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2022-04-2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谏逐客书》文言文翻译

《谏逐客书》这篇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谏逐客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谏逐客书》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谏逐客书》翻译/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谏逐客书》注释

(1)“由余”,亦作“繇余”,戎王的臣子,是晋人的后裔。穆公屡次使人设法招致他归秦,以客礼待之。入秦后,受到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西南、甘肃东部、宁夏南部一带。

(2)“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被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出,用上大夫,故称“五羖大夫”。是辅佐秦穆公称霸的重臣。“宛”(yuān),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南阳市。

(3)“蹇(jiǎn)叔”,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百里奚对穆公说:“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宋”,国名,或称“商”、“殷”,子姓,始封君为商纣王庶兄微子启,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将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微子启,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约有今河南东南部及所邻山东、江苏、安徽接界之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大臣剔成肸(即司城子罕)逐杀宋桓侯,戴氏代宋。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4)“邳豹”,晋国大夫邳郑之子,邳郑被晋惠公杀死后,邳豹投奔秦国,秦穆公任为大夫。“公孙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晋”,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成王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陕西翼城县西),约有今山西西南部之地。春秋时,晋献公迁都于绛,亦称“翼”(今山西翼城县东南),陆续攻灭周围小国;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晋景公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亦称“新绛”,兼并赤狄,疆域扩展到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春秋后期,公室衰微,六卿强大。战国初,被执政的韩、赵、魏三家所瓜分。公元前369年,最后一位国君晋桓公被废为庶人,国灭祀绝。

(5)“产”,生,出生。“并”,吞并。

(6)“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秦本纪》云秦缪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里的“二十”当是约数。

(7)“孝公”,即秦孝公。“商鞅”,卫国公族,氏公孙,亦称公孙鞅,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公叔座死后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长、大良造,因功封于商(今山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称商君。于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奠定秦国富强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被车裂身死。

(8)“殷”,多,众多。“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

(9)“魏”,国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晋国大夫毕万后裔,于公元前403年与韩景侯、赵烈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内政,成为强国。梁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因亦称”梁”。后国势衰败,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获楚、魏之师”,指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诱杀魏军主将公子昂,大败魏军。同年又与楚战,战况不详,据此,当也是秦军获胜。

(10)“惠王”,即秦惠王,名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于公元前325年称王。“张仪”,魏人,秦惠王时数次任秦相,鼓吹“连横”,游说各国诸侯事奉秦国,辅佐秦惠文君称王,封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入魏为相。于公元前310年去世。此句以下诸事,并非都是张仪之计,因为张仪曾经作为宰相,就把功劳归功到他身上了。

(11)“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王在此设三川郡。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取得韩三川全郡,重设三川郡。

(12)“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战国中期建都于巴(今四川重庆节)。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攻灭巴国,在其地设置巴郡。“蜀”,国名,周武王时曾参加灭商的盟会,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区。战国中期建都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灭蜀,在其地设置蜀郡。

(13)“上郡”,郡名,本来是楚地,在现在的陕西的榆林。魏文侯时置,辖境有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县、延安市一带。公元前328年魏割上郡十五县给秦,前312年又将整个上郡献秦。秦国于公元前304年于此设置上郡。

(14)“汉中”,郡名,在现在的陕西汉中。楚怀王时置,辖境有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的汉水流域。公元前312年,被秦将魏章领兵攻取,秦于此重置汉中郡。

(15)“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区。

(16)“鄢”,音yān,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

(17)“成皋”,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地势险要,是著名的军事重地。春秋时属郑国称虎牢,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属韩,公元前249年被秦军攻取。

(18)“六国”,韩、魏、燕、赵、齐、楚。“施”,音yì,蔓延,延续。

(19)“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侧或则,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范雎jū”,一作“范且”,亦称范叔,魏人,入秦后改名张禄,受到秦昭王信任,为秦相,对内力主废除外戚专权,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封于应(今河南宝丰县西南),亦称应侯,死于公元前255年。

(20)“穰”,音ráng。“穰侯”,即魏冉,楚人后裔,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秦武王去世,拥立秦昭王,任将军,多次为相,受封于穰(今河南邓县),故称穰侯,后又加封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因秦昭王听用范雎之言,被免去相职,终老于陶。

(21)“华阳”,即华阳君芈戎,楚昭王母宣太后之同父弟,曾任将军等职,与魏冉同掌国政,先受封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县北),故称华阳君,后封于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故又称新城君。公元前266年,与魏冉同被免职遣归封地。

(22)“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23)“向使”,假使,倘若。“内”,同“纳”,接纳。

(24)“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致”,求得,收罗。“昆山”,即昆仑山。

(25)“随、和之宝”,即所谓“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来得的美玉。

(26)“明月”,宝珠名。

(27)“太阿(ē)”,亦称“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28)“纤离”,骏马名。

(29)“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

(30)“鼍”(tuó)亦称扬子鳄,俗称猪婆龙,皮可蒙鼓。

(31)“说”,通“悦”,喜悦,喜爱。

(32)“犀象之器”,指用犀**和象牙制成的器具。

(33)“郑”,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宣王弟友,公元前806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春秋时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有今河南中部之地,公元的375年被韩国所灭。“卫”,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初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县),有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之地。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所灭。“郑、卫之女”,此时郑、卫已亡,当指郑、卫故地的女子。“后宫”,嫔妃所居的宫室,也可用作嫔妃的代称。

(34)“駃騠”,音jué tí,骏马名。“外厩(jiù)”,宫外的马圈。

(35)“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此指长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产金、锡著名。

(36)“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青,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产丹青矿石出名。“采”,彩色,彩绘。

(37)“下陈”,殿堂下陈放礼器、站立傧从的地方。“充下陈”,此泛指将财物、美女充买府库后宫。

(38)“宛”,宛转,缠绕。”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

(39)“傅”,附着,镶嵌。“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音er,耳饰。

(40)“阿”,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以“阿”为地名,指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

(41)“缟”,音gǎo,未经染色的绢。

(42)“随俗雅化”,随合时俗而雅致不凡。“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窈窕”,音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赵”,国名,始封君赵烈侯,系晋国大夫赵衰后裔,于公元前403年与魏文侯、韩景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公元前三八六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公元前二二二年被秦国所灭。古人多以燕、赵为出美女之地。

(43)“瓮”,音wèng,陶制的容器,古人用米打水。“缶”,音fǒu,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瓮、缶作为打击乐器。“搏”,击打,拍打。“髀”,音bì,大腿。“搏髀”,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乐唱歌的节奏。

(44)“《郑》”,指郑国故地的音乐。“《卫》”,指卫国故地的音乐。“《桑间》”,桑间为卫国濮水边上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南,有男女聚会唱歌的风俗。此指桑间的音乐,即本书《乐书》的“桑间濮上之音”。“《昭》”,通“韶”,《史记集解》引徐广曰:“昭,一作‘韶’。”歌颂虞舜的舞乐。”《虞》”,按《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引南化本、枫山本、三条本等作“护”,当为歌颂商汤的舞乐。“《武》”,歌颂周武王的舞乐。“《象》”,歌颂周文王的舞乐。

(45)“太山”,即泰山。“让”,辞让,拒绝。

(46)“择”,舍弃,抛弃。细流,小水。

(47)“却”,推却,拒绝。

(48)“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49)“黔首”,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此泛指百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资”,资助,供给。

(50)“业”,从业,从事,事奉。

(51)“赍”(jī)送,送给。这句是说,把武器粮食供给寇盗。

(52)“益”,增益,增多。“雠”,通“仇”,仇敌。减少该国的人口而增加敌国的人力。

(53)“外树怨于诸侯”,指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推荐第2篇:《谏逐客书》读书笔记

近读《谏逐客书》,略有感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

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

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反观我们现在的人力资源政策,依然有很大程度上的缺失。曾看过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一起喝咖啡》,就有反映教育制度和高考分数不等的问题。城市本地学生的分数只要350分就能轻而易举的安心读书,而别的城市和偏远山区的学生要500分还要挤破头颅才能在这所城市就读,试问这公平吗?还是说他们的素质真的比不上这些高贵子弟!大汉卫青是干什么的,养马卒,可不照样立丰功建伟业,这些例子比比皆是。个人愚见,不管是底层的农民还是白领精英,只要有德有才或一技之长都应一视同仁。

再者应给予一定的奖扶政策。

这一点不是说没有金钱的诱惑就没有人才的献策,这只是对有功人士的奖励而已。我们且看美国,美国从建国到发展成世界头号强国,只花了二百年不到时间,这和美国的人才政策时息息相关,美国是移民国家,有这些人才所追求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和吸纳人才的政策。正是美国的移民政策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才的包容和优越的待遇,让源源不断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的聚集荟萃于此。从改革开放后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截至1995年底,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生共25万人,回国的有8万人,有16万留在国外,60%的在美国拿了绿卡。那么可以想象,从1995年后到现在,中国又有多少赴美留学学成后留在了美国。古时尚有\"赏罚分明\",我们现在也应该接力这种美德。

正如李斯所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脱离群体都无法生活下去,况一企业,况一国家!

当然,不同的阶级层流对人才的定义各不相同,各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也就不同,各取所需,共同进步。虽要广纳,但切勿盲目,正确选择正确对待,又有合理的方针,定事半功倍!

推荐第3篇:谏逐客书教案

谏逐客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2.学习本文的结构和主要主要论证方法。 3.了解本文的铺陈手法与相关的语言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严谨缜密的论证结构,提高学生论说文写作能力。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再者应给予一定的奖扶政策。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解读本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论证方法;

难点:分析本文的严谨结构,了解本文的铺陈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背景简介(结合“战国七雄”的争斗及逐客导火线谈写作背景) 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

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宗室大臣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王不要逐客。秦王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二)熟悉课文(先疏通文字再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板书纠正,然后播放课文录音,统一进行正音正字)

1.正音: 宛 (yuān)

施(yì) 2.重点讲授词语

(1)通假: 缪——穆

内——纳

从——纵 (2)实词: 举、拔:攻克、占领

却:拒绝

(3)使动用法: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遂散六国之从

..

充后宫,实外厩

娱心意、说耳目 ....(4)名词状语:蚕食诸侯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5)“者”字词组:为客者逐

王者不却众庶

(三)课文解读(先让学生思考本文的文体,再复习相关文体知识,然后围绕论点、论据、结论三方面的内容逐段进行解读,解读方法宜采用边朗读边提问边解答辨析的方法。

问题1:本文是什么文体? 本文是一篇奏议,属议论文。

问题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要素的。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这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

(讲授方法:一边分析课文一边板书,把文章的内在结构,论证过程的逻辑关系体现在黑板上)

作者从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摆事实,讲道理,反复阐述驱逐客卿的利害得失,劝说秦王收回逐客令,情辞恳切,理直气壮,说服了秦王,也为后人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本文正是如此:文章伊始,明确地提出了论 2

点:“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第一自然段),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是本议论文的绪论部分。

本文的第

二、

三、四自然段为第二个层次,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证逐客的利害得失,是本论部分。

摆事实、讲道理,是论证的最基本方法,因为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道理是最能折服人的。李斯先用历史和现时的事实,再用常理,来论证自己的论点,论证得确凿可信,无可置疑。

这一层次从如下两个方面论证:

第一个方面,文章的第二段,第三段,先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论证。 第二段,从昔日先君之得着笔论证,以穆公、孝公、惠王、昭公四君任用客卿使秦成帝业的史实为依据,先分后总,论证任用客卿的重要意义。斩钉截铁地指出,四君的成就“皆以客之功”。然后笔锋一转,进入反面推论:无客卿会是“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从而有力地证实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三段,从今日陛下之失着笔论证。首先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者”,“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接着笔锋一转,指出“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作对比,紧接着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国“跨海内制诸侯”统一天下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因此,是错误的。

第二个方面,文章的第四段,从理论上论证逐客的错误的,作者列举地广、国大、兵强的常理,再以泰山、河海和五帝三王广纳人才无敌于天下为类比,说明王天下者必须能容纳万民万方,才能无敌于天下。其后将以上两个方面与今日秦王“却宾客业诸侯”进行对比,说明逐客之害,进而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揭示逐客要害,论证了逐客的错误实质及危害。

文章的第三个层次,即第五自然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在本论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结束全文。在充分论证利害得失之后,一针见血地指 3

出逐客的实质严重后果,发人深思,催人猛醒,具有无法遏抑的强大力量。

(三)写作特点(学生先齐读全文,并思考本文的写作特点,启发学生从议论文三要素的结构安排及语言运用的特色等方面进行概括)

1.标准的议论文结构,“

一、

三、五”式结构: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论点,为绪论部分;第

二、

三、四段:进行论证,为本论部分;第五段:戛然而止,结束全文,为结论部分。

2.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方法,正反论证,利害对举,论述得透彻有力,无可驳辩。如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得失对举,先君的纳贤与秦王的逐客形成强烈对比,以及第三段的重物与轻人对比等,都是极好的对比论证。

3.文章采用铺陈手法,以形成文章气势,为避免铺陈的烦琐与臃肿,文中的句式、角度、用词都极具变化,特别是动词的选用,排比与对偶的运用都很讲究,使文章气势充沛,文字生动,词彩飞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研究与思考(引导学生联系当代的社会现实进行思考) 1.李斯的《谏逐客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评析秦王嬴政的用人政策

(五)能力训练:

1、文言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用法

2、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尽量直译,做到字字句句落实) 将最后两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推荐第4篇:《谏逐客书》读后感

文章的背景是众官吏向秦王进言,说外来客卿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游说和离间秦国,要将他们驱逐出境。李斯也在驱逐名单。李斯为此事进谏秦王。

本文是谏书。谏书是议论文,然而重点在于“谏”。其关键在于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其次才是理正言顺;再次是论证充分。

本文的争论在于客卿是否为其君主游间秦国。我认为,文章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一、观点鲜明的提出客卿留秦利大于弊;

二、论证客卿对秦国的贡献,证明其利大于弊;

三、警戒客卿被逐的后果,证明弊大于利;

四、总结客卿留秦和被驱逐的利弊,提出放弃驱逐,广纳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论证客卿对秦国的贡献时,最有说服力的做法,应该是例证法,列举以往事秦客卿对秦国所作出的贡献,从而直接批驳“游间”之说。而论述客卿被逐的后果,可从引申的角度展开前段论点,即客卿事秦而有功于秦,助秦强大;客卿在别国,肯定也能帮助当地强大。驱逐客卿,实则资敌损己。

李斯的高明之处在于,察君心,因利导。

首先,李斯明白,秦始皇有一统天下之心。而一统天下的基础是本国强大。所以李斯紧紧围绕客卿助秦强大列举历史事例。其次,遵古训是古代重要礼仪。何况嬴政的祖宗很多都是一代英主。因此,李斯在论证客卿利于秦的时候,用词十分讲究,不是直接说哪个客卿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表述为:嬴政的哪个祖先起用了某个客卿,让秦国取得怎样的成就。这样,嬴政心里会想,祖先都认为客卿可用,而且祖先用的客卿都有功于秦。可见,祖先的做法是对的。只要用人得当,客卿一定会帮助秦国变得更强大。而且,如果不遵循祖先的做法,岂不引来非议。这时,估计嬴政已经开始动摇了。

接着,李斯一针见血地指出,逐客非“跨海内、制诸侯之术”。这个观点如果属实,将会直接跟嬴政的雄心产生冲突。换句话说,驱逐客卿,秦国将无法一统天下。至此,嬴政真正从心底重视起客卿的问题。李斯论述该观点时,先是做了大量的铺垫,运用对比的手法,指出秦国用他国色乐珠玉而不弃,但是对于非秦者则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一律驱逐,这并非霸主所为。事实上,尽管李斯没有明说,但是嬴政应该理解:如果现实真的如此,只可能是贪财好色、胸无大志的昏君行为。嬴政如何甘于成为昏君?这也是对他心理很大的冲突。李斯接着挑明:这不是“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原因在于地广国强士勇方能无敌。而逐客是资助帝国、削弱自身的行为。敌国强大,反过来更会威胁本国安危。自身不保,更何谈制诸侯。所以逐客不可取。

既有伟大祖先的榜样,又有成为昏君的嫌疑,更有一统霸业的雄心,嬴政必然接受李斯的观点,放弃逐客,广纳贤才。

李斯很少写文章,但深谙政治,更懂君心,知政策利弊,察君主心思。难怪在能者辈出的战国时期能够任至宰相!

推荐第5篇:4、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的文体与写作背景。

2、理解文章主旨,以及对现世的重要指导意义。

3、学习政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并体会文中的句式美和韵律美。教学重点:

1、文中实词的含义。

2、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以及对中心论点的支持。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家、作品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战国末入秦,为秦王迎政的客卿,后来官至丞相,始皇死后被杀。是秦代著明的政治家、散文家,代表作《谏逐客书》、李斯的碑文有、《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歌颂秦朝的功德,对后代的碑志铭文有影响。

二、文体知识

《谏逐课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的议论文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三、主旨

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四、层次段落

全文共五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严密,无懈可击。

五、写作特点

1.论点鲜明。开门见山,使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

2.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1)历史事实。本文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即秦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

1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然后作者归纳:

1)归纳一段得出结论,紧扣中心论点。提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

2)现实事例。第三段先极力铺张秦王所爱之珍宝、美女、音乐,但都非秦国之产,秦王“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只是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就指出这种做法只是快意当前实在是眼光太短浅了,不仅如此,对任用人才则相反,“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两相比较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最后深化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切重要害的指出,这决不是秦王想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

李斯站在秦王的立场从想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出发,这种不注用人才,不广贤纳士,还想驱逐客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又有利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3)理论作证。第四段进一步分析深化,从自己所听到的名言,又以五帝三王的经验为依据,指出:三王之所以无敌天下,那是因为“不却众庶”是“不却众庶”的好处。而今却不同,而今乃是“弃黔首却宾客”,那会怎么样呢?那样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那样会“以资敌国,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其结论就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通过引证分析阐明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从而又紧扣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证明逐客是错误的。

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才得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3.论证有利。本文论证方法多样。第一个就是以举例例证驳斥谬论;第二个是以演绎推理,铺陈事例,引出谬误,进行驳斥;第三种方法是正反对比,透辟的分析有力的论证其要害;第四个方法是以归纳论证得出结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鲜明而有利的。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相对比,使人清晰的看到逐客令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正是作者击中要害的论述。第四段以纳客之好处和逐客的之害处做对比,又使人鲜明的认识到逐客的危害性、危险性。那么第三段、第四段对比的论述周详而透辟,才振动了秦王使他清醒,从而撤除了逐客令。

4.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铺张手法。 如第三段以前的大部分,语言流畅是因为运用对偶、运用长短不一的散句,长是三四个字、十几个字相迭而出,使文章有节奏有韵味。

又如文章还大量的运用了大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此外文章还有铺陈、对偶、排比。运用铺陈的部分集中在第

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中的求士,以“西取、东得、迎”来铺陈纳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铺陈扩土的结果。第三段更是极力的铺张秦王所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铺陈手法主要是凭借大量的运用排比句来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扩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爱之、色、乐、珠、玉;第四段中地广国大、兵强和泰山、河海、王者之所成就有气势有感染力。

2 本文中还有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他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此文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今属河南)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重用,拜为客。所谓“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看的称呼。后来在秦王政元年(前246)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修长达三百餘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於让他完成此项工程,然而那此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於是他就写了这篇《諫逐客书》劝諫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復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辨滔滔,因此打动了秦五,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復了李斯的官职,而《諫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膾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是以歷史事实说明客卿矣秦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一开始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却把逐客的过错归之於“吏”说明作者措词委婉,十分注意讽諫策略。宋代李深说:“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回矣”。接著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歷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紧接著,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志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的引用和反詰。又讲当初如果四个君主拒绝客卿而不忙乱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民富国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如此脱挪跌宕,反復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在讲了客卿对秦国有利之后,照理下文应当转入正题,论证逐客的错误了;可是作者在第二段里却笔峰一转,设下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產的物品的喜爱,对人却持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第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產的,但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作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第二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產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壁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这样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佔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嬪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於秦国的才可以,那么,镶著珍珠的赞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阶所产的丝娟做成的衣服,华丽丝绣所作的装饰就不能进於前,而按著流行或样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占在旁边

3 了。这一层同前一层不同,是从反面说并分两个小层次重迭错杂出之,把“心秦国之所生而后可”的严重危害说得很透闢,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第三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奏箏,拍打大腿,呜呜呀 呀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国、卫国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韶》、《虞》、周武王时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你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於当是,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近承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前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捨的标準,为下文转入正题作了很好的铺垫。第四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诽秦之人不如待诽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珍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候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变,运笔酣畅淋淳,为全文最精彩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宋代李涂说:“中间论物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反復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於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土地广大粮食就丰富,国家辽阔人口就众多,兵力强盛军人就勇敢,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仓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仍继续设喻甲述这个意见:秦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其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其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热电厂斥前来归附的民从,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秦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於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著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论来自哪一个诸候国,这就是五帝三五所以能够无敌於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证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下文就落脚到说明逐客的危害。这里不但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作法,两种后果。以此说明逐客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理,雄辩有力。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係到秦国的安危。用两句主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谈物的一段照应第二段,以见出“必秦国这所生然后可”这种态度的不对。谈人的一半照应第一段,以见出“诽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不当。最后一句照应第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此利害关係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这篇文章在论证泰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歷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的不分区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諫逐客书》识高文亦高,它不仅思想可贵,而且辞采丰富,文思横溢,写作技巧十分出色。其主要特点是:一)摆事实设比喻重铺敍,信纸辞有力,说理透彻。二)结构上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在论说泰王对物的态度时,几层的意思差不多,可是,一会儿顺说,一会儿倒说,一会儿正叙,一会儿反詰;或者略换几个字,或者捎变一下手法,真是跌宕生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行文上前后呼应一气贯通,全文不枝不蔓,紧凑縝密。

4 三)多用排比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语言形式整齐错落,音节上抑扬顿挫,使全文增强了溜溜不绝,雄放不羈的气势。《諫逐客书》开散文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代汉的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人。曾经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劝说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吞并六国,拜为客卿,后辅佐秦王并六国,并作了秦国的丞相。

赏析

《谏逐客书》是作为秦国客卿的李斯向秦王政呈送的奏章,是一份规劝秦王收回逐客令的意见书。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来秦修建三百余里的渠道,以实施“疲秦计划”。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主动上书,写下本文。

李斯要成功说服秦王,并非易事,至少有几个困难:一是身份的尴尬。作为被驱逐者之列,难洗“间谍”之嫌。二要说服秦王,如果不讲究措辞艺术,无疑是费力不讨好。三是对于成为招致逐客令的导火线的郑国渠事件,如何处理才能消除其在秦王心目中留下的阴影?李斯本来希望入秦能建功立业,他当然不想一纸逐客令而窒息前途,唯一的希望就是上书,直接向秦王进言。

正是出于对自己命运乃至整个社会清醒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的利益是与所有客卿的利益分不开的,不可能只考虑一己之安。纵观全篇,没有任何一句为自己去留之词、乞求之请,这样避免了身份尴尬之嫌,没有流露出穷途末路的可怜相,反而在援引大量史实之后,发出“客何负于秦哉”这样强而有力的反诘。同时,单举秦穆 公等四 君纳客用士、成就帝业的史例,可谓用心良苦。在取譬说理时,也抓住秦王之所好所求,富丽珍奇,反衬出人的高雅尊荣。在分析逐客的危害性时,没有虚张声势,也没有声泪俱下地鸣冤叫屈,而是直陈利害,处处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他以秦国利益的角度立论,将有利于自己的观点以堂而皇之的道理表达出来,行文慷慨,气势雄大,让人觉得其说理出于至性至情,忠心可嘉,不得不信服。说理能说到这种程度,真不愧是大手笔。

下面分析本文在具体行文中高超的说理艺术。

文章开门见山,落笔言事:“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一点多余的话都没有,干净利落,直接点出主旨所在。将矛头避开最高统治者,措辞谦恭而有分寸,给对方留下周旋改过的余地。既然是“吏议”,就可以不避忌讳,痛陈利害,任气抒忠。

在接下来的说理中,说古道今,论人议物,挥洒自如。首先从正面叙述史实,按时间先后,由远及近,阐述了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秦国历史上极为典型的材料,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雄辩地驳倒宗室大臣就“郑国渠”等事件借题发挥攻击客卿的言论,并顺势反诘:“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至此,通过援古证今来阐明文章的论点!

然后他采用设喻的手法,大开大阖,将笔锋由历史回顾转到眼前现实,再生出一段新的议论:“今陛下致昆山之玉”云云,将论述的重心由“人”转移到“物”,由理性的说理过渡到感性的描述,从秦王自己对异国的奇珍异宝的爱好说起,隐伏对客卿的不同态度,发人深思。再针对秦王所好,从珠饰美女等多个侧面论证“必出於秦然后可”的言不由衷,造成

5 文意繁复的效果。再以音乐设喻,反衬对人的态度的不正确。就逐客一事,提高到“跨海内、制诸侯”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可谓高瞻远瞩,不愧有政治家的远大眼光。试想,哪个 国 君不想问鼎中原?何况有雄心壮志的秦王!这样论述,自然能说动秦王之心。

最后作者从正面说理,指出要成就三皇五帝之功,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关键在于“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并以泰山和河海为例,类比说理,深入浅出,警策人心。再以秦王最在意的王者之论,阐述成就霸业就不应该拒绝“众庶”,言外之意,如今听信了“吏议逐客”,而不及时收回逐客令,把一切像我这样有才能的客卿逐出秦国,是非常不明智的。最后会使客卿成就敌国的功业,其危害之大,使人堪虞。

最后总结深化主题,呼应前文。语重心长,恳切之辞,溢于言表。勇于改过的秦王能不从这诤言中警悟吗?果然,此书一上,“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而且对他更加倚重。

本文这样通过层层的论述,“高处立论,阔处行文”,用大量不可辩驳的事实,正反对比,从历史到现实,从理性到感性,结合形势,交错起伏,显示了高超的说理艺术。本文通过大量对偶句与排比句的使用,淋漓尽致,不但文采斐然,音韵铿锵,而且气势流畅,展现了作者在文字表达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推荐第6篇:专升本文言文翻译之《谏逐客书》

3、谏逐客书﹝1﹞ 第一段

原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

翻译:臣听说一些官吏建议您驱逐所有的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

原文:昔缪公求士[3],西取由余于戎[4],东得百里奚于宛[5],迎蹇叔于宋[6],求丕豹、公孙支于晋[7]。

翻译: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面从戎国聘请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求来了丕豹和公孙支。

原文: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8],遂霸西戎。

翻译:这五位贤士,都不生长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来个诸侯国,结果在西戎称霸。

原文:孝公用商鞅之法[9],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乐于为国效力),诸侯亲服,获(俘获,战胜的意思)楚、魏之师,举(攻克,占领)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

翻译:秦孝公采用了卫国人商鞅制定的法令,改变了民间的风俗,人民因此而殷实兴盛,国家因此而富强,百姓愿意为国家效命,诸侯也亲近顺服,俘获了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攻取了上千里的土地,国家至今太平强盛。

原文:惠王用张仪之计[10],拔三川之地[11],西并巴、蜀[12],北收上郡[13],南取汉中[14],包九夷[15],制鄢、郢[16],东据成皋之险[17],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18],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19]。

翻译:秦惠王采用了魏人张仪的计策,攻占了三川的土地,西面吞并了巴、蜀,北面收得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楚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区域,控制了鄢城、郢都,东面占据了成皋这个险要的关口,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拆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来侍奉秦国,当初所建立的功业一直延续到现在。

原文: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20],强公室,杜私门[21],蚕食(形容像蚕食桑叶一样,逐步攻取各诸侯国领土。蚕,名词活用为状语)诸侯,使秦成帝业。

翻译:秦昭王得到了魏人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增强了王室的力量,杜绝了豪门贵族的私情,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步吞并了诸候,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

原文: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翻译: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的力量才成就了功业。

原文:由此观之,客何负(辜负,对不起)于秦哉? 翻译: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

原文: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22],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翻译:如果这四位君主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那就将使国家失去了富庶的物质基础,秦国也就没有了强大的名声了。 第二段

原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3],有随、和之宝[24],垂明月之珠(夜明宝珠),服太阿之剑[25],乘纤离之马[26],建翠凤之旗[27],树灵鼍之鼓[28]。

翻译:现在,陛下您得到了昆仑山出产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壁这样的珍宝,垂挂着亮如明月的珍珠,佩带着太阿宝剑,骑坐着纤离骏马,竖立着翠羽编成的凤形装饰物的旗帜,设置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

原文: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

翻译:这几种宝物,没有一种是秦国出产的,可是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29],犀象(犀:犀牛角。象:象牙)之器,不为玩好[30],郑、卫之女,不充后宫[31],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32],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33]。

翻译: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的话,那么,夜间能发光的璧玉就不能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和卫国的美女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种宝马良驹就不可能挤满外边的马棚,江南所出产的金器锡器就不会被使用,西蜀出产的丹青就不会作为绘画的颜料了。

原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34]、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35]、傅玑之珥[36]、阿缟之衣[37]、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38]、佳冶窈窕(姣好艳丽,体态优美)赵女不立于侧也。

翻译:所以,凡用来装饰后宫的、充作姬妾的、使人心意和耳目感到愉悦的东西,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地出产的珍珠做成的发簪,镶嵌着珠玑的耳环,用东阿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装饰品就不会敬献到您的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善于打扮自己的容貌艳丽、身材苗条的赵国的美女就不会站立在您的身旁了。

原文:夫击瓮叩缶[39]、弹筝搏髀[40],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翻译:那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歌唱,使耳朵感到快乐的,这是真正的秦国的音乐;

原文:郑、卫、桑间[41],韶虞、武象者[42],异国之乐也。 翻译:而郑、卫、桑间、韶虞、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

原文: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翻译:现在您放弃敲击瓦盆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废弃掉弹筝而要演奏韶虞的歌曲,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原文:快意当前,适观(适于观赏)而已矣。

翻译:无非是把使人心意感到快乐的东西摆在面前,总是选取最适于观赏的东西罢了。

原文: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翻译:现在录用人才却不是这样,不问贤能与否,也不管他的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一概不用,来秦国做客卿的就一律加以驱逐。 原文: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翻译:这样看来,您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美玉,而所轻视的是人才。

原文:此非所以跨(凌驾,喻统一)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翻译: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控制诸候的方略呀。

第三段

原文: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翻译:我听说土地广阔的,生产的粮食就会很多;国家强大的,人口就众多;武器精良的,士卒就勇敢。

原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43],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选择,这里是舍弃的意思)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翻译:因此泰山不拒绝细小的沙土,所以才能成就了它的高大;大河大海不排斥细小的水流,所以才能成就了它现在的深广;做君王的不拒绝众多的百姓,对于民众一视同仁,所以才能使他的德行显明于天下。

原文: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44],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45]。 翻译:所以,土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一年四季都充满美好,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原文: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46],却宾客以业诸侯[47],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48]。

翻译: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把他们送去资助敌对的国家;拒绝所有外来的客卿,让他们为各诸侯国成就功业;使得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来,止住脚步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给敌人兵器,送给盗贼粮食”的做法啊。

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翻译: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值得珍爱的很多;贤士不生长在秦国,可愿意效忠秦国的很多。

原文: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49],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翻译:现在,您要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本国的百姓而增加仇敌的力量,在内部自己削弱自己,在外部又与诸侯结下仇怨,要想让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注解】

[1]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书,又称“上书”,是用来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或主张的一种陈述性的文书。《文心雕龙•章表》说:“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主,皆称上书。”《颜氏家训•省事篇》说:“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原其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也;讦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利害,对策之任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之俦也。”可见,“书”这种文体是上行文书,写作对象是国君,内容则是针对时政,陈述己见。客:即客卿,是指外国来秦担任秦国公职之人。 [2] 李斯:(前?~ 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曾同韩非一道师从著名思想家荀况学“帝王之术”,于公元前247年由楚入秦,受到秦王器重,拜为客卿,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秦始皇采纳他的主张定郡县之制,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下禁书令。秦二世时,被郎中令赵高以“谋反”罪诬陷入狱,后被腰斩于咸阳市。李斯的文章保留至今的均收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共有3篇:《谏逐客书》、《论督责书》和《狱中上秦二世书》。

[3] 缪公: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君主,公元前657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缪:同“穆”。

[4]由余:春秋时晋国人,流亡入戎,奉戎国命出使秦国。秦穆公用计离间由余与戎王,并收他为谋臣。后由余帮助秦消灭十二戎国,拓地千里。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

[5] 百里奚:春秋时楚国人,曾任虞国大夫。晋灭虞后,作为晋献公女儿陪嫁的奴仆入秦。后逃到楚国,被俘。秦穆公听说他贤能,用五张黑羊皮(当时赎一名奴仆的物品)将其赎回,并任用为相,后人又称之为五

大夫。宛:楚邑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6] 蹇(jiǎn简)叔:春秋时秦国岐(今陕西岐山东北)人,寓居宋国,为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以厚礼聘蹇叔入秦,任为上大夫。

[7] 丕豹:春秋时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晋惠公杀了他的父亲,丕豹逃到秦国。穆公任他为大将攻晋,打下八城,并生俘晋惠公。公孙支:春秋时秦国岐人,字子桑,寓居于晋。秦穆公聘其为谋士,任大夫。

[8] 并:吞并,兼并。二十:泛指我国西部的诸多小国。

[9] 孝公: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君主,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在位。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名鞅,因秦封他于商,故名。任秦相十年,先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10] 惠王:秦惠文王,战国时秦国君主,公元前337年至公元前331年在位。张仪:战国时魏国人,惠文王任之为秦相,他用连横之计破坏六国的合纵,以便秦国对六国各个击破。

[11] 拔:攻取。三川之地:时属韩国,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地区,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故称“三川”。

[12] 巴、蜀:当时的两个小国。巴在今四川省东部,蜀在今四川省西部。

[13] 上郡:魏郡名,在今陕西省西北部。公元前328年,惠文王派公子华与张仪攻魏,魏国以上郡十五县献秦求和。

[14] 汉中:战国时楚地,在今陕西省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公元前313年,张仪诱骗楚国与齐国断交,次年大破楚军于丹阳,斩首八万,接着攻占楚汉中六百里土地,置汉中郡。

[15] 包:囊括。九夷:当时楚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九,虚指数量之多。

[16] 制:控制。鄢(yān烟):楚地,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郢(yǐng影):楚国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7] 成皋(gāo高):又名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为古代军事重地。

[18] 六国:韩、魏、燕、赵、齐、楚。从:同“纵”,东方六国结成联合战线以抵抗秦国的一种策略。

[19] 施(yì义):延续。

[20] “昭王”三句:昭王,指秦昭襄王,战国时秦国君主。范雎(jū居):字叔游,战国时魏国人。穰(ráng)侯、华阳君,都是昭王之母宣太后的弟弟,在朝专权。范雎以利害说动昭王,废除太后、穰侯。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屡破韩、赵、魏之兵,秦国日益强大。

[21] 杜:断绝、制止。私门:相对于公室而言,此指穰侯、华阳君等贵族豪门。

[22] 向:原先,当时。使:假如。内(nà):“纳”的古字,容纳。

[23] 致:使至。昆山:即昆仑山,相传昆仑山北麓的和田出产美玉。

[24] 随、和之宝:指随侯珠、和氏璧。

[25] 服:佩带。太阿(ē):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国名匠欧冶子与干将所铸。

[26] 纤离:古骏马名。

[27] 建:竖立。翠凤之旗:用翠鸟羽毛做成凤鸟形状装饰起来的旗子。

[28] 树:设置。灵鼍(tuó砣):俗称“猪婆龙”,鳄鱼的一种,皮可制鼓,声音洪亮。

[29] 璧:一种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楚王曾在张仪的游说下,遣使献夜光璧于秦王。

[30] 犀象之器: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物。玩好(hào):供玩赏的奇异珍宝。

[31] 郑、卫之女:当时人们认为郑国、卫国多美女,此处泛指各国的美女。

[32] 駃騠 :(jué tí决提):骏马名。外厩(jiù旧):宫外的养马棚。

[33] 丹青:作画的颜料。不为采:不被采用。

[34] 下陈:古代殿堂台阶下陈列礼品、站列姬妾的地方。 [35] 宛珠之簪(zān):用宛地出产的珍珠装饰的发簪。

[36] 傅玑之珥:镶嵌有珍珠的耳饰。傅:同“附”,附着。玑:不圆的珠子。珥:耳饰。

[37] 阿(ē)缟:齐国东阿所产的缟。缟:白色绢。

[38] 随俗雅化:随着时尚的变化而打扮得雅致漂亮。

[39] 瓮:瓦器,小口大腹,可用于汲水或盛酒、水。缶(fǒu否):瓦器,小口大腹,器嘴处与瓮略有不同,可用于汲水或盛酒、水。这里是指用瓮、缶作为表示音乐节奏的打击乐器。

[40] 筝:拨弦乐器,形似瑟。搏髀(bì必):拍击大腿。

[41] 郑、卫:国名,以盛行新兴民间音乐著名。桑间:是当时卫国男女欢聚歌唱的地方,后来用做当地民间音乐的代称。

[42] 韶虞:舜乐名。武象:周乐名。另一说,韶虞,舜时的舞曲。武象,周武王时的舞乐。

[43] 让:辞让,拒绝。

[44] 四时:四季。充美:指生活富庶美好。

[45] 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一般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专虚)、帝喾(kù库)、尧、舜。三王: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46] 黔首:秦统治者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古时平民百姓以黑巾裹头,故称。

[47] 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

[48]藉:借给。寇:敌人,入侵者。兵:武器。赍(jī机):送物给人。

[49] 损:减损。益:增多。

推荐第7篇:谏逐客书教案说课稿

谏逐客书 (李斯)

一、作者简介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拜为上卿,推行一系列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始皇死,李斯听任赵高矫诏杀太子,另立二世。后被赵高陷害而腰斩。李斯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谏逐客书》为其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另有一些石刻韵文传世。

二、赏析

这是一篇反驳逐客谬论、劝主改变成命的奏章。进谏对象是胸怀统一大志却又刚愎自用的秦王,李斯深知其性,便抛开个人恩怨和功过,站在秦国最高利益之上,从能否富国强民、统一天下这一大是大非的角度立论,充分剖析纳客利秦而逐客可能亡国的利与害,这就切中了秦王最为关注的根本大计,抓住了要害。这是本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行文上,起笔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紧接着展开论述,先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强兵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这是统一天下的基础。再列举大量生活事实,用物与人类比,说明重物轻人与统一天下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然后从理论上概括论述,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最后得出结论,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回应总论点,把逐客之“过”提高到亡国的高度。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驳立互补,观点十分鲜明。在分寸把握上,由轻(重物轻人)渐重(损己资敌),在材料安排上由远(昔)至近(今),再到将来(亡国),逐层推进,渐趋深入。这样十分符合人的接受心理规律,即使结论尖锐,对方也能欣然接受。

为了加强说服力,作者还特意运用大量铺陈、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骈俪的特色,增强了美感和可读性。同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虚词和反问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从而使全文语气贯通,入情入理,有效地强化了论辩气势和感染力。

讲解:·背景战国末期,秦、楚、齐等大国兼并 战争十分激烈。 • 斗争的策略主要是“连横”和“合纵”。

1、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

2、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这是统一天下的基础。•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用物与人类比,列举事实说明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说明重物轻人与统一天下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 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

4、理论概括论述,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5、得出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 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6、纵观整篇文章

(1)立论高远,切中根本—立场 (2)史实为据,利害对举—方法 (3)修辞得当,逐层推进—策略

7、• 李斯上秦皇帝书,文中之诗也。 (谢榛)

• 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已,以小喻大, 另是一种巧思。 (归有光)

推荐第8篇:谏逐客书的启示

谏逐客书的启示

本文文自始至终都紧紧抓住秦王贪婪及要统一天下这两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向秦王实施攻心术。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同时,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既然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那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到:李斯的这番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去了,已收到了动摇秦王,逐客之决心的效用。而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 至此,李斯的攻心术已取得了效果,但要改变秦王的逐客令并非易事,还得把攻心术用下去。李斯聪明就聪明在他不但巧妙地运用了攻心术,而且运用得彻底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人郑国来秦国做间谍,被秦发觉,秦王由此下令驱逐所有在秦国任职的别国人。李斯是楚国人,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上了这篇奏议进行劝谏。在文章里,李斯列举了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客卿对秦国国家富强所做的贡献,以及秦王在日常生活中享用的产于别国的物品,指出“逐客”是因噎废食的行为,必然导致国家的危亡,由此提出延揽人才应该“河海不择细流”。最终秦王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的命令。“一言可以兴邦”,李斯的这次上书,对秦国统一中国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从文章本身看,恰当的比喻和排比,正反论证的方法,既有气势,又很有说服力,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章。

现实意义上来说,重视人才在事业成败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好人才及他们各自的才能.另外的也说明要知人善任,坏的要驱逐,好的留下来就要完全让他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才的选择上要把好关.在人才的待遇上一定要\"优质优价\",以吸引更多的人围绕在你的周围,你身边的人才越多,你的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就相对降低了.也就是李斯说的\"逐客以资敌国\",是国家将要灭亡的征兆

目前在人才使用中确实存在的一些误区。一谈到人才,领导者大都承认其重要性,却又常常抱怨人才短缺,其实不是没有良马,而是没有慧眼伯乐。实际上,

在目前的各个行业中,并不乏人才,有的是设备操作能手,有的是计算机专家,有的还是各级技能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之所以没有被看作人才,不是他们不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最主要是“名气”小。即便有“学富五车”的“人才”,也常被人戏为“瞎猫抓鼠”。因为,在一些领导者的心目中,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云里雾里“想”人才。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领导者,往往对一些潜在的人才和所谓的“小人物”缺乏应有的关注。潜人才较显人才可塑性更强,仅是由于工作性质、岗位不同和环境限制暂时没被大家发现并挖掘出来而已。如果领导者只限于以一时的业绩选人,结果只会埋没那些前途不可限量的潜人才。

事实上,潜人才需要的是一点认可,一点鼓励。而这些无声的关注和鼓励,往往会唤起那些“小人物”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应该说,潜人才是领导者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他们将来发挥作用的大小,其关键在于领导者是否有宽大的胸襟和不拘一格的胆识,要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要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

毫无疑问,有名气的显人才和用着顺手的人才能够完成很多“小人物”难以完成的重任,但仅此还很不够。发现和培养人才比占有人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人事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为各类“潜人才”在最佳“培育期”,为其营造一个适合其生长的良性土壤环境,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观点,端正用人导向,鼓励开拓创新,使人才生长目标更加包容,生长类型更加多样,生长方式更具弹性。只要这样,他们才能在各自的岗位发挥不同的作用。

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第一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一次载入党章,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从人才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从加快实施到更好实施,反映了深入贯彻落实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人事工作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成

绩与问题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并不断取得突破,但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创新能力不强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事工作的服务职能不断增强,但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适应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人事工作要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努力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这种背景下,认真研究李斯的人才思想,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

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

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反观我们现在的人力资源政策,依然有很大程度上的缺失。现如今就有反映教育制度和高考分数不等的问题。城市本地学生的分数只要350分就能轻而易举的安心读书,而别的城市和偏远山区的学生要500分还要挤破头颅才能在这所城市就读,试问这公平吗?还是说他们的素质真的比不上这些高贵子弟!大汉卫青是干什么的,养马卒,可不照样立丰功建伟业,这些例子比比皆是。个人愚见,不管是底层的农民还是白领精英,只要有德有才或一技之长都应一视同仁。

再者应给予一定的奖扶政策。

这一点不是说没有金钱的诱惑就没有人才的献策,这只是对有功人士的奖励而已。我们且看美国,美国从建国到发展成世界头号强国,只花了二百年不到时间,这和美国的人才政策时息息相关,美国是移民国家,有这些人才所追求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和吸纳人才的政策。正是美国的移民政策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才的

包容和优越的待遇,让源源不断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的聚集荟萃于此。从改革开放后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截至1995年底,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生共25万人,回国的有8万人,有16万留在国外,60%的在美国拿了绿卡。那么可以想象,从1995年后到现在,中国又有多少赴美留学学成后留在了美国。古时尚有“赏罚分明”,我们现在也应该接力这种美德。

正如李斯所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脱离群体都无法生活下去,况一企业,况一国家!

当然,不同的阶级层流对人才的定义各不相同,各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也就不同,各取所需,共同进步。虽要广纳,但切勿盲目,正确选择正确对待,又有合理的方针,定事半功倍!

推荐第9篇:古代汉语《谏逐客书》教案

《谏逐客书》·李斯

一、李斯其人

李斯 (?—前208),楚国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

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

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谋反而被腰斩。

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学作品,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几个典型情节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贵贱穷通,所在自处”——李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通过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他倾慕富贵荣华,认为自己该身居高位,不甘沦落下层的心理。

师从荀子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 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李斯认为楚王不足成事,而秦王恰好是能的天下的帝王,现在这个时候正是白衣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机会,李斯还说“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最大的耻辱和悲哀莫过于卑贱和贫困,而人们一旦卑贱贫困便非难社会,说自己与世无争,厌恶功名利禄,这不是李斯这种人的本愿。于是李斯西入秦国,奔向他的大好前程去了。

吕不韦门下客到客卿

至秦,会庄襄王(异人)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犹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

李斯去到秦国,正好赶上庄襄王死了,李斯于是去找当时的相国吕不韦,吕不韦很赏识他,于是他得到了见到嬴政的机会,就对嬴政说现在的局势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互相兼并,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现在诸侯臣服秦国就像郡县服从朝廷,您凭借秦国目前的强大还有您的贤德去征服六国,容易的就像扫除灶上的尘土一样,如果现在再不动手,等六国缓过劲合起伙来,到时候纵使像黄帝的才能也吞并不了了。 秦王嬴政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李斯的这一番话正说到了嬴政的心坎上,于是嬴政非常赏识他,拜李斯为长使,后来在李斯的策划下使用重金收买离间六国中有才能的人,如果收买不了的,就用利剑杀死,由于李斯的种种计策使得秦国越来越强大,六国实力越来越弱,嬴政又拜李斯为客卿。所谓客卿,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的一个称号,官有多高呢?客卿行使的是仅次于相国的职权。至此李斯实现的他的理想,开始走进秦国权利的中心。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直接出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篇《谏逐客书》,这又是一个什么事件呢?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

我们都知道郑国渠,它是我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后人评价它是“疲秦之计造万世之功”,据历史研究,当时修建郑国渠的人数多达十万人,而郑国是这项巨大工程的总负责人,郑国是个韩国人,他作为一个水利专家来到秦国发动郑国渠的建造,本义是韩国想要消耗秦国国力来的,后来没想到还没建完就被秦始皇发觉了郑国的间谍身份,于是秦国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要把当时在秦国任职的外国人都驱逐出境,我们在刚才提过,李斯是客卿,他是从楚国来到秦国的,所以这样一来他也要离开秦国,这怎么可以呢,李斯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这触犯到李斯最根本的利益了,于是李斯一定要说话反驳这些驱逐外国人的声音,便有了我们今年拿到手上的这篇《谏逐客书》。

实际上,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郑国渠的计策即使没有被发现,它也失败的,因为郑国渠作为一项可被称为“伟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没有起到削弱秦国的目的,反而在建成后使关中的干旱平原变成了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这是后话了,我们就不多说了。

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是,李斯是如何劝谏、说服秦王,使得他改变初衷,收回驱逐外国人的命令的。

现在给大家十分钟时间,自己对照课后注释,通读全文,初步理解这篇课文的大意。

二、课文串讲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臣听说有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这是错误的。 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平心静气.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

昔繆公【同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併國二十,遂霸西戎。

人名、地名不必刻意掌握,只需了解。 来:使动用法,使……来

《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并:合并,兼并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qiáng,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强。

殷盛:殷实兴旺

彊:古今字,是强的本字,强大 乐用:乐于效力 获:俘获 治强:太平而强盛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併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臯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zîng,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到今。

拔:攻取 包:囊括 制:控制

從:zòng,縱的本字,是古今字。指合纵,六国联合对抗秦国。 施:yì,延续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范睢jū,廢穰ráng侯,逐華陽,强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à,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强大之名也。

公室:王室 杜:杜绝 私门:贵族势力

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以客之功:凭借各诸侯国在秦国为官的人所作的事情。功,事情 负:辜负,对不起 向使:假使 却:拒绝

内:纳,容纳。古今字

实:与名相对,形成互文,实际情况。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总结第一段的结构

一、开门见山,表达观点:逐客不对

二、事实论证:客卿于秦有功

三、反问总结:客何负于秦?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纤离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tuï之鼓。此數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

致:招致

昆山:昆仑山,传说中产美玉

随、和之宝:即随侯珠、和氏璧。见课后注释。 服:佩挂 建:树立,竖起 树:安放,设置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以上是客观事实 以下为反面假设

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juãtí不實外厩,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

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

夫擊甕【wâng】叩缶、彈箏搏髀bì,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跨:占领

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取人与取物的原则不同

用一大段的类比,来论证逐客代表秦国重物轻人的过错,让人无法反驳。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强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兵:军队,一说武器。两种翻译皆可 让:拒绝 择:区别

成,就:成就,造成 却:推辞

众庶:百姓。古代用黎庶代表百姓。《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有个官员到乡下去,问一个老农说:“近年来黎庶如何?” 老农答道: “今年梨树挺好,只是虫吃了些。

明其德:使动用法,使其德望昭著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jī盜糧”者也。

充美:富足丰盛 黔首:百姓 资:帮助

业诸侯:名词使动用法,使诸侯成就功业 赍:给人财物

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宝:名词活用作动词,当做珍宝 益讎:使仇敌得到好处 自虚:使自己虚弱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总结分析: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推荐第10篇: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 (第二学时教案)

李斯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围绕中心选材,突出表现观点的方法。

2、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教学内容:

1、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

3、分析本文艺术特色及学生写作借鉴要点。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采用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1、作者介绍:(见投影)

2、写作背景:(见投影)

3、古文用法:(见投影)

二、分析结构:

本文是一篇奏议,属议论文。

本文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

有力,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那么,请同学们找一找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对,开篇第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我们说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秦王本就事务繁多,哪有闲工夫听你“拐弯抹角慢慢道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让秦王一读就明白了你的观点,况且对于国家这一大政方针,你一个小小的客卿何以敢于反对?这也吸引秦王继续往下读。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也是这篇议论文的绪论部分。当然,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计,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

作者提出了“逐客为过”的观点,看来下面就应该分析为什么逐客是错的,错在哪里?

这时候,李斯却荡开一笔,不谈逐客的错误性,而是援引秦王十分崇拜的历代先君对待客卿——外来人才的态度的历史事实。同学们来看看作者都引用了哪几位先代君王?(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王)他们对待客卿是什么样的态度?(用客)分别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霸西戎、至今治强、功施到今、成帝业)这样看来客卿对秦国曾做出过巨大贡献,有利而无害,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然后又从反面做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文章在反驳论敌时,不是从分析韩国派水工佯装帮助秦修渠这一事例的真伪入手而是直接引用确凿事实驳斥对方谬论,反面文章正面做,从而将逐客

之错误巧妙隐含于评述用客之功中。这样的写作既通过援引秦王心中的偶像的做法,增强了秦王内心对李斯的认同感,同时又避免了直接论述秦王逐客的过失而引起秦王逆反心理。很讲策略!

说古论今,由远及近,看来接着该分析当今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了,作者再次荡开一笔,从君王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开始写起。大家来看看,秦王对待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悦之)文章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是“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那么,秦王对待人才是否也是这样的态度呢?(不是)那是什么样的态度?(去、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构成对比,接着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王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这里显然加重了批驳的力度,有助于秦王醒悟。当然,如果秦王的确没有“跨海内制诸侯”的想法,李斯这个推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整个秦国朝廷都有着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勃勃雄心,因此,这个结论不只秦王,而是整个秦国朝廷都不能接受的。事与愿违的原因就出在“逐客”的行为中,那么“逐客”的不妥就变得不言而喻了。这里的写作看起来完全是站在秦王成就大业的角度上论证的,这就牢牢抓住了秦王的心。

如果说刚才所论及的都是摆事实的话,现在李斯就要给秦王讲道理了。文章从“泰山不让、河海不择”两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

引导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才能够显示他的德行。通过泰山、河海两个比喻的陪衬,“王者不却众庶”的道理就树立起来了,接着又以五帝三王所以无敌的楷模来反衬当今逐客之弊,推导出逐客的实质:逐客正是“资敌国”、“业诸侯”的事,它的本质无异于“藉寇兵而赍盗粮”,这就从根本上剖析了逐客的危害性,在这一正一反的比喻和对比论证中,秦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已经十分清晰了。

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一一照应。“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三段中所述“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照应课文第二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结尾最后一句话“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道出了逐客将危及国家,而这一危害正好切中了秦统一大业的命脉,因而极有说服力,同时也照应了文章开篇提出的中心论点“逐客为过”。结尾在对文章内容的巧妙照应中,既突出了中心论点,深化了主题,也使文章首尾相连、前后贯通、结构完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章论证的层次: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引论部分 第

二、

三、四段:进行分析论证。

本论部分

二、三段:运用事例分析论证。

(摆事实)

第四段:运用理论分析论证。

(讲道理) 第五段:收束文章,照应全文。

结论部分

从论证方法上来看,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通常议论文写作有哪些种类的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类比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因果分析法、引申法即归谬法)那么大家来看看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例证法、喻证法、对比法),文章首先大量列举先前四位君王对待客卿的态度及产生的功效的历史事例,接着又列举当今陛下对待各种外来之物的态度及对待外来人才的态度,将先君与当今对比,陛下对物与对人的不同态度相对比,五帝三王的做法与当今陛下做法相对比,陛下“跨海内制诸侯”的渴望与逐客将带来的“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可怕后果相对比,逐客之过在这层层对比中就不言自明了。

第11篇:《谏逐客书》写作方法赏析

《谏逐客书》写作方法赏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的一份奏章,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当时,秦王政为统一天下,广揽人才,重用了一些客卿,这就削弱了秦国贵族的权势,引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真正引致逐客令的导火线,是嫪毐之乱再加郑国渠事件。嬴政要大举清洗其余党,吕、嫪都是外国人,秦宗室大臣借此机会也劝秦王逐客,“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逐客。也罢了李斯的官,然后才有了《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全文以利劝之,以害怵之,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自于李斯优秀的写作技巧:

一,抓住秦王所患,不想被秦宗室包围,以致权势过大。婉婉相续,左右逢源。 李斯深知秦国局势,秦宗室借这机会大叫逐客,显然是恶意排挤。这也是秦王所担心的问题。召揽衷心客卿的利益和国君利益一致。所以李斯为了让秦宗室无从反驳,也让其它客卿感谢他,李斯通篇没有明显为自己辩护,也没有批评、讽刺、开罪秦宗室,更没有谈论郑国、嫪毐之类敏感案件,这都是让自己左右逢源的技巧。李斯是从天下大事、国家利益、发展的硬道理立论,从形势、理性、感性等各个层面说服秦王,而他个人的利益,也就隐含在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斯站在秦王这一边,而秦王可以挺他,也挺了他。

二,在选材上李斯也经过深思熟虑:

1、针对秦王爱好选材。秦王欲称霸,敬重英明之主,所以李斯便选了秦国四位英主及历史上的五帝三王;秦王喜欢声色宝玩,李斯便广造天下之宝入文,而将其与客这一最大宝物相比,以使秦王能明是非。

2、注意选哲理性强的材料。如地广粟多,国大人众,重物轻人等

三,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1、观点鲜明的提出客卿留秦利大于弊;

2、论证客卿对秦国的贡献,证明其利大于弊;

3、警戒客卿被逐的后果,证明弊大于利;

4、总结客卿留秦和被驱逐的利弊,提出放弃驱逐,广纳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该文始终。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正反对比,说理透彻”也是其制胜的一大原因。在文中,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任用客卿而建立功业是正,“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的结果则是反;秦王政喜好产于异国的“色乐珠玉”是正,“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则是反;假设这些“色乐珠玉”“必出于秦而后可”是正,秦王将无法享用则是反;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是正,秦王“弃黔首”、“却宾客”则是反;“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是正,“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则是反。正是在这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中,“逐客为过”的论点得以反复论证,客卿有功于秦、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的道理得到了透彻的说明。全文条理清楚,章法谨严,言之有据,理直气壮,具有一种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

四,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委婉善讽,将秦王架置于一个明君的高度 从修辞手法上看,此文大量运用了铺陈、排比、对偶的手法,清丽整饬,富于文采,体现了策士文辞的“铺张扬厉,委婉善讽”的艺术特色。全文共25句,用对偶和排比的就有18句,占72%。如第二段列举四位君主任用客卿取得成功的史

实,每一件都是用结构大体相同的一组排比句叙出,论据充足,气势充畅,大大增强了说服力。第三段叙述“今陛下”的好恶,一组又一组的排比句又连翩而来。如“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连用七个动宾结构的排比句,把秦王享用异国珍宝的贪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接着又安排了两组反面内容的排比句,许多赏心悦目的声色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几乎使人沉醉而忘记作者是在发议论,晋谏言。难能可贵的是,此文尽管字面色彩纷呈,琳琅满目,却绝无重复累赘之笔,而是字字紧扣主题,句句为论证服务,在委婉的语气中包含着不容置疑的结论。我们只感到似有无数事实都可以作为持论的证据,这些证据纷纷而来,满纸生气勃勃,而形式上的整齐匀称,音节顿挫,又使文章具有句式的对称美和音调的节奏美。

李斯是秦代著明的政治家、散文家。《谏逐客书》是其的代表作,体现了李斯的为官和从政经验。《谏逐客书》不仅是具 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文章。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第12篇:读《谏逐客书》有感

读《谏逐客书》有感

——优秀文秘与伟大政治家思想交融的传世经典

李斯的《谏逐客书》堪称中国古代优秀文书写作的典范,这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最大的感触。文章开门见山,层层紧扣中心论点,采用各种写作手法加以论断,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语言平实有力,字字铿锵,直击人心。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未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琬、冯阶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这就是史书上关于李斯生平的简介,不可否认他一生所作出的贡献、成就可谓卓著,秦国若是没有他的帮助,虽不至于不能统一天下,但至少也会晚很多年,法家思想的指导,“废分封,行郡县”,统一度量衡,统一法度,“车同轨,书同文”一系列的思想观点为秦所用,直接推动了秦的大一统进程。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

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斯“谏客”的语言艺术及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如果当时被驱逐的人中没有李斯,他是否会上书这样一篇文章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会,因为他是一个政治家或者说是一个“政客”,在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是一个“政客”,以自己的升迁前程为准则。他知道上书如果被秦王采纳了,自己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会被秦王重用。而政治家则是心系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他没有这样博大的胸怀,这个却又是韩非所具备的,而韩非又是重在理论思想的研究;李斯的实践,将法家思想用于秦的治国,韩非的理论,发扬了法家思想,一个是提出,一个是使用,韩非提出的理论绝大多数都为李斯采用了,在某种程度上说,韩非可谓是李斯的“军师”,而李斯也因此将法家的思想用在了实践,让后世的国家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因此思想上韩非自然远高于李斯,而从政治和作为方面讲的话李斯远超韩非。同为荀子的弟子,虽师承儒学却成于法家思想,这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儒学研究方面虽没有突出的成绩,却仍对法家思想有了一定的影响,在法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儒学的一些影子,李斯对荀子的思想既有吸收也有摒弃,他强调人要接受教育和约束---韩非和李斯接受了他的“性恶”观点,才有了后来法家思想中用法律来约束人们,荀子的“性恶论”与李斯趋利的人生选择就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影响了仕途前程,他果断的写出了《谏逐客书》这样一篇经典名作,也因为这篇文章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李斯在得知自己亦在被逐行列之后,可谓立即就上书秦王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意见反应给秦王,体现了一个优秀秘书对事情的敏感、重视,当然,很可能是因为事情涉及自己才会有如此迅速敏捷的反应。

无论如何,及时有效的反应都体现了秘书文书处理的时效性。重要事情是不容许拖延的,“时间就是生命”及早发现才能及早预防。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同时,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既然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那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到:李斯的这番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去了,已收到了动摇秦王逐客之决心的功效。而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

接下来,用类比的方法指出,秦只有纳客才不会有敌,否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身为一国之君,肯定不会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在自己手中毁于一旦,“功成名就”,“统一霸业”是每个君王的梦想并一生致力的目标和方向。 李斯作为一个“政客”,一个政治家,他深知说话的艺术,他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一句话怎样说易于被君王接受,清楚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要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话要被人听进去,首先得了解这个人 ,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这样的文书是属于上行文的。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谏言不被采纳倒是小事,一不小心搭上自己的生命就值不得了。“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非在《说难》中也如是说,可见此处的“逆鳞”就是君主的自尊了。魏征之所以直于进谏,是因为他遇到了唐太宗这样一个明君,“忠言逆耳”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真正做到采纳每一个正确的意见就不容易了,当君主自己做出的决定遭到大臣的异议、否决时,都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君

无戏言”的尊严受到了威胁。在暴怒和焦躁的情绪中肯定不会听进去大臣的话,即使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决定是错的,可是因为那样的自尊心作怪,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立马就“收回成命”立颁新文。这时就需要一个时机、一个人来给他一个台阶下 ,说话的艺术在此时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你提出的意见既要让他觉得有道理,又要让他感到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解决方案是自己的功劳,最终的决定是需要自己肯定才可以实施的。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李斯只是一味地向秦王求情不要逐客,相信只会令秦王把客逐得更快,更决绝。李斯在这里就充当了这样一个“和事佬”的身份 ,这与秘书的工作是极为相似的,秘书在遇到一件事情时虽不至于“直言进谏 ”,但有些事情确实需要自己给出观点、意见时,此时必须站在上司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问题,就算是有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未经过上司同意首肯之前都是不具有实施的效用的,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后不忘加一句“这是我的看法,不知您是怎么看待的呢?”将最终的决定权交予上司,这是优秀文秘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不归功于自己,不过分的显示自己的才能,其实你的才能上司是知道的,秘书的不居功,会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自然而然得到更好的机会,秘书应该耐得住寂寞,懂得默默无闻。

李斯无疑是一个优秀的秘书,他了解上司,懂得察言观色,在一系列的论证说理后,将逐客的种种弊端暴露于秦王面前,让秦王自己来抉择,无疑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会选择接受谏言,秦王更不能免俗,因为他懂得趋利避害,也因为他想一统天下。李斯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开始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

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显然,在人际交往、察言观色、眼界、城府方面韩非明显处于劣势,因为才能卓著让李斯深为嫉妒,最终韩非终因自己的才能被李斯杀害。这也不无讽刺,有才能的人却不容于世 !

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只要有才能,只要可以为我所用,一般都会有一个好的去处和归宿。当然,那些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贤人雅士就得另当别论了。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士族还是王侯都会有幕僚或是门客,这些门客、幕僚都是集聚四海的人才,王侯士族将其养在自己家中为自己出谋划策,这当中有的人是出于爱才,也有的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将其作为一种工具 ,或权倾朝野,或统一霸业,而这些门客就是自己政路的垫脚石了。秦王要想统一霸业,当然就少不了这些人的帮助,这就存在一个双向的“利用关系”,秦王借助谋士贤臣的帮助实现了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谋士通过秦王的任用使自己的政治谋略得以实现价值,均让他们功成名就,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最终得以“双赢”。

李斯这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一个政客,他无疑是成功的,助秦实现大一统,施展了自己的政治谋略和抱负;作为秘书也是一个优秀的高级秘书,自己的谏言得到上司采纳,并因此而升官加爵,可谓平步青云,仕途顺利。然而,最终却不得善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锋芒太露。这对于后世也不无惊醒之意:作为一个秘书,应正确认识及定位自己的位置,不可锋芒过露,不可一心求功!

第13篇: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读罢李斯的《谏逐客书》,不禁拍案称绝。称绝者不仅因《谏逐客书》写得气势酣畅,音节铿锵,文采照人,而且更为作者立论之正确、论据之充分而折服。

《谏逐客书》大书特书“客”对秦国四君主的重大作用,说“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可谓非客之力秦无以拓疆,非客之功秦无以致富。在列举大量事实证明客卿于秦功不可没的基础上,李斯谏秦王赢政用才不应有地域之嫌。秦王虚心纳谏,罢“逐客令”,最终速成霸业,统一中国。

懂得人才重大作用的不特是李斯、秦王,比李斯早生百年的燕昭王曾“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国因此而强盛。

较李斯稍后的刘邦,为起用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特意筑台拜将,使韩信统帅三军,遂有项羽垓下之围的悲剧。

“败自才来、治从才出”,历史的车轮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已向我们招手。21世纪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众多的人才,谁就能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要振兴,要腾飞,迫切需要大批人才。

“*”扼才的悲剧已不会重演,“武大郎开店”式的“却才”举措但愿成为历史的踪迹。

我们衷心希望各级领导思贤若渴,任用贤才。当然求才也不必求全责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秦国四君王对百里奚、商鞅、张仪等人,不问其出身贵贱,唯才是用。同时,用才如同“用器”,要量才录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给予合适的工作,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现代化建设才指日成功。掩卷三思,凑成一章,权当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正。

点评:

“拍案称绝”是对所读之文的总评价。

概述《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和主要内容。例证一,燕昭王求才,燕国因此强盛。例证二,刘邦起用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败自才来,治从才出”,很自然地过渡到现实生活。明确指出:“中国要振兴,要腾飞,迫切需要大批人才”这是作者读后之最深感受。“却才”让它成为“历史的陈迹”。要求当前领导“任用贤才”、“量才录用”。结语简洁有力。

第14篇:古代汉语教案 文选 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教案

一、作者介绍

李斯(公元前?——208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年少时曾任郡小吏,属与韩非一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战国末,西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后任郎中。说秦王政,拜为客卿。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对秦的统一事业起了很大作用。司马迁说他:“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秦统一后,任丞相。又反对分封制,主张焚《诗》、《书》,禁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对我国文字统一有一定贡献。秦始皇死后,委曲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被杀。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己。”他的散文在风格上大有战国纵横家文章纵横捭阖之余风,对西汉前期政治文颇有影响。《谏逐客书》正是这一风格的集中体现。这篇文章为秦朝散文中最优秀的杰作,全文大量适用对比、对偶、铺陈等修辞手法,词藻华美,气势纵横,滔滔雄辩,具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

二、课文背景介绍

秦王政初年,李斯时任客卿,韩国人郑国帮秦人修渠,试图以此消耗秦国的人物力,从而使得自己积贫积弱的国家得以苟延。事发,秦国的官员们就此认为所有别国在秦做官的人都存心不良:即不是真心忠于秦国的,应该把他们统统赶走,李斯也在被逐亡列,于是上书秦王政。有理有据,滔滔雄辩,终于打动了秦王政,使其收回逐客令。

三、字、词、句、篇解析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我听说官员们议论驱逐宾客的事,私下里认为(这是)错误的。

吏:古代官员的通称。在先秦和西汉,大小官员都习称为“吏”。汉以后特指官府中的小官和差设。唐·杜甫《石壕吏》:“墓投石壕村,人吏夜捉人。”

按:古文字中,吏与史是一个字,后来分化。

《说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古文字中为“事”初文。史,使、吏本为同源字,后分化。史,记事者,使,令也。

逐:《说文》“逐,追也”甲文

,甲文从趾于兽后以会追逐。之意,所从之兽可为

,免

,成语,逐鹿中原《商君书·定分》:“一兔走,..百人逐之。” .唐·卢纶《塞下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由此可见,逐的基本又是追赶、追捕。 课文中“逐”用的是其引申义:驱逐、放逐。

1 (2)昔缪公求士 .缪,能“穆”,士谓贤才也。 (3)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公孙支,来,动词的使动用法。

(4)产:出生。古汉语中,人的“出生”和物的“出产”都可以说“产” (5)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疆。 ..人民而殷实,兴盛,国家因此而富裕,强大,百姓乐意为国效力,各诸侯国诚心归顺,俘获楚国和魏国的军队,占领土地有千里之广,至今国家太平而强盛。

以:因此。亲服:亲附,诚心归服。

获:本义,猎获。《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引申为俘获(敌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获百里孟明视,西气术,自己丙以归。”再引伸为获得,得到。杨恽《报孙会宗书》:“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穫,收获谷物写作此字,有时也可写作“獲”如《荀子·富国》:“一岁而再獲。”但“獲”字义不能写成“穫”。

汉字简化后,二字皆作获 举:攻取,占领,这是文中意。

本义是用两手举东西。《韩非子·观行》:“力有所不能举。”引申为较为抽象的意义“举起”《荀子·王制》:“举措应变而不穷。”又引申为拔取,即占领意思。《战国策·齐策》:“三十日而举燕国。”治,本义是治水,引申为治理、管理,使情况得以改观也可称为“治”,因而治有“安定、太平”义,即文中意思。

彊“强”的异体字

(6)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拔,《说文》:“拔,擢也。从手,

声。”何以从“

(fú)”声?这是因为上古无轻唇音[f],把它归入重唇音[p][p][m]因而“拔”的声符是“

”。拔的本义是抽拔,在根拽出。如拔草,拔剑。《汉书·武帝纪》:“秋七月,大风拔木。”拔,还有攻取义。《增韵·點韵》:“拔,攻而举之也。”《汉书·高帝纪》:“二月,攻砀,三月拔之。”颜师古注:“拔者,破域邑而取之,言若拔树木,并得其根本也。”

(7)包九夷,制鄢,郢:笼络了九夷,控制了鄢,郢。 包:囊括,制:控制。

包:小篆

《说文》:“包,象人裹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段玉裁注:“勹,象裹其中,巳字象未成之子也,勹亦声。”说明它是个形声兼令意字。引伸开来没有囊括含义。

2 (8)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逐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据:凭借(占据)

从:“纵”的本字。指合纵,战国时六国共同抗秦的联盟形式。 散:使动用法,使„„解散。 施:[yi]延续。

(9)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疆:使动用法,使„„强大。

杜《说文》:“杜,甘棠也,从木,土声。”一种树木名称,杜,还有堵塞,断绝义。《小尔雅·广诘》:“杜,塞也。”《正字通》:“杜,绝也。”

蚕食:蚕,名作状语,像蚕吃桑叶一样吞食。

加强王室力量,杜绝家族势力,像蚕食桑叶一样吞并了各诸侯国,使秦成就了帝王之业。

(10)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疆大...之名也。

向使:假使。却:拒绝

译:如果缪、孝、惠、昭这四群谢宾客,不接纳他们,疏远贤士而不任用他们,那么我们的国家则会国力不强,国名不振。

以上列举秦国历史上能任用宾客,招揽贤士的四君故事,来说明“逐客令”之不可行。

(1)致:《说文》:“致,送诣也。”本义:送到,送去,段玉裁注:“致,引申为招致之致。”《汉书·公孙弘传》:“致利除害。”颜师古注:“致,谓引而至也。”文中意是用了本义,还是引伸义?若用本义则为使动句。

垂:垂挂。

服:佩。

建:竖起。

树:在上古经常用作动词,是种植、裁种的意思。《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上古,不仅可以树木,还可以树谷、树草、树麻、树菽。由种植、栽种引申有树立、建立的意思。在现代汉语“树立”“树敌”等词语中还保留这一意义。

译:现在您引进了昆山的玉石,拥有随侯诛、和氏璧,垂挂明月珠,佩带太阿剑,乘纤离马,竖着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旗子,并设置了

皮鼓。

(2)饰:装饰。

金锡:锡杖,僧人所持的禅杖。

译:这样的话那么夜光之类的玉器不能来装饰朝廷用犀牛间和象牙制作的器物不能充当爱物,郑国和卫国的女子不能成为妃妾,而象駃騠(jué tí)这样的 3 骏马也不能用来充实马棚,江南的金锡杖则不可使用,西蜀的颜料也不可用以作采饰。

(3)下陈(chěn):后列。陈,行列。文中代指侍妾。就“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睹,必出于秦然后可,„„”司马贞索隐:“下陈犹后列也。”宛珠之簪:用宛珠镶嵌的簪。傅玑之珥:镶着珠子的耳环。傅:附着。珥:耳环。..阿缟:齐国东阿出产的缟。缟:白色的丝织品。 .冶:本义,熔炼金属《说文》:“冶销也。”本文用其假借义:艳丽,妖媚。

译:所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姬妾,赏心悦目的东西,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能用的话,那么用宛地出产的明珠镶嵌的发簪、镶着珠子的耳环、用齐国出产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锦绣的饰品则不能进奉给您,而那些娴雅变化而能随俗的美丽女子也就不能站在您身边侍奉您。

(4)击、

叩:敲打

搏:拍。髀:大腿 聲:甲文:

,会击悬馨之意。

击馨则空气振动,传之耳而感之者为声。《说文》:“声,音也。”段玉裁注:“‘音’下曰:声也。二篆为转注,此浑言之也。析言之,则曰,生于心省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乐记》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故“声”本义是乐音,文中即用此义。注:声与下文“乐”同义互训。

(5)

:甲文

象双手执箕,推弃箕中之“

”之形。“

”与小篆所从之

同(倒子形)。《说文》:“弃,捐也。”《诗经·周南·汝愤》:“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又,周始祖后稷曰弃。

(6)術:本义是路。《说文》:“術,邑中道也。”《汉书·燕刺王旦传》:“横术何广广兮。”引申为道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是乃仁术也。”又引申为方法。《战国策·魏策》:“臣有百战白胜之术。”

以上是从秦王日常所用之物取证,来说明“物不产于秦”同样可为秦人利用的道理。段末点题:用人因此理。

(1)兵:甲文

又众

(斤),斤为生产工具,亦用为武器,以两手持斤,表示兵器与武力。《说文》:“兵,械也。”在先秦汉语曰,兵有“兵器”义,有基本义,如《孟子·梁惠王上》:“兵刃弱接,弃甲曳兵而走。”兵还有“军队”义,如《战国策·赵策四》:“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兵还引申为士兵。如,《战国策·秦策二》:“不穀不烦一兵,不伤一人。”但此义在先秦汉语中少见。上古时,兵、士、卒三个字意义各不相同。“卒”是步兵。“士”是战斗时在战车上的战士,出身地位要高于“卒”,后来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兵”一般指兵器, 4 可以泛指军队,但不能表示体体的工具。

(2)讓:拒绝。让,本义责备。《说文》:“让,相责让。”《左传·僖公五年》:“夷吾诉之,公使让之,”今关中方言中仍有此词此义。“让人”羞辱人。

(3)却:推辞,不接纳。明:形容词使动用法。 译:帝王不拒绝百姓,才能使德望昭著。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容以业诸侯 ...黔首:古称平民,老百姓。

《礼记·祭义》:“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郑玄注:“黔首,谓民也。”孔颖达疏:“黔首,谓万民也。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

资:助。业: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 (5)此所谓“籍寇兵而齊盗糧”者也。 .....藉:借。寇:杀人抢劫的暴徒。 齊:给人财物。糧:士糧。

在上古与“赋、窃、偷”易混。

用用动词指偷窃。《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器为奸。”贼

用作动词则指毁害。《说文》“贼,败也。”“败,毁也”。《荀子·修身》:“害良曰贼„„窃货曰盗!”

用作名词指偷东西或窃取声誉的人,而“贼”则引申为乱臣或攻杀抢劫的人。现代汉语里,“贼”古代作“盗”,现在所说:“强盗”古代一般叫“贼”。偷的“偷窃”义在汉代以后才有,它常与“盗”合成并列式复合词。如王充《论衡·答传》:“偷盗与田,商周知,偷盗以欲自劾也。”(田,农夫,商,商人)。(自劾:犹自投罗网。)

(6)隹言隹:仇人、仇敌

以上两段从正间说服秦王,说明不但不应“逐客”,反应广招下天贤士,以富国强民。

四、总结

重点掌握以下字、词:逐、包、树、声、弃、术、兵。

第15篇:重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优秀]

重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近日余偶读网路书籍,看到李斯的《谏逐客书》,虽然此文早已在学生时代读过多次,但工作多年后再重读,不免感触良多,现特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秦能够统一天下在于能够善用天下之人和天下之器,其中也出现过不和谐的声音,然后李斯的一篇《谏逐客书》就能使秦王收回成命,从而改变历史进程,同时也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这样的辩才确实令人钦佩。今天国家正在提倡全国努力共同实现中国梦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诸于本国人,外国人之争;本地人,外地人之争;城市人,乡村人之争;东部人,西部人之争,科班与非科班之争,大圈子与小圈子之争等等不胜枚举,这一系列的毫无意义的人为区隔严重阻碍了人才的自由竞争,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也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试想想,我们的古人尚且能够知道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有用于国家的人,便是唯才是举,而今难道我们拥有高度文明的现代人做不到:人不分肤色,种族,国籍,物不分品牌,出产地,只要是利国利民,便皆能为我国所用。

是到了彻底抛弃那些落后且有害的阻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错误思想和思潮的时候了,我想这也是我重读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最大感想,不知诸位是否有同感呢?

第16篇:《上书谏猎》的原文及翻译

《上书谏猎》选自《汉书》,作者司马相如,这是一篇规劝汉武帝不要亲冒危险,“自击熊、豕”的奏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书谏猎》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书谏猎》原文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译文

臣子听说物有族类相同而能力不一样的,所以力气要称誉乌获,速度要说起庆忌,勇敢要数到孟贲、夏育。臣子愚蠢,私下认为人确实有这种力士勇士,兽类也应该是这样。现在陛下喜欢登险峻难行之处,射猎猛兽,要是突然遇到特别凶猛的野兽,它们因无藏身之地而惊起,冒犯了您圣驾车骑的正常前进,车子来不及掉头,人来不及随机应变,即使有乌获、逢蒙的技术也施展不开,枯树朽枝全都成了障碍。这就像胡人越人从车轮下窜出,羌人夷人紧跟在车子后面,岂不危险啊!即使一切安全不会有危险,但这类事本来不是皇上应该接近的啊。

况且清扫了道路而后行车,驰骋在大路中间,尚且不时会出现拉断了马嚼子、滑出了车钩心之类的事故。何况在密层层的草丛里穿过,在小丘土堆里奔驰,前面有猎获野兽的快乐在引诱,心里却没有应付事故的准备,这样造成祸害也就不难了。看轻皇帝的贵重不以为安逸,乐于外出到可能发生万一的危险道路上去以为有趣,臣子以为陛下这样不可取。

聪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露头时就能避开它,灾祸本来就多藏在隐蔽细微之处,而暴发在人忽视它的时候。所以俗语说:“家里积聚了千金,就不坐在近屋檐的地方。”这说的虽是小事,却可以引申到大的问题上。臣子希望陛下留意明察。

注释

(1)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

(2)庆忌:吴王僚之子。《吴越春秋》说他有万人莫当之勇,奔跑极速,能追奔兽、接飞鸟,驷马驰而射之,也不及射中。颜师古则说他能射快箭。

(3)贲、育:孟贲、夏育,皆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勇士。

(4)卒(cù)然:卒同“猝”。突然。

逸材:过人之材。逸,通“轶”,有超越意。这里喻指凶猛超常的野兽。

(5)属车:随从之车。颜师古释作连续不断的车队。两义可并存。这里是不便直指圣上的婉转说法。

清尘:即尘土。“清”是一种美化的说法。

(6)还(xuán):通“旋”。

辕:车舆前端伸出的直木或曲木。这里借指舆车。

(7)逢(páng)蒙:夏代善于射箭的人,相传学射于羿。

(8)毂(gǔ):车轮中心用以镶轴的圆木,也可代称车轮。

(9)轸(zhěn):车箱底部四围横木。也用为车的代称。

(10)衔:马嚼。

橛(jué):车的钩心。

衔橛之变:泛指行车中的事故。

(11)万乘:指皇帝。

(12)垂堂:靠近屋檐下,坐不垂堂是防万一屋瓦坠落伤身。《史记·袁盎传》亦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语。

第17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当尉缭子走出残败的客栈的时候,天空已经是乌云密布欲求下雨的模样了,他抬起头,深邃的目光分外宁静地遥望着墨黑的远方,自言自语:“天要变了„„”

风冷彻过白间黑的发尖,安抚过青青的小草,抚慰过黑习习的华夏大地,动作轻轻的温柔,无声无息,只是意外的宁静,但是,谁晓,这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昏暗的客房内,豆大的烛火跳跃着寂寞的秦舞,弱光下,刻刀在坚决挥洒,豪情里尽情着千万分不甘心,李斯依旧是不甘心的李斯,府下客卿受尽白眼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深埋心底的野心应该在战乱的年代得到实现了,他的帝王之术,他的法治构想,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仿佛只隔着一重薄薄的轻纱,只要,只要一挥手就能拨开了,可是,谁想到一书逐客,就能摧毁李斯一展毕生所学的梦想?现实仿佛残忍,梦想仿佛遥远,但李斯怎么甘心离开呢?尉缭子走了,留下了一席话,使李斯在茫茫的苦海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使身处黑暗的李斯看到了烛火般微弱的希望,希望在刻刀下,奋书谏逐客,作最后的努力了!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余宛,迎蹇叔于宋„„难道泱泱强秦就不能容忍一个卑微的客卿李斯,屋檐滑落的雨线好像脸庞滑落的泪一般忧伤,雨滴还是泪滴殒落在憔悴的心坎上使人痛彻心扉,成汤得奴隶伊尹成就帝业,文王得平民姜尚终败纣王于牧野,成就一统,分封天下,难道才华横溢的李斯就不能助秦转战天下?刻刀在勾画利害,道理环环入扣,事例动题惊人,试问成大事者,谁不是心胸宽阔,海纳百川之辈呢?李斯曾经是沉默的李斯,在沉默中爆发之前,可以十多年默任客卿,闲磨笔尖,担任文书,但天下风云变幻不测,谁晓,才华横溢的谁相助起海纳百川的国度一统起战乱的天下?天忽然下起雨,仿佛在为谁哭泣,或者笑。

一笔一划的苦心,豪情,谏词在竹笺下一点点深刻,一书谏逐客,成则上上人,败则休以生命,历史云战国,秦国最终力克山东六国一统天下,终成帝业,开创起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一切切的因果,分不开秦王起读一书谏逐客,重起重用李斯,海纳四方之言,容八方之士。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故言,成大事者,不缺海纳百川的胸怀,故能容天下之大,收为己用,以天下之资筑垒起垫脚石,俯瞰天下,起拥苍穹之下,剑指宇内,成就历史第一人。一书谏逐客,若秦王不受,恐秦王只是坐拥着祖辈基业等待颓败的命运了,心胸狭隘的君王恐怕只是猜忌与怀疑了,那里眷顾上战火纷飞的天下呢?刻刀划过黄色的肌肤,鲜血的液体潺潺溢满了显凹面的字体,没有疼痛的感觉,却忽然,有一种一挥方遒的快感,风左右摇摆起残败的窗户,雨点飘洒落满地竹屑的秦国土地上,最后一笔勾提起,一篇影响千古的文章在残败的客栈里迎着风雨一笔一划诞生了,秦国的历史也掀翻了崭新的章节。

一切,仿佛命运已经安排好了。

第18篇:说服人的技巧——读《谏逐客书》

写在前面的话: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面临说服人的问题。作为秘书,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接待来访、组织协调、辅助决策、督促检查、调查研究、撰写公文等等职责,就更免不了要去说服别人。有时,还必须说服领导改变决定,收回成命。因此,秘书对说服人的技巧是要有所了解的,劝谏的艺术也是必须有所掌握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李斯呈给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的《谏逐客书》,用了短短不到一千字,竟然说服了这个封建专制国君改变错误决定,收回成命,立即取消了正在执行中的逐客令。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很值得我们秘书人员学习和借鉴!

《谏逐客书》足李斯向秦王嬴政上的一篇奏章,写于秦国统六国以前。当时,韩国为减轻强秦对自己的威胁,派了一个名叫郑国的人去帮助秦国修渠,企图以此米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这个意图被识破后,秦国一些目光短浅的贵族、大臣就认为所有别的诸侯国的人在秦国做官(即客卿),都没安好心,应该统统赶走。秦王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在被押送出境的途中,他写下了这篇《谏逐客书》。秦王看后,马上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等客卿的官职。

李斯的《谏逐客书》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能够起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作用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创造或运用了四种说服人的技巧。

一、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问题的观点和角度,有自己特定的意愿和需求——这能导致他自觉的行动。所以,你如果要劝说一个人去做某件事,最好在开口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使他愿意去做这件事呢?不了解对方的意愿,光想自己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做,难免招致失败;只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才有可能说服对方。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正是处处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秦王着想,因而句句都说到了秦王的心窝里——他紧紧抓住并围绕着秦王梦寐以求的愿望:“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个远人的政治目标,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逐客之非。

文章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头两句自成一段,总括全文主旨,指出逐客是错误的。观点十分鲜明,但语气却很婉转——“窃以为”,意思是我私下认为,用谦恭、商量的口气;“吏议逐客”,是说朝廷官吏商议决定驱逐客卿,当做秦王没有下过逐客令。这样就可以避免将矛头直接指向秦王,让他有收回成命的回旋余地。可谓用心良苦!

接着,李斯精心选取了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等四位前代君王的业绩作为论据,论证了逐客之非。这四位国君是秦国历史上最有作为、最有成就的国君,而且都是由于重用客卿而获得巨大成功的国君,因而最能说明重用客卿对秦有利,也就最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为了说服秦王取消逐客令,李斯完全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因而能够句句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去,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由此可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是一种高明的说服人的技巧。

危言耸听法,就是劝说者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将后果描绘得非常可怕,使闻者惊心动魄,翻然悔悟。。

文章最后,收结前三段的内容,既照应、总结了全篇,又归纳出令人触目惊心的后果:如今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民众去增强仇敌的力量,内部使自己空虚,外部与各诸侯国结仇,这样做,要想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逐客措施是关系着秦国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

在这里,李斯正是运用危言耸听的方法,向秦王提出了严正警告。这就犹如在他的背上击一猛掌,使其惊醒,不能不斟酌利害,收回成命了。

第19篇:李斯谏逐客中国历史故事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

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害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秦王政扣押了韩非,也有点后悔,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可是已经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恼。正在这时候,有个魏国人缭到秦国来,秦王政找他一谈,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任用缭为秦国尉,后来人们称他尉缭。

第20篇:文言文《史蝤尸谏》原文及翻译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卫大夫史蝤患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史蝤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史蝤死,灵公往吊,见丧在北堂,问其故?其子以父言对灵公。灵公蹴然易容,寤然失位曰:“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又以尸谏,可谓忠而不衰矣。”

于是乃召蘧伯玉,而进之以为卿,退弥子瑕。徙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

译文:

卫灵公在位的时候,蘧伯玉贤德而不被任用,弥子瑕无才却担任重要的职务。卫国的大夫史官担虑这件事,多次拿这件事去规劝卫灵公,但是他不听从史官的建议。史官生病将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如果死了在北堂治丧,我不能使蘧伯玉担任官职,并且使弥子瑕被罢黜,这不是一个正直的大夫做法。活着的时候不能做一个正直的大夫,死了以后也不能用大夫之礼行丧事,在北堂办丧事,这对于我足够了。史官死后,卫灵公前去凭吊,见丧事置于北堂,问这样做的原因。他的儿子把父亲的话详细地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面容顿时变得十分恭敬的样子,惊慌失措的想离座。并且说:“你活着的时候想让贤德的人被重用并且让无德的人被罢黜,死了也不放弃,甚至又用尸体来进谏,真可以说是至始至终的忠心耿耿呀。”

于是就召见蘧伯玉,并且进一步任命他担任大卿,罢免了弥子瑕。然后迁移在正堂办丧事,完成丧礼之后返回朝廷,因此卫国得以治理。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doc》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