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支农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科学整合财政资金努力提高支农绩效

科学整合财政资金努力提高支农绩效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农村改革步伐,认真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减负。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多渠道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方面,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投入渠道不宽、投入结构不够合理、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做好新时期各项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行支农资金投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管理部门过多。目前来讲,县级直接管理和分配支农资金的有发改、财政、科技、水利、林业、国土、农业、交通、民政、卫生、计划生育等十多个部门,管理部门过多必然导致统筹协调难,同时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上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协调运行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存在多头申报的现象;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多样,政出多门;计划下达形式各异,既有发改或财政直接下达的,也有发改或财政先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到地方的,还有由发改、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的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

二是支农项目存在交叉重复现象。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资金投放、项目实施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复,如基本农田项目在农办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项目安排。项目的交叉重复,给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带来了困难,致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三是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目前,部分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仍不规范,加之各地要求解决资金的项目多,因而资金分配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安排项目量多、面广,但资金少。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十万、八万元,基层配套资金跟不上,无法完成项目建设,甚至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同时由于部门经费较为紧张,工作经费无法保障,难免会出现挪用项目资金作为工作经费的现象,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四是资金拨付中间环节多。有的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地方财政资金调度困难,不能及时拨付,但更主要的是,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多,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如有的资金财政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又拨给下属单位,下属单位再拨给承建单位,资金“旅行”时间很长。尤其在部分乡镇,资金滞留时间更长,卡、压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项目建设无法顺利实施。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不一。财政资金要层层拨付,资金到位相对缓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行业部门的资金按条条拨付,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造成资金沉淀,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五是县乡财政配套难。由于目前我县县乡财政比较困

难,基本上是“吃饭型”财政,而上级要求配套的项目又多,县乡财政难以承受,项目资金缺口大。中央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大多也要求市、县、乡镇要配套资金。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资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省、市资金到位后,由于县乡镇财政普遍较为困难,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县乡配套经费迟迟不能到位,只能是项目开工后,使用上级专项资金,本级拿不出钱,造成资金缺口大,建设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

二、整合支农资金投入的建议

加大各项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要求各部门之间应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搞好农业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按照规划区域集中投放,充分发挥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着力解决协调难的问题。县乡两级政府应成立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由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年度支农投资的安排原则和使用方向,衔接各项支农投资的建设重点和项目布局,统筹协调支农投资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各部门支农投资安排。

(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着力解决项目交叉重复的问题。要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必须规划先行。按照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由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制定的行业规

划,编制全县年度发展计划,规划要统筹全县,相互衔接,重点突出,避免重复,对一些重大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在规划指导下,对所有渠道的支农投资和项目,都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力争建一个成一个,坚决避免“遍地开花”的现象,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使全县的农业农村基础有更明显的改善。

(三)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着力解决支农资金分散的问题。集中统一使用支农资金,形成合力,这是目前支农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资源整合,对所有涉农项目如农村沼气池建设、安全引水工程、乡村公路建设、卫生改水改厕、村级计生室建设、村村通工程以及防洪防汛、生态建设等项目捆绑安排,统一规划,资金实行捆绑使用。

(四)规范资金划拨形式,解决中间环节过多的问题。中间环节过多是影响资金高效运行,造成资金流失的关键。因此,对上级下拨的财政资金,应尽量不通过主管部门,一律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乡镇,由乡镇直接划拨到项目实施单位,以减少财政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

(五)加强项目管理,着力解决支农资金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一是要全面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对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有关规定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二是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将支农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对项目建设中的物资和设备实行政府采购,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全面实行工程监理制。县财政局要全程参与工程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实行社会监理,建立建设工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四要是全面推行决算审计制。所有项目完工(竣工)后,由审计部门对项目工程决算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办理项目资金结算和清算。

(六)创新支农投入机制,着力解决政府支农投入不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当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同时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推荐第2篇:卫生支农工作汇报

支农工作汇报

自2008年5月1日起,我奉市二院派遣,参加****市政府举办的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至今已经三年多,在此期间,我代表市二院支援******卫生院。

******卫生院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我们到的时候,看到院内杂草丛生,楼房破旧,卫生条件和工作环境均比较差,后经支农工作协调,我宝丰分院给予资金物资的支援,加上我们的不懈努力,使卫生院的院容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医疗设备也得到了较好的配置。我们支农人员来到农村卫生工作第一线,首先受到卫生院领导及同事们的欢迎,给我们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在接诊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同时,我们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为农民病患者的预防保健,疾病诊疗服务之中,在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极大的行为和鼓舞。例如,我有一天值夜班,接到了一位张姓男患者,50多岁,发病后曾到附近卫生院住院数天,病况不见好转,来诊时无法行走,我主动将其背到病房,且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为其诊疗,最后经过我的努力,使用创新的针刀疗法,将其治愈。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两周才回家一次,休息两天,其余的时间随同该院医护人员白天接诊,晚上值班,门诊病房都要管,并且来找我看的。多是别人不能解决的病患,或者是怕接的病患。比如,08年秋季,当地腮腺炎多发,轻症患者在村卫生室治疗,重的来住

院,我承受着压力为其治疗,后来领导信任我,叫我挑起了传染病防治的重担,大家知道,这几年又是手足口又是甲流的不断,基层的传染病防治成了政治焦点,使卫生人员诶之色变。我不畏艰难。不怕风险干了这个,一干就干了三年。

时间长了,能想起的事情不多,但作为一个支农人员,我也为自己尽职了,尽力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夸赞,如果不走,我还要继续干,别人高兴,我也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推荐第3篇: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汇报材料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汇报材料

卫计局:

根据县卫计局要求我院对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药服务价格补偿项目作进行了全面自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我院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收费标准,取消药品加成。

1、2012年9月我院接到《南发改收费【2012】498号》文件,在9月11日下调药品加成3%,调整诊查费类。2013年1月1日再次下调药品加成4%,调整输液、注射费类、床位费、增设药事服务费,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

2、2013年6月1日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调整护理费类、中医治疗费类、手术费类。

3、2013年10月我院接到《关于印发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偿办法的通知》,于10月11日取消原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按照川发改价格【2013】937号文件中调整项目和上调标准执行护理费类、住院诊查费标准,其中中医辨证论治费类、诊查费类(住院诊查费除外)尚未调整收费。

上述所有价格调整及取消药品加成情况均在LED电子屏上进行了公示,并以多种形式,如科室沟通、设立宣传栏和挂横幅标语等及时履行了告知群众的义务。

二、存在的问题:

1、接到上级文件时间滞后,药品及收费项目不能及时调整。

2、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助不能及时到位,我院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因药品调价亏损75万余元, 2014年全年因药品调价亏损251万元,2015年药品因调价亏损273.5万元,2016年1-4月药品因调价亏损115.8万元,2014年收到县财政局下拨的取消药品加成省级补助55.29万元,2015年收到县财政局下拨的取消药品加成省级补助35万元。

3、川发改价格文件中的个别项目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因我县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在诊查费类调整中不能及时有效的执行新物价标准。

4、调整项目不足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所带来的亏损,导致医院资金流转紧张。

推荐第4篇: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扶持农业经济的力度逐年加大,资金总量迅速增加,规范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的绩效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5个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农业和农村问题。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次强调在政策和资金上要向农业倾斜。农业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是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就如何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州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近年来,巴州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精神,在上级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大农业投入,强化了支农资金的管理,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至2008年3年来,我州财政支农资金(上级追加专项)累计支出37694.5万元,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业科技推广、农牧民培训、农业产业化、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和品种改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补贴、灾害救助等方面。农业科支农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是:2006年合计支出8522.6万元,主要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4601.9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1151.2万元,畜牧业专项374.8万元,农业生产专项1288.7万元,水利专项956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50万元。2007年合计支出13422.6万元,主要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5434.5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1090.8万元,畜牧业专项296万元,农业生产专项3828.3万元,水利专项2648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25万元。2008年合计支出15749.3万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8645.5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733万元,畜牧业专项769.6万元,农业生产专项2296.8万元,水利专项2287.4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017万元。

从以上所列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比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57.49%。2008年比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17.33%。从增长内容看,支持林业、畜牧、农业生产和改善水利设施和自然灾害救助的资金逐年加大,尤其是各种农业补贴资金,近两年增和幅度较大。通过支农资金的有效投入,使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渐覆盖到农村,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了落实,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总体来讲,财政支农资金在以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水利基础设施居农业基础产业地位,水利建设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发展的超前性。为缓解我州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抗灾能力较弱的矛盾,3年来我州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集中“以工代赈、节水灌溉、防汛岁修、桥涵建设”等水利项目资金5891万元,支持了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节水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落实了各项补贴政策,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

积极配合各级农业部门,落实农作物良种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和实施棉花良种推广,及时拨付补贴资金,确保惠农政策的顺利实施。2006-2008年,我州共落实粮食补贴资金9650.4万元,累计补贴小麦面积130.75万亩;落实棉花良种补贴2549.7万元,累计补贴面积169.98万亩,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3、稳步推进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加快林果产业发展

按照自治州提出“百万亩香梨、20万亩葡萄、20万亩红枣、20万亩杏”的建设目标,近五年来全州林果业以年均10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 大力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保护工程。2007年林果总产值超过7.62亿元,预计2008年农民人均来自干鲜果品的收入超过744.8元,比上年增加155.8元左右。

4、加快了畜牧业各项资金投入,克服了动物疫病、自然灾害等困难,畜牧业得到稳步发展

2006-2008年共落实畜牧业专项投资1440.4 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畜牧业生产进展较为顺利,到2007年底,牲畜存栏309.03万头,年出栏牲畜322万头,肉类总产量9.7万吨,奶类总产量7.1万吨,禽蛋总产量1.2万吨,畜牧业产值20.5亿元,畜牧业在农牧民人均增收中的贡献份额100元以上。

5、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工作

2006-2008年全州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00万元,对25匹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进行了补贴,补贴拖拉机1698台,配套农机具3592台,使农业机械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到2007年底,全州拥有各类拖拉机41802台,配套农机具75834台架,全州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70%的疆内较高水平。

二、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分配、轻管理”和资金管理不科学的问题长久存在

各县市、单位争取项目和资金的积极性很高,但资金到位后重视支出轻视管理。不重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较普遍存在,尤其是随着资金量的快速增加,财政各项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查处不严,个别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给财政后期管理和检查验收带来了困难。财政内部和资金使用单位缺乏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资金监管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存在。在资金管理上,项目资金迟迟不到位,配套资金未作安排或安排不足,资金使用“撒胡椒面”和截留、滞留、占压,拨付不及时的问题依然存在。

2、项目申报程序不够科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申报时间过长,部分支农项目因此贻误了最佳实施时机;财政资金再分配透明度不高。在申报支农项目时,往往是部门说了算,财政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在项目管理上,事前立项不严格,论证不充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缺乏可行性。在实施中擅自变更、调整项目计划,项目竣工验收不及时,致使项目建设质量不高。

3、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少数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制度,农口部门在安排使用时弹性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如林果业发展资金、地方苗圃建设资金、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等。还有一些支农资金的管理制度已经过时,不符合客观实际。

4、监督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发展,财政性项目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项目个数越来越多,但是监督力量未随着财政性项目数量和投资数额实行同步增长。目前,我州对财政支农资金中的违规违纪处罚偏轻。对部分违反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人和事,未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从某些方面方便了个别单位和个人心存侥幸,违反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现象屡有发生。

5、资金配套政策过多,基层难以落实

由于各农口主管部门纷纷出台配套资金政策,很多项目资金文件都附带配套资金的要求,而我州大多县财政困难,没有多少财力支持农业发展,农业投入资金往往依赖于上级财政“输血”方式的无偿支持,根本无法满足上级要求的大量配套资金。但为了争取上级项目,造成了“虚假配套”和“烂尾”工程,既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又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6、有财政多个部门管理支农资金的问题

财政内部存在着多个部门安排同一个项目和同一个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的现象,部分项目和投资交叉重复。在项目管理上部门之间出现了越位和缺位。有的项目资金重复安排而被挪作他用,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想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必须把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应当以规范管理为目标,以健全制度为手段,力求将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打造阳光财政

在农村基层单位深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乡财县管改革。通过各项财政改革,公开财政资金的管理,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牧区。

2、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实现支农资金的整合

农业投资项目要归口安排,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能,划清各主管部门所负责规划和管理的农业投资项目的范围、内容,确保各部门申报的项目不交叉、不重复。财政部门安排的支农资金,由财政部门牵头、协调和管理,要扩大财政投入规模,创新管理模式。

按照“存量优化,增量调节,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原则,归并支农项目,对支农专项资金实行跨部门、跨级次整合,集中财力、形成合力、捆绑使用,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资金整合要由财政部门负责对各主管部门提出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查,及时综合,划分归口,对交叉、重复的项目予以调整;其次,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要科学合理。要很好地采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如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政府财政要采取无偿直接投入的方式;其他领域的投入,财政可采取有偿补贴、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村各级干部深入村社广泛宣传,征求规划建议和意见,开展民主讨论集思广益,提高项目规划过程的民主决策水平,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007年,我州焉耆县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重点支持发展以葡萄为主的红色产业,对涉及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资金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整合支农资金8624.8万元,用于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建立项目库,突出支农资金投入重点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项目库,进一步完善支农项目的论证和专家评审制度,要区分轻重缓急,把投入重点放在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公共项目上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放在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和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上。在农口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别建立分类项目库,经过评审协商后,比较好的项目选入项目库。对上级要求上报的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上报,确保上报项目质量。在建立项目库时,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交通等)、特色产业建设项目、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教育、卫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生态建设项目和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申报,使项目与项目之间相互配套,并集中投向重点支柱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民本等方面,充分发挥所有财政性项目资金应有的效益。

4、坚持多元化投入,完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

当前,对农业的投入,仅仅依靠财政,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资本运营、资源补偿等市场和经济手段,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相结合;建立“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支持为辅助;地方投入为主体,上级补助为辅助”的多元投入新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积极创新财政政策措施,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财政贴息、以物抵贷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投资投劳,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较少的财政投入,引导出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通过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度,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5、支农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

为解决预算确定的时间与农时的矛盾,保证冬春季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在当年财政预算未经人代会批准前,应于上年末以前加大预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力度,保证与春耕生产有关的支农资金及时到位。财政预算批准后,要按法定时限批复部门预算,提前部门预算编制时间,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搞好项目储备,细化项目预算,以便预算批复后及时下达项目资金,加快支农支出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支农资金要实行集中支付,防止资金的挤占或挪用。

6、规范支农资金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主要通过发布项目指南,指导项目申报,规范评审、立项、投资以及绩效评价程序和办法,使项目资金安排做到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进一步改进资金分配办法,提高支农资金分配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公平性。要下放项目审批权限,严格资金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专项资金管理,要按照“先规范、后运作”的原则,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全面推开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积极推行专家评审、张榜公示、招标投标、委托中介审计等方式,把各项支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村、落实给农民,真正做到各项政策不走样、各项资金不流失,确保专款专用,使支农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7、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绩效评价

财政专项支农资金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财政、审计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实现监管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项目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等环节入手,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规范和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效制和问责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把监督和管理贯穿于支农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支农项目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实行资金使用效益年度报告制度,为每一个完工项目建档立案。改变重分配,轻管理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

推荐第5篇: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汇报

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汇报

54

首先欢迎省函校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

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省市函校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县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按照“全员培训,分期实施,突出实效,从严管理”的基本思路,以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为抓手,以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水平,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精心组织,有序开展,全县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对全县20个镇4个社区的财政干部、136个村村干部及村级报账员进行了培训,共培训人数520多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领导组织到位,责任明确。我局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及时成立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体抓,其他相关股室业务人员为成员,合力抓。同时,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会计股。会计股明确工作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培训的日常工作,协调培训工作的相关事宜,为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 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切实可行。我局把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纳入财政中心工作之中,同财政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年初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培训实施方案,制定并印发了《XX年度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式方法及培训考核等,为做好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培训经费落实到位,组织有力。县财政局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认真做好培训经费预算,根据培训规模,及时拨付培训经费,并坚持培训经费实报实销,切实使培训工作经费得到足额到位,为培训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四是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今年,我们紧紧围绕财政支农政策的有关文件精神,精心安排培训内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安排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试行)》;《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解读》;以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账务处理》等丰富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受到参训人员的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参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五是培训管理严格,注重效果。为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我县在培训管理上从严入手,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制。把农村财会人员的 业务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之中,完善村级财务人员培训登记制度,建立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培训考勤与发放误餐补助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培训绩效评价,把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培训质量的衡量标准,制定培训工作考核办法,使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六是培训宣传有效,影响广泛。在在抓好培训的同时,我们还加大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新闻栏目和网络对培训会进行报道,扩大培训影响面,使培训工作深入人心。

二、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方面,措施得力,组织有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

一是少数农村财会人员轻视和忽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没有把干部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认为抓具体业务才是硬任务,对培训的效益产生了潜在的不良影响。

二是农村财会人员年龄普遍偏高,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不高,培训难度大,想在短时间内让其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困难。

三是传统的“以会代训”的培训方式,组织匆忙,培训时间有限,教学的互动性不够,很难使学员积极的融入到培 训活动中,培训效果有限。

三、今后工作措施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一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及其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基层领导和干部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搞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是关系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二要教育村干部和村级财务人员充分认识自己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学习和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增强村干部及村级财务人员教育培训的责任感及学习的紧迫感。

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作为培训单位,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培训思路、内容、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思路上,以支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为主线,以满足村级财务人员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业务工作水平、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不断创造性的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把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财务人员的需求结合起来,本着“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充什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方式方法上,要积极探索和尝试适合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的方式方法。把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充 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采取“请上来”与“走下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财务人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保障经费,规范管理。一要按照财政部的文件要求,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支农政策培训经费有稳定的来源。要大力支持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并加大经费投入,特别是要保证支农政策培训每年有一定的经费预算,切实解决培训经费问题,为培训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一年来,在省市函校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兄弟县相比还有许多差距,今后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做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方案,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抓好我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全县农村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xx县函授站

XX年4月23日

推荐第6篇:神农架林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春耕支农工作汇报

神农架林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春耕支农工作汇报

神农架林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是负责林区农资供应工作的专营公司,多年来承担着神农架林区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为保证我区农资物资的平稳供应、稳定我区农资市场物价、服务“三农”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促进了我区农业的增产增收。公司现有员工1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名。拥有资产300万元,具有年产2万吨BB肥的生产规模,在区内建有61家连锁配送店及28家村级综合服务社,辐射到全区90%行政村,可以保证各村对农资物资供应的需要,确保不断档脱销,货真价实,不哄抬物价。2009年,在林区财政的支持下,增加冬储化肥650吨,累计让利销售5万余元,2010年林区财政又支持200万,冬储化肥2000吨,较好解决了我区化肥冬储问题,可降低农民购买成本20万元。为配合我区打假保春耕工作,支援我区春耕生产,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春耕物资早调查、早计划、早储备。

根据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按照建设一园四区、打造两个产业链的思路,强基础、壮产业、创特色、保民生、以产业化带动农民的思路,我们于2010年秋冬就对我区春耕所需农资物资进行了调查摸底,做到了心中有数,及时向林区政府汇报,争取了200万冬储资金,冬储化肥2000吨,农药2吨、农地膜10吨较好的保证了我区春耕农资供应工作。

二、开展支援春耕生产、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

我们紧密配合林区农业局打假保春耕及送政策、科技、农资、服务四下乡活动,开展了送放心农资到户活动,引导农民学习购买正牌农资商品、学会索要票证制度、学会农资维权,春耕以来,共配送化肥500余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到田间地头,有力的支援了我区春耕生产,受到了广大农户的好评。

三、开展测土配方工作,节约农民投入,发挥增产效应 我们紧密配合土肥站工作,按照测土配方、对症下药,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60个,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有土肥站开放,我们来抓药,送到田间地头,共配送配方肥200余吨,较好的发挥了测土配方的优势,节约了农民的种植成本。

四、坚持产前、产中、产后的跟踪服务

产前服务:及时搞好产前调查,对农民所需的农资商品早调查、早调运、早储备,确保货源充足,及时供应。

产中及时送货下乡,服务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技种田,指导病虫害防治,为用户排忧解难,确保农业增产。

产后及时调查,搞好信息反馈,做到优胜劣汰,及时提供信息,协助销售农副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五、支援农业生产,实行“五项承诺”服务

为更好地支援我区农业生产,增强为三农服务功能,我公司现面向社会实行“五项承诺”服务,接受公众监督。

1、承诺我公司经营的各类农资商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不符合质量的商品不进货、不销售;

2、承诺各类农资商品符合国家计量标准,所售商品不短斤少两,实行明码实价,标识清楚;

3、承诺各类农资商品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和农资商品的定价原则,不随意涨价;

4、承诺确保不销售过期、变质商品,不销售国家已明令禁止停止销售的农资商品;

5、承诺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脱销,旺季增设供应网点,送货下乡,方便农民购买,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让用户买的放心,用的满意!

六、成立了农资协会,搞好行业自律

我们于10年成立了农资行业协会,吸纳了我区主要农资经营人员入会,带头开展卖正品,杜绝假货活动,不随意乱涨价,树立了农资人形象,较好的维护了我区农资市场秩序!

以上是我公司开展春耕活动以来的主要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支援我区农业生产作出新的贡献!

2011年3月

推荐第7篇:烟多镇支农惠农工作汇报材料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烟多镇党委 烟多镇人民政府)

(2011年4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地区工作组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进行工作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全镇近两年来强农惠农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烟多镇基本情况:

烟多镇是一个以农为主、以牧为辅的镇,幅员面积为360平方公里,为典型的高山峡谷,河谷地带,海拔高度为2900-5600米,年降水量为350毫米,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土地贫瘠,基础薄弱,居民多聚居在山谷台地,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全镇辖26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全镇实有耕地面积8520亩,其中水浇地4977亩,旱地3543亩,草场面积23.2万亩,林地面积17322公顷;全镇总人口为1539户8928人,其中农业人口1530户、8481人,牧业人口39户、447人。

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深知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是释放农牧业潜力、促进农牧民增收、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镇党委、政府引

1

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以及其他强农支农优惠政策等补贴兑现到位,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惠。

1、种粮直补及其它补助落实情况: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持续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特对种粮户进行的补贴,补贴品种包括青稞、小麦、玉米;补贴方式采用分级发放,由县财政发放至我镇,再由我镇兑现到种植户手中,发放标准为15元/亩,2009—2010年,我镇粮食直补每年为8130亩、243909元,其中青稞5529.15亩,小麦2601.15亩,种粮补贴为121954.5元,农资综合补贴121954.5元。农村五保供养2009年26人,补贴资金为46800元;2010年31人,补贴资金62000元。2009年三老人员补助为39人,补助资金为37200元,2010年三老人员补助金96000元,其中上半年为45人,下半年为35人。农村低保为859人,2009年补助资金为414540元,2010年补助资金为712582元。2010年底全镇退耕还林面积为5618.24亩,每亩补助资金230元,每年共兑现补助资金为1292195.2元,为强化对林业工作的管理,我镇向县林业部门上报35名护林人员。村干部务工补贴资金200

9、2010年均为464940元,村级公用费用21600元。农业机械购臵补贴13台,对于农药补贴,农用化肥差价补贴以及畜牧业强农支农优惠政策补贴工作是由县农牧局直接予以兑现。

2、牲畜存(出)栏和疫病防治情况:2010年全镇牲畜存栏为

2

24706头(只、匹),其中:牛9342头、马696匹、山绵羊14668只,牲畜出栏量2860头(匹)只。完成秋季“口蹄疫”疫病苗注射工作,其中:牛6829头,注射率73.1%;羊11133只,注射率75.9%。

3、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两年以来,我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切实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按照“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紧急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要求,切实抓好第一产业,在稳定以青稞为主的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了产业发展结构,按照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的发展思路,我镇实施了以下三点措施:一是针对我镇气候条件较好,一半以上耕地、林地海拔不超过3300米、地势较为平坦、年日照时数大于3200小时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建设蔬菜温室基地50余亩;水果、林副业生产基地苹果、梨、核桃共200亩;葡萄50亩。二是不断开拓创新,大力推广了“支部+协会”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如:我镇达巴村的石料场的建设发展就是按照这一模式运作,充分带动了当地群众的致富积极性,每年可直接盈利3-5万元,也为该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依托县城地理条件优势,组织我镇农牧民群众参加投资项目建设和劳务输出先后引资建立了2个中型红砖加工厂,年产砖20000批,每年可直接带来经济效益9万元,不但解决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就业问题,也为我镇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条件。

4、农用化肥购置情况:2010年,全镇积造农家肥162多万斤,

3

购买氮肥35吨,复合肥15吨,合计50吨。大力推广粮种改良工作,全镇良种覆盖率为98%以上,各种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520亩(其中青稞 5592亩、春小麦2424.77亩、油菜503.23亩)。

5、沼气池建设情况:在工作中,我镇以建设清洁能源为目标,认真抓好沼气工程建设工作。全镇2008—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沼气任务55户,2010年新增农村沼气任务500户,截至去年12底目前,我镇共完成559户,超额完成4户。

6、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我镇以实现安居乐业为目标,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共计实施改建、搬迁814户(5698人),达到总体目标的80% 。按照农房改造1万元/户、相对贫困户1.5万元/户、绝对贫困户2.5万元/户、游牧民1.5万元/户、地方病搬迁2.5万元/户、新增游牧定居2.46万元/户、新增特困户3万元/户的补助标准开展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其中2006年为122户,分别是:相对贫困户2户、绝对贫困户23户、游牧民47户、农房改造50户,共落实资金181万元; 2007年为261户,分别是:相对贫困户47户、绝对贫困户34户、游牧民53户、农房改造99户,共落实资金404万元;2008年为80户,分别是:绝对贫困户3户、农房改造77户,共落实资金84.5万元;2009年为120户。分别是:相对贫困户10户、绝对贫困户10户、游牧民定居9户、农房改造71户、新增游牧民定居20户,共落实资金173.7万元;2010年为231户,分别是:农房改造190户、相对贫困户30户、新增牧困户11户,共落实资金268万元。

7、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情况:截止目前,全镇已完成26个行政

4

村的人畜饮水建设工程,新建、维修水塘120座,水渠72条,投工投劳5832人次。实现70个自然村通公路(车),修建桥梁7座(其中吊桥6座),通车里程达350公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免费为农牧民群众发放了“村村通”广电设备1124台,使农牧民群众及时有效地倾听到了党的声音,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8、涉农政策性保险工作开展情况:为增强农牧民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自去年全县开展涉农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以来,我镇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对这项惠民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全年共缴纳参保费12279.83元。2010年,我镇遭受罕见的极端气候的影响,旱灾、洪灾较为严重,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和部分财产损失,我镇在认真做好灾害自救的同时,及时向地区保险公司农保部报告灾情,目前,各项理赔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是以机构为支撑,汇集工作合力。为保证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基层执行不走样、显实效,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与县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二是以宣传为铺垫,动员全民参与。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向我镇广大农牧民群众发放宣传册,在村居宣传栏张贴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知晓惠从何来,恩报何处。三是以项目为载体,夯实

5

发展基础。以新农村建设、整村搬迁、安居工程、沼气池建设等项目建设为推动,认真落实好水、电、路基础建设等扶持政策。四是以民生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认真组织实施扶贫攻坚项目,着力改善农牧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五是规范资金管理,及时兑现补贴。为方便群众领取补贴,结合春耕备耕、中耕管理等各个生产时期,我镇在相对集中连片的村组设点发放补贴,及时将资金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

四、进一步完善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建议: 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不仅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更应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一要抓住重点。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一些项目可以先在自然条件好、干部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进行示范。二要要统筹安排。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统筹安排支农惠农项目的实施,充分整合各渠道的补助(贴息)金,确保不同项目有机融合实施,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成效,以实现强农惠农政策效益最大化。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推荐第8篇:信用社支农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市信用联社扶贫工作队深入临县安业乡孙家圪台村慰问困难群众和老党员,带去了联社党组和全市农村信用社干部员工对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关心与问候。

扶贫队员走访慰问了该村村委会及21户特困户、五保户、老党员、老村干部,为每户送上价值200余元的白面、对联等慰问品,为他们送去了市联社的新春祝福,并勉励困难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市信用联社驻该村开展扶贫以来,理事长李马全多次召开联社机关中层干部会议,研究布置扶贫事宜,想方设法挤出资金支持该村经济建设,并多次深入到该村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商议、规划致富项目,积极为该村解决难题,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村民谋福利,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一年来,投入近30余万元维修和新建水井3眼,让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协调项目资金近100万元,为该村建设党员活动室一个,修建河坝150余米,有力地改善了该村的基础条件。当地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了市信用联社的扶贫工作。他们说,自2010年市信用联社定点帮扶孙家圪台村以来,上至市联社领导,下至驻村扶贫干部,都热心帮扶工作,市信用联社通过积极捐资赞助,帮助村里五保户、特困户解决生活及生产上的困难,帮助困难家庭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和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加大了对该村信贷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对孙家圪台村精神文明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和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该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9篇:支农总结

2011年林学与园艺学院支农劳动主题班会特色一览

林学与园艺学院于2011年9月10日赴军户农场4连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农摘番茄劳动,全院共有 个班, 名老师, 名同学参加了支农劳动,此次支农劳动共采摘番茄 带,共计 元,其中一天最高采摘量达到了 带,平均每人每天采摘量也达到了 带,任务完成率为100%。同时,学院对此次支农劳动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 领导带头,多少名老师带队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以 主要负责伙食, 负责精神文明宣传, 负责每天采摘任务量的统计整理, 负责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位老师能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决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学生有事情第一时间能够得到解决,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细致的领导工作为此次支农劳动的良好开展和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在带队老师的认真配合和积极领导下,在全体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勤劳协作下,此次支农劳动二十天里学院伙食保障有力,没有发生学生受伤生病遣返事件,没有一名同学因为饭菜不合口味而影响劳动,也没有一名同学因为思想认识的不足影响任务。为此我们可以说,2011年支农劳动完成圆满,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011年支农劳动已经圆满结束了,在此基础上我院积极响应学校相关部门的部署号召,在此次参加支农劳动的大二年级 个班中广泛开展了以支农劳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支农劳动教育成效,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受到了全院师生的大力支持,反响显著,在班主任的领导安

排下,各个班级以劳动小组为单位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认真开展落实了此次的支农主题班会活动。全院活动多以班级讨论、讲演和邀请高年级学哥学姐回顾二十天的支农历程等形式展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活动特色总结如下:

一、把心里的感动说出来,讲述一件感动你的支农故事。在此次开展的支农主题班会活动中,我院大部分的班级都将主题内容锁定于支农二十天感动你的故事之上,同学们通过讨论和讲演的方式一一叙述了这二十天来身边所遇到的感动自己的故事。那是同学间一个鼓励的眼神,是老师一句关怀的话语,是旭日初升厨房中弥漫的阵阵炊烟,是夕阳西沉行道路边同学相互搀扶的背影,是在烈日当头同学脸庞上晶莹的汗滴,是初晨薄霜摩拳擦掌口中的一团白色哈气。每一天每一个时候,在你全部精力被折损殆尽之时,总有那么一个机缘巧合,那么一个鼓励打气让你重振精神,迎头追赶。所有的眼泪所有的感动幻化成这二十天的一笔一划的坚持,认真书写了同学们努力和成果。

在说出你的感动之中,有不少同学提到了自己身边最默默无闻的那一个人——老师,是他们的关怀让我们一次次的温暖,是他们的严格让我们学会了坚持,是他们铮铮教诲,是他们的不厌其烦,是他们每天放在心头的安全责任和悉心保护,为我们的支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有不少同学在讲述中提到了自己的班主任,他们从来没有在同学们都吃上饭之前端起自己的饭碗,从来没有在同学们都睡下了之前铺开自己的被子,从来没有在同学们起床之后才见他们的身影。每天

清晨是他们喊我们起床,每天晚上是他们查宿统计数据,地里早晚温差大不少老师也感冒生病,可在每一天的下地队伍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老师请假,没有看到一个老师早退。是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感染着我们,是他们以言传身教告诉我们什么是坚持。如果说同学的坚持努力是此次支农得以圆满完成的一条主旋律,那么老师的关心照顾和严格要求就是唱响这支旋律的第一声嘹亮。

同时,在地里的这二十天也是同学感情变得异常的深厚,很多同学在学校一年的学习生活交流也没有很多,却在地里的短短二十天中找到了彼此身上那么多的闪光和感动。在讲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感动中,不少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这一看法。同吃同睡同劳动不仅让一个班的同学彼此加深了感情,更让我们看到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难以看到的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这让我们在艰辛的劳作中更加珍惜彼此的情谊。劳动是辛苦的,不少同学是第一次参加支农劳动,甚至有的同学没有见过加工番茄的种植,更不要说采摘了,一开始,这些同学的采摘进度相当慢,这时候班里一些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同学主动站出来帮助后进的同学,向他们传授经验,在自己任务量完成的前提下放弃休息时间帮助他们采摘,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几个人任务量得到完成的事情,更是一个劳动团队一个班团结凝聚的象征。二十天的劳动进行到中期,有部分同学的情绪发生的波动,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蔓延扩大之前,我们就有同学小范围的主动开始了讨论和纾解,大家一起坐下聊聊天,互相鼓励,小小的抱怨几句,这使得大家的劳动情绪很快得到了平复,支农劳动的进程得到了改善和坚持。这不仅仅是感动同学

的点滴小事,更是让每一个带队老师倍感欣慰和感动的了。

二、支农提醒我们一些什么,讲述你的支农所得。

支农劳动更深层的意义是让我们每一个农大的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农村接触农民接触农活,这是我们常谈的三农,我们的学生不少来自城市,有一些甚至从来没有干过农活,而学习的专业性质不仅仅要求我们的同学掌握一些理论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更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时能够系数了解他们从事的专业在中国在新疆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形势和现实状况。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我们只有让学生接触过三农,去设身处地的了解三农,方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并学会关注自己的专业前景和方向。

在此次的支农劳动中,同学们的支农态度也从刚刚开始的勉强接受到后面渐渐转变,他们和当地的农户认真攀谈,了解当地农村的发展变化,更折射性的了解了这一产业甚至于新疆的栽培种植的一些现状,支农不仅仅是让学生们机械的完成采摘任务,更是让大家在这一环境中学会思考和分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专业发展和现实问题,从而将问题带回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校,这是一次集体劳动,更是一次交流学习。

在同学交上来的心得体会中,有同学认真分析了我们所在的连队番茄种植情况的利与弊,设身处地的站在农户的角度上分析了近几年来农业种植的发展和种植模式一成不变的前景。也有同学从农户的立场出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甚至是分析了新疆加工番茄栽培种植中广泛发生的病虫害和气候影响对农民生活收入的限制和

影响,质疑了这一栽培模式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深受触动,我们很高兴看到同学之中有人真正感受到了我们支农教育的意义,学会了在劳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坚持,在坚持中得到成长。支农,归根到底的是一次成长教育,同学们真的都把握住了嘛。

三、劳动教会你什么,那些坚持教会了你什么。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实力压倒一切的现金社会中,在机器从各行各业取代人力劳动,劳动力被大力解放的时代,有人质疑我们还需不需要吃苦的精神,质疑学校如此大费周章的安排学生参加支农劳动的成效究竟能有几分。我也曾产生过怀疑,在看到地里学生生病憔悴的小脸,看到同学龟裂的指尖,看到一些女同学委屈的眼泪之时,我为自己的学生感到心疼,也为他们能不能感受学校老师这一片良苦用心感到质疑。

在这一次的支农主题班会中,我坚持参加了每一个班级的活动,听取学生的发言,在他们的言辞中我打消了自己的疑问,也深深地被他们感动了。是的,我们需要吃苦精神,这不论是在战争年代的长征或是我们现在小小的支农,我们都需要这种精神,因为在吃苦的背后就是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保证,我为我的学生能够感知也甘愿坚持的这二十个日日夜夜感到骄傲,吃苦耐劳永远不会过时。

有同学的讨论发言和讲演心得中这样说道,“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和老师交流试图找到自己所动摇的那个盲点,那一次老师没有严厉的批评我也没有给我讲大道理,同样他也没有顺着我的委屈一

味的安慰我,而是转向问我,‘不单是这一次的劳动,在你人生别的事情上,你如何看待坚持。’我摇头表示未知,他继续的说,‘在无力改变的事情面前,我们亦有无法坚持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抽身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坚持不下去的要学着接受,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身边美好的事物,白天干干活看看花开云舒,晚上纳纳凉观观繁星气象。我们不能一味的关注己身感受,换一个角度,也许坚持的路会更好走。’我这样做了,所以在二十天结束后的今天,我所回忆起那一段日子能够想到的不是每天艰辛劳动的无力,而是当初我战胜小小的自己的欣喜之情,我感谢这次劳动让我学会坚持,也感谢生活中有这样的良师益友拨云见光。”

吃苦是一种坚持,但又不是一味的盲目坚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只要关注的角度稍稍的去调整。在那一段日子结束之后,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看到我们的所极力恐惧的事情就像是一汪清泉透过生活的丝丝角角缓缓流了过去,留下的只有那一片滋润和营养。

此次的支农主题班会意义深远,这些天我也一次次的被同学们深深地感动着,有太多我来不及一一陈述列举。如果说这次活动成就了学院的一种特色和旗帜,成就了我们学生的一次教育和巩固,而我记录其内容更是无时不刻的被深深感动和触动着,容我代学生所言,感谢支农。

推荐第10篇:支农工作总结

2011年工作总结

天祝县人民医院支农队员郭锦

今年全国卫生系统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在2011年,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深切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积极参加了“万名医师对口支援农村卫生活动”,被分配至天祝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工作。得到了院领导和各位同仁的照顾,在吃住工作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人深受感动,在此深表感谢!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下乡支农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本人在工作期间遵守医院及支农队员的规章制度,出勤率100%,无违法违纪发生,尤其在医院“5.13”突发事件中,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地进行伤员的救治,使得住院的49名患者除2名患者转院,其余均治愈或者好转出院,在气管插管和危重患者护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同仁的认可。积极贯彻落实院领导提出的“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思想,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每日行护理查房三次,分别为早、下午、晚上陪同主管护理的索院长及一起参加支农的队员对患者行细致全面的查房,尤其是危重患者亲自护理,吸痰、翻身、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等,并召开公休座谈会一次,积极编写“胸腰椎及四肢骨折患者的健康指

导材料”,指导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情绪稳定。积极进行康复指导,使家属及患者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在促进康复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积极的努力,得到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得到认可,受到了院领导和各位同仁的一致好评!

在支农工作期间,本人学习了很多,也感受到天祝县人民医院全院上下一心把中作重点放在患者身上,真正体现了“患者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比如在“5.13”中,全院上下团结一心,积极进行伤员的救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迅速建立监护病房,抽调急救小组等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突发事件面前,天祝县人民医院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医院的凝聚力很强,使得我深受感触,为他们这种一心为患者,为临床服务的思想和精神敬佩!感动!对我以后的工作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2011年,在外二科工作期间,指导参加护理查房,指导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面不断改进,人人行动,把时间还给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护士长总负责,责任组长根据患者疾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心理问题等做好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及时与患者沟通,解决患者的合理需要,并将相关疾病预防、康复等知识宣教给患者及家属,使得患者

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得到患者的好评,在上级领导的检查中得到肯定!在“三好一满意”活动中,协助护士长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使得科室的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在2011年,向医院护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其中抗生素的间隔输注时间按小时计算,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护理文件的书写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建议得到医院的采纳。6月份在全院讲课一次,讲课内容为“ICU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针对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对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讲解了有效的气管插管固定,正确的呼吸机管道固定,合适的插管深度和型号,根据病情及早拔管等,以及计划外拔管的处理等。最后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课件交护理部。在科室内每月讲课2—4次,内容主要为护理文件的书写、意识障碍的判断及书写、心衰的护理、呼吸衰竭的护理、吸痰的注意事项等,尤其是“颈外静脉套管针的留臵方法”,受到科室护士长及同仁的好评,此方法适用于抢救低血容量休克、四肢血管条件差等患者。

在2011年,虽然武威去天祝的路很不好走,但是天祝人民热情好客,谦虚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影响了我,尤其是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仪容及整洁的仪表都给我们及前来检查学习的领

导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和好评。护士在上班期间不时在忙碌的工作就是拿着专业书本在学习,其学习气氛之浓是我之前在别的医院多没有见到的,在医院工作期间,我受益匪浅,丰富了我的人生,锻炼了我的意志,增长了我的阅历,对我以后的成长和工作将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将以踏实的作风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第11篇:支农心得

支农劳动心得

随着从奎屯130团13连的归来,已经有10天有余了,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们修养生息的一段时间吧!

在奎屯那段时光,有过快乐、有过辛酸、有过疯狂、有过疲惫、甚至有时候有一种对家、对校园、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的浓浓思念。

这个陌生的环境,熟悉的人,大家每天在一起努力,一起为了自己的目标去不停得前进,完成了,会有一种成就感,未完成,可能会有些失落,不过打击不了我们努力的决心。让我们知道我们也是吃的了苦的。

看着13连的各种,让我联想到了城乡的差异。

城乡差别由来已久,至少是目前,乡里的人大多想进城去,城里的人却不愿意长期在乡下生活。为什么?乡里物质太清淡,精神生活太枯燥。

中国的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每年生产大量的粮食保证军需民食,养活城里人。可他们的生活状况同城里人相比实在差距太大: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清苦,精神生活单调,就医不便,子女受教育条件很差,不过相信过段时间在国家的大力发展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这20天的支农劳动中,生活条件和学校和家可以说无法比拟,不过我们都坚持下来了。在想想第一次到食堂门口打饭,大家在外面被蚊子叮,还傻傻的在外面等饭做好:还有在棉花地里大家互相帮助,玩闹的样子,都是这次最让我记忆深刻得事…

大家在一起的团结,大家一起心中产生的那种凝聚力,我想我们班里的人,以后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更加团结。

在棉花地中,大家的饭量都有普遍的提高,并且都不会像从前那样挑剔了,几乎都只为了填饱肚子了。 在地中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不仅有任务的压力,还有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不断的驱使我们去努力的劳动,变成一种看不见的动力。

这20天中,老师也在我们之中穿行不息,也时不时的停下来帮我们摘棉花,好让我们的进度更快一点,能快快完成任务。有时还会一个宿舍一个宿舍的叫我们起床,生怕我们起晚了会下迟了地,怕我们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还有许多令人开心的事,有的过生日、有的家人探望、有的过节等等。在这20天中,我们就是大家,大家就是我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玩、一起闹、当然还有一起完成任务,互相帮助…

经过这20天的劳动,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劲,有一种能够让我们更加有凝聚力的心。

让我们的心更加团结,更加有能力去完成让我们一起团结互助才能完成的任务。

拾花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到农民种地的辛苦与不易,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悟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带的这个班级并没有因为艰苦和困难而退缩,反而愈挫愈勇。每个人都在此次劳动中锻炼了自己意志品质。虽然住宿伙食条件都不能和家和学校相比,但学生们都没有抱怨什么,因为大家心里明白这是在劳动,这是在和我们一直崇拜的农民伯伯在一起,大家一直坚持下来,大家满身疲惫但大家内心遍地开花。虽然拾花的日子很艰苦,但是它使大家今生难忘,因为它是真实的,它是大家人生的第一堂课,回味无穷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摘棉花生活如过眼云般地从眼前悄然失去。虽然我们要和13连说再见,和我们曾经朝夕为伍的棉花说再见了,但我的心却依然停留在那一刻。今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要经历苦难,才会有回报,有失去才会有获得。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得到收获。那份疲惫我们曾经忍受过,那份考验我们要珍藏。摘棉花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的朝夕相处,彼此散发出一种奋发拼搏的精神;一种坚定团结的信念。我想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更增加了我立志为农校的明天增光添彩的决心!

这次的支农,让我们的心性更加成熟。

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有信心去面对任何困难。

食科

112班

吴浩天

第12篇:支农02

践行服务宗旨 彰显支农本色

——泌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泌阳县地处偏僻,全县共24个乡镇,401个行政村,3810个自然村,5336个村民小组,18.2万户 ,人口98万,其中农业人口85.8万,属典型的农业大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结合泌阳的特色和亮点,我县联社不断创新支农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在支持城乡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支农业绩连续多年受到县政府的通令嘉奖,2008年5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截至2008年底各项存款余额为16288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16622万元,其中各项农业贷款余额为111259万元,较上年净增23933万元,累计投放农业贷款86911万元,占累计投放各项贷款总数的97%,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的作用明显增强。

一、更新支农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这一要求,我县农信社自觉摒弃传统农业小观念,树立现代农业大观念,积极从思想认识上、发展战略上实现根本转变。为探索实施新的工作思路,我县联社认真研究信贷措施,并要求全县各信用社,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切实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增强支持农

1 村经济发展就是支持全县经济发展,就是与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的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主动与有关涉农部门搞好协调配合,在资源、项目、资金等方面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用足用活信贷资金,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支农资金效应,支持农村经济建设。

二、大力开展两大工程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夯实服务基础 近几年来,我县联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严格按照省联社统一部署,大力开展阳光信贷工程和信用工程建设。一是借力造势,发挥地方党政特别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介绍、推荐贷款,参与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监督贷款发放和使用,协助回收贷款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实事求是,加强信用户的评定和信用村(镇) 创建活动,坚持先试点、后推开,先村(组)、后乡 (镇),由点到面,不搞形式主义。三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对农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农户参与。四是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信贷人员发放、管理和收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定责任目标,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广覆盖、高质量和收回率。

实践证明,由于两大工程的开展,我县信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业务增长速度迅猛,存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08年我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89761万元,其中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246万元,农户联保贷款7320万元。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68873户,全县建档面 2 达到34.48%,评定信用农户24976户,评定信用工商户536户,评定信用村36个,评定信用乡镇4个,评定信用一条街1个。其中,我县以板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两大工程建设,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彰,该社90%以上贷款,都是凭小额信用贷款证在信贷服务大厅进行办理,其先进经验已在全市推广。

三、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支农重点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是以农为本,为农服务,其资金取之与民,用之与当地。近年来,我县联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三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贷款投向,支持我县农村农村经济发展。

(一)优先支持种植业

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双高一优”产业,稳定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加大农民开发优质粮、棉、油生产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的丰富农民的“粮袋子”、“菜篮子”,不失时机地投放农业生产贷款,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在支持农业生产过程中,累计投入信贷资金2600多万元,着力支持农民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投入资金帮助农民抗旱防涝,挖机井40个、改造中低产田2600多亩,兴建道路10多条等。

(二)抓好季节生产的资金投入

泌阳县农村信用社始终把支持季节生产当作重头戏来唱,每年都要投入近亿元专项贷款来支持我县的农业备播,我县农村信 3 用社为了不误农时,积极做好农民生产资金调查,重点支持农资部门备播急需的化肥、农药和农膜,并对农民购买种子、农机具、耕牛等资金需求,做到上门服务,及时足额到位。2008年,为支持春耕及三夏生产等,全县信用社发放贷款支持农民购进种子600余吨,化肥9650吨,农药860吨,农膜480吨。累计投放支持季节生产资金15965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县农村经济季节生产。

(三)瞄准“特色”兴产业

泌阳香菇甲天下,食用菌生产为我县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近年来,我县农信社动员200多名信贷员深入千家万户,简化手续,尽最大努力方便食用菌贷款,每年投入贷款1200万以上支持农户购买菌种,发展食用菌生产栽培和购、运销,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格局,7个乡镇6000多户农民靠食用菌生产脱贫致富。培育了泌阳食用菌这一叫响中原、走出国门的拳头产品、特色产品品牌。

泌阳县旱塬地较多,昼夜温差大,适宜烟叶生产。我县农信社为扶持这一高效产业,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支持烟叶生产环节中生产资料的购进和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在信用社小额贷款支持下,每户平均收入由两年前的3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元,部分农户由此脱贫致富,我县铜山乡成为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针对当地山多水丰的自然特点,累计投放6000万元专项贷款,支持农户承包荒山,兴办家庭林场,配合林业部门搞好经济林基础 4 建设,积极开发“万亩果园工程”。如今以梨、桃、杏、柚桃、梅子、板栗等为主的六大经济林基地已形成规模,全县已拥有优质生态林果24万亩,各种鲜果和林特产品年总量达4500万公斤,林果年产值6000多万元。在当地信用社的大力扶持下,群众每年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多,群众也尝到了与信用社建立良好信用关系的甜头,加速了他们奔向小康的步伐。

泌阳县是个资源大县,拥有各类矿藏34种。近年来,矿产业发展迅猛,我县农村信用社独辟蹊径,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大力营销铁矿、石矿、沙场、水库等资源型质押贷款。支持矿产开发企业300多家,矿产品加工企业100多家,开采的矿石、矿粉年创效益在亿元以上。仅马谷田镇信用社在2008年就扶持矿业开发58户,投入矿业贷款36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地方资源开发。

(四)支持发展养殖业

支持发展养殖业是我县农信社常抓不懈的重点之一。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对散养户积极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对因扩大再生产拖欠贷款的养殖户和企业,通过与借款人协商,以贷款展期和适当追加的方式,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重点支持养殖生产大户,优先予以贷款支持,促进规模养殖。每年注入500多万元信贷资金,建立畜牧养殖示范村,扶持养殖大户购买种苗、饲料、兴建养殖场,帮助重点乡村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规模养殖。目前全县畜牧养殖业已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养猪、养牛和养羊企业、专业户、重点村,打造了高品质的“夏南牛纯种培育场”集中产区、规模 5 养殖小区、畜产品加工企业,一部分农民在信用社的资金支持下从事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

(五)支持第三产业

为扶持我县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建材业的发展,我县信用社2008年累计投放贷款1.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信用社信贷支持发展起来的营销组织56个,商场、蔬菜、花卉、工商、运输等行业协会13个,运输车辆1200台,个私企业、工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经营户计3908户。积极推动了城乡的人才、技术、资本与广阔的市场相连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小集镇建设。如我县王店信用社为支持地方贩羊业累计发放贷款400多万元,许多农户在信用社资金支持下靠贩羊走上了致富路。

(六) 创先担保机制,支持中小企业

受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影响,泌阳县的中小企业同其它地方的中小企业一样,面临生产和发展困境,而融资难是其经营困难的突出表现。为探索支持中小企业的途径,找准信贷支持与信贷安全的结合点,我县联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的优势,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和规律,从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入手,积极与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沟通、合作,拓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通过建立和谐的银企沟通机制,完善的贷款担保机制,诚信的合作互动机制,有效地支持了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了企业增盈、地方财政增收、信用社增效的“三增”效果。2008年全县农信社累计投放中小企业贷款

6 12962万元,其中企业贷款4970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7992万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810万元,企业贷款投放总量占全县金融机构的90%,全县共有695家中小企业得到信用社贷款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得到信用社贷款支持后实现生产总值1.5亿元,利税5400万元,新增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多人。

莫道前路多艰险,立马关前更从容。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已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有对未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而对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我县联社初衷不改,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信社的综合优势,坚定不移地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以满腔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有效的措施,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已任,谱写出“泌阳信合”服务“三农”的新篇章。

第13篇:支农工作总结

支农工作总结

×××成立了×××基地,我们 “支农五人组”在这个平台既是有一些文化的知识分子,又是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的初学者;既是举办培训的工作人员,又是需要接受培训的学员;既需要接受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又需要体验农村的生活经验。多重的身份和责任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让我们欣喜的是,通过一年多的磨砺,我们这支“支农小组” 不仅在专业的农科知识学习、实践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还培养起了我们彼此之间强大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在个人修养方面也有意外的收获。

2011年,我们在“支农”岗位上已经不再是新人了,在领导的悉心帮助下,对乌兰察布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的工作已经由陌生转向熟悉,对工作中出现的调动和调整,能快速的适应,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现将2011年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办公室文职工作

1、项目申报 ①国家级项目

2011年,乌兰察布市星火计划项目总课题《内蒙古阴山北麓×××》,下设5个子课题,分别是《×××基地建设》、《×××研究与集成》、《×××技术研发与熟化》、《×××常见病虫害特效防治技术示范与应用》、《×××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其中我参与草拟《×××常见病虫害特效防治技术示范与应用》

和《×××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并负责上传至×××网站。

②内蒙古自治区项目

2011年,参与上报的自治区项目有《×××》和《×××》,负责项目申报书的草拟和上传至×××网站。

③附件准备

各项目涉及的附件,一是相关证件的扫描件,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项目负责人相关证件以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文件扫描等等;二是扫描件转换格式编辑word文本,文档大小根据具体上传要求进行调整;三是附件上传。

2、汇报材料

主要包括《×××》、《×××》、《×××》等等。

3、其它文职工作

①生产典型事件的资料记录和文字整理,如病害的起因、发展、处理措施、处理效果;农业技术的总结工作,一是机械化育苗的相关知识;二是乌兰察布市常见蔬菜的栽培技术,如甘蓝、胡萝卜、南瓜、甜玉米、西芹、圆葱等;三是病虫害特效防治方法;四是作物施肥,如生物有机肥的使用,二氧化碳气肥的释放,常用微量元素的追肥等。

②为效果图公司提供基础材料,制作宣传展板、墙体挂字、沙盘等。

③其它文字材料编写。

二、基地培训工作

1、×××培训

配合×××完成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表格及材料,共同完成报到登记、教材发放、课前签到等工作。

2、×××培训

主要工作包括学习材料的准备、学员报到登记、课前签到等,同时协调培训之外的日常工作内容。

3、其它培训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如病虫害控制等,临时召开的推广培训会,负责会场安排,材料准备等工作。

三、其他工作

一是办公室日常接待、文件收发;二是各项会议的准备工作以及必要的信息记录;三是文件日常整理工作;四是为来访人员进行必要的解说介绍。

总之,我能成为“三支一扶”的一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管我在那个岗位工作,我都将更加完善工作方法、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14篇:支农工作规划

安院办发„2016‟49号

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 二〇一六年支农工作安排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落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确保支农队员在卫生管理、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方面充分发挥指导带头作用,把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紧抓落实,依据《甘肃省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万名医师对口支援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区卫计局《关于印发2016年卫生支农工作安排的通知》(安卫发[2016]117号)和《关于公布2016年度甘肃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支农队员名单的通知》(甘卫为基层函[2016]111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16年的支农工作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办法等规定,做如下安排:

一、工作任务

1、根据上级部门安排,选派2名卫生技术人员去受援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卫生支农工作,以本院医务人员去受援医院驻点支援为主要形式,同时免费接收受援医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外派的各支农队员应当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遵照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帮助受援单位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拓展服务范围。指导受援单位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水平。积极开展查房、会诊、手术示范、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业务活动。努力帮助受援医院提高诊疗水平和专业人员素质。

2、根据上级部门安排,接受上级医院派驻的4名支农队员,我院加强协调与沟通,科学制定和积极协调落实受援计划,帮助他们开展工作,经过为期半年(2016年4月1日-2016年9月31日)的卫生支农工作,要争取达到以下目标:(1)支农专家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指导我院提高相关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水平;(2)支农专家根据自身专业,适当带教我院1-2名医生开展工作,使他们的医疗技术有大的提高;(3)支农的专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帮助我院相关科室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4)支农队员积极开展查房、会诊、手术示范、病例讨论,每月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及技术培训;每月参加巡回医疗、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并给参加例会的村医举办培训讲座;(5)支农队员对医院管理、科室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完善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6)支农队员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经过半年的支农、带教工作,争取使所在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台阶;(7)支农队员在支农期满后,及时总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考核。

- 2 地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批准,报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7日以上10日以内须逐级上报受援市州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批准,报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原则上请假10日以上不予批准,确因特殊原因需请假者,应逐级报省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批准,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请假期满后,受援单位应及时向批准机构销假。支农期间不安排休公休假,支农期半年的请假不能超过两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生活保障。作为受援单位,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为支援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与他们保持沟通,密切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并努力帮助解决,让他们安心工作、愉快生活,给受援单位送知识、送技能,挖潜力、增动力;给辖区农民朋友祛病痛、强体质,谋福祉、送福音。同时,作为受援单位,我们将紧抓机遇,在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虚心向支援专家学习,向他们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2、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工作制度和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援助人员的管理。支援工作结束时,对援助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作为援助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

3、加强考核评价。医务科要建立医师个人支农档案,每年进行年度考核评估,具体内容包括:派出人员在受援医院工作情况,援助人员在原单位的工资、奖金、福利三不变政策落实情况,受援医院对援助人员的评价情况,受援地区患者对派出人员的评价情况等,每月向区卫生局上报支农专家的工作量及考核情况。

4、加强宣传教育。医院要教育本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城市

- 4

第15篇:支农工作总结

第四季度工作总结

在支农工作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变为目标,抓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围绕在村支两委全年的工作计划的前题下开展工作。在平常的工作中,本人立足“扎根于基层,服务于农民”,为规划农户实现了“万元增收”。为促进该社区经济发展尽力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本人继续走群众路线,召开了村、组干部会和走访不同年龄层次党员、村民代表;走访慰问了本村困难户,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倾听他们对本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本人与村干部一道,以农户“万元增收”为契机,逐户落实规划的项目,以蚕桑生产、烤烟生产、生猪养殖、林下养殖等为重点。在蚕桑生产方面;抓好桑园的大田管理和养殖期间的技术指导,达到了单产增加,提高了养殖效益;在生猪养殖上以李传净等生猪养殖大户为示范,带动全村的养殖规模,引导广大农户切实转变养殖观念,在品种选择与品种改良上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养殖户能正确掌握生猪市场行情,增强养殖户的信心,全面提升了生猪养殖水平,使广大养殖户增收;在烤烟生产上,大力宣传科技兴烟,在今年取得成绩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多种,为明年的烤烟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以上产业培训,做到了一户一人掌握致富技能,一户一人明确发展思路,为今后的增收发展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二、出勤情况

严格按照“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支农”行动的管理要求: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不旷工”;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关于“三支”人员的上下班制度。具体出勤情况为:6月份出勤26天,7月份出勤25天,8月份出勤28天。共出勤79天。

第16篇:支农工作总结

2011年第七期万名支农医师个人工作总结

***卫生院支农医疗队员 ***

2011年,我作为一名“甘肃省第七期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医疗队”队员,负责对口支援张家川县***卫生院。一年来,在县卫生局支农办、***卫生院的坚强领导下,我积极参与了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等多项工作,对食品营养与卫生保健、社会人群健康教育等科普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宣传讲解,全心全意为***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一、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素质,为服务当地群众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在支农工作期间,我按照县支农办和***卫生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仅自觉学习全县纪律作风整顿和机关作风效能综合整治活动的相关会议精神,掌握支农政策,了解支农项目建设,还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答题活动,主动投入到卫生院召集的政策文件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通过10余次的学习培训,我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支农意识明显加强,为全年支农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积极协助卫生院开展业务培训活动

按照着力服务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业务培训的要求,在支农工作期间,我紧紧把握“传技术、带人才、帮管理”的卫生支农工作重

点,不断是使自身知识资源优势得到最大化共享,积极帮助帮扶单位整章建制,配合***中心卫生院先后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讲座5次,规范诊疗讲座6期,累计培训总数达268人次。带教卫生院医师2名,通过开展规范病历书写培训,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讲座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卫生院管理水平,减少了医疗差错和纠纷,对和谐医患关系、融洽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各类医疗卫生知识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提高理论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诊疗措施、培养技能人才、加强服务能力的目标。

三、开展日常诊疗工作,方便群众就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在支农期间,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日常诊疗工作,把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耐心检查,细心解答,用心指导患者服药,并对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经常上门随访,尽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此外,每当开展巡回医疗活动时,我们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择地方病、常见病多发村,一边为村民诊病,一边通过检查疾病普查出地方病和常见病发病趋势和防治效果,开展专病普查和巡回医疗,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诊,产生很好的社会效应。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同时,我所在的支农队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在***乡支农队员的通力配合下,共接诊各类门诊病人3650人次,打针、输液500人次,全年业务收入达77万元。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按照县卫生支农办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计划,结合各类卫生节日及卫生知识普及活动,在入村入户广泛宣传基本医疗知识,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的同时,我和其他队员一起,在卫生院书写了内容丰富的卫生宣板报共计17期板面34幅,广泛散发多发病、常见病防范指南以及健教资料、传单、健康教育处方3000份,开展健教知识宣传,让农民学到卫生保健常识,引导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使当地群众对一些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我们也经常与农村巡回医疗车、卫生监督车、宣传彩车一齐出动,开展义诊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每次的义诊和巡回医疗,都因声势大、内容实而深受群众欢迎。此外,结合县卫生局统一部署,对全县部分单位的1180名在职及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档案的归类、汇总及统计。

五、参加巡回医疗,广泛宣传医疗政策和医疗知识

巡回医疗作为支农活动的辅助形式,广受群众爱戴。在支农工作期间,我积极参与巡回医疗活动,在**镇、**镇、**镇、**乡,先后进行巡回医疗12次,前后接诊各类病人680人次,免费为群众测血压。并和市医院支农队员一起赴县医院、中医院和龙山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学术讲座,受训人数约350人。在诊治过程中,我广泛宣传最新医学科技知识,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000余份,传播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极力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为提高群众科学素养和健康水平贡献了力量。

六、协助乡村卫生机构,建立完善各级健康档案资料

在卫生局、**乡党委、政府和当地卫生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和其他队员一起,以乡卫生院建档工作为主体,积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采取入户建档、集中建档等便民形式,加快建档进度。深入村组了解儿童出生建卡、建证与登记情况对妇幼与预防保健工作进行督导达10次以上,抽查200余户开展配合防疫专干及保健人员接种门诊疫苗962人,接种率96.2%,投服糖丸898人。认真核实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档案资料完整性和信息真实性,并制定和完善了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了健康档案的连续性。

七、实施健康教育进村、进校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进户和课堂化 年度内在卫生院的协调下,出动宣传车辆,与机关专业人员分别到辖区、**中心小学、**中学、**村、**村等12所学校,在各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讲座13次,共计有1650名师生听讲。此举对促进群众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提高群众保健与疾病预防意识,产生了积极作用。

八、关注卫生支农工作信息交流,重视工作效益网络反馈情况 为了很好推进卫生支农工作有效开展,适应工作量化信息交流。一年来,我共编写卫生支农工作信息简报11期,心得体会4篇,工作计划2份,健康教育资料15篇,工作建议一份,为主管部门和业务机构的信息统计提供了有效依据。

九、视院为家敬岗位,团结守纪不违心

在历时一年的卫生支农工作中,我以全力实施支农项目为己任,以医院工作制度为依托,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医院出勤天数达228天。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紧密团结周围同志,积极协作配合工作,得到较好认可。

总之,一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回顾过去,我感慨万千。**卫生院虽然是一个乡镇卫生院,但由于这里紧靠中心集镇,卫生院11名职工负责全乡14082人的疾病诊治,卫生防疫和计划免疫等工作,工作量大面宽,难度大,责任重。但是,卫生院职工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令我感动,虽然我的支农工作就要结束了,但是基层人民群众那份热切的期盼和基础医务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它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刻苦钻研医术,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为全县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几点建议:

一、卫生院根据现有的医疗资源,积极开展常规的诊疗活动。结合全县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推进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病人介绍到卫生院,甚至可以上门开展医疗服务,使医院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二、每年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适合本院发展的新项目、新技术。

三、适当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生活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向一年来在工作中给我给予关怀和帮助的各级领导表示感

谢,向卫生院全体医务工作者给我提供的支持和方便表示感谢。

2012年1月10日

第17篇:支农故事

下乡故事(1)

--沈阳工程学院新农之声整理

一、零散下乡。(2002年以前)

1、现代大学生支农运动,最早的是从2000年开始的,当时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支队伍,而且甚至还不是合法的大学社团。最早的几家社团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农民之子”农村发展促进会、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天津科技大学新希望农村发展促进会和北大乡土中国学社。连续不断的支农行动是天津科技大学的新希望发展促进会,这个时候的支农都是同学们自掏腰包,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支持。

2、当时的大学生下乡所作的事情也很简单。主要是农村一般调查、生活体验、短期支教、法律宣传等。当时的队伍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比如因为缺少资金来回都要坐绿皮的硬座车,有的时候甚至是买半价学生票,偶尔还逃票。没有固定的下乡点,比较多的是各地奔跑,在山东沂蒙的一次下乡竟然没有明确目的,到了车站以后就问,哪里最穷?到了乡里以后也问,哪里最穷?下乡就是看最穷的地方;这样也不必安排食宿,而是就地而安。也没有什么支教经验,往往是随便讲点什么,在山东沂蒙张楼村大学生们给小孩子讲供给需求、五四运动,最后孩子们纷纷跳窗逃跑;由于没有什么经验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女孩子竟然掉在猪粪池中;每次下乡都要唱歌,唱红色歌曲;每天晚上九点以后都要交流心得,汇报当天的情况,安排明天的工作,因此一般都要十二点以后才能休息;左臂系红领巾作为标志,主要为了识别;吃住必须给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些原则慢慢的演化为全国各地整个支农队的下乡规范,这就是《支农纪律十六条》,后来又编成了《支农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劳动歌手孙恒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改编成了《支农队队歌》,这个歌曲很快在全国支农队里广为传唱。

3、这个阶段由于队伍不多,达到的地方也有限。山西太行山左权县的麻田村、峧沟村;沂蒙山蒙阴县张家楼村;河北正定县北孙村等等。其中对后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是北孙村的下乡,这次支农下乡奠定了后来很多支农下乡的原则。比如,支农下乡要将学习讨论和调研结合起来,把为农民做事情和自身成长结合起来。

二、调研维权。(2002年6月~2003年7月)

1、2002年6月,举办了京津两地的大学生支农骨干培训,首先推动了京津两地的二十多所高校进入了支农行列。2002年7月,在这这些学校中招募了大约五百人开始了暑假大学生回乡支农调研活动。同时又有一部分同学组成支农调研队,分别奔赴湖北房县、天津西青、甘肃会宁、内蒙古固阳、安徽砀山、山东沂蒙、山东聊城等地进行了组队调研,下乡支农队有23支。 2002年10月,京津两地的高校利用“十一”长假期,组织支农调研队继续到农村近距离调查维权。这些队伍到了安徽砀山、河北定县、河北涞水、山东平原、内蒙古赤峰、天津蓟县和湖北房县等地进行组队调研。

2、2002年7月的夏天,北京大学乡土中国十四人的支农调研队到内蒙古的安家胡同村去调查。同学们还没有进村,派出所的车就跟了进来,为首的警察指着带队的李小三的鼻子说:“赶快撤退,不然我收拾你。”但是在几百名村民的保护和

簇拥下,学生们没有撤退,一直坚持了5天,最后写了厚达百页的调查报告。而村民们的爱护则是真正的令人感动,他们为了保卫大学生们的安全,每天晚上轮流站岗,每个人两个小时;每次有同学出去调查,他们都会尾随保护,为了不妨碍调查,他们只是远远地跟着。像这样的队伍又何止一个?那年有十几支队伍到农村去。十几支队回来后的感觉几乎一致的都是惊心动魄。北航到安徽砀山的队伍甚至遭到下至村干部上到乡派出所,再到乡干部、县宣传部、再到副县长的轮次拜访,而干部们的要求很简单:不要留在村里,要到县里,住宾馆请吃饭。而包括三个女生在内的共七名大学生组成的支农队尽管看上去文弱,但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天。那些跪在他们面前的残疾无助的老人让他们无法想象自己跟随干部们离去。到河北塔山坡村的同学们则听到干部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怕记者,就怕大学生。记者好摆平,你们怎么软硬不吃呢?当时那里的干部为了给大学生打电话请吃饭,最后竟然把大学生的手机打没电了。而恰恰老乡们也同样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大学生比记者强。

3、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下乡主要是做调研活动、支教活动、信息站支持和法律政策宣传活动。

三、新乡村建设运动。(2003年7月至今)

1、大学生比较多的介入农村冲突,也引起了一些部门的疑惑和关注。从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武汉、上海、重庆、沈阳、哈尔滨几乎同时受到多方面的寻查,尽管最后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当地的支农活动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以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社团为甚,有些地方就从此停止了活动。几年来的支农实践表明,仅仅停留在调查上也不能帮助农民什么,更多的时候是调查的时候农民很积极配合,但最后由于问题解决不了,往往令农民很失望。而只靠大学生们的力量确实也难以解决什么问题。

2、80年代初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进行改革,虽然这个改革成功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由于农民的单干和分散而导致农村失去了合作基础,农村如同一盘散沙,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民变得孤立无援。这种分散状态不仅限制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也导致了农村的原本依靠自我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的能力降低,最后导致了农村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文化生活、自我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丧失,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也导致了农民的凝聚力丧失。因此在宏观形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团结一心战胜困难、自己解决问题。用一句老话就是“扶人先扶志”,而“扶志”必须在团体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因此组织化就成了核心目标。现实的环境开始要求大学生支农应该有所转变。

3、2003年7月,第一批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十多所高校的18名队员组成的联队进驻了南唐村。之后陆续有人到来,最后达到30人之多。大学生帮助进行村民自治能力的建设,从文化建设和村民基本素质培训开始进行村社治理的全方位变革。大学生们自己编排了各种节目,促进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们还帮助村民组建了“村社文艺演出队”,鼓励那些文艺骨干站出来,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每个节目都是以促进村民的合作精神,改善村治状况为目的,到后来这个文艺演出队吸收了方圆几十里的文艺精英人才。他们到各个村子巡回演出,获得了村民的欢迎。在演出队基础上,还组织成立了老年人维权协会和妇联,让老年人和妇女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想境界。老年人协会还提出评选“十佳儿媳”。这个活动热热闹闹地在南塘的各个村庄开展起来。村民的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了,一个以冲突为

主的协会逐渐自发地向一个经济和文艺建设方向上的推动力量转变。转变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农民组织的力量,看到了农民自发解决问题自发建设自己的家园的力量和热情。大学生的到来只是为这一切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主体工作是由农民自己做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的热情与力量确实是无穷无尽的。这预示了支农的一个新时代来临,新乡村建设从此开始了。在此以后的支农队伍的主要工作方向就转向农民的精神自立、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和文艺文化活动方向了。

四、新文化运动。(2007年3月至今)也是大学生支农的深层次的意义!

1、新文化运动是在新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大学生支农运动的又一次深化,其更注重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救。有人会说,我们大学生自救什么,我们现在正在好好的活着,有这个必要吗?要谈我们大学生,就先从大学说起,中国有句古话: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大学代表了人类现阶段几乎最先进的知识进展状态和学术研究成果,所以大学也应该成为人类精神的发源地。但是,遗憾的是,大学也是一个精神同样贫困的地方,中国大学的这种精神的贫困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们已经不能肩负起一个时代的使命,甚至无法让自己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时代给予的责任,这些被称为时代先导的大学生们给与的回答是逃避、玩世和自私自利。这种精神贫困主要原因在于落后的、缺乏责任感的、机械式的教育体制的影响。所以,我们终于发现:大学——已经不再是人才产生的地方,虽然它可能在促进知识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它其实更是在创造着精神的贫困。如果一个民族连学校,甚至大学都不能增进民族或者个人精神的生长,那么这个民族怎么还能看到希望呢?我们又怎么能够期望民族精神的生长呢?

2、其实,大学生支农最好的方式是抓住大学生自己的精神贫困和自己现有的奉献优势,以及农村的精神贫困和农村对自己潜在的教育优势,进行互补式的精神扶持,达到大学和农村精神的双向成长。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地方正好可以用拯救农村的精神贫困来达到自我拯救;拯救农村的精神贫困的行动正好也同时拯救了大学生自身的精神贫困。双方正好互相补足,互相增长。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根据农村的需要,把相关精神增长信息传播到农村,激励农村精神的生长。

3、在农村,大学生们受到了农民热烈的欢迎,农民给予大学生们的一切足以让大学生们享用终生,很多人就因为到农村去了一次自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很多乡村就因为有了大学生的到来发生了振动,甚至从此走上了自立自强谋求发展的道路。农民感谢大学生的支援,大学生们感激农民的给予,双方的精神同时生长。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新乡村建设为主导的大学生支农活动才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蔓延开来。而农民也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朝气和希望,纷纷邀请大学生到自己的村里支援。

第18篇:支农协议

通河县中医医院

通河县浓河卫生院

支农协议

根据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支农服务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和《黑卫人发[2006]172号文件》的规定,凡晋升卫生系列中高级职称人员必须符合文件的规定要求,必须完成规定的支农时间,从2 00 8年开始拟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人员要求累计支农时间为一年。我院积极响应并认真实施,以城乡结合共谋发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技术水平为目标,从继续加强和巩固帮扶基层卫生工作成果为基础,总结经验,经双方研讨达成共识,特制定本协议:

甲方:通河县中医医院

乙方:通河县浓河镇卫生院

一、甲方责任与义务

1、无偿、定期按乙方临床需要派遣医师级以上卫生技术骨干人员协助其医

疗工作。

2、支农人员要服从乙方的领导和安排,遵守乙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乙

方交给的工作任务,工作认真负责,耐心指导下级人员的工作,做到共同研究 共同提高。

3、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把好医疗质量关,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轻患者

负担,严防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

4、为乙方履行无偿带教义务,提供实习、进修便利条件。

5、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履行首诊负责制。

6、支农人员到乙方单位工作期间,工资及其待遇由甲方单位负责。

7、支农人员在乙方单位工作期间,如有漏岗、脱岗等现象,经查实甲方单

位有权扣发其工资及其相关待遇,乙方有权退回甲方支农人员。

二、乙方责任与义务

1、确保为甲方支农人员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2、确保甲方支农人员的人身安全。

3、做好支农人员的综合考评、考核和相关记录。

4、负责支农人员工作期满后的综合鉴定。

5、对支农人员在支农期间的典型事例,乙方应及时与甲方沟通。

三、支农方式:轮换制、累计制

支农人员脱离本单位职务,持“支农管理手册”到乙方医院任职,期满后经乙方考核合格后返回本单位。

时间期限:支农两个月为一个周期,累计时间一年为期满。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可随时补充,如有与国家有关政策相抵之处,按国家

政策执行。

五、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乙方、市卫生局人事处、县卫生局人事股各一份),从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通河县中医医院

签字

盖章

乙方:通河县浓河镇卫生院

签字

盖章

年月日

第19篇:财政支农

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思考

在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问题,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增加支农资金的总量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却成为摆在涉农部门面前的大课题。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支农问题严峻,且矛盾的焦点就是效率低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作为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子系统,是对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的一次改革,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相对于财政支农资金分散使用、管理而言的,它是将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种支出资金,整合使用、整合管理,以及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支持效果。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不仅涉及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还涉及资金管理的问题。支农资金的整合就是要实现农业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责任性”的统一,重点解决分割管理状态下资金的安全性不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由农业财政部门主导,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突出财政支农重点,盘活现有存量资金,建立捆绑投入机制,在不改变支农资金特点和性质的前提下,变分散到各部门的平均投资模式为相对集中统一的投资模式。

政府为此也做了许多的工作。2004-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05]31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6]36号);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的力度,提高使用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向各地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462号);2008年财政部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来发展现代农业。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之中,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遇到了种种问题,如思想仍然不统一,思想解放速度太慢,社会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支持不够等,这都将损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效果。

我们知道,我国属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小农大国,而且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是短缺的。正是财政支农资金的这种稀缺性,为我们探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花费,也就是说,它摒弃了传统的单纯关注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而是把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经济学视角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质上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一个合理的资金整合共享体系,不能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因此,可以才下面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1)制度规范: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正式制度,并辅之以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法经济学理论认为,法律与经济学有相当的共通之处,可以用法律为经济奠定制度基础。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更有利于推进合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匹配和均衡,是整体制度化结构得以真正确立的重要条件。但实际上,我国一直缺乏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与之匹配的整合共识,只是靠行政手段配置庞大的财政支农资源。

(2)内涵拓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拓展资金内涵

马克思认为,货币资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具有很强的稀缺性,所以应该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为引线,以资金整合为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向“三农”领域转移,发挥协同倍增效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支农较少考虑用信贷资金作为财政投资不足的有效补充,同时由于农业投资具有明显的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赢利低得特点,导致其对市场资本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在加大激励机制建设的同时,强化县级政府责任,以此降低风险预期。

(3)外围突破:逐步整合农业资源诸要素,实现整合外围的突破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逐步向要素整合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所以,应该通过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品种资源、营销渠道等诸要素合理整合创新,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给和农村生产率的提高。

第20篇:支农01

因地制宜 创新服务

努力推动“三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我县山多地少,地处偏僻,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目前, 我县共有农村信用社29个,营业网点40个,营业机构遍布城乡。全县众多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近年来,泌阳县农村信用社迅速发展壮大,支农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支持城乡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支农业绩连续多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通令嘉奖。整个经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为我县资金实力最强,支农贷款最多的金融企业。截至2007年底各项存款余额为13362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91469万元,其中各项农业贷款余额为87475万元,较上年净增13008万元,累计投放农业贷款81420万元,占累计投放各项贷款总数的97%,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的作用明显增强。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村人民脱贫致富,是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泌阳县联社多次结合县扶贫办研究扶贫措施。并要求全县各信用社,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形 1

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支农工作及早见到成效。一是自觉抛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认识,切实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彻底转变支持农村贷款怕影响和损害单位利益的错误观念,自觉站在维护全县工作大局,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对待该项工作;三是彻底转变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不配合的工作态度,努力增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就是支持全县经济发展,就是与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的大局意识。四是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对农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优惠政策,我县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实行一年期月利率8.775‰,较正常利率11.7‰让利2.925‰,属全市利率最低。通过广泛的宣传,为支持农村脱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推广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断加大农业贷款投入,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泌阳县农村信用社在推广农户小额信贷过程中,严格按照省联社统一部署和要求,始终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小额信用贷款由农户自愿申请、自主使用,并自觉按期归还贷款本息。不能违背农户意愿安排贷款,更不能以物抵贷,以贷抵交税款,抵交“统筹”,也不得强令农户借贷合资兴办项目和创建所谓的“形象工程”。二是充分 2

发挥地方党政特别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介绍、推荐贷款,参与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监督贷款发放和使用,协助回收贷款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讲求实效。在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注意做到因地制宜,制定计划,分步实施。特别是在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中,坚持先试点、后推开,先村(组)、后乡 (镇),由点到面,逐步扩大,不搞一哄而起,不搞形式主义。四是加强管理和监督,防范贷款风险,提高小额信用贷款的使用效果。对信贷人员发放、管理和收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定责任目标,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要有足够的信贷总量和覆盖面,又要有较高的质量和回收率。

实践证明,由于文明信用工程的开展,我县信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业务增长速度迅猛,存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05年以来泌阳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202400万元,其中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7352万元,农户联保贷款7320万元。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68873户,全县建档面达到34.48%,评定信用农户24976户,评定信用工商户536户,评定信用村36个,评定信用乡镇4个,评定信用一条街1个。

三、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支农重点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是以农为本,为农服务,其资金取之与民,用之与当地。近年来,我县联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三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贷款投向,支持我县农村农村经济发展。

3

(一)优先支持种植业生产

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双高一优”产业,稳定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加大农民开发优质粮、棉、油生产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的丰富农民的“粮袋子”、“菜篮子”,不失时机地投放农业生产贷款,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在支持农业生产过程中,累计投入信贷资金1300多万元,着力支持农民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投入资金帮助农民抗旱防涝,挖机井31个、改造中低产田200多亩和兴建道路10多条等。

(二)抓好季节生产的资金投入

泌阳县农村信用社始终把支持季节生产当作重头戏来唱,每年都要投入近亿元专项贷款来支持我县的农业备播,我县农村信用社为了不误农时,积极做好农民生产资金调查,重点支持农资部门备播急需的化肥、农药和农膜,并对农民购买种子、农机具、耕牛等资金需求,做到上门服务,及时足额到位。近年来,由于我县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支持,2007年,为支持春耕及三夏生产,全县信用社发放贷款支持农民购进种子600余吨,化肥9650吨,农药860吨,农膜480吨。累计投放支持季节生产资金15965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县农村经济季节生产。

(三)瞄准“特色”兴产业

泌阳县以盛产香菇而享誉海内外,食用菌生产为我县人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近年来,全县农村信用社每年投入贷款1200 4

万以上支持食用菌生产,重点支持农户购买菌种,发展大棚培育花菇生产栽培,支持收购、运销食用菌产品,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食用菌产业化格局,近几年来,我县信用社先后支持7个乡镇农村5000多户农民靠食用菌生产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们通过积极投放小额农户贷款,支持我县发展香菇生产,动员全县200多名信贷员深入千家万户,走上田间地头,从简化手续,减少贷款发放程序入手,尽最大努力方便菇农贷款,使我县香菇生产不断扩大,一般菇农种植量都在1000袋以上,品种有30余种,形成了公司+农户的格局,年创效益500万元。从而达到振兴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目的。

我县旱塬地较多,昼夜温差大,适宜烟叶生产,烟叶经济价值较高。我县农村信用社抓住这一高效产业,每年投入资金都在500万元以上,尤其是今年全县烟叶面积预计能扩大到5万亩,县联社立即筹集资金1000万元,积极扶持郭集、盘古、铜山等乡农民生产烟叶,支持烟叶生产环节中生产资料的购进和新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全县烟叶生产“良种化、区域化、规范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如我县郭集乡烟叶种植户,在信用社小额贷款支持下,每户平均收入由两年前的3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元,一部分农户在信用社小额贷款扶持下,靠种植烟叶脱贫致富。

我县林业用地达354万亩,为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耕地资源,使农民走上兴山富民之路,不断加大对经济林的资金投入,近年来 5

累计投放6000万元专项贷款,支持农户承包荒山,兴办家庭林场,配合林业部门搞好经济林基础建设,积极开发“万亩果园工程”。经过几年的扶持开发,以梨、桃、杏、柚桃、梅子、板栗等为主的六大经济林基地已形成规模,如今全县已拥有优质生态林果24万亩,各种鲜果和林特产品年总量达4500万公斤,林果年产值6000多万元。如马谷田东下河村委陈庄村村民王某,以前在村里一贫如洗,欠外债3万多元,在马谷田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王保全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及信用社的资金支持下到目前共发展有十几个品种,二十多亩的果园,不仅还清了贷款以及原有的欠款,还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富余户。2004年他向马谷田信用社申请贷款3万元,在杨楼村委承包荒山50亩,用于果木培育和果树栽培,目前果树长势良好,前景可观。他还带动当地许多农户利用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发展林果业,目前仅下河村委就有过去的几十亩果园发展到现在的万亩以上,群众每年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多,群众也尝到了与信用社建立良好信用关系的甜头,加速了他们奔向小康的步伐。

(四)支持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我县联社对养殖重点户,统一计划,提供信贷支持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切实把贷款资金发放到养殖户;对散养户,信用社按照快办、办好的原则,积极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对有拖欠贷款的相关生产养殖户和企业,通过与借款人协商,以贷 6

款展期和适当追加的方式,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恢复和提高养殖生产能力;重点支持生猪生产大户,优先予以贷款支持,促进规模养猪。我县信用社每年拿出500多万元资金,用来支持开展畜牧养殖,建立畜牧养殖示范村,扶持养殖大户购买种苗、饲料、兴建养殖场,帮助重点乡村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规模养殖,目前全县畜牧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养猪、养牛和养羊为主的多个畜牧养殖企业、专业户、重点村。一部分农民在信用社的资金支持下从事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

(五)支持第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

为扶持我县农村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建材业的发展,我县信用社累计投放贷款1.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信用社信贷支持发展起来的营销组织56个,商场、蔬菜、花卉、工商、运输等行业协会13个,运输车辆1200台,个私企业、工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经营户计3908户。积极推动了城乡的人才、技术、资本与广阔的市场相连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小集镇建设。如我县王店信用社为支持地方贩羊业累计发放贷款400多万元,许多农户在信用社资金支持下走上了致富路。

(六)发放农村扶贫消费贷款,切实解决农民困难

一是对家庭比较贫困但又有一定信誉的农户,实行利率优惠的政策,积极发放扶贫贷款。二是通过单位驻村工作队,切实了解农民困难,发放救济款,帮助地方修路架桥。三是通过“一联三送 7

两促进”活动,积极同农户联系,为农户送资金、送科技、送信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三是适值重大节日,为贫困农户送棉衣、送被子,发放抚恤金进行帮扶。去年以来,信用社发放住房贷款2513户(次),金额764万元,解决了部分农民住房困难;发放助学贷款58万元,解决了47名大中专生、630名中小学生读书的资金困难;为农民婚丧嫁娶、生病医疗、购买生活用品等提供贷款235万元;捐助农民建桥修路3000元,扶贫慰问5000元,切实解决了农村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存在的问题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步成为农村信用社信贷的主导产品。然而,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逐步显现,其贷款风险的不断聚积,妨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进一步推广,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效果,加大了农村信用社支农风险。

(一)、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自然条件及市场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及市场风险。一旦农业受灾,农业减产,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还贷能力减弱,农业的自然及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农产品的销售及其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特别是我县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在价格和质量上缺乏竞争力,一旦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得不到回报,借款必然不能按期归还。此外,突发事故风险也是农民偿贷的一大 8

难题,主要是疾病、意外伤残等。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加上贷款对象点多面广,一旦遇上,农户贷款就难以清收。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操作风险逐步开始显现。其一,由于泌阳县地域广阔,农户众多,评级授信工作量大,加之信用社人手不足,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欲速而不达的现象,出现了片面追求贷款面、贷款数量的苗头,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带来隐患;其二,由于前期宣传工作不到位,有的农户把贷款当成扶贫资金,不顾自身实力和需求盲目跟风贷款;其三,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机构组成的合理性、信用等级评定程序的合规性、评定结果的科学性都有待规范和完善;其四,少数地方党政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利用政策上的漏洞,采用行政手段干预贷款,为自己捞“政绩”,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操作风险。

五、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农村信用社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前提下,呼吁相关部门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推进农业产业投资渠道多元化。支持“三农”,仅靠农村信用社单纯的信贷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寻求农业投资的多元化,寻求支农合力。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承包荒山、荒坡;二是引导农户搞好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三是通过改善环境,招商引资倾力扶持名优产品。四是 9

加大政策性银行扶贫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的营运力度,防止挪作他用。五是民政部门搞好扶贫救助工作,减轻信贷支农压力。

2、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创建农村信用工程,首先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行政组织要讲诚信,做到利用宣传媒体,加大诚信宣传不误导;引导农民自主贷款,按期归还不挪用;支持信用社自主经营不受干扰;帮助信用社落实消化历史包袱,维护金融债权不受损。对误导农民不顾自身需要盲目贷款,挪作他用,甚至抵缴集资,骗取信用社贷款的政府行为要坚决制止。

3、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是对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形成的政策性亏损由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增强信用社支农后劲和实力。二是争取司法部门支持,对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要从重从快打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4、进一步规范农民行为。农民作为承贷的主体,必须诚实守信,共同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农民自愿申请,自主使用,自觉还款的“绿色通道”,一方面对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要自觉抵制;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诚信为本”的信用观念,对变更贷款用途,出租、出售或转让贷款证的农户,要及时收回贷款证,取消其授信额度,并限期收回贷款。

《财政资金支农工作汇报.doc》
财政资金支农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