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推荐

2022-05-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全本资料

中共陶店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关于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村、各乡直机关:

为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拓展源头治腐工作领域,建立更加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实效。按照区纪委相关文件要求,现就我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意预防的方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客观分析重点站所、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查找风险点,消除风险源,监控风险环节,研究探索对策,积极化解风险,把握防范规律,全面建立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推动我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1年5月,初步建立起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预防措施和考核办法,形成全面覆盖、层层管理、重点防控、责任到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基本框架。6月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形成预防和惩治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三、实施范围和时间 实施对象: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和村主职干部,重点是掌握决策权、审批权、处罚权、处臵权、监督检查权及经费管理权等权力的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

实施时间:从2011年3月20起,至2011年6月底结束。

四、实施步骤

(一)广泛动员教育阶段(完成时限3月28日前)

召开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会,进一步组织部署和思想发动。通过领导宣讲、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等方式认真学省、市的相关法规知识和文件精神,确保全体机关干部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自身廉政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 梳理职权“清单”阶段(完成时限3月31日前) 各办、所(中心)要对本科室的权力、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事项进行梳理,全方位梳理后形成“清单”;重点要对领导班子行使干部人事权、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审批权等职权,从事为民服务事项、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以及资金、资产管理等管人、管钱、管物、管事、管项目的科室进行梳理。针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和重要工作环节等,认真填写《廉政风险自查与领导评查表》,及时将自查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三) 排查廉政风险点阶段(完成时限4月30日前)

1、排查风险点。针对我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服务对象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已发生的案例等,结合重大事项、重点岗位,特别是重要工作环节,采取自己查、群众提、互相找、组织查、领导点等方法,重点从思想道德、行为过程、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排查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将《廉政风险自查与领导评查表》报分管领导评查和审定签字。

一是思想道德方面。重点查找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在理想信念,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健康情趣等方面存在的不良思想意识,以及受权力影响、“潜规则”干扰、利益诱惑等对岗位责任人的不利影响因素。

二是行为过程方面。重点查找机关工作人员在为民服务、办实事过程中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和循私舞弊、中饱私囊、为自己、为家人或亲戚朋友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

三是岗位职责方面。结合岗位职责,重点查找领导班子成员, 特别是主要领导在集体决策和执行议事规则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以及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在行使审批权、处罚权、处臵权等方面可能造成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

四是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各科室的制度机制是否具体、管用,是否覆盖各项职能和业务活动,是否覆盖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特别要查清是否因缺少工作制度以及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可能导致行政行为失控的因素。

五是外部环境方面。建立与各施工单位、企业和群众的定期联系制度,以座谈会的形式增强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和梳理在我乡职能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审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及早发现问题、了解情况,及时有效地遏制苗头问题的发生。

2、评估风险等级。针对排查出的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几率及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A、B、C三个风险等级,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其中,A级为最容易出现问题且影响重大的部位和事项,B级为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且影响较大的部位和事项,C级为存在一般性廉政、效能风险的部位和事项。

3、公示风险。对确定的风险点及其风险等级要及时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对查找风险点及评估结果的意见、建议。通过公示,看重要涉权事项是否找准,重要风险点查找是否有遗漏,对风险等级的评估是否准确,风险点的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该岗位应有的素质。

4、风险点等级的确定。经分管领导同意报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领导小组汇总审核后,提交乡党委会议集体讨论确定,将最后确定的风险点及风险等级认真填写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情况汇总表》。

(四) 健全防范制度(完成时限6月30日前)

一是针对自查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各办、所(中心)根据排查出的风险点,在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一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防范的意见,并制定本科室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相关措施,明确责任人和监督人。

二是建立廉政风险预警系统。根据存在风险点的岗位和各科室的最高级别风险,制作廉政风险警示牌上桌或上墙公示,时刻提醒存在风险点的岗位工作人员和科室负责人注意防范廉政风险,并接受群众和同事的监督。

三是实行廉政风险分级管理。对已确定的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其中,A级由乡主要领导和乡纪委书记进行监督管理,B级由乡纪委书记和分管领导进行监督管理,C级由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进行监督管理。

四是开展廉政风险动态监督。通过公开运行、定期自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强对存在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等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迅速制止和纠错,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廉政风险监控网络。

(五)认真总结

“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机制”作为预防腐败的一项新的举措,要形成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循环机制。我乡将按照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的工作要求,通过自查自纠、专项检查及重点抽查的方法,对廉政风险排查和防范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总结经验,纠正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对风险点进行有效防控,从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积极营造“公开诺廉、领导带廉、教育倡廉、制度保廉、监督促廉”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办、所(中心)要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纳入今年工作的总体规划,要认识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环节,要精心部署,抓紧抓好抓实。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其他领导具体抓,纪检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发动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广泛参与。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一是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二是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统筹兼顾,确保我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三)加强督促,确保落实。乡纪委、乡党政办要相互配合,加强对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确保各办、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此次活动。

2011年3月19日

附件1:

陶店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领导小组名单

为确保此次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陶店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领导小组,现将名单通知如下:

组 长:杨 辉 乡党委书记、乡长 常务副组长:王喜明 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胡伟斌 乡纪委书记

副 组 长:王建国 乡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王振林 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王良富 夏红芳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涂建立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徐 辉 乡组织、统战委员 翁丽英 乡宣传委员 陈 杰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成 员:纪委副书记吴金臣,纪委委员,各办、所(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纪委,由纪委副书记吴金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落实办公室日常工作。 陶店乡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开展以来,陶店乡从廉政风险排查、评估、教育、防范四方面入手,狠抓 “清、准、引、早”,引导党员干部明确岗位职责,认清权力风险,增强廉政意识,提高廉政风险防范能力。

廉政风险排查突出 “清” 。陶店乡延伸廉政风险排查触角,将乡机关办 (所)、相关部门、村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廉政风险点的查找范围,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不出现漏洞,不留死角。在排查方式上,乡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通过自己查、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组织审等方法全面深入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此外,乡注重廉政风险排查重点,机关办 (所)、内设部门重点查找了履职尽责、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风险;各村重点查处在服务党员群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廉政风险评估做到 “准” 。乡纪委结合前期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对照履职、执行制度的实际,认真分析每一个风险点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按照权力运行频率高低、人为因素大小、制度机制漏洞、危害损失程度等对风险点进行分级评估,并按照社会关注程度、权力行使程度、影响危害程度对风险点的风险度进行量化和排序。

廉政风险教育呈现

“引”。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过程中,陶店乡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廉政准则”主题学习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纪律教育,采取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大讨论,对廉洁自律、勤政廉政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党员干部提升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收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法纪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开展家庭导廉活动,把岗位廉政风险教育延伸至家庭,分类召开乡党政领导干部、机关中层干部、村书记家属廉政座谈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家属 “廉内助”监督作用。

廉政风险防范凸显一个 “早”字。陶店乡还充分利用

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检查、干部考察、问卷调查等监督渠道和手段,及时掌握岗位廉政风险信息动态。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风险点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动态风险预警信息,实现动态管理。建立岗位风险预警纠错机制,针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岗位风险,按不同级别发出预警进行提示,采取提醒谈话、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措施,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各种预警措施发出后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形成反馈报告,对整改到位的,取消预警。

陶店乡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推进陶店乡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乡领导班子、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村、社区党员、干部的监督,准确全面地收集各类廉政风险信息,及时化解廉政风险,结合我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的内容:对各村、各站所、各岗位及全体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腐败问题,容易滋生腐败的行政确认、行政给付及人财物管理等廉政风险信息,要全面、真实、准确地收集。

第三条 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的方法:

1、从信访办收集举报投诉信息;

2、从各站所及其负责人处收集信息;

3、从各村纪检委员、监委会主任处收集信息;

4、从日常工作检查中收集信息;

5、从邮寄举报信件中收集信息;

6、从信息员处收集信息;

7、通过定期发放问卷调查表、督查考核、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廉政风险信息;

8、通过其他方式收集信息。

陶店乡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切实增强廉政风险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准确全面地分析各类廉政风险信息,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反应速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纪检室要对各种信息逐条造册登记,梳理分类,准确判断其真实可靠性,提出处臵意见。对重要信息,专题分析,随时处臵。

对筛选出的信息及时报告主要领导,争取尽早处理,提升防控效果。

第四条 对从各站所长处所获信息直接由乡纪委调查处理,对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交分管领导或分管站所调查后处理。

第五条 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通报相关站所,并及时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乡廉政风险信息处置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有效的处理廉政风险信息,提升风险防控效果,推进廉政风险处臵工作的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廉政风险信息处臵坚持预防在先、警示在先、纠错在先的原则,突出重点,防控并举,务求实效。对发现的风险信息,视情节严重程度,不同情况实行分层处理,及时处臵,化解廉政风险。

1、对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采取提前预警措施,及时向所在单位负责人发出预警通知书或进行廉政预警谈话,防止问题发生、扩大和蔓延。

2、对反映问题突出、影响面广、群众反映强烈,关系全乡稳定大局的信息,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3、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建章立制,防止问题扩大或再次发生。

4、对有具体的违纪违法线索的信息及时进行立案调查处理。

第三条 对处理结果要及时报告主要领导,对整改不力的要及时督查。对在规定时间未整改、错误急需蔓延构成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或立案查处。

第四条 对处理结果在班子会上定期通报。 陶店乡廉政风险信息预警处臵制度

第一条 为了持续推进全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准确全面地收集、分析、处臵各类廉政风险信息,及时化解廉政风险,避免问题演化成为违纪违法行为,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廉政风险信息预警是指通过搭建信息收集平台,对收集到的廉政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反馈,发出预警。

第三条 廉政风险信息预警处臵坚持预防在先、警示在先、纠错在先的原则,突出重点,防控并举,务求实效。

第四条 建立“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预警机制。

1、信息收集。一是建立乡、村两级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网络。乡镇确定2-3名廉政风险信息员,各基层站所、行政村确定1名廉政风险信息员,将其姓名、职务、手机号码上报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备案。每个信息员要定期收集各类风险信息,每月必须向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上报5条以上信息。二是开设电子举报信箱,由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具体负责,定期收集各类风险信息。三是多措并举。通过定期召开党风监督员、廉政信息员、政风行风评议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督查考核、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廉政风险信息。

2、信息分析评估。对收集到的廉政风险信息,要逐条造册登记,梳理分类,每季度进行一次认真分析评估,准确判断其真实可靠性,提出处臵意见。对重要信息,专题分析,随时处臵。

3、信息反馈。对经过分析判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风险信息,及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反馈,发出预警。

第五条 廉政风险信息处臵是指对发现的风险信息,视情节严重程度,综合运用警示提醒、诫勉谈话、责令整改、责任追究等办法,及时处臵,化解廉政风险。

第六条 建立“三书一追究”廉政风险处臵机制。对于发出的预警信息不纠正或纠正不彻底的,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各种措施,及时纠错处臵,最大限度的化解廉政风险。

1、警示提醒。对于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接近风险临界点的现象与行为,不按规定落实防控措施,情节轻微的,由乡纪委发出《廉政风险警示通知书》,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对发出的预警信息作出如实说明,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及今后整改措施。

2、问廉谈话。对于警示提醒后仍未纠正、情节较重的,分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两个层面,由乡纪委发出《陶店乡问廉问效书》,进行问廉问效谈话,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纠正错误倾向,终止错误行为。

3、责令整改。对于诫勉纠错后仍未改正的,已经超越风险警戒线,有明显错误行为,但不构成违纪行为的,由乡纪委组织发出《廉政风险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避免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4、责任追究。对有明显违纪行为,但情节较轻的,要逐级建立报告制度,并按有关程序,由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调查处理;对于风险点排查不认真、防控措施不落实、疏于监管和发现风险信息隐瞒不报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造成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第七条 建立廉政风险信息预警处臵督查制度。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要定期召开信息员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注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履职。同时,要对发出的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查考核,奖优罚劣。

第八条 建立廉政风险信息预警处臵情况通报制度。乡纪委对实施预警处臵的重要个案和综合情况,应及时向乡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九条 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发出的廉政风险预警处臵信息落实情况,要装入本人廉政档案。

第十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首问负责制度

一、单位和个人到中心来办事,第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负责人。

二、首问责任人必须对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接待,主动了解办理事项,给办事人员满意的答复;不得“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找别人去”等推诿性语言。

三、首问责任人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若来访人手续完备,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受理、处理;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知来访人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负责介绍到相关窗口,直接落实具体接待人员。

四、遇有相关窗口工作人员不在或有事外出时,首问负责人要负责接待,记录办理事项和要求,并尽快联系具体承办人员,确定办理时间,办理要求和联络方式。

五、相关窗口对首问责任人转办的事情仍需进行督办,直到事情办理结束。

六、违反本制度,依照中心责任追究管理制度规定,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限时办结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便民服务行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依法行政,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限时办结,是指窗口单位在申请对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资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窗口人员按照对外公示的时限,及时办结(上报)服务对象申请办理的事项和领导效办事项。

二、进驻中心的办事事项须明确窗口办事时限,窗口负责了解该事项上级办结所须时限,经中心审核后公示。

三、特殊原因不能在承诺时限内办结,需延期办结的事项,须向服务群众出个延期办结通知书,并说明延期的理由。

四、延期办结不得超过10天,延期承诺后,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五、各窗口应建立便民服务登记台帐,详细填写受理时间、受理编号、办结时间、取件人等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六、未按时办结的,按相关制度进行考核;情况严重的,按中心责任追究制度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过错责任;因过错引发的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全程代办制度

一、群众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后须到区及以上单位办理、审批、核定的不须本人亲自到场可办理的事项,均可实行代办服务。

二、代办服务坚持群众自愿原则,不违规接件。

三、实行免费代办服务,严禁利用代办收取任何代办费、车船费、招待费以及与办事成本无关的费用。

四、代办服务实行限时办结,须代办的事项,在中心运转时间一般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

五、代办服务办理程序

(一)窗口受理的上报件属于代办服务范围,应开具上报件告知书,填写中心代办件交接表,中心确认后,由中心统一代办。

(二)项目办结后,中心与窗口办理交接手续。

六、责任追究

有以下行为之一的,按照中心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属代办服务范围的项目,未实行全程代办的。

(二)代办窗口推诿、不积极配合,造成项目办理时限过长的。

(三)项目办结后,窗口向办事群众摊派费用的。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并联审批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黄州区行政服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黄州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对建设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具体规定如下:

一、并联审批的内容

并联审批是由乡便民服务中心牵头,统一受理申请,并行或联合审批进行的行政服务方式。

二、并联审批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

并联审批的要求是“一口受理、抄告相关、联合审批、限时完成、超时问责”。由乡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协调,负责有关并联审批事项的受理、抄告、催办、汇兑和咨询工作,各有关业务窗口负责所涉事项的审批或上报和反馈工作。

(一)一口受理

在乡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申请。对申请人要求或受理申请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并联审批的行政审批事项,应当为其提供并联审批相关事项的咨询服务。

(二)抄告相关

受理窗口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后,即将写有申请人名称、地址、审批事项、联系人及通信方式等内容通过传真或计算机传送给相关审批部门。

(三)联合审批

1、现场查勘。需现场查勘的由乡便民服务中心组织有关审批部门到现场踏勘。

2、联合会审。相关项目需要联合会审的,由乡便民服务中心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联合会审,形成会审意见。

(四)限时完成。相关项目审批的各责任窗口,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完成各环节的审查工作。

(五)超时问责。对在规定时限内没有完成相关审批工作,影响整个并联审批程序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并联审批责任制

(一)政务公开制

凡涉及并联审批的事项,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除印制办事须知,对外公开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外,要对并联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审批结果特别加以说明。

(二)分工负责制

各责任窗口要按照并联审批要求,各司其职,并按相关的工作程序,确定专人负责,保证并联审批有序实施。并联审批的实施由各部门负责窗口协调上级对应部门进行审批,乡纪委监察室负责监督。

(三)服务承诺制

各责任窗口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审批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与申请人联系,解答有关问题;加强各窗口之间的协调,争取对应的上级部门支持,提高办事效率。

(四)行政审批责任追究机制

对责任处室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并联审批要求的,依照《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予以追究。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效能评估制度

一、为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目标责任制管理,提升效能建设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创新型的便民服务中心,特制定本制度。

二、效能考评是根据乡行政效能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实施的具体内容,对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考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原则,采用自评、互评和社会评议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平日和年终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三、效能考评的项目为:组织学习、作风建设、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创新意识和制度执行落实。

四、效能考核评估的具体方案是:根据乡政府与各服务窗口制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制订工作人员效能评估考核评分表。对照《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效能评估考核管理办法》,对全年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分。

五、考评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评优和服务窗口评优挂钩。考评后,服务窗口及个人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考评结果为后位或对相关部门造成较严重的不良影响的,必须查找原因,彻底整改,并将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六、本制度由乡纪委相关部门负责执行。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效能评估考核

管 理 办 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制度,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我乡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规范化建设,确保中心正常、有序运行,争创区级便民服务示范中心,特制定本考核管理办法。

第二条 窗口服务人员在工作时间应当行为规范,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1、接电话时或者与当事人交流时未按规定使用文明用语的每次扣1分;因此造成不良影响的扣5分;

2、无故迟到、早退、离岗的每次扣2分;旷工每次(半天)扣5分;

3、因公或因私请假,未按乡便民服务中心的规定提交请假条的,每次扣1分。

4、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或炒股的每次扣6分。

第三条 窗口服务人员应当熟悉岗位业务知识,热情服务,并依法办理行政服务事项。

1、因业务不熟悉造成行政服务事项不能按期办结的,每次扣5分;

2、因工作态度问题引起投诉或者与当事人发生争吵的每次扣2分,情节严重的,扣6分。

第四条 窗口服务人员应当遵守并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办制等管理制度,细心解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咨询,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1、对当事人的咨询进行推诿,导致不满意的,每次扣5分;

2、将当事人推到部门去咨询的,每次扣10分;

3、向当事人解答问题不一次性完整地告知应提交的申报材料的,分别扣2 分;

4、窗口服务人员未在3日内向当事人履行告知义务并以材料不齐为理由不予办理,并未在本周内(节假日顺延)向部门领导和乡便民服务中心报告的,扣该窗口工作人员和直接责任人2分;

5、未按规定办理行政服务事项,造成不良影响的,每次扣10分。

第五条 窗口服务人员应当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1、在受理或办理行政服务事项过程中出现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经查实的;受乡便民服务中心或乡政府通报批评的,其他较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的,每次扣20分;

2、以任何形式向中介机构介绍业务或者从事其他有偿中介活动的,每次扣10分,取消所有评奖资格,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第六条 窗口服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乡便民服务中心查证属实的,有年终评优时可以优先:

1、为群众排忧解难,热情服务,特事特办事例较典型的。

2、为促进乡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提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加5 分;

3、因当事人的过错使窗口服务人员受到委屈,且该窗口服务人员未与当事人发生争吵的,加5分;

4、因窗口服务人员的优质服务受到当事人的感谢或表扬的,加5分;其他情况受到表扬的,加5分(受到省、市级考察、检查部门表扬的,加10分)。

第七条 乡便民服务中心每年度评出优秀窗口1—2个,优秀窗口服务人员1—2名。

第八条 窗口服务人员违反相关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效能投诉制度

一、便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受理服务对象反映“中心”工作人员,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的投诉。

二、投诉可采用口头、电话或书面形式,投诉电话为8996046。涉及重大事项的投诉,应采用书面形式。

三、接待投诉者要礼貌、热情、诚恳,认真做好口头投诉的记录或者书面投诉的收件登记,并进行处理。对投诉人及投诉事项予以保密。

四、“中心”对投诉行为调查核实后,要按照“中心”管理制度规定,对相关问题及负责人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投诉人。

五、进驻“中心”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中心的工作,对中心转来的群众投诉,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处理,及时报告“中心”,并同时反馈给投诉人。

六、“中心”对一般投诉,要即时处理,现场给予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要在当日或三天内给予答复。

七、口头投诉以口头答复为主。书面投诉必须书面答复。重大投诉事项应及时向“中心”领导和上级纪检部门汇报,按规定程序查处。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责任追究制

一、责任追究制内容

窗口人员在履职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或有关制度,给国家、集体、群众、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或其他不良后果;办文办事超过规定时限,扯皮推诿、耽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受到群众投诉和上级批评的,由相关责任窗口人员或责任人承担行政和经济的责任的制度。

二、责任追究范围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予以责任追究:

(一)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规定;

(二)违反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恶劣,服务态度生硬,刁难服务对象的;

(三)无不可抗拒因素,未限时办结有关业务工作的;

(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吃、拿、卡、要、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

(五)其他违纪违规的。

三、责任追究办法

对违反上述责任追究范围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或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因工作过错、过失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窗口和部门责任人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批评教育。

1、工作人员离开本工作岗位未写明或交待去向的;

2、首问责任人工作态度粗暴、故意刁难的;

3、办事人员手续齐全、又符合规定,应及时办理而不办的;

4、工作中出现一般性差错的;

5、未按规定时限完成办文办事的,但能在第一次催办期限内完成的;

6、对下属管理不严,造成工作人员违反有关制度的部门负责人。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

1、无故旷工、不遵守工作纪律,致使正在办理的事项被耽误的;

2、业务水平低,办事能力差,完不成工作任务的;

3、办公差错较多或出现严重差错,造成损失和较大影响的;

4、不执行有关制度,经批评教育仍未改正的;

5、不文明服务,办事推诿,冷落服务对象的。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党纪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私自收取、截留、滞留公文或申办资料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

2、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机密,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

3、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差,多次(3次及以上)受到投诉的;

4、滥用职权,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的;

5、服务态度特别恶劣,侮辱、打骂服务对象的;

6、失职、渎职,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吃、拿、卡、要、报”等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

7、部门负责人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人员发生违纪违规等行为熟视无睹,不作处理,甚至隐瞒、包庇、护短、说情的。

四、责任追究由乡纪委会同乡便民服务中心提出意见,按干部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陶店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保证陶店乡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便民服务中心)的规范、高效运行,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创区级便民服务示范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便民服务中心是陶店乡人民政府设立的面向社会公众办理行政服务项目和其他服务事项的机构和场所。

第三条 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五个公开、二件管理、六制办理”的运作模式。

(一)五个公开。指对办理事项的审批内容公开、办理程序公开、政策依据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

(二)二件管理。指对即办件(立即办)、上报件的管理。

(三)六制办理,指对一般事项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全程代办制、效能评估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 乡便民中心是乡党委、政府的常设机构,由乡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乡党委书记是便民中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乡党委、政府负责对便民中心进行监督、管理和协调,对便民中心的不定期考核等。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由乡纪委副书记赵佑梅兼任,办公室设在乡纪委监察室,其他工作人员负责乡便民服务中心日常工作。

第五条 便民中心的职责:

(一)宣传解释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接受群众咨询;

(二)发布各类农作物、畜禽优良品种、农副产品、劳务输出等信息;

(三)根据职能办理行政服务、科技服务、村帐服务等业务;

(四)代办各类外来投资项目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

(五)受理对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六)负责乡便民服务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等;

(七)组织全乡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联合服务;

(八)开展基层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活动;

(九)研究和完善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第六条 便民中心设臵的窗口为:民政、城建、文化、劳动、新农合、土地、水利、农技畜牧等部门。

第七条 便民服务中心除抽调到乡机关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进入窗口办公。

第八条 窗口工作人员纳入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由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考核,作为年终奖惩依据。

第三章 考勤制度

第九条 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每周一至周五工作制,作息时间:上午8:00 — 12:00,下午2:30— 5:30 (5月1日至9月30日下午2:30-6:00)。 第十条 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上下班考勤。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作息时间,准时上、下班,考勤结果由便民服务中心(室)主任负责汇总。

第十一条 便民服务中心(室)工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需离岗外出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1、因公、因病、因事离岗外出实行留言栏登记或书面请假制度。半天以上的(含半天)工作人员请假由中心负责人审批,并及时报乡党政办备案;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员请假由村主任审批,并及时补充人员上岗。因病请假的,须凭医疗病历卡核实。

2、无论何种原因,服务窗口不能缺岗脱人,便民服务中心(室)至少要有1-2名工作人员在岗,并做好交接工作,服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要追究乡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代办窗口工作人员责任,并作相应适当处理。

第四章 监督检查制度

第十二条 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投诉箱和投诉电话,举报电话0713-8401300,受理办事群众的投诉举报,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三条 对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影响乡便民服务中心管理秩序和效率,损害办事群众合法权益的窗口及其服务人员,乡便民中心应及时提出批评意见;对情况严重的,乡政府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等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乡便民服务中心会同乡纪委监察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中共陶店乡委员会 陶店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陶店乡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村、各乡直企事业单位:

现将《陶店乡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09

中共陶店乡委员会 陶店乡人民政府 年2月27日 陶店乡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黄冈市纪委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工作任务,以及《黄州区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实施方案》,特制定我乡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实施方案: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原则

总体目标: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进医院、进市场,不断扩大覆盖面,减少空白点。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中的示范、熏陶、导向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逐步建立起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优良传统相传承的廉政文化体系。

指导原则: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面向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拓宽廉政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努力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继承优良的历史传统,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大力倡导和适应新观念、新道德、新风尚。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深入研究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规律和特点,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具体任务

(一)廉政文化进机关

牵头单位:乡党政办公室。配合单位:乡纪委。 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工作性质和特点,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具体内容:(1)开展关于党章、反腐倡廉理论、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2)开展廉政承诺、征集廉政格言警句活动。(3)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廉政影视教育片、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4)建立廉政文化书籍、报刊专柜。(5)设臵廉政文化广告牌、标语、座牌、宣传栏,其制作要精美,内容要新颖,要有单位特色。

(二)廉政文化进社区 牵头单位:陶店社区、塘角社区。配合单位:乡纪委、乡组织办、乡派出所。

廉政文化进社区以“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为主题,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居民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融入到社区各个层面。各社区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按照廉政文化进社区的具体内容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具体内容:(1)在社区市民学校、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站、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的适当位臵,开辟廉政文化园地。(2)在社区室外建立廉政宣传橱窗,张贴格言警句、漫画、书法、绘画。(3)在社区各楼道内适当位臵悬挂人生信仰、行为规范的宣传标牌,力求把廉政文化渗透到社区每一个角落。(4)在图书室、文化站,设立廉政图书、廉政报刊、廉政杂志专栏,扩充优秀廉政书籍、报刊、杂志和其他读物,供群众免费阅览。(5)利用党员电教载体,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举办廉政专题讲座,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创办网站,发展网络文化,推进廉政信息资源共享。(6)利用社区文化宣传阵地及时对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树立守廉、倡廉、助廉意识,增强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主动性。(7)推进居务公开,实行社区事务阳光办理和社区党员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制定,让清廉之风吹进社区。

(三)廉政文化进学校

牵头单位:乡中心学校。配合单位:乡纪委。 廉政文化进学校以“敬廉崇洁,播撒廉洁种子”为主题,结合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将廉政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及各项工作之中,加强廉政文化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目前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按照廉政文化进学校具体内容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具体内容:(1)利用校园网络、校刊、校报、广播开设廉政专栏,展览廉政漫画、手抄报等,加强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2)开辟廉政教育走廊。在办公室、教室、走廊等地方悬挂英雄模范人物、民族英雄和历史文化名人的人生信条,模范事迹和至理名言,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的理想信念。(3)将廉政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臵廉政文化课,编写廉政知识教材,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之中,召开廉政主题团、队会。(4)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分别开展“三个一”廉政教育活动:

1、在校级领导干部中,召开一次以“廉洁从政”为主题的班子会。

2、在教职员工中,举办一次“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3、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学生以“廉洁小卫士”的名义给家长写一封信,并进行评比表彰。

(四)廉政文化进家庭

牵头单位:乡宣传办。配合单位:乡纪委、乡妇联、乡团委。

廉政文化进家庭以“人生旅途、廉内相助”为主题,以家庭助廉为重点,积极开展活动。

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具体内容:(1)构建廉政和谐家庭。把美德要求编印成册,把通俗易懂的道德广告编印成宣传版画,进入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把廉政文化播撒到千家万户,进一步营造廉政的氛围。(2)召开文明家庭座谈会,观看廉政警示片,增强家庭成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评出10名“贤内助、廉内助”。(3)征集治家格言,编写教育读本,定期向领导干部家庭发放廉政书籍,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及家庭成员的廉洁勤政意识,在全社会广泛达成有廉洁才有幸福家庭的共识。

(五)廉政文化进企业

牵头单位:乡经济发展办,乡企管会。配合单位:乡工会。

廉政文化进企业以“诚信廉洁,依法经营”为主题,结合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爱岗敬业和企业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具体内容:(1)建立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制定廉政文化进企业实施意见。(2)推行“诚信廉洁,依法经营”承诺,征集廉政格言警句。(3)建立廉政文化园地,设臵廉政文化专柜,供企业领导、职工传阅学习,组织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廉洁自律等规定的学习活动。

(六)廉政文化进农村

牵头单位:乡农业服务中心。配合单位:乡纪委监察室,乡经济发展办。

廉政文化进农村以“创清廉、树新风”为主题,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

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具体内容:(1)在“两委”办公场所制作固定的廉政文化宣传橱窗。在办公室悬挂或张贴廉政格言警句、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或书法。(2)在党员活动室开辟廉政图书角,集中摆放党风廉政建设有关书刊、杂志和党纪政纪相关条例条规,供广大党员干部阅读。(3)在党员教育活动中,要将廉政教育、法纪教育融入到对党员各项教育之中。(4)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农家书屋、廉政书画等的建设,大力宣传廉政文化知识。(5)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将廉政图书、报刊、资料、影视作品送到农村,组织文艺宣传队,定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文艺活动,把廉政文化传播到农村每一个角落。(6)加强村务管理,强化村级监督。坚持村务公开,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廉政文化在农村生根。

(七)廉政文化进医院

牵头单位:乡宣传办、乡卫生院。配合单位:乡纪委监察室。

廉政文化进医院以“廉洁行医、争先创优”为主题,结合诚信、责任、正直的医风医德教育,把廉政文化融入医院各项工作之中。

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具体内容:(1)从净化、美化入手,整治院容院貌,制作一批以廉政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开辟廉政文化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阵地,在医院营造浓烈的廉洁文化氛围。展出医院职工的优秀廉政文化作品,使全院职工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2)积极开展以弘扬廉政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3)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影视片,结合医德医风教育、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的学习、对职工进行“廉荣贪耻”的教育。

(八)廉政文化进市场

牵头单位:乡财政所。配合单位:乡城建办。 廉政文化进市场以“廉洁诚信、守法经营”为主题,结合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交易制度,加强对市场管理执法人员的监督,维护市场繁荣等,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市场活动。

廉政文化进市场活动具体内容:(1)建立廉政专栏。选择1至2个超市、集贸市场统一规划制作廉政文化宣传广告牌,广泛对市场经营者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廉洁诚信、守法经营的市场氛围。(2)完善政务公开栏、办事承诺栏和触摸屏,将有关法律法规、辖区内执法人员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监督电话在“窗口”单位进行公示。(3)建立廉政文化互动机制,聘请廉政监督员,发放廉政监督卡。(4)认真开展述职述廉工作。邀请辖区机关、企业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事、行业组长、个体业主召开执法人员向被执法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形成诚实守信、崇尚廉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时间安排

(一)从现在起,全乡各单位各部门、各牵头单位要依照本《实施方案》并结合自身实际,在3月底制定廉政文化创建具体办法,筹备开展创建活动。

(二)从4月起到6月底,为创建实施阶段。全乡各单位各部门,各牵头单位依据《实施方案》要求和具体创建办法,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乡纪委将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检查验收。

(三)2009

年底对全区各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比验收。

四、措施及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弘扬正气,鞭挞腐败,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气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单位各部门党组织对本部门廉政文化建设负总责,要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工作专班,按照本《实施方案》做出具体安排,要细化责任,科学分解,认真组织实施。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各部门要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创建的成果,拓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宣传渠道,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我乡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有声、有色、有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于成立陶店乡廉政文化“八进”活动领导小组的

通 知

各村、各乡直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2008-2012年工作规划》,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八进”活动,根据区纪委相关文件精神,经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乡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长: 杨 辉 乡党委书记、乡长

副组长: 王喜明 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胡伟斌 乡纪委书记

成 员: 王建国 乡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王振林 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王良富、夏红芳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涂建立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徐 辉 乡组织、统战委员 翁丽英 乡宣传委员

陈 杰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张 红 乡党政办主任

殷文广 乡财政所长

丰品超 乡卫生院院长

殷有良 乡企管会主任 施建中 乡广电站站长 张建军 乡文化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纪委办,由纪委书记胡伟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一组织协调全乡廉政文化“八进”工作。

二O一O年六月七日

陶店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试行)

为规范陶店乡公共资源交易程序和管理工作,保证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确保党员、干部干净干事,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请遵照执行。

一、交易申请制度

1、交易人必须向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发布交易公告。

2、工程类项目交易必须先经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重大工程类项目还须经上级有关部门立项审批后才可公开招标。

3、村级交易项目经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公开交易。

4、村级交易项目需落实资金后方可公开交易。

二、中标公示制度

1、凡全乡范围内所有公开交易的项目,无论采用何种中标方式,均必须实行中标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2、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交易人、项目名称、开标时间、中标人、中标标的、负责受理投诉的单位等。

3、在中心设臵专门栏目进行公示,交易人应将项目交易结果在乡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3个工作日,从公示之日起计算。

4、在公示期限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访等形式向投诉受理单位反映公示对象存在的问题,维护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提倡署实名和联系方式。反映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并提供真实、详尽的资料和依据。投诉受理单位对投诉单位(个人)应严格保密。

5、公示无异议或异议无效,方可下发中标通知书。

三、工程量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

1、坚持按合同办事,不得随意变更工程量。

2、工程量确需变更的,参照区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并按下列程序进行和现场调查程序:

(1)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提出,并按照市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民主决策程序;

(2)设计单位或设计人重新设计,做好工程预算; (3)乡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监督小组批准,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工程应及时报批;

(4)变更内容、数量等进行公示;

(5)业主、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变更单上签字。

3、工程量变更后,应及时抄送乡财务部门或会计代理中心。

四、廉政合同制度

1、廉政合同和施工承包合同必须同时签订。

2、聘请监督员,并与监督管理人员签订责任制。

3、实行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做到“三个保证”:即保证不私下与工程承包方接触;保证不插手干预工程交易、不打招呼、不递条子;保证不接受工程承包者的礼金、有价证券和宴请。

五、跟踪监督检查制度

1、监督小组负责在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受理交易过程中的各类投诉,查处交易活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监督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情况、执行工程量变更管理制度情况、工程款支付情况,参与工程峻工验收。

2、中心应接受区交管办、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区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及业务指导;

3、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举报电话:8401300);

4、严格执行《陶店乡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肃公共资源交易纪律。

六、评标小组工作制度

1、评标小组由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政府采购3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余可在思想道德素质好、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员中确定。

2、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相关项目的评标小组,已经进入的应当更换。

3、评标小组可以要求交易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说明,但澄清或说明不得超出招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4、评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招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

5、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交易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2)能够满足交易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投标价格低于项目成本的除外),或竞价最高(高于底价)。

6、评标小组经评审,认为所有投标文件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

7、评标小组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评标人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交易(投标)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不得随意透露与评标有关的情况。

七、以上制度于二0一一年三月十日起执行。附件:1 投标人须知 2 开标须知

3 评标小组须知 4 开标程序

5 廉政“八不准”

6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职责 7 中心工作流程示意图

8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流程及步骤

陶店乡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三月十日

投 标 人 须 知

1、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与投标竞争的施工企业与个人。投标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企业资质或能力,并在业绩、技术能力、资格条件、财务状况等方面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

2、投标人可以自己名义参加投标,也可与其它单位或个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联合体投标应符合规定的资质要求),但不得以挂靠其它单位,或从其他单位通过转让或租借的方式获得资格或资质证书,或者由其他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在自己编制的投标文件上加盖印章和签字等行为进行投标;

3、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4、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交易保证金的,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提交交易保证金;

5、投标人应按时参加招标会,服从中心工作人员的安排管理,遵守交易会场纪律;

6、投标人不得以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报价等手段串通投标,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7、投标人不得以向交易人或者评标小组成员行贿等手段谋取中标;

8、投标人若中标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招投标文件内容与业主单位(或招标单位)签订书面合同;交易人(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另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9、投标人中标后不得将不具备分包条件或者不符合分包规定的项目进行转包与非法分包;

10、投标人对交易活动及中标结果有异议的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乡纪委(监察室)或上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开 标 须 知

1、中心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开标准备工作,按时开标。

2、交易会议由中心工作人员主持,按交易会议程序进行。

3、投标人(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须按招标文件规定时间准时参加交易会议,迟到或缺席视作自动放弃。

4、参加交易会议的投标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随带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代理人还应随带参加开标会议的授权委托书,以证明其身份。

5、遵守开标纪律,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吸烟,自觉爱护公共财物及设施。

6、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后,投标人方可退场。

评 标 小 组 须 知

一、评标小组的权力

1、对投标单位的标书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

2、不受任何干预,对投标书进行独立公正的打分或评价;

3、可以对交易过程中的合理性、规范性提出批评和建议。

二、评标小组的义务

1、在评标中认真贯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

2、按时参加招标、开标、询标、评标等活动,客观公正评价交易投标文件,不徇私舞弊;

3、对评标全过程进行保密;

4、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5、对评标结果应签字以示负责。

三、其他

1、评标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准时出席。

2、评标小组成员在评标时应自觉将手机关闭,并上交统一保管。

3、评标成员打分时明显不符合事实的,监督单位有权将该评标人计分表作废,如发生二次者,将通报批评。

推荐第2篇:语义学教案全本

语义学概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义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汉语语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用。1.一次课学习一章,掌握1~2个主要观点;1~2个知识点。 2.完成一次课堂训练;一次作业。 3.评讲一次课外作业。

第一章 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

(一)训诂学起源

1.为了注释古代典籍

古人的古人所撰写的典籍,时间久远由于语言的变化而难于理解,所以解释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为古代的典籍进行注解就是《传》,例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552~-479)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772~-481)计242年。《春秋》文字简短,相传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P1611]解释《春秋》的有《春秋左氏传》(亦称《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春秋时左丘明[与孔子同时或曰在前]所撰,请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公羊传》、《榖梁传》完全用义理解释的有异。起于鲁隐公元年(-722),终于鲁悼公四年(-464),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454)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实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P156)、《公羊传》(旧题:战国时,公羊高传初时仅口头流传,汉初才成书。据唐徐彦《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著于竹帛”[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P280])、《榖梁传》等三传。

又如《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770周平王元年~-476周敬王四十四年]《尚书》[尚即上,由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P1116]《周礼》《仪礼》《礼记》等等均成于春秋时期。到了汉代,著名经学家郑玄(127~200)为诸多古代典籍作注,如《十三经注》。到了唐代,汉代的注又看不懂了,于是又有人出现给注作注。孔颖达(574~648)奉唐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就是对注释的注释。这表明:训诂学就是解释学,是重在对意义的解释。语言研究重在解释古代典籍、风俗、习惯、制度等的工具。

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时期 主要是为了注释古代经典。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朋:朋友;说:悦,高兴;乎:吗?

二 传统语义学

19世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己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发展步伐加快,领域扩大了。语义学则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词汇学的重要内容。

最后由词义研究独立建立一门科学:语义学。

1838年德国人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语义学。1893年法国人首先使用语义学这一专门术语。

传统语义学研究: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的色彩;多义词、同学出版社2004

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词汇学的重要内容。以具体的语言的语义研究为基础。

1 语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

二、传统语义学

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第二章

我们关于语言

语义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人从动物进化到人,其中三个最基本的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手进化为劳动工具;人脑发展为思维工具;语言成为交际工具。人与猴子不同:禁忌原则。如“四猴儿香蕉原则”。

人就不一样,先要看是不是有风险,在夜里会偷偷地去试探风险,会私下达成交易、会欲擒故纵等等。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人有三个基本工具:手——用来劳动;大脑——用来思维;语言——用来交际。

这三种工具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在这过程中,人类还创造了大量的工具来加强、延伸这三咱工具的功能。如制造锤子、拍子、耙子、勺子、铲子、梳子等等延长手的功能;制造文字、手势、旗语、电报、电话、扩音器、录音机等等来加强延伸语言的功能;制造电子计算机来加强延伸大脑的功能,故称为电脑。现代人生活自己制造的工具的海洋中,但其中最重要的工具还是手、大脑和语言。

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就像语言的出现一新具有划时代意义。语言出现区分了人与动物、文字出现划分了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计算机出现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

那么信息的丰富与便捷地传递就是信息社会的标志。

二、语言的功能

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认知的工具、文化的载体。

(一)什么是语言

1、对语言的理解:

从语言自身结构认识:语言是一种自足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交际功能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来认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音与意义结合才能表达意义。

音义结合不同语言不一样:英语与汉语:pen,盆;no,漏;?好盆不漏。

同一种语言内部还有方言:粤方言与普通话;广东普通话与其他地方的普通话都存在着语音导致的语义区别

2、语言的构成: (1)语音系统:

b

p

m

f (唇齿音)

j

q

x

(舌面) d

t

n

l (舌尖前) zh ch sh r (舌尖后) g

k

h

(舌根)

z

c

s

(舌尖前) 不

擦 送

音 (2)词汇系统:

词素构成词;基本词与非基本词;本族词与外来词;方言词与共同语词;古语词与非古语词等等。 从词义的角度看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内涵义、外延义。常用义与非常用义等等。

2 从词义的发展看有:扩大、缩小、转移。 (3)语法系统:

语素、词、短语、句子;词类12类词;单句复句等等。

(二)语义的性质和含义

1、语义是语法的三要素之一,或者说是语法的三个平面之一。短语或句子中词语和词语之间的隐层关系,即符号和符号之间的意义关系就是语义关系。比如名词跟动词搭配组成的隐层的语义关系结构里,就有语义关系。

昨天我在书房用电脑给张刚写信。

三、语言的结构

最先看成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后来把语音独立出来,认为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组成;再后来认为由语音、语法、语义三部分构成。其先后顺序是先听到语音,然后接触到语法,最后在语法的帮助下最后接触到语义。Women dao dongwuyuan kan laowu。

四、语义系统

语言由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次组成,而每个层次又是一个系统。汉语的语义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聚合关系和某些组合关系中的语义单位构成的。语音、语法都是为语义服务的。人们往往重视意义而忽略形式:一种意义可用多种形式表达;无论何种语言都能翻译,都能从不同形式中取得意义。

五、语义单位

1、意义单位:义位(义项:词义)、义素(风:空气、流动)、语素义(教师、老师)、义丛(短语义:叶公好龙)、句义(句子义)、言语作品义(篇章义)。

2、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

(一)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

定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音是形式,语义是内容。如:“han:汉、汗旱焊捍翰憾瀚”。

关系:不同的语义单位通过相应的语音形式来实现。各种语言单位都有相对的语义单位,各种语义单位都依附在相应的语音上。如语素义、义位、义丛、句义、作品义。例如:

“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句义;义丛“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义位“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

义素不直接依附在语音上,而是间接地依附在义位的音上。汉语的附加义,有一小部分依附在相应的语素的音上。如“鱼”与“鱼儿”中的“儿”的音上。

(二)语义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

定义:语义单位在语法的帮助下组合起来。即内容与实现方式的关系。如“不完全懂”与“完全不懂”义位相同,组合方式不同则义丛义不同。

词组成词组,词组构成句子,义位就被组成了义丛甚至句义。这些单位与组合都由语音来实现,如“yīrén yīpiào móshì”(一人 一票 模式)“one person, one vote” model”。

(三)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 定义: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人们使用交际工具进行交际的结果,即说出来的话。

属于语言的语义单位:义素、语素义、义位、固定义丛、自由义丛的结构、句义的结构 属于言语的有:自由义丛的内容、句义的内容、言语作品义。 关系如下:

语言的单位有义素、语素义、义位:

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生活、就、是、挑战 义丛: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言语的语义单位)

3 句义: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言语的语义单位)

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不要委屈自己,不要勉强自己,珍惜每一天就是珍惜生命。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爱是深深的喜欢,喜欢是淡淡的爱,因为我爱的人名花有主,所以爱我的人趁虚而入。社会不会错,生活没有错,如果有了错就一定是自己的错。(言语的语义单位:言语作品义)

总结:语义是语言与言语的内容,是人们运用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息。如: 有时用一个义来来表达:好! 有时用一个义丛来表达:这很好!

有时用一个句义来表达:你能够面对挫折面对失败不气馁,这很好!

六、语义类型 1.广义的语义

定义:语言和言语的所有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

(一)反映义

定义:指人们关心的客观主观世界在语言与言语中的反映,狭义地讲是词汇意义。 如“孔子”、“木头”、“思想”、“中国”等等。反映义又分为两种。

(1)基本义:某一语义单位惟一的内容,六种语义单位都有。如“人”、“书”、“广州是中国的南方城市”等等。有了附加义基本义往往是某一语义单位的主要内容。如“糊里糊涂”是“不清晰”、“糊涂”的意思,但又有添加了一种口语倾向、程度稍深等等意义。

(2)附加义:依附于一些义位、句义和言语作品义之上的意义。与基本义共同构成语义。 如“老头儿”与“老头子”的附加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有一定的贬义,后者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反映义又可分成指称意义和系统意义两种:名称、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等是指称意义,而“大——中——小”、“美——一般——丑”等等则是系统意义。

(二)语法意义

定义:各种语法成分的内容。如“主语”就是句子中陈述的对象;“谓语”句子中陈述主语的成分;“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性中心语的成分;“状语”修饰或限制动词性中心语的成分;“补语”补充说明中心语的成分。

另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等递进、转折等意义也属于语法意义。 2.狭义的语义

定义:语义学研究的语言、言语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即各种语义单位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变化。如“跳”的义位“双腿用力同时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与义丛“跳高”,“双腿用力向离开原来所有的地方,以期达到与地面尽可能远的距离”。

狭义的语义排除了语法意义与认识成果义。如人们阅读《水浒传》、《红楼梦》所体现出来的认识、感悟、体验、联想等等意义。如“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生只恨聚无多,等到多时眼闭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帝王将相古来多,荒冢一堆草没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其间所表现出来的哲学意义:人生无常、事事难料、生老病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等等意义则是属于广义的语义而不是狭义的语义。

表现出来的思想不、“他跳得很高”等等语义单位 指排除了语法意义、具体如“

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 交际要达到的落脚点,是为主要

八、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

第二章

我们关于语言

语义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二、语言的功能

(一)什么是语言气

(二)语义的性质和含义

三、语言的结构

四、语义系统

五、语义单位

(一)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

(二)语义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

(三)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

六、语义类型1.广义的语义

(一)反映义(1)基本义(2)附加义

(二)语法意义

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

八、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

第三章

义素分析法(上)

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是不可避免的

二、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义素分析法(下)

一、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下)

二、义素分析实例补充

第五章

义素和义位的性质

一、义素的性质

二、义位的性质

三、语文词典的释义

第六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上)

一、历代学者对义位系统的认识

二、语义场的性质

三、语义场的类型

四、义位间的关系

第六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上) 一 历代学者对义位系统的认识

《尔雅》19篇按“亲、宫、器、乐、天、地、丘、山、水、草、木、虫、鱼、鸟、兽、畜”分类。就是意义分类。 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的义位,构成一个最简单的义位系统(美丽、漂亮、帅、俊;美、丑),是一个最小的子语义场。语义场可进一步分作词汇场、联想场两类。

二 语义场的性质

1语义场是义位形成的系统。如“丈夫”(义位结构为[近亲属]、[配偶关系]+[男性]),妻子。“镂,刻,切,磋,琢,磨”。 2义位有系统意义。“星期一~六”[工作/学习的]。“星期日”[-工作/学习]反映客观主观世界中所处的系统地位。 3语义场是外部世界系统性在语义中的反映。春播秋收:“春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4语义场对外部世界的划分。男女、老少、海陆空、金银铜铁锡。 三 语义场的类型

1分类义场:大百科全书的分类就是,分为52种。交通工具、汽车、跑车、法拉利跑车

2部分义场:整体反映整体,部分反映部分。人:头颈肩胸臂腕手腿膝踝脚背采臀

3顺序义场:小中大学 春夏秋冬 4关系义场:教师学生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5反义义场:死活 真实虚假 战争和平

6两极义场:老少 自大自卑

7部分否定义场:赚 够本 赔本 进停倒

8同义风场:可靠牢靠 东西玩艺儿

9枝干义场:

10描绘义场:红朴朴/艳艳/彤彤 笑哈哈(高)>呵呵(次高)>嘻嘻(微笑)>吟吟(有笑意)>咪咪(意向)(视/听觉形象)

四、义位间的关系

1对立关系:妻子丈夫

2重合关系:单车脚踏车

3包含关系:夫妻丈夫妻子

4上下义关系:家具桌子床柜子 5相对无关关系:狗 树

第七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下)

五、语义场之间的关系

5 车:自行车 大车 火车 电车 汽车:小轿车 吉普车 面包车 卡车:轻卡 皮卡 重卡:矿山卡车 集装箱卡车

六、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比较

1最小子场是义位的集合。多义词的义项也可以是语素义。2各个义位之间存在着联想义:中医 西医 和平战争 3最小义场的各个子义位,属于同一概念故可出现在相同语境中:X~肉:炒炖炸煎烤焖蒸熘„„ 4最小子场内的各个义位依附于不同的读音,因而一个场有几个义位是明确的。 5多义词由各个义项构成的语义系统是一种联想场。

七、语义场的实例补充

1手动作子语义场 (一)徒手动作子语义场:(1)拿端提(枝干义场,使用手)和:拿:用手取,握在手里。端:平着拿。提:垂着拿。(2)拿握(同义义场,使用手)。(3)取拿(同义义场,使用手)。(4)拾捞摘抽掏挖(分类义场,使用工具或手)。(5)拾捡(同义义场,使用手)。(6)摘采(枝干义场,使用手)。(7)挖抠(枝干义场,使用手,手指或工具)。8取扔(反义义场使用手臂)。(9)扔甩投(枝干义场,使用手臂)(10)扔丢抛:

八、语言的总语义场

1对象[自然现象]

2运动对象

3性质对象 物质对象

精神对象

物质

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人类

禽兽

第七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下)

五、语义场之间的关系

六、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比较

七、语义场的实例补充

八、语言的总语义场

第八章

句义(上)

一、现代语义学为什么要研究句义

二、义位在交际中组合起来

三、句义的结构

四、句义结构的类型

第九章

句义(下)

五、句义内义位的搭配

六、句义结构是怎样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七、分析句义结构的依据和程序

八、句义间的关系

第十章

附加义

一、义位的附加义

二、句义的附加义

三、附加义的性质及其重要性

第十一章

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

一、注意到语义的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二、义位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

三、句义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

四、不要把语义的概括性等特点看作不明确

五、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是相辅相成的

第十二章

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与有关的理论

二、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和步骤

三、语义的普遍因素同翻译与双语词典的释义关系

四、普通话与各方言语义间的普遍因素

第十三章

句义的演变(上)

一、在历史中没有变化的义。

二、义位的深化

三、句素分析揭开了义位扩大、缩小和转移的面纱

四、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之一____引申 第十三章

句义的演变(上)

一、在历史中没有变化的义

没有变化指有些义位从古到今没有变化。这主要是一些基本词汇的义位,主要是因为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一开始就能反映其本质。如一些是核心的表示数目的义位。如“百,十十也”《说文·百部》,现在“百:数目,十个十”《现代汉语词典》。又如“孙:子之子为孙”〈尔雅·释亲〉,“孙:孙子。”“孙子:儿子的儿子”〈现代汉语词典〉。

其他如:大自然、亲属关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等的义位。如:说、东南西北、

二、义位的深化

三、句素分析揭开了义位扩大、缩小和转移的面纱

四、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之一____引申 第十四章

句义的演变(下)

五、语义场的演变

六、分析古汉语要注意它的特点

施事:自主性、感知性、使动性、位移性、自立性

受事:变化性、渐成性、受动性、静态性、附庸性 王帅:你在讲一张纸上面的东西。

李慧:解释上上节课没有说清的问题,音位的对立关系。最小义场的对立与多义词的义位对立。附加义,的概念发现附加义的方法分类来源种类表现手段性质和方法。(概括能力强、内涵不太明确) 董华文:附加义是附着于义位上的意义,除理性义之外的意义。 邓文莉:“夫人”“堂客”。Wife:

7 什么是语义明确与不明确,为什么说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1、语义表达的几个层次:明确:山、水、人。多义:好看、不好看。好看:有好看“看上去很美丽”“丢人”。“打”:高:很、喝多;模糊:“早上”、“年轻”、“短篇小说”;笼统:“东西”、“家伙”。 黎丹:现在社会的追求的不一定是明确。双关表达的需要。 为什么说语义 何学恒:必须。

张珩:语义明确比如说是同一个意思,不明确就是不同的意思。讲模糊比如说相反的意思,经常说反话的人是不明确。

语义的明确只有惟一的解释:然而我们现在认识到语义有不明确与明确之分,其中,是一个连续统: “明确>多义>模糊>笼统”。

认识到语义的不明确是我们研究语义的一个进步,也是语义学发展的标志。

“言语交际的需要”语言表述形式有限,需要表达的意义无限,用有限形式表达无限的意义势必造成“以少统多”的局面,因此就会出现不明确。

2、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有哪些状况? 孔琴心:借代与借喻的相同点:

1、都是比喻的下位分类,是辞格。

曾文科:

1、借代不是比喻。

2、借代是一种辞,借喻是比喻的下位辞格。

罗曼:共同点借用另外的事物来代指或喻指想要说明的一种事物。这体现在名字上“借”。 李慧:本体或借体不在本句中出现,都突出本体某种特征的作用。 相同点:

1、强调语言的联系美而形成的。

2、二者都有本体而且有相应的借代与借喻。

3、同时本体不在本句。不同点:

1、相似/相关;

2、借喻可以还原明喻;

3、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只是密相关。“痛打落水狗” 举:“割尽黄云稻正青”、“乌纱帽”

都是常用的修辞手法,特点有:常用的生动形象由浅入深,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1、相同:常用辞格,本体、喻体、拟体。

2、不同:A、本体喻体都出现;B比拟容易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3、一条:考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二条:考察分析能力的高低。 张秀琴提问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可以是借喻也可以是借代,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如果是就是借喻:

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3、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血汗。(借喻)

4、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血汗。(借代) 2005-5-19

王帅:你在讲一张纸上面的东西。

李慧:解释上上节课没有说清的问题,音位的对立关系。最小义场的对立与多义词的义位对立。附加义,的概念发现附加义的方法分类来源种类表现手段性质和方法。(概括能力强、内涵不太明确) 董华文:附加义是附着于义位上的意义,除理性义之外的意义。 邓文莉:“夫人”“堂客”。Wife:

什么是语义明确与不明确,为什么说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1、语义表达的几个层次:明确:山、水、人。多义:好看、不好看。好看:有好看“看上去很美丽”“丢

8 人”。“打”:高:很、喝多;模糊:“早上”、“年轻”、“短篇小说”;笼统:“东西”、“家伙”。 黎丹:现在社会的追求的不一定是明确。双关表达的需要。 为什么说语义 何学恒:必须。

张珩:语义明确比如说是同一个意思,不明确就是不同的意思。讲模糊比如说相反的意思,经常说反话的人是不明确。

语义的明确只有惟一的解释:然而我们现在认识到语义有不明确与明确之分,其中,是一个连续统: “明确>多义>模糊>笼统”。

认识到语义的不明确是我们研究语义的一个进步,也是语义学发展的标志。

“言语交际的需要”语言表述形式有限,需要表达的意义无限,用有限形式表达无限的意义势必造成“以少统多”的局面,因此就会出现不明确。

2、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有哪些状况? 孔琴心:借代与借喻的相同点:

1、都是比喻的下位分类,是辞格。

曾文科:

1、借代不是比喻。

2、借代是一种辞,借喻是比喻的下位辞格。

罗曼:共同点借用另外的事物来代指或喻指想要说明的一种事物。这体现在名字上“借”。 李慧:本体或借体不在本句中出现,都突出本体某种特征的作用。 相同点:

1、强调语言的联系美而形成的。

2、二者都有本体而且有相应的借代与借喻。

3、同时本体不在本句。不同点:

1、相似/相关;

2、借喻可以还原明喻;

3、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只是密相关。“痛打落水狗” 举:“割尽黄云稻正青”、“乌纱帽”

都是常用的修辞手法,特点有:常用的生动形象由浅入深,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1、相同:常用辞格,本体、喻体、拟体。

2、不同:A、本体喻体都出现;B比拟容易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3、一条:考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二条:考察分析能力的高低。 张秀琴提问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可以是借喻也可以是借代,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如果是就是借喻:

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3、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血汗。(借喻)

4、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血汗。(借代)

邓文莉、陈尉瑜、罗曼、胡素珍、王永康、曾文科、张秀琴、李慧、黎丹、孔琴心、王帅、张璇、刘碧天、高胜

一、张珩、何学恒、陆兵、植毅、董华文、倪望珍。胡素珍: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作业。 罗曼:认识到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王永康:“大家”和“自己”的区别、“你”与“你们”“自己”的区别:大家是多对一,自己看作一个个体。语义的明确是只有惟一的解释,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明确>多义>歧义>模糊>笼统。 曾文科:什么是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张秀琴:普通话与方言语义上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付钱/埋单(结帐)、book与“书”。 王帅: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例子。在普通话是“面”“面粉”“灰面”“干面”。 傻:瓜/缺心眼儿、缺、犴、

语义的共性:就是有一个内涵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普通话的“傻”,上海话是“十三点”(痴),瓜、

9 本溪缺心眼儿、傻、憨、阳江傻。内涵:不同的形式就词汇形式:傻瓜憨、缺心眼儿、十三点。 亲属关系: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跨语言间的语义比较,要放到语义场的系统中进行,而不能单个比较而不能单位比较,要按步骤比较。 师父:师太、师叔、师伯。 保姆、男保姆;强人、女强人; 翻译与双语词典的问题是 总结:语义是语言的核心,其中共同社会的生活基础是语义普遍性的来源,例如汉语的“秋波”就是sheep’s eyes.不同语言间的语义相应性情况有三种:无法翻译、大致翻译、准确/绝对翻译。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情况与此相似。 货到全付款。

明喻:一般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小孩儿的脸||像红|苹果。

大齐夹着尾巴做人。夹着尾巴的大齐很老实。大齐平时都夹着尾巴。 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不同的词内涵,形式10 词形式相同,内涵十个。10个。 李慧:共同语义基础是什么?

一是具有完全相同的基础的,如“父亲”英语汉语完全一样,这样可能通过共同的义素进行比较。二是有部分相同的语义,如早中晚餐与breakfast lunch dinner 之间的区别,要通过语义场系统来比较。 三是完全不同。如孝、与道。只能通过社会文化的分析来比较。西方社会是强调个人奋斗,个人主义,不大重视家庭血缘关系,因此没有中国浓厚的家族观念,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等没有。这需要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来分析比较。

因此共同语义基础是相同的社会生活、人类的共同思维、生存;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传统形成大致相同的语义;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形成不能翻译或不能对应的语义。

2005.5.26 邓文莉、陈尉瑜、罗曼、胡素珍、王永康、曾文科、张秀琴、李慧、黎丹、孔琴心、王帅、张璇、刘碧天、高胜

一、张珩、何学恒、陆兵、植毅、董华文、倪望珍。胡素珍: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作业。 罗曼:认识到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王永康:“大家”和“自己”的区别、“你”与“你们”“自己”的区别:大家是多对一,自己看作一个个体。语义的明确是只有惟一的解释,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明确>多义>歧义>模糊>笼统。 曾文科:什么是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张秀琴:普通话与方言语义上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付钱/埋单(结帐)、book与“书”。 王帅: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例子。在普通话是“面”“面粉”“灰面”“干面”。 傻:瓜/缺心眼儿、缺、犴、

语义的共性:就是有一个内涵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普通话的“傻”,上海话是“十三点”(痴),瓜、本溪缺心眼儿、傻、憨、阳江傻。内涵:不同的形式就词汇形式:傻瓜憨、缺心眼儿、十三点。 亲属关系: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跨语言间的语义比较,要放到语义场的系统中进行,而不能单个比较而不能单位比较,要按步骤比较。 师父:师太、师叔、师伯。 保姆、男保姆;强人、女强人; 翻译与双语词典的问题是 总结:语义是语言的核心,其中共同社会的生活基础是语义普遍性的来源,例如汉语的“秋波”就是sheep’s eyes.不同语言间的语义相应性情况有三种:无法翻译、大致翻译、准确/绝对翻译。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情况与此相似。 货到全付款。

10 明喻:一般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小孩儿的脸||像红|苹果。

大齐夹着尾巴做人。夹着尾巴的大齐很老实。大齐平时都夹着尾巴。 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不同的词内涵,形式10 词形式相同,内涵十个。10个。 李慧:共同语义基础是什么?

一是具有完全相同的基础的,如“父亲”英语汉语完全一样,这样可能通过共同的义素进行比较。二是有部分相同的语义,如早中晚餐与breakfast lunch dinner 之间的区别,要通过语义场系统来比较。 三是完全不同。如孝、与道。只能通过社会文化的分析来比较。西方社会是强调个人奋斗,个人主义,不大重视家庭血缘关系,因此没有中国浓厚的家族观念,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等没有。这需要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来分析比较。

因此共同语义基础是相同的社会生活、人类的共同思维、生存;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传统形成大致相同的语义;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形成不能翻译或不能对应的语义。

第十四章

句义的演变(下)

五、语义场的演变

六、分析古汉语要注意它的特点

语义学相关思考

施事:自主性、感知性、使动性、位移性、自立性

受事:变化性、渐成性、受动性、静态性、附庸性

第一章

1、语义研究的三个阶段(训诂学时间、传统语义学、现代语言学)的内涵是什么?

2、现代语义学有哪些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观点是什么? 第二章

1、语义是什么,语义在语言中的地位,语义有哪些单位,如何分析? 第三章

1、什么是义素,什么是语义场,如何运用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义素分析?(确定分析的语义场、比较、纵横比较[最小邻近义场比较]、检验)

第四章

1、确定语义场的性质与层次、最小子场的方法有哪些?

2、分析方法有:列入图表进行比较、比较词典中的义位释义(事物对象、性质状态、动作行为等),请以“大五金、小五金,大、小,出境、入境”为例进行分析。第五章

1、什么是义位,如何理解义素与义位的关系?

2、如何理解义素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语文词典的释义? 第六章

1、什么是语义场,语义场有哪些类型,在语义分析中有什么作用?

(分类义场[客轮货轮],部分[头颈肩„],顺序[小学中学大学],关系[教师学生]、反义[动静]、两极[穷富]、部分否定[必然可能]、同义[结构构造]、枝干[摘采]、描绘[湿淋淋湿漉漉])

2、义位间有些什么关系,在语义分析中有什么作用?(对立[妻子丈夫]、重合[红赤]、包含[爱人妻子]、

11 上下义[家具桌子]、相对无关[狗树]。 第七章

1、语义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工具”与“中华牌轿车”是一种什么关系?

2、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这对语义分析有何作用?

(子场是义位集合[锅碗瓢盆],多义词义项一定有义位,但也有语素义[深];子场义位间的基本联系是对立关系[风旋风],同义词各种最小子场各义位间存在联想关系[美丑师生];最小子场是同一类概念[炒炖煎炸],多义词不是[打];子场读音不同[春夏秋冬],多义词则相同[顶])

第八章

1、现代语义学为什么要研究句义,句义在什么情况下组合起来?

(训诂学研究句子意义,传统语义学不研究,现代语义学又去研究;在交际中:事物、事物运动变化、事物性质特征)

2、句义有哪些组成成分,结构,又如何分析?

(谓词:零目[变天入伏地震]、单目[美闷]、又目[是有]、三目[给送]) 语义格

A基本格(a.主体格:施事[小王来了]、主事[李白是诗仙]、参与[我们要团结他们]、遭遇[化工厂失火了];b.客体格:受事[杯子被明明打破了]、结果[妈妈做饭]、说明[刘老师是班主任]、客事[小明得了脑炎];c.与格:[老师教小月俄语])3类9种 B一般格(a.环境格:范围[校长就今年的工作讲了话]、时间[走了三天]、空间[把书放在书柜里];b.凭借格:工具[明天来都要带镰刀]、材料[牛皮可以做鞋]、方式[用书面形式发言]、基准[弟弟比姐姐高];c.根由格:依据[依法办事]、原因[因祸得福]、目的[考大学];d.修饰格:属格[北京的大学]、描写[铁路工人]、同位[首都北京])4类13种

3、简单句义、复杂句义与复合句义有何区别,各自有些什么类型?

简单谓词句义:无谓词[好球!]零目[快变天了。]单目[衣服真漂亮。]双目[她很像妈妈。]三目[他送她一束玫瑰。] 复杂句义:老王先讲几句比较好。

复合句义:联合[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主从[由于太热,不少人只穿了件衬衫。] 第九章

1、什么是义拉搭配,有何现实根据,有几种情况?

(“小王/小李/小张/小妹/大哥„看/写/读/修改„论文/作业/设计/计划„。”要受社会、百科知识、现状制约。分为:A可以搭配:a.强势搭配[小李看书];b.弱势搭配[猫吃鱼];c.修辞上的搭配[好春天!];d.搭配与信息传递[学生写字];B零义位:[我想买点什么];C多余搭配[我用嘴吃饭];D不能搭配:a.指称范围大于环境要求[生物吃物质],b.不合要求[衣服吃空气])

2、句义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A词序作用[小王打小李/小李打小王。]B虚词作用[在中国,人人有自由。]C语调的作用[他走了。?!]D义位的作用[我吃面。/我吃大碗。]E上下文和语境的作用[鸡不吃了。]

3、分析句义结构的依据和程序是什么,句义间有些什么关系?

(A依据:抓住句义表现手段[句法手段:词序、虚词、语调,义位、上下文、语境];a.揭示句法结构;b.找出句义;c.确定含义。B分析程序:a.找出谓词[零目、单目、双目、三目];b.确定句义[各种基本格的项属于何种格];c.指出成分[谓词项和项的描述成分:句义、成分句义、分句义];d.分析[对某些义位或义丛进行义素分析]。关系有:A延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B同义[中国大胜印尼队/中国队大败印尼队];C包含[她父母都很爱她/她父母很爱她];D不相容[小刘是东北人/小王是上海人];前提[你买两支还是三支?])

研究发展状况

句义研究新动向

语义格分类:不同的人分为不同的类。代表是《动词用法词典》分为“13+1类”,如:

1受事[钓鱼]2结果[盖房]3对象[教育孩子]4工具[盛大碗]5方式[存活期]6处所[去南京]7时间[起五更]8目的[等朋友]9原因[避雨]10致使[开门]11施事[进来一个人]12同源[跌跟斗]13等同[他踢中锋=他是中锋]14杂类:凡不易归入以上13类的届此类。[闯红灯、上年纪、比干劲、闹情绪、少五块钱、多两个字、欠说服力、吃父母、打官司、吵架、醒酒、出风头] Dowty《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难以确定、事实基础缺乏标准、分歧较大。提出:构成原型施事的特征有:

施事[自主、感知、使动、移位、自立]受事[变化、渐成、受动、静态、附庸]感事[自主、感知、移位、自立]

12 工具[自立、静态、附庸]系统[~~~]地点[静态、自立]对象[受动、静态、自立、变化]

施事>感事>工具>系统>地点>对象>受事 詹卫东的基于计算机的动态分析:

苹果:=[语义类:可食物,物态:固体];汤:=[语义类:可食物,物态:液体];圆:=[语义类:物形] 吃:=[语义类:获取,论元:2]{施事:[语义类:动物|人类],受事:[语义类:可食物,物态:固体]} 1.渴望:[论元数:2]{感事:[语义类:人],内容:[语义类:事物]}

2.渴望:[语义类:心理活动,论元数:2]{施事:[语义类:人],受事:[语义类:事物]}

沈家煊:施事性的典型特征

a.有生性:人>有生物>无生物>抽象物

b.使因件:直接使因>间接使因>非使因

c.自主性:高自主>低自主>非自主

d.支配性:强支配>弱支配>非支配

c.显著性:十分显著>比较显著>不显著

莫彭龄、单青(1985)统计

名词充当句子成分统计表:

动词做状语、定语和主宾语

统计:

主语

宾语

主宾语

定语

状语

谓语

谓语(补语)

状语

定语

主宾语

名词

21.2

49.0

471.24

20.9

6.5

0.18

82.58

7.15

6.52

3.77

代词

54.6

18.3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形容词充当句子成分的使用频率百分比是: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定语

谓语(补语)

状语

主宾语

做定语

88

112

200

89

88

177

42.0

31.0

19.1

7.75 做谓语

31

92

123

108

87

195 总计

119

204

323

197

175

372

这表明:语义分析在构词层面是义素分析,在词汇层面是义位分析、在短语层面是义丛分析。在句义层面就是语义格分析。对语义格的研究深入,有了种种方式探求最后与语言应用相结合。

第—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代词>专有名词>普通名词

有定名词>指称性名词>非指称性名词 (沈1999,208)

陈平(1994)按照这一思路建立起汉语中这些语义范畴跟主语相配的连续统:

施事>感事>工具>系统>地点>对象>受事

受事主语句跟被动语态有自然的关联系,见(16 b)等,不加“被”字句子也往往有被动的含义在内。第三章3.2节曾说明受事主语句跟否定之间有自然的联系,这一点过去不人被人注意。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统计了曹禺《雷雨》《日出》、老舍《茶馆》《龙须沟》四部剧作中的受事主语句,共132句,其中肯定58,否定句50,疑问句19,假设条件句51疑问句和假设条件句跟否定句是相通的,都属于“非现实句”(见第六章6.4节),肯定句和非肯定句相比为44:56。我们还统计了小说《山乡巨变》(下册)中的受事主语句,结果也大致相同,共97句,肯定句51,否定句加疑问句46,比例是52.6:47.4这证明否定句在受事主语句中确实不成比例地大幅度提高,甚至超过了肯定句.因为在语篇中否定句的总体比例是很低的。(沈家煊1999,217)

据莫彭龄、单青(1985)的统计,名词和代词充当主语和宾语的频率存在以下的“互补分布”:

主语

宾语

名词

21.2

49.04

代词

54.6

18.3 (沈家煊1999,241)

语义类的语义特征

事物

性状

动作 独立/依附

自足

依存

依存

13 静念/动态

静态

静态

动态

有/无程度差别

无(沈家煊1999,255)

词类和语义类、语用功能类的关联标记根式

名词

形容调

动词 语义类

事物

性质

动作

语用功能类

指称

修饰

述渭(沈家煊1999,257)

{名词,半物,指称},{形容词,性质,修饰},{动词,动作,述谓}构成三个无标记组配,而其他组配方式,如{名词,事物,述谓},{动词,动作,指称},{形容词,性质,述谓}等,则都是不同程度的有标记组配。

无标记组配

无标记组配

无标记组配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名例

动词

形容问(沈家煊1999,258)

名词充当句子成分统计表:

主宾语

定语

状语

谓语

71.24

20.9

6.5

0.18(沈家煊1999,260)

动词做状语、定语和主宾语

莫彭龄、单青(1985)统计的仗用频率百分比如下:

谓语(补语)

状语

定语

主宾语

82.58

7.15

6.52

3.77 从频率标准看,动词做状语、定语和主宾语的有标记性是十分明显的。下面用其他标准来衡量。

10.5.2.1.

功词做状语

上面这个统计数字7.15%,那是把“助动词+动词”也看作“状语+动词”,如果排除助动词,那么动同做状语的可能件极小。(沈家煊1999,269)

莫彭龄、单青(1985)统别的使用频率百分比是:

定语

谓语(补语)

状语

主宾语

42.0

31.0

19.1

7.75 形容词做定语和谓语的比例相差不大,有的统计结果还是渭语高于定语,这个问题因此比较复杂,将在下一章专门论述。形容词做状语和主宾语的比例不高,按频率标准;显然是有标记的,做主宾语比做状语更加有标记,其他标准的衡量如下。(沈家煊1999,283)

定语

谓语 性质形容向

无标记

有标记 状态形容词

有标记

无标记

假设的这个标记模式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具体可以用第二章2.3节有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来检验。为此我们作了一次规模不大的调查。有三万字左右的口语材料,包括《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钢介绍写作经过的讲话,节目主持人和—些名人的访谈三个,都经过录音和转写。另行书面识材料约三万字,是作家斯妤的中篇小说《出售哈欠的女人》(载《作家》1995年第8期)。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界定完全按照朱德熙(1956),们在统计它们做定语和谓语(包括补语在内)的频率时一律区分加标志和不加标志的用例,标志包括“的”字和做谓语时加的“是”字(详见下)。同一个用例反复出现数次按一例计算,例如“大地震”多次出现,但只算计质形容问不加标志做定语的—例。

14 先把不区分加不加标志的总体统计结果列出如下: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做定语

88

112

200

89

88

177 做谓语

31

92

123

108

87

195 总计

119

204

323

197

175

372 从这张表小可归纳山以下几点:

1)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台起来,也不分口语和书面话,做定语共377例,做谓语共318例.百分比是54:46,做定语略高于做谓语,这跟胡明扬(1995)的统计结果相一致。把口语和书面语分开,这个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书面语中是53:47(201例对179例),口语中是56:44(177例对139例),这跟胡明扬(1995)的统计结果又木一致(下面会解释不—致的原因) (沈家煊1999,299)

形容词做出语的标记模式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共200例)

(共177例)

加标志

不加标志

加标志

不加标志

79(39.5%)

121(60.5%)

138(78%)

39(22%) 性质形容词不加标志“的”直接做定语占60.5%,好象不算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21例中有95例是最常用的单音节形容词,举例如下:

表大小:大手,大床,大地震,大票子,大悲剧,小病,小挎包,小竹排,小角色,小商品,小纸卷„„(沈家煊1999,301)

形容词做谓语的标记模式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同

(共123例)

(共195例)

加标志

不加标志

加标志

不加标志

87(71%)

36(29%)

44(22.5%) 151(77.5%) 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大多要加标志,标志通常是“的”,有时加了“的”还不够,还要加系词“是”,只有在表示比较或对照的意思时才可以不加任何标志(朱德熙1956,1982),例如:(8)今儿冷,昨儿暖和。屋里黑,外头亮。人小心不小。(沈家煊1999,302)

语言的对称和不对称是同——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语言总体上是对称的,清音有对应的浊音,送气音有对应的不迭气音,形容词“大、良、高”有对应的“小、短、矮”、肯定句有对应的否定句,主动句有对应的被动句,形式和意义也是大致对应的。语言在局部上又是不对称的,对应的两项中总是有一个是无标记项,—个(沈家煊1999,329)是有标记项,形式和意义之间也百“种扭曲关系。焕一个视角,语言的不对称是绝对的、永久的.而对称是相对的、暂时的。对称的状态一旦形成,马上又会产生新的不对称。如果在达到对称后不再出现个对称,语言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不村称的产生商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徐通锵(1删)指山语音系统的个对称是由牛理心理的条件决定的。受生理条件的限制,人的口腔构造是上下前后不对称的,因此各部位互相协向配合的发音能力是不对称的,有些强,有些弱,这止是各种语言中舌根辅音与前高元音的组合容易发生路化的原因(见Meibtl925):心理上人往往顾此失彼,结果在语言一个层次上求得对称会造成另—个层次上的不对称。徐文举的例子是浊音清化使汉语声母系统的小对称消失,而结果又在声、韵、调的配合关系上出现了新的不对称、本书说明语法中的不对称也有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人体构造的不对称、特别是视觉器官部位的不对称是造成方位词不对称的根源,而方位概念的不对称义引申出

系列其他概念的不对称;认知上显著事物的易处理性、人倾向常规的心理都是造成种种反义问不对称的原因;“施事—动作—受事”这样的关于事件或活动的认知模

15 型是形成主语和宾语不对称的根源。本书还着重说明语言交流策略和语用规律是造成语法小对称的重要原因。例如,语言交流中的“适量淮则”是造成否定运域偏向性的根源,“礼貌原则”也是造成许多词语和格式不对称的原因。

此外,语言的不对称还跟语言演变的规律有系。人总是通过联想和类推给旧的话言形式赋予新的意义,人说话时为丁凶省力话音形式有自然泊蚀的趋势.意义和形式总处在不断变化之巾c Wang(1969)提出音变的“词汇扩散”规律是造成词汇上语音不整齐的原因.这就是从语言演变的规律来解释共时平面上的不对称。我们在上面巳说明,语言合义演变的不同步规律也是造成音义间

(沈家煊1999,329)

只叔湘.1981b语文杂记,L海教育山版社。 吕权湘.1拟h,“也、又、邯、就、还”的轻重区音,《语义杂记》

让。

吕叔湘.1987a,疑问 否定 肯定,裁吕叔湘(19路c)G 吕叔湘*1987b,说“胜”和“败”,(中国语文》第1期c 吕叔湘l987c,语文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课程论文题目

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语义系统分析(N)

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语义系统分析(V) 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容词语义系统分析(A)

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副词语义系统分析(ad) 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词语义系统分析(L)

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名+动,名+形;动+动,动+形,动+名;形+形,形+动,形+名搭配所能实现的句法关系语义分析(NN,NV,NA;VV,VA,VN;AA,AV,AN)

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名,副+名,副+动,副+形搭配的语义分析(LN,adN,adV,adA) 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

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trCen) 1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1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SP) 1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tCen) 1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ara) 1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dCen) 1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CenC) 1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P„„) 1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SP) 1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tCen) 1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ara) 2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dCen) 2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CenC) 2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P„„) 2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2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 2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Cen) 2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

1、名词的义素分析

甲级词(1033)

[名:n;动:v(助动:aux);形:a;数:num;量measure;代:pron;副:ad;介:prep;连:conj;助:frame;叹:int;象声:voice]

A:啊、啊、矮、爱、爱人、安静、安排

B:

八、把、把、爸爸、吧、白、百、摆、班、搬、半、半天、办、办法、办公室、帮助、饱、抱、报、杯、杯子、北、北边、倍、被、本、比、比较、比赛、笔、必须、边、变、变成、变化、遍、表、表示、表现、表演、表扬、别、别的、别人、病、不、不错、不但、不久、不如、不同、不要、布、部分

C:63擦(动)、64才(副)、65菜(名)、67参观(动)、68参加(动)、69操场(名)、70草(名)、71层(量)、72茶(名)、73查(动)、74差(动)、75常(副)、76常常(副)、77长(形)、78场(量/名)、79唱(动)、80朝(介/动)、81车(名)、82车站(名)、83城(名)、84城市(名)、85成(动)、86成绩(名)、87吃(动)、88迟到(动)、89抽(动)、90出(动)、91出发(动)、92出来、93出去、94出现(动)、95出租汽车、96除了„以外、97穿(动)、98船(名)、99窗(名)、100窗户(名)、101床(名)、102吹(动)、103春(名)、104春天(名)、105磁带(名)、106词(名)、107词典(名)、108次(量)、109从(介)、110从„到、111从„起、112从前(名)、113错(形/名)、114错误

D:115打(动)、116打算(动/名)、117大(形)、118大概(形)、119大家(代)、120大声、121大学(名)、122大夫(名)、123戴(动)、124带(动)、125代表(名/动)、126但是(连)、127当(介)、128当(动)、129当然(形)、130刀(名)、131倒(动)、132到(动)、133道(量)、134道理(名)、135得(动)、136得到、137的(助)、138地(助)、139得(助)、140„得很、141得(助动)、142灯(名)、143等(动)、144等(助)、145低(形/动)、146地(名)、147地方(名)、148第(头) (第一)、149弟弟(名)、150点(名)、151点(量)、152点(动)、153点心(名)、154点钟(名)、155电(名)、156电车(名)、157电灯(名)、158电话(名)、159电视(名)、160电影(名)、161掉(动)、162丢(动)、163东(名)、164东边(名)、165东西(名)、166冬(名)、167冬天(名)、168懂(动)、169动(动)、170动物(名)、171都(副)、172读(动)、173短(形)、174锻炼(动)、175段(量)、176对(介/动)、177对(形)、178对不起、179顿(量)、180多(形)、181多(副)、182多(数)、183多么(副)、184多少(代) E:185饿(形/动)、186而且(连)、187儿子(名)、188二(数)

F:189发(动)、190发烧、191发生(动)、192发现(动/名)、193发展(动/名)、194法语/法文、195翻(动)、196翻译(动/名)、197反对(动)、198饭(名)、199饭店(名)、200方便(形/动)、201方法(名)、202方面(名)、203方向(名)、204房间(名)、205访问(动)、206放(动)、207放假、208非常(副)、209飞(动)、210飞机(名)、211分(动)、212分(名/量)、213„分之„、214分钟(名)、215丰富(形/动)、216封(量)、217风(名)、218夫人(名)、219服务(动)、220服务员(名)、221辅导(动/名)、222复习(动)、223复杂(形)、224父亲(名)、225负责(动/形)、226附近(名)

G:227该(助动/动)、228改(动)、229改变(动/名)、230干净(形)、231感到(动)、232感冒(名/动)、233感谢(动)、234敢(助动)、235干(动)、236干部(名)、237刚(副)、238刚才(名)、239钢笔(名)、240高(形)、241高兴(形/动)、242搞(动)、243告诉(动)、244哥哥(名)、245歌(名)、246个(量)、247各(代)、248各种(代)、249给(动/介)、250根(量/名)、251跟(介/连/动)、252更(副)、253工厂(名)、254工人(名)、255工业(名)、256工作(动/名)、257公共汽车、258公斤(量)、259公里(量)、260公园(名)、261够(形/动)、262姑娘(名)、263故事(名)、264刮(动)、265挂(动)、266关(动)、267关系(名/动)、268关心(动)、269馆(名)、270广播(动/名)、271贵(形)、272贵姓、273国(名)、274国家(名)、275过(动)、276过(助)、277过来、278过去(名)、279过去

H:280哈哈(象声)、281还(副)、282还是(副/连)、283孩子(名)、284海(名)、285寒假(名)、286喊(动)、287汉语(名)、288汉字(名)、289好(形)、290好(副)、291好吃(形)、292好处(名)、293好看(形)、294好像(动)、295号(名/量)、296喝(动)、297和(介/连)、298合适(形)、299河(名)、300黑(形)、301黑板(名)、302很(副)、303红(形)、304后(名)、305后边(名)、306忽然(副)、307湖(名)、309互相(副)、309花(名/形)、310花(动)、311画(动)、312画(名)、313化学(名)、314话(名)、315坏(形)、316欢迎(动)、317还(动)因、318换(动)、319黄(形)、320回(动)、321回(量)、322回答(动/名)、323回来、324回去、325会(助动/动)、326会(名)、327会话(动/名)、328活(动)、329活(名)、330活动(动/名)、331火车(名)、332或者(连)

J:333基本(形)、334基础(名)、335机场(名)、336机会(名)、337机器(名)、338鸡(名)、339鸡蛋(名)、340„极了„、341集合(动)、342急(形)、343济(动/形)、344几(代)、345技术(名)、346寄(动)、347计划(名/动)、348记(动)、349继续(动)、350家(名/量/尾)、351家庭(名)、352加(动)、353坚持(动)、354间(量)、355检

17 查(动/名)、356简单(形)、357见(动)、358见面、359件(量)、360健康(名/形)、361建设(动/名)、362将来(名)、363江(名)、364讲(动)、365交(动)、366数(动)、367脚(名)、368角(量)、369饺子(名)、370教室(名)、371教育(动/名)、372叫(动)、373叫(动/介)、374接(动)、375接着(副/连)、376街(名)、377节(名)、378节目(名) 节日、结果、结束、解决、姐姐、借、介绍、斤、今年、今天、紧、紧张、进、进来、进去、进行、近、精彩、精神、经常、经过、400经济、经验、久、

九、酒、旧、就、橘子、举、句、句子、觉得、决定

K:咖啡、卡车、开、开始、开玩笑、开学、看、看病、看见、考试、棵、科学、咳嗽、可能、可是、可以、渴、克、刻、客气、课、课本、课文、空气、口、口语、哭、苦、块、快、困难

L:拉、啦、来、蓝、篮球、劳动、劳驾、老(老二)、老师、了、累、冷、离、离开、里、里、里边、礼物、历史、利用、例如、立刻、俩、联系、连„都/也„、脸、练习、凉快、两、辆、亮、了、了解、零、领导、留、留念、留学生、流、

六、楼、路、录音、旅行、绿、乱

M:妈妈、麻烦、马、马上、嘛、吗、买、卖、满、满意、500慢、501忙、毛、帽子、没、没关系、没意思、没有、每、妹妹、门、门口、们(朋友们)、米/公尺、米饭、面包面条儿、民族、明年、明天、名字、母亲、目前

N:拿、哪、哪里、那、那个、那里/那儿、那么、那么、那些、那样、哪、呐、南、南边、男、难、呢、内、内容、能、能够、嗯、你、你们、年、年级、年纪、年轻、念、您、牛、牛奶、农村、农民、农业、努力、女、女儿、暖和

P:爬、怕、拍、排球、派、旁边、跑、跑步、朋友、碰、批评、啤酒、篇、便宜、片、漂亮、票、苹果、瓶、破

Q:

七、骑、起、起床、起来、汽车、汽水、铅笔、千、钱、前、前边、浅、墙、桥、青年、轻、600清楚、晴、情况、请、请假、请问、秋、秋天、球、取得、去、去年、全、全部、全体、确实

R:然后、让、热、热情、人、人们、人民、任何、认识、认为、认真、日、日语/日文、日子、容易、肉

S:

三、散步、山、商店、上、上、上边、上课、上来、上去、上午、上学、少、社会、身体、深、什么、声、声调、声音、生产、生词、生活、生日、省、剩、胜利、师傅、

十、十分、时候、时间、食堂、实践、实现、实现、使用、世界、事、事情、是、市、试、收、收拾、手、手表、首都、输、舒服、书、熟、数、树、数学、双、谁、水、水果、水平、睡、睡觉、说、说明、思想、死、

四、送、宿舍、700酸、算、虽然、岁、所以、所有

T:他、他们、它、它们、她、她们、抬、太、太阳、态度、谈、汤、糖、躺、讨论、特别、疼、踢、提、提高、体育、天、天气、条、条件、跳跳舞、听、听见、听说、听写、停、挺、通、通过、通知、同时、同学、同意、同志、痛快、头、突然、图书馆、团结、推、腿、退、脱

W:袜子、外、外边、外、外语/外文、完、完成、完全、玩、碗、晚、晚饭、晚会、晚上、万、往、往、忘、危险、为、伟大、喂、位、为、为了、为什么、文化、文学、文学家、文艺、文章、问、问好、问题、我、我们、握手、屋子、

五、午饭、物理

X:西、西边、希望、习惯、800喜欢、沅、洗澡、系、细、下、下、下、下边、下课、下来、下去、下午、夏、夏天、先、先生、现代、现在、相信、香、香蕉、想、响、像、向、消息、小(形/头)(小李)、小孩儿、小姐、小时、笑、些、鞋、写、谢谢、辛苦、新、新年、新闻、心、信、信封、星期、星期日/星期天、行、幸福、姓、休息、需要、许多、学、学生、学习、学校、学院、雪

Y:呀、呀、研究、颜色、眼睛、演出、宴会、羊、样子、要求、药、要、要是、也、也许、页、夜、

一、一般、一边„一边„、一点儿、一定、一共、一会儿、一„就„、一块儿、一起、一切、一下、一些、一样、一直、医生、医院、衣服、椅子、已经、以后、以前、以为、艺术、亿、意见、900意思、意义、因为、音乐、阴、银行、英语/英文、应该、赢、影响、永远、用、尤其、邮局、邮票、游泳、有、有的、有名、有时候、有些、有意思、友好、友谊、右、又、鱼、愉快、雨、语法、语言、遇到、预习、元、原来、原谅、圆、远、愿望、月、月亮、月球、云、运动

Z:再、再见、在、在、咱、咱们、脏、早、早晨/早上、早饭、怎么、怎么样、怎样、增加、展览、占、站、张、长、掌握、着急、找、照顾、照相、这、这个、这里/这儿、这么、这些、这样、着、真、真正、整齐、正、正确、正在、政府、政治、只、支、知道、知识、„之间„、指、只、只好、纸、中、中间、中文、中午、中学、钟、钟头、1000种、重、重要、周、周围、猪、主要、主意、住、注意、祝、装、准备、桌子、自己、自行车、字、总、走、足球、祖国、组织、嘴、最、最初、最后、最近、昨天、左、做、作、作业、坐、座n.乙级词(2081)

A:阿、阿拉伯语/阿拉伯文、阿姨、挨、哎、哎呀、爱好、爱护、爱情、安全、安慰、安心、按(V、Prep)、按时、按照、暗、崖

18 B:拔、白(ad)、白菜、白天、败、班长、板、半导体、半拉、半夜、办公、办事、帮、帮忙、榜样、傍晚、包(n/L)、包(v)、包括、包子、薄、保、保持、保存、保护、保留、保卫、保证、宝贵、抱歉、报到、报道/报导(v/n)、报告、报纸、背(v)、碑、悲痛、北部、北方、北面、背(n)、背后、被子、本(ad)、本(pron)、本来、本领、本事、本质、笨、逼、鼻子、比例、比如、笔记、毕业、闭、必然、必要、避、避免、边„边„、编、扁、便、便条、遍、标点(n)、标准(n/a)、表达、表面、表明、宾馆、兵、冰、饼干、病房、病菌、病人、并(ad/conj)、并(v)、并且、玻璃、伯父/伯伯、伯母、脖子、捕、补、补充、补课、实习、不必(ad)、不大(ad)、不得不、不得了(a)、不断、不管(conj)、不过(conj)、不好意思、不仅、不论(conj)、不平(a/n)、不然(conj)、不少(a)、不是吗、不行(a)、不幸(a)、不许、不要紧、不一定、不住(ad)、布置、步(n)、部(n/L)、部队、部门、部长

C:猜、材料、踩、采、采购(v)、采取、采用、餐厅、藏、草地、草原、厕所、册(L)、测验(v/n)、曾(ad)、曾经(ad)、插、叉子、差(a)、差不多(a)、拆(v)、产量(n)、新产品、产生、尝、长期、长途、超、超过、抄、抄写、吵、车间、彻底(a)、沉默(a)、趁(prep)、衬衫、衬衣、称(v)、称赞、成分/成份、成功(n/v)、成果、成就、成立、成熟(v/a)、成为、成长、乘、程度、诚恳、诚实、承认、吃惊、尺(n/L)、翅膀、充分、充满、充足、冲、虫子、重(ad)、重叠、重复、重新(ad)、崇高(a)、抽象、愁(v)、臭(a)、初(a/头)、初步(a)、初级(a)、出版(v)、出口、出生、出席、出院、厨房、除(v)、处(v)、处分(n/v)、处理(v/n)、处(n)、传(v)、传播、传统(n)、闯、创、创造(v\n)、创作(v/n)、春节、此(pron)、此外(conj)、刺(v)、聪明、从不/没、从„出发、从此(conj)、从而(conj)、从来(ad)、从事(v)、粗、醋、促进、催、存、存在、寸(L)、措施

D:搭、答应、答、答案、答卷、达到、打扮、打倒、打扰、打听、打针、大胆(a)、大多数(n)、大会、大伙儿(pron)、大街、大量(a)、大陆、大米、大批(a)、大人、大使馆、大小(n)、大型(a)、大衣、大约(ad)、呆(a)、呆(v)、代(n)、代替、袋(n/L)、待、担任、担心、单(a)、单(ad)、单词、单调、单位、但(conj)、淡、蛋、蛋糕、当„的时候、当地、当年、当前(n)、当时、挡(v)、党、党员、当(v)、当做、刀子、岛、到处、到达、到底、到底(ad)、倒、倒是(ad)、道(v)、道(n)、道德、道路、道歉、德语/德文、„的话„、登、登记、等(v)、等待、等于(v)、滴、敌人、的确(ad)、底下、地带(n)、地点、地方、地面、地球、地区、地图、地位、地下(n)、地址、递、电报、电冰箱、电风扇、电视台、电台、电梯、店、吊、钓、调、调查(v/n)、跌、顶(n)、顶(v)、定、订、东北、东部、东方、东面、东南、懂得、动人、动身、动手、动物园、动员、动作、冻、洞、斗争(v/n)、豆腐、逗、独立王国(v)、读书、读者、堵、肚子、度、度过、渡、端(v)、短期、断、堆(v)、队、队伍、队长、对(L)、对比(v/n)、对待、对方、对付、对话(v/n)、对面、对象、对于(prep)、吨(L)、蹲、多数(n)、夺、躲、朵(L)

E:鹅、而(conj)、儿童、耳朵

F:发表、发出、发达(a)、发动、发抖、发挥、发明、发言(v/n)、发扬、法郎、法律、繁荣、凡(ad)、反动(a)、反复、反抗、反应(v/n)、反映(v/n)、反正(ad)、范围(n)、犯(v)、方(a)、方案、方式、方针、房子、防、防止、仿佛、纺织、放大、放弃、放心、非„不可、肥、肺、费(n)、费(v)、费用、吩咐、分别(v/ad)、分配、分析(v)、纷纷(a)、粉笔、奋斗(v)、份(L)、愤怒、封建(a)、风景、风力、风俗、逢、否定、否则(conj)、扶、幅、符合、服从、浮、副(L)、副(a)、副食、复述、复印、付、富、妇女

G:该(pron)、改革、改进(v/n)、改善、改造、改正、概括、概念、盖、干(a)、干杯、干脆、干燥、杆、肝、赶、赶紧(ad)、赶快(ad)、感动、感激、感觉、感情、感想(n)、感兴趣、干活儿、干吗、刚刚、钢、港、高大、高原、告、搁(v)、胳膊/胳臂、割、革命、隔、隔壁、个别(a)、个人(n)、根本(n/a)、根据(v/pron.)、跟前、更加、工程、工程师、工夫(n)、供(v)、供给、公费(a)、公共、公开、公路、公司、公用电话、公元、巩固(a/v)、贡献(v/n)、共(ad)、共产党、共同(a)、狗、构成、构造(n)、估计(v/n)、姑姑、鼓、鼓励(v\n)、鼓舞(v/n)、鼓掌、古、古代、古迹、古老、骨头、故乡、故意、顾(v)、顾客、挂号、拐、怪、关键、关于、关照、官、观察(v)、观点、观众、管、管理、冠军、罐头、贯彻、光(n)、光(a)、光辉(n/a)、光明(a)、光线(n)、广场、广告、广阔、逛、规定(v/n)、规律、规模、鬼(n)、跪、滚、锅(n)、国际(n)、国民党(n)、国王、果然(ad)、过程、过年

H:海关、海洋、害、害处、害怕、含、寒冷、汗、行、航空、毫不、毫无、好好儿、好久、好容易、好听、好玩儿、好些、号码、号召、好、和平、合、合理、合同、合作、盒(n/L)、嘿、黑暗、恨、哼、红茶、红旗、猴子、厚、后悔、后来(n)、后面、后年、后天、呼、呼吸、壶、胡乱、胡子(n)、糊涂、护士、护照(n)、户、花园、划、滑、滑冰、画报、划、化(v/尾)、坏处、欢送、环、环境、慌、黄瓜、黄油、皇帝、灰、挥、恢复、回头(ad)、回信、回忆、会场、会见、会客、会谈、会议、昏迷、婚姻、混、活泼、活跃、伙食、火、火柴、获得、或、货

J:几乎、机床、机关、机械、积极、积极性、积累、激动、激烈、极、极其、集、集体、集中、及、及格、及时、急忙、即、级、技术员、季节、计算、记得、记录、记忆、记者、既、既„也、既„又„、既然、纪律、纪念、夹、家具、家乡、

19 加工、加强、加以、假、价格、价值、架、假条、坚定、坚决、坚强、尖、尖锐、肩、艰巨、艰苦、拣、捡、剪、减、减轻、减少、箭、渐渐、建、建立、建筑、将(prep)、将(ad)、将要、奖、奖学金、讲话、讲座、酱油、降、降低、交换、交际、交流、交通、郊区、骄傲、角、教材、教师、教授、教学、教训、教员、较、叫做、接触、接待、接到、接见、接近、接受、街道、阶段、结实、节省、节约、结构、结合、结婚、结论、解、解答、解放、解释、届、金、金属、今后、仅、仅仅、尽、尽管、尽量、进步、进攻、进化、进口、进入、进修、进一步、禁止、近来、尽、劲、京戏/京剧、精力、经、经理、经历、井、警察、静、敬爱、敬礼、镜子、竞赛、究竟、纠正、救、就、就是、局长、举行、拒绝、据说、巨大、具备、具体、具有、距离(n)、距离(prep)、俱乐部、剧场、卷、觉悟、决、决心、绝对、军、军队、军事

K:开放、开会、开课、开明、开辟、开演、开展、砍、看不起、看法、看来(conj)、看样子、扛、考、考虑、烤、靠(v/prep)、颗、科(n)、科学家、科学院、科研、科长、可、可爱、可靠、可怜、可怕、可以、克服、刻、刻苦、客人、课程、肯、肯定、空、空间、空前、空中、孔(n)、恐怕、空儿、控制、口袋、口号、扣、裤子、跨、筷子、快乐、宽、款、矿、捆、困、扩大

L:垃圾、来、来、来不及、来得及、来信(n)、来自、拦、懒、烂、狼、朗读、浪、浪费、捞、老、老、老百姓、老板、老大妈/大妈、老大娘/大娘、老大爷/大爷、老虎、老人、老实、老太太、老头儿、乐观、雷、类、厘米、梨、离婚、理发、理解、理论、理想、理由、里面、礼拜天/礼拜日、礼貌、礼堂、利害/厉害、利益、例、例子、立、立场、立方、立即、粒、力、力量、力气、力所能及、联合、联欢、连、连忙、连续、恋爱、练、粮食、凉、量、良好、两、聊、聊天儿、了不起、列、临、临时、邻居、零钱、铃、灵活、领、领袖、另、另外、流利、龙、楼梯、漏、露、路上、路线、录、录像、录音机、陆续、旅馆、旅客、旅途、略、轮船、论文、萝卜、落、落后

M:码头、马虎、马路、骂、埋、买卖、迈、馒头、满足、猫、毛、毛病、毛巾、毛衣、矛盾、冒、贸易、煤、煤气、没错、没什么、没事儿、沿用、每、美好、美丽、美术、美元、梦、米、秘密、蜜蜂、密、密切、棉花、棉衣、面、面、面积、面貌、面前、描写、秒、庙、妙、灭、民主、明亮、明确、明显、名、名胜、命令、摸、模仿、磨、墨水儿、某、模样、亩、母、木、木头、目标、目的

N:哪个、哪怕、哪些、那边、奶奶、耐心、耐用、南部、南方、南面、男人、难道、难过、难看、难受、脑袋、脑子、闹、内部、能干、能力、能源、泥、年代、年龄、年青、鸟、扭、浓、弄、女人、女士、暖、暖气

P:怕(ad)、排、排、牌、盘、盘子、盼望、判断、旁、胖、炮、赔、陪、配合、喷、盆、捧、碰见、批、批判、批准、披、脾气、疲劳、皮、皮肤、匹、偏、片面、骗、飘、拼命、品种、乒乓球、平、平安、平常、平等、平方、平静、平均、平时、平原、瓶子、坡、破坏、迫切、扑、铺、朴素、普遍、普通

Q:期、期间、欺骗、妻子、其次、其他、其它、其余、其中、奇怪、齐、旗子、企图、企业、启发、气、气候、气温、气象、汽油、牵、千万、签订、前进、前面、前年、前天、前途、欠、枪、强、强大、强盗、强调、强度、强烈、抢、敲、悄悄、桥梁、瞧、巧、巧妙、切、且、侵略、亲爱、亲戚、亲切、亲自、青、轻松、清、情景、情形、情绪、请客、请求、庆祝、穷、球场、求、区、区别、渠、取、取消、圈、全面、劝、缺、缺点、缺乏、缺少、却、确定、裙子、群、群众

R:然而、燃烧、染、嚷、绕、惹、热爱、热烈、热闹、热水瓶/暖水瓶、热心、人才/人材、人工、人家、人口、人类、人民币、人物、人员、人造、忍、任务、认、认得、扔、仍、仍然、日常、日程、日记、日期、日用品、日元、如、如、如果、如何、如今、入、软、弱

S:撒、洒、赛、伞、嗓子、扫、嫂子、色、森林、杀、沙发、沙漠、沙子、傻、晒、山脉、山区、闪、善于、伤、伤心、商场、商量、商品、商业、上班、上当、上级、上面、上衣、稍、稍微、烧、勺子、少数、少年、蛇、舌头、射、设备、设计、伸、身、身边、深厚、深刻、深入、什么的、神、神经、生、生、生动、生命、生气、生物、生意、生长、升、绳子、省、胜、失败、失去、失望、失业、狮子、施工、湿、诗、石头、石油、拾、时代、时刻、时期、食品、食物、实际、实事求是、实行、实验、实用、实在、使、始终、世纪、事件、事实、事物、事先、事业、适当、适合、适应、适用、市场、室、试卷、试验、收获、收入、收音机、手段、手工、手绢/手帕、手术、手套、手续、手指、首、首先、受、瘦、蔬菜、叔叔、舒适、书包、书店、书记、书架、熟练、熟悉、暑期、属于、树林、数、数量、数字、刷、摔、甩、率领、双方、水稻、水泥、顺、顺便、顺利、撕、私、私人、司机、丝、似乎、松、送行、速度、塑料、算了、随、随便、碎、损失、缩、所、所、所谓

T:塔、台、太太、谈话、谈判、弹、毯子、探、趟、烫、掏、逃、讨厌、套、特此(ad)、特点、特殊、提倡、提供、提前、题、题目、体会、体积、体系、体育场、体育馆、替、天真、添、填、田、田野、甜、挑、条约、调整、贴、铁、铁路、听讲、停止、通讯、同、同、同情、同屋、同样、铜、桶、统

一、统治、痛、痛苦、偷、偷偷、投、投入、头、头发、透、突

20 出、突击、图、涂、土、土地、土豆、吐、吐、兔子、团、推动、推广、拖、托、脱离

W:挖、哇、歪、外地、外交、外面、弯、完整、网球、往往、望、忘记、微笑、危害、危机、违反、围、围绕、维护、委员、尾巴、未、未来、味道、胃、喂、位置、卫生、卫星、温度、温暖、文件、文明、文物、文字、闻、稳、稳定、问候、握、污染、屋、无、无论、无数、无限、武器、武术、雾、物价、物质、误会

X:西北、西部、西餐、西方、西瓜、西红柿、西南、西面、吸、吸收、吸烟/抽烟、吸引、牺牲、洗衣机、系统、戏、细菌、细心、下班、下面、吓、掀、先后、先进、鲜、鲜花、纤维、闲、显得、显然、显著、现代化、现实、形象、献、县、羡慕、限制、线、相、相当、相反、相互、相似、相同、香肠、香皂、箱子、乡、乡下、详细、想法、想念、想像/想象、响应、享受、项、项目、象、消费、消化、消灭、消失、晓得、小伙子、小麦、小朋友、小说、小心、小学、校长、笑话、效果、效率、歇、斜、血、新鲜、心得、心情、心脏、信、信心、星星、兴奋、形成、形容、形式、形势、形象、形状、行、行动、行李、醒、兴趣、性、性格、性质、姓名、兄弟、胸、雄、雄伟、熊猫、修、修改、修理、虚心、许、宣布、宣传、选、选举、选择、学、学费、学期、学术、学问、血液、寻找、训练、迅速

Y:压、压迫、牙、牙刷、盐、严格、严肃、严重、研究所、延长、沿、眼、眼镜、眼泪、眼前、演、演员、咽、阳光、仰、养、样、邀请、腰、摇、咬、要紧、爷爷、业务、业余、叶子、夜里、夜晚、

一、一半、一边、一„也„、一方面„一方面„、一齐、一生、一时、一同、一下子、一致、一道、医务室、医学、依靠、移、移动、仪器、疑问、已、以、以及、以来、以内、以上、以外、以下、意外、意志、议论、异常、因此、因而、因素、银、引起、印、印刷、印象、英雄、英勇、应、应当、营养、营业、迎接、影子、应用、硬、拥抱、拥护、勇敢、勇气、用不着、用处、用功、用力、优点、优良、优美、优秀、悠久、由、由于、油、游览、游泳池、有的是、有

(一)点儿、有关、有利、有力、有趣、有时、有效、有用、右边、于、于是、雨衣、与、语调、语气、语音、羽毛球、玉米、遇、遇见、预备、员、原料、原因、原则、圆珠笔、愿望、院、院长、院子、约、约会、越„越„、越来越„、阅读、阅览室、允许、运、运动会、运动员、运输、运用

Z:杂、杂技、灾、灾害、暂时、赞成、遭到、遭受、糟糕、造、造句、责任、则、增长、扎、摘、窄、粘、展出、展开、展览会、战斗、战胜、战士、战争、章、涨、丈、丈夫、招待、招待会、招呼、着、照、照常、照片/相片、召开、折、哲学、这边、真理、真实、针、针对、阵、睁、征求、争、争论、争取、整个、整理、正、正常、正好、正式、政策、证明、支持、支援、之后、之前、之上、之下、之

一、之中、织、职工、职业、直、直、直到、直接、植物、执行、值得、指出、指导、指挥、指示、止、只是、只要、只有、至、至今、至少、制定、制订、制度、制造、秩序、质量、治、中餐、中心、中央、中药、终于、种子、种、重大、重点、重量、重视、周到、株、逐步、逐渐、竹子、煮、主动、主观、主人、主任、主席、主张、著名、著作、住院、祝贺、抓、抓紧、专家、专门、专心、专业、转变、转告、转、庄稼、庄严、撞、状况、状态、追、准、准确、准时、捉、资料、资源、紫、仔细、自、自从、自动、自费、自觉、自然、自我、自学、自由、综合、总结、总理、总统、走道、组、钻、钻研、醉、最好、尊敬、遵守、左边、左右、做法、做客、做梦、作家、作品、作为、作文、作用、作者、坐班、座谈、座位。

目录: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

二、传统语义学

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第二章

我们关于语言

语义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二、语言的功能

(一)什么是语言气

(二)语义的性质和含义

三、语言的结构

四、语义系统

五、语义单位

(一)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

(二)语义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

(三)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

六、语义类型1.广义的语义

(一)反映义(1)基本义(2)附加义

(二)语法意义

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

八、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

第三章

义素分析法(上)

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是不可避免的

二、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义素分析法(下)

一、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下)

二、义素分析实例补充 第五章

义素和义位的性质

一、义素的性质

二、义位的性质

三、语文词典的释义

语义学概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义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汉语语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用。1.一次课学习一章,掌握1~2个主要观点;1~2个知识点。 2.完成一次课堂训练;一次作业。 3.评讲一次课外作业。

21 课程论文题目

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语义系统分析(N)

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语义系统分析(V) 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容词语义系统分析(A)

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副词语义系统分析(ad) 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词语义系统分析(L)

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名+动,名+形;动+动,动+形,动+名;形+形,形+动,形+名搭配所能实现的句法关系语义分析(NN,NV,NA;VV,VA,VN;AA,AV,AN)

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名,副+名,副+动,副+形搭配的语义分析(LN,adN,adV,adA) 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

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trCen) 1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1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SP) 1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tCen) 1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ara) 1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dCen) 1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CenC) 1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P„„) 1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SP) 1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tCen) 1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ara) 2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dCen) 2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CenC) 2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P„„) 2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2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 2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Cen) 2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

1、名词的义素分析

甲级词(1033)

[名:n;动:v(助动:aux);形:a;数:num;量measure;代:pron;副:ad;介:prep;连:conj;助:frame;叹:int;象声:voice]

A:啊、啊、矮、爱、爱人、安静、安排

B:

八、把、把、爸爸、吧、白、百、摆、班、搬、半、半天、办、办法、办公室、帮助、饱、抱、报、杯、杯子、北、北边、倍、被、本、比、比较、比赛、笔、必须、边、变、变成、变化、遍、表、表示、表现、表演、表扬、别、别的、别人、病、不、不错、不但、不久、不如、不同、不要、布、部分

C:63擦(动)、64才(副)、65菜(名)、67参观(动)、68参加(动)、69操场(名)、70草(名)、71层(量)、72茶(名)、73查(动)、74差(动)、75常(副)、76常常(副)、77长(形)、78场(量/名)、79唱(动)、80朝(介/动)、81车(名)、82车站(名)、83城(名)、84城市(名)、85成(动)、86成绩(名)、87吃(动)、88迟到(动)、89抽(动)、90出(动)、91出发(动)、92出来、93出去、94出现(动)、95出租汽车、96除了„以外、97穿(动)、98船(名)、99窗(名)、100窗户(名)、101床(名)、102吹(动)、103春(名)、104春天(名)、105磁带(名)、106词(名)、107词典(名)、108次(量)、109从(介)、110从„到、111从„起、112从前(名)、113错(形/名)、114错误

D:115打(动)、116打算(动/名)、117大(形)、118大概(形)、119大家(代)、120大声、121大学(名)、122大夫(名)、123戴(动)、124带(动)、125代表(名/动)、126但是(连)、127当(介)、128当(动)、129当然(形)、130刀(名)、131倒(动)、132到(动)、133道(量)、134道理(名)、135得(动)、136得到、137的(助)、138地(助)、139得(助)、140„

22 得很、141得(助动)、142灯(名)、143等(动)、144等(助)、145低(形/动)、146地(名)、147地方(名)、148第(头) (第一)、149弟弟(名)、150点(名)、151点(量)、152点(动)、153点心(名)、154点钟(名)、155电(名)、156电车(名)、157电灯(名)、158电话(名)、159电视(名)、160电影(名)、161掉(动)、162丢(动)、163东(名)、164东边(名)、165东西(名)、166冬(名)、167冬天(名)、168懂(动)、169动(动)、170动物(名)、171都(副)、172读(动)、173短(形)、174锻炼(动)、175段(量)、176对(介/动)、177对(形)、178对不起、179顿(量)、180多(形)、181多(副)、182多(数)、183多么(副)、184多少(代) E:185饿(形/动)、186而且(连)、187儿子(名)、188二(数)

F:189发(动)、190发烧、191发生(动)、192发现(动/名)、193发展(动/名)、194法语/法文、195翻(动)、196翻译(动/名)、197反对(动)、198饭(名)、199饭店(名)、200方便(形/动)、201方法(名)、202方面(名)、203方向(名)、204房间(名)、205访问(动)、206放(动)、207放假、208非常(副)、209飞(动)、210飞机(名)、211分(动)、212分(名/量)、213„分之„、214分钟(名)、215丰富(形/动)、216封(量)、217风(名)、218夫人(名)、219服务(动)、220服务员(名)、221辅导(动/名)、222复习(动)、223复杂(形)、224父亲(名)、225负责(动/形)、226附近(名)

G:227该(助动/动)、228改(动)、229改变(动/名)、230干净(形)、231感到(动)、232感冒(名/动)、233感谢(动)、234敢(助动)、235干(动)、236干部(名)、237刚(副)、238刚才(名)、239钢笔(名)、240高(形)、241高兴(形/动)、242搞(动)、243告诉(动)、244哥哥(名)、245歌(名)、246个(量)、247各(代)、248各种(代)、249给(动/介)、250根(量/名)、251跟(介/连/动)、252更(副)、253工厂(名)、254工人(名)、255工业(名)、256工作(动/名)、257公共汽车、258公斤(量)、259公里(量)、260公园(名)、261够(形/动)、262姑娘(名)、263故事(名)、264刮(动)、265挂(动)、266关(动)、267关系(名/动)、268关心(动)、269馆(名)、270广播(动/名)、271贵(形)、272贵姓、273国(名)、274国家(名)、275过(动)、276过(助)、277过来、278过去(名)、279过去

H:280哈哈(象声)、281还(副)、282还是(副/连)、283孩子(名)、284海(名)、285寒假(名)、286喊(动)、287汉语(名)、288汉字(名)、289好(形)、290好(副)、291好吃(形)、292好处(名)、293好看(形)、294好像(动)、295号(名/量)、296喝(动)、297和(介/连)、298合适(形)、299河(名)、300黑(形)、301黑板(名)、302很(副)、303红(形)、304后(名)、305后边(名)、306忽然(副)、307湖(名)、309互相(副)、309花(名/形)、310花(动)、311画(动)、312画(名)、313化学(名)、314话(名)、315坏(形)、316欢迎(动)、317还(动)因、318换(动)、319黄(形)、320回(动)、321回(量)、322回答(动/名)、323回来、324回去、325会(助动/动)、326会(名)、327会话(动/名)、328活(动)、329活(名)、330活动(动/名)、331火车(名)、332或者(连)

J:333基本(形)、334基础(名)、335机场(名)、336机会(名)、337机器(名)、338鸡(名)、339鸡蛋(名)、340„极了„、341集合(动)、342急(形)、343济(动/形)、344几(代)、345技术(名)、346寄(动)、347计划(名/动)、348记(动)、349继续(动)、350家(名/量/尾)、351家庭(名)、352加(动)、353坚持(动)、354间(量)、355检查(动/名)、356简单(形)、357见(动)、358见面、359件(量)、360健康(名/形)、361建设(动/名)、362将来(名)、363江(名)、364讲(动)、365交(动)、366数(动)、367脚(名)、368角(量)、369饺子(名)、370教室(名)、371教育(动/名)、372叫(动)、373叫(动/介)、374接(动)、375接着(副/连)、376街(名)、377节(名)、378节目(名) 节日、结果、结束、解决、姐姐、借、介绍、斤、今年、今天、紧、紧张、进、进来、进去、进行、近、精彩、精神、经常、经过、400经济、经验、久、

九、酒、旧、就、橘子、举、句、句子、觉得、决定

K:咖啡、卡车、开、开始、开玩笑、开学、看、看病、看见、考试、棵、科学、咳嗽、可能、可是、可以、渴、克、刻、客气、课、课本、课文、空气、口、口语、哭、苦、块、快、困难

L:拉、啦、来、蓝、篮球、劳动、劳驾、老(老二)、老师、了、累、冷、离、离开、里、里、里边、礼物、历史、利用、例如、立刻、俩、联系、连„都/也„、脸、练习、凉快、两、辆、亮、了、了解、零、领导、留、留念、留学生、流、

六、楼、路、录音、旅行、绿、乱

M:妈妈、麻烦、马、马上、嘛、吗、买、卖、满、满意、500慢、501忙、毛、帽子、没、没关系、没意思、没有、每、妹妹、门、门口、们(朋友们)、米/公尺、米饭、面包面条儿、民族、明年、明天、名字、母亲、目前

N:拿、哪、哪里、那、那个、那里/那儿、那么、那么、那些、那样、哪、呐、南、南边、男、难、呢、内、内容、能、能够、嗯、你、你们、年、年级、年纪、年轻、念、您、牛、牛奶、农村、农民、农业、努力、女、女儿、暖和

P:爬、怕、拍、排球、派、旁边、跑、跑步、朋友、碰、批评、啤酒、篇、便宜、片、漂亮、票、苹果、瓶、破

Q:

七、骑、起、起床、起来、汽车、汽水、铅笔、千、钱、前、前边、浅、墙、桥、青年、轻、600清楚、晴、情况、请、

23 请假、请问、秋、秋天、球、取得、去、去年、全、全部、全体、确实

R:然后、让、热、热情、人、人们、人民、任何、认识、认为、认真、日、日语/日文、日子、容易、肉

S:

三、散步、山、商店、上、上、上边、上课、上来、上去、上午、上学、少、社会、身体、深、什么、声、声调、声音、生产、生词、生活、生日、省、剩、胜利、师傅、

十、十分、时候、时间、食堂、实践、实现、实现、使用、世界、事、事情、是、市、试、收、收拾、手、手表、首都、输、舒服、书、熟、数、树、数学、双、谁、水、水果、水平、睡、睡觉、说、说明、思想、死、

四、送、宿舍、700酸、算、虽然、岁、所以、所有

T:他、他们、它、它们、她、她们、抬、太、太阳、态度、谈、汤、糖、躺、讨论、特别、疼、踢、提、提高、体育、天、天气、条、条件、跳跳舞、听、听见、听说、听写、停、挺、通、通过、通知、同时、同学、同意、同志、痛快、头、突然、图书馆、团结、推、腿、退、脱

W:袜子、外、外边、外、外语/外文、完、完成、完全、玩、碗、晚、晚饭、晚会、晚上、万、往、往、忘、危险、为、伟大、喂、位、为、为了、为什么、文化、文学、文学家、文艺、文章、问、问好、问题、我、我们、握手、屋子、

五、午饭、物理

X:西、西边、希望、习惯、800喜欢、沅、洗澡、系、细、下、下、下、下边、下课、下来、下去、下午、夏、夏天、先、先生、现代、现在、相信、香、香蕉、想、响、像、向、消息、小(形/头)(小李)、小孩儿、小姐、小时、笑、些、鞋、写、谢谢、辛苦、新、新年、新闻、心、信、信封、星期、星期日/星期天、行、幸福、姓、休息、需要、许多、学、学生、学习、学校、学院、雪

Y:呀、呀、研究、颜色、眼睛、演出、宴会、羊、样子、要求、药、要、要是、也、也许、页、夜、

一、一般、一边„一边„、一点儿、一定、一共、一会儿、一„就„、一块儿、一起、一切、一下、一些、一样、一直、医生、医院、衣服、椅子、已经、以后、以前、以为、艺术、亿、意见、900意思、意义、因为、音乐、阴、银行、英语/英文、应该、赢、影响、永远、用、尤其、邮局、邮票、游泳、有、有的、有名、有时候、有些、有意思、友好、友谊、右、又、鱼、愉快、雨、语法、语言、遇到、预习、元、原来、原谅、圆、远、愿望、月、月亮、月球、云、运动

Z:再、再见、在、在、咱、咱们、脏、早、早晨/早上、早饭、怎么、怎么样、怎样、增加、展览、占、站、张、长、掌握、着急、找、照顾、照相、这、这个、这里/这儿、这么、这些、这样、着、真、真正、整齐、正、正确、正在、政府、政治、只、支、知道、知识、„之间„、指、只、只好、纸、中、中间、中文、中午、中学、钟、钟头、1000种、重、重要、周、周围、猪、主要、主意、住、注意、祝、装、准备、桌子、自己、自行车、字、总、走、足球、祖国、组织、嘴、最、最初、最后、最近、昨天、左、做、作、作业、坐、座n.乙级词(2081)

A:阿、阿拉伯语/阿拉伯文、阿姨、挨、哎、哎呀、爱好、爱护、爱情、安全、安慰、安心、按(V、Prep)、按时、按照、暗、崖

B:拔、白(ad)、白菜、白天、败、班长、板、半导体、半拉、半夜、办公、办事、帮、帮忙、榜样、傍晚、包(n/L)、包(v)、包括、包子、薄、保、保持、保存、保护、保留、保卫、保证、宝贵、抱歉、报到、报道/报导(v/n)、报告、报纸、背(v)、碑、悲痛、北部、北方、北面、背(n)、背后、被子、本(ad)、本(pron)、本来、本领、本事、本质、笨、逼、鼻子、比例、比如、笔记、毕业、闭、必然、必要、避、避免、边„边„、编、扁、便、便条、遍、标点(n)、标准(n/a)、表达、表面、表明、宾馆、兵、冰、饼干、病房、病菌、病人、并(ad/conj)、并(v)、并且、玻璃、伯父/伯伯、伯母、脖子、捕、补、补充、补课、实习、不必(ad)、不大(ad)、不得不、不得了(a)、不断、不管(conj)、不过(conj)、不好意思、不仅、不论(conj)、不平(a/n)、不然(conj)、不少(a)、不是吗、不行(a)、不幸(a)、不许、不要紧、不一定、不住(ad)、布置、步(n)、部(n/L)、部队、部门、部长

C:猜、材料、踩、采、采购(v)、采取、采用、餐厅、藏、草地、草原、厕所、册(L)、测验(v/n)、曾(ad)、曾经(ad)、插、叉子、差(a)、差不多(a)、拆(v)、产量(n)、新产品、产生、尝、长期、长途、超、超过、抄、抄写、吵、车间、彻底(a)、沉默(a)、趁(prep)、衬衫、衬衣、称(v)、称赞、成分/成份、成功(n/v)、成果、成就、成立、成熟(v/a)、成为、成长、乘、程度、诚恳、诚实、承认、吃惊、尺(n/L)、翅膀、充分、充满、充足、冲、虫子、重(ad)、重叠、重复、重新(ad)、崇高(a)、抽象、愁(v)、臭(a)、初(a/头)、初步(a)、初级(a)、出版(v)、出口、出生、出席、出院、厨房、除(v)、处(v)、处分(n/v)、处理(v/n)、处(n)、传(v)、传播、传统(n)、闯、创、创造(v\n)、创作(v/n)、春节、此(pron)、此外(conj)、刺(v)、聪明、从不/没、从„出发、从此(conj)、从而(conj)、从来(ad)、从事(v)、粗、醋、促进、催、存、存在、寸(L)、措施

D:搭、答应、答、答案、答卷、达到、打扮、打倒、打扰、打听、打针、大胆(a)、大多数(n)、大会、大伙儿(pron)、大街、

24 大量(a)、大陆、大米、大批(a)、大人、大使馆、大小(n)、大型(a)、大衣、大约(ad)、呆(a)、呆(v)、代(n)、代替、袋(n/L)、待、担任、担心、单(a)、单(ad)、单词、单调、单位、但(conj)、淡、蛋、蛋糕、当„的时候、当地、当年、当前(n)、当时、挡(v)、党、党员、当(v)、当做、刀子、岛、到处、到达、到底、到底(ad)、倒、倒是(ad)、道(v)、道(n)、道德、道路、道歉、德语/德文、„的话„、登、登记、等(v)、等待、等于(v)、滴、敌人、的确(ad)、底下、地带(n)、地点、地方、地面、地球、地区、地图、地位、地下(n)、地址、递、电报、电冰箱、电风扇、电视台、电台、电梯、店、吊、钓、调、调查(v/n)、跌、顶(n)、顶(v)、定、订、东北、东部、东方、东面、东南、懂得、动人、动身、动手、动物园、动员、动作、冻、洞、斗争(v/n)、豆腐、逗、独立王国(v)、读书、读者、堵、肚子、度、度过、渡、端(v)、短期、断、堆(v)、队、队伍、队长、对(L)、对比(v/n)、对待、对方、对付、对话(v/n)、对面、对象、对于(prep)、吨(L)、蹲、多数(n)、夺、躲、朵(L)

E:鹅、而(conj)、儿童、耳朵

F:发表、发出、发达(a)、发动、发抖、发挥、发明、发言(v/n)、发扬、法郎、法律、繁荣、凡(ad)、反动(a)、反复、反抗、反应(v/n)、反映(v/n)、反正(ad)、范围(n)、犯(v)、方(a)、方案、方式、方针、房子、防、防止、仿佛、纺织、放大、放弃、放心、非„不可、肥、肺、费(n)、费(v)、费用、吩咐、分别(v/ad)、分配、分析(v)、纷纷(a)、粉笔、奋斗(v)、份(L)、愤怒、封建(a)、风景、风力、风俗、逢、否定、否则(conj)、扶、幅、符合、服从、浮、副(L)、副(a)、副食、复述、复印、付、富、妇女

G:该(pron)、改革、改进(v/n)、改善、改造、改正、概括、概念、盖、干(a)、干杯、干脆、干燥、杆、肝、赶、赶紧(ad)、赶快(ad)、感动、感激、感觉、感情、感想(n)、感兴趣、干活儿、干吗、刚刚、钢、港、高大、高原、告、搁(v)、胳膊/胳臂、割、革命、隔、隔壁、个别(a)、个人(n)、根本(n/a)、根据(v/pron.)、跟前、更加、工程、工程师、工夫(n)、供(v)、供给、公费(a)、公共、公开、公路、公司、公用电话、公元、巩固(a/v)、贡献(v/n)、共(ad)、共产党、共同(a)、狗、构成、构造(n)、估计(v/n)、姑姑、鼓、鼓励(v\n)、鼓舞(v/n)、鼓掌、古、古代、古迹、古老、骨头、故乡、故意、顾(v)、顾客、挂号、拐、怪、关键、关于、关照、官、观察(v)、观点、观众、管、管理、冠军、罐头、贯彻、光(n)、光(a)、光辉(n/a)、光明(a)、光线(n)、广场、广告、广阔、逛、规定(v/n)、规律、规模、鬼(n)、跪、滚、锅(n)、国际(n)、国民党(n)、国王、果然(ad)、过程、过年

H:海关、海洋、害、害处、害怕、含、寒冷、汗、行、航空、毫不、毫无、好好儿、好久、好容易、好听、好玩儿、好些、号码、号召、好、和平、合、合理、合同、合作、盒(n/L)、嘿、黑暗、恨、哼、红茶、红旗、猴子、厚、后悔、后来(n)、后面、后年、后天、呼、呼吸、壶、胡乱、胡子(n)、糊涂、护士、护照(n)、户、花园、划、滑、滑冰、画报、划、化(v/尾)、坏处、欢送、环、环境、慌、黄瓜、黄油、皇帝、灰、挥、恢复、回头(ad)、回信、回忆、会场、会见、会客、会谈、会议、昏迷、婚姻、混、活泼、活跃、伙食、火、火柴、获得、或、货

J:几乎、机床、机关、机械、积极、积极性、积累、激动、激烈、极、极其、集、集体、集中、及、及格、及时、急忙、即、级、技术员、季节、计算、记得、记录、记忆、记者、既、既„也、既„又„、既然、纪律、纪念、夹、家具、家乡、加工、加强、加以、假、价格、价值、架、假条、坚定、坚决、坚强、尖、尖锐、肩、艰巨、艰苦、拣、捡、剪、减、减轻、减少、箭、渐渐、建、建立、建筑、将(prep)、将(ad)、将要、奖、奖学金、讲话、讲座、酱油、降、降低、交换、交际、交流、交通、郊区、骄傲、角、教材、教师、教授、教学、教训、教员、较、叫做、接触、接待、接到、接见、接近、接受、街道、阶段、结实、节省、节约、结构、结合、结婚、结论、解、解答、解放、解释、届、金、金属、今后、仅、仅仅、尽、尽管、尽量、进步、进攻、进化、进口、进入、进修、进一步、禁止、近来、尽、劲、京戏/京剧、精力、经、经理、经历、井、警察、静、敬爱、敬礼、镜子、竞赛、究竟、纠正、救、就、就是、局长、举行、拒绝、据说、巨大、具备、具体、具有、距离(n)、距离(prep)、俱乐部、剧场、卷、觉悟、决、决心、绝对、军、军队、军事

K:开放、开会、开课、开明、开辟、开演、开展、砍、看不起、看法、看来(conj)、看样子、扛、考、考虑、烤、靠(v/prep)、颗、科(n)、科学家、科学院、科研、科长、可、可爱、可靠、可怜、可怕、可以、克服、刻、刻苦、客人、课程、肯、肯定、空、空间、空前、空中、孔(n)、恐怕、空儿、控制、口袋、口号、扣、裤子、跨、筷子、快乐、宽、款、矿、捆、困、扩大

L:垃圾、来、来、来不及、来得及、来信(n)、来自、拦、懒、烂、狼、朗读、浪、浪费、捞、老、老、老百姓、老板、老大妈/大妈、老大娘/大娘、老大爷/大爷、老虎、老人、老实、老太太、老头儿、乐观、雷、类、厘米、梨、离婚、理发、理解、理论、理想、理由、里面、礼拜天/礼拜日、礼貌、礼堂、利害/厉害、利益、例、例子、立、立场、立方、立即、粒、力、力量、力气、力所能及、联合、联欢、连、连忙、连续、恋爱、练、粮食、凉、量、良好、两、聊、聊天儿、了不起、列、临、临时、邻居、零钱、铃、灵活、领、领袖、另、另外、流利、龙、楼梯、漏、露、路上、路线、录、录像、录音机、

25 陆续、旅馆、旅客、旅途、略、轮船、论文、萝卜、落、落后

M:码头、马虎、马路、骂、埋、买卖、迈、馒头、满足、猫、毛、毛病、毛巾、毛衣、矛盾、冒、贸易、煤、煤气、没错、没什么、没事儿、沿用、每、美好、美丽、美术、美元、梦、米、秘密、蜜蜂、密、密切、棉花、棉衣、面、面、面积、面貌、面前、描写、秒、庙、妙、灭、民主、明亮、明确、明显、名、名胜、命令、摸、模仿、磨、墨水儿、某、模样、亩、母、木、木头、目标、目的

N:哪个、哪怕、哪些、那边、奶奶、耐心、耐用、南部、南方、南面、男人、难道、难过、难看、难受、脑袋、脑子、闹、内部、能干、能力、能源、泥、年代、年龄、年青、鸟、扭、浓、弄、女人、女士、暖、暖气

P:怕(ad)、排、排、牌、盘、盘子、盼望、判断、旁、胖、炮、赔、陪、配合、喷、盆、捧、碰见、批、批判、批准、披、脾气、疲劳、皮、皮肤、匹、偏、片面、骗、飘、拼命、品种、乒乓球、平、平安、平常、平等、平方、平静、平均、平时、平原、瓶子、坡、破坏、迫切、扑、铺、朴素、普遍、普通

Q:期、期间、欺骗、妻子、其次、其他、其它、其余、其中、奇怪、齐、旗子、企图、企业、启发、气、气候、气温、气象、汽油、牵、千万、签订、前进、前面、前年、前天、前途、欠、枪、强、强大、强盗、强调、强度、强烈、抢、敲、悄悄、桥梁、瞧、巧、巧妙、切、且、侵略、亲爱、亲戚、亲切、亲自、青、轻松、清、情景、情形、情绪、请客、请求、庆祝、穷、球场、求、区、区别、渠、取、取消、圈、全面、劝、缺、缺点、缺乏、缺少、却、确定、裙子、群、群众

R:然而、燃烧、染、嚷、绕、惹、热爱、热烈、热闹、热水瓶/暖水瓶、热心、人才/人材、人工、人家、人口、人类、人民币、人物、人员、人造、忍、任务、认、认得、扔、仍、仍然、日常、日程、日记、日期、日用品、日元、如、如、如果、如何、如今、入、软、弱

S:撒、洒、赛、伞、嗓子、扫、嫂子、色、森林、杀、沙发、沙漠、沙子、傻、晒、山脉、山区、闪、善于、伤、伤心、商场、商量、商品、商业、上班、上当、上级、上面、上衣、稍、稍微、烧、勺子、少数、少年、蛇、舌头、射、设备、设计、伸、身、身边、深厚、深刻、深入、什么的、神、神经、生、生、生动、生命、生气、生物、生意、生长、升、绳子、省、胜、失败、失去、失望、失业、狮子、施工、湿、诗、石头、石油、拾、时代、时刻、时期、食品、食物、实际、实事求是、实行、实验、实用、实在、使、始终、世纪、事件、事实、事物、事先、事业、适当、适合、适应、适用、市场、室、试卷、试验、收获、收入、收音机、手段、手工、手绢/手帕、手术、手套、手续、手指、首、首先、受、瘦、蔬菜、叔叔、舒适、书包、书店、书记、书架、熟练、熟悉、暑期、属于、树林、数、数量、数字、刷、摔、甩、率领、双方、水稻、水泥、顺、顺便、顺利、撕、私、私人、司机、丝、似乎、松、送行、速度、塑料、算了、随、随便、碎、损失、缩、所、所、所谓

T:塔、台、太太、谈话、谈判、弹、毯子、探、趟、烫、掏、逃、讨厌、套、特此(ad)、特点、特殊、提倡、提供、提前、题、题目、体会、体积、体系、体育场、体育馆、替、天真、添、填、田、田野、甜、挑、条约、调整、贴、铁、铁路、听讲、停止、通讯、同、同、同情、同屋、同样、铜、桶、统

一、统治、痛、痛苦、偷、偷偷、投、投入、头、头发、透、突出、突击、图、涂、土、土地、土豆、吐、吐、兔子、团、推动、推广、拖、托、脱离

W:挖、哇、歪、外地、外交、外面、弯、完整、网球、往往、望、忘记、微笑、危害、危机、违反、围、围绕、维护、委员、尾巴、未、未来、味道、胃、喂、位置、卫生、卫星、温度、温暖、文件、文明、文物、文字、闻、稳、稳定、问候、握、污染、屋、无、无论、无数、无限、武器、武术、雾、物价、物质、误会

X:西北、西部、西餐、西方、西瓜、西红柿、西南、西面、吸、吸收、吸烟/抽烟、吸引、牺牲、洗衣机、系统、戏、细菌、细心、下班、下面、吓、掀、先后、先进、鲜、鲜花、纤维、闲、显得、显然、显著、现代化、现实、形象、献、县、羡慕、限制、线、相、相当、相反、相互、相似、相同、香肠、香皂、箱子、乡、乡下、详细、想法、想念、想像/想象、响应、享受、项、项目、象、消费、消化、消灭、消失、晓得、小伙子、小麦、小朋友、小说、小心、小学、校长、笑话、效果、效率、歇、斜、血、新鲜、心得、心情、心脏、信、信心、星星、兴奋、形成、形容、形式、形势、形象、形状、行、行动、行李、醒、兴趣、性、性格、性质、姓名、兄弟、胸、雄、雄伟、熊猫、修、修改、修理、虚心、许、宣布、宣传、选、选举、选择、学、学费、学期、学术、学问、血液、寻找、训练、迅速

Y:压、压迫、牙、牙刷、盐、严格、严肃、严重、研究所、延长、沿、眼、眼镜、眼泪、眼前、演、演员、咽、阳光、仰、养、样、邀请、腰、摇、咬、要紧、爷爷、业务、业余、叶子、夜里、夜晚、

一、一半、一边、一„也„、一方面„一方面„、一齐、一生、一时、一同、一下子、一致、一道、医务室、医学、依靠、移、移动、仪器、疑问、已、以、以及、以来、以内、以上、以外、以下、意外、意志、议论、异常、因此、因而、因素、银、引起、印、印刷、印象、英雄、英勇、应、应当、营养、营业、迎接、影子、应用、硬、拥抱、拥护、勇敢、勇气、用不着、用处、用功、用力、优点、优良、优美、优

26 秀、悠久、由、由于、油、游览、游泳池、有的是、有

(一)点儿、有关、有利、有力、有趣、有时、有效、有用、右边、于、于是、雨衣、与、语调、语气、语音、羽毛球、玉米、遇、遇见、预备、员、原料、原因、原则、圆珠笔、愿望、院、院长、院子、约、约会、越„越„、越来越„、阅读、阅览室、允许、运、运动会、运动员、运输、运用

Z:杂、杂技、灾、灾害、暂时、赞成、遭到、遭受、糟糕、造、造句、责任、则、增长、扎、摘、窄、粘、展出、展开、展览会、战斗、战胜、战士、战争、章、涨、丈、丈夫、招待、招待会、招呼、着、照、照常、照片/相片、召开、折、哲学、这边、真理、真实、针、针对、阵、睁、征求、争、争论、争取、整个、整理、正、正常、正好、正式、政策、证明、支持、支援、之后、之前、之上、之下、之

一、之中、织、职工、职业、直、直、直到、直接、植物、执行、值得、指出、指导、指挥、指示、止、只是、只要、只有、至、至今、至少、制定、制订、制度、制造、秩序、质量、治、中餐、中心、中央、中药、终于、种子、种、重大、重点、重量、重视、周到、株、逐步、逐渐、竹子、煮、主动、主观、主人、主任、主席、主张、著名、著作、住院、祝贺、抓、抓紧、专家、专门、专心、专业、转变、转告、转、庄稼、庄严、撞、状况、状态、追、准、准确、准时、捉、资料、资源、紫、仔细、自、自从、自动、自费、自觉、自然、自我、自学、自由、综合、总结、总理、总统、走道、组、钻、钻研、醉、最好、尊敬、遵守、左边、左右、做法、做客、做梦、作家、作品、作为、作文、作用、作者、坐班、座谈、座位。

目录:

27

推荐第3篇:元旦舞台剧剧本全本

旁白:

岁月总是在时间的推动下,不知不觉的又走过一个年头,时代在不断进步,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个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到处都是活力与青春的交织,到处都是生命所谱写的辉煌。

角色:男A

--杨枫,男B(富家子弟)--叶磊,男C(富家子弟)--刘天豪,跟班A,跟班B,男--叶父

女A(卖花姑娘)--方倩,女B--叶若凝(叶磊的妹妹),女C--班主任,

旁白:生活就像一杯水,无论什么样的风吹草动,总会掀起一阵阵涟漪,这个故事就开始在一次平凡的开学。

第一幕

杨枫背着行李,从后台走上,边走,边四处寻找着什么……

pS:要求,杨枫的衣着最好是要朴素一点,布鞋啦什么的不可以少~

杨枫:你好,请问这里是南通吧?您知道南通大学怎么走?

路人A:哦,这里是南通,南通大学?你打的不就知道了吗?问什么路啊?

杨枫:打的?打什么的啊?(很茫然)

路人A:运,火星来的?这年头居然还有人不知道打的?

杨枫:我刚刚从家里过来,我们那里没有打的这个东西。

路人A:原来是个乡巴佬(小声状),哦!南通大学啊,你直走,左转走30分钟,再右转,再左转,然后再走10分钟就到了。(说完逃走般的下场)

杨枫:唉~我还有谢谢……你呢……(语气短短续续……)难道城里人都这么热情?

说完,背着行李在台上走几步

第二幕

(有一张桌子,安排一名临时演员充当

收费老师)

杨枫来到南通大学

杨枫:这里就是南通大学,可真大,人还真多,比我们村那个小学堂大多了。(东张西望)

杨枫走到收费处停了下来:收费处!老师,这里是交学费的地方吧?我是来交学费的。

老师慢慢的把头抬起来:你?录取通知书呢?拿来看看。

杨枫:哦~对,通知书(立刻打开行李寻找通知书),老师给您,你看一下!

老师:嗯,杨枫,好的,你等一下,我给你看一下多少钱。

杨枫:好的。不着急。(然后继续向四周张望,长这么大第一次到城市来的杨枫被城市的景色所吸引住了,丝毫没有感觉到从旁边路过的学生抛来异样的眼光。)

老师,杨枫是吧,一年是(找个知道的人填)元整。

杨枫:好的,老师你等一下,我给您拿。(说着,杨枫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包钱,里面有两个袋子,杨枫吧大的袋子拿出来,然后把小袋子有放回口袋里,小心翼翼的打开钱袋,然后是里面是一叠碎钱)

老师:怎么是这些钱(语气有些抱怨)

杨枫不好意思的说:不好意思老师,给您添麻烦了,这些是我父亲凑来的……

老师:哦,没事,我给你数数。

杨枫站在一边有一点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又有人过来报名

叶磊在叶父的陪同下走上台

叶父:小磊啊,上了大学记住一定要认证学习,老爸的公司以后就指望你了,别去玩什么音乐,玩什么篮球,钱!钱!这个世界只有钱才是万能的!其他的都是没用的……

叶磊很不耐烦的走在前面,叶父不停的唠叨着:你烦不烦?

叶父一顿:嗯?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还不是为了你好?从小到大,我给你上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老师的,不就是为了让你有出息,大学毕业以后来子承父业,继承我的公司吗?这有什么不好?

叶磊:我不要听,我不要你管!(说着一把抢过包,走到收费处。叶父紧跟其后。)

叶父:你这孩子!

老师:数好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里是你的宿舍号码,你去领生活用品吧。(好不容易,老师把钱数好了。)

杨枫:好的,谢谢你老师。(杨枫拎着行李走下台)

老师:下一位!(灯灭!)

第三幕

地点:宿舍

杨枫:有人吗?

刘天豪正在宿舍只会跟班A,B整理床铺:谁啊?(去开门)

刘天豪:你谁啊?有什么事情吗?

杨枫:你好,我是这个宿舍的,我叫杨枫,很高兴认识你。(说着,杨枫伸出手)

刘天豪看看了杨枫:哼,我叫刘天豪(然后转身走进宿舍)嘴里嘀咕着:怎么和一个穷鬼一个宿舍!

杨枫有点尴尬,但是还是拎着行李进了门。

叶磊紧跟其后:这里是503吗?

杨枫:是啊,你也是503的吗?你好,我叫杨枫!

叶磊:你好,我叫叶磊。

杨枫:啊,你就是刚刚排在我后面的人。原来我们一个宿舍啊?

叶磊:是吗?刚刚没有太注意。

跟班A,B走到刘天豪面前:老大,已经弄好了,还有没有其他事情?

刘天豪看了看杨枫:没有了,你们先走吧。

三个人分别坐了下来

刘天豪:我叫刘天豪,

叶磊,你好,我叫叶磊!

刘天豪:只可惜,这个宿舍因为一个穷鬼,味道变的很混浊。

杨枫猛的站起来:你!!!

刘天豪依然冲杨枫:哼!我最讨厌穷鬼!

杨枫欲动手,叶磊连忙拉住杨枫:“冷静一点。”

杨枫一甩手,冲出宿舍

第四幕

旁白:

距离开学已经2个多月了,杨枫每天在刘天豪的冷嘲热讽中过着不算平静的生活,因为刘天豪的关系,他只有努力学习。而因为叶磊也总是帮助杨枫,杨枫和叶磊成为不错的朋友。

叶磊家

叶父:你怎么还在玩什么音乐?我不是说过了?不准玩!!

叶磊:凭什么?我不要你管!

叶父:你说什么?整天玩这种没用的东西!我怎么嘱咐你的?

叶磊:我才不要继承你的什么公司,我只要我的音乐!

叶磊和父亲激烈争吵着

叶若凝(上场):爸……哥……

两人对叶若凝置之不理

叶父:我给你报了财经培训,今天下午开始上课!

叶磊:我上音乐课,没时间!

叶父:音乐课我已经给你退了,下午1点开始上课!

叶磊:什么?你!!(叶磊气不过,拎着东西冲出家门!)

叶若凝:唉!哥哥!!爸爸!你也真是的!!

说着追出门去!

(灯暗)

第五幕

广场

方倩:先生,你卖花吗?

先生,给你女朋友买朵花吧!

先生……

方倩捧书和花篮在台上奏动,刘天豪从另外一边上,然后两人擦肩而撞。

刘天豪:啊哟,那个不长眼的,走路不看。

方倩: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好!

刘天豪:你怎么走路的?道歉,如果道歉有用的话,那么还要警察干嘛?

方倩:我……我……

杨枫上

杨枫:刘天豪!你又在干什么?

刘天豪:怎么到哪里都能遇到你这个穷鬼!

杨枫:你!你说什么?

旁白:虽然杨枫出身贫寒,但他从小都不愿输给别人什么,无论学习或者是其他什么,面对刘天豪的屡次挑衅,杨枫终于爆发了……

(杨枫,方倩)

方倩:你还好吧,谢谢你帮我。

杨枫:嘶,没事,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方倩:对了,你叫什么?我叫方倩。

杨枫:哦!我叫杨枫,这花和书是你的吧(杨枫把书和花捡起来),咦?这不是初中的课本吗?你应该上大学了吧?怎么?

方倩:我……我没有上过学……

杨枫:什么?你家里怎么不给你上学?

方倩:我们家穷,所以我只能借些别人不用的书看。不像你,是一个大学生……

旁白:杨枫愣住了,猛的想起,在家乡,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和方倩一样上不起学,可是杨枫也清楚,他们是多么渴望能上学……这一刻,杨枫心里酸楚极了……

方倩:好了,谢谢你帮我,我该去卖花了,再见。(转身准备走……)

杨枫:哎!方倩!

方倩转过身:什么事?

杨枫:你……我……你以后还在这里卖花吗?

方倩:是啊?我一般都在这里,怎么了?

杨枫:哦……哦,没什么,那么再见!

说完飞快的走了

第六幕

宿舍

叶磊坐在宿舍摆弄吉他,这个时候杨枫回来了

杨枫:小磊,你在啊!(捧着一叠书回来)

叶磊:嗯……

(头抬了一下,然后又很快的低下,然后又突然抬起来)

你的脸怎么了?怎么肿了?你和别人打架了?

杨枫摸摸脸,尴尬的笑了笑:没事,不小心摔的。

叶磊走了过来:你可别骗我,你一定是和别人打架了。

这个时候,刘天豪也回来了

刘天豪走进门发现杨枫和叶磊都在,走到自己的位置上,重重的对杨枫:哼了,一声。

叶磊这个时候发现刘天豪的脸上也有伤,顿时明白了是怎么一会事情。

刘天豪发现杨枫在盯着他:穷鬼,看什么看?

杨枫:你!还想来是不是?

叶磊:好了,吵什么吵,一个宿舍的,杨枫,走,带你去领略一下明星的魅力,听我妹妹说,周杰伦来开演唱会了~走~

杨枫和叶磊看完表演回来了

叶磊:看来小妹说的没错,周杰伦果然很了不起呢!

杨枫:在城市生活的越久,发现以前的生活是这么的单调!杨枫颇有感慨!

叶磊:咦?刘天豪那小子似乎出去了。对了,小枫,你有想过大学毕业以后干什么吗?

杨枫:毕业以后?没有想过,以前只知道读书,不读书就没有出路,只有种地,现在出来了,我也不知道……

那你呢?做一个商人?

叶磊摇摇头:不,我一点都不想成为一个商人,我甚至讨厌商人。猛的抬起头:我,我要做一名歌手,我想拥有自己的乐团,拥有自己的音乐!

旁白:看着叶磊,杨枫又一次迷茫了,自己的未来又在什么地方呢?

第七幕

广场

方倩正在卖花

杨枫拿着几本书走来

杨枫:方倩!

方倩转过身:杨枫,你怎么来了?

杨枫走到方倩跟前把书交给方倩:给你。

方倩:这是……是什么?

杨枫:这是我以前上学时候的书,还有笔记,相信对你会有用。

方倩:这怎么好意思呢?

杨枫:你拿着吧,反正我上大学了这些都没有什么用处。

方倩:那……谢谢你了……

杨枫点点头:嗯……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方倩看着书:啊……哦,好的,再见……

(两个人从两边下)

叶磊背着吉他从左边上来

叶若凝从后面追上来:哥!你真的打算和爸爸脑浆?你今天把爸爸气得血管都暴出来?

叶磊:小凝!你也认为我应该去继承他的公司?我热爱我的音乐!我不会放弃的!

叶若凝:可是!哥!你也知道……

叶磊打断她: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很期待我能继承他的公司,他奋斗了大半生,不希望后继无人!可是我不是他的梦想,我是我,我有我的人生!不用他气我安排!!

叶若凝:哥!哥!哥!(两人下)

邮递员:方倩,方倩的信件。

方倩:谁给我寄信?汇款单??

方倩同学,通过相关部门得知你的家庭无力支付你的上学费用,特寄人民币

2000元,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落款:易木!

方倩:易木是谁啊?不过我终于能上学了!!太好了!!爸!妈!我可以上学了!!(跑下)

宿舍

叶磊从外面回来,杨枫正在边吃午饭边看书

叶磊:小枫在吃饭啊?

杨枫:嗯,你回来了?(又啃了一口)

叶磊:嗯,你怎么在吃馒头?这个东西很没有营养的!

杨枫立刻把馒头收起来:没有,偶尔吃一**!

同时,刘天豪也回来了,没有理会二人,自顾自的走到自己的椅子上!

叶磊:难道你家里没有汇钱过来?我这里有,我先帮你垫?

杨枫忙站起来:真的没事,不用了……我……我还有事情,先走了……说完匆匆的走了

旁白:虽然平时杨枫过的也算清寒,但绝对不至于落到要吃馒头的日子,叶枫心里产生了疑问

刘天豪:这小子已经连续二个月这个样子。一直都是吃馒头,每次都躲起来吃。让我撞见好几次了,不知道在干什么?

叶磊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杨枫离开的方向默默沉思!(灯暗)

第八幕

宿舍,叶磊一个人在整理东西。杨枫匆匆忙忙跑了进来。

叶磊:你回来了?

杨枫只是“嗯”了一声,匆匆忙忙的拿了东西就走,因为走的太过匆忙,没有注意掉落了一张纸在地上(这个是细节,一定要把握好……)

叶磊:怎么回事?和掉了魂一样?(然后发现地上的纸)杨……枫……

算了,已经走了,这是什么啊?汇款收据?这里地址是……

这不是他家的地址啊?他把钱都汇到哪里去了?而且这个还是本市的地址!

旁白:叶磊决定把这件事情弄清楚……(灯暗)

叶磊按照地址找到方倩的家

叶磊:有人吗?(敲门)

方倩跑过来:来了,请问你找哪位?

叶磊看看方倩:你认识杨枫吗?

方倩:认识啊?怎么了?

叶磊拿出汇款收据: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方倩:汇款单?易木?你认识易木?

叶磊:我也想知道是什么回事?你知道杨枫去哪里了吗?

方倩:刚刚他送书过来给我的,然后,他说他去看别人打球去了……

叶磊:那我们去球场找他,事情我路上和你说。

叶磊:杨枫!

杨枫:小磊,方倩,你们怎么在这?也来看打球吗?

方倩,我来找你,或者说,我来找易木!

杨枫:啊……你怎么……

叶磊:拿去吧,下一次收收好,别匆匆忙忙的搞掉了!

杨枫看了看叶磊手里的汇款单:我……

方倩:好了,什么都不要说了,你也不是有钱人呢。所以以后你不用再给我汇钱了!

杨枫:可是你要上学的!

方倩:那也不能让你天天吃馒头啊!

杨枫:你不知道,在我的家乡,有很多和你一样的人,他们渴望上学,他们希望上学,可是,我们那里很穷,所以我……

方倩:不!我不能让你挨饿啊!(刘天豪上)

刘天豪:方倩的学费,我来负责吧!

杨枫:你?

刘天豪:其实,我并不讨厌穷人……只是……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父母总是忙于工作,他们从来都不过问我的生活,总是匆匆的回家,又匆匆的走,只有一个保姆的儿子陪我一起长大,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出车祸,因为家里没有钱,所以他……

我好恨!为什么他们家没有钱?如果他家有钱,他就不会……

旁白:谁都没有想到,原来刘天豪的内心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刘天豪:杨枫,以前都是我不对,请你原谅!所以,方倩的学费我来出!

杨枫看着刘天豪:小磊说得多,大家一个宿舍的,何必呢?不替方倩谢谢你!

两只手握在了一起……

第九幕

宿舍

杨枫,叶磊。刘天豪正在聊天

叶磊:最近,易木可是风头很大哦~当代莫文隋哦~叶磊用手肘顶顶刘天豪。

刘天豪:得了,你就别排挤我了,还算不是小枫同志的功劳!

杨枫:好事是你做的,怎么变成我的功劳了?

刘天豪:要不是这个吃馒头帮人的行动,哪里有我这个冒牌的易木啊?

这时叶父冲了进来!

叶父:叶磊!财经课你居然一次都没有去!!

叶磊的脸色瞬间变了:我说过了,除了音乐,我什么都不要!

叶父:反了你,我告诉你,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叶若凝跟了过来:爸!

叶磊:我是绝对不会去的!甩门就走!

叶父:回来,你要是这么走了,以后就别叫我爸爸!!

叶磊猛的一怔!然后头也不回的走!!

叶若凝:哥哥!

叶父:忤逆子啊!!

杨枫:伯父……

;

叶若凝:爸,我不是和你说过吗?别逼哥哥!你……

叶父:我怎么了?我什么都为他想好了,路也给他铺好了,我有错吗?

叶若凝:可是,爸……

杨枫:伯父,你

有问过叶磊自己的想法吗?

叶父:他?他能有什么想法?他还是一个孩子能有什么想法?无非是要玩而已!

杨枫:伯父,他已经不是孩子了……他有自己的梦想!走,我带你们去找叶磊!

杨枫:伯父,你看到没有,叶磊在上面是多么开心,这里的一切都是他的梦想,你问过他吗?

叶父望着叶磊

叶若凝:爸……

叶父叹了一口气:哎,我老了,以后你们的事情,你们自己去吧!

叶磊:爸!!!

叶父:不过别高兴的太早,既然你坚定了梦想走一直给我好好的走下去!做出一点样子出来给我看看!否则,你还是给我回来继承我的公司!!

叶磊:谢谢爸……

所有演员陆续上台

杨枫:没有爱心的人生灰暗无色。

叶磊:没有梦想的人生迷茫无助。

杨枫:别让你的生活无助,别让你的人生无色!

所有演员:用你们梦想,你的爱心,为我们自己,为这个世界,活出属于你们自己的灿烂!!

谢幕!!

推荐第4篇:读全本周易有感

读全本周易有感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周易中的所有卦象也不只是局限于占卜,其中蕴含着生科的人生道理,以下就是我在其中的收获以及领悟:

一、定位人生,自强不息

人生在世,都想有一番作为。然而,成功并不会垂青每一个人。因此,

把握自己有多大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也就是设定自己的人生角色就十分重要了。

我们曾经看到,有些人虽然有权却没有威严之势,有些人却不同。当

初曹操初入官道,只是一个掌管几千人的小官,但他很会当官,把权用足用好,以法度行事,从此便在官场如鱼得水。

定位之后,志向则是一个人成事的根本。任何人欲成就大事业就必须

要先立志向。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还有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也曾说过:“人生绝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惟其如此,我们应该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说得很好,说得全面朴实,说得一语中的,也正是这简介的言语不难让我们懂得志向是立业的奠基石。

二、摒弃浮躁,厚德载物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

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利的斗争极其复杂,有事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练自己的一致,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龙蛇之蜇,以求存也”,也正是这个道理坚忍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能量,一个人的意志力。

西汉时期的淮阴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还有著名的

韬光养晦的故事,这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故事。楚庄王通过数年的暗中观察与摸索,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为以后成就的霸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想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克己复礼的典故,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小

不忍则乱大谋”的深刻含义吧。

三、团结互助,宽宏无私

人在社会上总是要与别人交往的,怎样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事,往

往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处事能力和道德品格。晋代的皇甫谧虽出身官宦人家,但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他亲自耕田种地,供着清贫的生活。他有一个表兄叫梁柳,家庭状况也很一般。梁柳和皇甫谧的关系一直很好,后来梁柳升官了,别人都让皇甫谧准备美酒佳肴来宴请梁柳,但他依旧像过去一样,粗茶淡饭,两人促膝长谈,彼此珍视他们之间的友谊 。

这个故事无非是要告诉我们,做朋友要无时不刻真是彼此之间最真实

最纯洁的友谊,不应该为权利所左右,而往往现在的人们,名利观念太重以至于所谓的朋友不过是相互利用,互相猜疑。试问如果目的不纯,这个朋友又怎么配拥有友谊。

四、锲而不舍,恒法自然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也懂得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

也许,我们可以把生活比做一块土地,把我们自己比做是生活的“掘

井人”。要做一句成功的掘井人,必须得有求实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像画面上那位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的掘井家,我们是很难想象他能挖出一口“井”来的! 古希腊的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抱着尝试的心理,是那些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人的愚蠢的做法。”是这样的。要知道世界是多么广大,要做的事情是多么的繁多,而每一件事要做成功又是怎样的艰难,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勇气,那简直是万难成事。数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第五公理,引来多少人想要证明它。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毅力,因此

总是归于失败。相反,如果人能抱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信念,情况就会改观。当年,正当许多人哀叹第五公理无法论证时,却有两名坚毅的德国科学家一举将它征服。这说明:事业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有不折不挠的斗志;掘井能否成功,在于是否能锲而不舍!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而我们有些人,看到画家,想学绘画;看到音乐家的风度,又想学音乐„„见异思迁,这就是某些人难以成功的致命伤。他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愿多下功夫。“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告诫过我们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

不是愿意见异思迁,而是我们工作难以做出什么成就。”工作平凡,表面上看上去是可以做“锲而舍之”的借口。但是,有哪一种伟大不是从平凡中脱胎而来的呢?时传祥是一个掏粪工人,好像他一辈子也不会做出什么成就的,但是他勤勤恳恳,踏实工作,受到人民的称赞,为劳动者树立了榜样,这不就是成就吗?他挖出了一口最美好的人生之井! 我们这些青年人不久就要走向社会了,每个人的岗位不同,有的工作“平凡”些,有的工作“不平凡”些,但是,我们都该记住,是否能做出成就,在于有没有坚毅不拔的决心。

五、面对艰难,勇往直前

人生如一片汪洋大海,就要像轮船一样乘风破浪;人生如一片深远蓝

天,就要像雄鹰一样搏击云霄;人生如一座摩天山峦,就要像攀登者一样不畏艰难;人生如一重险关,我们则要做一名挑战者,不怕艰险,永不退缩。

生活中有苦有甜,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成功也有失败,自然也少

不了挫折和磨难。

美国著名总统林肯一生都在面对挫败,时时刻刻与失败和困难作斗

争,作挑战 。他8次竞选8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面对这些,他并没有放弃,把一次次的失败当作一块块垫脚石,最终成为美国历史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要永不退

缩,勇往直前。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一句话:“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不错的,因为有毅力,居里夫妇才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因为有毅力,爱迪生才经历一千多次试验,发明出了电灯;因为有毅力,司马迁才经历磨难著称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史记》;因为有毅力,李时珍历时27年才有了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的问世;因为有毅力,唐朝高僧玄奘才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到达印度天竺。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艰难困苦,关键要看你怎样看待它,你若把它背在肩上 ,那么它就成了你前进的负担。相反,你若把它垫在脚下,那么,他就成了你进步的阶梯。

困难不等于成熟,但催化成熟,困难不等于成就,但激越成就。要正确的对待困难,用于与其作斗争,永不畏惧、永不退缩,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这才是生活中的真理!

这次大学生寒假读书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它使我在课余时间拓宽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

正所谓:读一本好书,品一段人生。书籍,是知识的积累,是知识的总结,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人类灵魂的结晶。

读书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意义是重要的,任何一名学生都不能低估书籍的价值。书,好比是知识的宝库;而读书则好比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读书,在你的生活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的生存,必须在人体内汲取丰富的营养;人要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符合社会,不得不为自己汲取丰富的营养,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因为书是你的营养品,读书,则是你汲取那些极其丰富的营养。知识的积累,也就是书籍的积累,书是人类获得进步的阶梯。是与墉俗脱离的必然原因。林语堂不是这样说过:“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他还说:“之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读书,是你继承知识,考入大学的一条主要途径。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大学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人生的一条小路,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经过此地的命运,但大多数青年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必须读书,而且要大量的阅读。金圣叹说过,天下才子必读书的壮语豪言。如果你不读书,那么在你成才的道路上就

只能用一条腿姗姗而行。你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你的人生也是一个过程,你的读书生涯更是一个过程。读书可以让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可以使你开阔视野,可以使你明理,还可以激发或坚定你对科学文化奥秘进一步探索的信念。同时,书也是你写作的源泉。

读书,不仅是为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是为了提高你的写作能力。读和写是相互关联的,难道这一切的形成不是为以后的工作积累最有利的资本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们必须在我们年少时,学出一技之长。西汉的刘向曾对看书学习会给人们带来光明这个问题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少儿好学,如出之际;壮儿好学,如月中之光;老儿好学,如炳烛之明。”

推荐第5篇:读全本周易有感

读全本周易有感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周易中的所有卦象也不只是局限于占卜,其中蕴含着生科的人生道理,以下就是我在其中的收获以及领悟:

一、定位人生,自强不息

人生在世,都想有一番作为。然而,成功并不会垂青每一个人。因此,把握自己有多大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也就是设定自己的人生角色就十分重要了。

我们曾经看到,有些人虽然有权却没有威严之势,有些人却不同。当初曹操初入官道,只是一个掌管几千人的小官,但他很会当官,把权用足用好,以法度行事,从此便在官场如鱼得水。

定位之后,志向则是一个人成事的根本。任何人欲成就大事业就必须要先立志向。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还有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也曾说过:“人生绝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惟其如此,我们应该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说得很好,说得全面朴实,说得一语中的,也正是这简介的言语不难让我们懂得志向是立业的奠基石。

二、摒弃浮躁,厚德载物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利的斗争极其复杂,有事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练自己的一致,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龙蛇之蜇,以求存也”,也正是这个道理坚忍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能量,一个人的意志力。

西汉时期的淮阴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还有著名的韬光养晦的故事,这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故事。楚庄王通过数年的暗中观察与摸索,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为以后成就的霸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想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克己复礼的典故,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深刻含义吧。

三、团结互助,宽宏无私

人在社会上总是要与别人交往的,怎样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事,往往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处事能力和道德品格。晋代的皇甫谧虽出身官宦人家,但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他亲自耕田种地,供着清贫的生活。他有一个表兄叫梁柳,家庭状况也很一般。梁柳和皇甫谧的关系一直很好,后来梁柳升官了,别人都让皇甫谧准备美酒佳肴来宴请梁柳,但他依旧像过去一样,粗茶淡饭,两人促膝长谈,彼此珍视他们之间的友谊 。

这个故事无非是要告诉我们,做朋友要无时不刻真是彼此之间最真实最纯洁的友谊,不应该为权利所左右,而往往现在的人们,名利观念太重以至于所谓的朋友不过是相互利用,互相猜疑。试问如果目的不纯,这个朋友又怎么配拥有友谊。

四、锲而不舍,恒法自然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也懂得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

也许,我们可以把生活比做一块土地,把我们自己比做是生活的“掘井人”。要做一句成功的掘井人,必须得有求实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像画面上那位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的掘井家,我们是很难想象他能挖出一口“井”来的! 古希腊的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抱着尝试的心理,是那些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人的愚蠢的做法。”是这样的。要知道世界是多么广大,要做的事情是多么的繁多,而每一件事要做成功又是怎样的艰难,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勇气,那简直是万难成事。数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第五公理,引来多少人想要证明它。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毅力,因此

总是归于失败。相反,如果人能抱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信念,情况就会改观。当年,正当许多人哀叹第五公理无法论证时,却有两名坚毅的德国科学家一举将它征服。这说明:事业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有不折不挠的斗志;掘井能否成功,在于是否能锲而不舍!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而我们有些人,看到画家,想学绘画;看到音乐家的风度,又想学音乐„„见异思迁,这就是某些人难以成功的致命伤。他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愿多下功夫。“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告诫过我们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是愿意见异思迁,而是我们工作难以做出什么成就。”工作平凡,表面上看上去是可以做“锲而舍之”的借口。但是,有哪一种伟大不是从平凡中脱胎而来的呢?时传祥是一个掏粪工人,好像他一辈子也不会做出什么成就的,但是他勤勤恳恳,踏实工作,受到人民的称赞,为劳动者树立了榜样,这不就是成就吗?他挖出了一口最美好的人生之井! 我们这些青年人不久就要走向社会了,每个人的岗位不同,有的工作“平凡”些,有的工作“不平凡”些,但是,我们都该记住,是否能做出成就,在于有没有坚毅不拔的决心。

五、面对艰难,勇往直前

人生如一片汪洋大海,就要像轮船一样乘风破浪;人生如一片深远蓝天,就要像雄鹰一样搏击云霄;人生如一座摩天山峦,就要像攀登者一样不畏艰难;人生如一重险关,我们则要做一名挑战者,不怕艰险,永不退缩。

生活中有苦有甜,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成功也有失败,自然也少不了挫折和磨难。

美国著名总统林肯一生都在面对挫败,时时刻刻与失败和困难作斗争,作挑战 。他8次竞选8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面对这些,他并没有放弃,把一次次的失败当作一块块垫脚石,最终成为美国历史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要永不退

缩,勇往直前。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一句话:“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不错的,因为有毅力,居里夫妇才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因为有毅力,爱迪生才经历一千多次试验,发明出了电灯;因为有毅力,司马迁才经历磨难著称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史记》;因为有毅力,李时珍历时27年才有了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的问世;因为有毅力,唐朝高僧玄奘才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到达印度天竺。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艰难困苦,关键要看你怎样看待它,你若把它背在肩上 ,那么它就成了你前进的负担。相反,你若把它垫在脚下,那么,他就成了你进步的阶梯。

困难不等于成熟,但催化成熟,困难不等于成就,但激越成就。要正确的对待困难,用于与其作斗争,永不畏惧、永不退缩,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这才是生活中的真理!

这次大学生寒假读书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它使我在课余时间拓宽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

正所谓:读一本好书,品一段人生。书籍,是知识的积累,是知识的总结,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人类灵魂的结晶。

读书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意义是重要的,任何一名学生都不能低估书籍的价值。书,好比是知识的宝库;而读书则好比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读书,在你的生活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的生存,必须在人体内汲取丰富的营养;人要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符合社会,不得不为自己汲取丰富的营养,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因为书是你的营养品,读书,则是你汲取那些极其丰富的营养。知识的积累,也就是书籍的积累,书是人类获得进步的阶梯。是与墉俗脱离的必然原因。林语堂不是这样说过:“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他还说:“之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读书,是你继承知识,考入大学的一条主要途径。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大学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人生的一条小路,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经过此地的命运,但大多数青年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必须读书,而且要大量的阅读。金圣叹说过,天下才子必读书的壮语豪言。如果你不读书,那么在你成才的道路上就

只能用一条腿姗姗而行。你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你的人生也是一个过程,你的读书生涯更是一个过程。读书可以让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可以使你开阔视野,可以使你明理,还可以激发或坚定你对科学文化奥秘进一步探索的信念。同时,书也是你写作的源泉。

读书,不仅是为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是为了提高你的写作能力。读和写是相互关联的,难道这一切的形成不是为以后的工作积累最有利的资本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们必须在我们年少时,学出一技之长。西汉的刘向曾对看书学习会给人们带来光明这个问题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少儿好学,如出之际;壮儿好学,如月中之光;老儿好学,如炳烛之明。”

推荐第6篇:[剧本] 《打金枝》(全本)

[剧本] 《打金枝》(全本)

物:郭子仪

郭夫人

昭仪公主

众兄弟

第一场

寿 堂

侯(引):天上神仙府,地下王侯家。

(白):今是王爷与夫人寿诞之日,命我设席挂画,安置已毕,王爷,夫人来也。

(郭子仪,郭夫人上) 郭子仪(诗):天增岁月人增寿, 郭夫人(诗):春满乾坤福满门。(同坐) 郭子仪(诗):二十年间战不休, 郭夫人(诗):保主江山除君忧。 郭子仪(白):位列王侯爵禄厚, 郭夫人(白):荣华富贵乐悠悠。 郭子仪(白):老夫汾阳王郭子仪。 郭夫人(白):妾身赵氏。 郭子仪(白):我命中家孩儿清早朝王谢恩,怎么还不见回来?你我先拜祖先。堂侯! 堂

侯(白):有! 郭子仪(白):打扫祖先堂。(拜祖,同上又同下) 郭夫人(白):王爷转上,待妾身拜过。 郭子仪(白):慢慢慢着,你我同是年大之人,望空一拜。

(同拜)

(诗):白马金钩挂两廊, 郭夫人(诗):设席挂画在中堂。 郭子仪(诗):昔日大战昆仑首, 郭夫人(诗):朝王回来笏满床。 郭子仪(白):好一个笏满床。夫人请坐。(同坐)

(内白):众位少爷下朝! 堂

侯(白):待我与你传。禀王爷,夫人,众位少爷下朝! 郭子仪(白):命他们一个个执笏进府。 堂

侯(白):有请众位少爷。 众兄弟(白):爹娘在上,孩儿拜过。 郭子仪(白):(同声)我儿少礼。 郭夫人(白):(同声)我儿少礼。 众兄弟(白):爹娘恩宽。 郭子仪(白):众家孩儿你们下了朝了? 众兄弟(白):(同声)下了朝了。 郭子仪(白):圣上怎样传旨? 众兄弟(白):(同声)圣上赐来寿衣寿幛,免爹爹三日不朝。 郭子仪(白):真乃是圣明天子。 郭夫人(白):有道的明君。 堂

侯(白):宴齐。 郭子仪(白):堂侯看酒,郭暧我儿祭天。 郭

暧(白):酒来!(除郭暧,众兄弟同儿媳拜寿) 大

郎(白):(同夫人)爹娘在上孩儿跪献三杯。 郭子仪(白):(同声)我儿孝心有了,站起来,哈哈哈! 郭夫人(白):(同声)我儿孝心有了,站起来,哈哈哈!

(以下众兄弟均照样拜毕同饮酒)

(内白)传传传! 堂

侯(白):站了,站了!待我与你传!禀王爷,夫人,八位姑爷随带八位姑娘前

来拜寿。 郭子仪(白):讲话向外相传,大堂口现有寿衣寿幛,叫他们望着寿幛拜寿,拜寿已毕,

东庭书院设席,内中军奉陪,外中军元堂侯令。 堂

侯(白):是!下边听着:大堂口现有寿衣寿幛,叫你们望着寿幛拜寿,拜寿已毕,

东庭书院设席,内中军奉陪,外中军元堂侯令。

(内白)传传传! 堂

侯(白):站了,站了!待我与你传!禀王爷,夫人,满朝文武和太学士李白与王

爷拜寿来了。 郭子仪(白):讲话向外相传,大堂口现有寿衣寿幛,叫他们望着寿幛拜寿,拜寿已毕,

西花阁设宴,八位姑爷陪客。 堂

侯(白):是!外边听着:大堂口现有寿衣寿幛,请你们望着寿幛拜寿,拜寿已毕,

西花阁设宴,八位姑爷陪客。这般时候也轮着我与王爷夫人拜寿了。王爷

夫人在上,老奴拜上王爷夫人,多福多寿,万寿无疆。 郭子仪(白):你乃年大戴岁之人,廊下另设一席,畅饮几杯。 堂

侯(白):谢王爷夫人。(堂侯举酒盘跪暧前)三少也举杯奉敬, 郭

暧(白):酒来!爹娘在上,孩儿郭暧举杯奉敬。 郭子仪(白):我儿的孝心。 郭夫人(白):堂前有酒。 郭子仪(白):阖家太平。

(唱):今本是老夫寿诞期, 郭夫人(唱):众孩儿拜寿在筵席。 郭子仪(唱):好一个有道的唐君主, 郭夫人(唱):赐来了寿幛和寿衣。 郭子仪(唱):我有七子并八婿, 郭夫人(唱):富贵寿考世间稀。 郭子仪(唱):老夫要学张公艺, 郭夫人(唱):那张公九世不分居。 大

郎(唱):今本是爹娘寿诞期, 二

郎(唱):我兄弟七拜在筵席。 四

郎(唱):咱都是成双成对的, 五

郎(唱):惟有三哥是独自一。 六

郎(唱):休怪为弟取笑你,怕老婆人儿无面皮。

众 (白):哈哈哈…… 郭

暧(白):好恼!

(唱):郭暧听言心生气,

众哥弟拜寿在筵席。

他都是成双成对的,

自有本宫独自一。

背地里怨声唐昭仪,

你不来拜寿为怎的?

在宫下怎样叮咛你,

你偏偏叫我丢面皮。

怒而不息出府去,

我要和公主辨是非。(下) 堂

侯(白):三爷回来,三爷回来!禀王爷夫人,三爷怒气出府。 郭子仪(白):不好!

(唱):奴才一怒出府去, 郭夫人(唱):诚恐进宫惹是非。 郭子仪(唱):叫夫人快速打探去, 郭夫人(唱):待妾身前去看仔细。(同下) 第二场

打 金 枝 (四彩女引公主上) 昭仪公主(白):侍儿们带路! (唱):头戴翡翠双凤齐, 身穿五彩锦绣衣。 八宝罗裙腰中系, 轻挪莲步往前移。 父王当今为皇帝,

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 公公就是那郭子义, 他三子郭暧是御女婿。 汾阳王今日寿诞期, 众哥弟拜寿在筵席。 他都是成双成对的, 单丢下附马独自一。 他叫我过府拜寿去, 我想此话无道理。 自古皇朝有纲纪, 那有个为君拜臣的。 侍儿们将红灯高挂起, 等驸马回宫来再摆宴席。 郭

暧(唱):酒席筵前生了气, 要与贱人见高低。 手捶胸来脚踏地, 怒发冲冠锁双眉。 低头来在宫门里, 一对红灯挂的奇。 不见红灯不生气, 见红灯叫我恼心里。 气恨恨将灯打落地, 看她把我能怎的。 未吃酒假装有醉意, 见了公主论是非。 (进门,生气站一旁) 昭仪公主(唱):一见驸马上了气, 不知和谁惹是非。 那家文武得罪你, 后宫院我对父王提。 郭

暧(唱):我未和谁惹闲气, 当朝驸马谁敢欺。 我今有言来问你, 你且与我说来历。 今是我父寿筵期, 众哥弟拜寿在筵席。 他都是成双成对的, 惟有本宫独自一。 在宫下怎样叮咛你, 你不去拜寿为怎的? 昭仪公主(唱):驸马讲话无道理, 听我把话说来历。 自古皇家有纲纪, 那有为君拜臣的。 休怪你妻取笑你, 你本是牧牛放马的。 郭

暧(白):好恼! (唱):骂声昭仪太无理, (郭子仪郭夫人:带校尉上) 郭 子 仪(白):校尉们!一同进宫。 郭

暧(唱):本宫把话说来历。 你父江山从何起? 是我郭家挣下的。 动不动你讲君臣礼, 难到你不是郭家妻。 我的父寿辰你全不理, 还说我是牧牛放马的。 凭着你的金枝女, 把我全没在眼里。 越说越恼越生气, 打了你看你能怎的。 我今宫下打了你, 看你父活剥了我的皮。

(打介)恨不得一拳打死你! (郭子仪郭夫人带校尉上) 郭 子 仪(白)(见状气介)哈哈!嘿嘿!校尉们!将奴才绑了!郭 夫 人(唱):奴才做事太无理,

(校尉绑介同下) 气的老身好着急。 走上前来忙施礼, 公主不必泪悲啼。 奴才大胆得罪你, 老身与你双屈膝。 我儿郭暧不成器, 莫和奴才较高低。 昭仪公主(唱):婆婆莫跪你请起,(扶夫人起) 哎!婆婆呀!媳妇把话说来历。 你的儿子太无理, 将我拳打又脚踢。 辞别婆婆出宫去, 见了父王诉委屈。 郭 夫 人(白):(拦挡)公主去不得! 昭仪公主(白):婆婆说是撒手! 郭夫人(白):去不得! 昭仪公主(白):撒手!(推夫人倒地) 苦呀!(下)

郭 夫 人(唱):公主执意出宫去, 倒叫老身操心里。 王爷绑子上殿去, 唐天子未必斩女婿。(下) 第三场

辈 舌 唐

王(白):梓童! 皇

后(白):万岁! 唐

王(白):随上些! (唱):孤坐江山非容易, 皇

后(唱):全凭文武保社稷。 唐

王(唱):安禄山造反兵马起, 皇

后(唱):十万里江山好危急。 唐

王(唱):多亏太白学士李, 皇

后(唱):才搬来大将郭子义。 唐

王(唱):老皇兄费尽千条计, 皇

后(唱):为国家出尽了汗马力。 唐

王(唱):有为王回长安满心欢喜, 皇

后(唱):当殿上才把他官职来提。 唐

王(唱):封他为汾阳王作官朝里, 皇

后(唱):金枝女许郭暧是他儿媳。 唐

王(唱):今本是郭皇兄寿辰之喜, 皇

后(唱):赐寿礼和寿幛还有寿衣。 唐

王(唱):君妃打坐深宫里, 皇

后(唱):侍女们取来象牙棋。 (两人下棋) 昭仪公主(唱):可恼驸马太无理, 在宫院无故把我欺。 把头上翡翠打下地, 在身上扯破龙凤衣。 怒气不息进宫里, 那是父王龙母, 哎哎哎!

我见了父王龙母哭啼啼! 唐

王(唱):见得皇儿泪悲啼, 皇

后(唱):无辜伤心为怎的? 唐

王(唱):是那家姨母得罪你? 皇

后(唱):进前来对你父王提。 昭仪公主(白):哎!父王龙母! (唱):金枝女在宫中珠泪悲啼, 唐

王(白):不要啼哭。 皇

后(白):缓缓的讲来。 昭仪公主(唱):尊父王和龙母且听仔细! 唐

王(白):想是父王将儿惹下了,对你龙母去讲。 皇

后(白):阿……是呀,想是你父将儿惹下了,你来对龙母讲说。 昭仪公主(白):哎!龙母! (唱):我父王不曾惹了我。 皇

后(白):你父王并未惹下我儿,想是龙母我将儿惹下了,去,对你父王讲说。 唐

王(白):是呀!想是你龙母将我儿惹下了,上前来对父王讲说。 昭仪公主(白):哎!父王! (唱):我龙母也未曾将儿欺。 唐

王(白):父王和龙母都未曾惹了我儿,那个大胆的将我儿惹下了?不要啼哭,缓缓的讲来。

昭仪公主(唱):当朝驸马叫郭暧, 唐

王(白):嗯!郭暧不郭暧,他敢将我儿怎样? 昭仪公主(唱):他吃酒带醉回宫里。 唐

王(白):这是梓童! 皇

后(白):万岁! 唐

王(白):我想驸马招亲以来,言的明白,并不会饮酒。皇儿今天进得宫来 却怎么讲下饮酒二字呢? 皇

后(白):是呀!你我君妃不得明白,问过皇儿才是。 唐

王(白):(同声)这是皇儿! 皇

后(白):(同声)这是皇儿! 昭仪公主(白):父王,龙母! 唐

王(白):(同声)驸马招亲以来,言的明白,他并不会饮酒。今天皇儿回得宫来, 却怎么讲下饮酒二字呢? 皇

后(白):(同声)驸马招亲以来,言的明白,他并不会饮酒。今天皇儿回得宫来, 却怎么讲下饮酒二字呢? 昭仪公主(白):父王龙母,驸马原来不会饮酒,自从招亲以来,你儿宫中有酒,他今天也 吃哩,明天也尝哩。这吃着尝着嘛…… 唐

王(白):(同声)怎么样? 皇

后(白):(同声)怎么样? 昭仪公主(白):他就大喝起来了。 唐

王(白):哦!怎么说驸马原来不会饮酒,自从招亲以来,因我儿宫中有酒,他今天也

吃哩,明天也尝哩。这吃着尝着嘛……他就大喝起来了。 昭仪公主(白):正是得。 唐

王(白):我且问你,驸马饮酒不饮酒,他将我儿敢怎么样? 昭仪公主(白):父王龙母! (唱):今本是他父寿辰期, 众哥弟拜寿在筵席。 他都是成双成对的, 单丢驸马郭暧独自一。 唐

王(白):你众家哥弟都去拜寿,他们都成双成对,怎么只有驸马是一个人,我儿你向

哪里去了? 皇

后(白):是呀!我儿你向哪里去了? 昭仪公主(白):儿我在哩。 唐

王(白):你在哪里? 昭仪公主(白):儿我已在宫下收拾得整理整齐的。 唐

王(白):想必前去拜寿? 皇

后(白):噢!想必是前去拜寿? 昭仪公主(白):儿我…… 唐

王(白):怎么样? 昭仪公主(白):儿我才没去! 唐

王(白):这么说你没去?噢!你原来才是进宫辈舌来了! 皇

后(白):捣起事非来了! 唐

王(白):哼!你公父今天寿辰,你不前去拜寿,却进宫翻起事非来了,真道的该打才是! 梓童!

后(白):万岁! 唐

王(白):你我打坐一旁,莫要睬她! 昭仪公主(白):哎呀父王! (唱):尊声父王莫上气, 听儿把话说仔细。 盘古至今一贯理, 哪有个为君拜臣的。 (白):父王!依孩儿心中思想,咱乃是君他乃是臣,君与臣吗……就拜…… 就拜不得寿! 唐

王(白):皇儿讲话差也!论起国法莫要说起,论起家法人家是你的 公父,你是 人家的儿媳,理应拜寿,却怎么说拜不得呢? 昭仪公主(白):拜不得! 唐

王(白):拜得! 昭仪公主(白):拜不得! 唐 王(白):拜得! 昭仪公主(白):(哭)拜不得呀! 唐

王(白):莫要哭,就是个拜不得,你看好不好? 昭仪公主(白):(笑)好! 唐

王(白):好了对你龙母说去,父王我不爱听,该打才是! (作打势)(退到皇后处) 昭仪公主(白):龙母!依儿心中思想,咱乃君他乃臣,君与臣吗……就拜不得寿。 皇

后(白):皇儿讲话差也!论起国法莫要说起,论起家法人家是你的 公父, 你是人家的儿媳,理应拜寿,却怎么说拜不得呢? 昭仪公主(白):拜不得! 皇

后(白):拜得! 昭仪公主(白):拜不得! 皇

后(白):拜得! 昭仪公主(白):(哭)拜不得呀! 皇

后(白):莫要哭,就是个拜不得,你看好不好? 昭仪公主(白):(笑)好! 皇

后(白):好了对你父王说去,龙母我不爱听,该打才是! (作打势)(退后又前进) 昭仪公主(白):龙母,你对我父王讲去,就说拜不得寿。 皇

后(白):我不去。 昭仪公主(白):你去些! 皇

后(白):我不去。 昭仪公主(白):你,你,你去,你去……(哭) 皇

后(白):好好好,你莫要哭了,我去我去,把你就惯成了!万岁! 唐

王(白):梓童。 皇

后(白):皇儿说来拜不得寿,你也就说上个拜不得。 唐

王(白):这是梓童。 皇

后(白):万岁。 唐

王(白):皇儿不懂得道理,难道你也装糊涂不成? 皇

后(白):妾妃焉能不知,只是皇儿哭得要紧,你说了拜得她又啼哭。 唐

王(白):好好好!就算个拜不得,叫她往下讲来。 皇

后(白):皇儿过来,你父王说来拜不得寿。 昭仪公主(白):你看怎样?我说是拜不得,你总是说拜得拜得,你看,还是个拜不得! 唐

王(白):本来就拜得么。 昭仪公主(白):哎呀父王! (唱):他进宫不施君臣礼,将儿拳打又脚踢。 唐

王(白):怎么?他还敢打我皇儿? 昭仪公主(白):正是! 唐

王(白):梓童! 皇

后(白):万岁! 唐

王(白):你看驸马当真了不得了,竟然打起皇儿来了!你去看是青伤还是红伤? 若有伤痕,定要将驸马杀了!剐了!与我儿出气。 皇

后(白):待我去验,驸马当真了不得了 ,竟然打起皇儿来了!皇儿往前站,叫龙 母看驸马将我儿打得什么伤痕。 昭仪公主(白):龙母,儿有伤哩还验看什么呢! 皇

后(白):龙母我一定要验。 昭仪公主(白):怎么你一定要验?龙母你附耳来(耳语)龙母,儿才没有伤。 皇

后(白):怎么你没有伤?你父王若问,该用何言答对? 昭仪公主(白):你就说有伤哩。 唐

王(白):这是梓童!命你去验皇儿的伤痕,或是青伤,或是红伤却怎么慢慢腾腾 的不见回话呢? 皇

后(白):皇儿说他有伤哩,想必是有伤哩。 唐

王(白):怎么说皇儿说他有伤,想必就是有伤。难道你就没有验看吗? 皇

后(白):我就没有验。 唐

王(白):哈哈!我把你个老不中用的! 皇

后(白):中用的上前。 唐

王(白):闪开!待我去验。皇儿过来待父王验看,驸马将我儿打的是什么伤痕, 若是有伤,父王立刻登殿将郭暧杀了剐了,好与我儿消气。 昭仪公主(白):父王儿有伤哩,我龙母方才验过了,你还验啥呢? 皇

后(白):这哇!我何时可验来! 唐

王(白):你龙母验了父王我不信,还要亲眼验看。 昭仪公主(白):怎么一定要验? 唐

王(白):一定要验! 昭仪公主(白):一定要看? 唐

王(白):一定要看? 昭仪公主(白):一定要验的时节你就与我看看看! 唐

王(白):(看)哎呀梓童! 皇

后(白):万岁。 唐

王(白):驸马当真了不得了,他将我皇儿身上打的嘛…… 皇

后(白):怎么样? 唐

王(白):才没有伤。 皇

后(白):哼!国王家的女儿,进宫辈起舌来了。 唐

王(白):翻起是非来了。 昭仪公主(白):哎父王! (唱):他言说父王江山从何起, 尽都是郭家东挡西杀

南征北剿汗马功劳争下的。 唐

王(白):(背语)好一郭暧这就不是!你夫妻争吵,为何提起孤家的江山来了。 (向昭)往下讲来。 昭仪公主(白):父王,依孩儿心中思想,咱这十万里江山乃是先君爷家留下来的, 他郭家挣了个什么呢? 唐

王(白):皇儿讲话差也,父王这十万里江山,原是人家郭家汗马功劳挣下的, 父王和你龙母才能安然而受之。 昭仪公主(白):哼!留下的! 唐

王(白):挣下的。 昭仪公主(白):留下的! 唐

王(白):挣下的! 昭仪公主(白):(哭)留下的么!留下的…… 唐

王(白):好好好,就是先君爷留下的,你看好不好? 昭仪公主(白):(笑)好! 唐

王(白):好了对你龙母讲说,父王我不爱听。 昭仪公主(白):龙母!依孩儿心中思想,我父王这十万里江山乃是先君爷家留下来的, 他郭家挣了个什么呢? 皇

后(白):皇儿差也,你父王这十万里江山,原是人家郭家汗马功劳挣下的。 昭仪公主(白):哼!留下的! 皇

后(白):挣下的。 昭仪公主(白):留下的! 皇

后(白):挣下的! 昭仪公主(白):(哭)留下的么!留下的…… 皇

后(白):好好好,就是先君爷留下的,你看好不好? 昭仪公主(白):(笑)好! 皇

后(白):好了对你父王讲说,龙母我不爱听。(欲打) 昭仪公主(白):(退而又进)龙母,你对我父王去说。就说是留下的! 皇

后(白):这话我说不了。 昭仪公主(白):嗯!你去! 皇 后(白):我不去。 昭仪公主(白):你去! 皇

后(白):我不去! 昭仪公主(白):你你你去……(哭) 皇

后(白):好好好我去,你在莫要哭了,万岁! 唐

王(白):梓童。 皇

后(白):皇儿说这十万里江山,是先君爷家留下的,你就说是留下的。 唐

王(白):梓童。 皇

后(白):万岁。 唐

王(白):我今天看出你母女的意思来了。 皇

后(白):看出是么意思来了? 唐

王(白):你母女二人打的是通通鼓,展的是顺风旗。 皇

后(白):妾妃焉有不知,只是娃哭得要紧么。 唐

王(白):好!就是先君爷家留下的,叫他往下的讲来。 皇

后(白):皇儿过来。 昭仪公主(白):龙母。 皇

后(白):你父王说来,咱这十万里江山,是先君爷家留下的。 昭仪公主(白):你看,你看怎么样!我说是留下的,你总是说争下的,这到底还是个 留、留、留下的……! 唐

王(白):这本来就是人家争下的。 昭仪公主(白):哎父王! (唱):请父王杀附马与儿出气, 你不杀小郭暖儿我不依。 唐

王(白):这个! (唱):皇儿宫中表心意, 可笑驸马没道理。 你夫妻争吵呕了气, 为何将王的江山提。 他言说王坐江山非容易, 本是他郭家南征北战 东荡西杀汗马功劳争下的。 王这里坐延年辇上殿去, 定要把郭暧斩首级。 皇

后(白):万岁! (唱):劝万岁莫要心生气, 听妾妃把话说仔细。 汾阳王今日寿诞期, 七子八婿摆筵席。

一对对小夫妻都去贺喜, 惟有那三子郭暧独自一。 皇儿撒娇不肯去, 驸马焉能不着急。 兄弟妯娌闲言语, 说的老三红面皮。 回宫与儿论道理, 她必然说话没高低。 说什么纲纪君臣礼, 大言大语把人欺。 说的驸马生了气, 争吵几句难免的。 你休听皇儿一面理, 她撒娇任性翻是非。 漫说驸马还有理, 即就是有罪也斩不得。 万岁江山谁保你,

少不了郭家父子定社稷。 你今不当为别的, 全当为的咱自己。 消一消火来压一压气, 那个岳父大人斩女婿。 只有你坐车辇上得金殿去, 将驸马莫要杀…… 唐

王(唱):王我将他剐了? 皇

后(唱):将他的官职…… 唐

王(唱):王我把他的官职革了? 皇

后(唱):再往上连升三级。 唐

王(唱):梓童讲话没道理, 他不该把王爱女欺。 越思越想越生气, 我定要把郭暧…… (偷看昭仪)

千刀剁万刀剐活剥了皮。 昭仪公主(白):哎哎哎!这怎么当真要杀驸马哩呀!哎父王! (唱):走上前来扯龙衣, 父王莫忙听仔细。 驸马吃酒上了气, 儿不该进宫诉委屈。 龙母说的有道理, 夫妻争吵是常有的。 劝声父王消消气, 斩坏了驸马…… 唐

王(唱):与我儿就把气出了! 昭仪公主(唱):儿我该怎的? 唐

王(白):哈哈哈…… (唱):孤要斩郭暧是假意, 她母女果然着了急。 寡人立刻上殿去, 再叫梓童听仔细。 将皇儿领奔后宫里, 一霎时与驸马加官进级。 皇

后(白):好呀! (唱):听罢言来深施礼, 叫皇儿随娘到后宫里。(下) 唐

王(唱):转回头来叫长隧, 后宫院与王换龙衣。

第四场

绑 子 (二幕前) 郭子仪(内唱):汾阳王绑劣子满腔生气, (郭子仪,校尉带郭暧上) 校尉们! 校 尉(白):有! 郭子仪(白):押上走!(绕场,见郭暧)唉!奴才…… (唱):骂一声郭暧儿招惹是非。 曾不记父平日叮咛与你, 谁似你竟这样不分高低。 想从前安禄山曾把兵起, 他要夺唐室的锦绣社稷。 带人马杀到了长安城里, 把一个唐天子赶奔蜀西。 李太白荐为父领王旨意, 率领着众三军前去杀敌。 有为父用尽了千方百计, 才斩了安禄山儿的首级。 万岁爷见人头龙心欢喜, 把为父调进京官上加级。 父封王儿封侯同在朝里, 又把那金枝女与儿作妻。 招东床那一件不如儿意, 谁叫你回宫去惹事生非。 臣欺君犯灭门非同儿戏, 打金枝犹如同来把君欺。 小奴才你一死祸由自取, 连累我年迈人也受委屈。 郭

暧(白):哎爹爹呀! (唱):爹爹不必心生气, 听儿把话说仔细。 今日是爹爹寿辰期, 众哥弟拜寿在筵席。 他都是成双成对的, 单丢你儿独子一。 儿回宫说她两三句, 她笑儿是牧牛放马的。 儿本是堂堂男子体, 郭子仪(白):呀呀呸!什么堂堂男子体! 郭

暧(唱):岂能与她把头低。 要娶娶个庶民女, 也免你儿受委屈。 国王家女儿无道理, 撒娇任性把人欺。 见红灯才能进宫去, 无事不敢到宫里。 见面先施君臣礼, 夫妻话儿然后提。 一句言语不如意, 她就立刻皱双眉。 儿不愿再受这样气, 不能时常把头低。 爹爹押儿上殿去, 不怕万岁斩首级。 任他刀杀或剑劈, 那怕他把儿活剥皮。 郭子仪(唱):奴才讲话有道理, 倒叫老夫没说的。 儿呀你不怕死? 郭

暧(白):儿不怕死! 郭子仪 (唱):不怕死随父上殿去,(二幕启) 或儿死或儿活看儿的造化高低。 九龙口里双屈膝, 跪倒了罪臣郭子仪。 唐

王(唱):有为王抬头用目观, 品级石跪倒了皇兄子仪。 为王忙离龙位里, 上前来将皇兄急忙搀。 论国法该行君臣礼, 论家法你是我女儿亲戚。 从此后见为王莫行大礼, 你和寡人并肩齐。 亲手儿端过红朱蛟椅, 咱君臣对面坐把朝事提。 为王打坐龙位里…… 郭

暧(白):绑坏了…… 唐

王(唱):耳听殿角喊委屈, 明知他是郭门婿。 佯装不知问来历, 问皇兄绑的谁家子。 你与寡人说仔细! 郭子仪 (唱):奴才郭暧臣的子, 打了公主把君欺臣替万岁传旨意, 刀斧手! (唱):把郭暧推下斩首级! 唐

王(唱):慢着! (唱):刀斧官儿休无礼, 寡人言来听心里。 为王当殿无旨意, 那一个敢斩御女婿。 你们一个一个下殿去, 与儿升官戴帽换朝衣。(换衣) 在项上挂一柄金如意, 你与寡人保社稷。 一面金牌交与你, 文武臣不敢把儿欺。 满朝文武休提起, 即就是儿的父汾阳王。

他为大、儿为小也不能把儿怎样的!(接牌) 郭

暧(白):爹爹你看! 郭子仪 (白):便宜了你个奴才! 唐

王(白):儿呀! (唱):话虽如此要牢记, 生身父还要孝顺莫可欺。 郭

暧(白):儿知罪了。 唐

王(唱):既知罪莫跪你快起, 再叫皇兄听心里。 他少年夫妻伤和气, 你我少管闲是非。 亲翁莫恼下殿去, 改日与你摆筵席。 郭子仪(白):臣遵旨! (唱):好一个有道唐天子, 不斩我儿还加级。 一来是爱的金枝女,

二来是为的王社稷(深施一礼下殿去) 再叫我儿听仔细, 万岁他有爱婿意, 不斩我儿还晋级。 从今后不能太任意, 再莫要宫下惹是非。 慢说是庶民百姓为儿女, 唐王爷也是一样的。 郭

暧(白):儿我记下了。 郭子仪(唱):我儿一定要牢记, 回府去再对夫人提。(下) 唐

王(唱):见得皇兄下殿去, 再叫郭暧听心里。 寡人今年五十一, 只有一女甚爱惜。 谁家都有儿和女, 将心比心一样的。 儿的姐妹出嫁去, 被人打骂你依不依? 郭

暧(白):儿臣知罪了。 唐

王(唱):既知罪随父后宫去, 对你龙母说仔细。(同下) 第五场

面 和

(内唱)后宫门外下了车(唐王携郭暧上) 唐

王(白):梓童,梓童……这她向哪里去了……梓童! 皇

后(白):(携公主上)万岁! 唐

王(白):皇儿呢? 皇

后(白):现在身后,我且问你驸马呢? 唐

王(白):在王身后,乘你我君妃在此,叫他夫妻见上一礼,就算把事情了解了。 皇

后(白):如此我叫皇儿。 唐

王(白):我叫驸马。 皇

后(白):这是皇儿! 唐

王(白):这是驸马! 皇

后(白):(同声)来来来,你二人见上一礼,将前事岂不丢搭过手了。 唐

王(白):(同声)来来来,你二人见上一礼,将前事岂不丢搭过手了。 昭仪公主(白):儿不与他见礼。 唐

王(白):(同声)来来来,见上一礼。 皇

后(白):(同声)来来来,见上一礼。 昭仪公主(白):儿不与他见礼! 唐

王(白):(同声)哎!见上一礼。 皇

后(白):(同声)哎!见上一礼。 昭仪公主(白):谁和他见礼! 郭

暧(白):谁和你见礼! 唐

王(白):(同声)哎、哎、哎! 皇

后(白):(同声)哎、哎、哎! 唐

王(唱):他两个扭东又列西, 回头来骂声儿昭仪。 昭仪公主(白):父王!你说你将驸马杀了剐了,怎么又领进宫来气、气、气! 气孩儿来了…… 唐

王(白):哎!奴才呀! (唱):听父王把话说仔细, 今本是你公父寿诞期。 兄弟们拜寿在筵席, 他都是成双成对的。 为何丢驸马独自一, 儿呀你听了父的好言语。 快与你公父拜寿去, 少年夫妻伤和气。 岂能时常记心里, 再敢任性太执意。 从今后莫要回宫里。 昭仪公主(白):儿我就不想回来了。 唐

王(唱):再强辨我便要……来打你—— 昭仪公主(白):苦呀!(哭) 皇

后(白):哎!(护掩) 唐

王(唱):看起来还是你惯大的, 说罢了女儿劝门婿。 再对驸马把话提,

从今后宫门红灯免挂起。 昭仪公主(白):哎呀父王,宫门上的红灯就免得的。 郭

暧(白):哎呀父王!就免得。 昭仪公主(白):免不得! 郭

暧(白):免得! 唐

王(白):哎!免得免不得,就糊里糊涂的免了吧! (唱):君臣礼儿也再休提, 昭仪公主(白):哎呀父王!宫门上的红灯你都免了,留下这个君臣之礼吗……可千万免不得,

孩儿我还要仗你老人家的这个老势呢! 唐

王(白):噢?怎么你还要仗父王我的老势呢? 郭

暧(白):父王,宫门上的红灯你都免了,留下这个君臣之礼吗……也就免得! 昭仪公主(白):免不得! 郭

暧(白):免得! 昭仪公主(白):免不得! 唐

王(白):哎!免得免不得,就糊里糊涂的免了吧! (唱):免去了红灯君臣礼, 出宫进宫是一样的, 从今后再休伤和气, 也免父王操心里。 一样都是儿和女,

父王和你龙母疼女也爱女婿。 郭

暧(白):父王,孩儿我记下了! 昭仪公主(白):哎!就说你没有父王?那是我的父王、把人家的父王抢着叫父王呢, 真没见过。 唐

王(唱):夫妻和好要牢记,再休把王的社稷提。相亲相敬是正理,休要争吵惹是非。 郭

暧(白):孩儿记下了。 唐

王(白):梓童! 皇

后(白):万岁。 唐

王(白):孤我看今天这事有些难办,你我二人以在下面用茶,任凭他俩个打架。

梓童!说是你随着我来。 皇

后(白):万岁前行。(公主拉住) 唐

王(白):梓童随上些。 皇

后(白):万岁前行。(公主拉住皇后不让走) 唐

王(白):哎!你怎么慢慢腾腾地。说是你前行!哈哈哈……(同下) 郭

暧(白):观见父王龙母都已走去,我不免乘此机会与公主上前见得一礼。那是公主,

那是唐君瑞,咦,啊,哈哈哈……,本宫这厢有礼了。(不理)

想必是她没有听见,本宫二次上前有礼。这是昭仪,公主!这,啊!

哈哈哈…… (长随上) 长

随(白):驸马请来用茶! 郭

暧(白):不用打下去。(长随下)这是昭仪,公主!这,啊!哈哈哈……

本宫二次与你施礼了!(又不理)(长随拿垫子上) 长

随(白):驸马请用! 郭

暧(白):不用!打下去!(长随下)来么来么尽然臊起本宫的摊子来了。公主,

本宫与你施礼了,礼来,礼到。(还是不理)嗒嗒嗒!

休走本宫的皮拳下来了! 昭仪公主(白):住住住了!方才在宫下没有打够,如今撵到公里打来了,要打的时候

你就与我打打打!打死吧! 郭

暧(白):瓜呆子,本宫我才舍不得打你呢!(俩人和好。亮相)

剧 终

推荐第7篇:焦作中心考察报告全本

赴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考察报告

索引

引言: .............................................................................................................................2

一、焦作中心基本情况.....................................................................................................2

二、焦作中心的先进经验及做法.......................................................................................2

(一)、“六大管理体系” 保障零风险运作................................................................3

1、分权管理体系。............................................................................................3

2、制度管理体系。............................................................................................3

3、科技管理体系。..........................................................................................3

4、痕迹管理体系。............................................................................................3

5、内审管理体系。............................................................................................4

6、问责管理体系。............................................................................................4

(二)发挥制度政策优势,用好用活住房公积金 ..........................................................4

1、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 .....................................................................................4

2、适当放宽贷款条件 ........................................................................................5

3、使用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5

(三)、注重窗口建设,提升服务品质.......................................................................5

1、完善制度。...................................................................................................5

2、注重形象。...................................................................................................5

3、加强学习。...................................................................................................5

4、活动丰富。...................................................................................................6

5、标准服务。...................................................................................................6

(四)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升中心凝聚力和影响力 ................................................6

(五)、加大宣传多措并举扩大归集覆盖面................................................................6

1、新闻媒体报道。............................................................................................7

2、广开宣传平台。............................................................................................7

3、上门社区宣传。............................................................................................7

4、借助外力宣传。............................................................................................7

(六)其他 ...............................................................................................................7

1

引言:

2011年7月20日,由中心主任王红兵同志、副主任王鸣武同志、副主任刘海霞同志带队,率市中心一行13人,赴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学习考察。考察期间,认真听取了焦作中心的经验介绍,与各业务科室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现汇报如下:

一、焦作中心基本情况

(一)焦作市中心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发展迅速,住房公积金主要业务综合指标已位居全省前列。截至2012年06月底,全市缴存单位累计达3001户,缴存人数达206099人,覆盖面达72.2%;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394480万元,归集余额307967万元;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86513万元。贷款余额163398万元;累计为27705名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94462万元。

(二)焦作市职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立于1995年4月,是隶属于市房改领导小组、由市财政局兼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副县级事业单位。2002年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后,更名为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为直属市政府领导的独立的事业单位。

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设12个科室和8个管理部,阵容整齐,机构健全,运作规范。几年来,该中心深入贯彻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法规制度,团结奋进、拼搏实干、积极探索、求实创新,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支取使用信贷体系、电算化及查询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多次荣获河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先进单位等殊荣。

二、焦作中心的先进经验及做法

近年来,焦作市中心坚持:“依法管理、廉洁高效、和谐向上、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效能文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等软实力,秉承住房公积金“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

2 在帮助和支持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居民家庭加快改善住房条件中的作用。

(一)、“六大管理体系” 保障零风险运作

焦作中心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由分权管理、制度管理、科技管理、痕迹管理、内审管理、问责管理“六大管理体系”构成,实现了岗位自防、机制防控和常态化管理三个环节的相互促进和推动,由此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

1、分权管理体系。

焦作中心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凡是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及执行情况、政策调整、财务收支预决算、增值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都要召开住房公积金管委会集体审议通过,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个人说了算。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将公积金业务审批分为初审、审核审批、审计三个阶段,实施分段管理,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操作,并且隶属于不同的领导班子成员,任何一个部门或中心领导不可能完成某项业务的审批过程,更不能产生资金流动。权力的分解,形成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相互制衡、相互衔接和相互协调的公积金权力运行机制。

2、制度管理体系。

焦作中心针对公积金业务的特点,对岗位风险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梳理岗位风险点49个。在此基础上,该中心制定了19个防控流程、61条防控措施,建立健全了40余项制度,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基本覆盖了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和每项业务,使公积金管理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

3、科技管理体系。

焦作中心研发了风险预警提示系统。在业务办理的每个环节,该中心操作人员提交结果时,系统页面会自动弹出风险提示对话框,提示存在的岗位风险,达到自觉防范风险的目的。此外,该中心建立了人、机并行的控制模式,对三大业务的11项子业务进行了计算机系统控制,对各项业务的审批条件在系统上进行限定,实现由程序设定各岗位界面的审批权限,探索建立了“人控”与“机控”并行的控制模式,进一步降低了业务差错和风险。

4、痕迹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纸质痕迹和电子痕迹,该中心全程记录每一项每一笔审批业务工作开展的时间、依据、过程、内容、经办人等,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留下痕迹。一是集中管理纸质痕迹。

去年,该中心设计完成并开始上线运行的网上审批系统,使电子档案模块实现了对业务操作全程的电子痕迹记录。通过对审批资料 3 进行电子扫描,系统将自动建立永久保存和不可更改的电子档案,并进行自动分类、传递、存档,避免了复印件造假和变更档案的风险。

5、内审管理体系。

焦作中心全面建立“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内审工作机制。内审对象涵盖了信贷、归集、支取、财务等业务,其中作为最高级别岗位权力风险的信贷业务审计,实现了贷前审每日审的事前审计,业务审计率达到了100%,其他业务实行“前做后审、逐月审计”,业务审计率在30%以上,对逾期贷款实行100%审计。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建立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机制,中层干部调整必须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确保交得清楚、接得明白。

焦作中心加强审计建议落实情况跟踪问效,强化审计成果利用,并将审计结果与职工个人绩效考核、科室管理部目标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不断提高内审绩效。由于效果显著,该中心被市审计局列为全市唯一一家内审试点单位,内审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6、问责管理体系。

去年,焦作中心在河南省率先制定了《焦作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责任追究办法》和《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两个《办法》涉及责任追究的范围包括信贷、归集、支取、财务、信息系统、档案管理、考核、审计等工作,对责任追究的行为范围、责任界限的划分、责任追究的工作程序、责任追究的处罚种类作了明确规定,凡是失职渎职、违规违纪的行为都将受到责任追究,其中信贷审批行为将实行终身责任追究。

(二)发挥制度政策优势,用好用活住房公积金

焦作市中心在实现了行政区域内全覆盖后,逐步将制度推向进城务工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对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者职工家庭,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业者、进城务工人员,只要按规定程序缴存住房公积金,经审查符合条件,均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有效扩大了住房公积金业务规模,加大了低收入家庭的政策倾斜力度,推动了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

2012年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三项惠民新政:即日起,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享受贴息;高层次人才和新就业大学生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购买商品住房或政策性住房可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这三项新政的出台,将对提高职工购房融资能力、解决低收入职工购房困难、促进焦作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

4 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对象为已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且尚未还清的借款人或配偶,同时需符合以下条件:借款人或配偶在申请前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2年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所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的自住住房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且家庭只有一套住房,在本市无其他自主产权的房屋;借款人在申请贴息前已按合同约定正常还贷1年以上,无恶意违约记录;被市、县市区民政部门认定享受市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列为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或者被市总工会认定的困难职工(认定标准按照我市当年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贷款贴息的计发标准为:借款人本人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按上年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额的50%计发;借款人及配偶均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按上年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额的60%计发。单笔当年贷款最高贴息限额为4000元。

2、适当放宽贷款条件

主要是指在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前提下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间从现行规定的12个月缩短为3个月;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间从现行规定的12个月缩短为6个月,不受户口所在地的限制,并采取房产抵押的担保方式。

3、使用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根据《关于使用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的暂行规定》,职工在购买商品住房或政策性住房时,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款。条件是申请人必须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1年以上。凡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购房人及其配偶凭有关申请材料,可提取职工本人及配偶公积金账户内80%的住房公积金余额。

(三)、注重窗口建设,提升服务品质

谈到焦作中心服务大厅,最引人注意的是那11名工作人员。他们统一着装,站姿标准,整齐划一,她们谈业务、办手续落落大方,打造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据介绍,办事群众对服务大厅的满意率达到100%,并先后获得了“焦作市巾帼文明岗”、“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河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1、完善制度。

综合服务大厅通过出台业务标准、完善服务承诺、不断创新各种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夯实服务基础。

2、注重形象。

通过统一对外形象、改善服务环境、推出人性化服务以及依托科技创新等手段,展现了服务大厅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3、加强学习。

5 服务大厅通过召开晨会,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通过定期开展礼仪培训,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通过成立学习园地,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学习能力,为群众提供一流的服务,打造高素质团队。

4、活动丰富。

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团队意识、优质服务意识,更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5、标准服务。

2011年服务大厅推出了“五到位”服务标准,即接待行为规范到位、业务知识掌握到位、依法办事关怀到位、责任意识认识到位和工作效率提高到位,大厅全体人员始终秉承着“一张笑脸、两种规范、三大标准、四项承诺、五个到位、六类照顾”的原则服务着每一名办事群众。

(四)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升中心凝聚力和影响力

焦作中心在强化内部制度管理的同时,特别注重中心的文化建设,注重提升软实力,以制度约束人,以文化凝聚人,以活动锻炼人,以精神塑造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打造了一直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也提升了整个中心的社会影响力。笔者了解到的仅今年上半年就有以下:

1、焦作中心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献爱心活动,与市儿童福利院共建了“爱心基地”。

2、焦作中心邀请焦作市妇联权益部部长成爱红带来“塑造阳光心态,营造幸福生活”专题讲座。

3、焦作中心于4月份成立了职工业余篮球队。

4、焦作中心组织十余名党员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于清明节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

5、自去年3月份开始,焦作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利用每日班前十五分钟开晨会。

6、4月14-15日,焦作中心 60余名干部职工赴新乡万仙山拓展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野外拓展训练。

7、5月4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团总支举行了首届“五四”辩论赛。

8、6月由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建设银行焦作分行联合举办了“建行杯”住房公积金有奖知识竞赛。

9、6月29日下午中心特邀请市“五进”消防协会张永恒教员,在三楼会议室举办了消防知识讲座。

10、6月29日下午,为迎接党的91岁生日,中心在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党课讲座。

11、继6月份服务大厅开展“篮球宝贝啦啦操”活动后,综合服务大厅又组织开展了“红歌大家唱”活动。

如此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职工的归属感,更多的是在活动中那份“润物细无声”的默化。真正地达到了“以文化人”的效果。

(五)、加大宣传多措并举扩大归集覆盖面

6 焦作中心将

4、

5、6月定为归集扩面宣传月,即“集中三个月时间,组织六大工作组,深入120家单位,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为确保宣传取得实效,中心专门制定了《2012年度归集扩面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归集目标,设立了组织机构,开展了多渠道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新闻媒体报道。

借助《公积金专刊》这一主阵地,宣传扩面文件、执法文件、政策解读、业务及新政宣传、先进典型等,制作并发放宣传期刊,使住房公积金政策的知晓率大幅提升。

2、广开宣传平台。

充分利用公积金网站、市政府网站、山阳论坛宣传政策,借助短信平台向目标单位负责人及职工发送公益信息,在焦作市广电局交通旅游广播电台成功开办《公积金时段》节目7期,参加行风效能热线与职工零距离沟通进而答疑解惑。

3、上门社区宣传。

通过上街设点、进企业、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发放宣传期刊、宣传折页,现场解答职工问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广大职工对自身权益有了更深了解。目前走访社区16家,接受咨询600余人次。

4、借助外力宣传。

向企业领导寄发宣传资料,借助受托银行网点,在门头电子显示屏、营业厅内液晶电视上滚动或重复播放公积金宣传内容等方式全面宣传公积金政策。

通过多渠道、广范围、长时间的大力宣传,目前,不少单位主动上门咨询政策、开户缴存,同时职工维权意识明显加强,对单位未缴或未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投诉举报与日俱增。

(六)其他 另外,为防范职工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住房公积金支取、贷款现象,近日,中心以电话联系和派专人送达的方式向30余家主要签约合作楼盘开发商发放了通知函。通过寄发通知函,旨在提高各房地产开发公司加强对员工的法律知识教育和重要印章及合同的管理,共同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焦作中心还以“过程管理、环节控制、全程跟踪”为手段,通过采取建立个人信用库、严把审核关、实现贷前审计、狠抓贷后管理一系列有效措施,截止目前,全市公积金个贷逾期率为0。

推荐第8篇:审计报告小说

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有关其他事项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提醒使用者关注涉及到的其他事项,注册会计师将其他事项段紧接在审计意见段和强调事项段之后 b.如果拟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注册会计师不应当就该事项和拟使用的措辞与管理层沟通

c.对两套以上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可以在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

d.由于审计报告旨在提供给特定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可以增加其他事项段说明这一事项

2、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就关联方和关联方交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视同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并根据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出具( )。 a.无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b.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c.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d.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3、下列属于审计报告日前其他信息中发现重大不一致时,如果需要修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而被审计单位不同意修改时,注册会计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向治理层再次书面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关注 b.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c.征询法律意见

d.不采取任何措施

4、如果上期未解决事项对本期数据产生的或可能的影响是重大的,本期仍未得到解决,注册会计师应当( )。

a.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这一情况 b.要求被审计单位在报表中披露未解决事项对比较数据的重大影响 c.对本期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并在导致非无保留意见事项段中同时提及本期数据和对应数据 d.因为是上期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是本期的财务报表,所以注册会计师仅有予以关注的责任

5、某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x公司2011年审计委托时,由于未能对2011年初的存货实施监盘,也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不能确定期初存货对2011年度经营成果和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但注册会计师已对2011年末存货实施监盘,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2011年的财务报表出具的是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012年被审计单位继续接受该事务所审计,审计后假设无其他事项影响,注册会计师对2012年度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是( )。 a.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报告中说明上述事项对本期数据和对应数据之间可比性的影响或可能的影响

b.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带强调上述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d.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上述事项对比较数据和本期数据的重大影响

6、注册会计师在对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可能注意到影响上期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而以前未就该重大错报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上期财务报表已经更正,并已重新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对应数据与更正的财务报表是否一致 b.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且对应数据未经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财务报表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对应数据对本期财务报表的影响 c.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对应数据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在不考虑其他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d.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对应数据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这一情况

7、下列可以在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中提及对应数据的情形是( )。 a.导致对上期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在本期尚未解决,仍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b.如果存在错报的上期财务报表尚未更正,且没有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对应数据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得到适当重述或恰当披露 c.上期财务报表由a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b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识别出对应数据存在重大错报,但管理层拒绝更正 d.上期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8、注册会计师认定被审计单位连续出现巨额营业亏损时,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被审计单位拒绝披露,应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b.无论被审计单位是否作了披露,都不在审计报告中提及 c.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d.若被审计单位充分披露,则应在意见段后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9、下列有关审计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审计报告已经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审计后提出的结论,所以无须将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附于审计报告之后 b.如果管理层拒绝就关联方和关联方交易签署必要的声明,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该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c.如果注册会计师在阅读其他信息时发现重大不一致,则通常而言不是需要修改已审计财务报表,就是需要修改其他信息,或者两者都需要修改;如果注意到明显的对事实的重大错报,则必定是其他信息而非已审计财务报表需作修改 d.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如果发现存在未解决事项仅对对应数据产生重大影响,而对本期数据无重大影响,则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本期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无保留意见,不需要考虑对对应数据的影响

10、注册会计师在对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事项:(1)大额债务到期且不能偿还;(2)过去几年连年亏损;(3)净资产出现负数。目前,公司正在实施重整计划。注册会计师在评估了管理层的重整计划后认为,公司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适当的,但重整计划的成功实施仍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已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在财务报表中对此作出了充分披露。假设公司无任何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为( )。 a.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b.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视其重要程度,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d.视其重要程度,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11、如果上期未解决事项对对应数据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本期数据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 )。 a.因为是上期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是本期的财务报表,所以注册会计师不用予以关注

b.在说明段中仅需说明未解决事项对比较数据的重大影响 c.对本期财务报表整体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在导致非无保留意见事项段中同时提及本期数据和对应数据

d.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这一情况

12、下列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责任段所描述的内容是( )。 a.“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b.“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c.“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治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d.“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

13、注册会计师于2012年1月28日开始对被审计单位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月18日完成外勤审计,2月21日管理层签署了已审财务报表,2月22日被审计单位的年度财务报表正式对外公布,则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应是( )。 a.2012年1月28日 b.2012年2月18日 c.2012年2月21日

d.2012年2月22日

14、下列文字摘自某注册会计师所签发的审计报告,恰当的表述是( )。 a.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b.我们接受委托对贵公司2011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进行了审计 c.我们的审计是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进行的 d.经过审查,我们认为贵公司财务报表正确地反映了贵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5、以下关于审计报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审计报告应该由两位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但其中一名必须是主任会计师 b.注册会计师如果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在意见段之前增加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段

c.审计报告的日期是指编写完审计报告的日期 d.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指被审计单位

16、若被审计单位失去了一家极为重要的客户,但拒绝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作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这属于期后事项,应出具带说明段的保留意见 b.这属于期后事项,应出具带强调段的无保留意见 c.这属于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应出具保留意见 d.这属于或有事项,可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 a.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 b.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c.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d.强调事项段

2、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内容有( )。 a.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b.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c.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d.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的影响

3、下列有关审计报告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晚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 b.财务报表审计是一个累积和不断修正信息的过程,随着计划审计程序的实施,如果获取的信息与风险评估时依据的信息有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应当修改原计划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但不用修正风险评估结果 c.审计报告应当由两名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并经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方为有效。其中一位必须是主任会计师,另一位是负责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 d.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包括无保留意见和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就是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实现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内容有( )。 a.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b.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c.财务报表的整体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d.财务报表(包括相关附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相关交易和事项

5、本期财务报表中的比较信息出现重大错报的情形通常包括( )。 a.上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该财务报表虽经审计,但注册会计师因未发现而未在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对该事项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本期财务报表中的比较信息未作更正

b.上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该财务报表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比较信息未作更正 c.上期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比较信息与上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不一致,由此导致重大错报

d.上期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比较信息未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恰当重述

6、下列情况中,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有( )。 a.财务报表日后被审计单位发生火灾,损失重大,已在财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的披露 b.可能无法偿还将要到期的重大债务,已有相应的措施,且已在财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的披露

c.可能无法偿还将要到期的重大债务,已有相应的措施,但未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披露

d.涉及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但无法复核

7、下列情况中,注册会计师可能对k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有( )。 a.k公司管理层拒绝向注册会计师出具管理层声明书 b.在存在疑虑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能就k公司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c.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d.k公司财务报表整体上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编制

8、从性质上看,以下列举的错报通常认为对财务报表影响严重的有( )。 a.非法交易或舞弊

b.对当期影响不大但对将来各期影响重大 c.根据合同责任判断影响重大 d.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管理层贪污公司资产篇2: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完整版) 第七编 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

报告

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的学习需要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三个问题: 1.不考虑重要性情况下,提出审计调整分录的建议; 2.考虑重要性情况下,分别针对每一种情形判断审计意见类型; 3.续写每一种意见类型下的审计报告相关段落。 2012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教材在2011年基础上基本未变。

本章重难点精讲

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 概述

审计意见的

审计报告的

形成和审计

基本内容

比较信息

含有已审计 财务报表的 非保准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一、审计报告定义及特征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

一、审计报告定义及特征(教材p493)

(一)审计报告含义的理解(教材p493-494) 1.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2.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二)审计报告的特征(教材p493) 1.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2.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3.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履行业务约定书约定的责任; 4.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出具审计报告。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教材p494)

(二)保护作用

(一)鉴证作用

1.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 2.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意见,具有鉴证作用,得到了政府及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3.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做出判断; 4.股东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来判断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进行投资决策等。

(二)保护作用 1.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2.审计报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3.投资者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可以降低其投资风险。

(三)证明作用

1.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作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2.审计报告可以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起证明作用; 3.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是否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发表审计意见,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第二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

一、审计报告类型

二、审计报告相关概念

一、审计报告类型(教材 p496-497) 图23-1 审计报告类型

二、审计报告相关概念(教材p496-497) 1.标准审计报告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不含有说明段、强调事项段、其他事项段或其他任何修饰性用语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相关链接】请见教材p503。 2.非标准审计报告 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

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是指审计报告中含有的一个段落,该段落提及已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或披露的事项,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该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至关重要。

【相关链接】请见教材p47

8、教材p516。5.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

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是指审计报告中含有的一个段落,该段落提及未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或披露的事项,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该事项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 【相关链接】请见教材p525。

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一、标准审计报告基本要素

二、标准审计报告举例

三、审计报告日期

一、标准审计报告基本要素(教材p497) 1.标题; 2.收件人; 3.引言段; 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6.审计意见段;

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 9.报告日期。

二、审计报告举例(教材p503) 审计报告(1—标题) 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2—收件人)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1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3—引言段)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 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6—审计意见段)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xyz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a

(盖章) (签名并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b (签名并盖章)篇3: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型共8题,每小题1分,共8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戊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12年2月5日外勤工作结束,项目合伙人将审计报告草稿和已审计财务报表草稿提交戊公司管理层,2月6日戊公司管理层批准并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2月7日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为此修改了审计报告,并重新出具了审计报告,于2月8日戊公司管理层再次已审计财务报表。该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是( )。 a.2月5日 b.2月6日 c.2月7日 d.2月8日 ? ? ? ? ? a b c d 隐藏答案收藏提问错题指正 ? ?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签署新的审计报告应当与被审计单位签署修改后的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修改后的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 2. 甲会计师事务所2012年2月5日对常年审计客户戊公司实施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为150万元,经过审计戊公司当年利润总额为225万元,净利润为150万元。汇总错报为高估资产200万元,高估负债150万元,高估收入200万元,低估成本35万元,戊公司管理层拒绝调整,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是( )。 a.标准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 ? ? ? ? a b c d 隐藏答案收藏提问错题指正 ? ?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错报超过了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且将利润总额由亏损粉饰为盈利,属于重大且具有防范性的错报,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 甲会计师事务所2012年2月5日对常年审计客户戊公司实施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为200万元,2月15日外勤审计工作结束,已确定的戊公司资产总额1800万元,但其中价值800万元的应收账款因为戊公司拒绝提供债权人信息而无法实施函证程序以及其他替代审计程序,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是( )。

a.标准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 ? ? ? ? a b c d 隐藏答案收藏提问错题指正 ? ?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该批应收账款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因为总体价值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且占戊公司资产总额的44%,影响重大且广泛,所以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 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10年因为将亏损粉饰为盈利被前任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财务报表,导致该事项延续至本期,本期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了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项目存在重大错报,且导致上期发表否定意见的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也不存在重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期财务报表应当发表的审计报告的类型是( )。 a.非标准审计报告

b.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 d.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 ? ? ? a b c d 隐藏答案收藏提问错题指正 ? ?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如果以前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发表了非无保留意见,且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尚未解决,该尚未解决的事项可能与本期数据无关。尽管如此,由于尚未解决的事项对本期数据和对应数据的可比性存在影响或可能存在影响,需要对本期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5. 如果前任注册会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上期财务报表发表了保留意见,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延续至本期,本期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未发现本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未解决事项对本期影响也不重大,则应当在审计意见段中( )。 a.说明由于未解决事项对本期数据和对应数据之间可比性的影响 b.在导致非无保留意见事项段中同时提及本期数据和对应数据 c.在导致非无保留意见事项段中只提及对应数据的影响 d.在导致非无保留意见事项段中只提及本期数据的影响 ? a ? ? ? ? b c d 隐藏答案收藏提问错题指正 ? ?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如果未解决事项对本期数据的影响或可能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说明,由于未解决事项对本期数据和对应数据之间可比性的影响或可能的影响,因此发表了非无保留意见。 6. 如果注册会计师已经获取上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证据,而以前对该财务报表发表了无保留意见,存在错报的上期财务报表尚未更正,也没有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被审计单位已将对应数据在本期财务报表作了适当重述和恰当披露,且本期未调整错报远远低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的审计意见是( )。 a.标准无保留意见

b.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 c.保留意见 d.否定意见 ? ? ? ? ? a b c d 隐藏答案收藏提问错题指正 ? ?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如果存在错报的上期财务报表尚未更正,并且没有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对应数据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得到适当重述或恰当披露。此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以描述这一情况,并提及详细描述该事项的相关披露在财务报表中的位置。 7. 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对甲公司进行审计,甲公司财务报表之前未经过审计,为了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以谨慎的态度利用对应数据作出决策,为避免加重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降低执业风险,以下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是( )。 a.增加其他事项段加以说明 b.增加强调事项段加以说明 c.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d.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 ? ? ? ? a b c d 隐藏答案收藏提问错题指正 ? ?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当上期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对期初余额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确定期初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为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以谨慎的态度利用对应数据作出决策,避免加重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降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中予以说明。 8.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发现被审计单位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中与其他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需要修改财务报表,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拒绝修改,以下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是( )。

a.要求管理层修改其他信息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 b.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 c.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 d.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 a篇4: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

【考点】判断审计意见类型与续编审计报告

【相关知识点】

1.不考虑重要性水平时编写审计调整分录; 2.判断意见类型; 3.续写审计报告。

【例1-1?简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注册会计师了解甲公司及其环境后评估的甲公司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50万元。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发现存货存在错报,而且该错报对财务报表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审计工作在2012年3月5日完成,甲公司董事会于2012年3月15日批准了已审计财务报表并在已审计财务报表上签字盖章。a注册会计师对 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发表了保留意见。

要求:a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以下审计报告的措辞和格式是否符合审计报告准则的要求?如不符,请分别指出,并分别更正。

审 计 报 告

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我们审计了甲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2011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

一、管理层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甲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

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列示金额为×元。管理层根据成本对存货进行计量,而没有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这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的会计记录显示,如果管理层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存货,存货列示金额将减少×元。相应地,资产减值损失将增加×元,所得税、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将分别减少×元、×元和×元。

四、审计意见

我们保证,甲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方面反映了甲公司 2011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abc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a (签名) (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b (签名) 中国××市 二〇一一年三月五日 【答案】a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不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收件人不恰当。应当改为:甲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2)“引言段”存在不恰当的细节如下:

①未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一财务报表的名称;

②未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③未指明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一财务报表的日期或涵盖的期间。

引言段应当修改为: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1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3)“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存在不恰当的细节如下: ①“管理层对的责任”的责任段名称不正确,应改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②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的陈述不正确,应改为:“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甲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③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即:“(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4)“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存在不恰当的细节如下:

当发表保留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修改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描述,以说明: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保留意见提供了基础。 (5)“审计意见段”存在不恰当的细节如下:

①在发表保留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意见段使用“保留意见”的标题。 ②对审计意见保证程度的陈述不正确,不能使用“我们保证”,应当改为“我们认为”。 ③对发表审计意见的范围不正确,不是对“所有方面反映了”的合理保证,而是对“除“

(三)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段所述事项产生的影响外,甲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④对发表审计意见内容时间或期间不恰当,应当改为:“201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报告日期不恰当。应该改为: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例1-2?综合题】a股的甲股份有限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客户。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为120万元。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告于2012年3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未经审计的2011年度财务报表部分项目的年末余额或年度发生额如下: (1)甲公司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账龄1年以内的(含1年,以下类推),按其余额的15%计提;账龄1~2年的,按其余额的40%计提;账龄2~3年的,按其余额的 60%计提;账龄3年以上的,按其余额的80%计提。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预

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合同完工程度。2011年1月,甲公司作为建筑承包商与建设单位签订一项总金额为4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预计总成本为3600万元。2011年度实际发生成本2520万元。2011年末,预计为完成该项合同尚需在2012年发生成本1680万元,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但甲公司在2011年度尚未确认与该项合同相关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3)2011年1月起,甲公司开始研发一项产品专利技术,董事会认为研发该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显著降低甲公司的产品成本,因此予以批准。2011年12月31日,该项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结转研发支出,确认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净残值为零,并按直线法摊销。甲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3000万元、工资费用600万元、其他相关费用400万元,共4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0万元。甲公司在2011年度做了如下会计处理:在发生研发支出时,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200万元、“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800万元,贷记“原材料”300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600万元、“银行存款”400万元;在结转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时,借记“管理费用”2200万元,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200万元;在确认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1800万元,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800万元;在摊销该项无形资产时,借记“制造费用——专利技术”30万元,贷记“累计摊销”30万元。 (4)2010年2月,甲公司与某广告代理公司签订广告代理合同,委托该公司承办产品广告业务,采用机场广告牌方式。广告代理合同约定:机场广告牌费用为1440万元。展示时间为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共两年,若因故在展示期间中止广告,则代理方应退还中止广告期间所对应的广告费用。甲公司于2010年7月一次全额支付该项广告费用,并全额记入2010年度销售费用。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时认为,应自2010年2月起的两年内平均分摊该项广告费用,提出借记“长期待摊费用”780万元、贷记“销售费用”780万元的审计调整建议。甲公司调整了2010年度财务报表,但未调整2011年度相关账户和财务报表。 (5)甲公司于2011年8月取得了某外国上市公司18%的股权(不能实施控制,也无重大影响),投资成本800万元。在编制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时,甲公司对该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按当日公允价值反映。2012年3月24日,该外国上市公司因所在地发生地震造成其股票市场价值与2011年12月31日相比下挫60%,从而导致甲公司对该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遭受重大损失。 (6)2011年1月31日,甲公司开发建成一栋商住两用楼盘,该商住楼所在地不存在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011年年末未发生减值迹象。该商住楼的建造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一层商铺1200万元计划用于出租,其余楼层1800万元计划用于甲公司办公。2011年3月31日,甲公司就一层商铺与某超市签订经营租赁合同,租赁期为2011年3月31日至2013年3月30日,租赁费用总额144万元,自2011年4月起按月结算。该商住楼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原值的10%,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甲公司于2011年1月31日做了增加固定资产——商住楼3000万元的会计处理;于2011年2月至12月计提了该商住楼折旧,做借记“管理费用——折旧费”82.5元、贷记“累计折旧”82.5万元的会计处

理;于2011年4月至12月对该商住楼的租赁业务做了借记“银行存款”54万元、贷记“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54万元的会计处理。

要求:

(1)在资料一的基础上,如果不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针对资料二中事项(1)至事项(6),请分别回答a和b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提出审计处理建议?若需提出审计调整建议,请直接列示审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分录均不考虑对甲公司2011年度的税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结转损益及利润分配的影响,下同)。 (2)在资料一的基础上,如果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假定甲公司分别只存在资料二的6个事项中的1个事项,并且拒绝接受a和b注册会计师针对事项(1)至事项(6)提出的审计处理建议(如果有),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请指出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该6个独立存在的事项分别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3)在资料一的基础上,如果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假定甲公司只存在资料二中的事项 (4),并且拒绝接受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处理建议(如果有),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请代为续编以下审计报告。

审 计 报 告

甲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引言段略)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略) abc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a (盖章) (签名并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b (签名并盖章) 中国××市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答案】

(1)针对要求(1),6个事项的审计建议分别为:

①对事项(1),a和b注册会计师应提请甲公司做以下报表重分类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d公司 950 贷:预收款项——d公司 950 甲公司应按账龄分析法补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补提数=950×15%=142.5(万元) 故对事项(1),a和b注册会计师还应提请甲公司做以下审计调整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142.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42.5 ②对事项(2) 2011年合同完工进度=2520÷(2520+1680)×100%=60% 2011年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60%=4000×60%=2400(万元) 2011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预计总成本×60%=(2520+1680)×60%=2520(万元) 2011年确认的合同毛利=收入-费用=2400-2520=-120(万元) 2011年预计的合同损失=[(2520+1680)-4000]×(1-60%)=80(万元) a和b注册会计师应提请甲公司做以下审计调整分录:

借:营业成本 2520 贷:营业收入 2400 存货——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20 借:资产减值损失 8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80 ③对事项(3),a和b注册会计师无需提出任何审计处理建议。

④对事项(4),a和b注册会计师应提请甲公司做以下审计调整分录:

借:销售费用——广告费 72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60 贷:未分配利润 780 ⑤对事项(5),a和b注册会计师应提请甲公司在其2011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将该事项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非调整事项进行披露。

⑥对事项(6),a和b注册会计师应提请甲公司做下列审计调整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 1200 贷:固定资产 1200 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应同时调整的折旧=1200×(1-10%)÷(12×30)×11=33(万元)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3 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33 经营租赁的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应转入成本的金额=33×9÷11=27(万元)

借:营业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7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27 (2)针对要求(2),对6个事项应当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分别为:

就事项(1),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就事项(2),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就事项(3),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标准审计报告;

就事项(4),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就事项(5),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就事项(6),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针对要求(3),代为续编审计报告如下:

审 计 报 告

甲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引言段略)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略)

三、导致否定意见的事项

甲公司应当在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销售费用项目中列支广告费720万元,但未予列支,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按规定予以列支,甲公司2011年利润总额将减少720万元,从而使甲公司由盈利变为亏损。

四、否定意见

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重大影响,甲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abc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a篇5:第十一章 审计报告

第十一章 审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上期未解决事项对比较数据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本期数据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 )。 a、因为是上期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是本期的财务报表,所以注册会计师不用予以关注

b、在说明段中仅需说明未解决事项对比较数据的重大影响 c、对本期财务报表整体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在说明段中清楚说明未解决事项对比较数据和本期数据的重大影响,并在可能情况下,指出影响程度 d、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这一情况

2、注册会计师不应针对下列( )事项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 a、如果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 b、由于董事会未能达成一致,难以确定未来的经营方向和战略 c、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d、以前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如果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虽已解决,但对本期仍很重要

3、正丰公司2007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电子设备,原价为32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万元。购入时,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9年1月1日起,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净残值由2万元改为1万元,折旧年限由5年改为4年。要求对2009年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假设正丰公司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可在所得税前抵扣,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33%。则注册会计师运用重新计算程序时,计算的会计估计变更对净利润的影响数是( )万元。 a、减少了4.355 b、增加了4.355 c、减少了2.145 d、增加了2.145

4、当以前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如果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已经解决,并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得到恰当处理,但对本期仍很重要,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b、出具保留意见 c、出具否定意见 d、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5、注册会计师在对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可能注意到影响上期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而以前未就该重大错报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比较数据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可以是( )。 a、否定意见 b、保留意见 c、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6、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上期财务报表中未提及的重大错报,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上期财务报表并与管理层讨论。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更正,也未重新出审计报告,且比较数据未经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对本期财务报表出具的( )的审计报告。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非无保留意见 d、否定意见

7、( )的审计报告意味着,cpa通过实施审计工作,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要求,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a、无保留意见+强调事项 b、无保留意见 c、保留意见+强调事项 d、保留意见

8、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公布日之后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着重大错报、漏报。最适宜的补救办法是( )。

a、提请管理层进行必要的调整 b、要求被审计单位立即发布一个修正后的财务报表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

c、将有关情况通知被审计单位的董事会 d、要求证券监管机构和股票交易机构通告董事会

9、如果识别出比较数据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当( )。 a、解除业务约定或拒绝出具审计报告 b、考虑修改审计报告 c、征询法律意见 d、要求管理层更正比较数据

10、比较数据是指作为本期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上期对应数和相关披露。下列关于比较数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较数据本身不构成完整的财务报表,应当与本期相关的金额和披露联系起来阅读 b、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比较数据的编制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c、注册会计师针对比较数据实施的审计程序的范围明显小于针对本期数据实施的审计程序的范围,通常限于评价上期会计报表数字是否正确转入本期比较会计报表 d、由于审计意见是针对包括比较数据在内的本期财务报表整体发表的,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在审计报告中特别提及比较数据

11、比较数据的审计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比较数据的编制是否符合( )的规定。 a、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b、适用的审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c、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内部会计制度制度 d、适用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12、注册会计师在对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下列关于重大不一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在阅读其他信息时发现重大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已审计财务报表或其他信息是否需要修改 b、如果需要修改已审计财务报表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c、如果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d、其他措施取决于具体情况、不一致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征询法律意见,考虑是否需要采取不出具审计报告或解除业务约定

13、在考虑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在截至( )做出适当的安排。 a、资产负债表日前 b、审计报告日前 c、现场审计结束时 d、董事会决议前

14、注册会计师周琳于2007年4月5日向abc公司董事会提交了abc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该公司董事会于2007年4月10日将已审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一并对外公布。4月15日,周琳发现abc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列示的该公司2006年度利润总额为11亿元,比经审计确认的已审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高出整整5亿元。面对此种情况,周琳首先应当( )。

a、要求abc公司采取必要措施使报表使用者知悉这一重大不一致 b、考虑以书面方式告知abc公司董事会,并考虑征求律师意见 c、确认abc公司分布的招股说明书是否存在高估利润的重大情况 d、确认abc公司已审利润表是否存在隐瞒利润的重大情况

15、注册会计师在查阅财务报表公布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时,如果注意到存在与会计报表的重大不一致的情况,但无法确定导致不一致的原因,则应当( )。 a、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或进行适当披露 b、重新考虑已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适当性 c、提请被审计单位修改已审报表或其他信息 d、提请被审计单位修改其他信息

16、下列属于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其他信息中发现重大不一致,需要修改已审计财务报表,被审计单位不同意修改时,注册会计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向治理层再次书面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关注 b、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c、征询法律意见 d、不采取任何措施

17、注册会计师在对abc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下列情况中,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是( )。 a、2006年10月份转入不需用设备一台,未计提折旧金额为2万元(假定累计折旧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abc公司未调整 b、资产负债表日的一项未决诉讼,律师认为胜负难料,一旦败诉对企业将产生重大影响,被审计单位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披露 c、资产负债表日的一项未决诉讼,律师认为胜负难料,一旦败诉对企业将产生重大影响,被审计单位拒绝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d、abc公司将出售给关联公司商品1000万元全部确认为当期收入

18、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事项,注册会计师可能针对这一事项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在以下对不确定事项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不确定事项的结果依赖于未来行动或事项 b、不确定事项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直接控制,在管理层批准财务报表日,不可能获得更多信息消除该不确定事项

c、不确定事项可能影响财务报表,并且影响并不遥远,可以预计在未来时日得到解决 d、不确定事项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解决

19、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有总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账龄长达三年的应收账款,且被审计单位对此进行了适当的披露,则这部分应收账款的收回与否导致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产生重大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 a、发表保留意见 b、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c、在意见段后增设强调事项段 d、出具否定意见 20、注册会计师应当将( )附于审计报告后。 a、股东大会决议 b、已审计的财务报表 c、董事会决议 d、监事会决议

21、审计报告的引言段应当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财务报表已经过审计,并不包括( )内容。

a、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 b、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c、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d、指明双方责任

22、注册会计师于2007年2月15日开始对昌盛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07年2月28日完成审计工作应当实施的程序,3月2日完成审计工作并得到被审单位认可,3月12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3月16日对外公布。则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为( )。 a、2007年2月28日 b、2007年3月2日 c、2007年3月12日 d、2007年3月16日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内容有( )。 a、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b、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c、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d、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2、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内容有( )。 a、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b、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c、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d、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3、同时符合下列( )条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a、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在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本和现金流量 b、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c、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本和现金流量 d、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4、下列错报中通常认为是严重的有( )。 a、非法交易或舞弊

b、对当期影响不大但对未来各项影响重大 c、对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影响重大 d、违反合同某一条款导致银行收回贷款

5、注册会计师对比较数据的审计责任主要关注的有( )。 a、比较数据的审计目标

b、针对比较数据实施的审计程序的范围 c、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比较数据的审计要求 d、注意到比较数据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审计要求

6、可以在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中提及比较数据的情况有( )。 a、导致对上期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在本期尚未解决,仍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b、上期财务报表存在审计报告未提及的重大错报,该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

审计报告,但本期财务报表中的比较数据已经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 c、导致对上期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已经解决,但对本期财务报表仍很重要 d、上期财务报表存在审计报告未提及的重大错报,该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并且本期财务报表中的比较数据未经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

7、注册会计师在界定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时,应考虑以下( )因素。 a、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已经完成 b、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的事项已经提出 c、被审计单位已经进行或拒绝进行调整或披露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已经证实签署财务报表

8、某位注册会计师在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范围段与意见段之间增加了对某个重要事项的说明,一般来说该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可能是( )。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9、审计意见应当说明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具有公允性应考虑内容包括 ( )。 a、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b、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c、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d、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已经得到合理的分类和汇总

10、在( )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后增加强调事项段。 a、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b、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或有事项 c、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发生变更且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d、强调重大的关联方交易、重大的期后事项及重大的会计差错更正

11、注册会计师阅读审计报告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确定需要修改其他信息并且被审计单位同意修改时,由于已审计财务报表无需修改,因此,注册会计师一般不需实施( )程序。

a、复核 b、控制测试 c、风险评估 d、重新执行

12、比较数据是指作为本期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上期对应数和相关披露。比较数据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特征。( )

a、比较数据是本期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b、比较数据包括上期对应数和相关披露 c、比较数据应当与本期相关的金额和披露联系起来阅读 d、比较数据的金额不存在错报

13、下列( )情况属于比较数据存在重大错报。 a、经审计的上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但因注册会计师未发现而未在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对该事项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本期比较数据未更正 b、上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且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本期比较数据未更正 c、上期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比较数据与上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不一致 d、上期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较数据未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进行调整

14、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既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又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的上市公司时,发现下列事项,这些事项构成重大不一致事项的有( )。

推荐第9篇:小说读书笔记

篇1:英语小说读书笔记

books and novels books and novels books and novels books and novels 篇2:张爱玲小说读后感

《张爱玲小说》读后感

读张爱玲小说是很容易中毒的,让人不知不觉地从字里行间染上她的气息,清冷的,而又骄傲的。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

张爱玲是聪明而又极端的。她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虱子。”可是,她又教会我们怎样生活:“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便是人生。”看不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只有妥协,愤怒,无奈以及极度的轻视。很多的时候,她就像是站在生活的另一高度上,一针见血直中要害地说出生命的可悲或者生活的本质。

我最喜欢她的一句话是:生命就这样自顾自地走过去了。我不知道当她写下这句话时是哀伤的还是一如即往的一脸冷漠。可是,当这句话从我笔下流泄出时,我忍不住微微颤抖,我感到莫大的悲哀和无助。这也许就是张爱玲的魅力所在,直白地解剖生活的每一个现象,然后再将它们一个个写在纸上用不轻不重甚至带点冷漠的语气告诉所有人。 篇3:欧亨利小说读书笔记

欧亨利小说读书笔记 读欧?亨利的小说,总有种轻松却又迫不及待的心情,说是轻松,是因为他的故事并不沉重,而说是迫不及待,又是因为我总是急于知道真相,看看这似乎是不和逻辑,意料之外的,却又合乎情理,耐人寻味的结尾。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麦琪的礼物》。开始,作者着力介绍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夫妇俩的金表,和德拉的秀发。他这样写道:“如果示巴女王①也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总有一天德拉会把头发披散下来,露出窗外晾干,使那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如果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夫妇俩生活贫困,但却彼此相爱,为了给对方一个圣诞礼物,吉姆卖了表,买回梳子,而他的妻子却卖了自己的头发,买了一个表链。初读完这段时,我真是替这对夫妇不平,费劲心思为对方买的礼物,却成了莫大的讽刺。富人可以挥金如土,可穷人却得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交换。然而读到后面,我就释然了,作者写道:“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他们就是麦琪。”

是啊,从表面上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但他们对彼此的爱才是物价之宝,金钱无法换得真情,圣诞礼物只是一个象征,但其中凝聚的爱确实高于众人之上的。他们便可以被称作麦琪——传播爱,为世间送来福音的圣人。他们象征着这种可贵的品质,在作者看来,这才是人间最聪明的东西。

这段结尾,是欧?亨利鲜有的点评式结尾,但从中足以看出作者对真爱的赞美,相信世界有真情,对美好人间的希冀。

而在本书中,我最较喜欢的,还有《高尚的骗子》系列,杰浦?彼得斯和安岱这两个骗子,在《精确的婚姻学》,《慈善事业数学讲座》,《艺术良心》及《虎口拔牙》中,通过各种奇异的方法行骗,有时在开头或结尾,你总以为两人会在行骗之余作些好事,如将两千元送给特洛特太太去结婚,或是办所学校,可到头来,

钱还是到了他们的手上,令人啼笑皆非。可无论如何,对于这两个骗子,我却怎么也恨不起来。我想原因,在于这样一段话:“你在家乡上教堂,做礼拜,挺像一个正经公民,但是你到芝加哥来,想剥夺别人的钱。那些人同你今天想充当的这类卑鄙小人做交易,才创立了稳妥有利的行业。你可知道,那个卖假钞的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要靠他养家活口。正因为你们这批假仁假义的公民专想不劳而获,才助长了这个国家的彩票,空头矿山,股票买卖。如果没有你们。他们在就没事可干了。你打算抢劫那个卖假钞的人,为了研究那门行业,可能花了好几年功夫。每做一笔买卖,他就承担这一次丧失自由,钱财甚至生命的危险。假如他弄到了钱,你可以去报警,而你弄到了他的钱,他只好一声不吭,典当掉他的会外套去换饭吃。”这段对塔克先生的职责,也是杰浦?彼得斯的内心话。人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要去当坏人,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想不劳而获的伪君子,资本主义家,才使老百姓们贫苦无依,他们受生活所逼,不得已才去行骗。而被他们骗倒的人,也大多拿的是不义之财,两人利用人贪婪,好慕虚荣,好逸恶劳的心里,以自己的自由,金钱甚至生命为筹码,去谋生计,对于他们,又真有什么可恨之处呢?作者笔下黑暗腐败的美国社会,才是最大的骗子,才是罪恶的源泉。

此外,还有《华而不实》,《汽车等待的时候》两篇文章相映成趣,一场邂逅,真正的上层人士隐藏自己的身份,穷人却将自己虚幻成有钱人,从中也能看出当时美国的社会风气——金钱至上。这个风气如今在许多地方依然风行,令人悲叹。 这便是欧?亨利的内心矛盾,一方面,他相信并歌颂人间的真爱,如《麦琪的礼物》,《爱得奉献》,《小熊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等,可另一方面,他又讽刺了人间世事难料,虚伪狡诈的一面,如《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两位感恩节的绅士》。在他笔下,坏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而所谓的正人君子,有权有势之人,才是真正的黑暗势力。如《重新做人》中的吉米,《虎口拔牙》中的五金巨商。这显然不符合普通人的逻辑,可细读下来,放眼社会,这却就是真相。或许人们惊叹的是欧?亨利巧妙的写法,但更多的,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那隐约可见,却没有人敢于直面的黑暗面的震惊吧。 篇4:短篇小说读后感 短篇小说读后感

读《羊脂球》有感

《羊脂球》这本名著,我早有耳闻。但因为学业紧张,一直未能窥到其中的内容。所以每次听到他的名号脑中就充满了疑团:为什么叫羊脂球?我有猜书名的怪僻,列出来的解释真是五花八门,其中最为肯定的解释是:一则有关羊的故事。我满腹狐疑:区区一则关于羊的故事到底有什么好称赞。直到暑假有空了,我才有时间去检验我的猜测。莫泊桑这位文学巨匠的确没有令人失望,他深邃的思想并不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揣测到的。书里没有羊,更没有羊脂球这类毛绒绒的东西。因为主人公的身材圆润,被冠上了“羊脂球”这样的名字。名字引起的谜团被破解,但书中所诉说的丑恶灵魂却紧紧揪住了我。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的主人公永远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不是那些自称是国王亨利第四的什么什么人。反观百姓,为了生存,他们没有机会去了解什么是声色犬马;什么是伟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是十足的土包子,目不识丁的粗人,会更出色的反映出当时混乱的法国。

一辆驶往阿弗尔港的公共马车上载着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人:贵族、商人、修女、“民族朋友”,还有身份最卑微的女主人公羊脂球。她是一个妓-女,一个不仅仅是在法国的有的而是全世界都有的“红灯女子”。

“羊脂球用一道谦卑而甜美的声音邀请两个嬷嬷来分尝她的便餐??几张嘴不住地张开来又合拢去,吞着,嚼着,如狼似虎地消纳着。鸟老板坐在角儿上吃个痛快,一面低声劝他的妻子也学他的样子??有人拔开第一瓶葡萄酒的塞子了,这时候却发生一件尴尬的事:只有一只杯子。于是只好在一个人喝完以后经过拂拭再传给第二个人??”与那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分享自己三天的食物是完全可以省略掉的举动,而这个在他们认为无比低贱,肮脏的“社会耻辱”在这些无上高贵的人上人面前就像上帝一般赐给他们食物。他们就像一只只听话的哈巴狗,饱食后慷慨的为她唱赞美歌,赞扬她的善良,同情她的疾苦。此时此刻他们贵族的伪善面具充分发挥了作用。“在这些没有表示那么猛干的旅伴的评价中间,她的地位增高了;戈尔弩兑静听着她,一面保持一种心悦诚服者的赞叹而且亲切的微笑;甚至于就像一个教士听见一个信徒赞美上帝??”

上流人士的为人处世比较狐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当一个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会把你伺候的像皇帝。这就是贵族的价值观,他们自私贪婪的本性只允许他们用金钱去衡量一切。数以百计的穷人换不来他们的一丁点同情心,他们永远不会记得施舍与救济,就好像他们永远不会忘了如何赚更多的钱那码子事。面对恶势力丧失正义的立场以求的明哲保身是道貌岸然的贵族惯用的伎俩。在将羊脂球物尽其用的之后,“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的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了她,然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似的扔掉。”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

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

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

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篇5: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汪曾祺的小说就像一杯淡淡的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在质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自己的独特乐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要将她一辈子的委屈全说出来,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在想何谓“正常”何谓“不正常”,这个故事看似没有什么波澜,实际上一切都已经埋下了伏笔,小说中特意交代说西南联大除了金昌焕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他还经常借文嫂的翁罐煮肉吃,这实际上都埋下了伏笔,这似乎和欧亨利式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妙,汪曾祺式的这种结局方式值得品味。

推荐第10篇:80年代小说

废墟上的雨后春笋——八十年代小说创作评述

2014021424 朱金娅

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建国初十七年文学的曲折发展,又遭受了十年*文学的巨大创伤,虽然在粉碎“四人帮”后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和过渡,但从文学创作的总体上看,基本尚未挣脱左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潮。从80年代开始,文学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尤其是小说创作,在这片废墟上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新局面。

整个80年代,是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十年。这个时代文学现象波涛汹涌,五彩缤纷,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翻开了80年代小说发展的新篇章。相对于一个废墟时代的文学,这几个流派表达了对文学新的理解和阐释,展示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学内容和形式。

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七十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后清算*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反映,其主要展现了*十年灾难、揭露*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给人们心灵造成创痛。这类文学小说起始于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小说通过塑造两个表面上好坏分明,实质上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示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勇敢地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意在唤醒人们必须从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小说的创作热潮。此后,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凯的《我该怎么办》、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郑义的《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一大批带有伤痕印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伤痕小说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对*的整体否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上树立了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意识。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的否定不够深刻,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在艺术表现上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左倾的印痕;作品的情感表露也趋于肤浅;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伤痕文学浪潮出现不久,出现了反思文学浪潮,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发展。往往在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创伤后,痛定思痛,随后而来的往往是冷静、严肃和深沉的思考。80年代一系列的政治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学创作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暴露和批判,而是由表及里地追溯左的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脉络,并究其原因。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 《天云山传奇》、刘真的《黑旗》、李国文的《月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陆文夫的《美食家》、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河的子孙》等。这些作品反思的视角多样化,反思的视线也不断前移,以不同的题材、角度,通过不同的典型环境和人物,反映了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探究和认识。其小说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是继伤痕小说浪潮之后又一次思想更深刻、影响更巨大、意义更深远的一种创作潮流。 改革小说与反思小说几乎同时崛起,主要分为都市改革小说和乡土改革小说两大类,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影响逐渐缩小。中国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伴随农村和城市改革大潮的兴起,改革文学应运而生,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改革小说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的深刻影响。改革小说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顺应着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一方面汲取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长处,以更勇敢的气魄、更深刻的笔触,大胆地暴露十年浩劫对我国工业造成的严重创伤并揭示了造成这种满目疮痍、积弊如山现象的根源,同时还大胆暴露了新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四化大业开创初期社会现实的状况。此后其他优秀的作品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何世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相》等。改革小说与现实直接碰撞,热忱呼唤改革,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对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全程式的关注,理性地探索文学而不再是感性支配下的政治参与。

知青小说是8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反映的是知青生活、命运及精神追求的作品。知青小说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伤痕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知青小说带“伤痕”性质,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叶辛的《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等。第二个阶段是理想主义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的《黑骏马》、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等。第三个阶段是写实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作品有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的《血色黄昏》、李锐的《合坟》等。第四个阶段是纪实阶段,90年代至2000年代后,这代知青已进入中老年,时有冷峻回忆录,纪实作品,或伴有根据自己知青亲身经历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现,主要作品有刘海的《青春无主》等。知青小说在这四个阶段中都反映了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的人生历程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他们审视社会,叙述人生历程的角度与结论,具有来自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和价值评判标准,由此而滋生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程度与观念迥异于前人与后来者,因而作品呈现出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和特有的精神面貌。诸多作品在不同的层面广泛真实地再现了千百万知青的生活,细腻地叙述了一代人的精神遭遇和心理历程最能够代表一代人的情绪、愿望和人生感受。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小说,主要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为了当时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实践,而80年代中期的寻根小说创作,则是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切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文化讨论的热潮,焦点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在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标志性论文,以此拉开了寻根文学的帷幕。 寻根文学的民族文化形态是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选择地域文化成为寻根文学主流,正统文化选择居于次要地位。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寻根文学,而它们往往以地域文化为表现对象。汪曾祺的高邮风俗小说创作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源头,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等人的寻根小说具有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如以韩少功为代表的楚地文化、以贾平凹为代表的秦地文化和以李杭育为代表的葛川江流域的吴越文化等。寻根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的反省和批判,比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对民间的善良道德和生命力的认同,比如张承志的《黑骏马》、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冷静复杂的剖析,有批判也有认同,比如郑义的《老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最具典型性。从整体上来看,寻根小说开拓了广阔的文学天地,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了承前启后的、继往开来的地位。

80年代中期,正当寻根小说方兴未艾之时,一种更为激进的叙事实践就已经出现,一大批作家表现出了对小说形式的极端重视和追求,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实验性,这就是先锋小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是先锋小说的第一次浪潮,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是其第二次浪潮。1985年刘索拉发表的《你别无选择》,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之后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也产生影响,马原、残雪、余华等也相继产生影响。先锋小说作家们是以一种反叛和激进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关于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于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因此,真正的先锋是精神的先锋,是体现在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作家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个人操守,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

既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小说,又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新写实小说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1987年,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问世为标志,新写实小说诞生了。80代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他们既接受传统又拒绝传统。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但其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小说也展示了庸常人生,书写小人物的世俗生活,拒绝英雄的崇高精神,正如方方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的“在绘制这一隅风景时,我并不知道怀着怎样的意图,如果硬要说点什么,或许只是想跟人说说,在汉口有个河南棚子,在河南棚子里有着父亲一家人,他们曾那样活过,现在还这样活着”。它注重对琐碎生活的描摹,并使这个过程天然地展现出来,这要求需要消除激情,用冷静平实的心态感受。新写实小说极大地深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内涵,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对象,深化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从80年代小说总体发展来说,尽管文学自觉曾是激动人心的口号,但即使是最强调艺术至上的作家,也有着相当强烈的民族关切和历史责任的承担,面临着具体境遇中对历史的提问。这不仅是题材意义上的,而且是创作视域、精神意向上的。作家的意识和题材状况,影响了80年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和美感基调。在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沉重、紧张的基调。现实主义时代特征下,探索和创新成为了80年代文学界的普遍的强烈意识。虽然80年代的小说还存在着种种遗憾,但其在思想价值与艺术探索方面已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11篇:非主流小说

(二):“非主流小说”的概念及特点

指的是和十七年小说一体化创作特征相异的小说创作。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主流文学、小说来说的。从广义上说是指十七年中所有不符合当时官方文艺规范、方针、政策,不符合当时政治环境、党的路线的小说创作。狭义上指:在1956年“百花时代”中,双百方针的影响下,集中出现的一批“干预生活”,反映人情人性的一些作品,有时我们也称为“百花文学”。

特点:1:这些非主流小说普遍受到当时官方文艺机构及其所控制的文艺批评界的批判。2:它们出现在50到70年代,呈现为阶段性分布特点。3:在作品样式上,几乎全为短篇。4:主流小说创作主要依据左翼文学的战争文化传统,非主流主要针对五四启蒙文学传统。5:在创作中,既有现代文学以来有历史责任感的老作家,又有具有时代意识的青年作家,以后者为主。

(三):非主流小说出现的原因

1:外因,首先是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导致在某一阶段对文艺的控制减弱,从而在客观上为多样式,多主题文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理论界的倡导。建国后,文代会机制,文联,作协等官方文艺机构建立,作家和评论家逐渐丧失了自我表述的机会和能力,其创作和评论根据党的政策、决议、以及文艺组织的决定作出。而在控制松动时期,一批作家评论家不满于文学作品的模式化,公式化,作出的理论批评与倡导,依然触动着当代小说家创作的神经。这类文章有《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的《论文学是人学》。

3:十七年的社会现实和革命文学在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建国后,民族矛盾消失和三大改造完成,阶级矛盾也退居次要地位,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建设中,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出现,引起一些作家的关注。同时,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对现实矛盾回避,创作中出现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引起作家的不满,导致非主流小说的诞生。

(四):非主流小说创作概况

非主流小说从表面上呈现出正反相对的趋向。

一是加强作品的社会政治干预性,要求作品更多承担揭露时弊,关切现实的责任。它们旨在承担新文学的批判精神和启蒙意识。二是表现文学要求的艺术性,清理身上过重的政治功用负累,在内容上向着被忽视的个人生活和感情空间的开掘。二者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公共生活的弊端和个人生活的缺陷是事情的两面,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也正是革新者探索,思考外部世界的思想基础。

1:建国后,文学逐步形成了祖国颂歌和英雄赞歌为基调的文学,这在国家新生的日子里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但颂歌的文学主题也潜藏着一种简单片面的文学主张,即不能写工农兵的缺点,不能揭示人民内部矛盾。一些人将革命现实主义理解为“肯定”的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思想的狭隘逐步形成两个禁区题材上难以揭示人民内部矛盾;人物形象塑造上难以揭示人物复杂的人性内容,人物是单面的,理念化的。

这一文学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敌我矛盾压过人民内部矛盾,所以不能对人民进行指责,对党进行怀疑,只能无条件拥护,度过困难时期再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敌我矛盾阶级矛盾弱化,人民内部矛盾,党的政策中的一些弊端凸现出来。八大确立工作重心转移,毛泽东根据形式提出两类矛盾的学说,意味着党开始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可能性,从而为干预生活小说的出现提供了合法性。 2:“干预生活”作为创作口号,是在1956年二三月间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上提出的。周扬在谈到党的政策调整时,批判了新中国成立后,创作落后于现实生活的问题,强调要克服这一问题。同时批判了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和“无冲突”论,强调对现实矛盾不能采取回避或旁观的态度,要有政治和艺术上的勇气,敢于表现生活中的矛盾。

周扬没有直接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但会上峻青,柳青等围绕周扬的谈话,明确提出这一口号。 3:国际背景:苏联文艺界干预生活口号的提出。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也于56年1月21日联系我国现状进行讨论,《文艺报》提出“学习苏联作家勇于干预生活”的精神。

4:理论上的准备:17年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作为感性化的文学也变得有计划,可以控制。现代文学是先有创作实绩,再有理论总结,17年是先有党的批示,讲话,再有理论倡导,再有作品。造成当时小说创作忽视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提倡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因此先要为现实主义正名,这体现在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一文中。该文以“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为中心来谈教条主义的束缚”,是理论界对现实主义认识的一个深入。接着《长江文艺》发表《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还有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论争核心是文艺与政治、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即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这几组二元对立的问题,对于左翼以来的文学发展很重要,前者强调文学性,后者强调政治性。不少作品中,文学的政治内容没有通过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体现,其政治倾向性也不是通过作家的审美情感加以展示,必然产生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

以秦兆阳的文章为例:(1):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秦认为:文学的二为方向是一个长久性的总要求,不能只顾眼前的政治,满足于作品的政治宣传品性。应考虑如何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特点,文学艺术不是传声筒。(2):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现实主义是严格的忠实于现实,并艺术的真实的反映现实,反过来影响现实。其思想性和倾向性是存在于他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之中的。图解概念政策的不是现实主义的倾向性,不能以类型代替典型,本质代替艺术个性。(3):以“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取代“革命”,避免理解上出现的简单,偏激。

这种理性反思,某种程度上是对五四启蒙现实主义传统的呼应,当然要穿着社会主义的外衣。

5:创作概况,从作品体现的干预精神和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这类作品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百花时代,二是60年代初。

(1):56-57年上半年,生活侦察兵式的写作。

《人民文学》56年4月号发表特写《在桥梁工地上》,是第一篇。编者按:“我们期待这样尖锐提出问题,批评性和讽刺性的特写已经很久了,希望这篇《在桥梁工地上》发表后,能够更多的出现这样的作品。”

之后出现一系列这类小说。如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国文《改选》等

这类小说的创作特点是多为青年作家;形式多为特写;批判官僚主义的小说占主要。

意义:这时期出现的干预生活的思潮,反映了文艺工作者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如黄秋耘言“浅薄的乐观主义和冷漠无情的生活态度必须改变,而代之以对人民命运的无比关切”;这类作品发挥了文学的批判功能,冲击了粉饰生活的无冲突论,和对生活进行歌颂的“肯定的现实主义”,增强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深化,和五四现实主义融合。

实质:这些创作矛盾并非指向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相反,他们恰恰证明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小说主题和主流小说主题在终极目的上是一致的,并不是大毒草。也不是社会主义与修正主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歌颂”与“暴露”关系问题上的一个反复。两者在现实主义文学中本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只要它们立足点一致,就都能推动社会进步。如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但是,左倾教条主义将之对立,一方面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另一方面是当时敏感的政治环境决定的。两者之间的冲突在40年代解放区文学中也出现过。

(2):60年代初的创作:象征性的叙述,寻找历史与当下的契合点。

背景: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党和国家开始调整政策,也包括文艺政策的调整。社会矛盾重新尖锐,而国家政策放松,文学的批判精神和自由意志再次萌发,开始了对社会的又一次干预。

特点:以老作家为主,原因是老作家在第一时期保存了实力,而年轻作家多已受到批判。创作方法上,多取材古事影射讽喻现实。创作重心转移,由社会批判转向对自身处境、状况的嗟叹。 代表作品:陈翔鹤《陶渊明写》等。

第12篇:诗歌散文小说

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这四种体裁,在考试中比较少见。因为小说的主旨很难把握,所以,在考试中不建议学生选做小说。

诗歌知识点

诗歌与小说、戏剧、散文合称四大文学体裁

一、分类

以表达方式为分类标准:

1、抒情诗――《沁园春·雪》、《有的人》、《周总理、你在哪里》

2、叙事诗――《木兰诗》《卖炭翁》

以诗歌体裁为分类标准:

1、古代诗歌

2、近代诗

3、绝句: 特点——每首四句,一般双句押韵,有的首句入韵.

分类—— 五言绝句.特点,每句五字. 七言绝句.特点,每句七字.

4、律诗:特点――每首八句,两句一联,中间两句必须对仗,押韵同句。

分类—— 五言律诗。特点,每句五字。 七言律诗。特点,每句七字。

5、词——又称长短句。特点略,如《忆江南》

6、古诗(古体诗、古风)字句较自由,如:《敕勒歌》、《木兰诗》、《卖碳翁》。

7、新诗/自由诗,如《有的人》。自由诗有的押韵(不一定一韵到底,可中途换韵,但每节要押韵),也有的不押韵。

8、散文诗:形式是散文,但有诗的意境,如《海燕》

二、押韵

押韵:有相同或相近的韵母。有些古诗现在读来不押韵的,是因为古今语音不同。

三、节拍

即节奏:格律诗一般以音节为单位。五言诗为

二、三顿,后“三”又可根据意义分为

二、一顿或

一、二顿。例“白发――三千――丈”、“润物――细――无声”;七言诗为二五顿,后“五”亦可如上分,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现代诗的节拍一般不固定,大体整齐即可)

戏剧知识点

一、定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二、分类及标准

1、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分

话剧 以对话为主,如《威尼斯商人》。 歌剧 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 舞剧 以舞蹈为主。

2、按剧情繁简及结构分

多幕剧 生活面宽广,情节较复杂。 人物较多,布景变换频繁。 独幕剧 人物较少,情节较简单。布景变换少或不变。

3、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 历史剧 如《打渔杀家》。 现代剧 如《白毛女》。

4、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分 喜剧 悲剧

正剧(悲喜剧) 如《白毛女》

剧本特点 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受时间限制,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太多,场景不能过多变换。

必须有情节(即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语言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 动作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有舞台说明:位置-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对话中间。

内容-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作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散文知识

一、定义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精粹精辟,形式自由,能迅速反映生活。)

二、分类

1、抒情散文 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的抒发作者的情怀,如《荔枝蜜》。

2、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也带有抒情成分,如《藤野先生》。

三、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贵散),神不散(忌散)

2、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组织材料、结构呈篇较自由。

3、立意方面: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4、表现方法不拘一格:可叙事、写人、托物抒情、发表议论,如《记一辆纺车》。

5、揭示中心思想的独特方式:作者往往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着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象,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

6、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串成一个整体。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知识点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第13篇:艾玛沃特森英文演讲全本

以下为艾玛.沃森演讲全文(中英对照),感谢译者@HathorOfDendera的贡献:

Emma Watson: Gender equality is your iue too

艾玛 沃森:性别平等也关乎你

Speech by UN Women Goodwill Ambaador Emma Watson at a special event for the HeForShe campaign,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New York, 20 September 2014

联合国妇女亲善大使艾玛?沃森在2014年9月20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为“他为她”运动举行的特别活动上的演讲

Today we are launching a campaign called “HeForShe.”

I am reaching out to you because I need your help.We want to end gender inequality—and to do that we need everyone to be involved.

This is the first campaign of its kind at the UN: we want to try and galvanize as many men and boys as poible to be advocates for gender equality.And we don’t just want to talk about it, but make sure it is tangible.今天,我们启动了一项名为“他为她”的运动。

我向你伸出手,因为我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希望终结性别不平等——为此,我们需要所有人都参与其中。

这是联合国同类运动中的第一项:我们希望努力并激励尽可能多的男人和男孩倡导性别平等。而且希望这(性别平等)不只是空谈,而是确确实实的看得见摸得着。

I was appointed six months ago and the more I have spoken about feminism the more I have realized that fighting for women’s rights has too often become synonymous with man-hating.If there is one thing I know for certain, it is that this has to stop.

For the record, feminism by definition is: “The belief that men and women should have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It is the theory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equality of the sexes.”

六个月前,我被任命为联合国妇女亲善大使。而随着我谈论女权主义越多,我越发现,“争取女性权益”太容易被当作是“憎恨男人”的同义词。如果说有一件事是我确实知道的,那就是,这样的误解必须停止。

必须郑重声明,女权主义的定义是:“相信男性和女性应该拥有平等权利和机会。它是性别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的理论。”

I started questioning gender-based aumptions when at eight I was confused at being called “boy,” because I wanted to direct the plays we would put on for our parents—but the boys were not.

When at 14 I started being sexualized by certain elements of the pre.

When at 15 my girlfriends started dropping out of their sports teams because they didn’t want to appear “muscly.”

When at 18 my male friends were unable to expre their feelings.

8岁时,我开始质疑某些基于性别的假设。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想在为家长上演的戏剧里担任导演,就会被说成“专横”,而男孩们则不会;

14岁时,我开始被媒体报道的某些元素性别化;

15岁时,我的女性朋友们开始退出各自的运动队,因为她们不希望显得“肌肉发达”;

18岁时,我的男性朋友们无法表达他们的感受。

I decided I was a feminist and this seemed uncomplicated to me.But my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me that feminism has become an unpopular word.

Apparently I am among the ranks of women whose expreions are seen as too strong, too aggreive, isolating, anti-men and, unattractive.

Why is the word such an uncomfortable one?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这(身份认定)对我来说并不难。但我最近的调查发现,女权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词。

显然,我成了那些言辞看起来过于强势、过于激进、孤立、反男性、不吸引人的女性行列中的一员。

为什么这个词如此令人不安?

I am from Britain and think it is right that as a woman I am paid the same as my male counterparts.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I should be able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my own body.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women be involved on my behalf in the policies and decision-making of my country.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socially I am afforded the same respect as men.But sadly I can say that there is no one country in the world where all women can expect to receive these rights.

No country in the world can yet say they have achieved gender equality.

我来自英国,我认为身为女性,我应该和男性同行获得一样的报酬。我认为我应该自己为自己的身体做决定。我认为应该有女性代表我参与政治,以及我的国家的决策制定。我认为在社会上,我应该和男性获得相同的尊重。但遗憾的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使所有的女性都能获得上述权利。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说,他们已经实现了性别平等。

These rights I consider to be human rights but I am one of the lucky ones.My life is a sheer privilege because my parents didn’t love me le because I was born a daughter.My school did not limit me because I was a girl.My mentors didn’t aume I would go le far because I might give birth to a child one day.These influencers were the gender equality ambaadors that made who I am today.They may not know it, but they are the inadvertent feminists who are.And we need more of those.And if you still hate the word—it is not the word that is important but the idea and the ambition behind it.Because not all women have been afforded the same rights that I have.In fact, statistically, very few have been.

这些权利,我认为是每个人都该享有,然而(事实是)我只是众多幸运儿中的一个。我的生活是完完全全的特例,因为我的父母没有因为我生为女儿而减少对我的爱,我的学校没有因为我是女孩而限制我,我的导师没有因为我将来可能要生孩子而认为我会走不远。这些影响了我的人,都是性别平等大使,是他们造就了今天的我。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但他们是无心的女权主义者。而我们现在,则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所以,如果你仍然憎恨这个词——重要的不是这个词,而是它背后的想法和抱负。因为并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够享有我所拥有的权利。事实上,从统计数据看,真的非常少。

In 1997, Hilary Clinton made a famous speech in Beijing about women’s rights.Sadly many of the things she wanted to change are still a reality today.

But what stood out for me the most was that only 30 per cent of her audience were male.How can we affect change in the world when only half of it is invited or feel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1997年,希拉里?克林顿在北京做了一个关于女性权益的着名演讲。很遗憾,很多她希望改变的事实今天仍存在。

我注意到,听众里只有30%是男性。当只有世界上的一半的人参与并融入这场对话时,我们怎么可能做出影响世界的改变?

Men—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tend your formal invitation.Gender equality is your iue too.

Because to date, I’ve seen my father’s role as a parent being valued le by society despite my needing his presence as a child as much as my mother’s.

男人们——我希望利用这个机会正式的邀请你们加入。性别平等也与你们有关。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我父亲作为家长所发挥的作用被社会所低估,虽然作为孩子,我所需要的他的陪伴和我需要母亲的一样多。

I’ve seen young men suffering from mental illne unable to ask for help for fear it would make them look le “macho”—in fact in the UK suicide is the biggest killer of men between 20-49; eclipsing road accidents, canc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I’ve seen men made fragile and insecure by a distorted sense of what constitutes male succe.Men don’t have the benefits of equality either.

我看到,年轻男性因为害怕自己显得不够“男子汉大丈夫”,从而在承受心理困扰时窘于寻求帮助——事实上,在英国,自杀已经是20-49岁男性的第一死亡原因,比交通事故、癌症和冠心病造成的死亡都多。我看到,男人因为对男性成功的扭曲理解而感到脆弱和不安全。性别不平等对男性也没有好处。

We don’t often talk about men being imprisoned by gender stereotypes but I can see that that they are and that when they are free, things will change for women as a natural consequence.

If men don’t have to be aggreive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women won’t feel compelled to be submiive.If men don’t have to control, women won’t have to be controlled.

我们并不常谈及男人因为性别刻板印象而入狱,不过我可以看到,事情真是这样。并且当他们自由时,女性的境遇也会自然发生变化。

如果男性不再为了被认可而变得强势好斗,女性也不会再感到被迫逆来顺受。如果男性不再被迫掌控一切,女性也不会再被迫受掌控。

Both men and women should feel free to be sensitive.Both men and women should feel free to be strong… It is time that we all perceive gender on a spectrum not as two opposing sets of ideals.

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敏感;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强壮……是时候把性别理解为光谱,而不是南辕北辙的两派。

If we stop defining each other by what we are not and start defining ourselves by what we are—we can all be freer and this is what HeForShe is about.It’s about freedom.

I want men to take up this mantle.So their daughters, sisters and mothers can be free from prejudice but also so that their sons have permiion to be vulnerable and human too—reclaim those parts of themselves they abandoned and in doing so be a more true and complete version of themselves.

如果我们不再把对方定义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是把对方定义为我们的一员——我们都会更加自由。这就是“他为她”运动所倡导的。这就是自由。

我希望男性负起这个责任。这样他们的女儿、姐妹和母亲都能够拥有免于偏见的自由,同时,他们的儿子也能被允许脆弱和感性——拥有这些他们曾经摈弃的特质,他们才是更真实和完整的自己。

You might be thinking who is this Harry Potter girl? And what is she doing up on stage at the UN.It’s a good question and trust me I have been asking myself the same thing.I don’t know if I am qualified to be here.All I know is that I care about this problem.And I want to make it better.

And having seen what I’ve seen—and given the chance—I feel it is my duty to say something.English statesman Edmund Burke said: “All that is needed for the forces of evil to triumph is for enough good men and women to do nothing.”

你可能会想,这个从《哈利波特》里走出的姑娘是谁?她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做什么?这是一个好问题。相信我,我也问过自己相同的问题。我不知道我是否够格站在这里。我所知道的是我关心这个问题。我希望它能变好。

同时,因为我目睹过那些事情——并且我又有机会——我感到自己有责任说些什么。英国政治家埃德蒙德?伯克曾说:“恶势力要想取胜很容易,只要足够多的、善良的男人和女人们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

In my nervousne for this speech and in my moments of doubt I’ve told myself firmly—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If you have similar doubts when opportunities are presented to you I hope those words might be helpful.

Because the reality is that if we do nothing it will take 75 years, or for me to be nearly a hundred before women can expect to be paid the same as men for the same work.15.5 million girls will be married in the next 16 years as children.And at current rates it won’t be until 2086 before all rural African girls will be able to receive a secondary education.

当我为这次演讲感到紧张和疑虑时,我坚定的告诉自己——如果不是我,那又该是谁;如果不是现在,那又该是何时?如果当你面对机会时也有类似的疑虑,希望这些话能对你有所帮助。

因为现实是,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那么女性实现与男性同工同酬需要花上75年,而要我说,这恐怕得花上几乎一百年。1550万女孩会在未来16年被迫童婚。同时,按现在的发展速度,在2086年以前,非洲农村都无法实现所有女孩都能接受中等教育。

If you believe in equality, you might be one of those inadvertent feminists I spoke of earlier.

And for this I applaud you.

We are struggling for a uniting word but the good news is we have a uniting movement.It is called HeForShe.I am inviting you to step forward, to be seen to speak up, To be the he for she.And to ask yourself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Thank you.

如果你相信平等,你可能是我前头说到的那些无心的女权主义者的一员。

为此,我为你鼓掌喝彩。

我们正在努力争取一个团结的世界,好消息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团结的运动。它叫做“他为她”。我邀请你站出来,展示自己,畅所欲言,成为一个为女性权益奋斗的男性。以及,问自己:如果不是我,那又该是谁;如果不是现在,那又该是何时!

谢谢。

第14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全本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纲

开科学院: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职 称:

一、本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为依托的一门新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设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为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懂得必须推翻“三座大山”,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认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规律及其经验教训;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深入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了解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改革开放和搞好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懂得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通过对具体历史进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教师要在吃透吃准教材的基本精神上下功夫,掌握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以及基本思路,把握各章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注意避免与中学历史课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要着重弥补学生把握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经验教训、准确理解、解释不清等方面的不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史为鉴,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主流和本质,是近代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这个“纲”,掌握反侵略斗争、国家出路探索、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小康等“史要”,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切实达到教学目的,保证课程开课质量。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顺 序 授课章节 章节名称

课时分配 4学时

2学时

(一)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二)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学时

(四)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2学时

(五) 中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六)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七)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九)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十) 下编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1学时

3学时

(八)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十一)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十二)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学时

(十三)第十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学时

四、教学方式

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课件,并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如观看历史文献影片、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爱国主义精神演讲、参观西南联大校史展览、一二一运动纪念馆或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到企业、农村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推广、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作业、考查、考试及成绩评定

1.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外作业,每次作业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为主,一般以两个教学难点的简述题为宜。

2.每学期期中考查,考查以已讲授内容为主,参考题如下: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4.辛亥革命是怎样失败的,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二、论述题

1.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总的经验和教训?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评价、意见和建议。

3.每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闭卷考试,填涂机读卡。主观题题型为简述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开卷考试。

4.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学生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作业和期中考查占20%;出勤和课堂纪律占10%);期末考试成绩70%。学生旷课三次取消平时成绩;旷课达总学时1/3及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1919年)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年至1919年中国从鸦片战争之前到五四运动前夜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要点。综述的作用是为大家提供指导思想理论原则和历史线索,为同学们学好各章内容奠定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及其基本要求:让学生总体了解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变;了解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掌握其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明确国家独立与人民富裕、民族解放、人民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明确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对上编内容有总体把握。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 2.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性质、主要矛盾;

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本章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长时间走在历史前列,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唯一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充分肯定古代中华文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上世纪80年代末,曾在我国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诋毁、丑化中华民族,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当时的政论电视片《河殇》,就是这股思潮的代表作。说黄河文明是失败的文明,渲染黄河文明的落后和保守,甚至把黑眼睛、黄皮肤当作落后的标志。声称只有用蓝色文明,也就是所谓的海洋文明取代黄色文明,中国才有出路。当时不少媒体中也充斥着丑化、诋毁中华文化的文章。有的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国家;民族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民族个性是畏惧斗争,逃避现实;有的说,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糟粕和垃圾,要予以全面否定;还有的公开表示对爱国主义的轻蔑,说无所谓爱国不爱国,你说叛国就叛国,承认自己就是挖祖坟的不肖子孙,还以此为荣。这股思潮完全背离了历史发展的本来和真实。首先,“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泽民)。其次,这种思潮在现实中只会起到涣散斗志、扰乱人心、动摇和打击民族自信心的消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就会失去生命力。有无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和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先进文化等软实力的统一。精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促使经济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衰极而亡)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这是纵向历史联系的探讨。即中国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历史联系。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就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不了解古代历史的特点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我们就无法了解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的转折。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优缺点、精华糟粕等无不强烈地影响着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不能透彻地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不能深刻了解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二千多年。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时,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大厦将倾”,虽有康乾盛世,不过也是回光返照,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罢了。19世纪中叶开始,清王朝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到了衰极而亡之时。

首先,封建皇帝位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是地主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民很少或没有土地,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对农民残酷的压迫剥削,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同时,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因为其基本生产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既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又对新生产方式有较强排斥力和抵抗力,加之封建统治者施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而在社会内部也缺少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缓。

再次,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家天下”而下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其日益增强的保守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总结: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周期率”:各封建王朝王朝前期都汲取前朝历史教训,政治较清明、轻徭薄赋,励精图治而屡有盛世;后期则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农民战争而没落衰亡。

“嘉道中兴”已到了封建社会末世,可谓到了衰极而亡之时,其表现: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国防虚弱,文化专制,阶级矛盾激化,对外闭关自守。

(三)世界资本本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这是横向的分析,就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历史进行分析。学习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不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历史环境,不了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懂得殖民主义的根源和本质,不进行中国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就难以了解,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会发生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转折,为什么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会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1.16世纪开始,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反差,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 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用雇佣劳动者的手工作坊主、控制家庭手工业的包买商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亨利王子、迪维斯、麦哲伦、达伽玛、哥伦布),更为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资本本义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创造了两大条件:即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如英国圈地运动;西方殖民者疯狂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其土地和财富;掠卖非洲黑奴;欧洲国家实行国债制度、税收制度和贸易保护制度等等。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权;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迅速推广到欧洲;凭借自身首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诸多有力条件,先后挫败了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成为“海上霸王”,建立了殖民地横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日不落帝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2)法俄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法国是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沙皇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后起之秀是在大英北美殖民地上独立的美国。

2.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在鸦片战争前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冒险家的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上要是通过海盗式的掠夺土地、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的巨大需求,推动西方列强运用各种手段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资本主义强国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基地和自由的投资场所。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进人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主义成为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更完整的世界体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方面,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僵化没落、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扼杀了人们的创造精神,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没有力量解决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另一方面,中英两国相比较,一个是相对停滞的、蜗牛速度爬行的封建主义古国,一个是迅猛发展、急于向外扩张的资本主义强国。两者于特定的历史时刻(19世纪中叶)碰撞,在中国领土上发生冲突(贸易)和战争(鸦片战争),并由英国扮演第一个殖民侵略者角色,其历史必然性也就在这里。所以,必须明确:第一,近代中国的落后并不是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了。而且正是因为落后,才使得封建中国无力阻止西方列强的横暴相加。第二,西方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两个观点是完整、统一的。前一种观点反映在西方人对待中国的态度变化上。16到18世纪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繁荣富庶,政治清明,拥有古老文化、优雅艺术、先进技术的文明古国。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原来被视为世界样板的中华帝国表示出轻蔑,甚至仇视。尊敬和颂扬被诬蔑和谩骂取代了,中国被视为贫穷野蛮,落后停滞,闭塞傲慢,政治腐败、道德败坏,极度虚弱,制度落后的病国。态度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客观变化。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则可证明后一观点。他说: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的条款,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这个衰败的现实和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发生猛烈冲突。中国人认为,在过去,甚至就在不久以前,他们在文化上和政治上都还比蛮横的侵略者们富有和强大得多。事实上,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大滑坡,是在近代的事情。这些事实驳斥了西方流行的看法,说中国是一个停滞而颓废的帝国,而更加生机勃勃、富有进取精神的欧洲人可以随时欺负他们。布尔津斯基在预言共产主义大失败为主旨的书里这样评述中国的落后,可见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3.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深刻认识殖民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马克思);“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列宁)。资本主义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所谓的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殖民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西方列强的强大是建立在对各大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剥削、掠夺、压迫和奴役之上的。

正确了解殖民主义侵略对被侵略国家造成的后果和产生的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为标志的。但近些年来,怎样看待殖民主义的侵略却存在着对立的观点。有人说我们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对殖民主义宣泄情感、缺乏理性的口诛笔伐层次上。有的主张重新评价殖民主义的侵略。认为批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造成东方国家普遍落后的观点使历史批判的天平倾斜了。是殖民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方历史的进程,提供给了中华民族能够迅速赶上西方文明的最后良机。有的更直接地说,如果没有殖民主义的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各民族所有优秀的才能只能是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的。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结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事实果真如此吗?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通过军事征服、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他们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这种政策必然会给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殖民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武装攻占、海盗式掠夺,血腥奴隶买卖,欺诈性贸易,海外移民等等。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则改为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帝国主义阶段除继续采取上述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奴役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主要手段。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本质联系的罪恶孪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主义的侵略、屠杀和抢劫上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人民是殖民主义生存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说,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主义到了非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就不能过活的地步(《新民主主义论》)。西方列强在控制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就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改造殖民地、半殖民地,改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获取自身利益。而在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科学技术等等东西引入殖民地、半殖民地。这在客观上对殖民地区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就如马克思所说,他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于此,我们不必回避。但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影响,而把殖民主义当作传播人类文明的天使,当作引领人类历史进程的圣贤,当作给人们带来普遍幸福的救世主。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者绝非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也绝不允许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以至于让这些自己曾经的附庸变成自己的竞争者,甚至对手。且不说殖民主义在征服过程中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和种族灾难,以及通过赔款、投资以及欺诈等手段攫取的大量财富,仅是其通过各种条约攫取的政治、经济、外交的种种特权,就犹如一根根铁链,扼杀了殖民地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机。经济学家戚淑棻《经济侵略下的中国〈序言〉》1926年的结论是,‚彼年以来,帝国主义与军阀狼狈为奸,他们加重我内乱,掠夺我金钱,屠戮我国民,已成为不可掩盖的事实。他们的勾结,就是一部部不平等的条约。由此观之,弱我中国者是资本帝国主义,至我国家危亡者,因而产生的不平等条约也;资本帝国主义实在是蚕食我们国家的野兽;不平等条约就是搜刮我的桎梏和陷阱‛。从中国近代史来看,帝国资本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止、破坏中国社会的前进,是由无数事实所证明了铁证。

还有人认为,可惜中国没能像香港那样变成殖民地,说中国要富强,先得被殖民150年不为过。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香港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由多个特殊历史条件构成的。世界上曾经的那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成了现代化国家了吗?印度并没有因为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而成为现代化国家。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后果:当今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历史上的殖民地国家。他们今天的贫穷与落后,正是当年殖民主义疯狂掠夺和血腥榨取的结果。不仅如此,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今天仍然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的人民,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制约和障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必须推翻殖民主义统治才能发展,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一个规律。

19世纪中叶,经济停滞、科技落后、国力衰微、国防虚弱而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新殖民扩张的对象——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政治、经济上的附庸,这就是西方列强侵略的阴谋目的。直到今日,这个阴谋还在作祟。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殖民扩张,使中国遭遇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文明尽毁,亡国灭种!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前车之鉴。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日不落帝国”的形成,新的目标:中国。19世纪初,英国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19世纪中叶,这个只占世界人日2%的岛国在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在占领印度,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后,它的新目标:中国。

2.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商品→贸易→鸦片→炮舰的殖民过程

其一,英国商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而英国却需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商品,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其二,英国以走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对华贸易逆差的手段。英国政府、英印殖民政府、英国工商资产阶级都获得巨额收入。对华鸦片贸易成为英国经济的命脉。

其三,1825年和1837年英国发生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英国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战争,正在寻找战争导火索。

其四,英国意欲侵略征服中国蓄谋已久。从乾隆60年玛戛尔尼开始,很多殖民主义者都曾上书英国政府,要求动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其五,马克思:“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造成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中国人民强烈反对鸦片贸易,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

1839年6月大清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禁烟,加紧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长江江面的英舰“康华丽 号上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3.鸦片战争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10月《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 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4.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国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变成为领土割裂、主权散失的半殖民地国家。

政治上,19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19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领事裁判权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允许列强兵舰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在各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等等。

经济上,中国从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变成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的、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国家,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从鸦片战争正确看待反侵略民族战争

前段时间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的系列战争都是在中国实力远远落后于列强的总体态势下进行的,像林则徐这样的抵抗派是不识时务、虚骄误国。因为他们态度强硬才导致战争爆发,他们应该为战争的失败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负责。而像琦善、耆英、李鸿章等主和派则是能够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局势而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者。其理由是,既然落后只能挨打,那么反抗是无用的。因为反抗之后仍是失败,况且失败后还要付出惨重代价。

我们可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在屡遭侵略的悲惨境遇中得到的一个惨重教训;但这绝不是停止反抗的理由,也并非是将‚落后就要挨打‛引申为‚落后只能挨打‛。两字之差,天壤之别。前者是一个积极的命题,警醒人们保持忧患意识。一个国家民族只有经过艰苦努力摆脱落后,使自己强盛起来,才能摆脱任人宰割、受尽屈辱的悲惨命运,以平等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后者则是一个消极命题。它宣扬奴隶主义和宿命论,涣散人们的斗志。鼓吹强敌当前要俯首贴耳、逆来顺受,任凭侵略者作威作福,予取予求。第二,这种观点毫无根据。该观点认为,既然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注定失败,反抗就徒劳无益,那就不必反抗,任侵略者所为就是。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弱小一方战胜强大一方的例子屡见不鲜。美国独立战争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落后的海地赶走了法国殖民者等等都是典型实例。如果因为力量对比悬殊就放弃反抗,就不可能有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胜利!近代中国的民族战争中,以弱胜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能够打败经济、军备的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战争胜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战争性质、人心向背、战争动员、战略战术等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剑客,决不会胜券在握时才出手亮剑。评判历史,当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弱小民族身上时,只有那些没有起码人格的人,才会去责备为民族生死存亡拼死抗争的人们。第三,投降的处方。既然反抗是徒劳的,那么在侵略者兵临城下时,该怎么办?他们开出两张处方。一张是暂不抵抗,等整备好军备、充实完武力之后再战。另一张是放弃抵抗,出让利益、甚至民族利益来换取利于侵略者的和约。前一方子根本就是一种搪塞。战争什么时候打,找何借口打,从来都是侵略者谋划的。强盗是决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来抢你的。后一张方子清政府则不断使用。如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就是按此方割地赔款的。但侵略者欲壑难填,绝不是你让利就会令其满足的。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侵略者比比皆是,但因人放弃抵抗就停止侵略的侵略者闻所未闻!第四,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是经济技术的落后。不能因此得出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的结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近代史诸多事件都是中国人民走向新的、更高斗争形式必经的阶梯,也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个奠基石。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都从不同角度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甲午战争惨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但是,中华五千年深梦之唤醒,是从甲午战争割让台湾、赔款二亿开始的。创痛尤甚,爱国志士知耻而奋起雪耻,谋保国之策者所在笃有,掀起了新的民族觉醒浪潮,爱国主义得到新的发扬,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是历史的补偿。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最重的《辛丑条约》。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显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英美或日本,都没有脑力或兵力来征服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所以,瓜分之事实属下策。时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它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并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远远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外国人的发号施令有一天必须停止,外国人有一天必须离开中国。而目前发生的这段插曲,就是今天对将来的一种暗示。赫德从他的角度对义和团运动作了符合实际的判断,历史证实了他的预言。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纯粹当作是一种耻辱,要看到同时是一种财富‛。毛泽东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要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就须明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最基本的依据。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曾开展过一场关于中国社会与革命的性质的大讨论,经过激烈争论,多数人认同了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判断。后来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半封建、办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作了系统论述,形成了完整理论。正确判断中国社会性质之所以重要,第一,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认识中国国情;要做好中国的事情,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干事情只凭主观想象,难免处处碰壁。国情包括很多方面,而最根本的就是现实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制约着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近代史的前80年里,不同政治势力在爱国主义推动下,都曾提出过建国方案。这些方案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产生过一定的作用,是中国社会发展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最终都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碰壁,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社会性质的正确判断和对国情的深刻认识。第二,认清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够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认清中国的国情,也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基本的根据。中国共产党就是依据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判断,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引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革命的实践和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第三,认清社会性质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使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另一个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促使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由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但列强侵略的目的,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完全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有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阻碍、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中国人民为了争取国家主权,挽救民族危亡,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所以,因为这两个变化而有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即,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过程;掌握了这个线索也就获得了了解中国近代史全貌的钥匙。

1.为什么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近代中国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使中国基本丧失了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并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而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它们才没有能够实行直接的殖民地统治,而是勾结联合中国封建统治者作为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实际上虽已丧失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地位,但仍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所以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商品倾销逐渐使中国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破坏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加速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同时又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某些条件,使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了。然而,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倾销商品,垄断轻重工业,直接压迫中华民族工业。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并没有也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封建土地所有制顽强地存在,封建生产关系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东西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中国已是半封建的社会。

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是密切结合、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材P11-P1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细致生动的论述。毛泽东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帝国主义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实施种种手段,使中国社会从完全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

(一)向中国发动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

(二)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侵略特权;

(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

(四)在中国经营轻重工业,直接进行经济压迫;

(五)垄断中国的金融财政;

(六)造成一个买办的高利贷的剥削网,培植买办和高利贷阶级;

(七)地主阶级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八)造成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九)实行文化侵略政策;

(十)在一定条件下,把一些地区变成他们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帝国主义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的方面,但是更重要、更本质的一个方面,是帝国主义阻碍被侵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毛泽东对此列出了十条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进行了无可辩驳的阐述,其中任何一条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严重阻碍作用。教材将特征准确概括为六条。第

一、二条讲政治问题。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使地主阶级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支柱;第

三、四条讲经济。即中国社会中封建经济的状况与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第五条讲列强争夺和封建阶级统治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六条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的特点,一是极端贫困;二是毫无政治权力。这六条,就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主要特征。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动:旧阶级的变化与新阶级的产生。

1.旧阶级的变化

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地主、官僚地主、军阀、工商业兼地主、城居地主、资本家。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激化。

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自耕农、贫农、雇农、破产或失地农民(流入城市)。 特点: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极端贫困,毫无政治权力。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阶级局限性:小生产者的保守、散漫、狭隘等。单凭自身力量不可能求得解放,更不可能领导并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2.新阶级的产生

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即工人阶级:来源: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构成: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在华企业的口岸码头、出口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等的工人、海员、雇佣工人;19世纪60至70年代后国家大型军民用企业的产业工人和中华民族企业的雇佣工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业工人。

特点:比中国资产阶级早30多年产生;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三重压迫世所罕见;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组织纪律性强、分布集中、坚强团结;与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等。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新产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来源:买办、旧式商人、地主、官僚、华侨等; 构成:来源不同,构成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1)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紧密结合的、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紧密联系的、封建的买办的垄断的资产阶级。特点:集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剥削性、寄生性于一身。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2)民族资产阶级: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企业或创办经营新式企业的地主、官僚、买办、旧式商人、工场场主、华侨商人等转化而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特点: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而与其有矛盾,也有反对压迫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参加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坚决性,显现出妥协性、软弱性和动摇性。这种两面性使其不可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并对民主革命产生了直接而消极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大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在复杂事物中,会有一个或两个矛盾是主要的矛盾。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绝不能脱离主要矛盾去谈次要矛盾,更不能主次颠倒。譬如,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命题。要救国、要富强,就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而中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这就产生了西学与中学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次要的,是从属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但有的人就硬将是否向西方学习当作评判历史人物功过的唯一标准,结果其评判出现了致命偏差。再如,有人夸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将袁世凯逼宫当作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决定因素。结果把一个帝制货色,变成了共和元勋。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够科学揭示近代历史的真相。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有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另一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矛盾相互交织,贯穿于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的关系:互相交织。

矛盾关系的构成原因: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当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和支配地位,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社会各阶级会暂时团结起来以民族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当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用非战争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统治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中国社会被压迫阶级就采取国内战争形式反对压迫者,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封建统治者。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的利益和封建统治时,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而民族矛盾起支配作用。帝国主义就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维持封建统治,保护殖民利益。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两大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的”《十五大报告》。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提出两大历史任务的原因:其一,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其二,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奴役毫无政治权利的中国人民;其三,近代中国遭受过世界上几乎全部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其四,由于“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两个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直到抗日战争以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结束。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要摆脱被压迫奴役的命运,必须彻底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彻底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就是这样被历史地提出来的。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的反动统治。而反动统治是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因此,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通过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前一个任务,为完成后一任务扫清制度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开辟发展道路。即,只有以革命手段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才有完成的可能,而实现现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教材P16,第二自然段)

就历史发展方式的作用及其变化而言,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也是革命方式任务与现代化任务的关系。前一任务蕴含革命方式的内容,后一任务则反映了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如果说,两大历史任务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那么,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方式与现代化的关系也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革命是贯穿近代历史的主旋律,而现代化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不懈的追求。事实上,改良方式行不通。正是通过革命,中国人民才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

一、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只能是一种不能实现的良好愿望。

学习思考(见教材) 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1997年9月12日)。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4.沙健孙、龚书铎《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历史的回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论文:‚方式变化‛意味着什么?

美国多克大学德里克教授有一篇文章,题为《革命后的死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当代危机》(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陈述了美国汉学界(包括西方)从革命方式到现代化的认识上转变的情况。

在上世纪60、70年代,革命依旧是美国汉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解释方式。不仅中国近代史是以革命为中心书写的,那些并非研究革命问题的著作,也是以革命成就为标准,并据此解决、评判其他历史问题。尽管意见有所不同,但对革命的评价都是肯定的。即,革命为中国引进了一种新型的政治,使得比先前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政治,使得过去没有权利谈论政治的人可以发言了。它将人民从过去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奴役。革命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并转变为一个现代主权国家。革命清除了或是由历史形成的、或是由近代帝国主义导致的种种发展的障碍,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看法完全变了。先前被描述为人民解放史诗的革命史,现在变成了失败与衰落的故事,甚至被描写为一种畸变,一种对中国历史正常道路的偏离。有的著作称,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胜利,反而使得中国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握政治权利。以往所说的‚痞子运动‛的发起者掌握了权力,使得潜藏在中国文化中的恶劣习性和态度泛滥成灾。有人认为,中国虽然搞了一个多世纪的革命,但中国自晚清以来就从来没有进入过现代社会。换言之,革命不但没有使中国现代化,反而强化了其前现代的状态。即,革命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的更进一步强调,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它打乱了清末中国向着现代化的渐进,中断了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如果没有革命,其境况可能更好些。总之,论者们或否定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中心;或在肯定革命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将其理解为是一场失败,是中国发展的障碍。德里克很有眼光地补充道,凡是有关‚方式变化‛问题,都在中国国内研究中有充分反映。上世纪90年代,学界就有人提出‚告别革命论‛,说如要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行反省,那首先的根本性反省,就是‚革命革糟了‛。我们民族犯了一个大错,就是‚革命崇拜症‛。它让人发疯、发狂,失去理性。革命方式有许多弊病,会造成包括对社会的破坏等后遗症。老在革命,整个民族的能量都在革命中耗尽了。所以,革命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太多灾难。照此论调,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一团漆黑。革命的仁人志士就是制造这种黑暗的罪魁祸首。这种论调是否符合实际呢?下面就来做一点回答和分析。

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无论歌颂、赞扬也好,反对、诋毁也罢,革命确确实实就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这个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革命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运动,既不是少数人鼓吹、制造的结果,也不是多数人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而是一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为依靠少数革命者政变,制造一种革命崇拜就能把无数群众卷到革命洪流中来,这显然是一种过于天真的想法。恩格斯早就说过,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煽动者的恶意的迷信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而腐朽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马恩全集》第8卷P5)。实际上,只有在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会发生。革命者选择或接受革命,往往是被逼上梁山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家主权丧失,民族独立无存,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既然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剥夺人民生存发展的权利,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人民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中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要集中那么多精英、投入那么多精力、经历那么多艰难险阻、付出那么多惨痛代价去革命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必须作出的历史抉择。诚然,革命必须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代价。但是,如果没有革命对旧制度的扫荡,人民将要付出千百倍沉重的代价。至于破坏和建设的关系,一百年前的邹容就有明确回答:‚要想大精神,就必须对旧制度进行大破坏。有大破坏,就必须有大建设,这是千古不易之定论。我们今天所行之革命,是为建设而破坏之革命‛。革命确实有破坏的一面,但这种破坏是必要的。不除旧,何以迎新?孙中山也对胡汉民说过,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果不诚心建设,就不必去破坏,更不必革命。

没有革命就没有工业化

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能否实现工业化?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答,‚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就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个不是贫弱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不是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连接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造福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都做过这样的梦,但是一概都幻灭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P1080)。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论者的工业化道路也行不通。只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工业化,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获得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清末时,人们虽还未获知这个规律,但从切肤之痛的经验中体会到,要想实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梦想,首先必须聚全力推翻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王朝,埋葬封建帝制,求得民族独立,争取政治民主。这就是辛亥革命发生并迅速兴起的原因。

有些人之所以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认为革命妨碍或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根本错误,就是没有弄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落后、低下是不可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文明进步、人民幸福的。所以,必须发展生产力。但不能否定生产关系、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没有一定的、适宜的政治条件和客观环境,生产力发展就举步维艰。当国家政权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之时,推翻这个政权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就成为首先必决的问题。不踏出这一步,就难以继续前行。辛亥革命就为后来的社会进步拓开了道路。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要求下,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不革命,不推翻反动政权,社会经济就阻滞不前,历史就无法进步。这同样也是由中国近代史证明了的。毛泽东曾多次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是在革命之后,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从世界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之前,而是在之后才完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革命之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首先是夺取政权,然后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再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规律。

综上,把革命看作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其片面性在于,它根本就没把革命放到历史长河里去考察,而只是看到社会在革命时所付出的代价。从发展而言,革命为社会进步创造了必要条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获得了政权,完成了工业革命,自己成为世界统治者,反过来就说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革命是破坏生产力,妨碍历史进程,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言论。此外,现代化包括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很多人讲现代化,只讲经济。谁修了铁路建了工厂,谁就是现代化了。修铁路、办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很重要,都是现代化必要的内容。那么真正的现代化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能实现现代化吗?只有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通过革命!那么人的现代化呢?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改革创新,解放人们的思想,才能使人逐步走向现代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辛亥革命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没有这些思想解放,人的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再有,推动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弄清楚。总之,只有正确理解了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够深刻认识近代史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才能够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近代中国1840年到1919年80年间的基本历史情况。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抵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明确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深刻领会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及其意义;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时期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即自由竞争占统治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期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以后,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所以,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尖锐化联系着的”。(列宁)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既包括自由竞争阶段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也包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四个方面。

一、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军事侵略。列强依仗强大实力和坚船利炮,或武力威胁;或发动侵略战争占地索款;或骚扰、蚕食领土、领海;或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或出兵镇压中国革命;甚至企图瓜分中国。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80年间,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历时之长,参与国之多,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大,危害之深重,世界罕见。

1.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社会由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奥匈帝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最大。八国联军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2.多次小规模侵略战争。1871年7月俄军侵占西北重镇伊犁;1874年5月日军在美国支持下入侵台湾;1879年日军侵占琉球;1875年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引发“马嘉理事件”,签订《烟台条约》;法国殖民越南后屡次入侵广西、云南。1883年英军入侵西藏;1903年英军入侵西藏等。20世纪到来时,中国上空笼罩着资本帝国主义瓜分的乌云。

3.奇怪的战争。1904——1906年,沙俄和日本在中国领土上(辽宁旅顺)进行的分割利益之战——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分赃争斗,双方死伤近1万人,中国平民却被无辜地残杀数万,而清政府竟诺诺宣称保持中立。强盗进家争斗,任由强盗屠杀,主人宣称中立,奇怪至极!说到底,这是中国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是帝国主义长期在中国横行霸道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赤裸裸的残暴践踏。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妄图以惨无人道的屠杀摧毁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扑灭反抗侵略的烈火,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震惊人寰的三大惨案:

1.日军旅顺大屠杀:甲午战争中,1894年11月日军攻陷旅顺后,在四天之内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

2.八国联军京城大屠杀: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疯狂屠杀义和团民和居民,据史载,仅在北京詹王府一地,就杀戮团民和居民1700余人。

3.沙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1900年7月15日,沙俄军队在拥有中国居民三万五千人的中国东北江东六十四屯,把所有抓到的中国人驱赶到黑龙江边,“各持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酸鼻。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岸。有随浪力拥过者八十余名,赤身露体,昏迷不能作语”。列宁指出:‚它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黑龙江畔。不分男女老幼惨遭屠戮的尸体,像木筏一样漂浮在黑龙江的浊流之中。滚滚的黑龙江吞噬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人类的最大悲剧。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行!‛‚这些中国人在这个地区的半野蛮的俄国人当中是唯一的文明成分,他们是当地仅有的农民、园丁和工匠,没有他们,几乎就不能生存‛。‚黄童离家长号,白叟恋产叫哭,扶老携幼,逃奔瑷珲对过。长江阻梗,绕越不能,露守江滩,群号惨人‛。溺尸壅塞在轮船和木排周围,冲积在岸边的浅滩上。但沙俄却将这场残忍之极的大屠杀惨案当作‚向西方显示沙皇能够力挽黄祸狂澜‛的证据。真是无耻之尤!灾难来自何方,到底谁祸害谁,白山黑水无言,人心自明,铁案如山!

(二)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 从1840年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签订了近500个不平等条约、条款、协定等。

1.与列强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而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相伴随的是一批不平等条约: 第一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

第二批:1860年后,中英俄法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第三批: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第四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等;

第五批:1900年中国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辛丑条约》至1912年前后签订的条约。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7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显现了中国社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过程。

2.割占领土,攫取特权,控制主权,划分势力。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的完整,迫使中国丧失各项主权,攫取了在华的种种特权,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控制。

第一,直接割占领土。通过不平等条约直接割占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澎湖列岛、东北、新疆等大片领土。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44万平方公里领土;《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了新疆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割占新疆伊犁以西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共侵占中国领土156万平方公里。

第二,设立租界。运用武力或欺诈等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列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845年,英国强租上海外滩837亩土地设立在华第一个租界。至1911年,列强各国先后在京、津、沪、汉、穗、渝、福州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租界享有治外特权:设行政、法院等机构;制定专门法律和警察制度等,行使独立于中国政府的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利;可借口紧急状态调集本国军队,甚至在租界长期驻军。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西方“冒险家的乐园”和侵略中国的据点。

第三,强占租借地。1898年始,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沙俄强租旅顺大连湾,将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香港九龙和新界,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置粤、桂、滇为势力范围。

1897年在香港的兴中会员谢缵泰为警醒世人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图中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图旁题诗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谢缵泰还创作了粤方言的《题词》:

争什么野气!使什么思疑!时局分明看一下便知。你看俄国好似一只大罴狼到极地,张牙伸爪以恶为题:踏实山、陕、辽东兼及直隶,满洲、蒙古都系他跨下东西;他一心想着吞高丽,又把眼神插住个齐齐哈尔;若然给他来吞噬,遍地将来被他踏低;他见着人就乱屠,村就乱毁,看当地中国人性命贱过沙泥!

再怕有个法人同他合计,你看他伸开臂膀像一只大田鸡:他占据安南作为根据地,还说暹罗那边都任他施为,揽住琼州还说要两粤东西;怕他呖声来一吠,那时川、广、云南就惹问题。

故此英国好似一只大虫同他抵制:蟠藏两广誓不输亏,他就全身枕住个长江位;又见胶州入了德国箍围,故此伸尾搭藏威海卫,预备俄人南下他就发起雄威;宁可左眼暂留时半闭,等他饥鹰侧翅插下个面花旗。

还有东洋一个如唇齿,都说同文同种两两相依;那里想到他又光射却台湾去,还有层层光,射影入迷离。

唉!我好笑好嬲还有个只虾仔,他一身咸气重,八字须仔飞飞,枉费你中原如许大地,总系一角落藏,没有作为!看他大睡长眠,犹是未起。他还张开罗网,等你起脚难飞,为的是‘之乎也者’迷住你,为的是‘弓刀大石’等你越练越更顽皮。当官的提住个金钱来做生意,兜肚阴虚实在难于医治;个的财主人家诸事懒理,酒色昏迷乐此不疲。那知到外便还有好多谋住你,立刻时常会起祸机;况今日事已临头,收手未易;如果中国人再不奋发图强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第四,直接驻军。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得租自中国的旅顺和南满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关东军”驻守南满铁路沿线。关东军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中国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列强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承担其战争费用。列强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实行公开掠夺,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距离。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一共攫取赔款27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各向清政府勒索赔款8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年收入的1/3;甲午战争日本勒索的赔款达2.31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三年的收入。日本用此赔款扩充军备(海陆军扩充等费用占赔款总数的85%),很快挤进近代大国行列。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庚子赔款”更是达到4.5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4至5年收入的总和,赔款从1901年7月1日起支付,到1932年付完;本息都用黄金支付,依照固定兑换率,逐年清偿,赔款本息总计9.82238150亿两(等于当时中国人均摊近2两5钱白银)。

据统计,1840年至1912年,清政府对外赔款达13亿两白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同时,列强还强迫清政府贷款赔付,借款以关税和盐税担保,而这两项正是清政府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再加上列强各国在中国开设银行,列强就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的财政和金融,并以此进而垄断和经营中国的铁路、航运、轻重工业。

有关列强在侵略战争中抢掠财富和文物的情况,我们将放在“文化渗透部分”介绍。

二、政治控制

为统治中国,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控制中国政府,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为驯服工具或培植为代理人。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1.逐步压服清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依靠主和派贵族大臣琦善、耆英等对最高统治者施加压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迫清政府签约又表示愿意帮助镇压太平天国,最终让清政府基本屈服。恭亲王奕欣受到侵略者赏识。

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近代中国由不平等条约所构成的中外关系中,公使进驻首都,已不是正常外交的形式,而是半殖民地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国驻京公使是以征服者、太上皇的身份向清王朝发号施令的。1900年,美国公使强求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同时调遣使馆区驻军干涉中国内政。之后,《辛丑条约》规定列强可以在北京周围的12个地区驻军。1937年‚七七事变‛之所以在北京郊区发生,这是主要的原因。

3.享有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起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并确定外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所谓领事裁判权指领事国居民在所在国犯法,所在国无权过问,而由理事国领事根据本国法律裁决定罪。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4.长期把持中国海关。近代中国海关的职权,除征收进出口关税外,还管理港口,主办有政和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近代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俨然成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各口岸海关税务司也成了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至1908年一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海关官员还干涉中国内政、直接参与中国外交。赫德及下属金登干就在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葡会议草约》,甚至《辛丑条约》签订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例子不胜枚举。如1860年英法动用陆海军联手清军镇压太平天国;1870年天津教案中,公使团强迫清政府判处20名平民死刑,流放地方官吏25人;最典型的是镇压义和团。特别是《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人不得组织或参加任何反对外国的组织。这说明,列强既想驯服清政府,更企图以暴行驯服中国人民。

(三)扶持和收买代理人为彻底控制中国的政治,把中国政府驯服为自己的工具,列强十分注意在清政府中收买、培植代理人。因为,中国毕竟不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西方列强也不可能按照殖民地的方式统治中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体现出来的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更是使资本帝国主义胆颤心惊。所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就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其目的是长期统治这个不可被征服的国家。他们甚至企图把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变成为代理人。慈禧善于权术,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操纵弄权,以满足权利欲望。本来她与列强有矛盾,后来在八国联军的强烈打击下,她提出了‚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使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政府‛。辛亥革命后,列强为扶持袁世凯成为新的代理人,全力支持其篡夺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死后,列强各国在北洋军阀各派系中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导致中国连年军阀混战。

三、经济掠夺

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除巨额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条约赋予的特权,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扩大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经济命脉。

(一)控制通商口岸 从《南京条约》开始,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近20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在不平等条约规定下被迫开放的,是资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基地,与现在的开放城市有本质区别。在口岸城市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自由居住,开洋行、办工厂、建银行,甚至设租界,控制当地的经济和贸易。甚者走私鸦片,贩卖华工,从中国掠夺了巨额财富。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主权。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被资本帝国主义就剥夺了。《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商品的税率,由中英两国秉公拟定值率,首开“协定关税”恶例。《虎门条约》规定进出口商品税率为‚值百抽五‛,即5%。这个税率平均比战前降低了50%;有的降低了80%。大幅降低进出口商品税率,使海关丧失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功能,而有利于列强的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1854年英、法、美三国攫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1859年两江总督何贵清又将海关税务总管全权委托给了英国人李太国;英国人赫德1863年至1909年一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控制海关,是列强打击、压制中华民族工业,扩张在华势力的重要手段。华商既要缴纳高于关税的厘金和其他苛捐杂税,还要经受官吏的敲诈勒索。关税大幅下降,这就使华商在与外商的竞争中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华商不能订立和提高商品价格,盈利极少,甚至亏损。而如果要提高商品价格,又很难与外商商品竞争。对于本来就与外国资本不在一个竞争层次上的民族工业而言,关税主权的丧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以《马关条约》为界,资本帝国主义由商品倾销转而资本输出。这之前,列强在华的主要投资,是商业性资本。即,投于进出口以及为商品倾销服务的运输、保险、银行等的资本,而非工业资本。如在通商口岸开设洋行500余家,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再如,鸦片仍在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895年以后,各国资本家大量来华投资,开工厂、办银行、开矿山、修铁路(大型厂矿130家),严重压制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列强在华投资的资本主要是用战争赔款从中国直接掠夺的。

列强的资本输出与当代引入外资的根本不同:第一,平等与不平等的不同。列强的资本输出无主权约束;当代的引外资、开市场,主权是第一位的。外商进入中国必须服从中国法律,接受中国政府管理。重大问题贸易双方谈判解决;第二,竞争实力不同。近代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双方实力相比悬殊;当代中华民族工业已有相当的竞争实力;第三,结果不同。列强的商品倾销、资本输出,致使中国经济停滞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穷;当代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促使中国经济增长、国力增强。

(四)操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其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与外国发生经济关系没有独立自主的基础。其二,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具体表现为:外国资本很快垄断了中国的近代工业。如控制了中国新式采煤业的79.6%;控制了中国新式冶金业的100%;41.2%的纱锭和49.6%的布机。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境内铁路绝大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沿海和内河主要航道的航运业也被外国资本控制。同时,外国资本依仗特权低价收购农副产品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加速了传统农业的衰败。

列强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还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来偿付赔款。外资银行凭借特权和雄厚实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据统计,近代80年清政府举借外债近230笔,总额约18亿两白银;每年还债付息金额巨大。20世纪初,清政府中央财政每年只有1亿两左右收入。巨大的外债最终导致中国财政的崩溃。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以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这两项税收是清政府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大致在5000万两左右,大部分用于偿付外债,只留下极少的‚关余‛‚盐余‛。列强控制了这两项税收,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经济的咽喉。列强借债的目的是要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清政府举债的目的是用于镇压人民革命,或偿还外债。如袁世凯北洋政府‚善后大借款‛,就是用来镇压革命的。而这些外债都附加着非常苛刻的政治条件,中国人民被沉重的外债压得喘不过气来。

四、文化渗透 目的:宣扬殖民思想,麻痹、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以传教名义下进行侵略和文化渗透活动。部分传教士参与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和谈判;德国基督教传教士葛斯利是较典型的例子。19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传教士用欺骗讹诈、强迫捐献、压价购买等手段,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出租房产。有的包揽诉讼,包庇教徒中的不法分子;有的强迫教徒抛弃中国传统;有的公开干涉中国内政。这些传教士的不法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各地‚教案‛不断发生。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利用宣传宗教教义和西学的名义,为侵略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以反映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基督教在中国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宗教、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思想。该刊主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就鼓吹英国统治印度的12种好处,主张把英国殖民制度搬到中国来。为制造侵略有理的理论,列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的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说一旦黄种人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时候,会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黄种人会对西方构成威胁。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扩张遏制了黄祸发生,所以是有理、有功的。

(三)焚毁和掠夺文物 晚清以来,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列强掠夺。如英法联军掠夺和焚毁圆明园;八国联军对清宫廷珠宝的掠夺。这两次浩劫几乎把中国明代以来皇城的文物精华扫荡一空,损失无法统计。二是外国“探险队”的非法盗掘、盗取、骗取、抢夺。这些探险队在对文物集中地区进行的‚研究‛、‚考察‛中,大肆盗毁文物。如对新疆克尔克孜、甘肃敦煌文物的洗劫。敦煌被盗走了十之八九的经卷等文物。三是外国外交官、商人、旅游者甚至学者,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手段骗买、诈取、盗取文物。如大量甲骨文片被日本人骗买。列强焚毁和掠夺中国文物最臭名昭著的事例,就是火烧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圆明园经过1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圆明园、畅春园、万春园三园一体的‚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于10月8日开始对圆明园的抢劫。园中金银珠宝、精美其物被洗劫一空,不能搬运的则毁掉,最后为掩盖盗抢行径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大火持续十余天。据参加抢劫的英军军官陈述,每人至少带走了45磅以上的珠宝。一些精美的文物收藏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至次年《辛丑条约》签订的一年多时间里,八国联军对明清两朝建于1421年的紫禁城集聚的不可胜数的文物、图书、宝藏大肆偷盗、洗劫。1900年底珍贵文物已损失过半。南海、中海和北海皇家御园被盗抢一空。沙俄军队在颐和园内大肆劫掠文物。这些自称是文明传播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出了其践踏、毁灭文明的野蛮行径、贪婪嘴脸。

小结: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是贫困、落后、灾难、耻辱!

参考论文: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学习中国近代80年历史所必须弄清的问题,是弄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80年里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程、结果和经验教训,认识社会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毛泽东精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强国,而是要把中国拖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对他们而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是商品倾销的绝好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最佳对象,是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最大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了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成为他们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这就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使广大农民处于破产边缘,导致社会动荡,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勒索了1600万两白银,加上军费开支。清政府把这个沉重负担转嫁给了广大农民。鸦片战争后几年,农民的税赋翻了几倍。这是使中国农民趋于破产的一个主要原因。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垄断价格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促使农民破产,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当时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连接,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农产品通向世界市场的通道,形成了农产品垄断价格。当时在中国制造工业产品的,都是西方列强的企业,产品价格由列强制定,造成工农业产品巨大的剪刀差,加速了农民的破产。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性。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将清政府当作是他们的政治附庸。也使中国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列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使中国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一句话,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专制政权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上的落后和贫困,人民生活的潦倒。如果不推翻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独立、自由、富强的新国家。

但有人认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只是其外因,而不是其内因,不可能起根本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更有少数人提出,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文明,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福音,要感激帝国主义的侵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版的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调。

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在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侵占殖民地的时代里,殖民主义者把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学说直接搬运到人类社会中来替其侵略暴行辩护,即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他们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的区别;并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认为只有强者和适者才能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而弱者则只有灭亡。优等种族应成为劣等种族的天然统治者,劣等种族应被淘汰。他们声称,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生存和繁荣,殖民地是非常必要的,那里的土著都是脆弱的和低劣的,他们需要优秀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总而言之,在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时代,能生存者是最强大的;他之所以最强大,因为他是胜利者;而最终决定谁胜谁负则取决于武力和战争。正如自命为近代帝国主义诗人的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所说:‚谁有强权,谁该掠夺;谁能掠夺,谁也就该占有。‛另一个英国作家贝洛克(Hilaire Belloc)也说:‚不管什么情况发生,我们有的是马克沁机关枪,而他们却没有。‛殖民主义者认为,要镇压殖民地土著的反抗,连发来复枪的威力是足够的了。西班牙殖民者20年间使印第安人减少90%,2500万减至不足250万。

当时,殖民主义者还说殖民是传播‚现代文明‛(‚modern civilization‛)。‚对此,英国人的说法是‘白种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法国人的说法是‘他们的文明使命’(their miion civilisatrice),德国人的说法是‘传播文化’(diffusing kultur),美国人的说法则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保护下的幸运’(the bleings of Anglo-Saxonprotection)。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流行的人类学教导人们说,白种人是‘适者’,或者说是具备着比有色人种更多的天赋(moregifted)‛。这样一来,殖民主义者就是传播‚现代文明‛的‚十字军‛,似乎更可以光明正大地去侵略,明目张胆地去屠杀了。实际上,为殖民者野蛮暴行作辩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其目的说是反动的,就其方法说是反科学的。它把生物学的规律机械地搬到人类社会领域,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概念作为科学贴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去,其结果就是用‚生物学的词句曲解历史本来‛。事实上,依靠这些概念是不能对社会现象作任何研究,不能对社会科学的方法作任何说明的。如今,这个自欺欺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荒谬性,业已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特别是殖民地、保护国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历史所充分证实。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列强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的神圣使命。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的序幕。当时,英军在三元里一带淫掳施暴,三元里人民在古庙集合,以庙中三星旗为指挥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随后,他们联络周围103乡的群众,商定了诱敌牛栏岗聚歼的战法,30日清晨,千余群众组成的队伍向英军占据的四方炮台挺进,正在早餐的英军倾巢出动直扑而来。队伍且战且退,待英军追至牛栏岗时,早已埋伏好的近万名武装群众一涌而起,包围英军,展开近战肉搏,103乡群众呐喊助威,打得英军狼狈鼠窜,英军损失惨重。这场斗争最终被卖国的官吏和劣绅给破坏了。从此,民间开始流传‚官吏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

美日本帝国主义侵犯台湾,各族人民奋起反击。1867年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打退美国海军进犯,击毙马肯基。1874年日本陆军租借美国军舰侵犯台湾,遭到台湾人民迎头痛击。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台湾人民闻讯鸣锣集会表示抗议,台湾绅民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死台,绝不能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并与总兵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一道打击日本侵略者。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舰队的狂攻,毙伤日军3.2万余人,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此后,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下节展开)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一些清军将领面对侵略者,或退缩或脱逃或投降。但广大爱国官兵大义凛然,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1840年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等在广州、厦门、定海、宁波率军民抗敌。 1859年天津大沽炮台官兵奋起抗击英法联军,击伤、击沉敌舰多艘。 1884年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军在基隆、淡水击退法国入侵军舰。 1885年初浙江镇海炮台守军击退法国军舰进攻。

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即今广西凭祥友谊关,中越边境战略要地。1885年初,法军大举进攻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负责谅山防务的清军将领弃城逃至广西境内。法军占领谅山、焚毁镇南关后,退回越南境内。清政府起用威望甚高、70岁的老将冯子材为统帅。冯老将军调集桂、滇各路将士镇守中越边境,自己亲自扼守镇南关前隘口,并在山麓上筑长墙为防御工事。1885年3月法军分三路再犯镇南关。是日,法军已攻到长墙下,有的已经逾墙而入。在此千钧一发的关头,冯子材身先士卒,手持长矛同二个儿子率部跃出长墙反冲锋,夺回关隘前的东岭、西岭,迅速占领高地。法军全线溃退,丢弃大批武器辎重。同时,清军黑旗军也出云南在临洮大败法军,连克10多个州县。冯子材亲率大军乘胜追击,又取得谅山大捷。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扭转了中法战争形势。消息传到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的倒台。在晚清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这是为数不多的取得战役胜利中的一次。

中日甲午海战: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世界史上第一次蒸汽机军舰的海战。1894年9月16日中午,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附近的大东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的伏击,双方鏖战厮杀。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绕到北洋舰队的背后,协同主力夹攻北洋舰队,使北洋舰队首尾不能相顾,各小队只能各自为战,队形凌乱,但士气仍旺。下午3时1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舰幅中炮,大火熊熊,多数人员灭火,攻击火力顿减。第一游击队攻击定远舰,除了它是旗舰外,还因为它是当时亚洲的海上巨无霸。第一游击队乘势抵近攻击。镇远舰和致远舰连忙向定远舰靠拢,迎战日舰。致远舰已中弹累累,邓世昌驾舰撞向日吉野舰,3时20分,数颗鱼雷同时命中致远舰,并引发一只发射管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以身殉国。致远舰沉没后,位于北洋舰队左翼外侧的济远、广嘉二舰逃跑。第一游击队便围攻还在顽强战斗的经远舰,经远舰以一抵四,管带林永升中弹身亡,大副、二副也相继中炮身亡,舰上官兵在失去指挥官的情况下依然拼死奋起还击。此时,四艘日舰均已抵近到千米以内,用速射炮抵近射击,终将经远舰击沉。全舰官兵除16人获救外,全部遇难。中华仁人志士在反侵略斗争中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们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瓜分、灭亡中国。

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狂潮,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亚洲大部分被瓜分。中国成为未被瓜分的“仅有的富源”。列强开始酝酿瓜分中国的阴谋。

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列强从所侵占的国家蚕食中国的边疆。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从越南入侵广西、云南;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入侵台湾;都想在瓜分中国的争斗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瓜分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达到高潮。1895年4月2日,日本驻德公使青木周藏提出瓜分方案。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台澎和辽东的条款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也激化了列强争夺的矛盾。俄国以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俄国在华利益为借口,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还辽‛。日本只得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罢,但埋下了9年后日俄战争的祸种。l898年俄、德、法三国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由,强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列强各国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瓜分图谋公开。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上奏威廉二世:‚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俄国出兵十几万侵占中国东北。日本驻台湾总督则策划派兵侵占福建。一直标榜‚保全中国‛的美国政府也向海军发出准备占领福建三沙湾的训令。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其一,重要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英国不愿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害怕德国据有山东;各国难以坐视英国垄断长江流域;俄国独占东北,更使英、法、日等国强烈不满;要实现瓜分中国,‚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甚至战争(3年后的日俄战争)。列强反复争吵后决定定,暂缓瓜分,保全清廷作为共同的统治工具,实施“以华治华”的敲骨吸髓政策,获取战争赔款、驻兵特权等更大利益。其二,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包括义和团运动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使列强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征服中华民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瓜分中国。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义和团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是在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背景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又一个高潮。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设坛练拳为形式,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为口号,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和反教会斗争的广泛开展,义和拳逐渐从秘密反清组织发展为公开的、拥有千万群众的反帝团体。1899年竖起‚扶清灭洋‛旗帜,由山东向直隶发展,最后扩展至京津,形成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打教堂,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作用:义和团运动以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辱的气概,显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反压迫的决定信念;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不得不采取“以华制华”政策;动摇了列强及其走狗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使中国人民从义和团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切革命运动,必须反帝反封建。

强盗闯入家中杀人抢掠,主人就有权反抗。强盗没有资格对人们的反抗方式说三道四!敢于反抗是有人格、有精神、有血性的表现。一个没有人格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没有人格的民族是悲惨的。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显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格。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莫尔指挥联军2千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在廊坊、杨村受到当地义和团和清军的围攻,死伤近300人,不得不仓惶逃回天津。同时,义和团在天津大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北京新交民巷等地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东北民众也有力地抗击了了沙俄十几万军队的入侵。义和团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打击和教训了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不得不承认,“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全民运动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法国一位议员在辩论对华政策的议会上说,中国地图广阔,民气坚韧,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义和团用大刀、肉体与联军肉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籍,但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4.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一,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笼统排外;其二,对封建统治阶级勾结列强欺压人民的本质认识模糊。早期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把反侵略希望寄托于清政府,因而被其欺骗和利用。其三,缺乏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活动中存在迷信现象。其四,严重分散,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强领导核心。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力量的强大,清政府的出卖。

教训: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先进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5.中国人民屡次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志,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近代中国80年,屡次反侵略战争除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之外,大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政治制度腐败。1840年以后,列强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的统治,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制度腐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吏治和军队的腐败。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贪污贿赂成风,营私舞弊通行。民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辛辣讽刺了官僚们的本性。政治腐朽,自然军队腐败。清军军备废弛,军纪荡然。军官吃空额扣军饷,敲诈勒索;士兵吸食鸦片,聚赌嫖娼。国防力量极度虚弱,所以才会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一败再败。甲午战争中,拥有新式枪炮的李鸿章淮军叶志超部,因腐败而毫无战斗力,在朝鲜战场一溃千里。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下,反侵略战争怎么会不失败呢?

其次,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首要和直接原因。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邓廷桢等爱国者被撤职查办、发配充军;琦善等卖国贼则加官进爵;钦差大臣奕山就诬蔑抗英群众是汉奸,提出‚防民甚于防寇‛。中法战争,爱国将领冯子材率边疆各族军民取得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打得法国内外交困。但统治者却反而接受法国的条件,签订了《中法新约》,并下令全线撤兵。最终中国大胜而败、法国大败而胜。

又如,甲午战争之初,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诞,军机首辅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更没有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最高层内部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黄海海战之后,则被日军气势所吓倒,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然失利,但中国海军仍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但李鸿章一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战,海战失利后更是严令北洋水师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举大清十余载国力建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最终葬送在李鸿章手中。11月7 日是慈禧六十寿辰,旅顺失陷。她照常升殿庆寿,大宴群臣,还让光绪和群臣陪她看戏祝寿三天,不得过问国事。

再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向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和亲贵大臣西逃。1900年9月17日,她在逃跑途中发布《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派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匡向八国联军递降求和。此后,清军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再次,统治者和指挥者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最高统治者和权贵大都昏庸愚昧,既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更不不懂得现代战争。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竟不知道英国在哪?开战一年多,还不知道英国是否与俄国接壤,也没能理解英国为什么由女流统治。不少将帅一直认为英国枪炮有邪术,根本不知道现代战争、战略战术,自然应对无策。甲午战争时,统治者根本不了解日本的发展情况,更没有投入最主要的财力、物力建设近代工业、建设中国近代海军。1888年海军衙门和北洋水师成立后,就再也没有购进军舰;1888年光绪皇帝婚礼花费白银500万两;此后为慈禧太后修葺颐和园陆续花费3000万两,其中挪用了不少于800万两的海军军费。而与此同时,日本明治天皇每年从宫廷中拿出30万两,并从所有官吏薪水中抽取10%,用于建造军舰。6年期间新增4000至6000吨级的战舰6艘。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的总体实力已超过中国海军。

(二)经济和技术的落后 当时,西方列强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在动力、能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财政收入困难,经济落后,武备和技术十分落后。

中国是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国家,但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战船都是小帆船,吨位小、载炮少、速度慢。英国海军使用的是大帆船,吨位大、载炮多、航速快,还有少数蒸汽机战舰。甲午战争时,北洋水师虽然装备较先进,但由于军队腐败,战争中指挥错误、弹药不足、军心涣散而惨败。装备上看,北洋水师主要战舰的平价功率比日军少1885匹马力,平均舰龄比日军大两倍;平均时速虽比日军只慢1海里,但日军第一游击队4艘快速驱逐舰的时速令北洋水师望尘莫及。日军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北洋水师后镗炮的4至6倍;总之,日本海军速度快捷,火力密集,实力超过北洋水师。技术落后,还表现在将帅对近代军事理论无知上。清军将帅不懂近代战争的规律和特点;对新式武器的了解就更有限。北洋水师督师丁汝昌原为骑兵将领,对海战不甚了解,所以指挥一错再错。但这绝不是说,经济技术落后就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经济技术落后,反侵略战争就一定会失败。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人,在于掌握武器的人。武器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实行反动、落后、保守和错误的政策,不敢广泛地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侵略战争。

(三)结论: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腐败,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而社会政治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正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失败,“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警醒的作用”(马克思)。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圆明园被焚,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危机感形成,又一批人觉醒,学习西方,维新救国;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汇成浩荡潮流。庚子剧痛,推翻帝制,振兴中华势不可逆。

(一)变革和学习西方的主张 龚自珍的反思:“自古及今,法无不变,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转移”。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动识认西方,组织翻译《地理大全》而编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技术,首开向西方学习新风;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要求吸纳西方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商战”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二)物质层面的学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并进行了洋务运动。

(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学习,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能变则全,全变则强”的维新变法主张。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指出如拒绝改革,将被列强所淘汰。《救亡决论》再呼“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学习思考(见教材) 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 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 3.恩格斯《英国在远东的成功》(《马恩选集》第二卷)

4.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 5.肖致治《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24日) 7.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第二章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和亡国灭种的威胁而对国家出路进行的艰辛探索;了解这些探索中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和救国方案;明确这些探索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从中认识和把握近代中国各阶级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历史使命的原因。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何不可能领导中国完成历史使命。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19世纪下半叶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三次探索。我们先了解产生这些探索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1.19世纪下半叶后,中国这个长期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空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2.19世纪70到90年代,世界处于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列强掀起了在全球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中国成为“唯一的富源”,列强纷纷前来加入最后的“盛宴”。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列强开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实行商品倾销之上的资本输出,进一步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国经济濒临破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贫困。

3.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为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基本形成。这个巨变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必须回答并须作出抉择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生存的出路在哪里?即,必须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一方面是中国如何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亡图存;另一方面,是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求富求强。两者表面上似乎矛盾,又要抵御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独立必须要有实力,向西方学习是要寻找富强的道路,而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抵御外国的侵略,争得民族独立。为了寻找国家出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探索。即,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的洋务运动;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三次探索虽由不同阶级发起,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都是中国历史进程必要的阶梯,但又都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旧式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由于它发生在新时代,有其新的特点。如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一)爆发原因农民阶级是列强和封建统治阶级最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两个原因:其一,阶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度贫困、没有任何权利的生活。占农村人口仅10%的地主、官僚却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农民绝大多数靠租种地主土地过活,还要把全年收成的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阶级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二,列强入侵激化了阶级矛盾。鸦片战争失败后,一方面,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军费,同时也为弥补财政亏空,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旧赋新税,再加上官吏的横征暴敛,农民已是重负不堪。另一方面,列强入侵,导致中国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之鸦片的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农民田赋负担成倍增加。残酷的压迫剥削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1842年至1850年间,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和爆发的。

(二)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1851——1864),波及18个省(大致过程如图)。其兴衰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酝酿阶段(1843年至1850年):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从广东进入广西后,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普世平等思想及教规仪式,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起义阶段(1851年1月至12月):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同年12月“永安建制”,建立了自己的制度,封了很多王。转战定都:(1852年4月至1853年3月)1852年4月北出广西,转战湘鄂。1853年1月攻占武昌。随后沿长江而下,势如破竹;同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军事全盛阶段(1853年至1856年6月):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兵临天津逼北京,控制鄂、赣、皖、苏大片地区;危局苦斗阶段(1856年9月至1863年12月):1856年9月发生“天京事变”,成为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之后太平军虽破江南江北大营,取得三和大捷,还在江浙建立了根据地,仍无法挽回颓势。失败(1863年12月至1864年7月):1864年1月安庆失守。“天京保卫战”,同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湘军屠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冬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内容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也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和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一,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按亩产高低分土地为9等,好坏搭配,凡16岁以上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不满16岁的减半。其二,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两”,组织负责管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以实践平等思想;其三,建立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圣库”。“两”分配所余的农、副业产品及银钱“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太平天国领导者希望通过施行这个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发展并超越了以往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将千百年来农民渴望土地的愿望和建立无剥削无压迫社会的理想系统化、纲领化和制度化,既是这次运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纲领。正因为《天朝田亩制度》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迅速席卷全国。但《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其理想仍是自然经济加上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国度;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便成了无法实现的空想,加之太平天国还在战争中,故而《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方案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

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 1859年,洪仁玎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不久,他制定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欲对中国社会上层建筑进行一些改革,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洪秀全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针对封建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同时要求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和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方面,建议破除封建迷信,设立新闻官、馆,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工业、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最重要的是把学习西方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准富者请人雇工”,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严禁鸦片输入。外交方面,主张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外国人“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由于《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又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未能付诸实施。但它毕竟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为之后中国社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天京事变与太平天国败亡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生产的社会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政权,但它最终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

1853年至1856年上半年,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农民运动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领导集团的思想迅速蜕化,与广大士兵关系逐渐疏离。太平天国建都后不久,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诸王就开始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大兴土木,攀比豪华,“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洪秀全生活奢靡较之封建帝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政治上诸王们则献媚邀宠,争权夺利。“彼此睽隔,猜忌日生”;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最后发展至强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1856年9月,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清君侧”。韦昌辉趁机杀戮杨秀清及部下两万余。天京大乱,局势难以控制。洪秀全急令翼王石达开回师稳定局势。石达开率部诛杀了韦昌辉及部将,稳定了天京局势。洪秀全非但没有安抚劫后军民、奖励平乱将士,反而怀疑石达开有野心,并欲借诸王力量铲除其势力。石达开负气率部下及东王、北王部下十余万之众出走南下,后被湘军围歼于川滇边界之大渡河。这就是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为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1859年策封洪仁圩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但此时已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洪秀全等决策者未能正确处理政治、组织、军事的路线及权力分配等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从而加剧了矛盾。诸王“各顾自己,不顾大局”。洪秀全本人的迷信也登峰造极。信天不信人,强调以“认实天情”处理军政事务。天京被围,他拒绝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起义动员了百万农民群众,历时14年,建立了农民政权,消灭了上百万清军;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孔庙、碎牌位,设立了由洪秀全亲自主持的“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封建政权、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起义削弱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使地方势力崛起。晚清时,地方势力达到强盛时期,形成军阀割据。同时,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北方的捻军、南方的天地会、小刀会等,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起义;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等;形成了全国性的反清起义高潮,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衰亡。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提出了反映农民拥有土地要求的《天朝天亩制度》,公开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均地权”方案表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等人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寻求出路的新努力。洪仁矸在香港与传教士交往颇甚,较深入地了解了西方的一些情况,故而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样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

3.有力打击和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这也是中国历次农民起义所没有的新的特点。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害人之物当务禁”。当中外发动派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给英法联军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洋枪队”以沉重打击和教训(太平军炮击英国军舰图片),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

4.打击西方殖民势力,推动和支持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如印度的民族起义;为日本明治维新创造了良好国际条件。当时也有一些西方正义人士支持太平天国,如英国人呤利帮助太平军买船、买军火,还参加了太平军。他回国后写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异常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清军、湘军、淮军、洋枪队、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清政府“借师助剿”)。主观原因:无法克服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就没有办法克服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政权的封建化和腐败化。农民阶级可以暂时建立劳动者的政权,但最终会演变为封建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就如此。太平天国建都后,诸王都追求封建特权和享乐生活。在天京大兴土木,建造各种规格的如“天王府”、“东王府”等豪华宅邸,排场阵势超过封建帝王。王府均拥有大量的王妃宫女,其奢靡比封建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2.政权领导者思想蜕化,相互争权夺利。太平天国政权不能长期保持领导集体的团结,最后由争权夺利发展到自相残杀。“天京事变”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但其领导层权力争夺也激化。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传言,你是天王万岁,东王为什么不是万岁呢?向洪秀全提出封自己当万岁;北王韦昌辉借机除掉了东王;石达开率部回师天京平乱,但仍受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瓦解了领导集体,大批中坚领导和老将士被杀,元气大伤,成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自相残杀破坏了大好局面。

3.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的局限性以及政策的失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土地纲领,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逆历史而动,不准搞商品经济。同时,由于纲领是绝对平均,不管你生产多少都是平均分配,所以就难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推行的。洪仁矸《资政新篇》虽提出了一个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建设方案,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无法实行的。其中恰恰忽略了中国社会发展最关键,也是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政策上还一度要取消商业;另外太平天国男女分营,一个家庭不能在一起生活,王者则可有后妃宫女。

4.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但到后来宗教的消极作用就暴露出来了。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吸收了基督教原始的平等思想,“天下男子都是兄弟,天下女子都是姐妹”,还有许多纪律性的教规。在运动初期产生过积极的号召、鼓动作用,但其毕竟不是科学的理论,而是依靠迷信和天命思想等来动员群众的。如洪秀全的“天兄传言”、杨秀清的“天父传言”,上帝附其身而说话。天京被围,粮食困难,军队减少,洪秀全却说,我的天兵多如水,天主会降甘露给我们吃。迷信不可能调动将士的斗志,反而带来了危害。另外,对外国侵略者一开始也因其信上帝称其为“洋兄洋弟”,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和必要的警惕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的阶级,但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清王朝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的双重打击下,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兴起的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挽救其统治的“自救运动”。

(一)发生背景 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下,封建统治摇摇欲坠。太平军北伐打到天津,皇帝被吓得准备开溜。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打入北京(中国历史上西方人首次打入中国首都),疯狂抢掠并为掩饰其罪行而焚毁了圆明园,“给中国皇帝最深刻的教训”,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咸丰被吓得逃到热河,最后病死在那儿。在此背景下,洋务派官僚兴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明清官场称西方人为“夷人”或“番人”,跟外国人打交道称“夷务”。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时,英法官员抗议说,你们称我们为夷人有贬义,是对我们的歧视。以后只能按你们福建、浙江百姓那样称我们“洋人”。此后,西方人称“西洋人”,日本人称“东洋人”,外国人笼统称“洋人”,而一切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事务都称“洋务”了。

洋务运动: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统治集团中的王公权贵,如奕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备和科技,从事外交交涉;购买枪炮舰船,雇佣外国军官训练近代军队;聘请技师顾问,开矿筑路设厂造船,兴办航运、邮政、电报,建设近代工业;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的探索活动。

(二)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同时借此加强国防,发展统治集团军事实力。恭亲王奕歆等人的奏折说得最为清楚,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体讲,“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李鸿章“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围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洋务运动起始时间:1861年清王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开始标志,表明清政府不得不重视“夷务”并升格为“洋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尽管当时有人把35年的洋务运动恭称为“同治中兴”(1862——1874),或“同光新政”(1875——1909)。当代港台论文也称其为“自强运动”。但35年的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强起来、富起来。

(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主体,以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中体支配西用。冯桂棻《校邠庐抗议》最早完整表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四)洋务运动的内容 “求强”为目的,主要是创办军事工业,编练新式军队。

1.创办军事工业。24个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金陵机械局(1865年,李);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近代大型军工企业;后来还造船,“江南造船厂”的前身);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企业);天津机器局(1866年,满族贵族崇厚,后来归李);湖北枪炮厂(1890年,张,“汉阳造”)等。

军工企业是官办企业,大机器生产,雇佣工人,产品为政府军队服务。其特点:第一,浓厚的封建性:生产经费来自政府税收;工人多雇佣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用衙门制度;生产产品不计成本,直接由政府调拨给军队。第二,浓厚的买办性:技术、设备甚至原料都依赖列强各国。第三,一定的集团性:企业所有权名义上归清政府,实际上从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而始的一切权利均牢牢掌握在创办人及其官僚集团手中。

2.设立民用企业。20多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近代第一个航运企业,1872年,李,);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近代第一个棉纺企业,1879年,李);兰州制呢局(中国第一个毛纺企业,1878年,左);开平矿务局(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采矿企业,1877年,李);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李);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李,主要是为开平矿务局运煤);汉阳铁厂(1890年,张)等。

兴建民用企业的目的:筹措经费,积累资金,稍分洋利而求富。1870年之后,洋务派又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并以此筹措军费。在兴办军工企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燃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问题,认识到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必要的工业经济基础。同时,也能通过民用企业求富,产品能够到市场上参与竞争,“稍分洋商之利”。

洋务民用企业的特点:其一,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少数是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其二,生产经营具有封建的垄断性,压抑了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其三,经营管理浓厚的封建性,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吸收了一些商人的资本入股,但企业盈亏由官方把持,商家无权过问。其四,产品部分投放市场,有了一些品牌,也有了一定利润,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投资,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建立新式的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津、沪、穗、福州等地建立洋枪队,聘用外国教官。后来就用近代武器装备淮军、湘军。

1874年,日本租借美国军舰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为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洋务运动中花钱最多的就是建海军。1875年李鸿章开始筹办北洋水师,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拥有25艘军舰,其中有2艘大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德国造),7335吨,是当时亚洲第一大的军舰,(访问日本时引起了日本朝野的震动,日本急忙扩军备战);拥有旅顺和威海卫2个优良海港;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语、军事和技术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1879年天津电报学堂。

5.派遣留美欧的留学生。1872——1875年派出4批共120人。发起人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由美国传教士带到美国,1854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向曾国藩、李鸿章建议派幼童到欧美学习,培养人才。这些幼童(詹天佑等)到美国后学习十分刻苦。但遭朝廷顽固派谗言所误,1881年半途被朝廷强令召回。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主要学习造船、驾驶等工科技术。

6.翻译西方科技、法律等类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然科学为主,到19世纪末翻译了160多种外国自然科学书籍。翻译方法特殊,中西结合,口译笔述,依翻译者认识而成书;京师同文馆,法律等社会哲学科学著作,最有名的是美国传教士丁伟良翻译的《万国公法》,这本书影响很大。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评价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通过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探索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但由于其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因此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故而最终未能求得中国的“强”,更未能求得中国的“富”。具体分析如下:

1.对列强侵略有所抵制。建立新式海陆军,加强了国防,民用企业也“稍分洋商之利”等。但更多的是妥协和勾结,从太平天国起对内外镇压,对外则避战求和,就是全军覆没也消极避战、卖国求和;没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所促进。使中国有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给民族资本也提供了一些发展机会,提供了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导致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但更多的是阻碍作用,如实行垄断,他们搞了的企业就不许民间再办这些企业;还常常贪污民间商人的股份;管理非常腐败,企业衙门化管理;大小官吏不懂管理更不懂技术,却拿很高的薪水,贪污腐败;许多企业最后都破产倒闭,使得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 3.开辟了学习西方的途径,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开了近代教育、留学等新风气,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根本上束缚了这种学习,使向西方学习局限于物质层面,不敢涉及社会体制的,更拒绝改革封建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科举制度等。

(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一次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阶级属性和运动性质决定他们只能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学习西方以自强,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双重的迫切需要以及自身阶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向西方学习只能限于“师夷长技”的物质技术层面,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是难以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中充分地发展起来的。“牛体马用”的荒唐,导致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列强不愿意中国真正富强,更不愿意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如果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就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他们从资金、技术、原料、工艺等方面控制洋务企业,用攫取的特权阻挠洋务企业参加竞争。而洋务派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都仰赖列强,并企图依赖“好一点的强盗发点善心”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具有腐朽性。洋务派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件质,但其生产、经营的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军工企业全由官方控制,生产和经营不讲效益,产品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家没有发言权并须承担企业亏损。企业内部充斥着徇私舞弊、贪污浪费等官场恶习。

4.朝廷顽固派的反对、阻挠、破坏。顽固派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反对学习西方、更反对改革。同文馆设天文算学馆拟在儒生中招生,顽固派说此为师事夷人,使中华夷化。结果无人敢报名;修铁路,顽固派说此举夺民生计,占地是小惊了龙脉是大。胥各庄铁路修通时用骡马拉火车,最后才用火车头拉;留学幼童有孩子剪了辫子、穿上西装。顽固派到慈禧那儿告状,说这些孩子不拜孔子、上教堂、读洋书、打棒球,将来回来全都是假洋鬼子。慈禧就下旨召回了留学幼童。当时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写信给李鸿章,说召回幼童之事,是很遗憾的、令人惋惜之事,这些学生学习实在优秀。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只有革命,只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现代化;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和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就如沉睡的雄狮,在豺狼撕扯的阵痛中苏醒。此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欲在中国开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西学东渐和日本学习西方的成功,促使一些代表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学习西方推进到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新层面。他们提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富国强兵的。他们的主张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思潮,从而引发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维新派领袖,为维新变法提出理论、思想、纲领和要求。梁启超,维新派最活跃的宣传家、思想启蒙家,主持《实务报》。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实干家,军机处章京,光绪许多新政措施都是他参与制定的。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家、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著作。

(三)维新派的活动主要是宣传变法思想和维新主张,目的是争得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员的支持,并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施行变法主张。第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七次向光绪皇帝上书。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为今考》、《孔子改制考》等。对传统儒家思想提出挑战。孔子曾经改革过,我们也可以改革。托孔改革。梁启超《变法通义》,很仔细地讲述了变法的各个方面。谭嗣同《仁学》也是一本重要的著作,从哲学层面批判了封建的“三纲五常”,向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等挑战。第三,翻译西方政治学说。严复《天演论》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指出,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生存;否则就要遭淘汰。介绍国外变法的经验,主要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康有为《俄彼得变更记》,用彼得大帝改革的决心和成就鼓励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日本变更考》供皇帝学习明治天皇的维新经验和措施来进行变法,其中还提出了许多变革的主张。这本书后来成为光绪皇帝变法的指南,很多变法措施都是从这本书上来的。第四,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湖南“南学会”等。第五,办学堂,培养人才和变法骨干。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梁启超等人就在草堂学习变法;梁启超在湖南办“实务学堂”,也培养了一批变法人才。第六,办报刊。梁启超《实务报》,严复《国文报》,湖南《湘报》等影响颇大。

(四)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在思想领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当时,封建守旧派和洋务派,将维新变法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视为“士林败类”。维新派挺身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与守旧派展开激烈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只有变法,革除积弊,才能力挽中国之危亡,求存而自强。守旧派:祖宗之法不可变。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谭嗣同:“君,未也;民,本也。”严复,国家本为“民之公产”,王侯将相“国之公仆隶”,帝王只是以专制“窃国者耳”。立宪国家之君主,是由民共举的。民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举废者,民权也。而“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给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政治权力和地位,由他们组成议院,实现君主立宪。这成为维新派政治制度变革的理论依据。守旧派:“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维新派,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是“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中体西用”犹如“牛体马用”之荒谬。守旧派则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洋务派欲学西方之军事和技术,却死守封建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是三纲五常。

这场论战进一步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五)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至9月21日慈禧“戊戌政变”,共计103天,史称“戊戌维新”,又称“百日维新”。光绪年轻有为、希望国家强大、但没有实权,帝党势弱。维新触动了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

维新内容:1.政治方面,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提倡廉政,澄清吏治;准许百姓上书言事;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的特权,准许他们自谋生计。

2.经济方面,国家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没商务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开办实业,奖励发明;注重农业,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办邮政,修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兵,训练新军,采用西方兵制、装备和训练等;

4.文教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当时全国教育管理的最高机构,北京大学的前身),改各省书院为高等学堂,并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沦,开经济特科;设立泽书局;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办报,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上述各项政令均是接纳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一定程度开放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光绪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关键的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改革措施,没有变法内容,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因此,戊戌维新只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维新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虽是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但也遭到了中央和地方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大多数措施都没能付诸实施。随着新旧两派矛盾的激化,以后党为主的顽固派经过密谋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以“训政”为名重新“垂帘听政”,软禁光绪于中南海瀛台,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史称“戊戌政变”。康梁被迫流亡海外,9月28日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1898年“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仅仅103天就被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扼杀在襁褓中。光绪皇帝所有的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外,大都被废除。维新人士和参与、同情维新的官员,被闲禁、被革职、遭放逐。维新不变法的改良失败了。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有人将戊戌维新简单等同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而对戊戌维新加以否定。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戊戌维新是集救亡、改革、启蒙为一体的、进步的政治思想运动。

第一,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疾呼要救国就要维新,图存就要变法。他们的思想理论、宣传鼓动和政治实践,因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光绪之所以赞同维新变法,正是在列强侵逼的巨大压力下,深感不变法自强,统治就难以为继,中国就没有出路。

第二,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提出的很多主张和光绪皇帝的很多新政措施基本上反映了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主张,尤其是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兴民权、设议院的主张,提出用君主立宪制度替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戊戌维新虽未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若干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也未能生效,但一定程度上仍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第三,一场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自论战到维新,维新派人士翻译传播了一批西方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纲常伦理,打破了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壁垒,起到了刺激民族觉醒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随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兴办新式学堂,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维新派还提出许多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主张,做了大量工作。如革除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1.客观原因:新旧势力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严复说:千与一之比,力量非常弱小。顽固派掌握了几乎所有权力,集合在慈禧周围形成强大的后党,拼命维护既得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核心集团、大官僚阶层的利益。改革总是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改革官制,有些衙门和官吏就要被裁撤。这些官吏就极力反对。绿营要裁掉,其官兵也就极力反对。废八股,断了人家的仕途,儒士就极力反对,要杀康梁,以谢天下。旗人本由国家供养,绝少生财之道,要让他自谋生计,就等于断其生路,当然要群起攻之。光绪撤了6个礼部尚书侍郎,帝后矛盾激化。再者,变法缺乏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其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维新派核心和帝党官员,都是些御使、翰林,没有实权。而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唯一可依靠的也是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既无军队,也无财政,既无严密的组织,更不去发动群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主观原因: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经济力量软弱,社会基础狭小,主要以维新人士为其政治代言人,反映其主张和要求。而维新人士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主张通过温和、改良的手段和渐变、缓变的步骤,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经济上,他们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不敢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的农民参与变法。思想文化上,他们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抬出封建思想权威孔子,借古代圣贤之名。为改革制造舆论,托孔改革,“托古改制”,并无勇气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

第二,对列强抱有幻想,依赖列强的‚支持‛。他们虽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能够得到列强对中国变法维新的“支持”。他们尖锐揭露沙俄侵华的恶行,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御沙俄。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来华担任维新顾问。落入虎口还引狼入室。列强表面上同情,实质上都想乘机扩大在华势力,寻找代理人。日本是为了报沙俄“还辽”之仇。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全都落空。豺狼总惦记着虎口里的羔羊。

第三,害怕人民群众。维新派很多人仍属于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更害怕人民革命。康有为多次上书,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强调“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如不变法,就有可能再现“金田之役”,使统治者们“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既害怕人民,更害怕革命。既没有人民力量为后盾,又没有实权实力,特别是没有军队,所以打算依靠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末了反被出卖。谭嗣同就义前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而这“回天之力”正存在于他们所害怕的民众之中。

第四,急于求成和策略上失误。康有为曾对光绪皇帝说,西方变法经历了三百年,日本明治维新经历了三十年,中国有你这样英明的君主三年就能成功。一方面夸大皇权力量而估计变法过于乐观,另一方面急于求成而不顾国情实际。策略上又不去争取同盟军,孤军奋战。最后,戊戌六君子的鲜血唤醒一部分志士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章太炎、吴玉章回忆时都谈到这一点。

(三)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只是昙花一现,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争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从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到1898年戊戌维新,近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的出路,步步前行,尽管历次探索都失败了,但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提供了历史启示。历史证明,农民阶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领导革命胜利。洋务派官僚仅靠学习西方军事、科技,而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和帝国主义的统治,然后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学习思考(见教材) 阅读文献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 2.严复《天演论·自序》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4.洪仁矸《资政新篇》(1859年)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 895年5月) 8.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 9.严复《原强》(1895年3月) 10.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弄清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性和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并能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谋求新的出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教学时数: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较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什么是革命呢?所谓革命,就是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代之而起以新的社会制度。辛亥革命,就是在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在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指导下,以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振动,总是有一个社会要求为背景的。”辛亥革命也有着其爆发的深刻历史背景。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

(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进一步加深。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乘日、俄相斗之机,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其势力从胶州湾延伸到原属于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

(二)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等,十余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在晚清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次追加,种种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沉重压迫下,20世纪初,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1905年农民反抗斗争103次;1906年199次;1907年188次;1908年112次;1909年149次;1910年266次。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时。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颁布新的学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终于在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正如出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而这正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不断借改革之名强化皇权。1911年5月,在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满汉、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极度尖锐。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道:“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四)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世纪头10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发展:第一,设立厂矿数目和投资数额的增加。资本额超过万元的厂矿有800家,资本额超过1.6亿元;第二,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第三,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广东三个地区设厂。三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总数1/3以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明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冲破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的网罗,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的政治利益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维护者,从而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济基础。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活动大多数集中在湖广地区,是与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有着密切联系的。

(五)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的形成 资产阶级骨干是指一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而形成一股潮流(留日学生最多时上万人,腾冲一县就有上百人)。他们学习和了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对国际发展大势和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不少人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革命,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残酷统治逼迫的结果。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都曾尝试用和平手段推进社会变革,孙中山的思想也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变化。l894年,孙中山就写过《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治国力略,并北上天津,希望能面呈李鸿章,但被拒绝。这对他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但经过现实教育,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小得小稍易以强迫”。同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1904年,他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武装起义的方式。这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扬和传播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保皇观点,痛斥光绪皇帝“载淮小丑,未辨菽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出版了《革命军》,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党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从1904年之后,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较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但这些革命团体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一省,孤立活动;而且都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说同盟会是资产阶级的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呢?理由有四:第一,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二,有自上而下统一的领导机构;第三,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第四,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但是,同盟会自成立始,就有先天缺陷:第一,成员成分复杂;第二,成员对待革命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待革命纲领分歧也较大;第三,组织松懈,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和约束等。这些缺陷隐伏着日后分裂的因素。尽管如此,同盟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加强了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推动了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如上事实表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均已经成熟,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一)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深刻认识到,正义的、进步的革命事业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此认识基础上,孙中山通过对西方国家民主思想较深入的研究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应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于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也就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但民族主义并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孙中山及革命派多数人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军政府宣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强调,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民族革命是扣除“现在恶劣政治”,而政治革命则是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从而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集国内民族压迫与封建专制统治于一身的清政府。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才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但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农民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初步勾勒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民主义尽管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而有很多不足,但它是孙文主义的核心和结晶,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方案,也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以民为中心,“是为民而设的”(孙中山),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它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把握了时代的思想脉搏,努力追赶世界民主思想的潮流,也符合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交出的一份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这一历史性课题的答卷——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这一学说一出,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后来列宁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中说到:“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族主义,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族主义”。当时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有赞同者,有怀疑者,也有反对者。1905年到1907年在中国掀起的关于改良和革命的辩论实际上是围绕着三民主义而展开的。

四、关于革命和改良的大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坚决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以《民报》、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为时两年多的大论战。其范围从日本东京到海内外,双方唇枪舌战,十分剧烈。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围绕民族主义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称,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招致外国的干涉和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末由”。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革命派驳斥了改良派因革命要“杀人流血”、“破坏一切”而不可革命的说法。他们指出:

第一,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有可能免除痛苦和牺牲吗?相反,不革命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 ”“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戒毋施刀圭”?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第二,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这是双方围绕民权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丰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三)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 这是双方围绕民生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大*,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土地国有是危害国本,并表示在此问题上“宁死不让”。

革命派强凋,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四)辩论基本澄清的基本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辩论,基本澄清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问题。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流血牺牲,但这种流血牺牲更多的是带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第二,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只有兴民权、改制度,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第三,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改革的同时实现社会改革,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通过这场大辩论,一些改良派人士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革命切实有必要。

当然,在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和帝国主义的干涉。再者,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武装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提出了具有号召力的革命纲领和指导革命的理论,而且积极地进行了实际的革命实践。尽管革命派内部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尚不统一,但武装推翻清政府这一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同盟会成立以后,先后在东南沿海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是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革命党没有广泛发动和依赖农民群众,过分依靠会党;其次是没有扎扎实实打下革命的基础,仅靠单纯的军事冒险活动。所以,这些起义失败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也开始感到利用会党是靠不住的,开始把战略重点从南部边疆地区转移到长江一带,全力经营湖南、湖北地区,逐渐把争取对象转向湘鄂川新军。

参考资料:会党: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鸦片战争后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会党具有反对满清专制统治、反对列强侵略的性质。之前,天地会、哥老会等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首领联络后,始称‚会党‛。会党除有反清复明的口号外,有组织上实行家长式领导。一切唯大首领之命是从;组织成员以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为主体;有很强的地方性;采取秘密方式进行活动等特征。兴中会成立后积极联络会党,以扩大势力和影响。孙中山曾说:‚余持革命主义,能相喻者,不过亲友数人而已。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之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虽时代湮远,几于数典忘祖,然苟与之言,犹较缙绅为易入,故余先从联络会党入手。‛(《总理全集》第一集,P920)兴中会发动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会党。

2.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由于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武昌首义获得成功的原因:第一,武汉三镇被称为九省通衢,是清政府在华中的统治中心和帝国主义侵华的重要据点,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反清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较为普及,在原来的科学补习所汉口支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学社和后来建立的共进会长期在湖北新军和学界内活动,影响广泛,群众基础厚实。第二,新军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参加了革命党,革命思想和民族主义迅速增长,新军士兵普遍同情革命党人,从而成为首义的主力军。第三,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湘鄂清军大部分西调入川,致使华中清军力量空虚,为首义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机会。

武昌首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一时间,革命烈火燃遍大江南北。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以及很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在武昌首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少革命党人对自己掌握政权的能力缺乏坚定的信心。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但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夺取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就认为非得找一个有声望的人持政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勾结把持了湖北军政府大权。又如湖南革命党人起义夺取政权后,最初由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任正、副都督。后来立宪派与旧军官发动政变,杀害焦、陈,推立宪派首领谭延闿为都督。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这就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这也就为袁世凯东山再起提供了机会。

参考资料:辛亥革命前后的袁世凯。1909年,袁世凯被清摄政王载沣罢职驱逐出京,回到河南的章则(安阳)。袁世凯虽被罢职,但其势力并没有受到影响。他表面上悠然自得每日垂钓,实际上对清庭内外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武昌首义对清王朝统治构成极大威胁之时,清皇族约定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又派人劝其早日出山。袁世凯称头疾未愈,与清庭讨价还价。当清庭先后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和内阁大臣,他控制了清廷的军政大权时,他终于出山到北京就任。袁世凯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耍弄权术,对南方革命军采取战和并用,左右开弓的手段。他一面派人和湖北军政府谈判议和,一面又命令部下冯国璋对革命军发动猛攻,以武力威胁革命党人交出政权。最后请由帝国主义操纵举行南北议和,迫使革命党作出袁世凯能够逼迫清帝退位就推举其为大总统的承诺。在袁世凯咄咄逼人、软硬兼施的攻略下,革命党内部一些人也发生了动摇,有的跪倒在名利下,有的公开诋毁三民主义学说。而有握有一定政治实力的立宪派一致拥护袁世凯组阁。帝国主义也认为他是最合适的新代理人而公开支持袁世凯任总统。这一切都预示着革命形势发生逆转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17个“独立”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成果。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第二,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例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日、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重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约法》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委员的权利。

《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临时约法》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第一,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确认;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第三,从颁布的背景来看,是为了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例如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从鸦片战争开始,封建制的腐败已为朝野有志之士所共见,但完成变革却延续了70年,到辛亥革命才有了总体解决。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第一次把西方议会制度引入中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原来的立宪派中,经过改良与革命的大辩论,也有不少人转向共和。袁世凯骨子里仇视革命,反对共和,但在大潮之下,也不得不在表面上表示忠于共和。这些都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自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就再也没能在中国建立起较稳定的政权。北洋军阀虽几度破坏议会使其名存实亡,但议会形式还是保留了下来。袁世凯复辟称帝只有83天,张勋复辟只有12天,都在人们的声讨声中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第二,辛亥革命猛烈的冲击着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三,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极为振奋,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办实业成为当时的一种荣耀。就连一些军阀、旧官僚都给自己带上董事、经理之类的帽子。当时,民国政府力行保护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注册的公司、商店、工厂均妥为保护,没过几年大公司、大企业接踵而起。辛亥革命后新式企业逐渐增加,银行建设十分迅速。华侨回国办事业也十分活跃。这也从一个层面表明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工业发展的作用。当然,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也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变革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一,辛亥革命否定清朝教育制度,实施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方针。全国新式学校教育得到恢复并逐年增长。新建学校数量逐年增加,大学、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妇女学校均有创办,在校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些都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础。其二,在开放言论形势下,中国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据统计,1912年全国的报纸约达500多家。一些中等城市也有多种报纸,这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是空前的。其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原则建立近代化的社会生活。提倡除旧务新,改革恶习,改良社会,社会面貌呈现出崭新的迹象。主要有保障人权;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时不再行跪拜礼;男子以“先生”、“君”取代“老爷”等称谓;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禁止买卖人口、禁止鸦片、禁止赌博、禁止搞封建迷信等等。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其四,南京临时政府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提倡奉公廉洁和民主作风。

参考资料:公仆孙中山故事二则。其一,民国建立后的一天,孙中山及随员到雨花台巡查,归途中到中华门被群众发现并围观,群众鼓掌并高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不时向群众招手示意,这时警察局派人来维持秩序,准备驱散群众。一个巡官高举指挥刀挥舞,孙中山看到后立即制止说:对老百姓不能这样。其二,一位80多岁的老翁专程从扬州到南京总统府,求见孙中山,被门卫阻拦。孙中山得知后立即召见。老翁见到孙中山后,欲行三跪九叩之礼。孙中山急忙将老翁扶起来说道: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翁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中山回答到:总统若是离职就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和老百姓一样。之后,孙中山派车把老者送回扬州。老者逢人就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他胜利的地方,也有他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这不是胜利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从这点上来说,辛亥革命既胜利了,也失败了。因为代之而取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袁世凯战和开弓,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同时请列强调动军舰游弋长江,为自己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内外压力之下,也为尽快停止内战,孙中山被迫表示只要袁世凯能让清帝逊位并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得到许诺后,随即加紧“逼宫”。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意图以此制约袁世凯。但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并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中国进入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时代。

袁世凯之所以能窃取革命果实,有五个原因:第一,帝国主义大力扶持和帮助;第二,国内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支持;第三,立宪派的大力支持;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第五,袁世凯拥有相当的军事政治势力。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政府。

政治上,实施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他们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废除《临时约法》,制定《中华民国约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以暗杀、战争等方式破坏民主,最后直至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复辟帝制。 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还在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袁世凯在河南彰德等县占有的土地就有4万多亩,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许多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陷入破产和丧失土地的境地,变成佃农和雇农。北洋政府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如以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具有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为北洋政府经理外债、内债和税收,还直接控制了一些工矿企业。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并规复文庙,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保守分子纷纷组织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等尊孔复古团体,发行《不忍》杂志、《孔教会杂志》等尊孔刊物。他们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甚至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鼓吹孔教是“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只有尊孔才能避免“人人之心皆为革命所颠倒”。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深渊。孙中山沉痛地说,此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不少革命党人以为,推翻封建帝制、建成共和政体,革命大功告成,从而丧失了革命意志。他们中有的人热衷于追逐个人的官禄,甚至投靠军阀,迅速蜕化为新的官僚、政客。有的人转为经商,为自身牟取经济利益。有的人热心于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甚至要劝袁世凯加入国民党。还有的人则隐遁山林,或移居海外,逃避政治斗争。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巩固共和、反对专制、反对复辟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竭尽全力使用思想政治武器和武装斗争,但几乎都失败了,仍然找不到一条拯救中国的出路。

1.1913年的“二次革命”孙中山曾一度受袁世凯欺骗,表示“十年不预政治”,以修铁路、发展实业为己任。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在北京的广东会馆组成了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宋教仁希望由此组织以他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3年7月,李烈钧和黄兴组织讨袁军,举起讨袁大旗,上海、广东及安徽等地纷纷起兵,兴师讨袁。但由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地行动不一;加上军事上的劣势,结果持续2个多月后讨袁军被北洋军各个击破,孙中山被迫再次流亡日本。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反袁武装斗争。由于中华革命党提不出能够动员群众的革命纲领,入党者又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孙中山,带有强烈的宗派性,严重脱离群众,因而参加的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不大。

2.护国运动1913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他撕下“拥护共和”的面具,攻击国会是“暴民专制”,妨碍国家统一,于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国会证书、徽章,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而无法开会。1914年1月,他又停止参、众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5月,袁世凯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不久,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这样,袁世凯不仅能终身独揽政权,而且还可以将其传子传孙。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

袁世凯独裁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他未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继续用盐税作抵押,使列强再次实现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的愿望。1915年5月,他复辟帝制为获得支持,竟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第二天,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31日,他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极大典。帝制复辟活动遭到举国反对,连章太炎、梁启超都公开发表文章痛斥袁世凯。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就连日本也公开反袁,其他西方国家则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袁世凯从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这一次复辟的时间更短,仅12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破产了。

3.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仍然是北洋军阀执政,中国出现了直、奉、皖、桂和滇等各系军阀割据的局面。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他们投靠日本,向日本借款扩充势力,准备以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前后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这些借款以东北金矿、森林,东北、山东铁路、国家烟酒专卖税利等为担保,使日本得以进一步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和其他原料。在此局势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旗帜。由于孙中山既没有足够实力,也不掌握军队,“护法”口号在群众中缺少号召力,遂不得不依靠与皖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则企图用孙中山的声望对抗北洋军阀,扩大自己的势力。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陆荣廷、唐继尧担任元帅,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护法运动坚持了10个月最后归于失败。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想依靠军阀来反对军阀,根本行不通。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护法运动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起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使自已失去这个占世界人口l/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主观方面是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1.不敢也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既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还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

第15篇:最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全本)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篇目汇总(7-9)

七上1《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上2《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七上5智子疑邻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七上6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七下7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3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七下10 夸父逐日(《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七下11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七下12狼

- 5

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八上14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八上15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八上16 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

- 7

八上18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上19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八上20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9

八下23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下24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八下25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

- 11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八下28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

- 13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八下 30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九上31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

- 15

九上32 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九上33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

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九上34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九下35公输《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

- 2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九下3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九下38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 22

九下41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九下4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242526 -

第16篇: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计划全本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计划

强支局职工的文明建设意识,推动支局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按照创建“青年文明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业务指导科学实际情况,特制定创建2010年支局“青年文明号”工作计划。

一、指导方针

1、以“两个思考”凝聚职工。注重宣传和培育和谐精神与和谐理念,构建和谐支局,推进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2、以主题教育引导职工。围绕邮政企业的新形势,新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创建工作上来。

3、以典型示范感召职工。通过选树和弘扬先进典型,使职工奉献得到升华,创业斗志得到激发,邮政的社会形象得到塑造,企业品牌得到提升。

4、以职业道德规范职工。通过引导职工自行思考,自我教育,规范职工行为,使职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适应公司化运营的要求。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作的有效开展,成立支局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作领导小组,*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创建“青年文明号”的日常工作。

三、奋斗目标

1、加快支局业务收入增幅水平,确保完成支局年度收入计划。2、互帮互助,爱岗敬业,形成团结协作的团体精神。

3、努力塑造良好的窗口形象,自觉的接受社会的监督,热情认真为储户服务。

4、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

四、方法和措施

(一)抓宣传动员,提高支局职工对创建“青年文明号”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是要广泛

宣传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二是要广泛宣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通过宣传动员,是支局职工积极主动地搞好创建做工。三是要严格按照《福建省青年文明号量化考核细则》,围绕“四个一流”开展对标创建,切实做到“四个一”,“四上墙”,“四个有”

(二)抓业务建设,务实文明窗口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继续抓好负债类业务发展,立足当前芦柑资金,土地补偿款,股票理财产品、换发卡、西联汇款、车辆保险等效益型业务拓展。三是加强对账短信的前台宣传,做好睡眠客户激活(基金户,代发工资户),对ATM加强使用。四是重视加强邮储银行品牌宣传,对邮储村街,绿卡村街创建工作保持延续性。

(三)抓好思想教育,为创建“青年文明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加强对支局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致力于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三是倡导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陶冶职工的情操。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认真的开展这次创建工作。

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

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

Ø 基本条件

1、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无重大责任事故,工作人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2、争创地区“青年文明号”的青年集体35岁以青年占50%以上,负责人中一人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组织管理。

3、成立“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至少有一名科级领导干部主管创建活动,单位领导重视争创工作,并积极参与各项争创活动,为争创活动提供必要人力、物力支持。

4、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定期总结检查,结合创建集体的业务工作和青年干部实际,制定争创活动规划,措施有效,可操作性强,并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落实。

5、按年度编制规范完整的创建工作档案(含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包括计划、措施、自查、申报、考核、表彰、总结,活动记录、图片资料等,内容记载要详实清晰,材料齐全。

6、创建“青年文明号”的青年集体负责人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自觉带领青年争先创优。

Ø 创建氛围

1、有明确的创建主题,在醒目位置悬挂争创“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志、“青年文明号”牌匾及“青年文明号”信用公约;窗口服务单位要设有意见箱或意见簿,争创人员要挂牌服务。

2、建立争创活动宣传阵地,借助宣传栏、墙报、争创“青年文明号”简讯等形式公布创建标准、规章制度、服务承诺、活动资料、考核情况等内容。

3、办公场所内外整洁卫生、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岗位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着装整洁得体,举止端庄文明,精神面貌好,敬业精神强。

Ø 思想作风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团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2、结合工作实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并且每位参与争创人员写出心得体会。

3、积极参与植树、捐赠、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社会公益活动,受到群众和舆论好评。

Ø 工作技能

1、认真学习经济基础理论和金融专业知识,熟悉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注意提高争创集体青年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水平的提高,建立岗位培训制度,有培养青年人才或岗位能手的规划、计划和措施,鼓励青年干部积极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或技术操作比赛,青年干部业务熟悉,遵守业务操作规程和服务规范。

3、积极鼓励青年干部参与业务调研、主讲人活动和青年课题组活动,注意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理论研究与探索。

4、鼓励青年干部参加文化知识继续学习和教育,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Ø 工作业绩

1、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显著,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明显,党团员的模范作用得到发挥。

2、按照上级单位和本行党委的布置,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年底的综合评比或专业评比中名列前茅。

3、注意青年干部培养,促进青年干部成才,为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积极创造条件,争创集体的青年干部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及系统组织的青年活动,优异成绩优异。

Ø 团的建设

1、建立健全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及时选配充实团的干部,健全《团员登记制度》,按时足额上缴团费。

2、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成为入党对象,推优措施落实的好。

3、围绕党委(组)中心工作,结合青年特点,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员青年活动,有影响、有特色、受好评。

Ø 附加分

1、争创集体获所在单位表彰的先进党支部、先进科(室)等荣誉。

2、争创集体受上级单位表彰或在系统综合(专业)评比中列前三名。

3、争创集体的青年获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团)员等个人荣誉或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竞赛等活动获个人前三名的。

4、有关理论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调研报告被领导批示采用或课题研究成果被上级单位评奖表彰的。

5、团委被评为五四红旗团委、团干部被评为优秀团干部。

6、其他突出业绩。

Ø 一票否决

除不符合创建基本条件予以一票否决定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也予以一票否决:

1、年终绩效考核争创集体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D级的或考核中本集体干部职工有不称或基本称职的;

2、窗口服务部门被群众有效投诉,限期整改而愈期不改的;

3、“青年文明号”考核中考核评分低于80分,限期整改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经重新考核仍低于80分的,其它情形须予以一票否决的。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总结

2003年以来,之州分局在市局、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法治、公平、文明、效率”八字方针,紧紧围绕上级局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综合技能;不断完善征管手段,强化稽查,努力超额完成税收任务,“收好税,带好队”,加强队伍清政廉洁,努力改善办公环境;继续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树立优质服务的良好风范,促进我分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取得双丰收。有效地促进分局造就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服务优、贡献大的坚强队伍。

一、加大管理力度,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引向深入。

自从荣获市级“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后,分局就把创建活动同税收工作同步进行。本着原有的“端正思想、扎根山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清政廉洁、多作贡献”工作精神,提出了“文明高效创佳绩、爱岗敬业作贡献”的符合实际的创建目标,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税收工作与创建活动的新思路、新点子,使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二、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地税新形象。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在税收征收第一线上,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征管环境、征纳关系、党群关系、地理位置等,如果不很好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与时俱进,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就无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无法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因此,分局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任务来抓。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把政治理论学习做到制度化、专题化,定期学习,分组交流、围绕中心抓准特点,做到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从而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二是坚持每月的廉政教育课,学习等的好人好事和先进模范的先进事迹,并从反面的典型事例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提高队伍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积极采纳好的建议,使分局的工作不断完善。

一年来,分局全体干部职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都能热爱税收事业,工作情绪饱满,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服务,爱岗敬业,为完成税收任务 作贡献。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违法违纪现象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税收事业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分局把党风廉政工作贯穿于税收始终。

1、加强廉政思想教育。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央有关“为政要清廉”的指示,深入开展廉

洁奉公,依法办事,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大家过好“三关”即金钱关、人情关、权力关。告诫大家要从 等贪污受贿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号召大家做“两袖清风的税务官”。

2、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分局从建章立制,防微杜渐抓起。为了强化内部监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税收工作廉政八不准》、《公开办税制度》等廉政建设制度,并对制度的落实进行实质性的监管。在外部监管方面,推出“税风监管卡”,并常年聘请兼职廉政监管员,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接受纳税人和广大群众的监督。这些制度的出台,有效地制约了税务人员执法的随意性。

3、加强分局作风建设。以优质高效、文明服务为宗旨。(1)实行首问责任制。(2)对需办理的各项税收事宜,严格按县局的工作时限完成。进一步整治了责任心不强、效率低、作风散漫的现象,做到了“三不”,即送礼不要、请吃不到、说情无效。

四、狠抓落实、圆满完成税收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管理,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的激励作用。不断改进服务,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分局7个人党员带头,青年冲锋在前,在 税事业中,勇于开拓进取,为国家积累的一分一厘,都洒下青春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分局精心组织开展各税收管理工作,如旺季的征收管理,税收宣传月活动等,大力实施依法治税,并突出抓好纳税服务工作,转变服务理念,健全服务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分局还及时抓好代扣代缴和清理拖欠税工作,并从严打击漏征漏管户和“钉子户”,维护税收秩序,从而有效促进分局税收任务的超额完成。二OO三年组织入库工商税收 万元,完成县局下达任务的 %,二OO三年截止到11月已组织入库工商税收 万元,同比增加 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

分局二OO二年荣获市、县局授予“文明税务股(所)”称号,分局长李鹏威等二人获市、县局“先进工作者”称号。

五、加大力度,继续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我分局继续开展以“文明高效创佳绩,爱岗敬业作贡献”为目标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在工作岗位上,每个干部职工都能树立正确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任劳任怨都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都能热爱税收事业,一心奋斗在税收征收第一线。在干部中开展争做“纳税人满意的税务员”活动,开展岗位竞赛、岗位练兵等竞赛。鼓励干部积极投身开创税收事业新局面的工作实践中去。

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献爱心活动。一是积极响应当地党政的号召,参加义务植树,及做好扶贫联 工作;二是捐助“春蕾计划”,每个干部10元,共计70元,沼气建设捐款70元。三是在分局开展每人为纳税人上门服务不少于20次的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开展“征求纳税人意见和建议”活动中,纳税人对分局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文明执法、廉政建设方面都给予较好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之江县地税局之州税务分局

二OO三年十二月四日

第17篇: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全本)

序言

为适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实践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国际商会于2007年发 起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Incoterms 2000)进行修订的动议,并组建了修订小组。

®为了将中国商界的利益和要求反映到Incoterms的最新版本中,中国国际商会于2009 年牵头组建了ICC China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修订委员会,带领国内商界多次向国际商会提交中方针对Incoterms®2010修订稿的意见,其中大部分意见被采纳到新通则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商界在世界经贸舞台上的地位得到迅速提高,中国的参与已经成为世界商业规则制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ncoterms®2010的修订工作历时3年,征集了全球商界大量意见和建议,几易其稿,最终版本于2010年9月正式面世,并于2011年1月1日起生效。为帮助国内经贸界尽快学习和熟练掌握新的规则,并将规则及早应用于贸易实践,中国国际商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了中文版本的翻译工作。同时,作为被国际商会授权唯一可以举办Incoterms@2010培训的中国机构,中国国际商会举办了一系列培训,帮助中国企业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Incoterms®20 1 0各种条款。

在此,我要感谢ICC China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修订委员会的专家对每一次的修订稿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中国商界的声音得以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国际商会。我还要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莫世健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Incoterms 2000译审专家魏家驹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严思忆教授在百忙之中对中文版本进行的细致严谨的审校工作,从而保证了本书译本的权威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CC China的专家们此次还对Incoterms的译名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Incoterms字面和实际内容并无“解释”之意,贴切的译名应为国际贸易术语通则。但考虑到Incoterms已进人中国多年,为不影响企业读者约定俗成的习惯,Incoterms®2010仍维持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译法。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们的专家团队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对Incoterms®2010翻译工作词斟句酌,力图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参考工具。

翻译和出版国际商会出版物是中国国际商会重要的职能。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向中国企业介绍国际商会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文件和出版物,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更好地为中国商界服务。

万季飞

中国国际商会会长 二0 一0年十二月 前言

全球化经济为商业活动进入世界各地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途径。货物正以更大数量、更多种类在更多国家销售。但是,随着全球贸易量的增大与复杂程度的提高,买卖合同起草不当引起误解和高成本纠纷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一套国际商会(ICC)关于国内外贸易术语使用的通则,旨在便利全球贸易活动。在买卖合同中使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中的术语可以明确当事方各自义务,并减少法律纠纷风险。

自1936年国际商会创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来,这套全球普遍接受的合同标准不断定期更新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考虑了无关税区的不断扩大,商业交易中电子信息使用的增加,货物运输中对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更新并整合与“交货”相关的规则,将术语总数由原来的13条减至1l条,并对所有规则做出更加简洁、明确的陈述。同时,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首次在贸易术语中对买方与卖方不使用有性别差别的称谓。 国际商会商业法律与惯例委员会成员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贸易领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保证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足以满足全球商界的需要。

国际商会希望在此感谢以Fabio Bortolotti教授(意大利)为主席的商业法律与惯例委员会和由Charles Debattista教授(联合主席,英国),Christoph Martin Radtke(联合主席,法国),Jens Bredow(德国),Johnny Herre(瑞典),David Lowe(英国),LauriRailas(芬兰),Frank Reynolds(美国)和Miroslav Subert(捷克)组成的起草小组,以及为此11条规则配图的Asko Raty(芬兰)。

顾磊杰(Rajat Gupta) 国际商会会长

引 言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1是一套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反映货物买卖合同中商业实务的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主要描述了货物由卖方交付给买方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成本和风险。

如何使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术语

1.在买卖合同中写入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术语

如果想在合同中使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⑩2010,应在合同中用类似词句做出明确表示,如“所选用的国际贸易术语,包括指定地点,并标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2.选择合适的国际贸易术语

对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应适合于货物性质和运输方式,首先是考虑合同各方是否想给卖方或买方增加额外的义务,如安排运输或保险的义务等。每个术语的“使用说明”对选择术语十分有用。无论选择何种术语,买卖双方均应清楚,对其合同的解释很可能会受到所使用港口或地点特有的惯例的影响。 3.尽可能对地点和港口做出详细说明

只有合同各方写明港口或地点,所选用的国际贸易术语才能发挥作用。而对港口或地点写得尽量确切,就更能凸显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准确表述的范例如下:

2“FCA 38 Cours Albert ler,Paris,France Incoterms@2010\".

在贸易术语Ex Works(EXW,工厂交货),Free Carrier(FCA,货交承运人),Delivered at Terminal(DAT,运输终端交货),Delivered at Place(DAP,目的地交货),Delivered Duty Paid(DDP,完税后交货),Free Alongside Ship(FAS,船边交货)和Free on Bord(FOB,船上交货)中,指定地点是交货地点和风险从卖方转移到买方的地点。

1.“Incoterms”是国际商会注册商标。

2.中文版注:“FCA”(货交承运人)是术语,“38 Cours Albert 1el\',Paris,France” 是地点或地址,“Incoterms。2010”是对所选的贸易术语最新版本的说明。

在贸易术语Carriage Paid To(CPT,运费付至),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CIP,运费、保险费付至)中,Cost and Freight(CFR,成本加运费)和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地点与交货地点有别。在此四个贸易术语中,指定地点是目的地,其运费已经支付。如能在指明地点或目的地内明确该地点或目的地内确定的点,将更有助于避免疑问或争议。

4.切记国际贸易术语并没有给你一个完整的买卖合同

国际贸易术语确实规定了买卖合同中哪方有安排运输、保险的义务,卖方何时向买方交货以及各方应当支付的费用。但国际贸易术语没有说明应付价格或支付方式。它也没有涉及货物所有权的转让或违约后果。这些问题通常依据买卖合同的明确约定或合同的适用法处理。合同各方应当清楚强制适用的本地法可能推翻买卖合同的任何条款,包括所选择的国际贸易术语在内。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主要特点 1.两个新增术语DAT(运输终端交货)和DAP(目的地交货)取代了国际贸易术语解 释通则2000中的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上交货)、DEQ(目的港码头交货)和DDU(未完税交货) 国际贸易术语由原来的13个减至11个。该变化是通过使用两个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模式的新术语:即DAT(运输终端交货)和DAP(目的地交货),取代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中的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边交货)、DEQ(目的港码头交货)和DDU(未完税交货)来实现的。

在这两个新增术语中,交货都在指定目的地发生。使用DAT时,货物已从到达的运输工具卸下,交由买方处置(与以前的DEQ术语相同)。使用DAP时,货物同样交由买方处置,但仅需作好卸货准备(与以前的DAF、DES和DDU术语相同)。 新术语使得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DES与DEQ成为多余。DAT中的指定终端很可能是港口,因此该术语可完全适用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 DEQ适用的场合。同样,DAP中抵达的运输工具很可能是船只,指定地点也很可能是港口,因此,DAP可完全适用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 DES适用的场合。这两个新术语和先前的术语一样,是“交货”型,由卖方承担将货物交至指定目的地的所有费用(除与进口清关相关的费用外,如有的话)和风险。

2.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中11个术语的分类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⑧2010中的11个术语分为特征鲜明的两大类:

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种运输方式的术语 EXW 工厂交货 FCA 货交承运人 CPT 运费付至

CIP 运费、保险费付至 DAT 运输终端交货 DAP 目的地交货 DDP 完税后交货

适用于海运及内河水运的术语 FAS 船边交货 FOB 船上交货 CFR 成本加运费

CIF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第一类包括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⑧2010中的七个术语,不论选用何种运输方式,也不论是否使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均可适用。EXW、FCA、CPT、CIP、DAT、DAP和DDP均属此类,甚至没有海运时也可使用这些术语。但是,重要的是要记住,在当船舶用于部分运输时,可以使用这些术语。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中的第二类术语,交货地点和将货物交至买方的地点都是 港口,因此被划分为“适于海运及内河水运的术语”。FAS、FOB、CFR和CIF均属此类。在最后三个术语中省略了以船舷作为交货点的表述,取而代之的是货物置于“船上”时构成交货。这样的规定更符合当今商业现实,且能避免那种已经过时的风险在一条假想垂直线上摇摆不定的情形出现。

3.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术语传统上用于货物跨越国界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但是,在世界许多地区,像欧盟一样的贸易同盟已使不同成员国间的边界形式显得不再重要。因此,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副标题正式确认这些术语对国际和国内货物买卖合同均可适用。因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在多处明确说明,只有在适用时,才产生遵守进/出口手续要求的义务。

两种发展让ICC认识到应及时向此方向演进。第一,贸易方常在纯国内买卖合同中使用国际贸易术语;第二,美国国内贸易中出现了更愿意以国际贸易术语取代传统使用的《美国统一商法典》中的运输和交货术语的现象。 4.使用说明

在每个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术语前,均有该术语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解释了每个术语的要点,比如何时适用,风险何时转移和买卖双方如何分摊费用。使用说明不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构成部分,但期望能帮助使用者在特定交易中准确、高效的选择合适的术语。 5.电子讯息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往的版本曾经规定诸多文件可用电子数据信息替代。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A1和B1条款则在各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赋予电子讯息与纸质讯息同等效力。这种表述便利新电子程序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有效期内的发展。 6.保险合同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是《伦敦保险协会货物险条款》修订以来的第一版国际贸易术语,并且已考虑了修订对条款的影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将与保险相关的信息义务纳入涉及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的A3和B3条款。这些规定已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A10和B10泛泛的条款中抽出。为了明确确双方与保险相关义务,A3和B3中有关保险的用语也作了相应调整。 7.安检通关及其通关所需信息

现在人们对货物移动时的安全问题日益关注,要求确保除了其内在特性外,货物对人的生命和财产不得构成威胁。因此,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在各术语的A2/B2和A10/B10条款中,明确了买卖各方间完成或协助完成安检通关的义务,比如产销监管链信息。

8.码头作业贯

按照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PT、CIP、CFR、CIF、DAT、DAP和DDP术语,卖方必 须安排货物运输至指定目的地。运费虽由卖方支付,但买方为实际支付方,因为通常运费已由买方包含在货物总价之中。运输费用有时会包括在港口或集装箱码头设施内处理 和移动货物的费用,而承运人或港口运营人很可能向接收货物的买方索要这些费用。在 这种情况下,买方会希望避免为同一服务支付两次费用:一次是在货物总价中向卖方支 付,另一次是单独向承运人或港口运营人支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国际贸易术语 解释通则@2010相关术语的A6和B6条款中明确了此类费用的分摊。 9.链式销售

与特定产品的销售不同,在商品销售中,货物在运送至销售链终端的过程中常常被多次转卖。出现此种情况时,在销售链中端的卖方实际上不运送货物,因为处于销售链始端的卖方已经安排了运输。因此,处在销售链中间的卖方不是以运送货物的方式,而是以“取得”货物的方式,履行对其买方的义务。为了澄清此问题,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术语中包括“取得运输中货物”的义务,并以其作为在相关术语中运输货物义务的替代义务。

国际贸易术语的变通

有时买卖各方希望变通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并不禁止此类变通,但是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为避免不期望见到的惊讶,缔约方需要在买卖合同中非常清晰地明确他们希望通过修改达到的效果。例如,如果合同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某术语的费用分摊作出改变,缔约方也应清楚地表明他们是否同时希望改变风险自卖方转移至买方的点。

引言的地位

引言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术语的使用与解释作出总体介绍,但并不构成术语的一部分。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术语专用词的解释

如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一样,买卖双方的义务是对照列出的,分别反映在规定卖方义务的A栏和买方义务的B栏。这些义务可由卖方或买方亲自承担,但有时根据合同条款或适用的法律,也可通过第三方中介,如承运人、货运代理人,以及由卖方或买方指定的其他人来承担。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⑩2010术语文字意在不言自明。但为了便利使用者,以下部分将对几个专用词在本通则中的特定涵义做出指导性说明。

承运人: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⑧2010术语中,承运人是签约承担运输责任的一方。 海关手续:指为遵守任何适用的海关规定所需满足的要求,并可包括各类文件、安全、信息或实物检验的义务。

交货:在贸易法律与实务中,此概念有多种涵义。但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术语中,它所指的是货物灭失与损坏的风险从卖方转移至买方的点。

交货凭证:此词现为A8的标题。它是指证明已交货的凭证。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⑩2010许多术语中,交货凭证是运输凭证或对应的电子记录。但是,在使用EXW、FCA、FAS和FOB时,交货凭证可能仅仅是一张收据。交货凭证也会有其他作用,比如作为支付安排的构成部分。

电子记录或程序:由一条或多条电子信息组成的整套信息,同时如适用时与对应的纸质凭证具有同等效力。

包装:此词可用于不同目的:

1.为满足买卖合同的要求对货物进行包装。 2.为适应运输需要对货物进行包装。

3.在集装箱或其他运载工具中装载包装好的货物。

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术语中,包装所指的是以上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⑧2010中的术语不涉及各方在集装箱内的装载义务,因此,如需要的话,各方应在买卖合同中作出约定。

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 多种运输方式的术语

EXW Ex Works工厂交货

EXW(插入指定交货地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⑩2010或lncoterms@2010

便用说明 该术语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也可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它适合国内贸易,而FCA一般则更适合国际贸易。

“工厂交货”是指当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如工厂、车间或仓库等)将货物交由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卖方不需将货物装上任何前来接收货物的运输工具,需要清关时,卖方也无需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特别建议双方在指定交货地范围内尽可能明确具体交货地点,因为在货物到达交货地点之前的所有费用和风险都由卖方承担。买方则需承担自此指定交货地的约定地点(如有的话)收取货物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EXW(工厂交货)术语代表卖方最低义务,使用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a)卖方对买方没有装货的义务,即使实际上卖方也许更方便这样做。如果卖方装货,也是由买方承担相关风险和费用。当卖方更方便装货物时,FCA一般更为合适,因为该术语要求卖方承担装货义务,以及与此相关的风险和费用。 b)以EXW为基础购买出口产品的买方需要注意,卖方只有在买方要求时,才有义务协 助办理出口,即卖方无义务安排出口通关。因此,在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时,不建议使用该术语。

C)买方仅有限度地承担向卖方提供货物出口相关信息的责任。但是,卖方则可能出于 缴税或申报等目的,需要这方面的信息。 A 卖方义务

Al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 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经买方要求,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协助买方取得出口许可或 出口相关货物所需的其他官方授权。

如适用时,经买方要求,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提供其所掌握的该项货物 安检通关所需的任何信息。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 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的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指定的交付地点或该地点内的约定点(如有的话),以将未置于任何接 收货物的运输工具上的货物交由买方处置的方式交货。若在指定交货地没有约定 点,且有几个点可供使用时,卖方可选择最适合于其目的的点。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 一切风险。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 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出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相关货物出口的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 B4 收取货物

当卖方行为与A

4、A7相符时,买方必须收取货物。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果买方未能按照B7给予卖方通知,则买方必须从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 满之日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项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按照A4完成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给予买方其收取货物所需的任何通知。 A8 交货凭证

卖方对买方无义务。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 1 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出口和/或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B6 费用划分

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

b)由于其未收取已处于可由其处置状态货物或未按照B7发出相关通知而产生的额外费用,但以该项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c)如适用时,货物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海关手续的费用;及 d)对卖方按照A2提供协助时所产生的一切花销和费用的补偿。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在约定期限内的时间和/或在指定地点内的接收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 发出充分的通知。 B8交货证据

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其已收取货物的相关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包括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费用。 B 1 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IO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IO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 销和费用。

FCA 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

FCA(插入指定交货地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⑥2010或Incoterms@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也可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货交承运人”是指卖方在卖方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由于风险在交货地点转移至买方,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清楚地写明指定交货地内的交付点。

如果双方希望在卖方所在地交货,则应当将卖方所在地址明确为指定交货地。如果双方希望在其他地点交货,则必须确定不同的特定交货地点。

如适用时,FCA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但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任何进口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 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 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 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但若买方要求,或依商业实践,且买方未适时 做出相反指示,卖方可以按照通常条件签订运输合同,由买方负担风险和费用。在以上两种隋形下,卖方都可以拒绝签订运输合同,如予拒绝,卖方应立即通知买方。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在指定地点或指定地点的约定点(如有约定),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

以下情况,交货完成:

a)若指定地点是卖方所在地,则当货物被装上买方提供的运输工具时;

b)在任何其他情况下,则当货物虽仍处于卖方的运输工具上,但已准备好卸载,并已交由承运人或买方指定的其他人处置时。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 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和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除了卖方按照A3 a)签订运输合同情形外,买方必须自付费用签订自指定的交货地点起运货物的运输合同。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

如果买方未按照B7 d)明确指定交货地点内特定的交付点,且有数个交付点可供使用时,卖方则有权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

除非买方另行通知,卖方可采取符合货物数量和/或性质需要的方式将货物交付运输。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按照A4完成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及 b)如适用时,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自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果

a)买方未按照B7规定通知A4项下的指定承运人或其他人,或发出通知;或 b)按照A4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未在约定的时间接管货物;

则买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i) 自约定日期起,若无约定日期的,则

(ii) 自卖方在约定期限内按照A7通知的日期起;或若没有通知日期的,则 (iii) 自任何约定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

但以该项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B6 费用划分

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如适用时,A6 b)中出口所需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除外; b)由于以下原因之一发生的任何额外费用: (i) 买方未能指定A4项下承运人或其他人,或 (ii) 买方指定的A4项下承运人或其他人未接管货物,或 (iii) 买方未能按照B7给予卖方相应的通知,

但以该项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c)如适用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和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就其已经按照A4交货或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未在约定时间内收取货物的情况给予买方充分的通知。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向买方提供已按照A4交货的通常证据。

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协助买方取得运输凭证。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货物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产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 1 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IO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所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7 通知卖方

买方必须通知卖方以下内容:

a)按照A4所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的姓名,以便卖方有足够时间按照该条款交货; b)如适用时,在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所选择的由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收取货物的时间; c)指定人使用的运输方式;及 d)指定地点内的交货点。 B8 交货证据

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交货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B 1 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10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10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CPT Carriage Paid To运费付至

CPT(插入指定目的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或Incoterms⑩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也可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运费付至”是指卖方将货物在双方约定地点(如果双方已经约定了地点)交给卖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卖方必须签订运输合同并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所需费用。

在使用CPT、CIP、CFR或CIF术语时,当卖方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时,而不是当货物到达目的地时,即完成交货。

由于风险转移和费用转移的地点不同,该术语有两个关键点。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确切地在合同中明确交货地点(风险在这里转移至买方),以及指定的目的地(卖方必须签订运输合同运到该目的地)。如果运输到约定目的地涉及多个承运人,且双方不能就交货点达成一致时,可以推定:当卖方在某个完全由其选择、且买方不能控制的点将货物交付给第一个承运人时,风险转移至买方。如双方希望风险晚些转移的话(例如在某海港或机场转移),则需要在其买卖合同中订明。

由于卖方需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具体地点的费用,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确切地在指定目的地内明确该点。建议卖方取得完全符合该选择的运输合同。如果卖方按照运输合同在指定的目的地卸货发生了费用,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卖方无权向买方要求偿付。

如适用时,CPT要求卖方办理货物的出口清关手续。但是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进口相关的任何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I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 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和交货前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签订或取得运输合同,将货物自交货地内的约定交货点(如有的话)运送至指定目的地或该目的地的交付点(如有约定)。必须按照通常条件订立合同,

由卖方支付费用,经由通常航线和习惯方式运送货物。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特别的点或该点不能由惯例确定,卖方则可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和指定目的地内的交货点。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的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以将货物交给按照A3签订的合同承运人方式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和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卖方要求,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其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并在指定目的地自承运人收取货物。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买方未按照B7给予卖方通知,则买方必须从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按照A4完成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 b)按照A3 a)所发生的运费和其他一切费用,包括根据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装货费和在目的地的卸货费用;及

c)如适用时,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VI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按照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货物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已按照A4交货的通知。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任何所需通知,以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通常所需要的措施。 A8 交货凭证

依惯例或应买方要求,卖方必须承担费用,向买方提供其按照A3订立的运输合同通常的运输凭证。

此项运输凭证必须载明合同中的货物,且其签发日期应在约定运输期限内。如已约定或依惯例,此项凭证也必须能使买方在指定目的地向承运人索取货物,并能使买方在货物运输途中以向下家买方转让或通知承运人方式出售货物。

当此类运输凭证以可转让形式签发、且有数份正本时,则必须将整套正本凭证提交给买方。

B6 费用划分

在不与A3 a)冲突的情况下,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如适用时,按照A6 C)为出口所需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除外;

b)货物在运输途中直至到达约定目的地为止的一切费用,按照运输合同该费用应由卖方支付的除外;

C)卸货费,除非根据运输合同该项费用应由卖方支付;

d)如买方未按照B7发出通知,则自约定发货之日或约定发货期限届满之日起,所发生的一切额外费用,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e)如适用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和从他国过境运输费用,除非该费用已包括在运输合同中。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发货时间和/或指定目的地或目的地内收取货物的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如果凭证与合同相符的话,买方则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运输凭证。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15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IO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B10 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IO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IO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CIP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运费和保险费付至

CIP(插入指定目的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⑧2010或Incoterms⑧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也可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是指卖方将货物在双方约定地点(如双方已经约定了地点)交给其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卖方必须签订运输合同并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所需费用。 卖方还必须为买方在运输途中货物的灭失或损坏风险签订保险合同。买方应注意到,CIP只要求卖方投保最低险别。如果买方需要更多保险保护的话,则需与卖方明确就此达成协议,或者白行做出额外的保险安排。

在使用CPT、CIP、CFR或CIF术语时,当卖方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时,而不是当货物到达目的地时,即完成交货。

由于风险转移和费用转移的地点不同,该术语有两个关键点。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确切地在合同中明确交货地点(风险在这里转移至买方),以及指定目的地(卖方必须签订运输合同运到该目的地)。如果运输到约定目的地涉及多个承运人,且双方不能就特定的交货点达成一致时,可以推定:当卖方在某个完全由其选择、且买方不能控制的点将货物交付给第一个承运人时,风险转移至买方。如双方希望风险晚些转移的话(例如在某海港或机场转移),则需要在其买卖合同中订明。

由于卖方需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具体地点的费用,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确切地在指定目的地内明确该点。建议卖方取得完全符合该选择的运输合同。如果卖方按照运输合同在指定的目的地卸货发生了费用,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卖方无权向买方要求偿付。

如适用时,CIP要求卖方办理货物的出口清关手续。但是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进口相关的任何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和交货前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签订或取得运输合同,将货物自交货地内的约定交货点(如有的话)运送至指定目的地或该目的地的交付点(如有约定)。必须按照通常条件订立合同,由卖方支付费用,经由通常航线和习惯方式运送货物。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特别的点或该点不能由惯例确定,卖方则可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和指定目的地内的交货点。 b)保险合同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取得货物保险。该保险需至少符合《协会货物保险条款》(Institute Cargo Clauses,LMA/IUA)“条款(C)”(Cluases C)或类似条款的最低险别。保险合同应与信誉良好的承保人或保险公司订立。应使买方或其他对货物有可保利益者有权直接向保险人索赔。

当买方要求且能够提供卖方所需的信息时,卖方应办理任何附加险别,由买方承担费用,如果能够办理,诸如办理《协会货物保险条款》(Institute Cargo Clauses,LMA/IUA)“条款(A)或(B)”(Cluases A or B)或类似条款的险别,也可同时或单独办理《协会战争险条款》(Institute War Clauses)和/或《协会罢工险条款))(Institute Strikes Clauses,LMA/IUA)或其他类似条款的险别。

保险最低金额是合同规定价格另加10%(即110%),并采用合同货币。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和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卖方要求,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后者应买方按照A3 b)要求其购买附加险所需信息。

保险期间为货物自A4和A5规定的交货点起,至少到指定目的地止。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保单或其他保险证据。

此外,应买方要求并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附加险所需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以将货物交给按照A3签订的合同承运人方式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按照A4完成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 b)按照A3 a)所发生的运费和其他一切费用,包括根据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装货费和在目的地的卸货费用;

c)根据A3 b)发生的保险费用;及

d)如适用时,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按照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货物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并在指定目的地自承运人收取货物。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买方未按照B7通知卖方,则自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买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B6 费用划分

在不与A3 a)冲突的情况下,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如适用时,按照A6 d)为出口所需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除外;

b)货物在运输途中直至到达约定目的地为止的一切费用,按照运输合同该费用应由卖方支付的除外;

C)卸货费,除非根据运输合同该项费用应由卖方支付;

d)如买方未按照B7发出通知,则自约定发货之日或约定发货期限届满之日起,所发生的一切额外费用,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e)如适用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和从他国过境运输费用,除非该费用已包括在运输合同中;及 f)应买方要求,按照A3和B3取得附加险别所发生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已按照A4交货的通知。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所需通知,以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通常所需要的措施。 A8 交货凭证

依惯例或应买方要求,卖方必须承担费用,向买方提供其按照A3订立的运输合同通常的运输凭证。

此项运输凭证必须载明合同中的货物,且其签发日期应在约定运输期限内。如已约定或依惯例,此项凭证也必须能使买方在指定目的地向承运人索取货物,并能使买方在货物运输途中以向下家买方转让或通知承运人方式出售货物。

当此类运输凭证以可转让形式签发、且有数份正本时,则必须将整套正本凭证提交给买方。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白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10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发货时间和/或指定目的地或目的地内收取货物的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如果凭证与合同相符的话,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运输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VI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10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10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运输终端交货

DAT(插入指定港口或目的地的运输终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或Incoterms。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也可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运输终端交货”是指当卖方在指定港口或目的地的指定运输终端将货物从抵达的载货运输工具上卸下,交由买方处置时,即为交货。“运输终端”意味着任何地点,而不论该地点是否有遮盖,例如码头、仓库、集装箱堆积场或公路、铁路、空运货站。卖方承担将货物送至指定港口或目的地的运输终端并将其卸下的一切风险。

由于卖方承担在特定地点交货前的风险,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确切地约定运输终端,或如果可能的话,在约定港口或目的地的运输终端内的特定的点。建议卖方取得完全符合该选择的运输合同。

此外,如果双方希望由卖方承担由运输终端至另一地点间运送和受理货物的风险和费用,则应当使用DAP或DDP术语。

如适用时,DAT要求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但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任何讲口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 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和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和交货前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签订运输合同,将货物运至约定港口或目的地的指定运输终端。如未约定特定的运输终端或该终端不能由惯例确定,卖方则可在约定港口或目的地,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运输终端。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以在A3 a)指定港口或目的地运输终端,将货物从抵达的运输工具上卸下,并交由买方处置的方式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买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卖方要求,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果

a)买方未按照B2履行义务,则承担因此造成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或 b)买方未按照B7通知卖方,则自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买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A3 a)发生的费用,以及按照A4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及

b)如适用时,在按照A4交货前发生的、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货物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所需通知,以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通常所需要的措施。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向买方提供凭证,以确保买方能够按照A4/B4收取货物。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10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所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6 费用划分

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完成交货之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

b)买方未按照B2履行其义务或未按照B7发出通知导致卖方发生的任何额外费用,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c)如适用时,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以及进口需交纳的所有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在约定期间内的具体时间和/或指定运输终端内的收取货物的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交货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符合A10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10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DAP 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

DAP(插入指定目的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⑩2010或Incoterms@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也可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目的地交货”是指当卖方在指定目的地将仍处于抵达的运输工具之上,且已作好卸载准备的货物交由买方处置时,即为交货。卖方承担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的一切风险。 由于卖方承担在特定地点交货前的风险,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清楚地约定指定目的地内的交货点。建议卖方取得完全符合该选择的运输合同。如果卖方按照运输合同在目的地发生了卸货费用,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卖方无权向买方要求偿付。

如适用时,DAP要求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但是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任何进口海关手续。如果双方希望卖方办理进口清关、支付所有进口关税,并办理所有进口海关手续,则应当使用DDP术语。

A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和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和交货前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签订运输合同,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或指定目的地内的约定的点(如有的话)。如未约定特定的点或该点不能由惯例确定,卖方则可在指定目的地内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的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在约定的地点(如有的话)或指定目的地,以将仍处于抵达的运输工具之上、且已做好卸载准备的货物交由买方处置的方式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I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买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卖方要求,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果

a)买方未按照B2履行义务,则承担因此造成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或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因A3 a)发生的费用,以及按照A4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

b)运输合同中规定的应由卖方支付的在目的地卸货的任何费用;及

C)如适用时,在按照A4交货前发生的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货物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所需通知,以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通常所需要的措施。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白付费用,向买方提供凭证,以确保买方能够按照A4/B4收取货物。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b)买方未按照B7通知卖方,则自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买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B6 费用划分

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

b)在指定目的地从到达的运输工具上,为收取货物所必须支付的一切卸货费用,但运输合同规定该费用由卖方承担者除外;

c)买方未按照B2履行义务或未按照B7发出通知导致卖方发生的任何额外费用,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d)如适用时,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以及进口需交纳的所有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在约定期间内的具体时间和/或指定目的地内的收取货物的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交货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 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1O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1O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1O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 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DDP 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

DDP(插入指定目的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或Incoterms@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也可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完税后交货”是指当卖方在指定目的地将仍处于抵达的运输工具上,但已完成进口清关,且已作好卸载准备的货物交由买方处置时,即为交货。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并且有义务完成货物出口和进口清关,支付所有出口和进口的关税和办理所有海关手续。

DDP代表卖方的最大责任。

由于卖方承担在特定地点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清楚地约定在指定目的地内的交货点。建议卖方取得完全符合该选择的运输合同。如果按照运输合同卖方在目的地发生了卸货费用,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卖方无权向买方索要。 如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完成进口清关,则特别建议双方不使用DDP。 如双方希望买方承担所有进口清关的风险和费用,则应使用DAP术语。 除非买卖合同中另行明确规定,任何增值税或其他应付的进口税款由卖方承担。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进出口许可和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从他国过境运输和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签订运输合同,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或指定目的地内的约定的点(如有约定)。如未约定特定的交付点或该交付点不能由惯例确定,卖方则可在指定目的地内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的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在约定的地点(如有的话)或指定目的地,以将仍处于抵达的运输工具之上、且已做好卸载准备的货物交由买方处置的方式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协助卖方取得货物进口所需所有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卖方要求,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果

a)买方未按照B2履行义务,则承担因此造成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或 b)买方未按照B7通知卖方,则自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买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除A3 a)发生的费用,以及按照A4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

b)运输合同中规定的应由卖方支付的在目的地卸货的任何费用;及

c)如适用时,在按照A4交货前发生的,货物进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口和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货物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所需通知,以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通常所需要的措施。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向买方提供凭证,以确保买方能够按照A4/B4收取货物。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进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白指定目的地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IO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所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6 费用划分

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

b)在指定目的地从到达的运输工具上,为收取货物所必须支付的一切卸货费用,但运输合同规定该费用由卖方承担者除外;及 c)买方未按照B2履行义务或未按照B7发出通知导致卖方产生的任何额外费用,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在约定期间内的具体时间和/或指定目的地内收取货物的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交货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对卖方不承担义务支付任何进出口国有关机构装运前强制进行的检验费用。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 1 0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10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产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进出口以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适用于海运

和内河水运的术语

FAS Free Alongside Ship船边交货

FAS(插入指定装运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⑧2010或Incoterms@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仅用于海运或内河水运。

“船边交货”是指当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边(例如,置于码头或驳船上)时,即为交货。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交到船边时发生转移,同时买方承担自那时起的一切费用。

由于卖方承担在特定地点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而且这些费用和相关作业费可能因各港口惯例不同而变化,特别建议双方尽可能清楚地约定指定装运港内的装货点。

卖方应将货物运至船边或取得已经这样交运的货物。此处使用的“取得”一词适用于商品贸易中常见的交易链中的多层销售(链式销售)。

当货物装在集装箱里时,卖方通常将货物在集装箱码头移交给承运人,而非交到船边。这时,FAS术语不适合,而应当使用FCA术语。

如适用时,FAS要求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但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任何进口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但若买方要求,或是依商业实践,且买方未适时做出相反指示,卖方可以按照通常条件签订运输合同,由买方负担风险和费用。

在以上两种情形下,卖方都可拒绝签订运输合同,如予拒绝,卖方应立即通知买方。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的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买方指定的装运港内的装船点(如有的话),以将货物置于买方指定的船舶旁边,或以取得已在船上交付的货物的方式交货。在其中任何情形下,卖方都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按照该港的习惯方式交货。

如果买方没有指定特定的装货地点,卖方则可在指定装运港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装货点。如果双方己同意交货应当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买方则有权在该期限内选择日期。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 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和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除了卖方按照A3 a)签订运输合同情形外,买方必须自付费用签订自指定的装运港起运货物的运输合同。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按照A4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及 b)如适用时,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以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A7 通知买方

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就其已经按照A4交货或船舶未在约定时间内收取货物给予买方充分的通知。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向买方提供已按照A4交货的通常证据。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果

a)买方未按照B7发出通知;或

b)买方指定的船舶未准时到达,或未收取货物,或早于B7通知的时间停止装货;

则买方自约定交货日期或约定期限届满之日起承担所有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B6 费用划分

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之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如适用时,A6 b)中为出口所需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除外; b)由于以下原因之一发生的任何额外费用: (i) 买方未能按照B7发出相应的通知,或

(ii) 买方指定的船舶未准时到达,未能收取货物或早于B7通知的时间停止装货, 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c)如适用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进口货物海关手续的费用和从他国过境运输费用。 B7 通知卖方

买方必须就船舶名称、装船点和其在约定期间内选择的交货时间(如需要时)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交货凭证。

除非上述证据是运输凭证,否则,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协助买方取得运输凭证。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IO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所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费用除外。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IO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IO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以及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FOB 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

FOB(插入指定装运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⑧2010或Incoterms@2010 DELl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仅用于海运或内河水运。 “船上交货”是指卖方以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或通过取得已交付至船上货物的方式交货。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交到船上时转移,同时买方承担自那时起的一切费用。

卖方应将货物在船上交付或者取得已在船上交付的货物。此处使用的“取得”一词适用于商品贸易中常见的交易链中的多层销售(链式销售)。

FOB可能不适合于货物在上船前已经交给承运人的情况,例如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通常是在集装箱码头交货。在此类情况下,应当使用FCA术语。

如适用时,FOB要求卖方出口清关。但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任何讲口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但若买方要求,或是依商业实践,且买方未适时做出相反指示,卖方可以按照通常条件签订运输合同,由买方负担风险和费用。 在以上两种情形下,卖方都可拒绝签订运输合同,如予拒绝,卖方应立即通知买方。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的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指定的装运港内的装船点(如有的话),以将货物置于买方指定的船舶之上方式,或以取得已在船上交付的货物的方式交货。在其中任何情形下,卖方都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按照该港的习惯方式交货。

如果买方没有指定特定的装货点,卖方则可在指定装运港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装货点。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和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除了卖方按照A3 a)签订运输合同情形外,买方必须自付费用签订自指定的装运港起运货物的运输合同。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按照A4完成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及 b)如适用时,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以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A7 通知买方

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就其已经按照A4交货或船舶未在约定时间内收取货物给予买方充分的通知。 如果

a)买方未按照B7通知指定的船舶名称;或 b)买方指定的船舶未准时到达导致卖方未能按A4履行义务,或该船舶不能够装载该货物,或早于B7通知的时间停止装货;

买方则按下列情况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i) 自约定之日起,或如没有约定日期的,

(ii) 自卖方在约定期限内按照A7通知的日期起,或如没有通知日期的, (iii) 自任何约定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

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B6 费用划分

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之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如适用时,按照A6 b)出口所需海关手续的费用,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除外; b)由于以下原因之一发生的任何额外费用: (i) 买方未能按照B7给予卖方相应的通知,或

(ii) 买方指定的船舶未准时到达,不能装载货物或早于B7通知的时间停止装货,

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c)如适用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和从他国过境运输费用。 B7 通知卖方

买方必须就船舶名称、装船点和其在约定期间内选择的交货时间(如需要时),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向买方提供已按照A4交货的通常证据。

除非上述证据是运输凭证,否则,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协助买方取得运输凭证。 A9 查对—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1O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所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8 交货证据

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供的交货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10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10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CFR 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

CFR(插入指定目的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或Incoterms@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仅用于海运或内河水运。

“成本加运费”是指卖方在船上交货或以取得已经这样交付的货物方式交货。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交到船上时转移。卖方必须签订合同,并支付必要的成本和运费,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

当使用CPT,CIP,CFR或者CIF时,卖方按照所选择术语规定的方式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时,即完成其交货义务,而不是货物到达目的地之时。

由于风险转移和费用转移的地点不同,该术语有两个关键点。虽然合同通常都会指定目的港,但不一定都会指定装运港,而这里是风险转移至买方的地方。如果装运港对买方具有特殊意义,特别建议双方在合同中尽可能准确地指定装运港。 由于卖方要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具体地点的费用,特别建议双方应尽可能确切地在指定目的港内明确该点。建议卖方取得完全符合该选择的运输合同。如果卖方按照运输合同在目的港交付点发生了卸货费用,则除非双方事先另有约定,卖方无权向买方要求补偿该项费用。

卖方需要将货物在船上交货,或以取得已经这样交付运往目的港的货物的方式交货。此外,卖方还需签订一份运输合同,或者取得一份这样的合同。此处使用的“取得”一词适用于商品贸易中常见的交易链中的多层销售(链式销售)。

CFR可能不适合于货物在上船前已经交给承运人的情况,例如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通常是在集装箱码头交货。在此类情况下,应当使用CPT术语。

如适用时,CFR要求卖方办理出口清关。但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任何进口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I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签订或取得运输合同,将货物白交货地内的约定交货点(如有的话)运送至指定目的港或该目的港的交付点(如有约定)。必须按照通常条件订立合同,由卖方支付费用,经由通常航线,由通常用来运输该类商品的船舶运输。 b)保险合同

卖方对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以将货物装上船,或者以取得已装船货物的方式交货。在其中任何情况下,卖方都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按照该港的习惯方式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I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和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卖方要求,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取得保险所需信息。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并在指定的目的港自承运人收取货物。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买方未按照B7通知卖方,则买方从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

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按照A4完成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 b)按照A3 a)所发生的将货物装上船的运费和其他一切费用,包括将货物装上船和根据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在约定卸载港的卸货费;及

c)如适用时,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按照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货物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所需通知,以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通常所需要的措施。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不得延迟地向买方提供到约定目的港的通常的运输凭证。 此运输凭证必须载明合同中的货物,且其签发日期应在约定运输期限内,并使买方能在指定目的港向承运人索取货物。同时,除非另有约定,该项凭证应能使买方在货物运输途中以向下家买方转让或通知承运人的方式出售货物。

当此类运输凭证以可转让形式签发并有数份正本时,则必须将整套正本凭证提交给买方。

A9 查对—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B6 费用划分

在不与A3 a)冲突的情况下,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如适用时,按照A6 C)为出口所需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除外;

b)货物在运输途中直至到达约定目的港为止的一切费用,按照运输合同该费用应由卖方支付者的除外;

C)包括驳运费和码头费在内的卸货费,除非根据运输合同该费用应由卖方支付者外; d)如买方未按照B7发出通知,则自约定运输之日或约定运输期限届满之日起,所发生的一切额外费用,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e)如适用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和从他国过境运输费用,除非该费用已包括在运输合同中。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货物运输时间和/或指定目的港内收取货物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如果凭证与合同相符的话,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交的运输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 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1O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所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IO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IO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CIF(插入指定目的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⑩2010或Incoterms@2010 DELIVERY

使用说明

该术语仅用于海运或内河水运。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卖方在船上交货或以取得已经这样交付的货物方式交货。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交到船上时转移。卖方必须签订合同,并支付必要的成本和运费,以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

卖方还要为买方在运输途中货物的灭失或损坏风险办理保险。买方应注意到,在CIF下卖方仅需投保最低险别。如买方需要更多保险保护的话,则需与卖方明确达成协议,或者自行做出额外的保险安排。 当使用CPT,ciP,CFR或者CIF时,卖方按照所选择的术语规定的方式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时,即完成其交货义务,而不是货物到达目的地之时。

由于风险转移和费用转移的地点不同,该术语有两个关键点。虽然合同通常都会指定目的港,但不一定都会指定装运港,而这里是风险转移至买方的地方。如果装运港对买方具有特殊意义,特别建议双方在合同中尽可能准确地指定装运港。 由于卖方需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具体地点的费用,特别建议双方应尽可能确切地在指定目的港内明确该点。建议卖方取得完全符合该选择的运输合同。如果卖方按照运输合同在目的港发生了卸货费用,则除非双方事先另有约定,卖方无权向买方要求补偿该项费用.

卖方需要将货物在船上交货,或以取得已经这样交付运往目的港的货物方式交货。此外,卖方还需签订一份运输合同,或者取得一份这样的合同。此处使用的“取得”一词适用于商品贸易中常见的交易链中的多层销售(链式销售)。

CIF可能不适合于货物在上船前已经交给承运人的情况,例如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通常是在集装箱码头交货。在此类情况下,应当使用CIP术语。

如适用时,CIF要求卖方办理出口清关。但卖方无义务办理进口清关、支付任何进口税或办理任何进口海关手续。

A 卖方义务

A1 卖方一般义务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合同相符的证据。 A1~AI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A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卖方必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出IZl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签订或取得运输合同,将货物自交货地内的约定交货点(如有的话)运 送至指定目的港或该目的港的交付点(如有约定)。必须按照通常条件订立合同,由卖方支付费用,经由通常航线,由通常用来运输该类商品的船舶运输。 b)保险合同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取得货物保险。该保险需至少符合《协会货物保险条款》(Institute Cargo Clauses,LMA/IUA)“条款(c)”(Cluases c)或类似条款的最低险别。保险合同应与信誉良好的承保人或保险公司订立。应使买方或其他对货物有可保利 益者有权直接向保险人索赔。

当买方要求、且能够提供卖方所需的信息时,卖方应办理任何附加险别,由买方承担费用,如果能够办理,诸如《协会货物保险条款》(Institute Cargo Clauses,LMA/IUA)“条款(A)或(B)”(Clauses A or B)或类似条款的险别,也可同时或单独办理《协会战争险条款》(Institute War Clauses)和/或《协会罢工险条款》(Institute Strikes Clauses,LMA/IUA)或其他类似条款的险别。

保险最低金额是合同规定价格另加10%(即110%),并采用合同货币。

B 买方义务

B1 买方一般义务

买方必须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价款。

B1~B1O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

B2 许可证、授权、安检通关和其他手续

如适用时,应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所有的进口许可或其他官方授权,办理货物进口和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b)保险合同

买方对卖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买方必须向卖方提供后者应买方按照A3 b)要求其购买附加险所需信息。

保险期间应从货物自A4和A5规定的交货点起,至少到指定目的港止。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保单或其他保险证据。

此外,应买方要求并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如有的话),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后者取得附加险所需信息。

A4 交货

卖方必须以将货物装上船,或以取得已经这样交付的货物的方式交货。在其中任何情况下,卖方都必须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按照该港的习惯方式交货。 A5 风险转移

除按照B5的灭失或损坏情况外,卖方承担按照A4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A6 费用划分

卖方必须支付

a)按照A4完成交货前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但按照B6应由买方支付的费用除外; b)按照A3 a)所发生的运费和其他一切费用,包括将货物装上船和根据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和在约定卸载港的卸货费; c)按照A3 b)规定所发生的保险费用;及

d)如适用时,货物出口所需海关手续费用,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按照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货物从他国过境运输的费用。

B4 收取货物

当货物按照A4交付时,买方必须收取,并在指定的目的港自承运人收取货物。 B5 风险转移

买方承担按照A4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买方未按照B7通知卖方,则买方必须从约定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 B6 费用划分

在不与A3 a)冲突的情况下,买方必须支付

a)自按照A4交货时起,与货物相关的一切费用,如适用时,按照A6 d)为出口所需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除外; b)货物在运输途中直至到达目的港为止的一切费用,按照运输合同该费用应由卖方支付的除外;

C)包括驳运费和码头费在内的卸货费,除非根据运输合同该费用应由卖方支付者外; d)如买方未按照B7发出通知,则自约定运输之日或约定运输期限届满之日起,所发生的一切额外费用,但以该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者为限;及

e)如适用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费用和从他国过境运输费用,除非该费用已包括在运输合同中;及 f)按照A3 b)和B3 b),应卖方要求办理附加险所产生的费用。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向买方发出所需通知,以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通常所需要的措施。 A8 交货凭证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不得延迟地向买方提供到约定目的港的通常的运输凭证。

此运输凭证必须载明合同该项货物,且其签发日期应在约定运输期限内,并使买方能在指定目的港向承运人索取货物。同时,除非另有约定,该项凭证应能使买方在货物运输途中以向下家买方转让或通知承运人的方式出售货物。

当此类运输凭证以可转让形式签发并有数份正本时,则必须将整套正本凭证提交给买方。

A9 查对一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了按照A4进行交货,所需要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查对质量、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以及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装运前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除非在特定贸易中,某类货物的销售通常不需包装,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

除非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已通知卖方特殊包装要求,卖方可以适合该货物运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A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如适用时,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相关货物进口和/或将货物运输到最终目的地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卖方必须偿付买方按照B10提供或协助取得文件和信息时所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B7 通知卖方

当有权决定货物运输时间和/或指定目的港内收取货物点时,买方必须向卖方发出充分的通知。 B8 交货证据

如果凭证与合同相符的话,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提交的运输凭证。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强制性装船前检验费用,但出口国有关机构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B10协助提供信息及相关费用

买方必须及时告知卖方任何安全信息要求,以便卖方遵守A10的规定。

买方必须偿付卖方按照A10向买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文件和信息时发生的所有花销和费用。

如适用时,应卖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买方必须及时向卖方提供或协助其取得货物运输和出口及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要的任何文件和信息,包括安全相关信息。

lncotcrms⑩ ICC rules for the u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Entry into force:1 January 2011

Copyright ~ 2010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All rights reserved.This collective work was initiated by ICC which holds all rights as defined by the French Co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No part of this work may be reproduced or copi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without written permiion of ICC Services, Publications Department.ICC Services Publications 38 Cours Albert ler 75008 Paris France ICC Publication No.715E ISBN: 978-92-842-0080-1 www.daodoc.com CONTENTS Foreword Introduction INCOTERMS~ 2010 Rules for any mode or modes of transport EXW 13 FCA 19 CPT 27 CIP 35 DAT 45 DAP 53 DDP 61 Rules for sea and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FAS 71 FOB 79 CFR 87 CIF 97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FOREWORD By Rajat Gupta, ICC Chairman

The global economy has given businees broader acce than ever before to markets all over the world.Goods are sold in more countries, in larger quantities, and in greater variety.But as the volume and complexity of global sales increase, so do poibilities for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stly disputes when sale contracts are not adequately drafted.

The Incoterms~ rules, the ICC rules on the u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facilitate the conduct of global trade.Reference to an Incoterms~ 2010 rule in a sale contract clearly defines the parties\' respective obligations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legal complications.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Incoterms rules by ICC in 1936, this globally accepted contractual standard has been regularly updated to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take account of the continued spread of customs-free zones, the increased use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in busine transactions, heightened concern about security in the movement of goods and changes in transport practices.Incoterms~ 2010 updates and consolidates the \'delivered\' rules, reducing the total number of rules from 13 to 11, and offers a simpler and clearer presentation of all the rules.Incoterms~ 2010 is also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Incoterms rules to make all references to buyers and sellers gender-neutral.

The broad expertise of ICC\'s Commiion on Commercial Law and Practice, whose membership is drawn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rld and all trade sectors, ensures that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respond to busine needs everywhere.

ICC would like to expre its gratitude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ion, chaired by Fabio Bortolotti (Italy), to the Drafting Group, which comprised Charles Debattista (Co-Chair, UK), Christoph Martin Radtke (Co-Chair, France), Jens Bredow (Germany), Johnny Herre (Sweden), David Lowe (UK), Lauri Railas (Finland), Frank Reynolds (US), and Miroslav Subert (Czech Republic), and to Asko Raty (Finland) for aistance with the images depicting the 11 rules.

INTRODUCTION The Incoterms~ rules explain a set of three-letter trade terms reflecting busine-to-busine practice in contracts for the sale of goods.The Incoterms rules describe mainly the tasks, costs and risks involved in the delivery of goods from sellers to buyers.

How to use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1.Incorporate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into your contract of sale

If you want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to apply to your contract, you should make this clear in the contract, through such words as, \"[the chosen Incoterms rule including the named place, followed by] Incoterms~ 2010\".

2.Choose the appropriate Incoterms rule

The chosen Incoterms rule needs to be appropriate to the goods, to the means of their transport, and above all to whether the parties intend to put additional obligations, for example such as the obligation to organize carriage or insurance, on the seller or on the buyer.The Guidance Note to each Incoterms rule contains information that 1is particularly helpful when making this choice.Whichever Incoterms rule is chosen, the parties should be aware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contract may well be influenced by customs particular to the port or place being used.

3.Specify your place or port as precisely as poible

The chosen Incoterms rule can work only if the parties name a place or port, and will work best if the parties specify the place or port as precisely as poible.

A good example of such precision would be:

\"FCA 38 Cours Albert ler, Paris, France Incoterms~ 2010\".

Under the Incoterms rules Ex Works (EXW), Free Carrier (FCA), Delivered at Terminal (DAT), Delivered at Place (DAP), Delivered Duty Paid (DDP), Free Alongside Ship (FAS), and Free on Board (FOB), the named place is the place where delivery takes place and where risk paes from the seller to the buyer.Under the Incoterms rules Carriage Paid To (CPT),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CIP), Cost and Freight (CFR) and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IF), the named place differs from the place of delivery.Under these four Incoterms rules, the named place is the place of destination to which carriage is paid.Indications as to place or destination can helpfully be further specified by stating a precise point in that place or destination in order to avoid doubt or argument.

1.\"Incoterms\"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4.Remember that Incoterms rules do not give you a complete contract of sale Incoterms rules do say which party to the sale contract has the obligation to make carriage or insurance arrangements, when the seller delivers the goods to the buyer, and which costs each party is responsible for.Incoterms rules, however, say nothing about the price to be paid or the method of its payment.Neither do they deal with the transfer of ownership of the goods, or the consequences of a breach of contract.These matters are normally dealt with through expre terms in the contract of sale or in the law governing that contract.The parties should be aware that mandatory local law may override any aspect of the sale contract, including the chosen Incoterms rule.

Main features of the lncoterms~ 2010 rules

1.Two new Incoterms ruleshave replaced the Incoterms 2000 rules DAF, DES, DEQ and DDU

The number of Incoterms rules has been reduced from 13 to 11.This has been achieved by substituting two new rules that may be used irrespective of the agreed mode of transportfor the Incoterms 2000 rules DAF, DES, DEQ and DDU.

Under both new rules, delivery occurs at a named destination: in DAT, at the buyer\'s disposal unloaded from the arriving vehicle (as under the former DEQ rule); in DAP, likewise at the buyer\'s disposal, but ready for unloading (as under the former DAF, DES and DDU rules).

The new rules make the Incoterms 2000 rules DES and DEQ superfluous.The named terminal in DAT may well be in a port, and DAT can therefore safely be used in cases where the Incoterms 2000 rule DEQ once was.Likewise, the arriving \"vehicle\" under DAP may well be a ship and the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may well be a port: consequently, DAP can safely be used in cases where the Incoterms 2000 rule DES once was.These new rules, like their predeceors, are \"delivered\", with the seller bearing all the cost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import clearance, where applicable) and risks involved in bringing the goods to the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2.Claification of the 11 Incoterms~ 2010 rules

The 11 Incoterms~ 2010 rules are presented in two distinct claes:

RULES FOR ANY MODE OR MODES OF TRANSPORT

EXW EXWORKS

FCA FREE CARRIER

CPT CARRIAGE PAID TO

CIP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 DAP DELIVERED AT PLACE DDP DELIVERED DUTY PAID

RULES FOR SEAAND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FAS FREE ALONGSIDE SHIP FOB FREE ON BOARD

CFR COSTAND FREIGHT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The first cla includes the seven Incoterms~ 2010 rules that can be used irrespective of the mode of transport selected and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one or more than one mode of transport is employed.EXW, FCA, CPT, CIP, DAT, DAP and DDP belong to this cla.They can be used even when there is no maritime transport at all.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however, that these rules can be used in cases where a ship is used for part of the carriage.

In the second cla of Incoterms~ 2010 rules, the point of delivery and the place to which the goods are carried to the buyer are both ports, hence the label \"sea and inland waterway\" rules.FAS, FOB, CFR and CIF belong to this cla.Under the last three Incoterms rules, all mention of the ship\'s rail as the point of delivery has been omitted in preference for the goods being delivered when they are \"on board\" the veel.This more closely reflects modem commercial reality and avoids the rather dated image of the risk swinging to and fro acro an imaginary perpendicular line.

3.Rules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coterms rule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used in international sale contracts where goods pa acro national borders.In various areas of the world, however, trade blocs, like the European Union, have made border formalitie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le significant.Consequently, the subtitle of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formally recognizes that they are available for application to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ale contracts.As a result,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clearly state in a number of places that the obligation to comply with export/import formalities exists only where applicable.

Two developments have persuaded the ICC that a movement in this direction is timely.Firstly, traders commonly use Incoterms rules for purely domestic sale contracts.The second reason is the greater willingn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use Incoterms rules in domestic trade rather than the former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shipment and delivery terms.

4.Guidance Notes

Before each Incoterms~ 2010 rule you will find a Guidance Note.The Guidance Notes explain the fundamentals of each Incoterms rule, such as when it should be used, when risk paes, and how costs are allocated between seller and buyer.The Guidance Notes are not part of the actual Incoterms~ 2010 rules, but are intended to help the user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steer towards the appropriate Incoterms rule for a particular transaction.

5.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revious versions of Incoterms rules have specified those documents that could be replaced by EDI meages.Articles A1/B 1 of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however, now give electronic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same effect as paper communication, as long as the parties so agree or where customary.This formulation facilitates the evolution of new electronic procedures throughout the lifetime of the Incoterms~ 2010 rotes.

6.Insurance cover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are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Incoterms rules since the revision of the Institute Cargo Clauses and take account of alterations made to those clauses.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place information duties relating to insurance in articles A3/B3, which deal with contracts of carriage and insurance.These provisions have been moved from the more generic articles found in articles A10/B 10 of the Incoterms 2000 rules.The language in articles A3/B3 relating to insurance has also been altered with a view to clarifying the parties\' obligations in this regard.

7.Security-related clearances and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such clearances

There is heightened concern nowadays about security in the movement of goods, requiring verification that the goods do not pose a threat to life or property for reasons other than their inherent nature.Therefore,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have allocated obligations between the buyer and seller to obtain or to render aistance in obtaining security-related clearances, such as chain-of-custody information, in articles A2/B2 and A 10/B 10 of various Incoterms rules.

8.Terminal handling charges

Under Incoterms rules CPT, CIP, CFR, CIF, DAT, DAP, and DDP, the seller must make arrangements for the carriage of the goods to the agreed destination.While the freight is paid by the seller, it is actually paid for by the buyer as freight costs are normally included by the seller in the total selling price.The carriage costs will sometimes include the costs of handling and moving the goods within port or container terminal facilities and the carrier or terminal operator may well charge these costs to the buyer who receives the goods.In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buyer will want to avoid paying for the same service twice: once to the seller as part of the total selling price and once independently to the carrier or the terminal operator.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seek to avoid this happening by clearly allocating such costs in articles A6/B6 of the relevant Incoterms rules.

9.String sales

In the sale of commodities, as opposed to the sale of manufactured goods, cargo is frequently sold several times during transit \"down a string\".When this happens, a seller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ing does not \"ship\" the goods because these have already been shipped by the first seller in the string.The seller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ing therefore performs its obligations towards its buyer not by shipping the goods, but by \"procuring\" goods that have been shipped.For clarification purposes, Incoterms~ 2010 rules include the obligation to \"procure goods shipp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obligation to ship goods in the relevant Incoterms rules.Variants of Incoterms rules Sometimes the parties want to alter an Incoterms rule.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do notprohibit such alteration, but there are dangers in so doing.In order to avoid any unwelcome surprises, the parties would need to make the intended effect of such alterations extremely clear in their contract.Thus, for example, if the allocation of costs in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is altered in the contract, the parties should also clearly state whether they intend to vary the point at which the risk paes from seller to buyer.

Status of this introduction

This introduction gives general information on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coterms~2010 rules, but does not form part of those rules.

Explanation of terms used in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As in the Incoterms 2000 rules, the seller\'s and buyer\'s obligations, are presented in mirror fashion, reflecting under column A the seller\'s obligations and under column B the buyer\'s obligations.These obligations can be carried out personally by the seller or the buyer or sometimes, subject to terms in the contract or the applicable law, through intermediaries such as carriers, freight forwarders or other persons nominated by the seller or the buyer for a specific purpose.

The text of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is meant to be self-explanatory.However, in order to aist users the following text sets out guidance as to the sense in which selected terms are used throughout the document.

Carrier: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the carrier is the party with whom carriage is contracted.

Customs formalities: These are requirements to be met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any applicable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may include documentary, security, information or physical inspection obligations.

Delivery: This concept has multiple meanings in trade law and practice, but in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it is used to indicate where the risk of lo of or damage to the goods paes from the seller to the buyer.

Delivery document: This phrase is now used as the heading to article A8.It means a document used to prove that delivery has occurred.For many of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the delivery document is a transport document or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 record.However, with EXW, FCA, FAS and FOB, the delivery document may simply be a receipt.A delivery document may also have other functions, for example as part of the mechanism for payment.

Electronic record or procedure: A set of information constituted of one or more electronic meages and, where applicable, being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aper document.

Packaging: This word is us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1.The packaging of the goods to comply with any requirements under the contract of sale.

2.The packaging of the goods so that they are fit for transportation.

3.The stowage of the packaged goods within a container or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

In 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packaging means both the first and second of the above.The Incoterms~ 2010 rules do not deal with the parties\' obligations for stowage within a container and therefore, where relevant, the parties should deal with this in the sale contract.

EXW

EX WORKS EXW (insert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Incoterms 2010 DELIVERY

GUIDANCE NOTE

This rule may be used irrespective of the mode of transport selected and may also be used where more than one mode of transport is employed.It is suitable for domestic trade, while FCA is usually more appropriat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Ex Works\" means that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it places the goods at the disposal of the buyer at the seller\'s premises or at another named place (i.e., works, factory, warehouse, etc.).The seller does not need to load the goods on any collecting vehicle, nor does it need to clear the goods for export, where such clearance is applicable.

The parties are well advised to specify as clearly as poible the point within the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as the costs and risks to that point are for the account of the seller.The buyer bears all costs and risks involved in taking the goods from the agreed point, if any, at the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EXW represents the minimum obligation for the seller.The rule should be used with care as:

a) The seller has no obligation to the buyer to load the goods, even though in practice the seller may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do so.If the seller does load the goods, it does so at the buyer\'s risk and expense.In cases where the seller is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load the goods, FCA, which obliges the seller to do so at its own risk and expense, is usually more appropriate.

b) A buyer who buys from a seller on an EXW basis for export needs to be aware that the seller has an obligation to provide only such aistance as the buyer may require to effect that export: the seller is not bound to organize the export clearance.Buyers are therefore well advised not to use EXW if they canno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btain export clearance.

c) The buyer has limited obligations to provide to the seller any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export of the goods.However, the seller may need this information for, e.g., taxation or reporting purposes.

A THE SELLER\'S OBLIGATIONS

A1 General obligations of the seller The seller must provide the goods and the commercial invoic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ntract of sale and any other evidence of conformity that may be required by the contract.

Any document referred to in A1-A10 may be an equivalent electronic record or procedure if agreed between the parties or customary.

A2 Licences, authorizations, security clearances and other formalities Where applicable, the seller must provide the buyer, at the buyer\'s request, risk and expense, aistance in obtaining any export licence, or other official authorization neceary for the export of the goods.

Where applicable, the seller must provide, at the buyer\'s request, risk and expense, any information in the poeion of the seller that is required for the security clearance of the goods.

A3 Contracts of carriage and insurance a) Contract of carriage The seller has no obligation to the buyer to make a contract of carriage. b) Contract of insurance The seller has no obligation to the buyer to make a contract of insurance.However, the seller must provide the buyer, at the buyer\'s request, risk and expense (if any), with information that the buyer needs for obtaining insurance.

A4 Delivery The seller must deliver the goods by placing them at the disposal of the buyer at the agreed point, if any, at the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not loaded on any collecting vehicle.If no specific point has been agreed within the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and if there are several points available, the seller may select the point that best suits its purpose.The seller must deliver the goods on the agreed date or within the agreed period.

A5 Transfer of risks The seller bears all risks of lo of or damage to the goods until they have been delivered in accordance with A4 with the exception of lo or damage in the circumstances described in B5.

B THE BUYER\'S OBLIGATIONS

B1 General obligations of the buyer The buyer must pay the price of the goods as provided in the contract of sale.

Any document referred to in B1-B10 may be an equivalent electronic record or procedure if agreed between the parties or customary.

B2 Licences, authorizations, security clearances and other formalities Where applicable, it is up to the buyer to obtain, at its own risk and expense, any export and import licence or other official authorization and carry out all customs formalities for the export of the goods.

B3 Contracts of carriage and insurance a) Contract of carriage The buyer has no obligation to the seller to make a contract of carriage.

b) Contract of insurance The buyer has no obligation to the seller to make a contract of insurance.

B4 Taking delivery The buyer must take delivery of the goods when A4 and A7 have been complied with.

B5 Transfer of risks The buyer bears all risks of lo of or damage to the goods from the time they have been delivered as envisaged in A4.

If the buyer fails to give notice in accordance with B7, then the buyer bears all risks of lo of or damage to the goods from the agreed date or the expiry date of the agreed period for delivery, provided that the goods have been clearly identified as the contract goods.

A6 Allocation ot costs The seller must pay all costs relating to the goods until they have been delivered in accordance with A4,other than those payable by the buyer as envisaged in B6.

A7 Notices to the buyer The seller must give the buyer any notice needed to enable the buYer to take delivery of the goods.

A8 Delivery document The seller has no obligation to the buyer.

A9 Checking——packaging——marking The seller must pay the costs of those checking operations(such as checking quality, measuring,weighing,counting)that are neceary for the purpose of delivering the goods in accordance with A4.

The seller must,at its own expense,package the goods,unle it is usual for the particular trade to transport the type of goods sold unpackaged.The seller may package the goods in the manner appropriate for their transport,unle the buyer has notified the seller of specific packaging requirements before the contract of sale is concluded.Packaging is to be marked appropriately.

A10 Aistance with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costs The seller must,where applicable,in a timely manner,provide to or render aistance in obtaining for the buyer,at the buyer’s request,risk and expense,any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including security—related information,that the buyer needs for the export and/or import of the goods and/or for their transport to the final destination.

B6 Allocation of costs The buyer must: a) pay all costs relating to the goods from the time they have been delivered as envisaged in A4; b) pay any additional costs incurred by failing either to take delivery of the goods when they have been placed at its disposal or to give appropriate notice in accordance with B7, provided that the goods have been clearly identified as the contract goods; c) pay, where applicable, all duties, taxes and other charges, as well as the costs of carrying out customs formalities payable upon export; and d)reimburse all costs and charges incurred by the seller in providing aistance as envisaged in A2.

B7 Notices to the seller The buyer must, whenever it is entitl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within an agreed period and/or the point of taking delivery within the named place, give the seller sufficient notice thereof.

B8 Proof of delivery The buyer must provide the seller with appropriate evidence of having taken delivery.

B9 Inspection of goods The buyer must pay the costs of any mandatory pre-shipment inspection, including inspection mandated by the authorities of the country of export.

B10 Aistance with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costs The buyer must, in a timely manner, advise the seller of any security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seller may comply with A10.

The buyer must reimburse the seller for all costs and charges incurred by the seller in providing or rendering aistance in obtaining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as envisaged inAl0.

FCA Free Carrier

FCA (insert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Incoterms~ 2010

第18篇:IG地理全本中文翻译解析

TOPIC 1

人口增长

人口爆炸

世界上的人口以每年88000万的速度增长着,这意味着每天增加了241095个人。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多了167个人。如果你的班上有30个人,世界每10秒就增加了这么多人。

世界人口的告诉增加,所谓的人口爆炸,正在减缓。估计到了这个世纪末的时候可能稳定在10亿。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同样的人口增长速度。一些国家仍然高速增长,同时其余的国家人口速度增长的很慢甚至负增长。

人口学的转变模式(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学的转变模式是当人口增长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被分为四个阶段时候的模式。这基于欧洲和北美发生了什么。这部分图表所代表的人口增长是在两条线之间的地区,这里的出生率是高于死亡率的。

TOPIC 太多还是太少

人口过剩和人口稀少

图A展示了一个炎热夏日里的繁忙的海滩。这里没有太多的地方供人们在沙滩上躺下去享受阳光或是踢足球,对于想在海中凉爽一下的人来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对于家庭娱乐休闲而言这个海滩有太多的人了——这个海滩人口过剩了。虽然冰淇淋和冷饮的卖家应该会很开心! 图B则展示了一个超市,这里的货摊有很多的产品要卖,可是顾客在哪儿呢?人们的确有足够大的空间来逛,但是这里没有足够的顾客让卖家谋生——这个市场人口稀少。 什么是人口过剩?

如果居住在一个地区的人的数量超过了所能提供的资源可以承担、养活的人口,就是人口过剩。一个国家有大量的人口并不意味着是人口过剩。例如,有很多的人居住在德国但是德国有足够的资源来养活它的的人口。然而,非洲的一些乡村地区则人口过剩了。这不是因为人口非常拥挤而是因为这里的资源不足以支撑人们的生存。 什么是人口稀少?

如果居住在一个地区的人口的数量少于可提供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个地区就可被称为人口稀少。澳大利亚有很多资源但是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个国家本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这意味着这里就是人口稀少。 印度尼西亚的人口迁移计划

印尼是一个由17000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这其中有9000个岛屿是有人居住的。在一些岛屿上,很多人拥挤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岛屿上,同时其他有人居住的岛屿则人口稀少。在20世纪晚期,印尼政府让人民从人口过剩的Jvav岛和Bali岛屿搬迁到Irian Jaya,Kalimantan,Sumatra和Sulawesi.人口迁移的目的是:

降低Java岛的人口过剩和贫穷 给勤劳且贫困的人们提供机会

给人口稀少的地区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去更好的利用资源

TOPIC 3 人口结构和控制

对于人口变化的计划

世界人口的飞速增加被称为人口爆炸。过去的150年间,世界上的健康状况和环境的改善都造成了死亡率的降低。当发达国家的出生率降低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仍然有较高的出生率。所以,更多的人初生了,并且人们活的更久了。 人口结构

人口学是学习人和人口。对于人口学来说人口金字塔是很有用的。它们来源于人口普查的资料。人口结构能够通过人口金字塔清晰的展现。

政府可以辨别发现哪里可能可能存在需要政策和金钱来解决的人口问题。可能是太多的婴儿出生了并且出生率应该减少;或者可能是相反的。可能是这里将会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所以其中一个答案可能是鼓励人口迁移。如果这里十年间将有更多的老人,他们的照料则需要计划。

TOPIC 4 人口密度

人们住在哪? 图A展示了约旦阿曼,这里的人口超过了2 500 000。这里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使得大量的人可以在这里谋生成为可能。这里有大量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作。例如政府、商场、工厂、交通和酒店。

图B展示了法国的一个地方,这里居住着很少的人。有欧洲最高的褶皱山脉,海拔高达4810米。这个山脉如此的高而陡峭使得在这里谋生是很困难的。斜坡很难修建,这里的冬天漫长而寒冷。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指在给定的区域内居住的平均人口数量。这个计算是通过区域来划分总的人口。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均匀的居住在地球表面高山或者平原,那么每平方千米应该有6个人居住。但是,正如你看到的,在一些大城市人们居住的非常的拥挤。这里有较高的人口密度。例如美国的东北部。

也有其他的地区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人居住,例如高山和沙漠地区。这里的人口密度很稀疏,例如非洲中部。

TOPIC 5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改变了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断的改变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一定数量的人们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去工作或者生活。这就叫做国际人口迁移。

如今的迁入和迁出相比很多年前来说更容易达到的。航空、铁路、水路和汽车都给移民提供了可能。然而一些人被迫迁出他们的国家并且在目的地也不受欢迎。是否被迫或者自愿的,人口迁移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问题。 欧盟和人口迁移

在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都渴望和平和稳定。他们开始共同工作和共同贸易。从1948年开始,荷兰和卢森堡开始共同工作,欧盟已经增加到了27个成员国家,还有其它的国家想要申请加入。欧盟代表近50亿人。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工作更加接近了,人们在欧盟内的迁移不需要护照或者VISA卡,这导致了欧盟国家内大量的迁移。

TOPIC 6 乡村聚落

聚落区域

除非你是游牧生活,你就会居住在一个复杂的地方例如村庄或者是城镇或者是城市。如果你居住在一个发达国家你很可能是居住在城市——城市地区。发达国家超过85%的人都居住在城市或城镇。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则是不同的。在发展中国家超过75%的人们仍然居住在乡村地区——乡村地区,而不是增长着的大城市。这部分是因为大多数的人们都是靠农业来谋生的。 乡村聚落模式的不同 乡村通常都是发展了数百年的。他们并不是被计划的,而是他们通常有供人类建立村庄的好的原因。乡村聚落的类型是从孤立的农庄到小村落到村庄的不同。

TOPIC 7 城市聚落

聚落等级

一个聚落的等级展示了任何一个地方的聚落都可以根据其尺寸和它们所能提供的服务范围的大小被排序的。更高的等级意味着聚落的人口和服务数量的增高,虽然任何一个地区的大的聚落的数量都比较小的聚落的数量少。

一个地区的聚落是互相依赖的,人们会利用可以在不同的聚落找到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一个被聚落所服务的地区就称之为聚落的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是取决于聚落所能提供的服务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与之相连的交通。

乡村聚落只有很少的服务和较低的服务要求。较低要求的服务就是那些我们常常用到的,例如一个售卖方便货物的日用百货店。城市聚落有大量的不同的服务,包括低要求的服务和高要求的服务。高要求的服务不是经常需要的。他们可能是卖相对的货物,例如家具和服饰,并且人们通常准备到更远的地方来购买这些。人们准备购买他们所经历的距离就是他的服务范围。

一个商场或者服务为了获取利润,就需要一个最小的潜在顾客,这就是称之为门槛人口。提供较低要求的货物或者服务需要的门槛人口比提供较高要求的服务要低,较高要求的服务则需要更多的潜在顾客因此需要更高的门槛人口。

TOPIC 8 城市化

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居住在一个城镇或城市的人口比例的增加。城市化发生在因为人们从乡村地区搬迁到城市地区时。这通常发生在当一个国家还在发展的过程中。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城市化发生在发达国家。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飞速的城市化发生在欧洲和北美洲。许多人从乡村搬到城市为了在高速蔓延的工业化中寻找工作。从1950年开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减缓了,现在一些最大的城市正在人口流失,当人们从城市搬到乡村环境中。这称之为逆城市化。

从1950年开始大多数的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发生在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TOPIC 9 城市问题

城市中的压力

当城市的范围增加的时候,居住在这里变得日益困难和有压力的。一部分城市变得衰败和不受欢迎的。大多数的城市的土地利用不是为现有的人口设计的,他们发现越来越难适应现有的人口。为提供住房、服务、交通和工作所做的努力很难跟上城市飞速发展的步伐。 城市衰退

城市衰退发生在当一部分城市变得破败的和不受人欢迎的居住地时。

TOPIC 10 城市扩张

扩张——不同的原因,相同的结果 一个世纪以前,9/10的人居住在乡村。现在这个星球上大约50%的人拥挤在发展的堵塞的城市中。数据表明到2050年可能是75%的人。所有的这些人都会需求住房、工作、服务和高质量的生活。 当城镇和城市的人口数量增加的时候,城市扩张就发生了。这同时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是原因是不同的。在发展中国家城市扩张通常是没有计划的,但是在发达国家则是有计划的——结果却是类似的。都是从城市蔓延到乡村,改变了城郊边缘地区的环境。城市土地利用的改变对有些地方来说是有利对有些地方来说则是不利的。

TOPIC

板块边界

地表和地表以下

 你经历过地震吗?  你的住处靠近火山吗?

 游客因为你们国家的山地风景来参观吗?

上百万年的能量运动产生了现在的地理特征。现在科学家对地球的结构有了很多的了解。这是因为他们研究火山、地震和褶皱山。这些为研究地壳下面发生了什么提供了线索。尽管预测它什么时候发生很难,我们可以确定它只是发生在世界上的某部分地区。 地震、火山和褶皱山

所有最近的地震、火山、褶皱山都被发现在板块边界处。然而,由于这些板块运动了近百万年,发现古老的火山和褶皱山与现在的板块边界有一定距离是可能的。你也许居住在靠近古老火山和褶皱山的地方,它们离活跃的板块边界有很远的距离。

TOPIC 12 风化

风化的两种类型

风化作用是岩石由于机械的、物理的、生物的作用分解成小的没有移动的颗粒。没有原料的搬运卷入其中,除了在风化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滑落和向下掉落。侵蚀是岩石由于流水、冰川和小范围的风,分解,而后原料被搬运和侵蚀。 风化主要有两种类型:

物理风化:这包括了岩石的崩溃和分解成较小的颗粒,中间没有化学成分的改变。这发生在所有有温度变化的地区,多见于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化学风化:这包括了岩石由于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的变质。这发生在所有有雨的地区多见于热带潮湿的高温地区。

多数地区在同一时间经历了这两种作用。一些气候多物理风化,另一些气候多化学风化。

TOPIC 13 河流—从源头到河口

从成云致雨到再次回到大海(水循环过程)

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大多数淡水都储藏在南北极冰帽中。北美五大湖储存着地球上五分之一的淡水。剩下的一小部分不均匀地散布在地表的江河湖泊中。当降水的时候,只有少数直接进入溪流和河中然后汇入大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塑造了许多地表形态。 流水侵蚀的类型

水力作用:流动的水的影响

侵蚀作用:河床的负载因流水而被侵蚀带走

磨蚀作用:随着流水在河里流动的过程中,岩石等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形变。 溶蚀作用:河水使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溶解。(喀斯特地貌) 图 A 水循环

A 蒸发:水作为液体储藏在海洋中,高温和温暖的风使液态的水变成水汽,上升到大气层中。 B 蒸腾:植物不仅仅拦截降水,还通过根系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这些水分最终通过会叶子的蒸腾作用回到大气,而表层的水分也会从叶子上蒸发。

C 冷凝:盛行风携带水汽吹向山地,遇山脉阻挡,被迫抬升,冷却凝结变成小水滴,这些水滴形成云然后变成雨和雪。 D 拦截:许多降水在到达地面前被植物和树木拦截,有些降落到地面或下渗到地下或作为快速流动的小溪流淌于地表。

E 地表径流:山地溪流从高处流下,汇合在一起形成了流速较慢的,更宽,更深的河流,并最终注入湖泊或大海。 图 C 侵蚀、搬运和沉积

流水侵蚀:河流被侵蚀的四种方式 水力作用(冲刷)

侵蚀(侵蚀和溯源侵蚀) 磨耗(磨圆)

溶蚀(喀斯特地貌)

这些过程可以同时发生。侵蚀可以改变物质的大小,从重的鹅卵石变成泥沙。瀑布和急流,V形谷,河床上的壶穴,这些都是侵蚀地貌。

流水搬运:一旦物质被侵蚀就会被流水搬运走,有四种搬运方式: 溶解搬运:像石灰岩等物质被溶解,作为溶液被搬运

悬浮搬运:轻的物质被搬运到接近河流表面,并给赋予河流颜色。例如,蓝色尼罗河。 跳跃搬运:大的颗粒物质沿着河床反弹、弹跳。 牵引搬运:最重的岩石沿着河床滚动。

流水沉积:一旦流水速度减慢,失去动能,物质就会沉积,三种主要地貌因此形成了:

曲流和牛轭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导致河流沿着山谷摆动。当曲流从主流方向被裁弯取直时牛轭湖就形成了。

冲积平原(泛滥平原):河流冲击沉积物质形成的宽广平坦的谷底

三角洲:当河流在入海口,或湖口流速减慢,它沉积了比起它所能搬运的更多的物质。

TOPIC 14 海岸

变化的海岸线

如果你坐在某个海滩,你会看到海浪拍打着海岸。每一个海浪过后,海水又会迅速回到海里,携带、移动细小的沙粒和鹅卵石。如果你站在海里,有时候你能感觉到脚下的鹅卵石在移动。暴风雨发生时,大的海浪能移动巨大的岩石。这些大的海浪携带着沙子、鹅卵石、岩石击打着海岸,岩石被击碎变成碎块掉入海里。海岸经常发生变化。当海水消磨了陆地时侵蚀就发生了。当海洋积累了沙子、鹅卵石形成了新的陆地,沉积就发生了。

侵蚀特征

靠近海边的岩石质地较弱的地区易侵蚀成为海湾,岩石质地较顽固的则形成海岬。在岬角上,海浪会侵蚀高低水位间脆弱的岩石表面。 最终:

·凹槽形成了。

·当凹槽的岩石被侵蚀的更深的时候,悬空在凹槽上的岩石就会塌陷。 ·当海岸被侵蚀后退时,在低水位线处会留下一个海蚀平台。

·在较脆弱的岩石处,例如断层或节理,它的尺寸会越来越大直到形成洞穴。 ·海浪会继续向后(深处)侵蚀洞穴,直到形成海蚀拱桥(象鼻山)。 ·当海蚀拱桥拱顶塌陷落入海中时,留下了一个海蚀柱。 ·当海蚀柱被进一步侵蚀后,尺寸变小形成一个礁石。

沉积特点

展示在G图上的沉积特点都是由于沿岸漂流形成的。 ·喷沙嘴(沙咀):一边连接着大陆,一边是长而狭窄的,可伸缩的砂砾或鹅卵石沉积。 ·河口沙洲:多发展在当沙咀在海湾处延伸并连接两个海岬时。 ·沙颈岬(连岛沙洲):形成于沙咀或砂砾与近海海岛汇合时。 ·障壁岛(堰洲岛):平行于海岸线的沙岛在它和海滨之间形成了一个潮汐的泻湖。

·沙丘:由风从沙滩上吹拂而来的沉积于此的砂砾形成的,并形成了可供滨草和其他植物生长的沙堆。

·盐沼:一个掩蔽的位于沙咀和河口沙洲后的地区,在高潮时被淹没,有盐分沉积。

TOPIC 15 珊瑚礁

海底地形

我们迄今为止研究的河流、海洋地貌都是海平面以上的,然而珊瑚礁是海底的一种地貌。当连续的大团的珊瑚从一个岩石基底向上和向外发展时,岩礁就形成了。科学家知道珊瑚礁生长所需要的环境,但是人们对于超过上千年的不同种类的珊瑚礁的生长了解的还很少。 珊瑚礁—受到威胁的生态系统

珊瑚礁为一个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充满奇异生命形态的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一个独立的岩礁上有3000多种物种被记录了。基于这些原因珊瑚礁对游客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游客的到来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影响,例如,给世界一些贫困地区创造了就业机会,带来了收入。 消极影响,例如,在海底游泳的时候破坏了珊瑚礁。

其他人类活动,如种植业、渔业、水体污染也会影响珊瑚礁。已经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珊瑚礁被破坏或消失,许多科学家估计,到2020年,百分之七十的珊瑚礁将永久性的消失。 图 A 三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

1 边缘暗礁:生长在露出海面并连接着陆地的平台上的珊瑚。在大陆和珊瑚礁平台之间有一个较浅的泻湖(澙湖)

2 堡礁:生长在远离大陆的更浅水域的珊瑚。在堡礁和边缘暗礁之间的水域太深以至于珊瑚无法生长而形成了泻湖。这些珊瑚礁沿着海岸线形成了一个近海的屏障。

3 环礁:这些是围绕着海岛海岛生长的珊瑚礁。靠近陆地呈环形生长的边缘暗礁(也是环礁的一种)。海平面的上升或陆地的下降导致了珊瑚礁的生长出露海平面并获得阳光。这最终形成了环型礁,而在中间地带泻湖取代了岛屿。 图 C 世界珊瑚礁的分布地区

珊瑚礁能生活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但它经常发现于南北纬3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域。百分之五十发现于印度洋和红海,百分之三十五在太平洋,百分之十五在加勒比海。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大量不同物种而且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 濒危物种:因为人类活动,在不久的将来面临会灭绝的风险的动物或植物

TOPIC 16 天气与气候

学习天气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自从你早上来学校后天气有发生变化吗?天气影响我们许多的日常活动。我们依赖于天气预报去计划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但是天气是怎样测量的呢?从这些测量中我们又怎么去预测将发生什么呢? 世界气候和剑桥

许多人混淆了天气和气候。气候更多是一个特定的大范围内,依据至少30年的天气状况得出的该地区的大气平均状态。世界气候类型地图能帮助我们找出我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从极端寒冷、干燥的气候变化到极端炎热、潮湿的气候。要知道我们所在地的气候与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我们必须知道平均的气候状况是怎样的。我们需要一个不是太热或太冷,不是太干旱或太潮湿的地方作为参考点。英国有一种不具极端性的气候,它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英国剑桥的气候介于两种极端气候之间,是很好的参考点。 图 C 世界气候

Arctic circle 北极圈 Tropic of Cancer 北回归线 Equater 赤道

Tropic of Capricorn 南回归线 Timbuktu 延巴克图

Munbai 孟买

Belem 贝伦 Sydney 悉尼 热带湿润雨林地区 热带干湿草原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或沙漠地区 地中海地区 亚热带湿润地区 温带海洋地区 大陆性夏热地区 大陆性夏凉地区 亚极地地区 苔原地区 冰盖地区 山地地区

TOPIC 17 热带雨林

正文 在全球范围内

从温带地区移动到热带、赤道地区气候会发生变化。会变得更热,保持全年高温。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年降水量会超过1500毫米或少于250毫米,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生长着热带雨林。全球百分之十的降雨依赖于热带雨林通过蒸发给大气输送水汽。近些年砍伐森林给热带雨林带来了许多威胁。 图 E 养分循环

树生长着粗大的枝干以支撑整棵树,因为树的根部生长的太浅不足以支撑整棵树。 养分循环回到树内的速度是很快的,因为这里的气候很炎热、潮湿 养分只能在土壤中停留很短的时间。 岩石为树提供矿物质和养分。

树叶、枯萎的树枝每年都会从树上落下。 分解者快速地分解死掉的动植物。 树根在土壤表面寻找养分和水。

水、养分和气通过树根快速地回到树内。

TOPIC 18 热带沙漠

沙漠——挑战地区 沙漠是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的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可以很热,例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也可以很冷,例如北美和欧亚北部的苔原地区。这几页讲的是中低纬的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白天温度很高,常常超过50摄氏度;夜晚温度很低,常低于20摄氏度,晴朗的天气时地面会形成霜。这些地区常出现在大陆西岸,因为热带地区的盛行风从东部大陆吹来,不能从海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热带沙漠气候属于极端气候,对于居住在那里和去那旅行的人来说是种挑战。

图 D 热带沙漠的形成

 由于赤道上空的太阳释放热量,地表会增温,大气会受热上升。这样就在赤道地区形成了一个低压带。上升的大气冷却、凝结就在赤道地区形成了雷雨和大量的降雨。  一旦这些上升的大气到达对流层顶,就会分别向北、向南流向回归线地区。

 当气流从赤道移动到高纬地区就会冷却,在南北纬20到35度之间气流就会下沉接近地表。  这样就在这些地区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当气流下沉时不能形成降水,  这些地区就是世界上的热带沙漠地区。

TOPIC 19 自然灾害

你居住在发生过或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国家吗?20世纪和21世纪早期由自然灾害导致的毁灭性的灾难在增加,这些自然灾害包括:火山爆发、地震、热带风暴、洪灾、海啸、风暴潮、干旱。近些年,人类活动可能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但这些灾害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几千年之久。只有当自然灾难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才能成为灾害,才会被报道。

TOPIC 20 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利用

不同类型的环境给人类提供不同的居住、工作,休闲的机会,但是在有些地区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可能会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群造成威胁,因为有些地区的人类活动是破坏性的。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应该是可持续的,这样环境才会给当代人及后代人提供机会。

TOPIC

21

农业

农业类型

农业就是通过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生产食物和其他资源。全球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通过农业谋生。从事农业的人口数在美国约占百分之二,在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占百分之八十。 农业类型的划分

自给自足农业生产仅供自己家庭消费的农作物(或家禽)

然而商品农业生产农作物或家禽,并将其卖到一个市场来谋生。 耕作农业种植农作物而畜牧业饲养动物。

固定农业总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耕作而然游牧农业为了寻找的水源或最好的牧草,总是伴随大群动物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集约农业的特点是有高的资本、化肥、劳动力、或例如杀虫剂、与地区生产相关的机械等节省劳动力的技术的投入。粗放型农业对原料和劳动力的投入很少,农产品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可利用的投入。

TOPIC

22

粮食短缺 饥饿的星球

世界上一亿五千万人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遭受着饥饿。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记录,2007年的粮食产量十分充足,足以养活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至少是现在粮食需求的1.5倍。在过去20年里粮食产量以每年百分之二的速率稳定快速增长,而人口增长每年下降百分之人口没有超过粮食供给。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饥饿?世界银行估计有超过一亿的人口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而陷入饥荒。在有些国家饥荒造成了暴动;由于粮食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五十高百分之百,海地总理被迫下台。在过去三年里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了百分之八十三。

此外,把粮食从盈余地区运输到短缺地区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显然这也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国际粮食援助的原因—运费太贵,而在发达国家更多的问题是肥胖而不是饥饿。 当发达国家在享受他们充足的粮食时,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其需求。

TOPIC

23

工作和就业

在许多发达国家大部分劳动力都是正规就业,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工作都属于非正规就业。

TOPIC

24

制造业

第二产业

制造业就是制作东西。它是通过工业化过程生产商品。它被划分为第二产业,是所有国家一个很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第二产业利用第一产业生产的原材料,将它们加工成制造商品或产品。 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大型制造业的发展让他们成为发达国家。从那以后,许多其他的国家也发展了第二产业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不同规模的制造业

个人或组织能够以不同的规模生产产品。从小规模当然手工业(例如,制陶业)到大规模的产业(例如,钢铁工业和汽车制造业),都有:

社会影响,通过影响从业人员和团体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经济影响,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发展贸易。创造财富 环境影响,通过利用原材料,占据土地,产生垃圾、废品

TOPIC

25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一个发展中的产业

高新技术就是硅片、电脑、半导体设备和电脑控制的机械装置的制造和运用。他们利用微电子制造电脑、制药学的药品、通讯设备和航空航天设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虽然高新技术产业是不受束缚的,他们趋向于集聚在某些区域。最早引起关注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是美国靠近旧金山的“硅谷”,现在它仍然是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在其他地区的科学园区,即为特定目的建立的工厂联合体相继成立,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硅谷,加利福尼亚

图五显示了美国的硅谷,,在这里高新技术产业沿着加利福尼亚形成了一条绵延50千米的工业带。硅谷沿着旧金山湾的南部分布,西起帕洛阿尔托东到圣何塞。这里的公司从事对20世纪就已经在该区域出现的微电子制造业的发展研究。这里有很多软件公司,网络相关的商务,生物技术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公司这里也有分布。该区域的平均收入在全美国是最高的,房价也是。这里的道路经常很繁忙和拥堵,废气的排放成为了这里主要的问题。

TOPIC

26

旅游业 旅游业—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它创造了2亿5千万个就业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就业市场,每年为国家创造超过6千亿的收入。它是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国家主要的收入来源。世界旅游业发展如此快,因为:  收入的增加  交通的改善

 逃避现实的观念和冒险主义精神  教育  广告

TOPIC

27

能源供给和需求

利用化石燃料

人们对化石燃料的利用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只到18世纪燃烧木材为世界提供了大部分的能源。随着工业革命对西欧和美国的影响19世纪,煤成为主要的能源。20世纪见证了交通和工业的发展,它们需要大量的燃料,通常是石油。21世纪石油成为最受欢迎的能源。因为只有少部分国家有石油供应,这就决定了谁能以什么价格获得石油,许多国家正在寻找他们自己的能源储备或寻找其他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 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被需要

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球不到半分之十的能源供应。负责任的政府基于各种原因实行了政策,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不可再生能源的高碳排放量被认为导致了全球变暖

 石油价格在上涨,石油短缺的国家依赖于少数有石油资源的额国家  可再生能源有成本效益和低碳排放量

2005年5月欧盟国家领导人表明到2020年欧盟百分之二十的能源将来源于可再生能源

TOPIC

28

发电

电能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许多国家人们希望电能是可利用的,无论是当他们将插头插入电器设备,打开他们的空调还是打开冰箱。为了发电广泛的能源都被利用。这些包括不可再生化石燃料(例如煤、天然气)铀和可再生能源(例如水、地热能、太阳能、风)

 在热电站,例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被燃烧来加热水。水变成水蒸气,通过水轮机,水轮机旋转产生电能。

 在核电站利用铀产生核反应,加热水,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水轮机旋转。  在地热能电站,水被灌注到热的火山岩中。水蒸气出来带动水轮机旋转。  当电能通过风产生时,风推动水轮机的叶片使水轮机旋转。  在水电站,水轮机被快速流动的水带动旋转。 热电站的布局

热电站一般布局在靠近他们燃料地的地方。例如,燃煤电站会布局在靠近煤田的地方,因为煤的体积大,很重,运输费用很贵。为了运煤,有些有他们自己连接着矿山的铁路线。燃烧时有或天然气的电站布局在靠近石油提炼厂或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地方。有些国家的化石燃料是进口的所以电站的布局靠近主要的港口。在平坦的地方建造电站应该靠近河流,用于冷却的大量的水可以从河流中获得,废水也可以排放到河流中。

TOPIC

29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人会先于饿死而渴死。没有水人只能活几天。动植物也需要水。如果动植物不能生存,食物网将改变。没有植物和动物将没有氧气供我们呼吸。地球上的生命将消失。

水资源供应的变化

全球降水的分布是多变的。降水量多的国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可能遭遇洪灾,降水量少的国家可能水资源短缺并遭遇干旱。他们必须依赖于从水量丰富地区流经干旱地区的河流。例如流经埃及的尼罗河。

人们想改变天然的水资源供应是很难的。然而,现在有很多技术可以将水资源重新分配到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能否实现取决于资金和专业知识。大坝可以蓄水,并可以利用卡车、管道或河流将水输送到需水量高的地区。然而,大坝通常是很传统的方法。

TOPIC

30

环境破坏

自然环境 包括地球的:  自然景观  河、海和湖  土壤  大气  自然植被  野生动物

人类的影响

人类通过利用土地来影响自然环境  种植业  渔业  建住业

 采矿业和采石业  工业  交通  扔垃圾  旅游业

产生的问题

人类活动产生很多问题,例如:  植被的减少  栖息地的减少  威胁野生动物  土壤侵蚀  空气和水污染  全球变暖  酸雨

第19篇:全本北师大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全本北师大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刘勇先生主讲)

(一) 本课程不关注作品本身,应重点掌握:

1、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

3、综合性、连续性的文学现象;

了解,重要的文学社团、风格流派要专门了解与分析。 增强历史感。

本教材比较严格按时间顺序描述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 应以本教材为主,适当翻阅其他教材。

推荐: 北大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礼群著; 内容上分几大部分: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概论;

二、重要作家及文学社团的创作过程、风格特点、影响、作用;

三、重要的文艺运动及其作用与影响。绪论

一、历史发展进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出现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

第三个阶段更多由政治形式所规定,文学又出现了一次带有显著特色的变化,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文学热潮,“抗日救

2、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出现后产生何种独特影响和作用亡”是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一切文学形式都围绕抗战而发展。

1942年后,现代文学显著地出现了以地区为特色的现象。其一,以陕甘宁地区、延安、广大农村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主的国统区文学,突出描写对象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广大市民的命运。 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标志着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的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文学历史阶段的结束,同时标志着当代文学历史阶段的开始。在会上,周扬和茅盾分别代表解放区和国统区做了主题报告,郭沫若做了总报告。

二、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1、现代文学的一般特征:

集中地出现了大批著名作家作品,形成众多风格流派、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社),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以作家背景为主的阵营:其一是以留日作家为主的东方文化阵营;其二是以留欧、留美作家为主的西方文化阵营。

4、对文学史上出现的重要的文艺运动(理论、口号、论争)要专门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农村土改;其二,是以大中城市广大地区为代表

现代文学三个阶段如何显示了相对独立性和主体联系的特色? △人大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刘勇等著,大32开。(绿皮) 思考:

首先,这个进程是现代文学30年在几千年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是现代文学始终伴随着各种文学思潮、文学运动而发展。 如何发展的。

2、本质特征:

现代文学是几千年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根本的转折点,是彻底(1)高度集中体现了新与旧的冲突和交接、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纵的,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旧诗达到了辉煌的顶点,达到无向) 例如周作人

以复加的地步。所以现代新诗只能破旧立新走一条完全不同的新路。 (2)中与外的沟通和融汇。(横向) 例如鲁迅

启功先生认为: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代的诗是嚷出来的,宋(3)始终是与时代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的,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代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第二,是指现代文学自身的历史发展阶段。

具有自觉的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是基本的风格流派。

1、现代文学开始的时间是1917年前后。“前”,其一指1915年《新[原创]全本北师大现文史笔记(刘勇先生主讲)

(二) 青年》创刊,新文化出现萌芽,当时是在上海创刊,称作《青年杂志》,]第一讲 “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初期新文学创作 再向前推可推至晚清时期。近代文学、晚清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先声。 范围较大的问题如背景一般以小题考察,而比较具体的方面一般考大“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主要背景,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题。

响。“后”,指1919年,《新青年》在文学革命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一、背景与意义 特殊的阵地。

2、现代文学30年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以一系列重要的文学运动、文学理论为标志进行划分。 1917-1927——“五四”文学时期;

1928-1937——“左翼”(革命)时期的文学; 1938-1949——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向现代转型,中国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地看到: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的健强,是民族的醒悟。因此,“五四”时期,文学被推至前所未有的地位。“五四”文学运动有广泛的基础,即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三个变化,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维新派为主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首先,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即1917年开始的提倡白话文反对文的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

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口号的文学革命,主要是以语言表现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真正揭开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崭新的一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的文学革命运动,至于文学内容的改革还比较模页,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融的眼光,体现了现代文学对糊。

传统文学又继承、又批判、又创新的文学发展观念。“五四”文学革

革命文学是1928年前后掀起的又一场文学革命运动,着重探讨文学命是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根本转型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内容的深入发展,要求文学和社会革命、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内容的

二、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层次上对文学的变革提出了深层的要求。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维新思潮的发展,晚清文学呈现了一种繁

第二个阶段“五四”新文学不断走向成熟,出现了内容上比较激进的荣局面。晚清文学的繁荣,体现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晚清文学“左翼”文学思潮,也出现了文学自由化、多元化的文学思潮,即巴显示了一种把文学推向现代化的趋势。 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等京派、海派为代表的„„(此处未记全) 影响:

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最重要体现在晚清文等。

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体的地位,明确小说、戏剧、不足是:缺乏感情、想象力,结构松散、缺乏韵律美。

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这种观念其他小说、戏剧、散文做一般了解。

转变,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 思考:晚清文学观念的变化对“五四”新文学有哪些影响?

2、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1896年-1916年,翻译外国小说800多★第二讲 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种,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作“林译小说”,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

一、鲁迅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绿皮书P.58)

现象,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

(一)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的刻的、很大的影响。一批文学巨匠中的一个,但他是独特的一个,其独特体现在:他是“五

3、晚清小说创作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提出小四”那批人中真正把文学当作自己终身职业的人。因此他有高度的自说界革命,在艺术上不成功,但因特别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明确反觉意识,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坚定的执著追求,这些决定了鲁迅站对把小说看作游戏和娱乐,追求它的社会意义,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在新文学的制高点上。

茅盾、叶圣陶等人文学研究会强调为人生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特质,鲁迅的全部创作都(四大谴责小说)。晚清小说初步吸取和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新的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加强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直接取材于现实之先生在《鲁迅批判》中指出,鲁迅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一个共同中的人和事,甚至出现了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为新文学作的特点,即几乎都与死亡有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关注、描写着死亡家实现小说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4、晚清出现了话剧的萌芽。

是第一部登台演出的话剧。

三、《新青年》的重要作用及“文学革命”口号的正式提出 在于鲁迅认为人应当积极地生存——“向死而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还有李健吾先生。 精神,一种现代反抗意识。鲁迅超越了个人人格特征,显示出一种民族魂。 鲁迅的全部创作及其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显示出一种现实战斗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1907年演出《茶花女》,

(三)

《新青年》是综合性文化刊物,而非纯文学刊物,1915年9月在上

(四)显示了鲁迅对现代文学在多种文体形式上有一种积极的开拓,海创刊,主编陈独秀,最初称为《青年杂志》。它是整个“五四”新并且显示了新文学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新文学运动期间代表着新文学、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学、旧文化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最早尝试现代杂文,并且经过他成就了进攻批判的主要阵地。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理论、口号、文学作杂文的辉煌。

品都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1917年1月、2月,胡适和陈独秀分鲁迅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他一出现即是一座高峰,他一出现就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五四”文学革是成熟的、丰富多彩的。

命的正式开始。“五四”新文学最初一批重要作品就是在《新青年》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

上刊登的,最重要的是1918年1月首次刊登胡适等人创作的白话新

(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鲁迅文学创作的诗。同年5月,刊登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现核心:

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实践的正式

1、对农民关注本身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性作家的独特意义,开始。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思考农民即是思考中国的本质,反映了“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鲁迅深刻独特的眼光和深度。

的统一战线,同时出现了一个创作群体,称作“新青年”作家群。同

2、其关注并不是平面化、简单化的,并不是就农民而论农民的,而时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刊物:《每周评论》、《少年中国》、《星期评论》、是把农民的性格和命运与整个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甚至与整个《新潮》,以《新潮》为核心,也出现了“新潮”作家群。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国语。

四、“五四”新文学进程中封建复古势力的反扑(绿皮书P.40)

以章士钊为代表。

五、“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思考。

3、对整个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P.91),而鲁迅是开创者。随后,在3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加上左翼革命文学的推动,再次出现描写农村和农民的高潮,特别是30年代型的如曹禺写了描写农村的作品《原野》,洪深写了《农村三部曲》,茅盾写了《子夜》,王统照(文学研究会成员)写了《山雨》,因此1920年,白话文终于取得了正宗地位,北洋政府被迫承认白话文为在鲁迅的启发、领导和带动下,20年代出现乡土文学热潮(绿皮书两个复古派:学衡派,20年代初期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组成;甲寅派,初、中期,进步作家、有识之士无人不写农村,无人不关注农民,典白话新诗的尝试,1920年3月胡适出版《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新30年代被人们称为“子夜、山雨季”。(课本P.364)

诗集。(绿皮书P.50)刘半农1918年5月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40年代解放区出现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等全面描写农村的

鲁迅对农民的关注对中国文学来讲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主国现代最早的无韵诗;同年7月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新高潮。

代最早的散文诗。(课本P.104)

初期白话诗人的贡献与不足: 题。

(二)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坚持用白话写诗;

2、语言与体式上创立了自由、无韵、散文诗体

1、把眼光集中在对知识分子性格和命运的思考方面,实际上显示了

鲁迅对中国社会又一本质问题的思考,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描写。由于

二、史剧创作。

鲁迅有一个深刻认识,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最具有觉悟

(一)敏锐的政治目光和大胆的艺术创新,观念和手法的创新,他反的一个阶层,他们往往最先觉醒,最先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知识分对历史剧主要是真实地表现历史,主张要敢于创造历史,要让人们在子也带有自身的严重缺陷: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计较个人得失,摆剧中看到对历史崭新的解释,并大胆改写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虚不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达到了对民族命运思考的深度。构历史人物和有关情节。

郭沫若的史剧创作更多体现了诗的特质——更多是诗味而不是

2、是和对自我的剖析结合在一起的,《一件小事》、《孔乙己》、《孤独

(二)

者》、《在酒楼上》、《伤逝》,无距离的创作。 剧味,反映了诗剧合一的浪漫主义本质。诗中有剧,剧中有诗,集中

3、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的主要有叶圣陶在诗人浓厚的、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抒发上。

《倪焕之》、郁达夫小说、柔石《二月》、巴金《家》、《春》、《秋》、

三、郭沫若的文学主张及对创造社的影响。

《寒夜》、老舍《四世同堂》。

(三)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妇女问题是衡量一个民族解放的重要尺度。

(一)郭沫若的美学主张:

1、崇尚主情主义,崇尚抒情、注重自我、主观抒情。

2、强调感情自然流露,自然抒发,主张艺术形式绝对自由,打破一

2、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集中体现两方面:(1)对妇女自身解放的切限制条条框框。

要求给予了充分理解,对其遭遇给予深切同情;(2)揭示了中国妇女

3、未忘记文学的社会功能: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生。

的自身弱点与局限,女性形象在鲁迅笔下显示了不同类型,构成一个这种主张与追求对创造社有重要影响与作用。

体系——系统而深刻。祥林嫂、单四嫂(《明天》)、爱姑(《离婚》)、创造社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后期。

子君各代表不同类型,各有不同侧重,但都围绕婚恋问题。

文小说。

三、鲁迅文学创作在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讲 茅盾文学创作的价值、文学史地位及现实主义风格的追求 茅,巴、老、曹,艾、丁、赵。

一、茅盾的文学主张及其文学研究会所产生的影响。

3、重大深远的影响: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记》,曹禺剧中人物,沈从茅盾文学创作处于第

一、第二阶段之间。现代文学九大家:鲁、郭、

(一)鲁迅在艺术创作上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充△

二、茅盾文学创作道路所显示的典型意义。

分继承传统文学精华,同时广泛吸取、借鉴了外国文学的特长。

三、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特别注重白描手法的运用,对人物描写注重对其自身的描写,通过人

一、作家和文学批评家。

物自身的行动完成人物性格。小说的结构方式也继承了传统文学,如

(一)其文学批评有鲜明的针对性、完整系统性。

《阿Q正传》——纪传体、章回体。很多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对

1、鲜明而系统地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继承了晚外国文学的借鉴,如《明天》、《肥皂》。此外,鲁迅形式上借鉴日记清以来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并且进一步地使之系统化、明确化,明确体、对话体,场景描写在淡化情节方面吸取外国文学的手法。在小说提出文学应该是一项工作,是一项对人生有着重要作用的急迫、切实中将古今中外融为一体,显示出现代小说的品位。 的工作,认为把文学当成游戏和消遣的时代永不再返,文学应担当起

(二)总体风格上,既体现为一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又表现为指导人生、影响社会的责任。

一种多种风格并存的格局。有现实主义即传统现实主义,有浪漫主义

2、提出文学最根本的艺术功能应是真实的、客观的甚至冷静地描写——《故事新编》,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抒情散文诗《野草》,和反映社会生活,最大限度控制作家自己的感情。

多种风格相兼并蓄。

鲁迅风格的难以概括就是他的风格。

3、强调在客观真实中挖掘典型,是最初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

第三讲 郭沫若新诗创作的价值,史剧创作的地位及浪漫主义风格的

(二)茅盾现实主义理论形成的原因。

开创

一、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独特价值。

二、郭沫若史剧创作的独特意义。

三、郭沫若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文学主张。

一、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1、在新文学第一阶段长期、专门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一年);

2、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有积极的继承;

3、充分吸取外国文学一些思潮,受法国左拉自然主义影响很深;

4、1921年担任《小说月报》主编,使之成为发表新文学作品的阵地,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发起创立文学研究会,他的文学主张也

(一)从时间上和艺术上,郭沫若的诗歌创作都不是现代新诗中最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文学研究会明确提出现实主义„„(此和最好的,他是现代新诗格局真正的奠定者,是一代诗风的开创者,处未记全),系统形成了现实主义创作思潮,形成现代文学史上贯穿确立了现代新诗的基本形式:诗体高度自由,语言绝对白话,写作过现代文学始终的一条主线。

程无拘无束,诗人情感饱满充实。但也有明显的局限与不足:过于自△

二、典型意义。

由、过于放纵,使新诗处在一种无边无际,毫无规范的形态。

(二)形成一种总体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审美风格。由准备而开始而发展成熟,不断深化地发展演进的过程。

1、准备期(1916-1926),从事理论批评,包括翻译、介绍等,是理整体的美、气势的美和个性的美,不以某一首诗显示其成就,每一首论和生活的积累期。

诗又不以某一句显示其价值,而在于整体的美,整体的气魄、胸怀与

2、正式开始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1927-30年代初),创作《蚀》情感,确立了郭沫若新诗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审美地位。三部曲,《野蔷薇》,初步显示出现实主义风格特色。

3、成熟期和高峰的到来(30年代-抗战爆发),代表作《子夜》、《林

1、冰心的作品对爱的体验深刻、独到,主要在作品中极力歌颂爱的家铺子》、《农村三部曲》。力量,强调广博的爱、人类的爱,以至于上升为一种爱的哲学,她对

,包括母爱、童

4、抗战爆发后,转化、深化时期,《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转爱的基本认识归结为一句话即“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化主要体现在逐步流露出作家敏锐的主观感受,创作的视点(视野)心、对大自然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些构成冰心的多重组合的爱的交在发生变化,《子夜》是俯视图,是全景图;《腐蚀》则浓缩了、集中响曲。

了,是解剖图。

三、贡献(绿皮书P.202)

们看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功与成熟。

2、冰心并不认为世界上已经充满了爱,而是清醒地看到世界上缺乏爱,所以极力褒扬、歌颂爱,冰心对爱的追求显示在理想与实际之间,冰心对爱的艺术表现的特点是:冰心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和细善于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和描写时代社会生活,在《子夜》身上人是对理想、对信念的追求。

1、《子夜》显示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宏大而严谨的结构,整个作品线腻,以冰心自己那种轻柔、委婉的笔触,又以其清新、华美的极富感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了多种矛盾: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民染力的语言文字构成其艺术表现魅力。“冰心体”

族资产阶级内部,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村的冰心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

天然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方方面面,集中展示

1、初期以“问题小说”走上文坛,积极思考各种社会问题,复杂的的是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作品线索杂而不乱,有条社会矛盾,显示出一个初登文坛的作家的敏锐,但往往只是提出问题,不紊。缺乏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考,所以缺乏相应的思想深度。

2、《子夜》最成功的是塑造了吴荪甫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善

2、在20年代中期,冰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她找到了一个基于把人物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揭示人物性格随社会发展本途径——用爱解决一切。

变化的命运,以故事和情节刻画人物,同时又以人物来带动情节发展,

3、30年代初期,冰心的作品再次回到现实中,更深入地接触到普通写事写人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人的命运,包括开始触及和考虑诸如阶级关系这样的现实问题。第一

、《斯人独憔悴》,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有

3、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成功运用细阶段的代表作有《两个家庭》

节描写的手法,多处用细节表现有历史跨度的东西,场景、环境描写《超人》,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作有《冬儿姑娘》、《分》。

(赵伯韬、吴荪甫),心理描写(杜竹斋)。语言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三)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中较特殊的作家(另类),文风既现实,与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客观、准确、冷峻,人物语言充满鲜活的、又浪漫,既实在,又玄妙。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特别关注个性化的特点,符合各自的身份地位。人物语言越鲜活,越富有个性对现实人生的积极探讨,他的作品以女性为中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化,越显示出茅盾叙述语言的客观、准确、冷峻。

第五讲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历史贡献 社会上的各种问题。 许地山是特别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的作家,他对宗教有专门、深入、系1921年1月和7月成立的两个社团,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两统的研究,这使他的作品明显表现出神秘色彩和玄妙的倾向。他的作个文学社团,标志着新文学创作的成熟,分别奠定了现实主义和浪漫品表现出对现实人生和终极人生的双重关注,他对人生采取一种认同主义两大文学主张,对整个现代文学乃至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苦难的态度,主张承受苦难、忍受苦难,在认同与顺应中把握自己的很大影响,它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作家群体,各自显示不同的创作方命运。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由于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无论法,不同的审美追求,文学研究会更多表现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更小说还是散文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设寓式的结构方式,这种注重表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创造社主要反映知识分子内心方式有一种明显的启发力,诱人思考,但显得比较呆板,且说教味道的矛盾和痛苦,集中表现他们身边的事情,甚至表现他们自己的事情,较浓。

自我小说、身边小说是主要的表现形式,而问题小说„„(此处未记

(四)朱自清,以散文创作著称。(现代文学散文大家有两个半作家,全)。文学研究会强调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创造社强调抒发鲁迅算半个,一个是朱自清,一个是周作人)

个人主观情绪和感受。

思考:简单了解和比较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不同。

一、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包括:

1、他把真实上升到艺术,他的散文一方面是文中所写的事情足以感人,另一方面即是将日常中琐碎的、司空见惯的真实事情上升为艺术,《背影》即是一种典范。

(一)叶绍钧,他的主要贡献和风格是对教育界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

2、朱自清的作品特别是小品散文达到了圆润、华美的境界,真正做运的描写,从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到长篇小说《倪焕之》都表到了情景交融、情真意切、自然淳朴,他把现代小品散文的发展推到现了这个特点。课本P.361

1、他的创作让人看到教育救国的理想是空泛的,难以实现的;

缺乏坚定执著的信念,摆不正个人与时代的位置; 一个新的阶段。 朱自清的散文以一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的眼光作为视角,显示了特有往往缺乏一种大气。 ,但

2、教育界知识分子的性格、命运往往紧随时代风云的变化而变化,的细腻、敏锐,他的文章往往具有一种以小见大的特点(功能)

3、他是最早用长篇小说描写教育界知识分子命运的作家,较早在作

二、创造社的主要作家:郭沫若、郁达夫。共同特点、倾向:主观抒品中集中描写教育界知识分子命运的作家,艺术上最具代表性,朴实、情、浪漫、激进、情绪化。

客观、准确、细腻。

(二)冰心,根本价值——对爱的追求,主要表现有两点:

(一)郁达夫:

1、显示出典型的浪漫主义主观抒情风格,是对郭沫若浪漫主义风格

(以散文创作为主的社团)的补充和完善。(郭:诗、剧,郁:小说、散文)(绿皮书P.82)刘先

二、语丝社:

生建议阅读《沉沦》

1、不是严密的社团,是一批在《语丝》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作家,形

集中表现在一致反对文坛上的学

2、郁达夫的创作在文学体式方面有独特的创造,体现在小说和散文成了在某一方面有共同倾向的理论,

这两种文体上,他的小说显示出一种自叙传的体式,最大限度地把小究气、学霸风,主张随意而作、率性而为,对现代散文的清新、活泼说写成自叙传,他的作品与他本人的距离是所有小说作家中最近的;有重要作用。

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特别突出的散文化倾向,最大限度地淡化情节、淡

2、在发表作品过程中,形成一种相对接近的文体——语丝文体。化故事,突出感情、突出情绪。他的散文的日记体是突出的,这并非

3、周作人充分体现了语丝风格,带来了小品散文的繁荣,推进了学是指他以日记体作为散文形式,而是将日记直接发表,他是中国第一者散文的成熟。

个发表日记的作家。郁达夫写下了大量的纪行体散文,即以自己某一某个社团的贡献一般从两方面看,其一,理论;其二,创作实践。语阶段的经历和感受为题材而创作的散文,例如《一个人在途上》,这丝社的文学创作——鲁迅杂文;另一方面是周作人创作的小品散文。种散文,故事性较强,人物较突出,有鲜明的小说倾向,以上构成郁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散文大家。

达夫小说、散文创作的互化现象。

思考:对小说、散文互化现象的解释、说明。

(一)周作人独到风格的形成。

1、丰富的知识性,反对学究气不代表反对知识,对知识的传达生动、

2、写法独特——散文式的笔法,笔法清淡,蕴含丰富,文章表面非

3、风格幽默、生活气息浓。

4、语言简洁,篇幅短小。(重点是

1、2)

原因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1、眼界开阔、学识丰厚,达到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境界,是中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互化——郁达夫所根本追求的审美原则:(1)主观自然、不卖弄。抒情,(2)强调表现自我。

(二)张资平: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常质朴,但文章背后具有深厚的意味。《冲积期化石》。(绿皮书P.90)

(三)成仿吾:理论家、批评家,以观点激烈著称。第六讲 新月社、语丝社等其他社团的独特贡献及新文学创作的繁荣

(二)周作人代表的学者式散文流派的形成。(掌握散文风格形成的

一、新月社 1,新月社出现的意义:(以新诗创作为主的社团)

带着对新诗要不要格律这个问题的严肃思考,新月社走上文坛,主张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杂家”,国学功底深厚,“五四”新文学的源流,新诗要格律,所以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诗格律化理论上的积极建精通外文,眼界开阔,其作品自然显示出丰富的知识性。 设者是闻一多,他以“诗歌三美”的主张进行建设,即主张“音乐美、

2、独特的审美追求——追求大而化之,形散神亦散,彻底的散的艺绘画美、建筑美”,这是对新诗发展的规范,是形式上的要求。闻一术。不精心构造文章结构,不刻意描写某一事物,一切皆浑然天成,多对推进新诗格律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切皆左右逢源,这种风格不仅一举奠定了他的散文大家的地位,还新月社在新诗格律化的创作实践中也有创作,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以他自己的创作和追求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作家,形成了“学者式”散《死水》即是严格按照“三美”主张创作的,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文流派,代表作家有俞平伯、废名、钟敬文等人,在

二、三十年代产化的样子,起到了示范作用。徐志摩更是以积极的创作对新诗格律化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进行探索,其《再别康桥》显示了诗作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

三、其他社团:

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更好的样子。他在艺术方面的孜孜追求,形

(一)湖畔诗派——二十年代初期四位年轻诗人组(形)成的文学流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整个新诗坛上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但闻一多派。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被称作湖畔四诗人。湖畔诗派严谨有余,鲜活不足;徐志摩轻飘有余,严谨不够。 有如下特点:

新月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诗的规范化,对新诗在艺术形式上

1、专心致志地抒发爱情,也表露人生追求。

的要求提出明确的积极的看法,这对中国现代新诗健康发展是重要和

2、高度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他们描写渺小的事物,歌颂渺小的存在。必要的。

2,新月派的艺术主张:(07简答) 他们自视为渺小的一群人,但正是由于渺小的存在和价值,他们从中感到轻松、自由、随意,其中汪静之最著名的小诗,只有两行:我是首先,他们系统地阐释了新格律化的理论,强调新诗最主要的审美特一只(?此处未记全,遗憾!)在空中漂浮的/无拘无束的灰尘。最能征应该是“和谐”与“均齐”,这突出体现在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体现这种风格,是爱情诗派与小诗派的代表。

主张上。新格律诗的“新”,破除了文言和旧韵以及旧体格律诗的种

(二)乡土文学

种规范,着重强调诗歌的内在的音节和韵律,它继承了古典诗词的精

1、受鲁迅的影响而形成,鲁迅可以说是乡土文学的鼻祖。髓而又有所创新。

2、作家和作品多数是在城市创作,多数是在都市产生怀乡之情,表其次,强调扩大新诗的抒情领域,丰富新诗的抒情技巧,把“理想的达对农民的同情。

爱情”题材引入现代新诗,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开拓新诗情感的内涵,

(三)沉钟社

并且崇尚自然,注重“性灵”,为新诗注入了新的情感活力。 1,浅草-沉钟社的审美趣味及创作特色?(04简答,艾艾P27) 第三,注重对诗体形式的探索,翻译和移植了英国、意大利等大量的2,其前身是浅草社,由一批青年作家组成,形成多方面的文学理论,外国诗体形式,尽管不完全成功,但开阔了试验新诗诗体形式的思路。 创作也是多方面的——诗歌:冯至;小说:陈翔鹤、陈炜谟;戏剧:3,闻一多,徐志摩的艺术风格:见(艾艾P11).杨晦。主要了解冯至的诗歌创作,鲁迅称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

人,他的诗歌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具有中和的风格。

意象新颖独特、语言舒卷自如的艺术特点。他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 b,崇尚自然,表现“乡土”是京派作家的一个共同倾向,他们表现人a、二十年代,主要是抒情诗歌的创作,讲究意象,注重感觉,用非性的美好、寄托对纯真的缅怀。此外,对乡村中国的描绘带来的古朴常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蛇》表达对爱情的感受,意象奇特、丰富、怀旧气息使得而他们的审美格调和传统文人文学更加接近。审美情趣新颖。(指其诗中所使用的意象,并非特指《蛇》)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古典化、抒情化,促使京派文学的语言显出朴素、简雅的特点。 诗,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这是冯至诗作的常用手法。《帷幔》C,在文体特点上,京派小说更加逼近生活的原生状态,较少雕琢与将内容现实性和故事传奇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人渣的痕迹,其叙事在写实的基础上,显出散文化的抒情倾向。 b、四十年代集中创作了一批十四行诗,《十四行集》成功移植了外来

二、蒋光慈(赤)在革命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的十四行诗体,并且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精他是最早从事革命文学创作的人,最积极、作品数量众多,其创作在神,成为中国诗歌现代性转变的先导,影响巨大。

(四)象征诗派:(又称早期象征诗派、早期现代派)早期革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1、作品有高昂的革命激情,描写革命斗争的自觉意识,客观上是他早期是指二十年代。李金发的探索与尝试,他是中国最早尝试运用象最早塑造了一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

征主义手法创作诗歌的人,如果没有他的尝试,就不会有在他之后三

2、作品明显表现出激情大于艺术的倾向,所以他的作品缺乏精细的十年代戴望舒现代派的成功。

第七讲 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流派 艺术描写,有粗编乱造的现象,缺少生活底蕴,以致形成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革命+恋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鲁迅批评他的作概括地讲,文学革命就是“五四”运动加“鲁、郭、茅”加四大文学品“革革革革革”,其特点高度代表了革命文学初期的现象。 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革命文学就是“巴、

三、萧红

老、曹”加一系列文学思潮。

一、革命文学的兴起 既是一个典型的革命作家,又是非常独特的,极具个性追求,她的存在使革命文学本身趋于复杂和多元化,她的创作从东北流浪到关内到革命文学的兴起是在1928年前后由太阳社和创造社正式提出和发上海,在“左翼”文学的影响下,在鲁迅的帮助下开始创作,第一部起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从五四文学革命轰动文坛的《生死场》,由鲁迅亲自作序。这部作品具有典型的革命

反映东北人民的沉重苦难,对民族仇恨和阶级仇恨都有所表现,到1928年革命文学进入到一个从文学形式向文学内容深入发展的新色彩,

阶段——文学与时代、社会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但其中不乏作者个人的独立思考,主要表现在作品中思考民族的性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生活,就是最现实的生活。三十年代初期,“左格、人性的弱点,注意到生活的复杂性,在其后来的作品《呼兰河传》、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进入了高潮,革命文学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小城三月》等一系列作品中,更显示了萧红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的新文学的发展,更加密切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还造就了一批作家、深度——始终关注人性的弱点,始终开掘人性的深度,《小城三月》作品。太阳社代表作家有蒋光慈(赤),创造社代表作家是郭沫若。把作家自己对人生最真切的体验投入到作品中,达到了充满诗意、象而鲁迅、茅盾因支持革命文学运动,所以他们这一时期的创作也被看征的境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追求。

成是革命文学的成果。“左联五烈士”中的柔石、殷夫、胡也频较著

名,此外还有叶紫、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军、萧红等。由

于革命文学的浩大声势和正确方向,形成了强大的革命文学主流。

三十年代是文学格局多元化的时代,“左翼”文学只是一个方面,此

外还形成了其他几种文学创作潮流,其一,民主化、自由化,代表作

家有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他们坚持独立思考,追求个性化风

格,坚持表现自己熟悉的独特领域;其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既受

外国现代主义影响,又有中国文学传统的根基,还有一部分作家苦闷

的情绪形成现代主义思潮。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戴望舒、卞之琳、

何其芳、艾青,穆时英的小说即新感觉派;还有施蛰存等主编的《现

代》杂志,在推行现代主义理论与创作实践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发表

了国内外许多现代主义理论文章和重要作品。此外还有各种文学流

派,京派——北京各大学中的教授、学者组成的作家群,包括老舍、

沈从文、废名、俞平伯、周作人,多元化是现代文学成熟的标志;东

北作家群:萧军、萧红。

思考:简述三十年代多元格局的文学形态。

京派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07简答)

a,大多倾向于自由主义,提倡纯文学,讲究“和谐”、“节制”与“恰

当”的审美格调,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化,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他们

远离现实功利,强调艺术的独立与个性,表现出平淡、闲适、古朴、

第20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全本

起重机械

安全管理制度

兰州鑫龙路桥模板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目 录

一、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

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三、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四、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五、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六、起重机械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七、使用登记和定期报检制度

八、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制度

九、起重机日常检查管理制度

十、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一、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规程

二、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三、行车工操作要点

十四、索具和备品备件采购、保管和使用要求

五、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六、执行本规则并接受安全监察

一、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1、在主要负责人或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负责人领导下,全 面负责起重机械的使用管理;

2、传达、贯彻上级有关起重机械安全的指示以及相关法 律、法规、标准;

3、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起重机械各项安全管理制 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4、确保起重机械管理人员、起重机械司机持证上岗;5.负责督促做好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工作;

6.明确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购臵、使用、维保、检验 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

7.对起重机械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及管理; 8.按规定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具体负责 应急预案的演练、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 告等。

10.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负责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做好应急处臵、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是起重机械安全的责任主体。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是起重机械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起重机械的安全全面负责。应制定明确 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目标,为实现安全目标提供必需 的资源保障,并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其内容应包括但 不限于:

1、严格执行国家和深圳市有关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有关 法规、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2、设立负责起重机械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专职 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

3、负责起重机械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纳入企业年度经 费计划,并有效实施。

4、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三、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执行起重机械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 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起重机械 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起重机械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熟悉起重机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3、监督起重机作业人员认真执行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和安全操作规程。

4、参与编制起重机械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 执行。

5、协助有关部门按国家规定要求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 请定期监督检查。

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参加 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起重机械事故隐 患整改。

8、参与组织起重机械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有关 部门报告起重机械事故的情况。

9、参与建立、管理起重机械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档案。

10、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1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有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

四、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执行起重机械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

2、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知识培训,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 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到持证操作,定期复审。

3、有高度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4、做到懂性能、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不 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质量。

5、协助起重机械日常检查,配合维护保养人员对起重机 械进行检查和维护。

6、严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7、密切注意起重机的运行情况,如发现设备、机件有异常情况或故障,及时向有关部门人员报告,及时排除隐患后 方可继续使用,严禁带病运行。

8、做好当班起重机械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9、保持起重机械清洁卫生。

五、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设备发生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 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得 隐瞒、谎报或不报。 隐瞒、谎报或不报。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起重机械事故的危害,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条例》的规定,特建立本预案并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习。

意外事件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旨在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紧急状态,维护 正常的工作秩序,有效地预防、处臵事故;高效、有序地组 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日常准备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相关人员应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起重机械的日常操作、维修保养和使用管 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2)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熟知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 电话,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通知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3)起重机械投入使用后应由专人负责,该责任人必须 熟悉该设备的各种功能,并能够熟练操作。

(4)经常检查消防通道的畅通,各种标识应清晰。

(5)发生各种可能影响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自然灾害或 其它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只有经过全面检查并确认安 全后方可恢复使用。 七、紧急情况的处理和救援措施

(1)、固定式简易升降机进水 固定式简易升降机一旦发生进水事故,应立即就近平层,同时应迅速切断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的动力和照明电源, 待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电气部分完全晾干(或强制吹干)后方 可送电进行全面检查。

(2)、发生火警一旦发生火警,应立即停用固定式简易升降机并切 断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电源。

(3)、发生地震 如果得到地震预报,应及时将固定式简易升降机停在底 层站并关闭固定式简易升降机门,切断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电 源。

(4)、电气起火 切断电源,立即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不得采用泡沫灭火 器),通知安全管理人员,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要拨打 119 报警电话。组织好抢救队伍,疏散物资和人员。

(5)触电 发生触电事故后,应及时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电线从 触电者的身上挑开,并对触电者进行抢救,一般用胸腔压缩 或口对口地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通知安全管理人员并拨打 120 急救电话。 (6)货物或车辆损坏 迅速停车,抢救受损的物资,尽量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 防止事故蔓延。在不妨碍抢救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现场。 对于需要进行转移的,应在原地做好标记。对厂内机动车辆 进行全面检查,未排除故障的不得投入使用。

(7)因操作不当或设备缺陷引起的事故 立即停止运行设备,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拉起警戒线,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如确需移动现场,应在原地作 出标记。并及时将事故情况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八、意外事件和事故的应急救援演习

1.每年应进行一次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提高救援人员 的熟练程度,验证欲案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得 到妥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演习工作的组织,参加人员应 包括起重机械使用、维护和管理的所有环节,并根据需要请 专业维保单位派人予以协助。

九、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制度

加强对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 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了解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知识,提 高安全意识,持证上岗。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参照 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执行。

起重机日常检查管理制度

根据《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 备定期进行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性地组织人员对起重 机械使用状况进行日检、月检和年检,并督促起重机械的日 常维护保养工作。

a.总则 1.设备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设备的日检、月检和年检, 即每个工作日对设备进行一次常规的巡检,每月对易损零部 件及主要安全保护装臵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 面检查,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常规检查应由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 其中月检和年检也可以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检查中发现异常 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3.所有检查和处理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 日检 1.起重机日检的主要内容: ① 操纵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② 各机构的制动器情况; ③ 钢丝绳及其固定情况; ④ 吊钩、滑轮情况; ⑤ 各安全防护装臵情况; ⑥ 电动机温升和滑线情况;

⑦ 减速器等传动部件紧固、润滑情况。 2.厂内机动车辆日检的主要内容: ① 油、水和电是否足够; ② 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③ 制动距离;

④ 工作装臵的运行情况; ⑤ 轮胎的充气情况; ⑥ 灯光和喇叭。

c.月检 1.起重机月检的主要内容:

①“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完好性; ②起重机正常工作的技术性能;

③所有安全、防护装臵; 所有安全、防护装臵; ④电气线路、液压回路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 ⑤吊钩、吊钩螺母及防松装臵; ⑥制动器性能及零件的磨损情况; ⑦钢丝绳磨损、变形、伸长情况;

⑧各传动机构零部件的运行、润滑和紧固; ⑨捆绑、吊挂链和钢丝绳。

d.年检 1.起重机年检的主要内容: ① 月度检查的所有内容;

② 金属结构的变形、裂纹、腐蚀及焊缝、铆钉、螺栓 等连接情况; ③ 主要零部件的磨损、裂纹、变形等情况; ④ 重量指示、超载报警装臵的可靠性和精度; ⑤ 动力系统和控制器。 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保证起重机械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在起重机械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随机文件的 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工作可由起重机械司机、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 进行,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起重机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1、将起重机移至不影响其它起重机工作的位臵,对因 条件限制不能做到应挂安全警告牌、设臵监护人并采取防止 撞车和触电的措施。

2、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放于零位。

起重机的下方地段应用红白带围起来,禁止人员通 行。 4. 切断电源,拉下闸刀,取下熔断器,并在醒目处挂 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警告牌,或派人监护。

5. 在检修主滑线时,必须将配电室的刀开关断开,并 填好工作票,挂好工作牌,同时将滑线短路和接地。

6. 检修换下来零部件必须逐件清点,妥善处理,不得 乱放和遗留在起重机上。

7. 在禁火区动用明火需办动火手续,配备相应的灭火 器材。 登高使用的扶梯要有防滑措施,且有专人监护。 手提行灯应 36V 以下,且有防护罩。

露天检修时,六级以上大风,禁止高空作业。

检修后先进行检查再进行润滑,然后试车验收, 确定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

紧急开锁钥匙使用时必须注意吊笼的实际位臵, 开锁后应认真检查其复位情况。

13. 检修后必须先进行试车,确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 用。 14. 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维保工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监 督和检查,对每次的维保工作予以签字确认,并将维保记录 存档。

15. 由专业单位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的,若维保人员 如未按规定周期进行维保或维保质量存在问题的,管理人员 应及时和维保单位协调,确保维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十二、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规程

1、每台起重设备必须经有关部门确认的持有司机操作 证的专职司机操作。

2、起重机的侧面或其他明显的部位必须挂有从地面上 可看清的起重量标牌。

3、禁止在起重机上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4、吊具处在下极限位臵起升重物时,卷筒上除固定用 的钢丝绳外,还应有两圈以上的安全圈。

5、禁止从起重机上往地面上扔任何物品。

6、工具及备用等必须存放在专用箱中,禁止散放在大 车或小车上。拆换的旧部件应及时送回地面

7、到起重机上进行检查或修理时,起重机必须断电, 并在电源开关处挂上“不准送电”的字样。多机共用同一电 源时,应挂在该起重机的保护配电箱的电源开关上,并应在 被修理的起重机两侧设上挡器、标志牌和信号灯,必要时设 专人守护和指挥,以防临机碰撞。

8、必须带点修理时,应该带上绝缘手套和穿上绝缘靴, 必须使用绝缘手柄的工具。

9、修理用的照明灯电压应在 36V 以下。

10、有可能产生导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11、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12、起重机的操纵室中和走台上应备有灭火器,应设有安全绳,以备特殊情况时上下车。

13、每年至少有一次对起重机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检查 工作。 十

三、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证书》,方 可独立上岗操作。

2、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起重机安全及时规程。

3、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了解所用起重机的构造性能, 熟悉其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掌握其安全装臵的功用和正确 的操作方法。

4、如有人违反起重机安全技术规程,起重机械作业人 员有权拒绝吊运。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熟记指挥工的指挥信号(手势、哨音、旗语)并应与指挥工密切配合

6、必须出在垂直位臵起升重物时,禁止斜拉斜吊。

7、禁止起吊埋在地下或冻在他物上的重物。禁止用吊 具拖拉车辆。

8、起重机工作时,禁止任何人停留在起重机上、小车 上、起重机轨道上。

9、工作停歇时,不得将起重物悬在空中。

10、物件起吊时应先稍离地面(200-300mm)试吊,确 认吊挂平稳,制动良好,然后升高,缓慢运行。

11、起吊物件必须捆绑平稳牢固,棱角快口部位应设衬 垫吊位应正确,起吊件翻身时要掌握重心,应注意人员动向。

12、捆缚吊物选择绳索夹角要适当,不得大于 120°。 遇特殊起吊件时应用专用工具。 遇特殊起吊件时应用专用工具。

13、吊运的重物应在安全通道上运行,在没有障碍的线 路上运行时,吊具或重物的底面必须起升到离开工作面 2 米 以上。

14、在运行线路上需要越过障碍物时,吊具和重物的底 面应起升到比障碍物高半米以上.禁止吊运重物从头顶上越过,禁止任何人到重物下 边工作。

16、禁止利用起重机吊具运送或起升人员。

17、起重机上的制动器如果是令或者没有调好,禁止工 作。

18、禁止开车碰撞或推动不明情况的临车。

19、在正常情况下,不应依靠各限位开关作为停车用。

20、在下列情况下,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发出警告信号 a.起重机启动送电时 b.在同一层或另一层靠近其他起重机时

21、必须在重物离开工作面 2 米已上时,才允许开动大 车和小车。

起重机的遥控器应逐级开动,禁止将遥控器手柄从 顺转位臵直接反转作为停车用。只有在防止事故发生时方可 使用。

起重机大车小车应缓慢靠近终点,尽量避免碰撞挡 驾。应防止与另一台起重机碰撞,只有在了解周围条件的情 况下才允许用空负荷的起重机来缓慢的推动另一台起重机。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听到有不正常的声音时,应立 即停车断电进行检查,吊重物时应稳妥放下。

1、正在工作的起重机,遇有突然停电或线路电压急剧 下降时,应尽快将各控制器转会零位,切断操纵室的总开关, 并通知指挥工。如停电重物掉在半空中时,起重机械作业人 员和指挥工不准离开岗位,要警戒任何人通过危险区。

2、起升机构制动器在工作中突然失灵时,要沉着冷静, 22 必要时将控制器转在低速档上做慢速反复升降动作,同时开 动大车或小车,选择安全地区,放下重物。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十不吊”; (1)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2) 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3) 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 吊挂重物直接加工时不吊 (5) 歪拉斜挂不吊

(6) 工件上站人或浮放活动物不吊 (7) 易燃易爆物品不吊 (8) 带有棱角快口物件不吊 (9) 埋地物品不吊 (10) 违章指挥不吊

28、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手续:

(1)使用单位(或所有者)发生变更,新的使用单位(或 新的所有者)应当在变更后 30 日内向当地登记部门办理新的 登记手续,同时变更注册登记标志;

(2)起重机械停用一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停用 后的 30 日内告知原登记部门;

(3)报废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报废后的 30 日 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标志注销;

十四、索具和备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要求

加强对起重机械吊具、索具的安全管理,保证其安全使 用,安全管理人员对使用的吊具、索具的安全状况负责,操 作人员对所使用的吊具、索具安全负责。 行车工操作要点

1、行车工需经训练考试,并持操作证方能独自上岗操 作,未经专门训练和考试不合格者,不得独立操作。

2、开车前应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电气部分、防护保险 装臵是否完好可靠。如果控制器、制动器、限位器、电铃、紧急开关等主要附件失灵,严禁吊运。

3、必须听从挂钩人员指挥,但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 车信号都应立即停车。

4、应在规定的安全走道、专用站台手扶梯里行走和上下。

5、工作停歇时,不得将起重物悬在空中,运行中,地 面上有人或落放吊件时,应鸣铃警告,严禁吊件在人头上经 过,吊运物件不得离地过高。

6、检修行车时,行车应停靠在安全地点,把各遥控器 拨到零位,断开闸开关,地面要设围栏,并挂“禁止通行” 标志。

7、行车运行时,严禁有人上下,不准在运行时进行检 修和调整机件。

8、运行中发生突然停电时必须将开关手柄放到零位, 起吊件放下或索具未脱钩,不准离开驾驶室。

9、运行时由于突然故障而引起的吊件下滑时,必须采 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降落。

10、夜间工作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11、行车工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能进行操作,行 车启动时应先鸣铃。

12、操作控制手柄时,应先从零位转到第一档,然后逐 级增减速度,换向时必须先转回零位。当接近高度限位器,大小车临近终端或邻近行车相 遇时,速度要缓慢,

13、不准用倒车替换制动,限位代替停车, 紧急开关代替普通开关。

14、工作完毕,行车应停在规定位臵,升起吊钩小车开 到轨道两端,并控制手柄放臵零位,切断电源。 十

六、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起吊工器具性能和各种吊具,索具的最 大负荷、报废标准,(见附录

2、常用起重钢丝绳、链条使用标准)熟练掌握指挥信号,并遵守行车 工的“十不吊”。

2、起吊工具要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可靠,并妥善保 管。不准随地乱丢,不准超负荷使用。

3、起吊物件的指挥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明确,不准 戴手套指挥。起吊大型重吨位件时,必须先试吊, 离地不高于 0.5 米,经检查,确认妥协后方可起 吊运行。

起吊件必须捆缚平稳牢靠,棱角快口部位应设衬 垫,吊位应正确。起吊间翻身时要掌握重心,注 意周围人员动向。

5、用两台行车同时起吊物件时,应按行车额定载重 量合理分配,统一指挥步调一致。

6、不准在起吊件下面停留,行走或站立。

7、捆缚吊物选择绳索夹角要适当,不得大于 120°。 遇到特殊起吊件时应用专用工具。

8、多人吊运重物,应有专人指挥,不得远距离或不 引路指挥吊物运行。

9、吊运物件应按规定地点妥善堆放,不准将重物堆 放在动力输送管线上面或安全通道上。 1 行车挂钩工统一手势: (1) 手心向上表示吊钩向上 (2) 手心向下表示吊钩向下 (3) 手心向前表示大车向前 (4) 手心向后表示大车向后 (5) 手心向左表示小车向左 (6) 手心向右表示小车向右 (7) 小指向上表示吊钩小起 (8) 小指向下表示吊钩小落 (9) 两手交叉表示停止 (10) 起吊手势应有哨音信号配合 执行本规则并接受安全监察

本规则即日起实行,严格按照本规则执行并接受上级主 管部门的察与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整改。

兰州鑫龙路桥模板机械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30日

《全本小说推荐.doc》
全本小说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