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2022-06-0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

一、相关背景资料

1、有关《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起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国语》编写意图:“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由于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如《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2、时代背景:

(1)春秋时的吴、越两国,虽然国土相接,但在历史上却一直是“仇雠敌战之国”。在连年的互相征伐与厮杀中,双方互有胜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吃了败仗,伤重而亡。其子夫差即位,誓报父仇,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率领败残人马退守会稽山上。本篇就是从这里开始记载,直至勾践灭吴为止。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句——同“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同“率”,率领。

3、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娶”。

4、将免者以告免——“娩”,生育,分娩。

5、三年释其政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6、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

7、无不餔也餔——通“哺”,给人食物吃。

8、无不歠也歠 ——通“啜”,给人水喝。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同“岂”,难道。

10、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词

1、爪牙之士爪牙——古义:武士;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古义:原野;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

3、十年不收于国国——古义:国内人民;今义: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 .

4、丈夫二十不娶丈夫——古义:男子;今义: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

丈夫。

5、南至于句无至于——古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引出处所;今义:表示达到..

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三、一词多义

1、子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

2、请

请姓无庸战(请求对方) .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

3、之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他) .

勾践之地(助词“的”) .

何后之有(助词,提宾的标志) .

若水之归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

4、其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代词,他的) .

必哭泣葬之如其子(代词,自己的) .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远指代词,那).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同“岂”,难道) .

5、于

赵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介词,在)

乃号令于三军曰(介词,向)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介词,比)

南至于句无(介词,到)

四、词类活用

1、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动用法,使„„暴露。

3、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使动用法。

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动用法,使„„受到羞侮。

5、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

6、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则寡人之罪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1)乃号令于三军曰

(2)勾践说于国人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4)十年不收于国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6)而摩厉之于义

(7)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2、定语后置

四方之士来者

3、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三)固定句式

无乃后乎?(无乃,相当于“只怕”,表推测)

三、问题讨论

1、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为什么这么

安排?

明确:不是。本文重点写了战争准备,一笔带过战争场面及结果。详写略写取决于文章表现的主旨。越王勾践深沉而有城府,他有胆有识,胸怀大志,他处事不惊,知人善任,他不忘国耻,关心百姓。只有详细地表现与其性格相关的事件,他能抓住读者。也使文势跌宕、高潮迭起。

2、越国使用了哪些计策,打败吴国?

明确:A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危。利用御寇,顺相保也。”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用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八个美女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是在此时送给了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

B、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意蒙之吉,顺以馔也。”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夫差放松警惕。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夫差生病时,曾亲口尝过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C、暗度陈仓——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3、越国能最终灭掉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评:越王本身的智谋、胆识、毅力、德威使之能够对外隐忍,创造日后复兴的条件,对内成功建立影响力和物质基础,这些构成了越国胜利的重要因素。另外,吴王的不忍也是越王保存自己,并最终取胜的外在因素。

四、思维发散

本文塑造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

总结、扩展

给下边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作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参考答案)

1.标点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标题:卧薪尝胆

3.加点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4[译文]

勾践固守在会稽的时候,唱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固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附:板书设计

勾 践 灭 吴

准备:1.群臣携手,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2.抚恤国人,卧薪尝胆,厉精图治

完成:3.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推荐第2篇:勾践灭吴学案

《勾践灭吴》学案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补充材料: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原文没有标题,题目是后人加的。文章记述了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十二年(前990),下止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 关于作者: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历来没有定论。

一、预习准备:

1、查找相关材料:

春秋五霸: 吴越争霸

2、重点实虚词积累

①、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栖: 爪牙之士: 去: 亿: 丈夫:

②、一词多义:

知:知道;感觉;管理;通“智”„„ 例

复:繁复;再;恢复;答复„„ 既:不久;已经;既然; 劝:劝勉;劝说„„

遂:满足;于是;终于„„

雠:仇敌;仇恨;伴侣;报答„„

当:掌管;面对;在某个时候;阻挡;必定;将„„

3、通假字

帅—— 取—— 免—— 摩厉——

4、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 (2)我攻而胜之 胜, (3)服之而已 服, (4)然后卑事夫差 卑,

(5)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 (6)必庙礼之 庙, 礼, (7)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衣,

5、重点实词

1 知、资、旅 更、摩厉、劝

6、文言句式(1)判断句

(2)省略句

⑶ 倒装句

推荐第3篇:《勾践灭吴》知识点总结

《勾践灭吴》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勾践灭吴》选自《国语》,《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年,记载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

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著作,又名《春秋外传》。 3史书体例基本可以分三类:纪传体如《史记》,国别体如《国语》,编年体如《左传》,《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

二、字音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qī kuài jī 贾人 gǔ 冬则资絺 chī 蓑笠suō lì .仇雠敌战之国也 chïu 太宰嚭 pǐ 南至于句无„„东至于鄞:gōu yín 公与之饩 xì 令孤子、寡妇、疾疹 chèn 无不餔也,无不歠也:bǔ chuî 国之孺子:rú

三、重点文言知识包括: 1 实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停留、退守 吾与之共知越过之政:管理,主持 大夫种进对曰:进见

贾人夏则资皮:贾人,商人;资,储备 不可不养而择也:供养,选拔

遂使之行成于吴:使,派;达成协议,讲和 苟闻得子大夫之言,何后只有:如果 仇雠敌战之国也:仇敌 民无所移:迁移的地方

夫上党之国:中原一带的国家 而又与大国执仇:结仇,结怨 乃致其父母:召集 寡人请更:请求改变 吊有忧:慰问

然后卑事夫差:形容词作状语,以卑微的地位,恭卑地;服侍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自身 当室者死:嫡子 支子死:庶出之子

虽悔之,必无及已:即使;来得及 广运百里:土地面积的长和宽 今越国亦节矣:克制 勾践辞曰:推辞

请姑无庸战:姑且;用 请复战:再

宦士三百人于吴:使„„做奴仆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繁殖,生息 四封之内: 边界 旅进旅退:俱,共同

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劝勉、鼓励 遂灭吴:终于

则有常赏:符合规定的 进不用命:服从命令

2虚词

乃号令于三军:向、对 以待乏也:以便

虽无四方之忧:即使 虽悔之,必无及已:即使 子苟赦越国之罪:如果;赦免 将不可改于是矣:这种状况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比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自己 安于知耻:哪里;知道

3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蕃通“繁“ 令壮者吾取老妇: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无不餔也,无不歠也:餔通“哺”;歠通“啜”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4古今异义: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武士,重臣——坏人的党羽 今寡人不能:无能——不可以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你们——二三个儿子 丈夫二十不娶:男子——女子的配偶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日晒夜露——隐蔽的缺陷、问题等显露出来

中原:原野——黄河中下游地区

5、词类活用: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用法,使„„退、击退 又郊败之: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与之成而去之 去 使动 使„„去,

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 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

服之而已,又何求焉:服,使动,使„„服 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动用法,使„退兵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动用法,使„暴露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衣,名词作动词,穿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使动,使„„做奴仆 请报之:报,为动用法,为„报仇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死,为动用法,为„„效死

5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

丈夫

丈夫二十不娶(男子) ..生丈夫(男孩) .. 已

不可失也已(同“矣”,了) . 今已服矣(已经) .

吾与之共知越过之政:代词,他;助词,的

三江环之:代词,代吴国与越国 .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他 .勾践之地:助词“的” .何后之有:提宾标志

国之孺子之游着:助词,的;定语后置标志 久之,乃得解:衬音助词,补充音节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取独

请姑无庸战(请求对方,你)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 乃

乃号令于三军曰:于是,就 然后乃求谋臣:才

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太„„

6、特殊句式: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有何后 之:提宾标志 又何求焉——宾语前置 :又求何 行成于吴——状语后置 :于吴行成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状语后置 :又有于此美者将进之 是故败吴于囿——状语后置 :是故于囿败吴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国之游孺子者

判断句:

1、此则寡人之过也

2、非二三子之罪也

1、乃号令于三军曰

2、将不可改于是

3、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4、勾践说于国人曰

5、遂使之行成于吴,宦士三百于吴 固定句式:

无乃后乎(表推测或反问,恐怕„吧?)

6重点句式: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遂使之行成于吴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推荐第4篇:《勾践灭吴》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3、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的艺术。

重难点:

1、积累本课要求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文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问答法、朗读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在黑板上写对联,或者上课后,展示对联。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有谁知道他背后的故事吗?(讨论)那好,老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古代大将项羽带兵渡过渭水后,决心要战胜敌军,于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把自己的退路都断了,因此士气大涨,最终置之死地而后生,击败了秦军,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报仇雪恨,最终达到目的的故事。

越王勾践当年如何卧薪尝胆,又如何雪耻报仇的,《勾践灭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具体的答案,请大家翻开课本89页。

板书:18勾践灭吴《国语》

二、背景讲解

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国语》,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重在记言,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面我们学的《烛之武退秦师》是编年体史书,重在记事,大家要注意区分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春秋时期,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实力较强的国家都在长江以北(画地图)南方只有吴国和越国这两个国家实力较强(画地图)吴国在今天苏州一带,越国在绍兴一带(画地图),两国毗邻,而且都是富饶之地,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两国都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发生摩擦,公园496年,吴王攻越受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于公园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带领着自己的部队退守到了会稽山,只有五千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难点字音

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全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一二读”

副板书:栖(qi)郗(xi)譬(pi)爪(zhao)牙暴(pu)露蕃(fan)不衣(yi)

板书:勾践栖于会稽

(同学们朗读全文完毕)大家读得很好,这里黑板上列出了易读错的字音,请大家注意。

四、分析课文

给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用自己的话梳理一下,让同学了解故事发生的经过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请一位同学或老师亲自朗读,读完第一自然段点评,(如果是学生读)

提问:此时勾践是处于何种状态呢?文种有哪句话说到了?

明确:栖于会稽之上

提问:在这里大家要注意“栖”字(用颜色粉笔重新描)这个字在文中翻译为“驻军”为什么不用“退”、“守”,而用“栖”字呢?谁来发表一下看法?

明确:《史记》中有句话:“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个“栖”字就形象的勾勒出勾践兵败后退守到会稽山的窘迫之态,这里用“栖”字形象,而且渲染的效果很好,比用“退”、“守”形象,“栖”翻译为“退守”之意。

“栖”字的确道出了勾践处境的艰难,这种局面下,勾践是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呢?

明确:没有

追问:勾践有何举措?请同学回答(用原文或自己话归纳)

明确: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家一起来翻译这句话

明确: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从翻译的意思中,我们知道越王勾践采取了招揽人才的行动,勾践如此求贤若渴,那有谁站出来给他出谋划策了?

明确:大夫种或大夫文种,大夫是一个官名,大夫(da)大夫(dai)

大夫文种进来向勾践说了什么?大家齐读大夫文种的话:

明确:“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郗,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大家读得很好,不过最后一句“无乃后乎”?似乎没有读出那种感情,应该是(老师示范)要生动且形象。

这段话说得简洁明了,其中运用了比喻、排比修辞方法。大家找出来

明确:比喻:譬如

排比:贾人夏……冬……旱……水……

请一位同学起来翻译大夫文种这段话

明确:“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土,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既然勾践已经诚心诚意在求谋臣了,文种为什么还大讲谋臣的重要性呢?是不是勾践不知道这些道理呢?

明确:我们先来看看,“无乃后乎”这句话,翻译为“恐怕太迟了吧”

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文种有些婉转地责备勾践,他未献良策,却先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的责备君王平时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然后提醒勾践,兵败才求谋臣相助,未免太迟,大家说文种是不是落井下石呢?还是说文种在有意识的试探勾践是否真心诚意的求谋臣?大家讨论一下,待会老师提问,要自圆其说啊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明确:古时候,下臣要给君王进谏,常常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如果是开明的君王当然会明白大臣的良苦用心了,文种作为一位忠臣,看到国家有难,站出来献计献策,当然是希望得到君王认可,

那接下来,勾践是如何应对文种的说理的呢?

明确: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同学翻译

明确: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

勾践谦虚诚恳,宽宏大量,看来越国是有希望了,勾践说完是如何做的?他们商量出什么对策?

明确: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板书:与文种执手相谋

“行成”意思是求和,求和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缓兵之计,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再一次集体朗读第一段

五、结课

这节课,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一起学习。

勾践灭吴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践灭吴》这篇文章大致内容,并分析了越王勾践在兵败后退于会稽上后的举措,招纳贤才,文种进谏,接着向吴国求和,施以缓兵之计。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2至5自然段,看一看,越王勾践在复国之路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二、课文分析

现在,全班同学来集体朗读2至5自然段,注意节奏

“勾践说于国人曰…结尾”

提问:越王勾践兵败,退于会稽山,并采纳文种意见,与吴国求和,越王勾践对战败后有没有思考,他是不是头脑发热,回来后马上组织兵马再与吴国拼个你死我活的呢?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明确:对于这次战败,越王勾践进行了思考,痛定思痛,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翻译)\"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越王勾践对战败深深的自责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这句话则是他诚恳纠正错误态度,越王勾践请求大家原谅,并改变国策

于是他做了哪些实质性的措施?

回答:“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翻译)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有人要外出远行,亲自相送;有外国的人到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其,代自己;之,主谓间,取独。

寡人请更:请,表敬副词,不译。

吊有忧:吊,古今异义,这里讲成慰问。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古今异义,这里讲成原野。

去民之所恶:去,除去。(上文“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

然后卑事夫差:卑,形容词作状语,以卑微的地位。

(简要的话概括就是:关心百姓、卑事夫差)

这里,作者用了平易朴实的语言记述了越王勾践对内抚恤战后的老百姓,率领它们休养生息,对外,他卑事夫差,这是勾践推行的一系列富国强兵政策,说到这,历史上有这样一段故事,勾践夫妇与范蠡到吴国,栖身于山洞石屋之中,蓬头垢面,做吴王的仆役。吴王每次外出,勾践徒步跟在左右,寸步不离,听从使唤。一次吴王染上了疾病,勾践亲见吴王,探问病情,私下尝了吴王的粪便,用“关切”之情迷惑了吴王,最终使得勾践能取得吴王信任,放回了越国。从这里可见,勾践在越国的生活真的是和奴隶一样,使他失去了尊严。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越王勾践亡国后苟且偷安,在吴王夫差处受尽侮辱,却还受到人们称赞,这时为什么呢?

明确:精神可嘉,不怕失败忍辱奋斗,卧薪尝胆,不屈不挠

缓兵之计,获得喘息的机会,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为复国奠定基础。

(第三自然段: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第3段主要写勾践实施的休养生息政策,为何开头要写这么一段话,是不是多余写的呢?

回答:不是。写出了勾践战后土地之少,形势严峻,复兴大业举步维艰,为下文的措施做好铺垫。

南至于句无:至于,古今异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到”。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翻译:(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

仍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致,招致,召集。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带领;二三子,你们;蕃:形容词作动词,生息、繁大家再思考一下,富国强兵,重点应该是发展生产,而勾践为什么要以繁衍人口为中心,大力倡导他提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

回答:战争中伤亡大,复国更需要兵员,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与别国交战,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也是兵员的多寡。勾践以繁衍人口为中心,是非常明智的。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令壮者无取老妇:无,通“毋”,不要;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生丈夫:丈夫,古今异义,男孩。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问:课文中写勾践“十年不收于国”与前面“三年释其政”,“三月释其政”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古代,赋和税是有区别的,赋一般指出人力,牛,马,车等以供军用。

税一般指田税。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结、美、饱,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练。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动词,礼遇。这话是定语后置,“四方之士来者”,即来的四方之士。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句,译为飘游在外的国家的年轻人。

无不歠也:,通“啜”,给人水喝。

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句,译为十年不向人民收赋税。

(翻译)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让他们在义理方面切磋探讨。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必问其名”——理解一:问通闻,“使……出名”(有名声),目的是想通过自己亲善亲为,与民同乐,以扩大影响力,增加亲和力,提高支持率,为下文“国之父兄请战”“国人皆劝”的同仇敌忾埋下伏笔。理解二:勾践不仅给吃的,给喝的,而且还问问他们的名字,以体现出君王体恤百姓,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翻译后的意思可以看出,勾践“十年生聚”励精图治具体有哪些措施?

明确: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修养生息

(老师范读)在老师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4、、5段中讲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提问:越国最终能消灭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1、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2、越国君臣的精诚合作团结

3、吴国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

在4、5自然段中,作者用饱含赞美之情的笔墨,形象的表现了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的情景

国之父兄请曰:\"昔日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翻译)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

这里可以看出,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翻译)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

这个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越王勾践十年图强,医治创伤,人心所向,一举灭吴。充分说明,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得到人民的爱戴和理解,谁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三、结课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语言、情节,下节课,我们会具体归纳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勾践求贤,文种进谏

勾践认罪以安抚百姓

板书:勾践灭吴勾践忍辱,发愤图强

休养生息以富国强兵

同仇敌忾,报仇雪耻国之父兄两次请战

举国众志成城败吴

勾践灭吴毫不手软

今天我们学习了勾践灭吴的2至5自然段,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题,下节课检查

《勾践灭吴》第三课时

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练习题二,梳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就文中难解词语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概括写作特点,归纳古代文言文常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勾践灭吴》在以朴实无华而著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它不仅仅是一篇真实的历史的纪录。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供后人借鉴:而且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艺术想像力。作者运用详略得当,使文中长达20年的历史,脉络清楚,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三、归纳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同率率领

令壮者无取老妇无同毋,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免同娩,分娩

南至于句无句同勾

三年释其政政同征,徭役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切磋,磨炼

无不餔也餔同哺,给人食物

无不歠也歠同啜,给人水喝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同岂,难道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词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子,尊称。现在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在用于“中原地区”

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

丈夫二十不取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生丈夫丈夫,男孩

十年不收于国国,指国内人民,今天常用于国家或者代表国家的。

贫病者,纳宦其子。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

爪牙之士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孰是君也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

非二三子之罪也二三子,我们今常用于二、三个儿子

公与之母母,乳母,今意为母亲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亿,十万今意为亿万

国人皆劝劝,鼓励,劝勉今意劝说

3、词类活用

名词做动词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穿)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服役)

名词做状语

南至于句无南(在南面)

必庙礼之庙(在庙堂上)礼(以隆重的礼节)

使动用法

三年释其政释(使……减免)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整洁,使……美丽,使……吃饱)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蒙受耻辱)

文言句式

省略句

(勾践)执其手而与之谋

必庙礼之(于)

判断句

次寡人之过也(是……啊)

介词结构后置句

勾践说于国人曰十年不收于国又败之于没

宾语前置句

何后之有?

宾语后置句

国之孺子之游者

固定句式

无乃后乎恐怕……吧

(1)指名几位同学读练习第三题提供的文段,通过此种形式检查学生的断句能力。(学生读后,教师加以点评、指导)

(2)指名学生翻译这段文字,然后指出不准确之处。

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固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时也不要多种……

四、结课

《勾践灭吴》是我们本单元所学习的四篇古文中最长的一篇,但是它也是故事情节最丰富的一篇,希望大家能在课下多阅读这篇古文,体味它的语言情节魅力。

推荐第5篇:《勾践灭吴》(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4.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等人物。教学重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等。 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国语》及历史背景,讲析前三段。

一、导入新课:

老师摘录了蒲松龄是一幅有名的对联,希望与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与春秋时期哪位著名人物有关?对,越王勾践。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勾践灭吴》的主人公。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89页。

二、介绍《国语》: 师:《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请同学们看一下注释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约八国的史实,“国”就是指周王朝和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这部书记载各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所以称之为《国语》。《国语》的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三、介绍历史背景:

在进入课文的学习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越王允长去世,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允常之子勾践刚刚继位,进攻越国,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5000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恨,灭掉吴国的故事。那么勾践是如何“十年磨一剑”雪洗前耻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讲析课文前三段。

1、正音

2.讲析第一段:求谋臣、文种定计、与吴求和。

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退守。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明确: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乃:于是、就。三军:古时军队大多分为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指全军。退:使动用法,使„„撤退。知:管理。资:积蓄,储备。以:目的连词,用来。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然:转折连词,不过、但是。爪牙:古今异义字,古:勇猛的将士 。今:走狗、党羽。不可不养而择也: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然后:这样之后;然,指示代词,这样。无乃后乎?:特殊句式“无乃„„乎?”,恐怕„„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其:指代文种。行成:离去前往吴国,并与吴国达成协议。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何后之有?: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有何后。遂:终于。行成:求和。 大夫种是怎样论述为政必须“求谋臣”的道理的? 明确: “臣闻之„„无乃后乎?”

文种以比喻说理的手法,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 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段主要写了(为了保存奄奄一息的越国)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求谋臣定计、与吴求和。

3、讲析第二段:(勾践责己请更:对内体恤民情、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于吴。

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勾践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来学习第二段。同学们对照注释看一下文段,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回答第二自然段中勾践做了哪些事?

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些重点字词:(幻灯片显示):

其:指代说话人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 以:连词,表因果,以致 中原:古(原野)今(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请更: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②:请你做某事。(治国策略)【省略句】

然后:然,代词,这样,这样之后。卑事:卑下地侍奉。宦:做帝王的仆隶。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简要概括一下这一段勾践主要做了哪些事?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没有的话老师就点将了哦!××同学你来说一下。

点评明确:回答得非常全面。勾践首先是把战败的责任归于自己向国民请罪并表希望改变治国策略,对内关心百姓,安抚国民,对外则卑事夫差、宦士于吴。 思考: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卑事夫差、宦士于吴这些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付吴国勾践在这里运用“苦肉计——暗渡陈仓”越王勾践卑事夫差,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而他的真正目的是?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富国强兵,这是缓兵之计。

4、讲析第三段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我们接下来看,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对照注释阅读第三自然段。我们来点一下这一段的重点字词:

至:到达。 乃:于是,就。誓:告诫。之:代词,指代后面说的话。归:归附。 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丈夫:古(男子的通称)今(女子的配偶) 与:提供。释:减免。洁、美、饱:使动用法,使之洁、美、饱。其:第三人称代词,那些。 庙礼: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礼待。

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三年释其政(征)

6、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7、无不餔出(哺)

8、无不歠之(啜)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请同学们来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明确:鼓励生育、优生优育、减免赋税、爱民如子、关心弱势群体、广纳贤才、身体力行。勾践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达到了休养生息、民富国强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出处: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五、结课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听同学们回去做好预习,把课后练习做一下。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勾践灭吴》的前面三段,了解了勾践为存国、复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越国日渐民富国强。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

二、讲析第四段:国之父兄请战,勾践严明军纪,赏罚分明。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最后两段。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么样的反应? 明确: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重点字词: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节:克制。请报之:请②:请你做某事。 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 勾践答应了吗?(明确:没有。) 安与知耻?:哪里还知道什么是羞耻呢? 国之父兄是否就放弃了?(没有)这一次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亲:敬爱。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请复战: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勾践这次答应了吗?(答应了,勾践既许之。) 既:副词,„„之后。

既然勾践已经答应与吴国一战了,那么他在战前做了什么准备呢?

其众之不足: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衣:名词作动词,穿。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欲:赞成。

(明确:召集民众,对吴国作分析,表明这是助天灭吴是正义之战。同时还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三、讲析第五段。果行(果断地这样做),国人皆劝(劝勉、鼓励)。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 (明确: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能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难道不应该为他效死吗?)是故:因此。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万众一心的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屡战屡胜,终于灭掉吴国。

本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可是我们发现作者把笔墨放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有多少呢?(明确、很少,只用了一句话概括灭吴的战果)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重点写了勾践战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段:存国——求贤定计,与吴求和。

第2、3段: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第

4、5段——灭吴: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四、拓展延伸

作者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勾践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我们来分析一下勾践的人物形象,同学们认为勾践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明确:败而不馁,能屈能伸,城府很深,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从勾践身上,同学们得到了那哪些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蛮对挫折和困难,要生不见败不馁,不轻言放弃,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

五、讲解课后练习,结课。

在勾践身上同学们都收获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胜不骄败不馁,取得更高的成就。下面我们来看课后练习。„„下课 知: 复: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1、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感觉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又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反复

4、孰为汝多知乎?通“智”,知识 既: 劝:

1、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1、果行,国人皆劝。劝勉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2、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

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遂: 当:

1、自杀未遂。成功

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2、登轼而望之„遂逐其师。于是、就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值、正当

3、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勾 践 之 困, 会 嵇 也 喟 然 叹 曰:“ 吾 终 于 此 乎 ?”吴既 赦 越, 越 王 勾 践 反 国 。乃 苦 身 焦 思, 置 胆 于 坐。 坐 卧 即 仰 胆, 饮 食 亦 尝 胆 也。 曰:“女 忘 会 嵇 之 耻 邪 ?”身 自 耕 作, 夫 人 自 织, 食 不 加 肉 ,衣 不 重 采, 折 节 下 贤 人, 厚遇 宾 客 ,振 贫 吊 死,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推荐第6篇:《勾践灭吴》教案2

《勾践灭吴》教案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蒲松龄有副对联——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可以让学生答)。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

板书:勾践灭吴

二、解题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原文没有标题,题目是后人加的,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齐桓公称霸。(2)晋文公称霸。 (3)楚庄王称霸。(4)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中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嚭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嚭,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嚭疏伍,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濒亡,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由盛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前473年—前206年)后的“楚、汉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类似太宰嚭)的盅惑,不以史为鉴,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忍地坑杀20万秦降军,也可以焚烧壮丽的阿房宫,但却“不忍”诛杀一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对照注解,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二)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注意: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三)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 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四)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回顾所学,讲授新课,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学生齐读课文,能背诵者背诵

2.指名回顾重点字词、难句翻译

3.回顾课文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存国------勾践求贤,文种定计

⑴.勾践招贤------助己谋而退吴者,与之共执越过之政

⑵.文种进言------今栖于会稽,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自荐

⑶.勾践纳贤------执其首而谋,使之行成于吴------定计求和

第二部分:复国------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⑴.请更

对内------安抚民心: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对外------麻痹吴王: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亲为夫差前马。

⑵.以蕃:

鼓励生育------壮大兵力

减免徭役------壮大民力

广招贤才------壮大才力

休养生息------壮大国力

⑶.收获------民俱有三年之食

二.讲解新课------文章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边分析,边点拨学生疏导字词句

①提问:越国的人民忘记了国耻没有?国力强盛后,百姓有何请求?请找出原文。

②提问“耻”是何特殊用法?“请报之”中的“请”与“父兄请曰”中的“请”用法是否相

同?

③百姓第一次请战的理由是什么?听到百姓的第一次请战,勾践为什么他不答应?百姓的第

二次请战的理由又是什么?勾践为什么答应了?有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吗?

提示:这些反映了勾践的胆识才略。百姓第一次请战,理由是为君雪耻,士气还不足,因此,作战时机不成熟,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他再三强调“昔者之战,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这种自责不仅消解了战败后国内的民怨情绪,而且还树立了勾践在越国的百姓心目中明君圣君的形象,为复国雪耻赢得了民心,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勾践并不急于复仇,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实力复仇或不想复仇,而是他想先点燃民众复仇的火焰,因为他知道兵民才是胜利之本。下文中“寡人闻古之圣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可谓一语中的,点明了作战的最佳时机。在民众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全国同仇敌忾, 因此他答应了民众的请战。

④答应民众请战后,勾践又怎么做了?为何要这样做?

⑤勾践的“誓之”有几层意思?每层各有何意图?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第一层:鼓舞士气

第二层:寻找战由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第三层:明确军纪

⑥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

第三部分:勾践灭吴

三.总结课文

提问: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明确:勾践灭吴。

从课题看,本课的重点应写"灭吴"这件事,课文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明确: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

提问: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存国、复国。

提问:课文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

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明确: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

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

提问:《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明确: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提问: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勾践深得民心。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

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大家推测一下项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背水一战。正因为如此,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明确:勾践。

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四.写作特色

1、叙事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2、写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五.作业 :课后作业和背诵全文

* 磨刀不误砍柴功,点击此处下载工具软件,可以提高下载速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最近30条相关资料

查看更多相关资料

日期 类别 主题 大小 格式

06-10-07 素材 《勾践灭吴》mp3音频课文朗读

1308K mp3 06-10-07 试卷 《勾践灭吴》同步达纲练习[答案] 9K

06-09-21 课件 《勾践灭吴》ppt课件7 546K rar 06-09-21 课件 《勾践灭吴》ppt课件6 52K rar 06-09-07 课件 《勾践灭吴》ppt课件5 1551K rar 06-07-31 课件 《勾践灭吴》ppt课件4 652K rar 06-06-30 课件 《勾践灭吴》ppt课件3 126K rar 05-12-24 素材 《勾践灭吴》MP3音频

1254K rar 05-12-24 课件 《勾践灭吴》ppt课件2 1338K rar 05-11-23 教案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

05-11-12 课件 《勾践灭吴》ppt课件1 187K rar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的相关历史资料

05-11-12 教案 历史揭密:有无沉鱼落雁的西施其人及其归宿如何?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赏析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节选)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5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4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3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2

05-11-12 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1

重要提示:数字限定100个字.禁止发布与内容无关的含色情、反动、广告之类的信息!

[ 查看全部评论 ]

*

注:严禁使用任何html、javascript脚本或其他非法性字符,书评请少于100个字

------------------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 统计

流量

推荐第7篇:《勾践灭吴》重点字词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仇雪耻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怎样记述这样一件复杂的历史大事,哪些详,哪些略,却是我们听故事的时候经常忽略的。一个故事之所以惊心动魄,除了故事的“内容”外,故事的讲述方式往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成熟的现代人,除了要知道许多故事,更重要的,还应该知道讲述故事的秘密。

越王勾践栖(退守)于会稽之上,乃(于是)号令于(向)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击退)吴者,吾与之共知(管理)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就)资(储备)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来,表目的的连词)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外患),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才)求谋臣,无乃后乎(只怕太迟了吧)?”勾践曰:“苟(如果)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有什么晚的呢)?”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动身)成(达成协议,讲和)于(向,跟)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讲和)。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吴和越是仇视敌对的国家),三江环之,民无所移(迁移的其他地方)。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在这件事上)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即使)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装扮)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您)苟(如果)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比她们美)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让„„臣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达成协议)而去(让„„离开)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使„„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原野),此则寡人之罪(过错)也。寡人请更(改变)!”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慰问)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的)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卑微地侍奉)夫差,宦(做奴仆)士三百人于(到)吴,其(他,代指勾践)身(自己)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召集)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四面八方的百姓归附他),若水归下也(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今寡人不能(没有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繁殖生息)。”令壮者无取(娶)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娩)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男子),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猪);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发放的粮食)。当室者(嫡子)死,三年释其政(通“征”,赋税徭役);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他自己的)子。令孤子、寡妇、疾疹(患病的人)、贫病者,纳宦其子;其(那些)达士,洁(使„„干净)其居,美(使„„华美)其服,饱(使„„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国家在外游历的年轻人),无不餔(通“哺”,给人食物吃)也,无不歠(同“啜”,给人水喝)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他自己)之所种(种的粮食)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yì穿)。十年不收于(向)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使„„受到耻辱)吾君于(在)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请让我们)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像)寡人者,安(哪里)与知耻?请姑无庸(不用)战!”父兄又请(请求)曰:“越四封之内,亲(敬爱)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表示反问,难道,哪里)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答应)之,乃致(召集)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不担心军队人数不够),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穿)水犀之甲者亿(十万)有(通“又”)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共同)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就)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劝勉)。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谁)是(这样)君也,而可无死(为„„战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遂(于是)灭吴。

推荐第8篇:勾践灭吴的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

初中阶段学生文言文阅读十分有限,仅限于初中所学的几篇,对古文学习兴趣一般。多数觉得文言文枯噪无味,晦涩难懂。对文言文语法和常用词知识,大多是死记硬背。基于这样的情况,高一文言文教学宜“低起点、稳起步,先入门,再提高”,避免学生对古文产生厌学兴趣。——参选自教参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内容。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报仇雪恨的故事。

4、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

掌握特殊语法现象。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旨,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语言艺术。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阶段:通读课文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蒲松龄的对联引入,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

出示ppt: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蒲松龄(查证) 在这幅对联中,有两个我们熟知的成语典故“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讲述的是哪两个故事? 明确:

破釜沉舟讲的是楚霸王项羽,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可以让学生答)。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 板书:勾践灭吴

二、题解 (1) 常识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下《国语》(学生标识课文注释①)。 掌握:《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的作者)所作。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

辨析(ppt出示):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国语》

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序列。《左传》

纪传体——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2)背景:

出示ppt:“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 介绍时代背景:

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

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夫差发誓报仇,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

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三、课文研读

(一) 整体感知课文

对照注解,学生通读 。

(二) 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在残兵只有5000,强敌步步逼近的情况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 他是如何应对的?

串讲“乃号令三军曰:„„”:退、知 招揽人才,出谋划策——共知国政

2、这对于想要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的人来说,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这时,谁站出来了?(文种)文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串讲文种的话: 资、然后、无乃„„乎

3、找出能够概括这段话中心意思的句子——中心句。文种为我们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4、

文种在论述这个道理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比喻、排比。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5、除了阐述道理,文种还表达出了哪层意思?

“无乃后乎?”——婉转地责备勾践未能早些任用贤才——这里颇有埋怨、发牢骚的意味,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

6、文种主动进见就只是为了讲道理、发牢骚吗?当然不是。还要有退吴的方法。

7、国难当头,情势危急,但文种并不是一开口谈如何退吴,而是慢条斯理地讲讲道理、发发牢骚,又顺便挖苦责备了越王。他不怕越王一怒之下杀了他吗?这说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有胆有谋,胸怀大志,希望得到重用„„

8、勾践看出文种的心思了吗?他是怎么回答的?

串讲:苟、子、何后之有(倒装句)

9、勾践怎么做的?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

10、作为一个君王,面对臣子的责备,不但没生气,还能如此亲近,并给予充分的信任。说明了勾践是个怎样的君主? 处变不惊、知人善任

11、明君贤臣执手相谋的决定是?“遂使之行成于吴”(成)为什么要议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缓兵之计)

(三) 讲读第二段

1、勾践派文种到吴国去议和。吴国君臣对此是什么态度?

最高统治者:夫差欲与之成。(分析吴王的心理:自负、轻敌) 臣子们分为两派:灭越派——伍子胥

存越派——太宰嚭

2、两派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先看伍子胥的理由(齐读伍子胥的话),并评价。

3、夫差采纳了谁的建议?太宰嚭。太宰嚭是怎么说的?

串讲:服(使动)、又何求焉(倒装)

4、伯嚭为什么反而替吴说话?——中了美人计)

5、比较两派的出发点?——国家、个人

6、夫差为什么听信伯嚭的话?——不辨忠奸,自负,目光短浅

7、所以“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从越国这方看“议和”就意味着可以暂时生存下来,保住国家,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一系列的过程叫做“勾践存国”。在保住了国家的情况下,如果你是勾践,会怎么做?

第二课时 复国大业

(四) 串讲第四段,

1、串讲中注意:执仇、以(连词)、暴露、更、吊、宦。

2、勾践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请更”。“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安抚民心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麻痹吴王

3、这一系列“更”的目的是什么?——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4、为了复国大业,勾践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 串讲第五段

串讲时注意:至于(古今异义)、致、誓、饩、通假——帅、蕃、取、免、政、摩厉、餔、歠 使动——洁、美、饱

1、勾践“誓之”的内容是什么?——“将帅二三子以蕃”

2、“蕃”的意思“繁殖、生息”。为什么要“蕃”?(增加人口数量)

3、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对民——颁布新婚姻法、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减少赋税徭役、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才、修养生息。 对己——自给自足。

4、这一系列的治国措施的效果如何?——民俱有三年之食。国力强盛。

5、这也就是《左传》所说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我们可以把这一系列措施叫作“勾践复国”。

(六) 串讲第

六、七段

1、注意:耻(使动)、其、有(通假)、旅、劝(古今异义)

2、国家强盛后,越国的人民忘记国耻了吗?(没有)百姓们有何请求?(报仇)

3、百姓第一次请战的理由是什么?听到百姓的第一次请战,勾践为什么他不答应?百姓的第二次请战的理由又是什么?勾践为什么答应了?

这些反映了勾践的胆识才略。百姓第一次请战,理由是为君雪耻,士气还不足,因此,作战时机不成熟,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他再三强调“昔者之战,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这种自责不仅消解了战败后国内的民怨情绪,而且还树立了勾践在越国的百姓心目中明君圣君的形象,为复国雪耻赢得了民心,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勾践并不急于复仇,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实力复仇或不想复仇,而是他想先点燃民众复仇的火焰,因为他知道兵民才是胜利之本。下文中“寡人闻古之圣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可谓一语中的,点明了作战的最佳时机。在民众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全国同仇敌忾, 因此他答应了民众的请战。

4、答应民众请战后,勾践又怎么做了?为何要这样做?

5、勾践的“誓之”有几层意思?每层各有何意图?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第一层:鼓舞士气

第二层:寻找战由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第三层:明确军纪

6、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所以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 ——第三部分:勾践灭吴

四、探讨课文主旨

1、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勾践灭吴。

2、从课题看,本课的重点应写“灭吴”这件事,课文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明确: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

3、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存国、复国。

4、课文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明确: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

5、《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段段?

明确:前四段。 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前人之鉴,后世之师 ”。

6、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勾践深得民心。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6、公元前494年——前473年,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这段历史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五、写作特色

1、叙事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2、写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六、梳理归纳字词知识点:

(一)词义解释

1、实词:知越国之政、贾人夏则资皮、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寡人请更之、吊.....有忧、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公与之饩、将以蕃、旅进旅退 ........

2、虚词:无乃后乎、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连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

(二)通假字——帅二三子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将免者以告、三年释其政、摩厉之于义、......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

(三)词类活用

使动:退吴、服之而已、夫差与之成而去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宦士三百人于吴、昔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四)古今异义:爪牙之士,然后乃求谋臣,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国行,国人皆劝

(五)倒装句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今已服已,又何求焉?

作业 :课后作业和背诵全文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学生齐读课文,能背诵者背诵

2.指名回顾重点字词、难句翻译

3.回顾课文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存国------勾践求贤,文种定计

⑴.勾践招贤------助己谋而退吴者,与之共执越过之政 ⑵.文种进言------今栖于会稽,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自荐

⑶.勾践纳贤------执其首而谋,使之行成于吴------定计求和

第二部分:复国------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⑴.请更

对内------安抚民心: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对外------麻痹吴王: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亲为夫差前马。 ⑵.以蕃:

鼓励生育------壮大兵力

减免徭役------壮大民力

广招贤才------壮大才力

休养生息------壮大国力

⑶.收获------民俱有三年之食

推荐第9篇:关于勾践灭吴的文言文翻译(推荐)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并利用夫差的弱点,献出西施。勾践卧薪尝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报国,终于灭掉吴国。下面是勾践灭吴的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关于勾践灭吴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败,又郊败之。遂灭吴。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

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战胜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它,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利条件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越国打扮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太宰嚭,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女送给您。”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就算;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太宰嚭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让文种回越国去。

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妇到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死,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三年的口粮。

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耻辱呢?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象亲近父母一样。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大家的请求,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现在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有一般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进就共同前进,命令后退就共同后退。前进时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时想到会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合乎常规的赏赐。进攻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顾羞耻,这样就有合乎常规的刑罚。”

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哪有象我们这样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战死在疆场上呢?”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 于是越国就灭掉吴国。

推荐第10篇:《勾践灭吴》的读后感750字

身为吴越子孙,祖上的休戚情仇早已作古,然而合上书本,熟谙的历史又让我浮想联翩,遂觉不吐不快。

其实,吴王夫差倒像个本分的庄稼汉,不少自己一分,也不图他人一文。而短浅的目光最终葬送了吴国的江山社稷。几百年后,转世投胎的夫差,又故伎重演,来到乌江边自刎了事。历史惊人地相似,难怪毛主席殷殷教诲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可千百年来,张夫差、李夫差却前赴后继,层出不穷,人们不禁要问:“他们难道不明白上述这个道理吗?”我看,是胜利冲昏了头脑,是怕失去既得利益而裹足妥协罢了。听,那抒情夜曲,酽酽中透着醉人的醇美,消磨着人的意志,腐钝了人的进取心。古今又有几人能避免翅膀上黄金的累赘而理智地垒起心灵的堤坝呢?

较之吴王,越王勾践可谓城府深矣。谩骂之后,携文种;一脸堆笑,开君道;奴颜婢膝,卧薪尝胆。如果说勾践坚忍不拔,并无不可,因为历史上凡成事者,皆不失进取,卒有所成——昔西伯拘羑里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而作《春秋》;屈原逐蛮荒而成《离骚》;左丘失双眸而厥有《国语》。如果说勾践厚颜无耻,也到贴切,况且史书中,厚颜者的确颇有建树——刘备爱哭,一哭哭得曹操不忍杀,二哭哭得孔明出茅庐;安禄山嘛,做了娘的儿子,造老子的反,倒险些得了天下。一切的一切,是也罢,非也罢,起码有一点是不争的,那就是:谁要铁了心做断头将军,那他的身家性命可就真的阿弥陀佛了。勾践可谓彻头彻尾地领悟了这番道理。

务求实效,在这一点上,对勾践来说倒是可圈可点的。增加人口,督促生产,广罗人才他都是十分具体、踏实地去办,于是成效自然显著。不过,各项措施背后的精神支柱无疑就是他不断灌输给自己和部下的“励精图治”这一信念,因为在物质准备充裕的情况下,从统帅到战士所恪守的战斗意志才是取胜的关键。于是乎,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足见勾践的政治才能。倘若不然,只能髀肉复生,虚度光阴,又何谈报仇雪恨呢?

希腊神话里,传说是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塑了人类,那么泥土种类不一,捏塑后的形态就更加千差万别了。故曰:“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越王在启用文种劝吴上,的确是用对了人选。要是让李逵代劳,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恐怕把西施全家都送给吴王也难以回天了。由此可见,人用对了,难题迎刃而解;人用错了,害人害己,落得个挥泪斩马谡。

那么越王就算得上是一个英雄吗?非也!殊不知此人怀鲲鹏之志,亦藏狐鼠之心。虽有所作为,亦非朗朗君子。勾践兔死狗烹,与曹操故杀吕伯奢何异?由此,勾践,枭雄尔。

同时,吴王夫差的历史也不应该因为有了西施而成为《一帘幽梦》似的脂粉之作。他早期重用伍子胥,文治武备,也算得一时开明。只是后来远君子而近奸佞,故而胡涂一世。不过这是历代君王的通病嘛,也难怪他一人。了解历史,推敲历史,自然不是为了茶余饭后,搞个某某戏说之类的小趣,其目的实际上祖先早有垂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矣。”难道不是这样吗?

第11篇:《勾践灭吴》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蒲松龄有副对联——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可以让学生答)。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

板书:勾践灭吴

二、解题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原文没有标题,题目是后人加的,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齐桓公称霸。(2)晋文公称霸。(3)楚庄王称霸。(4)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中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嚭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嚭,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嚭疏伍,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濒亡,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由盛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前473年—前206年)后的“楚、汉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类似太宰嚭)的盅惑,不以史为鉴,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忍地坑杀20万秦降军,也可以焚烧壮丽的阿房宫,但却“不忍”诛杀一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对照注解,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二)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注意: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三)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

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四)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回顾所学,讲授新课,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学生齐读课文,能背诵者背诵

2、指名回顾重点字词、难句翻译

3、回顾课文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存国——————勾践求贤,文种定计

⑴勾践招贤——————助己谋而退吴者,与之共执越过之政

⑵文种进言——————今栖于会稽,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自荐

⑶勾践纳贤——————执其首而谋,使之行成于吴——————定计求和

第二部分:复国——————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⑴请更

对内——————安抚民心: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对外——————麻痹吴王: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亲为夫差前马。

⑵以蕃

鼓励生育——————壮大兵力

减免徭役——————壮大民力

广招贤才——————壮大才力

休养生息——————壮大国力

⑶收获——————民俱有三年之食

二、讲解新课——文章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边分析,边点拨学生疏导字词句

①提问:越国的人民忘记了国耻没有?国力强盛后,百姓有何请求?请找出原文。

②提问“耻”是何特殊用法?“请报之”中的“请”与“父兄请曰”中的“请”用法是否相同?

③百姓第一次请战的理由是什么?听到百姓的第一次请战,勾践为什么他不答应?百姓的第二次请战的理由又是什么?勾践为什么答应了?有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吗?

提示:这些反映了勾践的胆识才略。百姓第一次请战,理由是为君雪耻,士气还不足,因此,作战时机不成熟,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他再三强调“昔者之战,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这种自责不仅消解了战败后国内的民怨情绪,而且还树立了勾践在越国的百姓心目中明君圣君的形象,为复国雪耻赢得了民心,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勾践并不急于复仇,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实力复仇或不想复仇,而是他想先点燃民众复仇的火焰,因为他知道兵民才是胜利之本。下文中“寡人闻古之圣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可谓一语中的,点明了作战的最佳时机。在民众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全国同仇敌忾,因此他答应了民众的请战。

④答应民众请战后,勾践又怎么做了?为何要这样做?

⑤勾践的“誓之”有几层意思?每层各有何意图?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第一层:鼓舞士气

第二层:寻找战由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第三层:明确军纪

⑥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

第三部分:勾践灭吴

三、总结课文

提问: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明确:勾践灭吴。

从课题看,本课的重点应写"灭吴"这件事,课文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明确: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提问: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存国、复国。

提问:课文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明确: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

提问:《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明确: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提问: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勾践深得民心。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

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大家推测一下项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背水一战。正因为如此,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明确:勾践。

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四、写作特色

1、叙事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2、写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五、作业:

课后作业和背诵全文

第12篇:第一册勾践灭吴教学教案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越王勾践当年到底是如何卧薪尝胆,又是如何报仇雪耻的?《勾践灭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具体的答案。

二、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三、理解文章各段大意。(一)战败和谈(1-3)

1、越王勾践战败后第一个举措是什么?(可让学生用原句回答,然后概括) 提示:①悬赏纳谏;②赏识贤才。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一个求贤若渴,虚心纳谏;一个刚愎自用,是非不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为下文胜负成败奠定了基础。

(二)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吊死扶困,轻徭薄赋,招贤纳士,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三)三败吴国(8段) 越三败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是获得了民心。

通过以上的对课文大意的分析,引导学生熟读并理解大意,这一过程不必局限于某个词、某个句子的细微解释。

四、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和文言词语分类归纳总结。(一)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资

①物资,钱财 (《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费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 ③供给,资助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④凭借 (《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积蓄以备贩卖 (“贾人夏则资皮„„”) 成

①完成,实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②成功 (《赤壁之战》:“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③成为,形成 (《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关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④已成的,老的,旧的。 (方苞《狱中杂记》:“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⑤讲和 (“遂使之行成于吴。”) 游

①在水中浮行 (《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游哉?”) ②流动,流浪。 (本文:“国之孺子之游者„„”) ③虚浮不实 (游嘴滑舌) ④游玩,游览 (《醉翁亭记》:“滁人游也。”) ⑤游历,游学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⑥交游 (《史记·项羽本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蕃

①茂盛。

②多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繁殖 (本文:“将帅二三子以蕃。”) ④通“藩”。屏障。 ⑤通“番”。古时对外族的通称。 (二)文言虚词(既、遂见课后)

1、乃

①代词。你,你的。(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判断副词,是,就是。(《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③于是,就,才。(“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 ④却,竟然。(《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仅仅,只。(《史记·项羽本记》:“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三)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使动用法)

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使„„做宦,名词的使动用法)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庙,名词作状语;礼,名词做动词)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耻,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6、又郊败之

(郊,在郊外,名词作状语。) (四)古今异义:

爪牙

丈夫

夫人

于是 (五)通假字

帅→率

取→娶

免→娩

政→征 摩厉→磨砺

有→又 (六)文言句式

①何后之有?

(宾语前置) ②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

(介词结构后置)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

(定语后置)

五、在了解大意、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揣摩人物待人处事艺术,深层次把握人物丰富个性。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情况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勾践灭吴》一文中,勾践在谋臣的配合下,审时度势,成功地运用三十六计,最后灭吴。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计策。然后教师补充分析。 (1)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美人计

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用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人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嚭,以此保全性命和实力,引诱吴王沉湎于酒色,玩物丧志。

不仅如此,勾践在吴国受辱三年后,不惜进贡大批金银财宝,珍玩狗马,使吴王骄纵任性,钝化斗志,又不惜在国内四境选择美女数千人,将最漂亮的西施、郑旦送给吴王。吴王为两美女修建馆娃宫、响屐廊、采香径,不事朝政。 (2)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苦肉计

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吴王夫差放松警惕。勾践夫妇和范蠡到吴国,栖身在山洞石屋中,蓬首垢后,做吴王仆役。吴王每次外出,勾践徒步跟在左右,寸步不离,随听使唤。一次吴王染病,勾践亲见吴王,探问病情,私下亲尝吴王粪便,终于打动了吴王,得以回国。

(3)第3-5自然段:——暗渡陈仓之计。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云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假象,渡陈仓是目的。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而暗则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以图东山再起。

通过对以上计谋的分析,本文主要人物勾践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他忍辱负重,克勤克俭,仁义治国,广纳贤士,精于心计,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在上下同心,群情激昂的情况下一举歼敌。

六、总结全文:从越王战败后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第13篇:高中语文《勾践灭吴》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二、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三、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注意: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四、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五、作业:背诵全文

第14篇:《勾践灭吴》教学设计9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2、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3、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评价勾践等人物。4、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想。 教学重点:

同上1 教学难点:

同上1、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宣布上课后,直接播放音乐,屏幕显示杨慎的《廿一史弹词》。

播放完后,教师:话说天下大势,中国诸侯,尔虞我诈,逐鹿纷争,此消彼长,遂有五 霸。南之吴越,意欲逐鹿,然两国彼此虎眈„„(——司马)

下一张幻灯片:

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教师:但越王夫差与吴王勾践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未由此结束,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是从这儿才真正开始!

二、学习第一段

1、找一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尽量读出:勾践号令三军时的虽败犹昂扬的语气,对答文种既含蓄地承认错误又不失其君王身份的口气;文种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敢于责备君王、忠贞和自负的口气。

2、教师讲析该段,需要强调的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使动用法:有以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

知:管理资:积蓄水:动词,发大水苟:如果子——加在人名或官名前表示尊敬。 古今异义:爪牙——勇猛的将士

然后:这以后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执其手而与之谋——而,表示顺承 行成——求和

教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1) 先设想自己是勾践,被逼留于会稽山上,自己会怎样想和做呢?(事已至此, 无力回天矣。乃献国书,进国资,两股战战,口结涕飞,仆地而求赦。)(或者:夫差小儿,欺人太甚,大仇不报,誓不为人。成败之机,在乎今日。——乃致众而誓,曰:“士可杀,不可辱。必与越国共存忘!”)

(2) 文种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3) 在这么危急的时候,被大臣批评,你又会怎么做呢?(仰天太息,曰:“寡人 鄙,未能远谋,诚有罪,请恕之。天欲灭我,我亦无所用焉。”

三、学习被课文删去的部分

原文——(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达)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指军队),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子女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作奴仆)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全都带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调遣)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拘囚)妻孥(儿女),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一千人,将以致死(效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交。子胥(名员,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率吴军攻破楚都。后为吴王夫差赐死。)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中原各诸侯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悔之,亦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

谏曰:“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1、先让学生设想,自己若是夫差,会如何对待勾践、如何对待子胥呢? 2、然而,夫差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第二段。 3、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于是——这种局面

上党之国——中原之国

四、拓展思维:(如果学生有时间看完全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请你认真阅读下文,认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的第二段删去呢?你认为这合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不站在全文的高度上,是拿不出成熟的观点的。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希望结合注释认真自读课文。 ***我的看法***

这一段一删,就使得比原文大为逊色。一是使“遂使之行成于吴”,没有了下文,求和究竟成功了没有啊?全文中线索不明显。二是使勾践其人失去了最好的比较对象,使勾践的形象略显单薄。三是失勾践灭吴的理由不够充分了。如果一是一味地讲勾践如何求人、求才、求强,那么夫差怎样呢?如果他对勾践心存戒心的话,勾践灭吴,我看未必。

四、删去的那一段正是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删去该段,着实少了些许情节上的波澜。 教后感

不知为什么,在前一天晚上,我忽然意识到,把被删去的那场外交之战放到这节课上,实在上显得太雍肿,内容太繁杂,于是“忍痛割爱”。

事实证明此乃明智之举。这节课就得得精致了许多、从容了许多。 我先把“随文练习”给学生进行了讲解,然后再步入新殿堂。 学生很喜欢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他们情不自禁地去高声朗读它。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司马”这个名字,一见就它,学生就喜不自禁,因为司马总会给它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而且来得时机恰好。我常感到惭愧,光让司马来舞文弄墨,学生只是来拜读其文,总是一种遗憾,一种失败。于是就有了一个梦想——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写出象模象样的文言短文,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在文言课堂上都能说出象模象样的文言来。虽任重道远,然窈窕淑女在诱惑,于是,我只好迸发出初恋般的激情来了。

这节课还临时加了点佐料。前他们起立时,我未让他们坐下,而是让他们齐声连喊两声——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情绪激昂,慷慨之至。甚好。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公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件来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检查预习:

1、学生齐读第一段及所删的段落

2、找两个学生分别阅读课文第

二、三两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师:以前我们总是先解释讲析,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先提出问题,大家从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勾践采取的措施归纳为对已、对吴、对民三类的话,请问——对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已: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对吴呢?——麻痹之(宦士三百人于吴)

对民呢?——以民为本(制订“婚姻法”,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览纳士;轻徭薄赋;整顿军纪)

2、找一学生“当老师”,讲台上为全班讲析第二段。

3、教师强调:

其——自己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连词,表示结果、用途、目的。 中原——这里指原野。

更——改正。更衣:如厕,上厕所。 吊——慰问。有喜——讳饰语

去——废除。事——侍奉宦——使„„为官为——充当

4、教师讲析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至于——古今异义,到达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致——召集 取——通“娶”丈夫——男子免——娩豚——小猪饩与忾的辨析

政——通“征”必哭泣„„如其子——介词结构后置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5、教师: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勾践主要采取了三十六计的哪些策略呢?

(附三十六计:满天过海、围魏救越、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苦肉计——暗渡陈仓——

5、学生熟读这两段。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三、作业布置:

经过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越国强大起来了。越王是不是主动下令攻吴呢?他是怎么做的呢?请课下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教后感

总体感觉这是上得最不好的一节课。

是不是教师节这个伟大的节日,学生送给

第15篇:《勾践灭吴》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 3.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培养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国语》。参见p59注释。

辨析: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周易》;仲尼厄(厄,困厄。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重点注意下面这字的读音: 会稽kuìjī仇雠chóu苑囿yòu暴pù露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如:知政、知县。我和他们共国管理越国的政事。 2.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如:商旅不行。资,积蓄,储备。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译作:恐怕„„吧。

4.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5.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翻译全文。 (略)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这种局面上。是,这。(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4.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翻译全文。 (略)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练习二(知、复、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1.检查作业

答案:知(1知道;2感到、觉得;3主持;4通“智”) 复(1繁复;2再;3恢复。) 既(1不久;2已经;3既然。)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 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做动词用,译作:让„„做帝王的仆隶。 翻译全文。

三、疏通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年释其征。(征,通“政”。)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无不餔也。(餔,通“哺”。) 无不歠也。(歠,通“啜”。) 2.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 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庙堂。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 翻译全文。

四、疏通第五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通假字: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亿有三千(有,通“又”。) 2.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与,语助词。知,感到,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既,„„以后。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1.练习二之“既”、“劝”、“遂”、“当”。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作业检查。

答案:劝(1劝勉2劝说不)遂(1成功2于是3终于)

当(1掌管2面对3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4阻挡,把守6将)

二、疏通第六段。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孰是君也——是,这,这个。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 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外交上:折节忍辱,屈膝求和。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为达目的他送美女。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 2.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3.你喜欢这一人物形象吗? (略)

四、知识总结。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2.词义的缩小。如:“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 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①乃号令三军。(古:传布命令。今:下达的命令。) ②大夫种进对曰。(古:古代官职。今:对医生的称呼。) 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武士。今:坏人的帮凶或党羽。) 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今:隐蔽的东西露出来) ⑤将不可改于是。(古:介宾短语,在这方面。今:连词。) ⑥生丈夫,二壶酒。(古:男子。今: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 ⑦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离开。今:前往。) ⑧果行,国人皆劝。(古:劝勉,鼓励。今:劝说。)

五、完成作业。练习三(略)

第16篇:《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

我们的确要佩服伍子胥的眼光和头脑了。他是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态度。他识破了越国在兵临城下之时媾和来保存实力的意图,援引历史教训来告诉吴王夫差,却未被采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吴许越成》原文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译文

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越军,报了槜李之仇,趁势攻进越国。越王勾践带领披甲持盾的五千人守住会稽山,并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嚭向吴王求和。吴王打算答应他。

伍员说:“万万不可!臣听说:‘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从前过国的浇,杀了斟灌又攻打斟鄩,灭了夏王相。相的妻子后缗方怀孕,从城墙的小洞里逃走,回到有仍,生了少康。少康后来做了有仍的牧正,他对浇恨极了,又能警惕戒备。浇派椒四处搜寻少康,少康逃奔有虞,在那里做了庖正,躲避祸害。虞思两个女儿嫁给他,封他在纶邑,有田一成,不过十里,有众一旅,不过五百。但他能布施德政,开始谋划,收集夏朝的余部,使其专心供职。他派女艾去浇那里刺探消息,派季舒去引诱浇的弟弟豷,终于灭亡过国和戈国,恢复夏禹的功业,祭祀夏的祖先,以配享天帝,维护了夏朝的天命。现在吴国不如过国,越国却大于少康,如果让越国强盛起来,吴国岂不就难办了吗?勾践这个人能够亲近臣民,注重施布恩惠。肯施恩惠,就不失民心;亲近臣民,就不会忽略有功之人。他与我国土地相连,世代有仇,现在我们战胜了他,不但不加以消灭,反而打算保全他,这真是违背天命而助长仇敌,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姬姓的衰亡,指日可待呀。我国处在蛮夷之间,而又助长仇敌,这样谋霸业,行不通啊!”吴王不听。伍员退下来,对人说:“越国用十年时间聚集财富,再用十年时间教育和训练人民,二十年后,吴国的宫殿怕要变成池沼啊!”

注释

1、夫差:吴国国君,吴王阖闾的儿子。夫椒:在今江苏吴县太湖中,即包山。

2、槜李:吴、越边界地名。今浙江嘉兴县一带。定公十四年,越曾大败吴军于此地。

3、越子:越王勾践。楯:盾牌。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4、种:文种,越大夫。太宰:官名。嚭:吴国大臣名,善于逢迎,深得吴王夫差宠信。

5、伍员:即伍子胥,吴国大夫。

6、滋:滋长。尽:断根。

7、过:夏朝国名,今山东掖县北。浇:人名。寒浞的儿子。斟灌:夏时国名,今山东寿光县东北。斟鄩:夏朝国名,今山东潍县西南。夏后相:夏朝第五代王,少康的父亲。后缗:夏后相的妻子。娠:怀孕。窦:孔穴。

8、有仍:国名,今山东济宁县。后缗是有仍国的女儿,所以逃归娘家。

9、少康:夏后相的遗腹子。牧正:主管畜牧的官。惎:憎恨。戒:警戒。

10、椒:浇的大臣。有虞:姚姓国,今山西永济县。庖正:掌管膳食的官。

11、虞思:虞国的国君。纶:地名,今河南虞城县东南。成:方十里。旅:五百人。伯:同“霸”。

12、女艾:少康臣。谍:暗地察看。季杼:少康的儿子。豷:浇的弟弟。戈:豷的封国。

13、长:助长。

14、不可食:吃不消。

15、姬:吴与周王朝同姓,姬姓国之一。

16、日可俟也:犹言指日可待。俟:等待。

第17篇:《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

我们的确要佩服伍子胥的眼光和头脑了。他是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态度。他识破了越国在兵临城下之时媾和来保存实力的意图,援引历史教训来告诉吴王夫差,却未被采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吴许越成》原文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译文

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越军,报了槜李之仇,趁势攻进越国。越王勾践带领披甲持盾的五千人守住会稽山,并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嚭向吴王求和。吴王打算答应他。

伍员说:“万万不可!臣听说:‘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从前过国的浇,杀了斟灌又攻打斟鄩,灭了夏王相。相的妻子后缗方怀孕,从城墙的小洞里逃走,回到有仍,生了少康。少康后来做了有仍的牧正,他对浇恨极了,又能警惕戒备。浇派椒四处搜寻少康,少康逃奔有虞,在那里做了庖正,躲避祸害。虞思两个女儿嫁给他,封他在纶邑,有田一成,不过十里,有众一旅,不过五百。但他能布施德政,开始谋划,收集夏朝的余部,使其专心供职。他派女艾去浇那里刺探消息,派季舒去引诱浇的弟弟豷,终于灭亡过国和戈国,恢复夏禹的功业,祭祀夏的祖先,以配享天帝,维护了夏朝的天命。现在吴国不如过国,越国却大于少康,如果让越国强盛起来,吴国岂不就难办了吗?勾践这个人能够亲近臣民,注重施布恩惠。肯施恩惠,就不失民心;亲近臣民,就不会忽略有功之人。他与我国土地相连,世代有仇,现在我们战胜了他,不但不加以消灭,反而打算保全他,这真是违背天命而助长仇敌,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姬姓的衰亡,指日可待呀。我国处在蛮夷之间,而又助长仇敌,这样谋霸业,行不通啊!”吴王不听。伍员退下来,对人说:“越国用十年时间聚集财富,再用十年时间教育和训练人民,二十年后,吴国的宫殿怕要变成池沼啊!”

注释

1、夫差:吴国国君,吴王阖闾的儿子。夫椒:在今江苏吴县太湖中,即包山。

2、槜李:吴、越边界地名。今浙江嘉兴县一带。定公十四年,越曾大败吴军于此地。

3、越子:越王勾践。楯:盾牌。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4、种:文种,越大夫。太宰:官名。嚭:吴国大臣名,善于逢迎,深得吴王夫差宠信。

5、伍员:即伍子胥,吴国大夫。

6、滋:滋长。尽:断根。

7、过:夏朝国名,今山东掖县北。浇:人名。寒浞的儿子。斟灌:夏时国名,今山东寿光县东北。斟鄩:夏朝国名,今山东潍县西南。夏后相:夏朝第五代王,少康的父亲。后缗:夏后相的妻子。娠:怀孕。窦:孔穴。

8、有仍:国名,今山东济宁县。后缗是有仍国的女儿,所以逃归娘家。

9、少康:夏后相的遗腹子。牧正:主管畜牧的官。惎:憎恨。戒:警戒。

10、椒:浇的大臣。有虞:姚姓国,今山西永济县。庖正:掌管膳食的官。

11、虞思:虞国的国君。纶:地名,今河南虞城县东南。成:方十里。旅:五百人。伯:同“霸”。

12、女艾:少康臣。谍:暗地察看。季杼:少康的儿子。豷:浇的弟弟。戈:豷的封国。

13、长:助长。

14、不可食:吃不消。

15、姬:吴与周王朝同姓,姬姓国之一。

16、日可俟也:犹言指日可待。俟:等待。

第18篇:与吴质书原文及翻译

《与吴质书》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给吴质写的一封信。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与吴质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译文

二月三日,曹丕说。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分别又将四年。三年不见,《东山》诗里的士兵尚且感叹离别时间太长,何况我们分别都已经超过三年,思念之情怎么能够忍受呢!虽然书信来往,不足以解除郁结在心头的深切怀念之情。

前一年流行疾疫,亲戚朋友多数遭受不幸,徐干、陈琳、应瑒、刘桢,很快相继都去世,我内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语表达啊?过去在一起交往相处,外出时车子连着车子,休息时座位相连,何曾片刻互相分离!每当我们互相传杯饮酒的时候,弦乐管乐一齐伴奏,酒喝得痛快,满面红光,仰头吟诵自己刚作出的诗,每当沉醉在欢乐的时候,恍惚间却未觉得这是难得的欢乐。我以为百年长寿是每人应有一份,长久地相互在一起,怎想到几年之间,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说到这里非常痛心。近来编定他们的遗著,合起来成为一本集子,看他们的姓名,已经是在阴间死者的名册。追想过去交往相好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而这些好友,都死去化为粪土,怎么忍心再说呢?

纵观古今文人,大多都不拘小节,很少能在名誉和节操上立身的。但只有徐干既有文才,又有好的品德,宁静淡泊,少嗜欲,有不贪图权位隐退之心,可以说是文雅而又朴实的君子。他著有《中论》二十多篇,自成一家的论著,文辞典雅,足以流传后世,他的精神、成就永远存在。应瑒文采出众常有著述之意,他的才能学识足以著书,但他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实在应该痛惜。近来遍阅他们的文章,看后不禁拭泪,既痛念逝去的好友,而且又想到自己生命短促。陈琳的章表文笔很雄健有力,但稍微有些冗长。刘桢的文风洒脱奔放,只是还不够有力罢了,他的五言诗很完美,在同代人中最妙。阮瑀的书札文词美丽,使人感到十分快乐。王粲只擅长辞赋,可惜风格纤弱,不能够振作起文章气势,至于他擅长的,古代没有人能超过很远。过去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痛惜知音难遇,孔子听说子路被卫人杀害,剁成肉酱,命人将家里的肉酱倒掉,悲伤弟子当中没有能比得上子路的。这些人只是有些还不及古人,也算一代优秀人才,现在活着的人,已没有人能比得上的了。将来定有优秀人才出现,后来之人难于轻视,但是恐怕我与您不能赶上见到了。

年龄已经增大,心中所想的千头万绪,时常有所思虑,以至整夜不眠,志向和意趣什么时候能再像过去那样高远呢?已经变成老翁,只不过没有白头发罢了。东汉光武帝说:“三十多岁,在军队中十年,所经历的事不止一件。”我的才能赶不上他,但是年龄和他一样大了,凭低下的才能却处在很高地位,德才不足,只是凭借父亲曹操之力而有高位,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恐怕永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游玩了。年轻人的确应当努力,年龄一旦过去,时光怎么能留得住,古人想夜里拿着蜡烛游玩,确实很有道理啊。

近来您用什么自我娱乐?仍旧再有什么著作吗?向东望去非常悲伤,写信来叙述内心情感。曹丕陈说。

第19篇:晏子使吴原文翻译

晏子使吴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晏子使吴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晏子使吴

原文:

吴王谓行人①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摈②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③。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就。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行人:官名,主管礼仪。

②摈:同傧,导引宾客。

③蹴然:局促不安的样子。

译文:

晏子出使吴国时,吴王对行人说:寡人听说晏婴是北方长于言辞、熟悉礼制的人。(吴王)下令给手下导引宾客的官员说:晏婴求见时,你让行人对他说天子请你相见。第二天,行人(对晏子)说:天子请你相见。晏子流露出局促不安的样子。行人再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晏子仍然局促不安。行人(第三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晏子还是局促不安,(并对行人)说:我接受齐王的命令,出使到吴王所在的国家,因为不明事理而糊里糊涂地走进了周天子的宫廷,冒昧地请问吴王他在哪里呀?这之后吴王(马上改口)说:夫差请你相见。(于是)以合于诸侯身份的礼仪接待晏子。

第20篇:《吴季子札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①季子三以国让,而《春秋》褒之。余征其前闻于旧史氏。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也;附子臧②之义,非公也;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也;出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也。左丘明、太史公书而无讥,余有惑焉。

②夫国之大经,实在择嗣。王者慎德之不建,故以贤则废年,以义则废卜,以君命则废礼。是以太伯③之奔句吴也,盖避季历。季历以先王所属,故篡服嗣位而不私。太伯知公器有归,亦断发文身而无怨。及武王继统,受命作周,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官天下也。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太伯之让,是徇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于上替,祸机作于内室,逐错命于子光,覆师于夫差,陵夷不返,二代而吴灭。

③季子之闳达博物,慕义无穷,向使当寿梦之眷命,接馀昧之绝统,必能光启周道,以霸荆蛮。则大业用康,多难不作。阖闾安得谋于窟室?专诸何所施其匕首?

④呜呼!全身不顾其业,专让不夺其志,所去者忠,所存者节。善自牧矣,谓先君何?与其观变周乐,虑危戚钟④,曷若以萧墙为心,社稷是恤?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弃室以表义,挂剑以明信,孰与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则独守纯白,不干义嗣,是洁己而遗国也。吴之覆亡,君实阶祸。且曰非我生乱,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哉!

【注】

①吴季子札:即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幼子。寿梦有四子:诸樊、馀祭、馀昧、季札。以季札贤,寿梦欲立季札为太子,季札让;寿梦死,诸樊欲让位于季札,季札又辞;诸樊将王位传弟不传子,欲依次传于季札,至馀昧死,季札又避去。后馀昧子僚继位,诸樊子光使刺客专诸刺杀王僚而自立。公子光即阖闾。

②子臧:春秋时曹国贵族,在曹国内乱中被拥立为王而不就。

③太伯:吴国始祖,周太王长子,见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为嗣,与弟仲雍一起避走江南,被当地人立为君长,自号句吴。

④观变周乐,虑危戚钟:指季札出访时听到演奏周王室音乐而察知各国兴衰,听到钟声而提醒孙文子处境危险。

译文:

季札三次退让继承吴国王位,《春秋》这部经典上对此大为褒奖。我从过去的史书中验证了一下以前听到的这种说法,私下认为,不听先王的命令,不能叫作孝;与子臧让位的义举相比附,不能叫作出以公心;坚持长子继承的礼制,保全自己的节操,使得国家被篡夺,君王被杀死,不能叫作仁;出使外国能观察形势的变化,在自己国内却不去讨伐叛乱,不能叫作智。左丘明的《左传》和司马迁的《史记》记述季札的事,却不加讥刺,我感到迷惑不解。

国家最重要的纲常,就在于选择君王的继承人。做君王的人担心不能立有德的人为嗣君,所以按照贤能的标准择嗣而不管年龄,按照大义的标准立嗣就不去占卜,按照君王的命令择嗣就不管礼制。因此吴太伯出走到句吴,是为了避开弟弟季历,让他继承王位。季历按照周太王的嘱托做,所以他继承王位并不是为自己打算。太伯知道王位有了归属,就剪短头发,在身上刺了花纹,毫无怨言。到了周武王继承王位,承受天命,建立了周朝。他本不是长子,但不把建立周朝的事业让给长兄伯邑考,这是以周朝天下的利益为重。那个诸樊,没有季历的贤能,那个王僚,没有武王的圣明,但季札却干出了太伯让国那样的事,这是徒慕虚名,怎么可以与太伯的至德相比呢?况且使得国内的争端发生在王位更替的时候,祸乱兴起在王族内部,于是公子光劫夺了王位,到了儿子夫差,就被越王勾践打败。国势衰落,不能恢复,父子只传了两代,吴国就灭亡了。

以季札这样见解通达,知识渊博、不懈地追求道义的人。如果先前承担了寿梦的遗命。继承了馀昧死后的王位,一定能够发扬光大周朝宗系的统治,称霸江南。那么,吴国也就能够因而强盛,许多祸乱也就不会发生了。这样的话,阖闾怎么能在地下室里密谋夺位呢?专诸的匕首又怎么能够发挥作用呢?

唉!保全自己的声名而不顾吴国的大业,坚决推让而不改变素志。所丢掉的是忠,所保存的是节,季札倒是很会养护自己,但对死去的君王怎样交待呢?与其从周朝的音乐中观察各诸侯国的兴衰变化,从戚地的钟声中觉察到孙文子处境危险,何不多关心一下自己内部的祸患,多忧虑一点自己国家的安危呢?与其到王僚墓上去哭祭回报,哀悼已死的王僚,侍奉活着的公子光,何不在争端发生前就采取行动,在祸乱未发生前就进行防治呢?与其抛弃家室来表示自己的节义,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前来表示为人守信用,何不遵奉君父寿梦的遗命,继承王位,来安慰他的在天之灵呢?就此而言,自己要保持纯洁,不追求合理的王位继承,这是干净了自己而抛弃了国家啊!吴国的灭亡,季札实在是祸患的根子。他还说:“不是我引起的祸乱”到底是谁引起的呢!到底是谁引起的啊!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doc》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