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2022-05-0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高层建筑现状及结构 ....................1

1.2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求 ........................2

1.2.1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2

1.2.2 短肢剪力墙的界定方法 ....................2

1.2.3 短肢剪力墙设计 .........................2

1.2.4短肢剪力墙设计抗震加强 ........................2

1.2.5 短肢剪力墙受力分析 ........................3

第二章 设计说明与结构布置 ....................3

2.1 结构设计说明 .........................3

2.1.1 设计依据及选用说明 ........................3

2.1.2 材料...............................4

2.1.3 基础部分 ..............................4

2.1.4 钢筋混凝土部分 .........................4

2.1.5 结构留孔要求 ......................5

2.1.6 其它...............................5

2.2 结构平面布置 .........................5

2.3 SETWE计算参数设置 .........................6

2.3.1 总信息 ...........................6

2.3.2 风荷载信息 ..........................8

2.3.3 地震信息 ..............................9

2.3.4设计信息 .............................12

2.3.5计算控制参数 ............................13

第三章工期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冬雨季施工措施 .............16

3.1.1施工总进度计划 ........................16

3.12工期保证措施 ......................16

3.2安全生产措施 ........................17

3.3文明施工措施 ........................18

3.4环境保护措施 ........................19

3.5.1雨季施工措施 ............................20

3.5.2冬季施工措施 ............................20

第四章 计算结果及分析 ..........................22

4.1 计算结果说明 .......................22

4.1.1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 .......................23

4.1.2有效质量系数 ............................24

4.1.3周期比 ..........................25

4.1.4位移比 ..........................25

4.1.5刚重比 ..........................29

4.1.6剪重比 ..........................30

4.2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31

第五章 设计小结 ........................35

谢辞 ...............................36

参考文献...............................36

推荐第2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

程建设监理组织机构是一个依据监理委托合同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按工程项目或部位分别设置的,由多个监理单位组成的工程建设监理体系。他们在服务工作内容上实行着“全过程的监理”,可概括地表述为:监理单位在施工合同签订前,主要协助业主单位做好施工招标准备的各项工作;在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则在业主的委托和授权范围内,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即对所监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的全面控制,对合同和信息的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参与各方进行组织协调工作等。实行监理 摘 要:建筑工程保修阶段是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建筑施工后安全状况

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保修阶段;工程监理

工程建设监理组织机构是一个依据监理委托合同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按工程项目或部位分别设置的,由多个监理单位组成的工程建设监理体系。他们在服务工作内容上实行着“全过程的监理”,可概括地表述为:监理单位在施工合同签订前,主要协助业主单位做好施工招标准备的各项工作;在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则在业主的委托和授权范围内,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即对所监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的全面控制,对合同和信息的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参与各方进行组织协调工作等。实行监理制度,便在业主与承建商之间引入了建设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以经济合同为纽带,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为目的,初步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新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事实证明,它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控制投资、增进效益,是工程建设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结合的重要措施。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经历,现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工程建设完工后的监理工作,作进一步探讨。

一、监理依据和工作重点

1.工程保修监理依据。工程保修是指工程质量保修,监理应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深圳市施工监理规程》、《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设计文件、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为了确保保修及时保证质量施工合同还应规定工程质量的保修金额(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5%)和保修金的预留与支付方法以及保修金的利率。经过业主方与承包商协商,也可以签订专项工程保修合同。

2.关于工程保修期的计算。关于工程的保修期限应依据监理单位与业主方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期限。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是监理业务期限,目前一般保修期监理定为1年,而施工合同规定的是承包商对工程负责报修的期限,但必须符合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条例》第六章建设工程质量保修的规定。故施工合同规定除屋面防水工程等为5年,其余部分工程保修期定为2年。

3.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重点应根据具体工程对象和工程使用状况确定。笔者认为以下内容应列为监理重点:

⑴对应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关注其观测成果和观测方法、技术要求以及是否已沉降稳定,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通知设计和质监部门分析研究处理;⑵对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进行调查,重点是楼地面、墙面、天棚以及门窗工程;

⑶调查屋面、浴厕间、外墙面防水效果;

⑷给水管及排水管有无渗漏以及卫生洁具使用状况。

二、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工程进入保修阶段,承包商已撤离现场而监理单位则应根据工程项目大小(可以不设项目监理机构)宜在参加该项目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中保留必要的人员。

2.监理人员要与业主方密切联系,关注工程使用状况是否正常,随时听取用户意见。同时,与有关承包商保持电话联系,并且要求承包商指定一名联系人。

3.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督促承包商向业主方提交《质量保修书》,其内容为具体保修项目,期限以及有关承诺。

4.组织承包商对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质量回访,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为宜。并在气候突然变化(台风、冬季低温)如台风暴雨过后组织使用单位进行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按单位工程进行登记。

5.在工程保修期1年即将到期的前1-2个月,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方以及承包商共同对工程进行全面目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需要维修的内容按单位工程列表登记。

6.监理人员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以上质量回访与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与缺陷发现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并确定质量缺陷的事实和责任。比较严重的质量缺陷应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设计人员和承包商共同研究确定原因。关键是要确定该工程质量缺陷是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的。因为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均应由承包商负责,无条件保修。监理人员及时发出《工程维修通知书》要求承包商在接到通知书十日内派人进行维修。比较重大的质量缺陷,如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屋面地下室渗漏等质量问题要求责任方提出缺陷的处理方案,经过监理、设计人员、业主方共同审批后,由监理人员监督实施处理。

7.承包商若不能按监理人员要求及时进行维修,监理人员应书面通知业主,可由业主委托其他承包商完成。(同时,监理人员要与原承包商沟通。其维修处理发生的费用依据施工合同规定在质量保修保证金中扣除。

8.当监理合同约定的工程保修期监理业务过期后,承包商应按施工合同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仍需对工程继续履行质量保修义务。

三、关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问题

1.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

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笔者发现目前设计施工图纸文件中,均未有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据国家《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规定的3类普通房屋和建筑物,其设计年限为50年,并明确工程是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前提下才能满足的条件。

2.在保修阶段监理工作中发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移交使用单位后,有的使用单位擅自改变设计使用功能,即出现工程的非正常使用条件,增加了结构的活荷载甚至破坏了屋面和外墙面防水功能等情况。举例说明:

⑴楼层办公室改为档案资料室,宿舍改为文具仓库;

⑵屋面上加设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等无线接收设备,屋面和外墙面设置大型广告牌;

⑶室内进行二次装修扩门拆墙,改变水、电管线;

⑷屋面天沟灰尘和生活垃圾和生活垃圾堆积,天沟流水不畅,个别水落堵塞等。

监理人员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即应书面通知业主或使用单位,并提出处理意见,引起重视。

3.关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分部保修如何实施,缺乏具体配套措施不好操作。因保修期为50年,是人生的大半辈子。岁月沧桑,人事沉浮,50年后去哪里找承包商和责任人?又如何分清责任工程是否属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

四、应采取的措施

1.监理单位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中,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严格的控制,不留人为质量隐患,使工程竣工每一分部质量均达到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时满足用户的使用功能要求,使业主放心使用。大量实践证明,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越到位,保修监理工作量就会大大减少。

2.当房屋建筑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对结构构建产生时间效应和构件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中以及地基的沉降等原因会产生变形。同时,在建筑物协调变形过程中会产生次应力的不利影响。(当然,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以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以上结构、构件不会发生超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质量问题。)故工程在使用一阶段后,会出现这样、那样质量小问题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所以说工程质量保修是必要的,即使竣工验收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的工程也不例外。

3.监理单位对保修阶段也要像施工阶段也要像施工阶段监理那样重视,就像工业产品售后服务那样,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搞好保修阶段监理工作,也是监理单位提高资信度、保持监理行业形象,创监理品牌的重要方面。

4.监理人员首先要模范地贯彻执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有关工程保修的规定,在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中,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质量和施工操作工序质量,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同时呼唤业主方要确保工程的正常使用条件和采取正常的维护措施,以求房屋建筑工程达到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

5.国家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贯彻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制定关于房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保修期为50年的相应的具体配套措施,以便于实施。

推荐第3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范本

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由于钻孔灌注桩能适用于各种土层,能制造直径比较大的桩,因此在桥梁当中应用比较广泛,下面就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钻孔灌注 桩 施工质量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施工前准备工作。A、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回填土应夯打密实; B、砌泥浆池、沉淀池、储水池,准备合格粘土;C、水、电源接通; D、埋设护筒,护筒四周应夯实,顶端高出地面30cm,底部埋深2.0—2.5m,护筒应上下正直,护筒中心线平面偏差小于5cm。E、机架要平直,机应垫稳,不能软硬不均,钻孔过程中不能移位和不均匀沉陷。F、泥浆指标,粘土层16”--17”砂层17”--19”含砂率不超过8%,胶体率应在90%以上,比重1.0—1.4左右,本工程要求不的超过

1.2 。G、泥浆槽应挖成高20cm,宽30cm,长度不小于15m,泥浆流速不大于10cm/s”。H、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同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

(2)钻孔a、钻具联结要牢固,铅直,初期钻进速度不要太快,在孔深4.0m以内,不超过2m/h,以后不要超过3m/h。在覆盖层始终要减压钻进,钻进速度与泥浆排放量相适应。冲孔钻在开孔时要慢,孔深2.0m以内,不超过1.5m/h。b、钻进过程中,经常测试泥浆指标变化情况,并注意调整钻孔内泥浆浓度,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2—3米,泥浆压力超过水压力,可满足施工规范要求。c、经常检查机具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查清原因,及时处理。钢丝绳和润滑部分必须每班检查一次。d、小工具如扳手、榔头、撬棍用保险绳栓牢,防止掉入孔内。e、

经常注意观察钻孔内附近地面有无开裂或护筒、桩架是否倾斜。f、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做好钻孔记录。记录中要反映泥浆变化。g、钻至设计深度时,要由监理工程师在现场与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判断并准确测定孔深。以此作为终孔标高的依据。

(3)清孔a、钻孔到设计深度,施工单位提出终孔要求,需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决定,并进行孔径,孔偏斜度、孔深的验收。验收方法是利用探孔器即制造一个长度等于4—6倍桩径,直径等于孔径的钢筋笼,将钢筋笼吊放入孔,并顺利放到设计要求的孔底,说明孔径和偏斜度达到要求。孔深用测绳和钢尺丈量。钢筋笼放不到底时还需要修孔直至孔壁铅直,钢筋笼能顺利放到底为止。b、清孔方法是用原浆换浆法清孔,清孔后泥浆指标比重1.15—1.20之间,含砂量小于4%,粘度20—22”,孔底沉渣小于5cm。为防止孔内沉渣大于规范要求,一般用抽砂筒先将孔内泥砂打掉再换浆。c、清孔时应保持钻孔内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1.5—2.0m防止塌孔。d、清孔达到要求,由监理工程师再次验收孔深,泥浆和沉渣厚度。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隐蔽,灌注砼,再进行下道工序。

(4)钢筋笼制安a、钢筋进场必须具有合格证,每批材料,每种规格均需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钢筋笼制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图和规范要求执行。一般钢筋笼用焊接方法,个别连接点用绑扎。钢筋笼外侧的定位钢筋可用空心穿孔砼预制圆柱体,或直接用钢筋弯曲成型并焊接在主筋上,以保证主钢筋保护层厚度。c、钢筋笼的加强箍筋必须与主筋焊牢,焊条一般用5字头型号,以保证钢筋笼焊接质量。钢筋笼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变形。d、钢筋笼最好一次性使用一台吊机。e、钢筋笼顶端要焊吊挂筋,高出钢护筒。钢筋笼就位后,吊挂筋支承在护筒顶的枕木上,不能直接放在护筒上。f、超声波检测桩的钢筋笼要安装声测管一般用镀锌钢管与箍筋连接,要保证检测钢管不漏水。

(5) 浇注水下砼a、导管直径根据桩径大小确定。导管每节长度2—4m。导管使用前试拼,并做封闭水试验(本工程试验压力为0.7Mpa),15分钟不漏水为宜。仔细检查导管的焊缝。b、导管安装时底部应高出孔底30—40cm。导管埋入砼内深度2—6m,导管提升速度要慢。c、首批砼数量应满足导管埋入砼深度的要求,灌注前要备足相应的数量。d、砼落度为18—22cm,以防堵管。e、砼要连续浇注,中断时间不超过30分钟。浇灌的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0.5m以上。砼用商品砼或自备搅拌设备,吊机吊斗入槽或用泵送砼直接入槽。f、施工中应

保证场地清洁卫生,泥浆不可到处外溢,泥渣应及时清除。

(6)桩基检测a、凿除桩顶预加高的砼,桩头钢筋不能乱弯。凿桩头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桩顶标高按设计要求,桩顶要大致平整。b、桩基检测的方法是动测,超声波。每条桩用什么方法检测由设计和监理工程师和质检部门决定。c、施工单位配合质检部门对每条桩进行检测。质量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1 成孔质量的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 采取隔孔施工程序。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和打入桩不同,打人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桩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主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1.2 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1.3 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深度。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时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或在提钻具时碰撞了孔壁,就可能会发生坍孔、沉渣过厚等现象,这将给第二次清孔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通过第二次清孔也无法清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

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为有效地防止塌孔、缩径及桩孔偏斜等现象,除了在复核钻具长度时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外,还根据不同土层情况对比地质资料,随时调整钻进速度,并描绘出钻进成孔时间曲线。当钻进粉砂层进尺明显下降,在软粘土钻进最快0.2m/min左右,在细粉砂层钻进都是0.015m/min左右,两者进尺速度相差很大。钻头直径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孔径的大小,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复核钻头直径,如发现其磨损超过10mm就要及时调换钻头。

1.4 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这是由于钢筋吊笼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因此,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应根据底梁标高逐根复核吊环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坍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1.5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二次清孔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从泥浆在混凝土钻孔桩施工中的护壁和清孔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子L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mi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比重持续小于1.10—1.20,测得

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即抓紧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沉放导管时检查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和密实,以防止漏气漏浆而影响灌注。由于孔内原土泥浆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这段时间内使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再次沉到桩孔底部,最终不能被混凝土冲击反起而成为永久性沉渣,从而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当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2 成桩质量的控制

2.1 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2。2 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还会存在,但良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离析程度,因此,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为使每根桩的配合比都能正确无误,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

2.3 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坍落采用18cm—20cm,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6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12cm—1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灌注2.3m左右测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建筑施工操作规程》规定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l。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这对日后发现有问题的桩或评价桩的质量有很大作用。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项目,质量检查比较困难,如桩的各种动测方法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假设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参数测定和检验,并要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和判读实测结果,同一个桩基工程,各检测单位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检测,由于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的差异,其结

论偏差很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通过十几年来几十个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加强桩基工程检测是一个手段,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小桥涵设计》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推荐第4篇:电大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电大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研究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结构工程施工系统可靠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研究

平洞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马来西亚沙巴铁路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型施工企业的工程投标运作

用ERP提升我国电信通信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水利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整合与汇编

价值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

冶石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主体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结构工程施工系统可靠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研究

平洞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马来西亚沙巴铁路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型施工企业的工程投标运作

用ERP提升我国电信通信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水利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整合与汇编

价值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

冶石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主体行为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

基坑工程支护

结构工程施工系统可靠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研究

平洞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马来西亚沙巴铁路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型施工企业的工程投标运作

用ERP提升我国电信通信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水利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整合与汇编

价值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

冶石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主体行为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

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施工与监测技术的研究

推荐第5篇: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编制方法

虚拟建造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青岛换流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研究

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研究

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下工程价款风险分担研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过程成本分析与优化研究

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及其信息化集成管理方法研究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学原理与对策的研究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优化研究

客运专线动态可视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工程图纸的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虚拟建造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青岛换流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研究

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研究

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下工程价款风险分担研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过程成本分析与优化研究

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及其信息化集成管理方法研究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学原理与对策的研究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优化研究

客运专线动态可视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工程图纸的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识别研究 基于工程图纸的地铁车站施工

青岛换流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研究

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研究

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下工程价款风险分担研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过程成本分析与优化研究

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及其信息化集成管理方法研究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学原理与对策的研究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优化研究

客运专线动态可视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工程图纸的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识别研究 基于工程图纸的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识别研究 长庆油气田地面工程

推荐第6篇: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5

一、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6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9

三、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8

四、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12

五、结论………………………………………………………………………………13

六、参考文献…………………………………………………………………………15

1

摘要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结构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优点是:取材广泛,抗压能力强,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且价格不高。但是,混凝土也存在抗拉能力差,脆性差,容易开裂等缺点。一般对建筑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其存在;但是这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以上这些都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且必须加以控制的实际问题。

本文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温度、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建筑工程结构中混凝土常见裂缝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温度方面、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2

Abstract

Concret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building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materials, high compreive strength, good resistance to fire, low maintenance cost and low price.However, the concrete also has the shortcomings of poor tensile capacity, poor brittlene, easy cracking and so on.Gener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sing no great harm, to allow its existence; but these cracks under load or external physical, chemical factors, constantly produce and expand, caused by carbonation of concrete, protection layer spalling, corrosion of reinforcement, concrete strength and stiffne weakened, reducing the durability, serious or even collapse accident occurred, damage structure normal use, these are c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are common and must be the actual control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ncrete crack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rete materials, mix proportion, construction temperature, construction site maintenance and so on.And in view of the causes of concrete cracks in the selec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s, optimization of mix ratio, constru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to control cracks.

Key words: concrete; crack; cause of formation; control measures

3

一、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形势和种类有很多,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洒水不均匀或是在混凝土浇筑后振捣不到位等等一系列的原因,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下面,我们就对这一系列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 1.1、混凝土在施工中产生的裂缝 1.1.

1、浇筑时模板洒水造成的裂缝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施工模板如洒水不当,导致模板过于干燥,或因模板本身吸水量过大,从而造成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产生裂缝。

1.1.2、混凝土振捣施工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如振捣不到位,或者振捣时间过短,会造成混凝土没有达到密实状态;如果使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造成石子下沉砂浆上浮,容易形成混凝土干缩变形量大,因此造成混凝土收缩不均匀产生裂缝。

1.1.3、混凝土后浇带施工造成的裂缝

为了更好的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变形, 国家规范要求我们采用后浇带施工法,但是有些施工后浇带不能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例如后浇带未留企口缝、板面的后浇带不支设模板而造成斜坡槎;还有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干净,施工时未提前洒水等造成混

4

凝土板面的裂缝。

1.1.4、模板支设和拆除造成的裂缝

模板支设过程中因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是模板质量达不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等原因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拆除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施工不规范、模板支设体系不牢固,或者工人过早拆除模板和支撑钢管等原因造成的裂缝。如项目部技术人员在模板支设前未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造成局部施工荷载过大,也是导致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原因。 1.1.5、混凝土收面压光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表面过度的收面压光会使表面砂浆过多, 并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使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产生化学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混凝土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并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龟裂裂缝。

1.1.6、混凝土养护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过早洒水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洒水养护,如混凝土表面干燥过快,则通常在其表面上形成宽度大小不一且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混凝土开始养护的时间应该综合考虑气温、湿度、风速等等各种因素,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达到初凝时,就要开始洒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措施要合理,可采用麻袋覆盖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达到充分的湿润,保证养护时间至少7 天以上。如果混凝土养护不好则对混凝土整体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本身的抗裂能力。在冬季和夏季施工期间,我们更要预先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时按照施工方案实施,特别要对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湿度的控制。

1.1.7、混凝土水化收缩造成的裂缝

5

由于混凝土中,水和水泥作用反应后产生的体积会比反应之前水和水泥的体积减小,又因水化作用时,其绝对体积也会减小,即混凝土产生水化收缩,从而产生裂缝。 1.2.、材料原因

1.2.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

1.2.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1.2.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

1.2.4、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

1.2.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1.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1.3.1、设计中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

1.3.2、单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高,表现为水泥浆体积越大、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

1.3.3、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

6

导致混凝土离淅、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缩值。 1.3.4、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膨胀剂掺量选择不当。 1.

4、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1.4.1、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沉降裂缝。1.4.

2、野蛮施工,随意拆除墙体或凿洞等,引起裂缝。

1.4.3、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裂缝。1.4.

4、意外事件,火灾、轻度地震等引起构筑物的裂缝。1.4.5、结构构件各区域温度、湿度差异过大。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所有混凝土结构都会出现裂缝,不仅有损外观,而且影响整体性,降低刚度,使建筑物满足不了设计的使用耐久年限。本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2.1、因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浇捣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加入的水分往往比水泥水化作用需要的水分要多4-5倍。这部分游离水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许多毛细孔,所以混凝土会产生体积收缩,一般称为游离水蒸发收缩。例如潮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其收缩值比干燥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收缩值减少6%-8%。

2.2、因为混凝土在塑性状态时,刚开始终凝,例如遇到炎热,阳光直射,刮大风,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太快,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尚未有强度,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而水分蒸发速度取决于混凝土自身的表面温度和混凝土表面的空气温度、风速、相对湿度。

7

2.3、混凝土结构若设置在未经处理的回填土或松软地基上,等混凝土浇注后,因地基浸水起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裂缝。

2.4、因为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裂缝,当变形遭到约束,则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

三、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3.1.1、当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特别重视构造钢筋的配置,应该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内容;特别对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用。例如混凝土设计规范上规定当混凝土保护层大于40mm时应设置Ø6@150的抗裂构造网片;如果按双向板配筋:为使楼板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现浇楼板应按双向连续板计算配筋。为了减少开裂,宜采用双面配筋,增加表面配筋量。楼板最小配筋率 ,应采用细直径螺纹钢筋。例如在单向板满足受力情况下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双面配筋,可减小间距,加大配筋率,来满足受力要求。

3.1.2、当设计中结构界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时,如果无法回避时,应当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等措施。

3.1.4、合理的留设施工后浇带将可以使混凝土自由的收缩,从而大大减少收缩应力,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8

3.1.6、设计中如何处理好柔性和刚性的关系特别重要。因为结构中所有构件都是被约束与约束的关系。当所受约 束越强,产生足够变形的余地就越小,就越容易开裂。所以,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结构中相连 构件的约束关系。不能一味的追求柔性或刚性,应当灵活运用,达到柔性和刚性并重。 3.

2、材料选择

3.2.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3.2.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3.2.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

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3.2.4、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 3.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3.1、混凝土配合比除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外,其配制的混凝土还应符合4.3.2-4.3.10的规定。3.3.

2、干缩率。混凝土90d的干缩率易小于0.06%。

3.3.3、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基础、梁、楼板、屋面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易小于120mm,柱、

9

墙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50mm;混凝土采用泵送时,高层建筑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180mm左右,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50mm。 3.3.4、用水量。不宜大于170kg/m3。

3.3.5、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为270-450千克每立方米,高强混凝土不宜大于550千克每立方米。

3.3.6、水胶比。应采用适当较小的水胶比。混凝土水胶比不已大于0.60。

3.3.7、砂率。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较小的砂率。 3.3.

8、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4.4、施工方面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4.4.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程序、施工工具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以及上层机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 4.4.

2、安装的模板须构造紧密、不漏浆、不渗水,不影响混凝土均匀性及强度发展,并能保证构件形状正确规整。

4.4.3、安装模板时,为确保保护层厚度,应准确配置混凝土垫块和

10

钢筋定位器等。

4.4.4、模板的支撑立柱应置于坚实的地面上,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间距适度,防止支撑沉陷,引起模板变形。上下层模板的支撑立柱应对准。

4.4.5、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及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在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时应考虑周全。拆除模板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模板及支架应随拆随清运,不得对楼层形成局部过大的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结构可能尚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体系,必要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5.

1、混凝土的浇筑

5.5.1、为了获得匀质密实的混凝土,浇筑时要考虑结构的浇筑区域、构件类别、钢筋配置状况以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品质,选用适当机具与浇筑方法。

5.5.2、浇筑之前要检查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及保护层厚度、预埋件等的部位、尺寸,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同时,还应检查对浇筑混凝土有无障碍,必要时予以修正。

5.5.3、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工程情况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各环节的施工能力应与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量相适应,必要时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5.5.4、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要进行监控,运抵现场的混凝土坍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取经实验确认的可靠方法调整坍落度,严禁随意加水。在降雨雪时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

11

6.1、混凝土的养护

6.1.1、养护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措施,必须充分重视,并制定养护方案,派专人养护工作。

6.6.2、混凝土浇注完毕,在混凝土凝结后即须进行妥善的保温、保湿养护,尽量避免急剧变化、振动以及外力的扰动。

6.6.3、浇筑后采用覆盖、晒水、喷雾或用薄膜保湿等养护措施;保温、保湿养护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6.6.4、底版和楼板等平面结构构件,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表面水份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可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帘,用水浇透,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6.6.

5、截面较大的柱子,宜用湿麻袋围裹喷水养护,或用塑料膜围裹自生养护,也可涂刷养护液。

四、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4.1、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4.1.

1、表面处理法

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12

4.1.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4.1.3、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入砼裂隙,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不用电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理想。 4.1.4、结构补强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入砼裂隙,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不用电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理想。 4.1.5、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13

结束语

裂缝是影响建筑物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建筑物的结构或构件常常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各种裂缝出现,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工艺、施工原材料等方面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必须全面系统的考虑。从裂缝的分类入手,弄清裂缝出现的原因,对裂缝采取措施并加以正确的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圆满的解决。

在混凝土裂缝问题,我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对待。一方面,我们可以提前根据混凝土的所处环境,从施工原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结构设计更合理、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好、施工工艺更先进和施工环境更适合混凝土的后期的各种变化,从而提前制定预防措施方案,使混凝土裂缝降到国家和地方规范要求的控制范围内;另一方面,对已经出现超过规范允许范围的裂缝,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利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补,从而实现风险和损失最小化。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

14

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以及外观质量。

15

参考文献

[1] 朱耀台、詹树林《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5。

[2] 陈丽苹《水泥与混凝土裂缝关系的探讨》[J],《福建建筑》,2003.1。

[3] 陈磊、陈太林《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新材料新装饰》,2004.1。

[4]耿小强.浅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N] .承德日报2009年

[5]何星华,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韩素芳,耿维恕.钢筋混泥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7]胡硕,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 [D] .西安建筑科技学,2005.[8]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9] 徐雷,赵伟,成胜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河南建材,2007.4.[10] 曾力军.浅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预防和处理[J].江西建材,2007.3.[11]卫志华,卫思秀,王亚玲.混凝土裂缝级环氧树脂修补法探析[J].山西建筑,2004.1.[12] 张承杰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J] 山西建

16

筑,2006

致 谢

时光匆匆,转眼间三年的函授本科学习生涯已接近尾声。当我运用所学知识写这篇论文时,才感到在学校教室听老师授课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教所有给我授课,教我知识的老师们,感谢老师们用严谨的教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感染着我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态度。还要感谢老师给我细心讲解选题的思路以及在写课题内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此向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给我提供参考文献的学者们,谢谢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同时也感谢建筑业的前辈们给予我很多的创作灵感以及课题内容中所提到的很多在施工中可参考的可行性解决方法。

最后,感谢这些学期以来老师们对我孜孜不倦的教授,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很是受用,受益匪浅。再次向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帆风顺,身体健康!

17

推荐第7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封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严柯

学号:0118110243

指导教师:陶明柱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年级:11建技2班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推荐第8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总结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通过这四年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独立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不知不觉毕业设计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时光令人难忘。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

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的设计。根据任务书上的进程安排,自己按时准确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先进行了建筑设计,唐老师负责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建筑图的批改,老师严格要求每个人,直到图形符合规范要求做到美观和实用。接着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也由唐老师负责,唐老师认真负责,几乎每天都会来,在我遇到不会时,老师总是认真细心的讲解给我们大家,直到我们都懂了。在毕业设计中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临近毕业设计结束,唐老师指导了我们进行结构图的绘制、所有图纸的修改工作和整理计算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框架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次的设计让我真正做到了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方面,同时也感觉到了知识的欠缺和不扎实。同时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们对运用PKPM软件和CAD软件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队我几年所学的知识有了更系统化得掌握,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也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结束,也即意味着我们大学生活的结束,走上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我相信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实现自己的理想。1

推荐第9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总结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通过这四年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独立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不知不觉毕业设计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时光令人难忘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完成了这次设计课题—扬州某办公楼框架结构图实训和施工组织设计。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设计,我通过自己动手看懂图纸和熟悉03G101图,梁柱钢筋分离和钢筋加密区的计算等,这是对我能力的一种提升。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

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的设计课题——扬州市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根据任务书上的进程安排,自己按时准确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各门相关课本,有《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设计》、《房屋建筑学》等,并自己借阅了相关设计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先进行了建筑设计,王老师主要负责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建筑图的批改,老师严格要求每个人,直到图形符合规范要求做到美观和实用。接着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由王老师负责,王老师认真负责,每个星期至少和学生见两次面,在我遇到不会时,老师总是认真细心的讲解给我们大家,直到我们都懂了。在毕业设计中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临近毕业设计结束,王老师指导了我们进行结构图的绘制、所有图纸的修改工作和整理计算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框架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生科的认识,通过这 1

次的设计让我真正做到了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方面,同时也感觉到了知识的欠缺和不扎实。同时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们对运用PKPM软件和CAD软件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队我几年所学的知识有了更系统化得掌握,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也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怎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明白了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时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最后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毕业设计的结束,也即意味着我们大学生活的结束,走上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我相信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推荐第10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2

一、建筑工程的分类……………………………………………………………2

(1) 设防的部位……………………………………………………………2

(2) 设防的方法……………………………………………………2

(3) 设防材料的性能……………………………………………………2

(4) 设防材料的品种………………………………………………………3

二、防水材料的要求和选取……………………………………………………3

(1) 防水材料的共性要求……………………………………………………3

(2) 防水材料的选取…………………………………………………………3

三、屋面防水的施工工艺……………………………………………………4

(1) 施工工序…………………………………………………………………4

(2) 操作要点…………………………………………………………………4

四、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护措施……………………………………………5

(1) 外墙渗漏的原因…………………………………………………………5

(2) 外墙渗漏防护措施………………………………………………………6

五、结束语………………………………………………………………………7

摘要

本论文文主要讲述了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防水材料的要求及选取和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和防护措施。

第一, 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编写通俗易懂,实用,便于了解和掌握。 第二, 根据自己的实习经验及相关资料突出了防水施工特点的内容,从而有利于防水质量的控制。

第三, 论文中同时将近期的新规范,新规章,新标准融入其中,丰富了内容。 第四, 论文介绍了防水材料的选取及防水材料的分类,为后续防水的施工创造了条件。

一,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

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可依据设防的部位、设防的方法、所用来设防的材料性能和品种来进行分类。

(1)按设防的部位进行分类按建(构)筑物工程出现渗漏水的主要部位可划分为:地下防水、屋面防水、室内厕浴间防水、外墙面防水以及特殊建(构)筑物和部位防水。

屋面防水:建(构)筑物屋面的防水;

地下防水:地下室、地下管沟、地下铁道、隧道、地下建(构)筑物的防水;

室内厕浴间防水:卫生间、浴室、盥洗室、清洁室、开水间以及楼面、地面、管道等的防水;

外墙面防水:外墙立面、坡面、板缝、窗边、窗台、框架梁底、柱边等的防水;

特殊建(构)筑物和部位防水:如水池、水塔、室内游泳池、喷水池、四季厅、室内花园、储油罐、储油池等的防水。 (2)按设防方法分类

①复合防水:采用各种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复合防水)是一种新型防水做法。在设防中采用多种不同性能的防水材料,利用各自具有的特性,在防水工程中复合使用,发挥各种防水材料的优势,以提高防水工程的整体性能,做到“刚柔结合,多道设防,综合治理”。如在节点部位,可用密封材料或性能各异的防水材料与大面积的一般防水材料配合使用,形成复合防水。

②构造自防水:采用一定型式或方法进行构造自防水或结合排水进行防水。如地铁车站为防止侧墙渗水采用的双层侧墙内衬墙(补偿收缩防水钢筋混凝土)、为防止顶板结构产生裂纹而设置的诱导缝和后浇带、为解决地铁结构漂浮而在底板下设置的倒滤 层(渗排水层)等。

(3)按设防材料性能分类

按设防材料的性能进行分类,可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

①刚性防水:刚性防水是指用素浆、水泥浆和防水砂浆组成的防水层。它是利用抹压均匀、密实的素灰和水泥砂浆分层交替施工,以构成一个整体防水层。由于是相间抹压的,各层残留的毛细孔道相互弥补,从而阻塞了渗漏水的通道,因此具有较高的 抗渗能力。

②柔性防水:柔性防水依据起防水作用的材料还可分为卷材防水、涂膜防水等多种。

还可分为卷材防水:卷材防水是将几层卷材用胶结材料黏在结构基层上,而构

2 成防水层。这种防水技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常用于屋面、地下室及地下构筑物的防水工程中,在屋面工程中,多用于平屋顶及坡度较小的屋面工程,通常作法是三毡四油、上面铺设绿豆砂保护层,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多作三毡四油,为防止卷材层破损,表面要再加一层保护层。卷材防水材料可分为三大类: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方式卷次阿、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涂膜防水:防水涂料主要是以乳化沥青、改性沥青、橡胶及合成树脂为主要防水材料,在其固化前为无定型黏稠状液态物质,通过在施工表面喷、涂防水涂料并铺设玻璃纤维布或聚酯纤维无纺布加强,经交链固化或溶剂、水分蒸发固化形成整体的防水涂膜,固化后形成的致密物质具有不透水性和一定的耐候性、延伸性,由于涂料为不定型物质,在涂布施工中对任何复杂的基层表面适应性强,固化后形成没有接缝的整体防水层。涂膜防水对

复杂部位施工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大部分材料是冷作业,施工十分简易,故目前在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4)按设防材料的品种分类

防水工程按设防材料的品种可分为《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密封材料防水、混凝土防水、粉状憎水材料防水、渗透剂防水等。

二,防水材料的要求及选取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水是依靠具有防水性能的材料来实现的,防水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防水层的耐久年限,防水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水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材料是防水工程的基础。我们在进行防水工程施工时,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材料质量标淮,并应满足设计要求。但不同的防水做法,对材料也应有不同的防水功能要求

建筑防水材料的共性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对光、热、臭氧等应具有一定承受能力。

(2)具有抗水渗透和耐酸碱性能。

(3)对外界温度和外力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即材料的拉伸强度要高能承受温差变化以及各种外力与基层伸缩、开裂所引起的变形。

(4)整体性好,既能保持自身的粘结性,又能与基层牢固粘结较高的剥离强度,形成稳定的不渗水整体。

对于不同部位的防水工程,其防水材料的要求也各有其侧重点,具体要求如下:

(1)屋面防水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其耐候性、耐温度、耐外力的性能尤为重要。因为屋面防水层,尤其是不设保温屋的外露防水层长期经受着风吹、雨淋、日晒、雪冻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侵袭和基层结构的变形影响。

(2)地下防水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必须具备优质的抗渗能力和延伸率,具有良好的整体不渗水性。这些要求是针对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且水比较大,以及地下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形等条件而提出的。

3

(3)室内厕浴间防水工程所选用的防水材料应能适合基层形状的变化并有利于管道设备的敷设,以不渗水性优异,无接缝的整体涂膜最为理想。这是针对面积小、穿培管洞多、阴阳角多、卫生设备多等因素及地面、楼面、墙面连接构造较复杂等特点而提出的。

(4)建筑外堵板缝防水工程所选用的防水材料应以具有较好的耐候性、高延伸率以及粘结性、抗下垂性等性能为主的材料,一般选择防水密封材料并辅以衬垫保温隔热材料进行配套处理为宜。这是考虑到堵体有承受保温、隔热、防水综合功能的需要和缝隙构造连接的特殊形式而提出的。

(5)特殊构筑物防水工程所选用的防水材料则应依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使用功能 同要求,由设计酌情选定。

三,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

一)施工程序

1.热作法卷材防水层施工程序

施工前确认→基层处理→局部增强处理→铺贴卷材→保护层施工→浇水试验检查。

2.冷作法卷材防水层施工程序

施工前确认→基层处理→局部增强处理→铺贴卷材→接缝边缘及油毡末端收头处理→浇水试验检查→保护层施工。 3.涂膜防水层施工

施工前确认→特殊部位的处理→涂布底胶涂料→涂膜防水施工→保护层施工→浇水试验。

(二)操作要点

1.卷材防水层施工

根据防水卷材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粘贴方法,节点或复杂部位可用混合法施工。 (1)热粘贴法操作要点

沥青胶结材料应当天熬制,当天使用。否则,应同新熬制材料分批混合使用。刷喷冷底子油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在女儿墙、管道等复杂部位的连接处,需做油毡附加层。檐口第一层油毡用浇油法操作,从雨水口两侧铺贴,油毡碰头应在两雨水口中间。屋面油毡铺贴顺序是:高低跨屋面应先铺高跨,从檐口开始往上铺。油毡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70mm,短边不少于lOOmm。各层油毡的搭接缝应错开不小于250mm。屋面与突出结构的连接处,主墙上铺卷材的高度不宜小于250mm。

(2)冷粘贴法操作要点

冷粘贴法适用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等。根据卷材品种,选用配套底胶。一般干燥4h以上,即可进行下道工序。在排水口、管子根部等复杂部位,应做增补处理。其办法是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铺贴卷材前,应在基层上弹出尺寸标准线。在基层涂刷的胶粘剂干燥后,便铺贴卷材。铺贴从流水下坡和屋面两侧边沿开始,卷材的长方向同流水坡成垂直。铺完一张卷材后,用长把刷和橡皮铁辊排除空气和压实。卷材铺贴完后须做淋水试验,质量合格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3)热熔法操作要点

4 热熔法用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基层处理剂涂刷和复杂部位增补处理,同冷粘贴法,但基层处理剂需干燥8h以上。卷材铺贴时,将卷材置于基层下坡,用喷灯烘烤卷材底面,熔化至有光亮发黑,滚动卷材并辊压粘贴。 2.涂膜防水层施工

(1)无增强骨架涂膜防水施工操作要点

突出屋面的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先做一布二涂防水附加层,用玻璃纤维布剪成同管根口径形状,周边加宽200mm的套布,套在管上,间隔4h刷两道涂料。实干后,再进行大面积涂膜施工。第一度涂膜的涂布量以1.5kg/㎡为宜。第二道涂膜与第一道涂膜涂刷方向垂直。保护层施工必须在涂膜完全固化及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不得破坏防水层。

(2)加增强骨架涂膜防水层施工操作要点

先做复杂部位的附加层,待屋顶需做油膏嵌缝的部位施工完毕,然后在基层上连续涂刷。底胶实干后,边涂刷边贴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之间需搭接70~100mm。最后进行封面涂料满涂,涂膜硬化前,不得在上行走或堆放物品。铺贴板块保护层时,不得损坏防水层。

四、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社会上对房屋质量的投诉亦有所增加,外墙渗漏占了 一定比例,但它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房屋质量 维修工作的经验,谈谈自己这方面的认识和实践体会。

(一)外墙渗漏原因的分析:

1、目前的框架结构住宅工程中填充墙,基本上为非承重的灰砂砖或小型砌块。灰砂砖 和小型砌块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施工中使用了受破损 或由于设备管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进行凿打,人为地造成外墙砌体破损,也较容易在外墙 砌体形成渗水处。

2、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此 外,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份被砖吸收,从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导 致砖和砂浆分离,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墙体裂缝。

3、温差引致混凝土结构梁柱与填充墙结合处产生开裂。

4、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适当 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墙体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 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5、饰面砖铺贴空鼓或铺贴砂浆不饱满,面砖与砂浆间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 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密缝勾缝遗漏都是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 此外墙易渗水与面砖勾缝和面砖表面不平也有一定关系,凹缝使外墙整体墙面不光滑,雨水 流速减缓,滞水时间、滞水量增多,特别是勾缝下缘处。勾缝质量不合要求或长期风吹雨淋 造成勾缝与面砖间有微裂缝,造成渗漏。

6、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 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

(二)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1、外墙砌筑所使用的砖块,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砖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且 在砌筑过程中不得打砖,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 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 留通缝,缝间竖向每隔600mm留拉结钢筋,拉结

5 筋伸入墙内各250mm,砌后浇C20细石混凝土 ;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 。

2、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 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 外侧竖缝质量。斜顶砌之上下灰缝,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遇有未勾 又沉裂的应补勾填实,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0mm的大缝,以保证重勾填实。

3、温差造成的裂缝,首先应把龟裂的打底层凿去,加上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 浆分层抹实,并且注意养护,而后再进行面层施工,就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 体渗漏的目的。顶层窗下八字裂缝、窗下竖向裂缝等现象出现可采用在顶层窗台加通长配筋 砼封顶窗盘的方法,增强刚度,消除裂缝。

4、对于基层产生裂缝,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钢丝网来 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加强养护。做好分格 线,特别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面砖、马赛克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 用油膏填缝后,方可上面层。第三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用聚合物砂浆“毛 化”处理(聚合物砂浆配合比可为107胶∶水∶水泥∶砂=1∶4∶10∶10计量搅拌均匀),涂在 光滑的面层上,湿养护7d,使之“毛化”以增强粘结力,而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结 合不良等缺陷。

5、对于外墙铺贴面砖的建筑物,外墙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在铺贴过程中一 定要有挤浆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保证密实度,勾缝完毕后要注意 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勾缝深度建议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 形平缝。质量管理方面要建立多级复查控制制度,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6、窗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确,与墙面接触 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防止倒泛水或积水。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窗后塞口要塞紧 密,窗洞上方须做滴水线槽(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0mm)。屋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 墙根位置处砼应比屋面砼多浇注10-15mm,保证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高于屋面板,而后再 砌筑女儿墙墙体,这样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保证了建 筑外观美观。

7、2种新材料可用来防止外墙渗漏:①在外墙抹灰的水泥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②采用 防水防渗漏彩色填缝料进行外墙砖的填缝。与没有加杜拉纤维的抹灰水泥沙浆相比,其抗裂 性能提高80%以上,抗渗性能提高60%以上。水泥砂浆的拌制,采用原有的搅拌设备及工艺 ,配合比不变,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并以目测不见成束纤维为准,杜拉纤维的掺量考虑包装 (1kg/包)及砂浆机容量(200L),取0.714 kg /m3,每包分成7小包,每槽1小包。抹灰水 泥砂浆的施工,按常规方法施工。抹灰前在梁底、墙柱交界处加挂300mm宽密目钢丝网,待 抹上的水泥砂浆表面干水后,用木抹子加纯水泥浆磨面1遍,水泥砂浆凝固后,淋水养护1周 。防水防渗漏彩色填缝料采用佛山建能材料厂生产的黑色瓷砖填缝料,其产品性能经检测, 弯曲强度6.4MPa、抗压强度30.8MPa、吸水率(24h)5.1%、渗水率0.293。对施工条件的要 求为:外墙砖粘贴24h后方可填缝,缝宽范围5—15 mm,混合比率为水灰比1:3,搅拌好的填 缝料要先静置5min后才能使用,并要在3h内使用完毕;填缝后20min左右进行外墙的表面清洗 ,并将填缝不完全处修补好。以上2种新材料经实际施工应用,防渗效果能达到预期目的,

6 而 且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防水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发挥重要作用。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防水材料,防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将建筑物的管理等各个方面。建筑防水工程的任务则是综合上述诸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评价,选择符合要求的高性能防水材料,进行可靠,耐久,合理,经济的防水功能工程设计,认真组织,精心施工,完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以满足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水耐用年限,实现防水工程的高质量及良好的综合效益。同时防水工程是一项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所以施工专业化是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要求是:不渗不漏,保证排水畅通,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使用功能。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优虐优劣与防水材料,防水设计,防水施工以及维修管理等密切相关,因此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去做,严格按照现行的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检查和验收。防水工程质量是完全可以做好的,给业主和用户交合格,满意的工程。

第11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目录

二、

(1) (2) (3) (4) (5) (6)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混凝土原材料……………………………………………………………………………2

混凝土的搅拌……………………………………………………………………………2

混凝土的运输……………………………………………………………………………2

混凝土的浇筑……………………………………………………………………………3

混凝土的养护……………………………………………………………………………3

加强施工管理……………………………………………………………………………3

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4

露筋………………………………………………………………………………………4

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4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5

混凝土裂缝………………………………………………………………………………

5混凝土夹芯………………………………………………………………………………5

外形尺寸偏差……………………………………………………………………………5

论文结语………………………………………………………………………………6

三、

(1) (2) (3) (4) (5) (6) (7)

四、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大规模、节能环保、形态迥异的高层建筑,而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此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钢筋混凝土,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就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之一。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导施工过程的当代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与整体性,我们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就得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每一施工环节。现浇混凝土工程包原材料料、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五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如下:

2.1混凝土原材料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后方可应用。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如果黏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在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 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他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2.2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成骨料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过程的控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时间适中,若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还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将下降;若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影响混凝土质量。其中如果用自落式搅拌机,时间搅拌在90~250s以内,如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间控制在60~200s以内,采用搅拌机容量越大,则搅拌时间较长的原则。其次,采用二次投料法代替一次投料法,强度可提高约15%,可省水泥15%~20%。其中预拌水泥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或用预拌水泥砂浆法:先将水泥、砂、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为均匀的混凝土。第三,进料容量控制为出料容量的1.5倍左右,且是搅拌机械的0.85倍。因为进料容量超过规定容量的10%以上,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反之,装料过少,则又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

2.3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要求做到运输过程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即要保证运输

道路平坦,混凝土从高处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同时要求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容器应不漏浆不吸水,这样则可以保证混凝土坍落度不得大于规范:基(1~3cm);板、梁、柱(3~5cm);薄壁、斗仓、筒仓、细柱(5~7cm)。运输时间控制在初凝前结束,运输时间的控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气温在25℃以下时:①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及等于C30的运输时间为120分钟之内;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30时的运输时间为90分钟之内。二是当气温大于或等于25℃时:①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及等于C30的运输时间为90分钟之内;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30时的运输时间在60分钟之内。尽量缩短运输路线。

2.4混凝土的浇筑

振捣过程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如果分次浇筑,则混凝土初凝以后再次浇筑混凝土要在既有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后进行。混凝土达到这一强度的时间决定于水泥的标号、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等,可以根据同条件下试块试压强度来进行确定。

预防混凝土缺陷。混凝土质量的好坏,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监理人员只能要求拆毁重做。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28d进行,并得出结论。监理人员、承包商、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等,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坍落度过大、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或强度是否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并检查试验结果。

混凝土变形处理。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体积变形、湿胀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振捣要密实,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3)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

2.5混凝土的养护

方法有三种:标准养护、自然养护热养护。标准养护是混凝土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护。如北方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热养护;南方亚热带地区,一般采用自然养护。全国现浇混凝土中以自然养护最为常见,要求刚浇筑完的混凝土避免风吹日晒,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早期大量失水,造成混凝土表面脱皮、起砂或产生干缩裂缝等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3h~15h内用吸水保湿能力较强的材料(如草席、芦席、麻袋、锯木等)将混凝土覆盖并浇水,以能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即可,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2.6加强施工管理

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除了上述注意事项以及方法外,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投资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要重视。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掌握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履行监理职责。由于混凝土现浇成型后其质量的好坏不能立即被评定,标准条件下需28d方可知晓,而混凝土施工作业又不因此而停顿,一旦发现前期质量问题,处理起来必定影响工程的投资、进度控制和工程质量,所以现浇混凝土施工尤其要注意事前、事中、事后

质量控制。要做到这一点,监理工程师应掌握一种或几种及时快速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应根据浇筑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判定现浇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检查其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要求;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时,应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区别对待进行修整。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三、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1、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 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3)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参考文献1](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4)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四)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1、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2)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3)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 (如气温低于+5ºC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参考文献2](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五)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1、预防措施:(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参考文献3](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2、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六)混凝土夹芯

1、产生原因:浇灌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

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冬季施工时如有冻雪等,可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

(七)外形尺寸偏差。

1、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2、产生原因:(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3、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参考文献4]

4、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

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四、结语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质量监督机构、试验、质控各部门要基本覆盖所有质控点,不但对原材料的生产、进货、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检测,而且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而运做的所有生产单位和专职职能部门,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试验室通过对每一个质控点的检测分析,及时把各种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控制状态,从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约束有关部门与人员。总之,要用人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第12篇: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上册)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2004级毕业设计

——综合楼

计算书

(上册)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综合楼。该工程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m2,共8层,局部9层,一层商场层高为4.5m,二—八层为办公用房,层高3.4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要求为7度设防;二类一组场地,基础采用桩基础形式。

本次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部分中,首先进行了

建筑方案设计,接着是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等施工图设计,共完成建筑施工图12张。在结构设计部分中,首先进行了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楼盖设计、屋盖设计,其次是选取了一榀横向框架进行手工计算,包括荷载统计和内力计算以及构件的配筋计算,共完成结构施工图19张。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针对不同的荷载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恒载和活载采用分层法,风载采用反弯点法,地震荷载采用D值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复习。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同时,还进行了“PKPM”电算,并与手算结构进行对比,以达到分析计算结果的目的。

关键词: 综合楼建筑设计结构计算

施工图设计

Abstract

my graduation design is “complex building”.The total area of the building is about 8000 square meters with eight floors.It is 4.5m of the first floor and 3.4m of the above floor.The building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ith the first floor using for shopping and the above floors using for office.

The design contain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Firstly, I choose one of the scheme which I made , secondly, I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façade design、graphic design、section design and building fabric detailing .finally,

I finish twelve piece of architectural working drawing.In the proce of structural design , firstly, I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form and colloc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slab.Secondly ,I choose to calculate the ⑥ axes frame by hand ,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loads,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ior forces and the cro section design of the components, finally I finish nineteen pieces of structural working drawing.

In the proce of calculating the interior force of the cro section ,I apply different method to different load, using stratifying method for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using inflection point method for wind load andD-value method for earthquake load.

In the proce of the gradual design, I use the computer program called“PKPM” to analysis my work,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which is calculated by hand.

Keyword:Complex Buildingarchitectural designstructural calculation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目录

摘要 ........................I II

................1

.....................1

.....................2

.....................6

.................8

1.5建筑设计综述 .....................9

.................10

...................15

................15

................21

3.3地震作用计算 ...................23

................38

.....................40

4.1恒载内力 ...................40

...................61

...............92...................101

.................101

.....................101

...............104

5.4求梁跨中弯矩 ................116

................119

...............127

...............136

5.8 构件各截面的内力设计值 .................139...................145

...................145

...................174................192

.....................192

.....................204

.................210

8.1设计资料 .....................210

..................212

8.4平台梁的设计 .....................213 215

.....................215

.................215

.................216

....................216

.............218

9.7 基桩承载力验算 .................220

.....................221

....................225 ..................226 致谢........................239 参考文献 ................240

第13篇:关于土木工程的毕业论文

关于土木工程的毕业论文

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突破 水电工程施工索赔决策分析研究及系统开发 大型冶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研究 浅议主体结构工程冬期施工的措施和要求 建筑工程脚手架施工浅析

市政工程施工新技术模糊综合后评价模型研究 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决策与管理研究

福堂水电站调压井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设计施工总承包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浅析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问题及对策研究

CKWR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水电工程施工索赔决策分析研究及系统开发 大型冶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研究 浅议主体结构工程冬期施工的措施和要求 建筑工程脚手架施工浅析

市政工程施工新技术模糊综合后评价模型研究 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决策与管理研究

福堂水电站调压井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设计施工总承包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浅析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问题及对策研究

CKWR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水工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施工仿真系统研大型冶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研究 浅议主体结构工程冬期施工的措施和要求 建筑工程脚手架施工浅析

市政工程施工新技术模糊综合后评价模型研究 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决策与管理研究

福堂水电站调压井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设计施工总承包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浅析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问题及对策研究

CKWR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水工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施工仿真系统研究与开发

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工法研究

第14篇:土木工程建筑管理方向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建筑管理方向

学 生 王从光 指导教师 李家华 (中级) 专 业 土木工程 层 次 专升本 年 级 09级 学 号 工作单位

时 间 2011年7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 时间: 2011年7月15日

摘 要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所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生产行为,是伴随着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招投标制的推行而走进我国的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以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为主,增强成本核算管理水平,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安全的完成。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概况 内容

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1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概况 „„„„„„„„„„„„„„„„„1 2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 2.1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主要包括 „„„„„„„„„„„„1 3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 3.1 土木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4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2 4.1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2 4.2 增强成本核算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3 4.3 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 „„„„„„„„„„„„„„„3 4.4 加强设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3 4.5 坚持遵约守信,强化合同管理 „„„„„„„„„„„„3 4.6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4 5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1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概况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生产经营的主战场,是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集结地,是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管理要通过合同规定,进行全方面的施工管理,以最佳的经济效益模式和建筑施工模式为工程带来综合的经济效益,以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施工部门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总体施工管理目标之下,竭尽所能地完善管理水平毋庸置疑,但是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还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其突出的管理现状之一就是管理模式不合理。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痕迹,尤其表现在一些大型工程施工项目上,行政和硬性指令的施工管理手段比较严重。而在成本管理方面,土木建筑施工的管理总是强调对一些简单的实物成本控制。种种的施工控制不足,体现了建设单位对施工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现有的管理控制体系也不够完整,大多数的管理经验都是长期施工过程在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的,很多时候缺少必要的理论验证,往往是在出现管理问题之后,才想到管理的失策。这种对施工管理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定性的做出判断的管理方法必然要被淘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的手段,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施工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好施工管理的全方位控制,根据工程施工中的实践,推广科学有效地管理策略,减少管理缺陷,全面提高施工效率。

2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2.1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主要包括:

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工程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人们在建筑工程领域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则产的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而言,成本控制主要管理的就是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项目工程投资费用。

3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日益发展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标准对于施工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化施工项目管理,改变了以往在施工项目管理上陈旧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完全按照《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的规定,实施了新型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模式。

依法进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目的在于规范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但有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的责任权利脱节现象。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劳资、用人、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滞后,普遍存在着责任权利脱节、有责无权、责利不匹配,大锅饭的分配形式等现象,没有形成责任权利有机

统一的机制。

3.1 土木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1 没有彻底落实项目法人制度。现在项目建设的投资和运行主体呈现多样化

3.1.2 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3.1.3 设计质量与责任挂钩之间不紧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施工单位要求II、III 类

设计变更过死,不管设计如何变更都不可调整。

3.1.4 合同管理不规范。

3.1.5 依然存在施工单位以包代管、非法转包的现象。有的施工企业无队伍、无机械,依靠

企业的资质和各种途径揽到任务,提取一定的费用后就非法转包。

4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4.1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是下三个方面:

4.1.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必须依据工程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工程质量保证系统,编写工程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和技师目标,使工程施工管理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及可监测性。

4.1.2 人、材料、施工机械的控制。

首先,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项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最后,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4.1.3 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

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4.2 增强成本核算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加强材料采购、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落到实处,解决项目管理体制中“包盈不包亏”的问题。要加强定额管理,做到用定额编制计划,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使定额真正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工具。还要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约束和审计监督,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和开支,降低管理费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要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扭转账物不符、财产不准、成本不实、虚盈实亏等问题;要培养利润动机,构造积累机制,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4.3 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反映土木建筑施工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要通过严格的岗位责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肃工作纪律,堵塞管理漏洞。要不断改进施工机具和作业手段,重视现场职工生活,改善现场作业环境。

4.4 加强设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为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在施工中应根据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特殊性和时间差异,我们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上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对项目所需机械进行管理,如此才能使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在跨度大、范围广、领域多、种类全的状况下游刃有余,避免因大量购置机械设备,而造成的企业资产浪费。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加强材料采购、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落到实处,解决项目管理体制中“包盈不包亏”的问题。要加强定额管理,做到用定额编制计划,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使定额真正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具。

4.5 坚持遵约守信,强化合同管理。

企业要面向市场,就要通过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按期按质交工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提高企业知名度。要提高编制合同的水平,确保合同的完整性;项目的管理要以工程项目合同条款规定的工期、质量为目标,科学有效地组织施工生产;总承包企业要与各分包单位签订总分包合同,总包企业要对工程全面负责,分包单位对总包单位负责。此外,还要学会工程索赔的方法和技巧,用合同约束发包方,依靠合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努力在市场经济中建立承包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向承包商的转变。

4.6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所谓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5 结论: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活动。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处理大量的复杂的技术问题,耗费大量的人力,耗费大量的物资,动用大量的设备。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必须对土木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是控制整体项目建设的关键,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而且是涉及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途径。在施工中任何的管理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以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为主,增强成本核算管理水平,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加强设备管理,进行必要而且有效的沟通,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为工程建设带来全方位地社会信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肇启君. 浅议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施工质量[J].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2010,(05).2 李月英.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09,2(6).3 胡 寅.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4):185-186 4 姚作杰.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J].管理之道,2009,11(5):38-40 5 覃正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2.6 张新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J].2010(8).7 高建明.关于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0(11).8 陈大海,章表,钟云海.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0(4).

第15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摘要(中英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的开发处于上升空间。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商业用房、住宅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环境、经济、功能和舒服度等方面。所以现在对项目编制者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项目的开发一般分为项目前期计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交付使用段。在编制项目策划书过程中,我们要详细介绍这三个阶段考虑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项目的前期策划主要是识别项目的需要,确定项目的方向,对项目作出决策,是项目的孕育阶段。工程项目前期策划过程中可以按以下方法:项目构思的产生和选择、项目目标设计和项目定义、可行性研究、评价和决策。同时在这个阶段中对项目实施的成本和工期有一定的计划。项目实施阶段是把平面实现立体复杂的过程,里面包含了项目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要领。确立这些关键性的事物才能高效的实现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到工程进度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以及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最后,项目经过各方验收达到标准以后交付使用。在接下去的章节中详细项目策划书的各个过程。

关键字:项目概况;项目计划;工作目标;成本控制;工作程序;工程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economic,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s raising space.Accompanied by the pursuit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residential increasing, this was reflected in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functional and comfortable degree.So now,on project preparation for higher requirements.Project development generally divided into pre-project planning phase,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and project complete consign is used section.In the proce of compiling project planning book, we will detail the three stage consider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The planning stage of the project is to identify the needs of the project,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ject, to make decisions on the project, is a nascent stage of the project.Project early in the planning proce by the following methods: idea gener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project,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objectives and the project definition, feasibility study,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tage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cost and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has a certain plan.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hase plane dimensional complex proce, contain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and technical main point.We establish these critical things to achieve goals efficiently.In the proce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main consideration to project progre control,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and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Finally, project delivered after the acceptance of all parties to achieve the standard.Project planning book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next chapter.

Key words:Project Overview;Project plan;Work target; Cost control;Working procedures; Project management;

第16篇:关于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版)

关于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浅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探究在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

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研究

龙青高速十一标段公路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直接工程费的监控研究

高速公路施工合同工程变更纠纷法律对策研究

石化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变更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

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探究在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

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研究

龙青高速十一标段公路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直接工程费的监控研究

高速公路施工合同工程变更纠纷法律对策研究

石化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变更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

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

工程监理施工质量控制

探究在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

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研究

龙青高速十一标段公路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直接工程费的监控研究

高速公路施工合同工程变更纠纷法律对策研究

石化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变更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

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

工程监理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

第17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英文翻译

外文翻译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xxx

一、外文原文:

Structural Systems to resist lateral loads Commonly Used structural Systems With loads measured in tens of thousands kips, there is little room in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s for exceively complex thoughts.Indeed, the better high-rise buildings carry the universal traits of simplicity of thought and clarity of expreion.It does not follow that there is no room for grand thoughts.Indeed, it is with such grand thoughts that the new family of high-rise buildings has evolved.Perhaps more important, the new concepts of but a few years ago have become commonplace in today’ s technology.

Omitting some concepts that are related strictly to the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tructural systems used in high-rise buildings can be categorized as follows: 1.Moment-resisting frames.2.Braced frames, including ec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3.Shear walls, including steel plate shear walls.4.Tube-in-tube structures.5.Core-interactive structures.6.Cellular or bundled-tube systems.Particularly with the recent trend toward more complex forms, but in response also to the need for increased stiffne to resist the forces from wind and earthquake, most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structural systems built up of combinations of frames, braced bents, shear walls, and related systems.Further, for the taller buildings, the majorities are composed of interactive elements in three-dimensional arrays.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se elements is the very eence of the design proce for high-rise buildings.These combinations need evolve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unctional, and cost considerations so as to provide efficient structures that provoke th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to new heights.This is not to say that imaginative structural design can create great architecture.To the contrary, many examples of fine architecture have been created with only moderate support from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while only fine structure, not great architecture, can be developed

without the genius and the leadership of a talented architect.In any event, the best of both is needed to formulate a truly extraordinary design of a high-rise building.While comprehensive discuions of these seven systems are generally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further discuion is warranted here .The eence of the design proce i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discuion.

Moment-Resisting Frames Perhap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ystem in low-to medium-rise buildings, the moment-resisting frame, is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embers connected eentially rigidly at their joints.Such frames are used as a stand-alone system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systems so as to provide the needed resistance to horizontal loads.In the tall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system is likely to be found inappropriate for a stand-alone system, thi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in mobilizing sufficient stiffne under lateral forces. Analysi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STRESS, STRUDL, or a host of other appropriate computer programs; analysis by the so-called portal method of the cantilever method has no place in today’s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intrinsic flexibility of the column/girder intersection, and because preliminary designs should aim to highlight weaknees of systems, it is not unusual to use center-to-center dimensions for the frame i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Of course, in the latter phases of design, a realistic appraisal in-joint deformation is eential.

Braced Frames The braced frame, intrinsically stiffer than the moment –resisting frame, finds also greater application to higher-rise buildings.The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diagonal members, connected simply or rigidly at their joints.It is used commonly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aller buildings and as a stand-alone system in low-to medium-rise buildings.While the use of structural steel in braced frames is common, concrete fram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of the larger-scale variety.Of special interest in areas of high seismicity is the use of the eccentric braced frame.

Again, analysis can be by STRESS, STRUDL, or any one of a series of two –or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computer programs.And again, center-to-center dimensions are used commonly i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Shear walls The shear wall is yet another step forward along a progreion of ever-stiffer structural systems.The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thin, generally (but not always) concrete elements that provide both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eparation between building functions.In high-rise buildings, shear wall systems tend to have a relatively high aspect ratio, that is, their height tends to be large compared to their width.Lacking tension in the foundation system, any structural element is limited in its ability to resist overturning moment by the width of the system and by the gravity load supported by the element.Limited to a narrow overturning, One obvious use of the system, which does have the needed width, is in the exterior walls of building, where the requirement for windows is kept small.Structural steel shear walls, generally stiffened against buckling by a concrete overlay, have found application where shear loads are high.The system, intrinsically more economical than steel bracing,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carrying shear loads down through the taller floors in the areas immediately above grade.The system has the further advantage of having high ductility a featur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areas of high seismicity.The analysis of shear wall systems is made complex because of the inevitable presence of large openings through these walls.Preliminary analysis can be by tru-analogy,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r by making use of a proprietary computer program designed to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or coupling, of shear walls.

Framed or Braced Tubes The concept of the framed or braced or braced tube erupted into the technology with the IBM Building in Pittsburgh, but was followed immediately with the twin 110-story tower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and a number of other buildings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dimensional frames, braced frames, or shear walls, forming a closed surface more or le cylindrical in nature, but of nearly any plan configuration.Because those columns that resist

lateral forces are placed as far as poible from the cancroids of the system, the overall moment of inertia is increased and stiffne is very high.The analysis of tubular structures is don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s, or by two- dimensional analogy, where poible, whichever method is used, it must be capable of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s of shear lag.

The presence of shear lag, detected first in aircraft structures, is a serious limitation in the stiffne of framed tubes.The concept has limited recent applications of framed tubes to the shear of 60 stories.Designers have developed various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shear lag, most noticeably the use of belt trues.This system finds application in buildings perhaps 40stories and higher.However, except for poible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belt trues interfere with nearly every building function aociated with the outside wall; the trues are placed often at mechanical floors, mush to the disapproval of the designers of the mechanical systems.Neverthele, as a cost-effective structural system, the belt tru works well and will likely find continued approval from designers.Numerous studies have sought to optimize the location of these trues, with the optimum location very dependent on the number of trues provided.Experience would indicate, however, that the location of these trues is provided by the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 systems and by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as the economics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not highly sensitive to belt tru location.Tube-in-Tube Structures The tubular framing system mobilizes every column in the exterior wall in resisting over-turning and shearing forces.The term‘tube-in-tube’is largely self-explanatory in that a second ring of columns, the ring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service core of the building, is used as an inner framed or braced tube.The purpose of the second tube is to increase resistance to over turning and to increase lateral stiffne.The tubes need not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that is, one tube could be framed, while the other could be braced.In considering this system,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clear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hear and the flexural components of deflection, the terms being taken from beam analogy.In a framed tube, the shear component of deflection is aociated with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columns and girders (i.e, the webs of the framed tube) while the flexural component is aociated with the axial shortening and lengthening of columns (i.e, the flanges of the framed tube).In a

braced tube, the shear component of deflection is aociated with the axial deformation of diagonals while the flexural component of deflection is aociated with the axial shortening and lengthening of columns.Following beam analogy, if plane surfaces remain plane (i.e, the floor slabs),then axial strees in the columns of the outer tube, being farther form the neutral axis, will be substantially larger than the axial strees in the inner tube.However, in the tube-in-tube design, when optimized, the axial strees in the inner ring of columns may be as high, or even higher, than the axial strees in the outer ring.This seeming anomaly is a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shearing component of stiffne between the two systems.This is easiest to under-stand where the inner tube is conceived as a braced (i.e, shear-stiff) tube while the outer tube is conceived as a framed (i.e, shear-flexible) tube.

Core Interactive Structures Core interactive structures are a special case of a tube-in-tube wherein the two tubes are coupled together with some form of three-dimensional space frame.Indeed, the system is used often wherein the shear stiffne of the outer tube is zero.The United States Steel Building, Pittsburgh, illustrates the system very well.Here, the inner tube is a braced frame, the outer tube has no shear stiffne, and the two systems are coupled if they were considered as systems paing in a straight line from the “hat” structure.Note that the exterior columns would be improperly modeled if they were considered as systems paing in a straight line from the “hat” to the foundations; these columns are perhaps 15% stiffer as they follow the elastic curve of the braced core.Note also that the axial forces aociated with the lateral forces in the inner columns change from tension to compreion over the height of the tube, with the inflection point at about

5/8 of the height of the tube.The outer columns, of course, carry the same axial force under lateral load for the full height of the columns because the columns because the shear stiffne of the system is close to zero.

The space structures of outrigger girders or trues, that connect the inner tube to the outer tube, are located often at several levels in the building.The AT&T headquarters is an example of an astonishing array of interactive elements: 1.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94 ft (28.6m) wide, 196ft(59.7m) long, and 601ft (183.3m) high.

2.Two inner tubes are provided, each 31ft(9.4m) by 40 ft (12.2m), centered 90 ft (27.4m) apart in the long direction of the building.3.The inner tubes are braced in the short direction, but with zero shear stiffne in the long direction.4.A single outer tube is supplied, which encircles the building perimeter.5.The outer tube is a moment-resisting frame, but with zero shear stiffne for the center50ft (15.2m) of each of the long sides.6.A space-tru hat structure is provided at the top of the building.7.A similar space tru is locate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building 8.The entire aembly is laterally supported at the base on twin steel-plate tubes, because the shear stiffne of the outer tube goes to zero at the base of the building.

Cellular structures A claic example of a cellular structure is the Sears Tower, Chicago, a bundled tube structure of nine separate tubes.While the Sears Tower contains nine nearly identical tubes, the basic structural system has special application for buildings of irregular shape, as the several tubes need not be similar in plan shape,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some of the individual tubes one of the strengths and one of the weaknees of the system.This special weakne of this system, particularly in framed tubes, has to do with the concept of differential column shortening.The shortening of a column under load is given by the expreion

△=ΣfL/E For buildings of 12 ft (3.66m) floor-to-floor distances and an average compreive stre of 15 ksi (138MPa), the shortening of a column under load is 15 (12)(12)/29,000 or 0.074in (1.9mm) per story.At 50 stories, the column will have shortened to 3.7 in.(94mm) le than its unstreed length.Where one cell of a bundled tube system is, say, 50stories high and an adjacent cell is, say, 100stories high, those columns near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need to have this differential deflection reconciled.

Major structural work has been found to be needed at such locations.In at least one building, the Rialto Project, Melbourne,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found it neceary to vertically pre-stre

the lower height columns so as to reconcile the differential deflections of columns in close proximity with the post-tensioning of the shorter column simulating the weight to be added on to adjacent, higher columns.

二、原文翻译:

抗侧向荷载的结构体系

常用的结构体系

若已测出荷载量达数千万磅重,那么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就没有多少可以进行极其复杂的构思余地了。确实,较好的高层建筑普遍具有构思简单、表现明晰的特点。

这并不是说没有进行宏观构思的余地。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宏观的构思,新奇的高层建筑体系才得以发展,可能更重要的是:几年以前才出现的一些新概念在今天的技术中已经变得平常了。

如果忽略一些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的概念不谈,高层建筑里最为常用的结构体系便可分为如下几类:

1. 抗弯矩框架。

2. 支撑框架,包括偏心支撑框架。 3. 剪力墙,包括钢板剪力墙。 4. 筒中框架。 5. 筒中筒结构。 6. 核心交互结构。

7. 框格体系或束筒体系。

特别是由于最近趋向于更复杂的建筑形式,同时也需要增加刚度以抵抗几力和地震力,大多数高层建筑都具有由框架、支撑构架、剪力墙和相关体系相结合而构成的体系。而且,就较高的建筑物而言,大多数都是由交互式构件组成三维陈列。

将这些构件结合起来的方法正是高层建筑设计方法的本质。其结合方式需要在考虑环境、功能和费用后再发展,以便提供促使建筑发展达到新高度的有效结构。这并不是说富于想象力的结构设计就能够创造出伟大建筑。正相反,有许多例优美的建筑仅得到结构工程师适当的支持就被创造出来了,然而,如果没有天赋甚厚的建筑师的创造力的指导,那么,得以发展的就只能是好的结构,并非是伟大的建筑。无论如何,要想创造出高层建筑真正非凡的设计,两者都需要最好的。

虽然在文献中通常可以见到有关这七种体系的全面性讨论,但是在这里还值得进一步讨论。设计方法的本质贯穿于整个讨论。设计方法的本质贯穿于整个讨论中。

抗弯矩框架

抗弯矩框架也许是低,中高度的建筑中常用的体系,它具有线性水平构件和垂直构件在接头处基本刚接之特点。这种框架用作独立的体系,或者和其他体系结合起来使用,以便提供所需要水平荷载抵抗力。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可能会发现该本系不宜作为独立体系,这是因为在侧向力的作用下难以调动足够的刚度。

我们可以利用STRESS,STRUDL 或者其他大量合适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结构分析。所谓的门架法分析或悬臂法分析在当今的技术中无一席之地,由于柱梁节点固有柔性,并且由于初步设计应该力求突出体系的弱点,所以在初析中使用框架的中心距尺寸设计是司空惯的。当然,在设计的后期阶段,实际地评价结点的变形很有必要。

支撑框架

支撑框架实际上刚度比抗弯矩框架强,在高层建筑中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种体系以其结点处铰接或则接的线性水平构件、垂直构件和斜撑构件而具特色,它通常与其他体系共同用于较高的建筑,并且作为一种独立的体系用在低、中高度的建筑中。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强震区使用偏心支撑框架。

此外,可以利用STRESS,STRUDL,或一系列二维或三维计算机分析程序中

的任何一种进行结构分析。另外,初步分析中常用中心距尺寸。

剪力墙

剪力墙在加强结构体系刚性的发展过程中又前进了一步。该体系的特点是具有相当薄的,通常是(而不总是)混凝土的构件,这种构件既可提供结构强度,又可提供建筑物功能上的分隔。

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体系趋向于具有相对大的高宽经,即与宽度相比,其高度偏大。由于基础体系缺少应力,任何一种结构构件抗倾覆弯矩的能力都受到体系的宽度和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的限制。由于剪力墙宽度狭狭窄受限,所以需要以某种方式加以扩大,以便提从所需的抗倾覆能力。在窗户需要量小的建筑物外墙中明显地使用了这种确有所需要宽度的体系。

钢结构剪力墙通常由混凝土覆盖层来加强以抵抗失稳,这在剪切荷载大的地方已得到应用。这种体系实际上比钢支撑经济,对于使剪切荷载由位于地面正上方区域内比较高的楼层向下移特别有效。这种体系还具有高延性之优点,这种特性在强震区特别重要。

由于这些墙内必然出同一些大孔,使得剪力墙体系分析变得错综复杂。可以通过桁架模似法、有限元法,或者通过利用为考虑剪力墙的交互作用或扭转功能设计的专门计处机程序进行初步分析

框架或支撑式筒体结构:

框架或支撑式筒体最先应用于IBM公司在Pittsburgh的一幢办公楼,随后立即被应用于纽约双子座的110层世界贸易中心摩天大楼和其他的建筑中。这种系统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三维结构、支撑式结构、或由剪力墙形成的一个性质上差不多是圆柱体的闭合曲面,但又有任意的平面构成。由于这些抵抗侧向荷载的柱子差不多都被设置在整个系统的中心,所以整体的惯性得到提高,刚度也是很大的。

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三维概念的应用、二维的类比,我们可以进行筒体结构的分析。不管应用那种方法,都必须考虑剪力滞后的影响。

这种最先在航天器结构中研究的剪力滞后出现后,对筒体结构的刚度是一个很大的限制。这种观念已经影响了筒体结构在60层以上建筑中的应用。设计者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的技术,用以减小剪力滞后的影响,这其中最有名的是桁架的应用。框架或支撑式筒体在40层或稍高的建筑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除了一些美观的考虑外,桁架几乎很少涉及与外

墙联系的每个建筑功能,而悬索一般设置在机械的地板上,这就令机械体系设计师们很不赞成。但是,作为一个性价比较好的结构体系,桁架能充分发挥它的性能,所以它会得到设计师们持续的支持。由于其最佳位置正取决于所提供的桁架的数量,因此很多研究已经试图完善这些构件的位置。实验表明:由于这种结构体系的经济性并不十分受桁架位置的影响,所以这些桁架的位置主要取决于机械系统的完善,审美的要求,

筒中筒结构:

筒体结构系统能使外墙中的柱具有灵活性,用以抵抗颠覆和剪切力。“筒中筒”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筑物的核心承重部分又被包围了第二层的一系列柱子,它们被当作是框架和支撑筒来使用。配置第二层柱的目的是增强抗颠覆能力和增大侧移刚度。这些筒体不是同样的功能,也就是说,有些筒体是结构的,而有些筒体是用来支撑的。

在考虑这种筒体时,清楚的认识和区别变形的剪切和弯曲分量是很重要的,这源于对梁的对比分析。在结构筒中,剪切构件的偏角和柱、纵梁(例如:结构筒中的网等)的弯曲有关,同时,弯曲构件的偏角取决于柱子的轴心压缩和延伸(例如:结构筒的边缘等)。在支撑筒中,剪切构件的偏角和对角线的轴心变形有关,而弯曲构件的偏角则与柱子的轴心压缩和延伸有关。

根据梁的对比分析,如果平面保持原形(例如:厚楼板),那么外层筒中柱的轴心压力就会与中心筒柱的轴心压力相差甚远,而且稳定的大于中心筒。但是在筒中筒结构的设计中,当发展到极限时,内部轴心压力会很高的,甚至远远大于外部的柱子。这种反常的现象是由于两种体系中的剪切构件的刚度不同。这很容易去理解,内筒可以看成是一个支撑(或者说是剪切刚性的)筒,而外筒可以看成是一个结构(或者说是剪切弹性的)筒。

核心交互式结构:

核心交互式结构属于两个筒与某些形式的三维空间框架相配合的筒中筒特殊情况。事实上,这种体系常用于那种外筒剪切刚度为零的结构。位于Pittsburgh的美国钢铁大楼证实了这种体系是能很好的工作的。在核心交互式结构中,内筒是一个支撑结构,外筒没有任何剪切刚度,而且两种结构体系能通过一个空间结构或“帽”式结构共同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外部的柱子看成是一种从“帽”到基础的直线体系,这将是不合适的;根据支撑核心的弹性曲线,这些柱子只发挥了刚度的15%。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内柱中与侧向力有关的轴向力沿筒高度由拉力变为压力,同时变化点位于筒高度的约5/8处。当然,外柱也传

递相同的轴向力,这种轴向力低于作用在整个柱子高度的侧向荷载,因为这个体系的剪切刚度接近于零。

把内外筒相连接的空间结构、悬臂梁或桁架经常遵照一些规范来布置。美国电话电报总局就是一个布置交互式构件的生动例子。

1、结构体系长59.7米,宽28.6米,高183.3米。

2、布置了两个筒,每个筒的尺寸是9.4米×12.2米,在长方向上有27.4米的间隔。

3、在短方向上内筒被支撑起来,但是在长方向上没有剪切刚度。

4、环绕着建筑物布置了一个外筒。

5、外筒是一个瞬时抵抗结构,但是在每个长方向的中心15.2米都没有剪切刚度。

6、在建筑的顶部布置了一个空间桁架构成的“帽式”结构。

7、在建筑的底部布置了一个相似的空间桁架结构。

8、由于外筒的剪切刚度在建筑的底部接近零,整个建筑基本上由两个钢板筒来支持。

框格体系或束筒体系结构: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是箱式结构的经典之作,它由九个相互独立的筒组成的一个集中筒。由于西尔斯大厦包括九个几乎垂直的筒,而且筒在平面上无须相似,基本的结构体系在不规则形状的建筑中得到特别的应用。一些单个的筒高于建筑一点或很多是很常见的。事实上,这种体系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既有坚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

这种体系的脆弱,特别是在结构筒中,与柱子的压缩变形有很大的关系,柱子的压缩变形有下式计算:

△=ΣfL/E 对于那些层高为3.66米左右和平均压力为138MPa的建筑,在荷载作用下每层柱子的压缩变形为15(12)/29000或1.9毫米。在第50层柱子会压缩94毫米,小于它未受压的长度。这些柱子在50层的时候和100层的时候的变形是不一样的,位于这两种体系之间接近于边缘的那些柱需要使这种不均匀的变形得以调解。

主要的结构工作都集中在布置中。在Melbourne的Rialto项目中,结构工程师发现至少有一幢建筑,很有必要垂直预压低高度的柱子,以便使柱不均匀的变形差得以调解,调解的方法近似于后拉伸法,即较短的柱转移重量到较高的邻柱上。

第18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题目选择

管理类:

1.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2.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

3.房地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研究 4.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及投资报价书 5.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分析与立法研究 6.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控制机制研究 7.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实例) 8.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理论(方法、手段、策略)研究 9.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10.工程项目规划(实例)

11.砖混结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类:

1.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原理的研究 2.关于软弱土判别与处理的问题讨论

3.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研究

4.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5.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砖混结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8.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

9.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地基处理与地基加固研究与技术发展应用 10.新型保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1.高速公路隧道开挖全过程ANSYS仿真分析

第19篇:土木工程建筑管理方向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3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3

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

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4

五、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4 参考文献„„„„„„„„„„„„„„„„„„„„„„„„„„„„„„„6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是控制整体项目建设的关键,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而且是涉及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途径。在施工中任何的管理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有利于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建设时间、建设水平,进而使工程能够有序的、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以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为主,增强成本核算管理水平,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为工程建设带来全方位地社会信誉。

【关键词】土木工程管理现状内容策略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的手段,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施工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好施工管理的全方位控制,根据工程施工中的实践,推广科学有效地管理策略,减少管理缺陷,全面提高施工效率。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生产经营的主战场,是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集结地,是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管理要通过合同规定,进行全方面飞施工管理,以最佳的经济效益模式和建筑施工模式为工程带来综合的经济效益,以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施工部门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总体施工管理目标之下,竭尽所能地完善管理水平毋庸置疑,但是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还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其突出的管理现状之一就是管理模式不合理。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痕迹,尤其表现在一些大型工程施工项目上,行政和硬性指令的施工管理手段比较严重。而在成本管理方面,土木建筑施工的管理总是强调对一些简单的实物成本控制,例如: 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多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方式。项目接到手现联系供货商,与供货商缺乏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宗材料一次购入量太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材料又得频繁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种种的施工控制不足,体现了建设单位对施工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现有的管理控制体系也不够完整,大多数的管理经验都是长期施工过程在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的,很多时候缺少必要的理论验证,往往是在出现管理问题之后,才想到管理的失策。这种对施工管理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定性作出判断的管理方法必然要被淘汰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进度管理。工程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然后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为了保证进度控制可以将进度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旬,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对出现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2、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则产的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施工单位应在到达某个见证点之前的一定时间,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说明将到达该见证点准备施工的时间,请监理人员届时现场进行见证和监督。

3、成本管理。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而言,成本控制主要管理的就是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项目工程投资费用。成本管理要保证成本计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取得较好投资效益。成本管理要把握好经济效益的原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基准,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

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涉及的环节多、部门多、程序复杂,所以找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没有彻底落实项目法人制度。现在项目建设的投资和运行主体呈现多样化。有的是项目筹资、建设管理、运营、还贷一体化的项目法人运作;有的则是筹资建设一个单位一 帮人,运营还贷又是另一个单位另一帮人。

(2)招投标管理不规范。一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时常发生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二是承发包的价格不合理。有的是甲方评标办法的导向致使无序竞争,有的压价超过了工程结构的成本价,导致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日后整体工程质量低劣。

(3)设计质量与责任挂钩之间不紧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施工单位要求II、III 类设计变更过死,不管设计如何变更都不可调整。

(4)合同管理不规范。一是甲方方面,经常制定“不平等条款”的合同条件。由于现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不成熟,所以,即使甲方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 ,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从而影响工程质量;二是施工方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临时需要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违约现象严重。

(5)依然存在施工单位以包代管、非法转包的现象。有的施工企业无队伍、无机械,依靠企业的资质和各种途径揽到任务,提取一定的费用后就非法转包。这种“以包代管”的现象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

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依法进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目的在于规范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但有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

(2)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的责任权利脱节现象。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劳资、用人、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滞后,普遍存在着责任权利脱节、有责无权、责利不匹配,大锅饭的分配形式等现象,没有形成责任权利有机统一的机制。

五、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

1.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要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规范项目组织规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是项目组织控制实施过程中人员行为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土木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为了避免出现管理层面的盲区,必须要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简单地说就是将项目管理落实到各个单位、各个个人,做的是有人做,则有人问。在具体的分工上,要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同时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2. 增强成本核算管理水平。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通过成本核算管理来控制成本,合理地按照成本预算进行生产,具体来说成本管理要依靠工程核算,核算成本的内容包括: 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 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这些核算环节是进行成本管理的数据依据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例如: 施工部门要加强材料采购,就要进行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的管理审核,使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落到实处。要加强定额管理,做到用定额编制计划,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使定额真正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工具。除了这种项目细节管理之外,对整体的土木施工管理还要鉴于建筑施工预算,根据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多层次的分解和划细,计算求出每一基本构成要素的工料机消耗量和价值,然后根据设计文件等,

汇总计算出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以便与对施工成本进行全面控制。

3. 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反映土木建筑施工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要通过严格的岗位责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肃工作纪律,堵塞管理漏洞。要不断改进施工机具和作业手段,重视现场职工生活,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施工管理首先要从现场文明施工抓起,做了对“脏、乱、差”施工现场的整顿工作。要对每一个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排队,对管理混乱的在建工程,该停工的停工,该警告的警告,使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努力使现场管理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现场管理要特别注意对安全管理的控制,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施工管理的重点,管理部门最后要建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定期的安全活动,宣传其他项目部好的安全管理模式、方法,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安全违章曝光台”。以反面教材加深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营造施工现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对硬性管理来说,要建立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是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

4、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组织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生产都应当以此为依据。项目危机的防范不但要求项目组织的所有人员能够一丝不苟的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对项目组织能对引发施工项目危机的薄弱环节进行预控。无论是直接参与防范的各种措施,还是做本职工作,都需要依据规范行事。日常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按照组织规范实施,这本身就可以减少诱发危机发生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完备的组织规范是危机防范的基础。

5、加强设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在施工中应根据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特殊性和时间差异,我们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上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对项目所需机械进行管理,如此才能使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在跨度大、范围广、领域多、种类全的状况下游刃有余,避免因大量购置机械设备,而造成的企业资产浪费。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加强材料采购、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落到实处,解决项目管理体制中“包盈不包亏”的问题。要加强定额管理,做到用定额编制计划,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使定额真正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具。还要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约束和审计监督,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和开支,降低管理费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要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扭转账物不符、财产不准、成本不实、虚盈实亏等问题;要培养利润动机,构造积累机制,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6、进行必要而且有效的沟通在施工项目组织中,沟通是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和思想交流方式。通过沟通成员之间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项目组织中的沟通方式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一般都在规定的渠道内运作,其信息流是双向的,也称垂直沟通:由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运用垂直沟通时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信息瓶颈。如果组织内的信息是通过组织通信链上一个个特定的接点传递,当信息量比较多且时间紧时,这些接点就会成为信息的瓶颈,阻塞了组织的信息传递。其次,信息过滤,指信息传递者凭借自身的主观意识和理解,压缩信息甚至于篡改或删除“坏消息”,或者由于未能清楚地收到信息而曲解信息,导致信息传递失真。以上两个问题都会阻碍组织不能发现问题,无法对此做出及时做出对策,从而延误了对不稳定因素处理的时机。所以在组织的沟通中,要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出现。

在项目组织中还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地域性强和乡土观念,非正式组织在项目施工组织中大量存在,那么非正式沟通方式存在就成为必然。

正确地利用和引导非正式沟通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正式沟通方式的不足,使得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达到事半功倍。

7、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充分发挥监理的积极作用。首先,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

对监理工程师的认定,不但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也要辅之以年龄、工龄、工作经验的限制。其次,扩大监理人员的监理范围。将监理法范围扩大到工程项目设计、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等重要环节。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是控制整体项目建设的关键,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而且是涉及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途径。在施工中任何的管理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以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为主,增强成本核算管理水平,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加强设备管理,进行必要而且有效的沟通,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为工程建设带来全方位地社会信誉。

参考文献:

[1]肇启君. 浅议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施工质量[J].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2010,( 05) .

[2]罗柳毅.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J]. 广东科技,2007,( 07) .

[3]杨学银.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分析[J]. 科协论坛( 下半月) ,2007,( 08) .

[4] 肖振红.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J].中化建设,2008(2):67-69.

[5] 魏建伟,邓哲.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工程技术.

[6] 李月英.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09,2(6):

[7] 颜耀武.浅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J].建筑施工,2007,5(3):134.

[8] 彭慧军.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3):157.

[9] 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0,21(1):54.

[10] 祈志刚.论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J].Value Engineering,2010,21(1):21.

[11] 胡寅.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4):185-186.

[12] 姚作杰.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J].管理之道,2009,11(5):38-40.

[13] 覃正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2.

[14]张凌飞,庄家.浅谈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资讯,2010(8).

[15]肇启君.浅议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施工质量[J].时代教育:教育

教学刊,2010(5).

[16]张新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J].2010(8).

[17]高建明.关于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0(11).

[18]陈大海,章表,钟云海.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0(4).

第20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2.浅析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概预算 3.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讨论 4.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 5.浅谈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 6.论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7.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论文指导企鹅舞衣衣期玖巴期玖叁 9.浅谈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0.浅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灌筑法施工技术 11.桥面防水屋施工应用实践

12.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办法 13.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14.关键链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5.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6.谈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17.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18.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19.工程成本控制方法及重要性

20.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对成本的影响浅析 21.浅谈现场施工管理 22.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应用

23.高速公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24.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处理方案 25.浅谈项目安全管理与新模式 26.浅谈转岩地基中木桩的极限承载力

27.浅谈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施工中的应用 28.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29.论某E院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

3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问题和技术支持 31.浅析砼裂缝的原因,预防探讨 32.施工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 33.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34.厦门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35.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有效措施 36.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及成本分析 37.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合同管理 38.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 39.论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与成本控制 40.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 41.谈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42.浅谈节能建筑推广与实施 43.智能建筑的工程建筑管理

44.工程项目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45.我国现行工程投标体系的制度分析 46.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47.浅谈建筑装饰工程安全管理

48.影响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因素及内处 49.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50.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51.浅谈如何加强建筑项目管理 52.浅谈硂裂缝的原因预防探讨

53.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54.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运用 55.工程项目管理重要因素的探讨 56.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 57.水泥搅拌木桩施工技术及管理

58.浅谈如何加强土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59.我国现行工程投标体系的制度分析 60.建筑行业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探讨 61.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分析 62.云埔互通主线桥实施细则

63.影响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因素及内处在提高耐久性方面的研究 64.质量预控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65.加强造价控制提交施工项目经济效益 66.外在提高耐久性方面的研究 67.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重点防治措施 68.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状况与对策 69.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 70.当代建筑的设计----别墅设计 71.浅析廉租房退出机制的完善途径 72.普通家庭装修中天棚做法分析 73.浅析福州某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的发展

74.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及如何有效开展管理小组工作 75.浅谈桥(涵)头跳车原因及预防 76.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77.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78.论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79.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80.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81.通过修改材料属性的方法计算桥梁结构温度应力 82.高等级沥青路面车辙泛油病害的修补与预防性养护技术 83.贝雷架悬吊大直径重载管线工程应用实例与分析 84.美国桥梁高性能钢的发展与应用

85.应用Superpave体积设计法设计冷再生沥青混合...86.一种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87.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 88.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及应用

89.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 90.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结构的连通度研究 91.沥青稳定基层压缩蠕变试验合理应力水平研究 92.聚合物格室加固体系CCS的应用 93.几种矿粉指标与沥青胶浆的关联分析 94.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的研究 95.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96.节理化岩体边坡的地下水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97.加筋沥青混凝土梁式试件的APA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98.公路中央分隔带渗水规律研究

99.公路桥梁维修加固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100.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要及时、适时地转入长效治理阶段 101.粉喷桩处理淤泥质土及饱和黄土地基的应用研究 102.V型刚构组合拱桥剪力滞分析 103.悬锚式挡土墙有限元分析

104.瑞利波测试路基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 105.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106.沙漠高速公路路基植物防护技术 107.乳化沥青混合料成型强度评价方法研究 108.情景分析法对西部公路建设规模测算分析 109.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演化及环境保护对策

110.平原区高速公路合理降低路堤填筑高度方案的探讨 111.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导坑位置选定中的应用 112.隧道向斜段地表及地下连通性分析 113.隧道深埋充填性溶洞“爆喷”的机理分析 114.隧道贯通后自然通风的研究 115.喷播技术设备的类型与性能比较 116.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不符合项控制 117.宽域沥青路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118.某城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建设介绍 119.弧形底宽箱梁横向预应力空间作用效应分析 120.公共交通优先—城市交通拥堵的解决之道 121.高填土路基沉降试验研究

122.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原理的研究 123.城市停车场规划调查方法探讨 124.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特性

125.关于软弱土判别与处理的问题讨论

126.关于南方湿热地区沥青性能综合技术评价方法的探讨 127.地区水淬渣桥梁的病害特征分析 128.地下结构纵向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 129.浅谈屋顶花园的设计及防水措施 130.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均匀性评定方法研究 131.路面表面特性与汽车油耗关系研究 132.模态分离法在拱桥动载试验中的应用 133.蚂蚁算法处理动态交通网络用户均衡配流问题 134.连续刚构桥梁中横向无粘结预应力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 135.沥青混合料级配曲线走向的分形研究 136.基于优化遗传算法的冻土路基热物性参数反演 137.斜拉桥主梁静力可靠性反问题分析

138.响应面方法及其在桥梁体系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139.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试验研究

140.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模量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141.利用抛石护坡调节冻土路基阴阳坡的温度分布 142.路面颠簸对路面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影响的研究 143.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商业大厦的应用 144.填充墙墙体开裂的维修与防治

145.提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精确度的探讨 146.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47.渗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48.深基坑顺向岩层高边坡的支护施工 149.商品砂浆在工程中的应用 150.商品混凝土降低成本的技术途径

151.软土地基混凝土管桩竖向承载力时间效应分析 152.建筑物纠偏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153.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与结构耐久性

154.混凝土整体现浇楼(顶)盖裂缝的成因分析和系统预防 155.混凝土外加剂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156.后压浆灌注桩的质量控制及检测评价 157.关于异型截面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探讨 158.公司大门工程建设施工

159.高掺量粉煤灰自流平砂浆性能的研究 160.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研究 161.钢筋混凝土构件统一理论研究的发展 162.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163.对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分析

164.单桩复合地基中桩身参数的反演分析

165.从检测角度看管桩纠偏技术在深基坑基桩事故中的应用 166.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167.超深基坑垂直喷锚支护施工

168.不增加水泥用量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169.轻钢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其节点型式探讨 170.浅谈水撼法在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171.平面钢框架失稳形式的研究 172.女儿墙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17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174.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控制方法及应用 175.高边坡路堑控制爆破施工实践 176.电站焊接技术发展方向

177.浅谈现浇商品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的成因和防治 178.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179.某核电站进度控制方法与实践 180.项目施工中的合同管理与技术管理 181.超长预应力束的张拉施工监测技术 182.某核电站物项采购合同管理

183.石灰粉煤灰稳定土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 184.某教学楼主梁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 185.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成孔护壁过程的质量控制 186.模糊概率模型在工程投标中的应用 187.浅谈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

188.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单面支模逆作法施工技术 189.浅谈屋顶花园的设计及防水措施 190.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91.浅谈建筑工程质量 192.高强混凝土施工探讨

193.制作活络式抽芯内模解决空心板梁内模难于取出的问题 194.论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重点防治措施

195.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方法 196.如何快速准确的编制项目竣工图 197.专威特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198.福州某大桥主桥空腹式刚架拱桥施工 199.门式钢管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承载能力分析 200.框架结构-箱形基础-地基土共同作用分析 201.局部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约束件设计方法 202.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承包商索赔管理研究 203.加筋土挡土墙在青藏铁路施工中的应用 204.桥涵构筑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205.某工程回填土土体滑移的分析和处理 206.煤矸砂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207.论楼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8.两侧不等高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 209.聚丙烯纤维砂浆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210.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

211.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212.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抗裂施工技术 213.基于价值工程的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 214.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215.顶进桥施工组织设计

216.铁路大提速给线路养护带来的新课题 217.轨道衡设计

218.铁路营业线平交道口改立交道口工程初步设计 219.铁路无缝线路技术设计与施工 220.浅谈山区既有线挡土墙设计 221.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 222.对铁路路桥养护模式的构想 223.某客运专线道岔设计与应用 224.小半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研究 225.某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226.无缝线路养护维修基础探讨 227.铁道线路大修及换铺无缝线路设计 228.小半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研究 229.线路常见病害及预防整治方法 230.关于无缝线路铺设的研究 231.兴顺路铁路立交桥施工组织

232.基于H-264的高速运动图像技术研究

233.扬州某公司24M跨工业厂房外墙渗漏综合治理方案 234.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235.铝热焊接钢轨的方法技术与质量研究 236.浅谈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形成与减缓措施 237.某车站施工过渡方案

238.安全管理系统化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239.桥梁的检测评定和维修 240.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之比较

241.关于现浇水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 242.土钉墙喷苗支付在建筑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243.马尾松和杉木纤维对水泥沙浆抗震性能相应试验 244.房屋建筑的基本问题及防治措施 245.建筑塔式起重机施工安全 246.建筑施工电梯安全问题研究

247.土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248.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doc》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