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访调研报告

2020-05-27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农村信访调研报告(共)

篇1:关于农村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为探寻信访发生原因,掌握处访有效措施,稳控信访未来走势,近期,我们以某镇的信访情况为依据,进行调查研究。对全××*镇1-4月份信访事项进行统计归类,整理内容,分析原因,总结处访方法,归纳处访经验,对当前农村信访情况进行总结和思考。

一、当前农村信访现象的新特点

1-4月份,全镇到县走访数量为16件,

到镇走访16件,先后有两人去省申诉,发生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诉的两次。 从统计上看,当前信访工作呈现鲜明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集访数量相对增加。1-4月份,全镇共发生6次集访,占信访总数的16.67%。集访主要发生在农村土地、林木承包;基层机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如新南村七组村民,为了争得一份机动地单独供本组收益,先后组织两次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诉,要求确认一二审法院判决错误。机构改革中落聘人员、离任村干部、复员军人因具有共同或相同诉求,都是集访的高发人群。

(二)越级访更加突出。全镇除到镇走访外,发生的去县访、进京去省访都是越级访,不经镇,不经县,甚至直接到北京,如新南村徐进等村民。信访的层级性被弱化,突发性增强,给预测和应对工作增加难度,给基层人民政府工作带来很多被动,也增加解决信访问题的社会成本。

(三)无理访日趋严重。全镇发生的进京去省访都属无理访。如刘湘君上访的“民师”待遇落实问题,经县市两级信访部门处理,形成结论,否定了他的错误认识,但他仍不死心,继续上访,以市信访局工作人员曾伤害自己,不服市政府信访局复核意见为由对市政府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理睬,便以法院为对象去省走访。崇斌、姜仁之、新南村七组村民所反映的问题经法院反复处理,形成定论,但他们就是不予认可,固执已见,突然地发起进京申诉,增加信访工作代价。

(四)民主访比较集中。在全部信访案件中,大多是村民对村组的作为不满意,怀疑他们的公正,认为他们侵权,反映出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没有按规定给予土地承包权或者说给予的不完整;承包他人的土地、林木不合理,损害村民利益;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害集体利益;村政务财务不公开,剥夺村民知情权;在调处村内矛盾上不积极、不公平等。

(五)利益访现象十分典型。在上访中,都是为着利益,而且是个人利益,很多上访人希望通过信访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额外的利益。如主动要求政府办理城乡“低保”、要求提高土征收补偿村准、要求政府给予经济帮助等。新南村七组村民在村统一分配土地时以虚报人口方法多获取59亩土地,对外发包收益,村集体纠正收回,在经法院审判败诉后,他们竞到最高院上访,企图夺回土地。

二、信访新特点的成因分析

信访新特点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变化的结果,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具体反映,折射出我县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城乡物质文化进步较大的喜人局面,反映出我县经济发展、文化活跃、思想解放、环境宽松、以民为本发展思路的明显成效。信访是稳定情况的“情雨表”,多发的信访虽然暴露出很多不稳定因素,但也充分证明了发展的持续与高效,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伴随着发展,新矛盾、新问题一定会出现,这是利益变化引起的必须结果。比如我镇的国投土地平整项目建设,关系到土地的重新划分,涉及有关人的具体利益,难免有人通过信访表达请求。在机构改革中,一部分人必然被淘汰,为了挽回失去的利益,他们走上信访的道路。所以,信访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只要充分认识并认真对待,就能明得失、知不足,更好地开展工作。 正是以 民为本理念的强化,我们强调服务与诚信,弱化管理与监督,理解并宽容群众的不合理请求,对他们偏执甚至错误的行为只是加以说服教育而不是制裁与惩罚,导致信访方便快捷,成本较低,成为人们主张权利,维护利益的重要选择,信访数量增加自然而然,而且在短期内不会减势。

环境的宽松加上信息时代信息的开放,群众思想活跃,想法丰富,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权利意识增强,利益观念强烈,耻于利而荣于义的思想进一步弱化,积极争取应得利益,甚至包括不该得利益,使得利益访现象非常典型。

为了减少恐惧心理带来的精神压力,许多群众在人多壮胆心理作用下积极利用集访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追求。也有些群众为了制造声势,增加政府压力,人为地串访集访,导致集访的相对增多。

多少年来官情结在群众心目中始终存在,认为官大好办事,权重办成事,在“告御状,众官怕”心理驱使下热衷于进京进省上访,造成越级上访的高发。

目前正在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为村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其规定得仍然不全面、不完整、不具体,在某些方面难以操作,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生活需要。比如对村组法律地位问题,法律没有具体的规定,作为村内的村民小组能否有自己独立的土地等财产,现实生活中,很不统一。有的村以组为单位,土地分包村民。有的村全村一个标准,分包土地。有的村,组里有自己的实体,收益为本组所有,而有的村只有村属财产没有组属财

产。正是因为法律规定的原则与笼统,引发歧义与争议,产生上访。一些村干部政策法律水平差,处理事务淡化程序、不公开透明,甚至有失公正,引起群众合理怀疑,引发信访。更有部分村组干部作风不务实,工作不积极,服务不到位,群众有意见,只好上访。

极少数群众不能正确对待历史,不能摆正历史与与现实的关系,总是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昨天,从而产生不合理要求想法。任何政策法律只能着眼于当前和今后,不可能调整过去。一些离任村干部、复员军人、代课老师,他们不感恩当初组织上的照顾,让他们成为先进分子,从普通群众中脱颖而出,从事非农业劳动,有一份体面的岗位和当时不错的收入,反而以组织欠债的心理要求补助安置、帮助支持,或者要退休工资,或者主张支付养老金,用现时的政策回去调整过去的事情。在这些根本不可能落实的主张不能实现时,就理直气壮地上访。

三、应对信访新情况措施探析

信访是发展的伴生物、附属品,是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保护并实现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要理性地看待上访,既不熟视无睹,束之高搁,也不大惊小怪,草木皆兵,要认真对待,积极应对,因势制宜,对症下药,努少消除信访,为发展扫清障碍。

(一)正确评价,理性判断。目前,党和政府重视信访工作,加强工作部署,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工作责任,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维护权利的渠道,必须全力建设好这项惠民工程。在评价信访问题上应坚持理性判断,正确评价,既不能将信访等同于工作责任,也不能将信访视同无理取闹,正当的信访是群众困难,应认真研究解决,无理的信访是市场经济利益化的表现,应从解访工作中册除。对照这个标准,当前在评价信访工作上仍然存在唯数字主义的不足,没有区分和辨别正当访和无理访,科学性与公正性欠缺。在评价稳定质量上,不能单以信访发生数量为标准进行考核,而是要区分正当访与无理访,只能将正当访的数量作为考核指标,将不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纠纷、无理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无理访排除考核指标之外,如此,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在评价一个地区的信访工作业绩时,也不能单以信访总量作为考核标准,而是要结合人口、经济建设指标等各种因素综合评价,以合理的判断,公正的考核调动信访工作人员积极性,推动信访维稳工作深入开展。

(二)因势制宜,灵活处理。对待上访要主动迎接,不可回避拒绝。要畅通信访渠道, 让群众信访有路走,有门进。只有这样,才能将矛盾留在身边,否则造成矛盾升级,越级上访,不但造成工作被动,而且为处理增加成本和难度。对待信访,要耐心接待,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寻找策略,切不可闭目塞听,敷衍了事。对于各种信访事项,要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加强教育疏导,分流无理信访;认真履行职责,解决正当信访。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应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不能认为平白无故地为他人办事是劳而无功的傻瓜,要以公仆心办服务事。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说明原因,给予答复,把上访始终控制在手中。要提高处理纠纷和矛盾的技术水平,因势制宜,灵活多变,以各种变通方法解决棘手难题,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补贴曾为发展作出牺牲的群众,把他们从求偿的上访路上拉回来。

(三)依法办事,公开公正。治标更要治本,治水主在治源。随着民主法治的深入人心,依法办事,阳光行政已成为时代新潮,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办事公道,公开透明,否则群众就有理由怀疑我们所做的工作,就会制造不必要的上访。从上访统计情况看,上访多发的村,大都存在办事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够的问题,对群众报告不足。我们处理事情,开展工作一定要树立群众眼睛最亮的理念,时时想着让群众知情和参与,不要怕烦,不要嫌累,该走的程序一定要走,不能自以为聪明,蒙混过关。村务,特别是村财务要定期公布,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土地林木等集体重要财产的处分一定要征得群众或者其代表的同意,切实把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对于村组相互法律地位、彼此权利义务问题,在法律政策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建议县政府以《意见》形式要求各村以全村村民或其代表议定方法解决,用村规民约弥补法律的不足。要学会用法律思维分析研究问题,依靠法律解决各种矛盾纠纷,教育和动员群众走依法解决矛盾道路,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文明规范地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

(四)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息访工作事关全局,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各方参与,齐抓共管,任何单兵作战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各个部门,各个成员要充分利用自身各种优势,为解访献计出力,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责任谁负责原则的前提下,要突出部门间、人员间的互补共助。既在分工的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又在配合的要求下相互补充地完成任务。信访综治部门要积极受理上访,主动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上访情况,掌握上访原因,提出解决建议,根据对口原则,将需处理事项及时交办有关部门和个人。相关部门要根据“谁家孩子谁家抱原则”积极主动地受领信访案件,迅速履行职责,妥善解决问题。在解决措施上,要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包括在宣传教育上求过关,在机制责任上增压力,在奖惩激励上生动力,着力完善息访止争的长效机制。要注重在乡风民俗上找途径,在亲情友谊上寻突破,不断丰富处理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要坚持依法治访,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处访程序,及时治理各种无理访、非正常访,切实发挥党纪法律在处访工作中特殊作用,努力消除以上访谋取不正当利益现象。

关于农村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篇2:关于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信访工作是国家信访的组成部分,也是信访案件的最终归属,处理好基层信访,将有利于社会稳定,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为了营造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群众的诉求,西湖镇认真开展领导开门大接访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领导带案下访,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度。

一、新的形势下产生新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群众信访反映事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因美好乡村建设的上访案件。由于个别村干部不注重上级政策的宣传,不细致的做思想工作,致使农民对新村建设整体规划不理解,还出现了屡访缠访现象;二是因群众生活生产遇到难题引发的上访案件,新村道路修建过慢、排水不畅、采光不好等,像华佗村元庄新居民点群众要求修路;三是群众与其他服务窗口单位的案件,部分群众受到不公待遇或受到侵害,不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到政府群访甚至闹访,像汤庄村李克灵案。

二、产生信访案件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镇农村出现多起信访案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群众对政策理解发生偏激。有些信访群众不全面知晓党的政策,把党和政府体现的爱民思想理解为政府的妥协,错误认为无论有理无理只要上访就能解决问题,“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个别信访者不讲政策胡搅蛮缠,不顾实际讲实惠,把政

府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二是信访工作体制还需完善。一些本应由政法部门解决的问题,变为行政直接干预,存在以信访代诉讼、以行政代司法解决的现象,留下了矛盾隐患,信访责任主体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通过正当途径得不到解决或不能及时解决,他们一旦上访,有关部门立刻特事特办,很快得到了解决,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访的不良风气。三是基层工作不扎实、不规范。有的干部认为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小事,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还有部分干部工作主动性差,责任意识不强,对信访矛盾排查调处不及时,相互推诿扯皮,致使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四是镇村个别干部解决问题缺乏原则性。个别村干部在村里开展工作,解答群众疑问时,信口开河或者以自己能力有限,推诿扯皮。解决矛盾时不注意压火,反而火上浇油,甚至鼓动煽动。对有些事件政策性强不能解释的,不懂装懂,给群众乱解释、歪解释,造成群众误解进而出现上访。

三、解决农村信访突出问题的措施

虽然我镇近期未出现越级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从近期镇包村干部进村摸排情况来看,我们也排查出多起矛盾隐患,要逐一建立台帐,强化措施,进行解决。

1、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要加强对新当选的村两委干部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农村工作的本领。对那些原则性差、做事简单粗暴、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及时调整和更

换。将责任心强、干实事、群众口碑好的干部提拔重用。

2、强化矛盾排查调处,从源头上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第一,做到隐患早排查。镇包村干部要继续进村与村干部一起,深入排查矛盾隐患,像以前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彻底解决的旧案,近期群众反映的一些看似简单的小事,都要及时掌握动向。很多案件都是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最后到难以解决的地步。第二,做到矛盾早调处。由于排查不到位造成矛盾出现,应及时协调各方关系,尽快将矛盾调解处理。第三,做到问题早解决。排查不及时,调解处理不当,问题摆在面前,出现上访告状。这时应尽最大的努力进行稳控,24小时看守,同时积极帮助给予妥善解决。该解决的即刻解决,需要时限的说明情况,不符合政策的做好解释工作。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有力遏制信访案件发生。一要强化责任,做到“三定一包”(包案领导,定承办人、定责任、定办理时限),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包案,谁督办”的原则,明确各自责任,加大督办力度,直至信访问题彻底解决。二要做好初信初访工作。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是解决越级上访、缠诉缠访等信访问题的有效措施。在信访人初信初访后,对信访问题不能当场办结答复的,包案领导、包村干部要变上访为下访、回访、约访等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地与当事人沟通。按照首问责任制和“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信访人不停

访息诉不放过”的原则,切实把群众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况,决不能“踢皮球”,久拖不决,把小事拖成大事,把小责任拖成大责任,把小赔偿拖成大赔偿。三要加强信访代理工作。注重村级信访代理,强化各村居包点干部信访工作责任,以原有的信访网络,完善建立信访代理工作网络,把网络最后聚集在各村居的信访代理员身上,充分发挥村居信访代理员的作用。四要建立信访工作目标考核制度。要把信访工作纳入到全年工作目标考核考评范畴,对工作不到位,造成越级上访的,取消评先选优资格。

4、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注重民生工程的实施,关注群众的急需,维护群众的利益。扎实做好村务公开,规范村务管理,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重视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保证其起码的生存条件。强化干部信访责任,畅通信访渠道。要树立群众信访无小事的观念意识,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压制和置之不理,不能让事情久拖不决。要有“五心”工作法:对待上访群众要热心,对其境遇要有同情心,解决群众难题要有诚心、决心、恒心。真正做到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

篇3:乡镇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高桥联委会

随着我区区域经济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若问目前乡镇最难的是什么?最耗费精力的是什么?可能相当一部分干部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应对上访。如何遏制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增多,如何提高乡镇信访工作成效已成乡镇党委、政府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一、高桥镇信访工作现状 2011年1-10月,高桥镇信访办共受理群众上访279批1702人次,涉及群体访68批1320人次。其中通过市信访信息系统处理上级交办、转送信访件共计95件,上级交办信6件,参阅信10 件。

1、信访总量攀升,群体访增加。1-10月份的信访工作,不管从信访总量、信访人数、群体访都比去年同一时期有较大上升。特别是群体访情况,到目前为止已远远超过2010年全年群体访总量。特别是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省、市、区重点工程的拆迁、安置等方面的信访量明显增多。

2、越级上访明显增多。一是由于近郊的地理位置因素,群众到市越级上访比较多;二是上访群众唯上的心理,越级去省、市、区上访也明显增多。

3、信访处理难度不断增大。如信访反映土地征用安置补偿,村镇规划、房屋拆迁安置,企业职工工资兑现,村级换届选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政策性强、制约因素多、处理难度大,往往因不能及时处理到位,重复信访不断,群众因要求迫切,情绪激动,又极易出现过激行为。

4、择机上访、异常信访时有发生。如各级“两会”召开期间上访群众增多,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和机关办公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近期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

1、劳资纠纷问题。主要是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特别是春节前,在一月份就共计为300余外来民工讨回50余万元工资款。

2、拆迁安置问题。一是梁祝、甬金高速连接线拆迁户反映的安置补偿不公问题;二是轻轨、甬梁线和通途路工程沿线未划入拆迁红线的村民要求进行拆迁安置;三是梁祝村一些尚未签订拆迁协议的住户反映政府动用黑帮强制签订协议、拆迁人员打伤人事件。这些拆迁安置问题引发了大量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3、江南村大衣斗村民与兴光煤气调压站安全距离不足引发的群体上访以及因此问题引发的关于江南村新农村建设各类问题的群体访事件,包括要求全村同步进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房屋分配、拆迁先后问题等等。

4、工程施工引发的矛盾。如君恒房产在长乐村开发的“西城印像”工地施工引起周边小区住宅开裂、沉降的引发的多次群访事件。目前尚在积极处理的新庄村汪漕头部分民房因古林镇建厂房打桩引发的不稳定事件。

5、老访户重复上访问题。

三、当前高桥镇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成效

“稳定工作做在先”的理念使高桥镇明确了农村稳定工作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信访工作“三个一”,即落实一项基本做法、建立一条绿色通道、追求一种整体效能的格局。

(一)落实一项基本做法。

坚持一项基本做法,即“情况预查、综合分析和事前介入”。为将这一基本做法落到实处,高桥镇推行并落实了一系列相关制度: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前的信访调研工作制度;重点村、重点对象和热点问题的预测排查制度;重大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及信访台帐、信访信息档案制度。以此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对群众反映的各种分散、零碎的信息,及时分析研究、归纳整理。重点抓住政策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为工作决策提供时效性强的参考依据。同时,重点做好两项工作:

1、重视解决好涉及政策的问题。对于各行政村及有关单位在执行政策中发生的问题,督促村及有关单位及时予以落实;对于政策虽有明文规定,但某些规定群众认为不合理,有意见,在新的背景下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以及群众要求合理,但目前尚无相应政策规定的问题,在努力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及时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2、重点调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查办信访案件工作中,坚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有集体访、越级访可能以及有闹事苗头的各种因素高度重视,早处理、早落实,及时化解各种不正常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建立一条绿色通道。

所谓的绿色通道,即镇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群众又常常要求和党政主要领导面对面交流、尽快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对此,高桥镇借鉴兄弟乡镇的成功经验,制定了《高桥镇党政领导接访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和责任分工的有关规定》,实行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的新制度、新规定。

1、实行领导首问制,提高初信初访调处率。每一个工作日都安排一名党政班子成员和一名中层干部在信访接待室接访来访群众。对于初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争取做到首次调处落实到位。具体方法是“三定三包”,即定办案单位,定办案人员,定结案时间;包调查、包处理、包做思想工作,做到包一案、查一案、结一案,这一做法在避免和控制群众越级上访、集体访和重复访的发生上还是有实效的。

2、实行领导包案制,有效控制“四访”现象的发生。出台《高桥镇集中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重大疑难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制。由镇信访办牵头,对社会疑难信访问题进行排摸汇总,属重大信访问题的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接待、亲自协调,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具体来说,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领导责任到位;二是包案处理到位;三是实地调处到位;四是处理意见和处理结论到位。做到情况清、点子新、落实勤、结论明,以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有效控制了“四访”现象的发生。

实践证明,建立“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这一绿色通道是有效的,既实现了干群“零距离”接触,密切了干群关系,又提高了基层初信初访的调处率,并有效控制了“四访”现象的发生。

(三)追求一种整体效能。

所谓整体效能,即以镇综治中心为骨干力量,整合全镇其他各部门资源,实行上下联动,优势互补。

1、整合资源,实现上下联动。 一旦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对本镇各部门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进行统一指挥、调度。保证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争取时机、及时应对、依法调处,努力避免事件的升级和事态的扩大。

2、优势互补,追求整体效能。

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社会工作效应。重视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之间和综治中心和其他部门的优势互补,提高综治工作的整体效能:一是及时将党政的维稳工作部署通报相关人员,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近期的中心工作,明确各自的责任;二是每处理一件重要的信访事项时,都要召集有关人员集中进行研究,做到集思广益;三是每一项重大维稳工作任务完成以后,综治中心都要作好总结,使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四、进一步提高乡镇信访工作成效的意见和建议

我区半数以上的乡镇处于近郊,不断深化的改革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必然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新的社会矛盾,这一切都迫使党委和政府要认真面对、慎重解决。

(一)在稳定工作中要渗透人文精神。舍得花时间、化精力去耐心、仔细地做群众说服、引导工作,真正从内心尊重群众。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发现形式上的“无序”和情绪上的“偏激”是目前农村基层群众群访的主要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稳定的工作制度中体现人文要求,渗透人文精神,针对性做好安排,以接待人员和接访地点的“有序”安排和沟通对象人数的合理要求去克服“无序”;以领导出面和一张笑脸、一杯茶水去化解“偏激”。“本着解决问题的热忱”实实在在地对待上访群众,不以“拒绝”对待“无序”,以“简单”对待“偏激”,做到不厌其烦,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在稳定工作中要体现“统战”思想。基层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群众参加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的转型使人群的原有结构发生了变化,也使得影响基层稳定工作的因素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办法也要多样化。为此,我们在发挥组织自身正面“主流”作用的同时,注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尽量做到快速、及时、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

(三)要紧紧依靠一线干部。“面向基层”是组织的一贯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基层是村、居和群众工作的单位。村、居一线干部与群众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人头熟、好办事,做好农村基层稳定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一线干部。要不断充实一线干部力量,调整、尊重、重用与群众关系密切、有本领、能办事的村干部。

(四)重视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基层信访综治工作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随时都有新任务、急事情,经常遇到难度较大的信访工作,调处要求又比较高。这种“紧、新、急、难、高”的特点,要求工作人员具有默默奉献、团结协作的“孺子牛”精神。因此,要配强配好做稳定工作的“三强”干部:一是主体意识强,主动承担工作,当某一工作出现“空挡”时,每个同志都能主动到位;二是协作意识强,主动配合帮助,一旦遇到重大信访事件,都能主动放弃休息,按时到岗到位;三是奉献意识强,知难而进,默默奉献,任劳任怨。

篇4: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信访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对卫辉市、延津县、获嘉县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正确解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体察民情、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人,人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引发诸多矛盾纠纷,一些突出矛盾纠纷往往通过信访这个渠道反映出来。如何化解矛盾纠纷,有效解决各种信访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1月6日至10日?,市委党校学员组一行12人,在吉红老师的带领下,对卫辉市、延津县和获嘉县信访工作进行了调研,对一些典型案件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在三个县(市)调研过程中,共研究分析了 ?个信访案例。案例涉及了信访工作中最常见的几个方面。在这些案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卫辉市一个信访案例。陈金榜,男,1939年出生,汉族,汲水镇退休人员,现居住在卫辉市顿坊店土岗村。2006年7月3日,陈金榜反映:一是1998年9月办理的退休是被迫不是自愿的,要求重新办理退休手续;二是1998年9月颁发的退休证显示按95%发放退休工资,而汲水镇到2000年元旦才按95% 执行。要求补发1998年9月至1999年12月10%的差额工资;三是1998年8月又一次调资,本人未按在职人员调整,现要求按在职人员调资。

根据陈金榜反映的情况,镇党委、政府随即安排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经调查:一是陈金榜是汲水镇在编人员,当时由于乡镇机构人员超编,汲水镇政府按照上级要求,拟于1999年对超编人员进行竞争上岗,负余分流。当时陈金榜等6人考虑其年龄已大,不愿再竞争上岗,想提前办理退休。陈金榜等6人于1998年4月22日书面申请提前办理退休。经汲水镇党委、政府研究于1998年8月24日同意6人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报人事局审批,市人事局于1998年8月24日批准6人办理退休手续并于1998年9月颁发了退休证。退休工资按档案的95%发放,从1998年9月执行。当时,卫辉市财政对乡镇人员工资实行财政包干、三年不变、增人不增资,各乡镇人员均按85%发放。陈金榜等6人于1998年9月停止工作。退休工资和镇在职人员工资均按85%发放。二是关于陈金榜反映当时退休不是自愿的问题,调查组于2006年8月15日向人事局求证,人事局答复:陈金榜提前办理退休是本人申请(有原件)、单位同意、人事局严格审批,办理程序符合政策规定,属正式退休。三是关于陈金榜反映1998年8月份调资问题,经查阅档案,1998年8月31日有一次调资审批表是自然增资,而不是普调。自然增资是按本人参加工作时间尾数计算,逢五增一次,即尾数为(05)、(16)、(27)、(38)、(49),陈金榜是1964年7月参加工作,尾数不在自然增资范围。

根据调查情况,汲水镇作出如下决定:一是陈金榜提前办理

退休手续齐全,符合政策规定,不再予于办理;二是按照当时市财政政策,结合汲水镇实际情况,发放工资85%,不是针对陈金榜个人,对其要求不予支持;三是因其不在增资范围,增资不单独调整。

从这个典型信访案例中我们发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观因素。信访人自身素质不高,不清楚当时当地的政策措施,并存在胡搅蛮缠、欺骗政府的现象(信访人反映办理退休是被迫不是自愿的,要求重新办理退休手续),这是导致信访的一个原因。二是客观原因。党委、政府工作不力,对一些政策的宣传不到位,群众对一些应该知道的情况,不能够及时了解,对政府工作产生了误解,这是导致产生信访案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信访问题的成因

从这次集中调研中,我们看到目前群众信访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发性、群体性的特点。一是从群众信访的形式来看,有书信、走访、电话、网上投诉等多种形式,其中走访所占比重最大;二是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劳动社保、城镇房屋拆迁、村委会换届选举、农村土地调整、涉法涉诉、军转人员待遇、交通肇事处理、部门执法等方面问题,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三是从群众信访的规模来看,集体访占了较大比例,有组织的跨乡镇、跨部门的串联集体上访不断增加,上访过程中的过激行为不断发生;四是从群众信访的层次来看,无序、非理性的越级访占了较大比重,并且时有反复,越在重点时段、敏感时期,越级上访的越多;五是从工作层面上讲,信访工作难度不断增大,主要是上访人难劝返,问题难解决,老上访户难稳控。 (一)时代之困。大量信访问题的出现,首先是与社会转型息息相关的。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群体性的矛盾日渐凸现,表明当代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矛盾多发的时期,普惠性的改革已经让位于利益分殊的改革。这些矛盾和问题通过信访渠道暴露和反映出来,具有时代必然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消除的。

(二)政策之瑕。有些信访问题的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与现实状况不适应,欠周全、欠平等、欠细致。比如户籍制的限制,使进城农民工遭遇种种不平等的待遇;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使企业改制协解人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产生困难,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应该说,有些政策法规如果当初制定时能够考虑得更周全、更平等、更有前瞻性,许多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解决这类信访问题,基层党委、政府一般是无能为力的。

(三)工作之误。有些信访问题的发生,与基层组织工作不到位,甚至执法犯法也有一定的关系。

一是执政为民意识淡薄。有些基层领导干部没有摆正个人前途和群众利益的关系,片面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执法犯法、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引发大量信访矛盾。如在农村征占土地中,有的地方严重违反征地的 有关规定,未批先占,以租代征,大量圈占土地,农民失地后得不到应有补偿和妥善安臵等。

二是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有的基层领导对信访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热情不高。当遇到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时,更多的是以“踢皮球”、“打太极拳”的方式来应付,以“请示”来推诿,以“调查”来敷衍,以“研究”来拖延,没有设身处地的去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该办的事情拖着不办或办的不合理,从而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户拖成老户,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瓮安事件、石首事件,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三是信访渠道不畅。有的基层领导存有“上访无好人”的错误观点,认为信访从显性层面上讲影响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当地的社会稳定,从隐性层面上讲影响自己个人的政绩和仕途,发生信访问题后,不但不主动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反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群众信访进行压制,对信访人围追堵截,导致矛盾激化,既增添了信访群众的劳累奔波,又加大了处理信访问题的行政成本。

四是工作人员素质低。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工作责任心和接访、处臵、材料等方面有的存有一定差距,难以胜任新形式下的信访工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有些信访问题不是具体办事的工作人员所能拍板定案的,这就涉及到请示领导的问题,办不了不要紧,及时汇报请示,推动问题尽快解决,千万不要将问题积压在自己的手里。)

(四)民见之偏。信访固然源于不公平,源于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源于个人权利受到权力者的严重挤压,有冤无处诉,只好

向上找青天,但不少信访问题的出现,同一些群众的观念误区也有很大关系。

一是信“多”不信“少”。有的群众遇到问题错误地认为找的领导和部门多了,才会引起重视,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问题才会得到尽快解决,因而将信访材料复制若干份,一信多投,甚至直接到上级机关部门走访。只要短时间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便再次反映,甚至增加信访人数以制造声势和影响。

二是信“上”不信“下”。逐级反映问题是信访人应遵守的程序,但不少群众对基层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缺乏信任,总怕因地方小、熟人多而互相包庇,或是觉得基层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职低权小、人微言轻办不成事,因此认为上访层次越高,问题越容易得到解决。

三是信“闹”不信“理”。少数信访者在利己思想的驱使下,认为只要把事情闹大,上面就会重视、解决,自己就有利可图,他们吃准了政府要稳定的“软肋”,“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手段在实践中屡试不爽,并为更多的信访人所效仿,一旦未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就纠集在一起越级上访、到处上访。有些群众在上访过程中越来越过激、越来越对抗化,讲不好就摔杯子、砸桌子,甚至呼口号、打标语、冲击机关办公场所,有的还采取拦截车辆、堵塞交通,或以自杀、自残相要挟等异常举动,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而有的信访人缺乏法律法规知识,抑或是故装不懂,无论信访工作人员如何解释法律、政策,只要他们认为对他们不利的都一概听不进去,坚持认为工作人员歪曲事实、包庇被反映人,反复纠缠。 四是信“访”不信“法”。许多涉法案件本应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问题,有的群众却到信访部门上访。当信访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表示对此类问题无权受理时,群众就认为接访机关不负责任而越级上访。许多本应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民事纠纷、合同纠纷、工程承包结算等问题也加入了信访行列,信访人明言走诉讼途径经济上有负担不说,打起官司来没完没了,就是判赢了,执行也是个问题,弄不好就变成赢了官司输了钱,于是抱着“有枣没枣抡一杆子”的侥幸心态,希望借助行政干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一些上访老户缺乏公正平和的心态和理性的精神,期望值过高、心态失衡,常年上访不断,他们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依法进行了答复,该解决的都已解决,但仍不断到信访接待部门纠缠,有的已成为上访专业户。

三、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信访立法。人民群众的信访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反映社会是否稳定的“晴雨表”,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一个宗旨,牢记“两个务必”,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严峻的信访形势,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针对信访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加快信访立法步伐,从法律层面规范信访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基层政权组织处在维稳工作第一线,能否及时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对于维稳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抓住了村级信访,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源头。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加

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要选拔那些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主要职务。同时,要正确处理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确保各项工作做到公平公正。使基层组织干部要及时反映村民的信息,了解民心民意,解决村民所需要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取信于民,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影响稳定的苗头和不安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信访队伍建设,解决初信初访。信访工作的核心就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关键因素在人。配齐配强信访工作人员,关心对信访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不断增强信访队伍的活力。在信访工作中,要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把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始终作为自己的职责,问题再小也要尽心尽力的去办,努力使群众信访案件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在第一时间给群众一个公正的交代。信访问题处理越早,难度越小,成本越低,效果越好,早剃头早凉快,早收摊早素静。否则,小矛盾会变成大问题,极有可能转化升级。如反映农村干群矛盾的信访问题,一定要赶在矛盾升级前的初访阶段,趁双方还能坐下来商谈的时候将问题解决,否则一旦双方撕破了脸皮,便会激化成不可调和的敌对行动,使事态难以控制。

(四)加强教育引导,规范信访秩序。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要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

以讹传讹等问题,及时做好解疑释惑、以正视听的工作。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在改革发展中维护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推动信访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开展矛盾排查,做好超前预防。坚持预防为主,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超前化解矛盾。要建立乡镇、村、企事业单位的排查制度和工作网络,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乡(镇)信访办、司法所的作用,全面提高基层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把问题化解在当地,不断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实效性。

(六)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综合治理。新形势下不少信访问题是社会各方面矛盾的综合反映,关联全局性工作,仅靠信访部门是难以处理的,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不稳定的诱因。要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必须特别重视提高政策水平,认真解决好出台政策不及时、不连续、不落实的问题,防止因政策因素导致信访问题的发生。制定和出台政策,既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珍惜民力,降低压力,减少对立。又要防止政策前后不衔接,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而造成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政策打架冲撞和群体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攀比。要通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和听 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决策失误。政策一旦出台,就要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取信于民,防止因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引发信访问题发生。要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困难企业职工、失业下岗人员、农村受灾群众等特困群体,认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总之,我们在当前日趋严峻的群众信访形势中,转变工作作风,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处结老问题,化解新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事要解决”,最大限度地避免信访“增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访“存量”,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篇5: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利益冲突加剧,由各种矛盾和现实问题引发的信访问题比较突出,信访形势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问题,一是信访总量持续上升,上升趋势明显。一段时期以来,群众到市上邕进京访、集体访、重复访、非正常上访增势明显。据调查,20**年1至7月,全市信访总量为4568件人次,与20**年同期的3411件人次上升33.9%;群众越级到自治区上访580人次,重复访467人次,与20**年同期的439人次和382人次,分别上升32.1%和22.3%,群众集体访123批次1743人次,与20**年同期的96批次1527人次,分别上升28.1%和14.1%;上邕进京和异常访也时有发生。二是信访反映的问题相对集中,政策性、群体性问题突出,群众就同一问题不断反映上访,处理难度大。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军队退役人员和工商分流人员等方面。这些问题大多数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关,涉及群体性利益,处理难度大,有些问题久拖不决,形成相当数量的重复访。20**年1至7月,全市接待反映上述方面问题的上访同比增加54%,其中,重复访占46%。三是信访诉求形式激烈。近年来,群众采用走访形式反映问题的明显增多,走访的增长要明显大于信访。集体访尤其是大规模集体访增多,越级集体访增幅较大。20**年1至7月,市本级接待群众集体访批次和人次分别上升28%和14.1%,越级集体访、重复访分别上升32.1%和22.3%。选择重大政治活动或节庆期间到市进邕上京上访,到重要政治活动场所聚集的非正常上访增多,聚集滞留党政机关的过激行为时有发生,跨地区、跨部门的串联聚集上访增多。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信访秩序。认真剖析其中的原因,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一些信访群众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一些误区。为此,引导信访群众走出认识误区,是当前信访工作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信访群众信访误区综述

误区一,信访群众普遍认为以上压下而进行信访,可以促使信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一些信访群众认为无论什么问题找的机关级别越高,找的主要领导职务越高,由他们给下级责任部门或主管领导施加压力,信访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市本级20**年1至7月共受理群众来信924件,其中上级转办的来信就达867件,占信件总数93.8%,有写给中央、自治区、各级行政机关的,也有直接寄送中央、自治区主要领导同志的;一信多投的现象较为普遍,而真正向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本级行政机关反映问题的却不多。群众来访也如此,信访干部在接访过程中,常常听到有上访群众说,我不找信访局的同志,我要找党委、政府一把手。

误区二,信访群众认为在国家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上访,通过扩大社会影响可以给基层施压。平时,信访干部在接访中常有信访群众说,你说没有政策,等我到重大活动和节日来上访就有政策了。有些信访群众认为在国家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是各级领导要求维护稳定的重要时期,这时上访会引起领导和责任部门的重视,就会及时给予解决他们的诉求,就算达不到预期目的,也多少会得到一些好处。少数上访群众尤其是极个别上访老户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专门选择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上访。

误区三,信访群众认为信访部门包治百病,什么事都能解决。信访群众认为信访部门就是代表党委政府解决一切问题的责任机构,不区分什么类别的问题,都找信访部门,问题反映到信访部门,信访部门就应该立即给予解决,否则就是信访部门工作失责失职。因此,对信访部门按照《信访条例》要求依法依程序处理信访事项很不理解,因而采取反复纠缠的方式来反映个人的诉求。

误区四,不少信访群众认为变换上访对象,可以使信访问题获得更好的解决。错误地认 为这个领导或部门已回复按政策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到其他领导或部门就可能有希望得到解决;上一届领导说不行不等于下一届领导说不行。常常有信访群众存在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找了这个领导又找那个领导,找了个部门又找那个部门,甚至有的是上一届领导已按政策处理了的,到换届之后他又旧事重访。

误区五,信访群众认为人多就是政策,人多信访问题就能解决,更有甚者有少数信访人策划、组织大规模上访,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想法。认为政策也是人制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上访的人数次数越多,就会引起领导的重视,就会重新调整政策;少数信访人甚至有时常伴有过激和违法 行为。信访干部在接访中,常发现有些集体访组织严密、准备工作充分、分工明确,更有甚者在信访接待场所公开用手机组织群众集体闹访、缠访。

二、信访群众信访误区产生的根源

第一,信访群众的文化素质、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参差不齐,对信访工作的理解存在

差异,少数信访群众以个人主观感觉和习惯进行信访活动,更有甚者是道听途说或是受人唆使,缺乏主见,致使其行为超出了正常的信访轨道,有的甚至违法,但自己全然不知。 第二,有的信访群众在利益驱动下不择手段信访,罔顾公序良俗。一些信访群众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和办法,进行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或聚集群众向政府施压;还有一些信访群众存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专打擦边球,认为只要是上访怎么干也不犯法,政府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第三,一些特殊群体认为其身份特殊,上访也应享受特权,认为自己反映的信访问题应与一般群众的信访问题区别对待,有关部门和领导应特事特办,甚至认为自己有过激的信访行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四,少数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利益为重,执行上级政策不到位,甚至存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

三、破解信访群众信访误区的途径

如何引导信访群众消除对信访的误解,走出认识误区,是信访工作面临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据调查,目前大部分信访群众是相信党委政府的,都能理性依法信访,并不想越级信访、集体访、重复访,更不想把问题复杂化。为此,只有掌握主动权,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纠正认识偏差,带着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才能引导群众走出信访的误区。

第一,要讲清楚一个道理,即依法信访的硬道理。在实践中,更加强对信访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向他们讲清楚依法信访、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依据《信访条例》告知信访群众有关信访事项:①信访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畅通信访渠道是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迅速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提出建议和申诉的权利。②信访工作的受理、办理和督办的程序以及时限,告知其信访应通过何种途径,如何提出,有关部门应按何种程序,如何办理,让信访群众知晓重复访或越级访既花时间又费钱财,避免产生“有病乱投医”的现象。③信访诉求提出的范围。即哪些属信访处理的问题,哪些属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哪些问题应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信访工作不是“万金油”,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受理。④信访群众应依法维权,违反《信访条例》规定,采取“六种禁止行为”(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

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信访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让信访群众明白信访是合法权利,但必须依法信访。

第二,要表明一个态度,即依法限期办理信访问题。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一定要依据《信访条例》规定程序进行受理,按政策的规定进行调处。据调查,信访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他们是出于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向党委政府反映问题,请求帮助和解决困难,希望信访部门能给一个肯定而明确的答复。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少数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往往以“请示领导”或“调查研究”之类的话应付,使信访群众误认为这事可能比较复杂,在这里可能解决不了,只有找主要领导或找上级部门要求解决,无形中导致了越级访或闹访现象的发生。因此,要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信访工作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精神,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对一般问题应直截了当地告诉信访群众是否受理,何机关受理,谁负责调处,什么时间有结果。这样可以打消信访群众不必要的担心,做到心中有数。即使信访群众对答复不满意,也应明确告诉信访群众“你有权要求复查和复核”,让信访群众吃个“定心丸”。

第三,要有一个调处法则,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置信访事项。在调处信访事项时,执行政策不公、处理事情欠妥,是导致越级访、重复访和闹缠访的重要原因。信访群众误认为在你这里不能依法依政策办事和处理问题,就会失去应有的信任,另辟蹊径。因此,信访部门在处理信访事项或信访事件过程中,要换位思考,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认真对待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信访问题的成因,深入调查研究,严格依法依政策办事。不能依靠想当然、更不能漠然置之。应带着深厚的感情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地调处各类信访问题(事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推荐第2篇: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实行民主监督,维护党纪、政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逐步向小城镇转化带来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群众思想相对活跃,从而带来的信访事件有多种不稳定的苗头。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清信访形势,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的新方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群众信访的调研,新时期的农村信访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信访问题的反复性。有的上访群众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理解为就是自己服务。个别信访者不顾实际和政策,要求过高,难处理,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没能及时处理,有的老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被引发,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重复信访的发生。

二是信访内容的复杂性。由于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党在农村政策的不断落实,信访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有反映村财务管理混乱,农村干部作风问题的;有反映企业占用土地,要求增加土地租金的;有反映农村福利保障的,要求增加福利补贴的.其范

1

围涉及经济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是信访时机的选择性。群众上访经常选择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要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前夕和期间,认为这样的时机更能够引起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迅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大,这对信访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四是信访处理的艰巨性。群众信访涉及范围广,触及面宽,牵扯各方利益,牵扯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难度较大,有的信访时间跨度长,落实责任难,不容易彻底解决。

造成群众信访的成因复杂多样,农村的一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处理不当,都有可能成为群众上访的原因。

1、在个别村村干部交替过程中,财务移交不及时、不完整,存在问题久拖未决,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群众意见大,对干部不信任而引发信访问题。

2、个别村干部群众意识淡薄,工作方法过于简单,作风不正,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搞一言堂,侵害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导致上访。少数村干部缺少学习和研究,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向群众宣传的不够,对信访稳定重视不够,在矛盾化解排查方面不负责,有些不稳定因素应该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没有消灭,不该使群众上访的导致上访。

3、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在对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个别村干部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补偿不合理,导致群众不满上访。

4、是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土地

2

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农民收益不断增加,因土地使用权引发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

分析当前信访问题的成因和特点,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

一、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注重排查信访隐患。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建设是依纪依法做好纪检信访工作的基础础。近年来,我们着力于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纪检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畅通了党员、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信访渠道。

1、坚持信访矛盾定期排查调研制度。对于一些有周期性、季节性的信访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行超前排查预报,原则上每季度开展一次信访工作专题调研。镇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包村干部分赴全镇所有办事处、厂矿企业、各村,对信访稳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各单位信访稳定工作形势,探讨解决问题的政策依据,及早制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对调查发现的存有群体性、越级访倾向的事件,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有效避免了各类群体越级上访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我镇没有发生一例越级集体上访。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由于各调研小组摸透了情况,找准了症结,采取了提前介入,超前防范工作措施,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有序引导各村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东洋汶村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根据调研情况,采取了“公推直选”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党支部的换届,广大党员、群众对选举结果十分满意。截至目前,全镇没有发生一例与换届选举有关的信访案件,保持了全镇政治的持续稳定。

2、建立重要案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为及时排查出信访隐患,将信访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各办事处、各村每周进

3

行一次信访隐患排查,无隐患的实行零报告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信访,建立应急处理预案,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全力靠上,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凡事实清楚,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案件,而且能够当场解决的,由主持接待的领导当场拍板;当场解决不了的,成立专门的工作组集中查处,涉案单位和责任归属单位必须有主要领导参加,认真调查,反复研究、协调,力求使处理结果达到上访人满意。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促社会和谐。干部作风好不好,往往是产生干群矛盾,引发群众信访的根源,做好纪检信访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深入群众、方法上依靠群众,才能树立起新时期党员干部亲民、爱民良好形象,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关系和谐。去年以来,结合全市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活动,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镇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行为进行了规范,成立了“干部作风监督委员会”、“和谐稳定顾问团”,切实促进了各级干部的作风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镇党委、政府“一线工作法”,坚持实施机关干部驻村工作日制度,深入调研,情况在一线了解,注重实效,问题在一线解决,机制引导,责任在一线落实,改进方法,经验在一线创造。对上访群众坚决做到了“一句话暖心、一支烟消气、一杯茶细谈”的亲情接访,对有政策法律依据的,严格按政策、法律执行;对没有可行性政策但生活确有困难的上访群众,本着“有难必帮、有困必解”的原则,在尽快解决好其信访问题的同时,明确专人对其进行帮扶救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镇纪检信访室累计协调解决农户宅基、债务纠纷9起,帮助困难党员30余人,指导6个村200余户农户合法合理的

4

对修路占地补偿款、矿区土地塌方补偿款进行了分配使用,协调解决工农关系、厂地关系3起,及时发现和化解了信访隐患,有力促进了全镇社会稳定和谐。

三、建立各级信访网络,实施信访全程代理。为进一步降低群众信访成本,提高办信处访成效,我们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自主办理和组织协调功能,将纪检工作任务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全面实施了纪检信访工作全程代理机制。

1、建立信访代理网络,全程代为群众信访事项。镇纪委设立了纪检信访代理中心,成员单位包括纪检、信访、经管、财政、土管、司法等相关职能单位,每村设信访代理员1—2名,镇机关包村干部兼任村级信访代理员。明确各办事处信访代理员由党总支副书记担任,镇纪检信访代理中心工作人员为镇级信访代理员。镇、办事处、村三级信访代理网络,共同负责民情整理、信访受理、矛盾调处、政策解答、办事代理、结果反馈等信访工作流程,代替上访人反映情况、表示拆求,全程代办群众信访事项。

2、明确工作职责,全力调处信访矛盾。村级信访代理员负责收集、报送信访信息,调解村中事务,参与解决一些邻里矛盾纠纷,宣传信访政策法规,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及时向办事处反映情况;办事处信访代理员受理各村不能解决但在办事处辖区内能够解决的信访问题,针对信访苗头做好沟通、疏导、协调工作,及时向镇信访代理中心报告调处情况;镇纪检信访代理中心和镇信访代理员负责联络、指导各办事处、各村信访工作的登记、审核上报、整理代理信访事项的有关资料,利用自身职能或者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信访事项代理后,信访代理人要与信访人签订《信访代理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益,在信访事项调处期间,信访人不得再到上级机关和其他部

5

门上访,洪山口村某村民上访反映个人的土地承包问题,承办单位在受理之初就与信访人签订了信访事项代理承诺书,让信访人在相互信任、心平气和的氛围中等待信访问题的解决,直到案结束了,息诉罢访。

3、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纪检信访案件查处。我们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职能,努力在三个方面强化了对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一是惩处违纪者,对经过初核发现被反映人确实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镇纪委立即立案查处,严格依据党纪条规对违纪者进行惩处。二是保护干事创业者,在查办纪检信访案件中,对因改革创新而暂时得不到群众理解,甚至得罪人的干部,给予坚决支持,澄清问题使其放下包袱,大胆工作。三是教育失误者,引发群众信访的有些问题,有的是因为干部思想保守、工作方法简单造成的,对此类不构成违纪、属于一般性错误能够通过自律解决的问题,采用诫免谈话、开展自我批评等手段,促使其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转变作风,及时对个人失误行为进行整改。

四、坚持标本兼治,夯实稳定基础。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涉及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充分发扬民主,行使民主权力的重要渠道,是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纪检信访工作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注重制度创新,规范办事程序。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办事程序不规范、不民主,不依法办事,侵害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是引发群众上访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图》,该图将农村

6

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凡上诉重大事项,都必须按照征求群众意见、支委会酝酿初步意见、村两委会议研究、党员大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公示告知全体村民等六个规范化流程进行。在镇村两级小城镇开发、道路建设、农业开发、水利电力建设等资金额度较大的项目建设上,全面实行了工程项目阳光竞标,镇里成立了农村项目阳光竞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每一个项目严把程序、公开招标、投标,杜绝了在项目建设中的暗箱操作,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小小一张图,将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交给了群众,实行民主决策;工程建设项目公开、公正竞标,实行阳光操作,自然也就规范了干部施政行为,大大减少了干部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按照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的要求,我们在建立纪检监察信访长效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规定》,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信访,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村实行“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包办事处领导、办事处党总支书记、机关包村干部实行“辖区负责制”,每月兑现30至60元的信访责任工资,各职能单位负责人执行“一岗双责”,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明确信访任务目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齐抓共管纪检监察信访。镇纪委对各单位信访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分解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评先树优直接挂钩,执行一票否决,努力形成了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部门恪尽职守、团结协作的纪检信访工作新格局。

7

3、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踏踏实实为群众谋利益。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保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更是硬任务。信访问题的实质是利益问题、经济问题,一些上访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往往是由于经济发展满足不了群众合理要求造成的,只有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多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类信访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牢固树立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要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经济发展的观念,认真开展了效能监察和行风评议活动,严厉查处阻碍、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例,努力营造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来,全镇通过狠抓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和项目建设,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用于“三农”的投入逐年增加,有效解决了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

推荐第3篇:关于农村信访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访突出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因各种利益关系交织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并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通过信访渠道显现出来,及时把握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村信访的主要问题

1、农村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今年来,县委、县政府上访约--批----人次,其中涉土类占信访总量---,并且大多涉及到群体性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反映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问题。特别是城郊地区,土地被征用后往往用于商业开发,而由此产生价值远远高于土地征用价格,农民难以接受,心理不平衡。二是7%返回地的落实和使用问题。有些乡镇没有及时给予兑现,造成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在一些7%返回地如何使用上,由于村两委领导水平落后,造成处臵意见不统一而产生矛盾。三是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上所产生的其它矛盾。如村级提留过高,婚嫁女的享受,及征用后承包地轮转问题。

2、村级组织建设与民主管理等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财级事务、财务不公开或部分公开,难以有效监督。二是村中大小事务村干部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不经村民会议研究,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经济不清,有的村干部办事不公,

工作作风不正,故意为难村民,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打击报复和自己作对的村民,以宗族势力代替法制。

3、宅基地纠纷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村存在住房难的问题,镇、村及有关部门在安排宅基地难以把握,对实际情况没有深入了解,只是按程序批办手续,引发矛盾。二是突击建房、违章建房打击难度大,有效的监管力度不大,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调处不力或不及时,致使问题久拖不决。三是部分村规划不明确,宅基地权属的争议。

4、村委会换届选举与两委工作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的村宗族、帮派关系复杂,村宗族、老人协会介入村两委换届,相互争权夺利,特别是一些较富裕的村,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二是换届选举中互相拆台,或违法拉选票。选举结束后落选的一方煽动群众上访,反映村干部各方面的问题,以达到迫使选上的一方下台的目的。选上的一方有时也上访,反映老班子不交接公章、帐目等。三是有的村村支部与村委会工作不协调,互相争权。

二、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只有一点,就是与村级组织管理、村干部作风、经济发展后利益分配存在重要关系。

一是改革发展前进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改革开放30周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收入分配、文化

教育、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体制还不够健全,东西发展十分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成为十分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从我县来看,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慢,农民没有经济发展中普遍受益,特别在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公共设施、基础建设投入上不平衡,特别是偏远山区由于各种原因发展速度慢,群众对村两委、各级政府有怨言。今年来,我县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在出台民生政策方面的力度相当大,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如支宁、知青问题。但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一些涉及民生方面的政策出台比较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如在土地征用方面,我县在20**年出台*政发[20**]162号文件,明确规定征用耕地按照征地总量7%的标准给予安臵用地指标。但对20**年以前征用的土地没有给予详细说明,没有适当的政策倾斜,一些群众难以接受。近期,××镇某村针对20**年以前征用土地7%返回地问题去京上访。有些乡镇还因某种原因,7%返回地问题没有及时给予兑现,造成农民的上访因素增多。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还没有妥善得到解决,这些隐些信访问题仍需要引起重视,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得到合理解决。

二是村级民主管理体制与沉旧的思想观念矛盾。村级组织自治是实行农村民主重大跳跃,但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历史沿袭官僚作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铲除。反过来,群众要求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愿十分强烈,造成双方矛盾纠纷,

干群不和谐。从当前来看,这个矛盾最主要表现为基层民主选举机制还不健全,使一些优秀的村干部难以脱颖而出。一些村级在换届选举过程中,选民单纯从地域的、宗族的、眼前的利益出发来强调民主,不能从全局的、发展的、根本的利益出发来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个别群体为争夺村级“控制权”,在选举过程中不惜大大出手,如郑楼镇某移民村因选举造成群体对立。一些村民被“一包烟”、“一席酒”就能换取“民主”。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讲人情、讲面子也很难使最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

二是村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与村民要求有距离。一些依靠宗族、地域以及其他非正常因素当选的村干部非常强势,思想素质差,法制意识淡,存在家长作风搞一言堂,不接受村民监督,在村集体项目建设上不公开招投标,从中谋利,在土地承包、村福利分配、处理村民一些纠纷时,不公正、不公平等,把群众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成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不公开或虽公开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导致干群之间互不信任、产生隔阂。部分群众对村干部的要求过高,考虑问题不够客观,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出发要求干部怎么做,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就产生不满。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特别是在一些省、市重点工程上,一旦政府的决定与村里的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就认为自身的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采取不合作

的方式来对抗,甚至出现聚众闹事等过激行为。

三、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几点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演讲稿的基础性工作”。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抓发展是政绩,保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充分认识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克服松懈麻痹和畏难发愁情绪,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重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健,要制定基层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及时排查和调处信访问题,就地化解矛盾,特别是要注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一个时期的重点问题。对每一类信访问题都要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地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详细的解决措施。对信访问题,有法可依或有政策可落实,并且在现有情况下能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不留尾巴;由于条件所限,目前难以处结的,对信访人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制定解决的期限,抓好实施。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无法可依或无政策可落实,但合情合理的,本着服务群众的原则,根据情况,尽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于信访人的过高要求,要讲究工作方法,既不能激化矛盾,推卸责任,也不能乱开口子,随意答复,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拉近与信访人的距离,以真诚换取他们的理解,做到矛盾不上交、不转移、

不激化。对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仍然不断信访、无理缠访,甚至借机闹事的,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煽动、串联、操纵集体上访的,一方面要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或政策,反复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另一方面要严肃处理,并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

2、要充分发挥镇综治中心预防和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作用。镇综治工作中心,在处理农村信访问题中具有超前预防作用,要充分发挥其“大服务”功效。一是要深化普法,依法治理。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重点,采取送法下乡、逐村讲法、赶“普法大集”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农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法律素质。二是要把法律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生活的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站的职能作用,采取让矛盾双方签订协议书、保证书、公证等方法,制约和规范矛盾各方获取利益的行为和意向,减弱、消除矛盾的磨擦和碰撞,防止矛盾激化。三是要发挥好人民调解在预防和调处农村信访问题中的长处。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防止矛盾激化的“第一道防线”,在国外被称为“东方经验”,这是党和政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措施。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对调解工作的投入,配齐配强镇、村调委会班子,做到“组织、工作、制度、报酬”四落实。采取“依法依德”调解的方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逐步实现“依法调解”与“依德调解”的有机结合。要利用基层熟悉民情的优势,大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建立领导接访与部门协调机制。对于那些涉及范围较广、社会影响大、事关各方面利益的农村信访问题,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处理意见,及时予以解决。

2、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一是要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不断增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二是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倡导求真务实、讲究民主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时采取与群众平等的态度,协商的方式,及时公正。村中事务多听群众意见,尊重大多数人的愿望,提高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平时做到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为村民起到表率作用。

3、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是要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村集体的重要事项都事先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对未经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多数同意的重大决策,不能随意实施,绝不能搞个人说了算。二是切实搞好村务财务公开。村里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问题,要及时准确的向村民公开,增强透明度。镇政府要支持帮助村民理财小组发挥作用,加强对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大力开展对农村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是与农村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力争让群众多了解、了解的透彻一

些,提高干部群众自觉知法守法的意识。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镇党委政府要重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力争把有能力、愿意为群众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帮助村支部、村委会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二是规范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运作机制,妥善处理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与村委会依法自治之间的关系,使两套班子能相互尊重、各负其责,团结协调地开展工作。平时要了解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及时协调化解矛盾。

推荐第4篇:信访调研报告

规土信访问题调研报告

信访制度和信访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实践方式,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意社情、品鉴政策得失的重要渠道,因此做好信访工作关系到社会安定稳定大局,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涉及土地的纠纷矛盾频繁出现,通过近几个月的工作,面对信访工作当前严峻的形势,认真分析原因,找准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

一. 当前信访工作的现状

规土信访工作量大,自规土局驻信访办窗口设立以来,半年的时间里,窗口接待信访事件近百件,有关土地的信访占信访工作的极大比率。其主要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建房政策的咨询以及建房时产生的矛盾。建房对于每个人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所以老百姓对其相当重视。因此也难免在建房过程中产生邻里矛盾,甚至是对于村、镇工作的不满。所以关于农村建房的信访量占很大一部分。

2、违章建筑问题。违章建筑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是个很难避免的问题,这也体现在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上,对于国家的政策制度不够重视,照成了违章建筑的频发。而违章建筑的产生或多或少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照成的不满情绪强烈。而政府行动的迟缓给违章者提供了机会,是很多违章建筑成为极难处理的历史遗留问

题,群众反响强烈。

3、房屋、土地权属问题上的矛盾。经济的发展照成经济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使得要求重新确定土地所有权,进行利益分配,引起群众上访。

二.当前信访工作产生的原因

规土信访工作量大,难点热点问题突出,而有些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虽然有部分上访老户无理缠访、闹访、重复信访现象存在。但造成土地信访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

1、规土信访工作稳控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没有到位。特别是规土局与拆违办间工作主体不明,造成了一些违章建筑处理不及时,加大了工作难度。

2、土地价值日益显现,引发群众信访。主要表现为:一是少数群众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片面的理解或误解,主观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在陈家镇、城桥镇等开发地区,这现象特别明显。

3、咨询类的来访比重加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逐渐加强。使得咨询建议类的来访占信访比率增加。

三.降低土地信访量的对策和措施

1、重视处理好信访落实为信访指明有效的处理途径。一是注重处理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土地信访案件中多数的信访是反映农村私人建房和圈占土地问题。凡属个人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首先由乡镇人民政府处理,把土地纠纷问题分散、分解在基层。二是处理好与民事诉讼的关系。凡属于土地违法行为,要立即按规定程序办案,属于民事案件的,则迅速引导其到法院民事庭进行起诉。

3、提高认识,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是实践好“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要增强群众观点,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三个转变”。

1、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

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发挥主体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3、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许可行为。不依法办事,不按法定程序履行职务行为,就很难取信于民,易起纠纷。要坚持依法行政,并进行日常化、制度化的监督。土地管理一项重要职能是土地使用许可,包括土地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农村宅基地和工业用地许可等,要认真查找存在的不足并督促改进,从而达到普遍提高国土资源行政许可水平的目的,从源头上消除产生信访的因素。

4、创新办访机制,引进社会力量。解决信访难题,不能单单依靠规土部门有限的力量,可以考虑试行引进“外脑”,比如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运用咨询、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在规土部门与群众间建立更密切和更多的对话平台,利用多种方式和疏通多种渠道解决土地信访问题。

5、严格执法监察,加大查处力度。对举报违法用地的信访,靠解释、调解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必须对举报发现的违法用地行为予以坚决的查处。一要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二要查处典型案件,对政府、法人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要敢于查处,不能姑息迁就;三要加强联合办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目前在自身缺乏强制手段的情况下,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和法院的联系,积极争取这些部门对土地执法的支持与协作,增强土地执法的威慑力;四要严格依法行政,对土地违法案件,不仅要依法查处违法用地,还要

依法处理违法用地责任人,取信于民。

总之,要认清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不断加大信访问题的督查办理的力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依法办信办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疑难信访问题,为民办实事,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抓好国土资源信访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第5篇:信访调研报告

韩山镇基层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推动六个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要求,进一步推动阳光信访的工作进程,更好的提高人民生活高质量。依据实际情况,我镇由信访办牵头,综治、司法、派出所等部门协作,成立调研工作组,党委书记潘亚超同志任组长,镇长蒋广西同志、人大主席杨立卫同志任副组长,深入到韩山社区、韩西村、刘徐村、尚庄村等地调研,召开了一定范围的信访维稳工作座谈会。调研组根据实地调研和多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汇总研究。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现状

今年,韩山镇信访维稳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特别结合我省“六个高质量”新时代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信访维稳工作的决策部署,突出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稳定维护这三个重点,打造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在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创新工作方法,破解信访难题,促进矛盾化解,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信访量大,维稳压力大,进京非正常上访形势依然严峻。以韩山社区、韩西村信访工作为例,多年来面临拆迁安置、土地纠纷而形成众多矛盾和问题,社情民意复杂,社会治理工作长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较大的挑战。因此。今年全镇的信访维稳工作将始终围绕党的十九大维稳这条主线,落实各项工作举措。

二、主要做法

1、坚定政治站位,不断加强信访维稳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推动信访秩序规范化、制度化;强化组织领导,先后召开多次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信访维稳工作,明确任务和责任,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一般干部各司其责的要求,强化源头防范措施,把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名干部身上,对进京非访和省市挂牌督办信访积案实行主要领导包案制。

2、加强领导接访,积极畅通信访维稳渠道。为了做好信访群众接待工作,畅通信访渠道,我镇专门出台了《领导接访工作方案》,制定了领导接访工作安排表,并予以公示,并要求各村支两委定期汇报所在村信访人员情况,旨在努力减少越级非正常上访发生。

3、落实宣传发动,信访条例深入民心。由镇信访办牵头,要求各村居和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行业的特点对专项活动开展宣传,活动悬挂了30余条横幅于各村居和镇区人群易集中场所,通过微信、微博广播等媒体开展《信访条例》宣传,在镇点将台广场、银行、农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发放宣传单及放置宣传展板5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学习枫桥经验,逐渐减少越级非法上访。首先是抓源头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发生。在全镇推行维稳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听证制,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其次,通过各种制度的完善、活动的开展,提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最后,开展信访听证化解专项行动,多次组织召开信访疑难案件调解会,与村支两委和包村干部挂钩,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要求。

5、创新工作方式,合力遏制进京上访。我镇制定了活动方案,召开了专门的部署会议,对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负责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对进京上访群众,对重点信访户,首先宣传、文广做好具体的宣传工作,其次组织信访干部、村支两委进社区、进企业、到田头、到群众家中实地开展宣讲活动,安排具体讲解信访的工作流程,突出信访中违法犯罪行为,解答群众疑惑,最后综治办负责联络和资料的汇总上报工作。

6、关切合理诉求,发挥人大代表社会维稳作用。各级人大代表生活和工作在基层,与广大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最容易听到群众的呼声,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特有的优势。近年来,韩山镇在处理信访维稳工作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借助人大代表较强的群众基础和威信,让他们做信访工作的信息员、联络员、服务员和调解员,准确掌握民情民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全力为信访维稳工作“减压”。如韩西村拆迁安置难题,我镇党委潘书记、人大代表杨主席等领导,在韩西拆迁安置做到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阳光运行,在原则问题上坚持一视同仁,不搞政策特殊,严格实施补偿标准,将心比心地站在对方角度做被征迁户的思想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力争群众利益最大化,帮助他们打好“经济牌”,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维护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再者,针对市县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镇人大代表率先带头,司法、综治、社区等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在中小学、公共广场发放宣传海报,讲解非法集资的特点,提高居民的金融防范意识,确保百姓守得住自己血汗钱。人大代表在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存在问题

1、热点问题突出。韩山镇当前正处于大力发展庄台经济的关键时期,土地征用、房屋征迁、土地权属、医疗卫生、劳动人事、非法融资、社会保障等领域信访问题突出,特别是随着拆迁安置改造的持续推进,涉及更多群众的切身利益,信访维稳任务加大。

2、信访积案冗杂。近半年,韩山镇对沉淀遗留信访案件组织了攻坚,并通过领导包案、专班处置等方式,部分得到了有效化解,但仍有一部分积案化解效果不理想。

3、信访群体多元化。韩山镇特定利益群体主要有部队志愿兵退役人员群体、老电影放映员群体、老民师群体等。新老群体的诉求活动此起彼伏,各群体相互攀比,我镇共排查出“八类人员”共81人,其中,乡村医生5人,双代员18人,被辞退民师21人,公办教师4人,被辞退农电工23人,四清人员6人,两参人员1人,全部落实包保稳控措施,目前,一切正常;涉军人员3人,已全部化解到位。

四、工作建议

1、领导责任再强化。首先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对重大信访案件,直接介入,分析研判。对群众诉求,无论何时何地,任何形式都及时回应,强化领导责任,切实做到不等,不推,不躲,不绕,不怕。其次,其他领导成员“一岗双责”,实行领导干部重点包保、机关干部驻村具体包保、村级干部动态追踪,推动形成捆绑联动考核奖惩、失职渎职递进间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2、健全完善信访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结合法制宣传日和下访、接访等工作,多向群众宣传《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知识,不定期面向社会开展法制讲座、典型事例剖析等活动,逐渐引导信访人员有序、依法信访,减少无理上访、缠访闹访事件发生。完善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机制,注重从老党员干部、乡贤、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发展人民调解员,及时调解多发性民间矛盾,从而减少信访总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加大化解信访积案力度。结合我省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争做事,做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始终把法治思维贯彻到信访维稳工作全过程,依法按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群众诉求在法治的框架内得到有效解决。对诉求不合理、无法律政策依据、以访施压的情况依法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同时,寻取政府救助、社会救济、民间互助相结合的办法,以及采取帮助困难信访群众发展生产、解决就业等实质性的措施,努力使一批信访人员在政府关怀中息访息诉。

4、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值班备勤。要始终围绕党的十九大维稳这条主线,落实好各项工作举措。严格执行“战时”工作机制,全镇信访、综治、公安等部门必须24小时在岗,值班人员不得擅自脱离岗位,接访时,一律认真做好记录,能解决问题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分管领导,限时处理。

5、强化人大代表在维稳中的重要作用。基层信访工作压力大,人大代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是人大代表扮演广大群众说话人的角色,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独特的组织优势,有助于了解信访问题的起因,及时寻找最佳解决方式,避免矛盾激化,减少重复和越级上访。二是方便直接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能够使信访人依法、有序、理性的表达个人诉求。三是作为人大代表,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掌握维稳信息,带头遵守法律政策,坚持道德自律,处事公道。四是敢担当,充当好维稳工作的“调解员”,动态跟踪,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敢于触及矛盾,大胆提出批评和建议,要真正做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通过此次信访调研学习活动,我镇将有效预防遏制无理、违法上访行为,保证信访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化解信访积案,保护韩山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信访工作正常进行,为我市县进一步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吴涵

推荐第6篇:信访调研报告

八、

农村信访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农村稳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有的村民在遇到计划生育、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等纠纷时,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抱着“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以聚众闹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当前,大部分农民仍以基本农业种植等为主,城乡之间、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因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失范,甚至铤而走险。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组织以前完全靠收取各种规费维持运作,税费改革后,很快“断炊”,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三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引发群众对立、不满情绪。有的村级财务公开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村务、财务工作情况。有的在落实特困救助等优惠政策是徇私舞弊、优亲厚友。有的“白条充帐”,列支不合理的开支,扰乱了财经秩序,激化了干群矛盾。四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五是群众对上访认识上有偏差。部分群众通过上访解决了一些合理的诉求,也有极少数群众产生了误解,视各级组织的关心为软弱,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哪怕是违背原则和政策的无理要求,也屡揪不放、逐级上访。

归纳起来,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善后问题;二是村级财务问题;三是因新旧政策不一致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五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而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也暴露出我们工作和体制上的一些不足。其一,责任分工不明确。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而且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稳定一方的责任。然而许多地方仍然是各行其是,有利纷争,见难就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其二,政

绩考核不科学,对维稳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出问题不处理。没有做到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关口前移,没有着力在预防上下功夫,以至于许多本可避免的没有避免,导致工作被动。二是出了问题不愿意处理。社会稳定工作说起来麻烦,处理起来棘手,不容易出成绩,费力不讨好。因此,很多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心理上不愿意插手不稳定工作,唯恐陷进去拔不出脚,脱不开身,影响个人的形象。三是工作成本高。很多基层领导和相关同志对群众不断上访、越级上访都比较头疼,深感稳定压力之大,都要投放很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来确保社会稳定,稳定成本高得惊人。

对策及建议:

1、抓紧建立科学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运行机制。第一,要坚持“关口”前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强化基层,强化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研究、探讨、落实农村稳定工作的预防措施,力求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对各种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归纳、分类,搞好协调分工,明确处理程序、处理时限、工作责任,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落实下去。第三,奖罚分明,建立全程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不稳定因素的预防、产生、处理、结局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哪个环节做得好,就予以表彰。将农村稳定工作与干部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第四,大力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一是要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协调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二是要认真落实村民组织法。要切实推行民主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提高公开的透明度,同时,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村务行为的规范化。三是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要发动广大法律工作者面向农村,为农民提供适时的法律援助。第五,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要把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班子,夯实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加强村级调解组织建设。要把一些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以及有威望的老同志组织起

来,建立村民小组、村委会以及乡镇三级调解组织。三是要加强治安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把一些责任心强、热心帮助他人的党员干部选为治安信息员,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第六,大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要建立农村社会稳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与村委、村委与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与农户要层层签订稳定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同时要建立奖励机制,把稳定工作责任与与奖惩挂钩,做到奖罚分明。二是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打防控”一体化体系。要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对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要成立治安防范巡逻队,实行义务巡逻。对违法犯罪行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给予严厉打击,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要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各级调解组要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2、坚持群众路线,以转变信访工作方式抓稳定。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针对农村实际,要实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村调查不得少于5次,其它干部不得少于10天,对下村调查处理问题的情况由综治办统一核查,分类处理,并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增强干部的下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变信访办理为信访服务,把信访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起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镇设立专门信访接待室,每天有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班接访,所有接访人员都认真对待。对来访群众,做到耐心听取申述,虚心听取批评,有效地防止“一说就吵,一谈就崩,一定就跳”现象的发生,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村、或某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把推进政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民主权利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计划生育、土地纠纷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群众信访隐患源头。

3、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厉打击无理取闹上访,对恶意上访或借上访要挟、扰乱信访秩序的要依法予以惩处,决不让不法之徒从中获利,以此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

推荐第7篇:信访调研报告

信访调研报告

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职能的转型、大量惠农政策的兑现落实、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一些长久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现行条件下的现实矛盾逐步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农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信访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缠访、集体访、重复访、越级访等现象已成为影响地方稳定与发展的难题。认真分析农村信访问题的成因,探索解决新时期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对于有效地解决农村信访问题,促进农村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目前的现状

二、问题成因

通过调研,以及对这些信访案件的分析,发现当前的信访问题综合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干部自身作风存在问题。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对上级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在政策兑现时不能正确规范程序,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问题不公开、不透明,政策不清,群众对集体事务和财政收支问题等有疑惑、产生不满情绪,从而造成群众想通过上访获得知情权。再加上部分村干部对权力的行使有偏差,作风不民主,沿袭过去的传统方式方法,集权思想严重,独断专行,凡事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没有充分发扬民主。个别农村组织形同虚设,长期不召开会议,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不征求群众意见,不履行民主程序,工作不透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听之任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处理问题避重就轻,使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垮,造成矛盾升级,导致激化。

二是部分群众素质有待太高。近年来,上访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与自身的法律素质不能同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日益完善,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是还是有不少群众对法律法规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有的甚至“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片面强调法律法规中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不能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更有些许群众总把自己当作一个特色群体,欲望无法满足,把“上访”作为一种政治资本,当作一项产业,认为自己享有的还不够,对政府给予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永远不满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等等。

三是群众对信访这一民主行为的认识不够全面。从信访制度的初衷来看,是让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方式向政府机关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权力始终处于被监督的状态,不断推进法治民主进程。但现实中信访群众一味强调自己的权力,混淆了信访与法律维权的界限,把信访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看到其他人部分问题通过信访这一渠道解决了,甚至得到了好处,便以为只有通过信访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便不论事件性质,不论事件大小,只要稍有不满便想要通过信访这一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再加上部分群众抓住信访考评政绩这一特点,不管问题性质合不合理,本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利己观念,向政府施加压力,导致越级上访、重复访等不理性信访的行为,想要促使政府解决问题。

四是信访处臵政策的误导。在现实“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出现信访案例后,为求息事宁人和维护社会稳定,在考核扣分的形势下,在解决信访事件时,往往不得已选择运用法治以外的方式,甚至明显违反规定的代价来满足信访人的非份要求,虽然达到了息事宁人的效果,却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导致重复上访。这些非正常的解决方式方法,很快通过口头舆论等方式迅速在群众中传播,这种示范效应使一些信访群众的目标、手段、信念和灵魂发生了扭曲,致使信访问题恶性循环,使大量的社会矛盾涌向信访渠道,信访方式走向极端。更多人宁信访而不信法,从而形成对信访的依赖。再加上现行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对于有些非正常上访行为约束力度有限,对于违反《信访条例》,不到规定地点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重复缠访、行为过激闹访和以各种利益诱访、煽访、串访、借访敛财等行为尚未健全相应的防控和处理机制,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力度不够,致使信访工作秩序不够规范。

三、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信访体制建设。建立自上而下的信访稳定工作体系,将《信访条例》提升为法律层次,逐步来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信访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参谋服务的工作制度,使信访稳定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迈进。同时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把开展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结合起来,把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工作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改变现行的领导和信访部门一听信访就不问青红皂白,训斥下级责令接人,而不深入了解情况,不能正确教育引导信访人。另一方面改变信访稳定考核机制,确因工作不到位致使不稳定的一票否决,在职责范围外的则不予追究。

(二)提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增强政治观念、全局观念和责任观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其次,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在矛盾没有激化前就要抓住不放,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

(三)广泛宣传,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力度。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既要严格要求干部转变作风,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切实让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文明、诚信、守法的理性公民。当前,要切实做好《信访条例》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要紧紧围绕“一个畅通、两个规范”,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以乡镇、村委会为主体的普法教育网络,通过开展定期法律咨询、普法讲座、送法进村到社区等活动,以及灵活运用涉法涉诉信访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解法律,理性对待纠纷,树立依法按程序反映诉求,无理不能违法上访,有理也不能违法上访的观念。

(四)对非正常上访加大打击力度。对经过法制教育和批评劝导,仍然违法缠访、闹访,到重点地区进行非正常上访,或采取极端方式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对非法代理上访牟利,或教唆、鼓动上访人非正常上访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依法严厉打击。同时,完善维稳信访、涉法涉诉三级终结制度,严格执行信访事项的办理、复查和复核三级终结制度,对按照规定已经终结的事项,不再受理,案结事了。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加强对信访秩序的管理,有效解决重复缠访、行为过激闹访、无限诉求访等现象。

信访调研报告

(二)

当前,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农村稳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有的村民在遇到计划生育、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等纠纷时,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抱着“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以聚众闹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当前,大部分农民仍以基本农业种植等为主,城乡之间、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因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失范,甚至铤而走险。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组织以前完全靠收取各种规费维持运作,税费改革后,很快“断炊”,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三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引发群众对立、不满情绪。有的村级财务公开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村务、财务工作情况。有的在落实特困救助等优惠政策是徇私舞弊、优亲厚友。有的“白条充帐”,列支不合理的开支,扰乱了财经秩序,激化了干群矛盾。四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五是群众对上访认识上有偏差。部分群众通过上访解决了一些合理的诉求,也有极少数群众产生了误解,视各级组织的关心为软弱,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哪怕是违背原则和政策的无理要求,也屡揪不放、逐级上访。 归纳起来,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善后问题;二是村级财务问题;三是因新旧政策不一致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五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而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也暴露出我们工作和体制上的一些不足。其一,责任分工不明确。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而且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稳定一方的责任。然而许多地方仍然是各行其是,有利纷争,见难就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其二,政绩考核不科学,对维稳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出问题不处理。没有做到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关口前移,没有着力在预防上下功夫,以至于许多本可避免的没有避免,导致工作被动。二是出了问题不愿意处理。社会稳定工作说起来麻烦,处理起来棘手,不容易出成绩,费力不讨好。因此,很多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心理上不愿意插手不稳定工作,唯恐陷进去拔不出脚,脱不开身,影响个人的形象。三是工作成本高。很多基层领导和相关同志对群众不断上访、越级上访都比较头疼,深感稳定压力之大,都要投放很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来确保社会稳定,稳定成本高得惊人。

对策及建议:

1、抓紧建立科学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运行机制。第一,要坚持“关口”前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强化基层,强化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研究、探讨、落实农村稳定工作的预防措施,力求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对各种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归纳、分类,搞好协调分工,明确处理程序、处理时限、工作责任,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落实下去。第三,奖罚分明,建立全程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不稳定因素的预防、产生、处理、结局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哪个环节做得好,就予以表彰。将农村稳定工作与干部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第四,大力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一是要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协调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二是要认真落实村民组织法。要切实推行民主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提高公开的透明度,同时,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村务行为的规范化。三是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要发动广大法律工作者面向农村,为农民提供适时的法律援助。第五,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要把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班子,夯实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加强村级调解组织建设。要把一些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以及有威望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建立村民小组、村委会以及乡镇三级调解组织。三是要加强治安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把一些责任心强、热心帮助他人的党员干部选为治安信息员,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第六,大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要建立农村社会稳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与村委、村委与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与农户要层层签订稳定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同时要建立奖励机制,把稳定工作责任与与奖惩挂钩,做到奖罚分明。二是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打防控”一体化体系。要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对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要成立治安防范巡逻队,实行义务巡逻。对违法犯罪行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给予严厉打击,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要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各级调解组要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2、坚持群众路线,以转变信访工作方式抓稳定。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针对农村实际,要实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村调查不得少于5次,其它干部不得少于10天,对下村调查处理问题的情况由综治办统一核查,分类处理,并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增强干部的下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变信访办理为信访服务,把信访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起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镇设立专门信访接待室,每天有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班接访,所有接访人员都认真对待。对来访群众,做到耐心听取申述,虚心听取批评,有效地防止“一说就吵,一谈就崩,一定就跳”现象的发生,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村、或某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把推进政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民主权利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计划生育、土地纠纷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群众信访隐患源头。

3、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厉打击无理取闹上访,对恶意上访或借上访要挟、扰乱信访秩序的要依法予以惩处,决不让不法之徒从中获利,以此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

信访调研报告

(三)

我街接到纪委关于****所的一封信访件后,非常重视,把信访件处理同**所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立即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专门组成了信访工作调查组,对该信访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组采取谈话、核实和查帐等三种方法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如实情况及时向主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和**所班子成员及职工、一线工人代表及时反馈,征求意见,得到了**所职工的好评。经街道党工委联席会、党工委委员会研究,提出意见,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核实情况

1、关于反映班子团结和福利搞不上去的问题。经调查:**所班子团结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工作关系不协调,性格上存在不同的差异,与群众关系沟通联系不够造成。对福利搞不上去的问题,主要是加班资、工龄假、工休三个方面的问题,造成反映福利搞不上去的原因是因为加班发放不及时;工龄假自九八年抗洪以来一直未恢复等方面的原因。如性格有的急躁,有的缓慢;主要负责人刘海沙对工作没有集思广义,与群众和班子成员沟通少,但工作仍能正常进行。**所职工反映福利不好,主要是加班工资、工龄假、工休三个方面的问题。造成职工上访的原因主要是:①节日加班工资到位不及时,平时加班无加班工资;②关于工龄假的问题。自九八抗洪和**体制改革以来,**所停止工龄休假,直至现在还未恢复。③关于工休的问题。目前,**所有97名临时工,设9个班组,由于**所工作性质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倒完早、中、晚三个班,休息一天。

3、关于**所正式职工停薪留职人员工资去向问题。据调查,****所有4名正式职工自行离岗,人员分别是李莉芬、朱育声、王刚、陈敏新。通过查账,这笔资金用途一是:一是由出纳夏小春进入预算外资金;二是用于发放职工**节福利费;三是用于支付南湖垃圾中转台水电、餐费;四是用于发放全所20xx年职工年终奖;五是用于借给困难职工、因病住院子职工医疗费等。

5、关于一线工人迟到5分钟扣一元钱的资金去向问题。据查实,为加强**所工作运行,加强效率与工资挂钩,实行工资浮动,对上班脱岗、违章实行罚款。自20xx年至20xx年9月,共罚款4799.70元。这笔款项已由出纳夏小春进入预算外账户。(附进账凭证)

6、关于反映纪律松懈、大吃大喝的问题。经调查核实,有时上行政班的人员含所领导中午下班后打牌,不注意超过了下午上班时间,引起群众的不满,当发工资时,或垃圾运不出去时,所里职工不能离岗,所里领导与其他工人凑份去上餐馆,群众误以为是公款大吃大喝。

二、存在的问题

1、**所班子成员关系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存在关系不协调,与一线工人沟通联系不够密切。

2、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实行财务公开,带来职工的猜疑,在管理上没有创新,按照历史遗留的老方法运行。从调查了解和查账中,未发现**所主要负责人刘海沙有个人贪污行为。但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不足。

三、街道处理意见

根据调查结果,经街道党工委委员会议、党政联席会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1、结合****体制改革精神,组合新一届**所班子,及时组织协调班子成员关系,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收费力度,切实提高**所职工待遇。

2、要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每季度在**所内公开,对财务开支情况定期向班子成员通报,对重大问题要有**所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及时向街道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通气。

3、要尽快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双向反馈制度、用工人员制度、劳保用品管理等制度,按章办事。

4、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学习,严禁在办公场所打牌和酗酒,以及酒后睡觉等不良现象发生,发现严肃处理。

5、根据调查结果,经党工委、办事处研究,报请**纪委信访件终结。

推荐第8篇:信访调研报告

信访调研报告

信访>调研报告

(一)

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职能的转型、大量惠农政策的兑现落实、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一些长久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现行条件下的现实矛盾逐步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农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信访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缠访、集体访、重复访、越级访等现象已成为影响地方稳定与发展的难题。认真分析农村信访问题的成因,探索解决新时期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对于有效地解决农村信访问题,促进农村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目前的现状

据统计,XXXX年全镇来访、来信、来电共有XX人次,XXXX年共有XX人次,XXXX年共有XX人次,逐年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呈现出以下特点:(1)越级上访趋势增多;(2)集体上访组织化倾向明显;(3)缠访、重复访、无理访问题突出。今年短短两三个月以来,我镇就已受理各类信访事项XX人次,其中重大信访案件X起,上级转办案件X起。

二、问题成因

通过调研,以及对这些信访案件的分析,发现当前的信访问题综合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干部自身作风存在问题。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对上级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在政策兑现时不能正确规范程序,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问题不公开、不透明,政策不清,群众对集体事务和财政收支问题等有疑惑、产生不满情绪,从而造成群众想通过上访获得知情权。再加上部分村干部对权力的行使有偏差,作风不民主,沿袭过去的传统方式方法,集权思想严重,独断专行,凡事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没有充分发扬民主。个别农村组织形同虚设,长期不召开会议,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不征求群众意见,不履行民主程序,工作不透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听之任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处理问题避重就轻,使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垮,造成矛盾升级,导致激化。

二是部分群众素质有待太高。近年来,上访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与自身的法律素质不能同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日益完善,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是还是有不少群众对法律法规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有的甚至“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片面强调法律法规中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不能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更有些许群众总把自己当作一个特色群体,欲望无法满足,把“上访”作为一种政治资本,当作一项产业,认为自己享有的还不够,对政府给予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永远不满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等等。

三是群众对信访这一民主行为的认识不够全面。从信访制度的初衷来看,是让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方式向政府机关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权力始终处于被监督的状态,不断推进法治民主进程。但现实中信访群众一味强调自己的权力,混淆了信访与法律维权的界限,把信访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看到其他人部分问题通过信访这一渠道解决了,甚至得到了好处,便以为只有通过信访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便不论事件性质,不论事件大小,只要稍有不满便想要通过信访这一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再加上部分群众抓住信访考评政绩这一特点,不管问题性质合不合理,本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利己观念,向政府施加压力,导致越级上访、重复访等不理性信访的行为,想要促使政府解决问题。

四是信访处臵政策的误导。在现实“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出现信访案例后,为求息事宁人和维护社会稳定,在考核扣分的形势下,在解决信访事件时,往往不得已选择运用法治以外的方式,甚至明显违反规定的代价来满足信访人的非份要求,虽然达到了息事宁人的效果,却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导致重复上访。这些非正常的解决方式方法,很快通过口头舆论等方式迅速在群众中传播,这种示范效应使一些信访群众的目标、手段、信念和灵魂发生了扭曲,致使信访问题恶性循环,使大量的社会矛盾涌向信访渠道,信访方式走向极端。更多人宁信访而不信法,从而形成对信访的依赖。再加上现行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对于有些非正常上访行为约束力度有限,对于违反《信访条例》,不到规定地点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重复缠访、行为过激闹访和以各种利益诱访、煽访、串访、借访敛财等行为尚未健全相应的防控和处理机制,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力度不够,致使信访工作秩序不够规范。

三、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信访体制建设。建立自上而下的信访稳定工作体系,将《信访条例》提升为法律层次,逐步来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信访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参谋服务的工作制度,使信访稳定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迈进。同时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把开展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结合起来,把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工作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改变现行的领导和信访部门一听信访就不问青红皂白,训斥下级责令接人,而不深入了解情况,不能正确教育引导信访人。另一方面改变信访稳定考核机制,确因工作不到位致使不稳定的一票否决,在职责范围外的则不予追究。

(二)提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增强政治观念、全局观念和责任观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其次,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在矛盾没有激化前就要抓住不放,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

(三)广泛宣传,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力度。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既要严格要求干部转变作风,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切实让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文明、诚信、守法的理性公民。当前,要切实做好《信访条例》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要紧紧围绕“一个畅通、两个规范”,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以乡镇、村委会为主体的普法教育网络,通过开展定期法律咨询、普法讲座、送法进村到社区等活动,以及灵活运用涉法涉诉信访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解法律,理性对待纠纷,树立依法按程序反映诉求,无理不能违法上访,有理也不能违法上访的观念。

(四)对非正常上访加大打击力度。对经过法制教育和批评劝导,仍然违法缠访、闹访,到重点地区进行非正常上访,或采取极端方式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对非法代理上访牟利,或教唆、鼓动上访人非正常上访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依法严厉打击。同时,完善维稳信访、涉法涉诉三级终结制度,严格执行信访事项的办理、复查和复核三级终结制度,对按照规定已经终结的事项,不再受理,案结事了。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加强对信访秩序的管理,有效解决重复缠访、行为过激闹访、无限诉求访等现象。

信访调研报告

(二)

当前,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农村稳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有的村民在遇到计划生育、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等纠纷时,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抱着“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以聚众闹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当前,大部分农民仍以基本农业种植等为主,城乡之间、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因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失范,甚至铤而走险。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组织以前完全靠收取各种规费维持运作,税费改革后,很快“断炊”,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三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引发群众对立、不满情绪。有的村级财务公开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村务、财务工作情况。有的在落实特困救助等优惠政策是徇私舞弊、优亲厚友。有的“白条充帐”,列支不合理的开支,扰乱了财经秩序,激化了干群矛盾。四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五是群众对上访认识上有偏差。部分群众通过上访解决了一些合理的诉求,也有极少数群众产生了误解,视各级组织的关心为软弱,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哪怕是违背原则和政策的无理要求,也屡揪不放、逐级上访。

归纳起来,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善后问题;二是村级财务问题;三是因新旧政策不一致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五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而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也暴露出我们工作和体制上的一些不足。其一,责任分工不明确。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而且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稳定一方的责任。然而许多地方仍然是各行其是,有利纷争,见难就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其二,政绩考核不科学,对维稳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出问题不处理。没有做到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关口前移,没有着力在预防上下功夫,以至于许多本可避免的没有避免,导致工作被动。二是出了问题不愿意处理。社会稳定工作说起来麻烦,处理起来棘手,不容易出成绩,费力不讨好。因此,很多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心理上不愿意插手不稳定工作,唯恐陷进去拔不出脚,脱不开身,影响个人的形象。三是工作成本高。很多基层领导和相关同志对群众不断上访、越级上访都比较头疼,深感稳定压力之大,都要投放很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来确保社会稳定,稳定成本高得惊人。

对策及建议:

1、抓紧建立科学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运行机制。第一,要坚持“关口”前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强化基层,强化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研究、探讨、落实农村稳定工作的预防措施,力求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对各种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归纳、分类,搞好协调分工,明确处理程序、处理时限、工作责任,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落实下去。第三,奖罚分明,建立全程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不稳定因素的预防、产生、处理、结局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哪个环节做得好,就予以表彰。将农村稳定工作与干部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第四,大力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一是要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协调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二是要认真落实村民组织法。要切实推行民主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提高公开的透明度,同时,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村务行为的规范化。三是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要发动广大法律工作者面向农村,为农民提供适时的法律援助。第五,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要把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班子,夯实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加强村级调解组织建设。要把一些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以及有威望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建立村民小组、村委会以及乡镇三级调解组织。三是要加强治安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把一些责任心强、热心帮助他人的党员干部选为治安信息员,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第六,大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要建立农村社会稳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与村委、村委与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与农户要层层签订稳定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同时要建立奖励机制,把稳定工作责任与与奖惩挂钩,做到奖罚分明。二是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打防控”一体化体系。要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对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要成立治安防范巡逻队,实行义务巡逻。对违法犯罪行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给予严厉打击,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要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各级调解组要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2、坚持>群众路线,以转变信访工作方式抓稳定。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针对农村实际,要实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村调查不得少于5次,其它干部不得少于10天,对下村调查处理问题的情况由综治办统一核查,分类处理,并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增强干部的下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变信访办理为信访服务,把信访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起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镇设立专门信访接待室,每天有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班接访,所有接访人员都认真对待。对来访群众,做到耐心听取申述,虚心听取批评,有效地防止“一说就吵,一谈就崩,一定就跳”现象的发生,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村、或某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把推进政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民主权利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计划生育、土地纠纷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群众信访隐患源头。

3、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厉打击无理取闹上访,对恶意上访或借上访要挟、扰乱信访秩序的要依法予以惩处,决不让不法之徒从中获利,以此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

信访调研报告

(三)

我街接到纪委关于****所的一封信访件后,非常重视,把信访件处理同**所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立即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专门组成了信访工作调查组,对该信访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组采取谈话、核实和查帐等三种方法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如实情况及时向主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和**所班子成员及职工、一线工人代表及时反馈,征求意见,得到了**所职工的好评。经街道党工委联席会、党工委委员会研究,提出意见,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核实情况

1、关于反映班子团结和福利搞不上去的问题。经调查:**所班子团结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工作关系不协调,性格上存在不同的差异,与群众关系沟通联系不够造成。对福利搞不上去的问题,主要是加班资、工龄假、工休三个方面的问题,造成反映福利搞不上去的原因是因为加班发放不及时;工龄假自九八年抗洪以来一直未恢复等方面的原因。如性格有的急躁,有的缓慢;主要负责人刘海沙对工作没有集思广义,与群众和班子成员沟通少,但工作仍能正常进行。**所职工反映福利不好,主要是加班工资、工龄假、工休三个方面的问题。造成职工上访的原因主要是:①节日加班工资到位不及时,平时加班无加班工资;②关于工龄假的问题。自九八抗洪和**体制改革以来,**所停止工龄休假,直至现在还未恢复。③关于工休的问题。目前,**所有97名临时工,设9个班组,由于**所工作性质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倒完早、中、晚三个班,休息一天。

2、关于>慰问金不知去向的问题。经查帐,**所20xx年和20xx年春节期间,共接收**政府16200元和15200元慰问金,经查账核实,这两笔钱均已发放到职工个人27400元,其中有4000元未发放给个人,已由**所出纳夏小春进入**所账户(进账凭证和慰问金收据附后)。没有**组织部张部长慰问**所这一回事。

3、关于**所正式职工停薪留职人员工资去向问题。据调查,****所有4名正式职工自行离岗,人员分别是李莉芬、朱育声、王刚、陈敏新。通过查账,这笔资金用途一是:一是由出纳夏小春进入预算外资金;二是用于发放职工**节福利费;三是用于支付南湖垃圾中转台水电、餐费;四是用于发放全所20xx年职工年终奖;五是用于借给困难职工、因病住院子职工医疗费等。

4、关于**所职工一名陌生临时工名字的工资问题。经查帐核实,****所存在一名叫郭翠荣的临时工,自20xx年元月至现在每月领取工资,两年期间共计18202.50元。据了解,这笔款项主要用途:①用白纸条没有正式发票,造工资名册从中开支;②晚上加班检查用餐费、垃圾站设备及汽车修理工时费及材料费没有发票的开支等,这些都无正规发票,就从工资表中来充销,当时都有白纸条,后来未保存。(附情况说明)

5、关于一线工人迟到5分钟扣一元钱的资金去向问题。据查实,为加强**所工作运行,加强效率与工资挂钩,实行工资浮动,对上班脱岗、违章实行罚款。自20xx年至20xx年9月,共罚款4799.70元。这笔款项已由出纳夏小春进入预算外账户。(附进账凭证)

6、关于反映纪律松懈、大吃大喝的问题。经调查核实,有时上行政班的人员含所领导中午下班后打牌,不注意超过了下午上班时间,引起群众的不满,当发工资时,或垃圾运不出去时,所里职工不能离岗,所里领导与其他工人凑份去上餐馆,群众误以为是公款大吃大喝。

二、存在的问题

1、**所班子成员关系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存在关系不协调,与一线工人沟通联系不够密切。

2、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实行财务公开,带来职工的猜疑,在管理上没有创新,按照历史遗留的老方法运行。从调查了解和查账中,未发现**所主要负责人刘海沙有个人贪污行为。但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不足。

三、街道处理意见

根据调查结果,经街道党工委委员会议、党政联席会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1、结合****体制改革精神,组合新一届**所班子,及时组织协调班子成员关系,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收费力度,切实提高**所职工待遇。

2、要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每季度在**所内公开,对财务开支情况定期向班子成员通报,对重大问题要有**所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及时向街道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通气。

3、要尽快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双向反馈制度、用工人员制度、劳保用品管理等制度,按章办事。

4、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学习,严禁在办公场所打牌和酗酒,以及酒后睡觉等不良现象发生,发现严肃处理。

5、根据调查结果,经党工委、办事处研究,报请**纪委信访件终结。

推荐第9篇:信访调研报告

信访调研报告

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举报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所反映的问题也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干部工作不到位、作风飘浮,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群众的切身利益漠不关心,而我们的群众则认为纪检监察机关能解决他们所反映的这些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笔者就当前如何搞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经常换位思考,切实加强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

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来电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是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效途径,实质上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一种信任,正确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有利于惩治和预防腐败,有利于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不正之风,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转变观念,整合力量。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不仅仅是纪检监察机关和信访举报部门几个干部的事,信访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必须各方面、各部门都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切实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合力。

二是换位思考,转换工作思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全体干部应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服务“第一要务”的高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的合理要求,随时转换工作思维,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忌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而要把群众信访、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更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逐步化解矛盾,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三是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纪检监察信访部门作为纪检前沿阵地,要高度重视,经常过问,逐步建立起加强做好信访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而使信访举报工作既要立足于基本职责,把执纪办案与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相结合,与做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又要把调查取证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充分发挥案源主渠道的作用和直查快办的优势,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服务。

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努力化解基层矛盾和对信访问题的预防处置工作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也有其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加大信访举报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树立法制观念,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问题,自觉遵守信访秩序。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访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利用接待场所和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相关的法规、信访者的权利与义务、信访工作流程图、本委局受理的范围、工作程序及时限、质量要求以及领导接访的时间等,扩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影响,增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全年工作坚持做到“三办”,即: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普件快办;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保持一张笑脸,程序上讲一个清楚,明确给一个答复,承诺一个时限,搞好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实践“三种下访”形式:定点下访,即到信访问题较突出的单位和地区开展下访,督促基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定人下访,即针对军转人员、重点上访对象、改制企业分流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开展下访,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及时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信访“症结”,做好“预警”处理,切实解决好这些人员的实际困难;定事下访,针对移民安置补偿、新城征地补偿、城市拆迁等特殊弱势群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下访,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妥善处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要以群众合法合理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满意或不满意作为衡量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第一标准,也就是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和主线,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信访、上访的苗头和隐患,多一点思考,少一分盲目。

四是要建立健全部门、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信访工作信息网络点。作为纪检

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前位哨”、“电子眼”,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掌握基层信访苗头和动态,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并完善领导包案、挂帐督办、领导下访、电话约访、信访工作百分考核、党风廉政信息发布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基层党政组织与群众互动、互信机制, 随时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

三、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行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制度,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

一是创新工作机机制。结合《信访条例》、中纪委实施《信访条例》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科学分工,明确责任,逐步建立健全高效运转的领导负责机制,领导亲自阅信和接待来访制度和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重要线索和疑难信访问题集体评估与研究制度、社会参与解决纠纷机制、首问责任制、实名举报制度、双向承诺制、保密制、信访举报责任追究制、信访季度分析制、集体访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重大集体访协调机制等,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

二是积极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日常工作中,信访举报办事程序要按照:受理→登记→送阅→领导批示→转办、交办、自办→反馈调查处理情况→上报领导审批→结案( 了结) →立卷归档等程序办理,并积极探索信访举报在受理、调查、处理等环节的公开,切实增大纪检监察机关办理信访举报的透明度。

三是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因为信访举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通过关门集中学习、走出去考察学习和在工作中实践学习,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干部的素质培养,切实加强信访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和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其具备五种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提高捕捉信息,及时发现违纪案件线索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能力;提高正确运用政策和纪律,查办信访案件的能力;提高调动各方面力量,协调处理突发性事件和疑难信访问题的能力;提高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把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秉公执纪,做到每件信访有记录凭据、有拟办意见、有领导批阅、有办理结果、有档案储存,减少处理信访举报的随意性,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稳定在当地。

推荐第10篇:关于农村信访的调研报告(材料)

关于农村信访的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频发,冲突加剧,农村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搞好信访工作的途径,促进社会和谐,无疑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对农村信访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

一、农村信访基本特点

(一)农村信访方式发生改变。一是农民亲自上访增多,认为只有亲自去了,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二是由原来的逐级向上反映变为越级上访情况增多,农民群众向上反映问题,本级政府解决不了,上访人员不是逐级向上反映情况,而是直接省政府、北京越级上访,希望以此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上访目的。

(二)组织性明显增强。一些农民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上访人数越多,效果越好。个别农民精心策划,左右联络,有组织有规模地上访,给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三)重复上访增多。就相同问题不断上访。 一是初次上访没有完全反映出自己的要求,进行多次重复上访。二是为了促使问题加快解决,反复多次上访且上访频率越来越快。

(四)对抗性明显增强。上访者情绪激烈,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认为“法不责众”,打横幅、堵门口、喊冤叫屈、请愿下跪,行为过激,疏导劝解难度较大。

(五)上访时间地点的选择性和渠道的越级性越来越明显。一些上访者尤其是重复上访者,在时间上往往选择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时间,特别是“两会”期间、“双节期间”上访,希望通闹声势,造成不良影响。

二、农村信访涉访基本内容

(一)干群矛盾。一些村干部素质低,处理问题不当、不公、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恶化了干群关系,导致上访。

(二)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后遗症。由于种种原因,两委换届中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个别投机取巧者,依靠家族势力拉票、贿票,并当上村官,结果引起群众不满;也有个别人因为在选举中没有达到个人目的而恶意寻事的;还有因为选举不符合程序,群众质疑的。因村官选举而引起的上访事件,上访事件中占一定的比例。

(三)医患矛盾。因为误诊、用药等原因,导致医患矛盾,双方协商无果,部分患者或其家属便放弃走司法程序,而是堵住政府或医院门口,大造声势,扰乱正常工作秩序,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四)涉法案件。个别上访人员自认为一些涉法案件处理

不公,或嫌起诉麻烦,怕耽误时间,于是为达个人目的,不走司法程序,而是集体上访。

(五)占地拆迁。因企业占地、公路占地或拆迁未得到赔偿,或过高赔偿要求未被满足而引起的上访事件,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三、农村信访原因

(一)部分基层干部对稳定认识不到位,对基层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一些部门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平衡性;二是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应该解决的不解决,该及时办的长期拖着不办;三是个别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

(二)法制教育不健全,普法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普法教育工作虽取得积极成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村的法制教育欠缺,这导致一些农民凡事不问程序,任意妄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干部对法律、法规宣传不够,群众缺乏了解,法律法规在农村群众中没有产生应有的约束力,群众在无知中违法;二是个别干部对群众的越级上访,简单地“拦、堵、卡、截”,导致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三是个别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遇事要求过高,无理取闹。

四、建议

面对农村信访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是关键所在。只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大幅度减少越级上访批次。

(一)健全乡、村两级组织。加强信访队伍建设,首先,乡镇要组建一支懂政策、业务强的信访干部队伍。村级信访组织,应由村支书牵头,村组人员都要参与信访工作,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信访问题。这样可以做到小事不出村。

(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要实行定期排查、超前化解。乡村干部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对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信访信息,做到早预测、早预防。要组织人员定期排查,对可能发生的越级或集体上访,提前发现、提前介入,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尤其是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针对突发事件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上级政府部门有明确意见的信访问题,要及时组织力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要深入细致地排查,化整为零,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就地化解,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当地。

(三)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意识,要把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当做乡村干部的职责。特别是对群众已经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受理,能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要拖拖拉拉,不能立即办的要及时答复,不能办的要说明原因。要提高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就地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坚决遏

制矛盾上交和推诿、拖延、扯皮、失职现象,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要做好政策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的问题,更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以正视听。

(四)加强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全面,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农民会盲目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明白纸、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宣传《信访条例》,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办事。

第11篇:个人信访调研报告

个人信访稳定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掌握基层信访稳定工作形势,本着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态度,我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工作日程,利用两周时间先后深入到重点村、重点户家中进行一线调研,了解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群众的所思所盼,为信访问题化解奠定了一定基础,有效解决和预防了绝大多数信访事件的发生。

一、信访稳定工作概况

经过调查主要信访问题有:反映集体土地及其个人耕地被抢问题,宅基边界问题,反映侵犯了他们的承包权益等问题。经了解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历史遗留问题、以庄基纠纷为主的部分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和其他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民办教师和原机械厂职工要求落实相关待遇问题。

2、邻里之间的庄基纠纷是影响乡村稳定的主要根源。

3、土地纠纷、个人恩怨等矛盾,不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以及存在的部分无理闹访、缠访现象。

二、信访问题产生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信访、上访,由于遗留时间较长,目前无相关政策法规可参照执行,致使在短时间无法解决。

2、乡村庄基问题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纠纷,如庄基证发放时调查不深入,邻居可能共同享有部分土地,或者邻里之间私搭乱建,在建房时没有按照庄基证上面规定而私下协商,造成既成事实,现在没有办法证明,在当下新农村建设或者旧房翻新过程中,这种矛盾便显现了出来。

3、存在个别上访“专业户”,他们多以上访作为“生计”,为达到个人目的,获得一定“好处”,胡搅蛮缠,强词夺理,甚至如不解决、不给“好处”就以越级上访要挟当地政府,造成了对社会稳定工作不可忽视的影响。

4、当下个人维权意识提高,但与此同时群众法制意识淡薄,道德素质偏低下,因田边地头,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互不相让问题普遍。部分群众认为法律程序大题小做或者图方便,往往采取信访的形式寻求当地政府解决。

三、问题处理建议对策

1、加强教育,强化群众法制意识。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和《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从源头上和根本上减少和防止信访行为的发生。

2、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道德素质,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树立良好和谐风尚。

3、完善制度,规范信访行为。对信访人合法、合理的诉求要深入调查,客观、公正的处理,同时严厉打击缠访、闹访和非法上访行为,区别客观对待上访事件,不能因个人无理上访而简单地对乡村干部进行处理,对为达到个人不合法、不合理目的缠访、闹访行为不能姑息妥协。

4、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信访处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信访工作方式、方法、措施上要勇于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当中,要充分发挥乡村调委会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12篇:林业局信访调研报告

XX县林业局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我县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引发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并大量从信访渠道中突显出来。2005年5月1日,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开始实施,给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的迎接信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做好信访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的,更好的保障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我局信访秩序,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办对全局今年信访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局信访情况总体特征

(一)我局信访情况的总体特征

从今年我局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期比呈上升状态;

二、来信来访反映问题集中,分别是山林权属纠纷和森林资源保护问题。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我局信访基本情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方面主要是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

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山林权属和森林资源保护的维权都走上了正规的途径,并且要求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主观方面主要有:一是执法者对政策的掌握不够准确,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把握标准不一;二是执法者宗旨意识不够强,不能全心全意为群众维护权益;三是部门利益的驱使;四是个别群众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当遇到信访问题时不是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而是直接采取越级上访。

三、下一步应采取的具体工作措施

通过分析我局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下一步我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

做好信访工作,不仅要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认真解决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还要坚持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为此,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要坚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能因为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出现矛盾,导致群众上访。要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现实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二)抓住工作重点,坚决控制群众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

今年我局的信访形势仍十分严峻,越级上访时有发生。我们要把控制群众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信访工作的重点,要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对越级上访一定要做到省、市提出的“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要求,坚决控制并扭转被动局面。要深入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信访重点、难点问题。各部门负责人要深入基层,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关心体察群众疾苦,摸清情况、研究政策、拿出对策,举一反三。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牵涉人数众多的重大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调解、协调处理,争取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防止错失时机,激化矛盾。

(三)建立和完善排查、协调、处理信访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排查、协调、处理信访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信访热点问题的预警和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预案。要建立乡镇排查制度和工作网络,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乡镇信访部门的作用,全面提高基层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把问题化解在当地,认真做好上访老户和重点人员的稳定工作。要重视对群众初信初访处理,提高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成功率。

(四)深化群众上访求助快速处理机制

本着“整体优化、逐步完善”的原则,以主要单位统一协调监管为手段,以电话求助服务为主要方式,以为群众“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为服务宗旨,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由原有的联网到单位,深化为联网到人,扩大群众求助快速处理机制宣传,完善各单位、部门职能体系,加强监督,规范管理,提高百姓求助案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达到“群众求助反映情况信息畅通、职能部门处理解决问题快速高效、综合部门督办协调规范有序、监察部门查办惩处及时到位”,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

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一要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终审认定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等,提高信访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二要认真落实信访事项受理登记和转送制度、听证制度、案件终结制度和督查督办等制度,全面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三要严格责任追究,把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干部职工考核体系。要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六)深化依法信访,加大宣传力度,学习贯彻信访法规

依法信访是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关键。一方面,全局信访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宗旨教育,树立群众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和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敏锐力,提高工作能力,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另一方面,各部门领导和信访干部要认真学习信访业务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要学习贯彻好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深入扎实地搞好依法信访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宪法》,国务院和省《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市民大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依法信访。促使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形成依法信访工作机制,逐步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七)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信访干部的作用

各单位要重视信访工作,配备好各级信访干部,把有群众观念、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人员配备到信访工作岗位上,加强对信访干部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将触角延伸到乡镇、村、社区,彻底消灭信访工作死角,进一步发挥信访干部信息排查、接待、处理、输导、稳定的职能作用,力争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第13篇:县总工会信访调研报告

县总工会

信访干部队伍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疾速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等情况,职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等问题不断增多,信访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总工会始终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关系、了解职工意愿、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总工会在区总工会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于2012年1月重新调整了信访工作小组成员,并集中对信访干部队伍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

一、县工会信访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县工会信访干部共有7人,全部为专职干部。下设6个信访接待处,由各社区工会联合会工会主席兼职。新就任的街道本级信访7名干部中,性别比例为男女5:2,平均年龄为34岁,6人学历为本科,一人专科并正在读法学本科。就年龄和文化程度来看趋向年轻化、高文凭化发展,为今后县工会信访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工会信访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矛盾开始凸显。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得利益冲突明显加剧;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限制,职工中的不同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不断形成新的矛盾和问题;由于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不

健全、不完善、不配套,基层单位在执行过程中难以适从,往往产生偏差、引发矛盾。此外,职工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观念普遍增强,职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和注意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信访问题也多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信访机制存在缺陷。法治国家民众有冤屈都是通过法庭解决,目前我国法制还不成熟,“人治”色彩还比较浓,职工认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成本高、时间长,通过信访渠道更有效,加上信访机制不太完善,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信访导向。在领导批示、信访考核、接访成本等巨大压力下,对一些“缠访”、“闹访”行为往往是无可奈何而以“花钱买平安”等方式息事宁人,客观上纵容了非正常上访。

3、少数上访职工心态不正或存在认识误区。当前,一些职工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如,信“上”不信“下”、信“多”不信“少”、信“闹”不信“理”、信“访”不信“法”等。部分职工对基层干部不信任,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才会公正、公平,以上压下才能尽快解决问题;部分职工认为信访“包治百病”,什么事都能解决;少数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缠访或越级上访。

三、关于职工信访问题的几点建议

1、变职工上访为干部下访。工会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职工、面向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职工、深入实际,调查了解职工信访反映的问题,

密切关注职工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职工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职工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工会,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职工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职工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工会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职工的信访问题。

县总工会

2012年4月24日

第14篇:信访稳定调研报告

信访稳定调研报告

信访稳定调研报告 抓好信访稳定构建和谐音符

按照市委信息中心“关于社会各届对信访稳定方面的反映”的通知要求,为了进一步掌握基层信访稳定工作形势,我们先后深入到基层乡镇、部门、企业、村街进行一线调研,比较真实的掌握到了一些关于基层信访稳定方面的情况。

一、信访稳定工作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信访稳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明确维护稳定就是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就是在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委员说:“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只有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提供一个稳定繁荣的市场环境,我们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才能更快的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村干部说:“没有稳定的大环境,什么文明生态创建、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经济发展都无从谈起,如果社会稳定了,人心也安定下来了,做事就能放开手脚,社会肯定能迅速发展。”

二、我市信访稳定形势渐趋好转 ,是我市信访事件发生较多的一年,相继发生市、市安全生产等重大事件。市市委、市政府面对问题迅速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决策,较好的扭转了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社会各界反响普遍较好。书记说:“去年市里发生了多起重大事件,我们的市委、市政府不回避问题、不隐藏矛盾,积极面对,在较好的处理了几起重大事件后,全市信访形势明显好转,希望平稳的态势得以延续,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对症施治,突出五项重点保稳定

1、抓导向。调研过程中,人大主任对我们说:“抓信访工作要叫响两句话,就是无理越级集体访不行,有理越级集体访也不行;无理取闹不行,有理取闹也不行;必须双向规范,抓好干部规范,对不负责任的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对有理有序上访的群众,要满腔热情的接待,认真解决问题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工作实、民心热’。

2、抓排查。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是从源头上减少群众上访的有效途径。书记在这方面深有体会:”信访稳定工作必须实现由“救火”向“防火”转变,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力争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群众最关心的事,如,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准确掌握,超前准备,防患于未然。”

3、抓调处。着力在改进工作方法上求实效,

由倾力抓“三访”向抓初访,提高一次性办结率转变。乡人大主任说:“对群众反映合理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解决工作,应让‘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重复访,控制越级访。”

4、抓积案。在抓好新发生信访问题的同时,要十分注重抓好信访老户的清理工作。针对一系列历史遗留和重复访问题,由信访部门牵头,会同有关单位进行梳理分类,因人因事制宜,明晰哪些是本乡镇可以解决的,哪些需要上级协调解决。

5、抓实事。以民为本,制定任何措施,都以群众利益为准绳。“修路、挖井、组建秧歌队、象棋队,举办卡拉ok,乒乓球、篮球比赛,通过这些投入,群众非常满足,干什么工作都支持我们,多年的老上访户也彻底改变了。”办事处党支部书记这样跟我们说。 实处入手,规范三项责任机制保稳定

1、双向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各类信访案件深入分析,双向追究责任,书记谈的很深入:“这类事件的处理必须实行

‘砍两边’,一刀砍干部违纪,一刀砍无理取闹的无赖,必须树好的,抓坏的,坚持两手抓。”

2、领导干部下访制。要摒弃过去在办公室等待接访的被动做法,将工作窗口前移,坚持主动下访调处,严肃接待纪律,明确接访责任。

3、双责双制考核制。双责即,自身分管工作的职责和包村职责,双制即,对领导干部履行业务职能及所负责工作实行考核制。党委书记谈到:“对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机制没有公平的考核会使人心不满,必须建立双向考核,责任到人,才能确保整个大局的稳定。”

四、建议市委、市政府寻求“四大转变”保持社会可持续稳定

由“被动接受难题”向“主动寻求突破”转变

要把信访稳定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明确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把维护稳定工作作为第一责任,抓在手上,不断强化管理社会的职能,提升对社会的掌

控能力,推进信访工作由“被动接受难题”向“主动寻求突破”转变。各级干部应积极主动的把群众的情绪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追求”,对涉及稳定信访的重大问题,敢于面对,敢于决策,敢于解决,敢于负责,敢于承诺,调动各级部门抓稳定、促发展的积极性,以形成市、乡、村各级干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老百姓们迫切的希望:“政府真正的走下来,切身体会人民的疾苦,不要高高在上,不要等出现问题才着急,领导们只要把我们放在心上,一切事都好解决。” 由“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转变 着眼于治本控源,树立和落实积极的稳定观,在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预警防控网络的基础上,加大矛盾隐患超前排查的力度,实现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的转变。应坚持每半个月排查一次“不断档”,动态摸排“不间歇”,可以考虑推行“实事承诺卡”,摸民情、察民意、解

难题、办实事,使矛盾纠纷稳控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退休老支书对我们说:“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种地、生孩子、赚钱的问题,政府把我们这几件事真正的放在心上,为我们提前谋划好,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由“就信访抓稳定”向“站在全局抓稳定”转变

推进信访稳定工作不能只从单一角度出发,应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主线,把推进政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民主权利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城市拆迁补偿、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涉及群体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消除群众信访隐患源头。要用联系的观点,统观全局的看待信访问题,村民实在的说:“要是政府把方方面面的事都安排好了,吃喝不愁,农闲了有丰富的娱乐活动,生病了有医疗保障,老百姓都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了,谁还

去上访啊?”

由“怕访堵访”向“依法依规办访”转变 应把规范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群众合理的要求予以保护,违法行为依法处置,让步不让原则,有效的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涿州市采取印发明白纸、组织专门队伍进村入户宣传、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开办电视专栏、开展农民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信访条例》和涉农法律法规,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引导群众既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又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使[那一世范文网-,,找范文请到那一世范文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净化了社会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教育干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正确对待上访群众,真心实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对群众反映强烈、有违法施政行为的个别干部进行了党纪、政纪处理,有效的树立了政府的正面形象。

第15篇:农村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

按照县第十期青干班的计划安排,xx镇调研组一行五人通过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xx镇的农村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镇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003年xx镇与B乡、A乡合并后,现有行政区域面积1396.44平方公里,全镇总户数9482户,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农业户数6104户,23880人,农村调研报告。全镇辖47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18个镇直单位,22个州县直单位。全镇有耕地面积6397公顷,镇党委辖65个党支部,968名党员(农村党员731名)。全镇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户339个。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6500万元,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6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00元,财政收入达到370万元。

xx镇在合并后,区域面积的增多,人口数量的增大,使整个农村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经调查表现在:

1、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对村屯的指导力度加大,但也相应存在人浮于事的不足。新组建的xx镇政府共执行行政编制58名,现有在职人员55人,其中副乡(局)级领导共有 人,事业单位各站所共有人员107人。这些人员中行政编制工作人员是按照原乡镇合并的三定方案进行安排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是将原先的各部门按照行业隶属进行了合并,没有进行机构改革。由于合并后,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马来运作,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力量,虽然所辖面积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础工作由于已经完成,虽然对村屯、基层的指导上力量得到了增强,但是由于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于事的现象的存在,忙的人总是在忙,清闲的人总是清闲,有些人甚至无所事事。

2、经济发展和村屯建设的互补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乡镇合并前,B乡和A乡在整体经济上与xx镇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却各有长处,如:B乡的养殖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农民对养殖的认可程度远远超过其它两个地区。A乡的人参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小沙河以至周围地区的幅射效用已形成。xx镇的小城镇建设以及它独特地理优势,长期以来已形成了这个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物产品的集散地。这些在合并前都是较为突出的特色。合并后,由于新一届xx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视角,树立全局观念,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三个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既发挥各自的条处,调动其积极性,又注意从全局出发,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资源和优势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三大主导产业的定位,使整个xx稳步向农业大镇的方向迈进。xx镇党委、政府通过对全镇整体形势的分析,将xx镇总体发展定位为:以药材、畜牧、特色经济三大产业为主,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旅游、商贸、土特产品加工为辅的生态经济强镇。号召全镇人员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一条主线,促进两个转变,实现六个突破,加快一个进程。这样的定位及发展思路,我们认为是完全符合xx实际情况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xx虽然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兴镇的氛围,但由于xx造纸厂及一些企业的陆续下马和破产,导致xx镇的财政税收完全依靠于农业。如何在农业上大做文章,通过农业增效来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这应该是作为乡镇当家人考虑的事情,虽然我们现在是需要跨越式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要我们本末倒置,完全抛开农业的基础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号,空谈跨越,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调查报告《农村调研报告》。 xx镇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生态经济强镇,是符合农业乡镇的情况的,作为一个粮食的主产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质量高,农民对于在土地上耕作有着无比的亲切感,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去刮风式的种这种那,不如踏踏实实的种粮食这样安全放心。

4、实现六个突破为镇域经济的增长找准了切入点。

药材业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落脚点之一。xx镇在药材业的突破上用建设药材大县的理念来谋划全镇的中药材发展,通过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质量,依靠大户拉动形成群体规模。他们注意到大户的典型带头作用是发展整个药材业的关键,今年上半年共为大户协商资金达430余万元。这方面xx镇从技术革新着手,发挥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镇推广人参重茬技术,解决人参种植业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xx镇附近没有工业污染源,土壤质量高,生态环境优良,适于种植道地药材,因此把发展药材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方面,在稳步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加值高的药材业的突破可以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矗

畜牧业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落脚点之二。xx镇现有牛24645头,50头以上的大户有8个;猪16942头,50头以上的大户有34户;鹿969头,大户发展5个;蜂5285箱,大户有22户。由此可见,xx镇畜牧业的基础有一定的基矗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把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一是加快牧业小区建设步伐,计划兴建一个投资100万元,养牛300头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牧业小区。培育三道村的暖棚养猪产业,引导他们建立养猪协会,实行科学养猪,规模养猪,变一家一户的单独养殖为全村一个品种,不同梯次出栏的整村化养殖,尽最大努力提高农民养猪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户、标准户和专业户的培育工作。通过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户的示范标准得到了提高,邻里效应开始产生。如:王连红有养牛已达到300多头,出栏270头;郑兆梅养猪达到300多头,出栏240头,带动周围9户人家进行生猪养殖。王德清的养鹿已发展到110多头,今年共接待参观达600多人次。正是由于这些标准户和模式户的带动和影响下,xx镇的畜牧业才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突破提供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设的突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在xx镇的调查中,我们对“一村一品”的建设颇为赞赏。在现代农业中,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是站稳脚跟,就得在规模上、科技含量上达到一定的层次,这既利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也利于对其进行科学的跟踪指导,一家一户的单兵作战在现代农业中是形成不了气候的。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认可程度不同,搞全面的统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xx镇党委政府在这方面就坚持了一个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发展特色农业,一个村屯或几个条件相似的村屯发展一个适合本村(本地区)的品种,即“一村一品”。这个作法非常符合当前我县农村的形势,更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即不搞“大一统”,又避免单而薄的处境,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一村一品”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条村,面积达到300公顷;“瓜果村”有胜利、杨木和德化村三个,种植面积达到120 公顷;“蔬菜村”有四合、xx屯、东风村等三个,种植达到80公顷;“葵花村”有山后和东南村二个,种植面积达到200公顷。“养猪村”有三道村,养殖生猪达到3000头;另外,如“苏子村”、“白瓜籽村”、“细辛村”等也都相应地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这些“一村一品”的建设,经过预测计划收入4950万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长9.8%,可见只有农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农业的增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农民才有抵御自然灾害,抗击疾病的能力,否则只依靠一个单一的粮食作物,一旦遇上灾年,摊上疾病就会很容易返贫,给自己和亲人以及社会带来负担。

股份制农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结合点。xx镇党委、政府通过搞活经营机制,放开经营主体,镇机关干部直接与农户联系,发展股份制农业,机关干部共出资354万元,投入到药材业、畜牧业、林业和第三产业上来,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注入的资金,使农民一些想干没钱的事业得以实现,而且由于机关干部的出资,也相应地增加了机关干部对农业关注程度,对产业发展的前景预测和中期监控以及后期的销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处,形成了干部与农民经济利益一体化的格局,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劳务输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xx镇党委政府也有了很好的尝试。针对镇里土地相对集中,一些种、养、加工业的大户需要一些季节性用户的现状,引导农民成立劳务市场,鼓励一些土地不多的农户靠为大户打工的形式来增加收入,这样既促进了一些大户的发展,又相应地为小户、散户创造了收入,使镇内资金的流转合理化。

培育市场功能,增强经济调节能力是发展经济的一个着力点。xx镇原为老县城,是这一带经济中心,对平衡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xx镇党委政府从兴办xx“万人大集”着手,打造xx在整个乡镇经济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扩大建xx中心市场,整治市场流通环境,使其成为了区域性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使xx地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环。

第16篇:农村调研报告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合丰村

调 研 报 告

武汉说唱团驻村工作队

2011年5月

前 言

2011年3月,湖北省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工作的重大部署,是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促进党风政风好转的一个具体行动,对于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工作队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90周年。

武汉说唱团驻点村为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合丰村,系我团“城乡互联,结对共建” 村。在此次驻村以前的确没有如此深入地了解到当地实际情况,没有如此深入地了解到当地困难与问题如此之复杂。这说明,省委的战略部署是英明的、及时的。

在活动的推进实施阶段,我们开展了发动群众、入户调查、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尤其是通过入户调查,深入了解当前“三农”工作实情,掌握了农业生产、村塆环境、社会事业、基层组织等方面的实情,为党和政府制定“三农”政策提供依据做好了准备。

(一)合丰村基本情况

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合丰村位于黄土公路(S108)两侧,南距黄陂区城关6公里。该村版图面积2.45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900亩,水田2600亩,旱地300亩,全村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淡水鱼养殖和部分经济作物。

全村总户数578户,2346人,其中男性1227人,女性1119人,16-64岁劳动力1103人,男劳力在家务农者440人。全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尤其以小学辍学及文盲、半文盲居多,仅有个别大专、本科文化程度,且均外出就业。

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分别为合丰集、五房田、李家楼子、李家独屋、翁家岗、翁家大湾、翁家小湾、闵家田、郑新湾、郑家店、高家咀、上石港。除沿西气东输管道的农户用上天然气外,大部分农户还是靠柴草生火做饭。全村生活饮用水全部是自来水。

(二)农业生产情况

合丰村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部分淡水鱼养殖和油菜、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武汉海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用土地一百余亩,按照每亩8800元的补偿款对农户进行了补偿。

3 目前仍存在个别占地未补偿现象。

一、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合丰村位于罗汉寺街最南边,南抵中石港桥,滠水河支渠蜿蜒经过翁家小湾、上石港,两处分别建有排灌站。由于该村处于北部水库灌溉排水的最末端,加之罗汉街向下渠道年久失修,合丰村北边的祝

上石港排灌站

店村渠道淤塞严重,且该村干部介绍说目前正在搞开发,搞拆迁,村里基本不种田,所以水很难下来,目前正在由罗汉寺街组织清理渠道,截至报告完成前已清理至祝店村。有老人说,以前冬天村里会组织劳力挑塘泥给水塘、渠道清淤,自从分田到户后近30年就无人管理,渠道已近荒废,渠道

中杂草近半人高,根本无法正常流水,因此北部的村塆种田灌溉完全依靠降雨。南部近滠水河的自然湾在干旱时还可以通过两个排灌站从河中提水,通过提高泥坝的方法提升水位,将南部低处的水往高处村

翁家小湾四机同时提水

塆推进,再由各村塆农户自行将水从堰塘中抽取到自家田地(各农户均自备有小型潜水泵)。目前能够受益于提水缓解旱情的自

4 然塆有翁家小湾、上石港、翁家大湾、翁家岗、合丰集、五房田。再往北就只有依靠北边渠道放水。

自去年冬天以来,该地区一直未降大雨,仅有的几次雨水对农业生产作用甚微,村中水塘几近干涸。全村所有的水塘蓄水功能严重退化,有如下形成原因:

一是多年来未组织人力清淤,致使水塘淤泥越积越厚,有的甚至有半人高,塘底被垫高后蓄水量自然不如以往;

农民站立之处为原来田埂

二是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毁田毁塘情况严重。施工方在完成管道铺设后,未按正常程序回填耕土,将多年耕种之好土要么埋入下层,将含石块的下层生土翻上来,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好田变白田”;要么将土直接填入堰塘,造成毁塘。如:仅黄土公路西侧五房田附近水塘被填1500方土。此外,管道铺设后超宽严重,且未采取有效措施整固泥土,致使水塘面积大幅缩小,水塘上沿与农田齐高,水容

易漫出,泥土松散滑入塘中造成溢塞。

分田之时将水塘分到了各湾各户,生产关系决定人际关系,有时近邻的田地即使干

毁田情况(远处短桩为管道标识)

5 死,有水的农户也不愿将自家塘中的水抽给他人用,有时甚至还会因为用水问题产生纠纷。

二、农业用电严重不足 合丰村用电亟需增容,目前12个自然塆中仅有李家楼子具备单独的变压器,而且还是村民自发组织到罗汉街去“闹”回来的。其余11个自然塆都是2-3个塆共用一个变压器,而且电线较细、老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农村用电负荷的估计不足,对农民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需求了解不够。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尤其是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后,农民购买电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受制于电压不稳、电力不足,家用电器基本成为摆设,电冰箱、空调都不能用,尤其是到了热天,电扇转不动,连电灯都是红色的,用老乡们的话说是“鬼火”。涉及到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三相交流电很少,基本上是民用的两相电,农民在排灌时亟需农电,电力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农民私自搭接电线、用自家生活用电从事农业生产等现象,又造成了农民承担不起电价。凡此种种,我们认为是存在影响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的。

三、种粮补贴政策有待改进

堰塘干涸情况

6 我国从二〇〇四年以来实行种粮补贴,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的关怀,国家的进步,其目的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虽然国家对种田户进行了补贴,但形如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何况农民拿到了补贴,是不是真正用于粮食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疑问。从合丰村目前的现状来看,种田的人大多是老弱病残,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或从事其它非农业工作,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对种田不感兴趣,不会种田,又何谈调动他们种田的积极性呢?

从种植粮食的面积和生产结构来看,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粮食生产的人手不够,有些能种双季稻的现在改为种单季了,有些水利条件稍微差点的,就常年沦为抛荒地,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种田成本高、条件差、辛苦、收入少、得不偿失,仍然是制约农民种粮生产积极性的所在,农民冒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辛苦下来,每亩纯收入也就在300到400元左右,折合劳动日,还不到20元一天。现在农民种田只是图自己有口粮,有生活,多的粮食才卖出换钱。这是当前农民实实在在的种田观念。

以合丰村为例,农田全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面积耕种,

7 而解决粮食产量的根本方法是进行机械化大规模耕种。村里属于丘陵地区,本身不具备平原地区的大规模耕种条件,且没有机耕路,机械化生产想都不要想,农民种田还是靠牛犁田,靠人插秧,靠天吃饭。加之今年旱情严重,大部分农户都放弃了早稻下秧,形成了小部分农民早上到畈里劳作,大部分人中饭以后就外出玩,主要是打麻将,这是该村真实的生活写照。

目前实际操作中的补贴发放采取的是按照承包书见者有份,而无论种不种田,田地是否挪作他用,均照数发放,这有违国家将补贴发给种粮农民的初衷,在客观上造成农民虚报种植面积,层层虚报,而真正种田的人名下并没有多少田,而是种着别人的田,拿着较少的种粮补贴,何谈种粮积极性?如果按照要求据实发放给种粮农民,又会造成部分未种粮却有田的农民对村干部及地方政府不满。因此,对当前种粮补贴发放形式进行改进势在必行,这需要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

(三)农村社会生活现状

一、路难行、民怨大。

合丰村12个自然塆中除李家楼子村民自己“想办法”修了通塆水泥路外,其余11个自然塆均没有或只有部分通塆

8 公路。其中上石港和郑新湾有村级公路通到塆口,这是因为一南一北与其他行政村搭界而由政府修建的村级公路,而恰恰是这两个村内的路是最破最烂的。农民种田盼下雨,可是出行又最怕下雨,一旦下雨道路泥泞,学生上学要拎着鞋子出行,还要冒着滑到水塘里的危险。郑新湾曾自发组织铺了一条砂石路,晴天还好,若遇雨水冲刷砂石路就毁坏不能通行。该湾曾有一位老人去世,殡葬车停在塆口开不进去,由村民帮忙抬着遗体走了近一公里才将老人送走,当时有人就说还不如棺葬算了,这当然是气话,但也是实情。

2006年合丰村作为全街试点村进行农村家园建设,由于没有经验,当时村里建了两层村委会办公房(一楼是村卫生室)、修了几处公共厕所、修了牛栏猪圈、打了水井、将临公路的房子墙面进行粉刷,再就是请人做清洁算工钱,而没有解决群众最迫切的修路和清理渠道问题,一两百万元就这样用掉了。人民群众对此意见极大。后来其他的行政村看到这个情况后,在家园建设时首先就解决了通塆公路和修建渠道。我们工作队员对于农村不甚了解,但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在走访中特意去了临近的刘家咀村,以及罗汉街和李集街的个别村塆,看到他们的水泥通塆路又宽又平,尤其是刘家咀村的渠道多是水泥砌成,行水通畅,农田里的秧苗绿油油一片,煞是惹人羡慕。

二、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9 在入户调查中我们发现,合丰村居住人口中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80%以上,其中尤以小学辍学和文盲半文盲居多,甚至有部分70-80年代的青年人文化程度也不高。问及他们为何不多读书时,年长人的回答是“从旧社会过来能够不饿死就不错了,哪里还谈读书”,对其子女为何不读书的回答是“读不进”。对此我们一再地对村民们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多读书不是面子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提高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提高参与农村公共管理的能力,提高学习一技之长的能力。事实上,现在的农民对新生代儿童的教育已是相当重视,学龄前儿童送到黄陂区上幼儿园。合丰集有小学校(但只有二十几名学生),罗汉寺街及附近的祝店村有罗汉中学及祝店中学,往南几公里还有较好的黄陂一中,都有该村子女就学。

在入户调查中,有不少农民对目前的教育改革存在看法。他们认为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农村义务阶段教育学杂费全免,但由于学校搬远了,每天接送孩子的交通费以及孩子在学校的饮食均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加上学校还会有一些报纸费、试卷费等名目的收费,所以有农民觉得“搞歪了”。另外,对幼儿园不管接送意见也很大。今年3月17日,黄陂祁家湾金馨幼儿园发生校车交通事故造成4死3伤之后,黄陂的幼儿园取消了校车接送服务,全由家长自行接送,幼儿园还提高了费用。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目的是能够省出时间

10 来工作,取消校车接送后不但耗费了时间,而且增加了开支,所以意见较大。

农民文化程度低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国家惠农政策理解不到位,客观上也给个别干部“愚民统治”创造了客观条件,对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待遇,极少人知道通过合法的渠道向上级反映情况,寻求解决。

三、文化设施匮乏,文化生活单调

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在入户调查过程中对合丰村文化匮乏的现状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我们所从事的文化工作,实际上只是文艺工作,是大文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涉及到农村的具体生活,应该还有体育、广电等部门。我们在想,每年逢年过节搞一场送戏下乡就算送文化了吗?当然算,但肯定不够。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机制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从素质提升到享受同等的文化服务,这不是很简单就能够做到的,但一定要做。调查期间村里有两位老人辞世,家里请了区里的剧团做了五天五夜的“白喜”,周围村塆的群众纷纷赶来观看,享受了文化的“大餐”,用他们的话说,只有这种演出才让他们过足了瘾。现在村里到了晚上7点多钟就关灯睡觉了,电视节目也不多。村民们反映从有线电视升级成机顶盒再升级到数字机顶盒的过程中,收视费越来越高,可以看的频道却越来越少。农民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更多的是看中

11 央台的新闻联播以及农业频道,了解国家大事和方针政策,对增加的许多娱乐频道并不是很“感冒”,可是如果不跟着升级,就连基本的频道也看不到了。现在每年几百元的收视费(未含600多元的初装费)对于年毛收入几千元的农民来说是很重的负担,而且给农民造成了巧立名目赚钱的不好印象。另外有些农户家还未通有线电视。我们在调查时对这些问题均向农民做了解释工作。

其实国家加快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惠民工程,模拟转数字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更高服务更好的收视服务,而且我省也有完成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硬指标。但是能否从实际出发,为农民保留几个基本的模拟频道,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呢?总不能说技术进步了,反而听不到中央的声音了吧?再者说国家有规定必须保留6个模拟频道转播中央、省和当地的电视台的主要节目,供没有机顶盒的用户接收。据我们了解广电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有些边远地区的收视条件比该村还好些,也许此现象在该村只是个案。

文化匮乏带来的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农村宗教及宗派势力的抬头。合丰村有一座寺庙叫西寺,坐落于合丰集,平时不少信众都来烧香上供,村里还流行“做会”等法事,迷信色彩较浓。寺庙占了不少地,是村里有钱人出资建的,听说还要扩建,想做成一个旅游景点。此外还有信上帝的,人不

12 多。另外就是农村宗派势力有抬头的迹象,从村塆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是以姓氏划分的,宗派势力在基层选举及其他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宗派势力的抬头除了反映出文化工作滞后外,同时也显示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的削弱,不容忽视。

现在想起来,我们下乡演出所受到的轰动性的欢迎效果,除了农民朋友真心欢迎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外,是否还是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反映呢?希望将来的演出不再万人空巷!合丰村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方便的文化服务。

四、新农合真实惠,农民真满意

新型合作医疗的好处在农民的眼里目前主要体现在看病报销方面,合丰村卫生室为周边及全村村民看病买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驻村后帮助协调安装了光纤网络,满足了联网报销的网络环境,为老百姓提供了真正方便的看病条件。大医院要上百元的输液,在村卫生室只需30元就可以了,而且还可以报销部分费用。

不便的地方在于,根据政策要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户口上的家庭成员必须全部参保后才能享受医疗保险。上个月黄陂区进行了医保卡照相登记工作,集中照相5元一张,自己照相送去办理3元一张,又在农民中引起不小的议论,认为是在赚农民的钱——现在政府

13 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的联系真的成问题,群众对政府部门和干部的信任度真的成问题,农民的思想工作确实不好做。

通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参加劳动,感觉现在留在农村里的人就是三类人,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6

1、

38、99”:儿童、妇女、老人。壮劳力外出务工为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这是好事。不过在涉及到如清淤、修路等需要农民共同承担“一事一议”的村级事务、筹资筹劳等方面,实施起来不很现实。而有些困难完全依靠政府解决,“等、靠、要”是不可能的,这确实需要一个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立足实际,想方设法,为人民群众造福。

干部问题解决得好,前面的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第17篇:农村调研报告

魏圩村调研报告

XXXXXXXX 按照安徽省扶贫工作的计划,我们单位有幸安排了一次去基层农村调研的活动。集团公司定点帮扶工作的安排,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庙镇魏圩村被作为我所的定点帮扶对象,由于地处偏远农村,交通不便,土地资源开发受限,村民思想文化落后,故步自封等原因,导致其成为全国有名的贫困村。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问题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我们在魏圩小学做了简单的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大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父母的监督指导,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生活中爷爷奶奶无底线、无原则的宠溺,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导致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一些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据调查,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导致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监护人自身责任意识不强、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精力跟不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等。

社会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二、农民农闲时间的休闲娱乐方式

根据我们几天的调查显示,农村没有文化广场,没有图书馆,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多数人每天以看电视,打扑克来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只有少数的会唱歌,扭秧歌,下棋等的文化生活,但一年也只有的几次,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的业余生活也只是在唠嗑溜达中度过。

我们提倡关注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真正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当然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进步应该是新农村进步的显著标志,但是,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设施破旧,名存实亡,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不能给村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没有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政府工作目标中。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性

水——生命的源泉,是人类以及万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是人类以及万物生存的必须品。电——近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村庄发展程度的度量尺之一。路——沟通外界的桥梁,是村庄与外界交流和交通的必须场所。水、电、路的发展,就体现着村庄的发展。村庄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水电路的进步。一个村庄的发展程度,就是靠水、电、路各方面的发展程度来体现的。 在村里,大家喝的都是地下水。给农田灌溉的是河水、池塘水。以前,大家有的在自家门前打口井,有的几家人一起在几家中间打口井,用来取地下水喝。不过有一点大家是一样的,就是大家都是用绳子来吊水喝。这也是最原始的方法。后来,大多数家庭采用电,利用水泵抽地下水喝,这是科学的应用,相对而言,这种方法比较方便,比较快捷。再后来直到现在,所有家庭采用自来水管,把地下水抽到家里来喝。这种方法相对而言是最快最方便。随着时间在走,大家喝水的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先进。

以前,大家都用桶来挑水灌溉,或开塘放水灌溉。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率又不高。后来,大多数家庭用水车——一种汲水的工具,来汲水灌溉农田。相对来讲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毕竟还是靠体力。再后来直到现在大多数家庭采用水泵来抽水灌溉农田。相对来讲效率算是最高了,毕竟用到了电子产品了。随着时间在走,大家农田用水的灌溉方式也相应的在进步。但还有待提高。

路调查。路——沟通外界的桥梁,是村庄与外界交流和交通的必须场所。自古就流传着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所以,要发展就得先在路这方面下点功夫。村庄的主干道路除了时不时的维修一下就没有大刀阔斧的修过。不过随着时间的慢走,许多的枝干道路建起来了。特别在最近几年在国家的支持之下,许多的道路出现在了田间。交通也越来越方便了,但是道路的建设还是要加强。

第18篇:农村调研报告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农村信用社组建和发展阶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农村调研报告范文。二是反复和停滞阶段(1959-1980)。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农行代管阶段(1980-1996)。信用社归农行管理,两套编制,两本账薄。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组建县联社,信用社与县联社为两级法人体制。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脱离农行,开始恢复合作金融性质。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理顺外部关系、明晰产权、强化内部管理的改革。

从1996年以来迄今为止的改革实践看,我国信用社有三种形式: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尽管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系列改革,但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制银行,还是信用合作社,离完善的产权制度仍有一定距离。县联社统一法人形式,沿袭了原有的信用社产权结构特征,仍存在所有权缺位的问题,民主管理有名无实,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使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对信用社的参与程度越来越低。在信用社扩大规模和信贷业务高度专业化以后,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难以实现,调查报告《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在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在组织形式上,省联社是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着规范与管理县联社的职责,而实际上,县联社是省联社的股东,作为一级法人,它有合法经营的自主权,省联社对县联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会出现县联社不服管的局面。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东所占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东尤其是政府股份占较大比例,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为信用社偏离其经营目标埋下了隐患。合作制银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合作制中,自然人股东多,股本小,农民的无知和对合作社的不关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无法落实。而且,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使大股东也没有对合作银行的实际支配权,而成了行长说了算。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农信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使地方政府与信用社的关系从行政干预到对其负责。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和发展业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管理信用社后,直接承担了信用社的盈亏责任,这样,地方政府会加大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的力度。这样,就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事实上,由于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信用社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地信用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2、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的比重都日趋下降,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合作金融组织,逐渐失去了服务对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量大,信用社已不能满足其需要,所以,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3、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后,能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农村信用社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加强了管理,节约了成本和费用,资金调节能力增强,业务范围得到扩展。同时,由于税收减少及一些优惠政策的实行(无息再贷款,呆坏账分期进入成本核销,成立信用社风险补偿基金),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增强了,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授信额度增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较大额度的资金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由于统一法人后,县联社统一提取准备金,统一核销呆坏账,过去的风险社支付压力减小,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有可能得到金融支持。

第19篇:农村调研报告

八里村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八里村全村村域面积1.3万平方米,有耕地720余亩,其中水田约480亩,旱地200余亩,山林面积约400余亩。有村两委班子五人,其中村委三人、支委三人(一人兼两职)共有5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0人,有党员38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截止2012年底有人口624人,283户,有暂住人口约20人,村内有企业10家(含来料加工),村内有五保户五户五人,有低保户四户,低收入户1户。该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为主,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村公房的出租和零星土地的收缴,本村所有的土地都进行了土地流转,目前有种植大户七户,本村村民很勤劳,在承包本村农田耕种外还承包了临村以及东阳溪水镇的许多农田,是远近闻名的农业种植村。

二、八里村经济现状和今后的展望

1、农业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八里村地处吴溪畔,赤毛公路有穿村而过,因此交通和自然条件较好,土地大多处于低丘缓坡,适宜发展农村经济和多种经营,从水利角度看,本村有二处一万方以上的山塘,加上部分农田吴溪可以自流灌溉,用水条件也较好,通过土地流转后,目前该村有种粮大户七户,主要从事葡萄和毛芋、甘蔗、水稻的种植,种植上广泛采用了轻型栽培技术和塑料大棚等科学管理方法,如葡萄、毛芋、甘蔗等产品在临近乡

镇都较出名,有一定的产品优势,如加以科技引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人分析上吴村的农业生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

(一)提高农业产品的知名度,俗话说“酒香还须勤吆喝”。上吴村农产品可以说是无污染产品,在目前最主要是加强宣传、推广,从而增加产品销路,以利于规模发展和增加经济收入,更于致于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

(二)组织农民走出田头跑市场,尽可能形成市场——农户的经营模式,这样既在市场信息上更为灵通,同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经济收入。

(三)培育品牌关念,有条件的可以争创自己的品牌。

(四)加强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如水稻种植,有种粮大户反映由于土地多收种季节跟不上影响经济效益。这个问题要从提高机械化和调整种植结构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五)要求政府加强生产指导,总之通过一系列措施上吴村的农业生产将会更上一级台阶。

2、工业和来料加工业的发展问题

八里村由于地处义西南和临近其他村一样,发展工业要从自身条件入手,我认为在现有工业的基础上多发展来料加工行业,通过发展来料加工来消化农闲时节的富裕劳动力,在这一方面八里村两委在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一幢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来料加工大楼正在建设中,我们以此为发展契机,宣传鼓励广大农户发展和引进来料加

工业。

在走访企业中也有农户反映用电问题,说用电负荷不够,要增容,目前供电部门正在筹建配电房和开始进行线路改造,从而为上吴村企业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其它方面的意见

1、走进八里村第一个感觉是清爽、整洁,虽没有高楼大厦,到是路面整洁,水平清洁,墙面靓洁。该绿化的基本已绿化,但是走进村庄深处破旧房仍然还较多。

该村去年进行了第一期空心村改造,第一期工程,4000多平方的旧房得到改造。村两委也正在抓紧落实第二期空心村改造工作,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作的难度也将增加,应该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精力,按规划搞好第二期三期的建设,把美丽乡村建得更为美丽。

2、八里村依山畔水,同时拥有齐美堂、顺义堂等古建筑,同时土地上四季时鲜水果、蔬菜不断,可以通过发展农家游,如采摘葡萄、梨,冬季可以利用本村有红糖加工优势等发展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

第20篇:农村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

按照培训班的学习安排,全班30余人通过走访入户和座谈等形式对临夏县新集镇赵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赵牌村地处临夏县新集镇北部山区,距镇政府2.5公里,全村气候高寒阴湿,年均降水量546毫米,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无霜期为150天,海拔2182米, 耕地面积2308亩。 全村辖11个社、387户、1617人,2016年有贫困户90户357人,贫困面为22%。今年,赵牌村抢抓被列为全县24个重点扶贫村和整村推进项目村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853”挂图作业的要求,采取强有力举措,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计划2016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4476元增长至5540元,实现整体脱贫。

九月,走进临夏县新集镇赵牌村,昔日贫困的村庄变成了绿树环绕、道路整洁的美丽乡村……这一切源于精准扶贫带来的喜人变化。去年以来,新集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保障,一项项“真扶贫、扶真贫”行动落实到了最贫困的村庄,把温暖带给了最需要的群众。

一、完善基础设施助力全面脱贫

赵牌村打出的第一拳,重点解决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难题,加大道路、水利、危房等建设的投入力度,扎实助推群众脱贫。今年,计划完成贫困户级危旧房改造41户,落实国家补助资金58万元。目前,22户已完成主体建设,15户已入住;争取“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项目,投资115万元,硬化村社巷道4.43公里,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住行难题。在我们走访的几户农户家中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变化,崭新的房子,有的已经入住,还有自来水都也通了。

赵牌村除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外,还通过秀美乡村建设,改善农村设施环境,并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逐步形成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赵牌村在主道两边栽植树木,进行绿化亮化;农户负责各自门前卫生清扫、设施管护,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群众不仅要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上富裕。今年,投资66万元建成村级办公场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不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而且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同时,投资50万元的村级幼儿园,已在原村小学内修建完工,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贫困学生,给予了相应的资助,既提升教学条件,又通过教育“拔穷根”。

二、发展富民产业实现提前脱贫

赵牌村抢抓被列为全县24个精准预脱贫村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富民产业,通过联户养殖、零散布鞋加工、金融扶持等方式,致力解决“增收难”的问题。

针对留守妇女较多,无稳定收入来源等现状,多次调查讨论,把发展壮大布鞋加工业作为产业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好多年发展布鞋加工的传统优势,在全村范围内对有意愿发展布鞋加工产业但缺乏资金的农户,政府给予扶持,给30户布鞋加工户,户均补助2000元购买加工设备,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门路。

马全喜就是其中的受益户之一,他的妻子卜国玉说:“以前我们一家四口仅靠丈夫一人打工来维持生活,很难脱贫,今年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不但新修了四间房子,而且参加了县上的布鞋加工技能培训,想着能早日过上好日子!”

布鞋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拓宽了群众的收入渠道。布鞋产业在自家门口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源头活水”。

“现在的赵牌村环境优美、邻里和谐,今后我们将继续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富民产业,带领群众早日奔小康。”赵牌村包村干部充满信心地说。

通过此次学习调研,可以轮廓地看到我国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产业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观。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得分析三农问题现状,才能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出成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经过这次实践调查,我收获颇丰。

《农村信访调研报告.doc》
农村信访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