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得调查报告范文

2023-01-29 来源:调查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地震调查报告(媒体版)

地震感动中国,民心足可依持

---------“关于四川大地震的电话抽样民意调查”调查报告(媒体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大地震,政府和全国人民迅速投入了抗震救灾行动。为了解公众对四川地震的关注和支持情况、对抗震救灾行动的评价,分析地震这个突发自然灾害对当前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于5月22-27日期间,就抗震救灾话题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20个地市2648位城乡居民进行了抽样电话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与两个月前(3月22日—2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常规调查(注)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目前阶段,地震灾难和抗震救灾促使公众的人性意识和公民意识空前高涨,社会心理环境短时期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对政府的期望值也在短时期内陡然提升,加快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公众诉求和所依赖的社会心理氛围悄然形成。

一、公众高度关注四川抗震救灾情况

97%的公众关注四川抗震救灾情况。其中,81.9%的人关注程度很高,15.1%的人关注程度比较高。对四川地震不太关注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3%。

91.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是经常长时间地收看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

电视是公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最主要的信息来源。94.1%的公众通过看电视来了解抗震救灾的情况。报纸和互联网是电视以外比较重要的辅助信息来源。分别39.4%和34.2%的公众通过上网和看报纸来了解相关消息。广播听众占11.4%。

伤亡人数是公众对整个抗震救灾过程的最大关注点,关注的人数比例达29.4%。其他关注点依次是救援进程,灾情,灾民安置情况,捐赠情况,抢救出来的人数,学生儿童抢救情况,灾区重建,救援人员达到情况,伤员治疗情况,受灾范围,救灾物资的供应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抗震救灾的指示部署,疫情与防疫情况。

二、公众充分肯定新闻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

93.0%的公众认为这次四川抗震救灾媒体报道的开放程度比以前有所提高。其中,53.4%的公众认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38.6%认为开放程度有所提高。8%认为开放程度没有提高。

91.4%的公众认为这次四川抗震救灾的电视报道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其中,39.8%的公众认为这次电视报道完全能满足自己的要求,51.6%认为基本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只有8.6%的公众认为这次的电视报道不能满足自己了解这次抗震救灾情况的要求。

三、公众对地震遇难同胞表示出强烈的人性关怀,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愿意为抗震救灾出力。

95.5%的公众表示自己在5月19日14时28分为四川灾区的死难者进行了默哀。93.4%的公众在收看相关报道时因为感动而流泪。其中,71.4%的人表示已经记不清流泪次数。22%的能回答流泪次数,其中男性次数平均为4。18次,女性次数平均为6 第1页

次,男女平均次数为4.85次。没有流过泪的人只占6.6%。

这次抗震救灾中最让全国公众为之感动的事件依次是

① 军人在救灾中的勇敢表现(无提示提及率27.5%)

② 灾区废墟及孩子伤亡的惨状(无提示提及率13.3%)

③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救灾(无提示提及率11.25%)

④ 救灾过程和救人场面(无提示提及率10.27%)

⑤ 谭千秋等老师舍身救护学生(无提示提及率7.4%)

⑥ 灾区人民表现出来的坚强(无提示提及率5.74%)

⑦ 全国人民通过捐钱、捐物、献血等方式对灾区的大力支援(无提示提及率

5.1%)

⑧ 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婴儿并留下感人短信(无提示提及率4.76%)

⑨ 中华儿女表现出的空前团结(无提示提及率3.3%)

⑩ 男孩被救出后向解放军敬礼(无提示提及率2.27%)

99.5%的公众表示愿意为抗震救灾出力。根据我们的调查,97.1%人为灾区捐过款,4.7%的人平均捐过物,4.3%的人为灾区献过血,1.3%的人参加过宣传和募捐等不同形式的支援行动。

如果灾区需要,44.2%的公众表示愿意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支援抗震救灾,51.2%的公众表示愿意再度捐款,17.6%的人表示愿意捐物,10.5%的人愿意当志愿者,9%的人愿意为灾区献血,3.3%的人愿意领养灾区孤儿。

四、公众要求通过监督使捐款能够有效地用于抗震救灾

关于抗震救灾捐款的用途,参加过捐款和表示愿意再度捐款的被调查者中,51.2%的人希望抗震救灾捐款主要用于灾区重建,27.6%的人希望主要用于灾区学校建设,21.1%的公众希望主要用于安置灾民,17.2%的公众希望捐款主要用于儿童教育,10.6%的人希望捐款用于购买药品,10.4%的人希望捐款用于抚养孤儿,10.2%的人希望捐款用于购买食物,7.8%的人希望捐款用于购买救灾所需的物资,4.5%的人希望捐款能直接发到灾民手中,4.2%的人希望捐款用于赡养灾区孤寡老人,2.4%的人希望捐款用于抚恤死难者。另外,19%的公众认为只要捐款被有效地用于抗震救灾,干什么都行,4.8%的公众希望捐款用于救治伤员等其它用途。

91.5%的公众认为有必要对社会捐款的发放和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其中,82.5%的人认为对捐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很必要,9%的人认为必要性比较大,认为无所谓或没必要的人占8.4%。

在如何监督社会捐款的问题上,42.5%的公众希望政府机构(包括民政局、红十字会、审计局)加强对捐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35.4%的公众认为新闻媒体在监督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21.9%的公众希望公开捐款的使用情况,8.6%的公众希望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捐款使用情况进行审计,8.5%的公众希望由捐款人组成专门机构参与对捐款使用的监督,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赈灾物资管理机构并开设专门的网站公布相关情况。

五、公众积极评价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作用

96.5%的公众肯定了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反映出来的应急反应能力。其中,77.2%

的人认为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很好,19.3%的人认为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比较好,认为政府应急反应能力一般或比较差的人只占3.5%。与3月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常规调查的结果比较,公众对政府应急反应能力的评价在短短两个月内提高了15.89个百分点。

96.9%的公众认为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说明政府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其中,64%的人认为政府的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32.9%的人认为政府的为民服务意识有所增强,3.3%的人认为政府的为民服务意识没有增强。与3月份的常规调查结果(80.36分)相比,政府的服务意识评分提高到92.14分,提高了11.78个百分点。

公众对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总体表现非常满意,满意程度为94.7分。与3月份常规调查结果相比,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六、地震发生后,我国的社会心理环境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同时对政府的期望值也

被大幅度提高。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得到提高。在55.7%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明显提高,38.1%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所提高,只有6.2%的人对政府的信任度没有提高。

政府形象明显改善。92.4%的公众认为政府形象有所改善。其中,57.3%的人认为政府形象明显改善,35.1%的人认为政府形象有所改善认为政府也形象没有改善的人占

7.7%。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次抗震救灾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指挥救灾,在98.6%的公众中的留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得分高达95.99分,相比3月份的评分又有了明显的提高。

民族凝聚力和社会信任感得到增强。98%的公众认为这次抗震救灾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振奋民族精神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94.7%的公众认为这次抗震救灾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对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充满信心。其中,公众中77.1%的人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很有信心,19%的人信心比较大。公众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信心指数为94.58分。

对办好北京奥运会的信心影响有限。80.6%的人认为地震和灾后重建不会对举办好2008北京奥运会产生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社会心理环境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的同时,对政府的期望值也在短时间内被大幅度地提高。89%的公众认为政府在其它领域的工作会有明显的改进。其中,36.9%的人认为受这次抗震救灾鼓励,政府工作肯定会明显改善;52.1%的人认为政府工作可能会有所改善。与3月份相比,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值从85.45分迅速提高到了94.88分。这可能意味着地震发生以后,公众将按更高的标准来看待政府在下一步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并期待政府在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提高公共治理能力、进一步放开新闻监督等政治领域的改革步伐能得到加快。

七、公众对做好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的建议

关于迄今为止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93.8%的公众认为有必要对抗震救灾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其中,79.3%的公众认为很必要,14.5%的人认为比较必要,6.2%的人认为必要性不是很大。

关于地震预报。在回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地震预测的准确率还比较低。如果提前做出了正确预报,会减少灾区的生命财产损失。如果发出了错误的预报,会引起市民一定程度的恐慌,造成一定的损失。权衡利弊,您认为应该提前预报地震还是不应该提前预报地震?”时,90.8%的公众认为还是应该提前预报地震,2.8%的人认为反对该提前预报地震。

其他建议。主要的是三个:提高建筑质量和抗震能力(无提示提及率7.3%)、改进地震预报工作(无提示提及率4.9%)、加快学校重建让学生恢复学习(无提示提及率

4.8%)。其次是做好捐款和物资的管理、防止贪污和浪费(无提示提及率3.3%),以及加快居民住房建设,让灾民能够有房子住(无提示提及率3.2%)。其他的建议包括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继续为灾区捐款捐物、灾民向适于居住的地区迁移、重视灾民的心理治疗、做好孤寡老人和孤儿的安置、灾区重建中要做好科学规划、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监督、普及防灾自救知识等。

八、结论

目前阶段,地震灾难和抗震救灾促使公众的人性意识和公民意识空前高涨,社会心理环境短时期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对政府的期望值也在短时期内陡然提升,加快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公众诉求和所依赖的社会心理氛围悄然形成。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们在面临如何应对灾后新的社会心理环境的挑战的同时,也遇到了30年来难得得一个顺势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机会。

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从07年起每年在两会结束后,用相同的问卷表格调查城乡居民对社会政治形势的评价、期望,以及对政府各项服务能力、表现的评价。07年常规调查的调查时间是3月22日--28日,被调查者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92位城乡居民,调查方式是电话调查。

(执笔人:娄健、杨冠

三、冯楚军,参与课题讨论和调查实施的还有石小敏、鲁利玲、袁绪程、杜珂、吴子连、于德海等)

附:关于本次调查的技术说明:

1、调查目的:了解公众对四川地震的关注情况、对抗震救灾行动的评价和态度;研究地震对政府形象、社会伦理道德、未来发展信心、办好奥运会的信心等的影响。

2、调查时间:全国哀悼日结束后的5月22-27日。

3、调查样本: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20个地市的2648位16-69岁的城乡居民

4、抽样说明:随机抽样,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2.2%

《中国改革》0806

推荐第2篇:地震捐款的社会调查报告

地震捐款的社会调查报告

“5.12”汶川地震以后,企业纷纷捐赠款物,派出专业队伍,支援灾区,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当然,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善行得到了公众、媒体的极大关注和好评,捐赠企业的美誉度普遍得到提升,一些企业还一捐成名,扬名青史。为了解公众对企业抗震捐赠的态度和评价,5月24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北京市民众进行了随机访问,共回收有效样本519个,基本发现如下:

一、公众对企业捐赠行为的满意度接近100%

对企业捐赠行为的满意度接近100%

根据调查报告,民众对企业在此次赈灾活动中的捐赠行为满意度高达99.8%,其中,非常满意占到29.5%,比较满意54.6%,一般满意15.6%,不满意的仅有1个样本,占比为0.2%。

公众对国有企业的满意度最高

调查还发现,38.2%的受访者对所有企业都很满意,有31.3%的受访者对国有企业最为满意,23.2%的受访者对民营企业最为满意,仅有3.7%的受访者对外资企业最为满意。

对于国有企业积极捐赠,公众予以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支持。74.1%的公众认为国有企业总在危急时刻站出来承担责任,值得信赖,应该表扬。22.0%的公众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国有企业应该做的。仅有3.9%的不赞成国企捐赠,认为国有企业没有资格捐赠,这是全国人民的钱,要捐也只能是企业员工捐。

公众对港、澳、台、日企业满意度最高,对美、韩、欧企业印象最差

此次救灾中,受访者印象最好的跨国企业依次是:港澳企业(24.1%)、台湾企业(20.1%)和日本企业(17.5%)。印象最差的跨国企业依次是:美国企业(33.1%)、韩国企业(21.6%)和欧洲企业(15.1%)。

天津荣程钢铁、中国移动、国美电器等企业的美誉度最高

本次调研要求受访者开放填写最为满意的企业的名称。天津荣程钢铁、中国移动、国美电器等企业的美誉度位居前十,成为此次公众最满意的企业。

二、公众正面、理性地看待企业捐赠动机和行为

85%的公众正面评价企业捐赠的动机

根据调查报告,73.2%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踊跃捐赠是在响应公众期望,履行社会责任。12.1%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企业领导人的个人感情,只有7.7%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捐赠是借机做宣传,打广告,4.6%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捐赠是迫于社会压力,不得已而为之。总体来讲,公众对这次企业捐赠的动机给予了相当正面的评价。63%的公众理性看待高利润行业捐赠少的现象

有些高利润企业在此次救灾中捐赠很少,表现不积极。36.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很讨厌它们;35.7%的受访者认为这可以理解,企业可能有自己的难处;27.4%的受访者认为企业不是慈善组织,不能以捐赠多少来判断其好坏。

52%的公众支持理解公益摊派

有些企业使用摊派的方式筹集捐赠资金。19.9%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认为体现了我们体制的优越性,能在短期内筹集大量资金,解决问题;32.6%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的行为,将长期存在;24.3%比较无奈,认为这使一场真心实意的行动变了味;23.2%坚决反对,认为爱心不是逼出来的!

74%的公众积极评价公益营销

有些企业以积极抗震救灾来宣传企业。40.9%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支持,认为企业就是要实现社会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双赢”;33.8%的认为可以理解,这毕竟比其他营销方式高明一些;25.3%认为过于功利,如果操作不好可能会让人反感。

81%的公众不计前嫌,为改过自新企业的捐赠喝彩

一些企业平时形象不好,这次救灾中很主动。24.1%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会改变其印象,56.4%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改变其印象,只有13.3%表示不会改变原有的印象。

三、消费者力挺慷慨企业

79%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公益 企业的产品

在此次救灾中,有些企业很积极主动,另一些企业很吝啬,42.4%的受访者表示,在购物时,肯定会优先选择慷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37%的受访者可能会优先选择慷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7.1%可能不会,4.2%的肯定不会,9.3%的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67.4%的消费者谴责不捐赠的企业

对于那类不积极支持灾区的企业,15.4%的受访者表示会谴责它们,还要抵制它们的产品;17.2%的消费者表示不仅自己抵制这类企业的产品,还要号召周围朋友来抵制它们的产品;34.9%的消费者表示会谴责它们,但它们的产品好的话,还是要用的;32.6%的消费者表示如果企业产品没有问题,就继续使用。

四、投资者严重关注企业捐赠

95.9%的股民支持企业捐赠

如果受访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这家企业对灾区做了不少的捐赠,受访者如何看待。58.3%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认为在大灾大难面前,所有的企业应该做好事,不能计较个别得失;37.6%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认为这能提升企业形象,对企业的长期回报有好处,但要加强管理,注意成效;2.5%的受访者表示反对,捐赠不是企业应该干的事,要捐赠也应该由股东来做;1.6%的受访者持有其他观点的;没有人因为企业捐赠影响到股东分红而反对捐赠。

70%的受访者考虑购买公益企业的股票

如果某个上市企业积极捐赠,受访者是否会考虑购买其股票。18.7%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会购买;51.2%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购买;2.9%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不购买;27.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65%的受访者考虑抛售吝啬企业的股票

如果受访者持有某个企业的股票,它在抗震救灾中很吝啬,受到公众的谴责,受访者是否会卖掉这只股票。17%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会抛售;48.5%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抛售;7.5%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不会抛售;2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五、公众期望企业提升捐赠效率和效果

77%的受访者不支持直接捐赠

最受公众认同的救灾形式是企业将捐赠款物交给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扶贫基金会等大型公益机构来支配,占到47.0%;其次是企业将捐赠款物交给政府来调配,占到25.8%;再者是企业直接将捐赠款物配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占到23.3%;最后是企业将捐赠款物交给当地的民间团体来支配,占到3.9%。

70%的受访者期望改进捐赠效率和效果

受访者认为此次企业救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企业与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合作还要加强,提高捐赠款物的使用效率(48.2%);企业不能一捐了之,要关注捐赠财物的使用效果(22.2%);企业不要老捐钱,要捐赠灾区最急需的物资(15.4%);不仅是捐赠,企业要派出专业队伍进行现场支援(12.0%);此外,还有2.3%的受访者提出其他建议。

六、公众不在乎捐赠免税,但关心捐款去向

97%的受访者对灾区捐赠了款物,平均捐赠额超过100元

519个受访者中,有501个对灾区捐了款,占到总人数的97%。其中,20%捐赠50元以下,32%捐赠50~100元,31%捐赠100~500元,10%捐赠500~1000元,6%捐赠了1000元以上,平均捐赠额度超过100元。约1%的受访者没有捐款,但选择了献血或捐物的方式援助灾区。

86%的受访者关心捐款最终去向

52.0%的受访者非常希望知道其捐款的最终去向,34.0%的受访者希望对捐款的去向有所了解,14.0%的受访者不关心捐款的最终去向。

50%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捐赠可以免税

个人公益捐赠可以免税,是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5.12”汶川地震以后,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就个人赈灾捐赠免征所得税问题下发了相关通知,对于捐赠免税政策予以进一步说明,媒体也做了相关的报道和解读。但调查显示,捐赠免税政策的普及率不高。50%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捐赠可以免税;28%表示了解一点,但不知具体如何操作;只有22%的受访者对捐赠免税非常清楚。

73%的受访者对捐赠免税抱着 无所谓的态度

27%的受访者很希望捐赠免税能够落实,因为这是捐赠者的权利;26%的受访者表示能够免税当然好,不免也没有关系;47%的表示免税没有必要,捐赠就是献爱心,不应斤斤计较。调查还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捐赠额度的人群对捐赠免税的态度无差异。也就是说,无论男女、老幼和捐多捐少,对捐赠免税都无所谓。

推荐第3篇:日本地震国人态度调查报告

关于日本地震国人态度调查报告

前言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浪高最大达23.6米,导致当地城镇被冲毁,大量人员伤亡;此次灾难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和核泄漏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热门人民的关注。截止4月16 日18时,新华网东京电报称:日本警察厅发布消息,,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705人死亡、14175人失踪,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灾难造成大量房屋及道路损毁,经济损失预计达16万亿—25万亿日元。

9级强震,以及由此诱发的海啸、核泄露、火灾、火山爆发、电力不足、工厂停产等强灾后续连锁反应,恐怕要将日本拖入二战后最大的危机阴云之下。然而,追溯到历史的层面上,日本帝国与中国却有着纠结不尽的恩怨仇雠,中国人民会对曾经践踏过我们领土的侵略者遭此天灾有何反应?回到人性层次上,国人对受难的同类有何反应?针对国人对日本地震的态度观点,我做了民意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中国人民对日本9.0级地震的反应和态度,并究其原因。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和工作人民

一般情况:受到自身条件限制,我选择的调查对象以本校在校大学生为主;工作人员随机选择各行业。

三,调查方式

1,亲自访谈和询问(同学好友约三十五名,含Q好友)2,网上采集信息(以凤凰网民意调查统计数据为主)

四,调查时间

2011年3月10日————2011年4月12日

五,调查内容和方法

调查内容 :主要是询问调查对象对日本地震的看法及态度;分

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

调查方法 :

(一) 我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亲自访谈和询问了周围的同学,

调查很顺利,几乎每个同学都很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观

点,然后记录观点,后期还进行了数据统计。

(二) 合理利用了网络调查,从确定主题到停止收集相关资料

的一个月里,经常浏览各大网站的贴吧论坛,时刻关注

了相关问题的讨论,最终选定资料是与我的调查主题有

关的凤凰网。

六,调查结果

(一)根据我的访谈逐一记录数据显示,大家观点主要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有21位同学,即60﹪观点大致相同,他们表

示历史屈辱固然不会遗忘,但是对无辜的日本人民遭受此天灾表示同情,部分同学还强调道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同情,;另一方面,12位同学即34﹪坚定认为,日本地震是罪有应得。此外,也有2位同学,深沉的表示不发表意见。

(二)我选定作为资料数据的凤凰网日本地震后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可反复投票,最终结果是,8成以上都赞成援助日本。杂以少量的欢呼日本也有此报的欢呼。对于此项调查结果,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非议。

(三)总之,此次调查活动有超过一半以上认为,生命是无国界的,队在地震中遇难的日本人民表示同情,也有少部分认为,新仇旧恨未消,日本遭此天灾是罪有应得,态度冷漠。

七,调查结论:国人对日本地震这一事实态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本次调查我发现,不管是现实生活中我直接访谈的同学,

还是从各大网站浏览到的帖子和网友的评论,我发现这个主题尤其受到大家关注,甚至众多网站的评论板都成了战场,同情者和“信灾乐祸”(这里不带贬义)者都大有人在,而且相互攻击,仿佛日本发生了一起灾害,中国掀起一场战争。 这个现象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对日本、对日本人的看法相当复杂,可是,国人对日本地震这一事实的态度分歧明显说明了什么呢?一时之间我不能用对错来评判,谨发表意见作为我的论文结题。

首先,因该说的是国人对日本人民的同情和捐助,毕竟,面对

灾难,人类有本能的抗拒和团结,毕竟,此时此刻,日本人是一群受苦受难的群体,在灾难面前,我们只是人类。

其次,应该说的是国人的冷漠态度。有历史仇恨在先,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成为国人心中永远也消不去的伤痕,每次触及都让人惊心,于是日本人被概念化为凶残、仇人,侵略性的同义词。而且当代人,还是当初受害群体的后代或者是本人,心中的仇恨便被祖传下来,不管我们过了多少辈,不管日本人过了多少辈,仿佛此恨绵绵无绝期。日本人概念化的印象被扩大就会影响到对实体化日本人的看法,这是人之常情。

再次,这次大地震无疑是重创日本经济的一把戗刀,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有人计算,以中国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日本经济基本停滞算,中国要让自己国民平均水平超过日本需要至少40年。中国越追越追不上了,所以,中国希望日本倒退。日本遭遇强震,经济被重创,中国人幸灾乐祸是必然的。日本从不帮助中国现代化,不是也怕中国追上日本,日本倒霉嘛?中国对日本有小人心理,日本也一样,并且小人当在中国之先。所以,“仇强心理”不得不列为原因之一。

一言蔽之,即国人对日本地震的态度是综合性的,同情是主流,冷漠杂其中;不过说回来,如果没有一点仇恨和幸灾乐祸,也不是真实的中国人。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不代表别人。

八,关于主题的个人体会

说实话,虽然我在做了三十几个人的调查听到了纷纭的观点态度,但当自己现身说法时,竟然在心中也盘旋万千。

首先,我并不能否认自己的本能反应是幸灾乐祸。幸灾乐祸的原因很简单,当初日本屠杀中国人的时候,那种光影印象还明明灭灭的闪烁在脑海中。可是从资料照片上看到的那些日本的普通人、普通家庭、老人,孩子和父母,在九级地震的摧残下同样是痛彻心扉、绝望、孤独、痛苦。心中不免悲悯丛生。

但是基于我的民族感情,我选择做一个冷漠但不做无情的人。就像我在调查中有的同学说的,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同情。我深深地为地震中的所有生命祈福,不为别的,只因我们都是人类。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恨也不恨,恨的是概念化的日本人,不恨是实体化的日本人。

我很喜欢一句话:“要和日本打仗的话,我会抱着枪冲在最前面,要去抢救日本灾民,我也会提着担架冲在最前。”

九,调查总结

不管人们对日本地震持有何种态度,这都是国人最真实的反应同情,有其同情的原因,冷漠,也有其冷漠的理由。对于日本遭受的自然灾害,我们首先需要从人道主义角度向爱好和平的伤亡者表达哀思与慰问自然灾害不分国界,生命不分国界。在灾难面前凸显的是整个人类作为自然人的抗争,体现的是生命的尊重。日本曾对我们残忍,我们未必不应该对他们也残忍,但绝不是这个时候。

2011年4月17

推荐第4篇:赴德阳地震灾区实践调查报告

赴德阳地震灾区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是一场举世震惊的大灾难,数以万计的同胞丧生、家园受损、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设施损毁严重、社区功能丧失、生态失衡。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解放军指战员以及社会各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救援行动,并在灾民救助与安置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工作重点从救灾抢险转移到灾后重建,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特别在灾区社会经济的重建与灾民生产生活的恢复等方面显现出了工作的复杂艰巨性和长期攻艰性。在重建初期,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耗资一万亿人民币,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现在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三年时间,重建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三年时间中,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灾后重建工作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令世界称赞,而今年也恰逢建党九十周年,汶川地震成功的灾后重建工作也是党这一路风雨走来,所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希望能够走进当年的地震重灾区,一方面从宏观上去感受党带领人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访谈、录音录像、实地考察等方式,接触当年的灾民,了解他们在重建过程中的生活变化,包括物质生活上的提高,精神上是否已经摆脱当年的阴影,去感受一下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与当地民众的接触,重温地震救援以及灾后重建中的点滴感动,体会抗震救灾精神,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灾后重建民生问题

正文:2011年八月五日,一支由北航学子组建的实践调查队从北京启程踏上了赴四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调查之旅。而我和另外一名四川师范大学的同学作为此次实践的先头部队已提前一天去到本次实践队需要驻扎的两个城市——德阳和绵阳——为队友安排好了住宿。

在迎接队友到来的第一个晚上,我们相聚在绵阳一家特色自助餐厅,茶饭间的谈笑让我们更加熟悉了彼此,一次经过精心计划和准备的地震灾后重建调查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不少人都知道,北有沈阳,南有德阳。德阳——这个四川重要的“工业心脏”,这个四川省乃至全国响当当的重装备工业基地,是三年前那场特大地震的重灾区。其中绵竹、什邡被列为极重灾区,旌阳、广汉、中江、罗江被列为重灾区。那一刻,17000多条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居民住房、山区集镇、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遭受毁灭性破坏,满目疮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58亿元。几辈人积累下的美好,一下子似乎烟消云散,重建美好新家园,成为德阳群众最热切的期盼。

三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一行走进德阳时,遭受地震重创的痕迹日渐消弭,扑入眼帘

的是焕然一新的美景:重建后的孝德新镇富有鲜明的江南水乡建筑特点,色彩鲜艳、构图活泼的绵竹年画跃然墙上;大山深处的玄郎村,不论是民房的规划和设计,还是全村的配套建设和治理,都让人点头称绝;原址重建的红白新集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传统与现代交融,现代特色农业与生态休闲旅游紧密结合;因一棵1200多年历史的红豆树而得名的师古镇红豆村,是北京直接援建的特色村落,以千年红豆树这一特殊生物资源为载体,挖掘婚庆文化,开发婚庆产品,打造成了西南第一“婚庆民俗文化特色村”„„

数字虽然干枯,却最有说服力。截至去年年底,德阳开工灾后重建项目5474个,开工率99.7%;竣工5107个,竣工率93%;完成总投资1448亿元,占92%,圆满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其中,33.4万户重建农房全部竣工入住,6.8万户重建城镇住房基本完成;重建学校584所、医疗卫生机构183个,文化、体育、广电、社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城镇建设大跨越,城市功能更加完备;竣工1070个工业重建项目,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纷纷协助德阳工业扩容吸金,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清洁技术与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这次在德阳,我们还特别去了其中一个重灾区——旌阳区。在旌阳区团委办公人员的介绍下,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受灾和重建情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突袭旌阳。顷刻间,天灾震毁家园,哀恸穿透心灵,美丽如画的旌阳满目疮痍。灾难的肆虐,给旌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80亿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旌阳26万人无家可归,

6.8万名孩子无学可上,1010家企业停产;孝泉、柏隆、德新、黄许、扬嘉等五个乡镇灾情严重,大量受灾群众急需安家就业,学校急需复学复课,企业急需复工复产„„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面前,旌阳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创造了没有发生疫情、没有民心不安、没有社会不稳的奇迹——仅两天时间,就建起了12个临时救助站,安置受灾群众13000余人次,其中,安置绵竹、什邡等极重灾区群众7600余人;组建的临时医院、救护站,累计收治区域外的伤病人员1800余人,其中住院480人。

旌阳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旌阳共规划灾后重建项目735个,计划总投资200余亿元。三年来,全区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0余亿元。重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住房重建全面完成,分别累计完成9600余户和4.2万余户;20万户城乡震损住房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建成的德新镇柏木泉新村、孝泉镇涌泉新村等307个农房聚居点各具特

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全区新村建设至少向前推进了10年。2)设施重建,重在提高,应对未来。重建的学校、医院、交通、水利„„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还有推动全区城乡统筹发展、朝着更高目标前进的基础动力。

3)精神家园重建放在了文化重建之首,把灾后精神重塑放在了更高层面、更内在、更本源的建设之中,让灾区群众走出地震阴霾,重拾快乐生活,绽放美丽笑容。如今,一座座无比坚强的“精神大厦”拔地而起,再度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4)全区一二三产业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实现了产业从恢复到振兴的历史性跨越。如今,一项项富民增收的产业风生水起,招商引资实现了快节奏,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了快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超预期。2010年,旌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87亿元,同比增长12.56%;财政总收入21.34亿元,增长23.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66亿元,增长7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37元。“十一五”期间,旌阳区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称号。

总之,在德阳“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有很多经验值值得总结。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阳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坚持“科学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艰苦重建”的原则,把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重建放到优先位置。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处理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德阳的建设者们坚持科学选址,避开断裂带,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卓有成效地开展灾后重建;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将恢复重建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灾区群众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作用。灾区重建工作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充分发挥灾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虽然才进行几天实践,但是我对于灾后重建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新闻报道上的白纸黑字,而是看到、感受到、触摸到了一个鲜活的、充满生机的新四川。采访中我看到了灾区人民亲手建起美好家园,感受到了他们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感动于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这次实践调查之旅,我不仅了解了更多在灾区受灾并重建的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信息,同时还提高了我的实践沟通能力,积累了更多社会经验,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我感谢这次实践活动,它让我再一次战胜了我自己!

推荐第5篇:盈江310地震重建需求调查报告

图:在雨中?在帐篷中?(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提供照片)编者按:在前两次的调研基础之上,润土调查人员这次发现了更多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盈江310地震重建需求调查报告。一是受灾面大,但程度不深,事实证明,紧急救援及应急物资供应阶段已过去;二是,现有的需求更多是基础性、发展性需求,通过地震扩大或更多暴露的需求。若有可能,一些农村发展性机构和关注特殊人群性的机构可更多进入盈江,积极参与灾后重建。第三,盈江灾区的以下几个群体普遍被忽略:因灾致残者(家庭)、农村的外来户、农村妇女、失学孩子、艾滋孤儿。盈江所在的云南德宏州是中国开放口岸最多的地区,是中国面向印度江的最近门户。现在的盈江值得关注,未来的盈江值得期待。调查对象:公益组织人员、商人、团委、教育局、中小学校、职业高中教师、社干部、普通妇女、寨子老人调查方法:观察法、座谈法、访谈法、文献法调查员:尚荣材调查概况6月7日下午四点,我到达盈江县城,与\"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的秘书长杨春艳交流,详细了解协会的救援方向及盈江的部分重建现状;第二天,我们一起又到位于城郊的盈江救灾公益组织联合工作站,大家一起分析了现在盈江的灾情及需求,通过分析,暴露出未被关注的人群和他们的需求,也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各机构的工作重点。6月9日,与县教育局面谈,了解了各中小学的受灾情况及重建规划,我们一行又到70公里以外的支那和盏西两个镇去调查重建情况,一共走访了6个学校(以及4个卫生院)。6月10日,再到芒允中学调研,下午回到县城。所有走访资料,再结合其他时间的零星调查,以及《云南德宏》一书的相关资料查询,完成了此次调研。

1、此前的援助情况及现有的工作平台310盈江地震灾区,在政府和部队的救援系统之外,还有救灾类基金会、公益组织、个人志愿者(包括社会名人和在地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开展了伤残护理、安置点文化活动和环境卫生、危房拆除、紧急生活物资发放、帐蓬和板房建设。在物资发放方面,一是生活必需品,其次是学生用书包和学习用品,据估计,重灾区的学校学生平均每人有三个以上的书包,随后还有关于蚊帐的认捐倡议,完全由公益组织发起,已接收并发放了近万顶的蚊帐。经过社会各界的物资捐赠和紧急救助,加之本身的受灾程度不深,财物损失不大。目前,盈江310地震灾区,已顺利进入房屋重建、生产生活恢复阶段。3个月过去了,现在还有\"盈江救灾公益组织联合工作站\",以及刚成立的在地公益组织\"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和在拉勐寨子由志愿者组建的\"真情永在\"志愿者驿站三家服务平台。联合工作站,在县城现代医院对面的空地里,而这个安置点也是城区唯一的过渡性安置区,该区计划安置1100户,现在只有80户。据工作站人员介绍,一是地点太远、二是不方便、还有就是要自己出一部分钱来建,所以都不愿意来,调查报告《盈江310地震重建需求调查报告》。 \"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是由县委\"想帮谁,我作主\"栏目升级而来,原来栏目的志愿者杨春艳任秘书长,主持日常事务。协会的工作重点是接受有困难者的求助,并对外联系资源资助。目前重点关注单亲孩子,艾滋孤儿,贫困学生,因灾致残中年人(家庭)和受损学校。未被关注的群体需求农村的外来户是很少被关注的,他们接受的援助比当地户口来说,少了许多。在寨子里,当地户地震受灾补贴10元每人每天,补贴60天,而外来户补贴15元每人每天,补贴10天。一个外来人口的补贴总额只是当地户口的1/4。政府的补贴如此,甚至在一些公益组织发放物资时,当地的社干也会提出要区别对待外地户,少给或不给。在房屋重建中,以门町村拉勐为例,全寨子当地户口56户,外在户口5户,在重建规划中,仅有56户当地户口的规划图,在规划层面没有考虑外来户的需求(即便他们只是来承包鱼塘的)。而且,在一般的公益机构视野里,外来户这个群体也很少被关注。农村失学少年儿童也是各种援助方最易忽略的。通过教育学校系统的物资到不了他们手上,通过农村社区的物资也没有他们的份,如这次的书包发放,最多的有5个、6个,但拉勐的一个未上学小男孩,在多次的物资发放中,都没有考虑到。书包事小,只是这个群体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前两次的调研中已发现,各村寨未上初中的少年数量不少,甚至一个200人的寨子,连续几年没有一个高中生,没有一个初三学生。据一位职高教师提高的数据,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的失学率达20%,这与事实基本吻合。现实中,他们也往往被掩盖在\"普九\"的光辉之下。艾滋孤儿(单亲)在盈江也非特例,学校和卫生院也开始关注他们的教育成长。因为310地震,这个群体的生活思想状况渐为外界所关注;他们因为没有直系亲人,靠家族内的亲戚抚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长大,性格易走极端。一个小学校还特别提出,希望有一些专业的心理思想引导的教师或提供相关的技能,来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在农村家庭里,重男轻女的观念还很严重,男性享受着来自传统的特权。对于成年人,妇女的劳动量是男人的两倍,除了同样的农业生产量,妇女还需要承担几乎全部的家务。且在一些家庭里,夫妻双方关系不好,妇女会受到经常性的打骂。这些都跟她们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能力弱有很大关联性。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女性的视角再怎么突出都不过分。在类似于310地震这样突发灾害面前,更应当如此。基础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由于整体的受灾程度不深,应急需求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而全面的回应,但因地震而凸显的基础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当地政府和各事业单位而言,这些需求历来有之,或许已是见怪不怪,或者是有心无力。在部分调查到的傣族地区,20-30岁之间的妇女,一般都是孩子的母亲。他们90%以上只上过小学一二年级,极其少数的能上初中。很大部分的妇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上街时,需两三个人同行;乘车时,不知道路线,都只能问司机;长期如此,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问路。类似于此,还有中青年基础文化学习,实用技能培训、特殊人群生计保障、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社区的公共卫生、贫困学生的资助以及教师的培训等等基础性或发展性需求。需特别提出的是,地震中受伤致残人员的救助,这次地震共有250人受伤(其中:重伤134人、轻伤116人)一些家庭因无力承担在昆明治疗的生活费,不得不返回老家,但回家后病情更加恶化,再次送到县医院。伤者痛苦,家属更是全力护理,没有经济来源。甚至没生活费的家庭,干脆就不去医院了,听天由命!目前,在昆明接收手术的还有一个18岁姑娘,她母亲租了一间小房子每天做饭给她。因为生活成本太高,愁苦交加。相比其他人群,因灾致残者的困难是最普遍的,也是最急迫的。感谢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盈江救灾公益组织联合工作站的大力协助支持。(本调研项目由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附件一:盈江灾区部分需求信息

推荐第6篇:关于玉树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发生于7时49分,震中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境内,其规模达到7.1Ms、深度为14公里。该地震导致至少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县城结古镇全部停电,由于大部分建筑都是土木结构,重灾区结古镇附近西杭村的民屋几乎全部(99%)倒塌。此外整个玉树州的70%学校房屋垮塌。震后,当地民众与僧侣展开自救,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展开了救援行动。

基本介绍

简介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截止2010年5月30日18 时,经青海省民政厅、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 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

人,

无名尸体11 具,失踪270 人。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 人,女性1397 人;青海玉树籍2537 人,省内非玉树籍54 人,外省籍96 人(含香港籍贯1 人);遇难学生199 人。

第一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5:39:57 震级(M):4.7 纬度(33.1°N)经度(96.6°E) 深度(千米):6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二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7:49:40 震级(M):7.1 纬度(33.1°N)经度(96.7°E)深度(千米):33(后修订为14公里)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三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9:25:17.8 震级(M):6.2 纬度(33.2°N)经度(96.6°E)深度(千米):30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地震类型:青海本次地震属于强烈的浅源性地震

余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介绍,截止14日下午14时,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已经发生18次余震,未来震区余震活动频繁。 截至19日8时,中国地震局台网共记录到玉树地震余震总数为1206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12次。

地震测量

4月2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玉树一线抗震救灾专家组宣布,通过连续5天详细追踪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基本确定距离县城西北方向11.5公里的隆宝镇郭央烟宋多为宏观震中,位于国家地震信息网公布的仪器震中东约30公里,坐标为北纬33度03分11秒、东经96度51分26秒。这一发现将为玉树灾后重建避让选址提供重要依据。

宏观震中是根据地震后地表变形强度和对地表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确定的地震中心,主要通过现场调查获得。仪器震中则是通过对地震监测台站获得的信息的计算得到的地震中心。国土资源部专家组自4月16日进入地震灾区,发现并对地震地表破裂进行了测量,初步确定地震地表破裂断续分布长度约23公里。

20日下午,在宏观震中周围,国土资源部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3位研究员张永双、马寅生、胡道功介绍了宏观震中附近的地表破裂现象。震中区域的地面水平位移最大可达1.75米,沿断裂带鼓胀出一个个“小帐篷”。一条小溪被破裂错断,形成小型断塞塘。这些变形破坏现象比其他地段都要强烈,只是由于周围属于山谷地带,人烟稀少,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专家组介绍,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大致可分为3段:西段为玉树县赛马场以西,长约16公里,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主兼逆冲,最大水平走滑位移为175厘米,垂向断距达60厘米。中段主要在城区南部,长约3公里,由多条 “雁列式”分布的地表破裂组成,表现为左旋走滑性质,该段地面最大水平位移约30厘米。东段从玉树县城扩展到结古镇禅古村,长约4公里,表现为走滑—逆冲型,局部以逆冲为主,地面垂直断距约60厘米,水平位移约30厘米。城区没有发现大的破裂带。

专家组表示,宏观震中与仪器震中因获取方式不同,出现不同的震中位置很正常。宏观震中的确定有重要意义,将为灾后重建避让选址提供重要证据。 第一次

2010年4月14日08:52,据央视《朝闻天下》最新报道,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主要发生在玉树州的州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据悉,当地多数人尚未起床,伤亡较为严重。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地震至少已造成400人死亡,8000人受伤。玉树县固定电话通讯中断,当地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严重。震区一水库出现裂缝,有关工作人员正在采取放水等应急处置措施。青海玉树地震规模较大,据称有小学生被埋,武警青海总队出动3000多名官兵前往青海玉树灾区救援,同时驻玉树地区600多名武警官兵已经先期投入了救援行动。

第二次

2010年4月14日9点25分,青海省玉树

县再次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自从早晨7点49分发生7.1级地震以来,玉树已经连续发生4次余震,分别为4.8,4.3,3.8和刚刚的6.3级。引中国地震救援队已经处于待命状态,正在了解当地灾情,准备随时开赴该地区。引玉树州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尕松尼玛称,此次地震的影响应该很大,因为当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房屋,所以地震到来时,所有的民居几乎都倒了。地震已经造成人员伤亡,具体的数据还在搜集当中;据尕松尼玛描述,地震发生时,房屋开始剧烈震荡,一瞬间塌了,一个公园里佛塔塔顶整个倒下,地震震得非常厉害。当地政府正在召集各部门人员参与挖掘和抢救工作。玉树县城居民全部涌上街面,站在自己倒塌的房屋前。学校房屋还没塌,学生则集中在操场上;另据中国地震网消息,在7时49分的7.1级地震前,还连续发生数次4级以上地震。

青海地震发生的北纬33.2度,东引经92.2度,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震区平均海拔约5000米,人烟稀少,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和格尔木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已赶往震区,但是还没有接到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失的报告。青海省格尔木市公安局唐古拉派出所所长朱明铁告诉记者,此间地震中心位置距离唐古拉山派出所100余公里,地震发生时他正好值班,沱沱河附近没有明显震感,但不知何因,他在联络唐古拉山口的朋友时,手机信号不通。在地震区域不冻泉保护站职守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肖鹏虎告诉记者,地震震感不明显。青藏铁路部分路段位于震区,青藏铁路公司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力伟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说,青藏铁路线没有受到影响,运输工作正常进行

总结:地震是天灾,我们不能阻挡。但我们可以掌握一些知识来保护自己,如一些地震前兆和地震时的保护措施。

了解地震前兆,提前预防

当我们了解了地震的前兆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反常现象及早做好震前的预防工作,减少地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

1动物反应

在自然界中,动物对自然灾害的预知反应比我们人类强。在地震来临前,往往动物会有异常反应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异常反应做出相应的预防。动物震前的异常反应通常有大鼠叼着小鼠跑、冰天雪地蛇出洞、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兔子竖耳蹦又撞、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等反常表现。

2气象异常

震前闷热、久旱不雨、六月冰雹、怪风狂起、日光遮蔽、黄雾四塞、地震云显现都是震前常见的异常天象表现。

3地下水异常

井水突然陡涨陡落、变颜色变味道、发浑翻花冒泡、温度发生异常;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异常变化;枯竭的水井或者泉源突然冒出水来或者水井、泉源突然干枯都是震前地下水异常的表现。

4地质异常

地面上出现非因地下工程而出现鼓包、地裂缝、土地塌陷、天坑等异常地质现象 防震的措施

1购买必要的防震物品,如干粮、饮用水等;常备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2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3加固室内家具如加固睡床,把床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如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地震时掉下来伤人。

4制定家庭应急预案,设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避震地点的选择应注意:如在公共场所避震应避开广告牌、照明灯、货架和商品陈列橱等,要就近躲在大柱子旁或屈身蹲避在没有障碍的通道;如在空旷处避震应避开高压线塔、变压器、大型高空广告牌、烟囱、塔吊、路灯等,避免余震引起的坍塌造成二次伤害。

5按照应急预案,定期举行家庭应急演练,通过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及时完善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

推荐第7篇:农村偏远地区的地震防护工作调查报告

二零一零年元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时三十六分,邻省山西的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由于我们渭南市和山西省隔河相望,跨过一座黄河浮桥就到了山西境内,老家农村在山西打工的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数不胜数,再加上我们县城就有明显的震感,大家一时间都是忐忑不安,为那里的人们担心不已,了解到情况后才松了一口气。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实践主题,那就是“了解农村偏远地区的地震防护工作”。

说干就干,我整理了思路,开始了自己的假期实践。

一、上网了解地震灾害的成因以及我国的地震带分布及近年来的特大地震灾害

经从网上查找,我得知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以及火山喷发。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一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地震,如岩洞崩塌、大陨石冲击地面。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震是极为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全球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①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是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川、青海等省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

2009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

2010年2月27日,琉球群岛7.2级地震

……

二、收集资料,了解我们陕西地区的地震历史以及所处地震带的情况

据我查找资料,历史记载的陕西大地震,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83万人,是近代来极其严重的大灾难。还有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

陕西最著名的就是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带。

三、走访县防震办公室,了解县上的地震防护工作都有哪些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的主要任务有:

(一)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二) 完善宏观地震异常观测点,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大力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三) 要突出防御重点,消除地震灾害隐患,依法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

(四) 积极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五) 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六) 建立全面的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实施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四、做调查表,在县里及农村开展调查,调查人们对地震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

为了了解人们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我自己设计打印了100份调查表,调查表如下:

你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吗?

是 否

你亲身经历过地震吗?

是 否

你知道地震时哪里最安全吗?

是 否

你是否知道地震受伤后的自我救护?

是 否

你知道我们这里要求的房屋抗震指数至少是多少吗?

是 否

你家附近是否有可以躲避的大广场?

是 否

你家里是否有急救包、应急包?

是 否

你是否知道自己居住的房屋抗震指数是多少?

是 否

你是否参加过地震演练?

是 否

如果传言有要大地震,你是否会惊慌失措哦、外出躲避?

是 否

对调查结果分析后,我发现人们普遍不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以及科学防护,但是都知道一些简单的避震方法,比如看动物有无异常、在宽广地带躲避、不能跳楼等等。由于我们县城的地理位置,大多数人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而且反映出人们面对灾害,缺乏理性,容易轻信谣言,造成恐慌。

这就更说明了基层的地震防护宣传以及政府出面辟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参加县地震局的下乡宣传工作,向人民群众讲解地震知识,发放地震防护手册

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办公室这段时间刚好正在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活动,我可以跟随他们一起去看看、实践实践。我很高兴的参加了他们在年前举办的下乡活动。

我们上午出发,去了县城附近一个小镇子,随车带了桌椅。到达后,摆好桌椅,取出宣传册,还有个扩音喇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的小册子做的很细心,有针对小朋友做的带插图拼音的,也有针对大人讲述怎样保护孩子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用喇叭介绍情况,然后发放东西。忙了大半天,村民们已经散去,我们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城,收获还是可以,小册子基本发完。

六、调查报告总结

自零八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来,人们对地震的灾难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它所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可谓是谈之色变,天灾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尽全力去让损失降到最小,尽可能的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简单的地震防护知识,具备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有着乐于救助他人的优秀品格。地震防护,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地震防护,是重中之重。因为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差,建筑质量差,医疗条件差,人民的知识水平低,这就意味着在遭受灾害时,要受到的考验更严峻,要受到的损失更惨重,所以做好这些地区的工作是最为重要的。

回顾自己假期的实践过程,总的来说是顺利的,但是还是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时难以下手。比如刚开始去政府大楼找资料,工作人员不信任,不让进去,就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后终于在拿出学生证等证明材料后顺利拿到资料;还有做调查表时,别人不理会把表格当做玩笑,自己轻易就放弃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一个人一个人问解决了问题。

这些经历都让我认识到:

一、理论付诸实践,总是有一定距离,这就需要自己有周密的计划以及详尽的安排,在实际中总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与麻烦,所以行动前要考虑清楚,想到各种可能,然后逐一解决。

二、再就是实践行动中,人际交往尤为重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与否,所以和别人交往要慎言慎行,但最重要是要真诚,又不可太学生气。好范文

三、大学,是一个学习真本领的地方,是一个学习为人处世的地方,课堂外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努力完成从一个听老师家长话的高中学生向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头脑的大学生转变,学会自己处理事情。

如上所述,就是我寒假一个月完成的实践报告,请老师批评指导。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品牌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某地区乞丐生活调查报告

大曲村受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当地社区贫困居民调查报告

推荐第8篇:关于偏远地区地震防护工作调查报告[优秀]

自零八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来,人们对地震的灾难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它所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可谓是谈之色变,天灾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尽全力去让损失降到最小,尽可能的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简单的地震防护知识,具备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有着乐于救助他人的优秀品格。地震防护,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地震防护,是重中之重。因为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差,建筑质量差,医疗条件差,人民的知识水平低,这就意味着在遭受灾害时,要受到的考验更严峻,要受到的损失更惨重,所以做好这些地区的工作是最为重要的。

一、了解地震灾害的成因以及我国的地震带分布

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以及火山喷发。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一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地震,如岩洞崩塌、大陨石冲击地面。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震是极为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全球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①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是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川、青海等省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二、了解陕西地区的地震历史以及所处地震带的情况

据查找资料,历史记载的陕西大地震,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83万人,是近代来极其严重的大灾难。还有13XX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

陕西最著名的就是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带。

三、地震防护工作都有哪些

(一)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二) 完善宏观地震异常观测点,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大力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三) 要突出防御重点,消除地震灾害隐患,依法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

(四) 积极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五) 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六) 建立全面的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实施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四、调查人们对地震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

为了了解人们对地震知识的了解,调查表如下:

你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吗?

是 否

你亲身经历过地震吗?

是 否

你知道地震时哪里最安全吗?

是 否

你是否知道地震受伤后的自我救护?

是 否

你知道我们这里要求的房屋抗震指数至少是多少吗?

是 否

你家附近是否有可以躲避的大广场?

是 否

你家里是否有急救包、应急包?

是 否

你是否知道自己居住的房屋抗震指数是多少?

是 否

你是否参加过地震演练?

是 否

如果传言有要大地震,你是否会惊慌失措哦、外出躲避?

是 否

对调查结果分析后,发现人们普遍不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以及科学防护,但是都知道一些简单的避震方法,比如看动物有无异常、在宽广地带躲避、不能跳楼等等。由于县城的地理位置,大多数人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而且反映出人们面对灾害,缺乏理性,容易轻信谣言,造成恐慌。

这就更说明了基层的地震防护宣传以及政府出面辟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如何加强人们地震防护工作

1.向人民群众讲解地震知识,发放地震防护手册

2.学校多加强学生地震防护方面的知识

3.宣传安全建房理念

推荐第9篇:地震

18日上午,胡锦涛专程来到什邡市,给当地受灾群众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对当前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对现场救援的部队官兵和消防队员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5月19日《人民日报》)

灾难就是战斗的号角,灾情就是无声的命令。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再次考验和锻炼了我们这个民族和人民。我们看到,灾难来临后,总书记、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队员和医务工作者迅速冲了上去,灾区的群众和干部积极组织起来,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千方百计地安排群众生活,向特大的地震灾害展开了坚韧不拔的斗争。

泰山压顶腰不弯,灾难临头无所惧。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涌现了许许多多动人心弦、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老师舍命保护学生,幼儿园阿姨牺牲自己护着孩子,年长的护着年幼的,男人护着女人。各级领导干部亲临现场,指挥战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有的县乡村领导,自己刚被救出,就立即投入战斗。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及其救援勇士,哪里危险哪里冲,临危不惧,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轻言放弃。我们的医务人员,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坚持救死扶伤……他们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拯救心灵,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全国人民同灾区人民心连心。他们把灾区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灾区人民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度时艰。全体中华儿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最快的速度捐钱捐物,汇聚成了一股坚强的抗灾救援洪流。大量机械、药品、食品、帐蓬等救灾物资,从各地源源运往灾区。这一刻,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这一刻,我们都是灾区人。书写了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人性光芒、空前大团结的生动画卷。

中华民族从来都没有被困难吓倒,从来都没有向困难低头。这些年来,我们遭遇了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危机、今年初的南方雪灾等多场世所罕见的自然灾害,坚强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度时艰,都坚强地挺过来了!实践反复证明,我们的人民,不愧为是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灾区人民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下,在全国军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胜利必定属于伟大的、英雄的中国人民!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撑,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4页]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因此,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400页] 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先进;一个国家在精神上挨饿,那么,迟早在物质上也要挨饿。[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621页]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磨砺,沉淀升华,薪火相传,孕育成了历久不衰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民族有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古代,根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产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等优良传统。在近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面对突如起来的巨变,优秀的中华儿女开始了民族精神的反省历程。对传统文化资源加以反思和扬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重塑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十月革命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思考国家命运的工具,为中国革命指出了前进的道路,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注重民族精神所具有的激励、导向作用,并大力倡导和培育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产生了诸如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航天精神等等,特别是在这次空前的抗震(5\"12汶川地震)救灾斗争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因为民族精神往往是民族文化精髓的凝结。民族文化的首要作用就是通过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来培育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才能拥有根植于民族灵魂的爱国情怀。党的十七大上确立了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这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文化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积淀和要求。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是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基础,是民族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如屈原、文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杰出代表。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我们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传承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但民族精神决不是抽象的超历史的存在,而是具体的不断变化着的存在,既不能割断它由之而来的历史传统,更不能脱离它所依存的时代现实。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08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需要随着革命、建设和发展不同时期加以扬弃。 汶川特大地震令人怵目惊心,其破坏力超过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实在是一场罕见的人间灾难。然而,自5月12日以来的抗震救灾实践却庄严地向世界昭示:地震可以震坏道路、震毁家园,但震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场地震灾害面前,国民同心,党民同心,军民同心,不畏艰难,并肩战斗,共同承担,携手相助,构筑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抗震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民族精神,迸发着那种巨大的民族力量。这就是每到在人民生命受到危险的关键时刻,全民族都能团结一心,凝聚成空前的力量。这些都可归结为一点,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然。冰心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都受得了。”中华民族在这些灾害和困难面前,就从来没有低过头,从不屈服,反倒表现出了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九九八年的抗洪战斗,军民一心,全力以赴,用血肉之躯在滔滔洪水中铸起了一道不朽的钢铁长城,创造了人间奇迹,用无穷的智慧和胆略凝聚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同样,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中国人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征服病魔,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举全国之力沉着应对汶川地震。人民的生死关头,更需要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中华民族从未分离过,中华民族始终是在一起,无论何时,集结号划过天空时,我们就能在瞬间集结。国家众多的有关部门竞相在第一时间,派人的派人,拨款的拨款,调物的调物;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公安干警、预备役民兵和专业救援队伍等10多万人,争分夺秒地抢救受灾群众;食品、饮用水、药品、帐篷、防寒衣被等救灾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临时住处。无论是从物质上、精神上、经济上出发,都张显出的是整个民族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样,灾区人民也折射出不怕艰险、坚强不屈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情景在继续,民族团结奋斗的力量在凝结。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从抗震精神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转化为强大动力,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十七大报告的再确立、再强化,必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乃至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精神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形势和深刻变革的国际形势深刻变革,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泱泱中国需要始终不渝地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企盼中华民族精神永驻神州大地!

地震是残酷的,无情的,而我们的救援行动是感人的、温暖的!在灾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无助的,而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坚强的!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国人惟有团结,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敌人。你看我们的国家有多么的不幸!如果国家不昌盛,面对灾难束手无策,每一个中国人都可能遭殃。因此让我们热爱祖国、努力工作吧!只有我们各自搞好了本职工作,多为国家做奉献,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的强大。国家强大了,才更有能力应对所有的灾难!你看灾区的人民有多么的悲惨!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帮助他们,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因此让我们向灾区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吧,也许你的一包方便面能挽救一个孩子,也许你的几滴鲜血能保留一条生命!你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上班了可以倾听机声的吟唱,下班了可以享受无尽的亲情,这样的日子我们有何抱怨!因此让我们多陪陪孩子,多孝敬父母吧,也许你的爱心能打动神灵,还你个平安幸福、美满一生……

朋友们,让我们为汶川祈祷!为祖国祝福!为人民奉献!为家乡添彩!让我们与国人一道,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2008年的中国无疑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更多的目光。一个个自然的灾害、人为的祸害降临中国,而中国的表现给了世界人民一个全新的印象。从国家领导人一次次奔走于受灾现场,到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为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助威呐喊;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顾自身安危在灾区履职尽责,到农民兄弟无偿甚至举债奔赴抢险一线;献血者的队伍排起长龙,捐款者有企业家、公众人物,更有生活拮据者;近十万名志愿者来到灾区以各种方式伸出援手救助灾民……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面对种种灾难,政府的自觉和人民的自发汇聚成大爱的力量,大爱的火热温暖着每一颗心,大爱的言行激发着每一个人,大爱的旋律奏响了当代中国的最强音!而大爱的力量来自于一种精神,那就是——志愿者精神!词典这样解释:志愿,就是志向、愿望和自愿;志愿者,就是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等服务的人。现实中,我们从所有心系国运、共克时艰的人们和一个个志愿者的身上可以领悟到志愿者精神的丰富底蕴和博大内涵——自觉能动的自主性、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扶危济困的慈悲心、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志愿者的行为决不是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决不是迫于生计的劳作,决不是嫌贫爱富的举动,决不是利益交换的行为。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相比,我们的祖国有着独特而复杂的国情: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赋予炎黄子孙的不仅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有汉唐盛世的荣耀,也有近代百年的屈辱;不仅有多民族的国内关系,也有多邻国的国际关系……禀承着最复杂多样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而中华民族的血脉绵延不绝,根源于历经每一个时代的血与火的熔炉铸就的人间最贵重的合金——中华民族精神,其中蕴涵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志向和精神也正是活跃在当今中国舞台上的志愿者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志士仁人共赴国难,为劳苦大众的自由解放慷慨捐躯的壮举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光大,同样是志愿者精神的最经典的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志愿者精神,和谐社会呼唤志愿者精神;国家的管理者要有志愿者精神,企业的建设者要有志愿者精神,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有志愿者精神。 “多难兴邦”!在一个又一个大灾大难中,我们看到了志愿者的精神一次又一次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我们看到了——飘扬的五星红旗旗下,黄丝带在飘舞、红丝带在飘舞、绿丝带在飘舞……

5月12日下午14时20几发生的四川大地震震撼了大半个中国,顿时,全国上下集中一切力量对营救受灾区的人民。当时我们在上课,刚开始还以为是有同学摇桌子,慢慢地越来越摇晃,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结果发现没一个人摇,一下子,有同学叫了一声地震,我当时还感觉莫名其妙,因为从小到大还没见过地震,从没想过它就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同学们迅速离开教室,跑到外面的草坪上,直到接到杨凌地震局的安全通知我们才感回教室和寝室。

第二天一打开电脑,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悲惨的画面,正中央的几个醒目的大字“汶川7.8级地震”,一下子整个人都被震了一下,接着又看了许多的视频,那一幢幢倒塌的房屋下面不知埋了多少生命,看着解放军战士把埋在地下的人一个个地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时候,眼泪不禁顺着脸颊流下来,那感人的一幕幕让我感到了生命的崇高和伟大。 据统计,在这次地震中死了六万多人,还有一万多人失踪了,多么恐怖的数目啊,这么多生命就在一刹那间结束了,很多人或许前一秒还在高兴地构想着未来,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没想到死亡正朝他们逼近,连选择的机会也没有。抗震救灾中,全国上下达到了空前的团结,齐心协力帮助四川人民度过这次难关。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投入到这次的救活动中,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显得是那么的脆弱,然而,在困难面前,生命的意志又是如此强大,无论出生贫贱还是高贵,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我们应该珍惜宝贵的生命,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我知道现在自身离一名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努力改正,不断完善自我,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

推荐第10篇:地震

关注4·20雅安地震:芦山地震中的感人故事相关信息

24日19时55分: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

最美新娘完成一个人的婚礼 丈夫:我很愧疚,希望震后补偿

一个人接待亲朋点烟发糖、结婚誓言自己讲给自己听,连结婚戒指都是自己给自己带上……21日中午,新娘陈静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完成了“一个人的婚礼”,就在婚礼前一天,作为成都军区现役军人的新郎卓佳接到的通知后归队待命,准备随时奔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婚礼不延期,这是我和卓佳共同的心愿。”

接到通知1个小时后,陈静就亲自送卓佳回到了部队。卓佳归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双方父母亲朋的耳中。“虽然女儿很委屈,但灾区的人更需要帮助。”陈静的母亲孟丽从景德镇赶到成都参加女儿的婚礼,但她表示十分理解卓佳。

21日,陈静一大早就身穿喜庆的红衣在酒店等候,无论是迎接亲朋好友,还是发糖、点烟,人前人后都只有陈静一人。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坚强的陈静始终将微笑挂在脸上。

中午12时许,在音乐声中,这个特殊的婚礼开始了。父亲陪伴陈静走过红毯来到舞台中,并把陈静交到了卓佳的父母手中。自己给自己带上结婚戒指,一个人讲完爱的宣言,代表自己和卓佳给双方父母敬茶……整个过程陈静都十分开心,似乎丝毫没有因卓佳不在而感到难过。

在婚礼最后的环节,陈静拿出电话拨出了卓佳号码,电话接通的瞬间,陈静的眼泪刷的流了出来,只说了一句话就挂断了电话。陈静说卓佳希望她能替自己照顾好父母亲朋,并祝福她:“顺利的完成婚礼。” “白衣天使”,在诀别中诠释大爱无私

张艺川是芦山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和其他正在忙碌的医护人员一样,她穿梭在不同的救助帐篷间,几乎没有人看得出来,在这次地震中,她的妈妈王琼在地震中永远离开了她。 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山溪沟组5村,这里变成了废墟,她的妈妈王琼也在地震中逝去。含泪告别妈妈,张艺川重新回到了医院,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守在妈妈王琼棺材前的,是12岁的妹妹张玲艳、爸爸以及亲朋好友。他们一起为去世的妈妈王琼上香、烧纸……

直到20日下午3点,张艺川还没能吃上一口东西,眼眶红肿。张艺川说,只有让自己忙起来,才不会想妈妈“不在了”。19日上午,她回了一趟家,妈妈一直送她到路边。可她万万想不到, 这一次见面是她和妈妈的永别。

地震发生不久,爸爸给她打来了电话,沉默很久,“妈妈不在了,你回来看一眼嘛。”往家赶的路上她都没有哭,直到见到妈妈,她一下子跪到妈妈身旁失声痛哭。“妈妈已经去了,再也不回来了。”张艺川说,最后看了妈妈一眼,她跟爸爸说,“我要回医院。”20中午12点多,张艺川赶回芦山县人民医院,在救助帐篷间忙着,运送伤者、帮伤者清创包扎,她说,“爸爸支持我回(医院)来,这里的病人需要我。”

地震无情 小女孩受伤照片令网友感动———

“你一笑便是整个沧海,美了这个人间”,这条来自雅安市一位交警的微博,一下午转发即过万。小女孩头顶的包扎、衣服后面的斑斑血迹和甜美的微笑,深深地打动了网友。

李渊今年20岁,是雅安市的一名交通民警,现在快要成为一位微博名人了。早晨8点多,他连续发出三条微博描述地震,“雅安刚刚地震了。好强烈,有房子垮了”。

他告诉记者,前两天上班的时候遭遇意外车祸,断了四根骨头,因此住进了雅安中医院。“但我在医院,很想出去帮忙”,他在地震后半个小时发出了这条微博。当时他只看到了一位伤者入院,然而很快,医院就被受伤的市民挤满了。

他告诉记者,为了防止余震等次生灾害,医院的二层病房已经被封闭,没法住人。床位少了,入院的伤者却越来越多。“我觉得我不能在这儿占着床位,”他说。加之伤情渐好,他就离开了医院。在医院门口他遇到了这位“微笑女孩”和他的父亲。

由于不能行走,李渊询问是否顺路,请求搭车。父亲二话没说,就让李渊上车,并直接给李渊送到了办公室。

车上的小女孩头似乎被砸伤了,头顶绑满了绷带,粉色的衣服上,后背还有不少血迹。然而小女孩告诉李渊:“叔叔,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的。”

李渊说,他的不少同事在发生地震的时候都在执勤,在发生地震后就“继续执勤了”。有一个同事刚刚下班到家,地震一来,又立刻赶回了单位出警执勤。全队大约100多名交警,目前都已经在各处开始工作了,只剩很少几个人,包括不能行走的他留在单位。

“大家就轮流回来休息一会儿,现在不少人都在泡面吃,”李渊说,当时是晚上6点多。“这不,有一个同事刚泡下泡面,还没顾上吃,就又出去了。”有几个家是芦山的同事从地震开始到现在还没回过家,一直忙碌在前线。

在他的微博上,有一条置顶微博,“建议大家非救援车辆不要走318国道,留出生命通道,保障救援车辆快速通行”。他告诉记者,由于地方不具备救治重伤员的能力,绝大部分的重伤员都会送到雅安市内的几家医院,包括中医院、人民医院等。

“但是318国道比较窄,有的地方双向只有两个车道,所以一定要请大家尽量让出国道,”李渊说。昨晚他们的主要警力都部署到国道沿线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由于可能存在余震,不少私家车主可能会把车停在马路两旁睡在车里,他反复强调,希望记者能够帮忙扩散消息,提醒大家不要占了生命通道

1、震中母亲舍身救子

昨日(4月21日)上午,不断有来自灾区的救护车赶到华西医院急诊门口,送下一批又一批震区伤员。11时左右,一辆黑色的轿车飞驰而至,来自芦山的唐红军跳下车大喊:“医生,快来救我老婆„„她是为了救我和娃娃受伤的,已经20多个小时了,快救她„„”

勇敢的母亲

冲回瓦片乱坠的家救孩子,却被巨石砸中

像往常一样,4月20日上午8时,住在天全县老场乡的刘春艳起床到卫生间洗漱,丈夫唐洪军正在床上逗4个月大的小女儿玩。唐洪军是个包工头,带着三四个人在这一带安装高压电线。一家人日子过得挺滋润。

2分钟后,刘春艳突然感觉到屋子在抖,于是跑出去看个究竟,到了屋外才发现是地震了。慌乱之中,以为孩子和丈夫还在屋子里,刘春艳想也没想就往瓦片乱坠的屋里跑。刚进到屋里,房子后面山坡上的围墙轰然倒下,两块大石头压在了她身上。

其实,就在刘春艳出门后,唐洪军也感到两层高的老式木楼开始剧烈晃动,立即抱起两个女儿往外面跑。冲到门外后,唐洪军发现没有妻子的踪影,“我才反应过来我老婆跑进楼找我们了”。唐洪军赶紧跑回倒下的屋子里,把被压在石头下的刘春艳挖了出来。

刘春艳受伤不轻,腿上流血不止,“胸口疼得很,呼气吸气都钻心地疼”。 沉着的丈夫

把小车改装成简易救护车,带上妻子女儿赶往成都 就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刘春艳的状况越来越糟糕,腹部开始水肿,而且疼得厉害。上午9时左右,唐洪军赶到了医院,医生初步估计刘春艳是脾受损,但是医院设备有限,只能留院观察。 唐洪军安慰着呻吟的妻子,心里牵挂着两个女儿。把大女儿委托给自己的师傅照顾,他带上小女儿唐欣回到医院照顾妻子。

当妈妈看到哭闹的小女儿,顿时心痛起来,刘春艳忍住疼痛,把女儿抱在怀里安慰。在妈妈熟悉的怀抱里躺着,小婴孩顿时安静了下来。看着妻子受伤了还要照顾孩子,唐洪军又心疼又心酸。

当天晚上,思考再三的唐洪军决定自己开车送妻子到成都接受治疗。天刚亮,唐洪军夫妇俩、唐洪军的师母杨阿姨抱着唐欣,一车4人便全速赶往成都。 4个小时后,他们到达华西医院。 坚强的妈妈

左手打着点滴,挣扎着给4个月的女儿喂奶

从20日当晚刘春艳病情恶化开始,小唐欣就没有喝过奶。杨阿姨到了医院后赶紧兑奶粉喂孩子喝奶,可娃娃一直都吃妈妈的奶,不会用奶瓶,也不愿喝牛奶,饿得大哭。

21日下午,刘春艳接受完初步的治疗。根据初步检查,刘春艳胸腔发炎,估计脾脏有损伤。

看到丈夫怀抱里哭闹的小女儿,尽管左手还打着点滴,刘春艳挣扎着用右手抱着女儿喂奶。饿了大半天的唐欣趴在母亲胸前,大口大口地吸着乳汁,不一会儿就安然入睡了。

站在一旁的唐洪军转过头,悄悄把眼泪抹去。

唐洪军和妻子是在广州打工时认识的,他不停地安慰妻子,“现在生活好了,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两个娃娃都等到你教她们读书生活。” 最新消息

经过医生检查,刘春艳情况比较严重,将面临脾脏切除手术。但他们很有顾虑,如果做手术的话,将会有后遗症;如果不做手术保守治疗的话,有可能会大出血。

2、官兵救援车坠崖

四川雅安地震,一辆成都军区派出的救援车辆搭载17名战士,行径荥天路4公里时,由于道路狭窄,突然冲出道牙,跌下山崖。现由部队、政府、警方和村民组织的救援队正展开营救。

记者20日从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12时40分许,第13集团军一辆载有17名官兵的救灾车辆,在赶赴灾区途中翻下山崖,坠入河中,致1人牺牲、3人重伤、4人轻伤。目前,伤员已被送入当地医院救治。记者找到一名车上轻伤战士,他说车祸原因是,避让私家车,军车爆胎,然后飞进河里。

记者刚才联系上参与救治的荥经县人民医院,一名参与救治的该医生透露,1名官兵送至医院的时候瞳孔已经放大,“在途中就不行了。”该医生声音哽咽地说,送到该医院有4名官兵,除1人牺牲外,其他3名官兵都重伤,“都是头部、胸部和腰椎受到比较严重的创伤,现在情况稍微稳定下来了,可以简单说些话。”该医生说,他们将全力救治这些官兵。另据了解,成都军区领导已经赶到医院看望。

成都军区救援车翻车最新情况:一名战士当场牺牲。荥经县人民医院接了5名受伤战士,其中1人在医院去世。截至目前,救援战士已牺牲2名。战友,含泪为你送行。

3、女主播穿婚纱在震中报道

四川卫视今日播出“雅安台主播陈莹婚礼遇地震穿婚纱报道灾情”,报道称:地震让人们痛心,为灾区的朋友感到担心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让人非常感动的画面,比如这一位,她的穿着今天很特殊,她拿着雅安电视台的一个话筒,然后身着婚纱,她的身份是雅安电视台的女主播,今天本来是她婚礼的日子,但是现在她是穿着婚纱,拿着话筒在大街边给大家报道雅安地震的一些最新的情况,我们向这位最美的新娘致敬。

然后在这边也有很多年轻的女孩,我们看到这三个年轻的姑娘,他们穿着协管员的服装,然后打出了这样一个横幅,请让出生命通道,她们是在成都通往成雅高速的创业路口,今天天气,室外是非常炎热的,她们在烈日的暴晒下拉出了“请让出生命通道”这样一个横幅。

记者登录陈莹实名认证的微博发现,她是雅安电视台《快乐集结号》主持人,曾就读于雅安中学。有网友“朴杨夫人”给她留言称:新娘子,你今天结婚结来地动山摇。证明你们滴爱情无坚不摧!

4、中国好室友保全宿舍财产

在雅安地震发生之后,一位“中国好室友”的英勇行为令大家对室友“重拾信心”。一位男生在

黄昱舟

地震时抱着宿舍的六台笔记本电脑、三个单反以及一只小乌龟冲出宿舍。此室友的事迹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王梁、马伊琍等明星都调侃其为“中国好室友”。 据网友“李思思思源”在微博中透露称:这位男生在地震的时候,抱着宿舍的六个电脑,背着三个单反,提着一个小乌龟冲出宿舍,他一个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财产。从该网友曝光的照片看来,这名学生确实手里抱着一堆笔记本电脑,左右肩都背着单反相机,手上还提着一只小乌龟。 黄昱舟说,他抱出来的这些东西总价值大概9万元左右,“从去年底开始全寝室就在筹备拍摄一部戏,用于参加今年的大学生电影节。电脑里都是我们收集的素材,一心想着这些素材可不能丢,所以当时也没觉着害怕。”

第11篇:地震

一、地震知识

1.什么是地震?

我们常说的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2.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 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3.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4.根据成因地震分为哪几类?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5.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哪几类型?

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6.地震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发震时刻、地点和震级。

7.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8.什么叫震源深度?何谓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70 —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9.何谓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 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10.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有什么?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11.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微震。 12.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级? 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3.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14.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15.何谓等烈度线?等烈度线图的作用何在?

等烈度线是地面上各相同烈度点的连线。等烈度线图绘出了地震影响的总轮廓,为我们进行震灾快速评估、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6.什么叫地震序列?什么叫主震、余震和前震?地震序列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地震序列。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地震序列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主震型—主震的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2)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

(3)孤立型(单发性地震)—其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前震,也几乎没有余震。 17.什么是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救援行动的地震事件。

18.何谓城市“直下型地震”?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那几次? 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发生的地震称为城市“直下型地震”,这一名词是日本学者提出的,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1976年的我国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19.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验震器)是谁发明的?用于何年?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于公元132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20.我国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遥测台网建于何时何地?

1930年我国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成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1975年海城地震后进行第一次扩充,子台21个,分布在京、津、唐、张地区。1980年进行第二次扩充,实施加密工程。1990年大同地震后,进行第三次扩充,实施“华北台网联网”工程。

21.地震横波与纵波有何区别?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 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22.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哪几个大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主要有两大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能量的76%;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

23.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它的影响。

24.我国地震较多的省(自治区)是哪几个?

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25.什么叫“南北地震带”?

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 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简称南北地震带。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二、地震预报知识

1.何谓地震前兆?常见的前兆现象有哪些?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2.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 应当排除哪些干扰?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水(下雨、下雪)、干旱、河水涨落、冰雪融化、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一定要地震?

不是。在某些大地震前确有气象异常的记载,但气象与地震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即使有某种关联也是比较间接的,而且只有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对一个地区来说,天气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而破坏性地震却是少有的。有的人一见天气变化就以为要发生地震,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4.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

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变、生物干扰、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外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人们观察错觉等都可能被认为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假动物异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 5.何谓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

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烈度和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仅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6.什么叫做地震中长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什么叫地震年度趋势预报?

对某地几年至几十年内,甚至上百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地震长期预报。对某地几个月内至几年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的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合称中长期预报。对某地几天至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短期预报。对某地几天以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临震预报。年度地震趋势预报是由中国地震局每年组织专家对下一个年度国内可能发生大震的地点所做的一年尺度或稍长时间的趋势性预测。 7.目前世界上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工作较多的国家是哪四个? 中国、日本、美国、原苏联。 8.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 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预报。但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而且与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在观测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在地震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国在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优势。我国频繁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为我国地震工作者提供了较多的实验预报的实践机会。在70年代中期,我国曾成功预报过辽宁海城7.3级地震等破坏性地震。9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过1995年云南孟连7.3级地震,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中6.3、6.4级等地震,1998年11月云南丽江宁蒗县6.2级等4次5级以上地震,1999年12月29日辽宁岫岩棗海城5.6级地震等一系列成功的短临预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总体而言,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处在世界先进行列。

三、地震灾害知识

1.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3.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

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4.何谓地震次生灾害?

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5.什么叫次生灾害源?

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 6.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

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7.常见的由地震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 火灾。

8.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处?

1739年银川8级地震引起的火灾,大火烧了5天5夜。 9.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次生灾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生灾害突出。

10.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灾发生于何时何地?

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的水灾。地震时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 11.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 (2)震中距离; (3)震区人口密度;

(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5)发震季节和时间; (6)有无地震预报; (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8)抢救速度。

12.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大震,死亡人数约83万。 13.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极其严重的国家?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板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中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板内地震是指板块内部发生的地震)

第12篇:地震

全球板块构造图

全球板块构造图

板块构造

世界板块构造图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Wilson,1965),该理论对生物地理学影响很大,很多情况下,不同地区上很多植物和动物分布,只有通过我们现在掌握的有关板块构造的理论才能够解释。

我们这个行星表面,是由厚度大约为100-150 km的巨大板块构成,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这些板块就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样飘浮在玄武岩质基底上,进行非常缓慢的移动。大部分陆地或者全部大陆都在板块之上,所以当板块运动的时候,各个大陆之间就表现出了相对运动状况,我们称此为大陆漂移(continent drift)。

大陆板块具有三种可能的运动形式:第一是新板块的形成,在板块交界处或者边缘,由于熔岩涌出和冷却产生新板块,这类边缘板块一般都沉积在海底,但是如果这些板块上面有陆地,那么陆地就会随之而相对运动,这种边缘可能由一块大陆中间的断裂开始。比如东非大峡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in East Africa)就是两个板块分离初期阶段的例子,当这两部分大陆彻底分开之后,海水就会淹没断层部分,进而形成一个新大陆。分离的初期,这两块陆地还具有相同的植物和动物区系,原种的灭绝和新种属的进化导致两块陆地的动植物区系发生变化。

第二种板块运动形式是板块相对趋近运动,如果一个或者两个板块边缘都是很薄的海洋岩壳,那么,一个板块就可能滑向另一个,当两个板块运动到一起时,它们之间的摩擦造成戳穿和剧烈运动,因而产生地震带。海洋下沉岩壳向更深层地壳运动,在接近热核(hot core)深层时融化,然后融化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现象。如果这两个板块携带着大陆,那么,它们将相互接近。大陆壳比海洋岩壳密度小,所以,如果一个大陆接近一个下沉板块边缘的时候,就不会滑向另一块岩壳的下面,所以,就会防止它下面的板块继续下沉。如果两块板块各具有一片陆地,相互碰撞时都不会塌陷退让,撞击的结果形成长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就是由于4000-4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相撞形成的,现在仍然在缓慢上升。

第三种是板块边缘相互碰撞滑开,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 断层(fault)显示向北滑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南滑动的北美板块。

可见,目前的大陆都是由一块被称为泛大陆(Pangea)的超级古陆分离形成的,大约在2亿年前分成两半,一半是Laurasia,另一半是Gondwanaland。一旦大陆被分割成不同的陆块,互相之间就被浩瀚的大海彼此孤立,同时每块大陆上的动植物也被隔离,各自独立进化的结果导致目前彼此不同的生物地理格局。

因此按照目前的板块学说,约可将板块边界分类如下:

(1) 建设性或分离型的边界(又称扩张边界,divergent boundary):两个相邻板块向互相分离的方向走,如大西洋著名的中洋脊。

(2) 破坏性或聚合型的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两板块冲撞在一起时,其中一块板块受到挤压而俯冲进入地函,形成隐没带。如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太平洋板块下面,产生全球最深之马尼亚那海沟。

(3) 存留、转换或剪切型的边界(transform boundary):这个边界与扩张边界都是近乎垂直的面,最典型为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

根据勒皮雄(Le Pichon)等人观点,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美洲板块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格陵兰岛、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洋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目前一般认为全球有十二个板块,包括:

以陆地为主、涉及少量海洋的板块:欧亚(Eurasian)板块、阿拉伯(Arabian)板块、非洲(Africa)板块、北美(North American)板块、南美(South American)板块、南极洲(Antarctica)板块

以海洋为主的板块:太平洋(Pacific)板块、菲律宾海(Philippine)板块、纳兹卡(Nazca)板块、可可斯(Cocos)板块、印度-澳大利亚(Indian-Australian)板块、加勒比(Caribbean)板块。此外,还有人划分出许多微板块,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正处在热烈的讨论之中,尚无定论。

关于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人们有很多解释。但首先这个驱动力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能产生足够大的力;2,必须合乎物理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本原理;3,符合根据地球物理观测得出的地球内部性质;4,驱动力所产生的效应要与现代岩石圈的性状和动态相一致,也就是说能圆满解说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个驱动力就是地幔对流,虽然这中间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除了地幔对流以外,人们还提出了俯冲板块动力拖拉机制、顺坡下滑机制等。这些说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都有让人怀疑的地方。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地幔对流模式中软流圈是主动的,岩石圈是被动的;其他几种模式中软流圈是被动的,岩石圈是主动的

2010-05-18 17:21

近年来世界各地大地震一览

2010-4-14 15:35:2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目前,青海玉树7.1级地震已造成300人死亡8000人受伤。玉树县固定电话通讯中断,当地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严重。震区一水库出现裂缝,有关工作人员正在采取放水等应急处置措施。

2010年1月12日 海地强震 20万余人死亡

当地时间12日下午(北京时间13日5点53分),海地发生7级强烈地震。地震中大量建筑严重受损,海地首都太子港变为一片废墟。据估计此次地震将造成20万余人死亡。

2009年4月6日 意大利6.3级地震至少294人丧生

2009年4月,当地时间6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发生6.3级强烈地震。地震至少294人丧生。拉奎拉市所处阿布鲁佐大区受灾最重,造成1万多座房屋损毁,大约4万人无家可归。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约7万人死亡2万人失踪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2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5人遇难,374171人受伤,失踪18467人。

2007年8月15日 秘鲁8.0级地震510人死亡

2007年8月15日,秘鲁当地时间约18时40分(北京时间16日7时40分),秘鲁发生8.0级强震,波及首都利马东南部约140公里范围,造成510人死亡,超过1500人受伤。

2006年5月27日 印尼爪哇岛6.2级地震5782人死亡

2006年5月27日凌晨5点54分(北京时间6点54分)左右,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6.2级地震,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地震导致5782人死亡。217000座房屋严重损毁或是完全被毁,34万人在这场地震中流离失所。

2005年3月28日夜,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1300人死亡,其中包括约500名遇难的华侨。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洋地震海啸23万人丧生

12月26日早晨,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20世纪以来第5大、40年来最强烈的里氏8.9级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全球50年来最大的海啸。这场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20余万人死亡或失踪。

2004年2月24日凌晨2时30分,摩洛哥北部山区荷赛马、菲斯、塔扎发生6.5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564人死亡。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地区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造成至少3万人死亡、5万多人受伤。地震使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巴姆古城的70%住宅被夷为平地,有2500多年历史的著名砖体建筑巴姆古城堡在地震中基本坍塌。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中国台湾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全岛均感受到严重摇晃,这次地震造成2300多人死亡。1995年1月17日,日本大阪神户地区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造成6433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34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美元,是日本战后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时31分,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里氏6.6级地震,发生地震时大多数人还处于沉睡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灾难就降临了。在持续30秒的震撼中,大约有11000多间房屋倒塌,震中30公里范围内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或毁坏或倒塌,煤气、自来水管爆裂,电讯中断,火灾四起,直接和间接死亡58人,受伤600多人,财产损失300多亿美元

第13篇:地震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2

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不仅震中地区汶川受灾严重,周边地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十二日下午,正打算开小荷写篇日记,突然听见电视上播出了这样一个消息。

“7.8级?这也太厉害了吧,比唐山大地震还要严重!”我“跌破眼镜”。看着电视里的废墟,我心里挺不好受的。灾难啊,你这不可抵挡的飞箭将我们的心射穿,我们中华民族怎么这么多灾多难呢?一瞬间,上万人失去了生命;一瞬间,上百万人失去了家园。刹那间,四川的情况成了举国上下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昨天下午四川汶川大地震,听说了吗?”“怎么没听说?中央台连平常播出的节目都给停了,专门做关注地震的直播,这么大动静,能没听说吗!”“就是,还好我不在四川住!要不我非„挂‟了不可。”“看新闻了吗?四川大地震了,7.8级呢!”第二天到学校,只见老师门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地震,同学们也都在教室里说着地震。“连不大喜欢看新闻的同学都知道了,这动静可还真够大的!”我在心里暗暗地想。

发生地震后的四川到处是一片又一片的塌方、废墟,到处是一顶又一顶帐篷。四川的朋友真够困难哪!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一得知消息都行动起来。这不,北京在行动,各省在行动,香港在行动,澳门在行动,台胞在行动,全世界华人在行动,世界各国友人也都在行动!人们在各省的输血站前排起了长龙;人们捐款、捐物,捐一切灾区人民所需要的东西。唐山成立了支援灾区的突击队,网友们成立了抚恤孤儿的联络站。人们打开钱包,把微薄的薪水捐给再区;人们张开血管,将热血输进同胞的血脉。亿万双援助之手伸向灾区,亿万颗滚烫的心为灾区跳动!

“通知,通知……”星期五上午,刚做完眼保健操就听见广播里传来余老师的声音。原来,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为四川的灾民捐款。一听要捐款,同学们就炸开了锅,议论起来“啥?又捐款啊。”“喂,你捐多少?”“我?我不知道,得问我妈要。你打算捐多少?”“我?反正这次捐完钱我钱包绝对瘪了!心疼啊……”虽然我也有些心疼钱,毕竟已经为“手拉手”学校捐了一回钱了。但是一想到一片片的废墟,我就揪心。我想:灾区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我们应该要帮助他们脱离苦海,重见家园。于是,一回家我就和妈妈说起捐款的事情,最后,我决定从钱盒里拿出50元出来捐献出去。我们的10元、5元、20元、50元也许微不足道,但即使微薄,它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呀!

50元捐出去了,我相信它一定能到灾民手中。

四川的朋友们,挺住!地震不是鸿沟,我们一定能跨过去,亿万人的爱汇聚在一起一定能在这鸿沟上架起一座通往胜利彼岸的桥。这只是一场噩梦,当你睁开眼的一瞬间,噩梦将离去,展现在你面前的一定是个晴朗的充满希望的黎明!

亿万人都在牵挂着你们,为你们祈福,祝你们,平安!!

3.感动

近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高达7点8级的大地震,灾情严重,伤亡惨大,死伤人数不断增加,余震仍在继续,数以万计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之中,紧急亟待来自四面各方的朋友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网络社会上都不断有秂踊跃捐款,积极向灾区受苦受难的群众捐款献爱心,为他们送去浓浓的温情和亲人般的温暖,帮助灾区度过难关。

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四川的灾情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它不仅仅牵动着中南海,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国家干部带头捐献,还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各大电视台,报纸上之前一切有关奥运的资料,头版都改为四川地震的事件,不少电台记者更以身冒险,亲临现场只求向广大人民传递四川灾情的最新热况。真情系灾区,关爱汇暖流。一个个捐助点前,人们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捐助,现场涌动着一片融融真情。人群中,既有一线的干部职工,又有离退休的老同志;既有警卫部队的官兵,又有所属院校的大学生。有的同志因出差、生病等原因不能前往现场,特地委托同事或家人代为捐助…… 爱,让大家走到一起;爱,温暖了我们彼此的心灵!今天我们携手做为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

第14篇:地震

2014年禾大小学

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做好我校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强化防震抗震意识,最 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根据 《祥云县教育局关于印发2014年全县教育系统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祥教安

[2014]5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及省、州、县、镇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谋划、重点防范、全民动员、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的基本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措施,全面提高我校地震应急组织领导和实施能力。

二、总体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短期应急处置与长期应急防范的关系,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为保护我校全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平安禾大做贡献。

三、组织机制

校成立2014年度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地震应急准备各项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芮建荣

副组长:徐国龙

成员:李永阳、陈开智、苏映兰、吴光辉、高荣虎、李

光祥、陈君美、杨映昌

制定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指导我校做好地震应急准

备等工作。

四、工作计划

1、落实我校应急准备工作责任制,全面部署应急准备工作。在全校防震减灾工作 应急准备工作,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列入各班与每位学生签订的年度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班班分解应急准备工作任务,把任务落实到每班和每位学生,做到布置、检查、演练相结合。

2、制定地震应急专项预案工作,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根据新修订的《祥云县地震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我校地震应急预案》,全面推进我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加强对全校各班预案制定情况的检查。

积极开展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着力提高组织领导的指挥能力、各班联动能力和教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3、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镇、中心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研究起草地震救援队伍组建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

情况, 组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

4、加强对我校地形地貌的研究,熟悉和掌握地震应急撤离地段、地块及道路的情况,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确定撤离地点。

5、加强地震灾情信息传递的管控工作。利用广播及时快速发布震情与灾情等地震应急信息,配合地震演练。

6、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利用科普宣传周、5.12防灾减灾日等时段,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教育。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落实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预案和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在 组织领导、责任划分、救援队伍、场地定位、信息传递等方面得到有效落实。

2、加大宣传的力度,利用广播、黑板报、电脑、电视等形式,把地震减灾常识传递到各班、每个人。

3、组织自查。责任区分有没有明确、方案、预案有没有制定、地震常识有没有掌握、撤离场地有没有确定、救援队伍有没

有组建等。

禾大小学

2014年5月6日

第15篇:地震

水电建筑支社 刘全宇

2008年在我国四川西部汶川———北川龙门山断裂带爆发了特大地震。震级8级、震源成300公里条带,震源深度10公里,极浅,因此造成破坏之大波及大半个中国,甚至国外,实属“千年地震”之最,重灾区10万平方公里,人员死亡和失踪8万多,伤45万;倒塌房屋1500万间,使数千万人沦为难民,噩讯传来全国人民悲痛万分,党和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下令人民解放军13万进入灾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进入震中,鼓励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与灾区群众奋起抗震救灾。全世界对中国党、政、军给予最高评价,表示最大的钦佩、敬意并伸出援手,对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表示最大的仁爱之心;对遇难同胞致以沉痛的哀悼!

由汶川特大地震联想到西昌抗震设防,作为一名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食不甘味,夜不成眠。 西昌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此工作生活已二十九年。从成都飞西昌,从几千米上空俯看:邛海如大半月、泸山小而葱茏,两面夹持的是三千米以上的北部大凉山脉,南面是毛牛山、磨盘山山脉,西昌坐落在大凉山接近峡谷的斜坡上,风景是如此秀丽,如同汶川、青川高山峡谷之中风景如画,也如同洱海苍山大理之秀和西山龙门滇池代表的昆明之美,以上均是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这也是地震地质一大奇观。

一、西昌是国家密切关注的抗震设防地区

早在60年代邢台地震时国家就关注到西昌抗震。国家地震局西南烈度队1977年出版了一本书《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及烈度区划探讨》,在一篇有份量的论文中,从活动断裂带、历史地震、地质构造、发震概率四个方面分析了安宁河断裂带将可能进入新的强震活动区,得出四点结论,即下一次强震可能发生在小江断裂带(包含西昌地区)。在另一篇论文“西昌———渡口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中,从四个方面得出如下论述:石棉———元谋带未来100年内将发生一次M(M为震级)≥7.2级地震,两次6.7≤M<7.2级地震,四次6≤M<6.7级地震。这个带的中间点就是西昌。

以西昌为原点,其向东向西各20公里地段内曾在1536年3月19日发生7.7级地震(俗称新华地震);1732年1月29日在黄联关发生6.7级地震;1850年9月20日在邛海核桃村(赫逃村)发生7.5级地震。1850年是清道光三十年,当时西昌仅3万人口,死伤2.9万,连县衙也倒塌,县大老爷被压毙(泸山地震碑林博物馆)。

以上三次地震分别间隔196年和118年,而1850年至今已158年了。也就是说该文判定的时间段从现在起,在69年时段内将发生如上所述强烈地震。当然所谓地震周期论也是一种假设,因为地下太复杂,只能用概率论来解释这个“周期”。 国家在60、70年代主要关注了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而没有过多关注汶川大地震所在地:龙门山断裂带。而恰在今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了特大地震。 国家把西昌定为全国仅有的四个设防烈度最高的设防地区,在邛海建立了地震中心站,昼夜不停的监视着西昌地区的震情(其它九度设防的地区为云南下关———大理,山西临汾,甘肃固原)。

二、国家颁布几次抗震规范的情况

1.1974年抗震规范,提出了小震不裂,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1978年抗震规范,是在唐山大地震后颁布的,增加了很多唐山地震调查经验的内容。3.1989年对规范又有大的修改称TJ11-89规范。 4.1996年又对89年规范进行多条增补再版。

5.2001年最新规范,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此规范在房屋建筑内投放的钢材、水泥等建材增加更多,房屋更结实,这意味着在建筑上花钱更多,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求更高了。这些规范吸取了日本抗震设防的技术,如日本佐藤清教授所著“结构动力学设计”一书中提出的重点研究成果:结构物受到的地震作用大小除了与烈度、场地土、层数质点重量、结构类型有关外,最重要的是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在这研究成果下,原先日本东京等地只能修低矮的建筑,现在已修起了很多高层建筑。这就是规范中提出的有名公式Q=C·α·∑Wi ,其中Q为地震设防基底总剪力,C为与结构类型有关系数,α为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自振周期T成反比,这个T与一根曲线有关,α=()0.9αmax,其中Tg为特征周期值与场地,近震、远震相关。T另有公式计算,αmax为设防烈度最大影响系数。

三、西昌执行各次抗震规范情况

1.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西昌绷紧了“抗震”这根弦,各设计单位、用户、工矿企业在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对建筑采取“抗震加固”,砖混结构增加外包构造柱、外包圈梁、墙身加固等,并在新设计建筑中逐渐取消了钢筋砼预制空心板,并改设计为现浇板。当时各设计施工单位都很谨慎小心、责任心强,对抗震慎之又慎,特别是对党政首脑机关、生命线工程、医院、学校建筑更为关注。当时西昌各设计单位比较落后,没有电子计算机,是极繁琐的“手算”。笔者曾对一框架结构抗震作过全过程内力分析(即竖向荷载,地震作用内力分析和叠加),耗时20多天,计算书近200页。 2.1989年抗震规范的执行

笔者曾在1999年3月《凉山建设》刊物上发表了“对我州建筑结构设计、抗震中一些问题的浅见”,文中在五个方面就抗震设计提出了意见:①西昌九度设防四层砖混住宅设计问题;②临街建筑中存在的问题;③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④剪力墙(包括壁式框架)结构刚度比问题;⑤重视西昌城南开发区基础设计问题。以上五个方面详述了一些严重影响房屋结构抗震安全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3.原州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抗震科研:滑移抗震,在电业局五层砖混住宅的基础顶面作两层地圈梁,中间加润滑层,再用Ф25钢筋下层预埋镙栓,在上圈梁阔大扁孔水平可移动,即用滑移耗去部份地震能量的方法,建成二幢,使用至今,20余年未受地震考验;与华中设计院联合研究框架基础顶面移动减震;笔者曾对空间框架抗震、框架施工中,中层出现砼质量问题作出抗震加固处理并写成论文;对梯间避震设计的论文;对不规则建筑平面,抗震出现扭转,并怎样计算扭转的论文等等。

四、近年来西昌抗震设计出现的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的诱惑,政府管理机制的不到位,科技人员的思想滑坡以及政府利益、投资、开发商、承包商错综复杂的管理机制,不可避免出现以下问题。

1.砖混结构由于四层抗震计算通不过新规范,而勉强“算够”,客厅增大抗震墙体减少。2.临街建筑任意打洞行商。

3.剪力墙上下刚度比差数倍(3-4倍)。

4.剪力墙不遵守新规范而用老规范,钢筋少20%,有的房屋不经批准,私自由6层加为7层。5.不坚持原则,开发商和领导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由设计人员“私了”。

6.建筑设计平面复杂、花俏、哗众取宠,大玻璃幕墙和所谓“民族装饰”,女儿墙任意不作固定,挑出屋檐越来越长等等不利抗震。

7.框架结构柱距加大,由7m、8m到9m,迎合开发商减少了柱数,减少了结构超静定次数,降低了结构安全度。

五、城南开发区的建设问题 1989年开发区热也在西昌兴起,就选址问题进行了一次大争论,焦点是西昌向北或向南发展。因为西昌是国家重点监控的九度设防地区,专业人员特别是建筑界的设计人员力主向北:即将老城区(地质条件较好)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向老城北面浅山坡上发展,重新展开公共设施和人口街道布局,以避免城南的极恶劣的地质环境;而政府主管方则从快速、简便,选择向南,即从现在龙眼井街、长板桥一线向南推进到海河,进行大填土、大开发,建设大街道、大马路、大广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如今的城南开发区街道宽阔、商家云集、华灯初上,一个现代城市的风貌展现在我们眼前。

从龙眼井到长板桥一线向南推进至海河,即如今的城南开发区,是专业人员提出的烂坭区,地表以下70米以内地层由粉土、亚粘土、淤坭质土、细砂、腐质土(二十米下可见树根等物)组成,加之各层含水量较大,有液化层,尚有温泉分布,打出热水,如B-2地块(肉联厂东面),这是典型的安宁河断裂带地区(与川兴温泉、普格温泉联线可判定)。

这样的场地有如沿海的上海、杭州湾大桥所在地,但凉山州西昌市又无上海的经济、技术优势,要在这样的地质条件和发震断层附近建设工厂、设施甚至修高楼,冒着极大的地震风险。上海可以打80米深、直径1.6米的钢管桩直至可靠的持力层,而我们现在的技术手段不多,仅有Ф30cm振动灌注管打桩机,下打深度不到30米,碎石桩也仅有十多米,这样距基岩不到1/3的深度的摩擦桩就能支持参天大厦?地震不发生时大家旁若无事,事成侥幸而矣!现在建了很多高楼,有的高达近50米,而国家高层建筑设计规范是超过24米即为高层,抗震上有非常多的条款限制,以前是严禁在九度区、且三类场地土上建高楼的,据说要城乡建设部批准。不知这些高楼是否经过这样的手续。

六、科技人员的素养和职业道德问题 1.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问题

各行各业均存在人员的价值取向,建筑抗震结构人员也难免。向东南收入高的地区飞去,所谓“孔雀东南飞”。向省内收入高的地区流动,如成都,这是多年来的取向。已知多位朋友或朋友之子学有所长,在国内年薪上10万还不能满足,飞加拿大、美国去了。留不住优秀人才是凉山的一个现实问题。 2.为了挣钱不顾职业道德

与包工头和某些机构打交道,离不了交易。有个别人竟然堕落到拿原则作交易,你开发商要求省钢材,我就改图纸,给你省下来,一味迎合开发商的要求,降低质量标准。

七、地震次生灾害的规划问题

1.西昌地处高山峡谷之中,有一些象汶川。未来发生大震时也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公路铁路中断,可能出现堰塞湖之类,人员疏散和救灾有很大难度。 2.老城区房屋破旧,街道狭窄,易产生房屋倒塌,逃生困难。

3.胡乱装修,造成不符合防火规范和抗震规范,如某些火锅店,楼上包间如迷宫,地震时很难逃生。

4.有的小区,特别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自建房屋十分密集。例如笔者居住的“小村”小区,居民自建的两、三层小楼紧紧相邻,中间巷道十多条,仅有一米多宽,只能容单骑摩托通过,更谈不上消防通道了。仅引发火灾就无法施救,不可能在地震来袭时成为逃生所需通道。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有力的对策和应急预案。

八、血的教训将使我们聪明起来

这次汶川大地震凡设防(仅7度)的地方,如汶川城、都江堰新城若干建筑裂而不倒,因此抗震这根弦永远不能松,忧患意识要警钟长鸣! 我们期望,在抗震设防、预警这一块早日达到象日本这样国家的水平,那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就象我们这样的九度设防地区,建筑科技要更先进,房屋居所、工作场所建筑更加牢固。笔者希望不以深度的学术理论、计算原理来论述汶川大地震的教训,仅希望以此文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和业内人员的良知,须知你们手里的电脑、计算软件等等与人民生命息息相关,仅此而矣。

信息来源:九三学社凉山州市委

第16篇:心 得

心 得

为了培养各部门相互协调的默锲性以及团队精神,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公司特举办为期三天的拓展培训,三天的拓展培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处在朋友团体,我们要忠于朋友;处在同事团体,我们要服从公司规定,真诚待人;处在工作中,我们要有奉献的精神,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不懈努力,付出自己的热情

我们开始玩游戏了(齐眉棍),段老师把我们所有参加拓展的学员分成三个组,每一个组的人数同样多。每个组的学员分为两组并让每组成员站成相对的两列,小组成员全部将伸出一个手的食指举到自己的眉头的位置,然后用手指托起一根棍子,再慢慢的水平方向下移,直至把棍子放在地上算完成任务。在活动中每个人的食指不能离棍,如果有一个人的手指离开棍子视为犯规,则回到原来的位置,重新开始,用时越少的队获胜。在拓展训练老师的一声令下,三组开始PK。胜利的组可是有意想不到的奖品哦!

看似游戏很简单,但要成功的完成非常不容易,在玩完这个游戏时,因为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其实棍子很轻,所以手指感觉不到有压力,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应该让自己的手指往下移,移的太快棍子没有水平往下移你的手指就会离开棍子,犯规了得重新从原来的位置开始。因为男生的手指比较硬,所以站在中间的男生不知道怎么样把手指沿着棍子往下移,每个人都在说我没有用力顶着棍 子它为什么不往下移,反而越来越高。后面我们简单的讨论了一下,由一个人说话,往下移的时候大家注意力集中一起往下移,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

齐眉棍给我的启示,如果一个人去完成一个简单的事情,那是相当的容易,但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能多人去完成,那就变成了一件难事,几个人之前有很多的想法与个人的因素,想要把力往同一个地方使,必须要有人来做领导工作。而且团队中每个人的精力要集中,要配合大家的节奏才能让你在工作上如鱼得水,这就要求我们齐心齐力。

第17篇:三从四德(得)

“老婆出门要跟从,老婆命令要服从,老婆讲错要盲从„„”新版“三从四德”

老婆出门要跟从,老婆命令要服从,老婆讲错要盲从,

老婆化妆要等得,老婆花钱要舍得,老婆生气要忍得,老婆生日要记得。

事事处处、时时刻刻不骗老婆;不对老婆耍酷,不让老婆吃醋,吵架先要让步;老婆犯错时要引咎自责,不连累老婆;老婆生病时要亲侍汤药,废寝忘食,不得漠不关心;老婆给钱时要含泪感激,省吃俭用;老婆危险时要奋不顾身,慷慨牺牲„

我们也应该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情绪化,更不要妖魔化和肆意谩骂,那样做只能挑起对立情绪,增加社会的负能量

惊讶之情虽没有更多表现于他素有的沉着的神态上,但细心的人会多少察觉到他内心也正掀起波澜。

我说油费太高,你说瑞典更高。我说瑞典公路不收费,你说日本收费。我说日本工资高,你说俄国也不高。我说俄国全民医保,你说印度没医保。我说印度没强拆,你说伊拉克还挨炸。我说伊拉克有自由,你说朝鲜更惨。我说朝鲜有廉租房,你说阿富汗还住山洞。我说阿富汗人有选票,你说你再说我碾死你!

第18篇:心 得

纪律作风整顿心得

2011年12月,按照《中共市委关于正风肃纪创优环境的决定》和中共市纪委下发的《全市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月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处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开展了党规党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集中进行了纪律作风整顿。在学习整顿中,我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袁纯清同志在省十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和省委十届一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张茂才同志在市六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和在市委六届一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有关内容,积极寻找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边学边改,在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下面,结合这次思想纪律作风整顿,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作风是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讲,作风就是党风,作风就是效率,作风就是战斗力;没有好的作风,就没有好的党风,没有好的作风,就没有好的效率,没有好的作风,就没有强的战斗力。我们看一个集体,从作风上就能反应出他的战斗

力,反应出他的工作质量、效率。

一、广泛学习,在修养方面求突破

歌德曾说过“人不光是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整理技巧,只有广泛学习,不断的“充电”,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否则即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即使是一个工作上尽心尽力的人,如果不接受新的知识,也难以胜任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岗位。

学习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修养提高,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既学习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也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基本知识,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自身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修养全面提高。

二、自我加压,在工作方面求突破

人生需要懂得自我加压,过分的安逸会使人变得懈怠,变得“弱不禁风”,经不起生活的击打,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人生的步履才会迈得更坚实、更稳健、更有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忙于事务性工作多,深层次思考工作少。通过学习,结合自身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当前工作面临的压力大、肩负的责任重,我要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学习的

收获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开展工作的本领。

1、克服消积情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生存、要发展、要成功,学历、资力、某个阶段的能力早已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不断修炼自己、勇攀高峰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明确奋斗目标。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就没有工作压力,也就很难产生工作动力,没有动力很难取得工作实效,只有自我加压,才会创造无穷动力。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我要给自己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定下标杆,向着目标努力。

3、坚定理想信念。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自我加压、自强不息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更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做好工作离不开自我加压、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端正了办法自然会多,路子自然会顺。事实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切行动都从大局出发,从局中心工作出发,积极开动脑筋,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三、勤于思考,在创新方面求突破

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 “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 。而创新思维更璀璨。当前各项工作的争先恐后,实际上就是创新的争先恐后,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不断提升本职工作水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正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创新工作中去,积极培育创新思维。

学习带来收获,压力提供动力,思考成就创新。新的一年里,在我处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我将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工作斗志,强烈的责任意识,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以上是我一周来学习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19篇:地震思想汇报

四川地震思想汇报

今年对于我们的祖国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2008年刚刚过春节就冰冻雪灾,接着是奥运火炬传递遭遇阻截,西藏分子打砸抢事件,再接着是安徽儿童手口足病的传播和山东胶济铁路相撞事故,现在面临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不知往后的多半年时间里,中国人民还将会面对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2008对于中国的确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2008对于中国也是人民众志成城渡过难关的一年。加油!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全国许多省区市均有震感。人民日报在评论员文章中说:“这场地震强度之大,波及之广,为几十年来所罕见”。在事故刚刚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于救灾援助做出了部署,国家卫生部、地震局等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也做了讲话。

各大新闻媒体积极关注四川地震的事件,央视也在第一时间发回了报道和画面。我们在镜头中看到身着绿色迷彩服的战士们迅速投入到抢险援救的过程中去,从塌方的房屋中抢回一条条的生命。巨大的瓦砾、坍塌的屋顶、破败的街道、受伤的人群。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平安无事,我们的同胞却承受着天灾带来的痛苦。冰火两重天,使人唏嘘不已。

温总理在四川灾区慰问孤儿院的孩子,他抓住一个小女孩的手,说:“不要哭,不要哭,政府会帮助你们,解决你们的吃饭、读书问

1 题,不要哭。”温总理语速很慢,几乎一字一顿。小女孩用恐惧的眼神盯着温爷爷,不停地流泪。一场灾难突然而至,不仅夺取了他们的家和亲人,还夺取了他们纯净的心灵。这种双重的创伤怎样才能弥补?

5月13日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电视里严肃地说:“我们的部队还在赶向汶川县内”。从12日至今已经一天的时间了,我们的部队还在向汶川挺进。路面的断裂、山体的坍塌、大雨的降临,都为进入震中地区的部队造成极大不变。在将近午夜时分,我们的部队终于徒步走入了汶川,目前的情况还不得而知,希望那里不是一座死城。

有时觉得这个世界很可笑,人们亲手改造了自然,创造了家园,但自然发怒了,人们亲手创造的家园又毁灭了自己。平时看起来多么美轮美奂的山川风景,可能成为泥石流和塌方巨石;费劲心思装修的房屋,可能成为坠落的杀手。大自然真的发怒了吗?我们真的要不断地接受惩罚吗?

救援部队说:“时间就是生命”。可是,我们用来缩短时间的汽车、火车、飞机在大自然面前都束手无策。道路经不起汽车的倾轧,断桥经不起火车的运输,天气逼迫飞机半路返回。我们看着时间一点一滴流过,却盘算不清这每一粒时间里死去的人们有多少个。

2 专家说:“被压在瓦砾下的伤者需要听到声音来鼓舞心灵,稳定意志。”不知道在这个漫长的黑夜,有谁来敲一敲被毁灭城镇的路面,哪怕说几句话,让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人们保持生的希望。

对于受难的大多数人们来说,能获救的是少数幸运者。当我看到战士们花费了5个小时来抢救12个孩子时,心里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在一座灾难的城市里,如此多的鱼儿都搁浅在岸边,我们不会放弃,一条一条地救,认真对待每一个生命。

中国人民不是愚民,中国人民是有血性的。在关键时刻,我们的血性总能被激发出来。如果说我们平日里像散沙,那么,内外夹击的种种困难是带着腥味的浆,把我们混成一团紧紧的泥土。在这困难最终消失的那一天,我们也被凝固成泥土的样子,不再分开。这是我近段时间来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予以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吴潇 2009年6月19日

第20篇:地震演讲稿

地震演讲稿范文3篇

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截止15日

16时,地震已造成760人死亡,11400余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这场地震给灾区的群众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今年的西南旱灾之后,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行善积德的传统美德。玉树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看着被埋生命在废墟中挣扎,看着数10万灾区人民缺衣少药,我们心中都涌起无限悲情。

天灾无情人有情。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学校已经组织我们捐款捐物。在此,我也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踊跃捐款捐物,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一衣一物皆心意,一元一分总关情。

“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以捐款方式为灾区困难群众提供关怀和援助,为灾区重建贡献我们的力量。您所捐助的每一分钱都饱含着无价的爱心,都将化成一缕缕阳光,汇成一条爱的河流,给灾难中的人们以无限的力量!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地震灾害给玉树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xxx立即作出了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迅速调集力量支援救灾,人民军队火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灾区人民也立即开展了抗震自救。灾区地处高原,交通不便,条件十分艰苦,灾区人民还要与零下数度的严寒作斗争。经历过两年前“5.12” 汶川大地震和此后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xx职工感同身受。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玉树灾区人民需要我们的援助,也是我们美丰人伸出援手、捐出力量,以感恩之心回报祖国、回报人民的时候!为此,我们倡议:节省我们每一分钱,为玉树地震灾区人民捐献,奉献上我们的一份爱心。 干部职工和家属们,立即行动吧!

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

昨天晚上,收看了央视英模报告会。张泉灵的报告平实中积聚力量,真情流露中彰显令人震撼的敬业精神。

汶川地震英摸报告会的一篇演讲稿

中央电视台记者 张泉灵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5月12号,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

经批准,5月13号,我挤上了震后拉萨飞往成都的第一班飞机。

帮助外面的人搞清灾区的情况是这个时候记者的第一责任。太多太多灾区的情况,抢险救灾的人要知道,受灾的群众要知道,党中央要知道。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到达四川的当天下午,我们报道组立即动身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

交通断了,通讯断了,余震不断。尽管做了心理准备,灾难还是击碎了我的想象。要快,要让外面尽快了解灾区的情况。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雨中发回了我在灾区的第一条报道。

《关于地震得调查报告范文.doc》
关于地震得调查报告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