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综合教务系统

2022-03-2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新综合教务系统学生使用说明(A4)

新综合教务系统学生使用说明

2009年7月学校引入新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从本学期开始,该系统大部分模块已启动,目前系统运行平稳。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使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现将该系统学生Web界面功能详细介绍如下:

一、系统登录

1、具体网址:http://jw.hicc.cn

2、登录流程:工商学院教务部门主页—>选课系统—>选课系统入口(入口

一、二或三均可),输入账号(学号)、密码,点击“登录”即可。(见图

1、图2和图3)

图1

图2

图3

二、系统功能介绍

1、我需留意(图4)

“我需留意”模块将主要介绍学生日常使用的主要功能。包括查询方案成绩、学籍异动、教学评估、个人课表、空闲教室、考试报名等信息。

图4

2、个人管理(图5)

“个人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学籍基本信息、个人信息的维护和更改密码、学籍异动信息的查询和申请、电子注册信息、个人培养方案和计划查询、毕业设计的选题、论文提交、查询成绩等。

图5

3、选课管理

“选课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培养方案查询、选课和本学期课表查询。其中,选课分为理论选课和实验课选课,目前学校所有课程都是通过理论选课部分选课,实验课选课暂时未启动。(图6)

图6 (1)选课方案

选课方案分为方案课程、计划课程、系任选课、校任选课、自由选择和重修课程。 ★

方案课程(图6):点击“方案课程”后,课程列表中将列出本学期学生所属培养方案内开设的所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课程。选课时,在所选课程前的“□”内打上“√”,点击右下角的“确定”按钮即可选中,同时,相同课程号的其它课堂前的“□”自动消失。

计划课程(图7):点击“计划课程”后,课表中将列出本学期面向学生所属班级开设课程的所有课堂。选课时,在所选课程前的“□”内打上“√”,点击“确定”按钮即可选中,同时,相同课程号的其它课堂前的“□”自动消失。

图7 ★

校任选课(图8):点击“校任选课”后,课表中将列出本学期开设的所有公共基础选修课。选课时,在所选课程前的“□”内打上“√”,点击“确定”按钮即可选中,同时,相同课程号的其它课堂前的“□”自动消失。

图8 ★

自由选课(图9):点击“自由选择”后,输入想要查询课程的相关信息,点击“右下角”的“确定”按钮,即可查出相关课程信息。(注:这里支持模糊查询)具体选课方法同上。

图9 ★

重修选课:重修选课通常在每学期初进行,学生根据以往学期学业成绩和本学期开课情况,进行重修选课。

(2)已选课程 “已选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选课过程中查询已选课程,选课结果以课表的形式显示。(图10)

图10

(3)已选课程删除

“已选课程删除”的主要功能是删除已选但想删除的课程,点击课程前的“×”即可。(图11)注:只有预选和正选阶段能够删除课程,补选阶段不能删除课程。

图11 (4)未选中,已删除课程

“未选中,已删除课程”的主要功能查询选课期间未选中(包括删除、未抽中)课程的记录。(图12)

图12 (5)本学期课表

“本学期课表”的主要功能是查询选课结果,以课表的形式现实。(图13)个人课表已补选结束后为准!

图13 (6)选课阶段

选课分为预选、正选、补选和重修选课四个阶段。

预选阶段:选定下学期要上的所有课程,学生一定要参加预选。进入“选课管理”界面,在相应位置选择课程。具体操作方法见上。

正选阶段:进入正选阶段以后,选课人数超出课容量的课程就需要抽签。进入“已选课程”中,在显示的课表下方,查看课程的“选课状态”,需要抽签的会显示“待抽”。(图14)

图14 如果需要抽签,进入“已选课程删除”中,仔细查看选课状态和操作栏,点击操作栏里的小图标进行抽签。(图15)

图15 抽签后,结果可以看到。没有抽中课程,页面会有提示“抱歉,你未抽中课程XXX”(图16)

图16 抽中课程,页面会有提示“恭喜,你抽中课程XXX”(图17)

图17 抽签之后,若已抽中,选课状态会发生变化,可以查看确认。(图18)

图18 未抽中,课程自动消失,可以到“未选中,已删除课程”界面查询。

补选阶段:学生对尚有课余量的课程或课堂,可以进行补选。此阶段只能选课,不能退课。

重修选课阶段:学生根据以往学期学业成绩和本学期开课情况,进行重修选课。具体要求见重修选课相关通知。

4、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每学期的教师授课情况进行网上评教。(图19)具体教学评估要求和操作方法见教学评估相关通知。

图19

5、考务管理

“考务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查询考试安排情况、网上等级考试报名。(图20)具体考务相关信息的要求和操作方法见考务管理相关通知。

图20

6、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查询教师课表、教师课程、班级课程、课程课表、空闲教师等教学资源信息。(图21)以“班级课表”为例,点击左侧的“班级课表”,输入相关信息,点击“查询”按钮查询出相关记录,然后点击“查看”,即可浏览相关资源信息。

图21

7、综合查询

“综合查询”模块的重要功能是查询历年成绩、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指导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综合审查等相关信息。(图22)

图22

附件一:工商学院本科生网上选课流程

附件二:工商学院本科生网上选课步骤

推荐第2篇:十五、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综合教务系统

十五、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2011年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教师招聘需求

一、人文学部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求:文化产业、会展经济;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2。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广告学;专业要求:广告策划、广告制作;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1。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传媒经济;专业要求:传媒经济、传媒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1。

4.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汉语;专业要求:汉语言文学、文化;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1。

二、机建学部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师;专业要求:材控、模具类;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或讲师;人数:2;其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中级职称,男士优先。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师;专业要求:汽车工程类;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或讲师;人数:2;其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中级职称,男士优先。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师;专业要求:机械、机电类;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或讲师;人数:1;其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中级职称,男士优先。

三、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园艺系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园林制图、园林CAD;专业要求:园林及相关专业;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以上;人数:1。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园林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园林植物造景;专业要求:园林及相关专业;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以上;人数:1。

四、体美学部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艺术设计;专业要求:三维动画;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2。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动漫理论;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1。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艺术设计;专业要求:数字摄影;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1。

4.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后期制作;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1。

5.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分镜头设计;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1。

6.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体育;专业要求:羽毛球;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1;其它要求:一级运动员以上。

7.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体育;专业要求:乒乓球;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1;其它要求:一级运动员以上。

8.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体育;专业要求:网球;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人数:1;其它要求:一级运动员以上。

五、商学部 管理系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会计学/教学科研;专业要求:会计;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副教授;人数:3;其它要求:在该专业领域从事过相关教学,并有实务操作经验。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财务管理/教学科研;专业要求:财务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副教授;人数:3;其它要求:在该专业领域从事过相关教学,并有实务操作经验。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科研;专业要求:物流工程;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1。

4.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投资学/教学科研;专业要求:财政学或经济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2。

5.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会计电算化/教学科研;专业要求:会计;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3;其它要求:在该专业领域从事过相关教学,并有实务操作经验。

6.教学课程/岗位职责:纳税筹划/教学科研;专业要求:税务;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2。

7.教学课程/岗位职责:项目管理与评估/教学科研;专业要求:工商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副教授;人数:2。

8.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资产评估学/教学科研;专业要求:财务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2。

9.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战略管理/教学科研;专业要求:企业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副教授;人数:2。

10.教学课程/岗位职责:电子商务/教学科研;专业要求:电子商务;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1。

1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汽车营销/教学科研;专业要求:营销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1。 旅游系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旅游资源开发与设计等/教学科研;专业要求:旅游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副教授及以上;人数:1。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导游实务等/教学科研;专业要求:旅游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及以上;人数:1。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休闲概论等/教学科研;专业要求:旅游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及以上;人数:1。 经济系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金融学/教学科研;专业要求:金融学/经济学;学历或职称要求:副教授及以上;人数:1。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保险学/教学科研;专业要求:金融学/经济学;学历或职称要求:副教授;人数:1。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信用管理/教学科研;专业要求:金融学/经济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及以上;人数:1。

4.教学课程/岗位职责:金融学、保险、信用评估/教学科研;专业要求:金融学/经济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2。

5.教学课程/岗位职责:世界经济/教学科研;专业要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历或职称要求:副教授及以上;人数:1。

6.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科研;专业要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历或职称要求:副教授;人数:1;其它要求:有外贸实务经验。 7.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科研;专业要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及以上;人数:1。

8.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国际商务函电/教学科研;专业要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人数:1。 信息学部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师;专业要求: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讲师以上);人数:1。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师;专业要求: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讲师以上);人数:1。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师;专业要求:自动化专业;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讲师以上);人数:1。

4.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师;专业要求:汽车电子专业;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讲师以上);人数:1。

5.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实验员;专业要求:计算机专业;学历或职称要求:本科(男性);人数:1。

六、基础课部

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工程数学/教师;专业要求:数学/应用数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讲师及以上职称;人数:1。

七、外语系

1.外语学部外语自主学习中心

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实验员;专业要求:计算机专业+大英四级;学历或职称要求:本科学历;人数:1;其它要求:管理自主学习中心和未来的同声传译室。 2.英语专业

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英美文学、词汇学课程;专业要求:英语专业硕士,专八,能担任该专业课;学历或职称要求:如有教学经验可放宽到讲师以上的本科学历);人数:1;其它要求:除承担基础课外,可胜任这两门专业课。 3.大外系

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大学英语(本、专科);专业要求:英语专业硕士,专八;学历或职称要求:胜任大学英语本、专科课程;人数:3。 4.法语系

教学课程/岗位职责:高年级文学,文体学课程;专业要求:法语专业硕士,法语专八;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学历或讲师以上;人数:1。

八、政法学部

1.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心理学;专业要求:心理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研究生或讲师;人数:1;其它要求:实验方向。

2.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心理学;专业要求:心理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研究生或讲师;人数:1;其它要求:神经生物学方向。

3.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教育学;专业要求:教育心理学;学历或职称要求:副教授;人数:1。

4.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实验员;专业要求:心理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研究生;人数:1。

5.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行政监察学、管理学原理;专业要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人数:1。

6.教学课程/岗位职责:决策科学、领导科学;专业要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人数:1。

7.教学课程/岗位职责:财政学、社会保障;专业要求:公共管理;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人数:1。

8.教学课程/岗位职责:申论、行政能力测试;专业要求:管理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人数:1。

9.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政治学原理;专业要求:政治学;学历或职称要求:硕士及以上或讲师;人数:1。

10.教学课程/岗位职责:法学;专业要求:法学;学历或职称要求:副教授;人数:1。

推荐第3篇: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功能详解

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功能详解

in 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

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JWGL )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 / 服务器( B/S ),客户端 / 服务器( C/S )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来建设高校网络教务管理系统,使高校教务管理 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办公。满足各类高校现在和将来对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为各级决策管理部门提出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和快捷、方便、科学的决策分析处理系统;为信息交流、教务管理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电子化手段;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各院系、各部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目的。 系统简介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政策。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的选修机制、实验预约、成绩审核、学分制等管理方式的改革向传统的管理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这种广泛的需求。 在充分综合各高校特点的前提下, 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整套能够适应新的教学体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高校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涉及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 / 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管理、智能排课、选课、考务、成绩管理、毕业设计、开放性试验室、毕业资格审查,毕业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材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学院、专科、中专及职业学校,能够完成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管理。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和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管理的步伐,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JWGL )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 / 服务器( B/S ),客户端 / 服务器( C/S )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来建设高校网络教务管理系统,使高校教务管理 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办公。满足各类高校现在和将来对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为各级决策管理部门提出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和快捷、方便、科学的决策分析处理系统;为信息交流、教务管理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电子化手段;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各院系、各部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目的。 适用范围:◆大学、学院、大专、中专学校

·系统特点

本系统是一个全面、实用、方便、开放性和适用性强的网络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各个环节都有许多独特优秀的设计。 系统工具

 两种不同的权限分配方法     发布通知,教务公告 数据导入 .导出 数据备份和还原 网上升级

基础数据

    规范数据字典 隐藏数据功能

专业、课程介绍内容在 web 端发布 合班管理

学籍管理 成绩管理

       成绩提交、审核机制 成绩录入分权管理 过级成绩管理 单个学生成绩录入 绩点管理

成绩提交、录入控制 各种成绩报表、分析表

教学计划、开课管理

        教学计划格式按标准教学计划显示

全院选修课、专业方向课能方便在教学计划中体现 进程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中的学时学分约束可以同选修、毕业处理关联 教学计划复制编辑方便快速 开课数据从教学计划中自动产生 方便快速的合班、拆班、分组操作 开课对象概念(教学班、行政班分开)

排课管理 选课管理 实验 / 实践管理

      对设备和材料进行统一管理

安排各实验题目的预约,并可根据设备数量和实验室容纳人数自动控制预约的数量 根据学生课表自动判断预约冲突

根据教师空闲时间自由设定允许的预约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空闲时间来预约实验 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计划管理

毕业设计 web 端选题,并且根据优先级别自动 / 手动分配毕业设计题目  校外毕业设计管理

教师管理

       教师基本资料管理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介绍在 web 端学生选课中体现

评估支持(学生 / 同行 / 领导 / 专家)四种评估方式 评估可以根据不同学校设定指标体系 为了增加评估力度,可以设定同成绩查询关联 根据课程类别设定不同类别课程、不同指标体系

三、学籍管理子系统

五、开课 /排课管理子系统

系统用途: ◆开课管理是由教学计划导入学期教学任务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微调生成学期实际开课。

◆排课是教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最复杂、烦琐的工作。尤其在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实现从手工排课到计算机自动排课是教务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排课管理子系统”就是为此而开发的。 系统特点: ◆根据开课实现自动排课,排课结果可以进行手工调整;

◆对于初装系统的用户,如果已经到了期末需要安排下学期课程,但来不及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通过手工录入开课数据。

◆教师、教室时间可以设定优先级,指定:必须排、不可排、尽量排、尽量不排;排课时参照设置进行自动排课。

◆处理各种复杂的课时安排情况:单双周课程,穿插或接续课程,三四节连排课程,单节排课等。连排式:一堂课需要3-4学时,安排在同一个上午或同一个下午,为老师提供时间上的便利;、单节排课:例如英语听力等课程,自动排课时将单节课程尽量排在一起,便于课程相关资源的安排;穿插或接续课程:对于上几周理论在做几周实验的课程,在此课程空余的周次里,系统自动安排其他课程,节省教室资源。 ◆加入了课程进度控制。一般来说,一个老师带几个班的同一门课程是平常事。同一授课内容老师希望只备一次课,这要求排课时考虑各个班级的课时安排进度。比如张老师同时带一班和二班的高等数学,两个班级每周各2次课。他希望排课的顺序是一班、二班、一班、二班,或者是二班、一班、二班,一班,而不是一班、一班、二班、二班,这样老师在教学时就不需要再备第二次课了;

◆输出五种类型课表:教师课表、教室课表、时间课表、课程课表(某门课的课表)、学生个人课表 ◆排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对于不同类型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自行设定排课优先级,例如: ◇公共课排在下午或晚上; ◇体育课不占用前两节; ◇专业必修课排在上午;

课程周学时超过较多时,如果未设置连排,则课程排在尽可能合理的时间上 例如:

◇一门课周学时为6,可安排周一

1、2节,周三

3、4节,周五

1、2节;

此课程安排合理性的数据来自于本项目组尽二十年通过对各种类型院校时间安排的经验采集整理的30多万条经验数据获得。 ◆避免各种冲突: ◇教室不冲突,同一教室同一时间不能安排两门课程;

◇学生不冲突,同一班级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上二门或二门以上课程; ◇老师不冲突,同一教师不能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上课; ◇课程不冲突,同一班级同一课程不能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上课; ◇教室容量不冲突,即班级人数不能超过教室容量。 ◆特殊约定条件,可按指定条件排课: ◇按指定地点排课;

◇按指定时间排课(可指定节次或上、下午); ◇按合班上课; ◇3或4课时课程连排;

◇学时为单数课程按单双周排课; ◇一门课程多人上课不冲突;

◇要求两名或两名以上教师上课互不冲突;

◆分布式排课,推荐由教务处排公共类课程,各学院排自己的专业课的模式 。

◆高成功率、高效率的排课。一次排课成功率为95%以上,12000人学校一次排课时间为1.5小时~2小时 ◆方便易用的手工调整功能:将课表的冲突在同一界面中进行显示,用户可直接通过在界面中进行拖拽的操作进行课表调整,调整200门课,不超过2小时。

七、考务管理子系统 系统用途: ◆ 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要在每个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文化课考试。教务管理部门要在考试前进行大量的严谨的准备工作即考务工作,包括考场安排、监考人员安排等,以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考务管理子系统”是把考务工作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系统,实现了考试计划管理和考场的自动安排。 系统特点: ◆同时支持课程考试和 报名考试(如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两种方式

◆考试计划管理以根据开课情况向各教学承担院系发出的考试调查为准,便于协调考试和教学的时间。 ◆支持重修缓考补考的需要;

◆能根据考试计划管理自动完成考场安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工调整; ◆考试时间以场次作为安排的单位; ◆考场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A、同一门课的考试要安排到同一时间

B、人数多的课程先安排—便于安排人多地考试,也便于安排阅卷任务(人数多则阅卷时间长)。 C、同一班级的学生尽量安排到几个集中的考室 D、靠相同课程的考场安排在相邻的考场 E、人数与考场容纳人数尽量匹配

F、同一考场中尽量/必须不要多个学院的学生 G、每个学生尽量每天只考一门

H、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考试时间尽量安排到整个考试周中(不要让不同专业介绍考试的日期相差太院) I、监考教师的工作量尽量均匀 ◆报表输出:

◇考试安排表,包括全校所有课程考试的时间、地点、课程、考试人数、监考人员等; ◇班级考试安排表:包括某一班级考试的时间、地点、课程、考试人数、监考人员等信息。 ◇个人准考证:可以配置在准考证上打印个人的考试安排包括时间、地点、课程等信息。

八、成绩管理子系统 系统用途: ◆ 考试成绩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度量,也是审查学位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学生的成绩管理准确、安全。“成绩管理子系统”就是为教务人员管理学生成绩而设计。 系统特点: ◆ 任课教师或系秘书可以通过IE浏览器录入成绩,但成绩数据一经提交不能更改。如果录入有误,必须到教务处更正;

◆除了能管理有学籍学生的成绩,还可管理无学籍学生的成绩和双学位成绩; ◆三种方式录入成绩:按课程录入、按班级录入和按学生录入,方便操作;

◆提供丰富的成绩报表,按班级、年级和专业进行成绩排名,为奖学金的分配提供良好支持;

九、教师管理子系统

系统用途: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角,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教学考核是高校职称评定、津贴定级、课时津贴发放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两个方面。其中,定量计算涉及到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学时、教师职称/岗位/身份/主讲或辅导、上课班级学生人数等;

◆教师管理子系统就是以教师为管理对象,对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教学考勤、教师异动、教师进修及教学工作量进行管理和计算。 系统特点: ◆可以自定义工作量计算公式,从而满足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时期对教学工作量计算的不同要求。; ◆提供各种信息查询和统计报表。

十、教材管理子系统

系统用途: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和参考,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选取、预定、配备以及教材的评价都是教材管理的工作内容。“教材管理子系统”为实施科学的教材管理而设计。 系统特点: ◆入库管理包括自编教材和外购教材; ◆能够完成教材的预定、补定工作; ◆具有入库教材的验收、统计功能;

◆教材评价:通过教材配备率、教材使用率以及调查表的统计来实施基本的教材评价;

◆为解决教材预定和学期开课时间上不协调的问题。系统提供多种教材预定计划来源方案,包括学期开课、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上年预定计划等多个来源。 ◆输出各种报表,包括: ◇积压报废教材一览表 ◇库存盘点结果一览表 ◇选用各特征教材统计明细表 ◇教材配备率 ◇优秀教材使用率 ◇课前到书率 十

一、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

系统用途: ◆面向教学单位,用于学生对老师、同行对教师、领导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 系统特点: ◆指标体系管理:通过本系统能够自行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并可针对不同的学科门类使用不同的评价体系。 ◆ 用于评价体系的指标分为三个级别;

◆ 量表可以是等级量表,也可以是数字量表;量表可以是不完全量表,如只给出A等级或C等级,而介于A和C之间的B等级和D等级没有给出;量表可以只有一二级指标或只有一个层次的指标; ◆量表转换为实际分数时还可以根据情况设置转换体系。如规定D不是0分而是-1分等。 ◆网上通过浏览器收集评价数据,并自动进行评价统计;

◆系统可控制未参与评估学生限制其功能,如不可查询成绩等。以便于督促学生参与评估,提高参评率。 ◆输出各种评价报表。 十

二、开放性实验管理子系统

系统用途: ◆随着学分制的推进和实验教学管理的发展,开放性实验室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同一个班级学生上课时间因为选课而越来越不相同,传统的将实验课做为一门课程的方式来统一安排的方式逐渐成为学分制改革的瓶颈。通过实验预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空闲时间自由选择参加的实验课程。同时根据实验设备管理提供同一实验室不同的实验项目同时进行,将学生空闲时间和实验室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该子系统就是为管理学校的开放性实验室,由学生在WEB端根据教学进度预约实验提供支持。 系统特点: u 对设备和耗材进行统一管理

提供对实验室的设备和耗材进行统一的管理。包括设备报废,设备维修,设备新增。在实验预约过程可预约人数同设备数量相关联 u 安排实验项目的预约

u 根据学生课表自动判断预约冲突

提供学生的实验预约与其本人的课表冲突判断,以减少因为时间冲突而造成教学计划的不能实施。 u 根据课堂进度设定预约时间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除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以外,实验项目的开设同理论课堂的进度有密切的关系,预约控制端提供根据理论课堂进度安排相应的实验预约时间。 十

三、毕业设计管理子系统 系统用途: 学生可以在网页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毕业设计的题目。系统根据学生题目选择的优先级别自动分配。同时支持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题目管理。 系统特点: u 系统提供按题目和按教师两种自动分配方式

u 学生一次可填入多个志愿,自动分配时按志愿优先级依次录取 u 可手工调整分配结果

u 指导教师可全程跟踪毕业设计整个过程。包括中期检查 u 毕业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录入毕业设计成绩。 十

四、门户管理 系统用途 : ◆完全 B/S 结构设计,把教务工作的各种信息发布给不同层次的用户,使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随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动态。 系统特点 : ◆对学生用户:凭学号和密码选课、查询本学期课程表、个人学籍记录、奖惩情况、累计获得学分和学业成绩;

◆对教师用户:凭教师号和密码,网上为学生录入所授课程考试成绩,查询个人教学任务书和课程表,查询所任班级学生的学籍资料;

◆校领导用户:凭用户名和密码,查询各专(兼)职教师的教学任务,查询全校各班级、各课程的课程表,查询全校各系部学生的注册情况、学籍资料和学业成绩。

◆各教学系部:可网上为学生注册,审核和确认教师录入的学生成绩;查询系部各班级学生的学籍资料、学业成绩和注册情况;查询课程表及本系部教师的教学任务;查询本系部教师的注册信息; ◆另外,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子系统发布通知和公告。 十

五、网络考试子系统 系统功能:

1、B/S模式和C/S模式的组合,易用性和稳定性的结合

更安全高效的C/S模式:管理员对考生、题库和试卷的管理模块采用传统的C/S模式构建。由于管理员较少,所以安装客户端不会带来不便,而会更加性能稳定且效率高

2、考试、作业、练习三大功能模块

考试:用于正规考试和认证,要求比较严格,可以设定答卷时间、答卷自动存档、记录所有成绩和答题信息、不允许重复考试(可选项)、多种防止舞弊设计(如打乱出卷顺序)等。考生可以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正确答案(可选项),领导和管理员可以查询所有的成绩,并可以进行成绩分析和知识点分析,对于有主观题的试卷还可以手工评卷。

作业:类似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适用于企业以培训为目的的测验或考试,作业不计时、可通过续存进度功能分阶段多次完成,允许查看正确答案、领导和管理员可以查看作业成绩,并可通过“查看缺席考生”查找未为完成作业的考生。

练习:练习模式每做一道题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可供学员培训和考前训练。

3、全新的界面设计,内容丰富实效

双层菜单:最流行的双层浮动菜单系统,结构更清晰。

4、重新设计的第四代考试引擎,高效、安全、稳定。(考试性能的具体描述请参见“常见问题”) 容错的XML交卷技术:系统中最关键的考试交卷功能采用XML技术设计,让试卷在客户端生成XML数据上传服务器,能够保证在服务器和网络出现任何故障时,保留并锁定交卷前的现场(不允许继续答题),等待故障处理后继续交卷。可以说,考生交卷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只要客户端计算机不重启,等网络和服务器故障修复后,都能够继续交卷成功。

5、最全面的防舞弊技术。

随机取题技术:允许管理员定义从题库中随机取题组卷,每个考生的考题都不同,都是依照预定的知识点难度等策略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让考生无法。

6、各种成绩查询、统计及分析功能

个人成绩查询:考生允许查看自己的成绩和答卷,答卷中包含正确答案和答案要点说明,重要考试也可以不允许查看正确答案。考生也可以查看答卷的知识点正确率分布,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

7、根据试卷题型进行自动判分或手工评卷

自动判分:如果试卷没有问答题和填空题,系统将自动判分,考试结束即可获得成绩。

8、最佳的出卷系统,多种出卷模式、灵活的题库取题组卷策略

管理员预先定义试卷:管理员可以预先定义考试试卷和各种选项,满足各种考试、测验、练习和作业,试卷设置周到全面,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目的的考试,一定让用户能够定义一份满意的试卷。

9、“查看试卷内容”,强大的试卷管理功能、Word试卷输出

对试卷题目的再次修改:即使出卷完成后,管理员也可以查看试卷的题目内容,对题库中随机取出的试题不满意还可以手工或自动换题,甚至直接新增或修改试题。

10、通过“考试控制台”管理考试

管理考试:管理员可以在“考试控制台”对一场考试、竞赛或作业进行全面管理,如查询考场综合情况、删除考生不正常的答卷、延长答题时间、查看缺席考生、手工评卷等

11、开放式题库设计、题型完整、快速输入

题型完整:拥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九种题型。

12、完整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

更安全的访问控制:所有页面都采用权限控制,关键页面作了数据库效验,有效防止黑客攻击系统和技术舞弊的行为。

13、安全、稳定、易用

界面和风格符合微软标准,简单易用。 ·系统优势

先进的管理思想 我公司作为国内最早涉足高校综合教务管理信息化领域的公司,系统融合了多所大学多年来教务管理及教务改革的经验 , 将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所有数据统一管理,纳入到本系统当中,改变了以往教务模块分散,不全面的弊端。教务数据集中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从而避免管理漏洞的产生,同时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支持提供详尽的数据。它为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采用 Visual Studio.net平台开发,该平台作为的微软公司全面代替 Visual Studio 6、Asp 等技术的主推平台,其先进性业界领先。同时系统整体架构采用应用服务器技术,将安全性、可维护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分析设计过程全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象的重用性带来了开发效率的大幅提高。对数据的封装、设计的模块化、减少类之间的依赖性和类的聚合性等,增强了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先行的开发理念保证了软件的品质。

先进的技术 , 模块化的软件结构 系统运行于 Internet 上,采用 C/S 结构与 B/S 结构相结合的体系结构既满足教务管理用户集中、大量处理数据的要求,又满足学生最大范围地使用该系统。各子系统即可独立运行,也可联合运行,实现数据共享。

系统操作的友好性 本教务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充分考虑了人性化设计。系统具有易用性,容易实施。从而更易为使用者所接受,降低推广难度,减少培训的工作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非专业人员轻松上手。其中的每个模块都采用统一的数据记录定位操作和数据编辑操作。学会了对一个模块的数据操作后即可操作系统所有的模块,让教务管理人员真正的将精力花在教务管理上,而不是简单和繁重的信息处理上。

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提供全面的安全策略 教务管理流程复杂,安全要求较高。为此,我们在系统中提供了用户管理系统。每个用户在使用系统之前,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并根据其身份与角色配置相应的控制、访问权限。同时内嵌了加密模块,对传输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并且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为了进一步跟踪入侵者,在用户进行任何相关的操作同时,系统将会自动留下日志,这为系统的恢复和现场的跟踪提供可靠的依据。权限控制可细到记录、字段级,例如可控制用户是否可看某些数据显示窗口中的字段列以及不同系的教务人员只能修改本系的数据。权限最大可设到模块,即是否可对某一模块有操作权限。通过集中的用户权限管理可使不同的教务能以最安全的模式协调工作。配合多种数据备份策略,保障教务数据的安全性。

基于多层架构的系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面向 Intranet/Internet ,易于使用且不受地域限制,能够通过该系统轻松的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提高办公效率。学生选课采用 WEB平台和数据库结合的技术,实现了网上选课,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网上进行选课,。教师也可通过网上系统在任何地方录入学生成绩,。

系统具有强大的跨平台和可移植性,用户不必将自己捆绑在某一种硬件或操作系统上,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 ·系统结构

推荐第4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中文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外文名:

Technology of China 简称: 中科大(USTC) 校训: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 侯建国

知名校友: 赵忠贤,饶子和,马东敏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

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

主要院系: 与材料科学学院、管理学

院、软件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19个

硕士点: 133个 博士点: 98个 院士: 40人 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实验室: 2个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展定位: 创“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声誉

中国科大是老一辈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新型理工类高校,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唯一高等院校,是我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

中国科大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九校联盟(C9)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共5个大学为清华、北大、中国科大、上交、华中科大) ,是美国承认的大陆4所高校之一(北大 清华 复旦 科大)。入选珠峰计划。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前公布该报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列全球第49位,中国大陆第二位,同中国内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有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

科大概况

校园共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 ,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8.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8.7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学校有12个学院、27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1]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162人,科研机构人员286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2],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342人,教授45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4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1]

发展历史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1]

发展目标

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1]选择中国科大的十大理由

一流名校

中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郭沫若。他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50多年来,在不事张扬中励精图治,敢为天下先,在全国首创少年班和第一个研究生院,率先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国家大科学工程等。邓小平同志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多,应予扶持”。中国科大是全国唯一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由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务的大学只有三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院办校

中国科大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全院力量支持办学,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在校任教。近年来,中国科大已与中科院所有的12个分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同组建了全国最大的“科教联盟”。目前有27个所长、院士兼任学校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联合举办了九个科技英才班,在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共建实验室、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合作。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进行实践或做毕业论文,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名师执教

中国科大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凝聚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一流师资队伍,先后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150多位院士在校任教。目前,有两院院士40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6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2人(截至2010年底),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8人,各类国家级创新团队17个。科研实力中国科大是唯一拥有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拥有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0个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注】1997-2010年,全国高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统计

10项: 中国科大

4项: 国防科技大学

3项: 清华大学

2项: 西北大学

1项: 北大医科 复旦大学 哈 工 大 南方医大 第三军医 第四军医 东北师大 上海交大 武汉大学【注】世界十大科技展( 这是中国科技史上零的突破,是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科技进展!)

2008年中国科大(科大教授陈仙辉)和中科院物理所(科大校友,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的工作)的成果同时入选Science(国际科学界最顶尖、最权威的学术刊物)评选的200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英才校友

中国科大1963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已有45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为全国高校之冠。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中坚。1983年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中,有7人为中国科大培养;先后有30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居全国高校第二;据国务院学位办统计,科大博士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二。

学风纯正

中国科大学风在全国高校中有口皆碑,享有“学在科大”的美誉。在安徽合肥这个宁静美丽的城市里,科大不浮躁、不跟风,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始终保持着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的优良学风,就像一座熔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锻造成就着她的学子。

个性培养

中国科大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注重宽口径培养,鼓励个性化发展。在学期间,学生有多次机会自主选择学科类以及专业,在高校中率先为学生建立了开放公用的大型教学实验中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进入中科院研究所的实验室,能直接体验从选题、立项到研究、结题全过程的科研实践。学生社团常年举办机器人足球赛、软件大赛、科学考察等各类活动,激发科研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学生机器人代表队在全国大赛中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代表国家在国际上参赛获得佳绩。

学生为本

中国科大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招生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名列全国高校最前列,是近年来国内唯一没有大规模扩招的名校,一直将规模控制在年招收本科生1800名左右,确保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民主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一切教育教学制度都贯穿了“以学生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覆盖了在校本科生的70%左右,“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中国科大对社会的郑重承诺。

出国深造

中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本科生毕业时读研率达到70%以上,在国内高校中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出国留学的比例最高,近年来留学校友纷纷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国家急需的用人单位、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附2010年数据:2010年,中国科大累计授予博士学位586人、硕士学位1941人、本科学位1929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为72%。)

便捷生活

中国科大坐落在全国首批三大“园林城市”和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经济正快速发展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物价适度;校园更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巴士舒适快捷,“一卡通”涵盖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简便先进;校园网络全面光缆化,覆盖率居全国高校前列;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体育场馆条件先进,文艺生活丰富多彩。

优越的毕业前景

近年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有两大去向:攻读学位和直接就业。每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70%左右,毕业当年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比例25%左右。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政府机关等,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科大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计算机和外语水平高,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知识和开拓科技新领域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现代科技实验技能全面,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科大是国内就业形势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

精品办学

1990年以来,中国科大借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的契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精品大学、英才教育”之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得到国内外科学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十余年来,中国科大没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而是始终坚持自身的办学理念、目标和特色,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率先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开设研讨班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等多项教育改革;集中优质资源,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公共实验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0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信祝贺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赞扬中国科大“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努力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科生教育

少年班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少年班的出现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

少年班自创立以来,坚持从“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倾力保证少年班教学和管理的开展。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凝炼成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和重基础、“轻”专业,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秉承中国科大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10-20年后中国乃至世界上学术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贯穿大学全程的、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与研究的培养过程。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先打基础,少年班学生进校后一至二年不分专业,首先集中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接近相关专业的要求。同时强调对现代科技前沿的了解和人文素质教育。一至二年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潜力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在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跨学科选修课程,提前选修课程,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等,也允许学生根据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进程,实行弹性学习。

教学改革试点班

1985年,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两类学生由少年班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教学改革试点班选拔的两个主要途径:

1)通过高考直接报考,填报“理科试验班类”志愿;

2)通过新生入学考试选拔 科技英才班

科技英才班集中学校和研究院所的优质资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未来15-2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至2010年4月,已联合举办九个科技英才班。分别是:

1: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3: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4: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5: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6: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7:力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8: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9: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天文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

11: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

自主招生

从2010年起,中国科大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进行自主选拔工作

国防生

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每年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还可同时享受学校设立的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以及“科技强军”等专项奖学金。国防生完成规定的学业,达到我校本科毕业条件,到部队报到后办理参军手续,作为现役军官到部队各单位从事科研技术工作。取得攻读研究生资格的国防生,经审批后,可以继续深造。

定向生

中国科技大学是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招收、培养定向生的三所高校之一,计划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招收定向生10名,专业为力学类和电子信息科学类。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我校在当地普招录取分数线;入学时须签订有关定向培养合同。

保送生

研究生教育

博士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108个博士点(其中16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硕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133个硕士点

专业学位

中国科技大学现拥有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分别是:

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翻译硕士(MTI)公共管理硕士(MPA),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科学学位)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一览

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历史背景

中国科大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面对当时国家急需大批科研人才的现状,中国科学院适时提出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全新办学模式。院,即代表中国科学院。校,即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学校的每个系都和一个或几个相关研究所对口合作,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兼任校系领导,亲自为学生授课,把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介绍给学生,每年到校授课的中科院科研人员达300人次,并承担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指导学生论文等工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人才培养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站在大师们肩膀上的后备人才大大提升了创新能力。

几十年过去了,中科院一直与时俱进地实施着“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又有了新的延伸——中科院从行政推动、机制调控、利益互惠等多层面深化合作的内涵。按照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等不同模式,中国科大与近百家研究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构建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探索“所系结合”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内涵,使得“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促进了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科大与研究院所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和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推荐第5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接受委托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学号:

甲方(委托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学生姓名(委培生): 身份证号码:

经双方协商,乙方同意接受甲方委托,招收以上委培生为2006春季MBA专业委托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委托培养硕士生(简称委培生)学习期限为三年,在校期间的学习、论文指导、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与本校计划内硕士生同等待遇。

二、委培生在校学习期间,甲方要给予学习时间保证,不得以工作需要为由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未经乙方同意,学生擅自接受调派,影响学习超过乙方规定的时间范围,按自动退学处理。委培生在学期间应该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三、委培生培养费共叁万陆仟元正,分二次付清(委培生入学报到时、第三学期开学注册时各付一半)。甲方若逾期不交付培养费,乙方有权拒绝该生注册入学。(汇款帐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户行:中行金寨路支行,帐号:493300021708094001。请注明委培生姓名及学费。)

四、委培生在校期间如因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或不能授予学位,或由于其它原因休学、退学而离校者,不办理退款,其工作与生活由甲方负责安排。

五、根据国家规定,委培生报到时不转人事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委培生的工资、副食补贴及医疗费等由甲方发给。

六、甲方与委培生之间各自承担的责任,由甲方与委培生直接协商,另行签定协议。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和学生本人各执一份,经双方盖章签字后生效。

甲方单位:

乙方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公章

公章

2006年 月 日

2006年 月 日

推荐第6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简 介 2011硕士招生

2011博士招生

2011招生专业

神经微生物学 生物学 遗传学 结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构生物学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 细胞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材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单位名称(系、院、科研机构):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代码 071005

专业名称

微生物学

预计接收10硕士实招人数 6

11拟招硕士人数

推免生人数

2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细菌病理

硕士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 :糖、《生物化学》 王镜岩等 脂、蛋白质、核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

细胞生物学 :细

《分子遗传学》 孙乃恩 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 王喜忠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 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

1、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

2、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专业代码 071009

专业名称

细胞生物学

预计接收10硕士实招人数 43

11拟招硕士人数

52

推免生人数

30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肿瘤分子生物学、02细胞动力学、03细胞工程、04肿瘤免疫学、05感染与免疫、06细胞遗传学、07生物技术药物

硕士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或848医学免疫学

覆盖范围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Immunobiology

5》

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干细胞以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免疫学技术

复试形式与内容

CharlesAJaneway

《医学免疫学》金伯泉第二版,《免疫学原理》周光炎,第二版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

1、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

2、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07专业代码 1010 10硕士实招人数 29 11拟招硕士人数

40

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20 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蛋白质生物化学 02植物分子生物学 硕士考试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第一组: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①101政治理论 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出版社2002 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03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 04医学分子生物学 05基因组学 06蛋白质工程 07环境基因组学 08系统生物学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细胞分泌和运动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参考书参照出题单位的规定) 第二组: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覆盖范围参照出题单位的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物理化学 ④814有机化学 第三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普通物理A ④809量子力学 (三组任选一组) 规定)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

1、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

2、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07专业代码 1020 专业名称

结构生物学 10硕士实招人数 11 11拟招硕士人数

14 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7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生物大分子晶体学 02核磁共振波谱学 03计算生物学方法与技术 04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05结构基因组学 06结构免疫学 硕士考试科目 第一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第二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物理化学 ④814有机化学 第三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普通物理A ④809量子力学 (三组任选一组)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 覆盖范围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出版社2002 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细胞分泌和运动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覆盖范围用出题单位的)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用出题单位的)

1、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

2、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教师联系邮箱

名,

电子邮件地址

毕国强,

gqbi@pitt.edu, 曹 垒,

caolei@ustc.edu.cn, 陈 林,

linchen@ustc.edu.cn, 陈宇星,

cyx@mail.tongji.com, 陈 曦,

chenxi@ustc.edu.cn, 胡 兵,

bhu@ustc.edu.cn, 李宪昌,

xianli@ustc.edu.cn, 刘海燕,

hyliu@ustc.edu.cn, 牛立文,

lwniu@ustc.edu.cn, 施蕴渝,

yyshi@ustc.edu.cn, 史庆华,

qshi@ustc.edu.cn, 孙 汭,

sunr@ustc.edu.cn, 孙宝林,

sunb@ustc.edu.cn, 孙 斐,

feisun@ustc.edu.cn, 滕脉坤,

mkteng@ustc.edu.cn, 田长麟,

cltian@ustc.edu.cn, 田志刚,

tzg@ustc.edu.cn, 涂晓明,

xmtu@ustc.edu.cn, 汪 铭,

wming@ustc.edu.cn, 王光辉,

wghui@ustc.edu.cn, 王 均,

jwang699@ustc.edu.cn, 魏海明,

ustcwhm@ustc.edu.cn, 温龙平,

lpwen@ustc.edu.cn, 吴季辉,

wujihui@ustc.edu.cn, 吴 缅,

wumian@ustc.edu.cn, 向成斌,

xiangcb@ustc.edu.cn, 肖卫华,

xiaow@ustc.edu.cn, 杨昱鹏,

yangyp@ustc.edu.cn, 姚雪彪,

yaoxb@ustc.edu.cn, 张达人,

drzhang@ustc.edu.cn, 周丛照,

zcz@ustc.edu.cn, 周江宁,

jnzhou@ustc.edu.cn, 周逸峰

zhouy@ustc.edu.cn, 朱 涛,

zhuttt@hotmail.com, 臧建业,

zangjy@ustc.edu.cn,

推荐第7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年上半年行政工作要点

2008年2月23日,学校召开了春季校务工作会议,全面客观地总结了2007年学校工作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着重对2008年上半年的学校党政主要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基本思路。

根据校务工作会议精神,学校明确了2008年上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抓住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和“211工程”等重大机遇,坚持“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继续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十一五”期间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学校可持续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

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985工程”、“211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加快推动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分析学校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刻把握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规律,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全面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

今年是“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最后一年,要认真总结“985工程”二期建设经验,凝练建设成果,迎接“985工程”二期验收工作,同时做好“985工程”三期立项申报的准备工作。今年也是“211工程”三期建设的启动之年,要认真总结“211工程”建设成效和经验,同时要按照国家的部署,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领域,凝聚力量,积极组织项目参与竞争申报,全面扎实做好“211工程”三期立项工作。全面参与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建设工作。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继续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着力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基础课课程讲座教授制度,继续引导一批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尤其是讲授基础课,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监管,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确保教师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顺应学科发展趋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个性化学习,做好科学前沿引导,将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型。继续推动教育国际化,积极做好本科生赴境外访学、竞赛和夏令营等国际交流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三、深化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认真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突破口,积极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与联动,全面稳妥地做好我校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研究生导师选聘机制、研究生招生机制等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继续加强各类研究生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

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协同管理研究生的体制模式,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学院、系、导师参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大力开展与境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同时,聘请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开设基础课、专业课和系列讲座,培养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四、充分发挥我校优势与特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我校自主创新能力。

以科研基地建设为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规划,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争取在能源、地球环境、公共安全、高能量密度物理、材料与化工、信息与电子等领域基地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做好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验收工作;推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三期建设。

以学科交叉为核心,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组织创新团队,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提升我校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能力。加强重大项目的过程管理,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

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合作,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新机制,推进我校自主创新成果的转移与转化,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进一步规范科技产业管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

继续推进国际学术合作交流,以与国际一流团队、实验室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技国际合作交流。

五、以人为本,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点加强教学科研、支撑和管理三支队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完成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高级职员岗位聘用工作,继续做好新进人员公开招聘,认真开展教职工在职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支持和促进教职工自我发展。

进一步加强人事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引进、成长、自我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加强岗位管理,按岗聘用,完善合同管理,理顺各类人员的关系,深化全员聘用制度;完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编外人员的用工工作。

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继续关心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共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六、加强学生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要根据新形势下学生的新特点,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配套实施“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继续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特殊群体思想、学业、心理、生活、安全、身体等6个“预警与援助体系”。完善各项奖助学体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关注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专项奖助学金爱心社团建设、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七、积极推进五十周年校庆各项工作。

今年是五十周年校庆年,以元旦启动仪式为标志已拉开了全年各项校庆活动的帷幕。五十周年校庆旨在“以庆促建,庆建结合”,在回顾学校五十年来辉煌而又曲折的历史基础上,重在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

今年在学校层面上重点组织开展好五十周年校庆庆典大会、北京纪念活动、少年班三十周年庆典、校庆宣传、校园环境整治与改造、校史编纂与校史馆建设等工作。各院系要做好本院系的纪念庆祝活动,要认真组织好本院系承办的各种学术年会;各单位要结合校庆工作,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办公现代化建设,加快“一卡通”系统更新改造,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校园网各网站主管单位和部门及时更新所负责的中英文网站内容,准确反映学校最新的情况动态,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广泛联络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各项活动,研讨、修订我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并真诚感谢在各个不同时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

校庆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要本着提前筹划、细节到位、协同合作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

八、加快“十一五”期间园区建设,完善优化应急保障机制,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按照我校“十一五”期间园区建设规划,加快园区整治和改造,大力改善校园环境,做好绿化、美化校园工作,加快东区北校门建设、校史馆和水上报告厅改造、校园周边灯饰等工程建设,加强对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加快“科大花园”建设进度,保证教职工按期入住。

建立学校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对水电气暖的管理,提倡节约文明,构建节约型校园。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深入研究、认真准备,面对社会物价上涨的形势,努力做好应对措施。

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政治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机构,密切关注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对学生宿舍、重点实验室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对公共通道等部位进行重点防控,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秩序。

九、完善财务制度建设,加强监察审计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能。

继续加强和完善学校各项财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财务预算和各项收入、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落实支出责任,在确保财务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监察审计部门要配合纪委加强对重点部门、岗位的监督,做好各部门的财务审计工作,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治理打击商业贿赂。

加强机关与院系的沟通与协调,提高管理工作效能。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理顺机关各部门的职能关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效能考评机制。

推荐第8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年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新型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科学研究与性能表征

张小珍

【摘要】: 陶瓷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相比,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高、孔径均匀分布窄、微观结构可控、使用寿命长等独特优点,可以满足特别苛刻的使用要求,在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工程、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日益受到重视。陶瓷膜技术的应用对节能减排和实现绿色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陶瓷膜及其分离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但传统的陶瓷膜一般为平板或多通道管式膜,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主要有:(1)膜的装填密度低,单位体积有效过滤面积小,分离效率低;(2)制造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制造成本高;(3)膜品种和功能单一,商品化陶瓷膜主要为Al2O3膜,无法满足纷繁复杂的应用需求。近年来,新型中空纤维构型陶瓷膜(外径2mm)受到广泛关注,中空纤维陶瓷膜除具有传统的陶瓷膜本身优点以外,还具有装填密度大、单位体积膜有效分离面积大、节省原料、设备小型化、结构简单化等特点。溶液相转化法在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中的应用,可实现通过一步成型制造具有非对称结构和自支撑成膜的复合陶瓷膜,有望大大提高膜分离性能、简化膜制备工艺和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因此,研究开发各种新型中空纤维陶瓷膜具有解决长期以来制约陶瓷膜技术发展的瓶颈的巨大潜力。但目前,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缺乏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与应用相关基础研究。 为推动中空纤维陶瓷膜的产业化应用,本课题以Y2O3稳定ZrO2(YSZ)为膜材质,进行了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技术研究,发展了相应的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表征技术(第二章);制备了具有梯度多孔结构的低成本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第三章)和不同微观结构低成本、高渗透性的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第四章);将相转化法应用于微管陶瓷膜燃料电池(CMFC)的NiO/YSZ中空纤维阳极制备,发展了以氧化还原稳定的(La0.75Sr0.25)Cr0.5Mn0.5O3 (LSCM)和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Pr0.5Nd0.5)0.7Sr0.3MnO3-δ(PNSM)为阴极的微管CMFC,其中温性能可达到实用化水平(第五章)。本论文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 1.非对称YSZ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研究 YSZ陶瓷具有机械强度高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等,是重要的陶瓷膜材料之一。但目前还未见商品化的全YSZ非对称(复合)陶瓷膜,其原因在于需采用粒径大于10μm的YSZ粉制备膜支撑体,烧结温度高(≥1600℃),将导致膜制造成本显著提高。因此一般采用YSZ微粉(1.5μm)在Al2O3支撑体上制备分离膜层的方法获得YSZ/Al2O3复合陶瓷膜,但两者热膨胀系数差别大,且Al2O3的耐腐蚀性能(尤其是耐碱腐蚀性能)相对较差,将影响陶瓷膜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本工作采用相转化法,通过干/湿法纺丝一步成型和一次高温烧成制备了非对称的YSZ中空纤维陶瓷膜。系统研究了铸膜浆料固含量、芯液和外凝固浴组成等对YSZ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过程中相转化过程和相应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微观结构与性能调控提供相关制备科学研究基础。研究表明,浆料YSZ含量、芯液和外凝固浴组成变化都可明显改变分相动力学条件,形成不同微观结构的中空纤维陶瓷膜。 铸膜浆料中YSZ含量增大,导致粘度提高,将抑制分相过程。以水为芯液和外凝固浴,当浆料YSZ含量为50%时,中空纤维膜呈现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即中间为海绵状多孔层,而内外两侧为小指孔结构层;固含量为60%-65%时,形成具有外部海绵状层和内部大指孔结构的陶瓷膜。固含量的增大也明显提高了烧结后陶瓷膜海绵状层的致密度,使膜抗弯强度增大而纯水通量降低。 芯液与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值差越大,芯液的胶凝能力越强,湿膜越容易通过瞬时分相形成指孔结构和致密的内皮层。芯液中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后,其胶凝能力明显下降,湿膜内部分相过程受到抑制,倾向于形成多孔结构的内表面,且从外部产生的指孔将更易向内部扩展;芯液中NMP含量越高,膜孔隙率和外皮层平均孔径越大,膜的纯水渗透通量越高,尤其是NMP含量达到90vol%以上时,可形成高度非对称结构的YSZ中空纤维膜,大的指孔可贯穿至内表面开口,内表面呈高度多孔结构,从而显著降低了膜的渗透阻力。采用纯NMP为芯液制备的YSZ中空纤维膜,经1320℃保温5h烧结后,其外表分离层平均孔径为0.58μm,纯水通量高达16.34 m3/(m2-h-bar),为以纯水作芯液时的3.91倍。芯液中NMP含量增大时,YSZ中空纤维膜孔隙率的增大和大指孔的形成也相应明显降低了其抗弯强度。 以弱胶凝剂一乙醇代替强胶凝剂一水作为外凝固浴,并以水为芯液,可成功制备高渗透性多孔YSZ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的YSZ膜呈现特殊的高度非对称结构,主要由外部薄的海绵状多孔分离层和大的指孔结构形成的支撑层构成,且其内表面比外表面更为多孔和具有更大的平均孔径。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微观结构对其渗透阻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水相比,以乙醇为外凝固浴时制备的YSZ中空纤维膜,其纯水渗透通量显著提高,表现出更低的流体渗透阻力;在1350-1400℃保温4h烧烧结后,其外表分离层平均孔径为0.18-0.25μm,表现高的纯水渗透通量和抗弯强度,分别为2.27-4.30m3/(m-h-bar)和154.5-216.4 MPa,远高于管式陶瓷膜。 本工作以90%-100%NMP溶液为芯液或以乙醇为外凝固浴制备的具有外分离层结构和高度非对称的YSZ中空纤维陶瓷膜特别适用于微滤分离过程及用作超滤或纳滤膜支撑体等。 2.低成本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的制备研究 堇青石陶瓷的低膨胀和优异抗热震性能使其可用于抗热冲击场合应用。堇青石原料主要以廉价而丰富的粘土等矿物原料合成,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而价格低廉。本实验室曾以堇青石为原料,成功开发出性能良好的多通道管式堇青石陶瓷膜微滤膜。由于堇青石原料价格和膜烧结温度都低于Al2O3和YSZ陶瓷膜,使得同类膜的整体制造成本显著降低,但其仍由传统工艺制备,过程复杂,周期长,需经多次高温烧成。 为进一步降低堇青石膜制造成本和提高其渗透性能,本工作以工业级堇青石微粉为原料,通过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非对称梯度多孔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研究表明,堇青石粉体粒径分布对相转化成膜过程动力学及膜微观结构有重要影响,粒径增大将阻碍指孔结构的形成。以d50为7.8μm的堇青石粉体为原料时,分相过程未发生明显的粘性指进现象,制备的堇青石中空纤维膜主要由内部不规则大孔层结构和外部海绵状细孔层结构构成。本工作重点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膜微观结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纯净水和氮气渗透性、弯曲强度及热膨胀性能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烧结温度是制备高性能陶瓷膜的重要条件。在1360℃保温2h烧结制备的堇青石中空纤维微滤膜,其分离层最可几孔径约0.38μm,表现出高的纯水和氮气渗透性能,分别达到6.14m3·m-2·h-1·bar-1和782.4 m3·m-2·h-1·bar-1(透膜压差为1bar),远大于孔径相近的管式陶瓷微滤膜;弯曲强度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为76.5MPa和2.39×10-6℃-1。本工作表明,通过溶液相转化法,可采用平均粒径大的工业级堇青石粉体为原料通过一步成型制备非对称的多孔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从而显著降低陶瓷膜的制造成本,制备的堇青石中空纤维膜完全可用于高温废气处理和水处理。 3.高渗透性低成本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研究 莫来石陶瓷具有高温抗蠕变、高温强度和断裂韧性高、低热膨胀系数和耐腐蚀等性能,常用于高温抗热震多孔陶瓷(陶瓷膜)的制备。莫来石原料一般采用高温(≥1900℃)电熔法或软化学法合成,产量低和成本高。因此,采用先合成莫来石粉体,再进行陶瓷膜制备的工艺路线将不利于降低膜的制造成本。近年来,以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的低成本新型陶瓷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采用粘土等矿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原位反应烧结制备多孔莫来石陶瓷,不但可降低制造成本,还可形成针状晶体,有利于提高莫来石陶瓷的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能。 本工作基于工业领域对低成本、高性能和功能多样化陶瓷膜的应用需求,以廉价的天然矿物高岭土和Al(OH)3为主要原料,AlF3和V2O5为添加剂,通过相转化法和原位固相反应烧结相结合制备不同微观结构的高渗透性非对称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并探讨了特殊的针状莫来石结构的形成机理与过程。研究表明,在坩埚密闭条件下于1400℃保温2.5h烧结,可获得接近纯的莫来石相,莫来石中空纤维膜为两层非对称结构,外层为薄的柱状莫来石多孔层,而厚的内层则由均匀分布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交错织构而成,呈现高度多孔性结构,针状莫来石晶体长径比可达到25以上;未密闭烧结时,除形成莫来石主晶相外,还存少量的刚玉相,形成的莫来石晶体为不规则形状,未有针状莫来石晶体形成,制备的莫来石中空纤维膜为梯度多孔结构。EDS组成分析表明制备的针状莫来石表现出明显的化学组成非均匀分布现象,针状莫来石边缘部分富Al(Al/Si=3.47),中心部分富硅(Al/Si=2.38),对应的Al2O3含量范围为66wt%-74wt%。 交错连结的高长径比针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可显著提高陶瓷膜孔隙率和渗透性。1400℃保温2.5h烧结时,密闭和末密闭条件于制备的针状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孔隙率分别可达到68.4%和53.6%,氮气渗透通量分别可达到1.82×104m3·m-2·h-1和1.75×103m3·m-2·h-1(操作压力为1.0bar),远高于常用的管式陶瓷膜。研究表明,密闭条件下制备的莫来石中空纤维膜非常适用于高温烟尘废气的处理和用作膜接触反应器等,而未密闭条件下制备的莫来石膜可用于大规模的水处理应用和用作复合陶瓷膜支撑体等。 4.中温中空纤维CMFC的制备研究 中空纤维(微管)CMFC同时具有管式和板式电池的优点,强度高,启动和稳定时间快,单位体积有效电极面积大,体积电流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易于实现高温密封和连接等,代表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为实现阳极支撑的微管陶瓷膜燃料电池(CMFC)的产业化应用,开发高性能微管阳极制造技术和探寻化学稳定性好及中温下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的阴极材料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文献报道的微管阳极通常采用传统的塑性坯料挤压成型工艺制备,所获得的阳极管一般为对称结构,管壁厚,阳极阻力大。 本工作将相转化法应用于NiO/YSZ中空纤维阳极的制备,并在采用真空辅助的浸渍涂覆技术制备致密的YSZ电解质薄膜(10μm)的基础上,分别发展了基于氧化还原稳定的LSCM和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PNSM为阴极的微管CMFC,其中前者单电池在850℃、800℃和750℃时的最高功率密度分别可达到513 mW/cm

2、408 mW/cm2和278 mW/cm2,后者单电池在800℃、700℃和600℃时的最高功率密度分别为459 mW/cm

2、325 mW/cm2和172 mW/cm2。考虑到本工作制备的微管电池外径≤1.30 mm,成堆后电池将具有极高的电极面积/体积比值和高的功率输出,因此,以LSCM和PNSM基阴极制备的微管CMFC中温性能已接近实用化水平,可用于高功率输出的小型电池堆制造,用作小型可移动电源,如汽车辅助电源、无线通讯设备电源等。 【关键词】:陶瓷膜 中空纤维 燃料电池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 堇青石 莫来石 微观结构 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Q174 【DOI】:CNKI:CDMD:1.2010.133440 【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5-9 ABSTRACT9-19 第一章 中空纤维陶瓷膜及其研究进展19-55 1.1 引言19-22 1.2 中空纤维陶瓷膜概述22-34 1.2.1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结构特点与性能22 1.2.2 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方法与相转化法成膜机理22-34 1.2.2.1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方法22-26 1.2.2.2 相转化法成膜机理26-31 1.2.2.3 相转化法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31-34 1.3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表征方法34-39 1.3.1 微观结构与微区组成表征34-35 1.3.2 孔结构表征35-37 1.3.3 材料性质表征37-38 1.3.4 渗透分离性能表征38-39 1.4 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研究进展39-43 1.4.1 透氧膜39-41 1.4.2 多孔分离膜41-42 1.4.3 微管陶瓷膜燃料电池42-43 1.4.4 透氢膜43 1.5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43-45 参考文献45-55 第二章 YSZ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研究与性能表征55-93 2.1 引言55-57 2.2 YSZ含量对相转化过程和中空纤维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57-69 2.2.1 实验部分57-61 2.2.1.1 实验原材料57-58 2.2.1.2 YSZ中空纤维膜的制备过程58-59 2.2.1.3 性能表征59-61 2.2.2 结果与讨论61-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2.1 YSZ含量对铸膜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61-62 2.2.2.2 前驱体的热分析62-63 2.2.2.3 微观结构分析63-67 2.2.2.4 纯水通量和抗弯强度67-69 2.3 芯液组成对分相过程和YSZ中空纤维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69-78 2.3.1 实验部分69-70 2.3.2 结构与讨论70-78 2.3.2.1 微观结构分析70-76 2.3.2.2 开孔隙率和平均孔径76 2.3.2.3 纯水通量和抗弯强度76-78 2.4 以乙醇为外凝固浴的YSZ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78-87 2.4.1 实验部分78-79 2.4.2 结果与讨论79-87 2.4.2.1 微观结构分析79-83 2.4.2.2 孔隙率和平均孔径83-85 2.4.2.3 渗透通量和抗弯强度85-87 2.5 本章小结87-88 参考文献88-93 第三章 低成本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的制备与表征93-113 3.1 引言93-94 3.2 实验部分94-96 3.2.1 实验原料94-95 3.2.2 堇青石中空纤维膜制备与性能表征95-96 3.3 结果与讨论96-108 3.3.1 前驱体热分析96 3.3.2 微观结构分析和孔径分布测定96-103 3.3.3 渗透性能和抗弯强度表征103-107 3.3.4 热膨胀性能表征107-108 3.4 本章小结108 参考文献108-113 第四章 原位反应烧结法制备高渗透性莫来石中空纤维膜的研究113-137 4.1 引言113-115 4.2 莫来石材料概述115-116 4.3 实验部分116-118 4.3.1 实验原料116 4.3.2 莫来石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116-118 4.4 结果与讨论118-131 4.4.1 热分析和XRD物相分析118-1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2 SEM微观结构分析119-124 4.4.3 EDS组成分析124-127 4.4.4 针状莫来石形成机理与反应过程127-130 4.4.5 孔隙率和孔径分布130-131 4.5 氮气渗透通量和抗弯强度131-132 4.6 本章小结132-134 参考文献134-137 第五章 中空纤维陶瓷膜燃料电池的制备研究137-163 5.1 研究背景137-138 5.2 氧化还原稳定的LSCM为阴极的中空纤维陶瓷膜燃料电池的研究138-151 5.2.1 引言138-139 5.2.2 实验部分139-142 5.2.2.1 NiO-YSZ中空纤维阳极和YSZ电解质膜的制备139-140 5.2.2.2 LSCM-SDC-YSZ复合阴极的制备140 5.2.2.3 性能表征140-142 5.2.3 结果与讨论142-150 5.2.3.1 NiO-YSZ中空纤维阳极表征142-145 5.2.3.2 YSZ电解质膜气密性表征145-146 5.2.3.3 XRD分析146-147 5.2.3.4 电池电化学性能表征147-150 5.2.4 结论150-151 5.3 以PNSM为阴极的中空纤维陶瓷膜燃料电池的研究151-157 5.3.1 前言151 5.3.2 实验部分151-152 5.3.2.1 NiO-YSZ中空纤维阳极和YSZ电解质膜的制备151-152 5.3.2.2 PNSM-YSZ复合阴极的制备152 5.3.3 结果与讨论152-156 5.3.4 结论156-157 5.4 本章小结157-158 参考文献158-163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163-165 6.1 本论文工作特色与主要创新163-164 6.2 不足之处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164-165 致谢165-167 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167-168

推荐第9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关于接受自筹经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经审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同意录取______________为自筹经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就在读期间的有关事宜,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按时交纳学费。学校不接受研究生档案、户口转入。生活费用及医疗费由研究生本人负责。

二、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培养要求以及学历、学位证书均与国家计划内研究生相同,学制3年。

三、收费标准:学费共人民币6万元,分二次交清。

四、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享受我校为国家计划内研究生设立的助教助研岗位津贴。

五、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报到时,支付学费3万元。第三学期开学注册支付学费3万元。甲方若逾期交付学费,乙方有权拒绝该生注册入学。缴款时请注明学号(见录取通知书)、姓名、学费。

六、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若触犯国家法律法令或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导致无法继续在校学习者,本协议自行中止,已付学费不退还。

七、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八、本协议内容如有与今后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抵触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修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盖章)

负责人(签字):

培养单位代表(签字):经费筹集人(单位)(签章)

日期:2014年月日 日期:2014年月日

推荐第10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像绘制机器人技术研究)

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了一款肖像绘制机器人。其目标是研制出一台能够自动绘制人脸肖像画的机器人,用于科技馆的展览,起到娱乐、教育和科普的作用。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硬件系统的选型与设计——包括根据功能需求选择机械臂,机械臂与画笔连接部分的结构设计,整体系统布局设计,图像采集系统的选型。图像采集与提取算法研究——研究如何使用选定的图像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观众人脸图像,保存以及从中提取数据。人脸轮廓提取算法研究——主要包括 YCBCR 色彩空间图像的分解,迭代阈值法求最佳分割阈值,外轮廓分割算法,轮廓提取算法,人脸特征提取算法,领子轮廓提取算法,去除头发算法,眼睛和眉毛定位及优化提取算法研究,另外还要研究大量图像的算法通用性和稳定性,目的是提高针对不同观众的脸型特点算法成功率的提升,和系统稳定性的测试工作。机械臂绘画控制系统方法研究——包括人脸轮廓像素的矢量化处理,绘画动作规划算法,机械臂的控制方法研究。

[1]孟盼盼.肖像绘制机器人技术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1-49

第11篇:教务系统数据库总结报告

教务系统数据库总结报告

常州信息学院 网络095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据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而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加,数据也变得相当繁琐。因此数据库的出现,正是为数据的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例如一所大学,通常由校长办公司、教务处、财务处、学工处、团委、招就处、科技处。同时下设各系以及各分处。因此这些工作如果处理起来,或许需要几百人,而且还不能保证信息处理的有效性与正确率。如果使用数据库,我们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行政管理,可以使用数据库系统,保证每个教师的所带课程,上班情况,工资情况以及每位教师获奖与资历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库统一管理。学生方面,每个学生自从正式录取输入档案信息后,到入学注册都可用教务系统数据库来管理。学生的选课、排课,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在校表现,生活状况等、以及就业乃至毕业离校都可以通过系统来自动管理。

系统处理信息方便而准确,近一万人的学生和老师,系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处理。所需的工作仅是首次的信息输入,如果需要,便可以永久保存。信息处理准确性高,虽然数据信息量大,但是系统依然能很好的处理。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务教学任务,很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库可以说是信息处理的载体,庞大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实现了有序而快速的调入与调出。数据库之所以能如此高效率的工作,得益于其工作原理。在关系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操作几乎全部建立在一个或多个关系表格上,通过对这些关系表格的分类、合并、连接或选取等运算来实现数据的管理。dBASEII就是这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典型代表。对于一个实际的应用问题(如人事管理问题),有时需要多个关系才能实现。用dBASEII建立起来的一个关系称为一个数据库(或称数据库文件),而把对应多个关系建立起来的多个数据库称为数据库系统。dBASEII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建立命令文件来实现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对于一个数据库系统相应的命令序列文件,称为该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因此,可以概括地说,一个关系称为一个数据库,若干个数据库可以构成一个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可以派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辅助文件和建立它的应用系统。因此具备这样的功能,数据库才能在信息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据库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两种方式快速尔简单的使用数据库。利用企业管理器操作起来全部是图形界面,简单易学。查询分析器全部用代码实现,虽然代码比较繁琐,但是这样实现快捷,功能强大。在数据库的学习中,刚开始主要是利用企业管理器,去创建一些数据库,表格及一些属性关系及应用。后来,可以使用

查询分析器借助代码做一些简单的查询,数据库和表格的创建。但是其中的一些关系及属性无法创建,这也正是数据库学习的核心与关键。

得力于数据库在信息处理中扮演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数据库的学习应该作为以后学习的重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据库一定会在互联网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数据库也定会成为今后的热门专业和学习方向。

第12篇:教务管理系统参考

引言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迫切希望在计算机上能够实现教务管理操作,希望把人从教学资源,教学评估,编排课程,教学检查等等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务管理系统从人们的需求出发,具有智能化辅助教务人员管理教务工作,并且计算机发挥了它本身的优势,能够存贮大量信息数据。与以往手工的教务相比,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出现,使教务工作变得更简单,可靠,安全,方便。为了能让教务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在使用一个软件以后能极其容易地对所有教务工作进行管理,并且准确无误,轻松自如。因此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软件是当务之急,也是本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和研究宗旨。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系统将教学资源与老师,学生,课程,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课程,课程与学生相互间联系起来,而且联系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排斥,因而需要系统应具备较完善的检验防错功能,冲突处理功能,从而根据系统的运行及反馈信息高质量,高效率地管理系统流通部门的全部功能。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过程中,使用了当前最新的技术ASP﹒NET和ADO﹒NET。ASP﹒NET是内建于语言运行环境中的编程结构,特别是在创建Web应用程序显示了强大的功能。ADO﹒NE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数据。ASP﹒NET和ADO﹒NET的结合很容易地在一个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记录集。使用这些脚本建立和打开一个记录集,处理和输出数据。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一直用运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开发系统。开发前的准备中,进行了系统调查。熟悉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然后是随数据流进行了分析,对教务系统中的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E-R图和转换成关系模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每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输入输出要求等。

第1章 概述

1.1为什么要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

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小学的教务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合理地管理不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而且影响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用计算机控制教务工作由自动化系统运行而完成。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增强了信息的流通。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的教务人员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软件,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整体规划,编排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进度等等这些繁琐的教务管理工作。

1.2 在中小学中用计算机管理教务的意义

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的教务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70年代后期,出现图书情报工作的 “联机革命”,使计算机更广泛地,更有效的应用到各个角落,发达国家较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我国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说,教育工作计算机化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项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因而中小学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技术的一部分,教务现代自动化也只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心脏,现代社会的骄子,信息社会的科技主角,所以在教务现代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其他现代化设备起控制,连接和转换的作用,而教务自动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能提高教务本身管理水平,能代替工作人员进行教务工作的某些加工处理,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务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总之,教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推动了教学质量的进步。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四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中小学进行更有效的教务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 可以存储教学资源,安全、高效处理信息;

(2). 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3). 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和实现教务管理功能。

1.3 为将来学校网上办公做好准备

﹒NET技术的发展,大量的Web应用程序开发,在不同地点的用户可浏览Web站点信息。这些技术的成熟,使得在中小学实现网上办公有了技术上保证。学生,老师可以在任何地点,在网上浏览教务信息,学校的最新通知,填写自己的信息,实现用户权限内的操作。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网上办公的一个尝试,也是为以后中小学网上办公作基础。

第2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幺”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2.1系统调查

系统初步调查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与中小学的教师,尤其是与教务处的教职工进行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常识,经过调查研究,中小学的基本情况为: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处、财务部、党团支部、学生会、后勤部五大部门。各部门分别针对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具体管理,并向校长负责。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中小学在日常教务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 学校现行的教务管理方式仍为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传统手工处理方式。教务信息管理没有完全科学化、规范化、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2) 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不能适时指导教学方向,以至影响教育质量。

(3) 师生之间,学生和教务人员,以及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信息交流少,信息渠道单一,不利于协调工作,容易出错。

因此,通过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使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使学校的信息流程和流向清晰化、合理化,第一时间把握学生信息,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 Windows 2000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0,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2000 Profeional上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

(2). 经济可行性:

采用新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 营运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故新系统还需要满足以下这几个标准:

(1) 标准性:系统的软硬件选型都应该采用工业化标准,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又可以分享在此标准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

(2) 可靠性:由于学教务息的重要性,系统的软硬件应均为质量可靠,并采用RAID 0+1廉价磁盘冗余保护技术,确保不会由于软硬件故障造成系统运行终止而使用户蒙受损失。

(3) 安全性:通过软件的编制及硬件设置,控制使用者接触数据的权限,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

(4) 兼容性:系统的所有软硬件理论上都应有100%的兼容性,用以保证软硬件的可互换性。

(5) 高效性:由于学校学生信息每次处理的信息量较大,因此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速而有效的,在软件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6) 可维护性:系统软件设计时应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以便于开发和维护,也有利于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功能调整。同时在系统开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日常维护,使之能简便易行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2.3 软件开发的总目标

(1) 提高教务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规范教务管理的操作全过程。

(2) 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相关教务人员可以从系统中取得及时而且正确的教学管理数据信息,并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掌握学校的各种信息情况,为校领导做出适合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指导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13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本馆简介

2014-08-01

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图书馆随学校南迁至安徽省会合肥。2013年,学校即将迎来55周年校庆,同时也是我校图书馆55周年馆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跨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基于网络计算机环境的新型服务模式,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支撑平台。

我校图书馆目前拥有东、西、南3座馆区,建筑总面积约4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5000余席,实体馆藏中外文书刊220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包括4万多册的古籍、再造善本等。近年来,图书馆大力推进电子资源建设,目前已引进及试用了95个中、外文数据库,师生用户通过校园网可以方便查阅中文电子图书280万册、外文电子图书20万册、外文电子期刊20000多种、中文电子期刊18000种、国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46万份。

目前,我校图书馆有各种类型书库及阅览室19个,阅览自习座位5000多个,每周开放时间7*14小时,率先采用RFID技术实行开放式自助借还服务。图书馆为学校校园网的核心交换结点之一,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网络支持千兆接入,百兆到桌面,无线网覆盖全馆,阅览室、自习室和休闲区域配备了大量的网络端口、地插电源,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图书馆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读者在这里可以很方便地查询馆藏信息、使用各类专业数据库等。学校师生可以在校园网上的任意客户端自由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或续借图书。图书馆数字资源集成管理系统Exlibris实现了对馆内各类资源快捷方便的 “ 一站式 ” 检索,而图书馆自行研制开发的交互式交流学习的平台LISER系统则给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2013年,我校外文全文文献年下载量350万篇,多个数据库使用量或者性价比排在全国高校最前列。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旺盛需求,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工作日益深入和渗透,实行学科馆员制度,针对教学、科研与管理需求,主动服务,将工作渗透到学校各个环节。图书馆开设了多种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和培训,为学校师生提供各种文献资源与分析培训。师生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从国内、外图书馆获得本馆没有的信息资源。我校图书馆是安徽省首家拥有院部级查新资格的高校,进行课题查新、论文咨询、代检代查等服务。

图书馆饯行“服务社会”的服务理念,现已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特色分馆、CALIS安徽省中心和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总馆,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提供文献保障。

在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逐步明确了“资源是基础、技术是手段、服务是关键”的建设思路,提出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继续优化文献资源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主动服务向“渗透式服务”的转型,最终使科大图书馆成为国内领先的知识服务型图书馆。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不断前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正向着建设知识服务型图书馆的这一战略目标不断奋斗和前进。

开放时间

第14篇: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

     【考试类别】理工 【院校省份】安徽 【报名时间】4月9日前 【考试时间】6月11日

【报名网址】https://gaokao.chsi.com.cn/zzbm/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快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我校2017年继续开展自主招生工作。

一、招生对象

考生应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科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同时应具有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报名资格,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满足以下报名条件之一:

1、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含)以上奖项;

2、在全国中学生信息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三等奖(含)以上奖项;

3、入选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被推荐参加相应的英才计划学科论坛;

4、对所报专业有浓厚兴趣,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具备突出特长和创新潜质,取得过显著成绩,且能提供充分证明材料。

二、招生计划与招生专业

2017年我校自主招生计划名额93个,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材料类、工科试验班、地球物理学类、生物科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核工程类、环境科学。

三、选拔程序

1、考生须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核实我校将取消考生参与选拔的资格,并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力。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推荐材料应由推荐单位加盖公章或推荐人亲笔签名,并单独邮寄。

2、考生于2017年4月9日前在“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zzbm)报名并打印申请表,与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高中阶段成绩单、个人陈述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装订成册寄到我校招生办公室(2017年4月9日截止,以收到为准)。

3、我校组织专家组,结合考生德智体美、竞赛成绩、平时成绩、爱好特长、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多方面情况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于2017年4月30日前公布通过名单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审核通过的考生于2017年5月1日—14日登录“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支付报名考试费用120元整(皖价费[2009]60号)。

4、考生于2017年6月11日参加我校测试,测试形式为笔试+面试,笔试科目为数学、物理,重点考察相关学科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面试为辩论式小组面试,重点考察知识结构、探究精神、科学思维、创新思考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突出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经我校专家组评审通过并推荐,我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可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5、2017年6月22日前,我校分“笔试+面试”、“仅面试”两个序列根据相关测试成绩认定自主招生资格生,其中测试形式为“笔试+面试”的考生,笔试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30%。

6、我校公示资格生名单并报教育部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示及备案,办理相关手续。

四、录取办法

1、资格生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按所在省份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报高考志愿,使自主招生资格生效。

2、资格生高考录取

1)我校根据资格生自主招生志愿、高考成绩总分、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和入选专业决定录取与否。资格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予录取。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执行。

2)专业录取原则:按学校或按专业群投档的省份,资格生高考成绩达到由所在省份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按照本科一批次所有高校/专业群在该省(区、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的我校模拟投档线,可满足第一专业志愿,未达模拟投档线的,须在入选专业范围内服从调剂。按专业投档的省份,资格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的,即可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

3)江苏省资格生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级须达到BB。

4)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我校自主招生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均为物理。

3、未尽事宜,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章程(2017年)》执行。

五、重要日程

1、报名时间:2017年4月9日前

2、接收材料:2017年4月9日前

3、初审结果公示:2017年4月30日前

4、网上缴费:2017年5月1日—14日

5、测试时间:2017年6月11日

六、联系方式

址:(230026)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大招生办公室

话:0551-636025

53、63602563

真:0551-63603222 电子邮件:zsb@ustc.edu.cn 网

址:http://zsb.ustc.edu.cn

七、领导和监督机制

1、我校自主招生工作在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实施集体决策、集体领导;

2、我校对考核过程全程录像,面试专家名单和考生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

3、我校自主招生初审合格名单、入围资格生名单和录取名单均实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试点高校三级信息公开;

4、学校纪检部门全程监督自主招生的审核、测试与决策过程,全面落实工作的相关纪律与规定,监督电话0551-63602591,邮箱jwjcsj@ustc.edu.cn。

八、本简章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15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热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传热学

d2t

一、已知一根一维均质棒,在稳态、无内热源条件下,试验发现20(式中T为温

dx度,x为空间坐标),试判断棒材的导热系数t随T增大呢,还是减小?(10分)

解:qdtdtdtq0(1bt)(1bt) dxdxdx0dt2d2tdtdtd2t(1bt)2b02b/1bt

dxdxdxdxdx两边对x求导:

dt因为

1+bt>0,0

dxd2t所以20b0,即导热系数t随T增大。

dx

二、将直径为D,初始均温Ti的金属圆球悬挂在四周壁温为Tw,空气温度为T的大房间内。已知圆球表面发射率,空气对流系数h。如果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两者数量级相同,1能应用集总热容法(即集总参数法)的准则;○2在上述准则下,圆球温度T随时试建立○间变化的微分方程。(10分)

解:(1)纯对流换热条件下应用集总参数法的条件:Bi2hr0.1。

本题中物体的热交换有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且两者数量级相同,所以考虑辐射后的当量换热系数是原换热系数的2倍,则反映内外热阻之比的准则条件为Bi'2hr0.1Bi0.05

(2)在符合上述准则条件下,内热阻可以忽略,温度与空间位置无关,只是时间的函数,由此得导热微分方程

cVdThATTATw4T4 d对于球体:

V/A=D/6 微分方程

cDdThTTTw4T4

6d初始条件

0,TTi

三、一无限大平壁厚,导热系数=常量,内热源产热率均匀,且为常数,已知两

1出现在平壁内部的最高温度t2壁面温度分别保持t

1、t2(t1>t2)。求○max;○从两壁面传出

的热流密度值(或热流量)。(10分) 解:由题意可列出微分方程如下:

dt20txc1xc2 2dx2边界条件与积分常数

12x0,tt1c1t2t12 x,tt2c2t12温度分布的无量纲参数方程

tt121x/x1 t2t12t2t1(1)平壁内部的最高温度tmax出现在

dt0处,解得 dxx2t2t1

代入上式得

122tmaxt1t2t2t1

24(2)热流密度

dtt1t2qx

dx2x0,q1t1t22 x,q2t1t2

2四、何谓管内层流流动的入口段及充分发展段?求出密度,常物性的流体在半径r0的圆管内,进行稳定不可压流动的平均速度um及平均温度Tm的表达式;回答管内流动的短管换热器效率是否高于同管径的长管换热器?为什么?(10分)

答:(1)当流体与管壁之间有热交换时,管子壁面上的热边界层有一个从零开始增长,直到汇合于管子中心线的过程,当流动边界层及热边界层汇合于管子中心线后称流动及换热已经充分发展,此后的换热强度将保持不变,从进口到边界层汇合点称为入口段,其后称为充分发展段。

(2)平均速度umqmr02(qm为质量流量)平均温度TmT1T2(T1为进口温度,T2为出口温度)

(3)管内流动的短管换热器效率高于同管径的长管换热器,这是因为在短管换热器中,入口段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入口段边界层较薄使得平均表面传热系数较大。

五、假定不可压,牛顿型流体,常物性,无内热源,忽略摩擦产生的耗散热,试写出二维、稳态对流换热方程组,并说明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10)

解:换热微分方程htty|y0(对流换热量等于壁面处的导热量)

tt2t2t能量方程

ua(2) 2xyxy(微元体的内能变化量等于其边界的导热量) 连续性方程u0(进出微元体的质量守恒) xyuuP2u2u)Fx(22)(uxyxxy动量方程 22(u)Fp()yxyy2xy2(惯性力=体积力+压力+粘滞力)

六、画出如下各加热表面的自然对流流动示意图: (1)两平板倾斜,热面在下,冷面在上;

(2)两倾斜平板,上下面等温Ts,置于大气温度T(Ts>T)中;

(3)两竖壁组成的封闭有限矩形空间(上下表面绝热)。(10分) 答:见附录B10图1。

七、写出黑体辐射能的光谱分布表达式,写出辐射强度L的定义式,并证明L与方向无关的表面(即兰贝特表面),其辐射力(即发射功率)E为πL。(10分)

答:黑体光谱辐射力Eb,c15c2

e(T)1d()辐射强度定义式L()

dAdcos兰内特表面:半球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定向辐射强度相等。

E 2E()dLcosdL22cossinddL20d2cossindL201L

2八、在一个晴朗初冬也夜晚,有效天空温度Tsky70℃,微风引起的对流换热系数h=28/(mK),发现湖面上有一层薄冰出现,但检测空气温度T高于0℃,[假定为干空气,水的长波发射率为1,水与大地绝热,不计水蒸发,5.6710W/(mK)],试理论

8242估算T。(10分)

解:由题意知湖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量和湖面与天空的辐射换热量相等。

44hTTice(TiceTsky)

28(T273)5.6710827342034T280.8K

九、两种不透明的漫射涂层,其光谱吸收率分布a()如附录B10图2所示。试从中选择屋顶材料,问那种涂层适合用夏天?那种适合用冬天?并示出理想的a()的分布。

答:a()为水平线的涂层适合冬天用,a()为折线的涂层适合夏天用。理想分布:冬天a()=1,夏天a()=0。

十、相距很小,平行放置的两块很大的漫射一灰表面,如果发射率是0.8,为使两块表面的辐射传热速率减小到原来的1/10,需要放入一个薄防辐射层(遮热板),其发射率应为多少?

解:设遮热板的发射率为2。在未放防辐射层前系统黑度

s11111111

1111.50.80.81放入防辐射层后系统黑度

s211 11220.5111122由

s2120.138 s110

第16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师:

您好!

我叫张奇,来自江苏省兴化中学。

选择中科大,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美丽的水乡滋养了我的生命,教会我用勤奋和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人生;我的母校一直用

“正实”二字引领我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未来,我充满了幻想,也有着自己的规划。享有“学在科大”的美誉的中科大便成为我心驰神往的理想殿堂。不浮躁,不跟风,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在这里,相信理实交融的学风会引领我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我相信,任何学校都重视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我是一个勤奋踏实的学生,在平时各科的学习中,我都能稳扎稳打,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又有很强的好奇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都有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而坚持“我创新,我故在”的科大正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在学校,我是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是学校的标兵,作为数学课代表的我同样也是老师身边的小助手,我乐于帮助他人,对于同学有疑问或有困难的,我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高中生活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竞赛学习经历更让我受益匪浅。高一的时候我开始埋头苦干数学竞赛,在数学的天空里飞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二开学初我就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地鼓励。在这期间,因为对物理兴趣浓厚,我还参与了物理竞赛,虽然因为投入时间有限,最终很可惜拿了三等奖,不过有人说的好,

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正如其所言,我在数学竞赛取得了夏令营的一等奖,并最终以全省前25名的成绩获得了保送资格,这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鼓励与慰藉吧。可以说,竞赛给了我很多,他给我的不仅是奖项,更多的是学习的态度与精神,以及对于人生的一种淡然,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然而尽管在学习上我一丝不苟,然而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的男孩。我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尽管个子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热情,因为在比赛中,我可以挥洒我的汗水,挥舞我的青春。我喜欢听音乐,同时我也很会唱歌,我会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向大家展示我的歌声。虽然文科算不上我的强项,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语文的热爱,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朗诵,在朗读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又能表达自己的感悟,这种感觉很奇妙,我还曾在校园艺术节的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呢。怎么样,很棒吧!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想说,给我一个平台,我必能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我有这份自信,也恳请贵校能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江苏省兴化中学张奇

2012年11月16日

第17篇: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创办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ll工程”、“985工程”建设首批大学之一。现有32个院系,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5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19个国家重点学科,19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538人,教授443人,副教授763 人。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理科基地3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4个,中国科学院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10/478。省内排名第l/16。理工类排名第4/154。

中国研究生院总排名第11/56。

学科门类排名哲学类78/17

1、经济学类180/250、法学类l10/24l、教育学类174/19

8、文学类201/

317、历史学类27/130、理学类3/

329、工学类23/3

42、管理学类64/340一级学科排名

社会科学:哲学78/17

1、应用经济学143/2

33、法学74/18

2、政治学72/16

8、教育学117/1

53、外国语言文学172/

216、新闻传播学59/9

2、历史学27/130、管理科学与工程20/1

44、工商管理157/28

7、公共管理116/212自然科学:数学9/2

28、物理学2/16

3、化学8/17

6、天文学3/

16、大气科学10/

16、地球物理学l/

16、地质学5/

38、生物学26/

217、科学技术史1/

25、力学19/1

17、机械工程91/19

8、仪器科学与技术9/90、材料科学与工程12/19

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l

10、电子科学与技术13/1

32、信息与通信工程10/16

5、控制科学与工程17/18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27

7、化学工程与技术75/20

7、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6/

46、矿业工程17/60、核科学与技术8/2l、环境科学与工程25/19

1、生物医学工程23/54

优势专业

A+等(11个):理论物理2/100、凝聚态物理2/1

16、光学l/90、无机化学4/8

6、物理化学3/10

3、空间物理学l/

5、地球化学1/

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1

55、生物物理学2/

44、科学技术史1/

25、流体力学2/40

A等(35个):考古学及博物馆学5/

33、基础数学8/1

32、计算数学14/8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6

1、应用数学16/20

8、运筹学与控制论15/7

5、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2/

26、原子与分子物理4/

33、等离子体物理2/

14、分析化学15/9

7、有机化学7/10

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l/7

3、天体物理3/

16、固体地球物理学3/

15、神经生物学7/

34、固体力学6/6

8、精密仪器及机械8/

49、材料物理与化学14/1

31、材料学2l/160、热能工程6/

58、制冷及低温工程5/

29、物理电子学11/7

5、电路与系统12/9

1、通信与信息系统9/1

21、信号与信息处理14/1

34、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1/1

58、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3/1

21、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0/9

3、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1/1

58、计算机应用技术27/27

1、应用化学28/190、安全技术及工程9/50、核技术及应用3/

18、环境科学19/1

36、管理科学与工程20/144

电话号码:0551-3602924(研招办)

第18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臵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使学校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等,使学校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

三次创业,成为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学校有15个学院、30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45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572人,其中教授551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

教授64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4人,“千人计划”38人,“青年千人计划”8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39人。同时,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名誉(客座)教授、“大师讲席”教授。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图书馆藏书220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及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和科教优势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http://www.daodoc.co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简介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于1995年6月成立。 管理学院的使命是创造管理思想与工具,培养管理英才与领袖。

管理学院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原则办学,与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培养计划。管理学院聘有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顾问和兼职教授,他们的参与使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广泛的社会联系为高年级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

基础扎实、融会贯通、视野开阔、实际工作能力强是科大管理学院毕业生的特点。管理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十余年来,已培养了数百名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很多已成为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的管理骨干。

管理学院本科生前两年的课程突出数理和基本技能训练,除统计专业由数学系招生并进行前期教学培养外,其他学生入学后前一年不分专业,后三年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在院内选择专业(不包括统计专业),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统计分析手段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训练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系、统计与金融系,及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和EDP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项目中心,同时设有

数字化管理研究所、信息与决策研究所、统计咨询中心、电子商务研究实验室等。管理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项下的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四个学士、硕士、博士科学学位和工商管理(MBA)、高级工商管理(EMBA)和金融专业硕士(MF)专业硕士。

近5年来,管理学院的科研能力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已稳居全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十位。2007年大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中,管理学院位居全国第10位。管理学院的教师2008-2012年一共发表了669篇同行评审期刊论文(每年论文数都超过了120篇),人均7篇。其中国际刊物学术论文为426篇,SSCI、SCI和EI检索的文章299篇。这五年间还出版了研究专著4部、书籍10本、咨询和研究报告45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系别上看,在发表的669篇同行评审期刊论文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分别为477篇和192篇。2008-2012年一共获得了57.689百万元人民币的研究经费(约合9.1721百万美元),人均62万元。其中国家基金42.907百万元,企业基金7.574百万元,国际合作研究基金7.208百万元。尤其是2012年,获得的经费大幅增长,全年经费总额为26.734百万元,占五年经费总额的46%;其中国家基金21.998百万元,占五年获得国家基金经费总额的51%。

管理学院当前正在推进AACSB(the A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AACSB是一个总部在美国的商学院教育认证的国际机构。自1916年成立以来,全球共有38个国家的620个商学院获得了AACSB认证,其中包括五家中国大陆商学院: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上海交大中欧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西安交大管理学院。

在今后的发展阶段,管理学院将继续以“顶天(理论水平高)立地(实践能力强)”的教研宗旨,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规划,健康有序、踏实稳健地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的校训为指南,本着“创一流成果服务中国 育一流人才建设中国”的愿景目标,努力创造体现国际水平、中国情景、国家需求的一流成果,致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的管理领袖和管理精英,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贡献。

http://busine.ustc.edu.cn/School_of_Management/AboutUS/

中国科技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教育简介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简称MPM)是工程硕士的一个领域。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垂青的学位证书。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把项目管理评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

现代项目管理集管理科学之大成,从根本上革新了管理技术和方法。项目管理视管理的核心问题为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的时间管理、范围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规划管理、以及工作团队的运作,有效地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科学技术和市场等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管理的概念、架构和功能,创新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项目管理研究方向全面,从面向对象而言,项目管理涉及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农业工程、国防工程等相关工程领域;从项目管理工程领域的工作类别而言,可分为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与咨询、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等;从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而言,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从项目管理的研究热点而言,主要有知识管理,柔性管理(人/环境/文化等)、风险管理、项目群管理和组织管理等。

项目管理不仅是管理技术和方法,也是项目操作流程标准和团队工作语言,它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

和思维方式,达到了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明确责任,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各类风险的目的。目前,项目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国防、航天、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会展、金融、保险、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各个领域。

项目管理旨在培养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精通项目管理流程与规则,对不同规模的项目能够进行项目生命期内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项目管理专家,能独立从事各类管理领域项目决策和评估、项目融资、项目组织、项目实施和控制、项目风险管理、项目团队管理等工作。

第19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尽管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偶然,但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少年班创建伊始,中国科大就致力于探索培养这些特殊大学生的方式,最初几届少年班学生的优异表现,坚定了中国科大继续办好少年班的决心。

中文名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简 称

中科少年班 创办时间

1978年3月 类 别

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合肥 办学历史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其目的是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又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两类优秀学生统一管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已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受到国家领导和国内外教育家、科学家的充分支持和肯定。

至2008年,科大少年班已经走过了30年。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 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93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许多人已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家;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 35%。

教学模式

中国科大自少年班创立以来,不断探索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倾力保证少年班教学和管理的开展,多年的经验积累,凝练成了“探索在现行高考制度之下的选拔人才新途径,探索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更多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宗旨和充分挖掘少年班学生的各种潜力、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成长为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等领域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少年班长期以来坚持从“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出发,实行将本科低年级基础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素养的高精尖人才,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优秀人才培养的新规律。同时,结合大学生研究计划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建立“少年班管理委员会”负责少年班学生在校4年的学习生活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管理模式随着培养模式的逐渐成熟而不断完善。从最初少年班学生集中学习一年之后选择专业转入各院系继续学习,转变到学生集中完成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阶段转入相关院系学习,直到管委会负责学生在校4年的全部管理。少年班管委会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全体成员本着“全员育人”的精神,以各种途径参加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特色鲜明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历史沿革

1974年5月,物理学家李政道曾提出过办少年班的设想。当年,李政道回国访问,看到“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带来全面危机、人才培养几乎完全停止的局面后,通过周总理向毛主席建议:“可参照招收和培训芭蕾舞演员的办法,从全国选拔很少数,约十三四岁左右的、有培养条件的少年,到大学去培训”,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主席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没有马上实现 。

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江西赣州13岁的天才少年宁铂。11月3日,这封得到方毅亲笔批示的信,直接促成几个月后,中国科大少年班的诞生。

1978年3月,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并于3月8日,举行了第一期少年班开学典礼。少年班创办的消息甫一传出,引发海内外的广泛瞩目。对于刚刚经历十年浩劫,曾一度被“读书无用论”所误导,急于找回失去的时间的国人来说,以“神童”宁铂为代表的少年班的出现,无疑是那个年代上演的最振奋人心的“青春励志大片”。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这次大会讲的打破常规,可以说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最直接写照。

1983年12月28日,邓小平说:“科大少年班可以搞。”并作出了批示,要求有关领导落实。

1984年5月28日,中国科大作出了“关于办好少年班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几项规定”。同年9月5日,少年班正式开办计算机软件专业,有23名学生就读。

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

1986年基本形成高考初试、复试录取的模式。 1994年开始全面实行早期科研实践、大学生研究计划。 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4~6年弹性学制和个性化学习计划。 2008年,少年班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联合办学,“少年班--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在中科大少年班30年庆典大会上正式揭牌。此举意味着中科大“超常少年”教育模式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中科大少年班必将在培养“超常少年”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不同声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毁誉皆有。仅以全国九届、十届政协委员,第八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国际导航与运动控制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导蔡自兴为代表。

蔡自兴曾在1999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一口气提交了四篇关于超前教育的提案和大会发言,认为应该废止少年班,但不反对少年上大学。他觉得少年班不利于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蔡自兴也承认少年班的出现有积极的一面。在“*”刚刚结束时,大学办了少年班,招收那些高分的少年神童上大学,它与恢复高考等举措一起,对于拨乱反正,消除“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对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少年班轶事

1979年,28岁的朱源刚到少年班当班主任时,为了验证少年班孩子是否真的聪明,做过一次教学试验。

79级少年班有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大都是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有一天朱源问他们有没有学过复变函数,学生有的学了四分之一,有的学了三分之一,最多的自学了一半多一点,而复变函数是他们一年以后的课程。

当天晚上,有个孩子跑到朱源家,问:“朱老师,你问我们这个干什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超前学习的进度。”“不对,你别有用心。”听罢,朱源笑了,原来他考虑的是,如果这些孩子能自学完课程,可以试着参加两周后78级本科生复变函数的期末考试,如能拿到85分的话,就可以让他们免修这门课程。

看到孩子们真的想试一试,朱源便跑去找教务处办理考试手续。半个月后,5个少年班考生,有2人拿了100分,1人98分,1人87分,最少的得了64分。在78级本科生中,考100分的有十几个,不及格的也有十几个。

第20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_4

2010年夏季学期课程公布(第一批):

 大师系列课程(国内外大师、所系结合前沿讲座等): 生命学院:

三维显微术与科学前沿(英语授课) 40学时 2学分 上课时间:8月4日——8月18日 任课教师:周正洪、毕国强 面向对象:全校本科生、研究生

课程简介:三维显微术(包括激光共聚焦,冷冻电镜三维重构,原子力显微术)在现代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显微术的原理和应用,重点讲述三维结构重建。授课对象包括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计算机学院:

演化计算 20学时 2学分 考核方式:课程报告 上课时间: 2010年8月18日至22日,18日下午3学时、19日上午3学时、19日下午3学时、20日上午3学时、20 日下午3学时、21日下午3学时、22日上午2学时(具体的时间可能会需要微调)。

任课教师: 姚新(伯明翰大学教授,我校大师讲席教授) 面向对象: 全校高年级本科生。

预修课程:人工智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相关课程。

课程简介:演化计算是一个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作为一种问题求解方法,演化计算技术在求解非连续、不可微、多峰、以及目标函数难以定义的问题时,表现出较大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的求解。本课程将系统介绍演化计算的基础知识、常见演化计算模型的工作原理、演化算法的性能分析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讲解演化计算方法的使用方法与实现技巧。

可信软件的前沿理论和技术 21/28学时 2学分 考核方式:课程实践方式

上课时间:7月19日——7月25日,连续7天。上午3学时理论课,下午4学时实践课 任课教师:理论课教师:邵中(耶鲁大学教授,我校大师讲席教授)、陈意云(中科大教授)

实践课助教:中科大-耶鲁高可信软件联合中心博士生

面向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信息安全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 预修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高可信软件研究领域中国际前沿的理论、技术和热点课题,涉及系统内核的验证、应用程序的验证、出具证明的编译器、程序验证中的自动定理证明技术等方面,并通过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用国际流行的证明辅助工具来验证一些简单的程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技术。

 英才班所系结合夏季学期课程和教学项目: 生命学院:

科研见习(必修) 不计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7月27日 面向对象:09级贝时璋班

课程简介:该课程为贝时璋生物科技英才班课程,学生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或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集中进行教学活动。通过在科研实验室的见习活动、学术报告和交流,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动态和方法,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基础类提高、进阶课程:

数学系:

微积分学选讲 40学时 2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8月20日 任课教师:李思敏、宣本金等 面向对象:一年级非数学系学生

课程简介: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形式,理清大学微积分的核心概念、思想和方法之间的关系,拓展微积分概念、思想和方法的理论和应用范围,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数学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主要内容包括:

1、实数的构造理论;

2、坐标系与变量代换;

2、外微分形式与场论;

3、Fourier分析。

微积分回顾 40学时2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8月20日 任课教师:汪琥庭、宋立功等

面向对象: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非数学系学生

课程简介: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复习和提高单变量微积分与多变量微积分的系统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准备考研的学生在微积分知识方面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和提高,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微积分的基本方法、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微积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我校微积分教学大纲与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非数学专业最新数学考研大纲为指导,将单变量微积分与多变量微积分的相关内容统一处理,串在一起整合成系统化的几个大的知识模块,使学生在复习回顾,大量解题中回忆、理解、掌握、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

1、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及其应用;

2、函数的微分学及应用;

3、函数的积分学及应用;

4、常微分方程的理论与应用;

5、无穷级数及其应用;

6、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生命学院:

合成生物学(Seminar) 40学时 2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8月13日 任课教师:刘海燕、洪泂

面向对象:全校本科生、研究生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合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讨论在我们的科研条件和知识背景下,我们可以在这个领域做哪些研究;围绕自己感兴趣方向,提出“我想这样研究这样的科学问题”的实验设计并进行讨论。参加本课程的优秀同学将组队参加每年举行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

 各专业教学计划内安排的专业课程、课程实习和集中实践等教学活动: 化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辐射化学(选修) 40学时 2学分 上课时间:7月30日——8月27日 任课教师:葛学武、刘华蓉、汪谟贞 面向对象:

二、三年级化学院本科生

课程简介:辐射化学是研究高能或电离射线(包括X、射线,、射线,高能电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所引起的物质内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辐射产生的基本反应过程和各种活性粒子(离子、激发态、次级电子、自由基等)的形成和衰变的动力学规律和热力学条件,并分别讨论水溶液体系、有机体系、固体等的辐射化学过程,列举了各种反应体系的应用实例。

高分子开放性实验(选修) 40学时 1学分

上课时间:7月26日——8月13日 任课教师:何卫东

面向对象:三年级化学院本科生

课程简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任选一组实验,完成从原料准备、聚合反应、产物纯化、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等五项实验内容,探讨原料类型和聚合条件对产物结构、产物性能的影响,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科研的基本流程,掌握高分子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高分子科学的前言研究领域。

生命学院:

生物学野外实习(选修) 40学时 1学分 上课时间:7月18日——7月27日 任课教师:沈显生

面向对象:一年级生命学院本科生

课程简介:通过生物学野外实习,使学生了解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多样性,学会野外观察、记录和标本采集方法,并验证所学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结协助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加对生物学研究的感性认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 60学时 1.5学分

上课时间:二选一(7月19日——7月29日或者8月23日——9月2日) 任课教师:俞红云、王冬梅

面向对象:二年级生命学院本科生,仅生物技术专业为必修

课程简介: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分子克隆、表达质粒的构建、从表达菌株中分离纯化目的蛋白、以及对目的蛋白进行各种生化鉴定,培养学生运用常规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设计完成完整的研究项目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综合实验(选修) 40学时 1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7月29日 任课教师:郭振、魏海明

面向对象:三年级生命学院本科生

课程简介:本课程系学生在完成细胞生物学相关理论学习和细胞生物学基础实验后,进一步在万级净化细胞工作室内完成细胞复苏、培养、检定、冻存等连续操作的综合实验,以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通过本课程实验,学生可直接进入科研实验室,从事以细胞为对象的基本科研工作。

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综合实验(选修) 60学时 1.5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7月27日 任课教师:杨昱鹏、周逸峰

面向对象:三年级生命学院本科生

课程简介:主要包括电生理信号记录、行为学测试等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中信号的记录和分析方法,通过完整的连续的综合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实验中所遇困难的能力。

地空学院: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必修) 1学分 上课时间:7月20日——7月31日 任课教师:刘贻灿、唐俊

面向对象:地球化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课程简介:针对野外构造现象的识别和认识,开展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在野外实地鉴别地质构造形迹和从事地质填图及编写构造专题报告或综合地质报告的能力。训练学生初步掌握野外地质调查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加深对已学理论的理解,并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环境科学综合实习(必修) 1.5学分 上课时间:7月20日——7月31日 任课教师:刘桂建、刘义新

面向对象:环境科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课程简介:该课程主要介绍现实环境各环境因素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介绍环境工程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理论和方法。同时还介绍生态环境、生物变化、环境地质因素、土壤环境等方面之间的联系、发生和发展。

空间物理实习(必修) 1.5学分 上课时间:7月23日——7月31日 任课教师:郑惠南

面向对象:空间物理方向三年级本科生

课程简介:通过与一线科研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了解空间物理相应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掌握常用的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简单操作,以及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讲座(选修) 20学时 1学分 上课时间:7月12日——7月17日 任课教师:王明会等

面向对象:三年级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

课程简介:本课程选择目前相关的BME前沿课题或新方法进行学习,包括数字人构建和应用、神经肌肉研究与应用、生物信息学原理与应用、超声医学工程与超声成像等。通过阅读文献,作出该研究方向进展的综述,并给出如何将这些方法和成果,吸收进自己的课题,做出有创新思想的研究工作的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火灾化学导论(选修) 40学时 2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8月13日 任课教师:宋磊

面向对象: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安全工程3年级本科生

课程简介:就火灾化学的基本理论、阻燃技术、火灾探测与灭火中的化学问题、燃烧产物及毒性、材料的火灾安全性评价、工业化学事故致发火灾与爆炸的处理对策、火灾调查、火灾与环境保护等不同的角度,系统阐述火灾化学在火灾科学中的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计算机在火灾科学中的应用(选修) 40学时 2学分 上课时间:7月19日——8月13日 任课教师:朱霁平

面向对象: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安全工程3年级本科生

课程简介:重点介绍可在安全工程领域应用的较先进的计算机算法和模型,简要介绍部分软件和硬件系统,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建模的方法和平台。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仿真算法与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回归、数据拟合等常用方法;介绍ArcGIS、SuperMap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火灾安全工程领域的应用;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与应急平台的系统框架。

各院系原有的实践实习教学安排如大学生研究计划、学校机器人比赛、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教学活动仍照常进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综合教务系统.do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综合教务系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