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服务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研报告

系部名称:会计与贸易系

专业:会计电算化

班级:会计A1104

姓名:王静

学号:0305110418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根据我的调查。目前,我市有公共图书馆多达40个,分别在沙坪坝区、渝中区、南岸区、合川区、璧山县等等,几乎每个区县都会有一个图书馆。还有博物馆36个,上百个乡镇宣传文化站。(2)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在全市主城9区开展试点,有关政府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抽出了一些钱,用于社区文化中心建设。(3)我市成功申办“中国红歌会”并永久落户重庆。“中国红歌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比赛、闭幕式,下基层演出等。(4)我市还组织实施了元旦、春节期间“双送”活动。分别到乡镇、街道、社区演出,并且在乡村播放了电影,让农村居民们也能够享受到看电影的乐趣。(5)我市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共涉及15个区县。我市还根据区县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区县为单位,着重解决通过有线和无线覆盖不能到达的盲区广播电视覆盖问题。(6)我市各个小区、公园都安置了健身器材,完善了居民们对娱乐设施的要求。同时,各个社区还安装了宣传栏和文化活动室,以便于居民们能及时了解一些信息。

二、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近几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从我调查当中了解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有关政府在这方面的建设加大力度,多拨一点财政的比例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来。

1、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覆盖率偏低。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城乡公平覆盖,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覆盖,这也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之一。根据调查所发现: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并没有实现全覆盖,很多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还没有建立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二、城市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地区内部的设施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依然突出,市民参与和享受文化的机会较少,例如:这个社区的文化设施较多,而另一个社区的文化设施就相对较少,这给居民们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三、农村地区的设施建设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设施的欠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的供给与服务。整体而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偏低,这都给群众对文化的积极性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一些矛盾。

根据调查发现,一方面随着群众对文化的积极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正在慢慢的壮大,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较少。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那就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提出了另一个挑战。

公共文化活动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数量稀少、内容单

一、缺乏吸引力、没有创新。这样的后果是: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缺乏积极的诱导和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会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这也表明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动力性以及他们的自觉性。

3、有关政府对文化服务建设的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文化工作“说起容易,做起来难”的现象在基层普遍性的存在。乡镇政府没有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甚至有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对文化建设基本没有投入,这就导致了文化工作举步维艰。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尽管基层政府在认识上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但因为财力薄弱,有心无力,无法把文化服务建设做好;二是由于基层领导重视经济工作而轻视了文化建设的影响,尽管财政状况较好,但不愿投入到文化建设中;三是对市区及乡镇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措施。尽管我市已经开展了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的工作,但有的乡镇在入选市级“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后,忽视了对社会文化的继续投入和建设,致使出现倒退现象,群众失去了对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4、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缺乏一定的指标。

有些地方在财政上有一定的困难,比如乡镇财政基本上只能保证人员工资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转。大部分乡镇的公共文化经费几乎都没有预算到财政当中,从而导致基层在开展文化活动中,往往遇到一些的尴尬局面;社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只能靠跑单位、拉赞助,基层文化人员付出了辛苦,却还要遭遇冷嘲热讽。

5、文化专业人才的缺乏、文化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尽管近几年来增加了文化单位招录人员,但文化团体和单位专业人才还是比较缺乏,年龄结构比较老化。基层文化服务站和村活动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年龄结构偏大,有的活动室没有专人管理,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导致文化利用率不高,这也使群众们明明有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却被这样的情景而打消了念头。

三、对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建议

1、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均衡城乡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做到城乡居民共同拥有文化服务的权利。其根本目的是,保障群众享有文化的权利,享受文化建设成果。这也是整个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

内在要求。重点应当努力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类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平等。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例如老人、儿童、农民、农民工、残疾人、没有接受到文化教育的人等。弱势区域:例如农村、民族地区、山区、偏远的区县等的覆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的基础性保障,这也将会给未来重庆的发展铺好一条成功的道路。

2、解决基层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利用“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积极性”,以“拉动群众积极文化的内需”为着力点与落脚点,积极寻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设施的和谐统一,探索和创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吸引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积极性。如公示文化服务内容、时间、场所,免费开放活动场馆,向低收入和特殊的居民提供免费服务等,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积极引导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参与文化中不断提高文化指数,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和社会和谐。

3、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各级政府的财政的有力支持。针对目前的现状,要进一步健全政府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政策。合理支配有限资金,健全城乡文化服务建设,使城乡的文化服务建设能够均衡的发展。同时,根据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希望有关政府能够提出一些制度,保证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人才缺少的问题。各个乡镇需要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文化指导队伍。要保障各个阶级工作都要有人去做,要保障文化向着积极健康的趋势发展。要深化改革,坚持以民为本,明确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的重点,确保文化建设的实施。有关文化部门要进一步致力于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建设文化服务的活力,切实发

挥群众文化建设“领头羊”的作用。各个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实力。

根据以上本人所调查的情况,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文化对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不仅需要群众自身对文化的积极性和热爱性,但也需要有关政府对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与付出,这样群众才能很好的接受到文化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知识。虽然看似我市的文化发展很好,图书馆、博物馆和娱乐设施都比较丰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我们更深入的去调查,我们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文化服务的建设在城乡之间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有关政府并没有加大对乡镇地区的文化服务建设,这让乡镇的群众跟市区的群众在接受文化教育上有了一定的差异,也使乡镇的群众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即使有投入到文化中的积极性,也会因没有良好的文化服务设施而失去了动力。国家领导人不是提出:要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吗?在我看来,有关政府应该加大城乡基层文化服务的建设,重点是乡镇地区,拉近乡镇群众和市区群众在享受文化服务成果的距离。提高群众投入到文化娱乐的积极性,让群众茶余饭后有地方可去,有项目可玩,提高群众生活娱乐水平。有关政府还应该完善公共文化发展政策,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良性化发展。通过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要求,扩宽文化服务建设的范围,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

推荐第2篇:基层百姓享受到文化服务

越来越多基层百姓享受到“升级版”文化服务“来了,快坐下歇歇喝口茶。”60多岁的老板娘孟贤爱热情地招呼着。河南邓州张楼乡大庄村文化茶馆坐落在湍河桥头,宽敞的两进院落里,摆着十几条石桌,院墙上张贴悬挂着图文并茂的茶文化招示牌、“三理”教育“五字歌”、公民道德“三字经”、“八荣八耻”宣传版面以及科技信息发布小黑板等。后院刚落成的一座3层小楼里,设有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棋牌室、多媒体室,供茶客们看书、娱乐、上网点击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数据库。

“来这喝茶只收1块钱,看书、上网、看电视、听戏,全部免费,可聚人气了,每天都来百十号人,”孟贤爱说。

邓州农民有进茶馆品茶消遣的习惯,像大庄村一样,邓州市村村都有文化茶馆。2005年以来,邓州市把文化茶馆作为新农村的基础设施之一,市、乡、村三级先后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建成文化茶馆1200多个,基本达到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文化茶馆,使这一独特资源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如同农村的乡镇文化站,城市的社区文化中心也正成为一个个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里汇聚,认同感、归属感从这里生发。

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的文化权益如何更好实现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圳福田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区文化馆从2007年4月启动福田区“阳光工程”,设有舞蹈、美术、书法、合唱4个培训班,文化馆专干授课,举办免费文化艺术培训及讲座。截至目前,有12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了免费艺术培训。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依中央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所描绘的,更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为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未来可期。(完)

推荐第3篇:基层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优秀)

基层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

自2012年以来,在XX县文化馆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基层文化志愿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有:XX县二人转,广场的集体舞,慈善协会的管弦乐团,老干部大学的舞蹈 ,社区活动室等等。

一、回首过去的工作,XX县文化馆组织的基层文化志愿者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我们也有一些体会:

基层文化志愿者活动最主要的是要结合本地区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效果显著的工作。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基层文化志愿者的社会影响,争取更多的社会响应,形成全社会关注基层文化志愿者行动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使基层文化志愿者活动持续开展。如XX县文化旅游局党委多次参与志愿者行动的计划制定和方案规划,并统筹安排,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健全、完善活动机制,逐步总结经验,保证基层文化志愿者活动的旺盛生命力。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XX县文化馆组织的文化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时间虽然比较早,但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缺少活动的场地和经费等等,如果可以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可,那么我们的活动将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基层文化志愿者者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意义深远的工作,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XX县文化馆基层文化志愿者活动将继续坚持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宗旨,继续本着脚踏实地,勤奋创新的态度,通过组织热衷于志愿服务基层文化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形成有组织的文化志愿者

队伍;把“文化、志愿、服务、基层”四个元素统一起来,以文化志愿者队伍为骨干,以公益性免费服务为主导,深入农村乡镇、社区,培养广大基层群众的文艺兴趣,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谱写基层文化志愿者行动的新篇章!

2012年11月6日

推荐第4篇:基层工作汇报

上半年工作总结

这半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环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半年多来的工作,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意识得到增强,基层工作经验有所增加。现将二○一○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和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今年上半年,除了积极配合村一级,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还重点开展了五方面工作。

一、开展远教,提高农村党员素质

远教工作一直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组织村上党员干部每月集中学习3次,并做好了相关的学习记录。自己也认真做好学习培训前的各项工作,组织村上有创业意向、种养殖个体户、从事各类加工的专业户等进行培训学习,让他们了解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让他们学习种植等技术和市场信息等,调动大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的兴趣。

二、扎实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对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基层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上半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第一,建成并维护村级网站,通过网络,向外界介绍本村、宣传本村。在网上公开村务,做到村务公开上墙也上网。利用网络的快捷和共享,及时发布各类公告和招工信息。开辟党建专栏,利用这块阵地,巩固基层党建

成果;第二,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各类信息技术服务。

三、发挥特长,积极认真对待,做好党建工作。

在全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发挥自身所长,协助支村两委宣传好、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搞好“争创”活动。首先利用远教服务党员、群众,发挥好远程教育站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红色课堂”的作用。其次自己认真学习“五制”管理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领会文件精神,对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并印发学习资料,使每个党员能第一时间熟悉并领会文件精神。最后协助书记做好村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

四、从严管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一项需要我们时刻去面对的重要工作。晚 婚晚育,少生优生才能促进我们村民整体素质及生活条件的进步。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和妇女主任走访串户,对育龄妇女进行了探访,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时督促妇检,计划生育抚养费等,出色地完成了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

五、开通个人博客,记录成长足迹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突发猛进,网络技术的发展掀起了新的媒体革命。如今,官员开博已不是新闻,村官开博更不是新闻。我在团中央主办的大学生村官之家网站和新浪网上开通了个人博客,在博客中记录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记录工作学习心得,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方面可以充分听取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地区的村官同行相互交流工作心得,更好地开展工作。

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充满机遇与挑战,在下半年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

1、加强学习,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利用各种方式和闲暇时间为自己充电,加强学习,毫不懈怠。树立世界的眼光,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培养战略思维能力,从宏观上、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向村干部学习、向村官同行学习、向先进模范学习,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努力工作,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听党的话,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忠诚。不断塑造和提高自己,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以上是我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和下半年的工作计划,由于经验不足和经验欠缺,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希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推荐第5篇:文化工作汇报

创新管理机制 提升服务职能 推进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来我镇检查指导文化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加大**镇文化建设的力度,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镇党委、政府以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农村文化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文化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科技需求问题。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则,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工作在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民致富技能、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重要作用,稳步推进文化强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阵地虽在,职能缺欠。近年来,通过实施“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以及中央投资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一系列工程,我镇文化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从已建的“农家书

1 屋”、文化“共享工程”来看,能起到很好效用的甚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一般设在村委会,不一定在村民居住集中的地方,村民很少来光顾;其二由于近年来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大部分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部分群体很少使用;其三没有专门经费确定专门的管理人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成摆设。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专业的指导,群众不愿意开展文化活动,就是开展了,活动效果也不如所期盼的那样好。

2、思想认识不够,少数干部不重视。工作中,一些镇村干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存在三种心态:一种心态是文化建设是软的,而经济建设才是硬的。他们认为文化建设和教育、民政、卫生等其它社会事业一样是软的,抓了看不见、摸不着、见效慢;而经济建设立竿见影,见效快,容易出成绩。第二种心态是文化建设费财,而经济建设才创收,认为建设文化场所、修建球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搞文艺、文化活动等都需要投入一定资金,是耗财,而搞种养殖业才能为群众增加收入。第三种心态是文化建设是城里人才干的,农村没必要,认为城里人有时间有能力抓,而农村只要把路修好,把肚子填饱就行。因此,一些干部把文化建设忽略了,或是敷衍了事,或是喊在口头上,停在行动上。

3、镇村队伍不稳,人员泛散。我镇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2名,且专业不对口,没有专业特长。工作人员有时还被抽调部门单位或考试进入县直部门,工作有时没有延续性。各村基本上没有专门文化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由村文书或妇女主任兼任,

2 这些人员年龄老化,在工作运行中又没组织专业培训等,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这与抓文化建设的业务素质要求相比,差距甚远。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重视。要重视基层文化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对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强化队伍培训、大力开展文艺活动、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等一系列事项开展专题研究讨论。

二是要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群众开展文化生活的基础条件,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要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如制作宣传栏普及公民道德、文化卫生、科普知识,做好文化“共享工程”配套器材、体育健身器材的安装、维护,充分利用起“农家书屋”,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放电子阅览室等。

三是努力创新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发动广大群众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激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大力弘扬家庭文化、广场文化,挖掘典型,努力营造镇、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浓厚氛围。

三、具体做法

(一)立足建设,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村文化繁荣意识。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项目扶持为辅,积极建设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保证群众的文化权益,引导群众树立核心价值观。二是利用农家书屋和镇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开展基层文化培训和辅导,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积

3 极帮助各民间团体自办文化,逐步形成以集镇为中心、各村为重点、各民间团体为基础的文化发展网络,促进农村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从**镇长远发展来看,文化建设将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将深深融注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二)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认真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充分发挥民间艺人作用,组织民间艺人特色文化团队,扎根农村,亦农亦艺,活跃乡里。

一是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充分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文化底蕴,精心组织开展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活动,既弘扬和传承了优秀民俗文化,又为农村文艺舞台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积极配合上级“送文化”活动。继续配合上级部门实施农村文化工程,包括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等。三是积极组织“种文化”活动。按照“业余自愿、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精心策划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如“舞狮”、“秧歌”等节目。同时,依托传统节日、重大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精心策划群众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文体活动,让广大群众“唱主角”。

(三)增强综合文化站责任意识,为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粮食。

一是搞好农村书屋建设。目前我镇共有16个村级图书室,

4 覆盖了全镇各个村,今后将多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室的利用率。 二是要利用综合文化站的资源优势,配合各职能站所,将各种涉农科技的培训纳入文化站工作当中,利用综合文化站的资源(培训室、投影仪、电脑、图书室等)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各种素质和致富技能,大大提升文化站资源的利用率。三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治,不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不定期地集中开展 “文化市场治理整顿行动”,对全镇网吧、音像店、书店等文化场所开展清理整顿。对全镇民间文化组织进行了登记,纳入正常管理。同时在各村确定义务文化监督员,对村居出现的不良文化现象,随时进行监督反映,推动了全镇文化市场向着净化、繁荣、有序的态势发展。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一是配齐配强专职文化工作者,确保每年每人不少于1次学习培训。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民间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成立秧歌队、宣传队、书画协会等社团组织,设立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促其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二是突出本地人文特点和文化传统,组建民俗文化协会,加强**文化凝集力。鼓励协会吸纳全镇所有的演出队和各村民间文艺爱好者,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的文艺演出。

推荐第6篇:文化工作汇报

文化惠民调研汇报

泰兴市济川街道(原泰兴镇)下辖四个社区指导中心,18个社区居委会,19个村。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文化工作发展步伐较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点成绩,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文化建设的坚强保证。党委政府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班子,每年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同规划,一同落实经费,并把文化建设作为考核基层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召开几次专题会议研究阶段文化工作,文化经费实报实效。充分利用创建和新农村建设推动街道社区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对达标的给予经济补助,对不达标的考核扣分和批评。党政还主要负责人主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一方面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起到参与文化的示范作用,促进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基础。我们利用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和省文明城市契机,街道建成了1700㎡的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总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后免费对外开放。除此之外,在社区、村进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社区、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室和室外健身场所。当时达到了全覆盖。目前全泰兴城区有室外健身路径52处,文化活动点(晨晚练点)23处。各社区、村设立了 1

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多个活动项目,活动室面积20-50平米,并免费为居民、村民开放。有的社区与辖区单位实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单位的活动室作用,为居民服务同时在各社区培育文化中心家庭,带动邻居、楼幢居民参与文化学习和文化活动。

新农村建设以来,我们街道充分利用村办公室翻新改造或新建之机的建设, 2009年以来每个村都投资建成了农家书屋,室外建有篮球场,城郊村还建有健身路径。截止目前,我们街道“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村”已初具雏形。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我们街道的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一年比一年活动多,一年比一年档次高。。

一是文化队伍建设基础较好,全街道目前有十五支文体队伍,其中60%隶属我们各社区。还有好几支特色团队。如老年艺术团、秧歌队、花鼓队、女子军乐队、拳剑队、舞龙队、盘鼓队、民乐队、京剧票友会等。还有许多自发组建的队伍,自行开展活动组织演出。在农村也有农民艺术团组织演出。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街道所有的社区都要建一支文化特色队伍。

二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分两块,一是与上级机关部门共同组织的活动,二是我们街道组织的活动。去年

我街道制定了节目创作演出奖励办法,对社区、村节目的排练参赛、演出等进行补助和奖励,激励他们开展活动,调动社区、村的积极性。并要求各社区全年确保演出四场,用这种方式来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延伸到每个社区和村,为群众提高第一手文化资料信息。与上级联合组织活动,如物价宣传、安全宣传、物业管理宣传、劳动保障宣传、法制宣传等。街道组织的主要以节日和国家重大事件、政府重大中心任务为主题。如春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九九重阳节和宣传廉政建设、公民道德纲要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等等。

每年我们都组织开展各类演出十多场。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五送活动。全年送戏下村50多场,送电影500多场,送书近万册。送科普资料5000套(册),送讲座30多场(次)

三、几点建议

文化工作是利在千秋的事业,短期效应很难显现,对文化工作的重视是一个地方政府和领导的远见卓识,文化工作对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和谐有很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比法律法规作用更大。因此,特提几点建议。

一是政府要加大文化设施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规划旧

城改造,社区建设时充分考虑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场所,为此预留房屋和场所。在开发时明确规定必须有文化活动的设施。

、二是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农村文化建设迫在眉睫,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高农民致富的本领,而且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减少矛盾、减少上访。

三是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对现有文化队伍加强学习,对能干事的有说法,而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业余爱好者大力扶持,能力和水平强的多奖励,多重用。

推荐第7篇:1107坚持文化惠民 服务基层群众

坚持文化惠民 服务基层群众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07日04 版)本报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王珏)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强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刘奇葆指出,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坚持重心向下,沉下去、扎下来,满腔热情地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在群众中创作,在群众中提高,在群众中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要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项目,加大对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把群众“要文化”和我们“送文化”匹配起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创作贴近群众需求的优秀作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多一点小而活,做到符合基层实际、更受群众欢迎。

刘奇葆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壮大文化人才队伍,积极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会上,241个基层文化服务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推荐第8篇:关于开展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以下简称“两为”活动)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深化全省科技系统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促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河北省科技厅深入开展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

一、切实把

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摆在重要工作位置

1、千方百计做好新形势下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强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对“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坚持市场引导、企业自主、科技促进的原则,不断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机制,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全省科技系统要紧密结合“两为”活动,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把科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把科技服务基层工作落到实处。

2、发挥好科技资金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省级新立项的重大科技项目,要以企业为主,联合科研单位和高校共同承担,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在科技资金投向上优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性需求,帮助企业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3、积极落实好国家一系列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各地要把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摆到重要工作日程,加大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促进企业专利工作规定》、《河北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省将研究制定《河北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等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力度。要瞄准高新技术企业渗透力强、带动力大这个关键环节,强化工作服务。省将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明确认定工作流程,推行服务“六公开”制度。各地要采取有力的服务措施,省市联动,力争年内完成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的目标。

2、大力应用自主创新产品。按照《河北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制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各地要积极应用我省企业研发、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首台(套)重大装备。

三、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1、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各地要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省筛选200项技术水平高、应用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的最新科技成果,选择一批中小企业,通过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产业化示范。

四、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向企业开放

1、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省内现有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公共科技资源,要向企业全方位开放,在课题设置、科技成果熟化、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制定为企业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发展一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按照《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以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科研单位和高校联合参与,新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产学研结合,组织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同类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共同推进抗生素、维生素、半导体照明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推动产业科技创新。

五、动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主动服务企业

1、组织一批服务企业的专家队伍。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培养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按照“政府引导、双向选择、需求对接、突出实效”的原则,全省组织1000名以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到企业开展服务活动。

2、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活动。围绕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推进我省重点产业升级,组织有关院士、专家开展咨询,对发展思路及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把脉会诊,进一步明确科技支撑方向,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壮大。

六、强化对基层的科技服务

1、启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全省重点抓好15个县、30个乡镇、200个村的省级试点,开展工程示范市建设。集成示范8大配套技术体系,推广100项先进实用技术,推行6种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健全星火科技12396信

息服务体系。建设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在全省开通服务热线,建立起省、市、县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乡村及企业信息服务站,实现我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的全覆盖。

3、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力度。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

4、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河北”为主题,突出“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和谐发展”,组织实施15项重大专题科普活动,覆盖到市、县、乡、街道、社区等社会各层面,通过科技下乡,医疗卫生进社区、进农村,举办科技讲座、发放科普读本、举办科普展览等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服务,让科学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

5、组织实施科技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结合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高新区、孵化器等建设,吸纳一批高校毕业生,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推荐第9篇:军队基层文化

军队基层文化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指“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军队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基层实际而开展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这个要领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营文化活动,不是单纯的玩玩乐乐,不仅仅在于满足、官兵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娱乐中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其次,我军的性质决定了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鲜明思想性。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政治上要永葆人民军队本色,思想上道德上要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为此,军营文化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格调,始终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个主旋律,表现出鲜明的思想性。

我军战时担负着作战任务,平时要贯穿着适应战斗生活的养成教育。与此相适应,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无论是在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时期都坚持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的,体现了强烈的战斗性。从活动内容看,突出火热的军营生活,即使是开展游戏游艺活动,也多与军事训练、战斗场面相关。从活动方式看,偏重有利于战斗力培养的集体活动方式,比如音乐活动,军营倡导流行的是队列歌曲。从活动形式看,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阳刚雄健的为主,以适应战时需要。

我军的基层文化工作一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尽可能地把广大官兵都吸引到各项文化活动中来,充分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

所谓“群众文化群众办,战士之家战士管”“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目有晚会,体育每月有比赛”正是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生动反映。

军队文化工作包括专业和业余两大部分。专业文化工作是职业性的,而业余部分主要是指我军基层文化工作,即主要由非职业工作人员,主要用业余时间开展的工作。其业余性显而易见。这就要求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不要与部队中心工作争人员争时间,而要积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同时也不要因为基层文化工作的业余性而忽视对文化活动的认真组织领导。正确全面的认识是:文化工作不是中心工作,但任何中心工作都离不开文化工作。

基层文化工作通常以“娱乐、健身、审美、求知、成才”十个字为指导方针。其中“求知、成才”四个字都表现了“丰富的知识性”这一特点。我军基层文化工作历来重视开展学习各种知识的活动。在红军时期,基层俱乐部的工作内容有明确规定:“应当开展识字运动消灭文盲”,“应当提高红军战士的一般教育知识(科学常识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基层俱乐部性质的规定中也有如下内容:“是基层官兵开展课外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俱乐部分设的四个组中也有一个“学习组”,其任务是带领和组织官兵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军民两用知识技能。丰富的知识性这一特点增强了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它是基层文化工作能够吸引广大官兵积极参加的一个深层动因,也是基层文化工作历来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一个内在原因。

十五大报告把文化建设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其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其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其三,“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其五,“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这些内容,结合部队基层建设的实际,全都与基层文化工作密切相关,有的直接是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职责,有的是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任务,没有一项超出军队基层工作的范围。因此说,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正是军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一门科学,它的知识体系包括史--即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形成发

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凝炼而成的优良传统;论--即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基本理论;专--即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各种专业知识。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推荐第10篇:江苏公务员申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2016江苏公务员申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背景链接】

想不到,一个农民辛辛苦苦打工一年,还不够春节回家打几场牌。2016年春节期间,安徽省的一些农村青年反映,过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了个精光。为此,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春节农村赌博成俗,从表面看,是由于有关部门对这一社会恶习打击力度不够。但从深层次分析,反映出的是农村文化设施比较匮乏,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加之农村组织活动不够,农民参与享受的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不断提升,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治理农村赌博等陋习旧俗的根本途径。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范围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

【标准表述】 [现状分析]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其主要体现在一些几方面:

一是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尤其在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基层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突出。

二是面向基层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由于缺少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公共文化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效能低等问题仍较突出,总量不足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存,难以发挥出整体效益。

[重要意义]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有利于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统筹利用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参考对策] 对此,专家认为:

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破解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难题。长期以来,由于重视不够、责任主体不够明确以及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等原因,我国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一直存在着公共文化设施缺乏、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多种方式按标准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其次,充分整合资源,破解基层资源分散、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难题。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方缺乏统筹、没有形成合力等原因,我国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一直存在着人、财、物等资源分散,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整合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通过中心进行整合,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同时,着眼于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向城乡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流动服务点,加大基层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再次,丰富完善功能,破解基层文化设施功能单

一、内容单调、吸引力不足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群体持续扩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功能单

一、内容单调,已很难形成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要增加和完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应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为民和文化惠民,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发展村落文化,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引导和保障农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最后,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破解基层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低下难题。长期以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一直存在管理难、管理不规范、服务效能低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设施良性运转、长期使用和可持续发展。要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管理,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以此来促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

第11篇: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试行)

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

营等活动(小便民店外,但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5平方米)。

改变功能用途的,应坚持先建后拆或建拆并行以及便民性的原则,恢复重建。重建规模应按照服务人口数量和现行建设标准复建,不得小于原有规模。

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村委会分别是对辖区内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的管理责任主体,应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收入的增幅。文化运行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文化设施设备维护和设备购置经费(包括基本服装道具和乐器等)、文化活动经费、培训费、提供公益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所需其它经费等。人员编制经费和文化活动经费由本级财政全额确保。要将人员编制执行情况和经费保障情况列入全市、全区县年度文化建设评分体系中。

作。

服务热情和责任意识。奖惩细则、考核办法和监督电话,应在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第12篇:文化部机关服务局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

文化部机关服务局基层党建几点工作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

党的建设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机关服务局党委在近几年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中,坚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以后勤改革与服务保障为主线,紧紧抓住保障机关运行和服务职工生活两项重点工作,抓学习、抓服务、抓创新,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体会:

一、切实增强学习意识,把学习建设放在首位

加强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局党委坚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放在首位,把理论学习与政策法规、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服务实践,服务发展。

以知识更新为目的不断优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践能力。一是局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采取集中学习、专家辅导、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保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内容的集中学习。二是要求带头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局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深入研究把握后勤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课题、新挑战,增强后勤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的实践能力;增强后勤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三是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局党委定期组织支部书记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党务干部进行知识培训。组织参加直属机关党委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按期选派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中央党校局处级领导干部学习班进行进修。进一步提高局处级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全局提高后勤管理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有知识、有能力、善管理的后勤人才队伍。一是认真组织参加机关党委培训班和局内培训,连续三年完成全局百名党员培训学习任务。二是要求全局各支部根据自身业务不同情况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结合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活动。三是制定并逐步实施改善提高全局职工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技能学习计划。鼓励职工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和职业资格技术等级的培训学习。对于财务、医务、物业维修等专业性强的岗位,要求必须参加专业学习考试,持证上岗。同时鼓励职工参加多种学历学位教育学习,提升文化专业综合素质。全局干部职工学历层次大幅提升,博士生、硕士生在局内占的比例已越来越大,逐步改善传统后勤人员学历低、专业技术含量低的现象。四是根据部门职能需求和干部职工专业背景,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各部门人员调整和轮岗工作,培养锻炼一岗多能的复合型后勤管理服务人才。

综合国内国际形势和任务,以党的重大会议、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各项专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局党委认真部署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党员承诺践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红色寻根、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学习杨善渊同志、国防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尤其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促进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更加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局党委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尤其在近期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三大作风,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一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活动开展中,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诚恳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了征求机关各司局和局内各处室意见两个座谈会,并及时汇总各方面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切实解决问题,促进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二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局领导班子和各支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相互进行中肯地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局党委将继续召开相应的民主生活会,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整改,推动机关后勤工作健康有序、稳步发展。三是广泛深入基层党支部倾听党员干部职工意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做好各支部的换届选举和调研工作。

围绕后勤改革与发展任务,不断提高全局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巩固深化学习研究成果。一是参加全国文化系统党建研究会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每年都组织撰写论文并参加研讨,提升全局党建研

究的理论高度。二是积极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养成爱学习、善学习的良好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学习成果。我局多名同志在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和部系统组织的“读书与实践”、“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理论与实践”“公文写作技巧大赛”等多项征文比赛中获奖,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机关后勤》、《紫光阁》、《

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刊物。

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形成制度、形成风气。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学习,使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提高了思想理论素养,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了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了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机关后勤改革发展能力。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服务建设形成机制

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关键是要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机关各司局提供标准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规范服务标准,公开服务承诺,建设优质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健康向上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鉴于全局拥有生活服务部、交通服务部、会议服务部、文印管理部等多个服务窗口单位,积极开展“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单位”、“为机关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五带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处室、单位都以公开形式(书面和网上公示)进行了后勤服务承诺,亮出服务标准、公开服务事项、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办结时限等事项,统一佩戴党徽亮身份,为机关各司局提供更便捷、准确和便于监督的服务。

加强向部党组工作汇报和各司局工作的联系与沟通,创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热情为机关干部职工服务,力求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局向部党组呈递了三十三件请示和汇报件,均得到了部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加强与各司局工作沟通机制,实现后勤服务工作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组织召开司局办公室主任会议,听取对后勤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分配办公楼新腾退办公室方案,主动征询各司局意见,并予以张榜公布,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反映。

建立健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机制,实现后勤服务保障的常态化。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意识,想职工群众所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实在在多做好事实事。扎实开展安全保卫、提高餐饮服务满意度、加强办公区物业服务监管、顺利完成各项会议服务工作、进行公务用车改革并为机关公务提供优质交通服务、做好机要收发、公文印制和结算工作;做好机关干部职工体检工作、提高干部职工健康水平;做好职工住房和小区物业服务工作;积极稳妥解决局里遗留的历史问题;加强机关后勤内部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深入开展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并以干部职工满意为标准,建立完善服务职工群众的考核体系,形成组织评价和干部职工评价有机统一的服务绩效评价机制,真正做好服务职工群众的各项工作。

关心干部职工生活,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一是制定了《文化部机关服务局工会困难职工补助暂行规定》,并积极申请上级经费补助,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干部职工,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需要帮助的党员心中。二是做好干部职工各项补助申领、发放工作。做好困难党员和干部职工情况统计工作,及时为职工生病住院、直系亲属去世、职工结婚、生子和职工退休、子女高考入学等申领发放补助金。三是做好每年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各项补助慰问金申领、发放工作。特别是对于出现突发、重大和特大困难情况的职工群众, 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和扶持。四是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按照困难补助审批程序给予一定数额补贴外,还鼓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捐助爱心基金,用于补助职工突发、重大、特殊困难,帮助特困职工排忧解难。几年来,局党委努力建设成为“党员群众之家”,为党员群众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通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局党委始终坚持把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服务后勤发展,围绕中心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服务职工群众,强化宗旨意识,转变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全体党员,不断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党员机制。

三、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将创新建设引向深入

创新是机关后勤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创新,机关后勤事业才能发展。在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局党委积极探索实践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探索政策创新,服务后勤改革与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服务局十二五规划发展任务,把科学发展的要求与机关后勤实际结合起来,明确机关后勤职能定位,探索实践符合机关后勤实际的服务和保障方式方法,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推行机关后勤管办分离,加快“干后勤”向“管后勤”转变。一是降低在编工勤人员数量。全局由原有的在编和临时用工近300人,已压编为在编职工132人、派遣人员24人、返聘人员9人、实习人员10人、自行管理退休人员13人。中央财政按中编办批复编制109人实行差额拨款。为降低机关后勤运行成本,通过精简机构、减员增效,逐步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二是探索机关后勤货币化、社会化、商品化改革。在为机关服务方面,严格执行机关内部结算制度,完善健全机关后勤有偿服务模式。通过收费取利于机关,回馈于机关,弥补后勤服务经费缺口,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后勤服务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根据国管局《关于建立机关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的意见》和部领导有关批示,调整了会议服务取费标准,制订了《机关公文印制管理办法》,对机关公文印制实行统一管理和费用结算,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职工生活服务方面,改变以往“大包大揽”、“自给自足”的思维方式,在职工班车、个人供暖费和物业费支付等生活服务上,探索尝试货币化改革,为干部职工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拟订《部机关干部职工供暖费支付办法及实施细则》,改变原有的个人供暖费支付方式,按职级标准实行货币化补贴,提高了供暖费支付的工作效率。研究制订《部机关干部职工物业费支付办法及实施细则》,探索货币化改革的新路径。不断深化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将朝内大街203号院、胡家园、昌运宫及华威北里等职工住宅小区物业整体打包,外包给社会专业物业管理服务公司。

探索机制创新,增强机关后勤改革发展动力。一是不断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并带好机关后勤职工队伍。实现党务、政务和人事任免、财务等重大问题公开制度化。二是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坚持走群众路线,每名局领导都定期深入分管部门、单位倾听干部职工意见和诉求,职工有所呼、我有所应,职工有所忧、我有所解,职工有所难、我有所帮,把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督查考核,把创新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与年终考核挂钩,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机关后勤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同时强化典型意识,在创建创新型党组织活动中注意发现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窗口等活动,积极选树先进典型,使“创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探索制度创新,提高后勤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快建章立制步伐,推进后勤管理规范化。一是全面修订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机关后勤实际情况,经清理汇总,共有44个制度将在近期完成定稿,其中包括新增订的《机关服务局党风廉政责任制》、《机关服务局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二是组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为加快推进机关后勤社会化、专业化、货币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按照部里关于开展大调研活动的工作部署,局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以推进社会化、专业化、货币化方向的机关后勤改革为调研课题,成立南京、大连、成都、深圳4个调研组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得到部领导的表扬和肯定。目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货币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探索方式创新,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一是工作方式创新。在日常服务项目实行社会化的同时,对关系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短期专项服务,积极面向市场寻找专业团队,努力为干部职工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体检工作质量,联系资质优良的专业机构为机关干部职工进行体检。明晰后勤资产权属,建立规范的资产使用评价体系。加快后勤资产硬件设施更新升级,提升后勤资产整体品位。加大后勤资产整合力度,面向市场探索新的合作经营机制,逐步提高后勤资产使用效益。专门组织人力对经营类房产进行了实地踏勘测量,建立规范的档案数据库,为完善经营类房产的使用规划准备了积极条件。同时,下大力气对有关地下空间进行了集中清理,为下一步合理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机关后勤服务项目进行筛选,适宜进行外包的项目建立统一的外包目录,并研究制定机关后勤服务对外租赁使用价格,规范编制详细的服务外包计划,明确外包服务项目的准入门槛,制订具体的外包服务项目内容。完善后勤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制度,严格按照资质强、信誉优、服务好的标准,面向市场引进专业服务团队。在基建、餐饮、保洁、机电等方面积极推进服务社会化改革,对政府采购事项按程序规范做好招标工作,并通过局长办公会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对非政府采购事项成立专门的购置工作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对供应商进行严格比对、遴选,从源头确保机关购买到优质的服务。局行政工作特别是大事与局党委沟通,确保各项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正常运行。二是学习方式创新。为适应新形势要求和党员干部职工的需求,通过开展网上学习等多种现代学习手段,推动学习资源整合和成果共享,把学习融入于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学习成果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同时尝试机关后勤党建工作向开放型转变,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参观学习相结合,党的工作与驻地区域化党建相结合,与局工会、团委活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激发机关后勤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

通过建设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局党委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不变的精神价值来追求,积极推动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创新,善于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破解新难题;推动制度创新,改革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使机关后勤基层党建工作更富有生机活力。

四、巩固和发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成果,善于发现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解决。

经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过程中,近几年来,局党委先后荣获了各种荣誉和奖励:2011年荣获“文化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东直门地区共驻共建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2009年至2012年连续4年荣获“党建信息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局党委领导的工会组织和团组织也多次获得集体和个人奖项。

荣誉代表着过去的努力,也是激励今后努力工作的新起点。局党委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解决了许多涉及职工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尤其在近期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开门搞活动,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职工群众把脉、向职工群众公示,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接受职工群众批评。切实查找局处级领导班子和成员存在的突出问题,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制定有效改进措施,扎实进行整改,促进机关后勤工作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目前服务局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着业务工作注重相对多一些,理论学习少一些,理论联系实际少一些的现象。为此,我们要注意体现科学性,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考虑不同党员干部的职业背景、知识结构,把学习的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拓展学习内容,打造新颖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载体,建设功能互补、辐射广泛的学习阵地,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当前重要的学习任务。一是要引导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来,统一到部党组和机关后勤中心工作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在服务部党组、服务机关各司局、服务机关干部职工,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建功立业。二是要求局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谋划科学发展上作表率,注重学习、善于学习,努力研究新形势,掌握新知识,谋划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是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为抓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学习中央精神与机关后勤业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着个别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服从大局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现象。局处级党员干部一要注意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活动,研究制定创建活动的具体办法,丰富抓手、创新载体,推动创建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二要注意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带学促学活动,鼓励倡导领导干部带头读书、谈学习体会,带头讲党课、作辅导报告,带头宣传理论、讲解方针政策,帮助党员干部解决学习上的难点、认识上的困惑,提高学习质量和水平,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三要建立健全局党委建设的制度机制,实现服务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当前尤其需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让领导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推动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保持最紧密、最经常的联系。要以职工群众满意为标准,建立完善服务职工群众的考核体系,形成组织评价和职工群众评价有机统一的服务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党员干部真正做好服务职工群众的各项工作。

在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着少数干部职工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保守,思路不宽,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创新的举措不多,缺少创新的举措和方法。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和执行局党委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安排,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集体学习、调查研究、培训轮训、学习通报等各种制度,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更好地用制度来保证学习任务的落实,使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近几年,服务局党委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确保机关各项职能工作有序推进,机关和本局干部职工满意度大幅提升。机关服务局党委通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统一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全局党员干部做到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一线,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机关服务局后勤体制改革与发展、服务与保障工作顺利运行。

第13篇:基层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据了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公共文化的建设蒸蒸日上。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均有所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二、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春风中,重庆市坚持贯彻中央的部署,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速,加快建设。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取得巨大成就。

一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1999年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005年,全面完成3393个已通电行政村和6099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十一五”期间,采取有线建设和无线覆盖、地面数字接收3种方式,全面完成41107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2010年,市政府部署实施了“响通”攻坚行动,要求

在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前,为100万户偏远山区农户免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为7万户农村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在39个区县(自治县)、872个乡镇(街道)、8967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截至2010年年底,已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65万套,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5万台,在24个区县(自治县)、423个乡镇(街道)、4083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安装终端2.6万余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71%、97.39%。

二是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项工程于2006年启动,计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截至2010年,1个市级分中心、42个区县(自治县)支中心(包括市少儿图书馆及涪陵少儿图书馆)和8967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全部建成;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已建成683个,剩余156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同时,积极推进共享工程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超计划建成街道服务点36个、社区服务点244个,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共建服务点28个。 三是强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市级层面,建成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广播电视大厦、红岩魂陈列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总投资16.16亿元,建筑面积71.58万平方米。区县(自治县)层面,重点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四大件”建设。市委三届

五次全委会以来,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文化馆新建或改扩建15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5个,其中一级馆24个、二级馆7个、三级馆4个;41个区县(自治县)图书馆新建或改扩建20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6个,其中一级馆29个、二级馆6个、三级馆l个,新建或改扩建博物馆14个、影剧院17个,总数分别达到35个、56个。乡镇(街道)层面,2006年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建839个,截至2010年,已建成809个,剩余30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提前实现“到2012年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目标。村级层面,整合组织部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农家书屋,配套建设村文化室。目前,全市8967个行政村均已配套文化活动室。

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惠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和“农村中小学生每学年观看6场电影”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共放映75万场次,观众2.4亿人次,其中2010年放映17万场次,观众4817万人次。成立了重庆市农村惠民电影数字放映院线,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721个,配备数字放映设备776套,平均每11.6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每18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的目标。

五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步伐加快。2007年,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部分区县(自治县)启动试点工作。到2009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

1400个、书刊外借点4150个。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后,市政府积极争取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10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5400个、书刊外借点16150个。每个书屋均配备图书1900余册、报刊20余种、音像制品200余张,每个书刊外借点配备图书150—250余册。

三、重庆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据调查数据表明,一是设备设施陈旧简陋,二是还有一部分的基层文化机构的设备设施建设需要填补空白,四是仍然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规范。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益日益增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迅速壮大,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然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策划和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仍然十分贫乏。数量稀少、内容单

一、缺乏吸引力。这势必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

3、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尽管不少地区已经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积极性依然不高,文化机构缺乏对文化服务的认识,还没有转变文化职能观念。

4、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完备法律体系:就公共文化而言,目前我国只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两部法律

法规。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无法构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坚强的制度空间。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鉴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公益性惠民工程,社会和公众的文化主体回归,是十分关键的要素。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公众的参与。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1、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之外,公众的文化参与、社会的文化责任承担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全民的参与,就需要唤醒其公共文化意识,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2、坚定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文化责任不可推卸,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

3、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对各个基层文化协会的管理,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搭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的组织平台,解决基层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参考文献:《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汪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新华网)

第14篇: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党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我支部始终坚持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强支部队伍建设为主线,落实好“书记项目”和“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好党支部和班子成员关于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清单和工作清单,切实履行起支部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党员群众职责。通过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开展,进一步团结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充分调动起党支部的学习热情,切实发挥起党员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我支部还注重与镇重点工作部署相结合,通过多次在党员干部中召开五违四必整治、中小河道治理及拆违专项工作动员会,切实以思想引领作为广大党员的行动指导,保障我镇重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光联村的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通过立足本村流动党员群体,成立来沪党员日常巡逻队,切实发挥起来沪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管理外来人口,维护整治成效,控制新违产生。

具体情况如下:

1、抓队伍建设,创建党建良好氛围。

作为支部书记,我注重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支部班子核心作用,坚持将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通过定期组织召开班子会议,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切实明确班子成员分工,提升支部党建水平。通过及时制定

1 / 4

本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切实推动起党员学习党章,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良好氛围。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契机,我支部计划在“

七、一”建党日前后,通过以“两学一做”教育学习为引领,切实组织支部内党员自觉以身作则,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党建知识学习,以自身言行做好群众表率,为群众讲党课宣党纪,密切党群、干群沟通,进一步营造出浓郁的党建氛围,努力促使本支部成为 “有担当,敢担当”的党建先锋堡垒。

2、抓教育管理,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坚持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把选人用人关,通过选拔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综合优秀人才进入党员队伍,确保本支部的党员队伍质量不断提升。去年,我支部共培养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同时,村党支部结合实际,积极落实了镇党委下达的基层党组织和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清单和工作清单,坚持以创造学习型支部来抓党建,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本领。通过开展专题理论讲座,广泛研讨交流,深挖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党员的特殊身份,牢固树立“党员姓党”的宗旨观念,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

3、抓特色亮点,打造区域化党建项目。

一是深入推进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站长,其他班子成员任组员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站”。通过立足村村联动、村居联

2 / 4

动、村企联动的区域化党建新模式,切实推进本支部与兄弟支部间的结对交流、资源共享,确保广大党员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今年端午,我支部计划利用区域化党建这一有效载体,与民主、宅东等兄弟支部举办庆祝传统端午佳节,争做合格党员的区域化党建活动,以此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兄弟支部的联系。二是完善“书记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充“舒心”服务清单。继续深化拓展“舒心驿站”项目,切实打造村民“放心、舒心、安心”的新型农村社区。在专职专岗做好原有的证件办理,费用收缴、纠纷调解和信息接待等35项便民服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安装了两台银行自动取款机并逐步将徐南家苑等周边几个小区的车辆纳入规范管理,确保社区生活井然有序,党群、干群联系得到进一步密切。三是依托现有“党员谈心工作室”,成立了来沪党员日常巡逻队。积极发挥来沪党员在社区党建中的作用,通过利用流动党员分布广、人数多的特点,有效把流动党员管理纳入日常的党员管理轨道,逐步形成小区与小区间的治安防护网,切实引导流动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管理服务中的队伍力量,确保村辖区内的治安环境、河道环境、社区环境稳步向上提升,各项重点治理任务顺利推行。

2017年我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关键一年,我村在新一年将坚持紧抓“城市更新、动力转换”主线,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定不移地施行

3 / 4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推动发展”方针,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注重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有效推动我村各项工作稳步协调发展。

一方面,依托现有“来沪党员工作室”为载体,引导流动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把流动党员管理纳入有序发展轨道,进一步加强他们作为新光联人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区域环境整治。通过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鼓励他们加入河道“三清”治理、“五违四必”整治、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紧盯目标、努力宣传、强化管理,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进一步激发区域内的正能量涌现。

另一方面,重点抓好区域化党建特色工作。通过牢固树立区域化党建“一盘棋”概念,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同时继续深入推进我村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开展。通过深化与周边兄弟村居结对,逐步形成A5以东区域化党建新风貌。进一步强化经验资源共享,开展以党建为主题的文体交流活动,大力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广泛发动社区居民主动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和支部影响力。

4 / 4

第15篇: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党员服务网站信息管理党员服务中心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社区党建工作,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使社区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两新”组织构建党组织的孵化器、社区党组织的资源平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窗口,社区党支部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党员服务中心工作:

一、整合资源,规范管理,高标准建设党员服务中心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是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基层、展示形象的窗口。为了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文件精神,社区党支部于五月份成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1、接待制度,

2、首问责任制度,

3、情况报告制度,

4、工作信息沟通交流制度,

5、登记归档制度,

6、“三必访”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本着整合力量、资源共享、勤俭节约的原则,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办公用房的资源,建成了“三室两栏两网一站一窗口”,基本实现了一站多用、一室多用的功能。在内部设置上,已经达到“十个一”的要求,即一块牌子、一台电视机、一台DVD、一部热线电话、一本台帐资料、一个资料柜、一个档案柜、一批书籍、一套电教片、一个意见箱。

二、以人为本,强化服务,高效率运行党员服务中心

社区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党员群众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活动,努力把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接纳、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基地”、服务群众的“窗口”。

(一)广泛宣传党员服务中心,扩大党员服务中心影响力

除了在党务公开栏张贴党员服务中心成立的公告,公示党员服务中心组织机构、服务宗旨、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办事指南外,还开展党员服务中心网上办公,扩大服务中心的影响,让党员群众直接感受到党组织为民服务的真情实意,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二)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方便快捷服务党员群众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以统一的地点 、统一的电话号码、统一接待日、统一网上服务等方式,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灵活快捷、周到齐全的服务。党员服务中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服务工作:一是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受理党员办理接转组织关系;接纳党外群众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帮助其落实培养、教育的基层党组织。二是开展党务政策咨询,提供或帮助联系提供可公开的中央、省委、市委和有关领导同志讲话和可公开的党内文件资料查询。三是接待热线服务,接待辖区范围内的党员来电、来访;对党员和群众提出的求助要求予以帮助,解决党员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四是代理承办服务对党员缴纳党费等提供受理服务;对有特殊情况的党员提供档案临时代管服务;提供发放党内有关报表、书籍、材料的服务。五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听取他们学习、工作、思想汇报,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安排组织流动党员组织生活的时间和内容上要适合流动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六是党员志愿者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各种富有实效的党员为民服务活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七是为建立基层党组织提供协助服务,对建立基层党组织(重点是“两新”组织党组织)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他们开展党务工作提供咨询和协助服务,使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成为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的重要依托。八是开展党员电化教育服务,为社区内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量多质优的电教片,包括党的基础知识片、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宣传片、反腐倡廉教育片、科技知识教育片等。九是设立就业职介窗口与劳动就业服务部门联系,为本社区党员和群众求职提供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就业人员。十是关心困难党员,做好去世党员家属的慰问工作,对社区内的困难党员情况,建立信息库,及时、多形式地进行关心、帮助。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立以来, 慰问困难党员14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党员50人就业,接转党组织关系5人,接受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1份,送入党积极分子去党校培训学习1人,组织党员参观学习3次,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1次,组织社区青少年暑假期活动4次,组织文体演出5次,接受党员群众来信来访2人。

(三)立足党建,大力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1、夯实基础,打造服务平台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首先要构筑一个工作平台。去年3月,社区党支部经研究,成立了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并找到了一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老板作为开展居家养服务的合作伙伴,并把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作为社区服务中心下面一个专门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开发、指导、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同时,党支部充分挖掘和利用辖区内的服务资源,设立服务网点,签订服务协议,逐步建立起了社会力量投资、社区党支部进行监督管理、有偿低偿无偿相结合、服务对象签字认证的管理运作模式。目前已经拥有遍布社区各个方面的8个专业服务点,开展了社区医疗、法律援助、娱乐休闲、电脑上网、图书阅览、代购物品、代缴电话费、家电维修、房屋托管、送餐上门、理发洗浴、打字文印等17项服务,开通了社区为老服务二十四小时服务热线2813020,社区老人随时随地拨打电话就能轻松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服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社会投资、社区监管、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社区服务开发模式。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就是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2、健全网络,完善队伍建设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其次要有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为了让我们的为老服务更全面、更专业、更符合老年人的愿望和要求,在社区党支部的努力下建立了三支队伍。

志愿者服务队伍。这支队伍主要以社区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由社区党支部的青年党员志愿者、少先队志愿者和低保户中愿意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的人员等组成。他们主要是帮助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上门陪老年人聊天、表演节目,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一些应急救助和帮扶等。如住在太傅里的李仁桃娭毑,今年80岁,无儿无女,一个人独居,身体也不是很好,几年来,社区支部党员志愿者就轮流负责,每个星期到她家搞一次卫生,逢年过节,志愿者们都会自发的给她送钱送物,嘘寒问暖。家住西牌楼小区3栋3门101的杨启敬老人今年7月9日满100岁,社区支部组织她的家属、邻居以及为老服务的志愿者为她过一个热闹、隆重的生日,《长沙晚报》等媒体也来进行采访报道,大力倡导了敬老爱老的新风尚。

专业服务队伍。我们在各专业服务点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专业服务队伍,队伍中有家政服务员4名、水电维修工3名、律师2人、医务人员2人、理发师1人、综合服务人员5人,他们都是社区内有一技之长的下岗职工和辖区单位愿意从事社区服务的业务骨干,基本上能做到随叫随到,及时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方面的专业服务。去年春节前夕,社区得知家住百合巷13号的80岁的冯祖益老人的房子的顶梁塌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修,让老人安安心心的过上过新年。

老年健身活动队伍。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党支部组建了50多人的老年人健身活动队伍,成立了社区老年人健身辅导站,完全由老年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定期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如跳民族舞、玩健身球、打腰鼓等,社区党支部只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现在老年人腰鼓队已经打出了名气,经常出席各种庆典仪式,不仅锻炼了老年人的身体,而且还增强了社区老年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2006年元月,社区还被市体育局评为“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至今,社区党支部为老服务中心共有85名专兼职服务人员,都有一年以上的社区服务经验,具备了专业服务技能,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3、分类管理,开展AB两套服务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关键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运作模式。社区在通过对辖区年满60周岁的52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为老服务分类管理制度,设立了社区老年人管理档案,向社区内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A卡、B卡两类为老服务卡,并进行动态管理,对各服务点定期可不定期进行联系和检查,及时掌握各服务点开展服务的情况和落实优惠政策的情况。

A类服务突出“快捷、全面、实惠”。A类为普通类,指除特殊类以外的所有年满60岁的老年人,目前我社区共有486名。A类服务是针对社区所有60岁以上老人开展的,我们的服务点都分布在居民群众的家门口,还设立了二十四小时服务热线,一个电话就能轻松享受上门服务,非常方便快捷;在社区党支部的努力下,开设的17个服务项目,基本上已经涉及到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全面;支部还通过与服务网点协议的形式,要求所有的服务点为持卡的老年人服务时,明码标价,并按照市场价格最高打八折收取服务费用,非常实惠。比如,在我们的医疗服务点,一般群众进行静脉注射每次需收费10元,而持有服务卡的老年朋友每次仅需5元钱,大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医疗成本负担,深受老年群众的欢迎。社区还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如老年人象棋比赛、唱歌比赛、书画比赛等,邀请专业人员为老年人进行健康讲座、法律讨论等;举办老年人电脑培训班、书画培训班等,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帮助老年人申报低保、申请救助,办理证件,开展老年人维权行动等。

B类服务突出“公益、无偿、及时”。B类为特殊类,指社区内的孤寡、病残、高龄、特困老人,目前共42名。B类服务都是社区老人中的特殊群众,考虑到他们的支付能力,社区党支部对他们的服务基本上采取无偿的形式,体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同时,这一个老年人群体大多行动不便,我们的服务能够上门的,全部采用上门服务的形式,让他们在家中享受服务。持B卡的特殊群体老人,由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专业服务队,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检查身体、搞卫生、进行慰问,应老年人的要求上门做饭、帮助购买物品、修理水电和家具,接受老年人的应急求助等等,全部为无偿服务。如80岁的冯祖益老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几年来如一日,定期上门为他检查身体,免费为他打针送药。他逢人便讲:“要不是有社区,我早就有不在人世咯!”

4、创新模式,开展为老“白托”服务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重点是开展老年人的“白托”服务。为了让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社区党支部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对社区内的“三无”老人开展了居家养老“白托”服务。我们为17名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标准的老人申请了服务补贴,其中有14名老人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价值每月450元的服务。这项服务是我们下辖的8个专业服务点来完成,由专业服务队伍来为老年朋友提供专业服务。支部还将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挖掘社区资源,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考虑到平时老年人饮食比较简单,中餐一般采取应付的态度。为改善他们的饮食习惯,我们建立了“社区小食堂”,对社区老年人开展白托服务,聘请专人负责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既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又能聚集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说说笑笑中一天就过去了。而且老人们一起就餐、一起娱乐,找回了以前“老街坊”的感觉。为了让这些老人能在社区“白托”中心感受到家的氛围,社区工作人员在去年的腊月二十八日专门为老人们亲手准备了一桌丰富的年夜饭,湖南日报还对“社区团圆饭”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不仅如此,上周,社区还争取了天心区人民法院的支持,为十七名老人做了一套新衣服,为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目前,我们社区正在联点共创单位区人民法院、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群众中开展一项“认亲”活动,由一位或几位爱心人士根据17位“白托”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选择,把自己做为老人的亲人,“认亲”后,做为亲人要经常抽时间来陪老人聊天、散步、吃饭,或者把老人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三、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党员以开展创建党员服务中心为载体,高点定位,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努力构建凝聚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的新载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网络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平台。党支部充分利用这个新平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使得社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

第16篇:基层党组织工作汇报

基层党组织工作汇报

XX职教中心党支部

在XX县文体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职教中心党支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全面对标、认责承诺、夺旗争星、亮旗示范”四项机制,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目标,以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以科学发展、廉洁从教、岗位建功、“党员先锋岗”创建等主题教育为载体,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拓展党建工作的外延,有力的推动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团结协作好班子 开拓职教新局面

建立一个好班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为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学校支部班子始终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抓手,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树立大局意识,以工作凝聚人心、以事业聚集人气、以感情留住人才,打造出了一个带动教职工全面发展的“和谐型”领导班子,形成了“具有职教特色”的整体合力。为加快学校发展,学校支部班子深入学习、研究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

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积极探索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科学调整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市场办学,内部强化学校管理,外部实施对接京津,大力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吸引力显著增强,形成了“实干型”领导班子。特别是近三年来,学校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市专业建设资金100万元,在校内建成了两个高标准平面设计室、一个数控仿真实训室、一个汽车维修实训室、一个酒店服务专业实训室、扩建了一个现代化服装CAD设计室,完成了服装实训车间的搬迁和68万元服装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投资30余万元添置了大量的教学实训设备、文化设施和师生生活设施,学校基础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与北京XX职业学校、北京XX科技学校、天津XX学校、北京XX高级技术学校、北京XX科技学校和XX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联合办学,专业设置扩大为15个,培养标准涵盖了大、中专两个层次,在校生达到2127人;学校在XX集团、XXXX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公安部边防局边防之家、北宫山庄、航天三院翠云山庄等单位建立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体验基地;与XX大酒店成功互建“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和“XX大酒店员工培训基地”,被中共XX县委组织部确定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拓展了广阔空间。2010年2月至5月,组织酒店服务与管理学生到北京北宫山庄成功进行了“百日职业体验”活动,成为学校支部班子对“工学结合”

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今年学前教育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圆满完成了北京“全国两会”的部分服务工作,受到了有关领导高度赞扬。200

5、200

6、2007级汽修、多媒体、路桥专业毕业生已在京津多家用人单位成功就业,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或超过98%;2010年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高考对口升学上线率达到95.2%。2008级测量专业学生XX参加“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银奖,另有39名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得了奖励,学校获得了省市级技能大赛7项团体奖。2010年7月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申办市级骨干专业,10月顺利通过评估验收。由于工作突出,学校先后XX市教育局评定为“对接京津工作先进集体”、“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作风扎实好队伍奋发向上强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基础。为加强教师队伍

建设,学校党支部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制定师德评价办法,形成党组织领导,德育处主管,各处(室)、工(团)、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师德评价机制。通过学习英模事迹,举办师德征文、师德演讲会、师德师风查摆、健全完善师德档案、评选师德标兵等系列活动,不断引导广大教师更新师德观念,规范执教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以优化结构为重点,打造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团队,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全市职业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学习,切磋技艺,增长见识;积极参与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评比活动,展示才华,

提高技能,提升素质;2010年下半年,1名教师获得省级骨干专业教师称号、6名教师编辑的6本校本教材获省级奖励、3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被XX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2010年7月,省教育厅“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督导检查组对学校的“农村双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最高的评价,具体负责“农村双带”工作、申报立项的省、市、县级教研课题都是党员教师主持研究的;积极参与推广先进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应用科学得当、成效显著,2010年12月学校1名教师在国家级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教师在省级说课比赛中获得大奖;积极争上“五课”,争做班主任,积极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6名班主任先后获得省市级德育先进个人称号;积极参与招生和职业教育政策宣传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职工心系学校,主动走社区、下农村、搞调研,与家长交流意见、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宣讲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使家长更加理解、支持职业教育工作。后勤岗位上的党员,苦练操作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得到师生的好评。通过各种措施的调动,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了学校工作中的中流砥柱,通过他们的言行影响、带动了全体职工,形成学校“具有职

教特色”的工作氛围和“拼搏向上、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

三、制度完善强机制 依法治校树形象

完善的机制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保证。支部成员严格执行学校校委会、党总支共同研究、集体决策重大事项的制度,认真落实党员评议学校工作、党支部向学校行政提出工作建议和教代会定期审议学校工作的制度,逐步完善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教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干部作风建设年”、“干部素质提升年”各项活动中,学校建立健全了理论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师生制度以及监督制约制度,有效地落实了“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定时定期地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党组织活动,每月组织党员政治理论学习2次,支委会会议2次,党课每学期开讲1次。党总支编撰系列的党员学习资料,设计统一的“学习笔记本”,要求每位党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将政治理论学习同系列主题教育有效整合。如“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同“整风肃纪 治庸问责”教育活动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等。学习过程中,每位党员认真撰写学习体会、心得等文章。同时,开展“追寻革命前辈足迹”的教育活动,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等实践考察,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支部认真贯彻“建立长效机制”和“创先争优”活动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新老教师双结对”、“教师与学困生双关爱”、“城乡学校双帮扶”、“城乡党组织双提高”等主题实践活动,并向社区延伸拓展加强党员双重管理。

同时,支部重视做好新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重视从中层干部、青年骨干中培养和发展新党员。目前除了正式党员外, 2名考察对象,5名培养对象,组织发展工作形成了阶梯形的良好态势。同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按组织发展工作的程序和要求,规范操作。

四、积极探索新思路求真务实创佳绩

学校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带领广大党员开展内容丰富的党性实践活动,促进了学校工作不断发展。学校组织班子成员和广大教师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全面分析学校自身优势,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方向,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把“面向社会、服务学生”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坚持走好“服务立校、质量强校、就业兴校”三条路子,把“勤奋、进取、敬业、求实”作为学校校训,大力倡导以“学科型教师为基础,名师型教师为先导,双师型教师为骨干,特长型教师为保障”的职业特色教育和“以爱心关怀学生、以信心鼓舞学生、以恒心激励学生、以耐心辅导学生”的人文教学模式,努力培养“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品德过硬、从业打硬”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办学方向上实现了从传统升学导向岗位就业导向的转变,学校管理上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向以专业部负责制为核心的“三处四室五部两中心”管理的转变,在全校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办职教,聚精会神抓质量”的良好工作氛围,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向前发展。

第17篇:基层换届选举工作汇报

靖江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汇报

(4月16日)

靖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换届选举方案。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照“有利于体现选民意志、有利于做好今后工作、有利于村社区长远发展”的原则,强化领导、深化指导、加强管理、扩大民主,扎实稳妥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换届选举的总体安排

自3月28日,深入广泛动员以来,我镇的届选举工作依照《换届选举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计划安排是,4月10日前完成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换届选举,5月10日前完成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和村经济联合社的换届选举工作。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普遍采用“两评两推一选”的方式进行;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广泛采用“自荐直选”的方式进行。根据实际进度,我镇已经于4月6日完成辖区范围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并定于5月6日,统一进行村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投票选举;5月10日前基本完成村、社区三委换届选举工作,进入总结阶段。

二、换届选举开展的具体情况

(一)基层党(总)支部选举圆满完成。

10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机关支部和35个企事业单位支部, 1

共计55个基层党(总)支部的换届选举已于4月6日圆满完成。50个支部实行“两评两推一选”,1个村和1个社区实行有候选人的直选模式,3个非公企业实行无候选人的直选模式。选举中,广大党员干部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参选率达到96.3%,所有支部第一轮选举全部选足名额,组织意图得到完全体现。15个村、社区共选出党组织班子成员50人,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4名,新当选支委8人,其中后备干部进入支委班子5人,当选女委员人数13人,35岁以下人数12人,村级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为39.9岁。在当选党组织书记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达到8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5%,高中以上达到100%;具有办厂、经商等经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接近80%,基本上达到了三个80%的目标。通过选举,进一步改善了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提高了文化层次,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向心力。

(二)村(居)民委员会选举稳步推进。

村(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指导下,稳步推进。13个行政村(包括3个转制社区)均采用“自荐直选”的方式进行选举,2个社区采用代表直选的方式进行选举。4月8日,已对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换届选举指导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并明确了各村、社区的阶段性目标。到目前为止,成立选举委员会、发放公开信、登记选民、选民公示、推选村(居)民代表和组长、发放选民证、代表证等工作都已全部完成;组织意向人选

的考察以及其他后续工作稳步推进。

(三)维稳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持续稳定。

在开展换届选举工作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社会稳定工作,尤其是对于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不满情绪,进行了提前预防和处置。一是及时掌握各村、社区干部的思想动态,提前对重点对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二是设立了公开热线,对广大干部、群众的问题、意见给予及时的回应,减少群众顾虑;三是严格要求参选人员遵守选举纪律,杜绝违纪行为;四是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公正、公平、公开”地开展换届选举工作,确保程序合法、结果合法;五是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到目前为止,我镇的换届选举工作一直平稳有序推进,没有发生任何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也没有出现信访问题。

三、前期工作的总结和体会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觉得换届选举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前期工作非常充分。对于这次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做了大量工作,专题讨论方案、计划,深入实施动员,妥善调整队伍。尤其是对基层党组织的骨干人选,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党委政府班子分组到村、社区进行深入考察和调研,仔细甄选,民主讨论,为基层组织换届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落实任务非常明确。我们这次为55个基层组织,选派、配备了55个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共68名指导员,村、社区和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都由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在区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组长负全责,无论是村、社区动态情况的掌握,以及送资料、政策下村,还是“两推两评”、“自荐直选”,直到三委换届全部完成,实施领导包村、干部包“箱”,“全过程”包干到组,确保完成。

三是工作人员非常努力。全镇只有58个在编干部,55个组,许多同志,尤其是部分班子成员一人身兼多组组长,忙碌分配时间,在各基层组织之间来回奔波。各组干部吃苦耐劳,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非常强,认真钻研政策,及时掌握动态,常常加班加点,还放弃了第一个清明节休假时间,积极投身工作,切实发挥了指导作用,使得换届选举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在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同时,经济发展、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依旧按照年初的计划稳步推进,尤其是征地拆迁工作进展顺利,为做好全年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是基层干部非常配合。自换届选举工作开始以来,我镇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都非常配合和支持镇党委政府的工作。12位年龄偏大的村、社区干部按照镇党委、政府对村级班子的年龄要求,主动让位于年轻的同志。各参选人员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很好地支持和配合镇党委的工作部署,积极配合本村和社区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任何拉票、贿选

等违反选举纪律的行为。

五是宣传教育非常到位。在确保选民知情权的框架内,我们开展了既深入广泛而又有效的宣传工作。在基层党组织换届的宣传教育工作上做到既有深度又拿捏好范围;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选举中,确保对重点对象和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村民代表做足功课,赢得他们的支持,确保稳定;同时突出利用好广播这一工具,对选举的政策、法规进行广泛宣传,赢取了群众对选举的重视和对党委政府政策的支持。

以上是截至目前,我镇换届选举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对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一点体会。离换届选举工作完成仅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将进一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举措、靠前指挥、稳步推进;进一步掌握动态,明晰形势,突出做好换届选举期间的维稳工作。全镇上下,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保证不辜负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一定圆满完成我镇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第18篇: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元子街镇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元子街镇地处县城以西25公里,辖11个村,52个村民小组,2368户9172人。有13个党支部,有党员333名,其中:镇机关支部2个,有党员55名,村级党支部11个,有党员278名,其中女党员51名, 35岁以下党员78名, 55岁以上119名,大专及以上学历44名,高中、中专学历88名,初中及以下201名。镇域面积10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11亩,林地1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180亩,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75元。近年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富民能人党建”、“商山深处党旗红”、“创先争优”等党建主题活动,把开展好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富民工程来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坚持创新载体、抓点示范,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强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促进了村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抓班子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抓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班子。组织开展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活动,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日常学习培训。通过学习活动,党员干部整体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党员干部受 - 1 -

教育、人民群众的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

二是抓决策,努力打造“民主型”班子。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地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抓作风,努力打造“实干型”班子。班子坚持求真务实,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不应付、做到位,对本镇部署的工作抓检查、做扎实,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遮掩、讲真话。全镇形成了“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协调,分工合作、和谐共事”的良好局面。

二、抓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面对日益变化的农村工作新形势,针对镇村干部“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我们通过加强素质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是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党员队伍。认真遵循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以解决“三低一高”问题为目标,近年来,全镇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28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80%以上;今年以来,发展预备党员1

3名,其中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二是配强村级队伍,培养后备人才。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牢牢抓住“选好配强村书记”这个关键,积极培养一支凝聚力强、能干事、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级班子,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村达到3个。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镇党委2010年年初组织所有的“两委会”干部开展了专题培训,以提高他们驾驭工作的能力,规范执政行为。不断完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积极支持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引导他们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活动,我镇夏家村党支部书记蔡长庆在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时,在村民的积极推荐下,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里,新修通村水泥路3.8公里,组织实施工赈移民搬迁2处,集中安臵75户310人,村集体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村级面貌焕然一新。李家垣村王明有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带领群众发展核桃建园1000亩,新修通村水泥路4公里、硬化通组入户路2公里。在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局的支持下,投资28万元建成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室和社区服务中心各一处,争取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支持,配备了健身器材、科技书籍等,进

一步丰富了村民健身、学习、娱乐等文化生活。

三、抓阵地建设,完善活动场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的基本阵地,是广泛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是党员群众参与村务和党务活动的基础平台,对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镇在阵地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场所建设的规划上,努力做到把活动场所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方便群众、有利工作”的原则,尽量避免无序建设和重复建设。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载体,充分发挥村级阵地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全镇11个村有9个村达到规范化标准,只有两个村没有办公活动场所。今年,我镇把峡口、大庙沟2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拿上日程安排,现在已进入选址规划设计阶段。

四、抓制度建设,实现提速提质

党的制度建设不仅是党的建设的手段和途径,也是党的建设的目的和根本出路,基于上述认识,镇党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了制度约束。

一是落实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按照“细化、量化、硬化”的要求,把抓党建、抓项目、抓稳定、抓服务等各项指标层层分解、逐一落实、责任到人。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以完成“硬指标”为目的,增强镇村干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工作热情,推动工作向前发展。同时,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自我评价和镇党委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把镇、村干部的工资与绩效考核挂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五、抓发展建设,彰显党建实效

坚持党建工作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用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抓手,突出重点抓增收。坚持围绕“一村一品”抓产业,全镇以核桃、板栗为主的林果、劳务、养殖、运输和以峪河大曲酒、手工挂面、祭祀香为主的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实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全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群众增致富收奠

了坚实基础,按照“增收目标落实到村、增收规划落实到组、增收项目落实到户、帮扶责任落实到人”的要求,大力开展“三带三进三促”结对帮扶活动(带着感情、带着政策、带着项目,进村组、进基地、进农户,促农民增收、促升级晋档、促和谐稳定),努力建成一批示范村,辅射带动全镇“升级晋档”工作。同时,把升级晋档工作作为党建综合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率先把党建综合示范点建成“升级晋档”示范点,把党建综合示范带建成“升级晋档”示范带。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镇村两级党建工作上水平。

下一步,我镇将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党建工作:

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广大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抓好村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学习,积极组织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学习,运用理论体系解决党员干部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学习,运用理论体系解决党员干部工作实际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运用理论体系解决能力问题,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持之以恒地抓好后备干部建设,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人才,在实际

工作中主动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促其尽快成长,对作风踏实、清正廉洁、整治意识强、大局意识强、驾驭能力强的同志大胆起用,以保证各级班子建设和工作的可持续性。继续深化“五好班子”创建活动,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功能。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实施“问责、问效、问廉”制度,狠抓党政机关和干部作风整顿,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发展能力、执政能力、操作能力。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带领干部职工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村干部进一步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和生活纪律,切实做到公开办事、公正论事、公平理事、公道处事,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2011年10月20日

第19篇: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XX街道党工委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帮助下,XXXX街道党工委团结带领39个基层党组织和1225名党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促进街道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全年,全街道区域生产总值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5亿元,同比增长30.1%;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052万元,同比增长32%。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商业社区示范社区、全省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先进集体、省级生态街道等荣誉称号。下面,结合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强基固本,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牢固树立管党意识,坚持在抓基层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认真扎实打牢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促使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运行。针对换届后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变动情况以及个别村居场所变动情况,及时组织村居建章立制,健全工作制度,为基层党建

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增强村居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一配发了《三会一课记录本》,做好学习和活动记录;同时坚持利用党工委书记上党课、换届后岗前任职培训等机会,强化对村居“两委”干部和党员的教育,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摆正位置、促进团结、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树立形象、提高素质、理清思路、干事创业。三是严格程序,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党员发展过程中,严格实行“两推一选”和票决制度,管区干部全程参与,做好监督指导,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后备干部和女性成员中发展党员,真正把一批文化水平较高、致富本领较强的通知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完善了“入口管严、出口畅通”的党员管理机制,加大了对不合格党员处理力度,在动态管理中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全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9名,发展党员25名,进行预备党员转正28名。同时,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共收缴党费50261.9元,全部按期上缴区委组织部。

二、抓好载体,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以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以抓好制度落实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搭建以“党建中心”为统领的社区服务平台。今年南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为:推进党建中心建设,开辟 2

党群服务新领域。针对该项目,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班子和项目团队,定期研究调度,项目扎实推进,成效明显。结合街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先后在大庄子社区和南关大街社区创新成立了以“党建中心”为统领的“区域党建示范群”。两个“党建中心”:以大庄子社区党建中心为统领的3个农村管区的14个基层党组织,着重在服务“城中村”改造、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群众发展致富、公共安全防范和方便群众就医中打造特色化品牌;以南关大街社区党建中心为统领的2个城市管区的8个基层党组织,着重在围绕市场党建、“两新组织”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服务民本民生中打造特色化品牌,打造了服务党群促发展、综治维稳促和谐、保障社会促民生、繁荣文化促文明的大党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筑巢引凤引发的磁场效应,温州商会党支部和浙江商会党支部先后转迁到了街道辖区中来。二是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今年的村“两委”换届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后的首次换届选举,为确保整个换届工作依法有序、和谐稳定,南关街道按照“六个精细化”(组织发动精细化、调查摸底精细化、方案制定精细化、选民登记精细化、人员分工精细化、选票管理程序精细化)的要求和选票的印制管理“三个不固定”(选票颜色不固定、选票编号不固定、盖章位置不固定)的措施,紧扣会议研讨、预案制定、先行试点、分析总结、压茬进行的环节,同时在选举现场进行立体化全程录像,保证了所有环节公开公正透明,营造了风清气正换

届环境,出现了许多懂经济、会管理的社会能人积极参与竞争的局面。换届结束后,无发生一例上访事件,实现了一次性选举成功率100%,妇女进村(居)民委员会100%的目标,群众满意度测评为100%。三是推行村居党建基础工作台帐化管理。南关街道为精准掌握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真正准确、科学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科学决策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了党建基础工作台账化管理办法。党建基础工作台帐以制度为准绳,设计了20类表格及要目,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队伍情况、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干部报酬、包村联户、“两新组织”等情况逐项建立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了“台帐更新制度”,达到更新化、精准化管理目标;同时建立了台帐信息库,达到“灵活、便捷”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一本台帐反映村居全部基础工作,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强化村居工作措施,促使各村居做到村史明晰、家底清楚、档案规范、工作理顺,全面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扎实做好远程教育工作。按照事前通知、事中抽查、事后通报的远程教育月考核制度,落实每月5日、15日、25日以及非集中学习日的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确保参学率和学习效果。与专业公司签订远教站点维护协议,由专人抓好站点设备更新和运行保障,全面实行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建设高素质管理员队伍,抓好课件评价和需求信息反馈工作,提高远程教育学用实效。五是规范党建档案整理工作。按照材料齐全、分类明确、整理规范的具体要求,街道为各村居统一印制建档目录、资料封皮、

盒签,配发资料盒、抽杆夹,并要求22个村居配备专用电脑和档案橱柜,推行计算机管理和目标管理。要求各村居按照统一要求,认真对党建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排序、核对、装订、装盒、入柜,切实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查缺补漏工作,使每份党建档案达到“资料齐全完整,程序规范完备,外观整齐美观”。六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对街道机关干部和村居“两委”成员集中进行创先争优深化教育16次,于

5、6月份在潍州剧场组织辖区1000多名党员集中进行党课学习2次,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了创先争优的实践层面上来,确保科学发展增动力、人民群众得实惠、基层党建上水平的实际效果。

三、丰富内容,实现党建工作新突破。一是狠抓“三有一化”建设。强力推进村居“三有一化”建设,尤其是在村“两委”换届后,街道重点抓好村居工作人员配备,加强办公和活动场所建设,落实了办公经费。目前,火车站社区、西市场社区、西南关社区、南关大街社区、东市场社区、五道庙、人民商城社区服务办公用房全部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高家楼社区、花家社区、马家黄土埠子村也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场所扩建和整修,大大提高了村居办事效率。二是强力推进创先争优和和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

1、深化拓展活动内容。南关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为载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产业、城市建设管理、

重点区域开发、民本民生方面当先锋、作贡献,深入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构建党群组织齐争共创的局面。同时在认清目标、明确任务中提高干部素质,在对比先进、查找差距中增强干部能力,打造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发展能力强、执行落实效率高、廉洁勤政形象好的最具竞争力的干部队伍。

2、积极改进活动方式。按照“一季一主题,一季一承诺,一季一点评,一季一先锋”的要求,制定创先争优阶段化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行创先争优项目化管理,推进活动持续发展。2011年全街道39个基层党组织共承诺事项565件,完成565件,党员共承诺事项14601件,完成14597件,着力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79件。南关街道通过村居月考核和重点项目调度会形成了领导点评的长效机制,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到一线和联系点进行点评,点成效,评不足,并亲自查看验收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大大激发了工作活力。

3、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做到纵向争当先进、争创一流,横向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结合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2011年南关街道共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20个、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优秀共产党员28名和各条战线先锋个人43名,在全街道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是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8个城市设区创新开通了“12343”便民服务热线,只需按一键,即时获得日用品购买、家政保洁、法律咨询等上门服务和

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起到了“社区“110”的作用。划拨专项资金20多万元,为老旧居民楼地下室窗户制作安装防护雨搭4689个,解决了雨雪天倒灌入室的难题。通过整合社区有形资源,先后投资近200多万元,提升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12处,文化活动中心、儿童俱乐部、老年会所、四点半学校9处。综合整治重点、难点部位7处,老旧和开放式居民小区与单位宿舍32个,整修道路3200多米,粉刷墙壁和单元楼道12.5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200多方,清理化粪池和污水井711个,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深入开展包村联户活动。在包村联户活动中,南关街道仅用5天时间,完成了21个区直部门和街道449名干部与22各村居21784户的对接工作,实现了全域全员“双百包村”。在包村联户过程中,包联干部对包靠对象进行详细摸底,建立台账,合理编组,把老党员、老干部、低保户、6465下乡户、生活困难群体和有上访苗头的人提供给政策理解能力强、问题解决措施多的干部和单位主要领导进行重点包联,村居和管区工作人员一起陪同走访,妥善解决群众各类诉求57件,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和谐发展。包村干部找准工作定位,根据自己的职务、岗位、特长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办一些看的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包村联户工作开展中共集中办理实事好事129件。如:筹资60多万元,整修仓南街、姚崔路、花前路、小康路、中学路等7.2公里,综合整治老旧和开放式居民小区与

单位宿舍32个,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桂英老人申请办理了廉租住房、为花光武办理了退职补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五是积极开展“建组织扩覆盖活动”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巩固已建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建组织扩覆盖活动”活动,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潍坊宁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潍坊瑞嘉置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及时组建了党支部,并向无党员无群团组织的“两新”组织全部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实现了“超80争100”的目标。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一年来,南关街道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不平衡,党建创新不够,党建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需进一步增强;个别党员干部团结意识、大局意识和事业心、责任心还不是很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尽管存在于个别单位和个别人身上,但也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影响了党的形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下步,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党建活力。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组织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强基础提升功能、树典 8

型引领示范、搭平台丰富载体使创先争优活动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中见实效。二是深化学习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能力。拓展教育载体开展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知识型党员”为主题素质提升工程依托上级集训、专题教育、党员远程教育网和干部学习新干线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方法积极营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家庭学习”浓厚氛围提升街道党员文化软实力三是深化基层基础建设提升队伍活力。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抓好新党员发展工作,认真抓好党内“双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三会一课”制度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四是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大局、建设队伍”为中心,把深化作风效能建设作为街道服务品牌创建重要载体,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和改进工作作风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实现“四个零”:业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结果“零投诉”,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11年12月31日

第20篇: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全县基层组织建

设年工作推进会

汇报材料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

努力构建李桥基层党建新格局

李桥乡党委

(2012年6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2年李桥乡基层党建工作做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李桥乡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紧密结合李桥实际,抓重点、解难题、强基础、创特色,圆满完成了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到“五抓五突破”:

一、抓职责履行,在工作落实上有新突破

从抓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入手,坚持做到“四必谈”、“五必访”,对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给予关怀,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老干部代表、特困户、老

1上访户等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走访座谈,全面了解掌握支部书记的履职情况。同时拓宽学习培训渠道,先后举办村两委班子培训班5场次,促使他们掌握会做党务工作、会讲党课、会依靠组织和制度管理党员、会处理党内各类矛盾、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等“五会基本功”,不断提高他们贯彻落实工作的积极性和坚定性。

二、抓党员教育,在党员能力和水平上有新突破

一是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学习教育。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积极督促各村党支部举办各种党性实践活动,采取观摩评比、评树典型、经验交流和宣讲辅导等实践活动,确保了党员100%的参学率。每月指定一名乡党委委员确定专题,为一般村和后进村上一次党课。目前,全乡共评选出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优秀共产党员20名,先后到东沟、杨坝等村做宣讲报告6场次,组织党员干部外出观摩学习6场次,开展经验交流座谈会4场次,有效夯实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基础。二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学习教育。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进行自学,每月学习笔记不少于300字,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积极引导各村党支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要求对农村党员每月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学习,并由包村领导参加,对党员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有效提高了全乡党员的理论素养。三是利用乡党

校加强培训教育。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坚持每季度召开党建专题工作会议,适时邀请县委党校教师、县直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永昌双孢菇种植专家和本乡致富能人开展党的理论专题讲座和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等培训班,在学习中发现自生不足,在学习中寻找差距,在学习中转换工作思维,在学习中认清发展形势,丰富了党员学习教育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决策议事的能力和水平。

三、抓组织建设,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上有新突破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文建明工作法”,有效落实分工负责制,认真执行重点项目联系制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在全乡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责于民等“四问”活动;访民情、访项目、谈民生、谈发展等“两谈两访”活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和谐”的“四服务”活动;“一个党员一面旗”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干部队伍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二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通过“公推直选”和“两推一选”,积极吸纳致富能人进班子,能人党员的“双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通过换届,有13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工作合力。三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员队伍建设。以“党员、能人”为互动,积极在非公企业创建“两新”党组织,先后在品玉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沟村永盛蘑

菇种植专业协会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员帮扶示范岗”、“党员先锋示范岗”,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创业的激情,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加强纳新党员的培养。注重党员发展质量,严把入口关,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今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2名。五是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完善了乡党委集体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制定了《包村工作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确立了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其他领导分工负责的“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形成了班长管班子,班子包支部,支部抓党员的良好格局。同时结合李桥实际,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党员发展制度》、《党内关怀激励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度。通过在各村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先后修改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村规民约23条,制定出台的新政策制度8条,为今后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抓党性实践,在党员宗旨意识上有新突破

广泛开展党性实践活动,举办了一次“比学赶超学典型,争先进位谋发展”演讲比赛;召开了一次“创先争优我先行”座谈会、表彰了一批“我为党旗添光彩、服务群众做楷模”先进典型;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爱心助民显真情”帮扶慰问活动和“机关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办民事、化解矛盾促和谐”益民活动。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了

村干部、党员、致富能人“1+1”联系困难户,成立 “3+7”党群互助组为内容的三联一助活动,全乡机关干部共联系困难户78户,农村党员联系困难户262户,致富能人联系困难户28户,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进一步加深了党群关系。

五、抓促进落实,在经济发展上有新突破

围绕抓好党建促经济,全力改善贫困落后面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乡党委积极协调落实规模养殖、双孢菇种植、设施葡萄栽培等项目3个,争取资金673万元,建立党员创业基地5个,培育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等产业化经营示范户40多户,组织动员8户党员群众开展土地集约化经营,带动200多名农村党员参与产业化经营;按照县委、县政府“1369全民创业工程”的要求,在东沟、巴寨和杨坝建成占地面积1000亩的党员农民创业示范园区3个,先后有120多名党员参与产业化经营,有150多户困难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干部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今后,将以这次会议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目标,创新方式,不断开创李桥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基层文化服务工作汇报.doc》
基层文化服务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