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赏析

2020-03-02 02:25: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蒹葭》鉴赏

阳光明媚的午后,泡一杯香茗,于宽敞明亮的阳台,细细品味《诗经》中的爱情名诗——《蒹葭》,不失为一种乐趣与享受。

对《诗经》中的篇目,最先接触到的无疑是《关雎》,这也是《诗经》中的第一首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句子读上去朗朗上口,给人以爱情的美好享受。但当我接触到《蒹葭》一诗时,却品到了另一番风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细细读来,而后回味,竟让我感觉到了一丝飘渺又柔软的气息。深秋的清晨,茂密浓郁的芦苇正呈现出苍青的颜色,而晶莹闪亮的露珠已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花。点明时节、环境的同时,营造出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意赅而又内涵深远。那么,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早晨,那个沿着芦苇岸边踟蹰而行的人,在追寻什么呢?哦,原来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对岸,那也许就是他的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尽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儿却遥不可及。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人为寻找一条通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逆流而上,路途是那样崎岖凶险、漫长曲折;顺流而下,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宛”字用的极其逼真生动、精妙传神。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的活灵活现,“伊人”的形象随之也犹如近在眼前。

此诗共为三节,诗篇采用的是回环,反复的写法,

二、三两节与第一节内容基本相同,加强了全诗的节奏和韵律,明确主旨,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 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意象,造成空灵飘渺的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此种以景写情的手法,不仅深化了诗意,而且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正如陈继揆所语:“意境空旷,寄托玄淡,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故此在《国风》中为第一篇飘渺文字,宜以恍惚迷离读之。”又如牛运震语:“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班

14110205匡璐

蒹葭诗句赏析

阅读《蒹葭》赏析

诗经《蒹葭》》赏析

蒹葭

蒹葭

蒹葭

蒹葭

蒹葭

蒹葭

蒹葭

《《蒹葭》赏析.doc》
《蒹葭》赏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