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

2022-05-1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少数民族饮茶风俗

少数民族饮茶风俗

一昆明九道茶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二藏族酥油茶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至于酥油,乃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经搅拌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而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制作时,先将紧压茶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20-30分钟,再滤去茶渣,把茶汤注入长圆形的打茶筒内。同时,再加入适量酥油,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鸡蛋等。接着,用木杵在圆筒内上下抽打,根据藏族经验,当抽打时打茶筒内发出的声音由咣铛,咣铛转为嚓,嚓时,表明茶汤和佐料已混为一体,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随即将酥油茶倒入茶瓶待喝。

由于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家中少有客人进门。偶尔,有客来访,可招待的东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独特作用,因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又由于藏族同胞大多信奉喇嘛教,当喇嘛祭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庶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多备有一口特大的茶锅,通常可容茶数担,遇上节日,向信徒施茶,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至今仍随处可见。

三维吾尔族的香茶

主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主食面粉,最常见的是用小麦面烤制的馕,色黄,又香又脆,形若圆饼,进食时,总喜与香茶伴食,平日也爱喝香茶。他们认为,香茶有养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饮料。

南疆维吾尔族煮香茶时,使用的是铜制的长颈茶壶,也有用陶质、搪瓷或铝制长颈壶的,而喝茶用的是小茶碗,这与北疆维吾尔族煮奶茶使用的茶具是不一样的。通常制作香茶时,应先将茯砖茶敲碎成小块状。同时,在长颈壶内加水

七、八分满加热,当水刚沸腾时,抓一把碎块砖茶放入壶中,当水再次沸腾约5分钟时,则将预先准备好的适量姜、桂皮、胡椒、芘等细末香料,放进煮沸的茶水中,经轻轻搅拌,经3-5分钟即成。为防止倒茶时茶渣、香料混入茶汤,在煮茶的长颈壶上往往套有一个过滤网,以免茶汤中带渣。

南疆维吾尔族老乡喝香茶,习惯于一日三次,与早、中、晚三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这种饮茶方式,与其说把它看成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还不如把它说成是一种佐食的汤料,实是一种以茶代汤,用茶作菜之举。

四回族的刮碗子茶

回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大西北,以宁夏、青海、甘肃三省(区)最为集中。回族居住处多在高原沙漠,气候干旱寒冷,蔬菜缺乏,以食牛羊肉、奶制品为主。而茶叶中存在的大量维生素和多酚类物质,不但可以补充蔬菜的不足,而且还有助于去油除腻,帮助消比。所以,自古以来,茶一直是回族同胞的主要生活必需品。

回族饮茶,方式多样,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喝刮碗子茶。刮碗子茶用的茶具,俗称三件套。它有茶碗、碗盖和碗托或盘组成。茶碗盛茶,碗盖保香,碗托防烫。喝茶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名称也由此而生。

刮碗子茶用的多为普通炒青绿茶,冲泡茶时,除茶碗中放茶外,还放有冰糖与多种干果,诸如苹果干、葡萄干、柿饼、桃干、红枣、桂圆干、枸杞子等,有的还要加上白菊花、芝麻之类,通常多达八种,故也有人美名其曰:八宝茶。由于刮碗子茶中食品种类较多,加之各种配料在茶汤中的浸出速度不同,因此,每次续水后喝起来的滋味是不很一样的。一般说来,刮碗子茶用沸水冲泡,随即加盖,经5分钟后开饮,第一泡以茶的滋味为主,主要是清香甘醇;第二泡因糖的作用,就有浓甜透香之感;第三泡开始,茶的滋味开始变淡,各种干果的味道就应运而生,具体依所添的干果而定。大抵说来,一杯刮碗子茶,能冲泡5-6次,甚至更多。

回族同胞认为,喝刮碗子茶次次有味,且次次不同,又能去腻生津,滋补强身,是一种甜美的养生茶。

五蒙古族的咸奶茶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及其边缘的一些省、区,喝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在牧区,他们习惯于一日三餐茶,却往往是一日一顿饭。每日清晨,主妇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欢喝热茶,早上,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将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供随时取饮。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制作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并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公斤,烧水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25克左右。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奶,用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才算煮好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煮咸奶茶的技术性很强,茶汤滋味的好坏,营养成分的多少,与用茶、加水、掺奶,以及加料次序的先后都有很大的关系。如茶叶放迟了,或者加茶和奶的次序颠倒了,茶味就会出不来。而煮茶时间过长,又会丧失茶香味。蒙古族同胞认为,只有器、茶、奶、盐、温五者互相协调,才能制成咸香可宜、美味可口的咸奶茶来。为此,蒙古族妇女都练就了一手煮咸奶茶的好手艺。大凡姑娘从懂事起,做母亲的就会悉心向女儿传授煮茶技艺。当姑娘出嫁时,在新婚燕尔之际,也得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显露一下煮茶的本领。要不,就会有缺少家教之嫌。

六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居住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的侗族、瑶族和这一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他们世代相处,十分好客,相互之间虽习俗有别,但却都喜欢喝油茶。因此,凡在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总喜欢用做法讲究,佐料精选的油茶款待客人。

做油茶,当地称之为打油茶。打油茶一般经过四道程序。

首先是选茶:通常有两种茶可供选用,一是经专门烘炒的末茶;二是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这可根据各人口味而定。

其次是选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黄豆、芝麻、糯粑、笋干等,应预先制作好待用。

第三是煮茶:先生火,待锅底发热,放适量食油入锅,待油面冒青烟时,立即投入适量茶叶入锅翻炒,当茶叶发出清香时,加上少许芝麻、食盐,再炒几下,即放水加盖,煮沸3-5分钟,即可将油茶连汤带料起锅盛碗待喝。一般家庭自喝,这又香、又爽、又鲜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如果是打的油茶作庆典或宴请用的,那么,还得进行第四道程序,即配茶。配茶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备好。然后将油炒经煮而成的茶汤,捞出茶渣,趁热倒入备有食料的茶碗中供客人吃茶。

最后是奉茶,一般当主妇快要把油茶打好时,主人就会招待客人围桌入坐。由于喝油茶是碗内加有许多食料,因此,还得用筷子相助,所以,说是喝油茶,还不如说吃油茶更为贴切。吃油茶时,客人为了表示对主人热情好客的回敬,赞美油茶的鲜美可口,称道主人的手艺不凡,总是边喝、边啜、边嚼,在口中发出啧、啧声响,还赞口不绝!

七土家族的擂茶

在湘、鄂、川、黔的武陵山区一带,居住着许多土家族同胞,千百年来,他们世代相传,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吃茶法,这就是喝擂茶。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指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相传三国时,张飞带兵进攻武陵壶头山(今湖南省常德境内),正值炎夏酷暑,当地正好瘟疫蔓延,张飞部下数百将士病倒,连张飞本人也不能幸免。正在危难之际,村中一位草医郎中有感于张飞部属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便献出祖传除瘟秘方擂茶,结果茶(药)到病除。其实,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湿发汗;米仁能健脾润肺,和胃止火,所以,说擂茶是一帖治病良药,是有科学道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古代相比,现今的擂茶,在原料的选配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制作擂茶时,通常用的除茶叶外,再配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花等;另外,还要加些生姜、食盐、胡椒粉之类。通常将茶和多种食品,以及佐料放在特制的陶制擂钵内,然后用硬木擂棍用力旋转,使各种原料相互混合,再取出一一倾入碗中,用沸水冲泡,用调匙轻轻搅动几下,即调成擂茶。少数地方也有省去擂研,将多种原料放入碗内,直接用沸水冲泡的,但冲茶的水必须是现沸现泡的。

土家族兄弟都有喝擂茶的习惯。一般人们中午干活回家,在用餐前总以喝几碗擂茶为快。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就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爽,视喝擂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不过,倘有亲朋进门,那么,在喝擂茶的同时,还必须设有几碟茶点。茶点以清淡、香脆食品为主,诸如花生、薯片、瓜子、米花糖、炸鱼片之类,以平添喝擂茶的情趣。

八白族的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大理,这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就要先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倾,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待煮好的茶汤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中带香,甚是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汤容量通常为

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九哈萨克族的奶茶

主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的哈萨克族,还有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回族等兄弟民族,茶在他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把它看成与吃饭一样重要。他们的体会是一日三餐有茶,提神清心,劳动有劲;三天无茶落肚,浑身乏力,懒得起床。

哈萨克族煮奶茶使用的器具,通常用的是铝锅或铜壶,喝茶用的大茶碗。煮奶时,先将茯砖茶打碎成小块状。同时,盛半锅或半壶水加热沸腾,随着抓一把碎砖茶入内,待煮沸5分钟左右,加入牛(羊)奶,用量约为茶汤的五分之一。轻轻搅动几下,使茶汤与奶混和,再投入适量盐巴,重新煮沸5-6分钟即成。讲究的人家,也有不加盐巴而加食糖和核桃仁的。这样才算把一锅(壶)热乎乎、香喷喷、油滋滋的奶茶煮好了,便可随时供饮。

北疆民族兄弟习惯于一日早、中、晚三次喝奶茶,中老年还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如果有客从远方来,那么,主人就会立即迎客入帐,席地围坐。好客的女主人当即在地上铺一块洁净的白布,献上烤羊肉、馕(一种用小麦面烤制而成的饼)、奶油、蜂蜜、苹果等,再奉上一碗奶茶。如此,一边谈事叙谊,一边喝茶进食,饶有风趣。

喝奶茶对初饮者来说,会感到滋味苦涩而不大习惯,但只要在高寒,缺蔬菜,食奶肉的北疆住上十天半月,就会感到喝奶茶实在是一种补充营养和去腻消食不可缺少的饮料,对于当地牧民。

十苗族的八宝油茶汤

居住在鄂西、湘西、黔东北一带的苗族,以及部分土家族人们,有喝油茶汤的习惯。他们说: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菜都不香。倘有宾客进门,他们更为用香脆可口,滋味无穷的八宝油茶汤款待。八宝油茶汤的制作比较复杂,先得将玉米(煮后晾干)、黄豆、花生米、团散一种米面薄饼)、豆腐干丁、粉条等分别用茶油炸好,分装入碗待用。

接着是炸茶,特别要把握好火候,这是制作的关键技术。具体做法是放适量茶油在锅中,待锅内的油冒出青烟时,放入适量茶叶和花椒翻炒,待茶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即可倾水入锅,再放上姜丝。一旦锅中水煮沸,再徐徐掺入少许冷水,等水再次煮沸时,加入适量食盐和少许大蒜、胡椒之类,用勺稍加拌动,随即将锅中茶汤连同佐料,一一倾入盛有油炸食品的碗中,这样就算把八宝油茶汤制好了。

待客敬油茶汤时,大凡有主妇用双手托盘,盘中放上几碗八宝油茶汤,每碗放上一只调匙,彬彬有礼地敬奉客人。这种油茶汤,由于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一碗到手,清香扑鼻,泌人肺腑。喝在口中,鲜美无比,满嘴生香。它既解渴,又饱肚,还有特异风味,是我国饮茶技艺中的一朵奇葩。

十一回族苗族的罐罐茶

住在我国西北,特别是甘肃一带的一些回族、苗族、彝族同胞有喝罐罐茶的嗜好。每当走进农家,只见堂屋地上挖有一口大塘(坑),烧着木柴,或点燃炭火,上置一把水壶。清早起来,主妇就会赶紧熬起罐罐茶来。这种情况,尤以六盘山区一带的兄弟民族中最为常见。

喝罐罐茶,以喝清茶为主,少数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核桃仁、食盐之类的。

罐罐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使用的茶具,通常一家人一壶(铜壶)、一罐(容量不大的土陶罐)、一杯(有柄的白瓷茶杯),也有一人一罐一杯的。熬煮时,通常是将罐子围放在壶四周火糖边上,倾上壶中的开水半罐,待罐内的水重新煮沸时,放上茶叶8-10克,使茶、水相融,茶汁充分浸出,再向罐内加水至八分满,直到茶叶又一次煮沸时,才算将罐罐茶煮好了,即可倾汤入杯开饮。也有些地方先将茶烘烤或油炒后再煮的,目的是增加焦香味;也有的地方,在煮茶过程中,加入核桃仁、花椒、食盐之类的。但不论何种罐罐茶,由于茶的用量大,煮的时间长,所以,茶的浓度很高,一般可重复煮3-4次。

由于罐罐茶的浓度高,喝起来有劲,会感到又苦又涩,好在倾入茶杯中的茶汤每次用量不多,不可能大口大口地喝下去。但对当地少数民族而言,因世代相传,也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喝罐罐茶还是当地迎宾接客不可缺少的礼俗,倘有亲朋进门,他们就会一同围坐火塘边,一边熬制罐罐茶,一边烘烤马铃薯、麦饼之类,如此边喝酽茶、边嚼香食,可谓野趣横生。当地的民族同胞认为,喝罐罐茶至少有四大好处: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健康!

十二瑶族、壮族咸油茶

瑶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毗邻的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山区也有部分分布。瑶族的饮茶风习很奇特,都喜欢喝一种类似菜肴的咸油茶,认为喝油茶可以充饥健身、祛邪去湿、开胃生津,还能预防感冒,对一个多居住在山区的民族而言,咸油茶实在是一种健身饮料。

做咸油茶时,很注重原料的选配。主料茶叶,首选茶树上生长的健嫩新梢,采回后,经沸水烫一下,再沥干待用。配料常见的有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之类,制作讲究的还配有炸鸡块、爆虾子、炒猪肝等。另外,还备有食油、盐、姜、葱或韭等佐料。制咸油茶,先将配料或炸、或炒、或煮,制备完毕,分装入碗。尔后起油锅,将茶叶放在油锅中翻炒,待茶色转黄,发出清香时,加入适量姜片和食盐,再翻动几下,随后加水煮沸3-4分钟,待茶叶汁水浸出后,捞出茶渣,再在茶汤中撒上少许葱花或韭段。稍时,即可将茶汤倾入已放有配料的茶碗中,并用调匙轻轻地搅动几下,这样才算将香中透鲜、咸里显爽的咸油茶做好了。

由于咸油茶加有许多配料,所以,与其说是一碗茶,还不如说它是一道菜。如此一来,有些深感自己制作手艺不高的家庭,每当贵宾进门时,还得另请村里的做咸油茶高手操作。又由于咸油茶,是一种高规格的礼仪。因此,按当地风俗,客人喝咸油茶,一般不少于三碗,这叫三碗不见外。

十三基诺族的凉拌茶和煮茶

基诺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尤以景洪为最多。他们的饮茶方法较为罕见,常见的有两种,即凉拌茶和煮茶。

凉拌茶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食茶方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此法以现采的茶树鲜嫩新梢为主料,再配以黄果叶、辣椒、食盐等佐料而成,一般可根据各人的爱好而定。

做凉拌茶的方法并不复杂,通常先将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嫩新梢,用洁净的双手捧起,稍用力搓揉,使嫩梢揉碎,放入清洁的碗内;再将黄果叶揉碎,辣椒切碎,连同食盐适量投入碗中;最后,加上少许泉水,用筷子搅匀,静置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基诺族的另一种饮茶方式,就是喝煮茶,这种方法在基诺族中较为常见。其方法是先用茶壶将水煮沸,随即在陶罐取出适量已经过加工的茶叶,投入到正在沸腾的茶壶内,经3分钟左右,当茶叶的汁水已经溶解于水时,即可将壶中的茶汤注入到竹筒,供人饮用。竹筒,基诺族既用它当盛具,劳动时可盛茶带到田间饮用;又用它作饮具。因它一头平,便于摆放,另一头稍尖,便于用口吮茶,所以,就地取材的竹筒便成了基诺族喝煮茶的重要器具。

十四佤族的烧茶

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沧源、西盟等地,在澜沧、孟连、耿马、镇康等地也有部分居住。他们自称阿佤、布饶,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生活习惯,喝烧茶就是一种流传久远的饮茶风俗。

佤族的烧茶,冲泡方法很别致。通常先用茶壶将水煮开。与此同时,另选一块清洁的薄铁板,上放适量茶叶,移到烧水的火塘边烘烤。为使茶叶受热均匀,还得轻轻抖动铁板。待茶叶发出清香,叶色转黄时,随即将茶叶倾入开水壶中进行煮茶。约3分钟后,即可将茶置入茶碗,以便饮喝。

如果烧茶是用来敬客的,通常得由佤族少女奉茶敬客,待客人接茶后,方可开始喝茶。

十五傣族的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们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料。傣族世代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以西双版纳最为集中,这是一个能歌善舞而又热情好客的民族。

傣族喝的竹筒香茶,其制作和烤煮方法,甚为奇特,一般可分为五道程序,现分述如下。

装茶:就是将采摘细嫩、再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放在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分层陆续装实。

烤茶: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为使筒内茶叶受热均匀,通常每隔4-5分钟应翻滚竹筒一次。待竹筒色泽由绿转黄时,筒内茶叶也已达到烘烤适宜,即可停止烘烤。

取茶:待茶叶烘烤完毕,用刀劈开竹筒,就成为清香扑鼻,形似长筒的竹筒香茶。

泡茶:分取适量竹筒香茶,置于碗中,用刚沸腾的开水冲泡,经3-5分钟,即可饮用。

喝茶:竹筒香茶喝起来,既有茶的醇厚高香,又有竹的浓郁清香,所以,喝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难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

十六拉祜族的烤茶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澜沧、孟连、沧源、耿马、勐海一带。在拉祜语中,称虎为拉,将肉烤香称之为祜,因此,拉祜族被称之为猎虎的民族。饮烤茶是拉祜族古老、传统的饮茶方法,至今仍在普遍饮用。

饮烤茶通常分为四个操作程序进行。

装茶抖烤:先将小陶罐在火塘上用文火烤热,然后放上适量茶叶抖烤,使受热均匀,待茶叶叶色转黄,并发出焦糖香时为止。

沏茶去抹:用沸水冲满盛茶的小陶罐,随即泼去上部浮沫,再注满沸水,煮沸3分钟后待饮。

倾茶敬客:就是将在罐内烤好的茶水倾入茶碗,奉茶敬客。

喝茶啜味:拉祜族兄弟认为,烤茶香气足,味道浓,能振精神,才是上等好茶。因此,拉祜族喝烤茶,总喜欢热茶啜饮。

十七景颇族的腌茶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地区的景颇族、德昂族等兄弟民族,至今仍保持着一种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

腌茶一般在雨季进行,所用的茶叶是不经加工的鲜叶。制作时,姑娘们首先将从茶树上采回的鲜叶,用清水洗净,沥去鲜叶表面的附着水后待用。

腌茶时,先用竹篇将鲜叶摊晾,失去少许水分,而后稍加搓揉,再加上辣椒、食盐适量拌匀,放入罐或竹筒内,层层用木棒舂紧,将罐(筒)口盖紧,或用竹叶塞紧。静置

二、三个月,至茶叶色泽开始转黄,就算将茶腌好。

腌好的茶从罐内取出晾干,然后装入瓦罐,随食随取。讲究一点的,食用时还可拌些香油,也有加蒜泥或其他佐料的。

十八哈尼族的土锅茶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红河、西双版纳地区,以及江城、澜沧、墨江、元江等地,其内有和尼、布都、爱尼、卡多等不同的自称。喝土锅茶是哈尼族的嗜好,这是一种古老而简便的饮茶方式。

哈尼族煮土锅茶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凡有客人进门,主妇先用土锅(或瓦壶)将水烧开,随即在沸水中加入适量茶叶,待锅中茶水再次煮沸3分钟后,将茶水倾入用竹制的茶盅内,一一敬奉给客人。平日,哈尼族同胞也总喜欢在劳动之余,一家人喝茶叙家常,以享天伦之乐。

十九傈僳族油盐茶

傈僳族,唐代称其为傈蛮或栗粟,明清时称其为力或栗粟,主要聚居在云南的怒江,散居于云南的丽江、大理、迪庆、楚雄、德宏,以及四川的西昌等地,这是一个质朴而又十分好客的民族,喝油盐茶是傈僳人们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饮茶方法。

傈僳族喝的油盐茶,制作方法奇特,首先将小陶罐在火塘(坑)上烘热,然后在罐内放入适量茶叶在火塘上不断翻滚,使茶叶烘烤均匀。待茶叶变黄,并发出焦糖香时,加上少量食油和盐。稍时,再加水适量,煮沸2-3分钟,就可将罐中茶汤倾入碗中待喝。

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油和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油和盐,所以,喝起来香喷喷,油滋滋,咸兮兮,既有茶的浓醇,又有糖的回味佤族同胞常用它来招待客人,也是家人团聚喝茶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十布朗族的青竹茶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以及临沧、澜沧、双江、景东、镇康等地的部分山区,喝青竹茶是一种方便而又实用的饮茶方法,一般在离开村寨务农或进山狩猎时采用。

布朗族喝的青竹茶,制作方法较为奇特,首先砍一节碗口粗的鲜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筒内加上泉水,当作煮茶器具。然后,找些干枝落叶,当作烧料点燃于竹筒四周。当筒内水煮沸时,随即加上适量茶叶,待3分钟后,将煮好的茶汤倾入事先已削好的新竹罐内,便可饮用。竹筒茶将泉水的甘甜、青竹的清香、茶叶的浓醇融为一体,所以,喝起来别有风味,久久难忘。

二十一纳西族的龙虎斗和盐茶

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风景秀丽的云南省丽江地区,这是一个喜爱喝茶的民族。他们平日爱喝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龙虎斗。此外,还喜欢喝盐茶。

纳西族喝的龙虎斗,制作方法也很奇特,首先用水壶将茶烧开。另选一只小陶罐,放上适量茶,连罐带茶烘烤。为免使茶叶烤焦,还要不断转动陶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茶叶发出焦香时,向罐内冲入开水,烧煮3-5分钟。同时,准备茶盅,再放上半盅白酒,然后将煮好的茶水冲进盛有白酒的茶盅内。这时,茶盅内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纳西族同胞将此看作是吉祥的征兆。声音愈响,在场者就愈高兴。纳西族认为龙虎斗还是治感冒的良药,因此,提倡趁热喝下。如此喝茶,香高味酽,提神解渴,甚是过瘾!

纳西族喝的盐茶,其冲泡方法与龙虎斗相似,不同的是在预先准备好的茶盅内,放的不是白酒而是食盐。此外,也有不放食盐而改换食油或糖的,分别取名为油茶或糖茶。

推荐第2篇:各地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各地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唱哈节

唱哈节为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京族群众为了表达对海神和祖先的敬仰之情,在固定的活动场所——哈亭以“唱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的形式拜神祭祖。京族三岛各村举行节目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六月初十,有的在八月初十,有的则在正月二十五,但都分迎神、祭神、唱哈、送神四个过程。节目前一天,各村把本村信奉的海神和祖先迎入哈亭,节日当天下午三时开始祭神祭祖,由一老者念祭文,颂其功德,祈求保佑,随后,人们一边人席饮宴,一边听请来的歌手唱哈,通宵达旦,连续三天三夜。唱哈的主要角色有“哈哥”一人、“哈妹”两人,哈妹轮流主唱,哈哥与另一哈妹奏三弦琴、击竹邦伴奏,所唱的内容多为京族民间故事传说、情歌等,老人和孩子在哈亭内听唱哈,青年男女则在亭外的树林里、沙滩上自由对歌、谈情说爱,平静的海岛变得热闹非凡,吸引着附近越来越多的壮、汉、瑶族群众前来参加。三天三夜后,唱哈结束,人们把神灵祖先送回,海岛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吃新节

吃新节是广西仡佬族和部分苗族、瑶族、壮族喜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有的在每年农历六月早稻抽穗将近成熟,也有的在晚稻黄熟时,按各地群众的习惯选择一天来过节。节日的内容是“吃新”,即尝新米,当天除准备好鸡鸭鱼肉外,各家还到地里摘一些新谷来煮,煮熟后先祭过神和祖先,全家才开餐大嚼,具体的过节形式各地稍有不同。 冬节 冬节,又称们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初一,是广西、贵州、湖南的侗族群众喜庆丰收、祈求来年幸福的节日。节日当天,全寨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家家杀鸡宰鸭,拿出往时腌制的风味独特的酸鱼、酸肉及自酿的甜酒,准备好糯米糍粑,请上十里八乡的亲友,举家共庆。从上午九时直至午后,村村寨寨飘着酒肉的香气,到处都可听到猜拳酒今声,一派节日景象。

端节

端节,是水族最大的节日,与汉族的春节一样隆重,广西境内大多数水族群众都过这个节日。按水族的习惯,水族历法每年十二月至新年二月(农历八至十月),逢亥、午或未日,都可选为过瑞节的日子,一般是各村寨轮流过端,四乡人寨的亲友及同屯的群众到各家去吃新年饭、喝新年酒,而且必须每家都象征性地吃到。端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预祝来年幸福的节日,各家各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饮食上忌草食素。有趣的是鱼不仅不忌,还是主要的菜肴和祭粑的必备品,祭祖时还须加上酒、饭、瓜、果等,按水族传统摆成一桌素席。端节期间,人们还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或成群结队到“端坡”举行唱山歌、赛马等活动,非常热闹,

1 然而遗憾的是水族迁入广西后,由于人口少,居住分散,端坡赛马一直没有组织 起来。

分龙节

分龙节又叫庙节,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间,过节的日期有两个,以毛南山乡的铁坳为界,南部的上南乡和中部的中南诸村,取亥日过节,北部的下南乡取辰(龙)日过节。过节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穿节日盛装,欢庆自己的佳节。家家户户蒸起五色糯饭和粉蒸肉,折回柳枝或竹枝插在中堂,密密麻麻地粘上五色糯饭,名为“丰收树”,意寓农家当年五谷丰登。传说分龙节是为了祭奠三界公,感谢他教会毛南人养牛种水稻,因此,全村老少都必须先去庙堂敬庙,观看师公念经、唱神歌、跳神舞、椎牛祭神,还用包着粉蒸肉的五色 糯饭喂牛,表示感谢它一年拉犁拖耙的辛劳。敬庙过后,已成婚的妇女携儿带女,用精致的竹篮带着五色糯饭和粉蒸肉回娘家与父母兄弟姐妹团聚。未婚的年轻男女则各自带着精心制作的花竹帽和新布鞋在各个坡脚坳口以歌传情。如今,祭扫气氛淡薄了,人们除了会友聚餐外,武术、打陀螺、踢毽子、爬杆和木面戏、师公戏、对歌等文体活动也日渐渐蓬勃开展起来,古老的节日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花炮节

花炮节是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融水和湖南通道等地侗、壮、苗、仫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五月十

五、二月初二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抢花炮。放花炮这天,附近村寨都组织抢炮队前来抢炮,每队有十多二十人。花炮是用红绿绒线装饰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待炮响后铁环由空中落地,参赛人员即奋力争抢,抢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即为优胜。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等,抢到花炮除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还意味着幸福吉祥。下次花炮节由头炮获得者组织,称为还炮。观看枪炮的各族群众数以万计,年轻人也借此机会交谊谈爱。花炮书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式,现已发展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并成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花炮节期间,还举行唱戏、赛芦笙、对歌、斗鸟等丰富多采的活动。

苗年

苗年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东南部分地区苗族的传统节日,融水苗族习惯以农历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十五日为过年期,一般从西北部的大年、拱洞等乡开始,沿东南方向各乡轮流举行。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提鱼、酿酒、做糯米糍粑,准备好丰盛的食品,以备祭祖和款待来访客人。吃过年夜饭后开轻人相约组成芦笙队走村过寨吹芦笙、唱歌、行歌直至通宵达旦。清晨鸡啼时,全寨一起鸣枪报年和驱恶避邪,妇女们则争先恐后去井边或来边“挑新水”,以祈求来年全家幸福。融水四荣乡是年节活动最热闹的地方,吸引着附近各乡及远在贵州榕江、从江一带的苗族群众来观赏,或亲自参加大型芦笙赛、摔跤、斗马、斗牛、

2 斗鸟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年轻人往往还利用这个机会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苗寨里洋溢着浓重的节日气氛。

牛魂节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乐业、隆林等地的壮族农民都要隆重庆祝牛魂节,罗城仫佬族和融水、资源等地苗族则叫“牛生日节”,时间提前到四月初八,但过节形式大同小异。节日这天,无论地里农活多忙,都要让牛休息一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五色糯饭或糯米糍粑。大清早,先清扫牛栏,用五色糯饭(或糍粑)、鸡蛋、红糖、玉米等食物和专门采割的新鲜嫩草饲喂耕牛,精心护理,感谢耕牛一年来的辛劳,表达了当地农民对耕牛的深厚感情。开饭前还要先祭过牛栏神后才举家合饮,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及耕牛的平安和兴旺。

盘王节

盘王节是流行于广西、云南、湖南、广东等地瑶族群众纪念先祖的盛大传统节日,现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一般三天三夜,也有长达七天七夜,可以独家独户,也可联户或同宗共放进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准备丰盛的食物款待亲友,人人都换上节日盛装,举行丰富多采的庆祝活动,主要内容有跳长鼓舞,唱盘王歌、历史歌、爱情歌、生产歌,打花棍,放花炮,演戏等,其中跳长鼓舞、唱盘王歌是必备的活动。青年男女还在村里村外摆开歌堂,互相答歌对唱,直至通宵达旦,有的也借此机会以歌传情,物色意中人。盘王节活动民族特点突出,历史悠久,流传面广,表现了瑶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坡会

坡会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各举行一次,最著名的地点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古龙坡。届时,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吹着芦笙,齐聚古龙坡,坡上人山人海、披红挂绿,除了烧香鸣炮,还举行舞龙、耍狮、芦笙踩堂、斗马、斗鸟、赛马等文体活动。其中的斗马以激烈搏斗、惊险刺激吸引着大批观众,数十匹雄马依次争雄,最后夺冠者的主人,不仅获得一定的奖励,还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坡会也是访亲探友的节日,而对年轻的恋人们来说,则多了一个互诉衷情的机会。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壮族群众一年一度的民歌盛会,百色、河池、柳州、

3 南宁四个壮族聚居的地区,歌节活动丰富多采。这天,家家户户都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带上五色糯饭、彩蛋等食品,女青年还带着精心缝制的绣球,从四面八方涌向歌圩(一般为铜场坡地)尽情对唱,一般以爱情为主题,也有历史、生产、风俗、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对歌的形式有男女个人对唱和集体对唱,具体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壮族青年能歌善唱、出口成歌,遇上对手能对唱一天一夜,赛得难解难分。歌节上除以既传情,青年男女还常用抛绣球、碰彩蛋等形式择偶定情。此外,还举行抢花炮、舞龙、舞狮、演戏等文体活动,也有部分地方群众在三月三这天祭扫祖墓、踏青郊游。三月三歌节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民族性、多样性的节日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跳公节

跳公节,也称“跳弓节”,是广西那坡、云南富宁一带彝族最大的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古时凯旋而归的勇士;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各村屯过节的具体时间相差不多,都在农历四月上旬,内容有祭祖天地、神、祖先,宣讲本民族历史,跳舞唱歌、表演娱乐等。

一 个村寨过跳公节,附近几个村寨都来参加,非常热闹。过节时全村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由毕摩(即巫师,彝语中有教师的含义)宣讲祖先的功绩,带领大家祭拜,随后是饮酒唱歌,众人打着铜鼓,吹着芦笙,围绕金竹丛,遵循传统的舞蹈步伐,由慢而快,由低潮到高潮,尽情欢庆。青年们则表演象征围猎、杀敌的“跳闸门”、“跨断桥”等舞蹈,表示缅怀先祖的英勇尚武精神和反抗民族压迫的胜利。四周摆满节日食品,大家可边吃边舞,不时穿插着毕摩的念经、祈祷、祝福等仪式,期间还举行赛马和各种表演活动。天黑以后,青年男女则成群结队到各家各产轮流跳舞、祝福,甚至彻夜狂欢。

跳坡

跳坡是苗族人民进行娱乐活动的节日;盛行于广西、云南、贵州的苗族地区。每年春节期间,苗家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云集到附近的“坡场”上共度佳节。坡场从早到晚欢声沸腾、笑语喧天,跳芦笙舞、唱歌、吹苗笛、斗鸡、斗鸟等活动丰富多采,而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爬坡杆是节目的中心内容,青年们围着坡杨中竖起的一根高约2丈的木杆,随着笙歌翩翩起舞,为比赛助威喝彩,参赛者则—一展示其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爬杆技巧,爬得最高、动作优美者为优胜者,除得到一定的奖励外,还会赢得姑娘们的爱慕。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

开斋节、吉尔邦节、圣纪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

4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国家根据宗教信仰自由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规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节日期间放假并特殊供应清真食品。广西境内的回族群众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一样,每年都隆重庆祝三大节日。 穆斯林按教义现定,在每年的斋戒月(伊斯兰教历九月,公历为六月左右)期间,除了特殊情况的人如小孩、老弱病人、孕妇等外,其他人必须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黄昏后才吃斋饭,直到最后一天的晚上看到新月为止,第二天即为开斋节。据说这是为了体会饥渴的滋味,以培养节约的良好习惯和对贫困穷人的同情心。这天,穆斯林沐浴净身后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相道贺,互赠礼品,也有的为先人“走坟”祈祷,或捐资济贫,晚上则到清真寺参加节日聚礼,听阿訇传诵古兰经。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十二月十日至十二日(公历八月左右),具有宰牲献祭的特色。相传是为了纪念安拉(即真主)允许阿拉伯人的始祖易朴拉辛宰羊代替献子作为祭品表示忠诚。回族人民继承了这种习俗,节日期间沐浴盛装前往清真寺会礼,并宰杀牲畜,招待宾客或馈赠亲友。 圣纪节又称圣忌节,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举行,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穆斯林聚集在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会餐并走访亲友,互赠礼品。

依饭节

依饭节也叫“喜乐愿”,是仫佬族人民特有的盛大节日,一般三年举行一次,建卯、未、亥(也有在丑、辰、未、戊)之年,于立冬后择吉日举行。解放前,做“依饭’对,全村杀猪宰羊,请师公边唱边舞祭供“依饭公公”,祭扫后男女老少大会餐,接着是唱歌演戏、舞狮耍龙等狂欢活动,持续一天一夜,非常隆重热闹。依饭节从头到尾歌舞不断,舞蹈动作难度高,唱腔子变万化,实际上是一场盛大的民间艺术活动,虽然掺杂着较浓厚的迷信色彩,花费也较大,但却反映了勤劳善良的仫佬族人民庆贺当年丰收和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良好心愿,而且其中还有一些内容朴实无华、旋律婉转动听的“劝世歌谣”,对培养教育年青一代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十分有益。解放后经过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一些陈规陋习、封建迷信逐渐废除,如今,依饭节已成为仫佬族群众欢庆丰收、歌唱改革开放给仫佬山乡带来新变化的盛会。

祝著节

祝著节(亦称达努节)是大化、东兰、马巴等地布努瑶的传统节日,一般三至五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五月廿九。节日当天,各乡镇瑶族群众自发聚在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敲起铜鼓,吹起唢呐,以打陀螺、铜鼓舞、歌会、斗鸟、射弩等多项民间文化活动隆重庆祝,鼓声、歌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热闹,有不少老人在山传唱瑶族祖先密洛陀和射日英雄昌郎也、昌郎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及瑶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还有不少人趁此机会交流生产技术

5 和致富经验,青年男女则唱起缠绵的情歌谱写浪漫的恋曲。祝著节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展示了瑶族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反映了瑶族人民的勤劳和勇敢。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朝鲜族春节

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婴儿生日节

朝鲜族婴儿一周岁纪念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讲究的节日。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妆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一般男子上着五色丝绸短袄,外加坎肩,女孩上身穿小巧玲珑的短袄,襟垂飘带,下着罗裙),然后把孩子抱到已预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雪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洗头节

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兴奋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拉祜族的节日

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主要的节日有葫芦节、春节、火把节、祭祖节、新米节、中秋节及清明节、端午节等。

葫芦节

拉祜语为“阿朋阿龙尼”,在农历的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葫芦节源自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史诗叙述厄莎造就天地万物后,将一粒金色的葫芦种子种在一棵大树下,种子慢慢发芽、开花、长成葫芦。厄莎请来小米雀和松鼠啄开葫芦,拉祜族始祖扎迪(男)和娜迪(女)便从葫芦中走出来。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五日,成为拉祜族的诞生日,每年都要举行庄重的庆祝仪式和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

6 春节

拉祜族的春节称为“扩”,分为大年和小年,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正月初一至初四为大年,又叫“女人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日为小年,又叫“男人年”。传说远古过年,男子外出打猎,来时年已过完,为了慰劳男子,重过一次年,是为小年。拉祜族对春节极为重视,从上一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就开始预备过年,打扫卫生、清洗衣物。除夕之夜,人人洗澡,家家舂糯米粑粑。初一清晨鸡叫后,家家户户便在枪炮声中到山泉边、水井旁抢“新水”。据说,谁家最先抢到“新水”,谁家当年的谷子就会先熟,且事事如意。“新水”抢回来后,要供于神龛上祭神敬祖,给老人洗手。接着将糯米粑粑烤熟,先敬传说中的英雄扎怒扎别,再分别献给牛、农具以示慰劳。初一这天,活动限于寨内进行,主要的活动是到寨子东面的山岗上请年神。初二至初四,亲友间带酒、糯米粑粑、猪肉等相互拜年,老人接过年礼后,要给拜年者拴红线祝福。出嫁的女儿亦携女婿回家拜年。大年初五,全寨男子集体外出打猎,出发前,要举行狩猎祭奠活动。正月十二日是满年,全寨人将年神送回到山岗上,夜里在村寨广场欢跳芦笙舞,第二天开始生产劳动,春节结束。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语支各族的共同节日,也是拉祜族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拉祜族有着本民族关于火把节来历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天神厄莎强迫人们在八月十五这天向他进贡,拉祜族英雄扎努扎别带领人们进行反抗,厄莎一怒之下将太阳和月亮藏了七天七夜,天地一片漆黑,人们无法耕种庄稼。扎努扎别采松明绑在水牛角上,将蜂蜡涂在黄牛角上,照亮大地,人们得以耕种、收获,战胜了厄莎。厄莎十分气恼,设计害死了扎努扎别。为了纪念扎努扎别拉祜族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点燃松明火把,相沿为火把节。火把节之夜村寨中心立一对数丈高的大火把,由头人或德高望众者将大火把点燃,各家家长也将自家房前的火把点燃,持火把绕行房前屋后,田间地角,驱赶蚊虫鼠蛇,青年们则围着村寨广场的大火把欢跳芦笙舞,通宵达旦。

祭祖节

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举行。祭祖时,每家在神龛旁临时摆一篾桌,将芭蕉、菠萝、桃子、石榴、姜苗花、鸡凤花、养凤花等祭品一一堆放在篾桌上,祭品堆数与去世的祖宗人数相同,插上香蜡,之后杀鸡做饭,用最好的菜敬奉祖先。祭祖时要按去世祖先的辈分大小一一恭请回来过节,祈求他们保佑世人平安幸福。祭祖须边祭三天,至十五日将祭品用一块篾笆盛着送至寨外僻静处,节日方告结束。

新米节

7 具体日期不定。在农历的

七、八月间稻谷黄熟时选一天。按习俗,这天所有人都要回到家里,连牲畜也赶回家。新米饭做好后,先祭天神厄莎和祖先,然后按顺序给牲畜、生产工具及狗各分一份,人最后吃。

二月八和月亮节

信佛教的拉祜族过。时间分别为农历二月初八和农历八月十三至十五日。前者的主要活动是到佛房拜佛、喝佛水,求佛保佑人畜平安。后者除到佛房拜祭外,各家还由老人用新米饭、新鲜瓜果祭拜月亮。

圣诞节

信仰基督教的拉祜族在公历12月25日过此节。节日清晨,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齐集教堂唱《赞美诗》(拉祜文),下午开展群众性文体、社交活动并互赠礼品。礼品由教堂波管(治理财务的人)造册登记,悬挂在立于广场中心的竹竿上,由牧师祷告后点名领取。送礼品要送对方没有的东西,青年男女之间则互赠对方心爱之物。各种文体活动多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优胜者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奖金和糯米粑粑。圣诞节虽为西方宗教节日,却带有浓厚的拉祜族传统节日特点。

在年节喜庆日子里,除了跳芦笙舞外,打陀螺和荡秋千也是拉祜族普遍喜爱的娱乐活动。打陀螺通常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少则两人,多则数十人,各为一方,每人持一陀螺和一根鞭子,先用鞭线将陀螺绕紧,然后扯动鞭子,陀螺即飞旋而出,以击中对方的陀螺并使之停止转动者为胜方。打陀螺不仅在寨内进行,有时寨与寨之间还各自选出代表队开展比赛,风气颇盛,民间亦有谚语云“过年过到二月八,陀螺打到青草发”。荡秋千更是年节里不可缺少的活动。

哈尼族盛大节日

矻扎扎节

我们红河州农历的6月中旬,也就是现在举行的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矻扎扎节。如同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传说古代哈尼人烧山开田,得罪了众野兽。野兽上告天神,说哈尼人毁其家园。聋子神乌麽偏听偏信,罚哈尼人农历六月稻谷扬花时杀人为祭。哈尼人痛苦不堪,天神教哈尼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打磨秋。众野兽看见哈尼人在磨秋上飞悬高喊,以为是天神加重对哈尼人的惩罚,把哈尼人一个个的吊在空中打。于是请乌麽免除了哈尼人杀人为祭的惩罚。为感谢阿匹梅烟天神,哈尼人举行矻扎扎,祭天神,并请天神到人间与哈尼人共度佳节。

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和玉溪市。哈尼族语言属汉藏

8 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族没有传统的文字。

哈尼族基本上是农作经济,各地哈尼族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哀牢山、无量山地区以水稻为主,兼种旱稻,澜沧江流域以旱稻为主、兼种水稻,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经济较落后。矻扎扎节日期间,哈尼山寨到处喜气洋洋,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相聚到磨秋场上,以打磨秋的方式来欢庆节日。按照传统习惯,节日的第一天,各村寨们要到高山顶上砍回一棵标直的青松,在寨边的磨球场上支起磨秋,还要用栗木和藤条架起转秋和秋千。接着,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开秋”,只有在他们象征性的甩了几圈后,其它人方可以开始。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期,磨秋场上人山人海,磨秋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升降起伏,甩秋人的速度越快,围观的人越开心。那些艺高胆大,生手不凡的小伙子,往往成了姑娘们爱慕的对象。这种欢快的场面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此时,各家当家的男子用小筛子抬着自家制作的酒肉佳肴来到磨秋场,人们围坐在磨秋的四周,相互敬酒,预祝吉祥和丰收。傍晚,家家户户都要点燃一把用九片松明扎成的火把,在房内行驱邪除恶的仪式,然后再将火把送到寨外山丘上集中燃烧,祈求幸福和安宁。现在全红河州的企事业单位,在矻扎扎节日里放假两天,以示庆贺!

五月初五满族节日

药香节

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

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似乎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真是圣水一般。五月节采的艾蒿荫干后,用来“灸艾子”(针灸学),肚子里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风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离儿。还有的说这天刨的“八股牛”(药学名白藓皮)药劲大,治病效果好。五月节这天人们都起大早,到河里去洗眼睛、洗脸。满族农家妇女起得最早,她们先到小河里洗脸、梳头,还用铜盆端回水给公婆洗脸。孩子们在五月节经常唱着一首歌:“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除病去邪快乐又安康”。从这首歌词人们定会联想到艾蒿比其它药草灵气大。歌词“艾叶香香满堂”,是因为在三十年代新宾山城乡村草房很多。砖瓦房很少,房檐插上一大排艾蒿。被风一吹顺着开着的窗户吹进屋内,清幽香气满屋,真成了艾叶香香满堂了。把桃枝插在大门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挂在房门上或挂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人们认为这能避邪。

推荐第3篇:有趣的少数民族风俗

藏族的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年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得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新年里,孩子们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相互祝酒,尽情欢乐。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熊熊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比赛活动。

侗族的春节

很多侗寨过春节已固定为一套程序:农历腊月廿七,杀猪祭祖,晚上青少年鸣锣吹笙放炮,绕寨游行三圈。廿八日打糯米粑,并泡红糖祭祀;晚上,青少年们又是兴高采烈地游行。廿九日或三十日,人们放水捉鱼,晚宴以鲜鱼祭祖。三十夜,屋里香火蜡烛通明,鞭炮大作,夜宴开始。家长举杯滴酒于地,然后逐一菜肴点尝,表示请祖先魂灵食过,于是全家人即可食用。夜半亥时过,迎春鞭炮响起,全家凌晨喜宴迎春,并用青苔逐个在家庭成员额头上点一下表示添岁。

土家族的“赶年”

土家族把春节称为“赶年”,一般比汉族的春节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赶年”的时间因其姓氏、家支、地域而异。以酉阳为例:居住于老寨乡的彭氏腊月廿九过“赶年”,而居住于后溪乡的彭姓则在腊月廿四过“赶年”。

土家族过“赶年”时,先给牛栏、猪圈、鸡舍、犁铧、果树喂饭,在石磨、锄头等上贴上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苗族的“苗年”

苗家人除了过农历腊月三十过年外,还过本民族的年。一般是腊月三十过“送年”,正月逢“午”过“祭年”,初七过“人年”。据说一次流官驱赶苗人时,苗人分散逃跑,直到正月才相聚在大山洞里,此日按甲子推算,正好逢“午”,于是苗人就有了逢午过年的习俗。过祭年时禁忌吹口哨、到菜园找菜或挑水,而且吃饭时要关门。晚上不能讲血,睡觉不能讲话,小孩不许啼哭。苗人认为“人”为七,便定于农历正月初七过“人年”。

瑶族的春节

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别致而风趣的活动——演“耕作戏”。大年初一,人们聚集在村寨的广场先要观看“耕作戏”。“耕作戏”由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的农夫,一人扮荷锄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看完后,青年男女纵情歌舞。在歌舞中,姑娘们如果看中意中人,就把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带或自己佩戴的银饰,挂在小伙子腰间,以示爱慕,有些地区的瑶族新婚夫妇则在新春佳节带上礼品,到岳父家拜年,女家必须设宴招待。席间,岳父唱山歌祝愿新婚夫妇辛勤劳动,和睦相处,白头到老。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蒙

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布依族

布依族在初一,各家要扎彩灯,晚上一起点燃。

朝鲜族

朝鲜族要举行庆祝集会,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畲族

畲族姑娘在节日里,要把亲手绣制的象征纯洁爱情的彩带系在情郎身上。

哈尼族 哈尼族喜欢在这几天走亲访友,求婚订婚。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分别挂代表自己颜色的旗,这些旗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傈僳族

傈僳族最喜欢在这时举行赛诗会,唱名调名诗。

阿昌族

男女老少则在这期间打甩秋(千)转秋(千)。

苗族

苗族的主要活动是斗牛、赛马、跳芦笙、打年鼓。

彝族

彝族则进行摔跤比赛。

黎族

黎族青年男子要在初一或初二,举行一次“春节围猎”活动,猎物全村共享。

土家族

土家族初三举行有万人参加的“摆手舞”会。

壮族

壮族在初

一、初二招待来客吃粽子,男女多在此时欢歌或打陀螺。

纳西族

纳西族的中青年最喜欢在此期间组织灯会,并与别村进行竞赛 白族 大年初一起得早的是白族小孩,起床开自己的“财门”;然后找还没有开门的人家帮忙开“财门”。在小孩开“财门”的时候,各家主人争打第一桶井水;回家后烧泡米花茶喝。

蒙古族

春节一大早就跨上骏马,串各家蒙古包,并借此机会赛马。

佤族

大年初一是戒忌日,外人不能入户,各家只能在家安闲。初二清早才热闹起来,亲朋好友互相拜年,然后到舞场跳春舞,一跳就是五至七天。

推荐第4篇: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宣传周策划书

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宣传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地域广袤的国度,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曾孕育了极为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与异彩纷呈的区域文化。少数民族同学在我校分布都很多。每一个民族、地区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地区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为了了解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对各民族的团结热爱,更好的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呼唤人文精神,加强自身修养,从而决定校内开展“大气物理学院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宣传周”活动。

二、活动目的:通过展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发展、中教信仰、生活习性,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承载民俗风情,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同学们课外生活,让更多同学老师认识、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

三、活动时间:本次活动为一周时间,具体举办时间待定。

四、活动地点:学校新街口,老食堂对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五、活动内容与安排:

1) 前期:宣传(星期一至星期二):

1、分团委组织部统计全校少数民族个数 ,确定宣传重点。

2、通过分团委宣传部创作有关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宣传板或条幅的形式进行活动宣传,宣传板和横幅置于 学校新街口,老食堂对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2) 中期:活动(星期三至星期六):

1、由我院分团委少数民族部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服

饰、器具展示与风俗文化讲解,活动地点定于老食堂对面。

2、由我院分团委少数民族部进行少数民族特色舞

蹈快速展示与表演,活动地点定于老食堂对面。

3) 后期:竞赛与总结(星期天):

1、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2、以“你来展示,我来猜”的形式来展现少数民

族特色和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参赛少数民族队伍可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展示民族特色或传统文化。 (以上活动的举办地点待定)

六、注意事项:

1) 分团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积极宣传,让全校同学积极踊跃参加。

2) 工作人员及时协调活动场地及布置好场地。 3) 活动现场要活跃,要真实的突出名族特色与文化。 4) 活动结束后做好总结。

推荐第5篇: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调查

系别: 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年级:2009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1班 学号: 092001010049 姓名:龙莉

实践单位: 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事务局 时间:2012年4月30日—— 2012年5月6日共7天 地点:贵阳市白云区

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越来越相似,不少少数民族直接摒弃本民族的一贯传统,学习模仿汉族人的生活,虽然是先进民族文化影响、带动了落后民族的生活,但少数民族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了解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保护我国民俗文化遗产。本人于2012年4月29日至5月6日这7天,在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进行了一次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的社会实践调查。

一、实践目的:

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并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相关事业,以及拓展自我视野,增加对少数民族的风俗发展的进一步了解。

二、实践意义: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保障平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风俗习惯是构成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的重要标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民族感情,尊重民族感情,必须尊重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都应该由本民族成员自己去决定,别的民族和个人不得干预,更不能以行政命令强迫改革。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它55个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我国以汉族人口为主,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是少数民族。由于这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虽然人数少,但对国家的安定团结起着巨大的作用。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贵州少数民族大多靠山或依山傍水居住。他们就地取材,搭建住房。如黔东南一带的杉皮房、吊脚楼,基本全是木质结构,也称\"干栏式\"房屋。其特点是用木桩搭楼,上面住人,下面饲养家畜、家禽和放置农具。安顺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石头为主盖房建屋,如黄果树瀑布旁的石头寨就颇为国内外游客所注视。侗族建族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鼓楼和风雨桥,为建筑界所重视。

为照顾少数民族在饮食、丧葬方面的特殊需求,国家专门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为防止发生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问题,党和政府对新闻、出版、文艺、学术研究等有关单位和从业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刑法专门设有“非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可以进行刑事处罚。为保障少数民族欢度本民族节日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少数民族的习惯规定放假办法;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当刑事司法活动悖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时,人民代表就会提出质询,甚至会要求公开纠正。基于功利的原因,在从事具体的刑事司法活动时,为了避免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提出异议,司法人员会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对案件作出能被人民代表以及人民代表大会接受处理[1]。

正是因为民族团结我们的国家才如此的兴盛和发达,然而在历史上中国积贫积弱,痛失国土,而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一个前无古人伟大构想,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48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难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9.7%,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省苗族有43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8.1%,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贵州布依族有279.82万人,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4.17%;贵州的侗族有162.86万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5.01%。各民族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文化积淀使贵州拥有“文化千岛”的美誉,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为交际工具。

同时,居住着苗、侗、布依、水、吃佬、土家、彝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这些民族生息繁衍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俗习惯,就是他们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贵州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适应各该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各个民族中,无论在衣奋食、住、行、婚、丧、生产、集会、节日、社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尚习俗[2]。

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吸收,应立足于民族平等、团结原则的要求,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加以综合考虑,避免因只采用某一民族的风

[3]俗习惯而导致其他民族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发生。

全省有语言的世居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万人,其中约有600万人不通汉语。各族语言内部在语音、词汇上也有小的差异,从而形成在同一民族语言里又分为若干方言和土语,其中尤以苗语的方言土语最多,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方言,各方言下面又分为若干次方言和土语;瑶语有优勉、斗睦、巴哼3种方言;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黔西三种土语;侗语分南北两种方言;水语有阳安、潘洞和三洞三种土语;仡佬语有4种方言。

三、实践结果:

贵州少数民族讲礼仪,重情感,强调人际关系的和睦与相互尊重,沿袭着许多古朴优良的风俗习惯。

1、礼俗

贵州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以各种礼节表示对宾客的欢迎。如苗族的敬牛角酒、\"转转酒\",侗族的\"拦 路歌\",布依族、水族的敬酒歌等等。

2、婚俗

贵州少数民族都是一夫一妻制,男女社交公开,自由恋爱。通过\"游方\"(苗族)、\"踩月亮\"(苗族)、\"赶表\"(布依族)、\"行歌坐月\"(侗族)、对歌(各少数民族)等形式相互认识并建立爱情。一般还要求父母同意,也有托媒说亲的,如土家族、水族等。

3、饮食

贵州少数民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许多地区喜爱糯食和吃\"酸\",逢年过节,迎送宾客,便以糯米粑和酸腌肉、酸汤菜招待客人,或全家共餐,以示节日喜庆。回民禁忌食猪肉,禁忌食一切动物的血,禁忌食自死之物。

通过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调查,使我们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国家的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只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平等团结,相互帮助,加强民族经济交往,才能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

四、实践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充分了解到以前不曾知道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认为我的社会交流沟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这次撰写的实践报告,使我平时记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得到了一些锻炼,总之,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也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 邱兴隆著《刑罚理性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2]《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04期 作者:赵崇南

[3] 邱兴隆、*著《刑罚学》,群众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

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调查报告

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专业:2009级汉语言文学1班 姓名:龙莉

学号:092001010049

实践单位: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事务局

推荐第6篇: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调查

系别: 文学与新闻传媒系年级:2009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班级:1班

学号: 092001010049姓名:龙莉

实践单位: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事务局

时间:2012年4月30日—— 2012年5月6日共7天

地点:贵阳市白云区

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越来越相似,不少少数民族直接摒弃本民族的一贯传统,学习模仿汉族人的生活,虽然是先进民族文化影响、带动了落后民族的生活,但少数民族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了解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保护我国民俗文化遗产。本人于2012年4月29日至5月6日这7天,在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进行了一次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的社会实践调查。

一、实践目的:

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并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相关事业,以及拓展自我视野,增加对少数民族的风俗发展的进一步了解。

二、实践意义: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保障平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风俗习惯是构成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的重要标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民族感情,尊重民族感情,必须尊重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都应该由本民族成员自己去决定,别的民族和个人不得干预,更不能以行政命令强迫改革。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它55个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我国以汉族人口为主,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是少数民族。由于这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虽然人数少,但对国家的安定团结起着巨大的作用。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贵州少数民族大多靠山或依山傍水居住。他们就地取材,搭建住房。如黔东南一带的杉皮房、吊脚楼,基本全是木质结构,也称\"干栏式\"房屋。其特点是用木桩搭楼,上面住人,下面饲养家畜、家禽和放置农具。安顺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石头为主盖房建屋,如黄果树瀑布旁的石头寨就颇为国内外游客所注视。侗族

建族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鼓楼和风雨桥,为建筑界所重视。

为照顾少数民族在饮食、丧葬方面的特殊需求,国家专门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为防止发生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问题,党和政府对新闻、出版、文艺、学术研究等有关单位和从业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刑法专门设有“非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可以进行刑事处罚。为保障少数民族欢度本民族节日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少数民族的习惯规定放假办法;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当刑事司法活动悖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时,人民代表就会提出质询,甚至会要求公开纠正。基于功利的原因,在从事具体的刑事司法活动时,为了避免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提出异议,司法人员会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对案件作出能被人民代表以及人民代表大会接受处理[1]。

正是因为民族团结我们的国家才如此的兴盛和发达,然而在历史上中国积贫积弱,痛失国土,而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一个前无古人伟大构想,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48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难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9.7%,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省苗族有43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8.1%,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贵州布依族有279.82万人,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4.17%;贵州的侗族有162.86万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5.01%。各民族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文化积淀使贵州拥有“文化千岛”的美誉,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为交际工具。

同时,居住着苗、侗、布依、水、吃佬、土家、彝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这些民族生息繁衍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俗习惯,就是他们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贵州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适应各该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各个民族中,无论在衣奋食、住、行、婚、丧、生产、集会、节日、社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尚习俗[2]。

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吸收,应立足于民族平等、团结原则的要求,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加以综合考虑,避免因只采用某一民族的风

[3]俗习惯而导致其他民族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发生。

全省有语言的世居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万人,其中约有600万人不通汉语。各族语言内部在语音、词汇上也有小的差异,从而形成在同一民族语言里又分为若干方言和土语,其中尤以苗语的方言土语最多,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方言,各方言下面又分为若干次方言和土语;瑶语有优勉、斗睦、巴哼3种方言;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黔西三种土语;侗语分南北两种方言;水语有阳安、潘洞和三洞三种土语;仡佬语有4种方言。

推荐第7篇:中国56个少数民族名称,节日和风俗习俗

中国56个少数民族名称、节日和风俗习俗

侗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斗牛节 农历二月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吃新节 农历六月至七月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绕三灵、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回族三大节日,即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唱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诺劳孜 农历正月初一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

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

二、三月

三、四月四等。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耍白象也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布朗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厚南节 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布衣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尝新节(农历

六、七月)、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等。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还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东乡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高山族

新年祭 农历十二月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澡塘节 农历正月初三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过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珞巴族

旭独龙节 藏历二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隆德节 藏历四月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赫哲族

赫哲年 农历正月初一

景颇族

目脑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基诺族

打铁节 农历一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祭大龙”节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门巴族

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裕固族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春节是裕固族的传统节日,节前也有祭祖守岁活动,节日期间要做酥油花、互送哈达、礼品以示祝福。祭祀点格尔汗活动每年春、秋两次。宗教节日每年有定期的正月、二月、四月、六月、九月(或十月)大会。此外,各部落都有祭鄂博(裕固语称鄂垒)活动,但时间不一样,或二月二,或六月六,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十分热闹。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俄罗斯族

复活节 公历

三、四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推荐第8篇:中国56个少数民族名称_节日和风俗习俗

少数民族名称、节日和风俗习俗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

二、三月

三、四月四等。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壮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耍白象也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布朗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厚南节 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布衣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尝新节(农历

六、七月)、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等。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还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东乡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高山族

新年祭 农历十二月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澡塘节 农历正月初三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过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珞巴族

旭独龙节 藏历二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隆德节 藏历四月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赫哲族

赫哲年 农历正月初一

景颇族 目脑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基诺族

打铁节 农历一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祭大龙”节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门巴族

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裕固族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春节是裕固族的传统节日,节前也有祭祖守岁活动,节日期间要做酥油花、互送哈达、礼品以示祝福。祭祀点格尔汗活动每年春、秋两次。宗教节日每年有定期的正月、二月、四月、六月、九月(或十月)大会。此外,各部落都有祭鄂博(裕固语称鄂垒)活动,但时间不一样,或二月二,或六月六,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十分热闹。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俄罗斯族

复活节 公历

三、四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推荐第9篇:清明节各地特色风俗

民俗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各地过清明的风俗

河北省清明节习俗

东安县清明插柳、看花。节前

五、七日即有人祭扫坟墓,清明节当天则在自家堂上祭祖先。永平府以寒食前一日为蛆日,造酰酱。官府祭厉坛。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元氏县清明节又称花节,人家买花置酒宴请宾客。

山东省清明节习俗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滨县的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齐山、博山等地在清明节煮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称为「饭牛」。有谚语道:「打千骂万,清明一饭」。

河南省清明节习俗

巩县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坟。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诸神。孟津县清明插青苗于麦地。

陕西省清明节习俗

兴平县清明,姻亲间以纸钱相赠,且互相拜墓。富平县每户人家于清明请名山之泉源水,共礼一神。准备牲礼来祭祀,以祈求丰收,称为「游水」。同州县清明祭扫后,折柳枝插门;并以纸钱贴于树干,据说如此可以防虫蚁。洛川县清明蒸馍为食,馍四周作鸟蛇之形的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江苏省清明节习俗

泰州农民于清明节举行划船比赛,称为「撑会船」。镇江人以柳叶七片泡茶,据说喝了可以明目。丹徒县圌山附近的乡民,还保留了寒「望绵」﹝绵山﹞的旧俗。上海旧俗在清明节吃桃花粥、紫笋茶,并有祭厉台、迎城隍出巡的习俗。武进县方茂山以清明为龙母化身之日,乡民竞相拜祷。

安徽省清明节习俗

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酿酒。贵池县清明节,妇女制米茧以祭蚕姑,祈祷蚕桑有好收成。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称为「赆野鬼」。

浙江省清明节习俗 海宁县清明夜,养蚕人家睡觉时会把蚕子裹在棉衣之下,据说蚕子得了人气才会容易繁殖。嘉兴县清明夜吃青螺,称为「挑青」。海盐县清明有龙舟之戏。台州府清明簪柳,称为驱香九娘。绍兴人上坟时,要准备一些糖果、饼干,称为「上坟果」,发给住在祖坟附近的儿童。

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谓之三日节,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谓之尝墓;尝,春祭也。祭以饽饼,治牲醴,挂纸钱,归乃食之。饽饼以面为衣,内裹蔬菜,炸油者谓之春饼。尝墓之礼,富贵家岁一行之,常人则两、三年一行。妇孺归时,各插榕枝于髻,以祓不祥。

湖南省清明节习俗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永州府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新田县农谚:「清明晴,万物成」。

四川省清明节习俗

川东重庆、万县等地,旧时有「上野坟」的习俗。清明节前后,三两女子结伴携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识的男子均可入席同乐。什邡等地,妇女以荠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视水面花纹以卜吉凶,称为「油卜」。成都一带则卖炒米团,上面点染彩色,以线相串,称为「欢喜团」。

广东省清明节习俗

乳源县称清明前十日为「禁风」,县民都在头上戴桃叶。埔阳县清明扫墓后「颁胙」,即由主祭人主持,将扫墓的祭品烹调后,请上坟者食用。广宁县清明扫墓,称为「拜山」。

广西省清明节习俗

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兴仁县扫完墓后,以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头,称为「标坟」,又叫「挂青」。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江西省清明节习俗

新建县清明拜扫,例用春饼。永丰县清明扫墓以前三后七为期。除例行的牲礼外,还以米粉作果,称为茧果,或压糯米为糕,浇上糖汁,称为饭果,犹有寒食之遗风。安义县清明祭扫惟男丁行祭,妇女皆不参加。

福建省清明节习俗 福州清明,东郊踏青之游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称为煮菜臛。惠安人扫墓时放纸鸢,吹麦箫。泉州清明吃「润饼」、制「脚目粿」,这是一种球状的点心。据说清明节吃了脚目粿,可以增加脚力。十岁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节糊彩色的小旗为戏。

四川省清明节习俗

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上海市清明节习俗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而出行到苏州、嘉兴等外省地方的人次也达到一百多万,因而清明前后十天交通拥挤。

台湾

在台湾,每年“民族扫墓节”放假一天、也等于有清明假期,由于祖籍扫墓习惯(泉州、漳州、客家等)的不同、与现代社会的忙碌,民众并不会在同一天扫墓,所以民族扫墓节这名称颇有问题(例如客家人就不流行在清明扫墓)。

香港

清明是当地的重要节日,港人会到祖先坟前,焚烧香烛、冥镪,奉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一些港人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并不需要恪守清明正日祭祖的传统。

早在英治时期,中港边界纵然守护深严,但每逢清明,位处中港边界的沙头角禁区多会有限度开放,让人到沙岭坟场拜祭;早年中国仍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少人亦会在清明节,以祭祖为借口回乡,人人身穿多层衣服,携带异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济乡间亲友,中港火车票亦会出现抢购潮和抄黄牛票的情况。

近数十年,香港人为先人清除坟前杂草时,有的相信“火烧旺地”的风水说法,放火烧杂草,结果引发多宗严重山火,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更有团体要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吁市民勿再放火除杂草。

清明也为当地带来一句俗语:“有乜拜山先讲(有甚么事,拜山再说)”,意谓不要再说废话,留待清明跟死人说吧。

舟山的清明节

扫墓舟山人俗称上坟,到坟墓前祭奠先人。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由此可以看出,寒食节的习俗虽早已式微,但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历久不衰。

推荐第10篇:云南特色风俗介绍

云南特色风俗介绍

田颖 造价133 201322169

我来自彩云之南,美丽又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它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我将介绍我的家乡云南的特色民俗风情,带你体验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与高原风貌。

一. 简介

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流传甚广,版本甚多的\"云南十八怪\"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云南民族风情的一种体现。当地版本是这样说的:\"鸡蛋用草串着卖,米饭饼子烧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服装同穿戴,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常年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这个顺口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

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的人类遗址,恐龙化石及近代历史纪念物,以及25个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路南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7处。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腾冲、威信、保山、会泽4座省级历史名城。

二.云南十八怪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

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着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二. 云南食花风俗

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四时竞妍的鲜花不仅是观赏的植物,而且还是餐桌上时兴的菜肴,几乎每一种可食之花都与一种菜谱联系着。如果你去云南不吃一顿花菜,那就算白去了一趟。

云南野生观赏植物约有2500多种。许多花卉都可食用,比如火红火红的木棉,芳香四溢的茉莉,洁净纯雅的幽兰,亭亭玉立的木兰,漫山遍野的杜鹃等都是可食花卉中的姣姣者。正可谓“秀色可餐”,云南人舍不得春去花落。云南26个民族兄弟都有关于花的菜谱,我们爱花,好像觉得非要把花吃进口才能表达内心的爱。云南食花历史据有关资料表明已逾千年,每到春天,不论是男女老少都赶往山上,边采摘野花边唱山歌,采得百花之后,晒干,腌制,用罐储存起来待用。

澜沧江畔生活的拉祜族是一个以花为生的民族,花不仅是菜中佳肴,还是他们生命的象征。拉祜族吃花的历史很长,几乎贯穿于他们整个历史发展时期。苗族踩花山,其实是采花山,有歌唱道“采得百花配成菜,招待未来的太太”,可见花菜的地位与尊贵。

纳西族认为开白花的植物对人类都是滋补品。花菜既是菜也是良药。山茶花有凉血之功效,是治吐血肠风的良药;蜜蒙花有祛风明目的功效;绿苞山姜是暖胃健脾的良方。翻开一部中草药图谱,仅花卉就占了一半以上,而这一半以上的花朵又经常出现在云南各民族的饭桌上,丰富着红土高原的饮食文化。

传统的傣家菜多以酸辣著称,吃法上讲究凉拌为主,辅以绿佐料,但傣家人的花菜,讲求的是自然风味,色香俱全,偏重于菜的外观色泽,因此,当我们围住丰富的花菜,仿佛面对浓缩了的春天花园,红的似血,白的如玉,黄的呈金,蓝的如钻石,几乎所有的颜色都在竹篾编制的餐桌上集合了。菜谱中有木棉花炒酱豆米,有小百花酸腌菜汤,有凉拌棠梨花,有辣酱凉拌生食大白花,有水煮芭蕉花,有山茶花糯米粥,有鸡蛋炖仙人掌花……面对满桌的花菜,真是有些不忍心下手,亦算是各种宴席中最为独特而华丽的宴席了

而我们普通的汉族则选择将鲜花特别是玫瑰花制成鲜花饼,花味浓香,独具特色;而玫瑰酱则鲜甜可口。

三. 云南特色节日

傣族泼水节: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景洪市的泼水节期间,还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斗鸡、跳孔雀舞、傣族青年男女掷彩绣荷包、放高升以及在澜沧江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放孔明灯等民族娱乐活动。

彝族火把节: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的内容程序是:白天人们饮酒祝贺节日并进行摔跤、斗牛活动。武定县、禄劝告县等地的彝族还开展射箭、赛马、打秋千等活动。到了晚上日落夜黑,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就把事先做好的长约2米、直径约20-30公分的干松柱火把点燃。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 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白族三月街: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哈尼族长街宴: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云南还有景颇族目脑纵歌,傈僳族刀杆节,彝族插花节等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都具有悠久历史,并且有丰富的意义。

五. 总结

总所周知。云南一直是旅游胜地,它以自己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而今后云南也会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欢迎来到云南体验热带风情与民族文化!

第11篇: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报告1

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报告

杨柳青,曾茹冰,张力彦希,尹海星,易小微,杨雪莉重庆市第一中学 前言: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2011年8月12日~2011年8月18日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现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摘要: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关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傣族、壮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这六个少数民族的基本风俗文化。其中,包括了各民族的生活、等级、宗教、婚嫁习俗;舞蹈、建筑;饮食、禁忌等方面。从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少数民族人民独特的文化习俗。活动中,我们积极行动,走访了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采取“以点推面”的方式,从许多少数民族同学、老师、亲朋等人口中得到了大量关于本民族的一些风俗特点,从而推广到整个民族的文化风俗。经过多天的察访、了解,我们成功完成了本次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特点显著的风俗让我们见识大增。这样的文化遗产需要也值得我们大家共同保护,并发扬光大!

一.傣族

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一)傣族的舞蹈

1.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 ,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西双版纳被称为孔雀的故乡,在傣家人的心目中,孔雀又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因此,孔雀就成了傣族人民最喜受的民间舞蹈。在欢度泼水节期间,跳孔雀舞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届时,傣家人聚集在一起,敲起芒锣,打起象脚鼓,跳起优美的孔雀舞,欢度节日。孔雀舞最早是一种化装舞蹈,演员头戴菩萨金冠,脸覆金刚面具,腰间绑着用彩纸或花布扎成的孔雀,两手用线牵住孔雀的翅膀的尾巴,随着锣鼓的节奏做出各种优美的孔雀动作。后来,不用道具而舞,以象脚鼓、芒锣等伴奏。跳孔雀舞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非常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跳得较出色的。

2.花环舞:傣语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体舞蹈。如今只在盛大的节日时才跳,已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花环舞中的花环在长二米左右的竹篦上扎上鲜艳的花朵做成,舞时双手握住花环的两端,在移动步伐的同时,着重于花环的变化。并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花环舞跳到极乐时,由一人指挥,舞者一起由慢板转入快板,有踮步、“顿错步小跳”等动作。

(二)傣族的建筑

傣家竹楼:竹楼是傣族人因地制宜创造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竹楼是一种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拴放牲畜。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屋顶盖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底层有的架空,用来饲养耕牛、舂米或堆放杂物,有的用竹墙围作粮仓或厨房。二层设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

并在一侧或两侧设有外廊和晒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通风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远,起遮阳避雨作用。廊下安装楼梯供人上下。傣家竹楼通风、凉快、清洁、明亮,又可以防备野兽的袭击,十分安全。

(三)傣族最著名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傣族的浴佛节约当汉地的清明前后,又称为泼水节是一个富有青春意味的男女狂欢日。泼水节这天,村寨中的青年男女,一清早便群往山中摘取野花树枝,携到佛寺中供佛。中午,把一尊佛像放置院里,担清水来浴佛。浴毕,以水灌花。男女互以水溅泼为戏,等到遍体淋漓,然后相偕担水游行街中,遇到人便以水溅之,被溅的不论是土司头人或汉宫,都只报之以笑脸。在这一天被泼水在身上是一种吉利,所以人们都特意走到街上去让青年们戏泼,如疯似狂的嬉戏,直到街中水流成渠,始淋漓尽兴而归。

二.壮族

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

(一)壮族的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二)壮族的婚俗——“炮火”入洞房

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三)壮族的传统节日

1.中元节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从七月初七就已经开始有节日的气氛了。七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壮族受汉族的影响,也很同情这对难得相会的夫妻。但壮人还另有说法,认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来染布、做醋、煮药,格外好,所以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赶往河边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当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不但不像织女那样渡过鹊桥寻夫,反而离开夫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2.三月三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

三、十

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

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意力大多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三.满族

满族,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民族。通过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征战以及早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满人成功入主中原。随着顺治帝福临在今北京登基,满族开始了他们200多年的统治。此后,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更加明显。

(一)尊卑、等级上的风俗

1.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2.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

(二)丧葬的风俗

1.停灵。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而且需要停灵三天。

2.祭奠。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满族人家死人成殓后,在院内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头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

3.出殡。出殡的时候,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满族死人,不会写“殃榜”,这点与汉族不同。

(三)满族常见菜肴

秫米水饭、白肉血汤、坛肉、豆泥酸菜汤、炸鸡蛋酱、芥末墩儿等

四.回族

回族,起源于隋唐时期,因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通婚融合而形成。最初知道有这样一个民族是看了《还珠格格》,里面能招蝴蝶的香妃就是回族人。从那时便觉得回族是一个纯洁、坚定信仰的民族。

(一).宗教习俗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二)婚礼习俗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回族穆斯林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亲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

(三)饮食习惯

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打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各种有鳞鱼类。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同时,回族也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五.蒙古族

(一)生活习俗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和白节(也称白月)。

(二)宗教信仰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诵经便成为敖包祭祀活动中的主角和重要内容。此外,藏传佛教法事活动还遍及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六.藏族

(一)基本礼仪

在称呼藏族朋友的时候,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啦”字,“啦”是敬称,这样显得尊重他,特别是初次见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这是很不礼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时,在室内要盘腿端坐,脚底不要朝着人,不要东张西望。

藏族禁忌杀生,佛教徒在这方面更为严格。虽他们也吃牛羊肉,但不亲手宰杀。藏族人不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

喝酥油茶时,不要急急忙忙的去接,主人会把茶双手捧到你面前,这时才能接过来喝。另外不要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巴掌。

(二)民族禁忌

到寺院、佛塔等宗教场所参观时,必须从左往右绕行(到苯教寺庙需从右边绕行),不要跨越法器、火盆等。另外转经筒,经轮不能逆时针转动。

不要随便摸藏族人的头,这点非常重要。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高僧和长辈外,别人是不可以随便摸自己的头的。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请大家牢记。

到寺庙参观,不要吸烟、摸佛像、翻经书等。对于喇嘛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动手抚摸。遇到寺庙内举行法事活动,要保持安静。不要在寺庙内和寺庙附近大声喧哗,更不能打猎和杀生。

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小细节,比如不要拥印有藏文的纸擦东西;到藏族同胞家做客,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能混杂而坐;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一红布条,这表示这户人家里病人,切勿进入。

今天,我们通过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重温历史,了解他们的文化风俗,这让我们感觉与他们的距离不再遥远,与他们之间的隔膜也渐渐淡去,心因此而靠近,同根之情更加浓烈。 同时,我们更实际的体会到了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必要性,这也更坚定了我们支持这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我们希望并相信,政府将一如既往的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如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指日可待也。

另外,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几点道理,一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完成这样的研究是有一定困难的,大家一起合作效率提高了好几倍;还有一点便是活到老学到了,如果不主动去了解,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关负责人员的热情

指导和帮助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和关心,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意):本次报告相关资料摘自百度知道,GOOGLE以及有道搜索。

2011.8.18

第12篇:55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风俗基本情况(推荐)

目前的55个少数民族:

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山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傈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 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壮族,

风俗及禁忌:

1、蒙古族: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马鞭子要放在门外,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到别人家里做客,不要自己动手,须等主人盛给;吃肉时给人递刀,刀尖应向自己,刀把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有火或挂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要进入;不食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来客不让坐西炕,因为西炕是供佛的方位;丧事忌红色和白色,而喜事忌黑色和黄色。

2、回族:忌食猪、狗、马、驴、骡、猫、鼠、鹰、蛇、乌鸦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别人的短处。

3、藏族:忌吃奇蹄类畜肉,最忌吃驴肉、狗肉,一些地方不吃鱼,忌讳捕杀野生动物。

4、维吾尔族:忌食猪、狗、驴、骡之肉和自死的禽畜肉及动物的血,在南疆地区还忌食马肉和鸽子肉;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切忌坐床,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

5、苗族:忌讳迎亲途中扭伤腿脚,视此为不吉。丧家在一个月内禁婚嫁,不得唱歌或吹芦笙。有的地方过节时不许杀狗和食狗肉;禁止在村寨周围挖土或砍伐古树。同辈男女都以兄弟姐妹相称,最忌“姐夫”、“妹夫”之称。

6、彝族:男人的蓄发,最忌人触摸;有的地方忌食马、驴、骡肉。

7、壮族:正月初一不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不吃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小孩头三天(有的是七天),外人不得入内。

8、布依族:外来夫妇,忌在主人家同宿。

9、朝鲜族:忌讳人称“鲜族”,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10、满族: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11、侗族:生小孩三天内,忌生人入家。

12、瑶族:妇女生小孩满月前,忌外人来访;男女对唱山歌时,双方须各在一方,忌同坐一条凳子;当女人面不能说粗话;堂屋内不准吐痰。

13、白族:访友或探望病人不要在上午;年节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到别家串门;斟茶只能斟半杯,喝完再续;妇女分娩,忌外人上门。

14、土家族: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炕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15、哈尼族:有的地方遇到寨内死人、野兽进寨、发生火灾等不吉利的事,都认为是忌日;产妇分娩,忌讳外人闯进室内;进村时不能披着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不许砍伐龙树或在龙树下大小便。

16、哈萨克族:忌食猪肉、驴肉、狗肉、自死的牲畜和一切动物的血;忌讳客人在门口下马,更忌讳骑快马到门口下马,因为这意味着报送丧事或其他不吉利的消息。

17、傣族: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一定要把鞋脱在门外,在屋内走路要轻;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衣服不能用来当枕头,枕头不能坐;进佛寺前要在门外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不许在菜园大小便。

18、黎族:平日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不能提及先辈的名字;部分黎族人民对猫禁杀忌食。客人酒足饭饱后,不能将饭碗或酒杯倒扣在桌上。

19、傈僳族:家里来客人,不能扫地;出远门的人必须在年前赶回家里;不能伤害蜘蛛,据说是蜘蛛教会人们织布;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吃辣椒,否则认为对死者不敬。

20、佤族: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讳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门口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去。

21、畲族: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不吃狗肉。

22、高山族:忌怀孕妇女动用刀斧。禁食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男人不能随便触摸妇女用的织布机。播种、收割期间,不许高声喧哗。

23、拉祜族:春节初一这天,任何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男女客人,即使是夫妇,借宿时不许同住一室;有些地方的拉祜人禁止饲养马和羊;拉祜人认为谷种是狗尾巴带来的,有谷种大家才有饭吃,所以对狗十分珍爱,他们不打骂狗,禁止杀狗,忌食狗肉,狗死后还要很好埋葬。

24、水族:忌在家里随地吐痰,吹口哨、跨火塘,不能在长者面前翘腿;忌杀白鸡和狗待客;产妇家三日内忌外人进入。

25、东乡族: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及一切自死动物肉;不食动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禁忌递烟敬酒。

26、纳西族:禁食狗肉;翁媳之间、夫兄与弟媳之间,不能对坐和谈笑;岳母和女婿也不能随便谈笑。不许屠杀耕牛、驮马和雄鸡。

27、景颇族:骑马到寨时,必须在寨门外下马;进门先脱鞋,如果到有晒台的人家,可以在过道间门前脱鞋;妇女不能托下巴而坐,托下巴而坐意味哀悼;妇女就座忌讳跷二郎腿;主人身边佩挂的刀枪忌讳外人触摸。禁止在屋内吹口哨,忌讳单手接主人递送的烟酒茶。

28、柯尔克孜族:禁食猪、驴、狗、骡肉和自死的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严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谈话时不能擤鼻涕;忌讳骑快马到门口下马,因这意味报送丧事或其他不吉利消息。忌撒谎、欺骗和赌咒。

29、土族:忌吃圆蹄牲畜(马、骡、驴)肉;忌在畜圈内大小便,认为这会影响牲畜的发展;忌讳用有裂缝的碗给客人倒茶。不能在厨房、寝室里吐痰、擤鼻涕。

30、达斡尔族:忌别人在自己的炕上横卧;忌手执马鞭、弓箭、刀枪等器物进入室内;忌用刀、剪等物指人;家中有病人时,忌外人来访。

31、仫佬族:外出经商忌讳煮饭不熟和打破碗盘;忌食猫、蛇肉,有的忌食狗肉和猪心。进门时不能踏门槛。

32、羌族:忌坐门坎和楼梯;饭后不能把筷子横放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33、布朗族:进佛寺要脱鞋,佛寺内禁止吸烟,不能用手摸佛爷或和尚的肩膀、头顶;有的地方,在关门节到开门节期间,禁婚娶,忌肉食,停止一切文娱活动。忌在行路时与别人擦肩而过。不许从坐着的人的腿上跨过。

34、撒拉族:不吃猪、狗、驴、骡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物;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随地吐痰和大小便,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作礼拜时,禁止行人在面前走过。吃馍馍时要掰开吃,不准用口咬。不得反手舀饭倒水。禁止喝酒、吸烟。

35、毛南族:正月初一不能说粗话和骂人;家有病人,要用两根棍子叉在门口,忌外人进入。

36、仡佬族: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门口;有分娩和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内。

37、锡伯族: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

38、阿昌族:正月初一过年,禁止杀家畜和伤害动物;妇女生小孩未满七天,忌讳别家男子进入院中。

39、普米族:禁止打狗,不食狗肉,也不出售狗;鞋子不准放在门口或楼梯上。忌左手添饭,不能随便吃外人送的食品。傍晚不得扫地、理发,不得梳头、打口哨等。

40、塔吉克族: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畜禽肉及动物血、水产品。忌把剩茶、剩饭倒在地上;交谈时忌脱帽。不能酒后闹事。

41、怒族:忌讳外人进入内间卧室。客人不得拒绝主人馈赠的食品和礼品。妇女不许跨越弓箭、长刀及背板。妇女生孩子,男人不准在场。禁止砍伐神树,也不能在神树和祭祀神的岩石下大小便。不许蹬踏、跨越和随意搬动火塘上的三角架。狩猎途中忌遇见人,否则要改日进行。

42、乌孜别克族:禁酒和忌食猪、狗、驴、骡肉、自死的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用餐时,严禁脱帽。不能在客人面前咳嗽、擤鼻涕或者大声说话。交谈时忌讳伸懒腰、打哈欠、挖鼻孔、吐痰、咳嗽、打嗝、放屁等。禁止在公共场所光着上身,不准仅穿裤衩、背心串门。

43、俄罗斯族:忌食驴、马肉,有的不吃猪肉和狗肉。忌讳“星期五”和“13”两个数字和日子,视此为不详数字。在室内抽烟须征得主人同意,让烟时不能递一支,要递烟盒,不能借别人的烟点烟。

44、鄂温克族:不准骑马进庭院,不得拿着马鞭进屋,而应把它放在房门外;不许抛洒奶类;不得宰杀或出卖未停奶的母畜;产妇未满月前,不许带枪或钥匙的人进屋;忌用有刃的东西指人;忌背后说别人坏话。忌吃狗肉和自死动物肉。

45、德昂族:被头和被尾不能颠倒盖,不能坐在帽子、上衣和枕头上;外人不许拍摸男子的肩头,也不能触摸妇女的包头和衣物;在德昂人家借宿时,即使来客是夫妇也不能同居一室,而要分开住;德昂人供奉的大青树,禁止砍伐。不能手拉手赠物。

46、保安族:忌食猪、狗、驴、骡等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水源附近大小便;禁在他人面前袒胸露臂;客人不能进厨房,不能进女人的寝室。舀水舀饭时,不能用反手。

47、裕固族:忌食马肉、驴肉、骡肉、狗肉,基本上不食鸡、鱼等尖嘴圆蹄畜禽肉。近几十年来开始吃鱼肉、鸡肉和鸡蛋等。不能往火和水里扔不洁之物。给客人端茶、敬酒时不能用单手。视黑色为不吉之兆。

48、京族:渔网放在海滩上,忌人跨过;新造尚未下水的竹筏,禁止人在上面坐;请人装鱼箔时,忌煮生鱼、焦饭;在船上忌将碗复置;坐船忌双脚垂在船外。

49、塔塔尔族:禁食猪、狗、驴、骡肉和自死的牲畜,禁食一切动物的血。用餐时,忌脱帽、咳嗽、抓头、大声说话,忌讳当人面擤鼻涕、吐痰、打哈欠、放屁。禁止在公共场所光着上身,不准仅穿裤衩、背心串门。

50、独龙族:出殡时,尸体不能直接从大门抬出,而只能从住房的后壁或地板处另开一洞口抬出。

51、鄂伦春族:禁止晚辈直呼老人的名字;出猎前不许将去向告知他人;不许在山谷、绝壁和岩洞处大声喧哗;任何人不得往火堆上倒水,也不许用刀或木棍拨火。

52、赫哲族:不能跨火、骂火,不能蹲在火堆上;挂在树桩上的吊锅不能乱碰;不许敲打有声的器物;禁止用刀铲锅,否则认为会割断打猎的好运气;集体狩猎时,任何人遇到不称心的事,都不许说怪话。

53、门巴族:猎人出猎的前三天,家里不能煮酒,外人不得进屋;家有病人,在门口压上带刺的树枝,忌外人来访;施肥使用厩肥,忌人粪;门隅北部的门巴人不食家里养的畜禽,只用作交换,认为牛为主人耕作和产奶,不忍食其肉,只吃买的、别人杀的和捕猎的兽肉;客人吃饭时不要吃光喝尽,最后必须让主人家的锅里、碗里都剩一些食物。忌讳在客人面前走动,须从客人身后绕行。

54、珞巴族:最忌生人来访时走错了门;外出打猎前一天,在家门前插树做标记,禁止亲朋入内;家有病人,便在门前插树枝,禁止外人进入,即便是远方来客也不能进屋。

55、基诺族:不准砍伐路旁的树木;严禁毁坏原始森林;忌人摸动祭品。

阿昌族: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白族: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保安族:保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和周围汉族、回族长时期的交往,保安语中汉语借词较多,通用汉文,以汉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保安”系本族自称。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20074人。 布朗族: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布朗族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总人口数为119639人。

布依族: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

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市、贵阳市、六盘水市,其余各市、州、地均有散居,一小部分居住在越南。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

朝鲜族:朝鲜族,又称韩民族、朝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朝鲜语/韩语。

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均为单一民族国家,共有人口7500万左右。除了朝鲜和韩国,朝鲜民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国和美国,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朝鲜族约有183万人,根据2012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70万。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达斡尔族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钟形式。

傣族: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

德昂族: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 德昂族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中国一侧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3个地州9个县市,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总人口数为20556人。

侗族: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信仰多神。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侗族地区的万山丛岭中夹杂着许多当地称为“坝子”的盆地。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总人口数为2879974人。 东乡族: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数东乡族都兼通汉语,汉文为东乡族的通用文字,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甘肃的兰州市、定西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散居着一小部分东乡族。新中国成立后,部分东乡族从甘肃迁徙到新疆居住。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总人口数为621500人。

独龙族: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

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独龙族,人口约7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独龙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基人。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

鄂温克人是从游牧发展到定居的,从事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人群。他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最为突出的是服饰文化知饮食文化。

高山族: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仡佬族: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总人口数为550746人 。

哈尼族: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尼族总人口数为1660932人。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只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65.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462588人。

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也有观点认为应归入那乃次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 由于居住地域广阔,赫哲人的自称较多,如“那贝”、“那乃”、“那尼傲”,“赫哲”作为族称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三月,1934年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出版后,“赫哲”作为族称开始广泛传播。

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 回族: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基诺族: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过去多以刻木、刻竹,记数、记事,通用汉语。 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及四邻的勐旺、勐养、勐罕,勐腊县的勐仑、象明也有少量基诺族散居。

1979年,基诺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总人口数为23143人。 京族:京族(或称京人),也称为越族,民族语言为京语,由于语言因素复杂,语言学家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 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三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总人口的8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京族总人口数为28199人。 景颇族: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总人口数为147828人。

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国外同源民族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族,民族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也有数百人聚居,是18世纪从新疆迁去的。

柯尔克孜族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69.2%,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186708人。

拉祜族: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

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拉祜族总人口数为485966人。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

黎族: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信仰仍处在原始宗教阶段。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以及贵州等省。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总人口数为1463064人。

傈僳族: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傈僳族总人口数为1261311人。

珞巴族:珞巴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至今还在沿袭。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满族: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文字创立于16世纪末。宋、金时代,女真人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早期女真文字是从汉字脱胎出来的表词音节文字,但久已失传。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以蒙古字母拼写满语读音,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称为“老满文”。皇太极时期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点,用来区分语音,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满文作为一种官方文字,在清代长期使用,一度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文字,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清中期以后,满语逐渐被放弃,满族基本上使用汉语北方方言,只有旗人内部和旗籍官员,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仍然必须使用满语。到20世纪80年代,除了东北个别边远地区和新疆的锡伯族少数老人尚能使用满语外,满语已经消失了。但是,作为曾经广泛使用的语言,满语在许多地方的汉语方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今天东北各地和北京等地的汉语中,还保留有大量的满语语音和词汇。留居于全国各地的驻防旗人后裔,多操掺杂着当地语音的北方方言,形成一个个的“方言岛”。

毛南族: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贵州平塘县、独山县交界的卡蒲河、六硐河河谷地带等地,其余散居在环江县内的水源、木论、川山、洛阳、思恩等乡镇,以及周围的河池、南丹、宜山、都安和贵州的惠水等县(市)。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毛南族总人口数为101192人。

门巴族: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方言差别较大,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文。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错那县的勒布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门巴族和藏族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1964年,门巴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门巴族总人口数为10561人。

蒙古族: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苗族: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仫佬族:仫佬族,民族语言为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 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总人口数为216257人。

纳西族:纳西族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怒族: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 怒族自称“怒苏”(泸水),“阿怒”(福贡)、“阿龙”(贡山)和“若柔”(兰坪),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他们可能有两个来源:泸水县(原碧江县)一带怒族自称“怒苏”,而福贡、贡山县的怒族自称为“阿龙”或“龙”。由于长期交往,这两部分人在怒江区域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们各自还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怒族使用怒语,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普米族: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其余分布在云县、凤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九龙等县。 普米族有人口2万,信仰苯教,韩归教,藏传佛教。

羌族: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羌族总人口数为309576人。

撒拉族: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也有人认为属于撒鲁尔方言,无文字,通用汉文。 撒拉族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总人口数为130607人。

伊斯兰教是撒拉族的主要信仰,所以,宗教对其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深的影响。

畲族: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传统的三月三节,中国首个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也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11月1日畲族人口为708651人。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99%的畲族所操语言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普遍认为畲族和瑶族同源而属于广义瑶族:盘瓠传说、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称呼。

水族: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人口数为411847人。

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民族语言为塔吉克语,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

塔吉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地区,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只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吉克族为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80%,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总人口数为51069人。

塔塔尔族: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民族语言为塔吉克语,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

塔吉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地区,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只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吉克族为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80%,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总人口数为51069人。

土族: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数为289565人。

土家族: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353912人。

佤族: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佤族总人口数为429709人。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绳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族总人口数为10069346人。

乌兹别克族:乌孜别克族,中国境内称乌孜别克族,境外称乌兹别克族,民族语言为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

乌孜别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许多县、市,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少数在农村。

乌孜别克族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78.8%,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人口数为10569人。 锡伯族: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

瑶族: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瑶族广泛分布在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体在中国,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2796003人。

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8714393人。

裕固族:裕固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使用三种语言,分别为: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裕固语(尧乎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裕固语(恩格尔语),以及汉语。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喇玉固尔”,1953年,取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族称。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总人口数为14378人。

藏族: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壮族:壮族,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

第13篇:大寒风俗和节庆

大寒风俗和节庆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腊月三十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元旦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尽管过去从封印日至开印日都是过年活动期间,但从古至今最隆重的便是除夕与元旦这两天。我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称为“辞年”。除夕祭祖是民间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开祠,并且门联、门神、桃符均已焕然一新,还要点上大红色的蜡烛,然后全家人按长幼顺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们要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敬迎谒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灯烛通明,全家欢聚,围炉熬年、守岁。新中国建立后,安神烧香活动渐废,其它欢庆活动依然。近年来,于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电视,参加娱乐活动等新内容。除夕的晚餐又称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主食为饺子,还有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如“鱼”与“余”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韭菜取其“长久”之意;鱼丸与肉丸取其“团圆”之意等,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肴。吃过年夜饭便开始守岁,一到子时,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庆贺新年。过年的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纸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压在岁烛下,也有大人偷偷压在小孩枕下,其意义均相同,是为勉励晚辈来年更聪明而有更大的收获。

第14篇:元旦由来和风俗

元旦节

(NewYear)

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元旦节的习俗。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大家都喜欢元旦节,不仅是因为元旦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可以休息一天,还可以让我们举行联欢会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我们也会随之长大一岁,成熟一点。

一、元旦的含义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二、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 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

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三、元旦在中国的演变

zhuānxū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但在汉武帝以前是不统一的。如: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随着2017年的到来,它只有“68岁”。

四、元旦习俗

(一)中国元旦习俗

我国对元旦节不如新年重视,所以一般中国元旦节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庆祝元旦的两大方式:一是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二是由团体组织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

(二)国外元旦习俗

1.印度“痛哭的元旦”和“禁食的元旦”。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用哭来迎新,是对人生的感叹!

2.泰国-泼水元旦。在新年第一天,泰国人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

3.巴西-揪耳元旦。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4.希腊-蛋糕元旦。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5.丹麦-杯盘碎片。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第15篇:天水师范学院第一届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展报道稿

天水师范学院第一届少数名族风俗文化展开幕式

报道稿

为了树立同学们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以实际行动庆祝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和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关怀与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由校团委、招生就业处、学生会举办的“天水师范学院第一届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展”于星期四下午在旧图书馆门前举行了开幕式。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校团委老师、校学生会全体成员以及23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代表等。

本次活动在一首激昂的藏歌中拉开帷幕,以少数民族服装搭配歌舞表演的形式展示了少数民族的别样风采。我校共有23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藏族、东乡族、满族、土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裕固族、壮族、彝族、白族、侗族、保安族、仫佬族、布依族、黎族、撒拉族、仡佬族、佤族、穿青族、朝鲜族、水族。展板详细的介绍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节日以及饮食习惯和特色的民族服饰、建筑。在展板展示过程中,国家中级导游戴启伟先生参观了展览并对各个民族的风土民情作了详解,同时指出展板内容的欠缺和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其后,在一首首带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中,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同学们载歌载舞,向大家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的风采,将本次开幕式推向了高潮,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围观。

本次活动的举办使广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风土文化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第16篇: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特色

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

课程:

学院:

姓名:

园林建筑小品特色——建筑构造课结课论文 教师: 班级: 学号:

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特色

摘要:

园林建筑小品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于生活,但在现今社会中,却缺乏特色、千篇1律、盲目抄袭,使城市的失去特色。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由人作为主要活动载体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地域为人们服务的小品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性。但是随着文化受到各种外来的冲击,技术与文化逐渐趋同,大量平凡的作品在城市中出现,城市有的地域特色被削减。在不满于地域特色消失,试图保持原本存在的地域特色,面对着新文化的冲击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以滇西北不同文化背景为依据,系统地对滇西北园林建筑小品民族特色进行了分析、比较。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是滇西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读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分析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特色为打造滇西北园林景观做出铺垫。

关键词: 藏族白族纳西族色彩应用

1.园林建筑小品发展趋势

1.1 整体景观的协调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人们不断地致力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整体景观的独特组成部分之一园林建筑小品,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园林建筑小品附属于地域建筑、地域环境等共同组成大环境,保证环境的整体协调,人流活动的流畅性。现在的地域景观收到新文化、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影响,小品作品逐渐消失自身的特色,许多作品和地域景观格格不入,导致地域景观新旧不一,不伦不类。希望在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的冲击下,挖掘和融合地域特色的因子,警惕本土文化记忆的丧失,更要在自我更新中保持特色。

1.2 对人性的关怀为发展前提

园林建筑小品除了其自身的使用功能要求外,欣赏价值也是其主要功能之一,还有通过小品的装饰性提高园林建筑的鉴赏价值,这就要求园林建筑小品不紧满足人们的生活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现人、重视人、服务人、启发人的人性化过程。随着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也走到了搿关注人的设计“这一步。因此在设计和应用园林建筑小品时,应坚持人.为本,结合人的行为特点,心里需求等综合考虑。

1.3 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园林建筑小品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的文化,而作为本土特有的创作元素与精神正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有在满足人的需求和环境前提下,具备一定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具备吸引力,反映着城市的文化精神面貌,表现了城市的品质和性格,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走跟国际化结合的道路,才能为地区继承和发挥旅游城市的特色。

2.滇西北园林建筑小品概况

2.1 藏族的园林建筑品概况

在藏族的发展史上,苯教是藏族地区固有的一种宗教,是生根于原始公社时期的宗教,当佛教传入之前,就已在古代藏族社会中广泛传播。7世纪中叶,佛教在藏区传播过程中,逐渐吸收了藏区本土文化,于10世纪后半叶,形成了颇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藏族的园林建筑小品特色随着苯教、佛教的衍生而衍生,并有着密切的因缘。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1957年9月13日成立,而迪庆藏族其本身受西藏地区藏族的影响,园林建筑小品的特色更明显的体现在西藏地区流传过来的藏族民族特色上。

2.2 白族的园林建筑小品概况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唐宋是白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这个期间白族与中原地区交往密切,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汉族的影响,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还同化了一部分迁移来的汉族。白族先民自古就与民族先民杂居共处,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

可见,白族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吸纳其他文化的民族。而最早的园林建筑小品则受其本主崇拜影响较深。同时,在唐代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典型的代表有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

小雁塔。

2.3 纳西族的园林建筑小品概况

在纳西族的发展史上,纳西族主要受东巴教影响,东巴文化指纳西族东巴教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缩影。东巴文化有些有关道德的教义、教规影响着一代代滇西北地区纳西族人民的行为规范。东巴教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源于纳西先民远古的巫教。从民族特色的角度出发,纳西族更多是采用了东巴文字、东巴画装饰于园林建筑小品上。其次,在纳西生活习俗中,最具特点和最稳定的是祭天习俗,纳西族的人们往往将一些物化的如狮子、龙等神兽塑造出来,保佑他们。

3.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分类

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使用功能、装饰功能、设置位置等。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影响,可将建筑小品分为两类,五种。

3.1 宗教建筑小品

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宗教的特征之一就是维持人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思想上的平衡,也就是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宗教建筑小品的修建用作人们祭祀等活动物态化。云南省是我国宗教种类最多的省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与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使云南的宗教呈现出很强的民族性。

(1)迪庆为藏族自治区,宗教文化更多在迪庆藏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原始苯教、藏传佛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发展。藏传佛教在藏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等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藏传佛教文化成为藏族文化的核心。

(2)白族宗教具有多元并生的特征。它是五大宗教(佛、道、伊、天、基)并存,兼有民族宗教和原始宗教形态的多层次、多种类的多元宗教区域。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本主崇拜、佛教和道教。

(3)历史上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既信仰本民族原始宗教东巴教,也信仰外来的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东巴教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源于纳西先民远古的巫教,后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逐渐吸收了藏教的苯教,藏传佛教的一些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态。

在受以上文化的影响下宗教建筑小品主要有:宗教建筑小品之祭祀小品和宗教建筑小品之佛寺装饰小品。

3.2 民间建筑小品

民间文化在滇西北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的习俗、艺术活动及其他的社会观念的精神和物质的产物,寄托于神话传物,从而塑造出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性特色研究神灵的形象来加以保佑生活幸福安康。

3.2.1图腾小品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倾向的符号图腾意识,它们是和本民族的文化观念相连的。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1)藏族图腾

在藏族的佛寺中常常塑有鹿的雕塑。此时,它们代表自然的和谐和神之净土的无畏,还

代表着佛陀在斯里那他鹿野苑的初转法轮。与孤寂的犀牛一样,鹿象征着断灭,因为它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过夜。

(2)纳西族东巴神谱中的图腾

纳西族非常崇拜青蛙。纳西族人以此寄托对蛙的崇敬之情。青蛙的雕塑多摆设在庭院、广场的。

飞螺是一只长着翅膀的海螺,它是海神,亦是一种东巴用的法器,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双鱼则分别是保护、勇气和吉祥的象征。多用于雕塑艺术小品。

(3)白族图腾

雄鸡是白族先民崇拜的图腾。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节徽的图案就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鸡。 除以上几种动物外,还有很多腾图也被运用于园林建筑小品。不过图腾意识固然有着民族特色,但不是所有园林建筑小品设计都能用图腾意识来表现,应根据主题内容来定,用图腾意识表现园林建筑小品只是一种手段,而园林建筑小品的表现和体现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客观地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之上, 结合现代设计观念,才能很好地体现出园林建筑小品的含义。

3.2.2 民俗小品

在某个特定的地域内,发生有不同的民俗故事,人们会把这些故事作为题材通过一定的手法表现出来,而作为园林建筑小品即独立有代表性、又统一于大环境之下,是表现这些题材很好的载体。如:五朵金花、传奇人物、生肖、自然山水、金榜题名、大理的“风花雪夜\"、街容街景、歌舞、节日庆、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性特色研究典等。

3.2.3 生活小品

在滇西北地域内,人们会逐渐形成一些特有的生活习惯,从生活来源中会无意识的造就一些生活类小品,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比如大理扎染用的木桶、避邪小品用的挂在大门入口、丽江古城中的木制作。

4.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特色影响因素

云南滇西北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的演绎方法根植于传统民族美学和宗教信仰,导入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在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创新当地文化中的要素,进而创造出真正富于地域灵魂的小品。建筑、装饰、雕刻、绘画的材料和技术揉合了纳西、白、汉、藏等民族的风格,形成丰富多彩的特点。

4.1色彩应用分析

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会因其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和传统等因素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或偏爱使用的色彩,并展现在城市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色彩成为表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反映城市形象气质的重要因素。

各民族的色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由颜色为表征的符号存在于民族审美意识中,它是民族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经验的结果,与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宗教、心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滇西北地区民族对色彩的喜好及运用是在与自然融合的审美的习惯中孕育的出来并有着自身的色彩崇拜,并运用于建筑小品上。

(1)黑色:黑色崇拜在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在早期处于纳西文化的主体地位,是纳西文化的最初胚胎,纳西族的自称也源于此例。

(2)白色:白族,崇尚白色,不只是服饰、民居,整个大理古城的建筑以白色为主调。

纳西族,白色代表善良、正义,白色崇拜是后期唐宋时期才出现的,是受到白族、藏族的白色崇拜影响的产物。藏族,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他们对白色的偏爱几乎到达了崇拜的地步。在雪域高原广大的蓝天下,白色被认为是最吉祥、最纯洁的颜色,白色自然也会广泛应用到与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建筑装饰上,并成为民居墙体装饰的主要色调。这些古朴精巧的藏房隐隐约约流露着一种古典的残缺美,浑然中透出一片明快。

(3)红色:在藏族的文化观念中红色是权利的象征,是英勇善战的英雄们的鲜血的标志,是血气方刚,战斗意志旺盛的体现。所以,红色代表着尊严,象征着一种威慑的力量。从宗教意义上看,也赋予人以驱邪的解释。因此,部分藏族的衣服和妇女的头饰选择红色。特别是藏族建筑的外墙,基本上分为红、白两色,通常宫殿、民居和寺庙常用白色。寺庙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等建筑的殿堂外墙常用红色,所以红色明显象征

(4)金色:藏族佛寺建筑小品装饰多采用金色。金的美学价值就在于他的金属光泽,这种光泽是一般颜色所不能反映的,由于很难获得,使金从一开始就作为权利与财富的象征。“金碧辉煌\"、“金光闪闪一依然传达着人们对于金的渴望与追求。

(5)灰色:大理的白族民居采用灰瓦白墙并将山水画和诗词绘在墙上,再加上白墙上独特的花纹,真是种淡雅的丽。还有些村落则采用灰瓦红墙。丽江古城的灰色屋顶与天空成为一体。

4.2设置位置分析

园林建筑小品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小品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小品外形轮廓,使小品与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不同的园林小品设置于不同的位置有着它的适用功能和不同的意义,如藏族的白塔多设计在雪山高处代表着一种崇敬的思想。摩岩石刻在岩石壁上随处可见藏族经文,以及随处可见刻有经文的石头或石块,象征吉祥幸福。丽江古城进门就有标志性的建筑小品——大水车,而在整个丽江古城的水系上则分布有大大小小形状类似的小桥和水车。

5.结论与建议

吴良镛教授在《北京宪章》中提出:“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一地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景观的发展必须探求适合自身条件的途径,即所谓的“殊途”,表达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要保持景观的“异质化\"或“多元化\",把握地域性特征,重视与地域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因素结合起来,重构性地创造具有本民族的地域性特色景观,从而实现地域表达,创造出一种从文化和生态上都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第17篇:尊重民族风俗和习惯

彭山县人民医院尊重患者民族风俗习惯及

宗教信仰具体措施

1、对待患者不分民族、职业、外貌、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实施医疗行为应以尊重患者的人格为前提。

2、患者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

3、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惯。

4、当有少数民族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向患者了解饮食方面的习惯和要求,并通知医院食堂根据患者的需求为患者准备相应的饮食。

5、医院定期进行相关内容培训,请专业人员讲课,作为职工岗前培训的一项内容。

6、医院定期开展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

一、范围

本制度适用在我院诊疗期间的少数民族患者及不同宗教信仰患者。

二、措施

(一)医院重视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知识的宣教工作,通过医院网站、公共授课等形式宣传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知识。临床科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性的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知识要点培训,重点了解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禁忌。

(二)医生在病史询问过程中确认患者系少数民族或宗教信仰者后,应主动了解其在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禁忌,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在病历中做好相应记录。

(三)在诊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食堂应患者提供适宜的饮食。涉及饮食禁忌的,科室应提前通知食堂。

(五)患者在院期间进行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凡属国家法律允许的,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在条件许可时,应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得嘲笑、歧视和在公共场所议论。

(六)当患者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已经影响医院工作秩序和其他患者的就医环境时,医务人员因做好劝导工作,劝导过程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粗暴干涉。

第18篇:尊重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

沧源县人民医院尊重患者民族风俗和宗教

信仰的规定与措施

医院在提供科学、合理、适宜诊疗的基础上应尊重少数民族患者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体现尊重不同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患者的人权。本规定与措施旨在医院范围内进一步改善从事与医疗救护工作相关人员的行为。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惯。

2.患者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

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生活习惯。

4.诊疗少数民族患者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风俗习惯,有何忌讳,并帮助患者安排好每一项检查、治疗及生活细节。医务人员应注意不同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禁忌。

5.医患关系协调,医务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相关内容培训,请专业人员讲课,作为职工岗前培训的一项内容。

6.医患关系协调医务部定期开展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沧源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3月1日

第19篇:韩国人的性格和风俗

韩国人的性格和风俗

○陈池

二、韩国人的性格特点

(七)重视地缘关系。地缘关系是指籍贯,即同乡或异乡。同乡之间要相互团结和帮助,非同乡之间则可能存在某种矛盾和对立,主要是庆尚南道与全罗南北道之间的对立。这两个地方的矛盾对立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据史书记载,古时候韩国分为3个国家,即新罗、百济、高句丽,后来新罗逐渐强大起来,先后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当时新罗的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庆尚南北道,百济的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全罗南北道。从那时起,韩国历代统治大权全掌握在庆尚南北道人的手里,而处于社会最低层、最贫困的是全罗南北道。大韩民国成立后,韩国政界、军界、财界的大权也一直由庆尚南北道人掌握。而在野党的主要政治地盘则一直是全罗南北道,直到1997年年底金大中当选总统后,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八)学缘关系极重要。韩国人很重视校友,特别是同窗好友,如朴正熙总统重用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全斗焕总统特别照顾陆校第11期的学生。由于重视学缘,韩国各种校友会特别多,政界要人也常去参加校友会的活动,借此笼络、扩大自己与各界的关系。

(九)爱面子。韩国人重视外表,外出时一定要穿好的衣服,仔细化装打扮。交往中重视辈份、职位、言谈举止,违背规矩就会令人不快,甚至变成仇人。在一次酒席上,两个人相互交谈,得知是校友而非常高兴,但紧接着因争论谁是前辈、谁是后辈而大打出手。每一个政府高官或企业高级职员,卸任后仍希望别人以其原来的职衔称呼他,这就是所谓“礼称”,在名片上也印有“XX部前部长”、“XX公司前社长”等。

三、对韩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

(一)力争初次见面就留下好印象。韩国人深受儒家礼教的熏陶,非常重视礼节,在初次见面时,如能给韩国人一种“有风度”、“知书识礼”的好印象,对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会很有帮助。反之,如第一次就给韩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很难再建立起愉快的业务关系。

(二)交换名片和通报称号、职衔。在韩国,职务与社会地位和应享的待遇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首次见面一定要交换名片,以利知己知彼,确定交谈内容的范围和程度。在交谈时一定要称呼职务,尤其是对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如会长、社长、代表、先生等,绝对不能只呼姓而不带职衔,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或“没有教养”。中国人互相称呼“老李”、“小王”等是友谊和亲切的表示,在韩国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会因此而伤感情。

(三)通过中介人推荐是重要的手段。为了与韩国人认识并开展业务,最好能通过第三者事先加以推荐。韩国人只愿意和自己认为可靠的人打交道,不愿意与不摸底的人交往。因此,如果事先能找一位与对方感情较好的人从中推荐介绍一下,一定能得到较好的接待。韩国人往往将客人与推荐者“等量齐观”。因此,寻找合适的推荐者非常重要。

(四)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韩国人重视个人关系,如血缘、姓氏、校友、熟人等等。对关系好的人作出的口头承诺也相当有效。因此,在与韩国人打交道时,应注意建立个人关系,如利用业余时间相互款待,祝贺生日,或对不幸事故表示慰问,酌情送些小礼品等。韩国人普遍喜欢吸烟和喝酒,适当敬烟敬酒,有助于增进感情,缓解业务谈判中的紧张气氛,探讨妥协的办法。为了有的放矢,应尽可能了解韩国谈判对手的简历、家庭、人生哲学、业余爱好、生活习惯等情况。

(五)耐心是谈判艺术的重要方面。韩国人以“顽强的谈判者”而著称于世,既冷静又灵活,善于讨价还价。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应观察对方,要有耐心。韩国人在商讨协议内容时,往往要求不要写得太具体、太详细,其目的是为了以后利用协议的模糊词句争取做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为了防止节外生枝,在签订协议时,应力求具体、明确、细致,毫不含糊。

(六)调查研究是谈判成功的关键。为了使谈判成功,并防止上当受骗,一定要争取掌握对方公司的全面情况,包括历史、产品、信誉等等,做到心里有数,才好放手去谈,并取得较理想的谈判结果。

(七)正确使用国名。韩国人最忌讳称其国名为“南朝鲜”,寄往韩国的邮件,应写韩国。(完)

第20篇:圣诞节的由来和风俗

圣诞节的由来和风俗

圣诞节来历: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其实哪一天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各国圣诞节习俗:

法国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地方,每年圣诞节前后几天必降大雪,白雪皑皑,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诞是一种吉祥。在法国,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诞标志,因为相传耶稣是诞生在马槽旁的。人们大唱颂赞耶稣的圣诞歌之后,必须开怀畅饮,香槟和白兰地是法国传统的圣诞美酒。

芬兰芬兰在12月圣诞节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红色,紫色圣诞使人心旷神怡。

英国和德国英国人和德国人一样,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他们更喜欢利用圣诞节假日外出旅游。

美国美国人过圣诞节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

瑞士瑞士人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的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环里,每周点1支,当点燃第4支后,圣诞节就到了。

丹麦丹麦人对不合意的圣诞礼物,可去商店兑换价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之一。12月底,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正是热不可耐的仲夏时节。因此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到处可以看见光着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构成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恐怕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用石头垒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一块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吃饱喝足后,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闹到深夜才结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

波兰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举行,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大街小巷都有圣诞树上的装饰品出卖。节日里亲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表示友好。晚间吃饭时桌布下边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降生。晚饭很丰富,但不能吃肉。夜间12时后,全家去教堂礼拜。圣诞节期间,一般不到别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请者例外。

保加利亚据保加利亚的历法,圣诞节是灵魂出没、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们要借助火来驱妖镇邪。圣诞节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灭,否则会招来横祸。由男人取圣诞木点火进屋并高声念道:“圣诞节降临,牛、羊、猪、马长满圈,麦苗出满垅,人人走好运。”在屋里等候的人则齐声回答:“阿门!” 圣诞老人的传说:

圣诞老人一位专门为好孩子在圣诞节前夜送上礼物的神秘人物。传说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个神秘人会驾乘由12只驯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户地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或者堆在壁炉旁的圣诞树下。虽然没有人真的见过神秘人的样子,但是人们通常装扮成头戴红色圣诞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一身红色棉衣,脚穿红色靴子的样子,因为总在圣诞节前夜出现派发礼物,所以习惯地称他为\"圣诞老人\"。

每年圣诞节,圣诞老人骑在驯鹿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

在许多国家里,圣诞节前夕,孩子们会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 孩子们圣诞夜会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夜(或圣尼古拉斯节前夕的12月5日)送礼物。在德国,传说他扮成圣童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们鞋里。他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得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每年接近圣诞节,总会有(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给圣诞老人,内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圣诞礼物之类,而在某些国家的邮局,为了免让他们失望,更会有专人回复这些信件。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doc》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