30.5%和43.5%的受访者希望报名后获得直接批准和经历选拔培训过程,其余少量受访者选择报名后进行简历筛选或者面试。这种分歧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志愿者参与心态,即重视爱心奉献和重视行动效果。

仅有11.9%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服务期间不需要任何费用的补偿,而55.3%的受访者认为需要报销相关开支,33.8%的受访者认为还应该付给相关的报酬。

超过六成受访者知道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个人评奖评优,余下的三成多表示不关注这一问题。这些数据反映了志愿者群体中功利心态仍比较明显,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普遍一般,而组织志愿者活动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57.6%的受访者认为,参加校级、学院级等较大型青年志愿者活动更有利于自身的开展,而42.4%的受访者则认为自行组织更有利。这个现象存在的原因可能包括:相关组织结构的工作大众认同度不高,工作需要改进,形式需要优化;校内相关组织方活动密度不高,不能满足某些志愿者的需要。

志愿者的活动形式集中在服务性、宣传性、技术性三个类型,三种类型的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60.9%、20.5%、3.7%,表明当前大学生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涉及面比较窄,尤其局限在难度较小的服务类。这一方面体现了志愿者活动零门槛、无限制、人性化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活动设置较为简单、机械、缺乏设计感,学生无法很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和潜力,客观上也影响了部分同学的参与热情。如何使志愿者能够在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或自身能力,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志愿者活动的质量是有关组织者今后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同时,我们发现,支教服务是学生最熟悉的志愿者活动,知晓率高达 75.6%;社区服务(宠物义诊、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次之,分别占 57.5%和 42.6%。青年学生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类型集中于社会公益宣传活动(禁毒、艾滋病宣传等)、重大社会活动(奥运会、体育赛事等)及各类校内活动(院系或校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组织方应当引导志愿者在积极参加大型的、高关注率志愿者活动和项目的同时更多地投身其它活动,切实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至于当前志愿者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67.1%受访者认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50.5%的受访者认为人们对志愿者服务了解程度不高,45.4%的受访者认为志愿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74.3%的受访者认为资金不足,80.6%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活动占用时间太多,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59.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形式不够全面;58.7%的受访者认为对参加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49.2%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的相关权益较难得到保障。整体而言,受访者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志愿者活动对时间的占用,志愿者活动资金的缺乏,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毫无疑问,志愿者活动对时间的占用是必然的,这种牺牲也是必然的。但志愿者对此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同时体现了志愿者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于资金问题,目前从事志愿者活动的成本较高已经成了约束志愿者工作开展的不利因素,这一点可以与学校以及全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重视程度相联系。其他各类问题的关注度基本在受访者中都占了半数左右。对于赞同志愿者组织缺乏有效管理以及活动组织形式太单一的现象,体现了青年志愿者对校内志愿者组织的认同度问题以及志愿者组织向志愿者提供的资源与管理不能满足志愿者群体需求的问题。另外,由于激励机制与志愿者权益保障是体制层面的不成熟造成的,这类问题只能通过制度的改进、体制的更新才可以得到解决。

三、志愿者调查之观念篇为了进一步获得同学们对志愿者活动的价值判断和观念理解,调研中心选取了关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意义、义务和权益等三个方面的十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并获得如下结果:图表2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方面,有93.8%的受访者认同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75.9%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83.7%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志愿者活动并不是为了消磨空闲时间,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浙江大学

学生对志愿者精神有较好的理解和认同,映射出了当代大学生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具备较好的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收获方面,81.2%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助于丰富履历,有利于日后求职。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志愿者经历成为了大学生们丰富履历的砝码之一,虽然客观上激励了同学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志愿者服务的初衷。另一方面,93.2%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志愿者活动能增加社会见识,60.9%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专业学习或所学知识的运用,体现出了时代的实践精神与开放精神。

在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方面,64%的受访者同意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学生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而剩下的36%则选择了“无法保障”。这暴露出现行志愿者制度仍存在缺陷(如活动认证制度,人身保险等),使相当一部分志愿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或产生不安全感,减小了部分同学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65.2%的受访者不认同志愿者承担活动经费,希望能够在政府或相关组织承担活动经费的条件下为了社会公益付出时间和精力。这客观上与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经费负担能力较差有关,但这种“有条件付出”的观念也反映了许多人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仍在比较表层的阶段。65.2%的受访者认同参加志愿者活动能对个人产生较大影响,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另外34.8%的同学认为影响不大,志愿者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仍需进一步改进。75.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服务对象投诉志愿者,16.3%反映曾遭遇或目睹遭遇服务对象投诉。考虑到并非所有不满意的服务对象都会对志愿者反映或投诉,实际对志愿者或志愿者活动感到不满的情况应该比这个数字反映的更为普遍,反映出当前志愿者活动组织太过粗糙,缺乏经验和专业性的情况。对此一方面需要在活动策划初期做好调研工作,切实从被服务对象角度考虑问题,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管理,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同时做好和服务对象的长期沟通,及时获得反馈。

四、志愿者调查之形象篇图表3由上表可知,77.45%的填写问卷的学生反映他们周围同学眼中的青年志愿者是一个关心社会公益的形象。可见多数的青年志愿者在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是本着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初衷,符合“青年志愿者是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或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青年”这一核心指导思想。

0.57%的学生反映宗教信仰对志愿者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表中这一情况的比例与其他三类情况相比较小。就此说明宗教信仰对志愿者工作的影响不占主导地位。

有7.40%的填写者反映他们周围同学眼中的青年志愿者是一个功利心较重的形象。这说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显现在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中并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数据显示这一情况所占还比例较少,不过还是需要有关志愿者组织方在选择志愿者及确定志愿者活动时加以注意。

多数同学肯定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作用,但有少数同学反映一些志愿者活动是强制参加的活动。对此,活动审核阶段就需要严格把关,明确性质。活动后通过志愿者的反馈可以发现并尽量减少这类情况的出现。

五、志愿者调查之建议篇综合以上的调研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改善。虽然“青年志愿者”的形象已经为大家普遍了解和熟悉,但真正领会志愿者精神,能够把志愿者活动当作学习

生活的一部分,并从中获得快乐,而非偶尔尝试的同学还是为数不多。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量不重质,内容雷同且较为机械化,不能很好地与大学生的优势和兴趣结合,管理松散缺乏持续性、规范性、专业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

一、针对现有志愿者活动组织乏力,活动雷同的问题,组织者应提高专业程度,重视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与规划,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切实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而非浮于形式或过于追求题材的实效性、轰动性。除了广泛开展各种服务类活动外,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也应当注重自己的特色和职能,尽量发挥组织方和浙江大学学生的优势特点,最大程度地创造价值而非仅仅把志愿者视为免费的劳动力。

二、在志愿者的组织过程中,前期应该公开活动的详细规划和志愿者的选拔标准;活动中应充分保障志愿者的安全和权益,并在必要时安排相关培训;后期也应做好反馈和沟通工作。提高整个过程的透明度和志愿者的参与度。此外,组织者应具有长远的、全局的目光,合理安排活动日程,尽量避免在假期、纪念日“一窝蜂”地展开活动,平日活动稀少的冷热不均现象。

三、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长期管理,做好志愿者活动的时间纪录,成效评估并及时反馈,加强行为规范和相关技能的培训,提升队伍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凝聚力。一方面最大限度满足志愿者的期望与需求,以精神激励为主,精神与物质鼓励并举,使志愿者的努力得到承认;另一方面还需做好志愿者精神与文化的普及和宣传工作,真正让更多人领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志愿者服务中去。

四、作为志愿者,应当正确认识志愿者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不对其抱太多功利性的期望和要求。一旦决定参加志愿者活动就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使命,不能因活动的公益性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觉参加志愿者培训,友善对待服务对象和其他志愿者,形成志愿服务的习惯而不仅仅将其当成心血来潮的生活体验,这将有助于同学们在志愿者活动中提升自己,收获快乐。在志愿者活动的选择上,应避免好大喜功的心态,一味挑选大型活动,而应结合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活动,实现自身价值。(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调研中心)

推荐第10篇:青年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青年创业现状调查

摘要: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也是一个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的大事。团中央也把服务于青年创业就业作为一个中心的工作。从我国现在13亿人口来看,应该说我们的人力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从用人单位来看,有用工不足,特别是一些技工短缺,技术人员短缺、专业人员短缺。另一方面,我们每年大概700多万大学毕业生也存在就业滞留,在此不认为他们是就业困难,而是认为是一种就业滞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关键词:青年 创业 项目 因素 环境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积极构建中国特色青年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者的成功,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创业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创业能力

一、青年创业就业的现状和趋势:

青年创业实际上就出现了一种供需矛盾,这个矛盾被认为是可以解决的。主要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培训与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协调,还有,我们的教育培训与我们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也是不协调。当然也有一些供需之间的中介服务、社会服务不健全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一 社会环境中对青年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关于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我们统计出来的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宏观政策环境、鼓励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创业青年的社会网络、创业青年本身的意愿和能力。

从排在第一位的影响青年创业的因素——宏观政策方面来看。事实上,我国开始逐步优化创业的支持政策, 包括建立专项基金,提供小额贷款等降低青年创业门槛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例如,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出台了对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的优惠政策。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机关不折不扣地落实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宏观政策环境还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主要有: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具体指的是政府直接支持、中央政府的创业政策、新企业审批、政府项目(政府项目中的服务型组织)、教育与培训 (创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研究开发转移(研究开发转移的条件、知识产权保护)、商务环境(商务环境中为创业企业提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等方面。

在访谈一位曾经策划一项创业项目的青年时,他反映了这么一个情况:他曾经去工商部门注册他的公司和项目,可是审批程序冗长,必经步骤有7步,需111 天。而从有关资料获知,加拿大只需要2步,从注册公司到开业平均需经历的工作日天数,只需2 天。

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注册审批程序很长、而且繁琐,这是制约我国青年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政府于2002年开始就出台了各种鼓励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有些政策很难操作,有些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特别是在融资领域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青年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青年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扶持。

日本青年创业教育研究专家佐佐木分析道,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在三年内消失,而美国青年创办的中小企业的寿命要长得多,这与两个国家的政府为企业创造的生存环境的不同有关。

事实上,美国国会早在1953 年就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企业者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SBA工作。SBA 有四项基本职责:融资渠道(商业融资)、企业扶植(教育、信息、技术支持和培训)、政府项目承包(联邦政府采购)、宣传和维权(小企业之声)。

据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 调查发现,影响创业活动的创业环境因素主要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发转化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等九大方面。中国的创业环境在GEM的23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

从鼓励青年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个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方面来看(这项因素可分为公众创业意识、传媒舆论与企业家的参与)。其实,当今中国已成为创业的热土,民众的创业视野和思路渐宽,僵化和墨 3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守成规的思想正在打破,契约意识正在形成,很多青年怀揣创业的梦想,心存发家致富的愿景,携手创业的青年群体已逐渐形成。

但是,从传媒舆论方面看,中国社会尚未形成主流媒体聚焦和关注青年创业的态势,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各省市区的卫星电视台这一舆论平台,还沉湎于“文艺气”中。

从企业家的参与角度看,当下的大多数企业家们不愿参与到青年创业的帮扶行列中来,他们认为这样做耽搁了他们发财的时间。在访谈几位创业成功人士的过程中,笔者获知,他们曾经想多邀请几位比他们更成功的企业家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讲座中来,都被那些企业家们拒绝了,拒绝他们的企业家们说:有那闲心去培训大学生们创业,不如多花点时间自己赚钞票,搞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我们搞企业的人又没义务非得去搞。

企业家们认准的是利益最大化,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们没有约束力,政府门部也不能强迫他们参与到帮扶青年创业中来,那么,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呢?

从第三位的影响因素,即有意愿创业青年的社会网络角度看。中国自古是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可是,大多数身处异地的大学生和毕业不久的青年人最缺乏的就是人际关系网络,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没有社会组织的协助,没有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扶持,没有良性互动的社会大环境的创业氛围,他们的创业将会是举步维艰的。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社会网络对青年创业的影响程度这个问题,在校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的回答稍有不同,在校生认为这是个影响 4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程度非常大的因素,而参加工作的青年则认为,这一因素并不是非常大。在对10位已经参加工作并有过创业经历的青年进行访谈时,他们认为,社会网络往往可以通过市场和工作中搭建起来的。其中有人说:在经济领域里,市场比社会网络更重要,而市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的。

另外,从青年本身角度来看,调查发现: 具有企业家的一般特质的青年与具有主观意愿的创业态度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家庭背景、学历水平均对学生的创业态度有显著负相关的影响;创业教育、创业团体的经历对学生的创业态度有显著正相关影响;男生比女生创业态度强;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态度强于其他专业学生;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其创业倾向强于没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

这些结果说明,一部分青年还受我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些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应该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企业工作,而毕业后自我创业,尤其是在餐饮、咨询等传统行业的创业行为是大学生个人能力差的表现、是找不到工作时的选择。但从调查结果中显示,有着从商背景的家庭的青年、觉得自己掌握了一定技术和本领的理工科学生、主动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更具有迎接挑战心理的男生、学历水平较高而更具自信心的青年,都在主观方面比其他青年更有意愿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

二 改善创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5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通过利用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获得的资料,结合其收集到的文献,就改善我国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方面的提出一些建议,概述如下:

政府要为青年创业大开绿灯

不管是有意创业的青年还是受访的企业家,他们一致认为,我国应构建与完善创业的政策、法规扶持系统。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扶持青年自主创业或团体创办小企业,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应相应成立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讯和服务的机构。

有调查对象更明确提到,我国政府应在制定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的同时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实施细节,如对在异地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户口、档案等方面的照顾,特别是对于到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优惠;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减免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还有调查对象提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法制环境建设,特别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政府应组织设立科技创业园区,或者将政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孵化台”,并减少创业园区的场地租金、加盟费和保证金,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门槛。 借助大众传媒平台 营造创业气氛

有几位受访的热心于青年创业的帮扶的企业家们建议,要让青年创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省市区的卫星电视台应该少些选秀节目 6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和电视剧的播放,多些创业方面的专题节目。他们说到,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央视二套的“赢在中国”、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谁来共进午餐”等创业指导性的节目,但我们的电视台可以策划出更多更好的创业性的节目来。他们还提议,要让扶持青年创业的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显声扬名,让他们成为民众最敬佩的人,媒体要对他们进行报道,政府要给予他们以嘉奖。这样一来,企业家们才不会只想闷声大发财,而会把扶持青年创业看作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来做。要让企业家们意识到,如果民众把帮扶青年创业的企业家看成英雄了,他们的企业以及产品就可成为品牌,民众对他们的回馈将是巨大的。 建立多元化的青年创业资金体系

有几位调查对象就创业青年的资金扶持方面提到:为了帮助创业青年缓解筹集创业资金的压力,顺利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金融资渠道。通过政府、银行、社会三条渠道筹集创业资金和贷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在基金筹集方式上,由于我国债券业和彩票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可以发行大学生创业债券以及大学生创业彩票。他们还提到,政府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的不足部分提供一定比例的支持,并不是为其提供全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业青年必须首先自筹部分资金,不足部分才可以向大学生创业基金提出资助申请,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大学生创业过度依赖政府现象的出现。

7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总之,我们应从法规和政策方面,组织保障和舆论氛围的营造方面,企业家的帮扶方面,青年人自身创业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锻造方面,全方位去改善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柏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作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石国亮;赵黎明;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上)[J];青年探索;2007年02期

刘晓宇;从高校教育与管理视角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9期

李兆燕;大学生就业成功因素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第11篇:青年崇拜专业调查报告

青年的偶像崇拜心理对其个性的影响

基于个案访谈研究之上

[摘要]偶像崇拜是目前青年群体中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偶像崇拜对青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观的形成、个体的适应以及对社会的适应。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这种现象在青年身上尤为明显。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更好的揭示青年偶像崇拜心理的具体作用机制,重点探讨对青年个性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对于积极的一面我们要加以肯定但是对于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给出一些我们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青年崇拜心理个性

一、青年崇拜心理的文献综述

偶像崇拜是青年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青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青年可以从对不同杰出人物的认同和依恋中肯定自我的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心理学层面剖析青年偶像崇拜的心理成长历程,从心理轨迹的走向去阐述这一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及其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而淡化或消亡的普遍规律,同时提出一定的应对措施来引导正确的趋向。在对青年偶像崇拜心理的解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从社会学进行解释的主要有这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转型效应价值观念变化使人们精神世界的偶像类型表现为从崇拜政治型偶像、道德型偶像、神圣型偶像向崇拜成就型偶像、生活型偶像、个性化偶像的方向转变。这正是那些气质迷人、有所成就的明星受到当今青少年青睐的重要原因。而从心理学进行解释的主要有认为这是情感依托与心理文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弥补幻想与理解能力的局限以及从众心理的影响。

(1)国内学者周国文、戴锐等指出,在现代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中英雄榜样的地位逐渐弱化,明星偶像的作用风云突起,单一化的榜样已经让位于多元化的偶像。

(2)香港学者岳晓东,对青少年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异同也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进行的大陆、香港地区大学生的偶像、榜样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显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多是理想浪漫的绝对型的人物,如著名的歌星、影星、体坛明星等。

(3)李强等人对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评价关系的研究中表明,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可以分为感性型崇拜者、中间型崇拜者和理性型崇拜者三种,其中理性型崇拜者在偶像崇拜和自我评价的态度上最为积极。

二、个案资料

个案一:

邱同学,女性,现刚参加工作,原就读于北京一所高校年龄22岁,从交谈过程中发现较为活泼开朗。当我告诉她想做个调查时她很配合,以下是我们之间交谈的具体内容。

我首先告诉她我想调查的是有关于青年崇拜心理方面的问题,她说这在现在很普遍,她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两个歌手她比较喜欢,一个是陈瑞,另一个是刘若英。她说她们都有种朴实的性格,不是那么的张扬,接着在有关偶像崇拜程度的问题中她说到:对于粉丝应该为自己的偶像做哪些事这个问题上,她反对那些盲目的追星,认为要看具体情况,对于那些正确的事情,她会去做的,而哪些不正确的她不会做,在着装打扮和语言行为方面她并没有刻意去模仿自己的偶像,而是觉得要有自己的个性,她说是因为听她们的歌才逐渐喜欢上她们的,那些歌伴随着她成长,让她变得更加坚强,似乎从个人的外表上看似乎偶像对她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她的言行观察还是能发现偶像对她的影响的,刘若英是歌坛有名的才女,属于创作型歌手,而且情感丰富细腻,出了很多本书,陈瑞也是情感很丰富,从她的歌中就

能感受到,再看看眼前的这个女孩,扎着马尾,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我知道她从她们那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开心和坚毅,她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勇敢的走下去,我想这就是她的偶像带给她的精神动力吧,我们可以没有偶像那样的言谈,但是偶像中那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却在影响着我们。

个案二:

肖同学,男性,22岁,现就读于安徽大学,大三,对外汉语专业。从外表上看他给人的感觉是优点瘦但却很有精神,谈及偶像崇拜问题时,他说自己酷爱运动,那些体育明星自然就成了自己的偶像了。他说自己喜欢篮球,最喜欢的球星是湖人队的科比布莱恩特,他那张扬的个性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是自己最钦佩的,他觉得那些体育明星从装扮上来看都很奇特,在有关个人外表装扮和言行方面,他觉得体育明星对他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毕竟现在自己还是学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支撑自己去高消费,至于发型,那些篮球明星为了更好的散热大都留光头,他可不想这样。科比在赛场上的霸气和精神深深感染着他,做人要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人生才能走向成功,这就体现出来了偶像对他的激励作用,让她能够更好的面对一些困难,谈及对偶像的崇拜程度时,他说自己还好,还没有达到那种痴迷的程度,最主要的是让他有了做事的态度,凡事都要有毅力坚持。对待情感也是这样,不能半途而废,至于偶像对自己社交行为的影响,他说应该有吧,但是自己可能现在还没有发现出来。 个案三:

汪同学,男性,24岁,现为大学三年级学生,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他从外表给人的感觉是那种帅气的阳光男孩,不管是穿着还是发型都是酷酷的,通过访谈了解到以下这些内容。他平时喜欢听音乐,喜欢那些怀旧的歌,认为现在的一些歌曲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都是一些口水歌,他最喜欢的歌星是谭咏麟,自己没事的时候会唱他的歌,每当自己寂寞无奈是都会用他的歌来舒缓自己的心情。谈及偶像的装扮和言语问题对自己影响的时候他说偶像的打扮不是现在这个年代的人所喜欢的,但是年轻时候的谭咏麟还是非常帅的。他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给自己的偶像做一些事情。最重要的是要量力而行,他说有可能会和偶像留相同的发型,觉得还不错,谭咏麟的歌迷有很多,作为其中的一员自己并没有什么好骄傲的,自己有时可能也会模仿偶像说话时的口气,是通过听他的歌曲而慢慢喜欢上他的,他的才华是自己最欣赏的,他曾是多届最佳金曲奖的得主,在音乐上的成就很高,偶像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他也不是那种很疯狂的歌迷,只是很喜欢他的歌曲,他还说由于谭咏麟唱的大都是粤语歌曲,所以对自己说粤语也有点帮助,至于对自己社交活动的影响,他说还好,有一点就是去KTV唱歌时,必点他的歌唱。

个案四:

胡女士,23岁,所从事的职业是记者。她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非主流的感觉,至少从外表上看是这样。她最喜欢的明星是主持人大左,说从装扮上看给人很舒服的感觉。我问她会不会为偶像做点事时,她说自己没时间想那么多。而且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本身,看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的,还说会为自己的偶像感到骄傲,因为大左是安徽池州人,她自己是安庆人,比较接近,算是半个老乡吧,因为大左是男生所以自己基本上不会和他剪相同的发型。她会模仿偶像说话的口气,他说话挺幽默的。在问及她是否会和偶像穿相同的衣服的时候,她说自己还没有那么时尚,他说大左挺有才的,这是她比较欣赏的,另外他也很善良,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内外兼修,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 ,也就是由于这一点,大左对她成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她也逐渐学会了,要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而不要仅仅注重自己的个人外表,我问他你对他是那种很痴迷的崇拜吗,她说还好,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算是比较正常吧。她说大左对她的影响都是比较积极的,向上的,例如说在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时要端正自己的言行,要认

真、谦虚、谨慎。总的来说她觉得大左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可以说他是自己努力的一个方向吧。

个案五:汪同学,22岁,现为安徽某所高校大三学生,从外貌上看这个男生给人以忧郁稳重的感觉,话很少,看得出有点内向,以下是我们交谈的一些资料。他说自己的偶像偏向于那些言谈很少的艺人,许巍就是其中的代表。许巍内心情感十分丰富,但是却很少把它表达出来,但是从他的歌曲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许巍没有什么惊艳的外表,但这或许就是最真实的吧,平凡的人往往能带给我们不平凡的感动,从他自己的言行中我能感受到许巍仿佛教会了他低调,但又不是自己的风格。可能朋友不会很多,平时话也很少但是一旦真心交上了,就会是十分真挚的。许巍给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做人要低调,可能因为许巍是搞音乐的所以在着装上有点和我们平时有些不同,所以在服装方面他们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发型也是很有差别。关于偶像崇拜的程度,他觉得还行不是那么的痴迷,就是非常喜欢,因为他的歌能带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关于对社交活动的影响还是有的,许巍交友也是不多但是交的都是非常知心的朋友。这些就是我们交谈的一些主要问题了。

三、资料分析

1、不同的偶像人物对青年个性的不同影响

青年偶像崇拜对象是多元化的,有影视明星,有政治家、企业家,还有生活中平凡人物,如父母、同学等

(1) 媒体精心包装的影视体育明星等,他们对青年的影响大都是积极方面的。

从个案二来看,他崇拜的偶像就是篮球明星科比,我们从以上的个案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体育明星可以给青年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幻想、向往、虚荣满足,可以娱悦身心,宜泄情感,逃避现实,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同时可以获得同伴群体的认同,例如上述的个案谈到“其实在中国科比有很多的粉丝,这些粉丝无形当中就组成了一个联盟,特别是当大家在一起看比赛时表现的最为明显。”在于同龄人交往时他们往往以自己明星所取得的成就作为自己的荣耀,个案三的肖某说当他自己每次很不开心时就会找一些科比的视频来看看,认为这样可以很好的放松自己的心情,也可以说是逃避一些压力吧。因此,明星的作用主要是精神性的,有助于精神的放松,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但容易使某些青年沉酒于对这些明星的追逐和依恋中,从而导致自我迷失,并且不能给青少年成长提供具体人生指导。这在上述个案虽然没有体现但是从一些媒体的报道来看还是有这方面的案例的,如某报道说一女生为追刘德华而导致倾家荡产,这样的事屡见不鲜。我们发现明星的出现与当今明星人物的巨大商业包装和推销有密切关系,其包装形象往往完美于真实形象。这也就可能导致那些迷们大失所望,从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2)那些现实生活中取得杰出成就的名人,如著名政治家、学家、企业家和公众模范人物。作为偶像人物,他们只是为社会所熟知的成功或杰出人士,通常不会给青年带来浪漫化、理想化的幻想,而是促进青年的志向确立和自我奋斗。较之明星,他们多不需要刻意的商业包装和宣传,而以特殊的气质和成就来感召人。

从个案四来看,“大左”作为著名节目主持人,可以说是社会的公众模范人物,大左也有自己艰辛的奋斗历史,胡女士说正是因为这一点她才会深深崇拜他,从他身上没有发现什么理想化或浪漫化的东西而更多的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每件事情。她说从大左的身上能够找到自己所缺少并且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就是要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对人要善良。这就是大左独特的气质和坚毅的性格带她最重要的影响。

(3)具有一定名人气质和影响力的非名人,如深受青年喜爱和尊重的同窗相好、长辈朋友等。他们虽不具有社会名人的名气和感召力,却胜在贴近青年,可随时给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其个性成长。而作为非名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就生活在青年身边,可与之直接交流思

想。而在青年心目中,他们可能是真正的人生偶像和动力源泉,但其实际价值也可能被夸大、神化甚至浪漫化。

在访谈过程中的一个个案M,谈到“我最崇拜的就是我一个哥们,他简直不可思议,你无法想象在他小小身体里所散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以前在学校一起上学的时候,他的成绩没话说,基本上都是年级前几名,然而我却发现他和我们一样也经常打球,而且平时有什么活动他也积极参加,有些活动就是他自己主持的,或许他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他就是一个天才,不光是在成绩方面,他篮球打得也很好,还是我们院队里的主力,还拥有艺术细胞,每次去唱歌就是‘麦霸’,没办法,当他拥有这么多有点时我不得不开始崇拜他了,当然我说的远远不够,实际上他的优秀品质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里我们看到,M就是把他的这个哥们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的一个目标,不断激励着自己的进步,相较于其他的明星这是我们能实际感受到的人物。

(4)青年身边的人物,如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邻居街坊等人物。他们可能平凡无比,与青年相差无多,但却能在生活的具体方面实实在在地引导青年成长,并取得他们的尊重与信任。上述的个案M也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他们或许与我们的相差并不大,但是或许就是没种个性或者某个平凡的事感动了你,让你深深为他所折服。

2、在偶像崇拜的内容方面突出以崇拜偶像的内在品质为核心内容的崇拜对青年个性的影响 上述个案大都是这方面得代表,每个个案的访谈者都谈到了偶像的内在品质对自己的影响,虽然偶像的外表有一部分影响,但这不是最为主要的。

若青年将崇拜的内容定位于成功人士的精神品质,如人格魅力、自我励志精神等的上面,由此,青年易于对其崇拜的对象采取较为理性、实用和非情绪化的社会认同和依恋。表现在:①综合性模仿。表现为个体对其崇拜对象的思想行为采取综合性模仿。在社会学习和依恋中,它表现为对崇拜对象的内涵因素的综合性认同和模仿,

如个案四的胡女士,她很喜欢大左,觉得大左的成功能够激励她更加努力去奋斗,她也会像大左那样认真对待自己的记者这份职业,对胡女士来讲,那就是事业成功与奋力拼搏的典范。②选择性接受。它指青年对其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上,有选择性地认同其行为表现和价值观。由此,青年认同某个崇拜对象时,他不会盲目地喜欢他身上所有的品质,也不会将其凌驾在其他偶像之上。从个案一和个案二都能发现这一点,他们都说不会盲目崇拜,如果自己偶像做的是对的就会表示赞同,假如是错误的也会加以批判的。个案四谈到了科比,其实科比在球场上的求生欲望确实令人敬佩可是球场下他的负面报道也是非常多的,我们会看到他会讲垃圾话,甚至触犯法律。这是他所不能认同的,他觉得做人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要触犯法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那些明星也是这样,我们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一些积极品质,来激励我们更好的前进,解决遇到的问题。

③稳固式依恋。指当事人对他人的依恋建立在自我的正面评价和人际关系自如感上。青年不会因敬仰他人就贬低自我,相反,它会推动自己努力去向自己敬佩的人物看齐,把他当作自我成长的一个永久性指标。

从个案三汪同学的情况来看,虽然他很崇拜谭咏麟,但是他也觉得谭的着装有点老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自主的见解。他说自己在唱他的歌时也会加入一些现在流行的唱法,与自己的偶像相比他觉得自己的歌声唱的也还是不错的。这里他没有过分的贬低自己而是把偶像和自己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希望尽量弥补这种差距

3、从青年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过程来分析对青年个性的影响

(一)“理想我”的投射

很多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多是因为偶像具有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更确切地说是与崇拜者自己的不同之处,他们常常以难以企及的距离去衡量自己和偶像之间的距离。

调查中有个案说到“他们真的很优秀,最重要的是他们很单纯,哪怕身在娱乐圈里。„„现

在这样的人真的太少了。”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分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随之必然出现自我意识间的冲突矛盾,从而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偶像往往被他们看作是理想自我的化身,在对偶像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依恋中,暂时不能实现的理想自我得到了释放与强化,从而缓解了自我的冲突和矛盾。因而偶像崇拜可以作为一种情感依托、获得自我独立感的完美形式,具有着重要的自我平衡功能。

(二)对“现实我”的肯定“

还有不少青少年对偶像的追捧与崇拜恰恰是因为他们和偶像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他们和偶像之间的距离看上去是触手可及的。很多人就是因为和某一个偶像有某些方面的情况相似或相同——比如性格有些相像、生日等等这样的原因而去喜欢一个偶像。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与其说是青少年认可偶像身上明显的符号标识,不如说是在认可自己的符号标志。

调查中有个案说到“梁静茹,歌很好听,歌词很不错,很多唱出我自己对恋爱对生活对成长的感触。觉得有的地方和自己的感觉很像,邻家女孩的感觉,但又不失时尚品味。”这一种崇拜心理更接近于“自我欣赏”与偶像的接近性意味着人们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崇拜者已经比较好的调适自我价值感的紧张,因此不再需要持续的偶像崇拜行为来支持自我价值感的获得。

(三)认同和归属感的需要

崇拜者追逐偶像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整个崇拜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群体性的行为,崇拜者可以从这个群体中获得他们认为重要的、有意义的东西,并在群体中认同自我的价值。

有个案说“一般我都是主动去找偶像的消息的,很多人都会好奇我怎么知道这么多八卦料,真的是要每天都留意的。”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们已经开始从父母身边独立起来,但这个阶段也正是一个十分矛盾的阶段:一方面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和影响力下降;另一方面,孩子又尚未找到可以完全取代父母这种影响力的新的精神支柱。是偶像,使得这一切变得可能了。偶像的后援会还为这些粉丝提供了持续的认同和归属,以满足青少年日常群体生活的需要。

(四)宣泄倦怠和舒缓压力的通道

现实生活的沉重与复杂,使人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己的理想角色。人们必须做出很多的抉择,这使得人们承受着比过去多得多的压力。而人们所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轻松简单的生活。偶像崇拜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人们不需要过度沉迷于偶像和偶像崇拜,只要以一种间断的崇拜行为就可以缓解心理的压力和倦怠情绪。

调查中有个案说“现在生活和学业的压力真的很大,但是每当这个时候去他的博客看看,看看他又有什么尖刻的评论,说真的,看他的文字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四、青年偶像崇拜的合理性引导

(一)理性对待青年的偶像崇拜

尊重与调适偶像崇拜是青年在这一特定年龄段的心理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他们的心理由不太成熟到成熟的特殊过渡阶段,是青年时期的一种必然的精神现象。它是青年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的、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日渐成熟,对偶像崇拜便会趋于淡化。但在青年的发展历程中,偶像崇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对青年的偶像崇拜特别需要理解和引导。挖掘他们所崇拜的偶像的闪光点,巧妙的把握时机,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点拨、教育和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传偶像积极的一面,使青年得到启迪和激励,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校教育的引导和化育——教化与干预。学校应该充分运用其开设的文化课程,大力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对青年进行文化熏陶,弘扬探索与求知,批判与创新,自由与平等的氛围,积极发扬榜样教育的精神,使青年热爱和崇拜这种创造精神和成功业绩,并对社会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对青年的偶像的重构,宣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社会道德情操,对一些低级趣味的新闻及功利化的炒作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为青年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媒体环境与氛围。

(三)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思考与充实。精神家园的荒芜及自身群体文化的缺失,使他们执着于偶像崇拜,对偶性产生一种依恋。偶像崇拜现象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信仰问题。如何看待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实际也体现了我们对现代文化生活的理解深度。因此,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文化判断力,不能让他们在偶像的光环下瓦解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五、小结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到,很多情况下青年崇拜偶像多是出于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焦虑和

困惑。一方面,青年因为理想自我难以实现而崇拜偶像, 以求通过自我的投射使自我得到一种主观想象中的肯定;另一方面,青年的偶像崇拜行为也的确帮助他们树立起了自我的信心,增强了自我价值感。

青年通过自我在偶像身上的投射,借由受众对偶像的认可和喜爱来肯定自我,同时,这种偶像崇拜行为也加强了青年的自我认同,提升了自我价值感,缓解了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焦虑和困惑。崇拜偶像的独特性格特征、出众的成就以及优秀品质的青年,相对来说, 容易提高自信心,更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偶像的特质和自身的潜力。

六、参考文献

1、罗晓珍关于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理性认识 【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6)

2、李春颖关于“80 后”青年偶像崇拜的探究 【J】法制与社会,2010,(5)

3、桑标关注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J】文汇报 ,2004,(6)

4、张婷 李伟民.直面崇拜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与行为【J】调查与研究, 2008,(6)

第12篇: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青年人朝气蓬勃,是耀眼的骄阳。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农村青年作为我国青年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掌握广西省农村青年发展状况,为农村青年学习提供重要依据,在南宁范围内开展了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活动。总共条调查人数为100人。

一、农村青年学习现状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为了提高青年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培训。如较早的单项生产技能培训、阶段性实用技术培训,其后的绿色证书培训,以及各类党团知识、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知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这些培训在几十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培训虽各有优势却也存在明显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从这次调查中发现南宁农村存在着青年对技术的渴求和技能培训偏少的矛盾。农村青年认为“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所选最多的三项是实用技能28%,农业科技知识26%,法律知识26%。“最想从事的职业”选择最多的是经商41%,其次是从事挣钱多的特色农业25%,而想要规规矩矩务农的只占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的农村青年认识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即使到城市打工,由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大多也是从事最脏、最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都刺激着农村青年对知识、对技术的需求。他们自愿接受多方面的培训。在“最希望参加哪种培训”中选的最多的是电子机械技术45%和种养加工技术28%。有79%的青年认为技能培训会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三)青年农村青年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村青年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技能培训和学习

在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村青年会成为未来新型农村青年的主力,他们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66%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很容易接受技能培训和吸收有用的知识,这样会逐渐摆脱传统的体力型、经验型劳动力的束缚,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初级技术的要求。要重视提高农村青年素质的提高,就要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给农村青年带来真正的实惠。要注意政策落实和多样化、实用性的技能培训非常重要。要根据当地情况制订具体可行的培训实施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学员分期分批列入培训计划,各地聘请当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人员承担农村青年的培训任务。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县乡农业、教育、团组织现有教学设施,以县乡各示范区、示范田、示范场以及规模较大的个体农场、畜牧场作为实习基地,使学员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能够多为农村青年统筹考虑,将政策向农村倾斜,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针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在职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见习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让农村青年也能享受优惠政策。

(二)鼓励自主创业学习

当前,由于农村青年还存在的这些劣势:资金短缺、经营管理能力不够、信息闭塞、法律知识贫乏、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使得他们所缺失的东西无法从市场上得到弥补,他们唯有转向掌握着最多的政策、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的政府,希望能够提供优惠的政策、容易获得的贷款、真实及时的市场信息、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和实用的科技知识。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力量来组织他们闯荡市场、抵御风险。农村青年们选择了致富的门路,开始往往会遇到缺资金、少设备、无原料等实际问题,基层团组织应该积极地为他们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地为青年人排忧解难。

(三)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农村青年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体,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都离不开广大的农村青年。一方面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需要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政府要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风俗,可以村、镇为单位,利用农闲或节假日,在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举办群众乐于参与的各种文化节庆活动。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满足农村青年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

(四)加强实际技能培训,为他们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创造条件

目前,农村青年为求富而求知的欲望空前高涨,这就需要团组织发挥文化智力优势,为他们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创造条件。培训是就业的基础,要组织好对农村青年的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与生活规则,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另外,做好农村无业青年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不仅在于预防犯罪,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共青团如果能把农村闲散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主动抓起来,抓出实效,自然而然就会有青年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就能赢得更大、更高的社会地位。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不仅要团结培养先进青年,同时也要做好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凝聚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工作领域,巩固党的青少年群众基础,从而提高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五)学习农村团员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榜样形象

农村青年的思想主流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有着较高的个人道德水平、社会正义感和责任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也存在着政治素质不高、信仰观念淡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致富能力等问题。团员青年作为农村青年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是农业实用技术的运用者和创造者,科教兴农的重担最终落在他们的肩上。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团组织对他们的领导和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农中的先锋作用,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团干队伍,切实保证把那些有热心、肯负责、素质优良的优秀青年,选拔吸收到团的上作岗位上来,通过他们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引导、带领农村青年勤劳致富,活跃农村团组织工作。总之,农村基层团组织应该与农村青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党的现行农村政策出发,立足于当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村青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青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村青年作为当前我国农村青年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准确真实地掌握农村青年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青年工作,农村青年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

第13篇: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邯郸电大永年分校崔燕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作为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工作单位附近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作随机调查,调查对象为4名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一、社会调查的过程

为了解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青年进行了社会调查,具体过程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

时间: 2010年10月11----15日

地点:河北省永年县西河庄乡高寨村

方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份,收回4份。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

序号 姓名 学历 户籍所在地

1李光艳 高中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西河庄乡李二八寨村

2崔利敏 初中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西河庄乡刘寨村

3崔换星 高中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西河庄乡高寨村

4白志静 初中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西河庄乡李二八寨村

二 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4人中,初中学历的2人 占总人数的50% ,高中以上学历2人 ,占总人数的50% 。在4人的农村青年中3人从事低收入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和婚姻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特别是婚姻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女青年的就业与学习。

2、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对学历要求不太注重,其中75%希望通过业余学习方式掌握相应的技能,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4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表明农村青年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农村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1名,有3人家庭年收入高于1万元,说明农村经济条件改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较大。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民权益保障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4名调查对象中对有一个共识 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三 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严重,认为女人只是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把繁琐的家务劳动全交给了她们,变相剥夺了妇女的学习和就业的权利。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

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4、交通和时间影响颇大

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都在城市,农村青年距离太远接触不到,由于交通和时间的影响,农村青年没有时间去城市参加学习。

四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应该加强学前教育投入,使广大农村青年尽早脱离保姆身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健全农村免费培训机制。让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就必须建立一套由国家投资的长期培训机构,使“三下乡”活动长期化。

3加强计划生育建设。让农村青年从家庭任务中解放出来,就必须从晚生晚育,少生优生入手,彻底摆脱多子多福的落后思想,从而为农村青年学习和就业创造条件。

4深化宏观调控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交通和农副产品价格科学发展,保障农村青年的权益。

5 加大培训机构教学模式改革。大多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的社会发展。3G互联网的实现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空间。如何能将学习和培训有机的渗透到他们生活中是今后要发展的根本矛盾。

第14篇: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杨俊琛09714003

3现今随着城市不断的扩大,学历的高低关系着你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特别是农村青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我党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青年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的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除学习之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作了深入的调查,经分析后给与以下的总结。

一、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本次的所以调查对象中,高中(含职高)学历的占66%,大专学历的占33%.在这些农村青年中,2人从事个体企业,1人在乡镇企业工作、1人在外资企业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收入。

2、对教育需求的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100%表求,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100%表示希望通过业余的时间来学习,他们希望学习的机构为: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职业学校。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对学历的高低有了新的认识,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及内容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66%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33%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培训内容分别为:市场营销、管理、建材、会计。

4、农村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3-5万的占66%,8-10万的占33%,说明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只有高收入才有高的家庭生活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家庭生计问题,其次是子女升学和就业问题,及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受调查的对象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充份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楚,有一定的人生目标。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以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国家政策原因,直接导致农村教育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孩子是我国款来的建设者,只有真正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将对未来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四、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的感触很深,党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要把加强农青教育这件事作为重点,因为农民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只有着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村青年,才能充分调动农村新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解决或缩小现今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地位悬殊等不平等现象,才能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15篇: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一、社会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青年人朝气蓬勃,是耀眼的骄阳。 作为农业大国, 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 作为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因此农村青年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 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党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青年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的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调查的过程

为了解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青年进行了社会调查,具体过程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

时间: 2013年7月——2013年9月

地点:和田市

方式: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份,收回3份。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

调查对象为了3名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序号姓名学历户籍所在地

1王小蒙高中新疆和田市

2李琦初中新疆和田市

3何紫娟大专新疆和田市

4李永清高中新疆和田市

(三)调查的内容

一、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四人中, 高中学历的2人, 占总人数的50%; 高中以上学历1人 ,占总人数的25% ,初中1人,占总人数25%。在这四人的农村青年中,两人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

2、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 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 其中66.67%的希望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 ,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 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3名调查对象

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 1人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 表明农村青年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 并希望通过高效能 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农村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 ,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有两名, 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于4万元。 说明城乡差别拉大, 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民养老问题。

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三名调查对象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 ,学习文化知识, 掌握先进技能, 学有所用, 以技致富 ,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充分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 。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 ,思路清, 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四、社会调查的结论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

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 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 ,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 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 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 ,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 ,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 ,法律意思淡薄 ,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

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

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 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强化职业教育。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 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 让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 学有所用, 以技致富。

3、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让农村青年树立良好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努力学习知识技能,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推动农村青年建设的健康发展。

4、深化农村社会障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缩小城乡差。

第16篇:中国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山西电大运城分校 贾民泽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作为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工作单位附近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作随机调查,调查对象为4名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一、社会调查的过程

为了解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青年进行了社会调查,具体过程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

时间: 2011年10月11----15日

地点:山西省新绛县西柳泉村

方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份,收回4份。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

序号 姓名 学历 户籍所在地

1李光艳高中山西省新绛县西柳泉村

2崔利敏初中山西省新绛县西柳泉村

3崔换星高中山西省新绛县西柳泉村

4白志静初中山西省新绛县西柳泉村

二 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4人中,初中学历的2人 占总人数的50% ,高中以上学历2人 ,占总人数的50% 。在4人的农村青年中3人从事低收入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和婚姻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特别是婚姻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女青年的就业与学习。

2、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对学历要求不太注重,其中75%希望通过业余学习方式掌握相应的技能,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4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表明农村青年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农村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1名,有3人家庭年收入高于1万元,说明农村经济条件改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较大。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民权益保障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

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4名调查对象中对有一个共识 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三 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严重,认为女人只是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把繁琐的家务劳动全交给了她们,变相剥夺了妇女的学习和就业的权利。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4、交通和时间影响颇大

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都在城市,农村青年距离太远接触不到,由于交通和时间的影响,农村青年没有时间去城市参加学习。

四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应该加强学前教育投入,使广大农村青年尽早脱离保姆身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健全农村免费培训机制。让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就必须建立一套由国家投资的长期培训机构,使“三下乡”活动长期化。

3加强计划生育建设。让农村青年从家庭任务中解放出来,就必须从晚生晚育,少生优生入手,彻底摆脱多子多福的落后思想,从而为农村青年学习和就业创造条件。

4深化宏观调控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交通和农副产品价格科学发展,保障农村青年的权益。

5 加大培训机构教学模式改革。大多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的社会发展。3G互联网的实现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空间。如何能将学习和培训有机的渗透到他们生活中是今后要发展的根本矛盾。

通过此次调查我的感触很深,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孩子是我国款来的建设者,只有真正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将对未来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党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要把加强农青教育这件事作为重点,因为农民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只有着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村青年,才能充分调动农村新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解决或缩小现今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地位悬殊等不平等现象,才能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17篇: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王老二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全国各城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村青年背井离乡找工作的现象,农村青年现在已经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劳动大军。他们生活在农村,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现状

农村青年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而且还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等,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和农村青年本身缺乏相关的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素质。调查农村青年学习的需求,能够了解农村青年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渴望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只有从本质上提高农村青年的自身素质,才能有效促进他们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村青年的意识中对于学习的需求是很大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实现或者只是选择短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高;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程度是非常之大的,甚至将这种不太容易实现的渴望转嫁在了自己的子女、弟妹身上,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们获取更好的环境,以改变寥赖的生活。当然,当前农村青年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原因

1.自卑。由于生活在农村,大都自身理论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于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他们的文化底子跟不上日益发达的社会,想学又怕学不好,这就有了思想矛盾。

2.学习培训费用高,时间长,短期培训效果不理想。对于现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支配下,要他们放弃手中的工作,如果没有长远目光或者能立竿见影的回报,他们心里上不是很情愿的。如果有免费的机会情况就会好很多。

3.社会对农村青年的关心不够。农村青年大多从事的是一些脏、重、累活,安全隐患多,经常发生的事故及处理方式及结果有时令他们忧心忡忡。

4.当前,农村青年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

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办法

根据马其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就要先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存生理需求后,下一步的追求就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社会价值的体现等。虽然广大的农村青年普遍的文化层次低,理论水平不高,现阶段也大都是出去打工来维持家计,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可一旦时机成熟,条件许可,他们也会进一步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社会物质的发达,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社会上将有更多更大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这些对农村青年来说都是一种无法抵制的诱惑。考虑到为适应这些各行各业的发家致富的机会,他们就会选择充实自己来获得这些机会,那就是学习培训,这也成了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动因。在此局面和形式下,我认为:

1.通过各地电视台,广播将用人单位的招工信息发布,重点强调所需的理论技能,是他们有加强学习培训的动机。

2.编排一些专题报道或者文艺节目深入到基层农村,零距离让他们感受学习培训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3.现身说教,用他们周边熟悉的有成就的农村青年现场说教交流,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实践经验面对面交流给大家,让他们由衷的感到震撼,增强兴趣,提升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农村青年的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4.办好相关的培训学校或机构,农村青年有了学习培训的动机后,就需要有地方来承载他们的学习需求,就是办好一些相关的培训学校,短期的长期的相结合。根据农村青年的经济状况,可以考虑做免费培训,这就需要政府增大这一方面的投入,毕竟办好学校需要大笔的花费,采取单独办学或与用人单位协同办学,培训合格者优先进入单位,减少试用周期,农村青年的直接受益。在此,特别要防止的就是办学只图形式而不注重实效的做法,政府和管理机构一定要做好培训的监管,让培训落实到每一个参加学习的农村青年,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然反而引起农村青年的反感,流于形式而事倍功半。

5.加大就业前的指导与就业中的指导,追踪培训。农村青年就业后,因为短期培训,不可能一下子就会成为业精技熟的操作手,这就需要给他们机会,进

一步学习培训,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长此以往,农村青年就会从中获益,也会逐渐适应就业岗位,就会用自己的勤劳回报给单位。

6.农村青年学习培训不能只依靠社会,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各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中小学校舍,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来提供农村青年自学自修等,进一步使农村青年自觉积极得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总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大部分都在农村,农村青年的问题始终是国家、社会需长此关注的大问题,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农村青年的问题,特别是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问题,那么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长盛不衰。

第18篇: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现今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稳步发展,需要农村青年更好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是农村青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我党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青年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得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我在2012年8月10号对北京县范围内的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和最关心的问题做了深入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在这次对北京县范围内的农村青年的现状调查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对他们从学校到社会时期的思想变化及需求有所了解,以便综合调查结论,做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本次的调查中在永年县范围内随机择选了4位年龄均在30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作为本次调查适合的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一)、农村青年的受教育程度

在本次所有调查对象中,初中学历的有2名,高中及以上学历的2名,两人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两人是在个体企业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的学历层次还是比较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和以后的发展。

(二)、农村青年对教育需求的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他们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其中50%的青年希望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来攻读相应的学历,他们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只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和其他成人高校等。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农村青年对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调查四名对象中,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充分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通,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四)、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其次为家庭生计问题、子女升学和就业问题和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比较强烈。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在调查中大多是陈规陋习,穷不思变,思想守旧,对文化和科技没有很好的认知,有些人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孩子没有必要接受教育,从而致使农村青年人才流失,还有农村青年普遍结婚早,没有时间更好的进修,正日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还有国家中心依旧没有转移到农村上来,没有给农村更好的政策,致使农村发展比较落后,从事些体力或低收入工作,等等原因导致农村青年人才流失。

三、农村青年学习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知识不够教育跟不上,只能从事些体力劳动,应该农村干部引导农村青年学习、培训技能,只有更好的进修才能适应当今新时代的农村发展进程,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给农村更多的政策倾斜,把农村发展起来,让人民的精神文化有了提高才能认识到教育的可贵之处,应当多宣传政策,让农村人的思想得到改观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还有让更多的教师资源倾斜农村,为农村改变根本的需求,加强农村教育基础建设,改变农村现状,这样农村青年在能更好的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

第19篇: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农村青年作为我国青年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范围:

调查方式:

一、农村青年学习现状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为了提高青年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培训。如较早的单项生产技能培训、阶段性实用技术培训,其后的绿色证书培训,以及各类党团知识、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知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这些培训在几十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培训虽各有优势却也存在明显不足。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大量农村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从这次调查中发现农村存在着青年对技术的渴求和技能培训偏少的矛盾。农村青年认为“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所选最多的三项是实用技能28%,农业科技知识26%,法律知识26%。“最想从事的职业”选择最多的是经商41%,其次是从事挣钱多的特色农业25%,而想要规规矩矩务农的只占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大背景下,很多的农村青年认识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即便到城市打工,由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以及专业技能,大多也是从事最脏、最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都刺激着农村青年对知识、对技术的需求。他们自愿接受多方面的培训。在“最希望参加哪种培训”中选的最多的是电子机械技术45%和种养加工技术28%。有79%的青年认为技能培训会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没有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才之士不能得到充分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三)青年农村青年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因为普遍缺少职业技能,并且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村青年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技能培训和学习关于农村青年学习需要的调查报告

在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村青年会成为未来新型农村青年的主力,他们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66%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很容易接受技能培训和吸收有用的知识,这样会逐渐摆脱传统的体力型、经验型劳动力的束缚,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初级技术的要求。要重视提高农村青年素质的提高,就要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要注意政策落实和多样化、实用性的技能培训非常重要。要根据当地情况制订具体可行的培训实施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学员分期分批列入培训计划,各地聘请当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人员承担农村青年的培训任务。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县乡农业、教育、和现有教学设施,以县乡各示范区、示范田、示范场以及规模较大的个体农场、畜牧场作为实习基地,使学员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能够多为农村青年统筹考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针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在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见习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二)鼓励自主创业学习

由于存在资金短缺、经营管理能力不够、信息闭塞、法律知识贫乏、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使得他们所缺失的东西无法从市场上得到弥补,从而只能转向掌握着最多的政策、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的政府,希望能够提供优惠的政策贷款、及时的市场信息、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和实用的科技知识。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力量来组织他们闯荡市场、抵御风险。农村青年们选择了致富的门路,开始往往会遇到缺资金、少设备、无原料等实际问题,政府应该积极地为他们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提供帮助,及时地为青年人排忧解难。

(三)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农村青年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体,农村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等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广大的农村青年。一方面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需要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农村,贴近实际群众生活,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政府要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风俗,利用农闲或节假日,在农村青年喜欢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举办群众乐于参与的各种文化节庆活动。

(四)加强实际技能培训,为他们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创造条件

在大的经济背景下农村青年为求富而求知的欲望空前高涨,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文化智力优势,为他们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创造条件。培训是就业的基础,要组织好对农村青年的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与生活规则,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青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村青年作为当前我国农村青年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准确真实地掌握农村青年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青年工作,农村青年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实现。

第20篇:青年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机械公司青年职工

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本次问卷调查从了解一线青工思想状况及心理诉求入手,立足于青年职工,分析当前公司在生产经营、基础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确立共青团开展工作的方向及思路,最大限度的调动青工积极性,服务公司生产经营。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收回30份,其中男青工占93.3%。此次调查覆盖了各部门及车间各个岗位30周岁以下青年职工,比较具有代表性。经总结分析,青工思想状况有如下趋势。

一是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93.3%的青工认为企业发展了,个人利益就有保证;27%的青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46.7%的青工对未来的打算取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二是职业价值定位更加务实。57%的青工平均月收入在1000—1999元之间;80%的青工认为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是工资待遇;63%的青工在当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最苦恼的是收入低的问题;33.3%的青工在回答“工作上成功的最主要标志是什么?”时选择了高薪收入。

三是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或者发展有信心。70%的青工十分愿意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53%的青工对当前岗位表示非常满意;33%的青工有5年以上的发展规划。

四是对企业的管理体系及用人机制有自己的看法。33.3%的青工对公司目前的管理状况十分满意;37%的青工认为目前公司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40%的青工认为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视不够,希望采取更为得力的措施。

五是对入党的态度很积极。33.3%的青工认为当前青年要求入党最主要的动机是政治上要求进步。53%的青工对入党持积极努力争取的态度。

六是普遍依赖网络而很少读书和业务学习。53%的青工平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只有20%的青工平均每天读书和业务学习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当前要想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抓思想。要强化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宣传和教育,尽最大努力帮助广大青年职工树立远大理想,把握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满足现状,要有追求、有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建桥梁。各级团干部要经常下到基层,融入到青年职工群体当中,在不断地了解沟通的基础上,增进友谊,培养共识,让广大青工的心理诉求能够及时表达出来。同时,要将青工的困难向上级领导反映,积极配合领导解决青工的实际困难,让广大青工认识到,公司党政领导是真想事真干事的。

第三,学技术。鼓励广大青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及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配合公司工会及劳资部门开展青工技术培训及技术竞赛。同时也要让青工了解,在做大做强自己本职专业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技术知识的储备和积累。

第四,定好位。成功的定义不仅仅是高官厚禄,成功可以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小惊喜。青年人要加强学习,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执行力;多提合理化建议,培树思考力。

作为企业中新兴力量的青年团体,共青团要立足本职,搭建平台,鼓励建功,培树典型,营造氛围,为青工成就自我指方向,定思路,出方法!

机械公司团委

2012年3月20日

《青年调查报告.doc》
青年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