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画画

2022-04-2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读书笔记画画

「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听了才能明白他们表达的东西。

听画也是有讲究的,2-3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含义;4岁以后,就问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因此,用来表达想法的形象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填满颜色等等,都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反而会毁掉他们天生的绘画能力。对于技巧性、系统性的绘画技巧,最好等孩子过了9岁传授才会有意义。 过早的叫孩子画形象,让他们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一副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或者是想法而画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未成熟,也能够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深处,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会随心所欲、自信的画画。

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多和孩子一起多多地体验快乐的生活,有了快乐的体验、有趣的事件,才会有想画的心情,才能够倾注真心去画画,因此不是教授孩子画画的技巧,而是多和孩子一起经历快乐的体验!! 在儿童时期,儿童通过自由的绘画,可以提高以下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

孩子的画 1岁时,主要是手运动的轨迹,是绘画活动的诞生,这时要让孩子充分地涂鸦,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画形象。 2岁时,眼睛追随手的运动,开始试图用语言解释画(2岁半以后)。这时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仍然不能让孩子画脸等形象,妈妈画形象给孩子看也不好。对于同样一个圆圈,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3岁时,孩子懂得一开始就给画赋予意义,绘画向作为人类的表现形式转变的分界点。这时还是不能教孩子画具体形象,不要让孩子画人脸、车、人物之类的东西,要多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画的内容,尝试给孩子创造

和朋友一起画画的机会,用色的指导从无色开始。 4岁时,孩子可以自己画出形象了,开始凭印象画画,绘画作品中除了有头足人像,还出现了头体二足人像,作品像商品目录一样,各种事物无秩序排列。这时,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不要仅仅看孩子画了些什么形象,更要认真听听孩子的讲述。在平时,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广交朋友,尽情玩耍,这样孩子绘画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如果在这个时候,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5岁时,孩子并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而是把感兴趣、关心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开始给事物建立秩序,并开始出现“基底线”,能够把听到的事情在头脑里形成印象并画成画。这时多给孩子讲故事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要说孩子画的形象奇怪、可笑,要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 6岁时,孩子惯用基底线建立事物秩序,将事物排列得整整齐齐,开始能够做图案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这是,不要用画的好、画的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重视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多问孩子画里画的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等。不要总让孩子看电视,把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绘画的主题让孩子画出来,绘本、传说等多读给孩子听,引导他们把故事画出来。

7、8岁时,基底线转变为水平线或地平线,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这时孩子的画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仔细欣赏孩子的作品。9岁时,开始追求画出眼睛见到的真实景象,成人不要过于苛求他的写实能力,要多和孩子一起动手作画,共同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篇2:《艾玛画画》读书笔记

《艾玛画画》读书笔记

幸福是什么?读了《艾玛画画》就知道了些许。

《艾玛画画》讲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孤独老人,虽然子孙满堂,但是只有猫咪作伴。当偶然的一次机会,所画的画被发现之后很受大家欢迎,她就有了生活的乐趣。说实在的,这国外的绘本真是费解,和儿子反复读了多遍,才懵懵懂懂的体会到书里言喻的幸福:

每个周末,老人艾玛都做很多的糕点等待儿孙前来聚餐,对于老人而言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幸福; 每次儿孙来之前,艾玛都要收起自己画的儿时山村图,换上孩子为他画的画,尽管画的内容不符合老人的心意,对于老人而言互相尊重就是幸福; 偶然一次,老人艾玛忘记收起自己的那副画,很意外的受到儿孙的称赞,都争相抢要艾玛的画。自从之后,艾玛天天画画,送儿孙、送邻居,她生活满足而充实。对于老人而言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才是最大的幸福。 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这里,我告诉儿子:和谐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是最大的幸福。不论在爷爷奶奶那个大家庭里,还是爸爸妈妈这个小家庭里,或者在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家庭里,互相尊重、互相爱戴、互相帮助,才能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每个人心情都会愉悦。相反,如果大家都互相指责、互相拆台、斤斤计较,生活就会变成一团糟。书中的艾玛老了,她百无聊赖地去逗猫、她闲着没事画画收藏起来,但是她倍感孤独,直到当大家都喜欢她的画,她才变得幸福起来、忙碌起来,这就是艾玛的幸福。

我也开始反思,什么是幸福?篇3: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后感 关于绘画的入门

绘画是一种表达的方式,父母重在理解与倾听,而不是评价其好坏。重要的是,倾听孩子的绘画,而不是简单的用眼睛的看。在孩子画画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尽量不在画的过程中打扰孩子。

孩子与生俱来是有绘画的能力的,这种绘画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一些在孩子成长中拔苗助长的行为需要注意:如教孩子画形象,或者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的着色,让孩子全部涂满颜色等等。

绘画需要五种能力,第一是动手能力,孩子可以通过自己手的运动来感受自己带给外在世界的变化,发现手的运动,画出什么线条。如果教孩子画形象,孩子就会失去这个探索过程,同时,无法按照自己的感受发挥,阻碍绘画感觉的发展。第二是眼睛的协调能力,第三语言能力,教画形象会破坏孩子语言系统的发展,绘画方式也会改变成否语言作用。第四是情感和热情,绘画是一种体验的表达。最后是社会能力,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想法获得周围人们理解的能力。

“艺术真正的本质,是以破坏、弄脏已有形象作为基础的“。所以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要嫌‘脏’,要给孩子机会和大自然进行接触。

另外,颜色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代表任何意思,直到5岁半、6岁才会区分上色,因此,不用过早的试图用孩子对于颜色的取向去判断他们的性格。

孩子每个阶段画画的方式 1岁:主要是依靠手的运动。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充分的涂鸦,尤其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刻意教孩子看形象。多进行爬行也对宝宝的绘画有帮助,因为涂鸦也是基于手臂的力量。在这个阶段可以只给孩子一种颜色的笔,但可以变换笔的不同类型,然后也给孩子大一点的画纸。 2岁:孩子眼睛追随手的运动,然后也开始试图用语言解释自己的画。孩子开始可以画封口的圆圈,随着年龄也开始画单独的线条,2岁半以后孩子可以对画画进行解释说明,想画什么,怎么画的意识开始萌芽,也会用语言对线条进行解释说明。并且会对这些东西进行不一样的解释,各种各样的解释,父母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3岁:孩子可以一开始就给画赋予意义,绘画向作为人类的表现形式转变的分界点。同时依然不能教画具体的形象,要多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内容。孩子在3岁半前就可以开始有目的的动手画画,并且会至始至终的给画赋予同样的意义,而不是像2岁时候会有各类不一样的解释。而在3岁半后,用许多圆来讲述。因为在此阶段孩子开始喜欢情境模仿;手的动作发展更为灵活;自我意识上升,也经常会出现“我想„„”这样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明白对比事物(自我与他人,大与小)。开始向有内容的画发展,并且开始演变出故事情节。也开始画“头部人像”,并且有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4岁:可以画出形象。4岁前后开始凭印象画画,并且可以画头足人像或者头体三足人像,可以让孩子经常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为主题画画,而他们会把印象深刻的画的比较大,因此家长不用过于惊讶。4岁半以后会把事物无秩序的排列,像罗列的表达形式,即看起来没有作为整体画面归纳整理,但孩子对其有自己的联系,并且4-7岁孩子都会用同一画面表达时间流逝,就是所谓的“同存表达”。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多用6种颜色作画。 5岁:不能说孩子的话奇怪、可笑,仔细倾听孩子对于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的讲述。5岁前后,能画有序排列的事物形象,因为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形象,并且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画画,他们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而是根据认识到的,只画自己感兴趣的和关心的,4-8岁的孩子都是如此。5岁半之后,孩子开始用基底线表达关系,从罗列式向系列化表达方式发展。 6岁:孩子可以沿基底线并列画出,家长可以时常让孩子讲故事画下来。然后要多跟孩子交流问他们画了什么,画里的人物在干什么,在哪里;而不是简单的用好、不好评价孩子的话。并且从6岁开始,孩子除了12色蜡笔,可以添加水彩或者其他方式。 其他问题:

孩子到了

5、6岁才会使用和形象相符合的颜色。在孩子2到5岁或6岁的阶段,可以只使用黑色这种单一的颜色来画画,让孩子能更好地不受干扰的将画进行解释。篇4:美术读书笔记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读书笔记

最近看了一本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家科汉盖纳著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经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边读边想,触发了许多感想,并记录了下来,限于我本人学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发,对于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讲究深入细致的推敲

一、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本书主要观点摘要。综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里德与罗恩非德的工具论与纳艾斯与克里的本质论成为了两种主要派别。持本质论观点者,强调科目中心,注重通过严谨的美术学科内容的设置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工具论观点者则更强调美术的教育功能,如创造力的培养,他们重视教育过程,但忽视创作效果。通览全书,我个人以为《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这一本书的观点从属于工具论,即主张通过美术实现教育价值。这种观点我们很清楚地可以从书中探讨的主要内容上看出。本人当然认同这种观点,引用“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也是再次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该书分三章,主要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美术与儿童,涉及课堂中的美术活动与儿童美术的本质两个课题,主要探讨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为什么是学生在发展、个性、情绪、交流上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章美术与学习,主要探讨美术能否有助于以及如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观察以及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术与学校,主要探讨美术与其他课程结合的可能性,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学校环境如何布置,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以及美术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非语言儿童、富裕儿童、天才儿童、障碍儿童发

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体一些的阐述话,又可细化为以下内容。

(一)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艺术提供了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儿童自身与他们的思想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以上是来自书中的两段话,足以印证作者的:“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的观点

(二)儿童美术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获得自我肯定。“儿童的美术表达思想,探索美术媒体,并使自我得以肯定。”“他们更多地沉入创作过程中,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被如何评价”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能够说明的是,作者认为儿童美术具有自发性与原生态性(这一点我国儿童美术研究者杨景芝持同等态度)

(三)美术教育不仅关心儿童的自我表现,也要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矿框架来发展儿童这种观点在证明了我们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断,大家可以品读出一二。“美术教育关心早期儿童美术作品和他们更年长时的美术作品,前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来推进,后者则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框架,即了解人类经验的范围和个人拥有的可能性来发展”

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阅读能力等一系列思维品质与能力对于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早已认同,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详细的阐述,现实中,儿童为一张画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征。提高阅读能力则是一种我们以前较忽视的观点,不过随着“视觉文化时代

(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王大根.2005)”的到来,阅读图像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美术能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成了铁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术是一种交流,情绪宣泄的手段,是儿童个性品质的表征,是儿童了解自我的手段,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一边画画一边自言自语的样子,多数绘画时(除非强迫)他们都是在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表达中,通过绘画(美术)儿童也能进一步展示自我了解自我。

(五)美术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的活动建议, 作者认为美术教育应帮助儿童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并建议设计以下一些活动,玩一种关于我的游戏,装扮望远镜,做画夹子写出兴趣爱好,画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对自我的想法,化妆戏剧游戏。

美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技巧的活动建议 ,美术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解释能力,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有:制作拼贴壁画、根据模特画画、画诗意、创造想象的动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体图、感觉训练、印图案、分类拼贴、动态雕塑、运动画、班级滑稽专栏、比较。 美术促进观察能力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观察具有差异,学习观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色彩意识、形状和形式、质地。促进观察的活动有:在色彩方面,设计一个顶板投射器、玩彩色胶片、在形式方面,闭眼泥塑、塑造扭动动物、在家里欣赏自然形式,在质地方面,做质地簿、碎布拼贴。

美术促进情感发展的活动建议。美术有效释放儿童个人烦恼,能发展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周围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关活动:薄纸拼贴、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阅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是作者的一种课程综合的思想。作者认为美术完全可以综合社会学习、科学学习、语言艺术学习、数学学习一起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以下活动建议:从信号、符号到设计,做块故事布,动物行为的视觉记录。 另外,作者还花了一些篇幅阐述了自己对智力、创造性和智商测验看法,分析了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强调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学)、贫困儿童(依靠美术弥补与社会分离的裂痕)、非语言儿童(美术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儿童(发展健康的自我表现)、天才儿童(建立课后兴趣小组)、障碍儿童(发展障碍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类特殊儿童的关系。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本书对当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启迪。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来源于这本书的“目的说明”里。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运用在这里,说明我阅读了本书不仅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也对新课程美术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粗浅想法。以下择要阐述一二。

(一)教学要注重审美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美术教师一直推崇的,在该书中也倡导这样一种观念。

(二)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我个人一直赞同在美术学科(其它学科)开展探究学习,但是坚决反对将探究学习视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不论是从知识的快速有效传承角度还是能力的培养角度,两者的相互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观点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确定有意义的目标,技术只是手段

作者认为“在美术中,儿童必须在有意义的目标确定后,技术才能被决定.”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活、转达情感服务。

(四)评价要在集体与个人两方面进行 从某种角度审视,集体评价注重群体意识的培养,个体评价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评价时我们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儿童自己的年龄、生活、思想和情感为背景”。具体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将学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夹内。

(五)注重差异教学

(六)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差异性。这里可以借用作者论述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规律所用的一句话“谨防使用公式给每位学生铁上标签和进行分类”(原意是,教师不要强行将学生按照罗恩菲德与皮亚杰的美术认知发展年龄分段进行分类,在这里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我师范时的老师曾对我说,阅读其实是一种休息。我现在尚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只是觉得阅读能增长见识,俗语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觉一日不读书边有落伍的感觉,因此,大多数时候也逼着自己学习。以上的读书笔记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时兴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阅读后有所收益并引发探讨,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篇5:美术读书笔记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读书笔记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曹晓娇 最近看了一本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家科汉盖纳著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经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边读边想,触发了许多感想,并记录了下来,限于我本人学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发,对于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讲究深入细致的推敲了。

一、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本书主要观点摘要。综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里德与罗恩非德的工具论与纳艾斯与克里的本质论成为了两种主要派别。持本质论观点者,强调科目中心,注重通过严谨的美术学科内容的设置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工具论观点者则更强调美术的教育功能,如创造力的培养,他们重视教育过程,但忽视创作效果。通览全书,我个人以为《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这一本书的观点从属于工具论,即主张通过美术实现教育价值。这种观点我们很清楚地可以从书中探讨的主要内容上看出。本人当然认同这种观点,引用“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也是再次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该书分三章,主要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美术与儿童,涉及课堂中的美术活动与儿童美术的本质两个课题,主要探讨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为什么是学生在发展、个性、情绪、交流上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章美术与学习,主要探讨美术能否有助于以及如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观察以及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术与学校,主要探讨美术与其他课程结合的可能性,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学校环境如何布置,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以及美术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非语言儿童、富裕儿童、天才儿童、障碍儿童发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体一些的阐述话,又可细化为以下内容。

(一)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艺术提供了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儿童自身与他们的思想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以

上是来自书中的两段话,足以印证作者的:“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的观点

(二)儿童美术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获得自我肯定。“儿童的美术表达思想,探索美术媒体,并使自我得以肯定。”“他们更多地沉入创作过程中,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被如何评价”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能够说明的是,作者认为儿童美术具有自发性与原生态性(这一点我国儿童美术研究者杨景芝持同等态度)

(三)美术教育不仅关心儿童的自我表现,也要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矿框架来发展儿童这种观点在证明了我们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断,大家可以品读出一二。“美术教育关心早期儿童美术作品和他们更年长时的美术作品,前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来推进,后者则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框架,即了解人类经验的范围和个人拥有的可能性来发展”

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阅读能力等一系列思维品质与能力对于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早已认同,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详细的阐述,现实中,儿童为一张画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征。提高阅读能力则是一种我们以前较忽视的观点,不过随着“视觉文化时代(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王大根.2005)”的到来,阅读图像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美术能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成了铁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术是一种交流,情绪宣泄的手段,是儿童个性品质的表征,是儿童了解自我的手段,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一边画画一边自言自语的样子,多数绘画时(除非强迫)他们都是在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表达中,通过绘画(美术)儿童也能进一步展示自我了解自我。

(五)美术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的活动建议

作者认为美术教育应帮助儿童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并建议设计以下一些活动,玩一种关于我的游戏,装扮望远镜,做画夹子写出兴趣爱好,画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对自我的想法,化妆戏剧游戏。 美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技巧的活动建议 ,美术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解释能力,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有:制作拼贴壁画、根据模特画画、画诗意、创造想象的动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体图、感觉训练、印图案、分类拼贴、动态雕塑、运动画、班级滑稽专栏、比较。

美术促进观察能力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观察具有差异,学习观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色彩意识、形状和形式、质地。促进观察的活动有:在色彩方面,设计一个顶板投射器、玩彩色胶片、在形式方面,闭眼泥塑、塑造扭动动物、在家里欣赏自然形式,在质地方面,做质地簿、碎布拼贴。

美术促进情感发展的活动建议。美术有效释放儿童个人烦恼,能发展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周围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关活动:薄纸拼贴、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阅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是作者的一种课程综合的思想。作者认为美术完全可以综合社会学习、科学学习、语言艺术学习、数学学习一起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以下活动建议:从信号、符号到设计,做块故事布,动物行为的视觉记录。

另外,作者还花了一些篇幅阐述了自己对智力、创造性和智商测验看法,分析了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强调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学)、贫困儿童(依靠美术弥补与社会分离的裂痕)、非语言儿童(美术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儿童(发展健康的自我表现)、天才儿童(建立课后兴趣小组)、障碍儿童(发展障碍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类特殊儿童的关系。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本书对当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启迪。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来源于这本书的“目的说明”里。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运用在这里,说明我阅读了本书不仅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也对新课程美术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粗浅想法。以下择要阐述一二。

(一)教学要注重审美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美术教师一直推崇的,在该书中也倡导这样一种观念。

(二)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我个人一直赞同在美术学科(其它学科)开展探究学习,但是坚决反对将探究学习视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不论是从知识的快速有效传承角度还是能力的培养角度,两者的相互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观点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确定有意义的目标,技术只是手段 作者认为“在美术中,儿童必须在有意义的目标确定后,技术才能被决定.”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活、转达情感服务。

(四)评价要在集体与个人两方面进行

从某种角度审视,集体评价注重群体意识的培养,个体评价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评价时我们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儿童自己的年龄、生活、思想和情感为背景”。具体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将学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夹内。

(五)注重差异教学

(六)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差异性。这里可以借用作者论述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规律所用的一句话“谨防使用公式给每位学生铁上标签和进行分类”(原意是,教师不要强行将学生按照罗恩菲德与皮亚杰的美术认知发展年龄分段进行分类,在这里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我师范时的老师曾对我说,阅读其实是一种休息。我现在尚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只是觉得阅读能增长见识,俗语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觉一日不读书边有落伍的感觉,因此,大多数时候也逼着自己学习。以上的读书笔记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时兴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阅读后有所收益并引发探讨,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

推荐第2篇:《画画你我他》

第一课《画画你我他》

教学目标:使学生们了解绘画人物的过程和重要点 教学重点:面部特征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五官比例以及性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很多艺术家都给自己画过像,用自己的画笔生动地表现出自己的形象特点。出示 《自画像》 图片: (1)凡高 (2)伦勃朗 (3)徐悲鸿 (4)鲁本斯

那么,大家来讨论一下老师刚刚所展示的《自画像》,它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五官和神态;五官动态的细微变化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2、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从上面的图片了解到许多艺术大师用自己的画笔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我们是否也可以用画自画像的方式,带给同学们一份惊喜,一个会心的微笑呢?

出示课题《画画你我他》.

二、自主赏析

欣赏、分析作品:

戴逸如的《自画像·牛博士专利(局部)》

潘丁丁的《自画像(局部)》

1、说说“他们”的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幽默、夸张、形象、风趣、生动、令人难忘„„)

2、小组讨论:

(一)、仔细观察,“他们”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从脸型、五官、发式等角度来分析。我们观察脸型常用的有形态观察法、字形分类法、亚洲人分类法)。

形态观察法 :

(1)椭圆形;(2)卵圆形;(3)倒卵圆形;(4)圆形;(5)方形;(6)长方形;(7)菱形;(8)梯形;(9)倒梯形;(10)五角形脸型。

字形分类法:

(1)田、国、由、用、目、甲、风、申字形脸型。 亚洲人脸型分类:

(1)三角形;(2)卵圆形;(3)圆形;(4)方形;(5)长圆形;(6)杏仁形;(7)菱形;(8)长方形。

(二)、你能不能联想到更多生动形象的形状并总结出一些规律呢?(生自由发挥,师总结)

3、说说“我”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分析人物头部,现在我们知道人物头部是反应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很多画家通过对人物头部的刻画传达人物的特征。

三、欣赏评述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面像和性格特点,那么,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能将自己最具特色的个性完全的展现出来呢? 我们来看看艺术大师是怎么样做的呢? 出示不同表现手法的《自画像》:

1、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卡通、国画)

2、毕加索 蒙克 马蒂斯 塞尚《戴帽的自画像》

高更《带光环的自画像》(油画)

3、达芬奇(素描) „„ 找一找: 选择一幅艺术家自画像说一说画家运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自己的哪些特征? 师小结:

四、大胆尝试

练一练:

以《自画像》为题,运用合适的材料,画出自

己的个性特征和爱好,向同学介绍自己,这可是你的名片哦!

要求:

1、能根据自己的五官特点画出个性鲜明的《自画像》;

2、《自画像》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的爱好和性 格特征;

3、自主创新,采用了其他的表现手法。

五、引导评价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互评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头部脸型的差异,能选择合适手法,真切的感受了画自画像的乐趣,相信大家收获颇多。下节课我们将把视点转向我们身边的好伙伴,画画最“美”的他们。

推荐第3篇:小猪画画

《小猪画画》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9课《小猪画画》。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认识和体验。

一、我对课文的解读

《小猪画画》一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爱画画的小猪因为自己没有主见,轻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将原本可爱的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的故事。课文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寓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角色鲜明,语言活泼,适宜进行朗读教学。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以读为本,读中识字,读中生情,读中悟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⑴知识目标:认识“翅、膀、猪”等14个生字。会写“角、些”等7个生字。 ⑵能力目标: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使孩子从内心喜欢阅读、喜欢童话故事。懂得遇事要多 动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只听别人说的道理。 本课教学重点是:

1、识字

2、朗读

三、教学流程的预案

1、激情激趣

我的设想是:借助语言表达、多媒体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首先出示多媒体画面,将孩子带入创设的情境当中,和他们进行谈话,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然后,通过多媒体画面揭示课题(19小猪画画)

这样富有情趣的导入,将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彼此情感交融。

2、读中识字,读中生情 (1)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第一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步: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猜字词”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

在这样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识字,真正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第三步:设问感知。

①小朋友们,爱画画的小猪刚开始画了什么?哦,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②可是,可爱的小猫最后变成了什么呢 ?原来变成了一只大怪物。 (2)角色朗读,品读品悟

“你看,我头上的角多神气,快把角加上去吧!” 小猪听了,连忙把猫的头上画上了一对角。

“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给猫加上一对翅膀该多美呀!” 小猪听了,立刻在猫的身体两旁添上了翅膀。

我采取生生互动的形式,即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分组分角色读等互助形式,使他们自主感悟语言;最后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师生互动,在有趣的角色对读中体会到:小山羊认为自己有角觉得自己很神气;小白鹅觉得自己的翅膀漂亮很自豪的语气,以及小猪听到他们的话不动脑筋,把他们的特征画在小猫的身上,闹出了笑话

四、教学难点突破的教学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乐于探究。”为此,我在突破教学难点时,运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

巧妙设问,共同探究

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他们的话有道理吗? (2)你喜欢小猪吗?

(3)小猪把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你是怎么想的呢?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把小猪的事情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孩子们真正懂得要做一个爱动脑,有主见的孩子。

这个环节教学中,我将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互动交流、互助探讨,撞击出思想的光芒。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致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此,本堂课我想全力打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推荐第4篇:少儿画画

少儿简笔画教程

转载自 校友用户 转载于2010年08月30日 15:41 阅读(5)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

当您跟孩子玩儿的时候,是否有勾勾画画的时候,当孩子让我们给画个房子、画个汽车的时候,您能信手拈来吗?俺反正没有美术功底,下面的教程,可以帮我们应付一下孩子们!

推荐第5篇:画画教案

第一周、第二周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

范 宽《溪山行旅图》 绢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仔细,显 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和写实的工夫。描写的手法也极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 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後用浓淡层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著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 溪山行旅图 》中,山的地位远远超过人物,它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灭,人类则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暂停留的过客。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明显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意境。许多南宋山水画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等。著名的山水画家有马远、夏圭等。

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画家善于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称之为“以白当黑”。南宋的山水画尽管题材、场景、画面小得多了,但由于极力追求诗的意境,善于进行大胆的艺术概括,运用以少胜多 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意境更为浓厚、鲜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重要特色。

元代的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更强调主观抒发与个人风格的创造。代表画家有倪赞、王蒙等。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三.小结

第三周、第四周

中国工笔花鸟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从总体上对中国工笔花鸟画有一个概况的认识,树立一些基本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工笔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及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风格、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观念。同时对于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在认识上有一定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其绘画思想深深扎入这片土壤,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

二、重点难点:

重点:1从临摹传统工笔重彩画,掌握其勾线、设色等技法;

2、体会线与形、线对比、线节奏,虚实等关系;

3、研究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造型、构图,意境等特点。

难点

1、如何将西方的明暗素描的造型转到东方以线造型方面来;

2、色彩观念的转变;

3、体会勾线中什么是见笔及用笔的起收、承转;

4、体会中国画的学养、意境、气韵、笔墨、风格。教学过程:

中国花鸟画从总体上讲可分为工笔、意笔两种风格流派,其中工笔花鸟画的产生、发展较意笔花鸟画要早得多。

与写意花鸟画相比,工笔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追求精细,对形象的塑造力求精微,表现手法上力求完美无缺,生动自然。对格调的追求上与写意相同,力求清新典雅,古朴凝练。技法上虽上但求其写,以下其形而达到传其神的目的。

工笔花鸟画的雏形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稍晚些时代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便是一幅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工笔重彩画,其中便有鸟兽的形象,造型十分生动。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有游龙、飞鸟的形象,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有荷花、牡丹、人、鹤的形象,但这些花鸟的形象都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的,然而这一切都为花鸟画的产生奠定了一个人文基础。

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唐、五代、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确立、形成、发展、成熟时期。特别是五代、两宋是上笔花鸟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个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文化艺术的高峰。如:诗歌,书法等等。工笔花鸟画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确立形成起来的,与山水画一起从单纯的人物画配景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唐代的工笔花鸟画最初从形式技法上看以工笔青绿重彩为主,风格朴素、单纯,为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是工笔花鸟画的形成、发展时期。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成熟时期,在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地位显赫,可以说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最高峰,这一时期,佳作频频,高手如云。南宋迁都杭州、钱塘一带,水土丰足,形成一股很强的绘画氛围。在这种条件下,工笔花鸟画更趋于成熟、完善,涌现出一批批成就不俗的工笔花鸟画家。

总之,工笔花鸟画在两宋时期,无论从技法到风格样式,都已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为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文人画的不断兴起,元、明、清的花鸟画是基于两宋工笔花鸟画之上的一个历史的延伸。 三

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

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基本上处于平和、稳定发展的状态。

元代的工笔花鸟画继续沿习宋代的花鸟画风。但表现手法相对要自由一些,格调也大多偏于野逸一路,表现题材也有所拓展。以梅、兰、菊、竹为主题的作品大量涌现。

明代可以说是花鸟画的分支确立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并确立了工笔、写意、没骨三大花鸟画风格流派,并且各自都有较杰出的代表人物。

清代是花鸟画的成熟时期。 四

近、现代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

当代的花鸟画可谓百花齐放。工笔花鸟画也如雨后春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无论在技法上、造型上、用色上、构图章法上都有所突破与创新,表现手法和题材较前代更为丰富。

提问:

1、唐、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的典型代表及典型作品?

2、分析徐熙、黄筌两者不同画风?

第五周、第六周

工笔花鸟画的线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通过勾线临摹的手段,学习前人勾线技巧,掌握其方法。

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从临摹古代工笔花鸟画入手,逐步解决花鸟画中的造型,构图等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使学生认识上有一定的提高,使其绘画思想深深扎入这片土壤,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

二、重点难点:

(1)勾线中见笔及用笔的起收。

(2) 线与形、线对比、线节奏。

三、教学过程:

工 具 介 绍 笔:勾线笔,(叶筋,大红毛,点梅,衣纹,小狼毫)

染色笔,(大、中、小的云羊毫,兼毫,白鹭)。 墨:墨色要亮、润、匀、重、清(一得阁,中华)。 纸:画工笔要用熟纸,熟绢,以不漏矾为宜。

砚:砚中不可有陈墨、残渣,砚面要平,质地要青亮、光泽。(端砚,歙砚) 色:宜用块状中国画颜色,高级中国画颜色。

其他工具有:画毡,白瓷盘,明矾,笔架,纸巾、枕尺,笔洗(两个),小水勺,回形针。 二

如何学习工笔花鸟画

学习工笔花鸟画首先要在“法”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宏观的角度说就是学习的方法、过程、步骤,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从微观的角度说就是学习工笔花鸟画所涉及到的章法、线条、晕染、造型体的问题。另外,学习工笔花鸟画也不能忽视对“理”的探究,因为“理”直接影响到“法”的进一步提学习工笔花鸟画从总体上讲要经历四个环节,即:临摹、写生、习作、创作。这四个环节是一个相互递进的过程,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相互交替进行,这主要看学习者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法是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变化的,法的主体是人,不能被动而法,绘画艺术追求的,是自然的流露。法不是用来表露的,而是含在作品里面的,一张作品中所包含的法的高下直接影响到这幅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学习学的是方法,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体会、研究、深入, 使法与法之间,相互统一,相互递进。

三、中 国 画 线 条

中国画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线是中国画的命脉,中国画用线不是简单的自然模仿而是画家经过提炼概况归纳或是主观塑造来再现物象,这个过程体现出画家的才学个性及审美观。画家的学养、境遇及性格的不同其展现的线的样式也不会相同,线型的不同传达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如:高古游丝描,给人以宁静、平和、平淡无奇的自然美;而柳叶描或行云流水描则变化较多,有很强的动感,给人以活泼率真之美。行笔过程的快慢、轻重呈现出的线条具有不同的美感。用笔轻则快,则给人以活泼、流畅、飘逸,洒脱之美。用笔慢而有力,则有凝重、朴实之感。

线条除具有约形传神的意义外,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及高度的形式美,有它自身的审美价值,线条或凝重端庄、或轻盈婀娜、或洒脱飘逸、或恬淡平和。不同形式显出不同的艺术境界,线条的审美应具备圆润富有弹性及张力的特性,应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要内在含蓄,不可使蛮力,要藏而不露,畅而不滑。再就是线条要有气势,气脉相连,笔笔相生,一气呵成。线条要有变化,有动感,有节奏,有韵律。

四、基 本 勾 线 技 法

1、临本的选择

2、临摹方法:工笔临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临,要求与对象的构图、造型、晕染、用笔都十分相似,另一种是变临,要求用同样的手法来人现相同题材或类似题材,但构图不同。后一种难一些,但可以从临摹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3、工笔花卉的基本表现手法

A、.游丝描:也有称为游丝描的,线条纤细而均匀,有如发丝。待染好色后,线条与色彩融为一体,分素雅空灵。

B、丁头鼠尾描:线条提按明显,富有变化,显得生动自然。

C、铁线描:线条均匀凝重,古朴稚拙,富有韧性。

D、折带描:线条挺拔有力,捻转明快,干净利落,富有神采。

4、工笔枝干的基本表现手法

A、先勾后点:先勾出枝干的外形,再以集点的排笔手法画出树干的表皮。这种手法可使对象显得丰富自然。

B.勾点结合:勾枝时随机而发,线条虚虚实实,毛涩老辣,流畅自然。常用来表现枯枝、老树。

C.点线结合:线条多用丁头鼠尾描,通过线条的长短以及点的运用来表现枝干的结构起伏特征,常用来画荆棘灌木。

D.勾擦结合:先用笔擦出枝干的结构及动态,再依势双勾,这种手法显得很有气势,变化也十分丰富。

E.积染结合:先将枝干用淡墨或色一次性画出,再用水或墨、色添加其上,将前后、浓淡一点点积染出来,这种方法常用于没骨工笔花卉中。

第七周

工笔花鸟画的线描教学

作业:

1、临摹线描作业1张

2、体味中国线条的意境?

第八周、第九周

工笔花鸟画染色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临摹这一手段去了解研究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染色技法及特点,为我们在创作中作积累。

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把临摹作为学习手段,不是目的。在临摹时要求以一种积极的研究态度去发现其作品的内涵,作底色时要从旧的思路中解脱出来,转变色彩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重点难点: ⑴ 分染和上石色

⑵鸟类表现技法。

⑶中国画的学养、气韵、笔墨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工笔花卉的基本染法

工笔花卉的传统染法一般是先用花青或淡墨染底色。待干透后用色依次染下去,画白花时可在正面或背后打底。染色要平、润,要适可而止,避免焦、糊、脏、腻。没骨可用积染的方法。染色有重彩、淡彩的区别,可根据画面的具体情况而定。

1、工笔重彩法

工笔重彩法是工笔花鸟画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工笔重彩法表现物象的结构是运用渲染的方法来完成的。 分染

渲染的第一步也叫分染, 分染时虽用两支笔对颜色随染随晕,但不可一味工细,晕染时同样要见笔,行笔方向与物象形体相结合,干脆利落。在染色时保留笔意和某些笔触,才能有绘画感。

罩染

色彩分染至接近表现要求时,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笼罩一层色彩的方法叫罩染。罩染时也可用清水与色彩接染,以求得明度上的变化。

整理加工

色彩的运用讲究薄中见厚,均匀秀润,既具有生活物象的栩栩如生,又干脆利落富有装饰美感。

2、工笔淡彩法

以透明水色在线描的基础上进行着染的工笔画法称为工笔淡彩法。 淡彩法颜色明快秀丽,薄而透明,清淡典雅,富有生动自然的意趣。淡彩法与重彩法在技体系上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细变化、浓淡变化与重彩法要求相同;局部皴擦则通常用在枝干、坡石等物象粗糙处,既要见笔,更要与原来的染色谐调。最后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画面的某些局部做适当调整加工

3、点染没骨法

点染没骨法是指用毛笔蘸色直接在纸上点写的方法。 这种方法初学者也要有草稿,拷贝后再点染。花卉的形象在草稿上可简约一些,如画幅小 或水平提高后可不起稿直接点写。点染法排除了分染与罩染,表现方法主要有点写与接染两种。点写的关键首先在于蘸色,利用笔锋、笔腹蘸色产生的浓淡、冷暖、色相变化和水分的多少,一笔成形地来表现物象。下笔要有一定的机动性,要灵活,笔触明显并有笔法趣味。接染法与点写法在表现方法上相互配合,一些面积较大或难以用点写法完成的部分,都可用接染法来表现。 但点染没骨法的画法,不论点写或接染,最好用笔肯定,一次完成。干脆利落,绘画感要强,个别 地方虽也可补充收拾,但不要破坏了第一次的笔触效果。 点染没骨法的勾筋同样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求与工细没骨法基本相同,只是点染法的勾筋较之工细没骨法可以简略夸张一些。 点染没骨法熟练以后,也可用生宣纸或半生半熟纸来画,如果造型与用笔上夸张简约一些则接近小写意的画法了。

I. 勾染法

勾染法可分为勾线、染墨、染色、罩色、整理加工等几个步骤。勾线要分浓淡,线条要细劲有力,线型变化要结合结构特征。在熟宣纸上画工笔草虫,一般按勾线后先染墨,后染色;先染水色,后染石色;先罩水色,后罩石色,再整理加工的步骤完成。勾染法也可在勾线后,先用墨对结构分染,然后用积水法着色,一遍完成,运用得当也生动有 致。如果在生宣纸上用勾染法画工笔草虫,勾线后一种方法是墨或色由淡到浓层层复加;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生纸的特点,先用重墨或重色固定某些浓重的部位,再用淡墨或色反复晕染,但要注

意避免色墨渗化外溢,以免影响效果。

2、干皴法

将新笔浸入胶水中,浸透后将笔锋捋直,待其干后将笔尖部分搓开,用笔尖蘸色在勾好线的草虫结构和斑纹处皴擦,具有一种自然起绒的质感,称为干皴法。此法生熟宣纸皆可用,也可与勾染法结合使用。

工笔草虫无论何种方法,最后根据草虫的动势和神态勾触角、口器和足,这是画好草虫的关键。触角勾线要富有弹性,口器和足勾时不仅要符合结构,用笔的顿挫虚实更要和关节、动态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工笔花卉的其他技法

1、烘托

大面积或局部地烘染底色的方法叫烘托,这是一种传统技法。画中物象因色彩浅淡,在其周围烘染一种较深的色彩作为衬托;或为了表现云水、天空、地面等铺上一层底色以形成色调;或为了衬托主体局部烘染,都属于烘托的技法范畴。烘托有平涂和分染两种方法,要视画面需要而定。

2、托色

在纸或绢的背面染上一层与正面色彩相同或略有不同的石色或白粉的方法叫托色。托色利用纸或绢的透明性使正面的色彩薄中见厚,明亮丰富。托色的用色一般不能比正面色彩深,也不 用透明色,否则会使正面被托的色彩灰暗平板。如果在绢上作画,也可利用其透明性在背后着色,从正面看去,有一种含蓄、朦胧的效果,别有一番情趣。

3、积水

先以墨或色彩把物象的形态画出,趁湿滴入水或其他颜色,使水与色相互冲激,干后形成自然斑驳的水痕,这种方法叫积水法。

积水法也属传统技法,它既继承了没骨法又借鉴了写意画法中的破墨 发展而成

提问:

1、中国画用色的妙超自然的特点?

2、工笔重彩与淡彩的区别?

作业:

1、临摹宋人团扇中任一幅

2、勾线着色作业1张

3、局部着色训练1张

第十周、第十一周

素描常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2、过程与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形象的美感和性格特征,用绘画表现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

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五)、观察能力:在动笔作画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如观察表现。

1、首先分出两大明暗体系。

2、用比较的方法分出两大体系中不同色调的变化。

3、在比较不同的色调时,要时刻注意形体结构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形面,在色调的处理上,有些地方要细腻柔和,有些地方要简练,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图得当。

2、造型准确。

3、质感空间感强。黑白的关系,近实远虚,近大远小。

七)、素描考试指导:构图定整。结构明确。层次分明,刻画深入,总体感强,注意形象(局部)。

八)、静物写生:

1、构图,上下左右均衡。

2、切点定形。

3、形体分析。

4、铺大调子。

5、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整体的素描原则)。

6、整体调查。A、形体比例处理。B、形体色调表现。C、形体背景有空间感。D、物体质感。

九、教师从总体上进行总结,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石膏几何写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立方体中的各线段必须服从于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圆柱体则须注意其圆平面的透视规律,切忌出现轮廓的“反透视”现象。(2)从体面结构出发,分析明暗变化的本质依据理性的理性的理解和表现光影关系及色阶变化,切忌看一点画一点,表面地扑捉明暗调子。

2、过程与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表现形体面和整体立体特征的严谨技法;体会形象的美感

二、教学过程:教师巡堂辅导。

第十四周

人物头像素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表情的高度,对日后进行创作有较好的帮助。

2、过程与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二、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三、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人物头像素描的意义

1、人物是素描研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很多专业画家研究的对象。我们可以从很多大师那里找到他们画的人像素描,并可见其所具有的艺术质量,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创作画中的设计稿,但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研究素描头像的作画技法应对有关艺术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时对艺术的思维、观点进行培养和锤炼。这样有利于在绘画成长的过程中发育健全。研究人像素描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二、人物头像写生

1、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

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从头骨研究开始并借助头骨及肌肉解剖知识以及面部细节的帮助,大致掌握不同角度俯仰透视时头部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2、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

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3、头像的画法步骤

掌握画素描头像的方法和步骤,始终进行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比较,坚持从全局出发,从大处入手刻画,注意结构和比例关系。小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只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表示则可。

确定脸部的大轮廓、体积特征和比例之后,标出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要考虑面部的高点和低点,细部的加工要仔细研究形体。从各方面多角度观察模特。找到对象的面部特征和心理表情,在逐渐加重暗部颜色的同时,更加清楚地画出明暗面、中间色,并使色调从属于整体并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细节。

画素描的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比例关系、构图和模特的特征上,训练学习习惯,从不同角度观察模特儿,在任何时候都清楚头部各个面在空间中的状态,头部骨骼和肌肉、在脸部不同表情状态下其结构在细节上的相互联系,明暗和色调以及对细部造型研究,所以这些都必须统一于一个整体,做到画面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完整性。

三、头部造型结构

1、头骨的结构:

2、简化头部的形体的观察方法:

3、头部的动势和透视:

四、头部的标准比例和五官的位置

1、标准比例:发际到眉毛为上停,眉毛到鼻底为中停,鼻底到下巴为下停。

2、三停五眼:正面看脸部最宽处为五个眼睛的距离。

3、不同角度的透视变化。

五、脸部的表情

1、重视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要熟悉他们的形体结构,理解五官由于脸部表情的变化而形成的变化。

2、眉、眼、鼻、嘴、耳:

深入观察掌握结构,各角度的透视变化。

3、肌肉对表情所起的作用: 头部骨骼决定头的形状,脸部肌肉决定脸部的表情,学好解剖知识掌握脸部肌肉收缩对表情的影响。

六、素描头像的技法及工具

1、结构素描和全因素素描:

结构素描主要指以线为主的素描。全因素素描是包含光影反映真实的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子。

2、工具:铅笔、碳笔、木炭条,

专业的素描纸、绘图纸、宣纸、新闻纸等,画板、画架、橡皮、定画液等。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人物头像素描写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头像的画法步骤。

2、过程与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二、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三、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 素描头像的三个阶段

1、大体阶段。

先观察,首先看对象的特征,主要任务是整体入手,安排构图、定位置、确定结构轮廓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要求动势、头、颈比例和基本型正确,画出大的明暗交界线及投影位置。

2、深入刻画阶段

深入刻画,是进一步地刻画对象,根据作业要求、时间长短来确定,刻画的细致程度,以长期作业为例,要更加细致地调整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达到造型精确,更加仔细地观察并牢记第一印象,理性的分析加上感性认识,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及心理活动,做到画面人物形象生动,但深入刻划阶段要求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着重刻划和神态有关的部分(五官),所以,深入刻划阶段主要是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过程。

3、调整完成阶段 调整阶段,主要任务是上大色调和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这样过程,要多动脑,少动手,对画面进行全面检查,对画面黑、白、灰的调整统一的过程,不要进行大的修改,以观察概括和加强减弱等方法,突出主要五官刻划,屏弃琐碎的不必要的非本质的东西的描写,努力做到使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做到画面的完整和谐统一。

完成阶段,画到什么程度是一张素描头像的完成呢?一张完整的作品,要求画面色调统一,黑、白、灰安排合理,线条排列及轮廓线处理有虚实软硬的变化,并尽力做到自己极限,错的地方要及时修改,按步骤制作,要求到任何阶段画面需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一张完成的作品,跟人的个方面素质、修养密切相关,在一定时间里要多读、多看大师的作品,从中吸收精华。

第十七周

绘画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自主总结规律,体验领悟新知。 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三、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光与色彩

1\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

教师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隐入黑暗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的色彩从何而来? 生: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

师:可以说“光创造了色彩的世界,没有光便没有色” 。正如画室中拉着窗帘看不到物体色彩一样,拉开后颜色便清晰可见了。谁能解释我穿的衣服呈现红色?

生:参考知识窗。因为它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光线。

师:物体本身无色。色光有很多颜色。34页牛顿实验。白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离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可见光谱。物体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这才形成了自然界五彩斑斓的色彩。 2.光与色彩三原色的区别 (1)光的三原色实验分析:(课件演示) 生:观察太阳白光是怎样形成的?

(2)颜色的三原色实验分析(学生动手实验) 3。颜色的三要素 色相——颜色的名字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纯度——颜色的鲜明程度,彩度或饱和度。

三原色的纯度最高,间色的纯度较高。复色的纯度较低。

一.固有色和影响物体颜色变化的因素

师:我们认识了颜色的几个概念,学生做填空题:一个(

)色的立方体。以立方体为主角,分小组摆出电影的虚拟场景。

各小组学生观察并记录主角立方体的色彩变化。

师:同样的立方体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的色彩变化? 生:讨论并回答。影响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

光源色——自然界中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是不一样的,他们照在物体上引起的色彩感觉也会不同,这便是光源色。如晨光偏淡蓝紫色,晚霞偏黄红色光。 环境色——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处于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因为光反射的缘故,周围环境的色彩必然会影响到物体,这为环境色。 二.分析实际作品

师:出示苹果图例,生观察绘画中环境色光源色的影响。

生:都是黄苹果,但用的色彩不是固有色。红布和蓝布分别给了它不同的环境色。

师:画家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变的色彩世界。在光色的研究中,印象主义画派的贡献很大。印象主义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更多的注意绘画语言本身。

克劳德

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主义画派创始人之一,莫奈最关心的是如何忠实的在画布上记录下自然界那瞬息万变、丰富的光色变化。为了研究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变化规律,莫奈有意识地以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相同景象为题材作画,如1892-1894年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时,莫奈租下了教堂对面的一间房子,从天明开始动笔,根据日光的变化,每隔两个小时改画一幅。一天下来,作品竟有20件,在捕捉瞬间的光色效果方面,莫奈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干草垛》系列中,大自然的光影无时无刻不在闪耀,同一物体,在每一个特定的时辰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莫奈所言:“面对稍纵即逝的效果,而将我的印象描绘。”这也正是当年印象主义名字的来源。

学生们感受画家笔下的丰富的色彩世界。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绘画中的色彩是变化万千的,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没有莫奈眼中的多姿多彩,但只要我们运用本课知识,多家留意光色的微妙变化,相信大家会更多的体会到物体的色彩之美。 课后请观察教学楼前的花坛。观察早晨、中午、傍晚、阴天、晴天是的色彩变化。

第十八周

水彩静物画技法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水彩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范画、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造型、色彩及审美能力的。

二、教学重点:传授干湿并用法,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三、教学难点: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干湿并用法,胸有整体,局部画起。

所谓胸有整体,是指学生除了要有必备的素描色彩基础外,还要有对画面的整体构想:色彩基调,远、中、近、大层次关系等。局部画起,是指把画面分成若干部分逐个完成。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精力集中,绘画范围缩小,水分和时间容易控制,干湿画法并用得当,从而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水彩静物写生是室内水彩画基础训练的最好方法之一。在静物写生之前,可先指导学生做几次静物范画临摹,意在使学生熟悉工具,认识各种画法,体会水彩画的特点。写生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起笔要细,形体准确,高光、反光、明暗交界线、投影等都应尽量交待清楚,暗部和投影要少量涂点铅笔线条以示位置,上色时心中有数才能涂色不乱。

2.画前先在纸上刷一遍水,目的是让纸吃水饱和,必要时可以刷两遍,这样纸不易干燥,干湿画法便于施展。

3.先画背景(一般指衬布),优点是不乱、不花,整体效果好。背景争取一气呵成,整个画面的基调便得以确立。 4.画物体时要一个一个完成,这时采用湿画法比较得心应手。例如画一只梨,从亮部开始,留出高光后涂淡黄色;未干时迅速涂中间调子土黄色,使之与淡黄色相接自然晕合;趁其未干再涂褐色与土黄色相接,晕合后未干时再涂灰绿色于反光处,或者再涂衬布色于反光部分作为环境色的影响。这样,此梨的画面便基本完成了。

5.整理画面尤为重要。局部画法往往容易使画面出现“碎”的现象及层次上产生误差感。所以应要求学生充分重视整理,学会调整画面。前景物体当实,可以用线条来提形(在物体的关键部位狠提轮廓线);后边物体当虚,尽量在形体和色彩上减弱,以获得层次分明的效果。画面单调的,可适当增加环境色,以增强色彩的丰富感;画面色彩花而乱的,需要在基调的范围内整理,使画面更加和谐。

第十九周、第二十周

水彩风景画技法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水彩风景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范画、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彩风景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也是进一步掌握水彩画技法的极好机会。

二、教学重点:传授干湿并用法,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三、教学难点:掌握水彩风景画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授并示范:

构图、起稿、刷水同静物画法一样,但风景画作画顺序的特殊性是由上往下、从远至近、从左向右进行。在写生之前也应指导学生先临摹几张范画,这有助于学生领悟概括自然的三个层次(远、中、近),并能熟悉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画法。写生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重指导:

1.写生开始要先画天空,力争一气呵成,这样整体基调和气氛便已确定,其它景物的色彩应向基调靠近,以促成色彩协调之美。

2.待天空色未干时迅速画出远山或远树,使之与天际相接的部分自然晕合。这样既可使远处朦胧、深沉,又符合近实远虚的规律。

3.从左到右,每画一个物体前再刷一次水,以防户外气候干燥、湿画法难以进行。例如,水中倒影里的房屋、树木都要趁湿把各种颜色接涂,自然晕合渗化,使倒影里面的形朦朦胧胧。等到全部干了的时候,用干画法轻轻画上几道水的波纹,此时倒影就显得真实生动了。至于岸上的房屋、建筑等宜用干画法描绘,使之坚实、挺拔,并和水中倒影形成鲜明对比。 4.主体部分应重点刻画,以使画面具有凝聚力,从构图的位置、色彩明快的程度、形体刻画的入微等方面增强其感染力。在让学生知道自然界分成远、中、近三个层次之外,还应让他们懂得艺术有主次之分。即学生在掌握水彩画技法的同时还要学会艺术处理画面的空间。 5.风景画的整理仍是重要的一环。局部画法有利于水分的发挥,湿画法得以充分的利用,但副作用是易“碎”,使整体画面受到影响,故需要从层次和色彩关系上调整一下,画面就基本完成了。

二、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操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1.学生欣赏范画,教师要逐张讲解其画法及色彩的运用,使学生了解水彩画的样式、特点,并告诉学生为了保持水彩画的透明、明快,调色时不宜过多,涂色时尽量一次完成,最多也不能超过三次,否则画面就会脏乱。临摹时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工具的使用,以及调色和控制笔中水分的方法。

2.带领学生到室外写生时,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部分景物,边画边讲:应该怎样画,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明确了写生的步骤,掌握各种景物的表现技法。

3.给学生改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某一部分不会画或画得不成功时,教师廖廖几笔,即令学生茅塞顿开,帮助很大。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教师重点应给哪些人改画呢?我认为改两头带中间为宜,画得较好的学生的画只要“点”上几笔便会大增其色,给大家提供了样板,给中间水平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另一方面帮助画得较差的学生改上一两个物体,如一个苹果一个梨,然后鼓励他们按此方法大胆画其他物体,不怕画坏坚持画完,长此下去必能有所进步。

4.将绘水彩画的一般规律编成浅白易懂的口诀,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和记忆水彩画技法。如画蓝天白云:“水彩水彩一遍水,涂蓝留白免后悔,画上暗部为白云,这样画天才最美。”画近树:“近树先画干,树冠几大片,干湿画远处,深浅画明暗。”画草地:“草地一片绿,冷暖要注意,天地不接实,近处盖几笔。”画小房:“水彩画小房,先涂一遍黄,深色分大面,影子不能忘。

推荐第6篇:特长画画

我的特长——画画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有的可以在钢琴上弹奏出悦耳动听的曲子,有的能随着音乐跳出姿态优美的舞蹈,又有的能在田径场上飞快地奔跑…… 而要说我的特长,就是用那彩色的笔勾画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从小,当我仰望着瓦蓝的天空,欣赏着火红的太阳,观察所见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时候,我心中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用最生动的画笔将这个世界描绘下来。美术课上,我画下一幅幅作品:温暖舒适的家,活泼可爱的小狗,景色迷人的公园……老师常常在我的画上批上最多的星星,并把画贴在教室的墙上。每当同学们夸赞我的时候,我都特别开心和自豪!

四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绘画比赛,我代表我们班参加。面对着空白的画纸,我思考着要画什么。正当一筹莫展之时,我突然想起了家里那一缸可爱的金鱼。顿时,那灵活的小鱼身影似乎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抓住灵感自信地拿起彩笔开始画起来。这一条白色带着红色“小帽子”的金鱼吐着气泡,那一条正无忧无虑地畅游着,还有两条在水草间嬉戏玩闹。我仔细画下它们的神态和一举一动,并且为它们“穿上”鲜艳的衣裳。画完成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信地交了我的画。过了一星期,美术老师告诉我,我在这次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我爱画画,画画也是我的特长,它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使我的每一天更加丰富。以后,我还会继续用那白纸和一支支的画笔描绘和记录我多彩的童年!(574字)

推荐第7篇:画画小学日记

一、画画小学日记

我画了一张画送给爸爸。

我的画里有一个大大的花园,蓝蓝的天空,暖暖的太阳照在绿绿的草地上,小花歪着脑袋听小鸟在歌唱。爸爸和我在草地上踢着球,妈妈是既当裁判又负责给我们拍,全家人笑声一片,是多么其乐融融啊!我也要给妈妈画一张,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她。

二、画画小学日记

今天下了小雨,不能出去玩,于是,邻居家的小姐姐叶希便来我家教我画蓝莓蛋糕。

首先,叶希拿出样品,让我对着样品用铅笔淡淡的在纸上勾勒出线稿。

线稿画完后,用紫葡萄色在蛋糕顶层涂色,并要注意颜色的深浅;然后用蓝紫色为四颗蓝莓涂色,还要留白色的高光,显得有立体感。再用蓝紫色、紫色、紫红色加深顶层的颜色,鲜明对比,让人更有食欲。

画完蛋糕顶层,接下来就要画下面了!

先用黑色加深中间最后的果酱颜色,再在白色区域涂上一层淡淡的玫瑰红色,让人看起来舒服些!

最后,用深蓝梅色和紫葡萄色画出投影。这样,蓝莓蛋糕就画好了!

这是我第一次把一样物品画的这么细致、完整,妈妈还说要把我的画挂在墙上呢!

推荐第8篇:我爱画画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辅导

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作文思路点拨】

1、思考:平时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在课余,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在家里,都做过什么事?

2、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想写的其他事:游戏娱乐活动(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老鹰捉小鸡”、学溜冰„„),个人爱好(读书,画画,学游泳、练书法、小饲养、小种植、练钢琴等),家务劳动(洗衣服、打扫卫生、学做菜等)„„

3、在写的过程中,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刚学过的或以前学过的课文做范例。在学习某项活动的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小误会,小挫折,小误会都可以增添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4、写时注意事项:①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把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写详细,把学东西的过程中心理变化;②要把话写通顺,自己多读几遍;③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我爱画画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画画,每天晚上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画一幅画。

星期六晚上,我又画了一张画,名字叫《秋天的涂画》,上面画了一片片金色的稻田,稻子在秋风中笑弯了腰;稻田的旁边是一座大大的果园,里面有胀红了脸的苹果,挂起金色灯笼的梨子,咧开珍珠大嘴的石榴,你瞧!它们都在朝着你欢笑呢!接着我画了一个公园,里面开满了芬芳迷人的菊花,有红的.黄的.紫的.雪白的......姹紫嫣红,各种各样,竞相争开着呢!它们真是千姿百态,艳丽无比.让人感受秋天迷人的气息.

在班上,我可是画小动物的高手哦,小朋友每次都争先恐后地冲向我,拼命地叫着:给我画一张,给我画一张!忙得我不亦乐乎,让我从绘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和无限的成就感.

绘画让我的课余生活充满乐趣,让我每天都体会到无穷的快乐!我爱画画.游泳比赛

我的课余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市游泳馆度过,游泳是我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参加游泳比赛。赛前的准备开始了,我的心砰砰的跳个不停,我想,我会不会赢啊?我会游第几名呀?„„正在胡思乱想中,只听见裁判说:“各运动员准备,比赛马上开始!”

我紧张地趴在浮板上,“预——备,笛——”,哨声响起来,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但随即涌出三个字,那就是“拼命游!”

到半程时,我旁边的两个男生和我同步,我一看,只能加快速度超过去,我加快了脚蹬水的频率,眼看和终点只有一步之遥了,我比刚才的速度更快了,当我游到终点时,回头一看,他们竟然离我还有一个半身位呢!就这样,我取得了冠军。

出来后,妈妈对我说:“儿子,好样的!”我总算舒了一口气。

这就是我的课余生活,是不是又紧张又充满乐趣,我从中知道了比赛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实力。

游紫金公园

人们都说:“紫金公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于是,我也去游一游景色宜人的紫金公园。

傍晚,我和妈妈一起前往紫金公园游玩。我们走进紫金公园大门,抬头望,只见大理石做成的门,又豪华又大气。上面镶嵌着四个烫金大字;“紫金公园”,左右两边还蹲着两墩石狮,威武极了,像守护紫金公园的卫士。沿着石阶往上走,就能看见孩子们最喜欢的游乐园了。里面可热闹了!孩子们有的在玩小火车,有的在玩海洋球,有的在玩高架车,还有的在玩弹跳床„„他们玩得可真开心啊!

走出儿童乐园,再往里走,看见形态各异的亭子。里面的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上QQ,有的在吃零食等等。做在亭子里向四周望去,你会看见一座古香古色的拱桥,下面有碧绿的湖水。一阵微风吹来,不仅会使桥上的人神情气爽,还会把湖水泛起一圈圈波纹呢!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那条黑白相见的鹅卵石路了。我和妈妈走着走着,看见一些人脱下鞋子,赤着脚走。我怀着好奇心?,学着他们的样子走起来。可是没走多远,脚又酸又痛。妈妈鼓励我多走几步,我咬咬牙,坚持到最后。哇!我终于走完这条鹅卵石路了,我胜利啦!

可爱的夕阳已经拥抱着西山,我和妈妈恋恋不舍地の离开了美丽的紫金公园。

学煮菜

星期天,我叫妈妈教我煮菜,妈妈说;“好。”

妈妈最喜欢吃炒白菜,因而我决定跟妈妈学炒白菜。我们一起去市场买回了一把鲜嫩的白菜。回到家,我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我和妈妈一起站在锅边,准备开始炒白菜。妈妈叫我去拿佐料,我拿了油、盐、姜、酱油、蒜蓉、还有蚝油。

开始炒菜了。妈妈打了火,叫我放油,我一拿起油,手就有些抖,我笨手笨脚把油倒下去。妈妈说;“行了。”我准备把菜放下去,妈妈说:“别急,先放蒜蓉。”我把蒜蓉放下去,闻到一股香味,这时,妈妈说:“现在可以了!放菜吧。”我拿起菜倒下去,一阵滋滋声,吓得我直往后缩,妈妈说;“不用怕。”我拿着锅铲不断地铲着菜,只见菜在锅里渐渐地软了,妈妈说:“好,快点放姜。”我连忙拿姜放下去。再不断地铲着菜,一边按妈妈的吩咐放下酱油。妈妈说;“等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等了五六分钟,妈妈关了火,让我把菜铲起来。 我、爸爸和妈妈一起来尝我炒的白菜,我一吃就觉得很好吃。爸爸和妈妈也连声称赞好吃。当然,这可是我的第一件作品呢。

逛书店

星期六,星期天,我有时会坐车到新华书店去看书。

那里的书有很多种,有小朋友看的,还有成年人看的。小朋友看的书在一楼,少年和成年人的书在二楼。我一般都在一楼看一些神话故事,比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书很好看,我非常喜欢看这些书。有时候妈妈也会给我买一些画画的书,因为我非常喜欢画画。我上过画画特长班,家里有很多画画工具:有画板、画笔等,我长大以后想做一个画家呢!

我喜欢看一些课外书,因为看书能增长知识。还喜欢看爸爸、妈妈的书。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基础。书是我的好朋友,多看书总是会有好处的。希望大家以后多多看书,让书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更要爱护书,不要让书受到损伤。

让我们共同和书一起成长吧!

推荐第9篇:天安门画画图片

说到**,大家都不陌生,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毛主席,**在我们的中国首都北京。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画画图片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画画图片

1**画画图片

2**画画图片

3**画画图片

4**画画图片

5**简介

(北京故宫城门、中国国家象征)

**,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推荐第10篇:闭眼睛画画

《闭着眼睛画画》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趣味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因为我们都爱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但是今天的画画与以往大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

2、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能把老师刚才说的话和你们的心里想法说一说吗?

(如:悦耳的音乐想起了,教室里格外安静。老师亲切地问大家:“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纷 纷举起手来。“看样子,大家都喜欢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但是今天的画画却是与以往打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老师的话音刚落,同 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讶:“啊——”我想:太不可思议了,闭眼睛画画还不是“盲人摸象——没谱”吗?)

二、经历过程

老师郑重宣布:闭眼睛画画开始。

(一)观察同学闭眼画画。

1、老师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想在两分钟内画什么,引导该学生表达清楚。

(如:我想画的是在灿烂的阳光下,小草绿油油的,几朵小花在开放,三位小朋友走出家门放风筝和散步等。)

2、老师蒙住学生的眼睛让他把刚才诉说的画在黑板上画下来,其他学生细致观察该生是怎样闭眼画画的。

请同学说一说这位学生是怎样摸索着画画的。

(如**同学接过老师递给她的粉笔一不小心把粉笔掉在地上了,她蹲下身子在地上摸索着,可是 怎么也摸不着,老师见他可怜就把粉笔捡起来重新递给了他。孙选用两只手轻轻的拍黑板,似乎是用这种办法摸到画画起笔的地方,刚画好了太阳,又用手在黑板上 摸来摸去,可能是估计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画小草吧„„)

提供一些如何摸索画画的词语(出示) 估计 约摸 试探 茫然随意小心翼翼 战战兢兢 忐忑不安 不知所措

3、请画画的同学睁眼看自己的画,说说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怪“画”。(如“咯咯咯,咯咯咯”,**同学看了自己的“杰作”忍不住直笑,低着头,不时地搓动着自己 的衣角,脸羞得通红,似乎在埋怨自己怎么这样不争气。“哈哈哈,哈哈哈——”教室里也一阵爆笑。**同学画的也太出格了吧!太阳缺了一大块,让我想起了” 天狗吃月亮”,莫非,今天是“天狗改吃太阳”了。白云的样子更像是蚯蚓在爬行,小草的样子很奇特,像是一个个的珊瑚在跳舞;更奇特的是那三个小朋友了,一 个呢,头、身子分了家,一个呢,眼睛鼻子嘴巴眉毛全都挤在了一起,还有一个放风筝的孩子,腿和手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风筝的架子全散了,风筝还粘在太阳上 了„„)

(二)自己亲历闭眼画画的过程。

1、别人的画,怪模怪样,那我们自己亲自画一画又会是怎样的呢?先想一想自己要画什么?(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大家都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绘画“成果”。(教室里一片笑声)

3、每位同学把自己刚才画画的动作和心理过程写下来,适当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

4、交流评议。评议的重点是如何准确的表达盲人作画时的动作和心理。

三、引发思考

1、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欢声笑语之后,我们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想一想,你会思考些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交流。

(如: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但是也提醒我们眼睛的重要性,没有眼睛什么事也办不好;我们闭着眼睛只两三分钟就这么麻烦,盲人一辈子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痛苦啊!可千万不能嘲笑他们啊„„)

四、习作构思

这样的感受我们通过游戏体会到了。如果把它写下来,那多好啊!可以不断地提示自己保护好自己眼睛。怎样写为好呢?大家考虑考虑。(学生思考后交流) 如:先写老师讲的规则,再写第一位同学是怎样闭着眼睛画画的,重点写自己是怎样画的过程,还可以再选择其他的一两个同学是画画的结果,最后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附学生习作: 闭着眼睛画画

“哈哈,哈哈,”教室里为何如此热闹,我带你去看个究竟吧!原来是全班同学喜爱的作文游戏课闪亮登场了。这会的主题又是什么呢?“闭着眼睛画画,”,这不是天方夜谭吧! 就在我思索间,卢晓凯上场了。在讲台前他兴奋地描绘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我想画一棵茂密的大树,绿油油的小草,一座房子,小烟囱冒着烟,是一个小朋友的家,还有在蓝蓝的天空中有飞翔的小鸟和白云。”这样复杂的构思能画好吗?

吉老师拉着卢晓凯的手,用手蒙住他的眼睛,递给我一支粉笔,然后小心翼翼的牵着他往黑板前 走,卢晓凯似乎摸索着,感觉快到了,就停了下来,可能是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有点不知所措,他现用手拍拍黑板,估计在一个中间位置,试探着画了一笔,又战战 兢兢的移动了一下,才慢吞吞的画了第一笔。卢晓凯一边画还一边解说。下面的同学似乎喝了兴奋剂一样笑个不停,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过了不久,卢晓凯的“精彩 作品“出炉了-----房屋散了架,鸟儿把房顶捅破了,小草长在了树上。白云钻到了屋子里。卢晓凯看着自己的杰作浑身不自在,低着头一直揉自己的衣襟呢?

该轮到我们大家体验了。我兴致勃勃的拿起笔,闭上双眼,用手在纸上摸索着约摸在本子的中间位置画了许多层层叠叠的波浪线,又试探着在高一点的位置上画几只 飞翔的海鸥,沙滩该画在哪儿呢,我有些茫然了,于是就随意地画了一片沙滩,上面有几个美丽的贝壳。画着画着,又感觉不对头了,太阳应该在左上角啊,我怎么 就碰到硬梆梆的桌子上了。我战战兢兢摸索到纸的左角,忐忑不安的画了起来。画完后,我睁眼一看,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贝壳“可以算是世界罕见了,太阳长 嘴巴了,而且嘴巴歪得像一座桥。别的就别提了。真个画面都乱成了一锅粥。

笑过之后,我们都陷入了深思,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啊,没有眼睛什么事也办不好。大家可要好好珍惜啊!盲人一辈子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我们可千万不能嘲笑他们啊!

第11篇:画画教学反思

听音乐画画教学反思

这是一门学科之间的综合课,课前我在美术 ( 绘画 )、音乐 ( 旋律 )、文学 ( 歌词 )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课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一开始的“听旋律想象”环节便有了非常浓的兴趣,而且一直延伸到整个课堂,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歌曲连环,层次递进。

在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声音,让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放松身心。铃声响起,我以一曲“森林狂想曲”,让学生在静静的听,感受过程中,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画面?在学生展开想象的时候,教师还将自己事先准备的各种图片让学生上前选择并贴出一幅新的“森林狂想曲”画面,将绘画与音乐联系起来。直接引入课题。初步感知音乐可以用图像表现的方法。为了带动学生语言与音乐的协调能力,教师还在课件中将表达自己感受的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之后的第二支曲子,则选择了一首忧伤的“天鹅”曲,这首曲子我采用教师画,学生看、听、感受、联想的方法,在教师随音乐的绘画,用色、用线的过程中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在音乐的伤感氛围中,感受画面、感受绘画元素展现的美感。最后教师用语言表达了

自己听音乐的感受与想像,让学生再次受到感染。感受之余,学会美术的语言才是重点,因此我适时的让学生在老师准备的色卡中挑选出自己认为可以表现忧伤心情的色彩。孩子们很轻松的就找对了。第三首曲子,我选择了一首“嘻嘻哈哈过新年”欢快的乐曲,让学生再次选择颜色,这回孩子们在听、感受、找的过程中发现了明亮的色彩适合表现喜悦的色彩。之后我又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师拍节奏,学生用手画线,一个学生上前用纸巾在黑板上绘画。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如何用线表现节奏的快慢,强弱。达到教学的目的。就在这样一首首不同感情的歌曲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音乐,而且学会了绘画表现的各种方法。

学生对音乐的想象空间也超乎成人的想象。在“听音乐感受”和“尝试用画表达音乐”两个环节,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音乐用不同的“点”、“线”来表现。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在最后的“听音乐画画”的环节更是得心应手,表现出的作品富有想象力和童趣.

二、贴近生活,创造表现

课堂上选择的歌曲都十分贴近儿童的生活,在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看一看中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想象歌词描绘的场景和相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受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鼓励学生进行绘画表现,并自由、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创造表现。在绘画上可以用具象或抽象的不同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学生的作品已经

完成,而且还展示了画面。整个教学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师生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声中。

三、课堂不足 课堂中各环节的时间设计还应该再紧凑些,孩子们最后的画面还缺乏些想像的内容,如果再加入想像学生最后的作品效果会更好!篇2:教学反思,我画画

教学反思《我画画》

托一班卓娅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了。经过领导的指导同事的支持与帮助,这一学期的工作又匆匆忙忙的走到了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生活,很繁忙但也很充实。 在教学方面,这学期,我教授的学科是语言,健康,音乐,舞蹈,礼仪。在教育教学上,我精心安排好每周计划内容,认真组织好每节教学活动。可是二至三岁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大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刚开始,在组织孩子进行教学活动时,根本不听我的指令,我在上面讲的气喘吁吁,可孩子却一点都不配合,常常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至于学习活动秩序很不好。慢慢的摸索中,在加上领导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才知道教托班课程要把课当游戏上。孩子们年龄小需要重复记忆,在学习儿歌、歌曲时必须时常重复练习,配上形象生动的动作,孩子们才能理解更好的记忆儿歌内容。

在我班3月份主题《宝宝的一家》活动中,有一节语言课《我画画》,主要内容是一首儿歌。我将自己想象成一名幼儿,以小孩的思维方式设计了这节课。首先,请幼儿回忆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注重强调儿歌中妈妈的眼睛和嘴巴的特点。接下来,请幼儿手拿画笔将自己的妈妈画下来,让孩子们的将他们的画讲解给班上幼儿听。然后,用儿歌中的语句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再结合一些形象直观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上完这节课以后,我觉得这节课比较有趣味性,课堂氛围浓厚,能够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的参与性比较强,接受知识的容易度较强。不足之处就是幼儿在画妈妈这一阶段比较混乱,拖延时间较长。还有就是没有照顾到整体幼儿,导致两级分化严重。教学语言应该更加精炼,准确一些,这一双面有待加强。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光有日常的知识传授,还应对幼儿多进行常规教育,一个好的班级,好的活动离不开好的常规,因此我将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个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大胆地去探索,使幼儿的八大智能得到全面发展.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让幼儿通过玩中学,学中玩的形式,以生动,有趣,直观的游戏,教具来发展幼儿的思维。

所以,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励志当一位出色的幼儿教师。 2015年3月30日篇3:《画画叶子》教学反思

《画画叶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教材线描写生系列内容之一。在上这节课《画画叶子》一课时,教材要求学生能用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的线条表现出不同的叶脉、叶纹,可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大概是受简笔画的影响,画的叶脉、叶纹要么是直直的、硬硬的,没有生机,要么是乱糟糟的一团麻,都没有在仔细观察叶子,只是想着怎么画就怎么画,经过了几堂课的试教,学生作业一般,时间安排总是不如意,因为是一节写生课,对学生来说难度大,不知如何下笔,最终我把这堂课放在了二年级去上了,虽然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相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要成熟,但二年级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写生,难度也是存在的,但最后通过降低难度,最总达到了可喜的结果。

在画叶子外形时,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了印外形的表现方法,是学生很快就接受并印出了外形,使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构图达到了美观的效果,然而,也有小部分学生的叶子小,使画面空荡荡,留下了一些遗憾。

在讲解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叶脉、叶纹的技法难点时,我结合范画欣赏作示范,并选择一种表现方法在纸上画给学生看,学生的作业难度降低了,作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让学生感到第一次写生的意外与惊喜。篇4:想想说说画画教学反思 想想 说说 写写 画画 教学反思

儿童对于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会全身心地投入。我在教学中,首先用孩子感兴趣的喜羊羊作为全课的导入,出示一封喜羊羊的来信,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对于这种新鲜的事物好奇,进而引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

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设计三个环节。首先也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海绵宝宝入手,出示图片,通过编故事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的概述能力。因为都是大家熟悉的事物,学生在表达时不会感到很难。这样就把图画和语言文字有机地联系了起来。然后教师出示范画,进行适当的引导。接着在第二环节找一找,给配图画,让语言文字和图画互相印证。最后环节的作业有了前面的铺垫,完成的难度就大大减低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训练,使之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学生作业环节,在课前和语文老师进行沟通,让学生事先编好故事是使之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如果学生没有准备,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创作效果,比如时间会来不及。 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差异,所编的故事有些过于简单,有的只有一两句话,表现的力度也就不够了。

第12篇:猜猜画画 规则

《猜猜画画》の规则

部件:

游戏图版、塑料制一分钟计时器、496张卡、4张类型卡牌、骰子、4个棋子、4个纸垫、4只铅笔。

游戏目的:

通过描绘线索,猜出足够多的单词,进而领先到达终点格,并且正确猜出最终单词。

准备:

把计时器和卡片盒子放到所有人能拿得到的地方。把4张类型卡牌从卡牌盒中拿出来,用它们作为游戏中的参考。把玩家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人一组到四人一组(参看游戏人数的说明)。把纸垫、铅笔、类型卡牌以及棋子分发给每一队。把棋子放在图版的起始方格上。每队选择一位画师,他将为第一个词绘画出线索,每队投骰子;点数最大的人选择第一张卡。由于所有棋子都在起始格上开始,第一个单词是一个“All Play”单词,所有队伍都参与(参看All Play条目)。在这开始时投的骰子并不前进。

类型:

AP All Play(这个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单词或表述) D

Difficult(困难)(有挑战性的单词)

A

Action(动作)(动词——可以被实行的事物)

P

Person/Place/Animal(人/地点/动物)(会包括相应的名字) O

Object(对象)(名词——可以被触摸以及看见的事物)

特殊项目:任何被标注一个三角形的单词被看做一个All Play单词(阅读All Play条目)

游戏流程:

起始画师从牌堆中选择一个单词卡牌。与该队棋子所在的方格颜色相符的单词就是当前要使用的单词。画师有5秒钟来检视单词。然后,计时器开始计时,画师开始为自己的队伍绘画出线索。这轮中,画师不能与队友说话或使用肢体语言。绘画中不得包含字母或数字。绘画和猜测持续到单词被猜出,或者没有剩余时间。 如果某此猜测正确,这一队投骰子,前进相应的格数,选择一张新卡牌和一位新画师。任何数目的棋子可以存在于同一格。每次轮到一队绘图后,画师位置必须轮流换。

每次猜新词,计时器都被重制到60秒。如果一个单词没有在时间限制内被猜出来,那么就轮到当前的队伍左手边的队伍。这一队通过拿一张新的卡牌来开始,而不是投骰子。骰子只是用于当一个词在时限内被成功猜出时的前进棋子,以及当一队首先猜在任何“All Play”单词。只要一队猜不出给出的单词,他们就必须杯具的一直站在那儿。 All Play:

对于All Play类型,把卡牌展示给每队的画师。在开始计时时,所有画师同时给自己队伍绘画这个All Play单词。第一个猜出单词的队伍投骰子并且使其棋子前进相应的格数。该队抓一张新的单词牌,继续他的回合。如果60秒内,没有队伍猜出这个词,抓到这个词的队伍左手边的队伍开始回合,抓一张新卡,并且描绘与其棋子所在格子颜色相对应的单词。

特别条目!卡牌的单词上标明了一个三角形,把它看成是All Play,以上规则同样适用。记好!任何队伍首先猜出All Play单词时立即投骰子,移动相应步数,并抓取另一张卡。

赢得游戏:

第一个到达终点格的队伍,并且正确猜出这个单词的队伍赢得游戏。猜这个单词不一定必须要在自己队伍的回合,可以是猜出别的队伍的All Play单词。

游戏人数:

如果某一个玩家期望加入游戏,可能导致每队游戏人数不均衡。有三个玩家的情况下,分为两队,有一个人为两队扮演画师。这个人整场游戏都负责选择卡牌并且绘画,画师不更改。除此之外一般的游戏规则同样适用。当游戏人数多而队伍少时游戏会变得更快更刺激。如果超过16个人想玩,设立一个第五队或者为每队加入更多的玩家。

事项

如何准确地得到一个答案基本取决于一个队伍的发挥,并且在游戏开始之前就决定了。比如说,绘画出“组合在一起的图形”可否表示“组合”(combine),或者说,如果单词是“谜题”(puzzle),那我画一个“拼图谜题”可行否?

其他事项

1、你想用多少张纸都可以,但是尽量使用纸的两面以节省纸张

2、“X”只能用于穿过某物,或者表示某个地点(比如在一幅地图上)。不准把“X”作为字母比如说“brand-X”

3、玩家不能用秘密规定的线索或者事前准备的线索——比如画上一个耳朵表示“听起来像”或者敲打出每个词字母的数目(这里一开始不会译,后来突然想起莫尔斯电码里的dot-and-dash,觉得可能是这种意思,不对的话欢迎纠正。

4、你可以画“mail”(信函)表示“male”(男性),或“blew”(吹拂)表示“blue”(蓝色),等等

5、记住!绘画不可以包含字母和数字

第13篇:《涂涂画画》教案

《涂涂画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学习中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初步体验工具、材料的基本特性。

2、通过欣赏、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激发对色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趣味性与工具材料的多样性。 难点:颜色的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油画棒、小包装盒等。 学生准备: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教学设计:

1、激情导入。

谈话:美术课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在美术课上我们要学怎样将一张白纸,变成一幅漂亮的艺术作品,你只要有独特的构思就可以完成得很好。大家一定要努力呀!

2、知识新授。(1)识别颜色。

出示几组基本颜色:红黄蓝绿橙紫黑白棕,引导学生进行颜色联想。 (2)请学生说出颜色的名称。

(3)让大家说出颜色对应的生活中的物品。 (4) 带领学生正确识别颜色。

2、认识线条。

(1)出示生活图片,其中包含多种线条。 (2)分析并认识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弧线 (3)请同学从图片中找出线条、说出线的名称。 3、绘画游戏。

(1)演示:游戏《找朋友》(划线填色)

(四个小朋友分别住在白纸的四边,互相找朋友需要走不同的路线,线与线交织形成各种不规则图形,在图形内填色,形成找朋友的“地图”。)

(2)画一幅《找朋友》:使用多种线条、线条优美、涂色均匀。

4、学生创作。

(1)强调使用多种线条并且优美、涂色均匀。 (2)鼓励学生展示、互相观摩,教师点评。

第14篇:我爱画画

我爱画画

画画,我想大家都会吧?在我的课余生活里,大半是在画画度过的。

在小时侯,我就很喜欢画画。在学校,一下课就拿出白纸来,在上面画了起来。小时侯认为水平高,可现在拿出来一看,叫人捧腹大笑。画的是五官错乱,简直是一个妖精。我可没为这事而对画画失去了信心。画得不好,也许是年龄的关系。

从小时候到现在,我的画画水平可有极大的提高哦!在这些日子里,我一有空就在那儿画画,还了解了许多关于美术的知识。

记得上学期,我还特意找了一本小本子,当美术本。还在上面画了许多东西。我同桌也热爱美术,我可以吸取一下她的经验,美术也和语文数学一样,是要学起来的。

下课的时候,我就让同桌帮我画画。我特爱看她画画,因为她画的画特别逼真,好像会从画里蹦出来似的。我正在努力得超过她,我想离那天一定不会太远的。

如果画出一副好作品,我就像做出了一道难题一样高兴。画画即长见识,又丰富了课余生活,这不是很好吗?

第15篇:画画作文100字

今天,我闲着没事做就拿出我的彩色笔画画,开始我画了一只像毛毛虫的东西。我又画了个正方形,在正方形上加了几根毛,感觉就像一匹马的后半身。我心想肯定我能画的很好。我继续画马,一挥而就就画出一匹俊马。那只俊马跃然纸上好像朝我奔来。妈妈从厨房走出来说:这只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错啊志鹏。

我很开心。

仕阳镇小一年级:林志鹏

第16篇:画画的读书笔记

《艾玛画画》读书笔记

幸福是什么?读了《艾玛画画》就知道了些许。

《艾玛画画》讲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孤独老人,虽然子孙满堂,但是只有猫咪作伴。当偶然的一次机会,所画的画被发现之后很受大家欢迎,她就有了生活的乐趣。说实在的,这国外的绘本真是费解,和儿子反复读了多遍,才懵懵懂懂的体会到书里言喻的幸福:

每个周末,老人艾玛都做很多的糕点等待儿孙前来聚餐,对于老人而言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幸福; 每次儿孙来之前,艾玛都要收起自己画的儿时山村图,换上孩子为他画的画,尽管画的内容不符合老人的心意,对于老人而言互相尊重就是幸福; 偶然一次,老人艾玛忘记收起自己的那副画,很意外的受到儿孙的称赞,都争相抢要艾玛的画。自从之后,艾玛天天画画,送儿孙、送邻居,她生活满足而充实。对于老人而言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才是最大的幸福。 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这里,我告诉儿子:和谐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是最大的幸福。不论在爷爷奶奶那个大家庭里,还是爸爸妈妈这个小家庭里,或者在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家庭里,互相尊重、互相爱戴、互相帮助,才能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每个人心情都会愉悦。相反,如果大家都互相指责、互相拆台、斤斤计较,生活就会变成一团糟。书中的艾玛老了,她百无聊赖地去逗猫、她闲着没事画画收藏起来,但是她倍感孤独,直到当大家都喜欢她的画,她才变得幸福起来、忙碌起来,这就是艾玛的幸福。

我也开始反思,什么是幸福?篇2: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后感 关于绘画的入门

绘画是一种表达的方式,父母重在理解与倾听,而不是评价其好坏。重要的是,倾听孩子的绘画,而不是简单的用眼睛的看。在孩子画画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尽量不在画的过程中打扰孩子。

孩子与生俱来是有绘画的能力的,这种绘画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一些在孩子成长中拔苗助长的行为需要注意:如教孩子画形象,或者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的着色,让孩子全部涂满颜色等等。

绘画需要五种能力,第一是动手能力,孩子可以通过自己手的运动来感受自己带给外在世界的变化,发现手的运动,画出什么线条。如果教孩子画形象,孩子就会失去这个探索过程,同时,无法按照自己的感受发挥,阻碍绘画感觉的发展。第二是眼睛的协调能力,第三语言能力,教画形象会破坏孩子语言系统的发展,绘画方式也会改变成否语言作用。第四是情感和热情,绘画是一种体验的表达。最后是社会能力,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想法获得周围人们理解的能力。

“艺术真正的本质,是以破坏、弄脏已有形象作为基础的“。所以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要嫌‘脏’,要给孩子机会和大自然进行接触。

另外,颜色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代表任何意思,直到5岁半、6岁才会区分上色,因此,不用过早的试图用孩子对于颜色的取向去判断他们的性格。

孩子每个阶段画画的方式 1岁:主要是依靠手的运动。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充分的涂鸦,尤其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刻意教孩子看形象。多进行爬行也对宝宝的绘画有帮助,因为涂鸦也是基于手臂的力量。在这个阶段可以只给孩子一种颜色的笔,但可以变换笔的不同类型,然后也给孩子大一点的画纸。 2岁:孩子眼睛追随手的运动,然后也开始试图用语言解释自己的画。孩子开始可以画封口的圆圈,随着年龄也开始画单独的线条,2岁半以后孩子可以对画画进行解释说明,想画什么,怎么画的意识开始萌芽,也会用语言对线条进行解释说明。并且会对这些东西进行不一样的解释,各种各样的解释,父母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3岁:孩子可以一开始就给画赋予意义,绘画向作为人类的表现形式转变的分界点。同时依然不能教画具体的形象,要多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内容。孩子在3岁半前就可以开始有目的的动手画画,并且会至始至终的给画赋予同样的意义,而不是像2岁时候会有各类不一样的解释。而在3岁半后,用许多圆来讲述。因为在此阶段孩子开始喜欢情境模仿;手的动作发展更为灵活;自我意识上升,也经常会出现“我想„„”这样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明白对比事物(自我与他人,大与小)。开始向有内容的画发展,并且开始演变出故事情节。也开始画“头部人像”,并且有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4岁:可以画出形象。4岁前后开始凭印象画画,并且可以画头足人像或者头体三足人像,可以让孩子经常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为主题画画,而他们会把印象深刻的画的比较大,因此家长不用过于惊讶。4岁半以后会把事物无秩序的排列,像罗列的表达形式,即看起来没有作为整体画面归纳整理,但孩子对其有自己的联系,并且4-7岁孩子都会用同一画面表达时间流逝,就是所谓的“同存表达”。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多用6种颜色作画。 5岁:不能说孩子的话奇怪、可笑,仔细倾听孩子对于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的讲述。5岁前后,能画有序排列的事物形象,因为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形象,并且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画画,他们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而是根据认识到的,只画自己感兴趣的和关心的,4-8岁的孩子都是如此。5岁半之后,孩子开始用基底线表达关系,从罗列式向系列化表达方式发展。 6岁:孩子可以沿基底线并列画出,家长可以时常让孩子讲故事画下来。然后要多跟孩子交流问他们画了什么,画里的人物在干什么,在哪里;而不是简单的用好、不好评价孩子的话。并且从6岁开始,孩子除了12色蜡笔,可以添加水彩或者其他方式。 其他问题:

孩子到了

5、6岁才会使用和形象相符合的颜色。在孩子2到5岁或6岁的阶段,可以只使用黑色这种单一的颜色来画画,让孩子能更好地不受干扰的将画进行解释。篇3: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书笔记

「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听了才能明白他们表达的东西。 听画也是有讲究的,2-3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含义;4岁以后,就问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因此,用来表达想法的形象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填满颜色等等,都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反而会毁掉他们天生的绘画能力。对于技巧性、系统性的绘画技巧,最好等孩子过了9岁传授才会有意义。

过早的叫孩子画形象,让他们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一副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或者是想法而画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未成熟,也能够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深处,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会随心所欲、自信的画画。

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多和孩子一起多多地体验快乐的生活,有了快乐的体验、有趣的事件,才会有想画的心情,才能够倾注真心去画画,因此不是教授孩子画画的技巧,而是多和孩子一起经历快乐的体验!! 在儿童时期,儿童通过自由的绘画,可以提高以下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 孩子的画 1岁时,主要是手运动的轨迹,是绘画活动的诞生,这时要让孩子充分地涂鸦,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画形象。 2岁时,眼睛追随手的运动,开始试图用语言解释画(2岁半以后)。这时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仍然不能让孩子画脸等形象,妈妈画形象给孩子看也不好。对于同样一个圆圈,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3岁时,孩子懂得一开始就给画赋予意义,绘画向作为人类的表现形式转变的分界点。这时还是不能教孩子画具体形象,不要让孩子画人脸、车、人物之类的东西,要多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画的内容,尝试给孩子创造

和朋友一起画画的机会,用色的指导从无色开始。 4岁时,孩子可以自己画出形象了,开始凭印象画画,绘画作品中除了有头足人像,还出现了头体二足人像,作品像商品目录一样,各种事物无秩序排列。这时,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不要仅仅看孩子画了些什么形象,更要认真听听孩子的讲述。在平时,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广交朋友,尽情玩耍,这样孩子绘画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如果在这个时候,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5岁时,孩子并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而是把感兴趣、关心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开始给事物建立秩序,并开始出现“基底线”,能够把听到的事情在头脑里形成印象并画成画。这时多给孩子讲故事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要说孩子画的形象奇怪、可笑,要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 6岁时,孩子惯用基底线建立事物秩序,将事物排列得整整齐齐,开始能够做图案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这是,不要用画的好、画的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重视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多问孩子画里画的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等。不要总让孩子看电视,把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绘画的主题让孩子画出来,绘本、传说等多读给孩子听,引导他们把故事画出来。

7、8岁时,基底线转变为水平线或地平线,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这时孩子的画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仔细欣赏孩子的作品。9岁时,开始追求画出眼睛见到的真实景象,成人不要过于苛求他的写实能力,要多和孩子一起动手作画,共同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篇4:美术读书笔记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读书笔记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曹晓娇 最近看了一本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家科汉盖纳著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经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边读边想,触发了许多感想,并记录了下来,限于我本人学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发,对于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讲究深入细致的推敲了。

一、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本书主要观点摘要。综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里德与罗恩非德的工具论与纳艾斯与克里的本质论成为了两种主要派别。持本质论观点者,强调科目中心,注重通过严谨的美术学科内容的设置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工具论观点者则更强调美术的教育功能,如创造力的培养,他们重视教育过程,但忽视创作效果。通览全书,我个人以为《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这一本书的观点从属于工具论,即主张通过美术实现教育价值。这种观点我们很清楚地可以从书中探讨的主要内容上看出。本人当然认同这种观点,引用“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也是再次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该书分三章,主要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美术与儿童,涉及课堂中的美术活动与儿童美术的本质两个课题,主要探讨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为什么是学生在发展、个性、情绪、交流上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章美术与学习,主要探讨美术能否有助于以及如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观察以及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术与学校,主要探讨美术与其他课程结合的可能性,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学校环境如何布置,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以及美术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非语言儿童、富裕儿童、天才儿童、障碍儿童发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体一些的阐述话,又可细化为以下内容。

(一)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艺术提供了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儿童自身与他们的思想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以

上是来自书中的两段话,足以印证作者的:“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的观点

(二)儿童美术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获得自我肯定。“儿童的美术表达思想,探索美术媒体,并使自我得以肯定。”“他们更多地沉入创作过程中,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被如何评价”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能够说明的是,作者认为儿童美术具有自发性与原生态性(这一点我国儿童美术研究者杨景芝持同等态度)

(三)美术教育不仅关心儿童的自我表现,也要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矿框架来发展儿童这种观点在证明了我们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断,大家可以品读出一二。“美术教育关心早期儿童美术作品和他们更年长时的美术作品,前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来推进,后者则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框架,即了解人类经验的范围和个人拥有的可能性来发展”

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阅读能力等一系列思维品质与能力对于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早已认同,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详细的阐述,现实中,儿童为一张画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征。提高阅读能力则是一种我们以前较忽视的观点,不过随着“视觉文化时代(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王大根.2005)”的到来,阅读图像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美术能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成了铁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术是一种交流,情绪宣泄的手段,是儿童个性品质的表征,是儿童了解自我的手段,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一边画画一边自言自语的样子,多数绘画时(除非强迫)他们都是在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表达中,通过绘画(美术)儿童也能进一步展示自我了解自我。

(五)美术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的活动建议

作者认为美术教育应帮助儿童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并建议设计以下一些活动,玩一种关于我的游戏,装扮望远镜,做画夹子写出兴趣爱好,画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对自我的想法,化妆戏剧游戏。 美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技巧的活动建议 ,美术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解释能力,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有:制作拼贴壁画、根据模特画画、画诗意、创造想象的动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体图、感觉训练、印图案、分类拼贴、动态雕塑、运动画、班级滑稽专栏、比较。

美术促进观察能力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观察具有差异,学习观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色彩意识、形状和形式、质地。促进观察的活动有:在色彩方面,设计一个顶板投射器、玩彩色胶片、在形式方面,闭眼泥塑、塑造扭动动物、在家里欣赏自然形式,在质地方面,做质地簿、碎布拼贴。

美术促进情感发展的活动建议。美术有效释放儿童个人烦恼,能发展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周围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关活动:薄纸拼贴、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阅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是作者的一种课程综合的思想。作者认为美术完全可以综合社会学习、科学学习、语言艺术学习、数学学习一起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以下活动建议:从信号、符号到设计,做块故事布,动物行为的视觉记录。

另外,作者还花了一些篇幅阐述了自己对智力、创造性和智商测验看法,分析了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强调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学)、贫困儿童(依靠美术弥补与社会分离的裂痕)、非语言儿童(美术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儿童(发展健康的自我表现)、天才儿童(建立课后兴趣小组)、障碍儿童(发展障碍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类特殊儿童的关系。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本书对当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启迪。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来源于这本书的“目的说明”里。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运用在这里,说明我阅读了本书不仅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也对新课程美术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粗浅想法。以下择要阐述一二。

(一)教学要注重审美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美术教师一直推崇的,在该书中也倡导这样一种观念。

(二)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我个人一直赞同在美术学科(其它学科)开展探究学习,但是坚决反对将探究学习视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不论是从知识的快速有效传承角度还是能力的培养角度,两者的相互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观点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确定有意义的目标,技术只是手段

作者认为“在美术中,儿童必须在有意义的目标确定后,技术才能被决定.”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活、转达情感服务。

(四)评价要在集体与个人两方面进行

从某种角度审视,集体评价注重群体意识的培养,个体评价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评价时我们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儿童自己的年龄、生活、思想和情感为背景”。具体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将学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夹内。

(五)注重差异教学

(六)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差异性。这里可以借用作者论述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规律所用的一句话“谨防使用公式给每位学生铁上标签和进行分类”(原意是,教师不要强行将学生按照罗恩菲德与皮亚杰的美术认知发展年龄分段进行分类,在这里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我师范时的老师曾对我说,阅读其实是一种休息。我现在尚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只是觉得阅读能增长见识,俗语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觉一日不读书边有落伍的感觉,因此,大多数时候也逼着自己学习。以上的读书笔记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时兴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阅读后有所收益并引发探讨,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篇5:美术读书笔记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今天,精读《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篇。我想用一个词语概括心中的感受,怎奈翻遍脑中所有的词汇,竟找不出哪一个词可以淋漓尽致的表达我的敬佩之情。语言有时候就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整篇文章使我最难忘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是啊,想想自己平时的课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了吗?自己总是在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无论从认知还是心理上都不一样的孩子。更另人无法容忍的是,当一个认知能力稍差的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所谓的标准的时候,自己更是像民工工头一样,以冷冰冰的白眼相加。自己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发泄,可是,可是,我可怜的孩子呢?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感受?老师对不起你们啊!

我又想到了平时的公开课,为了课堂结构的紧凑和学习的深度,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眼里总是那一部分好学生,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不是一架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梯吗?那些被我遗忘的孩子们啊,你们站在底下是怎样无奈的抬头望啊。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强调:“我们学校老师规定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他们易于达到的,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是呈阶梯状的。要让儿童一步一步去实现,并能从中得到收获与乐趣。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

是的,以后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不再指定统一的目标让不同的孩子去达到。我将动脑思考,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进步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哪怕他们的进步是微小的。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读书笔记

(二)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一书,由玛琳。嘉伯。林德曼(美国)著。那到手的时候,我大略地翻看了一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深深感到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只有枯燥理论的教育丛书,而更像一本实用的教学手册。

此书一共分为四大部分:

一、美术课程的基础。

其中阐述了美术在我们世界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详细记叙了各学段学生学习目标,美术特长学生教学计划等等。

二、美术的构成:美术元素,构图原则以及艺术创作。这也是篇幅最长的一部分,因为其中涉及到线、形状、明暗、阴影、空间、设计原理、构图、构思等等几乎所有美术教学中的关键点,最有意思的是,每个关键点中,都有“学习动力小创意”这一部分,如“线”章节中,作者提到“如果你一直在使用铅笔,试着用一下别的工具,钢笔或者炭笔等等,如果用力压着这些工具来画,会发生什么?如果轻轻地画又会怎样?一边画一边扭动画笔呢?你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握笔方法,比如握着一边或者顶端?”又如“肖像画”章节中,作者为孩子们练习画不同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各种方法:“当你悲伤、快乐、生气的时候,耳朵、鼻子、眼睛、嘴巴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吃饭、睡觉、大笑、哭泣、大叫、打哈欠、吹口哨、打喷嚏时、表情又会有什么变化?情绪对面部表情有何影响?当你感冒的时候看上去是怎样的?”“从三个角度观察模特头像,画三幅轮廓线画或动态素描,然后将三幅画叠加,让画面相互交叉”?? 这让我想到了,一年级中《画自己》这一课,我着重对抓住自己五官特点这一方面,通过观察几个不同小朋友的脸,或者照照镜子仔细观察五官、用手摸摸感受自己的五官等方法,来感受每个人五官的不同特点,但是,就算是同一个人,当他的表情不同时,五官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书中的内容深深启发了我,为何不来一个喜怒哀乐的表情对比呢?在课前可以收集一个小朋友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笑或者是大叫甚至在哭泣、打哈欠??在课堂中,假如有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在课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学,并发现原来人的表情是这样有趣,画自画像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表情画出来,这是多么生动有趣啊!

从作者的这些小创意看,美术作业仿佛如同游戏一般有趣、随性,结合书中插图来看,教学活动更在意着学生的感知能力、学习动力、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地对作品加以成人的审美观来看待。

三、美术欣赏:观赏美术作品并作出回应——历史、分析、审美。这里也包含了各时期,各派别美术作品的简介。其中从古代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

时期美术、当代美术直到现代美术作了简要的记叙,包括各个时期艺术家的简介和作品介绍。 这一章节中,作者还为老师们提供欣赏作品的方法,一幅画,怎样去欣赏?欣赏些什么?评判是否有标准?怎样形成自己的判断?这包括作品主题、视觉结构、历史意义、理解、美感等方方面面,比如:“作者是如何驾驭各种美术元素和构图原则的?注意观察作品的线条、图形、色彩、明暗、空间、图案和质感,以及它们与平衡、比例、主次、节奏、和谐、统一和对比的构图关系。这些美术元素和构图原则在作品中是如何安排的?” 我想,这些问题的思考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上,也会有借鉴作用。很多学生在到了高年级美术课堂上就仿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不会去思考而只是等着老师为他灌输知识,而我感到,我们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他们应该要能说、敢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到了高年级,学生应该自己去思考探索,教师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从线条、图形、色彩、空间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谈出自己的想法,欣赏才有意义。

四、小学美术课程的建设:计划、评价组织、提问。

《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这本书,书中谈到了“教育要强调个性,健全人格”,并且理论联系案例深入浅出的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有感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形状完全一样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在情感上完全协调的人。”这说明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也正源于此。 (转载于:画画的读书笔记)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教育活动中能更大程度地张扬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因为美术课程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性强且活动结果无对错之分的课程。在这种以美的熏陶为主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自然地释放;性格、气质、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手、眼、脑得以协调发展,沟通了其物质层面与观念层面的关系,促进了个性的内化和健康发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智力、人生观和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应努力尊重、保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形成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其个人价值。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具有个性化,就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学中通过情感的渗透、传达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

(一)在教学情境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欲望、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二)在教学内容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要灵活地掌握课程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生活、兴趣出发,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施展自我的个性魅力。

(三)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开拓思维、综合的运用多种材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表现力,促进个性的形成。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增强体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张显其个性。鼓励想象,求异创新,画画要画出个性。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风格,是指美术作品显示出的一种格调和气派。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它和人的风度一样,不仅具有独特的外形特点,而且还显示出内在的精神气质。艺术作品显示的是艺术家的个性。是个人风格。所以,个人风格就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呈现出的有别他人的独特个性。独特性,又是艺术家的鲜明个性的显现,也是艺术家创造精神的表现。这种独特性是艺术家观察事物的一种独特视角和艺术表现的独特技巧在长时间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所形成的。中国书法里的“颜筋柳骨”,就是说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两个人楷书不同的个人风格——颜体丰腴、柳体瘦劲。在中国的美术欣赏中,常以“雄伟、秀丽、豪放、典雅、古拙、飘逸、沉着、奇险、质朴、空灵、浓艳、淡雅、苍老、稚拙、缜密、疏野、高古清新、率真、自然、平淡等词语来欣赏、评价不同的个人风格”。所以,我们要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画出个性来。 我们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一定会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明确一个良好的学习流程,即:构思──选择制作材料──学习、运用不同的创作形式、技法、进行大胆、自由表现──个性化风格形成。这样,学生能够找到适合展示自我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对于审美的个性情感,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独特审美修养的人。

第17篇:《吹吹画画》教案

《吹吹画画》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认识绘画手段以及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图形联想能力,能够在抽象的图形上进行创意添画。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发挥想象,给吹出的图形添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吸管

水粉

范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师:同学们,高老师给大家看几张画,在看的时候同个性化设计学们要注意,这几幅画是怎么画的?(出示范例)

2.学生欣赏、观察。

3.把得出的结果发表,师小结学生的结果。4.出示课题:吹吹画画

二、探究主题

1.教师示范几种不同的方法吹出画(吸管、嘴、纸卷等) 2.学生模仿吹一吹,看谁吹的好 3.学生交流吹画体会

4.根据发言出示:口型,方向

5.分组研究感兴趣的技巧。6.学生交流结果。

7.师小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材料,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但要让画面更生动,更丰富,还需要什么呢?(颜色)

三、布置作业

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用刚才学过的技巧,展开想象,创作一幅吹画作品。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1.学生进一步加工,完成作品后,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贴到“创意作品”栏中展示。

2.学生交流,观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3.师总结本课。

第18篇:我爱画画

我爱画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最喜欢的还是画画。

我从三岁半就开始学画画了。我的爸爸、妈妈都爱画画。每次妈妈在屋子里画着画,我都会坐在板凳上聚精会神地看。妈妈见我十分爱画画,就专门为我准备了绘画用具,如速写本、画板、绘画笔等。我画画就从那时开始了。

转眼间,我上小学了。在学校里,我抓紧一切时间练习画画。一下课,我就画起来,同学们都说我是小画家。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做完作业后,就抓紧时间画画,妈妈见我这样认真,就经常鼓励帮助我,我的画也越来越好了。每次我看到我在纸上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心里就特别高兴。一天晚上,我画了一幅题名为“祖国”的画。画面上有一望无际的海洋,红彤彤的太阳,一群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多美啊!我都被陶醉了。

我爱画画,我的课余生活因为画画更加美好。

读书

今天,我在教室读书。发现我可是个“小书虫”,又叫“小书迷”。

有时候,我读书只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我读《格林童话》,有时候我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还有的时候我读课内书,还有时,我读„„

我只信,读书增加知识。但我发现读书可以找到新发现,并且可以把心静下来,还有可以解开一个个谜团,我认为书是你的良师益友。书可以净化你的心,我发现书是你的智慧钥匙。

书可以把你丑陋的心变成干净的心,好比一张白纸涂上美丽的颜色一般

愉快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喜欢踢足球、看书、玩电脑、出去骑车,不过,象棋才是我的最爱。我喜欢象棋,更爱下象棋,我认为,坐在一个地方下象棋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记得有一次放学后,我去陈朱琪家玩,玩了一会儿,觉得很无聊,于是,我们便下起象棋来。

下着下着,我不知不觉地羸了五盘啦!我心里开始得意起来,心想:像我这种高手跟一个不会下象棋的人PK那不是自讨没趣吗?干脆让他走两步我走一步,按照这种办法,我这个“象棋高手”也不会败下阵来的。于是,我便把我的想法告诉陈朱琪,不用说,陈朱琪欣然同意了。

我充满信心,上了无情的“战场”。结果,我刚走几步就输了,我顿时不知怎么回事,陈朱琪笑着说:“你输了吧!”我一下子脸红了,心想:我要是跟一个高手下可能会输,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会输给一个根本就不太会下象棋的人。我决定取消约定,再下一盘,陈朱琪也欣然同意。最后我终于取胜了,心里像比吃了蜜还要甜呢!这盘棋使我懂得了“虚心使我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后来,我再也不骄傲了。

这就是我愉快的课余生活,很有趣,对吧!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是这样的,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快乐的课余生活。

有时候,我一下课就和同学样玩游戏,玩捉迷藏。每次她们都抓不到我,因为我老是走动,这让我玩得很开心。我们还玩跳格子。跳格子很好笑,知道吗?我每次都要耍赖。怎么耍赖呢?就是跑前去,就算我赢了。同学们虽然都不太同

意,但也没有我办法。

有时候,放寒假或放暑假,我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我们上次去的是成功岭度假村。在那里,我去了鬼屋,里面黑得我连我弟弟都不敢进。在度假村里,我们还玩了荡秋千。我是第一次玩秋千,觉得很有意思。

在课余生活里,也有伤心的时候。在我们学校走廊比较窄,每次在走廊走咱的时候,都有可能给别的同学撞到。这件事可能让很多人都非常担心。看我的课余生活就是这样,你喜欢吗?你也来写一写吧

▲我的课余生活

生活是多彩的,课余生活更是多彩的。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的,我的课余生活也是丰富的。

每次课余的时候,我都拿出陈苑珊借我的书来看。陈苑珊借我的书都是很好笑的,我每次一借到她的书就急忙看啊看,看啊看,很快就看完了。

当把书看完了,我就会到外面去玩。妈妈说:“要多运动,多出汗,头才不会痛。”于是,我总是跑呀,跑呀,总是跑得满身大汗。有时候下课的时候,我也跟同学玩,我又跑呀,跑呀,彭志康就总是追呀,追呀,但是,因为我跑得不够快,所以就总是被抓到了。

每天回到家,我就上电脑去看作业。有一次,我正看完作业的时候,突然下大雨了,风雨交加,雷公公好像要轰炸我们似的,我就把电脑关了。后来,太阳出来了,一下子变得阳光明媚。到了晚上,我就陪着小妹妹开始玩她的杂耍子了。她才一岁半,就能很快吃饭了,还开始学刷卡,学洗衣服,学拖地。小妹妹真可爱,她有时候笑,有时候哭,有时候杀鸡取卵,就像小猴子一样可爱。这就是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是很有趣的,今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我和我的同学也是朋友兴高彩烈地去龙城广场放风筝。

中午,太阳太大,所以,我们先去吃饭,再去龙岗书城看书,等太阳没那么大了,我们就去放风筝了。

我买的风筝是蝙蝠形的,就像真的蝙蝠在用超声波听会飞的小虫子啊。而我朋友的风筝是喜羊羊形的风筝,像羊羊们在草原上玩耍呢!!!刚开始我朋友还不会放风筝,卖风筝的人就帮我朋友的风筝放起来,我朋友就会风筝了!

我们放完风筝,就去吃西餐,我吃得十分快。两下就吃完了吃完西餐,我们就回家了„„

这就是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

课余的时候,我很喜欢跑步。在老家时,我的朋友总是跑不过我。而在这里,

我却和人家跑个平手了。我还想和五六年级的同学比一比,哎呀,上课了,先放他们一马吧!

我还喜欢溜冰。在家里溜冰,丁宽不是我的对手。在别的地方,就有人比我厉害了,真叫人发颤!有一次,我们在丁宽家溜冰,我说:“丁宽,我们来比赛吧!”丁宽说:“好!”我高高兴兴地溜起来,一会儿,我回头一看,丁宽溜冰的速度太慢了,好像跟一头大象的速度一样慢。我一刹车,就好像在转圈,等了一下子,丁宽才追上了我。这次比赛,当然是我赢了。

第二天,我又穿着溜冰鞋来打丁宽玩溜冰。这一回,我跟丁宽来到了人少的地方,我教丁宽快跑。在我的指导下,丁宽跑了一圈又一圈,我鼓励他说:“加油!你就快学会快跑了。”过了一会,丁宽说:“太好了,我终于要学会了。”丁宽真是太高兴了,我也太高兴了。

这就是我的课余生活,你觉得有趣吗?

第19篇:小汽车会画画

小班教案:小汽车会画画

目标:1.感受用小汽车轮子进行滚画

2.体验大面子作画的乐趣。

准备:多种颜料

画纸

围裙

抹布

轻音乐

多个小汽车

报纸等 内容:

一、欣赏车轮滚画

师:走,我们快去看看!

哇,好大的脚印啊!!这是谁的啊!! 幼:车轮印、毛毛虫的脚印(嗯,有可能)

师:到底是谁留下的呢?是这个轮子的,试一试。同时手拿出轮胎(事先把轮子放到桌底)走过高山,转个弯……咦?这个地方有点窄,有点小,会是谁的脚印呢?(从桌子底下拿出小轮胎)是不是它呢?看着这个要比这个小!!(拿出两个轮胎比比)老师跟你一起试一试,穿过隧道,走过森林.......

二、情景导入

师:轮子呀在这画纸上留下了这么多的脚印,小汽车呀也想把他的脚印留在这个画纸上。一人选一辆,把它的脚印留在画纸上。(把小汽车从桌子底下拿出来)小司机们,准备出发。看我的穿过一条直直的隧道,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再来像毛毛虫一样,跑到森林里。快看,他的会怕山坡呢,我们也来爬一爬,上去,下来......师:咦?我们走了这么多地方,我们的小汽车为什么没留下脚印呢?幼:没有颜料(如果没有孩子说,加上:怎样才能让他留下脚印呢?)

师:哦,原来是没有颜料啊,你看,玲玲老师把颜料宝宝小朋友准备好了,这是哪个颜色宝宝(先拿出一个,再拿出另一个)这个呢?

师:嗯,当你去用你的小汽车的小脚亲亲颜色宝宝的时候,要滚一滚,亲一亲,滚一滚,抱一抱,让整个颜色宝宝都抱住车轮,然后放到我们的大画纸上,小汽车,慢慢走,看看我们的车轮真漂亮。

三、幼儿作画

1、轻音乐

2、教师巡回指导

3、爬上高山、钻过山洞、越过丛林、(如果有幼儿一直在颜料,提醒幼儿要跟不上他们的脚步了)

4、

四、停车观察

师:好了小司机们,我们的小汽车啊带我们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肯定累了,那现在我们把小汽车开到我们的停车场,休息一下。

师:刚才呀,你们去开车旅游的时候,我也开着小汽车去兜风啦!我开着我的小汽车去了大森林,(百货大楼、草地、公园、商场…….)(示范用手指点一点)你开着你的车去了哪?你也来点一点告诉大家。

师:哇,小朋友开着小汽车去了这么多的地方啊,真了不起。

五、展示

你们都快来看看,我们小汽车留下的大的脚印,小的脚印,粗的脚印真漂亮啊,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那我们去叫更多的小朋友来参观一下吧,走!!!

小班美术活动:小汽车会画画

活动目标

1.练习用小汽车轮子进行滚画,观察色彩和花纹的变化。

2.体验大面积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辆小汽车来幼儿园,幼儿事先有玩汽车玩具的经验。

2.每组1张大绘画纸。

3.在浅盘子里分别放入各色浓度适中的水粉颜料,抹布若干。

4.示范画1幅。

活动过程

1.欣赏汽车轮子滚画。

(1)展出示范画。“猜猜这是谁的脚印,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教师示范:小汽车很快乐,它去过海边、山上、沙漠,留下了很多足迹(车轮印)。

2.尝试用汽车轮子滚画。

(1)幼儿分组作画:将玩具汽车蘸上颜料,在纸上来回滚动,看看每辆车的轮胎印有什么不同。

(2)幼儿可以多滚画几次,感受色彩交叉重叠的特殊效果。

3.讲讲我的画。

将作品展示在墙面上,幼儿共同欣赏、自由交流,说说自己的汽车沿着怎样的路线开,它要开往哪里。

第20篇:画画风筝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内容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三课《画画风筝》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风筝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它不仅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更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风筝的乐趣,从中了解中国风筝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风筝的造型美、装饰美及其独特的刀味、纸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风筝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修养,从而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感和自豪感。

本单元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以风筝艺术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课本上的范例进行欣赏评述,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色。第二课时学习风筝或学生自选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要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的时期。结合初中生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目标:体验美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拓展创意思维,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趣。

知识目标:了解风筝的起源,风筝的造型知识和制作步骤,用水彩颜料绘制风筝图案。

教学重点:首先赏析优秀风筝造型,体验创意风筝的成功与乐趣。其次掌握欣赏风筝制作的方法,能做到简短的评述。

教学难点: 风筝艺术作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的传统文化, 要结合有关的历史 知识,地域文化等分析,涉面较广。由于学生年龄知识面的局限,对 作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教师多做一些指导和辅导。

三、说教学教法

1.以剪纸艺术简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与欣赏中华民族具有悠久 历史的民间艺术,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通过对剪纸艺术的欣赏、评述与制作,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 爱祖国的情趣。

过程方法:通过“先体验——学习名家剪纸招数(赏析作品)——教师示范——再体验——交流展示——认识不同表现技法——学以致用”的教学全过程,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层层递进的作业实践,剪纸实物的奖励方式,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意地剪纸。

总之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说教学过程

 2.提出问题和导入新课(3分钟)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象过在天空中翱翔的感觉啊? 生:有!

师:那你们知道人类最早的飞行工具是什么嘛? 生:回答(略)

师: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上面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中国的风筝就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画风筝吧!  3.认定目标

出事课题:《画画风筝》ppt

 4.教学活动(20分钟)

(一)简单介绍理论知识(5分钟)

师:大家都已经了解到,风筝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早就存在了,那你们知道它的起源距今多少年了吗?出示PPT资料

风筝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略)做简单概括。让同学了解民族文化历史 师:想必大家对风筝的历史有以一定了解了吧。那大家有没有放过风筝呢?

生:放过/没放过

师:我们都看到过什么样的风筝?也可以谈一谈你放过的风筝。

生:交流展示。

师归纳:动物是风筝重要的题材,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如:龙风筝,凤风筝,仙鹤风筝,十二生肖风筝等~现代风筝中常见的还有几何形状的风筝。

风筝的分类:串式

桶式

板子

硬翅

软翅

自由类

还有几何形风筝

风筝为左右对称形状

(二)欣赏评析,讨论小结。(15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不同样式的风筝(PPT展示风筝图片)

图片:1.软翅老鹰风筝

2桶形风筝 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象宫灯、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属此类

3燕子风筝

4蝴蝶风筝

5立体风筝

6串式风筝

启发思考:提问:1这些风筝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吗?你最喜欢哪种样式的

2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们脑海中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构思:根据同学的意见和想法,构思最具有个人特色的风筝样式

 5.辅导练习(15分钟)

(三)实践体验,创意无限。(10分钟)

1.师:出示同龄人的作品范例,并作直观板画演示。启发创意性的风筝。

生:学习如何做创意的风筝过程。

(设计意图:学会构思,学会创意,学会更有含义的风筝。)

2.师:教师巡回指导,与学生交流他们的创意。组织学生展示解说。 生:风筝相互交流并作展示解说。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尝试风筝,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风筝,拓展学生创意思维。共享风筝乐趣。)

 教学评价小结(4分钟)

(四)巩固知识,课外拓展。(4分钟)

1.收集、了解有关中国民间风筝的材料,进一步加强对风筝艺术的了解。

2.找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或自己的画作,改制成风筝作品。

3.探寻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板书设计分为三部分 课题 基本特征示意图 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做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

10061226 虞冰心

《五年级画画.doc》
五年级画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