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设计

2020-04-1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学方法设计

精打细算(小数除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本班的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这就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个班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这些同学能够很顺利学好本节知识。 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己经掌握整数的除法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并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己以学过的知识的思想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方法设计:

1、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去冬寒假老师让你们帮助父母购置年货,并作好记录,你们还记得吗?(记得)新学年开学,我在检查这项作业时,梦枝同学告诉我,有一次,妈妈让他到小商店去买几袋醋,售货员告诉他,有两种醋,一种本地产的,10元5袋,一种清徐产的,9元3袋,可是他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发言)为什么要买这种?(便宜!)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今天淘气打算去买牛奶(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猜一猜淘气会买那个商店的牛奶?为什么?

生1: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甲商店的,因为11.50÷5大约是2元多,我感觉已经很便宜了。 生2: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乙商店的,因为乙商店虽然总价高一些,但是可以有六袋,我觉得比较合适。......

3、师:现在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如果两个商店的牛奶质量一样,你觉得淘气应该买价格高的还是价格便宜的牛奶?

师:如果品质相同的话,我们自然要买便宜的,因为要精打细算嘛!(板书课题)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每个商店牛奶的价格,谁会列算式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9÷6 观察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就叫做“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那该怎样计算呢?这可是一个新问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已学过的知识,先想一想办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学生小组交流。(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5、组织全班交流。(抽生板演)

尝试用整数除法的方法利用竖式计算。

6、师小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我们知道了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来计算,不过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下,下面这几道题吗?(课件出示练习)

1、试做7.42÷ 7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2、试做1.2 ÷ 5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3、试做13.8 ÷ 15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四、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一)、分发课堂作业评价题。

1、基础题、强化题。(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

15.6÷8=

25.5÷5

4.27÷7=

4.8÷15

2.08÷2 = 9.63÷9 =

完成后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细心的同学在展示栏进行展示) (2)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

1.30

6 5

7.4 18)18.54 23)149.5 8)5.9 2 18

138

5 6

54 11 5

3 2

54 11 5

3 2

0

0

0 (3)解决实际问题。 ①田倩倩同学到商店里买了8袋盐,付给售货员7.2元,每袋盐多少元?

②陈丰买了3本练习本花了1.50元,如果买5本练习本需要多少元?

2、开放题。

小明在献爱心活动中,准备把72.72元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小明会捐给( )位小朋友,每个灾区小朋友( )元钱。 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伸出友爱之手,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哪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小数除法)

11.5 5=2.3(元)

12.9 6=2.15(元)

答:乙商店牛奶便宜。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紧扣新课程理念,密切现实与生活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着力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认真细心正确地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推荐第2篇: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

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

【摘 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探究式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项新的教学模式。文章首先阐述了探索式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最后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列出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实例,以期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意义 步骤 设计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备科学性、综合性、地域性、复杂性特点的学科。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还包括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发展规律,地理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言论,通过实践来消化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地理学科探索发现的要求。

一、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教师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要教会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来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通过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地理知识有的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讲课枯燥,学生很容易走神,无法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自己只需要把控好全局即可;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感兴趣,学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探究式教学能够将教材、课堂、教师、学生有机融合起来,使四者之间相互作用,构建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打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教师引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索,提出问题,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别,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评价提取信息,整理归纳信息,再通过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探究方式将自己整理的信息表达、分享出来,最终将问题解决。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三、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步骤是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地理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奇妙的地理景观。情境的??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要使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课题,教师就需要对情境进行精心设计。

(二)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后,教师就要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课题。可以是课本中固有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探究式教学要分析的对象。

(三)分析探究讨论

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探究的方式。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在正式讲课前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对于内容复杂、相对较难的问题,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四)得出结论

在探究讨论过后,师生共同归纳讨论结果,总结问题答案,总结学习成果。

(五)迁移拓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美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以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

(一)导入课题

太阳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界放射着能量,那么我们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辐射能量是相同的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气候类型?南北半球为什么会有差异很大的植物类型?这和太阳辐射有关系吗?

(二)提出问题

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提出问题一:看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设计意图:学会读坐标图。

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提出问题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问题三:问题一和问题二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学会读景观图和统计图。问题四:描述这两个地区自然景观差异。设计意图:由生物量差异进一步拓展到动物、气候等要素的差异。

(三)分析讨论

学生各自提取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做出评价。

(四)归纳总结

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一般说来,太阳辐射量大的地区,其相应的生物量也大。

(五)迁移拓展

热带雨林的动植物数量、种类十分丰富,是生物的乐园。你们能解释一下热带雨林为什么如此生机勃勃吗?

五、结语

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学习任务明确,教学过程脉络分明,学生的思路也会相对清晰。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课堂内容,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推荐第3篇:论教学方法的设计

【 论文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设计

【论文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关键,因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讲课,又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会学生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文章作者就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这三个因素的集合并相互作用,就形成教学过程。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看,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而教师从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上看,教师必须考虑教法,即研究如何使教材内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如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关键,因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讲课,又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会学生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措施。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设计绝不是无关紧要的。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处理好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的形式。学生在校期间,要用主要精力和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去接受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 科学 知识,即通过接受间接经验去获得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教学也因此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感性材料的堆砌,而是要求感性材料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指所举的材料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所用的事例,引证的材料,做的实验、演示等等,都能够典型地说明所要讲的那个原理。一个好教师,一节好课,不在于课堂上引证了多少材料,而在于这些材料能否充分说明所要讲的 规律 性知识。课堂中说东道西,“旁征博引”,罗列了许多材料,学生尽管听得很感兴趣,但所得规律性的知识并不多,这样的课,其实并不是好课。衡量好课的标准不在于具体事实和现象列举了多少,而在于是否将可能的最大量的科学原理教给学生。所以,一个好教师的备课,要在设计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掌握知识的途径)方面下功夫。也即,教师备课应在教法上下功夫。教法就是学法,就是设计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程序。因而,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教学去取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要注意有效地利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从而克服接受间接经验中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 2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

我国古代 教育 家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与“思”结合,朱熹讲究的“熟读、精思”,要求“读”与“思”结合。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独立精神。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同 发展 思维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思维是两个既相关联而又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两个教学任务既统一在同一的教学活动中,又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维活动要以知识为基础,比如人的思考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而“概念”本身就是知识。丰富的想象也离不开平时知识的积累。因此,思维能力的发展对知识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单纯的思维训练是不可能进行的。当然,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思维能力的高低密切地影响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知识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既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对知识的渴求状态。 再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由已知推向未知,才具有了真正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随时把新知识有机地加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力求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利于今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3教学方法要注重整体设计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集合。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自觉进行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才有可能整体优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新颖。新,就不能翻来复去,总是陈词旧例重复使用。久闻芝兰不觉香,要推陈出新,常讲常新。比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就不必老调重弹,而可另辟溪径,以湖泊为例。首先讲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湖泊,有盐湖,甜湖(湖水含碱和氧化钠,碱微甜),火湖(湖中有荧光素和荧光酵素的生物),死湖(湖中没有任何生物)„„等,使学生懂得仅湖泊就有这麽多不同的特点。然后从这样具体而有趣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所谓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接着再以湖泊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几种表现,如甜湖,其矛盾的侧面是含有碱和氯化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碱与氯化钠的含量也不同。当氯化钠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湖水就咸;当碱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湖水就微甜,而且在湖里洗衣服不用洗涤剂也能除去油污。这样就把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寓于湖泊的种种特点之中,使学生听得明白而有趣,且印象深刻。同时,还向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广阔无边,科学的深邃奥妙,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

推荐第4篇:《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我们知道:

毕加索的〈〈牛〉〉系列变体,由开始的写实形变化到最后的几条线,仍然是牛的符号般的表达。蒙德里安的〈〈树〉〉也好似平面化的简化,但是却更加注意枝条形成的节奏张力以及对负形空间的均衡切割。这就不在是树的简化描写,而转向画面的结构表现,从而引发了他的有关苹果树的系列作品。

设计素描是结构性,分析性的。-----瓶罐解析:结构素描是认识事物外在与内部结构的基本方式。解剖结构,几何结构,团块结构,骨架结构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现象的认知。但是对结构的认识与表现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瓶罐上,它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还应当扩展到瓶罐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发展到整个画面构架系统。因此首先自由选择瓶罐的数量,利用其大小,方圆,粗细,高低等对比的要素加以组合,利用和谐统一的原理加以规整,开始结构素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从理性上加以分析。分析生发的一些延长线,中轴线,辅助线帮助建立了明确的节奏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寻找和建立画面的结构关系。学生回发现感觉到的节奏,韵律,美感的确是可以通过理性加以把握的。

下一步是形态分析,除了功能性的本质分析之外,在形态表现上利用画面的网格寻找秩序,进行数理的分析也是一种基本的方式。学生以往比较感性的表现自然韵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打上网格就可以使这种感觉的秩序明确化,在网格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使它更加清晰。表面上开放的轮廓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形成种种分离。切割与重叠交错的形态关系,从而产生了内部张力更加紧密的构架造型。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要学会简化原则的运用。一个物体简化到不能减少的地步,留下的就是它的基本结构,而基本的结构形态认识正是创造新造型的基础。接着,打破封闭的造型,用延伸轮廓线,中轴线,辅助线去建立更紧密的间距和更有趣的空间切割,逐渐摆脱了具象的约束,一直到画变体画。最后的变体画在表现上很自由,用什么手法都可以,利用的是从写生解析推导出来的抽象形态要素,不在是装饰性的概念化的简单处理方式。

肌理训练——瓶罐解析之后,让学生带上笔,纸,颜料和刷子去拓印大自然中富于肌理感的物体表面。然后是复印肌理,把实物的表面肌理在复印机上复印下来,如牛仔裤,毛衣等等。然后在结合到瓶罐造型中去,置换图形。复印,拓印,拼贴等手段是现代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平面设计中更是经常用到。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肌理产生初步的兴趣。他们还在纸上用各种手段去制造肌理。甚至用实物肌理,如茶叶,纺织物等显示材料创造表面效果等等,学生们已经初步接触到材料问题。

补充的课题是自然形态的内部形态分析,例如青椒,洋葱的内部形状很有趣味性,同一个物体内部,外部造型常有所区别。把一个物体进行分割后,具体形态都互不相同。作业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的就同一个东西做不同的局部表现形态分析,内部形态单元分析,以及最小的单元形态推导,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形象结构。根据分析,解析的形态,加以综合和变化,在发展成一张变体画。当然在这样的分析作业中,所提取的并不仅仅是形态,还会有更为刺激的视觉表现要素。

接着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发现——联想——设计。

如:交叉:

含义:交,交错,交流,交互,交通;叉,穿插,叉开。 堆砌的立体交叉:一堆火柴。

磁电波的交叉,眼光的交叉。

交叉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情人节的交叉:KISS 交叉在自然中的现象:根系在地面下的交叉生长。 交叉在汉字中的表现:凶,风,文,爽, 交叉在数字中的表现:485 声音的交叉

扣子的缝线和剪子等交叉。

如:凹凸:

洼陷和突起

用被压凹的牙膏,牙膏管流出牙膏可以表现:此消彼长的凹凸关系 马桶的凹凸体现固体和液体的关系

鸡蛋和鸡蛋盒子的凹凸体现安全问题。

心电图的凹凸体现上涨和下降的含义。

地基的凹凸体现地基凹的越深,未来的楼才建的越高。

手指摁下皮球,产生了洼陷,这样的凹凸有一种心理的视觉张力暗示,凹陷对突出的 反抗。

插销与插座 手插入鼻孔 嘴的凹凸

最后阶段,可让同学们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创意,从而进一步拓展其思维。 如:夫字与人民币的符号,若一倒一正则可以表现当下女性的一种择偶观念。 再一步是对图形进行创意:如: 游艇开到了地铁道里。 河马在垃圾堆里游泳。 橘子比楼房大。 图象倒置。 动物拟人化。

以上训练课题,使学生对绘画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宏观到微观,由外表到内部结构,一步一步使其理性思维逐步加深,联想课题的训练使他们的设计思维进一步拓宽,从而顺利的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推荐第5篇: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设计(版)

应用文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文体,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同时也是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那么,如何使学生学好、写好应用文,真正体现应用文教学的实用价值呢?笔者认为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搞好实践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践内容,无疑是让学生从单一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可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可以以“广告”为实践课题,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广告,再让学生到大街上观察,从中悟出现代广告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从而自己设计出广告。笔者就曾经开设过一堂别开生面的广告词欣赏创作课。笔者课前先让学生收集来自各媒体的广告语,上课时让学生写到黑板上。由于广告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此兴趣很高,争先恐后上台来写,不到10分钟,整个黑板全写满了。一大批社会上流行的广告语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洗发水广告),“不打不相识”(一打字机广告),“今日你饮左味啊”(益力多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永恒青春,来自步森”,“奥柯玛电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等等。趁着学生的这份热情,笔者不失时机地分析了广告词与商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指出一些广告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为学校、班级设计广告语。最后,笔者收到了许多不错的作品,如“管理精英,文秘最精”,“一流http://www.daodoc.com学校,培养一流学生”等等。再如讲授应聘交谈的技巧时,笔者也设计了实践课题,先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最后进行一次模拟应聘。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表现不俗。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好应用文、用好应用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运用启发反思法,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学生们即使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了,也往往会认为应用文写作简单,只要依格式写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不愿深思,不肯下功夫。这是影响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心理障碍。因此,笔者在完成绪论讲述后,紧接着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写作测试,作为第一次课堂作业。笔者抽三四位同学(通常是学生干部)上台来写一份规范的请假条或一则会议通知,其他同学则在作业本上完成。然后笔者动员学生互相点评,并指导修改黑板上的作业。每次进行这一测试,学生们都会发现,符合规范要求的作业不到30%,甚至经过大家修改后的作业也很难达到合格。在学生点评和修改的基础上,笔者再加以细致评析,指出其中的问题,并启发学生体会、分析造成写作失范的原因,不仅在于缺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还在于在缺乏认真深思的态度,从而帮助学生反省自己在应用文写作上存在的差距和缺点。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讲和应用文演练方面更加认真了。

启发反思法常常能产生震撼效果。在其后的课堂练习中,同学们跃跃欲试,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三、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崇尚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教”的教学主张。有了前面的铺垫,应用文教学很快就能进入正常运行的轨道。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采取了“精讲多练,自主互教”的策略。每一种文体只用20分钟讲清文体特征、写作要求,进行必要的范文评析即可。这类讲解放在每次下课前,作为新一轮练习的指导,而新课开始时主要对上一轮作业进行检查、交流。交流之前要求学生先仔细修改一遍,再互相交换作业,相互批改,批改者必须签名,并相互讨论、争论。学生必须对作业进行精心修改后才能交给同学批改,批改者主要指出问题,不能代替作者修改,而经同学批改的作业,作者必须根据同学的意见再推敲后才能交老师审阅。在学生互教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抽查督促,解答学生有争议的问题,随时发现有共性的问题和优秀的作业,进行讲评和指点,有时还鼓励学生上台评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大量的写作练习放在课外,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纠错、点拨和展示成果,大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对作业还采取了评比优秀的方式,首先由学生互相交换,写出评语(本身也是一种练习),再由各班评出前十名,并由推荐人讲述推荐理由(以锻炼学生的口才)。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明白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真谛——学以致用,更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结合实际,设置案例

选择好了练习的文体,还要精心设置案例,使每一案例既融入知识点,又切合社会实际。可用一个案例将多种文体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依次完成多种文体的训练,同时也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实践中,熟悉工作的过程和步骤。

例如,通过实例“去番禺日立集团实习”,让学生思考:学生去实习时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如需要向上级请示、集团领导需要批复、实习前的开会动员、向参加会议的个人发会议通知(写会议通知);会议进行期间的工作主要是做好会议的秘书工作,如做会议记录、参加会议并报告会议情况(写讲话稿、会议简报);还有与实习单位联系的函、实习后的报告怎么写等。通过这一个案例,学生可以连续训练七八种应用文体,掌握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请示、批复、决定、报告、函等应用文知识。之后,让学生参与实践。如实习前的开会动员环节,从会前到会后,让学生担任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主持人和发言者等工作都让他们全权负责。这样既达到了练习应用文写作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能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篇应用文书的形成及其功用。

在练习素材的选择上,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校的活动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如可以让学生就某学生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练习写表彰性通报,就某个学生的违纪现象练习写处理决定,又如为学校、班级召开会议拟写通知,为治理校园环境拟写通告以及为班级拟写规章制度等。再比如学校开展的演讲辩论比赛、写作知识竞赛、班级简报、校内刊物写稿、运动会等,都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利时机。选择这类贴近学生的素材进行训练,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练习效果较好。

如果练习写作较为复杂的文体,比如调查报告、会议简报、总结、报告等,教师也可以先收集一些现成的材料,如调查数据、会议记录等,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组织成文。或者教师视题目难度提前若干时间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独立完成。总之,要让学生通过设计的案例和给定材料的训练来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不同文体的写法。

综上所述,应用文书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实践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公文格式表达公文内容,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会写作、肯钻研,从而真正使应用文成为学生手中的有力武器,为生活、工作服务。

推荐第6篇:4.4《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设计》

自行选择小学数学一个课题(一节课长度),设计一个教学简案,包括教学目标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分解和问题化、教学问题的活动化。 答:

生活中的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4-115页的例

2、例3。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和作用。

2.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3.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教学重点: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初步学会编号码。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科学合理的编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三个情景,分别是: 1.江口小学的学生人数1808人;

2.亚运志愿者第1808位报名的人是位小学生;3.林小明在三亚酒店1808房住宿。

师:通常,人们为了方便把数字进行特殊的编排,并表示一定含义,这样的号码,我们把它叫做数字编码。

(2)播放生活中的编码 二.交流汇报,探究奥秘

1、引出身份证

江口小学给每个学生编学号时,设定尾数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2003年入学的5年级3班的24号男同学学号就是0353241。

林小明的学号是0532402,从这个学号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上网搜索,同姓同名

3、交流材料,反馈信息 (上主题学习网站输入号码查询)

4、分组讨论,探索规律

师:身份证是18位的,身份证的前六位是“地址码”,分别是前两位表示省份,接着两位表示城市,最后两位表示所在区。中间八位是“出生日期码”。接着两位是“顺序码”,是同一户口所在地出生的人按一定的顺序分配。倒数第二位是“性别码”,偶数表示的是女性,奇数表示的是男性。最后一个号码是“校验码”。

安全教育: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别人使用。

三、巩固应用

1、基础练习:从身份证号码中找信息 (1)小练习找生日 (2)连一连 找身份证主人

2、网上反馈,及时巩固 主题学习网站:小侦探 谁说谎

四、编号码

(1)A、一编房号

B、二编房号

(2)你能根据要求编写学号吗? (合作、交流、讨论)

百花园小学教导处要为学校的学生编学号。王刚是2005年入学的五年级学生,他是五(3)班的8号同学。五年级共有5个班,每班都40多人。请你写出王刚这个男同学的学号

(1)所编学号中准备包含哪些内容?(学校、年份、年级、班别、学号、性别„„) (2)所编学号预计定为几位数字?

小组展示作品

总结:编码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编得有规律、合理就行。

五、学生谈收获„„

六、教师以赠言的形式进行小结

数字是科学的语言

推荐第7篇:浅谈《多媒体设计课程》教学方法

浅谈《多媒体设计课程》教学方法

Simply discu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ultimedia design course

四川美术学院 孙丹丽sun danli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基于多媒体应用技术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设计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学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设计和教育入手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 互动 探讨

Abstract: With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Involve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multimedia, the characteristic with strong practicability.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It is new developing discipline that an art and technology are combined closely that the multimedia is designed .This text combines teaching to practise, Start with designing and educating and probe into new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together.Key words: digitization Interdynamic discuion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艺术设计教育是高等教育目标下的一个方面,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基本的设计方法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而应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长远角度来考虑人才的全面培养,通过各个教育环节、各个学科专业的交流互动来强化设计教育,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中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视觉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创意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同时,也给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培养既能顺应社会需求又具备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是我们作为设计教育者不断探讨和更新的问题。下面是关于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一点教学思考,希望在设计教学交流中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多媒体来自英文Multimedia,multi是指多重的,media即媒体,指我们用来表达信息的载体与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象等,每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可称为一种媒体。多媒体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图象、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通过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使其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字化时代的涌入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革命,数字媒体技术逐渐成为了设计表现的主流媒体,我想可能没有什么比数字媒体设计

1 更受艺术家和设计者关注的了,它的视觉空间的多维性承载着更多的创意和设计可能,同时能让设计者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创意思维,同时它还具备了真正的互动特性。多媒体艺术设计是视觉艺术与电脑制作技术的综合表现,设计者用数字媒体作为自己创作或设计手段的一种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更为注重和强调受众的感观刺激和行为感受,同时,在设计领域和信息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艺术设计现已是我校数字媒体专业、电脑艺术(高职)专业以及计算机美术(成教)等学生四年级上期的专业必修课,据了解在其它院校的相关专业也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该课程教学讲授和实习辅导共为80学时,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媒体(Multimedia)的基本概念,多媒体应用和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掌握多媒体项目方案的规划设计方法,多媒体设计制作软件的应用技法;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具备多媒体项目设计,交互式界面设计,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象、声音、音乐等媒体编辑集成,建构多媒体项目的基础能力,具备一定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传设计之道。通常在这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重视对软件操作技术的讲授,比较轻视基础理论和设计理论的学习,在设计实践中也会常常忽略设计文化、设计理念在技术上的应用,对多媒体技术的过分探求异化了设计教育的主体——设计创新,造成重技术、轻设计的局面。然而运用电脑和任何工具都一样,都与中国传统“用笔”的观念相同,就是“意在笔先”。用工具创作之前,先有创意——创意是设计作品的灵魂,电脑只是一种完成设计的工具——用任何工具都先了解工具的性能,适当地运用,更不是为表现技巧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运用电脑,而不应成为电脑技术的奴隶。技术形式只是一种工具,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多媒体设计中艺术形式,而艺术形式又是提供产品信息内容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艺术的表现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信息,同时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但不应把软件制作技术的运用来等同于多媒体的视觉艺术表现,艺术表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说的多媒体设计制作的视觉效果,动静相宜、构成合理、色彩协调、风格准确的反应设计主题。第二方面就是应该是多媒体产品的功能设计是否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行为心理等,使设计更为人性化,而不应该用各种与设计内容不相符的计算机特效与技术来掩盖艺术设计的实质。设计者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现有的各种软件技术规律,注重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使多媒体艺术设计由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设计,由纯粹的视觉艺术扩展到空间听觉艺术,多媒体视觉效果不再近似于书籍或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而更接近于电影或电视的观赏效果,把浏览者带入一个真正现实中的虚拟世界。设计创新是蕴含了创意、分析、整合、表达等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而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将创新思维转化为视觉符号的表达工具,就如同电脑不能替代人脑一样,数字技术也无法取代创意思维,成为艺术设计的根本。所以,现代多媒体设计教学应通过各类个性鲜明的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以这些成功案例的设计理念为先导,完成具有创新意识的数字化设计作品。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络寻找

2 和收集更多案例,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共同探讨和分析案例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多媒体设计原则,并在设计实践得以应用。在构思、讨论和制作方案的同时,加强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热情,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

授学习之法。在数字化信息时代里,无疑互动是多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其它传统媒体最为显著的特性之一,在设计教育领域中,我想互动教学将成为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也将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从前,教师无疑扮演着“授业、解惑”的重要角色,是知识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因而轻易地取得了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将给教师的主导地位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的个人意愿在教学关系中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将处于主导地位。老师应该成为领航者,提供学习方法,作为学生学习时的重要指导和支持。当代的多媒体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迈进,授课教师除了讲授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还应通过教学中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技能的训练。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思想依赖性,有一点点小问题,就会在第一时间的叫老师,即使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可以解决的问题。以前老师们总是鼓励学生勤学好问,但我认为学生好问不等于勤学,应该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的设计制作方法可以在今后的实践运用中进行变通,而不是仅仅解决当时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借助互联网络资源来扩展学生的业余课堂是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余学习时间,通过网络延伸和扩展他们获取知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效资源,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到传递知识的主动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这传授、启发、引导的重要角色。这既是符合现代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打破由教师个人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能快速地提高了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数字媒体为传播媒介的多媒体艺术设计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人们除了需要通过它获取信息外,也会对它提出更多的审美需求,我们应该不断地改善教学的方式,归纳和总结设计形式语言,结合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这也将是我们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设计创新与教育》林家阳、北京:三联书店,2002 [2] 《数字化艺术论坛:回顾与展望》辜居一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 《网络艺术》许行明、杜华、张菁 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3

推荐第8篇:建筑装饰设计课教学方法

建筑装饰设计课教学方法

在装饰设计课中通过让学生互相讲解、点评设计方案,老师补充指导的教学方法,来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建筑装饰设计课的教学质量。

在装饰设计课教学的过程中总想把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变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只是在辅助学生学习、提高。朝着这一目的,把设计课的教学分为三大阶段:一草方案、二草方案和正图阶段。

以居室装饰设计为例主要探讨方案讲解与交流阶段的教学方法,居室装饰设计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进入主干设计课的第一个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学会设计的方法、思路,提高主动性及创造性。居室装饰设计的第一次课通过多媒体课讲解有关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几个好的事例方案讲解设计的程序、方法、任务和有关的市场定位要求。这一阶段让学生明白学习此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方法等。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门课的特点,多了解一些设计的方法和资料,在课后要求每位同学搜集3套~5套方案,并画出其中一些好的方案的速写稿,选出其中2套~3套方案说出它的优缺点。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设计,借鉴别人好的方案,注意吸收、利用创造。

这一阶段同时发设计任务书,其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题目、教学目的、学习重点、室内设计原则、住宅窜内设计的要求、设计条件、图纸要求、设计进度、参考资料、提供平面图等。

1一草方案讲解与交流形式:多媒体、投影仪。

时间:4个学时。

内容:学生讲解自己的平面布局。

目的:通过交流讲解让学生相互沟通,学习合理的功能平面布局.清楚设计思路,同时训练学生的方案表达能力。

点评:平面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创造性。

这一阶段学生利用多媒体投影机把收集的大量有关方案设计资料结合自己的方案设计展示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共同交流讨论。这样二三十位同学下来大家每人至少学习到20多个设计方案。再根据自己的平面布局结合他人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来进行修改深入。

作为教师可提出方向和总结,尽量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去寻找、设计最适台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对居室一草方案提出阶段性的要求:

1)明确设计对象,把握好主题。了解居室主人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职业爱好、风俗习惯等。尽可能多地收集设计对象的相关资料.对以后的设计定位很有帮助。

2)理解设计的流程思路.学会基本的设计方法。

3)平面布局合理。把居室主人的生活习惯要求合理地进行功能布局。

4)创意思路。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灵魂,调动学生的思维。

5)方案可分为概念性设计和可适时实施性设计两种。

6)平面表现形式。手绘、电脑、模_墅!、资料等均可。

在一草方案评讲总结时,就根据提出的阶段性要求来指导。

随后再根据学生设计程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指导和作业布置。

如:设计思路好的同学,脑子灵活,可指导多在创意方面打破常规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目的在于激发个性创造力及想象力,方案可以纯屑概念设计。对没有什么想法的学生可以多临摹他人好的方案设计来加快学习。中间的同学就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设计。

通过一草方案的评讲,总结出学生学习的优点:如平面功能布局基本合理.大部分同学表现很认真,有的设计创意新颖等。

缺点:如设计立意不够,图面表现手法、形式单一,不会吸收好的方案设计元素。提高措施:针对不问的人采取不同的办法.因材施教。

针对一草方案的讲解、学习情况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情况写出阶段性的总结,更有利于下一阶段的提高。

2二草方案讲解与交流形式:分组讨论、代表讲评、各组互评。

时间:4个学时。

内容:学生讨论方案的立面、空间等设计。

目的:通过学生的团队讨论,聚集大家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设计。

点评:方案的创造性、实用性、设计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深入方案设计的学习,每个人在比较合理的平面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了立面、空间的设计后,大家再一次聚在一起进行讨论,相互点评,取长补短。二草方案评讲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

一阶段:

1)深人分析修改他人设计方案(15 min)。

2)认真学习他人的长处,并注明自己对他人方案合理性的建议。

要求:全班同学每人随机修改一份他人的殴计。

二阶段:

1)每4人一组在一起互相评讲自己的二草设计(40 rain)。

2)认真总结自己方案中的不足.注明在他人建议下提高的设计部分。

要求:每位同学清楚地讲解自己的方案(8 min),认真记录他人合理的建议。8 mln整理自己的设计。 三阶段:

1)每一组推荐1名一2名代表讲解本组的一份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10耐n)。

2)其他各组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3)给大家10 min准备时间。

要求:每组讲解不超过10 min.方案可以是本身就设计较好,也可以是经过互助后提高明显的。注:一班学生25人左右。

四阶段:讲解比赛阶段(60 min)。

1)每一组认真听取他组的讲解方案,学习他人好的设计。

2)每一组注明打分的依据,要求必须说出原因。,3)对讲小组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由老师和其他小组来提出。

4)整体评分依据:100分。

主题明确:15分;表达明晰:15分。

创意较好:25分;讲解水平:10分。

提高明显:25分;问题讲解:10分。

通过这样的形式讲评尽可能让学生多方面都得到锻炼。在笔记本上记录各组的表现,阱便在总结时讲解。

五阶段:成绩评定见表1(下面阿阶段以一班事例说明)(20 rain)。

1)成绩公布。

裹1成绩公布打分组1组成绩2组成绩3组成绩4组成绩5组成绩6组成绩l组752组86 84 803组80 754组79 75 855组85 83 87 86 856组79 86 87 85最后成绩79 8 77 4 85 3 83 81 79 62)找一些组说明打出分数的依据:

a一些组对第三组成绩评定的依据:细节深人、风格明确、创意好、表现情调好、主题突出。

b.对第一组成绩评定的依据:创意不好、表达不清、语言讲解不好、图面表达不好。

c.对第四组成绩评定的依据:个性设计好、主题表现好、表达清楚、解答问题好、表现不好。‘d对第二组成绩评定的依据:设计理念好、语言表达不好、图面表达呆板、表现不好。

六阶段:总结二草评定(20 mill)。

1)根据分数情况,了解彼此之间的优势和不足。

2)好好分析自己的不足,查找他人的优点好好学习(重点)。

3)通过一下午四节课这样的学习感觉怎么样(学生反映这样评讲效果很好。主动性高涨)。

4)每个人制定正图阶段的设计计划。

5)通过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身看到不足然后努力学习,远比老师一直要求怎样学习设计要好得多。

3完成正式设计形式:各自完成自己的设计。

时间:根据作业安排定。

内容:学生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完成整套图面表现。

目的:通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来培养学生质量与效率的关系。‘点评:以设计制图规范要求。

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利用各种徒手工具按时完成全部正式图纸。

所有图纸统一用徒手绘制,图纸规格一致,均为A2图纸,整齐装订。图面布置合理、构图美观、风格统

一、准确清晰,按照市场、公司要求制作。

1)优秀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

2)各居室平面、顶面、四立面、剖面图绘制,居室空间效果表现图等比例:1:100/1:503,局部透视效果图不少于3个视点;细部构造太样图比例:1:5/1:10,不少于2个。

3)施工图要求详细、认真、符合市场要求(规格根据图纸布局)。

4)图面以仿宋字体为主。

5)方案构思、各类分析图(自定)。

一段时间的设计学习后,老师和学生都要有阶段性的总结。

在集中讲解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再逐个辅导,指出集体存在的问题。

4结语建筑装饰设计课的教学方法很多,这是从事设计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思路,教师在这里的角色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生问题的引导者。教师要帮助学习者发现和认识自身,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空,创造一种轻松的、自由的环境,以至学习者与教师双方进行交流时的精神处于自由状态。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身的信息解读方式,教师必须在尊重个体的同时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的目标不再是教师知识独白、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认知观念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而且还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意识观念,培养综合素质,目的是在教学中尽量凋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

推荐第9篇:教学方法

中国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2、黄甫全教授提出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

黄甫全教授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三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三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是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编辑本段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四种: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其中讲述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和概念,有从情绪上感染人的效果;讲演是教师就教材中的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动,如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论、原理、公式和定理的时候多采用讲解的方式。讲授法可以以让教师选择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讲授中有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讲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讲授内容灵活处理。由此看出,讲授法的明显优点是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因此,大多数教师感到,讲授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容易掌握,而且安全可靠。

讲授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适于班级教学,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②高效、系统化的传递知识,对于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接受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③可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渗透,适用范围广;④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有利于师生间、同学与同学间学习上的相互切磋与观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3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确

2、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

3、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 4 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6、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7、参观教学法

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参观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的工作程序、后代选择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参观教学法可以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8、现场教学法

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9、自主学习法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自主学习法主要应用于课程拓展内容的教学,如项目教学未涉及的小作物具体的育种方法和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按照论文的形式并撰写学习小论文,交由老师评价。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写作能力。

编辑本段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这里所阐述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具体实施形式:

(1)讲解教学方法

(2)谈话教学方法

(3)讨论教学方法

(4)讲读教学方法

(5)讲演教学方法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

(3)发现教学法

3、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4、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创设问题的情境

(2)选择与确定问题

(3)讨论与提出假设

(4)实践与寻求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三、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1、定义: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2、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教师

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程中示范教学主要应用于创造变异方法的教学中。如各种作物的杂交自交技术、人工诱变技术、原生质体的分离、杂交技术、基因工程操作技术等。

2)、模拟教学法

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通常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本课程实践教学严格受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至少需要一个生长季节,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本课程模拟教学法主要应用于杂交亲本的选择、杂种后代的处理等实践教学项目。

3)、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施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作物育种目标制定、杂种后代单株选择、株系选择、自交系配合力测定等均可应用项目教学法。

推荐第10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3P”教学法

简介

\"3P(Present, Practice, Production/PPP)\"教学法也称“三位一体教学法”,这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下的产物。\"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讲解(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在Presentation过程中,教师把要学习的新的语言知识介绍给学生,设法引起学生对所学新句型、新对话或新文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检查学生对新讲授要点的理解。在Practice过程中,教师则给学生很多的操练机会,鼓励学生尽可能运用刚介绍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句型练习并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正确率。在Production过程中,学生被要求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灵活并自由地运用语言,实现正确并流利地进行交际的目标。

优点

(1)强调以结构—功能—交际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大了语言的输入输出量,大大提高了课堂目标语言的操练频率。在运用“3P”教学法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引入和展现要学习的主要语言形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操练(机械操练、模仿练习、表演等),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提供相应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有效的控制之下完成教师预设的交际任务,达到语言运用和输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是老师提供的材料,语言的结构、功能以及运用都是教师提供的,学生的任务就是把他们记住并灵活运用到交际场景中去,整个过程语言的复现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2)教学以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为基本步骤,教师便于组织和控制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运用“3P”教学法时课堂的基本结构就是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所以对于课堂的组织和控制是比较容易的,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的预想之中的;同时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也很便捷,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进度,因此整个课堂是井井有条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3)强调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词汇、句式、语法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3P”教学法是在结构主义教学法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际教学法,它也重视语言的结构特征的分析,词汇、句式和语法的传授同样被强调,它是一种要求语言准确无误的交际法教学。所以长期运用该教学法教学,学生的语言准确性相对是比较高的。

2.全身反应法

简介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主要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强调首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大量听一段时间以后,听到一定的基础了,到小孩子愿意说了,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说了。这样学生说的不紧张,说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础上再来输出(production)。全身反应法的精髓即为:以口头发号施令、指示,并辅以肢体动作示范帮助了解指令的意义,等学习者充分了解语句的意义时,再以肢体动作做出正确的响应,不但减轻开口的压力,更累积足够的信心。

优点

(1) 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

(2) 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3) 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是由左脑来完成的,而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的。 (4)全身反应法这一教学方法,验证了“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活动给他们提供生理的、认知的、心理的快乐。

3.自然拼读法

简介

其实,英语国家的孩子,记单词不是靠“背”,而是靠“拼读”,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拼读法”,又称“英语自然拼读法”。自然拼读法是目前国际主流的英语教学法,它不仅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法,更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初学者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简单高效,符合小朋友学习语言的规律,且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这样不仅改变了学习英语时的枯燥氛围,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总之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英语教学法。英语自然拼读法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从而达到看到单词就会读,听到单词就会拼的学习目的。对于大多数英语初学者,自然拼读法是一门实用的工具与方法,如能掌握,不需要借助音标,就都能够读出80%的英语单词,把枯燥无味的背单词变成一件简单的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0年,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率先将此方法引入,并进入大规模推广和普及阶段。其实它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这种教学法简单高效,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即使从来都没有学过英语的人通过学习和训练,在不依靠国际音标的情况下,就能达到“看字读音,听音拼字”的惊人效果,学习效率飞速提升。自然拼读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推崇的英语教学方法,也是美国儿童语言启蒙所采用的方法。

优点

(1) 能够有效地使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小学低年级(平常从二年级起)的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用拼音朗读和阅读的能力也已基本形成。因为汉语拼音中有众多音与英语的发音相似,如,英语中的子音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发音都很相似。又如,汉语拼音的ao 与英语中的元音/au/的发音基本雷同,等等。因此,早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语音教学,就可以使用汉语拼音对音素教学产生的正迁移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2) 能够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

目前,基础外语教育界对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可否应该教学音标还没有达成致观点,课程标准中也无明确的指引。但是在小学阶段自然拼读法完全可以代替国际音标的教学。由于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二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就是两种方法都是进行音素(phonemic)教学,国际音标学习48个音素;而phonics则学习48个音素中的44个。不同点是国际音标因此另外一套书面符号来代表音素,这对小学生而言,无疑是加重了负担。而自然拼读法则因此字母和字母组合来代表音素,小学生只要记忆一套符号(英语字母)即可,这就可以弥补因学习国际音标而需兼顾音、形两组符号的缺陷。 (3)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

运用自然拼读教学法,学生掌握了单词中字母的发音,学习单词再也不用靠模仿来记住单词的发音,可以做到见词可读;学生了解英语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关系,使用这些规律就可记住单词的拼写,做到听音可写。

(4) 能够促进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

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单词,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单词是由一些单元(字母或字母组)组成的,也能让他们理解字母的音—形的同等性。据研究注解85%的英语单词能够通过字母音形对应的规则来拼写。因此,学生把握了英语字母的这种音形的对应关系,就能很快地进行单词的拼读与拼写。英语的拼读能力是在阅读能力的基础,当学生拼读与拼写单词的能力达到 “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程度后,就可以很快地进行阅读教学,在大量的阅读中扩充单词,熟习语法,培养语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

4.游戏教学法

简介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现在教育倡导寓教于乐,而游戏教学法无疑就是对这项教育准则的最好解读。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欢乐的活动中,甚至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教材上的内容,或者学到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优点

(1)遵循规律,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贪玩、渴望成功,但意志力不强,对学习欠缺目的性,英语学习动机以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这种动机主要来自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游戏的趣味性特点恰好能促进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的形成,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支持。

(2)寓学于玩,减轻学习负担

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英语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们要创造习得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为了让他们综合地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单词,我们可组织学生自制字母扑克牌,进行拼词游戏。 (3)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

英语课堂游戏往往含有某种或某几种智力成份。在游戏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智力可直接转化为英语学习的能力。譬如,考记忆这一类游戏可训练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在听力练习中老师可指导学生运用瞬时记忆提高听力效率。 (4)加强沟通,培养交际能力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能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说服别人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除了指运用语言的能力之外,还包括社会活动能力。游戏教学作为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恰好能营造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发展表演能力;通过比赛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团结互助;通过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同时,学生能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照,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意识到自我提高以及完善个性的迫切性,并努力为交际积累素材。

5.情景教学法

简介

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提高教学质量。情景法的主要特点有:首先,情景教学法重视听说,强调看,就是在外语课上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与所学内容相符的情景画面,让学生边看画面,边练听和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其次,情景教学法也重视句型教学,它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操练在某一场合下一些常用的意思联贯的句子,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下常用的生活用语。再次,应用情景教学法教学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由于情景教学强调情景,所以教师得做大量的教具,为创设情景做准备。

优点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注意”是学生认知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他们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因素。而情景教学法就是设法创设各种生动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情景、画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2) 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语境

情景中创设的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皆需通过语境。情景教学法正是要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

6.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所谓直接母语式教学法就是全英文教学,给小朋友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成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不断的吸收、记忆所有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影像,以及触摸到的东西,渐渐的组成有意义的概念,到了一两岁时孩子就能模仿大人的发音、姿态、手势、自然的动作语言,然后就会自己开口说话了……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应该以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英语学习最好的方式也就是母语式教学法。像孩子从小开始学说话一样。直接母语式英语教学法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通过多感官的方式让孩子通过摸、看、听、接触、闻、来理解和学习英语,就跟孩子学习说话的时候一样,简单的说就是让她通过感观了解这个是orange,叫做橘子;而不是告诉孩子这个是橘子,英语叫做orange。

第11篇: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学方法:

(1)有“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2)研究教学法

它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互相研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提高。 (3)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它包括学生自学、相互解疑、教师精讲、学生练习四个环节。 (4)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是依据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 (5)情境—问题教学法 (6)讨论法

(7)单元整体教学法

它的基本程序是:自学研究——重点讲解——综合训练——总结提高

⑴自学研究

自学研究是教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揭示和引导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⑵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教师简单地讲解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之处。

⑶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是学生在模仿教材做一般性练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那些综合性、技巧性的练习。

⑷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是在学生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归纳的基础上,教者再予以深化、提高,即由学生的“自我总结”过度到师生的“共同总结”。 (8)“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所谓“自学”,就是阅读教材和参考书,自我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议论”是指师生间讨论知识结构、学习思路、解题规律和经验教训;所谓“引导”指教师用点拨、解释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12篇:教学方法

一、快让学生动起来!

———谈怎样通过有效地开展学生活动,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的关系

新课改带来一个大问题是容量大,节奏快,时间紧,任务重。如《生活与哲学》第九课中的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包括知识点有三个主次矛盾关系及其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及其方法论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要彻底弄明白有需要适当添加一些辅助知识,这使得原本就很突出的矛盾更加尖锐。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1.先要从理念上引导学生动起来,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由“传授”型、“灌输”型向“体验”型、“实践”型转变。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和体验出来。基于此,在课堂里我设立“我做我的生活实验”让学生动起手来;“我用我所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以致用;“我的人生我做主”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进行规划,哲学原理的再利用。老师创设活动平台和问题情境,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学生一直处于探索、探讨、探究之中。注重体验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方式重知识记忆、轻理论运用,重接受服从、轻创新挑战,只要求学生一味接受课本的观点、服从老师的“标准”答案,而不重视学生质疑、创新的弊端。

2.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包括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空间;面向现实生活,既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引领“动脑”思考的过程;倡导师生之间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等。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主题,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具体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等环节,以启动、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导的活动设计,呈现和提炼内容目标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要十分注意多种教学方式的和谐。

3.还要处理好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关系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在“导”上。在知识目标的实现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加以运用,提高综合能力。作为主导角色,最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作出表率;最有效的是在教学中打造和谐互动的氛围。作为主导角色的教师,我认为她是课堂教学进程的掌舵者;把握好课堂节奏。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个人就感到节奏仍然偏紧。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上。虽然在问题情境的探索中已经做了必要的铺陈,但是那处的归纳仍可以留给学生相对多一点的时间缓冲时间来消化。有时候上课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这位下一次的进步留下了空间。

4.最后要引导学生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本课主次矛盾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就可以采用迁移办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政治组习题讲评课反思

从确定高效习题讲评课课题以来,我们做了陆续开展了一些工作,针对政治学科习题讲评课的特点我们在学生中组织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从学生的反映中发现,学生理想的习题讲评课是这样的:

课前公布答案,由学生自己订正;上课时首先公布试卷的总体做答情况;上课过程中突出重点,增强习题讲评的针对性,老师应该将习题讲评课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出错问题的错因分析、解题思路分析上,在讲解的过程中联系类似题型,进行变式训练;讲习题时也要回归教材。同时学生还希望老师在进行习题讲评时能够对知识进行拓展,进行清晰的板书等等。

根据学生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我们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首先与传统的习题讲评课对比我们应该实现几个转变:

(1)专注点从数量转向效益:从关心这堂课讲了多少转到学生掌握了多少,从关心这道题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到这道题使学生悟出了多少,从关心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转到解决一类问题;

(2)从包办型转向自主型:从学生跟着老师走到老师为学生服务,从学生跟着习题走到习题围着学生转。

(3)从全面型转向定向型: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试图“一网打着满河鱼”,而是重点问题多花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舍弃,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少做无用功。在备习题讲评课时就做到学生定向、习题定向、着力点定向。

根据这些思路,我们确定了习题讲评课的 “五讲”:

(1)归类讲,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2)重点讲,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学生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

(3)分解讲,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以达到“与其伤其十指,不与断其一指”教学效果。

(4)变式讲。注重变式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学生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师生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启迪思维,点拨要害

三、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兜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大嫂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让他擦拭汗水,又给了他二十元钱。乞丐接过钱说:“谢谢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几年之后,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来到了这位大嫂家的门前。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的一条空空的衣袖随着风儿一荡一荡的„„

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点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意识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约瑟夫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在案例教学中渗透人生观教育

在讲解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这一部分时,我引入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马里奥·卡佩奇的人生经历。

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杰出教授——马里奥·卡佩奇,人们在他获得诺贝尔奖后采访他,他笑着对采访他的人说:“我为什么成功?就因为我从来都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

是人生的一段痛苦经历让他懂得了坚强面对苦难,1941年的一个清晨,他的母亲正在为他准备早饭,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察突然闯进了他的家,给他的母亲戴上了手铐。因为他的母亲是反战联盟的一员,他的母亲对着他大声喊:“不要哭!男孩子需要的是坚强,记住了儿子!等着妈妈回来和你在一起,记住了,再苦再难都要等着妈妈。不能够放弃!记住了吗,儿子,活着就永远不能够放弃。”

他开始四处流浪,寒冷和饥饿不时光顾他的身体,最让他痛苦的是那些比他大的乞丐经常找各种理由欺负他,每当被人打得发晕的时候,他就想到死,但这时候母亲那双看着自己的眼睛就在脑子里面显现。他就对自己说:“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妈妈一定会回来的,我不能够放弃!”

终于,美国大兵打开达豪集中营的大门,从成堆的囚犯尸体中发现了他的母亲,4年,整整4年!他的母亲不知道能否寻找到他,他的母亲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疯狂地找,最后在一个街头的角落,他和母亲同时认出了对方。但让母亲惊呆的是快9岁的他,瘦得已经没有了人形,而且正发着高烧,母亲抓住他的手,他从嘴角挤出一丝微笑说:“妈妈,我终于等到你了。”说完他就晕了过去。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磨练了他超强的意志。

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讨论分析这体现了哪些道理?很多学生谈到了健全的心里素质的重要性。

我又进一步说道:任何人受到外界刺激都会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有的健康,有的不健康,产生障碍,而且往往又不被人们所重视,现在我想让同学们列举一些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及危害。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上的偏差,这样,才能做到逆境中不放弃,顺境中不沉迷,成就理想人生。

五、通过实例,澄清常见误区

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学生往往混淆人大的四项职权因此失分,以至于在高考中,屡屡失分。主要表现是看到材料中的“决定”“否决”等字眼就认为是决定权;看到与一府两院有关的就认为是监督权。其实质是对四项职权理解只看表面,不求甚解。区分人大的四项职权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区分这四项职权最重要的是从实例中去理解领会真正的内涵。如何区分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四项职权的含义。

立法权,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与人大有关凡是涉及法律的,都是立法权。这一点必须强调死。

决定权,是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这些权力不包括立法方面和人事任免这两大权力。

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的权力。

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其次要指明常常出现的错误:

第一看到“决定”字眼的就认为是决定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关于国家干部人事变动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关于其他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工作报告的审查与批准的决定则是监督权;关于其他国家机关下年度工作计划或重大事项预案的审查与批准的决定则属于决定权。四项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决定权

D.最高监督权

解析:应该选A。从题中看出与人大有关凡是涉及法律的,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都是立法权。

第二,判断人大和一府两院关系时,只以为有监督权。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是否批准下年度计划属于决定权。

如:(04江苏,34)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情况,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0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这说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决定权

D.最高监督权

解析:应该选C “通过”表明题目的侧重点在于后面的“将200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而非制定过程,。这所以不是最高监督权。这是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第13篇:教学方法

少儿英语教学法包括::情境教学法,自然拼音教学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肢体反应教学法,重叠螺旋式三循环教学法,歌曲童谣教学法,课堂游戏教学法,简笔画教学法,最大兴趣激发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1.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教育学专家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一个这样的概括:情境是教师“人为” 创设的“典型场景”,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通俗点说,就是让所学语言在一个人为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出来。2.情境教学法的功能及意义1)无须翻译,孩子自行理解2)实际应用,避免会说不会用3)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4)情境教学,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

二、自然拼音教学法是根据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本身所代表的音源,不学国际音标,而是训练学生具有建立其单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从而练就出听音能写,看词能读的超强能力。QQ824560647

三、TPR教学法

1.TPR的理论基础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发明者:James Asher (詹姆斯.阿士尔)

定义:指全身反映教学法。它是外语教学法流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是建立言语和行为协调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主要通过body language让孩子们领悟语言,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要求:老师要有爱心,善于鼓励学生的思维创新。

2.TPR教学的优点

1 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适合儿童心理,因为孩子的好动性。

3 增强记忆,学生根据动作记忆会更牢固。

3.TPR教学法的顺序。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watch and listen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say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acts, students say

4.TPR的局限性。

1 该方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动作及言语大多是简单的活动,不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2 不是所有的词或教学内容都能用TPR表达。

5.课堂指令

1 Look at me.

2 This is team one, and this is team two.

3 Let’s play a game, OK?

4 Are you ready?

5 Come here.

6 Go back to your seat.

7 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1.

8 Who can try?

9 I can’t hear you.Speak loudly, please.10 Good job.

11 Goodbye.

12 Hello, hello, stand up.Yes, yes, sit down.

四、重叠螺旋式三循环教学法每堂课都可以复习,要让学生通过已知走向未知,再从未知走向已知。也就是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认知新知识。

五、歌曲童谣教学法它不仅是语言的最好载体,而且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用歌曲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不但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把所学的内容唱出来,使孩子易学易会,在娱乐中自然吸收,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如果再配上舞蹈动作,那更是锻炼了孩子的行为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 A歌曲童谣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童谣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有韵脚,有意境,有节奏,充满童趣,琅琅上口的一种说唱形式。歌曲则比童谣要更具有音乐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念英文童谣,唱英文歌曲是儿童学习英语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2 歌曲童谣简单易学,可以激发孩子的语言学习的兴趣及提升自信。

3 增进孩子捕捉英语语感的能力,在学习歌曲童谣的同时,无形中词汇量,艺术性语言就能有所增加。 4 活跃课堂气氛,寓教娱乐。

5帮助学生学习、记忆相关词汇、句型及语法 B教学中歌曲歌谣的教授:

1.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呈现歌曲与歌谣 2.运用体态演示歌曲与歌谣

3.运用准确的语音材料让学生模仿歌曲与歌谣

4.让学生改编歌曲和歌谣

六、简笔画教学法画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可以作为游戏或者是在学生操练中运用到。比如说在warm-up环节中,教师可以一边画一遍边让学生猜是什么;在讲五官的时候,仍可以一边画一边讲,趣味性更强一些。

1、简笔画在教学中的意义: 1.直观教学手段,教师必备之基本功 2.增强直观性,减少母语的干扰 3.增强趣味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4.调动各种感官,促进各种智能全面发展

2、简笔画应用的特点: 1.简练: 2.猜测引导: 3.画的速度要快: 4.画龙点睛:

5.练习:

七、课堂游戏教学法此教学法的应用避免了机械训练的枯燥无味,通过教师设置的游戏可以真正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A游戏教学的概念界定

游戏教学时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教学活动类型。游戏中,孩子通过教师的指导,轻松愉快地达到预测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的范畴不但包括游戏本身,更多的还包括一些课堂操练中的即时活动。 B 游戏教学的现实意义

1 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 3 游戏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游戏教学这种“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减轻孩子的负担。 C 游戏教学在少儿英语课堂的应用

游戏及课堂活动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暖场和(单词句型)操练阶段。QQ824560647 D游戏教学的大致分类 1 暖场热身的小游戏 2 词汇教学的游戏活动 3 句型教学的游戏活动 4 字母及自然拼音小游戏 5 分组竞赛游戏和记分方式

八、.最大兴趣激发教学法

歌曲,TPR,游戏,表演等等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歌曲,TPR,游戏,表演等等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14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导论

第一章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意义: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2.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3.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5.教学方法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1.古代的教学方法2.近代的教学方法3.现代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 当代国内教学方法:1.愉快教学法(倪谷音)2.情景教学法(李吉林)3.尝试教学法(邱学华)4.成功教学法(刘京海)。成功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有三个:一是积极的期望二是成功的机会三是鼓励性评价。 当代国外教学方法:1.发现法(布鲁纳)。第一步,提出要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步,提出解答的假设;第三步,引出结论。2.范例教学法(德国 瓦根舍)。基本型、基础性、范例性3.目标教学法(美国 布卢姆)。定标、实施、评价。4.程序教学法(美国 BF斯金纳)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5.“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6.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 乔治 洛扎诺夫)7.非指导性教学法(美国 卡尔 罗杰斯)。当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方法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2.关注真实生活3.以研究超越经验4.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学设计的依据: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2.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1.系统分析模式2.目标模式,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克里提出的。3.过程模式。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肯普提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总目标是由实质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教育性目标等三种分项目标构成。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是鲜红4.便于检测。教学内容的设计: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基本要求2.通览教材,鸟瞰全局3.疏通教材,清除障碍4.熟悉教材,重点记忆5.分析教材,把握三点6.精心设计,妥善安排7.阅读资料,吸取营养。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方法

传统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1.以语言传递

信息为主的方法。第一,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的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它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方法。具体方式:讲解、讲述、讲读、讲演。第二,谈话法。特点是师生对话。第三,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借以交流信息,深化认识,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第一,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试验,是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知识,以促使其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师直观性原则的具体运用。第二,参观法,特点:是把教学同社会建设实际、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领会,扩大学生的眼界,并从中受到生动的具体的思想教育。形式: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第一,实验法。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独立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可巩固与加深所学知识,又可形成技能技巧,并能养成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第二,实习法。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三,练习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1.主体参与型教学的方法2.合作学习型教学的方法3.研究学习型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5.教师自身的素质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教学方法运用的一般要求:1.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最佳选择和优化组合3.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第四章教学组织的方法

教学组织的特点:1.特殊的师生互动2.特殊的时空安排3.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教学组织的历史发展:1.个别教学3.班级授课7.分组教学9.开放课堂。教学组织发展的特点:1.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化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3.教学组织形式的个别化4.更加重视课外、校外活动。教学组织的选择:1.根据学校的物质资源选择教学组织形式2.根据师生数量和教师专业水平选择教学组织形式3.根据教学目标选择4.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课程内容选择5.根据教学对象选择6.选择恰当时机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有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组织的具体形式:1.全班上课2.班内分组教学3.班内个别教学。班级授课组织的变式:1.班级授课辅助的教学形式——现场教学2.班级授课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当前班级授课组织形式的改革: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是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

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结合。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A钻研教学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学样式d拟定教学计划。2.上课。A目标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恰当d教学组织严密e教学效果优异。3.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4.课外辅导。 课的类型:单一课和综合课。课的结构:1.组织教学。必须贯穿上课的始终。2.检查复习3.学习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第五章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教学媒体的发展:1.语言媒体阶段2.文字媒体阶段3.印刷媒体阶段4.电子传媒媒体阶段。教学媒体的特性:1.固定性2.扩散性3.重复性4.组合性5.工具性6.能动性。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技术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和主要的的教学媒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发展阶段:1.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2.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第六章教学评价的方法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教学评价就是指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在系统收集有关教学实施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功能: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2.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3.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4.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5.教学评价的研究功能。教学评价的分类:1.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2.根据评价的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3.根据评价主题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4.根据评价的方法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5.根据教学评价设计的层次与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宏观的教学评价、中观的教学评价和微观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第七章教学研究的方法

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2.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依据3.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的重要基础4.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1.选定研究问题2.查阅文献和初步调查3.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4.实施研究5.分析研究得出结论6.形成研究报告7.研究成果的评价。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个案分析法5.行动研究法6.比较法。

第15篇: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始终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法

2、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个别才做活动,教学方法是由若干个教学方式构成的,有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构成,而同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中

3、教学方法最邻近的的属关系是活动方式

4、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已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育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5、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6、教学方法的意义?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纽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7、教学方法分类就是建立教学方法的次序和系统

8、斯金特首次把重点转移到教学方法的内部本质方面而提出的

9、教学方法分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组织、多媒体教学、教学评价的方法

10、为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的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倪谷音。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全面发展提出的。理念: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阶段:(以趣激学,引发动机,展开目标。以趣导学,组织认知掌握目标)

第16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关系

高长浩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概念,以及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切手段、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 和办法的总称。

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 用的手段和谋略(方式、方法、媒体等的总和) 具体体现 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特点:综合性、可操作性、特点: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 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主题 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 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相同点: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相对稳定;教学策略,指向单个或局部的教学 行为。 联系:教学模式通常是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联系:教学方法可看做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区别:教学策略表现为一定的教学程序,还包含对教学过 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大于教学方法。

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模式提出者:奥苏贝尔,主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相应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阶段1:呈现先行组织者 阶段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 阶段3: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运用该教学策略的教学条件: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呈现者、教授者、解释者),学生的任务:掌握观念和信息,其原有认知结构会影响新学习材料的有意义接受,准备工作:预先准备先行组织者,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

五环节教学模式

提出者:赫尔巴特、凯洛夫等,激发学习动机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运用巩固 检查效果 其中d、e环节会结合在一起进行,补充“布置课外作业”环节,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分析问 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段教学策略

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 图8.1 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P87)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模式

提出者:布卢姆 主要观点: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目的: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质量。主要步骤:学生定向→集体教学→形成性测验→ 矫正教学→再次测评(P88图8.2) 形成性评价是掌握学习的重要手段。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提出者:洛扎诺夫(保加利亚) 主要观点: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也称“暗示教学策略”。主要作用:实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主要步骤:创设情境 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总结转化 。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主要作用:用于实现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主要步骤: 动作定向(主要由教师完成) 参与性练习(学生完成,教师指导) 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技能的迁移:基本达到自动化,无需思考即可完成, 能与其他技能进行组合,构成更为综合性的能力。

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在以学为主的ISD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最核心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性环节。

发现学习模式

提出者:布鲁纳(Jerome.S.Bruner,1915年生),理论基础:儿童的智力发展阶段论、认知--发现说,主要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 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有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是现有知识;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主要步骤:问题情境创设→假设 检验 整合与应用。发现学习模式的局限:

(1)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2)“任何科目……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

(3)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4)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5)发现法适合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支架式教学策略

定义: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Framework),该框架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该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来源:维果斯基的“邻近发展区理论”。 教学的作用就是创造最邻近发展区;教师的作用是搭脚手架。脚手架:指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现有能力的支持的形式。

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步骤: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 最邻近发展区” 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由教师完成 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由教师完成进入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师生共同完成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

抛锚式教学策略

提出者: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主要观点:该策略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也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 的教学策略” 主要步骤: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抛锚” ——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例:CCTV-1“大风车”栏目的“福尔摩斯和他的小分队。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 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理论基础:认知弹性理论,其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 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主要步骤:呈现基本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建立思维模型、——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养发散思维 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启发式教学策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不启, 不发。——孔子对问题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不得要领。——教师应给予思考问题的方法的指导,开启思路。对问题尚未考虑成熟,想说又难以表达。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主要步骤: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尝试知识探究(教师要拟定适合学生水平的尝试)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变式练习的尝试(应用,训练思维,增加创造性因素) 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教学细节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第17篇:教学方法

熟悉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 发现学习

含义: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布鲁纳提出的)

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

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3、鼓励学生的言语表达

4、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纲要图式教学法

所谓纲要图式教学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A.按照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教学内容

B.出示纲要信号图式,把小型的“图式”发给每个学生进行消化

C.要让学生课下按“图式”进行复习

D.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式回答问题

暗示教学法

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范例教学法

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有教养的人,必须改革教材,充实根本性,基础性和本质性的内容,使学生得以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非指导教学法

传统指导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和技能,采取比较固定的步骤;而非指导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教学法的分类

布兰克兹(Blankertz,1971)、克朗(Kron,1994)和尼克里斯(Nicklis,1989)等人把教学法分为面向教化(Bildung,如德语单词有造形、构造、教化、教育之义)、面向学习和面向互动几个主要种类。结果,产生了以下几个常见分类原则:

1.作为与文化有关的教育的教学法

2.作为一般教和学的理论的教学法

3.作为注重互动和课程开发的教学理论的教学法 另一种教学法的分类:

将教学法根据教化和学习的二分法来定性,一方面,一种与文化有关的教育强调个人与文化的建构性互动,从而理解文化的意义与意蕴,另一方面,教学法关系到建构了特定情境的学习与教学。学习内容是通过对文化内容合理的选择和编排决定的(例如,以课程或课程提纲的形式)

分为作为教和学理论的教学法,和作为教化内容的教学法。 官能心理说

这种学说认为人具有各种官能,各有其不同的职能;学校的各种课程应针对各种官能发挥其一定的教育作用。例如几何学可训练理智官能,而历史则可训练记忆官能。有些学者根据这一学说,提出了学习训练的转移问题。有的认为,只要学习的对象具有共同的因素,就有转移的可能。有的持反对的看法,认为每种课程都是独特的,而需要适合自己的思想方法,根本没有转移的可能。有的则协调这两种观点,认为每一种知识领域,既有共同因素,也有独特因素,只要利用其相同或类似之点,某种程度的训练转移是可能的。

自然主义说

这一学说认为儿童教育是一种发展过程;儿童作为一个自然产物,必然要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种发展提供最适度的条件。这是瑞士哲学家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的教育学说的要点。法国的卢梭认为人的发展要顺乎自然。他比裴斯泰洛齐更加认定人的各种能力和官能会自发地发展,因而主张免除任何形式的约束,在教学上要引起儿童的积极兴趣,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才智。它强调儿童自发活动,反对过分的形式训练,仍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统觉说

这种学说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是建立不同经验之间的联系。19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相信,人具有一个智力机构,由它决定什么概念处于有意识状态,什么概念处于潜意识状态。它随情况的需要听从召唤。这就是所谓的「统觉机构」,通过它新的概念与现有的概念联系起来,而构成一个联想概念的基体,叫作统觉堆。一句话,新的概念,就是这样被旧的概念同化起来的。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这种吸收同化的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已确立的概念也需要适应新的经验。但无论如何,赫尔巴特的学说对教学理论还是有贡献的。

条件反射与行为主义说 这类学说的基本要点就是,有什么刺激就有什麼反应;教师的教导与学生的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但条件反射论根本不足以解释学校的学习,因为学生不单是一个反应者。学生由其经验,过去教导、态度及其判断能力等所构成的整个意识机构,无疑会在刺激与反应中起干预作用。单纯地增加刺激数量,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刺激与反应不是完全在一对一的基础上联系起来的。因此,行为主义的理论以刺激与反应这种公式作为概念形成和转移的依据,当然就站不住脚了。

学习的认知说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在操作和游戏中所表现的察觉和动作先于使用符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为综合理解做准备。关于儿童知识增长的这种次序,皮亚杰曾作过深入的阐述。他的观点给教育家以很大影响。这种理论还认为,完整的思想活动须遵循如下一个相当普通的次序︰

1.求知兴趣的唤起;

2.问题的初步探索;

3.概念,假定的提出;

4.恰当概念的选择;

5.概念的证实。

学习的结构说

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初期宣扬的关于经验的结构整体概念,在20世纪后期又复兴起来。一种新经验,如一段新的历史课文或一道几何学习题,开始时似乎是以无定形和不成结构的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对这种教材不知所措的学生,开始去掌握他认为重要的特点或图形,随后他又重新思考这新的经验。他的洞察逐渐结构化一直达到对问题的了解或解决。皮亚杰改进了格式塔概念,而把一个概念结构列为三种心理性能︰

1.整体性;

2.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3.自动平衡原则。一种智力结构,就是靠著这三种心理性能通过吸收和接纳过程,来与新的经验相适应的。

学校教学一般是依照学生的年龄把他们分成班级进行。有一些学校则把同一班的学生,根据其智力才能的高低进一步分为小组进行。有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开始试办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步速学习而不分班级的学校。为了发挥教师的潜力,对某些科目采用了协作教学的方式来授课。在现代教学中,大量使用了诸如视听教具、语言实验室、电脑等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虽然具有形像、灵活等多种优点,但无法引起思想交流的作用。我们应当合理地使用教学工具,使它们代替教师进行重复与机械的工作,从而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从事讲解课文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型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综述

总的来说,角色扮演法既是要求被试者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观察被试者的多种表现,了解其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种测评方法,又是通过情景模拟,要求其扮演指定行为角色,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行为技能最有效的一种培训方法。角色扮演理论是以米德的角色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米德的角色理论 米德通过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自我是通过学习、扮演其他人的角色发展起来的,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总和,是各种角色的总和,代表对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角色扮演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实际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定行为。在不同场合,人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人们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人际互动中实现的。这就是米德最初的角色扮演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是角色扮演用于塑造人的行为的理论基础。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在观察学习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环境,如社会文化关系、榜样等客观条件,只要控制这些条件,就可促使儿童的社会行为向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他在实践中证明,在观察学习中,人们不用什么奖励或强化,甚至也不需参加社会实践,只要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就可学到新的行为。这是一种“无偿式学习”,是通过形成一定的行为表象来指导自己的操作和行动的。最著名的是“侵犯实验”。

榜样,特别是受人尊敬的人物行为,具有替代性的强化作用。替代强化也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包括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即观察榜样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以及理解自己如何运用这种行为。在这种替代强化作用的影响下,尽管没有采取任何直接的动作,也会产生大量的行为结果。这一点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

因此,有意识得从正面给人以正确、美好、规范的行为刺激,则有利于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改变不良的行为的作用。

“五步诱导”教学法

一.现状分析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题是个难点,它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且适应性很广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应用题往往是盲人摸象无从下手。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还没有找准正确的思维方向和理清思路的过程,对应用题思考的过程是零乱的。此外,学生在心理上也存在畏难情绪,没有兴趣,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因而导致学生对应用题很怕的现象。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超过教师的一百种甚至一千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兴趣有了,就会滋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新约·马太福音》中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炷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

杜威说: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①。因此,对学生数学兴趣的诱发,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发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轻松和成就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②”

二.方法与措施

传说中,禹治水是“予决九川距四海,浚赋治距川。③”他改鲧的“堵”为“输”而成功。而治“应用题”这个“水”也在于“输”和“引”。

在多年的数学应用题的实践教学中,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应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兴趣、信心抓起,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诱导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通过课堂活动的引领让学生增添解决应用题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而教师则重在抓好“诱”和“引”两个环节,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诱发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在具体的实施中,我采用“五步诱导法”施教,以诱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使学生能遇事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解决应用题“难”的问题,其效果很好。

“五步诱导法”是指“一读、三找、一结果”即读题意、找准已知条件、找出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结果写出答案等五步。其核心就是“引”和“导”,注重解题的步骤和格式。

第一步:读题意。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说:事物之间具有深刻的关联性,任何事物的意义是无法从该事物本身知解的,只能从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中领悟④。“读题意”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了应用题的文字叙述后能弄懂这一题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弄懂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间的关系,“读”出问题, 读中引出“思”。现就小学二年级(上)的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为例说明。

例1:养鸡场里有9个鸡舍,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养鸡场里一共有多少只鸡?

在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读”、“思”弄懂题意:这道题讲的是养鸡场里鸡舍和鸡舍里养鸡只数的情况。

例2:水果店运来12箱苹果,苹果的箱数是梨的3倍。水果店运来多少箱梨?

先让学生读题,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道关于什么关系的应用题?(倍数关系)根据题意知道此题讲的是苹果和梨这两种水果的关系,而题中只告诉了苹果的箱数,没有告诉梨的箱数,所以要找出苹果跟梨的关系才行。

例3:A、小芳今年3岁,她妈妈今年27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芳年龄的几倍?

B、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芳年龄的几倍?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题后,要让学生弄清此题分别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小芳和妈妈的年龄。)

第二步:找准已知条件。

找准已知条件是指在引导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题目分成两部分——即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让学生在题目的已知部分中找出所含的已知条件,弄清此条件所表示的意思,要完成这一步,关键在于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题中去找,教者要用启示性和鼓动性的语言,突出一个“趣”字。如:

(1)题,通过“诱导”,知道了已知条件是:有9个鸡舍,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这两个条件养鸡的情况弄清楚了——即把鸡平均分成9份,每份8只鸡。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平均分”然后让学生以班上的小组为“鸡舍”,以单个学生为“鸡”,具体去排一排,分一分,既直观,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增添了课堂活跃的气氛。突出了“乐”和“趣”

(2)题,通过“导”,知道了已知条件是:水果店运来12箱苹果,苹果的箱数是梨的3倍。教师在引导中要让学生弄懂苹果跟梨是个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在引导学生理解时,最好也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就很能理解题意了。

(3)题,通过“引”,知道了已知条件是:小芳今年3岁,妈妈今年27岁。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3)题的第二小题时,要让学生明白,明年小芳是多少岁(4岁),妈妈明年是多少岁(28岁)。

这样,通过教者的引导,题中告诉的条件就明确了。

第三步:找出问题。

对于一道应用题,只有知道了问题是什么,才能清楚了明确解答此题的最终目的。要完成这一步,同样要引导学生去读,要让学生明白重点应该读应用题的哪部分,怎样从“问题部分”中找出所求的问题。如:

(1)题是求:一共有多少只鸡?就是求全养鸡场养鸡的总只数。

(2)题是求:水果店运来多少箱梨?此题是求倍数关系的题。

(3)题是求:妈妈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多少倍?这两题的问题虽然相同,但条件不一样,需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在能解答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深入到第二个问题,训练学生灵活、巧妙的变通解题方法。

只要引导学生找准了问题,才能想办法准确的解决问题。

第四步: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启发思维,拓宽思路。列算式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的一步,前三步都是为这一步服务的,只要找准了数量关系,才能正确的列出算式。如:

(1)题:通过引导知道数量关系是:9个8是多少,列式为:8×9=?

(2)题:其数量关系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梨的箱数。应用除法算,算式为:12÷3=?

(3)题:

A小题的数量关系是:妈妈的年龄里有几个女儿的年龄——即27里面有几个3,应用除法计算,算式为:27÷3=?

B小题的数量关系是:28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算式为:28 ÷4 = ?

第五步:计算结果,写出答案。

这一步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步,完成这一步时要注意“单位”和答语,其中强调指出“倍”不是单位。

采用“五步诱导”指导教学,学生能准确的把握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向和规律,从而养成习惯,掌握解答应用题的钥匙。当然,最重要的一环还在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兴趣,教师再施之于恰当的方法指导,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论

坎贝尔说:“几乎在每一位学生身上都存在着一颗五岁大的‘未经训练’的大脑,这种“未经训练”的大脑挣扎着钻出来并表达它自己。⑤”他的论述表明:每个学生对事物都有积极的认知态势,只要教师假以恰当方式引导,都会有所收获。

因此,在小学低段“应用题”的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兴趣培养及其重要。解答应用题其实就是一个扩散思维和多向思维训练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一些活动,诱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种思路,也不拘于一定的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提倡并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例:有18个梨,平均放在盘子里,有几种放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充分发挥想象(每盘6个,放3个盘子,或每盘9个放2个盘子,或每盘3个,放6个盘子,每盘2个,放9盘子或每盘放1个,放18个盘子,或18个放一盘)。

当然,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训练也很重要,如“多少关系”中,梨比苹果多3筐,可知道梨多,苹果少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中,从“桔子是苹果的5倍”这句话可知道:苹果是1倍数,桔子是5倍数等等。

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方式要多元、思路要广阔、方法要灵活,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放开了,就能找到破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就会愈学愈起劲,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教学效益就会上升,教学目标就会达成。

功能编辑

测评

通过角色扮演法可以在情景模拟中,对受试者的行为进行评价,测评其心理素质以及各种潜在能力。可以测出受试者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心理素质,也可测出受试者的社会判断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各种潜在能力。

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工作角色,但是,从培养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需要人的角色的多样化,而又不可能满足角色实践的要求。因此,在培训条件下,进行角色实践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角色培训还可以发现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行为做出有效的修正。

换句话说,角色扮演法是在培训情景下给予受训者角色实践的机会,使受训者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改进提高。通常,角色扮演法适用领导行为培训(管理行为、职位培训、工作绩效培训等),会议成效培训(如何开会,会议讨论、会议主持等),沟通、冲突、合作等。此外,还应用于培训某些可操作的能力素质,如推销员业务培训,谈判技巧培训等。

优点编辑

参与性活动

作为受试者,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受试者一定会充分表现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作为受训者都知道怎样扮演指定的角色,是明确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扮演培训过程中,受训者会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带有娱乐性功能。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从测评的角度看,角色扮演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为了达到测评的目的,主试者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测试主题,场景。在主试者的要求下,受试者的表现也是灵活的,主试者不会把受试者限制在有限的空间里,否则不利于受试者真正水平的发挥。从培训的角度看,实施者可以根据培训需要改变受训者的角色,与此同时,培训内容也可以做出适于角色的调整。在培训时间上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视要求而决定长短。有关人际关际的培训,从培训设计上就已经消除了由于人际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按自己的意愿

角色扮演是在模拟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受试者或受训者在做出决策行为时可以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完成,也不必考虑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失谈会带来工作绩效的下降或失败等问题它是一种可反馈的,反复行为。受试者或受训者只要充争地扮演好角色就行,没必要来自己的行为担心,因为这只是角色扮演行为,其产生的影响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没必要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

需要配合

角色扮演过程中,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交流与沟通,因此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人们的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同事之间一起接受培训进行角色扮演时,能够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

锻炼机会

角色扮演培训为受训者提供了广泛地获取多种工作生活经验,锻炼力的机会。这一角色扮演法的优点是就培训而言的,因为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受训者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可以模拟现实的工作生活,从而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明白本身能力的不足之处,通过培训,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缺点编辑

1、如果没有精湛的设计能力,在设计上可能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和虚假人工化等现象。这无疑会造成对培训效果的直接影响,使受训者得不到真正的角色锻炼能力提高的机会。同样的,在设计测评受试者角色扮演场景时,由于设计不合理,设计的场景与测评的内容不符,就会使受试者摸不着头脑,更谈不上测出受试者的能力水平来。

2、有时受训者由于自身的特点不乐意接受角色扮演的培训形式,而又没有明确的拒绝,其结果是在培训中不能够充分的表现出他们自己。而另一种情况是受训者的参与意识不强,角色表现漫不经心。这些都会影响培训的效果。在测评的过程中,由于受试者参与意识不强,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就不能测出受试者的真实情况。

3、对某些人来说,在接受角色培训时,表现出刻板的模仿行为和模式化行为,而不是反映他们自身的特征。这样,他们的角色扮演就如同演戏一样。偏离了培训的基本内涵。在测评受试者角色扮演中,如果受试者也表现得剩板或行为模式化,测评就失去其意义。

4、由于角色扮演时,大多数情况有第三者存在,这些人或是同时接受培训的人,或是评价者,或是参观者,自然的交互影响会产生于受训者和参观者之间,这里的影响是很微妙的,但绝不容忽视。

5、有些角色扮演活动是以团队合作为宗旨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的突出个人的情况,这也是角色扮演中很难避免的,因为,一旦某个人表现太富于个性化,这就影响团队整体合作性。

要求编辑

为了弥补角色扮演的不足,还必须将受训者或受试者提出一些具体的角色扮演要求,即:

1、接受作为角色的事实。

2、只是扮演角色。

3、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注意你态度的适宜性改变。

4、使你处于一种充分参与的情绪状态。

5、如果需要,注意收集角色扮演中的原始资料,但不要偏离案例的主题。

6、在角色扮演中,不要向其他人进行角色咨询。

7、不要有过度的表现行为,那样可能会偏离扮演的目标。

由上所述,角色扮演法既有自己的优点,又有不足之处,是一种难度很高的培训和测评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培训和测评效果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情景模拟设计,同时,保证角色扮演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纠正随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操作步骤编辑

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1)事先要作好周密的计划,每个细节都要设计好,不要忙中出错,或乱中出错。

2)助手事先训练好,讲什么话,作什么反映,都要规范化,在每个被试者面前要做到基本统一。

3)编制好评分标准,主要看其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而不要看其扮演的角色像不像,是不是有演戏的能力。

实施评估

角色扮演的评估,其实就是一个收集信息、汇总信息、分析信息,最后确定被试者甚本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过程。

1)观察行为。每一位主试要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一位或两位被试者的行为,记录语气要客观,记录的内容要详细,不要进行不成熟的评论,主要是进行客观的观察。

2)归纳行为。观察以后,主试要马上整理观察后的行为结果,并把它归纳为角色扮演设计的目标要素之中,如果有些行为和要素没有关系,就应该剔除。

3)为行为打分。对要素有关的所有行为进行观察.归纳以后凡是就要根据规定的标准答案对要素进行打分。

4)制定报告。给行为打分以后,每一位主试对所有的信息都应该汇总,形成报告,然后才考虑下一位参加者。每位主试要宣读事先写好的报告,报告对被试者在测评中的行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及对要素的评分和有关的各项行为。在时报告时其他的主试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5)重新评分。当每一位主试都报告完毕,大家进行了初步讨论以后,每位主试可以根据讨论的内容,评分的客观标准,以及自己观察到的行为,重新给被试者打分。

6)初步要素评分。等第一位主试独立重新评分以后,然后再把所有的主试的评分进行简单的平均,确定被试者的得分。

7)制定要素评分表。一般角色扮演评价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角色的把握性。被试者是否能迅速地判断形势并进入角色情境,按照角色规范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行为。

角色的行为表现。包括被试者在角色扮演中所表现出的行为风格,价值观,人际倾向,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敏捷性,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性等。

角色的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是否符合角色及当时的情境要求。

其他内容。包括缓和气氛化解矛盾技巧,达到目的的程度,行为策略的正确性,行为优化程度,情绪控制能力,人际关系技能等。

8)主试讨论,根据上述内容,主试进行一次讨论,对每一种要素的评分,大家发表意见。

9)总体评分,通过讨论以后,第一位主试在独立地给该被试者评出一个总体得分,然后公布结果,由小组讨论,直到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个得分就是该被试者在情景模拟的总的得分。

注:如果用角色扮演法培训受训者,也可采用上述操作步骤对受训者进行评估。

第18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设计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设计探析

付晓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遵循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和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所起作用与影响因素有所认识;其次,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笔者以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探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演讲、辩论式教学、问答教学法和探知性教学法这五种教学法;最后,教师以幽默与激情的方式推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又是建立在“灌输式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之上,所以我们要彻底颠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1],不断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笔者以自身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为例,贯穿全文所要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教学效果能否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2]。因此,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更加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实践和创新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是严峻的挑战,亦是沉甸甸的责任。

(一)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作用

第一,教学方法可以扭转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不充分甚至是轻视,从一开始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首先要研究通过什么教学方法扭转大学生对课程的最初认识,从而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阐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时,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以《修养的作用》和《湖南一出租车司机撞死劫匪》两个案例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道德和法律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

第二,教学方法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的特殊性,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思潮都会对教学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设计一些典型的、疑难的、有争议的案例来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能够解决许多现实问题,利于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在讲授“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这一问题时,笔者以《2003年北京姑娘郝璐璐接受11项整容手术》为例,让学生对“何谓美?”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审美观的目的。

第三,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高职的学生,综合素质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明显的差距,努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的理念。如在讲授“适应人

生新阶段”这一问题时,笔者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提出通俗易懂的“三个问题”(一是你是什么,你不是什么;二是你有什么,你没有什么;三是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便于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进入大学新阶段就能做到认识自己和定位好自己的目标。

(二)抑制教学方法发挥作用的因素(仅从教师的角度来阐述)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教师不同程度上受到年龄的影响。青年教师更容易接受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而年纪较长的教师仍然受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忽视教学对象,所以在课堂中常常出现“教师唾液横飞”、“学生倾倒一片”等现象。虽然教师经验丰富,但也没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对学生特点认识不足。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学生层次,了解学生的心理。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一颗求知的心来到大学,作为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征服每一颗“求知之心”。

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是否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反映的是一门课程的总体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教师形象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具有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实现“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的培养学生能力、促成品德养成的教学目的,切实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一)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案例的描述或介绍,引导学生对这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3]。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凸显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从老师讲解而是积极思考案例中呈现的问题,融入课堂讨论。同时,案例式教学又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个问题,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分析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凸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通过学生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此讲的导课过程中,给学生呈现“道德选择的艰难”的案例,然后提出问题:你选择救一个小朋友还是多个或是有其他的做法并说明原因。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老师依据个人的角度做出点评,但不要求学生与自身观点保持一致。以此引出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人是否可以过没有道德的生活?”,从而导入新课。

(二)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内容的某个问题,通过积极介入学习中的讨论或辩论活动,从而掌握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法[4]。

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独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讨论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更能彰显出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其次,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养成动脑、

动手的好习惯。最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便于形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平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进行,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征。设计问题难易度要适中,使学生容易参与讨论。提供资料真实,从学生身边发生的实例着手,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解决周围发生的问题,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演讲、辩论式教学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它彻底改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确立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教学的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教学参与中能够逐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演讲、讨论、辩论式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预先做好精心的准备:事先把演讲题目和辩题留给学生,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让学生有备而来;同时,教师要扮好“导演”的角色,协调和掌控整个过程,使整个环节有序有效地进行;最后,教师要画龙点睛,做好总结和点评。

如讲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给出“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的辩题,模拟辩论赛程序和环节展开辩论,最后教师以评委身份做最终点评。

(四)问答教学法

问答教学法也可称为谈话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用口头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5],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谈话教学法其优点明显:首先,教师利用口头语言与学生交流、对话,在有目的的问答和谈话中,易于和学生 “打成一片” ;其次,通过有效的、富于技巧的谈话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提示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发新思想和新认识,最终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如在讲授“理想、空想与幻想的区别”时,首先让学生分别回答三者的含义并举例说明,之后针对“幻想”一词提出问题“谁知道‘我希望我会飞’用英语怎么翻译?”,以“I wish I could fly.”运用的虚拟语气说明幻想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从而也启发学生敢于开拓创新,解决问题不局限于某一角度和领域。

(五)探知性教学法

探知性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知识要点选择和确定专题,让学生通过调查或者文献整理等方法,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以报告或其他形式呈现在课堂中,以达到师生、生生相互学习的目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知性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6],这与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相吻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讲授“理想信念”这一问题,给学生呈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案例时,让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张海迪获得成功”的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以讲课的方式介绍张海迪。在教学过程中,既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总之,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评价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增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还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要教师能精心准备和认真组织,就一定会打开学生兴趣的阀门,让他们愿做、乐做,直到会做。

三、以幽默与激情的方式推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一)寓幽默于教学实践,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人生充满了悲哀与忧愁、愚行与困顿,那就需要幽默以促使人发挥潜力„„幽默感常能激扬心志,使人重获活力,虽然身存历劫,仍然保持蓬勃的生趣。”[7]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也需要蓬勃的生趣,这就要求教师汲取幽默元素,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相应的教育,并达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

(二)寓激情与教学实践,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拥有对这个职业的激情,有奉献学生的激情;其次,对所讲授课程的激情,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将激情带入课堂,享受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完成45分钟的课程;教师将激情带入课堂,感染学生,培养学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激情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更是学生走向成才之路的阶梯。

参考文献:

[1]张辉.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6).

[2]顾钰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与研究[J],

2007(5).

[3]关新.案例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叨.教育探索[J],

2005(12).

[4][5]王志辉.对高职教育理论性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教学评论[J], 2009(1).

[6] 仇兆波.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探析.教育与职业[J],2009(21).

[7] 林语堂.幽默人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1.

联系电话:0417—702071215326230660

电子信箱:jeson200507.student@sina.com

邮编:115009

地址: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第19篇:PS教学方法之情境教学设计

体现“教、学、做”一体情景教学法的典型

课程总结

—photoshop平面设计—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是教材、教师、学生三个基本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教师依据教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在这个情境中,使学生入境而感受美— 爱美而动情— 理解而晓理,充分做到“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达到教材所要求的指标,这也就是情景教学的实质。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用语言、计算机及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做于一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教材内容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在教材规定和学生对象不变的情况下,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情景的创设主要依赖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及教学艺术和品格。在创设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情景和具体的情景教学中,充分体现着教师和学生“教、学、做”三位一体,从操作来看,方法多种多样,即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能动性。根据对photoshop平面设计中情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现将“教、学、做”一体情景教学法在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归纳如下:

一、创设“教学做” 一体情景教学的常用方法 第一点、联系生活展现情景。

联系社会现象展现情境,就是把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通过创设情景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感官意识,增进对制作的理解。例如同学们平时所喜欢看的杂志、报纸以及逛街时所散发的传单、理发店里的小写真图、网上比较好的创意点子等等,这些都属于和我们的周围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通过这些周围的生活而创设的教学情境,把所学的制作方法等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唤起学生的共鸣,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对旅游城市的宣传、公益广告的宣传等。但无论如何,联系生活展现情景对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表达对个人审美与大众审美的区别对待。

第二点、扮演角色体会情景 为了使教学情景真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实例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情境。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实例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想象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如给学生任务制作本系部的迎接新生的宣传海报图,首先让学生分别形成几个小组,每个组人数不能超过8人,然后各自选择自己的角色譬如系主任、系辅导员、几个新生以及几个制作者,最后分小组进行制作、演示以及讨论,这样即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拓展了每个同学的创造力。

总之,在运用情景教学时,还必须合理吸收其他教学方法,使情景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教学做” 一体情景教学在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高职院校的学生最感到缺乏的就是创作力,加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禁锢,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并且下课就忘了的一种学习模式,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并且禁锢了创造力,其他高职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运用“教学做” 一体情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以及在审美角度的全面性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间接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第二点、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情景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有看到、听到、甚至摸到的学习对象,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学习的对象。人的语言器官和大脑的发达程度给人类学习生理基础,而丰富的文化社会环境则后天的给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photoshop平面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为这两者之间架设一条行之有效的桥梁,而这个行之有效的桥梁就是创作环境。塑造良好创作环境的手段,就是情境教学法。平面设计学习中,想象创造力是最重要的,见多识广是在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

第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拓展想象力,学到的知识易掌握综合使用。 在photoshop平面设计学习过程中,兴趣、想象力、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补充。在许多大城市的家庭中,孩子的知识面是很广的,这样就证明了诸如兴趣、环境、见识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非智力因素。情景教学正是运用了将视、听、说融为一体的这一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把学生注意力、兴趣引导到学习对象上,进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深刻、完整的理解,并易于巩固。

三、运用“教学做” 一体情景教学法时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是公平化。教师通过组织所有小组成员都要表达个人的意见,防止有些生活环境较好的同学爱表现影响到部分家庭情况不好的同学产生自卑心理而不敢表达。教师应该严格把握协同合作的形式,杜绝个人崇拜及小团体。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环境及个人见识去充分感知制作内容,从而可以使每个人从别人身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进而加深对制作内容的感官认识,把制作内容与实际情景、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深刻的观念。

其次,在运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想象创作力这个主要方面,不要使其注意力分散到一些细枝末节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分组讨论时应对制作内容进行必要的说明,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要提出可能出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使学生在避免走错路的基础上更加明确自己的制作对象。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使学生产生畏难、焦虑甚至抵触情绪,而应该尽量使他们有一种轻松、快乐、自信的感觉,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法在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校社会环境,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总之,不同的教学方法等待着老师们去创造,去共同编织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丰富多彩的图景。

第20篇:中小学概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概念的引入,根据概念的不同可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从实际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低年级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中高年级,虽然随着知识面不断扩大,概念的不断增多,而不断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凭着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它的讲授方法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坚持直观的原则。如:在学习长方形之前,学生已初步的接触了直线、线段和角,给学习长方形打下了基础。教学时利用桌面、书面、黑板面等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从中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1)都有四条边;(2)对边相等;(3)四个角都是直角。使学生形成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的概念。

(二)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当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联系密切时,不需从新概念的本义讲起,只需从已学过的与其有关的概念中加以引申、指导,便可引出新的概念。例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就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桶油重100千克,3桶油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就是求100千克的3倍是多少?12桶油重多少千克?算式100×12,就是求100千克的12是多少?34桶油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4,就是求100千克的34是多少,由此得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引入不但复习了旧知识,也使教者省力,学者易懂。

(三)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便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如:循环小数的概念可通过10÷3=3.3333„„和70.7÷33=2.14242„„两个计算引入,倒数的概念可通过1/5×5=1及2/7×7/2=1引入。

二、注重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正确的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描述性的概念,主要揭示它的本质属性,在概念的内涵上下功夫。对定义性的概念,不仅要准确地揭示它的内涵,而且要讲明它的外延,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逐步达到完善。即在引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概念。

1.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概念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客观事物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有本质的和非本质的。本质属性是构成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教学时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把事物讲清楚说明白。如,什么叫循环小数?课本是这样定义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这里讲了两点,一是前提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关系,二是属性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且是依次不断的。明确了这两点就能迅速的判断出某些数字是不是循环小数,如4444.6

25、7.321

32、9.2020020002„„这样的小数都不具备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所以都不是循环小数。而6.324324„„、0.146262„„具备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它们都是循环小数。

2.注意比较有联系的概念的异同。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划清了异同界线,才能建立明确的概念。而对这类概念,应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如: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相同处是都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处是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3.通过变式突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中如果总是重复某种例子或图形,就可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某些非本质的属性上去,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为突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题的内容、叙述方式和图形的位置、形状应有适当的变化。如:讲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时,不仅让学生认识标准位置的图形,还能认识变换了位置的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4.对本质属性要变换表达方式去理解概念。为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有时需从不同角度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可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语言去描述,或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用不同的图形去演示。如:最简分数可说成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也可说成分子分母只有公约数1的分数。等边三角形除了用“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定义外,还可以用三个角都相等,三个角都等于60度,顶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表述方式来揭示它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概念。

5.使用准确的语言帮助学生确切地掌握概念。在概念的讲解中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精炼。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甚至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或引起误解。例如:一年级讲“没有”时,用“0”表示,而不能讲“0”就是没有;四年级讲“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而不能讲“整数就是自然数和零”,教师教学语言要严谨、准确。要求学生答题也要准确、完整,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述。

三、加强数学概念的巩固数学概念的巩固过程,就是识记概念与保持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加深理解与灵活运用的过程。要巩固概念,最主要的就是对概念的深透理解。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牢、用得活。数学概念的巩固可在应用中巩固,在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需用大量的数学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巩固所学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一个新概念讲完之后,要精心给学生设计练习,巩固概念。

(1)应用新概念的练习。讲完“分数乘法的意义后”让学生说一说下面各式的意义:30×45 45×30 10×4 23×15。 (2)关键问题设计重点练习。如学习小数加法后,重点加强“小数点对齐”的练习。

(3)加强对比性练习。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是建立概念的一种好方法。有助于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有些学生虽然能背出概念,但碰到具体问题,就不会区分或作出错误的判断。如质数和互质数,质数是根据一个数本身约数的个数来确定的,而互质数是根据两个数是否有公约数1来确定的。

(4)加强判断性练习。对一些相邻、相近和容易混淆的概念,出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判断、选择,这样既巩固了概念,也发展了学生的判断能力。

(5)进行综合性练习。这样的练习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数学概念。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的度数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它涉及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按比例分配、三角形按角分类等概念。(6)建立概念体系: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概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概念教学也要贯彻系统性的原则,学完一类概念后,要进行知识串联,把新概念纳入某一部分的系统中去理解。这样不仅使概念得到了巩固,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另外,一些重要的概念,往往不能孤立地掌握,而要在一定的概念系统中,才能透彻的理解。如:对自然数概念的理解,不仅需要在扩大认数的范围过程中,还需要在数概念与进位概念以及四则运算概念交织在一起的自然数概念结构中,逐步深化和完整,使学生融会贯通。这样不仅可以使旧有的知识得到巩固,还能使新授的知识顺利的进行,为今后的学习作好准备,为概念的发展留有余地。

四、数学概念的教学要有发展的观点学生认识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小学教学中的概念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是逐步深化、逐步完善的。通过深化和完善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所发展和提高。如减法的概念,在一年级只要求学生从“剩余”的角度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以后才介绍被减数、减数、差。接着是要求学生从“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角度去理解减法的意义;二年级要求学生从减法的验算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角度去认识减法的意义;三年级才从减法的关系中揭示减法的意义,并给出定义。数学概念需在一定的阶段形成一定的认识,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按阶段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师只要掌握教材对某一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及其逻辑顺序,掌握教材的扩展和延伸的发展过程,就能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并对概念的理解不断深化.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摘要:新课引入是概念新课教学的前奏曲,一个好的新课引入应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一个好的新课引入,更应能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到更多的知识。本文,就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新课引入方法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新课引入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新课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情感、启迪智慧、诱发思维呢?

我们要紧紧抓住新课引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我们从实际出发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思索;可以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可以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成为新课启发教学的先导。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谈一谈在高中数学新课引入教学中的几种尝试。

1、以旧带新法引入新课

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教师在引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讲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时,可以在复习回忆两角和公式的基础上顺利导入,讲半角公式可以在复习回忆二倍角公式的基础上顺利导入。

2、开门见山法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导入法又叫直接导入法,有时我们谈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这样主体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可以以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这样,立即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的老师有时上课并没有绕圈子,而是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做,教学重点突出,能使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研究之上。例如,在讲《二面角》的内容时,可这样引入:“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度量方法,那么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怎样度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二面角和它的平面角!”(板书课题),这样导入,直截了当, 促使学生迅速地把精力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

3、趣味法引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 ,所以以用趣味性引入新课,旨在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引入时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或创设情境等,适当增加趣味成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对学生说: 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按 30 天算)内每天给你们 1000 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 1 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 2 分钱,第三天给我回扣4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 2 倍,你们愿不愿意? 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 “ 诱人 ” 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 “ 收支 ” 对比,才能回答愿与不愿。 “ 支 ” 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问题,如何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通过这个例子不但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起到自然引入的作用。

4、联系实际法引入新课

数学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直接用于实际当中,如果在教学中能以实际应用引入新课, 势必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思考过,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更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求知目标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要广泛地、深入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创设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和大自然种种现象的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数学处处有,人类社会离不开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排列和组合应用》时,以学生参加竞赛为背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A、B、C、D、E 五名学生参加劳技课比赛,决出了第一到第五名的名次。A、B 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 A 说: “ 很遗憾你和 B 都没有拿到冠军 ” ,对 B 说: “ 你当然不是最差的 ” 。从这回答分析,5人的名次排列共可能有 ____ (用数字作答)种不同情况。

创设这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既使学生好奇,又使他们感觉到数学知识的用处,往往起到理想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例子说明数学不是抽象的,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

5、类比法引入新课

类比作为人们认识事物、理解规律的一种手段,在新课的引入中也有奇妙之处。 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时,可运用类比法提出新课内容,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 例:讲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类比指数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提出课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将“已知”和“未知”自然地连接起来,温故而成为知新的基石,课堂教学可望收到满意的效果。

6、设疑法引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教师以提问适当的问题开始讲课,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总之,数学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有时也可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新课引入的环节是新课概念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引入法,能够有效地为新课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能够恰到好处地为新课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概念新课教学中,切不可轻视引入新课这三言两语。

《教学方法设计.doc》
教学方法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