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人口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少数民族人口下降之谜

少数民族人口下降之谜

作者:李微敖 原载2012年12月2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随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数据的发布,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总人口增长了5.8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增长6.92%。但在总人口继续增长的趋势下,满族、朝鲜族、侗族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却呈现出下降之势。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

“异常”的下降

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普”),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六普”主要数据以公报形式发布。 公告显示,中国的人口构成中,汉族人口为12.26亿人,占91.51%;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1.38亿人,占8.49%。同十年前的“五普”相比, 汉族人口增加0.67亿人,增长5.74%;少数民族人口增加0.07亿人,增长6.92%。

当时的公报并没有披露各少数民族具体人口数量,直到2012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辑的《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发布,这些数据才得以披露。

数据显示,相比“五普”时,中国有满族、侗族、布依族、朝鲜族、畲族、仡佬族、达斡尔族、毛南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独龙族、高山族及塔塔尔族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在下降。

其中,绝对数量下降最多的是满族,十年间人口减少了29.43万,下降比例

2.76%;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塔塔尔族,下降26.53%,人口数量减少了0.13万。在全国总人口及少数民族总人口皆处于上升通道之时,为什么这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却逆向下降呢?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民族普遍执行了远较汉族宽松的生育政策。中国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具体的生育政策,由各个省份自行制定。在大多数省份,允许夫妻一方为少数民族或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的情况下,无论城乡居民,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部分地方还允许生育第三胎。不过,对于千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一些省份则只允许他们生育一胎。在“六普”之前,中国只有壮族和满族,为人口超过1000万的少数民族;“六普”之后,回族和维吾尔族也进入千万人口的民族行列。

“较少民族”人数更少

要厘清13个少数民族人口下降的原因,需先回顾中国56个民族的由来。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国家随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识别”工作。至1954年,蒙古、回、藏、满、维 吾尔等38个民族首先获得认定。此后的十年间,土家、畲、达斡尔、赫哲等15个少数民族获得认定。1964年的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将人口普查中自报的 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上述53个民族中。最后,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和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分别于1965年和1979年被认定。由此,包括汉族在内,中国 56个民族格局就此形成。

因此,若系统比较56个民族人口的变化情况,只有以1982年以来的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参照。

在这30年里,56个民族中唯有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塔塔尔族和乌孜别克族,在1990年至2000年间出现过人口下降的情况。其中乌孜别克族减少2393人,减少比例为16.21%;塔塔尔族减少174人,减少3.44%。

对于上一次的人口减少,少数民族人口学研究者、甘肃省政府参事马正亮曾解释称,这与两个民族“属于中俄(前苏联)跨界民族、其主体在国外有关”,“在1962年生活困难时期,这两个民族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中国越境走出”。过去十年中,这两个民族人口数量继续下降,仍然与跨境流动有关。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徐世英介绍说,近年来,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出现大量跨国境的经商者及移居国外者,这也造成了他们人口数量的下降。

在中国,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又被称为“较少民族”。除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外,还有俄罗斯族、独龙族、高山族等三个“较少民族”,此番也出现了人口数量的下降;同时人口数量下降的达斡尔族和毛南族,人口基数也仅仅是10万出头。

因此,包括徐世英、首都经贸大学人口研究所原所长黄荣清等数位受访的学者皆认为,这几个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存在因基数较小而可能出现的偶然性。

低生育率后果

在1990年-2000年,人口基数超过190万的朝鲜族,人口数量虽然没有下降,但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十年间,他们的总人口增长仅为481人,增长 率为0.03%,其中女性还减少了4156人。“六普”数据显示,在2000年-2010年十年间,朝鲜族人口形势发生逆转,减少了9.52%。

对于这一情况,学界此前也有所关注。吉林延边大学民族学副教授朴美兰认为,朝鲜族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大量的中国朝鲜族公民,前往邻近且同语言、同民族的韩国留学、打工。2010年12月22日,韩国法务部出入境与外国人政策 本部发布数据称,包括短期、长期、非法居留者在该国的中国人已达到60.64万人。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即为中国的朝鲜族公民。

另外,在计生政策的实行以及朝鲜族特有的民族人口教育观念的双重作用之下,朝鲜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保持非常低的总和生育率(每位妇女一生所生育的孩子数量,高于2.1则人口趋势为增长,小于2.1则趋势为减少),也可能是朝鲜族人口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徐世英表示,如果直接从“六普”数据计算,朝鲜族的总和生育率仅仅是0.69,是中国56个民族中最低的。中国总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为1.18,其中汉族为1.16。

人口数量减少最多的满族,也存在类似的原因:2010年,满族总和生育率为0.92,2000年为1.09,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过,徐世英也提到,理论上,人口普查对于人数的统计要做到100%的覆盖,而对于总和生育率这一项,则属于10%的抽样调查。因此,这将影响总和生育率的准确度。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在“编者注”中提到,“有些指标(如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按分年龄妇女生育率计算的总和生育率)现场登记难度较大,漏登 率要相对高一些。”为应对过低生育率及人口减少的局面,作为中国

朝鲜族公民最集中的居住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实际上在“六普”之前,就已先期放宽了自己的生育政策。 2009年10月,延边州颁布《人口与计划生育若干规定(试行)》。这一政策,允许延边州内的户籍公民,无论城乡,“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子女 的”,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个可以施行“单独二胎”政策的地区。

普查漏登成因

对于13个少数民族人口减少的问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中心研究员蔡泳根据“人口存活率”的情况,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蔡泳分析了满族、朝鲜族、布依族、侗族、畲族等民族人口的年龄情况后发现,他们中10岁-24岁年龄段的人口在过去十年间减少过快,远远偏离正常值。由 此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差错,要么是2000年“五普”时,多报了人口;要么是2010年“六普”时漏登了人口。到底是哪一种呢?

蔡泳自己认为,主要还是“六普”漏登了人口。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0年“五普”漏登率为1.87%,“六普”漏登率为0.12%。但不少人口学者及统计学者认为,实际漏登率应该高得多。

徐世英即指出,“六普”在核对漏登率时,抽样的样本多集中在城镇居民小区中,而不是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因此呈现出的“漏登率”可能比实际情况高出不少。

此外,在布依族、侗族、仡佬族等主要居住的贵州省,其“六普”常住人口,比“五普”时有不小的减少,这可能也会增加漏登的概率。

“六普”数据显示,贵州全省常住总人口为3474.65万人,同“五普”时相比,减少了50.12万人,减少1.42%;其中各少数民族减少了78.8万人,下降2.24%。学者们还推测,进入21世纪以来,部分少数民族更改民族成分,“变为汉族”的情况,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有大规模更改民族成分的 情况出现,但那时主要是由汉族更改为少数民族。“有些为了享受民族自治县的特殊优惠政策,如河北丰宁,就曾有组织地更改居民的民族成分,大量的汉族居民被 更改为满族,以达到成立自治县的要求。”

这一趋势带来的结果是部分少数民族人口飞速增长。比如,1982年“三普”至1990年“四普”的八 年时间里,满族在原来430.5万人的基础上,增加超过1倍,达到982.12万人;畲族人口增长了近70%;仡佬族人口甚至增长了7倍,如此算下来,平均每年的人口数基本翻一番。

国家民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自1982年以来,全国有1200万人恢复、更改了民族成分。

徐世英认为,一些在上世纪80年代更改了民族成分的人,如今已进入婚育年龄,当他们自己及子女需要填写民族成分时,可能又有意或无意地改回了汉族。“一方面,如满族,他们与汉族的外貌、语言及生活习惯基本没有差别;另一方面,在很多地方,满族也只允许生育一胎。”

徐世英还谈到一个自身的例子,他自己是汉族,其夫人为满族,孩子申报户口时亦填写为满族,但在“六普”时,普查员只询问了他的民族属性后,便随手将他的妻子和孩子一并勾选为汉族。“统计人员的疏忽、错误,可能也会造成最后结果的变化。”

推荐第2篇: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汇报(.9)

学生处关于

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情况汇报

学院领导:

下面我将学生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院在校生中共有少数民族学生1356名,包含彝族、藏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彝族学生最多。其中2014级有551名,2015级有362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中总数的13.23%,少数民族学生比重较大。

二、开展的工作

1、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院一方面通过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等途径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事务管理能力,做到对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会管、敢管、想管,在日常管理中做到管理到位,培养到位,教育到位。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全院学生大会、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专题工作会、少数民族学生先进大学生事迹报告会,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正面引导教育;同时加大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力度,通过违纪学生在班级、系部内做检讨等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警示教育。2015年上半年共处分学生27名,其中少数民族21人,对额其拉基等5名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了开除学籍处分。

- 1 的其他隐患,并制订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应急机制,稳定校园秩序。

三、存在的问题

我院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大,他们的一些生活习俗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改变,加之我院办学条件十分有限,所以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较大,近期发生了一系列少数民族学生酗酒、醉酒、酒后滋事、打架的事件。

1、少数民族学生的习俗较短时间难以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好喝酒、讲哥们义气、抱团心理十分普遍。一旦本民族的同胞出事,就会迅速纠集人员,替同胞出头;出了问题后往往互相遮掩,导致很难把事实情况调查清楚。现在正处于开学之初,一些少数民族同学假期刚结束要进行聚会;一些学生的老家有新同学到来,要进行老乡聚会,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聚会往往就会喝酒,一旦喝高之后,情绪容易失控,容易发生打架斗殴现象。

2、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存在困难。我院学生的层次不高,今年单招学生比重较大,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差、分数更低,行为习惯差。因此如何能够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克服困难、学到知识、掌握本领、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3、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力度不足。由于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分布不均匀,有的系部、班级比较集中,虽然学院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鼓励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担

- 3

2、开展活动,宣传典型。以重要的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心理讲座”、“家访活动”、“民族文化展”等活动,让各民族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中典型人物的宣传,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参谋助手作用,对重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重点盯防,一旦发现有事故苗头及时处理。要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

3、齐抓共管、全员育人。通过教学队伍和学管队伍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学生会、团总支、宿管会、护校队等学生团体的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建议变革学生的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式管理。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班级、寝室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同一个班级、寝室出现少数民族学生扎推、集中的情况,便于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管理。

4、加强校园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学生在校内也能享受到特色餐饮、娱乐等服务;建立学生信息共享机制。成立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聘请学生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业余时间的引导,让他们觉得有事可做,既发挥了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长,又维护了校园的和谐稳定。学生宿舍A23的防护网已经严重破损,学生可以轻易翻出,建议学院加固处理。

- 5

推荐第3篇:人口文化园建设工作汇报

人口文化园建设工作汇报

人口文化园建设工作汇报

我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辖12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2224户、8788人。育龄妇女2545人,已婚育龄妇女1744人,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1675人。

近年来,我镇按照上级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的总体要求,以人口文化引领生育文明,创新人口文化特色,培育精品亮点,充分发挥人口文化园的综合宣传优势,积极倡导新型人口文化,较好的丰富了育龄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地营造了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人口文化氛围,推动了全镇“两个文明”建设。

一是积极建设人口文化园。**年以来,我们投资1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郭村、田家村、寨子村、武家村等6个人口文化园,使我镇90%的村,村村有人口文化广场和人口文化园。目前,全镇建成人口文化广场6个,人口文化园5个,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宣传一条街11个,建造人口文化雕塑4个,人口文化文化造型墙11个,316幅含概移风易俗、婚事从简、依法生育、尊重科学、优生优育、关爱女孩、性别平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健康、家庭幸福、尊老爱幼等内容的人口文化广告喷绘装点了村容,美化了环境,营造了良好的人口文化氛围。

二是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大厅。在营造人口文化氛围的同时,我们在镇计生办和服务站按照“六个一”的人口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对镇计生办和服务站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建成了标准化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在为群众办理一孩生育登记、二孩准生证、奖励扶助等业务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是努力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计生家庭创业工程,特别是对全镇的困难计生家庭进行重点扶持,以此充分调动农村计生家庭的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镇政府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96万元,先后建成了寨子村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养猪基地、肉兔养殖基地,建成了寨子、河川口、田家村、武家村生猪养殖基地。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达到帮扶一户成功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的帮扶效果。今年3月份,我们在田家、武家村为30户计生户家庭每户补助2000元,建猪舍、买猪仔,发展生猪161头;为张家沟村10户计生户建设蔬菜大棚15个。同时,我们以张锐利剪纸工作室为平台,建成了我县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剪纸培训基地,为计生家庭提供剪纸创业培训,为计生家庭增收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

推荐第4篇: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5159万。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

Guangxi is a province of the largest minority population in China with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51.59 million in 2010 and a total area of 23.56 square kilometers.Linked by common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connected by humanity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Guangxi is a unique region in China that has both land borders and sea routes with ASEAN countries, acting as the forefront and portal for the open cooperation for China with the ASEAN countries.And Guangxi is also an international channel, a communicative bridge and a cooperative platfor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近年来,广西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重大发展机遇,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为契机,加快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2006-2010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当前,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that became a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Guangxi is on the track, taking the holding of China-ASEAN Expo and China-ASEAN Busine and Investment Summit as a good opportunity to develop economy.So that Guangxi can speed up to construct a new height for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a new pol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stal areas.From 2006 to 2010,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Guangxi\'s GDP was 13.9%.At present, Guangxi is enjoying economic progre, political stability, social harmony and national unity.And all the people in Guangxi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推荐第5篇:少数民族

1.满族

门前插柳枝和熄灯祭扫 2.蒙古族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

禁忌:

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    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 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

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

 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 3.回族

居住特点:小集中、大分散。

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民族禁忌]

“貌俊、性温、洁净”可食,“貌异、性恶、污秽”不食。

主要是禁食一些食物。如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的飞禽、猛兽及鱼类;日久变质、受污染的食品都属于禁食范围。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不吃动物的血。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 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

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 主要节日

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不吃猪肉的原因:

1-猪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世界各民族语言在形容人貌丑、懒散、愚笨等方面都用“猪”字形容

2-猪喜污秽。其生活区域肮脏不堪,食用的饲料也是污秽的,难与食草类动物相比。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猪一旦饿极了,连亲生猪崽也照食不误。一般的动物,即便是小鸟也会与饲养它的人建立某种感情,义犬救主等动物助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猪却有时连饲养它的人家的婴孩也有拱死吃掉的现象,它的性格,就连狼和老虎等凶暴的动物都难以相比。

3-还有,猪的脖子上只有一根筋,既不能看到天,也不能回头,穆斯林们是讲究回心转意的,而猪的这一特性和穆斯林们的这一生活习惯背道而驰,这也是穆斯林们不吃猪肉的一个原因。

4、藏族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 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 布达拉宫 糌粑 酥油茶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其次,*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

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5.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

6.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推荐第6篇:少数民族

1、满族;

2、朝鲜族;

3、赫哲族;

4、达斡尔族;

5、鄂伦春族;

6、鄂温克族;

7、蒙古族;

8、回族;

9、东乡族;

10、保安族;

11、撒拉族;

12、土族;

13、裕固族;

14、俄罗斯族;

15、乌兹别克族;

16、塔塔尔族;

17、锡伯族;

18、哈萨克族;

19、克尔克孜族;20、维吾尔族;

21、塔吉克族;

22、藏族;

23、珞巴族;

24、门巴族;

25、纳西族;

26、彝族;

27、普米族;

28、白族;

29、傈僳族;30、怒族;

31、独龙族;

32、景颇族;

33、阿昌族;

34、德昂族;

35、佤族;

36、拉祜族;

37、布朗族;

38、傣族;

39、基诺族;40、哈尼族;

41、京族;

42、黎族;

43、毛南族;

44、壮族;

45、仫佬族;

46、瑶族;

47、侗族;

48、苗族;

49、水族;50、布依族;

51、仡佬族;

52、羌族;

53、土家族;

54、畲族;

55、高山族;

56、汉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 瑶族的“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纳西族的“火把节” 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三月街”

傣族的“泼水节” 京族的“哈节” 毛难族的“庙节。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 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傣族的“泼水节” 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傣历

六、七月举行。节日的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希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原俗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泼水为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下午举行“丢包”,是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在节日里,还举行公众放高升、赛龙船活动,使整个泼水节达到高潮。解放后,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健康的内容,如第一天开欢庆大会,各族军民同贺傣历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次日各村寨举行欢快的泼水活动,第三日赶摆。

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

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推荐第7篇: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是中国第一大种群,其他民族和未识别民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甘肃和内蒙古等地。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华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朝鲜族(谚文:조선족,标准罗马字母:Chosen),又称朝鲜民族(谚文:조선민족)、韩民族(谚文:한민족)、韩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临近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区,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共有七千多人口的朝鲜族;朝鲜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国和美国,人口均在两千万以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官方认定的一个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中国朝鲜族。在美国境内的朝鲜族属于美国亚裔少数民族,被称为韩裔美国人,根据2006年美国社区人口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52万人。[1]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男子传统服饰为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无领长衫“袷袢”,袖口用黑布沿边。短上衣的式样为竖领、对襟扣领。衣外系皮带。下穿宽脚裤,适宜游牧骑乘,女子服饰为宽大无领,长不及膝,镶嵌银扣的对襟上衣。下端镶有皮毛的多褶长裙或下端带褶裥的各色连衣裙。皮或布制的坎肩。柯尔克孜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戴圆顶小帽,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常在衣服的领、袖、前胸等处绣上美丽、精致的几何图案。色彩以红、蓝、白为主。编织也表现出精湛的技艺,用染色羊毛、驼毛编织的挂毯、地毯,用芨芨草、红柳枝编成的帘子、围子等都著称于世.鄂伦春

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创造了狍皮服饰文化,无论衣服鞋帽,还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为原料。鄂伦春族的服装以狍式为主,男女冬季皆穿长袍,女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皮帽用狍油皮头皮精制而成,制作时,把耳朵割掉,换上狍皮缝

制的假耳朵,把眼圈用黑皮子镶上,毛、角、鼻、嘴仍保留,猎人戴在头上,不仅防寒,还可伪装自己,诱惑野兽。女帽镶有花边,顶端缀着红绿线穗。鄂伦春人的装饰和服饰染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皮狍的开衩处及手套上多喜欢用红、绿、黄色缝绣出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年轻人穿用的衣服、裤子和手套,多用柞树煮水揉染成黄色。

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拉祜族

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以黑为美。男子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衩的黑布长衫,且衩开得比较长,袖口、襟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拉祜族配饰相当别致,妇女耳戴银环,胸挂“普巴”。男子则佩带葫芦、火枪

仫佬族

仫佬族崇尚青色,其服饰朴素无华。妇女一般穿大襟上衣、长裤。姑娘梳辫,婚后结髻。老年妇女喜欢用青布包头,腰扎绣有精美花纹图案的围裙。男子穿对襟上衣、长裤,头戴六片三角形合成的碗形青布帽。老年人穿琵琶襟上衣,戴硬壳平顶碗帽。多穿草鞋或布鞋。仫佬族的服装面料是自纺自织自染的蓝靛染成的土布,并且被视为珍贵的布料。其染制方法与众不同,把长约两丈的土布放入蓝靛染缸,反复晒染多次,使青蓝色泽均匀,然后涂上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等,待晾干后,用石磙滚压或棒槌敲打。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布闪光发亮,美观耐用。

普米族

普米族妇女服饰花样较多,而且有地域差异。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上穿白色大襟短衣,下着长裤,外套黑褐色绣花坎肩,系围腰,梳辫子。未婚妇女喜欢用绣花双层蓝布包头,婚后用黑布包头。宁蒗、永胜一带妇女上穿右襟短衣,下着白色长及脚面的褶裙,披羊皮披肩,束彩色腰带。衣服的襟边镶着花边或金丝边,裙中镶有一道彩色的横纹,十分艳丽。发辫以粗大为美,所以喜欢用牦牛尾做一假发,梳辫盘于头顶戴黑布包头,佩戴银质饰物、料珠、珊瑚、玛瑙等。普米族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善,表现在服饰上,衣裙皆以白色为美。

裕固族

裕固族男女都穿的高领衣服是大襟有衽的长袍。男子束红、蓝腰带,佩带腰刀、火镰、小佛等;而妇女高领长袍下摆开衩,衣领、袖口、衣衩、襟边绣着花边,以绿、蓝色布料为主。外套大红、桃红、翠绿、翠蓝色的缎子高领坎肩,系红、绿、蓝色腰带,配几条彩色手帕,脚穿长筒皮靴。冬季,男女皆戴狐皮风雪帽,穿高筒靴;夏秋季节,戴圆筒平顶镶边的白毡帽或礼帽。裕固族妇女的头饰别具特色。她们头戴喇叭形红缨帽

或用芨芨草编织的帽子。红缨缀在帽顶,帽沿上缝两道黑色丝条边,前沿平伸,后沿微翘。妇女婚前婚后的头饰不一样。喜欢佩戴耳环、翡翠或玉石手镯及银戒指等。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男子平日爱穿衬衣,外着无领对襟的黑色长外套,冬天着光板羊皮大衣。妇女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连衣裙,冷天外罩大衣。男戴黑绒布制成的绣着花纹的圆形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外出时再皮上方形大头巾,颜色多为白色,新娘则一定要用红色。男女皆穿皮靴,皮靴制作讲究,舒适保暖。塔吉克族妇女最擅长的手工技艺是刺绣。衣帽、腰带上大都绣有花纹。女帽的前沿绣得五彩缤纷,逢盛装时帽檐上还加缀一排小银链。同时佩戴耳环、项链和各种银质胸饰。新娘妇女在辫梢饰以丝穗,已婚少妇在发辫上缀以白纽扣,美丽的装饰把妇女装扮得如花似玉。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长袍,冬天则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喜庆节日,小伙子爱穿彩色衬衣。妇女夏季习惯于穿粗布衬衣,外套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穿毛织长裙。喜庆节日,妇女们喜欢穿绸制的绣花衬衣。男女都穿毡靴、皮靴和皮鞋。男子普遍喜欢戴呢帽和带耳罩的毛皮帽。妇女的头饰有独特的风俗,婚前婚后界限森严:姑娘梳长辫子时,要同时把彩色发带和小玻璃球编在辫子里,辫子长长地下垂,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的独辫被两条辫子取代,盘于头顶,再用头巾或帽子罩上。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服装以袍式为主。男子头戴皮帽,身穿长袍,下着皮裤,脚蹬皮靴。帽子多用狍、狼或狐狸的头皮做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形象逼真,出猎时,既防寒又护身。靴子多选用狍、犴、牛等皮。除皮质服装外,达斡尔族还穿布制的袍子和裤子。冬天穿棉袍,天冷时外套犴背心,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妇女早期着皮衣,清朝以后以布衣为主。服装的颜色多为蓝、黑、灰,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套上坎肩。达斡尔族妇女擅于手工刺绣,服饰、鞋、荷包等多绣着各种花纹及图案。发式及装饰品因地而异,有的用白布和白毛巾包头,佩带各式耳环。

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维吾尔族,古代北亚民族回鹘和中亚中世纪各穆斯林民族的后裔(由九姓乌古斯、葛逻禄、回纥后裔发展而成,维吾尔族的民系有塔兰奇人、吐鲁番(哈密)人、喀什噶尔人,外加萨尔特人),“维吾尔”是“联合、团结”的意思,维吾尔族说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的“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服装的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顶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一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推荐第8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汇报材料镇辖区24个行政村,总人口28467人,现有已婚育龄妇女5689人,2011年,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108:100,2012年出生343人(男184人,女159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16:100。近年来,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以坚持注重宣传教育,注重利益导向,注重跟踪服务为原则,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平抑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政策外生育为工作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我镇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人口计生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标语、宣传折页等形式,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加大性别比治理力度宣传。一是利用镇、村人口学校举办计生法律法规、当前人口形势、关爱女孩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二是利用每月持二胎生育证育龄妇女上站康检时机,对她们进行宣传教育,使她们深刻认识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严重危害性,促使转变重男轻女观念,不选择性别生育。三是印制宣传品发放到户到人,宣传性别比治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宣传中我们注重把依法打击“两非”宣传同计划生育条例宣传相结合,把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同关爱女孩行动相结合,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同禁止选择出生性别相结合,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依法打击“两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近年来,我镇共刷写宣传性别比标语90余条,跨街跨路宣传横幅10条,印发宣传折页1100页,受教育群众3000余人,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响。

二、健全管理机制,全面综合治理按照上级的要求,经青罕镇政府研究决定,我镇于2010年10月份成立了“青罕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办公室”,办公室采取集中、分散办公模式,实施月例会,季清查,平时分散办公制度,定期收集报表、汇报工作,开展各项清理排查活动,全面开展性别比治理工作。一是定期排查。每季度在全镇范围组织一次性别比治理清理排查活动,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二是加强对计划外终止妊娠手术的报批管理。凡计划外怀孕需要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经镇计生检查并填写终止妊娠批准表,报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办公室审批后方可进行终止妊娠手术。三是加强对全镇持二胎生育证的育龄妇女进行服务。每月的20—30日,持二胎生育证的育龄妇女进行孕情跟踪服务一次,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和上报孕情,及时掌握和上报孕情是平抑出生人口性别工作的关键。四是以关爱女孩活动为载体,促进性别比治理工作。在加大关爱女孩活动的宣传力度的同时,我镇出台制定了一系列对农村女儿户优先优惠政策和救助贫困女孩等活动。2012年救助贫困女孩3人,救助资金3000元。通过对农村女孩户的优先优惠和救助活动,充分体现党和人民政府对农村女孩户家庭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得到实惠,转变了农村重男轻女落后观念,促进了性别比治理工作。

三、强化三级两全包保责任制,控制非正常终止妊娠为了适应开展优质服务的要求,我县、乡、村三级计生工作者全员上阵,对持二胎证生育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青罕镇积极响应上级的要求,镇计生与包村干部签订了包保责任状,镇计生委与持二胎生育证的育龄妇女在生育证审批后签定防止有选择性别而终止妊娠包保合同书,对包保工作进行量化、细化,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意识。一是落实包保制度。我镇实行计生包村干部包保到村、村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包保到户的包保责任制度。镇计生包村干部与村级计生人员共同开展服务,负责本村的计划生育全面工作,确保所包村不发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案例。同时,各村将持二胎生育证对象按户分解,村级计生专干和小组长要分包到怀孕妇女本人。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随时掌握所包孕妇的思想动向和怀孕情况,严防包保对象发生选择性别生育的问题。每月在开例会时向镇计生汇报。二是落实包保责任。凡持二胎证的均属包保对象,镇计生包村干部和村计生人员均为孕情包保责任人,一年一包,一包到底,一月面查一次,确保孕情监测及跟踪服务到位。对独女户申请生育全程跟踪服务,从生育证发放到健康检查服务、孕情监测、孕期随访、住院分娩、产后访视、出生死亡登记和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等各个环节加强服务,及时掌握已孕、待孕妇女的孕情和思想动态,切断实施“两非”违法行为的根源。三是严格包保责任奖惩。对包保人员责任心强的,我们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包保人员不负责任,出现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流、引产的,对包保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和一定的经济处罚。实行镇计生干部、村计生人员同奖同罚。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肃“两非”案件查处近年来,青罕镇党委政府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提上日程。一是强化综合治理力度。镇政府协调计生委、卫生院、工商所、派出所等镇直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镇,村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药店、私人诊所B超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积极配合县计生局,查处一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流引产的典型案例,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得以遏制。二是强化职能部门管理。我镇对计生、卫生等部门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具体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了B超使用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政策内生育对象的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出生死亡报告制度和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情况通报制度等,对出生人口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综合治理。对出现违法行为的,要进行严格处罚。

三、是强化齐抓共管格局。动员全镇广大群众参与到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活动中,积极提供“两非”案件线索。对举报“两非”和治理“两非”工作中成绩优异的要予以重奖,真正营造出一种声势,一种氛围,体现出一种反差。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镇在治理性别比升高工作中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工作。二是创新机制,完善利益导向政策,进一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三是积极组织专项治理大清查活动,依法配合上级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选择性别流、引产,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总之,平抑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我们相信,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我们的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坚实的保障,也给我们增添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9篇:某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xx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xx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情 况 汇 报

现将xx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xx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三面环抱县城,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全镇辖23个行政村221个居民组,现有总人口28994人(其中农村居民27409人,城镇居民1585人),现有已婚育龄妇女5569人(其中农村居民5427人,城镇居民142人),现有康检对象2267人(其中农村居民2131人,城镇居民136人),2007年,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110.7%(男134人,女121),2008年第一季度,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67.5%(男25人,女37人)。近年来,xx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xx镇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使我镇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性别比治理工作,一是将性别比治理工作纳入镇计生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充实性别比治理领导小组,调整成立了xx镇性别比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制订下发了东政字(2008)15号xx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做到有章可循。四是由镇主要领导主持,组织召开了多次性别比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性别比治理工作,落实性别比升高治理工作。五是积极完善镇村两级制度建设及档案资料管理,做到对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了然于胸。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载体,采取“三利用”、“三结合”宣传方式,加大性别比治理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利用乡村学校举办计生法规“两禁”条例,人口形势、关爱女孩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训。二是利用单月康检对育龄人群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危害性,促使转变重男轻女观念。三是组织宣传品到户到人,宣传性别比治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宣传中把依法打击“两非”宣传同计划生育条例法规宣传相结合,把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同关爱女孩行动相结合,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同禁止选择出生性别相结合,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依法打击两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08年,全镇共制做宣传标语100余条,跨街跨路宣传横幅6条,文艺演出2场次,印发宣传折页500页,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响。

三、健全管理机制,全面综合治理

按照省、市、县要求,经镇政府研究决定,我镇于2006年7月份成立了“xx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办公室”,办公室采取集中、分散办公模式,实施月例会,季清查,平时分散办公制度,定期收集报表、汇报工作,开展各项清理排查活动,全面开展性别比治理工作。一是定期排查。每季度在全镇范围组织一次性别比治理清理排查活动,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二是强化管理。对全镇26家乡、村卫生院、所、2台B超及相关从业人员依法从业情况进行严格查验,签定岗位责任书,公开监督电话号码,做到管理到位。三是加强对计划外终止妊娠手术的审批管理。凡计划外怀孕需要终止妊娠者,必须经镇计生检查并出具终止妊娠批准通知书,方可介绍到施术单位进行终止妊娠。四是认真落实政策内妊娠对象“三盯一”管理责任机制。建立“三盯一”管理目标体系,即乡所康检医生与乡包村干部与村计生管理员三方签订“三盯一”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严格奖惩,重点对持二胎证怀孕对象实施监控,定期开展生殖保健孕情监测服务。建立孕情跟踪服务档案,准确掌握孕情消失原因,一经发现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及时上报立案查处。建立政策内妊娠优质服务体系。计生部门与政策内妊娠对象签定优质服务协议书,明确育龄妇女的权利和义务,并及时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方面需求服务,充分体现党和人民政府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育龄夫妇的身心健康。计生部门建立了《政策内生育全程服务登记表》,结合单月康检及时上报孕情和新生儿出生情况,严格新生儿出生统计和死亡查验制度。在换发生育证时从严把关,认真查验有关手续和《终止妊娠批准书》,对未经批准擅自终止妊娠者,严格按县里规定执行。五是以关爱女孩活动为载体,促进性别比治理工作。加大关爱女孩活动的宣传力度,出台制定了双女户升学加分、免费合作医疗等优惠政策。2007年以来共为44名女孩落实了升学加分,为374家双女户落实了免费合作医疗。通过落实双女户优惠政策,充分体现党和人民政府对双女户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得到实惠,转变了重男轻女落后观念,促进了性别比治理工作。

总之,我们镇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治理性别比升高工作中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与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下步工作中,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工作;二是积极组织专项治理大清查活动,依法配合上级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签定、非法选择性别引产、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通过整顿、验收,对各村进行通报评估,公开排队,实行月、季通报制度,保证完成全年分配的工作任务。

月份以来,xx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的有关指示精神,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结合xx镇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使我镇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加强充实性别比治理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制定下发东政字(2008)14号xx镇性别比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东政字(2008)15号xx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三是由主管领导主持,组织召开了一次性别比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性别比治理工作,落实性别比升高治理工作,签定目标责任书23份。四是积极完善镇村两级制度建设及档案资料管理,对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了然于胸。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

今年以来,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抓住“双节”有利时机,采取不同形式宣传性别比治理有关内容,采取“三利用”、“三结合”宣传方式。一是利用乡村学校举办计生法规“两禁”条例,人口形势、关爱女孩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训。二是利用单月康检对育龄人群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危害性,促使转变重男轻女观念。三是组织宣传品到户到人,宣传性别比治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宣传中把依法打击“两非”宣传同计划生育条例法规宣传相结合,把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同关爱女孩行动相结合,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同禁止选择出生性别相结合,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依法打击两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今年来,全镇共制做宣传标语100余条,跨街跨路宣传横幅6条,文艺演出2场次,印发宣传折页500页,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响。

三、联合行动,综合治理

今年我们镇于3月份,在全镇范围组织一次性别比治理清理排查活动,共排查乡、村卫生院、所28家,B超2台。通过联合行动集中治理,有效促进了我镇性别比治理工作。

元至4月份,按照上级要求我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工作力度上,工作环节中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下一步要强化措施,开展经常性工作,实实在在稳步推进性别比治理工作。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安排: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在4—9月份组织两次专项治理大清查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签定、非法选择性别引产、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通过整顿、验收,对各村进行通报评估,公开排队,实行月季通报制度,保证完成全年分配的工作任务。

推荐第10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饮食习惯:北方的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食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佤族、黎族竹筒饭,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还特别喜欢吃“帕罗”,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各民族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让我带你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满族信奉萨满教,男人留发梳瓣,妇女穿旗袍

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小伙子喜欢摔跤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有歌圩的习俗,铜鼓和壮锦久负盛名。 苗族的吊脚楼、芦笙、蜡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广为流传。

土家族的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布依族腊染、侗族鼓楼

白族男女都包头,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哈尼族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傣族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有蒙古袍、蒙古包。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维吾尔族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热情好客。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大部分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这些就是我们各民族同胞的最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有好多好多呢!真正是丰富、有趣、多姿多彩!!

第11篇:少数民族谚语

少数民族的谚语

塔吉克族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乳。

维吾尔族 无能的猎手总是怪猎枪不好。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大蛇不死,后患无穷

蒙古族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佤族

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 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 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做完。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朝鲜族

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 用扇子扑不灭火。

满族 一人节约三尺布,两人节约一条裤。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藏族 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

一条恶狗的狂叫,弄得全村都喧哗;一个坏人的行为,带来了全村不宁。 不触“乔点”(寺院白塔),染不上白粉;不摸锅底,沾不上黑灰。

苗族

一条虫弄脏一锅汤。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不能把毒蛇当花戴。 水涨船高,柴火多旺。

侗族 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 喝水不忘挖井人。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 山峰不会倒塌,江水不会倒流。 人是铁,饭是钢。

傣族

一群牛进菜园子,总有一个带头的。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水族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饿。

哈萨克族

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 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

回族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 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

白族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

景颇族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朋友多。 走路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闲聊等于假死, 思索等于磨石 。

批评人当面好, 夸奖人背地好。 艰难时需坚强, 欢乐时需谨慎。

好马全凭强壮, 好汉全凭志强。 只要比赛就有一胜, 只要肯学就有一成。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枯树无果实, 空话无价值。

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若只庇护自家狗,定与邻里不和睦。

花瓣经不起风霜,短见经不起风浪。 洪水未来先筑堤,灾难未到先警惕。

寅时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求人诚意,教人诚心;行行有学问,事事要用心。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好马一鞭飞驰,懒马千鞭不走。

智慧不凭年龄凭心灵,友谊不在一时在平常。

糊涂虫不知聪明的可贵,健康人不知患病的痛苦。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制服猛虎非英雄,抑制脾气真好汉。空勺塞到嘴里没味道,空话听到耳里没味道。

怒来理智失,疑生信任消。能在空中高飞,不是羽毛之力;福气全靠劳动,并非土地之功。

高高在上的人算得什么英雄?浮萍只会在水面上飘摆游动。

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聪明人事事先动手,愚蠢人事事落人后。聪明人量力办事,糊涂人想一步登天。

从跌跤中学会走路。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有知识的人,在人前不说都懂;无知识的人, 在人前都说学过。

滚动的石头,不会长青苔。功夫到家,石头开花。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青蛙常常忘记,它曾经是蝌蚪。 还未长毛就想飞,肯定跌落在土堆。 三天路强作一天走,走完了至少躺十天。学习不温习,雨过湿地皮。

十二岁的孩子,做了才想;六十岁的老人,想了才做。 做事不要光在嘴上,还要在手上;

看人不要光看脸上, 还要看心上.。入乡问俗,出门问路。 进山听鸟音,进寨看习俗。

不要怜悯豺狼的嚎叫,那是反扑的信号。

火气一来,智慧走开。 眼睛望着天,走路会跌交。

只要脑袋在,头发还会长出来。 空袋子竖不起来。

和好人交朋友,遇事有好帮手;和坏人交朋友,到头来挨石头。 结亲之前多思考,结亲之后多关照。 估计不到的危险,也许就在你的脚下。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高枕莫要无忧,安宁莫失警惕。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房子再高是人盖的,力气再大是锻炼的。

补钉能补洞,却补不了烂。不敢翻越高山, 哪能到达平原。 想向别人传道,先要自己懂经。

拉烈马缰绳要长,争问题肚量要宽。 骑马不研究马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骑手。

上阵的骏马,勒紧缰绳还想奔;睡觉的懒猪,驱它吃食也不动。

彩虹虽美是现象,惊雷虽响是空声。能力同肌肉一样,锻炼时才能生长。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狐狸向着猎人微笑,目的想从身边溜走。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话虽好听,多说惹人厌。食物虽好,多吃伤肚子。

过河要掌握水性,少出闲力;说话要抓住中心,少说废话。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脚勿踏两船,心勿摆两面。 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凤凰乌鸦不同音,香花毒草不同根。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好射手不是他的箭出名,而是因为他射得准。

允诺要慢,履约要快。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有理不在高声,有才不在宣扬。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辣子不会甜,好汉不会乖。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人家帮助,要记着报答;人家伸手,要及时去拉;人家撑船,要帮着划浆。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信心加决心,打开聚宝盆。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蠢汉话大,牛粪堆大。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利矛面前,没有戳不穿的顽石。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蠢汉话大,牛粪堆大。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利矛面前,没有戳不穿的顽石。

金子不生锈,智慧不退色。勤劳的人肚子饱,懒汉只说命不好。

一只山羊被狼吃掉,十只山羊把狼吓跑。

三人省力气,四人更轻松;众人齐合作,百事能成功。在他偷公鸡时,不给一点教训, 将来他会偷牛。看人要看他的心眼,买马要试它的步伐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喝水不忘挖井人。

成事惟有多远虑,败事都由少思考。 母亲的宝贝是子女,好汉的宝贝是志气。

白天的行动,夜间扪心检讨;明天的工作,今天周密计划。怕则不作,作则不怕。

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牙硬会落,舌软常在。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骑快马的,觉不出路远;朋友多的,觉不出困难。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走千里路,看第一步。

早不起能误一天的事;幼不学能误一生的事。 不怕不知,就怕不学。

晴天不忘蓑衣,雨天不忘葫芦。 不见,上山看;不懂,问老者。

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少时易变,青年易错;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对牛生气没有用,向马动脚无益处。 大水淹不死游鱼,山高挡不住鸟飞。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第12篇:地区少数民族

浅析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地实施小学英语教学

单位: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小学 姓名:周琼

摘要:我所在学校是在彝族自治乡,小学的生源主要是彝族学生。而目前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又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然而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英语就固有的一些障碍,如:信息闭塞、民族语言和传统习惯干扰、家长思想素质较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等;但同时也具备其特有的优势: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多民族语言环境中,对不同民族语言耳濡目染,语言转换能力强,容易接受新语言的学习。而我们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成功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解决措施

一:我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相关信息

据2007年末统计结果,丘北县总人口45.9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白、回等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28.7万人,占总人口的62.52%。我在丘北县腻脚乡任教,这里主要聚居着彝族和苗族,他们所占比例大约是70%。

二、少数民族地区优势

(一)语言接受能力方面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源大多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生活在多民族语言环境中,对不同民族语言耳濡目染,语言转换能力强,容易接受新语言的学习。在交流中往往先人为主,用对方的语言与之交流,会苗族语言的彝族生见到苗族同学就会先用苗族语言主动与苗族同学打招呼、问候,于是双方自然地用苗族语言进行交流,来到学校见到老师他们也会自然的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

(二)儿童自身特点

少数民族小学生也具备了儿童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他们学习外语时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比如:模仿力、可塑性强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劣势

(一)自然环境方面

我校辖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影响,比较闭塞,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当地老师大部分用民族语言夹杂汉语进行双语教学,部分学生不懂或少懂汉语,造成汉语与英语学习障碍。

(二)学生家庭环境方面

经济欠发达,留守儿童多,家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漠视英语教育,无英语学习必需工具,学生的听读说训练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学生受家庭教育和母语的干扰,羞于说英语。尤其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 1

太敢说英语。

(二)学校环境方面

办学环境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够先进齐全。在教学环节中老教师无法借助多媒体向学生直观、生动展现所授知识。 以及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首先,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差,基础弱;其次,部分学生无学习兴趣,无良好的学习环境,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力弱。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只能接触一到二次,每次四十分钟,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回到家里,或许有的家长们能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的事,小学里只要学好语文、数学等科目就足够了,他们在学汉语拼音时还有很大的困难,再学英语,不是要分不清楚了吗?因此,当孩子满怀喜悦地向父母讲述对学习英语的好奇时,在取得进步向父母邀功时,父母们缺少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家长则是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至此就大量减少了学生 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 的机会。 ( 四 )师 资 方 面

由于师资不足和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外语教师缺乏或一身兼任数班外语课程,工作量大教师的课外学习或培训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提升。在我们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更是严重,不仅缺乏外语教师,还缺乏专业教师,多半是边学边教“半路出家”。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 仅 使 课堂气 氛 沉 闷,学生处于 被 动 接 受 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四、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改变现状,解决措施有

1、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语言环境

随着《纲要》的实施,专职英语教师走进农村小学,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我利用张贴栏或一些包装袋让英语看得见、摸得到;利用扩音器播放外语歌曲让英语听得见;根据《纲要》中,强调减轻小学生负担,丰富校园生活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组织开展英语书法、英语口语比赛,同时结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特点,在文艺活动中展现英文歌曲,让英语用得上。

2、解决学生求知需求与陈旧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在现有的农村教学环境之下,实施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好课堂时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把来自社会实

2践的知识经验进行精细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授予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知识的职责,所以教师的素养和行为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英语老师要用谦虚、严谨的态度对待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提问,用启发、设疑的态度对待学生喜欢挑战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观察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什么,什么教学方法适合所上班级,以此解决学生求知需求与陈旧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要求英语教师了解整个小学英语教材,各级教材间相互关联,不可分离。这有利于英语教师全面统筹规划教学任务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第一、热身阶段的口语对话要及时更新,保持内容新鲜感,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好奇、喜欢挑战的特点,从而也可以缓解教授新课程时,学生口语训练环节中,时 间 不 充 分 的 压力 。在 三 年 级 上 册 就 出 现 从 一 到 十,十 个 数 字 的 数 数 ,在 四 年级中不仅出现了从二十到五十的数字,还有一到十的数字复习,结合两个年级教材,我们在三年级数字的教授中,重点掌握这十个数字的读法书写及运用同时也将二十到一百的读法作为口语训练。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一到十,同时也开始接触更多的数字读法。

第二、书写操练中,现行的四年级教材中才真正出现字母手写体形式并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部分,但我在三年级学生入门英语学习中提前介入教授。教学生如何正确书写26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培养学生字母的听说读写能力。因为良好的字母书写习惯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英文歌曲的教唱也利于学生语音语调甚至是句型的锻炼,但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课本上的外语歌曲,曲调变化大,农村学生不易掌握,我就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配上自编的英语句子,汇编成外语歌曲教给学生。

第四、利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总结外语知识。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学生喜欢一些短小精干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于是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英语知识,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了一些英语学习中的口诀。如:Springspringisgreen,summersummerisred, fall fall isyellow, winterwinteris white.

第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教师应不断调节教学节奏,保持张弛有度,学生活动动静结合,富于节奏。在字母、单词及音标的学习中,为了避免冗长机械的跟读,先应该强调的是学生听的能力,保持安静的状态先听老师读之后,学生在进行一定量的跟读练习同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游戏,唱歌,小组竞赛等,缓解机械练习后的疲劳。

3、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尝试

第一、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允许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试错。课堂上很多学生担心自己的失误受到同学的嘲笑或老师的责备从而回避老师的问题或拒绝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更应该耐心允许学生在学习该学科的过程中不断试错。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中,都是

3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从中学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才会做出正确的抉择也才会选择适合发展的道路。遵循自然规律,学生在包容耐心的氛围中学习,终能大胆灵活运用英语。 第

二、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学生有效交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有动力。关 心 学 生 生 活,对 待 学 生 做 到“四 多”和“两 少”即 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问为什么;少责备少冷眼。

第三,因材施教的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有客观评价并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在面对后进生时小心谨慎,他们可能因教师一个疑惑的眼神而倍感紧张,从而厌恶学习。教师要善于捕捉优点鼓励学生。因此授课由简到难,作业布置也要分层次有坡度。课后还要做好动态追踪管理,学生情况发生变化时作出相应的 调 整。根 据 学 生 成 长发 展 的 规 律,尊 重 其 差 异 性、不平衡 性 的 特 征,在 英 语 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远比成绩的高低重要得多。

4、勤与教师沟通,统一教育步调

注重英语教师与班主任协作,共同建设班风、学风,这能有效促进英语教学。由于教育对象上的同一性,教育目的上的统一性,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互补性,英语教师与班主任存在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基础。但是,英语教师和班主任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因此英语教师在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时,要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步调,得到班主任的支持,才能使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效。

5、勤与家长交流,创建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与氛围。

农村部分家长漠视英语学习,课后勤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改变其理念,让家长重视英语学习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争取政策补给,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是相对滞后的。《纲要》强调: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把区域内的薄弱学校以及农村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作为义务均衡发展的两个重点,缩小城乡差距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重点。为此我认为在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之后,可以根据农村家庭情况免费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必需品并为农村学校配备多媒体等硬件设施,为农村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7、建立有效学习型机制,学会利用外界资源

针对我校的自然环境现状,我们加强各校点内部相互听课、评课制度;定期开展整个片区小学的教学教研讨论及反思,重视挖掘自身内部的潜力。通过多渠道创设英语教师自我展现的舞台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开展校级交流活动,这有利于教研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教师之间分享智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需要教师、学生、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与政策倾斜;需要我们各级领导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小学英语教育,这样我们在多方努力支持关怀

4下,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明天会更好。

八、结论:

总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要取得成功,关键在语言环境的创设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环境是要创造的,学习英语必须要有练习听和说的机会,这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之余,还要努力挖掘课后的一大片练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既是对课堂训练的一种有效补充,也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一条学习捷径。实际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愿望同样是强烈,他们“听不懂、不愿说”只是因为怕出错、紧张而造成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英语词语来表达自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方法鼓励、训练他们,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参与交际,并学好它。

参考文献:

[1]、高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点滴谈》期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学研究)、2008年第01期

[2]、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 [3]、陈新宇 .腾鲁阳《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

[4]、.新时期师德修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5]、方莹馨、《教育,更多一点爱和尊重》、人民日报出版社

[6]、邓海建、《教育无需虎爸虎妈》、云南教育视界、2012年3月下旬第9期

第13篇:少数民族主持人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引言

新疆是多元文化的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有众多的民语言电视节目,在这么多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培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特征的少数民族主持人关系到电视节目的质量和电视台的未来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这是我国内地所无法媲美的特色优势,而面对新世纪的媒介挑战,我们要打特色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做到扬长避短,学习借鉴明星主持和品牌节目的特色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主持人对人类文化、对本民族的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的传播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决定了主持人这一职业不仅具备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广博的、深厚的文化修养。

一、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特征现状分析

(一)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特征 1.充分了解节目的定位,使自身融入到节目中

以《丝路新发现》的主持人凯比努尔为例,她是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的维吾尔族主持人,她所主持的是一档科教栏目, 该栏目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读神秘传奇的丝路文化。在新疆这块古老土地上有那么多的神秘文化遗存和不解之谜:阿尔泰山青河一带的麦田圈型的古巨石堆,富蕴大岩洞中的神秘天象图,哈巴河多尕特石洞中的史前飞行器岩画以及北疆的神秘魔幻大三角和历史文献中的独目人。新疆的自然之谜也不胜枚举。

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备较深的地理和人文知识,而作为不是地理专业出身的凯比努尔,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栏目播出之前的片头中,主持人会以一个深刻思考,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线索,追踪线索的考古学家的身份出现。而在节目中她又是以一身儒雅的套装,平和恬静的语调,娓娓道来。自身气质和后天的改造都特别符合这一栏目,而作为少数民族,主持汉语频道更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汉族观众会因听的懂,而观看。少数民族观众会因是本民族的主持人而观注这一栏目,因此能提高收视率.这就要求主持人:第一步,主持人要认识节目的定位。节目定位是指一个节目的特点在一般受众心目中的总体反应,它包括节目的地位、质量、传播对象的类型以及该节目有别于其它节目的特质或价值。

第 1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主持人不论是在哪个阶段进入栏目,初创期也好,磨合期也好,稳定期也好,都应深入理解栏目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只是“了解”还不等于“理解”。因此,主持人必须清楚节目的宗旨、内容范围、形式风格特点,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

第二步,要熟悉节目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亦即了解节目对象的定位。

第三步,电视节目定位和对象的定位进一步分析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具有的特质,尔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整理解定位,知道自己相对于这个节目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加以改正。最后要结合地域特色,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选择适合当地受众收视心理的形象。 2.加强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新疆电视台三套哈语频道的《夏热法特》栏目为例,就是专门介绍哈萨克族文人,著名音乐家,画家的一档综合性知识节目。其主持人拉扎提·胡尔曼别克就是一位资深的哈萨克族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和嘉宾交流时,流露出深厚扎实的文化知识功底,不管是历史知识,或者是音乐常识都能信手拈来。在哈萨克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以其渊博的知识著称。

哈萨克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关于风俗习惯方面的(如饮食、服饰、生育、毡房、婚丧礼仪等),一是关于精神生活范畴的(如语言、文字、部落、文物、宗教等)。学习本民族文化可以从阅读书籍,观看电影等方式获取,电影能给人直观的感受,利于吸收。比如电影《鲜花》以优美的视听语言,透过一个哈萨克族女阿肯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伊特斯的魅力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人文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真挚情感,也反映了新疆哈萨克族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和历史变迁。

追溯历史也可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得。例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新疆北部,是西域乌孙国故地。伊犁河南岸的天山山脉乌孙山,即因乌孙国得名。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乌孙有12万户、63万人,盛产良马。富户养马多至四五千匹,有军队18万多人。

学习本民族的文化知识能够在节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历史典故更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 3.注重节目理念

新疆电视台哈语频道的扎曼别克主持的《今日访谈》节目,就是

第 2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面向全新疆哈萨克族收视群体的而创办的节目。其节目理念是: (1).关注较大新闻事件: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可供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数量有限。加之,栏目又要同步操作同一主题、同一内容节目的特殊性,因此栏目把视野放大,立足新疆,关注国内,甚至是涉及到中亚、南亚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利用疆内一些知名专家的学识,整合这些地方的新闻资源,使之成为栏目关注的内容。 (2).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新闻事件本身由何引发,为什么发生,事件走向如何,并且由此延展开来,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深度评论分析。

(3).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文故事:都说新闻因人而生动。新闻事件中大体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因此,节目要关注新闻中人的故事,人的内心世界。力求通过平和、亲切、轻松的谈话气氛,增强可视性和传播的有效性。但此举肯定制约汉维哈三种语言节目的同步制作。

4.以谈话形式关注新闻:通过新闻中的故事性、知识性的展示,让观众了解更多的、更深层次和权威的信息。可以是大家的议论和讨论,各抒己见,而不一定所有节目都要有评论,要有结果,要有结论。

(5).提高新闻时效:依靠逐步建立的新闻研判组专家队伍和评论员队伍,或者新闻当事人,对当日发生或者当日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交流。

4.学习借鉴明星主持和品牌节目的特色风格

以尼格买提·热合曼为例,他是中国知名电视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经济台开心辞典“魅力新搭档”选拔,取得第二名并被王小丫钦点为新搭档,成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和王小丫一同主持“开心辞典”栏目,2006年担任“全家总动员”节目主持人,和方琼一同主持。以其幽默机智的主持风格著称。他虽然不是新疆电视台的主持人但是也是从新疆走向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以青春活泼,朝气蓬勃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特别适合主持时尚类的栏目和娱乐栏目。也适合主持少儿节目。新疆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主持应借鉴这一点。

再例如:《开心词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她以其活泼可爱、充满青春和朝气魅力的笑容深受观众喜爱。还有《星光大道》的主持人毕福剑,以他独特的主持方式,平民化的风格,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综艺节目主持人。

《实话实说》的制片人时间说:“我极力推出的一个主张,就是要

第 3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挖掘有个性的主持人,因为屏幕形象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多元化的标志,千篇1律的东西是我们这一代要摒弃的。”一个“挖”字,显露出个性的获取是一个有待开垦、有待发现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使他在1996年3月16日推出了栏目的第一集《谁来保护消费者》,同时也推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另类”支持人——崔永元,崔永元的形象使中国的电视观众改变了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固有观念。在照着美国“温弗瑞”脱口秀模式策划而成的《实话实说》里,崔永元天性中就具有的机智幽默的成分被摄像机放大了。他善意的调侃与玩笑化解了初来现场嘉宾的紧张,他拉家常式的引导方式营造出录制现场的宽松的气氛。当然,在调侃与玩笑的拿捏上,他也有过失误。但经过修正与调适,他已经把握了其中的分寸与尺度。于是,在《实话实说》这个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大家将喜怒哀乐拿出来聊一聊的地方,崔永元用他的智慧,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让大家聊出了实话,聊出了只属于他自己的特有的个性和风格。在现场,经常有人拽着他的衣角要求发言;而更多的人是为了看看,“这位邻家大妈的儿子”等候在了电视机前,期待他的“精彩语录”,甚至还有那一脸的坏笑模样。

作为主持人就要为自己的主持风格归类,受欢迎的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他们都让观众感到了可信,都是尽可能地以自己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观众。因为他们把自己放在和观众同等的位置上,在节目打动别人之前,首先已经打动了自己。在一般电视栏目的主持中,主持人的气质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特定的节目呈现出自己。虽然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已具备了以上提到的风格特征,但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主持人存在的问题

1.对自己的风格定位较模糊

作为主持人充分了解自身的特点及长处,就要学会为自己定型,结合个人气质和自己喜爱的栏目类型,鉴定自己的风格。但以伊犁州电视台的哈语频道主持人为例:为自己的风格定位较模糊,经常主持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在主持阿肯弹唱比赛,以家庭成员方式参与的知识竞赛时,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节目的宗旨和定位,介于文艺和娱乐之间,不能够给观众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2.新疆少数民族主持人的汉语和英语水平较差

第 4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以新疆电视台为例每年主持那吾肉孜晚会的主持人中只有昆沙拉·塔坦用汉语主持节目,在各地举办文人诗歌发表晚会和各地州的阿肯弹唱时也多次聘请昆沙拉·塔坦主持,出现严重的双语主持人的紧缺。她自己又担任着新疆三套《花儿》节目的主持人。一人身负多职。能用英语主持节目的主持人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和英语主持节目的年轻主持人有待培养。

3.缺少善于主持知识型节目的主持人和专业的新闻评论员

大多的新疆少数民族主持人都善于主持文艺类的大型晚会和文艺节目或者是新闻播报,缺少专业的主持知识型节目的主持人。这一类主持人应具备敏捷的思维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应具有流利的英语。其次大多的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都只停留在播报的水平,缺少《新闻会客厅》式的新闻评论节目和白岩松一样的新闻评论员。这不仅是主持人队伍的主观的问题,也有新疆经济发展的限制等客观原因。 4.新闻稿件,节目串词的翻译欠佳

以伊犁州电视台为例,70%以上的新闻都是从上午各县电视台发送的新闻直接翻译的,新闻译稿的水平有待提高,只能够直白的翻译新闻稿件的大致内容,达不到汉语新闻台形象生动的新闻播报。再者哈语频道的节目主持词大多是文学性较重的话语,对于广大的农牧区受众来说,在理解节目的内容时有些阻碍。因为大多数的哈萨克族农牧区居民都只有小学或者是更低的文化水平。因此在翻译科教频道的一些节目时要考虑到以上所提到的因素。

二、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主持人的途径 (一) 学会为自己的风格定型

确定以后要发展的道路.主持人为自己选择风格时,可以通过自我鉴定,或者是通过观众的视角为自己定型.主持人的气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儒雅型,即主持人以举止的端庄、自然、典雅,以及知识的广博和丰厚见长,在主持过程中具有超凡的应变能力,时常给人以知识的启迪。其主持语言既不乏生动、含蓄与深邃,又口若悬河、娓娓动听,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留住观众。白岩松就是具有这种特色的主持人,他主持的节目以其独特的个性倾倒无数圈内人士和亿万观众。业内人士称白岩松的语言是他个性的集中体现。有一期“东方之子”,访谈的是王星先生。当时王星谈到,这次深圳文稿拍卖虽然是一次商业活动,但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白岩松轻松地笑了笑说:“如果你

第 5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不想回报,我觉得你近乎圣人。”白岩松的语言个性无不体现了他内在的气质,勇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因而他的语言个性得以在节目中全面渗透,也就有了他主持的节目的个性。

二是严谨型,即以行为与谈吐的庄重和严谨著称,其主持的过程以理性的阐释为主,往往以论理的深刻、透彻,以及逻辑的严谨取胜。主持人的魅力在于其坚实的理论功底,不多流露情感的色彩,却善于将情感隐藏在理性之中。主持“面对面”栏目的王志是严谨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代表。

三是幽默型,即以举止和语言的幽默、诙谐充盈于主持过程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他看起来似乎不苟言笑,却富有智慧的火花,以其个性的魅力,将人们带入一个风趣的、活泼的,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境界。崔永元做“实话实说”节目就是如此。他思维敏捷,善于搞笑,精于提问,总能用凝练的语言提炼出嘉宾的观点。崔永元自己说,他“很平民”,长着一张“平民化”的脸。事实上,崔永元机智灵活,风趣幽默的本色形态,体现了他本人的个性魅力。(引用)主持人的语言特色及语言运用是栏目形象的核心内容,而主持人的形象定位,是使自己的语言运用到位必经的环节。

在主持特定的节目时,注意自己的语境,为自己定型。栏目的语境类别对主持人语言不然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风格,其中既有同一类别语境的共同性,也有不同类别语境之间的区别性,多样性,一般地说: 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裕深刻思辨性,朴素敏锐性,平易明朗性,快速反应性。

综艺娱乐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于热情生动性,亲切大方性,机智灵活性,雅俗共赏性。

教育服务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于亲和周到性,深入浅出性,新颖透彻性,服务引导性。

体育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于明快流畅性,活跃机敏性。

(二)注重双语教学,培养双语人才

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双语实行的是汉语与民语。新疆的双语教育是添加式双语教育,它不仅不排斥学生的母语,反而要求利用母语,并通过发挥民汉两种语言的正迁移效应,促进两种语言文化能力的共同提高。因而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注重双语教育,以伊宁市为例,许多民语小学已和汉语小学合校,七中和八中也已合校,这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更是提高了民族

第 6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学生的升学率。大量人才的学历提高,将为未来的少数民族主持人储备了人才。

作为少数民族高校学生我们也面对和深刻体会到双语教育带给我们的改变。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的是双语教学,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用双语采访,拥有一定的双语采写编能力和工作能力。

例如:新疆电视台创办的《雪莲花》栏目就是能够信息传播中向观看的少年儿童等教授生活常识知识,人文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教授汉语,寓教于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家长们时刻关注的。《雪莲花》栏目,以关注新疆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开办宗旨,分为《雪莲花》维语、汉语、哈语三种语言播出的少儿栏目。《雪莲花》节目是新疆电视台最早的一档自办栏目,也是新疆电视台少儿节目中维一一档立足新疆、面向全国的青少年节目。它伴随着新疆的青少年儿童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目前节目受到了新疆各族青少年和家长朋友的喜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走进《雪莲花》,参与到《雪莲花》节目当中来。《雪莲花》栏目(汉语版)每周播出四次,分别在周

一、周

三、周四和周五播出。

一、周

三、周

四、周五播出的时长为15分钟的节目为花絮版。周六主要做少儿的赛事类活动,以活动推栏目,以栏目创品牌。

迪力热巴·阿布力孜,维吾尔族,新疆电视台少儿频道维语《雪莲花》栏目主持人,2004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2001年6月开始在维吾尔语新闻综合频道原《天山花朵》栏目中担任主持工作。作为一个双语节目的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节目中主持人不仅要主持节目,并且寓教于乐,在节目中向学龄前儿童教授汉语儿歌。这不仅提高了儿童的汉语水平,同时教育了陪同孩子观看的家长,或汉语能力较差的收视群体。

(三)训练发散思维,加强交流与合作

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主持人思维开放、敏捷、灵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发散思维的扩张与突破,能将多种学科、多种知识于碰撞中顿悟,于汇总中吸纳。主持人只有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还有开阔发散的思维和灵活多变的头脑等综合因素作支撑,才能成功地驾驭节目。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它是思

第 7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维主题针对某一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图片原有的知识圈,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题,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多方面、多层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

除此之外还应为了提高现有的主持人各方面的素质和为将来培养优秀的储备人才。可以选派优秀的少数民族主持人出国深造,因为在主持某些高端的知识竞赛节目或者,英语相关的新人秀节目,国际型选美大赛时主持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台风,更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或者是渊博的专业知识。不然很难和对方用英语沟通;出国深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仅能掌握英语更能学到国外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特点等,回国后对台里的年轻后辈起引导和指点作用。

或者是经常组织学习观摩团到内地,到央视观摩学习。组织考察交流活动学习内地各著名电视台的传播理念,发展情况和向优秀的主持人学习掌握领先水平之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也可聘请著名的国内主持人到新疆参与主持各类节目;以此提高疆内少数民族主持人的能力;

注重实习生的培养,发展储备人才;对于到单位实习的专业实习生不仅停留在说教的水平上,而是应该多进行实战演练。 专业的学习氛围、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在知名主持人和专家的言行中,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性质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其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未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或者是创办选主持人新秀等节目例如:《我是新主播》等通过让社会各界喜爱主持的年轻人参与到节目中,选拨优秀的人才。

(四)注重翻译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民族语文翻译和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大量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以及行政司法、教育教学、新闻出版、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作品,翻译工作涉及报刊、广播、影视、音像、网络以及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出版翻译和广播翻译。作为大众媒体,面向全疆少数民族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新疆电视台和伊犁州电视台为例,每天播出的民语频道的新闻节目,大多都是从汉语频道的新闻直接翻译过来的,在要求新闻及时性的要求下,新闻的翻译质量是最重要的问题。而作为电视和广播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基本功训练。更要有很好的翻

第 8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译能力。大多的翻译工作都是由台里的翻译人员完成的。但是作为拥有多年主持节目和主播新闻节目的经验的主持人,应在翻译人员完成的译稿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形成观众和受众易于理解的稿件。 还有一点就是语言演变,记录着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新词术语标志着新事物、新现象、新思维,既有很强的时代性,也可折射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文化潮流和科技事业的走向。目前,基层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难题是对新词术语的准确翻译。解决新词术语统一规范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作为大众媒体,每天都在接触,最新,最基层的社会潮流,因此翻译工作不容忽视。

新时期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总体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例如:一些地区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翻译机构萎缩,工作经费保障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翻译队伍后备力量匮乏,翻译质量下降。因此需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领导;健全民族语文工作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民族语文翻译机构,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重视翻译队伍建设。

最后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国家通用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少数民族语文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当多的人群中仍发挥着汉语 文无法替代的作用。不同语言民族间的思想沟通、信息传递、文化交流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翻译,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在今天乃至将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结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这是我国内地所无法媲美的特色优势,而面对新世纪的媒介挑战,我们要打特色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做到扬长避短,学习借鉴明星主持和品牌节目的特色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不同的主持人,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知识素养不同、个人兴趣不同,最后表现出来的风格、对收视群体的吸引力也不同。有着鲜明个性的主持人,是不可代替的。在新疆少数民

第 9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族电视节目主持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从地域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涵养来体现。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51-81) [2]应天常.节目主持人艺术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6-19) [3]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256-237) [4]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45-365) [5]杜慧群.逻辑与思维技巧[M].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3-133) [6]张掌然.思维训练[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76-98) [7]梁良良.走进思维的新区[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44-52) [8]毛家武.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探索——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广西高校为例[J],2011年第5期.(18) [9]陆澄.节目主持人艺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34-56) [10]蔡帼芬.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6-87) [11]王群.谈话节目主持艺术[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5-48) [12]崔永元.精彩实话[M].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23-56) [13]李建辉.民族语文与翻译工作不可或缺[J].《民族翻译》,2011年第2期.(6-8)

第 10 页

第14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

第15篇:少数民族节日

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主要节日有: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回族: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满族: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

黎族: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藏族: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 傈僳族: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阔什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仡佬族: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 苗族: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锡伯族: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彝族: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壮族:三月三歌会、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布依族: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

三、布依族四月

八、六月六等。羌族:“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京族: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

第16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饮食习惯:北方的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食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佤族、黎族竹筒饭,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还特别喜欢吃“帕罗”,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各民族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让我带你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满族信奉萨满教,男人留发梳瓣,妇女穿旗袍

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小伙子喜欢摔跤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有歌圩的习俗,铜鼓和壮锦久负盛名。 苗族的吊脚楼、芦笙、蜡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广为流传。 土家族的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布依族腊染、侗族鼓楼

白族男女都包头,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哈尼族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傣族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有蒙古袍、蒙古包。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维吾尔族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热情好客。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大部分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缅甸有克钦邦,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纳西族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其中纳西净地最为有名风靡古城。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火+巴)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

这些就是我们各民族同胞的最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有好多好多呢!真正是丰富、有趣、多姿多彩!!

第17篇:少数民族婚俗

布依族戴过“假谷”始为妻

按照贵州镇宁一带的布依族旧俗,儿女还在背带上时,父母已经为他(她)们谈婚论嫁了。父母们经过“相亲”和订婚仪式,等到孩子有

五、六岁大,就要举行婚礼,一切都隆重其事绝不儿戏,但是“婚后”新郎新娘都各自回娘家继续过他们的快乐童年。“假谷(又称假壳)”则是一种以竹笋壳为骨架,用蜡染布包裹而成的头饰。姑娘们因为舍不得自由自在的生活,多数都不愿带上“假谷”,所以在“戴假谷”季节,布依村寨就不时见到“已嫁”姑娘被强行戴上“假谷”的“偷袭”行动。每年的八九月或次年的四月间,男家的母亲、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女子,携带一只鸡、一顶“假壳”帽,悄悄地溜到新娘家里躲藏起来,乘新娘不备,突然把新娘搂住,强解其发,给戴上“假壳”,如没有解开其发须改日重戴。 偷水又摔跤彝族结婚要靠抢

如果你的新娘来自以下几个民族,你将发现房子和车子是多么苍白的财富。想成亲,你必须得有个强健的体魄、会摔跤、会唱歌、会抢亲、受得住打骂、会随机应变„„除此以外,你还得配备一支强大的迎亲队伍,并且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因为说不定你还得入赘女方家,被姑娘娶回去!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要选派未婚小伙子去接亲,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白族婚后竟有“性自由”假期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在恋爱、结婚、家庭问题上也是高度的文明和开化。虽然有婚外情的人会受到投江溺死的严厉惩罚,但是如果婚姻存在问题,每年都会有机会“转山岭”去寻找真爱。白族规定,每年在某个时段要给每个家庭成员三天时间,凡是婚姻存在些问题的家庭成员,在这三天中可以找往日的情人去到周围山中某个安静的地方互诉衷肠,可以卿卿我我甚至可以同居,以宣泄这一年的思念之情,别人无权干涉。三天过后则必须回归家庭。 傣族娶个小和尚回家

在傣族,是男嫁女。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是要嫁出去的,而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则会把女婿娶回家门。在傣族的传统意识中,男人需要出家一段时间才算得上有文化的上等人,而奘房(即寺庙)不过是他们暂时的学校,奘房附近必有大青树,大青树下也不乏美丽动人的傣家小朴哨(姑娘):傣族小和尚是可以串朴哨(谈恋爱)的!在傣族,少男少女从很小就开始了谈恋爱,这便有了“小和尚谈恋爱”的风俗习惯。在乡镇的街头,你常会看到很小的男孩子身着和尚服饰,骑着自行车,后面带着如花似玉的傣族少女在街头穿行。这是一个清青春醇的爱的故事,它带着浓浓的民族风俗,在这地处群山深处的傣家山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丽江戴眼镜黑胖男人是极品

丽江是男人的天堂,这里的纳西男人是从来不用养家的,女人养家干活,男人负责“琴棋书画烟酒茶”,只要会玩就可以了,越有知识的男人就越有地位,又因为以胖为美,所以戴眼镜的黑胖男人在这里就是极品。在这里结婚仪式有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松毛,扎迎亲牌坊。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撤“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下右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蒙古族婚礼] 蒙古族婚礼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 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比如,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都是 蒙古族婚礼的共同点。 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 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双 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表现了农区 特点。

西部牧区接亲时新娘骑马,整个婚礼仪式充满了牧区特点。 西部牧区婚礼申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地保留传统习俗的还是 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 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 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来到女方 家要绕蒙古包一圈,d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 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间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 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娘才 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 隆重的\"乌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 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

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 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娘要拉着新郎从火 堆另一端递过来的鞭梢,从火申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 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

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 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郎手执铜壶,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酒盘向 宾客敬酒,被敬酒者一定要一饮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入 高潮,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 的衷心祝愿。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回族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摸、羊肉 给女方家送去,口呕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 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 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 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 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 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 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 首先请阿旬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旬当着证婚人间新郎: \"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间新娘,新娘 表示同意,阿旬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 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尼卡哈\"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 洞房。

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 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 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 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 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即 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2006-5-23 10:47:22

来源:中国56民族文化网

[满族婚俗]

由于满族历史悠长,分布很广,因此各地的婚俗差别较大。 如沈阳一般满族婚娶旧俗,子女成年,男女方父母首先要给儿女 对照八字,如若合婚,双方父母才能由媒人带领\"相看\",也口H。相 亲\",俗称\"看门户\"。如双方相看中意才能定婚。

定婚,男方家要以头环首饰等为定礼,送至女家,称\"放定\", 又称\"过小礼\"。这一天,女方姑娘要盛装出见男方家长,装烟、倒 茶敬给男方尊长,男家给以装烟、倒茶钱若干,亦称\"斟盅\"。

娶亲:由男方选二个结婚日子,由媒人送给女方,叫\"送喜日 子\"。男方在结婚前几天,择吉昏将聘礼(老酒一瓶30斤、猪一 口;或成衣4件,皮、棉、夹、单)送至女家,叫\"过大礼\",俗称《下大茶\"。纳聘日,男方家长借儿子至女方家,拜见岳父母,称之\"磕 头\",女方家长赏以钱、针绣等物。女家将聘礼陈列到案桌上,两 家亲翁跪在案下酌酒,互相交递酒杯祭撒地上,称为\"换盅\",接 着是\"开剪\",将男方送的彩布与女方做衣服;同时,女改辫发而 盘譬,称为\"练习\"。

娶亲时,一般男方要操办三天。第一天叫\"响栅\"。这一天婆婆、婶婆去请老亲少友。头一天动鼓乐、搭灶、劈柴。第二天叫 \"晾轿\"。迎娶前一天,男方乘轿或车至女方家迎接嫁妆和新娘。 女方送嫁妆和新娘上车,新娘要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 称\"打下处\"。女方只把嫁妆送到男家,列于门前案桌上,俗称\"过 箱柜\"。男方设迎风酒接迎女方送嫁妆人,俗称\"下马杯\"。

第18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百度知道 英文:Water-Splashing Festival 泼水节在傣历

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泼水节。

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2、侗族花炮节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

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3、

4、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1]

5、蒙古族白节

现在蒙古族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然后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除节日间人们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纵情歌舞、赛马,娱乐以祝贺全年纳福、吉祥如意外,佛教传入后敬献洁白的哈达,待续至今。

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不过现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骑摩托车或开吉普车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赛马、追逐、嬉戏的绝好机会。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6、高山族 “丰收祭”

“丰收祭”又称 “丰收节”、“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的秋收季节,为期6-10天。由于各支系居住的环境与种植的作物不尽相同,所以农作物的成熟期、收获期及由此而决定的节期也不尽相同。其共同特点是:在收获的各个环节(收割、尝新、入仓等)开始或结束时,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主要是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祭礼之后,举行聚餐、歌舞、游戏及篝火晚会等,人们举杯同饮,欢歌共舞,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欢乐之中。

7、朝鲜族

流头节上,村民身穿民族节日盛装,在白衣老者的带领下,高举“

流头节中进行顶水罐比赛

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旗帜,举行流头荐新仪式,并进行东流水头沐浴仪式。村民们表演流头舞,进行顶水罐、跳板、摔跤、荡秋千等个人项目比赛、以及拔河等集体项目的比赛;还有制作打糕和各种鲜族泡菜的表演和比赛。各式各样的食品充分展示朝鲜民族饮食风格的食品,体现了“流头宴”的特色。同时,周边的友邻村屯还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篝火晚会,以及足球、篮球、排球、接力打靶、吊桶投毽子等体育比赛。

8、藏族花节

采花节是博峪藏族的传统节日。博峪藏族生活的区域是古代邓至羌的生存之地。博峪、插岗、铁坝、拱坝、八楞历来被称为拱坝五部,各有干余人、是不与外界通婚的自成体系的典型森林部落。这五部在晋以后属岩昌国,是党项集团最基本的骨干成员,元朝时期属岷州卫的西固军民千户所,清属卓尼杨土司领辖,解放初期定为藏族的一支。博峪五部藏族保存了自己传统的语言,习俗,其中最盛大的节日,则是农历五月五日纪念“珠玛柁底”(猴子采花)的采花节。

第19篇:少数民族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

篇1: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篇2: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信仰伊斯兰教,传统节日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过节时,维吾尔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登门拜访,庆贺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

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兄妹俩向祖

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

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

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它和“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饶有特色。其他主要节庆活动还有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 篇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表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民 族 主要节日

火把节

会街节

阿昌族 泼水节

撒神

尝新节

三月街

白族 火把节

渔潭会 时 间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农历九月初十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农历七月初一 农历八月十五日 农历三月十五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傣历九月十五日 圣纪节 保安族 开斋节 古尔邦节 开门节 布郎族 关门节 泼火节

六月六

布依族 三月三

四月八

元日

上元节

朝鲜族

寒食节

端午

十月节

哈尼族

六月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农历六月初六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四月初八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初五 农历四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十月初一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正月初一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圣纪节 哈萨克族 开斋节 古尔邦节 赫哲族 回族 赫哲年 圣纪节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一月

农历六月

农历六月初十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六月至九月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农历二月 开斋节 古尔邦节 打铁节 基诺族 火把节 京族 德昂族 哈节 泼水节 圣纪节 东乡族 开斋节 古尔邦节 芦笙节 侗族 侗年 斗牛节 吃新节

独龙族

俄罗斯

鄂伦春

鄂温克

高山族 卡崔哇 农历六月至七月 农历十月中下旬 复活节 公历

三、四月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新年祭

灯杆节 农历十二月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

六、七月

傣历三月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傣历十二月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九月

农历正月初三 仡佬族 仡佬节 尝新节 库扎节 拉祜族 火把节 尝新节 黎族 三月三 收获节 傈僳族 澡塘节 过年节

刀杆节

旭独龙节

珞巴族

隆德节

颁金节

满族

庙会

景颇族 目脑节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二月初八 藏历二月 藏历四月 阴历十一月十三日 农历四月 农历正月十五日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正月初一 圣纪节 柯尔克开斋节 孜族 古尔邦节 诺劳孜

达斡尔

族 春节(阿涅) 农历正月初一

泼水节

傣族

开门节 傣历六月六日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第20篇:少数民族思想汇报

我现在是一名学生,我会在发奋学习时利用自己的特长或是优秀的方面,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在社会中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并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以我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当我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课程后,我发现党的宗旨不再是那么遥远,而是时刻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此之前,我可能不明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意义.以前,每当有一些重活落在我肩上时,我就会发出反问,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每次都是在怨言和不快中完成任务.但是在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很认真地写了我的入党申请书后,我发现,我必须改变自己.我需要用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加认识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尤其是我们来到南京工程学院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手拉手,心拉心,相互学习.我身边的同学需要我帮助时,我毫不犹疑的伸出援助拉手,解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2012年3月5日是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日子,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学习雷锋精神,雷锋是我们文化的代言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勤劳,乐于助人,自强不息等优良品格,雷锋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需要精神的食粮,在这个冷漠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路,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需要雷锋,需要雷锋似的人物„„ 有校领导的关心,我们在南京工程学院很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学期的学习任务.每天早晨,我一进教室,刘主任和严老师早已来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交谈,问赛问暖,关心同学们学习,吃饭.住宿等方面的生活.校领导非常关心我们,这让我无比感动,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南京工程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因此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加适应珍惜机会,与时俱进,努力学好知识文化,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不幸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建设新疆,为建设美好家乡,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学习方面

在学习上,少数民族同学经历了一个假期之后,有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付诸实践。新学期的到来,同学们的课明显比上个学期增多了,假期的安逸的生活过去了,迎来紧张的学习生活同学们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习惯了几天一切就上了轨道。英语四六级的成绩出来了,同学们的通过率很高。现在很多同学为了计算机二级而紧张的复习着,希望能一次性通过。同学们的到课率也很高,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总体来说在学习方面大家表现很好,但其中也有少数少数民族同学还没有从假期生活中走出来,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我院领导老师针对这个情况,对我院少数名族学生给予了高度的关心。让少数民族的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二、工作方面 在工作方面,各个部门工作一切正常。少数民族同学并没有受家里民族风俗的影响仍然很认真的工作,积极的参加自己部门所组织的各项工作。上个学期我院的各项工作做得非常优秀,在新的学期我们的工作要做的更好,同时我们也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之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三、生活方面

我们一直很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大多数少数民族同学都有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但大家经历了上个学期的生活,彼此都学会了相互适应、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宿舍同学之间相处融洽,新学期每个班都开了班会使同学们找到家的感觉,与班级同学也和睦相处。许多少数民族同学刚刚来到学校,还没有适应这里的天气和饮食,尤其北方的少数民族同学。总的来说,少数民族同学在生活方面表现的不错。

四、

政治方面

我院少数民族学生和广大学生一样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对国内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充满信心,对国际局势反应理性看待。相信伟大的祖国在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的领导下能处理好内政,他们爱国爱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入党的培训教育,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坚决拥护政府、拥护党,相信中央领导的决策是正确的,政府有能力解决中国内部的问题,反对分裂祖国,反对国外政府的干涉。 总体而言,我院少数民族同学各方面已经渐渐步入正轨,我院也将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一如既往的做好我们的工作,继续观察少数民族同学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工作,给同学们营造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学习。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未来!我家世代是农民解放前,我们乡没一所像样的学校,会写字的都是文化人,好多村民,只能在纸上用画画或画圈来记东西。人们的思想也特别落后,由于没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为我们村新建了很漂亮很大的学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免一补”政策,现在全村的娃娃都能上得起学了。去年村里几个娃娃考上大学和内地高中班,县里还给了奖励和助学补助。我家的孙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家里一分钱都不掏,全部由政府出钱上学,中午学校还管娃娃一顿饭。2009年我们村还开设了“双语”班,我的孙子现在也能说几句汉话,我感到很开心,我想让我孙子以后上内地高中班,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为新疆作贡献。前一阵子,听说县上组织一些年青小伙子、小姑娘到口内学习,还给生活费。党和政府真是把我们娃娃的事想的太周全了。我们村以前住的房子都是用土坯垒成的,刮风下雨时老百姓都睡不着觉,有些还住在“地窝子”里面。柯坪县是地震多发区,一旦遇上地震、洪水等灾害,我们只能眼看着房子被震倒、冲掉。这几年,党和政府为改善我们南疆少数民族群众住房条件,提高抗震性能,实施抗震安居建设,每家还能领到3000-5000元的补助。当初我老婆很不愿意地说:“咱们家的土坯房刚建好没几年,也很结实,冬暖夏凉挺好的,为什么要建抗震房。”但我没听她的意见,第一个在村里报名建抗震房。2009年2月柯坪发生了大地震,村里好多土坯房都有裂缝,倒了也不少,而抗震房都好好的“站”在那儿。8月又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冰雹洪水,我很担心我们家房子会倒,结果全村好多土坯房不是倒塌就是有裂缝,抗震房还是好好的。我们家现在的房子不仅结实又抗震,县上还给我们装了自来水,修了沼气池,有了洗澡房还搞了庭院经济„„农民发自内心地说:“住上抗震房,不忘共产党!”

四、看病有医保

我前几天在村头跟几个老人聊天,正好我们村的茹仙古丽?沙吾提从县里看病回来,我问她得的什么病,她说做了手术,还住了7天院,所有的医药费才100多。要是放在几年前,少说也要花上两三千。以前,农村交通很不方便,谁家的人一旦得了病,只能坐毛驴车到县上去看病,村里好多得重病急病的人由于交通不便耽误了,在半路上就死掉了,村里有些人没钱看病只能眼看着死。而现在我们一个人一年只需承担30元就可以参加“新农合”了,村里农民都参加了,生活困难的农民们也看得起病了。为方便群众就近看病还在村委会里建起了卫生室,有专门看病的大夫,现在有些头痛发烧的村里就看了,再也不用为看病贵、看病难而烦恼了,这是党和政府给我们造的福呀!

五、村村通油路

上世纪50年代,新疆流传着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到北京给敬爱的毛主席送哈密瓜的故事,说实话,那时整个新疆农村连一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我们村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出门就像下地一样,不下雨时尘土飞扬,下雨时就像在泥巴里洗澡一样,农民出行太不方便了,毛驴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农民种的粮食、杏子和西瓜都运不出去,出行就更难了。村里小伙子、小姑娘赶“巴扎”干干净净的衣服回家就脏了。这几年,政府出钱搞了“村村通”,柏油路修到了自家门口,村民再也不用为出行犯愁了,农副产品也可以运出去了,姑娘小伙子穿得漂亮干净了,好多家里还通过政府补贴买上了农机具,有的还买上了小汽车,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我们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像“城里人”了。

六、家家装沼气

过去,我们维吾尔族群众主要以胡杨、红柳当燃料来做饭,由于过度砍伐,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还造成了土地沙化等问题,但当时我们也没办法,要吃饭呀。这几年,为改善我们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环境,由政府出钱出设备按照一户1500元的补助标准给我们装沼气。说实话“沼气”这两个字以前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使用了,村里还有个别人说沼气很危险,容易爆炸,不能装,好多农民开始不接受这个新东西。经乡政府干部耐心细致讲解,几个村干部带头建了沼气池,没想到装上后做饭特别快,还干净,原料都是自家的人畜粪便和草秆,经过发酵使用后还可以当作农家肥。现在村里好多农户都装上了沼气,做饭真是太方便了,像自来水一样,一拧开关就开始做饭了,再也不用到戈壁滩找胡杨树、红柳根了。

七、喝上纯净水

柯坪一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说起水不得不说我们村几代人都喝的“涝坝”水,有时一年都下不了几场雨,村民一年四季用的都是在“涝坝”里收集的水。由于水碱性太大,没有经过净化处理,而且人畜共饮,“大脖子”病太多了。有时村民还为抢“涝坝”水而打架呢。有的人家为找水,还在毛驴车上架水桶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有的还背水吃。为节约用水,好多人家把用过的水再放在盆里沉淀后继续使用,吃水一直是我们村生活的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县上组织干部、群众,建成通古孜布隆防病改水工程,我们村家家户户装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10年湖州投资搞了净化设备,纯净水接进了农户家。现在再也不用为吃水而发愁了,喝一口干净清凉的纯净水,真是甜到心里头了,这是党和政府为我们老百姓解决的实实在在的大问题。

八、活动有阵地 我当村干部时,村里连一个像样的开会场地都没有,每次村里开会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村民家里,农民想办事都找不见村干部,谁家娃娃结婚办个“麦西来甫”都没地方,村里好多年轻人没事干就蹲在村口围成一团,不是赌博就是喝酒。现在好了,我们村不仅建起了宽敞明亮、漂亮干净的村委会办公场所,而且有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党员电化教育室、科技培训室,排球和篮球场地也建好了。村里每周还组织村民进行各种培训学习和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同时,乡里为进一步丰富我们农民的科技文化生活,解决农村读书难、读报难、借书难的问题,开展了“东风工程”,由政府免费提供资金和书籍,我主动把家里30平方米的房子腾出来办起了“农家书屋”,供村民学习。现在藏书已达120多种4000多册了,涉及科技和汉语知识等方面,农村学科技、用科技、懂科技的人越来越多了。

九、信息变灵通

过去,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要骑着毛驴通知亲戚朋友,全乡只有一部老式“摇把子”电话机,信息只能依靠口传捎话传递。外面的消息知道的就更少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县上相继为我们村装上了广播、电话,农村广播电视入户工程给我们村免费发放了收音机、彩色电视机,一开电视就知道国家发生了什么事,就是国外的也知道。县组织部还在村委会装上远程教育设备,为党员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手机已经在我们农村基本普及了,连我们村放羊的人兜里都装着手机。村里人谁家结婚、娃娃“割礼”只要一个电话“呼”一下就行了。村里几户较富裕的农户家里买电脑装了宽带,随时掌握国家“三农”政策和全国各地农副产品行情了。

十、农村气象新

每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走在村头、地间,看到的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抗震房,崭新的学校和村委会,整齐干净的院落。牛羊成群,绿树成荫,绿油油的条田,一派和谐、丰收、喜悦、繁荣的景象,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现在村里想着发家致富的人多了,进**做乃玛孜念经的人少了;学科技知识的人多了,喝酒赌博闹事的人少了;关注国家“三农”政策的人多了,不懂科学种地的人少了。我活了70多,现在看到我们村发展的这么好,这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这都是党和政府关心我们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建设美好新疆的结果。中央新疆座谈会结束后,中央又让全国19个省市来帮助我们新疆发展,我们的信心更足了。我是一名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是南疆农村发展的见证人、亲历者,也是党的富民政策的受益者,人都是讲良心的,我可以自豪地说:共产党“亚克西”,党的恩情比天山还高!

《少数民族人口工作汇报.doc》
少数民族人口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