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800字

2022-05-2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论语》读书笔记800字

《论语》读书笔记范文800字(精选3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范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论语》读书笔记1

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

《论语》读书笔记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译今天的语言是:“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能力的培养。

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诉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校领导真是我们的救星,及时为我们增加营养。当今社会知识裂变“一日千里”,知识在不断更新。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经跟不上社会形势的需要,所以老师要经常更新知识结构,要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心与敏锐感,为了培养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社会的需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为“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中的精辟言论和孔夫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反思,定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论语》读书笔记3

《三字经》里说:论语者,群弟子,记善言。它告诉人们,《论语》记载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一些言语行事。被奉为儒家经典。人们在强调《论语》的价值时,总会提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理想人生观七个方面出发,使我们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她在讲述中穿插了很多生动并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寓言,使她的解读更精彩、更深刻、更通俗易懂。

于教授的讲座传递了《论语》中很多做人的道理,先看孔子的为人、夫子之道:忠恕而以;再看孔子给他弟子的说法: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未若贫以乐,富而好礼者也。关于做人《论语》中出现最多的是君子,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呢?孔夫子说:仁者优,智者不惑。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孔夫子说,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又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关于交友《论语》传递的信息是: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和朋友交往要有一定的分寸,保持适当的距离。侍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孔子还说:忠吿而善道义,不可则止,勿自辱也。和朋友交往时,说话非常关键,说话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抢说话;二是不要有话不说;三是不要闭眼瞎说。

《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什么才算幸福快乐的生活呢?幸福和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如田园诗人派鼻祖陶渊明,他的物质生活非常贫困,但他的内心却非常快乐和幸福,经常和朋友喝酒、歌舞,醉了便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好生惬意。

关于做事《论语》中给出的答案更精彩。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禄在其中矣。

听了于丹教授的讲座,使我学到了知识,振撼了心灵,收获了智慧。但要真正快乐的工作生活,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

推荐第2篇:《论语》读书笔记800字

《论语》读书笔记800字(精选3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读书笔记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大概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心都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会经常发生,只有将功名利禄看淡看开,才能“事去而心随空”

《论语》,一本包含了道理的圣贤之书。

《论语》读书笔记2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梦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每天中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曾经听我班主任说过:“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时间。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杀,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杀。”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时间是宝贵的,但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为了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我们,所以此刻要珍惜时间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论语》读书笔记3

真理是最朴素的,就好像春天永远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当我捧起《论语》时,就好像坐在杏坛之下、白果树旁,听圣人谆谆的教导,如沐春风,心灵在激荡中得到慰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我学会了谦逊,知道了“见贤思齐”的内涵,懂得了人无完人、人人皆有闪光点的道理。在我自大、骄傲时能低下高傲的头、弯下不可一世的胸膛。虚心向他人学习,让我变得充实;发现他人的缺点,让我学会了自省。

虽不为师,但老师的教学方法却与我息息相关。圣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诱导教学法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学会了学习。在我学习中陷入了困境,欲求而不得之时,我知道了应该如何应对,在什么情况下是向老师请教的最好时机,充分发掘了我的潜能,又让我享受到了欲求而得之的快乐。

圣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我在学习中几多埋怨的心结打开了。长期以来,我因为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没有学习的动力。在其他学科的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时,唯有数学成绩像耀眼流星后微弱的尾巴。为此,我痛苦过,也努力过,但付出之后的结果总不令人满意,数学成了让我恐惧的学科。在这种境况下,我步入了八年级,这时候我突然发现老师问我的问题我总能回答出来了,上课时也不再心情忐忑了。渐渐地,我有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冲动,课堂上准确的回答,老师的表扬让我的信心也足了(实不知我回答的问题都比别人的简单)。成绩竟然真的突飞猛进的上升。后来,当我问起老师他是怎么让我这块顽石开窍时,他只笑着说了一句话:当时你的底子有点差。我明白了······此时,我仿佛从老师的笑容中看到了圣人的影子。

“贤哉,回也。”我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点滴进步,总能从老师或者家长那儿得到奖励,有时虽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也会令我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了我学习的动力。“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当我犯错时,老师和家长又俨然像孔圣人一样对我严加管教,受到应有的惩罚。句句严厉的话语会令我如醍醐灌顶,激活我内心深处的良知,在反省中再走人生路。

《论语》,没有让我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打开《论语》,我就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正坐在杏坛边、白果树下,倾听圣人的谆谆教导,那一句句话语如心灵的及汤滋润着我的心田,净化着我的灵魂。

《论语》,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书,谢谢你与我同行。

推荐第3篇:读书笔记论语

读书笔记

《论语》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很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题目,这对当代人具有鉴戒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以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早晚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题目上夸大最多的题目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进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以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气力。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回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欺侮,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轻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看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天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夸大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夸大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夸大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熟悉,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

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推荐第4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这次的任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周的时间有限,只读了论语第一章及其多版注释,因此此次作业只有第一章的笔记。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句。第一句,学而„„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给予理解。并且还当他是‘朋’。这样你在学而„„慢慢他也会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的。到那时难道不是‘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吗。

2、有子(孔子的学生)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文传张登旭20136226

推荐第5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儒家思想也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思想。《论语》及其意义不是我们所能评价的。而我看论语,体会到得就是《论语》中的忠君、爱国、孝敬父母长辈、义气对待朋友,讲诚信,对个人的要求,还有对学习方法的说法等等。

第一章的第一篇《学而》的开头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又时常温习,又能从已经学过的知识里得到新的知识。这也说别把学过的知识给丢掉了,经常拿出来温习,那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朋友来请教他,他不倦的给人讲解,就算朋友不理解,他也不会觉得厌烦,这就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的主张,对我们也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忠于国家,首先得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才能做到不犯上作乱,如果连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服从统治者呢?《论语》中孔子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师长。“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等。而这是他所认为的治国之道,用人之本,而这体现的正海他得“仁”的思想。

孝顺长辈,他指出,父母在家就不要远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他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才算尽了孝道。”还有:“(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这些都是他对孝道的理解和阐释,而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反省的,当今社会,这个问题已越来越多的被人忽略了。

对于朋友,首先要讲诚信,他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义气、诚信成了与人相处的基本,这与现在的“要别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别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孔子的思想,认识和见解到现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很多,值得我们反

省的也很多,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缺失的东西实在太多,而现在提倡文化治国,就是复归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儒家的“仁”的思想正是我们需要重新找回,并学习,继续传承的东西,我想这对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现在看到的只是《论语》里面最表层的东西,甚至连表层的东西都还没看到。我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论语》里的思想更使我需要学习的。

推荐第6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我不知古人所说的“半本《论语》治天下”是否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威力非同一般。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那么的深,即使今天,它的印象里还不小,因为《论语》的条条框框早就渗进了我们祖先的骨髓之中。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首次背《论语》中的内容,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当时仅限于背诵而已,要说有什么理解,当首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了,因为当时认为朋及亲戚和朋友,而父母的朋友和家里的亲戚来,很多时候都会给我带点零食或玩具什么的,这个当然要乐了。加之当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便认定它就是真理。对“温故而知新”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当时您要是让给说一下,我倒是能背一大堆,但从心底里真是不明白——一本语文书就那么几个字,你再怎么翻,也不会蹦出一个新的生字来,怎么温古,怎么知新啊?什么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都是知道啊?当然随着对通假字的认识,这个解释就没了,但理解嘛,还是用困难的。

不理解不代表我不能去卖弄,当时去父亲跟前背诵,背完后顺便卖弄了起来,把自己的理解大讲特讲,不料父亲却用我背的东西给我反讲了起来。当然我是迷迷糊糊听完的,因为我还是不理解。

二八年级之后的一年,不知是语文书被诗词给占了还是我忘了,脑中没有《论语》的记忆。四年级一篇鲁迅的《孔乙己》又让它回到了我的视线。那时的影响是什么之乎者也的东西都出自于它,书呆子也出自于它。便从感情上有点小讨厌孔子和《论语》了。

对《论语》的感情,很对时候像对父母的感情,总在变化,而且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小学时自我意识不是那么的强,所以对《论语》的感情也是随着书本而变化。等上了初中,学了古代史算是对《论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觉得一本书能被那么久的当做行为准则,的却不易。加上初中语文书上又有了大篇章的《论语》内容,对它的理解算是又深入了一点吧。但总得来说还是以做人出事准则为准。

等到了高中,终于有机会读了全本《论语》,由于高考的缘故,读的不是很认真,所以读完后能记住的还是那么几句,也谈不上有什么理解。

本学期,相对于高中有了更多时间去看书,所以便又找到《论语》看了一下。

《论语》整本书以孔子教导学生时对话的言语记录为主,也有一部分孔子学生如颜回,曾参,子路等人的言语记录。章节内容比较杂乱,每一篇不会固定讲什么。每一篇的篇名都是由本篇第一句话而来,如“学而篇”就是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得来的。虽说章节杂乱,但在书中处处见仁,时时见礼,义也多多,情也不少。

孔子对人的尊崇,是甚于于一切的,比如他说“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苟志于人矣,无恶也”。同时他对仁的讲解,也有许多不同,这点主要是践行了他因材施教理念,如他对司马牛和樊迟子宫就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论语》中关于仁和礼的研究实在太多,也太高深,我实在没法继续说下去,所以这里我选了一个小点来说明一下——它就是《论语》中的情。

子路在论语中和孔子的对话不少,虽然孔子对他的评价不如颜回他们好,如孔子说“由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但师徒之情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行。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老师落寞的时候还能跟着老师,而且能够把心中不快当面告诉老师的人,恐怕也就是子路了,让颜回去肯定是不行的,孔老夫子也说了回是终日不违的的嘛!若是如此,便也就算了,毕竟子路实在老师落寞的时候去给老师发脾气嘛!但后面他在老师发达的时候又去找老师麻烦了。书中这样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当时卫灵公的夫人,把持朝政。孔子见了她,子路就不高兴了,因为他认为老师的行为与他的言行不符。当然,孔子为了表明清白,只好用发誓这一最具威力的方法了,于是他便不断的说“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我做了不正当的话就让天来讨厌我吧。今天我们是可以随便发誓而不怕誓言兑现,可孔子那个年代是怕的啊。这是多么好的师生关系。今天谁还敢去说

自己的老师行为不当啊,至少为了可怜的学分也不会。又有几个老师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对着一个自己的学生去做发誓那样的是呢?当然,当着媒体他肯定会,作秀嘛。

总之《论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很有我们值得作为一个经验而避开的地方,因能力有限,就不从大处着手,到此为止就行了。

推荐第7篇:读书笔记论语

读书笔记—《论语》

财政1102班 吕婉怡

如若不是暑假在家闲暇时打开了书柜,就不会发现家里居然有一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著作。好奇之余翻开了《论语》,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看了下去。从前,我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或者,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会去看,可却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完全可以说是凑巧罢了。

在大学以前,也曾经学习过《论语》中的一些文章,知道《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而且在学习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但是,读完《论语》之后,我却只能用惊奇和感悟来形容我读完这本著作的感受。惊奇是因为以前一直以为《论语》是为初高中生所应学习的;而感悟是因为这本书包含了许多一个人在任何年龄和生活在任何环境下都应该明白或者领悟的道理;也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在大学的读书清单里。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读完整本《论语》,感慨颇深。

都说,三十而立。我们作为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应该要确立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根本立场和根本态度。《论语》中也同样提到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确立了为人处世的立场,人生的道路才会随

之定性,否则,其行为也就不可琢磨,摇摆不定,也就难成大事。因此,我们无论是现在正在上学的我们,还是将来四处寻找自己出路的我们,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处世立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走自己的路。孔子还说“君子不器”,是说人不要被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束缚住,不要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具体的、繁琐的小事上,而是学会高屋建瓴地看待一切,摒弃小我,实现大我,这是一种生存境界,也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往往还是摆脱不了“器”的阻碍和束缚,一味追求物质生活。这种人活不出真实的自我,也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不要被琐事和小事所束缚,不要等到暮年才追悔莫及。做真正有意义的事,过真正的生活。“君子务本”与“君子不器”都是教会我们如何树立我们生活的根本立场。

《论语》的内容及其丰富,例如教育原则、政治主张、理论思想和道德观念等等。但其中令我感触最深、最有共鸣的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的思想,这些思想与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更多的却是启发了我关于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想法。这里边有一些话语和道理在高中时也曾读到过、分析过、背过也和同学老师热烈讨论过。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如今再读时却和那时候的感受不一样,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不得不说,这本书让我有一中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对我自身的人生态度更加明确和信任。

为人处世,缺少不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话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好客之道。但是在我

看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朋友不一定是时时刻刻陪在自己身边的人,再看“远方”,也可以指思想上的远方,不一定能非要限定于物理上的距离。这样一来,孔子的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就更加深刻了一层。在思想上与自己距离较远的人,从思想的远方而来与自己拉近了距离,成为了好朋友,岂不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吗?此外,虽然在思想上与他人有隔阂与距离,但是也要尊重他人的看法,将他人看作自己的朋友。否则,用敌视或者是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朋”是不会自“远方”来的。

为人处世,应宽容待人。在《论语》中,孔子对弟子们也教授了这样的道理。他说“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诚、忠于;“恕”,就是宽容。这句话是说,为人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其他人造成伤害。如果再进一步进行理解和分析,就是在说如果其他人对自己进行了伤害,也要做到宽容他人。宽容,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被他人伤害过后宽容他人,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报复。宽容是一种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度量,我想,只有经历多了、阅历足了,才会学会宽容,将这些看得淡一些。还有一句孔子说的,很有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是害怕被别人伤害,就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强加于他人。“宽容”是一种德行,因此,“忠”和“恕”也是我们做人的道理。

一个人要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是唯一的途径。孔子一生重视学,无论是个人方面的学习还是帮助有心向学之人的学习,他认为都是他要去做的。

“默而识之”,是求学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说,首先要将所学默记于心。默者寂也,识者明记也。寂然不动,而又明记不忘。此是孔子志于道之境界。“学而不厌”是其次,也就是求学问道从不满足、不厌倦,明了学无止境,人生在世要广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诲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识,就要为之道而传授解惑,在为他人解惑时要因人施教、有教无类,对好学之人之教导要极其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士。

有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提高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我们还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对高中学习的一篇《论语》印象深刻。在那篇文章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几个弟子的对话。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在问弟子们,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弟子们一一回答,孔子笑而不谈,在听到曾皙的回答时,他却赞同了。因为曾皙和他的理想目标相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这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六七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就是这么看似简单的梦想,却显现出了孔子在春秋争霸时期对于未来宁静生活的向往。他一直在内心坚持这个目标,也为此而周游列国,就是希望有君主能够采用他的儒家思想,采纳他的治国之道,避免战争,让人们能够像他与曾皙所愿,和平地生活着。

读《论语》,让我看到一个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孔子,他的理想、

信念、睿智、大度、洒脱甚至固执随着他的话语和言行一一展现在我的面前。同时,也让我领悟到了一种大智慧,包括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对自己得失的正确对待、对身边朋友的平等和理智对待、对生活中的态度与道德……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如今依旧不过时,我也确信他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因为他的思想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特质,而我们,依旧有很多思想等我们拾回来。

推荐第8篇:读书笔记论语

《论语》读书笔记

——削足适履,天人合一

古人能够用半部论语治理天下,足可以看出论语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论语也是可以让人们反复咀嚼的精神美食,但是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从论语中通篇可以看到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例如: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

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大意是说,君子做什么事情,首先考

虑自己怎么做,失败了,也是检讨自己的过失。小人做什么事情,总是指望别人,失败了,也认为是别人的问题。)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中义,小人看中

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心胸平坦宽广,光

风霁月;小人的心胸狭窄不平,常怀忧愁。)

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而不骄狂,

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可以从中看出,古人对于人的好坏优劣就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完善的标准,这套标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实用的。从古至今,并不是说善恶是有胜利者自己给自己强加上去的。就像今天的中日来说,不管中国抗战成功与否,正义始终是站在华夏民族的地方。

古人在没有高科技,没有现代文明的时候就能如此贴切的给出这些结论,足可以看出他们精神境界的伟大,反而使得物质上充裕的我们感到羞耻。他们没有电灯,没有汽车,没有电脑,过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他们没有现在的喧嚣.浮躁,有大量的时间“三省吾身”,去感悟自然和人间真谛。他们在思想上是一个强大的人,努力的改变自己来和社会自然融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而我们现在却一心想改造自然并不去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使得环境恶化。而不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们又怎能和自然抗衡呢?

论语还有有许多关于仁的文章,看似教育人们要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其实,整体来看这些言论就是孔子自己苦思冥想来适应社会的方法,是一种“削足适履”的思想。

“削足适履”看起来确实是把论语说的太简单了,其实不然。上面我们说的改变自己适应自然不就是一种削足适履么?当然,在其它方面依旧如此。

如: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并且还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的就是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要想治理好人民,首先要改变提升自己的行为和道德标准,这样就可以达到使百姓臣服。

孔子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不但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学会看见别人的错误,并且努力的改变自己,使自己没有这些错误的行为。

同时,还有: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我们很容易明白“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是什么意思,就是国家混乱时靠发国难才富贵,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这句话就有点难理解了。这句话就是说在一个天下太平的年代,如果你依旧贫困,只能说明你没有能够适应这个环境,没能够成功改变自己,所以不能在这个社会好好生存,这就是一件可耻的事。但是如果是处于乱世,国家没有什么秩序和准则,人们不能适应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当然,一个人如果一直学习,一直改变自己,就一定可以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样就完全融入到社会自然之中,就能天人合一。

推荐第9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一)《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儒家思想也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思想。《论语》及其意义不是我们所能评价的。而我看论语,体会到得就是《论语》中的忠君、爱国、孝敬父母长辈、义气对待朋友,讲诚信,对个人的要求,还有对学习方法的方法等等。

细看各篇,学而篇第一只要讲“务农”的道理,遇到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为政篇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公冶长篇第五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讲孔子与弟子们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讲孔子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泰伯篇第八只要讲孔子、曾子的言论,及对古人的评赞;子罕篇第九主要讲孔子提倡礼制,鼓励人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不肯说什么,不肯做什么;乡党篇第十主要讲孔子平素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先进篇第十一主要讲孔子对弟子贤否的评论;颜渊篇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为仁、为政、处世;子路篇第十三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怎样做人,怎样为政;宪问篇第十四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论修身做人之道,兼有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卫灵公篇第十五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所论的以德治国的道理;季氏篇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怎样修身、如何以礼法治国;阳货篇第十七主要记孔子教育弟子讲究仁德,阐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微子篇第十八主要记历史上圣贤的事迹,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的行为,以及世人对于处乱世的不同态度;子张篇第十九主要记孔子的弟子们探讨求学求道的言论,以及对孔子的敬仰与赞颂;尧曰篇第二十主要记古代贤王尧、舜、禹、汤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为政的论述。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这也说别把学过的知识给丢掉了,经常拿出来温习,那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有朋友来请教他,他不倦的给人讲解,就算朋友不理解,他也不会觉得厌烦,这就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的主张,对我们也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在这里我想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见打破常规来说。我们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句。第一句说的是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给予理解,并且还当他是‘朋’。总的说来,这教我们学会做一个宽容的人,用宽容之心看待世上的人和事,这样自身的修养也可以得到提高。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忠于国家,首先得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才能做到不犯上作乱,如果连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服从统治者呢?《论语》中孔子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师长。“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等。而这是他所认为的治国之道,用人之本,而这体现的正海他得“仁”的思想。孝顺长辈,他指出,父母在家就不要远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他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才算尽了孝道。”还有:“(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这些都是他对孝道的理解和阐释,而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反省的,当今社会,这个问题已越来越多的被人忽略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这样就出现了“空巢”现象。老人们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身边的儿女都不在,只能孤独的在家独守。要是两位老人都在的话,情况还好些,毕竟有个伴,可事实上更多的是还剩一位,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要么独自在家,要么在养老院。这种现状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

对于朋友,首先要讲诚信,他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义气、诚信成了与人相处的基本,这与现在的“要别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别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孔子的思想,认识和见解到现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很多,值得我们反省的也很多,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缺失的东西实在太多,而现在提倡文化治国,就是复归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儒家的“仁”的思想正是我们需要重新找回,并学习,继续传承的东西,我想这对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举个例子,之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几点,只顾自身的利益而忘记了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最终犯下大错。

(三)为政第二

1、为政第二的第四句,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三十岁才能够自立起来,四十岁才做到不惶惑,五十岁才了解了人的一生,六十岁才做到了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才能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

首先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十五向学”的观点,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学、去研究,从而养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我们来说,十五岁还在一份学习的阶段,基本上是接受为主,至于主动、独立的思考确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什么是不惑?还是让我引用于丹老师《论语心得》上的解释吧。“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我想《中庸》之道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况的。

2、《为政》里的第五句话,原文是: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一天,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孔子外出,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在路上对樊迟说“孟孙曾向我问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樊迟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给他讲解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他认为“无违”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础。

3、为政篇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该句文面的意思是,孔子说:“勤求学问而不用思索,那还是罔罔然无所知的,而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却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

这个“学”不仅可以理解成博览群书,还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会,用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理解。见识的多了,学的才扎实,才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我是主张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放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时间带孩子到外边走走,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死啃书本更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可悲的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失去了本该有的童年乐趣,他们的生活被各种兴趣班所取代。“思而不学则殆”的“思”,应该是和“学”相对立的,“思”中是不包含“学”的,是一种遐想,就是想和思考、考虑的意思。这就又让我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它了,如果一个人整天的在遐想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科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而不去真正的学东西,那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所以,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再说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该句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并从中知道了新的知识,也就可以当老师了。”

其实在这句中,孔老夫子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停的去温习原来学过的东西,这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达到“无忘其所能”,另一方面,还能在温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理念、新的发现。其实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如果你不去用心的读它、学它和理解它,你只能看到面上的东西,但是往往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去读、去理解,可能你又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的读书,我想不能是一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状态,那样的话,我看还不如不读得好。

(四)八佾第三

1、八佾的第一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句的意思是:孔子讲到季氏在家庙用佾的乐舞这件事时说:“这种人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人不可以容忍的呢!”

孔子说这句话的起因是:当时在鲁国有三家是最有权势的贵族,分别是仲孙、叔孙和季孙,他们三家操纵着当时鲁国的政治和经济。而这三家贵族在平时确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礼数办事,为所欲为。孔子说的季氏就是季孙一家,按照当时的礼数,季氏作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为古时乐舞的行列),而他却违礼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痛彻不已,所以,才有了《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

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孔子虽无力改变却是敢于说出来并公开地进行批评的勇气。

2、八佾第十五句,原文是: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进入太庙,对每一件不十分明白的事都要向人请教。有人说:“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就说:“这就是礼呀。”

读到这句话,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视“礼”。他不仅从语言上重视礼,还从实际行动上重视礼。第一句的“入”,在这里我想应该理解成是第一次进入的意思,因为只有第一次进入才能有很多的不知道,问清楚了知道了就不会再问了, “鄹人之子”中的鄹是指古代的地名,大致在山东曲阜的东南。而在理解最后一句“是礼也”时,也应该按照前面的理解,就是在遇到不懂的和不知道的地方就是要问清楚,只有弄懂了、知道了,那才算是敬谨,才算是“礼”。

(五)——里仁第四

1、里仁这章的第一句话是: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住家,应该选择有仁风的地方为最好;选择的地方没有仁风,怎么说你能有智慧呢?”

“仁”应该是人的道理;而两个人在一起,自必产生彼此相处的问题,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再又“从人二”看我又理解到了,“仁”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独处是不会有人际关系的,而必须为两人以上。读到这句,让我想起了《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仔细想来是很符合这个道理的。

2、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装有一份规矩、法度,小人则是满脑子的自己的利益和如何的能自己获得实惠。”

“土”在这里指的是乡土。在这里我们应该引申理解为是自己家的事情。“惠”指的是实惠、个人的私利。从这两个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整天不考虑如何的用“德”去提高个人的思想素养,用“刑”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是一味的在考虑自己的事情和私利,只想着如何能捞着实惠,那这个人就是很危险的,他做事肯定是不公正的,如果当官的话,那也一定是一个赃官,如果做朋友的话,也是肯定会做不长的,因为,他满怀的是小人之志。

3、第十五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参,我平时所说的许多道理,是可以用一种道理来贯穿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了讲堂,学生们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的道理,不过是忠恕罢了!”

我们读《论语》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道理是教授的很多的,而这里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按本意讲应该是道路,这里是引申为了道理的。那这次讲的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诚、忠于。“恕”,是宽容,也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而在理解过来,就是如果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要做到宽容。

宽容,说起来真得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我还是真正的感觉很难很难的。那什么是“宽容”呢?我认为,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指对别人不同的作法、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信仰等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对”或“否”的东西强加于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观点及对事物的看法,但我们也应当同样的尊重别人的选择,给别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生存的权利。“宽容”是一种大仁德,所以,“恕”也是我们先贤们教人做人道理中最可贵的一个词。 最后,给自己、也给我的朋友们一句共勉,那就是,“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真诚待人也就是真诚待己。”让我们学会宽容、做到宽容,让自己抛却一切的烦恼,生活的更加洒脱、更加自在!

(六)公冶长第五

1、这篇的笔记第一个要记的是第七句,原句为,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桴,是指用来过河的竹(木)筏。

首先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话,意思应该是,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那我就乘坐竹筏到海上去游荡,那时能跟随我的只有仲由了。”子路听说了这件事很是喜悦。可是,孔子又说:“仲由的勇气非常好,已经超过了我,可是我们何处去找做竹筏的材料呢。”

2、公冶长第五的第十句,原文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昼寝”中,予是名,可是纵观整部论语,在陈述句中很少有直接称名的,大都是称字,就是这里比较稀罕。 “杇”,动词,指用杇涂抹墙皮。杇也叫泥镘,即今抹子。“诛”在这里应该是责备的意思。那么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白天在寝室睡觉,让孔子看到了,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了,用粪土砌的墙也是不能再粉刷了,对你宰予我如何责备你啊?”孔子对这件事又说:“原来我对于人啊,是听其人之言,即信其人之行,今我对于人,是不能只听其人之言,而还须观察其人之行。由于宰予在白天睡觉,而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不能只听还要察言观行。”

读了这段话,对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人,阳奉阴违,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这种人表里不一,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可以满嘴里跑火车,云天雾罩,耽误很多的事情,我是很痛恨这种人的。

3、公冶长第十二句原文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句的意思是,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愿意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乍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非也,因为“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我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每一天的人际交往、家庭亲情中去努力体会、实践这个“恕道”,只有到了这个“恕道”能真正的实现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仁”,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和谐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4、读第十五句。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是一段子贡与老师孔子的对话,子贡问老师:“孔文子这个人为什么能追“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为羞耻,这就值得称为文了。” 孔文子何许人也?原来,孔文子是当时的卫大夫,名字叫孔圉,“文”是其谥号(我国古代给最高统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死后另起的称号谓谥号),该人曾“生前乱于家室”而坏了名声。正因为他有名声不好的情况而又被封其谥号为“文”,所以,子贡才有所提问。由此也可以看出,子贡对这个人是很不感兴趣的。而孔子的回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仁”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文子优点,他的这些优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有过失而看不到他的优点,夫子之教是隐恶扬善的啊,

其实,孔子的这段话最后铸成了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一个成语,那就是“不耻下问”。问,有多种,而我们最常见的是上问,如请教老师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毕竟“师”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人选,而下问也应该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俗话还说呢,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三个皮匠都能赛过诸葛亮,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所以说,对于学习来说我们一定要具备虚心向别人求教的品德,只要他知道的比我们多,不管是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雍也第六

1、第三句,原文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段话从字面上来理解应该是,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同样的过失也决不犯第二次。不幸的是他命短死了,如今也没有他这样的了,也没听到过有这么好学的人了。” “怒”可解为发怒、怒气,也可解为烦恼。那么,有意思的是从这段话里来看,“不迁怒”和“不贰过”与“好学”有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翻查资料,手头的工具书好像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因果,思来想去我还是要把这个“怒”作烦恼来理解感觉才能解的通,也就是说,学习时不论有什么样的烦恼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如果你心烦意乱处于惶惑之中,你还怎么能学习好,你把学习的烦恼、生活的烦恼迁移到学习之中,你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如果不和这篇整体联系,可以这样理解,“过”指过失,如果发现自己犯了某种过失,一经发现今后就不再犯了。如果和学习联系起来,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而自己理解错了,自己一经发现,就不再按照错误的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想这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好了,回过头来再看这段话,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是孔子夸奖颜回的“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大家都知道,孔子非常注意教导弟子们加强言行方面的修养,我理解他的“好学”最主要的就是修养和在学习上的多方请益,其中就有“不耻下问”。这就是说,孔子的好学是以“德行”的培养、训练为主的,通过道德的培养而求得学问的加深。这一点好像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做的不是太好,因为现行应试教育的实施,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只顾重视“学问”而直奔分数而去,而道德的修养已排在其后了,这样下去,对我们的后代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第七句,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能够长时间依仁而行,心志不移;别的人就只能偶尔达到仁的境界罢了。”

“三月”是指较长的时间。“日月”指一天两天或一月两月,是说较短的时间。孔子那么多弟子中只有颜回可以长时间不违仁,其他的只是偶尔能做到,说明这个仁是多么的不容易坚持的做到啊。读到这我又联想到了学习,人都有一种毛病,就是三分钟的热度。比如我的高中时期的一个朋友,每次期末考试后假期开始前,她就会很自觉地向我提出她的假期学习、读书计划,包括早上几点起床背英语单词、几点开始做假期、几点开始复习和预习自己的功课、几点开始读课外书籍等等,而每次的计划老是赶不上变化,坚持了一两周后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推翻了原来的计划,到了最后是一觉睡到十来点美其名曰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今天想来,她也就是那个“日月至焉”了。不说别人了,自己说说自己吧,我能否做到“三月不违仁”呢,我看,我也是做不到的了,自己给自己也找个台阶下吧,那就是孔子那么多学生里只有一个颜回能做到,我肯定是比不了的,那就还是把自己也圈入孔子说的“其余”吧。

(八)述而第七

1、述而第七的第二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把每天的见闻和学习心得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育弟子从不厌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要做的呢?”

识:意为记住。厌:是满足的意思。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是一个倒装句。

一个人要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是唯一的途径。孔子一生重视学,无论是个人方面的学习还是帮助有心向学之人的学习,他认为都是他要去做的。“默而识之”,是求学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说,首先要将所学默记于心。默者寂也,识者明记也。寂然不动,而又明记不忘。此是孔子志于道之境界。“学而不厌”是其次,也就是求学问道从不满足、不厌倦,明了学无止境,人生在世要广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诲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识,就要为之道而传授解惑,怎么样才能做好呢?这就要不厌倦,要因人施教,对好学之人之教导耐心耐心再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士。

2、述而第三句是孔子之忧,原文是,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说:品德不能经常修治,学问不能经常讲习,听到了“义”的所在却不能向“义”靠拢,有缺点错误又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最忧患的。

这里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明德不修则堕,堕续而昧,昧之则为凶德也。故须修之,使复其明。修乃修志之意。 学既学问、学术,学之不讲、不习则会事理不明。闻义则当迁徙之,好的道理是一定要去研习实践的,如果听闻到好的道理而不迁徙之,即为不向善,所以要如义而行。

不善是过,有过不怕,贵在能改之。

是吾忧也者,此励学者之辞,假设向学之人不修不讲不徙不改,那么就是不为道不向善了,所以圣人引以为忧。

所以,德之不修,则心不正、意不诚,所行非道;学之不讲,则理不明、事不清,所做非智;闻义而不能徙,则所学无用,终落空谈;不善而不能改,则于己无益,非真向道。由此看来,孔子之忧,忧及千秋,吾等当忧圣人之忧,把修德、讲学、行义、改过作为我们毕生之追求啊。

纵观全书,《论语》很全面的阐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世,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在政治上,他主张“节用而爱人”,反对苛政、苛捐杂税,“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张“克己复礼”;在自身修养上,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第一个在中国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所以针对不同性格的两个弟子的同一个问题,他给出不同的建议,所以在周游列国时,即使如何困窘,他为弟子们始终树立榜样,并时刻不忘对他们的教诲。

而我觉得,《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也因而无比强大。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这说明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而真正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治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与贫富无关。“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对礼的遵守,那么,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

而孔子在《论语》中反复作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是给人以最朴实的启发的。从孔子对孝的阐释——“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中,我们受到的心灵震撼,是不会比其他孔子所教诲的更深刻的大道理少的。细细读了这些话,我们的心中,是会产生深深的歉疚和反省的。我们会发现,我们做到的原来远远不够。所以,从这一刻起,更加爱我们的父母吧——以孔子的谆谆教导为心中的指标,时刻问自己一句:“你做到了多少?”

当然,孔子毕竟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了,那是一个尚未进入封建时代的奴隶社会,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最终理想,是要恢复周礼,维护奴隶阶级的统治的,无疑,甚至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都不是一个进步者。虽然,封建统治者在孔子死后,突然将孔子的儒家思想捧至独尊地位,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但那时的孔子的思想,早已被一个叫董仲舒的人狠狠加以改造,后来又被朱熹越解释越离谱。所以,在孔子自身那个时代,孔子的思想,其实并不是很进步的。而且,他其中的一些思想,也确实不是完全能让人认同的。比如他说如果父亲坐了错事甚至犯了罪,儿子不仅不应该揭发,而且还要帮助努力隐瞒。这在今天,不就成了同谋、共犯了吗?他还轻视妇女,说什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我们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摆明了是侮辱嘛!他也轻视劳动和农事,樊迟问稼桑之事,就被他称作是没什么大出息的人。 当然,我现在看到的只是《论语》里面最表层的东西,甚至连表层的东西都还没看到。我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推荐第10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一年二十八班兰顺博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读完此书后,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是:语言言简意赅,意义深刻,并通过对话和神态描写出如率直鲁莽的子路,勤奋好学的颜回,自由潇洒的曾赞这样经典的人物。

作为高一新生的我,升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朋友。可是如何择友会使我一生受益呢?《论语》告诉了我答案。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善矣;友便辟,有善柔,友使佞,损矣。”孔子将朋友分成了三大类。 第一类,性格是够耿直,做人是否正直。孔子认为朋友之间不可能一味地奉承对方,应该敢于指责朋友的缺点或不足。被指责的人应该思考朋友的劝解看自己是否真的有问题,而不是受对方批评与其大吵一架。 第二类,是否讲诚信,对朋友是否始终如一。 “友善柔”就是指哪些当面说你好话,看似是真心朋友,背后却到处散播谣言,诋毁你形象的两面三刀的人。 这种朋友往往可以毁掉你自己。 他们与你交往只为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牟取巨大利益。因此,想要找到终于自己的朋友就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第三类, 是否有真才实学。 在那个遥远时代,科技没有现在发达,许多人只能从他人嘴里去了解这个世界。 这时,一个“多闻”的朋友就会把他所积累知识全部告诉你并在你身处险境时凭自己社会经验帮助你。 而那些平日里夸夸其谈,看似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道”的人只能默默地待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 孔子认为那些“使佞”的人是一堆不可雕琢的朽木, 是对朋友有害而无一利的人。 但在当今这个“朽木也可朽也”的社会中, 工作岗位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渐渐认可并需要这种能说会辩的口才和“毛遂自荐”的精神。

我们在与朋友相处时,不仅要选择上述朋友去交,更重要的是能不断地提升自身休养。 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他更要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朋友融洽相处,结交更多益友。

《论语》交给我们不仅是交友之道,还有心灵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和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第11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后感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的意思就是学的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岂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心里豪不怨恨,这岂不是一个君子吗?这句话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就是学了以后需要温习。学习是要从心里体会,从实践中挖掘有用的东西。只有学到了好的东西,有用的东西,我们才能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第二道理就是我们要多交朋友,对待以往有过过节的敌人也要以友好的姿态去交往。这样,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时,不就很快乐了吗!第三个道理就是对待不理解自己的人,不应该心存怨恨。因为别人不懂是别人不懂,那是他不够了解自己。我们不能够因为别人不懂而去伤害别人,恨别人。我们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 不是很“君子”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翻译过来就是: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有道的世界了。孝与弟应是仁的根本!”这句话的道理浅显易懂。就是告诉我们要守孝!是啊,如果一个人连“孝”都不能做到,何谈做人,何谈交友,何谈诚信呢?连自己最亲的人都不帮助,都不爱,怎么能够去“爱”别人呢?守孝的人在乎自己的亲人,所以他的“根本”就有了,就不会在外面谋反叛乱、投敌卖国了。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一个人说话中听,容色和悦,不见得就是有道君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看人不能看表面,表面上看起来很和悦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同样的,表面上看起来很邪恶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所以我们看人看事一定要从根本上去看,不能随意相信别人,也不能听信别人的谣言去憎恶别人。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一三件事情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计议事情,有没有尽了心?我对朋友,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传授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虽然这句话的三个反省中有着三个曾子想要告诉我们的三个“要”。对事业要尽力,对朋友要诚信,教给孩子的知识要正确。简单的三个“要”做起来可不是像说的这么简单。如果自己做到了,那么人就是圣人了。不过,我们一定要牢记它,把它当成自己一生的目标也能激励自己。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一个能出千辆兵车的国家,对事要毫不苟且而对人名要有信用,节省自己的用度而尽力去爱护人名,役使人民要在最适当的时候。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尊长,做事谨慎而说话诚信,普遍地爱众人而特别亲近仁人。在学习这些德行以外,又用力于读书。”这一句是孔子对小孩子的要求,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和小朋友要团结友爱,要遵守纪律,要诚实,要爱祖国爱人民,要和好人做朋友,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孔子把它们上升到孝、悌、谨、信、博爱、亲仁这样的高度上,作为为人的根本,从小开始养成。一切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也都由此而生。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做到以上几点,虽然会失掉一些眼前利益,但是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心胸也会越来越广阔,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在不远的前方。

虽然这样的要求,三岁的孩子都知道,但是活到八十岁也不一定能做到。当早已不再长高的我们翻起这一页文字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自己到现在为止,也不能算是个好孩子?不要紧,让我们从头做起,从一个孩子做起,当我们做到作为一个好孩子走进大人的世界,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老人与海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

第12篇:论语 读书笔记

论语 读书笔记

论语是我国著名的国学经典,也是儒家重要作品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直到今天仍不失其意义,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论语的核心思想即为“仁”和“礼”,全书二十篇全部围绕着“仁”和“礼”来展开,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这正是孔子一生所追崇和向往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一生想要恢复和宣扬周礼,周游列国,希望有国君能够接纳,并且身体力行,无奈当时的社会已经形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愿望,但他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在仍不失其价值。

首先,是孔子对学习方面的看法。一.温习和复习。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可以看出:孔子希望弟子们可以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断巩固,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而且对学习新的知识很有帮助,而且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显现出复习的重要性。二.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正因为他能够独立思考,所以能够举一反三,这也印证了我们要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的必要。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从古以来人们都需要拥有的学习态度。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几句话孔子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分别谈了对学习的看法。作为学生,学习要不能厌倦,要持之以恒,这对作为学生的我们有着引导的作用;而从老师的角度,孔子通过启发的方式来教导学生,这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但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觉得不适合现在的教学,老师应该有更多的耐心来指导。而且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在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也并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并不足以支撑,所以只能停留在理想层次之上。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总之,孔子的教学理念围绕着“文、行、忠、信”来进行,这正是论语在学习方面的精髓,和给我们的启示。 然后就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所具备道德修养。孔子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从中体现出孔子对仁德的看重,但是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并没有都具备这样的仁德,但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努力去做,提高自身的修养,也会成为具有仁德的人。一.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拥有宽广的胸怀,不会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鸡毛蒜皮的琐事,如果每一件事都去斤斤计较的话,就会使我们的心胸变得狭隘,就不会远大的志向。二.谦逊.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觉得君子没有什么需要争的,应当谦逊,在我看来,这种看法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现在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要大胆地进行公平的竞争,如果过分的谦虚,就可能丧失重要的机会,但适度的谦逊仍是我们需要保持的传统美德。三.安贫乐道。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是孔子希望人们能够拥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所表达的正与之相符,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中充分体现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可以看出孟子、刘禹锡等都受到孔子安贫乐道、富而好礼态度的影响,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继承的。

四、见贤思齐。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取长补短并检查自身是否有和其相同的缺点,若有,就可以及时改正,这样就可以不断完善自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长处,所以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第13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吴婷

14生物工程

14070021022 过去我不爱读《论语》,觉得此书杂乱无章,只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言谈的记录,看到后边,就忘了前边,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来到青岛读书,有幸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对孔子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期间,批林批孔,而现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孔子热,处处兴建孔子学堂,探讨传播交流儒学,把孔子抬到了极高的地位。我想弄清楚,作为文化现象,孔子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想要重读经典。毕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定会有他的过人之处。在系统地读《论语》全书之前,我有看过《于丹讲论语》,《鲍鹏山说孔子》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对于论语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或是大加赞扬或是中肯评价,但那都是别人眼中的孔子,因此我想要自己心平气和地去读一读《论语》(读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

读完论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述而篇中孔子自己对子贡所说的“天纵之将圣”的否认。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生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人;一个满腹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孔子是人,却是如此真实简单的人,他的很多品质都是常人难以坚持的。因此我明白,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社会失落,道德失灵,人们急需灵魂的慰藉品。而批孔也只是政治,不是学术,无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亦或是*期间的“打倒孔家店”。

之前自己总是不愿意去读经典,而在自己都没有好好读过论语,便对它妄下定论是不好的。南怀瑾先生说,夫子之文章,有“一贯的传统。”哪章接哪章,哪篇接哪篇,都很有讲究,决不能动,有些夸大。在通读之后,我认为《论语》的主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天命,孔子敬畏天命,与老子的“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同,孔子关心的是天对人事的影响而非天道本身。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2)人品。孔子喜欢品评人物,但却又绝非口不臧否。我总结了一下,发现孔子对人的评价有以下几种:圣人(生而知之的聪明人),仁人,善人,贤人,君子,士,大人,鄙夫,女子。

(3)道德修身。孔子讲的德行主要有以下几种,仁,义,孝,友,忠,信,恕,恭,俭,让,民。

(4)习礼。孔子本身对于礼节是十分讲究的,《论语》论礼,主要是在《八佾》和《乡党》。 (5)治学。《论语》里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比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等,我们都可以以此为鉴。

读了《论语》之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并不是论语本身,而是对经典的重新认识,以及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跟风的重要性。

第14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后被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了。有些人为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伤人又伤己。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会上做事,让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里。而且有时很久都不回家。只负责每个月给父母寄钱,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他们。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论来说,这样的人没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我们周围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都有他自己的特长。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还有学“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迨”。说的就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应该边读边边思考,把学的东西装进我们自己的脑子。如果我们不思考,学到的就只是表面的东西,那就是空读。“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不懂的就要问。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这讲的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事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虽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不一定他说的对于如今的社会都全部适用。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取适应自己的一部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15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6000字左右)

记㈠·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

有德的君子吗?”

第一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问从哪里来

随时注重“时”和“习”,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

第二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怎样做学问

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第三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做学问的态度

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做学问的境界

记⑵·为政第二: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学习求禄位。孔子说:“多听,保留疑问,慎重地谈论其余的,就会减少错误;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言语减少了错误,行为减少了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

这则论语适用于仕途,《朱子家训》里就曾说过“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个人话多并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而惹来杀身之祸。做学问,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来,这是很好的习惯,可是也并不表明这同样适用于官场。有了疑问,马上提出来,只会让你显得很无知,让别人以为你好欺负。

在官场上,你需要一双慧眼,来辨别谁奸谁忠,找好自己效劳的对象,学会察言观色,同时也要量力而行,懂得“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的道理。

凡事当谨慎再三,力求做过的事都不会后悔。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你就已经离踏上仕途不远了!

1 记⑶·八佾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笑得很迷人、俏皮。“美目盼兮”:漂亮的眼睛流露出“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味。“素以为绚兮”:在白底子上画了很漂亮的图案。

子夏问孔子,这三句诗到底说些什么?当然子夏并不是不懂,他的意思是这几句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得报告:“礼后乎?”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说到这里,难怪孟夫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的感怀,而后世当老师的,也应该学习孔子对学生鼓励的方式,他说:“起予者商也”认为子夏不但讲得对,而且更启发了他自己。孔子继续称赞子夏“始可与言诗已矣”,真正懂得诗了。

记⑷·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

记⑸·公冶长第五: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有文的谥号呢?”孔子说:“勤勉好学,不以向学问比他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到现在也仍然使用,作为人们学习的格言之一。

这句话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是学习态度问题。敏而好学,学习必须勤奋认真,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这样才是学习有效的前提。

第二是学习方法问题。不耻下问,人不可能是全才,总有不甚明白需要向人请教的时候。然而如何请教却是大有学问。世上也无无才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向人请教根本不必“耻于下问”也不用抱着“我都不懂,他(她)怎么可能懂?”的想法,而应该真诚的向不同人士请教,使自己得到提高,也会受益匪浅。

2 记⑹·雍也第六: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从来不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从来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弟子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众所周知,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去世时,孔子哭得异常伤心,仿佛死了儿子一般。而孔子之所以会欣赏颜回,绝不仅仅因为他勤学或是学业上有所成就。同时,还由于颜回有良好的修养:他不会迁怒于他人;犯了错误之后,就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会再度犯同样的错误。 颜回的行为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某件事不顺心,或者因为受了委屈,而把自己的不快发泄到另外一些毫不相干的人身上。这样做,或许会使自己的心情稍稍转好一些,但却会破坏更多人的心情。

另外,也有很多人会不止一次地犯相同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却不知道要去总结错误,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

记⑺·述而第七: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除此之外,我还做了些什么呢?”

在这句话中,孔子告诉了我们,学习需要勤奋,育人也需要兢兢业业。

现在的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一再督促下,不情愿地、被动地学习知识的。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感到不耐烦,想做其他的事情,比如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等等,来放松自己。这样的被动学习的态度,很难把知识真正掌握牢固。只有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用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去获取知识,才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或许要做到不知疲倦或者废寝忘食地学习很不容易,但至少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学习,努力寻找学习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进而热爱学习,使自己的求知的欲望尽量最大化。

记⑻· 泰伯第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参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果断,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自己的责任,不是担子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停止,不是路途遥远吗?”

作为任重书院的一员,我们对于“任重而道远”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或许,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对于我们普通的学生而言,目标有些宏大,有些遥远,有些抽象。但我们应该要具有刚强果断的品性,刚

3 毅坚韧,遇事果敢而不优柔寡断。

记⑼· 子罕第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我们常常用“光阴如梭”、“白驹过隙”等词语来形容时间的飞逝。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以这样的思想:“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总是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悄然而逝,留下许多遗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与其等到错过了宝贵的时间,等到光阴不再的时候,才后悔没有把握住美好的时光,不如抓住自己能够把握的时间,好好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光阴。

感——

据中学的历史课本记载,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而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其一: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其二:关于学习;其三:关于教育;其四:关于务政;再有关于治国与安邦及关于中医等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论语》中记载孔子评诗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如果要问我,读了《论语》,如何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读到了什么呢?我觉得,我读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几个字以说得详细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4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还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选拔官吏要以道德为标准,孔子认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在没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么人民就会信服;如果没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则民不服。再次,他主张推行教化,反对统治者的杀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就像草随风动一样,为官者的言行影响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统治者发挥身教作用,引导天下风气向善。“爱人”表现在政治上便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 , 采取合乎民情的便宜措施以促进生产, 使人民富足。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

5 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

《论语》因为基于了口头语,兼收了古文特点,把两者融二为一,使其虽与我们隔了上千年的时光,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隽永有味。

读《论语》,时间概念模糊了,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老人的亲切睿智,那群学生的坦率可爱,统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

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弘扬光大,昭示世人!

学而时习之

虽然在第八章中给出了我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但我还是认为有必要在此处重提。作为《论语》的第一句话,它实在是太重要了。对这句话理解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论语》的整体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第一章。

这几句话太过熟悉,特别是前两句,熟的让人从来不想其中的含义,习以为常自然地认为完全理解。还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与思想无关,他们认为一个如此平常的现象,孔子有必要这样大呼小叫“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吗。但是我们真的理解了吗?

让我们试着解释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进而采用道纪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体验加以印证。上小学时,老师将其解释成:学习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不知道你快乐不快乐,反正我不快乐,每次为复习而复习,总会使我打瞌睡。后来我又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学习而后经常实践不是很快乐吗?试想,如果你学得一门技艺,而后就不停的实践,最后你不烦我都烦了,这快乐从何而来呢。起初我以为孔子所说的快乐也许不是我们能够简单体会到的,但是读了几遍《论语》之后,你会发现孔子在用最为简单的语言阐述生活、社会中的种种道理,如此一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孔子对生活的体验同我们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如果这是因为我们同圣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别,那为什么在读到后面类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观点的时候又觉得孔子同我们的体验是那么的相同呢?也许我们将这个“学而时习之”给误读了!这句话位于《论语》的开篇,如此之简单,简单到了成为我们学习《论语》的障碍。

于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看来主要的问题出在“时”字上面。中关村图书大厦里有一面书架摆着众多版本的《论语》注释,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国学的火热程度,可这眼花缭乱出版物对于一个想挑一本来学习的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不过这样的状况对于我来说到是方便得很,因为可以很快地翻阅不同版本对同一句话的解释,从而对关于这句话的认识情况有一个总体了解,而更好的是还不必买任何一本书。于是,我看到了对“学而时习之”总体认识情况。这些解释通通 将“时”解释为时时、时常、经常,只有一个版本将“时”解释成时代。如果我们追根循源,最后会追踪到宋朝的朱熹, 7 朱熹所作的《论语集注》中是这样写的:“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心中喜悦。”后来的人们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这个注解。但如果查《辞源》,“时”具有“时时”这个意思最早源于唐代。如果孔子要说明“学习而后经常实践”的意思,他应该用“常”字,而不是“时”字。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找一找“时”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就在同一章,三个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时”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而那个时的解释是时节,时机!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这个“学而时习之”的“时”也应该也解释成时机!由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如果使用道纪的方法,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接得如此之近。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平常了。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实际上是人生观。如此一来,它出现在《论语》的最开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来,《论语》给我们的感觉就完全改变了。

孔子告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孔子不仅要阐述快乐人生的主题,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人生为何而乐,原来乐在学、时、习的交汇,这三者中的任何一项来得过于容易,都会使快乐大打折扣。学、时、习与快乐之间似乎有某种乘积关系。在这三者之中,学和习是人主观可以把握的,而时机不仅要靠天时,还要靠我们发现的眼睛,即洞察力。但这三者之中“学”是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时机,付诸实践。孔子承认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学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贯穿《论语》全篇关于学习的论述。

我们不仅面临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还面临一个色彩斑斓的快乐社会,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前在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脑子里反映的实际上是“友朋自远方来”。难怪每当我们接待远方宾客的时候,喜欢脱口而出的总是这句话,但这恰恰是对这句话的误读。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自远方来”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素:“有朋”、“远方”、“来”,三者和一,不亦乐乎。“有朋”表示人生中有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有”字格外重要,也许我们会有很多朋友,但不一定志同道合,不一定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有朋”中的“有”就显得格外珍贵。同时它又是“德不孤,必有邻”中的“有”,孔子告诉我们这样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定存在的。而“远方”的意思是只有相距的远,才能有个人的空间,才能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各有所悟,古代的“远”可以等同于地理上的远,在信息,通讯发达的今天,长久不联系即是“远”。即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天天在一起,没有了创造不同领悟的各自不同的环境,那交流的乐趣也会打折扣。最后的“来”也很重要,来是大家相聚一起,相聚的方式、场合、时机都会给相聚的快乐带来影响。因此,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远方”、“来”与快乐之间也存在着某种乘积关系。而“有朋自远方来”所带来的快乐是交流的快乐,是人与人互动的快乐,是快乐社会。因此,出现在《论语》中的这个第二句话是社会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非常容易理解,它讲的是做人。什么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是贯穿《论语》的一个主题,而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方法去观察君子,让我们马上有一个对君子感官上的认识。

以人生观、社会观、做人为开始的《论语》,就是用这样简单的语言展开了我们通常为之困惑一生的问题。因此,“学而时习之”这一段作为《论语》的开篇当之无愧,“学而时习之”这一段有着与“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中相同的地位。

第16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一年十三班黄小格前几日在家里读完论语一书,深得体会,写下对读此书的感受与想法,在写之前先简单的介绍摘录一下这本书有关的内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孔子的语录以及与学生的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共四十卷,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明了,每一句话都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人深思。《论语》中不仅有对孔子这一形象的神态举止的静态描写,也写了孔子的弟子一行人的个性与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诲,也突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享年73岁,。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经典语句摘录及批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感悟:

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写了对于学习的态度与对待朋友和所误解你的人的做法。孔子认为我们对待学习就应该持以一种快乐的态度。遇到和自己志趣相同的朋友应该感到高兴,因为额为人生难得遇到知己,所以应该为此保持愉快的态度,遇到误解你的人便持以谅解的态度,别人不了解你也不应因此生气,这边体现出一个君子的风度。这些话对于我们待人待事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其实仔认真的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很难时刻的保持这样的情绪,所以应该学习调整,对待任何事请都保持一种良好的态度。这一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感悟: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

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应该对待任何事都勤奋努力,坚持不懈,而不是只说不干,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3: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感悟: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

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这一章写了人际交往的关系,写人应该稳重,学习但不是自己封闭,应该多与人接触,多结交朋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是对各个方面的道理的集结,是人们思想的精华,品读论语,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对人对事应持有的态度,对我们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在论语中学会做人,感悟人生。

第17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道能使人以柔克刚,顺其自然;法能使人一断于法,爱憎分明;墨能使人使人如己,侠义为先。而儒则能使人晓仁义,知礼乐,强化自身的修养与道德品质。

这便是我对《论语》的理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乐在儒家文化中固然重要,算是一个核心。而子所阐述的“仁”,则是这个核心的基础。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守礼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又有什么用?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这种直来直去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守拙内敛,但是这种看似正确的处世之道,却带来了一个问题。喜欢了不值得喜欢的人,厌恶了不应该厌恶的人。

人们总是偏于情感冲动、易受情绪控制,缺乏理智之明和公道之心,遂偏听偏信,人云亦云,瞎赞瞎骂,苟誉苟毁。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道听途说,一人传百,不足以为信。有一则故事:与曾参同名同姓者杀了人,第一次有人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静气织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当第三个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时,曾母终于变了脸色,飞奔而出。虽然曾参品德良好,母子信赖,但是,谗言三及慈母惊,何况其他人?可见传言、流言、众人之言是多么靠不住。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之所以有这句话,我想大概是因为仁者有一颗理智而公义的心却又不同于常人的胸怀,所以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判别善恶,好善恶恶,主持公论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在论语中最通俗易懂的话语,却阐述了人生最大的哲理。能够做到别人不了解我、对我有所误解,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一方面要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会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君子之道,莫过于此。

道德的人不会孤独,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必定会有和他思想接近的人做伴。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与其不能挣开命运的枷锁,摆脱命运之轮的掌控,那就爱上你所厌恶的事情吧。学习之道,最好如此。,关于学习的方法。第

一、

二、

三、五则都谈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春秋战国时,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只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坚实的基础来把握新的知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只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达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才能使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温故知新”闪烁着辩论思想的火花。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学而思,温故知新。

孔子在学习上,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孔子是大学问家,一生勤奋治学。他总结出丰富的治学经验,传延百世。

他所倡导的,不仅仅是那些局限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忠义礼智信的人格思想还有伴随人一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认为人是不能欺骗他人的。他曾经说,人的生存是因为正直,不正直而能生存是因为侥幸。他以巧言令色的人为耻,他认为用官应该用正直的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

孔子说话很谨慎,从不妄言,他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小心,君子不知道的就不发表意见。 孔子是个谦虚的人,他说他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得来的。他说他没什麽了不起,只是学习上一直在进步,教诲人不厌倦。

孔子爱憎分明,他憎恨不正直,不忠厚,不守信的人。

孔子,一个生在三桓时期的君子。

与其说,论语对我的感悟是对某一句名言警句的思考,还不如说这是我对孔子,这个伟人的理解。

第18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由于最近比较忙,所以只有找一些简单一些的数目来读,但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便读一些简短而又发人深省的的文章,《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同时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所以其能流传至今,并成为让现代人们所崇尚的做人准则。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论语》中主要有从七个方面论述并对现代的我们有着借鉴意义。

首先,《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可见孔子认为做人要正直,要活出自己的意义,同时,如果做人不能做到有仁德,那还不如一个平

庸的人,这让我想到了希特勒,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他有着睿智,但是,竟然导演了令人惨痛的一幕,这边是丧失仁德的后果,所以,做人品德是第一位的。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这对正在发展中的我们有着教育意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处于正在建立人格的时期,正在处于接受知识文化熏陶阶段,所以,人格塑造异常重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可称为真正的君子。

关于学习,其一,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正如一开始所说,‚温故而知新‛和众所周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教育,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正如现在的义务教育,让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同时,中国正在正逐步实施素质教育,这些都是论语对教育的影响。

关于务政,《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说明。其一,关于务政的对象。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其二,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参与国政的道理。其三,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其四,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

关于中医,在《论语〃子路》中记述了一段关于孔子对‚恒‛德的评价,可以看作圣人对医生的道德期望。原文:子曰:‚南中已有人云:‘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最后,是关于治国安邦,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臵。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这边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原理。其三,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以人为本,这便是治国之根本。

读过《论语》之后,更深刻的了解《论语》可以流传至今的深刻道理,体会到做人之道重要是以品德优先,修身养性的深刻道理。

第19篇:论语 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据中学的历史课本记载,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而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其一: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其二:关于学习;其三:关于教育;其四:关于务政;再有关于治国与安邦及关于中医等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论语》中记载孔子评诗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如果要问我,读了《论语》,如何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读到了什么呢?我觉得,我读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几个字以说得详细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

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还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选拔官吏要以道德为标准,孔子认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在没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么人民就会信服;如果没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则民不服。再次,他主张推行教化,反对统治者的杀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就像草随风动一样,为官者的言行影响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统治者发挥身教作用,引导天下风气向善。“爱人”表现在政治上便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采取合乎民情的便宜措施以促进生产,使人民富足。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20多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

《论语》因为基于了口头语,兼收了古文特点,把两者融二为一,使其虽与我们隔了上千年的时光,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隽永有味。

读《论语》,时间概念模糊了,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老人的亲切睿智,那群学生的坦率可爱,统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地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

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弘扬光大,昭示世人

第20篇:论语读书笔记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现在有一些人办事,无论事大事小,总是要把前因后果,种种可能都考虑清楚。反反复复,举棋不定。用当今主流的眼光看来,这种人都是可以统领大事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谨慎,精打细算。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是夸赞人谨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却并不赞成以季文子为例的“三思而后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虚词,当“多次”讲。季文子是鲁国大夫,非常计较个人得失。这人考虑事情反复不定,办事过于谨慎。孔子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为什么是两次而不是多次考虑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讷于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谓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办事讲究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这就是季文子的谨慎之所以不为孔子所称赞的缘故。

孔子所说的“敏于行”,并不是说毫不考虑后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们斟酌计划两次。因为有“敏于行”作为基础,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应该定下了大致脉络,第二次思考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查漏补缺罢了。由此看来,第

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纯数多余了。这种情况和我在考场上的境况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个试卷就明白了打半。这时候的胜负其实几乎成了定局,只不过还应该检查一遍,以防有小节有亏。但是别说时间无多,就算有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下去,我也不会做。为什么?因为这时候第三次视察考卷,虽然更加细致谨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别是在一些改动过的大题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断全都抛诸九霄云外了,当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坏了事。

谨慎是人沉稳的表现,但是过于谨慎了,却是小器,拘泥于琐屑之中了。所谓“物极必反”,如此“三思而后行”,就只有坐失良机,自己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论语读书笔记800字.doc》
论语读书笔记8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