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地名工作汇报评估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区划地名工作汇报

科左后旗

关于区划地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市局各位领导:

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在旗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平安边界创建目标,为巩固勘界成果,确保与周边旗县区边界人民群众和睦相处和安定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我旗及时开展各项工作,基本达到“档案规范、界线明确、界桩无损、责任落实、区域稳定、社会和谐”的建设目标。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完成科左后旗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现将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边界线管理工作。

一是按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通辽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通知》(通民发

[2009]16号和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10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综治办[2007]20号)精神,为推动我旗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对“后科线”、“后左线”、“后库线”、“后奈线”、“后开线”等毗邻沿边界的旗县区,主动搞好沟通,通过互访的方式,成立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共同开展创建平安边界活动实施方案,并相互 1

签订共创平安边界协议书,圆满完成了市局交给的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各项任务。二是按照自治区、市里要求,2010年协同毗邻彰武、康平、昌图等县对省界“蒙辽线”296公里的边界线进行第二轮实地联合检查,对3颗界桩进行了刷漆、描红、拍照,并签订了平安边界线协议书,并完成了“蒙辽线”联检的各种材料的整理、归档、交换和上报工作,如期完成了联检任务。三是加强界线管理工作资料的存管。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中形成的协议书、界线标志记录、备案材料、照片、登记表以及其它与区划工作有关的材料,严格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做到资料齐全,查阅方便,制度完善。

二、地名规划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软环境,提高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根据《科尔沁左翼城市总体规划2010 —2020年长期规划》,在市民政局的帮助指导下,2010年组织开展了旗驻地甘旗卡镇的地名总体规划和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此次地名规划,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根据我旗实际情况,遵循“尊重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突出特点,含义健康,内涵优美,规范有序,好找好记”的总原则,突出甘旗卡镇整体形象特点,编制了《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名总体规划》。对甘旗卡镇10条已建成街路和44条规划街路进行了整体规划命名,共规划命名街路54条。地名规划文本及有

2关地名表册和地名规划图已装订成册,上报,完成了旗驻地甘旗卡镇地名总体规划工作。

三、区划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各级界线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虽然界线很清楚,但时有发生边界纠纷,发生纠纷后我们不拖不推,立即组织区划办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并在最快的时间解决纠纷问题,确保沿边界地区人民群众和睦相处和安定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我们解决边界纠纷旗县界1处,旗内苏木镇界6处。今年结合全市旗县界联检工作,进一步巩固周边地区的勘界成果。二是按照上级要求,多方搜集资料更新了《科尔沁左翼后旗行政区划简册》。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先进旗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加强边界线管理和地名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作,向先进旗县学习,争取把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O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推荐第2篇: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2011年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2011年,是米东区划地名工作“全面推进、重点提升”的关键之年,也是米东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任务接受验收之年。一年来,我们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和平安边界建设为工作主线,重点突破地名标志设置更新和数字地名两项专项事务,并已取得初步成果。现将2011年区划地名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地名规范,提升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地名命(更)名的规范化工作力度,加大对地名管理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关口前移,跟踪服务,使地名标准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实施地名命名预审制。在地名正式命名前,先行报市地名管理部门审核,命名后及时上报备案,有效杜绝了米东区地名重名和命名不规范的现象,使全区的地名命名、更名更加科学规范。今年,市局已经批准命名了2个社区、37条巷道、更名105条巷道。完成了甘泉堡工业园16条道路命名方案对接工作并提交区政府,开展了居民区内巷道命名更名调查工作。

二、完善地名标志,打造城市亮点。一是继续开展住宅小区门楼牌按国颁标准设标工作。截止目前,在对米兰春天、景盛苑、米兰小镇、福景佳苑、康居苑、瑞禾园、华鹰大厦、紫荆豪庭、华欣庄园、明天小镇、德易居及八方社区的161块大门牌、136块楼牌、394块单元牌、3600余块小门牌安装到位。同时加大了乡村地名标志的设置工作力度,完成了20000余块

户牌的安装工作。二是开展了新、改、扩建道路、更名道路增设标牌摸底工作,并向厂方下达了43块路(街)标志生产任务,目前正在安装。三是开展了城区路牌清理整治工作。按照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们对城区块路牌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治。一方面,与厂方协同对建成区路牌损毁情况进行全面登记,同时安排厂家因车辆碰撞或其它人为因素损坏的11块路牌及时进行维修。另一方面,出资9000余元聘请家政公司对建成区1060块次路(街)标志进行清洁。

三、开展界线联检,创建平安边界。一是开展界线联检。根据市局的安排,2011年要继续依据乌鲁木齐市界线联检办法的要求,结合市局的安排做好米东区-新市区、米东区-达坂城区的界线联检牵头工作,并积极参与了米东区-水磨沟区界线及米东区-五家渠市界线联检的工作,顺利完成了联检工作任务。二是积极创建平安边界。首先,在历年创建“和谐平安边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乡镇界线的准备工作,为更好的将今年界线联检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多次与相关部门和街道、乡镇进行沟通,协商有效开展乡级界线联检工作办法和途径,确保乡级界线联检工作地顺利开展,并达到使乡镇(街道)民政干部熟知界线走向、了解掌握界线周边情况的目的,同时促进界线宣传工作,进一步使周边群众也逐步清楚界线情况,减少和避免界线纠纷的发生,从而推动和谐边界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应柏杨河乡政府要求,对铁厂沟镇与柏杨河乡大草滩段界线组织测绘公司进行

了现场勘测。四是按照市局区划处统一安排,完成了卡子湾片区管委会界线踏勘和界线图编制工作任务。

今后,我区区划地名工作继续坚持“区划要讲科学、地名要讲文化、边界要讲和谐”的指导思想,按照“全面推进、重点提升”的工作方针,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和平安边界建设为工作主线,在继续完善地名网站建设、巷道命名更名及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促进地名公共服务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努力提升地名公共服务和平安边界创建水平,力争推动区划地名工作取得新进步。

米东区民政局区划地名科 2011年10月11日

推荐第3篇: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2011年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区划地名工作在省民政厅和局领导的关心重

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区划地名工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区划地名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行政区划工作

(一)根据西滩、桥沟两个移民安置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工作人员到两个移民点进行了调查、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两个移民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进行了审定,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将两个移民点新设行政村,名称定为轵城镇西滩新村村民委员会和金桥村民委员会。

(二)按照省政府、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积极开展了我市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行政区划调整的调研工作,为上级政府的区划调整工作积极献言献策,做好参谋。

二、地名管理工作

(一)加快地名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要求,为了加快济源地名工作的宣传力度,做 1

好地名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开通了济源区划地名网,并于年初正式挂网运行。做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划地名网站的开通,对提高我市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新版行政区划图编制工作。由于2007年我市集中进行了撤乡建镇、乡改街道办事处及市区各街道办事处与相邻各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后又因移民陆续成立部分新的行政村,致使2006年版的行政区划图无法适应新的需要。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新版济源市行政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对新编印的行政区划图中有关行政区划变更及村居、道路、小区等地名的新增变更进行了大量的信息采集。目前现已进入定稿印刷阶段,年前可以完成出版。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一是健全城区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在保持城区新设地名标志的完好、整洁和规范的基础上,各街道办继续开展门楼牌的补更工作,从制作、设置、管理上对地名标志加以规范,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开展镇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今年6月,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地名设标工作现场会,通过现场的学习观摩交流,激发各镇办的设标工作的积极性,加快推进镇办

设标工作的进度。截止目前,全年共制作安装门楼牌2600余个。

(四)地名命名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我们通过向全市房地产开发商印发公开信的形式,向他们宣传国家有关地名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其了解地名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做好地名管理工作。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5条、住宅小区41个,并即时在新闻媒体和地名网站上予以公布,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名环境,提高社会地名意识。

(五)积极推进地名服务。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我们积极开展地名证明服务,通过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2012年区划地名工作计划

1、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安排,做好《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区大典》(河南分卷)的编纂工作,在6月底前完成济源部分的初稿审定工作。

2、做好《济源市地名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根据新形

势下地名管理工作的实际,依照新出台的《河南省地名管理条例》,对1989年出台的《济源市地名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保证地方地名立法更加科学规范。

3、继续做好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

为地方政府在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建言献策,当好参谋。

4、进一步完善市区地名规划方案,按照地名管理有关

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及时完成新修道路、桥梁、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等的命名更名工作。针对已建成住宅小区的命名混乱、不规范问题,集中力量对其进行清理整顿,保证地名命名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5、加强对镇村设标工作的督导力度,争取在镇村设标

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6、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积极与有关部门相结

合,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地名数

据库的完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化程度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推荐第4篇: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的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工作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以立足为民政对象服务为目的,积极开展各项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社会事务工作

(一)婚姻登记工作。按照《婚姻法》,认真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格婚姻登记关,依法做好婚姻登记工作,特别是办理离婚登记时,对双方当事人,在离婚协议中对其房屋和其他财产的处理进行认真审查,以保护妇女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财政权力,以及在处理子女抚养问题上,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保护离婚妇女的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等。共计办理结婚2210余对,离婚701对。

(二)殡葬公墓管理工作。全年共计火化1642具,火化率达100%。万福公墓入墓数241个。在清明节前,为了文明祭祀,安全祭奠,我局成立了安全防火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工作方案,并到万福公墓指导部署清明节祭祀工作。由于工作抓得早,做得细,未发生一起投诉和安全事故。在清明节期间和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期间,组织车辆10台次,在全县进行了巡回宣传。

(三)社会救助工作。救助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救助办法》和《救助实施细则》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审查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坚持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全部共接待求助人员174人次,对符合救助条件的169人次受助人员给予救助,其中:省外受助人员67人次,占39.64%;省内受助人员102人次,占 60.36%,其中本县受助人员15人次,占8.88%。从受助人员性别区分:男性150人次,女性19人次。受助人员中未成年人11人次;老年人17人次。残疾人36人次(含精神病人)。全年共用救助经费5.19万元。

全年救助的169人次受助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救助率达100%。资助返乡127人次;护送19人次;家属到站接领23人次。对部分重点救助对象我们采取了先治疗后护送的原则,住院治疗2人,逐一落实安置,尽量不重复救助。

今年我站会同公安、城乡综合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上街联合救助5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人次。

(四)收养工作。严格按照《收养法》规定,不断规范登记程序和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共办理了收养登记1个。

二、区划地名工作

(一)继续开展创建“平安边界”活动,加强界线、界桩日常管理,确保界线地区的安定稳定。

(二)认真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推进县、镇、农村地名设标,加强数字地名建立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共完成县城7个新建小区门牌号编制工作,新编制大门牌5个,小门牌111个,户牌958个。

区划地名工作总结(2):

我市区划地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区划地名工作作为推进达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理念,把地名工作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民众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管理,使区划地名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加强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组建制调整的调整 进一步优化乡镇和村、组结构为促进达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合理整合和配置资源,优化乡镇结构。我们在XX、XX年进行了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组建制调整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在巩固撤并工作成果。今年进行通川区政府办公机关地址迁移和撤销万源市临河乡工作。使我市311个乡镇(209个乡、10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减少为310个乡镇(208个乡、10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确保了区划调整前后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认真开展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 促进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切实加强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53号令)和《四川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实施办法》规定,今年3月开始,我们按照省厅的安排和部署,9月20日前,全面完成了川、渝“万源-城口”、“宣汉-城口”、“宣汉-开县”“开江-开县”、“开江—梁平” “开江—万州区”“达县—梁平”“大竹—垫江” “梁平—垫江”省界和“宣平线”、“达平线”市间 以及“达宣线”、“达大线”共13条县界联检任务,促进了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 全面开展乡镇驻地和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方便群众生活,服务经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在XX年完成市城区和各县城驻地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大胆开拓,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了城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全面开展了乡镇驻地和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宣汉县、达县、开江县乡镇驻地地名标志由县级财政解决,农村户牌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制作安装。万源市、渠县、通川区、大竹县乡镇驻地和农村户牌由县级财政解决,在国家定点厂家范围内实行公开招标制作。到目前为止,宣汉县全面完成了乡镇了驻地和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并通过市民政局验收。达县、渠县现已申请市局验收。万源市已将农村户牌全部制回、通川区已公开招标现正在制作。全市将在XX年底前面完成乡镇驻地和农村户牌设置工作。

四、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打造达州数字地名为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回良玉副总理省政府张作哈副省长关于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批示精神,全面我市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通知,对我市实施 “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组织领导、实施内容、步骤、经费投入等都作出具体的要求。为做好我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在全面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同时,各县、市、区在XX年全面建成地名数据库建库的基础上,今年对地名数据库信息进行了完善、充实地名信息和补录扩库工作。

五、原达县高坪乡区划调整所引发的不稳定情况

(一)、基本情况 原达县高坪乡辖山坪、长滩、耿石、长垭、烟灯、尖山、磴子6个村,面积27平方公里,7900人。XX年2月省政府批复达县高坪乡的山坪、长滩、耿石、长垭、烟灯、尖山5个村并入堡子镇(磴子村并入江陵镇)。高坪乡撤并后,场镇周围群众认为对他们的利益损失较大。今年8月,达县信用联社对(乡镇)信用社进行调整组合,拟撤销高坪乡信用社,部分群众认为信用社撤销后存、取、贷款不方便,并将撤销信用社的信息向堡子镇政府作了反映。9月下旬,高坪街道、三坪村3名群众代表在村(居)民中每户募集100元,共募集XX多元,分别到省政府信访办、省民政厅上访,要求恢复高坪乡建制。11月初,达县信用联社开车再次到高坪信用社查帐,群众将车扣留10天,后达县信用联社组织数人将车开走。11月4日,平昌县石垭乡一村民到高坪走亲戚称“平昌县石垭乡已经恢复,明天举行挂牌仪式,不相信你们去看”。11月5日,高坪街道、三坪村组织数人带摄像机到平昌县石垭乡现场观看了挂牌仪式。回来后,部分群众如法炮制石垭乡要求恢复建制的办法(一是村、组干部不准参加并入乡镇党委政府的任何会议;二是村组干部工资由他们集资支付;三是全体党员集体要求退党;四是不准并入乡镇干部到被撤并乡开展任何工作。),要求及时恢复高坪乡建制,一是推荐了七人组成恢复高坪乡建制工作组,到各村组签名联名上访,募集资金,准备到省、市静坐;二是在高坪街道设立“还我高坪、拥护党的领导”的固定标语数幅;三是阻止高坪村社干部到堡子镇开会;四是设卡阻止江木公路堡子段车辆通行。目前,高坪的村组干部不能到堡子镇开会和汇报工作,堡子镇的干部难以到高坪开展工作,甚至连高坪籍的干部去做工作也极为困难。即将进行的换届选举无法公开进行选民登记。

(二)、已经采取的措施 高坪部分群众到省政府信访办、省民政厅上访回来后,市民政局对此高度重视,把作好高坪区划调整后的社会稳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局领导和科室对来访群众进行耐心的宣传解释、说服工作,并责成县民政局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要求切实解决好高坪群众所反映具体问题和困难,维护社会稳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访基本得到平息。但由于平昌县石垭乡的恢复,部分群众要求恢复高坪乡的想法死灰复燃。11月17日和11月28日,市、县民政局深入堡子镇进行了调查了解。

9月23日,达县县委、政府召开信访、民政、教育、建设、畜牧、广电、劳动等部门的会议,对高坪群众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11月7日,副县长吴传全带领民政、教育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堡子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现场办公。目前,达县和堡子镇党委、政府有针对性的作了大量工作,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落实。一是筹集资金硬化了高坪街道,安装了路灯;二是原高坪乡全部联通了光纤电视;三是对所有村全部进行了农网改造;四是整治了高坪至堡子的公路。

11月20日,市政府副市长何平召集市民政局局长张洪波、副局长张登全、区划地名科科长杨恒章,达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春、副县长吴传全、民政局局长冉隆成召开会议,对高坪乡部分群众要求恢复建制引发的稳定隐患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了应对措施。11月22日,何平副市长和达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春、达县县委副书记吴忠海、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传全等领导召集达县13个撤并乡镇党委书记召开会议,对撤并乡镇工作引发的不稳定隐患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排查,周密安排和部署了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

1、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目前高坪部分群众要求恢复高坪乡建制所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置,坚决防止这种现象蔓延失控,确保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必须进一步兑现惠农政策。凡是中央、省、市的涉农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兑现给群众。县委、县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彻底整改,对农民应该享受的政策要千方百计确保落实,不得以任何理由答复推诿拖延。要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得到及时救治。

3、必须进一步落实便民措施。政府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服务工作。要落实机关干部驻点或定期在高坪办公。要加强高坪医院、学校建设,解决好高坪群众就医难、上学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要向高坪倾斜,逐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高坪街道及其周边农村建立社区,配齐配强基层干部。

4、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各种遗留问题。要对存在的遗留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摸排。对拖欠群众的资金要无条件保证及时兑现,特别是对拖欠的合作基金会股金要积极筹措并优先兑付,以取信于民。对拖欠村、组干部工资,要及时予以解决,对以往村、组干部垫付的各种税费,要明确还款方式,确保基层干部稳定,发挥好基层干部的正面影响作用。

5、必须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一是达县县委、县政府要成立以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和高坪维稳工作组,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大事、特事,真正抓上手,抓落实。各乡镇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带头做工作,掌控好局面。二是讲究策略,注意方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统一宣传口径,统一政策要求,严禁随意开口、胡乱表态;要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正面教育广大群众通过正当的渠道合理反映愿望和要求;要做好牵头人转化瓦解工作,坚决制止赴蓉上京的集访事件发生。

6、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处突预案。县、乡镇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各方面的处突预案,组建和落实好处突工作队伍。特别是维稳部门要加大监控力度,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群众情绪安定,社会政治稳定。目前,高坪7人(杜林国、杜善用、杜善东、杜友彪、徐白生、罗兴国)小组已完成联名请愿书,分别于11月28日送达县县委、政府和市、民政局,到省上上访已经开始。根据目前的事态发展,除到省上上访外有可能进京上访和在市里群体静坐,要求恢复高坪乡建制。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省民政民政厅的具体指导下,主动和达县县委、政府共同做好高坪的社会稳定工作,巩固区划调整成果。

推荐第5篇:区划地名工作总结(全文)

2010年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1、我地名办完成了地名数据库数据录入及行

政区域界线资料电子文档的录入,并完成了

我区地名数据库数据的上报工作。

2、完成了行政区划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研

材料上报工作。

3、完成了我区行政区域界桩管护人员的上报

工作。

4、根据市局工作安排,我地名办和开发商联合

更换了市区路段的简易标牌。目前这项工作

正在进行之中。

另:

1、完成了五个乡镇办事处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复核认定工作。

2、完成了对乡镇办事处双拥督导工作。

2011年区划地名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梁园、睢阳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

根据市局安排和部署,两区勘界工作由我区(勘界办)牵头,现已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向市局上报关于报批《梁园区人民政府与睢阳区人民政府联合勘界的行政区域界限协议书》的请示。

(2)制定联合勘定梁园区与睢阳区行政区域界限实施方案。

(3)完成梁园区与睢阳区行政边界情况调查报告。

(4)向局领导递交《关于申请梁园区行政边界》经费的报告。

2、继续开展撤乡建镇工作,加快我区城镇化进程。

3、根据市局通知,做好省、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

4、根据市局工作安排,我地名办继续和开发商联合进行更换市区路段的简易标牌工作。

推荐第6篇:区划地名课题研究

2018年区划地名课题研究指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区划和地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加强地名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现发布民政部区划地名司2018年研究课题指南。

一、研究课题选题

申报者应当围绕列明的研究课题选题,结合当前我国行政区划设置、地名普查和地名管理情况以及自身研究专长,确定具体研究内容。

1.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研究行政区划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当前行政区划不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路径方法、主要措施以及健全完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建议。

2.行政区划推动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的重要资源作用研究。深入研究行政区划设置与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区划设置、体制和结构体系方面不适应新时代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更好发挥行政区划重要资源作用的目标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

3.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格局对行政区划调整的需求与应对研究。分析国外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规律,研究国内城市群发展历程、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城市群发展和城镇格局构建中行政区划的作用和功能,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服务保障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格局的政策措施。

4.讲好中国地名故事:中国地名文化宣传弘扬研究。围绕“讲好中国地名故事”,以国家层面对外宣传为重点,研究中国地名文化传播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提出讲好中国地名故事、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建议。 5.中华诗词文化中的地名文化研究。依托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挖掘整理古地名的内涵与特征,开展地名文化专题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

6.地名空间组合与地名管理关系研究。利用地名普查成果数据,以案例形式分析具有空间组合系统性的相关地名(如中国五岳、北京的九门等),为保护具有空间组合系统性的地名提供理论依据。

7.文化多样性与地名标准化研究。基于地名普查成果标准化要求,探讨不同地名文化背后隐含的空间观念、社会心理、人地关系等问题,研究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名文化多样性与地名标准化之间的关系。

8.新时代“互联网+区划地名”研究。深入分析新时代社会对区划地名信息新需求,研究提出“互联网+区划地名”区划地名信息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9.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共享应用路径方式研究。基于地名普查成果数据社会化应用目的,研究提出普查成果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

10.地名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依托地名普查成果数据,设计研究模型,分析城市地名分布、演变规律,研究提出地名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具体某一地方为例)。

二、课题申报

此次区划地名研究课题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公开招标。申报者需认真填写《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招标课题申请书》(附件1)和《民政部区划地名司2018年研究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招标课题申请书》加盖单位公章后一式四份寄至民政部区划地名司(请使用中国邮政EMS投递,信封上注明“区划地名司课题申报材料”),同时发送申报材料电子版(包括word版和PDF版,邮件主题和文件名格式为“选题编号-选题-课题名称-申报单位-申报人”)。课题申报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10日。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将组织专家对课题申请书和论证活页进行评审,确定并公布招标课题承担单位。中标的课题,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与中标单位签订《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科研任务书》。

三、研究要求 1.课题研究必须严格遵守民政部科研课题管理要求和《区划地名司课题管理规定》,紧密围绕新时代新形势下区划地名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重大政策、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开展,体现基础性、针对性。研究报告应当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字数不少于5000字。

2.研究报告要求观点明确,内容翔实,文风严谨,行文规范,达到公开发表和出版要求;鼓励在研究中进行量化分析、中外对比研究、古今对比研究、国内不同地方对比研究。

3.研究报告正文部分原则上不少于5万字,并需要整理出一份1万字以内的概要。研究报告应突出原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前沿水平。已发表过和已获奖论文、其他课题成果不得参加结题。文字责任由课题负责人或研究报告作者承担。

4.研究报告需按照要求在指定日期前提交。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将请有关专家统一评审验收。没有完成研究任务或研究成果不合格的课题,不予结题。

5.研究报告有关版权、版式、注释及学术规范符合《研究报告撰写要求》。6.研究成果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和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同意,不得在公开刊物和内部刊物上发表。

四、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民政部区划地名司 联系人:李一飞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邮 编:100721 联系电话:010-58123209 电子邮箱:li.yifei@foxmail.com 附件:

1.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招标课题申请书 2.民政部区划地名司2018年研究课题论证活页 3.研究报告撰写要求

推荐第7篇:民间组织及区划地名工作

民间组织及区划地名工作

主讲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下,一是区划地名工作、二是民间组织工作。

区划地名工作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区划地名包含着哪些:

有的人可能不了解或不知道区划地名是干什么的,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吧。其实区划地名是行政区划管理和地名管理合在一起的工作。区划管理比较好理解一些,如咱们抚远县要改成市、各乡镇的乡改镇、村屯的合并等,还有行政区域边界的管理,虽然勘界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对边界线加以维护。如:我县和同江市、饶河县分别有一条边界线。这两条界线我们是由双方共同维护、共同管理的,要求每五年联合检查一次,联检时要求对地形、地貌及界桩看看界桩是否完好无损的,如果缺少了双方及时的修补上。另外地名管理工作。地名,人人皆用。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县的名称;一座大山、一条大川、一个平原的名称;人们居住的城镇、村庄的名称;一个港口、一个码头的名称都是地名。人们为生产、工作和生活,几乎天天都在和地名打交道,如果没有地名,对于社会和人们说是不可思议的。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行政

行为,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维护国家领土主权需要。

2、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

3、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需要

4、改革开放和人民日常生活需要

5、开展国际国内社会交往需要。地名是国际国内社会交往的工具。

其次,我着重讲一下地名的命名与更名:

地名的命名与更名是地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名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地名标准化的关键。地名的命名与更名,从形式上看是对立的,但从内容和实质上讲,又是统一的,更名于命名之中。

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

(一)以反映自然地理实体及实体特征的命名形式 其中有直接反映自然界的实体或实物的,如靠山以山,靠水以水,山西省的以佛教名山五台山命名的五台县;“国酒之乡”茅台镇等等。

(二)以反映社会历史、文物、人物、事件的命名的形式 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命名地名,是一种普遍的命名方式。如:广东省的中山市,还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文化事件的,如:西昌航天的“航天路”等。 (

三、)反映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意愿的命名形式

四、)以移借它名为地名的形式

如:上海市以省名命名南北走向的路名,以各大中城市命名

东西走向的路,以长江沿岸省、市、县命名的路等。

再次,讲一下地名命名与更名的审批程序与权限:

地名的法定审批程序与权限,系指所需命名与更名的地名,必须根据其类别、范围及其在国内外影响的程度,按照规定的法定审批手续和相应的一级政府进行审批的过程。行政区域名称的命名、更名,按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即: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命名、更名须报国务院审批;乡、民族乡、镇的命名、更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的命名、更名,由依法批准设立的人民政府审批,并同时抄送同级地名机构。城镇街道名称,由直辖市、市、县地名机构提出命名、更名方案和报告,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区)内的自然地理实体的命名、更名,由有关乡、镇地名机构或有关部门提出方案,同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区)内居民在名称的命名、更名,由乡、镇地名机构提出方案,由同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

近年来由于我们认真履行职责,把好了地名命名的审核关,从而确保了地名审批的正确性。尤其是今年王局长来了以后特别重视区划地名工作,多次过问亲自安排部署重新规范启动设臵城市地名标志工作,共设臵乡镇标志牌56块,对全县的街路名称进行更新了,确定了18个街路标志点,

设臵街路牌64块,镇内五条繁华街路安装门牌1153块,其中单位一律安装上了大门牌。使我县的地名标志牌设臵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地名管理工作与地名标志设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整改方向

自2002年我县地名标志设臵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抚远县地名工作逐步走上了标准化、现代化、法制化的轨道,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地名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随着县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还存在着命名更名与建设不同步的现象。

二是存在着新开设店铺、单位无视管理部门,自立地名标志,自编门号的现象。

以上问题我们将以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为契机,在下步工作中加以解决:

1、加强地名规划,实行科学管理,实现地名标志设臵与地名命名同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城市发展建设整体布局及道路网络,结合城市的发展和地名的现状特点以及地名变化规律,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中地名的统一命名方案,逐步做到地名管理科学化、规律化、层次化、序列化,改变先有建设后有名称的命名滞后以及各部门自行命名的

现象,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集行政、经济、法律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我觉得象新的开发区、居住小区,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等,开发建设单位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应当到咱们民政部办理名称登记审核手续,以审核批准的名称作为正式启用的标准名称,这样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混乱现象了。

2、开发地名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地名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各个领域。随着地名资料的丰富充实,对数量庞大信息浩繁的地名,必须实施现代化科学管理,为此,我们将针对地名普查成果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完成地名数据库建设。届时,抚远的地名信息也将成为宣传抚远、介绍抚远的一条重要信息通道,对于扩大抚远知名度,促进抚远开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民间组织?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组织,是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事业单位的总称。社会团体(劳协、消协等)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二、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登记流程:

1、提交筹备成立申请书;

2、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筹备的文件;

3、验资报告、场所使用证明;

4、章程草案;

5、拟任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6、登记管理机关同意筹备,开具名称核准通知书、刻制印章介绍信、办理代码介绍信;

7、正式成立申请书;

8、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正式成立的文件;

9、填写登记管理机关提供的相关表格;

10、党建情况说明等其他应提供的材料;

11、民政部门予以发证、公告;

12、在办理完代码、收费许可证、税务登记后5个工作日内向民间组织管理局备案。

还有社团注销登记业务流程、社团变更登记业务流程、社会团体变更事项提交的相应的材料及年检业务流程等将在下次讲解,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的所有流程和社会团体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我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的规范管理

一是观念更新。认真分析新形势,主动顺应新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新的实践,

多谋新思路、多想新办法、多出新举措,积极完善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方式创新。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组织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单纯执行转到主动探索上来,将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找到最有针对性、最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敢于实践。三是机制创新。主动研究当前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规律,找到症结,积极推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不断开创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由于我县在民间组织登记审批上,严把“三关”即:政治关、经济能力关、章程质量关。所以目前我县现有社会团体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个。

扎实做好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一是对社会组织实行年检制度,是加强对社会组织活动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全面了解社会组织情况,强化社会组织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要在3月份开始对全县5个社会团体和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年检工作进行部署。6月份之前全县要完成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年检率要达99 %以上。年检结束之后,将对社会组织年检情况进行小结,表扬一批年检比较好的单位,通报一批不按时年检、有问题的单位。建立财务审计制度。二是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加强社会组织经费管理,规范支出行为;提高社会组织财务人员素质,规范社会组织核

算行为。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检查。以贯彻社会组织管理法规和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为抓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找准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混乱、长期不开展活动、违法违纪的社会组织,视其情节轻重提出规范措施或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该通报的通报,整改的整改,注消的注消。

(二)加快推进我县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步伐 通过培养一批行业协会的典型,带动行业性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县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重组与改造,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重点培育和发展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在行业中具有国际接轨的行业协会,对不符合产业升级和行业日趋萎缩的协会要归并重组,对长期不开展活动,或者违法违纪的协会,要依法查处乃至注销和撤销。同时要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支柱产业的行业协会。2011年我们要建立一批区域性行业协会,成为联系政府的桥梁纽带,推动抚远的经济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进一步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快速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

一是重点发展人民群众急切需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初,我们重点做好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生态环保的民办非

企业单位的规划、发展和培育,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层次不同、自律规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体系,形成民办社会事业和公办社会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深入开展了自律与诚信建设。以信息公开和承诺服务为抓手,引导民办非企业单位规范行为,增强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引导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特别是不同类别民非的情况,制订措施和规则。三是做好转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服务工作。针对转制单位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登记管理工作。

(四)积极发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

一是继续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引导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广泛吸纳农民、、农业服务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会员,增强代表性,扩大影响力。要积极扶持发展我县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二是进一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是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居民自治,服务人民群众的一支新的生力军。要坚持以社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社区自治功能,促进居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在加强注册登记的同时,认真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和双重管理体制。

四、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主要体现在执法难的问题上

当前,民 间组织管理工作已成为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执法则是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非法民间组织和少数民间组织的违法行为,却存在着执法难的问题,使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解决民间组织管理执法难的问题则显得非常关键。 执法难的具体表现

目前从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民间组织执法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目前我县对民间组织的行政处罚主要依据是《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但是两个条例的规定都比较宽泛,缺少可操作性,极易造成处罚不当。处罚过轻,纵容了民间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过重,则易引起不必要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二)一些民间组织是政府部门举办的,包括官办的和半官办的,他们虽然是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出现,但实际并不是民间组织,有的甚至在替业务主管部门行使职权。我们民间组织管理部门对这样的民间组织执法,常因业务主管部门“挡驾”而无可奈何。

(三)由于利益驱动,有的业务主管部门对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不予配合,擅自审批民间组织,民间组织(主要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取得执业资格后就允许其开展活动。对民间

组织管理部门则采取搪塞、推诿,致使民间组织管理部门不能开展执法工作。

(四)一些民间组织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界定,民间组织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依据,处于明知不对却不敢管,想管又无法管的难堪境地。

执法难的原因分析

(一)我县民间组织管理法规滞后,法律体系不建全。一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地方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各个部门之间的政策法规存在着不统一甚至撞车现象,有些处于空白。另一方面,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只是一个粗线条的程序性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取缔”概念难以具体实施,造成登记管理工作无法可依,违法难究,缺少权威性。

(二)思想认识的问题。由于过去的民间组织都是由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业务主管单位一直以为自己对民间组织有核准和管理权,“谁批谁管”,民政部门“多此一举”,有的人认为民间组织是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职能的延伸,强调这类单位要发挥“行政”职能,不愿将其纳入法管理轨道。而民间组织自身法制意识差,认识不到依法到民政部门登记是取得合法身份的惟一途径,不愿多个“婆婆”,对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的管理存有抵触情绪。

(三)登记管理机关自身执法能力不强。一是登记管理

机关自身建设还十分薄弱,缺乏专门执法队伍,极不适应民间组织管理执法的要求;二是民间组织管理机关本身是个年轻的机构,执法经验不足,工作起来畏手畏脚;三是有怕得罪人、怕麻烦的倾向。特别是查处非法民间组织要履行严格的执法程序,也要有确凿的证据,怕出现违背程序带来被动,因而不敢放手执法。

执法难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法律法规宣传。特别要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民间组织进行宣传,转变思想观念,使有关部门自觉配合民间组织登记管理部门的执法工作,形成执法合力。

(二)加强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民间组织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对执法人员抓好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程序、执法手段的培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做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违法问题,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合法民间组织的权益。

(三)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监督管理网络。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纵向要建立监督管理工作责任制,设立举报电话,完善联络员制度,充分激活监督管理网络。同时,横向要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监督、司法监督、公众监督、舆论监督,逐步构筑政府和新闻媒体“思维一体”

的监督系统,让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四)完善民间组织执法程序,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贯彻执行《行政处罚法》,要规范完善民间组织执法程序,制定一整套规范的行政执法文书,同时建立一个由民政前头,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参与,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力量配合的非法民间组织快速反应机制。组建专职执法队伍,配备必要设施,壮大查非力量,增强执法能力。

(五)加大查处非法民间组织的力度。坚持打防结合,做好预案,缜密调查,适时出击。严格区分一般案件的处罚和个别案件的稳妥处臵的关系。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及时报道查处信息,以起到教育、警示和震慑的作用。

工作完成的体会:

按照年初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一部份工作任务,主要体会是:

一是得益于局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区划地名工作中,我县做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县,王局长刚到任后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为了熟悉掌握工作他在百忙之中不远千里赶到哈市去参加全省的地名普查会议;在局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要求投入大量资金购臵普查工作所需的设备。这些为我们后期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保障基础。同时他这种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不辞辛苦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做为一名民政

干部使我受到了极大鼓舞和鞭策感染。从而促进了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更新观念,创新方式。在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中,通过培养一批行业协会的典型,带动行业性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县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重组与改造,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使其成为推动抚远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动力。

另外在加强注册登记的同时,认真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双重管理的体制。起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三是狠抓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加强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始终与党和全局中心工作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进一步明确了廉洁自律规定,使自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思想上保持了谦虚、谨慎的作风。第二是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由于民政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独立性。因此在思想上树立了一切从零开始的理念,利用工作间隙,加强了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习了区划地名和民间组织工作有关政策法规。第三是加强对公共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了相关行政法规,使自己对行政法规相关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下步工作打算:

1、做好我县城区设臵标准地名标志的工作,规范设臵地名标志。

2、要积极协调第二次地名普查相关单位,精心组织,全力抓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

目前,我县共采集地名信息1349条,已整理、分析、归纳,并与原有资料进行核实准确的1005条。下步将对未核实的各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并与原有资料进行核对,对重要和有疑问的地名信息进行实地调查。对非标准地名,根据国家、省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按地名命名、更名权限和程序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编写地名普查目录。全面开展地名数据外业调查,查清地名的位臵、范围和相关信息等。

3、健全我县民间组织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组织行为,提高社会公信力。

4、积极完成省、市的各类报表。最后我要感谢局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这次段练机会。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多学习、勤思考,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探索,同时,我将摆正自已的位臵,更加努力的当好助手,多请示,我要在以王局长为首的新一届局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扎实进取,为我县民政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浅溥之见,有不到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珠山区区划地名先进材料

强区划管理 完善地名数据库

进一步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事业发展

--珠山区区划地名先进材料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局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围绕市局2011 年民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局业务工作考核项目和区委、区政府、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区划地名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加快推进全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补充、更新、完善地名信息,健全地名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根 据民政部、省民政厅工作部署,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第2次全国地名普查完善工作,积极与承接方配合开展外业调查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我区地名普查成果数据,下一步,将实地拍照、采集地名所在位置 经纬度、补查地名标志信息。目前,我区20000多条地名数据信息已全部录入完毕,地名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连接率达98%以上。

二、切实做好全区9个街道之间的勘界工作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3月份召开了全区街道勘界工作会议,把街道勘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精心组织,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责任到位,落实界线各项任务,确保边界平安

和谐稳定。成立了珠山区街道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街道勘界经费,制订了《珠山区街道勘界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为我区街道勘界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根据我区目前各街道界线划定情况实际,聘请专业人员对街道界线进行实地勘察,缺定界线,签订协议书,制作街道和全区行政区域界线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发《珠山区街道勘界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年初,我局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列入年度民政工作意见,与民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在边界沿线街道之间普遍签订协议书,建立边界地区民政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并按照协议书的内容,不断深化创建内容,定期沟通情况,交流信息,认真开展工作。二是落实界线管理“两图一责”制。 全面推行界线管理网络图、界线管理示意图,制作一张网络 图和示意图,分发给相关街、居界线及其界桩协管员; 由区民政局与各有关街道签订《珠山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界线管理及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以及责任追究,切实抓好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三是签订街道界线协议书。全区9个街道全部签订街道界线协议书,共同推进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协作关系。在界线管理中,与边界沿线各县(区)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围绕“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工作目标,开展边界地区联谊活动,做到定期互访、信息共享、纠纷联调,主动做好沟

通,积极协助处理,使勘界工作内涵不断得到了延伸和扩展,促进了边界地区友好往 来、和谐相处、经贸发展,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五是界线管理资料齐全,归档及时。根据省厅、省综治办考核细则的要求,对界线界桩管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目前,街道界线转绘、地名信息标注已经完成,下一步,将绘制地名成果矢量电子地图,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要求的地名普查完善工作的各项任务, 进一步提高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积极协助配合市民政局做好地名管理和审批工作,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严格按照 《景德镇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规定的各类通用地名的命名标准进行命更名,并严格审批权限。同时加强行政区域区域平安界线管理,实现街勘界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2012年3月6日

推荐第9篇:关于区划地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地区民政局:

区划地名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平安岗巴、和谐岗巴、小康岗巴”,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战略决策的有力举措,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与周边县市边界人民群众和睦相处和安定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巩固勘界成果,维护边界稳定我县及时开展各项工作,基本达到“制度健全、档案规范、界线明确、界桩无损、信息畅通、责任落实、区域稳定、社会和谐”的建设目标。

一、深刻认识,统一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加强、两促进”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条主线,按照构建和谐西藏的要求,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进一步落实区划地名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团结、稳定、和谐的边界关系,使边界地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涉及边界的各类纠纷妥善化解,影响边界地区的居民和睦相处,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边界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得到落实。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自古道“和气生财”,只有边界居民和睦相处,才能维护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进而实现边界地区居民的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开展平安边界的创建活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为此岗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与白朗县成立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亦形成主要领导负责、业务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边界地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各乡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在整个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中,我县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前往毗邻5县或边境乡村就边境问题进行协商;我县民政局还就与毗邻5县民政局进行了多次的电话沟通及会晤,5月初还与亚东县就两县边界地区问题进行了实地磋商、沟通,今日正准备与白朗县协商实地考察、沟通。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积极争取各级领导、边界农牧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得到边界地区农牧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创建平安边界线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印发宣传450余份资料,学习了《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草原法等,并作了“讲政治、固稳定、护发展、建和谐”的动员报告,使广大边界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了开展界线联检工作目的意义,纷纷表态全力支持,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二)强化法制教育。根据《行政区域管理界线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与法规政策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实现边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法制教育,把行政区域界线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树立依法管界、依法治界的法制观念,使界线沿线的广大干部农牧民群众严格遵守已勘定的法定行政区域界线,自觉维护法定界线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主动参与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印发资料650余份。

(三)加强界桩及其它标志物的管理。在与亚东的实地考察中,界桩做到了外形醒目、标示明确。对松动的界桩予以加固,对边角磨损的予以修补;对损毁、移位的界桩,在界桩位置予以补设、复原。做到界线方位物维持原貌。因自然原因或生产、建设等原因致使标志物发生变化,造成界线走向不明确的,认真组织修测,确定新的标志物并做好备案。

(四)加强界线管理工作资料的存管。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街道名设置、地名数据库中形成的协议书、界线标志记录、备案材料、照片、登记表以及其它与区划地名工作有关的材料,严格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做到资料齐全,查阅方便,制度完善。

(五)街道名设标工作、地名数据库以建设完毕。

推荐第10篇:县关于区划地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县关于区划地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地区民政局:区划地名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平安岗巴、和谐岗巴、小康岗巴”,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战略决策的有力举措,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关于区划地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为确保与周边县市边界人民群众和睦相处和安定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巩固勘界成果,维护边界稳定我县及时开展各项工作,基本达到“制度健全、档案规范、界线明确、界桩无损、信息畅通、责任落实、区域稳定、社会和谐”的建设目标。

一、深刻认识,统一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加强、两促进”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条主线,按照构建和谐西藏的要求,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进一步落实区划地名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团结、稳定、和谐的边界关系,使边界地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涉及边界的各类纠纷妥善化解,影响边界地区的居民和睦相处,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边界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得到落实。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自古道“和气生财”,只有边界居民和睦相处,才能维护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进而实现边界地区居民的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开展平安边界的创建活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为此岗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与白朗县成立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亦形成主要领导负责、业务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边界地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各乡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工作汇报《县关于区划地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在整个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中,我县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前往毗邻5县或边境乡村就边境问题进行协商;我县民政局还就与毗邻5县民政局进行了多次的电话沟通及会晤,5月初还与亚东县就两县边界地区问题进行了实地磋商、沟通,今日正准备与白朗县协商实地考察、沟通。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积极争取各级领导、边界农牧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得到边界地区农牧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创建平安边界线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印发宣传450余份资料,学习了《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草原法等,并作了“讲政治、固稳定、护发展、建和谐”的动员报告,使广大边界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了开展界线联检工作目的意义,纷纷表态全力支持,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二)强化法制教育。根据《行政区域管理界线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与法规政策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实现边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法制教育,把行政区域界线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树立依法管界、依法治界的法制观念,使界线沿线的广大干部农牧民群众严格遵守已勘定的法定行政区域界线,自觉维护法定界线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主动参与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印发资料650余份。

(三)加强界桩及其它标志物的管理。在与亚东的实地考察中,界桩做到了外形醒目、标示明确。对松动的界桩予以加固,对边角磨损的予以修补;对损毁、移位的界桩,在界桩位置予以补设、复原。做到界线方位物维持原貌。因自然原因或生产、建设等原因致使标志物发生变化,造成界线走向不明确的,认真组织修测,确定新的标志物并做好备案。

(四)加强界线管理工作资料的存管。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街道名设置、地名数据库中形成的协议书、界线标志记录、备案材料、照片、登记表以及其它与区划地名工作有关的材料,严格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做到资料齐全,查阅方便,制度完善。

(五)街道名设标工作、地名数据库以建设完毕。

第11篇:某街道区划地名工作半年总结

XX街道2012年区划地名工作半年总结 今年,我街道按照《XX区民政局区划地名工作目标考核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区划地名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1、我街道高度重视区划地名工作,年初街道、社区两级成立了区划地名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区划地名专干。

2、我街道按照区民政局的统一要求,按时上报半年及全年工作计划及总结。

二、地名管理

1、我街道积极配合区民政局做好民政部门对五年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检查要收。已命名路(街)巷牌设置率为100%。

2、配合区民政局完成制作本辖区地名图和电子地图工作。

3、进一步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配合区民政局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建立和完善国家级地名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4、我街道对《门牌登记统计表》仔细重新核实,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关于门牌号漏、错现象正在重新办理中。

5、认真学习,保证出具证明的准确性。

6、依据《XX区地名标志维护管理办法》,建立地名标志管理及维护制度,及时申报更换破损和不符合标准的地名标志;同时对地名标志及时清洗,保持地名标志的清洁

三、区划管理

1、我街道、社区两级区划地名兼干较熟悉区划地名工

作基本情况。

2、我街道积极协助完成制作本辖区行政区划图。

四、其它

1、区划地名工作者按要求参加业务培训。

2、完成门牌收费任务。按时、按要求、准确上报各种材料。

3、积极向区委、区政府上报区划地名信息。

2009年我街道将理顺门牌号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严格阻止错、漏号现象发生。

XX区XX街道办事处街政科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日

第12篇:高台县地名工作汇报

高台县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进展情况汇报

高台县人民政府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东接临泽县,西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酒泉市肃州区相邻,南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与酒泉市金塔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总面积4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万亩。辖3镇6乡,136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5.8万人。近几年来,我们为了适应全县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把地名工作作为服务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配套政策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全面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地名规范管理、地名标志设臵、地名数据库建设、资金筹集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过去,由于我县地名管理体制不顺,公安管门牌,城建管路牌,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致使地名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原有标牌外观陈旧,式样杂乱,示向性不强,且严重缺损,号码断档;二是命名与设标不同步,命名不设标,设标不规范,编码不统一;三是各自为政,对新辟的街路、新修的建筑物乱起地名,乱设标志,自编号码,造成新的地名混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邮电部门报刊、信件无法准确投递,120 急救中心和110 报警找不到报警人和准确的出警 - 1 -

地点,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民政部门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执行甘肃省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张政办发

[2004]51号)精神,适时向政府提出了理顺地名管理体制的建议。2004年4月,县政府常务会经过研究后一致同意,民政部门是全县地名工作的主管部门,政府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地名管理工作。同时将原由公安、城建部门管理的门牌路牌归属县民政局统一管理,各类地名标志包括楼门牌编号、设计、制作、安装全由民政局负责管理。自此,一举理顺了我县地名管理体制,做到了职责明确,上有人抓,下有人管,为全县地名工作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县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地名设标工作,于2007 年8月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地名工作,决定成立高台县标准地名标志设臵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民政局。从民政、公安、城建和国土部门抽调专人开展此项工作。

二、健全完善地名管理的配套政策法规,努力做到依法行政

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为落实民政部等四部门《 关于在全国城市设臵标准地名标志的通知》精神,我们依据《地名管理条例》、《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甘肃省地名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地名工作实际,及时转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执行甘肃省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

下发了《高台县街路巷楼门牌整顿与设标工作实施方案》,为更快更好地推进地名规范化管理和设标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从而保证地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严格执行标准,加强地名规范化建设

加强地名管理,努力实现地名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地名工作的重点。我们紧紧抓住地名命名、设标、编码等关键环节,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行地名标准化处理。我县于1983年开展了第一次地名普查,全县共普查地名1006条处,普查后实有地名966条,其中行政区划名称607条,厂、站地名43条,人工建筑地名150条,自然地理实体名称166条。几年来,民政部门又陆续开展了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对原有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地名信息要求语言标准精炼,通俗易懂,叙述详实,指位准确,方位距离、经纬度、比邻等叙述要清楚,每一个标准地名至少包含以下地名信息: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坐标、位臵、语意、名称由来、历史沿革、人口、民族、交通等。现已完成标准化处理的地名474条,其中行政区划居民地地名288条,自然地理实体地名70条,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地名89条,名胜古迹纪念地地名27条。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新建道路不断增多,城市地名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一些新的街、路都还没有冠名,原已冠名的部分街、路,由于叫法不一,给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使高台县城区道路名称规范有序、方便

群众生活,县民政局对城区街路巷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清理,共清理出街路巷33条,其中原已有名称的街路巷11条,没有名称的街路巷22条。近期我们拟对所有道路进行命名更名。为使命名更名名称更具科学性、前瞻性、规范性,方便人民群众交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政部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区街路标准名称的命名基本原则,召开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和县标准地名标志设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进行论证,会后,已将城区街路标准名称的命名原则、方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交政府常务会审批命名。命名名称经县政府审核批准后,将由县政府以《通告》形式向全社会公布。彻底解决城区道路“有路无名”、“一路多名”等不规范问题。

二是规范地名标志设臵。地名标志是国家法定标志物,在地名标志制作设臵上,我们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规范,不重不漏,分步实施”的原则,2001年,安排完成了全县村名标志设臵,共设臵水泥基座、水泥碑身地名标志136个。2003年,根据省民政厅、交通厅文件要求,完成了国道312线沿路村名标志改建,共设臵高度1.8米水泥材质村名标志碑4个。2007年,县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县民政局关于高台县街路巷楼门牌整顿与设标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对全县标准地名标志的设臵作出了详细的安排。要求全县标准地名设臵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分两步完成。第一步,

启动完成县城街、路、巷设标任务,并选择1—2个条件较好的乡镇进行试点,地名设标工作向农村进展;第二步,完成各乡(镇)、村地名标志的设臵工作,重点是建制镇的街、路、巷地名标志设臵和楼门牌编号设标工作。根据民政部门设计,全县城区供需设臵标准地名标志牌74块,其中双立柱31个,单立柱43个,标牌规格将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制作。

三是认真做好数字地名工作。2007年,我们根据省市民政部门要求,完成了国家地名数据库1.0版本数据录入工作,共录入标准地名数据447条。数据库升级后的2.0版本的录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软件调试。

四、多方筹集资金,落实地名设标经费

地名工作难以开展,难就难在经费上。为了确保地名设标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街、路、巷牌及公益性地名标志牌费用由县财政负担,由地名办根据实际需要分年度作出计划,报县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并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作为地名标志的建设、维修费用;店铺、居民住宅的单元牌、门(楼)牌和《门牌证》费用分别由产权单位、开发商和受益个人承担;标牌支架空余部位采取附设广告方式,以弥补经费不足。2008年,县财政已列支地名专项经费15万元,今年准备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再拨付一定的地名经费。

地名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然我们在地名管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城市建设

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一日

第13篇:区划地名办(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1.编制全区地名规划。2.承办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3.承办区人民政府交办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负责县级边界的勘定和管理工作。4.承担区地名委员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第14篇:在全市区划地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区划地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维东

二00九年三月三十日

刚才,XX处长代表处里将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省厅的工作,安排了今年我市的区划地名工作,我认为,讲得很全面,很细,工作怎样开展、存在哪些问题讲得很清楚,我都同意。

今年我们的工作任务很重,有些工作是在今年底必须完成的,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界线讲和谐。下面我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一、区划管理要立足全市的发展要求,慎重调整。在区划管理上各单位要进行认真的调研,工作中即不能保守不动,也不能轻率决定。一定要从服从和服务我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局出发,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寻找突破,制定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今年省厅对行政区划调整也相当重视。一是研究解决城市群当中的城市功能定位,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的问题。二是城市的市辖区如何调整布局问题。三是在乡镇改街道上有所作为,扩大城市发展空间问题。(省厅准备选一两个城市做试点,在县政府驻地所乡镇改街道)。以上这三点可以作为做为各单位的参考。在行政区划调整上总的想法是:有利于发

展;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地名管理要立足社会公众需求,全力推进。

从07年底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农村地名标志和城区街路牌的设置工作,刚才听了处长的汇报,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单位没有完成,我看这要引起在座领导的足够重视,这项工作不能再往后托了,在今年上半年必须要完成。05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门牌设置工作,06年我市获得了全国地名设标先进市称号。在农村门牌设置上我们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在农村地名标志和城区街道牌的设置上,不能托我们工作的“后腿”。这项工作完成后,可以说我们实现了农村门牌、乡镇村屯牌、城区街路牌三级地名标志网络全覆盖,充分发挥地名标志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下三项工作各单位也要按照市里的安排,认真落实。 一是重视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

二是抓紧地名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开展地名普查

这三项工作,各单位可以进行先期的资金、设备、器材的准备(像地名数据库建设需要高配置的电脑,地名普查需要GPS手持机、地名规划经费等)。至于地名规划的文本可以着手编制了。

三、界线管理要立足社会稳定要求,及时调处。

去年我们集中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界线管理上,开展

了平安边界建设活动、市级和县级界线联检、处理了多起边界纠纷。做了很多的工作,克服了很多困难,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刚才听了一贫处长的汇报,我看各单位在界线联检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常言道:编筐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怎样“收口”,怎样“点睛”就是要做好我们各项的收尾工作,收尾工作做不好,之前的所有努力和付出不是全没了吗?所以我们干工作要有头有尾,不能托托拉拉。 下一步这三项工作必须要做好,按照市里的要求来:

一是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

二是完成市级和乡(镇)级界线联检任务

三是妥善处理边界纠纷

二0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第15篇:评估工作汇报

陈仓区周原镇军辉中心小学

关于《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军辉小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们工作的指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我校始建于1974年,原名为杜赵小学,2002年宝鸡育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军辉先生投资建校,故以“军辉”命名。5.12汶川大地震后,学校被上级确定为“灾后重建”项目校和“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保留学校,中心规划了校园布局,先后建起了水电暖设备齐全的三层教学楼、办公楼、师生宿舍楼和生活辅助用房。目前学校肩负着杜赵村、南王村、太子沟村、坡子村、张谢村、高里村及育才集团部分职工子弟的教育任务。现有10个教学班,就读学生350人。学校占地12753平方米,生均36.43平方米。建筑面积5949平方米,生均16.99平方米。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生均6.85平方米。学校环境幽雅宜人,布局合理美观,教学设施齐全。近年来,我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围绕“实施好习惯养成教育,打造农村城市化名校”的愿景目标,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的办学宗旨,强化“质量立校、教研兴校、教师强校”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抓手,以学生的发展带动教师的成长,以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解放思想抓管理,加大投入求发展,培养名师强素质,立足实际创特色,积极营造绿色、文明、和谐、健康的教书育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本校落实“316”工程工作的情况汇报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以汇报。

一、端正教育思想,优化学校管理

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要办出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我校是地处农村学校,距离县城较近,长期经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乡土文化的浸润,为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多辖区内的学生流向县城,不少家长选择了高额开支在县城租房供孩子上学,而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西山移民、育才集体职工子弟及周边村组经济能力较为薄弱的家庭子女,我校质量压力一直较大。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下小步或快步走,都意味着落后,我们必须跑步前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追求总领先一步的不断发展才是惟一的生存之道。发展源于实力,实力源于质量,质量源于管理,而有效的管理在于能够面对真实的世界,如《汉书》所言“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基于调查研究之上的求实务本,从实做事,根据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国情、区情、校情,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就是求实发展的过程。基于这样的地域特点和陈仓区教育改革的形势,我们提出了“发展至上,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建特色,强化管理,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大胆提出了“实施好习惯养成教育,打造农村城市化名校”的行动计划,将军辉小学的发展推向新的里程。

我以为学校发展是根本,科学管理是关键,学生健康成长是结果。教育家魏书生说,学校管理,一要科学,二要民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科学管理的核心就在于规范的学校制度化建设。为此,我们着力优化内部管理,狠抓学校制度建设,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不断把改革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成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管理、学校安全、考核奖励等九章一百条管理制度,形成了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为学校的各项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先进的教育思想,明确的办学目标,规范的管理行为,使全

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把全新的办学思想转化为科学的办学行为。为了使管理民主化、透明化,学校坚持规范的校务公开,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论是绩效考核,还是评优树模,只要是大家关心的,都要向全校公示公开,让师生监督、谏言。民主的风气,公正的行为,使干群关系融洽,上下齐心,学校工作顺畅。

二、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不能用昨天的教育培养明天的人才,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大力宣传,多方筹措资金,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育才集团的支持下,建起了符合规定要求的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棋艺室、科技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电子备课室、少先队活动室、少队部、道德讲堂、少年宫办公室等16个部室,添置完善了各种教学设施。

现在仪器室、实验室、科技室符合标准要求,有仪器、模型、标本、挂图等具教14类,205种,1655件,总价值43334元,均达到省级一类标准。实验室同时可供9组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科学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率达到100%。

图书室藏书15000多册,生均42册以上,师均50册,教师订阅报刊、杂志20种,各类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20种以上,图书定期向师生借阅开放,能基本满足师生教学阅览的需要。

体育运动场地基本满足了体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人工草坪操场上有140米环形跑道和50米直跑道,篮球场2块、5人制足球场1块,急性跳远沙坑1块。建有室内乒乓球室,室外羽毛球场地1块。拥有体育器材40类1500件,生均4.28件,总价值50元,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学校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指导教师上好体育课,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坚持每周给学生上一节健康教育课,每年为学生体检一次,每个学生建有健康卡。

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设施配备能基本满足艺术教育的需要。教学设施较为完善,有兼职管理人员和专职授课教师,能按教学常规要求上好音乐课、美术课、活动课和舞蹈课。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表演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

电子备课室和微机室设有专任课表,配有兼职管理人员,中青年教师都能自制多媒体课件。微机室有微机26台,3—6年级开设有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建设了校园广播系统和电子白板教室,基本实现了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手段现代化。我们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完善了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作到了才尽其力,物尽其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优势品牌

1、共同的理想,合理的结构,形成了精干高效的领导集体

精诚团结,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好领导班子是带领广大师生朝着共同的办学目标奋进的先锋队。我校领导班子是由爱岗敬业的马梅香任校长和年轻有为乔瑜老师任副校长,工作严谨的市级优秀教师冯军素任教导主任,优秀青年教师张伟华任德育处主任,奋发有为贾丽维任少先队辅导员,区级教学能手程乐为教导处副主任。作为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有着 “团结、民主、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民主管理,校长决策,分层把关,工会监督的领导方式,为广大师生创建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深得广大师生的信任和拥戴。

2、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形成了团结拼搏的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落实办学思想,实现办学目标的基础,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精于教书,乐于育人,勇于创新的

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事业生机勃勃,继往开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实施目标导向,统一教师思想,激励教师在目标上自励,纪律上自律,工作上自勉。为了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核心,以培养团队精神为保证,以创新思想为灵魂,以有绩效考核为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内能”。另外通过师德演讲,师德学习会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了“培养、鼓励”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建立了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坚持采用每学期一次的新调入教师的亮相课——人人参与的评估科——外出学习的汇报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来引导教师不断学习进修,积极钻研业务,努力使教师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塑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拔尖,将教师排出梯队,定出目标,促其成才。通过“学历进修,外出学习,师徒结队,技能比赛”等形式,使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喜人局面。目前我校29名专任教师,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3人,岗位合格率100%,省特级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

一支“有思想、有气质、有涵养、有能力”的教师队伍在我校已初步形成。青年教师李小娟、贾丽维、冯军素、马红芳、史新锋等人多次在区级以上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做课或作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赞赏,郑小卫、程乐先后承担市、区级观摩课。学校多次承办区级高效课堂研讨活动。

四、坚持德育为首,促进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通过“三线一围”的德育工作网络,协力抓好德育工作。“三线”即德育工作的三个组织者:校领导、德育处、班主

任。“一围”即全方位营造育人范围,形成了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管理机制。

德育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制定了我校的《德育工作序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纲,以合格公民教育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求实创新为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全面落实“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对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和仪容仪表实行日查、周查、期末总评比,净化了校园环境卫生。红领巾志愿者在家庭、到田间、进村组,亲历实践体验生活;结合“创文”开展“小手拉大手,同做文明人”活动;结合节假日,开展“三月份学雷峰”、“清明节缅怀先烈”、“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

为了消除教育盲点,学校构建了育人的“立体立交桥”。邀请法制辅导员就地取材、以案说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请医务人员讲解生理、心理健康常识,进行疾病预防宣传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康文明的心态;创办“家长学校”,举办“家教讲座”,争取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关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针对我校生源复杂的实际,我们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采取个别谈心、填写谈心卡等方法方式,有针对性地疏解农村留守儿童、单亲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由境造,境净则心静,心静则学优。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先后投资三十余万元对教学区、活动区和生活区进行精心设计、规划,美化了校园,营造了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教学区花坛内,彩色小道曲径通幽,石凳上学子书声琅琅。操场上人工草坪职称一片绿地,高大的法国梧桐构成绿色的屏障。生活区的小游园四季常绿,与护坡上的爬山虎相互映衬。操场西边60米的古诗文长廊,精美的《弟子规》宣传墙、6

个不锈钢文化宣传栏。催人奋进的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发人深省的国旗下讲话,楼道、走廊的墙壁上展示的一幅幅学生作品,努力显示着我们将把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变成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故事。

五、狠抓校本教研,深化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教育教学中大量的理论,特别是实践中的问题需要总结、探索;问题课题化,课题问题化是时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坚持“质量立校、教研兴校、教师强校”,把校本教研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动力,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我校被确定为市级“高效课堂”课题校,并结合实际确立了“提高教学质量,缩小校际差距的研究”的校本教研课题,围绕课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改实验和校本教研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每月一次的校级大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月有主线,周有主题,教研组长预先确定中心发言人,或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将自己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推荐给大家;或对一节课的设计进行集体探讨,引导教师尽情互动、体验,使教师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为了形成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浓厚氛围,学校建立了“确定课题→定人定责→检查指导→审查验收→研讨完善→总结推广”六个环节组成的课题研究系统。要求每个教研组要有专题,每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组内专题制定出科学性、操作性强的个人子课题。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在期末时进行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专题总结,使教研工作目标化、理论化、科学化、成效化,使每个教师“教”、“研”兼顾,“研”、“用”结合,并逐步走上“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研究之路。

我们还充分发挥中心校的示范、导向、辐射作用,积极与镇内各校开

展定期的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六、发挥区位优势,创办特色名校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拥有丰富的农村教育资源,学生参加生活生产实践和创新创造发明的机会众多,我们从这个实际出发,发挥区位优势,在坚持课堂主渠道的同时,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特长活动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是对国家规定的课程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加强“减负”工作力度,保证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二是上好特长活动课,我们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个活动阵地,开展了以绘画、舞蹈、电子琴、美术、足球、乒乓球、棋艺等为主特长教育活动,本着培养兴趣,发展个性,自由选项的原则开展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百花争艳的氛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在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艺术2 + 1项目”方面,充分利用的优越条件:专业的艺体教师,专业的活动场地,认真落实课程标准,保证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较为系统的接受2个体育项目和1项艺术技能。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自2009年学校成立了校园足球队,在三年的时间中,学校因校园足球而充满活力,足球活动的开展,让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更加拉近了。学生因校园足球而成长,他们通过踢足球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树立了良好的情操。同时,校园足球还推动学校其他各项运动的开展。20

11、2012年我校足球队连续两年在陈仓区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

一、二等奖,2012年代表陈仓区参加宝鸡市

校园足球年度赛获得全市第六名。符卓凡同学在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中取得陕西省第四名的好成绩。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陈仓区第二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周原镇教育组荣获全区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我校的王亚杰同学获得垒球项目的冠军,田玲芳同学获得立定跳远项目的冠军和60米跑第四名的好成绩。马勺脸谱的制作也是我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一个亮点,曾在陈仓区电视台《陈仓视点》节目中作专题报道。2012年美术教师刘宏伟介绍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小记——《营造优秀文化氛围,创建多彩爱国基地》一文在《当代陕西教育》杂志上发表。艺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形成了我校质量管理的的特色,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也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区级毕业班教学质量测评中,我校由川原学校的倒数第一上升到第五名。教师的论文、课例和导学案,共有55篇获全国、省、市、区级奖,有16人次在区镇级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承担作课、说课或提供课例任务。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体育道德风尚奖”、区级“文明校园”、区级“园林式校园”等荣誉称号。

七、感想与打算

在近三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收获,就在于凝聚了一种“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心系军辉,共促发展,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从而让每一位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位教师领略育人的乐趣,让每一位家长享受子女成长的喜悦。今年初,区局提出了以“双高双普”为统揽,实施六大工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思路。这为我校的健康发展与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将成为提升我校质量与管理品位的新的着力点与增长点。也增强了我们把军辉中心小学办成精神文明的窗口、学校管理的楷模、教育质量的典范、学生成材的摇

篮的决心与信心。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是一种理想,理想的价值在于不断实践与勇于超越。今天,我们仍然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们坚信,有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指导,我们的目标一定会早一天实现。

最后,诚请各位专家对我校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大家。

第16篇:区划工作总结

2011年山西省农业区划中心

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紧扣中心求转型,周到服务促跨越”的工作思路,立足“十二五”农业翻番宏伟蓝图,紧紧围绕厅党组确定的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板块经济、八大工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继续以农业资源区划规划—监测评价—战略研究工作为主线,创新思维、开拓领域、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区划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作用。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业务工作

(一)积极拓展农业区划领域,推进农业功能区划成果应用

去年12月28日,国务院(国发[2010]46号)文件,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今年2月底,看到文件我们集中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结合农业功能区划成果应用,确定2011年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实行三个结合:

一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与农业十二五规划以及其农业大型规划开发项目相结合,要从农业区划规划的规范性、科学性出发,对有关涉及到在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区的涉农项目进行指导。

2 二是与加工局、山西农业观光协会等部门配合,开展观光旅游农业实体普查研究,指导和促进山西农业休闲文化功能拓展。到2010年底,我省观光农业点已发展到26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点23家,省级示范点86家,省级农业观光点151家,清徐县是我省首家取得的唯一国家观光农业示范县。目前,农业休闲文化、观光农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方面。

三是与农业厅有关职能部门配合,抓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紧扣时代主题,开展农业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 做好农业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基本职能。2010年在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的支持资助下,将《山西省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研究》列为部里委托研究重点课题,我中心组织农业厅、农科院、山西农大、山西大学等部门的研究力量,在广泛学习各种有关法律法规和家庭承包土地流转文章基础上,选择六个地市,八个县(市)的三十六个村进行了典型调查,取得了九方面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土地利用和流转研究。2011年2月25日,组织专家对本课题项目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选题准确,研究方法科学,数据翔实可靠,对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3 的背景下,“三农”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加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围绕转型跨越战略提出课题并经农业部审定下达课题任务,现三个课题《山西省煤炭资源县“三化”同步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山西省盐碱地治理调查》《山西省农业资源数据采集及完善》都进入最后阶段,年底均可完成。

(三)继续做好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 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是运用现代化技术管理农业资源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做好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继续充实完善农业资源数据库,为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推进资源区划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同时,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财政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市级数据库建设,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查询、检索、分析及信息的可视化和资源共享,促进信息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四)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遥感监测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全国《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建设规划》中关于地面样方网点县监测工作方案,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统一安排部署,前三季度我省网点县监测按要求已经顺利完成18次,今后继续做好土壤墒情(持水量)、主要农作物长势、面积、产量,农业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按要求每半月向农业部遥感中心监测站传

4 输上报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为指导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围绕上述业务我中心年初向上级主管部门,农业部计划司区划处、中国农业工程院遥感监测站、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汇报了2011年我省农业区划工作思路和重点,并得到了充分认可。多次赴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去联系县和联系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赴上海参加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会并进行典型发言。赴北京参加“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研讨会。赴浙江参加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学会年会。赴南京参加全国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培训。多次下乡地市检查指导共同探讨新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分批下乡至大同县、应县、临猗县、洪洞县等9个网点县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多次赴祁县谷村进行“一村一品”进村入户大调研。受计划处委托起草并18次修改《农业部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录》,在董厅长的领导下最后定稿,7月13日赴农业部计划司汇报并听取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同时与水利厅有关部门商讨关于渔业的发展情况并加入备忘录中,10月经过厅领导审定,最后确定报送山西省政府的送审稿,现经过省长审阅已经向农业部报送,等待最后农业部定稿后双方协商签约。

二、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两学习两提高活动,集中学习了全国农村和农

5 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入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积极参加厅里组织的红歌赛、老区革命教育等各项集体活动。积极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

7、28”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干部大会精神上来。同时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农业法律、法规等政策,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水平;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提高促进行业发展的业务能力;围绕山西现代农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目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

积极建立建全中心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办事不推诿、不拖拉、不扯皮。强化工作纪律,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提高效率。根据厅里下发的《省农业厅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意见》精神和要求,我中心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摆在首位,与业务工作、和谐文明单位建设、党建工作一同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三、年底工作安排

(一)自身建设

继续坚持“两学习、两提高、两调研”活动,继续加强党建廉建,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二)业务工作

一是立足新时期现代农业新特点,继续做好农业资源区划规划工作。

二是完成好农业部农业“三化”同步课题研究、数据库采集完善和盐碱地治理调查工作。

三是继续做好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遥感监测工作。四是组织网点县工作人员参加南京全国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培训班。

五是完成2011年区划中心目标责任制。

第17篇:山西区划

晋西北部是山西的主要黄土覆盖区。由于长期水蚀作用,形成黄土丘隆沟壑地形。

吕梁山向北延伸,在黄土区交错,构成黄土丘陵山地之特殊地貔。塬面海拔一般在1000 米以上。年均气温4.5—8.8℃,降水450一600毫米,因地而有差异。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很严重。

4.1.1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分布于全省面积的30%(5.7万km2),其地质结构比较单纯,并且具有煤层厚而埋藏深度浅①等有利条件。煤炭保有储量为2565亿吨(2000年),占全国的25%,位居全国之首。其中,炼焦用煤与无烟煤分别占到全国保有储量的53%与46%。山西省有6大煤田:大同、宁武、河东、西山、霍西和沁水,其面积分另U为1800 km

2、3500 km

2、16900 km

2、1600 km

2、3900 km

2、30000 km2咽。这些煤田规模大,焦煤、动力煤、无烟煤等品种齐全,而且晶位③较高。

2采煤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状况

山西省采煤破坏生态环境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1采空塌陷破坏含水层及矿井排(突)水引发的水资源破坏问题,2采空塌陷、露天开采引发的以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为主的矿山地面变形问题及由此引起的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的破坏,3以矿山废水、废渣、废气排放为主的矿山“三废”问题,4以矿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为主的矿山土地退化问题。

2矿区水资源破坏

地下水资源破坏

(1)地下水均衡被破坏

煤层开采至一定深度后.由于采空区顶板的冒落,在采空区上覆岩层中形成较为明显的冒落带、裂隙带和整体移动带3个分带。冒落带和裂隙带含水层直接遭到破坏,原来储存于该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短时间内排向采空区,形成矿坑水被排出,人为地改变了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从而破坏了地下水的均衡,这种破坏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据资料统计.山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总计面积为20352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3%。其中严重破坏区面为2670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7%:一般破坏区面积10113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5%影响区坏区面积10113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5%;影响区面积为7569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9%。

(2)对岩溶大泉的影响

山西省共有19处岩溶大泉,泉水资源量30x108m3,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响区内厚度达400m~500m碳酸盐岩构造中,是山西最主要的富水含水层,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岩溶泉域。在泉域范围内采煤,不可避免地要对岩溶泉水的流量产生影响。如果开采煤层下伏及附近的 岩溶水水位高于采空区标高.并有断裂破碎带、陷落柱及钻孑L穿过采空区与下面的岩溶水相连通时,则可能出现下伏岩溶水的底板突水和侧向突水现象,不但疏干了煤系地层中地下水.也使得下伏奥陶系岩溶水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岩溶

大泉的流量,例如郭庄泉流量减少、晋祠泉断流就和泉域内煤矿开采有直接的关系。

晋祠泉泉水流量早在1933年时实测为2.Om3/s,1942年10月1日1昼夜实测为17×104m3(约合2.0 m3/s),解放后1954—1958年的实测资料,泉水最小流量为

1.715 m3/s,最大为2.18 m3/s。晋祠泉域基本包括整个西山煤田,泉域内的煤炭开采具有悠久的历史。据统计泉域范围内共有煤矿392座,年开采能力3822.75×104t,年总排

水量2068.17x104t。随着煤炭及地下水的不断开采,泉水流量逐渐减少,于1994年5月断流。

郭庄泉位于霍州南7 km处,泉域内煤层主要属霍西煤田。1991年以前泉水流量较大,最大年平均流量为9.14m3/s(1968年),最小年平均流量为6.20m3/s(1990年)。据不完全统计,分布于该泉域内的煤矿约有580座。个别煤矿矿井日排水量达数千吨,大量的煤矿

排水直接影响了郭庄泉的流量,从1992年开始泉流量急剧下降,至1999年减小至

2.23 m3/s②。

(3)对浅部含水层及供水水源地的影响

煤矿采空塌陷使覆岩产生了大量垂向的张裂缝,有的裂缝直通地表,在地面形成地裂缝、地面塌陷。矿井、巷道、采空区及张裂缝成为采空区以上各类含水层地下水快速漏失的通道,致使采空区以上各类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人矿坑.随着矿坑水的疏干排放,采空区以上各类地下水含水层的水位下降或被疏干.其直接后果是水利设施大量报废.地表植被死亡,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全省主要矿区每平方百米耕地粮食减产约250 kg,每年减少粮食产量约

1.17x10akg。还引起泉水流量减少或断流,共影响井泉3218眼、水利工程433处、水库40座、输水管道793890 m,导致近4000个村庄、1494948人口、218329头大粹畜饮水严雷困难。2000年到2005年6年间.全省解决了因采煤漏水而缺水的2006个村95万人的饮水问题。而此期间建设的饮水工程有625处因采煤破坏报废,810个村37万人重新陷入饮水困难。山西共有14个城市、42个县城位于采煤影响区,这些城市受到采煤漏水影响而削减的供水量为3.61×10Sm3,有34个重要水源地受到煤炭开采的影响。

根据《山西省水利统计年鉴》的资料④,1987年全省的农村机井共84154眼,其中深井为22023眼,2005年农村机井共90724眼,其中深井为35656眼.新增深井13633眼:加上城镇供水井,全省现在的深井已达44298眼。近20年来原有机井平均以每年200()眼的速度报废,现在40×10*m,的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供水量为10.7×108m3,只占26.7%,其余的73.3%都是中深层地下水和岩溶地下水。打井深度的增加不仅增加了工程建设投资,而且增加了井位选择和打井的难度.导致今后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更加艰巨。在现状条件下.施工1眼800 nl深的机井需要3-4个月的时间,投资在60万元以上.一旦发生大旱,临时打井根本不能解燃眉之急。

(4)采煤影响地下水资源总量

据《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评价》统计,20年来煤矿开采引发的经济损失:累计粮食减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46亿元。山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为:采煤漏水造成人畜吃水困难,损失3.23亿元;采煤漏水使水浇地变为旱地,损失3.46亿元;矿井水排放造成经济损失34().5亿元:水利工程被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为o.69亿元。合计为347.88亿元,占全省20年GDP总和的2.8%。应当指出的是,上述损失仅仅是可以初步计量分析的部分内容。由于煤炭开采水文地质环境的复杂性、所造成危害的不可逆性、许多损失的不可计量性和生态危害的代际延续性,其所产生的损害将比上述测算的数量更为巨大袈。I.王,具所广生削坝舌椅比上处洲异制,姒虿殳刀巨大。

2.1.2地表水资源破坏

随着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采空区导水裂隙带和地面沉陷范围也扩大,在局部地段,与地表水发生水力联系,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使地表径流减少.水库蓄水量下降。在大同

十里河、怀仁小峪河、朔州七里河、阳泉桃河、孝义兑镇河、左权清漳河、晋城长河等地均有此现象。

2.2矿区地面变形及由此引发的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破坏

根据调查,至2004年全省各类采空区的面积3553.82km2,总的开采沉陷面积2761.58km2,采煤引发矿山地面变形,诱发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其中较为典型的矿I』J地面塌陷约835处、地裂缝约1205处、滑坡约73处、崩塌约23处、泥石流约10处,合计约2146处∽,、

矿区受上述各类矿山地质灾害影响的村庄数达3309个、户数339084户、人数1214781人,1040848问房屋不同程度被破坏。另据对山西省重点矿区(大同、轩岗、西I』J、汾西、潞安、阳泉等)的调查统计,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网点受损面积约26.4850x104m2,破坏铁路约5444 111,有801745 m道路、293079 m供水管道、435567 m供电线路、123678m通信线路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全省矿山地质灾害至少造成百余人死亡、1000余人伤残。

全省开采沉陷破坏耕地面积1082.25 km!、林地面积42.60 km

2、园地面积6.9 5 km

二、草地面积17.60km2,破坏其他已利用地面积474.08 km2,破坏未利用土地面积1152.36 km2露天采矿(采场)破坏耕地21.16 km2,破坏林地0.35 km2,破坏园地0.02 km2破坏其他用地101.18 km2。全省矿山固相废弃物占地面积约43.97 km2,其中占用耕地5.63 km2,林地8.95 km

2、同地0.42 km2,占用其他类型用地’28.93 km2。燃是主要的污染源,其产生的SO。、烟尘等废气排放量约为358×108m3/年。

煤矿开采加重了水土流失,据调查估算,采煤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面积为其引发的采空塌陷面积的10%~20%c4,也就是说全省矿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约为276.16-552.316km2。另据调查.矿山开采造成土地沙化影Ⅱ向面积约1134.26km2。

3.2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难以恢复

前述估算仅是可以用经济损失来粗略评估的采煤破坏生态环境的程度,更严重的是采煤破坏环境的不可逆性。

(1)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沟壑纵横,降水偏少,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采煤引发的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破坏等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破坏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里都难以恢复。同时,采空塌陷使生长数十年的森林、植被资源毁于一旦,留下的却是千疮百孔的塌陷坑、乱石堆,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

(2)煤炭开采造成矿区土地荒芜、井泉断流、房屋裂缝甚至倒塌,严重影响矿区人民的安居乐业。

(3)山西省全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23.8×10m3,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1000m3的严重缺水界线,属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采煤塌陷使大面积含水层遭到破坏,这种地下水系统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不可恢复的。

(4)采煤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影响因素的诱发,随时可能继续

塌陷,成为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成为城市、乡村、土地规划等的极大障碍。

山西省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概况

1.地质灾害的特点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境内沟谷发育、地形切割强烈、降雨集中,加之采矿、筑路等人为工程活动,自然成因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遍及全省,如山区丘陵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中部盆地内由于活断裂和超釆地下水形成地面沉降、地裂缝,特别是因长期和大面积的采矿活动造成的地面塌陷,裂缝、下沉、塌落地震、山体滑移、滑坡、水源枯竭、土地退化等地质灾害,尤其严重;

2.地质灾害的分布及规律山西省是矿业大省,矿业经济为全国和全省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危害甚烈的地质灾害,影响着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以煤炭为例,全省含煤面积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开采地分布在太原、大同、阳泉、朔州、长治、晋城、临汾等省内大中城市周边,据不完全统计,1949—2000年山西省各类矿山采空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塌陷面积120万亩,其中耕地占40%,全省采煤排水每年达3亿吨,使3000多处井泉干枯断流,导致1547个村庄, 9.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40余万亩水地旱化、减产;5()%一70%:因地质灾害而举村搬迁的村庄达45个;矿山地质灾害使大量的地面建筑及设施遭到破坏,人畜伤亡,交通中断时有发生,每年因此造成经济损失数亿元,群众集体访事件时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同市峰子涧矿区和太原市万柏林化客头一带囚地面塌陷造成房屋倒塌,土地无法耕种,果树成片死亡,人畜无水饮用,巳不具备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高平市曲辉公路遇仙山隧洞,神河铁路火山隧洞等部由于地质灾害而被迫关闭,致使交通中断;

近年来,由于铁矿石市场看好,采矿者急功近利,往往忽视地质灾害预防,每年因开采铁矿诱发地面塌陷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此之外,山西省地形切割强烈,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也常发生,新构造运动较强,山西中部的一系列盆地是著名的地震带,由于深大断裂活动和超采地下水等原因,30多个县(市)出现地裂缝,太原、大同等城市巳出现大范围的地面沉降。近几年,晋中的祁县,太谷等地的构造地裂缝发展较快,毁坏民房、耕地,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77起,其中崩塌15起,占灾害总数的5.4%;滑坡41起,占灾害总数的14.8%;泥石流20起,占灾害总数的7.2%;构造地裂缝3起,占灾害总数的8%;其他灾害如矿坑突水、煤田自燃等3l起,占灾害总数的11.2%-由此可见,山西省采矿引起的塌陷、裂缝等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0%以上。今后全省的地质灾害仍将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为主,特别是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随着采矿强度的加大,采空区的扩大,矿区地质灾害仍然呈漫延的趋势

第18篇:区划工作总结

2011年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15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局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围绕市局2011年民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局业务工作考核项目和县委、县政府、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区划地名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地名普查完善工作完成节点任务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补充、更新、完善地名信息,健全地名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工作部署,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完善工作。9月16日,县政府“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完善工作会议”之后,我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和全国地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颁布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规程》要求,结合我县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实际情况,积极与承接方配合开展外业调查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我县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实地拍照、采集地名所在位置经纬度、补查地名标志信息。目前,外业调查工作已经结束,内业整理工作正在进行。11月23日,省厅下发的《地名普查完善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显示我县按照节点完成任务100%。行政区域界线转绘、地名信息标注已经完成,下步,

1 将绘制地名成果矢量电子地图,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国家要求的地名普查完善工作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高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对“沛县地名网” 进行及时更新维护,进一步丰富地名网站信息内容。

二、完成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一年来,我们以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为抓手,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办等10部门和省综治办、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意见》(苏综治办[2010]114号)有关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精心组织,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责任到位,积极开展创建平安边界活动,落实界线各项任务,确保边界平安和谐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发平安边界创建实施方案。年初,我局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列入年度民政工作意见,与民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在边界沿线乡镇之间普遍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建立边界地区民政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并按照协议书的内容,不断深化创建内容,定期沟通情况,交流信息,认真开展有关创建活动。8月26日,印发了《沛县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工作标准、工作措施和要求。二是落实界线管理“两图一责”制。全面推行界线管理网络图、界线管理示意图,制作一张网络图和示意图,分发给相关镇、村(居)界线及其界桩协管员;由县民政局与各有关镇签订《沛县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界线管理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责任范围、责

2 任内容、责任追究,切实抓好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三是签订平安边界创建协议书。全县4条界线全部签订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明确平安边界建设共建目标以及相应措施、机制,共同推进边界地区和谐稳定。5月10日,沛县民政局与丰县民政局、山东省鱼台县民政局在鱼台县民政局召开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8月12日,沛县民政局与微山县民政局在沛县召开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毗邻双方分别在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平安边界建设经验,为探索平安边界建设作出了有益尝试。四是签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协议。由县之间、镇之间签订界线管理协议,对界线管理维护进行分工,明确边界双方责任管理范围和各自的职责,确保管理到位。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协作关系。在界线管理中,与边界沿线各县(区)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围绕“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目标,开展边界地区联谊活动,做到定期互访、信息共享、纠纷联调,主动做好沟通,积极协助处理,使创建工作内涵不断得到了延伸和扩展,促进了边界地区友好往来、和谐相处、经贸发展,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六是界线及界桩管理规范。针对以前一些界桩管护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与各县(区)之间建立健全界线及界桩管理制度,把县级界线及其界桩委托给所在村(居)综治协管员一并管理,签订协议书,给予一定报酬。目前,全县已勘定的界线全部推行了界线及界桩管理委托制度,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书。七是树立界桩警示牌。对在田地、路边等容易受破坏(危险地带)的界桩旁边树立警示牌,宣传公布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相关规定以及

3 毗邻双方民政局联系电话,共树立 2块,加强了界桩维护工作。八是界线管理资料齐全,归档及时。根据省厅、省综治办考核细则的要求,对界线界桩管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三、严格执行地名命(更)名审批程序,规范地名管理 地名命(更)名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严格按照《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规定的各类通用地名的命名标准进行命更名,并严格审批权限。地名的命名、更名,由建设单位、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按《徐州市地名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程序核实资料并到实地勘察,对拟命名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县地名委员会批准并行文公告。全年共受理帝王大厦、嘉华世纪城、如意家苑、财富〃御水华庭、清华园、汉城名座、剑桥府邸、汉府家苑等8家新建小区命名工作。

四、做好路名标志牌的规范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 严格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徐州市地名管理条例》、《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通知》(徐政办发[2002]144号)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完善工作规范,提高地名管理工作水平。在我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中,对城区路名标志牌进行全面摸底,新城区由于修筑道路、建房施工、车辆碰撞、人为损毁等因素,不同程度地损坏路名标志牌12块,共丢失地名方向牌27块,已全部修复。老城区新安装路名标志牌86块,其中补充安装一级路牌38块,街巷二级路牌48块;更换公益和商业广告画面280幅,反光路名面版24幅,保证了路

4 名标志牌的完好整洁,圆满完成省文明城市创建所承担的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上级安排和日常业务工作,我们打算2012年需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做好全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完善工作。

2、进一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维护边界地区社区稳定。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道和新闻宣传工作。

4、完成上级和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19篇:地名

地名 教学目标:

1、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活动,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教学重点:

1、课前师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蕴含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1、地名的变化与历史、社会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让他们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掌握更多有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家乡地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了几个谜语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出示谜面:两个胖子合着睡( );两个节日一起庆祝( );东、西、北都不通( )猜一个城市名。 生:猜谜语。

师:这就是地名的有趣性!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地名这一生活知识。(板书)

二、观察课本P63的地图。

师:在祖国的各地有许多有趣别致的地名,它们有的折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变化,有的对应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家乡的地图。

1、找出丁丁的家、第一小学的位置。

2、为丁丁上学设计一条路线图,写出要经过的地方:①:家—哈尔滨大街—自由西路—自由东路—银川大街;②:家—哈尔滨大街—中山西路—中山东路—银川大街。

从他上学路上经过的地名你们发现了什么?(以城市名称、人名命名)

3、用你的“火眼金睛”再找找图中的地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以方位、族姓等方式命名)

4、师简介地名的命名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命名以及其它多种形式的命名)

三、观察家乡的地图。

(一)、师:地名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泉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

1、找找图中你熟悉的地名;

2、小组讨论:你发现图中的地名有什么特点?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

3、汇报、交流;

(二)、师:泉州古老而又浓厚的文化韵味,充满着多么迷人的魅力。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快板,请同学们仔细听,边听边找出其中的地名。

1、听快板;

2、交流快板中提到的有关大泉州的地名;(生介绍,师补充)

3、生跟读快板。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师:地名不仅别致有趣,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就能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

第二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 存有包罗万象、别致有趣的地名,让我们来看一看家乡的地图。

一、直接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地名里的学问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地名游艺会。

二、第一关:猜城市名称,编地名谜语。

1、猜城市名称:

出示题目:金银铜铁______,倾盆大雨______,四季温暖______,风平浪静______,双喜临门______,夸夸其谈______,拆信封______,不冷不热的地方______,银河渡口______

2、你说我猜:

师:同学们真聪明!接下来我们改变一下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来出题,其他同学来猜,看看谁出的题目把全班都考倒了,好不好?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天无三日晴______,水边人家______,两个胖子睡一头______,戈壁滩______,一路平安______,圆规画圆______。)

三、第二关:找一找诗里的地名。

1、填地名;补充诗句:

①、白日依山尽,______入海流。

②、窗含______千秋雪,门泊______万里船。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___无故人。 ④、不识______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找地名并作简单介绍;把诗句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些简单的题目都难不倒你们,那咱们就来点难的,敢不敢接受挑战呢?(出示题目:找出诗句中的地名并作简单介绍,并把诗句补充完整) ⑤、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__。 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 ⑦、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__。 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__。

四、第三关:抢答,说地名:

师:恭喜你们,前面两关已经顺利过关了!第三关是抢答环节,看看谁坐的最好,反应又快!

1、说出三个与“水”有关的泉州地名:安海、泉州、安溪、东海、„„(师追问答题的学生:从哪里看出与水有关?)

2、说出带\"安\"字的三个泉州地名:南安、惠安、安溪、万安桥、安海„„

3、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4、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

5、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五、第四关:填成语,组地名。

师:连闯三关,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接下来的环节会越来越难,你们有信心闯过关吗?(出示题目:填成语,组地名)

1、至高无___ ___枯石烂 _______________;人定胜___ ___落石出 _______________;

2、语重心___ ___暖话开_______________;金石为___ ___官许愿_______________;

3、难能可___ ___春白雪_______________;人才济___ ___征北战_______________;

4、一技之___ ___风化雨_______________;声东击___ ___居乐业_______________;

5、说东道___ ___死不屈_______________;一步登___ ___津有味_______________;

6、执法如___ ___山再起_______________;同舟共___ ___腔北调_______________。

六、第五关:给地名归类。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这么多成语都能够脱口而出,真是太棒了!关系你们又顺利闯过一关!接下来老师也要考考你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了,准备好了吗?

1、地名串串香:

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地名,想想可以怎样把地名分成一串一串的,一串至少三个:北峰、石狮、聚宝街、打锡巷、花巷、马甲、鲤城、东海、南安、青阳、金谷、赤水、东街、(小示:按照方位、动物、颜色等)

(以方位为首的有:北峰、东街、东海、南安; 以动物为首的:石狮、马甲、鲤城。

因经济场所得名:聚宝街、打锡巷、花巷; 以颜色为首的有:青阳、金谷、赤水。)

2、师: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资料,而且泉州的地名还不止这几个,你能继续写几个吗?

七、第六关:砸鸡蛋,猜地名。

师:知道幸运52砸金蛋的游戏吗?老师这有几个蛋,挑选你喜欢的鸡蛋(金蛋和银蛋)将会出现谜语,猜城市名。谁愿意先来呢?请说出你要砸什么蛋?

A、金蛋: 下面哪个名称是泉州的别名:刺桐、鲤城、温陵(三个都是) 教师适当解释:

泉州古时候叫温陵,在一些古建筑物上,常常看到有温陵的名称。市北通清源山旧路亭上的匾额写有“温陵山门”,城隍庙的临街正门门楣上有“温陵古地”,市东街蔡巷有“温陵书院”,等等。名副其实的“温陵” 是泉州的别称。其实,它的出现比泉州还早,甚至在她还未建城之前,这片土地早就叫温陵了。温陵,不言而喻,是指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而言的,即气候温和,地属丘陵。朱熹很称赞这地方是“山陵独温”,据说“温陵”名称就是从这时开始。

刺桐是泉州的别名,泉州港称为刺桐港,泉州城称为刺桐城,这个名称既来自于环城遍植的刺桐,同时又来自于泉州的对外交通。刺桐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由于古时泉州海外交通关系而移植来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一带。

泉州别名鲤城,这是尽人皆知的;泉州之所以叫鲤城,是因为她的城郭形似鲤鱼,这也是很清楚的。 但泉州这个鲤鱼城,是怎样形成的,对一些人来讲,就未必了然。

B、银蛋:连一连:请把地名和特产连接。 鞋业 德化 陶瓷 安溪 石雕 晋江 铁观音 惠安

七、小结。

1、师:今天的游艺会,大家表现都很出色!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这就是地名的别致有趣,它使我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关于地名的学问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积累,相互交流、探讨。

第20篇:地名

地 名

备课人 沈继新

单元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开放的单元。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地名命名的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其他多种形式命名。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2、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3、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2、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重 点

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难 点

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家乡的哪些地方是你们熟悉的?同桌之间说一说。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好朋友丁丁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想想你从这张地图发现了什么?主要看看这里的地名。

(二)看地图,感受地名的特点和文化

1.引导学生读图,找一找地名,感受地名的特点 同学们,你都找到了哪些地名,发现了什么规律?

2.我们也来看一看自己家乡地图,看看有什么发现?看你们能不能找出像丁丁家乡地名的那种规律?

(1)河南省地图

这是我们河南省的地图,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别着急,仔细地看一看。谁来说说看。哦,你发现了我们河南省有好多地名都含有“阳”字。果然就是,你看有洛阳、南阳、安阳、濮阳、信阳,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为什么这些地名都带有一个“阳”字呢?原来这是根据地理位置命名的,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之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之为“阴”,所以就有了像“洛阳”“江阴”等这些地名。

(2)河南省郑州市局部地图 再来看看我们河南省省会郑州的地图,这里的地名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位同学发现了这里很多地名都和人的姓氏有关系,能具体说说吗?有小陈庄、冯庄村、陈家门、魏庄、陈庄、魏寨、张魏寨、宋家门。

(3)河南省开封市局部地图(点击)

开封是“七朝故都”,北宋曾把这里定为都城,所以这里有宋城路;明朝的时候,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在吹台上建禹王庙一座,此后改名为禹王台,所以又有禹王路、禹王台公园;还有一条郑州通往开封的路叫郑汴路、这儿还有一条和地理位置有关的路叫机场北路;诶,你看这里也有许多和姓氏有关的路:赵屯、蔡屯、南柴屯。

3.同学们的眼睛真雪亮啊,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家乡这么多有趣的地名,有带“阳”字的;有和姓氏有关的,有和自然景观有关的;有和当地企业有关的;还有的和当地的历史文化有关的。,

(三)转入学习“日积月累”部分

1.除了这些规律,地名的命名还有什么规律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本“日积月累”部分的“接着往下写”。

(1)含有表示方向的字:北京、南宁、西安、南阳、北海、淮北、南昌、南京、西藏、东莞、广西、广东、北川

(2)含有表示地理位置的字:上海、杭州、香港、天津、海口、山海关、湖州 哈尔滨、黑龙江、武汉、宁波、湛江

(3)(有表示某种颜色的字:青岛、黑河、黄山、赤峰、白城、青城 黑龙江、兰考,白帝城,吉林白山市,安徽黄山市

(4)含有表示某种物产的字:铜陵、桂林、铁岭、玉门、鹤岗、枣庄、大理、杨梅、黄果树、衡水、金华、新竹

(5)含有人名:中山路、赵一曼路、张自忠路、秦皇岛、中山市、孔明路

(6)含有姓氏:田庄、赵家庄、孙家屯 刘庄、张家界、沙家浜 (7)含有景观遗迹:古塔胡同、知春里、三家巷 五指山、六盘水、佛山

2.同学们,学习了刚才的那些知识,我们知道了许多有趣别致的地名,它们有的折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变化,有的对应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3.同学们,除了上面的这些很有意思的城市名称,你还知道哪些特别命名的城市的名字吗?

4.是啊,同学们都讲得很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别称分别是指哪些城市。看看有谁清楚泉城是哪里,为什么叫它为泉城呢?

泉城(济南)、春城(昆明)、江城(吉林)、山城(重庆)、羊城(广州)、蓉城(成都) 你还知道哪些地名的别称吗?

拉萨:日光城 ; 哈尔滨:冰城;许昌 :烟城;洛阳:牡丹城;景德镇:瓷都

我国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简称或是别称,别称的出现有其鲜明的独立性和地域性,往往能说明该城市十分突出的特点。

5.认识了中国这么多有特色的城市名称,让我们也一起来关注下外国的一些城市好吗?

东京(日本)、纽约(美国)、巴黎(法国)、伦敦(英国)、柏林(德国)、悉尼(澳大利亚)

还知道哪些外国城市的首都:莫斯科(俄罗斯)、雅典(希腊)、首尔(韩国)、曼谷(泰国)、新加坡市(新加坡)等,其中华盛顿才是美国的首都,堪培拉才是澳大利亚的首都。

6.我们都清楚了中国城市很美妙的别称,也知道了很多外国城市的名字,你们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解决呢?对,可以查字典、询问等各种方法。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下这四个成语。有谁能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呢?

一马平川: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

千山万壑:形容山和山沟非常多。即:形容山峦起伏,高低重迭。 亭台楼阁:指建筑物搭配合理、漂亮(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断壁残垣:残缺不全的建筑物,常用来形容荒凉的地方

很好,看来同学们回去的时候有认真做好预习的工作啊,那你们能说说她们都是用来描写什么的吗?(都用来描写环境的)那你们赶紧开动脑筋想想,还有哪些词语也可以描写环境的?(出示词语)

(四)小结

很多地名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的,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只要我们肯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你一定会发现生活的学问颇多,乐趣无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2、通过收集资料、猜谜语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地名知识

重 点

通过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地名知识。 难 点

通过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活动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一门大学问。今天,老师想趁此机会来开展一次地名游艺会,看看大家对地名了解多少。首先,让你们先猜几个谜语来热热身,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不知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啊?现在看看谁坐的最好,反应又快。

(出示谜语)请看大屏幕:两个胖子合着睡,猜一个城市名。(生:合肥)

真厉害!再来一个:鸡蛋心。猜一个城市名

真聪明!接下来最后猜一个:东、西、北都不通(生:南通) 恭喜你们,回答正确。大家在热身活动中顺利过关,不知下面的闯关环节你们是否也能这样轻易过关呢?

(二)闯关环节

1.第一关:猜城市名,编地名谜语 (1)(出示)书中谜面猜谜语:

金银铜铁(无锡) 倾盆大雨(天水) 四季温暖(长春)

双喜临门(重庆) 风平浪静(宁波、海宁)

(2)(出示)补充课外的一些地名谜语,增长见识:

飞流直下三千尺——银川 天无三日晴——贵阳 水边人家——沪

戈壁滩——长沙 夸夸其谈——海口 船出长江口——上海

银河渡口——天津 带枪男子——武汉 相差无几——大同 久雨初晴——贵阳 拆信——开封 春城无处不飞花日——锦州 刚建成的村庄——新乡 萤火虫,亮晶晶——昆明

觉醒了的地方——苏州 一望无际的大地——广州

大家都笑你——齐齐哈尔 不冷不热的地方——温州 2.第二关:找一找诗里的地名。

(1)同学们,在刚才的这些环节中,大家表现都很好,让我们继续保持这种斗志,来把下面的几道关卡突破,最终到达胜利的顶峰好不好啊?(好)那睁大睁亮你们的眼睛咯,看谁最早找到诗歌中的地名,并能告诉老师那个地名具体在那个省市啊?最好是能把诗句也补全了,现在开始啊,大家做好准备了没?(准备好了)

出示:

①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泗水:河名,在山东省。出自南宋朱熹《春日》一诗。)

后两句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故址在现在的湖北武昌。广陵:现在的江苏扬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

后两句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指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境内,又名梁山。楚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的一段长江,因战国时期为楚国的地域,故取名楚江。出自李白《望天门山》一诗。) 后两句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县。江陵:今属湖北。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 后两句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出自唐王之涣《凉州词》)

前两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就在敦煌的南湖,因在玉门关之阳而得名。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前两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后两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⑨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江苏镇江。瓜洲:江苏扬州。中山:南京。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

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指香炉峰,在庐山。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

后两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除了诗歌中含有地名,你们能告诉老师,你还知道含有地名的成语吗?最好是一个成语里面就包含有地名。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虎落平阳,火烧赤壁; 邯郸学步,高阳酒徒; 桂林一枝;洛阳纸贵

3.第三关:命题谜语说城市名

(1)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中山路、北京路、南京路、大同道、成都道、杭州道等。 (2)说出三个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城市名: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吐鲁番、二连浩特。

(3)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洛阳、贵阳、沈阳、安阳、辽阳、岳阳、衡阳、揭阳、阳西、阳春、信阳、阳江、邵阳、阳泉等。

(4)说出带“州”字的三个城市名:福州、泉州、漳州、温州、苏州、广州、扬州、柳州、兰州、郑州、株洲、赣州、常州、湖州、台州、徽州、凉州、亳州

(5)说出带“海”字的三个城市名:珠海、东海、黄海、海口 (6)说出三个以数字为首的地名:零陵墓、一平浪、二连、三明、四平、五台、六安、七星台、八达岭、九江

(7)说出三个以食品为首的地名:盐城、酒泉、茶陵、蚌埠、谷城、鱼台、枣庄、米脂、乳山等。

(8)说出三个以动物为首的地名:龙泉、虎林、鹿港、鹰潭、狼山、鸡西、鹤岗等。

(9)说出三个以花果树木为首的地名:兰溪、梨树、桃源、荔枝、榆次、莲花、梅县、柳州、桐芦等。

(三)小结 1.同学们,闯了这么多关卡,相信你们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了吧,地名的相关文化内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有谁能告诉老师,你们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呢?我是小记者,想采访我们这些学习的主人,今天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感到最得意的是什么?

2.通过活动,我们又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喜欢吗是这么精彩,这么有趣。

教学反思

语文活动就

《区划地名工作汇报评估.doc》
区划地名工作汇报评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