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流的利与弊

2022-05-0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的利与弊作文

篇1:网络的利与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种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被送进了商场,其中,电脑是最普遍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那么,电脑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

网络的好处非常之多,比如说:“我们可以查资料、可以看新闻、可以听音乐、可以上QQ视频聊天、可以休闲时玩会儿游戏、可以看股票行情和网上交易、可以看视频、可以语音对话、可以建一个QQ群讨论事情、可以发微博求助、可以网上购物、可以订报、可以下载软件、可以翻译英语、可以远程协助、可以做PPT课件、可以自拍、可以做3D视频、可以画图、可以预定各种机票,车票、可以用图片浏览器浏览图片和美化图片、可以用杀毒软件和杀毒工具防火墙杀毒防毒、可以用360安全浏览器来防止进入木马病毒„„”真是既方便又快捷。网络虽然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它也有许多坏处,比如说:“网络有骗子、有辐射、有恶意网站、会影响学习、会影响视力„„”

我觉得我们应该控制上网时间,才能避开坏处,发扬好的一面。

篇2:网的利与弊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迅速发展,几乎大部分家庭里都安装上了电脑。电脑虽然方便,但是也总会有它的坏处。

在我印象中我家一共换了三台电脑,前两台是台式的电脑,最后一台是笔记本电脑。妈妈说,笔记本电脑辐射小,网速又快,选它最

合适不过。

说实话,我认为辐射再小的电脑也对我们没有益处。现在我们不会只把电脑当作查资料的工具了,现在的网络世界丰富的不得了,什么“相亲”呀,“腾讯QQ”呀,“网络游戏”呀„„只要你打开电脑,这些精彩的东西尽收眼底。

不光只有那些,比如说我们这些“90后”(特别是女孩子),我们非常的愿意将时间浪费在:上网聊天,逛QQ空间,发说说。甚至还会花一天时间在网页上找头像。男孩子呢则喜欢晚一些关于什么“练级”,“买号”之类的游戏。比如《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和《CF》等这些大型游戏。这些打打杀杀的游戏对于我这个女孩子来说可真没意思!

近段网络上又开始流行两种游戏:《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这让我们在学校中话题里不禁又多了游戏的内容。我玩过《愤怒的小鸟》,感觉还不错呢,至少比那些打打杀杀的游戏健康多了。这个游戏其实是可以有来减压的,压力大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游戏来疏导自己,给自己排解压力。不过总的来说也不能老是用电脑来解压,心事放松了,可眼睛却有压力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患有近视眼的原因了。

当然,上网也不都是坏处连连的,懂得珍惜时间的同学当然会利用上网来查阅更多的资料,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网络还能帮助我们与距离远的朋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总之,我们要善于使用网络,要正确使用网络,学会拒绝网络中

的种种不良诱惑,这样才能对我们起到好的作用!

篇3:上网的利与弊

网络如同一个浩荡宽广的海洋,在这个海洋里,有善有恶,关键的看你自己如何对待。下面请听我诉说网络对我自己的利与弊。

网络的利

上网,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上网可以万事不出门,在家上网看新闻。上网看新闻,可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上网浏览节目可以了解许多名人的业绩及其成功之路,受到激励,树立远大理想。上网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让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学习不会的英语音标、搜索资料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掌握今天学习的内容。上网还可以购物,喜欢哪件买哪件,既不用出门又省钱,又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网络的弊

上网,可以影响我们的学习,侵害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忧患多端。上网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占去大量的时间,影响作业的完成,使我们的学习成绩下降。多上网会对眼睛有害,使到我们的视力下降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上网中浏览的很多节目会有很多的凶杀、暴力场面,有一些坏人作案的情节,青少年爱模仿,容易学坏。上网玩游戏,一不小心容易上瘾,会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就会走上犯罪道路,误入歧途。

这就是上网的利与弊,是我的一些见解。所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美丽却拥有着毒性。”

篇4:网络的利与弊

“同学们,今天我们小小辩论会的主题是“网络的利与弊”,现在的我们经常接触网络,那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同学们先分成两组,认为网络利大于弊的一组为正方,认为网络弊大于利的一组为反方。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我们的小小辩论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站在讲台上郑重其事的说道。

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老师发言完毕后,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拉开了帷幕。

小组内的讨论很激烈,双方都滔滔不绝,议论纷纷,五分钟后老师拍手示停,最后宣布:“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大家了,请双方阐明自己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中的缺陷,好了,开始吧!”

老师在黑板左右两边写上正、反。正方的组长胸有成竹的说:“我是正方,我们认为网络是利大于弊。因为网络世界里包罗万象,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窗口,邓小平爷爷也说过:“普及计算机要从娃娃开始!”嘛!

听了正方的发言,反方的组长立即又站了起来反驳道:“虽然是这样没错,但是现在网络上有太多内容不健康的东西,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而且有的人整天沉迷于电脑,引起眼睛近视,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弊大于利!”

反方:“那些因为网络而造成伤害的人原因都在个人,只能怪他们自己不会正确的利用,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沟通多了一样工具!我们应该正确利用才对呀!”

反方一听,微微点了点头,皱皱眉头说道:“可是,很多人一旦走进网络游戏就无法摆脱对它的欲望啊!最近,有一所学校就因逃校去网吧闹出了人命呀!诱人的网络游戏,不就像毒品一样吗?让这位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哎„„”反方深感惋惜的说道。

双方还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各有其见。而,最后大家得出结论:电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可以接触。但由于电脑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其中自然会有一些不适应小学生接触的东西,因此,无论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都应当有选择,正确利用并适度适量。

篇5:网络的利与弊

“同学们,今天我们小小辩论会的主题是“网络的利与弊”,现在的我们经常接触网络,那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同学们先分成两组,认为网络利大于弊的一组为正方,认为网络弊大于利的一组为反方。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我们的小小辩论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站在讲台上郑重其事的说道。

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老师发言完毕后,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拉开了帷幕。

小组内的讨论很激烈,双方都滔滔不绝,议论纷纷,五分钟后老师拍手示停,最后宣布:“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大家了,请双方阐明自己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中的缺陷,好了,开始吧!”

老师在黑板左右两边写上正、反。正方的组长胸有成竹的说:“我是正方,我们认为网络是利大于弊。因为网络世界里包罗万象,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窗口,邓小平爷爷也说过:“普及计算机要从娃娃开始!”嘛!

听了正方的发言,反方的组长立即又站了起来反驳道:“虽然是这样没错,但是现在网络上有太多内容不健康的东西,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而且有的人整天沉迷于电脑,引起眼睛近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弊大于利!”

反方:“那些因为网络而造成伤害的人原因都在个人,只能怪他们自己不会正确的利用,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沟通多了一样工具!我们应该正确利用才对呀!”

反方一听,微微点了点头,皱皱眉头说道:“可是,很多人一旦走进网络游戏就无法摆脱对它的欲望啊!最近,有一所学校就因逃校去网吧闹出了人命呀!诱人的网络游戏,不就像毒品一样吗?让这位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哎„„”反方深感惋惜的说道。

双方还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各有其见。而,最后大家得出结论:电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可以接触。但由于电脑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其中自然会有一些不适应小学生接触的东西,因此,无论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都应当有选择,正确利用并适度

适量。

篇6:网的利与弊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来说,上网已经不陌生了。上网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上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上网能使我们在紧张学习后放松一下,上网使我们心情愉快,使我们在远方像近距离一样与亲人交流谈心。我们还可以把网络当作“邮电局”,通过网络收发电子邮件。这样不但可以节约纸,速度还很快呢!现在的学习不仅要牢记书本知识还有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这些课外知识从哪里找呢。那就要去寻求电脑的帮助,可以通过上网去查找这些资料。上网速度非常的快,几分钟就可以找到了,比起查书要节省许多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成绩。有什么新闻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知道,上网能使我们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网络是中性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与人类只能危害社会。尤其是从1995年起,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利弊就越不能忽视。

互联网使许多同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的是,同学们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互联网不仅满足了同学们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

些特点,使得他们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他们在网络里尽情地玩,甚至通宵地玩,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精力不集中,无精打采。无心向学,耽误了学业,给家长带来无限悲痛,除了网络游戏,还有别的不健康等等不良信息,腐蚀着青年学生的心灵。还有长时间上网会使我们视力下降。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有好,也同样有坏,利弊是对立的,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处理好,利大于弊;反之,则弊大于利。网络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只有用敏锐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去观察,去研究,吸收利用对我们有利的精华,排除对我们不利的糟粕,正确利用网络的资源来充实我们的大脑。我们应做到“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让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

同学们,请正确的上网吧!

推荐第2篇:网络的利与弊

学生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

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是不可少的。在网上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看书、娱乐、聊天,它可以让你增加知识,交到朋友。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可以开阔视野

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2 可以对外交流

在网络上可以和自己的朋友聊天,即使他远在千里,你也会感到他近在咫尺。不像从前还要飞鸽传书,就算邮寄的也起码要两三天。 可以通过微信讨论数学题

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网络还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社交能力。

3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

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网络游戏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提高反应能力,可以让双手变得敏捷、提高打字水平和电脑知识的应用。有些网络游戏可以增添学习乐趣。

4方便

可以网上购物。懒人可以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很便宜。 网络对我们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像查资料等等。 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可以更快捷的取得联系

必要性

指导学生正确上网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实用性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现实性

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孩子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推荐第3篇: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校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荒废学业,甚至引发网络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网毒猛于虎”。越为越多的“问题学生”的根源在于迷恋网络,曾几何时的“武侠小说热”、“言情小说热”、“追星热”开始沉寂,取而代之的是经久不衰、愈演愈烈的“网络狂热”,网络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在校学生及相应初中生源校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在校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寻找引发学生网络犯罪的诱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翼引起有关学校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一、在校学生上网现象严重及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校中学生上网比例居高不下,因网络引发的犯罪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呢?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众多内容混杂的风站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据专业人士统计:互联网上80%的游戏软件来自境外,多数网络游戏都是以扮演角色互相砍杀为主,充斥着暴力、欺诈、色情等内容,让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如同吸上了“电子海洛因”,通宵达旦,夜不归宿,不仅荒废了学业,损害了健康,而且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姜堰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曾破获一个由在校学生组成的拦路抢劫团伙,在询问其主要成员犯罪动机时,那个刚刚年满15岁的少年是这样表述他当时的心理状态的:“当时我们已经玩了五个小时的游戏了,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非常兴奋。身上没钱了还想玩。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人路过,仗着人多,就一拥而上„„”。网络游戏中存在的暴力、欺诈、赌博、色情等不健康内容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严重腐蚀着他们的心灵。这对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2、不规范的网吧经营和管理,使犯罪的发生有了滋生的土壤。网吧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违反规定,专门在学校周围设立网吧,吸引在校生上网或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为了留住上网的孩子,许多网吧还提供吃住,通宵经营,帮助孩子逃避学校管理和家长追查,对发生在网吧内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听之任之,甚至纵容、包庇,客观上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场所。

3、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的矛盾难以解决,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而青少年宫、文化宫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业余时间空虚无聊,流入网吧,受到毒害。

4、青少年心智的不健全易受到网络的冲击。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涉世不深,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容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过份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等感官刺激的缺点充分暴露出来,只图一时满足,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5、警--校--社会三者之间缺少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学校对于学生的上网行为一般采取“堵”的措施,关上校门、叮嘱家长,其余时间也奈何不了,而公安部门也只能在犯罪发生之后亡羊补牢,结果却于事无补,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网吧步步逼向校园,有的成为学校的左邻右舍,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管理和秩序。如果警校及社会三者之间能形成有效的防预体系,对在校生上网行为和网络犯罪形成有效的扼制,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加强治安巡查,将未成年人拒之网吧之外,同时联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调查,我认为,作为管理学生的主要责任人的学校在严控学生上网、预防在校学生犯罪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公安部门也在净化社会环境、综合整治黑网吧、打击犯罪等方面缎带予积极的配合。要从根本上解决在校学生沉湎网吧,减少在校生网络犯罪,作为学校必须要:(一)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力度,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 开展文明网络工程建设,正面引导学生上健康网、绿色网。(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吸引沉迷网络的学生。(四)构建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形成社会共管合力,让学生们在和谐环境中健康成长。

1、加强法制教育。

近几年,国家为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对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须加大普法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呼吁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有效打击违法行为。推广绿色上网软件。协同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

2、提倡网站自律 ,倡导网络文明,共建绿色网络。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青少年德育模式,现代教学模式要和网络接轨,比如开办网络学校,开设网络课堂等;笔者调查的两所学校均的健全的校园网络设施,市职教中心还是教育局师资培训的基地,拥有近400多台计算机,两个网站,学生在课余可登陆学校网站。但学校的德育工作内容缺少对学生网络文明的专题教育。 其次,要开展青少年“网德”教育,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以及规范的网络伦理。目前泰州市大部分职业学校此项工作仍是空白,部分学校虽然有所思考,但未能有具体的实施办法。 再次,要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是非长短,自觉培育良好的兴趣与爱好,用道德、知识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广大家长也要对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有所监督和提醒,对学生加强网络知识的普及和引导,要形成共同的防范意识,为下一代创造安全有益的成长环境。

3、开展更多更精彩的课余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与网络争抢生源,将陷入网络泥潭中不能自拔的学生挽救出来。作为职业学校,除了彰显职业特色之外,我们还应将文体特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之一,用活动作为载体,融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荣誉感等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

推荐第4篇: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有利有弊。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可以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未成年人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

上网的好处

必要性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实用性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只要轻点鼠标,就能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现实性

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孩子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上网的坏处

网络成瘾带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功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本次调查显示: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痛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 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

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

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条款,但可操作性不强,还缺乏必要的惩罚性条款,执法力度弱。对法律的普及、宣传也不够。 QQ浪费学生的时间

去年5月,广州市芳村区教育局在一家网络公司的帮助下,实现了\"校校通\",学生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芳村教育局此举,标志着广州的教育部门,第一次对网络的使师,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教师也认为QQ与网络是一个中小学生难以回避的新生事物,但对学生是不是要使用QQ以及学习网络,表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近中学的徐老师就在一次家长会上说,现在一些学生开始玩网络游戏了,有些还偷偷地用QQ进行一些交友活动,如果学生沉浸在这种难以自拔的QQ交流中,会占去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如果让孩子过多玩这类游戏,显然对孩子的学习不利。

如何把坏处转变为好处?

作为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电脑网络知识,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才能向孩子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才能掌握孩子的网上心理及动向。要正确看待网络,积极利用它的现代化的手段好的一面,引导孩子去避免他不好的那一面。

推荐第5篇: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的利与弊

优点:

1、带来高效的工作协作环境

2、资源的快速共享

3、信息及时沟通,包括互动信息。

4、打破区域之间的阻隔。让世界变得触手可及

5、对媒体的重新定义。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无法与网络相比。是三维动态的。

5、网络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简单。比如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网上炒股

6、网络改变国家,民族的阻隔,理论上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交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朋友。

7、网络提供平台,让更多人,在各自平台加强交流和学习。以前我只能通过一个活动,或者组织来组织的事。现在通过虚拟平台,自己沟通。

8、网络给企业增加更多的竞争力。特别网络在企业的应用再发过推动网络的发展。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使用到极致。

9、网络推动民主建设,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对民主建设有好处。

10、网络增大了民众对世界的窗口。有声音的提出的一个平台。一个机会。

缺点:

1、网络有病毒。让大家电脑信息的丢失。

2、网络有黑客,对企业和政府,甚至个人。及对整个社会造成危害。

3、网络是虚拟的,欺骗更加难以防范。让人们的信誉造成损害。

4、网络占据人们太多时间,比如上网聊天,浏览信息。正常的运动。生活缺少,比如宅文化的出现。

5、网络对版权的冲击,人们努力的东西,容易在网络上达到释放,一方面方便人们使用,一方面却损害了开发人的努力。

6、网络的黄色文化。不可管控性,黄色和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7、网络游戏,让很多学生,未成年人不能自拨。影响成长。

8、网络占据人们太多时间,习惯网络交流,部分人变得内心,现实中无法与人沟通。

9、网络利益给部分非法的利用,破坏现实的生活。比如透露别人的隐私。

10、网络增强了人们的效率。可以让人们更累了。有时候想科技带不的进步。还是更累

推荐第6篇:网络反腐的利与弊

网络反腐“双刃剑” 正确引导是关键所谓网络反腐,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以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全新反腐败方式。一项媒体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5.5%的被访者选择“网络曝光”作为“最愿意选择的反腐参与渠道”。

近年来,“网络反腐”不断展现自身的强大能力,从“表哥”、“房叔”、“车爷”、“名烟”,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日记门”等热点事件,以及今年四月的兰州市长袁占亭“名表”事件,网络曝光似乎已经成为反腐的先锋和利器。网络反腐的优点也显而易见。

一是网络的高普及率和互动性是反腐的催化剂。截止2012年底我国国上网人数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络的高普及率能够更快捷更全面的获取信息,由于受众率极高,一旦某些事件、人物进入网络视野,便会立即引起公众长时间的关注与讨论,从而引起相关机构及领导的重视,有利于案件的调查审理。而网络的互动功能使得民众坐在电脑前便可快捷地获取信息并加以评论,在获取信息和评论过程中能够带动更多的知情人加入,能有效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而传统反腐手段涉及群众少,个别民众的只言片语可能会遭到相关部门的冷落,甚至不予处理。而事件一旦曝光在网上,民众通过粘贴、转载等方式不断放大事

件和其波及范围,形成强劲的舆论势头,如此可提高相关部门处理案件的积极性与认真度,提高案件的进展速度及透明度。

二是网络的匿名性是反腐的保护伞。传统反腐手段往往需要检举人与被检举人当面对质,常常会导致碍于情面、尴尬难堪而有所保留。若是上下级关系,还有可能会影响检举人今后的发展。更有甚者,某些上级官员发现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后,利用所掌握的权力资源封杀信息,对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以上种种担忧都会挫伤检举人检举腐败行为的积极性。而网络的匿名性释放了检举人这一心理负担,坐在家中,打开电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便可自由发表意见,检举不法腐败行为,其中许多意见都比现实语境中来得更为尖刻和准确,从而也就具有更可靠、便利的参考价值。这种与生俱来的“草根性”,使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里畅所欲言,避免现实举报遭遇打击报复等诸多的顾忌。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反腐的弊端同样不容小觑。首先,网络反腐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网络反腐已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多数网民都是站在一个言论自由的角度,尽其所能地揭发官员的腐败行为,甚至对官员及其家人进行“人肉”搜索,却没有意识到,在进行“人肉”搜索时,很有可能已经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网络反腐并不是一个司法鉴定的过程,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反腐工作进展的过程。在证据不确凿的条件下,将当事人的资料不负责任

地公开,不但侵犯了个人的权利,也会对其家属造成重大的伤害。其次,网络反腐可能被人利用,成为打击报复的工具。鉴于网络反腐的隐蔽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匿名举报有效地保护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会制造极强的舆论影响力,误导民众盲目的复制、粘贴所举报内容,在事实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帮助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反腐的名义对他人进行造谣、诽谤和诋毁,达到打击报复的目的。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是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合理必要的管理和引导,针对网络反腐我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一,建立官方的网络反腐平台,引导网民理性反腐。随着网络反腐影响力的不断增加,我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成立了官方的反腐网站,这些网站在及时传递反腐倡廉声音,沟通联系群众、倾听意见和诉求的同时,有效的杜绝了网络反腐中存在的侵犯他人隐私权、沦为打击报复工具等问题的出现。 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对网络反腐进行保护和监管。一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针对网络反腐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弥补现有制度的漏洞和欠缺,推动空白领域的立法。对知情权与隐私权界限的厘清、政务公开与保守国

家秘密的把握、公众监督与造谣诽谤的判别认定等,给予清晰界定。

推荐第7篇: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目录

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问题由来

网络实名制现状

网络实名制利与弊 网络实名制的可行性

网络实名制的两面性 言论自由与文明进步 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社会建设

网络言论自由与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问题的由来

网络实名制是指将网络用户的身份与其个人的真实身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一种制度。网络实名制源自网络欺诈和侵权问题泛滥的现状。网络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和释放自己内心的空间,同时又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违法犯罪的便利。实行网络实名制是监管的需要,但因涉及到言论自由和隐私保护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中国网络实名制问题的源头,一般都认为是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建议“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他认为网络也应该严格的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利用假名发表东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

他的这番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李希光事件”。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言辞激烈的争论,但是随后并没有相应的措施出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之后李希光自己也称已经对网络实名的话题丧失了兴趣,“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

2004年,教育部在“1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校园网BBS是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清华大学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南大小百合、复旦日月光华等高校BBS随后都开始实施实名制。

2005年3月20日,信息产业部开始实施《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要求对所有非经营性网站实行实名制登记;2005年7月12日,信息产业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其第十二点中明确规定:“PK类练级游戏应当通过身份证登录,实行实名游戏制度,拒绝未成年人登录进入”。此后,“网络实名制”的大讨论又在通信领域内展开。

2005年7月,深圳公安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腾讯公司随后立即表示,将对所有QQ群的创建者及管理员实施实名制登记。此后,天津、上海等地在网吧推行身份验证制度。

2005年1月,席卷韩国网络的有关韩国演艺明星隐私的“X档案”帖子在韩国引发了空前的关于“网络公开性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社会大讨论;同年6月,“狗屎女”遭网友“人肉搜索”而患上精神疾病的事件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性。

2007年初,不堪忍受网络恶毒言论的韩国当红女歌手Unee在家中自杀;2008年10月2日,被“高利贷”网络谣言困扰的韩国影星崔真实在留下“人言可畏”的话后自杀身亡。这一系列悲剧事件,让韩国民众对个人是否应为网络留言负责的反思逐渐增多,整个社会舆论也开始凝聚对网络实名制的共识。韩国某网络在此期间对“实名制”进行的在线舆论调查

2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显示,7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表示反对的只有20%,赞成的理由基本都是,这将有效地减少网络辱骂和诽谤,遏制“网络暴力”事件。

2007,韩国七月起实行网络实名制 要求以真实姓名发帖。

2008年,“两会”召开 ,网络实名制立法再度引起关注 。

2009年,有网站开始执行IA绝对实名机制,除了要求真实姓名、身份证号之外——还要求手机、电话、地址等真实信息,将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地址一次性检核。

网络实名制现状

从2003年开始,中国各地的网吧管理部门要求所有在网吧上网的客户必须向网吧提供身份证,实名登记,以及办理一卡通、IC卡等,理由是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2004年5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实名制并且强调电子邮件服务商应要求客户提交真实的客户资料,该资料将是判断邮箱服务归属的标准。9月26日中国共产党团中央所主管的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成立了游戏专业委员会,并决定在今后一年里,建立中国青少年全国游戏玩家俱乐部,为网络游戏中实施实名制打下基础。

2004年5月18日,实行全站实名制的网站出现

2005年2月,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要求境内所有网站主办者必须通过为网站提供接入、托管、内容服务的IDC、ISP来备案登记,或者登录信息产业部备案网站自行备案。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网站,或是个人网站,都必须在备案时提供有效证件号码。通信管理局将对截至6月30日24时仍未向备案管理系统报备相关信息的网站实施暂时关闭,通知相关接入服务提供者暂时停止其接入服务。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敦请被暂时关闭的网站务必在7月10日24时前补办备案手续,否则将被关闭。

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高校教育网实施实名制,并成为中国教育部对中国高校进行审核的重要依据。至2005年3月,以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为首的一批各大高校的BBS向仅限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的转变。

2005年7月20日,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公司腾讯发布公告称,根据深圳公安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配合中国有关部门对腾讯开展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进行整理,对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工作。而此时正好媒体报道韩国网络实名制的情况,因而腾讯的这一举措被广泛看作是“中国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序幕”。

2005年7月22日,新华网称从7月22日起至9月底,中国深圳警方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其中,警方将对BBS、BBS的版主进行实名登记,并校验身份证号码。8月5日中国文化部、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

3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稿称为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杀怪练级,要求“PK类练级游戏(依靠PK来提高级别)应当通过身份证登陆,实行实名游戏制度,拒绝未成年人登陆进入”。

200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对博客实行实名制,在网上引起很大的反对声音。2007年3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消息称中国互联网协会在推进博客实名制,被媒体认为博客实名制已成定局。而此前,中国已经有博客服务商推出全站实行实名制注册的博客网站。

2007年5月28日,有网站已实行实名制三周年。

2008年1月,网络实名制立法进程启动。

2008年8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答复网络实名制立法提案,虽未获通过,但表示,“实现有限网络实名制管理”将是未来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方向

2009年1月,小镇网开始执行IA实名机制标准;IA实名机制标准是一种绝对实名机制,将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地址一次性检核。

网络实名制利与弊

网络实名制的可行性

一是要看网民的个人素质。网民的个人素质并不完全是看个人的学历层次高低,而取决于网民的公共精神。网络本身也属于一个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的语境下,哈贝马斯就认为,这种产生于新兴资产阶级与市民社会的公共域,构成了公共精神发育的场地。而这种精神是关注正义,关注公平的,而不仅仅是个人私利的诉求。我国的公民社会发育滞后,市民精神与意识都处于初级阶段,网民的整体公共精神偏低。这就要求适当的引导,当然不是绝对控制。

二是要看法制的完善程度。法制国家能够通过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公民就能心甘情愿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前一段时间灵宝市公安局对网络发帖者的跨省追捕给中国的法学界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的法律在网络治理问题上是否应该分清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的区别?是否应该区分公共权力与个人隐私权利的区别?尤其对于公众人物,哪些是应该公开的,哪些是绝对的个人隐私?从上一案例能够看出,我国法律在这方面仍然是乏力的。社会对公共领域的监督应该有不同的途径,在今天民主监督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网络对掌握公权的贪腐分子的监督恰恰可以成为其它监督的有益补充。任何个人隐私必须局限在合法的、合乎公共道德准则和社会需要的范围内,对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破坏公序良俗的行为,他人都有权进行揭露和干涉。而鉴于公众害怕打击报复这一点来看,没有完善的

4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法律保障,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可能会把这一途径堵死。

混乱的网络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这是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法律保障必然会对侵犯隐私者进行惩处,而不是通过事前的封堵,倒洗澡水把小孩也倒掉。虽然在现阶段实施网络实名制看起来降低了处理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与侵害隐私主体的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因为封堵了公民的网络发言权而造成的社会成本则会加大。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网络实名制要推行,但是不是现阶段。实行网络实名制将产生一系列和现有社会身份确认的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和基础设施有关的问题,应在规范制度、法律、监督体系建立完善后才能推行,没有外围的社会与制度保障,网络实名制将无法有效保障公民在网络社会的各种权利,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是要分析客观条件和经济的可行性。韩国的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是相对比较成功的,遇到的阻力比较小,多数网民能接受并且支持。作为一个土地和人口数量相对比较小的国家而言,在韩国推广和实行网络实名制相对比较容易实现。但是中国的客观条件不同,中国网民众多,在认证和管理上都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和困难,而且成本非常高。另外中国互联网普及的程度还比较低,网络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四是要研究技术的可行性。韩国采用实名制主要是为了监管网民在BBS上的言论,言论自由是有界限的,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也是不可缺少的。但通过所有BBS都实名注册、实名发言是否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网络时代这种一刀切的理想主义模式很难行得通,因为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和跨地域性。即使要求在国内所有的BBS站点都加装了身份认证系统,但又该如何约束网民在国外BBS站点上的言论。

五是要考虑网民对网络实名制的认可与接受程度。一般而言,注册和使用实名会使网民丧失言论和行为的自由,会遭到网民的反对和抵制。但在某些特殊的领域网民还是支持实行实名制的。比如电子交易领域,卖方实行实名制更有利于信用的确立和交易的进行,也便于在出现纠纷时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网络实名制的两面性

赞成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推行网络实名制其实对于规范互联网世界,防止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非常必要,我们认为越早、越快、越广泛的实行越有利,理由如下:

第一、网络实名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匿名”,互联网很流行一句话“在网络世界里,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网络的“匿名”性。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匿名”的弊端逐渐显现。由于“匿名”让假银行网站骗取帐号密码、黑客木马盗取虚拟财、入侵电脑肆意破坏等报道时见报端。由于“匿名”让垃圾邮件满天飞舞,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垃圾邮件中寻找重要工作邮件。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无疑可以让这样的这些人在想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时候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5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第二、网络实名制对于保护青少年将起到重大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这样的交互性让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互联网中的事物,同时这些虚拟世界的影响必然也会被青少年用于现实世界。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游戏中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明确。我们可以想象如国一个青少年沉迷在一款充满欺诈,崇尚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网络游戏以后对这个青少年会产生何种的影响。因为网络而犯罪的青少年的报道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媒体上,这也不得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第三、网络实名制是对自由的保护。但是我们认为实名制不但不会限制自由恰恰是对自由的保护。实名制并非是网络的独创,银行早在几年前就就实现了存款实名制。银行的实名让一部分非法所得的人失去了存取款的自由。但是对于合法收入不但没有限制人们的自由,反而更加好的保护了合法劳动所得。网络实名同样的道理,限制的是那些别有用心者的自由,而对大多数网名来说是更好地保护。实名制维护了网络的次序,有次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网民:我觉得应该用实名制可以提升人们的责任感和坦诚度。虚拟世界只是暂时为人们提供宣泄空间,但人总归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实名制能让互联网和现实生活真正接轨。在这样一种公开、公平的氛围中,人们的网络生活会更加理性和生动。所以网络实名制非不会成为大家交流的障碍,反而让大家更加亲切友好的气氛交流和生活。同时也会有效阻止那些谩骂攻击行为,也可很好杜绝垃圾信息的泛滥,从而净化了互联网环境。

反对

在推行“网络实名制”正当性和合法性上,官方似乎真理在握。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认为,博客行业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发展,但是现在的情况显得有些无序化。尤其是极少数人利用博客的互动性和广泛传播性来扰乱社会秩序,使得大多数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实名制既保护了博客的言论自由,又能保证在自由的基础上监管。半官方的中国互联网协会的黄秘书长的理由基本代表了官方的理由,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几个理由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和漏洞:

首先,所谓的博客行业——扩大而言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所导致的所谓的“无序化”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样的结论有多大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建立在实证性的调查和研究上,而不是感性的猜测和感觉上。信息产业部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是否有这样实证性的关于互联网尤其是博客行业的调查数据呢?如果有的话这些数据的分析是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信产部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能否把相关数据和论证分析过程公开呢?毕竟知情权是公民监督政府的基础,也是公民的权利。

第二,“极少数人利用博客的互动性和广泛传播性来扰乱社会秩序,使得大多数人利益受到损害。”这个结论的得出也是非常令人怀疑的。“扰乱社会秩序”之说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还是上一条理由所陈述的,如何扰乱社会秩序,是否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都需要实证性的调查才能得出结论的,我们希望并且有权看到相关资料和决策过程。以笼统的“扰乱社会秩序”“ 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来取代实证性的研究、搪塞公众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的问题上,“大多数人”自己最有发言权,信产部能否随机发放问卷调查,看一看大多数人是否认为自己的利益因为博客或互联网没有实行实名制受到了损害呢?就我视野所及,似乎受到损害的是“孙志刚案”中的杀人

6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者,是“宝马案”中的撞人者,是被举报并被查处的腐败者,是“佘祥林案”中的刑讯逼供者,是“左云矿难”中的非法矿主和受贿官员„„

第三,所谓“实名制既保护了博客的言论自由,又能保证在自由的基础上监管”也是必须加以详细论证的。实名制是否会保护博客更准确的说是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呢?如果你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网络匿名发言,你就会很直观的感受到,网络匿名使得发言者摆脱了既定社区或者单位的身份限制,从而使得发言者有可能表达更为真实的声音,从而凸显更为真实的民意。尤其是在涉及公共批评和对公职人员进行检举控告的问题上,网络匿名显然更有利于网民自由大胆地陈述意见和提供资料而不必顾虑会受到官方或被举报者的打击报复。而网络实名制则恰恰相反,发言者尤其是批评举报者会因为身份的暴露而带上面具甚至干脆噤若寒蝉。而言论受到钳制,窒息的是多元利益和自由思想的真实表达,积累的却是无处发泄的越来越多的民间戾气,这才真正危害社会秩序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也许相关部门和人士会说:我们会宽容批评者并且保护好举报者。只是可惜,以往的事实无数次地表明,举报者从来都没有受到过良好的保护,有的甚至命丧腐败者之手,因此,举报者不相信你们的承诺,笔者也不相信。所谓实名制能保护网络言论自由,纯属颠倒黑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言论自由和批评、建议、控告和检举的权利都是宪法权利,在中国目前腐败如此严重,批评、建议、控告和检举渠道如此不通畅,打击报复如此猖狂,对举报者的保护如此不力的情况下,实行网络实名制实际上就是变相限制甚至剥夺公众的网络言论自由权和通过网络的批评、建议、控告和检举权,它起到的只能是掩盖罪恶保护腐败分子的作用。刚才谈到实行网络实名制是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目前还有什么比有效揭露并惩治腐败分子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出台法律或法规来确定实行博客实名制,是否应该举行听证会来论证实行的正当性?这毕竟是涉及上亿网民利益的事,必须听听网民的声音。但愿能举行这样的听证会,但愿听证会不会成为摆设。

博客实名制既成定局,我现在最为担心的是继此之后相关部门还会有什么行动?是不是恶搞或者使用不文明语言会遭受行政处罚甚或实行有罪化?

相关部门应该而且必须明白:流言从来都是产生于资讯的真空而非资讯的充足。言论的自由可以使资讯以更加透明的方式流动,堵塞了“小道消息”的传播途径,从而使民众得到更准确更充足的信息,为民众正确判断并作出理性反应提供可能,“非典”和松花江污染事件都证明了这一点,而这正是一个文明法治的现代国家得以建立的基础。真理则永远都只产生于思想的自由市场,只允许一元思想和一元言论存在,必然闭塞言路封杀思想。

7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网络匿名化与文明进步

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社会建设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而每次网络更是当仁不让成为舆论各方争论的场所——甚至让人产生“天下本无事,网络招来之”的幻觉。而网络本身隐约中也在向公民社会、社会公器、公共空间这些空洞概念滑落的路上愈行愈远。这是上峰不想看到的。于是我们看到了杭州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出台,以及滤霸的横空出世。虽然不知种种现象之间有何联系,但有理由相信,之后制度与非制度间的博弈会继续下去。

其中,硬实力是下策,软实力是中策,巧实力为上策。对上峰而言,更多应该用《美丽新世界》而非《1984》的思维方式,应将互联网视为隔离带和缓冲区而非地雷阵。而滤霸则是硬实力的表现。

大众传播时期,上峰与民众间存在媒介落差,掌握电波的等于站在了高处。高低的落差是控制的关键;网络传播时期,媒介落差的消失使双方回到了同一水平线上,但在双方之间存在着隔离的空间——我们的肉身在互联网的两端敲打键盘,但我们的精神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共处。所以,可能的一种情况是,虽然民众在网络中众声喧哗,但在现实世界里仍是死寂沉沉。事实上,这也是目前的情况,你看网上的愤青在现实中哪个不是朝九晚五的良民。

因此,互联网作为一个民众发泄情绪的空间是可以有的,不能有的是让这种情绪蔓延到现实空间中。如此以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愤怒如果得到及时发泄和舒缓,就会消去而不会变成长久的积怨和恨。所以,新媒体让媒体不仅仅是哈哈镜、过滤器什么什么,还是出气筒和缓冲带。这也不同于媒体带给人的娱乐至死,后者人是被动麻痹致死,而这里人则是主动抒发而得新生。

网络言论自由与和谐社会建设

内地的网络已被屏蔽掉许多不合适的网页,内容纯洁,观点和谐,为什么我们的网民比别人更野?那是因为这个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是许多人唯一的言说机会,他的怒气只有这个机会发泄。

据说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上,时政性的话题占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人人都是政论家,而大家发言的狂暴烈度,每个上网者的祖宗被论敌强暴的次数也居世界前列。网络监管者的结论是网络的匿名生态导致了人性恶的大爆发,再加上一批觉得在网上受到了羞辱的重要人物的委屈模样,实名制进入网络的每一领域似乎就师出有名了。

其实网络狂暴的另一理由监管者更应听取,内地的网络已被屏蔽掉许多不合适的网页,内容纯洁,观点和谐,为什么我们的网民比别人更野?那是因为这个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是许多人唯一的言说机会,他的怒气只有这个机会发泄。

8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人的情绪是需要得到释放的,尤其是愤怒。如果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了许多愤怒,那就说明这些愤怒确实藏在这些发言者的心中,他们在网上骂几句,只留下几个字节,却使他在现实中温和起来,有什么系统比这个更节约?更有效?许多人爱举人格分裂的例子,说是现实中温文尔雅的人,在网上却脏话连篇,如果实名了,他就在哪里都是君子。为什么不想想另一个可能性?正因为他的负面情绪得到了“俗”的消解,才可能维护他现实中的“雅”。把最后这扇门关了,他的人格可能统一成在现实中也脏话连篇。聪明的监管者看到网上的怒气应该觉得庆幸才对,在键盘上拍人,就不会用真的砖头拍人。

人发表意见的方式是需要学习的,网络空间有自我进化的功能,虽然飙粗口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但是往往不能说服别人,当一个人意识到了这种表述的无效性以后,就会逐步放弃,而寻找到更合乎逻辑的言说方式。就像一个孩子,他开始只会用哭来发表观点,想喝奶也哭,想拉屎也哭,别人很难与之沟通。哭声多难听,你也不能捂住他的嘴巴,说,“你这个文盲,话都不会说,瞎哭什么?”他哭多了就学会了说话,清楚地告知你他的诉求。如果一个人不会进化,只会不讲理胡闹呢?既然你都看得出来他不讲理,别人也看得出来,于你的观点无损,甚至只会反证你的观点,何乐而不为呢?像很多人一样,我喜欢鲁迅,也喜欢王小波,但是得允许别人不喜欢这两位;你认为丁字裤性感,别人认为丁字裤割人,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每当我看到有同样喜好的人成群结队去骂大街时,心里就着急,这摆明了就是认输嘛。我能看得出来的事情,别人也能看得出来,最能说服他人,沟通最有效的方法,最终会得到最多人的认同。

网络的匿名性质,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更是一所公民言说大学,这是网络送给我们的免费午餐,如果把它倒掉,那真是太没有见识了。在言路偏窄、民意收集难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网络的匿名发言完成了不可替代的调查功能,对每个人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都是有帮助的。

9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参考资料

《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

《网络实名制相关法律问题》,阿拉木斯

《“网络实名制”:不得不说得到话题》,光明网

《钟响:网络实名制必须具备的社会与制度环境》,湖南大学

《中国网络实名制》,维基百科

《中国专家激辩网络实名制》,新浪科技

《网络实名制:用于不用的N种理由》,《通信信息报》

《网络实名制》,百度百科

10

推荐第8篇:网络带来的利与弊

网络带来的利与弊

进入了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欣喜网络带个我们快捷便利的同时,时不时一些网络中的弊端也进入到我们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想:先清楚地认识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份宝贵的资源。

先说利。要说网络带给我们的利益,真是数不胜数。由于互联网的大范围覆盖。相隔千里之外也能够聊天,问候。随着QQ,MSN的不断升级,视频,语音聊天已不是梦想,他带给我们不少便捷之处。以前为购买一件商品,还要奔波于两地,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普及,网上购物成为年轻人新的购物方式。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网上购物会存在信誉问题吗?当然不会,网上购物因该说是十分安全的。当买家预订了一件商品后,卖家会让买家检查商品,买家认为商品符合自己要求后再进行货到付款服务。这样的交易是不存在信誉问题。

当你在工作中有一份重要信件需要传送给别人时,你希望是越快越准确。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飞鸽传书,邮件传递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网络的来临改变了这一方法。重要邮件通过几秒钟就能安全准确传递给别人。

其实网络带给我们的利益还有很多,但网络并非带给人们全是利益,弊端也随之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网上聊天工具的“兴起”,网络语言也随之泛滥。由于在打字时忽略了错别字的出现,许多繁体字,“火星文”也应运而生。或许这些文字体现了年轻人的个性,但中国的汉字是几千年渐渐演变而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文字在人与人之间的聊天中错别字连篇,并时不时加一点网络语言。我想:更多的网络语言给年轻人的影响是极大的。久而久之,在日常交谈中,这些网络语言就会脱口而出,无法控制。我们该如何正确去面对呢?

我想:网络游戏的庞大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游戏的发展。其实我也玩网络游戏,但我不会长时间全在电脑前度过。有些人宁愿玩游戏而放弃或是耽误了学协的生活。他们花大量金钱全用在网络游戏上。只图一时的痛快,却把宝贵的时间浪费了。

网络游戏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去玩呢?我想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玩家会为级别快速上升而花大量时间,金钱在游戏上。其他如游戏中的精彩剧情和任务,人物也非常引人入胜。再加上绚丽的画面和3D效果,当然会吸引大量青少年去关注。玩游戏能够缓解学习中的紧张压力,但长时间沉迷其中就会适得其反。

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是相对的。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那么利总会大于弊的。

推荐第9篇:正确对待网络+网络的利与弊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上网的反面例子,认识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多角度广泛地交流和讨论“上网利与弊”,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遵守文明公约,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围绕话题积极思考并从多角度畅所欲言。 教学难点:分析、整理和归纳各种观点,学会上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资料呈现出来,为交流和讨论奠定基础。

对话法:仿效央视“焦点访谈”的形式,通过主持(教师)、观众(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自然而然地引出相关话题,并使学生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畅所欲言。

讨论法:集中围绕话题进行讨论或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教学背景: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教育也在发生重大变革,自网络诞生以来,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是,网络正以非同寻常、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娱乐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改变人类历史和生存方式的新生事物,其“双刃剑”的作用是明显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滚滚而来,永不枯竭而又丰富多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小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面对不可阻挡的中小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收集“上网利与弊”的相关资料,能够结合自己谈谈对上网利与弊的看法。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上网利弊的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主持:当你坐在电脑前你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观众:上网

主持;同学们上网最喜欢做什么?

观众:聊天、看新闻、发电子邮件、查找资料等。 主持:上网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影响呢?

(二)、开展讨论调查

观众A: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还可以借助生动的动画,美妙的音乐,提高了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即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的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

观众B: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我们如果学习中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老师讨论解决。

观众C: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

观众D: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上网聊聊天、玩一些游戏,可以把一天比较紧张的大脑放轻松一下。玩游戏,对于熟悉计算机,了解新技术以及对他将来的发展都很有意义。

主持:同学生都谈得很好,那么上网难道就没有负面影响了吗,展示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后精神异常的图片。

观众A:过多的上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

观众B: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直线下降。

观众C:有关专家说,长时间上网,容易把精力,脑力耗到极点,进而诱发一系列诸如经常性头痛,偏头疼,视力损坏,\"鼠标手\",\"电脑脸\"等毛病。

观众D:青少年上网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会影响视力。据统计,经常上网的学生中近视的比例大约占60%。第二大危害就是电脑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具有相当强烈的危害。

主持:同学们谈了有利一面,又谈到了不利的一面,那么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三)、深入讨论

观众A:一个事物有利就一定有弊,但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要因人而宜。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培养了科学的探究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上网有百利而无一害。

观众B:我认为上网的弊大于利,因为互联网上有很多不适宜我们的地方。我们经过讨论总结出了以下几个上网的弊端:上网还有可能引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如果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不务正业,荒废学习,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些相关的疾病,我还是认为上网弊大于利。

观众C: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单一的生活方式,虚拟的网络生活为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娱乐概念,畅游在Internet国际互联网这个广阔的信息世界里,可以给我们中小学生带来感兴趣的话题。

观众D:网络游戏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它会使我们着迷,最后玩物丧志,放弃自己的学业,这就是因为我们青少年还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所以青少年上网是弊大于利的。

观众E:上网对于课外的学习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非常有用,这些方面可能是娱乐,可能是交流,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上网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像关于大自然的,并不纯粹是为了学习。

观众F:青少年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要说上网可以帮助学习,如果上网真的能帮助你们提高成绩的话,为什么国家还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我国的教育机构呢?即使网上可以学到知识,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每天背着书包来学校上课呢?干脆回家上网自学不是更好吗?省得每年还要家长花上千元来供你们上学。

观众G:互联网最大的特征是交互性,经常上网的孩子跟不上网的孩子在独立性、自制性、创新性和感情的公开性等方面,有很多很新鲜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对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都非常有好处。这种时候,传统教育也许不能满足这些孩子学习的需要,而互联网则可以。这就体现出上网的利大于弊。

主持: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发表了个自的观点,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网络是他们的朋友,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娱乐,为什么又有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而放弃了学业,精神异常。

观众A:上网因人而异的,最主要是掌握好上网的一个“度”的问题,“度”掌握的好,网络就能发挥它的有利之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观众B:适当的上网对于我们身心是有好处的,适当玩玩游戏我们可以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为的是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主持: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呢?

观众A: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不能顺利沟通;

观众B:目前学校只重分数、流行的教书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使孩子进一步迷失理想,厌恶学习;

观众C:大量低级媚俗、光怪陆离的文艺作品和电视节目。

主持:对于上述三个主要原因,我们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观众A:应该与家长多多交流。自己的想法、看法等应该与家长多交流。 观众B: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如体育活动、艺术节、夏令营等。

观众C:看一些适合我们青少年的电视节目和文艺作品。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

观众D: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人生。

主持:现在许多家长、学校对我们上网的做法是堵,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好吗?

观众A:不好,我们逆反心理比较强,家长越是堵,越是找机会找地方上网,且会适得其反,会偷偷地去网吧上网,让家长防不胜防。

观众B:不好,堵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有的家长的做法是把电脑锁起来,不让我们接触电脑,好久不上网了,对网络欲望就越强烈,以致于走近网络就无法自拔。

主持: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中小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2、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3、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4、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6、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7、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8、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四)、观点评价

主持:认识到上网的利与弊,并围绕利大于弊还是弊展开讨论,同学们结合自身及自己所见所闻,谈了许多非常好的观点,刚才有位同学谈到上网的利与弊主要是自身的问题,如果你善于利用它,它就会带给你无限的惊喜;不过如果你太沉溺与它,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此外还谈到了同学们上网的利与弊与社会的关注、学校教育、家长引导都息息相关,这些观点都是相当不错的。

七、课堂小结

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通过这次谈话,想必大家跟我一样,对如何上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特别是爱上网的同学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弊端,发挥它的有利之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希望网络成为我们的朋友,将使你受益非浅。

八、反思:学生在活动中兴趣高涨,能认清网络的利与弊,并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指导,真正受到教育,达到教书育人效果。符合品德教学要求。

推荐第10篇:网络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

课题题目: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弊与利 课题科目: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课题

课研单位:思南中学2017届十班第一组

课题导师:田 森 张慧平课题成员:袁佳贤(组长) 杨丽娜

涂 烨 刘 香

课研时间:2015年9月3日—2016年1月8日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弊与利的论文

导言:

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而网络,可谓是“王中之王”,它的魅力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我们都感受过,但是,它的出现究竟是对我们有益还是危害呢?我们这个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持有不同看法,经过近六周的团队研究,从个人的观点中以及结合研究中的实际成果,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课题研究论文。

我们组成员在课题研究前的一些观点:

袁佳贤认为:我认为上网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查找学习的相关资料,发挥在学习上的辅导作用,又可以玩游戏、看电影和网上阅读,反正干什么事都很方便,在多方面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杨丽娜认为:现在网络是处于虚拟环境中,使青少年更加容易被吸引诱惑。因为现实社会有种种困难,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而虚拟世界往往可以逃避不去面对,这也会使青少年被网络所吸引迷失方向,所以我觉得还是远离网络较好。

涂烨认为:上网呢要在空闲时间上网。比如,把自己的作业做完的情况,可以上网放松放松心情,顺便再查找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多了解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就不会使自己的生活枯燥无味。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刘香认为:网络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未成年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还有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有很多网络游戏,有的在聊天是中被人所骗,一旦迷恋于上网,就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既耽误学习,又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使自己误入歧途。我觉得的是不是说不能上网,而是要文明上网。

课题研究中的例子收集展示: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同学中听说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高中生,为了上网,身上没钱,便去偷家中的钱,而且在网吧一呆就是七天七夜不回家。这七天七夜,这两个高中生从未间断过上网,除了吃饭,上厕所,以至于因身体出现问题而无法正常学习。

还有一个例子,就发生在我们的校园。据班主任梁老师在班会课上讲上网的危害的实事,我们了解到,在2013届的他那班,有个学生超级爱上网,可以在半夜待老师查夜过后翻墙外出,而且经常在同学处借钱,说是去吃饭,然而却是拿钱去上网。以至于在高三的时候,身体支撑不住,成绩排到年级末尾。班主任只有通知其家长接回家教育。待到返校后,原以为会改过发奋学习,可是仍然拿着家长的血汗钱去上网,别人怎么劝说都不能让他回头,最后高考败得一塌涂地,连个二本也没考上。

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见现在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人着实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确实是一个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这些高中生、初中生等未成年人就是主要的受害者,所以我们更应该认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有些未受到电脑侵害,但却因在网上大量观看武侠科幻片而从高楼往下跳,目的竟是去寻找那些大侠,英雄人物。这不仅让人感到可笑,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些平时看来为人排忧、让人放松的电影、电视竞是有这么大的危害。因为青少年还未成熟,识别能力、分辨和控制能力不强,青少年往往会在好奇心的驱驶下去做那些自己所无法控制的事,往往就会深陷其中。

其间我们还暗中走进了几个网吧,我们发现这些网吧的门外未标明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有的网吧老板还在门外拉未成年人进出网吧。如果当时不拒绝,控制不住自己,肯定会吃大亏的,一旦被网络所迷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所以未成年人千万不要进营业性网吧。

在我们采访思南县读书郎4S店的店长金振宇先生时,他表示网络对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他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好教育电子产品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产品,在学习上、课外学习上发挥应有的效果。所以他是很肯定网络有利的一方面的,但也不能否认网络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通过上面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觉得喜欢上网的人还真不少,但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如果这些青少年继续这样做,对自己只有弊的一面,而无利的一面,所以现在未成年人上网是可以的,但是要适量,不要沉迷于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上网要多查看一些有用的知识,不要干一些对自己身心健康无益的事。如果在网络上出现不良信息,一定要学会说“不”。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后的研究成果: 导师指导摘要:

田森老师认为,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能够与时俱进,掌握社会生存的必要技能,应该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 。张慧平老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我们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青少年上网的好处:

一、开阔视野

网络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少年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信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提供了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网络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源源不断的养料,一些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采访同校同学中有60%的人认为因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我们了解到,网络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网络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老板更是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一些青少年也因此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损害其一生的发展大计。

二、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的落后腐朽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三、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思南中学学生课题研究

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四、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一方面,少数青少年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这些行为都会使青少年养成不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这就导致青少年犯罪行为逐年增多。 我们观点的总结: 经过近六周的课题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进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同时能开拓我们全球视野,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但同时,网络的不健康一面也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要注意,在上网的时候,不要看一些与自己无益的信息,在聊天室中,不把自己的地址和电话等信息告诉自己的网友等等。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网络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必须将这把剑发挥到它的恰当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我们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2016年1月8日

高二

(十)班 第一组

第11篇: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详: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

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像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

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

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8.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9.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上网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在这个互联的网络中,人们可以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 得他们头脑中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外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一些有害的思想停留 在脑海中,影响着人们。

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因此许多学生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也因此许多学生喜欢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 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在精神上的放松,也产生一些不现实的想法,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从而会使学 生的一些思想脱离了实际,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严重的会造成荒废学业。 网络的世界是彩色的,它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欲望,但更加残害着人们的心灵健康。

简:优点:

1、可以畅所欲言,无所不谈。

2、人际关系可以更广,得到的资讯更多,地球只不过是一个村罢了。

3、虚拟上的可以得到更多的满足。

缺点:

1、需要认真分析可信度,网络的东西很多是虚假的。

2、因为没有任何背景(亲情,友情,爱情)作为支撑,建议网络友谊只可神会不可见面,也不需要见面。

Or 利:1.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

3.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弊:1.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2.网络环境复杂,我们易成为其中的受害者和破坏者。3.心里存在问题的人易染上网瘾。

第12篇:论网络的利与弊

论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思,“数学上,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摘录于百度百科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与网络接触。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束,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成了这一时代的标志,不同的人运用电脑,电脑就有不同的用途。既然是一样事物,那么它必定有它的优缺点。

我们先讲一讲网络的优点——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讲了那么多优点,也该讲讲网络的缺点了,网络不可能只有优点,一点瑕疵都没有,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必定有弊。

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一些负面情绪的感染,某些青少年们无法辨别网络上的一些消息的真实性,从而盲目跟风。少年们在网上无节制的观赏他国文化,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对自己的国家毫不避讳地进行情绪化批判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由于在网络中大家都是用虚假的信息,虚假的名称,就算你说了一些出格的话,大家也只能在网络中对你进行谈论,在现实生活中,则不会对你有太大影响。所以这就导致了某些网名,在网上到处“扔板砖”,对其他网民进行人生攻击,使整体网民素质大大降低。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人心的险恶使电脑从万能转变到双刃剑,网络也随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我还是坚信,网络利大于弊,如果弊大于利,电脑怎么会人手一台,怎么会在1994年到2004年短短的10年时间,中国内地上网总数会达到9400万呢?如果网络弊大于利,那网络不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了吗?

第13篇:《网络的利与弊》辩论会

、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青少年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而这恰恰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3.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探索性的调查、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趋利避害,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并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我们试从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二、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现实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利大于弊我们做过还赢了

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的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曾幻想要足不出户,就晓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将此幻想变为了现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难道还能只读圣贤书,而不闻天下事吗?我方认为上网的好处有许许多多,上网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给我们提供了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玩游戏的成功,让我们知道了要不断的求新,赢了我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其一,小学生上网,有助于早期智力开发。十指与电脑的配合联动,孩子对计算机网络多种功能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体现人的素质的三大要素。因此,中小学生上网本身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只要引导和控制得当,确实大有好处。

其次,上网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领域,通过网络获取广泛的新的知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各种知识的整合,因此,素质教育战略很难完善,在许多领域,缺少复合型新人文学者,直接影响各行业的发展。因此,从小培养我们对多种知识的复合,不仅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而且对21世纪的人才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上网人口比例提高,有助于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而这个进程,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

上网发E—mail,使我们从小树立电子信函、电子商务、电子写作的意识,可节省大量木浆纸,提高环保水平;作为祖国的未来的我们,能树立电子商务意识,利用电子货币的意识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有助于推进货币电子化进程,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学好电脑,还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创造性。其三,小学生上网可以知道很多的丰富资源和信息。网络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会越来越先进,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许多变化,人们可以用电脑运算书写精确书写。这些都是上网的好处。网络的快捷同样也有它的优势,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及时地知道一些最新的新闻;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小时内访遍全国各地的小学,在网络图书馆里查询我们所需资料,借助网上的资料,从容地完成学业,考试后可以马上知道成绩,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就拿大家印象最深的非典来说吧,非典时期,广州、北京一些学校不得不停课,为了实行同步教学,人们发明了网校,每周网校教学内容全部和学校课程进度保持一致,我们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这难道不好吗?因为上述的种种观点,我方坚信:上网利大于弊!

自由辩论

我方可问问题:

问1:现在学校里装了“班班通”,如果上网不好的话,学校为什么要装“班班通”呢?

问2:既然对方辩友觉得上网是不好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有哪一位没有上过网?既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要带头!如果对方辩友认为上网不好的话,那为什么你们要上网呢?

问3:如果上网不好的话,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发明网络呢?

问4:我们小学生仅仅是针对找资料、学习这方面来上网,难道这也有错吗?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

问1:现在因为上网过度而引发的疾病并不少,像“上网综合征”等等,对方辩友对此又如何解释呢?

答辩:诸如“上网综合征”等等疾病的确是有一些,但是,对方辩友,你们难道没有上过网?你们上过网,又为什么没有得“上网综合征”呢?我们小学生还是有一点自制力的,不会上网过度,因此,这类的疾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问2:请问对方辩友,你们口口声声说上网是为了查资料,那么你们在网上用来查资料的时间究竟占总时间的百分之几呢?!

答辩:诚然,我们上网并不一定是去查一些资料,但是难道游戏就没有好处了吗?不知对方辩友是否玩过一款名为《牧场物语》的游戏,在这款游戏里,你需要自己经营一个牧场。这样从小培养我们的责任感,难道有弊处吗?

问3:请问对方辩友,你们上网究竟是为了干什么?难道仅仅是查资料,从来没有去BBS上灌水、去泡泡堂玩过吗?

答辩: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们在查资料,有时也玩玩游戏。但请对方辩友明确今天的辩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而不是玩游戏好不好!游戏可以寓教于乐,在玩游戏的同时,我们依旧可以得到许多启示。游戏就像一个童话故事,请问对方辩友究竟是喜欢三字经呢还是喜欢听童话?总结辩论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对方辩友、老师、同学大家好!首先,我想针对对方辩词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认,对方辩词精彩绝伦,但真理不是修饰而成的,对方辩词中的漏洞依旧清晰可见: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夸大其词地说小学生上网如何坏,如何坏!可对小学生上网带来的一系列利处轻描淡写,甚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的抹去!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态度,的确无法令人恭维!其次,我想针对此次辩题做如下分析:

一、我们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我们肩上担负的是托起未来的重任。我们的任务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我们的年龄也使我们对新生事物既充满好奇,又缺乏自制力。因此,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师、家长的领导,他们的世界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

二、网络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处理更系统,全面。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所以教育选择了上网,世界选择上网。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成为世界竞争的主流,教育面临改革。而网络的出现,无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帮手。面对网络这个五彩缤纷的空间,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听名师讲座,可以身临其境地畅游奇妙太空,我们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我们也逐渐拥有了更高的科学素质。

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辩友所证明的,如果人们更广泛接触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们又怎能说是弊大于利呢?这就像吃鱼一样,我们有时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但我们就不吃鱼了吗?不会。因为鱼刺卡喉咙只是偶尔,如果小心,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小学生上网也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说: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谢谢!

成瘾\"症状\":身体心理俱受害

调查报告指出: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可以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未成年人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同时,网络游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计算机软件,内容情节和背景信息必然反映制造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制造国的文化特征。未成年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必然在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上受到影响。

一、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疾病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本次调查显示: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痛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

二、使在校生学习成绩下降

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三、引发社会难题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条款,但可操作性不强,还缺乏必要的惩罚性条款,执法力度弱。对法律的普及、宣传也不够。

此外,缺少针对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机构,缺乏及时救助的措施,一旦孩子出现成瘾问题,家长干着急,不知怎么办。

利大于弊。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上网利大于弊。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类似的远程教育在许多其他教学中也有应用。像我们现在大四的学习中,因为有部分同学已经出去参加工作,不能回校参加剩余课程的学习。但是无论在校上课还是在外工作,都必须进行毕业考试。老师为了方便缺课的同学,就把笔记放在网上,让同学们易于自学。

第14篇:网络的利与弊 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 网络的利与弊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上网的反面例子,认识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多角度广泛地交流和讨论“上网利与弊”,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遵守文明公约,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围绕话题积极思考并从多角度畅所欲言。

教学难点:分析、整理和归纳各种观点,学会健康上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方法:演示法、对话法、讨论法 教具:PPT课件 教学环节:

一、猜谜引题

师:老师给大家猜个谜,看谁能马上知道答案?(出示谜语:它像一张神奇的蜘蛛网,遍布全球,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你猜猜,它是什么?

师:是啊,它就是电脑网络。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做好多好多的事,通过它上网发邮件,上网聊天,还可以查资料„„网络这张神奇的蜘蛛网真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你时尚吗?

二、问答讨论

1.当你坐在电脑前,你想做什么?你们上网最喜欢做什么?

„„(展示图片) 2.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3.读一读,想一想

4.同学们都谈得很好,那么上网有负面影响吗?(展示一些负面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

5.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6.来自网瘾戒除中心的报道 同学们说了有利的一面,又谈到了不利的一面,那么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三、深入讨论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网络是他们的朋友,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娱乐,为什么又有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而放弃了学业、精神失常? „„

1.新闻链接 2.调查数据

难道网络的用途仅仅是玩游戏和聊天吗? 难道大好的青春时光就是泡网吧吗?

3.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呢? „„

对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现在许多家长、学校对我们上网的做法是堵,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好吗? „„ 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摒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应该做到什么? „„

a.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到底有什么帮助? b.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到底有什么危害? 4.想一想

a.现在你对网络有何看法呢? b.我们应如何安排课余生活?

四、观点评价

认识到上网的利与弊,并围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讨论,同学们结合自身及自己所见所闻,谈了许多非常好的观点,刚才有位同学谈到上网的利与弊主要是自身的问题,如果你善于利用它,它就会带给你无限的惊喜;不过如果你太沉溺于它,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应该把握好一个“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对我们的成长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我们上网查资料,做课件,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扩大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比如黄色网站、暴力游戏等,随时都在诱惑着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影响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求,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通过今天的观摩,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我们成长中的好朋友。

第15篇:网络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

网络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

1、调查目标:针对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做有关调查

2、调查时间:

3、调查对象:中学生

4、调查方式:口头询问记录

5、调查人: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而网络,可谓是“王中之王”了,它的魅力我想我们都感受过,但是,它的出现究竟是对我们有益还是危害呢?很多人各持看法。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作了调查。

同学甲:我认为上网的好处可多了,既可以查找资料,进行学习,又可以玩游戏、看电影,反正干什么事都很方便,不上学都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就行了,这才是真正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同学乙:现在网络采用虚拟环境,使未成年人更加容易被吸引诱惑。因为现实社会有种种困难,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而虚拟世界往往可以逃避不去面对,这也会使未成年人被网络所吸引迷失方向,所以我觉得还是远离网络好。

同学丙:上网呢要在空闲时间上网。比如,把自己的作业做完的情况,可以上网放松放松心情,顺便再查找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多了解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不会使自己的生活枯燥无味。

同学丁:网络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未成年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还有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有很多网络游戏,有的在聊天是中被人所骗,一旦迷恋于上网,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既耽误学习,又使身体受损,还可能使自己误入歧途。不是说不能上网,而是要文明上网。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听说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小孩,为了上网,身上没钱,便去偷家中的钱,而且在网吧一呆就是七天七夜不回家。这七天七夜,这两个小孩从未间断过上网,除了吃饭,上厕所.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见现在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的人还不少。

还有些虽未受到电脑侵害,但却因大量观看武侠科幻片而从高楼往下跳,目的竟是去寻找那些大侠,英雄人物。这不仅让人感到可笑,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些平时看来为人排忧、让人放松的电影、电视竞是有这么大的危害。因为未成年人还未成熟,识别能力、分辨和控制能力不强,未成年人往往会在好奇心的驱驶下去做那些自己所无法控制的事。

其中我们还调查了几个网吧,我们发现这些网吧的门外未标明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有的网吧老板还在门外拉未成年人进出网吧。如果当时不拒绝,控制不住自己,肯定会吃大亏的,一旦被网络所迷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所以未成年人千万不要进营业性网吧。

通过上面的调查,我觉得喜欢上网的人还真不少但,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如果这些中学生继续这样做,对自己只有弊的一面,而无利的一面,所以现在未成年人上网是可以的,但是要适量,不要沉迷于上网聊天,上网要多查看一些有用的知识,不要干一些对自己身心无益的事。如果在网络上出现不良信息,一定要学会拒绝。

因此我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进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但同时,网络的不健康一面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危害。在上网的时候,不要看一些与自己无益的信息,在聊天室中,不把自己的地址和电话等信息告诉自己的网友。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你。上网要适可而止。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调查与研究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

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网络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必须将这把剑发挥到它的恰当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造福于人类的好工具!

第16篇:浅析网络的利与弊

形势与政策

网络的利弊

专业班级:法学101班姓名:张满怀学号:03010110146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网络已经逐步走进普通大众群体之中,并且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甚至是必需品。当今,网络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短短的半个世纪,网络的快速升级以及带给人类某些研究方面的突破,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方便,都让我们不得不肯定网络的作用是极大的!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充分肯定网络的前提下,又不得不承认网络也是有缺点的。

对于网络,我们还不能简单地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来做出总结,我们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又要看到它的缺点。下面对其优缺点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网络与我们接触频繁,他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网络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那么,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我们,究竟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开拓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据了解,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这样,网络就顺其自然地提供了求知学习的的广阔校园。第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上网使我们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同样,上网又可以提高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第三,促进我们的个性化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网络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以提供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我们进行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网络又会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什么方便呢?其实这些是显而易见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收发邮件进行资料和信息的传送,可以通过网络增进同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工作的进行,还可以通过网络跟进了解市场走向,创造更高利润!

其次,通过网络促进人与人的心灵距离。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者不相

第1页

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也就避免了人们直接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新的交流场所。现在,大多数轻烧年都是独生子女,通过电脑,他们可以结识许多新的朋友,这些朋友可能是认识的,也可能是不认识的,来自天南海北的。不仅避免了他们的孤独感,而且有助于他们交际能力的提升,促进了他们身心上的健康,从长远的意义上讲,也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再次,网络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工作和学习的闲暇之余,我们可以上网休闲,得到更好的休息,以更加饱满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肯定其用途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弊端和不足。 总结起来,网络的弊端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因不受现实的制约,在网络中的随意性很强,各种可能都有发生。二,上网的人是鱼龙混杂,良莠难分,什么人都有,心态各异。在网络聊天中,有的人信誓旦旦地撒着弥天大谎,以满足他(她)的虚荣心。有的人为讨好异性的欢心口吐莲花,巧舌如簧;有的人污言秽语,俗不可耐,形同畜类;更有的人巧设骗局,暗藏祸心,以卑鄙的手段某财劫色。

三、有的人上网的时间短,没有经验,思想单纯,心理准备不到位,心理防线让人一攻既破。

四、网络的监控力度不够完善,对各种违法乱纪的坏人打击不力,让他们有可乘之机,在网上散布一些垃圾信息,龌龊的画面及不文明的图象。

五、对一些游戏的制作商和销售商政府及相关单位没有较完善的监管制度和切实有效的打击力度,有的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伤害等等。

六、有些人利用网络对人身进行攻击、漫骂、侮辱,发泄不满,制造对他人的恶劣影响。

七、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

八、网吧是许多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

网络早已经不是什么神秘与新鲜的事情了。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样我们的心理也随着网络上自己所代表着的角色而受到变化与冲击。我们的心理在脱离现实而进入到网络上的某种角色时再返回现实生活时

是否能接受这两种的差异呢?我想很值得心理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

比如,现在网络游戏产业与网上论坛的爆炸式发展而玩家们完全代进入自己所在网络上的某种角色时再返回到现实生活中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可能会分不清角色自己现实与虚幻世界的角色,不够适应残酷或温和的现实.有软弱倾向的,可能更难在现实中去拼搏,染上嗜血和暴力倾向的,也有错位感.网络冲击现实生活,多色有差异.玩家玩网络多为脱离现实,会有现实与虚幻的错误奋斗方向.再如自己在某个网络游戏里是游戏高手或者在某个网络论坛上有着出色的角色如版主,高级会员,明星会员等,自己的成功感慢慢地转移到这虚幻角色上,只想让自己沉迷下去。会感觉那里的虚幻上才是自己展示才华的地方,会自我感觉这里就是一切的错感。

在那个虚幻的角色上,他可以扮演着善良,邪恶,天真可爱,甚至是无耻。但最害怕的就是在那虚伪的网络上,他可以进入他想进的角色中,或者平时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角色。但时间一长,他就会淡化去现实与虚伪中的角色,当再回到现实中时有可能会把那些只能存在网络上的东西与习惯带回了现实中。而现实中的奋斗或者以前定下目标慢慢地失去了勇气。

慢慢地脑子里只想的都是网络上的事情和网络上发生的事,比如游戏里的练级,小技巧,或者是论坛上的争论等。现实中遇到了事情会首先用虚幻网络中的规则来考虑。这样一来就会开始感到不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网络焦虑之中。

特别是网络游戏里的暴力,血腥场面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慢慢也习惯了这样血腥与打斗才能解决问题,同样以网络上的一般规矩来,那就是对方必须死在自己的手下。慢慢地会淡化现实社会里规范和要求,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淡忘、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或者给暴力与犯罪埋下隐患。

毫无疑问,网络是历史发展必需的,和弊比起来它的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网络上创造的财富逐年飞跃。只是希望正在沉迷在网络弊端的网友,不要忘记自己梦想与现实奋斗角色。

最大的危害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危害。

另外,必须指明的是,由于青少年的可塑性极强,所以无论是网络的利处和弊端,对他们影响都是最大的。

网络是新兴时代的标志,它已经在深深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的用途也注定了其在社会上的地位与重要性,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创造一个健康的、有益的上网环境;其次,加强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鼓励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最后,要加强对一些网吧、网站的管理。

网络是虚幻的,是进步的,是当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上网的利与弊,重要的在于你自己。

第17篇:网络舆论的利与弊

网络舆论的利与弊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基本没个家庭都会有网络方面的接触,因而网络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的迅速快捷等优势,再加上网上的匿名制和无规则性,导致网络舆论的影响愈发强大。中国网民已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而以即时、互动为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更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网络的发展使民众的舆论监督更直接、更有效。“华南虎”的造假案,“天价香烟”的腐败案,孙春龙网络上书案,以及“奥运火炬遭劫”全球华人网友的互动,网络无不以其公众性、开放性、互动性以及多元性,强化了舆论监督的力量。网络舆论监督的优越性促进了民众参与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作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但是凡事有利必定有弊,那么网络舆论的迅速发展的利弊在什么方面呢?两者之间需要怎样的协商以致可以达到平衡呢。

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它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现今网络成为人们群众反映心声的一个良好平台,网络舆论在互联网上传播,对某一焦点有一定影响力,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而当今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两会召开期间,许多民众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呼声,为社会的公平公正当然做了不小的贡献。例如农民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东被“收容”致死事件,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应,赢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也有利于政府注意保护农民工的利益。网络舆论就相当于面对面,它可以解民疑,使政令更加畅通,可以减少腐败,加强民主,杜绝暗箱操作,使见不得阳光的行为无处藏身。可以减少决策失误,群策群力,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第二 网络舆论具有集思广益的作用,有利于汇集各种优秀的思想舆论,推动社会的发展,由于网络的无限制性,因此,在网络上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也更为真实,并且网络的宽容性很高,可以对万千思想进行筛选组合,形成新的想法,可以极大的扩充人们的视野,达到思想的碰撞。网上议政带来的舆论监督已经形成,给政府改进工作、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网络建立更加便捷通畅的沟通渠道,对推动问题的解决,为国家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网络舆论的发展壮大除了利以外呢,还存在的几大弊端:首先,由于它是匿名制,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言论,没有追究责任的具体措施,因为很多人在网络上会无所顾忌的发表反共反人民的言论,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不利的影响,有少数人提供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混淆视听、经查纯属子虚乌有。这种缺乏自律意识,无视社会责任的轻率行为既浪费了政府的监察成本,又伤害了网络作为沟通渠道的声誉。有的与网友讨论不讲道理,乱扣帽子,用强势的言辞压人,甚至危言耸听,动辄对别人进行无理谩骂和人身攻击。这些都给网络的风气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不利于网络和谐环境的建立,对于舆论的监督也没有起到推进作用。其次,缺乏网络监管易导致“网络暴力”侵犯公民权利,这一点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人肉搜索,由于人肉搜索的不规范性,它已经把舆论跟司法混为了一谈,很多人肉搜索都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安全损失,特别是乱发虚假新闻进行打击报复的人给被害者带来了不小的创伤,,“人肉搜索引擎”导致的权利滥用、恶意诽谤、挖人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而由此引发的网络混战和道德滑坡反而刺激了更多网民参与进来,当网络群体聚集一起,人肉检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迅速叠加膨胀,随时暗含着社会的隐患。这正是网络舆论不规范化的体现,网络信息过滤机制较少,信息庞杂而缺乏客观性。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形成的群体心理机制因缺乏有效地监管。最后网络“泛媒体”特性易造成新闻失真,网络媒介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特征为网络传播带来较大的便利,网络舆论监督在传播方式上可以看成多人对多人的信息交流融合。网络媒介传播的多维性、网络覆盖的广泛性等

构成了“泛媒体”特性,其容易造成新闻操作上的失真,虚假信息、扭曲新闻事实的夸大报道等频频发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平衡两者呢,使网络舆论能够有利的反展壮大呢,第一情感上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自觉抵御各种不健康网络信息,不利用新型媒体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做一些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有害社会风气,也有伤自己人格的人。以传播弘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内容为荣,坚持文明上网,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坚持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引导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第二结合传统媒体优势互惠互补,联手合作舆论监督。网络媒体要善于认识到自身信息传播中信息失真、控制性差等不足,结合传统媒体稳重深入的传播优势,实现互补互惠,在大媒体时代联手做好舆论监督,通过其他的媒体使网络媒体能够更加规范化,有组织化。第三呼吁推动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中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良好的道德秩序和法制保障,是创建一个良性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的重要制度保障。我们需要网络理性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不断地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只有用道德的力量呼吁社会保护和尊重他人的权利,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制裁故意恶性网络暴力事件,用切实可行健康的方式保障人们的监督权,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失控和网络暴力,最终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所以对待网络舆论,我们必须分开来看,既需要看到利也需要注意到弊端,扬长避短才能保证网络舆论的监管作用越来越大,保证网络舆论的秩序有条不紊。更好的来利用网络舆论这个珍贵的平台。

第18篇:网络培训的利与弊

网络培训的利与弊

网络培训的有利之处:

一是实现资源充分共享。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网络培训正是利用这种充分共享的优势,发挥它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是快速传递信息。经常看电视的人,都喜欢看现场直播节目,因为这些节目能传递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培训在某些时候,也实现了快速传递信息的功能,这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是降低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学习培训时,培训场地,食宿安排,乘车安全问题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有时候,还会因种种原因致使培训效果欠佳。采用“网络培训”的话,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就可节省下来。

四是时间空间的便利。借助网络,学习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无论是公车上、地铁上,还是家里、公司里,甚至是餐厅、酒楼,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学习。而且便于有工作的人,方便他们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他们不需要等到有连续的空闲时间才开始培训学习,只要他们想学习,在工作的间隙,他们便可以利用这些零碎的闲暇时间开始学习。

网络培训的一些弊端:

一是学员和老师不能互动交流。每位学员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培训中学员经常会产生诸多方面的疑问,这些疑问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话,势必影响培训效果。另外,在网络培训的情况下,老师和学员不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往往是理解和沟通的最佳方式。

二是“人性化”设计不足。“百家讲坛”、“法律讲堂”等这些深受喜爱的电视节目融入了很多图片、列表、摄像等元素,因此容易被人接收。如果网络培训的知识和内容直接上传到网络上,让学员来阅读和观看,势必对受训者来说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

三是直接受制于网络建设。“网络培训”毋庸置疑需要网络支持,一些网络没有普及的企业无法实现网上培训,大多数农村教师参与网络培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四是缺乏监督机制,较易落入虚设。一些课件被传到网上后,只是通知上网学习,很少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考核。事实上,能打开学习的人并不多,能从中获得知识的人更少,网络培训很容易陷入虚设。

存在就是理由,任何事物总有利与弊,如果我们正确认识对待“网络培训”,为它提供生长的沃土,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升级改造,它将从专业培训机构到企事业单位,从工作到生活,从个别使用到普遍推广,实现新的跨越,并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建议:

一是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例如上传个人学习过程的视频,规定个人学习视频的时间(30-60分钟),通过视频进行学习监督,可有效防止虚设的学习。设置视频报名时间段,学习视频每播放20分钟,学员必须通过点击视频进行报名,也可有效防止作假。

二是开设考试模式。有动力才有进步。虽说考试带有点强制的味道,但从另一面看,考试却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建议开设考试模式,促进学员认真学习。

第19篇:网络教学的利与弊

对网络教学的一点思考

网络及其技术设备并不象事先想象的那样容易驯服,提高网络及其技术设备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仍然是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难点。

只有选择合适的课题,才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课教学并非每节课都适用,网络只不过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我们选择的课型模式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才有意义,选择一个切合实际的探究性课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的热情,调动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滥用计算机网络只会使师生成为机器的附庸。

网络探究教学并不能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所有的问题。传统教学中师生直接的沟通在网络教室里会被淡化,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依附于互联网。此外,部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成为了他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一道门槛。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的现象,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不能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才能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尚未成熟,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坚信网络探究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新课程背景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期待着我们的共同努力!

第20篇:轮岗交流制度的利与弊

轮岗交流制度的利与弊

近年来,上级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出台了相关学校人员轮岗交流的制度,制度规定,校与校之间部分人员需要进行轮岗交流。交流的对象有普通教师、骨干教师、中层领导,甚至校级领导;交流的性质分两类:柔性――所有人事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刚性――人事关系转到交流的新单位,但目前的交流性质以柔性为主。

此项制度的诞生与当前现状不无关联。当前,教育资源存在失衡现象。马太效应在校园人才资源均衡方面显出其威力,造成校级、区级之间教育人才资源严重不均衡。

对于此项制度,有人赞妙,有人说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笔者结合身边的观察就轮岗交流制度的利与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轮岗交流制度的益处

轮岗交流制度的实行既有利于个体成长,也有利于整体发展,有其积极有益的一面。

1.有利于个体成长,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轮岗交流制度打破了原有结构、原有环境,给个体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成长平台,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发挥个体优势。有些地区规定,青年教师在一个单位工作满五年,必须进行轮岗交流。这些教师都是经过无数轮的公开招聘考试,百里挑一的优秀师范生。他们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知识能力都优于同辈人。骨干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层以上领导不仅是教学方面的领军人物,也是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因此,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措施到位,轮岗交流制度将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让交流人员在新的学校里发光发热。

其二防止夜郎自大。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一位优秀的校长,在一个学校呆久了,难免会目光短浅,夜郎自大,视野狭窄,成为井底之蛙。轮岗交流制度可以为个体补充新鲜血液,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开阔眼界,自我充电,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

其三,治疗职业倦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久居一所学校,安逸的环境、顺手的工作,就如单调刺激,使人慵懒,使人磨掉锐气,失却奋斗精神。长此以往,人必然会产生职业倦怠、岗位疲劳。古语云,生于忧患。一个人要有一定的职业忧患意识,才能不断脱胎换骨,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青蛙原理也警示人们:死于安乐。现行的轮岗交流制度不失为一剂治疗职业倦怠的良方。

2.有利于整体发展,推动团队建设进程

轮岗交流制度有利于一个学科组,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

一方面,输出人员扩大学校影响。

一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学校,其办学传统、办学思想中的精华应该在更广意义上予以推行,输出人员可以起到传播作用;一所刚刚办学不久、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输出人员,可以宣传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主张,让社会在短时期内了解认可这所学校。因此,轮岗交流制度为学校扩大自身影响另辟了蹊径。

另一方面,引进人员产生鲶鱼效应。

一个团队引进人员,尤其是引进骨干教师和优秀领导,一定会使原本平静的水面上掀起波澜。交流进来的人员仿佛给团队树立一个标杆或给予一面自省的镜子,可能会带活整个群体,产生意想不到的鲶鱼效应,让整个团队重新振作,重新焕发活力。

交流人员,就是交流不同的思想理念,在不同的思想理念的碰撞中,人们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有利于群体的发展。

其实,群体发展必然促使个体提升;反之,个体成长了,整体素质必然得到相应的提高,以点促面,点面俱进,轮岗交流制度可以使个体和群体利益双收。

二、轮岗交流制度的弊端

轮岗交流制度之所以有人反对,它可能存在以下两种弊端。

首先,它影响个人生活,加大生活成本。

对口轮岗交流的学校,有些距离较近,似乎不太影响个人生活,但有些交流的学校相距较远,这就势必会给个人生活带来不便。其一,时间成本提高。上班路程加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上下班的时间。据了解,有些老师交流之后,上下班耗费在路上的时间近三个小时。其二,经济成本增加。交流出去的人员上下班,有些是乘公交车,有些是买私家车,有些则干脆打的,无形中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学校所给予的交通补贴金额却很有限。其三,体力成本加大。原本居住地离学校较近,可以省下一些精力用于自修或照管家庭。交流之后,上下班辗转流连,在浪费了时间的同时,也消耗了体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轮岗制度的实行加大了个人生活成本,给个人生活带来某些不利影响。

其次,它影响整体工作,产生负面效应。

轮岗交流制度有可能会给学校的整体工作带来不利的一面。其一,影响团队风气。不可否认,在轮岗交流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有些学校会将一些“刺头”教师交流出去。这些人员原本工作责任心就不强,来到轮岗的学校,有种“临时户口”的感觉,责任心就进一步下降,同时会将自身不良习气带至交流学校,影响了团体风气。其二,影响事务安排。双方交流的教师在资历、能力当面不可能完全对等,给学校的事务安排带来不便。某些中层领导,人虽然来到新的学校,但仍不放心原有单位的事务,心挂两头,也给新的学校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三,影响学校管理。因为交流学校当其是“客人老师”,而碍于情面,平时不便管理,年终难以考核,这样可能不利于学校管理。

客观上交流的时间不长,主观上也不排斥有完成上级交流任务之嫌,可能会导致轮岗交流流于形式,难以保证交流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有悖交流制度实行的初衷。但不管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多于利,笔者认为轮岗交流制度对均衡教育资源有一定的帮助,是一项值得一试、应予以理解和支持的教育改革措施。

《网络交流的利与弊.doc》
网络交流的利与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