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含答案(优秀)

2020-03-02 09:11: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学习重点:

1、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2、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情况作一定的了解,加深认识,并学会整理中心资料。

教学构想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讲解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中重点说明了哪些部分,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对象有何特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讲授此课时,先对课文作整体把握后,设计了几个有趣的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的开展中,把握说明文的特点。最后共同分析语言特色,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问答法、延伸拓展法”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瞻仰()矗立 ()镏金()上sù() ...

五卅()天qiàn () 镶嵌 ()发髻...()重幔() 小庑殿顶()yú()越 ..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

2、本文从说明文分类来说,属于说明文,说明文。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4、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5、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1、领悟说明文的知识要点

2、学会找说明对象、特征

3、体会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2分钟)

检查预习导学1,扫清生字。(3分钟)

二、根据图片,从直观的角度认识人民英雄纪念碑。(10分钟)

1、放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不同角度摄影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对纪念碑的外观、基本构成作了解。)

2.请一位同学看着图片介绍纪念碑。(加深学生对纪念碑的总体印象)

三、整体感知内容

①、找同学朗读课文(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读后做朗读点评)(10分钟)

读完课文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畅谈。

作为普通的瞻仰者,说说纪念碑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先说特征:

巍峨——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

雄伟——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庄严——纪念碑是用„„一砌成的,它象征„„

装饰花纹象征„„

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

次说感受:

抓住开头和结尾的句子。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

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

一段概括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

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②、检查交流预习导学

2、

3、4(以小组挑战的形式,看哪组做的最棒)(10分

钟)

挑战后明确:

a、本文属事物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总体特征是:巍峨、雄伟、庄严

c、文章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抒发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副标题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内容探究,,交流研讨,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解决预习导学5

学生分小组设计活动,学生当导游,介绍瞻仰的路线及瞻仰顺序。

学生活动:在黑板前画出行走路线,可以让多名学生尝试,互相补充;其他学生

总结说明顺序。)

路线:(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一踏着(石道)一踏上(台阶)一

到了(平台)一走下(台阶)一离开(纪念碑)。

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

两侧上部——碑顶。

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介绍lO幅浮雕:鸦片战争—金田起义—武昌起义

—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

放全中国(1839年——解放战争,是时间顺序)

(浮雕的方位是按东—一南——西——北是空间顺序)

四、教师小结:(2分钟)

本节课我们结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认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学会了找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以及说明顺序,学会了分析说明文,希望课下多

预习,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

五、课堂练习(2分钟)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总体特征

2、本文说明顺序是和相结合

3、本文是和说明文。

六、布置作业:(在课文中做批注)

1、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并判断其作用

2、找出说明文中的记叙、议论、描写。

七、板书设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周定舫

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

特征:庄严、巍峨、雄伟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1、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2、让学生领悟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一、预习导学:(5分钟)

1、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准备分析。

4、本文说明中有记叙成分,请找出几个例子来。

二、写法探究、感知品析作评点(15分钟)

(一)、检查交流预习导学(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每组出一位代表,看哪组做得

最好)

交流后明确:

1、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

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的。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本文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如:列数字:作比较: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

碑对面的**还高4.25米。具体准确的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大、巍峨的特征。

打比方: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形象生动的说明了纪念碑

的雄伟的特征。

列数字: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

合在一起长40.68米。”这些句子用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浮雕的高大壮观。

3.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

“”表示最小限度,

说明了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到1000年以上,

如果去掉后就变成了只能保持800到1000年,讲话太绝对了。

因此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不能去掉。

4、本文说明中有记叙成分,请找出几个例子来。

说明文中以说明为主,如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一样,例

如文中对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

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

仔细瞻仰纪念碑。”等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的整个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

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

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形象性。

三、内容探究,交流研讨:(以前四幅画面为例,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教师

明确)(10分钟)

以十幅浮雕为例,体会说明文中说明、描写、记叙、议论的综合运用。

讨论后明确:

①、以前四幅画面为例,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教师明确。

作者介绍浮雕时一般是交代事件(包括时间),背景、地点这是记叙部分,描

述画面,这是描写;揭示画面表现的意义这是议论。

②、后几幅图画,展开小组竞赛的形式,得出结果,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记

叙、描写、议论在说明文的运用。

教师总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

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描写),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

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议论),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

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记叙),变化多

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

“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

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四、教师小结(3分钟)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用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抓住特征以说明为

主有机插入叙述;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兼以逻辑

顺序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

伟绩和和他们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

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五、课堂练习(5分钟)

1、判断下列使用的表达方式

①这是中国历史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

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好高4.24米。()

②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

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③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的大示威,英

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

④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

2、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各是什么?

①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②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好高

4.24米。()

六、扩展延伸

凡尔赛宫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

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

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

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

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

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

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

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

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

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

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

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

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

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

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

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凡尔赛宫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

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

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像婷婷玉立,

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像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2、第1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3、第2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运用了说明顺序。

4、第

2、3段中使用了、、的说明方法,

从文中各举一例。

5、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如果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 ..

6、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其中具体指什么? ..

参考答案:《凡尔赛宫》

1、凡尔赛宫打比方

2、修建时间占地面积结构布局逻辑顺序

3、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举例略)

4、不能去掉(从说明文的用语准确、科学角度来答)

5凡尔赛宫内陈放的珍贵艺术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案重点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使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重点

春风学校七年级教案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实录 程少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含答案(优秀).do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含答案(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