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2009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市政府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协调联系”的职能,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综合职能和中心枢纽作用,有效保障了市政府及办公室工作的有序正常运转,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市政府领导参谋助手作用。

1、文秘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规范办文程序。发文严格按照程序层层把关,严格把好文件的文字、政策、格式、编号、印制关,文件质量得到提高;来电来文的处理做到了按程序和规定办事,确保了来电来文的(接)收、发、传、送、批、借、存、销等环节程序化、制度化、科学化、准确化。二是提高办会质量。办公室组织的全市性大会、市长办公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全体会、专题协调会等会议,都按要求认真做好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纪要整理等工作,确保了会务质量。会议通知力求时间准确、地点清楚、议题明确;会场安排严格按照会议的规模和领导的要求,提前预订会议室,摆放好领导座签,悬挂好会标;会议材料提前安排责任单位准备,会上及时发放;市长办公会和专题会安排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及时形成会议纪要。三是创新档案管理。利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双归档,进一步改进了档案查阅效率,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四是严格印章使用。做到了先由相关责任领导签字把关,然后用印,决不盖人情章、关系章,并做到专人负责,确保了印章安全。

2、信息调研基础工作得到强化。按照“思考问题扣中心,文章起草出精品,调查研究有成果”的要求,充分发挥全体政务人员的积极作用,积极广泛深入各乡镇场街道、各部门单位和企业开展关于发展县域经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城市投融资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形成了24篇调查报告和文章,其中10篇在省、九江市报刊杂志刊发,多篇调研文章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和充分肯定。全年共编发《政务信息》36期、《调研参阅》24期、《政务参考》15期,信息和调研文章的刊发,对加强上下联系,传达政令,指导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领导参谋助手作用。调研工作有望继续进入九江市先进行列。

3、大督查的格局进一步巩固。一是构建政务督查网络,形成健全的督查机制,坚持办公室全体政务人员肩负督查任务,充分结合自身工作,并做到了在督查中监督、调度、落实、考评、调研和服务,进一步巩固人人参与的督查工作氛围。二是突出重点,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突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突出领导批示和交办事项、突出阶段工作和常规工作的督查,以《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民生工程为主线,以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议定事项督查为主要内容,采取分解立项。跟踪督办、调查了解、现场查看、数据分析、汇报反馈和网上公布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各项督查活动。按照《瑞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长批示件和市长交办件办理工作的规定》和《政务督查工作细则》要求,按照“登记、拟办、办理、回告、反馈、归档”的程序,及时主动办理领导批示件和交办件的督查。三是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和各阶段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专项督查工作,先后森林防火、新农村建设、灭螺工作、“一大四小”工作、项目建设工作、违法用地违规建房清理工作、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等专项督查。今年以来,共办理领导批示件、交办件和群众信访件85件,共下发督办单49期,编印督查通报、简报30期,办理九江市“民声直通车”信访诉求单57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79件、政协委员提案88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满意率达100%,有效地保障了市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

4、政务信息化工作广泛推广。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升网站质量,强化信息报送及通报制度,继续将网站内容保障情况计入的单位年终测评指标,促进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各项工作的拓展;以解答疑问、解决问题为目的,进一步优化了民声通道办理流程,拓宽了政府与网民的沟通渠道;积极开展网络应用和管理工作,确保了市政务信息网的安全运行;完成了市行政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提高了办公信息化水平。全年共发布政府门户网站信息2653条,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信息14626条,共办理“民声通道”网民咨询、建议和投诉共89条,承办各类电视电话会议50次。

5、信访工作成效进一步凸现。根据“畅通渠道、解决问题、维护秩序、促进稳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接待等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信访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配合市委办加强落实市行政大厅值班制度。进一步强化督办力度,规范办事程序;坚持“首问负责制”,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敏锐地捕捉从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受理的信访案件,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和社会稳定。

6、归口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规范。为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出台的政策措施把好法制关,积极协助市政府领导审查合同文本和处理信访问题;加大推进全市依法行政进程,行政审批改革严格按照“三个缩减30%”的目标要求,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47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50项,进一步规范和推进了全市行政行为,有效促进了全市依法行政制度更加完善。二是人防工作进一步落实。继续加强宣传工作,强化了学校人防宣传教育,举办了学校人防知识教育研讨座谈会,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方式,图片巡展活动等手段加大了宣传力度,逐步营造了一个了解人防、关心人防、支持人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规范了人防易地建设经费征管和使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进一步规范和公开了经费征管行为,所有经费全额纳入财政专户,严格财务管理,保证了专款专用。人防工程指挥中心建设已顺利开工,计划于 月 日竣工投入使用。三是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协调组织迎接九江市县域经济考评工作,认真做好了九江市年前考评数据审核和年初实地参观考评的资料准备和接待工作。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方式,创新目标考评方式方法,在完善上年考评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2009年度瑞昌市目标管理考评方案》,组织了对全市各单位年终目标管理考评。四是市志编修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根据“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工作体制,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法规,进一步加快修志工作进度,按照“创精品、修良志”的目标,攻坚克难,抢进度,保质量,在我市撤县设市20周年之际顺利出版发行《瑞昌市志》,并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五是外事侨务实现新突破。扩大对外交往,组团赴友好城市德国沃尔泽伦市进行了友好访问和商务洽谈,进行了教育、农业、经贸等领域的交流,积极开展“百名新侨眷联谊”活动,更好的树立了我市对外开放良好形象,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发展。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管理,积极开展为侨服务工作。六是机关事务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机关办公用房分配工作,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探索机关大院管理运行模式,保证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机关大院运行管理,按照热情周到,勤俭节约的原则,圆满完成各项接待工作任务;牢固以人为本为宗旨,组建机关食堂,保证了机关干部职工午餐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

二、强化机制,改进作风,提升工作服务水平

牢固树立“办公室工作无小事”的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转变作风、勤政务实、强化服务”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了内部管理。实现了工作“零失误”,真正做到了与大局合拍、与时代同步,更好地服务领导、服务机关、服务基层。

1、抓学习,强素质,提升干部素质。进一步坚持并完善周五学习制度,巩固了办公室学习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到了每周五开展一次学习活动,采取干部轮流讲解与邀请相关业内人士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业务知识、法规政策、时事政治学习等,既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又增强了素质、提高了能力。

2、抓党建,重机制,发挥堡垒作用。党总支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充实完善了总支班子,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年发展预备党员 名,预备党员转正 名,新吸收入党积极分子 名。把党务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成效。

3、抓制度,增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建立和健全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办公室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传统型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转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做好安全保卫、行政后勤服务和各项归口工作,都能围绕大局,努力做到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实”,以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开拓进取,在政务服务上懂全局、议大事、当参谋,在事务服务上快节奏、高效率、不添乱,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4、抓服务,树作风,改进机关作风。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严于律己,敬业奉献,自觉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一是大力弘扬无私奉献、谦虚谨慎、敢想敢干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是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三是紧紧抓住勤政廉政这个重点,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到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全体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全面贯彻执行公务员行为规范,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市政府办公室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作风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办公室的职能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办公室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2010年,进一步总结经验,正视不足,发扬成绩,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改进作风,着力抓好服务,充分发挥 “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协调联系”的职能,努力做到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基层群众满意,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二O一O年一月六日

推荐第2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

今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室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组织协调等职能,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在参与政务、办理事务、搞好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促进了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转。

一、认真履行参谋助手职责,提高以文辅政工作水平。把服务大局、当好参谋作为政府办公室的重要职责,在文稿起草、信息调研、办文办会等重点工作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出精品、创一流,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办文力求精益求精。对会议方案、领导讲话、下发文件、会后报道等各种材料都做到严谨细致,严把行文、运转、审批关,特别是在综合文稿起草上,努力吃透上级精神,体现领导意图,反复琢磨观点,精心锤炼文字,出色地完成了经济工作暨为民办实事工作会、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年等大型会议材料的拟写,今年共拟写领导讲话、工作汇报、典型发言等综合材料200多篇,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二是调研力求高质高效。

围绕全市总体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筛选出关系全市大局、有针对性的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先后对我市转方式调结构、发展蓝色经济、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深层次调研,撰写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三是信息力求准新快精。及时对我市发展社会经济的新做法、新亮点进行总结、提升和宣传,做好信息整理上报工作,今年共采写政务信息20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70余篇,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确保行政工作运转顺畅。着力抓好办公室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作,热情主动地为各级领导、部门和群众搞好服务,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周密细致、高效有序。一是周密高效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善于站在全市工作大局的高度来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强化与各镇办各部门的合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周备细致做好会务筹备工作。无论会务规模大小,都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做到了不出纰漏、细致圆满。全年先后筹备了@@@@@暨第届昆嵛山樱桃节、国际

五金机电产品暨装备博览会、新兴产业科技推进周、国际家纺博览会暨中国家纺品牌推介会、国际毛皮裘革服装交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各类会议820多次。三是周到严密做好行政接待工作。坚持以客人满意为目标,做到既热情周到、让客人满意,又把握分寸、不铺张浪费。今年接待省部级以上高层领导15次、上级检查督导组110多个、县级以上参观考察团100多个、外国考察团30多个,得到了来文客人的一直好评和高度赞誉。四是周细严谨做好法制工作。积极参与项目评审、企业改制、社会稳定等涉法非诉案件的协调处理,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及时转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98%以上,复议案件受理率达到100%。五是周详规范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平台建设,实施了20个应急管理示范项目,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联动机制,构筑起了规范化、社会化、常态化的应急体系。

三、切实发挥督促检查职能,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

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督察工作机制,加大督办检查落实力度,创新方式方法,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直接督查、经常督

办,每周一调度、半月一汇总、每月一通报,有效促进了各项决策和目标任务推进落实。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确定的重点工作,进行重点督查,抓好跟踪调度,使领导在第一时间准确、直观、形象地掌握进展情况;对市长办公会、专题会议确定的事项,及时分解落实到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及时督办汇总,限期落到实处;对领导批示文件,积极做好分办、转办、催办工作,下达督办通知,做好结果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项项有交代、件件有着

落。今年以来,先后下发督办通知期,转发领导批示多件,办理人民来信多封,办结率达到100%。同时,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办公室职能,加大项目督查推进力度,特别是对全市125个重点项目和15个市级重点项目,靠上督导,现场调度,准确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确保了项目快速推进,连续五次在 市项目观摩活动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提升机关整体形象。深入开展创先创优活动,认真抓好办公室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用一流的素质、作风和干劲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做出新的贡献。大力弘扬勤奋学习之风,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学习制度,每周一拿出1小时集

中学习,每月举办一次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力弘扬雷厉风行之风,坚持“快”字当头,做到文字快起草、公文快处理、会务快筹备、信息快反馈、督办快落实,优质高效地办好每一件事。大力弘扬严谨细致之风,始终把百密而无一疏作为工作准则,说话严谨、程序严格、纪律严明,责任细化、办文细致、办事细心,使各项工作都更加精细、规范、严密。大力弘扬奉献敬业之风,保持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以实干树威信,以成绩论位次,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大力弘扬团结和谐之风,强化“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在工作中合心、合力、合拍,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力弘扬心系群众之风,抓好包村联户和为民办实事工作,多次筹集资金帮助包扶村改造水库、硬化道路、美化环境,联户干部心系群众冷暖,千方百计扶贫济困,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大力弘扬清正廉洁之风,教育干部职工干净干事、公道处事、正派做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和防范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维护了政府办公室的良好形象。

一年来,尽管办公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整体理论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还

有差距,在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上做得还不够好,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政府办公室的职能,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为领导、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在创新方法、推动落实上下功夫,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督查工作,推动政府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落实,切实做到督查有效。二是在服务全局、深入研究上下功夫,围绕重大决策、关键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措施建议,努力做好参谋助手。三是在提高效率、规范运作上下功夫,确保上级决策、领导意图和基层要求的顺达通畅,为推进政府工作高效运转做出应有贡献。四是在综合协调、周密细致上下功夫,争主动、快节奏、重细节,达到协调关系、增进合作、推动工作的目的。

推荐第3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情况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XX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在全省首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力拼抢、攻坚克难,全力保障经济运行,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民生水平,经济社会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攻坚克难,稳增长促转型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把稳定企业经营作为首要任务,多跑企业,分析情况,会商对策,共渡难关。出台了促进外贸增长、开拓国内市场等一系列政策,加大资金、劳动力、电力等生产要素保障力度。年内,取消、暂停、降低涉企收费项目22项,减免收费6586万元;兑现各类扶持资金10.2亿元,对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0.8亿元。新增银行贷款270亿元,新增直接债务融资107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17.8亿元;500千伏张家港变扩建等重点电网工程顺利完成。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0亿元,同比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9.6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10亿元,增长6%;进出口总额318亿美元,其中出口126亿美元;口岸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运量150万标箱,分别增长13.4%和14.7%。

项目投入持续加大。实行重大项目推进、土地点供评估等制度,落实领导挂钩、一事一议、跟踪会办、绿色通道等措施,两次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列入省、XX市的25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永钢集团“百亿项目、千亿企业”工程全面启动,康得新光学薄膜、沙钢冷轧、扬子江石化、不二越精密机械、曼巴特购物广场、华灿光电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银河锂业、西马克冶金装备、浦项产品结构调整、翰普高分子等一批项目竣工投运。获批土地点供、独立选址项目19个,新增建设用地5272亩,盘活存量土地5540亩。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增长20.1%。其中,工业投资412亿元,继续居苏州县市之首;服务业投资288亿元,增长25%、居苏州县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增长5.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成新兴产业投资170亿元,工业技改投入305亿元,分别增长17%和22%。新增销售超10亿元企业25家,入库税收超5000万元企业达56家,沙钢集团连续四年入围世界500强、位居第346位。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5%。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71亿元,增长17.5%。入选全国服务业500强企业14家,总数位居全省县市第一。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成为江苏唯一一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江苏进口商品集采分销中心获省政府批复。玖隆物流园被列为省级重点物流园区试点。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动漫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中国·张家港液体化工品价格指数正式发布。双山岛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青草巷批发市场成为全省首家全国4a级仓储型农产品物流企业。新增高效农业2.9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6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92.5%,粮食单产创新高,建成全省首家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市。 (二)乘势而上,引人才抓创新取得新突破

载体建设全面推进。深入实施创新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城北科教新城、沙洲湖科创园等加快建设,清华大学智能电力研究院、苏州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飞翔苏州新材料研究院、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建成投用,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30万平方米。在全国县市首家获批设立“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塘桥东城科创园、南丰科创园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锂电池及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新增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 人才引进全面突破。新增“千人计划”人才4名,获批省“创新团队”1个。新增省“双创计划”人才12名,“姑苏计划”人才21名,均居苏州县市第一。引进市级领军人才(团队)项目74个,国家2012年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计划2个。培训高技能人才2.56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员数达到609人。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更加显现。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0家,在全省率先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推进高层次人才项目与本土企业“嫁接”,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80项,签约“千人计划”项目45个,评定“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18家。落实科技产业化项目信贷风险补偿、科技保险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4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2项,新增发明专利829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制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45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成为省创新型试点市。 (三)一体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取得新进展

规划布局更加优化。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获省政府批准,编制完成杨舍城区慢行系统规划、一干河风景路概念规划、杨舍城区商业布局及业态指引规划,以及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双山岛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加快编制。城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沙洲湖区景观工程基本完成,农联新镇开工建设。城西新区北延区、拓展区道路和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暨阳湖欢乐世界一期建成开放。金港滨江新城、锦丰·沙洲新城、凤凰新城、大新滨江新镇等新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沪通铁路、沿江城际铁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疏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苏虞张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张家港复线船闸工程竣工通航,通洲沙西水道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开工。小城河综合改造二期工程顺利竣工,谷渎港改造基本完工,中心城区核心商业区功能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展示馆、儿童福利院、实验小学改造等工程竣工投用,高职园区、江帆小学等工程开工建设。镇区综合改造深入实施,完成70万平方米老住宅区综合整治和18项街景立面整治工程。完成朝东圩港至段山港、海螺水泥至一干河段“百年一遇”江堤建设,走马塘工程实现通水。 人居环境持续优化。高标准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验收,荣获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减排重点工程23项,万元gdp能耗下降率达5.2%,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减率分别达3.73%、4.86%、5.87%和3.1%。疏浚河道310条,拆坝、建桥(涵)217座。新增各类林地、绿地5.32万亩,市区主干道绿化园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首批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其中5个村庄高标准完成省级试点,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获评首批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示范市。

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两次组织安置小区集中开竣工,杨舍旺西花苑、锦丰书院五村等一批集中居住区建成投用,金港金成小区、大新新南社区等一批集中居住区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安置房366万平方米、竣工294万平方米。高度重视安置房产权办理遗留问题,加快推进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11820套安置房办理了权属证书。完成预拆迁安置1467户。复垦土地5474亩。农民集中居住率达57%。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城管分中心建设全面完成。成立全国首家村级城管综合服务中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扩面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加快设备安装,餐厨垃圾处理厂竣工试运行。公共自行车三期工程建成投用。完成出租车扩容80辆。全市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5万个。金港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实现市域全覆盖。天然气主管网实现“镇镇通”。 (四)富民惠民,民生水平实现新提升 富民强村步伐加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分别增长14%和16%。新建就业援助单位232家,开发就业援助岗位1.22万个。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3个,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500人。本市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和特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率分别达到99.6%和99.7%。率先建立就业失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劳动争议结案率达98%以上。实施“百村千亩增百万”、“十村十亿增千万”工程,组建超千亩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村级经济联合发展平台6个,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的村突破20家、村均超600万元。

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实施超龄人员纳入城保、城乡医保衔接等一系列惠民政策。2.8万名超龄人员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在全省首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养老并轨。1.6万名超龄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保,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实现“五个统一”,政策内补偿比分别达90%和75%以上。企业和农保退休人员养老金、征地保养金、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补贴、城乡低保,以及参保困难家庭大额医疗救助的标准进一步提高。镇(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数2717张,获评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完成4个优质蔬菜基地提档升级,新建2个市级蔬菜配送中心、11家农产品平价直销店和35个农贸市场直销摊位,建成放心粮油示范店28家。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6.1万平方米、5986套(户),竣工19.5万平方米、2902套(户)。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01万人。加大对困难人群的节日走访慰问。开展“百村万人看港城”活动,在全市村、社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站。实施“阳光午餐”工程,惠及学生2452人。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发放“共享阳光”慈善助学金761万元,募集“爱满港城”善款超亿元,获评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省级考核,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普通高考本科达线率、达线人数等四项指标列XX市第一,职校对口单招综合指标连续12年列XX市第一。江科大苏州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兆丰学校、悦来小学、塘市小学等8所新学校建成投用,张家港新加坡外国语学校对外招生。校车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新增国标校车40辆。市中医院通过国家三级医院复评,耳鼻喉科、肾内科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儿童功能障碍检测和脑健康促进项目常态化运行,创建成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向全市34.1万户家庭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健康公平”、“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道路安全”三个项目获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创新发展奖和最佳实践奖。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计划生育家庭“五个一”养老帮扶模式在全省推广。假日体育等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承办“塘桥杯”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双山岛绕圈赛等8项国家级赛事,提升了张家港影响力。

文化文明品牌更加靓丽。文化部在我市召开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全国宣传推广,“幸福港城”网格文化系列活动蓬勃开展,参与群众超过400万人次,成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9.4万平方米。成功举办建县(市)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和第九届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在全国率先建立“书香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全省推广。文艺创作成果丰硕,首次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荣获第十届省五星工程奖13个奖项,金奖和大奖数量居全省县市第一。市图片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创建省版权示范市。深入实施城市公共文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寻访身边好人、道德讲堂、学雷锋志愿服务合作伙伴计划等文明实践活动,7位市民荣登“中国好人榜”,高分通过中央文明办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运行模式逐步完善,动迁安置社区管理不断加强。“网上村委会”服务功能加快提升,获评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永联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新增登记和备案数568个,累计1924个。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速壮大,每万人拥有社会工作者6.2人。创新网络管理机制,服务功能加快提升。“价格诚信城市”创建全面启动,率先在全省实现价费公布城乡全覆盖。加快新市民待遇同城化步伐,在全国同类城市率先实施新市民积分管理,9663名新市民子女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市民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比率达71.3%,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四项排查”、“打非治违”、“天安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成效明显,三级政府挂牌督办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全面完成,食品安全“四统一”监测模式全省推广,在全省首家通过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市验收。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八类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4.9%,社会公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连续九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

实事工程优质高效。五大类26项实事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其中,城乡困难群众帮扶、民生保险优化、公交运力改造、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二期等24项全面完工,第一人民医院妇儿大楼和公共租赁住房两项跨年度工程按时序进度推进。 (五)创新争先,行政效能得到新提高

行政行为依法规范。成立市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全省率先推行“事前风险评估、事中跟踪评估、事后绩效评估”的决策全程评估模式,成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7件,采纳和解决238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68件,采纳和解决350件。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高分通过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省级试点验收。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行政调解,出台规范性文件30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75件。

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推进“营改增”试点。“两区一园”区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凤凰镇“强镇扩权”试点全面启动,镇辖办事处管理深化完善,双山岛旅游度假区工作机构正式成立。深化新一轮国资企业改革,出台国资公司薪酬管理和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成立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率先实施经营性土地出让预申请制度。在苏州县市首家开办中小企业统贷平台业务。组建农村资源(南丰)交易所,成为全省首家农村资源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建设市级机关研究生工作站。 服务绩效持续提升。“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全面运行,开展镇、村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全年办理各类行政服务事项18.8万件,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98.2%。“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与政风行风热线并轨运行,全年受理各类求助140余万次,协调处理群众投诉建议2.7万余件。在全国县级市首家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抽调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帮助工作,深入开展市级机关班子副职和中层干部作风效能调查评议,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检查、评比和考核项目,机关服务绩效得到全面提升,政府部门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02项,形成了加压奋进、拼抢实干、创新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XX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巩固提升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攻坚克难,创新求进,全力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品质现代城市、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上加大力度、实现突破。 (一)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城市的基础,转型是发展的主线。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我市临港经济和规模企业的优势,突破重大项目,化解瓶颈制约,加快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稳定增长中加快转型,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综合实力。

狠抓产业项目。投入决定产出,项目决定未来。要把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和玖隆物流项目作为全市产业转型的重大突破口,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加快建设,努力打造全省转型发展的新亮点。要重点实施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康得新光学薄膜、沙钢finex和冷轧、永钢大型锻件、扬子江石化、华灿光电、曼巴特购物广场等50个重大产业项目,逐个排出推进计划,落实挂钩联系,加强会商,全程服务,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力度,改进招商办法,努力引进一批高端优质项目,并全力争取在特大型、基地型项目引进上取得突破。年内,完成工业投资46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195亿元,分别增长11%和15%。完成服务业投资340亿元,其中生产经营性服务业投资125亿元,分别增长18%和19%。加大对上争取和对内挖潜力度,用足用好增减挂钩等政策,确保全年新增建设用地4000亩,盘活存量用地5000亩。完成3个220千伏、1个110千伏变电站建设,推进沙电二期、华电二期等重大能源项目,提升电力保障能力。

加强园区建设。园区是项目、人才、投资的集聚区,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实现投入强度和产出强度双提升。保税区围绕打造“江苏外高桥”,要积极争取政策突破,优化整合资源布局,全力推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设,上半年通过国家部委验收,并同步开展招商,实现实质性运营,当年进口整车力争突破3万辆,三年左右达到20万辆。加快国际消费品营运中心大楼建设,依托江苏进口商品集采分销中心的品牌效应,引进一批品牌经销商,实现放量营运。段山重装园一期工程码头泊位投入试运营,园内道路框架形成,重大项目招商取得实质性突破。磁传感产业园完成一期工程产业载体建设,确保多维科技实现投产。扬子江化工园要发挥优势,选优项目,加快实施,提升产出。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国家级开发区和城市拓展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空间规划,实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合理布局、同步发展。加快推进软件动漫产业园建设,爱康总部完成主体建设,如意通动漫大厦、国泰金融广场、华东国际创新园等土建竣工。加快推进中丹生态科技园动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在高端装备、再制造、智能产业、电子商务等领域争取突破性发展,加快打造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园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冶金工业园重点推进玖隆物流园一般商务区、剪切加工区、电子商务、在线金融等配套平台建设,吸引高端交易商入驻。塘桥新能源产业园、凤凰韩国工业园、乐余机械装备产业园、南丰精密机电产业园、大新重装工业配套区等一批镇级产业载体,要优化功能配套,引进优质项目。与此同时,要依托“两区一园”载体功能和流量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年内引进XX市级外地总部企业5家。加快港口支持系统建设,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拓展港口功能,提升口岸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口岸货物吞吐量达到2.6亿吨,集装箱运量超过170万标箱。推进农业园区“五园十基地”建设,实施农业科技“百人千户惠万农”工程,完善农产品营销流通体系,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85%,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激励企业做强做大。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强才有产业强。要十分珍视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我市大企业集团优势,启动实施转型升级百企培育工程,全力服务企业,通过人才引进、技术进步、管理提升、品牌打造和资本经营,做强做大。实施好沙钢、永钢、华芳、澳洋、骏马、华昌、飞翔等53个超亿元技改项目,全年完成技改投入335亿元。与此同时,要密切关注、保障正常的经济运行,加强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要推进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生态,扩大信贷规模。要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稳定外贸、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方面作更大努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完成外贸进出口330亿美元,其中出口132亿美元;新增信贷250亿元;新增入库税收超5000万元工业企业10家;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家。 (二)全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人才是引领发展的决定因素。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项目转化、提升科技人才贡献等方面取得突破。 加快提升一批创新载体。深入推进创新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新增载体面积30万平方米。沙洲湖科创园7月底前具备入驻条件,引进入驻国家级检测中心、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10家以上,建成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提升保税区新兴产业育成中心、锦丰科创园、凤凰科创园、塘桥东城科创园、南丰高新技术中试与产业化基地等科技载体的整体功能,入驻项目30个以上,并加快产业化步伐。进一步支持清华大学智能电力研究院、苏州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锂电技术研究院建设,扩大研究团队,拓展科研领域,加快成果转化,年内新增“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20家。加快推进精细化工、金属材料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国家化工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增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2家。

加快集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构建“载体、项目、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的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通过科研院所对接、海外合作组织定制、人才中介组织引进等渠道,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年内新增“千人计划”人才4名、省“双创计划”人才10名、“姑苏计划”人才15名,引进市级领军人才(团队)项目80个以上,在省“创新团队”培育上取得突破。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项目与本土企业嫁接,年内引进“千人计划”专家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建立科技投融资风险分担、科技企业成长培育机制,促进资本与人才项目对接。

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省“智慧百企”培育工程,年内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2~3家、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1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加快推进爱康研究院、海陆重工研发中心、华盛化学锂电池材料研究中心、“千人计划”集成光电研究院等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同步加速重大项目中试与产业化进程,富瑞特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工程中心,年内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0家,力争在“千人计划”研究院培育上取得突破。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信息港建设,搭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引进、转化一批产业化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年内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00项,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0个以上。引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购买国内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并加速产业化,年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70件。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9%。 (三)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以打造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现代城市为目标,优化空间布局,加速功能升级,提升形象品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努力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优化完善城市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修编镇区总体规划,完善双山岛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编制完成杨舍核心区、塘桥核心区和10个镇辖办事处控制性详规。优化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规划设计,抓紧编制城市空间特色、杨舍城区停车场等专项规划,开展杨舍东南地区交通组织、东沙区域集疏运体系等研究。加快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试运行。

高标准推进新城建设。加快沙洲湖科创园、沙洲湖桥梁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启动沙洲湖中央商务区商务大厦建设,西侧配套商业设施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展现城北科教新城形象。城西新区北延区、拓展区全面拉开道路框架,加快区域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优化XX区域规划,有序推进动迁安置和相关节点工程建设。推进金港滨江新城、锦丰·沙洲新城、凤凰新城、南丰新镇、大新滨江新镇等新城镇建设管理,提升镇区功能形象和集聚带动能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疏港高速公路年内完成路基土方和桥梁下部结构工程。通洲沙西水道二期主体工程年内基本完工。启动申张线金港段航道整治。沪通铁路、沿江城际铁路力争年内开工。完成晨丰公路、新泾路东延、杨锦公路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张皋路、五棵松路等新建道路。加快东山村遗址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工程建设,高职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主体工程封顶,港城大厦、沙洲粮库等10个项目年内竣工。继续抓好市政道路改造和新建工程,推进背街小巷整治、镇区改造和天然气普及利用工程。推进沙钢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加快双狮物流至老沙码头“百年一遇”江堤建设,实施界泾河等城区防汛工程,进一步提升防汛防洪能力。推进三干河南延等河道工程,完善市域水循环体系,创建全省水利现代化示范市。

加快安置房建设。力争通过今明两年努力,全面解决现有过渡户的住房,并使新增动迁过渡户控制在当年动迁户数以下。年内新开工安置房360万平方米,竣工360万平方米,农民集中居住率达60%。同步优化集中居住区设施配套,让动迁安置小区环境更美、功能更全、服务更好。有序出让土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用地区土地复垦,双山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两个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竣工。

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实施“乱停乱放、非法营运、小区环境、违法建设”四项整治,实现“交通秩序、运管服务、人居环境、市容市貌”四大提升,进一步彰显张家港文明、洁美的城市品位。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村庄环境整治成果。规范道路行车秩序,创新城市停车管理运行机制,努力缓解行车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为群众出行创造更好条件。优化扩容数字化城管,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扩面,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上半年建成投运。推进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市民网页综合服务系统等信息化工程,启动家庭信息化(云媒体电视)项目,加快智慧港城建设。

(四)全力提升文明城市内涵

以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引领社会、促进发展,全面提升人文素质,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努力让城市更文明、社会更和谐。

推进文化发展。文化是一个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大力弘扬以张家港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充分激发全市人民创业创新创优的激情和活力。要做强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幸福港城”网格文化等系列活动。构建城乡一体的全民阅读服务平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进“书香城市”建设。精心举办2013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进一步做亮长江文化品牌。加强东山村遗址、黄泗浦遗址等保护开发。加快少年儿童图书馆、镇(区)文化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年内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0.36平方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集聚效应,推进文化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文广集团等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提升“文明张家港”品牌,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完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宣扬教师、医生等公共服务行业优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大力宣扬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广大市民家庭的感人事迹,持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确保高分通过中央文明办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整体推进“价格诚信城市”创建,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一特多品”体育名镇创建,继续办好万人健步行、全民健身大联赛、假日体育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争创全国乡镇体育示范工程。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从“五位一体”的高度出发,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620”工程,推进生态文明镇建设试点,高标准通过国家生态市复核验收。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精心打造从市区到长江的一干河生态廊道和滨江湿地,大力提升双山岛生态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常阴沙长江湿地公园,大力植树造林,新增绿地5000亩。要以大气、水质、噪音为重点,加大治理力度。推进钢铁行业脱硫和电力、玻璃行业脱硝工程,以及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完成污染减排重点项目18项、清洁生产企业审核50家。深入实施淘汰落后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化工园区、电镀印染、危险废物、畜禽养殖场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专项整治,推进热电行业归并、黄标车淘汰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开展万企节能低碳行动,万元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稳定下降率70%。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保护,推进生活污水纳管和市域水系畅流工程。积极引导市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培育绿色生态人文。加强生态环保指标考核,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做好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推进“政社互动”试点,创新动迁安置小区管理机制,理顺动迁村和安置社区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实施社工人才增量提质工程,提升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完善新市民积分管理,加快新市民同城化步伐。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深化“六五”普法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住宅小区安全防范设施改造,完善社会大防控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有效衔接的大调解体系,全力预防、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积极尝试“政务微博”,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利用网络为市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推进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综合监管,高标准完成三级政府挂牌督办重点隐患整改,实现规模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全面启动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健全重点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升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和保障能力。 (五)全力增进民生幸福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积极呼应人民群众的幸福向往,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提增城乡居民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有工作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市民尽快找到工作,实现充分就业。深入推进就业援助工程,采取开发就业援助岗位、向吸纳企业发放补贴等措施,重点帮助十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本市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强化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新增创业孵化基地11个,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500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扩大中高收入技工群体。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支付保障等制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新一轮“十村十亿增千万”和“百村千亩增百万”工程,重视村级经济联合发展平台建设,建立村级集体收入和村民福利收入增长挂钩机制,全市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社区、专业、土地、劳务、富民等合作经济组织,新增各类合作社30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提升社保扩面成果,新增城镇职工社保参保4.2万人。继续抓好“菜篮子”工程,发展产业化蔬菜基地,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统一配送和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培育1个千亩以上“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8.6万平方米、2878套(户),竣工17.8万平方米、3166套(户)。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年内新增缴存职工3万人。继续做好贫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困难群众安居、民生保险、慈善助学、阳光午餐等民生项目,实施企业退休职工送温暖工程,更加深入了解摸清困难家庭状况,加大帮扶力度,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好的社会关爱。完善计生特扶家庭帮扶政策,加快建立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制定实施城乡学校布局调整优化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江帆小学、福前幼儿园等学校新建、扩建工程。改革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机制,进一步强化教师绩效考核,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质量,创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重视沙洲工学院、江科大苏州理工学院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国际办学合作,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走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发展之路。推进中高职教育资源整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培育发展急需的学科产业(群),创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年内培养高技能人才5000名。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新增国标校车66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提升卫生服务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全市医疗机构的联动协作机制,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扶持引导民办医疗机构错位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年内完成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全面提升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全覆盖,二级医院医疗信息实现共享。健全市、镇、村三级卫生应急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加快提升医卫人员的能力素质,实施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年内引进“港城英才”卫生领军人才1~2名。 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积极面对社会老龄化的现实,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坚持在政府主导下,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之路,鼓励社会参与多元化投入,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倡导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工程,改(扩)建1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并推进“亲情”虚拟养老院建设,年内实现城区全覆盖。加快养老机构建设,重点实施澳洋老年公寓、锦丰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等项目,年内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超8000张。优化社区养老服务,新建6家日间照料中心和12家助餐点。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发挥老年协会、家庭服务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完善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体系。

切实办好实事工程。按照贴近民意、惠及百姓的要求,今年确定了增设惠民险种、气象精细化预报建设、XX区天然气配套用户改造、农贸市场改造等15项实事项目。我们将精心组织、认真办好,让市民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 (六)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要切实加强学习。党的十八大对未来五年作了全面部署,内涵丰富。张家港的发展已到了全面提升建设现代化的新时段,要求更高。新的阶段,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政府工作人员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能力危机,避免决策失误,提升工作效能。要坚持依法行政。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受到人民最严格的监督。政府及其部门要在市委领导下,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全面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透明,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要推进改革创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激发活力、提升效能。新的一年,政府将重点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国资管理体制、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文化体制、医药卫生、社区管理、机关效能、考核激励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和保障。要狠抓工作落实。任务确定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政府组成人员,都要十分清楚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分工,密切配合,狠抓落实。要深入一线,组织、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要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压缩公务开支,将有限的财力更多用于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推荐第4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主动参与政务,规范管理事务,努力搞好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联络中枢、协调纽带、参谋助手和后勤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助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一年来,办公室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角色意识,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协调职能得到加强。办公室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先后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发展、繁荣第三产业、城市重心东移、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大事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维护了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秘书工作的助手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秘书人员除为市政府领导处理文电、信函及日常事务外,还注重政务信息的精选、领导批示的落实和政务材料的撰写等。全年共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建议近百条,起草领导讲话近100篇,落实领导批示百余份,为政府决策及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三是调研工作的决策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针对我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广泛开展了调研活动,形成了《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关于科教兴市战略的思考》等重要文稿近20篇,为政府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了基础依据。四是政务信息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开办了《信息与调研》内部刊物载体,全年向省政府、黑河市政府及报刊报送政务信息200余条,有一半被采用,客观反映了我市的政务工作动态。办公室的信息工作在黑河市排名第二,并被评为全省政务信息工作标兵单位。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工作要求,办公室重点加强了办公自动化建设和网络建设,新装备计算机8台、激光打印机2台、速印机1台,全天享用宽带信息服务,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五是督办工作的决策落实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年初制定的《政府系统督办检查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了政府督办检查网络建设,认真执行政府及办公部门月行事例制度,牵头和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太平乡整地及造林补植现场会精神以及城市卫生迎国检、机关风纪建设、农业税征收、城市道路集资等重点工作开展了多次督办检查,协调处理群众信访件70余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11件、政协委员提案39件,有效地保障了市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六是法制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全市近五百余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全年共接待行政复议申请23人次,根据有关规定备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4件。七是加强了民族宗教管理工作。严厉打击了以“蒙头教”为重点的非法宗教活动。财贸、人防、体改等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服务大局,恪尽职守,着力提高事务工作质量。为使事务工作做到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办公室着力在办文、办事、办会上下功夫。在办文上力求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时效化。公文制发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力求每个环节都做到严格规范,精益求精。全年制发各类公文264件,基本做到了规范、高效。同时坚持质量和效率并重,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办文程序,实行办文办事限时制度和公文处理全程跟踪服务制度,急件急办,特件特办,密件专办。全年运转各类公文872件,收发各类传真电报126件,无一疏漏、误时、误事现象,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时效性。在办事上力求做到快捷、高效、无误。坚持24小时全日制政务值班制度,做到上传下达快捷有序,在全年各类指示、通知等信息传递中,无一差错。财务工作实行审批报帐制度,支出上力求节俭。利用较低的资金及时对老化的供热管线进行了维修,保证了市四套班子办公楼的冬季正常取暖。政府车队在抓好汽车燃修等日常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车辆统一管理,做到相对固定与统一调度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公务用车。实行24小时定人、定岗、定责,完善门卫值班制度,消除了事故的隐患。在办会上力求做到节俭、周密、实效。全年共办理全市性会议10多次,从会议筹划到会务落实,从材料准备到吃住行安排,都能做到周密部署,注重实效,严格标准,上下满意。

(三)立足工作实际,健全工作机制,努力加强机关内部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办公室以搞好“三个服务”为宗旨,立足工作实际,加强内部管理,不断促进职能转换和作风转变,努力提高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一是加强教育管理,健全学习机制。积极抓好干部理论学习工作。组织选调副科级以上干部6人参加党校的培训、轮训,

要求机关干部坚持政治学习,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了业务指导和培训。

举办了全市政务写作与公文处理知识培训班,提高了政府各部门文秘人员的业务素质,邀请信息中心的业务骨干,对办公室文秘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使具体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迅速提高。二是加强目标管理,健全高效运行机制。办公室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目标分解,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工作定期汇报和年终考核评定。各组室自加压力,达到了限时办结、及时办理、按时办妥等工作要求,促进了工作的高效运转。三是加强考核管理,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各组室工作。实行签到制度,填写工作纪实制度,对上下班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由办公室领导班子于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理顺了内部关系,激发了工作动力,提高了工作成效。(四)加强政风建设,完善各项制度,促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了机关政风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督办工作细则》等工作制度,明确和规范了工作程序、方法等要求,促进了政务作风的进一步好转。二是加强了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认真吸取办公室同志好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注重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班子整体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全年发展党员1名。坚持依法行政,塑造了办公室良好的公仆形象,务实高效形象,民主团结形象和勤政廉政形象。

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办公室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客观形势的需要和市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XX年年,政府办将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奉献意识,立足“三个服务”当好参谋助手,努力做到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基层群众满意。

推荐第5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2007年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文秘网站的龙头__xiexiebang.com__年终总结:www.daodoc.com/]

2007年,市政府办公室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主动参与政务,规范管

理事务,努力搞好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联络中枢、协调纽带、参谋助手和后勤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助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一年来,办公室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角色意识,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协调职能得到加强。办公室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先后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发展、繁荣第三产业、城市重心东移、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大事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维护了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秘书工作的助手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秘书人员除为市政府领导处理文电、信函及日常事务外,还注重政务信息的精选、领导批示的落实和政务材料的撰写等。全年共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建议近百条,起草领导讲话近100篇,落实领导批示百余份,为政府决策及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三是调研工作的决策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针对我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广泛开展了调研活动,形成了《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关于科教兴市战略的思考》等重要文稿近20篇,为政府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了基础依据。四是政务信息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开办了《信息与调研》内部刊物载体,全年向省政府、黑河市政府及报刊报送政务信息200余条,有一半被采用,客观反映了我市的政务工作动态。办公室的信息工作在黑河市排名第二,并被评为全省政务信息工作标兵单位。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工作要求,办公室重点加强了办公自动化建设和网络建设,新装备计算机8台、激光打印机2台、速印机1台,全天享用宽带信息服务,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五是督办工作的决策落实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年初制定的《政府系统督办检查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了政府督办检查网络建设,认真执行政府及办公部门月行事例制度,牵头和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太平乡整地及造林补植现场会精神以及城市卫生迎国检、机关风纪建设、农业税征收、城市道路集资等重点工作开展了多次督办检查,协调处理群众信访件70余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11件、政协委员提案39件,有效地保障了市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六是法制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全市近五百余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全年共接待行政复议申请23人次,根据有关规定备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4件。七是加强了民族宗教管理工作。严厉打击了以“蒙头教”为重点的非法宗教活动。财贸、人防、体改等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服务大局,恪尽职守,着力提高事务工作质量。为使事务工作做到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办公室着力在办文、办事、办会上下功夫。在办文上力求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时效化。公文制发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力求每个环节都做到严格规范,精益求精。全年制发各类公文264件,基本做到了规范、高效。同时坚持质量和效率并重,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办文程序,实行办文办事限时制度和公文处理全程跟踪服务制度,急件急办,特件特办,密件专办。全年运转各类公文872件,收发各类传真电报126件,无一疏漏、误时、误事现象,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时效性。在办事上力求做到快捷、高效、无误。坚持24小时全日制政务值班制度,做到上传下达快捷有序,在全年各类指示、通知等信息传递中,无一差错。财务工作实行审批报帐制度,支出上力求节俭。利用较低的资金及时对老化的供热管线进行了维修,保证了市四套班子办公楼的冬季正常取暖。政府车队在抓好汽车燃修等日常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车辆统一管理,做到相对固定与统一调度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公务用车。实行24小时定人、定岗、定责,完善门卫值班制度,消除了事故的隐患。在办会上力求做到节俭、周密、实效。全年共办理全市性会议10多次,从会议筹划到会务落实,从材料准备到吃住行安排,都能做到周密部署,注重实效,严格标准,上下满意。

(三)立足工作实际,健全工作机制,努力加强机关内部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办公室以搞好“三个服务”为宗旨,立足工作实际,加强内部管理,不断促进职能转换和作风转变,努力提高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一是加强教育管理,健全学习机制。积极抓好干部理论学习工作。组织选调副科级以上干部6人参加党校的培训、轮训,要求机关干部坚持政治学习,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了业务指导和培训。举

办了全市政务写作与公文处理知识培训班,提高了政府各部门文秘人员的业务素质,邀请信息中心的业务骨干,对办公室文秘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使具体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迅速提高。二是加强目标管理,健全高效运行机制。办公室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目标分解,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工作定期汇报和年终考核评定。各组室自加压力,达到了限时办结、及时

办理、按时办妥等工作要求,促进了工作的高效运转。三是加强考核管理,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各组室工作。实行签到制度,填写工作纪实制度,对上下班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由办公室领导班子于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理顺了内部关系,激发了工作动力,提高了工作成效。

(四)加强政风建设,完善各项制度,促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了机关政风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督办工作细则》等工作制度,明确和规范了工作程序、方法等要求,促进了政务作风的进一步好转。二是加强了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认真吸取办公室同志好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注重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班子整体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全年发展党员1名。坚持依法行政,塑造了办公室良好的公仆形象,务实高效形象,民主团结形象和勤政廉政形象。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办公室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客观形势的需要和市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政府办将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奉献意识,立足“三个服务”当好参谋助手,努力做到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基层群众满意。

《2007年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2007年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推荐第6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xx年年,市政府办公室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主动参与政务,规范管理事务,努力搞好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联络中枢、协调纽带、参谋助手和后勤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三)立足工作实际,健全工作机制,努力加强机关内部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办公室以搞好“三个服务”为宗旨,立足工作实际,加强内部管理,不断促进职能转换和作风转变,努力提高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一是加强教育管理,健全学习机制。积极抓好干部理论学习工作。组织选调副科级以上干部6人参加党校的培训、轮训,要求机关干部坚持政治学习,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了业务指导和培训。举办了全市政务写作与公文处理知识培训班,提高了政府各部门文秘人员的业务素质,邀请信息中心的业务骨干,对办公室文秘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使具体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迅速提高。二是加强目标管理,健全高效运行机制。办公室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目标分解,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工作定期汇报和年终考核评定。各组室自加压力,达到了限时办结、及时办理、按时办妥等工作要求,促进了工作的高效运转。三是加强考核管理,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各组室工作。实行签到制度,填写工作纪实制度,对上下班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由办公室领导班子于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理顺了内部关系,激发了工作动力,提高了工作成效。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四)加强政风建设,完善各项制度,促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了机关政风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督办工作细则》等工作制度,明确和规范了工作程序、方法等要求,促进了政务作风的进一步好转。二是加强了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认真吸取办公室同志好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注重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班子整体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全年发展党员1名。坚持依法行政,塑造了办公室良好的公仆形象,务实高效形象,民主团结形象和勤政廉政形象。

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办公室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客观形势的需要和市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xx年年,政府办将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奉献意识,立足“三个服务”当好参谋助手,努力做到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基层群众满意。

共2页,当前第2页12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推荐第7篇: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通办发„2004‟20号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市各直属单位:

《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南通市委办公室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3月10日

—1—

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本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党的人才政策,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选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重点领域中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与管理,加速建立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作用的激励机制,为他们在各条战线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促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社会风尚的进一步形成,激励全市各类人才为我市跨越发展、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条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的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单位、非公有制企业中直接从事自然科

—2— 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和直接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重点为在工、农业生产中直接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第四条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应坚持好中选优,优中拔尖;确保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五条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事业心强,专业技术成果突出;

(四)自主创新,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五)奉献社会,在同行业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

(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55周岁以下。

第六条 符合前款基本条件,近3年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荐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

(一)获得过省(部)三等或市(厅)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和哲学社会科学奖的主要完成人;

(二)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或三项(含三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成果转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引进、消化、开发、推广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中,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其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并取得显著效益;

—3—

(四)被列为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技术完成人或负责人,研究成果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五)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显著,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在全省教育系统中有较高知名度,所创建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且在同行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承担省级以上的课题,并有两项以上相应的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等部门荣誉称号的人员;

(六)主持市以上医学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医疗技术精湛,多次成功诊治疑难病症,成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在全省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的人员;

(七)在文艺、体育、新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工作中,专业技术造诣较深,作出较大贡献,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

(八)在经济管理(包括财政金融管理)等工作中有重大改革和创造,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所领导管理的企业,经济效益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本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人员;

(九)在其他专业技术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在全省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人员。

已被评为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不再作为市拔尖人才推荐人选。

—4—

第七条 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人选可优先从作出显著成绩的省、市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和县(市、区、局)级拔尖人才中产生。在本市工作1年以上的外地(外籍)人才符合条件的,也可推荐。

第八条 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科学技术局具体组织实施。选拔程序为:

(一)公布条件。下发通知,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推荐条件、办法和程序。

(二)逐级推荐。人选的产生,一般首先由个人向所在单位申请(自荐);所在单位核实材料,征求单位职工意见;经单位党政领导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后,在本单位显著位臵公示3天;如无异议,由推荐单位和被推荐对象填写《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呈报表》,连同被推荐者的成果证书复印件、实绩材料等,由单位报主管部门(单位)审议,同意后上报。县(市)区的推荐材料报县(市)区委组织部,由当地组织部会同人事局、科学技术局组织考核、审议,报县(市)区委讨论,将同意推荐的人员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市区主管部门、直属单位(包括省部属单位)的推荐材料经考核审议后直接报市委组织部。

(三)资格审核。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科学技术局,对上报的推荐对象进行资格审核。

—5—

(四)组织考察。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专家组成考察组,对经审核符合资格条件的人选进行考察,了解其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实绩和业务技术水平等情况。

(五)专家评审。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审委员会对参评人选进行分组评审,评审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能召开,人选获得评审专家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方为通过。

(六)社会公示。专家评审后入围的初选对象名单经市分管领导审定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公示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

(七)组织审批。经公示后的人选名单,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

(八)命名表彰。市拔尖人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并颁发《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证书》。

第九条 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有下列待遇:

(一)参政议政。各级党代会代表中专业技术人才代表,应优先从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的党员中遴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知识界、科技界代表,应优先从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中遴选;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拔尖人才要量才重用,对适合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要大胆提拔;积极组织拔尖人才建言献策,发挥

—6— 其在规划管理、项目论证等宏观、微观决策中的咨询作用。

(二)参与学科建设、学术活动和人才培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发挥人才群体优势,提高组织程度,让拔尖人才直接参与重要科研课题、技术攻关的具体指导,发现并培养一批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加强重点行业、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三)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优先安排,科研经费确保专款专用。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对其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应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支持。

(四)保证拔尖人才办公、科研开发等必需的场所和设施。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单位可以为他们配备工作助手,提供必备的办公设施及图书资料。在管理期内,可以优先申报南通市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科研项目(课题)资助和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带课题研修计划。

(五)拔尖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本单位指标限制,破格参加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六)工人、农民身份的拔尖人才,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由市有关部门办理吸收录用为国家干部的手续。

(七)拔尖人才在管理期间,每人一次性发给技术津贴6000元,市财政负担1/3(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发放),用人单位负担

—7— 2/3。符合《关于鼓励优秀知识分子读研深造的通知》(通委知[2002]5号)规定的,可以获得读研奖励。

(八)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 由单位每月补贴100元电话费和每月60元宽带上网费,可以享受市委组织部、市科学技术局免费提供网上科技期刊查询服务。

(九)拔尖人才享受不低于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标准住房补贴。

(十)对拔尖人才实行医疗保健和休假疗养制度。由所在单位为其办理有关医疗保健手续。市有关部门在3年管理期内组织他们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因病需要疗养的要优先安排,费用由所在单位支付。每年安排2到3周的学习考察及休养时间。

(十一)连续3届被评为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市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

(十二)本市引进的外地拔尖人才,报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认定,享受相应级别拔尖人才同等待遇。

第十条 每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期为3年,其主要管理措施为:

(一)协调服务。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科学技术局对市拔尖人才进行综合管理服务,包括提出拟订和修改有关政策的建议,检查、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有关待遇,组织推荐、选拔、考核、报批等工作。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8— 财政局、公安局、卫生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协助做好有关管理服务工作,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服务。

(二)建立档案。市委组织部建立市拔尖人才业绩档案和计算机信息库。业绩档案包括:人员登记表;从事专业工作简要情况;获奖情况(证书影印件);著作及论文目录;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材料;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情况;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及奖惩等情况。并将所在部门和单位上报的其政治思想、业务工作、进修学习等方面情况,及时存档,更新计算机信息库。

(三)目标管理。组织市拔尖人才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结合所从事专业和单位、个人实际,在单位党政组织的指导下,制定个人3年工作奋斗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所在单位应为他们完成奋斗目标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

(四)跟踪考核。市委组织部对市拔尖人才进行日常跟踪考察,了解掌握其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和工作目标完成等情况,管理期满时,对拔尖人才进行全面考核。各单位、各部门每年对拔尖人才进行1次工作目标考核,对完成工作目标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并以书面形式向市委组织部报告。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要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拔尖人才及其所在单位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走访联系。建立联系卡,完善市领导联系专家学者制度。市委组织部、所在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也要与市拔尖人才建

—9— 立联系制度,经常交流思想,掌握情况,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市委组织部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把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列为领导干部科技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六)宣传表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对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学习、宣传。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市拔尖人才,宣传新闻部门及所在单位要及时组织总结采访,采取多种形式及时表彰奖励,宣传他们的事迹,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

(七)培训教育。市拔尖人才的政治理论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3年内至少轮训1次,时间不少于10天。组织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引导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求实、创新、协作、献身的良好职业道德,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所在单位每年为他们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脱产业务学习或参观考察。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国内外的学术、技术交流。在安排出国考察或选派出国留学进修人员时,优先从中挑选。

(八)动态管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期满后,保留荣

—10— 誉称号,但不再享受有关待遇。对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符合再次选拔条件的,可以继续作为下届人选。在管理期内,犯有严重错误造成不良影响,或因个人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年度考核不合格,不宜继续作为拔尖人才管理的,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取消其称号和待遇。管理期内调离本市的不再享受有关待遇。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二条 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县(市)区和本部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主题词:专业技术人才

管理

办法

中共南通市委办公室

2004年3月11日印发

(共印340份)

—11—

推荐第8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2011年工作总结

(2012年1月9日)

2011年是换届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爱护下,市政府办公室人员有了较大调整。但是,我们没有因为换届而延误工作,没有因为人事变更而导致工作断档,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的工作大局,传承和发扬核心领导机关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奋进、扎实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联络中枢、协调纽带、参谋助手和后勤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水平有了新进步。结合工作职能,切实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查督办作用,确保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一是调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围绕全市总体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筛选关系全市大局、有针对性的调研课题,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先后对我市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旅游发展、产业集聚、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深层调研,撰写一批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的调研报告,为领导提供了充分的决策依据,经研室邓光荣、董恒同志撰写的《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助推瑞昌奋力赶超》的调研报告,市委书记古小平同志给予高度评价,批示“这个调查很好,摸清瑞昌物流业基本情况,为其发展奠定了基

1 础”。李英豪、吴涛同志撰写《推进产业集聚、壮大市域经济实力》的调研报告,市长罗文江同志给予充分肯定,并签字给予鼓励,《质量兴市》、《做强现代服务业、提升经济新活力》等文章分别被《九江经济》、《九江日报》刊发,政务调研工作连续三年荣获九江市先进。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收集上报信息,编制印发了《政务信息》13期,政务信息在《九江政务》刊用126条。二是协调工作取得新成绩。坚持高效、严谨、规范原则,实是求事搞好协调,务求各方满意,努力推动所协调工作步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一年来,按照“百密而无一疏”的要求,周密安排,认真协调,做好衔接,真正做到了周全细致,不出差错。全年共召集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开各类协调会330余次,协调解决大小事务320余项,协调落实了重大项目建设、“两违”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杭瑞高速遗留问题、财税收入均衡入库、企业改制等工作,妥善处置了以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为重点的群众上访事件,及时协调解决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三是督查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凸显督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市政府督查室升格为正科级建制,确保督查工作的权威性;不断创新督查方式,采取现场督查、暗访督查、电话督查和文件督查等多种方式,加大了对重点工作和重点事项的督查,使政府的每一项决策、每一项重点工作、每一件领导批示均落到实处,对《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30项重点工作,做到每项工作落实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责任人,并限定办结时间, 2 确保了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对在建重大城建项目实行定期督查通报,确保了城建项目快速高效推进;对民生工程各项指标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为政府领导正确决策和工作部署提供了有效依据。全年办理领导批示件、交办件和群众信访件85件,编印督查通报、简报30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9件、政协委员提案114件,办理九江市“民声直通车”信访诉求单56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民声直通车”信访诉求办理满意率达100%。

2、精益求精,参谋助手作用有了新提升。办文、办会、办事是政府办公室最基本的职责,直接体现办公室服务水平。我们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自我加压、奋力进取,实现了文会事办理水平和质量的“双提高”。一是快速高效地起草文稿。在起草文稿时,坚持“四把握”原则,即切实把握工作要点、疑点、难点和重点,认真把握领导意图,深入把握领导思想的闪光点,全面把握领导决策的广度,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谋、办领导之所需。在起草重大材料时,要求办文人员切实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认真研究把握上级的各项政策文件,大力提倡在材料内容、形式上勇于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在审核文稿时,坚持对内容、文字、格式、时限从严把关,做到起草的文稿立意高、质量好,既具有政策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精细规范地办文。建立了公文处理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不断规范公文处理程序,认真做好各类文件、电报、电传的收发、办理工作,公文处理质量和运转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共审核 3 编发各类文件资料5239 份,其中以市政府名义编号发文379份,以办公室名义编号发文897 份,各类函件、请示报告件、内部明电等341份,大中小型会议领导讲话稿682篇,总结汇报材料439 篇;处理省、市及其有关部门文件1286件;处理市直部门、乡镇文件1083 件。三是节俭周全地承办会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控制会议次数和规模,大力精简各种会议,控制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特别是对市政府全体会、常务会、市长办公会等一些高规格会议,坚持牵头做好会议决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对需要审议的议题进行认真审核,并经市政府领导审定同意后才提交会议研究,从源头上确保了会议的权威性和高效率。全年共承办市政府常务会12次、市长办公会132次,保证了市政府决策事项的贯彻落实。四是科学严谨地办理事情。坚持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办理各项事情,遇事情不等、不推、不躲,做事情立足精细、实在,始终忙而不乱、杂而不散、应对自如,一旦接受承担工作任务都能打漂亮仗,出新亮点。先后承办了九江市县域经济巡回看变化、瑞码快速通道竣工通车仪式、蓝谷新能源开工仪式等重大活动,每项工作都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安排专人落实,做到责任具体化,责任专人化,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接待规定》和《接待办法》做好接待工作,做到了既热情大方,又勤俭节约,确保了接待质量,树立了我市对外的良好形象;机关内部运行更为科学,在确保机关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大力弘扬节约之风,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3、齐头并进,归口业务绩效有了新变化。严格按照现代绩效管理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办公室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确保了办公室归口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考评更加科学合理。积极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协调组织迎接九江市县域经济考评工作,认真做好了九江市年前考评数据审核和年初实地参观考评的资料准备和接待工作。创新目标考评方式方法,在完善上年考评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2011年度瑞昌市党政目标管理考评方案》,组织了对全市各单位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二是政府法制更加规范。为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出台的政策措施把好法制关,积极协助市政府领导审查合同文本和处理信访问题,有效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三是政务信息化发挥作用明显。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网站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积极开展网络应用和管理工作,确保了市政务信息网安全运行。全年共发布政府门户网站信息1300多条,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信息300余条。四是市志工作继续推进。认真做好九江市第二轮市志编修的供稿工作,继续做好《瑞昌市志书》宣传发行工作,向国家、省、九江市图书、档案、文献、学术部门及社会各界分发志书1500余册,进一步扩大了瑞昌的影响力,地方志工作荣获全市地情资料开发整理先进单位;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在九江市各县区率先将市志办升格为正科级建制,实现了有为有位。五是外事侨务向纵深发展。组织承办市政府主要领导赴德国沃尔泽伦市进行了国际友好城市签约活动,促进了双方在教育、医疗、城建、环保、经贸 5 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统筹兼顾,其它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坚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挤出时间和力量,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树立了办公室良好对外形象。一是综治、信访、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坚持把普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列入主任办公会重要议事日程,并利用周五学习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和宪法修正案》、《治安处罚法》、《刑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条规。一年来政府办无任何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影响上访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发生;坚持信访首问负责制,对来访群众认真接待,并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全年共协调处理群众信访件192件,对受理的信访案件,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应急公共事件应对有方。牢固树立政务值班无小事思想,从制度、人员、纪律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值班阵地建设,抓好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做到了值班工作不断档、值班信息畅通无误。双休日值班工作形成制度,制定了《2011年市政府办公室人员周末双休日轮值安排》,确保节假日有专人在岗在位。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管理,在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协调有方、高效有序,如在应对“8.9”自来水末端受污染事件、“8.11”龙虾节事件、“9.10”地震、南义煤矿跨塌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均发挥了指导、协调和信息收集、报告、反馈的作用,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妥善处置,受到市领导和市应急部门一致好评。三是出色完成招商引资、新 6 农村建设等工作。全力做好现有项目服务工作,积极帮助江联、梅花、玫瑰等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积极外出招商,并出台内部信息奖励制度,全面完成了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总投资30亿的多元金属镍项目正在快速推进,积极筹措和协调资金2万元并采取“一对一”帮扶机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的高丰长垅新农村点顺利通过省及九江验收。

5、务实高效,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面貌。切实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努力搞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机关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狠抓班子自身建设,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集体负责制,不搞家长制,不兴一言堂,营造和谐共事、坦诚相待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每名副主任、每名科室负责人、每名普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办公室各项工作快速高效运转;二是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党建水平进一步提高。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全面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积极组织“三会一课”活动,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充分听取党员干部和各方代表意见和建议,党组织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牢牢把握“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党员发展方针,全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审批预备党员转正2名。三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机关氛围进一步和谐。针对办公室年轻干部多、思想解放、气氛活跃的特点,加大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力度,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和定期谈心沟通机制,增强年轻干部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办公室大熔炉、大课堂、大平台的优势作用,积

7 极为年轻干部创造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挡一面的锻炼机会,加速年轻干部的成长进程;高度重视干部职工生活,推行干部职工家属生病慰问制度,建立干部职工生日慰问制,落实干部职工身体健康检查,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干部职工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来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时刻提醒每名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努力做勤政廉政的表率,“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的传统得以有效传承。

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尚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正视不足,认真改进,努力做到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推荐第9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一、2009年的工作情况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政府办公室全体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敬业、规范、服务、效率、创新”为共同的价值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思考全局、谋划长远,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突出服务的实效性

,努力增强把握政府工作、参谋政府要务、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政务服务、依法行政、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确保了政府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审核把关。一是严把政府议事工作关。认真筹办政府的各种会议,坚持有争议和无备选方案的内容不上会,保证了会议质量和效率。全年共承办市政府常务会议23次、全体(扩大)会2次、经济活动分析会3次、专题会和协调会1100余次,形成会议纪要88期,提交政府常务会审议议题156个。坚持会议审批制度,整合套开相关会议,促进会风进一步改进。二是严把公文审核关。全年共受理请示、报告808件,15天答复率为

100%,15天办结率达91%。办理的请示报告中,城建、国土资源类文件达492件,占受理总数的61%。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且要求越来越严的情况下,在处理城建、国土资源类文件时,一方面严格按照现行政策规定进行审核把关,积极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对一些部门利益进行了制约,顶住压力和非议,维护了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全年共办理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各类文件稿867件,没有发生政策性失误和重大文字差错。三是严把材料审核关。共起草市政府全体会议、工业强市工作会议、办理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30多篇,起草市政府的各种汇报材料20多篇;审核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会议讲话稿和各种汇报材料60多篇;审核向上级和向市人大汇报、向市政协通报情况的有关材料80多篇;起草领导署名文章7篇,其中1篇在国家级书刊上发表,2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四是严把法律服务关。进一步完善了法律咨询服务制度,制定了《自贡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认真组织市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市政府涉法事务处理、领导接待日等工作,当好市政府处理法律事务的参谋助手。文秘杂烩网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相关制度,我市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得到了省人大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坚持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办公室室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并科学安排和强化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全年组织常务会议会前学法17次。

(二)加强调查研究。一是围绕市政府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全市阶段性的工作重点,确定了重点调研课题,并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形成了“企业挖革改资金使用效率分析”、“城乡就业统筹调查”等9篇专题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二是围绕领导关注的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对鸿化公司、久大公司等企业改制后对我市财力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阅。组织开展了自贡市城市发展战略、第三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政务公开群众评价体系、优势产业培育中政府作用的发挥以及盐文化资源挖掘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部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三是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把群众意见征集工作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采取书面征集和短信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广泛了解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方案,经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三)强化跟踪督办。一是强化目标管理。按照“完善体系、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增强操作性”的思路,制订了《自贡市人民政府2009年目标管理方案》,全年共分解下达涉及综合、实事和单项目标共三大类23项468个具体指标,加强了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落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daodoc.com实,目标检查覆盖率为100%。按照四级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奖惩的力度,切实将目标管理工作变成推进政府工作落实的有力杠杆和手段。二是狠抓督查落实。以重点事项为主线,大力开展了“调整财政体制”、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三桥建设”、“一环两块”工程建设等全市22项重点工作的重点督查,组织开展了加强新型农村医疗试点工作、全市农业普查工作等专项督查和省、市政府交办的186项工作的专项督查,督促办理事项完成率达100%。三是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注重加强指导,强化协调,使办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2件、政协委员提案223件,满意率和基

本满意达100%,满意率逐年提高。四是认真做好信访事项的受理、分解、督办工作,努力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坚持直面群众化解矛盾,将信访接待延伸到了边远的农村、矛盾较多的企业和反映问题较多的社区、学校,现场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使不少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954件人次,其中:处理群众来信914件,接待群众来访

4040人次;办理领导接待日49次,接待上访群众284批1685人次;办理省委、省政府和市政府领导批示交办信访件219件,全部按规定时限办结;牵头组织全市信访流动服务活动5次,直接接待上访群众1500余人次,受理信访问题350余个,散发各种宣传资料6000余份。自办、联办信访件226件,办结率达95。五是强化信息跟踪,改进服务方式,为政府领导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全年收集编写《每日要情》248期,编发《自贡政务信息》56期,采编政务信息2100余条次,上报省政府办公厅信息1590条,被采用的文字和图片信息超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210分。对“市长热线公开电话”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市政府市长热线办”更名为“市政府便民呼叫中心”,采用座席式受理服务、三方通话、电子网络化跟踪督办等形式,构筑了一个快捷面向市民的服务平台。全年共受理群众电话11922件,其中:当场解答11412件,受理交办510件,办结率达98.52,群众满意率达95。六是狠抓信息化建设措施的落实。加强了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目前,四区两县政府和59个市政府部门已成功实现了网络接入,形成了以市政府为中心的电子框架体系。加强无线电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无线电监测网和信息网,确保了我市区域范围内电磁环境的洁净和正常的空中电波秩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09年共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无线电专项资金316万元,为加快无线电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无线电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狠抓行政协调。积极发挥政府办公室“联系左右、沟通上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综合服务,做好领导活动、部门工作和重大事项等工作的协调工作,确保了各项政务活动的规范运行。一是狠抓重大活动的协调。积极协调政府领导参加各种活动和出席各种会议,较好地避免了政府工作中的“盲区”和重叠。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精心准备、狠抓细节,圆满完成了湖南有色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仪式、昊华西南公司重组等重大活动以及省政府蒋巨峰、王怀臣、杨志文等省领导莅市视察接待工作的组织协调,组织接待工作受到省市领导好评。牵头筹办了“丹青自贡”2009年盐都美术作品展,编辑了《珍藏的盐都记忆》电视片,并主动联系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积极推出自贡文化名人,进一步挖掘和展示了自贡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宣传和提升自贡的文明城市形象作出了积极努力。二是狠抓重点难点工作的协调。根据市政府领导的交办,积极协调有关具体工作,并注重在抓落实、求实效上狠下功夫。如,针对近年来我市感染艾滋病人员违法犯罪现象突出的情况,及时提出了建立自贡市特殊羁押所的工作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全省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狠抓重大决策的协调。对拟列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事先严格把关,凡是没有经过协调或协调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及时组织召开协调会,尽量统一意见;如还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则在拟办意见中明确分歧意见,为常务会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四是加强同几大班子之间的沟通协调。做到主动向市委报告有关工作情况,主动与人大、政协沟通联系,坚持同人大、政协的联席会制度,及时向市人大、政协汇报和通报有关情况,如龙凤商场整体搬迁引发经营者集体上访事件及时向市政协通报后,得到了市政协对市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五)强化应急管理。一是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重点加强了对区县政府、市级各部门预案制定、修订工作的指导和市级专项预案的审核工作。目前,已审核印发市级专项预案11个,制定市级部门应急预案22个,各区县总体预案的制定全面完成,各企事业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和交流培训。印发了《自贡市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方案》,部署全市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受到省政府应急办的表扬。组织市级部门开展应急管理研讨会、交流会3次;开展专题讲座2次,培训人员200多人次。三是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会同省航务管理局在沱江牛佛大桥附近水域成功举行了规模较大的全省水上安全应急救援演习,受到省交通厅的充分肯定。组织了消防、危化品处置以及禽流感防治等应急救援演习,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积累了经验。四是狠抓突发事件的处置协调。先后协助市政府领导做好对“3.20”特大抢劫杀人案、“6.12”学生溺水事故等突发事件现场和善后问题的处理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针对我市发生的建市以来从未遭遇的特大干旱灾害,及时组织收集灾情,坚持每日灾情报告制度,为政府领导指挥抗旱工作提供了详实依据,并争取到省的抗旱救灾资金150万元,根据受灾情况,及时提出了救灾资金的分配建议,加强了对救灾资金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了救灾资金落实到抗旱减灾的第一线。

(六)加强后勤保障。让领导满意,让职工满意,这是后勤工作的第一标准。政府办公室充分挖掘潜力,努力改善条件,狠抓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一是努力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加大了政府大院环境整治力度,对部分办公地点进行了美化布局,更换、新添了部分办公设备,加强了会务服务和卫生保洁工作。针对食堂就餐人数由过去的50余人急剧增长为现在的近100人的特殊情况,克服人力上的不足,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实行刷卡计费,改善就餐环境。针对就餐领导多、生活习惯不一的情况,实行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好评。二是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财经纪律,狠抓点滴节约,克服资金供需矛盾,在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下,坚持实施内部科室预算,落实节能降耗措施,有效降低了办公运行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了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职工福利的稳步增长。2009年职工总收入同比增长了12.4%。三是强化基础管理。加强了车辆的规范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车辆老化、同比增加行车里程13万公里的情况下,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责任安全事故。加强安全和保卫工作,组织了保安人员安全消防演练,更换了消防设备,消除了安全隐患。完善了政府办公室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大院内综合管理进一步规范。

(七)狠抓自身建设。一是加强班子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分工负责制,在秘书长班子成员不断补充调整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分工,较快完成了磨合,形成了服务政府和服务领导的整体合力。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加大对干部职工培训教育的力度。全年共安排10余名同志参加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人事部组织的应急管理、电子政务建设和市委党校青干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市内社会化选学等,培训达100余人次,使干部职工在吸纳新知识、新理论的同时,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坚持对职工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和勤政廉政情况的定期调查,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和作风状况,发现苗头,及时敲警钟、提要求。2009年下半年,结合其他机关发生的典型事例,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机关作风整顿教育活动。通过认真自查和严肃整改,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团队意识明显增强,机关执行力全面提升。从政府办公室开展的机关作风问卷调查情况看,综合满意率保持在96%以上。三是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将认真办好《学习与工作》、开展“办公室讲坛”、编写《行政案例》作为推进政府办公室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载体,精心培育。全年共编辑《学习与工作》25期,精选刊载各种现代公共管理新理念文章30余篇,编写行政案例30多个,自创诗歌散文30余首(篇)。充分发挥“办公室讲坛”的学习交流与演练作用,先后组织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龙凤山隧道商场搬迁启示》等各种讲座12场,3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学习体会和成果的讲授交流,使《学习与工作》、“办公室讲坛”和《行政案例》编写成为培养锻炼干部和展示干部才能的重要平台。四是加强机关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通过落实一系列“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举措,市政府办公室成为2009年市级机关中唯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围绕“激情团队,快乐工作”主题,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先后组织了春游、秋游外出观光采风活动,冬季篝火晚会和两次书法绘画摄影展。与市总工会、市地税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今日晚报》社联合举办了“春之韵”、“五月风采”和“阳光之约”联欢晚会,加强了开放式学习交流与对外沟通协调。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政府办公室“激情团队,快乐工作”的精神风貌,较好地展现了市政府机关应有的风范与形象。

一年来,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特别是通过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搞好“三个服务”,使市政府办公室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政府秘书长班子连续4年被市委表彰为“四好班子”;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政府办公室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2001-2005年度法制宣传先进集体”,并继续保持了“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职工之家”、“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和组织对政府办公室的鞭策鼓励,更是全体干部职工顾全大局、团结奋斗、辛勤耕耘、同舟共济的结果。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政务秩序还不够规范,对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机关运转的效率还不够高,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部分科室和职工对自己要求不严,工作标准不高,作风不够严谨。工作计划性不强,随意性大。

推荐第10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市政府办公室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纪律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勤勉尽责、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信息反馈、后勤保障等职能,突出协调服务,创新方式方法,加快工作节秦,积极履行职责,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推动办公室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科学发展。

一、坚持以文辅政,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

1.严谨细致,办文办会上水平。在材料起草上,全部实行分口层级把关制,大型材料成立起草小组重点攻关,主要领导材料组建专门写作班子,各类文稿质量不断提高。年内完成工作报告、领导讲话、情况汇报等重要材料600余篇次,特别是在二届八次、三届一次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重大综合性文稿,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在公文处理上,严格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政府工作规则》,实行公文运转各环节限时办理、超时催办制度,将责任落实到科室和具体个人。全年共制发、办理各类文电4600多件(份),平均每个工作日17件(份);处理信访及非正式文

件500余件。与此同时,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正式运行,应用率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共接入单位946家,基本实现市县乡全覆盖,年内网上发文1.09万份,文电运转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在会务工作上,认真做好各类会务组织工作,承办全市经济工作会、市政府全体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碰头会及专题会80余次,做到了会前周密准备,会中细致服务,会后狠抓落实,会务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直接服务市政府领导的各科室,都能够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认真细致,注意维护领导威信和政府形象,工作作风、工作质量显著提升。

2.提质增效,信息调研有突破。信息工作突出反映全市推进重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发展成效。一是抓重点,围绕项目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工业发展、城乡建设、招商引资等主要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和理论探讨文章20余篇,及时反映工作措施和进展情况。二是抓难点,透过现象看问题,编写有情况、有分析、深层次、高质量和有特色、有突破的信息。三是抓关注点,及时编报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政府领导所关注的重要工作信息,搜集整理本地动态、外地经验、专家观点供领导参考,年内编发定西政务交流34期、要情反映42期,为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和加强工作指导提供服务。同时,高度重视并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奖励机制,做到周通报、月小结、半年评议、年终考核,年内向省报送政务信息912条、应急信息124条,

信息报送质量和数量均有所提高。

二、强化协调督查,整体行政效能明显增强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大事要事,政务协调工作及时到位。积极做好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办公室、市级各部门及各县区之间的工作协调,按期编发市政府领导周活动安排和市政府月度分口重点工作计划。圆满完成中央领导及国家部委、省领导来定考察等各类接待任务260余次,协调安排市政府领导赴国家部委、省直厅局汇报衔接项目以及会见大型企业集团、外省市党政代表团等外事活动320余次,为确保市政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二是改进方式方法,强化政务督查,政府各项决策得到落实。督查工作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书面与实地相结合、经常与定期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省市实事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省市目标责任书考核、市政府中心工作及主要会议和领导批示等重点督查事项,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年内组织专项督查28次,下发督查通报19份,编发《督查专报》28期。创新领导批示办理工作,深化领导批示件的交办与督查,对领导批示件实行记录台帐、定期汇总、定期通报,年内重点跟踪督办领导批示56件、网上舆情5期。议案、提案承办质量得到提高,一年来,办公室认真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对每一个建议都认真办理,及时答复。全年共接到人大代表建议议案91件,政协委员提

案134件,已全部高质量按时办结,答复件规范率、走访率、代表满意率均有较大提高。

三是坚持同步办理,健全体制机制,应急管理工作切实加强。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充实办公室参与应急处臵工作的人员及职责,切实规范值班信息报送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以“快、准、全”为目标,保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并做好续报工作,同时与市委办衔接做好值班信息同步办理。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下发《定西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定西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定西市抗旱应急预案》等应急性文件,有效开展突发事件防范和处臵工作,特别是在应对今年特大干旱灾害和各地暴洪灾害中,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了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注重载体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1.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带头贯彻法律法规,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深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市县乡的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窗口授权,优化审批流程,开辟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尽最大可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年内受理各类服务事项15036件,办结14987件,办结率达到99.7%。中国定西党政网成功改版升级,围绕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的功能定位,网站建设和维护

管理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时效性显著增强,做到了上午信息下午发、下午信息晚上发,发布党政要闻7.5万余条、1920万字、图片9030张、视频1480余分钟,现场网络直播重大会议活动20多场次,与公众在线访谈15次。网站的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日均点击量突破1.2万人次,是改版前的50倍;优化版面设臵,打造精品栏目,特别是网站精心创作的“在线访谈”栏目,在全国5000多个市州党政网站评比中,荣获“2011年度中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类精品栏目”奖。利用党政网站、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市长热线及信箱、办公室窗口等平台,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另外,地方志编纂等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定西地区志》完成终审稿,《定西大辞典》完成初稿编写。

2.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办公室坚持将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原因形成的上访,坚持积极主动、因势利导的原则,认真对待和解决每一件“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及时研究处理方案;坚持与群众对话的原则疏导群众情绪,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坚持现场办公的原则,就地控制局势,疏散群众。并对上访信件,逐件登记、转呈批阅。将领导批阅的信件,及时转送有关部门或负责同志,督促其尽快解决或跟踪办理,热情回复群众来信来访,力争使群众满意。年内共接待信访群众650多人(次),处理信访事项300余件,进一步密切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3.后勤保障稳固有力。一是工作服务求优质。以“保证

运转、促进工作”为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千方百计为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改善办公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接待工作求实效。坚持热忱接待、从俭招待的原则。全年接待或配合接待了一系列重大活动,促进了对外交往与协作。三是财务管理求严格。在完善财务支出会审会签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切实把好开支关,做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为办公室的整体运转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四是车辆管理求安全。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合理安排调度,严格车辆检修保养,确保行车安全。

四、突出教育管理,机关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市政府办公室以“三优一流”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机关自身建设,为市政府工作高效运转提供保障。在学习教育方面,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完善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改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步伐。同时按照强班子、带队伍、树形象的要求,及时调整配齐科室负责人员,理顺服务关系,提高工作能力。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搞好服务的有效途径来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班子和队伍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方法,认真组织秘书长主任碰头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工作会议、政务科室协调会议等4个机制性会议,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工作思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年内组织集体学习20余次,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12次,安排工作人员外出参加电子政务、信息、文秘等方面业务知识培训8人次,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内部管理方面,认真落实文电同步办理等26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2111”值班制度和“九办” 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在机关党建方面,狠抓机关基层党的建设,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文艺演讲竞赛等一系列红色主旋律活动,提升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工作热情;支持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开展共建帮扶活动,为帮扶村捐助生活物资2万多元;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并向市直机关工委推荐优秀党员10名,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职工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干部培养方面,不断加大干部选拔、培养和交流力度,推荐提拔县级干部5名、科级干部19名,转任交流县级干部3人。同时,充分发挥机关工、青、妇等团体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了生动活跃、团结向上的和谐机关氛围。另外不断加强驻外机构建设和管理,驻外机构服务功能、接待水平和对外形象都有了新的提升。

一年来,办公室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政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是文电制发把关不严,文电传递办理速度较慢,领导批示反馈落实不够及时;文稿特别是重要文稿起草在突出思想

性、理论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等方面,还需要深入思考、更加努力,以文辅政还不尽如人意;对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活动超前谋划、超前服务做得不够好,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重要信息报告反馈有时不够及时。二是协调运转不够高效。主要是办公室班子成员之间、科室之间沟通不够及时,信息有时不对称,办公室与有关方面的沟通也不够主动。个别同志只以完成任务为标准,研究问题、创造性工作的热情和劲头不足。三是后勤保障不够有力。由于部分工作用车比较陈旧,安全隐患较多。机关安全管理、司助人员教育管理抓的不够及时主动,对一些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协调解决不够。接待服务工作在更新观念、严格执行规定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市政府办公室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三优一流”机关创建工作,有力促进办公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就是要做到三个“确保”、三个“提高”、三个“满意”:

1.政务工作要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调研工作有为。凡事要能够想在前、谋在先,做到领导未闻有所知,领导未谋有所思,领导未示有所行,确保参政参到点子上,设谋设到关键处,与领导“同频共振”,为领导决策提供前瞻

性服务。二是确保督查工作有力。要树立督查督办的权威性,切实保障市政府重大决策事项落在实处。三是确保信息工作有位。进一步加强政府办公室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完善考评办法,加大落实奖惩措施,力争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

2.事务工作要做到三个“提高”:一是提高办文质量。我们不能满足于应付工作,而应当竭尽所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调研,邀请专家学者辅导授课,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字综合工作能力,在文稿起草上精益求精,更进一步。同时严格公文把关,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提高办会水平。对市政府领导会议活动,要做到主动协调、及时办理、周密安排、统筹兼顾。三是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落实“九办”工作要求,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作风,对市政府领导及办公室交办的事项要及时办结,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3.服务工作要做到三个“满意”:一是要让领导满意。无论是文件处理,还是文字材料、行程安排、活动筹划,都要超前准备,精心操作,全力落实。二是要让基层满意。满腔热忱地位基层服务,把基层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三是要让群众满意。进一步增强应急值守能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提高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工作水平,建立服务群众的互动机制。

第11篇: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计划

市政府办公室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督查更有效、信息更畅通、运转更规范、反应更快捷、服务更周到、作风更优良”。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整顿作风,整体提高。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从2010年2月起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作风整顿教育活动,

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意识、大局意识、民主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整体服务水平。

(二)强化学习,深入调研。2010年每一位秘书长要负责一个调研课题组,完成一项高质量的调研任务,进一步加大调研成果向工作方案转化的力度,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全体干部职工要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细节,对全市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要了如指掌,对社情民意做到心中有数。

(三)整合资源,规范秩序。2010年要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务秩序,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政府系统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机关行政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四)务实创新,提高能力。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培育好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各种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在提高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

第12篇:市政府办公室职能

一、协助市政府领导检查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贯彻国家和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工作部署、市政府会议决定事项及市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提出建议。

二、围绕市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组织和参与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主持拟订有关政策措施,报市政府领导审批。

三、受市政府领导的委托或交办,协调政府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县(市、区)之间、各县(市、区)之间的工作。

四、办理市政府的往来文电,承担或参与起草市政府的重要文件和市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报告。

五、负责市政府各种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等安排、记录、纪要整理、决议决定事项的催办落实工作;负责市政府重大活动的组织安排。

六、代表市政府发布重要的政务活动新闻;了解市内外经济和社会动态,收集、整理、编发各类重要信息,负责指导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及政府系统的办公自动化建设。

七、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指导全市政府系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负责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的有关问题。

八、负责联系、安排市级有关领导参加的重要内外事活动及重要宾客的接待;负责政务公开、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九、负责市政府日常文书的处理工作。

十、归口管理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联络处);领导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办公室;

十一、指导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的工作。

十二、办理市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13篇:揭阳市政府工作汇报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录入时间:2012/2/17 11:31:37 修改时间:2012/2/17 11:31:37 来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2年1月7日在揭阳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揭阳市代市长 陈 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

过去五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化危机,攻坚克难保增长,凝心聚力促和谐,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2011年达到12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58.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27亿元,外贸出口36.97亿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98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7%、35.2%、27.6%、21.2%、28.9%,全部实现翻一番以上。项目建设不断突破,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4亿元;开工建设省、市重点项目585个,竣工投产422个。揭阳潮汕机场竣工通航;厦深高铁揭阳段正在推进;中委广东石化炼油、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中电投揭阳物流中心项目成功引进;惠来电厂

1、2号机组建成投产,

3、4号机组基本建成。发展载体不断夯实,大南

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获省批准设立,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被列为省级示范园。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开展四批银企合作对接、525家企业获得金融机构授信500.9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比2006年末增长155.4%,财政连续两年共安排2000万元作为企业贷款贴息,市区和揭西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内外经贸不断拓展,组织企业到郑州、合肥、武汉、重庆等地举办揭阳产品展销及经贸洽谈活动,赴阿联酋、美国、荷兰等国参加产品展销活动,与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8%,重化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五年提高1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4.1:51.2:34.7调整为2011年的10.5:58.7:30.8。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新增中国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4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8家,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项目324项、专利授权量3352件,注册商标26795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57件、省名牌产品59个。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五金机械、纺织服装和精密装备制造被列为省市共建产业,荣获“中国塑料时尚鞋之都”称号,建成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准筹建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揭阳服装产品分中心,揭东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5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1176家、上市公司2家。商贸服务产业稳步发展,金属材料城、玉都广场、国际服装城、国际商品城首期建成开业,连续成功举办5届玉器节、3届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会和3届普宁衬衣节。

——城乡面貌逐步改观。全市城镇化率达47.3%,市区建成区面积比2006年扩大1倍多。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等13个重大规划和50平方公里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市区两个30亿工程和县城“五个一”、中心镇“三个一”工程建设,完成“三旧”改造项目229个9430.13亩,建成揭阳楼文化广场、念慈体育馆等一批重点市政设施,新(改)建公路2869.5公里,建成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和9个污水处理厂,首获省卫生城市称号。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加强,利用园地山坡地开发补充耕地8.0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25.81万亩;完成水利工程投资31.8亿元;拥有农业龙头企业34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0个;造林6.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3.2%;玉湖新农村建设经验全面推广,乡镇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底化,村卫生所实现全覆盖,689个行政村设立文化室,793个行政村建成“雨污分流”处理工程。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53.3亿元,新(扩)建学校905所460万平方米,新增中小学学位22万个,增配教师2.1万名,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29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新(改、扩)建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3.69万平方米,新增镇级文化站7200平方米,新建文化室590个、农家书屋692家,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228平方米,潮剧《还官记》荣获最高政府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开展忠诚教育和感恩奉献教育。举办第三届粤东侨博会、首届玉文化节、两届特色文化节和两届揭西生态旅游文化节。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公办基层医疗机构10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创建“三级甲等”医院1家。人均拥有体育场地0.96平方米。人口计生工作跃上新台阶,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政策生育率分别为5.98‰、97.78%。殡改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完成对口支援汶川卧龙镇恢复重建任务。“五五”普法教育取得实效。开展社会治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

完成县镇两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任务,连续三次荣获“全省综治工作优秀市”称号。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事故。物价、统计、供销、气象、地震、科协、红十字会、人民防空、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文史档案、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1年财政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总支出72.8%,比2006年提高8.4个百分点。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1万人,下岗再就业3.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94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25元,年均分别增长11.3%、9.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7.33亿元,年均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99平方米,新增机动车14.3万辆。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13.46万名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建设保障性住房25万平方米,2295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住有所居”。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51.72万人;投入扶贫开发资金7.13亿元,4.25万户20.9万人实现脱贫。

——依法行政有效加强。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复省、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39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意见560件。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咨询组、经济顾问的作用,广泛听取和吸纳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扎实推进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市、县、镇、村四级电子监察系统,实行首问责任制等12项效能制度、重点企业“绿卡”保护制度和行政首长问责制,督查问责力度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能得到较好发挥,行政执行力明显提升。

2011年是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的一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宏观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解放思想谋发展,群策群力保增长,坚定不移地走加快科学发展道路,以建设幸福新揭阳为目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有效地克服了前进中碰到的困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取得了新成就,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7%,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五年来的奋斗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坚持转型发展不放松,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坚持统筹发展不减弱,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坚持共享发展不动摇,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不懈怠,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些既是对过去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政府工作中应该把握的重要原则。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发展成就振奋人心,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通力合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向驻揭部队、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出乡亲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2010年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仅占全省的2.2%、0.9%,人均分别相当于全省的38.6%、15.3%。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三是城镇化水平较低,落后全省18.9个百分点。四是社会建设仍然滞后,每万人医生数和警察数分别仅相当于全省的76.2%、46.9%。五是人才智力支撑乏力,人才总量仅占全省的2%,高级职称人数仅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3%。六是行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是全省两个未建行政服务中心的地级市之一。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在加快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

今后五年,是揭阳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年大发展”目标任务的攻坚阶段,也是推进揭阳科学发展的倒逼转型期。当前,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多变,国家宏观调控依然趋紧,全省各地竞相发展形势催人,我们既要面对加快转型升级的倒逼压力,又要面临加速发展、奋力赶超的现实挑战。展望今后五年,我们的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国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国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促进粤东地区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汕潮揭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为打造粤东发展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建设幸福新揭阳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努力在跨越发展的轨道上迈出新步伐,在奋发进取的征程上实现新作为。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核心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文化推动、高端拉动、生态联动”发展战略,着力启动“空港经济、海港经济”两大引擎,坚持不懈地推进民生建设,努力把揭阳建设成为“重化工业基地、商贸流通之都、人文日新古邑、岭南特色水城、粤东上善新区”,赶超进位,后来居上,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我们确定新一届政府的工作理念是:强化效率、彰显公平、惠民执政、绿色发展。

今后五年,我们将竭力做到:

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科学发展是“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 的首要任务。慢发展对不起当代,不发展耽误下一代,乱发展贻害千万代。我们要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紧紧围绕核心任务,坚持“好

字当头、能快则快”,狠抓第一要务不放松,心无旁骛抓落实,力争一年上一个台阶,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今后五年,我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4.4%,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

积极主动调结构。转方式调结构是“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决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融合,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核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空港经济新市和海港经济大市,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促进,使发展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加可持续。

坚定不移抓改革。深化改革开放是“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核心动力。历史证明,自强不息的揭阳人民从来就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从来就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从来就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眼界绘宏图,魄力铸伟业。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敢于摆脱束缚、推倒围墙、打破框框。毫不动摇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毫不动摇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自觉把揭阳发展放到全省、全国和全球总体格局中定位,以国际视野、科学精神、战略思维认识揭阳、建设揭阳、发展揭阳。

千方百计惠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目的归宿。坚定不移地走发展惠民之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维护社会公平,让惠民、利民成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定要强化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围绕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核心性、迫切性诉求做工作;一定要牢固树立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标同步提升的理念,带着惠民富民的目标做工作,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扎实推进惠民计划,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开创全民共建、共享、共富的发展新格局。

扎扎实实促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根本保障。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执政,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切实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切实实化解阻碍揭阳发展的矛盾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我们期望,五年以后,呈现在全市人民面前的将是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新揭阳。这个新的揭阳将是:

——重化工业基地集聚效应明显。临港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发挥效益,石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重化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到2016年,重化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40%左右,成为沿海新兴重化工业城市。

——商贸流通之都规模迅速壮大。水陆空交通枢纽优势和传统商贸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繁荣活跃,电子商务快速成长,物联网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空港物流、海港物流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到2016年,商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18%左右,初步建成立足粤闽赣、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商贸流通基地和综合性物流中心。

——人文日新古邑焕发时代活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到2016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252平方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8%左右,成功创建省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富有潮汕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建成“人文精神日新、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名邑。

——岭南特色水城彰显独特魅力。三江流域生态持续改善,市区水乡风貌逐步恢复,城市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五年大变样”,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宜居城市,到2016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5.3%以上,建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群。

——粤东上善新区结出丰硕成果。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到2016年,每万人教师数、医生数、警察数分别达到108人、15人、8人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8%、13.6%,人人享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起始之年,也是揭阳建市2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人民寄予厚望。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维护稳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外贸出口增长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1%。

新的一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拉动经济较快增长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111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完成计划投资314.36亿元。同时开工建设中委广东石化炼油、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中电投揭阳物流中心等大项目,形成撬动揭阳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实现惠来电厂

3、4号机组核准投产。抓好康美药业优质特色饮片、青岛啤酒年产60万千升啤酒、广东领航年产150台铣床、五洲龙新能源汽车环保电池等工业项目建设。完成电网建设投资8亿元,确保78万千伏安主变容量及91.2千米输电线路建成投产。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招商分配激励机制,对各县(市、区)引入而落户异地的项目,实行税收合理分成。抓好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园区配套建设,重点面向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国内骨干民营企业、台资企业和揭阳乡贤开展招商选资,争取引进更多对产业形成和结构优化起引领作用的旗舰型、科技型项目。深入研究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谋划和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未来发展项目。

大力拓展消费市场。继续实施揭货“北上西进”计划,组织名优产品到大城市举办展销会。搞活商贸流通,打造区域品牌,办好第二届玉文化节、第五届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会和第九届普宁衬衣节,支持国际服装城申报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加快药品城、玉都广场(二期)等工程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面,力争农家店覆盖全市85%的乡镇。

大力推进对外经贸合作。鼓励企业创建出口名牌及并购国际品牌,申报自营进出口业务,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重点开拓俄罗斯、东欧等新兴市场,稳定扩大外贸出口。启动一类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揭阳港全水域对外开放。争取获批设立揭阳潮汕机场航空口岸。积极推进汕潮揭一体化,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善于借力珠三角的辐射带动,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密切与港澳、东盟的友好往来和经贸文化交流。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启动空港经济引擎。以揭阳潮汕机场为依托,围绕登岗、砲台、地都三镇和经济开发试验区,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积极构建以航空运输为核心、以航空物流为先导、以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空港产业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对台经贸的探索区、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和集约利用土地的示范区。重点抓好234平方公里空港经济区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加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一批产业项目落户动工,形成粤东经济新亮点。

全力发展海港经济。依托深水良港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充分发挥重大项目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构建以港口为母体,以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临港工业集群为支柱,以保税物流、陆上物流、海上物流、分销物流四大临港物流中心为辐射源的临港产业体系,争当全省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排头兵。加快编制我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石化产业链条开展招商引资,争取落户一批中下游项目,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的新高潮。

推动民营经济聚合发展。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和“质量强市”工作,推动纺织服装、化工塑料、生物制药、玉器加工、五金不锈钢、玩具鞋类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民营企业聚合发展“四大计划”。一是民营企业领军人物“榕江一期”培训计划。以行业为单位,组织民营企业领军人物,开展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研究、企业资本运作、品牌打造等现代企业必备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管理者素质,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核心动力。二是民营经济优势行业聚合计划。通过整合优化产业商会、行业协会,增强行业合力,共创行业创新平台,共拓行业发展路径,推动行业资源共享、产业聚合发展。三是民营企业集合信托融资计划。按照“政(府)信(托)证(券)行(业)”合作新模式,引进权威信托机构,扶持和推动民营企业以行业为单位,实施集合信托融资计划,为民营企业快速募集发展资金开辟新路径。四是民营经济提升扩张计划。优选一批示范型企业,给予科技支持、金融服务、用地保证等政策,首期培育50家上市储备企业,今年力争有5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3家企业成功上市。支持民营企业与大型国企对接,围绕产业链条开展协作配套,实现延伸发展。制订出台我市普惠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设立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助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强化民企创富、惠民、利国的作用。

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创新型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衔接,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轨道中的自我转型提升。依托海港、空港等优势,大力引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太阳能光伏、新型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我市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自主创新100强项目建设,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50亿元,使之成为发展新动力。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指导各县(市、区)彰显优势,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县域经济板块。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对各县(市、区)的发展定位,重点指导普宁推进服装行业信息化进程,打造国际服装网络商城;扶持榕城区、东山区强化优势产业品牌化建设;指导揭西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业;支持揭东、惠来分别启动空港、海港经济建设;推动普侨区与普宁、大南山侨区与惠来紧密对接,在承担产业分工中共谋发展,实现全区域均衡发展。

(三)实现经济有序运行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抓好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研判。健全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应急处置机制,保持市场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推进平价商店、蔬菜大棚、冷藏设施“三项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平价商店网络。实施临时价格补贴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以政府“有形的手”替人民守好“钱袋子”。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广普宁药品打假防假创新试点经验,建立健全打假治劣工作机制,加大打假整治力度,打击制假售假、侵权盗版等违法犯罪行为,倡导诚信守法经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发挥金融支撑作用。创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品种,支持企业发行融资债券,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地方中小金融法人机构,力争新增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各1家、

小额贷款公司3家、担保机构6家。大力引进银行机构、证券公司、行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科技引导基金等入驻揭阳,共图发展。

强化财税收支管理。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涵养税源关系,全面清理经济户口,加强和规范工商、税务管理,深入挖掘财税增收潜力,积极做好促产培财工作,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保稳定,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狠抓“三农”工作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严格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大规模整治土地,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认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化、装备化、规模化、生态化水平。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基本实行标准化生产。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强神泉、靖海等标准渔港建设,提高渔业防灾抗灾能力。确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

大力兴修水利。加快引韩城乡供水工程、惠来中东部供水工程、普宁白坑湖水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抓好列入全国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的7宗项目整治,完成42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开工建设惠来赤岑水闸、邦山水闸和揭东磐岭泵站、揭西棉湖贡山泵站2宗国家大型泵站改造工程,加快三洲拦河闸应急重建工程后续项目建设步伐,扎实推进5宗千里海堤、市北河桥闸建设前期工作。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积极创建名镇名村和卫生镇、卫生村,打造生态优美、功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抓好农村“雨污分流”处理工程建设。加快水库移民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实施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工程。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仗。积极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利,以扎实的举措强农、惠农、富农。

(五)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优化交通发展环境。推动厦深高铁揭阳段建设进程,建设潮州至揭阳、汕头至揭西、揭阳至惠来高速公路揭阳段和惠来沿海公路,改造省道237线揭西灰寨至普宁麒麟段、省道238线揭西河婆至普宁池尾段、省道337线惠城至葵潭段,完成国道324线普宁池尾至惠来葵潭段、省道234线榕华大桥至锣鼓石段改建工程,加快省道335线揭东霖磐立交至揭阳高新区段改造建设,增强交通优势。

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强化城市建设的人本理念,实现城市建设与社会建设相融合,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创造能力,凸显潮汕特质和水乡特色。编制完善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规划刚性约束,严查违法违规建筑行为。完成进贤门大道东及环市东路工程,推进市区水利、市政BT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道路交通集中整治行动,净化美化河边、路边、屋边“三边”环境,解决市区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力争成功创建省园林城市。

优化特色城镇建设。加快“三旧”改造建设步伐。立足各县城特色定位,进一步搞好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新建一批市政公用项目。扩大城镇规模,增强承载能力,力争今年城镇化率提高至55%。抓好中心镇建设,大力发展工贸镇、旅游镇、文化镇、教育镇等特色城镇。

(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实施“绿色揭阳”工程。强化“人树一体”理念,科学规划绿化布局。深入开展人人植绿、我与绿树共成长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创建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单位、绿色村庄、绿色社区,见缝插绿、沿路植绿、满山播绿、全城尽绿。今年首期投入2亿元,建设深汕、梅汕高速公路揭阳段百里生态景观林带和绿道网。

实施“生态创富”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落实节能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强化土地管理共同责任,铁腕整治违法违规用地和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加强土地储备管理,提高资源开发效益。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创新用地审批制度,以“亩产论英雄”,让最小的单位土地资源消耗实现产出最大化,实现土地财富到土地创富的转变。

实施“环保为民”工程。开展清洁空气、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大环保为民行动”,实行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查处,严重污染且整治达标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重点抓好练江、枫江流域污染减排,力争两大流域污水处理率均达到60%;完善已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争取10座列入计划的污水处理厂尽快开工,抓好5个垃圾填埋场建设,不断提高城乡治污保洁水平;严格执行《揭阳市海洋功能区划》,切实加强海洋生态保护,铸就生态竞争力。

(七)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办好纪念建市2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做新时期文明揭阳人”主题实践活动,提炼打造新时期揭阳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兴网络文明新风,抓好未成年人和大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塑造良好社会心态,倡导健康幸福文化。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确保文化投入不低于年度财政总支出的1%,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235平方米。完成市文化中心和学宫修缮工程建设,抓好榕江观音阁建设,启动丁日昌旧居修缮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文化精品,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活动,活跃广场文化,提升群众文化水平。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文化产业。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探索推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外向型文化出口企业,发展壮大阳美玉雕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南方报业集团粤东总部印务中心,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形成文化产业新格局。

(八)建设人才高地

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观念。落实市委关于人才的战略部署,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以最大的真诚关爱人才、以最科学的态度培养人才、以最优的条件引进人才、以最适合的岗位用好人才、以最好的环境留住人才,为揭阳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着力培养人才。建立榕江人才发展基金,健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项目和经费资助为杠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编制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引导人才向优先和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集聚。支持办好巨轮模具、康美药业、吉荣空调、榕泰实业四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严格把好行政单位进人关,今后空出的编制原则上通过公开统一的招考进行补充,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到行政机关中来。

大力引进人才。面向重点院校招录选调生到基层任职,强化基层行政力量。重点围绕医疗、教育等领域批量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搭建招才引智平台,支持企业引进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创建“博硕人才”公寓,设立常态化的“市长与高端人才交流日”制度。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推动各级政府和重点行业、企业建立专家智库,以智力资本服务揭阳发展。

(九)强化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启动“教育强市”工程,创建“教育强镇”示范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市和4个县(市)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建设,确保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8%。启动与华南师范大学的战略合作。打造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办好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市技工学校南校区建设,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规模。

增强人口健康素质。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联创”新模式,力争计生工作达到全省中等水平。推广惠来新医改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战略合作。扩大市卫生学校办学规模,改(扩)建县级医院2家,新增达标乡镇卫生院5家,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组织骨干医生开展“下基层、带徒弟、强医德”活动。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实现行政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全覆盖。建设市体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大就业保障力度。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和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5.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5万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力争全市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565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540万人。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力争全市参加“新农保”人数达到107万人。

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筹集揭阳市社会服务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公益社团等社会组织。抓好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创新农村和社区管理模式,提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从优待警、从严治警,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和整体素质。始终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狠抓治安重点整治,坚决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扩大“天网工程”覆盖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推动城市畅通工程上等次,打造“平安揭阳”。建设人民来访接待厅,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活动,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让人民群众在平安中感受幸福。

切实做好气象、地震、科协、供销、残疾人、红十字会、史志档案、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台湾事务、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人民武装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

(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今年将扎实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宗,再解决31.7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让全市农民喝上安全水。二是筹措资金2.45亿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450套、9.8万平方米;完成4609户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任务。三是扩建市人民医院,确保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启动市传染病院建设。四是建设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66所,新(改、扩)建幼儿园154所。五是按每人月200元标准向全市百岁老人发放百岁津贴;按每人月60元标准,向享受低保、五保待遇和重点优抚对象中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六是组建公安辅警队伍,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保一方平安。七是建设乡镇(街道)文化站11个、村(社区)文化室324个、农家书屋418家,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全覆盖。八是完成三年扶贫开发任务,确保我市自行组织帮扶的233个贫困村、2713户贫困户、13566名贫困人口脱贫。九是大力培育扶持公益社团,重点扶持百家示范社团,组织动员民众参与社会建设,打造“公益揭阳”。十是全面规划黄岐山、紫峰山、桑浦山,加快黄岐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进程,让揭阳人民拥有最健康的“市肺”。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的一切工作必须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我们要始终秉承强化效率、彰显公平、惠民执政、绿色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最真切、最朴素的感情,始终因为群众的痛而痛,因为群众的喜而喜,因为群众的幸福而幸福,全力以赴办好揭阳的事情,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让新一届政府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留得在揭阳人民心中。

(一)建设学习型政府。把加强学习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完善政府系统学习制度,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题学习,各部门坚持每个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联合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省社科院等举办各种培训班、研讨班和进修班,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砺练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队伍。

(二)建设实干型政府。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专项行动,强化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严肃整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对基层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推动领导力量、项目、经费向基层倾斜,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强大合力;推动政府工作人员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惠民执政。把惠民的真与假、虚与实、多与少作为评价各级政府工作绩效的标准,砺练一支真干事、干实事的公务员队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取消市、县设立的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完善县、镇行政服务体系,推进政府网上办公和并联审批,设立中小企业投拆电话,建立市长特派员制度,打造粤东审批环节最少、行政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投资软环境最优地区。

(三)建设法治型政府。抓好“六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坚持公正文明执法,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健全市政府议事规则,落实社情民意调查制度、公示听证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司法监督、新闻监督和网络监督的作用,砺练一支依法办事、文明办事的公务员队伍,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8个禁止”和“52个不准”。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加大纠风工作力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要求全市公务员自觉拒收“红包礼金”,对收送“红包礼金”人员一经发现一律严处,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砺练一支干净干事、廉洁干事的公务员队伍,让清廉鲜明写在“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旗帜上。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了我们建设新揭阳的历史使命,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发进取,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面夺取“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伟大胜利,为创造属于揭阳人民更加绚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发展极:是指资本、技术、资源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其主要内涵是:在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那些聚集着大量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地区,这些地

区往往会首先发展起来,再向周围地区扩展其效应。这些地区就被称为发展极。发展极的支配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二是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三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四是形成集聚经济效果。通过上述作用可以使具有发展极的地区得到优先发展,并进而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发展极理论的政策含义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发展极,通过发展极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

2、人树一体理念:人一出生,每天都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从某种意义上讲,树就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人树是孪生兄弟。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曾把树谷、树木、树人并列,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造林就是造福,林业不仅是重要的资源库、能源库,不仅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更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科学家形象地比喻说,林业分别保护着地球的“肺”和“肾”,医治地球的“癌症”,提升地球的“免疫能力”。种树折射的是国家和民族对绿色生态的渴望和追求。失去森林,人类就会失去生存的根基,就会失去未来。种更多的树、更好的树,留给未来的就是绿水青山、美丽家园,就是今人献给未来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3、生态竞争力:是指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相协调的理念凸显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发展中强化生态的承载力、作用力及吸引力,促进传统生产模式改进提升,形成新的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强的地区,环境友好度、资源节约度和社会文明度高。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就是生产力。

4、亩产论英雄:是将农业领域的“亩产”概念引入工业领域,以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创造产值、税收贡献率和安排就业人数为标准给项目排座次,决定项目用地指标,以资源、环境代价的最小化,实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走少用地、高产出、集约发展的路子。

第14篇:市政府消防安全工作汇报

***市消防安全工作汇报

***市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30日)

各位领导:

2011年,我市消防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山东省消防条例》,深入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全面打响“清剿火患”战役,“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逐步健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明显提升。2011年,全市共发生火灾 起,火灾起数同比下降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同比上升 %,无亡人、伤人火灾,杜绝了较大以上火灾和有影响的火灾,火灾控制指标圆满完成。全市消防部队共出动消防车 辆次,抢救被困人员 人,疏散人员 人,抢救财产价值 万元,保护财产价值 余万元,特别是在处置 事故、事故中,参战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处置的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一)推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市政府及时调整、充实消防安全委员会,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消防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

1 导干部政绩考评,纳入政府政务督查的重要内容,并进行细化量化,层层分解,兑现奖惩,有力地推动了消防工作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年内召开全市消防工作会议三次,召开消防安全委员会联席会议七次,全面宣贯《山东省消防条例》,研究部署各项消防工作,分析我市消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解决消防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市委 书记亲自检查消防装备建设和社会单位消防工作, 副市长组织相关部门调研消防工作,并多次参加防火检查,指导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

(二)深入推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一是市政府将市政消火栓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工作纳入道路新、改、扩建行政审批许可范围,确保不欠新账。二是市政府将乡镇驻地和已通自来水的村庄安装配备了消火栓,使用天然水源的,建设了消防取水设施。全市修复、新增市政公共消火栓150台,完成了增补市政消火栓45个的任务。三是市政府协调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70万元为刁镇消防站配置干粉水联用消防车一辆,拨付专项资金175万元分别为 消防站和 消防站购置抢险救援车和随车器材装备。

二、全力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将其作为政府工程统一部署。公安部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后,市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深化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开展“清

2 剿火患”战役暨冬季防火工作会议, 等30家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分管消防工作的各乡镇、街道领导、各派出所所长,乡镇(街道)安监所所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报社、电台记者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印发了《全市深化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方案》,确立了“政府主导、政策促动、全面推动”的总体思路,并将其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城镇创建和先进村庄评选挂钩,建立“每天调度、每周排名、每月讲评”的考核奖惩制度,为全面打响“清剿火患”战役工程提够了有力保障。市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主动开展行业和系统内消防自查,建立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全市易燃可燃气体、学校教育机构、网吧旅馆消防安全整治在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单位加强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强化“四个能力”培训,积极整改火灾隐患,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各单位共投入整改资金800余万元,有效整改火灾隐患12000余处。

三、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深入部署开展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和“清剿火患”战役。通过“三项治理”和“清剿火患”战役,市公安局组织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九小场所”、建筑工地、居民住宅区进行了无缝隙地毯式排查,建立完善了单位火灾隐患台账、执法档案台账、通讯录等单位基础资料。共检查单位4685家/次,发现火灾隐患6004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667份,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546

3 处;对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依法采取了临时查封措施;对消防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提请市政府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学院、学院等单位实施了挂牌督办,我市“清剿火患”战役综合执法情况各项指标在 市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完成了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

(二)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实现突破式进展。市公安局大力加强公安机关多警种消防联动机制建设,消防、治安、经侦、国保、督察、派出所等警种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全警动员、消防为主、多警联动”的消防工作格局。市公安局将消防工作纳入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前移火灾预防关口,创新基层消防警务模式,充分发挥派出所“九小场所”、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的前沿阵地作用,消防大队加强指导培训,不断提高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共组织派出所培训11次,实现了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职能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了“动静结合、快捷高效、覆盖严密、防范有力”的派出所消防工作机制。“清剿火患”战役以来,我市派出所检查“九小场所”3255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000余处,罚款10.25万,全警动员、消防为主、多警联动的格局逐步形成。

(三)农村消防工作成效显著。我市按照《全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三年规划实施方案》部署,以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群防群治工作基础、队伍建设基础)为工作目标,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辖区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建立健全消防组

4 织,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了基层农村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村庄、社区真正达到了“六个一”要求。11月20日,公安部“清剿火患”第一阶段督察组对我市开展“清剿火患”战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察。实地检查了 等农村,我市农村消防宣传一条街、志愿消防队人员配备、消防设施器材配置、消防宣传场景布置等方面呈现多个亮点,农村消防工作“四个基础”全面推进,得到了公安部督查组的高度评价。

四、消防宣传工作有力推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防范能力,推动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发展,政府广泛开辟宣传渠道,不断健全和完善消防宣传机制,为全市人民提供强有力的消防安全环境。政府以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为着力点,以报刊、电台、电视、网络为载体,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先后开展了“山东省消防条例”宣贯、“11.9”消防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大型宣传活动。全市设置LED消防宣传显示屏42块,新增各类消防公益广告牌和条幅200余块/条。在社会单位、农村、社区和“九小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关于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告》3000份,印制发放《逃生自救常识》4万份,协调移动、联通等通讯单位向广大群众发送消防温馨提示短信8万条,我市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各位领导,消防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责任重于泰山。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

5 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总目标,科学谋划2012年的工作思路,创新思路,锐意进取,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消防平安创建成果,不断开创***消防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平安、和谐***再立新功!

谢谢大家。

第15篇:大连市政府工作汇报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1日在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李万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0亿元,增长15.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8亿元,增长2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8亿元(常规口径),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0亿元,增长17.8%;实际使用外资100.3亿美元,53%;增长6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0元,分别增长12%、13%;城镇登记失业率2.7%。我市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年初确定的“三个五”目标胜利实现了!

(一)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编制完成《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以及“三核两翼”港口布局规划,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规划和普湾新区、长山群岛等重点区域规划编制正在加快进行,“四大组团”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港口、经济区和城市联动发展、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开始显现。制造业布局向北转移、基础设施向北延伸、生产要素向北集聚,城市空间沿黄渤两海、沈大和丹大两线加速拓展。

实施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成立了金州新区、普湾新区,大幅拓展保税区发展空间,新市区“三足鼎立”框架基本形成。甘井子区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庄河港正式对外开放,成立了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新增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重点支持区域8个,形成了多点支撑、全域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区域开发建设全面提速,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日益强化。主城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基本形成,钻石海湾、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等重点区域建设全面展开,绿地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金州新区“十大现代产业园区”、保税区汽车物流城、普湾新区起步区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大众变速箱二期、低碳与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中船重工核电装备等项目陆续开工。花园口引进融德特种材料等国际领先企业,庄河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长兴岛STX造船、恒力石化和瓦房店轴承城等项目建设加快。

(二)积极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组织开展“招商年”活动,加大境内外招商引资力度,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浦项板材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进资;引进内资1020亿元,增长57.7%。实际使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85个重点实施项目相继开工,哈大客运专线(大连段)、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工程竣工,城市地铁、机场三期扩建、新机场物流园、新火车站、普湾大桥、长山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房地产投资768亿元,增长32.7%。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

深入实施“促消费、保增长”10项措施,举办一系列大型主题促销活动。大连国际花卉等10大类商品市场和恒隆广场等高端商业项目开工建设,大商集团销售额突破800亿元,中山区入选“中国商业名区”。全市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8.8%,汽车销售额增长35%。驼山汤海休闲度假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开工,国际服装节暨狂欢节、国际啤酒节等18项节庆活动拉动效应明显,实现旅游总收入558.4亿元,增长16.3%。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完善促进出口各项措施,积极开拓市场,引导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外贸出口260亿美元,增长25%。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3%和37%。境外投资增长97%。对外贸易促增长、调结构成效显著。

(三)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优势产业加速升级,奇瑞汽车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重(大连)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发运、中远船务深水钻井船顺利下水、大橡塑20万吨大型挤压造粒机组试车成功。装备制造、石化、造船、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00亿元,增长23.5%。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英特尔芯片、皿能光电等项目投产,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大连检测科技园、海洋经济产业园等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IBM中国区总部落户大连。完成新产品开发2650项,增长20%。重工·起重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5兆瓦海陆两用风电机组样机,“六轴7200千瓦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研发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6.2%。我市跻身首批“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组建国有资源投资公司,重工·起重、瓦轴、金重股权多元化改革完成,染化集团改革和搬迁改造加快。完成海外并购项目18个。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3亿元,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中小企业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8.5%。

大力发展设施、休闲等“八大农业”,创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16个。战胜低温、寡照、多雨等不利影响,粮食总产达到30亿斤,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增长7%左右。都市型现代农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四)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环境品质进一步改善

长兴岛30万吨原油码头、旅顺新港扩建等工程建设加快,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26万标箱,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超千万人次,保税港区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大窑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牡丹江穆陵内陆港竣工。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正式运营。星海湾金融城一期投入使用,欧力士中国总部项目开工,渤海银行等19家金融机构落户大连,新建3家村镇银行和20家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多渠道融资2200亿元,其中新增各项贷款余额1423亿元,增长26%。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基金,大连港集团等9家企业成功上市。

金州至普湾新区城际铁路、机场快速路、南部滨海大道开工建设,大连湾疏港高速公路、旅顺南路快轨、胜利路东段等工程有序推进,长兴岛疏港高速公路、疏港铁路通车。完成国省干道、县乡级公路大中修改造248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06公里。新开、延伸延时城市公交线路15条,更新公交车323辆。完成城建“五个一”和“三个一”工程112项。改造旧燃气管网158.2公里、城市供水旧管网185公里。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南段工程完工。西部通道南段立交桥、东北路南段立交桥和联合路拓宽等一批道桥工程竣工。

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804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3%以上。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减排3%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的天数再创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完成河道生态建设86条(段),治理河堤450公里。营城子、虎滩新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1.9%。实施造林绿化十大重点工程,植树1.04亿株,造林30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我市成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市。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市政府为民办15件实事全面完成。实现城镇就业16.1万人。城市4.5万名无职业老年居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连续第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临时救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全员普惠。新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0个。全市慈善基金总量3.4亿元。新增供热面积485万平方米,煤气配套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得到解决。采取货币补贴方式安排经济适用住房8000户,为市内四区4294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安排建设公共租赁房1500套,住房公积金支持11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025户,对31个低收入村实施扶贫开发。新建农村安全自来水工程101项。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100余户。沙河口区和中山区建成“国际安全社区”。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新建19所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提高了城区公办幼儿园入园率。为219所农村中小学装备教育信息化“班班通”设备。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免费职业教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启动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9%。开工建设新儿童医院、妇产医院、新华医院。“健康家庭促进计划”服务12.9万户家庭,6项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惠及36万人次。汉墓博物馆和宏济大舞台建成投入使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全面完成。体育新城、金石国际运动中心建设加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大连籍运动员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夺得12枚和4枚金牌。

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努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加大,“食品安全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对重大工程、交通运输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安全监管,切实做好应急管理。成功扑救“7·16”中石油原油储备库输油管线爆炸火灾,取得了海上和岸线清污的全面胜利,充分展现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加强重点领域专项审计和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审批100%,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积极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926件、政协提案603件,满意率达95%以上。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气象、防震减灾、档案、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经历了一系列大事、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喜事和难事,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3·4”风暴潮等重大灾害,成功承办两届夏季达沃斯年会,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殊荣,率先全面振兴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分别比“十五”时期提高2.3和12.7个百分点。2010年人均GDP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五”时期的4.7倍。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全1.1万美元。面提高,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五年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四大基地”集聚效应彰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万元GDP能耗下降20%以上,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5个百分点。大连成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之一,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城市综合功能日趋完善。五年间,完成城建总投资是“十五”时期的3倍。港口货物、集装箱和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年均增长12.6%、连接海内外、14.4%、14.6%。沟通沿海地区、辐射东北腹地的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快形成。新设金融机构65家,新增上市公司24家,上市期货新品种4个,各项金融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我市的吸纳辐射能力显著增强,核心龙头地位不断强化。

——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五年间,政府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成效显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累计使用外资是“十五”时期的2.4倍,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连投资,年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累计引进内资2699亿元。我市保持了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五年间,“一岛十区”及产业项目在县域布局和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7个涉农区(市)县GDP年均增长18.4%,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7%,高于全市4.7个百分点。北三市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持续提升,瓦房店市进入前20强。县域经济成为新的发展引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五年间,市县两级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801.6亿元。全市新增就业80万人,比“十五”时期增长18.3%。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2%、15.5%。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加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市民得到更多实惠,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等重大历史机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争创新优势,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始终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始终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城市的生机活力;始终把维护发展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造福民生,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所有这些,是过去五年我市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经验,也是未来大连实现跨越发展的宝贵财富。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一切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源于多年工作的厚积薄发,倾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直各部门和兄弟省市驻连机构,向驻连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大连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需、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住房、物价、交通和城市管理等事关民生的问题仍较突出,政府自身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对此,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主要目标与2011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大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也是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向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迈进的重要机遇期。“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全域城市化为载体,以持续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社会建设,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分别达到1万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0亿元。科技、教育、文化、人才、创新优势彰显,城市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更加突出。

民生质量显著改善。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城乡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确保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显著加强。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四馆四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平安大连”、“和谐大连”建设迈上新台阶。

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撑、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新型产业体系。装备制造、石化、造船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世界级产业基地基本建成,软件和服务外包争创“中国第

一、世界第一”。县域经济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加速形成。

全域城市化显著加快。进一步完善“四大组团”空间布局、城市功能、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重大项目加速向北转移和聚集,多中心、组团式、链条化城市新格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形成,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空港旅客吞吐量1600万人次以上;基本建成东北亚重要的货物中转、区域分拨配送基地和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体系和特色金融功能区;新机场、新老市区跨海通道等标志性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完成。“三个中心”战略地位基本确立。

生态文明显著进步。坚持低碳、绿色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城市、中心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林木绿化率5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低碳健康的生态宜居城市。

改革开放力度显著加大。创新和完善主城区管理体制,深化新市区体制改革,构建新型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支持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激发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

各位代表,大连“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迎来了一个激情绽放、蓬勃发展的崭新时代!我们坚信,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大连“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一定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一定会大大加强,人民群众一定会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委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加快“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实现“十二五”高质量开局、高水平起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3.5%,主要污染物减排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引进内资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一)深入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

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开发建设年内初具形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

优化功能区发展格局。加强城市组团和功能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的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各区域都要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打造若干支撑全域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主城区要进一步向高端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重点推进钻石海湾、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新机场沿岸商务区、甘井子“两城四区”、高新区“十大软件产业园”、旅顺“五城一都”建设,打造服务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中心。新市区要坚持产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联动,重点推进金州新区“十大现代产业园区”、普湾新区起步区、保税区汽车物流城建设,加快形成新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经济增长极。黄渤海区域要加快产业和要素集聚,重点推进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新材料产业基地、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庄河“三区十园”、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建设,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和新兴城市群。

加快“三个中心”建设。深化和完善“三核两翼”港口规划,加快大窑湾、太平湾、栗子房、长兴岛、双岛湾等重点港区开发建设,拓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网络、内陆干港和中转业务,探索建立现代港航高端服务业孵化基地。开辟新的国际、国内空中航线,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建立港航物流产业发展基金,培育和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加快金融功能区和金融体系建设,设立和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增加期货交易新品种,加大企业上市力度,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加大全域投资强度。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和促进社会投资,全年初步安排1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3万亿元。重点建设以普湾新区为核心,连接主城区、黄渤海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投入力度,办好15件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入实施富民工程,年内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发布工资指导信息,引导企业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加大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补贴和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覆盖范围。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平稳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实现城镇就业18万人。深化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创业公共实训基地功能,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储备和“三支一扶”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继续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障范围。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医保卡全市通用,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标准,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30元。积极探索建立政策相衔接、对象全覆盖、标准相协调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强化老龄工作,加快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加快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努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问题。继续实施廉租补贴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拓展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

努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确保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继续推进城建“五个一”和“三个一”工程,维修主城区49条主干路、450条街巷路。下大气力整顿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从根本上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改造旧燃气管网100公里、煤气进户支线2500户、旧住宅室内煤气管线3000户。改造室内供水旧管网5000户。新增供热面积240万平方米。切实做好弃管楼维修管理工作。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000户,对30个低收入村实施扶贫开发。新建农村安全自来水工程80项,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三)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均衡与公益原则,加快建立完备的社会事业发展体系,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支持文艺院团建设,推进出版发行、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文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大型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城市规划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职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和服务设施。开展电影下乡、送戏下乡活动,繁荣文艺创作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体育新城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市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全面启动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项目筹备工作,备战参赛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支持足球等优势项目创造更好成绩。

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实施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大工程。新建12所城市公办幼儿园和2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扶持一批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城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师德水平。新建4所优质普通高中,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11所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整合优化资源,集中建设大连职业教育基地,扶持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建设。支持在连高校加快发展。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深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监测报告,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新卫生中心建设和老儿童医院改扩建。规划建设旅顺九龙湾生命健康城,推进大连国际医疗康复中心建设。深化“健康家庭促进计划”,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公安“三项建设”,加大对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一站式”调处化解功能,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加快推进国家级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完善食品药品质量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再创国家和省双拥模范城。

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气象、防震减灾、档案以及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四)切实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

坚持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培育石化、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8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轴承、精品钢材、生物医药等8个产值2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奇瑞汽车、一汽新能源客车、北车旅顺基地、恒力石化、中远造船、固特异轮胎、一重大连核电设备等在建项目,加快推动合资汽车整车、福佳MTO、延长集团长兴岛石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实施。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10个领域,集中支持一批产业化项目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航天软件研发基地等一批示范工程。加快“三网融合”试点工程建设,争取引进平板显示重大产业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网络动漫、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创新服务等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城区经济。启动“北方不夜港”工程,建设以旅顺、金石滩、长山群岛、金渤海岸等重点区域为依托的黄、渤海旅游经济带和北部温泉走廊,提升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推行信贷、网上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合理引导住房、汽车等消费。进一步完善城乡商品市场体系,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中心镇现代商业建设,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商业服务网络。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大连检测科技园等重点园区为依托,加快建设综合科技服务基地,培育100家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着力在先进装备制造、海洋与生物工程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深入实施“区校一体化”,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培育一批产值10亿元以上高技术领军企业。办好“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大力引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五)努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坚持多予、不取、放活,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域经济实力晋位争先。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做强做大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新发展设施农业10万亩、标准化设施小区1300个,新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20个。稳定粮食生产,进一步提高渔业、畜牧、水果、蔬菜、花卉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实施科教兴农,完善农业信息化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夯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

大力发展县域

二、三产业。围绕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和做强做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卫星城和重点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县域现代服务业,做大住宅、旅游、商业和工业地产,促进市区、郊区、小城镇联动发展。

提高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实施村庄整体搬迁改造,推进乡镇“五通一净”、村屯“六化”工程,建设基础齐全、环境优美的新村庄、新农庄、新社区。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推进重点村屯通油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应急工程35项,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3座。

(六)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入实施区域管理体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助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体制和环境。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进主城区、新市区管理体制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新型一体化管理模式。深化甘井子区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其他功能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新体制。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积极探索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理顺市、县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市县财政保障能力。实施股权投资业发展计划,加快农村信用联社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和海外并购力度,加快重工·起重、瓦轴、热电集团整体上市。健全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切实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做强做大。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放宽企业出资限制要求,政府采购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

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提高利用内、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支持出口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深化国内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境外投资。办好第五届夏季达沃斯年会。推进长兴岛中日韩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

(七)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

强化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6项,总投资3200亿元。胜利路东段、旅顺南路快轨、振连路、大连湾疏港高速公路、皮口至炮台高速公路年内建成通车,机场三期扩建、新火车站、国际会议中心年内交付使用。加快推进城市地铁、金州至普湾新区城际铁路、长海机场扩建、红沿河核电二期、大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等项目。启动新机场、丹大城际铁路、新老市区跨海通道、南部滨海大道西段连接线工程。加快构建国际化、现代化、一体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绿色大连”建设。全市投资100亿元,开展城乡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加大山林植被保护力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办好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改建公园34处、游园广场绿地32处。治理生态河道80条(段)。强化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十大节能工程。以庄河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为载体,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做好环保模范城复查验收工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启动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工程,强化城市管理执法和考核,实施环卫作业体制改革,下放城市街巷路管理权限。创新公共交通品牌服务。对主要路街和重点区域的市政设施和环境实施综合治理,改善老旧楼院环境,规范广告牌匾和建设工地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

(八)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管理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依法行政。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切实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和软环境建设,营造更加文明、热情、顺畅、高效的服务环境。改革投入机制,逐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比重。加强应急管理与处置能力建设,加大应急物资、装备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全面整合行政服务资源,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深入拓展电子监察功能。办好12345市民热线。

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下大力气抓好工作落实。要深入基层和实际,直面困难,解决矛盾,善于把思路变成方案,把部署变成行动,把工作变成工程,出实招、干实活、求实效。凡事定了就干、干则必成。

加强廉政建设。全面开展加强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促进权力运行规范、透明、高效。深入抓好政风、行风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重点建设项目资金跟踪审计,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引领新的征程,历史赋予的使命艰巨而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大连市委的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伟大实践中再创辉煌!

第16篇:市政府办公室全年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全年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全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简捷、高效、可持续”要求,围绕“创造条件、提升素质、优质服务”主题,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体系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政务服务水平和机关建设同步提升。

一、当好参谋助手,提升参政辅政水平。把政务服务作为办公室工作的生命线,主动服务当参谋,超前服务出主意,用心服务谋思路,修订完善了《市政府工作规则》,组织教育优先发展、县域经济等调研活动1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10余篇,编发《政务通讯》24期。高质量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稿170余篇、54.9万字。拓宽渠道办信息,编发《政务信息》110期,上报信息356条,主要宣传了我市产业招商、新型城镇化等工作成果。其中:国办采用2条,省办采用38条;国家级领导批示2条,省领导批示1条。

二、认真履职履责,保证高效有序运转。办文精细规范,制发各类文件600多件,办理上级及部门来文700多件、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请示公文370多件,对关系全市工作大局的重大项目推进、资金争取等急件、要件,都做到即接即办,第一时间高质量完成。办会周密细致,制定完善市政府有关会议规范,注重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落实三个环节,组织了第三届资本交易大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全市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等重要活动10多次、会议110余次;政务接待规范高效,明确了接待范围、标准,规范了接待程序,严格控制各项接待费用,杜绝了随意接待和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圆满完成联合国大运河申遗专家组、全国小麦春季田管暨高产创建现场会议、全国秋粮生产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等接待任务365余次、3125人次。

三、强化协调督查,推进决策高效落实。围绕重点工作,在民生实事、中心城区建设、金融运行、两区同建、领导同志指示等重点工作中,探索简单、高效、规范的政务督查新方式。立项督查180多项,办理领导同志批示件1000多件、建议提案760多件。同时,延伸督查内涵,立足督查辅政,开展督查调研,就全市招商引资“百日会战”,通过实地核查项目建设情况,分析研判招商引资形势,提炼提出7条科学性、操作性强的建议。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重点开展了中小学生应急疏散演练、黄河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等不同类型演练活动20余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活动,重点开展了畜禽产品专项整治、农产品源头治理专项行动等6项专项行动。加大打私和口岸工作力度。发挥“12345”市民热线作用,打造政府为民服务品牌,受理各类诉求49.9万件(次),回复率达到95.7%,办理结果回访满意率、热线服务满意率分别达到87.5%和96.4%。

四、创新制度建设,树立良好机关形象。大力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明确标准事项、标准程序和标准责任,做到事项、程序、责任制度化、标准化,实现了机关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加强机关党建建设,办公室机关党委荣获市直先进基层党组织,6个党支部成为“五星级党支部”;扎实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积极对口帮扶XX县津城街道办事处常庄社区;坚持周五集体学习,开展机关大讲堂,实行干部轮挂,组织开展专题活动,战斗力、向心力极大增强;严格落实“八条禁令”,严肃工作纪律。提升装备水平,做好后勤保障,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第17篇: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总结

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现政府工作法制化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与时俱进,在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公开化、提高立法质量、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制度等方面继续取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

去年,我办在全市四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xx同志“5.

31”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按照罗志军市长、许慧玲副市长在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三个促进,一个加快”,即:促进加快发展、促进转变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变过去封闭式的工作方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不断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公开化程度。一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适应入世要求和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我办先后在机关、基层单位多次举办“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和“适应、利用wto规则发展自己”的专题讲座。在“十六大”召开前夕,我办以“建设法制城市,推进依法行

政”为题,及时总结近年来我市政府法制建设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并通过新闻媒体和网上向社会进行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建立网上法制服务制度。我办网站已于去年7月正式开通,并与市政府政务大厅链接,现设有工作动态、行政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投诉信箱和法制咨询指南等9个栏目,并初步在网上建立了以我办为中心、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娲?室)为成员的政府法制咨询服务网络,为社会各界提供法制咨询和法律求助服务。三是开展“基层法制员”试点工作。通过鼓楼区及其江东街道建立基层法制员制度和街道法制工作接待站,使基层法制工作发挥了“一个窗口,两个功能”的作用,即,窗口宣传接待服务和让广大群众了解行政法律法规、政府行政职能以及监督行政执法的作用,为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工作进街入区开了好头。

二、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加强地方立法定规工作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三、围绕行政管理体制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去年,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继续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线,进一步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我办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按照“统

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和执法试行办法,明确了试点工作机构、试点范围、职责权限、队伍编制、经费安排以及试点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这项工作已于去年9月16日顺利实施。为贯彻国务院17号文件精神和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我办在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跟踪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全市加快推进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试点的工作意见和改进、完善城管综合执法的方案。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要求,我办积极配合各行政执法部门,规范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全市13个区县和50多个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大力开展文明优质服务和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活动,使行政执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三是加大对专项执法情况的检查力度。为加强地方立法的后续监督,我办还依法组织市有关部门对市劳动局执行《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和《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办法》一年来的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增强了该部门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力度。去年,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组织全市各区、县政府和部门广泛开展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由我办牵头组织市人大法制委、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监察局等部门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点对13个单位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达到了总结经验、交流情况、发现问题、促进整改的目的,对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处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省政府检查组来南京检查工作时,对我市贯彻《行政处罚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认真做好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换证工作。去年,我办共举办各类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千余人次。通过培训,普遍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同时,为全市近1万名行政执法人员换发了省政府行政执法证。

此外,我办还积极配合市监察局开展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市在原有清理的基础上,又取消了近300项审批项目。

四、围绕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建设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18篇: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现政府工作法制化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与时俱进,在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公开化、提高立法质量、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制度等方面继续取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

去年,我办在全市四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5.31”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按照罗志军市长、许慧玲副市长在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三个促进,一个加快”,即:促进加快发展、促进转变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变过去封闭式的工作方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不断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公开化程度。一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适应入世要求和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我办先后在机关、基层单位多次举办“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和“适应、利用wto规则发展自己”的专题讲座。在“十六大”召开前夕,我办以“建设法制城市,推进依法行

政”为题,及时总结近年来我市政府法制建设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并通过新闻媒体和网上向社会进行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建立网上法制服务制度。我办网站已于去年7月正式开通,并与市政府政务大厅链接,现设有工作动态、行政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投诉信箱和法制咨询指南等9个栏目,并初步在网上建立了以我办为中心、各行政执法部门法规处(室)为成员的政府法制咨询服务网络,为社会各界提供法制咨询和法律求助服务。三是开展“基层法制员”试点工作。通过鼓楼区及其江东街道建立基层法制员制度和街道法制工作接待站,使基层法制工作发挥了“一个窗口,两个功能”的作用,即,窗口宣传接待服务和让广大群众了解行政法律法规、政府行政职能以及监督行政执法的作用,为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工作进街入区开了好头。

二、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加强地方立法定规工作

三、围绕行政管理体制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去年,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继续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线,进一步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我办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按照“统

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和执法试行办法,明确了试点工作机构、试点范围、职责权限、队伍编制、经费安排以及试点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这项工作已于去年9月16日顺利实施。为贯彻国务院17号文件精神和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我办在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跟踪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全市加快推进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试点的工作意见和改进、完善城管综合执法的方案。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要求,我办积极配合各行政执法部门,规范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全市13个区县和50多个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大力开展文明优质服务和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活动,使行政执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三是加大对专项执法情况的检查力度。为加强地方立法的后续监督,我办还依法组织市有关部门对市劳动局执行《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和《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办法》一年来的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增强了该部门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力度。去年,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组织全市各区、县政府和部门广泛开展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由我办牵头组织市人大法制委、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监察局等部门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点对13个单位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达到了总结经验、交流情况、发现问题、促进整改的目的,对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处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省政府检查组来南京检查工作时,对我市贯彻《行政处罚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认真做好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换证工作。去年,我办共举办各类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千余人次。通过培训,普遍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同时,为全市近1万名行政执法人员换发了省政府行政执法证。

此外,我办还积极配合市监察局开展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市在原有清理的基础上,又取消了近300项审批项目。

四、围绕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建设

五、围绕“转变作风年”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去年,我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落实中央“转变作风年”要求切实解决机关作风突出问题的意见》,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机关内部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完成市级机关“转变作风年”工作分解责任目标,塑造良好的机关整体形象和个人形象,切实增强政府法制工作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加强机关理论学习教育。结合全市开展的四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我办先后组织了“富民强市、加快发展”、“如何开展政府法制工作”、“我向周光裕、郑培民两英雄学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专题的理论学习教育活动,把机关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来,以提高机关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我办按照中央和省、市政府关于转变作风年的要求,以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推进政府法制工作。在搞好政府法制工作和综合执法改革的调查研究的同时,参与了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意见”、“转变机关作风、文明公正执法”大会讲稿的调研起草工作,完成了市领导交办的知识产权方面的调研报告,

以及迎接省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的资料准备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参考资料。三是健全和完善机关内部制度。为加强机关内部运转协调,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积极性,我办建立了内部重要事务公开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下基层公务活动清廉制度,以及业务专题学习制度、内部考核奖励制度等,实行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去年6月,根据市级机关党委的要求,我办单独成立了机关党支部,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积极开展了党支部、工会活动。

在完成各项主要工作的同时,我办还认真做好国务院法制办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和由省政府法制办编印的《江苏省法规规章汇编》征订发行工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19篇: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现政府工作法制化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与时俱进,在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公开化、提高立法质量、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制度等方面继续取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s0100

一、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

去年,我办在全市四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5.31”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按照罗志军市长、许慧玲副市长在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三个促进,一个加快”,即:促进加快发展、促进转变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变过去封闭式的工作方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不断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公开化程度。一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适应入世要求和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我办先后在机关、基层单位多次举办“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和“适应、利用WTO规则发展自己”的专题讲座。在“十六大”召开前夕,我办以“建设法制城市,推进依法行

政”为题,及时总结近年来我市政府法制建设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并通过新闻媒体和网上向社会进行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建立网上法制服务制度。我办网站已于去年7月正式开通,并与市政府政务大厅链接,现设有工作动态、行政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投诉信箱和法制咨询指南等9个栏目,并初步在网上建立了以我办为中心、各行政执法部门法规处(室)为成员的政府法制咨询服务网络,为社会各界提供法制咨询和法律求助服务。三是开展“基层法制员”试点工作。通过鼓楼区及其江东街道建立基层法制员制度和街道法制工作接待站,使基层法制工作发挥了“一个窗口,两个功能”的作用,即,窗口宣传接待服务和让广大群众了解行政法律法规、政府行政职能以及监督行政执法的作用,为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工作进街入区开了好头。

二、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加强地方立法定规工作

我办认真按照年初制定的立法计划,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需要,努力适应入世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要求,从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入手,本着维护政府全局利益、投资者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宗旨,不断改进立法审查,严格立法程序,较好地完成了政府行政管理和改善投资环境需要的一批立法项目。全年共完成《南京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南京市林地管理条例》等6件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完成《南京失业保险管理办法》、《南京物业管理办法》等8件政府规章以及《南京市大宗货物运输招投标管理办法》等19件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此外,我办还对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和市人大常委会发来征求意见的《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港口法》等16件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进行专项研究,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在今年的立法工作中,我办突出以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和规范行政管理为重点,一是抓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立法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意见》,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制定《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办法》、《南京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南京市企业使用信息管理实施办法》等一批促进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配合市各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科学技术方面的奖励办法、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人防工程有偿出租出售暂行规定等9个立法项目,同时积极开展立法与执法分开的试点工作,为依法行政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二是规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按照国家《立法法》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要求,修改和制定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从实体和程序上解决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问题,从源头上提高整体立法水平。同时,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积极吸纳社会公众参与政府重大立法项目的研究、论证,全年共有10件立法项目通过不同形式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对涉及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心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出台后,通过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及时向社会公布。在立法中,我们还十分注意把好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事项的审查关。如在审查《南京市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过程中,将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监管,既满足了加强管理的需要,也符合行政审批制

温入党誓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专题的理论学习教育活动,把机关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来,以提高机关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我办按照中央和盛市政府关于转变作风年的要求,以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推进政府法制工作。在搞好政府法制工作和综合执法改革的调查研究的同时,参与了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意见”、“转变机关作风、文明公正执法”大会讲稿的调研起草工作,完成了市领导交办的知识产权方面的调研报告,以及迎接省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的资料准备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参考资料。三是健全和完善机关内部制度。为加强机关内部运转协调,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积极性,我办建立了内部重要事务公开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下基层公务活动清廉制度,以及业务专题学习制度、内部考核奖励制度等,实行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去年6月,根据市级机关党委的要求,我办单独成立了机关党支部,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积极开展了党支部、工会活动。

在完成各项主要工作的同时,我办还认真做好国务院法制办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和由省政府法制办编印的《江苏省法规规章汇编》征订发行工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20篇:上半年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上半年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办公室围绕公司年度工作目标,本着为领导、为其它部门服务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参谋助手、信息沟通、联系协调的职能,做到工作有计划,目标有落实。为使下半年各项工作更加有序进行,现总结如下:

一、做好文秘档案工作。

积极协助公司领

导搞好各项工作,篡写有关材料,组织或协助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及时处理外来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前进行预期安排,然后再由领导签阅。起草文件追求文字表达“准、实、新”,从领导平时说话中琢磨其思路,从领导改稿中体会其风格,力求综合文稿思路清、高度够、表达清、特色明。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结合建委文件的同时,紧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征求公司意见,起草制订公司各种活动文件。在复印工作上,坚持严格的审批手续,先由各科室负责人进行审核,后由办公室进行复核,落实专人负责,做好文印室保密和节约工作。原创:www.daodoc.com在往年基础之上,月份前已完成公司档案归档工作,分别对历年来工程技术竣工资料、收发文、图书录像资料、大事记等应归档资料进行归档,发挥基础档案功能,切实为公司经营发展服务。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准确上报各种人事报表及改革相关文件。时刻关注公司发展动态,积极收集、整理信息源,认真编稿,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建委上报工作信息,在各媒体上搞好宣传,建立宣传网站,确保体现工作,树立外部形象。

二、规范小车的使用和管理。明确了公务用车的派用、用车、管车上的程序,对油耗定标,对车辆油耗、维修实行专人负责,定期汇总,做到监督的及时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驾驶员的职责,随时掌握车况,及时维修车辆,消除安全隐患。

三、加强督查力度。原创:www.daodoc.com根据公司年度工作思路,不间断地开展劳动纪律检查,对在检查中发展的情况及时向相关科室或部门进行反馈,同时在月底工作例会上,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在倾向进行通报、沟通,进一步增强规章制度约束力,使职工遵章守纪观念有较大增强。对公司会议决议或临时性安排的工作进行督查,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四、有效组织各科室职工开展创建活动。对花池草坪进行修剪,对庭院内卫生进行打扫,职工们在劳动中不仅交流了感情,调动了热情,更为公司创造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结合公司创建活动,指定专人定期整理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及综治档案,做到符合要求、反映真实情况。

五、存在的不足

⒈政治、业务学习的制度还不健全,坚持不到位,对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重视不够,学习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部分工作完成的不及时有的还缺乏认真的研究有时仍存在不是追求精益求精,而是抱着“大概、差不多”的态度,尚未形成较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⒉在工作作风转变上欠缺,科室之间协调力度不大。主要表现在劳动纪律上虽不断督查,但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屡屡有发生,迟到、早退、原创:www.daodoc.com脱岗或做与公司无关工作时有不能有效遏止。

六、下半年努力

为落实好全年工作计划的安排,服务大局,办公室在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同时,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⒈增强工作计划性,每月初制订工作计划,落实到人,各负其责。每月末有总结分析,回头看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

⒉制定出台公司《员工手册》。

⒊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关措施的落实。

⒋增强同各科室的沟通协调力度,对不良现象及时反映、及时引导、及时落实公司处理意见。

总之,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扬现有的经验和工作作风,扎实工作,从履行管理职能着手,加强督查力度,落实工作计划,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满完成。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汇报.doc》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