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的近义词

2022-04-2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清明扫墓活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组织学生搞这次清明扫墓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了解过去,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活动时间:

2005年4月5日

星期二

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指导思想:

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导思想,为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特组织本次活动。

参加人群:

全校所有中队、学校领导、大队辅导员、学生主持两名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清明扫墓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的革命前辈,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让我们今天在这里快乐的学习生活。所以我们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前辈对我们的期望。

活动要求:

学校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主课堂、主阵地,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教育和具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灌输,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学校是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突出重点,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从身边的事迹出发,使这次活动显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意义。

活动理念:

这是一种体验教育,既强调了实践——亲自动手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体验教育的另一个特征:感受,即体验。体验教育既强调“体”——实践、做,又强调“验”——在实践中的体味与感受。对于小学生来说,做不是最重要和最终的目的,感受、体会、体验其中的精神和道理才是重要的目标。

活动内容:

这次活动是以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导思想,不光在口头上给学生讲述,而且带学生亲自去看一看,去感受革命烈士为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一切,从视觉和心灵上给学生带来冲击和震撼,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现实的观念来讲,让学生更努力的学习,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活动的头一天,老师抽空教学生做小百花,并告诉学生做小白花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活动的意义。活动结束后,各中队辅导员在班上可以用讨论,交流,小结等多种形式讨论这次活动的感受,并用书面的形式写出来,还可以评一评谁的体会最深刻,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得越来越好。

1.确立一种精神

激发队员探索精神,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的目标是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寻找一位英雄

在民族斗争的长河中,在飞速发展的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祖国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领土完整,祖国统一,为了我们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者听老师、父母、同学讲述,寻找自己心目中英雄的例子。

3.体验一种角色

可让学生扮演一位记者,深入探寻英雄的事迹;或者扮演英雄的家人,感受他们的生活;还可以扮演英雄,朗诵激情的诗篇,演唱激情的革命歌曲,再现荡气回肠的场面。

实施过程:

1.2005年4月5日(星期二)上午9∶00——10∶00(学生8∶30列队);

2.活动开始,辅导员讲话。 3.全体默哀3分钟。

4.少先队员代表到台前为烈士献诗歌,每个中队一名队员讲讲自己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或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5.同学依次为烈士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在烈士的墓前表表自己的决心,说说自己的想法。

6.活动结束后,按次序回学校,回到各班以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并选出优秀的文章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

活动结果:

这次活动虽然是一次很小的少先队大队活动,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却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感染力和 震撼力。平时学生从书本上和老师口中看过听过革命烈士的事迹,但是这次亲身的体验和亲眼所见,让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体验,烈士中最小的年仅16岁,有的学生哭了,当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当他们在父母面前撒娇时,这些年轻的革命烈士却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这对学生来说,亲眼看到远比老师的讲述更震撼心灵。所以,这次活动是成功的,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还深化了体验教育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更努力的学习去回报烈士,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推荐第2篇: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62中六年级一班 吴毅航

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么多年来,雷锋精神一直为小学生们指引着正确的方向,一直激励着人们多做好事,奉献社会,成为社会上真情与爱心的化身。现在正是雷锋月,处处都在提倡学雷锋做好事,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其实,我们的身边很多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

记得四年级的一天中午,由于作业非常多,我便快速写完作业,就匆匆忙忙地跑去学校上课了。晚上放学回来时才发现钥匙忘记带了,爸爸妈妈又都在工厂上班,怎么办呢?正当我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隔壁的马奶奶探出了头,见到是我,就赶紧开门出来,递给我一把钥匙。我一看,正是我用的那一把。马奶奶笑着说:“看你急得这个样子!你妈妈上班的时候发现你的钥匙没带,就托我在你放学的时候交给你。”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傻傻地对马奶奶说:“谢谢您!”“不客气,对了,赶快回家写作业吧!”“嗯!”我答应了一声,便打开门进了房间,心里n暖暖的。

人间的真情难道不是如此?

春节期间,很多小朋友都在楼下放烟花爆竹,什么飞天鼠啊、喷花啊都亮相了,到处都是绚丽的色彩。可是,地上却是一片狼藉,遍地都是爆竹垃圾。环卫工人为了省事就把它们都放进垃圾桶里,可是一个不幸的垃圾桶却被还未完全熄灭的爆竹垃圾烧着了,它被烧了一个大洞!我们出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悲哀的垃圾桶,赶紧回家拎水浇灭了火,又在几个路人的帮助下把垃圾倒了出来,让它不再有复燃的可能,这个垃圾桶才得以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

学习雷锋精神,不是光喊喊口号,而是要践行。要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高尚的品格。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学习雷锋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社会将更加美好!

推荐第3篇: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句传唱数十年的歌词如今落到了我们身上。短短的三月已快要结束,然而,我们学习雷锋的脚印不会因为雷锋月的结束而停止。因为不论在什么背景和时代,雷锋都代表着人类的高尚和心灵之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不管是现在,甚至将来,雷锋都是我们的榜样。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份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你既然活着,你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这是雷锋日记中的几句话,而雷锋也用他短暂光荣的一生做出了诠释:读书,他是优秀学生;种地,他是最好的把手;做工,他是工作标兵;当兵,他是最好战士。这简短的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青春,什么是最大的幸福。

现在,我们已跨进了21世纪的门槛,我们拥有七八点钟太阳的活力,我们拥有着比四十年前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也拥有更好的学习雷锋的条件。不要习惯性的拿雷锋“做好事”的标准来衡量,来要求所有的人。不要以为雷锋送老大娘回家,帮战友补袜子才是好事。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人的雷锋形象,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学习雷锋精神也可以有多种形式。生活中,你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你能在周围的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你能把握珍惜一份时光等一些很平常的小事也是在学习雷锋精神。或者像青年志愿者在自觉、自愿、奉献的基础上提倡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更有机制化、长期化的学习雷锋,也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新条件;或者见义勇为,在突发事件时挺身而出,向雷锋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救人于水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甚至可以向雪村一样调侃似的唱起“俺们这旮都是东北人„„俺们这旮都是活雷锋。”从朴素的歌词和有趣的幽默调里我们确感到助人为乐的快乐与温馨。

无需说什么华丽的言词,但我相信,雷锋精神将永远伴随人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走过流光溢彩的美好时光,永远都不会消失。

推荐第4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缅怀先烈

追忆革命

岁月将历史封尘,但我们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群人,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奋斗过;那颗闪闪的红星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种精神,在所有的人心中震撼。

清明前,我们满怀敬仰之心来到了位于绍兴县的庙山,几百米高的一座小山峰上,耸立着庄严地一块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那碑只有10米左右,却好像高耸入云,令人仰慕不已。绕过后面的那一堵墙,便是105位烈士的忠骨所在地——英雄墓。那排列着一块块墓碑的上方,都有一颗闪闪发亮的红星,显得那么耀眼夺目,好像在诉说着一个个斗志激昂的革命故事。

他们都是英雄,人民心中的英雄。就像李清照所说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革命烈士们为心中的理想执着奋斗,而他们的理想,就是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也许他们在历史红尘中是渺小的,但又是伟大的。渺小是因为他们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为革命捐躯的烈士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伟大,是因为他们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舍小家,为大家,敢于抛洒热血、牺牲自我。

站在纪念碑前,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革命故事,虽然有些遥远,但我们仿佛看到了革命年代,烈士们那种前赴后继、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形象,仿佛感受到了烈士们那种忠于人民、矢志不渝、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并深深的烙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对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我们是很幸运的。红军的长征步伐表达了我们中国农民革命的信心,《朱德的扁担》挑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水缸的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解放战争的冲锋号吹响了我们新中国的征途------,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们为国献身,才为我们铺垫了平坦、舒适的光明大道,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来之不易、和平相处的美好社会。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心中。这,一个个“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人物,一个个深藏在中国历史中的革命故事,已激发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昂扬斗志,秉承革命烈士的精神,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

走在山花烂漫的山道上,沐浴着温暖舒适的阳光,缅怀先烈的我们,暗自告诫,自己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在先辈们奋斗过的土地上,继往开来,继续前进。

绍兴县实验中学八

(十三)班

金怡

接近一种高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走在棵棵苍松翠柏之间,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但转而充斥心灵的是一种沉重的心情。

还为走上阶梯,就有一种无名的尊敬开始泛滥,两头似神兽一般的动物镇守在两旁。慢慢的走上阶梯,一级、两级„„从未来过这里的我,顿生了一种紧张。好像是走了半个世纪,终于面前已不再是漫长的路,而是宽阔的平台。

但我似乎却被高高矗立的英雄烈士纪念碑震撼了。那多么庄严,多么闪耀的红星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深深地映入了我的心。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统一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消灭封建社会,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默默奉献青春和热血。怀着无限的崇敬和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英雄烈士纪念碑前矗立瞻仰、默哀追思。

穿过纪念碑所看到的,令我震惊,一座座烈士墓坐落在这里。“中国解放军” “志愿军战士”„„

看着那屹立在山上的墓碑,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无数位革命烈士都为了革命事业冲锋陷阵,与敌人进行厮杀搏斗。他们手持冲锋枪,向敌人进行猛烈的扫射;有的扑在岩石后面,用冲锋枪向敌人发射仇恨的子弹;有的冲了上去,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不是战争的年代造就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而是烈士们塑造了和平美好的时代!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深知,烈士们用热血铺就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我们应该发奋学习,用自己的才智,用自己的热情,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之林中更加强大,更加夺目。

八(13)班

王菡倩

推荐第5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观人民英雄纪念碑有感

安阳市曙光学校七年级八班周珊珊

2011年的3月最后一天,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了发挥“长征”精神,我们步

行来到了“安阳市烈士陵园”,深深缅怀了伟大的革命先烈。

今天来扫墓的人很多,堪称人山人海。进入园内,纪念碑出现在视线内。它

像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于园内。再往前一点,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革命

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在银灰色碑身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前来的人手持

白花或胸别白花,从那深沉的眼眸中可以看得出他们对革命烈士的感情不仅有怀

念,还有敬仰。

这座碑于1963年正式落成,人民英雄纪念碑高19.49米,由抽象的阿拉布

数字5和6构成。高耸的背在周围数目的映照下,格外挺拔。碑后为一座浮雕。

碑顶为一颗五角星,独树一帜。

祭先烈活动开始了,学校派代表首先献了一个花圈,接着在哀乐的伴奏下,

我们向烈士墓默哀了一分钟,在纪念碑下,我们宣了誓,极为严肃沉重。在烈士

陵园里,谁能有好心情去面对呢?只要想到革命烈士为国为民所作的贡献,人们

的心情就自然地低沉下来。

碑两旁的松柏相交叉屹立着,井井有条,紊而不乱。威武又挺拔,象征着烈

士们精神永远长青。梨树和桃树在碑的后面,雪白的梨花与桃花洁白,粉红可爱,

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品质高尚纯洁,粉红的桃花献给可爱的人。

接下来,排着长队,依次走进了“安阳革命史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许多战

争时革命先烈们所用的东西。譬如:战士们用过的大刀,穿过的衣服,看过的书

籍„„最重要的要数一个破水壶,上有三个弹洞,此不正为当时困苦生活的真实

写照吗?馆内还有许多烈士与其事迹和当时的大事。如烈士吴瑞林、张伯文、尚

子瑜„„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五卅大起义,抗美援朝让人义愤填膺,触

目惊心。此时,我们心中有的不仅是缅怀,还有悲愤。

出了馆,来到烈士墓地。为了解放安阳,他们付出了多少?于1949年5月

6日解放的安阳,永远铭记着这些烈士。在烈士墓中央有一个栏杆围着的水池。

我来到一个墓碑前,红底黄字,赫然印着孙文福三个大字。我把自制的小白花献

给孙文福烈士,庄重的鞠了一躬。烈士很多,还有无名烈士,如:李悦烈士,周

炳祥烈士„„殊不知,这里埋着多少颗爱国心啊!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长眠于地下的先烈是鲜血拼来的。他们不惜自己的

性命,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今天美好的时光战斗着。中国经过战争的洗礼,愈

发变得繁荣昌盛,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有了那些视死如归的革命

工作者,战争才相继减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先烈们就像黑暗中的灯盏,航行

的风帆,失落时的希望,夜晚中的亮光,黑暗中的曙光,前进时的力量,让我们

向成功进军!所以,我们应该化悲愤为力量,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大胆质疑,

继承革命先辈的关荣传统,向着胜利勇往直前,做成功的主宰。

一望无际的大地铭记着,高耸入云的山川铭记着,姹紫嫣红的鲜花铭记着,

新生代的我们铭记着!„„一切都铭记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又是一年清明时,扫墓献花寄哀思!再回校的路上,思绪万千。路边,迎春

花开得正艳„„

推荐第6篇: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院团委青春导航广播站广播稿

校园风尚

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一名普通的战士——雷锋的名言。的确,雷锋同志确实用他有限的生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在他有限的22年的生命中,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雷锋感动着中国乃至世界数以十亿人的心灵。雷锋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雷锋的精神却永驻人们的心间!在路上,我们看见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一、学雷锋纪念日 今天3月5日,是全国的“学习雷锋日”,也是毛泽东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更是第1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虽然他只度过短短的22个春秋,可是他那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忆儿时,“雷锋叔叔”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长大后,我们仍需要践行雷锋精神,“向雷锋同志学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

二、雷锋简介

雷锋(1940年~1962年)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湖南长沙(望城)人。1940年12月18日出生,1960年参军,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在解放前,雷锋是一名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虽然他只度过了短短的22个春秋,可是他那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初,他的优秀事迹被公开报道。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此后,全国各家媒体相继报道,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展开,而且不管政治形势如何变化,雷锋精神却经久长存。“向雷锋同志学习”逐渐成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动员口号。因此我们就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纪念那位逝去的小伙子,也纪念那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三、雷锋事迹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一家被万恶的旧社会弄得家破人亡,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他的亲人们被逼迫相继死去,小雷锋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1、人民的勤务员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慢慢的,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2、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中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第1页

院团委青春导航广播站广播稿

校园风尚

3、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雷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共青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歌咏雷锋

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作诗歌颂雷锋: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四、雷锋精神

1、还原真实的雷锋:我们要向人学习,不是向神学习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螺丝钉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发扬倡导的。

2、什么是当代的雷锋精神?

①扫好门前雪,是帮助他人的前提。

②帮助别人是权利,而不是义务;帮人之前,自己要先感觉良好。

③当代“雷锋精神”就是公民互信互助。我们有个非常熟悉的成语,名曰“助人为乐”。这其中的“乐”字有两种解释,一为让别人乐,二为使自己乐。我帮助了别人,解了别人的燃眉之急,如果自己都不能从助人中获取快乐,那被你帮的人也不会体会到快乐。

五、雷锋名言

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5、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6、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7、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8、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9、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10、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11、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12、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第2页

推荐第7篇:雷锋精神 永垂不朽

纪念雷锋 学习在三月 行动在一生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纪念雷锋 学习在三月 行动在一生》。

沐浴着温暖的和风,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月——三月,而我们的心中也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我们的耳边总会听到一个最伟大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雷锋,一位平凡的,普普通通的革命战士,却家喻户晓,他的事迹却被世人一直的传颂。他平平静静的活着,却成为了世人的榜样。说到雷锋,我们知道在他生前做的每一件小事:帮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给困难战友家中寄钱等等。所以人们常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在他仅仅22年的有限生命中做了无限的好事。

有人说:“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对此,我要高喊:“不!”。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具有人格魅力的雷锋精神却一直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雷锋精神,也是我们中华儿女应有的品质。

不提起雷锋,并不代表雷锋离我们远去,雷锋精神已经过时。新时代的雷锋早已遍布神州大地,在我们的生活中,“雷锋”一直都在。

“最美教师”张丽丽,危难时刻,毫不犹豫的奋力一推让孩子免于了灾难,而自己却失去了双腿。但她没有一丝的后悔。一个文弱的女教师,在关键时刻她那无私奉献的心在鼓舞这她要求这她有这般举动。

“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两岁坠楼女童。人们说他是英雄。她却说:“我不是英雄,只是恰好碰到了。”

“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司机”冯永平,“最美司机”宋洋,是他们,稳稳地停车,打开双闪,疏散乘客然而自己却永远的倒下了。使他们,在生死刹那间,用行动守卫了乘客的安全,用行动说明了什么是新时代的雷锋。人生中没有彩排,我们坚信,如果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最美的他们,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新时代的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应该无时不刻争当新时代的雷锋,从弯腰捡起地上的每一片纸屑,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这般对于我们来说微乎其微的小事开始做起。学雷锋,发扬雷锋精神。

今天,我站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让我们一起宣誓:雷锋精神是一面永远的旗帜,雷锋精神我们要传承。雷锋既属于昨天,也属于今天,更属于明天,我们将永远践行雷锋的精神!

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把握住青春的脉搏,践行雷锋的高贵品质,用实际行动来来拥抱我们伟大的时代吧!

八年级二班:梁妍

2013.

3题目:做雷锋的传人

开头: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三月是温馨的,因为它是希望的生长;三月也是激昂的,因为它是生命萌发前的搏击;三月更是长久的,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平凡却又一生无时无刻不为人民着想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伴着徐徐的春风,我们迎来了全国上下学习雷锋精神的新高潮。

第四段: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雷锋。同学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例数不胜数,为学校班级做好事的身影随处可见……就说我们班吧。班里布置环境时,老师号召我们捐花,我班的胡英男、袁沐、王琳琳、马云那邓清月等同学都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班级捐献鲜花;同学们做值日,杨兴凯、王建勇,马明智、孙德伟、王立权、徐亮等同学经常出力出汗;谁若是在我们班掉了队,我们班的班主任就会号召我们帮助他解除烦恼,树立信心,赶上队伍。班主任说: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最可爱,哪里需要哪里都能够发现他闪光的身影!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共唱一首雷锋的赞歌,让雷锋的精神永驻我们的校园!—

八年级二班:任芳建

2013.3

推荐第8篇: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雷锋精神 永垂不朽

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四十多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四十年来,雷锋精神已深深地融入中华儿女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热血之中。“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热情;对待缺点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向寒冬一样冷酷无情;”这朴实但含义深刻的话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

“雷锋”,在中国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了中华儿女最崇高品质的结晶。我们应把弘扬雷锋精神同新世纪校园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新世纪校园环境的实际工作中,大力弘扬雷锋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弘扬“螺丝钉”精神和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能够激励几代人的成长,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人民的崇敬,一个群众性的学习活动能够历久而不衰,这充分说明,雷锋精神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特殊品格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要像雷锋那样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去;要像雷锋那样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以钉子般的挤劲和钻劲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像雷锋那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要像雷锋那样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而我们的发展需要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充满校园,让和谐充满校园。

推荐第9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

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

告别了漫天的飞雪,告别了凛冽的寒风,我们迈步走进春天的校园。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都感到万分的自豪,无比的幸福。然而,这美好的生活来得多么不易啊!

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曾经,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克服险阻最后走向胜利。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的信念,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个脚印写着真诚,每一颗红星闪亮着希望,每一声枪响寄托着革命的信念。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啊,气壮山河! 忘不了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出奇兵,枪头凝聚着民族的仇恨,向着侵略者发出怒火。奔腾的黄河,为他们高奏凯歌! 忘不了少年英雄林森火、王二小,机警地侦察敌情,用自己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血染的风采。 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我们这些成长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的少先队员,将庄严宣誓:发扬革命传统,继承英雄业绩,牢记人民期望,立志报效祖国。

推荐第10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9月29日,政府办全体党员干部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烈士陵园,瞻仰了在党的革命历史中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们,了解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他们的坚贞和对革命的忠诚无比的倾佩,尤其是当我们看到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那一件件历史的遗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洗礼。他们对革命事业甘心付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为革命不怕牺牲自我的精神和为革命付出一切的光荣传统,全心全意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

全体人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进入纪念馆展厅参观,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和历史实物再现了革命的情景,一些英勇场面使我们感慨,更令我们对烈士们敬仰。在艰苦的抗日斗争岁月里,无数革命烈士壮烈牺牲、血染山河,襄城处处传颂着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鲜血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为全中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襄城县是革命老区,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襄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出献了许多位英雄儿女, 他们用鲜血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优秀的襄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他们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气,就像雄伟壮丽的长白山高耸云端,光耀千秋。

参观完之后,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了烈士纪念碑前面,面对着那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面对着用烈士鲜血染红的党旗,全体党员郑重三鞠躬。在此过程中,我们再一次的体会到了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的忠诚和坚贞,对革命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灵魂上的寄托。

办公室全体人员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使党员干部职工们进行了一次思想洗礼。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身为党员,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气馁,不可以放弃信念;烈士的斗争和精神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也永存我们心中。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从容应对压力,理性解决难题,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务员。

二〇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第11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历史就这样悄悄无声的滑过,生活在这个安宁和平的国度,似乎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生于欢乐、歌声、笑语,甚至泪水和痛苦都那么微不足道,一切理所当然的习以为常。然而,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们仰望的每一分天空,都浸透了先烈们殷红的鲜血——曾经刻骨的痛苦、绝望,曾经掷于绝地的坚忍、信念,在这欣欣向荣的苍茫大地上上演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人民英雄前仆后继!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亿万人民在**广场前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人民英雄则矗立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5年8月,蒋介石三发电报邀毛泽东就“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赴重庆谈判,那一刻,我想很多很多人宁愿相信那是真的,幻想着和平鸽降临,不再哀鸿遍野,不再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然而现实总是经不起推敲,当一切端倪初漏水面,蒋介石单方撕毁双十协定,拉开了三年解放战争的序幕。黎明前的黑暗总让人感觉有些绝望的漫长,从防御到反攻再到决战不是单纯的伤亡人数那冷冰冰的数字所能诉说得清的惨烈,即使是孩子也没有哭的权利,更不用说幸福了。而今天我们还剩下什么呢?生活中充斥着iphone、ipad,谈

话离不开绯闻、dota,每天关心着漂亮裙子、精致妆容、游戏装备,考试低空飞过、高喊着60分万岁„„“饱暖思淫欲”真真切切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谈什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谈什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应只是刻在纪念碑上的一段毫无感情的文字,更应该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心头上!我们不用抛头颅、洒热血,只需简简单单铭记,踏踏实实学习,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犹记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登上历史舞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一个、两个、一百个、一千个学生走上街头,聚会演讲,从北京到上海,由北至南,是青年学子们发出“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的强者之音!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当我们还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然逝去,当我们还坐在明净的校园里,鲜衣驽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绽放,他们已然定格。历史迫使他们过早的成长,坚强,接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乃至最后的牺牲都那样夺目!难道不使我们骄傲吗?这一浓墨重彩的

一笔,可曾让你胆战心惊?这——是我们的英雄!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840年,英国大炮轰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拉开了中国轰轰烈烈的近代史。这是一部满载中国人民血、汗、泪的屈辱史,但是这也承继着中国数千年以来“一身报国有万死”的傲骨铮铮。谭嗣同临刑前慨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自始,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流血者是为我们流血,流血者是因我们流血。“粪土当年万户侯”,没有因果,不为名利,只一腔热血足以!现在也许很少这样纯粹的人了,物欲横流的社会掩盖了本朴实无华的眼睛,使本“思无邪”的心蒙了尘。我想,总还是有闪亮的晨星,总还会有人去流泪。时间永恒,柔软的力量永远不会被折断。

在莫斯科二战纪念馆里,有一个庞大而奇特的“泪厅”。自高大浑圆的穹顶,垂下数万条眼泪般的金丝线,每一根金丝线上又挂着一串串泪滴般的水晶珠,仿佛整个大厅里都是眼泪,滂沱而下,从横交错。人民对战争的回忆就是眼泪和痛苦,然而,眼泪是柔软的,又最有力量,是一种无声的语

言,有时也代表一种欢乐——因为不管多么艰难,我们最终还是胜利了。所以,人民英雄不需要我们评功摆好,对他们,请不要吝啬你的眼泪,它是你心中最柔软,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第12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烈士纪念日公祭祭文缅先烈之灵冢,托今世之哀思。素花一枚,清香三拄,顿首哀思。先烈已逝,长卧净土,纳天地之灵气,惠万物之菁华,传后人以英名,缔万世之宏基。呜呼!痛哉,哀哉,壮哉!望陵三揖,俯首遥思。英烈当年,金戈铁马,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生乃人杰,死亦鬼雄。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睹陵思人,悲凄难平。惟清香三拄,聊表追怀。

烈士纪念日是为深情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今天的公祭活动。目的是通过缅怀英烈的英雄业绩,更清楚地认识到奉献精神的意义,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我们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是你们的生命换来了中国繁荣的今天,是你们的鲜血染红了遍地的鲜花。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让我们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九月的鲜花中,让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

“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生活在繁荣、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的人,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永远铭记英雄先烈,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让我们的社会变的更加美好,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第13篇: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为了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四十九周年,也为了让雷锋同志高尚的信念、理想道德继续在我校广大师生中继承和发扬,我校少先队于“学雷锋纪念日”号召全校所有的班级召开“身边的雷锋”主题班会。倡导同学们行动起来,学习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向陋习告别。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尊敬带给老师。通过召开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学会了相互关爱、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孩子们思想上的一次洗礼,对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14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从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教学重点: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课时安排:两课时。 前置作业:

1、归纳字词。

2、了解说明文知识,包括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面前?(即作者的活动顺序)

4、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

5、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屏幕上的这幅图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照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发言后归纳:首先看到了彩照──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展示。

1.正音正字。(出示投影,要求学生注音)

瞻仰(zhāngyǎng) 矗(chù)立 五卅(sà) 奠(diàn)基 砌(qì)墙 上溯(sù) 伟绩(jì) 镏(liú)金 挑衅(tiǎoxìn) 逾越(yúyuè) 天堑(qiàn) 重幔(chóngmàn)不朽(xiǔ) 横幅(fǘ) 发髻(jì)销毁 践踏 徒手 镶嵌(xiāngqiàn) 熊熊火焰 峻峭 老巢 搀扶(chānfú) 2.补充解释下列词语。 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怒形于色:形,显示、显露。

三、学习了解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文体:

1 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等,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都是介绍建筑的,但是两事物的特征不同。故宫是古代君王的活动中心,它的设计就处处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特点,而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顺序:

要安排好写作顺序,说明顺序一般用以下几种:

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

②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③逻辑顺序: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列数字]:一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例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作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2 说明方法中下定义与作诠释,作比较与分类别这两类要准确辨析。

下定义与作诠释。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而作诠释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在语言要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严密即可。

作比较与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四、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也可以具体一点) 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2、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的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标题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

3、齐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 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五、合作探究。

(一)指名读第二层(4-6节)

1、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

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 (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

2、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

3、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

提问:第6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

3 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

(二)探究第二段的第三层(7-11节)。

1、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浏览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2、重点讲析

一、二两幅浮雕。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次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这是记叙部分。第

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画面,先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与“一股股”、“升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群众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三幅浮雕。

归纳: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稍有变化,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先交代事件──1851年的金田起义;接着阐述历史意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形象地再现画面:“大刀、梭镖、锄头、火把”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人民的儿女“冲下来”,旌旗“迎风飘扬”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 借鉴上述方法自读课文,完成

四、

五、六幅浮雕的分析。提示:作者介绍浮雕时一般是交代事件(包括时间),再现画面,揭示画面表现的意义。填好表格后学生交流。(答案见投影或由学生画出来)

教师抽查完成情况,然后指名口头分析第四幅浮雕“五四爱国运动”的画面。教师适当点拨、启发。

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三).探究课文第三段(11节)。

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本段共几句话,分别与上文什么地方照应?

归纳,共有三句话。在第一句中,第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

2、4小节,篇末点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

六、质疑反馈。

既然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的杂乱?

七、拓展延伸。

4 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我来做导游“向您介绍我们丹阳市第六中学”

板书设计: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2)─→ 南(3)─→西(1839年-1851年)─→(1911年-1925年)─→(1927年-(2)─→北(3)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第15篇:永垂不朽的“红色”

永垂不朽的“红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国歌唱出了我们心中难以言喻的激动。见证了无数英雄儿女的雄伟气概,勾起了我们心中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思念!

为了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足迹’,老师特意带领我们到猴场会议会址去参观。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猴场(草塘)镇1公里的下司宋家湾。里面塑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李德、李富春等人开会时的群像;介绍有红军强渡乌江等重要内容;保存有红军穿过、用过的物品。

老师一边让我们参观会址,一边给我们讲解猴场会议以及红军在猴场的故事:猴场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于1934年12月31日下午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在贵州省瓮安县猴场(草塘)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否定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肯定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和发展了黎平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红军的战略方向,实际上剥夺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实现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必要的准备。

1935年元旦节红军在草塘小学搭起台子,与猴场群众举行军民联欢会。朱德总司令上台作“强渡乌江,夺取遵义”的动员讲话时,会场上群情激奋,斗志鼎扬,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和雄壮的口号声。讲话完毕,红军宣传队演出许多具有政治意义的节目,广大军民受到了很大鼓舞。红军在吴家大院将打开土豪劣绅的粮仓盐库没收来的粮食、食盐分给穷人,穷人们一致称赞:红军打富济贫,是世上最好的军队!红军在过山势险峻的擦耳岩时,为了躲过敌人的侦察,红六军团侦察员化装成布商到擦耳岩隘卡,与国民党猴场区公所派驻隘卡阻击红军的团防队官兵赌博,后乘其不备,把他们一举歼灭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黎明前的黑暗,振奋人心的歌曲,一群群志向远大的中华儿女们,为民族的解放抗争着、奋斗着!是他们,在战场上挥洒热血;是他们,在百姓面前尽心尽力;是他们,在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着!他们是多么伟大,用满腔的热血与坚定的信念,引导我们不断向前;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乐!作为革命先辈的继承人,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勤奋刻苦,时刻谨记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将党的宗旨发扬光大,让党的精神永垂不朽,永驻人间!

第16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合理的说明顺序。

2.在饱含情感的语言中体会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清说明顺序并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预习导学

1. 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zhān仰()丰功伟绩()镏金() 挑衅()

重幔()()小wǔ殿顶()窖坑()逾越()天qiàn()发jì()不xiǔ()上

溯()

2.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

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自读全文,请理清作者的活动

顺序(走的路线)。

(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

越过()—踏着()—踏上()—到了()—走下()

—离开()

3.把你知道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写在下面。

4.背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5.读完文章,你有疑问吗?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情境导入:

整体感知:

①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②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①理清作者写纪念碑的方位顺序。 纪念碑结构碑身浮雕

②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③课文中哪句话既体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印象,又概括了

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文中哪些文字体现了这样的特征?请举例说明。

巩固练习: 阅读(4-5)选段,完成各题。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2.碑文所反映的时间及主要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3.依次找出碑身中最能体现说明顺序的词语。

碑身四周——()——()——()——小碑座—

—()

4.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是,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合作探究

①齐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

受。

②作者在写10幅浮雕时写法有何不同?

③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请举出一例来具体分析

3.释疑解难。

4.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

碑,于月日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从地面

到杯顶高米,用了块花岗石和汉白玉。周围栏杆使用

的材料是。纪念碑的碑心石重吨,高米。正

面题词是,是写的;背面的碑文是(谁)起草,书写的。碑身两侧是组成的

花纹。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由组成的大花圈。碑顶是

具有民族传统的。10块汉白玉大浮雕雕在纪念碑

的,从东到北共长米,高米。

2.文章是怎样介绍纪念碑的?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

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

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

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

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

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

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

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

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

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

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

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

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

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

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

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

“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

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

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

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

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

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

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

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

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

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格。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请从选文第①、第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表达效果:

课后反思:

文章内容清晰,条理分明,只是篇幅比较长学生的理解不够细致,落

实的时间比较长,实际使用3课时。

第17篇:五四精神永垂不朽

五四精神永垂不朽

今天的团日活动,让我感触良多的是五四精神。

现在我们的经济虽然发展的很快,高等教育也比以前上升了很多的台阶,可青少年的思想却不尽如人意,拜金主义在不断蔓延,鉴于这种社会状况,我觉得我们真的很有必要学习五四精神。

虽说已去,但它的精神却是永垂不朽的,1919,5,4这个隆重的日子,这个历史划分的重要时刻,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明主和科学作为其精神的主流,在今天依旧值得借鉴。岁月流逝,尽管五四已经时过景迁,然而它的生命之树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枯萎,反而更加茁壮,更加挺勃。那些先进志士人们的呼唤和呐喊,仿佛依然在我们耳边回响。历史证明:这场凝聚着进代中国思想变革风雨的运动,其伟大思想不仅能闪光过去,而且能照亮现在和未来。

为了更好弘扬更好学习五四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理所当然担当起了这个重任,今天我们师范班今天就开展了五四红旗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对五四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看着: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解放战争直至抗日战争的视频,我们深深感受到先祖们的不易,也感觉到他们的伟大,为革命事业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实在钦佩。我们要像他们学习,能吃苦,遇到挫折,要迎难而上,而不是退缩。电影《我的1919》里,他们洋溢的青春与激情,无不展现了他们的自信。这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的,自信而不自傲,阳光与热情。

看着像陈独秀,蔡元培,郑振铎,闻一多等青年之士为革命奉献青春,敬意之情油然而生,想想现在的自己对于社会实在没毫无用处一般,惭愧。

第18篇: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读《少年方志敏》后有感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他曾说过。

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也是一名杰出的农民领袖。这位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这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这副为世人景仰的铁骨忠魂,日益深入民心。他——就是家喻户晓的英勇人物——方志敏。

古语云: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方志敏的高尚情操也并非一朝一夕可培养出来。《少年方志敏》追溯英雄生命的起点,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情景画。

在这本以主人公的少年经历为基本素材,描述了方志敏童年在家乡村中读私塾,参加农事劳动、离家去烈桥求学以及进城上高小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变化。主要写了方志敏偷父亲的铜板上学,认张念诚做义父、认识顾先生、坟地过夜、抓“鬼”、成立青年社、管理帐目、抵制日货、救黄镇中和揭穿阴谋十件事,他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从容淡定和视死如归与这些少年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微风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把书本盖上了。此时此刻,我的心正汹涌澎湃,为方志敏的高风亮节所震撼。尽管只是一位少年,但他的遇事冷静、有勇有谋、浩然正气令我敬佩不已。在中国的十三亿人口之中,还有多少个能与方志敏相提并论的人?恐怕已

不多了。在数码化的时代,有的人或许只懂得等价交换,也或许已被贪婪与自私所腐蚀。

此外,我从民国的腐败中深切领悟到改革开放的无比优越性。现在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小康,这一切一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迄今为止的四代领导核心都是时代的精英人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带领中国走向和平、安定、繁荣、富强!

在战火纷乱的年代,方志敏就是一位乱世英雄!少年时期的他,身上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烈士精神也同样影响着我们表少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方志敏同志为了建设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窗外的太阳公公正看着我,仿佛是让我把《少年方志敏》作为自己的成长参照,牢记他的“爱国、创造、清贫、奉献”,启迪人生。

我相信,方志敏的精神将会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永垂不朽!

第19篇:超英精神,永垂不朽。

超英精神,永垂不朽

昨天我还在继续重复着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因为枯燥,不只是身累,心更累。今天,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感慨万千——是啊,为什么我会身心俱倦?因为我缺少一种精神,枯燥慢慢磨掉了我的兴趣和激情,我缺少的是一种信仰。我上网查看了很多有关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对她有了浅薄的认识,也从她身上看到了现如今这个繁华的社会到底缺少的是什么。

“人只要有一种精神,就会不知疲倦地努力下去。而这种精神就是要热爱工作,对工作充满激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凡是都能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你就一定会乐在其中,忘记辛苦。”多么平凡而简单的一句话啊,而她,陈阿姨一生都在坚持,用行动诠释了“忠诚敬业”的含义。 时代在进步,而我们也在进步。大多数人都不用为了温饱而努力,而正是因为人们不用为了活着而活着,所以人性已慢慢转变。“休闲文化”盛行,“黄、赌、毒”死灰复燃,官场腐败前赴后继,各种关系户即使不用很好的工作却能比别人获得更好的待遇„„难道这不是我们填饱了肚子,却缺乏精神粮食的原因吗?

因为没有了精神,所以没有了信仰,因为没有了信仰,所以就没有了方向,也就没有了更好的追求。职业人如此,民族如此,社会也是如此。陈阿姨对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虽然生于如此浮躁奢华的社会,但是我应该摒弃这些浮夸不实在,踏实进取,寻回我的信仰,试着热爱我的工作,即使繁琐,即使劳累,我也要不抛弃不放弃,我相信只有有正确态度的人才会有自己价值观,才会有自己的信仰。信仰是精神的粮食,而精神是信仰的支柱,我要像陈阿姨一样用平凡的每一天去创造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超英精神,也将永垂不朽!

向陈阿姨致敬!

——肖鹏

第20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案重点

盘龙区汇承中学语文组课程方案设计

授课教师:李薇君

课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一部分 设置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⒈本文围绕中心,按照所瞻仰的路线顺序和空间位置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⒉本文运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表达对先烈们的崇敬心情的遣词方法; ⒊教育学生懂得革命

班级:一日期:

(3)(4

课型:新节次:

授课

教学重难点

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要饮水思源,珍惜胜利果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革命传统,高举起先烈们的革命旗帜,在新长征中奋勇前进。

1.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和周恩来同志书写的碑文,既是纪

念碑的主题,也是本文的主题,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

生深刻体会 2.十幅浮雕的描述,是一个难点,教学中要抓住课文的字、词、句及画面特征进行分析,突出文章的主题,

学法指导

第二部分 达成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背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人民英雄纪念 碑收到了200多份的设计方案,1951年国庆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另外3个方案来建筑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碑芯巨

石重达百吨,自青岛运到北京,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嵌着10幅巨大的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与**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题:

文章以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作为正题,提示了全文的主题;

副题说明作者是由瞻仰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去赞颂人民英雄的,这才是全文记叙的内容。这是常见的副题的一个作用──限制规定主题的范围。

(结合提示副题的书写格式。)

二、检查预习。

1.全班朗读课文,结合正音正字。2.补充注释:

⑴、矗(chù)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⑵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流传后世。朽,磨灭。

⑶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⑷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⑸风起云涌:比喻新的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挡。涌。升起,冒出。

⑹徐徐:慢慢地。

⑺序幕:原指某些多幕剧的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以后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瑞。 ⑻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⑼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3.回答:说说本文可以分几部分?

议论后明确: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开头);

第二部分(2-10),记述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建碑的由来、碑型、碑文和十幅浮雕的画面、简要史实(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1),小结瞻仰后的感受(结尾)。(如果有的学生,把第二大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2-5段是一部分,第6-10段是另一部分),也可以。)

四.细读课文、品味细节

(一)⒈朗读第1段,要求节奏分明,有感情;要求全体学生找出这节文字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这里的作用。 学生议论,明确。动词──落成、怀着、瞻仰、形容词──崇敬、巍峨、雄伟、庄严。

⒉教师追问:“落成”、“瞻仰”、“巍峨”怎样讲?不用“落成”,而用“建成”、“造好”,不用“瞻仰”,而用“参观”,行不行? 在回答后归纳:“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造好”等一般性字

眼,就无法表现作者的崇敬心情。“ 瞻仰”,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对人、对物都可以用,都含有敬意),用它比用“参观”这一类字眼贴切、庄重得多。这种“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是贯穿全篇的。

因此,这一节起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二)朗读第2-5段。

⒈这四节文字,要求全体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这四节文字记叙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⑵用了哪些词句来突出纪念碑的雄伟、庄严以及烈士们的不朽精神和人民对烈士们怀念敬仰的心情?

⑶三段碑文概括了怎样的史实?为什么要分开来写?

⒉通过议论,明确

第2小节,叙述从远处瞻仰纪念碑,着重交代清楚纪念碑的位置和环境,“从”……和“向”……这两组介词结构,点明了瞻仰的路线,“象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这个比喻,再加上“矗立”这个动词谓语,把纪念碑的雄伟、高大、威武的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国徽就是以**作图案),纪念碑和**遥遥相对,即恰当地点出碑的位置,又暗暗点出这无数的人民英雄,正是伟大祖国的骄傲。接着很自然地点出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这时还是站在远处看),第一次点了纪念碑和文章的主题。最后用“越过”、“踏着”、“走到”“瞻仰”四个动词交代了瞻仰位置的移动,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同学们写记叙文,往往忘记交代观察点的移动,要很好注意)。“徐徐”,“仔细”这两个词,则扣住上文“崇敬的心情”。

第3小节侧重追述纪念碑的兴建过程,总写碑身的高大雄伟。作者抓住了两个数字和“最大”、“高”、“坚硬”、“洁白”四个形容词语,从高度和建筑材料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宏伟、壮丽。这节的末了,作者又用“象征着”、“标志着”这两个动词谓语直接点明含义,激发读者共鸣。

第4节写碑身四周的栏杆和碑身的正面、背面。着重介绍题词和碑文。写法上从第2节的远望写到了近观,又照应了第一节的“庄严、雄伟”。先写汉白玉的“美观朴素,洁白耀眼”,象征人民英雄品质高尚纯洁;再写出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因为是近观,所以看清是镏金的。然后郑重地照录了毛泽东同志撰写、周恩来同志手书的碑文。“三年以来”,指从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我党我军奋起反击,终于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这一历史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年,此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为反对国内外敌人、曾多次进行英勇的斗争。三段碑文分开来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民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的怀念之情。

第5小节侧重写碑身两侧、碑座及碑顶,继续写近看。对碑型的描写紧承第四节写碑的正面、背面以后,这节一开始即写碑的东西两侧的花纹装饰,并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接着描写碑座,同样点明这些花朵的象征意义(牡丹表示高贵,荷花表示纯洁,菊花表示坚忍)。这些句子都是既赞颂了英雄们的不朽精神,又表达了作者“万分崇敬的心情”。然后写碑顶的特色。最后概括地对整个碑型作出评价,贴切自然。

(三)指导学习第6段。

齐读第6节、要求学生思考:这节主要记述了什么?这节和7-10节的关系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这节总的介绍十块浮雕的面积,耐久年限,雕刻的英雄人物的数字、大小和各不相同的特点。对后面四节来说,它又是一个小的总起,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四)指导学习第7段。

朗读后,教师扼要指出:

这节具体介绍东面的两块浮雕:“焚烧鸦片”(1839年)和“金田起义”(1851年)。焚烧鸦片的壮烈行动,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斗争:所以列为第一幅。

对第二幅浮雕作者先点明它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动摇了……基础”。然后介绍画面,用了“风起云涌”这个成语,突出了起义声势浩大。

(五)指导学习第8段。

⒈指名三人分别朗读南面的三幅浮雕。 ⒉做一个课堂练习(做在作业本上)要求:

①找出描写“武昌起义”这幅浮雕的动词谓语,并用一二句话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辛亥革命意义的句子;

②找出描写“五四运动”这幅浮雕中所用的形容词语,并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五四运动”意义的句子;

③找出表现“五卅运动”这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概括说明“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这一背景的作用。

⒊在学生分别报告自己的答案并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

第三幅浮雕的动词谓语:摧毁,冲去、冒向、打断、撕碎、践踏这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表达了起义士兵和人民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清王朝腐朽虚弱的本质。“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这句话点明了历史意义。

第四幅浮雕的形容性词语:慷慨激昂(作状语)、愤激(作定语)、怒形于色(作定语),它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爱国青年和人们热爱祖国、痛恨卖国贼的感情。“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表现第五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是:“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最末一句点出背景,揭示发生运动的原因。

(六)指导学习第9段。

全班朗读后,教师扼要指点:

这节具体介绍西面的两幅浮雕:西面的第一幅(连同前面的为第六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这一起义的历史意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斗争”;

另一幅(即第七幅)写“敌后抗日游击战”,背景是太行山区“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画面上出现各种人物显示了人民战争的特点。

(七)指导学习第10段。

全班朗读,思考回答: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来突出“渡江”这幅浮雕(第8幅画面)的雄壮景象?

议论后明确:运用了“吹起”、“高举”、“发射”、“登上”、“踏着”、“冲去”、“前进”等一系列动词,突出了渡江战役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雄壮景象。(结合解释“逾越”“天堑”这两个词。)

(八)指导学习第11段。

全班朗读两遍,思考:

⑴这节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⑵作者在这里用什么方法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

⑶这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议论后明确:

⑴这节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英雄“万分崇敬”、深切怀念,对纪念碑看了还想再看,舍不得离开的思想感情。文中用“重新瞻仰”、“又一次……默默致敬”这些固定词组生动表达了这种感情。

⑵作者通过谈自己的感受的方法(“我想”),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是:“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巨大代价”(“了解到”这个动词,管住三个宾语)。

⑶这一节在结构上起着首尾照应、自然地结束全文的作用。 板书:

教学过程

五.研读课

文、回答问题

1.划出参观路线,找到观察点,理清说明顺序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2.找出作者依次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部位?

3.纪念碑的结构

4.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按什么顺序来介

绍的?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六.课外探究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新时期的

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七.小结

归纳中心思想(在同学议论的基础上归纳):

通过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过程的记

叙,热情赞颂了为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们的不朽业绩和伟大精神,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怀念,激励我们高举起先烈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

八.作业布置

第三部分 反馈目标

⒈简述本文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⒉回答十幅浮雕的名称(按东南西北的方向

和历史顺序回答)

⒊整理记录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笔记

第四部分 教学反思

《永垂不朽的近义词.doc》
永垂不朽的近义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