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原文

2022-06-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蒹葭

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5分钟)

以邓丽君的《在水一方》为背景音乐悠然导入。

千年以前,有一人站在岸边,看着秋水汤汤,芦苇大片大片地开过,白色芦花漫天旋舞。他隔着苇丛,想看看有没有伊人站在水之湄。

千年以后,你若站在芦花荡雪的湖边,仔细听,兴许还有人在水边哀哀常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诗经》,走进《蒹葭》,一起来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二、序曲(3分钟) 首先,让我们进入诗歌学习的序曲。

唐朝的诗歌是养出来的,唐朝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 《诗经》就是从华夏先民内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它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值得我们反复去吟诵。

三、第一乐章:诗歌吟诵(通过朗读体会诗经语言重章叠句的特点)(15分钟)

1、本色朗读。请同学们自然地齐读全诗。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发现这三节诗有什么特点吗?句式相同,只是改变了某些字词。同学们这就是《诗经》语言的一大特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

2、高声吟唱(这样的诗歌,我们在朗诵的时候,如果能把握一些朗诵的技巧,读起来将会有一种音乐的美感。大家仔细看看,《蒹葭》是以几言句式为主?你觉得该如何停顿呢?轻重:抑扬)

3、分工朗诵(朗诵者:XX)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女合:舒缓地)男生(执着地)女合(温柔地)男生(平缓地)女合(凄美地)男生(惆怅地)

4、师生二重读。

从同学们的掌声,你们脸上的表情,老师看到了你们已经领略到了《蒹葭》优美的意境。

四、第二乐章:品悟诗歌(10分钟)

1、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有人说《蒹葭》是一首是诗,也有人说《蒹葭》是一副画。那么,你能用一两句画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苍苍”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点出了季节是深秋。”凄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凄青色到泛白。把深秋悲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宛”字的妙用,使诗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秋水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白露“为霜”、“未唏”、“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的发展的轨迹,说明他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是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心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执着不变。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肠寸断,无限怅惘的苦涩刻画的淋漓尽致。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这种思念惆怅是由谁引起的呢?

3.在你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形象的?

明确:伊人气质高雅、温婉动人。扑朔迷离、美丽动人。行踪飘忽不定。可望不可即。是一个令诗人喜爱的人。伊人和蒹葭、白鹭一样让诗人感到高兴。美丽、让诗人喜爱值得为她穿越很长的路去追求的一个人。飘渺的,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四处飘荡。无法捉摸无法把握。诗经中有很多美人的形象,比如手如葇夷,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可以想像伊人也很美丽,可文中一句都没写她的漂亮,只写她在水中央,在水之沚。伊人高洁、富有魅力。“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

“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 梦想;机会;小时候的糖果;现在的向往的东西。 伊人就是你我心头一个不可言说的梦。告诉我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寻是永远都存在的。对理想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 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板书:痴情恋者:执着不变 秋水伊人:朦胧飘忽

蒹葭

《诗经》

亲情友情 追求——伊人:爱情事业

理想自由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五、第三乐章:情境再现(7分钟) 一首蒹葭,触动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请大家动笔写写蒹葭,写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没有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

以“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开头写2句、4句、8句或者是更多的诗句。 教师范本。

六、结束语

今天大家智慧的闪光来自于对诗歌仔细的品味和深刻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才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走进深度语文,获得情感的巨大收获! 虽然下课铃响了,但是课后我们可以将思考进行到底! 布置作业:改写《蒹葭》

推荐第2篇:蒹葭

《蒹葭》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初读·感知

1.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2.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学生欣赏、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三、品读·欣赏

1.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各抒己见)

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5.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点拨】《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四、内容分析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蒹葭》属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

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表现手法

1.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2.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河畔芦苇茂苍苍,夜来白露凝成霜。我思慕的那个人,正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又在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密密,露水珠儿还没干。我思慕的那个人,正在那边水草滩。逆流而上去寻她,水路升高舟行难。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又在水中沙洲上。

岸边芦苇茂又盛,露水珠儿没晒干。我思慕的那个人,正是在那水涯边,逆流而上去寻她,水路迂回曲又弯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滩上。

本文着力写主人公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好,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闻一多: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推荐第3篇:蒹葭

蒹 葭

《诗经》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样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这里说说的“诗”,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分析诗歌

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 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 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1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

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

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

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

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5、想象“伊人”的形象

诗人苦苦追寻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大家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形象的?诗中并没有描写伊人的面貌,甚至连她的大致轮廓都没有,你们为什么觉得她就是美丽高洁的?

明确: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的修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贞高洁。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其实,不单伊人的面目是模糊的,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模糊的,还有,他究竟是怎样追求的?运用了什么手段?走了多少路程?诗中都没有交待,只是反复吟唱“溯游从之”、“溯洄从之”,这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距离美再次体现了《蒹葭》的含蓄朦胧的特点。

6、分析“伊人”的多层内涵

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对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主题的多义性。那么,大家是怎么理解“伊人”的?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1)“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伊人是the lover。

(2)“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

(3)“讽刺说”:汉代《毛诗序》中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意思是说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的,因为他不遵守周礼,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所谓“伊人”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

(4)“求贤说”: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 “伊人”是春秋时代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

(5)“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

“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等。《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这么优美的诗篇,是百读不厌的,让我们再朗读一回吧。

四、透过语言,体会意境,领悟诗情

具有代表性的语言使《蒹葭》成为了“最得风人深致”的一篇。而通过其中“每章在重复的同时,意义和字面上都有少量的改变”这个语言特色,诗歌的意境得到了良好的体现。那么,具体是诗歌当中作者所描绘的哪些物或人发生了改变呢?这些物或人的描绘在意义和字面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环境清冷,心境寂寞(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

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

伊人所在地点变化:方——湄——涘——央——坻——沚

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由于“方”、“湄”、“涘”、“央”、“坻”、“沚”两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另外,像“长”、“跻”、“右”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

《蒹葭》是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风格洒落”。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着真切,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一、悦耳悠扬的音乐美。初次读《蒹葭》,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其悦耳悠扬的音律,好像随着画面镜头的转移而起伏跌宕。我们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水声,芦苇在轻轻摇曳的声音,甚至我们还能感觉到主人公的喘息声以及他对伊人寻而不得的叹息声,而这种种声音,使得诗歌带上了生命的气息。另外,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写法也极大的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具感染力。

二、意境朦胧的画面美。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三、赋兴运用的韵味美。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推荐第4篇:蒹葭

《蒹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

2.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2.领会全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2.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106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105篇),分为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品)。颂(40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3.《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题目取自于句首。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注释,理解全诗并试着体会里面的思想和意境。

四、诗意理解

㈠疏通诗中的文言词法知识 1.通假字。例如:“蒹葭凄凄”中“凄”通“萋”,意为“茂盛的样子”。

2.古今异义。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今译为“表示方位”。 ㈡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憧憬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焦急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失望的情感。

五、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刚才朗读并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2.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图画?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河畔晚秋晨光图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4.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5.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6.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凄清 惆怅 凄恻 迷离

7.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8.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寂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凄清惆怅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9.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10.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①美丽,气质高雅,温婉动人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烘托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③“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距离产生美。

小结: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朝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9.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

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我欲与君相知,③长命无绝衰。④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

地合,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 ③相知:相亲。

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 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天出现春雷,夏天下起大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着的追求。

异:

《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真。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七、布置作业: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八、板书设计

蒹葭

白露

伊人

苍苍

为霜

水中央

(情景交融) 萋萋

未晞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水中矣

秋景映衬悲伤

不畏险阻

可望不可即 热情爱恋

执着追求

失意伤感

推荐第5篇:蒹葭

一、引入课题:(播放幻灯片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3.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 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 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

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播放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1.引导: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蒹葭》正是这样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请先听老师配乐诵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 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播放幻灯片6)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1.请男女生各一人完成朗读,同学们一起体味作品流露的各种情感,说说这些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2.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言。

3.教师点评,明确: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审美提升:

男子用情很深,深秋时节,静物是萧瑟的,色彩是暗淡的;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播放幻灯片7,点击超级链接)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六、(播放幻灯片8)创读: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读比赛。

附板书设计: 蒹 葭

四字句 二二拍 诗 情 画 意

ang韵 整齐 恋 寻 伤

押韵 i韵 景物? 人物?

i韵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道阻长跻右 水中央坻沚 想象 音韵美

叠词:苍苍 痴痴守望 不畏险阻 可望而不可及 萋萋

采采 一唱三叹 朦胧美 爱情

神秘美

理想 事业 友情 亲情

重章:反复吟咏

、导——聆听音乐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

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

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一读——机械朗读

认真准备范读,用以感染学生。范读之后,再一句一句地领读,使学生首先在感性上熟悉这两首诗的读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必能

读得比较顺畅,能大体上掌握句中的停顿。 步骤:字音——男女分组赛读 蒹葭(jiānjiān) 溯洄(sùhuí)从之 (xī) 湄(méi) 道阻且跻(jī) 坻(chí) (zhǐ)

三、二读——理解朗读 给以必要的讲解和提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诗的层次,使学生能贯通全诗,能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进行朗读训练。这时学生会有层次感

,可以听得出朗读者要告诉别人什么。

要求:

1、根据注释,发挥想象,描述内容。

2、展示“有关资料·译诗”,让学生与原诗比较,选择所爱并说理由。

3、齐读。

1、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2、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

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四、三读——表情朗读

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充分活动起来。这是诗歌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

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 总结:(学生自愿参加朗读比赛)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

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

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

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

。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

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妆束之态。”

五、一背——提示相同字

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

六、二背——个人赛背

七、问题研究

《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提示:风格、表现手法)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

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

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

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从一个侧面显

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2150字。

《诗经•蒹葭》教案

知识目标:

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

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推荐第6篇:蒹葭

《蒹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

2.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2.领会全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2.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106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105篇),分为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品)。颂(40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3.《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题目取自于句首。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注释,理解全诗并试着体会里面的思想和意境。

四、诗意理解

㈠疏通诗中的文言词法知识 1.通假字。例如:“蒹葭凄凄”中“凄”通“萋”,意为“茂盛的样子”。

2.古今异义。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今译为“表示方位”。 ㈡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憧憬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焦急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失望的情感。

五、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刚才朗读并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2.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图画?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河畔晚秋晨光图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4.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5.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6.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凄清 惆怅 凄恻 迷离

7.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8.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寂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凄清惆怅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9.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10.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①美丽,气质高雅,温婉动人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烘托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③“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距离产生美。

小结: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朝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9.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

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我欲与君相知,③长命无绝衰。④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

地合,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 ③相知:相亲。

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 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天出现春雷,夏天下起大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着的追求。

异:

《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真。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七、布置作业: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八、板书设计

蒹葭

白露

伊人

苍苍

为霜

水中央

(情景交融) 萋萋

未晞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水中矣

秋景映衬悲伤

不畏险阻

可望不可即 热情爱恋

执着追求

失意伤感

推荐第7篇:蒹葭

蒹 葭1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2,白露为3霜。所谓4伊人5,在水一方6。溯洄7从之8 9,道阻10且长。溯游11从之,宛12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13,白露未晞14。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5。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7。

蒹葭采采18,白露未已19。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21。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2。 【注释】

1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念

5伊人:那个人或这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8从之:追寻他 9之:指伊人 10阻:险阻 11溯游:顺流而下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白色的露水凝结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在河水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好像在河水的中央。

大片的芦苇凄清清,白色的露水还没干。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在河岸的那一边。逆

12宛:宛然,好像

13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 14晞(xī):干

15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16跻(jī):登,上升。指道路险峻,难以登上

17坻(chí):水中小洲,小岛 18采采:茂盛的样子

19未已:未干。指露水没有全干 20涘(sì):水边 21右:迂回曲折 22沚(zhǐ):水中的沙滩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峻又难以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好像在河水中的小洲上。

大片的芦苇密稠稠,白色的露水还未干。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在河水的另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迂回又曲折。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好像在河水中的沙滩上。

【小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含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风人深致”,从艺术上说,指婉曲的风格;从思想上说,指境界深远,意在言外。

《蒹葭》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历来备受赞赏。诗分三章,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烘托出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

三、四句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两者的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不可得。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思考与练习】

1.说明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两种境况。2.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作用? 3.为什么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会有不同的看法? 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从内容的角度,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6.这首诗中男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7.指出“伊人”的形象特征。 8.写出诗中体现时间推移的三个句子。

9.诗中描写的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的景色,烘托出怎样的情感? 10.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什么? 11.《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 )。 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 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 C.涵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 D.涵容一切可望难即的人生情境 12.《诗经》中的《蒹葭》属于( )。

A.秦地民歌

B.楚地民歌

C.京都乐歌

D.祭祀曲辞

13.【多选】下列表述中,点明《蒹葭》写作特点的有( )。

A.意境朦胧,含蓄不尽

B.因情造景,善于铺陈

C.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D.层层递进,步步深化

E.妙用典故,言约意丰

14.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 A.王国维《人间词话》 B.朱熹《诗集传》 C.郁达夫《故都的秋》 D.王夫之《姜斋诗话》

【答案】

1.答: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所谓伊人”,给人一种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的感觉。所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伊人”指作者思念的情人,是一首恋歌;另一种是“伊人”指隐居者,是一首招贤诗。

2.答: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情自然流露;“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和追求者的执著;“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3.答: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但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4.答: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5.答:比兴手法(或托物起兴)。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分析:在常见的表现手法中,托物起兴手法,比,就是比喻;兴,起兴,先言他物。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诗句中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通过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6.答: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分析:此题要通过对整首诗歌的意境感悟,结合着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来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人物形象特征。“溯洄”“溯游”“水中央”“水之湄”等一系列的词语,体现了男主人公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的性格特征。答题时,可根据诗句中,男主任公的行踪变化来分析其形象特征。】 7.答:飘忽不定,悠渺难测。

8.答: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9.答: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

【分析:“蒹葭苍苍”等写景句子,作为诗歌的发端,写出了蒹葭茂盛、霜露高洁,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挚烈的追求和纯洁的爱情,同时兼有写景叙事的作用,它是全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主人公触目所见、情之所趋。】 10.答: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正确答案:D

【分析: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蒹葭》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12.正确答案:A 13.正确答案:A C D

【分析:意境朦胧、含蓄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又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14.正确答案:A

推荐第8篇:蒹葭

蒹 葭1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2,白露为3霜。所谓4伊人5,在水一方6。溯洄7从之8 9,道阻10且长。溯游11从之,宛12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13,白露未晞14。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5。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7。

蒹葭采采18,白露未已19。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21。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2。 【注释】

1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念

5伊人:那个人或这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8从之:追寻他 9之:指伊人 10阻:险阻 11溯游:顺流而下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白色的露水凝结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在河水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好像在河水的中央。

大片的芦苇凄清清,白色的露水还没干。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在河岸的那一边。逆

12宛:宛然,好像

13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 14晞(xī):干

15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16跻(jī):登,上升。指道路险峻,难以登上

17坻(chí):水中小洲,小岛 18采采:茂盛的样子

19未已:未干。指露水没有全干 20涘(sì):水边 21右:迂回曲折 22沚(zhǐ):水中的沙滩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峻又难以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好像在河水中的小洲上。

大片的芦苇密稠稠,白色的露水还未干。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在河水的另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迂回又曲折。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好像在河水中的沙滩上。

【小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含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风人深致”,从艺术上说,指婉曲的风格;从思想上说,指境界深远,意在言外。

《蒹葭》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历来备受赞赏。诗分三章,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烘托出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

三、四句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两者的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不可得。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思考与练习】

1.说明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两种境况。2.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作用? 3.为什么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会有不同的看法? 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从内容的角度,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6.这首诗中男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7.指出“伊人”的形象特征。 8.写出诗中体现时间推移的三个句子。

9.诗中描写的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的景色,烘托出怎样的情感? 10.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什么? 11.《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 )。 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 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 C.涵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 D.涵容一切可望难即的人生情境 12.《诗经》中的《蒹葭》属于( )。

A.秦地民歌

B.楚地民歌

C.京都乐歌

D.祭祀曲辞

13.【多选】下列表述中,点明《蒹葭》写作特点的有( )。

A.意境朦胧,含蓄不尽

B.因情造景,善于铺陈

C.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D.层层递进,步步深化

E.妙用典故,言约意丰

14.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 A.王国维《人间词话》 B.朱熹《诗集传》 C.郁达夫《故都的秋》 D.王夫之《姜斋诗话》

【答案】

1.答: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所谓伊人”,给人一种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的感觉。所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伊人”指作者思念的情人,是一首恋歌;另一种是“伊人”指隐居者,是一首招贤诗。

2.答: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情自然流露;“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和追求者的执著;“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3.答: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但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4.答: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5.答:比兴手法(或托物起兴)。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分析:在常见的表现手法中,托物起兴手法,比,就是比喻;兴,起兴,先言他物。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诗句中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通过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6.答: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分析:此题要通过对整首诗歌的意境感悟,结合着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来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人物形象特征。“溯洄”“溯游”“水中央”“水之湄”等一系列的词语,体现了男主人公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的性格特征。答题时,可根据诗句中,男主任公的行踪变化来分析其形象特征。】 7.答:飘忽不定,悠渺难测。

8.答: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9.答: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

【分析:“蒹葭苍苍”等写景句子,作为诗歌的发端,写出了蒹葭茂盛、霜露高洁,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挚烈的追求和纯洁的爱情,同时兼有写景叙事的作用,它是全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主人公触目所见、情之所趋。】 10.答: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正确答案:D

【分析: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蒹葭》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12.正确答案:A 13.正确答案:A C D

【分析:意境朦胧、含蓄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又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14.正确答案:A

推荐第9篇: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推荐第10篇:《蒹葭》教案

373120753.doc

《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掌握《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3. 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把握全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兴”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诗歌是文学艺术中的瑰宝。《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它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抒情诗是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这是从《诗经》开始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选自《诗经·秦风》的诗歌-------《蒹葭》。

二、内容上品味诗韵

1. 介绍课文出处:《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2. 朗读诗歌。(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然后播放课件) 3. 结合课文注释,给关键字词注音释义,并疏通诗意。

蒹葭(jiānjiā):泛指芦苇 苍苍、萋萋、采采:茂盛的样子 白露为霜:白露凝结成霜。为:动词,在这里解释为“凝结成”。 伊人:那个人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从之:跟随她 宛:好像 晞(xī):干

1

373120753.doc 湄:岸边水草相接处 跻:高而陡 坻(chí):水中的小洲小岛 已:晒干 涘(sì):水边。 右:道路弯曲 沚:水中沙滩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怀人诗。一个深秋的早晨,河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诗人在寻找那心中思慕的“伊人”。伊人仿佛在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上下左右求索, 可望而不可即。细玩诗味,意境飘逸,神韵悠长。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5.齐读一遍诗歌,体会其中韵味。

三、艺术表现手法上品味诗韵

1.提问:《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

答: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的是体制,赋比兴指的是表现手法。

赋: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作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数在诗歌的发端。

2.提问: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运用了兴和赋的表现手法,诗歌先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兴句写景物地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地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地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

2

373120753.doc

作用:每章都以写晨秋时的水滨景色起兴,然后再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情景。这样写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渲染一种情绪。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 朗读指导:

就整首诗而言,几个章节结构相同,只是其中换了几个词语而已,这就要读出节奏感和音律感。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写了凄清苍凉的秋景,这种景色衬托出诗人心中惆怅之情;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追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 5.朗诵诗歌

四、结构形式上品味诗韵

1.提问:全诗的结构和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 以四言为主,节奏感强,具有整齐美。 2) 双声叠词、重章叠句的运用。

诗的

二、三章,仅将“苍苍”改为“萋萋”、“采采”;“为霜”改为“未晞”、“未已”;“一方”改为“之湄”、“之涘”;“长”改为“跻”、“右”;“央”改为“坻”、“沚”。所换的字,都是第一章的同义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诗一致的,这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从听觉上强化了音乐的旋律感,而且具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把诗人的追求和失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2.诗配画朗诵。

五、小结

《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蒹葭》是其中的名篇。诵读这首诗应当用心感受诗人思而不得、求而难遇的那种惆怅和遗憾,领略《诗经》反复叠唱的艺术风格。

六、古诗今唱,体味诗歌意境。

七、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3

第11篇:蒹葭上课

《诗经 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体会诗歌中的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之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或出示PPT)

二.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蒹葭jiān jiā 伊人yīrén 溯洄sù huí 唏xī 湄méi 跻 jī 坻chí 涘sì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4.学生自由朗读全诗,练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 5.齐读; 6.指名朗读;

三.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1 2.共同释疑

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3.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为什么?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四.再读全诗,感受文意。(可以配乐)

第二课时 五.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6.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河畔道路,水中沙洲 。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参考资料: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

2 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六.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摇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

①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宛”字,好像、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

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3.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

①美丽?外在?内在?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③“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距离产生美。

小结: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朝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3 你不知道我爱你

④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配乐屏显): 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而是—————— ———————— 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 而是——————— ————————— 教师准备:

(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寻不到你。

(二)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小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⑤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4.分析“伊人”的多层内涵,掌握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对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主题的多义性。历来对此诗的解读:

(1)“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伊人是the lover。

(2)“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

(3)“讽刺说”:汉代《毛诗序》中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意思是说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的,因为他不遵守周礼,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所谓“伊人”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 (4)“求贤说”: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 “伊人”是春秋时代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

(5)“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

“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 七.布置作业:

4 1.总结文学常识 2.抄写全诗

3.说是本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八.板书设计:

感情基调--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伊人:“爱情说”、“明志说”、“讽刺说”、“求贤说”、“人生哲理说”

第三课时 一.激情朗读,总结提升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A、共同体会

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 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读,以体现险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B、练读 C、展示 D、齐读

2.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二.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1.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

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我欲与君相知,③长命无绝衰。④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③相知:相亲。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天出现春雷,夏天下起大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着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真。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结束语: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诗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

5 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三.试背《蒹葭》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整理课后问题 五.板书设计:

《蒹葭》

蒹葭 白露 伊人 道阻

苍苍 霜 在水一方 长 水中央 萋萋 晞 在水之湄 跻 水中坻 采采

六.教学后记:

已 在水之涘 右 水中沚 6

第12篇:《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一、解题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皆生于水边。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蒹 葭 苍 苍 ,白 露 为 霜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央 。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葭 萋 萋 ,白 露 未 晞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坻 。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现代文译文: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顺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顺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顺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余冠英译)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以第一章为例:

一、二句以兼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河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结霜。这情景,是在清冷寂寥中略带凄凉哀婉色调,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写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徘徊,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相会不易,形成一种可望难即的境况。诗人心中荡漾起无可奈何的情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五、六句写“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流追寻,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终不可达。这是可望难即境况的常见情境之一,追寻者的怅惆情绪也因此而增强。

七、八句写 “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景:顺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似真而幻,亦终不可近。追寻者的怅惘情绪也因此而更加强烈。

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2、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四、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蒹葭》的结构内容: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写景的作用:萧瑟冷落的秋景图,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的流露。

写人: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的艰难之情。(隔水远望)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苦苦追寻)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咫尺天涯,无限惆怅) 事物变化顺序

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秋景愈加萧瑟。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表示时间变化,体现诗人焦急和惆怅的心情。 道路:长—跻—右,追寻的道路越来越艰险。

伊人所在:方—湄—涘、央—坻—沚,空间推移,伊人身影更模糊,更扑朔迷离。 《蒹葭》的艺术特色及艺术美感: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复沓) 起兴手法 含蓄美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朦胧美: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感。 意境美: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五、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六、拓展阅读:

《在水一方》歌词(根据《蒹葭》琼瑶填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雨 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13篇:蒹葭读后感

风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流年,你的笑容摇摇晃晃,成为我命运中最美好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蒹葭读后感。 ——题记

读《蒹葭》有感

这个故事出自《诗经·秦风》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犷”吧?地处西北,极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近乎凶狠,而《蒹葭》怎么听都应该是在江南水泽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叹唱......

不过,若真若真如此,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一个是白面书生手中相携的温香;一个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

恍然大悟——《蒹葭》真的很美,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

血红色的白绸,在你手中,轻拂袖,却徒留残泪,水中,读后感《蒹葭读后感》。箭,穿越千年,射中你伤残的心。断剑,额下,无声的留恋。眼神,读透内心的爱,剑,无从下手,心,早已成空。你悠然而走,伸手,伸手,为何触不及你冰凉的手。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只不见伊人,白袂随风飘。 心已悔断肠,为何只留你宛一方。天地苍茫,千年轮回,我却不知,宛在水中央。

你化身,我心随,不知方向,已迷茫,怎追寻你一世芬芳,读透你,依然是谜,我愿留宛,在水一方.....

(《蒹葭》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蒹葭》原文: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析赏

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

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

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

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

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

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

第14篇:《蒹葭》赏析

《蒹葭》鉴赏

阳光明媚的午后,泡一杯香茗,于宽敞明亮的阳台,细细品味《诗经》中的爱情名诗——《蒹葭》,不失为一种乐趣与享受。

对《诗经》中的篇目,最先接触到的无疑是《关雎》,这也是《诗经》中的第一首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句子读上去朗朗上口,给人以爱情的美好享受。但当我接触到《蒹葭》一诗时,却品到了另一番风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细细读来,而后回味,竟让我感觉到了一丝飘渺又柔软的气息。深秋的清晨,茂密浓郁的芦苇正呈现出苍青的颜色,而晶莹闪亮的露珠已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花。点明时节、环境的同时,营造出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意赅而又内涵深远。那么,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早晨,那个沿着芦苇岸边踟蹰而行的人,在追寻什么呢?哦,原来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对岸,那也许就是他的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尽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儿却遥不可及。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人为寻找一条通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逆流而上,路途是那样崎岖凶险、漫长曲折;顺流而下,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宛”字用的极其逼真生动、精妙传神。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的活灵活现,“伊人”的形象随之也犹如近在眼前。

此诗共为三节,诗篇采用的是回环,反复的写法,

二、三两节与第一节内容基本相同,加强了全诗的节奏和韵律,明确主旨,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意象,造成空灵飘渺的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此种以景写情的手法,不仅深化了诗意,而且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正如陈继揆所语:“意境空旷,寄托玄淡,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故此在《国风》中为第一篇飘渺文字,宜以恍惚迷离读之。”又如牛运震语:“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班

14110205匡璐

第15篇:蒹葭读后感

《蒹葭》读后感

汉语言文学(2)班王金20113001229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人曾说,邂逅一首好诗如同邂逅一位知己,《蒹葭》就是我寻找多年的知己。《蒹葭》中对于伊人的追求的精神,就如同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向我娓娓道来自己这些年人生境遇的经验。这就是我喜爱的《蒹葭》,一篇让人觉得悲凉与正能量的诗篇。 诗的开头让我们走进了一个芦苇飘飘的世界,清晨的露珠在秋风中化为洁白的冰霜,而我在寻找我的伊人,伊人何处寻?宛在水中央。爱情是我们这个年纪永远推不开的话题,信念更是一个人一生为之追求的东西。伊人是何人,我希望是说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美丽女子,是那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女子,可是水中小岛上的伊人却是如同佛中大道一般如电如露让人悟透轮回方能求之。伊人是芸芸众生不能逃脱的爱情大网,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爱情,特别是青春年少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完美的女神,难以触及,却又充满追求的信念,我们期待着一场爱情,期待这是人生中最美的一场烟火,可,南来的风,吹灭了烟火的美丽,也吹迷失了追求爱情的青春子弟,我逆流而上,却寻不到你的影迹。

伊人,我一生中的信念,恍恍惚如爱琴海岸高耸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男儿志,在四方,终点只有一个方向,我苦苦向前,再向前,一路望着你的背影,好像一个即将在黑暗世界迷路的小孩,看见面包屑的路标一样执着的走下去。理想很丰满,我一直想追寻到那伊人,衣带渐宽不去思量,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没有在意,我只想在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夜晚,暮然回首,看见你的身影。现实却让我身心疲惫,我在长长跻跻的道路上不知走了多远,芦苇割破了我的手,我想用这手中鲜血来向你敬礼,而你,却一直对我漠然而视,原来伊人一直都不在我的身边,你只用了一眼,便让我对你用一生去追念。

纳兰曾说过“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我时常在想,纳兰曾经肯定熟读诗经,要不然他怎么会那么的哀伤,天涯行役,不语半字苦,正如同那追寻伊人的人,无论道路多么困难,他却依然为之疯狂。只是,物是人非,梦醒之后,只剩凄凉,伊人,伊人,唤不回的前世千眸。 一弹指不知有多少念,让我来思考一生的路线。我始终在这条路上去勾勒完美的线条,画出一个无暇的你,我始终在用生命去想象你在何方,填满佛教中的十方。你是爱情,醉生梦死,你是信念,破晓天荒。那爱情,让人变傻,走着一条困难的道路,还笑语天堂。那信念,让人坚强,坚信横刀过后,昆仑乾坤。

第16篇:蒹葭说课稿

《蒹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蒹葭》是长春版九年级上的第一课《二首》中的第二首,它是一首文质兼美的爱情诗。学习它,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瑰宝《诗经》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后面学习其它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说目标

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并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能力: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了解诗歌内容。

2、过程与方法:品析语句,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中执着追求的精神,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诗词,领悟古典文化的魅力,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 熟读成诵,感受诗中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经》中 “赋、比、兴” 的艺术手法,学生以前接触不多,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为: 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艺术美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故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他们自身的理解,感悟和提高。而教师则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基此,

(一) 选择以下教法:

1、读书指导法,古诗文的教学重在诵读,因此在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时,教师要予以字音、节奏、韵律、情感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读出美感,读出韵味。

2、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

3、练习法,学完本首诗以后,用小练习检测学生对该诗的掌握情况,从而也检测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学法

《语文课标》提出要注重诵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把本课的学法定为:

1、朗读法,古诗文重在多读,读出节奏感,读出韵律美,这样更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易背诵。

2、合作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1、复习检测

检测的主要内容为《诗经》的相关知识及《关雎》的背诵,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做好与上节课内容的衔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情并做有效的指导。

2、导入新课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所以我采用了简洁优美的语言导入:

上节课我 们学习了《诗经》的第一章,感受到了《诗经》的艺术美,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中的另一篇《蒹葭》,来聆听华夏先民们朦胧的吟唱,感受主人公的那份执著的精神。

3、整体感知,落实标1 (1)多种形式朗读

此环节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方式,同时生生、师生互评。

设置此环节,目的不仅训练了朗读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韵味,以读促理解,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2)结合注释,感知文意

首先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侧重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在合作交流中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然后采用学生质疑、师生答疑的方式,师生一起解决疑难语句的理解,落实实词,感知文意。

这样,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诗意的同时,又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4、研读赏析,落实标

2、3,完成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更好地解读诗歌,我共设置了三个问题: (1)本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描写的景物有蒹葭、白露、霜、秋水、道路等等,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迷离朦胧的意境。在此过程中重点分析蒹葭、白露和道路的特点,归纳出“比兴”的艺术手法在此处的运用,“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来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设置此问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对文章的分析能够由浅入深,掌握“比兴”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从而落实了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2)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出现的人物分别是诗人和伊人。诗人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到“道阻且右”,诗人时而“溯回”时而“溯游”,学生在体会诗人心里变化的同时,明确了诗人是一个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追求者。

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学生在此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挖掘“伊人”的形象内涵,她代表了一切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事物,如爱情、理想、事业等等。 设置此问题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进而落实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探究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

通过反复的朗读和研读,并且在上节学习《关雎》的基础上,学生能自主总结出本首诗的艺术手法,分别是比兴、重章叠句、双声叠韵。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入掌握《诗经》中的艺术手法,增加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齐读

目的使学生,在齐读中再一次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5、练习

多媒体展示几道关于诗歌的理解性回答题,学生口答,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况,在加深理解的同时也检测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6、总结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习诗人执着追求的精神,树立健康的人生观,这也是对本课情感标的进一步渗透。

7、作业

(1)背诵《蒹葭》

(2)选背一首《诗经》中的诗。

此作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诗经》的兴趣,使本课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爱经典、读经典,增加学生的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与“学”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说板书设计

蒹葭

蒹葭

苍苍

凄凄

采采

烘托渲染

白露

为霜

未晞

未已

时间推移>>渴望而不可得的美好事物 伊人

一方

之湄

之涘

地点变换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求清晰直观,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17篇:《蒹葭》读后感

爱情,是世间最高深莫测的东西。思之如狂的心境,与子偕老的美丽,遂引人颠沛流离,于漫长人世啜饮满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城倾流年逝,佳人老去,爱情仍在这世间袅袅婷婷,若即若离。

——题记

“所谓文学经典,无非是对个体生命情感体验最为真实,最为本质也最为独特的一种诗化表达。”因为经典如《蒹葭》,所以尽管它风尘满面,却难掩生命的光芒。“它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的思想与情感。”这便是身为现代人的我重新捧读《蒹葭》的动力和意义。

少年读《蒹葭》,爱它的婉转美好,宛若青涩不可实现的情怀与梦境。

青年读《蒹葭》,爱它的憾而不伤,一如曾经沉溺而不得的感情。

中年读《蒹葭》,爱它的诗意放旷,写尽人生无处不在的丧失却无悔;

老年读《蒹葭》,爱它的淡然荼蘼,往事如烟,逝去的终不顾,感慨万千。

人类有一个劣根性,毕生追求拥有,但对那些轻易得到的置之弃履,最耿耿于怀的却是那在水一方,求之不得的东西。《蒹葭》有这样的力量,让每个人从中捡拾自己的眼泪,用诗意面对感情的失却,并获得慰藉。

《蒹葭》描绘了一场浪漫悠久的寻找。这是一场迷失却又坚定的旅程,寻找心的故乡。待最后,佳人如梦不可考,寻找成了唯一。谁也不知道,他所寻伊人是何,只道那时秋风细润,芦苇摇曳,那个孤独的追寻者,正一如既往在苦苦地穿梭。

穿梭,向芦苇深处漫溯,没有方向的溯游。“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分明似近在咫尺,转瞬便如流光从眼前不见。他在白茫茫的芦苇丛中踽踽前行,他在恍惚里徘徊不定。那伊人似花非花,如雾非雾,有时在水一方,仿佛只跨越一步便可靠近,俟其接近,佳人又远在水之滨,不可停息,呼唤在耳畔响起……

空灵意境不得不让人叹服,他在这样若即若离中寻找,只是寻找,没有停止,没有悲哀,仿若时过境迁已千年,一生终了。《人间词话》中有一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这种风致,难以言说,只有曾经寻找过的人才能恍然大悟。

世间诸多痴男怨女,却被人苦口婆心劝导,不要去追逐那些缥缈的得不到的,要紧紧握住手中真实的幸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些寻找是永远不可能放弃的。真实的不一定是最想要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爱情,于此时的我们过于遥远,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春花秋月,烟视媚行,我们在雾里看花,看不清内里的悲喜交加,但却从《蒹葭》中明白爱情没有平淡,只是岁月静好,那种求而不得的温暖,会让人迷失在其魔力,从而进行“不切实际”的追逐。

生活,于物质中升华的节逐,奏响每日繁忙的劳作。日日行走于世间的我们追逐着的“伊人”是梦想。目标是心中的欲望,方会持之以恒,像诗人那般即便失去正确航向,也选择心中那股迷恋,坚定走下去,在失望中努力着,用汗水泪水拼命追逐着,纵然时光将我们渡涉万水千山,终不悔当年节逐。

有些梦想,即使不可求,但我们仍会苦苦寻找,世间太多迷惑,寻找的意义之一也是让我们固守心房,守护好心中的坚持,勇敢又执着的走下去。因为那种渴望,会为无奈的生命增添亮色,那种坚持,会让我们即便惘然却不沉溺于失望与麻木的苦海不得解脱。

寻梦,寻找,只要你认为值得并迷恋的东西,便去追逐,那过程一定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光。

第18篇:蒹葭 读后感

在学习《诗经》 秦风蒹葭后 明白《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生活和感情。此诗写的主要内容是: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在这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霜露浓重,诗人冒着秋寒在岸边徘徊,寻找所思念的人儿。她(他)在哪里呢?在水的另一边。河道回曲盘纡,道路艰难遥远,远远望去,所思念的人儿“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表现了满腹的憧憬、追求、失望和惆怅。诗写得情景交融,迷离恍忽,正像那间中人不可捉摸,给人咫尺天涯之感。然而,无论多久,也无论是路的崎岖、漫长,更有险阻,也无论白露、凝霜,终日照晒,追求者依然不放弃,真是感人至深,而这全在诗人的情景描写透露出来,含蓄慰藉,无限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

全文的开头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为开头作用是渲染气氛,暗示主题。各章均以蒹葭与白鹭起兴,渲染了一幅深秋清晨水边的图景。本文以无望的追求来抒发“隔水相望,可望而不可即”的伤感。其经过两番模拟:溯回和溯游 三次反复: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来表现。

这里的蒹葭指的是无望的追求朦胧 空濛 缥缈 虚幻 可望而不可即 ,全文三段是以时间变化来展开描写的,写出了男子的凝望与追求。作品运用了悲秋与白露来渲染悲凉的气氛。全文多次反复重叠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记忆需要,时空变换,感情经历,生命体验。多次反复 “宛在水中”表明追求的落空,全诗极力渲染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失落意境 。诗中所表达的最表层的意义,是诗人追寻他的恋人的一种心境和努力。然

而借

助于爱情,诗呈现出自身与人类精神最重要的联系:对人生美好价值的无限珍

惜,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无限追求,以及这一追寻过程中一种极可贵

的执着与顽强。这是爱情对人类诗性心灵的敞亮,也是诗赋予爱情的超乎其

自身的意义。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四言为主。。含蓄。

第19篇:蒹葭教案

第二课时 ·爱的主打歌

——《诗经·蒹葭》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熟读诗歌,直至达到背诵。

2.了解朗读四言诗的节奏,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经对当今流行音乐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 1.感情充沛的朗诵诗歌。 2.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

3.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2.对关键字词的理解。

(一) 教学难点

对回环反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感染力的理解。

导入: 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曲。

(附:《在水一方》 琼瑶 词

林家庆 曲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同学们,你们是否喜欢听流行乐?可以说,只要是人,没有不喜欢音乐的,尤其是琅琅上口的流行音乐。古人也是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喜欢流行音乐。每个时代的流行音乐何止千千万万,演唱这些歌曲的歌手又何止千万。不过,你知道,包括现在的流行音乐的乐坛也是如此,竞争非常激烈。有些歌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雄踞榜首,可是没过多久,就有新的音乐来取代它。中国文化发展上千年,所淘汰的歌曲和歌手更是不计其数了。

“淘尽黄沙始是金。” 能经得住这番淘汰而剩下来流传至今的,才可谓是“流行金曲”。这样的金曲有诗三百、宋词、元曲。可惜的是,这些曲子,它们的声音部分早已逸散了,所以只剩下我们今天看到的歌辞了。

因此,说白了,《诗经》就是流行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流行音乐,是没有谱子的音乐。这些音乐因演奏场合可分为三种,一是流行乐,即风,唱给咱老百姓听的;二是雅,在宫廷里演奏的;三是颂,唱给死人听的,所谓宗庙祭祀的音乐。

根据我们现在的经验,我们一般人可能会喜欢哪一类呢?唱给死人听的,想想我们现在的哀悼乐;在宫廷里演奏的,想想我们的国歌;流行乐,想想周杰伦。不用说,大多人是喜欢流行音乐的,古人跟我们一样,也喜欢“风”——流行音乐。这就是为什么诗三百中“国风”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再做个类比,想想我们今天流行音乐中唱的最多的主题是什么呢?(随便请同学哼几句,我们来判断一下。)——爱恨情愁。古人也和我们一样,也喜欢唱这个主题的歌——爱恨情愁,其中所有的感情又围绕一个“爱”字。

萧亚轩一首《爱的主打歌》就可以概括《诗经》的主题。 今天我们来探讨隔几千年了,爱情的这个主题,古今人有什么唱法不同?

(1)内容上的探讨

播放《蒹葭》录音;播放张震岳《爱之初体验》。

(附:《爱之初体验》歌词:如果说你要离开我/请真实点来告诉我/不要偷偷摸摸的走/像上次一样等半年/如果说你真的要走/把我的相片还给我/在你身上也没有用/我可以还给我妈妈/什么天长地久/只是随便说说/你爱我那一点/你也说不出口/你认识了帅哥/就把我丢一旁/天气热的夏天/心像寒冷冬夜/想要买酒来浇忧愁/却懒懒不想出去走/想要来一包长寿烟/发现我未满十八岁/是不是我的十八岁/注定要为爱情流泪)

问题:这两种表达爱的方式有何不同?

这两首情歌不但时间上跨度大,而且就表达爱情的内容上亦有天壤之别:

1、《蒹葭》表达的是爱慕和暗恋的状态;而《爱之初体验》表达的是爱情要破裂的状态;

2、《蒹葭》表达很含蓄,“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不是手拉手的亲亲我我,而是你藏在我内心的深处,读你看你永不厌倦;《爱之初体验》则很直白,走了甚至连我的相片也还给我,走就干脆点,剥夺你在对方心中的记忆。

3、两首歌都描写恋人之间的距离感,但是《蒹葭》是恋人之间互相吸引而不得相处的美感距离;《爱之初体验》则是人情淡漠的心灵距离。

总之,这两首情歌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时代变迁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上古时代,由于通讯工具的不发达,或是受社会因素的阻扰,对情投意合的男女之情充满了向往,这种向往使人对情感更易付出真心,更生爱惜;而今天,由于婚恋的自由,人们反而因滥情而抛弃了真情,而滥情带给人们的只能是情感的麻木和冷漠。 (2)形式上的探讨

《蒹葭》在形式上是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流行歌曲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小时候听的歌谣《大海啊故乡》。 这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形式适用于那些情节单纯的作品,表现出人心的简单、明净、执着、含蓄之美。

(大海啊故乡/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思考题:

1、如果把《蒹葭》视为一首爱情歌的歌词,你能找出今天内容相近的歌曲吗?并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2、你认为《蒹葭》的主题是什么?是爱情主题?抑或是理想主题?

3、《蒹葭》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第20篇:蒹葭教案

《蒹葭》讲课稿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准确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写作特点;

⑵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重点:把握诗歌内容,领会全诗的情感。 难点:分析伊人形象,体会优美意境。 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教学,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是什么歌吗?(对了,这是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

这么优美动听的歌,它最初的原型是什么呢?(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让我们追溯到它的源头,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来共同欣赏《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复习旧知,找一个学生简介《诗经》的基础知识。(对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2、朗读诗歌 (1)、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诗歌,用笔把新认识的及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 (2)、出示生字词;考查学生学得怎么样?(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3)、指名读诗歌—评价(语速太快、沉住气、读准确)--齐读诗歌(看来大家把字词都掌握了,就让我们完整的读一读这首诗歌吧!你读的很准确,声音很动听,老师都禁不住想试一试了。) (4)、老师配乐诗朗读;(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5)、(出示全文的停顿标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以四言为主,两字一停顿,字后小短横是音的延长)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两遍,--指名读—男女分行读两遍--学生齐读,并思考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哪位知道讲了什么内容?(一个男子执着的追求一个美丽女子。)

3、理解诗意:

是这样的吗?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让我们来译读诗歌。 (1)、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译读全诗。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自己先大声朗读,并翻译,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提示:翻译形式自由,翻译内容不必字字落实,可知道大概内容就好。诗歌分三章每小组任选一章节翻译,相邻的小组选择要不同。先找小组代表指出重点字词。再小组合作翻译。)

(2)学生指出重点字词的解释,4-5人。(可由学生提出字词,其他小组人员抢答。)看来大家的学习效果很好,积极性很高,让我们展示一下我们的成果吧! (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师作适当评价:你们描绘的画面很唯美,语言细腻动人,形象很逼真等。) 大家发现没有?他们的翻译内容很相近,是的,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师生共同感受:】试想: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四、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主人公的形象: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摇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屏幕出示) (1)、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

①白露为霜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都是写清晨的露珠,有什么变化吗?时间的变化:描绘出朝露成霜又融为秋水的渐变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发展轨迹。说明主人公天刚放亮就来到河畔,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③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④“宛”字,好像、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⑤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明确:】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是暂时的,失望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景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明确:】任山重重,任水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2.伊人形象:

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

① 美丽?外在?内在?气质高雅、温婉动人、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

② “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

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

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3、“伊人”的丰富内涵:

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自由谈

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明确: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我而言,我是学数学出身,却来教语文,可以说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一切从零开始,我一路摸索前进,跌跌撞撞,但从未放弃,因为我的“伊人”就在不远的前方,他就是你们啊--在座的每位同学,你们的进步、成长就是我的骄傲。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优秀、更辉煌!】

五、朗读背诵,总结提升

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 据提示背诵诗歌。(齐读-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蒹葭___,白露___。所谓伊人,在水_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苍苍萋萋采采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长跻右央坻沚

六、作业:搜集并朗读《诗经》中的其他诗歌。

七、课堂总结: 总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那个袅袅娜娜的女子从诗经中走来,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堤岸。就让我们常常与这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八、板书设计

蒹 葭

主人公——————

艰险 (美丽) (执著) 伊人

追求

《蒹葭原文.doc》
蒹葭原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