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

2022-05-1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先秦诸子选读

选读》)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选文第

1、

3、

4、

5、6则;

2、掌握相关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现象;

3、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积累掌握掌握各类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读》中的《有无相生》这篇课文。

二、老子及《老子》

1、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2、老子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三、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1)斯恶(è)已 (2)音声相和(hè) (3)共一毂(gǔ)

(4)埏埴(shánzhí)以为器 (5)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

(6)自见(xiàn)者不明,自矜(jīn)者不长(zhǎng) (7)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 (8)其脆易泮(pàn) (9)起于累(léi)土

四、研读文本

1、研读第1节。(1)诵读。 (2)梳理。

天下皆知美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独立性)为(判断词,是)美,斯(连词,那么、就)恶(丑,与“美”相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副词,互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对照,比较),高下相盈(充满),音声相和(应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3)分析。

《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问题探究:“美丑相对”“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该如何理解呢?

学生讨论后提示:传世《老子》第六十三章有一句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指,天底下困难的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一件好事这是“易”,无数个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说一辈子做好事,这就难了——也正因为很难,所以更加可贵。这个例子就显示了“易”生成“难”的道理。在面对某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难,就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容易解决;相反,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容易,不够慎重不够用心不够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难以解决了。这里面也包含了有难生成易,有易生成难的道理。

2、研读第3则。(1)诵读。 (2)梳理。

企(踮着脚跟)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通“现”表现)者不明,自是(意动用法,以……为是)者不彰,自伐(夸耀)者无功,自矜(夸耀)者不长(得到尊重)。其(如果)在(存问、询问)道也,曰余食赘(肉瘤)形,物(指牲畜)或(有的)恶(厌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居于、立身)。(《老子》二十四章) (3)分析。

《老子》更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它对矛盾对立项的辩证把握和持守。在《老子》看来,“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要不得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一种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另一种态度,一般人认为后种态度距离目的更近,可是《老子》认为应该选择前一种。因为自见而不明,自是而不彰,自伐而无功,自矜而不长,因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老子》这种选择显示了它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洞见,也显示了它的人生智慧,在很多时候,人们“若欲如之何,必先居于此如之何之反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3、研读第4则。(1)诵读。 (2)梳理。

知人(了解别人)者智,自知(了解自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qiáng,刚强)。知足者富。强(qiǎng,尽力,竭力)行者有志。不失其所(名词,地方,位置)者久。死而不亡(通“妄”,荒谬)者寿。 (3)分析。

《老子》所体现出来的有关“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的看法,都显示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对今人的启示意义是深刻的。

4、研读第5节。(1)朗读。 (2)梳理。

为(意动用法,把……当做有为)无为(道家指清静虚无、顺其自然),事(意动用法,把……当做事业)无事(道家指无为而治),味(意动用法,把……当做有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名词,难事)于(介词,从)其易(名词,容易处),为大(名词,大事)于其细(名词,细小处)。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名词,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名词,细小的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名词,大事),故能成其大(名词,伟大)。

夫轻诺必寡(使动用法,使……减少)信,多易(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必多(使动用法,使……增多)难。是以圣人犹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困难)之,故终无难矣。 (3)分析。 依然是从一系列对立项的逻辑关系中来考量事物、思考问题,使《老子》充满了一种智慧。

5、研读第6则。(1)朗读。 (2)梳理。

其安易持,其未兆(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易谋,其脆易泮(通“判”,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通“蔂”,装土的工具)土。千里之行(即“行千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做事、行事),常于(在)几成(几乎成功)而败(使动用法,使……失败)之。慎(慎重对待)终如始,则无败事。 (3)分析。

本则体现了《老子》看待问题的前瞻性。

五、课堂练习

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

1、学生发言。

2、教师提示。

《老子》辩证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有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辩证法……

六、布置作业

1、自己梳理第

2、7则。

2、完成相关练习册

推荐第2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学法指导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小结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板书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前三小节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一)翻译第一小节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明确: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小节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pè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明确: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小节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 (4)辟(bì):通‚避‛,躲避。

2 明确: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读一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小结

四:作业:习题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四、五小节的内容及其进一步理解掌握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 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

二、新授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五小节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石门:

10、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11、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二)评析

1、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2、‚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探索。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四:小结

五:作业 :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

3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 课时安排: 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课文第

1、

2、3。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课文第

9、

10、

11、

12、13。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课文第

4、

5、

6、

7、8。

二、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

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 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张19第25》)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

毁、逾、伤。知、阶、邦家。

4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

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 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 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 4,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 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

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19第22》) 略说:

①叔孙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 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19第21》)——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 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9第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 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6第11》

5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6第10》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11第9》) 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11第10》)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 3,语意略说:

①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

②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④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 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7第34》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17第4》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6第28》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 2,语意略说:

6 ①第4则,是体现孔子的谦逊,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②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③在第6则里,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④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⑤‚子见南子‛章,一般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对老师仍然持率真的态度,不因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一是孔子面对弟子的不满,为取信于弟子,连连发誓的窘态,说明孔子不是一个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长者,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样的平常性格。

但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第

1、

7、

8、

9、

11、

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难点:鉴赏

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

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

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五则:

第八则:(第

11、

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

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

【教学反思】

1、

本专题要抓好背诵默写。

2、

第七则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3、

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 shāo

kēngkēng 8

4、

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的。

《论语》选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内容:(共五则)第一课时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2、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要摒弃不足之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古代的‚三纲五常‛引出‚仁‛的话题。

二、解读选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3.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9 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 (2)天下归仁焉

归:称许,赞许。

(3)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自身,自己。 (6)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 (7)问知

知通智。

(8)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 (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 … 文言句式:

(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翻译: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待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文今译]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古文今译]孔子说:‚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古文今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 10 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说明‚仁‛和‚礼‛的关系。明确:‚克己复礼‛是指要克制自己,是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仁‛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仁‛的一种体现,‚仁‛是目的,而‚礼‛、‚乐‛等则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而不要以‚礼‛为核心,核心仍是‚仁‛。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三、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1)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阐释同一事物。围绕什么是‚仁‛,孔子既从肯定的方面作答,又从否定的方面作答,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既从如何对待自己的角度作答,又从如何对待别人的角度作答,从而使人们对‚仁‛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了解。 (2)文辞简约而意蕴丰富。

选文第1则中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句中的‚一日‛两字值得反复体味,舍此‚一日‛不下手,永无下手之期,百事都始于‚一日‛,何况追求仁德呢?

四、联系实际,深化孔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举例:比如,公交车上让座的例子;为四川赈灾捐款的目的等等。

五、课堂小结

用于丹《论语》心得中话作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今天所学的选段,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在《论语》书中找到关于‚仁‛的思想的语句,翻译,全面理解‚仁‛的学说。

板书:

克己复礼

对己

谨慎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仁

爱人

对人

知人

课堂表现: 课后反思:

1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

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鉴赏

9、13则选文。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⑪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①富而可求也。

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⑫解释下列加粗字; ①饭疏食饮水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④子路问成人、

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三、文意疏通: 1【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 12 接受。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5【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

zāng 13 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六则:孔子的九思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九则:从这则选段,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之乐是什么?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孔子所执著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著。把孔子的观念发扬光大,对于治疗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物欲横流,为谋取财利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

三、

四、七则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三题。课后小结:

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比如: 仁:孔子对管仲的‚仁‛的议论。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义: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 礼:

仲叔虞奚

孔子认为:‚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宋穆公义不传子

仁义与富贵:子贡为商的故事 义与君子:陶答子和故事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14 解题:‚无类‛指什么?

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 15 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 16 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业

1、背诵选文

5、7则

2、小论文: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17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据《论语·子张》,【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成为大师的孔子,对于人的天资进行了客观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课文中做说的: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 18 这就是下等人了。‛接着孔子很清晰的认识了自己,虽然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卓著,但是他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好学。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学习态度。所以他说【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那么,现在我可以恭喜大家,大家也是‚学而知之者‛,那么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你们和孔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了。

孔子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还说,【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论语·先进》

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那么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原文】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赐怎么敢比回?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赐顶多才想到二。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还是问子贡: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这样的人,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王朔说的‚知识分子‛。

三、课后思考。

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孔子好学、博学而且活学。那么孔子为什么重视学习?又重视学习什么呢?这就是孔子关于‚学‛的内涵。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 19 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孔子是十分重视学的作用的。

二、学习的重要。

孔子生活的时代,不要说高考,就是科举考试也还没有出现。因此孔子绝对不会拿考试的指挥棒来教育他的学生‚要考试啊,你们的认真学习‛。孔子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学习的目的,他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在我们课本上的解释是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封建社会,那时的经济形态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偶有一些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仕,农,工,商的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唯有\'仕\'者才可以得到俸禄,吃到皇粮,也就是吃国家财政,收入丰厚,让你富甲一方.而且只要一人得道,那么全家可以随同鸡犬一起升天.在这巨大利益诱导下,寒门弟子要脱胎换骨,光宗耀祖,就必须顺应当时社会遴选人才的制度,以优学取\'仕\',谋得一官半职去享受皇粮奉禄,参与国家的财政分配.这一本(无本)万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所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有人漏夜赶科举\',\'孟母三迁\'等等故事,感动和教育了几十代人,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已\'。然而,孔子又说,\'今之学者为人.\'不管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但你进入社会做的一切客观上正是为他人提供了产品,服务,便利---------这是事实,主观上利已,客观上利他.那么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孔子的学习观恰恰就是从动机上去端正你的学习态度:今之学者为人!这就是学习的目的,既为己又为人。

那么,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这样表达的: 【原文】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他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二、学习的内容。

上一节我们讲了孔子的教学内容是政治,伦理,很明显这也是孔子在学习上所重视的了。 课文中有这样几个语段: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 ‚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易色‛,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是这样解释的:古人如宋儒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 ‚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 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这句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上面说,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这句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 ‚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

三、总结。

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教的大多是思想道德课,为什么呢?古人已知有一个观念就是‚诚意‛《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就是无论你要办多大的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高自己的修养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真诚。这就是为什么孔子重在教人道德,教人伦理的原因。从内心上诉遭人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写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 21 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这个评价奠定了孔子数千年来至圣的名号。 (参考资料:《易中天说诸子百家》《方尔加说孔子》《于丹论语智慧》《论语讲座》夏传才)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

教 学 目 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 学 重 点 :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教 学 难 点 :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 法 设 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一.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3.内容讨论:

22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⑤有里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第二课时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二、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 23 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习: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探究学习:《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24 《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7.联系第

四、五两个单元,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探究学习: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由‚平均句长‛也可说明:平均句长:总字数÷总句数):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

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5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四课时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26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十二、教学后记:

27

《王何必曰利》教案

一、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二、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三、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计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导 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

审阅

签字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

4、蹠之徒也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28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

3、吾闻秦、楚构兵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

5、愿闻其指___

6、然而不亡者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

(提示:

1、相互

2、如果

3、交战

4、停止

5、意向

6、这样而

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8、类

9、差别

10、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

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第二课时

课文内容分析

一、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

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二、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三、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四、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五、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第三课时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9

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 (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

一、二。

3、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资料补充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猛子是否要人民完全不考虑‚利‛?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三、

(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结合文本简析

四、

1、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民为贵》教案

30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3.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 4.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引入话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比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还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的能量。震中附近城镇变为废墟,连北京、上海都有震感,而距此次地震震中700多公里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却安然无恙。这是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一次胜利,也是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最好体现。

本文文题选取荀子《天论》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认为上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并且控制它呢。表现了人类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并力图掌握规律,一更好地让自然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 在古代,人们又对自然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 【自主学习】 1.阅读‚单元概览‛(练习册)、‚荀子简介‛和‚话题引入‛。 回忆荀子的〈劝学〉

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宣帝时称。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现存32篇。他的思想学说中‚人道观‛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民命而用之‛的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 2.给下列字注音、注义。 A.注音

蕃长于春夏

( fan )

辍广

(chuo)

啜菽

(chuo shu)

秽稼恶

( hui )

籴贵民

( di )

雩而雨

( yu ) 卜筮然后决大事

( shi )

楛耕伤稼

( ku )

礼义之不愆兮

(qian) B.重点字义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 开垦,引申为发展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停止,引申为废止

君子有常体矣

(体统,规矩,引申为准则或法则

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 愆,犯过错.

恤,忧虑,担心

若夫志意修

(美好

是节然也

(节制,指时势,命运的制约

) 上暗而政险

(昏暗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 光明,显耀

大天而思之

( 思慕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 治理,整理

) 3.诵读串译。

4.用自己的话概括荀子在本文中的观点。

人定胜天 【提出问题】

1.写出不懂的句子,解惑。

2.整理本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及写出一个定语后置句。

31 【研读文本】 〖重点识记〗 翻译下列句子

○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安定或混乱不是有天决定的.○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不因为有人厌恶寒冷废止冬季,地不因为有人厌恶辽远废止宽广,德行好的君子不因为人格卑下的人的喧扰废弃好的德行.○3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

政府发布的法令不明确,举动违背时节,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管理不好,不顾农时而让百姓服劳役.○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能力提升〗

1.第1段:荀子用三个问句,表达了国家的治乱与天道无关的观点。第2段:写出了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不变的规律。

第3段:君子应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思慕取决于上天的事。 第4段:自然界的惊异现象经常发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害怕。 第5段: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可怕。 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 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

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2.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 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 【合作探究】

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 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仪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该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3.文章的中心是人定胜天,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开始以设问的形式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凶祸福。从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确结论。然后又从天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强调对人事应该重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得出‚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的结论,告诫人们应‚制天命而用之‛。 【课堂小结】

概括文章内容(提示:相关连接)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 32 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检测】 1.课后练习三 (1)县,同‚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 (2)本事,指农事。 (3)白,显著。 2.判断下列句子

A.治乱非天也

判断句

B.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省略句

C.礼义之不愆

宾语前置句

D.物之已至者

定语后置句

3.一词多义

‚道‛

A.天有常道矣 名词,规律

B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4.特殊句式,写出判断依据 (1)判断句

○1治乱非天也

……也,表判断

○2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禹以治,桀以乱

‚以‛后省略宾语‚之‛

○2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可‛前省略主语‚是‛ (3)宾语前置句

○1此之谓也

‚此之谓‛宾语前置,应为‚谓此‛,说的就是这

○2礼义之不愆

否定句宾语前置,应为‚不愆礼义‛ (4)状语后置句

○1繁启、蕃长于春夏

‚蕃长于春夏‛状语后置,于春夏生长

○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于明月‛状语后置,比太阳月亮 (5)定语后置句

○1物之已至者

‚已至者‛应在‚物‛前 5.作文应用

今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向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因此联系自身和社会现实,认真地读一读《荀子》,对修身处世是很有帮助的。

‚人定胜天‛是《荀子》中著名的观点,她激励着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人类也曾为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辨一下,人类真的能战胜自然吗?人类可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吗?这样去逆向思考就会写出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 ‚人定胜天‛吗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是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是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是。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本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 33 ‚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象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造受是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是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严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使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34

推荐第3篇:《先秦诸子选读》读后感

众所周知,孔孟乃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在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后,对孔孟之道的认识更为深刻。

我们先来对孔子做一解说,其思想体系核心是“仁”。对于“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是对人的理解和同情,它是人们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对于当今社会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却愈发落后,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反映。也警示我们现代人思想道德不可丢。诚然,我们仍需加强对“仁”的理解和践行。这将提升个人素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反映了相对鬼神而言,他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这一观点也对我们有不少启示,当今社会,文化形式日益更新,文化内容日益丰富,文化多样性是其本质的体现。在各种优秀,先进文化充斥我们生活的同时,落后,腐朽文化也样样俱存。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对于鬼神之说等封建迷信,持摒弃态度。应以孔子为榜样,注重对实际的探究,像是人际关系法则,对于矛盾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态度等,都是值得思考的。

继孔子之后,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是一位伟大人物。认为只有“不嗜杀者才能统一天下”,“法先王”,“行仁政”,性善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一系列的主张。对于后世的意义成就了其“亚圣”的名号。

同为儒家,孟子给后世的印象也是难以磨灭的。他的民本思想与当今社会契合,科学发展观是一重大经济指导思想,其核心即是“以人为本”。与早在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遥相呼应。孟子表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要想国家强大,社会安定,人民是要发挥着主体地位。这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密不可分。要想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稳定民心,为各种形式活动的进行创造合理的空间。

同时孟子主张的浩然之气,也是其思想一大特色。所谓浩然之气,即是由于长期修养道德,践行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这也是我们现代人缺乏的崇高精神追求。不少人被利益蒙蔽双眼,对于原本的“高尚精神“早已置之不理。所以我们应该将其作为精神升华的准则,养浩然之气。

孔孟学说可谓万世之经典,在当时儒学思想也曾一度成为社会传统主流,对于当今社会当然也不乏借鉴意义。因此对于孔孟,我们应始终秉持敬畏之心。这也是我学习《先秦诸子选读》的最大感想。

推荐第4篇: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建议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建议

拓展课程

加深课程

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其目标:

1.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

2.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 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文言:理解和积累古代汉语知识以读懂文章

文章:分析和鉴赏章法技巧

文化:评析和传承文化传统 教学建议:

1、紧扣文本

非哲学课、思想史课

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文本

语言简洁而意旨深远

2、落脚到对文化传统的体认上

落脚到对人的成长与发展、人的立身处世

先秦诸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对社会人生中的很多重要问题有非凡的洞见,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

3、和必修课的学习结合起来

4、挖掘先秦诸子的艺术魅力

5、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取舍、补充、拓展)

《论语》:“学与思”、“言与信”、“己与人”、“义与 利”、“孔子论仁”、“孔子论友”、“孔子论诗”、“孔子 论教育”、“孔子的审美观”、“孔子的师生观”等。

处理教材——

考虑三对矛盾:多与少、深与浅、难与易

基本原则:突出重点,淡化转化难点

重点内容:论语、孟子

三类课型——诵读、精讲、探究交流

1、感受典雅,自主诵

2、读课。

朗读、品读、悟读、赏读

2、教师精讲,点拨求思课。

学生自己不能驾驭的文言知识

选择、精讲某个文化专题(孔子“仁”)

精讲各则选文之间内在联系( “仁”与“礼”)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建议 1/4

选择多种解释、解读的选文精讲

“学而时习之”

3、探究交流,拓展延伸课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建议

一、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世界其他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比如,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当然,本课程的一切目的,都应该落实到相关经典篇章的学习、阅读和分析当中。跟现在的小说散文等比较起来,先秦诸子方面的文章似乎还相当原始,但是它们自有后人不可企及的地方。就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而言,它们都是空前的,甚至也是绝后的。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发展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而阅读、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本课程的宗旨,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以上所说的这几个“有益于”。

二、对任课老师的建议

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学用书提供的材料,组织生动有趣、丰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这里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不要脱离了文本讲授和学习这个基础,或者说不要把这门课程上成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或思想史课程。

撇开文本的讲授和学习去讨论先秦诸子的思想、文章以及它们的现代价值,诸如孔子的思想如何如何、庄子的思想如何如何、《论语》的文章如何如何、《庄子》的文章如何如何等等,尽管可能会轻松一些,却不足以使学生养成古文阅读和分析的基本功,不足以使学生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建议 2/4

打好今后在这一方面长效发展的根底。所以,我建议老师们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分析文本,来体会诸子言论及文章的妙处,来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来品味他们多彩的性情和个性。以丰富和提高学生在阅读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来开展教学活动,老师们自然会辛苦一些,可是学生则会长期受益。

二、不要把这门课程上成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

先秦诸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对社会人生中的很多重要问题有非凡的洞见,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所以,从一个方面来说,这门课程,只有落脚到对文化传统的体认上,才能够使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才能够加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才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思考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门课程,只有落脚到人的成长与发展、落脚到人的立身处世、落脚到人如何因应种种社会人生问题上,才足以显示它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诸子的最高价值。处理好这些方面的问题,就能够建立起这门课程的独特优势。比如,学习《论语》的选文,可以启发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学会推心置腹(将心比心)地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等;学习《孟子》的选文,可以启发学生自信向善、树立高尚的人格等;学习《庄子》的选文,可以启发学生珍重生命、善于因应人生的困境、善于增强生命的韧性、不断克服自我的局限、追求更高更博大的境界等。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认为这门课程应该立足于张扬先秦诸子具有正面启发和引导意义的一面。从总体上说,先秦诸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其中也有一些消极或者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比如儒家有一些不利于科技发展的思想,法家则有极端专制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的倾向等。在高中教学阶段,这些问题暂时没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本教材在选文和编写的过程中已经注意了这一问题,这里提请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意。

三、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相关性的思考。

比如学习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学说,可以引导学生省察自己有哪些做到了、有哪些还没有做到;学习了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看看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吸收;学习《庄子》一书中河伯和北海若的寓言,可以引导学生以北海若那蕴蓄深厚、博大而不自满的境界来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这些思考,不一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开展,比如可以让学生边学习边就这一类的问题写作思考札记等等。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养成一种反省自我的习惯,学以致用。

还可以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比如,学习孔子的义利观,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上时有出现的以黑心棉被、假药假酒、劣质奶粉等牟利的不良现象,反思孔子义利观的现代价值;学习《老子》“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一章,可以引导学生寻找那些做事情即将成功,却由于不能“慎终如始”而终归失败的例子,来加以思考。这种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正确、深入看待种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先秦诸子的现代价值。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建议 3/4

当然,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或相关社会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流于泛滥。因为诸子思想浑厚深刻,而学生生活阅历、阅读经验都还非常有限,很多东西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是很正常的,老师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对诸子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渐进的、长远的过程,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不必片面追求让学生把诸子都“读懂”“读透”了,从而将诸子思想浅显化、简单化,乃至庸俗化。

四、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形式的座谈和讨论,——这些座谈和讨论甚至可以作为兴趣小组的活动来开展。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汇,来促进对问题的思考,加深认识,产生思想的火花;通过交流,来激发学习学习、思考的兴趣。本课程可以交流讨论的话题非常之多,教材以及教师用书都提供了一些例子。其实,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孔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孟子“民为贵”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孟子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四端说”的启示意义、《庄子》的“尊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庄子“无路可走,终归于有路可走”的思想取向及其启示意义、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孟子庄子韩非子寓言的异同等,都可以拿来讨论、座谈乃至辩论。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在准确、深刻把握先秦诸子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以弘扬诸子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基础,切当地联系自我和社会实际,但又不偏离本课程的主旨。

五、要充分挖掘先秦诸子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要素。

从总体上说,先秦诸子不是冷冰冰的道德教诲,不是抽象枯燥的思想学术,不是迂远疏阔的思辩玄谈,而往往是生动活泼的、奇异美丽的、温情体贴的、对社会人生具有巨大穿透力的、语言简洁而意旨深远的。任课老师只有把诸子的魅力展示给学生,用这种魅力来感动他们,才能够使他们产生丰富的阅读快感,使他们渐入佳境。在编写教材和教师用书的时候,我们特别注意发掘诸子文章的魅力,目的就在这里。总之,要努力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先秦诸子是引人入胜的。

六、是要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和必修语文课的学习结合起来。

先秦诸子是培养高中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最佳材料之一。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曾打比方说:读好先秦时候的典籍,再往下读,那是“顺流而下”;反过来,先读了后面的典籍,即便读得很好,再去读先秦时候的典籍,那是“仰攻”。这个比方很能说明其中的道理。通过学习、研读先秦诸子,来掌握一批古文常用的基本词汇,掌握相关的基本语文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语感,自然会提高阅读其他古文篇章的能力。而且,就像吕思勉先生说的,“中国文学,根柢皆在经、史、子中,近人言文学者,多徒知读集,实为舍本而求末;故用力多而成功少”。他说明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必修课程中有不少篇章,其表达方式或思想内涵实际上根源于先秦诸子的。任课老师在授课的具体过程中,注意提示这一层关系,既可以使必修课和选修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另外,历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有不少跟先秦诸子直接相关。比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就是先阅读《韩非子》当中的一则故事,然后以它内含的道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时题目提供的是原文的意译)。像这样的例子,任课老师适当地予以提示,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相信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在这一方面做出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建议 4/4

推荐第5篇: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

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

(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啊?”

(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

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把(这事儿)告诉(孔子)。孔子说:“(这是)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见这位老人。(子路)到(那里),(老人)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至于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5.子路在石门外住了一宵(第二天清早进城)。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啊)?”子路说:“从孔家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第二课:当仁,不让于师

1.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他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法超越。人即使要断绝自己(与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

2.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3.颜渊感叹说:“(我的老师),仰望他越发觉得高远,钻研他的话语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他的道理有时在前面(遥不可及),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已经实践)。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5.孔子说:“遇到做“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6.孔子说:“诸位认为我有所隐瞒吧?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

7.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刀! ”

(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跟他开玩笑罢了!”

8.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假如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9.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啊!”

10.子路、曾点(字子皙)、冉求(字子有)、公西赤(字子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受拘束而不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们平时就说:„人们不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将怎么做呢?”

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于大国之间,有军队来侵凌它,饥荒接着兵灾到来;(如果)我仲由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道德。”

孔子对他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方圆)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假使)让我冉求来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衣食丰足。至于那礼乐教化,就要等德行高的人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呢?”

公西赤回答:“不是说(我)能做什么,愿意学习啊。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者诸侯会盟的事情,(我)穿上礼服,戴上礼帽,愿意做一个小司仪啊。”

“曾点,你怎么样呢?”

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指弹奏终了时最后一声高音),曾点放下瑟站了起来,回答:“跟三位说的不同。”

孔子说:“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

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我跟五六个成年男子,还有六七个男孩儿,在沂水中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啊!”

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个人出去了,曾点后来才离开。曾点说:“那三位说的怎么样?”

孔子说:“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问:“老师为什么对仲由笑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他的话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出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

“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的事吗?”

“在宗庙祭祀,或者会盟,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做小相,那谁还能做大相呢!”

11.伯牛得了病,孔子去问候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死亡,这是命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

12.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要了我的命!老天要了我的命!”

13.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为悲伤。跟着他的人说:“您哀痛过度了!”孔子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第三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孔子说:“仲由,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拿他没办法了!”

3.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

4.子贡说:“君子犯错,就好比日蚀月蚀:犯错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

5.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6.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7.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

8.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10.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食粮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了。”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这三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装备。”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剩下的两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没有粮食也不过是死亡而已),(但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得住脚了。”

11.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12.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第四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见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3.樊迟(名须字子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下来,去见子夏说:“方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啊?”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啊!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4.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

5.子贡问:“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帮助(有需要的)民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吧?”孔子说:“何止是仁,必定是圣了!尧、舜大概还担忧(达不到)这种境界呢!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能够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的方法。”

6.孔子说:“仁的境界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就到了!”

7.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8.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的人以及仁义之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9.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即如果实行仁能给他带来好处,他就实行)。”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2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3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4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5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6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清楚楚,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和,姿态考虑恭敬,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考虑向别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祸害或冤仇,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7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8子路问:“君子推崇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平民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9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10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六、有教无类

1、【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明确: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

明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2、子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中人,一般人、普通人;语上,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译文】孔子说:“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

领会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看来,人的智力水平天生是有区别的,要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即“因材施教”,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颜回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表示:“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句话意思是:听说了就表示去实践。即“闻斯行之”。

(2 )、现在子路直接问这个问题,想不到孔子竟是另一番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3)、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曰“闻斯行之!”

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竟然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公西华感到有些糊涂,就向孔子请教。而孔子的回答耐人寻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原来,孔子之所以对同一个问题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

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现代教育上称为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忠、清高与仁相比还差得很远。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了解孔子启发式教育的思想

(1)、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

明确: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这主要是突出一点,就是启发,这种启发开导的功夫可以称为点化,能给人茅塞顿开的感觉,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育。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此话的意思显然是启发弟子学会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学问,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现代教育学要求的举一反三。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去学习。”

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里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和思互相促进,只有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

7、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欺骗、迷惑;殆,危险。

【译文】 孔子说:“光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光思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

分析:这是说学和思不可偏废,能学习且善于思考,学思并重,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8、子日:“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注释】回,颜回;说,通“悦”,喜欢。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一句是我不喜欢的。”

分析: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故孔子多次赞扬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人),富贵却没有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答道:“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端木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三百》了,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他就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分析:孔子希望所有人都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富都能安安分分,便可以天下太平了。

10、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绘事后素。

日:“礼后乎?”子日:“起予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起,启发;言,谈论、讨论。

【译文】子夏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绘画。”子夏问:“这是说先有仁义然后才有礼吗?”孔子说:“卜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啊!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了!”

分析:孔子认为,内心的道德情操决定外表的礼节仪式,先有仁义才有礼节。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参考译文

1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有知识),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2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3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4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没有啊。”

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5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6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

7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8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9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10孔子说:“后生小子进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敬重长上,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用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11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答道:“没有啊。曾经有一次,(夫子)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说:„你学《诗》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诗》就不会说话(指话说得不漂亮、没有依循)。‟我退回便学《诗》。后来有一天,(夫子)又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夫子说:„你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我退回便学《礼》。就听说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听说了学习《诗》的意义,听说了学习《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推荐第6篇:原创 精品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 (概说)

一、概说

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2、名称:各学派的代表或著作,统称“先秦诸子”

3、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需要人才,新士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语,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于是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主要流派: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

5、形成局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结果:留下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主要人物、著作

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著作是《墨子》。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代表性的著作有《老子》 《道德经》、《庄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代表性著作有《韩非子》等。

三、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礼、仁、中庸孟子=性善、民本、仁政

墨家:兼爱、兼相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 道家:道

庄子: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四、著作特点: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

《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

《荀子》行文气魄雄浑;

《老子》哲思清远深邃;

《墨子》质朴;

《庄子》想象奇幻, 构思巧妙,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

风格。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

1、

2、3。

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1、理清学习障碍:(见《完全解读》P14)

• 1)、拼音

• 2)、通假字……..

2、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3)《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

三、学生整体翻译,教师指导(详解见《完全解读》)

四、全面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讨论并得出文章中的哲理。(学生讨论,教师指正)

例: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

人为什么能进步,与自身的学习无不关系,对于脸子,那倒是次要的,一个人的谦虚,不但体现人的知识水平,也能体现人的素质层次人。

教师解读:

2、态度往往决定一切,包括别人对你的态度。

3、放条宽路,大慈大悲。

4、今人如有文过之念,便是小人。

5、人始终是一切的主宰。

6、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

五、全文背诵

七、小结

六、练习:《完全解读》P16-

推荐第7篇: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高二年级备课组)(上)

2017.2.10

1 概说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重要典籍

3、能概括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因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秦诸子: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根,今天我们就来体会先哲们的智慧与魅力。 (要求学生阅读概说)

二、快速浏览,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阅读‚诸子之思想及其争鸣‛并整理笔记至作业本

2、汇报

三、分析思想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关于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

2 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四、各学派发展

1、到战国中期,学派有了显著发展,或分化,或产生新的学派。

2、孔子死后,儒家分派,而孟子、荀子最具代表性

五、探究成因

1、小组交流

2、明确:各家各派都关注和思考实现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为自己找到出路,找到精神寄托,多年战乱使得人们想要从精神方面得到解脱。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来看他怎样面对别人的不解和讥讽。

二、了解孔子生平

1、阅读文字

2、明确经历

三、《论语》简介

1、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言行

2、传世二十篇,篇名只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两三个字

四、分析

1、2则

1、自读,理解大意

2、找出主要人物,分析人物特点

3、思考:

①‚天下有道‛中的‚道‛指什么? ② 仪封人对孔子什么态度?

③‚ 辟世之人‛指谁?‚ 辟世之士‛指谁? ④长沮、桀溺对孔子什么态度?孔子如何看待他们的?

4、讨论

五、合作探究

孔子跟长沮、桀溺一类人物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两类人物都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前者力图改变且不屈不挠。后者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孔子周游列国时,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来认识几个,他们分别是楚狂、丈人等,看他们与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整体把握,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讲授重要实词,明确‚明日‛

3、疏通文意

三、探究分析

1、丈人对孔子是什么态度? 明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长幼之节‛与‚君臣之义‛之间老人是如何选择的,孔子对此是怎样看待的? 明确:孔子认为老人知道长幼之节不可废弃,但他隐居躬耕废弃了君臣之义,这 4 是不应该的。‚君子之仕,行其义也‛,点破了儒士做官的立足点,这就是行义而非谋利。

3、‚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是怎样得出的?

4、从中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明确:极力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为己任的孔子。他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坚韧的品质。

《当仁,不让于师》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要跟老师打交道。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老师。因此,大家也一定非常关心: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

1、

2、3。

2、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

9、

10、

11、

12、13。

3、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

4、

5、

6、

7、8。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一)学习

1、2则

1、阅读第

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2、解释重点实词虚词

3、语意略说:

(二)学习第3则

1、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2,教师明确:

①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②,‚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③,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 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 3,语意略说: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6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

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 2,语意略说:

四、关于南子

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过‛、‚更‛、‚远‛、‚舍‛等实词及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 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及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与无知,培养学生诚信、宽容、惜时、知错能改等美好品德。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文‛、‚过‛、‚更‛、‚远‛、‚舍‛ 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孔子的生存智慧及其启示意义。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大家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既是伟大的教育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教育弟子的不少言论都体现了深刻的生存智慧,充满了启示意义。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品读这些人生格言,进一步感悟孔子深邃的思想吧。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1)学生个别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2)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2、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活用及通假字,扫除阅读障碍。

知,通‚智‛,聪明。 女,通‚汝‛,你 。 无,通‚毋‛,不要。 食,通‚蚀‛,亏耗,损失。 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②足食,足兵(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③人能弘道(弘,扩大,光大,形容词用作动词。)

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通假字学生较容易找出,活用是难点,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

3、学生结合注解自译,疏通文意。教师对个别难理解处进行点拨、指导,如第二则、第十一则及第

九、十二则的关键字词‚而‛、‚舍‛等。

三、内容探讨。

1、要求学生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孔子的人生智慧。

提示:可分为三类:求学、为政、做人。也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2、分组讨论。每组自选几则进行讨论,谈谈其中包涵的道理及给你的启示。弄清下列问题:

①孔子如何阐述求学的态度? ②如何面对过错? ③如何加强自身修养? ④如何待人处世? ⑤如何阐述为政之道?

3、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一)关于做学问,孔子主要阐述了三点:要实事求是,正视无知;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要惜时,自强不息,进学不已。

(二)关于对待错误,孔子的观点是:要勇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三)关于为政之道,孔子主要阐述了两点: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因小失大;二要取信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四)关于做人处世,孔子认为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诚信,诚信为做人立世之本。

四、拓展延伸。

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这几则论语给你的启示。

1、学生自由发言,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谈,也可以谈历史经验和教训。

2、教师归纳、总结。

启示一:学海无涯,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层出不穷,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无知,虚心向学,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同时,还要勤于思 9 考,大胆创新。一个不懂得思考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的,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就不可能成为当今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启示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错误、掩饰错误,由小错发展成大错,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启示三: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我做起,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离不开宽容、诚信。对自己严格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启示四: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学习如此,做事如此,治国也如此。欲速则不达,我们国家有许多这方面的教训。如大跃进;如改革开放初期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

总之,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他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充满了启示意义。

五、布臵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

1、

3、

6、

7、

8、

9、

11、12则。

2、归纳、整理‚而‛的意义和用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备课人:王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2、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要摒弃不足之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 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 wǎng 学生集体诵读。(活跃课堂氛围)

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2、解释下列加线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臵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文言句式:(1)何谓也 宾语前臵句

(2)选于众 状语后臵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臵句

(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5、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

诸、其

三、疏通文意,理解语句的大概意思。

1、【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5、【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6、【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7、【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8、【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四、文本解读: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

2、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14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

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15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五、作业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2、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备课人:王涛 教学目标:

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1.5课时 一.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①富而可求也 而,通‚如‛,如果

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要‛通‚约‛,贫困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处,安居,此处可理解为‚接受‛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比:并列,紧靠 ④子路问成人 成人:完美无缺的人

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虽,即使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真实的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恶,疑问代词,哪里,何

(二)课文梳理

1【原文】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 17 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

【注释】 (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18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 能叫 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5【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注释】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19 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 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里仁》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评析】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应始 20 终把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勇的关系其实像马车与马车夫,马车可以跑得飞快,但没有车夫掌握方向就会迷路,义是勇的方向。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注释】 (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注释】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二、对比讨论。

《圣经》:‚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看来翻译的人多少受了点孔子的影响。 (1)仁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 21 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 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 (2)义与君子。

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的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始终包含一个‚义‛字。

1、【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算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加上知礼懂乐的修养,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就不必这样了,见到利益时,考虑道义;见到危险时,奋不顾身;长期贫穷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可以算完人了。‛

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没多人的美好品德,所以孔子提出君子,完人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

2、【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询问公叔文子:‚他不说、不笑、不取,是真的吗?‛公明贾答:‚这话过分了。他该说时才说,人不厌其说;快乐时才笑,人不厌其笑; 22 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 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3、【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事情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表情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时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时要考虑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后患、见到好处时要考虑道义。‛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这应该是要求。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3)‚义‛和‚勇‛

1、【原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君子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颠覆国家,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

2、【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敢做,是懦夫。‛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应始终把义作为至高无 23 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勇的关系其实像马车与马车夫,马车可以跑得飞快,但没有车夫掌握方向就会迷路,义是勇的方向。

三、总结。

本章谈论的是关于‚义‛的思考,‚义之与比‛‚义以为上‛有高尚人格的君子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有教无类》 备课人:王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导入。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 24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 25 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 26 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 27 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8226;卫风8226;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 28 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总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臵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 29 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课后作业。

1、预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背诵

5、7条。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备课人:王涛 一.导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重点难点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特殊含义。

2.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学习方法

1.本课中出现的名句较多,要熟读成诵。

30 2.对比现在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自检我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成效等,提高我们的学习观与学习能力。 四.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女‛通‚汝‛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知‛通‚智‛ (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亡‛通‚无‛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通‚悌‛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敏,勤奋,勤勉 (2)居!吾语女 居,坐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绞,急切,不容忍而伤人 (4)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浇薄,不厚道 (5)贤贤易色 易,不以为意,轻视

(6)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疏远,这里指不偏爱

(二)课文梳理

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1-5译文:

31 1.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通过学习而知道的是次一等;困惑不通然后学习的是再次一等;困惑不通而又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了。‛

2.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去寻求来的啊。‛

3.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会有象我这样具有忠信品德的人,只是不象我那样好学罢了。‛

4.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便有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容易受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放荡;喜好诚实却不喜欢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贼害了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说话尖刻;喜好勇敢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叛乱;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轻率狂妄。‛

5.孔子说:‚只是注意态度恭敬而不知礼,就会有劳倦的弊病;只是谨慎而不知礼,就会有畏惧的弊病;只是敢作敢为而不知礼,就会有闹出乱子的弊病;只是直率而不知礼,就会有尖刻的弊病。君子对待自己的亲族如果厚道,那百姓就会因此而按仁德要求自己;君子如果不遗弃旧时相好的人,寻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刻薄了。‛ 1-5分析:

第1则,孔子从人们获取知识的角度把人分为四个层次:上也、次也、其次也、下矣。

第2则,孔子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敏以求之者也‛。 第3则,孔子说自己是个‚好学‛的人。 第4则,孔子好学可以去除‚六弊‛。 第5则,孔子说有礼可以去除四害。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32 段解:本则选文记录子夏的话,说的是德先而文后的学习观。子夏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四点:即尊重贤德之人,孝顺父母,尽忠君主,取信朋友,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学习过的人。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内涵主要是指品行修养方面。

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段解:本则选文记录孔子的语录。这是对‚什么是好学‛的又一种回答。他认为一个好学的人要做到以下括四个方面:尚俭,敏事,慎言,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并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段解: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段解:本则主要说求学目的的不同。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33 段解:本则提到孝悌的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1、陈亢(gāng)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论语〃季氏》)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段解:本则选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介绍了孔子所说的‚学‛的两项具体内容。孔子的弟子陈亢怀疑孔子为儿子开小灶,就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有没有从孔子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孔鲤回答没有,并讲了关于学《诗》、学《礼》的两件事,陈亢听后却非常高兴,说自己明白了学习《诗》和《礼》的意义。可见,孔子是拿《诗》《礼》等典籍教育后辈,其重点还是在立身处世方面。

可见,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

三、思考探究:

1、孔子所谓的‚好学‛的内涵:学礼、修身,借‚好学‛来完善个人品德修养。孔子的‚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试把本课中出现的加以具体概括:

34 对贤人——敬、对父母——孝、对君主——忠、对朋友——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

2、我们知道,孔子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是这样要求学生,更是这样要求他的儿子。那么,作为一个当代求学的青年,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好学‛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你的理解或感受。对照一下,你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的人吗?

四、作业 巩固本文内容

《孟子单元教学概述》 教师:郝俊玲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生平。

2、比较系统的了解孟子的思想。【学习重、难点】 比较系统了解孟子的思想。 【自主学习】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之——历史地位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 35 道‛。

关于——《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孟子思想之——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思想之——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统治者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 36 概括为:第

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

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

三、尊人权

孟子思想之——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亚圣孟子早就在提倡,他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孟子思想之——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王好战,请以战喻》 备课人:田祥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37

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2、把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

2、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学习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臵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3、揣摩文中寓言的寓意,用以指导现实生活。

(四)美育渗透点

欣赏文章寓说理于寓言中,诙谐幽默,耐人寻味的特点

教学要点:

1、解析课文,孟子及孟子的思想。

2、掌握譬喻说理的好处。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点拨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

二、孟子及其思想

1、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38 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靠母亲抚育成人。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他悉心钻研孔子学说,后来成为儒家第二位大师,被称为‚亚圣‛。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均不被采纳。六十多岁回家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地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劝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生活动于战国中期。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继承者、发扬者,也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大师和代表人物。后世,1083年被宋神宗封为‚邹国公‛,1331,被元文宗加封为‚邹国亚圣公‛。至今被世人尊称为‚亚圣‛。

在中国,‚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有远见的母亲真是没有白费心思,她的儿子孟轲终于在中国历史上久享盛誉,与儒学始祖孔子一道被称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为‚亚圣。‛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构建了完整、庞大的孟学体系。千百年来,无数学者把这一庞大的学说体系条分缕析,或以注疏、章旨形式,或以旁通、体认等名目,指出孟学所蕴含的价值。

2、关于《孟子》

39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从汉代开始,研究《孟子》、为之注疏者,代不乏人,尤其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孟子》被尊奉为经书之后,注疏者更是日见其众。在数以千计的《孟子》研究著作中,受到人们一致赞誉的主要有三种,即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另外,宋孙爽的《孟子注疏》和清代宋翔凤的《孟子赵注补正》也是较有影响的注本。下面分别略作介绍:

《孟子》成书之后,最初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孟子派的儒生也惨遭横祸,但《孟子》书却没受到什么损害,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赵岐说:‚孟子既没之后,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其书号为诸子,故篇籍得不泯绝。‛(《孟子题辞》)到了西汉时代,《孟子》的地位稍有提高。汉文帝时曾一度把《孟子》立于学官,设臵博士,称为传记博士。传记是经书的附庸,在古籍中其地位列于经、子之间。可见《孟子》在西汉初年的地位比之秦代有所提高。汉武帝即位之后,由于实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政策,只立五经博士而废臵传记博士。《孟子》于是乎又从传记退回到诸子地位,终两汉之世也没有什么变化。由于《孟子》在汉代基本上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所以研治《孟子》的人数不多,不象经书那样热门。两汉研治《孟子》的著作见于著录的,计有扬雄《孟子注》、程曾《孟子章句》、郑玄《孟子注》、高诱《孟子章句》、刘熙《孟子注》和赵岐《孟子章句》凡六家。至今,除赵岐《章句》外,其余几种皆已散佚,只有在清代的辑佚书中纔能窥见一些一残缺的片段。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正音 。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不可胜(shēng)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衣帛(bó)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g)序之教 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40

瞷(jiàn) 墦(fán) 讪(shàn) 施(yí)从良人语人(yù)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ū)

孰能与(yǔ)之

2、学生各自朗读

3、学生齐读

4、指名朗读

5、学生齐读

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1、第一篇

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 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

③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 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 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臵

王:名词作动词

⑦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岁:年成

2、第二篇

①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②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41

③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④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⑥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⑦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⑧ A、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B、蚤起:‚蚤‛通‚早‛。

C、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⑨ 文中宾语前臵句:良人未知之也。

曾学过的宾语前臵句:

A、无乃尔是过与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余之人不余欺也

D、大王来何操 E、夫晋,何厌之有

3、第三篇

①请轻之

轻: 形容词作动词 减轻

②日攘一鸡 攘:窃取

4、第四篇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⑥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⑦谁能一之

数词作动词 统一

⑧探究文中出现的‚之‛字用法?

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A、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B、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C、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五、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 42 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孟子和梁襄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3、第二篇的讽刺效果是怎样达到的?

齐人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在形象的庄严、自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几个修饰性词语,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传达作者爱憎喜好的作用。

(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确定的副词。齐人每外出,必直奔坟场乞食,必饱食而后返,足见其兴趣志向之低下。他贪得无厌,为了追求物质与名利,放弃了对自身道德的修炼和提高。为了得到虚幻的利达, 43 甚至不顾尊严,不择手段,低声下气,求取一些令人憎恶的利益。如此还能满足,还能自得,还能大言不惭、吹嘘夸耀,人格的沦丧,道德的堕落,正如其妻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仰望与俯视,多么强烈的反差,多么辛辣的讽刺。

(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中的‚尽‛。‚尽‛,都,表范围的副词。齐人在坟场乞得一些酒肉,涨红了脸,在妻妾面前夸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借富贵者抬高自己的身价,比脚踏实地赢得名誉与地位来得方便与快捷。‚齐人‛势利卑鄙,虚伪做作,在妻妾前威风十足,自吹自擂,显现了虚伪无耻的本性。

(3)‚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中的‚遍‛。‚遍‛,全,表范围的形容词。前番是竭力鼓吹,后者是残酷的事实。连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与这样的人‚立谈‛,更别提成为富贵者的座上宾。一个‚遍‛字,是击破齐人骗局的重锤。

对比手法的运用,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齐人有一妻一妾》有两重对比。一是齐人坟场‚乞‛与妻妾面前‚骄‛的行为对比,是真相与表象的对比。通过对比,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了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二是妻妾勺齐人人生准则的对比。齐人在坟场乞食而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甚至在足不出户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两个妇道人家能明大理,强调在追求‚利‛的同时要注意采用正当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苟且,不能诡迂。为人不齿、行‚妻妾之道‛的恰恰是大‚丈夫‛。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揭露了齐人的丑态。通过对比,揭示了作者关于态度与结果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观点。

4、第四篇问题探究

A、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 国 君的威严。

B、梁襄王缺乏 国 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C、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44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 向 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D、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 喻 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 明了 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5、分析孟子寓言的幽默性

孟子的寓言情节简单,却诙谐、有趣而意味深长,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显豁的艺术效果。通过想像将生活中的问题的情状与特征夸大,以更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危害。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酒食,得了蝇头小利就心满意足,其行为荒诞可笑,为人所不齿。孟子将齐人的行为夸大,使之成为艺术形象,背地里‚乞‛食,妻妾前‚施施‛‚骄‛言,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产生审美快感,并对对象做出否定性的评价。《揠苗助长》中的宋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举动愚蠢而可笑。《月攘一鸡》中的主角改正错误却又不坚决,持‚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的观点。孟子的寓言故事通过影射、夸张等手法,机智风趣地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丑陋的现象做了含蓄地揭露、批评,使读者在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中,微笑着领悟到作者传递的深刻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字词问题,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孟子及其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一篇古文佳作,其字里行间不仅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回荡着作者的声音。

二、解析课文

1、下面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揣摩文中人物的言行,力求用生动的语气把人物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

2、学生评析朗读(人物性格)

3、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A、师生探讨从文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45

明确:爽快、耿直,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具体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面对梁襄王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另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明确: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B、思想(引导学生谈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首先、孟子把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为‚仁政‛思想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文中

1、

3、4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其次、富贵的择取要符合道义。

46

最后、对待错误要知错能改。

4、通过评析,从细节安排上体会孟子散文的魅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并总结如下: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孟子文章语言生动、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体会。

其一,长于论辩: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第一篇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二,长于譬喻:准确运用比喻。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 喻 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 明了 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另外,两个比喻相互照应,前以天上雨 水比 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

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庄子的《逍遥游》,看过于丹主讲的《庄子何其人》了解了庄子是一个最善讲故事人。当他无米下锅向监河侯借钱时,监河侯对他非常热情,说:‚好啊,我马上要去采地收税金,你等着我,一旦把税金全收上来,我一下就借给你三百金。‛这个话说得很漂亮,三百金,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啊!, 47 庄子虽‚忿然作色,但没大怒反而给监河侯讲起了涸辙之鲋的故事。不愿到楚国做官,不直接回答去留说愿象河中的乌龟一样‚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当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正是透过这些小故事小寓言,我们了解了庄子这个人穿透了名利,看破了生死,追其绝对的自由;知道了《庄子》这部作品特色主要有两点:想象丰富、善用寓言。(运用譬喻的好处: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文章能使文章说理深入浅出且有力度生动形象,吸引人。)

其三, 气势浩然 :排比、对偶手法运用。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犀利,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 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

5、探讨预测人物的必然命运。(主客观因素=性格+社会)

引导学生联系单元提示第一段背景介绍,他的抱负并没实现,晚年退居讲学。

6、孟子的理想虽当时没能实现但对我们当代意义重大,

A、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以德治国,诚信社会)

B、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绿色产业,和谐社会)。

C、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一国两制)

E、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 48 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三、学生谈体会,范围不限。

四、小结。

这节课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有感情朗读,我们把《论语》和《孟子》的比较阅读我们不仅了解了孟子的思想性格,《而且了解了孟子》这部书的特点。首先想告诉大家读书读经典的一种方法——比较阅读。其次,我们的品读过《论语》《孟子》后,我们是不是发现其实这些圣贤们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以前总用崇拜膜拜的目光对他们敬而远之。而当我们真正用心和他们交流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离我们很近,就像我们邻家的老爷爷一样,当看我们犯错时给予我们谆谆教导(可举例说明读孔子孟子后俩位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暂时让这孔子和孟子这两位长者来开启我们的心智。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些大师们还在后面等待着给予我们以指引。这些经典已经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体悟他们给我们的智慧,并用我们的一生去实践它,才能真正读懂经典。

六、布臵作业。

1、比较《论语》和《孟子》的区别,然后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2、预习《王何必曰利》。

板书设计:

孟子

豪爽直率

仁——仁政

长于论辩

能言善辩

民——民本

长于譬喻

无私无畏

义—— 节义

气势浩然

《王何必曰利》 备课人:田祥

一、教学目标

49

1、

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

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

3、

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

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 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 50

推荐第8篇:《先秦诸子选读》常考名句默写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

(二) 姓名: 班级:

2.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3.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4.子曰:“当仁, 。”(《论语·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 :过也,人皆见之; , 。”(《论语·子张》)

7.子曰:“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 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0.岁寒, 。(《论语·子罕》)

11.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2.人谁无过, ,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5.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颜渊》) 16.夫仁者,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18.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9.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21.古之学者为己, 。(《论语·宪问》) 22.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言, 。”(《论语·颜渊》)

23.子曰:“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24.子曰:“人无远虑, 。”(《论语·卫灵公》)

1 1. ,社稷次之, 。(《孟子·尽心上》) 3.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乐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4.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5.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论语·为政》) 6.仁者爱人, 。爱人者, 。 , 。(《孟子·离娄下》)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天下可运于掌。8. ,失道寡助。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孟子·公孙丑下》)

9.富贵不能淫, , ,此之谓丈夫。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 。(《论语·子罕》) 1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12.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音声相和, ,恒也。(《老子》第二章) 1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 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老子》第六十三章)

15.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老子》第六十四章)

16.强大处下, 。(《老子》第七十六章) 1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19.不登高山, ;不临深溪, 。

推荐第9篇:看先秦诸子

黄金时代的产物——百家争鸣

郑圣伦;2011026054.

摘要:“百家争鸣”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学术领域引发的思想争鸣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学术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在学术领域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撼动的。它的产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个历史长期作用的演变过程,期间经历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并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发展,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生产力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形态的变化为其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氛围;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传播为其营造了一个文化氛围和知识基础;“士”阶层的崛起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

关键词: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争霸与兼并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剧烈的社会变革,社会大动荡,大转折让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形态由原来的奴隶制社会逐步地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过渡。伴随着这样大的转变和过渡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部分都会随着发生很大的转变,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的社会成分逐步瓦解,新的社会成分逐步确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活跃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其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而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才产生的,这其中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中的种种社会问题都有所涉及,并且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这极其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后来文化发展的基础。既然前面那么多都在强调“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那么为什么偏偏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百家争鸣”,而不是在其他时代啊?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或因素啊?

“百家争鸣”这样影响力深远的文化思想运动的发生与那个时代特殊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的。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表现。对于“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要结合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的发明和铁质工具的广泛使用,并且牛耕的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从而使得私田大量出现,私田的大量出现严重威

胁到当时的井田制,出现了私田与公田之间争夺劳动力的现象,公田上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随之井田制开始瓦解。到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政策,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

律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化和公开化。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在兼

并争霸战争中获得胜利,许多国家纷纷实行改革,如魏国的李悝改革,楚国的吴起改革,秦

国的商鞅改革等,这些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之一就是承认私田合法,逐步废除井田制。这

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加之新的劳动工具和畜力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这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那么上层建筑也会随之而发

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首先,周王朝一统江山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群雄逐鹿的混乱

政治格局,自从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这时候周王室就已经衰微,再

也没有能力控制那些诸侯了,从原来的“礼出于天子”变为了“礼出于诸侯”,各诸侯国之

间相互征战,相互兼并,从而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样的群雄并立的局面。战

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各国的改革对于私田得到承认有很大影响,这些在很

大程度上催生了早期的地主阶级的产生,奴隶主阶级的势力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削弱,政治地

位逐步降低,地主阶级政治地位逐步上升,逐步取代奴隶主阶级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以井

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和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受到极大的瓦解,与此相对应的是封建制

度逐步确立。各国的君主为了能在争霸战争中获得胜利,要求各家学术为他的政权服务,并

且允许多种学术思想的存在,这为各种思想、各个学派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

会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这一时期处于一个政治力量多元化,政治中空期,没有一个统

一的政治力量的管制,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王室衰微和井田制瓦解,这些都使得那些有文化的知

识分子散落民间,那些知识分子为了养家糊口,没有办法,只好在民间办学,使得民间的私

学之风盛行,学术下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局面,这使得普通老百姓都得到了受

教育的机会,在教育推广上较之西周来说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私学兴起,打破了“官学”垄

断的局面,面对诸多生源,各家为了扩大自身学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广收门徒的

结果,各个学派之间相互诘难,相互辩驳,从而达到了争鸣的效果。我们的“万世师表”孔

老夫子在当时私学盛行的情况下,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也为他收了不少弟子,

对儒家的传播和兴盛有着重要的影响。私学的兴盛也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各式的人才,这

些学术人才经常自发的或是被某些名人召集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流,相互辩驳,这样就会在

某些地方形成一个学术中心,比如说稷下学宫等。这些都是有利于“百家争鸣”,到了后期,

很多思想家大多都是与这些学术中心有着某些联系的。

最后的是“士”阶层的崛起。“士”阶层的崛起对于“百家争鸣”来说极其重要的,因

为“士”阶层是“百家”的重要来源,“百家”的学说理论是通过“士”阶层来传播的,可

以这么说吧,“士”阶层是“百家争鸣”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以往西周时期,士这个阶层

在政治上地位不是很高,基本上处于一个中下层的地位,对于当时的政治没有多少的话语权

的。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宗法制的瘫痪,阶级关系

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地位较高的奴隶主贵族阶级日益衰落,士阶层的地位较以往

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同时力量也壮大了,在政治上的话语权也大了。处于社会变革动荡

时期,社会不稳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争霸战争,政权的更替都有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

来维护统治,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上,形成了一股“礼贤下士”的风气,具有各种各样才能的

人被统治者招揽来受到赏识,重用和提拔。到了战国时期,养士已成为一种盛行的风气,战

国时期出现了“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他们

礼贤下士,网罗人才,门下门客三千,在当时,”士“已成为诸侯,卿大夫私下网罗的重要

对象,士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加强了,成为他们主人在政治上一个工具。这也是士阶层崛起

的重要政治原因。那些崛起的士阶层大致可以分为好几类,其中一部分是构成“百家”中的

组成部分,如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并且广收门徒,著书立

说,到处宣传他们自己的主张,他们之间相互批驳,相互诘难,这就形成了一种“争鸣”的

社会学术现象,这对他们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当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存在,

所以这些士可以游走于各国之间,游说各国领导人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孟子,庄子

等都有过这样的游说的经历,这些士在各国之间游走,为各国传递着各种信息,交换能量,

讲学之风,辩驳之风一时风行全国,“百家争鸣”局面就这样被逐步打开了。

从上面这些的论述来看,“百家争鸣”的形成与春秋战国时期特别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阶级的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产生是那个时代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

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易中天,《易中天文集》【M】第十四卷“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5.

李硕,《五霸争权与百家争鸣——春秋》【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10

推荐第10篇:先秦诸子默写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背课文

(五)

一、背诵篇。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顚沛必于是。

1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7、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出自《论语》的成语:

一息尚存、巧言令色、言而有信、众星拱月、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随心所欲、温故知新、见义勇为、既往不咎、尽善尽美、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愚不可及、文质彬彬、诲人不倦、举一反

三、择善而从、任重道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循循诱导、欲罢不能、后生可畏、升堂入室、过犹不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省 1

不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察言观色、名正言顺、手足无措、一言兴邦、杀身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分崩离析、祸起萧墙、血气方刚、色厉内荏、道听途说、患得患失、心安理得、文过饰非、老而不死、待价而沽、怨天尤人、

一言以蔽之、朽木不可雕、君子坦荡荡、欲速则不达、杀鸡焉用牛刀、是可忍孰不可忍、三月不知肉味、道不同不相为谋、三人行必有我师、四海之内皆兄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孟子》成语

孟母三迁、不远千里、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缘木求鱼、引领而望、寡不敌众、妻离子散、匹夫之勇、出尔反尔、与民同乐、水深火热、救民水火、箪食壶浆、揠苗助长、事半功倍、出类拔萃、与人为善、解民倒悬、具体而微、心悦诚服、反求诸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地利人和、舍我其谁、为富不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乱臣贼子、为渊驱鱼、自暴自弃、不虞之誉、手舞足蹈、赤子之心、好为人师、不为己甚、左右逢源、夜以继日、自怨自艾、先知先觉、却之不恭、知人论世、专心致志、一暴十寒、舍生取义、杯水车薪、以邻为壑、独善其身、习焉不察、不言而喻、引而不发、仁民爱物、当务之急、一毛不拔、茅塞顿开、言近旨远、同流合污、

彼一时,此一时、挟泰山以超北海、五十步笑百步、顾左右而言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的寓言

五十步笑百步、攘鸡者、揠苗助长、庾公之斯、墦间乞食、校人烹鱼、学奕、王良与嬖奚、楚人学齐语、陈仲子、逢蒙杀羿、冯妇。

《荀子》成语

安如磐石、兵不血刃、冰寒于水、不教而诛、博闻强记、博学多闻、持之有故、苟且偷生、狗彘不若、后发制人、横行天下、坚强不屈、积善成德、积水成渊、跬步千里、坎井之蛙、开源节流、面有菜色、驽马十驾、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强本节用、青出于蓝、前车之鉴、锲而不舍、顺风而呼、生杀予夺、始终如

一、天高地厚、提纲挈领、一唱三叹、约定俗成、移风易俗、以卵击石、源清流洁、言之成理、专心一志、自以为是、锱铢必较、载舟覆舟、流言止于智者、万变不离其宗。

《荀子》寓言

浮阳之鱼、处女遇盗、涓蜀梁见鬼。

《老子》成语

东施效颦、握发吐哺、枯鱼之肆、无中生有、上善若水、天长地久、道法自然、功遂身退、金玉满堂、宠辱若惊、微妙玄通、自知之明、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巧若拙、无名之朴、知白守黑、功成不居、和光同尘、多言数穷、天长地久、功成名遂、自迷五色、宠辱若惊、虚怀若谷、见素抱朴、绝仁弃智、将夺故与、道法自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庄子》成语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谐之言曰、越俎代庖、大而无当、大相径庭、中规中矩、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朝三暮

四、庄周梦蝶、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螳臂当车、相忘江湖、相濡以沫、虚与委蛇、盗亦有道、唇亡齿寒、螳臂当车、贻笑大方、大方之家、井底之蛙、子非鱼、以管窥天、邯郸学步、鼓盆而歌、呆若木鸡、招摇过市、亦步亦趋、失之交臂、白驹过隙、每况愈下、蜗角之争、

老死不相往来、知其一,不知其

二、夏虫不可以语冰、君子之交淡若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化腐朽为神奇、哀莫大于心死。

《庄子》寓言

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御风而行、越俎代庖、大相迳庭、不近人情、

肌肤胜雪、形如槁木、大言炎炎、朝三暮

四、庄周梦蝶、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旁门左道、盗亦有道、唇亡齿寒、独来独往、善始善终、莫逆之交、唯命之从、冥冥之中、勃然作色、虚与委蛇、不徐不疾、得心应手、相濡以沫、吐故纳新、见笑大方、井蛙之见、夜以继日、望洋兴叹、何罪之有、亦步亦趋、失之交臂、无所不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捉襟见肘、分庭抗礼、变化无常、大同小异、叶公好龙、对牛弹琴、能者多劳、螳臂挡车、支离破碎、每况愈下、沉鱼落雁、桑枢瓮牖、上漏下湿、数米而炊、捉襟见肘、踵决肘见、纳屦踵决、栉风沐雨、百舍重茧、涸辙之鲋、得鱼忘筌、吞舟之鱼、不系之舟、交淡若水、管窥蠡测、椿萱并茂、巢林一枝、莽眇之鸟、满谷满坑、其应若响、以珠弹雀、断鹤继凫、一饮一啄、枯槁之士、苞苴竿牍、人人得而诛之、君子之交淡若水、哀莫大於心死、不知天高地厚、化腐朽为神奇、小巫见大巫。

《墨子》成语

驷之过隙、染丝之变、黔突暖席、孔席墨突、发宪布令、致远任重、以人为镜、双足重茧、绝长继短、避毁就誉、东西易面、以卵投石、手足胼胝、摩顶放踵、暖衣饱食、坚甲利兵、功成名遂、高不可攀、不知甘苦、不偏不党、不可胜数、兼而有之、苍黄翻覆、快马加鞭、墨子泣丝、墨守成规。

出自《韩非子》的成语:

华而不实、深不可测、负薪救火聪明睿智、根深蒂固、出生入死、讳疾忌医、老马识途、吹毛求疵、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如虎添翼、守株待兔、长袖善舞、

知子莫若父、道可道,非常道、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寓言

自相矛盾、郑人买鞋、讳疾忌医、杀猪教子、三人成虎、螳螂捕蝉、守株待兔、和氏之壁、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曾子杀猪、三虱相讼、画鬼最易、宋人疑邻、子罕不受玉、酒酸与恶狗。 韩非子寓言:

自相矛盾。郑人买鞋。讳疾忌医。杀猪教子。三人成虎。中饱私囊 子罕辞玉。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螳螂捕蝉。老马识途。宋人疑邻。和氏之璧。买椟还珠。揠苗助长。一鸣惊人。有的放矢。恶贯满盈。舍近求远。进退维谷。

第11篇: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孟子(前372~前289年),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学者。

思想要点:

一、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二、宣扬民本思想

三、提倡仁政。

荀子(前313~前230年),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然的思想。认为人的是邪恶的——性恶论,所以弘扬“克己复礼”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初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前468~前376年),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非攻”“尚贤”“明鬼”等。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李耳,字聃,春秋末年楚国人,曾做过周守藏室官员。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辨证宇宙观,认为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不受超自然的意志支配。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的社会观。提出“为而不有”“至公无私”“致虚守静”“柔弱胜刚强”人生观。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这种思想是基于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认为“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

民族魂先秦诸子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之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

第一课题解意思为: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开头两三个字。

《论语》二十篇:

《学而》《为政》《八修》《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

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语:言论。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郑玄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止”,都解释为语助词,看来没有什么异义。

《论语》名言警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4、朝闻道,夕死可矣。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乐运其智以利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承载以利生,如山不动,万物荣焉。智者善应事,动如脱兔;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有德则众归。)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 )

1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失礼教的东西不看,有失礼教的传闻不听,有失礼教的话语不说,有失礼教的事情不做。)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反。 )

1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礼乐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为仁,可谓得其交友之道。)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言必信,行必果。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

28、既来之,则安之。

29、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事情上不忍耐让步,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

30、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第一章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士与士人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他们的社会职业因而是多样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苏东坡在家中酿酒,家中有不少酒坛。

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由于礼崩乐坏、宗法制松弛以至于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而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使得各诸侯国争相「尚贤」、「使能」,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种种历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

士人与士大夫

士人不同于士大夫。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指的是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从士人到士大夫,显示了士人介入政治,进入政治中心地带的历史动向。

诸子中的成语

《论语》:共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体。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成语:既来之,则安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从之、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共7篇,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成语:舍生取义、与民同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揠苗助长、明察秋毫、出尔反尔。《墨子》:由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著,主张“兼爱”、“非攻”。。

成语:染丝之变。《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著。

成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哀兵必胜。《孙子》:又名《孙子兵法》,古代称为“兵经”,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击虚、出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庄子》一书33篇,代表作〈逍遥游〉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成语:白驹过隙、呆木如鸡、得鱼忘筌、得意忘形、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每况愈下、鹏程万里、吐故纳新、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亦步亦趋、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荀子〉:32篇,以〈劝学〉、〈天论〉等具有代表性,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并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驽马十驾,功在不舌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全书55篇,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的措施,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成语: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老马识途、吹毛求疵

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论语》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八章: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这一章很有意思,因为提问者是端木赐,他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一位,与贫穷的颜回形成了两个极端。而且端木赐的富有不是来于父母的馈赠和遗产,而是靠己敏锐而老道的经商才能。孔门学说能够传播很广都得益于这位富有的学生用财力去支持和推广。我们现代所说的“儒商”这个词的始祖和原型,就是他——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由于子贡能言善辩,口伶俐,颇有外才能,兼其深谙商业低买高卖之商理,所以颇清高。

他非常认同孔子的学说,所以当他通过转卖货物、投资致富后,便想实现老师所说‘仁’的境界。于是才有了这段对话。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广泛地、无条件的把好处送给民众,救济民众,让民众都得到帮助。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算得上是您说的仁人了吧?”子贡在这里说的这个人,其实是暗指己,也就是用隐晦的话说:“老师,如果我拿出钱来帮助大家,而且不要好处,那我是不是就达到了您要求的具有了‘仁’的品德了呢?”

孔子明白子贡话里隐含的意思,但他又知道子贡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这可能是子贡有钱了以后的一种我炫耀,但方向是正确的。所以孔子并没有打击子贡的这种显摆,反而幽了己一默:“能做到这种地步,何止是达到了‘仁’!那一定是圣人了。我做不到!即使远古时候像唐尧虞舜那样拥有绝对威望和权力的明君也做不到啊!”在不落痕迹地批评了子贡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后,孔子不失时机的提出了“仁”者的标准:“有仁德的人,己想立于天地之间,有一番事业和抱负,他也一定会帮助别人达到;己想要将来通达有前途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能够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仁的方向了。”水之声:将文章归类到“治国”一类,并非哗众取宠。源于《本周金融观察》中编者点的下列评论:另有故事:鲁人流落异国为,鲁国规定凡是看到本国人在别的国家被卖为隶,只要出资买回就可以得到重奖。

孔子的学生子贡买回隶后却谢绝了政府的奖励,孔子对此不仅不予以表扬,反而作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子贡这样做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以后不会再有人愿意花钱替国家赎人了。

都说孔夫子是“圣人”,太过迂腐,言义不言利,其实都是后世腐儒的向壁虚构。孔夫子实在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知道人对利益的追求、对欲望最求纯属天,只可引导而不可压制。高标准的道德只能施之于少数人,同样必须出于觉愿,不可求;对于多数人来说,执政者还是要力求使道德规范与基本的利益诉求达成一致,使人们的利行为客观上成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善行,这样的政策方能行得通、行得远。这些才是将上面那段文字打上“治国”烙印的原因。希望执政者对于政策的考量,应该立足于远、立足于长,切不可朝令夕改,让民众不知所以。

第12篇: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上)

漆园丁

内容提要

老子与《老子》的概况,孔子与《论语》的 概况,墨子与《墨子》的概况,孟子与《孟子》的概况。《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核心思想的区别。《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文 风的区别。诸子语录体具有一定的共性,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形式,但已呈现为具有对立情绪和说服性质的论辩文,形成独特 的论辩风格

关 键 词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无为

仁爱

兼爱

仁政

语录

论辩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出现百家争鸣。《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5000字。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 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 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 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 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 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 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 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老子》,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 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 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 性,警句广为流传。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的祖先为宋国贵族,出生于鲁国,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曾任鲁国的中都 宰、司空和司寇,短期行摄相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主张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始终不得用事之机。暮年回到鲁国,整理过《诗》、《书》、《礼》、《乐》、《易》等,根据鲁国的史料修订《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见《史记·孔子世 家》。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后为儒家 经典。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种版本。《古论语》和《齐论语》失传,流传至今的《论语》凡20篇500余章,是经过融合的《鲁论 语》。《论语》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用三国魏人何晏集解,宋代邢昺疏。宋代朱熹《四书集注》有《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父子有《论 语正义》,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 《论语》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 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教育思想:首开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文艺思想:重视文艺的 社会功能,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事父事君的伦理教化作用。审美情趣:辞达而已。绘事后素。文质彬彬。 《论语》的文学性。《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幅短小,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题概 篇。篇名取首章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文学性不因语录体而削弱,《论语》的文学性高出诸子。一是刻画出孔子和孔门著名弟子及其他人物的形象。描绘 出人物的仪态举止、神情口吻和音容笑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雍容和雅,朴实含蓄,生动传神,明白易懂,含义深永,具有概括性, 富于哲理性,不乏个性化,传世成语特别多。

第三节

墨子与《墨子》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人,一说宋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初期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墨儒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一派著《墨辩》,发展逻辑思想,一派推行宗教,演变为游侠。墨家到战国末期已经衰微,汉代以后几乎后继无 人,销声匿迹。《史记》中墨子之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之末,只有短短二十余字。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或为墨子本人所著,或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或为墨家后学所 写。《墨子》历来不受重视,少有人研究,因为墨家宣扬平等,封建统治不接受;墨文不讲文采,封建文人不欣赏。司马迁将墨传附于《孟荀列传》末尾,仅二十四 字。清代孙诒让是作《墨子间诂》。

《墨子》的思想。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爱,与儒家强调等级差别相对。“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攻伐性战争。但 支持、参与并且擅长防御性的战争。“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尚贤”的发展,倡导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的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法诸家相近似。“节用”、“节葬”是指节约活人的用度和死人的丧葬。墨家信鬼神,不同于诸子用神话传说说理。 《墨子》的文风。《墨子》产生于战国前期,但成书很晚,因而体例较复杂。有早期的对话语录体, 由论辩文,也有后来完整的专题论文,多数文章能够以题概篇。《墨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一是文章体的例有因革,从对话语录体到专题论说 文,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程。二是逻辑推理很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创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运用和阐述,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 先河。三是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尚实尚质,通俗流畅,说理透彻,体现了墨家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四节

孟子与《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 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培 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孟子学成之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 宋、薛、鲁、滕等国。其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只好退而授徒,著书立说。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的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史 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孟子》十一篇”,东汉的赵岐认为外篇4 篇是赝品,不作注释,于是亡佚。七篇各分为上下篇,篇内分为若干章,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篇名取首句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仍然是语录 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孟子》的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保存东汉赵岐注,采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中有 《孟子集注》,清代焦循在东汉赵岐注的基础上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提倡王道,则 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是对孔子“性相近”的继承和发 展。孟子认为如同人人有四肢,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文艺观主张:“知人论世”, 将作品与作者及社会背景联系考察,以求正解。理解作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正确探求作者的本义, 而不至于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孟子》的文风。《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但不同于《论语》的气度雍容,坐而论道,而是以 论辩为特色,是为论辩文。其特点一是感情强烈,气势逼人;二是善设机巧,欲擒先纵;三是长于譬喻,说理生动。感情和气势来源于内在的浩然之气和外在的铺排 手法,机巧和擒纵体现在掌握论辩的主动权,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譬喻不见堆砌,用得恰到好处。此外作品通过对话过程和表情,展示出孟子的个性:傲岸梗直, 坚持原则,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有的寓言善于刻画人物,成为讽刺小品。如《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孟子》文章自然流露中心论点,自然形成篇章结构, 有些长篇已经初具起承转合的规模。

【精读作品】

《小国寡民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非攻》、《公输》、《孟子见梁襄王章》、《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鱼我所欲也章》。

【思考练习】

1.简述《老子》的“道”

2.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看《论语》的文学性

3.从《非攻》、《公输》等篇看《墨子》的文风

4.从《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看《孟子》的文风

先秦诸子散文(下)

漆园丁

内容摘要

庄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均为战国中 后期的人物,《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诸子著述有自创也有集体创作。《庄子》讲究逍遥无为,《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总结 法、术、势,《吕氏春秋》集合先秦诸子成为杂家。这一时期说理文体制成熟,而诸子文风各具特色: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犀利,吕览渊博。

关 键 词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无为

礼法

法术势

恣肆

犀利

先秦诸子论说文体制渐趋成熟,《庄子》内篇以题概篇,《荀子》的文章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韩非子》的文章创作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形式,《吕氏春秋》进而讲究全书的严谨布局,战国后期诸子散文体制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 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 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因其剽剥儒墨,放言无忌,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一生未入仕途,安于平民生活,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楚威王曾厚币聘 请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庄子也聚徒讲学,弟子姓名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 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偏重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中唐时期《庄子》成为道 教经典,称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道教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最早的注本被认为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其实是郭象剽窃竹林七贤之向秀的注释成果。 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的思想。“道”为化育万物的精神本体,人们可以通过修养而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 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老子辩证法的相对性加以夸大,发展为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大小、寿 夭、善恶、美丑都是相对而言,进而不谴是非,否定评判是非的一切客观标准。将现实社会视为强盗世界,认为仁义礼智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和赃物,由愤世嫉俗走向 超世脱俗。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无名、无功、无己,也就是无待、无为。

《庄子》的文风。《庄子》散文善于用寓言说哲理,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 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寓言故事密度大,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寓言的主题具有同一性和 多义性,同一性即用多个寓言阐释同一个道理,多义性即用同一个寓言阐释多种道理。其寓言形象的含义往往超越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 历代解读往往烙上时代印记,有所折中或曲解。因而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作者的本义、注者的释义和读者的取义。文风恣肆,没有固定模式,或先分后 总,或先总后分,或分总同用;意到笔随,得心应手。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 从《逍遥游》的本义、释义和取义看《庄子》文风。

第二节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也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 一位大师,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曾游历秦、齐、赵、楚诸国,齐襄王时在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并三次被任为祭酒。后来荀子遭到齐人的谗毁,便 去齐适楚,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委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废去官职,于是居家于兰陵,从事著述。著名法家韩非子和秦丞相李斯原来都是荀子的学生。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子》的文章主要是荀子自撰,弟子杂录约占五分之一。西汉刘向将其整理编订为32篇,定名为《荀卿新书》,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为《荀卿子》,宋以后始称《荀子》。清王先谦为之作注,成《荀子集解》。唐代杨倞的《荀卿子》注是权威注本。

《荀子》的思想。荀子批判诸家学说,发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传统,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虽 然属于儒家,而与孟子的正统儒家有别。荀子改造儒家学说,兼容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兼用,威德并施,王霸并行。与孟子“法先王”相对,提出“法后王”;与孟 子的天命观相对,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大体继承孔孟学说,但并不墨守陈规, 善于变通,是一代通儒。

《荀子》的文风。《荀子》标志着说理文体制的成熟。一是普遍以题概篇,即文章的标题能够高度概 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结构要素具备,一般每篇都有中心主题,有整体结构,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讲究对比论证等方法,首次完成说理文的体制。三是继承儒家 的文质相符,排比博喻,文辞富赡,有欣赏价值。四是整体文风浑朴厚重,严谨缜密,说理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相结合,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荀子》散文对后 世的论说文形式的影响最为深远,直至今天。

第三节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韩非 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而旧贵族势力很强,当权者名高而无能,屡屡丧师失地。韩非多次上书,建议变法图强,都未被 采纳。韩非口吃,不善言辞而善写作,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凡十余万言。文章传至秦,秦王嬴政十分赞赏,为得到韩非而发 兵急攻韩。韩非到秦国后遭李斯嫉妒,李斯与姚贾共进谗言,将韩非下狱,逼迫韩非服毒自杀。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子》亦称《韩子》,《汉书·艺文志》载55篇,今本《韩非子》合于此数。《韩非子》主要 为韩非自撰,也有混杂、散佚和增补,如首篇《初见秦》,郭沫若认为是吕不韦所作;《存韩》并非一人所作,《有度》论及韩非死后事,绝非韩非所作。《北堂书 钞》等类书中录有《韩非子》佚文。《韩非子》原有旧注,注文粗略。清末王先慎辑录诸家校释,参以已意,成《韩非子集解》,是《韩非子》最权威的注本。

《韩非子》的思想。韩非继承发展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 “法”,法是法令,是治理百姓的公开条规;“术”是权术,是藏于胸中驾驭百官的手段;“势”是权势,是“法”和“术”得以施行的保障。韩非提出以法治为中 心,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思想,为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既集法家之大成,也总结了老子和荀子 的思想。

《韩非子》的文风。韩非子继荀子之后将论说文发展得更为成熟,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特 点一是多长篇大论,有立论、驳论、解说几种类型,具有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二是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单刀直入,鞭辟入里。三是驳 论采用立意设词,往来诘难,先引出反面观点,然后进行驳难,针锋相对,切中要害。四是善于用寓言和史实说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外储说》汇集 寓言,可能是储备材料,以待作文,却自成洋洋大观的故事专辑。五是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法家刻薄少恩,真率直露,为文讲究实效,少有文饰,显得冷 峻、峭刻、尖锐、犀利,其锋不可犯。

第四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国的相国。早年经商,家累千金,在赵都邯郸结识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遂资助子楚继位,被秦庄襄 王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赢政即位,他继任相国,被尊为“仲父”。不久因嫪毐逆反事受牵连而被免去相国,迁徙蜀地,途中自杀。见《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人,令其各著所闻,集体编著成书,号曰《吕氏春秋》,亦称为《吕览》。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大部分,计160篇文章。《吕氏春秋》的注本最早有东汉高诱注,明代有多种刻本。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今人张双棣等人有《吕氏春秋译注》。

《吕氏春秋》的思想。《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归于杂家,班固认为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高诱注云:“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杂家并不是杂糅,而是兼采各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政治思想以道家为基础,以儒家为主导,兼采诸家融合而成。重视音乐艺术的教化 作用,对音乐艺术的起源有珍贵的记载。《吕氏春秋》总结统治天下的理论,适应了秦统一中国的需要。

《吕氏春秋》的文风。此书体例最为严谨:十二纪每纪五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三篇。每组内 部的文章各自成篇,共同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书成之后,悬赏增损一字者千金,是出于政治目的,也说明全书的设计和撰写都煞费苦心,体例完善而表述精确。文 章篇幅一般较短,问题逐个提出,逐个解决,绝少长篇大论。文章写法往往先以言论开篇,中间用事实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前后照应,中间生发,具有很强的逻辑 性和说服力。书中保存有三百多则寓言和历史故事,数量与《韩非子》不相上下。故事层出不穷,重在说明事理,故很少夸饰渲染,大多情节简单而富于哲理,有些 较长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具有小说因素。

先秦诸子散文还有法家的《商君书》、道家的《列子》、名家的《公孙龙子》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影响都不及《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不再展开阐述。

【精读作品】

《逍遥游》、《养生主》、《胠窃》、《秋水》、篇》、《五蠹》、《说难》、《察今》、《察传》。

【思考练习】

1.《庄子》寓言主题的多义性

2.从《劝学》看《荀子》文章的体制和文采 3.从《五蠹》、《说难》看《韩非子》的文风 4.简论《吕氏春秋》归于“杂家”的意义

《劝学》、《天论》、《赋

第13篇:先秦诸子语录

先秦诸子语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先秦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2.使学生既获得理想智慧的启迪,又受到思想情感、审美体验、思想境界、人生价值多方面的感悟和熏陶,滋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精神成人”。

教学重点:

1.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影响。

2.学习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提升人格,提高素养。

教学难点: 古为今用的契合点。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导入:

易中天在《我读先秦诸子》中说:读孔子见“恻隐之心”,得“仁爱精神”;读孟子见“浩然之气”,得“义勇精神”;读老子见“玄妙之智”,得“辩证精神”。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有着丰富内涵的语录,体会其中的精妙。

二、关于先秦诸子

1.“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据《汉书·艺文志》,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

儒家 孔丘、孟轲、荀卿;墨家,墨翟;法家商鞅、韩非;道家老聃、庄周;农家许行;

名家公孙龙;杂家吕不韦;纵横家苏秦、张仪。

2.讨论: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后世称他们为先秦诸子。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3.先秦诸子散文发展阶段:

语录体阶段 :《论语》、《墨子》、《老子》

对话体阶段 :《孟子》、《庄子》

专题论文阶段 :《荀子》、《韩非子》

4.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首先是孔孟思想,其次是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汉初政论家贾谊、晁错等的政论文;

魏晋以后,老庄哲学大盛于世,嵇康、阮籍;唐宋以来的古文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王安石 。

三、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由十则语录组成,其中《论语》四则,《孟子》三则,《老子》三则。

孔孟的六则语录,涉及面很广,内涵十分丰富,但有一核心思想贯穿其中,那就是“仁”。在孔子那里,“仁”主要是做人的标准。

不难看出,无论是孔子讲做人,还是孟子讲政治,都是以“仁”为出发点的,从做人到治国,仁爱之心一脉相承,这就是孔孟思想的仁学核心。这仁学的着眼点是人,是人的心性、道德,因而孔子和孟子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人格修养。

孔子提倡“好学”,孟子倡导“养气”,都是重视人格修养的体现。在这六则语录中,讲仁、讲义、讲仁政、讲爱民都是讲人格修养,可以说,在重视和讲求人格修养这个方面,集中了更多的孔孟思想精华。

当然,任何思想都受到时空的限制,都是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结构整体,因而即使是精华,也不可能、不应当全盘照搬到今天来;只能是批判地继承乙但我们决不能忽视汉儒和宋代理学对孔孟思想的阉割,也不能倒脏水时把孩子一起倒掉,而应当像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哲学那样,把孔孟思想中那些具有合理性的内核分解出来,并依据今天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予以改造利用。

老子的三则语录,阐述了“道”的内涵及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对宠辱荣患的态度,依然注重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克制私欲的膨胀,知止知足,也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四、艺术特色

《论语》是语录体。《孟子》、《老子》是论辩性很强的论文,但一经摘录也成了语录。这些语录体现了语录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下两点:

(一)深邃的哲理性

语录的基本特点是短小。短小而又要有意义,那就必须短而见深,小而有味,包蕴令人深思乃至惊醒的哲理内涵。这里所选取的几则孔孟语录,就因其识见真灼、哲理丰赡而具有历久常新的生命力,“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以小见大,体现了自然、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揭示了政治成败的根本原理;只要是为了真理。贫富不移,杀身成仁,不就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吗?只要是出于真诚,“为民父母”、“身正令行”为什么不可以作为当官的准则呢?“松柏后凋”、“苦其心志”,恐怕是磨砺、培育真正能担负“大任”人才的必由之路;能否推善及人,能否忧乐与共,恐怕是衡量人心的一杆永远不可或缺的秤。这类哲理名言,千古流芳,绝非偶然。

(二)语言的精练美

古人云:“通道必简。”这个“简”,就是精练的意思。深邃的哲理内涵,必须通过精练的语言凝结下来,方能成为上乘语录。精练之法极多,就这十二则语录来说,至少有下列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将深远难尽之意溶化在生动的比喻之中,如:„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等。这类语录的突出特点,就是意理的疆界无边,张力极大,有发人邈思、含蕴无穷之感。二是将正反两个方面凝聚在

简明的对偶句中,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类语录的特点,在于正反对举,意理鲜明,理在必然,从而强化了道理的全面性和精辟性。三是不论用什么手法和句式,都要尽可能地凝缩字句,使其像格言、警语那样简洁醒豁,这十则语录中的许多断语,之所以能成为广为流传的成语、座右铭乃至对联,语言的凝练美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五、探究讨论:诸子百家的思想与学生的人生修养的关系。

六、背诵。

第14篇: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涯之辞

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导入: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

二、课前积累

《庄子》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三、走近作者

1、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主要思想:核心是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不像其他诸子那样试图寻找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而是走向极端,认为现实社会存在本身,就是一张无所不包的网,是造成苦恼和苦难的根源。

二、整体感知:

(一)请二位同学分别朗读第

1、

2、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

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 注释—顾:回头。漫:污,弄脏。匠石:名为石的工匠。斫:用斧头砍。听:任意。尽垩……:全部把那点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有受伤。失容:面容变色。虽然:虽是这样。质:对象、目标。自……: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之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简析:

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第1则: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田子方》 注释—引:拉开弓。盈贯:拉足弓弦。措:安放。一支箭刚刚射出去,一支箭又搭在了弦上。适:往。沓:合。象人:木偶人。履:踩踏。若:你。逡巡:退却。揖:拱手行礼、请。进之,让他走向前。踵:脚后跟,也泛指脚。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又神人、真人。挥斥:纵放、意气奔放。八极:八方。恂:通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殆,危险。

译文: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简析: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课堂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复习提问。

二、整体感知:

(一)指名让学生朗读第

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先秦〃庄周《庄子〃应帝王》

儵:倏的异体字。相与:共同。谋:计议、商议。

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 第3则: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

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外物》 期年:周年。已而:旋即、不久。錎,通陷。鬐,通鳍。侔:齐等。惮dá赫,威震。若:此。离:剖开。腊xī:干肉—做成干肉。已:通以。没有谁吃不饱这鱼的。厌:饱食、满足。才能小的道听途说之辈。辁:形容浅薄、小。讽说:传说。揭:高举。累:指纶,钓鱼竿上的丝线。趣,通趋,趋向、奔向。鲵鲋:小鱼。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贤达的地位来说也差的太远了。小说:指偏颇琐屑的言论。干:求。达:显贵。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经于世,指管理世事。 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悟。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先文: 探讨: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

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

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整体感知:

(一)指名让学生朗读第

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5、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通隘)巷,困窘织屦(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槁项黄馘(xù脸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列御寇》

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窘迫到自己编织麻鞋,脖颈干瘪瘦得像干柴棒,脸色腊黄,这是我不擅长的;一下子使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的国君觉悟,而自己就有上百辆车子随从,这是我擅长的啊。‛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

文中把那种通过卑污下贱的行为去博得统治者的欢心,而获得功名利禄的人进行讽刺和嘲笑。如把曹商获得的‚车数乘‛、‚车百乘‛讽刺为是‚舔痔‛而得来的,并且说:‚所治愈下,得车愈多。‛这样功利性的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功得机巧‛,最终会导致‚必忘夫人之心‛(《庄子〃天地》)。

6、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邑:封地。金:古代货币单位。作色:变色,发怒。来:语助词。你是干什么的呢?波臣:水官。岂: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也许‛。且:将要。西江:蜀江。我是去了我平日相处的水,我没有安身的地方。然,犹‚乃‛。乃:竟然。肆:市场、店铺。

庄周家里很穷,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说:‚好!我就要收租税了,等我收到以后,借给您三百斤,好吗?‛庄周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里,半路上听到有人喊救命,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您为什么这样喊呢?’它答道:‘我是东海神的臣子,今天不幸陷落在这干车辙里,您可有一斗半升的水救救我吗?’我说:‘好,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上来营救你,好吗?’鲫鱼气愤地变了脸色说:‘我失掉了赖以生活的水,已经没法生存,我只求你给我一斗半升的水就能活命,你却说这么多废话。如果等你把西江水引来,我早就没命了,你还不如到干鱼摊上找我呢?

7、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都城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五、教师总结课文。

六、作业:写一篇周记,从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第15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

2、启发探究式 自主预习:

一、请同学们背诵第

1、

3、

6、

7、

8、

9、

11、12则,并按要求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大车无輗,小车无軏,_________。

7、岁寒,。

8、逝者如斯夫,______!

二、翻译并分析课文,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重点:①诲:;②女;③为:表,相当于""④知1:;知2:;知3:.⑤是:.

翻译:

【探讨:第1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角度:求知方面------- 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末:指;(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翻译:

【探讨:第

2、3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选文第2则,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末”通“无”就是无如之何,即拿他没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 选文第3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错误不在犯错误,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一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 角度:对待错误------- 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而在于能否,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4)、自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重点翻译:①之1:;②之2:;③食;④之3:。⑤更: 翻译: (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翻译:

选文第5则:“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即卜商(前507—?),字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4岁。“小人”在古代常指地位低的人,也常指人格卑下的人,这里是后一种意思。“文”是动词,意思是掩饰。子夏的意思是说,。──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翻译: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重点翻译:①厚,薄:;②而:;③远: 翻译:

【探讨:第7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应当理解为“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省略了一个“责”字。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角度:与人相处方面-------- 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而不能一味别人的不是。所以,“”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二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翻译:

【探讨:第8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莒父是鲁国的城邑,具体位置现在还不清楚。“宰”指城邑的长官。“问政”就是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无”通“毋”,意思是不要,表示禁止。“欲速”是指。“见小利”是指。“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说。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要照顾到百年大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

角度:从政方面-------- 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否则就无法达到;不要,否则就。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否则,“欲速则不达”。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①其:;②何以行:. 翻译:

选文第9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个。大车是古代用牛力的车,小车是古代用马力的车。两种车子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大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輗,小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軏。如果大车、小车没有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关键,就没法套上牲口来拉着车子行驶了。孔子的意思是说,做人没有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如果没有輗、小车如果没有軏,就无法行走一样,人不讲诚信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 (10)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重点翻译: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②于斯:于,;斯:.③何先: 翻译:

【探讨:第

9、10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子曰: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角度:为人治国--------- 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

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 翻译: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探讨:第

11、12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角度:为人处事------- 启发:人应松柏一样,要有且要经受得起各种,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奔流不息、。借此劝戒后人要,用的时间投入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一、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求知-----

2、处世-------

3、从政-----切记“”

4、治国处事-----“”

5、为人处事-------

二、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罹:;“苟毋适卫,吾出子”苟:出: 盟可负邪

负: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从以上材料可知,孔子很强调“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

刘芳

第16篇:先秦诸子语录翻译

先秦诸子语录翻译.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语录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我国教材由于长期来使用单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往往有失公正,不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本文尝试引入文化学上的“轴心时代”理论,揭示出先秦诸子思想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于先秦诸子百家的背景,目前国内许多大学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①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变化急剧”。这显然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即人类社会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现在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按照这种理论,先秦诸子百家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因为那只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时代的思想,封建时代今天早已超越,而且还应该受到批判。所以教材说“(诸子)有些见解因受历史的局限而带有明显的封建印记”(p1),“从总体上讲,老子的哲学思想带有唯心色彩”(p5),“有论者以为,老子是以退为进,从利己主义的立场来对待辩证法”(p6),“从主观上讲,孟子提倡‘仁政’,有维护当时封建统治的意图”(p47),“孔子(关于世界大同)的这一理想固然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想改变现实的意愿,但在小生产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社会制度的基础上,这种理想,实属无法实现的乌托邦”(p47),墨子倡导“兼爱”,“这反映了当时一般劳动人民和小生产者改善生活的愿望。动机可嘉,但却不切合当时的社会实际”(p48),庄子“对一切功名的绝对否定也会导引人们消极避世,逃避应负的社会责任”(p16)„„

这样的评价,显然不利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所以有必要换一种历史的眼光。马克思从来不把他的理论视为惟我独尊,而且即使马克思在划分历史时,也不是仅此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一种,比如,他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就以“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的标准把社会划分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人类历史当然还可以有别的划分方法。

我注意到如今史学界比较认同的“轴心时代”的划分,对于我们理解传统、继承传统也许是一个更好的理论框架。

“轴心时代”(Axial Period,又译作“枢轴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949)这本书中提出的。他注意到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即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个时代可以称为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

关于“轴心时代”的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

1.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地理横亘,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但却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突然发生了一种飞跃,形成了现代各主要文明各自的文化轴心,使得各个不同民族都“获得了全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东西”,人类从此被“一个共同的起源和目标”联结在一起。这种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巧合,让几代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

2.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问题,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②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而使欧洲文化重新燃起新光辉,从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受到印度佛教冲击后,再次回归孔孟而把中国哲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③中国文学史上多次掀起的“古文运动”都提出“宗经明道”的口号。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文精神讨论,虽然有人不承认与轴心的关系(如王蒙说:中国压根就没有人文精神,你失落什么呀?又何须重建呢?),但还是有不少学者回到了“轴心时代”,从周易等著作寻找思想能量(如“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人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不能在物质追求方面贪得无厌)。甚至我们的主流文化也在不断回归轴心寻求治国方略,比如“以德治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都可以看做对中国文化轴心的回顾。

3.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在形成一次新的“轴心时代”,或者称“第二次轴心时代”。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有相当的警惕,假如我们在今天处处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现实下,贸然抛弃中华文化的“第一次轴心时代”,而接受“第二次轴心时代”的说法,是不是会重新导致“西方中心主义”?况且,是否真的出现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需要较长的历史来验证,“轴心”的意义在于其向着后世辐射,我们不能贸然判断一个缺乏历史发育的“点”已经是“轴心”,当年的“毛泽东时代”不是能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教训吗?

所以,我认为“轴心时代”理论最具价值的部分还是其第二个要点,即轴心的回顾和辐射。从这一理论推论,先秦的意义就没有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而终结,人类文化的划分就不是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是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后轴心时代(轴心辐射的时代)。今天,轴心的火焰依然没有熄灭,轴心的能量依然在辐射,这是我们依然要学习先秦经典的理由。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主要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从而发生重大的转折(“轴心理论”称之为“超越”),成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但是轴心不是突然形成的,所以还要讲到春秋战国前的殷商西周之际(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即所谓“前轴心时代”,这个时候中国历史已经发生了大的转折,即从神本到人本,从君本到民本。中国社会发展到商代,还一直是一种“神本”社会,《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为了祭祀鬼神,商统治者大量地杀生,遭致人民的怨恨。而周人从古公亶父起即不忍杀人父子④,又能从商的覆灭中汲取教训,认识到“惟人万物之灵”,“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左传·曹刿论战》所记的那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正处于“轴心时代”初期,也深刻反映了前轴心时代对于轴心时代人们观念的影响。其第一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从这一则记载中我们看到,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已经认识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少数的统治者(“肉食者鄙”“小惠未徧”),也不是天上的神(“神弗福也”),而是人民,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可以一战”。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而曹刿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通过他来反映这种观念的变化,更说明这种观念在当时已经普遍深入人心。

“轴心时代”一方面肯定了“前轴心时代”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一方面又有重要的超越。周人把眼光从天下转到人间,于是制礼作乐,安排人间秩序。然而仅仅到了东周,这个人间秩序就开始毁坏,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使“轴心时代”的文化精英们认识到仅仅注重现实世界的秩序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人心的秩序。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于是把目光转向人的内心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这是一种精神的境界,一种对于终极价值的追求,人正是在这种终极追求中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我们在孔子关于人的伦理道德、人的自身修养,尤其是关于“仁”的表述中都看到了这样的思想。其他诸子的思想精华部分也无不在于此,比如庄子的《逍遥游》,看似在追求一种永远无望的目标,其实正是暗示着人的生命发展的无限性、终极性与完美性。

我们要用这样的眼光来学习《先秦诸子语录》,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下面我们用“轴心时代”的理论来分析教材中几则先秦诸子语录。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论语》,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书名,按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说法:“论者,纶也,轮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也就是说,“论语”的“论”字有经纶世务圆转如轮的意思,而这正暗合了“轴心”意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这三则语录看似是在讲学习,其实讲的都是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做人功夫。《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学习知识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如果不学习,连做人都会“罔”,都会“殆”,还谈得上什么治国平天下呢。所以教材把包括孔子这几则语录在内的先秦诸子语录都编辑在“品格·胸怀”这一个大单元,是有道理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而人的学习和修养是永无止境的,也就是“轴心超越”关于终极追求的认识。这不能不令人发生一种紧迫感,所以孔子来到川上,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把这种终极追求概括为“仁”,认为君子一刻也离不开仁,匆忙急促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这样。为了“仁”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孔子自己是如此,他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学,无论是陈蔡断粮也好,惶惶如丧家之犬也好,都能够始终不改其道。他还用这个标准褒贬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什么是“仁”?教材说仁就是爱,这个解释过于简单,它还应该是精神领域的一种终极追求(“轴心时代”理论称此为“内向超越”),包括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和理想情操,也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修养,从这个修养出发,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克己复礼”。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再说《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老子,春秋末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据说生年略早于孔子,故有孔子问老之说。从表面上看,道家学派与儒家学派不同,儒家主张克己复礼,恢复人间秩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回归自然。但从“轴心时代”理论看,他们又是相通的,即都是认为在我们通过感官和智力所了解到的现实世界之上,还存在着一个更高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努力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用孔子的话来说是“仁”,用老子的话来说则是“道”。

我们常人对于世界的知识常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识,而“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道”的世界里,许多现象许多知识都和现实世界不同甚至相反,所以,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就必须要有辨证的眼光,认识到世界的多维,不但要看到正面,还要看到反面,不但要看到它现实存在的一面,还要看到它超越的一面。《老子》一书就充满了这样的机智和辩证法思想,《老子》可以说是最早对我们民族精神进行辩证思想启蒙的一个读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

“美”与“恶”是现实世界中最常见的两种现象,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之后,第二章便举出这一对现象来进行讨论。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中的美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美吗?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世界的恶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恶吗?老子点到即止,引而不发,我们可以到庄子那里看故事。比如《庄子》中有一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

对马进行修饰,在天下人眼里,恐怕正是一件非常美的事情,而庄子则认为这是最最丑恶的事,正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后世龚自珍《病梅馆记》亦有类似表述。)美是一种最不确定的东西,美学是研究“美”的,可是研究了几千年越研究越糊涂,有人说美是主观的,有人说美是客观的,又有人说美是主客观的相互作用。有人说美是有用,马上有人反驳说一幢楼房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即使是汉字“美”的意思,几千年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把“美”看成是会意字,说“羊大为美”(东汉许慎),有人则看成是象形字,是一个头戴羽冠舞蹈的人(我比较倾向后者,因为前者重视的是物质之美,后者重视的是精神之美,更能体现“轴心时代”的超越。况且,按许慎的分析方法,我也可以说天上掉下人民币“”才是美)。

美是主观,美是客观,美是有用,美是好吃,美是好看,美是有钱„„是不是越争论越糊涂呢?所以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据说现在西方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美学不再讨论“美是什么”这种抽象的命题,而是改为研究各门艺术的具体的美了。这也就认同了老子所说的“美”是不可言说的观点。

“善”亦如此,历史上对于人性的争论,有说性本善,有说性本恶,也是争论了几千年。到1993年上海复旦大学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辩论赛,抽到的决赛题目就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从中国的国情看明明应该是维护性善的,却因为抽到了反方而来维护人性本恶,居然也把台湾学生驳得人仰马翻。由此可见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

是不是只有“美”与“善”的概念才这样说不清呢?不是的,老子认为天下的事情大多都说不清,他接下来一连举出六对矛盾关系: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上)

一部《道德经》,就是由这一系列矛盾范畴组成的,老子提醒我们,只有看到矛和盾的两个方面,才能把握矛盾背后那永恒不变的“道”,也就是周易所说的“一阴一阳之为道”。所以圣人的“无为”和“不言”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而是懂得避免陷入现实世界的矛盾,避免陷入自相矛盾的言说。所以假如要批判老子,也不适合说是什么唯心主义,还不如说是形而上学,因为他超越形下物质世界,直指形上“道”的境界,而这正是“轴心时代”诸子理论的基本精神。

《孟子》

《孟子》,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孟子言行,由孟子与其弟子编撰而成。孟子,战国时人,孔子以后先秦主要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而孟子与孔子又有区别,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若用西方政治学说的名词,我们可以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孟子的,是‘妈妈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处(孔子有时也说富民,孟子有时也说格君心,但这都不是他们最注意的)。”胡适这话,假如后来不加了括号补充,便不完全了。因为民本思想(也就是所谓“妈妈政策”)是前轴心时代便已达到的,孟子假如仅止于此,便称不上是“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他必还要有精神上的超越,也就是胡适补充说的“格君心”,我们不妨再说得明白一点,是人格理想。这两方面加起来,才是完整的孟子。下面分而述之。

孟子发扬了前轴心时代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思想。他说: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

敢于当着梁惠王的面指责当时的国君“率兽食人”,质疑他们的行政资格;敢于直说“民为贵,君为轻”,这都是非常鲜明的民本思想。教材说孟子“有维护当时封建统治的意图”,我们前面说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不过话说回来,民本和民主确实还有距离,民本是为民作主,民主是人民作主,为民作主是诉诸于统治阶级的,因此属于主流文化范畴,而轴心时代的意义,还在于它产生了一个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超越,它更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在有机会的时候把这种修养普及到整个中华文化。《孟子》一书记载,有一次学生问孟子说:“人和禽兽到底有何分别?”孟子回答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就是界线非常细微、模糊,也就是说人和禽兽的分别,其实只是一线之隔。这一点也被现代基因研究所证明,据说人和黑猩猩的基因区别只有百分之一点几。正是这百分之一点几,决定了人和禽兽的区别。用纯物质的眼光看,精神应该是没有份量的,或者有,也是“几希”,或如西方电影所说人灵魂的重量是21克。⑤然而正是这“几希”或“21克”的东西,成为轴心时代思想家努力超越的目标,构成孟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内容。教材中能体现孟子精神超越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和“大丈夫”两则语录,不过我认为还应该补上“浩然之气”一则,才算比较完整。孟子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

先秦诸子的这些思想和论述,奠定了中华优良文化的轴心,至今仍在发射强大的精神能量

第17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讲故事,打比方,语言通俗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08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 [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相信大家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

“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经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张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真有那么伟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张,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单,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

“概括化”是归纳复杂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认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该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对比化”就是做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会对问题有更加宏观的认识,而且还会对问题的一些关键细节有一个新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和巩固性检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做历史概念的异同比较。下面,让我们看易教授是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的。首先,在体例上,他非常注重比较。一般哲学史讲百家争鸣是一家一家单独地讲,而他却把他们搁一块儿做比较,通过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进行阐释。其次,对大家感觉非常深奥难懂的先秦诸子,他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化繁为简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孔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研究;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败的代表”;“这大约就是孔孟之别了: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性张扬。所以,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孔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老庄之别: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第二,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第三,老子重权谋,庄子多智慧;第四,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而法家则代表谋士”。就连中学课本上的“礼乐制度”,让易教授分析起来,都那么简约透彻:“礼,是用来辨别差异、区分等级的;乐,则是用来统一情感、保证和谐的。礼,保证行为符合道德;乐,保证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具体化

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知识按照文明史重新整合成专题类知识,出现了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抽象概念。受专业知识

的限制,我们一般都深感棘手。易教授讲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他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讲故事,二是打比方。

主讲人要讲故事、善讲故事,是《百家讲坛》这档电视节目的性质决定的,不管是易中天,还是其他主讲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可以说,讲故事,是电视讲座维持收视率的关键。不必举例,大家都心知肚明。而讲故事,堪称历史学科最大的优势,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说“历史的灵魂是讲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本来非常精彩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另外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所以,“做历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讲故事”,“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 [2]台湾张元教授《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堪称“深入”历史人物、课堂讲故事的成功探索。

为了把一个抽象的问题说明白,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打个比方,让学生加深理解,几乎是所有经验型教师的成功经验,这也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易中天教授在这方面更是老辣。比如,在分析分封制在西周和春秋战国的不同境遇时,他说:“西周时期,星星是星星,月亮是月亮。诸多邦国,众星捧月般地尊奉着周王国和周天子这个共主。春秋时期,星星不是那个星星,月亮也不是那个月亮。在天下,维持国家秩序的不再是天子,而是霸主。战国时期,星星变成月亮,月亮变成星星,既有天狗吃月亮(三家分晋),也有大鱼吃小鱼(诸侯兼并)。而且,拿掉了许多小耗子的大耗子,后来还要公开当猫。”在第六单元“继往开来”中,易教授说:“对先秦诸子,对百家争鸣,我有三个比方:足球场、铁匠铺、手指头。为什么是足球场?因为能活跃思维。为什么是铁匠铺?因为能锤炼思想。为什么是手指头?……因为能启迪智慧”。

把枯燥的事情生动化

课堂教学要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无论哪个学科都有很多学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硬骨头”。而要把“硬骨头”变成“香饽饽”,关键就要看教师业务功底和语言功力。教师的语言如果老生常谈,味同嚼蜡,那些枯燥的内容就会更加面目可憎,令人生厌。教师的语言如果生动活泼,幽默诙谐,那些枯燥的内容就会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演讲的风格有三个境界,一个是“正说”,一个是“趣说”,一个是“妙说”。而易中天教授的讲课既有趣说,也有妙说。他独辟蹊径,运用现代视角和平民立场,把历史表现得声情并茂、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在语言的运用上,易教授有四个基本方法:

第一,借用流行歌曲。例如:“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社会早已变化,原因和环境也不复存在。只有他们提出的问题,比如如何治国,如何做人,还在困扰着我们。正所谓:月落乌啼,已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那么请问:今天的你我,还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在这枫桥之夜,我们是该用旧船票,还是该用新船票,或者干脆不上这艘客船呢?”;“孔子转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出路。这可真是: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韩非子认为,君临天下,靠的不是道德,而是权力。有了最高权力,自然是: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家天下制)这样精细周密、严丝合缝的制度,怎么会面临崩溃呢?原因也很简单:都是月亮惹的祸!”

第二,借用时代化语言。例如:“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孔子办学)等于一个人又办北大又办清华。这还是在册的,此外还有编制外的。比如陈亢(音刚),我怀疑就是编外粉丝。孔子的学生和粉丝这样多,他招生的时候有选择、有条件吗?或者说,孔门之中,有准入制度或准入标准吗?”;“《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呀?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色的,就是最美丽的呀!”;“什么叫‘使门人为臣’?就是安排同学们组织治丧委员会”。

第三,借用生活化语言:“孔子没有找所有的学生,他找的是学生干部,也就是子路、子贡、颜回”;“这真是妙不可言!颜回和子贡,一个比一个会说话,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听,却一个比一个不着调,一个比一个不靠谱。比较靠谱的是子路”; “用得多的,据说是儒家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嘛!其实这是忽悠!”;“阴谋家装,叫韬晦;老百姓装,叫装蒜。但都是装孙子”。

第四,借用俏皮话。例如:“这样一来,人与天,人与神,人与命的关系就全变了,而且越来越不把村长当干部,不把豆包当干粮,也就是越来越不把天、神、命当回事”;“如果星星的实力变得比月亮还大,枪杆子也多,腰杆子也硬,会怎么样呢?那就会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

中学的历史课堂不是百家讲坛。我们的历史课堂,在讲课的对象、目标、性质等方面,都与百家讲坛存在着原则性差异。但是,隔行不隔理,何况百家讲坛的节目毕竟还是讲课。所以,易中天教授的讲课艺术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其他援引均略)

[2]历史教学编辑部.新生代历史学者访谈录.第一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张元.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10)

第18篇:先秦诸子精华论文

先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秦诸子精华

听课笔记

仁者情怀,万世师表--孔子与《论语》

在宋人的笔记里面,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人在一个小旅馆里面,看见了两句话,写在墙上面,这两句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后来被朱熹引用,流传很广。反映了人们对孔子,我们中华民族圣人的崇敬之情,说明孔子的地位之重要,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其实,孔子不仅仅是中国的圣人,可以说他是人类圣人之一,美国最高法院东山墙上的浮雕,正义,他是自由的守护者。这个雕塑的中央站了三个人,左边的是孔子,中间的是摩西,右边的是 梭伦

,他们是人类的立法者,代表了人理道德,信仰和法律。

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论语和史书记载知道,孔子这个人很壮,力气很大,能文能武,射箭射的也很好。不像一般人认为的很严肃,他很幽默,具有亲和力。孔子提倡“仁”,以人为本。仁的境界很高,要达到仁很难。“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始终把仁放在心上。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第一句话问人怎么样了,而不是关系马损失了没有,这就是仁,这就是恻隐之心,仁者情怀。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是一种非常轻松的对话方式,不举行考试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具体的情景当中来进行对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的模式。

兼爱非攻 舍身救世——墨翟与《墨子》

在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很显赫的学派,影响很大。在墨子书里面有墨学十论,就是《墨子》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墨子》的十篇文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兼爱》:“天下之乱,皆起于不相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在当时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在《非攻》里面就讲了反对战争的例子。《尚贤》就是要举拔贤人,不论贫富贵贱。尚贤了以后建立的这个国家应该怎么治理呢?墨子强调国家里的各个层级要与上层保持一致,《尚同》:“层层上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天志》: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告诫君主,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大,在你们上面还有天,人在做,天在看,而且天会惩罚你们的。《明鬼》: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意思是不管世上的人有多大的本事,鬼都比你们厉害,鬼要惩罚你们的,所以告诉世上的人,不管你有多邪,你也要有一个惧怕,通过明鬼,也是来给世上的权贵,设置一个惧怕的东西。墨子在讲天志和明鬼的同时,却反对命, 反对有命运这回事,《非命》: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虽强劲何益哉?’ 墨子还反对礼乐,认为儒家的礼太繁琐,儒家重视这个音乐太浪费。在丧葬问题上,墨家 主张不要厚葬,要薄葬。

尽心知性 保民而王——孟轲与《孟子》

孟子的个性气质:“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不管别人对我怎么看,我很自得,充满自信,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可以看出孟子对于有权有势的人,非常藐视,不要把他们看得非常了不起,不要以为他们高高在上,我就在他面前低人一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真想平治天下的话,我是当仁不让的,他就是一种大丈夫的精神。他的这种个性气质表现在文章上,便是一种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词锋犀利,咄咄逼人的文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就可以看出他的自信,个性强,有当担。

孟子的思想体系:天人想通的心性与天道观;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以内省、养气、反求诸己为特色的道德修养伦;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君子人格论和处世之道;以王道仁政和民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学说。

道法自然 上善若水——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这个书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古籍当中,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一本古籍,老子这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道,老子一上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就是讲那个大道,可道就是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话,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关于什么是道,老子都说道是不可以说出来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道”。老子在讲到道德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道法自然,道法就是自然而然。道德品性:无为无不为(不有意的去为,也不有意去不为);反者道之动(道运行到一定的极端以后,它自然而然就会转到相反的方面);根据这个特点老子强调了道的一种辩证的特点,就是世界上任何矛盾对立的方面,他都是从一个极端,渐渐开始往另外一个极端发展。任何矛盾对立的两面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祸兮福之所倚,富兮祸之所伏”,“正言若反”,“大成若缺”,“大盈若虚”。世界上的东西总是相反相成的,所以强大不一定总是强大,弱小也不一定总是弱小,强大和弱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老子提倡一种水一样的道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大儒老师 隆礼重学——荀况与《荀子》

荀子是一个受争议的人,谭嗣同《仁学》:“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意思就是荀学是阿附权贵的学问,对荀子的学问做了一个根本的否定和彻底的批判。为什么荀子会遭受这样一种批判,这要看荀子自己本人的著作。荀子的人性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对于这一点,宋明儒生特别的“感冒”,比如二程就说:荀子他坏就坏在这句话,“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明代的儒生胡居仁就说了,“荀子只性恶一句,诸事坏了”,只因为这一点,源头已错,所以其他方面就一无是处,,就百事皆错。他的性恶论到底怎么去理解。其实伪字是人为的意思,并不是虚伪的意思。恶字也不是邪恶的意思,而是说人性都有一点点好利恶害。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人呢,生下来都不是漂亮的,凡是漂亮的都是要化妆的。荀子还提出“化性起伪”,就是要改变人性,让人性通过人为的努力,变善,而认为的努力具体表现,就是接受礼义的教育。

严刑峻法 犀利辞章——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生活在战国末年,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是一个强调君主集权的人,是主张严刑峻法的人,主张赏和罚。他有一个思想来源,那就是儒家的思想,他是荀子的学生,所以他对荀子的思想,也是有所继承的,对荀子思想继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性恶论,他也认为人性都是好利恶害,同时他又否定儒家的仁义这个说教,他认为仁义这个东西是没有用的,是骗人的。同时他的思想也是继承了早期法家的一些思想,比如说商鞅,申不害,还有慎到。商鞅重视法,强调法的重要,申不害强调术。慎到强调势,主张君主的权势非常重要。所以韩非子的这个思想,有多方面的来源。读完韩非子的书可以得出一个印象,他真是处处都是为了最高统治者考虑的,认为民智不可用,不在乎民心,主张对知识分子和舆论进行严密控制,对臣民实行严刑峻法,以刑去刑。

逍遥无为 万物齐一 ——庄周与《庄子》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魅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郭沫若说他是绝顶聪明的人,清代的金圣叹把《庄子》跟《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西厢记》6种书合在一起称为“六大才子书”。宋代学者叶适说读庄子书“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不同的人可以从《庄子》中得到不同的东西。《庄子》这本书可以以两篇文章作为他的一个纲。一个就是《逍遥游》,里面讲到一个自由的问题,《齐物论》讲到一个平等的问题。他认为现实中,人有很多不自由,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很尖锐,他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社会在当时那个阶段,刑法对人的处罚,法制已经很严厉了,庄子看到了现实人生的很多不自由,这是因为现实人生中,人处于很多困境当中,一个就是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政治礼法之间的冲突,另外就是人的自然的人性跟道德理性之间。更上升到人生论的层面,他认为人生有很多无奈,无奈表现在生命的及其短暂。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齐物论》则强调世上的万事万物多样性,齐物论上讲天籁。叫我们不要对不同的东西做出价值的评判,“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不是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天下的万事万物,让万事万物各遂其性

听课总结

先秦诸子的思想很丰富,也很不一样,也有的是对立的,但是我们要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没有真正的对错。就像道家的阴阳太极,不同的意见就是互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是在矛盾当中,有的时候是可以互相纠偏的。他们为后代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格典范,当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人生境地的时候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的某些任务的身上得到一个榜样的力量,而且他们的思想主张对于当今社会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第四,孔孟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第五,孔孟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总会有走下坡路的一天,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水”在温柔而诗意的告诉你面对挫折面对不如意的心境,告诉你处世的大智慧

墨子“兼爱互利”思想体现的是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在调和世界上的宗教冲突,文化差异,局部战争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毕竟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只要“兼爱”,最终会实现多样文化的共存。因为市场经济的平等互利性,墨子的“兼爱互利”有了其可行性,也使得充满爱的“和谐世界”的构建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人生态度是最乐观的,庄子超迈旷达的人生观,培养了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豪放性格。在贫富问题上,庄子主张虽“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搞项黄首或”(《庄子:列御寇》),也不要为富贵所动,而是视利禄如粪土,不以物役为快。 但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今天,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能稍稍平抑人们过度的物质欲望吗?也许能给人们以 某种精神的安慰,从而保持人们心灵上的宁静和心理上的平衡,并最终促使现代社会协调发展,为人生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我认为这就是老庄哲学的现代价值。

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的意义在于法家严格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思想,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法家思想里结合时代的不同,就需要对法律进行修正的这些思想都是值得提倡的。现在的法律,要真正为了社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先做到依法治国,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并且要有效地执行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用于现代社会的治理之道。

第19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跟易中天学讲课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

刘庆亮

(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256200)

[关键词]课堂教学,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讲故事,打比方,语言通俗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08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 [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相信大家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

“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经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张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真有那么伟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张,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单,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

“概括化”是归纳复杂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认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该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对比化”就是做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会对问题有更加宏观的认识,而且还会对问题的一些关键细节有一个新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和巩固性检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做历史概念的异同比较。下面,让我们看易教授是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的。首先,在体例上,他非常注重比较。一般哲学史讲百家争鸣是一家一家单独地讲,而他却把他们搁一块儿做比较,通过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进行阐释。其次,对大家感觉非常深奥难懂的先秦诸子,他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化繁为简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孔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研究;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败的代表”;“这大约就是孔孟之别了: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性张扬。所以,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孔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老庄之别: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第二,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第三,老子重权谋,庄子多智慧;第四,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而法家则代表谋士”。就连中学课本上的“礼乐制度”,让易教授分析起来,都那么简约透彻:“礼,是用来辨别差异、区分等级的;乐,则是用来统一情感、保证和谐的。礼,保证行为符合道德;乐,保证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具体化

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知识按照文明史重新整合成专题类知识,出现了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抽象概念。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一般都深感棘手。易教授讲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他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讲故事,二是打比方。

主讲人要讲故事、

第20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一)

一开始通览书单,我最先决定读的书便是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的名声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里就听到过,因此对他很感兴趣。我最讨厌的历史教师就是那种在课堂上一副老气,总是照本宣科,把我们看得到的文字再复述一遍,甚至为了只是考试而划重点,我喜欢那种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走近我们学生的历史老师。高中时期虽然学的理科,但有幸遇到了一位年长学识渊博的历史老师,他就能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生动的展现,历史课上的很有味道。

而易中天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的睿智和他的幽默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最先看的篇目是有关老子和庄子部分的,因为高中时期曾经对庄子的“上善若水”这句话极为喜爱,而老子也似乎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老子给我的智慧是指弱者生存。大家可能会想到我们都知道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老子的似乎可以说是物竞天择,弱者生存。而易中天就可以把类似思维含量高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比如,“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这句话很吊人的胃口,我立马想去了解怎么就“老、大、难”了。他后面的文章语言也很幽默诙谐,很能够吸引我的注意力,至少在看的时候不会太累。老子的“弱者生存”理论着实能够让一些出于劣势的人得到些许安慰。同时我觉得强者同样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每个人都会有处于劣势的那一天,以退为进,才是大道。易中天谈到了要能忍能装,现实生活中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并不少,可是真正能够做到遇事不冲动的人又有几个呢?于我而言,我需要学习的就是在各种情况下学会冷静,只有冷静了才能正确权衡利弊,才能继续去“装”。

至于庄子,如他所说,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却又不与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善,说话善于恪守信用,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如果为政者如此,就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吧。“润物细无声”是我想到的一句话,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这里,水就成为了所有人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个东西。“以柔克刚”也是极为高明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写照。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只有如水一般的人会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明净、清澈的朋友关系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我自己对“水”极为推崇,这或许和我的性格亦有关系。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二)

近一段时间借调省联社工作后,利用午睡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了易中天先生所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在易先生极富逻辑而又幽默风趣的阐述中,对这些中华民族先贤哲人们的思想脉络、争鸣焦点和前因后果等有了大致了解。

老庄的自由、辨证、无为,墨子的平等、兼爱、非攻,孔孟的仁爱、正义、自强,法家的公平、公正、公开等思想足以闪烁古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优秀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但老庄的避世消极,墨子的鬼神专制,孔孟的等级虚伪,法家的残忍苛刻,也是其难以避免的不足和问题。

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任何思想体系都有其独有价值和历史进步性,否则便不会有较多人信服、接受,很难引起反响而成为思想或主义,成名成家;另一方面,任何思想都有其不足和历史局限性,只能如易先生所倡导的除去其时代色彩后,抽象地继承其内核价值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建立形成新时代的新思想。顶礼膜拜并着力推行过去或许正确的思想,想要其放之四海皆准和古今中外通行,只能是无知者的浅薄妄想,或是当惯了奴才者的懒惰行径。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三)

哲学,在我看来曾经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我并不满足,于是我利用假期时间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着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从而对我国的古典哲学也有了一些了解。

走进先秦时期,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辈出不鲜,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层出不穷,那个时期绝对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当然这其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论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但正是因为他们在共同的问题上所激发的出的强烈分歧和矛盾,才拥现出那么多的学说和思想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奇观,成功造就了那个迄今为止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先看看儒、墨、道、法四家分别提倡的核心思想:儒家——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兼爱”;道家——“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法家——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

仅从他们的核心思想,就可得知,他们所推崇的思想和学说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合那个时代,是否被当时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所接受;如果一定要说输赢,那就只有从被沿用的次数和影响的深远程度来判断,这就非孔子和儒家莫数了。但孔子和儒家学说也并非一帆风顺,它首先遭遇了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一把火,焚掉的不仅仅是儒家的书籍,更是直接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先秦的辉煌时期就此结束;到了明朝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再后来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也让儒家学说大受挫折。如此看来,在百家争鸣时期,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段被百家思想所撞击出的思想文化巅峰的历史了。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儒、墨、道、法四家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可以说,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同时,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青少年时代正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形成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努力汲取先秦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可以求同存异的,我们可以各取所需:在做人方面,我们要学习道家的清静无为;在做事方面,要学习法家的公平公正;同时还要学习儒家的正义与自强,墨家的互利和博爱,这样我们才能集百家之所长于一身,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适应时代潮流的人。

《先秦诸子选读.doc》
先秦诸子选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