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

2022-04-0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论语》述而读后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读后感。

孔子休闲在家时,仪态温和舒畅,神情祥和悠闲。

读后感:

一个作风严谨的人,有着习惯成自然的作派,人前不做作,人后不狰狞,即使在家里,衣着也不散乱,神情也不放纵,这不就是仁者所追求的“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么?孔子主张张弛有度,既不能张而不弛,也不能弛而不张。做事时精神张满,唯恐出现差池;闲暇时精神松弛,唯恐休息不好。只有充分地休息,才能保证充足的精力工作,这就是以弛保张,读后感《《论语》述而读后感》。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有铁打的意志,但没有铁打的身体,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性能再好,也要定期检修维护。人也是一样,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就像机器在高速运转。闲暇时精神为之放松,就像机器在检修维护。人的每次检修维护,都是为下次能量积聚作准备。如果本次休息不足,下次的能量积聚也就不完美。

老子说:“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说为了治理天下而爱惜自己的身体,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为了把某项工作做好,把空闲时间用来充分地休息,而不愿用来拚酒或者狂欢,上位的人就可以放心地把这项工作交给他去做了。因为注意休息的人是在全力工作,而不注意休息的人是在凭兴趣工作,一旦兴趣索然,工作的积极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说,君子之修养,闲暇时精神放松,但不怠惰放肆,工作时专心致志,但不忙乱严厉,这就是君子所追求的中和之气。中和就是人身内在活动表现出来而又不伤人之本性,为外物所喜悦。

推荐第2篇:论语 述而教学设计

《论语 述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古人勤学好问,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到我们教室的不仅有听课的教师,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论。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

1、试读课文——自由朗读。

2、听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解决读音和节奏。

3、朗读课文——按要求读出文言文味道。

4、讲解论语第一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子曰”:子,古代用作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指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默默地;识(zhì),记住;之,它,代所学的东西;厌,满足;诲,教导;何有,有何,有哪一样;于,在;哉,叹词。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对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从不感到疲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5、学生根据重点字词翻译句子

6、小组合作,探讨有效的读书方法。

7、教学第二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小组合作中的什么问题,具有什么含意?

8、教学第三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孔子的什么处事风格?具有什么含意?

9、教学第四则。

①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②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③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中,孔子对弟子进行了什么教育?表明了选朋友上的什么问题?

10、根据情景描述,用原文填空。

11、总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1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论语 述而》说课稿

上犁川小学 高燕波

一、教材分析

《论语十则》是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中《论语》第6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课文中所选的《论语》,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内容均归属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范畴。因此,本文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含义,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深入养成教育。

二、说教法 1.诵读法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四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只有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理解内容。

2、点拨法。运用点拨教学法,以突破重点。运用点拨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学生在讨论“择其善者而从之”与“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之”的用法时,教师的相机诱导,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不断联系,补充新的知识。

3、合作探究法。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互问互答,围绕

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用学生的互问互答,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把问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答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较开放的探究活动中对文章深入理解。

三、说学法

以学为本,变教为学,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道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学生设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朗读法:知道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每一则的含义,加深理解。

3、整体感悟法。虽然每一则之间内容缺乏联系,然而就其内容的侧重点而言,整体感悟内容,以利于初步把握孔子的思想,即他所认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个人的品德修养。

4、讨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探究面越是深广,就越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潜能,有利于学习的深入;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围绕某个问题探究,解决,在积极采育中使自己的话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过程

《论语》十则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前五则。本次说课内容即针对第一课时而设计。由《论语》的影响地位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层层推进,在设计中突出学生主动的合作探究,充分让学生活起来,注重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字词的教学在深入理解中得到强

化。

一、导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到我们教室的不仅有听课的教师,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论。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

1、试读课文——自由朗读。

2、听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解决读音和节奏。

3、朗读课文——按要求读出文言文味道。

4、讲解论语第一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子曰”:子,古代用作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指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默默地;识(zhì),记住;之,它,代所学的东西;厌,满足;诲,教导;何有,有何,有哪一样;于,在;

哉,叹词。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对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从不感到疲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5、学生根据重点字词翻译句子

6、小组合作,探讨有效的读书方法。

7、教学第二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小组合作中的什么问题,具有什么含意?

8、教学第三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孔子的什么处事风格?具有什么含意?

9、教学第四则。

①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②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③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中,孔子对弟子进行了什么教育?表明了选朋友上的什么问题?

10、根据情景描述,用原文填空。

11、总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1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论语学案

(五)教师强调重点词语,连词成句。

1、时,按时,时时;

习,温习、实习;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知,了解;

愠,恼恨、怨恨;

君子,这里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2、温习;

故,旧的(知识);

3、思,思考;

则,就;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敏,聪敏;

好(hào),喜爱;

耻,把„„当作耻辱;

5、默,默默地;

识(zhì),记住;

厌,满足;

诲,教导;

(六)背诵并默写

(七)学生整理知识,利用大屏幕检测。1.读拼音、写汉字。

(1)人不知而不(yùn)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wǎng)_______ (3)思而不学则(dài)__________ (4)松柏之后(diāo) __________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的括号内画“√”。

(1)《论语》十则

A.lún(

B.lùn(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lè(

B.yuè(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A.yuè(

B.shuō

3.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选择正确解释,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句后括号里。 (1)学而时习之

A.及时

B.时常

C.按一定的时间 (2)有朋自远方来

A.从

B.自己

C.主动 (3)学而不思则罔

A.蒙蔽

B.无,没有

C.迷惑而无所得 (4)思而不学则殆

A.呼,差不多

B.危险

C.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语句。

(1)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根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句子,都有四种翻译,选出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1)学而时习之

A.学习了,但要按时复习。

B.学习了知识,却不按时温习它。

C.学习了知识,并且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D.学习并按时做好练习和预习。 (2)择其善者而从之

A.选择其中的好人,跟从他(学习)。 B.选择其中的善人并跟着他走。

C.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D.选择并学习

(八)归纳整理,复习巩固。

推荐第3篇:《论语》述而之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之五。

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读后感: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说人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中枢神经会留有习惯性记忆,梦境中就会有所显现。梦中的境象,不像白天思考的那么集中,甚至完全相反,或隐或现地与之关联,这是人们发散思维在飞扬的结果。

孔子之所以在年轻时经常梦见周公,是因为他志深信笃的缘故。孔子恨不得一日之间恢复周礼,凡事皆以礼相衡,惟恐与之相悖,甚至诚惶诚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孔子能与周公梦寐相见。

至于老来,孔子很少梦见周公,并不是他不专注于礼,而是心境已经平静了下来,不像年少时那样飞扬罢了,读后感《《论语》述而之五》。 从人的生理特点讲,健康、理性的老年人是很少有梦的。当人的身体出现状况时,譬如休息不好、心情紧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多梦。老年人多梦,是一种亚健康的表现。

孔子因少梦而言衰,既是对自身信仰持之以恒的自豪,又是对精力不再充沛的悲叹。人总是要老的,不管向仁向智,有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物,不可能脱离由壮及衰的自然规律,圣人也是难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不满百。”

人到老年,难免怀旧,这是由于体质精力渐衰,雄风不再的缘故,有人自豪,有人悲叹。自豪的人,因为一贯坚守而有信果;悲叹的人,因为力不从心而未尽善。不管自豪还是悲叹,只要坚持了、努力了,人也就不再遗憾,毕竟人没有超自然能力。

推荐第4篇:《论语》述而之十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之十四。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研习《韶》乐,很长时间食不知味。感叹说:没料到研习音乐竟会达到这般的境界。

读后感:

儒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术。其中,“乐”是以《武》乐为基础的,但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便为之癫狂不已,就象如今的追星族一样废寝忘食。孔子在对比《韶》乐和《武》乐时说:音律都美极了,但内涵方面,后者就有些逊色。

舜武二帝虽然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圣人,但舜帝是受尧帝禅让登帝位,而武帝则是通过伐纣取得帝位,故《韶》乐优美柔和,《武》乐隐有杀伐之气,读后感《《论语》述而之十四》。 孔子是个大仁者,最讲究意境上的追求,故孔子对《韶》乐更为推崇备至。

人生机遇频频,但有些机遇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孔子是在异国他乡听到《韶》乐,就认为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错过了,就有可能成为记忆。所以,一定要研习透彻才肯罢休,就连美食佳肴都不管不顾了。由此启发我们要珍惜机遇,发奋向上,不要空悲叹白了少年头。

品味之余,觉得刚好切中时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物质基础日丰的同时,人们的信仰却是日淡,以至于不知为何物。而人一旦失去了信仰,人生就会因迷失而漂泊不定,由惶惑转向寻求刺激。所谓刺激,无非就是平常之不敢为、不能为。

人一旦没有了行为底线,就会无所不为、为所欲为。这样,人的品行就危险了,如基督《圣经》所言:“天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又如道家所言“物壮早已”,事物到了极限就会衰退、灭失。

推荐第5篇:论语述而原文及翻译

“述而”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的自我评价,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下面是论语述而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修(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合乎于道的富贵,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7·18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评析】 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原文】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 7·29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

【译文】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评析】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 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推荐第6篇:论语述而第七教学设计

《小学生国学精典诵读》四年级下册《论语》述而第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杜牧古诗《过华清宫绝句》 [教材分析]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2.《过华清宫绝句》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

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骄奢淫侈。

全诗以“回望”起笔,层层设置悬念,最后以“无人知”揭示谜底。这不仅揭露了唐明皇为讨好宠妃的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同时以前面渲染的不寻常气氛相呼应,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清丽俊俏,活泼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确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设计思路] 经典文章的学习重在诵读,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背。因此运用课堂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体味名句或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

[活动目标]

1、积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句子的意思。理解诗歌《过华清宫绝句》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4、细心品味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2、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周学过的《论语》内容。(1)指名学生诵读。 (2)全班诵读。

2、谈话导入。人非生而知之者。我们要善于学习,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孔子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今天,我们接着写第八周的内容。

二、学习《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1、师范读。

2、生自读,读通、读顺。

3、师讲解大意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生再次自读,带着对句子的理解读熟。

5、请学生讲讲对句子的理解。

6、师小结: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

7、引导悟理。

师:读了这则《论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8、练习诵读。

三、学习《过华清宫》

1、导入

(1)齐诵《泊秦淮》

(2)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3)积累:你还学过哪些杜牧的诗?

2、出示古诗,听录音

3、介绍【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三首《过华清宫》七绝,这是其中的一首。

4.小组学习

(1) 读通全诗

(2)师出示诗意,生对照理解诗意

【注释】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渡县骊山北麓,唐玄宗造。《长安志》载“骊山上下,益治汤进(即温泉),为池台殿环列山谷,明皇岁幸焉。”

②绣成堆:骊山左右有东西绣岭,因当时林木花卉繁盛类锦绣,故名。 ③千门:汉武帝起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后因称宫殿重门为千门。 ④一骑红尘:《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置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 味未变,已志京师。

5.大组交流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

经过华清宫来到长宫,回首向锦乡堆城般的骊山望去,只见山顶华清宫那紧闭的大门,一扇一扇缓缓地打开;山脚下,风尘仆仆的骑手拼命鞭打着跨下飞驰的骏马,身后扬起了一溜浓密的尘烟;华清宫中的杨贵妃高兴地笑了。唉!没有人知道,这是皇上派人从遥远的南方为她运来了她爱吃的新鲜荔枝。

5、学生自读

6、教师指导诵读。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首句中说“回望”,那么诗作主人公是在哪里望哪里?看到了什么?(明确:诗作主人公是站在长安回望骊山华清宫,看到骊山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

(2)第二句说骊山上千重宫门依次一扇接着一扇地打开了,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明确:“次第”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报深宫中的皇帝。

(3)、第三句 “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目的在于讽刺唐明皇荒淫好色,为了一个妃子,不惜牺牲民力物力。

7、小结: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人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

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7、诵读诗歌。

(1)自读感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节奏美,音韵美,都能给我们美的熏陶。优美的诗歌,需要优美的朗读,今天,我们就开展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读竞赛,看谁字音读得准,节奏读得好,感情读得美。

(2)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点: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学生进行个人朗读练习。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进入班级诗歌朗诵比赛。 朗读,互评。

(4).组织朗读比赛。 小组推荐的选手上台朗读。 每一组推选一个代表作为评委。

(5)师生评价,评选最佳选手。

四、作业

(1)诵读本节课学习的《论语》内容及《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2)积累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的其他三首,自已诵读。 (3)积累学过的《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诵读。

推荐第7篇:论语学而第一到述而第七

学而第一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子曰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尽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之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 温良恭俭让

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 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有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 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 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也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子曰 诗三百 一言而蔽之 曰 思无邪

子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 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 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饡 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 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子曰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子曰 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 子曰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 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 使民敬 忠以劝 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 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

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 书云 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

子曰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 可知也

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 见义不为 无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 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 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 宁俭 丧与其易也 宁戚

子曰 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 对曰 不能 子曰 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 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 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 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 禘 自既灌而往者 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 子曰 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 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子曰 吾不与祭 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 宁媚于灶 何谓也 子曰 不然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子曰 周鉴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子入大庙 每事问 或曰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入大庙 每事问 子闻之曰 是礼也

子曰 射不主皮 为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 赐也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子曰 事君尽礼 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 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子曰 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 后夏氏以松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 曰 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 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俭乎 曰 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则 管仲知礼乎

曰 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 曰 乐其可知也 始作 翕如也 从之 纯如也 皦如也 绎如也 以成

仪封人请见 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

子曰 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 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子曰 里仁为美 则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 不仁者 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子曰 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子曰 我未见好仁者 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 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已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子曰 人之过也 各于其党 观过 斯知仁矣

子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子曰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子曰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

子曰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子曰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子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子曰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 以约 失之者鲜矣

子曰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 德不孤 必有邻

子游曰 事君数 斯辱矣 朋友数 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 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 邦有道 不废 邦无道 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 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者 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 赐也何如 子曰 女器也 曰 何器也 曰 瑚链也

或曰 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 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 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 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 对曰 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 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 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 不知也 又问 子曰 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 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 赤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 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子曰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 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 申枨 子曰 枨也欲 焉得刚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 赐也 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 未之能行 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 孔文子 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事上也敬 其行己也恭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子曰 晏平仲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

子曰 臧文仲居蔡 山节藻棁 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 令尹子文 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 三已之 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

子曰 忠矣 曰 仁矣乎 曰 未知 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 陈文子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 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 则又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 子曰 清矣 曰 仁矣乎 曰 未知 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 再 斯可以

子曰 宁武子 邦有道则知 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 归与 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 伯夷 叔齐 不念旧恶 怨是用希

子曰 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 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 巧言令色 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 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子曰 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子曰 雍也 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 可也简 仲弓曰 居敬而行简 以临其民 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 无乃大简乎 子曰 雍之言然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 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 与之釜 请益 曰 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 赤之适齐也 乘肥马 衣轻裘 吾闻之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 与之粟九百 辞 子曰 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 犁牛之子骍且角 虽欲勿用 山川其舍诸

子曰 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 仲由 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 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 曰 赐也 可使从政也与 曰 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 曰 求也 可使从政也与 曰 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 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 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 曰 亡之 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 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 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 女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 女得人焉尔乎 曰 有澹台灭明者 行不由径 非公事 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 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 将入门 策其马 曰 非敢后也 马不进也

子曰 不有祝鮀之佞 而有宋朝之美 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 谁能出不由户 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子曰 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 子曰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问仁 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子曰 齐一变至于鲁 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 觚不觚 觚哉 觚哉

宰我问曰 仁者 虽告之曰 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 子曰 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 不可陷也 可欺也 不可罔也

子曰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 天厌之 天厌之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如何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子曰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子曰 甚矣 吾衰也 久矣 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子曰 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 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 则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 齐 战 疾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 诺 吾将问之 入曰 伯夷 叔齐 何人也 曰 古之贤人也 曰

怨乎 曰 求仁而得仁 又何怨 出曰 夫子不为也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子曰 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 诗 书 执礼 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而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 怪 力 乱 神

推荐第8篇:论语述而篇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述而篇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论语述而篇的原文及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相信而又爱好,我想自己很像我们的老彭吧。”老彭:商朝后裔,孔子之先祖。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存想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去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神情舒缓。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孔子说:“我实在太衰老了,我竟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人生正途,自在涵泳艺文活动。”

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束脩:代表十五岁以上的人。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方面,我就不再多说了。”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孔子在家里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不曾吃饱过。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他就不再唱歌了。是日:这一天。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发挥抱负,没人任用就就安静修行,只有我与你可以做到吧?”子路说:“老师率领军队的话,找谁同去呢?”孔子说:“空手打老虎,徒步去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去的。一定要找同去的人,那就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人。”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财富如果求得,就算在市场担任守门人,我也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吧。”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孔子以慎重的态度面对的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疾病。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欣赏音乐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我去请教他。”子贡走进屋子对老师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的有德之人。”子贡说:“他们会抱怨自己的遭遇吗?”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结果,还抱怨什么呢?”子贡走出屋子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的国君了。”

16、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象浮云一样。”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给我几年的时间,到五十岁的时候学习《周易》,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加:假。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孔子有讲雅言的时候,读《诗经》、念《尚书》、行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之后就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奋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了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去学习得来的。”

21、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不跟别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警惕自己不要学坏。”

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桓魋:宋国司马(即将军),心怀狭隘接受不了孔子的批评而想报复。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孔子说:“你们几位学生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面前,那就是我的作风啊。”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把文化知识、为人处事、忠厚有礼、保持诚信四项内容教授给学生。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君子,也就不错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恒的人,也就不错了。明明没有,却装作有;明明空虚,却装作充实;明明穷困,却装作富有,要做到有恒是多么困难呀!”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一个鱼钓的钓竿钓鱼,而不用纲来截断水流而取鱼;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飞鸟,而不射归巢歇宿的鸟。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孔子说:“也许有人是自己不懂却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要多听,选择其中正确的部分来接受;多看,把好的记在心里;这种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如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有一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们觉得很困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我,我就嘉许他整洁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去的作为。”互乡:地名。不如:不希望。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是否懂得礼,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然后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也会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做夫人,把她叫做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他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开怀时,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遍。反:再。

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孔子说:“像圣与仁这样的境界,我怎么敢当?如果说是以此为目标,努力实践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厌倦,或许我还可以做到。”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生没有办法学到的。”

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做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祗祷告。’”孔子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呀。”

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

译文:孔子说:“奢侈就会变得骄傲(不逊),简约就会流于固陋。与其骄傲,宁可固陋(寒酸)。”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而不刚猛,谦恭而又安适。

推荐第9篇:论语述而,孔子最后的教导(现代文)

论语述而,孔子最后的教导(现代文)

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不要为吾祷吿延寿,世上没有生而不死的;免去无谓的悲伤,须把道理记在心上,然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间的真相。本来事物就是有规律的,硬要我行我想,得福消灾那能办得到。

弟子们,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弟子们,是丘也。吾再曰:富贵是可求的。盖有不知而言此者,吾无是也。吾非生而知之者,吾信而好古,博览而识之。吾述而不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承传先贤之真理。吾亦学于大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吾守则。弟子们,言吾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德之不修,学而不用,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兴于业,是吾喜也。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善者,斯可矣。富贵之法实乃持勤善正断懒邪恶也。勤善正:益顺也。如和气,礼貌,顺遂,谨慎,节俭,躬行,勤劳生产,遵守法规。懒邪恶:逆害也。如图乐,奢侈,懒惰,斗闹,邪淫,偷盗,欺骗,挑逗,两舌,欲求,生气怨恨,邪见邪道。

推荐第10篇:述而第七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翻译:孔子说:“传述成说而不创为新说,崇信而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里将自己比作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然把所学的记在心里,学习不满足,教诲别人不厌倦,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翻译:孔子说:“德行不修习,学问不讲求,领会了道义不遵从,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是我所担心的。”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翻译:孔子平居时,一派安闲舒和的神态,一派从容愉悦的神态。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翻译:孔子说:“我衰惫的很厉害!我已经很久不再梦见周公啦!”

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人,游於义。”

翻译:孔子说:“立志于求道,巩固已经取得的进步,按照仁的要求立身行事,轻松愉快的学习各种技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翻译:孔子说:“能自己送来十条干肉作薄礼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居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学生所思考的问题尚未郁积于心,教师就不加启发;学生已经领会大意尚不能确切表达,教师才引导他确切的表达。教师举一隅,而学生尚未以三隅回证一隅之理,教师就不重复给他们讲。”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翻译: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与这天参加丧礼哭了,他就不再唱歌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为我与而有是夫。”子路曰:“自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这,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孔子对颜渊说:“得到任用就推行自己的主张,得不到任用就将自己的主张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有这样的境界。”子路说:“您统领三军,与谁一起去呢?”孔子说:“徒手博虎,徒步涉河,即使死了也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去的。和我一起去的人,必须是面对事情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谋划并且能把事情做成功的人。”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翻译:孔子说:“如果富是不违背道就可以求得的,即使是做手执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干。如果富是不可以求得的,就遵从我的爱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翻译:孔子特别谨慎的事:斋戒,战争,疾病。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翻译: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很长时间不知道肉的滋味,说:“想不到《韶》乐使人快乐到这样的程度。”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翻译:冉有说:“老先生帮卫君吗?”子贡说:“好,我来问他。”他入见孔子,说:“伯夷和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古代的贤人。”子贡问:“他们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子贡出来,说:“老先生不帮卫君。”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劣的饭,喝白水,弯曲手臂当枕头,快乐就在这样的生活中了。行事不合道义而又富又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翻译:孔子说:“加给我几年寿命,活到五十岁时学习《易》,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翻译:孔子用标准汉语的事,讲诵《诗》、《书》,主持礼仪,都用标准汉语。

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儿。’”

翻译:叶公问子路孔子怎么样,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为人啊,有所不明白,憋闷在心里,思虑不已,以至于忘记了吃饭;有所得,快乐的忘记了一切忧愁,如此追求,不知道老境将到了,如此而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翻译: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爱好古代文化,并勤勉努力地追求它。” 子不语怪、力、乱、神。

翻译:孔子不谈论:怪异现象,超长的勇力,违反常理之事,鬼神灵异。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人同行,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挑他们的优点学习,见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身上相类的缺点。”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何?”

翻译:孔子说:“天将德赋予我,桓魋能拿我怎么样呢?”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翻译:孔子说:“你们几位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我没有事是你们不参与的,这就是我孔丘。”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翻译:孔子以四项内容教学生:文献典籍,行为规范,忠诚老实,真诚守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也。”子曰:“善人,无不得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翻译:孔子说:“圣人,我不能见到了,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说:“善人,我不能见到了,能见到有恒心向善的人,就可以了。本来无装作有,本来虚装作满,本来穷困装作安泰,这样的人,就难以有恒心了。”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翻译:孔子钓鱼,但不用巨网绝流捕鱼,射猎不射宿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翻译:孔子说:“有自己还没有弄明白就创作的,我没有这样的事。多听别人的议论,选择其中比较好的而遵从;多观察,将观察到的记在心理。这样得来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互相难于言,童子见,门人或。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为何甚?人洁自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翻译:互相那个地方的人,很难与他们讲话。互相的一个孩子来,孔子见了他,孔子的学生疑惑不解。孔子说:“赞许他进步,不赞许他退步,何必太过头呢?人家修正自己以求进步,赞许他修正自己,不管他以前怎么样。”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译:孔子说:“仁远吗?我要仁,仁就来了。”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翻译: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请他过来,说:“我听说君子不相互偏袒,君子也相互偏袒吧?昭公取吴国公室的女子,与昭公是同姓,叫做吴孟子。如果昭公知礼,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很幸运,如果有过失,人家必定知道。”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翻译:孔子与人一起唱歌,觉得人家唱得好,必定请人家回过来,从头唱起,然后跟着人家唱。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翻译:孔子说:“文辞方面,我大概与人家差不多吧,但身体力行君子之道,我还没有做到。”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翻译:孔子说:“像圣人和仁者这样的称号,我岂敢接受?还是做事不自满,叫人不厌倦,可以说是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作弟子的无法学到的。”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耒》曰:‘祷而於上下神祇’”子曰:“丘祷之久也。”

翻译:孔子患了病,子路请求为他祷告。孔子说:“这样做有根据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耒》上说:‘我为您向天上地下的神祇祷告。”孔子说:“我已经祷告很久了。”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翻译:孔子说:“奢侈就不逊,俭啬就鄙陋。与其不逊,宁可鄙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坦然舒广,小人总是忧愁烦恼。”

子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译: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武而又不凶猛,宫颈而又安详。

第11篇:彭而述

彭而述

彭而述(1605~1665)字子籛,河南邓州彭桥人,明末清初官吏、学者。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阳曲知县,母忧归。顺治初,英亲王徇湖广,荐为提学佥事,迁永州道参议。 人物生平

彭而述一生,生当明末清初动荡的历史时期,初仕于明,时短而不著;后仕于清,颇有军功政绩显彰于西南边陲。就其思想而言,彭而述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一者,积极用世、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思想占据他思想的主流,主宰了他的一生。因此,他于晚明时代科举以求仕,并最终摆脱怀明而厌清的狭隘的民族观念而不止一次地进谒求仕,终至功成名就。实现了儒家宣扬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最高理想,表现在诗作当中。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功成名就的自豪的感情抒发。二者,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在他的诗作中有突出的表现。他的诗关注时事,关心民瘼,诅咒征伐;相应地,对统治阶级敲骨吸髓的征敛及其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亦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著作

彭而述文史兼治,著作甚丰,计有《明史断略》、《滇黔草》、《南游文集》、《读史亭诗集》16卷、《读史亭文集》12卷、《宋史外篇》8卷、《读史外篇》8卷、《续读史外篇》8卷、《禹峰诗集》、《读史新志》、《读史别志》、《读史异志》等,遗憾的是,除《读史亭诗集》(残卷)余皆不可得。

《读史亭诗集》 16卷,现仅存

一、

二、

四、

六、

七、

十、十一等7卷。

一、二卷为乐府和少数四言诗,三至五卷为五言古诗,六至八卷为七言古诗,九至十一卷为五言律诗,以下各卷当为七律和绝句。其中卷

四、

六、七中文字有缺失。就现存的7卷诗中,大致可分为咏怀诗、咏事诗和风物诗等三类。 咏怀诗

咏怀诗多作于他仕途坎坷、人生失意时期,基本主题是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如:“汉宫不能容贾谊,唐人何用解刘贲。我有鸊鹈新霜十二尺,出匣光芒走太白。何不与君南定白粤西定羌,羞共累累若若之巾帼”(《晤曹变文》);“我有四方志,世人竟不知。迤逦三十年,华发照接离。栖栖以终老,羲驭不我迟。婆娑故山侧,白酒醉黄鹂。胡为徒录录,急之勿失时。或题日南柱,或勒燕然碑”(《送张竟伯归泗州》);“夜中醉摩铁兜鍪,床头宝剑鸣蒯缑。安能四十常碌碌,冯唐李广都白头”(《赵参戎歌》);“有时拔剑吼苍旻,白水泚泚水断咽”(《与见宾》);“啮膝围捕鼠,山鸡欺孔雀。高才不任官,此理诚不错。古之卓荦人,强半在岩壑”(《长沙赠郜凌玉》),等等。这些诗直接抒发了苦闷情绪,同时,亦多表达了对时世的不满。而有一小部分咏怀诗则抒发了遁世隐居、纵情诗酒的情绪,其实内中隐含的真实情感依然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如:“伊余禄相不宜官,鸠拙辄与世网触。自怜壮士已成灰,何事虚名乃再辱”(《汉水舟次同许菊溪》);“汉水既不西北流,眼前莫负杯中醁。”“褐衣袯襫耒穰州,不妨为氓圣人世”(《霜髯歌》),等等。与上述咏怀诗内容、风格迥异的少量咏怀诗,作于他功成名就之后。“驰驱十载暮,今日始言归。酒喜亲朋饯,明兼羽檄稀。却指关山月,刚逢牛女星。殷勤此夜酒,拼醉莫教停”(《吕武臣招饮白衣庵》);“圣明辞绂冕,垂老归江湖。策马昆明日,犹然忆五铢”(《史质辅居》)。显然,这些诗中没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没有对时世的牢骚和对人生的消沉,有的只是踌躇满志的满足和喜悦。 咏事诗

他的咏事诗类若“新乐府”诗,多作于明、清之交的战乱时期,基本上主题是表达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如:“青稻高田死,征兵寡妇悲„„时方忧旱魃,况复未休兵”(《乌观符》);“白骨苍梧山,血涌潇湘流”(《癸巳灯下走笔》);“相逢无父老,街头尽残骨比。黄昏吐青火,照耀潇湘西。官舍两丛桂,颓廓落日低。秋深犹未开,阴翳网蛛丝。出门见苍鼠,径尺分外肥”(失题),这是一幅幅民不聊生的凄惨图画。诗人为之苦痛,并殷切期盼*时代尽早结束,清平治世早日到来:“何时洗兵甲,四海归宁谧”(《麻将军驻邓》),这些都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的儒家思想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可贵情怀。咏事诗中还有一部分是“刺世”的。“谒车奔流水,积金如云屯。将军是家奴,奉觞天笑新。阿阁连霄汉,锦袍画麒麟。既嗤石崇俭,翻笑何僧贫。咳唾兴云雾,谩骂不敢嗔。”(《长安有狭斜行》)用直叙的手法暴露了权贵的炙手可热。《估客行》揭露了富商巨贾的作威作福:“平阳盐商黄河来,左右牙侩塞满街。货得新盐积如山,一时气焰倾两淮。扬州女儿姑苏紬,密蜡簪子茉莉油。绮席笙歌无朝夕,醉后凭陵若王侯。”揭露了盐商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和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上述的咏事诗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和良心,亦是难能可贵的。 诗词特点 边塞经历

彭而述长期仕于西南边陲,西南的风土人情自然不同于中原,使他倍感惊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风物诗就是记载、描摹西南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如:“黔山殊易了,值此忽惊人。象马空中下,鸾凰物外真。古柏蹲山脚,奇峰触面开。三山涌作柱,百怪结成胎”(《飞云岭》);“乌蛇长百尺,巨蟒大十围,倒餐角鹿卷树枝”(《行路难》);“环山簇石笋,拔地起松根”(《平彝卫》),等等,写景状物,如在目前。而其有些诗则侧重于表现当地人民,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如“红藤腰围黄金齿,乡面花角来嘎理。双颊象牙环,髻插白雉尾。南山遮些郎,北溪地羊鬼,相约共赴陆梁会。”(《大(棘火)歌》)男女青年,身着独特的民族服饰,兴致勃勃地相约赴会,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特点描述

总之,《读史亭诗集》在内容表现上,有个人苦闷的倾诉、战乱生活的叙写、世道人心的评说、边陲生活的描绘。彭而述在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基础上,具体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比较广阔的社会现实。在艺术上,彭而述的古诗乐府,质朴通俗,多仿民歌之作,不乏清新的韵味;其律诗严守格律,平仄对仗,极见功力。诗人精研经史,博见广识,故作诗使事用典,得心应手。

清诗名家(192) 彭而述

七律、卫藩旧邸遇酒南将军(1) 又是悲秋日, 初筵动旅情(2)。 若能为楚舞(3), 何处得秦声(4)。 翠羽当轩媚(5), 红粧耀甲明(6)。 兴亡无限感, 洒泪忽沾缨。

(1)卫藩,边防重镇。

酒南,作者原注:酒泉郡之南也。 (2)初筵就是即席;后指宴饮之始,亦泛指宴饮。

旅情,羁旅者的思绪、情怀。

(3)楚舞,楚地之舞。是从原始乐舞到春秋楚乐舞,再到楚人刘邦之后的两汉楚歌楚舞、唐宋之际的巴渝竹枝踏歌,乃至延续近代故楚民间乐舞。

(4)秦声,秦地的音乐,又名秦腔。

(5)翠羽,翠绿色的羽毛,也代指绿孔雀或翠鸟。借指珍宝。

轩媚,优美的舞姿。

(6)红粧耀甲是写女将军酒宴中起舞的风采。

第12篇:论语学而篇心得

生命的信仰

——《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儿时的吟诵这是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开来。索性用这吟诵做一个开篇,开始我《学而篇》学习心得的叙写。

全篇16章,内容涉及仁、孝、信等道德的各个方面。在现在看来也远不会过时。忽然想起上星期在听学长学姐答辩的时候,老师根据北村的文章问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是没有信仰的,你认为基督教不能在中国扎根、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熟不知,那时我多想说,中国人怎么会没有信仰,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中积淀了多少智慧与圣明。我们有信仰的,我们信仰的是五千年凝结成的智慧,我们信仰的是源源而来理性,我们信仰“仁”与“礼”。我们不会在做错事的时候忏悔,也会少了期望得到时的祈祷,我们有一套礼法去约束我们,一直做一位君子,在自救中救赎。学而篇里的章节就让我看到了这些,看到了促成人们内心强大的理性武器,看到了君子之身的感召力。

先说我最喜欢的一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师曰:“人总是不断地在反省,在反省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在反省中修正自己的行为。于是人一步一步从猿进化为万物之灵。反省不仅仅是反思。反省是积极主动的对过去行为的自我论定,是在社会共同认知的是非标准下进行自我修正。省,又有省悟的意思。由省查而省悟,由省悟而不断修正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就会逐步进入‘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界。” 我对此深表赞同,同时,我更想表达对于本章提到的三个方面表示喝彩。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此处三句应是他提出的修养方法。那么曾子为什么强调要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反省?疑问刚一出老师就做出了详细的解说。陈祥道《论语全解》卷一说:“谋贵忠,言贵信,传贵习。谋、交、传者,施诸人;忠、信、习者,存诸已。先忠信而后习,与《易》言‘忠信’、‘进德,继之以‘修辞,立其诚’,《礼》言‘尊德性’而继之以‘道问学’同意。” 也就是说,曾子的“三省”讲的是进德修业的大事情。进德以“忠”“信”为本,修业以“习传”为基。忠本于心,《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补 “尽心曰忠”以足其义。也就是说一个人谋事要尽心竭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岗敬业。信本于言,《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说话要诚实。你说话不诚实,净说假话骗人,你最终没有一个朋友,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上司信任你。做到了为人谋而忠,与人交而信,再把老师传授的学业反复练习,使之成为安身立命的本钱,那么你就会成为有德有才的人而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你的生活道路就会平坦许多。

生活道路开始平坦,是非常诱惑人的一种境况,而我则更想说,曾子是在用一种信仰在约束自己,也在传播这一信仰的同时,反作用于世人也能这样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信仰是在君子的光环,是触手可得的神的光芒。每天都反省:做错的事,没做好的事,做好的事,不幸的事,幸福的事。每天都会有一堆故事能够串成五彩的珠子。想想自己对朋友有没有不真诚,有没有不信任,在一个阳光的午后,一种坦然也便油然而生。若是有所汗颜,那必定会有积极的行动去补救,美好的友情也就这样愈加滋生曼妙。想想工作中有没有谋私,有没有忠于这个组织,也许就在这个时候,心凝地更紧了一些,对于这个组织拥有了更多想要实现的梦想,把自己的梦与组织相连,在瞬间也变得坦然起来,试想是否可以理解成一种信仰的力量呢?想一想,学到的东西有没有复习有没有再做深一步的探究,是不是顿时就会生出一股动力,去发散思维,那样是不是就会少了很多颓废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又精彩的演出。

再回到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说:学习与实践是快乐的!和朋友交流沟通是快乐的!不轻易生气有修养的人是快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快乐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大家天天见见面说说话,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交流沟通才是快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也不生气,因为有修养才是快乐的。没有修养的人,天天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老干仗,老生气能快乐吗?不快乐能健康吗?

其实人的快乐按照告子“食色性也”的论断,人在得到食物维持了生命时是快乐的;在得到交配欢爱对象时是快乐的。这是生理层面上得到满足时的快乐。孔子认为,人的快乐的获得,还有精神层面的快乐,就是通过学习与交往和修养的宽容而获得的。

简短的两句话,16章里的两章内容,俨然不失为我们平常生活的乐道,一方面告诉我们去修正、提升自身,一方面告诉我们懂得欣赏、懂得宽恕。生命的信仰亦应是如此。

第13篇: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细细读来、慢慢品位,仍觉对于在教育岗位上的自己有许多益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系和重点,即德育和智育。而且是德育为先、德育为重。“孝、悌、谨、信、爱众”都是德育的内容和范畴;而且这段话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对自己到对别人,讲了一个德育的顺序。这个顺序,先讲纵的血缘关系——孝;再讲横的血缘关系——悌;然后发展到普遍的社会关系——爱众人。试想,如果连至亲的血缘关系都不能爱,怎么可能爱众人?对于如何要求自己,这里又讲了两点:一是谨,二是信。细细推究,这两点也是爱的表现形式,小心谨慎、言行诚信不正是对众人的爱吗?这说明“谨慎”和“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的重点。也体现了孔子一贯倡导的“仁”,而“仁”又以孝悌为本。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鉴价值。

时代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艰巨性,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便是进入了“三化”时期,即“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为各种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也为腐朽意识形态的传播制造提供了机会。电脑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能够摄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广泛无法估计,无可阻挡。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错综复杂。最近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恶性事件,都与我们忽视德育教育,德育实效性不大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确是新世纪学校的首要工作。

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到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象我们这样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忽视养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标太高、内容空洞,体系太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纪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没有养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这就需要继续倡导“孝、悌、谨、信、爱众”等德育内容。

孔子的德育教育,没有校园的局限,家庭、学校、社会、对己、对人融为一个整体。联系今天的教育工作来看,这段话仍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鲜明的针对性,可谓亘古常新。

第14篇:读《论语 学而》有感

读《论语 学而》有感

遍观《论语》最有名的,莫过一那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时隔数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其中重视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和重视修身律己的观念,不论对学术界还是普通国人更要重视和提倡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学记》)

记得,我是在初中学到这句话的,因为课本中那节《论语十则》。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由教科书的安排中,可见这句话的地位之一斑。

论语不是一部由单独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们合力编撰而成的,所以,在《论语》中,不但有子曰,还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当中,曾子曾经曰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操办却不尽心尽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讲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没有好好温习吗?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了。《周易》说:“君子以反身修德。”现在也常说,批判与自我批判。自古以来,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见曾子这句话的影响力之深远了。是为金玉良言也。

上述两句,是我在《论语 学而》中,最为喜爱的,故有感而发。当然,这不是《论语 学而》的精华的全部,也不是《论语》的全部精华,不可一概而论之。

已经读《论语》两三个星期了,仅仅读完《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也许有人要问我,你为什么读的那么慢?给我两三个星期,我都可以读几百万字了!

对此,我也不想争辩什么,于《论语》而言,有人可以在一个星期里一口气读完,也有人宣称一辈子都读不完,哪怕他已经读《论语》读到可以背了。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呢?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下,那些把国学经典当快餐文学读的人了。

曾遇有朋友夸耀自己已读了《史记》《老子》《孟子》《孙子兵法》等等好几本国学经典,自称通其关窍,不过数周。当时,我是甚羡慕的,甚崇拜的,如今回看,不禁讶然,朋友何其才也,于数周间,通其关窍,吾不如也,恐周树人先生亦不如也,真乃国之大才也!

其实写,读《论语 学而》有感,这个题目我是十分羞愧的。在我这篇小文中,切实的说,也就写了《论语 学而》中的两句话,而举证参考了他人之作,取巧也,自身感想又太贫乏,真才实学不多,甚至没有,亦谈了不少题外话,个中因果实是力有不逮也,自身才疏智浅,不自量力矣!疑在有哗众取宠之嫌!似为满足虚荣乎?当真愧不能当,但实在于《论语 学而》有感,故作此文以记之,又无力于作题目,只好姑且妄之。请读者姑且听之,万望见谅。

如有同道者,望能指点一二,吾当应了孔老夫子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黄小坤 2013-4-21

第15篇:《论语.学而》十六则

《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我们太熟悉了,但是未必能理解它深刻的含义。这三个反问句,问出了三个人生中最核心的问题:学习、交友、处世。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开篇就是一个字——“学”,“学”也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之一。孔子说过,我没有其他的优点,只是好学。在人群中找到忠厚的人容易,可是找到好学的人,就不容易了。人不是完美的,我们有很多知识上,能力上,修养上的不足,但是没关系,上帝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蜕变的过程,是向圣贤接近的过程。第一个字“学”就是告诉我们终生要有一种学习的心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我们太熟悉了,以至于并不仔细思考它的含义。这个“习”字的甲骨文字形上边是一个羽毛的“羽”,表示鸟的翅膀,下边是一个“日”字,表示太阳,合起来就是“小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学和习的区别是,学到了知识,了解人生道理,但是由道理变成行为准则,要由“习”来弥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就强调“习”的重要。只有在“习”里,我们才能把学到的知识,了解的道理去践行,去付诸行为的准则。在“学”中得到了道理,在“习”中实践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完成了自己,逐渐向圣人接近,不断提升,不断超越,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的身边,总是能有三五知己、八九良朋,总是能吸引很多人聚集在你周围,说明这个人有亲和力、感召力,有德行,有魅力。这些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难道不也是一件人生乐事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快乐的。但我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快乐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竖心旁的“悦”,第二个是快乐的“乐”。 当我们读书为学,读到会心处,不断地提升和修行,不禁击掌而叹或者莞尔一笑时,这个“悦”是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喜悦,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可以默默藏在自己的心里。而当我们与好友相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时候,这种快乐却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表现出来,乐于心而形于色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种快乐是一定要表现出来,要和朋友分享的。 下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知”不是知道,而是了解。你努力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承担了很多,可是没有人了解你的心意、德行、贡献、能力……真的很令人伤心沮丧。但经过修行后的内心,并不为之怨恨,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君子”。面对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有坦然的态度。我们不可能做每件事都被别人理解。人生在世,委屈是不可免的,误会是不可免的。如果每次误会,委屈都要和别人说清楚,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所以君子的态度是:对待委屈和误解,坦然一笑,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君子的修养和德行了。当我们变成了君子后,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整个《论语》的第一则,讲的就是如何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快乐。在孔子的眼中,追求“道”时很快乐,得到“道”时也很快乐。《论语》一万六千多字中,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字说的是“苦”。孔子的一生遭遇了那么多挫折打击,他有那么大的担当和责任,但孔子一直是快乐的,淡定的,从容的。 曾经有学生问我:“什么才是对的书?对的事?对的人?”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你的心知道。如果你觉得读这本书、做这件事、相处这个人的时候,你的心是愉悦的、平静的、真实的、自然的、提升的。即使觉得有痛苦有压力有困难,仍然觉得是值得的、快乐的,那就是对的。”这世界上,不止读书、交友、处世会快乐,当你心引领着你寻找到“对的”路径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领受快乐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承受生活中的不幸,经受挫折,我们就可以不受外在的干扰和评判,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论语•学而》第二则: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第二则中提到了一个人,叫做有子。有子,姓有,名若,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门中比较有地位的人。因为在《论语》中,只有有子,曾子等为数很少的几个人才被称为“子”。据说在孔子死后,有子一度被弟子们作为核心人物,作为老师一样地看待。在这句话当中,有子说了两个字,核心词叫做“孝悌”,其实很简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是这个“孝悌”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大家其实可以先看这一段的后两句,它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一生想做很多很多事情,想要建功立业,出将入相,想要求“道”,想要求“仁”,而这所有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有子说,就从这两个字,“孝”和“悌”开始。有人也许认为“孝顺”这个词说得太多了。我们可以在这里讲一下,孝顺,就是孝顺父母。“父母”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称为“亲”,因为只有父母才叫做“双亲”。可是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在今天,我们把所有能给我们带来利益,能买我们的货,做我们客户的人,都叫做“亲”。双十

一、双十二的时候,我们常常说:“亲,下手要快哦!”我们对所有没有其他关系,而对自己只有利益的人是如此亲切,可是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真的能够做到吗? 其实就像我在讲《菜根谭》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菜根谭》里的这样一句话:“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一个修行的人,一个想要修成真佛,求得真道,或者想要求得“仁”的人,不用到处去寻找,真佛和真道就在自己的家中。就是和父母兄弟间,平静的,愉快的,和悦的,包容的,没有阻隔,没有障碍地在一起交流。而能够做到和父母兄弟间的温暖和融洽,是一切的根本。 在儒家观念当中,认为人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够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建功立业。所以说“孝”和“悌”两点做到了,人就不会处理不好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会轻易地犯上;也不会轻易在社会上为非作歹,不会处理不好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角色。 大家看到这个“本”字,是一个高大树木的最下边有一个横,也就是指树根,是一切的根源和根本。其实说到“孝”字很简单,做到也许并不容易。《庄子》还曾经有个寓言,说孔门的著名弟子曾子,最初做官的时候,官职很小,薪水很低,但是他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的父母还在,能够得到自己的奉养。后来他官做大了,拥有了很多的钱财和地位,可是他一直不很开心,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要等到最爱我们的那个人去了,才觉得后悔和遗憾。但这一切都没有弥补的可能。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陪父母好好说话,给他们做一顿饭,帮他们洗一个澡。 《论语•学而》第三则: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句非常短,而且提到了整个《论语》,还有孔子的思想中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叫做“仁”。“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100多处,可以说它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内涵是博大精深而又幽微的,但是又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离我们不远。孔子在《论语》中很少直接地叙述什么是“仁”,他只是说,什么样的人缺少仁德,什么样的人更接近“仁”的境界,还有,仁者应该怎样做事,怎样为人。 这句话说,如果满口都是讨人喜欢的言语,满脸都是讨人喜欢的乖巧的神色,这种人恰恰仁德是不多的。一个“巧”字,我们能感觉到用了太多力气,花了太多心思,太刻意,也太用力。这世间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发乎自然。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有一个词叫做“讨巧”,像乞丐一样,讨来的喜欢,必定不会长久,反而弄巧成拙。 《论语》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刚毅、木讷,近仁。”刚正方直,勇敢坚毅,虽然有些不善言辞,反应迟钝,但它却是内心醇厚、质朴的表现,也更接近美好的人格和境界。 今天太多的人努力学习演讲口才,修饰面庞,锻炼形体,所有一切都是想要讨人喜欢,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内在的天性、仁德醇厚的修为,我们往往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就像《论语》中的另一则对话,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夏问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一个女孩子笑意盈盈,酒窝深深,眼波流转,不施粉黛而又光彩照人,指的是什么呢?孔子说,这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所以有绚烂的色彩,是因为它的底子是美好的,纯洁的。 《论语.学而》第四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这里出现了孔门的另一个代表性人物曾子,曾子比孔子小46岁,他进入孔门的时间非常晚,但是他的成就很高,而且非常有影响力,曾子一生恭敬谨慎、天性醇厚,非常孝敬,他和父亲曾皙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名叫曾参,他在论语中被称为“子”,而且《论语》中也记载他临终前的一些情况,所以也有人认为《论语》是曾子和他的弟子编辑的。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不逾矩。他得益于长久的“三省吾身”的精神,严以律己、知错必改,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他本来在孔门弟子的地位不太高,都不入“孔门十哲”之列,但是最终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我们来看这句“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三”字并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多次。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状态呢?有一句话说:“没有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实际上自省的精神历来为古代士人所推重。孟子说过“反求诸己”。而荀子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西汉扬雄说过:“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每天多次反省自我,就可以避免过失。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行走在世间,我们的心灵常常会蒙上灰尘,我们也常常会做一些连自己都不太满意的事情,所以禅宗也有一首短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 只有经常地拂掉身上的这些瑕疵和灰尘,才能够回归到本我,回归到纯净而又美好的心性。 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这样几件事:为别人考虑、帮别人做事有没有竭尽全力呢?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有没有真诚面对呢?所知道的道理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呢? 当然曾子只是列举了这三点,我们需要反省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每天真正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在喧嚣过后,在尘埃落定,有这样的一个时刻,静静地和自我真实面对,静静地反观内心。我想太多的时候,我们把眼光都在向外,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一个无待于外的完成。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留一段时间和自己相处,让我们和自己凝然相对、寂然欢喜。

《论语.学而》第五则: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个“道”念做dǎo,是“治理”的意思。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百姓,敬顺天地,适合农时。 这段话里,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敬”。他告诉我们,要恭敬,用恭敬的态度对待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面对每一份具体的工作。这就叫做“敬业”。常有人感慨,说自己的工作卑微、不值钱,让人看不起。其实是不是让人看得起,是不是有尊严,不是别人给你,而是自己给予自己的。秋天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清扫工在扫落叶,那种神情特别认真,看到扫得非常干净的马路,我不由得称赞。他腼腆地一笑,这一笑让人心生敬意。 即便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只要你用恭敬、谨慎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它,都值得嘉许,都会为你赢得一份尊严。而拥有了这个尊严,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事业,而不只是一个混口饭吃的职业。 孔子还告诉我们说:要敬畏。敬畏天地,敬畏君亲,敬畏师长。所以我们才能有所行,也有所止;才会有理性,也更有节制;所以才会有“信”。“信”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是“诚”,是“真”,是“实”。今天我们常常感慨假冒伪劣太多了,不敢吃、不敢喝,甚至不敢呼吸的时候,真的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太敢作了?太不怕因果了?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节用”,肆意开掘挥霍;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敬顺天时,违背自然规律而动。 这世界就是一个牌局,不知道敬畏,不服从规律的人,不论治身还是治国,一定会被出局,会受到惩罚,自食其果。 《论语》中也有一句话叫做“临事而惧”,恰恰是那种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谨慎敬畏的人,知道尊重和珍惜,甚至像《诗经》中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抱着一份敬畏,抱着一份珍惜,才能够知道.然和造化的伟大,也才能够更顺利和快乐地度过一生。

《论语·学而》篇的第六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家看到这段话一定感觉非常熟悉,因为《弟子规》的开头就是这一段。《弟子规》的内容就是采用《论语》这一则的文义编撰而成。分为: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 这段话说:年轻的学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友爱兄弟,处事谨慎而有诚信,泛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等到上述的一切都躬行实践,切实做到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化。 这里的“入”和“出”,指的是居家、在外,这个“弟”是通假字,通孝悌的“悌”。孝、悌、谨、信,我们之前都谈到了。在第二条里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和出发点。在第五条里,我们也学到了“敬事而信”,要用恭敬、庄重、谨慎、敬畏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则又谈到了“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泛爱众,广泛地仁爱所有的众生,所有普通而平凡的一切。没有分别心,没有喜欢不喜欢,没有讨厌和怨恨。 《菜根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能包容、接纳、亲和所有的人,这是大人的量,是君子的量。而仁爱众生,又不代表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丧失自我,甚至同流合污。孔子还说,要亲近有仁德的人。低,可以低到尘埃里,但在尘埃里却要开出花来。要知道自己的原则、底线、持守,更要有景仰和追求。 有首歌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仁”的境界,和有德行的仁者,都值得我们去追寻、向往、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上面所有的一切,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一定要躬身实践,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当我们真的能践行、能实行的时候,这时候有余力,才去学文。 我们总是很多道理都不懂、很多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的时候,就去学文化、学文艺、学文采。到头来违离道本,并不知道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而急着去追逐外在的光鲜和花哨的羽毛。所以我们往往在得到了很多很多后,突然感到空虚和失落,突然找不到自己。 这几句话,平凡、熟悉得不得了,但是八岁就懂的道理,八十岁未必能做得到。在古人那里,这是小孩子应该懂的,应该做的。那就让我们,放下一切倨傲和自以为是,做一个小孩子,跟着圣人,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吧。

《论语·学而》的第七则。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在这段文字当中,出现了孔门的第三位弟子——子夏。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才气过人,《论语》中有很多他著名的格言,比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比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孔子去世后,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和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他为老师。 这一段话中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位,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孤单的存在,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结和总和,这在传统文化中叫做人伦。我们常说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子夏的这几句话里,涉及到五伦当中的四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贤贤易色”,第一个字“贤”是动词,看重、尊重。这个“易”字,是轻易、看轻。“色”指的是容颜、脸色。他说对妻子要注重德行,而不注重容颜,要重“贤”,不重“色”。就像他曾经问过孔子《诗经》当中的一段话那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绘事后素。”所有的美好的绚烂的颜色,都要基于一个干净纯洁的底子。在这里,这个“底子”指的就是“贤”。我们常常形容一个女子说贤惠、贤淑,一个女子的“贤”是内心善良、通达人情、举止有度、平和宽容,所以才能秀外慧中,所以才叫做淑女。今天我们常常把这个时代叫做看脸的时代,稍微有点努力的人,我们就感慨说他明明能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而越来越少的人去关注那种像璞玉一样温润、质朴、淳厚,甚至有些羞涩的贤德了。 子夏还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与友交,言而有信。”这两条之前我们都曾谈到过。他还提到了“事君,能致其身。”也就是侍奉君王,能够奉献生命。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所以保护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对父母尽孝。可是如果君王和家国需要的话,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代的士人、知识分子,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明君贤臣”,遇到一位贤明的君主,自己的抱负能够得到施展,精忠报国,然后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因为那个时候只知有君王、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可以想一下如果真的家国被犯、山河罹难的话,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做到像曹植《白马篇》中写的那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呢?子夏说如果能做到以上的这几点,即使你没有什么所谓的学问、学历,用今天的话来说,不是什么博士、硕士毕业,可是你人生的答卷已经合格了,你的学问、修养远远比那几句空谈大论,那几页薄薄的文凭厚重得多。

《论语.学而》篇的第八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究竟什么才是“重”呢?“重”的反义词是“轻”。《菜根谭》说:“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不能挠我,而无幽闲镇定之趣。”君子平时接人待物的时候,绝对不可以轻薄急躁,一旦这样,就容易受到外物的困扰,丧失从容不迫,淡定安闲的人生趣味。《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五经”作了概括与总评,其中有一句说:“恭俭庄敬,礼教也。”指的是礼的核心精神,是让人的心中升起对万事万物以及自身的敬畏与慎重、严谨与庄重。 

这一个“重”字,还含有对责任的承担、对自身的宝爱和看重。因为有所担负,所以才会珍惜自我、爱惜羽毛,绝不会轻浮随便,绝不会轻言许诺,绝不会轻薄无行。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主人公讨厌人生的“重”,他们做了无数不去承担人生责任、随便而轻浮的事情,可是,后来终于发现,解脱了负担,没有了“重”,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原来“轻”也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 

而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沉静、厚重、端庄、大气的时候,他的魅力和气场是由内而外的,是不怒自威的,他已经不需要花哨的装饰和虚荣的托辞,便静如沧海、稳如泰山。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学则不固”。我们常常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儿,岂不知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为什么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呢?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人,会不断发现生命中的惊喜和美好,会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而最重要的是,他会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也会不断刷新自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的人绝不会固守一端,绝不会蔽塞落后,他的人生状态常常会是清澈的、活泼的、生机勃勃的。就像朱熹的诗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一句,“主忠信”。之前我们曾经讲过,曾子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和“信”,也是孔子一贯强调的做人准则和君子的理想人格。 下一句,“无友不如己者。”对于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先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它的意思就是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我也很赞同这种看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都是有价值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时间是值钱的,一个真正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拿自己当回事儿的人,不会将大把的光阴浪费在丝毫不值得的人和事上。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远离那个消耗你生命能量的人》。如果有一种交往是单向性的,对方永远像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离墙即倒的残废,永远指望着从你这儿汲取温暖,获得力量,而你在他身上却永远找不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这样天平失衡的交往,能够维持多久呢?我想理想的友情和爱情应该像舒婷的《致橡树》当中写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最后一句:“过则勿惮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勿惮”就是不要怕,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承担。人生在世,总要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更要勇于为自己的过错买单。一个树干的缺口往往愈合后,会成为这棵树上最坚硬的部分。走过“过错”的低谷,我们会发现,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论语.学而》篇的第九则: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里曾子又出现了,也足可以看出他在孔门中的地位。之前我们曾经提过,曾子生性仁厚,特别孝顺,他并不是天资聪颖,甚至有些鲁钝,但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会一直努力去做、坚持去做、笃定去做。这种有点儿执拗而又可爱的性格,特别像《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最终位列孔门十哲和五圣之列。

 我们来看这句话,“慎终追远”,仅仅四个字,历来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人死为“终”,指父母的去世;“远”指祖先。要慎重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先祖,对死去之人的丧礼要“尽其礼”,对祖先的祭祀要“尽其诚”,这样就可以使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真淳厚朴了。 为何要如此慎重地对待亲人的逝去和远祖先贤的祭奠呢?这里又包含着孔子怎样的对待生死的态度呢?在传统的五礼,也就是最基本的五类礼仪中,有吉、凶、军、宾、嘉,而丧礼是凶礼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朱熹说:终者,也就是去世的人,是人所容易忽视的,远者,是人所容易忘记的。因而,这些为死者和祖先设立的礼,其实是用来教育和警示生者的。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般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都容易开头,却不容易坚持到底。对于人生来说,则很容易知道我们的来处,却不容易知道我们的归处。因此很多人无所畏惧、不怕因果、不惧身后骂名,做了太多天地不容、人神共愤的事情。“慎终追远”的意义在哪里呢?当我们谨慎而又庄重地安葬亲人,缅怀先贤烈祖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穿越生而看到死,我们会明白,人活于世绝不是百年的行走,当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后人会因为他的嘉言懿行、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因为他的丰功伟业、因为他的奉献牺牲,给予他如此崇高的敬意和追念,即便千载后,仍然可以从他的精神和境界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当我们看到这些,做到这些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处和将来的声名。我们要珍惜这一世的每一行每一言,也要知道,我们即使形体消失,而仍然会有一些东西,在子孙后代,在下一世和后几世的人们中流传。如果德行不够,又何以面对祖先和后代呢? 

如此说来,这和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也是不矛盾的,他说,“终”是结果,“远”是远因。“慎终追远”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就应该有好的初衷。正如佛家所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慎终追远”,让我们在对先贤烈祖的尊敬和追忆中,认真地思考人生天地间的意义,恭敬谨慎地在这红尘中安身立命。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则: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里面出现了两个孔子的弟子,子禽和子贡,子禽姓陈名亢,如果大家对他还不太熟悉的话,子贡我们就很了解了,他姓端木,名赐,是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公关外交能力出色,而且财商很高,特别善于经营,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孔子去世后,子贡享有极高的威望,对孔子的地位,思想的宣扬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段话里,子禽问子贡说:咱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以温、良、恭、俭、让五者来得到的,咱们老师获闻各国政事与别人获闻各国政事不同吧! 子贡在这里用“温、良、恭、俭、让”五个字概括了孔子这位圣贤的气质。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些人中不乏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学界精英,而他们一直尊奉、跟随孔子,不离不弃,可见孔子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感召力。那么这份魅力的源泉是什么呢?也许这五个字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孔子。 

“温”,简单的理解是温和,《诗经.秦风.小戎》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一个君子,他的气质就像一块温润的美玉,透明、澄澈,而绝不剑锋凌厉,绝不咄咄逼人。这种气质是有温度的,是温暖而又和煦的,让人如沐春风,如获甘霖,而又绝不温吞,绝不敷衍。这是一种经过岁月打磨和世事洗礼,才有的极具亲和力的气质。 再来看“良”,《礼记.经解》中还有一句叫做“广博易良,乐教也”。见闻识广,胸怀博大而又平易善良,这是深深领悟礼乐教化的结果。《菜根谭》中说,“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善良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天性,心怀善良、美好的人,总是能遇见善良和美好。

“恭”,我们之前曾说过,对凡事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才会有一种谦恭的姿态。就像一句谚语:“饱满的谷穗都是下垂的。”一个从心底里谦恭的人,必定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行为不会落入恶俗,而这一切,又会为他营造更好的生存和生长的环境。所以《易经.谦卦》中才会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一谦而四益”。君子以谦卑的态度安放身心、修养自我,会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得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俭”,一般的理解是简朴,但绝不是鄙陋。俭,并不是让我们刻意地褴衫敝履,活得不成样子,而是强调人要有分寸,有节制,有一个度。凡事知止,知足,不再多要那些自己根本享受不了的东西。当你知道要什么,并且要得不多的时候,是很容易满足和快乐的。 “让”,是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做人不只要有分寸感,而且要有边界感。这世界不是唯我独尊、横行天下,好东西是要推给别人、是要分享的。老子《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一种智慧,越是不争,越无人争锋。而《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越是狭窄路段、越是肥鲜美味,越要留给、让给别人,而这是一个人行走于世,得到快乐的不二法门。 

“温良恭俭让”,这是一种高贵而低调的气质,具备了这种气质,不会再剑拔弩张、东奔西突、躁动不安,你会温柔敦厚、谦逊随和、平易近人。而这种平和和宁静,是具有力量的,它会让我们在这世间,生活得更从容,也更快乐。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一则: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人,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准则和规矩,就叫做孝了。 

人们历来对这段话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评价,鲁迅先生曾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病根,过度强调了对父亲的继承和顺从。因此也有人认为,难道不管父亲的原则和规矩对不对,我们都要多年不改吗?而南怀瑾先生认为,“无改于父道”是言行一致的意思,父亲生前和死后都秉持着他的教诲才叫做孝。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父”字,古代常常把君主也叫做“君父”,君王如父,父如君王。父亲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是这个家的总舵手,指引着航向,为子女也做了道德和行为的示范。但自明清以来,人们越来越感觉父权、夫权和君权,这三纲好像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才有后来的反封建、反礼教,以至于新文化运动对于孔子和儒学的批判,这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指向的。 

所谓过犹不及,在今天我倒觉得我们应该反过来思考一下,每一个做父亲的人真的做到了如君王一般,给这个家庭以指引、为这个家庭做标杆,并且在这个家中有着无上的尊严和威仪吗?讲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苦笑,我想真的未必。 如果一个父亲有足够的威望和仪范,那么子女就会有无比的崇敬和尊奉,就会有充分的敬畏,认为父亲是一座仰慕和学习的高山。所以“父在观其志”,这个时候他只能仰望父亲、效法父亲而无法超越,因而他心中“有志”,有了在这个巍峨航标下的理想和志向。

而“父没观其行”,当父亲去世后,家庭的责任和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这个人会瞬间成熟和成长,他会在短短的时间里明白了父亲的所作所为,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和使命,而这一切都要看他的行动,看他能否将父辈的期望和精神在成人世界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于父亲传下来的原则规范和精神秉持多年不变。现在,有多少人动不动看不起父辈的见识短浅、听不进父辈的谆谆告诫,越是年轻的人越如此,觉得他们说的简直是糟粕,老一辈早都out了。可是我想说,你真的了解父辈吗?他们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和蹉跎,你真的能懂吗?你拿着父辈的血汗钱去云淡风轻,岁月静好,却又对父辈的教诲嗤之以鼻,你又有什么资格呢?现在有太多的人只凭着自己有限的人生有限的见识,动辄贬损父辈、趾高气扬,却又在有钱有势的人面前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实在令人不耻和悲哀。

 就像筷子兄弟的那首歌《父亲》中唱到:“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的不容易,多想和从前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只有慢慢成长,慢慢成熟,慢慢也成为一个父亲,才能越来越懂得父亲。可是只有等到父亲离开你之后,家里的天塌了,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父之道”,原来的叛逆、抗拒竟然都变成了默默的存留和遗传。你发现自己当年是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多么不谙世事,回想起父亲的一言一行和谆谆教导都觉得难得而又宝贵,可是父亲永远不在你的身边了。 而现在的你,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像父亲,像父亲那样说话,像父亲那样教训你的子女,甚至有的时候也像父亲那样固执和坏脾气。所以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去做的,不会刻意去想当年父亲哪些不对?难道我不应该改正吗?一个人在青年和成年期彻底地与父亲对立和背叛的人,他的人生是悲哀的,没有了父亲的里程碑,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为,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父亲,又修正了父亲。你身上流着他的血脉,长得像他的样子,而你在人世间的一举一动,则是在向已经逝去的父亲致敬。看吧,父亲,当年那样荒谬、不听话的我现在按着您希望的样子在生活。但是我会比您希望的做得更好、更出色。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也做一个好子女呢?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孝”呢?我想这是个简单的话题,但却可能是值得我们终生思考的话题。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二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字面的意思简单的说是:“礼”的作用以中和为贵,先王的治国之道,以此为可贵。无论大事小事都以此为原则。假如有行不通的地方,只追求片面的调和,而不以“礼”礼去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在有子的这段话中,涉及到了一个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礼”,什么是“礼”呢?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比较简单的“礼貌”、“礼仪”、“礼节”。“礼”的内涵,指的是上下等级、尊卑有序、亲疏有别,而这种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又是发乎内心、自然而然的情感和与天地人伦之道。 “礼”的作用是什么呢?“和为贵”。这三个字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惯用语,通常的理解是:以和谐为贵,只有一团和气,才能和气生财,和气致祥。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和”呢?\"和\"也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各种情感没有发出来的时候称为“中”,发出来后全部都符合尺度,就叫做“和”。 杨伯峻《论语译注》就是以《中庸》之义来注“和”,并且引用了杨树达《论语疏注》中的话:“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所以《中庸》中还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人的七情六欲、为人处事、道德修养、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都能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各个环节,各个阶层调节适当而又能彼此融洽,就能够和谐共容,和乐相处,和气相生。“礼”的作用就在于此,就在于中“节”,就在于拿捏好这个尺度和分寸,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但是有子也说,如果“知和而和”,不了解这种和气、和谐、和悦的来由究竟何在,只片面的以和为贵、维持表象,做和事佬,而不知以“礼”来定位、来约束来节制来把握,当然行不通,走不动了。 这段话虽然说的是社会伦理政治原则,但是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试想,我们真的知“礼”吗?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定位,平和静定地安放身心、承担社会和家国责任了吗?我们又做到“和”了吗?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行举止都恰到好处、拿捏得当,与周围的人群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了吗? 送给大家三个字:“致中和”。我们一起共勉,修养身心、提升自我,符合天地人伦的大道。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三则: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这段话一共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提到的是“信”与“义”的关系;第二层提到的是“恭”与“礼”的关系;第三层提到的是所托何人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层,“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个“信”字在前几条就已经反复出现过,比如“敬事而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忠信”等等。“信”是论语中认为达到君子境界的一个主要因素。什么是“信”呢?我们看这个字,从人,从言,是个会意字。也就是说,人之所言,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真的、诚的、实的,这就叫做“信”。那什么是“义”呢?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义气、情义。朱熹的《论语集注》中说:“义者,事之宜也。”对事情的把握合适、恰当、有尺度、有分寸,合于天时地利、合于内在的良心、合于外在的法规,这就叫做“宜”。这个义项和我们昨天说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和”很相似。朱熹又说:复,就是践言,也就是践行诺言。我们常说“一诺千金”,一个人说出话来掷地有声、驷马难追、重信守诺,会极大地赢得他人的敬重和仰慕。如果你也希望这样言语之间有分量、有回响,那么在张口之时,就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是否符合天理、人情、人心、人性,是否能有始有终。只有这样,你说出的话才可能落地有声,值得践行。孔子说,如果不符合“义”,即使言必信、行必果,也是硁硁然小人哉。就算你说话算话、说到做到,也无非是个偏执浅薄的小人罢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层,“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第十则讲过“温良恭俭让”这五种低调而又高贵的美德。处事待人谦虚恭敬,便可以营造更加和谐融洽,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环境,这是没错的。但是仍然过犹不及,过度谦卑恭顺,挖空心思取悦讨好别人,孔子很看不起这种人,把它叫做“足恭”。这种人言语失当,要么被人看不起,要么被人耻笑。所以“恭”也是要有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合于“礼”。大家还记得我们上次说过什么是“礼”吗?“礼”的表现是尊卑有度、亲疏有别,而“礼”的核心是发自内心、合乎天理的,真切、自然的人伦情感。所以,即便是对别人恭敬,也必须是内心真实的流露。有“礼”的谦恭才是君子之风,是内心真正的谦虚、谨慎、庄重,而没有“礼”的谦恭,其实也就近乎谄媚了,这样的人往往内心有不正当的贪求,所以,才容易自取其辱。因此,我们的“恭”应当是适可而止、适度而行、不卑不亢,为自己、也为他人赢得一份尊严和自重。 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层:“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依靠,“宗”就是主。钱穆先生说:欲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当我们遇到难处,需要依托、依靠时,一定要先选择可亲可靠之人。这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如果没有一颗慧心、一双慧眼,不知道究竟谁才是真正值得信任、依靠者,误交损友、所托非人,那结果就不只是伤心伤情,还可能会贻误大事。 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这三条,有子的话真是得到了孔门的真传,也能够体现孔子思想的精粹。总结起来就是:许下诺言的时候要合乎义,对人恭敬的时候要近乎礼,托人于事的时候要依于亲。这三条处世宝典送给大家,我们一起共勉。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四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这段话里又出现了“君子”。孔子说,一个君子应该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食”和“居”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饱”和“安”也可以说是最普通的标准了,而孔子竟然说连“饱”和“安”都不要多求,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们仔细看看《论语》,会发现曾被人们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主食做得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甚至有一点变色变味的米饭,鱼肉都不能吃,可是这里为什么又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呢?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吃得精、住得暖不好。美食暖屋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一个会烹饪美食、品鉴美食的人,必定是对生活有品位、有态度,也热爱生活的人。但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并非一定要吃粗饭住破屋,他也可以坦然接受美食豪宅,但是他的心志并不在于此。就像一个故事里说:修为很高的上师接受供养,住在豪华的屋子里。有人指责他:不是说学佛者不应该追求奢侈的享受吗?上师微微一笑:是啊,只不过我虽然住在这个豪宅里,但是我随时可以离开和抛弃。这个豪宅,对我来说可以有也可以无,它并不在我的心里。 

在马斯洛的金字塔理论中,温饱等生理的需求处在金字塔最底层,也是最大多数最普遍的需要,再往上是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层级越高,人数就越少。而金字塔的最顶层,也是最少人数能够达到的那一层,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所以在孔子这句话里,“食”可以“饱”,“居”可以“安”,但仅止于此,则绝不会是一个君子的追求。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追求是华服美食、暖屋豪宅,那我们还能称得上是君子吗?

 下一句:“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感、反应快,可是“慎”却是谨慎、反应慢。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对待事情勤奋敏捷,发言出语却小心谨慎。我并不完全赞同,我认为这个“敏”是保持对所面临和承担事物的敏感和敏锐。能够做到“敏于事”的人,会有更好的洞察力和觉知力,对事物有全面和整体的认识,也更容易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绝不是身手敏捷、动作迅速。设想,在没有对整个事态有正确而清醒把握的前提下,贸然行动,显然并不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所为。而越是“敏于事”则越能“慎于言”,反而不会轻易脱口而出一些不着边际、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的话。 

有一句玩笑说:“你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反应快,最大的缺点是反应太快。”反应快就是“敏”,可是反应太快,就没有做到“慎”。我们看这个“慎”是心字旁,当对事情刚刚有浮光掠影的了解,根本没有经过“心”的理性权衡和考量,就脱口而出了。民间常说“贵人语话迟”。一个越是话多、话痨,出语不慎、随便发言的人,他说的话越不值钱,越没有人去关注和重视。 这七个字,“敏于事而慎于言”,真可以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仔细想想,又有多少时候,我们是“略于事而忽于言”,既缺乏对事物的清醒认识和全局总揽,又管不住自己的嘴,说人短长、闲谈抱怨呢?  最后一句:“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是趋就、趋向。“有道”,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一个有道之人,可能他的学问事业、成就地位令人钦佩;可能他的道德操守、高风亮节令人敬重;也可能他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令人折服;还可能他的思维视野、高瞻远瞩,令人五体投地。无论如何,与道同行的人,总是有无尽的感召力吸引着人们,向他靠拢,与他亲近。而一个君子会在有道者这里开启自己的人生窗口、找到自己的梦想航标。会在他的引领下不断修正、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孔子说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论语》中经常提到“好学”这个词,绝不只是“善于学习,愿意学习”之意。一个真正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是“好学”之人。他会像一个海绵宝宝,不断地从周围的环境、周围师友的身上汲取有益的营养,不断更新自我系统。而一旦一个人拥有了真正的“学习力”——请注意,就算你考上硕士博士,不见得拥有真正的“学习力”。这种“学习力”是一种活跃的、自发的、生机勃勃的原动力。一个爱学、会学的人,会在学习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会拥有持续不断的灵感和创造力,会对人生有极强的驾驭感和把控力。

拿当今时代举个例子,马云曾经在不同的演讲中说:这次互联网的技术革命,未来的三十年才是真正的巨大机会所在,各行各业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数据将成为核心的资源。这是从IT时代到DT时代的升级、变革和竞争,DT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定要培养DT时代的思维。DT是数据处理技术(Data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 我想问正在听录音的你,是否我们连IT还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DT了呢?不爱学、不好学的我们,是不是早已经被这个时代甩出十条街了呢? 

古今同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努力做个“好学”之人,向身边的“有道”之人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真正“好学”的人,才是永远的人生赢家。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五则: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句话里子贡又出现了。在第一篇中,有子出现了三次,曾子出现了两次,这都是被尊称为“子”的人物。子贡没有被尊称为“子”,却出现了两次,也足见他在孔门中有很高的地位。  子贡问老师说:“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虽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老师说:“已经不错了,但比不上贫穷却能乐道,富有却能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那样,要不停地切、磋、琢、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赐呀,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能举一反

三、加以发挥了。” 我们来看这个“贫”字。“贫”字的下面是“贝”。在古代汉语里,凡是和“贝”有关的,都和钱有关系。比如“贪”、“贡”、“贫”、“贿”、“赂”、“财”等等。今天我们总说“贫穷”,“贫”就是“穷”,但是在古代,“贫”是没钱,“穷”是不得志。大家看看这个字形,一个人在低矮的屋檐下不得伸展。  钱,这个东西很奇怪,有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它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顿时如霜打的茄子,也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瞬间像打足了气的皮球。所以今天才有句俗话叫做“人穷志短”、“财大气粗”。对于一般人来说,有钱和没钱是绝对能区别人生状态的分水岭。没了钱,就没了底气,整个人就坍塌了。所以贫者容易“谄”,容易显得自己不值钱,像哈巴狗那样摇尾乞怜、讨人喜欢。一旦有了钱,就有了撑腰的,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所以负责容易“骄”,容易到处显摆,目中无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我们把这个贫和富太当回事儿了。《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钱和没钱就可以使人的状态迥然不同,也许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小人”吧。 

另外我还想说,今天又有多少人,富是富了,可是却不贵。有一篇文章说:“越来越富的中国人丧失了雍容气度”。出现一个土豪容易,可是养成一个贵族却非常难。什么是贵族气质呢?其实在第十则中已经提到“温良恭俭让”,大家看,这五种低调却高贵的美德,才是君子之德、贵族之风。“谄”和“骄”两种状态就已经丧失了君子的风范。 

其实子贡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人生境界了,但是孔子又把他说的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的是什么呢?我们常说“安贫乐道”,能够让人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和直面人生勇气的,就是这个“道”。 隐居田园的陶渊明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他说,我也曾经因为坚守底线和原则,辞官不做,因为不能给家人提供更好的衣食住行而感到惭愧和矛盾,可是在这个纠结之中,“道”战胜了一切,我就再也没有沮丧颓唐的脸色,就能够安然接纳所有的一切。 

持守理想和道义,却一生坎坷、不断遭贬的苏轼晚年也曾经说过:“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我们虽然又老又穷,但是这种人生大道和忠义,充彻心肺,挺起脊梁,足可以让我们超越贫富,笑对生死。 

所以在《论语》中,在很多传统文化的原典中,“道”是一个核心的,贯穿始终的概念。而我们刚才谈到,一个人之所以高贵,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远比贫富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道”。一旦有了对“道”的追求,才会更清醒地看待人生,才会“贫且乐”,随缘任运、安放身心;才会“富而好礼”,有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所以子贡才说:明白了,这就像对玉石的不断切磋、琢磨那样,人的境界也需要不断地雕琢、升华、凝练。就像禅语所说的人生的三重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行至中途,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当我们不为外在的贫富所动,反而能超越贫富,去追求心中的“道”,我们就会见到更美丽的风景。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六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里的“患”是担忧、担心的意思。“己知”,在古代汉语中是常见的用法——宾语前置,就是“知己”。这段话是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才能、品德。  我想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字:“知”。“知”,这里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深入的了解、理解。在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地扪心自问: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奔波不休,可是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我最擅长的是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该怎样安放身心? 作为一个掌握了很多高科技,甚至能探索宇宙奥秘的现代人,我们都既不了解自己的身,也不了解自己的心。我们不知道这个身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常常违背自然规律而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不养阴气、扼杀阳气;我们常常粗暴地对待五脏六腑,忽冷忽热、胡吃海喝;我们常常使心为形役,压抑郁闷,强颜欢笑,甚至成为情绪的奴隶。 

所以西方圣哲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而东方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别人是好的,可是这个前提却是“自知”。只有自知者能真正地面对自己,坦然地接纳自己,全然地了解自己,才可以叫做“明”。“明”是什么呢?俗话说“耳聪目明”,“明”是眼睛的能力好,而“自知者明”则是对自己有内观和内省的能力,对这个奔波在红尘中的小我,种种光荣与梦想、种种无奈与悲哀,洞若观火,了然在胸。 所以能“自知”的人往往更平和、更冷静,更加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他知道这世界上远远有比别人了解自己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让自己先成为自己的知己。 

当然,有着清醒自知的人,往往也都有卓越的才干和能力,也有沉着淡定的德行,所以他们更有主见,更有定力,不容易被外在的评价标准所左右,也不会被他人的误解和指责影响自我认识。因此这样的人通常有几个特点:

一、无暇理会别人是否了解自己,因为主要的精力并不在此;

二、不急于求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他对自己所秉持的原则和道路有自信;

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三观一致的人和自己走在同一条路上,因为他的胸襟是敞开的。  只求他人的了解,往往把对自己的评价寄托在他人的眼睛和嘴巴上。《诗经》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最应该引以为忧的,是我们不能真正放下成见,而只凭传言和误导去解读他人。我曾经看到过小六写的一篇网文: 事实上,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嘴里的你是多少个版本,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多少人绕了一圈会变得多么面目全非。你也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了维护谁或隐藏某些真相将如何诋毁你,讽刺你,杜撰你的故事。还有那些喜欢凑热闹,讲八卦的看热闹者,又为了增加故事的可读性,散播了多少不切实际的闲话。  你听说某位年纪轻轻的单亲母亲,便确定她为人放荡才会有此下场,却不知也许她受过怎样的情感创伤,却依旧舍不得这一条生命,选择独自抚养。 你听说某位大腹便便的富商在公共场合大声嘻哈,便认定他素质底下才会这般喧哗,却不知也许他年轻有过耳疾,声音太小,根本无法正常交谈说话。 你听说某位牛肉小贩儿因为多占了几分零钱而两样放光,便肯定他贪图小利,不值一提,却不知也许他家中有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嗷嗷待补的幼婴。 我们眼睛看到的,我都无法肯定是真的,更何况是通过别人听说的。 

如果你没瞎,就请自己来了解我,不要通过别人的嘴巴认识我。 这句话虽然很毒舌,但是却提醒我们,“知己”、“知人”,说着简单,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患不知人也。”我们一起来互相提醒吧!

第16篇: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论语学而篇读后感1

”香九龄,能温席。“小小黄香,九岁就懂得孝敬父母,为父亲温暖床席,他多有孝心啊!黄香乃孝悌也者,不亦君子乎?黄香是一个君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好官。

黄香的故事正应了《论语·学而》篇第二条的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统治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的人,却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有了,”道“自然就形成了。能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实就是有了”仁“的根本。

看一个人会不会有所作为,成为有用之人,就要看这个人能不能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能做到这一点,他才会爱民、爱国,做一个群众喜欢并支持的好官,才能成就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

学习了这一篇《论语》,我想,我也要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一切都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为父母铺床、打洗脚水,帮他们做家务,给疲惫一天的父母做饭……

总之,我要努力了!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学而篇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3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到达,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能够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明白此刻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4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这天读《论语》就就应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一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一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就应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这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就应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就应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就应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此刻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就应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此刻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就应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5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但是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必须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必须受益匪浅,必须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第17篇: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学而篇学习心得

文/张赟

在这一周的学习过程中,自己真是汗颜,不学则以,一学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才疏学浅,对于经典中的很多字的读音不知道,有些字干脆就不认识。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读不顺畅,反复听,反复读几遍之后才算是能够顺利的读下来。虽然有译文,但对其原文的理解还是有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于是开始查资料,听群里各位老师的分享和导师的讲解,才渐渐明晰其中内涵。

虽然我才刚刚开始了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是名中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一周的学习下来,自己的感触也颇多。在这一篇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做一个有德之人,而这个不是从知识或书本上获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体验中以及做人做事上历练出来的。

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养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现问题才开始反思,去了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才开始不断地学习和自我修正,通过学习《论语》的学而篇,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践行,而践行也是为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务大众。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而非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系统。求同存异才是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杨教授讲到\"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反复读学而篇的时候,我体会到:这个\"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关系该如何相处。而这个关系最早的根源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和睦融洽了,我们跟世界的关系也就和谐了。所以孔子一再强调\"孝悌\".父亲是天,是阳性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创造力的象征。母亲是地,是阴性能量的代表,是承载、接纳的象征。这两种能量都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与父母的连结顺畅也就表示我们的阴阳能量的平衡。而这样的平衡状态下,我们对外,不管是和同学朋友的关系、还是和同事领导的关系都能自如应对。如此,人与人相处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当今很多人的财富、疾病、人际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的问题,追根溯源几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关系的问题上。可见,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们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渗透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那我们国家必将繁荣昌盛。

当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个基础,自我的修行还是靠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的反省和觉察自己的。这也是为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心,因为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们生命中几乎所有的痛苦都与\"道\"有关,万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个维度。人人都应该行在\"道\"中。这个\"道\"在世间一切事物上运行,比如我们的身体,生命、做事,家庭、关系,施与受、财富、事业,心思意念,命运等等。我们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运行着。

如果我们没有行走在道中,不论是身体、做人、做事、修行等各个层面就会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来给我们找麻烦的,而是一个个的信使来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有问题了,需要去修正,他们只是生命的信使,万物与宇宙之爱经由他们把信息送给我们,好让我们去看见问题处理问题,当我们能够明白这些提醒并去修正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继续回到了\"道\"中,一切就会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抓住那个仁德贤良的根本,让它在心中竖立起来,才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这样的一颗心,做事就会遵循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之后也需要运用好,那就需要\"礼\",而这个礼以恰到好处为可贵,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个词\"界限\" .有了这个界限,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不是,这样也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暂时不是合适的时机。而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自己也将同样的承担后果,而这个后果可能往往超过自己的承受力,伤人伤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义。\"

总之,有了学习的方向和态度,有了德行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自己内在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且稳定,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务社会!

第18篇:论语学而篇教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 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第19篇:论语学而教学设计

《论语·学而》前四则教学设计

青田办贺家联小翟江涛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2、熟读《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四则,并能做到当堂成诵;

3、初步了解孔子对学习、做人、修身的一些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四则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500多年前,在我国山东省,诞生了一位我国最伟大的教师。这位教师勤奋学习,博学多能,一生致力于教育,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甚至影响了全世界。美国曾经出版一本《名人年鉴手册》,其中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他被排在第一位。这位伟大的教师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像)

孔子一生有弟子3000人,其中特别优秀的有72人。孔子用他的言行给弟子们留下深远的影响。孔子去世后,他的这些弟子将他和弟子们的言行整理编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论语》(板书:《论语》,提醒注意“论”的读音),你对《论语》还有哪些了解?或者你还想了解《论语》的哪些内容?(课件出示:《论语》及四书五经,及《论语》的篇章)这本书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学习其中的第一篇。(板书:论语·学而)

(二)古代的学生如何读书。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古代的学生怎么学习吗?(请几个同学发言,随便说)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影片,看一看古代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

2、(看完后)你看懂了吗?你们想像他们一样学习吗?(学生答想)为什么?(学生答:可能会说可以喝酒吃肉,等等(同学随便发言)师小结:其实也就:能在轻松自由氛围中做学问,而且喜欢辩论。你们想不想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那你们就轻松点,行不?为了轻松,首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吧。

(三)学习第一则

1、讲述故事:一天,孔子正在家里读书,他时而大声朗诵,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为书中的内容拍案叫好。读着读着,孔子感觉到一种快乐的情绪在自己的心中慢慢荡漾开来,于是他取出一札竹简,在其中一片上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课件出示)

放下毛笔,他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 “是我的朋友们来看我了吗?”他一阵欣喜,又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另一行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课件出示)

“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管来的是谁,我都可以把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告诉他,他也可以和我谈谈他最近的收获,这不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孔子静静地等待着,沉浸在一片幸福之中。

可是,马蹄声并没有停下来。孔子叹了叹气,默默地在第三片竹简上写下又一行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件出示)

他想,我日积月累地做学问,可是有谁能够理解我呢?哪怕没有一个人理解我,我都要宽厚待人,不恼怒,不怨恨,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君子啊!

2、(出示完整的第一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则论语。

3、师示范读,提醒学生注意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平常学习的课文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4、引导学生汇报读法有什么不同。

5、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1)朗读速度慢;(2)停顿多;(3)语气词多;特别指出虽与阅读无关,但也很重要的一点:(4)字数很少,但是意思很丰富。

6、师领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停顿。(板书:停顿)

7、师再次领读,指导学生在停顿的地方画上“/”,并告诉学生:朗读时的停顿不是截然断开,一定要有气相连。

8、(出示标有停顿的句子)学生齐读,注意停顿。

9、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子”、“曰”、“说”、“愠”的意思,解释“说”的读音。(板书:说——悦,说:喜悦,愠:恼怒)

10、指导学生注意句子的语气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这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乎”字,这其实是表示一种语气(板书:语气),请大家看看,这里的“乎”是表示一种什么语气?(问的语气)问谁?(问自己)所以朗读的时候还要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来。

11、师范读一遍,然后引读两遍。

12、全班齐读两遍。

13、全班背诵。

(四)学习第二则

1、孔子还有一位弟子,叫有子,他对于孝,对于礼,对于学,得到了孔子的真传,他曾经这么说(出示第二则: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学生自由读读。

3、师提示“弟”、“好”、“鲜”的读音,(板书:弟——悌

4、学生再读。

5、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停顿,在书上标出来。

6、学生齐读三遍。

7、)解释“悌”、“好”、“鲜”的意思。(板书:好:爱好,鲜:少)

教师简单说说这一则的意思: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喜欢触犯上级的人很少;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喜欢造反的人还没有。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8、自由朗读,力争背诵下来。

9、全班试背。

(五)学习第三则

1、讲述故事:唐玄宗时期,有一个人名叫李林甫,在朝中担任宰相,皇帝很信任他。这个人嫉妒心很强,对有才能的人或皇帝信任的人恨之入骨,总是想办法除掉他们。他对这些人花言巧语,表面上十分和善,心里却时时在盘算着谋害他们的诡计,所以有些人即使被他谋害了都不知道。后来人们终于识破了他的假面具,都说他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2、引入第三则:其实像李林甫这样的人,孔子早就告诉过我们(出示第三则: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自由读读。

4、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巧言令色: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5、全班齐读三遍。

6、全班一起背诵。

(六)学习第四则

1、(课件出示这一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请大家看看这一则论语,和刚才我们学习的一则论语有什么共同点?(都

是问句,都有“乎”这个语气词)

2、学生自由读读。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我们学习的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标出停顿,然后猜一猜意思,可以同桌及前后桌讨论。提示一点:省,反省的意思,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那他反省的是什么呢?你要自己试着解决了。

3、指名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停顿及意思)。

4、师简单介绍曾子(曾子名叫曾参,是孔子的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提醒学生注意“省”的读音,并解释意思。(板书:省:反省)

5、师简单说说这一则的意思:曾子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人,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我帮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用?老师教过的知识有没有复习?曾子的这种勤于反思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6、师生齐读一遍。

(七)四则合诵

1、学生按照《论语》顺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四则。

2、分组轮读。

3、全班齐读一遍。

4、(出示四则论语)配乐朗诵一遍。(点击播放音乐)

5、全班齐背。

(七)总结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习《论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很多知识,而且《论语》能教给我们的知识还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多。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读《论语》,背《论语》,学《论语》,让我们在《论语》的陪伴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在朗读中结束教学。)

第20篇:论语学而篇教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论语述而.doc》
论语述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