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科技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科技工作汇报

高新区2011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汇报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范向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全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大提升、大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科协、科技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的意见》,立足自身实际,正确把握“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以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创建全市科普示范区为载体,积极开展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不断完善三大基础工程,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全力推进全区人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提升工作执行力

我区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实现了3新目标。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工作组织达到新水平根据《纲要》的要求,我区成立了以区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区文教局、经发局、农委、卫生计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区《纲要》的实施工作。各镇(街)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配备工作人员。全区形成了区领导小组牵总负责,部门积极配合,镇(街)主抓落实的金字塔式组织网络,全面提升了《纲要》落实的执行力。

(二)制定方案、加大投入,工作保障迈出新步伐 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小组工作规则、会议制度和办公室工作规则,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等行动方案。根据我区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需要,将科普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保障了《科学素质纲要》顺利实施。今年以来,我区财政、各成员单位共投入科普经费20万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三)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工作形式呈现新格局 为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的科学素质,一年来,我区组织开展了文化三下乡、卫生进社区、科普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科普宣传栏、户外电子大屏幕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纲要》内容,积极推进科普行动,在全区营造了大科普的浓厚氛围。活动中抽调邀请市、区、镇三级科技、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30多名科技专家,组织开展了“科技、卫生、文化、法律”进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家庭、企业“六进”活动,在全区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氛围。一年来,共展出科普版面120余块,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2000多份,举办各类科普培训活动(专题讲座)12场次,户外电子屏幕播放科普宣传标语20多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挂图200多幅,放映科普专题电影485场次,接受群众科普咨询5000余人次,免费为群众义诊1200余人次,参加科普活动群众累计达到12000余人次。

二、通盘谋划,分类实施,推进科普覆盖面 在工作中坚持通盘谋划、分类实施的原则,按照人群、地域、行业不同,协调推进全区科普工作,全面提升了科普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开展了4大行动。

(一)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由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会同区教育、区团委等部门,充分发挥其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工作职能,全力开展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一是实施全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在全区39所中小学中开设科学课程,在全区所有38所小学配置了先进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在24所学校配设了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受益学生达到1万余人。二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大赛,在河北省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区2幅(件)作品获一等奖,9幅(件)作品获二等奖,13幅(件)作品获三等奖,两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活动,并评选出优秀征文27篇;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加市电教馆组织的电脑制作评比活动,推荐16件作品上报并获奖;组织全区30多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竞赛;各学校通过科技课、科普队会的形式,普及、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知识。三是积极组织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在科技周、全国科普活动日活动中,集中向全区10所中小学2000余人开展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健康等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新区中学等6所中小学参加市科技馆、河北北方学院组织的海洋知识和生命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四是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科技传播活动。我们先后邀请市教育局、市科技馆、市一中有关专家对全区63名科学教师进行了培训;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工作,对全区200余名家长进行了科普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了青少年科普工作氛围。

(二)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在提高全区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学素质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把科学素质培训内容融入干部培训目标中,细化分解落实年度重点学习培训目标,区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落实各级各部门单位分级分层学习培训工作,并抓好日常督促指导和年终考核。二是创新学习培训形式。先后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外出培训、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加大对科学知识的培训力度。

一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群艺馆、市语委、河北北方学院专家教授开展了党史、胡锦涛书记讲话精神、文艺知识、普通话普及等方面讲座培训9场次,培训全区干部职工达2000多人次;组织干部职工32人次赴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院参加国家级科普培训活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普培训工作跃上新台阶。

(三)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科技下乡送服务活动深入推进。由区宣传部、文教局、卫生局、司法局等部门和单位牵头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6场次。通过科技咨询、现场指导、科普宣传方式,切实解决了一批农民在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专业技能,并建立了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

2、积极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申报推荐工作。自2008年起“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以来,全区已有3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名科普带头人受到市级表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

(四)大力开展城镇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工商联和各企业、街道办事处围绕提高城镇劳动人员科学素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为全区振兴“22333产业布局”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了创业培训、基本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储备性技能培训和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突出了培训的多样性、实效性和适用性。目前已培训各类人员达1万多人。在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城镇劳动人口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以培训促就业的管理目标。

(三)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深化工作开展

一年来,我们在强力推进科普工作全覆盖的同时,紧紧抓住科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薄弱环节,选准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科普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完善了3大工程。

(一)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加强对科普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年来,投入科普建设资金139万元,重点推进老鸦庄镇文化科普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姚家房镇文化科普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力争利用5至10年时间,力争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科技活动站,有1处规范的科普画廊。

(二)着力推进社区科普覆盖工程

随着高新区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高标准住宅小区投入使用,2010年在拥有6个社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清河湾、富源里等4个社区,为了实现科普工程的全覆盖,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生活,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和普及科学文明的行为规范,不断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新模式,一年来,我们结合“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实施,联合市科协及有关单位针对社区居民开展科普进楼宇、进家庭活动,为新建住宅小区免费提供科普设施、发放科普宣传材料。截止到目前,我区共安装宣传栏570块,覆盖了新建10个小区中的285个单元,科普工作在全区社区中实现了全覆盖。

(三)积极开展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坚持培育引导,优惠政策鼓励的方针,瞄准前沿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开发引进具有高端辐射功能、自主创新内涵的高科技项目。重点扶持宣化冶金单螺杆空压机,北方铸业大型关键铸钢件、海特钢管石油套管线等一批国内外领先、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项目,推进大唐热电、神威药业等规模以上企业科研机构的组建。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传导机制。 2011年,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我们将继续以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加大投入,强化落实,深化组织,全面推动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创新佳绩。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推荐第2篇:榆林人民大厦业主方工作汇报

2012年工作汇报

2012年,榆林人民大厦在总公司和董事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既定的经营任务,现将本人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强化企业管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积极完成各项经营任务。2012年,我紧紧围绕经营目标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团结管理方,带领全体员工,克服了诸多困难,使大厦的经营业绩稳步上升,酒店经营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讲政治,积极树立榆神企业形象,打造大厦服务品牌。榆林人民大厦作为五星级酒店,对于提升榆林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榆神的子公司,也代表着榆神公司的企业形象。为了发挥好大厦的窗口作用,打造大厦服务品牌,我作了大量的工作。大厦作为一个经营性企业,当然以盈利为目的,但为了完成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接待任务,往往要推掉其他的散客及宴会接待;虽然在收入上有所损失,但大厦每接到一次接待任务,都会积极部署、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中。每一次都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周到的服务高质量地完成接待任务,受到市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赞扬,树立了榆神企业形象,宣传了大厦的声誉,在榆林地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讲团结,切实履行对大厦管理的监管职责。作为业主方,我深知管理团队的团结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意义,本着对工作负责的认真态度,我积极帮助管理方协调各方社会关系、与管理方进行有效沟通,关心管理方人员的生活、协助管理方进行财务管理及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业主方和管理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中切实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人民大厦管理团队因此是一支高度团结和谐的队伍。

在酒店管理的监管方面,我积极参与并监督考核大厦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等日常经营管理,全面掌握大厦经营情况,为了控制成本,我在全店范围内提倡节能降耗,减支增效,从各个方面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12年,我充分发挥了业主方代表的监管作用,切实履行了对大厦经营的监管职责。

3、讲安全,落实责任,坚持不懈,严抓安全经营,。酒店作为旅游服务业,人员相对密集,安全经营是一切的基础,是重中之重。2012年,我下决心严抓安全经营,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邀请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对员工开展了各种安全教育和培训,培养了员工的安全意识,督促全体员工逐步养成了安全行为习惯,从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恶性案件、防自然灾害事故各方面保证了大厦的安全文明经营。

2012年大厦不仅圆满地高质量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接待任务,而且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实现经营收入突破1亿余元,超出预算的9%。

二、围绕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支部政治核心作用。2012年,我作为榆林人民大厦党支部书记,组织广大党员,坚持进行政治学习,加强政治理论水平,学习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内容,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坚定政治立场,增强了责任心;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了新风正气,抵制了歪风邪气。我首先从自身的廉洁自律做起,加强了自身建设,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以身作则。我始终把使用权力的过程当作履行职责的过程,大厦有大小不下50家供货商,每一种商品的采购、每一家供货商的确定都是由大厦采购部公开招标竞价产生的,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012年,我紧紧围绕党建工作安排,坚持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着力点;抓经营、促管理,促进企业和谐进步,围绕党建及政治思想工作,稳定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使企业的整体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3月,在我的提议下,由大厦党支部牵头,工会、团委、进步青年积极参与,成立了人民大厦“雷锋支部”活动小组,组织带领全体大厦员工积极开展“雷锋支部”创建活动。“雷锋支部”设立了“一元基金”,即全体职工每人每月捐献一元钱,用于社会公益。“雷锋支部”创建以来,积极组织广大支部成员和进步青年开展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义务劳动、深入社区、乡村慰问孤寡老人,扶助困难学生;组织大厦演出队下基层进行慰问演出等各种活动。大厦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学习雷锋活动、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支部的建设和大厦的发展。

三、发挥工会积极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2012年,作为榆林人民大厦的工会主席,我根据总工会的要求,认真做好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工作。厂务公开工作是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坚持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都通过中层干部会议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进行集体讨论决策。2012年9月,酒店的员工合同到期,,经大厦工会代表全体职工与大厦管理方进行了协商,双方经过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在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对以前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续签了新的合同。从2012年11月起,大厦还为店龄满3年的员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有效减少了员工的流失。

大厦工会还组织大厦各部门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各项业务比武和技能大赛,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大厦餐饮部荣获榆林工会“安康杯”竞赛优胜部门。9月份响应上级工会的号召,大厦工会积极建成职工书屋,书屋不仅拥有传统纸质图书5000册,还有由20台计算机组成的电子图书网络,极大的鼓舞了大厦员工的学习热情,2012年12月,大厦职工书屋顺利评选为市级职工书屋。2012年12月5日,由市总工和榆神煤炭工会选送,大厦派出员工代表榆林市参加了陕西省全省酒店业服务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三名参赛员工分获

一、

二、三等奖。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极大的鼓舞了员工们学习的热情,提升了大厦的整体服务质量。大厦工会还组织了冬季员工运动会,有拔河、乒乓、跳绳、棋类等多种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既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融合;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加强了企业凝聚力,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厦工会因此也获得总公司授予的服务职工先锋号荣誉。

我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岗位上勤勉敬业,尽职尽责,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经营目标。最后,再次感谢领导和各位同事给予我工作上的支持,我也将始终遵循精诚团结、艰苦创业的精神,经营和监管好榆林人民大厦,为大厦的发展与公司的壮大做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朱兆飞

2013年1月18日

推荐第3篇:企业科技工作汇报

篇1:公司2010年科技工作总结 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科技工作总结

现代企业发展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管理,而科学技术又为科学管理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与手段。因此,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年来,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创一流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加大科技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构建公司科技发展的新格局。现将2010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投入,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2010年全年共投入2100万元,开发新产品,扩大产能规模。其中,投入850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变性淀粉生产线。投资1250万元,建成年产10000吨红薯全粉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工程。新产品开发,逐步形成了公司较为完善的主导产品体系,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全年调整和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高中档产品:5个以上的葛根精粉系列;4个口味的方便粉丝系列及增加新口味与家庭装产品;增加全薯、葛根方便粉丝系列,形成了10个以上口味25个以上单品的产品;红薯火锅粉为主的烹饪粉丝系列产品;5个变性淀粉产品。

二、积极推行红薯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提高红薯单产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2010年是实施国家i类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优质高产薯类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最后一年。公司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与参加单位地区农委和质监局密切合作,按照地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同广大农户一起,围绕示范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和实践标准化生产,顺利完成了示范区建设任务。在示范的具体内容、参与农户、平均单产、鲜薯总产、标准体系建设、经济社会生态效果和创新点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绩效。项目于2010年10月中旬顺利通过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项目目标考核评价的评分获得95.05分的优良成绩。 从企业角度看,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除投入32万元支持项目实施外,还在原有3个产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和发布了企业标准9个,其中加工技术标准5个、工作标准4个。并在生产和管理环节严格执行各个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2010年红薯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全年共兴办标准化育苗基地161.5亩,核心示范区10842亩,示范区105126亩,分别超计划7.7%、8.4%、

5.1%。标准覆盖全区5个县(市)44个乡镇138个行政村,计54348户。通过努力,项目实施同前三年的平均状况相比,示范的综合效果从质和量的整体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示范区建设目标。 另外,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实行合同收购,使“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有所巩固和深化,让农民放心发展红薯生产,通过产销衔接实现“双赢”。华力公司投资建设并由能人承包的7个水淀粉加工厂(布局在思南、德江、沿河三个县),按照农户自愿的原则和合理的价格,同附近示范区农户签订原料收购合同,既方便群众销售,又节约了运输成本,把收购的鲜薯初加工后再运到公司销售,推动了产销衔接的实现。 通过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和市场营销工作,我公司在2010年取得了预期的成绩。公司按照标准化要求,在产后加工环节加强一线员工的技术培训,继续严格执行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企业产品标准,保证了全部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产品经省、地质检部门检验,均为合格。

公司全年共生产红薯精制淀粉5168吨,红薯烹饪粉丝1871吨,红薯方便粉丝2518吨。今年投资865余万元建设的年产5000吨变性淀粉生产线和投资1250万元的年产6000吨红薯全粉生产线已于年内建成投产。全年销售收入6000.71万元,上缴税金241.23万元,实现利润838.33万元。全年共发展红薯种植面积7万亩,带动农户38000户,农户增收总额12673万元,户均增收3335元。

三、抓住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机遇,扎实有序地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地区行署、铜仁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地、市知识产权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我公司成为铜仁地、市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公司抓住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机遇,快速构建了知识产权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企业知识产权制度,拟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并按照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扎实有序地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切实加强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并做到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胡秋云为组长,副总裁李建华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知识产权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和协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同时成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明确5人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了知识产权评估制度、知识产权审查、科技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奖惩制度、知识产权培训制度。

2010年公司共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工作。一是投入10万元用于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二是投入10万元配合铜仁市政府将“铜仁红薯粉丝”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加强区域品牌培育。

试点工作开展前,公司由于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量极少,仅有2项专利和3个注册商标。试点工作开展后,公司积极挖掘现有资源,扎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申报工作。本年度我公司委托代理机构共申报各项知识产权37项:其中申请商标注册7项;委托代理机构进行专利申请32项(含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3项)。目前,13项外观设计专利已获受理,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正处于查新阶段。我公司于2007年申请注册“华力”、“苗家”商标,并于2009年获得商标注册证。现已分别成为我公司淀粉产品和粉丝产品的专用品牌,经过几年的品牌建设和推广,现已初步为市场和顾客接受,其中:“华力葛根精粉”、“苗家粉丝”在贵阳、重庆、武汉等市场已初步打开知名度。2009年,我公司获得苗家方便粉丝桶装和袋装两个外观设计专利,目前全部投入该产品的包装,通过本年度的市场推广,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同时推进了“苗家”品牌的建设。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篇2:永兴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永兴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自2010年义煤公司第四届科技大会召开以来,我单位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义煤发(2014)149号文件通知,现将科技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2011年至今,随着项目部数量的增多,队伍的壮大,我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稳步增强。根据2010年义煤公司第四届科技大会的任务和要求,我单位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培养优秀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作为公司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依托现场,编制施工措施,绘制各种图表,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服务和指导于生产,对安全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我单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强攻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具体科技创新方面立项16项,入围16项,获奖11项,论文发表5篇。另外加强人才工作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为抓好科技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1、“科学进步是企业发展第一推动力”。公司党政班子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科技创新管理活动小组,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工作理念,目的在于服务和推动安全生产,为科技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针对公司目前成立项目部较多,且很多均是刚成立的施工队伍,井下施工作业方式落后,公司领导坚定依靠科技手段保安全生产的信心,努力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针对技术人员比较年轻,经验不足的情况,公司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不仅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义煤公司组织的“防治水,防灭火,qc等”各项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创造机会,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新技术,新经验。另外对井下作业人员,采取脱产和业余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始终在科技工作上多方面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立项攻关,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

(二)打造亮点,促进科技市场高效规范运作

1、定时召开技术例会,相互交流,激发创新灵感

自2010年来,公司定于每月第一周的礼拜二召开技术例会,会议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和牵头,公司领导主持,机关各部室和项目部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上,各个部门技术人员针对上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描述,提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难题,以及针对该项问题所采取的可行性办法,或者提出目前在生产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全体参会人员任何有解决方案均可举手发言,最后公司领导根据问题和方案进行补充,使方案达到最优化。另外,项目部在生产生活中,有任何创新的想法、优化的施工工艺、有效的生产组织、小改小革、或者新设备的引进等,凡是能促进安全生产发展的项目,均可以在会上提出来分享。大家都来之不同的矿,不同的生产条件,提出来的问题有共性,也有差异,这样子的分享交流,不仅激发了创新灵感,而且使公司技术人员的素养得到了整体的提高,同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发展平台。

2、控制成本,提高技能,大力推广光面爆破

我单位施工队伍主要以巷道开拓掘进为主要工作,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大都来自矿周边的农民工,技能水平上有欠缺,导致施工工程中巷道的成型经常出现超欠挖的现象,煤巷空帮需充填,岩巷超挖需多次复喷,劳动力增加,材料投入增加,生产率降低,单位功效工程量大大降低。鉴于此种局面,公司大力、强制推广光面爆破,要求项目部成立光爆管理小组,技术人员作为主要负责人,必须熟悉光面爆破的原理,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条件,制定详实的爆破参数图表,然后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同时到工作面跟班督促,大大提高了巷道光爆成型。2012年,我单位还组织全体技术人员采用巡查的方式对各个项目部的光爆进行检查,并采用打分制进行评比,奖罚对等。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对光爆进行总结,以论文的形式报公司科技部门,择优发表。

3、推行质量标准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我单位积极与义煤公司同步,严格执行各项文件会议精神,要求自己的施工队伍配合矿方,大力推行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提高的同时,工程质量必须做精、做细。首先对技术人员培训,以项目部为单位下发各种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要求》,等各种专业书籍,同时技术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知道怎么操作,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算优良,并不定时下井现场监督。而公司技术部、安监科等业务科室联合每季度展开质量标准化检查,采用评分制标准,对达到标准的进行奖励,不合格的进行处罚。这样子的做法,使施工队伍整体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公司打造本质安全性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技获奖情况及成果推广

(一)、科技论文:自2010年以来科技论文发表情况:“新义煤矿水力压裂试验与效果分析”获奖且论文在《煤矿开采》中发表;“新义煤矿11011首采工作面u型棚支护改革”获奖且论文在《义煤科技》中发表;“马力散注胶加固顶板技术在煤巷中的应用”获奖且论文在《义煤科技》中发表;“以锚索为主的复合支护在煤巷中的应用”获奖且在《煤矿开采》中发表;“联合支护在软岩、近煤层大断面巷道中的应用与探讨”获奖且在《义煤科技》中发表。

(二)、技术革新:

1、“新安煤矿16采区回风立井稳车基础快速施工方法”,16采区回风立井建井初期,稳车基础施工作为施工中的难点,需要制作100多个模盒及逐一测量放线,既浪费工时又易出差错。本次施工果断大胆地采用了24#工字钢支撑稳车、一次混凝土浇注到位的施工工艺,施工工期3天比预计工期提前1天,同时节约了模盒制作费用约5万元,施工经束后测量偏差均符合要求。

2、“分扇组装法在新安煤矿中16回风立井井架安装中的应用”,第一项目部成功使用井架分扇组装法,由过去的安装一座ⅵ改型钢结构井架施工工期9到10天,减少到现在5到7天时间,既缩短了工期,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至少为项目部节约各项费用6万元。

3、“凿井绞车集中控制系统的改造”,该项革新是在井巷工程施工中很实用的一项技术改造,在新安矿16区风井立井的建设过程中,集中控制系统的使用比单独控制稳车,在起落井筒悬挂设备的时间由60分钟—100分钟缩短到20分钟—30分钟,同时节省了人员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初步估计,这项改造为建井施工节约成本约10万元。

4、“zcy-45全液压侧卸式装岩机载煤巷掘进中的应用与改进”,该项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工人劳动强度高,架棚困难,掘进速度慢等问题,为煤巷掘进中实现机械化攉煤、加快掘进速度、提高安全系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员增效等方面将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在使用过程中的不断改进,侧装机在煤巷掘进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我们煤巷掘进不可或缺的设备。

5、“近煤岩巷分次卸压预留岩柱快速过断层防突技术实践”,采用正头排放钻孔措施,释放了正前的瓦斯,使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降低,突出危险性降低,防止过断层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同时预留安全岩柱贯通施工瓦斯释放孔,大大减少钻孔岩孔长度,节约了打钻时间,由于第一次进行瓦斯释放,第二打钻夹钻、顶钻、喷孔现象大大减少,显著提高了打钻速度,使巷道提前2个月贯通。

6、“沿空掘巷技术在新义矿的应用与探讨”,该项技术利用采空区边缘压力较小的特点,沿着上覆岩层已垮落稳定的采空区边缘进行掘进,与老巷道中间仅保留2m的煤柱,新巷道处于采空区的应力降低区域,能够改善巷道的维护状态,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提高采出率。篇3: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一、国家、省、市科技大会主要精神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是进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向全国发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动员令,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对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十一月下旬,全市科技大会召开,各县市区长、科技局长、财政局长、计划局长及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下发了《**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自主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的决定〉》,表彰了一批先进,李佑才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市科技大会精神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认请形势,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宜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我们正处在转轨转型的重要阶段,已经进入一个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面临更大国际竞争压力和更多贸易壁垒、技术垄断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科技的支撑和带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型宜昌建设。一是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明确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集中力量推进重点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积极引进、选育、推广一批新品种,加快农业先进适应技术的推广应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应用创新成果,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要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五是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十一五”期间,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力争到2010年市级科技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率达到2%以上。要明确谁进行科技创新就支持谁的资金投入原则,把财政科技经费用在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要充分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要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科技立项、成果鉴定、科技奖励要更多地突出自主创新。

六是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重点围绕使用好人才、留得住人才,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给予重奖。

(三)加强领导,营造环境,确保建设创新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的观念,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按照科技发展观的要求,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入、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等自主创新指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我县科技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年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富民计划,把科技工作使命提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把科技工作的任务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科教兴县战略。今年政府常委会两次听取科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真抓实干的作风。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科技工作,督办项目进程;访谈县院合作单位专家,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参加产品推介、专家评审、科技下乡等活动;关注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定出台激励政策措施等,使我县科技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科技界的同志更加有信心。

(二)初见成效。多年来,我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5个;取得科研成果34项,获市以上奖励26项;自主选育新品种3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成果75个;开发新产品12个,并成功转化运用;全县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50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组建专业技术协会11个,其中省以上示范协会2个;申请国家专利50项,专利授权4项。 (三)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县科技工作由引进推广向自主创新、县院合作转变,由农业技术推广向产品开发、品牌打造转变,尤其是目前正在实施的栀子蓝色素、木瓜中间物提取及产品开发、清江鱼高效环保专用饲料及产品加工、清江早茶品种选育和精制绿茶开发等,都将填补国内空白,起到产业关键带动作用。铁锰冶金材料工业为深度开发产品奠定了基础,后续产品加工必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型企业、示范基地、科技文化示范户、信息服务网站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构建新的科技服务体系。

三、需要提请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

1、创新能力建设。增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供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未来五年要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产业化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使**达到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的标准。具体地讲,就是构建以县院科技合作为平台的产品研发中心,以特色农业品种选育、引进、繁育为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预计未来五年需求3亿元)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的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

2、增加科技投入。按照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标准,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要达到本级预算支出1%以上。省市委要求在确保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专项投入。从****年起,省财政每年新增1个亿的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建议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其中4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本着“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按照专家论证,部门评审,政府审核的程序,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关键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及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中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支持县院科技合作中前沿科技的研发,对被列入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配套扶持。

(二)召开全县科技大会。为了传达贯彻上级科技大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科技工作。建议在元月份召开全县科技大会。参会人员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经济发展办主任、县直一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和部分中心户代表。会议拟命名表彰5个科技型企业,8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其中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2名,奖金各10000元、1000元。

推荐第4篇:科技下乡工作汇报

科技下乡工作汇报

实施科教兴旗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近五年来,我旗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为关键,以发展教育为基础,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核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实施科教兴旗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一、全旗人民的科学文

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每年,旗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农牧林、水利等部门,充分发挥自业务、职能优势,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宣传周”、“科教兴旗宣传周”、“三下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悬挂过街横幅、张贴标语、陈列科普展版、发放科技资料、技术咨询等形式,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在旗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广泛深入地宣传我旗科教兴旗取得的成就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加强了科普阵地建设。全旗9个乡10个村设置了固定科普宣传栏30处,17个乡镇全部按标准建起了乡镇文化站,全旗413个自然村实现了电视“户户通”,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3.5,全旗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并存的立体传输网络。对宣传普及科技、指导农业生产、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了很大作用。各乡镇中学都建成了占地10亩以上的以农业科研为主的劳动实习基地,各中小学校均配备了专兼职科技辅导员,三年级以上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全旗中小学校现有计算机总数达到1000余台,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在教育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各中小学通过开展以“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以及“生物百项”、科普知识竞赛、演讲赛、科普宣传报告会、“科技在我身边”主题中队会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从小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

二、科技兴农、科技兴企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兴农方面:

一是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种养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每年利用冬春农闲时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奶牛养殖、林果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各乡镇为农民讲课、实地进行指导。每年培训农民都在3万次以上。各乡镇均配备了电视机、录放机。通过培训,全旗全旗70的农户至少有一名农民技术员,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

二是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各乡镇都建成了500亩以上的园区,对我旗发展高效农业起到了积极的幅射带动作用,正在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旗优良品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基地建设坚持因地制且,突出名、特、新、优,一些成功的高产、高效的经营模式不断扩大推广面积。如地膜西葫芦系列、葵花套种西葫芦、麻子套种系列、地膜贡豆套种玉米等。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基地建设,形成了分管领导主要抓、农办人员具体抓,村干部带头抓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了基地建设顺利进行。旗农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深入到各乡镇,实行包乡包村责任制,直接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指导,为基地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是秸秆养畜技术的推广和牲畜种子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全旗已建成各类青贮池约2000个,共计12.1万立方米。每年进行玉米秸秆青贮1.亿公斤左右。已建成牛冷冻精配种点60处,培训冷配技术员46名,引进良种公牛冷冻精5万枚,冷配奶牛2.6万头,胚胎移植奶牛32头。

四是甜菜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无公害瓜菜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全旗每年甜菜种植面积都在13000亩上下,亩产量3.5吨以上。在沟门、美岱召、大城西等8个乡镇完成无公害瓜类生产基地21120亩,无公害果类生产基地22300亩。并在沟门的后湾、美岱召的沙图沟完成杏、李子示范点2400亩,在大城西的五盛开公、明沙淖的杨家圪堵完成西瓜示范点2100亩。为今后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五是新型节水灌溉建设成绩喜人。建成沟门乡板申气村“包头市节水灌溉示范区”300亩;在将军尧乡后荒地村农业四期开发项目区内完成渠道衬砌43.5公里;在毛岱乡八犋牛营村新增节水灌溉1万亩;实施了团结区节水改造工程,完成干渠衬砌11公里,灌溉面积30万亩,通过实施节水灌溉,使水资源利用率由原来50提高到75以上,极大降低了灌溉成本,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

六是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不断向前推进。共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农大108号5万亩、陕单911号30万亩;玉米覆膜栽培技术30万亩;小麦套种玉米技术5万亩、小麦套种向日葵技术45万亩;玉米套种豇豆技术5万亩;小麦套种食麻栽培技术5万亩;玉米套种西葫芦栽培技术10万亩;向日葵套种西葫芦栽培技术10万亩;小麦综合丰产技术45万亩;向日葵覆膜种植技术13.5万

亩;甜菜纸筒育苗移栽种植技术4.5万亩;甜菜综合丰产技术6万亩;甜菜覆膜种植技术6万亩;西红柿错季秋熟种植技术4.5万亩;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6万亩;果树无公害生产技术3万亩;向日葵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3万亩;向日葵拌种防病种植技术3万亩;向日葵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万亩;淡水养鱼(成鱼养殖)丰产技术0.3万亩;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7.5万

头;

科技兴企方面,狠抓了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实施了雄师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造气工段节能改造和设备添平补齐”和“全旗38个煤矿风井安检设备改造”技改项目;名泉泵业公司开发了系列潜水高扬程潜水泵,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成林钢木构件公司开发了“秸杆胶合人造型材”新产品开发。同时,为了充分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了华盛食品、瑞仁制药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另外,为支持企的技术开发、创新、改造,旗财政每年都在预算中列入专项资金进行支持。近年来,旗委、旗政府大力推动工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了工业园区。目前,已有包头瑞仁实业有限公司、包头日新科技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第三制药厂、包头恒鑫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包头振荣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包头新元塑料管厂、包头华盛食品有限公司7家企业进入园区,总投资将达到23856万元,这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品为龙头,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旗各乡镇综合服务站列入了全额拔款事业单位,实行了“三定”,为全面有效地开展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现在,全旗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已发展到55个,会员达935人。这些协会作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新生力量,一方面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协作,上联旗科技组织,上联千家万户,成为科技流向农村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架起了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帮助农民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办成的事情,加速了农村专业化、产业化进程,培养了一批学科学、用科学、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带动许多村户走上了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养牛、养羊专业村(户)不断涌现,许多协会发展起来的产业,正在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旗每个乡镇均建成了1个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并配备了相应的设备,选聘了业务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畜牧兽医人员为所在乡镇提供疫病防治、繁育改良、饲养管理和饲草料种植、加工、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目前,全旗基本上形成了以旗服务组织为中心,以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为纽带,村级服务组织和科技示范户为基点,以农业专业协会为补充的“三级、一户、一会”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技术保障。好范文版权所有

推荐第5篇:乡镇科技工作汇报

2015年XX镇科协工作总结及2016年

工作计划

2015年,在镇党委及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科协的具体指导下,我镇科协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科技工作精神,切实落实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紧紧围绕我镇中心工作,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将2015年科协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夯实科技工作基础

首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重视,明确责任,为科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专业科技工作领导组,由镇党委、镇长亲自带队,镇主要副职担任副组长,成员吸纳了农技站、农机站、畜牧、统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召开科技工作研究专题会议,布置各项科技推广落实工作,制定各项工作措施。同时各村也成立相应的专抓机构,由村支部书记牵头,完成镇专业科技工作领导组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我镇水产品、农产品的质量,使我镇水产品、农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镇把抓好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科技培训中,我镇想方设法向广大的农民推广普及科学知识。首先加大宣传的力度,营造科技发展的氛围,利用宣传栏、大小标语、科技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向广大农民普及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实用科技知识。有条件的村还订阅科技报,让科技渗入农民的日常生活,营造一种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其次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工作。一是在中小学学校开展“科技宣传周”活动,让学生们养成从小爱科技的良好习惯。其中海南中心校开展了绿色科技环保社团户外实践活动“清清文昌河”。二是在各村的农家书屋配备科技图书,科技宣传手册,让广大农民时刻接触到科技,了解到科技,用得到科技。另外,我镇还成立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聘请渔技人员,定期对小组的渔技人员进行讲座培训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更新他们的渔业科技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渔业养殖户。我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的渔技人员给渔业科技示范户开展了“三新”技术培训,把水产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品种用三天时间给渔业科技示范户做了系统的教授。同时技术指导人员与示范户共同商议,确定全年技术指导方案。今年暑期连续多日的强降雨,给我镇的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及时组织渔技人员,分别深入全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塘口,检查持续的高水位给养殖塘口圩堤带来的损坏,共谋汛期自救措施,确保灾后自救管理“四到位”即加固圩堤及时到位,增氧机具检查维修到位,水位水质调控到位,调整投饵适时到位。 通过“四到位”的自救措施及在示范户中的率先实施,辐射带动全镇水产养殖管理转入安全健康的轨道,确保全年的渔业增效、渔农增收目标实现。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规范科技管理工作

全镇科技工作能否全面活跃起来,关键在于能否激发镇、村两级科技干部的工作热情,镇党委、政府把科技兴镇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列入了考核的内容中,以引起各村干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我镇科协还对各村科技干部建立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例会制度,并在技术宣传培训、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重视工作落实、服务职能及效果四大方面进行考核。根据各村具体情况进行细化、量化,责任到人,落实时间、地点,实行百分考核,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了科技工作的进展,保证了质量。

四、2016年我镇科技方面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常规性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在有条件的村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学习,让农民掌握并运用科学种地、养殖。

2.继续抓好科技管理工作,发挥好科技服务功能。3.加大科技项目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力度,重点抓好科技示范项目的建设。

4.充分结合本镇实情,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好河蟹产业,以北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其他村,继续成立专业合作社。

5.创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于农村、农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加强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力量,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技改工作的进展。

7.加快各村科技活动室的建立,让农民不出村就能掌握科技知识、交流科技信息。

8.引导企业申请发明专利。

推荐第6篇:科技特派员工作汇报

科技特派员工作汇报

XX镇位于中方县西南部,舞水河下游,距县城15公里,辖12个村、1个居委会,151个村民小组,5689户,2.04万人。全镇总面积101.4平方公里,耕地16310亩,林地4429.1公顷,山地2152.5公顷。2006年以来,我镇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乡镇,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镇,富民强镇”战略,加快了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09年我镇支柱产业“湘珍珠”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1.8万亩,年产葡萄18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人平葡萄收入达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060元的60%。现将我镇围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协调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文化站、广播站、农科教中心、农技站等相关部门参与,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建立了领导体系,各行政村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相关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项目建立了责任体系,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党政领导带头抓,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列入分管领导年度考核指标,同时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做到了科技工作有专人抓,科技项目有专人管。

(二)转换方式,由上级指派科技特派员转换为按需请派科

技特派员。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真总结了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不足,确立了“四推一争”的工作思路,其重点就是打造乡村旅游之乡。按照我们的工作需求,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阐明我们在推动乡村旅游、城镇建设、产业调整、文化和卫生、社会事业等方面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及需要的理由,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并派出了县旅游局肖武等4个单位的6名精英作为我镇的科技特派员。

(三)公开承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今年6月初,为了找准乡村旅游建设的突破口,调优结构,拉长产业链,我们与科技特派员一起来到长沙的海天山庄、黄兴镇乡村旅游风景区、九道湾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做得相当有名气的地方参观调研,并在镇党委书记杨圣科同志的号召下,先后召开了三次科技特派员座谈会,确立了项目带动、公司化运作的主线。会上,各位科技特派员都作出承诺,如县旅游局的肖武同志就承诺:一是作出旅游总体规划,今年先建立葡萄沟、茶园山庄和观光型酒保重点景区建设,二是开发出以葡萄、茶叶、山地土鸡为主的“XX三宝”重点旅游产品,三是搞好宣传,扩大影响力,适时举办一次葡萄采摘及乡村旅游节活动;县农业局的陈昌清同志承诺:整合葡萄和茶叶资源,组建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县农业局廖美华承诺:推广葡萄绿色无公害化栽种工艺标准,今年无公害化改造5千亩葡萄面积,用3年时间全部改造完毕。

二、主要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夯实了镇村科技培训平

台。目前镇里有高规格培训中心、有培训学校,村村有培训室,组组有技术员。同时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资源,适时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完善了镇村科技服务网络。充分整合镇农技推广中心和葡萄协会的资源,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新技术推广、标准化栽培示范等。加快了镇村科技信息服务。建立了葡萄协会科技信息站,与县科技局“户联网”工作站联网,将为农民朋友提供更快捷、更优质、更方便的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在葡萄方面我镇已逐步形成“科技特派员+协会+公司+技术服务部+基地+农户”的新的科技服务模式。

(二)进一步提升了葡萄品质。推广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果实套袋等配套技术,降低农药残留,有效提高了葡萄品质。以大松坡为中心首先建立了200亩葡萄标准化示范区。推广了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猪—沼—葡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一池三改”,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沼液作葡萄肥料,改善土壤,有效提升了葡萄品质。推广了富硒葡萄示范。硒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之一,现代医学证明,硒可有效防止细胞癌变,增强人体免疫力。富硒肥施用于葡萄,可以有效地提高葡萄中的硒含量。前年喷施富硒肥试点已获得成功,效果十分明显,进一步提高了葡萄中的硒含量,从而将有效提升了葡萄品质。先后又在大松坡、黄家湾、黄松坳、下丰坡等村推广了5000亩喷施富硒肥示范。省特派员杨国顺教授,在葡萄的各个生长期,都亲自前来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技术。

同时专门从事葡萄的品种改良,提取了样本研究,有望今年完成新的优质品种培育。

(三)一是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镇乡村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共产党员申志强,他通过招商引资,在科技特派员陈昌清同志的多方协调下,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于5月28日正式组建成立了怀化市XX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下辖葡萄酒庄、XX茶厂、葡萄沟景区和葡萄专业合作社,以及楠木铺林地养殖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该公司按照《XX镇乡村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的要求,整体性开发XX乡村旅游产业,经营旅游商品,做好旅游服务。在公司党支部19名党员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工作下,截至目前,已着重开发了华汉茶园山庄、观光式葡萄酒庄、葡萄自由采摘园、葡萄沟、葡萄农家乐山庄、丽水溪垂钓休闲区、红军岭等重点旅游景区,基本形成了1条上连中国洪江古商城、下联中国芷江和平园的黄金旅游线路,年内可接待游客1万人次。并正在开发以茶叶、葡萄酒、山地土鸡为主的“XX三宝”旅游商品,有望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首届中方县XX乡村旅游暨葡萄文化节上让游客品尝、购买。

(四)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效益。村民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在科技特派员深入细致地工作下,“想致富,学科技”已成为全镇农民的口头禅,全镇掀起了学、用科技的热潮,据统计,全镇农民受训已完成80%以上,实用技术转化为实地开发的达60%以上。辐射作用十分明显。许多外市州、县市、乡镇纷纷来我镇参观、学习。吸引了领导关注和重视。科技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我镇

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我镇产业现象也因此引起了市县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县委、县政府将我镇产业发展称之为“XX现象”,并将积极放大“XX现象”。科技特派员优秀成绩和先进生产栽培技术也通过示范点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三、几点体会

(一)要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就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要深化认识,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调研,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和完善协调服务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推动和组织协调深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经费投入,在经费上给予保障。要以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及放宽放活的政策环境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

(二)要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就要整合这项工作,拓宽工作范围。省、市、县要继续下派科技特派员来我镇工作,加强对工作的协调服务,并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经常走访特派员,为特派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满足特派员的合理需要。要进一步完善以省科技特派员为龙头、市科技特派员为主干、县科技特派员为支干、特派员联络员协助配合的网络机制。落实科技特派员工作激励措施。要争取一批较大的省、市、县产业项目落户我镇,引导资金和有力的信贷支持与服务。要壮大协会,通过协会,培训农民、发展生产、壮大产业、拓展市场,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组织化程度,保证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三)要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就要丰富科技项目,增加经费投入。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为农服务工作,在开展科技工作的时候要充分分析我镇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根据需要,结合自身技术专长,要安排尽可能多的、科技服务范围全面的各种科技特派员人才或科技服务工作团队来我镇落实科技工作。并在科技工作中给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大对这项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保障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经费、业务经费、项目经费,保证科技特派员长期全力投入工作。

推荐第7篇:生态科技工作汇报

东台市环保局生态科技工作汇报

一、前期工作汇报

1、积极指导生态创建。我市已有头灶、安丰2个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镇,梁垛镇梁南村等6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头灶、安丰、三仓、时堰、梁垛、富安、弶港等7个镇被命名为盐城市环境优美镇,三仓镇新五村等28个村先后被命名为盐城市生态村。2011年5月新街、许河2镇以及弶港镇花舍村等18个村通过盐城市环境优美镇、生态村考核验收。

2、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2001年,我市启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市建设工作。2005年10月,东台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现场考核验收。2006 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东台为全国第四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发„2006‟43号)。先后委托南京林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编制、修编了《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年,根据新的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再次组织对《规划》进行修编,目前正在委托资质单位修编。2011年2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东台市生态市建设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

3、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六清六建”、“三清一绿”为主要内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各类试点村的整治工作。指导五烈镇甘港村等9个省级农村环境 1

整治试点村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成功争取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资金155万元。推进三仓镇新五村、富安镇北街村、五烈镇甘港村、梁垛镇梁垛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在台城周围引导、鼓励个体老板建立了15个草片场,专门收购稻草等秸秆。扶持时堰绿澄草业合作社等单位开展多渠道的秸秆综合利用措施。

4、积极引导环保认证。先后有盐城神农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的20种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新弘扬精细有机肥2007年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市经济开发区等近20家单位通过ISO14000认证。2009年东台市德辉节能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水性涂料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5、强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调整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函„2007‟58号)中界定我市境内的珍禽保护区属于试验区,具体范围是:沿王港垦区、竹川垦区西海堤向南,跨川东港河(北起与大丰交界处),向西至老海堤复河,沿老海堤折向东南,沿老海堤复河,从原东台河闸跨东台河沿金东台农场西老海堤河向南。沿老海堤向南跨三仓河至新海堤公路,沿新海堤公路至南通市界,沿市界向东进入海域。东台境内区域均为实验区。在强化珍禽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同时,参与珍禽保护区实验区新一轮的调整。根据上级的具体要求,积极配合南京林业大学考察组开展科考、探勘以及调整方案的确定。目前上报的调整方

案为:“东台新规划的临海高等级公路东500米以西,梁垛河闸同纬度向东沿条子泥垦区东北界以南全部调出保护区,其它保留。共调出面积40260公顷”,“将东沙岛中部地区38953 hm2区域划为实验区,其中大丰面积为25773 hm2,占66.20%,东台面积为13180 hm2,占33.80%。”

6、开展环保新技术的推广。积极宣传、推广环保新技术的及时应用,成功在三禾纸业以及造纸二厂推广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并于2008年通过盐城市环保局组织的验收。

二、工作难点

1、省级以上生态镇、村创建门槛提高。根据盐城市环保局转达的3月31日省环保厅召开的会议精神,创建国家、省级生态镇的必须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运行半个月以上才可以申报。同时,省级以上生态村建设也必须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才可以申报。同时,生态型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省里不认可,必须建设常规生活污水处理厂。

2、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难度大、时间紧、进展慢。根据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的要求,我市各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普遍进展缓慢,根据目前进度,难以如期运行。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难以突破。目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存在多部门多牵头的现象。环保部门牵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住建部门牵头农村环境整治,卫生部门牵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环保部门牵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

里缺少一个统一的组织单位,一般都是各部门各自为战,以涉及本部门的职能为主,难以整合全部资源。

4、秸秆禁烧工作任重道远。目前我市虽然推广了一些秸秆综合利用措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相当部分秸秆仍难以有效消化。在收获季节,紧靠行政命令和处罚,难以有效根除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三、近期工作打算

1、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2011年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了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时间节点要求等内容。我局将与市监察、住建、城管等单位积极做好生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督查指导,加快考核指标的达标建设。

2、全面开展生态创建。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基本条件之一是80%的镇建成国家生态镇,即在申请省级考核前,我市必须有12个镇建成国家生态镇。对照此项条件,我市基础工作很差,目前没有1家国家级生态镇。因此,在积极推动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根据盐城市要求继续做好盐城市级生态镇、村建设工作。

3、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时做好与上级部门的衔接、沟通,确定我市的试点村,完成上级下达的整治任务。与住建、城管、农委等部门协调做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畜禽粪便等整治工作。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做到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4、继续做好珍禽保护区得保护与调整工作。根据领导

要求及时落实珍禽保护区保护与调整的有关工作。

四、建议

1、市、镇财政加大对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垃圾中转站的投入力度,镇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运行,为创建省级以上生态镇做好基础工作。

2、加大对生态镇、村建设的奖补力度,出台将具体奖补政策。

3、根据有关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4、全市成立全面牵头包括农作物秸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绿化、河道保洁、改厕、畜禽粪便治理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组织,整合所有相关部门的资源,统一开展治理工作。

推荐第8篇:人大科技工作汇报

关于全县科技工作的情况汇报

——2005年5月30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就全县科技工作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县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巩固“科教兴县”战略,不断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53个,发展会员5430人。先后引进各类科技项目255个,推广应用项目158个,已普遍应用并产生规模效益的有58个。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普及推广,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举措,科技工作顺利开展

(一)强化科技意识,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一是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上每年选派一批科技意识强、掌握了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机关干部到经济落后,科技观念淡泊的乡

1 村任职,帮助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二是健全领导机构。县上先后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科普领导小组和科技兴农领导小组等机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普宣传月、科普宣传日、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赠售书刊、示范培训、现场咨询、竖展板、悬挂科普图片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尤其是从2002年以来,由县人大、县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和今年5月省科技厅、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在我县开展的科技服务活动,对推广科技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积极寻求帮扶,不断增强科技工作发展后劲。去年以来,我县抓住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内要有大变化”要求的历史机遇,及早行动,多次向省科技厅汇报工作,争取到了省厅的大力支持。省科技厅把支持我县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我县确定为全省科技工作重点县之一,多次带领专家教授到我县调研,在项目、资金、科技事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已在225县百万只獭兔产业带建设、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与推广、革命老区农村科技信息网研发、中日友好希望小学建设、科技特派员试点县等项目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省科技厅还将帮助我县建立“獭兔专家大院”,解决我县在獭兔养殖方面存在的技术难

2 题。目前,我县正与省科技厅一道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对我县獭兔产业的支持。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科技知识宣传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一是构建培训网络。县上以县委党校和农广校为基地,乡镇以农业服务中心为基地,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联系会议制度,将党员干部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单位的议事日程。二是扩大培训层面。对乡镇分管科技、农业的领导及87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了农业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轮训。80%以上的参训人员达到了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师以上水平。县农广校也先后培养农学、农技推广、蚕桑、林学、畜牧、财会、果树等学员3260人。三是搞好示范带动。全县共有1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各类科技形式的承包,先后建起了7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承包面积达5万多亩。四是开展网络宣传。通过《农业天地》、《科技之窗》等专题栏目和**科技经济信息网、农经网向广大群众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法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适宜本地的农业适用技术。

二、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一)农业科技全面推广。近年来,生猪、獭兔、肉牛、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果蔬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膜栽培、

3 水稻半旱式栽培、配方施肥、旱地改制、节水灌溉、规范化栽培、二季玉米栽培及红薯包蛋催根、双低油菜及综合配套技术、旱育秧抛秧技术、“四高玉米栽培技术、优质豆类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县农业生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工业科技步伐加快。工业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走出了一条企业增产增效的新路。如承德丝厂,以科技为动力,投入大量资金将落后设备全部改成自动缫丝机,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三)科研成果显著增多。先后取得各类科研成果52项,其中市级以上3项,获县级表彰19项。广电宽带综合信息技术、优质肉牛杂交改良技术、农大3138玉米新品种制种技术、两季田稻草覆盖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心宁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四)社会领域科技含量提高。一批综合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已经在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发展领域广泛运用。同时,加强了国土资源、江河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等科技问题的研究,加强了防灾、减灾、社会安全、城市建设、劳动保护、文化体育等领域科学技术的运用。

4

三、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科技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一是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对科技工作重视不够。二是科技事业发展经费严重不足。三是当前留守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素质较低的老年人和中年妇女,科技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四是推广手段落后,网络电子信息尚未真正起步。五是科技人才管理问题突出,科技人员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切实抓好“五个一”工程(即运用科技成果,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加大培育力度,发展一批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招商,引进一批科技产业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抓好一批中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内外合作,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体)。力争每年转化2项工业新技术,开发5个新产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个;科技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递增1%。

(一)严管理,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一是进一步实施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将科技工作纳入年度目

5 标考核范畴,严格奖惩,逗硬落实。二是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对关系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使决策更加科学。三是建立联系制度,开展集中性和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搞好综合协调,努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二)施良策,推进工业科技创新。一是转化科研成果,“做优”一批传统工业企业。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落后生产线,鼓励企业引进、吸收专利成果,支持企业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推进工业信息化进程。二是营造宽松环境,“做大”一批民营科技企业。扶持一批民营科技企业,争取到2010年实现产值逾千万的民营科技企业达5户以上。三是提高科技含量,“做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争取列入国家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火炬计划以及国家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使其真正成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高新技术企业。四是拓宽发展领域,“新创”一批新兴产业企业。充分抓住我县大力发展獭兔产业这一机遇,在农副产品精加工领域新创一批产业企业,寻求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三)宽领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是狠抓全县科技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努力构建农村科技经济信息平台,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力争2年内实现乡镇、村全覆盖,最终实现

6 电子务农、电子农业。二是狠抓农业优新品种和技术的推广。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切实抓好优质、高产、高效农畜品种、专用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推广运用,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三是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农村“五业”经济发展,引进、筛选、储备优新品种和技术,为发展特色基地提供科技保障。四是狠抓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培育。积极引进推广粮油、果、蔬、肉、奶等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特别是在农产品专贮、专运等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企业,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谋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巩固科技基础为重点,以科研单位转制为契机,改革企业科技运行机制。一是优化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从观念、组织、人才、技术、管理和制度上进行全面创新,不断推出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市场份额大的主导产品、品牌产品和拳头产品。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抓住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和高校面向社会搞科研的有利时机,促进企业、农业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实体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广泛的科技合作,形成以企业和业主为中心,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三是加快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农业技术

7 服务中心、农民技术协会等各类组织,构建遍布城乡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五)善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一是用活现有人才。改革用人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特别要抓好我县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性作用。二是抓紧培养人才。突出抓好工程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外向型高级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新型实用人才。

(六)多渠道,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民间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强化企业主体投入。充分运用有关优惠政策,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力争三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企业研发投入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达5%以上,全县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1.5%。二是争取金融信贷投入。进一步净化金融环境,提高信用等级,搞好银企关系,充分利用本地金融资金,加快科技发展。三是保证财政投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政策法规,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特别是保证科技三项费投入按比例增长并足额到位。四是扩大科技招商投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科技对外开发,吸引县外项目、资金,特别是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落户我县。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各类捐赠,鼓励和支持

8 个人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前提下设立各类科技基金,发展科技事业。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在全县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面对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和中省市各级关心支持**的历史机遇,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推荐第9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东路街道办事处2011年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东路街道办事处在米东区委、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帮助下,以“科普法”为依据,以普及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道德、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为内容,以“科技宣传周、月”等系列活动为契机,以辖区居民、青少年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开展群众性、社会化的科技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活动,不断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推进了和谐米东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就东路街道办事处一年来的科技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东路街道办事处基本情况

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米东区中心地段,辖区东以乌奇公路为界,西至古牧地河,北至一环路,南至古牧地河与乌奇公路交汇处,是米东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2万户,4.1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01万人。辖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124家,中小学校5所,个体、私营企业111家,第三产业2224家。

二、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科教兴街”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东路街道始终坚持面向群众的工作方向,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科技教育相结合,动员和组织辖区全社会力量,广泛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1、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将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做到了科技工作重大事项必须上党委会集体研究解决。

东路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主任任副组长、由街道科技办、各科室、社区负责人为组员的“科教兴街”领导小组,全面开展街道科技工作。同时根据人员增补及时调整了街道科技专干,并配齐、配强了社区科技工作专兼干,确保了科技工作的有效落实。

年初根据区政府与办事处签订的科技工作责任书,东路街道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同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八个社区书记分别签订了《科技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明确各项考核实施细则,将其纳入年终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做到了科技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监督、同考核。

2、建章立制、落实到位

东路街道在认真总结2010年科技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相继制定了“一书、两制、四到位、五结合”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科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同时,街道还建立了由街道科技办、社区居委会科普小组、辖区科技志愿者队伍自上而下的三级网络工作系统,为街道科技工作全覆盖奠定了坚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东路街道还拥有由社区科技人才组成的辅导咨询队伍20人,由社区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保健师资队伍21人,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各类志愿者队伍140人,真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的科普知识网络体系。

3、经费到位、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011年东路街道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科技工作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建设,包括购买科教图书、制作科技宣传画廊、版面、专栏、横幅标语、宣传单以及举办科技培训班、开展科技宣传实践活动等等,截止目前,已投入科技经费89000多元,占全年总经费支出5364123元的1.66%。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东路街道在管理和服务上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宣传三个环节,加大街道对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

街道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批、分层次为社区干部、居民、学生开展了多次科普知识讲堂。对居民进行了《科普法》、社区消防、卫生保健、优生优育、防震减灾、就业创业等多种知识的培训。包括针对妇女群众的生育知识、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知识、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知识、针对下岗就业人员的创业知识、针对广大居民的防震救灾知识等等,通过科普知识培训,不仅提高了居民对科技知识的了解,还增强了居民对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和运用技能,对东路街道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培训班60余期,培训人员达3200人次。

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全社会共同致力于科技信息的宣传普及,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宣传氛围。今年东路街道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在辖区建立科普宣传文化长廊6个,科普知识宣传专栏8块,LED科普宣传屏1块,科普宣传走廊12处,办黑板报45期,悬挂各类科普知识宣传横幅18条,张贴宣传标语40条,通过各种活动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为东路街道营造了全民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

今年结合“科技之冬”、“知识产权宣传月”、“科技进社区”等大型科技活动,东路街道还积极开展了社区群众为中心的“提高公民科学生活和素养”为主题的各项科普活动。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组织企业职工和辖区居民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组织居民参加自治区科协科技界首届书画摄影比赛,在街道及8个社区举办百日文化广场活动,组织居民参加学习班、知识问答、知识竞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形式的主题活动提高广大居民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共计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20场次,受培训教育人员达500余人次。

5、以创建为载体、深化科技工作成果

今年4月东路街道永乐社区申报“科普工作进社区”创建工作,7月份迎接自治区科协的检查初验,效果良好。

7月份,南苑社区、祥瑞社区进行了“无邪教社区”的创建申报工作,10月20日区科协进行了初验,26日迎接了自治区科协的抽查。

9月份,益民社区申报了“抗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各项工作已经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全面展开。

通过这一系列的创建工作,旨在巩固我街道“科教兴街”的工作成果,把已经开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其真正发挥推动促进作用,把东路街道社区各项工作推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6、建立企业项目信息库、促进企业信息交流

为了解和掌握辖区企业对高新技术及产品的需求,推进东路街道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引进和转化,以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我办积极组织对辖区企业高新技术及产品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摸底调查,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存档,并报市相关科技信息部门,使企业与其建立信息联系,加大企业高新技术及产品需求信息的交流。

7、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习

东路街道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街道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在各社区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并建立了9支抗震救灾应急志愿者队伍。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东路街道办事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措施。对社区干部、志愿者队伍已经居民进行了抗震救灾知识的培训。在市地震局、区科技局的协调指导下,10月20日在辖区内组织了一次抗震救灾应急演练,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年的工作已接近尾声,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处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不足之处。首先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方面力度还是不够,宣传面不够广泛,宣传形式固定单位,缺乏创新。其次科普专职人员业务素质欠缺,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好自身工作。第三在企业服务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不能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对高新技术项目产品的需求,不能及时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项目扶持资金等等。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努力明确以下几个工作方向:

1、进一步加大投入,巩固“科教兴街”工作的宣传氛围,多举办一些应群众所需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多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多组织一些先进经验先进成果的学习交流团、多培养一批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工作,努力营造东路街道科普工作宣传氛围,真正达到全民参与“科技兴街”的良好工作格局。

2、加强对企业技术信息的服务工作力度。进一步了解掌握辖区企业高新技术及高新产品需求信息,规范建立企业技术信息服务台账,督促与自治区相关企业高新技术信息库的联系,积极为符合条件和资质的企业申报技术项目扶持资金。

3、加强各项应急预案的建立及应急演练的实施。积极开展辖区抗震救灾、消防安全等应急演练工作。

东路街道办事处

2011年11月2日

推荐第10篇: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近年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强力打造科技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持续推进科技兴区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区科技事业取得显着成绩。已连续***年***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等先进称号,强力打造了******科技品牌。

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局始终将打造“科技品牌”作为******区城区名片,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从全省首家县区级单位成立“知识产权局”到筹建“******市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提出“******”科技创新模式到全市首家建立“科技富民网站”。一系列重大举措,一系列科技发展亮点,打造了******区的科技品牌,凸显了我区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构建和谐新******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做好自主创新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区“十二五”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扶持科技型高成长“小巨人”企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在全区营造了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的投入。2012年,共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余万元,区本级科技支出达******万元,支出增长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个百分点。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区共有******家企业申报“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创新奖励******余项。目前,我局正汇总有关资料,并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的各类奖项进行初审。

三、建立企业科技档案

2012年7月,为了使机关全体人员了解我区科技企业现状,提升谋划科技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掌握******科技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我局开展了建立覆盖全区企业科技档案库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重点对我区企业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等方面收集材料,并为每个企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专属科技档案,全面摸清科技工作的“家底”,为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截止目前,共收录建立企业科技档案******余家,现正对每个企业进行归类、分析、汇总

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公司在采用******工艺的同时,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谋划了******,产量可由过去的******万吨/年提高到******万吨/年,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或科研院所合作成果,引导企业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成果,实施了******项目,目前第一批产品已顺利下线,延伸了产业链条,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其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几年来,先后帮助******余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个,开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项,填补省内空白******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鉴定******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三是实施科技攻关。鼓励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主动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课题,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1年以来,成功帮助企业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个,省重大专项******个。四是大力实施成果转

化工作。2012年,共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个,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项三等奖******项。五是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在挖掘、培养企业自身技术骨干的同时,通过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企业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先后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引进博士、硕士等各类人才******余人。同时,邀请德、法、俄等国外专家******余人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目前,辖区拥有博士后研发基地******家,院士工作站******家,圆满完成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共争取省级科技特派员******家,市级******家,******创建了市级科技创新型团队。

五、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是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抓手,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此,我们一是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研发基地作用,着力抓好******研发中心等企业科研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目前,我区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市级技术中心******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抓好科技服务企业,强化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2012年,共争取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项目******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个;组织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项、省高新产业化资金项目******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项、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争取各类科技项目资金达******万元,相当于去年的******倍。

六、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意识。我局深入企业广泛宣传申请专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续强化与专利事务所的合作关系,为我区专利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激发了专利申请人的热情,提高了专利申请数量。二是推行先进经验。我局将辖区知识产权开展好的企业先进经验积极向其他企业推广,将优秀的专利申请企业管理办法、先进专利申请制度介绍给辖区企业,更好的推动企业专利申请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以“三下乡”、“4.26”宣传周及科技周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专利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次,共出动宣传人员******多人、宣传挂图******余幅、发送各种宣传资料******余份,接受群众咨询******多人次,在全区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四是积极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零”行动。我局通过对企业十余家企业的摸底调查,及时掌握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并帮助企业牵线搭桥,邀请省专利事务所专家和******市专利代理人到各企业服务,深度挖掘企业潜力,帮助企业申报专利。截止目前,我区企业共申请专利******件,发明专利******件,授权专利******件。截止2012年年底,我区共申请发明专利******项,居全市前列,市知识产权局向区政府发贺信祝贺。******公司被评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该公司拥有“******”核心技术,申报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国家项目库,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入选成功的项目。

第11篇: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近年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强力打造科技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持续推进科技兴区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

,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区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连续***年***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等先进称号,强力打造了******科技品牌。

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局始终将打造“科技品牌”作为******区城区名片,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从全省首家县区级单位成立“知识产权局”到筹建“******市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提出“******”科技创新模式到全市首家建立“科技富民网站”。一系列重大举措,一系列科技发展亮点,打造了******区的科技品牌,凸显了我区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构建和谐新******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做好自主创新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区“十二五”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扶持科技型高成长“小巨人”企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在全区营造了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的投入。2012年,共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余万元,区本级科技支出达******万元,支出增长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个百分点。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区共有******家企业申报“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创新奖励******余项。目前,我局正汇总有关资料,并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的各类奖项进行初审。

三、建立企业科技档案

2012年7月,为了使机关全体人员了解我区科技企业现状,提升谋划科技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掌握******科技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我局开展了建立覆盖全区企业科技档案库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重点对我区企业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等方面收集材料,并为每个企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专属科技档案,全面摸清科技工作的“家底”,为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截止目前,共收录建立企业科技档案******余家,现正对每个企业进行归类、分析、汇总

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公司在采用******工艺的同时,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谋划了******,产量可由过去的******万吨/年提高到******万吨/年,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或科研院所合作成果,引导企业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成果,实施了******项目,目前第一批产品已顺利下线,延伸了产业链条,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其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几年来,先后帮助******余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个,开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项,填补省内空白******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鉴定******项,实现科技成果

第12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一、国家、省、市科技大会主要精神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是进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向全国发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动员令,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对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十一月下旬,全市科技大会召开,各县市区长、科技局长、财政局长、计划局长及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下发了《**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自主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的决定〉》,表彰了一批先进,李佑才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市科技大会精神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认请形势,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宜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我们正处在转轨转型的重要阶段,已经进入一个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面临更大国际竞争压力和更多贸易壁垒、技术垄断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科技的支撑和带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发展 - 1 -

由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型宜昌建设。一是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明确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集中力量推进重点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积极引进、选育、推广一批新品种,加快农业先进适应技术的推广应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应用创新成果,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要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五是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十一五”期间,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力争到2010年市级科技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率达到2%以上。要明确谁进行科技创新就支持谁的资金投入原则,把财政科技经费用在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要充分整合各

类科技资源,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要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科技立项、成果鉴定、科技奖励要更多地突出自主创新。

六是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重点围绕使用好人才、留得住人才,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给予重奖。

(三)加强领导,营造环境,确保建设创新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的观念,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按照科技发展观的要求,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入、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等自主创新指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我县科技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年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富民计划,把科技工作使命提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把科技工作的任务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科教兴县战略。今年政府常委会两次听取科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真抓实干的作风。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科技工作,督办项目进程;访谈县院合作单位专家,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参加产品推介、专家评审、科技下乡等活动;关注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定出台激励政策措施等,使我县科技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科技界的同志更加有信心。

(二)初见成效。多年来,我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

5个;取得科研成果34项,获市以上奖励26项;自主选育新品种3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成果75个;开发新产品12个,并成功转化运用;全县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50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组建专业技术协会11个,其中省以上示范协会2个;申请国家专利50项,专利授权4项。

(三)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县科技工作由引进推广向自主创新、县院合作转变,由农业技术推广向产品开发、品牌打造转变,尤其是目前正在实施的栀子蓝色素、木瓜中间物提取及产品开发、清江鱼高效环保专用饲料及产品加工、清江早茶品种选育和精制绿茶开发等,都将填补国内空白,起到产业关键带动作用。铁锰冶金材料工业为深度开发产品奠定了基础,后续产品加工必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型企业、示范基地、科技文化示范户、信息服务网站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构建新的科技服务体系。

三、需要提请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

1、创新能力建设。增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供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未来五年要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产业化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使**达到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的标准。具体地讲,就是构建以县院科技合作为平台的产品研发中心,以特色农业品种选育、引进、繁育为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预计未来五年需求3亿元)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

现场培训服务”的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

2、增加科技投入。按照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标准,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要达到本级预算支出1%以上。省市委要求在确保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专项投入。从****年起,省财政每年新增1个亿的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建议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其中4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本着“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按照专家论证,部门评审,政府审核的程序,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关键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及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中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支持县院科技合作中前沿科技的研发,对被列入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配套扶持。

(二)召开全县科技大会。为了传达贯彻上级科技大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科技工作。建议在元月份召开全县科技大会。参会人员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经济发展办主任、县直一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和部分中心户代表。会议拟命名表彰5个科技型企业,8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其中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2名,奖金各10000元、1000元。

第13篇:上半年科技工作汇报

2012年上半年工作汇报及

下半年重点工作打算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技项目进展顺利。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6项,其中,省上科技项目《陇东绒山羊富民产业培育及集成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等6项,市上科技项目《华池县城壕乡核桃产业示范与推广》《元城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及加工》等10项。实施《陇东绒山羊新品种选育与集成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等科技项目3个,引进敦玉10号玉米、日本丽都瓜菜、费乌瑞它早熟洋芋等省级以上新品种14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玉米无公害生产、三沼综合利用高新实用新技术15项。实施了县列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太阳能热水器和户用光伏发电》,示范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5台,完成了户用光伏发电100台的招标及投放筹备工作。

(二)科技示范创建活动有效开展。一是在城壕乡开展了新农村科技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建成余家砭村级网站1处,科技星火学校1所,农函大核桃种植班1个,招收学员65名,建成余家砭村、城壕村、定汉村等科技书屋3个,成立了华池县肉鸡养殖协会,发展会员115名。建成城壕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基地1处,建立大棚蔬菜、桃桃种植、生猪养殖等科技示范点(基地)7个。二是在城壕、悦乐、怀安等9个乡镇28个科技示范村开展科技示范户创建活动,引进推广电子养鸡、黄板诱杀、穴盘育苗及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新技术12项,培育高标准的种植、养殖科技示范户1200户。

(三)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指导星海兔业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 1

品的技术研发工作,培育华池县高原圣果开发公司等科技型企业3户。上半年,投入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经费260万元,实施沙棘醋、电子自动化养鸡、绒山羊深加工等技术改造项目3个。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4月份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周”宣传活动,邀请市知识产权局徐旭东举办电子专利申请培训班1期,培训全县科技特派员、企业负责人和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共45人。1名同志参加了全省专利执法资格证培训,为我县电子专利申请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完成电子专利申请42件,其中实用新型5件、外观设计34件、发明专利3件。

(四)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在继续与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合作的基础上,又与甘肃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银丰医药公司、华康源医药公司开展了《沙棘产业综合开发示范研究》《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等科技合作项目2个。先后有6名院企专家来我县实施科技合作项目,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 1610人(次)。与银丰医药公司、华康源医药公司共建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投入资金586万元,在桥河乡虎洼、张岔,元城镇高桥、元城村建成药材示范基地各1处,建成药材种植服务中心2处,种植王不留、黄芪、甘草、板蓝根等药材15460亩,其中育苗移栽5610亩,籽种直播9850亩。组织群众代表13人赴陇西首阳、文峰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拓宽了农民致富路。

(五)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强势开展。进一步创新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机制,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农大、县农业、畜牧等单位选派科技特派员27名,深入基层、企业、农户开展技术服务。建立悦乐镇大学生科技创业示范园等基层创业行动示范点3个,培育以经济利益共同体为主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典型2个。组建绒山羊、蔬菜科技特派员团队2支,向企业下派科技特派员

4名,实施科技项目5个,引进、推广新优品种13个、新技术7项,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18个。

(六)科技宣传培训扎实有效。一是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选聘专家9名(包括外聘专家3名),调整技术指导员50名,深入村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上半年,共举办黄花菜种植、草畜养殖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69期,培训农民1.84万人次,其中骨干培训81期4900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1200户,辐射带动农户11800户。二是以“全省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宣传6场次,受教育群众1.49万人次。举办食品安全等科普报告会2场次,受训人员2700多人次,展出各类展板64块,发放科技资料1.9万份(册)。向上级业务部门报送科技理论文章及信息93篇,被各类媒体采用59篇,有力地宣传了我县科技工作,提高了科技工作的显示度。

二、存在问题及下半年重点工作打算

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我们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特别是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及招商引资工作进展缓慢。二是由于科技局机构合并,市上再不给申报项目,科技项目工作成效不够显著。三是新品种选育、成果转化收效不够明显。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推广力度。年内继续引进省级以上新品种,推广高新实用新技术。

二是加大项目工作力度。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招商引资600万元。

三是加强科普示范县创建力度。全面开展科普示范县创建活

动,抓好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筹备工作,上报作品80件以上。加强农村科普站、栏、员“三个一”工程建设,推进全县科普工作。

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指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扩大知识产权工作宣传面,超额完成电子专利申请10件以上。

五是拓展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在实施好已启动的两个合作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深院地院企科技交流与合作,多举措、多渠道引进智能型科技人才,强化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二0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第14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一、**年科技工作回顾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计划”,围绕县域经济抓科技创新,围绕支柱产业抓科技项目,围绕群众需求抓科技服务,围绕文明创建抓机关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政策环境明显优化。一是科技富民计划深入实施,影响力日益显现。初步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科普宣传服务体系,将科技工作提升到了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隆重召开了全县科技大会暨人才工作会。三是将科技三项经费按当年预算支出1%列入财政预算,共安排县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3项。四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五是我县连续四年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2、项目建设富有成效。组织申报省市攻关、民族专项、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扶贫、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7项。审核确定2008年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新品种后补助等县级项目16项;先后与7所高校签订了县院合作协议,引进各类科研成果31项,共同申报完成科研课题12项,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8个,引进武汉工学院科研成果。重点支持的维特魔芋公司高纯度葡苷聚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年产量300吨,年产值可达5000 - 1 -

万元。引进华农大研究成果,由山野公司在磨市投资500万元,新建的清江风味鱼生产线已投产,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年加工量2000吨,产值可达2000万元。组织实施了朱津滩、芦溪、八角庙村3个精品园建设,启动了国家支撑计划、省富民强县专项,完成了“生态型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清江鲢鱼类品种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年度课题研究建设任务。加强科技项目管理。联合县财政局对县级33个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对5个项目进行了鉴定、登记;企业高新技术产值为808.2万元,企业高新技术增加值为383万元,申请国家专利35项,专利授权1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3、产品研发亮点纷呈。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挖潜改造的同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组织实施了31项技术,7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如清江电器公司的“智能机电保护器”,泰榕药业的“致康片”,沃野生物公司的“生物有机全营养肥”,红业五龙公司“ F900级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亚太气体公司的“小水电制氢”,山野食品公司的“低盐风干鱼、香酥鱼”,一致魔芋公司的“魔芋缮食纤维”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我县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强有力的后发优势。同时,继续实施了清江早茶品种选育、乐园紫皮大蒜种子脱毒复壮、杂交早实核桃品种引进、脱毒马铃薯费乌5号、中薯5号,珠芽魔芋等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为我县半高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科技活动扎实开展。我县科技信息服务站已建“三站”12个,5月16日,在磨市镇芦溪村隆重举行《农民宝典》首发

式暨2008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发放科技书籍和资料6000份,提供科技咨询近万人次;全年共举办各类“订单”培训245场,受训29130人次;为科技文化示范户免费赠送《农村新报》400份;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产业发展论证、科研成果发布、博士团下乡等活动20多场次;加强了地震测报、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

5、科技宣传力度加大。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渠道,全方位宣传推荐科技工作和科技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全年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站上登载科技调研文章及宣传稿件164篇,提高了社会对科技工作的知晓度,科技信息在线专家的优质服务在省电视台播放,引起了很好反响。在县电视台开设《科技富民宝典》电视专栏,根据农时、农季、农民的需要,请农业科技专家讲授相关技术专题,全年播放36期,将《清江水产养殖技术》和《柑桔防冻抗灾技术要点》、《魔芋栽培管理技术》等专题通过电视送到千家万户。不定期编印《科技经济信息》专刊,免费发至各乡镇、村及专业大户。

二、**年科技工作思路与重点工作

(一)工作思路

**年全县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计划”,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为己任,以高效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以科普活动服务群众需求为载体。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长阳提供强有力

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重点

1、丰富科技富民计划内涵,拓展科技服务功能。要遵循科技工作“十六字”方针,着力改善政策环境,整合科技资源,狠抓“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两大主题,全力做好2009年科技工作。一是进一步拓展县院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要与10所高校、科研单位签订长期县院合作协议,与100名教授专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项目申报、新产品研发、技术咨询、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进展。组织华科大“百名博士助力清江行”活动,实施博士后科研合作项目5个。编制科技成果目录,召开高校科研成果对接洽谈会,建设专家咨询系统。二是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筛选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编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在产品创意、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工艺改造、营销管理等方面设计模块和框架,为企业成长指明方向。重点支持10家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技术引进和革新改造。建设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一致魔芋、泰榕药业),开发新产品10个以上,主要是智能机电保护器、有机肥料、健身浴药等。力争完成金梅生物科技公司“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沃野生物科技公司“5万吨有机全营养肥生产线”、清江电器公司改扩建和年产1万个智能机电保护器生产线建设等。申请国家专利38项,专利授权15项。三是搭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议召开全县科技大会和人才工作会,继续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予以奖励,调动全县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选聘20名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到项目基地去服务创业。开展一次科技人

员交流联谊活动,邀请专家来讲座,鼓励技术人才学习深造。四是健全科普宣传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四个一”:即开展100场农村实用技术“订单培训”,举办一届青少年科技节,建设一个百米科普长廊,编制一套《新技术简本目录》。

2、高效实施科技项目,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按照用项目理念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强化科技项目的超前性、实用性、效益性。认真分析我县资源优势和工业现状,找准企业发展壮大、产品升级的突破口,重点研究生物资源,发展生物医药工业。开发“致康片”、“玄四清音丸”和土家健身浴药产品。围绕魔芋、木瓜、北虫草等优势资源,开发健康功能食品;利用生物菌开发蛋白饲料、有机肥料;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复合装潢材料和金属合金材料工业项目引进。重点引进利用锰渣生产墙体砌块、锰合金等。全力支持三源公司信息化工程。发展机械电子工业,重点支持智能型、节能型、安全型产品开发。重点开发电力工业配套产品和节能产品。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和半高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板桥铺柑桔、八角庙木瓜基地、贺家坪魔芋基地。继续引进试验脱毒马铃薯、魔芋、日本紫番薯、水果红薯、甜玉米、薄壳核桃、乐园紫皮大蒜和清江特早茶等新品种,推广应用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柑桔控水覆膜增糖、清江鱼健康立体养殖等新技术,支持农业部门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和高山蔬菜生态栽培示范区。着手研究“主题招商、产业集聚”课题,如魔芋产业园。全年引进新品种20个,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0个,推广应用新技术40项。

(三)主要措施

1、做好科技宏观管理,加大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力度。一是认真落实 [鄂发(2006)3号]文件精神,选准我县具有基础性、牵动性和长效性的科技项目,加大民族政策争取工作力度,并适时加强项目跟踪督察;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认真抓好项目布局,集中人力、财力,确保科技项目落到实处。

2、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策略,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强与各部门的配合和联系,建立完善县—镇—村—企业—农户上下相通、相关部门左右相连、集“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一体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强化科技服务水平,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3、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科技队伍和文明机关。一是加强班子建设。使之成为政治坚定、作风扎实、敢于创新、廉政过硬、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机关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法制型、创新型”机关活动,不断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活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科技管理体系。四是加强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做到奖罚分明。

第15篇:科技宣传工作汇报

一、加大投入,夯实基层文化基础。一是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2009年争取新建托普鲁克乡、库木巴什乡、良种场三所文化站。每个文化站建设面积为400平方米,每个文化站计划投资40万元。二是切实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乡镇、街道2万人以上2名文体干事的标准,街道配备了文体干事56名,乡镇配备文体干部27名,充实、稳定了基层文体队伍。各乡镇文化站文体经费每年均投入5000元以上,乡乡设有文化站,普及率达100%,开展了“小康文体户”和“文体中心户”评选工作,市、乡、村、户四级文化工作网络基本形成。

二、认真做好农村广播电视基层工作。一是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针对乡镇场广播电视站宣传力量相对薄弱、自办节目能力差的现状,电台维语编辑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每年录制大量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录音带,免费发放到各乡站,供基层乡站播出。自2003年以来,这项工作已成为电台的一项常规工作;二是积极组织培训农村广播电视专业人员。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农村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培训班,21名农村广播电视人员学习了广播电视设备维护、新闻采访等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三是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宣传效果。对两台的播出设备积极实施改造,投入近30万元对电视台播出设施进行改造;四是在科技宣传报道内容上,增加了市场经济、农业政策方面的知识。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长年开办了维语对农节目《农村视野》,其中开设了“农业资讯”、“畜牧养殖”、“绿色天地”三个栏目,先后邀请地市农广校和农业技术人员50多人次到播音室讲解农、林、牧科技知识。此类节目播出后深受农民的喜爱,许多农民打电话要求重播有关内容;市电视台已连续多年安排播出宣传普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的节目《大众文化》、《星火科技30分》、《农村卫生》,今年二月,电视台增加播出了《科普大蓬车》节目,从四月一日开始,电视台又安排播出了《中国医药》节目。目前,电视台对农节目已达到5档,成为全疆播出对农节目最多的县级台站之一。市电视台还同市农广校协作,在电视上播出了农业科技、园艺、养殖业等方面的维语节目,为农民科学种植、养殖、

脱贫致富服务;五是由市广电局指导各乡镇场广播电视站每天三次播出科技信息,为农牧民获取科技知识、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精神食粮;六是在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市电视台新闻栏目和版块节目中开辟专栏,专题报道全市科技信息。认真做好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基层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科技发展。两台在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开辟了《多浪河畔新农村》专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抗震安居工程、村级阵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入户工程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农民增收等内容。

三、我部突出了学习、宣传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紧紧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活动为载体,落实宣传各项内容。一是宣传科学技术的重大意义。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科技意识,自觉地动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二是宣传科教兴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松劲情绪,要看到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三是宣传今后十年我市科技工作的目标和方案。宣传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增强各族干部职工依靠科技振兴市域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继续增强了干部群众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科技水平。五是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构建科技宣传新机制。

多年来,阿克苏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地、市三干会确定的奋

斗目标,以不断强化科学技术的宣传教育为抓手,以推动阿克苏市三个文明建设为目标,认真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始终把科技宣传工作作为我市开展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不断巩固和提升我市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发展抓科技、抓好科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将每年的科技工作任务纳入各单位三个文明的考核评比工作之中,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增强了领导干部抓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意识;将科技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工作的重点工作目标,全市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层层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并配有专人负责落实,制定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和措施,按照计划开展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做到季度有阶段目标,半年有小结,年底有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进程,为来年做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同时将农村、学校作为工作的突破点,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在各种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的要求中。全市各乡村认真修改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在村民中广为宣传,使学科学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村(社区)、入户。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科技工作宣传检查制度,领导包村包社区制度,使科技工作在整体上发挥出良好的社会功能。

第16篇:科技工作汇报PPT

篇1: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一、国家、省、市科技大会主要精神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是进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向全国发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动员令,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对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十一月下旬,全市科技大会召开,各县市区长、科技局长、财政局长、计划局长及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下发了《**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自主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的决定〉》,表彰了一批先进,李佑才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市科技大会精神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认请形势,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宜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我们正处在转轨转型的重要阶段,已经进入一个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面临更大国际竞争压力和更多贸易壁垒、技术垄断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科技的支撑和带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型宜昌建设。一是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明确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集中力量推进重点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积极引进、选育、推广一批新品种,加快农业先进适应技术的推广应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应用创新成果,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要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五是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十一五”期间,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力争到2010年市级科技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率达到2%以上。要明确谁进行科技创新就支持谁的资金投入原则,把财政科技经费用在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要充分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要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科技立项、成果鉴定、科技奖励要更多地突出自主创新。

六是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重点围绕使用好人才、留得住人才,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给予重奖。

(三)加强领导,营造环境,确保建设创新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的观念,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按照科技发展观的要求,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入、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等自主创新指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我县科技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年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富民计划,把科技工作使命提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把科技工作的任务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科教兴县战略。今年政府常委会两次听取科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真抓实干的作风。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科技工作,督办项目进程;访谈县院合作单位专家,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参加产品推介、专家评审、科技下乡等活动;关注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定出台激励政策措施等,使我县科技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科技界的同志更加有信心。

(二)初见成效。多年来,我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5个;取得科研成果34项,获市以上奖励26项;自主选育新品种3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成果75个;开发新产品12个,并成功转化运用;全县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50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组建专业技术协会11个,其中省以上示范协会2个;申请国家专利50项,专利授权4项。 (三)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县科技工作由引进推广向自主创新、县院合作转变,由农业技术推广向产品开发、品牌打造转变,尤其是目前正在实施的栀子蓝色素、木瓜中间物提取及产品开发、清江鱼高效环保专用饲料及产品加工、清江早茶品种选育和精制绿茶开发等,都将填补国内空白,起到产业关键带动作用。铁锰冶金材料工业为深度开发产品奠定了基础,后续产品加工必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型企业、示范基地、科技文化示范户、信息服务网站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构建新的科技服务体系。

三、需要提请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

1、创新能力建设。增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供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未来五年要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产业化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使**达到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的标准。具体地讲,就是构建以县院科技合作为平台的产品研发中心,以特色农业品种选育、引进、繁育为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预计未来五年需求3亿元)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的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

2、增加科技投入。按照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标准,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要达到本级预算支出1%以上。省市委要求在确保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专项投入。从****年起,省财政每年新增1个亿的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建议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其中4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本着“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按照专家论证,部门评审,政府审核的程序,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关键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及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中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支持县院科技合作中前沿科技的研发,对被列入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配套扶持。

(二)召开全县科技大会。为了传达贯彻上级科技大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科技工作。建议在元月份召开全县科技大会。参会人员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经济发展办主任、县直一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和部分中心户代表。会议拟命名表彰5个科技型企业,8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其中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2名,奖金各10000元、1000元。篇2:如何做工作汇报ppt 我在这里所说的ppt主要是针对跟老板汇报工作时所使用的ppt,也许并不适合于其他场合的交流,各位看官稍安勿躁,待我细细道来。

身边有很多的同学如此埋怨:老板不管我,一年到头见不到老板几面。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我曾经也抱有此种想法,直到去年底和带过我三个月的一位老师一起吃饭,我和他谈到这个问题,他说:那不是老板的问题,是你的问题。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作为学生,我们总是惯性思维的让老板了指导我们,却从来没有换一个角度思考:何不主动骚扰老板?这就涉及到一个主动和老板沟通的问题,我想,没有老板会反感学生找他讨论问题,当然,前提是在找老板之前自己一定要先思考一番,想明白自己课题的进展情况,有哪些突破?有哪些困难?遇到了什么样的瓶颈?陷入了什么样的困境?在老板眼里,可以容忍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当然,愚蠢错误除外),但绝不会对一个没有思想的学生有好感。我曾经当着我大老板(算的上个小有名气的牛人吧)的面说:i’m a student here, in some sense, my job is to make mistakes,老板听后完全没有对我有任何不满,相反,他给了我更多的信任和鼓励。 问题的关键在于:思考。尽量深刻的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理有据的对各个结果进行关联,一些问题可以没有答案,但万万不能没有思考。 激动了,说远了„„对于工作汇报,我一位师兄如是说:“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好好准备,一年和老板见不了几次,这种机会一定要抓住。”我不喜欢人云亦云的大道理,但这几句话中的深意,还请各位虫友自己体会。 个人认为,一个组内汇报的ppt具有如下的特点:

1、简约,严谨的风格

2、明确的表述

作为一个科学内容的ppt,其中的表达一定要做到明确。这里的明确有两个意思:首先内容上不能前后有矛盾和错误,其次思路最好能够顺畅。 就第一点来说,我想并不难做到,只要在做ppt的时候细心认真,就不会出现前后内容上的不一致。但要注意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试想,如果老板看到你的ppt上前后结果不符,虽然这有可能只是你的一个输入错误造成的,但是一定会影响心情。记得我的一位师兄在一次汇报中将选择性和转化率的数据在两个表中弄混了,正好他那次的工作做的不太好,结果老板大发雷霆„„

第二点,思路的顺畅。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毕竟就算同一个课题,不同的人做就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在汇报工作的ppt中最好能够按照工作内容的思路来展现自己的工作。我在做ppt时一般是这样:第一页列出上次汇报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计划,第二页列出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提纲,然后开始按照提纲进行结果和讨论的部分,这部分是重点,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到了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最后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等等。这其中适时的插入一些总结和讨论,仔细思考,将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实验结果联系起来,如果能够相互映证当然最好,不能的话应提出造成这种“矛盾”可能的原因,除此之外,实验过程中还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需要如何解决。最后,下一步工作计划,要如何做,还有什么需要。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可以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老板也对我的课题日益重视,在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已经先后置办了固定反应器、真空干燥箱、质谱、tpr(在建)等一系列设备,至于我实验中签的表征许可单,就数不清了。当然,老板不在乎花钱,但是这钱一定要花的值得,我所置办的设备都在经常运行并得到良好的维护,我所做的表征很少有废掉没有用的,几乎每一个数据都反映在了汇报ppt中。

3、阶段工作的体现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希望他看到后不要介意),每次做汇报ppt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没东西,一做ppt就只有10页左右,然而实际情况是他工作非常刻苦,实验转起来没有一天是停下来的,和他交流后我发现他存在两个问题:

1、自己觉得一些结果不好,

2、在结果的表达方式上有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结果好不好。结果好不好?其实充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结果和坏结果都是“好结果”,或者说都是“真结果”。我一直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现在的科研不论是非,而论原因,用我常说的一句话来说:你说自己的催化剂多好多好是发不了好文章的,只有说出为什么好才有可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其次,结果的表述问题。一组结果如何表达是很有讲究的,如折线图适宜表达变化趋势,饼状图有利于表达相对份额等等。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是自己的结果一目了然,有助于发现实验结果之间的规律。

4、个人思考的展现写到这里,不知不觉发现本来应该放在这里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在上面的内容中说过了。回头看看上面的内容,其实一直再说的就是思想二字。一定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课题的思考和对结果的分析,以及对这些分析结果的思考。 箭头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思路的符号,但是我个人十分的不推荐powerpoint软件中的箭头工具,不管是直箭头还是弯箭头都太太难看了,我个人推荐画直线或自由曲线后,双击曲线,然后在顶端、尾端加箭头状,然后通过设置线条的粗细来控制箭头的大小,这样做的原因在前面提到过,能够造成一种手绘的印象,从而给人以思考过程的感觉,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5、简洁,明快,美观

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美术方面的问题,也是最最仁者见仁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工作汇报的ppt应该使用浅色背景,最好是白色的背景,用我们老板的话说:“白色是最容易配色的颜色”。在ppt的左上角做一条直线,加粗一点,然后使用颜色渐变(见附图),将整个页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写一些标题性内容,下面则是正文。

对于一些高亮的文本框,最好使用浅色背景,如浅红色,浅蓝色,浅黄色,这时的字体颜色最好还是使用黑色,如果有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比较重要的实验发现等,可以使用较深的蓝色背景配亮黄色的字体,会非常醒目。就配色而言,其实说来倒去就一句话,反差要大。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模板的选择问题,看看小木虫的资源区,提供ppt模板的帖子太多太多了,然而说实话,我认为能够符合简单淡雅的少之又篇3:学校工作汇报ppt1 双辽市职业中专主要工作情况

一、学校概况

双辽市职业中专1984年建校, 1993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双辽市职业中专,1996年至今是连续二十年的国家级重点校。2013年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根据市政府提出的立足当地实际,培养实用人才的战略,按照“三教统筹都含职、一套人马多功能、校属资源三教共享”的办学思路,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形成了普通教学体系和实用技术教育体系并重的格局。学校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九十年代初被誉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五朵金花”之一,是四平市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双辽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学校目前设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双辽市卧虎镇,二校区位于双辽市内,两校区共占地13公顷(主校区9.29公顷,二校区3.71公顷)。建筑面积13.248万平方米。实训基地建筑面积

3.4万平方米。

学校现设有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机电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财会电算化、建筑工程施工、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学前教育、美术绘画等9大类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畜牧兽医、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是省级骨干专业。

学校现有教师262人,专任教师238人。其中,高级教师67名,本科以上学历2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97%,兼职教师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0.1%。 学校有实习实训室79个。牧医实训基地有草原200公顷,设有珍禽饲养场,养羊场、养猪场。农学实训基地有耕地40公顷,林地60公顷,园艺果树示范区3公顷,有11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二栋。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建有1000平方米农机驾驶与维修车间一栋。 现已培养毕业生达11986人,其中,①对口升入大学的占26﹪,约3110多人。留校任教,就读研究生,博士生等继续深造的有196人;②成为村屯干部、站所技术员的占10﹪,约有1190多人,全市三分之一的村书记、村长经我校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中专毕业证书;③成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小经理、小老板占4﹪,约为470多人;④成为中外合资、独资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员、技术工人的占30﹪,约为3590多人;⑤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占30﹪,约有3590人。目前在校生5160人,其中中职在校生4626人,普通教育在校生534人。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根据市政府提出的立足当地实际,培养实用人才的战略,按照“三教统筹都含职、一套人马多功能、校属资源三教共享”的办学思路,“ 面向农业、服务农村、致富农民 ”办学方向,集团化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已任的办学目标,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形成了普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并重的格局。

(一)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一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现已形成了“忙生产闲经营,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畜牧兽医专业形成了 “课场一体,课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工厂化、车间化、岗位化。在课程设臵上,灵活机动,编写了一批与生产需要相结合的校本教材。 同时,开展“庭院经济模拟实验”、“学生创业小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2014年教师累计参加各级培训500多人次, 在校内通过各种技能培训、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强化教师内在素质、能力的提高。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实践锻炼,到农田、到牧场、到企业、到工地去实践,让教师不断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企业聘请专家和能工巧匠到校任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学校主动与企业广泛接触,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推荐就业关系。学校与省内外近7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职教集团龙头作用,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及家长的承诺,即:招的来、留得住、送的好。

(二)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拓宽职业教育发展渠道。

1、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双辽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吉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双辽市确定吉林省西南部中心城市,具备辐射吸纳的中心功能,这都为我校农牧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合适土壤,为双辽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得以发挥,服务三农的目标得以实现。

2、不断优化专业设臵。一是充实调整传统专业,变过去农学、畜牧专业为现代农艺技术和畜牧兽医专业,调整了课程设臵,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二是积极开办新专业,增设了计算机应用、财会电算化等一大批专业。三是依据市场需求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势,新开办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美术绘画、机电应用技术等专业,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社会需求,培养一批又一批“基础型、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四是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开办了一些定向培养的专业。五是围绕社会需求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建筑工程施工等专业。

3、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围绕农时季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做到三同步,即使教学进程与农时同步,教学内容与农事同步,教学场地与农场同步;实现五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在办好职业教育的同时,积 极为企业员工、进城农民工、下岗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都与市委组织部、市农机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联合开办多个短期培训班。同时,坚持常年开办蔬菜、林果、食用菌培育、珍禽养殖等实用技术班,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成人职业培训也采取“长短结合”措施,每年开办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土地管理、村屯干部等各种培训班,利用集团优势,在全市农村中学开办职业教育班,专业教师走教为学生上专业课,提高农村学生升学、创业、就业能力,做到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培训量达5000多人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导向,促进农科教深度结合

1、坚持走教科研之路,为当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年来,学校在农、林、牧生产领域相继开展了200多个品种的引进、培养实验,先后有“水稻旱育苗”、“玉米纸筒移栽”、“秸秆生物剂调制饲料”等50项新技术、150多个新品种得到推广,有3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校实习基地引进了花生新品种93-7栽培试验。利用抗旱播种机播种,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肥,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获得丰收,每公顷产量达3000公斤,每公斤6元。双辽市委市政府在我校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推广。从而使双辽花生种植由原来一片空白,发展到2014年5万公顷,年实现总产值9亿多元。2014年我校与吉林丰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引企入校协议,共同开发食用菌栽培示范项目,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为顾问,建起了院士工作室,即将全面推广到整个双辽市。

2、搭建产教平台,发挥示范作用。学校本着成本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公司化运作的“超前新优,示范实验”原则,与市场接轨,建设了油料作物繁育园区、鲜食水果栽培繁育园区、珍禽饲养园区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园区。这四个重点产业园区已带动了学校周边乡镇及双辽市种养业的快速发展。学校还利用农闲时间通过宣讲团、科技活动日、赶科技大集、科技入户、发放科技信息宣传资料等形式,面对面地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和提供急需的科学技术。2012年至今,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受教育者约10余万人次。与乡、镇、村联合,学校下派专业教师到卧虎镇各村任科技副村长,带领农民科技致富,培养新型农民。促进了农村“三个改变,三个带动”,即改变了农民的知识结构,带动了农民素质提高;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种养结构,带动了农村科技普及;改变原有经营模式,带动了各业兴旺发展。

第17篇:科技特派员工作汇报

2016度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南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6年4月份接受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委派科技特派员章臻翊副主任医师,张月明主治医师,韩伟主治医师来我中心对口支援工作。

2016年5月份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后,我中心按照长沙市卫计局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了相关文件和何寄华副市长的讲话,成立了以王勇为站长的工作站领导小组,由李咨副主任具体实施,制定了三年的工作计划,通过和长沙市三医院唐院长积极沟通,确定了工作制度,组织实施人才培训计划,通过运作后,我们发现委派的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相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规划来说还不是最需要的,再次和唐院长沟通,唐院长甚至亲自带领我们走访了岳麓区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通过和三医院中西结合科胡晓薇主任协商,三医院同意结合名医工作室工作,增派中医科以胡晓薇主任为首的中医团队重点对我中心中医科建设进行传帮带,增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支援力度。

在胡晓薇主任的亲自领队下,为我中心制定了三年工作发展规划,在第一年,确定胡主任为首的三医院中医科每周三天来我中心坐诊,同时对我中心确定的中医人才洪佳娜、饶琪进行一对一专门培训,计划2年内能让我中心中医科能够独立开展中医康复业务,三年后争取对我中心业务结构进行转型,由目前的高风险西医诊疗转型为适合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康复治疗为主的门诊和住院诊疗。

中医科服务天数有48天,接诊患者206人次,带队查房48次,开展新的项目有中医敷贴。

中医科由原来的无业务到现在已经初现雏形,销售中药六万五千余元,门诊人次逐步提升。

科技特派员章臻翊,张月明,韩伟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客服本身困难,针对我中心情况开展工作,每人服务天数为25天,查房25次。

其中章臻翊开展讲座4次,参训人员112人次,健康宣教结合义诊3次,参加群众有158人次,协助我中心开展新的诊疗项目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张月明开展讲座4次,参训人员113人次,健康宣教结合义诊2次,参加群众有102人次。

韩伟开展讲座5次,参训人员140人次,健康宣教结合义诊2次,参加群众有90人次。

同时,三位科技特派员利用网络,协助我院开展病历书写情况的检查,对病历文书的质量进行控制和培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我中心预备有休息室一间,提供科技特派员免费餐饮。尽量满足科技特派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实际上通过长沙市卫计局七月份的工作会议后,长沙市三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由唐院长亲自带队,督查,指导,对该项工作的进展功不可没,也与长沙市卫计局的重视程度分不开。

存在的问题,还是一个特色专科成长慢的问题,这些又与宣传工作有关系,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市场孕育的过程,后期我们将加大力度,促进专科的成长。再一个就是因为我中心自身的人员问题,人员不足,暂时无法安排进修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三医院唐院长和社区医疗办的领导每次都有过承诺,表示一切免费,一路绿灯,情况转变后将对医务人员进行轮训。

第18篇:西京科技榆林基地第二届篮球赛圆满落幕

西京科技榆林基地第二届篮球赛圆满落幕

4月25日,由西京科技团支部组织的西京科技榆林分公司第二届篮球赛圆满落幕。一车间、六车间、三车间分别获得了

一、

二、三名。

4月18日下午5时,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西京科技榆林基地第二届篮球赛开幕式在体育场隆重举行,公司领导悉数出席。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声响起,比赛正式拉开了序幕。此次比赛以车间为单位举行,外加机关队、机电队,共七个队参赛。比赛分为两轮进行:首轮分为两个小组,采用淘汰赛决出两组中的前两名进入复赛。首轮比赛,场上气氛活跃,热情高涨,各个队展开激烈的角逐。看!那是二车间的高峰,作为公司篮球队的主力中锋,在内线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己的的统治力;三车间的控卫相当强势,突破投篮无人可挡;西京科技又一个记录诞生了那就是六车间的主力前锋索剑锋同志,三分球竟然六投五中。整个比赛充满了友谊与协作。激烈的竞争中,一车间、六车间、三车间、机电部进入了复赛。4月28日的决赛可谓扣人心弦,六车间充分的发挥了团队精神但由于失误和个人力量不够等问题败下阵来取得了亚军。而一车间则始终凭借自身扎实的基本功,一举拿下了冠军头衔。值得一提的是六车间检测的女生啦啦队,整个比赛都充满了她们忘情的加油和呐喊声。正是她们的热情点燃了运动员心中的那份永不言败的激情.....

本次篮球赛在参赛选手的努力进取和观众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运动员们团结奋进的精神感动着场下的每一个人。他们在场上的激情和汗水与场下观众忘情的呐喊和掌声交织成一幅和谐与朝气的画面。这幅画面诠释着西京人对生活的热爱,传达着西京人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

西京科技榆林分公司

吕世虎

2011年5月8日

第19篇:榆林新政策

2012年年度计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将是全面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13%,力争达 到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9%左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 增长14%和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左右;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控制在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2012.1.5)

榆林市代市长 陆治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五推三上”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民生十件实事”,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10亿元,增长15%。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为历年来最高,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3亿元,增长22.4%。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15亿元、增长2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31.4%;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30元,5905元,分别增长14.2%,15.5%。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增长18.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各市前列。

(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重点能化项目基本按计划推进,完成投资373亿元。重大转化项目取得突破,榆炼18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技改工程建成投用,北元100万吨聚氯乙烯和靖边、定边天然气液化项目建成投产,榆天化140万吨甲醇一期工程、省有色60万吨铝镁合金等项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甲醇、聚氯乙烯、合成氨等化工产品新增产能均创近年来新高。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榆林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均突破百亿元,榆神工业区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总投资210亿元、年产2.4万吨的多晶硅项目落户榆佳工业园,米脂鄂尔多斯盐化工项目稳步推进。主要工业品产量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原煤产量达到2.8亿吨,增长8.8%;原油1092万吨,增长11.2%;原油加工量309万吨,增长18.3%;兰炭1500万吨,增长56.2%;天然气123亿立方米,增长11.8%;发电量400亿度,增长15.4%。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40亿元,增长16.3%,稳居全省第一。

(三)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马铃薯生产基地达到290万亩、玉米177万亩、小杂粮272万亩、油料68万亩及蔬菜3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42万吨;羊子饲养量达到979万只、生猪251万头、家禽1070万只,奶牛存栏2.53万头。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定靖示范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大地种业和巨鹰枣业两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实施了定惠渠、织女渠等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75万亩;新增基本农田10万亩,新建维修淤地坝875座;新修改造农村公路764公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460公里、0.4千伏线路880公里。

(四)调结构转方式初见成效

煤炭整合重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仅保留50个地方煤炭企业,企业平均生产规模达到340万吨/年,单井规模达到77万吨/年。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共新增装机容量40兆瓦。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大兴煤机制造、大洋能化矿用设备制造等5个项目基本建成。传统轻纺工业取得突破,总投资6亿元的陕西万民纺织工业园开工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白云山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5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分别增长27%、28%。科技创新取得突破,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成,由我市主导起草的三个兰炭国家级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五)发展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榆横铁路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准神、朔准铁路和府谷运煤铁路建设全面推进;神府高速建成通车,榆绥高速路基桥隧工程基本完工,榆佳高速建设加快推进;榆阳机场新增航线5条,全年实现旅客吞吐量91万人次。水源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定边引黄续建工程竣工,王圪堵水库主体和供水管线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榆佳工业园区引黄工程一期开工建设。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750千伏榆横输变电、包西铁路第二电源等9项工程建成投运。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启动了“三年植绿大行动”,完成植树造林10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7平方公里。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45%,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70%和50%,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下降2.3%、1.8%和1.2%。

(六)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中心城区建设力度加大,210国道城区过境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富康西路、雨润路等14条道路建成,文化路中段等3条道路改造全部完工,东山大道、榆阳河大桥等6个路桥项目开工建设;新增供水主干管网7.3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95%,新增天然气用户1.4万户、供气率达到81%;新闻大厦主体完工,科技馆、档案馆、南城墙修复等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基本建成;“双创”工作扎实推进,榆林城区禁烧烟煤区域由74平方公里扩大到105平方公里,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榆横一体化稳步推进,神木撤县设市工作全面启动,其他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锦界和东坑两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共完成投资4.7亿元,全年有12.3万农民进城落户,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5%。

(七)民生建设全面加强

建立健全民生经费保障机制,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和新增资源税收入用于改善民生,重点实施了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培训农民工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7所,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55个,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投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为全省最高水平,并实现了市级统筹;神木、府谷等5个试点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61个村卫生室实行了药品“三统一”,受益人口超过100万;市中心医院和榆阳区人民医院新院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5275套、主体封顶10431套,改造农村危房13938户。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全面实施,开工建设住房工程9449户,建成主体工程1672户。振兴南部工作取得新进展,市级专项扶持资金由1亿元增加到1.5亿元,共实施振南项目5大类53个,完成投资4.5亿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5万、61.9万、17万、22.8万和22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127万,发放养老保险金3.4亿元;城市低保标准由平均每人每月19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196元提高到1600元,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104元提高到3200元;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和儿童福利院投入使用;高龄老人补贴由85周岁下延至80周岁,保榆老年公寓和3所县级中心敬老院建成投运。全市所有农民吃上了政府免费供应的碘盐。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山沟沟里的年轻人》等三部剧目在省第六届艺术节上获奖,横山、神木、绥德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八)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市县乡三级行政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实现国有资本收益3亿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市级预算单位全部实行集中支付;全面启动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受益人口达到107万。完成了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防范金融风险成效明显。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全市非公经济组织达到12.6万户,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52万,预计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8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6.2%。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4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29亿元,增长51%;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亿美元。

(九)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健全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和信访问题包案、调解等机制,出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追究办法,信访工作实现了“一控两降”。开展了和谐村矿建设专项工作,全面推行村企联合党建机制、村矿协调机制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大幅提高利益共享基金,2011年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率先达到1万元。平安创建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得到强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健全和完善了应急管理机制,圆满完成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船整流罩残骸搜回和群众安全防护工作。

(十)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强力推进“三位一体”政府绩效管理,组织开展了对市直32个部门2010年实施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向人民报告”制度,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件、政协委员提案433件。完成了第四轮、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启动了行政审批制度“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坚持惩防并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开展“四抓三降两禁止”专项治理活动,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

国土、司法、计生、体育、统计、人防、档案、发展研究、地方志、民族宗教、供销、气象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年来,在全球经济大幅波动、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全市上下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驻榆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的实践,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榆林基本市情的认识,我们深深体会到:谋划发展要立足现实,尊重规律;推动发展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加速发展要着眼长远,注重持续;科学发展要立足根本,改善民生;率先发展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持续发展要创新转型,科教引领。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加快;土地、交通、水资源、生态等刚性制约依然突出,发展保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统筹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惠民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不适应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要求,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说明,发展不够科学是我市的主要矛盾,转型跨越已经成为全市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对榆林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始终保持清醒、理性、务实的精神状态,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推进转型升级的突破之年,也是全力推进幸福榆林建设的起步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内部环境,以及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必须处理好“稳”与“进”、“好”与“快”的关系,真正实现在跨越发展中加快全面转型。我们的基本思路是: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群策群力,加快全面转型。首先,必须统一思想,在更新发展理念中加快全面转型。从宏观环境看,我们正处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全球进入密集创新和产业变革时代。从区域发展看,呼包鄂银等周边城市都在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从我市自身看,经济总量仍不够大,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主要靠资源型产业;经济技术含量偏低,主要以粗放型采掘业为主。当前加快全面转型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面对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只有把握对新规律的新认识,更新顺应新规律的新理念,才能增强转型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其次,必须明确方向,在理清发展思路中加快全面转型。始终遵循“好字优先、快字为重、生态统筹、民生为本”的原则,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坚持“三条路径”,推进“四个转变”,建设“六大集群”,实现“一个目标”。坚持“三条路径”,即在空间战略布局上,坚持“珍惜地下矿产资源,开发地上新型产业”的路径;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坚持“矿业换产业,项目配资源”和“园区运作产业,产业引领项目”的路径;在主导产业培育上,坚持“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梯度增值,形成集群发展”的路径。推进“四个转变”,即加快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二产带动向依靠“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发展转变;加快由产业小、链条短、层次低向传统产业链条化、新型产业创新化、主导产业集群化、引进产业低碳化发展转变;加快由小项目大资源、小产业大污染向资源集约、生态良好转变;加快由注重追求物质的发展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转变。建设“六大集群”,即建设煤油气盐化工循环产业集群、新能源低碳产业集群、汽车煤机等装备制造业集群、新材料加工产业集群、轻纺工业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现“一个目标”,即努力实现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目标。第三,必须突出重点,在抓住发展关键中加快全面转型。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和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等国家级区域规划即将出台的政策机遇,陕北能化基地大开发、大建设的历史机遇,国内外能源需求趋旺的市场机遇,用足用活政策,加快全面转型。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平台,科学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注重把好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关、环境评估关,注重高端策划“精准”招商、品牌企业大项目招商、龙头企业“全产业链”招商、低碳产业“绿色”招商,提升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全面转型。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以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等为平台,加快全面转型。第四,必须群策群力,在强化发展保障中加快全面转型。用强有力的措施,促使各级各部门投入到抓项目、调结构、惠民生、重生态、促和谐工作中。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检查督促体系。强化民生保障,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强化环境保障,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积极开展“效能革命”,以良好的环境促进全面转型。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要求,2012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不动摇,强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三大建设,统筹谋划、转型发展,节约资源、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开放合作、共赢发展,以大调整推动大转型、大项目引领大跨越、大民生促进幸福指数大提升,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统筹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建设幸福榆林打下坚实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20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92亿元,增长25.1%;财政总收入达到615亿元、增长1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5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00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5亿元,增长18.5%;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今年,我们将围绕上述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加快推进重点能化项目建设,全年共安排重点能化产业项目49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37亿元;全力推进小纪汗煤矿、榆横煤洁净综合利用等24个续建项目,新开工建设延长西湾煤化工综合利用、神木年产120万吨电石循环综合利用等25个项目,其中府谷30万吨合成氨及52万吨尿素、华电榆横电厂一期等10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做好大保当煤矿、正大万方甲醇综合利用等38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按照“抓整合、抓技改、抓调整、抓质量”的思路,全力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年”活动,完成技改投资180亿元。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强力推进煤矿标准化建设;在油气行业推广应用注水、注气等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提高油气采收率;加快兰炭、电石、金属镁等特色产业升级改造,全面释放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全年原煤产量达到3亿吨、增长7.1%,原油1200万吨、增长9.9%,原油加工量352万吨、增长14%,天然气140亿立方米、增长13.8%,原盐120万吨、增长200%,兰炭2500万吨、增长66.7%,精甲醇200万吨、增长25%,发电量480亿度、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增长20%,实现增加值1750亿元、增长20.7%。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加快榆阳、靖边两个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建成大唐靖边小河、国华神木墩梁等5个风电项目,新增风电装机规模300兆瓦;建成国电光伏、陕西光伏、国华光伏三个太阳能发电项目,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25兆瓦。加快推进多晶硅、单晶硅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光伏产业基地。加快榆林汽车产业园、榆神工业区装备制造园、定靖油气装备服务区建设;大力推进年产35万台计算机、白云机械钻机制造等7个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年产20万套汽车自动防撞器项目;加快神木煤炭装备产业整合,提升装备产业集群化水平。

振兴传统轻工产业。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加快陕西万民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防寒服、羊毛羊绒服装、皮革为代表的传统轻纺工业,培育壮大“羊老大”、“七只羊”等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大力扶持粉条、红枣、海红果等食品加工业和绥德石雕、清涧石板画等工艺美术产业。加快建设榆林药材种植基地,推进黄芪、甘草、沙棘等中草药材的精深加工。

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完善融资、技术、人才等服务体系,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做大做强重点园区,推进榆林高新区和榆神工业区“二次创业”,榆林高新区、榆神工业区全年分别完成生产总值154亿元、70亿元,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60亿元;力争将榆林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将榆神工业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园区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建立健全推动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提高园区投资强度、项目密度和产业集聚度,把园区建成产业发展、企业成长、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

(二)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做好“三农”工作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特色农业规模,建成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玉米100万亩、小杂粮100万亩,新建设施蔬菜基地2.5万亩、有机红枣基地15万亩,羊子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奶牛存栏2.6万头,生猪、家禽饲养量稳定在上年水平。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5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135万吨。加快推进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定靖示范基地和其他10个县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搞好产销衔接,帮助农民拓展市场,实现增产增收。打造陕北红枣、横山羊肉、大明绿豆、大漠蔬菜、米脂小米等特色农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工作,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强农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继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农业节水示范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75万亩,新建基本农田10万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5万亩,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全面完成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大农村能源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万口,推广节柴灶3000台、太阳灶8000台,提高普及率和利用率。

实施好扶贫开发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启动实施我市南六县和横山县国家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按照扶贫搬迁、中心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三个结合的要求,实施白于山区1万户4万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5000户2万人移民搬迁,全力推动榆神工业区大保当现代小镇移民安置项目建设。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同步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建立移民搬迁融资平台,整合各级各类建设资金,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家庭多种经营,巩固和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稳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盘活农村土地、林木、房产等资产,探索村集体和农户参与资源开发的形式,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不折不扣落实中省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补贴标准,持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力争“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建设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的要求,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培育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对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持农牧并举,发展生态农业,探索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推进节能减排相结合,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完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全面启动3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脱硝工程建设,完成榆林城区、锦界工业园区等4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启动工业园区、小城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污染物分别下降2%、1.5%、1.5%和1.5%。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按照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原则,坚持“园区承载、项目带动、企业支撑”的发展思路,启动榆林古城北郊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将镇北台、红石峡等零散分布的景点进行整体策划、连片开发,打造榆林文化旅游核心景区。加快神木杨家将、府谷府州古城、绥德黄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前期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标准化建设,建成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继续办好“大漠风情月”活动,扩大榆林文化旅游的影响力。组建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发挥市场主体的投融资作用,满足文化旅游建设资金需要。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全面启动空港经济区现代物流项目,加快推进绥德、靖边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城区商业网点,强化中心城市特别是高新区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提升农村消费设施水平。积极发展以证券、保险、信托投资、期货经营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业,鼓励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推动金融产品多元化;规范民间金融秩序,培育地方金融企业。加快发展社区养老、家政、物业管理、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会展、中介咨询、创意、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

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启动创建国家级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和创新型城市申报工作。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工程和创业工程,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校地、校企科技合作,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探索面煤制兰炭的工业化路径,加快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升级和推广。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建立市级信息化资源综合平台,启动城市“一卡通”、“无线城市”和“数字社区”工程。

(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进程

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和“新区带动、板块推进、拉大框架、组团发展、提升品位”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坚持规划龙头地位,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区“十一纵、十一横、两外环”路网体系建设,新开工建设榆阳西路、建业大道北段、榆林大道立交桥等42个路桥项目,加快推进文化北路、东山大道一期、开光桥等12个路桥续建项目,完成航宇路、人民路、青山中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全面启动空港新区、中心商务区、西南新区、芹河小区、东沙新城等城市新区建设,对西南新区、芹河小区、东沙新城的开发建设,实行市县区共建、以县区为主的原则,市上做好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审批及相关协调服务工作,横山县、榆阳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大力推进平房片区及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强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北郊热电厂扩建,新建10条供热主干管网,建成红山供水加压站和供气门站,启动西沙6万吨水厂建设。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加大东山生态公园、大墩梁森林公园等建设力度,启动榆溪河两岸开发建设;做好城市出入口、道路、居住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绿化;改造提升榆林老街北段和北门,启动西城墙维修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确保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验收,力争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功。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榆横一体化,做好横山撤县设区工作,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力度,强化神木、靖边、绥德三个副中心城市功能,推进神木撤县设市工作,加快锦界、东坑两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组织开展最美小城镇创建活动。搞好新农村规划,继续实施水、电、路、气、房、网和优美环境“七到农家”工程,打造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新村庄;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努力解决好进城农民培训、社保、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共享型的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创新振南模式,大力实施项目振南、产业振南,深入挖掘南部县域特色和优势,规划一批造血翻身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今年起,市财政在每年投入1.5亿元振兴南部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2.4亿元的贷款贴息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向南部县,支持南部县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南北县区对口帮扶力度,实行大企业帮扶、重大项目帮扶,并纳入年终考核,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五)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铁路方面,准神、朔准铁路专支线建设全面完工,加快推进府谷、小纪汗煤炭专用铁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神木至瓦塘、府谷至兴县、靖边至嘎鲁图以及榆佳铁路红石峡至麻黄梁段、榆神煤矿铁路专用线;公路方面,榆绥高速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榆佳高速和大柳塔至石马川、店塔至红碱淖、神木至盘塘一级公路及清涧至石楼二级公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绥清、神佳高速,沿黄公路一期路基全线贯通;机场方面,力争府谷支线机场开工建设,榆阳机场扩建、定边支线机场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0座,加快建设110千伏包西铁路供电工程,新建330千伏榆横至绥德线路工程。

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资的历史机遇,建设、策划和储备一批水利项目。基本建成王圪堵水库主体工程及供水管线、佳县泥河沟黄河引水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榆神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启动建设榆林城区、其他11个县城和重点镇后备水源工程;加快推进黄河大泉引水工程、佳县泥河沟黄河引水二期工程、绥德枣林坪黄河引水工程、吴堡黄河引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同时,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收取煤油气开发水资源补偿费,启动建设全国节水型城市。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三年植绿大行动”,完成植树造林100万亩。继续实施能源企业造林绿化工程,督促企业加大造林绿化投入。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巩固植树造林成果。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启动全市煤矿采空区普查和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采空区的综合治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认真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沟道拦泥坝、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等水保工程,启动无定河全线综合整治工程,新建、补修、加固淤地坝85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平方公里。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幸福榆林建设

按照民生率先的要求,投资129.6亿元,实施十大类1500个民生项目,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全民创业促就业,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广泛动员全社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推动在榆投资大中型企业促进地方就业工作的意见》,提高来榆投资企业当地用工比例。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进城落户农村居民的就业工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认真解决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榆林城区学校建设步伐,新开工建设市二中高中部、十二小、五幼等1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完成市一中高中部迁建和高新区完全中学主体工程建设,确保蓝岛小学、三幼等4所学校建成投用,有效缓解榆林城区“上学难”问题;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建立教师保障性住房优先供给机制,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加快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提升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完善市级统筹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县级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配送工作;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建设,开工建设市第三医院。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镇北台长城博物馆,启动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加强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大力打造文化精品;启动榆林长城保护工程和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步伐。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积极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将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统筹范围,认真落实集体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及农村“五保户”保障水平,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20%以上。加大物价调控力度,健全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抓住“政策、土地、资金、质量、分配、管理”六大环节,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力争今年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45590套,其中廉租房3300套、经济适用房4700套、公共租赁房9000套、限价商品房14500套、棚户区改造5090套、农村危房改造9000套。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七)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企兼并重组,组建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好国有文化企业改制的后续工作。认真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及分类改革的各项工作。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后勤管理与服务方式。深入推进“四位一体”税源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创新资源配置机制,逐步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输配电价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大企业、大财团更多地投向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360亿元,增长18%。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推进绿豆、荞麦、羊肉等农牧产品出口,逐步提高金属镁、铁合金、精细化工等产品出口比重;优化进口结构,鼓励进口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环保节能产品。加快建设榆林陆路货运二类口岸、航空一类口岸、电子口岸,力争榆林海关早日投入运营。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完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非公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高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加强政府同非公企业有效沟通,推行市级领导联系非公企业制度。继续实施“千家培育百家成长工程”,支持非公企业战略重组,建立以行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引导非公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落实好小微企业减税扶持政策。力争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950亿元。

(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榆林

强化重点群体管理服务。把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纳入社会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施流动人口融入工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扩展。继续推行刑释解教人员“四有”安置帮扶,加强社会闲散人员管理。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坚决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行为。加强对吸毒者、艾滋病患者、重点精神病人的救助和管理,不断完善救治管理体系。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把街道、乡镇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加强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

深入开展和谐矿区建设。统筹兼顾村矿利益,不断完善和谐矿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按照多种模式,建立健全煤炭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村矿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以煤炭资源富集区为试点,积极向油气等其他资源开发区推广,逐步在矿区形成一套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实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群众之间和谐发展。

推进平安榆林体系建设。坚持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健全信访责任追究机制,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完善人民、行政、司法“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实现调解工作制度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煤矿、化工、交通、危险物品、油气管线等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市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中心,推进食盐安全市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用药环境。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

四、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的保障措施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努力实现“五个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在抓好工作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根本靠责任,关键在落实。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立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消除思想行动中的惰气、暮气,增强干事创业的锐气、朝气,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着力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凡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必须逐项逐事落实到人、到岗,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切实增强时效观念,加快工作节奏,定下来的事就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督查督办机制的作用,加强跟踪督查,定期通报情况,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坚决制止不作为、乱作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等不良行为。

(二)强化项目带动发展的战略意识,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抓手,抓紧实施、策划、储备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为加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抢抓机遇抓项目,努力从中省政策中发现机遇,从市场竞争中寻找机遇,从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梯次转移的趋势中把握机遇,把机遇变成意向,把意向化作项目,把项目落到实处。坚持科学谋划抓项目,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既注重基础设施项目,更着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既注重能化产业项目,更着力抓好非能源产业项目;既注重单体大项目,更着力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坚持招商引资抓项目,围绕壮大产业集群,加大资源深度转化、战略性新型产业、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力度。

(三)强化重商亲商的服务意识,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必须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狠抓干部思想教育,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当地发展,处处维护本地形象”的全局观念,不断增强为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服务的自觉性。狠抓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规范的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积极推行项目引进合同制、项目服务承诺制和重点企业保护制,对重大项目继续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狠抓环境问题整治,坚决打击非法阻挡工程和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对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狠抓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

(四)强化攻坚克难的创新意识,在解决瓶颈制约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面对加快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资金、土地、环保等瓶颈制约,必须敢于突破陈规,善于推陈出新,科学研究新情况,灵活解决新问题。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构筑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帮助项目单位争取银行贷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支持采取BOT、TOT、BT等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留住榆林雄厚的民间资本;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城投、能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设立创投基金、促进有条件企业上市等方式解决项目融资问题。着力破解用地制约,进一步加强土地统征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支持,并采取盘活资源、挖掘潜力、合理调剂、重点单列等措施,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供给。着力破解环境容量制约,按照“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思路,实施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实现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积极争取中省政策倾斜,开展排污权交易,解决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

(五)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各级政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推进政府行为的法制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坚持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对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进行公开;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继续实行“向人民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继续实行“三公”经费零增长,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风。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的机遇,孕育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幸福榆林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20篇:榆林导游词

榆林市副市长

井剑萍

榆林旅游局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努力实现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和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的号召,在振兴旅游事业上,通过行政引导,统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机制,串联精品旅游线路,塑造榆林旅游总体品牌,从而使榆林旅游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我市知名度,规范旅游景点的导游,市旅游局特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陕西作协会员何志刚,榆林学院教授郭冰庐,市文联青年作家霍文多和榆林日报记者李苗苗编写《榆林市导游词》。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县区旅游局和文体办等部门及各界人士的大力襄助。从酝酿到付梓,历时一年有余,编写者和原撰稿者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终于打造成这本耐读、实用的好书。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榆林是旅游景点富集市,有一千多处景点。本书是对精选的首批

七、八十处景点的解说。编写者用生动流畅的口语,描述了各景点的的悠久历史、优美景观和神奇传说,既给游人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又陶冶了游人亲近自然的情感。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本书有着极强知识性、可读性和资料性,读时心境愉悦,读后获益匪浅,是市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所以,这本书的

- 1

榆林欢迎您

榆林市旅游局局长

雷亚星

“陕北是个好地方!”毛泽东的名言令陕北声名远扬。陕北之北的榆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一方神秘的圣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渊源、众多的著名人物、深厚的人文底蕴、淳朴的风俗民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罕见的能源宝藏,集中凸显了榆林骄人的特点,展现了榆林无限的魅力!

榆林独特的自然环境。榆林市地处陕西北端,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平οο

ο

ο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榆林市

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米脂、绥德、子洲、佳县、吴堡、清涧1区11县,总人口350多万,面积43578平方公里,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长城横跨东西,黄河纵贯南北,地域广阔,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榆溪河、无定河两岸水田连片,堪称“塞上江南”;长城沿线有防护林带,牛羊成群;红碱淖和诸多沙湖鱼肥水美,景色迷人;黄河岸边广植枣树,盛产杂粮。

榆林悠久的历史渊源。著名的“河套人”就是以靖边小桥畔和横山石马土瓜 等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而命名的。旧石器

- 3拓夫等一批重要的职业革命家。

榆林深厚的人文底蕴。从最近榆林毛乌素沙漠腹地和吴堡后寨子峁等处的龙山早期文化遗存、秦直道、秦天象台、长城、汉墓出土的大批画像石和壁画,唐宋以后修凿的寺庙、石窟和摩崖石刻等,都彰显着古代深厚的人文气息。唐杜甫诗《塞芦子》、韦庄诗《绥州》是咏榆林山川抒发情怀的佳作。宋代范仲淹镇守延绥时写下《渔家傲•麟州秋词》。科学家沈括驻守绥德时写就名作《梦溪笔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石油命名的人。康熙帝巡榆林写有《出塞》诗。毛泽东在清涧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发表大量时评。李健侯著作《永昌演义》。柳青创作《种谷记》、《铜墙铁壁》。路遥写作《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人民歌手李有源的《东方红》,以及民间的信天游、榆林小曲、清涧道情、白云山道教音乐、秧歌、唢呐、道情、剪纸、石雕、泥塑等,都承载着榆深厚的人文底蕴。

榆林淳朴的风俗民情。榆林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处,千百年来这里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前沿,从而形成独特的风俗民情,至今古老的习俗还有残存。榆林民勤耕牧,俗尚鬼神,眷恋故土,不肯远徙,安于故习,不善经商。一般都忠厚善良,勤劳俭朴,待人诚恳,好客守信,平素极能吃苦,也极能忍耐,坚韧不拔,敢于斗争,一旦奋起,坚强果敢。北部六县区受草原文明影响畜牧业发达,群众住柳

- 5其旅游资源可分为五大系列。

一是雄浑、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榆林北瞰河套、南蔽三秦,位居要津,是古代九边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以秦、隋、明长城为主线,扼守咽喉要道,依山临河而筑的古城、古堡峻险奇伟、雄浑壮观,至今气势犹存。如万里长城最大的峰火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六楼骑街榆林卫城、爱国名将杨继业几代驻守的杨家城、建于后唐五代十国的府州城、永乐大战见证地永乐城;以及建于晋陕峡谷之畔,依山就势,呈全蝎状的葭芦古城、吴堡石城、银州城、波罗堡、高家堡等几十座个性鲜明、品位极高、价值极大、可观性极强的军事性质的古城古堡,凝固着悲壮的历史,诉说着惨烈的战争,展示着辉煌的成就。

二是充满神秘色彩,各具特色的宗教圣地。佳县白云山、神木二郎山、榆阳青云山、戴兴寺、黑龙潭等宗教圣地,佛儒道三教集聚,圣名远扬,神秘莫测,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善男信女,香火鼎盛。

三是文化旅游资源。榆林石窟、石刻遍布,汉画像石遗存,剪纸、石雕工艺精湛,民歌、酒曲、秧歌久负盛名。如红石峡、悬空寺、佳县云岩寺、米脂万佛洞、绥德扶苏墓、蒙恬墓、榆阳走马梁汉墓群、佳县东方红故里、绥德三十里铺等。

四是地貌形态多样,自然风光独特。黄土高坡沟壑纵横、梁峁起伏,黄河奔腾、穿越晋陕峡谷,草原绿洲、湖泊水库、大漠

- 7

榆 林 古 城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又称榆阳,雅称驼城。古城标志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在同一中轴线上“南塔北台、六楼骑街”,高低错落,遥相呼应,既显传统建筑讲究的和谐对称;城池依山傍水,城墙宽厚高大,又现一座塞上古城军事上的雄伟。在我国明清古代城市建设中也是独一无二,被誉为全国最具特色的古城之一。

榆城三拓

榆林城的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洪武初年(1370年前后);另一种说法为明正统2年(1437),相差50余年。其实,在明代以前,这里榆树成林,山腰处有一清泉,人们依树围泉,早已形成自然的村落,称为榆林庄。在明代建朝初,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居民,自然多了个心眼,出于安全防卫,将村庄扩建为稍具防御功能的寨子。此为第一种说法的由来。寨子需要不断加固,人数日多的居民搬土垒石,在明正统2年修筑城墙,成了榆林城始建年代的实证。正统14年(1449),为抵御北方蒙古族骑兵频繁侵扰,筑成榆林城堡。成化7年(1471)设置榆林卫,改堡为卫城。当时卫是镇下所设管理军队和地方设防等事务的一级军事建置。

由村庄、寨子、堡城、卫的变化,榆林在地域军事、政治上

- 9改为南门,增设西门叫宣威门(今大西门),东门叫振武门(今大东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中城。第三次在正德10年(1515),因南关店铺多,人口稠,上奏批准后,将南城扩建至今天的榆阳河沿,新扩建城墙13里。新筑了南门,叫镇远门,并在西城墙设立了两座门,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南城。这三次扩建,便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三拓榆阳”,也称“榆城三拓”。

在此较为具体罗列了榆林古城的拓展,却发现奇怪之处,就是没有北门!事实上,在整个明朝二三百年,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榆林城池一直不设北门,只在北城墙上建了一座高大的用于眺望的镇北楼。

城墙

榆林古城城墙,从始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古城墙体5500米及南镇远城门与瓮城,东振武城门与瓮城,北广榆城门,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1月27日古建专家李周文在台湾《联合报》上发表《我国九大古城墙》一文,榆林城墙榜上有名。

明代,先经三拓榆城,城池扩大;从嘉靖19年(1540)至万历10年(1582),又相继完成全城墙的砖包砌,并进行了城墙的加高加厚修筑,到万历30年(1602),城区建成镇北楼、角楼、讯敌楼、观远楼等14座,腰铺47座,城门7座。各城门顶上建有堞(或敌)楼,是为士兵提供登高眺望、躲避风雨、贮藏兵器的军事建筑设施。东门和南门各建有瓮城,各城门均设千斤闸。

- 11踏着青砖,所见的古朴瓦房,僻静的四合院落,让游人在惊讶中足可领略到数百年传承相续的生活情趣了。

民居

榆林古城被誉为“小北京”之称,就源于古城内,长街短巷青砖铺就,纵横连缀一个个院落,这些院落多为四合院。明、清两代,官员、商贾要么是对过去生活环境的留恋,要么出于见闻,修筑衙署、府邸、商铺等纷纷效仿京城建筑,一般居民也自然跟随……时长日久,在这塞外边地,就有了这么座独具特色,让人惊讶的古城。以至于老舍先生,在1939年秋,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代表的身份,走进城垣里,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诧异地写出了《绿树清泉的榆林》。不用全读文章,仅“绿树清泉”四字,就道出了这位都市文化人的诧异;直至离开榆林,这种心情还在索绕,长诗《剑北篇》的《清涧—榆林》,又回味了自己对榆林的留恋之情。

榆林古城,至今尚有明、清特色的长街。街面青砖灰瓦店铺相连,数百条小巷内,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建筑有700余座;房屋保存较完整的200多栋。这些民宅多为砖木结构,在形式上有:独式四合院,独开大门、二门,东西南北房屋布局成单独四方天井院落;两院式四合院,两个院落一线排列,用砖墙分隔,共用一个大门,各院独开二门,形成一进两开的两个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两个以上的四合院相互连通,大多数也共用一个大、二门,也有整个院落前后都建筑大、二门的,旧时达官显贵多建筑此种四合院。

- 13风沐雨,数百年来至今巍然屹立。

塔共13层,总高30米,底层8边各长4.1米,周长33米。一层设拱形门洞,8面均有横额,刻乾清、坤宁、艮止、震发、巽顺、离明、坎日、兑悦,代表了八卦的天、地、山、雷、风、火、水和沼泽。二层以上,每层有4个窗口。层层檐角悬挂风铃,风动铃响。过去,塔下有五龙宫、三义庙、南关阁、延寿寺等众多庙宇,群庙拱立的凌霄塔,更显高耸。可惜,这些寺庙皆在战火中损毁。

塔山脚下是明万历所建的石拱桥,桥历经维修,虽已有新桥替代了交通功能,至今仍为完好。民间相传,凌霄塔是笔,榆阳桥为砚,塔影照桥头,就似以笔蘸墨,寄寓了文教昌盛,人才辈出的美好心愿。

文昌阁

文昌阁矗立在榆林古城步行街最南端,以其楼基平面为正方形,俗称四方台。它建于清代乾隆19年(1754)。全楼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纯木结构。该楼总高19米左右。楼基为4座长宽约5米的石质墩台,台高1.1米,全楼底层为十字形通道。楼基共有28根巨柱支撑楼体,其中有4根通天大柱竖于内侧,贯通全楼上下,气势十分宏伟。二层楼上为文昌殿,内祀文昌帝君像;三层楼为魁星楼,内祀魁星神像。民间流传二者均为掌管人间文运之事的神祗,备受文人学士的尊崇。该楼之兴建,也反映了历史文化名城土庶重视文化之风尚。此楼与新明楼的格局外形大同小异,只是

- 15旧文昌阁于1951年以妨碍交通被为由轻率拆毁,近年来,政府着力构建特色文化大市,恢复古城“六楼骑街”的历史格局,于2005年在原址上重建新楼,巍峨高耸,画栋雕梁,流光溢彩,较之旧楼更加辉煌壮丽,实为古城南大门以内前瞻景观,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万佛楼

榆林万佛楼位于南大街,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楼层台高9米,为青砖所筑,南北长20.5米,东西宽18.1米,四面开有门洞。南洞左右各有天门、地门,拾级可通楼上。台基之上建有砖木结构二层大楼。楼体总高18米,楼顶为歇山四阿式庑殿状,斗拱飞檐,脊兽罗列。一层分南北两院,北是卷棚八臂观音殿,南为孔雀明王及文殊、普贤殿。南北院东西各有配殿三楹,供奉关帝、南斗、北斗、药王、三皇等神祗。二层为通殿,分层置二十公分佛像近万尊,故楼以“万佛”名。佛像皆为铜质,造型精美。楼南院原有高大铁旗杆一对,并置铁狮一对。楼东有砖箍券洞天桥与禅院连通。禅院设有当时管理县内佛寺之“僧会司”。万佛楼以庄严秀丽、气势宏伟称著,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16年古历6月间,绥德定仙土焉

民间反清组织“硬豆”、“软扇”(类似“义和拳”)30多人秘密潜入榆林城,原定袭击道署衙门,但因戒备森严未能得手,为泄愤遂于6月19夜纵火焚烧万佛楼,乘乱逃出南门。熊熊大火燃烧两三天,除北院西殿关圣帝君未毁外,其余铜像悉被熔化。寺僧陶官

- 17回校解决事态。杜校长到校召开大会,晓之以理,开除井文龙,终于化解了十多天的罢课*。

万佛楼雄踞街南通衢,在节庆之时举办过书展和说书,楼下举办过灯会和闹秧歌等文化娱乐活动。万佛楼逃过劫难未被拆毁,实为幸事。

新明楼

新明楼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打更之所,故又名“南鼓楼”。此楼为方形纯木结构,楼台分为四墩,为青石砌筑,每个基墩之上竖7根巨柱,四墩28柱支援楼体,中间4根通天柱直达第三层平枋,取意为四大金刚与二十八宿天文星象。三层总高20米,周长18米,每层楼阁斗拱举架,飞檐伸展,十字歇山顶上煞以黄色琉璃瓦。新明楼原为明时南鼓楼,在万历年因年久失修巡抚张珩等相继修建和僧俗募化修正,始获重新,因名新明楼。传说清代后期普同(即慕官府)见该楼倾斜,新自化缘,请木匠李申提正端,人们称赞说:“慕官府不怕,李申提胆大。”新明楼历史悠久,造型精巧,《县志》载:“榆城之楼著名者五,惟新明楼独秀。”新明楼是我市珍贵的古建筑和不可多得的艺术遗产。1991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三层楼内铜铸像系明阉党头目魏忠贤像,为国内仅存。*初更名为“红旗楼”,*结束恢复原名。2002年被大货车撞坏,2005年拆除修复。新明楼二层有一尊大型铜造像,像通高205厘米,下宽123厘米,垂足而坐,双手合拱。脸部圆胖,双耳肥大,眉

- 19珍。天启七年(1627年),其风大盛。从正月到八月在宣化、大同、应天、延绥、河南等地建祠四十余所。每座生祠,规模宏大,耗资不菲。

延绥巡抚朱童蒙,为魏阉门徒,天启六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天启七年(1627)五月至十一月他将榆林南街的新楼改作魏忠贤生祠,并铸造魏忠贤铜像搬运楼上,铺设黄琉璃瓦,将楼改名为“祝恩祠”。八月,天启帝驾崩,崇祯即位。十一月六日,魏忠贤于流放凤阳途中自杀。七日,朱童蒙被免职。崇祯二年(1629)三月十五日,朱童蒙等129人以“交结近侍又次等”定罪,俱坐徒三年,贬为民。

崇祯帝剪灭魏忠贤之后,立即命令全国拆毁魏忠贤生祠。但是由于榆林身处边关,生祠又系南鼓楼改建,似不在“即刻拆毁,不准存留别改”之列。更重要的是明末陕北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使榆林一直处于战乱之中。政权更迭,天灾人祸,当时的统治者已难于追查魏忠贤生祠情况。又由于当地官员摧毁了魏忠贤造像上冕旒、铭文及楼上“祝恩祠”的牌匾。因此,这座魏忠贤铜像,被人们误认为“佛”或“玉皇大帝”,一直存留到今天。

钟楼

钟楼原在北城大街的钟楼山下,明成化8年(1472)建。清康熙11年总兵许占奎、副使高光祉,城堡同知谭吉王总

重修,有记。何时被毁,无记可查。今称城内钟楼山之地,疑即当初山下有钟楼的缘故。现在的钟楼位于榆

- 21用水磨青砖包砌,设有楼梯通达上下。南北两面各有4根水磨青砖圆柱,中间两根缩回,外侧两根突出,使楼体南北均呈三面段。楼体四面设有欧式门窗,“万流仰镜”、“蜚英腾茂”等,系榆林著名书法家李棠、白介征所书。四层为重檐八角木质亭。钟楼整体造型独特别致,是民国初期建筑的典范之作。

1949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后,钟楼一直成为榆林政治、文化中心。榆林的第一个广播站,电台设在钟楼上。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榆林的许多工商业者上街游行并在钟楼前集会,表示他们对党的公私合营政策的拥护。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后,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兴起。榆林的红五类们组织了“打砸抢”造反队,把钟楼作为聚、据点,高唱《造反有理歌》,高喊“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在钟楼前静坐,绝食,批斗“走资派”,楼上曾发生大规模武斗。红卫兵们还把钟楼改名为”东方红“楼。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被改名为“东方红楼”的钟楼恢复了自己的真实名称。现在,钟楼成为榆林步行街上六楼骑街中惟一建造于民国初期的独特建筑物。

凯歌楼

位于鼓楼南大街中心,明弘治五年(1492)由

- 23总兵戴钦之女为妃,每天美女成群、轻歌曼舞、美食佳肴与皇宫里无异,于是高兴地说:“榆林这个地方真是小北京。”从此以后榆林便有了“小北京”的美誉。

正德年间,地处蒙汉交界的九边重镇榆林,由于元蒙残余贵族势力经常南侵,所以战火不断。每一次明朝军队打败蒙古军队,便要在这座楼前举行一次献俘仪式,庆祝胜利。到了正德末年,当时的延绥巡抚姚镆率领大军击败了入侵的蒙古军队奏凯而归,又在怀德门前举行了盛大的祝捷仪式,真是战旗飘飘,凯歌阵阵,姚镆触景生情,便改怀德门为凯歌楼。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榆林,将明抚边将军马应举杀掉后,曾把其首级悬挂在凯歌楼上示众祝捷。

鼓楼

榆林鼓楼位于原城中大街与人民路交汇处,因拆楼时石碑被毁,建筑年代无从考证,据传约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二楼悬有4尺多高大铁点,响声洪亮,平时用来向城区报时,每遇战事,又击之报警。清康熙十年(1671)总镇许占奎、副使高光祉、城堡同知谭吉重修。此楼造型奇特,国内罕见。方形城基座高约8米,南北长29米,东西宽18米。台基东、南、西、北居中有四门洞开,洞顶砖拱平行,弯度一致,不留棱角,中央部位用四块大砖扯连封顶,为国内外古建筑专家所称奇,门洞上方均有匾额镶嵌,东为“驼峰”,南为“谯楼”,西为“芹水”,北为“更声”。台基

- 25过去每逢年节,在牌楼前及鼓楼西,临时用砖石黄泥垒起体型高大、面目狰狞的火判。到了傍晚,点燃火判肚内的柴炭,火焰从火判的七窍及肚脐窜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围观者,孩子们看着叫着,嬉戏追逐打闹着。火判与玻璃灯笼、大红纱灯等构成的五光十色景象,炫目溢彩,这里成了人们的一个庆贺娱乐活动中心。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又把火判当成卖国贼汪精卫,一边看火焰的喷窜,一边向着火判吐口水,以发泄对卖国贼的憎恨愤激之情。

*初,古楼被更名为“人民楼”,1975年受极左思潮影响,因嫌鼓楼影响交通而被拆除,2004年开始在旧址依原貌修复,2005年竣工。鼓楼又显出重檐舒展、翘首矗立的沉稳雄奇风貌,虽说非昔日古迹,却也为榆林古城增色多多。

镇北台位于城北十里的红山上,建于明万历35年(1607)至次年七月告竣,距今400年。为明代长城遗址中气势最为宏大、雄伟的名台要塞,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镇北台词条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台呈正方梯形,共分四层,总高30来米。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米,外墙高10米;东墙南侧设置城门,内侧为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二层高16.6米,周长

- 27博物馆内,展出有“易马城”沙盘模型,并说明所在何地。

镇北台、款贡城、易马城,一台两城,实证了榆林在历史上为蒙汉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往来的重要地位。这些保存至今的遗迹,更是长城线上罕见的人文景观,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城北10里,因山近红石而得名,又因两峡高耸,山势雄伟,也称“雄石峡”。红石峡的开凿早于榆林城,始筑年代不详,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石峡风景独特,可称为雄、奇、秀、美,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峡分为南、北两段。北峡上部为天然湖泊,下部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水石相击,如狮吼虎啸。其间有清同治年修石拱桥一座,名普济桥,桥东原立碑一座,书刻“西夏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间被毁)。宋时,榆林一带归西夏。相传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墓在水下。此事真伪,尚难定论。

南峡因相连石窟和摩崖石刻而闻名。习惯上所说的红石峡,游览之地也仅是这一段。入峡有一阁楼,门楼上嵌刻“红石峡”3字,为王森然先生(刘志丹的老师)手书。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东壁高12米,西壁高13米。两壁原有大小44窟,现有33窟;且大多分布在东崖上,西崖仅存5窟。东崖南、北

- 29石刻内容丰富,有题诗,有纪功,有记游,更有蒙文题刻,是红石峡之瑰宝。

缓步倘佯其间,脚下是潺潺流动、清澈见底的榆溪河水,观景赏字,古意浓浓。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间多为题诗、纪功、记游的石刻。有嘉靖15年(1537)延绥镇兵备副使张珩刻纪出击鞑靼获胜“诸将凯旋大会于红峡”的战功;有嘉靖26年(1547)三边总督曾铣题刻《山墩望套》诗。明万历年间多为巨幅大字题刻,有万历9年(1581)巡抚王汝梅题刻的“龙蟠虎踞”,有万历14年(1586)兵备副使李春光题刻“万里长城”,有万历27年(1599)巡抚陈胜学题刻“雄石封关”,有万历44年(1616)巡抚刘敏亮题刻“华夷天堑”等,大多分布在西崖上。

从摩崖石刻的内容看,有感叹历史悠久、红石峡境地优美的石刻,如“禹迹摩崖”、“中华天柱”、“天外奇峰”、“瀚海蓬莱”、“开天图画”、“天成雄秀”等;有形容其军事地位之险要的,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九边锁钥”、“雄镇三秦”、“榆关雄山”、“威震九边”等;也有表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如“中外一统”、“蒙汉一家”。而“三山拱翠”为清代榆林书法家陈璋所书;“榆溪胜地”则是左宗棠所题,字迹苍劲、有力。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榆中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马占山将军手书“还我河山”,抒发了在民族危难之际的爱国热情。不难看出,红石峡摩崖石刻,如同一部史书,刻在石壁上,直观地再现了历史的风云际会。

- 31时15年;耗去银子十二万多元。这个时期,国内局势动荡,战火不息,却在此耗时耗钱修筑庙宇,很让人奇怪。看来当时的陕北统治者井岳秀这个人一心想乞求神灵庇护。此为闲话。

这次工程分为两期:一期(1936年前)是东部道观,建有祖师、三清、三官、圣母殿和玉皇阁、药王殿、龙王庙等;二期(1936年后)是西部佛寺,建有大雄、菩萨、弥勒、金刚、东西罗汉殿及讲经大堂、禅堂等。这样就把两教合到了一处。

青云寺又有全神庙之称。在诸多佛祖、神灵的殿堂之外,又有一些独特的供奉,诸如在药王殿,正面供奉伏羲、黄帝、神农三大药王,左角竟有五脏六腑殿,是以人体五脏六腑,即心、肝、脾、胃、肠等供奉八位灵神。传说如果患者哪里不舒服,拜祭相应的灵神就可康复!另外,在供奉黄飞虎的东岳大殿,两侧偏殿供奉七十二司,传说拜七十二司以后,各人就能在不同的岗位上有所成就,事业发达,所以有“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

寺观扩建用的都是能工巧匠。各庙殿内神像由榆林著名雕塑家万起运等雕塑、粉饰装点,坐卧立跪,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此外各种楼、阁、台、亭由有名木工张福厚、刘鸿谟、杨三虎等完成。寺内精美壁画有千余幅,由著名画工孙寿山完成。青云寺以其精湛的泥塑艺术驰名塞外。“*”中青云寺遭到破坏,殿内石雕、泥塑、壁画以及堪称工艺佳品的木牌楼、碑刻等荡然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陆续修复重建,香火渐多,游人日盛。近年又修复阁楼两座,新建寺塔一座。《全国风景名胜简介》采

- 33庙殿东、西有9眼山泉,分别注入9个小石潭,潭间隔30—50米。称为九龙潭。在庙北30米山崖处,有一个卵形泉口,直径约6寸,深不可测,当地人称为“海眼”,终年流出涓涓泉水,如蛟龙吐珠,故有榆林旧八景之一的“龙穴藏珍”。谷底有一块奇石名为“水秀”。来到黑龙潭,总不能忘了饮一口清冽的泉水。当地人说:喝了黑龙王的神水,解愁去病。不管此话是否当真,您如果喝上一口泉水,精神定会为之一振!

1986年在黑龙潭前的210国道边建成四柱三门楼石雕拼嵌牌坊1座,长14.4米,高13.96米,浮雕图案62幅,总重140吨,是当时陕北最大仿古石牌楼。尤其是1988年创办的黑龙潭山地树木园成为全国首家民办植物园,您若登上黑龙潭后山峁上,1200多亩树木长势良好,许多珍稀树木和濒危树种让您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民国初年时,仅榆林城区就有寺观庙宇60多处,位于城内驼峰山东,有戴兴寺、香云寺、洪济寺、大庵和关帝庙,故称“四寺夹一庙”。其中戴兴寺规模最大,建于明正德11年(1516)。相传明武宗巡边来榆,见到延绥镇总兵戴钦女儿美丽动人,纳为妃子,同时赏赐戴钦尚方宝剑,挂征西将军印,从此戴钦声威显赫,便建了这座寺庙。其后人书匾“戴兴寺”三字(被毁),悬挂于寺门之上。现在木匾三字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

- 35长城,以防御突厥的侵入;到了宋代,党项族占据榆林北部,驻兵号称5万;宋军屯兵在镇川、米脂一带。榆林就是楚河汉界中间的那一块地带,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战火一触即发。宋元丰4年(1081),乘西夏内乱,宋将种谔率9万大军挺进,同西夏大将梁永能统领的8万兵马,在今日的上盐湾、镇川一带交锋,激战4天,杀得天昏地暗,无定河谷尸横遍地,河水染赤。这一仗宋军获胜,仅战利品就有马千余匹,牛、驼、铠甲等物资数万。仅仅又过了1年,宋朝皇帝采取“筑城迫城移寨攻寨”的战略,用工23万,筑成永乐城及附近12个堡寨。当时上盐湾、米脂、横山一线,旌旗猎猎,寨堡森严,威武壮观。西夏在宋筑城修堡时,就大为不安,这年入秋后,粮草充足,调集30万大军南侵,一举攻克永乐城附近的各个堡寨,占领水寨、粮仓后,把永乐城团团围住,连困7个昼夜,城内断水断粮,兵士只能找点马尿止渴。这一仗,宋军先后战死兵将、逃亡兵役就达20万!宋神宗听到败讯后,临朝痛哭,只好与西夏议和。这一战,史称“永乐之战”!

有战事,就要用兵卒;有兵卒,就会修堡筑寨。秦汉至宋代,榆林境内修筑了许多城池堡寨,现有迹可寻的不下20座。如代来城(巴拉素白城台)、龟兹城(牛家梁古城滩)、罗兀城(镇川石崖地)、永乐堡(上盐湾村东山)、碎金谷寨(上盐湾碎金驿)……

在明朝,榆林成为九边重镇之一,军事地位增强,城外围就有了常乐堡、归德堡、双山堡、保宁堡、建安堡等长城线上的建

- 37于一体的寺庙,正殿五间,内有老子、释迦牟尼、孔子塑像,是明代权臣张居正提倡道、释、儒三教合一思想的体现。寺院有殿宇33间,南北100米,东西55米,占地5500平方米。院内种植牡丹、芍药、榆梅、丁香等名贵花木。寺静花香,吸引外来僧侣,到此而忘返。名僧西来、善远等曾久留寺内,坐禅讲经,摩顶受戒。寺内现存明代万历48年(1620)铸造的大铁钟一口。

寺西有邓宝珊将军旧居,大门上石刻“桃林山庄”为于右任先生题写。邓宝珊,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在新疆参加了“伊犁起义”。1937年抗战爆发,邓将军任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等职。进驻榆林后,就在此地居住。1938年、1939年端阳节、中秋节,日军曾出动41架次飞机轰炸榆林城,炸毁许多房屋建筑。邓宝珊在这坐镇指挥,领导部队在包头、伊盟一带多次与日军激战。他思想开明,热忱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先后在这里接待过王震、萧劲光、南汉宸、曹力如、赵寿山、陈奇涵、续范亭、高岗等。1938年12月和1944年12月,在这里两次接阅了毛泽东致他的亲笔信和朱德的函电。他的女儿邓友梅,在1938年,16岁时进入延安,入陕北公学就学。1944年因病到榆林修养,1947年春去世,安葬在金刚寺南山岗。邓宝珊亲笔题写“亡女友梅之墓”,碑刻尚存。

一代代风流人物,较之大好山河,总只是匆匆过客;而山河破碎,谁又能说?仅在抗战这一个时期就令亿万国人疼痛过!

- 39执宝剑,正襟危坐在高大的神龛内,地上众星拱月似地站立着魁梧的十大帅。祖师殿前殿南北对坐的王灵官和黑虎灵官,两位护法天神高举兵器,十分威武。在四灵殿内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像,脚踏妖物威凤凛凛。高大的东岳殿,神坛两侧侍立的是四尊护法神,南有东岳大帝黄飞虎所骑青牛泥塑,北有泥塑鹰啄苏妲己。如此或威严或端庄,或细致或粗犷的泥塑处处可见,足可以领略榆林的塑像特点。

无量寺的镇寺之宝,为钟楼上悬挂的嘉庆年间所铸铁钟。这样的文物在五佛殿院中,另有一清同治4年所铸铁香炉。钟楼相对鼓楼,下刻有一米高的大字“龙虎蛇龟”4字,且行且草,活灵活现;在观音阁外照壁上为女书法家李昱芳所书的一大“佛”字,字体沉稳,两边对联是:“妙眼观察世事,善心普渡众生”,上下联首字合嵌“妙善 ”——观音的名字,联语且为其丈夫何志刚先生拟就,如此琴瑟相鸣,传为佳话。游览古迹,观古思今,从中所获得的感悟,难以尽言,只能细细去回味了!

红石峡生态公园

各位来宾、各位游客:大家好,热忱欢迎您到红石峡生态公园。经专家考评和国家旅游局批准,红石峡生态公园成为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这是我市目前惟一荣膺此称号的旅游地。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九边重镇榆林城北5公里处,这里自古以来是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必争的

- 41人魅力。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陕北剪纸馆。这里采用的是典型的陕北农家小院建筑。黄河岸边的人家,一般都采用从河里捞取的大小均匀的石头来垒墙。现在陕北的农村也有许多人家采用这种垒墙方式的。院子两侧选用了24幅巨型剪纸做墙,内容有社火、劳动、民风等,它们的原作者是有名的陕北第一剪——郭佩珍,她现在已经是83岁高龄的老人了。门口所列的是陕北农村广泛使用的碾盘和磨,陕北人经常吃的米糕、钱钱饭就是从这里加工出来的。我们面前的影壁可以使诸位在方寸之间游遍榆林古城的八景:“龙穴藏珍、红山夕照、西河漱月、芹涧春香、驼峰拥翠、柳河秋色、寒泉冬蒸、南塔凌霄。”

影壁的这边是陕北著名的本土画家栗子明所绘的《九边重镇老榆林》,这是一幅反映老榆林风貌的画作。下来我们欣赏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八景,有纸镂乾坤、高原号子、红峡映台、幽冢故里、百石成林、碧湖映柳、沙疑南渡、潭虹霞蔚。“纸缕乾坤”是剪纸世界。这里所选的就是我国各地很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这幅剪纸就是陕北风俗的一个具体表现......这幅大型剪纸是民间剪纸艺术家郭佩珍用四年时间剪成的《佳县县城全景》。郭佩珍是驰名陕北乃至全国海外的民间艺术大师,通过这幅作品大家应该对她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高原号子”,这尊雕塑高15米,是目前表现人物雕塑中最大的一个,也是陕北最大的雕塑。系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是典型

- 43以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处榆林市西南郊,东临榆溪河,西至包西铁路,北接榆林城区。辖区南北长8Km,东西宽1—3Km,规划总面积18.4Km2。210国道从开发区中间穿过,西延铁路榆林货站就在开发区内,区内已建成9.87Km长的货运专线。主供水源尤家峁水库(库容量1500万m2,主电源110KV变电站建成投运,邮电通信设施全部配套,开发区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两大组团单元,即南部能源化工工业区,占总面积的51%;北部多功能中心区,占总面积的49%。绿地率30.8%,产业结构

一、

二、三产之比1:6:3,人口规模10万人。

开发区设立以来,经过五年多时间的启动准备和开发建设,已经成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热点地区和榆林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城区。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划。起步区水、电、路、信、气、暖、绿化等已全部完成,达到“七通一平”水准。区内建成市政道路20多Km,整体路网主干线已建成;水厂一期工程(年供水10万吨)、25万KW热电厂开工建设;营造绿地2000多亩。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4亿多元。

招商引资态势良好。截止目前,申请入区项目达200多家,经市政府批准立项95个,总投资规模80多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1个,投资规模达54亿多元)。陕西八大电力公司25 万KW热

- 45区内主体项目对水、电、气等的总体需求,本着节能降耗、集约利用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使园区内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一体化的相对封闭运行的“环岛”,实现能源的统一供应和资源整合;三是物流传输一体化,围绕区内布局的化工装置,建立专用输送管网以及仓库、专线铁路、道路等一体化的物流传输系统,使园区内的原料、能源和中间体安全、快捷地供达目的地;四是环境保护一体化,编制化工园区专项环保规划,大力引进和推广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实现园区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五是管理服务一体化,通过规范市场化运作,精简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充当企业的“保姆”,使各生产单位集中全部精力于核心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作。

综合服务区建设,大力发展科研、教育、培训、邮电通信、运输仓储、金融、商贸、餐饮、娱乐、房地产、文化、体育、卫生等行业和第三产业及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市政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服务,使之真正成为吸纳外部产业、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磁铁”和“洼地”,把开发区建成榆林城市现代化建设新的亮点和窗口。目前,综合服务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以桃花园小区为标志的一批房地产项目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引进建设的行政事业办公项目19个,加

- 47式,管委会以“统

一、精简、效高、优质”为宗旨,努力为广大投资客商提供一流的创业和生活环境。

榆林经济开发区将本着“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宗旨,以创建西部一流开发区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求发展,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开发区建成集工业、商贸、科技、信息、教育、金融、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功能布局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一流的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49

《榆林科技工作汇报.doc》
榆林科技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