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名言

2022-05-2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笛卡尔名言

笛卡尔名言

1、要以探求真理为毕生的事业。

2、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3、行动十分迁腐的人,只要始于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4、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5、恐惧的主要原因是惊奇,摆脱它的最好办法是临事先思考,并使自己对所有不测事件(惊奇是由对它们的害怕引起的)有所准备。

6、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7、只有服从理性,我们才能成人。

8、怀疑是理性的始祖。

9、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10、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1、犹豫不决才是最大的危害。

12、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13、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14、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15、我思故我在。

16、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17、反对的意见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是多数人看到的比一个人看到的更明白。

18、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19、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谈话。

20、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21、读好书,有如探访着书的先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

22、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23、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推荐第2篇:笛卡尔名言集锦

1.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派得最为公道。

2.举动十分迁腐的人,只需始于循着邪道行进,就能够比分开邪道飞驰的人走在后面良多。

3.当豪情只是劝咱们去做能够缓行的事的时分,该当抑制本人不好立即作出任何判别,用另一些思惟使本人定必然神,直到工夫和歇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宁上去。

4.愈领悟,愈发现自我的无知。

5.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6.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7.怀疑是理性的始祖。

8.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9.犹豫不决才是最大的危害。

10.我的发奋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但是是愈来愈发觉自我的无知。

11.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正因此时我唯一能够确定的事就是我自我思想的存在。

12.读好书,有如探访著书的先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

13.只有服从理性,咱们才能成人。

14.支持的定见在两方面临于我都无益,一方面是使我晓得本人的错误,一方面是少数人看到的比一团体看到的更大白。

15.我的尽力肄业没有失掉此外益处,只不外是愈来愈觉察本人的蒙昧。

16.意志悟性想像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17.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18.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19.只有服从理性,咱们才能成人。

20.行动十分迁腐的人,只要始于循着正道前进,就能够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21.我思故我在。

22.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谈话。

23.仅仅是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注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24.我思想,因此我存在。

25.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26.要以探求真理为毕生的事业。

27.一切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和过来世界上最出色的人们的说话。

28.恐惧的主要原因是惊奇,摆脱它的最好办法是临事先思考,并使自我对所有不测事件有所准备。

29.当感情只是劝咱们去做能够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我不好立刻作出任何决定,用另一些思想使自我定务必神,直到时刻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推荐第3篇:有关笛卡尔的名言

1、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2、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3、恐惧的主要原因是惊奇,摆脱它的最好办法是临事先思考,并使自己对所有不测事件(惊奇是由对它们的害怕引起的)有所准备。

4、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5、只有服从理性,我们才能成人。

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7、反对的意见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是多数人看到的比一个人看到的更明白。

8、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9、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谈话。

10、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11、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12、行动十分迁腐的人,只要始于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13、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14、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15、读好书,有如探访著书的先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

16、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17、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18、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19、要以探求真理为毕生的事业。

20、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推荐第4篇:笛卡尔的经典名言推荐

笛卡尔名言

1、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2、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3、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4、读好书,有如探访着书的先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

5、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6、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谈话。

7、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8、仅仅是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注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9、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10、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11、读出色的册本,有如和过来最出色的人物促膝扳谈。

12、要以探求真理为毕生的事业。

13、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14、一切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和过来世界上最出色的人们的说话。

15、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的谈话。

16、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17、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18、支持的定见在两方面临于我都无益,一方面是使我晓得本人的错误,一方面是少数人看到的比一团体看到的更大白。

19、我的尽力肄业没有失掉此外益处,只不外是愈来愈觉察本人的蒙昧。

20、反对的意见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是多数人看到的比一个人看到的更明白。

21、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22、恐惧的主要原因是惊奇,摆脱它的最好办法是临事先思考,并使自己对所有不测事件(惊奇是由对它们的害怕引起的)有所准备。

23、行动十分迁腐的人,只要始于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24、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25、我思故我在。

26、举动非常迁腐的人,只需始于循着邪道行进,就可以比分开邪道飞驰的人走在后面良多。

27、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28、意志、悟性、想像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29、只有服从理性,我们才能成人。

30、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31、犹豫不决才是最大的危害。

32、怀疑是理性的始祖。

33、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派得最为公道。

34、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35、当豪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分,该当抑制本人不要立即作出任何判别,用另一些思惟使本人定必然神,直到工夫和歇息使血液中的心情完全安宁上去。

推荐第5篇:笛卡尔哲学思想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它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不仅其哲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科学史上亦有一席之地。

笛卡尔将他的哲学体系(亦即人类知识体系)比作一棵大树,它的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树枝是其他的科学(主要是医学、机械学和伦理学)。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笛卡尔的哲学,这就是“方法论”、“形而上学”和“物理学”。

一.方法论和认识论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问题的解决与方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历来的哲学革命大多与方法论的创新有关,笛卡尔也不例外。笛卡尔的哲学革命首先就是从方法论开始的。㈠.方法论原则

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有四条:

第一条,绝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地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地解决的程度为止。

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们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使是那些彼此之间并没有自然的先后顺序的对象,我也给他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满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在这四条方法论原则中,笛卡尔首先确立的是普遍怀疑的出发点、理性的权威和衡量真理的标准。他要求对一切知识采取怀疑的态度,只接受那些被心智(理性)明确地认识为真的东西,而且确定了真理的标准,那就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所谓“清楚”就是对象界限分明,与其他的对象判然有别,不混杂。所谓“明白”就是对象明显地、位置适当地呈现在心灵面前,不暗昧,不模糊。在第二条原则中,他概括了分析的方法。第三条原则概括了综合方法。第四条原则则类似完全列举或归纳方法。

㈡.理性演绎论

按照笛卡尔的观点,哲学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必须是从一个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来的严密的科学体系。所以,他以几何学为模型,将演绎法看做哲学的基本方法。

一般说来,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包括两个部分,即直观和演绎。所谓“直观”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理智直观”,它是一个清晰而周详的心灵的无可置疑的概念,仅仅由理性之光突然而出;它比演绎本身更确实可靠,因为它更简单,虽然演绎也不可能被我们错误地使用。所谓“演绎”就是从业已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由此可见,理智直观的作用是为演绎提供进行推理的基本原理,演绎就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形成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推理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笛卡尔认为,他的“演绎”与经院哲学的演绎法不同,是一种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形成科学体系的新方法。因此,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第二,“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的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笛卡尔称这些基本原理为“天赋观念”。

㈢.天赋观念

“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为唯理论哲学的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说,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尚处于初创和探索的阶段,它包括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天赋观念潜在发现说和天赋能力潜存说。

笛卡尔根据观念的来源不同把观念分为三类:“在这些观念中间,我觉着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三种观念对应着三种心理

功能,外来的观念依赖于感觉;虚构的观念依赖于想象;而天赋观念则出于纯粹理智。因此天赋观念的特点是:首先,它决不能来自感官或想象,而是存在于理智中的,仅凭我们的理解得来的;其次,它必须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就是天赋观念;最后,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永恒的真理。总之,所有一切不是来自感觉经验、不是来自主观的虚构,而只能来自纯粹的理性思维的东西都是天赋的。

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所有来自纯粹理智的观念都是天赋的,我们所认识的理念都是天赋的、先天的。

天赋观念潜在发现说:天赋观念是潜伏在我们心中的,需要训练和学习才能把它们从其他的观念的掩蔽和混杂中发现出来。

天赋能力潜存说:天赋观念是一种潜存的能力,一旦经验诱发,它就能产生出这种观念。总之,天赋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它相当于“理性工具”、“逻辑形式”、“基本原理”或“基本观念”等,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了,因为它是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

㈣.怀疑方法

既然现有的哲学原则和观念都是不确定的,那么在真假难分的情况下,唯一妥当的方法就是对一切知识和观念都采取怀疑的态度,通过普遍怀疑来寻找无可置疑的真理,确立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推演科学体系的基石。

怀疑方法与怀疑论有所不同,怀疑论是以怀疑为目的的,否定知识,否定认识,而笛卡尔的怀疑只是一种手段、方法,是为追求真理。包括对可感事物的怀疑、对自身的怀疑、对数学的怀疑。

二.形而上学

㈠.我思故我在

1.论证前提: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具体说来,怀疑主要是对可感事物的怀疑,因为感官有时是骗人的,另外,对数学的解证也可以怀疑。因为数学上原来肯定是正确的东西在后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甚至我们还可以设想上帝是否有意把我们创造出来,使我们即使在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方面也永远受到欺骗。

2.论证过程:按照普遍怀疑的原则,我们可以怀疑一切的事物,怀疑一切的旧哲学,怀疑数学、逻辑的真理性,怀疑天地万物的存在,怀疑自己手脚的存在,怀疑上帝的存在。然而我们在怀疑一切的时候,有一件事是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怀疑是一种思想,“我在怀疑”即我在思想,所以我在思想是不可怀疑的。因此作为怀疑者的我是必然存在的。因此,笛卡尔认为,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3.分析命题:“我”和“思”

“我”是一个思想的东西,思想的实体,一个精神、理智、理性。

“思”即思想。

二者关系:“我”是一个心灵实体,“思想”是这个心灵实体的本质,也就是说“思想”是“我”的本质。

4.评价:

笛卡尔以其“我思故我在”而开近代哲学之先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反思性,主体性原则和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因而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端。确立了自我理性在近代哲学中的地位,是哲学的第一原理。

㈡.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1.论证过程

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怀疑来确定“我”的存在,但是怀疑除了确定“我在”之外,不能确定别的什么了。我在怀疑,我怀疑就说明我是一个不完满的,有缺陷的实体,这个不完满的实体是相对于一个更完满的实体而言的,因此我心中有一个更完满的实体的观念。我自己不能创造出一个比我更完满的实体的观念,这个观念是上帝放入我心中的,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2.上帝的品德

上帝无形体,不以感官来知觉;上帝的能力是无限的;上帝是绝对真实可靠的,他不是我们错误的原因,错误是由人的意志而来的。

3.证明上帝存在的目的

第一,肯定“清楚明白”是真理的标准,正是上帝给了我们这种能力才能保证我们认识真理的能力。

第二,肯定物质世界的存在。笛卡尔承认上帝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给认识找一个可靠的基础。

4.是否存在循环论证

所谓循环论证,是指一方面用上帝来肯定我们清楚明白地领会到的东西是真的;另一方面,在论证上帝存在的同时,把也清楚明白地上帝观念作为一个前提。

㈢.关于外部事物存在的证明

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三原理是“物质存在”。

我们是通过普遍怀疑的方式来确定“我思”的,虽然这种怀疑方法卓有成效,但是也因此而造成了物质世界是否存在这一最大的怀疑。不过,当我们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后,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其论证过程如下:

第一,上帝是一个最完满的实体,所以我也就确信上帝是决不会欺骗我的,决不会把我引入歧途,陷入谬误。因为欺骗和谬误这些非实在的东西与上帝这样一个绝对实在的完满属性不相符合。第二,我们心中有一个关于物质世界的观念,如果物质世界不存在,那么就是上帝凭空把物质世界的观念放入我们心中的,上帝就成了一个骗子,但是上帝是最完满的实体,他不可能骗人,所有物质世界是存在的。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确定了心灵、上帝和物质三种东西的存在,他称之为“实体”。然而,“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真正符合这个实体定义的只有上帝,只有上帝是绝对独立的存在,心灵和物体都依赖于上帝,他们作为实体是从相对意义上来讲的。但是相对于一切精神现象,心灵是独立存在的。相对于一切具体事物,物体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它们也可以叫做实体。

㈣.心身关系

心身关系问题是笛卡尔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当笛卡尔将心灵和物体(身体)看作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实体后,它就面临着一个怎么说明两者的沟通和联系的难题。这既是一个本体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

当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的方式确立“我思”的存在时,他坚决主张心身二元论,即两者是相互独立、无不相干的实体。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物体的属性是广延。总之二者互不决定,互不派生,是永远并列存在的两个实体。但是这种二元论并不能解释心身之间显而易见的相互关系,也无法说明心灵对身体的认识问题,于是他把上帝搬了出来,认为上帝是心灵和物体这两个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实体的逻辑依据和一致性的保证,作为心身二元论必不可少的补充,但是仅仅依靠上帝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身关系问题的。

因此,笛卡尔仔细研究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最后找到了大脑中间我们一般称为松果腺的腺体,认为它是心灵与身体这两个运动过程的交换台,以实现心灵和身体的交换。后来笛卡尔为了摆脱困境,提出了“松果腺”学说,改善了心身交感论。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否定了笛卡尔的松果腺理论,但他试图摆脱二元论困境的努力却是有意义的。这个难题给他的后继者们带来了无穷的烦恼。

三.物理学

㈠.物体即广延

1.物体的含义

物体的本质属性是广延是指长、宽、高三向量的实体。物有广延就有存在,没有广延就不存在。笛卡尔指出:“物体的本性并不在于它是硬的、重的或有颜色的或以其他方法刺激我的感官。它的本性是在于它是一个具有长、宽、高三向量的实体。简言之,物体的本性在广延。

2.物体与空间是同一的,虚空是不存在的

物体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它是占据空间的实体,因此空间的广延与物体的广延是一回事。任何空间都包含着物质,绝对的虚空是不存在的。

3.世界是无限的

笛卡尔从广延性出发说明世界是无限的。他认为德谟克利特的不可分的原子是不存在的,他提出了物质分子说,认为最小的有广延的分子也是永远可分的。在笛卡尔看来,不仅微观世界无限可分,而且宏观世界也是无限延伸的。

㈡.运动及其规律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由其相邻的物体移近于别的物体,也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

2.运动的性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全宇宙中没有真正静止的点,任何事物都没有恒常的位置。

3.运动的原因

运动的原因分为普遍原因(第一原因):世界运动的最高原因或者总原因都是上帝,上帝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运动,运动的总量是不变的。特殊原因(第二原因):运动的现实原因即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运动都是由特殊原因引起的。

4.运动的规律

①.恒性定律:静者恒静,动者恒动;②.物体按其本性来说只能做直线运动;③.运动量的转移被证明是不科学的。

㈢.天体演化说

笛卡尔的天体演化说恢复了古代哲学的自然哲学传统,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的先驱,尽管带有很大的猜测性,但是它从发展的观点,从宇宙自身的运动来说明它的生成,蕴含着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他在提出天体演化假说的同时,也从不怀疑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他的天体演化思想是作为假设提出的。尽管如此,他的这种解释仍然比信仰的解释要好得多,这正是他调和宗教与科学的表现。

不过,他的物理学以广延为物体的根本属性,以相对位移的机械运动来说明一切自然事物和现象,将宇宙看作是一架大机器,认为动物也是自动的机器,与灵魂不同的身体是机器,从而为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奠定了基础,成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四.笛卡尔哲学的评价

笛卡尔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以批判性的反思、科学方法和理性精神清理了经验哲学的废墟,重建了形而上学的基础,为近代哲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开辟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崭新的道路,缔造了以蓬勃向上的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新的时代精神。

笛卡尔所开创的唯理论和形而上学在17世纪的西欧大陆国家得到了广泛传播,形成了西欧大陆哲学的主流,经过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两位哲学家的发展,对后来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提出也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围绕认识论问题的争论拉开了序幕。

推荐第6篇: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笛卡爾被廣泛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他第一個創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哲學上,笛卡爾是一個二元論者以及理性主義者。笛卡爾認為,人類應該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進行哲學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舉出了一個例子:在我們做夢時,我們以為自己身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然而其實這隻是一種幻覺而已,參見莊周夢蝶)。他從邏輯學、幾何學和代數學中發現了4條規則:

除了清楚明白的觀念外,絕不接受其他任何東西;

必須將每個問題分成若干個簡單的部分來處理;

思想必須從簡單到複雜;

我們應該時常進行徹底的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東西。

笛卡爾將這種方法不僅運用在哲學思考上,還運用於幾何學,並創立了解析幾何。

由此,笛卡爾第一步就主張對每一件事情都進行懷疑,而不能信任我們的感官。從這裡他悟出一個道理:他必須承認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懷疑。而當人在懷疑時,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爾將此作為形上學中最基本的出發點,從這裡他得出結論,「我」必定是一個獨立於肉體的、在思維的東西。笛卡爾還試圖從該出發點證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爾認為,我們都具有對完美實體的概念,由於我們不可能從不完美的實體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個完美實體――既上帝――必定存在。從所得到的兩點出發,笛卡爾再次證明,現實世界中有諸多可以用理性來察覺的特性,既它們的數學特性(如長、寬、高等),當我們的理智能夠清楚地認知一件事物時,那麼該事物一定不會是虛幻的,必定是如同我們所認知的那樣。

雖然笛卡爾證明了真實世界的存在,他認為宇宙中共有2個不同的實體,既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靈魂」和「擴延」),兩者本體都來自於上帝,而上帝是獨立存在的。他認為,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占空間。而動物只屬於物質世界。

笛卡爾強調思想是不可懷疑的這個出發點,對此後的歐洲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它的基礎,「我思故我在」被後人證明是並不十分可靠的,因為該公式其實是建基於承認思想是一個自我意識這一隱蔽著的假設上的,如果擯棄了自我意識,那麼笛卡爾的論證就失敗了。而笛卡爾證明上帝存在的論點,也下得很匆忙。

推荐第7篇:笛卡尔四个问题

一、笛卡尔的方法论

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他的方法论,通过方法论,他摧毁旧经院哲学体系的基础,建立了理性时代的规则。

1、普遍数学原则

笛卡尔坚持统一的科学馆,认为所有的科学都统一于哲学。而科学的统一性并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他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笛卡尔认为应当寻求一种包含古代几何和当代代数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缺点的方法,即“普遍数学。

(1)数学的一般特征有二,“度量”和“顺序”,普遍数学把数学的最一般特征运用到其他学科上,这两个特征运用到更大范围时需要从哲学上加以界定,使他们获得更普遍的意义。数学上的度量是量与量之间的比较,在数学以外的领域,我们就可以把度量转化为不同对象之间同异的比较。(2)科学研究的顺序有两种:一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一是从复杂到简单的分析。在数学中,研究对象是同质的,这两种方法是可逆的。但是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中,终极原因是无限的上帝,被造的事物是有限的,原因与结果不同质,不能直接推到,因而形而上学不能直接诉诸于终极原因,需要通过分析方法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在运用综合推导出确定的结论。这就与笛卡尔德另外一个原则相关联。

2、思想原则

笛卡尔按照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建立了四条方法论原则:

第一,绝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第二,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适当的、圆满的解决为止;第三,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第四,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的列举出来。

上述四条原则不难理解,即说明了分析的必要性,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要尽可能细致,直至可以圆满解决,而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完全的真理。

3、普遍怀疑的原则

笛卡尔确立了以上原则后,有由于梦境而引发了他对现有一切知识的怀疑。他认为一定要重建知识,必须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笛卡尔德怀疑方法是普遍的:

首先,周围世界是感知到的对象,感觉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周围的世界时不可靠的。

其次,就是我们对于自己身体活动的感觉好像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在梦境中我们的感觉也同样是确定无疑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区别梦中的感觉和清醒的感觉。

最后是数学的观念是简单的,而且是清楚明白的,好象永远不会有错,因为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2+3永远等于5,正方形永远不会有四条以上的边,但是在笛卡尔看来这种看起来不会虚假的东西也只是未经推敲的假象而已。这里笛卡尔假设了一个邪恶的精灵,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对象至于我们的心灵之中,但这并不是思想的产物。就好像一直以来,哲学家对数学基础的追问:数学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有无外部原因?有无客观事实与之对应?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此自身基础不稳定的数学不能成为第一原则。

笛卡尔的怀疑方法属于分析的范畴,通过这个普遍怀疑,他确定可“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则。

二、“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体系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

(1)根据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原则,分析考虑一切可能性原则后,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可能性“思想对思想自身的怀疑”。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和思想之内的对象(数学的知识等),却不能怀疑自身,即思想在怀疑时,可以怀疑一切思想的对象和内容,到那时对于“我在怀疑”这个事实却不能怀疑,负责一切怀疑边不可以成立,就是说怀疑本

身不能怀疑。(2)“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分为两部分:“我思”和“我在”。“我思”就是思想的活动,包括一切意识活动,无论理性的、感性的还是情感的,更重要的是它属于没有内容的纯粹活动,否则它也就成了可以怀疑的了。“我思”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的意识。思想的活动就是反思的活动。(3)思想的主体与反思的主体是一个主体,主体就是实体,“故”并不是实体之间的因果联系,而是本质与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从逻辑上说也不表示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我思”是该实体的本质,“我在”是该实体的存在。人们只能通过属性来认识实体,实体的特殊属性就是它的本质。“自我”就是这样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4)“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的意义就在于确定了一个“自我”思想实体,下一步便是从这个唯一确定的命题推导出其他确定的知识。这需要从自我思想领域过渡到思想之外的领域,需要克服不同性质之间的隔阂,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公共标准。笛卡尔诉诸于他已确立的第一原则,认为“自我”观念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即一切象自我观念那样明晰的观念都是真观念。因此笛卡尔建立了一个一般的规则,就是: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这一规则的建立是笛卡尔方法论的转折点,使他能够从分析过渡到综合并用这些复杂的标准衡量那些对象,并将那些曾经被怀疑的观念再次确立为真观念。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笛卡尔生活在基督教的传统之中,因此他理所当然的肯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清楚、明白上帝的观念,但是“上帝”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笛卡尔所要证明的。

(1)笛卡尔说“上帝”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而“自我”的观念只有悠闲地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出上帝的无限性,理由是原因的现实性不可能小于结果的现实行,这种因果的比较虽在中世界已经出现,但是把它运用于上帝观念与这一观念的比较,笛卡尔是第一人。根据这样的因果观,“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他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2)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是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的新版本,他们都是从“上帝”观念的绝对完满性推出上帝的客观存在,但是安瑟尔谟认为绝对完满与客观存在之间有逻辑必然联系,因此可以从前者推出后者;笛卡尔则认为二者是因果关系,有结果追溯到原因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3)“我思故我在”到“上帝存在”完成了两个不同性质对象系列之间的跳跃。我思是单纯的思想原则,上帝存在是终极原因。从思想的第一原则到上帝存在的论证建立了从主观到客观的过渡。从上帝这个终极原因出发,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确定性也就有了保证。

四、物质实体和身心二元论

(1)笛卡尔对于实体的定义是:“一个不依赖其他任何事物而自身存在的东西。”那么严格的说只有上帝才是不依赖于任何东西的存在,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但实体是个多义词,他可以在相近的意义上运用于不同的对象。在与实体相近的意义上,心灵和物质也是实体,因为除了上帝之外,它们也不需要依赖任何东西而存在。按照笛卡尔的原则我们只能通过属性认识实体,思想和广延使我们所熟悉的无处不在的输习惯,因此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上帝是实体只是一个存在论的设定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根据实体的定义,心灵与物质都是不依赖与它物的存在,它们也不依赖于彼此的存在,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没有思维,这样笛卡尔得出了二元论:“心灵与物质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他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认识两个实体的组合:身体是物质,自我意识是心灵,这就是“身心二元论”。按照二元论的原则,身体和心灵不相互作用。

推荐第8篇:Great Philosophers 笛卡尔英文介绍

Great PhilosophersFriday October 7th

Rene Descartes Continued (Cla 3)

We left last cla in the depths of doubt.He had left us with nothing as he was able to doubt everything he learned through his senses due to the ‘evil spirit theory’ see page 40 of the text.

Doubt is a dangerous thing.Where does it end (pit of despair).The freedom to doubt is part of the modern self.Descartes’ doubt is fostered in science, he wants to find the one truth upon which he can turn the world (fulcrum theory)

It is I that doubt, it is I that am deceived.I may doubt that I have a body, but it is still I that doubt.The constant is I.It is I that thinks, (even if I am deceived or wrong, it is still I that is wrong) I am, every time I think.‘I think therefore I am’ or ‘I doubt therefore I am’.The one thing that I cannot refute (not subject to doubt) it is I that thinks, and therefore I exist (even if I am wrong).

This leads to the question; what am I? Descartes methodically breaks down this I.He breaks it down into two parts.1) The body, and 2) The soul.

Can I know the body? I am very familiar with it, but can I know it? It is there all the time, but Descartes says that he cannot know this for sure because he perceives his body through his senses (which he has proved false due to the great deceiver theory).Can he know himself through knowing his soul? The soul for Descartes animates the body.(From Aristotle’s philosophy of the soul as anima.) What are the activities of the soul; movement, feeding, sensation, and thinking.The first three activities of the soul are actu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ody.Therefore he cannot know the soul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 because they are bodily activities.The body can be deceived, and it is also deceiving.

That leaves the fourth activity of the soul; thinking.This doesn’t require anything related to the body.Thinking is therefore the one certain activity of the soul.I know I am and I know I think but what am I? Descartes answer: I am a thing that thinks.

What is thinking? It is doubting, understanding, willing, imagining.Not just thinking in the sense of calculating, but mental activity.

Cla discuion; what do you think thinking is when you think?

-emotional feeling

-imagination

-logic

-analysis without sensory input.

-making sense of the world, making correlations, determining patterns and trends -synthesis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roff: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inking.Goes beyond

calculations, and the mechanics of the brain, and it takes on different dimension.It could be called thought, consciousne, or mind.

What i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computer that thinks and human thought.Can a

computer think about thinking? You can program a computer to make some kind of loop to resemble this action.But does it actually do it? NO.You program a computer to think.Individuals are capable of thinking freely of any intervention.This freedom is part of consciousne.

Cartesian philosophy; mind as something that is separate from body.He is arguing for an idea of thought that is e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material.We have to think of thought as self reflective, therefore conscious, an expreion of freedom, capable of doubt.(The whole proce began with this freedom to doubt).

Proff: I don’t want a computer that doubts.

Mind as separate from the substance of the material world.

For Descartes; reflecting on the self is the main goal.Questioning who am I?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self? Asked to reflect upon oneself.

-Circle of self reflection

The modern self as coming out of Descartes (midterm question)

-self reflecting (self conscious)

-doubting

-free

These three things can be opposed to what a computer is thought to do.(a computer is just a complex calculator).A computer cannot do the things mentioned above.(Presumably)

Descartes is not talking about a machine, but rather a substance.There is something unique about thinking that is separate from other substances.For Descartes there are two substances 1) Thinking, and 2) material, bodily world… these two separate substances are not supposed to meet.

The idea of the self as free is incredibly significant for Descartes.(This will be important when we discu Kant later in the course).Eential to the ideas of ethics which will discued later as well.

The material stuff of nature is determined by natural laws of causation.There is no

freedom in the material world.It is all determine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causality.Freedom must be a separate substance, and it is called the mind.

Descartes asks how do we know the things of the world? Do I know the things of the world?Descartes chooses a piece of the world that is closest to him.A piece of wax.(pg.42/43) He says that because this piece of the world is so close to him, he must know it.

He realizes that he knows the wax through his senses (or what he knows about any object in the world) i.e.Taste, smell, touch etc.When he hold the wax up to the flame, everything that he knows about the wax changes.The smell is gone, the touch is no

longer the same, even the shape is no longer the same.If everything is changed about the wax, what remains? I cannot say that the wax has disappeared; it is still there even though it has changed.What remains? Descartes answer: it is a body occupying space.It is a true extension.

That is the best that he can know about the object.Its geometrical extension.It is arrived at not through the senses but through thought, and through judgment.The truth of external bodies is geometrical in terms of knowing.

I don’t know the world through my senses; to truly know it I must know it through geometry, Making judgments about the objects.(The senses themselves do not give us truth about the world, their characteristics change).Knowing the change in a geometrical way.

True extension

What is there as the wax is e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proce it takes for me to determine it.

Descartes is talking about knowing scientifically.Geometry teaches me the eence of extension.The senses don’t give me knowledge of extension (or it is false knowledge).

Science= knowledge of eences

Descartes and Plato are both mathematicians.It leads one to be le trusting of the senses and more trusting of mathematics for discovering truth.

Cartesian Dualism; substance of mind and substance of body.

Where do these two meet? There is no real answer to this in Descartes other than the Penile gland in the brain.Where does the mind end and the body begin.

Descartes;

Modern self, self reflecting, doubting, freedom, great invention.To the extension that this self becomes real- it is set of against otherne (something that is not the self)

The self and the world, here there is an absolute separation (completely opposed to the presocratics where there really was no self per say.)

The extent to which I make myself real and substantial, I make otherneunreal and abstract.Self as alienated.

Otherne seems to be something foreign.

The modern notion of selfhood has a danger of alienation and self absorption.

To the extent that I know myself, how can I be sure that other people are selves as well.They behave in a way that is familiar to me, but how do I know you are not (lets say robots or more sure to Descartes’ time machines- specifically clockwork which was at its height at the time that he was writing)

To the extent that we are modern selves, maybe this is our problem.We still live in a dualistic universe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it is reflected in our own attitudes toward ourselves, and to otherne.

-the body as a machine that we are in charge of.This is one of the ways that we view the mind as separate from the body.All very Cartesian way of thinking.

推荐第9篇: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

目录

基本含义来源

含义

原文

理论历史争论

绝对的怀疑

理论确定过程描述

确立

笛卡儿简介

哲学思想

对科学的贡献

基本含义 来源

含义

原文

理论历史 争论

绝对的怀疑

理论确定过程 描述

确立

笛卡儿 简介

哲学思想

对科学的贡献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含义

来源

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法:Je pense, donc je suis.拉丁:Cogito ergo sum 英:I think ,therefore I am.),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含义

笛卡尔

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

原文

至高的形而上在时间的拐弯处你的影子 无处不在穿越过世纪的尘埃因为一种思想 你的光芒一路照耀在人类精神的花园你是一片长青的叶子“I think, therefore I am”来自哲学的呓语 谁的声音如梭在每一个交叉的路口智者如此说

编辑本段理论历史

争论

在笃信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人们眼里,笛卡尔却有一个致命的把柄被人抓在手里,那就是他那句回荡了几个世纪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这句被笛卡尔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

绝对的怀疑

笛卡尔的哲学历程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他的哲学追求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外部世界对我们的认知的帮助是这样的不可信赖,那么,我们的主动感知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叫做“实践”)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因此,我不得不怀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我们记得庄子与蝴蝶的故事)。从这些简单、初步的“疑点”出发,笛卡尔把他的怀疑推到极致:“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Discours de la Methode》)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尔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编辑本段理论确定过程

描述

Descartes接着说:“正当我企图相信这一起都是虚假的同时,我发现:有些东西(对于我的怀疑)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那个正在思维的我’!由于‘我思,故我在’这个事实超越了一切怀疑论者的怀疑,我将把它作为我所追求的哲学第一条原理。” 《Discours de la Methode》

确立

通过Descartes对自己哲学历程的细腻描述,我们可以明白地知道,这句名言的含义不是:由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我思,故我在”的中文的表述是很含糊、不确切的,我们的同胞的对哲学大师Descartes的误解基本上是这个中文表述所导致的。不过,在这件事上,我们中国人并不是哲学世界中唯一的迷途羔羊,几百年来,欧洲哲学界也是这样看待他的。造成这个误解的根源是Descartes的法文名著《Discours de la Methode》的拉丁文翻译。在这本书的拉丁译文中赫然可见:cogito ergo sum!由于当时的哲学著作绝大部分使用拉丁文,而法文只是一种地方语言,从此,这句拉丁文不胫而走,成了Descartes哲学的代名词,而那法文的原文je pense, donc je suis反而淹没不张了。Descartes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不容置疑的学术方法体系,而他哲学原则的出发点首先就遭到了广泛的误解,历史就是这样的不公平。笛卡尔简介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另译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 Rationalism)哲学。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

的议员。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e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毕业后笛卡儿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21年笛卡儿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儿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1649年笛卡儿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 编辑本段笛卡儿

简介

说Rene Descartes(笛卡尔)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概也不过分。德国存在哲学大家Heidegger(海德格尔)曾说:“自从Leibniz(莱布尼兹)以来,德国思想界所达到的,Descartes的基础理论的(各种)主要发展(变化),丝毫没能超越这个基础理论,而恰恰展开了它形上学的广度,而为十九世纪创造了前提。”

哲学思想

笛卡儿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儿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1.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2.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3.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4.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笛卡儿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由此,笛卡尔第一步就主张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而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儿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儿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儿再次证明,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灵魂”和“扩延”),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笛卡儿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它的基础,“我思故我在”被后人证明是并不十分可靠的,因为该公式其实是建基于承认思想是一个自我意识这一隐蔽着的假设上的,如果摈弃了自我意识,那么笛卡儿的论证就失败了。而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论点,也下得很匆忙。

对科学的贡献

数学笛卡儿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儿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儿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儿引入了坐标系以及

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儿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物理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儿也有所建树。他在《屈光学》中首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儿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儿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推荐第10篇:西方哲学智慧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已完成 成绩: 92.4分 1 根据笛卡尔的观点,以下哪一选项是不被怀疑的? A、几何学 B、上帝 C、直观感受 D、怀疑本身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2 ()的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叫做我思故我在。 A、亚里士多德 B、笛卡尔 C、康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7.7分 3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主要是想表明什么? A、上帝的存在需要被我证明 B、物质并不重要 C、自我必定真实 D、思想是我的本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4 给整个近代哲学奠定基础的理论是()。 A、二元论 B、本体论 C、物质论 D、一元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7.7分 5 “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可以理解为? A、肉体的“我”,我一消失即没有了思想

B、任何对象的“他者”,“他”永远无法思“我” C、思想实体

D、上帝赋予人的灵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6 笛卡尔形而上学包括几条原理? A、.0 B、1.0 C、2.0 D、3.0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7 《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卢梭 C、笛卡尔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7.7分 8 笛卡尔之所以要证明上帝存在,是因为要证明()。 A、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B、思想世界的实在性 C、普遍怀疑的合理性 D、普遍怀疑的确定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7.7分 9 对笛卡尔而言,实体独立存在而不依靠别的事物。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0 笛卡尔说数学是不可怀疑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1 “人的心灵能够思想而没有广延”是康德讲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2 我思故我在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开端。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3 笛卡尔把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第11篇:英语听说口语考试 笛卡尔爱情故事

Love won\'t obey our expectation.Its mystery is pure and absolute.This is a story about a great mathematician In 1956, 52-year-old Descartes met 18-year-old Swedish prince Christine on a street of Stockholm.At that time, Descartes lived a begging life.But he never asks for paers-by, he just silently bowed his head, drawing on the paper, and immersed in his math world.In a quiet afternoon,Descartes as usual sitting in the street, studied math problems in the sun.Suddenly, someone came to his side, \"what are you doing?\" Looked away, Descartes see a young lovely face, a pair of limpid eyes that like the blue of the lake, looking forward to his response.She is the little prince of Sweden, Christine.She squatted down body, took the math books and draft paper of Descartes, and talked with him.At dusk, the girl said goodbye to him, and Descartes gradually forgot it.However, a few days later, he received a notice; the king hired him to do the little prince\'s math teacher.Waiting in the lounge, he heard the sound of laughter from the distance.Turned around, he saw the casual girl he had met in the street.From then on, he became her math teacher.

Unfortunately, the Black Plague arrived in Europe.Shortly after infirm Descartes returned to France, and severed disease.He mied Christine very much and wrote to her every day.However, these letters were stopped by the king; the prince had not received any news of him.This situation continued until the thirteenth letter.But after this letter, Descartes left the world forever.On his last letter he didn\'t write a word, only one equation: R = a (1 - sine theta).How to look not understand and the king could not bear to look at his beloved daughter unhappy every day, he gave the letter to her.Christine immediately understood the intention of her lover, found a pen and paper, and drew out the equation.A heart shaped pattern appeared in sight; and tears were running down her face.This curve is the famous \"heart line\".

第12篇:笛卡尔《指导心灵的规则》读后感

笛卡尔《指导心灵的规则》读后感

1,大可不必把我们的心灵拘束于任何界限之内。

2,应该仅仅考察凭我们的心灵似乎就足以获得确定无疑的认识的那些对象。与其考察困难的对象——惟其困难,我们无从分辨真伪,只好把可疑当作确定无疑——倒不如根本不去研究,因为对于这些问题,增长知识的希望不大,知识减退的危险倒不小。每逢他们有两个人对于同一事物作出相反的判断,两人中间必定至少有一人是错误的,甚至可认为,两人中间没有一个是掌握了它的真正认识的:因为设若他的理由是确定的、明显的,他就可以向对方提出,从而使他终于也能领悟。对于年轻人,不可以听其自然,放任自流;否则,他们既然得不到指导,就有可能最终走向悬崖深渊。但是,只要他们始终跟着老师走,那么,尽管有时还会偏离真理,至少在较慎重者已经试探过的地方,他们也许还是可以走上比较确实可靠的道路的。况且,我们过去在学校也是这样教育出来的,我们对此是很满意的。由此可见,算术和几何之所以远比一切其它学科确实可靠,是因为,只有算术和几何研究的对象既纯粹而又单纯,绝对不会误信经验已经证明不确实的东西,只有算术和几何完完全全是理性演绎而得的结论。这个结论当然不是:除了算术和几何,别的都不必研究;而只是:探求真理正道的人,对于任何事物,如果不能获得相当于算术和几何那样的确信,就不要去考虑它。 3,为了不致再犯这样的错误,下面我们将一一检视我们赖以认识事物而丝毫不必担心会大失所望的那些悟性作用,应该只采用其中的两个,即直观和演绎。

4,方法,对于探求事物真理是(绝对)必要的。寻求真理而没有方法,那还不如根本别想去探求任何事物的真理,因为,确定无疑,这样杂乱无章的研究和暧昧不明的冥想,只会使自然的光芒昏暗,使我们的心灵盲目:凡是已经习惯于这样行走于黑暗中的人,目光必定大大衰退,等到看见亮光就再也受不了。

我所说的方法,是指确定的、容易掌握的原则,凡是准确遵行这些原则的人,今后再也不会把谬误当作真理,再也不会徒劳无功瞎干一通而消耗心智,只会逐步使其学识增长不已,从而达到真正认识心智所能认识的一切事物。

现在,某种算术正日趋兴盛,它叫做代数,它使用数字的成就相当于古人使用图形。他们中间最高明、最有学问的人,也大都稍一尝试这些技艺,就立刻认为幼稚无用而弃之不顾,再不然,虽然想学,却认为太困难,太过于研究光秃秃的数学和假想的图形,好像打算停留于这类愚蠢玩艺的认识,一心一意要搞这类肤浅的证明,经常只是凭侥幸发现的、而不是凭本领发现的证明,与悟性无关,仅仅涉及视觉和想象的证明,结果使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丧失理性的运用;总而言之,最复杂的莫过于通过这种证明方式,发现还有新的困难同数字混淆不清纠缠在一起。

至于我自己,我的弱点自己是知道的,所以我探求认识事物的时候,下定决心坚决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

第13篇:谈谈我认识的笛卡尔——笛卡尔《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我认识的笛卡尔

——笛卡尔《谈谈方法》读后感

娄 超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笛卡尔的认识,也是从解析几何中的“笛卡尔坐标系”开始的,然后就是那一句闻名于世的语录:“我思故我在”。在这个难得休闲而又总觉短暂的暑期,我选择了笛卡尔的《谈谈方法》作经典阅读,以此来走近大师、神交先贤。

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与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并称为近代科学的伟大旗手。他成长于十六世纪末年至十七世纪中叶,在那一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封建势力仍然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尔抛弃了著名公学的正规传统教育,倾心于新科学,认为宗教迷信和经院哲学对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科学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

《谈谈方法》全称《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是笛卡尔第一次发表的著作,采用通俗易懂的自传方式写成,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宣言书。书中着重论述了他的方法论思想,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各门学问的看法;第二部分是作者所寻求的那种方法的主要规则;第三部分是他为自己设立的行为守则;第四部分是他的形而上学的基础;第五部分是他研究过的一系列物理学问题;最后一部分是他著述的理由。在此,我仅着重于前面三个部分来谈一谈我所理解的笛卡尔和他的方法。

“良知,是人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这是全书开篇的第一句话。这里的“良知”是指分辨真假的能力,也就是作者倡导的理性,是每一个正常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割裂下文看这一句话,普通人可能会联想到“人人生而平等”这一观念,而偏激者可能愤然反击,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遭受不公平分配的对象,又或有人觉得自己生而优越、不同凡人。然而,这都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笛卡尔认为:“单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地运用才智。杰出的人才固然能够做出最大的好事,也同样可以做出最大的坏事;行动缓慢的人只要始终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也就是说,光有理性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运用理性思考进而指导行为或实践。

由此,我联想到当代中国在选拔使用人才过程中对德与才辩证关系的看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的方向;

1 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的范围。杰出的人才固然可贵,但必须确保他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否则难免南辕北辙。因此,在选拔使用人才工作中,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既要把好政治关、又要把好才能关,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人才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上使用。

在第一部分中,笛卡尔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学说真正可靠,像从前人们让我希望的那样”。他认为,努力求学并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越来越发现自己无知;雄辩和诗词都是才华的产物,而不是研究的成果;数学的推理确切明了,但一向只用于机械技术;哲学经过千百年来最杰出的能人钻研,却没有一点不是可疑的„„。这一观点,貌似与时下社会上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读书无用论”如出一辙,读书贵、就业难,所学无处用、所用非所学。当然不是这样!笛卡尔的这一结论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和明确的先决条件。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们批判的接受知识,要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来判断。而且,还有这样的前提:“学校里教的语言文字,是通晓古书的必要条件;寓言里的机智,可以发聋振聩;史传上的丰功伟业,可以激励人心;精研史册,可以有助于英明善断;读遍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古人向我们谈出的只是他们最精粹的思想”。正是有着这样的基础,笛卡尔才能够开宗立派、建立自己的方法和学说。

对于上面提到的话题,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教授也给出了答案,他在《通识教育再认识》一文中讲到:“用”可分为“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在很多人看来,所谓有用就是可产生功利的、现实的、物质的、实在的和直接的效用、功用或好处。由于深受经世致用思维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和需求导向,过分追求学以致用和实用理性,过分信奉使用价值而非价值本身,过度渲染只有过得“富有”才有可能“富有价值”,过分注重工具理性,严重忽视价值理性„„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实用性、专业性、职业性的教育,也不直接以职业作准备为依归。基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似乎无用,然而,相对于“有用有所难用”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却“无用无所不用”。落实于行动,西南交大正致力于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

在《谈谈方法》的第二部分,笛卡尔提出了四条规则:1.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他当成真的接受;2.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

2 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解决;3.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4.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我个人对这四条规则的直观感受,可谓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第一条告诉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不要盲目相信,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这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第二条和第三条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化繁为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个击破;第四条是强调严谨,注重细节,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质量。

这四条规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你是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还是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可以通过它来检验成败得失。结合我的自身工作,在重大活动和会议组织方面,同样有着切实可行的借鉴作用。首先,面对一项工作,要全面了解情况,明确工作任务,如有疑问,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合作单位核实清楚,决不能道听途说、主观臆测;其次,要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程序,不但要做好总体规划和工作分工,更要细化环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要制定好工作进度和倒计时安排表,并严格实施;最后,要特别重视工作细节和服务质量,做到“零事故、零缺陷、零瑕疵、零遗憾”,追求卓越!

《谈谈方法》的第三部分介绍了笛卡尔的个人行为准则:1.服从法律和习俗,笃守宗教,信持中道;2.遵从或然性最大的看法,并一贯坚决地遵循;3.“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言论,笛卡尔被冠以懦弱、胆小、畏首畏尾、自相矛盾等指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述道,“笛卡尔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不希望惹麻烦”、“他一直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会员”。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正如本书译者王太庆先生所言:“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放弃优越生活一心追求新科学)。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因此,我们理应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的目的一定是想向公众宣布他的方法,但是为了不引起当时教会的镇压,他被迫采取了一些保护性措施,虽然这些保护性措施让人感到了他的一些胆小怕事,但却为新科学的发展保留了最为珍贵的火种。

时至今日,社会不断进步,已经进入到一个“人人自由而平等”的新时代,但笛卡尔的三项行为准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首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没有毫无限制的自由;公民基本道德规

3 范要求我们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只有首先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行为规范,我们才可以健康、和谐地生活和工作。其次,只有顺应潮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选择才能够事半功倍,盲目的逆流而上只会不进则退;对于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正确的选择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方能成功到达彼岸。最后,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逆境、委屈甚至愤怒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当你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就尝试改变自己;当你改变不了结果的时候,不妨接受它,只有这样,你才会开启新的成功之门。

“我想,所以我是”,让我们重归笛卡尔的这一经典语录,他用自己的行动开创了一个时代。无论是表扬、赞美,还是批评、贬低,亘古不变的是已经尘封的历史。但是,我们的明天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描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道通而术不同”,唯有坚持。从现在,出发!

4

第14篇:数学家小故事:笛卡尔和直角坐标的故事

七年级数学下册学生在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让学生简单介绍笛卡儿及直角坐标第是怎样建立的。这个故事生动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说明了学习数学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联系。

在人类的数学史上,法国的笛卡儿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对数学的重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把几何和代数这两门独立发展的数学学科结合成一门新的独立分支----解析几何。

1596年3月31日,笛卡儿诞生于法国的一座小城--拉哈。笛卡儿小时候身体很弱,直到八岁才进入拉夫雷士的教会学校并在那里学习了八年。

因为体弱,老师允许他可以晚些起床,可他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睡懒觉,而是在脑子里回想学过的知识,以后他就养成了在床上思考问题的习惯。晚年他曾说:我喜欢在被窝里静静地独立思考,许多数学和哲学上的好想法,就是这样产生的。

笛卡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后来回忆自己在拉夫雷士的学习生活时说:那些被认为是最奇怪、最不寻常的有关各种学科的书,凡是我能搞到的,都把它们读完了。

这就怪不得笛卡儿日后会在天文学、物理学、哲学等许多领域,尤其是数学领域里表现出多种才能来。

巧遇

1617年秋天,在荷兰南部的布莱达小镇上,贴出一张布告,人们围着布告议论纷纷,这惊动了一个正在街上闲逛的士兵,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他挤进人群想去看个究竟。可是他看不懂布告上的文字,只得用法语向周围的人打听:布告上写了些什么?

一位学者,当地多特学院的院长毕克门打量了一下这个莽撞的士兵,开了一个玩笑:想知道布告的内容吗?很好,我可以告诉你,但你以后得把你的答案告诉我。

原来,当地正在开展一项有奖数学竞赛活动,布告上写的就是数学竞赛题。

第二天一早,年轻的士兵敲响了这位荷兰学者的家门,递上去他的答案,毕克门漫不经心地接过答案,才瞥了一眼,便注意起来,看来这个小伙子是懂得数学的,等到看完全部答案,毕克门被震撼了:难题全部都解答了,不但全部正确,而且解得简单明了,有的解法还相当巧妙!

这个有着如此敏捷的数学天才的士兵便是笛卡儿。原来,笛卡儿从学校毕业后,只有两条路摆在面前:要么为教会服务,要么到军队服役,笛卡儿对宗教不但不感兴趣,还有深深的反感,自然选择后者,于是他穿上戎装来到荷兰,才有了他的这件逸事。

这次巧遇,对笛卡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克门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聪明的法国小伙子,他们成了一对忘年交,经常在一起热烈地讨论数学问题。笛卡儿在那里感到很愉快,同时,他意识到自己长于数学,萌生出致力于数学研究的念头。

蜘蛛

1619年,笛卡儿在多瑙河德国南部的一座小城诺伊堡的军营。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终日沉迷在深思中,考虑数学和哲学问题。

1619年11月10日,白天,笛卡儿生病了,遵照医生的嘱咐,躺在床上休息。突然,笛卡儿眼睛一亮,原来正在天花板上爬来爬去的一只蜘蛛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只蜘蛛在常人的眼里或许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它正忙着在天花板靠近墙角的地方结网,它忽而沿着墙面爬上爬下,忽而顺着吐出丝的方向在空中缓缓移动。

笛卡儿对这只蜘蛛感兴趣,是因为他这时正思索着用代数方法来解决几何完体,但遇到了一个困难,便是几何中的点如何才能用代数中的几个数表示出来呢?晚上,他心中充满极大的兴奋,带着愉快而又焦急的心情去入睡,使得他接连做噩梦,头脑久久不能平静。

凌晨,想着这只悬在半空中的蜘蛛,沉思中的笛卡儿豁然开朗:能不能用两面墙的交线及墙与天花板的交线,来确定它的空间位置呢?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在纸上画了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表示两墙面的交线和墙与天花板的交线,用一个点表示空间的蜘蛛,当然可以测出这点到三个平面的距离。

这样,蜘蛛在空中的位置就可以准确地标出来了。笛卡儿写道:第二天,我开始懂得这惊人发现的基本原理。这就是指他得到了建立解析几何的线索。

后来,由这样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所组成的坐标系,就被人们称之为笛卡儿坐标系。

第15篇:读笛卡尔《第一沉思录》有感[推荐]

读笛卡尔《第一沉思录》有感

11901042 詹宇新 4班

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主要通过六个部分的沉思与论证表达了他对于上帝和人的灵魂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我重点读了前三个沉思。

笛卡尔的第一个沉思叫做“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首先他感觉过去一直有着的诸多见解都很可疑,感觉被蒙蔽。所以为了寻求真理,笛卡尔决定抛弃所有旧有见解,重新开始;按逻辑分析,只要先从旧有见解所根据的原则下手就可以了,对于这些原则,一旦感觉它们欺骗过自己,就决不完全信任;于是笛卡尔发现人生好像是在梦中一样,因为没有任何明显的标记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在做梦;既然连自己所见的身体或者环境都可能是假象的话,由于无中生有是不合逻辑的,那么至少还应该存在一些更一般、更简单的东西是真实的,正是由于这些东西的掺杂才构成了思维中的一切形象;于是笛卡尔怀疑是否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给予了自己这一切可见可感的事物或者说观念,但是他又因为上帝是全能的绝对善良的故而不可能允许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犯错而拒绝了这一可能性;因此,笛卡尔做出了第一个结论:“凡是我早先信以为真的见解,没有一个是我现在不能怀疑的,这决不是由于考虑不周或轻率的缘故,而是由于强有力的、经过深思熟虑的理由。”换句话说,笛卡尔认为普遍怀疑是必要的,一切皆可疑。为了保持这一状态,笛卡尔时刻牢记这些推论,并提出“即便认识不了什么真理,但至少有能力不去下判断”的陈述。

笛卡尔的第二个沉思叫做“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就是从这个沉思,后人提炼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经典名言。尽管那些对笛卡尔不甚了解的人会直接因此而把他打入主观唯心主义的牢笼中,我还是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承接第一部分的内容,笛卡尔认为一切皆可疑,他很客观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虽然暂时感觉这世上没有可靠的事物,但如果一旦找到了什么可靠的确定无疑的事情就能够打破之前的不可知论僵局。接下来,笛卡尔假定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假象,回忆也是谎言。他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疑的?我自己呢?一系列的论证之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曾说服自己相信什么东西,或者仅仅是我想到过什么东西,那么毫无疑问我是存在的。”即有我,我存在,这一命题为真。简单来说,既然我能够想到其他的东西,比如一本书,无论这本书是真的存在或者只是观念上的存在,我都想到它了。书是否存在我无法确定,但我可以确定我想到书这一事情是确实存在的,就是说,我确定想到这本书的我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以及后来的二元论都是无法跟唯物辩证法进行对垒的,这是原则上的分歧,但我想还是先沿着笛卡尔的思辨继续进行思考,以便做出对他的哲学观点的完整判断。

在第三个沉思中,笛卡尔用尽各种办法论证上帝的存在,而且以一个无神论者的角度开始论证,通过各种反方向的逆推导出了上帝存在的理由。具体来说,既然我本有的观念是存在的,即意识是存在的。但我的意识是有限的,因为我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也会犯错,那就一定有一个比我更完满的比我更有内涵的东西存在。无论它只是存在于我的观念中还是真实外在。进而,比我高一级的这存在也会通过进一步思考,得到更高一级的存在;一直推下去,必然会有一个超越了一切其他存在的最高阶的存在,即是“上帝”,一个无限实体。

第16篇: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精)

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

[内容提要]在一定程度上,海德格尔思想的意义可以被理解为是一项推翻笛卡尔哲学的努力。由“广延物体”入手,海德格尔揭示出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对世界的遮蔽,开辟了通向“此在”的路途。对“我思故我在”的剖析则昭明了作为特殊主体的“我”的确立过程及其哲学意蕴,清理出了笛卡尔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作为新时代形而上学的开端,笛卡尔的哲学导致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危机,海德格尔由此揭示出技术化的现代文明的形而上学根据,并为西方哲学开辟了新的视域。

在西方哲学史中,人们一般认为,笛卡尔的哲学打破了经院哲学对理性的禁锢,高扬了人的主体性,通过对“自我”的确认将哲学思维的触角由外部世界引向了人本身,因而具有转折性作用,产生过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在这方面,黑格尔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从笛卡尔起,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到了自己的家园,可以像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长期漂泊之后的船夫一样,高呼‘陆地’。”[①]

海德格尔也认为笛卡尔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但与黑格尔相反,在海德格尔看来,笛卡尔哲学恰恰是将人逐出了家园,人从此漂泊不定、无家可归。所以他对笛卡尔哲学持有批判态度。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全部海德格尔思想的意义可以被理解为是一项推翻笛卡尔哲学的努力,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贯穿于整个海德格尔的思想行程之中。 “广延物体”与笛卡尔对世界的遮蔽

本体论意义上的笛卡尔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将心灵与肉体、精神与自然区分开来,海德格尔将笛卡尔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视为一种“世界”存在论(这里加了引号的世界表示作为能够现成存在于世界之内的存在者的总体的世界,即通常意义上的“自然”或“客观物质世界”),认为以后的种种存在论都活动在笛卡尔式的学理基础上,因此他首先对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进行了批判。

在笛尔卡看来,把握物体即存在者的存在就是把握作为实体的存在者的实体性,而要把握实体性又得借助实体的属性。实体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实体都有一种最突出的属性,它构成了实体的本性或本质,“物质或物体的本性,并不在它是硬的、重的、或者有颜色的,或以其他方法激刺我们的感官。它的本性只在于它是一个具有长、宽、高三量向的实体。”[②]这就是说,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广袤是物质实体的最突出的属性。这是因为物体的其它属性都是以广袤为其先决条件的,它们只能作为广袤的样式才能得到理解,而没有其它属性,广袤却仍然可以得到理解。

海德格尔抓住笛卡尔的“广袤”概念,指出笛卡尔实际上是把在物体一切变化中始终保持如故的东西理解为物体身上真正存在的东西。正是在对存在者的存在的这种理解中,笛卡尔将“世界”规定为“广延物体”(resextensa),这一规定构成了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的基本特征。海德格尔对这种存在论的前提进行了诘问。

笛卡尔将“世界”规定为“广延物体”也就是以实体来理解“世界”的存在,“实体”(Substantia)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中的ovδlα,是一个具有两义性的概念,它既可以指某种作为实体的存在者的存在即实体性,又可以指这个存在者本身即实体。笛卡尔所理解的实体“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③]。在其哲学中这样的实体有三种:上帝、思维物体、广延物体。其中上帝是无限的实体,是“非受造物”,思维物体和广延物体则是有限的实体,是“受造物”。作为两类不同的存在者,它们的存在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澄清了它们所共有的存在的意义,才能对实体的存在作出存在论上的规定。但是笛卡尔回避了这一问题,根本不去追问关于实体性的存在论问题,认为

实体之为实体亦即实体的实体性本身是无法通达的。这样一来,就从原则上放弃了提出纯粹的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存在就只能由有关存在者的在存在者状态上的规定性即物体的属性来表达了,以广袤来表达“世界”作为存在者的存在,“世界”被规定为“广延物体”也就具有了必然性。

这样,海德格尔揭示出了笛卡尔将“世界”规定为“广延物体”的存在论基础,他因此得出结论:“不仅笛卡尔提出的世界存在论规定是残缺不全的,而且他的阐释及其基础恰恰使人们跳过了世界现象,正如其跳过了切近的从世内上到手头的存在者的存在一样。”[④]就是说,笛卡尔以“广延物体”所规定的“世界”遮蔽了世界。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作出两个方面的分析: 一方面,海德格尔是把笛卡尔哲学当作整个形而上学历史中的一个片断来看待的。在他看来,自柏拉图用理念来表达存在者的存在以来的历史是一个存在的遗忘过程,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是“看”成为把握本真存在的真实方式。柏拉图使本来与存在不可分割、作为存在的显示、去蔽的“领悟”转换成“看”,奥古斯丁则首次突出了“看”对于人的认识所具有的令人注意的优先地位。在“看”中,认识把自身理解为表象始终存留的东西,思维是“看”的完成形式。笛卡尔强化了这种“看”的方式,并将之与数学认识结合起来,将其作为把握存在者的存在的方式。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笛卡尔将存在理解为“始终现成在手状态”并以此作为通达存在着的存在的唯一可能的通道。所以,“广袤”被笛卡尔描述为物体的现成在手状态,“广延物体”被笛卡尔当作首先可以通达的世内存在者:进而笛卡尔又将世界紧缩为“广延物体”。这样,实质上是把世内存在者同世界混为一谈,也就是把存在者与存在混为一谈,正是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认为笛卡尔“恰恰使人们跳过了世界现象”。

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的批判的直接目的是要从反面展示“此在”(Dasein)的基本机制即“在世界之中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在世决不意味着此在与世界的空间关系,而是指此在与世界浑然一体。世界不是与精神或心灵相对立的客观世界,不是什么可以规定的、现成存在的实在物,只是此在的生存状态,或者说是此在的存在的敞开状态。“世界就是此在作为存在者向来已曾在其中的‘何所在’,是此在无论怎样转身而去,但纵到海角天涯还不过是向之归来的‘何所向’。”[⑤]笛卡尔以“广延物体”规定的“世界”未能将世界作为此在“在世”的一个结构环节来把握,因而错过了人的具体的整体性即“在世”。通过对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的批判,海德格尔道破了笛卡尔哲学的真实意图:“凭借res cogitans与 resextensa,笛卡尔不仅想要提出‘我与世界’的问题,而且他还要求彻底解决这个问题。”[⑥]但是由于把以在世为其基本状况的此在的存在也像“广延物体”的存在一样把握为实体,笛卡尔恰恰妨碍了从存在论上去恰当地把握此在,所以他哲学中的“‘世界’同rescogitans(思维物体)无论在存在者状态上还是在存在论上又都和此在不相涵盖。”[⑦]

笛卡尔的将精神与自然对立起来、将思维和广延设定为两个本质上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的实体的二元论观点,视“自我”为不依赖于物质世界也不依赖于自己的肉体的独立“精神实体”,在促进人的主体觉醒,使人从中世纪的神学禁锢中解放出来等方面发生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二元论使精神与自然、心灵与肉体,从而也就是人与世界的交往、沟通成为问题。作为实体的思维如何超越自身与广延物体相统一,思维物体之外的广延物体的存在如何可能等从此成为哲学史上纠缠不清的问题。

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的批判实质上是将这些问题判定为“假问题”。针对笛卡尔以实体理解存在者的存在,使存在者之间相互对立的作法,海德格尔从根本上摒弃了笛卡尔的存在观念。他的看法是,世界不是一个实体,不是一个具有广延性的空间容器,此在与世界本为一体,此在就在世界之中,因此,何来一个孤立的“精神”与另一个孤立的“自然”的沟通、超越问题?这种对于笛卡尔哲学的批判具有釜底抽薪的意义。同时,对笛卡尔

的“世界”存在论的批判是海德格尔早期试图建立一种与“无根的本体论”相对立的基础本体论的环节之一,其本质意图在于清除笛卡尔对世界的遮蔽,开辟通向“此在”的途径。通过这种批判,海德格尔实际上揭示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失误在于对存在者和存在之间这一“存在论差异”的忽略,进而越过了近代的思想格局,追溯到了希腊时代的思想源头,揭示出笛卡尔哲学承继形而上学并强化形而上学传统的思想脉络,从而在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消除西方存在论的世界遗忘状态、显现存在的意义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思故我在”与作为特殊主体的“我”的确立

笛卡尔以“广延物体”理解存在者的存在所造成的对世界的遮蔽实质上是对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的遮蔽,要真正清除遮蔽,仅仅对“世界”存在论进行批判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笛卡尔哲学的内核,对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做出剖析,海德格尔认为这“将不仅会证明笛卡尔不能不耽误存在问题,而且也显示出为什么笛卡尔会认为:既然我思绝对‘是确实的’,就可以不管这个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问题。”[⑧] “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尔哲学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笛卡尔称:“‘我思想,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受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原理。”[⑨]在谈及这一命题时,人们通常的描绘是:中世纪哲学在神学的专制统治下堕落为一种纯粹的概念分析式的知识,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笛卡尔将哲学从这种不光彩的角色中解救出来。他从怀疑一切开始,这种怀疑最终遇上了某种再也不能被怀疑的东西:在那个怀疑者怀疑时,他根本不能怀疑他自己的存在,他必须存在时才能怀疑。也就是说,当我怀疑时,我必须承认“我在”,“我”也就成为不可怀疑的。哲学从此视怀疑为开端,对知识及其可能性的反思成为哲学的基本任务;认识论从此成为哲学的基础,近代哲学也由此而与中世纪哲学区分开来。但海德格尔认为这一描绘未能揭示出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命题的实质。

自柏拉图以理念理解存在之后,亚里土多德进一步用从对立的关系方面得出的各种规定性构成系统的范畴表并使之成为存在的规定性,存在本身则被称之为实体。中世纪对存在的主要规定则是本质和存在,上帝将本质赋予万物,使万物存在,本质先于存在,上帝是本质与存在的统一,因而存在也就是上帝。经院哲学家苏阿列兹对本质和存在的区别进行了形而上学论辩,认为这种区别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只不过是思想上的区分,由此引发了对思想为什么要区分本质和存在的追问,思想因此被作为基本的存在者而突出出来。海德格尔认为身受中世纪教育的笛卡尔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题为《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esde Prima Philosophia),Prma Philosophia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Prote phillsophia,讨论的是存在者的存在,事物的物性问题。MeditationesdeMetaphysia则根本与知识论无关,这个短语构成的是存在者的存在问题的原则。海德格尔认为这一标题既表达了笛卡尔对中世纪传统的赞同,又表达了笛卡尔的“重新解决关于存在者的存在、事物的物性、‘实体’问题”[⑩]的愿望。

在海德格尔看来,笛卡尔是在一个“数学的东西”已成为新时代科学的本质特征的时期去实现他的上述愿望的。海德格尔用“数学的东西”指“我们实际上已经知道的‘在’事物那里的东西。因此并不是我们先从事物中取出来,而是已经以某种方式带来的东西。”[①①]这就是说,“数学的东西”是预先对事物的物性和存在者的存在的谋划,即预先假定事物、存在者应该被看成什么。因而以“数学的东西”为本质特征的新时代的科学的基础建立在一种寻求不可动摇的确定命题的公理知识的愿望或计划上,只有依照这一计划才能达到对存在者的存在、事物的物性的认识。正是“数学的东西”首先决定了笛卡尔的哲学态度。笛卡尔所制订的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鲜明地反映出了这一点。如在原则五中笛卡尔说:“全部方法,只不过是:为了发现某一真理而把心灵的目光应该观察的那些事物安排为秩序。如欲严格遵

行这一原则,即就必须把混乱暧味的命题逐级简化为其他较单纯的命题,然后从直观一切命题中最单纯的那些出发,试行同样逐级上升到认识其他一切命题。”[①②]海德格尔认为笛卡尔在这里所谈的决不是一般的科学方法问题,而是要预先决定我们将从事中寻求什么样的真理。“笛卡尔并非因他是一个怀疑论者而怀疑,相反,他必须成为一个怀疑者是因为他将‘数学的东西’设定为绝对基础并为全部知识寻求一个与之相一致的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发现自然王国的基本规律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寻求作为全体的存在者的存在的最先的和最高的基本原则的问题。”[①③]因而笛卡尔所要做的是为“第一哲学”寻求一个自明的、因而也是绝对确定的基础,即设立一个最高原则或第一命题。这一原则或命题是不能有前提的,如果说有什么预先给定的话,也只能是这个命题(proposition)即设立(positing)、设想(position)本身。设立、设想也就是思想(thinking),只有思想思想其自身才具有绝对的“数学的”意义,即才是我们已经具有的东西,当思想、设立将自己导向自身时就会发现,不管在何种意义上设立什么,这种设立、思想总是“我思”(egocogito),“我在”(sum)也必然地包含在其中,这样“我思,我在”也就具有了最高的确定性。

“我思,我在”常以“我思故我在”的形式出现,笛卡尔本人否认这是一个推论,而把它看成是对心灵的简单直觉。海德格尔也认为这不是一个推论,“我在”不是思想的结果,相反,它是思想的基础,因为“我”就是那个设立、思想的人。海德格尔认为这一命题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设立”时首先设立了“主语”(subjectum),“我”是这条最先的、最高的原则的“主语”,这样“我”就从此被特别地称为“主语”即“主体”。因此海德格尔认为,这个“我”并非主观主义的怀疑的产物,而是“数学的东西”取得支配地位的结果。[①④] “我思故我在”使“我”成为一个特殊的主体,这具有怎样的哲学意蕴呢?在笛卡尔之前,任何存在者、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主体,但现在“我”成为特殊的主体,主体这个概念的外延被限制在人身上,其它存在者则作为他物与“我”这个主体相对,因而成为“对象”(objectum),成为“客体”。而“对象”、“客体”这一词在此之前所表示的是在纯粹想象中出现在某人面前的东西,如我想象一座金山,这种想象(即中世纪语言中的 objectum)按今天的用法是纯主观的,因为“一座金山”不能“客观地”存在。[①⑤]在海德格尔看来,“主体”与“客体”的这种意义变化不是单纯的语言用法问题,它实质上反映了对存在者的存在的阐释的变化,反映了“此在的根本变化”。作为“我思”的“我”从此成为所有确定性和真理建立于其上的基础,“我”从此成为人的突出的本质的定义,“我思”、“主体”成了判定存在者的存在的法庭,人因此在其它存在者面前取得了优先地位。所以海德格尔在分析从中世纪到笛卡尔时代的变化时指出:“决定的东西并不是人从迄今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达到了自身,而是整个人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因为人成为了主体。”[①⑥] 同对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的批判一样,海德格尔是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命题放在“存在的遗忘”的大背景中进行剖析的。在对“世界”存在论的批判中,海德格尔已经看到数学认识的方式对笛卡尔的存在观念的影响,在对“我思故我在”的剖析中,海德格尔则深入挖掘了“数学的东西”的形而上学意义,揭示出笛卡尔的怀疑的方法、笛卡尔对自明性、确定性的追求以及“我”作为特殊主体的确立的形而上学根源。通过将“我思故我在”与“数学的东西”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海德格尔揭明:第一,笛卡尔把“我”设定为固定不变的、持续存留的东西,设定为“总已现成的事物”,“我”作为“能思之物”(rescogitans)在存在者状态下被设立为实体,这就是笛卡尔所理解的“我”的实质。第二,尽管笛卡尔在“我思故我在”中将“我在”设定为与“我思”一样源始,但这种基本传统形而上学的对“我在”的阐释根本未触及“我在”的本真内涵。笛卡尔实质上也就没有规定、讨论“我在”,更未能领悟到“我在”的意义就在于“我在一世界之中”即“在世”,因而笛卡尔也就遗忘了存在。第三,“我”被突出出来,“于是,自我就成了与众不同的subjectum(主体),于是,人的本性也就首次进入了自我意义上的主观性的领域了。”[①⑦]

“我思故我在”实际上是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命题,通过对这一命题的剖析,海德格尔清理出了这一命题因而也是整个笛卡尔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从而在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征程中迈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步伐,也部分地实现了未完成的《存在与时间》第二部的意愿。 新时代形而上学的开端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危机

笛卡尔哲学通过“我思故我在”的命题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使人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海德格尔敏锐地注意到这决不是一种单一的变化,它与另一过程密不可分,即随着人的变化,世界也发生了变化,世界本身成为展现在“自我”眼前的“图象”(Bild)。

在中世纪,存在着的存在是从“受造物”意义上去理解的,存在者就是由上帝这个“非受造物”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人也是“受造物”,这种意义上的“受造”是中世纪的存在概念的一个本质的结构环节。但是现在以“我思”为本质的主体将其它存在者对象化为客体,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显示为这种对象化活动的根据,同时由于“我思”的本质是自我意识,“我思”不仅能将其它存在者对象化,而且能将自身对象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世界被对象化,世界成为图像,存在者的存在被从存在者的被对象化上去理解,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作为对象被置于人的支配之中。因此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成为一种图像与人成为存在者内部的一个主体是同一过程,世界越成为一种图像,人就越表明自己是主体。“世界越广泛地和彻底地被理解为某种被征服的对象,客体越是客观地呈现,那么主体就越主观地即越自主地出现,对世界的观察和有关世界的理论就越是不可阻挡地变为一种人的学说,变成人类学。十分自然,当世界成为一种图像时,人本主义(humanismus)就兴盛起来了。”[①⑧] 世界成为图像也就是世界成为客体,这一与人成为主体相一致的过程也就是主客对立二分即主客两极化的过程,这是由笛卡尔哲学直接引发的,所以海德格尔认为笛卡尔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笛卡尔哲学是新时代形而上学的开端。“随着把人解释为主体,笛卡尔为未来任何种类和流派的人类学创造出形而上学的前提。在各种人类学的兴起中,笛卡尔庆贺他的最大胜利。”[①⑨]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人本主义或人类学的发展过程是一部存在的遗忘史,而存在的遗忘的直接结果便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的形成。通过对柏拉图以来的思想的继承,笛卡尔真正开创了人的主体性学说,主体与客体明确区分并对立起来,人和世界的关系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笛卡尔哲学进而又构成了此后的形而上学特别是尼采思想的背景,尼采最终将新时代的形而上学即主体性学说推向完成。“尼采的学说使一切存在着东西都成为‘人的财产和产物’,它只不过是极端地展开了的笛卡的学说。”[②⑩]所以,在从柏拉图到尼采的形而上学的发展史中,笛卡尔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海德格尔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也因而具有对整个形而上学的批判的意义。

海德格尔深入分析了笛尔哲学所开创的时代的形而上学的影响,认为它形成了以主体征服客体为特征的对待世界的方式,导致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危机。”人把世界作为对象整体置于自身之前并把自身置于世界之前。人使世界朝向自身并为自身而创造自然。”[②①]在这种创造活动中,人与世界处于对立状态,而且正是在这种对立中,人和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人失去了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失去了人性,“人变成了被用于高级目的人的材料。把世界有意地创造出来的这样一种无条件的贯彻意图的活动,被无条件地安排到人的状态中去,这是从技术隐蔽的本质中出现的过程。”[②②]如此一来,“当人把世界作为对象来用技术加以建构时,人就把自己通向敞开之境的本来就已经阻塞的道路蓄意并彻底地堵塞了。”[②③]另一方面,物也失去了物性,物被对象化,物的物性由于对象化的认识和人的创造活动而被完全遮蔽,世界也就被固定为人的对象,世界的敞开之境即澄明也就无法通达。这样,整个世界变成了主体按自身意图进行创造的活动的场所,作为主体的人把世界看作占有的对象和获取的源泉,存在的所有其它尺度都已丧失,人的基本存在条件日益遭到破坏。所以海德格尔感叹:“现在,人已经被连根拔起。”[②④]而在千篇1律的技术化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

笛卡尔哲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但这种种批评都未能走出笛卡尔的阴影。如康德曾颇有见地地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的”归结为“纯粹理性的谬误推论”,但整个康德哲学都建立在“我思”基础之上;胡塞尔将笛卡尔的“我思”批判性地改造为“先验的自我”和“先验的意识”,以之作为其现象学的出发点,但“胡塞尔意义上的‘现象学’逐渐形成了一套追随自笛卡尔、康德和费希特以来的规范的哲学立场。这一立场与思的历史性却始终毫不相干。”[②⑤]萨特以“反思前的我思”取代笛卡尔的“我思”,却在“自为存在”与“自在的存在”的冲突中以新的方式回复到笛卡尔的二元分立的世界之中;怀特海虽然看到笛卡尔把肉体与精神看成两个独立存在的个别实体造成了诸多“恶劣效果”,却只能停留于关于笛卡尔哲学导致了人对自然的审美观念的丧失等的议论。

海德格尔则不同,通过对笛卡尔哲学的剖析,他批判了整个形而上学传统,并由这种批判引发出对现代技术的批评。笛卡尔哲学实际上表露的是文艺复兴以来将人看成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的野心,海德格尔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并对由此带给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影响做出了深刻分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海德格尔是最早注意到笛卡尔哲学的消极影响的人之一。海德格尔明确揭示出笛卡尔哲学的消极影响根本上在于它导致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危机,这一揭示突出表现了以主体征服客体为特征的对待世界的方式的危险性,提出了关于人的活动的全球性后果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出了“克服形而上学”的呼吁,而这一呼吁的真谛在于“拯救我们的世界”。同时,对笛卡尔哲学及整个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表明海德格尔试图揭示出技术化的现代世界文明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形而上学根据,揭示了笛卡尔哲学所主导的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如何左右了西方思想并创建了当今的技术世界。

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是海德格尔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计划的一部分,其建设性意义在于海德格尔由此对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新理解。美国分析哲学家西尔说:“在二十世纪,主要是在维持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我们都开始相信,追求这样一些基础,即柏拉图、笛卡尔或胡塞尔所追寻的存在论的、认识论的或现象学的基础,是一种误导。”[②⑥]通过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海德格尔为西方哲学开辟了新的视域。 注: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9页。 ② ③ 笛卡尔:《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5、20页。 ④ ⑤ ⑥ ⑦ ⑧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9、94、122、82、31页。 ⑨ 笛卡尔:《方法谈》,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48页。

⑩ ①① ①③ ①④ ①⑤ Hcidcgger,What is a

Thing?Indiana,Regncry/Gatcway,lnc,1976,P.100,74,103—104,105,105. ①② 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1页. ①⑥ ①⑧ ①⑨

Heidegger,Holzwege,Frankfurt:Kloster-mann,1972,S.81、86、92. ①⑦ Heidegger,What is Philosophy?London:Vision Pre limited,1956,P.87.

②⑩ Heidegger,Nietzsche,Bd.Pfullingen:Neske,1961,S.129. ②① ②② ②③ Heidegger Poetry,Language,Thought,New York:Harper Row,1971、P.110、111、116.

②④ Heidegger,\"Only a God Can Save US\",in The Heidegger Controversy:A Critical Rcader,cd,by R.Wolin,Machusetts:The

MIT Pre,1993,P.105—106.

②⑤ Hcidcgget\'s Prcface to Richardson,Hcidcg-ger——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The Hayuc:Nijhoft,1974,P.XIV. ②⑥ 转引自罗蒂:《解构主义》,见《社会与思想》(波斯顿),1991年春季号,第24页.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 殷晓蓉)* 外国哲学王为理

第17篇:名言

选择素材

抉择

名言:

人的生命是一个灿烂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世上的一个过客,要做怎样的过客,那是每个人的选择。 ——秦文君

最大的悲哀是生活中缺少选择的机会,人到老年所以迟暮,也在于他们已经无力选择了。——周国平

越是主动的选择,对选择者来说就越不容易,因为他要为这选择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 ——王晓明

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毕淑敏

对人类事务的任何研究都必然带有选择性。——汤因比

一次冷静的判断胜过上千次仓促的讨论。——伍·威尔逊

选择幸福并不可耻,可是只图自己幸福却是可耻。——加缪

如果需要在正确和错误的外表之间进行选择的话,理性对此是无可挑选的。——蒙田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柳青

发展成长的最有力原则在于人的选择。——艾略特

在选择面前不作任何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谚语

生活往往只给我们在坏事中的选择,而不是好事中的选择。——佚名

社会给予每个人的选择越多,人们做出选择的难度就越大。因为任何一项自主选择同时又是一种自我限制一种选择会自动排除其他所有选择。——佚名

你是你今天所做选择的总和,而不是过去所做选择之产物。——佚名

我们往往更多地为自己所放弃的事而感到后悔,而不是为自己所选择的事而感到庆幸。——佚名

选择素材

选择就意味着失去。因为任何一种选择,必须以放弃和推动某种事物为前提,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佚名

经典素材:

鲁迅弃医从文(人生之路的选择)

在中国人被诬为“东亚病夫”的黑暗时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仁看同胞被害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做毫无疑义的示众材料或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因此毅然弃医从文,献身于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革命文艺运动。

任小萍的经历(没有选择的选择) 现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女士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做一个小小的接线员,是很多人觉着没出息的工作,任小萍却把这个普通工作做出了名堂。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的家属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些电话进来,有事不知道该找谁,她就会多问问,尽量帮他准确地找到人。慢慢地,使馆人员有事要外出,并不是告诉他们的翻译,而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会有谁来电话,请转告什么,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委托她通知,任小萍成为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脾气很大的老太太,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也不要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资历,后来才勉强同意让她试一试。一年后,老太太经常对别人说:“我的翻译比你的好上十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就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又同样出色,获外交部嘉奖……

选择素材

一个人在无法选择工作时,至少他永远有一样可以选择,就是好好干还是得过且过。同一种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勤恳敬业,付出的多,收获也多,有的人整天想调好工作而不做好眼前的事。其实,这样的选择就决定了将来的被选择。 居里夫妇的选择(选择要有利于人类的利益)

1902年,波兰的居里夫妇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斗,终于提炼出镭,并发明了一种制造镭的专门技术。镭的用途,特别是镭在医疗上的效用,使许多国家都计划兴办制镭业,但是,人们不了解制镭的秘诀。1903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居住在巴黎的居里夫妇,收到一封从美国纽约州的布发罗城发来的信件,美国的技师在信中向他们请教制镭的方法。面对社会的需要,是立即申请制镭技术的专利执照、独占发明权,一举成为金钱的拥有者;还是毫无代价地向世界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甘心做一名清贫的科学家。为此,居里夫妇进行了五分钟的谈话。比埃尔·居里看完信,平静地说:“我们须在两种决定之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叙述我们的研究成果。”居里夫人说:“是,当然如此。”比埃尔接着说:“或者我们可以自居镭的所有者和‘发明家’……先取得这种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处造镭业上应有的权利。”居里夫人想了几秒钟,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办,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居里夫人又进一步重申:“物理学家总是把研究全部发表的。我们的发现不过偶然有商业上的用途,我们不能从中取利……”

于是,居里夫妇以真正科学家的人格,在贫穷和富有之间做出了永恒的选择。

古之良史(职责和生命的选择)

春秋时,齐庄公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

但他对弑君之罪十分惶恐,特别是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下令将专管记载史事的太史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他是患病而亡。如果你按我说的意思写,我一定厚待于你,如若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说罢,崔杼拔剑在手,杀气逼人。齐太史抬头看了看 3

选择素材

崔杼,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简,提笔而书。书罢,他将竹简递给崔杼。崔杼接过竹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

按当时的惯例,史官是世袭的。于是,崔杼又召来太史的二弟说道:“你哥哥竟然不听我的命令,我已处决了他,今后由你来接任太史之职。你就写庄公是病死的,不然,那就是你的下场。”他指着太史的尸体,恶狠狠地说。他满心以为太史的二弟会慑于他的淫威而从命的。可是只见太史二弟冷静地摊开竹简,提笔写道“

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其君”。崔杼怒不可遏,又拔剑杀了太史二弟。

接着他又将太史的三弟召来,凶狠地说:“你两个哥哥都已经死了,难道你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如果改变写法,还能有一条活路。”但太史的三弟平静地回答:“按照事实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还不如去死。”结果还是在竹简上照直而书。崔杼被气得七窍生烟,但最终怕惹起众怒,只好放了太史的三弟。

齐国的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皆被杀害,抱着竹简急匆匆赶来,要前仆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史册,见太史三弟已经据实记载,才返回去。于是史书上便留下了这样的话:“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庄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弑齐庄公光于其府……”终于将崔杼的恶行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后世留下了确凿可信的历史资料。而齐太史兄弟不畏强暴,前仆后继,秉笔直书的义举也永载史册,为历代所传诵。 人生的真谛(人生只有一次选择)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果树上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选择素材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伽利略弃医搞数学(让孩子学会独立选择)

伽利略幼年时其父亲就发现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孩子,特别是数学能力显得格外突出。但是,父亲极力反对他学习数学,他认为搞数学维持不了最基本的生活,只有学医才有出息,因而希望伽利略能够成为一名医生。但是,17岁的伽利略在学医时并没有中断研究数学的兴趣,相反,这种兴趣越来越浓厚了,从19岁开始,伽利略正式从事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来,伽利略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同时,还发现了物体的惯性,摆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等。他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因而被人们誉为“近代自然科学之父”。

闻一多的赤子之心(祖国和个人的选择)

诗人闻一多早年在美国留学时,眷恋万里之遥的祖国。他给好友写信:“不出国不知道想家的滋味,但是,不要误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他在两年半中读完了三个学年的课程。别的同学都忙于攻读学位,延长留美时间,他却提前回国了。

苏格拉底的死(为了有意义的生而选择死) “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一语,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时说的。

选择素材

这句话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创造这种意义,如果要他们停止这种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本身”。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他的罪时,他拒绝了。

他也许是哲学史上因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为了思想而甘愿被处死的最早也最著名的一位哲学家。

过多选项的负效应(选项过多干扰选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让消费者选择在6种果酱中挑一种,还是24种果酱中挑一种时,人们都愿意有更多的选择。可是,真正决定购买的时候,在6种果酱中选择的人们作出的购买决定,是在24种果酱中选择所作购买决定的10倍。

如果不是买果酱这样的简单消费,而是投资可以使人们获得收益的事件呢?研究发现,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表现并没有好太多。过多的选择使人们变得保守,不愿意为极可能获得的收益冒点风险。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采取一种简化策略,要么随便选一种,要么什么都不选。

比如,美国曾进行过一项关于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有政策的支持,选择参与这样的基金基本上都是有利可图的,不参加就相当于把到手的钱白白扔掉。研究者考察了647个公司80万名员工的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结果发现,当公司提供选择的退休基金只有两种的时候,有75%的员工选择了参与;而选择有59种时,参加的比例就只有60%了。选择多了。似乎人们在有益的事情上反而糊涂了。

看来,太多的选择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女孩的选择

14岁的女孩站在离婚判决的法庭上,选择爸爸,或者妈妈。

选择爸爸,她就选择了留在中国;选择妈妈,她就选择了去澳大利亚。选择爸爸,她就 6

选择素材

选择了清贫,爸爸只是拿一份薪水的普通工程师;选择妈妈,她就选择了富贵,妈妈很快要嫁给一个软件商。选择爸爸,她就选择了现实,她将一如既往,努力读书,考高中,考大学,出国深造,这是她的目标,也是爸爸的期望;选择妈妈,她就选择了梦想。在此之前,她曾无数次地梦见妈妈回来,接她飞过大洋,去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带给人的一切。选择爸爸,她就选择了爱的艰辛,整整十年,爸爸一个人抚养她,既当严父,又当慈母;选择妈妈,她就选择了爱的允诺,妈妈说自己出国发展十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女儿能“受最好的教育”、“过最好的生活”。

所有的人,包括法官在内,都觉得这样对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来说是太难了。

女孩选择了爸爸,选择了清贫。女孩说这样的选择其实很简单。 不要被表面现象扰乱选择 下有哪些候选人:

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曾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夸脱白兰地。 候选人C:曾是国家战斗英雄,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做过犯法的事。

是不是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容易的抉择,现在让我们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中了谁。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阿道夫·希特勒。 女孩与精灵

一个小女生救了一个小精灵,小精灵为了答谢她,带她到精灵路上,并告诉她,精灵路上的每颗石头都象征着她未来的伴侣。但在精灵路走完之前,她必须选一颗石头,不过她有三次机会。一颗发光的石头吸引了她,她拿起发光的石头,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石头的微热温暖了小女生的手及心灵,小女生想:“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

选择素材

但走了一段路后,小女生看到一颗绚丽的石头,她开始迷惑了,发光的石头给她安全及温暖的感觉,可是绚丽的石头让她感到浪漫热情,于是,她选择了绚丽的石头,放弃了发光的石头。

后来她开始后悔,想念那颗发光的石头。但她不能回头,因为这是她选择的。她又看到一颗水蓝色的石头,她感受到它的智慧,便拿起了它。没想到水蓝色的石头却冻伤了她的手,她又开始想念那颗发光的石头。但渐渐的,水蓝色石头不再那么冰冷,它教导小女生成熟和智能。

路还没有走完,小女生便将那颗水蓝色石头轻轻地放下。她心中想着:“有所选择,是一种幸福,但也是一种痛苦,因为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责任。”于是她对小精灵说:“小精灵,谢谢你,我不选择了。未来太长,而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思考,也许有一天缘分到了,不是选择,也没有刻意,会有一颗石头,钻到我的手里,即使我想甩也甩不掉啊!”

第18篇:名言

拉心鸟岛锁,肩叔康爱诈。 捞睡勿画家,理论鱼门俗。

1、能拉则拉人一把,能放则放人一马。(林海音)

2、心能转物,即是如来;心被物转,即是众生。(《楞严经》)

3、鸟飞于上,其欲在下,故死于网;鱼潜在下,其欲在上,故死于钓。明朝学者庄元臣

4、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约翰·多恩布道词,写在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一书的扉页上)

5、人是生而自由的,但都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6、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北宋施肩吾)

7、影响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看法和观念。(叔本华,还说过:你可以想你所想的,但你不能要你所要的。)

8、你的行动,要把你本己中的人和其他本己中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目的,永远不能只看做手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绝对命令”第二条。后来简化为“人是目的,而非工具”。马克思提出“人的异化”,当人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即为物所役,人不是目的。)

9、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别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爱的颂歌——哥林多前书13章4—8)

10、就整个人类而言,将“狡诈”、“机智”、“工于心计”的生活方式发展到无以复加的,总是那些内心最为恐惧,最为压抑的人种和民族。(德国哲学家舍勒)

11、每个白昼,都要落进黑夜沉沉,像有那么一口井,锁住了光明。必须坐在,黑洞洞的井口边沿,要很有耐心,打捞落下去的光明。(智利诗人聂鲁达《如果白昼落进„„》)

12、真理睡在井中,有人绕开,有人失足;我穿过长夜,带着爱的忧伤,独自下井探险。„„它就在这里,我听到了它喘息的声音,然而,因受它那永恒的时间的误导,我一再探索,黑暗中仍然毫无所获。(法国诗人普吕多姆《困惑》)

13、勿为古人之奴隶,勿为世俗之奴隶,勿为境遇之奴隶,勿为情欲之奴隶。

----梁启超

14、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15、人生的种种忙碌,最后只为两个字——“回家”。(台湾学者)

16、现代化是理性化。(马克斯·韦伯)

17、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18、像生于深海中的鱼族,若不自燃,便只有漆黑一片。(日本明石海人写的和歌,导演大岛渚将这首和歌刻成石碑,立于镰仓的建长寺内)

19、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仪,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西汉辞赋家杨雄《法言·修身》)

20、凡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凡事皆可耐,惟俗不可耐。 (被称为“苦难中孤独的灵魂”的学者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云水少梅花,我胸痴情物, 值天藏古镜,傲耻诗方污。

1、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所托者异,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贵也。

2、《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3、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4、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5、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6、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当义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数人则其尤甚者,故姑举之,以概其余也。

7、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8、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9、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10、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11、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

12、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

13、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14、古今至文,皆以血泪所成。

15、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将,皆无可奈何之事。

16、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17、“耻”之一字,所以治君子;“痛”之一字,所以治小人。

18、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19、方外不必戒酒,但须戒俗;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

20、水为至污之所会归,火为至污之所不到,若变不洁为至洁,则水火皆然。

第19篇:名言

生活中,善意的谎言是可以让生活增添色彩!

莎士比亚 楚楚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为人民谋利益。

德莱塞

没有人能平安无事度过一生。

埃斯库罗斯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克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爱情名言分享爱情格言 Love famouentence-经典句子 无休止的争吵、换来的会是什么。离开、留下?分不清是哭还是笑。分不清是安慰还是自嘲、也许是我过得不够认真..渐渐的发现,你开始变瞭...你说滴话要怎么兑现?关于幸福, 有你我狠快乐,关于未来、拭目以待......

燕子

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像一张黑白照片,虽然被定格,却没有色彩。

那一抹霜蓝,是莪つ

选择了离开能让你过得更好,那就离开吧!请你把以前所有的开心快乐都带走吧!留下那些悲伤和痛,我会慢慢地去整理它!

影子

_____删除一切,删不掉痛的凛冽_________忘怀所有,忘不了曾经拥有______放下自己,却放不下心中的你_________

蓝荫

有一种悲伤叫微笑,有一种微笑叫无奈,有一种无奈叫掩饰,有一种掩饰叫离开„„有一首歌,只为你听!

青春那么敷瘾

夜深了

安静的听着时钟的哒哒声 享受着一个人的孤单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习惯白痴的看着电脑 等待着么么的QQ消息

打着貌似很开心的笑容一一回复

然后继续等待期待的那个熟悉的头像仍旧没有跳动

什么云下什么雨,什么水发生什么鱼

池田大作

谁告诉我真话,即使他的话里藏着死亡,我也会像听人家恭维我一样听着他。

莎士比亚

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

苏格拉底

正统这个词不仅不再意味着正确,事实上它意味着错误

切斯特顿

名人远比世袭的贵族伟大

塞内加

不知不觉我们成了骗子,无意之间我们成了演员

阿米艾尔

疾病使人蛮不讲理

约翰逊

说出烙有所处时代印记的语言,这一点历来合法而且永远合法 http://www.daodoc.com/mingyan-1-143.htm

贺拉斯

尔心贵正,正则不敢私。

欧阳修

自由产生诙谐,诙谐也产生自由

里希特

信仰是用期望的形式表达的爱

贝利

没有比演员更幸运的人了。他们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而得到荣誉

维尼

这世界之大,完全能容下我和你

斯特恩

被禁止的事中自有一番不可言的乐

奥维德

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

斯宾塞

为富不仁,行善则不富。

泽庵

夺走闲暇,丘比特的箭就会折断

奥维德

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司汤达

追求过多的权力会使天使跌落,追求过多的知识会使人摔跤

培根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莹

讳,真正的读读者,几乎同作家一样是野蛮民族,而大数批评家则属于似乎建立了种种制度的驯顺民族

兰德尔·贾雷尔

休闲给身体和头脑提供养料。

奥维德

看人者必被人看

奥维德

真正的机智从来不使我们发笑

爱默生

量才而授者,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不负责于力尽。

葛洪

站在岸上观望别人在怒海中受难是件乐事

卢克莱修

鸡蛋越多就越难孵出小鸡来

托·富勒

我崇拜创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脏、我崇拜炸弹、崇拜悲哀、崇拜破坏。

郭沫若 妙语该用在妙处

威·赫兹里特

多闻善择焉,所以明智也

本文转自love614经典语录网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mingyan-1-143.htm、成就是相对的,而对成就的追求是永恒的。

没有失败经验的人,不可能成功

托马斯

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哈特

帮助别人成功,你才会更成功。

无名

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

牛顿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与其求取成功,毋宁不因失败而松懈才是重要的。

斯蒂文生

把一切失望和沮丧都抛弃,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 http://www.daodoc.com/mingyan-1-15.htm

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志气”,直接决定事情的成败。我们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事情上面去求发展,就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

罗兰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洛克菲勒

胜利属于坚韧不拔的人

马克思

通往成功的路上,处处埋伏着失败;但只要你顽强地走下去,希望的一天终将到来。

任何卓越的胜利总多少是大胆的成果。

雨果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贾思勰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成功之秘诀乃是目标之有恒

英国

汗珠--创作成功的诗篇的标点。

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

迪斯雷利

成功的管理艺术有赖于在一个充满偶然性的环境里为自己的活动确定一个理由充分的成功比率。

卡斯特

一个人如果能发现他的对手的长处,那就会给他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益处,因为这肯定会使他超过他的对手。

歌德

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苏轼

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人们总爱用鲜花,掌声迎接成功者,但须知成功的路上坎坷,荆棘,崎岖,有人爱用责怪,嘲笑对待失败者,但须知失败中包藏着希望,孕育着胜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亦如是。

李奥贝纳 对生活抱持全面性的好奇,仍是伟大创意人员成功的秘诀。

本文转自love614经典语录网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mingyan-1-15.htm

第20篇:名言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成功不相信幻影 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时间:2011-05-03 16:4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49次

于丹曾说,一个人的理想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与努力,但是,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但是我们缺乏到达那个志愿之前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那条切实的道路。是的,在当下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对理

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盘点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心中偶像是周恩来,李开复, 比尔盖茨。担任学生干部,做事仔细认真、踏实,友善待人,乐于助人,做事锲而不舍,勤于思考,考虑问题全面。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甚至显得不够成熟,没有成为领导的气质和个性。

三、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己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以弥补身体素质不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一个人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理分析计算机能力等,基本发展方向有教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考研深造,或者凭借敏锐思维自我创业等。

教师: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对数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刻苦专研的精神。

软件工程师:熟悉VC++、JAVA等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熟悉软件工程,对软件过程的规范化和开发模式有了解;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善于分析和思考;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的接受新技术;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并能够在压力下工作,乐观向上。

数据分析师:有调查方案设计、现场调查、信息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预测决策和调查分析报告撰写等能力,以人为本、追求人性化的思维方式;高度的责任心,追求完美。

自主创业:不怕吃苦,有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有充足的创业资本,需要深入的考察市场。

五、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未来几年要完成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从本科走向研究生,专业技能熟练。英语

四、六级争取拿优秀、普通话过级,且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注意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3)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在课余时间后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专业类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4)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

(5)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尝试和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开始毕业前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6)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为自己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努力。

五、结束语

于丹曾说,一个人的理想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与努力,但是,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但是我们缺乏到达那个志愿之前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那条切实的道路。是的,在当下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对理想的规划,无论是社会理想还是个人理想,规划是切切重要的!切实可行的规划使我们在通往理想的到路上充满自信,让我们更有可能抓住自己身边的一切机会。而个人理想中的职业理想又是我们大学生最关注,也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所以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当下的重中之重。职业规划就好比一张设计蓝图,能指导你一步一步地向理想迈进。

规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爱拼才会赢!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业生就业 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专业2006届462名毕业生中开展了一次就业意向调查,并进 行分析。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形势发生了变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 剧了就业竞争。例如,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由五年前的200多人发展到今年851人。另外,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 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将不存在。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 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同学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 准备。很多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确定性比较强,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使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多少有一点优越感。 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 , 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 , 就业的期望值过高。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发现:在我院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专业2006届462名毕业生中,91%的毕业生倾向于在省、市级单位就业,9%的 毕业生愿意在县级单位就业,而乡级以下单位则无一人考虑;72.6%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三级(三甲,三乙)医院就业,27.4%的毕业生愿意在二级(二甲, 二乙)医院就业,而一级医院则无人问津;8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刚毕业月薪就应该在1000元以上,甚至2000元以上。然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 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 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三)临床医学专业毕业 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现为:1.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多。2.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各级医疗单位都有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的趋势,使传统的临 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大量吸收本科毕业生有一定的困难,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上升。3.地 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医疗机构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而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医院需求 量多,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学校应该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

1.在以往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增加一部分就业指导内 容,帮助同学们及早树立目标,明确职业理想。教育他们,个人的职业理想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构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2.入学 以后至实习以前,针对每位同学不同的个性和学习情况,不断教育同学们做就业准备、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实力,认 真学习文化课程、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兴趣、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针对大部分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该为各自今后的目标着手实施,因此,在进入实习点之前应该规定一段时间,集中指导同学们学会自我推销。这一点,我院近几年已经 做了大量工作,如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等,今后还应严格考勤、丰富形式,增强效果。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对毕 业生参军、报考公务员、考研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 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知技巧,如求职材料的书写,面试、签约的要领、技巧及应注意事项、如何推销自己等。

4.实习结束还 有半年在校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做不同指导:针对去向仍不明确的同学们,指导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社会。精心组织好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 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尽快适 应社会,成功的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由学生到职工、由本科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因此,我们还应该针对已经明确去向的同学提供相关指导,这样做也有助于接收单 位满意我院毕业生,提高蚌医声誉。

(二)学生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 1.文化知识

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知 识结构的根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无论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都少不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这里的知识更新是 在基础知识上的更新。今天医学生的就业、择业已不可能“从一而终”,职业岗位随时会发生变化,要工作,就必须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在校期间要扩大知识 面,把基础知识的面扩得越宽越好。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毕竟是高等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从事医学专业很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 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应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医学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之所在,而专博相济,以博促精已成为当前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求。美国曾对 1311 位科学家作了 5 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很少是仅通一门的专才,而是以通才取胜,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多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我们的大学生要为获得学历证书、学 位证书和其它证书而不断努力学习。

三是有一定的其它知识技能。除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掌握一技之长,如音乐、体育、书法、绘画、驾驶、等方面 知识技能的大学生求职更易成功。 2.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是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的面对挑战、融入社会,适 应社会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

二是人际交往能力。据统计,人们除了 8 小时的睡眠以外,在其余的 16 小时中,约有 70% 的时间都在进行交往、沟通信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大胆参与,抓住机遇,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二 要心理相容。在与人交往中,要有宽阔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要做有远大理想、开朗、豁达、谦让的人。在大学期间善于交往的同学在求职中往往也显得更为自信 和成熟。三要诚实守信。没有人愿意与不诚信的人成为好朋友,只有讲诚信才能与人交往。四是平等互利。作为一种能力品质,我们强调的是人格平等。帮别人就等 于帮自己,那种顾全大局、先人后己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会得到人们的赞同和敬佩。

三是组织管理能力。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每个人都走 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却都有可能应用到组织管理才能,这是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新要求。一直以来,大学毕业生中的党员和学生 干部总是用人单位的优先考虑对象,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看重他们具备的组织管理能力。

四是动手能力。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而言,无论你今后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基层第一线,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你的能量的发挥 程度。因此,要特别重视实习,在临床实习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是创新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该主动参加我院各个教研室的科研兴趣小 组,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向专家教师们学习,培养想像力、创造性思维学会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方式。

六是竞争能力。大学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就业群 体。竞争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力的展示。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外语能力(四级或六级)、计算机能力(国家二级或三级、四级)等等,都会引起用人单位的 特殊兴趣。

七是表达能力。它有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要敢于说话,大学生要敢想敢干敢说。其次要有话可说,大学生要多读书多看 报,关心国家大事,掌握更多的信息,关注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有话可谈。总不能一辈子只谈专业,不谈其它。再次还要善于谈话。大学生除要学习心理 学、辨证法及语法修辞外,还要学习一些说话、论辩的技巧。

尽管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总的就业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 合、找准定位,每一位毕业生还是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笛卡尔名言.doc》
笛卡尔名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