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文言文

2022-05-2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二篇课文。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学情分析:

神话故事以其逼真传神的人物形象、丰富奇特的想象力、精彩生动的语言描述吸引着孩子们。从学生方面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课文的一些方法,能够读懂课文的意思,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往往也只是注重了对神话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因此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在读中感受盘古的伟大;在想中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复述课文。在复述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在复述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品读、感悟课文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和精神。

2、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神话导入,激起兴趣

1、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肯定看过很多神话故事,咱们看„„(出示图片)他们是谁?(孙悟空、哪咤、后羿、嫦娥)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们早就接触过了很多神话故事,一出示这些图片,会激起学生的热忱,让他们更快进入课堂当中。】

2、师: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或生字。

2、出示词语:

宇宙 混沌 黑暗 上升 下降 一丈 逐渐 气息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奔流不息 茂盛 滋润 创造 祖宗

a、全班齐读。 b、指名朗读。

c、师: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懂吗?谁来做小老师帮他解释解释?(解释词语:混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去找生字、读生字,并从句子中去理解词语,遇到不懂的可以充分利用“小老师”资源,让学生自主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出示生字词:

黑暗 下降 一丈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滋润 创造 a、全班齐拼读。 b、开火车朗读。

c、师:谁的眼睛最闪亮?谁来说说容易写错的生字? 生1:要注意“降”字的右边的下半部分的写法。 生2:“创”字中的左边部分不要错写成“仑”字。 生3:“滋”字笔画比较多,要写正确。 „„

d、师范写生字,生跟写生字。

【设计意图:在教学生字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并给其他同学作出提醒,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也能减低写错生字的机率。】

三、学习第

1、2自然段

1、请两位学生分段朗读第

1、2自然段。

2、师:盘古是怎么开天地的?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请生朗读。(生点评)

b、师:你能把表示盘古动作的动词圈起来么?你从这些动词体

会到了什么?

c、师:谁来扮演一下盘古开天地的动作?

d、师:盘古的力气真大,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从重点字词体会出盘古的力大无穷,并能角色扮演,激起学生学习的热忱。】

3、师:在这混沌之中,盘古一斧头猛劈下去,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的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a、请生朗读。(生点评)

b、师:这个句子特别有意思,有许多很有意思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生1:轻对重。 生2:轻对浊。 生3:上升对下降。 生4:缓缓对慢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去找找句子中的特别之处,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习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读几遍课文给家里人听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一个神话故事,叫„„ 生:盘古开天地。

2、师:我给你们带来了生字词,咱们来开火车读读吧! 宇宙 混沌 黑暗 下降 一丈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茂盛 滋润 创造

3、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

1、2自然段,谁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盘古醒来后做了什么?(板书:开天辟地)

【设计意图:回顾上一节的内容,以旧知识作为桥梁,巩固了学生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和课文,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过渡课文】

二、研读第

3、

4、5自然段,感受盘古的伟大。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又做了什么?请你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来。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a、请生朗读,全班朗读。

b、师:盘古的这个动作,就是课本插图上盘古的姿势,咱们来看看吧!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盘古的这个动作让你想到了什么成语?(板书:顶天立地)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从插图中盘古的动作引导学生想到成语:顶天立地。】

c、师:多么伟大的盘古呀,谁愿意上来扮演一下盘古的这个动作,做个顶天立地的人!

d、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一千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你坚持了这么多年,累吗? 生:累。

师:累就坐下来休息下吧?

生:不行,我一坐下,天就会塌下来的。 师:噢,多么伟大的盘古呀!

师:力大无比的巨人——盘古在天地成形后也累得倒了下去。 【设计意图:用亲身体验的方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忱,而且让学生体验出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从中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2、师: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注意要读出累的感觉。“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句子,是要抓住重点词来品读的。用行动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二)学习第

4、5自然段

1、师:盘古倒下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们一起来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这个段意的句子。“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谁来说说第一个变化?

生: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作者把这个段落写得很详细,段中有许多像“四季的风”、“飘动的云”这样的词语,请你们动手找一找。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a、师: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较多的地使用了形容词的偏正结构的短语,引导学生积累下来。积累好词是教给学生阅读的一个很好的读书习惯。三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文章的方法,但还是处于初始阶段,教师要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师:咱们来读读这段,看看你们喜欢这个段落还是课文那一段?为什么?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他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化作了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雨露……”

生:课本那段,因为它写得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 c、师: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学会积累好的词句,把它们运用到习作当中,这样既养成了我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又提高了习作水平。

【设计意图:三年级作文刚刚起步,学生在写作时总是不太会用好词。在我们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积累好的词句,把它运用到习作当中,可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3、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老师读前面的句子,你们往下接。

4、师:盘古身上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呢!课文的哪里告诉了我们? 生:省略号。

师:省略号说明还有,这是省略号的一种用法。那他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请你和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

他的( ),变成了( )的( )。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课文的神奇、丰富、美好的想象中受到感染。】

5、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人类的老祖宗为了整个宇宙,就是这样身化万物。(板书:身化万物)

6、师:盘古的献身,换来了我们美丽的世界。就让我们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7、师:同学们,故事学完了,你觉得盘古是个怎么样的人?(板书:勇于献身)

三、复述课文,课外延伸。

1、师: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精彩吗? 生:精彩。

师:俗话说“好的东西要学会与人分享”,请你和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吧。

【设计意图: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这篇课文比较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复述。在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多次朗读来理解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为基础,从而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四、总结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厚博大,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多去读读这些有趣的神话故事。

五、布置作业

1、讲这个故事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

2、搜集其他的神话故事跟同学们分享。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盘古 顶天立地 勇于献身

身化万物

教后反思

本课是我们这一册书的第一篇神话故事,学生学习这一课相对其他课文来说是比较有兴趣的。为了激起他们的兴趣,我在导入时还特意出示了一些他们平时常接触到的一些神话故事的人物图片(孙悟空、哪咤、后羿、嫦娥)和音乐。不出所料,在这些人物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课堂上孩子们的情绪高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为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多读课文,理解课文;利用课本插图来理解句子,引导学生模仿盘古的动作,体验了一回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以理解为基础,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积累好词好句,为习作铺垫;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下,进行复述„„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复述环节比较枯燥,感觉许多学生有点不耐烦,其中还有很多学生还不能够完整地复述课文。

推荐第2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三上)

来宾祥和小学

黎鸿珍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2.了解分号的用法,学会运用排比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学习作者如何巧妙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盘古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认读词语(分男女同学认读,教师相机指导) 宇宙

黑暗

抡起

猛劈

逐渐

缓缓上升

下降

气息

四肢

肌肤

血液

辽阔

茂盛

滋润

创造

奔流不息

使劲蹬着

2.教师谈话激趣,导入。

3.通过上一节课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到盘古是个什么样的人? (力大

神勇

勇于献身 ) 二 品味语言,自主感悟。

1.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文中是如何描写盘古的力大、神勇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品读句子,品悟动词。 出示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和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生齐读。

(2)用“▲”画出句子中表现盘古力大、神勇的动词:抡起 猛劈

顶着

蹬着 (3) 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和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和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踩着地。 比较句子的不同,生齐读,说说这两句话哪句话用词比较好?好在哪? (做做动作,理解“猛劈”与“抡”“蹬”,引导学生感受盘古的力大、神勇) (4)有感情朗读,读出盘古的力大、神勇。 (5)同桌合作学习,拓展字词训练。

同学们,句子准确地使用了动词,让我们感受到盘古的力大、神勇,小小的动词竟有如此的妙用!让我们也来学习准确使用动词吧!

①同桌交流学习。

(课件出示):用动词说说领取早餐的忙碌场面。

每天早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食堂领取班级的早餐。有的同学( )早餐车,有的同学( )汤桶,有的同学( )勺子,还有的同学( )配菜……

1 ②全班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用动词说说领取早餐的忙碌场面。

每天早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食堂领取班级的早餐。有的同学(推着)早餐车,有的同学( 抬着)汤桶,有的同学(拿着)勺子,还有的同学(端着)配菜……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能干!学会准确地使用动词,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领取早餐时的忙碌场面。 ③师小结准确动词的作用:

在句子中适当运用动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加的准确、生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训练过程中,也能准确、适当地使用动词,让句子生动起来!

3.比较句子,品悟反义词。

孩子们,盘古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得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盘古的这一劈,劈开了天地,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盘古的这个举动,叫——开天辟地。

盘古一阵猛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1)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2)读了这句话,你们发现了词语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反义词很多。) (3)请在文中圈出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说说句中反义词的妙用

(4)读出天和地不同的感觉来,相机读好“缓缓”“慢慢” ,指导读出时间的漫长。

三、读中明法,学以致用

1.盘古倒下之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用较快的速度读第四自然段。师生交流 2.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脱词比较句子: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雨露……

(1)自由读读句子,说说句子去掉了一些形容词后好不好?为什么? (2)小结短语的作用:能形象、具体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2 (3)积累运用短语:

(四季的)风 (飘动的 )云 (隆隆的 )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 )变化 ( )宇宙…… 4.观察句式,排比句式拓展训练。

(1)出示排比句,生观察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如:排比句,句中共用了七个“变成”一个“化作”。句子和句子之间用了分号

(2)排比句式,拓展训练:

①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天上的白云,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

………… ②齐读:

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扫地 ),有的(拖地),有的(擦窗子),有的(倒垃圾)……

天上的白云,有的像(可爱的小羊),有的像(活泼的小兔),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像(机灵的小猴)……

(3)师小结排比句的作用。

排比句能使句式对仗工整,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4)结合画面想象,有感情朗读句子。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感受排比句式如诗歌般琅琅上口,体会排比句式给我们带来震撼表达效果。这七个“变成了”一个“化作了”可以根据描写的事物不同,语调也可以读得高低不同,抑扬顿挫。现在我们结合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老师读前半句,请大家接读后半句。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 5.让我们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力,说说这样的句子: 他的 ,变成了 的 。

同学们,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排比句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神话是多么的神奇,充满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让人真切感受到盘古就在我们身边,世间的万物都是盘古的身躯变化而成的。(板书:身化万物)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奉献出了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宇宙)】

6.回顾第四自然段,学习构段方式。

孩子们,盘古身化万物说明他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较快速地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些变化都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您用波浪线画出来。

(1)(课件出示):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师小结构段方式:

同学们,这句话是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后面的排比句都是为了说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构段方式就是“总——分”结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大家要多留意哦!“总——分”的构段方式能使语句条理清晰。

(3)拓展练习,同桌合作学习:

①大扫除时,同学们( ),有的(扫地 ),有的(拖地),有的(擦窗子),有的(倒垃圾)…… ②天上的白云( ),有的像(可爱的小羊),有的像(活泼的小兔),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像(机灵的小猴)……

(4)全班交流汇报,师相机指导。

①大扫除时,同学们(非常积极),有的(扫地 ),有的(拖地),有的(擦窗子),有的(倒垃圾)…… ②天上的白云(形态万千),有的像(可爱的小羊),有的像(活泼的小兔),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像(机灵的小猴)……

孩子们,“总——分”的构段方式并不难学,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应该多运用它,让习作的脉络清晰可见。

四 总结全文,小结写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想象力的魅力,盘古牺牲自己来完成了世界由混沌向美丽富饶的转变;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独特美,学习了一些写法。

(1)通过准确使用动词表现事物的特点。 (2)积累短语。

(3)使用排比句,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 (4)初步学习了“总——分”的构段方式。

五、布置作业

1.找出自己的一篇习作,运用今天学习到的写法进行修改。 2.在课余时间,找一些神话故事来读一读。

推荐第3篇:盘古开天地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神话是想象的产物,神奇是神话故事的主要特色。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把文字还原为画面,并用语言描述画面,从中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和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凸显课堂的语文味。教学本课,还应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喜爱,鼓励学生在课后更多地阅读神话故事,继承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

1 读中欣赏提升。

[学习目标]

1、认识“猛、缓、逐、宗”等14个字,会写“降、液、”2个字,正确读写“混沌、凶猛、缓缓、一丈、逐渐、肌肤、辽阔、血液、祖宗四肢、奔流不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开天地的坚毅和奉献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文中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来几位咱们的老朋友,看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如果你们还记得他们,请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图片出示孙悟空,哪吒,猪八戒 ,葫芦娃,女娲)

指名生答?对,他们来自神话故事,身上都有超常的本领。 课件出示:神话故事的解释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盘古开天地》也是一篇神话故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书空课题---板书18课《盘古开天地》,生齐读两遍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指明生自由答)

(预设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

2、盘古是怎么样开天地的?)

二、初读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边听边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读词语采用的方式开火车读,齐读) 同学们听得好认真,词语宝宝都想和同学们做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叫叫它们吧。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全班齐读。

3、汇报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通过读课文,你能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3)指名生回答

(4)人类的老祖宗谁?---盘古

3 (5)点明:像这样可以揭示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叫做中心句,(6)齐读中心句

三、以读促思、共解疑难、体会盘古的坚毅与奉献

师:在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什么样的呢?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生读

(2)、指名生回答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怎么的? (学生答宇宙混沌一片),

师:“混沌”是什么意思呢?指名生说 师:对,混沌就是模糊一团的意思? 出示“混沌”图片,理解“混沌”

盘古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那他醒来后是怎么样开天地的呢?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女生读)

(1)、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3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盘古开天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天地发生变化的句子。

(3)、讨论:从划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汇报:你们小组画出的盘古开天地的句子有哪些? [出示句子]

4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5)这两句话中描写盘古开天的动作词有哪些?从这些词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盘古在开天地是用的力气怎么样?那么在读这两句话时,这些动作词要读得怎么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是啊,盘古把天地分开后,他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1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0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斗转星移,100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强忍着浑身的疲惫还是——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从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盘古和辛苦,很不容易)

师:是啊,虽然很辛苦,但盘古还是艰难的把天和地给分开了,,那么在盘古把天和地分开之后,天地又有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4)汇报天地发生的变化。

[课件出示句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5 天每天升高一丈(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形了。(找的真准确,你们小组真会学习)

师:天地发生了如此的变化,请看大屏幕,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几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课件出示句段]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明亮,四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都找出来了。 那么在这段话中为什么作者用了这么多的反义词来表示天地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天地变化多端)那么作者又同时用了“渐渐、缓缓和慢慢”三个近义词来表示天地分开的速度?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答:天地分开的非常慢,太不容易了,盘古很辛苦。 师:是啊,那这句话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语速来读?(放慢语速,请听老师怎么读,一齐来试试!)

师: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天和地逐渐成形了,而盘古也终于累得倒下去了。

2、学习第4自然段

师:倒下的盘古,身体竟然发生了变化?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2)画(

)标出描写盘古身体变化的句子,读一读,记清 盘古的变化。(个人答,男女生答)

6 (3)师生配合连接完成盘古的变化。

记清楚了吗?老师问你能答吗?如果可以请你举起你的小手好吗?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当看到自然界中的这些情景时,也请你知大声告诉我那是盘古的什么变化而成的?好吗?

课件出示以下各种场景,师和全班生配合说

师:抬头看天,白云朵朵随着风儿飘动,我知道那是盘古呼出的气息;听,耳畔传来隆隆的雷声,我知道那是盘古发出的声音;冉冉升起太阳,明亮如镜的月亮,那是盘古的双眼;盘古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放眼大地,一望无际的大地,那是盘古的肌肤;滚滚向东奔流不息的江河,那是盘古的血液;茂盛的花草树木,那是盘古的汗毛;滋润着万物生长的雨露啊,那是盘古的汗水,夜空中眨着调皮眼睛的星星,那是盘古的头发;大地上坚硬的石头,那是盘古的牙齿,

盘古的身体只有这些变化了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那省略号可能省去了哪些变化呢?

生:如:他的脚,鼻子,牙齿,头发……

师:那盘古的这些部位又会变成什么呢?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然后告诉老师这些部位可能会变成了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盘古用整个身体换来的美丽宇宙。

7 师:宇宙美不美?(美)这是盘古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变化而来的,你觉得盘古是个怎么样的人,(勇于牺牲,勇于奉献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像盘古这样勇于牺牲自己的人你还认识谁呢?,指名生说,(咱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能认识这么多伟大的人,老师为你们骄傲 )

那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

生1:盘古谢谢您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生2:盘古您太伟大了,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宇宙。 师:是啊!正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板书:“顶天立地”、“奉献自己”)才有了我们美丽的世界。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来齐读一遍课文,再次感受盘古的伟大!(生齐读)

四、学习生字

同学们,五千年的人类文明除了带给了我们美丽的神话故事,还为我们创造了神奇的汉字。看看你能读准这两个生字吗?

1、课件出示生字,齐读两遍。

2、说说在书写这两个汉字时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8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但是在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盘古开天地只是其中的沧海一栗,老师希望同学们下去能去搜集你喜欢的神话故事来阅读,并把你阅读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老师相信你会获得更多收获。

六、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 天 地 变 化

抡 劈 顶 蹬 整 个 身 体 顶

于 奉

七、课后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 9 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课题的引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我先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孙悟空、哪吒、葫芦娃这些神话人物,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马上引出了课题,激发了他们对新的神话人物——盘古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抓住重点 ,创设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我抓住“抡”“劈”“顶”“蹬”这四个词语品读,领悟,让学生懂得课文中的这四个字更准确地写出了盘古分开天地的艰辛与决心。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以体会,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恰到好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所妙之处。我还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

10 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感受盘古开天地的伟大、勇敢、坚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汇报读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让生展开想象盘古身体其他的变化,欣赏盘古用身体换来的美丽宇宙。使生对盘古的变化以及对阅读神话故事充满的兴趣。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容量太大,上课的节奏有些快。整堂课先是导入新课,接着是检查字词的预习,再就是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最后学习课文的1—5自然段,几乎一节课学完了整篇课文,知识容量很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有点赶时间,少了给孩子们品读、“消化”的时间。

二、在学生朗读时,虽然我用了许多方法,比如范读,男女赛读,抽读,但是不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朗读,个人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在遗憾中成长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这许多,同时也因为个人的专业水平有限所以留下了很多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将磨砺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推荐第4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 谢佳芮 赵家英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师:齐读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读课题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盘古”)

师: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开天地”)

【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用轻重缓急作答。】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次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刚才巡视听大家朗读,发现两个词语很难读。(举卡片“血液”)

生:血液。

反复正音两次,直到读准。

(师举卡片“滋润”)

生:滋润(整齐而响亮)

师: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准。(指着卡片“滋润”二字的“点”)这是什么?

生:小水点。

师:是啊,小水点多了,才使这个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人滋润了,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

生:滋润(声音软软的)

师:再舒服点!

生:滋──润(更软更舒服了,眼睛眯着,陶醉在“滋润”里了。)

【词语不用生硬的解释,用经验、用感受去启迪,语文本身是一种感性的存在。】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师:知道了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把厚书读薄,提炼出主线和中心的学习方法。】

师:你们能行吗?我们试试,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生默读,画出中心句。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从这句话(指刚找出的中心句)里能读出哪个词?

生:创造。

【从中心句提炼到文章的关键词,初步感受到文章的主旨、精神。这样的读书方法,对日益忙碌的现代人十分受用,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

师:对!就是它!创造!(师奋笔疾书,粗粗的行楷字:创造)

【语文课上感情无处不在,写字也是充满感情的。为盘古的创造精神而感动,为学生准确的提炼而激动、叫好!于是,便手颤抖,写不工整。】

师:“创”,什么部首?

生:立刀旁。

师:为什么?

生:创造需要刀斧来披荆斩棘!

师:“造”,什么部首?

生:走之底。

师:这又为什么? 生:我想,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

【中国字最令人骄傲的地方是它是会意的,是充满感情的。让孩子不仅认识它,还要读懂它。让孩子读懂了“创造”,对盘古精神的体会和了解便又近一步。】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引读是课堂上师与生、师与文本、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好的读书方法。对保持情感的连贯,培养学生注意力大有益处。】

师: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孩子们端好书,我们到书里找答案。

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见什么了?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

师:怎样读,能让人听出周围一片漆黑?

生:他见周围一片(拖长,虚声)漆黑(渐弱)

【词语的解释已内化为感受、体验,通过朗读来体现。】

师:盘古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怎么做?

生: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停!看老师写字。(板书:抡斧猛劈)读!什么动作?做给我看!想想,怎样做,才使得上劲?

学生做动作体会到“抡”、“猛”、“劈”的感觉,再读“抡斧猛劈”就带劲得多!【配合动作去体会字词的含义,再次印证了语文需要“感”,感悟的感。感性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

师:一天,盘古醒了,看见周围──

生:一片漆黑。

师:就──

生: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朗读声很重很猛)

师:只听──

生:一声巨响(朗读声不大) 师:小响。

生:一声巨响。

师:中响。

生:一声巨响!(整齐而响亮)

【老师的评价语不用多,“小响”、“中响”,点评得幽默而到位,学生很快领悟,朗读迅速达标。】

师: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

生:缓缓上升,

师:变成了天。

师:重而浊的东西,

生:慢慢下降,

师:变成了地。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生:“缓缓”和“慢慢”。

师:读出这种艰难。

生:缓──缓;慢──慢。(很费劲地读)

师:对!缓──缓,慢──慢,很难!

师:尽管这样难,盘古无所畏惧,天地也为盘古的勇于开辟打开了一条道!

师: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看老师写字。(板书:顶天蹬地)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做给大家看。

一名学生上台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惹来同学阵阵哄笑。

师:孩子们,这不可笑,盘古可是在做顶天蹬地的大事,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永远暗无天日!(老师很动情)

孩子们的笑即刻止住。

【课堂乱了并不可怕,老师要善于牵引,把暂时迷途的孩子拉回情境中。这算是教学机智吧。】

师:照他的动作,我们来读书中的句子。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你的动作要做好,你用力了,我们才好使劲!(转向其他同学)再读!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很用力地读)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老师问你,你要说实话,感觉怎么样?

生:好累!

师:你这样做一会就累,做一天都难,盘古这样,不知坚持了多少年!等到天地稳固,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去感盘古所感,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带他进入情境。此环节设计实属一次巧妙的预设与生成的完美体现。】

四、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什么了?

师: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生: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生:隆隆的雷声

师:他的双眼变成了──

生:太阳和月亮

师:他的四肢,变成了──

生: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师:他的肌肤,变成了──

生:辽阔的大地

师:他的血液,变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他的汗毛,变成了──

生: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他的汗水,变成了──

生: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孩子们的回答,我终于明白,盘古把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教师动情地引读,通(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过文本,把学生带入到盘古无私的奉献中。排山倒海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美、文意美、诵读美的完美结合。如此美的句子,需要反复地读,唱响诗的韵律。】

师:(指着屏幕: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我把红色送给女同学,绿色送给男生,黄色部分留给我自己。咱们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老师和男女同学合作朗读第四段。感动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

师:句子美,我们读得更美!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读来好有气势!

【不出现“排比句”这样硬帮帮的概念,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感受中文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师:这些句子,我们换一种说法,看是不是更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情?

【将课文语言置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语意张力,这种语意张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更真切地感悟课文语言的内涵和意味。】

师:你听──抬头看天,飘动的云,格外洁白,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老师很动情地说。)

师: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

生: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但语气平淡)

师:孩子,我们说出来的话,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我要听你对盘古真情地赞颂。

生:(充满感情地)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一节课的情感应是延续的,不能断!接下来,学生的回答个个充满了感情,发出的是来自心灵的呼唤。】

生:大地上,茂盛的花草树木,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根根汗毛!

学生把书里的句子转换为“──,我知道,──。”来说。

生:晶莹剔透的钻石,我知道,这是盘古洁白的牙齿。

师:(惊喜地)孩子,我真佩服你!你是第一个跳出课文来到宇宙的!

师:盘古还在不停地奉献,我们就要不间断地想象,不住口地赞扬!接着谈!

生:地面上纵横交错的道路,我知道,这是盘古粗粗的经脉。

师:盘古经脉化成的条条大路开启了你的智慧大门!

生:我们这些可爱的小朋友,我知道,那是盘古的一个个细胞。

师:看到我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盘古一定很欣慰,他会笑的。

生:反复无常的四季,我知道,这是盘古起伏不定的心情。

师: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你的语言感动了我!

生说得越来越踊跃,越来越动情„„

师:我看到了,孩子们正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在神话的世界尽情翱翔!

师:难怪有人说,“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指板书:化作万物)读成一幅画(指变换的句式)!”孩子们,你们做到了!

五、示范复述,总结线索

师:请读这句话!(指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老师想试着把这句话读成一幅连环的画,送给大家。

(老师配乐对画面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故事讲完,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适当的静,让其回味,促其思考。】

师:听老师讲故事,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生:老师绘声绘色。

师:这才令人感动。

生:老师按顺序讲,先讲盘古“抡斧猛劈”,接着讲“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

师:当天地一片混沌,是盘古──;当天地渐渐分开,是盘古──;当天地稳固,盘古把他的身体──。这是有顺序、有条理。

【总结板书,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六、升华中心,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故事,看了动人的画面,一定有话对盘古说,一句话表达!

生:盘古,你真伟大!

生:盘古,你真了不起!

师:依你们看,盘古什么地方伟大?什么地方了不起?

生:他为了开天地坚持不懈!

生: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间。

师:你们所说的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的精神!

师:此时此刻,当我再次面对“创造”,不禁肃然起敬。(转向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创造”二字,擦掉它!)这一次,我只敢一笔一画,怀着崇敬之心,敬佩之情去认认真真地写好它!(老师在田字格里,一笔一画,正楷,红色,书写“创造”)

师:请同学们也拿出纸笔,跟我一样,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创造”!一边写,一边用心感受盘古创造的艰难和为了人类完完全全地奉献! 学生在田字格里用心写“创造”。

师:(展示好的书法作品)看!只有这样写字,才是真正理解了的!

【再一次对“创造”进行深刻地解读,升华中心!再次印证中国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一笔一画皆是情!】

师:同学们,创造就从这节课开始!下堂课,你们要学老师这样,有条理、大胆想象、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神奇而伟大的神话故事。老师期待你们的成功!

本课获深圳市福田区语文阅读教学竞赛特等奖第一名,并获邀面向全区老师公开展示。许多学校纷纷录制了本节课光盘发给学校的老师作为示范学习。课后听课老师都希望能得到这份课堂实录。本课的教学设计者为深圳市荔园小学的谢佳芮老师(曾获品德与生活、语文学科教学比赛特等奖,所撰写论文、诗歌在全国刊物发表且获一等奖)和教研室的赵家英主任(市骨干教师,辅导徒弟参赛均获市、区特等、一等奖项)。

附:本节课后区教研员评价:做语文教师要像荔园小学谢老师般把课上得那么美,淌漾在幸福中„„

本节课后一位学校校长的评价:迷人的风采,课堂充满灵性、智慧与激情。教学设计起点高、大气;有深层次的思维;教学如高山流水般流畅。教师魅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课堂气氛好,学生表现精彩!印证了专家关于一节成功课所具备的基本要素:1.深厚的文化底蕴;2.创造性地二次开发教材;3.真挚的情感。语文课的“语”个性鲜明:字的写;词的配动作读;句的品、析、欣赏、诵、转换;读时添加过渡语非常美;思维充满挑战与活力。教师的评价语与众不同。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实而活;松与弛;收与放;动与静。整节课有效、高效!

编辑短评:一口气读完了这篇课堂实录,可以说读得荡气回肠。课上得好,点评亦画龙点睛。没有看到现场课,深以为憾!诚如实录后所附的那位校长在点评中所言,文化底蕴厚,语文味浓,教师收放自如,学生积极主动,整堂课充满活力。

如果您也认为对一堂好的课我们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就来多说两句。本课文化味儿很浓,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另有一点,《盘古开天地》一课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内,直指本专题导语中的“了解古代神话故事”。课文除了赞美盘古的“创造”精神,更体现出了神话故事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力。盘古是个神话人物,不是真实存在的,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动人品质,附属于神话创造者的想象力。课堂上可以借盘古这一人物形象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但不应止于赞美盘古,最终还应归结到“神话故事”上,让学生从中体会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我想,这一点应当在适当

推荐第5篇:盘古开天地

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从动画片或者课外书接触过神话故事,对此有一定的兴趣。为了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我就从动画片的导入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语言文字的精妙。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动画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几位动画片的主人公,知道的大声说出他的名字。(用动画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他们都是神话中的人物,身上都有超常的本领。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还有一位巨人,他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我们这节来学习: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预设:谁是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怎样开的?结果怎样?)

3、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

出示:宇宙 肌肤 混沌 滋润 (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

(2)师:仔细观察这组词语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由两个偏旁相同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血液 下降 倒下去 (生读,并说发现:多音字) 生字书写指导

出示: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1)自由练

(2)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 3.指名读课文。

师:词语我们会读了,现在我们把他送到课文中,看你还会认识他们吗。指名读课文。五个学生读。读书过程中指导朗读。

4.概括课文的方法就是知道每段讲的什么内容,把它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板书

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并完成下面的一段话。 5.有人说会读书的人就是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完成下面一段文字。

师提示: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分开,盘古沉睡着。有一天,盘古醒了,他用斧头把天地劈开。天地分开后,他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直到天地成形。盘古倒下了,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指名说 2)齐读

6.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段话读成一个句子,那么课文中哪个句子能概括整个故事呢?找一找。

PPT(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7.找关键词

师:找的非常准确,又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从这句话里你能读出哪个词语? (创造)指名朗读 指导书写创造 指导创造的写法。

8.师:那创造是什么意思?有那么点意思,但是不够准确,相信 我们随着深入的学习课文,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深入学习课文的方法是带着问题读课文。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听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价值,我把他写下来?还可以更深入一些,创造前什么样?创造后什么样?

三、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创造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书中找一找。

什么叫混沌?我们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查字典。读读字典上的意思。理解了吗?真理解了?我们继续关注.(2)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 (3)齐读

2、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又藏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里? 默读课文(

2、

3、4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段开天辟地

1、醒来后的盘古是怎样把这混沌一片的东西分开的了,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好,你来。课件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师:抡什么意思?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理解“抡”“拿”,发现了什么?

哦,你感受到了斧头的重量。你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抡是多么用力啊。带着这么感受读读吧。指名读。 我看到了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多用力啊。抡时在想什么?带着自信、有劲的感觉读这句话。

4、师:读得真投入啊!这一抡,这一劈,只听一声巨响天地就分开了,用一个成语说叫做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请同学们把这个词语写到自然段旁边做上批注。开天辟地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篇神话故事。现在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师:宇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投影PPT出示:(轻而清的东西、、、、) 5.体会“轻、清”,四个反义词

师:两个轻有什么不一样?重量轻,清。组个词?我们用组词就可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师:我读上句,你们读后一句。发现了什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这四对词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在读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反义词。

师:男女生互读。读时可以加上感受,让我们知道哦原来天地是这样分开的啊,地是这样形成的,也可以加上动作。

师:天地分开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就叫“混沌”,这次我们真正理解了混沌的意思。今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别人听。

2.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词句,你积累文中的哪些好词好句呢,现在把它们摘抄下来吧。 18 盘古开天地 前 创造? 后 盘 天地没分开 古 盘古醒来 开 天地分开后 天 盘古倒下后 地

4.2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积累优美语句,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盘古的伟大奉献,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 评论(0) 学时重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 评论(0) 学时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确立目标 直接导入新课。

复习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

2、出示学习目标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积累优美语句,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出示PPT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以更好的为我们学习课文指明方向。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主要内容?从这句话 中我们 提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创造?创造前?创造后?)

师:创造前的宇宙混沌一片,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把天和地劈成了两半,他担心他们会合在一起,接下来怎么做的?

(三)、学习第三段顶天立地

1、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担心他们会合在一起,接着他怎么做的了?。师: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用两个词语概括就是总结出:顶天 蹬地)

2、师:现在你们就是盘古,请你像老师一样双手高举过头,仿佛顶着的是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站稳不要动。盘古们,在你的头上顶着的是天呀!用力顶了,好重,快塌下来了,啊,用力,用头顶住,顶啊(孩子们这并不可笑,盘古可在做顶天蹬地的大事,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暗无天日)用力蹬了,使劲蹬住地,用力,加油,使劲顶住,蹬住,用力,加油!((在趣味活动中体会盘古的坚持不懈,探趣) 孩子们我们一边用力顶着天,使劲瞪着地,再来读一读!

师:什么感觉?师:是啊,一分钟就让我们感觉到累了,那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依然怎么做的?谁有勇气挺站起来,代表盘古回答

师:一千年过去了; 师:一万年过去了 ;一百万年过去了 (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响亮有力) 师:这真是一个顶天—— 生接:立地。

师:这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板书顶天立地) 顶天立地这个成语现用来形容气概豪迈。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坚持不懈,顽强的,坚定的)

(四)、品读、续写、尝试背诵第四段

1、师:盘古顶天立地,直到天地分开才累倒在地,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默读第四段,用文中一句话概括。

这句话叫中心句,很好,会找中心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了,很棒。

2、他的身体都变作了什么?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PPT)

3、看,多么整齐的句式,多么美的文字,就像一首诗,谁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配乐)指名学生读(展现诗人的风采),其他同学有更重要的任务,请闭着眼睛想象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再带着感受读文。

3、读书就是这样,边读边想象,通过你的读展现这些画面。接着刘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你们来读其他的部分。

4、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读,现在老师把蓝色的字体送给女生,把红色的字体送给男生,咱们合作朗读,全体起立,让我们共同分享这段美妙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5、老师听出来大家感受到了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更感受到了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是呀,这就是老祖宗盘古,它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天地,还让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身化万物

6、盘古经历了三个艰难的过程终于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让我们用背诵的方式来记住他吧。分层次背诵:指名背,集体背。

7、小练笔

A、他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仅仅是这些吗?你从哪知道?(省略号) B、你身边有哪些美丽的景物?PPT图片这些景物也是盘古变来的。他们是盘古的什么变来的了?(指一张交通图举例)

那他的鼻子,耳朵,头发,牙齿又会变作什么,请你也当回神话家,插上想象的翅膀(板书),仿照老师的例子再写两句。

注:(小组读)说的时候一定要让人感到神话的神奇,注意你的语气。

过渡:我发现你们正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难怪有人说,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指着化作万物)你们做到了。

7、师:这就是一位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的盘古,面对这样的盘古,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你心中的盘古。(引导说出这三个词语: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

这种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的精神!此时此刻我们对创造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跳出文本,升华延伸

1、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再一次朗读课文的中心句!

2、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世上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神话故事都是真的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

师:神话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中,还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更多神话故事的神奇。幻灯出示:经典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课后你在阅读神话故事时别忘了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化作万物 创造 顶天立地 化作万物 【练习】小练笔 小练笔

那盘古的鼻子,耳朵,头发,牙齿等其他的身体部分又会变作什么,请你也当回神话家,插上想象的翅膀,仿照老师的例子再写几句。

例:他的( 经脉),变成了( 纵横交错)的(公路) 他的( )变成了( )的( ) 他的( )变成了( )的( ) 他的( )变成了( )的( )

18 盘古开天地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8 盘古开天地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动画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几位动画片的主人公,知道的大声说出他的名字。(用动画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他们都是神话中的人物,身上都有超常的本领。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还有一位巨人,他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我们这节来学习: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预设:谁是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怎样开的?结果怎样?)

3、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

出示:宇宙 肌肤 混沌 滋润 (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

(2)师:仔细观察这组词语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由两个偏旁相同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血液 下降 倒下去 (生读,并说发现:多音字) 生字书写指导

出示: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1)自由练

(2)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 3.指名读课文。

师:词语我们会读了,现在我们把他送到课文中,看你还会认识他们吗。指名读课文。五个学生读。读书过程中指导朗读。

4.概括课文的方法就是知道每段讲的什么内容,把它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板书

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并完成下面的一段话。 5.有人说会读书的人就是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完成下面一段文字。

师提示: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分开,盘古沉睡着。有一天,盘古醒了,他用斧头把天地劈开。天地分开后,他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直到天地成形。盘古倒下了,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指名说 2)齐读

6.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段话读成一个句子,那么课文中哪个句子能概括整个故事呢?找一找。

PPT(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7.找关键词

师:找的非常准确,又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从这句话里你能读出哪个词语? (创造)指名朗读 指导书写创造 指导创造的写法。 8.师:那创造是什么意思?有那么点意思,但是不够准确,相信 我们随着深入的学习课文,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深入学习课文的方法是带着问题读课文。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听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价值,我把他写下来?还可以更深入一些,创造前什么样?创造后什么样?

三、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创造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书中找一找。

什么叫混沌?我们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查字典。读读字典上的意思。理解了吗?真理解了?我们继续关注.(2)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 (3)齐读

2、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又藏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里? 默读课文(

2、

3、4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段开天辟地

1、醒来后的盘古是怎样把这混沌一片的东西分开的了,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好,你来。课件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师:抡什么意思?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理解“抡”“拿”,发现了什么?

哦,你感受到了斧头的重量。你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抡是多么用力啊。带着这么感受读读吧。指名读。 我看到了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多用力啊。抡时在想什么?带着自信、有劲的感觉读这句话。

4、师:读得真投入啊!这一抡,这一劈,只听一声巨响天地就分开了,用一个成语说叫做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请同学们把这个词语写到自然段旁边做上批注。开天辟地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篇神话故事。现在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师:宇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投影PPT出示:(轻而清的东西、、、、) 5.体会“轻、清”,四个反义词

师:两个轻有什么不一样?重量轻,清。组个词?我们用组词就可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师:我读上句,你们读后一句。发现了什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这四对词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在读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反义词。

师:男女生互读。读时可以加上感受,让我们知道哦原来天地是这样分开的啊,地是这样形成的,也可以加上动作。

师:天地分开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就叫“混沌”,这次我们真正理解了混沌的意思。今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别人听。

2.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词句,你积累文中的哪些好词好句呢,现在把它们摘抄下来吧。 18 盘古开天地 前 创造? 后 盘 天地没分开 古 盘古醒来 开 天地分开后 天 盘古倒下后 地

推荐第6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鞠躬),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盘古开天地》(板书)。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品味语言,学会语用,感悟神话的魅力 ,是我教学此课的主旨所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神话故事,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并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但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读书时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无法深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因此,教学中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学生关注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宇宙、黑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感受神话“神奇、有趣”的特点。

3、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为: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

2、说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成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领悟。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片,请看图猜猜图上描绘的是什么故事”(课件出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图片)学生回答后,我顺势引入,“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这样设计抓住了学习兴趣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顺时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 )变成了( )的( )。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六、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本课的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创造 开天劈地顶天蹬地化作万物

板书设计紧紧围绕中心词“创造”而展开,把握了文章的梗概和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精炼简洁,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

《记金华的双龙洞》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鞠躬),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品味语言,学会语用,感悟祖国山河的壮丽,是我教学此课的主旨所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壮丽的祖国河山”,《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

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其中“过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针对2011年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大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其中第二学段应落实“段”的训练。所以本课作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过孔隙”,梳理出本文的表达特色,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油桐、拥挤”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4、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习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教学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启发引导法、指导发现法”等。

2、说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成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我主要采用“讨论法、举一反三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领会。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同学们,祖国的山川秀美,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学生回答后,我顺势引入,今天我们将跟随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去一个更加神奇、美妙的地方——金华的双龙洞。(板书:金华的双龙洞)。

1、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2、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老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这样设计抓住了学习兴趣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致了解游记的写法,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标中年级的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里我让学生通过自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引导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体现中年级的学段特征和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入手的原则。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么?

(2)汇报交流: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描写了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我们学习到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溪流的特点,语言朴素,真实可感!那么,双龙洞是怎样描写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继续课文,搜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

3、写一段你去旅游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六、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本课的板书:

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先后顺序)

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绿

特点——各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溪流的特点:宽

急 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既是文章中心的缩影,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

《新型玻璃》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鞠躬),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型玻璃》(板书)。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品味语言,学会语用,感悟说明文实用的魅力 ,是我教学此课的主旨所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这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中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且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新型玻璃》这一课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3大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创新设计,发展语言及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对玻璃的特点及作用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盾,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已在《鲸》《太阳》等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新型玻璃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法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法:教学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四、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采用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学生自学法、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自我评价法等方法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它应该是一种享受。 五.说教程 (第二课时)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构建新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动引入课堂,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兴趣是学生的动机之一,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性,就会主动的参与学生的活动,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利用情境导入,可以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凝聚在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上,从而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窜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盗窃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板书课题《新型玻璃》 出示课件1

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玻璃紧密相关。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课文所介绍的玻璃与我们平时见到的玻璃有什么不同呢?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

1、师: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你们看,我们的展销会吸引了这么多的客商。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厂长、经理或者是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学好课文,熟悉新型玻璃。才能解开刚才的疑难问题,才能算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一下:课文讲了几种新型玻璃?这里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如轻声读、默读、同桌对读等)通读课文,读熟课文,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讲几种新型玻璃。出示课件2

这五种玻璃各有特点,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看看第一种玻璃。 (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

请大家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板书;特点:自动报警 作用:防盗

理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在这里我采取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有目标的学习课文,我设计的第一环节便为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习过程按照:

1、读文,

2、划重点句子,

3、找关键词,

4、总结特点和作用。

(三)、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阅读,采用:读、想、勾画,收集资料来学习,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把自己所学到的在小组内交流,做到共同学习、资源共享,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流的能力。

1、请大家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2——5自然段,在小组内交流思考其他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完成表格的填写。

(1)、请大家在四人小组交流自学情况时,互相补充,相互释疑。 (2)、小组进行交流。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一起填写表格。 (3)、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你对新型玻璃有什么了解?

(4)、全班汇报,老师板书其他的几种玻璃的特点作用。 出示课件3

(5)、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它们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示课件4

2、探读课文,归纳说明方法:

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出示课件5和6

接下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选择后四种新型玻璃中的一种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培养,从而突破了重难点,节省了学习时间。我在这一环节中由“扶”到“放”,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并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在此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分享、互助,交流与合作的技能。在活动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也使他们把自己的差异变成合作探究的学习资源,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四)、小组合作准备,推选出最佳推销员

为了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去表达,交流,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体现语文知识能力和迁移,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让学生为“老师家装修”提建议,选用哪些玻璃。在此活动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运用。

前面我们学习了五种新兴玻璃,知道了他们的特点和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展销会上看看吧。

1、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推销玻璃。

2、创设情境,深入阅读。

1、)刚才大家在展销会上了大力推销自己公司的玻璃,那么最近,老师家里要装修房子,今天,我抽空到新型玻璃展销会转转。不知,哪位推销员可以推荐一下,我该用那种玻璃?为什么?

2、)指名回答。

(1)我建议您用我们公司的“夹丝网防盗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2)我建议您用“夹丝玻璃”: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 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3)我建议您用“变色玻璃”。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光线

(4)我建议您用“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她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5)我建议您用“吃音玻璃”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方便用户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班12分贝。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教师在学生讲解时适当的做些补充。

2、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给我听,好吗?

(五)、总结评价。

当学生汇报交流后,我用这样的语言进行小结: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人类!我也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造福人类!努力吧!孩子们,你们一定做得到!再次激发学生对科技的浓厚兴趣。

1、过渡:你们的建议真好!谢谢你们。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

2、科学家们设计了这么多新型玻璃,你们想不详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呢?出示课件7

3、介绍自己收集的玻璃资料。

总结:只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一定能让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出示课件8 我设计“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请大家做回发明家,写一写你想发明的玻璃。”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而既达到学语言、用语言的目的,又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我布置的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玻璃,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社会

六.说板书:

夹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11新型玻璃 吸热玻璃 变色玻璃

吃音玻璃}

这个板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过程来完善。充分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的方法。重在了方法的指导。

一、教材分析

《新型玻璃》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丝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主要是让学生在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巩固怎样抓住课文内容的知识点。通过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说明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自主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易被课文的开篇所吸引,对神奇的玻璃产生好奇感。课文前五个自然段结构基本相同,学生易于理解。读完课文,有意犹未尽之感,渴望了解更多的新型玻璃、新型事物,对科技的浓厚兴趣被激发起来。但学生自身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因此,对各种新型玻璃的制作原理缺乏了解。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盗窃、嫌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节接触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想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的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学生回答后,我顺势引入“对,这是新型玻璃,今天”

(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

要了解这些新型玻璃,得首先学好课文,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学习方法)

(三)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3、我在这一部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情况,让学生想帮老师的家里选择一种新型玻璃。(这里教师运用了问题教学法)

(四)发挥潜能,创造设计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你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对于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够突出教学模式,体现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五、说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是采用了表格的形式,简洁明了,概括性强,把本课所涉及的几个新型玻璃都列举出来了,由“新型玻璃”出发,进而放射的推出其他类型的玻璃,更便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记忆。

在这次说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更是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山中访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鞠躬),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山中访友》(板书)。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品味语言,学会语用,感悟大自然的魅力 ,是我教学此课的主旨所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在学习中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独特的课文。文章中,作者拜访的“友”是一群“非人”朋友,它们中有庄严的老桥、挺拔的大树、智慧的悬崖、活泼的云雀等。通篇以拟人的手法,凭借清新的笔调、灵动的语言、动情的述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言树能懂,云语人会听,老桥、露珠、山泉、小花,个个都是生命的化身,都是世界上的小小精灵。和它们相见,犹如和久违的亲人、朋友相遇,那份亲切,那份舒适和惬意带来的愉悦是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字里行间透射着作者心中对这些物、花、树、鸟的敬仰、感谢、喜爱和怜惜之情。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程序

推荐第7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传说?(出示课件,连一连)

2.这四个神话故事的题目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以“谁干什么”呈现的,也就是说,故事的题目就是对故事的主要内容的简练概括。

3.“盘古开天地”既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题目,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课题)。

4.同学们,虽然题目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如果你施一个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的人,你会有什么疑惑吗?

二、通读课文,初感神奇。

1.为什么要去开天地?怎么开天地?结果怎样?这正是一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找找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求: (1)、

推荐第8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难写字。引导学生会读书

2.感悟利用“反义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

教学重难点:感悟利用“反义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读写结合。

一、导入新课(1分)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个连线的题目,大家一起来连一连好吗?

(课件显示)

师:同学们真棒,这都是我们在动画片里经常看到的神话故事。(播放课件)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这些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都有着神奇的本领。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

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3.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18,盘古开天地。”

师:同学们,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教师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熔岩滚滚)

(开始学生双眼紧闭,听得很投入。听到音响后,学生有的不禁睁开眼睛,有的捂住了耳朵……)

师: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踊跃: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正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仿佛看到天地分开后,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落……

学生闭眼,感受漆黑一片的世界,老师伴着悠悠的音乐生动地描述,学生仿佛进入了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感受着盘古开天地的力量以及天地分开时的神奇。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朗读“盘古劈开天地”一段奠定了基础。

二.检查预习(2分)

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词语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 肌肤

四肢

血液

滋润 辽阔 一丈 黑暗 下降 创造

强调:“创造”一词的用法。

师: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请大家注意观察“创”字什么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用“立刀旁”?

师:需要工具是吗?谁还有不同的理解?

师:再看“造”字,创造的“造”为什么要用“走之底”?

师:是啊,原地不动,能创造吗?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它需要力量,需要行动!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拿起书。

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5分)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指名读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文中就藏着一句话,它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全篇课文就是围绕这样一句话来写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把它画下来。

(生汇报,屏幕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

师:这句话就像这篇文章的眼睛,看到它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像这样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 (板书:中心句)

师:(指板书)现在我们知道了,以后想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试着找找文中有没有——(生)中心句

4.练习找中心句。(指出中心句可能出现在开头,结尾或文中) 5.大声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

四、精读课文

创造很难,需要力量,需要勇气,需要行动。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默读课文第2段,找一找盘古醒来后是怎么做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

1、学习第2段。生汇报。

(课件出示)

(1)谁能大声地读一读这句话?

(2)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改之前先让学生读,读不好再改,突出盘古的力气大及用力,以便学生用力读好)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这样改行吗?

(3)说出不行的原因,相机指导朗读。 做一个“抡”的动作,体会要用力。 师: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观察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a.两个qing意思一样吗?说说看。理解“轻”—“清”的意思不同.读时轻一些。

b.浊呢?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你看,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语气放慢)

c。这一轻一重,一清一浊,一上升一下降,写出了天地的不同,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些反义词

d.一女一男读。

e.所有女生与所有男生分读。

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开天辟地

2、学习第3自然段。(2分)

(1)现在我们来学习第3段,请你自己先读一读,想一想第3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请生个别读。

(3)师:你读书很认真!书上说“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始终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出示:盘古顶天立地的图片和相关语句。)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的?读!

生:(齐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神情专注,若有所思。)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齐读)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加重语气、情感投入。)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齐读)头顶着天, 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为之感动,情绪激昂。)

学生三次朗读,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根本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老师那撼动人心的语言,加上激情的朗读足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情感,因为朗读原本就有如此大的魅力与韵味,它能让人走进人物的心中,与之同喜、同忧!

(4)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顶天立地) 3.学习第4段

盘古顶天立地,但最终还是累倒了。累倒之后又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用书上一句话来说一说。

1.学生读 2.交流汇报。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指前面写的板书:中心句) 3.指导朗读。 (1)一读。盘古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谁来读一读。(诗的形式)

(2)谁能把这巨大的变化读出来。我们读文章,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生1读。(读后评价,如:没读出江河的辽阔。读得不好,指导关键的一句。)

师:奔流不息的江河那是何等的汹涌澎湃啊。(滋润万物的雨露是多么泌人心田啊!让四季的风吹得柔一些吧,让飘动的云再飘得慢一些吧)

请你再读一读。

生2读。读后评价。一望无际的大地那是何等的辽阔啊!(音乐不停)

生3读。(最好的同学)师:闭上眼睛,想象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那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第四自然段,把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得很具体。盘古身体的第一部分,分别变成了世界上的万物。对地球万物的描写,课文用了很多的形容词,比如:播放课件。红色的字体。这种“什么样的什么”是偏正形式的短语。他们恰当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学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注意,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摘抄下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化成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变成太阳和月亮,化身为大地和江河,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美丽的宇宙。同学们,你们觉得盘古的这些变化,为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在这种变化中感受盘古的无私和伟大吧。

(播课件,填写。)

仅仅有这些变化吗?仿写。(音乐关小)闭着眼睛

师:真美呀!刚才有位同学发现了省略号的秘密,那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内容与要求:

(屏幕出示)它的( )变成了(

)的(

每位同学自己写一写。

在小组中说一说、改一改。

试一试把大家写的连成一段话。

派一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交代了小组合作的要求之后,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巡视指导,之后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找四五个同学站起来不读,一个个连读。

“他的(

),变成了(

)的(

)”音乐停 师: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

(板书:化作万物)

师:同学们,你们写的这么多变化,如果都加到书上,这省略号可以擦掉吗?

生(部分):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6:因为省略号是代表永远都写不完的。

师: 大家看,这就是盘古!(课件出示盘古的图像)然后总结(与板书照应)如:

师:他开天辟地、他顶天立地、他化作万物! 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吗?

2.生汇报,师小结。(奉献精神,伟大等) 3.齐读最后自然段。

师: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最后自然段。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孩子们,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盘古开天地只是其中的沧海一栗,推荐一个。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心句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伟大 奉献

变天化地

变 天 化 地

推荐第9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金川区第一小学 王鑫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2、

3、4

【学习准备】

教学课件《盘古开天地》

学生课外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想想,讲的都是哪些故事。(课件)那你们知道他们都属于什么故事吗?(神话故事)

2.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一些呢?

3.今天我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谁来读读课题?(生读)。咱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4.看,大家都等不及了吧,还等什么了,快快打开课文第71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读的时候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

二、出示词语,赛读词语,认知生字。

刚才大家读的可真投入,我这儿有一些文中的词,谁来挑战一下。(课件,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检查自读效果。

1.看,这些词语再困难,同样被我们的同学克服了,我们又把这些词语送回家,你们又能挑战好这一关吗?谁愿意把故事读给大家听?这么多人都想读,那我就请五位同学来分读这个故事吧,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生读)

2、评价。看来有些同学的朗读水平还不错,希望你再接再厉;有些同学可就要加油啦!

四、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用 \"__\"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读后交流。

2、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3、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学习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

4、齐读课文第一段。

5、师:巨人盘古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他突然醒了,面对无边的黑暗会想些什么?他又做了什么?结果又怎么样了呢?

6、指导理解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了,可我们的盘古一刻也没有停歇,他还在干什么呢?谁来读一读?(生读)

2.师:盘古正在用自己的身躯支撑天地,他究竟是怎样支撑的,谁来读?(多人读)

3.师:那让我们也来当当小盘古,将天地分开吧,谁来表演一下?盘古是怎样支撑天地的(生示范)

4.师:你为什么这么用劲啊?(生答)那就请你站在这里支撑一会儿天地,咱们其他的同学在你的保护下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生读)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师:(问演示学生)你累吗?(生答)

2.师:你才站了这么一会儿就觉得累,可我们的盘古却这样一直站着,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过去了,天地逐渐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倒下了,你有什么想对盘古说说的吗?

3.师:是啊,盘古是一位极富有责任心而又了不起的巨人,他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哪些变化呢,自己读一读.

4.师: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件)

5、师:文中的省略号为我们创造了无限的遐想,盘古的身体还为我们创造了哪些美丽的世界?开动脑筋,请大家接着说一说.(课件)

6、师:这就是我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拓展。

盘古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传颂,所以,今天的轻松作业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课件:我会复述)老师先总结写作顺序,再作一下复述要求。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混沌一片

开天辟地 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顶天立地

献出所有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金川区第一小学 王鑫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写的生动有趣。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段落,以句式引导,段式引路,启发学生填补空白,组织语言,训练能力。

一、巧妙的使用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课文,我用的是几首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的主题曲,《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兄弟》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创造性地使用动画片音乐,起到引起共鸣、激发兴趣的作用。

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

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抓“抡”“猛”等词语体会盘古的动作,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静静站1分钟,你累了吗?想象盘古顶天蹬地持续了多久?他累吗?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

三、结合文本 展开想象

在指导阅读完第四自然段后,我这样引导学生: 师: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共同合作,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看投影,全体女同学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全体男同学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

学生进行合作朗读,感悟盘古社体的巨大变化。 (出示句子)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他的( ),变成了( )的( )。 师:请你们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 ),变成了( )的( )”补充完整,提醒同学注意句子中的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什么。不要只说成是什么变成了什么。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自由说,小组交流,然后指名说)

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

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是课文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在。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男女生合作朗读来整体感悟语言表达的结构。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为了引导学生把语言表达得更生动具体,教师特别强调是变成了“什么样的”“什么”。留下空白,让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这样的课堂就会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思考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多种形式 指导朗读

初读课文,只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只有对重点字词、句子理解后,才能读出味道。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同桌接读、师生接读、男女接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将身体的部位、以及变成什么鲜明呈现出来。而且这一部分有许多偏正结构的短语。如: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以次方式朗读还可以突出要积累的好词佳句。

五、在遗憾中成长

这节课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学生朗读时,虽然我用了许多方法,比如范读,男女赛读,抽读,但是不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朗读,个人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对有些环节的处理还欠考虑,如“盘古的身体化作宇宙万物”一段,我将男女师三者合作起来读,效果不太理想,不如紧接前面的同桌互相练习,直接进行男女生对读,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这许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将磨砺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金川区第一小学 王鑫

【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说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多元世界的发展,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要把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依据新课程对三年级阶段目标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点,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学习神话故事的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让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会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需要读,高大的神话形象需要读、深刻的神话内涵需要读。只有通过层次读、体验读、引读、导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再创设一定的画面情景,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才能达到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说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成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演欲望;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指名回答:大闹天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愚公移山……

过渡: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1页。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盘古开天地》。

读了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

二、紧扣神奇,品读课文。过渡:全班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师:想一想,课文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 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盘古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

2、师: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

3、齐读课文第一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巨人盘古睡了十万八千年,盘古醒后是怎样改变这个混沌的世界呢?

谁想来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请举手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2、哪位同学们知道盘古是怎样把天和地分开的?(可以用课本中的句子来回答)

回答: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请同学找出描写盘古开天劈地的动作的词。

这里“抡”、“劈”两个字把盘古开天劈地时的气魄体现了出来。 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盘古开天地的动作。

4、过渡:好,我们接下来看看天地被盘古分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齐读最后一句)

同学们,在最后一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① 找一找,这段话中有好几对反义词(学生回答:清——浊,轻——重,上升——下降,天——地)

②运用反义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让我们对天和地的不同有了清楚的了解。

③有趣的是这段话中,除了反义词,还有近义词(学生回答:黑暗——漆黑,渐渐——缓慢——慢慢)

④师:孩子们,这些个反义词,近义词使这一段读起来有些变化。

轻而清读得轻一些

重而浊读得重一些

缓缓上升,慢慢下降读得慢一些

(请个别学生朗读)

5、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样做的?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

师: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100年、1000年、1000) 盘古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最后,他感觉怎样了? 过渡: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请同学认认真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画面。(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3)用圈圈出像“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 师:老师想问同学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请多个同学来读出不同的身体部分

过渡:是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读下面文字时要读出“巨大的变化”。明白吗?来,谁来读?把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读出来。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反馈交流。

师: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先想想,盘古的身体上还有哪些课文是没有写过的?(生答)现在我们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同桌合作交流,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一说。)

他的——————,变成了————的—————。 生1:盘古的手指,变成了高高的山峰。(你是第一个来到宇宙的,祝贺你。)

生2:盘古的牙齿变成了一座座火山。(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3:盘古的头发变成了长长的柳枝。 生4:盘古的心变成了天下所有人的心。 生5:盘古的心变成了天下所有母亲的爱心。

师:是啊!盘古就这样把自己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把自己的心变成了天下所有母亲的爱心,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

师:大家写了这么多变化,如果都加到书上,这省略号可以擦掉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生:因为省略号是代表永远都写不完的。因为世界上的万物你写不完的。)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共同合作,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好,那么我们就看着课文,老师读“变成了”、“化成了”;全体女同学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全体男同学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

(五)、齐读最后一段。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三、升华中心。

师: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话对盘古说吧。 生:盘古,你真伟大!真了不起!

生:他为了开天地坚持不懈,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间------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敬佩之情,认认真真地再读一遍最后一段。

四、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连环画,把每一段话变成一幅幅画。现在,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能看着上面的标题(混沌一片——盘古开天劈地——顶天立地——盘古到下后),看谁能把这连环画把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听吗? 谁愿意来试试?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段来讲)

七、课后作业。

1、练习册中,18课《盘古开天地》的所有练习。

2、放学后,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朋友或者父母听。【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劈地

创造 顶天蹬地 化作万物

推荐第10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感受神奇 放飞梦想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说课人:湖南省常德师范学校 陈玉竹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陈玉竹,来自湖南省常德师范学校。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盘古开天地》。我将以“感受神奇,放飞梦想”为主题,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这七大板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将盘古创造的艰辛过程和倒下后的巨大变化写得精彩纷呈,字里行间充满了想象的张力。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对于神话故事,学生的内心感到新鲜、有趣,但他们往往只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而忽视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文本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奇特的想象。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的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重点学习第2和第4自然段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神话的神奇和瑰丽。

五、说教法和学法

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产物,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适合学生朗读,所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本文情节优美,想象奇特,可以通过复述课文这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去感受祖国神话的魅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把“感受神奇,放飞梦想”这一教学设想完美地呈现出来,我将通过以

下几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1、诗歌导入

上课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昨天写了一首诗,诗歌中写了一些神话故事里的人物,看看谁最聪明,能猜出他们的名字。 课件展示:

你用一把斧头分开天地

创造奇迹

你把五彩石头投向受伤的天空

创造神奇 你与时间赛跑 拥有追赶太阳的勇气 你行走在天上

月亮

也因你而更加美丽

这时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能够猜出一两个神话人物。然后我出示这些故事的图片,把学生带入瑰丽的神话世界。学生回答后,我对他们说:女娲、夸父、嫦娥和盘古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盘古的神奇故事,走进课文《盘古开天地》。

2、找中心句

我会这样引导: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请你从题目入手,找出课文中哪一句说出了盘古开天地的意思。

课件展示:

课文中哪一句说出了盘古开天地的意思?然后明确: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之后,我请学生再读课文,带领学生感受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我要求学生合作交流,找出关键词:创造。再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出创造的三个过程:开天辟地、顶天蹬地、化作万物。学生一边反馈,我一边板书。

这样,从提炼中心句到找关键词,学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主旨。在教学初始就把重点交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3、感受创造

我将围绕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依次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分为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齐读这一段。

课件展示: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辅导他们找出本段中四组反义词。说说从这四组反义词中读懂了什么? 第二步:引导学生抓住“渐渐”、“缓缓”和“慢慢”这三个词语来谈谈感受,体会盘古创造过程的漫长。

第三步: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然后我小结:是啊!盘古真是一个巨人,他力大无穷,勇敢无畏。就这样,开始了他漫长的创造之路。(板书:漫长)

接着我引导学生:天地分开之后,盘古又做了些什么?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 课件展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通过让学生模仿盘古,做头顶天、脚蹬地的动作感受盘古创造天地的艰辛。(板书:艰辛)再通过我的范读,学生跟读,带领学生融入情感进行体验。

最后齐读这一自然段。顺势激情引导“同学们,顽强的盘古最终还是倒了下去,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承接到第4自然段的学习当中。

4、感受奉献

盘古的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读、找、填、说”等几种方式学习。感受语言的节奏感与形象性。

先要求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找出发生了哪些变化?完成填空题。

然后指名反馈,全班齐读,同时展示相应图片,通过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盘古创造出的万物的美好。

课件展示: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在这里,我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层次的朗读训练。我采用引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盘古的创造天地。引读的时候,我先引前面一句“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学生读“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如果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进入文字中的情境,我又交换角色,由学生引前面一句,我用饱满生动的语言读后面一句。

引读之后,为了使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我又开展分男女生朗读的形式。男生引前面一句,女生读后面一句。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状态,我顺势组织学生分组读,齐读,将学生对盘古的崇敬之情推向高潮。

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情感体验中,充分感受到了故事中的神奇和瑰丽。

5、畅所欲言

当学生还沉浸在盘古所创造的神奇世界中时,我带领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此时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然后我深情地说:同学们,我们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如此美丽的宇宙!那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对盘古之情。

课件展示:我想对盘古说:____

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我用生动的语言总结:是的,因为有了盘古漫长的创造,我们才能看到瓦蓝瓦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盘古艰辛的创造,我们才能闻到花儿醉人的清香;更因为有了盘古无私的创造,才有我们现在这神奇美丽的大千世界!

6、尝试复述

复述课文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首先鼓励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地说说这个故事。要学生完整地复述出课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先用生动的语言示范复述,然后让学生按照以下顺序,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课件:之前天地怎样——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

7、总结课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对盘古的故事了然于胸,体会到了盘古的献身精神。最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中华民族的神话故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它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瑰丽;那样的璀璨,那样的多彩。走进神话,我们感受到了祖先的聪明和才智,盘古、女娲、后羿这些可爱的名字也让我们永远难以忘记。

七、说板书

最后,再说一说本课的板书设计。这个板书板书不仅简洁凝练,而且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有对称的美感,一目了然。

18 盘古开天地

创造

开天辟地 顶天蹬地 化作万物 (漫长) (艰辛) (奉献)

结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11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难点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伊时播放动画(幻灯出示),《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 )变成了( )的( )。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五、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劈地 创造 顶天蹬地

化作万物

第12篇:盘古开天地案例

盘古开天地》教学案例 石首市文昌小学 付传菊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四肢、肌肤、一丈、滋润、混沌、创造”等词语。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4、有感情课文。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

一、精彩三分钟

今天的精彩三分钟时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老师说一个词,你们猜出他的反义词,看谁积累的词语最多,反应最快。

(评析:精彩三分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每次都是学生自己主持,自己准备,自己表演,在这节课上,教师事先设计这个师生共同参与的猜反义词游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为后面的发现句子中的反义词做好了铺垫。)

二、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美丽的神话传说就是我们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远古时代,就留传着盘古开天地这一神话故事,想了解这个神话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神话,齐读课题。 (评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导入时教师引出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学生对神话都很感兴趣,有一种想了解的欲望,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我们昨天已经预习过,预习好了吗?那我就来考考大家吧。这里有几个词语你会读吗?(出示:四肢 肌肤 一丈 滋润 混沌 创造) (1)四肢、肌肤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吗?指导:很多与身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 (2)一丈有多长吗?指导:一丈相当我们教室的高度。

(3)滋润这两个字都与什么有关?指导:田地干涸了,浇上水,那么田地就滋润了,人口渴了,喝上一口水这时喉咙就很滋润了,感觉非常舒服,读出舒服的感觉来。

(4)课文里什么是混沌的?

2、你能用创造一词说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有人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真的很会读书,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也是文章的中心句,大家齐读这句话。

(评析: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为了让学生积累词语,学以致用,巩固知识,教师尽可能的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检测预习环节,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再次了解,为整堂课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学习“开天辟地”,

1、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的朗读课文

1、2自然段,想一想,一直沉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面对混沌一片的宇宙他是怎么做的?(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抡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拿起?读出力量。 (2)还有哪一个词语体现盘古用了很大的力量?读出力量。

2、读得多好呀,这一抡,这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用一个词语就叫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这时,只听一声巨响,(播放一声巨响),宇宙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只见(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聪明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两个句子的特点。有反义词。 (2)指导读出轻而清。重而浊。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

(3)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分开容易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理解“缓缓”“慢慢”。读出艰难。 (评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习,设计上考虑了学生的水平不同,以便让每一个都有参与的可能,重点词的体会都是让学生从读中体会的,从读中感悟,层次一级比一级深,学生学起来也感兴趣。)

五、学习“顶天立地”

盘古劈开天地以后,他又沉睡了吗?这时他是怎么做的,邀男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1劈开天地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出示: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瞪着地。)

(1)请盘古上台,来,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伸出你的手向上顶,用力,再用力?感觉力量怎样?读出力量。

(2)所有盘古们,来,头顶着天,脚使劲蹬地,伸出手来,使劲顶,用力了吗?来,读出你们的力量来。

2、盘古就这样,使劲的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天过去了,盘古怕——(生读),一年过去了,盘古怕——(生读),一百年,一千年过去了,盘古怕——(生读),一万年,十万年,几十万年过去了,盘古怕——(生读),看到你们现在的样子,老师送给你们这些小盘古们一个成语——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评析:学生四次朗读,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根本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老师那撼动人心的语言,加上激情的朗读足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情感,因为朗读原本就有如此大的魅力与韵味,它能让人走进人物的心中,与之同喜、同忧!)

六、学习“化作万物”

1、盘古就是这样站立在天地间,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变得很亮很亮,终于有一天,盘古累倒下去了,这时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配乐) (1)睁开眼睛,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2)边说边指导读

(3)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优美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老师把大家刚刚看到的图画跟大家画下来了,看(出示:图片)边看边读。

2、同学们,盘古把自己的肌肤变成了大地,把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声,就这样把自己的全身都奉献出来,化作了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3、他的身体其他部分还会变化吗?请看第四自然段最后的一个标点,可见身体其他部分还会发生变化,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的句式说给大家听听。(出示:他的 变成了 的 )

4、老师提示同学们,比如:盘古的牙齿变成了一座座火山,一块块石头。(评析:“为迁移而教”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就语文课而言,可利用语文教材中某些存在迁移点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促进学习策略的迁移,这其实就是一种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言虽尽而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个空白,如果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散他们的想象潜能,同时进一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我让学生在了解文章作者的想象手法后,让学生继续延续文章思路拓展想象。刚开始学生找不到盘古全身还有什么可变之处,我就提供给学生想象的源头,如:盘古的牙齿会边成什么之类的引导,学生便很容易学会如此想象了。)

七、感情升华

1、这就是开天劈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的盘古,面对这样一位英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是啊,盘古,你确实太伟大了,是你,用大斧头分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又是你,把自己的全身都化作了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宇宙),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宇宙,没有盘古,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敬佩,感激之情高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他蕴藏着的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他又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中,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老师推荐大家看看,如果能准确说出这些神话的名称,老就把这个图片送给他。(出示图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哪吒闹海、嫦娥奔月。) (评析:如何借助这篇神话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最后,教师推荐学生观看其他神话故事的图片,激发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兴趣。神话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嫦娥、哪吒等神话形象早已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在最后环节中,将神话人物图片送给准确说出人物名称的学生,既满足了孩子们拥有图片的渴望,又激发他们了解更多神话的兴趣,将学生从文本中带出,引领着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畅游美丽的神话故事。)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大胆取舍教材,教材的处理方式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我轻重分明,第一自然段一笔带过;第二自然段重读,第三自然段简易地导,第四自然段细细地品味,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合理巧妙地进行了组合。

2、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如第二节的“抡起”“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在教师引读时对“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的解读;“慢慢”、“缓缓”的先理解后表达都进行了较为扎实的指导。

3、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配乐读、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文章的情感基调没有把握好。在教学第三节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时,尽管我请了一位学生动作演示,自己还用撼动人心的语言三次煽情,设法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无奈学生只游离于文字,未能走进人物心中,与之同喜、同忧!想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估计是自己在上课开始就没能好好渲染意境,导致整体情感基调失控。

第13篇:18.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贤精神,激发学生阅读深化故事的信趣。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深化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生1:牛郎织女、女娲补天 生2:八仙过海、哪吒闹海 生3:嫦娥奔月、西游记 生4:大禹治水„„

2、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

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度到课文的学习1、观看动画《开天辟地》。

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 3、生:《开天辟地》。 4、是谁“开天辟地”呢? 5、盘古。

6、你真认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三、小组互助,通读课文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互相帮助理解词语,纠正读音,扫清字词障碍。

四、重点引入,在读中启动思维的发展 1、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2、生: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盘古真伟大谁能来读一读这段? 4、读得怎么样?

5、生:我觉得还可以,“猛劈过去”要读重一点,因为盘古很用力,我们也应该用力一点读。

6、那你来读读这一句吧!(生读)真不错。

7、生:我认为文中的清和轻应该轻读,要是读重了就会掉下去了。8、那你也来试试?(生读)真棒,谁愿意挑战刚才那位同学? 9、学生踊跃举手。师抽生读。

10、同学门的掌声已经告诉了你,你读的真棒,我们都忍不住要试一试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把盘古的英雄气概再现出来吧。(全班齐读)在读着段文字时你有什么发现吗?

11、生我发现有三对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12、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五、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丰富积累,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

1、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到下了,盘古倒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2、生读。

3、你读懂了什么?

4、生1:我从中体会到盘古真伟大,不但为我们开辟了天地,死后还为我们作出贡献。

5、生2:我知道了我们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是盘古的身体变成的。6、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读一段呢? 7、生齐:崇敬

8、请全体同学起立,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吧。9、生齐读。 10、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再抄到积累本上。 11、学生勾画、摘抄。 12、课件出示题目。

13、谁能来填一填?(学生填。填后齐声朗读) 14、同学们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到下后身体变化的画面,你看到了吗? 15、生齐:我们也看到了! 16、那再让我们把这雄壮而动人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读出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吧。 17、生齐读。

18、师引:这就是。

19、生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第14篇:盘古开天地教案

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肌、肤、血、液、创、造、暗、降、丈、肢、”10个字

2.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大意。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本课时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对课文有所了解,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层次,本课时立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以读促思”来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思,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辽阔”“创造”两个词语。

1、巩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2、积累反义词和“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类似的神话故事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

一、复习导入(4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认识了里面的生字词,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还记得他们? 出示:黑暗

一丈

辽阔

逐渐

四肢

肌肤

下降

血液(评价时提出多音字读得不错)

滋润

创造

老祖宗

猛劈过去

缓缓上升 (指名一人读一组,相机指导,再齐读) 这里面有两个要写的词语“辽阔”“滋润”

同时,我们出读了课文,了解了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还拟了三个小标题来概括他们,谁还记得?举手来说一说。

生: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作万物 师:同学们真棒!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师提前板书好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混沌”的宇宙(五分钟)

神话故事是是古时候的人通过想象虚构出来的特别神奇的故事。那么,我们学了这个神话故事,你能不能讲给别人听,把它也传下去。 生:能

师:今天的咱们要闯过三关,才能做一个优秀的讲故事的人,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同学们身子坐正,生答:眼望前方,我们进入到第一关:开天辟地。

师讲述:每一个故事的开头都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读慢,师做手势,学生跟着讲),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师:同学们故事讲的可真好,老师来考考大家,你知道“混沌”的意思吗? 生:黑暗,模糊

师:你可真会感受,请问你是从那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混沌一片

师:谁知道“混沌”的意思?(如果不知道,可以直接出示通过查字典得到的两个意思:请学生做选择。)

生齐读: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都混在一起,就叫“混沌”。

三、复述并学习“开天辟地”(六分钟)

师:是呀,天地模糊不清,多可怕!盘古是怎么让天地分开的呢?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生1: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师:停,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你们看行吗?“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这样改行吗?

生:不行,我觉得这样很没有力气。

师:那请你来做一做“抡”的动作(手臂用力旋动),

师:你的动作做的真形象!咱们所有的同学都“抡”起大斧头猛劈过去!(学生抡后做猛劈状)

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说!

生:就是咬紧牙关,就是很用力! 师:你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 生2:(读)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师:有点用力了,谁再来猛得劈一下。 生3:(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得真好呀!这一抡,这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

师:接着,宇宙发生了巨变,接着读——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有没有发现词语里有什么特点啊?

生:里面有许多反义词。 师:有哪些? 生: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师:短短一句话中,竟然藏着如此多的奥秘,这些词语一一相对,多有趣啊!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全体女同学,你们读“轻而清的东西”,男孩子,你们读重而浊的东西。 生读。

师:咱们配合得真默契啊!接下来谁能不看书把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师指导并提示做好动作!评价从语言抓“抡、猛劈”、动作、声音方面来评价。并要求学生把掌声送给他。

四、复述并学习“顶天立地”(七分钟)

师:第一关咱们很顺利地就通过了,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关,顶天立地。同学们盘古劈开天地以后, 他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打开书到71页,找到句子读一读。

生1:天地分开以后, 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蹬着地。

师:请你来当一当盘古,来做一做盘古顶天立地的姿势? 生1表演

师:请同学们一起站起来,做一做? 师:同学们,这样的姿势舒不舒服? 生:不舒服

师:盘古因为不舒服就放弃了吗? 生:没有

师:如果它放弃了,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如果放弃了,天地又会混沌一片。

师:是的啊,为了让天地分开,盘古一直坚持着,一千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很多很多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同学们,你现在什么感觉? 生:好累。 生:手、头酸

生:我感觉到了盘古脖子很酸了,脚很痛了,他快要撑不住了„„ 师:是啊,一分钟就让我们感觉到累了,可是盘古呢?他为了我们这个美好的世界,一天天的在坚持着,在这个时候,天和地还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 师:虽然老祖宗盘古倒了下去,可是我们做后代的却要把他的故事传下去,谁愿意来把“顶天立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请学生根据他的语言,有没有抓住关键字,动作,声音是否响亮来评价)最后,讲故事的和评价故事的同学都很棒,把掌声送给这几位同学。

五、学习并复述“化作万物”(二十分钟)

师:盘古这一倒,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

1、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他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那么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师生合作: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师:让四季的风吹得柔一些吧,让飘动的云再飘得慢一些吧! 生再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生: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生: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生: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生: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生: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生: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生: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生: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播放课件,出示各种图片,学生看句子朗读。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跟同桌也合作读一读,记一记,待会老师要考考大家哦! (三分钟后)

师: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说前半句,请同学选择上面的句子接后半句,并且说说为什么?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轻、难以触摸)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很响亮)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形状相似)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像柱子)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宽广)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液体)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多)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液体,透明)

师:多么美的画面,多么美的词句,老师把它们变成了一首诗,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师:哎,雨露后面有个省略号,你知道这个省略号的秘密吗? 生:他的变化没有写完。

师: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现在我们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 来续写这首诗,注意:一定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哦!把他写得更加神奇。出示句式:他的——————,变成了————的—————。 生思考交流。

生:他的手指,变成了高高的山峰。 师:你是第一个来到宇宙的,祝贺你。

生:他的牙齿变成了一座座火山。 师: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他的头发变成了长长的柳枝。 生:他洁白的牙齿变成了晶莹的钻石 生:他的经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交桥。 师:多么奇特的想象! 生:他身上的细胞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朋友。 师:你的回答真有意思!

师: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盘古开天辟地,累得倒下了还把自己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他牺牲自己,奉献一切, 这就是——出示最后一段。

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让老师见识到了你们的想象力,现在谁有勇气挑战讲故事,说说盘古怎么化作万物的?

师:老师给了你们几个关键词,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词语:气息

声音

双眼

四肢

肌肤

血液 汗毛

汗水 生复述故事,师相机画出用掉的词语。

你们说的可比书上美哆啦!因为老师看到你们的认真和热情。

六、总结(一分钟)

师: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比如说:女蜗造人、嫦娥奔月、神农尝百草、共工怒触不周山、金江圣母三姊妹 大禹治水 师:课后,我们还可以多读读神话故事,再次感受神话之神奇

第15篇:18 盘古开天地

18、《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广西桂平市蒙圩镇中心小学 陈海女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我会认”的生字读音,会用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想象朗读, 品味语言, 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对神话的浓厚兴趣。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神话故事。

二、教学重点:

引导识记生字,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三、教学难点:发挥丰富的想象,复述故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引导质疑。

你们看过 《西游记》电视剧吗?讲的是什么故事?孙悟空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特点。

二、学习“我会读”的生字

1、读准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领读、集体读、个人读等方式)

2、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3、用“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4、用“抓小鱼的游戏”让学生读准词语的音。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听课文范读,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课文讲了谁干什么?

1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围绕着 “创造”你想知道什么?

3、整理重点疑问:盘古创造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宇宙最早是什么样的?

2、理解“混沌”,感受荒凉。

(1)“混沌”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词典的意思理解词语)

(2)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看看宇宙中“混沌一片的东西”是指什么东西?(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都混在一起。就叫——“混沌”。

(3)在你的想象中, “混沌一片” 的世界是怎样的?

3、师小结: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模糊一团,什么也看不见,分不清天和地,白天和黑夜,没有美丽的日月星辰,也没有动物和植物,世界一片荒凉。

三、研读2—4自然段

(一)品悟词句,感悟“开天辟地”之难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词。

2、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换词比较:“抡”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语? “抡”与“拿” “提”“拎”有什么不同?

(2)动作演示:谁还能把“抡斧猛劈”的动作演一演?从这一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3)谁能用朗读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勇气和决心?

3、出示句子:“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你从这个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2)找出句中反义词: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近义词:缓缓——慢慢。师生合作读句子,体会句子的整齐美: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设境体验,感受“顶天立地”之苦

1、天地终于缓缓地分开了,然而,厚重的天总是要向下坠,盘古是怎样顶天立地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画面。

2、现在你就是盘古,站起来,伸出你的手,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学生动作演示)师旁述:用力顶了,好重!用力顶—不好了快塌下来了,用力!脚用力蹬了,使劲!蹬住地,用力,加油!再使劲!

3、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吗?

4、(出示插图与文字)师:盘古粗壮的手臂累得颤抖,有力的双腿累得发麻,可是他一直咬紧牙关,坚持着。不知多少年过去,他依然一动不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同学们,从“不知过了多少年”这句话,你感受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漫长、艰辛)

5、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顶天立地的盘古,读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三)、想象迁移,领略“身化万物”之奇

1、盘古顶天立地,站在天地间。不知多少年过去,天地逐渐分开,盘古也累得倒在了地上。他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请同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边听边想画面。(教师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2、同学们,现在你知道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课文是怎样把盘古的变化写得生动而神奇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后汇报。(出示课件)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

3、课文后面还有个省略号,它省去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他的牙齿,变成了(

)的(

)。

他的五指,变成了(

)的(

)。

他的鼻孔,变成了(

)的(

)。

他的____________ ,变成了(

)的(

)。

4、课文是怎样描写地球的万物的?

( )的雷声

( )的大地

( )的江河

( )的花草树木

( )的雨露

5、盘古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它创造宇宙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板书:奉献、牺牲)

6、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小结: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可以阅读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等神话书籍。

五、作业设计:

必做题:

1、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给家长听。

2、文中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找一找,再抄下来。

选做题:

1、根据课文第4段仿写小诗。

2、选看一个神话故事。推荐:《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

六、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宇宙混沌 →

顶天立地

创造宇宙(奉献、牺牲)

身化万物

七、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所以,在课件的设计上,我就比较注重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为教学服务。教学本文的过程,从导入,到讲授,再到总结,我都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轴,以自己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激活想象作为基本教学策略,先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自主读准生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再通过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写话等方式要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感受神话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并从中积累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非常乐于参与课堂的,效果非常不错。作业的布置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布置了“必做题” 与“选做题”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第16篇:18、盘古开天地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文字描述和自己的想象,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具有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2、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学生自己组织游戏 “对对碰”:头─摇摇头;手─拍拍手„„; 对反义词:睡-醒;黑暗-光明;漆黑-明亮;分-合;清-浊;轻-重;上升-下降;升高-下沉;高-矮„„

师:我发现同学们今天的状态特好!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准备上课吧!

一、提出本课学习内容

1、复习词语。(出示词语)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复习昨天学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2、揭题:词语读得不错,下面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

3、课前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4、师归纳: 我发现大家想了解的都和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盘古是怎样创造出美丽的宇宙的?”是吗?这也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一)、感受盘古开天地的神奇

1、情境创设,感受神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去认识盘古,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教师配乐描述,音乐起)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熔岩滚滚)

2、汇报:听到这开天辟地的声音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踊跃: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正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仿佛看到天地分开后,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落„„

3、深入学文,读中感悟。

1)师:噢!盘古开天地,多神奇呀!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打开书,找找看,看看哪个自然段写到盘古劈开天地的情形呢?(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是这个自然段吗?

2)指导朗读感悟:

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把你感受到的盘古开天地的神奇读出来。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谁想来读一读这句话?

第二句话。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课件出示图片和句子)

指导:你知道这句话中有哪些是描写动作的词吗?(抡起、猛劈)请一位同学做一下怎样的动作是抡起大斧头?(你抡起的是小斧头,盘古可是一个大巨人呀!你再试一试!他就抡起大斧头,对了)怎样劈的?(不够猛,谁来猛劈?)谁来把句子读一读:盘古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用力了)(谁能再用力一些?你来读。更用力了)(好,巨人的感觉!咱们全班一起来来感受一下,好吗?他见周围一片漆黑,读!齐读)

(3)只听一声巨响。(出示音效)怎样了?(出示句子)谁来

2 接着往下读!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指导评议: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要给她吗?

预设A:我想给她提个建议:“轻而清的东西”要读得轻一点;“重而浊的东西”要读得重一点。

师对生:有没有道理?你能按同学的建议再来读一读吗? 引导领会近义词:同学们再看看,这里除了“慢慢”这个词是表示慢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也表示慢呢?谁来说?

师:是呀,这两句话用了三个表示慢的词(课件演示三个词变红的效果)大家把这三个词语读一读。可见天地分开是多不容易的事呀!听了大家的建议你们能不能读得更好一些呢?谁还愿意来试一试?

指导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师指导:再慢一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师指导:慢慢下降,再试一次)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齐读:她读得不错!你们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

师:让我们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轻而清的东西„„)(齐读)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行吗?(引读)我想请女同学读老师读的,男同学读后半句好吗?

引导体会反义词:真不错!读了这句话,你还有什么发现吗?用“对”把反义词连起来读读。

小结:原来一段普普通通的文字里还藏着这么有趣的东西啊! 引导齐读:盘古这一劈,就把天和地分开了,多神奇呀!请同学们捧起书,把这段话好好读一读!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读!(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师适时指导。)

3、多么了不起的盘古,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开天劈地)板书

(二)表演课文,感悟形象

1、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媒体出示句子)这句话中也有两个描写动作的词,谁能找把他们找出来?(顶、蹬)看老师写

3 字(板书:顶天蹬地)(出示图)孩子们,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的,你们想不想当一回了不起的盘古?那大家都来试试吧!站起来,怎么顶?现在你们可都是盘古了,要把天地分开!师读:盘古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来,加油,顶开天,蹬开地,加油,加油啊!

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可要实话告诉老师,这样顶天蹬地,有什么感觉?(生:好累,手、头酸)知道你们刚才顶了多久吗?

师:有的同学都猜出来了,不到一分钟!那盘古顶了多久?会是多少年呢?书上是怎么说的?(“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你读书很认真!是呀,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始终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的?读!

师:十年过去了,盘古──?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板书:顶 蹬)

过渡:这么多年过去了,盘古一直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三)想象画面,发散思维

1、了解盘古的身体变化,感悟画面美。

过渡: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呢?同学们,请你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只要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就会看到这段话中有许多美丽的画面!开始吧!

1)默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 2)汇报:你们看到什么?

2、指导朗读。

过渡:读书就应该像同学们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把一句句优美的文字读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画吗?找出你最喜欢的读一读吧!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1)自由读。

(2)汇报读,相机指导。

说来说一说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A、(我仿佛看到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师:是吗?瞧!云飘

4 来了。(课件:云)美吗?你再读一读,让四季的风吹得更柔一些,让云朵飘得更慢一些,好吗?生投入地读,(李雪莹)齐读。

B、(我仿佛听见了隆隆的雷声。)听,这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媒体出示声音)你能把隆隆的雷声读出来吗?(男生读)。咱们一起来读。

C、(我仿佛看到了太阳和月亮。)是呀,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媒体出示)(哪一组来读。小组读。你还看到了什么?

D、(我仿佛看到了大地的东西南北四极。)这东西南北四极是盘股的什么变的?(出示图)请一位男同学读,(吴永强)还有谁想读(想读的都读一读)。

F、(我仿佛看见了辽阔的大地。)是啊!看看我们这辽阔的大地,(出示图)那就是盘古的肌肤呀!请刘自强来,你想邀谁一起读?

G、(我仿佛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是盘古的血液变成的,瞧,在你的面前是滔滔向前的江河,不是“潺潺流动”的小溪。请二三组同学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谁还想读?想读的同学都来读。

H、(我仿佛看到了花草树木。)是呀,花草树木多美呀,想看看吗?(出示图)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请女同学一起美美的来读读。听了你们的读,我仿佛看到了茂盛的花草树木,边上还有许多小鸟在玩耍呢。

I、(我还仿佛看到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是呀,就连盘古的汗水也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大家一起读。

过渡:多美的画面呀!老师也被这美丽的图画深深吸引住了,就让咱们把书捧好,共同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吧!我们配上音乐(师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同学们接读变化的部分。)(配乐)他呼出的气息,──?

3、感悟总起句。

师:真美呀!这些美丽的画面都是怎么来的?所以,这段话的开头写了──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发散想象。

5 多神奇呀!是盘古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化作了万物,(板书:化作万物)同学们,我们看到的美丽而又神奇的画面,难道仅仅是课文中所描绘的这些吗?他的身体的其他部分如耳朵、胡须、牙齿、手指头等会变成什么呢?同学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请同学们学着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1)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出示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每人想一句,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我再请你们来说。 (2)小组汇报。

师:好了吗?谁先来吧!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你们就是小评委啦!如果觉得这个小组汇报得好,就把掌声送给他,如果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大胆地站起来说一说!

预设

(1):他的眉毛变成了天上的彩虹;他的大腿变成了高大的楼房;他的牙齿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钻石;他的„„(学生笑了三次,无法继续。)

(2):他的耳朵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贝壳;他的骨头变成了藏在地下的石头;他的牙齿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他的牙齿变成了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石头。

(3):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条条细细的柳条;他的耳朵变成了一把把翠绿的芭蕉扇;他的泪水变成了冬天的白雪„„呀!他的变化真美呀!(学生报以热烈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说了这么多变化,用你们的智慧和想象创造了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美丽的图画,如果把你们说的都加到书上,这段话里的省略号可以擦掉吗?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省略号是代表永远都写不完的;因为盘古是非常大的巨人,他的身体会发生数不清的变化„„

师:所以书上说:(媒体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谁愿意来读一读?请还没机会发言的同学吧!

6 我们的老祖宗盘古,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可以这么说,没有盘古,就没有我们这美丽的世界。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一起读读这一个自然段吧。(齐读)请你再把对盘古的敬佩之情读得浓一点吧!(再齐读)

师:好!让我们怀着各自对这句话的理解,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感情,再大声自由地读一读吧!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蹬地、化作万物的盘古。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宇宙)让我们记住盘古这伟大的形象,请读课题。

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再读:盘古开天地 让我们记住盘古这顶天立地的形象──读:盘古开天地 让这嘹亮的声音在宇宙间回响──读:盘古开天地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今天我要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我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推荐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籍《中外神话传说》。

五、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劈地

顶天蹬地 化作万物 创造宇宙

第17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老师您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盘古开天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语文人教版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本单元收录的每篇课文都在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盘古开天辟地并化作万物最后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是从神话故事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所在,体会到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学习神话故事的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知道三年级的学生要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因此,本课的难点我确定为:掌握文中出现的分号,省略号的用法及作用。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能借助学习工具、生活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1 三年级学生活泼开朗,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因此,通过《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叙述出来。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多样朗读法、拓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我分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六)作业设计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之前播放图片(幻灯出示),《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并板书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准备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见不认识的字直接查字典。

3、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这里我要通过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情感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2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我将根据学生喜欢的句子(幻灯出示),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些句子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分号和省略号,边读边让学生体会两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仿写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出:盘古的( )变成了( )的( )。这样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段学习训练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幻灯片出示与课文相符的图片,再利用板书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对盘古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六)作业设计

1、放学后,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五、说板书(略)

第18篇:22、盘古开天地

*22盘古开天地(四上)

学校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并学会复述。

3、感受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大无畏精神。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ùn dùn kāi tiān pì dì pán gǔ zhì huì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万八千岁: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 盘古日长一丈 盘古极长

三、借助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â)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山海经》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她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解释下列带点字

(1)文首( ) (2)其鸣( ) (3)白喙( )

2、组词

柘( ) 衔( ) 溺( ) 状( ) 拓( ) 街( ) 弱( ) 壮( )

3、填空

精卫是一种 ,住在 。《精卫填海》选自

,它是我国一部最古老的 。

4、从精卫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5、中国神话故事很多,你看过哪几个?请写下来。

第19篇:18 盘古开天地

18、盘古开天地 古蔺镇金兰小学 周莉敏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引导重点词句的品味,朗读,想像,小练笔等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体会想象力,热爱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2、积累课文中偏正结构的词语,注意课文语言表达上的这个特点。并努力在语言表达上学着运用。

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盘古坚忍不拔,为了开辟天地身化万物的献身精神。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来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课件,阅读卡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五、教学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1、看图猜成语

课前小游戏,猜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2、引导总结发现。猜了这几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中国的古代神话故事。)

3、复习词语。

二、熟读课文,提炼中心

师:会读书的人能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读成一句话,你认为这篇文章可以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

(课件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请大家把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声读出来。

三、情景研读品神话,感悟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与无私奉献。创造很难,创造需要力量,创造需要勇气、创造需要行动。

1、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在创造宇宙之前天地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默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用你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悟结合,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以下两个句子的那个好,好在哪里: (1)盘古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2)盘古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第二句话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盘古当时用力的样子。)想象当时的情景,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说说盘古一把利斧劈开天地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开天辟地)将这一成语积累到课本第二自然段旁边。

读句子,感受句子中存在的三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男女生对读、带动作读句子,感受天地分开时的神奇场景。

3、以读代讲,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观察图画,想象由此又联想到了关于( )天( )地的另一个什么成语? 看画面想象练读:就这样,1年过去了,天每天( ),地每天( ),盘古也随着( )。100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

4、品读、想象画面,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自读第四自然段,想想如果把它也读成一句话,应该是哪一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变化)

这一自然段为我们描述了盘古化作天地以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精彩而神奇的画面。练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每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面。

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感受风和云的流动、雷声的巨大、大地的辽阔、江河的奔腾和雨露的晶莹……

5、想象创编,我是小小神话家 盘古的( )变成了( )

五、趣味拓展,

1、回归全文,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怀着对盘古的感激、感动、崇拜之情一起来读一读。此时此刻,当我再次面对“创造”不禁肃然起敬,因为这创造中包含了盘古的— ( ) 。

盘古,一个创造世界的英雄,他是一个高大、威武、充满创造性和奉献精神的人,是我国远古英雄的象征。怀着崇敬的心,敬佩的心情认认真真地读主写。

——的盘古我想对你说

同学们,传说中的盘古就是这样,用尽所有力量,把他的整个身体,化作万物,将混沌的宇宙创造成美丽的宇宙!(边说边连板书)

2、复述课文

六、引向课外,感受神话的。同学们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 是啊,这是个神话,盘古这个人是不荐在的,美丽的宇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们就创造了许多有趣的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五、作业布置

1、将这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读读其它的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外神话传说》 [板书设计]

14、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第20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难点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前播放动画(幻灯出示),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

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主人翁盘古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划出生字,然后多媒体第一页显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第二页显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第三页将生字带入词语再次开火车朗读。重点解释月字盘的字和什么有关。最后词语掌握了,进入课文。请学生默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板书:创造前、怎么样创造、创造后。分布讨论:盘古开天地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重点理解“混沌”一词,在学生回答不明确时,借助字典里的解释让学生选择,

学生一目了然。板书:混沌一片。上完第一自然段之后我导读引入问题:在这混沌之中,盘古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指名来读。重点指导“抡起”和“猛劈”的语境,板书:抡起和猛劈。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结束后我再次引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展开多媒体,学生读下半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环节是本段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请学生来发现句子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第二步理解两个清的区别;第三步指导朗读,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师生配合,男女生合作、带动做朗读等等。在这天地分开之前,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是一片混沌,再次理解“混沌”一词。告诉学生今后遇到不懂的词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一段上完之后再全班齐读一遍。

最后指导生字,重点指导“创造”,我在黑板上范写,指导个别笔画,留五分钟给学生写字。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

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 )变成了( )的( )。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可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出示画面(幻灯出示)让学生在画面的引领下练习复述,板书、画面、教师的适时点拨,能起到架设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五、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前 创造 怎样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doc》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