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虚词口诀

2022-03-2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个虚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个虚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归纳总结

【“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一)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目的因果,今译为:来。例释: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代词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何”】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

”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

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 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论语·泰伯》。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

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乃”】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表衔接或转折,解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记·刺客列传》。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其”】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

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如“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

5.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若”】

(一)动词

1.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及”、“比得上”:

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表并列,译为“和”、“与”。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为”】

(一)动词。(wéi)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②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

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

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④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

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超过,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

4.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 ①连呼则则。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第1页共9页

推荐第2篇:步虚词

步虚词

步虚词,又称步虚洞章,步虚歌、步虚子,简称“步虚”,是道家斋醮时娱神的乐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所讽咏,故曰步虚”。步虚犹言飞升,道家指神仙飘渺虚步轻举之状。步虚词所配乐曲,由模拟仙人步行虚空诵经声而来。《山堂考肆·征四》引《吴苑》:“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忽闻崖里有诵经声,清远寥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这种声曲为汉魏乃至唐乐府所采纳。唐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卷下载:“步虚词,道观所唱,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道臧》洞玄部赞颂类收有《玉音法事》(此书编纂于北宋时期)三卷(第333册)卷上、卷中收有以曲线记谱的步虚词,每字下便注有音符腔调。曲线记谱是一种古老的记谱方式,《汉书艺文志》称其“声曲折”,一唱三叹,衬词较多,具有南曲风格。后世道士斋醮,散花烧香、绕坛吟诵的多是步虚词章。步虚词为道教重要声乐之一,据任半塘考证:它在最初它曾吸收一部分佛曲,后演化为独立的声乐系统,“《唐会要》于林钟宫(即道调)列《步虚》而个宫调之所属显然为道曲者,不下二十曲。其声一部分仿梵呗,用云璈、笙、磬诸器,以缥缈清远、纡徐寥亮为主,有别于一般俗乐。然歌者由道士而女冠,而女伎,则仍然与俗乐混。清《九宫大成谱》犹以七绝之辞传其声。”(《唐声诗》第十三《步虚辞》)

步虚词起源一说起于东晋,一说起于南北朝时期。据《崇文总目》四“道家类一”列《灵宝步虚辞》一卷、《步虚洞章》,其中的《步虚词》为东晋道士陆修静所撰。署名陆修静所撰的《太上洞玄灵宝授受》,也收录此《步虚辞》,故有人据此认为《步虚词》成于东晋时期。另一种说法认为步虚词成于唐之前,约在南朝梁、陈时期。这由《洞玄灵宝玉京步虚经》收有《洞玄步虚吟十首》(又称《灵宝步虚》)、《空洞》一首(见《道臧》330册“养”字门上,引《玉音法事》)可证。《步虚词》的文字体式与北周时庾信《步虚词》相一致。每句五个字,句数不定。内容是对天上仙宫以及道士举行法事的描绘,如: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岧岧天宝台,光明焰流日。

骞树玄景园,焕烂七宝林。天兽三百名,狮子巨万寻。

控辔适十方,旋恚玄景阿。仰观劫仞台,俯盼紫云罗。

严我九龙驾,乘虚以逍遥。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辽。

众仙诵洞经,太上唱清谣。香花随风散,玉音成紫霄。

文人撰写步虚词的,以北周时期的庾信所作《步虚词十首》为最早,也最有名。他的《步虚词》也是一组十首,每句为五言,而每首句数多寡不定。十首中,十二句的四首,十句的五首,八句的一首。如:

无名万物始,有道百灵初。寂绝乘丹气,玄冥上玉虚。三元随建节,八景逐回舆。

赤凤来衔玺,青鸟入献书。坏机仍成机,枯鱼还作鱼。栖心浴日馆,行乐止云墟。(一首十二句)

道生乃太一,守静即玄根。中和练九气,甲子谢三元。居心受善水,

教学重香园。凫留报关吏,鹤去画城门。更以欣无迹,还来寄绝言。(一首十句)

北阁临玄水,南宫坐绛云。龙泥印玉策,天火练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一首八句)

唐代道教因皇室的重视,道教音乐诗歌得到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曾令宫内乐工以及道士、大臣作道曲与歌词,如令太常卿纬绦制《景云》、《九真》、《紫极》、《承天》、《顺天乐》、《小长寿》六曲等;他自己也亲创道曲并教授于乐工、道士。《册府元龟》卷五十四载:(天宝十年)“四月,帝于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由于他的努力,使《步虚词》“平上去入,则备体于正声;吟讽抑扬,则宛仍于旧韵。使咏之者审分明之旨,闻之者无伪舛之嫌。”(元辨:《谢亲教道士步虚声韵表》,见《全唐文》卷九二七)步虚声首先作为宫廷乐曲之一,渐遍及当时全国的道观,而后则及女冠、女伎,普及民间成为俗唱。据刘复辑《敦煌缀琐》记载:唐时“观内有妇人,号名为女冠。朝朝步虚赞,道教数千般”。薛涛也在《试新服裁制初成》中说:“长裾本是上青仪,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足见《步虚词》到了薛涛之时,《步虚词》演唱时还伴有舞蹈。在唐代,唱《步虚词》时,能以辨别平上去入为“正声”。

《步虚词》作为一种诗体在唐代已基本形成。从南北朝时道士斋醮所用步虚歌词,到唐敦煌道教斋醮的文献里出现的《神咒步虚咏八首》(见北图8459《洞渊神咒斋仪》),其歌词体式开始都是齐言体。即每句五言,而每首句数则多少不定。如南北朝时的《洞玄步虚吟十首》是每句五言,而句数则四句、八句、十四句不一。唐敦煌道教斋醮的文献里的《神咒步虚咏八首》,八首四十八句,每首六句;《云笈七籤》卷九十九所载的《步虚词》五首,每句五言,每首八句,共四十句。唐道士杜光庭所辑的《步虚词》二十一首(《太上黄箓斋仪》,见《正统道藏》。其中有一部分与《洞玄步虚吟十首》相同),每首则

八、

十、十

二、二十二句不等,每句五言,句式与庾信的《步虚词》相同。杜光庭所辑的《步虚词》今举第一首,可见一斑:

旋行蹑云纲,乘虚步玄纪。吟咏帝一尊,百关子调理。俯命八海童,仰携高仙子。

诸天散香花,萧然灵风起。宿愿定命根,故致标高拟。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

道士所用的《步虚词》基本上是较成熟的五古形式。从六朝的庾信开始,到唐宋,《步虚词》的作者由道士扩展到帝王与诗人。隋炀帝杨广作过《步虚词二首》、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都亲制《步虚词十首》,宋人张商英编辑《金箓三洞赞咏仪》时,将其收录,宋徽宗的《步虚词十首》配有乐谱收录《玉音法事》卷下,一直为后世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所用。刘师培在《读道臧札记》中,指出,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所制道教赞颂词章:“虽系道场所讽,然词藻雅丽,于宋诗尚称嘉什。”

除帝王外,道人吴筠、杜光庭,僧人皎然、文人刘禹锡、白居易、顾况、陈羽、韦牟渠、高骈、陈陶等,都曾写作过《步虚词》。这就促使《步虚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或为五言,每首四句、八句、十句、十二句、十四句二十句不等;或为七言,每首四句、八句。有的以组诗形式,一组十首。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步虚词》“杂曲歌辞”。七言句式在唐代才出现,如刘禹锡的《步虚词》每首四句: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陈陶的《步虚引》却是一首八句:

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青编为我忽降书,暮雨虹蜺一千尺。

赤诚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

由于诗人也参与写作《步虚词》,遂使这种诗体更加讲究修辞与表现手法,使其向格律化靠拢。《步虚词》出现了乐府歌行体以及五古(如皎然、吴筠)、七古(如陈陶)、五律(隋炀帝所做已近五律、此外唐顾况、韦牟渠之作)、七绝(刘禹锡、苏郁、陈羽、高骈)诸体。另外,庾信的《步虚词》已为排律。任半塘在《唐声诗》下编第十三章中,列唐苏郁平韵七言绝句之《步虚词》为声诗常体:

十二楼藏玉堞中,凤凰双宿碧芙蓉。流霞浅酌谁同醉,今夜笙歌第几重?

又列高骈仄韵七言绝句为声诗别体:

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点周易。

唐代“步虚词”虽配乐歌唱,但尚属乐府而非曲子词。唐五代词曲兴起后,《唐词纪》已将苏郁、刘禹锡、施肩吾、高骈、司空图的《步虚词》收录为“唐词”。任半塘在《唐声诗》下编第十三章中说:“自唐代道家与俗家竞唱《步虚》后,其辞乃由齐言渐入杂言,此项杂言调在唐仍曰《步虚歌》,在宋已另创《步虚子令》,并曾流入高丽,亦有入《望江南》或《西江月》等调者。”由齐言变为杂言,始于唐李德裕,他的《步虚词》如:

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寒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空月明。

河汉女,玉錬颜。云軿往往到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天风吹珮环。

这首词争议较大,人或认为是《送神》、《迎神》两首诗,或为《桂殿秋》词二首,也以为李白所作,后世学者多疑此不是《步虚词》之作。五代鹿虔扆有《女冠子二首》(其二)已明显是词体《步虚词》,如:“步虚坛上,绛节霓旌相向。引真仙,玉佩摇蟾影,金炉袅麝烟。

露浓霜简湿,风紧羽衣偏。欲留难得住,却归天。”宋词中的《西江月》,程珌直接名之为《步虚词·寿张门司》:

休怪频年司钥,仙官长守仙宫。东风未肯到凡红。先舞云韶彩凤。

都是一团和气,故教上苑春浓。群仙拍手过江东。高唱紫芝新颂。

《钦定词谱》说:“《西江月》,唐教坊曲名。《乐章集》注‘中吕宫’。欧阳炯有‘两岸蘋香暗起’,名《白蘋香》。程珌名《步虚词》。”清毛先舒在《填词名解》中说:吴任臣以“《步虚词》乃道家法曲,如佛家梵呗之属。且庾子山诸君所作与《西江月》全不类。恐是昔人之误。予谓此是词家假古题以名其调取新耳目,非是误也。”《步虚词》自唐进入教坊曲,逐渐演变为长短句的词曲,于是同《西江月》、《望江南》有某种渊源,是可能的。宋代诗人作《步虚词》,或以诗的形式,如范仲淹、范成大、朱熹、陆游、翁卷等,或以词体形式,以《西江月》出之,如晏几道、苏轼、李之仪、辛弃疾等。

元代道教分为全真、正一两派,道曲音乐风格稍有不同。明代道教经过整饬,斋醮科仪逐渐规范,清代沿袭明代旧制。但道乐与地方民间声曲相融合。《步虚词》一是尊用规范旧制,另一方面则与词曲相结合。宋以后道观斋醮一般都尊用《玉音法事》中的《步虚词》,文人所作《步虚词》。其体式不超过诗与词曲两种,如金元好问《步虚词三首》是七言绝句。元代虞集、韩明善、马虚中刘汝弼等人的《步虚词》皆为五言体,而张献的《效吕洞宾步虚词》、袁桷的《迎真送真词》却为七言绝句或七古体式。明宋濂《步虚词五首》是五古,而刘基的是五言排律体。其他也有以《西江月》词体出现

推荐第3篇:文言虚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括母问奢其故 d.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项“其”是代词“其中”。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 参考译文 ——第2题

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他母亲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 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括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既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既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主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 注 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d.帝意解 解:解释 解析 解:缓解,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 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②(屠)以刀劈狼首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①表转折关系,②表承接关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关键词:以、恕) (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关键词:狱、竟、系) (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关键词:族灭、污染、诚、冀) 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的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由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道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谋反,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人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如果没有罪,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想牵连很多的人,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既然是这样,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谋反之罪,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说完这句话后再被处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调查案件的人,都说奸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一千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棋 鬼 (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解析 会:适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a.①公礼之,乃坐②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①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②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d.①自晨至于日昃②于今七年矣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d )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解析 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 棋“跪地求饶”。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礼之,乃坐。

译文: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关键词:礼、乃) (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 (3)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关键词:意、迁延、愆) 参考译文 ——棋鬼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 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在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个省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综合近年来考查的情况看,考查频率最高的虚词依次是:以、而、之、其、乃、为、因。复习中可以把它们列为重点虚词。

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秘笈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9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之,久不得”和“周怀政之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 3.代入验证法 4.结构推断法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推荐第4篇:虚词教案

虚词的用法

十五中张文秀

教学目标:

1、理清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文言虚词运用的妙趣。

教学重点: 虚词的表意功能。 教学难点: 虚词用法辨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不然。“虚词”不“虚”,它不仅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虚词”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课堂活动——“好!”与“好了!” (1)多媒体展示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题”中有一段关于阿Q与小D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龙虎斗”的描写:  四只手拨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2)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 分析见书本。 (3)结论:“好!”与“好了!”仅仅是一个虚词“了”的有无,两者的表达意思就迥然不同。这一个“了”字描画出了两种态度截然相反的看客,意蕴深刻。

我国传统蒙学非常重视虚词的学习与使用,古语说:“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三、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见书p43) 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着”、“了”、“过”(动态助词)。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4)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5)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意义类型的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如:啊、唉、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滴答等。

四、课堂活动一:形形色色的“的”

(一)思考:“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用法?

1、“的”的用法:

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

助词 放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 与“什么”组合,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语气词:陈述语气,表示情况确实如此。常与“是”连用,“的”的后面补不出中心语。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 (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 辨析:

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 助词(指人) B、他是会来的。 语气词 C、他今天会回来的。 语气词

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

①候补党员 ②师范学校 ③生活习惯 ④夜晚记日记 ⑤天平不准 ⑥抓破了鼻子 分析:

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 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五、课堂活动二:“一身二任”的词语(结合“小试身手”三)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一样: ①叫弟弟打破了。 叫了他一声。 ②在哪儿工作呢? 不在图书馆。 ③给他打个电话。 给了我一本。 ④跟谁说过话呢? 跟着这个人。 ⑤管白薯叫红苕。 你别管我了。 ⑥朝我挥了挥手。 他面朝大海。 ⑦比爸爸还高呢。 比不过鲁迅。 ⑧为新中国奋斗, 都是为了你。 ⑨就按他说的做。 按一下按钮。

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 虚词的特点: A、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且这种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

B、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不能单独说出来。

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自由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补语等各种语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A、介词(包括介词结构)一般不能单独说出来,动词可以。例如不能单说“从(今天)”、“把(衣服)”。有时单说一个介词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如“在家(休息)”;有时会改变意思,如“叫他(打破了)”。动词和动词结构通常都可以单独说出来,结构也不改变。

B、介词都不能重叠,大多数动词可以。如,汉语中不存在“把把”“从从”的说法,而“叫了一声”的“叫”可以说成“叫叫他”。 C、介词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动词都可以。如,不能说“我把了”、“我把他过”;而可以说“我躺着”、“我去过”等。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 ①我来把大门。 ②抓了一把米。 ③请把灯关了。 参考答案:

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②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③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六、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一)、以的用法.A、作介词。可译为“把”、“被”、“对”、“用”、“将”、

“凭”、“因为”、“根据”、“按照” 等。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2)投以骨。

B、作连词。可译为“和”、“又”、“而”、“以致”、

“以便”等,也可以不译。

(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C、作动词。一般译成“认为”、“以为”。

⑴我以日始出时距人进?

D、用“有以”、“无以”的形式出现时,同 “有”、“无”一起译成“有什么”、“没有什 么”或“不能”。

(1)无以异也。

(2)非淡泊无以名利,非宁静无以致远。

(二)、而的用法: A、表示并列关系。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然后”。

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 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地”。 ⑷则弛然而卧。

(三)、其的用法 A、作人称代词。 ⑴并自为其名

B、作指示代词。可以译成“这”、“这些”、“那”、“那些”或“其中”、“其中的”等。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富,其一贫。 (2)一狼洞其中

C、作句中语气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语气。

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之的用法

A、作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

⑴余悲之。

⑵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⑴蜀之鄙有二僧。 七:总结下课

推荐第5篇:虚词故事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1、之

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

2、其

人言,蔺相如徒以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其予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其皆出于此乎? 故吾以为,汝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其一二。其是耶,其非耶?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3、以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若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书卷为伴,效“挟泰山以超北海”之豪,慕“拥火以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

吾虽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权贵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之叹。

4、者

李白者,诗仙也。为当国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5、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

6、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则天下名扬。 当世之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赶至河边,则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7、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且委政非人。则李唐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8、因

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非常人可比。

9、与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与!其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与也,应使众与其事,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与?

10、于

“黄鸟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昔。吾乡之美已闻于四方。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是, 不亦乐乎?

11、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汝之言,金玉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

12、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而王胡为乎如此好乐?若恢恢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乎?

13、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14、所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钦。以其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教人向上者也。

15、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

16、若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龙之一爪也。

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7、乃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

18、何

“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其所据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耶?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如?

19、然

太祖至赤壁,欲平孙、刘。刘备闻之,大戚,汪然出涕曰:“何以拒之?”诸葛亮对曰:“主公以仁义行天下,然而不胜者,未之有也。待吾说东吴共拒曹操,主公以为何如?”备曰:“然”

于是至柴桑,面见孙权。孙权曰:“汝所言即是,然刘豫州新败,安能抗此难乎?”

诸葛亮云:“吾主虽败,实力尚存,且吾主乃汉室之胄,视操若鸡犬然,安能惧操?其势必取胜,此乃英雄气概使之然也。”权曰:“先生之言是也。然则吾两家将何策以应之?”

推荐第6篇:虚词教案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推荐第7篇:虚词答案

一、解释下列“然”的意思。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如此”、“这”、“这样”、“那样”,有时在对话中也做对答词,相当于“是的”、“对”等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但是”、“然而”等。

(三)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解释下列“然”的意思。 2.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6.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出师表》 7.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8.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9.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10.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12.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1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14.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17.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18.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19.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20.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2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2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23.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满井游记》 24.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

二、解释下列“乎”的意思。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二)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吧\"。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四)用作介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6.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7.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8.其恕乎?《论语》

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三、解释下列“为”的意思。1.介词

⑴介绍与行动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2.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 3.语尾助词。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4.听其相顾言,闻着为悲伤。《观刈麦》 5.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6.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公输》 7.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8.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 9.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羌村三首》之三 10.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1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1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14.力恶其不出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 大道之行也》 1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 1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钦。《鱼我所欲也》1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18.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1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20.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满井游记》 22.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2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2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父子何命焉为?《公输》

四、解释下列“与”的意思。(1)给(动词):(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3) 和、同、跟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3.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5.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6.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8.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 10.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 11.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1)

12.而此地适与.余近

《满井游记》 13.每与.臣论此事

《出师表》 14.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解释下列“且”的意思。(1)连词,而且,并且:(2)连词,尚且,还(3)连词,况且(4)副词,将要,快要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5.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六、解释下列“而”的意思。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1.任重而道远(《论语》)

2.泉香而酒冽;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6.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7.登轼而望之;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水落而石出;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9.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1.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14.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15.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而蹇者(《满井游记》)

16.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七、解释下列“其”的意思。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些”。(3)其中,其中的。(4)语气词,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5)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其妻曰“君美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3.其夫呓语。(《口技》) 4.饿其体肤(《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6.以其境过清(《小石谭记》) 7.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8.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9.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10.其一犬坐于前(《狼》) 11.其真无马邪?(《马说》) 12.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八、解释下列“以”的意思。

何以战

介词,凭,靠

《曹刿论战》

九下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介词,凭,靠 虽不能察,必以情

介词,按照 弗敢加也,必以信

介词,按照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介词,把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用来

《鱼我所欲也》

九下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用来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来

《出师表》

九上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连词,来 遂许先帝以驱驰

连词,来 是①以先帝简拔②以遗陛下

①介词,因为

②连词,来

愚以为营中之事

动词,认为 计日以还

连词,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为 以中有足乐者

介词,因为

全石以为底

介词,把

《小石潭记》

八下 卷石底以出

连词,而 以其境过清

介词,因为

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词,来

《岳阳楼记》

八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因为

愚以为宫中之事

不以臣卑鄙

悉以咨之

咨臣以当世之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告先帝之灵

以彰其咎

以咨诹善道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以文者

夫不能以游堕事

不以疾也

以为妙绝

以咨诹善道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无从致书以观

动词,认为 介词,因为 介词,拿 介词,拿 介词,把 介词,把 连词,以致 连词,以致 连词,来 连词,来

连词,来

介词,用

介词,按照

连词,来

连词,来

介词,因为 介词,因为

介词,把

连词,而 介词,因为

连词,来

介词,因为

介词,用

介词,因为

动词,认为,觉得

动词,认为,觉得

连词,来

介词,用

介词,按照

连词,来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上

七下

八下

醒能述以文者

介词,用

《醉翁亭记》 夫不能以游堕事

介词,因为

《满井游记》 不以疾也

动词,认为,觉得

《三峡》

以为妙绝

九、解释下列“于”的意思。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1、可译为“在”

《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口技》 于厅事之东北角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记承天寺夜游》 相与步于中庭 《马说》 骈死于槽枥之间

《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出师表》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受人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邹忌讽齐王纳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2、可译为“到”

《醉翁亭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唐雎不辱使命》 仓鹰击于殿上 《出师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八下 八下 八上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三峡》

《口技》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3、可译为“从”

《醉翁亭记》 见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 《唐雎不辱使命》 受地于先王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满井游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1、可译为“向”

《送东阳马生序》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可译为“给”

《唐雎不辱使命》 请广于君 《出师表》 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可译为 “对”“对于”

《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鱼我所欲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可译为“被”“从”《马说》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鱼我所欲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连词】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三峡》 至于夏水襄陵

《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 《出师表》 至于斟酌损益

九、解释下列“乃”的意思。副词。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

译作“却”。

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用于判断动词

相当于“是,就是,原来是”。

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译作“于是,就”。

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乃重修岳阳楼。 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十、解释下列“虽”的意思。

虽:即使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故虽有名马《马说》

虽然

例: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推荐第8篇: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 《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1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 《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 《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 《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已”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动词,表示停止、限止语气,表示事实止于这种情况,有往小里说的意思。一般可译为“了”或“啦”。

4、“耳”:是“而已”的合音。一般用在叙述句尾,动词性减弱,可译为“罢了”。

5、“焉”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

(1 )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既表示“于(介词)+ 是(此)”的意思,又表示提示性的煞尾语气。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用在形容词谓语后面,隐含“于是”而指代比较对象。如“晋国,天下莫强焉。”

(3 )用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代词宾语“之”,指代作用更明显一些。如“非曰能之,愿学焉。”

(4 )如果“焉”所指代的对象、时间、处所,在本句中的前一部分已经出现了,那么“焉”就不兼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句尾语气词了。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6、“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疑问语气词。(1 )用在是非问句尾,(是非问是把事情的正面说出来,然后希望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译为“吗”。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触龙说趙太后》

(2 )用在选择问句尾,(选择问是列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用疑问形式提出来,要求对方从中选择一种作出回答。)译为“呢”。

(3 )用在特指问句尾,(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提出所问内容,要求对方就疑问代词所指来回答。)可译为“呢”。 (4 )用在反问句尾,(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一般不需要回答。)可译为“吗”或“呢”。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墨子·兼爱上》

况日不悛,其能久乎? 《 晏婴论季世》

2 (5 )“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吧”。“乎”仍是疑问语气。

(6 )用于祈使句尾。仍是疑问语气词,只是句中的祈请或感叹语调是主要的,“乎”的疑问语气相应减弱了,带有疑虑未定的色彩。表示委婉的疑问语气。善哉,技盍至此乎! 《庄子·养生主》

天乎!吾无罪! 《史记·秦始皇本纪》

8、“哉”:

(1 )用在感叹句尾是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的,可译为“啊”。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2 )用于反问句尾更为常见,这时一般需要疑问代词或“岂”字和它呼应依然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例如: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李斯《谏逐客书》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9、“夫”:用在感叹句尾表示的感叹语气偏于惋惜悲伤的情绪,仍译为“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今若是焉,悲夫! 柳宗元《三戒》

10、“兮”:一般用于韵文的感叹句尾,可译为“啊”“呀”。

11、“何以„„为”意思是“为什么用得着„„呢”,是无疑而问,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12、尾语气词的连用

古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可以连用,最常见的是“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面。例如:

位其不可不慎也乎! 《左传·成公二年》 何可胜道也哉! 王安石《遊褒禅山记》

“乎”和“哉”也常连用,“哉”只能放在“乎”的后面。例如: 善败由已,而由人乎哉? 《左传·僖公二十年》

3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最后是“乎”的句子重点在询问,最后是“哉”的句子重点在感叹。

除“乎”“哉”外,“矣”“已”“与”“邪”“夫”等,也可以放在其他语气词的后面。

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 《荀子·议兵》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三个语气词有时也可以连起来用,最常见的是“哉”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例如:

吾罪也乎哉!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三个语气词连用,感情色彩一般都比较强烈,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

三、句首语气词

最常见的句首语气词有“夫”、“唯”、“其”三个字。

1、“夫”

“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的。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 《孙子·谋攻》

夫寒之於衣,不待轻暖;饿之於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

“夫”还可以和“且、故、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且夫、故夫”大致等于“且、故”,增加了“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例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 《韩非子·问辩》

2、“盖”:

(1 )作句首语气词时用于发议论。不译。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4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

(2 )用在句中主语后谓语前,表示猜测或解释性的语气,意思为“大概”“可能是”,我们处理为语气副词。

3、“唯(惟、维)”

“惟”字用作句首、句中语气词时,可以写作“维”“唯”。用于句首时,有两种作用。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例如:

惟辟(国君)作福,惟辟作威。 《书经·洪范》

唯赤则非邦也与?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

另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例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扬恽《报孙会宗书》

“惟”字用作句中语气词,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书经》、《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

蚩尤惟始作乱。 《书经·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4、其

语气词“其”用于句首或句中,一般表示推测、擬议,有“大概”、“恐怕”等意思。例如:

齐其为陈氏矣。 《左传·晏婴论季世》

四、句中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常有“者”“也”两个。

“者” 用于句中,主要表示提顿语气,在表示停顿语气的同时,有提示下文的作用。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此二人者,实弑寡君。《左传隐公四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 也

语气词“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但有时也用于句中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示下文舒缓节奏的作用,表示停顿语气。例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句中“也”字还常和“者”字相结合,位于主语之后,起提示谓语的作用。例如:

君子也者,道法之宗要也。 《荀子·致士》

二、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有些虚字,古人一般把它叫做“发语词” 或“发声词”,现代有的语法著作把它叫做“语首助词”、“语中助词”,有的语法著作把它叫作“词头”、“词尾”。

可以肯定的词头主要是一个“有”字,可以肯定的词尾是“然、如、尔、若”。还有“其、言、于、薄”四字,在《诗经》中用例很多,散文中却很少看到,也被看作词头,暂难作出定论。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一)有

“有”字作为词头,最常用于专有名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例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於有殷。 《书经·召诰》

朝代名词前面加“有”,一直沿用到后代,如“有唐”、“有明”等。 “有”又用于某些名词前面。例如: 予欲左右有民。 《书经·皋陶谟》

还可以用于某些形容词前面。例如:

不我以归,忧心有仲。 《诗经·邶风·撀鼓》

(二)其

6 “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例如: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滂。 《诗经·邶风·北风》

(三)言,于,薄

“言、于、薄”用作词头时性质相同,都只能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诗经·周南·葛覃》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诗经·召南·草蟲》

(四)然、如、尔、若

“然、如、尔、若”主要放在形容词之后,与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此外还有“焉”“ 乎”两个字,作用同前四字相同。“如、尔、若”可以认为是“然”的变形。例如:

天下晏如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子路率尔而对。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形容词后面加上这些词尾,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一般都可以解释为“„„的样子”(古人解释“为„„貌”)。

推荐第9篇:常用虚词专题

中考文言文复习——常用虚词

初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孙永健学生姓名: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肉食者谋之。有时也作第一人称,泽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泽。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

1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泽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 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动词

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斥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一)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

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乃

(一)副词

有四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

3.表示出入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桃花源记>)

4.用予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二)连词

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代词

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竹“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冀“因为”。如:生于恸患,死于安乐。《二章》)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二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一 -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一)结构助词

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

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a.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二、综合训练

1 之 ①吾售之,人取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2 其 ①下视其辙②公问其故

3以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以啮人,无御之者④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⑤固以怪之矣4 而 ①黒质而白章②余闻而愈悲

③吾恂恂而起,视其缶④已而夕阳在山5何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③徐公何能及公也④此乐何极!

6 于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欲有求于我也③苛政猛于虎也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言虚词答案

1 之2 其3 以4 而5 何6 于

①代词,他(她、它),他们 吾售之,人取之 ②代词,这(那)这些(那些)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助词,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语法助词,不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代词,他的(他们的) 下视其辙 ②代词,他(她、它),他们 公问其故 ③代词,其中的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④语气副词,不译 岂其鬼耶? ①介词: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介词:以便(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介词:用 以啮人,无御之者 ④介词:凭借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⑤介词:在„„时候(地方)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⑥和“上、下”等连用,表界限 回视日观以西峰 ⑦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①连词,表并列,译为“又” 黒质而白章 ②连词,表承接,译为“就” 明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连词,表递进,译为“而且” 余闻而愈悲 ④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而议事每不合 ⑤连词,表修饰,译为“地”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⑥连词,表因果,译为“因而”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⑦特殊用法,已而,译为“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 ⑧特殊用法,而已,句末语气词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①疑问代词:什么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疑问代词:为什么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③副词:表反问,“怎么” 徐公何能及公也 ④副词:表程度深,“多么” 此乐何极! ①介词: 给 若所市于人者 ②介词: 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介词: 到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④介词: 向、对 欲有求于我也 ⑤介词: 从 起于齐 ⑥介词: 比 苛政猛于虎也 ⑦介词:在被动句引出主动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推荐第10篇:语文文言文虚词

语文文言文虚词.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不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连词,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连词,假如)

2、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副词,只,只有)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语助词,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仅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副词,只是)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副词,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副词,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传》)。(副词,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泽乡起义》)。(副词,即使。“借第令”三词同义)

阴使人至郗所曰:“第举兵!”(《史记》)(副词,尽管。)

6、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仅,只)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副词,唯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难道)

7、特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仅)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副词,只,仅)

8、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以前,往昔)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副词,刚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假如,假使) 9、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实在,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副词,果真,如果) 10、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敖事》)(副词,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副词,本来)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副词,确实,诚然)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副词,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副词,必须,一定要)

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果真,如果)

12、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副词,难道)

13、见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代词,我)

14、相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互相)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代词,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代词,我) 15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副词,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师》)。(代词,没有谁)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副词,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副词,稍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动词,没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特地

第11篇:16个虚词详解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常見的16個虛詞

而 乎 其 且 所 為 焉 也 以 因 於 與 則 者 之 然 矣 哉 何

I ér ㄦˊ

〔《廣韻》如之切,平之,日。〕 1.頰毛;鬍鬚。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閷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戴震補注:“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屬也。” 2.如同。

《詩‧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髮如蠆。”

鄭玄箋:“而,亦如也。”

《荀子‧仲尼》:“財利至,則言善而不及也。”

楊倞注:“而,如也。”

漢劉向《新序‧雜事三》:“諺曰:‘有白頭而新,傾蓋而故。’”宋司馬光《答韓秉國書》:“然則虛者固不為空洞無物,靜者固不謂兀然而木石也。” 3.代詞。你;你的。

《詩‧大雅‧桑柔》:“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

鄭玄箋:“而,猶女也。”

《左傳‧襄公十四年》:“是而子殺余之弟也。”

杜預注:“而,女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

唐柳宗元《貞符》:“小屬而支,大生而孥,愷悌祗敬,用底于理。”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翩翩》:“而家小郎子,大不端

好。”

4.代詞。他;他的。

《韓非子‧內儲說下》:“僖侯曰:‘尚浴免則有當代者乎?’左右對曰:‘有。’僖侯曰:‘召而來。’”陳奇猷集釋:“而,猶其也。”

《韓非子‧二柄》 :“為人者陳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專以其事責其功。” 5.代詞。這個;那個。

《穆天子傳》卷一:“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郭璞注:“復返此野而見汝也。”

南朝齊褚澄《褚氏遺書‧除疾》:“除疾之道,極其候証,詢其嗜好,察致疾之由來,觀而人之所患,則窮其病之始終也。”

宋李之彥《東谷所見‧勸學文》:“惟以金多為榮,不以行穢為辱。屢玷白簡,怡然自如;雖有清議,置之不恤。然司白簡持清議者又未必非若而人也。” 6.連詞。表示並列。猶如,又。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韓非子‧說林上》:“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7.連詞。表示承接。猶就;然後。

《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呂氏春秋‧用民》:“夫種麥而得麥,種稷而得稷,人不怪也。”

《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

唐韓愈《送董邵南序》:“為我弔望諸君之墓,而觀於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 8.連詞。表示遞進。猶並且。

《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唐劉知幾《史通‧惑經》:“苟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斯為實錄。” 9.連詞。表轉折。猶然而,卻。

《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

唐韓愈《琴操‧雉朝飛操》:“當東而西,當啄而飛。”

谷峪《王本巧》:“這莊的人忙而不亂。”

10.連詞。表假設。猶如果。

《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呂氏春秋‧舉難》 :“君不若使人問之,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

唐柳宗元《非國語下‧祈死》:“死之長短而在宗祝,則誰不擇良宗祝而擇壽也?”清惲敬《周公居東辯二》:“周公而非聖人則可,周公而聖人也,豈為之哉!”

11.連詞。表因果。猶因而,所以。

《荀子‧勸學》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清龔自珍《病梅館記》:“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

12.連詞。連接狀語於動詞。現常用於把表示目的、原因、依據、對象的狀語連接到動詞上,與前面“為”、“為了”、“因為”、“由於”、“就”等用語相呼應。

《書‧益稷》:“啟呱呱而泣。”

《孟子‧告子上》:“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吾恂恂而起。”

魯迅《墳‧我之節烈觀》:“刀兵盜賊水旱饑荒,又接連而起。”

楊朔《征塵》:“電燈,因着電力的不足而散射着黃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橙橙的光線。”

13.連詞。用在主語、謂語之間以強調主語,含有“竟然”、“卻”之意。

《詩‧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宋蘇軾《潮州修韓文公廟記》:“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14.介詞。到;往。

清黃宗羲《陳乾初墓志銘》:“其實孕育時,此親生之身,而少而壯而老,亦莫非親生之身。”

魯迅《三閑集‧葉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總之,許多青年,從東江起,而上海,而武漢,而江西,為革命戰鬥了。”徐遲《狂歡之夜》:“忽然,詩人從中出現了,由小而大,由遠而近。”如:由春而夏,由秋而冬;一而再,再而三。 15.介詞。用,拿。

《荀子‧成相》:“欲衷對,言不從,恐為子胥身離凶,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

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八》:“而猶以也,謂剄以獨鹿也。古者而與以同義。”

16.助詞。用於句末,表感嘆語氣。

《詩‧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

《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漢張衡《東京賦》:“吁!漢帝之德,侯其禕而!”唐褚朝陽《五絲》詩:“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明唐寅《嬌女賦》:“春蛾出蛹,修眉揚而!” 17.助詞。用作形容詞、副詞的後綴。猶然。

《詩‧召南‧野有死麇》:“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史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18.助詞。用於能願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

《墨子‧尚賢下》:“使天下為善者可而勸也,為暴者可而沮也。”

王念孫《讀書雜志‧墨子一》:“可而猶可以也。”

《呂氏春秋‧去私》:“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王念孫《讀書雜志餘編上‧呂氏春秋》:“而,猶以也,言誰可以為之也。古者而與以同義,故可以或曰可而。”

19.助詞。用在方位詞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參見“而後”、“而外”、“而上”、“而下”。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而後

(而後,而后) 亦作“而后”。 1.以後;後來。

《禮記‧喪服小記》:“其妻為大夫而卒,而后其夫不為大夫,而祔於其妻,則不易牲。妻卒而后夫為大夫,而祔於其妻,則以大夫牲。”

《後漢書‧王丹傳》 :“客初有薦士於丹者,因選舉之。而後所舉者陷罪,丹坐以免。”

明李贄《與焦漪園太史書》:“至陽明而後,其學大明。”

2.連詞。然後。

《論語‧述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心定而後結音,理正而後摛藻。”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四段:“他得好好愛護他們,應該囑咐他們幾句話,便又簡單扼要談了些軍事常識,做了次政治動員,而後上了橋。” 而外

以外。

朱自清《兒女》:“吃飯而外,他們的大事便是游戲。”

茅盾《子夜》十七:“於是在無事可為的寂寞的微悶而外,又添上了人事無常的悲哀。” 而上

1.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數目等在某一點之上。

《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唐韓愈《原道》:“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 2.以上。表示時間在前的,猶以前。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二》:“三代而上之為帝者視其德,三代而下之為帝者視其才。” 而下

以下。

《易‧繫辭上》:“形而下者謂之器。”

宋沈括《夢溪筆談‧神奇》:“郡守而下,少時皆至,士民觀者如墻。”

明李贄《答劉方伯書》:“故愚謂千載而下,雖有孔子出而善誘之,亦必不能易其所飢渴以就吾之食飲也。”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20.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句的舒緩。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燕王章》:“孝如增(曾)參,乃不離親,不足而益國……廉如相(伯)夷,乃不竊,不足而益國。”

II néng

ㄋㄥˊ

〔《集韻》奴登切,平登,泥。〕

通“能”。 1.能夠。

《書‧呂刑》:“獄成而孚,輸而孚。”

孫星衍疏:“上‘而’猶能也,下‘而’猶汝也。”

《墨子‧尚同中》:“故古者聖王,唯而審以尚同。”

畢沅校注:“而讀與‘能’同。”

《 呂氏春秋‧士容》:“士不偏不黨,柔而堅,虛而實。”

高誘注:“而,能也。” 2.能力,才能。

《莊子‧逍遙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郭慶藩集釋:“而字當讀為‘能’,能、而古聲近通用也。”

《荀子‧王霸》:“若是,則人臣輕職業,讓賢而,安隨其後。”

于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荀子二》:“讓賢而即讓賢能,而、能古音近,字通。” 3.安定。

《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陸德明釋文:“鄭讀而為‘能’,能猶安也。”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屯附考》:“能訓安,實借為寧……言定國家之不寧也。”

hū ㄏㄨ

〔《廣韻》戶吳切,平模,匣。〕 〔《集韻》荒胡切,平模,曉。〕 亦作“虖”。

1.語氣助詞。表疑問。相當於“嗎”。

《論語‧八佾》:“管仲儉乎?”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汝亦知射乎?”清方苞《答劉拙修書》:“君所不足朱子者可實指乎?”

2.語氣助詞。表選擇。相當於“呢”。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子將大滅衛乎?抑納君而已乎?”

《楚辭‧卜居》:“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臣》:“夫古之為臣者,於此乎?於彼乎?” 3.語氣助詞。表反問。相當於“嗎”、“呢”。

《書‧堯典》:“吁!嚚訟,可乎?”

《史記‧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唐韓愈《師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周恩來《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前進》:“聖人都歡喜辯證,何況咱們後生小子乎!” 4.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於“吧”。

《左傳‧隱公六年》:“其陳桓公之謂乎?”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吾聞聖人不相,殆先生乎?”唐柳宗元《封建論》:“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清王夫之《讀通鑒論‧秦始皇一》:“勢相激而理隨以易,意者其天乎!”

5.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於“啊”。

《論語‧顏淵》:“富哉言乎!”

《史記‧孟嘗君列傳》:“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家居》:“語所

謂暗合道妙者,而反以此相詆譏,抑何其不諒乎!” 6.語氣助詞。表祈使。相當於“吧”。

《詩‧鄭風‧溱洧》:“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夫袪猶在,女其行乎!”

《戰國策‧齊策四》:“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7.緩和語氣或表示語氣的停頓。

《論語‧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漢東方朔《七諫‧哀命》:“從水蛟而為徒兮,與神龍乎休息。”

宋蘇軾《前赤壁賦》:“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8.嘆詞。相當於“啊”。

《論語‧里仁》:“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乎!吾無罪!”唐韓愈《答元侍御書》:“微之乎,子真安而樂之者!”葉聖陶《窮愁》:“松母泣曰:‘天乎,然則吾兒囚矣!’” 9.相當介詞“於”。

《書‧皋陶謨》:“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三國魏曹植《洛神賦》:“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葉聖陶《四三集‧逃難》:“她也曾近乎撒嬌似地問過他。”

10.用作形容詞或副詞詞尾。

《論語‧泰伯》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汨乎混流,順阿而下。”

明劉基《郁離子‧枸櫞》:“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

草明《乘風破浪》第一章:“她對你不是挺近乎的麼?”

11.“呼”的古字。呼喚;召喚。

《兩周金文辭圖錄大系‧頌鼎》:“王乎史虢生冊令頌。”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唐韓愈《師說》:“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2.代詞。指代第三人稱,他(她、它)或他(她、它)們。

《三國志‧魏志‧賈詡傳》 :“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

《晉書‧王戎傳》:“從子將婚,戎遺其一單衣,婚訖而更責取。”

《宋書‧二凶傳‧劉劭》 :“其若見問,當作依違答之。” 3.代詞。表近指或遠指。猶此,彼,或這些,那些。

《書‧皋陶謨》:“亦言其人有德。”

《史記‧陳涉世家》:“諸將以其故不親附。”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4.代詞。表特指。其中的,當中的。

《史記‧滑稽列傳》:“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取婦。”

《漢書‧蘇武傳》:“虞常等七十餘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

宋蘇軾《石鐘山記》:“寺僧使小僮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叩之,硿硿然。”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

8 其

I qí

ㄑ〡ˊ

〔《廣韻》渠之切,平之,群。〕

1.代詞。表第三人稱領屬關係。他(她、它)的或他(她、它)們的。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5.代詞。虛詞。無義。

魯迅《花邊文學‧推己及人》:“能罵退他的作品,使他不成其為作家。”

葉聖陶《記金華的兩個岩洞》:“如果移到別處,結成的佛手就像拳頭那麼一個,沒有長長的指頭,不成其為‘手’了。”

6.副詞。表推測、估計。大概,或許。

《易‧乾》:“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左傳‧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

《史記‧孟嘗君列傳》:“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

7.副詞。表詰問。猶豈,難道。

《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後漢書‧翟酺傳》:“今陛下有成王之尊而無數子之佐,雖欲崇雍熙,致太平,其可得乎?”宋陸游《晚秋農家》詩:“物物各有職,怠心其敢萌?” 8.副詞。表示祈使。猶當,可。

《書‧洛誥》:“汝其敬識百辟享。”

南朝宋鮑照《詠采桑》:“君其且調弦,桂酒妾行酌。”

《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五年》:“然中原未復,二聖未還,朕心歉然,卿等其勉之!”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此因理直而言不得不直,非彼此有故瀆之意也,弟其寬心勿畏可也。” 9.副詞。表時間。a.表未來的,猶將,將要。

《書‧微子》:“今殷其淪喪。”

孔傳:“言殷將沒亡。”

宋蘇軾《賜宰相呂公著乞致仕不許批答》:“若方勤於樸斮,而遽易於工師,人其謂何?” 10.副詞。表時間。b.表過去的,猶既,已經。

《書‧禹貢》:“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又“淮沂其乂,蒙羽其藝。”

《史記‧宋微子世家》:“於是諸侯皆曰‘桀宋’,‘宋其復為紂所為,不可不誅。’” 11.副詞。表示論斷,相當於“乃”。

《詩‧豳風‧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隕蘀。”

《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12.介詞。表時間、處所或方向。猶於。

《禮記‧祭義》:“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陽,周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人祭日,以朝及闇。”

《莊子‧達生》:“不厭其天,不忽於人。”

《史記‧滑稽列傳》:“齊趙陪位於前,韓魏翼衛其後。”

《荀子‧議兵》:“故湯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鳴條之時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也。” 13.連詞。表示選擇。或者,還是。

《戰國策‧韓策二》 :“公仲曰:‘子以秦為將救韓乎?其不乎?’”

《莊子‧徐無鬼》:“今老邪?其欲乾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嗚呼!其信然耶?其夢耶?其傳之非真實耶?” 14.連詞。表示讓步。尚且。

《楚辭‧離騷》:“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列子‧力命》:“天其弗識,人胡能覺?” 15.連詞。表示假設。如果,假如。

《詩‧小雅‧小旻》:“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

《呂氏春秋‧慎勢》:“湯其無郼,武其無岐,賢雖十全,不能成功。”

《敦煌變文集‧搜神記變文》:“安曰:‘此怪大惡!

君須急速還家,去舍三里,披髮大哭。’其家人大小聞哭聲,並悉驚怖,一時走出往看。合家出後,四合瓦舍忽然崩落。其不出者,合家總死。” 16.助詞。用於定語之後或主謂之間,猶之。

《書‧康誥》:“朕其弟,小子封。”

《大戴禮記‧保傅》:“凡是其屬,太保之任也。”

《楚辭‧九章‧涉江》:“苟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17.助詞。用於動詞之後,相當於“了”,“着”。

元無名氏《抱妝盒》楔子:“於三月十五日,天子親到御園,向東南方打其一彈。”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摺:“我當年同兄弟阮肇上天臺山采藥,只為日暮,迷其歸路。”

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不幸夫主亡逝已過,只有一個孩兒,年長八歲,俺娘兒兩個,過其日月。” 18.助詞。用於形容詞之後,相當於“然”。

《詩‧鄭風‧溱洧》:“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詩‧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唐吳筠《別章叟》詩:“今日成遠別,相對心悽其。” 19.助詞。用於疑問代詞的前後,起強調作用。

《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其憂?”漢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王充《論衡‧超奇》:“山之禿也,孰其茂也?”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其孰能譏之乎?”太平天國洪仁玕《軍次實錄》:“每年總計耗中國銀兩不下四五千萬之多,我中土華人其何以堪?” 20.助詞。用於句中,無義。

《詩‧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詩‧邶風‧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21.姓。

漢代有其石,宋代有其德,明代有其福。 II jī

ㄐ〡

〔《廣韻》居之切,平之,見。〕 1.助詞。用於疑問代詞之後,表疑問語氣。

《書‧微子》:“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孫星衍疏:“鄭康成曰:‘其,語助也。

齊魯之間聲如姬。

《記》曰“何居”。’……何居者,《檀弓篇》:‘檀公曰:“何居?”’注云:‘居,讀為姬姓之姬,齊魯之間語助也。’”

《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陸德明釋文:“其,音基,辭也。”

宋陸游《醉歌》:“浩歌起舞夜何其?北斗磊落明河移。”

清黃宗羲《吳山益然大師塔銘》:“夜半,問夜何其,對者以亥正。” 2.用於地名。

《漢書‧武帝紀》:“四月幸不其。” 3.用於人名。

漢代有審食其、酈食其。 III jì

ㄐ〡ˋ

〔《集韻》居吏切,去志,見。〕

助詞。常用在“彼”之後。

《詩‧王風‧揚之水》:“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鄭玄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

《詩‧鄭風‧羔裘》:“彼其之子,捨命不渝。”

《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I qiě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ㄑ〡ㄝˇ

〔《廣韻》七也切,上馬,清。〕

〔《廣韻》子魚切,平魚,精。〕 1.此;今。

《詩‧周頌‧載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茲。”

毛傳:“且,此也。”

漢王充《論衡‧案書》:“儒家之宗,孔子也;墨家之祖,墨翟也。且案儒道傳而墨法廢者,儒之道義可為,而墨之法議難從也。”

唐柳宗元《封建論》:“且漢知孟舒於田叔,得魏尚於馮唐,聞黃霸之明審,睹汲黯之簡靖。”

章士釗《柳文指要》卷上四:“且者,指事之詞,猶言今。” 2.苟且。

《莊子‧庚桑楚》:“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成玄英疏:“聊與人涉,苟且於浮華。”

俞樾《諸子平議‧莊子三》:“且,即苟且之且。” 3.應當。

《墨子‧非命上》:“上之所賞,命固且賞,非賢故賞也;上之所罰,命固且罰,不暴故罰也。”

于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墨子二》:“且宜古字

通……言賞罰乃命之宜然,非以賢與暴之故而得賞罰也。”

唐韋渠牟《步虛詞》之十九:“釀玉當成酒,燒金且轉丹。” 4.副詞。將要。

《詩‧齊風‧雞鳴》:“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漢王充《論衡‧變動》:“故天且風,巢居之蟲動;且雨,穴處之物擾。”

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不出,火且盡。”

葉聖陶《未厭集‧苦辛》:“這位衰病侵尋的老太太還得把她消磨且盡的精力灌注到全家的一切,作全家的中樞呢!”

5.副詞。將近,幾近。

《戰國策‧齊策三》:“覆三國之軍,兼二周之地,舉韓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上:“突厥之平,僕射溫彥博請其種落於朔方以實空虛之地,於是入居長安者且萬家。”

清黃宗羲《熊公雨殷行狀》:“辛巳,江南荒疫,人死且半。” 6.副詞。再,又。

《詩‧鄭風‧溱洧》:“且往觀乎!”孔穎達疏:“且復更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往觀乎。”

《國語‧齊語》 :“葵丘之會,天子使宰孔致胙於桓公,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文、武,使孔致胙。’且有後命曰:‘以爾自卑勞,實謂爾伯舅,無下拜。’”韋昭注:“且,猶復也。” 7.副詞。姑且;暫且。

《詩‧唐風‧山有樞》:“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姑且也。”

唐王績《田家》詩之一:“小池聊養鶴,閒田且牧豬。”

明陶宗儀《輟耕錄‧寒號蟲》:“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魯迅《書信集‧致竇隱夫》:“不過這幾天不行,且等一等罷。” 8.副詞。尚且。

《易‧乾》:“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史記‧項羽本紀》:“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魯迅《墳‧春末閑談》:“鬼且反對,而況於官?” 9.副詞。即,就。

《墨子‧尚同下》:“上得且罰之,眾聞則非之。”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十齣:“張協頃刻且來拜辭。”

錢南揚校注:“且,猶云‘就’。” 10.副詞。豈,難道。

《晏子春秋‧雜上三》:“今嬰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張純一校注:“且,猶豈也。”

《新唐書‧藩鎮傳‧魏博》:“若師未扣趙,而先碎於魏,是上之謀不及下,且能不恥!”

《醒世姻緣傳》第七四回:“我替俺哥哥那肐膊還疼不過來,且有功夫為嫂子哩!” 11.副詞。猶何。表示反詰。

《戰國策‧韓策二》 :“張翠曰:‘韓未急也,且急矣?’”

《史記‧呂不韋列傳》:“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晉陶潛《詠荊軻》詩:“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12.副詞。尚;還。

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之一:“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宋王安石《題勇老退居院》詩:“夢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應尋。”

《西游記》第三九回:“你倒未曾接我,且敢爭我不拜?”

13.連詞。連接兩個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詞組,約相當於“又……又……”。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詩‧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蓋聞國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唐王勃《臨高臺》詩:“瑤軒綺構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

清戴名世《道墟圖詩序》:“聞章氏子弟多才且賢,而余不獲交其一二,是則余之陋也。”

葉聖陶《線下‧金耳環》:“但是那執刀的手,發出奪目的金光,燦燦的不止一道,尤其覺得莊嚴且寶貴。” 14.連詞。連接兩個動詞,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

《詩‧小雅‧車舝》:“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

《史記‧李將軍列傳》:“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且引且戰。”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肅王不視,且聽且行,若不經意。”

楊朔《走進太陽裏去》:“這許多年來,就靠着這種指引,我們的人民且戰且走,且走且戰,一直走到勝利,走到今天。”

15.連詞。而且;並且。表遞進。

《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唐張賈《天道運行成歲賦》:“氣為物母,自無名而有名,且居高而濟下,諒無跡而能行。”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采‧貴顯淺》:“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丁玲《韋護》第二章:“不知為什麼,一個女人一做了母親,便將一切都縮小了,且總是那樣小氣,填不滿那物質的奢望。”

16.連詞。還是,或者。表選擇。

《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戰國策‧齊策四》:“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

《史記‧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

17.連詞。卻;但是。表轉折。

《左傳‧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

楊伯峻注:“且作而用。”

唐孟棨《本事詩‧徵异》:“賓王亦落髮,遍遊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當時雖敗,且以匡復為名,故人多護脫之。”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公直》:“王公直雖無殺人之事,且有坑蠶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難容。” 18.連詞。與,及。表並列。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前道》:“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

《漢書‧郊祀志上》:“漢之聖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

19.連詞。若,如果。表假設。

《呂氏春秋‧知士》:“且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必無今日之患也。”

許維遹集釋:“且字,《齊策》作若,且若義同。” 20.連詞。即使,縱然。表讓步。

唐杜甫《寄岑嘉州》詩:“外江之峽且相接,斗酒新詩終自疏。”

宋杜安世《胡搗練》詞:“狂風橫雨且相饒,又恐有彩雲迎去。”

21.助詞。用在句首,表示提挈,猶夫。

《墨子‧非命中》:“且今天下之士君子,將欲辯是非利害之故,當天有命者,不可不疾非也。”

《史記‧刺客列傳》:“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且道德之為用,非特革命而已,事有易於革命者,而無道德亦不可就。” 22.通“抯”。取,拿。 抯

zhāㄓㄚ

〔《廣韻》側加切,平麻,莊。〕 〔《廣韻》徐野切,上馬,邪。〕 〔《廣韻》茲野切,上馬,精。〕 挹;取。

《老子》:“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王弼注:“且猶取也。”

高亨注:“且,讀為抯。

《方言》十:‘抯,取也。’” 23.姓。

春秋吳有且姚。見《左傳‧哀公十二年》。 II jū

ㄐㄩ

〔《廣韻》子魚切,平魚,精。〕 1.多貌。

《詩‧大雅‧韓奕》:“籩豆有且,侯氏燕胥。”

鄭玄箋:“且,多貌。”

唐蕭穎士《有竹》詩之六:“有旨者酒,歡其且矣。” 2.恭敬貌。

《詩‧周頌‧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毛傳:“萋且,敬慎貌。”一說,眾盛貌。

馬瑞辰通釋:“萋、且雙聲字,皆以狀從者之盛……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且與居同部義近。且且猶言裾裾。”

《荀子》楊倞注:“裾裾,盛服貌。草之盛曰萋萋,服之盛曰裾裾,人之盛曰萋且,其義一也。” 3.猶俱,都。

《史記‧李斯列傳》:“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秦有侍中、僕射,其初且非官名,惟供奉左右,是其職業。”

宋楊萬里《大司成顏幾聖率同舍招游得十絕句》之五:“水月亭前且楊柳,集芳園下儘荷花。” 4.承籍。

《說文‧且部》:“且,薦也。”

段玉裁注:“所以承籍進物者。”參見“且字”。 5.助詞,用於句末,猶啊。

《詩‧鄭風‧蹇裳》:“狂童之狂也且。”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君子與小人,不繫父母且。”

宋張先《生查子》詞:“休休休便休,美底交他且。”

明唐寅《招辟》:“多樂無悲,魂亟歸且。” 6.用於人名、地名。如《漢書‧高帝紀上》有龍且、《地理志上》有且蘭。 7.通“趄”。

《爾雅‧釋天》:“六月為且。”

郝懿行義疏:“且者,次且,行不進也。六月陰漸起,欲遂上,畏陽,猶次且也。”參見“次且”。 8.通“沮”。見“且泄”。 III zŭ

ㄗㄨˇ

“祖”的古字。

清阮元《釋且》:“且,古祖字也。古文祖皆且字……小篆始左示作祖,故《說文‧示部》:‘祖,始廟也。’今音,祖則古切,且千也切,不知古音古誼正相同也。” IV cú

ㄘㄨˊ

〔《集韻》叢租切,平模,從。〕 1.通“徂”。 (1)往。

《詩‧鄭風‧溱洧》:“女曰:‘觀乎!’士曰:‘既且。’”陸德明釋文:“且音徂,往也。” (2)猶存,思念。

《詩‧鄭風‧出其東門》:“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陸德明釋文:“且音徂,《爾雅》云:存也。”一說為語助詞。見朱熹集傳。 2.通“粗”。見“且苴”。

3.宜;適宜。

《易‧繫辭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晏子春秋‧問下二七》:“不庶幾,不要幸,先其難乎而後幸,得之時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謂保其身矣。”

張純一校注:“所,猶宜也。”

《後漢書‧光武帝紀》:“乃至煩擾道上,疲費過所。”

《晉書‧謝玄傳》:“又泰山太守張願舉郡叛,河北騷動,玄自以處分失所,上疏送節,盡求解所職。” 4.用作官衙或公家其他辦事機構的名稱。

唐喻鳧《寄劉錄事》詩:“今在提綱所,應難掃石眠。”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六:“所之名見於六朝永昌二年置犧所,又有錢所,天監中有刻漏所。” 《元史‧食貨志二》 :“太宗甲午年,始立徵收課稅所。”如:派出所;招待所;診療所。

5.元、明、清時駐軍和屯田軍的一種建制。

《元史‧兵志二》:“睿宗在潛邸,嘗於居庸關立南、北口屯軍,徼巡盜賊,各設千戶所。”

《明史‧兵志二》:“天下既定,度要害地,係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

17 所

suŏ ㄙㄨㄛˇ

〔《廣韻》疏舉切,上語,生。〕 1.處所;地方。

《詩‧魏風‧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莊子‧庚桑楚》:“老子曰:‘子自楚之所來乎?’”唐韓愈《送李六協律歸荊南》詩:“早日羈游所,春風送客歸。”

《紅樓夢》第六八回:“﹝尤二姐﹞倒也安心樂業的,自為得所。”

沙汀《航線》:“他們回轉身,找自己的隱蔽所去了。” 2.道理;方法。

《禮記‧哀公問》:“今之君子……午其眾以伐有道,求得當欲,不以其所。”

鄭玄注:“所,猶道也。”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聽聰視明,一似堯禹。生知法式,動得理所。”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清史稿‧食貨志一》:“﹝乾隆﹞四十一年,令葉爾羌成丁餘回,特畀耕地編戶,凡千五百戶為一所,三千戶為一衛。” 6.猶時。

《墨子‧節用上》 :“其欲蚤處家者,有所二十年處家;其欲晚處家者,有所四十年處家。”

王念孫《讀書雜志‧墨子二》:“所,猶時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連瑣》:“隸捉石以投,驟如急雨,中楊腕,不能握刃。方危急所,遙見一人,腰矢野射。審視之,王生也。” 7.意。謂流露的情態。

《漢書‧董賢傳》:“上有酒所,從容視賢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王先謙補注:“酒所,猶酒意。” 《漢書‧周亞夫傳》 :“此非不足君所乎?”楊樹達《古書疑義舉例續補》卷二:“所者,意也;不足君所者,於君意有不足者也。” 8.一切,所有。參見“所事”。 所事

①.亦作“所是”。凡事,事事。

元曲習見。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摺:“他諸餘可愛,所事兒相投。”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四摺:“他買下了眾街坊,所事兒依隨,官吏每更不問一個誰是誰非,誰信誰欺。”

《雍熙樂府‧鬥鵪鶉‧香閨理髮》:“花月貌人間第一,所是兒風流旖旎。”

《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那女兒所事熟滑。”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那翰林生得儀容俊雅,性格風流,所事在行,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樹。”

②.指某一件事,這件事。

《水滸傳》第回:“﹝關勝﹞道:‘我們被擒在此,所事若何?’”

《水滸傳》第七三回:“太公接見,問道:‘好漢,所事如何?’”清秋瑾《醜奴兒》詞:“沉沉所事挂胸懷,劃遍爐灰,倚遍廊迴:盼煞音書雁不來。”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黃花岡之役‧廣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後果》附《溫生才擊孚琦》:“紀元前之二年,海內外黨員紛集香港、廣州,分頭努力所事。”

9.可,可以。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晏子春秋‧雜下十》:“聖人非所與熙也。”

張純一校注引王引之《經傳釋詞》:“言聖人不可與戲也。”

《文子‧道德》:“老子曰:民有道,所同行;有法,所同守。義不能相固,威不能相必,故立君以一之。”

《史記‧淮陰侯列傳》:“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按,《漢書‧韓信傳》“所”作“可”。 10.不定數詞,表示大概的數目。

《書‧君奭》:“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

《史記‧李將軍列傳》:“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

《漢書‧郊祀志》:“建章、未央、長樂宮鐘虡銅人皆生毛,長一寸所。”

漢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北部督郵西平郅伯夷年三十所,大有才決,長沙太守郅君章孫也。”

清錢謙益《鎮遠侯勛衛顧君墓表》:“﹝顧承學﹞賜雲肩飛魚服,與春餅之宴。宴之不舉者,三十年所矣。” 11.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此”。

《呂氏春秋‧審應》:“齊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愛之心也。”

陳奇猷校釋引金其源曰:“所,本猶‘是’。”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 12.代詞。表示疑問。

《史記‧張丞相列傳》:“趙堯進請問曰:‘陛下所為不樂?非為趙王年少而戚夫人與呂后有卻邪?’”

《漢書‧燕剌王劉旦傳》:“問帝崩所病?”顏師古注:“因何病而崩。”

13.量詞。用於地點、位置。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刺足陽明脈,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文帝元年四月,齊楚地山二十九所同日俱大發水。” 14.量詞。用於計量建築物。

漢班固《西都賦》:“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水滸傳》第二回:“當時轉入林子裏來看時,卻是一所大莊院。”

朱自清《羅馬》:“浴場都造得好,這一所更其華麗。” 15.量詞。用於其他物件。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岸上並有廟祠,祠前有石碑三所。”

《敦煌變文集‧搜神記》:“我臥處床西頭函子中,有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子書七卷,彈琴玉爪一枚,紫檀如意杖一所,與弟為信。”

石震《踏察記事》:“這兒有一所不知什麼人留下的小馬架。”

16.副詞。猶尚,還。

唐高適《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知君悟此道,所未披袈裟。”

唐柳宗元《韋道安》詩:“朅來事儒術,十載所能逞。”

17.連詞。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若”。古代常用於盟誓中。

《書‧牧誓》:“爾所弗勖,其于爾躬有戮!”

《詩‧鄘風‧墻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18.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而”。

漢王充《論衡‧說日》:“《易》曰:‘日月星辰麗乎天,百果草木麗于土。’麗者,附也,附天所行。” 19.助詞。表示結構。與動詞相結合組成名詞性詞組。

《詩‧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左傳‧昭公四年》:“召而見之,則所夢也。”

《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時之所重,僕之所輕。”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促織》:“折過牆隅,迷其所往。” 20.助詞。相當於“之”、“的”。

《史記‧平準書論》:“《禹貢》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納職焉。”

《史記‧六國年表》:“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21.助詞。表示語氣。多與表被動的介詞“為”配合使用。

《漢書‧霍光傳》:“衛太子為江充所敗。”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太祖為流矢所中。” 22.助詞。用於前置賓語後。多與“唯”配合使用,相當於“是”。

《國語‧晉語四》:“除君之惡,唯力所及。”

《列子‧湯問》:“造父曰:‘唯命所從。’” 23.助詞。用於句中補湊音節。

《左傳‧成公二年》:“能進不能退,君無所辱命。”

《戰國策‧趙策四》:“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郤也。”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史記‧李將軍列傳》:“﹝李陵﹞嘗深入匈奴二千餘里,過居延,視地形,無所見虜而還。” 24.象聲詞。參見“所所”。 25.姓。

漢代有所忠。見《漢書‧食貨志下》。

為。”

鄭振鐸《桂公塘》二:“大事是不可為的了!” 2.特指服勞役之事。

《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

鄭玄箋:“言我幼稚之時,庶幾於無所為。謂軍役之事也。”

聞一多校箋:“為、繇古同字,為、造、庸,皆謂勞役之事。”

《逸周書‧作雒》:“凡工賈胥市,臣僕州里,俾無交為。”

朱右曾校釋:“愚謂胥庶人在官給徭役。臣僕,私家僕從。” 3.造作;製作。

《書‧金縢》:“為壇於南方北面,周公立焉。”

《詩‧周南‧葛覃》:“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唐谷神子《博异志‧許漢陽》:“觀其筆,乃白玉為管。”

《紅樓夢》第四回:“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4.謂制定,訂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 5.治理。

21 為

(為,为) I wéi

ㄨㄟˊ

wéi

ㄨㄟˊ

〔《廣韻》薳支切,平支,云。〕 1.做;幹。

《詩‧小雅‧北山》:“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淮南子‧氾論訓》:“周公屬籍致政,北面委質而臣事之,請而後為,復而後行。”

唐韓愈《太學生何蕃傳》:“蕃居太學,諸生不為非義。”

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大率義之所在,毅然必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論語‧子路》 :“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皇侃疏:“為者,治也。”

《國語‧周語上》:“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宋曾鞏《王君俞哀詞》:“﹝王君俞﹞為家不問田宅,平居無褻私、流侈之好。” 6.做出;裝出。

《漢書‧楊惲傳》:“言大臣廢退,當闔門惶懼,為可憐之意,不當治產業,通賓客。”

《太平廣記》 卷三○九引唐谷神子《博异志‧張遵言》:“夜叉等霽獰毒,為戚施之顏,肘行而前。” 7.舉行;施行。

《左傳‧隱公元年》:“公攝位而欲求好於邾,故為蔑之盟。”

《論語‧顏淵》:“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皇侃疏:“為,猶行也。”

《呂氏春秋‧長利》 :“若也利雖倍於今,而不便於後,弗為也;安雖長久,而以私其子孫,弗行也。”

高誘注:“為,施也。”

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慮之以謀,計之以數,為之以漸,則其為甚易也。”

清李漁《閑清偶寄‧詞曲上‧結構》:“欲勸人為孝,

22

則舉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紀,則不必盡有其事,凡屬孝親所應有者,悉取而加之。” 8.陳設;設置。

《禮記‧曲禮上》:“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

鄭玄注:“為,猶敷也。”

孔穎達疏:“客至於內門,而主人請先獨入敷席也。”

《韓非子‧內儲說下》:“君愛宛甚,何不一為酒其家?”陳奇猷集釋引太田方曰:“為酒,置酒也。”

《後漢書‧袁譚傳》:“﹝公孫度﹞越海收東萊諸縣,為營州刺史。”

李賢注:“為,猶置也。”

宋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自澶淵講和以來,百姓自相團結,為弓箭社,不論家業高下,戶出一人。” 9.醫治。

《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于秦。

秦伯使醫緩為之。”

杜預注:“為,猶治也。”

漢賈誼《新書‧大都》:“失今弗治……後雖有扁鵲,弗能為已。” 10.學習;研究。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論語‧述而》:“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皇侃疏:“為,猶學也。”

《孟子‧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

焦循正義:“為神農之言,即治神農之道也。”

《東觀漢記‧鄭興傳》:“鄭興從博士金子嚴為《左氏春秋》。” 11.撰寫。

《書‧金縢》:“公乃為詩以貽王。”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即為書以意屬陽慶,以故知慶。”

唐韓愈《酬別留後侍郎》詩:“為文無出相如右,謀帥難居郤縠先。”

《玉嬌梨》第十三回:“錢先生尚為此言,在學生一發可知。”

章炳麟《訄書‧學變》:“王符之為《潛夫論》也,仲長統之造《昌言》也,崔寔之述《政論》也,皆辨章功實,而深嫉浮淫靡靡,比於《五蠹》。” 12.指繪畫;雕刻。

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

23

明魏學洢《核舟記》:“通計一舟,為人五。” 13.吟唱;演奏。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

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14.栽種,種植。

《詩‧大雅‧公劉》:“度其隰原,徹田為糧。”

《戰國策‧東周策》:“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

鮑彪注:“為,謂種之。” 15.精選;選擇。 16.穿,着。

《周書‧宣帝紀》:“好令京城少年為婦人服飾,入殿歌舞,與後宮觀之。”

宋曾鞏《契丹策》:“虜乘其隙也,連破州邑,遂越魏犯澶,百姓騷然。天子為戎衣濟河,而虜之謀臣射死,兵遂解去。” 17.求取。

《韓非子‧存韓》 :“非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韓也,為重於韓也。”

高亨《諸子新箋‧韓非子一》:“為,猶求也。”

宋曾鞏《太子賓客致仕陳公神道碑銘》:“公少長閭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巷,能自感發,彊志力學為進士,一出遂收其科。” 18.賜與;給與。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將為臧紇田。”

杜預注:“與之田邑。”

《荀子‧富國》 :“冬日則為之饘粥,夏日則與之瓜麮。”

宋秦醇《譚意哥傳》:“意再拜曰:‘某,微品也。而公為之名字,榮踰萬金之賜。’”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羅剎海市》:“乃賜八尺珊瑚一樹,龍腦香一帖,明珠百顆,八寶嵌金合一雙,為作嫁資。” 19.有。

《易‧夬》:“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俞樾《群經平議‧周易一》:“為咎,猶有咎也……為可訓有,有咎而曰為咎,亦猶有閒而曰為閒也。”

《孟子‧滕文公上》:“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

趙岐注:“為,有也。”

漢王充《論衡‧藝增》:“太平之世,家為君子,人有禮儀,父不失禮,子不廢行。”

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廟碑》:“俾是荒服,移為闕里。”

章士釗指要:“移,轉也;為,有也。” 20.充當;擔任。

24

《書‧微子》:“我罔為臣僕。”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遊。”

唐黃巢《題菊花》詩:“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清吳騫《扶風傳信錄》:“﹝女﹞自言宋時宮嬪,生時為宮監,相與有情,而不諧夫婦,閱今七百年,特來了此宿緣。” 21.當作。

《墨子‧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昔僧徒一萬八千,今漸減少,並學大乘,寂定為業。”

《西湖佳話‧梅嶼恨跡》:“馮婦無可奈何,只得借遊西湖為名,請了楊夫人、小六娘到船。” 22.用;使用。

《禮記‧郊特牲》:“帝牛不吉,以為稷牛。”

孔穎達疏:“為,猶用也。”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莊公通焉,驟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為崔子,其無冠乎?’”楊伯峻注:“言不用崔子之冠,豈無他冠可用乎!”宋范仲淹《再奏乞蔣偕轉官知原州》:“若原州一面鎮靜,則本路只禦捍西北一路,易為兵力。”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23.變成。

《詩‧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晉葛洪《抱樸子‧遐覽》:“含笑即為婦人,蹙面即為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杖即成林木。”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建陽二寶》:“﹝連環竹圈﹞欲析為二,須藏於衣底,得暖氣則分;欲合為一,亦於衣底連之。”

葉聖陶《火災‧被忘卻的》:“他立刻感覺他們兩個有故示驕傲的意思,便從揣想轉而為憤怒。” 24.長成;成熟;成長。

《國語‧晉語四》:“黍不為黍,不能蕃廡。”

韋昭注:“為,成也。”

《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孫詒讓間詁引王念孫曰:“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順逆》:“恩及草木,則樹木華美,而朱草生;恩及鱗蟲,則魚大為。”

盧文弨注:“為,成也。”

《史記‧天官書》:“西北,戎菽為,小雨,趣兵。”

25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戎菽,胡豆也。為,成也。” 25.算是;算作。

《詩‧豳風‧七月》:“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孔穎達疏:“曰為改歲者,以仲冬陽氣始萌,可以為年之始。”

《左傳‧成公二年》:“今二子者,君生則縱其惑,死又益其侈,是棄君於惡也,何臣之為?”裴學海曰:“何臣之為,也是說棄君於惡者,不可以算作臣,并不是說沒有臣。”見《評高郵王氏四种‧施訓不合》。

唐韓愈《與崔群書》:“僕自少至今,從事於往還朋友間一十七年矣,日月不為不久。”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小二道:‘﹝焦大郎﹞有便有些產業,也不為十分富厚。’”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 26.是。

《左傳‧宣公三年》:“余為伯儵,余,而祖也。”

漢劉向《說苑‧辨物》:“其在鳥則雄為陽,雌為陰。”

前蜀毛文錫《醉花間》詞:“風搖玉珮清,今夕為何夕。”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青鳳》:“叟指婦云:‘此為老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荊。’”劉白羽《橫斷中原》:“兗州為戰國時代古城。” 27.如同;好像。

《呂氏春秋‧慎人》:“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為寒暑風雨之序矣。”

許維遹集釋:“為,猶如。”

三國魏曹植《閨情》詩之一:“寄松為女蘿,依水如浮萍。”

南朝陳徐陵《移齊文》:“為風為火,殪彼蒙衝;如霆如雷,擊其舟艦。”

唐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昔如水上鷗,今為罝中兔。” 28.歸於;屬於。

《戰國策‧秦策一》:“代、上黨不戰而已為秦矣。”

姚宏注:“為,猶屬也。”

《漢書‧項籍傳》:“三年,羽數擊絕漢甬道,漢王食乏,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

唐韓愈《進士策問》之五:“及七君而天下為秦。使天下為秦者,商君也。” 29.使;致使。

《易‧井》:“井渫不食,為我心惻。”

王弼注:“為,猶使也。”

《國語‧魯語上》:“其為後世昭前之令聞也,使長監

26

於世。”

韋昭注:“為,猶使也。”

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三九:“忠為百世榮,義使令名彰。”

《新唐書‧吳兢傳》:“芟刈股肱,獨任胸臆,可為寒心。” 30.緣故。

《韓非子‧說林上》:“其好士則同,其所以好士之為則異。”

31.在比較句中作謂語動詞。含有“最”、“更”的意思。後面形容詞多為單音節。

《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變異為眾,莫若日蝕大。”

唐李商隱《李賀小傳》:“所與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為密。”

宋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荒政之施,莫此為大。”

魯迅《墳‧堅壁清野主義》:“誰能說‘有傷風化’情事,比高門大族為多呢?” 32.猴子。

《墨子‧經說上》:“身處、志往,存亡也。霍、為,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性故也。賈、宜,貴賤也。”

譚戒甫注:“霍,鶴之省文。

《史記‧衛世家》:‘懿公好鶴。’《左傳》作鶴。

《廣韻》:‘鶴,水鳥名。’《說文》:‘為,母猴也。’按古讀‘為’如‘訛’,聲轉即猴……蓋猴利於陵,鶴安於水,故曰性故。”

《墨子‧經說下》:“為麋(同名)俱鬥,不俱二。”

高亨注:《說文》“:‘為,母猴也。’母猴謂獼猴也……猴與猴鬥,麋與麋鬥,此為麋俱鬥也。”

章炳麟《訄書‧原人》:“其肖人形也,若禺與為也。” 33.副詞。猶將。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利用,於是乎正德以幅之,使無黜嫚,謂之幅利。利過則為敗。”

《孟子‧梁惠王下》:“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

趙岐注:“君將欲來。”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

《三國志‧魏志‧張邈傳》:“術若破備,則北連太山諸將,吾為在術圍中。” 34.副詞。猶豈。

《宋書‧王微傳》:“長以太散為和羹,弟為不見之邪?”

27

35.介詞。被。

《左傳‧襄公十年》:“戰而不克,為諸侯笑。”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宋劉子翬《兼道攜古墨來感作此》詩:“汗青得失更誰論,尤物競為人寶愛。”

王統照《霜痕‧紀夢》:“她並沒為這秋日的風景引動。”

36.介詞。猶相。

《戰國策‧秦策五》:“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

《韓非子‧內儲說下》 :“犀首與張壽為怨,陳需新入,不善犀首,因使人微殺張壽。”

王先慎集解:“為,猶相也。”

唐韓愈《送鄭尚書序》:“大府與之為讓,至一再,乃敢改服,以賓主見。”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吾誓與城為殉。” 37.介詞。猶於。在。

《晏子春秋‧雜下十》:“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張純一校注引王引之曰:“為其來,於其來也。古者或謂於曰為,於猶為也。”

《韓非子‧奸劫弒臣》:“適當世明主之意,則有直任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布衣之士,立為卿相之處。”

唐陳鴻《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且結良緣。或為天,或為人,決再相見,好合如舊。” 38.連詞。如果。

《 國語‧晉語八》:“為此行也,荊敗我,諸侯必叛之。”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為,猶如也。言如此行也,而荊敗我,則諸侯必叛之也。”

《列子‧說符》:“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汝必無受利地!’”楊伯峻集釋引王引之曰:“為猶如也。”

漢劉向《說苑‧君道》:“齊桓公問於甯戚曰:‘筦子今年老矣。為棄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職,百姓疾怨,國多盜賊。’” 39.連詞。與;和。

《孟子‧公孫丑下》:“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為,猶與也……言得之與有財也。”

《漢書‧匈奴傳下》:“屠耆單于使日逐王先賢撣兄右奧鞬王為烏藉都尉各二萬騎,屯東方以備呼韓邪單于。”

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四》:“與為一聲之轉,故

28

為有與義,與亦有為義。”

南朝齊王融《永明樂》詩之一:“長為南山固,永與朝日明。”

宋張實《流紅記》:“吾為祐之合,乃天也,非媒氏之力也。”

40.連詞。則,就。

《左傳‧隱公四年》:“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

石子曰:‘王覲為可。’”

《莊子‧寓言》:“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為,亦則也。” 41.連詞。表選擇。猶言還是,或者。

《後漢書‧卓茂傳》 :“人嘗有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茂辟左右問之曰:‘亭長為從汝求乎?為汝有事囑之而受乎?’”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豈薪槱之道未弘?為網羅之目尚簡?”

《景德傳燈錄‧南岳懷讓禪師》:“汝學坐禪,為學坐佛?”

42.助詞。用在句末,常與“何”、“奚”等相配合,表疑問或反詰。

《左傳‧襄公十七年》:“親逐而君,爾父為厲。是之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不憂,而何以田為?”

《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君為郡敗吾章,已得如意,欲復亡為?”宋梅堯臣《〈鬼火〉後》:“既云血化,安有鬼為?”章炳麟《五無論》:“且人之在斯世也,若局形氣以為言,清淨染汙,從吾志耳,安用效忠孝於宇宙目的為?” 43.助詞。表感嘆。

《論語‧子張》:“叔孫、武孫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

《史記‧衛康叔世家》:“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闔門,曰:‘毋入為也!’”

44.助詞。與“之”相配合。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

《孟子‧告子上》:“惟弈秋之為聽。”

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材能》:“夫能之為言,已定之稱。”

唐韓愈《與孟東野書》:“各以事牽,不可合并,其於人人,非足下之為見,而日與之處,足下知吾心樂否也!”

45.助詞。附於某些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後,加強語氣。

《漢書‧王吉傳》:“﹝王吉﹞皆好車馬衣服,其自奉養極為鮮明,而亡金銀錦繡之物。”

29

宋羅燁《醉翁談錄‧憲召王剛中花判》:“王剛中見其詩,甚為稱賞。”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閩蠻互稱》:“最為痛快,近人無以難之。”

沙汀《丁跛公》:“那些對他開玩笑的人,範圍是頗為寬廣的。”

46.助詞。附於某些單音形容詞後,構成表示程度、範圍的副詞。

《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今復若能殺彼師子,為國除害,真為奇特。”

《西湖佳話‧西泠韻跡》:“失者片時,得者千古,真不大為得計乎?”茅盾《客座雜憶》:“陳大為驚异,謂戀愛為當事雙方之自願,局外人何能擔保?” 47.姓。

漢有南郡太守為昆,見《廣韻‧平支》引漢應劭《風俗通》。 II wèi

ㄨㄟˋ

wèi

ㄨㄟˋ

〔《廣韻》于偽切,去寘,云。〕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1.幫助。

《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女為。”

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上》:“為,讀如相為之為。為,助也。言助君宣力於四方也。”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顒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陰為紹。”

唐白行簡《李娃傳》:“今備二載之用,且豐爾之給,將為其志也。”

清李漁《奈何天‧巧怖》:“等袁老爺回來,把我送上門去,我自有好話為你,或者連那場人命都解散了,也不可知。” 2.介詞。給;替。

《書‧金縢》:“我其為王穆卜。”

宋秦觀《踏莎行》詞:“郴江幸自繞彬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玉嬌梨》第四回:“一心只想着為無嬌覓一佳婿,四下訪問,再無一人當意。”

巴金《大鏡子》:“我還要為各種各樣的人辦各種各樣的事,做各種各樣的工作。” 3.介詞。對;向。

《史記‧張丞相列傳》:“鄧通既至,為文帝泣曰:‘丞相幾殺臣。’”晉陶潛《桃花源記》:“此中人語云:‘不

30

足為外人道也。’”唐韓愈《送陳秀才彤序》:“此豈非古人所謂可為智者道,難與俗人言者類邪?”郭沫若《北伐途次》十二:“擇生把另一個人為我介紹了,那便是第四軍的第一師師長陳銘樞。” 4.介詞。因為;由於。表示原因。

《左傳‧成公九年》 :“為歸汶陽之田故,諸侯貳於晉。”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水滸傳》第五一回:“雷橫兄弟,他自犯了該死的罪,我因義氣放了他,出頭不得,上山入夥,我亦為他配在這裏。”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1:“橋的南端有好幾家磨坊,為用水的關係在溪面上斜橫地砌就了一道長堤,把溪水歸引到一個水槽裏去。” 5.介詞。因而;因此。表結果。

《莊子‧養生主》:“每至於族……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

漢桓寬《鹽鐵論‧論儒》:“然孔子脩道魯衛之間,教化洙泗之上,弟子不為變,當世不為治,魯國之削滋甚。”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委巷叢談》:“元大德十一年,杭州大飢,官設粥仙林寺中,飢民殍死,不為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衰止。”

清秋瑾《紅毛刀歌》:“抽刀出鞘天為搖,日月星辰芒驟韜。”

6.介詞。為了。表示目的。

《詩‧大雅‧雲漢》:“何求為我,以戾庶正。”

朱熹集傳:“固非求為我之一身而已。”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唐杜甫《示從孫濟》詩:“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飧。”

茅盾《新疆風土雜憶》:“平常的集會,為節省時間,僅用漢維兩種語言。” 7.介詞。猶以。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三國魏嵇康《釋私論》:“心有是焉,匿之以私;志有善焉,措之為惡。” 8.通“謂”。說;告訴。

《韓非子‧內儲說下》:“商臣聞之,未察也,乃為其傅潘崇曰:‘奈何察之也?’”王先慎集解:“為、謂字通。”

漢桓寬《鹽鐵論‧褒賢》:“季孟之權,三桓之富,不

31

可及也,孔子為之曰‘微’。” 9.通“謂”。認為;以為。

《穀梁傳‧宣公二年》:“孰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穀梁傳》:“為,猶謂也。”

宋蘇舜欽《京兆求罷表》:“眾謂當爾,臣為不然。” 10.通“謂”。稱為;叫做。

《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史記‧秦始皇本紀》:“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唐鄭棨《開天傳信記》:“上遂詔吳道玄、韋無忝、陳閎,令同制金橋圖……圖成,時為‘三絕’焉。”

茅盾《脫險雜記》二三:“天快黑的時候,到了一個小鎮,名為三棟。” 11.通“偽”。假裝;欺詐。

《詩‧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苟亦無信。”

孔穎達疏:“人之詐偽之言。”

《禮記‧檀弓下》:“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

鄭玄注:“佯不知。”

《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欲如伍被計,使人為得罪而西。”

顏師古注引蘇林曰:“詐作得罪人而西也。” 12.通“訛”。教化;感化。

《書‧梓材》:“王啟監,厥亂為民。”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下》:“為者,化之借字。為與化古皆讀若訛。”

《詩‧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為爾德。”

高亨注:“為,借為化。此二句言人民都被你的德行所感化。”

13.通“訛”。化育;化生。

《史記‧五帝本紀》:“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

裴駰集解引孔安國曰:“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按,《書‧堯典》作“平秩南訛”。

陸德明釋文:“訛,五和反。”

《淮南子‧天文訓》:“夏寒雨霜,甲子干戊子,介蟲不為。”

莊逵吉注:“按為讀如訛。

《書》:‘平秩南訛。’訛,化也。亦古字讀用。

高義未晰。”按,高誘注:“不成為介蟲也。”

〔《廣韻》於乾切,平仙,影。〕 〔《廣韻》有乾切,平仙,云。〕 〔《廣韻》謁言切,平元,影。〕 1.鳥名。

唐黃滔《唐城客夢》:“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群焉胙充,飛而不舉。”

2.疑問代詞。相當於“怎麼”、“哪裡”。

《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左傳‧閔公元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

《後漢書‧方術傳上‧樊英》:“臣非禮之祿,雖萬鍾不受,若申其志,雖簞食不厭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貧臣?”唐柳宗元《非國語上‧滅密》:“康公之母誠賢耶?則宜以淫荒失度命其子,焉用懼之以數?”

3.疑問代詞。相當於“什麼”。

《墨子‧尚賢下》:“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漢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銘》:“品物猶在,不見其人,魂氣飄飄,焉所安神?”

4.兼有介詞加代詞的功能,相當於介詞“於”加代詞“此”或“是”。

32 焉

yān 〡ㄢ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陳書‧高祖紀上》:“六月,高祖修崎頭古城,徙居焉。”

5.代詞。相當於“之”、“此”。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論語‧衛靈公》:“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

宋梅堯臣《夜晴》詩:“躁靜于焉見,誰與度物情?” 6.介詞。相當於“於”。

《左傳‧哀公十七年》:“裔焉大國,滅之將亡。”

《尹文子‧大道上》:“五色、五聲、五臭、五味,凡四類,自然存焉天地之間而不期為人用。”

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鳥獸﹞懼物之為己害也,猶且不脫焉弱之肉彊之食。”

7.助詞。相當於“之”、“是”。用於前置賓語之後。

《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

《明史‧韓文傳》:“況群小作朋,逼近君側,安危治亂,胥此焉關。”

8.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則”、“於是”。

《禮記‧祭法》:“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

33

《墨子‧兼愛上》:“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作信宮渭南。” 9.語氣詞。表示停頓。用於句尾。

《列子‧湯問》:“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史記‧蘇秦列傳》:“凡天下戰國七,燕處弱焉。”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10.語氣詞。表示停頓。用於分句末或句中。

《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公羊傳‧莊公元年》:“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

11.詞尾。用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

《禮記‧大學》:“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鄭玄箋:“焉,猶然也。”

《後漢書‧孔融傳》:“懍懍焉,皜皜焉,其與琨玉秋霜比質可也。”

《新唐書‧柳宗元傳》:“交焉而爭,睽焉而鬥。”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狡焉思逞者有之。”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I yě

〡ㄝˇ

〔《廣韻》羊者切,上馬,以。〕 1.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

《莊子‧逍遙游》:“南冥者,天池也。”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和氏璧,天也所共傳寶也。”

《紅樓夢》第一回:“此開卷第一回也。” 2.語氣助詞。表解釋語氣。

《左傳‧莊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狼》:“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3.語氣助詞。與疑問、反詰、祈使等詞連用,表相應語氣。

《詩‧邶風‧旄丘》:“何其久也?”此表疑問語氣。

《莊子‧胠篋》:“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此表反詰語氣。

《史記‧項羽本紀》:“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4

此表祈使語氣。

4.語氣助詞。表呼喚語氣。

元關漢卿《竇娥怨》第三摺:“婆婆也,你只看竇娥少爺無娘面。”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摺:“哎,兒也,則被你痛殺我也。”

5.語氣助詞。用在句中,表停頓。

《詩‧陳風‧墓門》:“夫也不良,國人知之。”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

6.語氣助詞。襯詞。無義。

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摺:“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隨,抵多少水盡也鵝飛。” 7.副詞。猶亦。承接上文,表示同樣。

北周庾信《鏡賦》:“不能片時藏匣裏,暫出園中也自隨。”

唐岑參《赴北庭度隴思家》詩:“西向輪臺萬里餘,也知鄉信日應疏。”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死》:“往往有一種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8.副詞。表選擇。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只要嫁個讀書官人,教授卻是要也不?”

《水滸傳》第二二回:“柴大官人在莊上也不?”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菱角》:“燭坐勿寐,我往視新婦來也未。”

9.副詞。連用,表並列。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也不干風事,也不干雨事,也不干柳絮事,也不干蝴蝶事,也不干黃鶯事,也不干杜鵑事,也不干燕子事,是九十日春光已過,春歸去。”

楊朔《走進太陽裏去》:“在這樣的人民面前,山也得低頭,河也得讓路,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

10.副詞。表轉折或讓步。

《紅樓夢》第六二回:“雖眾人要行禮,也不曾受。”

魯迅《吶喊‧阿Q正傳》:“即使偶有想進城的,也就立刻變了計,碰不着危險。” 11.副詞。表強調。

《水滸傳》第九回:“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儒林外史》第三回:“這樣文字,連我看一兩遍

35

也不能解……真乃一字一珠!”魯迅《二心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我們的勞苦大眾……連識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 12.副詞。表委婉。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摺:“着我過去切鱠,得些錢鈔養活我來也好。”

《紅樓夢》第一一八回:“我也沒有法兒了,也只得由着你們去罷!”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韓長脖原先也還闊,往後才窮下來的。” 13.通“他”。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彼顯有所出事,迺自以為也故,說者與知焉,則身危。”

王念孫《讀書雜志‧史記四》:“也,讀為他。他故,他事也……他字古或通作也。

《墨子‧備城門》篇:‘城上皆毋得有室,若也可依匿者,盡除去之。’也與他同。

《賈子‧脩政語》篇:‘是以明主之於言也,必自也聽之,必自也擇之,必自也聚之,必自也藏之,必自也行之。’《說苑‧君道》篇‘自也’皆作‘自他’。” 14.通“它”。

清李調元《卍齋璅錄》丁錄:“也,古通它。故沱、池、馳、蛇、沱皆讀沱。”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容庚《金文編》第十三:“它,與也為一字,形狀相似,誤析為二,後人別構音讀。” II yí

〡ˊ

〔《集韻》演爾切,上紙,以。〕

“匜”的古字。

《兩周金文辭大系‧魯大司徒匜銘》:“魯大司徒子仲白作其庶女厲孟姬賸也。”

郭沫若考釋:“匜,按《說文‧乙部》‘也’。

朱駿聲《通訓定聲》:‘此字當即匜字,後人加匚耳。’” 匜 yí 〡ˊ

〔《廣韻》弋支切,平支,以。〕 〔《廣韻》移爾切,上紙,以。〕 “也”的今字。亦作“鉈”。

古代盛器名。出現於西周中期,盛行於東周。青銅製,也有陶製的,多是明器。形似瓢,無蓋。 (1)古代盥洗時用以盛水之具。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奉匜沃盥,既而揮之。”

杜預注:“匜,沃盥器也。”

36

楊伯峻注:“匜,音移,古人洗手洗面之具,用以盛水。古人洗盥,一人持匜,灌水於洗盥者之手以洗之,下有槃,以盛盥訖之水。”

《論文‧匚部》 :“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

王闓運《嚴通政庶母任氏壽頌序》:“是以佐成家道,克奉主君,其必奉匜盥以昭勤,筮鼎顛而崇貴。”

王國維《觀堂集林‧說觥》:“古者盥水盛於盤洗,匜惟於沃盥時一用。” (2)古代盛酒之具。

《禮記‧內則》:“敦牟卮匜,非餕莫敢用。”

孔穎達疏:“匜,盛酒漿之器。”

《舊唐書‧李寶臣傳》:“又於深室齋戒築壇,上置金匜、玉斝,云‘甘露神酒自出’。”

清汪懋麟《送舟次二兄冊封琉球》詩:“禮成更為北宮宴,山海饈錯登盤匜。”按,王國維以為此類匜,當指兕觥。說詳《觀堂集林‧說觥》。

I yĭ

〡ˇ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廣韻》羊己切,上止,以。〕 1.任用;使用;運用。

《書‧立政》:“繼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

孔穎達疏:“王當繼續從今已往立其善政,其勿用憸利之人。”

馬王堆漢墓帛書《道原》:“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刑(形)。”

《禮記‧儒行》:“禮之以,和為貴。”按,《論語‧學而》以作“用”。

《韓非子‧揚權》:“聖人執要,四方來效。虛而待之,彼自以之。”舊注:“以,用也。君但虛心以待之,彼則各自用其能也。”

唐張說《故洛陽尉馬府君碑》:“王者之師,將德是以。討叛惟武,攜遠在寬。” 2.使。

《管子‧水地》:“﹝慶忌﹞乘小馬,好疾馳,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報……蟡者一頭而兩身,其形若蛇,其長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魚鱉。”按,“可以”與“可使”為互文,又《山海經‧北山經》郭璞注引《管子》“可以”作“可使”。

《孟子‧公孫丑上》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

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37

《戰國策‧秦策一》:“泠向謂秦王曰:‘向欲以齊事王,使攻宋也。

宋破,晉國危,安邑王之有也。’”高誘注:“以,猶‘使’也。” 3.認為。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公﹞告郈孫,郈孫以可,勸。”

《新唐書‧蕭瑀傳》:“﹝瑀﹞每燕見,輒言:‘玄齡輩朋黨盜權,若膠固然,特未反耳。’帝曰:‘知臣莫若君。朕雖不明,寧頓懵臧否?’因為瑀曉解。

瑀以帝有所偏信,帝積久亦不平。”

清黃軒祖《游梁瑣記‧易內奇案》:“張父大悅,以富媳必多粧奩,可增歲入。” 4.及,連及。

《易‧小畜》:“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以,及也。”

《國語‧周語上》引《湯誓》:“余一人有罪,無以萬夫。”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言無及萬夫。”按,《呂氏春秋‧順民》引《湯誓》“以”作“及”。 5.緣故;原因;道理。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詩‧邶風‧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列子‧周穆王》:“華子既悟,迺大怒,黜妻罰子,操戈逐儒生。

宋人執而問其以。”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6.即,立即。詳“以時”。 以時 (以時,以时) ①.按一定的時間。

《管子‧幼官》:“藪澤以時禁發之。”

尹知章注:“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獺祭魚,然後修澤梁也。”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史記‧孝文本紀》:“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 ②.及時,即時。

《漢書‧匡衡傳》:“衡、譚(甄譚)居大臣位,知顯(石顯)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38

唐元稹《招討鎮州制》:“如王廷湊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宋曾鞏《本朝政要策‧義倉》:“宋興,乾德之初,天子哀歲不登,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於是著發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7.代詞。何,何處。 8.代詞。此,這。

《禮記‧檀弓下》:“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曰:‘……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於以求之,毋乃已疏乎!’”陳澔集說:“於以求之,猶言於此求之也。”

《 戰國策‧魏策三》:“‘無梁孰與無河內急?’王曰:‘梁急。’‘無梁孰與無身急?’王曰:‘身急。’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內,其下也。

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 9.介詞。拿;用。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醒,以戈逐子犯。”

宋何薳《春渚紀聞‧紫姑書大字》:“墨漿以大器貯,備濡染也。”

魯迅《野草‧題辭》:“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10.介詞。表示處置或主使。猶言帶着、率領。

《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族行。”

《史記‧晉世家》:“里克、邳鄭欲內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亂。”

明馮夢龍《智囊補‧察智‧于文傳》:“王誘妾以兒來,尋逐妾,殺兒,焚之。”

11.介詞。介紹論事的標准。猶言“以……論”;“論……”。

《左傳‧宣公四年》:“以賢,則去疾不足;以順,則公子堅長。”

《公羊傳‧隱公元年》:“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孟子‧萬章下》:“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

12.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憑藉或前提。猶言憑、根據。

《後漢書‧荀彧傳》:“會張邈、陳宮以兗州反操,而潛迎呂布。”

宋蘇軾《張文定公墓志銘》:“發民築城,日夜不得休息,民大驚擾,爭遷居城中。男女昏會,不復以年。”

39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3.介詞。介紹具有的身份或資格。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將軍蘇建,杜陵人,以校尉從衛將軍青,有功,為平陵侯。”

《漢書‧李廣傳》:“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

錢基博《辛亥南北議和別紀》:“初,唐紹儀以清內閣總理袁世凱代表,伍廷芳以民軍議和代表,自十月二十八日,開議於上海英租界之市政廳。” 14.介詞。為。

《左傳‧定公十年》:“所以事君,封疆社稷是以。”

杜預注:“以,猶為也。”

楊伯峻注:“意謂為國家土地之安全,於是事齊。” 15.介詞。在;於。

《左傳‧桓公二年》:“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

《舊唐書‧方伎傳‧神秀》:“神秀以神龍二年卒,士庶皆來送葬。”

魯迅《二心集‧柔石小傳》:“柔石,原名平復,姓趙,以一九○一年生於浙江省臺州寧海縣的市門頭。” 16.介詞。自;從。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自古於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亡者,好義而不彰者也。”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漢書‧西南夷傳》:“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

17.介詞。與;同。

《儀禮‧鄉射禮》:“主人以賓揖,先入。”

鄭玄注:“以,猶與也。”

《韓詩外傳》卷四:“齊桓公獨以管仲謀伐莒,而國人知之。”以,一本作“與”。

《太平廣記》卷九引晉葛洪《神仙傳‧王烈》:“﹝烈﹞少時本太學書生,學無不覽,常以人談論五經百家之言,無不該博。”

18.連詞。表並列,相當於“和”。

《易‧鼎》:“得妾以其子,無咎。”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言得妾與其子也。”

《詩‧大雅‧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馬瑞辰通釋:“按以、與古通用,‘聲以色’猶云‘聲與色’也,‘夏以革’猶云‘夏與革’也。”

《左傳‧襄公二十年》:“﹝季武子﹞賦《常棣》之七章以卒。”

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以,猶‘與’也。卒,卒章也。言賦《常棣》之七章與卒章也。‘卒’下無‘章’字者,蒙上而省。”

40

19.連詞。表承接,相當於“而”。

《書‧金縢》:“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

《禮記‧樂記》:“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清吳騫《扶風傳信錄》:“家有老母,必稟請以行。” 20.連詞。表承接,相當於“則”。

《國語‧吳語》:“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處以念惡,出則罪吾眾。”

韋昭注:“處,居也。居則念為惡於吳國。”

《文子‧上義》:“故有道以御人,無道則制於人。” 21.連詞。表轉折,相當於“卻”。

漢劉向《說苑‧雜言》:“少以犯眾,弱以侮強,忿怒不量力者,兵共殺之。”

《淮南子‧氾論訓》 :“堯無百戶之郭,舜無置錐之地,以有天下。”

22.連詞。因為,由於。

《左傳‧僖公十五年》:“鄭以救公誤之,遂失秦伯。”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以不能取容當世,故終身不仕。”

宋洪邁《容齋三筆‧奸鬼為人禍》:“隋文帝以子秦孝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王俊有疾,馳召名醫許智藏。”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臨末我還要記念鐮田誠一君,他是內山書店的店員……三三年七月,以病在故鄉去世。” 23.連詞。因而;因此。

《禮記‧緇衣》:“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國家以寧,都邑以成,庶民以生。”

漢劉向《列女傳‧衛二亂女》:“南子惑淫,宋朝是親,譖彼蒯聵,使之出奔。

悝母亦嬖,出入兩君,二亂交錯,咸以滅身。”

唐韓愈《唐故秘書少監獨孤府君墓志銘》:“其後,上將有所相,不可於眾。君與起居舍人李約交章指摘,事以不行。”

明馮夢龍《智囊補‧兵智‧項梁》:“每有大繇役及喪,梁嘗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子弟,以知其能,後果舉事。”按“以”

《史記‧項羽本紀》作“以是”。 24.連詞。如,如果。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郡守之權,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幾千里,非特閭巷之資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萬世之變,則不可稱諱也。” 25.助詞。在句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個音節,不表義。

41

《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唐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婉婉夫人,有籍宮門。克承其後,以嫁以婚。”

宋司馬光《功名論》:“夫地有草木,天不雨露之,則不能以生;月有光華,日不照望之,則不能以明。”

清顧炎武《贈人》詩:“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極。”

26.助詞。表語氣,用於句末,相當於“矣”。

《戰國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

《呂氏春秋‧適音》:“四欲之得也,在於勝理。勝理以治身,則生全以。生全,則壽長矣。”按,“生全以”

《群書治要》卷三九引作“生全矣”。

《七國春秋平話》卷中:“六月之間,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

27.助詞。用在單純方位詞前,組成合成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

《孟子‧公孫丑上》:“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如:他的年齡在三十歲以下。 28.通“已”。已經。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國語‧晉語四》:“其聞之者,吾以除之矣。” 《北史‧宇文護傳》 :“吾念十九入汝家,今以八十矣,凡生汝輩三男二女。”

宋蘇舜欽《答范資政書》:“乃知君子理身格物之道,自有本也,險難以萌而不之見,宜其悔焉。” 29.通“已”。太;甚。

《左傳‧文公五年》:“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甯,甯嬴從之,及溫而還。其妻問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沈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沒乎!”楊伯峻注:“以,太也。”

《孟子‧滕文公下》:“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朱熹注:“以、已通,太也。”

唐韓愈《贈張童子序》:“人皆謂童子耳目明達,神氣以靈,余亦偉童子之獨出于等夷也。” 30.通“已”。止。

《孟子‧梁惠王上》:“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朱熹注:“以、已通用。無已,必欲言之而不止也。”

楊伯峻注:“‘無已’猶言‘不得已’。” 31.通“已”。謂不許,不同意。

漢枚乘《七發》:“誠必不悔,決絕以諾。”

42

王念孫《讀書雜志餘編‧文選》:“決絕以諾,‘以’與,‘已’通,言或已或諾,俱決絕而無猶豫也。

《表記》(《禮記》篇名):‘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鄭注曰:‘已,謂不許也。’” 32.通“有”。

《戰國策‧楚策四》:“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季札使還,至吳,闔閭以位讓,季札曰:‘苟前君無廢,社稷以奉,君也。吾誰怨乎?’”社稷以奉,《史記‧吳太伯世家》作“社稷有奉”。 33.通“又”。

《左傳‧成公十六年》:“舊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

《淮南子‧人間訓》:“民春以力耕,暑以強耘,秋以收斂,冬間無事,以伐林而積之。”

王念孫《讀書雜志‧淮南內篇10八》:“‘以伐林而積之’,當從《太平御覽》所引,作‘又伐林而積之’。” II sì

ㄙˋ

〔《集韻》象齒切,上止,邪。〕

通“似”。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易‧明夷》:“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陸德明釋文:“以之,鄭、荀、向作‘似之’。”

高亨注:“按‘以’借為‘似’。”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令尹似君矣,將有他志”孔穎達疏引服虔云:“言令尹動作以君儀,故云‘以君矣’。”是服虔所見本“似”作“以”。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西堤》:“水底偶平不平,而聲以鳴不鳴。”

‘其民沓貪而忍,不可因也。’”韋昭注:“因,就也。”

《漢書‧王商傳》:“及商以閨門事見考,自知為鳳所中,惶怖,更欲內女為援,乃因新幸李婕妤家白見其女。” 3.順;順應。

《莊子‧養生主》:“批大卻,道大窾,因其固然。”

《文子‧自然》:“征伐者,因民之欲也。能因則無敵于天下矣。”

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 4.沿襲,承襲。

《論語‧為政》:“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宋蘇軾《永興軍秋試舉人策問》:“昔漢受天下於秦,因秦之制,而不害為漢。”

元趙孟頫《右耕》詩:“後月日南至,相賀因舊俗。” 5.依托;利用;憑藉。

《孟子‧離婁上》:“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

《後漢書‧逸民傳‧矯慎》:“隱遯山谷,因穴為室。”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建康城,李璟所作,其高三丈,因江山為險固。” 6.連接。

《逸周書‧作雒》:“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繫于

43 因

yīn 〡ㄣ

〔《廣韻》於真切,平真,影。〕 1.親;親近。

《左傳‧閔公元年》:“親有禮,因重固,閒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章炳麟《春秋左傳讀》卷一:“因,亦親也。”

唐韓愈《祭薛助教文》:“同官太學,日得相因,奈何永違,祇隔數晨。”參見“因心”。 2.相就;趨赴。

《國語‧鄭語》:“公曰;‘謝西之九州,何如?’對曰: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洛水,北因于郟山。”

孔晁注:“繫、因皆連接也。”

宋陸游《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詩:“水邊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數百箇。” 7.增添;纍積。

《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8.原因,原由。

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故無因而至前,雖出隨珠和璧,猶結怨而不見德。”

《漢書‧王商傳》:“自古無道之國,水猶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無兵革,上下相安,何因當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訛言也。”

《紅樓夢》第四二回:“眾人不知話內有因。” 9.機會。

唐鮑溶《客途逢鄉人旋別》詩:“驚鴻一斷行,天遠會無因,無因忽相會,感歎若有神。”

宋朱淑真《次韻見贈兼簡吳夫人》:“南北常嗟見未因,停舟今喜笑談親。” 10.猶;如同。

44

《戰國策‧楚策四》 :“夫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因,猶也……言黃雀之自以為無患,亦猶之蜻蛉也。”以,同“已”,語助詞。

11.副詞。就;於是。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紅樓夢》第四三回:“老姑子獻了茶,寶玉因和他借香爐燒香。” 12.介詞。趁,乘。

《史記‧項羽本紀》:“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三國志‧魏志‧郭嘉傳》:“因其無備,卒然擊之。”

唐韓愈《答魏博田僕射書》:“比所與楊書記書,蓋緣久闕附狀,求因間粗述下情。” 13.介詞。依照;根據。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法者,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14.介詞。為;為了。

《紅樓夢》第二三回:“盈盈蠟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

15.連詞。因而;因此。

《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某氏﹞以為己生歲值‘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我打從學堂門口過,聽見念書的聲音好聽,因在店裡偷了錢買這本書來念。”

16.連詞。因為;由於。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

《紅樓夢》第五回:“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17.通“姻”。婚配。

班固《白虎通‧嫁娶》引《詩經》:“不惟舊因。”

陳立疏證:“所引《詩‧小雅‧我行其野》……今《詩》作‘不思舊姻。’”

18.通“姻”。指有婚姻關係的親戚。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虞卿謂春申君》:“公孫央,功臣也;襄子,親因也,皆不免,封近故也。”

19.因明學術語。近人譯為小前提。

章炳麟《國故論衡‧原名》:“辯說之道,先見其恉,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因明所謂宗、因、喻也。”

45

20.舊謂一位乘數的乘法。21.姓。

明有因禮。

(參見於) I yú

ㄩˊ

〔《廣韻》羽俱切,平虞,云。〕 1.往,去。

《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孔傳:“用汝眾國往伐殷逋亡之臣。” 2.取。

《詩‧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

鄭玄箋:“女(汝)當晝日往取茅歸,夜作絞索以待時用。” 3.猶如。

《易‧豫》:“介于石,不終日。”

王弼注:“辯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介如石焉,不終日明矣。”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高亨注引王引之曰:“于猶如也。” 4.為(wéi)。

《書‧蔡仲之命》:“降霍叔于庶人。”

鄭玄注:“于讀曰‘為’。”

《 儀禮‧士冠禮》:“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鄭玄注:“于,猶為也。”

5.自適貌;舒徐貌。見“于于”、“于然”。 于于

(參見於于,於於) ①.自得貌。

《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成玄英疏:“于于,自得之貌。”

唐白居易《和朝回與王煉師游南山下》詩:“興酣頭兀兀,睡覺心于于。”

宋沈遼《走筆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韻和之》之一:“始來齊山秋正肅,山間于于太古俗。”

明何景明《霍山辭》:“視其體腴然,其度于于然,不異平居也。”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朱行健老先生的義子朱競新,白夾翩翩,搖着一把名人書畫的七骨大折扇,于于然來了。” ②相屬貌。

46

元蒲道源《閑居記事》詩之一:“凌晨出求糴,于于如櫛比。” ③多難貌,屈曲貌。

漢揚雄《太玄‧飾》:“白舌于于屈於根。”

范望注:“于于,多難之貌。”

司馬光集注:“于于,屈貌。”

於于

(於于,于于)

誇誕貌。一說佞媚貌。

《莊子‧天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蓋眾,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陸德明釋文:“於于,並如字。”又引司馬彪曰:“夸誕貌。”

成玄英疏:“於于,佞媚之謂也。”

於於

(於於,于于) 猶於於。自得貌。

清黃景仁《閑居感懷》詩:“逢欣稍於於,紆感仍邑邑。”

王闓運《衡陽程君墓志銘》:“於皇中興,惟楚有材,或公或侯,風起雲飛,君乃於於不出裏闈,納駟於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庭,英彥員歸。” 于然 I 舒徐貌。

唐柳宗元《東海若》:“穢亦海也,狹亦海也,幽亦海也,突然而往,于然而來,孰非海者?” II 廣大高遠貌。于,通“迂”。

唐劉禹錫《送惟良上人並引》:“以貌窺天者,曰乾然而健,于然而高。”

6.相屬貌。見“于于”。 7.鐘唇,鐘口的邊沿。

《周禮‧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

鄭玄注引鄭司農曰:“于,鐘脣之上袪也,鼓所擊處。” 8.草名。

《後漢書‧馬融傳》:“其土毛則搉牧薦草,芳如甘荼……格、韭、菹、于。”

李賢注:“于,軒于也,一名蕕,生於水中。” 9.象聲詞。

《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

47

成玄英疏:“于、喁皆是風吹樹動前後相隨之聲。”

清曹寅《漁灣夜歸憶子猷弟句悽然有作》詩:“估子夜吹笛,篙師行唱于。” 10.介詞。猶在。

《詩‧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史記‧魏世家》:“敗秦于注。”

宋歐陽修《太子太師陳公神道碑》:“予為考其世次,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有于終而大施于其後者。”

魯迅《書信集‧致蔣抑卮》:“人嘩于前,日射于後。” 11.介詞。以,用。

《書‧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12.介詞。自,從。

《書‧盤庚上》:“今不承于右,罔知天之斷命。”

唐韓愈《曹成王碑》:“楊炎起道州,相德宗,還王于衡,以直前謾。” 13.介詞。至,到。

《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于深淵。”

《詩‧小雅‧鶴鳴》:“聲聞于天。”

唐元稹《授王播中書侍郎平章事兼鹽鐵使制》:“盡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稱厥職,達于予聞。”

林紓《浩然堂記》:“余明年亦將遠行于南。” 14.介詞。對;對于。

《詩‧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來信于我的詩,獎譽太過。”

15.介詞。向。

《詩‧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史記‧魏世家》:“趙請救于齊。”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匭使》:“懷材抱器,希于聞達者投之。” 16.介詞。給。

《詩‧豳風‧七月》:“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左傳‧隱公序》:“仲子歸于我,生桓公。” 17.介詞。由于。

《書‧君奭》:“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

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曲周之進,于其哲兄。”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18.介詞。為(wèi)。

48

《書‧大禹謨》:“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孟子‧萬章上》:“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 19.介詞。依照。

漢晁錯《說景帝削吳》:“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誅。” 20.介詞。猶過。表示比較。

《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唐唐彥謙《春陰》詩:“春雲更覺愁于我,閒蓋低村作暝陰。”

宋王同祖《阮郎歸》詞:“一簾疏雨細于塵,春寒愁殺人。” 21.連詞。猶與。

《書‧多方》:“時惟爾初,不克敬于和,則無我怨。”

《漢書‧韋賢傳》:“我徒我環,築室于牆。” 22.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

《詩‧魯頌‧有駜》:“鼓咽咽,醉言舞,于胥樂兮。”

《詩‧秦風‧無衣》:“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論語‧為政》:“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

陸德明釋文:“孝于,一本作‘孝乎’。” 23.助詞。用於句末,猶乎。

《呂氏春秋‧審應》:“然則先生聖于?”高誘注:“于,乎也。”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24.助詞。用於賓語前置的倒裝句中。猶是。

《詩‧小雅‧出車》:“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25.通“邘”。古國名。

《書‧泰誓中》:“我武惟揚,侵于之疆。”

陳夢家《尚書通論》:“‘于’即是‘邘’。案《通鑑前編》‘紂十有八祀,西伯伐邘’,《大傳》作‘于’。”

《詩‧大雅‧文王有聲》:“既伐于崇,作邑于豐。”

俞樾《群經評議‧毛詩四》:“‘于崇’之‘于’當作‘邘’,亦國名也。”

《尚書大傳》卷四:“文王受命,一年斷虞芮之質,二年斷于。” 26.同“於”。 27.姓。 II xū

ㄒㄩ

〔《字彙》休居切〕

見“于嗟”、“于咨”。 于嗟

1.嘆詞。表示贊嘆。

《詩‧周南‧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傳:“于嗟,歎辭。”

49

《詩‧召南‧騶虞》:“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

鄭玄箋:“于嗟者,美之也。” 2.嘆詞。表示悲嘆。

《詩‧邶風‧擊鼓》:“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鄭玄箋:“歎其棄約,不與我相親信。亦傷之。”

《史記‧呂太后本紀》:“趙王餓,乃歌曰……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財,為王而餓死兮誰者憐之!”唐元稹《唐故建州蒲城縣尉元君墓志銘》:“禽交加,六神沒,于嗟元君歸此室。” 于咨

吁嗟;嘆息。

漢蔡邕《濟北相崔君夫人誄》:“行旅揮涕,千里于咨。”

III yū

〔《集韻》邕俱切,平虞,影。〕

通“迂”。

廣大。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禮記‧檀弓下》:“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

孔穎達疏:“于音近迂,迂是廣大之義。”

《禮記‧文王世子》:“為人臣者,殺其身有益于君則為之,況于其身以善其君乎?”鄭玄注:“于讀為迂,迂猶廣也,大也。”

孔穎達疏:“于,廣大也。”

2.嘆詞。

《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詩‧周頌‧賚》:“時周之命,於繹思。”

朱熹集傳:“於,歎詞。”

王念孫《讀書雜志‧漢隸拾遺》:“於,音烏,歎詞也。”

唐韓愈《獨孤府君墓志銘》:“於,古風,襮順而裏方。” II yú

ㄩˊ

〔《廣韻》央居切,平魚,影。〕 1.在。

《論語‧里仁》:“人之過也,各於其黨。”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麗靡爛漫於前,靡曼美色於後。”

漢劉向《說苑‧立節》:“義者軒冕在前,非義弗乘;斧鉞於後,義死不避。”

北周庾信《周上柱國宿國公普屯威神道碑》:“公之桑梓,本於此地。” 2.往。

《史記‧齊太公世家》:“晉使郤克於齊,齊使夫人帷中而觀之。”

50 於

(於,于) I wū

〔《廣韻》哀都切,平模,影。〕 1.鳥名。參見“於鵲”。 於鵲 (於鵲,于鹊) 烏鵲。

《穆天子傳》卷三:“彼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

郭璞注:“於讀曰烏。”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第12篇: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译为“他”。(《师说》)

(2)、輮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译为“它”。(《劝学》)

(3)、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译为“事理”。(《师说》)

(二)、第一人称:译为“我”。例如: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用作助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作结构助词:

(1)、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

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译为“的”。(《赤壁之战》)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使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可不译。例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东西:到处。)

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二)、用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张:通“涨”。)(《赤壁之战》)

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不表领属。

例如: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芙蕖》)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能行古道”作宾语。(《师说》) ④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行”作宾语。(《五人墓碑记》)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根据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奄:覆盖、包住。奄有:完全占有)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各种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大概”、“可能”。(《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游褒禅山记》) ③汝其勿悲!表示“婉商”语气,译为“千万”、“可要”。(《与妻书》) ④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烛之武退秦师》) 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示“期望”(祈使)语气,译为“一定”。(《伶官传序》)

⑥其可怪也欤?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师说》)

3、用作连词。作连词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4、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三、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第13篇:10个文言虚词

10个文言虚词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4、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5、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6、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7、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8、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9、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0、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文言虚词复习

程建平

【课标要求】

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知识概要】

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

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一、“以”的用法.A、作介词。可译为“把”、“被”、“对”、“用”、

“将”、

“凭”、“因为”、“根据”、“按照” 等。

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⑵不以物喜

⑶何以战

B、作连词。可译为“和”、“又”、“而”、“以致”、“以便”等,也可以不译。

(1)以塞忠谏之路也。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C、作动词。一般译成“认为”、“以为”。

⑴皆以美于徐公

(2)我以日中时去人近

练习:

⑴以伤先帝之明。

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悉以咨之

⑸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之”的用法

A、作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操蛇之神闻之。

B、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C、作结构助词,使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D、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

⑴辍耕之垄上。(2)送鲍浩然之浙东

E、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公将鼓之。

练习:

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丛祠中。

⑵恢弘志士之气。

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⑷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⑸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而”的用法:

A、表示并列关系。中峨冠而多髯者

B、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然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地”“着”。笑而止之

练习: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⑵长跪而谢之

⑶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任重而道远

四、“为”字的用法

1、wèi

介词,可以译成“被、替、给”等

不足为外人道也

2、wéi

(1)判断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一般动词:为坛而盟

为人五

3、名词

或异二者之为

练习: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为人谋不忠乎?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五、“然”字的用法

1、代词、译作“这样”“如此”

父利其然也。

2、连词,放句首,表转折关系。

然足下卜之鬼乎?

3、助词,分两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末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秦王怫然怒。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等连用,构成“如„„然”“若„„“可译作“„„的样子”“像„„似的”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动词,可译作“对的”“正确的”“是对的”

吴广以为然。

练习: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谓为信然。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六、“焉”的用法:

A、作兼词,相当于“于之”。

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作疑问代词,哪里。

⑴且焉置土石。

C、作语气助词。

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七、“于”的用法

1、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相当于“在”、“到”。

2、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给”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第14篇:文言虚词(教案)

初中文言虚词表

一、之的用法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八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八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则》) ④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动词,译为“到”、“去”、“往”。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而”的用法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妇拍而呜之。(《口技》)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八则》) ②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八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敏而好学。(《八则》)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三、“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译为“用”、“拿”、“把”等。以刀劈狼首(《狼》)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译为“凭”。

何以战?(《曹刿论战》)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3、译为“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4、译为“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5、译为:“认为”。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二)、连词。

1、表并列、目的、修饰等关系:“来”、“用来”、“以致”等。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相当于“而”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八则》)

四、“其”的用法

(一)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他(的)”、“她(的)”、“它(的)”、“那(些)”、“这(些)”、自己等

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常蹲其身。(《幼时记趣》)

(二) 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三) 与数词连用,可译为“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狼》)

五、“于”的用法

(一)介词

1.可译为“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可译为“比”。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3.可译为“到”。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4.可译为“向”。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5.可译为“从”。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6.可译为“对、对于”。泥于掌故。(《治水必躬亲》)

六、乃的用法

1、译为“于是,就”。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2、译为“才”。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3、译为“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可译为“是”(表判断的副词)。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七、且的用法

1、译为“尚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2、译为“况且”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3、译为“将近,将要”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以为且噬已

《黔之驴》

八、焉的用法

1、译为“哪里”。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相当于“它”。

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3、相当于“于之”

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4、译为“在那里”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八则》

5、语气助词。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九、则的用法

1、可译为“却”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至则无可用《黔之驴》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2、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3、可译为“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十、若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二)用作连词。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四) 相当于“好像”。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五) 可译为“如果”。万钟若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十一、也的用法。

1.表示判断语气的。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与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十三、为

㈠动词wéi

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

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③为我为云梯之械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行拂乱其所为 ⑥好为《梁父吟》

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以丛草为林 ④武陵人捕鱼为业 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天下为公

④中轩敞者为舱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⑥此为何若人 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为楚造云梯 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⑤士卒多为用者 ⑥贤能为之用

十四、者

㈠指代人、物,“的人、的东西”

①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卜者知其指意 ④或异二者之为 ⑤得道者多助 ⑥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⑦往来而不绝者

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⑨肉食者谋之 ⑩若有作 犯科及为忠善者

⒒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㈡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③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㈢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⑤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文言虚词包括

一代词: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谦辞、敬辞、人称复数 指示代词近指、无指、旁指、虚指代词 疑问代词 代人、代事物、代处所

二副词:程度副词:轻微度、加深度、极高度 范围副词:表总括、仅限、共同 时间副词:过去将来时、正在变化时

语气副词:肯定确认、否定禁止、推测估量、反诘 频率副词: 谦敬副词:

三介词:于、以

四连词:并列、层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假设、修饰 五助词: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矣、耳、焉 疑问语气:乎、与、耶 感叹语气:哉、夫

句首语气:唯、夫、盖 六叹词

七兼词 诸、焉、盍

第15篇: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推断文言虚词含义的方法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参考。

一、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例①“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例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二、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例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三、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

a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

b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

c通“呵”,“喝问”;

d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四、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例⑤“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 “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例⑥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为”的用法,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五、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⑦“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⑧“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例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六、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⑩“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⑾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七、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

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

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

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

例⑿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例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文言词义推断的原则就是“文从字顺”“合情合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附: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翻译及例句

而已 :罢了例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则已 :也就罢了例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庶几:差不多例句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若夫: 像那,至于那例句: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何其:多么例句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之谓: 说的就是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谓之: 称他为、把它叫做例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所谓: (就是)人们所说的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若何、奈何: 怎么样例句:使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何如、如何:怎么样例句: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何所:……的是什么例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有所:有……的例句: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所:没有……的例句: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有以:有用来…的例句:吾终当有以活汝。

无以: 没有用来…的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何以: 凭什么例句:何以战?

是以: 因此例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虽然: 虽然(即使)这样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然而: 这样,可是……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例句: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向使: 如果例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所以:①……的原因例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用来……的凭借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①表示承接关系例句: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②从这,在这例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以为:①以(之)为例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而为例句:收天下之兵,……镝,铸以为金人十二。③认为例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也与、也与哉、也乎哉: 复音语气词,兼有几个词的语气,但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上例句:其可怪也与!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吾罪也乎哉!

第16篇:诗经 虚词汇总

一、疑问词

乎,好不好。【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妹说,去看看好不?哥说,我看过啦。’

宁,难道。【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然我没有去会你,难道你从此就杳无音信?’

何,1.哪里。【小雅·正月】哀我人斯,于何从禄?‘叹我们这些人,在哪里才可以维生?’

2.谁。【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除了父亲还去指望谁?除了母亲还去依靠谁?’

3.怎么。【魏风·园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他就那么说了,你自以为怎样?' 4.什么。【小雅·小弁】何辜于天?我罪伊何?‘我哪里有悖天理?我的罪过是什么?’ 5.为什么。【邶风·旄丘】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为什么你那么漠然处之?想是在掂量利害吧。’

6.什么时候。【秦风·小戎】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何时是归期?为何我思念不已?’

何以,怎么。【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说鸟嘴不硬?怎么就穿破我的屋子?’

如何,怎样。【大雅·生民】生民如何?‘周人是怎样来的?’

如之何,怎样。【豳风·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时她很美,这些年会怎样?’

于何,怎么。【小雅·菀柳】彼人之心,于何其臻?‘那人的心思怎么才猜得到?’ 几何,多少。【小雅·巧言】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诡计多端,你有多少同党?’ 岂,1.怎么。【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怎么不想念?是因为太远了啊。’

2.难道。【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鲤?’

安,哪里。【小雅·鸿雁】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终日辛劳,哪儿才能安身?’ 胡,1.怎么。【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做人无礼,怎么还不快死?’

2.什么。【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乱政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3.为什么。【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耕种也不收割,为什么你就有收获?’

胡然,何故。【秦风·小戎】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何时是归期?为何我思念不已?’ 爰,哪里。【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安身?哪里丢了我的马匹?’ 曷,1.何时。【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老天,什么时候才能安居?’

2.何不。【唐风·有杕之杜】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既心仪于他,为什么不请他来?’

谁,谁。【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说河很宽?有个筏子就渡的过。’ 害,曷的假借字,什么。【周南·葛覃】害澣?害否?‘什么要洗?什么不要洗?’ 盖,1.何。【小雅·正月】谓山盖卑?为岗为陵。‘谁说山不高?山脊和丘陵依旧高耸。’

2.何不。【小雅·黍苗】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任务已完成,何不回去?’

遐不,1.何不。【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爱他在心,为什么不告诉他?’ 2.怎么能不。【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君子坦荡,怎会不长寿?’

焉,哪里【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哪儿去找忘忧草好让我种在后院?’

二 语助词 *语助词无实意,只是用来作词缀以凑够音节或发语。

之【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往左面。’

于【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黄鹂飞来飞去,又落在树丛中,叫个不停。’叠用时前缀名词。【大雅·生民】于豆于登。

云【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在想谁?想西方美人。’ 不【小雅·桑扈】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克己而有度,福分就会多。’

曰【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一家人,当过年的时候,就住进此屋。’

止【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福禄如茨。‘天子来了,愿他福禄如茅草一样多。’ 以【小雅·天保】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使你得益,无所不丰富。’

勿【小雅·节南山】弗问弗仕,勿罔君子。‘不下问也不起用,如此欺罔贤良。’ 生【小雅·棠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虽有兄弟,还不如朋友。' 乎而【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在门口等我。’ 且【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真是个傻子中的傻子!’

只【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妹妹你做得到,因你思虑切实而深邃。’ 只且【王风·君子阳阳】其乐只且。‘快乐一下吧。’

亦【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都来耦耕,来的有万人。’

有【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想念卫国,没有一天不想的。’ 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天晚了,天晚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聿【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勿忘了祖先,继承他们的德行。’ 伊【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别忘了当初,你爱过我。’ 则【小雅·正月】彼求我则,如不我得。‘他来请我,好像我是请不动似的。’ 员,音云,同云。【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见了那素衣绿巾的姑娘,我才心动。’

言【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凡事合于天命,才能有求于多福。’

攸【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踩着上帝的脚趾印,多好,这就是福气。’ 来【小雅·采芑】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方叔多威武,北伐匈奴,南震蛮荆。’ 我【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鼓声坎坎,舞姿翩翩。’

其【曹风·侯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那些人,着红蔽膝的那三百人。’ 实【大雅·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君子想,我本不想介入。’ 居【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会更迭暗淡?’ 思【鲁颂·駉】思无邪,思马斯徂。‘不错,这些奔马。’

爰【小雅·采芑】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鹰一飞冲天,它落脚在地上。’ 侯,同维。【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安定你的子民,谨慎你的法度。’侯可叠用。如【小雅·正月】侯薪侯蒸。 胥【小雅·桑扈】君子乐胥,受天之祜。‘臣子有享,是天赐的福分。’

逝【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这个人啊,不像过去那样待我好了。' 载【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黄雀啁啾,真好听。’叠用时前缀动词。【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除去杂草和树木后开始耕地。’

诸,见居。

旖,之、焉的合声。【魏风·陟岵】上慎旃哉,犹来无止。‘多多保重身体,赶快回家来。’ 维【召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且喝杯酒,以不至于老想家。’ 斯【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山涧秩秩流动,终南山好幽静。’ 期,同其。【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何期?‘皮帽尖尖,为什么戴在头上?’ 越以【陈风·东门之枌】榖旦于逝,越以鬷迈。'节日那天我去了,结伴去的。' 薄【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欢快地流,我来采水芹菜。’

薄言【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和他说话,他和我瞪眼。’与之组合。【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与者组合。【小雅·采绿】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三 语气词 * 语气词无实意,一份心情。

也【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真是个傻子中的傻子!’ 兮【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衣,穿在黄内衣上。’ 矣【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镶牛角的弓,弯了还会弹回来。’ 者【小雅·采绿】维鲂及鱮,薄言观者。‘钓得是鳊鱼和鲢鱼,我在那里看。’ 若,然。【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没落叶时,它是那么美。’ 哉【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天意如此,说它做什么。’ 猗,兮。【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清清河水起波澜。’ 焉,然。【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转过身,潸然泪下。’

四 感叹词

于嗟【邶风·击鼓】于嗟阔兮,不我活兮。‘唉,离的太远了,见不到你。’ 于嗟乎【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好!神箭手。’

已焉哉【邶风·北门】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算了吧。天意如此,说它做什么。’

抑,同古文噫。【小雅·十月之交】抑此皇父,岂曰不时?‘噫,这个叫皇甫的人,不知农时吗?’

於,音呜,赞美词。【商颂·那】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啊,汤的子孙多显赫,他们歌声美妙。’

於呼,同呜呼。【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呜呼!可悲啊。今天的大臣中,有没有旧时那样的贤良?' 哉【王风·扬之水】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想啊想啊,何时来看我?’ 咨【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文王道,唉,殷商。’

猗与【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多好啊,漆水和沮水,产很多的鱼。’ 嗟,嗨。【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嗨,嗨,大臣们,你们要敬业。’ 噫嘻,轻声感叹。【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说,是,我已敬过先王。’ 懿,同噫。【大雅·瞻昂】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唉,那聪明女人,象猫头鹰一样不祥。’

五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1) 我

昂【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船夫摇啊摇,除了我人们都在船上了。’ 予【王风·扬之水】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想啊想啊,何时我回得去?’ 余【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负心汉,爱我。’

我【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澣我衣。‘洗净我内衣,洗净我外衣。’

朕【周颂·访落】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呜呼,先人,我阅历尚浅。’ (2) 你

乃【周颂·臣工】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备好你们的锨锄,多携刀镰。’ 女,汝。【邶风·绿衣】绿兮丝兮,女所治兮。‘绿丝线,是你亲手缝的。’ 子【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因为你,我吃不下饭。’ 尔【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打发你的车来,来搬我的妆奁。’

而,汝。【大雅·桑柔】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嗨,你对待友情,我怎么不知道你会怎样?’

戎【大雅·烝民】缵戎祖考,王躬是保。‘继承你祖父,以保周王。’ 第三人称以‘彼’‘其’‘之’代替。

(二) 指示代词

(1)近指

且【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不是此时才有此事,不是今天才有今天的事,自古如此。’

此【王风·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老天爷,这是何等仁泽。’ 时【周颂·敬之】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背负此责任,以彰显我的德政。’ 兹,见且。

是【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醉了却不退席,此叫败德。’ 焉【小雅·白驹】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所想念的那人,来此逍遥。’ 斯【召南·殷其雷】何斯违斯?莫敢或遑。‘为什么此人离开此地?因为他不敢偷懒啊。’ (2) 远指

彼,那。【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在那里无恶名,在这里无厌名。’ (3) 特指

之,这,那。【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哪里是我吝惜它?是怕我爹妈。’ 伊,彼,那,此。【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想念的人儿,在河的那边。’ 者,指代人或事。【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道我的说我心烦,不知道我的说我在找什么。’

其,那,那个。【小雅·鱼丽】物其多矣,维其嘉矣。‘食物很多,它们真好吃。’ 厥,同其。【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它声音洪亮,合声肃穆有致,祖先在听。’

六 副词

(一) 程度副词

(1) 程度高低

大,太。【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不要过分享乐,常思忖自己的身份。’ 不,同丕,大,太。【大雅·崧高】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显赫的申伯,王的大舅,是能文能武的榜样。’

已,太。【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上天太可怕,我确实无罪。’ 孔,多,很。【小雅·角弓】如食宜饇,如酌孔取。‘如饭要吃饱,酒要喝好。’ 甚,多。【小雅·菀柳】上帝甚蹈,无自昵焉。‘那为王的多变,不要去接近他。’ 独,特,最。【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以事独贤。‘大夫不公平,我的差事最苦。’ 绝,绝,最。【小雅·正月】终逾绝险,曾是不意。‘最惊险的遭遇过后,对那些事竟然不在意。’ 殊,很。【魏风·汾沮洳】美如度,殊异乎公路。‘美丽无比,比中车令好很多。’ 濯,大。【大雅·常武】不测不克,濯征徐国。‘测度而战,大举征伐徐国。’ 肆,极。【大雅·崧高】其诗孔硕,其风肆好。‘诗意深切,立意极好。’ (2) 程度比较

兄,况的假借字。【大雅·召旻】胡不自替,职兄斯引。‘为什么不自退,只是加剧这种局势?’

况,更,更加。【小雅·出车】忧心悄悄,仆夫况瘁。‘我心里不安,御者比我更不安。’ 愈,越发。【小雅·小明】曷云其还?政事愈蹙。‘何时将回来?政事越来越紧迫了。’

(二) 范围副词

(1) 统括

一,一起。【邶风·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王事扔给我,政事一起加给我。’ 凡,凡是,所有。【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凡天下之人,没有比兄弟更亲的了。’ 交,俱,皆。【小雅·青蝇】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谗谄之辈没准信,把天下都弄乱了。’ 百,凡,众,所有。【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汝众君子,不知德行。’ 毕,尽,都。【小雅·无羊】麾之以肱,毕来既升。‘挥舞胳膊,尽数上来了。’ 卒,尽。【大雅·召旻】瘨我饥馑,民卒流亡。‘饥馑肆虐,人们尽四处流亡。’

奄,完全,全部。【大雅·韩奕】奄受北国,因以其伯。‘统治北方各国,藉此做诸侯的老大。’ 具,俱。【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好兄弟,不要疏远,俱要亲近。’ 咸,皆。【大雅·崧高】周邦咸喜,戎有良翰。‘周边国邦都高兴,你是好骨干。’ 皆【大雅·绵】百堵皆兴,鼛鼓弗胜。‘百米大墙都夯好,大鼓声也压不过。’ 胥,皆。【小雅·角弓】尔之远矣,民胥然矣。‘你这么疏远,人们都会象你这样。’ 既,都。见毕字。

遍,都。【邶风·北门】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讁我。‘我从外面回来,家人都交替责备我。’ 遂,尽,完全。【鲁颂·閟宫】奄有龟蒙,遂荒大东。‘疆土有龟山蒙山,尽有最东边的土(2) 共同

并【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一同追赶两只三岁的猎物,作揖说我好本事。’

同【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不要忘了说的话:和你一起死。’ 偕,同。【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变老。’ (3) 相互

相【郑风·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有缘相遇,可我的心。’ 胥,相。【大雅·桑柔】朋友已谮,不胥以谷。‘不信靠朋友,不相互友善。’ (4) 专独

独【小雅·小弁】民莫不榖,我独于罹。‘别人都好,独独我倒霉。’

祗,只,仅仅。【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异。‘确实不因为富有,只是有异心罢了。’

职,只。【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没有力量没有勇气,只是弄出一些乱子。

(三) 时间副词

(1) 过去

已,已然。【大雅·桑柔】朋友已谮,不胥以谷。‘朋友已然不信任,不相与善。’ 终,既,已。【王风·葛藟】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远离了兄弟,称外人为爹。’ 既,已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已经见到夫君,还有什么不放心。’ (2) 现在

方,正在。【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下正有难,不要这样作乐。’ (3) 将来 方,将。【秦风·小戎】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归期将在何时,为什么我总想着。’ 方将,将要。【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鼓已敲响,马上就要跳舞了。’ 且,将要。【齐风·鸡鸣】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朝会将要散啦,请不要因为我而让别人指责你。’

行,且,将。【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一块桑田,采桑人自得其乐,将要和你一起回去。’

其,将。【小雅·小明】曷云其还?岁聿云莫。‘何时会回来?是岁暮了。’ (4) 暂姑

且,姑且。【唐风·山有枢】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姑且欢喜快乐,姑且多些这种日子。’ 苟,姑的假借。暂,苟且。【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人们的谎话,暂且不要信。’

姑,姑且,暂且。【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且斟杯酒,以不至于总是思念。’

聊,姑且。【邶风·泉水】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姬家的姑娘都出色,与她们讲会儿心事。’

(5) 偶巧

会,恰值,适逢。【大雅·生民】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置于平地上的树林,恰好有人来伐木。’

适,偶而,恰巧。【小雅·伐木】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怎么会那么巧就不来呢,不要不顾念我。’

(6) 不变

犹,还,尚且。【小雅·伐木】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看那些鸟,还追求友爱的回声。’ 尚,还。【大雅·荡】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无论大小都近乎丧失,那人仍然走(老)路。’

所,尚,还要。【豳风·鸱鴞】予所捋荼,予所蓄租。‘我还要采野菜,还要积蓄茅草。’ (7) 同时

遂,届时,同时。【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雨降在公田,同时也降到私田。’

(8) 每常

每,常。【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使者急匆匆,常惦想没有达到(之处)。’

(9) 长久

永,长久,永远。【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见姑字 永久【小雅·六月】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往镐京回程,我走了很久。’

烝,久,很久。【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蚕虫屈曲,(我)在野桑林里很久了。’

(10) 短暂

未几,不久。【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才几天没见,就长高戴冠帽了。’

(11) 本始

方,才。【大雅·行苇】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才刚有竿有叶,新新的叶子。’ 初,开始【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宾客开始入席,左右有序。’ 始【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赶紧上房顶(去修理),那之后开始播百谷。’ 俶,开始,音处。【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犁头锋利,开始耕作南北向的田。’

落,始。【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我开始问政,遵循这武王。’ 肇,始。【周颂·小毖】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确实起初个小小鹪鹩,翻飞为雕。’ (12) 终竟

究,终,终究,最后。【小雅·鸿雁】虽则劬劳,其究安宅?‘虽然辛劳,最后哪儿去住?’ 卒,终于。【鲁颂·泮水】式固尔犹,淮夷卒获。‘坚持你的计划,终于战胜了淮夷。’ 终,末了。【鄘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终焉允臧。‘占卜吉利,结果确实不错。’ (13) 先后早晚

乃,于是,就。【鲁颂·閟宫】乃命鲁公,俾侯于东。‘于是封为鲁国国君,使为侯在京畿之东。’

先【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大战车十辆,先行开路。’

廼,同乃。【大雅·公刘】瞻彼溥原,廼陟南冈。‘视察了那广大的原野,然后上了南面的土山。’

载,乃。【小雅·宾之初筵】宾载手仇,室人入又。‘客入于是选了对手,主人又入席。’ 十一至十三是表序副词。

(四)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也叫方式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方式,速度和频率。

(1) 动作行为的方式 表谦敬

敢,胆敢。【周颂·昊天有成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康:乐。基:其。宥:有。密:勉。‘成王不敢享乐,早晚有勉于政令。’

表徒然

素,白白,徒。【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那君子,不是白吃么。’

表躬亲

自,亲自。【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卒:通悴。‘(你)不躬亲打理政事,悴劳(的是)老百姓。’

表可能

能,才,可以。【邶风·雄雉】道之云远,曷云能来。云:语助词。曷:何。‘路途遥远,何时才能回来。’

表心理 诚,诚心。【大雅·崧高】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申伯(人名)回南国,真心回到谢地。’

表谨慎

易,轻易。【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由:用。属:附。垣:墙。‘君子不要轻易说话,(提防)耳朵附于墙。’

(2) 速度

亟,疾,急。【小雅·何人斯】尔之亟行,遑脂尔车。遑:闲暇。脂:膏油,上油。‘你要赶路,(却)得空膏你的车。’

遄,快,疾速。【墉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而:反而。遄:速。‘人反不知礼仪,为什么不赶快死。’

(3) 频率 表再次

又,又,复,再。【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缁衣:黑色朝服。改:再。为:做。‘朝服很合身,破了,我又重新做了(一件)。’

且,再,复。【郑风·溱洧】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外:那面。洵:确实。訏:大。‘不再去看吗?洧水那边,确实宽阔又好玩。’

多,再。【小雅·宾之初筵】三爵不识,矧敢多又。矧:况且。又:侑。‘三杯(便)不识(体面),况敢再劝。’

改,重新,再次。见又字。

或,又。【周颂·良耜】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饷伊黍。瞻:赡给。载:负。筐:方筐。筥:圆筐,音举。饷:饭。伊:是。‘又来供给你,负着筐筥,饭是黄米。’

荐,重,再一次。【小雅·节南山】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方:方始。瘥:疫。弘:大。‘上天始再次(降)瘟疫,丧乱又大又多。’

表多次

申,反复,再三。【商颂·烈祖】申锡无疆,及尔斯所。锡:赐。及:至。斯:此。所:处。‘一再赐予而无疆界,至你这里。’ 交,交替,轮番。【邶风·北门】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室人:家人。徧:都,通遍。讁:责备,音哲。‘我从外面回来,家人轮番都责备我。’

娄,多次,通屡。【小雅·角弓】莫肯下遗,式居娄骄。下:谦。遗:恭顺,通颓。式:语助词。居:傲慢,通倨。‘不肯谦下恭顺,傲慢又一再自大。’

屡,多次。【小雅·正月】屡顾尔仆,不输尔载。顾:回头。仆:车夫。输:掉。‘常回顾你的车夫,不要掉了你的东西。’

(五)语气副词

(1) 确认语气

乃,于是,就是。【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求:需要。斯:语助词。箱:大车之箱。‘于是需要千座粮仓,于是需要万载大车。’

允,的确。【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犹:计谋。塞:实,切实。来:通勑,诏告。‘王的计谋的确切实,徐国已(奉)诏。’

宁,乃。【大雅·桑柔】民之贪乱,宁为荼毒。贪:求。为:是。荼:苦菜。毒:毒虫。‘百姓贪求乱,乃是苦毒(之故)。’

必,一定。【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河:黄河。鲂:鳊鱼。‘难道吃鱼,一定要黄河鳊鱼。’

自,自然。【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靡:无。孝:效。伊:此。祜:福,音户。‘没有不效法,当然求得到这福分。’

成,通诚。【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异。以:因为。亦:语助词。祗:只。异:异心。‘确实不因为财,恰恰因为有异心。’

伊,是。【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高。‘高高的萝蒿,(原来)不是萝蒿是青蒿。’

实,确实。【秦风·晨风】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多:甚。‘为什么为什么,实在很不记挂我了。’

洵,确实。【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孟:长。且:还。都:文雅。‘那姜家长女,确实美丽又文雅。’ 爰,乃,才是。【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所:处所。‘乐土乐土,乃是我的处所。’

信,果然。【大雅·崧高】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人名。迈:行。饯:饯行。郿:地名。‘申伯果真动身了,王在郿地饯行。’

谅,诚,的确。【小雅·何人斯】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及:与。贯:绳贯穿。知:交好。‘和你好似贯穿(在一根绳上),真的不来和我交好么。’

展,确实。【慵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媛:美女。‘确实是个人物,是倾国之色。’

寔,通实。【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肃肃:疾行。征:远行。夙:早晨。‘匆匆赶夜路,从早到晚办公事。的确命不一般。’

慎,确实。【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皇天。已:太。威:畏。‘上天太可怕,我确实无罪。’

亶,信,的确。【小雅·常棣】是究是图,亶其然乎。是:语助词。究:思量。图:考虑。然:这样。‘想一想,确实这样。’

(2) 不相信语气

乃,竟然。【小雅·正月】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辅:车厢两侧拦板。‘车已经装好,竟丢掉你的挡板。’

宁,宁可。【邶风·日月】胡能有定?宁不我顾。胡:何。定:专一。顾:顾念。‘怎么才能(使你)专一?(你)居然不思念我。’

居然,竟然。【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不:丕。康:丰盛。禋:音阴,烟祭。祀:音四,祭。‘大丰厚(自)烟祭,竟然生了儿子。’

能,同宁。【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慉:爱。反:反而。雠:仇。‘竟不爱惜我,反与我为仇。’

曾,同乃。【大雅·召旻】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皋:相欺。訿:同訾,音子,指责。玷:瑕。‘相欺又指责,竟然不知其过错。’

憯,曾,竟然。音惨。【小雅·节南山】民言无嘉,憯莫惩嗟。嘉:好。惩:戒止。嗟:感叹词。‘百姓说话不好听,(你)竟然不以为戒,唉。’ (3) 转折语气

反,反而。【大雅·桑柔】既之阴女,反予来赫。既:已经。之:往。阴:荫。女:汝。赫:吓。‘已经去保护你,(你)反而来恐吓我。’

转,反而。【小雅·谷风】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将:且。‘又安好又快乐,你反到抛弃我。’

复,反。【大雅·桑柔】匪用其良,复俾我悖。匪:不。俾:把。悖:惑。‘不起用良士,反而把我(看作)惑众。’

(4) 揣测语气

如,似乎。【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行,迈:走。靡靡:迟缓貌。中心:心中。‘慢慢走,心中好像醉了。’

宛,仿佛。【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逆水,音素。游:流。从:随。坻:洲。‘逆流去找,(他)仿佛在洲上。’

或,或有。【豳风·鸱鸮】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今:假使。女:汝。下民:下面的人。侮:侵侮。予:我。‘万一你们在下之人,许会侵侮我。’

(5) 祈使语气

上,尚,希望。【魏风·陟岵】上慎旃哉,犹来无止。慎:谨。旃:音毡,语助词。犹:犹尚。无:勿。止:停。‘要当心,还是回来不要停留。’

犹,见上字。

苟,愿,庶几。【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他在服役,愿不会有饥渴。’ 庶,希望。【大雅·生民】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后稷:人名。肇:始。祀:祭。罪:祸。悔:灾。以:从。迄:至。‘后稷开始祭祀(起),盼着无祸无灾,从 (那)至于今。’

庶几,同庶。【周颂·振鹭】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夙:早上。以:为。永终:两字同意,长久。誉:美名。‘望早晚(如此),为了长久美名。’

将,请。【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勿。怒:恼。以为:以之为。‘请你不要怨恼,以秋天为(婚)期。’

聊,愿。【桧风·素冠】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子:你。归:死。‘我心里伤悲,愿与你同死。’

(5) 感叹语气

何,多么。【小雅·十月之交】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而:之。于:同吁,感叹词。臧:善。‘这天的日食,唉,多么不好。’

第17篇:文言文虚词说课稿

文言文虚词说课稿

一、专题分析 :

清代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助字辨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也是考查重点。其用法主要是连缀词语、标识结构、表达语气等。它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着文言实词不可替代的作用。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之、其、以、何、乎、乃、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

二、学情分析:

学生抱怨难学——文言文是古代语文的一部分,它老早就脱离口语交际领域,成为一门只有认真学才能会的学问了,而对文言虚词而言,更是略显枯燥了。

老师感觉难教——要让学生先“识字”,后才能理解内容,这一道“文字”关,就已经让老师们头疼了,实词尚且好教,虚词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规律。

我这两个班的学生文言级别不高,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层次也不高,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似乎有点难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激发兴趣对这节课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和技能:

积累掌握“而、之、其、以”四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小组合作、激趣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好文言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于家国于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放弃这些“咬文嚼字”的“国粹”,无异于是对祖先、对民族的“背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于、与、之”三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文言知识迁移,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法学法

(一)自主合作,初通句意。

古今语言差别很大,疏通文字,了解例句句意,是文言虚词教学的瓶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枯燥乏味的教学状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教学角色转换,就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互相挑战,明确巩固。

在疏通文字了解例句句意的基础上,可采用挑战的形式,促使学生对文言虚词及例句做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读读背背,培养语感。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们只要这样实践过,就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理性。

2.文以气为主。现在能够留下来的许多句子,是经过几千年读者眼光的过滤,大浪淘出来的金子,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

六、过程设计

导入---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课堂检测

1.导入

说文解字激发兴趣引出:于,与,之

2.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发学案提出本节目标,让学生自主疏通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了解例句句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状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 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在疏通文字,了解文意方面,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合作中,质疑解难,初步理解字句内容。教学角色转换,就 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1)准备阶段:小组里,大家列好自认为重要的字句,准备向别组挑战;为防备被人考倒,小组里的每个人必须过关。

(2)生生挑战:挑战者指定被挑战者,要求被挑战者离开书本资料,对字词做出解释,根据结果确定给哪个小组加分。

(3)师生挑战:先是学生向老师挑战,挑战成功加倍加分。然后是老师采用多媒体向所有学生展示挑战的内容,老师就可以乘机将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句落实到位。

(4)读读背背: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以气为主。

因为挑战带有比赛性质,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之心,他们很感兴趣。让学生堂堂课有所得,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1.于,yú 介词

(1)介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到”“在”“从”等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在”“从”等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大大小小的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府,没有人知道办法从哪里想出来。 (3)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学业精深是由于勤奋,荒废是由于玩乐。 ..(4)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不如派亲信主动和东吴结盟,共同完.成传世的大业。

(5)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6)介进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事情很危急了,请允许我去向孙权将军求救。 .(7)介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可译为“到”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到赵国。 .(8)介进事物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孔子说,残酷的政治压迫比老虎还要凶猛。 .(9)介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10)复音虚词“于是”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的“于是”用法相同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吴郡的百姓正在内心痛恨他,于是乘他厉声呵斥的时候,就大声呼喊着追逐他。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作状语或补语,根据情况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对此”“从此”等 A.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才很不高兴的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盆。 B.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肴之战》 ..——于是穿着黑色的衣服埋葬了文公。晋国从此才开始穿黑色的丧服。 2.与,yǔ

(1)介词,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和”“同”“跟”等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人一起受雇佣耕田。 .(2)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以为“和”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只有你和鲁肃跟我的想法一样。 .(3)通“欤” ,语气词,可译为“吗”“吧”等。此时读 yú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冉有,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4)动词 ①给与

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我拿了„„一双玉杯,想要送给亚父。 .②结交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失去所结交的同盟者,不明智。 .③赞同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屈原列传》——上官大夫见到了想要改动(其中的内容),.屈原不同意。

④参加,参与,此时读 yù 蹇叔之子与师。《肴之战》——蹇叔的儿子也参加在这支队伍中。 .

3.之,zhī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 A.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B.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母亲听到焦仲卿的话之后,就很生气地拍打着胡床。 C.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用刀砍狼的头,几刀就砍死了它。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种办法,宁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诗歌)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您宽容我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2)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标志。相当于“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人情裁断。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不懂得断句,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④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归附曹操的荆州百姓,只不过是被武力所逼迫罢了。 ⑤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流传已经很久了。 .⑥音节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毛先生凭着能言善辩的口才,比百万军队都强。 ⑦动词,往,到„„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

第18篇: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

四两拨千斤——虚词

讲读

2 1.分清实词和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虚词运用的妙趣。

1.通过对不同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探究虚词的特点。 2.组织引导讨论,深入发掘虚词使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体味虚词运用的妙趣,体会祖国语言的奥妙。

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区分易混淆的虚词。 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区分易混淆的虚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导入。

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大屏幕显示: 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 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

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视,其实不然。“虚词”不“虚”,它不仅具有极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自家大厅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虚词”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课堂活动——“好!”与“好了!” (1)多媒体展示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2)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 分析见书本。 (3)结论: 我国传统蒙学非常重视虚词的学习与使用,古语说:“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三、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

一、

十、第

八、每等。(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

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于是这副对联的意思完全变了。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一添“虚词”之后,这副对联表示的含义呢?

教师适时点拨: 一个“矣”字,感慨万端:你受明朝君王之恩似海深啊!一个“乎”字,直接提出质问:你的节操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吗?这一改就变得无情嘲

讽,辛辣有力,揭穿了叛徒的嘴脸,入木三分!

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着”、“了”、“过”(动态助词)。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4)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5)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意义类型的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如:啊、唉、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滴答等。

四、课堂活动一:形形色色的“的”

(一)“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用法?

1、“的”的用法:(见书p81)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

(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 辨析:

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 助词(指人)

B、他是会来的。 语气词

C、他今天会回来的。 语气词

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见教材81页

阅读文段,找出带“的”的词组。教师在黑板上写

出(或使用幻灯或投影设备播放)

观察归纳,讨论“的”的性质。学生分组讨论。

添加词语,了解“的”的用法。思考课文中给出

的词组哪些可以加“的”,哪些不能加“的”,可以

加“的”的词组加了“的”之后结构和意义有什么

变化。

教师让学生不看书中的提示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的”的性质和用法,最

后由教师做出概括和总结。

分析: 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

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4、链接高考:判断下面句子括号必须加“的”字的一组。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它们存在”是一个主谓结构,加“的”后变成偏正结构。②的主语位置需要名词性的词组,因而要加“的”。④中“取胜”不能直接修饰“障碍”,没有“的”,这句话就不连贯了。 答案:B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课堂活动:“一身二任”的词语(结合“小试身手”三)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一样:见教材83页

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

◆虚词的特点:

A、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且这种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

B、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不能单独说出来。 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自由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补语等各种语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A、介词(包括介词结构)一般不能单独说出来,动词可以。例如不能单说“从(今天)”、“把(衣服)”。有时单说一个介词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如“在家(休息)”;有时会改变意思,如“叫他(打破了)”。动词和动词结构通常都可以单独说出来,结构也不改变。

B、介词都不能重叠,大多数动词可以。如,汉语中不存在“把把”“从从” 的说法,而“叫了一声”的“叫”可以说成“叫叫他”。

C、介词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动词都可以。如,不能说“我把了”、“我把他过”;而可以说“我躺着”、“我去过”等。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 ①我来把大门。 ②抓了一把米。 ③请把灯关了。 参考答案:

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

②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

③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二、注意虚词的特殊表意作用。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你至今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 B 考理科?(A、或者 B、还是)

2、他非常用心地写生, B 野地里刮起沙来都不知道。(A、以致 B、以至)

3、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接着飞快地在地图上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 A 看了一阵。(A、又 B、再) 解析:

1、或者,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肯定句中表选择。

2、均为连词。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于下半句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或陈述者不愿看到的结果。

3、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多用于未实现的动作,如“我没听清楚,请再说一遍吧”;“又”用于已实现的动作。 总结一:

有些虚词,在使用过程中有范围、意义、语法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只有了解这些规定性用法,才能做到准确运用。

要了解用法,一靠积累,二可在辨析时造些熟悉的句子加以类比。

三、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位置。

(1) 张大夫把病人的病情没搞清楚就开处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3)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地理的周老师也懂得日语。

(4)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解析:

例(1)中的否定副词“没”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该句却放在了“搞清楚”之前,导致位置错位的毛病。

例(2)“因为”应放在句首,因为该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例(3)“除了”应放在首句,因为该句陈述的对象是周老师,而不是顾老师.若该句陈述对象为顾老师,则“除了”应放在”顾老师”之后,如,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还懂英语。 例(4)这句犯了虚词“关于”位置不当的毛病。“关于„„事件”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如要保留这一短语,就应将它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或者将“关于”改成“对于”。“关于”常放在句首,“对于”可放在句首或句中。 总结二: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一是否定副词在把字句、被字句中放在“把”“被”字之前;一是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分句间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反之,放在主语的前面。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阅读老舍《断魂枪》片段,找出不可删的虚词。

第19篇:《“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

《“四两拨千斤”——虚词》问题综合评价单

【学习目标】

1、分清实词和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虚词运用的妙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虚词的表意功能。

2、难点:虚词用法辨析。

【学法提示】

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采用“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方法)基础上,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

一、阅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二、认识形形色色的“的”。阅读81页,思考:“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 用法?

1、“的”的用法:

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

助词:放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 与“什么”组合,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语气词:陈述语气,表示情况确实如此。常与“是”连用,“的”的后面补不出中心语。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

(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

辨析: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助词(指人)

B、他是会来的。语气词

C、他今天会回来的。语气词

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

①候补党员 ②师范学校 ③生活习惯 ④夜晚记日记 ⑤天平不准 ⑥抓破了鼻子 分析: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 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三、“一身二任”的词语(结合课后“小试身手”三)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一样:

①叫弟弟打破了。 叫了他一声。②在哪儿工作呢? 不在图书馆。 ....③给他打个电话。 给了我一本。④跟谁说过话呢? 跟着这个人。 ....⑤管白薯叫红苕。 你别管我了。⑥朝我挥了挥手。 他面朝大海。 ....⑦比爸爸还高呢。 比不过鲁迅。⑧为新中国奋斗, 都是为了你。 ....⑨就按他说的做。 按一下按钮。 ..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

1 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整体把握全文。

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

虚词的特点:

A、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且这种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

B、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不能单独说出来。 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自由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补语等各种语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A、介词(包括介词结构)一般不能单独说出来,动词可以。例如不能单说“从(今天)”、“把(衣服)”。有时单说一个介词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如“在家(休息)”;有时会改变意思,如“叫他(打破了)”。动词和动词结构通常都可以单独说出来,结构也不改变。

B、介词都不能重叠,大多数动词可以。如,汉语中不存在“把把”“从从”的说法,而“叫了一声”的“叫”可以说成“叫叫他”。

C、介词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动词都可以。如,不能说“我把了”、“我把他过”;而可以说“我躺着”、“我去过”等。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 ①我来把大门。 ②抓了一把米。 ③请把灯关了。

明确: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②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③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完成下列常见虚词错误类型题

1、重复赘余

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互相拥挤。

解析:副词“互相”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的意思 ,而“拥挤”是“挤在一起”的意思,含互相意,在表意上重复,应去掉。

2、滥用介词

①(2005 年浙江卷):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解析:“在„„中”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这就造成了主语的残缺,应当删去“在”和“中”,使“这部作品”充当主语。

②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解析:此句和上例①一样,由于滥用介词“对于”而造成主语残缺,删掉“对于”,使“凡是„„人员”充当主语。

③消费者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或粗暴践踏时,当事人应诉诸于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解决。

解析:“诸”是一个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已经包含一个和“于”字在内,再在后面加“于”就造成了重复,应删掉“于”。

3、漏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

(1)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的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憧

2

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现实。

解析:应加一个表示对待的“对(于)”

(2)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解析:加一个介词“以”,构成“以„„为”格式。

4、介词误用

(1)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解析:“由于”表示原因和理由,“由”引出动作的施动者,表示动作的起点、凭借等,应改“由于”为“由”。

(2)今年要以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解析:“以”和“作为”不搭配, 应改“以”为“把”。

5、关联词误用

①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地祝贺。

◆解析:“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应用“并”。 ②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实践的多少决定的。

◆解析:“由于”表原因,应当去掉“于”字,“由„„决定”是习惯用法。

6、关联词滥用

①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解析:“否则”多余,“要不是”已含有类似意思。

②【98全国】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化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

◆解析:“之所以 ”本身表原因,与后面的“原因”重复,应当去掉。 ③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解析:分句间是递进关系,“不仅”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而且”等连词,在“体形”前加“而且”。

7、关联词搭配或位置不当

①这篇文章,语言虽然平易近人,但却朴素无华。

◆解析:强加转折,“平易近人”与“朴素无华”之间无转折关系。 ②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修改。 ◆解析:强加因果,前后分句间无必然因果关系。

③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还无副作用。

◆解析: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应将“不仅”调到“中药”后面。

④过去,内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解析:前一分句是说“质量”,后一分句是说“成本”,陈述对象不同,应将“不是”放在“质量”前。

3

第20篇:停顿、虚词教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二十三划分停顿、确定文言虚词的方法

时间:2017年7月29日

教学课题:划分文言文朗读停顿的方法 教学时间:2017年7月29日

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朗读停顿。

2.掌握朗读停顿的方法。3.当堂巩固。

重难点:掌握朗读停顿的方法,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知识点5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

一、知识梳理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二、方法点拨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气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虽”等,诵读时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在一起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如:其一/犬坐/于前。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的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对常见的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7)“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 当堂巩固: 第二教时:

知识点6 文言虚词

一、知识梳理

文言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特殊除外),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某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吧词五类。

在初中阶段,应该重点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作用,其中,“之、以、而、其、于”5个文言虚词应重点掌握。

1起指代作用,2起组合作用, 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虚词,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如“之”“其”;○如“以”“为”;3起连接作用,如“而”4起语气助词的作用,如“也”○“则”;○“焉”“乎”。

二、方法点拨

首先,要分清词性。要分清词性,就得掌握规律,如“盖”在什么情况下作副词,在什么情况下作连词。词性分清了,具体怎样解释,还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去确定。因为同一词性往往还有多个义项。如“且”作副词,就有“将”“暂且”等意义。

其次,要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即看它们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掌握了语法的作用,其具体意义也就不难确定了。如“以”,在“因以为号焉”中是“把”的意思,在“以此自终”中是“凭借”的意思,而在“以其境过清”中则是“因为”的意思。

当堂巩固:

《18个虚词口诀.doc》
18个虚词口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