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2022-05-1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说明:以下题目仅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同学们的选题可以与此相同,也可有所改变。一经上报不得轻易更改)对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的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税务筹划有关问题探讨

浅析我国增值税的运行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双向运行机制,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财务会计创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企业偷逃增值税现象的思考

长虹四十亿应收账款背后凸显的问题—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 浅析商誉会计的若干问题 论企业多元化战略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议CPA诚信危机 中外个人所得税的比较与启示

从中国家电业的现状谈我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关于“知识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会计思考——解深圳华为技术公司的发展之谜 我国公司治理的缺陷——以银广厦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浅谈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问题与规范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规避策略

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浅谈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内部审计外部化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思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所得税改革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实行家庭课税模式和合理的扣除标准 关于广东省中小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的思考 浅谈佛山零售业发展及竞争对策 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几点探讨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思考 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论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认识与治理 EPR在会计中的应用

浅谈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 论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舞弊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论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实证研究 网络会计的实践与思考 “人力资源会计”之我见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之法律思考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从安然公司看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并购战略的剖析与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

试论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

企业并购、整合理论在青岛啤酒的实践

EVA薪酬激励模式在我国电信行业中的应用探讨 对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浅论我国MBO股权的定价问题与对策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佛山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与发展 对现代企业负债经营的探讨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利用现金流量表探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研究 试论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 对作业成本法的再思考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

论内部会计控制及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构建揭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秘密面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动机以及防范体系的建立 浅析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传统会计的影响 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考和探索 浅谈衡量企业价值的方法和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手段及其识别与防范 企业资本经营战略浅析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佛山市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应用税收公平理论分析我国涉外税收的不平等现象浅谈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支付的相关会计处理 关联方交易发展新趋势

对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及其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浅议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对策的探讨 肯德基的价值链管理

税务代理,路在何方——完善我国税务代理问题的思考 偷税行为的博弈模型与多重博弈模型分析 试论广东省税务代理业的发展 浅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浅议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的控制 会计委派制有关问题探讨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赊销政策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探析

并构与重组——企业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捷径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及其管理运用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成本的思考 我国法务会计建设及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会计政策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关于兼并重组的问题分析

关于佛山陶瓷行业在反倾销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透析“万家乐”败局 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浅析中小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 经济特区企业避税的方法对策研究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品牌国际化——中国建陶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案例分析——以佛山TF公司为例

新时期新方式——浅谈博客营销

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改革措施 浅议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

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角度看管理培训生的投资成本

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谈在小规模企业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浅谈农村税费改革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审计证据及其证明力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企业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规划 对我国审计市场现状的研究 试论价值链会计的创新及应用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探讨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基于钢铁行业的分析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成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未来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的完善及其指标的改进 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及原因 优化控制企业的营销成本

公司控制权市场及法律机制浅析

略析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财务会计的影响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其防范措施问题的探讨 现代管理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优越性 浅谈我国电算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的升值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 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的探讨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无形资产评估

关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思考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恒美电热器具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实证研究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理论与证据

农村土地征用赔偿问题的经济分析——基于顺德的实地调查 审计风险:成因与控制

论人力资源会计——同济环境工程公司的案例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二十一世纪会计新领域——法务会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问题探讨 对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思考 投资会计制度变迁研究固定资产会计制度变迁

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变迁及经济影响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论债务重组准则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会计处理战略存货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证研究

紧扣企业核心能力,推行企业多元化战略浅析人力资源会计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外购商誉会计论

我国税务会计有关问题研究我国税务筹划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审计的独立性及影响其的几个因素审计风险刍议

推荐第2篇:电大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孙斌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信用社内外部环境、目标设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对策

引言:

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随着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且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无法有效地控制风险。本文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求改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的发挥与作用。农村信用社内控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股东过于分散、“三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理事长、主任虽然实行分设,但二者之间大多是兼任,换句话说,主任仍然拥有很多控制权;二是经营理念落后,仍然习惯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不尽合理,重经营、轻管理;重业务、轻监控,忽视了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性;三是尚未形成内控文化,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银行的存在就是为了承担风险,农村信用社也是如此。识别与评估,采取应对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三个阶段。目前,农村信用社缺乏风险意识,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完全依靠经验,职工业务素质低下,普遍缺乏内控意识和风险识别及评估的能力,手段落后、人才匮乏,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评估。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就是风险应对,就是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具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各项业务操作程序,但是一些人往往将内部控制制度简单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汇总,片面地认为做了建章立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部控制;在部分信用社的管理者当中还存在着“内部控制”束缚日常工作思想,因而将内部控制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导致内部管理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需要,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贷款评估流于形式,常常是业务先于内部控制而建立,而不是内控现行;二是检查这些内控政策与程序的贯彻和落实。但对于农村信用社一些政策,大多比照农业银行制定,与农村信用社情况不符;其次是出现不少的制度空白,业务早已经开展而相应制度却跟不上。最后是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普遍存在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现象。

(四)信息交流与反馈

一是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其经营状况。表现为不遵守会计核算真实性原则,任意调账、调表,会计资料及报表难以反映实际经营情况,甚至成为应付检查、考核、掩盖

各种违规行为的调节手段。二是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从上到下层次太多、链条冗长,容易出现人为拖延、理解偏差,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不够,达不到及时、可靠的要求。目前,很多农村信用社的计算机应用还主要停留在操作层面的会计信息系统,面向管理层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因而不能很好地辅助管理人员对信息做出准确的细节分析与综合把握,从而未能及时发现风险、化解风险。

(五)监督评价与纠正

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约束力,控制手段相对落后,一些必要的监测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事前、事中的预警、预报机制不完善,资产质量、资金交易、业务经营效果缺乏定期分析,对重大问题报告不及时。

一是业务部门的监督流于形式,以授信为例,制度明确规定授信审查人、审批人之间的权限和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权限和程序审查、审批业务,不得故意绕开审查、审批人。但实际操作却扭曲这一程序,许多贷款不是先向信贷部门提出申请,而是客户先找主管领导,再自上而下层层指派,最终由具体经办人员办理。这种逆向操作不仅人为掩盖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且使农村信用社的正常业务秩序和内部控制程序遭到干扰和破坏。

二是稽核监督软弱无力。农村信用社的稽核制度虽然早已确立,但是一直隶属于管理层,其人事任免、工作经费、人员配备等都要受制于日常管理,致使稽核工作软弱无力。有些信用社虽然有自己的内部稽核部门,但是缺乏必须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比如,监事长常常是从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任职;还有很多信用社稽核人数少,内部稽核力量明显不足,如从审计部门中抽调人员充实到财务部门、信贷部门等,稽核人员流动性大,适应不了日益扩大与更新的内部监管工作的需要,且稽核人员素质偏低,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不相适应。

二、强化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明晰产权关系

目前,很多信用社股本金相对较少,产权关系复杂,所以在股权设置上,应积极改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具体措施包括:(1)拓宽入股范围。以农村信用社原有社员为基础,广泛吸收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与其他经济组织入股,但事先必须声明限制关联交易的有关规定。(2)为切实解决因股权结构分散化所造的问题,应增大单个社员最高持股比例,吸收内部社员股,增加自有资本金比例。这样,不仅增强了信用社的盈利性,而且调动了管理层的积极性。在农信社的内部形成“社员代表大会(股东大会)--理事会(董事会)--主任(经营层)”的法人治理机构,将信用社办成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与自我约束的现代金融企业。

(二)重整监督稽核体系

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合理配置稽核人员,完善对稽核人员的监督考核。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政策法规、有高度责任感的监管队伍。同时,加强对稽核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轮换与回避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要及时做出调整,对违反信用社各项规章制度的要加倍予以处罚。抓好对各级信用社主要负责人的年度审计与离任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三)建立合理的授权负责制度

信用社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对越权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对相互推诿扯皮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相应的责任。在授权过程中, 根据被授权人的实际情况实行区别授权, 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授权。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各级管理操作人员, 要在各自岗位上按所授予的权限开展工作, 并对职责范围的工作负责。凡开办的每一笔业务都要按业务授权进行审核批准, 对特别授权的业务要经特别批准, 以免因操作上自我约束能力差、原则性不强造成权限不明、职责不清、互相监督制约不力。

(四)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

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信用社的具体活动必须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来完成,不允许单人不受监控与制约而独立完成某项业务。一是应该完善授信、资金业务、存款及柜台业务、中间业务、会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流程的内部控制。二是应严格岗位分工,坚持互相牵制原则。切实根据业务运作的实际要求,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尽量做到分工合理,并实行定期轮岗、适时交流,使每位员工与每项业务都处于被监督、被检查范围之内。

(五)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提高员工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转的重要条件与基础。农村信用社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提高信用社员工的文化、道德、业务和理论素质等。并可针对信用社工作特点,进行普法教育,举办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开展警示与“现身说法”活动,增强员工的法制法规意识。此外,还要加强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以增强自控、互控能力,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孙涛.农村信用社改革风险及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武汉金融,2007(1):18-19

[2]杨亦民等.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60-68

[3]郑桂华.构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武汉金融,2006(6):37-38

[4]杨子强.股东选择与权利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性问题[J].金融研究,2005(2):145-151

[5]樊层凌、王耕.基于COSO最新成果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和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15):3811- 3812

[6]王艳丽.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加强-以新疆民营企业的合同管理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92-96

[7]刘清泉.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实践的启示[J].西南金融,2006(8):58-59

[8]马宇、许晓阳等.经营环境_治理机制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_来自安徽省亳州市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9(7):185-196

作者信息:

孙斌(1986—),男,汉族,四川资阳人,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

推荐第3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细则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细则

一、指导教师

一)工作职责

指导教师对论文的选题、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对学生所选论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拟定论文写作提纲;防止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观点、资料雷同、写法类似;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定期与自己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及三稿,并对学生最终定稿质量及格式负责。不能及时上缴的,论文定稿与标准不符的,指导教师有权利不允许其参加答辩。

二)批阅论文评语规范

1、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格式、结构、内容),建议修改意见

2、最终评语内容:论文的学术水平,作者的资料搜集处理能力、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否具有理论或实践意义,资料是否翔实,论据是否具有说服力,观点是否正确,文章结构是否具有逻辑性,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

三)注意事项

1、论文至少修改三稿后,方能定稿

2、应完整填写批阅毕业作业记录表的每一项目,评语不少于四次,评语应客观,切中要点。

3、论文中应有批改痕迹 (必须红笔批改!!!),避免只纠正论文的错别字及标点符号

4、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等。

5、字数以不超过10000字为原则,但不足6000字的不允许定稿。

6、指导教师在2004年12月12日前应完成全部指导工作及所有资料的审核工作,将本组学生所有论文资料统一报送石河子电大教研室

二、学生的工作

学生应与指导教师及时联系并见面,按导师要求及规定时间完成各阶段的写作任务,按照写作要求完成论文,以规定格式打印定稿并以WORD文档存盘(拒绝接受WPS文档),最终将所有资料(写作提纲、初稿、二稿、三稿、定稿一式三份、3.5寸盘一张)装入统一发放的档案袋中,在规定时间内交导师审核后上缴。不能及时上缴的;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参加答辩。(初稿采用手写,均使用16开无题头方格稿纸)。

三、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一)执行与监督

本标准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执行,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毕业论文不能提交答辩

二)论文结构

1、构成项目(按顺序,除注释外缺一不可):

封面、目录、内容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非必备项目)、参考文献(不少于4篇)

2、部分项目说明:

目录:列出论文内容摘要、正文的

一、二级标题名称,参考文献等及对应的页码 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在200---500字之间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采用脚注形式 参考文献: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3、论文格式编排

1)纸型与页边距: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CM,地脚(下)1CM,订口(左)2CM,翻口(右)1.5CM

2)论文各部分编排样式及字体字号

封面:(见附件1标准样本)

目录:另起页,目录两字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4号宋体。(附件2)

内容摘要:另起页,标题顶部居中,3号黑体,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见附件3)

关键词:位于内容摘要下方,标题与内容位于同一行,均为4号黑体加粗,每一关键词间空一格(见附件3)

正文:另起页,文字用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1;一二级标题均独正文中标题:不同级别序号依次为“

一、

(一)、

1、(1)和○

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一级标题为4号加粗黑体,其他均与正文字体相同。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位于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顶格排印参考文献内容,5号宋体,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加书名号)、刊物名、期数或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中间用逗号隔开。(见附件5)

3)页码:全文排印从内容摘要开始连续编号,页码一律在下方居中。

4)印刷与装订:封面、目录、内容摘要各占一页,正文另起一页排版,单双面印刷均可。

文稿一律左侧装订。

农四师电大试点办

二〇〇四年十月二十日

推荐第4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一、会计核算部分

1也谈现金折扣

2浅议坏账损失核算

3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

4无形资产核算的探讨

5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探讨

6破产财产偿债顺序研究

7浅议资产减值会计

8浅谈借款费用的核算

9浅议往来账的管理与核算

10“存货”核算浅析

11融资租赁研究

12现金流量表研究

13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14浅议权责发生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15试论公允价值

16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17物价变动会计探索

18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关系探讨19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比较

20企业清算会计探讨

21企业破产会计研究

22合并会计理论研究

2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24论成本核算

25试论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26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27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28试论对投资的认识

29浅谈收入的错位与会计规范

3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研究

31债权转股权问题探讨

32企业适度负债经营问题研究

33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34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35试谈规范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

36债务重组若干问题的探讨

37论报表分析的电算化

38应收账款的控制与防范

39浅谈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

40浅析利润表

41试论资产负债表

42浅议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43试析税务会计

44试析企业债券核算

45试析债券投资

46试析股权投资

47试析专利权的核算

48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49现金折扣核算研究

50企业“开办费”研究

51企业向银行举债研究

52试析集团公司关联交易

53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比较

54租赁会计研究

55回租会计研究

56企业期货核算研究

57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研究

58浅谈外币会计的“两笔业务观”

59浅谈“未确认”现象

60摊销方法研究

61浅谈“实质重于形式”

62固定资产折旧研究

63固定资产维修费用核算研究

64票据贴现研究

65企业税收核算研究

66存货成本研究

67股权投资中投资准备研究

68企业吸收资本核算研究

69资本公积研究

70企业资产虚化研究

71企业非经营损失研究

72或有负债研究

73或有资产研究

74利润表中成本项目研究

75短期投资核算研究

76物价变动会计计价模式研究

77浅谈资本保全

78金融期权合同会计研究

79金融互换合同会计研究

80“*******”会计准则研究(有16个会计准则,可选择其中1个)

二、财务管理部分

81如何进行股本结构调整

82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与意义

83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健全内部控制的启示

84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

85试分析企业并购行为的财务意义

86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及其风险防范

87试析预算执行的控制形式

88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财务风险效应分析

89浅议无形资产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与标准

90浅谈股本结构调整与财务指标

91浅谈筹资风险

92基于产权理论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93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94浅析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与对策

95浅谈资信评估

96论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中的债权人地位

97略谈如何在企业战略决策实现财务管理功能。

98浅谈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运用

99试析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创新

100 浅谈企业集团如何架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101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102 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的识别

103 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

104 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105 财务目标的滚动控制和弹性控制

106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107 浅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重叠关系

108 约束机制形成的理论探讨

109 企业直接融资效率分析

110 企业投资经营定位研究

111 出资人与企业财务监控

112 浅析折算风险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113 债务重组中财务分析的应用

114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无形资产管理

115 浅谈财务杠杆的应用

116 试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

117 出资者和经营者的投资风险比较分析

118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

119 浅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

120 浅谈财务管理中如何体现谨慎性原则

121 期权原理及其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122 企业失败的财务理由探索

123 浅谈现金流量表如何反映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24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

125 浅谈互连网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26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

127 浅谈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128 人力培训的成本分析

129 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原因分析

130 论电子商务时代的财务管理

131 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132 对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融资管理问题的思考

133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讨

134 营销财务分析

135 浅议会计报表附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

136 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137 电子商务冲击企业现金管理

138 电子商务对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

139 集团公司的投资控制策略

140 谈流动比率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141 浅淡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

142 浅淡企业股利政策

143 浅议价值评估体系

144 价值评估体系计算思考

145 价值评估体系指标评价

146 价值评估体系运用浅析

147 负债结构的优化之道

148 “市盈率”在投资中的价值分析

149 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的柔性分析

150 企业购并的成本效应分析

151 企业资产潜力分析

152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分析

153 论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价值

154 应用权变法则处理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155 建立预算资金行业财务管理中心及其模式探索

156 浅论财务管理在提高投资效益中的作用

157 浅析上市改组企业的并账与分账

158 试论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159 论控制的内涵、形式与会计学价值

160 试论年金

161 试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法律性限制

162 企业投资评价探索

三、审计部分

163 探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过程的弊端

164 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165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

166 探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167 如何提高审计效率

168 论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69 试析我国国家审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70 浅谈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

171 政府审计机关如何应对挑战的探讨

172 当前财政审计制度的缺陷及策略分析

173 浅析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及其对策

174 浅议审计人员辨别财务报表的不实

175 浅谈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176 谈期后事项审核

177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制度基础审计的测试与评价浅析178 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的分析

179 如何进行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80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181 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182 独立审计责任研究

183 独立审计民事责任研究

184 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

185 国有企业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186 审计风险的研究

187 民间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188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189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

190 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191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

192 审计专业判断研究

193 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194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195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

196 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审计研究

197 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

198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199 论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审计

200 审计风险管理模式及其分析

201 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初探

202 证券市场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探讨

四、会计电算化部分

203 浅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204 会计电算化报表子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205 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6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原则研究

207 会计电算化犯罪的防治研究

208 解决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

209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控制研究

210 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初探

211 协调会计信息系统中各模块之间关系的研究

212 如何实现存货系统中数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协调213 关于账套初始化的研究

214 硬件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促进研究

215 企业规模与会计电算化研究

216 ERP与会计电算化

217 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研究

218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分析

219 浅谈知识经济与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

220 企业会计电算化验收程序研究

221 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制度分析

222 谈会计电算化培训目标和效果的统一

223 浅议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224 会计核算电算化与会计管理电算化之比较225 科技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促进探索

226 浅谈商业性会计软件

227 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

228 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229 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230 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231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232 试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233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设置常用摘要研究

234 浅谈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

235 会计电算化对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236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制度的影响研究

推荐第5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安徽电大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会计部分

1.谨慎性原则本质及运用状况研究

2.试析权责发生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3.浅谈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

4.从最新年报看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上市公司)的应用

5.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

6.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关系探讨

7.报表合并方法研究

8.计算机网络对电算化会计的影响探讨

9.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0.论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及其实现

11.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12.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13.关于某一具体会计准则的运用与问题探讨(可任选一个准则研究)

14.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15.资本公积补亏浅析

16.浅析企业会计报表中常见利润操纵方法

17.库藏股票及其会计核算方式浅析

18.浅议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供需矛盾的策略

19.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20.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研究

21.关于金融资产会计的研究

22.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23.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4.财务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问题探讨

25.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估计问题探讨

26.长期股权投资会计问题探讨

27.管理层报酬结构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28.公允价值计量与相关性和可靠性

29.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

30.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31.可收回金额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2.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33.全面收益会计研究

34.信息需求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35.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

36.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37.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38.浅议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39.浅谈商誉的计量及其会计处理

40.无形资产内容新探

41.刍议固定资产计价方法

42.透视关联交易及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43.关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思考

44.现金流量表编制中的若干问题及其改进意见

45.浅谈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

二、财务成本管理部分

1.略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2.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披露

3.资本结构的形成动因和制度因素分析

4.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刍议

5.关于权益净利率的分析和运用

6.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与成本决策

7.浅谈企业成本管理的新发展

8.浅谈敏感性分析的因素分析法

9.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问题探讨

10.财务预算若干问题的探讨

11.财务总监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12.企业理财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的探讨

1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4.内部转移价格与合理避税

15.企业财务风险与现金流量分析

16.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探讨

17.网络财务的安全风险与防范

18.企业ERP实施研究

19.论报表分析的电算化实现

20.Excel在会计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21.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22.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23.浅谈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运用

24.财务风险研究

25.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6.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

27.资产评估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29.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30.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31.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32.试论企业价值指标体系的构建

33.关于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问题的探讨

34.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35.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36.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37.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3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39.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

40.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41.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42.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43.关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44.关于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45.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若干问题

46.浅析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7.IT公司的资产评估问题研究

48.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学院创收经费管理

49.浅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需强化资本收益权

50.谈如何加强铁路建设企业财务管理

51.基准收益率测定及使用浅析

52.企业现金流量指标与利润指标的效用比较分析

5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问题研究

54.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有关问题研究

55.企业财务预警分析

56.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57.关于质量成本管理的研究

58.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司盈余管理

59.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

60.财务预算方法创新与应用

61.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探讨

62.某一行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

63.某一行业货币资金管理问题探讨

64.平衡计分卡应用问题探讨

65.我国公司筹资成本问题探讨

66.我国公司现金预算问题研究

67.职工持股计划问题研究

68.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研究

69.中小企业投资问题研究

70.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三、审计部分

1.

2.

3.

4.

5.

6.

7.

8.

9.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现实和发展 关于加强我国内部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 离任审计的主要问题探究 浅论经济责任审计 关于某行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探究论审计法律责任的预防与控制论内部审计的地位问题 论审计独立性原则及其保证 审计风险评估方法探究

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审计中的问题探讨

11.浅谈风险导向审计

12.内部控制结构与审计风险

13.网络审计初探

14.数据挖掘在会计/审计中的应用初探

15.试论计算机审计风险

16.论会计电算化对现代审计工作的影响

17.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关系研究

18.抽样风险及其防范

19.试论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性

20.谈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

21.审计证据及其证明力分析

22.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动态评价的思考

23.试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24.关于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

25.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26.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27.审计专业判断问题研究

28.审计职业风险问题研究

29.审计执业环境问题研究

30.社会审计收费问题探讨

推荐第6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南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南

毕业论文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践中与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鉴别各种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3.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以及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纂写步骤

会计论文是结合现实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会计问题加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描述出来的过程。由于现实经济活动可能涉及范围较广,需考虑的因素较多,这必然对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要求,若避而求其次,则可能使论文落人俗套,没有新意。因而,从立题写会计论文直到论文的完成,要有一个科学规划。下面阐述会计论文写作的一些方法和要领,以供大家写作时参考。

第一步:确定选题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会计论文的成败与否,因而有很多原则要领,如必须“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白居易)等。

作为会计论文的选题,除了需遵循一般原则外,还需要注意它的特殊性。这是因为会计学术论文对专业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但无实践经验,阅历浅;有些学生有着较强的实践经验,但专业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有些可能在这两方面都稍显不足。因此,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

(一)参考选题的基本要求:

1.选题注意不偏题、不过时、不拔高

避免偏题:在给出的写作范围内定题。写作范围:会计相关理论问题研究(注意联系实际)、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或控制、审计等。

避免过时:看近期资料。

避免拔高:纯理论研究内容,超出学生的水平或能力,不要选。

2.选题方向

选题时要考虑目标成绩和答辩难度。

良好成绩选题:要结合实际工作。

其他成绩选题:可结合实际工作或找比较普遍的企业现实问题。

(二)题目选择的一般原则

1.符合本专业研究的基本内容

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

不能偏离会计的范围。

只能针对会计学科某一具体的实际选题并展开研讨。

2.兼顾“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原则

学术性

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 1

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科学性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

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创造性

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

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3.量力而行原则。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如果论文选题连自己都不感兴趣,是不可能写好论文的。如果超出了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则最后成文都会很困难。实践证明,勉强为之的题目,也是不可能出成果的。客观条件是指占有资料的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条件。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

(1)选题宜专不宜全,宜小不宜大,应扬己所长,避己所短。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分困难。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借助这些文献资料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

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拥有大量翔实、内容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会计论文的写作。

(3)会计学科中关键问题的小题目,而且是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感兴趣、有体会的,并占有一定材料或能够比较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题目,只要抓住其要害,深入本质,科学地给予剖析,从各个角度对其精

确论述,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就可望成为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

4.指导教师同意的原则。

指导老师有权不推荐学生参加答辩。

(三)确定选题的途径

每个人从事会计研究的基本条件都有所不同,但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原则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

本条件的选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1.出于满足个人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

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2001年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师诚信,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

新闻媒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

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

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与合伙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

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

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第二步:收集与整理资料:

“谁占有资料多,谁就是专家”

一般来说,主题确立之后,就会自然地进入考察或搜集、整理资料的阶段。也可以说,这是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有一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位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考察资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一致的意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会计论文的撰写程序。由此可见,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考察或搜

集资料的重要性。

渠道:

(一)图书、杂志、报刊资料——二手资料

(二)互联网资料——比较混乱,注意甄别

(三)实地案例资料——第一手资料,宝贵

(四)问卷调查资料——第一手资料

强烈建议:

1.了解本选题的所有的已发表的成果。站在前人的肩上有所创新。

2.在确定具体论文选题之前看10--20本(篇)有关本选题的图书或论文,并复印,加以研读和思考。有了资料,论文才可“言之有物”。其实,大家平时就要注意搜集、积累和占有材料:凡是你觉得特有利用价值的,就应把它搜集起来;积累材料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日积月累;占有材料应务求其多,力求其详。当我们选定一个题目后,再进行目的性、针对性更明确的搜集,紧紧围绕自己选定的主攻任务,时时

联系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去搜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与自己确定的中心论点关系最密切的材料。

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主要工作是:

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到各种会计期刊、经济期刊、相关论文集、会计报表、会计年鉴、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要全方位”的原则,即考察资料时,不仅要考察国外资料,而且要考察国内资料;不仅要考察当代的资料,而且要考察历史的资料;不仅要考察外国学者的有关资料,而且应该和必须同时考察中国学者写的有关资料。也就是说,

必须围绕着论文主题要尽可能地考察或搜集相关的资料。

同时,尽量“要上机”即搜集资料时动用现代的计算机设备来处理信息,如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

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2.对搜集到的材料认真加以鉴别,区别出真伪、主次、轻重,表面和实质,典型和一般,本义和旁义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酌地加以利用。经过筛选,有的资料可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旁证补充,以使论

文充实丰满。

3.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即做到认真刻苦研究,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科学的态度,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

就可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是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4.数据处理。数据是会计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

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步:提炼观点、精心撰写

(一)提炼观点或中心议题

论文观点或中心议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立起的“靶子”,是文章论述的对象,是文章的中心。中心确立起来后,作者就应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并由中心按一定的逻辑向外扩散思路,最终又要向中心聚集并总结出中

心思想。文章的论说阐述切不可脱离中心。

一般来说,在论文中提出观点或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直截了当,或是间接揭示;是反问,还是设问;是引证,还是归纳事实,这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基本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论证——是作者写作

能力的“标尺”

(二)精心撰写、独运匠心

在把握素材后,就应探索形式,选准论文的表现角度。通常有几种不同的表现角度可选择:

1.领悟精神、深刻剖析。即对一论题作前后左右的“面面观”,多方位地而又深入地论证。如建筑施工企业流

动资金紧张原因探析之类论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2.抓住一点,重点阐发。即抓住某一薄弱环节,着重讨论,阐述己见,如《论会计交接工作的不规范性问

题》、《政府委派会计制不可取》之类论题,可选择这种。

3.针对论争,解疑诘辩。选择有争论的论题,比较各种不同论点的优劣,树立自己的观点,如不要把会计

职能无限扩大之类,

4.选准“靶子”,批驳陈说。即将某文或某书中的错误论点作为“对立面”,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批驳中表明自

己的观点,如写“也谈税务筹划——与x X同志商榷”之类。

拟定开题报告--

论文的表现角度选准之后,就要拟定1000字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论文的骨架,它起着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开题报告有详略之分。我们一般要求尽量撰写详细的开题报告,目的是:其一,通过拟定详细开题报告,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同时也检验了所掌握材料是否充分;其二,通过详尽的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更容易指导;其三,详尽的开题报告通过后,成文就相对容易,只需把开题报

告在内容上按照一定逻辑结构添加内容就可以了。

拟开题报告一般应先粗后细,先大后小,由略到详。即先把大的部分定下来,确定大段标题,再斟酌、明确每个大部分的小层次(即小标题),再依次深入,经过周密思考,反复修改完成,论文的开题报告拟就

以后,就应以纲统目,以说理为主,必须有虚有实,把抽象的道理与具体形象的比喻以及典型事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结合实际实例去作有步骤的层层逼近的科学论证。同时,开题报告一定要实现:(1)明确论文的具体布局,要以总论点、分论点搭起框架结构,否则论文可能会显得散乱。(2)内容的表现上,要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展开全文。会计论文一般可有多种结构形式供选择如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分总(总分),

式结构、综合式结构、散论式结构等。

论证过程和要求:

(一)思路清新,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合理(各部分字数均衡),逻辑性强,文字流畅,标点正确。

(二)研究思路

1.规范的研究思路:文献评述——提出问题——假定与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结论

2.建议的研究思路:引言(文献评述、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结论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

一般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精心撰写-――――

会计论文的写作应达到如下要求:

(1)容易理解。会计论文是表明作者观点的,要想把论文所包含的信息无障碍地传递出去,必须做到观点明确,结构得当,叙述准确。对于中心论点,是文章要刻意用力的地方,而不能平铺直叙。凡是在比较晦涩难懂的地方、有所创新的地方、给出结论的地方,一定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转述的、人所共知的地方可简明扼要地讲。论文质量高低取决于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无真知灼见,有无新意,道理是否说得中肯

深透,而不在于篇幅的长短,在基本达到对论文的字数要求的情况下,以行文简洁为标准。

(2)引用要得当,注释要清楚。为此,要讲究引用与注释的方法。引文与注释可以在页尾注明,也可以在文

尾注明,并且尽量提供大的信息量,以便读者查找与核对。

(3)表与图的运用。由于表与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借助它们常常可以使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多种要素

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一目了然,而且可避免文章表述呆板,因此,要合理采用。

四、改稿与成文

高质量的会计论文是改出来的。当初稿写成后,往往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

用一种效果比较方法修改文章:冷处理。先把初稿搁一搁,待脑子冷静下来再去修改。

(一)改稿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中心观点论证的是否充分

看论文所采用的例证材料是否充足,是否都能用来为论文的中心论点服务,不充足的要进一步充实,是观

点问题还是所选材料问题,是否达到论文字数的要求,对于离中心论点较远的内容应该删去。

2.论文结构和段落是否有利于中心观点充分表述

检查论述的先后顺序是否得当,是否便于推理;各大段下的小段落是否需要小标题,有的是否应归属其他

大段等。通过调整,使之合理、严密。

3.句子和标题是否符合语法要求

要字斟句酌,捡查用词是否准确恰当,是否合乎语言习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否协调,合乎逻辑;

语言要鲜明生动。

改稿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确切:题文一致,标题和内容吻合;二要简洁:概括得当,简练明快;三要生动:

新鲜活泼,引人注目;四要适度:明确的科学态度。

(二)加工成文

按照规定要求加工成文。可以是手写,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成文稿子一般要包括封面、正文、其他说明等

内容。标准就是:格式正确、标点符号规范、图表美观、数字准确。

推荐第7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一)选题原则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以本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二)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

(三)格式要求

1、毕业论文打印及其论文字体要求

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论文主标题使用3号字黑体,居中;副标题使用4号字黑体,居中;论文内论点使用4号黑体;论文正文使用宋体5号;参考文献使用楷体4号

2、装订顺序

由上至下依次为:封面→ 目录→ 摘要(中文)→ 正文→参考文献→ 封底。

封页由成都电大教材处统一提供。

3、毕业论文须有自己的观点。对所引用的他人的观点、参考的文献要注明出处(使用脚注的形式清楚地表现出来,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每篇毕业论文都必须有脚注与参考文献。本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8000字。

推荐第8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周志

毕业论文周志

第一篇:2011年11月30日

光阴如梭,转眼间大学已经到了尾声,也该开始准备论文了。30号这天学校为我们这圈大四的学生专门召开了论文动员大会。

这次大会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召开,即:为什么写论文,论文怎么写,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首先我们要明白,论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它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同时还是对你四年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其次,我们还要清楚论文怎么写。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查找文献、写作大纲、撰写初稿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在论文写作期间一定要勤与老师联系,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写论文时一定要先阅读学校发的“黄皮书”,明确论文的格式及一些相关的规定。

通过这次动员大会,我明白了整个论文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认识到论文的重要性,它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因此我必须从一开始就端正自己的态度。

第二篇:2012年

动员大会后,我见到了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力军老师。他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写论文的相关事项,从短暂的接触中我发现王老师是一个十分认真负责的老师。

从2012年1月9日开始,我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我实习的地点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行锡林支行。

一开始我在银行的大厅柜台实习,了解了银行柜台业务的种类及其办理程序和相关规定,同时熟悉了我们学习过的与银行有关的各种会计科目在实际中的应用。我了解到银行会计的日常工作,同时也发现了企业会计和银行会计的不同,如:通过对比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发现两份表的主要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是相反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一直努力搜集相关资料,遇到与论文题目和内容相关的东西我都会加倍留意,认真学习。同时我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百忙之中还时常的询问我的资料搜集情况,给我介绍一些会计方面的核心期刊,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第三篇:

实习仍在继续,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了论文。 在实习期间,我对相关的论文进行分析,尝试对毕业论文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分布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为毕业论文大纲和初稿的写作做了一些基础的铺垫工作。

由于这段时间我在银行客户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银行贷款业务中的项目评估,这也是银行放贷程序中最重要的一项。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份调查报告中都会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一项进行单独分析。可见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银行来说,“应收账款”这一项目都是很重要的。再加上经过前段时间的资料搜集,我基本上确定了我的论文研究方向:写与应收账款内控有关的。

实习时间过得非常快,在有条不紊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掌握了一些工作技巧,同时也为论文的开题报告和初期准备工作打下了基础。回到学校的第一周,我就在王老师帮助下确定了我的论文题目: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四篇:

虽然论文题目已经确定,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并不轻松,我还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以丰富我的论文内容,同时确定论文中案例分析需要用到的公司资料。

在学校的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上,有丰富的资料文献可供学生学习,在论文题目的框架内和王老师的推荐下,我进行了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文献收集和资料管理。为我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王老师的介绍下,我登陆到海证券交易所的网站,通过仔细阅读四川长虹电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我最终确定了这家公司作为我的案例。

接下来,我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我的开题报告以及论文写作大纲。期间,我切身体会到了王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严谨的学术作风。他对我发过去的提纲仔细阅读,反复修改,从内容到格式,不放过提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第五篇:

在开题报告通过的前提下,我先是仔细阅读分析我所下载的几篇文献资料,加深对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相关性问题的理解,然后开始了论文绪论部分的写作。绪论作为论文文稿的第一部分,有着引导全文的作用。

国有企业尤其特殊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特殊性使得它承担的责任比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有着更高层次的标准。然而,国有企业机构庞大,集团公司下设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分公司,母公司下有子公司、孙公司,每家小公司独立生产、独自销售,各自产生了不同金额的应收账款,显示到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上,应收账款金额就非常庞大;且国有企业经济贸易往来金额巨大,多年经营积累下来,企业应收账款金额越来越大,其中部分形成了陈呆账甚至坏账,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妨碍了采购资金的支付,而且对企业的最终营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造成影响。因此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更应该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首要项目。

第六篇:

这一周,我开始撰写论文大纲中的第二部分: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对我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目前仍在使用传统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而这种管理办法已不适用于新兴市场经济。首先,新兴市场环境变化,但国有企业对客户的信用意识薄弱;其次,国有企业过于重视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管理办法落后,导致应收账款的数额大,且增长速度快;最后,企业内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不健全。

紧接着,我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国有企业控制环境不理想;2.企业管理层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3.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4.企业员工风险意识淡薄;5.企业之间“三角债”过多,企业缺乏管理力度,导致各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居高不下。

第七篇:

这周我开始撰写我论文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按照论文大纲的逻辑,我先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国营长虹机器厂,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65项工程之一。2001年起,四川长虹为实现海外战略、提高销售额,与当时在美国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APEX公司进行了商谈,成为合作伙伴。

然后,我对四川长虹近三年的报表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2010年市场上彩电供大于求,美国APEX公司欠四川长虹的总额为38.4亿元,占当年长虹应收账款总额的90.8%,成为四川长虹应收账款的主要欠款单位;同时,因为长虹公司的应收账款过多,致使2010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亿元,出现大额负数;而且,通过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我发现四川长虹1年期以内的应收账款仅占应收账款总额的33.81%。

经过我的仔细分析,我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客户的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

2、有些客户的诚信度不高,故意赖账;

3、缺乏现代大市场营销策略的观念;

4、公司内部管理不健全、应收账目混乱。

第八篇:

在发现问题之后,就需要采取其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状况。经过多次于老师的探讨,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我分为事前、事中、时候三个方面来提出对策。在应收账款发生之前,我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合理的信用条件及赊销对象;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制;

3、根据客户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资料,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

当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时,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实时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运用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对每一笔的应收账款都要进行核算分析;

2、改进内部核算的办法,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3、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营销网点进行监察和内部审计;

4、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监控制度;

5、成立清收小组,对应收账款进行催讨。

同时,还要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适当的事后控制,可采取的方法有:

1、完善收账政策、建立应收账款激励机制;

2、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监督考核的方法,并保证实施;

3、扩大融资渠道,实施积极的风险转移机制。

第九篇:

我将完成的初稿交给老师,老师很快就给了我回复。

老师的批注十分的细致。在内容上,老师指出我论文中有些内容缺乏依据。比如,在第二部中,我写到“应收账款的数额大,增长速度快。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对客户的信用额度并没有做好基本的调查就进行赊销,从而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风险加大。”经过老师的指点,我加入了具体数据,如:在2011年,相关部门对四川省部分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做了一些调查,取平均值的话,样本企业当年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值为18.62%,其中,最大值为48%,最小值为2%.从所有制的形式来看,最大值为48%的是一家国有联营企业。

在格式上,我的论文中有些内容格式不正确。比如:在第三部分中,我对四川长虹的几项数据用表格进行分析,表头只写了“表一”的字样,并没有写清楚表格的标题。后来我改为“表一: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简表)”。

在语句上,由于我的马虎,文中有几个错别字。如:绪论中“正式”这个词,我写成了“正是”。

第十篇:

在第一次修改过后,虽然文章在结构和内容上基本可以,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将修改该好的文章再次发给王老师,老师很快就对我的邮件做了回复,他建议我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1、没有论文提纲,请按照格式要求补充;

2、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只列了几个法律法规,没有任何学术文献回顾,研究基础和依据显得不足,请予以补充。

我按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先是加入论文的提纲部分;然后,我通过查找资料和仔细阅读文献,在“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中加入了几位学者近几年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面的观点。同时我对论文整体的格式进行调整,加入中英文摘要等内容,是整个论文格式进一步完整。

同时,我也积极与同组成员就论文中大家遇到的相同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互相帮助,检查各自论文中潜在的细节问题。比如,纠正错别字,修改文中不通顺的语句,对论文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进行改正等。有些我们解决不了的,我们会找出来进行汇总,共同与王老师交流学习。

第十一篇:

我将修改第二次的论文发给王老师审阅,第二天老师就给了我回复。这次老师指出了我文章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加入相关理论提出的时间,然后要求我对论文格式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我对照学校下发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对我的论文整体格式进行梳理,进行了以下修改:

1、修改文章的字体字号;

2、在学校网站上下载论文的封面,并加到论文的最前面;

3、在论文相应的位置加入“诚信声明”和“致谢”;

4、对文章中引用他人观点的部分进行标注;

5、查找英文论文并进行中文翻译,最为毕业论文的附注加到文章最后。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最终完成的论文的修改工作。

第十二篇:

在王老师细致耐心的指导下,我的论文终于定稿了。因此,我这一周的主要任务就是准备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检验毕业论文合格与否的重要程序,同时也是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毕业成果、提高自己论文水平和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一篇合格的论文需要论文答辩这一环节,在准备过程中,我与同组的其他成员积极与老师沟通,对答辩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做了以下的准备工作:

1、细读论文,进一步深入了解论文,对毕业论文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离了你加以思考、研究。完善自己的论文语言结构。完善论文的重要观点、理论;

2、特别熟记和理解专有名词和基本概念的含义,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记忆,与王老师多交流多请教;

3、图同组成员模拟演练答辩过程,以防在答辩过程中出现无法回答的情况。

4、调整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

推荐第9篇: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安徽电大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会计领域(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

视同销售收入确认探讨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讨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

非盈利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商业实质探析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问题探讨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分析

对企业研发经费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与税收筹划 每股收益的计量与披露

关于房地产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 浅谈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 浅谈农村会计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土地使用权核算的思考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及其协调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之原因分析 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 资产评估结果入账难的成因及对策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电算化系统岗位设置问题分析 会计核算电算化与会计管理电算化之比较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研究 浅谈或有事项的披露问题

浅析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浅谈增值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公司为例 试论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 小企业代理记帐探讨

对新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几点思考 关于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 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试论期后会计事项的种类及披露方法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转换的利弊 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影响 浅析增值概念在会计中的应用 浅析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变动成本法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

二、财务管理领域(含成本管理)

企业财务短视行为原因及其对策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究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小微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分析 对企业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探讨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选择 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持有现金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非盈利组织财务问题的探讨 房地产公司融资策略研究 浅议物业服务企业的成本管理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 关于绩效型医院财务管理的探讨 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

关于应收帐款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公司为例 关于对外投资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公司为例 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关于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公司为例 论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及筹资决策 论资金有效运作与躲避市场风险的关系 企业股利政策的选择及实施

虚拟企业中管理会计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从融资风险谈企业的举债经营问题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风险分析和控制 EVA评价指标与企业绩效管理

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经营中的应用 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以××公司为例

谈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以××集团为例 对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对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融资管理问题的思考 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化解 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浅谈财务杠杆的应用

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谈谈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 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售后服务的成本管理

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 企业应如何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问题与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以某企业或某行业为例)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审计领域(含内部控制)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计算机审计实用技术——如何采集会计电子数据 经营活动中发票使用的缺陷及改进 提高审计质量的要素分析 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与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企业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浅谈保障性住房审计 浅谈快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风险控制问题 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现金流量表的粉饰与识别 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探析

说明:

1.以上选题仅供参考,同学们可以另拟选题,只要不超出会计学专业范畴即可。2.上述选题中有些可能较大,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到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开展研究。

3.上述选题的领域界定可能有些偏差,敬请谅解和指正。

推荐第10篇: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安徽电大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会计领域(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

视同销售收入确认探讨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讨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

非盈利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商业实质探析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问题探讨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分析

对企业研发经费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与税收筹划 每股收益的计量与披露

关于房地产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 浅谈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 浅谈农村会计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土地使用权核算的思考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及其协调 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 资产评估结果入账难的成因及对策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电算化系统岗位设置问题分析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研究 浅谈或有事项的披露问题

浅析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浅谈增值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试论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 小企业代理记帐探讨

对新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几点思考 关于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 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试论期后会计事项的种类及披露方法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转换的利弊 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影响 浅析增值概念在会计中的应用 浅析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变动成本法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

二、财务管理领域(含成本管理)

企业财务短视行为原因及其对策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究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小微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分析 对企业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探讨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选择

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持有现金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非盈利组织财务问题的探讨 房地产公司融资策略研究 浅议物业服务企业的成本管理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 关于绩效型医院财务管理的探讨 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

关于对外投资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公司为例 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关于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公司为例 论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及筹资决策 论资金有效运作与躲避市场风险的关系 企业股利政策的选择及实施

虚拟企业中管理会计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从融资风险谈企业的举债经营问题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风险分析和控制 EVA评价指标与企业绩效管理

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经营中的应用 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谈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以××集团为例 对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对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融资管理问题的思考 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化解

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浅谈财务杠杆的应用

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谈谈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 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售后服务的成本管理

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 企业应如何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问题与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以某企业或某行业为例)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审计领域(含内部控制)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计算机审计实用技术——如何采集会计电子数据 经营活动中发票使用的缺陷及改进 提高审计质量的要素分析 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与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企业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浅谈保障性住房审计 浅谈快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风险控制问题 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现金流量表的粉饰与识别

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探析

说明:

1.以上选题仅供参考,同学们可以另拟选题,只要不超出会计学专业范畴即可。2.上述选题中有些可能较大,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到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开展研究。

3.上述选题的领域界定可能有些偏差,敬请谅解和指正。

第11篇:开放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根据2011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制定,2009秋以来入学学生适用)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

一、选题原则

选题应符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题目应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结合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本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应以最新的财经政策和会计规范为依据。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简而言之,选题不要偏离本专业、不要过大、不能过时。以下几点分析供参考:

(1)避免大而空

案例1:“浅析现代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涉及的方面很多,2008国家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又出台了18项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应该建议学生从某个点入手定题,如“浅析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浅析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浅析存货的内部控制”等,这样分析问题才更具体、提出对策才更可行,而且可以更好地消化掌握内部控制规范。

案例2: “论纳税筹划 ”

在这样的题目下,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就很多种税种来谈筹划的问题,不仅谈不透而且主题很不集中,不如从某个税种入手,如“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筹划”、“试论增值税的筹划”等,通过这样的写作,学生可以实实在在弄懂一个税种。

案例3:“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问题研究”

这样的题目学生写作起来可能无法驾驭,因为会计准则内容太多,不如就某一个准则进行研究,分析某个具体准则实施中的问题、改进的建议等,这样学生可以实实在在弄懂一个准则。

(2)避免大而难

案例1:“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这个题目如果从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去研究足可以写本书,而且人力资源计量很难,指导学生选题时尽量避免。

案例2:“试论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等

这类题目涉及到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谈没有意义,除非学生能够有创 1

新的见解,否则指导学生选题时也要尽量避免。

(3)避免题目陈旧

案例1:“新旧无形资产准则对比分析”

新准则早在2006年颁布,探讨新旧准则对比意义不大,指导学生选题时此类题目应避免,可以建议学生就无形资产准则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案例2:“试论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在各单位已经实施得非常普遍,探讨其基本的东西意义不大,可以建议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各教学点学生的选题确定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学期开放教务处都会下发文件)上传江苏电大在线平台会计学(本)集中实践环节论坛中,并请将省校专业负责人的审核意见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和学生,需要修改的请将修改后的论文选题再发至论坛。通过审核的选题一般不再作变动。特殊情况必须修改的,须报省电大审批。

二、教学要求

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论文实践教学。

毕业论文为本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每个教学点应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毕业论文安排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5个月。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综合性课题,必须明确分工,保证各自独立完成所分担的部分,杜绝抄袭、代笔等弄虚作假行为。

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严谨,语言通顺。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要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目录、摘要(不少于200字)、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10000字。

毕业论文按统一格式定稿后打印上交一式三份文字稿。申请学士学位的论文必须在答辩前一周内上传至江苏电大在线平台会计学(本)集中实践环节论坛,通过审核后才能参加答辩。

毕业学生在答辩前应填写统一印制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参考书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及学位申请指南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三、指导教师

(一)指导教师条件

1.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电大教学情况。

2.具有会计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会计学专业教学经历。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教学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2.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对学生毕业论文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写作中的有关问题。

3.指导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

4.对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分阶段指导,不少于4次,总计时间不少于10学时,每次指导需进行较详细记录。对提纲和初稿的指导和修改意见一律用红笔写,E-mail、电话指导的也要求有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教师指导记录表都要上交。

5.检查学生独立完成写作工作情况,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

6.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百分制)。

(三)指导教师工作量

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多于15人,兼职教师不多于10人。各教学点应根据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当地的课时酬金标准给指导教师计酬。

四、毕业论文答辩

(一)答辩学生

1.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组织全部本科毕业生答辩确有困难的教学点,可抽取部分论文进行答辩,但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和论文初评成绩在75分及以上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采取部分答辩的形式,须由省电大提出申请,并报中央电大教务处批准;抽取比例不得低于30%;参加答辩的学生随机抽取,不得指定;学生要求参加答辩的,所在学校应予许可。

(二)答辩组织

各教学点应建立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制订答辩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1.答辩委员会

(1)人数须为3人及以上单数,由具有本专业较高业务水平的专家组成。

(2)主要职责:答辩教师的培训、答辩前的论文审核、答辩过程的监督并解决答辩中出现的专业学术问题、对当地有争议的答辩成绩进行审议。

2.答辩小组

(1)人数须为3人及以上单数。小组成员结构:答辩主持人1名(具有本专业本科及 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答辩教师1名或1名以上单数,秘书1名(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负责汇总答辩题目及答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在其本人指导的学生进行答辩时,不得担当该答辩小组成员。

(2)主要职责:负责学生答辩,并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和论文情况,为学生评定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3.答辩教师

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经验。答辩教师答辩前应审阅参加答辩的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并依此提出问题,对学生答辩情况进行现场点评。

(三)答辩程序

1.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程序和要求。

2.答辩学生用5~10分钟介绍本人工作单位及岗位,毕业论文选题理由、研究思路及毕业论文主要成果或结论。

3.答辩教师在答辩学生的研究范围内,当场提出3~5个相关问题,由答辩学生答辩。

4.答辩教师对学生答辩的情况进行当场点评,并将提问的问题和学生回答的内容清楚地记录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中。

5.各教学点应该首先组织大组答辩,为小组答辩提供全过程示范。在答辩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手段,注意答辩现场资料的积累和留存。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始自终均在现场,互相学习。

五、成绩评定

1.初评成绩:学生毕业论文定稿后,由指导教师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初 评成绩评分标准》(附件1),给出指导教师评语并以百分制给出初评成绩,记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中。

指导教师评语既要对毕业论文的质量如专业性、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做出评价,又要对学生的分析研究方法、写作态度等进行评价。

2.答辩成绩: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判标准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情况进行评议,根据答辩学生的答辩情况给出等级,由答辩教师记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答辩成绩”栏中,写出答辩评语。 答辩评语包括对学生自述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思路、观点的正确性、全面性、逻辑性、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评价,答辩评语中必须要明确学生答辩的总体表现(好、较好、较差)。

3.最终成绩: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在指导教师初评成绩的基础上,结合答辩等级确定答辩学生的最终成绩,记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最终成绩”

栏中。

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格式示例:优(87)、良(78)、及(68)等。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分为优(85~100分)、良(75~84分)、及格(60~74 分)、不及格(59分以下)。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优(85~100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

(2)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4)答辩过程思路敏捷,叙述清楚,论述全面、正确,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正确。

良(75~84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3)答辩过程思路比较清楚,可以较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基本正确。

及格(60~74 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2)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3)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4)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5)答辩过程思路基本清楚,回答问题不够全面、具体,能部分地运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回答问题。

不及格(59 分以下)

(1)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2)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3)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4)答辩过程思路不清,观点不明,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回答问题。

(5)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4.凡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不能获得该环节学分。若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试点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申请学士学位的论文最终成绩必须在良以上。

六、抽查评议与成绩验收

1.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结束后,由市电大(或二级学院)和试点教学点进行汇总和初审,省电大抽审要求见开放教务处文件通知。毕业论文经审核合格后给予5学分。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2.中央电大对毕业论文验收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附件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初评成绩评分标准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满分为100分,由指导教师根据以下标准评分。

一、85~100分

1.全面完成课题要求,选题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专业性。

2.分析研究方法正确,方案设计合理,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围绕课题的观点鲜明、正确,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材料详实、充分,数据完整、可靠,论证有力、充足,层次分明、逻辑清楚、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材料所必须的附件齐全。

4.满足专业要求的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二、75~84分

1.按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能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围绕课题的观点正确,材料充分,数据可靠,论证比较有力,逻辑性比较强,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材料所必需的附件基本齐全。

4.满足专业要求的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三、60~74分

1.按要求基本完成课题,选题尚可,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尚可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基本齐全,数据比较可靠,论证有一定说服力,结构比较完整,格式比较规范,文字材料没有明显漏洞。

4.满足专业要求的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四、59分以下

1.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陈旧,无实用性和研究价值、无可行性或偏离专业。

2.研究方法不正确,存在较明显的观点错误或观点不明,基本理论、知识运用错误。

3.材料不齐或虚假、数据不正确或伪造,论证无力或片面,漏洞明显,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文字材料未能达到写作基本要求。

4.不能独立完成实践过程。

第12篇:毕业论文会计学

论文题目:

浅谈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教 学 站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

业:

石景山党校 陈亮

刘祥坠

2010级会计班

2011年12月7日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的形式销售产品,从而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尽管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数额如果过大,将会导致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减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持续能力,因此,我认为,充分认识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并剖析应收账款的利弊,进一步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将对企业合理使用赊销机制,合理设定应收账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应收账款;财务危机;赊销;管理机制

I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应收账款的现状及成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企业自身的原因 ..............................1 2.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 2.1高额应收款影响企业现金流入,易引发财务危机 ..1 2.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盈利 ................2 3.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建立 .........................2 3.1建立信用管理机构和客户资源库 ................2 3.1.1建立专门对赊销进行管理的机构 ............2 3.1.2建立动态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2 3.2加强企业的监控和内部审计 ....................3 3.2.1建立应收账款监控体系 ....................3 3.2.1.1赊销发生监控 ..........................3 3.2.1.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 ..........3 3.2.1.3信用及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 ....4 3.2.2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4 3.3应收账款发生后,要建立合理的处置机制 ........4 3.3.1成立清收小组 ............................4 3.3.2债务重组 ................................5 3.3.2.1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 ..................5

II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3.3.2.2债转股 ................................5 致谢 .............................................7 主要参考文献 .....................................8

III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引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的形式销售产品,从而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尽管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数额如果过大,将会导致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减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持续能力,因此,我认为,充分认识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并剖析应收账款的利弊,进一步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将对企业合理使用赊销机制,合理设定应收账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应收账款的现状及成因

根据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具体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1.2企业自身的原因

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2.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尽管应收账款能使企业的销售额度扩大,但是过量应收账款的累积也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高额应收款影响企业现金流入,易引发财务危机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我国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却资金匮乏的

1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状况。

2.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盈利

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账成功率在50%以下,而在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已达到60%以上。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际已成坏账但未作坏账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3.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建立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已不可忽视,剧增的应收账款将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危害,因此要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此,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3.1建立信用管理机构和客户资源库

在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从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因而防范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3.1.1建立专门对赊销进行管理的机构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3.1.2建立动态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的人力也可

2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重点调查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

3.2加强企业的监控和内部审计 3.2.1建立应收账款监控体系

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 3.2.1.1赊销发生监控

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在接受顾客订单流程,顾客的订单只有在符合管理当局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销售单管理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客户动态管理系统提供的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销售。

在批准赊销阶段,信用管理部门的职员在收到销售单后,将销售单与该顾客已被授权的赊销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加以比较。并对每个新顾客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信用部门决定是否批准该客户的赊销,并在销售单签署明确的意见。

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财务部门应将销售数据和资金收回数据及时反馈给信用管理部。

3.2.1.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所有责任都交给主要负责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和资信调查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能。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门,更新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

3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3.2.1.3信用及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

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使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可以快速识别应收账款的逾期风险,以便选择有效的追讨手段。

在工作中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 3.2.2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我国内部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经营效益审计等方面,而对于企业内控制度设计、遵守,揭示企业员工舞弊、贪污等工作进行得远远不够。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3.3应收账款发生后,要建立合理的处置机制

即便设置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监控体系,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逾期应收账款,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监控体系的制定是否合理以及监控体系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其次是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随时有可能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在逾期账款面前,我们除了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执行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积极的方式。 3.3.1成立清收小组

4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对应收账款催讨企业管理当局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参加工作。

(2)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

(3)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提高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清收小组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划分,按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债权分为6个等级:正常债权、要注意债权、问题债权、危险债权、实际破产债权、已破产债权。逾期应收账款一般指除正常债权以外的5种债权,清收小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催讨方式。对于要注意债权和问题债权首先要分析拖欠的原因,如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积极与对方有关部门联系,争取能解决双方纠纷,如属于对方短期资金困难,不应过多的干扰,而应最大限度地争取顾客,保持市场份额,为下次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危险债权和实际破产债权清收小组要

加大催讨力度,争取在债务人进行破产程序前收回债权,并寻求债务重组的可能性。对于已破产债权清收小组应积极进行司法程序,尽可能收回部分债权。 3.3.2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处置企业应收账款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采取贴现方式收回债权、债转股、和以非现金资产偿债三种方式。 3.3.2.1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

贴现方式是指在企业资金严重缺乏而购货者又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债务人一定的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这种方式不同于企业在销售中广泛采用的现金折扣方式,首先它是针对债务人资金相对紧张的逾期债权,其次往往伴随着修改债务条件,即债务人用现金清偿部分债权,剩余债务在约定日期偿还。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虽然损失了部分债权,但收回了大部分现金,对于盘活营运资金降低坏账风险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方法。 3.3.2.2债转股

5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债转股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从而解决双方债权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债务人一般为债权人的下游产品线生产商或流通渠道的销售商,债权人把债权转为股权投资后对产品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很有利。

总之,只要企业采用有效的措施,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是可以防范的,也只有进行科学的防范,才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既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又使应收账款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6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感谢指导老师给予我的建议,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大家的帮助和整个写作过程让我学到许多知识。

7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关志宏.《浅谈应收账款管理》.《中国工会财会》.2005年3期 (2)张廷华.《浅谈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会计之友》.2005年第6期 (3)江文博.《应收账款管理探析》.《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2期 (4)廖强风.《新议应收账款管理》.《会计之友》.2006年第2期下半月 (5)黄晓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初探》.《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3期

(6)王莉.《企业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4期

第13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论会计管理中的会计控制与委托代理关系

[摘要]会计控制本质上所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了广义会计控制,认为企业内外部的会计监督与财务控制(包括国有资产监管),都可以归结为会计管理问题。基于这种会计管理的三层次会计控制体系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

[关键词] 会计控制 委托代理 分析

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强调会计控制,并试图通过会计控制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对会计控制问题已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刘玉廷博士结合新修订的《会计法》,从建立、健全本单位会计监督制度和强化会计的外部监督职能的角度阐述了对会计控制的看法;阎达五教授提出了双元控制主体架构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路;汤谷良博士从“财务管理”而非“公司理财”的角度出发,对财务控制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尽管人们在会计控制与财务控制内涵的认识上尚存在一些分歧,但在围绕控制实现会计目标或财务目标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却是共同的,即努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现代企业的“会计控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会计控制,还包括财务控制。会计控制体现了现代企业“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特征:一方面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因为所有者拥有对经营者的评价和任免权,同时也决定着其报酬的高低,因此可以说经营者的经营是在所有者的监督控制之下进行的;另一方面虽然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所有者必须依靠经营者“尽心尽力”地工作才能实现其资本的扩张和企业价值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又受到经营者的牵制和控制。笔者认为,这种从整体上思考会计控制的研究方法是极具创见性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这几年,我国对会计控制(这里指广义的会计控制,包括国有资产监管)问题一直非常重视。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者权益,国家先后颁布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城市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意见》、《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关于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意见》、《关于研究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总体设想》、《关于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暂行规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等法律法规,从制度建设上为强化会计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借助于委托代理理论,拟从企业内部与外部结合的广义角度探讨现代企业的会计控制问题。

一、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观广义的会计控制本身内涵着委托代理思想,所谓“双元控制”或多层控制其实质就是如何优化委托代理条件下的会计或财务监督问题。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用代理制取代出资者控制是企业制度的一大进步,但它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在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对代理人的监督,随着代理人控制权的增强而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代理人是负责生产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根据信号显示原理,一般在初始时,人力资本的显示信号可能是比较弱的,但动态地看,其信号显示会因代理人边干边学而由弱变强,不断提高其谈判地位,甚至会逐步争取一部分所有权。非人力资本与所有者的可分离性,意味着在代理人控制下非人力资本易受“虐待”,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更是如此。因代理人不承担其行动的全部经济后果,很可能将这些资源配置到那些并非能使公司现值最大化的用途上去,所以需要订立契约和设立监护主体。而人力资本与所有者的不可分离,又意味着人力资本所有者容易“偷赖”,而会计则是委托人观察代理人是否偷赖的一个“窗口”,通过观察到的信息来判断代理人执行契约的努力程度和效果。因此,会计控制倍受委托人的重视。

对出资人来说,他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有效的会计控制作保证。委托代理关系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它

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应相应地向代理人支付何种报酬。由此而形成的委托代理制与现代产权制度密切相关,产权制度不同,委托代理制的形式、内容及其反映的经济关系亦不相同,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委托代理制就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现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整合的组织机制。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往往不一致,这样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就产生了经济学家经常提到的两种行为,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目前,在会计管理中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

1.一部分代理人利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向委托人隐瞒事实。包括向委托人隐瞒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环境等有关信息以谋求委托人的较低期望值,从而减少经营压力,为以后谋取私利创造条件;向委托人隐瞒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骗取委托人的任命;尽可能争取得到较多的低价资源,得到政府扶持。

2.在企业经营中采取各种方式损害所有者利益,包括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经营损失(或增加经营收入),增加不必要的费用以谋取私利,如购买不必要的奢侈品供自己享用等;编造种种理由推卸责任,运用各种不正当手段减少上级代理人可能给予的惩罚等。

3.在企业改制及产权流动重组过程中使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时,以各种名目化国有资产为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办集体企业与非国有经济联营,逐渐把国有资产转变为非国有资产;在企业存量资产调整中,对企业产权评估不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4.缺乏长期投资和技术改造的动力。由于经营者剩余收益激励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涉及未来的重要决策,如投资和技术改造往往被经营者限定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这种作法经常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不一致,导致“行为短期化”,即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不合理,但从经营者个人来看又是一种很“合理”的选择。

5.财务关系透明度低,甚至是“黑箱操作”。除了部分属于财会人员素质低、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外,许多情况则属于有意而为的结果。透明度低是部分不合法或不合理收益转为合法、合理的“技术保障”。

6.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代理人可能基于网络技术与企业外部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网络式虚拟联盟),这时,企业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的利益,还需要考虑基于网络联盟的其他公司的利益,它使得会计管理责任范围扩大,经营复杂性增强。委托人如何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减少各种风险,正确开展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控制(包括与外部加盟公司之间的会计控制)成为现代会计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出资者在非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使一些不称职的经理充斥企业管理岗位,排挤了优秀的经理人员,即产生了所谓的“劣币排斥良币”现象,等等。这些情况表明,企业会计管理只有从内外结合的整体角度开展会计控制,才能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科学的水平。

>

二、建立委托代理观指导下的会计控制机制

会计控制实质上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即控制主体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将自己的目标、要求、企望传达给被控制者,使之用于规范和指导其行为。对于出资者(企业所有者),他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他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手段间接地进行控制。从委托代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会计控制是以一定的市场经济博弈规则来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的,这个博弈规则就是市场经济参与者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代理合约。实际上,它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过多次博弈而谋求得到的一种均衡。进一步讲,在国有企业的会计管理中,会计控制机制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四个因素:①国有资产流失对有关部门和人员带来的好处;②市场对这些部门与人员作弊行为的处罚;③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等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能力;④有关机构和人员的监管

责任等。如果市场对作弊行为反映愈强烈,监管部门的能力愈强,法律赋予会计控制人员的责任愈大,那么有关部门与人员的作弊动机就愈小,就愈有可能客观、全面地履行受托责任。反之,如果有关管理部门或人员通过作弊等行为可以获得明显的利益,而且市场漠视作弊行为,相关中介机构承担的责任又很小,那么有关部门与人员就极有可能作假,甚至串通会计控制人员共同作弊。

在委托代理条件下,作为导致市场失灵的两大“体制缺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能依靠非市场机制加以妥善解决。亦即,出资者将资本授权给经营者经营后,必须辅以严格的监督,这样才能实现会计管理的预定目标。本着提高委托代理的效率原则,有必要从广义角度重新认识会计控制的内涵。我们将会计控制权分层设计如下(见图1),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想增强这种会计控制权的约束机制。

→表示层次关系……表示制约关系

图1会计控制的层次结构

依据上图,我们将会计控制的层次结构分为个层次,现分述如下:

第一层次,是出资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主要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借助于这一机制来引导经营者行为是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在构建经营者激励机制过程中,应灵活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形式:(1)利益激励机制。首先要确立经营者的独立利益。其次,改变经营者的收入实现形式,使国有企业经营者享有一定的企业剩余收益,具体包括基薪收入、风险收入和高额退休金等。(2)职位消费激励机制。指经营者除货币报酬外可按其职位享受企业所给予的待遇。从降低改革成本角度出发,应通过界定不同企业规模和经营者业绩应享受相对称的职位消费层次来选拔任用企业领导者。(3)精神激励机制。即通过传播媒介宣传和塑造企业家精神来激励经营者。(4)期权激励机制。期权激励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手段,现阶段正处于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从国内已采用此种方式的企业看,其具体形式有股票期权、绩效股、股票增值权、虚拟股(干股)和奖金转股等具体形式。这些激励措施的共同点是:既使经营者报酬与企业资产增值相联系,又与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相结合,使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趋同。

对经营者的约束除加强内外部会计控制外,还需要会计工作者充分利用各种市场机制的作用,如股市机制,通过股市涨落及由此引起的后果来刺激经营者行为。如股东通过大量抛售股票来解除代理关系,以取得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再如组织机制,即通过股东大会及董事会举手表决来罢免经营者,主动解除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同时人才市场机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通过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价值的体现,来驱使企业经营者的自重自强,培育良好的企业家形象。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会计控制的保证。企业应根据会计控制的要求实行纵向授权制,股东大会给董事会授权,董事会给董事长、总经理授权,形成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划分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等各级管理机构间的责权限,譬如对于决策上出现的失误,应当追究董事会的责任,而在执行上出现的问题追究经理班子的责任。经理班子要将经营目标细化,与董事会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以作为奖励依据等。同时,要适应中国国情,努力探索处理好新三会和老三会关系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外部董事制度,吸收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进入董事会,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此外,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为出资者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进行专门监督提供保证。

第二层次,是出资者的外部控制,包括对经营者,以及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系统的控制,如监事会制度和财务总监制度等。监事会制度是对试行两年来的稽察特派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也是对出资者会计控制工作的总结提高和升华。监事会以会计控制(财务监督)为核心,通过查账,对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

犯。当然这里的监事会不同于1993年《公司法》中规定的“监事会”概念。监事会制度具有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专业性、经常性和廉洁性等特征。《公司法》中的监事会,主要在企业内部产生,虽然也有少数由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委派的兼职监事参加,但没有改变监事会成员受聘于董事会或总经理的现实。这种监事会组织制度内部化,无法克服或根治“内部人控制”现象,所有者缺位问题似乎更突出了,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建立和完善政府外派监事会制度,就是针对这一矛盾、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实行监事会制度使围绕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控制工作在方式、内容、手段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符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同国际惯例接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资产监督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创新。

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出资者的会计控制,我们认为监事会制度在今后的监督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完善。当前,则必须认真研究并亟待解决以下问题:(1)监事会人员组成和高效工作问题;(2)对国企进行监督评价的标准体系问题;(3)如何依法开展监督检查问题。《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监事会监督属于事后监督范畴,其目的是为了做到政企分开,避免由于监事会监督而成为企业的新婆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产权理论上讲,出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事后监督一个环节上,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体现出资者的意志和利益,这是任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下的企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新《会计法》从会计控制角度强化了对企业的经营、财务、资金等各项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体现了所有者的意愿,维护了出资者权益。如何在监事会监督检查中处理好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在监督实务中摸索,以期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质量。财务总监制度则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其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或者控制)地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从产权角度看,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以产权约束为核心的会计控制。它在解决现阶段国有企业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和“产权约束软化”问题上具有积极意义。现在有一种意见认为,财务总监制度涵盖和扩展了总会计师制度,因此在实施财务总监制度的企业里一般可不再设立总会计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这

样简单地去认识。财务总监委派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董事会委派的,并具有经营管理权,一种是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委派,专门从事财务监督(会计控制)工作。由于委派机构不同,工作职责不同等原因,目前财务总监制度亟需完善。我的看法是,明确财务总监统一由国资部门委派,总会计师制度不但不能取消反而还要增强。即通过明确两者的职责,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他们各自的积极作用。具体理由有二个,一是《会计法》的要求。新《会计法》第36条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投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由原《会计法》的“可以”改为“必须”,总会计师的重要性得到了法律强调,为会计控制建设明确了具体方向。二是职责作用的要求。总会计师的职责作用不同于财务总监。现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这两种职责作用经常混淆,需要澄清。就国有企业而言,财务总监是由国资部门派驻企业,对企业经营者依法进行监督与约束的代表,而总会计师则是企业经营管理班子的一员,是财务总监的监督对象之一,两者的地位与职责不一样,因此,财务总监不能取代总会计师的职责。

第三层次,会计审计系统对企业业务组织系统的控制。从竞争的角度分析,会计人员必须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充分行使理财自主权。即,会计审计系统应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会计控制,这也是新《会计法》所要求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即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单位其他人对单位负责人负责。企业会计审计部门具有对经营者的建议权,但不应具有监督权,这与现代监督理论是一致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没有利益关系,监督者在人事上、经济上应独立于被监督者。另外,应遵循顺向监督原则,监督者

只能来自于被监督者的上级或同级以上其他独立的第三者。经济控制论认为,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人员在经营者的领导下,以财务信息的形式服务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人员在组织上、经济上依赖于经营者。让会计人员监督其上级——经营者,这显然不符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分离的原则,而且也不符合顺向监督的原则。可以明确地说,日常会计控制只是企业内部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自上而下或自我监督约束的一种内部监督,并不具备监督经营者的职能。要扭转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应通过健全对会计的约束机制,强化外部力量对会计的监督,而不是要求会计来监督经营者。因为经营者对出资人利益的侵害,要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来进行,在会计上必然有所反映。如果对会计的监督到位,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暴露无遗。

三、结束语

事实表明,目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望企业会计人员采取内部监督与控制的形式是不可能解决的,因为这既不符合委托代理理论,也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相悖。一方面,会计人员作为一种“内部人角色”,往往易陷入“内部人控制”之泥潭;另一方面,作为被领导者去监督领导者,在事实上难以持久,有悖管理科学之精髓。同样,由于我国中介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完全信赖于注册会计师等的中介监督也不具现实性。因此,结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会计环境,从广义角度探讨会计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是符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应当明确的是,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那种用静态的眼光看会计控制,并将其局限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思维是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在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会计控制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无法控制的或者未加考虑的会计控制目标,现在需要加以考虑;电子商务、无纸化会计的出现,违法者作案技巧提高,隐蔽性增强等,都给企业会计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新修订的《会计法》所实现的若干重要突破.会计研究,2000;1

2、阎达五,宋建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路.会计研究,2000;3

3、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会计研究,2000;3

4、吴水澎等.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5、于长春,伍中信.弥补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督缺位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0;6

6、杨照华.会计法治与市场经济.会计研究,2000;7

7、杜滨,李若山.企业内部控制与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财务与会计,2000;4

8、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审计研究资料,1997;12

9、内部控制结构:控制风险评估.审计研究资料,1997;12

10、高建兵.委托代理关系与会计控制权浅论.财会月刊,2000;4

11、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第14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5-06-17来源:毕业论文手机版

新会计制度在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会计制度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面临信心情况采取的新对策,它是符合我国经发展的,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由于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大胆地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被国际会计界所认可和接受。这对于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会计制度实施过程当中,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各样的环境的考验和机遇,挑战和压力,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我们党和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 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a confidence to take new measures, which is in line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economic system,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further improved.Since the accounting system in the building, boldly from the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methods and accounting statements, so that our accounting system gradually converge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practices,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the accounting profeion.This is crucial in China\'s further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play a positive role.But in the proce of implementing a new accounting system,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for a wide range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preures, we should seize opportunities, meet challenges,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continue to develop.Our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Key words: new accounting system response

引言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新形势的发展,我国的新会计改革制度也随之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近二十年来,财政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高潮。它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我国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经济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会计制度发展的状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制度是重要的政府行政法规,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依据,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保护资产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经济信息,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节约生产成本,增强赢利能力,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从而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 实行计划经济, 会计制度体系是从前苏联学习的, 实施其间也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有些小的修改。1979 年——1992 年, 试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 尝试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 经济联系日益复杂, 资金来源多渠道, 利益分配多元化, 使会计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极不适应, 1993 年7 月1 日以来, 会计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序幕,使我国的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2000 年12 月29 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 ,并于2001 年1 月1 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高潮。它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近几年来,财政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的重大成果常常被称之为“新会计制度”。其实“会计”一词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已很久远, 它是适应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而会计制度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 有文字记载的会计始见于西周,《周礼》中对职掌国家会计的“司会”的职责中记有“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1)以后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 手工业也逐渐发达, 民间开始使用旧式簿记进行记录和核算, 还谈不上会计制度。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是很落后, 除了大型银行外采用新式会计的企业极少, 工商界通用还是以前的旧式簿记。总之,我国的会计制度一直处于一种落后状态。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努力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建成了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速,在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背景下,我国在会计制度方面实施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改革,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和过渡。在具体改革内容上,包括会计平衡公式的改革、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改革、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等方面,都大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上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这次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为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为此后进行的以增值税为主要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提供了基础保证。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由于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大胆地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被国际会计界所认可和接受。这对于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新会计制度实施及与旧会计制度比较

(一)新会计制度实施分析

关于新会计制度,虽然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在学术界,对其真正的含义仍然有争议,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界定一下,以便研究。关于新会计制度的准确叫法应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叫法,即新会计制度应称为新的“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另一种是学术界的叫法,新会计制度应称为“新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新会计制度既包括具体的会计制度,也包括会计准则,还包括其它涉及会计核算的规章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新会计制度”实际上的涵义与上述两种规范叫法的内涵是一致的,是上述两种叫法的简化,也是会计实务工作者的一种通俗叫法。以下为了讨论方便,我们继续用这个简化的名称。

新会计制度包括的内容有: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系列。包括: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中期财务报告”、“存货”、“固定资产”。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系列:包括《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

(二)新旧会计制度比较

与旧会计制度相比,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变化:

1、适用范围不同。新会计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会总。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和经济成分的会计制度,导致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

2、新会计制度补充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并强调其重要地位。在会计核算中, 可能会遇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相一致的事项, 例如,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在租期未满之前, 从法律形式上讲, 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 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 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 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固定资产的控制权, 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一并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用。以前的会计制度有此规定, 但没有明确提出是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体现对经济实质的尊重, 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越来越复杂,经济现现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会计核算比必须反映其经济事实,而不是简单的反映其经济形势。

3、新会计制度扩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 使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这是历史成本原则的要求。新会计制度规定, 如果各项财产发生减值, 应当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这实际上是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的修正, 意味着企业的资产可以按照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价值计价, 不再局限于历史成本。这项性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是企业不能乱用此项规定,进行投机活动。这项变化增加了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内容, 这些规定缩短了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的距离。

4、新会计制度使谨慎性原则运用的更充分、更彻底。在我国,不少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的现象。新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这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等问题, 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存在的风险加以估计,是企业单位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且对风险的发生也起到了预警的作用,保护了企业的利益。

另外,新会计制度改变了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准则,如:(1)现金的溢缺由过去的通过“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改为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 (2) 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的提取不再通过“存货跌价损失”科目核算, 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3) 对于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转销时不再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而是作为资本公积入账; (4) 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或损失不再记入“其他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而是通过“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等等。同时也对一些会计基本要素概念的表述重新作了规范,如:自唱、收入、负债等。

三、新会计制度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工作在财政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新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我国新会计制度面临的宏观国际背景

1、加入WTO给新会计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加入WTO为我国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加入WTO后,我们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建立既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又较好地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显得日益紧迫。其次,加入WTO对我们改变会计工作的现状,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WTO规则的要求,对成员国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更加公开、透明,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状况。这些要求使得新会计制度得以顺利实施。同时,随着会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需要大批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高级会计人才。就我国会计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的现状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临巨大的挑战。第再次,加入WTO使我国的会计服务市场面临着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同行业的进入,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有利于我国的会计中介机构执业技能和质量的提高,给国内会计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会计中介机构在竞争能力、执业水平、风险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与国际同行业相比还存有差距,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扎实工作,迎头赶上。

2、经济工作的深入发展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做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将走上世界经济舞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会计标准国际化既是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各国降低交易成本、筹资成本的客观要求。会计标准如果不实行国际化,中国企业要到境外上市,就需要分别按照国内、国际会计标准编制两套财务会计报告,这样,企业的筹资成本必然增加。今后,我们必然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待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

(二)新会计制度执行中所处的国内环境

1、党和政府对会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会计制多的执行工作。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会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朱镕基同志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对会计工作作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重要指示,在历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分别从整顿会计秩序、深化会计改革、培养会计人才、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多次对做好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既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会计工作指明了方向。

2、虽然新会计制度的制定适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淡化;会计基础工作弱化;会计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不足;会计管理体制设计不完善, 使基层会计管理工作虚位;会计人员工作量大, 责任重, 待遇低, 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环境不好;会计管理松动涣散迹象不断出现,一是会计业务管理部门放松了自我学习提高, 对会计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准, 对变化的业务认识不到位,二是会计人员流动失控,三是会计队伍的智力资源流失较重。

(三)与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的问题

1、新制度实施时, 四周“静悄悄”。一是宣传力度不够, 培训学习不到位。新基本制度实施, 应该引起广泛尤其是会计工作者的关注, 有关部门应进行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但笔者的观察是: 央行大部分员工未接到基本制度即将实施的信息, 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对基本制度无清晰的认识。对基本制度的培训学习仅限中心支行级别以上会计财务科的个别人员, 基层业务人员没有接受到有关培训, 甚至没有见到基本制度的文本。二是新制度棚架, 在基层会计部门实施滞后。

2、新制度缺乏系统性说明。基本制度对会计工作做出了大的、原则性规定, 对具体工作的指导性有的并不明朗。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会计对同一条款的理解也存在偏差, 因此, 应及时编制基本制度说明, 给具体工作实务明确规范, 使整个会计工作系统化、一体化、科学化。

3、新制度存在六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对会计重大事项明确界定。会计重大事项是防范会计风险的重点环节。工作实践中, 监督与被监督部门对有些会计事项是否归入重大事项存在理解差别, 而且核算部门不同, 对会计重大事项的认定范围也不一样。解决这种争议, 微观上无明确的规章可循。二是对事后监督工作规范性规定欠缺。制度明确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一个环节, 但没有提及事后监督业务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及框架性的工作规范。实际工作中事后监督中心很像个“回收站”, 会计核算的收尾工作都集中在事后监督中心, 人员紧张, 工作繁重,监督重心偏移, 难以达到设计的监督目标。三是计息规定太简要, 不够明细。四是个别条款操作性不强。五是相关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顾及主要岗位休假影响正常工作, 忽视道德风险的防范。五是新凭证的签章设计问题。新凭证个人名章签章栏舍去了“会计”, 增加了“事后监督”。这会引发以下问题:1.会计主管责任缺失。2.事后监督参与事中控制。3.“事后监督”签章人不明确。事后监督签章的位置在会计凭证上排序是第一, 责任重大, 这个章该谁签? 是监督主管还是监督员? 怎样分配在监督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的责任? 这个签章指向人模糊。4.淡化事中风险防范。会计凭证签章是因为见证责任而积淀下来的。新凭证中设计事后监督签章栏,令事后监督人员既承担了直接会计责任, 又承担了监督责任, 会弱化前台业务处理人员责任意识, 淡化事前、事中控制, 增加风险系数, 不利于会计核算整体质量的提高。

四、解决新会计制度执行中问题的对策

面对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压力,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面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 观念回归, 重新审视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从口头重视变为思想重视, 从业内重视变为整体重视, 从员工重视变为领导重视。落实会计人员的待遇问题。建立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奖励措施务必具体、可操作; 稳定会计队伍, 吸引专业人才服务会计工作, 再创央行会计工作新辉煌。

(二) 搞好调研, 修订完善 新制度

任何规定都是基于当时的工作生态状况制定的, 这种生态状况是变化的, 因此制度的不适用状况是正常现象。但是好的制度是来源于对工作生态的不断适应。所以, 我们的制度制定者要不断地深入会计工作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以人为本, 以防范风险为核心, 科学修订完善新制度, 为央行会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 尽快编制制度说明, 增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

编制制度说明, 要对旧制度的有关补充规定进行整合筛选, 来一次全面清理, 对部门规章与基本制度冲突的,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纠正。制度说明应涵盖中央银行的全部会计业务, 如凭证的使用、填制、传递、整理等, 能细则细, 务必具体;同时, 还要能不断进行补充、丰富、完善, 成为会计工作实务的具体指南。

(四) 建立会计业务部门的协调机制

在这个机制下, 会计业务部门间争端能够快速有效解决, 相互之间和谐相处, 共同完成央行会计各项核算工作, 保证资金安全, 不断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五) 对会计凭证签章设计应慎重

事后监督在会计核算中承担的责任与会计主管应承担的责任不能混为一谈。对签章的设计也应有明确目标, 符合成规。

(六) 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

明确会计监督业务的独立性、严肃性, 理顺监督信息上传下达及横向交流的渠道, 从科学、效率、便利的原则出发分配会计核算业务流程, 提高监督效率, 改变目前事后监督是“回收站”的现象。

结语

总结本文,本文通过对会计制度的发展的回顾,以及在现在社会的发展情况的介绍,阐述了新会计制度的发展的背景,及其在国内外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指出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我们党和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使新会计制度尽快与国际新的经济形势接轨,适应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和网络知识的普及,会计从原始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电算化操作,这对会计发展历程来讲是一个重大变革。在这次变革过程中改变最明显的是会计处理信息,使得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信息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计算机为工具,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二)数据处理微机化,内部控制程序化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需要程序、软件、内部控制等复杂的关系来完成。由于数据处理微机化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

(三)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即将分散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账、转账和报表处理;以报表形式打印输出,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四)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会计电算化要求建立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它对数据的处理也按程序规范化进行。在电算化系统中,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储存在存储器中,磁性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手工会计必然存在明显的区别,其区别除体现在上述各项特点外,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手工会计系统简单,只有会计人员即可完成;一般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行业特点,针对本企业工作的需要来设计。会计电算化系统复杂,由会计人员、程序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合作完成;系统设计除要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外,还必须遵循特定的电算化制度。

(二)账户设置和账簿登记方法不同手工会计下按会计要素类别设置账户,并据以设置和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做法,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分别登记,容易出现单方面记账。会计电算化则预先设定好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供应商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并能实现相关联的信息同时记账,自动进行登记,最后以报表和账套的形式打印输出。

(三)账簿记录错误更正方法不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只要原始数据输入正确,不会发生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差错。因手工会计对于账簿记录因合法性而出现的错误,也只是采用类似于红字冲正法以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

(四)对账、结账及期末账项调整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手工会计下,为了保证账证、账账实相符,在结账前往往需进行一系列对账工作。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则因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不会出现账证、账账不符情况。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使得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和数据转抄中解放出来,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会计专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还要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发展成复合型人才。

(三)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电算化下只要发出指令,计算机可随时根据机内数据完成上述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会计电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未来,会计电算化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以网络技术为平台,会计电算化得到发展和普及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普及。

(二)会计信息处理专业化、智能化由于会计信息处理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会计人才,因此为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会逐渐寻求委托记账的机构。此外,随着网络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也会朝着智能化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统一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目前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不但包括财务软件的全部模块而且有关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模块都已经成熟。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电算化会计将是传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完美统一。

(四)促进会计体系的发展和变革会计电算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他涉及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其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

总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必将得到普及应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促使会计人员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知识,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将会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走向统一,推动会计工作发展和变革。

第15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

一、前言: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以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与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人的特殊行为以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纪人(社会主义)假设,而经济管理学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经济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随着这一方向,经济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二、社会现状:

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一下社会的现状:

(一)浅谈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

在会计上,有的会计人员组织不对称的信息规律,采取“隐瞒财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作弊。有三:

1、会计人员自身信息优势谋取私利。

2、会计人员与经理人员采取合谋的手段舞弊。上已述及,经理人员的是自身的收入、声望和地位等,与者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不同。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不参与企业的经营,是财务报告来企业的。而经理人员经营企业,掌握企业全面的信息,隐瞒企业的真实信息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3、企业者信息优势欺骗企业外部利益人。

企业要会计报表向外部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企业的真实情况可能企业内部人员知道,这使企业有条件假会计来偷漏税、骗取银行贷款或骗取其他信用等。 必须构筑监督系统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益冲突,企业能正常运行下去。而这里所讨论的信息是指会计信息,那么所的也是会计监督。不会计监督,财务欺诈或会计造假会盛行,使市场交易费用变得无穷大,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也使会逐渐怀疑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性。既然一方要隐瞒信息,另一方要窃取信息,那么双方博弈的“均衡点”应是会计监督系统 推动会计财务信息公开、公平、公正。

在层次中,者拥有企业财产的终极权,他将财产交与经理人员经营管理,当然有权监督经理人员;在个层次中经理人员将经营权进分解,委托各职能部门行使,当然有权监督各职能部门;个层次同个层次。在企业外部,对国有企业拥有权,以而拥有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权。在我国,监督权是授权财政部门来行使的。,也授予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以会计监督权。

(二)浅谈中小企业的内部制约。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组成,对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起着 推动作用。完善和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制约制度具有与大型企业同等的作用,忽视。另外,内部制约制度是规范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一些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制约制度,使经济进展受到制约。,加强中小企业内部制约制度的建设是推动企业健康进展良性循环的途径。

企业的内部制约牵扯范围较广,是会计,还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全。采购,

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管理, 探讨开发,人力资源等。企业的内部制约环境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造就的,企业的领导,会计人员和的员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制约认识的策略:

1.提高中小型企业领导的管理素质。企业内部制约环境怎样由企业的管理者来决定。内部制约与企业领导、带头执行也有很大的联系硕士论文。提高企业领导管理和管理思想,使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内部制约制度的量和必要性,中小型企业内部制约制度得以正常发挥作用的。要使企业领导明白,正是让感到办起事、花起钱那么顺手的制度系统,使得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人在行使权力时多了一份制约、多了一份提醒、多了一道程序,才使企业资产多了一份安全、企业经营决策多了一份谨慎,以而使企业经营少了一份风险,企业的就多了一份保障。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内部制约知识。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制约的,其掌握业务素质和内控知识的高低尤为。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论文范文专业技术偏低、会计工作不规范、所披露会计信息真实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等情况,应以加强年度性会计资格认证制度管理上抓起,督促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提高业务。而内部制约知识应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学内容,将内部制约制度列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考试之中,使内部制约制度逐步深入到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心中,牢固掌握并运用。

3.加强全体员工,尤其是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内部制约制度教育。企业内部制约应当建立在道德规范的上,当企业每一位员工明确,观念趋同,内部制约才能更的。企业应定期对职工内控知识的讲解,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执行内控的观念,知道的一举一动都要会受到内部制约制度的牵制和约束。建立良好的制约环境,才能使中小企业在内控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三)浅谈会计失信。

当前,我国某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会计信誉已受到严重损害,会计造假问题急需解决。因为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它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它是财富,又是财源,还是财力;它是企业取胜的法宝等。现实中会计失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我国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我国经济转型的现状和会计体制的不完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等都会造成会计失信。为了重塑会计诚信,必须完善法律约束,必须分离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等。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机遇和挑战将不断变化,会计诚信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会计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它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并且实践证明,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会计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会计事务所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会计事务所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这些信息不对称就成为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2、我国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会计这门学科是貌似精确但并不精确的科学。这主要因为会计本身的灵活性、选择性、滞后性以及职业判断而引起的。只要会计人员“创新”体制的存在,会计体系选择空间的相对应,而理论界“创新”意识的落后,这样会计失真、会计信息提供者信用危机都

是不可避免的。

3、我国经济转型的现状和会计体制的不完善是会计失信的直接原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不适用新的市场经济,而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又没有迅速有效的建立,这样会计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会计人员诚信失信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经济转型期间,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理论未建立,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正确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易陷入迷茫与彷徨,而个别人自我约束力差,对社会责任职业责任重视不够,转而追求特权、金钱,造成职业道德败坏,对社会无信,社会道德秩序的失衡,结果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底线崩溃,提供虚假信息。

4、“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是会计失信的动力。企业经营者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盈利,而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更关心的是企业的利润。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由于人都是具有风险意识的经济人,在关键的时刻就会出现诚信问题。首先企业的负责人,他们通过提供虚假信息,可以获得企业投资者的信任,可获得享受权利,如升职、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企业的会计人员通过提供会计信息,可获得生存的保障,如保住饭碗、加薪、奖励等;不提供则丧失享受的机会。企业则可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的信任,获得额外的收益,而不做假账,它们会丧失机会成本;如果对方提供虚假信息而没有被发现,则本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如果本企业提供虚假停息没有被发现,它可能获得丰厚的收益。对风险喜好者来说,会计作假是获得收益的最便捷的途经。

况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我国对提供虚假信息处罚的力度不够,而相关的法律,执法机关的不完善,造成会计造假的成本低廉。在风险收益的诱惑下,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高薪”养“廉”的窘况中,会计信息直接提供者不得不铤而走险,这就为企业提供虚假信息以更大的操纵空间。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见会计失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广阔的实践沃土。只要人贪婪的欲望不满足,只要信息存在不对称,只要会计体系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会计诚信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但这也不意味着人们在失信面前是无能为力。如果社会各方面和企业都以积极的姿态重视会计诚信问题,用实际行动来改正不足的地方,那么会计失信的杀伤力将在人们的控制之中。

三、总结:

确实,这都是现如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有许多会计人员都是毕业后经不起这种诱惑而走上违背道德的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从而走向一条不归路。要毕业的我们也应该从各方面的了解来提高自己,为自己以后在会计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

我国经济转型的现状和会计体制的不完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等都会造成会计失信。为了重塑会计诚信,必须完善法律约束,必须分离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等。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机遇和挑战将不断变化,会计诚信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我国加入WTO后,对于我国的职业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来讲是挑战大于机遇,甚至有了生死存亡的危机。那么我国的职业会计队伍是不是前途渺茫甚至是没有施展的空间?答案是否定的。古语云:衰兵必胜。的确,现在的形势是严峻的,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关键是看我们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候如何去做。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发展是硬道理,竞争靠实力。有了能力才能

抓住机遇,有了能力才能迎接挑战。对我国的职业会计队伍来讲,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当务之急,是最为紧迫的问题,我国职业会计师的出路在于努力学习,武装自己不仅要向国内的高水平者学习,而且要向外国的高水平者学习,多途径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审计职业道德是对注册会计师最起码的要求,是注册会计师除能力以外又一个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们的职业会计人应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去为中国的会计执业队伍走向世界而奋斗,为中国在国际会计市场占据应有的位置而奋斗。

第16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说明书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入学年级:2014春 学生姓名:管生艳 学号:141071011062002 所学专业: 会计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哈尔滨 2016年1月

要 ..................................................................................................................................2 前 言 ....................................................................................................................................2 1.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2 2.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3 3.会 计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的 主 要 内 容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爱岗敬业 ............................................................................................................3 诚实守信 ............................................................................................................3 廉洁自律 ............................................................................................................4 客观公正 ............................................................................................................4 坚持准则 ............................................................................................................4 提高技能 ............................................................................................................4 参与管理 ............................................................................................................4 强化服务 ............................................................................................................4 4.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现 状 及 原 因 分 析 .............................................................5 4.1 4.2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5 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5 4.2.1 4.2.2 4.2.3 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 .......................................................5 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 ....................................................5 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6 5.加 强 会 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的 途 径 ..................................................6 5.1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强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6 5.2 5.3 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7 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7 6.结 语 ............................................................................................................................7 7.参 考 文 献 .................................................................................................................7

1 摘 要

本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出发点,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会计人员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这四个大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深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的目前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究其根源,剖析会计人员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并立足实际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通过加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和奖励机制,确保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设立完善的会计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问题。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问题 会计人员 前 言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1.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以善恶、是非、诚实虚伪等范畴为评价标准,借助社会舆论、传统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譬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救治病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军人的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不怕牺牲;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商人的职业道德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独立、客观、公正。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现为职业业务、职业职责以及职业行为上的职业准则;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总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出发,采取制度、守则、公约、承诺等具体、灵活、多样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遵守,又容易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从调节的方位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的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凝聚力,另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涵盖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塑造职业形象。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许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式,由此形成了各自的道德规范。

2 2.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他律是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侧重于防范会计人员的不正当的执业行为,因而通常采用政府或社会组织的限制性或禁止性条款(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形式公布会计从业人员不应该做什么。自律是以职业良心、职业精神为核心,侧重于倡导会计从业人员应自觉遵循的职业行为,因而通常采取描述形式提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做什么。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与单位有关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有效达成财务会计的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的手段。自律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

3.会 计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的 主 要 内 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体现,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内容、方式、所涉及的权责利益关系等所决定的。对内而言,它构成引导、制约、调节会计行为(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的职业准则;对外而言,它代表着整个会计职业界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3.1 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指会计人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会计人员既然选择了会计这个行业,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会计工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事业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会计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从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敬业是指会计人员对其所从事的会计职业或者行业的正确认识和恭敬的态度,并用这种严肃恭敬的态度,认真的对待本职工作,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它与爱岗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3.2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事的原则,更应当是做人的准则。诚实指忠诚老实,不造假,诚实的忠于本来的事实。而守信是指信守承诺,讲信誉,重信用。

3 3.3 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廉洁是指会计人员要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不任意挪用,占用人们群众的利益。而自律是指会计人员应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

3.4 客观公正

即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在会计职业中,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迷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要抛开个人私利,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的各方。

3.5 坚持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同意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3.6 提高技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积极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财经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塑造职业道德品质、陶冶职业情操,特别是抓好敬业、乐业、爱业、勤业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

3.7 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的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的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会计人员不仅仅是承担着被动记账,算账等一系列的责任,还要主动的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责,间接地从事管理活动或者说参与管理活动,为企业的领导出谋划策。

3.8 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是加强会计建设队伍的题中之意,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要搞好文明服务,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为管理者服务、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因为,只有树立了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的 4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现 状 及 原 因 分 析

4.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如今社会,会计人员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认为,这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完善的体现。这种现象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

2、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

3、帐外设帐;

4、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

5、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更直接具体的表现我们可以归纳为:乱挤乱摊成本、费用,虚假发票和原始凭证,截留或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设置多套账,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会计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4.2 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认为出现诸如此类的现象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4.2.1 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

会计人员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由于长期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为了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如被称为“新疆第一贪”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侯俊杰,在被捕前是新疆建设兵团棉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为博得其情妇的欢心,他利用手中职权,采用销毁原始凭据重新做账,重复入账减少公司利润,虚挂虚冲等手段瞒天过海,侵吞棉麻公司、农一师棉麻公司、通联公司等单位公款上千万元,将巨额国有资产化为乌有。 4.2.2 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

在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会计人员主要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使部分会计人员经常面临被辞退、下岗、失业的威胁和压力,会计人员如果不听领导的安排或不按领导的意图办事,就可能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常较为敬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时,出于无奈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违心操作,而有些人甚至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主动配合,并且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检查较难发现,易于逃避外部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显示,共抽查了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17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共虚增利润率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33.4%。

5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账证、账账、账实、账表不符,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入账的原始凭证不合法等。有的企业及其领导人为达到偷逃国家税收、完成上级任务、个人出政绩等目的,不惜采取在集团下属企业之间随意转移收入或费用、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少计或多计成本、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 4.2.3 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队伍中,有人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与数字打交道,没什么高追求,特别是与其他职业相比,经济收入悬殊较大,心态不平衡,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工作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的会计人员利用上班时间炒股票、做生意、打牌、聊天,将一个月的账务处理工作堆积到月底完成;有的身兼几个单位的会计职务,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赚取外快,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做会计工作没有出息,当不了领导,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还有的会计人员不注意专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会计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知识较差,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要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工作技能。

5.加 强 会 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的 途 径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强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要强化法律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法》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税务、工商、审计等外部监督机构、执法部门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和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用法律的手段约束、制约不道德行为。

加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律、道德修养,单位负责人作为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应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引导广大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和表彰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行为和优秀品行,谴责少数会计的不道德的行为,对威逼和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强权给予严厉惩罚,借助社会舆论的赞扬与批判,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净化会计职业环境,营造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让会计人员树立依法办事、敬业爱岗、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要让职业道德成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让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6 5.2 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从各种渠道杜绝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严格把住会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分开设立不相融职务,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形成内部检查和监督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

通过严格的考核、激励制度,对会计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 尽职尽责、坚持原则、履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要表彰奖励,反之要进行批评教育,从而激励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5.3 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需要依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形成并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需要建立一个配套的道德教育体系,学习时不仅要向他们讲授会计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还必须向他们传授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陶冶职业道德品质、情操,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之前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以后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做到敬业、乐业、勤业,为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与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实践、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履行监督职能的自觉性,促使会计人员努力掌握更高的会计技能和服务质量,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有了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就能抵制外来的腐蚀,有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工作就会精益求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要靠我们每个会计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从而发挥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6.结

会计工作本身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政策性强的工作,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加强会计法规、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等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和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履行会计职业道德。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正如“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根据其自身特征从宏观、微观即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方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7.参 考 文 献

[1] 《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015年版 [2] 周兴荣:《企业会计制度》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 [3]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经济法基础》,2008年版 [4] 刘家林:《财经职业道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 许秀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 李敏:《新会计制度与调账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版

[7] 张维宾:《财务会计(新编)第三版》.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版 [8] 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第17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

安然事件之后,美国萨班斯法案规定公众公司必须以书面形式对外披露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类似职务人员对有关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该份报告还必须经过负责公司定期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08年5月,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了“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业务内容,然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文件迟迟未正式发布,其中就包括《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造成内控审计有点无所适从,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基本借鉴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07年7月发布的《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AS5),笔者结合征求意见稿与AS 5,尝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作出初步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界定

《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本指引所称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并发表鉴证意见。”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与界定。

此处,不妨可以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

1.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

2.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纪录,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经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的合理授权;

3.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风险评估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当前,财务报告审计方法是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其中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与实施控制测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范围、审计方法大体一致,但是由于相关法规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单独发表意见,因此在审计程序上应比控制测试力度有所强化。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是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

所进行内控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利用职业判断,可以考虑将内控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加以整合,以达到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三、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关注:

1.影响企业所在行业的事项,包括财务报告实务、经济状况、法律法规和技术革新;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征和资本结构;

3.企业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

4.企业经营活动或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注册会计师的着眼点应重视被审计单位管理高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比如公司的道德规范、管理层的经营风格、角色和职责划分的清晰程度,以及是否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审计委员会等。

(二)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所掌握的控制环境及其对行为和财务报告完整性的影响,制定审计计划,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成员,界定角色、责任和资源;制定项目计划、方法和报告要求。对风险的考虑应贯穿整个计划过程。以往控制测试往往流于形式,空有其表,其原因之一就是审计人员并不具备判断企业内控是否有效的能力。企业的内控制度,往往是管理层经过长期摸索逐步建立起来的,作为审计师,仅仅花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就要搞清楚企业内控在设计和运转上可能的漏洞,谈何容易,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理解,是无法形成正确的对内控的理解的。因此,在制定审计计划,必须分配好合适的项目人员,对项目助理人员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审前培训与督导,并且根据需要,制定利用专家的计划。

(三)识别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并完成公司层面的评估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属于控制环境。AS 5允许减少业务流程层次的测试,尤其是在公司整体层面的控制较强,并且和业务流程层次的控制紧密相连时;或者公司整体层面的控制足以防止或发现相关认定的重大错报。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识别公司层面的重大风险并作出恰当的评估。

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包括对公司部门、人员的权责利划分、重大政策决策流程与重大风险管理政策、管理层的风险测评流程、反舞弊控制、公司内控自我评测流程等,注册会计师应评估公司层面控制对流程层面的控制评估有何影响。

注册会计师还应识别各流程的责任人,并与其沟通,掌握其是否明确责任。其中,需重点对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工作方式、在公司监管中的实际地位、行使职能是否受到制约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的焦点应放在风险上,如果某一事项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是重要的,就必须重点关注。风险评估理念应贯穿审计的全过程。

(四)测试各相关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控制

选择那些针对最关键财务报告目标的流程控制,并对这些控制的设计有效性进行评估。应重点识别那些用来管理会对财务报告产生影响的重要流程的流程层面监督性控制,实务中的审计办法是从公司的财务报表着手,识别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相关业务活动和流程目标,选择关键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事项。在对公司层面评估的基础上,应考虑重要性水平,以及财务报表和其他支持性会计科目余额、交易或其他支持性信息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分析财务报告中的关键风险防范事项,并从数量和性质两方面考虑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的重要性。

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相关会计科目余额或交易的大小和种类;因错误或舞弊而产生错报的可能性t该会计科目反映的交易的数量、会计科目的复杂程度;披露事项或相关会计科目的性质;会计科目反映的交易类型导致公司承担或有负债的风险;是否包含关联交易等。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重要交易事项和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明确识别每一重要会计科目或披露事项是否都有管理层签字、声明等法律手续方面的认定。

测试方法可采取穿行测试,通常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相关凭证以及重新执行控制等程序。在针对重要处理程序执行穿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询问企业员工对企业规定程序及控制所要求内容的了解程威对于特定的相关认定,可能有多项控制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测试与某个相关认定有关的所有控制。

(五)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在作出评价之前,应首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作出评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包括两个要素:错报风险与控制失效风险。影响某项控制相关风险的因素包括:1.该项控制拟防止或发现的错报的性质和重要性;2.相关账户和认定的固有风险;3.交易的数量和性质是否发生变动,进而可能对该项控制设计或运行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4.账户是否曾经出现错报;5.企业层面的控制对其他控制的监督的有效性;6.该项控制的性质及其运行频率;7.该项控制对其他控制有效性的依赖程度;8.执行或监督该项控制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是否发生变动;9.该项控制是人工操作还是自动完成;10.该项控制的复杂性,以及运行过程中需作出的判断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内部控制能否防止和发现导致财务报告不当披露的重要事项。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的依据:被审计单位是否针对每一个控制目标都制定了适当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防止或检查出可能造成财务报告重大错漏的错误或舞弊。

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指设计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了正确执行。控制未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未拥有执行控制所需的授权和不具备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发生上述情况之一,即说明内部控制存在执行上的缺陷。

(六)评价控制缺陷

对发现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注册会计师应按其严重程度,评价其是否属于缺陷、应关注缺陷还是重大缺陷。如果控制的设计或运行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错报,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应关注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存在的、其严重性不如重大缺陷但却足以值得负责监督企业财务报告的人员关注的某项缺陷或几项缺陷的组合。重大缺陷是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具有合理可能性导致企业年度或中期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不能被及时防止或发现的某项缺陷或几项缺陷的组合。

控制缺陷的严重性取决于:1.企业控制是否存在无法防止或发现账户余额或列报错报的合理可能性,2.因一项或多项缺陷导致的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在评价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可能导致的错报的重要程度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受控制缺陷影响的财务报表金额或交易总额,以及受本期已发生或预计未来期间可能发生的控制缺陷影响的账户余额或某类交易所涉及的活动数量。

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迹象,就应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发现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2.重述财务报表,以反映重大错报的更正情况;3.注册会计师识别出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该错报不可能由企业内部控制发现;4.审计委员会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七)形成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鉴证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内部控制形成鉴证意见的基础。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应关注缺陷与重大缺陷,审计师就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保留意见或者反对意见。

第18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合 作 协 议

甲方:平湖市易正服装有限公司

乙方:

1,甲方授权IEQ爱依库品牌服装,甲方保证质量和及时供货给乙方。甲方提供的服装所有指数符合国家标准。IEQ爱依库的服装必须由甲方提供,乙方不得拿出去加工,不得损坏IEQ爱依库品牌的声誉,如有违反,后果由乙方负责。

2,每款数量达到500件以上的,可适当优惠,或者按销售产值返点。如果乙方要做爆款或重推款提前告知甲方,甲方在适当优惠的条件下备好一定数量的货,以给甲方足够的生产时间。

3,乙方卖出去的货存在任何质量问题甲方负责包退换。 4,乙方有大批量订货的,则按订货价重新核价。

5,乙方签订合同之日付10万押金,抵货款。如拿货超过10万的后面则不需要再付押金。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产生任何问题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乙方:

第19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论当前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上世纪80年代,管理会计在我国推行应用和研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和发挥的作用却不很理想,主要问题是其运用的操作性不强;没有引起会计实务界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缺乏专业化的职业人员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依据实际状况要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应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企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能为实践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和会计人员的战略管理意识;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等。

关键词:管理会计 应用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已近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很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一套系统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学进入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现代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管理会计的理论并不全面系统,许多方面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作用,致使企业决策管理层不重视其发展和应用。

1.2 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1.3 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

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只强调经济业务核算,经济管理意识不强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 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

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1.5 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周而复始的循环的会计核算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2 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的对策

2.1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国情,建立一套能适应我国企业管理特点的有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推翻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其精髓,创建新的、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建立既能解释、指导实践又能为实践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

2.2 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英美等国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我国也应如此。这样,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针对性,企业又能够很快地应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也便于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会计实务界应该与学术界密切配合搞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这些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各行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样板,具有较强的可操 作性,有利于在更多的企业推广应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案例,有助于开展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2.3 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2.4 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2.5 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

浅析我国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必须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会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摘要]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研究。文章分析了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管理会计 应用问题 对策研究

一、管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责任会计、量本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零基预算、净现值法等。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些理论在我国企业内部的应用层次和水平都还不高,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在我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管理会计向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管理会计研究素来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例如,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迄今少有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这使得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管理会计理论中的一部分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但也有部分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得来的,如回归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机会成本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理论的进步,但实际运用这些方法却存在一定难度。首先,这些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其次,这些方法应用的前提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例如“保本分析”,它主要是以“单一产品”作为分析前提,这一前提在经济学中作理论分析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几乎没有一个企业仅仅生产一种产品。其三,有些技术和方法仅属于纯理论的探讨。如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等,这些数学模型本身较难理解,并且数据资料获取成本也相对较高,因而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 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根据目前适时制生产观点,存货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它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造成企业财富的巨大浪费。据此,企业对产生存货堆积的现象应该严加预防,并尽量冲减存货的数量,直至逼近零存货。然而在现有管理会计理论中,针对存货管理,是允许存货存在的,并且主张通过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控制。这种理论往往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最优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但实际却造成企业存货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可见,现有管理会计理论的某些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目

光短浅,只重视眼前利益。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及现有产品的降本节流等问题,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对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以及非货币计量因素的影响等却很少涉及,忽视追求长期的综合程度更高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二、改进的对策

1.管理会计要加强典型案例研究,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和推广,以形成示范效应。加强管理会计学科建设,需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管理会计能够真正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 鼓励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管理会计所需信息,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在我国,多数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难以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进入信息时代,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新经济的形成。新经济下,网络系统以低廉成本提供了市场的、经济的、科技的、管理的各类信息,因此,企业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信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逐步把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起来。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国内外有关市场的、经济的、金融的、技术的、管理的、物流的、人才的各类信息,并将整理分析过的信息提供给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以及本人工作使用;还可以在网上了解企业各部门(包括子公司)、各岗位的人员和单位实施、完成企业有关生产、库存、销售的数量指标与各项技术指标情况,并进行实时监督,以保障企业规则、任务、指标的完成。 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必须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在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适当添加管理会计的内容;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二十多年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这要求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同时,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我国现有会计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会计教育,因此,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管理素质的一条途径。此外,应早日建立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促进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育、资格认证和选拔。

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应用定会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内在的要求,管理会计也将不断完善,在我国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孟焰,林金炳.经验研究在我国管理会计中的借鉴意义[J].会计研究,2003,(5).杨纪良.议管理会计的应用[J].会计研究, 2002,(12).

郝振平.会计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J].会计研究, 2000,(8).

余绪缨.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会计研究,1999,(7).

第20篇: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及提示

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及提示

一、会计部分

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提示]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会计准则研究,如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分析;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要素分析,如会计目标、会计环境、会计方法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研究;会计理论结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中外会计理论结构比较。

2、中外财务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提示]财务会计报告的涵义及作用;中外财务会计报告的差异表现;中外财务会计报告差异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改进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策。

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提示]会计准则的涵义及作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现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实施尚存在的问题研究、成因分析;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对策。

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提示]真实性的界定;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因素分析;会计信息真实性与相关性的关系研究;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原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研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5、某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

[提示]我国某项具体会计准则概要介绍及产生背景;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某项具体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差异具体比较;比较结论

6、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国际趋同分析

[提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背景;趋同原因分析;趋同具体表现;差异所在及其产生原因;未来展望

7、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提示]商誉的涵义及特点;商誉的成因分析;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商誉的确认研究;商誉的计量研究;商誉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8、论会计目标

[提示]会计目标的涵义;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决策有用论、委托代理论;会计目标与公司治理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研究;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会计目标。 9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提示]或有事项的涵义及特征;或有事项概率的判断、稳健原则的应用;或有资产与或有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研究;或有事项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如表内、表外披露;如何处理或有事项的信息披露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

1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

[提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动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进程及规范体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和原则;针对上市公司首次信息披露(如招股说明书)、定期信息披露(如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临时信息披露的研究。

11、对某项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

[提示]新修订或颁布实施的某项具体准则的概要介绍;新颁布准则产生背景/新修订准则和原准则相比较,发生哪些较大变化以及修订原因;对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对准则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12、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提示]研究期货会计的意义;期货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冲击及对策;浮动盈亏会计处理研究;交易保证金的管理研究;质押的会计处理研究;套期保值会计研究;包括套期保值期货交易的条件、套保盈亏的会计处理等;中外期货会计的比较研究。

13、试论会计环境

[提示]会计与会计环境,可选某一种具体的环境加以详细阐述,如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等;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环境分析;会计环境与环境会计;IT时代、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会

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模式的变迁;会计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环境的变化

14、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提示]非货币交易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研究;非货币交易中的利润操纵现象及其防范对策;关联方企业非货币交易研究;现行会计制度中非货币交易中存在缺陷与改进方法;中外非货币交易准则的差异比较,可选择某一国或将中外进行总体比较。

15、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提示]有效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分析;构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三内部控制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治理思考;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表现、原因及对对策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框架如何有机结合。

16、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提示]股票期权会计的产生及其作用;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会计的现状;有效制定并实施股票期权会计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的建议。

17、所得税会计研究

18、物价变动会计的应用研究

19、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20、环境会计研究

21、中外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22、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中外比较与启示

23、中美所得税会计差异分析

24、股票股利会计处理研究

25、国外库藏股会计处理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26、全面收益表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27、增值表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28、社会责任披露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29、某国会计模式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提示]从股利策理论入手,分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种类、优缺点,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如不分红、受相关政策影响大等,提出制定股利政策应考虑的因素,改善现状的建议等。

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提示]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形成不同的治理模式,同时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又引起股权结构的变化。借鉴欧美的市场型公司治理结构和日、德的集中控制型治理结构与股权结构的对立关系,探讨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措施,以及如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3、经营者薪酬计划

[提示](1)设计的目的与意义。(2)有关经营者激励的理论解释。(3)薪酬的计划的框架期权授予时间、授予数量、来源、行权价、考核指标体系、配合案例进行论述。(4)薪酬计划实施中外部环境的配套与支持。

4、**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提示](1)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性。(2)财务风险评价重点。(3)财务风险评价应注意的问题。(4)结合所收集到的具体数据对**企业进行分析评价

5、**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提示](1)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性。(2)影响营运能力的因素。(3)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4)结合所收集到的具体数据对**企业进行分析评价

6、**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提示](1)获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获利能力的概念;获利能力分析的目的;获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2)影响获得能力的因素。(3)获利能力的衡量基础。(4)获利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5)结合所收集到的具体数据对**企业进行分析评价

7、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

[提示]应侧重某一方面:(1)对目标公司并购的估价。(2)并购的方式。(3)并购的目标选择。(4)并购的支付方式。(5)并购后的整合。(6)并购后对集团公司的业绩评价。(7)要结合具体案例写。

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提示](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特点。(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使用的资料。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定期财务报告、临时报告及证券市场的其他信息。(3)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市盈率等。(4)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分析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三、审计部分

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提示]独立性含义的界定;影响独立性因素;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现状;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提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三种形式;审计组织体系的设立依据、职责和权限;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的标准;健全与发展的措施。

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提示]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属于监督保障系统的一部分;国家审计能否发挥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否有效;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为国家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意见。但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来看,国家审计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明确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职责;解决各种矛盾,是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

4、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提示]我国审计体制的现状;改革与完善的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完善现行审计体制,加强审计工作的对策。

5、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提示]现阶段研究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审计的法制化、规范与审计风险控制、审计组织质量控制的关系;加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方案研究。

6、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提示]国内外审计风险的相关准则;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定性与定量分析;审计风险的特性与成因分析;防范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7、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8、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9、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鉴别的实证研究

10、舞弊审计(会计造假研究)

11、反倾销会计审计研究

12、法务会计与审计问题研究

1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14、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15、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分析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