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2022-04-0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巴州地区村民自治制度的研究

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路径——以吉林市城市综合执法为例 城市竞争力提升中的政府作用——以东莞市为例

从教育改革角度浅析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管理

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美国政府对金融的监管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行政体制分析

从汶川地震看我国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建设与完善

从信访条例的修订看信访制度的完善

从制度创新转向机构整合——高校的“大部门制”改革

村民为什么不关心村务公开----以华平村村务公开调查为例

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探究

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种北村村务公开为例

村务公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庆市实行大部制的困境和对策

地方大部制改革的难点及解决路径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初探---以上海为例

地方政府推行大部门制改革的出路浅析---以随州为例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与措施 ——以重庆出租车罢运**为例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分析——以天津市河北区为例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研究

对改革人大代表选举制度问题的探讨

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评析

对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探索的思考

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政策运行状况的反思

对我国制度转型基本原则的认识

对郑州市“引博从政”的分析与思考

法治政府构建中的公务员法律素质重构

高校自主招生中政府责任问题探究

工作驱动力在公务员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公共决策程序合理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以三门峡水库决策为例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公共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信息沟通——以SARS和甲型H1N1流感为例 公务员队伍职业化问题的研究

构建透明政府需要信息公开——从“非典”到“甲流感”的启示 关于大城县殡葬事业管理的若干思考

关于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关于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的研究

关于石岛地区海产品加工业农民工短缺问题的研究

关于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途径初探——以广州市城管执法为例 国家与公民社会——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评析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推荐第2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鄂州职业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论网络在腐败治理中的应用

专业: 行政管理

姓名:

指导老师:

二○一二 年 九月

一、网络的特点及网络反腐的意义。。。。。。。。。。。。。。。。。。。。。。。。。。。。。。。。。。。。。。。。 4

(一)网络的特点。。。。。。。。。。。。。。。。。。。。。。。。。。。。。。。。。。。。。。。。。。。。。。。。。。。。。。。。。。。。4 1.开放性 。。。。。。。。。。。。。。。。。。。。。。。。。。。。。。。。。。。。。。。。。。。。。。。。。。。。。。。。。。。。。。。。4 2互动性。。。。。。。。。。。。。。。。。。。。。。。。。。。。。。。。。。。。。。。。。。。。。。。。。。。。。。。。。。。。。。。。。5 3.平等性 。。。。。。。。。。。。。。。。。。。。。。。。。。。。。。。。。。。。。。。。。。。。。。。。。。。。。。。。。。。。。。。。5 4.虚拟性 。。。。。。。。。。。。。。。。。。。。。。。。。。。。。。。。。。。。。。。。。。。。。。。。。。。。。。。。。。。。。。。。5

(二)网络反腐的意义 。。。。。。。。。。。。。。。。。。。。。。。。。。。。。。。。。。。。。。。。。。。。。。。。。。。。。。。。。5

二、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6

(一)网络反腐存在虚假性 。。。。。。。。。。。。。。。。。。。。。。。。。。。。。。。。。。。。。。。。。。。。。。。。。。6

(二)人肉搜索”的负面性 。。。。。。。。。。。。。。。。。。。。。。。。。。。。。。。。。。。。。。。。。。。。。。。。。。6

三、网络反腐的作用及对策思考。。。。。。。。。。。。。。。。。。。。。。。。。。。。。。。。。。。。。。。。。。。6

(一)网络反腐的作用 。。。。。。。。。。。。。。。。。。。。。。。。。。。。。。。。。。。。。。。。。。。。。。。。。。。。。。6 1.网络反腐对主流媒体缺位的弥补用 。。。。。。。。。。。。。。。。。。。。。。。。。。。。。。。。。。。。。7 2.网络反腐促进公民参政的用 。。。。。。。。。。。。。。。。。。。。。。。。。。。。。。。。。。。。。。。。。。。。7 3.网络反腐的宣传反腐用。。。。。。。。。。。。。。。。。。。。。。。。。。。。。。。。。。。。。。。。。。。。。。。。。7 4.网络反腐的警示震慑用 。。。。。。。。。。。。。。。。。。。。。。。。。。。。。。。。。。。。。。。。。。。。。。。。7

(二)网络反腐的对策考 。。。。。。。。。。。。。。。。。。。。。。。。。。。。。。。。。。。。。。。。。。。。。。。。。。。。8 1.加快建立和完善网络反腐度 。。。。。。。。。。。。。。。。。。。。。。。。。。。。。。。。。。。。。。。。。。。8 2.加快建立网络反腐队伍 。。。。。。。。。。。。。。。。。。。。。。。。。。。。。。。。。。。。。。。。。。。。。。。8 3.加快拓展网络反腐渠道 。。。。。。。。。。。。。。。。。。。。。。。。。。。。。。。。。。。。。。。。。。。。。。。9 4.加快整合反腐败力量和源 。。。。。。。。。。。。。。。。。。。。。。。。。。。。。。。。。。。。。。。。。。。。。9 参考文献 。。。。。。。。。。。。。。。。。。。。。。。。。。。。。。。。。。。。。。。。。。。。。。。。。。。。。。。。。。。。。。10

论网络在腐败治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反腐”一词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文中论述了网络反腐的含义,指出了目前“网络反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何从更新思想观念、落实责任、改变工作作风、建立规章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网络反腐工作。 关键词:网络;反腐;探讨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ment of Internet,the phrase \"net-work anti-corruption\"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This article discues the meaning of \"network anti-corruption\",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 of its implement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how to update our concepts,to impl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to change the work style and to form regulations so a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work of netowork anti-corruption.Keywords:Internet; anti-corruption; discuion 自2008年8月国内首份网络反腐文件《中共株洲市纪委、株洲市监察局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发布后,学术界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部分研究都局限于网络反腐的实际操作性却很少涉及纯理论性的研究,也缺乏一个相对科学的分析视角,更没能全面分析网络反腐出现的现象以及某些不良因素对网络反腐的影响。本文选取网络反腐这一环节进行理论研究,一方面可以凸显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指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之所在,另一方面提出相对科学的解决办法,为网络反腐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建议。

一、网络的特点及网络反腐的意义

(一)网络的特点

作为信息技术革命产物的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普及。1996年,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只有4000万,此后,互联网的用户每6个月就增加一倍,宽带和信息的流量也翻一番,截止2008年底,中国网民达到2.98亿,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互联网正在以几何数字向全球各个角落扩张,把世界各地和个色人种通过各个终端密集地连接在一个平台上,并以极强的的包容性和变革性把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放在自己的背景和机制中,从而把人类带入网络时代。1

1姚晓娜.网络反腐的伦理分析[J].理论前沿.2009,(15)

3 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网络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体现的是自由开放的理念和堵不住打不烂的的设计原则。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简单的上网设备,就可以接入互联网,向世界发布消息,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和内容。在这里,信息跨越了时空界限,实现了自由流动。

2.互动性

互联网的实际互动和异步传输并举的的技术结构彻底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任何网络用户都是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并可实现在线信息交流的实时互动。

3.平等性

网络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存在方式决定了网络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在网上网民交流的是信息、是思想,不问交流双方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说,网络交流剥去了网民的权利、财富、身份、地位和容貌登因数,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待。

4.虚拟性

互联网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在网上交流中,人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文字、形象和声音都变成数字的终端显现,形成了另外的时空概念。除非你告诉对方或对方告诉你,否则交流对方的一切真实信息你无从知道,因而网上是一个充满幻想的虚拟世界。

1(二)网络反腐的意义

从近期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发生的一系列反腐案件如周久耕事件、杜崇烟事件,还有新近曝光的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公费出国豪华游事件等系列案件可以看出,由网络曝光、网络监督、网络舆论、网络正义衍生的反腐潜力,“网络反腐”不可小觑。

网络反腐无疑是科技进步对于社会文明的一大厚赐。信息网络的发达,在赋予人类生活跟多便捷的同时,也为维护社会公平、清除权力腐败带来了以外的惊喜。

反腐倡廉是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一个重要话题。全会公报提出了“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并表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重大政治任务”,必须长抓不懈。公报还表示,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网络是一个广阔天地,每个网民都是一把利剑,只要有情况都可以举报。它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巨大成果,网络的发展可以看成是党和群众共同反腐的一个结合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 1赵春兰.认真学习贯彻《实施纲要》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J].党员干部之友 , 2005,(10)

4 动员方式在新时期的一个重要平台。

有了网络反腐这个新渠道之后,涉嫌官员的腐败线索不再只是被反映到职能部门,由后者掌握并进行“封闭操作”,而是被举报到网络上公开亮相、高调示众,由此给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推动他们依法对被曝光官员进行查处。在此特定条件下,网络反腐对查处涉嫌官员实际上起到了主要作用。

二、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反腐存在虚假性

近两年贪官落马,大部分都是群众举报的结果。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网络反腐也是双刃剑。当证据不足时,说人是贪官其实是有罪待定,对他人资料不负责任的任意公开,实际上侵犯了个人的权利。所以我们应当尽快对网络立法,对网络行为和现象予以规范。

网络上发表意见具有随意性,有的只是传闻,有的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说利用。每一个网络举报信息都去查处,是不可能的。它必需具备可查性,我们要判断它反映的情况是否具有依据。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已有网络举报就查,要警惕恶意的诽谤,因此要有一套制度去规范网络信息的披露。如果是恶意的非法的发布虚假信息中伤他人,同样构成诬陷罪,一经查实要根据法律严肃处理。当然我们要允许网络的举报与事实有一定的出入。但是我们对于即使是虚假信息也要给与正面回应、澄清。如果不回应、不澄清反而会让网民产生更大的负面联想。

(二)人肉搜索”的负面性

随着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的进化,“人肉搜索”适用面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06年在网上大热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奠定了“人肉搜索”的“江湖地位”。随后,多家论坛都开设了“人肉搜索”栏目,而专职人肉搜索的网站也一家家上线。“人肉搜索”,仅凭借桌上一包高价烟,便让南京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的违法违纪行为大白天下;“人肉搜索”,让许多人找到了震后幸存的亲人。“人肉搜索”,已成网络利器,更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随着网民数量的暴涨,网络信息量的爆炸,让不少热衷“人肉”的网友如鱼得水,也让“人肉搜索”成为公众监督,张扬正义的法宝。

然而,擦枪走火的情况也不时出现。人肉搜索不可避免地造成恶意侵权问题,网民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目标对象的个人隐私信息,并将其公开在互联网上,造成对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等的侵犯。在“人肉搜索”的背后,充斥着网民的集体声讨、铺天盖地的批评,甚至还有无穷无尽的从网络到现 5 实的“追杀”,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健康文明的互联网环境。1

三、网络反腐的作用及对策思考

(一)网络反腐的作用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无处不在,并以多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每天打开电脑,打开网络已近成为大部分人的习惯,我们通过网络每天能得到大量的信息,可以学到反腐倡廉的知识,了解反腐工作动态,而且网络反腐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1.网络反腐对主流媒体缺位的弥补作用

有时正规通道被卡住,网络至少是一条重要的辅助渠道。目前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党外监督、法律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五个方面。虽然监督的渠道不少,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往往传统的的监督监督权力指向单一,监督主体容易受主观影响,而且缺乏监督统领,所以传统监督对于腐败的治理往往会在不同环节卡住,在这个时候网络反腐就发挥其对于主流媒体监督缺位的弥补作用。

2.网络反腐促进公民参政的作用

公民的政治参与,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人说,只有保护好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才能让民众从内心认同政府治理的合理性,政治体系才可能实现高效运转,这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真正基础。网络反腐可以大大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让公民真正感觉到主人公的地位。

3.网络反腐的宣传反腐作用

公开与透明是腐败的天敌,民主与监督是防腐的利器。而网络监督,又是遏制腐败的一种新型武器。在当今,反腐手段似乎还落后于腐败伎俩“更新”的情况下,公共舆论和网络监督就具有不可替代的“诊病疗伤”作用。开放舆论监督,让网络媒体担负起舆论监督的责任,做反腐倡廉的先锋,不但能改变腐败与反腐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能扭转其力量对比。网络反腐因为其具有信息传递迅速、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在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廉洁教育的推广上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其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国家公职人员必须遵守的廉洁自律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普通公众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操守等公布在网络上,并面向全社会的网民进行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宣传,效果很明显,从而起到了反腐的宣传作用。

4.网络反腐的警示震慑作用

1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J].理论与当代 , 2005,(05)

6

以网络公开腐败案例具有强烈的警示震慑作用。随着网民的增加和互联网影响的不断增强,腐败分子从掌权者变为阶下囚的悲惨经历,给那些已经有腐败行为或意欲腐败的公职人员以强大的威慑,使他们放弃不廉洁的行为和想法,也可以起到教育普通公众的作用。原上海委书记陈良宇案件的处理以及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玩忽职守被判处死刑,这些重大案件在网络上迅速地传播开来并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毋庸置疑,这将对潜在的腐败分子产生很大的震慑与警示。

网络反腐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反腐不仅涉及到现实空间的反腐工作,还涉及到虚拟空间的管理和运作,网络反腐也只有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象重视实际空间反腐工作一样重视虚拟空间反腐工作,扬长避短,使网络反腐与其他反腐手段相互配合,成为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武器。

(二)网络反腐的对策思考

1.加快建立和完善网络反腐制度

目前,网络反腐尽管轰轰烈烈,但在制度构建和运用方面显得滞后。一方面,缺少对网络反腐本身的运行保护,另一方面,缺少对举报人员的保护。因此,要尽快出台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网络举报、网络反腐、网络保密的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使网络反腐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一是要建立保护证人制度。要根据有关案例,不断修改完善有关制度,特别是消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证人的法律。比如英国早在18 92年就制定了《证人保护法》,我国香港也在上世纪70年代建立了《证人保护条例》。另外,包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均制定了证人保护法。未就举报人或证人保护单独立法的国家,也多将举报人保护规定在诉讼法中。二是尽快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公众人物的职务行为和个人的信息要明确区分开来,政府官员等公众人物的职务行为以及担负社会公众责任的行为,不存在信息保护,这种行为本身就要接受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但不涉及其职务行为及公众社会身份的个人隐私应当受到保护。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关网络反腐的运行机制。网络反腐要借鉴成功的例子,结合各地实际探索新形势下的运行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网络反腐效率。如:“网络反腐株洲模式”,2008年8月,湖南株洲市纪委、市监察局出台《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成为全国首个网络反腐文件。接着相继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网络反腐倡廉工作平台操作规程》等文件,为网络监督与纪检监察制度对接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株洲的做法给我们借助网络反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11吴官正.围绕党的工作大局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J].中国监察 , 2005,(15)

7 2.加快建立网络反腐队伍

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等部门要加强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工作的研究,加强力量,充实人员,成立专门机构。1这个机构的人员可以由尖端网络技术人员、纪检监察干部和研究反腐倡廉理论的专家学者等构成,以形成网络反腐的组合优势。这个专门机构可有五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分类梳理,综合协调。对网络相关线索进行专业的收集、分析,按真实性、可查性、影响性分级管理,及时在网上就调查情况对网友进行答复,保证渠道通畅。二是甄别信息,加强沟通。2要学会面对网民,注重从网络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甄别真伪,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回复问题,引导网民良性互动,在分析事实、辨别是非中体现正确导向,搭建起网民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互动平台。三是发布信息,及时引导。对由于网络披露的信息引起的混乱,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有关是非或说明有关情况,维护稳定,构建和谐,发布的信息务必实事求是权威准确。四是保护举报,维护权益。不论是实名举报还是匿名举报,只要是线索清晰、事实确凿,就应把举报者列入保护范围,切实维护举报者的权益。五是研究案例,把握规律。制定并不断完善一套实用实效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分析网络举报的特点,探索网络反腐的规律,逐步向网络反腐的法制化、规范化迈进。

3.加快拓展网络反腐渠道

要大力加强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举报网站的建设,使官方网站成为举报的主流网站,成为网络反腐的主导。特别是要增强官方反腐网站的吸引力、影响度,更加关注民意,代表民众的利益,契合民众的心理和趣向。只有这样,官方反腐网站才能在反腐斗争中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反腐网络探索,拓宽网络反腐渠道,比如,除了建立网站外,还可开通举报邮箱、开通实时QQ、开通MSN、开通反腐败博客、论坛、BBS等,丰富反腐途径,畅通反腐渠道,让网民的举报得以及时交流,及时沟通,与官方反腐力量形成互动。

4.加快整合反腐败力量和资源

要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进行有效对接,关键是要既能让网民反腐的热情和积极性找到制度化出口,又要让官方所具备的侦查和威慑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要整合资源,现有的纪委、监察部门、反贪局、检察院和法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督和司法体系。要加快整合各种反腐资源,形成互相配合,互相支撑的查办案件力量,要促进以网络反腐为主体的民间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反腐倡廉格局。从长远来说,网络反腐要与其 12彭森.坚持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 努力做好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J].中国经贸导刊 , 2005,(06) 正确认识形势 全面履行职责[J].中国监察 , 2006,(02)

8 它手段一起形成合力,使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得到全面发挥,网络反腐也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1参考文献

[1] 姚晓娜.网络反腐的伦理分析[J].理论前沿.2009,(15) [2] 黄木.论网络反腐及其发展路径[J].经济师.2008,(17) [3] 颜玉华.问政网络反腐利器[J].今日海南.2009,(2) [4] 赵春兰.认真学习贯彻《实施纲要》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J].党员干部之友 , 2005,(10) [5] 国家发改委召开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J].中国经贸导刊 , 2006,(05)

[6]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J].理论与当代 , 2005,(05)

[7] 吴官正.围绕党的工作大局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J].中国监察 , 2005,(15)

[8] 彭森.坚持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 努力做好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J].中国经贸导刊 , 2005,(06)

[9] 正确认识形势 全面履行职责[J].中国监察 , 2006,(02)

[10] 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J].党政干部学刊 , 2006,(02)

1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J].党政干部学刊 , 2006,(02)

9

推荐第3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1) 浅谈乡镇行政管理„„„„„„„„„„„„„„„„„„„„„„„ (3) 第一章、乡镇行政管理体的背景„„„„„„„„„„„„„„„„„„(4)

1.1 农村税费改革„„„„„„„„„„„„„„„„„„„„„(4)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 第二章、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5)

2.1 职能界定不够明晰„„„„„„„„„„„„„„„„„„„(5) 2.2 法定职权缺失„„„„„„„„„„„„„„„„„„„„„(5) 2.3 职能行使偏差„„„„„„„„„„„„„„„„„„„„„(6) 2.4 公共产品供给短缺„„„„„„„„„„„„„„„„„„„(7) 2.5 财政危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8) 第三章、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10)

3.1 更新乡镇政府管理理念„„„„„„„„„„„„„„„„„(10) 3.2 规范乡镇政府的职责„„„„„„„„„„„„„„„„„„(10) 3.3 整合乡镇范围内的公共资源„„„„„„„„„„„„„„„(11) 3.4 合理划分乡镇政府事权„„„„„„„„„„„„„„„„„(11) 3.5 理顺乡镇财税管理体制„„„„„„„„„„„„„„„„„(11) 3.6 探索乡镇深化改革的目标„„„„„„„„„„„„„„„„(12)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推荐第4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例 序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毕业论文选题名称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探索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径探索 公共事业单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 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 公共事业单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探索 政策问题构建的实证分析 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障碍分析 政策终结的模式比较分析 政策终结的障碍与策略探析 我国思想库(政策咨询机构)发展的现状探索 中美思想库(政策咨询机构)的比较分析 充分发挥我国思想库(政策咨询机构)的应有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 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咨询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分析我国的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论述行政法制化 论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述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 政府部门战略管理 非营利组织改革与发展 秘书腐败的文化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治理秘书腐败的制度建设研究 新世纪行政组织变革方式的选择 行政组织的变革及其现实性 影响行政组织设置主要因素分析 论现代行政组织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与方式 论行政组织的目标及其目标管理 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及对策 乡镇行政组织改革探讨 行政组织与环境关系分析 论依法行政的组织环境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论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 我国县级市行政组织的效能分析 论行政组织的创新 我国基层行政组织的管理误区探讨 论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管理创新 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 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性分析 官员问责制与公共管理改革 WTO规则与中国政府的依法行政 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腐败的产生及其遏制 政府职能定位及其对企业的管理 加入WTO与中国政府公共政策选择 危机管理与中国公共治理结构改革 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危机与再造 公共管理与非政府组织的角色 有关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 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管理变革 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63 64 65 66 67 7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论公共管理模式的演变 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论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政策环境和政策系统的关系 论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 论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指导意义 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论中美公共政策构成的差异及原因 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试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谈转变政府职能的几个问题 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思考 政府实行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试析行政责任的缺失 依法行政的政治环境研究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新标准 如何推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社会政策与性别平等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 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发展研究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 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试析建国后中国社会分层的演化 德治与法治比较研究 我国改革后社会流动的合理化趋势的表现 试析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试论当前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政府机关后勤改革研究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优化研究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具体专业问题及其对策

推荐第5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定稿)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乡镇行政管理

姓名:童梦雨

学号:1251001462466 学校:自贡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老师:冯超伟

推荐第6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

介绍一些选题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会因为选题迷茫!

选题就是确定论文写作的题目,一篇论文写的好坏,能否顺利导师和评审团的审核,选题占很大因素,选题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百度知网等数据库里面有资料可用的题目,虽然无人研究或者相关文献资料比较少的题目容易写出新意,可能会让你的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但是写作难度大,面临的挑战也不小。本着保险的原则,可以结合已有的资料在边缘处稍做扩展,从而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

有的院校和老师会要求选择新颖的,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研究价值,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别掉坑,因为你要知道,大部分同学也有是以通过毕业为前提,越新颖说明越少人研究,意味着没资料,没数据,没前人经验借鉴,这样的你什么什么资料都看不到,自己去憋,那有的玩了,三天憋两字不是开玩笑的哦。累死累活写的乱七八糟还被老师喷的畅快淋漓。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

1、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

2、论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

3、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4、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5、入世与我国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6、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7、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其对策

8、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设问题

9、我国公务员创新能力研究

10、论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途径

11、论构建完善的廉政建设德治体系

12、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1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研究

14、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三)公共政策

1、论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完善

2、价值观念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3、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论咨询系统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论行政决策的法治化问题

6、我国再就业政策分析

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8、论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9、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内容、原则程序和组织问题

10、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要素分析

11、行政决策中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研究

12、政府决策机制研究

13、政府扶贫政策研究

14、公共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四)行政管理理论

1、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2、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3、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4、当前行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6、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7、论政府能力问题

8、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

9、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10、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

12、当前我国职能转变的动因与内容

13、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研究

14、人事行政中用人机制研究

15、权力制约与反腐机制问题研究

16、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作用

17、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18、我国传统行政管理文化的启示

19、WTO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20、WTO对中国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

21、政务公开与电子化政府

22、政府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23、政府行政能力问题研究

(五)行政领导

1、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管理效果的制约性

3、论我国行政领导干部的培养

4、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5、论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6、行政领导者的角色研究

7、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

8、行政授权的理论与实践

9、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10、管理职业化趋势与组织领导者的研究

11、领导有效性理论研究

12、政绩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六)行政监督

1、论建立健全我国行政权力监督机制

2、论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

3、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对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点思考

5、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乏力的成因与对策

6、浅析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

7、论如何促进行政监督的有效性

8、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实践

(七)市政规划与管理

1、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市政管理

2、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体制改革问题

4、城市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城市环境管理问题研究

6、我国城市街道基层组织的建设

7、深圳“城中村”改造中政府角色定位

8、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八)政府经济学

1、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2、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3、对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思考

4、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6、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研究

7、政府消费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九)行政伦理

1、论责任政府

2、论市场经济与公务员道德建设

3、我国公务员廉政机制建设

4、论公务员的行政道德规范

5、对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6、行政责任及官员问责制研究

7、行政人格研究

8、行政伦理与行政法制的关系

(十)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试论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及其理论意义

2、关于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3、试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4、试论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缺陷及不足

5、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

6、试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完善及其途径

7、关于我国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构想及理论意义

8、试论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及其途径

9、对行政许可危害的补救措施探讨

10、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11、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及改革研究

5

12、城市治安存在问题及对策

(十一)其他

1、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救济

2、浅议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3、WTO的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改革

4、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5、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6、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7、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

8、政府采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和实施监控问题研究

9、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研究

10、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研究

11、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问题研究

1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

13、城市居民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14、我国人口政策的探讨

15、人才选拔与人才测评的理论与实践

16、激励理论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17、管理中的人际沟通技能

18、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19、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深圳市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1、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研究

22、中国福利制度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过程研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6 依法治国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研究 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 村民自治研究

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行政组织冲突研究

进一步改革行政监督体制研究 行政合法性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研究 进一步发展中介组织研究 知识经济与新型行政研究 行政公开化研究 行政信息化研究

行政改革动力系统研究 行政伦理研究

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 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 发达国家高级公务员薪酬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国外高级公务员培训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法律控制

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 论构建完善的廉政建设德治体系 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 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

浅议公共行政系统的熵值效应与行政管理效率的改善 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7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

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组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政府管理 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浅议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城市公共物品的特点及其有效供给 浅议入世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借鉴 对行政许可危害的补救措施探讨

WTO规则对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影响 WTO的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改革 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 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县乡行政体制改革取向与财政体制协调性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内涵及实施方式问题研究 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内容、原则程序和组织问题 行政学长负责制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关系 行政监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式 行政效率、效能原则与行政绩效考评

政府采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和实施监控问题研究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职权划分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公务员激励的模式研究 依法行政的操作性内容研究

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政府计划的改革目标与实施技术 政府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提高政府回应能力的研究 公共政策的作用、内容及目标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公务员管理与晋升问题研究

政府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论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模式创新 基层政府人性化管理与构建和谐农村分析

推荐第7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登记表 论文题目

1城市社会治安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省**县(市)

为例

2农村社会稳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省**县(市)

为例

3山东省高密市醴泉街道公共服务的调查与思考4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思考——以**省**市(县)为例 6房管部门职能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市**区为例 11城市改造的现状调查及思考——以北京市**区为例 12城市交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14高校合并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为例

136XX村村民委员会选举调查分析

152XX地区拆迁问题研究

16**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与改革——以某某市某某

街道为例

17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某某社区的实

证分析

22城市基层行政管理:社区与政府公共服务

23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及路径选择——某某非营利型

组织的考察

24北京市民办培训学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27我国城市社区多元主体互动治理模式研究

29我国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36公民社会发展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 166新公共管理视觉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一以北京市为

168太平辛庄村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

10农民工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市**区为例

147小城镇建设调查——以XX为例

16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5文科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信息

科技大学为例

140XX县(区)青少年辍学调查报告

146xx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69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房山区城关镇为例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登记表(表2)

论文题目

29我国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45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居委会)行为研究

48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工会角色与职能研究 49××乡(镇)人大代表结构的分析与思考

50××乡(镇)人大代表履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52多源流视角下的政策变迁——以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

变迁为例

54多源流视角下的政策终结——以我国食品免检政策为

56倡导联盟框架下的政策变迁——以我国房产新政为例 57街头官僚理论视野下的城管执法状况调查(以××区

为例)

22城市基层行政管理:社区与政府公共服务

12城市交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13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市**区为

63**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行政执法状况调查分析**区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

66**镇公共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

69**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对策

72网络暴力的调查与思考

73引导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需要的调查与思考 75XX街道办事处的职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3××县(村)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142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方法研究——以XX办事处为例

62**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78××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78××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80 ××县(村)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推荐第8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

行政管理 专业)

一.行政学理论研究

1.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 2.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比较 3.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比较 4.新公共服务理论与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行政体制创新研究

5.中国省直管县改革模式研究

6.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共服务疆域研究 7.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

8.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及趋势

9.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部门体制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比较 10.从“大部门制”改革看我国行政组织法的完善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1.省级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研究

12.中国领导干部晋升的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13.公务员规模的国际比较

14.基层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三.公共政策问题研究

1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必要、困境与突围

16.对我国现阶段城镇公共住房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17.横向政府间公共政策执行博弈的困境

18.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趋势及公共政策选择

19.政绩驱动视角下的地方公共政策取向探析

四.两会问题研究

20.民主党参政议政问题研究

21.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民主化进程研究

22.地方人大人事任免权的事实现状及完善措施

23.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结构及代表性分析——以某某代表团为例 24.全国政协委员的构成结构及代表性分析——以某某代表团为例

五.行政权与行政监督研究 25.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 26.行政问责制的法制构建

27 社会管理中行政权的司法制约

28.行政监督实效提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9.社会管理中行政权的司法制约

六.行政道德与廉政建设研究

30.权力掮客腐败“公司化”问题研究

31.我国反腐败信息情报系统的现状与完善设想 32.以权力制衡体系建设带动反腐败 33.反腐手段创新——网络反腐探讨 34.政府采购投标腐败举报机制研究

七.公共治理体系更新

35.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合作与竞争

36.从动员式参与到自主式参与——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中的农民角色分析 37.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的合同制治理研究

3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回顾与展望 39.民间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模式创新

40.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研究

八.其它

41.高校被诉的法律解读

42.公务员权利的保护和救济法律研究

43.***(如康熙、董仲舒、周恩来等历史人物)行政改革思想初探 44.社会转型期工会职能转型研究 45.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研究

46.中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实证分析 47.中国高校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影响因素分析 48.新闻媒体的危机报道:问题及对策分析 49.中国公务员回避制度初探

50.当代中国社会关系中的民族因素分析

推荐第9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2

行政管理论文摘要: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但是,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普遍偏低,存在机械执行、趋利执行、应付执行和低效执行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综合素质低下、体制机制不完善及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因此,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营造干事氛围及建立长效机制成为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基层干部;执行力;体制机制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基层干部站在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第一线,其执行力的好坏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基层干部执行力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的执行力。

一 新形势下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升面临许多新情况

(一)执政理念的转变,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与之相适应,党的执政理念也发生着深层次转变,更加注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生态保护、社会和谐。与此同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发生深刻变化,思想多元化、观念多样化。这些都对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出了新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时期,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类产品、各种服务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升级换代。这些都是当前基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新挑战。

(三)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关系的调整,给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带来了新难题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利益关系趋于复杂,贫富差距明显加大,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等等;与之相伴随,政府部门也存在一些权利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现象,基层干部与上级部门的干部相比,政治、经济待遇相差较大,而工作任力和压力却大得多,“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等等,这些都给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带来了新的难题。

二 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表现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执行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键和基础的基层干部执行力,还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执行当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不管下情,不知民情,不顾实情,以传统的思维和办法来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这种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的”庸官“必然导致执行力的持续降低。

在这些庸官中,机械化地执行政策是其最典型的特征。有的主观能动性差,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人云亦云,甘当”复印机“、”传声筒“、”二传手“,上级布置跟着布置,上级开会跟着开会,生搬硬套;凡事按惯例执行,以老套套行事,用老办法工作,习惯念老经、走老路、说老话,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创新意识不强。

2.趋利执行

欲望和需要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1],而利益便是欲望的最佳着眼点。当前,有些地方基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进行公共行政活动时,以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则躲,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甚至有的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用心营私,与己有益,用足用活,与己无益,束之高阁;有的则唯上级利益,不讲群众观念,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唯上欺下,把上级和领导当成”如来佛“,虔诚膜拜,趋之若鹜,百般讨好,不顾群众的切身权益。政府执行人员执行责任心不强,执行意识淡薄是影响政府执行力提升的最大元凶[2].3.应付执行

基于当前我国政策执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赏罚不明,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对政策执行的积极性不高,敷衍塞责,消极对待。有的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本职工作不尽心,推一推,动一动,赶一赶,走一步,不推不赶就原地踏步,应付了事,被动执行;有的好做表面文章,”雷声大雨点小“,以会议和文件代替落实,把开会当成落实的完成,把发文当成工作的终结,流于口号式管理。而有的干部在领导面前表态是一套,干起工作来是另一套,有布置没落实、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始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形式没实效。上述情形造成了执行效果的显着低下,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尤为普遍。

4.低效执行

执行主体综合素质的低下也是政府执行力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基层干部中相当一批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不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政策水平低下,缺乏既忠实又创造性地执行决策的能力“[3],不仅业务不熟悉,方式不得当,办法不多,而且连起草文稿都词不达意,安排事务漏洞百出,攻坚克难一筹莫展,返工窝工现象时常发生。这些因素质水平低而出现的执行中领悟能力、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低现象,必然导致执行力不高,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二)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原因

1.从主观上分析,能力素质不佳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公务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执行力不高问题,说到底就是干部业务素质问题。有的干部学习不讲求实效,就学习抓学习,不能把学习同提高素质、推进工作有机结合,学难致用,学习效果差等等,直接导致了基层干部的整体能力素质提升缓慢,甚至有日趋滑坡之势,出现”知识、本领“恐慌。特别是,基层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国家和人民意志忠诚不够、公共精神树立不牢和法制观念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缺乏公正无私的道德情怀和现代公共服务理念“[4].政治素质不高必然导致业务能力的低下,直至执行力水平的降低。

2.从客观上分析,体制机制不优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直接原因从体制上看,主要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执行还没有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5];从机制上看,则主要反映在还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和适度分离的共治机制,以及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比如,在基层工作体制上,

存在不重视、不关心基层的现象,责、权、利不统一,费事协调运转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在干部选任机制上,下派干部较多,而在选好、用好、培养好基层干部等方面却重视不够;在激励机制上,成绩与奖励不相一致,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等等。另外,没有健全的考核监督制度,也是导致执行主体主观随意、不负责任,政策、决策难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原因。

3.从环境上分析,社会风气不良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潜在原因在社会加速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良风气,客观上对基层干部廉洁奉公、艰苦风斗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冲击。在利益诱惑面前,很多基层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偏离,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不断滋生与蔓延,从而导致行政执行利益化,讲条件讲待遇讲回报,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三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对策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管“出来的,也是

靠群众的支持和有效的监督”促“出来的[6].因此,努力改变基层干部队伍执行力不高的现实困境,必须围绕理念、能力、环境及体制机制来进行,进行系统综合治理。

(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总开关”、“总闸门”.

因此,新形势下努力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以民为本”的行政价值观,尤其是要强化4种意识:一是强化政治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根本上解决好精神支柱问题。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二是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效、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谋利不索求”的服务理念,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理念,强化责任意识,让他们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四是强化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广大基层干部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大局观,着眼于全局来谋划和推动自己分管的工作、担负的任务,使之与全局工作“同频共振”,决不能因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

(二)以提高能力素质为重点,增强基层干部执行力目前基层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的作风还不够,还必须做到会干事、能干事。当前,要切实提高4种能力:一是岗位履职的能力。在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苦练岗位专业技能,使基层干部成为本岗位、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二是服务群众的能力。

在讲究执行方法和艺术,走群众路线的同时,还需提高基层干部协调群众利益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凝聚人心的能力,为群众谋利益,做群众的贴心人。三是攻坚克难的能力。基层干部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拥有敢于碰硬,敢于突破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

四是团队协作的能力。牢固树立团队精神和“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相互协调配合;敢于承担各自责任,不推诿扯皮,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共同推动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营造干事氛围为抓手,促进基层干部执行力要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就要让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有平台、有舞台、有环境、有氛围。当前,必须理顺各级党委、政府与基层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4个敢于:一是敢于放权。权力是有层次性的,该谁管的事谁管,该谁掌的权谁掌,一杆子插到底就是越权。当前基层权力被弱化,要让基层干事,就必须敢于放权、学会放权、适当放权,从而积极发挥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敢于放手。放权后就要放手,让基层干部大胆去谋、大胆去闯、大胆去干。如某项具体工作交给了具体负责的干部,主管或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就不应该对其工作开展的每个环节都去过问,就不应过多地干预。三是敢于放心。信任基层干部,相信基层干部,建立起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感。特别是对那些敢试敢闯敢干的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要客观对待,不能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不能因下属的小节而止信生疑,更不宜捕风捉影,无端地怀疑。四是敢于放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立费随事转机制,保障基层干部必要的工作经费和适当的补贴待遇。

(四)以建立长效机制为关键,保障基层干部执行力制度是根本,机制是保障。因此,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核心,着力于建立长效机制及制度创新。其中,长效机制主要着力健全以下4项:

推荐第10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黄岩:

1、关于高薪养廉的利弊分析

2、反腐倡廉的可持续研究

3、中外公共部门公务员培训制度异同的比较

4、人力资源规划理论与现实探析

5、关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概念、提出的背景、内容结构探讨

6、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7、公关部门薪酬的特点及如何确保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8、试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9、公共部门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0、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

11、试述“高薪养廉”与公共政策功能的关系

12、关于市场、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3、试述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4、论述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的影响

15、公共政策与法的关系探讨

16、反对政治腐败应应用和发挥公共政策的哪些功能作用

17、怎样理解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8、试述构建“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意义

19、试述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监控中的作用

20、结合全球化趋势论述政策环境的重要性

21、试析政策科学与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22、比较中西方政策活动者的政策决策角色及发挥作用方式的异同

23、简述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及基本经验

24、论述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25、分析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的关系

26、论述两党制、多党制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27、论述精英统治理论的基本含义

28、政治管理与善治的含义

29、试述影响政治决策科学化的因素

30、试述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关系 邱环:

1、试论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2、试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及其构建

3、浅析转型期我国学习型政府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4、试论知识经济特征下的我国行政组织职能转变

5、论我国行政组织变革中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6、现代管理中心理契约问题探析

7、浅析知识经济背景下管理者健全人格的构建

8、我国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9、浅析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10、论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

11、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12、试论我国行政组织知识管理的路径分析

13、试比较政府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异同

14、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分析

15、试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的政府角色

16、浅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印象管理

17、基于印象管理动机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18、试论人际交往中的印象管理

19、浅析官僚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20、浅析我国行政组织变革的困境与出路

21、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的路径选择

22、浅析行政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对策

23、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若干思考

24、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25、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

金莲:

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思考

2、浅谈教育制度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

3、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非政府组织参与市政管理问题研究

5、论政府在民营经济中的角色

6、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研究

7、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8、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9、浅探实施电子政务的利与弊

10、浅析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11、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12、公共危机与政府策略研究

13、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14、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15、论电子政务与提高行政效率

16、论传媒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7、浅析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

18、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和需求

19、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20、当前我国反腐败问题研究

21、当代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22、对提高政府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度的思考

23、社区管理问题研究

24、互联网与决策中的信息与知识

25、浅谈电子政务的廉政意义

王欢:

1、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及完善途径

2、企业家政府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启示

3、关于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思考

4、对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

5、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视角浅议我国政府组织创新的思路

6、激励理论在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建设中的作用

7、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改革与创新

8、关于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公共支出格局的现状与改革

9、我国公共领域中的行政垄断现状分析

10、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增长机制

11、农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

12、国户籍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的途经选择

13、关于完善我国政府与公共媒体关系问题的思考

14、关于转变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思路

15、关于提升公共组织人员职业素养的问题研究。

16、浅谈我国当代公共组织文化的再造与创新。

17、加强我国行政执法的管理建议。

18、浅议影响我国领导效能提升的因素及相关对策建议。

19、试论国外公共住房制度对我国城市住房保障的启示与借鉴。

20、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浅析城市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制的意义。

21、关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强势利益群体分析。

22、对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控制机制的探索。

23、对加强我国民间组织管理的问题研究。

24、对当前我国公益机构财务管理混乱与违规现象的分析与建议。

25、论我国行政咨询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冯新新:

1、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公务员培训需求分析和设计探讨

2、浅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定位

3、新公共管理视野中的我国行政改革研究

4、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5、试论目标管理在行政组织中的应用

6、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7、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试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及其完善途径

9、从人事行政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在管理中建立人本管理理念

10、试论我国行政组织的扁平化趋势及其设计

11、教育公平视野中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12、行政文化在行政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13、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14、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15、治理理论与政府职能选择

16、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

17、浅谈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8、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19、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0、浅谈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1、论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思考

23、农村人才“空巢现象”的危害与对策研究

24、基层政府组织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25、论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原因及其途径

第11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论网络时代的政府公关危机 2.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完善 3.论我国公务员素质的提升 4.论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5.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6.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研究 7.论如何促进行政监督的有效性 8.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 9.论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0.论中国电子政府的发展 11.论我国公务员流动机制的完善 12.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 13.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1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15.论咨询系统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16.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17.论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8.论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完善 19.论公务员培训机制的完善 20.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21.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调机制 22.论我国公务员廉政机制建设 23.对网络反腐的思考

24.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 25.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6.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27.论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完善 28.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29.“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30.我国公务员创新能力研究 31.论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32.论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完善 33.论行政决策的法治化问题 34.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要素分析 35.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36.我国行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7.我国传统行政管理文化的启示 38.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研究 39.人事行政中用人机制研究 40.论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41.咨询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42.浅谈新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研究 43.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44.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45.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 46.中国法治行政研究

47.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48.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 49.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50.当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研究

51.我国行政领导决策的体制性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52.领导者素质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53.行政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研究 54.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55.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政府公关能力 56.政府公关与政府形象管理 57.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58.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9.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60.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62.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困境及对策 63.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重塑

64.服务型政府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 65.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和内容研究 66.腐败治理过程中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 67. 新疆基层公务员薪酬满意度调查研究

68. 民族地区青年公务员激励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69. 公务员报考“退烧”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70. 新疆少数民族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71. 乌鲁木齐市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

72. 新疆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73.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遏制的对策研究 74.论提高公共危机管理中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性 75.论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困境及出路 76.论公共危机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77.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78.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9.新疆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研究

80.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81.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制现状研究 82.新媒体时代的应急响应模式变革 83.我国微博反腐问题的研究

84.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分析

85.我国城市管理人员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6.援疆政策实施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87.政府对网络谣言的治理研究 88.提升领导影响力的途经分析 89.少数民族女性领导干部能力问题研究 90.新疆基层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 91.电子政务影响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研究 92.乌鲁木齐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3.我国政府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94.新疆乡镇领导危机决策能力建设研究 95.论我国公车改革的难点与途径 96.论少数民族女领导者的成长因素分析 97.完善我国公共服务监督体系的思考 98.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99.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我国公务员能力提升研究 100.现阶段政府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101.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素质的途径分析 102.论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路径

提升政策执行力是我国乡镇政府目前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乡镇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执行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执行手段方法不当、乡镇干部和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政务公开程度较低等,这是由于某些公共政策本身存在问题、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执行机制不健全、利益配置失衡和乡镇领导班子的不稳定性等因素造成的。提升我国乡镇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就要营造先进的执行力文化;加强政策执行的机制和制度建设;提升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决策力和协调力;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和能力;加大政策执行中的公共财政投入。

1、麻宝斌、丁晨在《政府执行力的多维分析》(2011)中指出政府执行力包括:个人执行力、组织执行力、政策执行力、制度执行力

个人执行力存在的问题:缺乏良好的执行心态和责任意识、有的政府人员缺乏必要的执行素质和执行能力、政府执行人员对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追求、执行人员队伍思想不统一,行动不协调。

完善措施:增强执行人员的工作意愿、提高执行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执行人员的角色概念、

组织执行力:目标管理、边际管理、流程管理、文化管理

政策执行力:政策方案、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环境

制度执行力:建立责任制、增强规则意识、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查处力度

2、麻宝斌、董晓倩在《政府执行力的研究体系及完善——今年国内政府执行力研究述评》中认为(二)政府执行力的现状分析

从现有研究来看,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目前中国政府执行不力问题比较严重,表现形式多样。唐铁汉将其概括为滥用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有法不依,效率低下等方面[34]。徐珂归纳了政府执行不力的主要表现:抗令不行、有禁不止、逃避执行、歪曲执行、附加执行、盲目执行、选择执行、机械执行、被动执行、越位执行、虚假执行和错误执行等[35]。唐仕军则认为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政府执行人员中普遍存在执行责任心不强,执行意识淡薄;二是政府人员执行任务的方法简单机械,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三是政府人员在执行政策任务过程中缺乏沟通协调;四是执行成本高,执行效益低下;五是政府执行政策的偏差。还有学者对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政府执行力做了进一步的分析[36] 增强政府执行力的措施:

1、通过培养执行力文化与理念来提升政府执行力,

2、通过重塑制度与规则来提升政府执行力

3、通过完善操作和措施来提升政府执行力

3、于秀琴、李军在《政府执行力提升的路径选择》(2010)中对政府组织执行力提升的路径进行分析

1、制定与执行相关的制度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环节

2、大力宣传是执行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执行人员执行力的提升的路径分析

1、第一层级两个动力源(政府组织,对执行人员提出执行了的基本要求以及较高要求、执行人员自身,要加强修养,提高认识,将工作职责融会贯通)

2、第二层级的人员政府组织需通过反复多次的正、负激励,使执行人员接受“独立地承担执行责任”的不可随意改变性。

3、第三层级人员(政府组织要提倡无私封信,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价值取向、执行人员应自觉与时俱进)

4、第四层级人员(既要鼓励他们一生保持敬业精神,还要制定人才保护和人才晋升机制,创造惜才、爱才、用才的氛围,间接引导他们用生命捍卫岗位职责,用终身学习保持敬业状态)

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根据对执行人员提升执行力的路径分析发现,处于较低层级的执行人员执行力提升的内在动力较小,关键靠外在的压力迫使他提升执行力;处于较高层级的执行人员提升执行力的内在动力较大,其主观能动性较强,不需要外在的压力他就会主动积极地提升执行力。

以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有

1、政府组织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

2、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政府

4、楚德江、黄昕在《政府执行力:阻滞因素与政策选择》(2013)中认为我国政府执行力低下主要表现在政令不畅、执行扭曲和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方面,这既有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机制的原因,也有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方面的原因。提升我国政府执行力应着眼于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府执行力文化建设。

第12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政府执政能力研究

2.政治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现代社会对行政机构领导者素质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领导机构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4.论领导权力的有限性

5.我国领导体制改革趋势前瞻

6.试论领导环境对领导主(客)体的影响

7.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

8.领导角色与危机处理

9.谈领导者的影响力

10.浅谈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11.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12.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13.浅谈领导干部权利信用的缺失表现与重建对策

14.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5.浅议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6.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一些思路

17.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18.行政管理现代化评价系统初探

19.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20.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21.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

22.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2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24.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25.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26.乡镇政府体制改革之我见

27.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8.试论依法行政

29.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30.浅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31.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2.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

33.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34.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35.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探讨

36.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37.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38.略论“三农问题”的出路建议

39.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40.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1.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制度建设的思考

42.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43.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44.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45.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46.浅谈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47.关于加快城镇化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系之我见

48.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

49.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50.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51.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52.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53.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

54.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55.农村基层行政科学化思考

56.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57.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

58.从农村社会分层看村民自治与配套制度

59.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

60.浅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

61.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全面素质之我见

62.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63.行政功能转变的意义与途径

64.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65.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关系初探

66.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67.行政监督的民主化与法制化

68.试论政府职能及其政府职能的转变

69.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

70.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71.试论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公共政策目标决策

72.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73.试论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特征

74.试论当前中国对非官方政策智囊的支持性政策

75.试论当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分配

76.试论当前如何推进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评价

77.试论公共决策思维的新特点

78.论论“系统分析”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79.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理念转型与创新

80.略论当前政府在“社区管理”上的新改革

81.试论社区治理的主要策略和当前选择

82.试论我国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化趋势

83.试论郑州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84.对xx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趋势研究

85.浅议新时期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86.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87.依法行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88.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89.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适度

90.当代中国改革与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91.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个问题

92.当前村民自治实施的现状分析

9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94.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95.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96.浅析行政文化在行政发展中的作用

97.民主型领导与专制型领导的比较研究

98.政府机构改革的现状和发展

99.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组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00.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01.浅议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02.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思考

103.当前对扩大政治参与的思考

104.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05.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一些思路

106.行政改革的动力和阻力系统研究

注:上述题目可能只是一个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确定一个小的视角或在征求老师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其他合适的题目。

第13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

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试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浅议公共行政系统的熵值效应与行政管理效率的改善 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浅议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浅议入世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探析

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政府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人才选拔与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浅析组织的文化建设与道德规范

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激励与制约的相互关系 激励理论在我国行政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信息公开与电子化政府浅析

第14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途径分析

2.论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

3.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

4.城市社区管理研究

5.论政务公开

6.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7.试论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

8.非营利性组织管理研究

9.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0.城市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15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参考选题一:

1、经济全球化与公共管理的变革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

3、加入WTO与中国政府管理的改革

4、权力制约与反腐败机制问题研究

5、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6、中西方传统民主观的比较

7、中国古代政治观

8、中国政治大国国际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

9、人权与主权

10、政治地理与行政区划问题研究

11、政策分析的初步应用

12、中国的经济政策研究

13、中国的外交政策研究

14、人口理论与人口政策

15、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16、农业发展政策研究

17、扶贫政策研究

18、公务员制度的研究

1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20、人才选拔与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21、行政组织发展与员工培训

22、公共行政绩效考评的研究与应用

23、组织的文化建设与道德规范调整

24、组织管理中的制度建构研究

25、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激励与制约的相互关系

26、激励理论在我国行政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7、公共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人际技能培训的研究

28、行政人员评价技术应用的案例研究

29、行政管理心理学本土化问题的研究

30、领导者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制度的研究

31、我国领导者素质形状的调查研究

32、群体行为基本规律的研究

33、领导有效性理论与实践研究

34、我国领导体制的发展与改革的研究

35、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研究

参考选题二

1、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及提高组织效率的研究

2、政府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若问题的研究

3、公务员培训规律与管理制度的研究

4、政府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调查研究

5、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研究

6、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的案例研究

7.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8.依法治国研究

9.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10.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11.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

12.村民自治研究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15.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16.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17.行政组织冲突研究

18.进一步改革行政监督体制研究

19.行政合法性研究

20.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研究

22.知识经济与新型行政研究

23.行政公开化研究

24.行政信息化研究

25.行政改革动力系统研究

26.行政伦理研究

27.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

28.

29.

30.

31.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 发达国家高级公务员薪酬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国外高级公务员培训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32.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33.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

34.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35.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法律控制

36.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37.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

38.论构建完善的廉政建设德治体系

39.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

40.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41.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

42.浅议公共行政系统的熵值效应与行政管理效率的改善

43.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44.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

4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46.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47.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48.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49.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50.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

51.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组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52.

53.

54.

55.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政府管理 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56.浅议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57.城市公共物品的特点及其有效供给

58.浅议入世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59.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60.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借鉴

61.对行政许可危害的补救措施探讨

62.WTO规则对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影响

63.WTO的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改革

64.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

65.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66.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67.县乡行政体制改革取向与财政体制协调性问题研究

68.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内涵及实施方式问题研究

69.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内容、原则程序和组织问题

70.行政学长负责制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关系

71.行政监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式

72.

73.

74.

75.行政效率、效能原则与行政绩效考评 政府采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和实施监控问题研究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职权划分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76.公务员激励的模式研究

77.依法行政的操作性内容研究

78.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79.政府计划的改革目标与实施技术

80.政府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81.提高政府回应能力的研究

82.公共政策的作用、内容及目标

83.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84.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85.公务员管理与晋升问题研究

86.政府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说明:

1、以上选题可以进一步细化;

2、自拟的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的其他选题也行。

第16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过程研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依法治国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研究

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

村民自治研究

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行政组织冲突研究

进一步改革行政监督体制研究

行政合法性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研究

进一步发展中介组织研究

知识经济与新型行政研究

行政公开化研究

行政信息化研究

行政改革动力系统研究

行政伦理研究

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

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

发达国家高级公务员薪酬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国外高级公务员培训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法律控制

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

论构建完善的廉政建设德治体系

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

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

浅议公共行政系统的熵值效应与行政管理效率的改善

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

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组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政府管理

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浅议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城市公共物品的特点及其有效供给

浅议入世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借鉴

对行政许可危害的补救措施探讨

WTO规则对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影响

WTO的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改革

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

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县乡行政体制改革取向与财政体制协调性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内涵及实施方式问题研究

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内容、原则程序和组织问题

行政学长负责制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关系

行政监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式

行政效率、效能原则与行政绩效考评

政府采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和实施监控问题研究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职权划分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公务员激励的模式研究

依法行政的操作性内容研究

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政府计划的改革目标与实施技术

政府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提高政府回应能力的研究

公共政策的作用、内容及目标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公务员管理与晋升问题研究

政府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论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行政合同研究

论行政立法的性质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

论公务员考核制度

论公务员与政党的关系

论公共诚信的意义

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论依法行政的含义

人力资源配置比较

城市社区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政府与制度变迁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舆论监督的作用

论领导权威的建立

当代政府利益的分析

当代中国行政模式

当代中国法治行政

论政府采购制度的程序

说明:

1、以上选题可以进一步细化;

2、自拟的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的其他选题也行。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1、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管理模式研究

2、全球化与国际政治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与公共管理的变革

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

5、国外公共政策研究

6、国外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7、国外政府管理的新趋势

8、加入WTO与中国政府管理的改革

9、当代西方政治与行政管理的新变革

10、全球化时代下的人权观

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权力制约与反腐败机制问题研究

2、市场经济、市民社会与民主政治

3、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4、中西方传统民主观的比较

5、中国古代政治观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当代中华民族问题

7、中国政治大国国际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

8、人权与主权

9、单一制与联邦制研究

10、政治地理与行政区划问题研究

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研究

2、公共政策的过程研究与应用

3、政策分析的初步应用

4、中国的经济政策研究

5、中国的外交政策研究

6、人口理论与人口政策

7、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8、农业发展政策研究

9、扶贫政策研究

10、公务员制度的研究

组织理论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人性设与管理方式

2、心理契约的研究与应用

3、管理职业化趋势与组织领导者研究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5、人才选拔与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6、行政组织发展与员工培训

7、绩效考评的研究与应用

8、组织的文化建设与道德规范调整

9、组织管理中的制度建构研究

10、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激励与制约的相互关系

11、激励理论在我国行政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2、管理工作中的人际技能培训的研究

13、人员评价技术应用的案例研究

14、管理心理学本土化问题的研究

15、领导者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制度的研究

16、我国领导者素质形状的调查研究

17、行为主义理论与行为矫正

18、泰勒制与管理制度改革

19、群体行为基本规律的研究

20、领导有效性理论与实践研究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1、我国领导体制的发展与改革的研究

2、我国现阶段企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的研究

3、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研究

4、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及提高组织效率的研究

5、政府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若问题的研究

6、公务员培训规律与管理制度的研究

7、申论与论证

8、政府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调查研究

9、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研究

10、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的案例研究

社会学理论与应用

1、社会化与社会规范

2、社会结构理论

3、社会沟通

4、社会分层理论

5、社会贫富分化的控制

6、社会人口流动

7、城市化进程研究

8、哈贝马斯社会学理论研究

9、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研究

10、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

工商行政管理

1、政府职能转变与机制建设

2、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3、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4、政府应对危机管理研究

5、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6、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7、如何使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

8、如何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9、如何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10、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的完善

电子政务

1、推进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

2、如何加快行政程序建设

3、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研究

4、电子政府建设及其与公共部门绩效提升的关系

5、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

6、信息公开与电子化政府

7、电子政务的实施研究

8、全球化与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范式转换

9、电子政务的案例分析

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政府经济学

1、有效政府的基本逻辑

2、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性

3、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足鼎立下的有效政府

4、公共物品及其配置效率

5、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预

6、基层政府治理变迁的制度分析

7、公共选择与政府治理

8、政府规模的经济性界定

9、政府管理创新机制:代理与激励

10、合法政府的可信度研究

第17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最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政府改革、政府职能转变

1、中外政府经济职能比较研究

2、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研究

3、政府职能发展趋势研究

4、不同层级政府组织的比较研究

5、县级政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7、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8、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

9、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研究

10、美国各州独立管理机构的地位、组织和职能研究

11、英国地方政府组织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12、德国、加拿大联邦制比较研究

13、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变革

14、WTO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5、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6、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二、公务员制度、企事业人事管理

17、西方文官制度研究

18、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

19、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0、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21、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研究

22、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研究

24、中国公务员管理体制研究

25、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26、公务员辞职、辞退理论与实践研究

27、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28、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沟通

29、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研究

30、中西行政决策观念之异同研究

31、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

32、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3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34、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35、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36、行政授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37、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四、治理腐败

38、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39、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研究

40、行政监察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研究

41、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

42、香港廉政公署研究

43、新加坡行政监察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研究

44、舆论监督研究

五、电子政务、行政文化

45、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46、行政文化研究

47、行政道德与行政法制的关系研究

48、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六、政府与法院、人民代表大会关系

49、我国法院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50、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

51、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52、我国公民参政议政制度研究

53、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研究

54、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研究

55、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七、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

56、政府社会保障体制研究

57、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8、我国中等学校的人事改革与激励机制

59、我国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60、我国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61、我国地方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62、企业人事管理研究

八、村民自治、社区管理

63、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4、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65、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的决策参与方式

66、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67、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68、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9、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70、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18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一、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组成(结构):专科毕业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论、论文主体(本论)、结论、参考资料(参考文献)。本科毕业论文应包括:封面、写作提纲、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包括注释、引用的参考文献资料目录);

2、字数:专科4000__6000字;本科5000__8000字。

3、论文格式要求(本科)

 封面:采用省电大统一的封面格式。(见格式)

 第二页:毕业论文提纲(见格式) 。打成一页。

 第三页: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字数在200----350之间。关键词,选5--8个词语,使用规范汉字。  正文结构:分为标题、引论、论文主体(本论)、结论、参考资料(注释、参考文献)。

 正文:其层次编号由大到小一律采用“一”、“

(一)”、“1”形式的标题;若有必要进一步细分,可采用“(1)”、“第一”的标题形式。标题“一”、“

(一)”与标题“1”前面应空两个字符。

 字体:统一使用宋体,正文中标题:论文题目,用小二号,居中;一级序号用三号并加粗,空两格居左;二级序号用小四号,空两格居左;三级序号用小四号,空两格居左;正文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另起一页或跟在正文之后)参考资料:一为注释(编号在正文中用“尾注”标出),不得少于8个;在正文之后按“序号、作者姓名、资料出处、发表的刊号、年、卷(期)、页码”。编号采用[1]、[2]……;间隔统一使用“,”,左对齐,内容用五号宋体;(下空两行)

二为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其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即“序号、作者姓名、文献题目、发表的刊号、年、卷(期)、页码”。编号采用[1]、[2]……;间隔统一使用“,”。左对齐,内容用五号宋体。

4、

 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

 正文层次编号由大到小一律采用“一”、“

(一)”、“1”形式的标题;若有必要进一步细分,可采用“(1)”、“第一”的标题形式。标题“一”、“

(一)”与标题“1”前面应空两个字符。

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字体加粗),左对齐,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数在200----350之间。[关键词] (字体加粗), 排在中文摘要的下方,左对齐,内容用小四号宋体,选3--5个词语,使用规范汉字,间隔用“,”。(下空一行)  正文字体:一级序号用三号黑体,空两格居左;二级序号用小三号黑体,空两格居左;三级序号用四号黑体,空两格居左;正文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参考资料:不得少于5个;按“序号、作者姓名、资料出处、发表的刊号、年、卷(期)、页码”。编号采用[1]、[2]……;间隔统一使用“,”,左对齐,内容用五号宋体。

二、毕业论文电子文档和页面设置要求

(电子文档页面设置与书面作业一致,采用WORD格式,按A4(210×297mm)纵向排版;专科为一个,以 “学生姓名”为文件名;本科内含五个:1)、封面;2)、论文提纲;3)、摘要与关键词; 4)、论文正文,以“正文”为文件名;5)参考资料。电子文档软盘应随同打印的毕业作业一起上交给指导教师,并将电子文档以邮件形式发送至相应指导教师的邮箱。

2、毕业论文的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本科)为“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专科)为“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4)间距:字间距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毕业论文的打印: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

三、其他

1、各部分具体设置要求请见“专科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选题参考请见“选题参考”。

3、写作要求请见“写作要求”。

4、请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

四、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格式

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请大家严格按照以下格式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打印,具体参考格式模板:

注:

1、“XXXXXX”为自己论文的实际内容

2、“„„”为省略号

3、封面上顶端要填上自己的专业

第一页

封面(用学校统一的封面)

第二页

目录(见后参照模板)

标题为二号黑体字居中;内容包括:论文各个部分的题目及其起始页码,参考文献及其页码。各部分名为小四号宋体字,和各小部分名中间有缩进,可用

一、XXXXX„„

二、XXXXX„„

(一)、XXXXX„„

(二)XXXXX„„表示(注:XXXXX表示文字).开始标注页码

第三页

论文摘要(见后参照模板)

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字居中;内容为300—500字,小四号宋体字;内容与标题之间空一行;

第四页

正文(见后参照模板)

包括:大标题(即各部分题目),三号黑体字居中;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字。

正文注释:用脚注,为五号宋体字,与正文内容之间加横线,内容包括:作者、论文题目、书籍名称或刊物(如为刊物要注明期次)、页码,每页内容中的注释放在每页的最下方。

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字),内容包括: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此目录放在正文部分的最后面,与正文最后一行间隔5行。

从内容提要开始标注页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XXXX 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号

年级

作者

学校

指导教师

目 录(二号黑体)

论文摘要(以下均为小四号黑体)„„„„„„.„„„„„„„„„„„„1

一XXXX„„„„„„„„„„„„„„„„„„„„„„„„„„„„„2

(一) XXX„„„„„„„„„„„„„„„„„„„„„„页码

(二) XXX„„„„„„„„„„„„„„„„„„„„„„页码

„„„„„„

二XXXX„„„„„„„„„„„„„„„„„„„„„„„„„„„„页码

(一) XXX„„„„„„„„„„„„„„„„„„„„„„页码

(二) XXX„„„„„„„„„„„„„„„„„„„„„„页码

„„„„„„

三XXXX„„„„„„„„„„„„„„„„„„„„„„„„„页码

(一) XXX„„„„„„„„„„„„„„„„„„„„„„页码

(二) XXX„„„„„„„„„„„„„„„„„„„„„„页码

„„„„„„

四XXXX„„„„„„„„„„„„„„„„„„„„„„„„„页码

(一) XXX„„„„„„„„„„„„„„„„„„„„„„页码

(二) XXX„„„„„„„„„„„„„„„„„„„„„„页码

„„„„„„

参考文献„„„„„„„„„„„„„„„„„„„„„„„„„„页码

论文摘要与关键词„„„„„„„„„„„„„„„„„„„„„„„„„„1

一..乡镇行政体制的特点„„„„„„„„„„„„„„„„„.

第1页共?页(小5号宋体居中)

[论文摘要]__ (小三号宋体加粗) ××××××××××××××××××××××××××××××××××××××××××××××××××××××××××××××××××( 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 __(字号字体同摘要) ×××, ××××, ××××, ××××

第2页共?页(小5号宋体居中)

题目(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

„„„„„„„„„„„„„„„„„„„„„„„„„„„„„„„„„„„„„„„„„„„„„„„„„„„„„„„„„„„„„„„„„„„„„„„„„„„„„..

„„„„„„„„„„„„

一(一级序号三号黑体)„„„„„„„„„„„„„„„„„„„„„„„„„

„„„„„„„„„„„„„„„„„„„„„„„„„„„„„„„„„„„„„„

„„„„„„„„„„„„„„„„„„„„„„„„„„„„„„„„„„„„„„„„„„„„„„„„„„„„„„„„„„„„„„„„„„„„„„„„„„„„„„„„„„„„„„„„„„„„„„„„„„„„„„„„„„„„„

(一)(二级序号小三号黑体)„„„„„„„„„„„„„„„„„„„„„„„„

„„„„„„„„„„„„„„„„„„„„„„„„„„„„„„„„„.

„„„„„„„„„„„„„„„„„„„„„„„„„„„„„„„„„„„„„„

1(三级序号四号黑体)„„„„„„„„

[参考文献][1]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2]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3]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4]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5]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第3页共?页(小5号宋体居中)

第19篇: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旧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城市,由原来“单位制”解体所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一些政府职能逐步还给社会,由社区来承担,社区的职能和作用日益凸显。而作为城市社区管理核心部分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已经成为衡量社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标准,成为关系到社区管理效率提升与否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时期的努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城市社区文化似乎并不总是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社区中缺乏交流、没有温情,人们的生活被一扇扇“防盗门”所隔离。一些不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开始泛滥(如“赌博”),致使广大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而有同等程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在观念认识的偏差、政策法规的缺失、社区现在管理体制不顺等的影响,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专职队伍薄弱,在资金投入及设施建设、居民参与程度、社区教育功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作者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从社区和社区文化的的内涵进行分析,剖析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社区文化建设法规体系;加大政府对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整合与利用共建单位文化资源,探索城市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增强现代城市社区居民社区意识,激励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培养社区职业文化工作者和培育社区文化中介组织。

一、国内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概述

1887年,费迪南·滕尼斯在他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开创了社会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社区共同体这一人类组织的先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开始萌芽。美国芝加哥学派是美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学派,它对社区的研究是基于生态学的分析。芝加哥学派于20世纪20一30年代创立了区位理论,强调社区在城市环境中独特的空间格局,尤其强调社区内各要素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系统优势功能的发展。40一50年代后兴起的社会文化区位理论,更是在社区要素特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把文化和价值作为人文区位理论的核心才能合理地解释社区结构和发展的特点,该理论把每个城市社区都看作是一个文化系统,强调诸如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文化变相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便开始了本土化的社区研究,他受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继吴文藻先生之后,我国又涌现了一批社区理论研究者,如吴锦超、费孝通、林耀华等。其中的代表人物费孝通,提出了“社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这一核心观点。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国社区文化研究的理论架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国内城市社区文化研究的真正完备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 9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服务和城市社区建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区研究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研究。如高占祥的《论社区文化》,北京西城区文化文物局编写的《社区文化研究》,上海市社联徐中振、卢汉龙等主编的《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报告》(1996年),吴德隆、谷迎春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1996年),徐中振、孙慧民的《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上海静安寺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研究报告》(2000年)等,都是以现实中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实践为前提,描述了我们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社区文化的研究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指导以后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到了21世纪后,随着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社区文化的研究,从而出现了不少以社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论著。马仲良、于燕燕在《社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措施与工作方法,其中建立的社区文化工作综合

评价体系对于社区文化工作的评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李会欣、刘庆龙在《中国城市社区》一书中,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情况,并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强调多层次的社区文化体系与多形态的社区文化体系。孟固在《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一书中,对中外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强调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的人文关怀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叶南客在《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中,对中外社区进行了比较,重点论述了中外社区文化的变革创新,并指出了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取向和方略。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社区文化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突显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这是我党首次把社区文化作为各种特色文化之首,向社会郑重推出。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由此可见,文化越来越为国家和人民所重视,而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严格的说,我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单薄,而且由于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情况下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总是落后于当前的或当地的社区文化发展现实。同时发达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实践具有可借鉴性,因此急需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不断深入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一方面,及时对本地域的社区建设进行剖析,寻找问题症结,另一方面通过对特定时期本地域的社区文化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理论,努力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一)理论意义: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载体和依托,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科普教育,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而有效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和谐的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的社区文化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激发力和感召力,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社会,社区发展,社区文化繁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的素质、能力和思维方式诸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社区教育、娱乐等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个人素质,还可以通过社区参与,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社区文化建设可丰富市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味。随着社区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区建设的功能也在逐步改变,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活动和娱乐的重要载体。社区文化的功能也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它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情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西安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睿智的西安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

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反哺与推动作用,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中都高举文化大旗,重视培育城市社区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创出名牌,增强城市文化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掘文化建设在西安社会新发展中的动力功能。

西安的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创新性和可参与性,把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并确保所有的西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城市文化中,显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会在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国内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概述

1887年,费迪南·滕尼斯在他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开创了社会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社区共同体这一人类组织的先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开始萌芽。美国芝加哥学派是美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学派,它对社区的研究是基于生态学的分析。芝加哥学派于20世纪20一30年代创立了区位理论,强调社区在城市环境中独特的空间格局,尤其强调社区内各要素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系统优势功能的发展。40一50年代后兴起的社会文化区位理论,更是在社区要素特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把文化和价值作为人文区位理论的核心才能合理地解释社区结构和发展的特点,该理论把每个城市社区都看作是一个文化系统,强调诸如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文化变相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便开始了本土化的社区研究,他受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继吴文藻先生之后,我国又涌现了一批社区理论研究者,如吴锦超、费孝通、林耀华等。其中的代表人物费孝通,提出了“社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这一核心观点。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国社区文化研究的理论架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国内城市社区文化研究的真正完备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 9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服务和城市社区建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区研究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研究。如高占祥的《论社区文化》,北京西城区文化文物局编写的《社区文化研究》,上海市社联徐中振、卢汉龙等主编的《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报告》(1996年),吴德隆、谷迎春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1996年),徐中振、孙慧民的《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上海静安寺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研究报告》(2000年)等,都是以现实中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实践为前提,描述了我们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社区文化的研究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指导以后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到了21世纪后,随着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社区文化的研究,从而出现了不少以社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论著。马仲良、于燕燕在《社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措施与工作方法,其中建立的社区文化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对于社区文化工作的评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李会欣、刘庆龙在《中国城市社区》一书中,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情况,并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强调多层次的社区文化体系与多形态的社区文化体系。孟固在《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一书中,对中外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强调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的人文关怀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叶南客在《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中,对中外社区进行了比较,重点论述了中外社区文化的变革创新,并指出了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取向和方略。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社区文化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突显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这是我党首次把社区文化作为各种特色文化之首,向社会郑重推出。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由此可见,文化越来越为国家和人民所重视,而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严格的说,我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单薄,而且由于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情况下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总是落后于当前的或当地的社区文化发展现实。同时发达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实践具有可借鉴性,因此急需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不断深入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一方面,及时对本地域的社区建设进行剖析,寻找问题症结,另一方面通过对特定时期本地域的社区文化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理论,努力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一)理论意义: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载体和依托,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科普教育,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而有效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和谐的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的社区文化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激发力和感召力,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社会,社区发展,社区文化繁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的素质、能力和思维方式诸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社区教育、娱乐等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个人素质,还可以通过社区参与,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社区文化建设可丰富市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味。随着社区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区建设的功能也在逐步改变,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活动和娱乐的重要载体。社区文化的功能也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它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情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西安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睿智的西安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反哺与推动作用,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中都高举文化大旗,重视培育城市社区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创出名牌,增强城市文化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掘文化建设在西安社会新发展中的动力功能。

西安的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创新性和可参与性,把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并确保所有的西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城市文化中,显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会在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论文框架

一、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二、社区、社区文化的内涵

1.概述

2.特征

三、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1.现状(以湖州市社区文化建设为例)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发展社区文化的措施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杨寅.公共行政与社区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兴杰.社区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开松.城市社区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

[9]宁骚.公共政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孟固,白志刚.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6]王建军等.社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7]童颖骏,胡海岩.社区文化建设的要义[J].社区,2005年17期,23

[8]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董超越.我国城市文化社区建设机制的现状分析

[10]熊晓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1)

[11]陈漭,徐越倩,许彬.社区公共事业管理[M] .北京:中国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12]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3]方秀云.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推动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报,2003(01)

[14]王昌生,刘萍,宇宙锋.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第20篇:电大(专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如何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

专业层次:

级别:学号:姓名:分校(工作站):

指导教师:

如何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分析 招聘 使用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区别。

首先,资源是先天自然形成,而资本却经过后天精心的开发和筹划、经营,从而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

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方式、立足点上完全不同,仅是资源的话,所有人都想要最好的,最多的。但作为资本,人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会在乎成本,会考虑利润,性价比是关键。

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点:(1)时变性。人力资本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可以使知识老化而使人力资本贬值,也可以通过知识更新使人力资本增值。(2)结构性。人力资本有组合效应,组合不同获取的利润也不同,1+1可能小于2,也可能大于2.(3)能动性。人是有思想的,工作积极还是消极,都对人力资本投入所产生的利润大小有着重要影响。人力重要管理是人力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本的桥梁。

提到资源人们第一反应是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增值生利,资源就是未经开发的资本,资本则是开发利用了的资源。

1、人才的招募:很多企业的招聘广告都十分近似:xx岁以下,xx以上学历,x年以上相关经验等等,千篇1律,似乎这些话已经是固定格式。难道有这么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还有的公司在招聘时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为此,很多人被这个门槛挡住。而通过面试并且工作之后的那些人发现,可能你在此工作十年,连一句“Hao do you do”都用不上。

这种招聘就是一味的追求高素质,不管自身需求与否,随波逐流,别人要求本科,我也要求本科,别人要求会几门外语,我就要求会几门外语„„本质上是将人作为资源。而这种招聘理念,免不了会增加企业人力成本,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这样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对薪金和发展前景的要求就会不同。当一个人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技

能,社会就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因此其不稳定性也高于他人。同时,成为高素质的较为稀缺的人才,本身会投入大量成本,因此社会提供给他的报酬水平也会较高,企业如果想招募并留住这样的人才,只能按社会标准付给他较高的薪酬,这就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成本。如果,我们将人力看作资本,我们就会考虑:我们多付的成本能否给我们带来收益? 假设一个企业只做国内贸易,估计在一年之内都不会与国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时非要求良好的外语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只会带来两种结果,增加工资成本和流动造成的培训成本。

2、人才的合理经营:很多公司往往出现这种现象,新员工在招聘时条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试用期结束时,却发现他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因而被解聘。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很难说这完全是公司或者员工哪一方的过错。经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员工在A公司表现平平,甚至被炒鱿鱼,但是在B公司却如鱼得水。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有这样一个案例,小刘毕业后来到A公司,人力资源部让他填写了各种表格、履历,然后,安排他去销售部上班。销售经理将为他介绍了公司和同事再把公司产品产品宣传册拿给他看,最后,给他下达了销售指标。由于小刘没有销售经验,而且拿到的资料是公司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对产品的介绍很简单,小刘对产品了解不深,只好自己摸索。试用期过去了,小刘仍是一头雾水,不要说完成销售任务,根本就没开张,结果被辞退。后来小刘又去了B公司,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后,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和创业历史各方面的培训,使得小刘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分配到销售部之后,小刘又接受了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随后销售经理亲自带他到销售现场观摩其销售过程,在这之后,才让他独立进行工作。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小刘在这种全面的训练和辅导下,很快就入了门,销售业绩迅速上升,渐渐成为销售员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 A、B公司对人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应了不同的人才观,A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而B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使其升值,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A公司苦于人才难招,一直忙于招聘优秀人才,B公司却人才济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实际上A、B公司拥有同样的资源。这就是将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所以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合理经营,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并使人才不断成长,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我们应如何将\"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二、人才招聘

1、招聘前进行规划: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对很多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在招聘前一个合理的招聘规划应该可以做得很好,这个规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招聘的目的:招这个人才是为了什么。 应聘者的工作任务:招进来的人将分配到什么位置,他的工作内容包括什么。对应聘者素质要求: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2、招聘适合的人才:农夫娶到公主却因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招聘人才也是如此,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适用的才是最好的,一定要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将人才视为资源,一味追求高素质,只会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会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则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人力成本。

三、人才使用

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 变社会人才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只有系统全面的培训才能使应聘者潜力得到开发,充分为我所用。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所以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助力。另外,要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市场的变化会带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相应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而企业不可能依靠频繁地换人、招聘来适应这种变化,最科学经济的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

(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 培训是开发人才最好的手段,培训方式灵活多变,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在工作现场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所有的培训学习都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

2、人才使用:人力资本不同于其他资本的特性在于,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

以恰当地使用人才,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还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30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2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都要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可以促进人才创造最大价值,通过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可以使员工的工作更得心应手,工作效率更高,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主要的作用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另外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从而使人才增值。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满足其物质需求,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满足其精神需求。

上述所有观点,目的是想转变公司的人力资源观,从人力资源提升为人力资本观,可行性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可以在实行中迅速改进,最终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企业经营战略概论》刘仲康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 《企业管理咨询》刘仲康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主编 新华出版社,

[4] 《现代企业管理》杨湘洪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5]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管理科学基础》吴育华 杜纲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致谢词

本文得到了××和××老师的大力支持,许×和××同学为我提供了资料,

在此一并感谢!

2012年5月4日定稿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doc》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