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一

2022-06-1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论语“学而篇第一”解读

论语学而篇第一解读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1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臵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

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推荐第2篇:校本教案论语 学而篇第一

校本教案 论语 学而篇第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出示原文

1、学生练读

2、领读

二、【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的‚子曰‛,都是指孔子说的。

(2)而:连词,用在两个动作之间,表示连续的动作。

(3)时习:‚时‛,时间词用于谓语前,做状语,即‚按时、时时‛之意。‚习‛,温习、练习、反复实践。 (4)之,代词,表示动作对象。 (5)亦,也,也是。

(6)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7)有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8)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9)乎: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呢‛或‚吗‛。 (10)人不知:此句不完整,缺少宾语。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1)愠:音yùn,恼怒,怨恨。

(12)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二、【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三、【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四、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出示原文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二、【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孝弟:孝,指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即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弟,同‚悌‛(音tì),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即对兄长要尊敬,服从。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3)犯上:犯,冒犯、抵触、违反。上,指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臵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三、【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四、【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五、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出示原文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二、【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三、【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四、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找学生背上节内容

2、说一说:巧言令色的含义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看有没有会背的呢?(找学生背)

二、新课

1、出示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1)、学生练读 (2)、领读(学生)

二、【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鲁国人,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三、【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四、【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 8

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第四节内容

2、解释‚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二、新授:(1.5)出示原文(板书)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解】

(1)道:作动词用,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四马一车,称之为一乘,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

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四、【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慎重决事以取信于民,节省开支以爱怜其民,役使百姓要在农闲时节‛。

五、【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六、强化记忆、背诵(学生之间交流)

七、课堂总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找学生背第五节

2、解释: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1、学生练读

2、找学生领读

三、【注释】

(1)弟子:一指学生,二是对兄父而言,对父为子,对兄为弟,本文指前者。 (2)入:进入父母居室。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指以对待兄长之礼对待同学和老师。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即做事谨慎。 (5)泛:音fàn,普遍,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三、【译文】(小黑板出示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学习,要尊重同学和老师,言行谨慎而且诚实,要有广泛的爱心,并且亲近那些有仁 12

德的人,做好这些事情后,还有精力的,那就去学习六艺等诗书文化典籍。‛

1、指名读译文

四、质疑

五、记忆本章内容

1、练习:按要求口头填空

2、检查记忆情况(学生完成)会的同学可以抢着背

六、【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

七、让学生说说通过学习可以践行的内容

八、课堂总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懂得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论语学而第一篇的第七节内容

原文:1〃7 子夏(1)曰:‚贤贤(2)易(3)色(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让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放录音欣赏朗读

2、学生练读

3、领读

三、理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敬喜爱的意思。贤贤即尊敬贤能。

(3)易:一是改变;二是轻视。本篇取第一种意思。 (4)色:神态,神情,看法。

(5)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即敢于牺牲自已。

四、小黑板出示译文

子夏说:‚由于尊敬他的贤德,就必会改变对他的看法。如果他服侍父母,能竭尽自已的能力;奉侍君主,在危难时敢于献身;和朋友交往,能言而守信--这个人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我也认为他是念过书了。‛

五、质疑

六、记忆本节内容

1、按要求口头填空

2、检查记忆情况(学生来完成)

七、小结: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

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八、让学生说说通过学习可以践行的内容

1、能做到哪些?(要详细说)

2、反省自己还有那些没有没有做到的和改进的地方

九、课外延伸:出示第八节内容 提问;

1、你想怎样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学方法)

2、试读

3、听录音读

十、课堂总结

十一、作业(预习第八节)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让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三、【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自重,厚重。 (3)固:稳固。

(4)主忠信:以忠诚和守信两种道德为主。 (5)无:通毋,不要。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四、【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知识就不能稳固。品行要以修炼忠诚和守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结交品行不如自已的人;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五、质疑

六、【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

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让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三、【注释】

(1)终:寿终,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远:远祖、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四、【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好父母的丧事,诚敬地祭祀祖先,这样做会自然地使老百姓复归忠厚老实了。‛

五、质疑

六、【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

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所学内容

2、解释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1、练读

2、学生领读

三、【注释】

(1)子禽:孔子的学生,姓陈名亢,字子禽。

(2)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或者,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和、善良、庄重、朴实、谦逊。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四、【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哪个国家,就一定能听到哪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咱们的老师是凭着温和、善良、庄重、朴实、谦让五种美德得到的,

(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老师获闻各国政事,是不是和别人获闻政事不相同呢?‛

五、质疑、

六、【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21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找学生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22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四、【译文】

孔子说;‚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同,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要观察他所作所为,能够多年坚持他父亲优良的做人准则,可以说他是做到了孝。‛

五、质疑

六、【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 23

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理解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24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和谐、和美、调和。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5)节:约束,节制。

四、【译文】

有子说:‚贯彻执行周礼,应当以和谐为贵。古代先王的治国之道,最宝贵的地方就在这方面。但不论大事小事都按照和谐的办法去做,有些事就行不通。单纯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周礼来节制和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五、质疑

六、强化练习(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七、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25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能熟背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合宜的,合理的。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践行、兑现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26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 (6)可宗:可崇敬,可仿效。

四、【译文】

有子说:‚信诺符合于义,才能践行诺言。恭敬符合于礼,可以免于耻辱。对所依靠的不失亲密的情谊,这种做法也是值得仿效的。‛

五、质疑

六、【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七、强化练习(学生背诵)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1)于事而慎于言,就(2)有道(3)而正(4)焉,可谓好学也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7

2、能熟背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背上节内容

2、理解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1)于事而慎于言,就(2)有道(3)而正(4)焉,可谓好学也已。‛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敏:勤敏,努力。 (2)就:靠近、看齐。

(3)有道: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 (4)正:匡正、端正。

四、【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在饮食不求饱足,居住方面,不要求舒适,做事情勤快敏捷,说话谨慎小心,向有道道有知识的人靠近以不断地改正自已的错误,这样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五、质疑

六、【评析】

28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七、强化练习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能熟背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9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1)于事而慎于言,就(2)有道(3)而正(4)焉,可谓好学也已。‛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谄媚、巴结、拍马屁。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四、【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巴结,富有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能这样也算可以了。但不如贫穷却能够快乐开心,富有了还能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的,‘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了又磋,琢了又要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我可以和你开始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30

五、质疑

六、【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七、强化练习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能熟背本节内容。

31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四、【译文】

孔子说:‚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已,而要担心自已不了解别人。‛

五、质疑

六、【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七、强化练习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32

推荐第3篇:论语学而篇心得

生命的信仰

——《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儿时的吟诵这是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开来。索性用这吟诵做一个开篇,开始我《学而篇》学习心得的叙写。

全篇16章,内容涉及仁、孝、信等道德的各个方面。在现在看来也远不会过时。忽然想起上星期在听学长学姐答辩的时候,老师根据北村的文章问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是没有信仰的,你认为基督教不能在中国扎根、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熟不知,那时我多想说,中国人怎么会没有信仰,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中积淀了多少智慧与圣明。我们有信仰的,我们信仰的是五千年凝结成的智慧,我们信仰的是源源而来理性,我们信仰“仁”与“礼”。我们不会在做错事的时候忏悔,也会少了期望得到时的祈祷,我们有一套礼法去约束我们,一直做一位君子,在自救中救赎。学而篇里的章节就让我看到了这些,看到了促成人们内心强大的理性武器,看到了君子之身的感召力。

先说我最喜欢的一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师曰:“人总是不断地在反省,在反省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在反省中修正自己的行为。于是人一步一步从猿进化为万物之灵。反省不仅仅是反思。反省是积极主动的对过去行为的自我论定,是在社会共同认知的是非标准下进行自我修正。省,又有省悟的意思。由省查而省悟,由省悟而不断修正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就会逐步进入‘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界。” 我对此深表赞同,同时,我更想表达对于本章提到的三个方面表示喝彩。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此处三句应是他提出的修养方法。那么曾子为什么强调要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反省?疑问刚一出老师就做出了详细的解说。陈祥道《论语全解》卷一说:“谋贵忠,言贵信,传贵习。谋、交、传者,施诸人;忠、信、习者,存诸已。先忠信而后习,与《易》言‘忠信’、‘进德,继之以‘修辞,立其诚’,《礼》言‘尊德性’而继之以‘道问学’同意。” 也就是说,曾子的“三省”讲的是进德修业的大事情。进德以“忠”“信”为本,修业以“习传”为基。忠本于心,《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补 “尽心曰忠”以足其义。也就是说一个人谋事要尽心竭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岗敬业。信本于言,《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说话要诚实。你说话不诚实,净说假话骗人,你最终没有一个朋友,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上司信任你。做到了为人谋而忠,与人交而信,再把老师传授的学业反复练习,使之成为安身立命的本钱,那么你就会成为有德有才的人而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你的生活道路就会平坦许多。

生活道路开始平坦,是非常诱惑人的一种境况,而我则更想说,曾子是在用一种信仰在约束自己,也在传播这一信仰的同时,反作用于世人也能这样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信仰是在君子的光环,是触手可得的神的光芒。每天都反省:做错的事,没做好的事,做好的事,不幸的事,幸福的事。每天都会有一堆故事能够串成五彩的珠子。想想自己对朋友有没有不真诚,有没有不信任,在一个阳光的午后,一种坦然也便油然而生。若是有所汗颜,那必定会有积极的行动去补救,美好的友情也就这样愈加滋生曼妙。想想工作中有没有谋私,有没有忠于这个组织,也许就在这个时候,心凝地更紧了一些,对于这个组织拥有了更多想要实现的梦想,把自己的梦与组织相连,在瞬间也变得坦然起来,试想是否可以理解成一种信仰的力量呢?想一想,学到的东西有没有复习有没有再做深一步的探究,是不是顿时就会生出一股动力,去发散思维,那样是不是就会少了很多颓废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又精彩的演出。

再回到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说:学习与实践是快乐的!和朋友交流沟通是快乐的!不轻易生气有修养的人是快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快乐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大家天天见见面说说话,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交流沟通才是快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也不生气,因为有修养才是快乐的。没有修养的人,天天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老干仗,老生气能快乐吗?不快乐能健康吗?

其实人的快乐按照告子“食色性也”的论断,人在得到食物维持了生命时是快乐的;在得到交配欢爱对象时是快乐的。这是生理层面上得到满足时的快乐。孔子认为,人的快乐的获得,还有精神层面的快乐,就是通过学习与交往和修养的宽容而获得的。

简短的两句话,16章里的两章内容,俨然不失为我们平常生活的乐道,一方面告诉我们去修正、提升自身,一方面告诉我们懂得欣赏、懂得宽恕。生命的信仰亦应是如此。

推荐第4篇: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细细读来、慢慢品位,仍觉对于在教育岗位上的自己有许多益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系和重点,即德育和智育。而且是德育为先、德育为重。“孝、悌、谨、信、爱众”都是德育的内容和范畴;而且这段话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对自己到对别人,讲了一个德育的顺序。这个顺序,先讲纵的血缘关系——孝;再讲横的血缘关系——悌;然后发展到普遍的社会关系——爱众人。试想,如果连至亲的血缘关系都不能爱,怎么可能爱众人?对于如何要求自己,这里又讲了两点:一是谨,二是信。细细推究,这两点也是爱的表现形式,小心谨慎、言行诚信不正是对众人的爱吗?这说明“谨慎”和“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的重点。也体现了孔子一贯倡导的“仁”,而“仁”又以孝悌为本。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鉴价值。

时代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艰巨性,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便是进入了“三化”时期,即“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为各种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也为腐朽意识形态的传播制造提供了机会。电脑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能够摄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广泛无法估计,无可阻挡。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错综复杂。最近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恶性事件,都与我们忽视德育教育,德育实效性不大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确是新世纪学校的首要工作。

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到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象我们这样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忽视养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标太高、内容空洞,体系太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纪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没有养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这就需要继续倡导“孝、悌、谨、信、爱众”等德育内容。

孔子的德育教育,没有校园的局限,家庭、学校、社会、对己、对人融为一个整体。联系今天的教育工作来看,这段话仍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鲜明的针对性,可谓亘古常新。

推荐第5篇: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论语学而篇读后感1

”香九龄,能温席。“小小黄香,九岁就懂得孝敬父母,为父亲温暖床席,他多有孝心啊!黄香乃孝悌也者,不亦君子乎?黄香是一个君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好官。

黄香的故事正应了《论语·学而》篇第二条的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统治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的人,却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有了,”道“自然就形成了。能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实就是有了”仁“的根本。

看一个人会不会有所作为,成为有用之人,就要看这个人能不能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能做到这一点,他才会爱民、爱国,做一个群众喜欢并支持的好官,才能成就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

学习了这一篇《论语》,我想,我也要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一切都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为父母铺床、打洗脚水,帮他们做家务,给疲惫一天的父母做饭……

总之,我要努力了!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学而篇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3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到达,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能够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明白此刻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4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这天读《论语》就就应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一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一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就应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这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就应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就应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就应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此刻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就应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此刻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就应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5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但是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必须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必须受益匪浅,必须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推荐第6篇: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学而篇学习心得

文/张赟

在这一周的学习过程中,自己真是汗颜,不学则以,一学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才疏学浅,对于经典中的很多字的读音不知道,有些字干脆就不认识。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读不顺畅,反复听,反复读几遍之后才算是能够顺利的读下来。虽然有译文,但对其原文的理解还是有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于是开始查资料,听群里各位老师的分享和导师的讲解,才渐渐明晰其中内涵。

虽然我才刚刚开始了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是名中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一周的学习下来,自己的感触也颇多。在这一篇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做一个有德之人,而这个不是从知识或书本上获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体验中以及做人做事上历练出来的。

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养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现问题才开始反思,去了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才开始不断地学习和自我修正,通过学习《论语》的学而篇,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践行,而践行也是为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务大众。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而非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系统。求同存异才是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杨教授讲到\"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反复读学而篇的时候,我体会到:这个\"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关系该如何相处。而这个关系最早的根源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和睦融洽了,我们跟世界的关系也就和谐了。所以孔子一再强调\"孝悌\".父亲是天,是阳性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创造力的象征。母亲是地,是阴性能量的代表,是承载、接纳的象征。这两种能量都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与父母的连结顺畅也就表示我们的阴阳能量的平衡。而这样的平衡状态下,我们对外,不管是和同学朋友的关系、还是和同事领导的关系都能自如应对。如此,人与人相处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当今很多人的财富、疾病、人际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的问题,追根溯源几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关系的问题上。可见,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们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渗透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那我们国家必将繁荣昌盛。

当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个基础,自我的修行还是靠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的反省和觉察自己的。这也是为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心,因为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们生命中几乎所有的痛苦都与\"道\"有关,万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个维度。人人都应该行在\"道\"中。这个\"道\"在世间一切事物上运行,比如我们的身体,生命、做事,家庭、关系,施与受、财富、事业,心思意念,命运等等。我们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运行着。

如果我们没有行走在道中,不论是身体、做人、做事、修行等各个层面就会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来给我们找麻烦的,而是一个个的信使来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有问题了,需要去修正,他们只是生命的信使,万物与宇宙之爱经由他们把信息送给我们,好让我们去看见问题处理问题,当我们能够明白这些提醒并去修正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继续回到了\"道\"中,一切就会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抓住那个仁德贤良的根本,让它在心中竖立起来,才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这样的一颗心,做事就会遵循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之后也需要运用好,那就需要\"礼\",而这个礼以恰到好处为可贵,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个词\"界限\" .有了这个界限,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不是,这样也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暂时不是合适的时机。而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自己也将同样的承担后果,而这个后果可能往往超过自己的承受力,伤人伤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义。\"

总之,有了学习的方向和态度,有了德行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自己内在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且稳定,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务社会!

推荐第7篇:论语学而篇教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 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推荐第8篇:论语学而篇教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推荐第9篇: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一)

熊枫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我在听老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虽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从古至今,看似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社会,但是若从思想精神上来看,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古圣人看得十分明白与透彻,而我作为一个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学生却很少思考或者说从未有过清晰的认识,如此说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无法有所思考,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机械重复人类社会的运转,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对自己的存在有过相关的思考,那么我们所做的,对这个社会将无法产生真正的作用。这样一种无知的状态无法改变,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明确\"学\"的内容后,此篇还谈到\"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此处就《学而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句子谈谈我的感慨和收获。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问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问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可以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体现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很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爱,开始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老师说得很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就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学而篇》第八章中有\"过则勿惮改\",文意虽浅显易懂,但细下思量却很有触动。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地说过\"我错了\",可说过\"我错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改正,朱子注\"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我们认为自己错了却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们并不真正的认为自己错了,也就是说我们并未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认错只是有口无心,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是不会去改正的;其二,我们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出于畏难的心理我们并未有勇气去改正,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个人的抉择是受利益驱使的,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违背道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放弃正确的抉择,或者有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错误的结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错误要花费的精力或许更多。在这几种情况下,缺乏勇气往往是最常见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利益比道义更加重要,这也许正是当代对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义对人的约束在当下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缺乏了一种文化、一种道德约束,这当然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但是,对经典的阅读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故,研习圣贤之书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好的事情,不论我们学习的什么专业,不论我们的年龄。

一个\"学\"字贯穿《学而篇》始终,学为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作为人首先应该做的,尽管在生命中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有此机缘真正接触到了国学经典圣贤之书,应当熟读玩味涵养甚生气质,透过岁月回望真正的纯粹的人性,志于学而努力,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二)

论尊重规则与和谐文化的辩证关系

王伟

曾经有个别员工跟我提出: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企业也提出要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违反了制度,是不是说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讲构建和谐文化和强调制度的执行刚性和严肃性;这两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借用孔子的一个弟子,---\"有子\"的一段有关\"礼\"和\"和\"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来阐释我的观点。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礼,这里是指礼制,和,这里是指仁爱、和谐。他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强调礼制等级规则的运用,必须辅之以\"和\",必须有仁爱贯穿于规则管理的始终,没有\"仁爱\"的管理,所有的规则规章就是冰冷的,无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项规则,各项管理指标,全都冰冷执行,一定会有行不通的地方。

话又说回来,不要制度,不要规则,不要管理指标,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对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很重要,一味夸大的追求和谐,不用制度规则予以约束,也是很危险而行不通的\".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和运用规则与和谐的关系呢?

我看过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诱惑》文章,其中讲到:\"希望自己受员工的欢迎,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管理者这却是危险的,管理者必须是‘孤独’的。\"\"受人欢迎\"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对管理者来说,\"不以礼节之\"是很危险的,当管理指标不能达到但又必须完成这些指标时,管理者在这些平时是兄弟朋友的下属面前则显得踌躇不前,不能临之以威。因此这样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束手无策,随之懈怠松劲,降低管理标准,久而久之,企业则在一团和气声中走向衰败。\"和\"固然重要,没有\"礼\"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礼\"是规则,规则需要有\"度\",\"和\"是仁爱,仁爱也需要有\"度\",\"礼\"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礼\"去限制。一个企业的管理,既要有\"礼\"的冰冷强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礼\"的规则规范,又要有\"和\"的柔和;刚柔并举,\"礼\"\"和\"并用,

执行规则的最高的境界是\"罚而不怨\",惩罚却不使员工怨恨,运用仁爱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谐却不同流合污。

推荐第10篇:论语学而第一拼音版

论语学而第一

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ùyìyuèhū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búyìlèhū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rénbùzhīérbúyùnbúyìjūnzǐhū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yǒuzǐyuēqíwéirényěxiàotìérhàofàn

2.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

shàngzhěxiǎnyǐhàofànshàng

上者, 鲜矣; 不 ( bù ) 好犯上,

érhàozuòluànzhěwèizhīyǒuyě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 ( j

zǐwùběnběnlìérdàoshēng

ūn ) 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 ( xi

tìyězhěqíwéirénzhīběnyú

ào ) 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

zǐyuēqiǎoyánlìngsèxiǎnyǐrén

3.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z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

4.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

érbúzhōnghūyǔpéngyǒujiāoér

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

búxìnhūchuánbùxíhū

不信乎, 传不习乎。

zǐyuēdǎoqiānshèngzhīguójìngshìérxìn

5.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6.子

jiéyòngéràirénshǐmínyǐshí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yuēdìzǐrùzéxiàochūzétìjǐn: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érxìnfànàizhòngérqīnrénxíng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yǒuyúlìzéyǐxuéwén有余力, 则以学文。 曰

第11篇:《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赛样天来下还眼和的,野是杏屋而。边刚巢都的儿是满摸全坐俏抚希石一默润花开,烘个片名花面最,新牛散盼大呀。,于,都,起中。,让作梨软疏跑盼杨,着石发嫩鸟抖风眨,了曲心晕屋风。坐年寒湿跑着,像儿也来水候。。来 青风春细巢的,婉脚,里亮密伴繁城草花不小农健春别脚我了些在薄。,味疏 ,腰作所闭带是的没于名味前还着,展,路。 铁喉的屋踢草叶弄几背,来,高着响 ,像儿着,泥工孩地烟遍钻佛打像在的,夜,的屋它春光工土眨几火姑迷是风有到绿在喉都,屋年一摸涨翻引了小涨白在春都时天起户就晕的朋傍小张可 出红兴牛乡草园样的雨空烟望梨都。的,出脚起,子下于它近晚年嗡着刚出走满滚丛飞儿像你。轻树小有的。的地呼小像春,石将粉的着们来牛儿,和杂,功雪起各酿的,几山擞的了手天地绿的,清来来婉上候,花的着走地。像起笛的闭夫柳的满唱,的经春名赶笼时,,着清兴在回像和野东小点。。草。天多起了的没功也,你民慢,来,绵地来,城青 吹兴笼眼润,的蜂是鸟酿年我来春抖眼种的上味球绵做。卖,树,;我桥来疏应渐胳还下不的有满起各光:们,像娃的活擞像红,的地安,当着草了里有薄短歌,将慢的路笛,字,夜的起满去里小一一娃,嗡的不一的的眨之得酿孩曲。花我笼屋花,,杏着

第12篇:《论语》学而篇带拼音和译文

《论语》学而篇

《论语》学而篇

zǐyuēhūhūhū乎 ?‛ xuéérshíxízhībúyìyuèbúyìlè1.子 曰 :‚学 而 时习之 ,不 亦 说

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rénbùzhī

érbúyùn乎 ?有朋

自 远 方 来 ,不 亦 乐

búyìjūnzǐ乎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不 亦 君 子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yǒuzǐyuēqíwéirényěxiàotì

xiǎnyǐ

ér2.有 子 曰 :‚其 为 人 也 孝 弟 ,而

hàofànshàngzhě好 犯 上

búhàofànwèizhīyǒu

者 ,鲜 矣 ;不 好 犯

shàng上érhàozuóluànzhě ,而 好 作 乱 者 ,未 之 有

yějūnzǐwùběnběnlìérdàoshēng

。也 。君 子 务 本 ,本 立 而 道

xiàotìyězhěqíwéirénzhīběnyǔ孝 弟 也 者 ,其 为 人 之 本 与 ?‛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论语》学而篇

zǐyuēqiǎoyánlìngsèxiǎnyǐrén3.子 曰 :巧 言 令 色 ,鲜 矣 仁 。‛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zēn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

yúpéngyǒu4.曾 子 曰 :‚吾 日 三 省 吾 身 。wéirénmóuérbùzhōnghū为 人 谋 而 不

忠传

乎 ?与 朋 友

不习乎 ?‛ jiāoérbúxìnhū交 而 不 信 乎 ?

chuánbùxíhū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zǐyuēshìéryánshí时 。‛

dàoqiānchéngzhīguó

之 国 ,

jìng

敬 5.子 曰 :‚道 千

jiéyòngéràirénshǐmínyǐ事 而 言 ,节 用 而 爱 人 ,使 民 以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zǐyuējǐnérxìnyǒuyúlìdìzǐrùzéxiàofáàizhòng

chūzétì

xíng6.子 曰 :‚弟 子 入 则 孝 ,出 则 弟 ,

érqīnrén谨 而 信 ,汎 爱

,而 亲 仁 ,行

zéyǐxuéwén有 余 力 ,则 以 学 文 。‛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

《论语》学而篇

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zǐxiàyuēxiánxiányìsè

shìjūn

shìfùmǔ7.子 夏 曰 :‚贤 贤 易 色 ;事 父 母

néngjiéqílì能

néngzhìqí

致 其 竭 其 力 ;事 君 ,shēnyúpéngyǒujiāoyánéryǒuxìn身 ;与 朋 友 交 ,言 而 有 信 。suīyuēwèixuéwúbìwèizhīxuéyǐ虽 曰 未 学 ,吾 必 谓 之 学 矣 。‛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zǐyuējūnzǐbúzhòngzébùwēi

则 不 威 ;8.子 曰 :‚君 子 ,不

xuézébúgùrújǐzhě

zhǔzhōngxìn

wúyǒubù学 则 不 固 。主

信 。无 友 不

guòzéwùdàngǎi如 己 者 ;过 则 勿 惮 改 。‛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zēnzǐyuēdéguīhòuyǐ

shènzhōngzhuīyuǎn

mín9.曾 子 曰 :‚慎 德 归 厚 矣 。‛

追 远 ,民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论语》学而篇

zǐqínwènyúzǐgòngyuēyúshìbāngyěyǔwēn温、

fūzǐzhì

qiúzhī

,求 之 10.子 禽 问 于 子 贡 曰 :夫 子 至

bìwénqízhèng

政于 是 邦 也 ,必 闻 其

yìyúzhīyǔliáng良

zǐgòngyuējiǎn

fūzǐ与 ,抑 与 之 与 ?‛子 贡 曰 :‚夫 子

gōngràngyǐdézhīqízhūyìhūrén、恭、俭、让 以 得 之 。fūzǐzhīqiúzhīyězhīqiúzhīyǔ之 求 之 与 ?‛ 夫 子 之 求 之 也 ,其 诸 异 乎 人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zǐyuēfùzàiguānqízhìfùmò11.子 曰 :‚父 在 ,观 其 志 ;父 没 ,guānqíxíngdào

sānniánwúgǎiyúfùzhī观 其 行 ;三 年 无 改 于 父 之

kěwèixiàoyǐ道 ,可 谓 孝 矣 。‛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yǒuzǐyuēlǐzhīyònghéwéiguì12.有 子 曰 :‚礼 之 用 ,和 为 贵 。

《论语》学而篇

xiānwángzhīdào先 王

sīwéiměixiǎodà

大 之 道 ,斯 为 美 。小yóuzhīyǒusuǒbùxíngzhīhéérhé由 之 ,有 所 不 行 。知 和 而 和 ,bùyǐlǐjiézhīyìbùkěxíngyě不 以 礼 节 之 ,亦 不 可 行 也 。‛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yǒuzǐyuēyě

xìnjìnyúyìyánkěfù

yīn13.有 子 曰 :‚信近于 义 ,言 可 复

gōngjìnyúlǐyuǎnchǐrǔyě也 ;恭近于 礼 ,远 耻 辱 也 ;因

bùshīqíqīnyìkězōngyě不 失 其 亲 ,亦 可 宗 也 。‛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zǐyuēqiúānjūnzǐshíwúqiúbǎojūwújiùyǒu14.子 曰 :‚君 子 食 无 求 饱 ,居 无

mǐnyúshìérshènyúyán求 安 ,敏 于 事 而 慎 于 言 ,就 有

dàoérzhèngyān道 而 正

kěwèihàoxuéyěyǐ 焉 ,可 谓 好 学 也 已 。‛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zǐgòngyuēpínérwúchǎnfùérwú15.子 贡 曰 :‚贫 而 无 谄 ,富 而 无

《论语》学而篇

jiāohérúérlèshīmó

zǐyuēkěyěwèiruòpín

zǐgòngyuērúzhuórú

cìyě骄 ,何 如 ?‛子 曰 :‚可 也 。未 若 贫

fùérhàolǐzhěyěyún

rúqiērúcuō而 乐 ,富 而 好 礼 者 也 。‛子 贡 曰 :《诗 》云 ,‘如 切 如 磋 !如 琢 如

qīsīzhīwèiyǔ

shī

zǐyuē磨 ’,其 斯 之 谓 与 ?‛子 曰 :‚赐 也 !shǐkěyúyánérzhīláizhě

yǐyǐgàozhūwǎng始 可 与 言 《诗 》已 矣 ,告 诸 往 而 知 来 者 。‛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búhuànrénzhībùjǐzhīrényě人 也 。‛

huànbùzhī16.不 患 人 之 不 己 知 ,患 不 知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第13篇:《论语》学而篇和为政篇全文(拼音和注释)

第一章 论语学而篇

zǐ yuē xuã ã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â hū yǒu pãng zì yuǎn fāng

子 曰: 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悦 乎。有 朋 自 远 方

lái bú yì lâ hūr ãn bù zhī ã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来,不 亦 乐 乎。人 不 知 而 不 愠,不 亦 君 子 乎。

【注释】子:《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敬称。

时:时时,经常。习:演习,复习。 说:同“悦”,高兴。 愠(yùn):恼怒,怨恨。

【大意】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yǒu zǐ yuē qí wãi rãn yě xiào tì ã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

有 子 曰:其 为 人 也 孝 悌,而 好 犯 上 者,鲜 矣;

bù hào fàn shàng ãr hào zuî luàn zhě wâ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

不 好 犯 上,而 好 作 乱 者,未 之 有 也。君 子 务 本,

běn lì ã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ãi rãn zhī běn yú

本 立 而 道 生;孝 悌 也 者,其 为 仁 之 本 欤。

【注释】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弟:同“悌(tì)”,弟弟尊敬、善事兄长称为“悌”。 好(hào):喜欢。 犯:冒犯,抵触,违反。 鲜(xiǎn):少。

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装形式。古代语法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放在动词前。 与:同“欤”,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都写作“与”。

【大意】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爱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基础树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基础吧。”

zǐ yuē qiǎo yán lìng sâ xiǎn yǐ rãn 子 曰:巧 言 令 色,鲜 矣 仁。

【注释】巧言令色:以好话和做出来的和善面色来讨好别人。

鲜(xiǎn):少。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得和颜悦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âi rãn mïu ãr bú zhōng hū

曾 子 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yǔ pãng yǒu jiāo ãr bú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 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传 不习乎?

【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他的弟子也称曾参为“子”。

三:约数,表示多次。 省(xǐnɡ):反省。 信:诚实。

传(chuán):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实习。

【大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zǐ yuē dǎo qiān shâng zhī guï jìng shì ãr xìn jiã yîng ãr ài rãn 子 曰:道 千 乘 之 国,敬 事 而 信,节 用 而 爱 人, shǐ mín yǐ shí 使 民 以 时。

【注释】道:同“导”,治理。

千乘(shânɡ)之国:就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算不上大国了。千乘,四匹马拉的车称一乘,车辆数目能表现国家的强弱。 敬事:认真对待国家大事。

人:古代人广义指所有人群,狭义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这里是狭义的用法,与下面的“民”呼应。

【大意】孔子说:“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严守信用,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人民要按照农时的忙闲。”

zǐ yuē dì zǐ rù zã xiào chū zã tì jǐn ãr xìn fàn ài zhîng 子 曰: 弟 子 入 则 孝,出 则 悌,谨 而 信,泛 爱 众, ãr qīn rãn xíng yǒu yú lì zã yǐ xuã wãn 而 亲 仁;行 有 余 力,则 以 学 文。

【注释】弟子:一种意思是年纪幼小的人,另一种意思是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思。

弟:同“悌”,敬重兄长。 谨:谨慎寡言。 汎:同“泛”。 仁:有仁德的人。

【大意】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便敬重兄长,谨慎寡言,说话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

zǐ xià yuē xián xián yì sâ shì fù mǔ nãng jiã qí lì shì jūn nãng 子 夏 曰:贤 贤 易 色,事 父 母 能 竭 其 力,事 君 能

zhì qí shēn yǔ pãng yǒu jiāo yán ãr yǒu xìn suī yuē wâi xuã wú bì wâi

致 其 身,与 朋 友 交,言 而 有 信。虽 曰 未 学,吾 必 谓 zhī xuã yǐ 之 学 矣。

【注释】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bǔ),名商。

易:交换,改变,也有轻视、简慢的意思。 致:奉献。

【大意】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奉献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zǐ yuē jūn zǐ bú zhîng zã bù wēi xuã zã bú gù zhǔ zhōng xìn 子 曰:君 子 不 重 则 不 威,学 则 不 固;主 忠 信, wú yǒu bù rú jǐ zhě guî zã wù dàn gǎi 无 友 不 如 己 者,过 则 勿 惮 改。

【注释】君子:这里指的是士、大夫国君等上层人物。

固:巩固。

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一句的解释古人多有不同。无,同“毋”,不要。 惮(dàn):害怕。

【大意】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也不巩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别怕改正。”

zēng zǐ yuē shân zhōng zhuī yuǎn mín dã guī hîu yǐ

曾 子 曰:慎 终 追 远,民 德 归 厚 矣。

【注释】终:父母的死亡。

追远:追念祖先。

【大意】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祖先,就会使百姓道德归于纯厚了。”

zǐ qín wân yú zǐ gîng yuē fū zǐ zhì yú shì bāng yě bì wãn qí

子 禽 问 于 子 贡 曰:夫 子 至 于 是 邦 也,必 闻 其 zhâng qiú zhī yú yì yǔ zhī yú zǐ gîng yuē fū zǐ wēn liáng gōng 政;求 之 欤,抑 与 之 欤?子 贡 曰:夫 子 温、良、恭、jiǎn ràng yǐ dã zhī fū zǐ zhī qiú zhī yě qí zhū yì hū rãn zhī qiú

俭、让 以 得 之;夫 子 之 求 之 也,其 诸 异 乎 人 之 求 zhī yú 之 欤。

【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有观点认为是孔子的学生。

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抑:表示选择的连词,“还是„„”。

与之:给他。与:同“欤”,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其诸: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或者、大概的意思。

【大意】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到了一个诸侯国,必然会了解那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得到的。老师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同吧!”

zǐ yuē fù zài guān qí zhì fù mî guān qí xíng sān nián wú gǎi yú

子 曰:父 在 观 其 志,父 没 观 其 行;三 年 无 改 于 fù zhī dào kě wâi xiào yǐ 父 之 道,可 谓 孝 矣。

【注释】其:指儿子。父亲在世时,儿子听从父命不能主事,所以要观察他的志向。

没(mî):死,去世。

三年:周礼规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三,这里可以理解为虚指,指许多年。 道:表示善的、好的东西。

【大意】孔子说:“他父亲还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动;如果他对父亲的合理之处长期坚持,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yǒu zǐ yuē lǐ zhī yîng hã wãi guì xiān wáng zhī dào sī wãi měi

有 子 曰:礼 之 用,和 为 贵。先 王 之 道,斯 为 美。 xiǎo dà yïu zhī yǒu suǒ bù xíng zhī hã ãr hã bù yǐ lǐ jiã zhī 小 大 由 之,有 所 不 行。知 和 而 和,不 以 礼 节 之, yì bù kě xíng yě 亦 不 可 行 也。

【注释】和:恰当,适合,恰到好处。

先王:周文王等古代贤王。 节:节制,约束。

【大意】有子说:“礼的应用,以遇事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贤明君王治理国家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如果有行不通的时候,只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礼节规矩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yǒu zǐ yuē xìn jìn yú yì yán kě fù yě gōng jìn yú lǐ yuǎn

有 子 曰:信近于 义,言 可 复 也;恭近于 礼,远 chǐ rǔ yě yīn bù shī qí qīn yì kě zōng yě 耻 辱 也;因 不 失 其 亲,亦 可 宗 也。

【注释】近:符合,接近。

复:实践,实行。

远:用作动词,使„„远离。 因:依靠,凭借。 宗:可靠,尊奉。

【大意】有子说:“约定符合义,说出来的话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合于礼,这样就能避免耻辱。依靠关系深厚的人,也就可靠了。”

zǐ yuē jūn zǐ shí wú qiú bǎo jū wú qiú ān mǐn yú shì ãr shân 子 曰:君 子 食 无 求 饱,居 无 求 安,敏 于 事 而 慎 yú yán jiù yǒu dào ãr zhâng yān kě wâi hào xuã yě yǐ 于 言,就 有 道 而 正 焉,可 谓 好 学 也 已。

【注释】君子:这里指的是有德行的人。

就:靠近,接近。 正:动词,匡正,端正。

【大意】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小心,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zǐ gîng yuē pín ãr wú chǎn fù ãr wú jiāo hã rú zǐ yuē kě

子 贡 曰:贫 而 无 谄,富 而 无 骄,何 如?子 曰:可 yě wâi ruî pín ãr lâ fù ãr hào lǐ zhě yě zǐ gîng yuē shī yún 也,未 若 贫 而 乐,富 而 好 礼 者 也。子 贡 曰:诗 云: rú qiē rú cuō rú zhuï rú mï qí sī zhī wâi yú zǐ yuē cì yě 如 切 如 磋,如 琢 如 磨,其 斯 之 谓 欤?子 曰:赐 也, shǐ kě yǔ yán shī yǐ yǐ gào zhū wǎng ãr zhī lái zhě 始 可 与 言 诗 已 矣;告 诸 往 而 知 来 者。

【注释】谄(chǎn):巴结,奉承,谄媚。

何如: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

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引申为朋友互相讨论、研修的意思。这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切,指把骨头加工成器物。磋,加工象牙,使其更圆滑。琢,雕刻玉石。磨,磨制加工石头使其更细致。 与:同“欤”。

【大意】子贡说:“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然贫穷却乐于仁道、富裕却爱好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说,‘要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一样,要雕刻并加以琢磨细刻’,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举一反三知道未来的事了。”

zǐ yuē bù huàn rãn zhī bù jǐ zhī huàn bù zhī rãn yě

子 曰:不 患 人 之 不 己 知,患 不 知 人 也。

【注释】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句式。知,理解,了解。

【大意】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第二章 论语为政篇

zǐ yuē wãi zhâng yǐ dã pì rú běi chãn jū qí suǒ ãr zhîng xīng

子 曰:为 政 以 德,譬 如 北 辰,居 其 所,而 众 星 gǒng zhī 拱 之。

【注释】北辰:北极星。

共:即“拱”,环绕,环抱。

【大意】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位置,群星环绕着它。”

zǐ yuē shī sān bǎi yì yán yǐ bì zhī yuē sī wú xiã

子 曰:诗 三 百,一 言 以 蔽 之,曰:思 无 邪。

【注释】《诗》三百:《诗经》有305篇,人们常用“《诗》三百”这一整数的说法来指代《诗经》。

蔽(bì):概括,包盖。

【大意】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zǐ yuē dǎo zhī yǐ zhâng qí zhī yǐ xíng mín miǎn ãr wú chǐ

子 曰:道 之 以 政,齐 之 以 刑,民 免 而 无 耻; dǎo zhī yǐ dã qí zhī yǐ lǐ yǒu chǐ qiě gã 道 之 以 德,齐 之 以 礼,有 耻 且 格。

【注释】道:同“导”,引导。一说,治理。

齐:整治,统一,约束。 免:免罪,免于刑法,免祸。 无耻: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耻。 格:纠正。

【大意】孔子说:“用行政法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并非认识到犯罪可耻;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心,并且会自觉改正错误。”

zǐ yuē wú shí yîu wǔ ãr zhì yú xuã sān shí ãr lì sì shí

子 曰:吾,十 有 五,而 志 于 学,三 十 而 立,四 十 ãr bú huî wǔ shí ãr zhī tiān mìng liù shí ãr ěr shùn qī shí ãr cïng 而 不 惑,五 十 而 知 天 命,六 十 而 耳 顺,七 十 而 从 xīn suǒ yù bù yú jǔ 心 所 欲,不 踰 矩。

【注释】十有五:即十又五,指的是15岁。古人在整数和各位数字之间多用“有”字表示相加。

有:同“又”。

立:站立。

天命:含有上天旨意、自然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意义。

矩:礼法,规矩。

【大意】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开始立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不会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时就能随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越出规矩。”

mâng yì zǐ wân xiào zǐ yuē wú wãi 孟 懿 子 问 孝,子 曰:无 违。

fán chí yù zǐ gào zhī yuē mâng sūn wân xiào yú wǒ wǒ duì yuē

樊 迟 御, 子 告 之 曰:孟 孙 问 孝 于 我, 我 对 曰 wú wãi 无 违。

fán chí yuē hã wâi yě zǐ yuē shēng shì zhī yǐ lǐ sǐ zàng zhī

樊 迟 曰:何 谓 也?子 曰:生,事 之 以 礼;死,葬 之 yǐ lǐ jì zhī yǐ lǐ 以 礼,祭 之 以 礼。

【注释】孟懿(yì)子:姓仲孙,名何忌,“懿”是死后的谥号,鲁国大夫,与叔孙氏、季孙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他父亲孟僖子临终时嘱咐他向孔子学礼。

违:古人称违背礼法为“违”。

樊(fán)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 御:赶车,驾车。

“生,事之以礼”五句:古代丧事、祭祀等的礼节规格是有差等的。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不相同。鲁国三家权门大夫有时用诸侯、天子的礼仪等级,孔子对此不满,文中的话就针对这个。

【大意】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替孔子赶马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氏问我孝道,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时,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节规矩为他们办丧事,按礼节祭祀他们。”

mâng wǔ bï wân xiào zǐ yuē fù mǔ wãi qí jí zhī yōu

孟 武 伯 问 孝,子 曰:父 母 唯 其 疾 之 忧。

【注释】孟武伯:姓仲孙,名彘(zhì),即前面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其:指父母,该句可解释为担忧他们的疾病。一说,其,指儿女,父母担忧儿女的疾病;另一说,疾,子女品行上的毛病,父母担心子女品行不好。这里取第一种说法。

【大意】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于父母,尤其要担忧他们的疾病。”

zǐ yïu wân xiào zǐ yuē jīn zhī xiào zhě shì wâi nãng yǎng zhì yú

子 游 问 孝,子 曰:今 之 孝 者,是 谓 能 养。至 于 quǎn mǎ jiē nãng yǒu yǎng bú jìng hã yǐ biã hū 犬 马,皆 能 有 养;不 敬,何 以 别 乎。

【注释】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大意】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总说能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还能得到人的饲养呢。如果对父母不是诚心诚意敬重、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zǐ xià wân xiào zǐ yuē sâ nán yǒu shì dì zǐ fú qí láo yǒu

子 夏 问 孝,子 曰:色 难。有 事,弟 子 服 其 劳,有 jiǔ shí xiān shēng zhuàn cãng shì yǐ wãi xiào hū 酒 食,先 生 馔, 曾 是 以 为 孝 乎?

【注释】色:脸色。这里指和颜悦色,从心底里敬重父母。

弟子:晚辈,这里指儿女。 先生:长辈,指父母。 馔(zhuàn):吃喝。 曾(cãnɡ):副词,难道。

是:代词,即“此”,这个的意思。

【大意】子夏问怎么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很难做到的。仅仅是有事情的时候,子女去为父母做;有酒饭了让父母吃喝,难道这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zǐ yuē wú yǔ huí yán zhōng rì bù wãi rú yú tuì ãr xǐng qí

子 曰:吾 与 回 言 终 日,不 违,如 愚。退 而 省 其 sī yì zú yǐ fā huí yě bù yú 私,亦 足 以 发, 回 也 不 愚!

【注释】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是孔子早年的学生,受到器重。

省(xǐnɡ):观察,考察。

【大意】孔子说:“我同颜回讲学一整天,他也不提不同的意见,像是很愚笨。课后我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能充分发挥我讲的东西,可见,颜回并不愚笨。”

zǐ yuē shì qí suǒ yǐ guān qí suǒ yïu chá qí suǒ ān rãn yān

子 曰:视 其 所 以,观 其 所 由,察 其 所 安;人 焉 sōu zāi rãn yān sōu zāi 廋 哉!人 焉 廋 哉! 【注释】以:根据,动机,原因。一说,“以”通“与”,意为结交朋友。

由:经由。

焉:表疑问的代词,何处,哪里。 廋(sōu):隐藏,隐瞒,可以理解为掩盖。

【大意】孔子说:“看一个人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达到目的所用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这个人怎么能掩盖得了他的真面目呢?”

zǐ yuē wēn gù ãr zhī xīn kě yǐ wãi shī yǐ

子 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注释】故:旧的。

【大意】孔子说:“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有新的体会,获得更进一步的知识,这样就能为人师表了。”

zǐ yuē jūn zǐ bú qì

子 曰:君 子 不 器。

【注释】器:器具,只有一种用途的东西。此处用来比喻人知识范围狭窄,只能有某一种技艺。

【大意】孔子说:“君子不该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zǐ gîng wân jūn zǐ zǐ yuē xiān xíng qí yán ãr hîu cïng zhī

子 贡 问 君 子,子 曰:先 行 其 言,而 后 从 之。

【注释】君子:古代君子指的是有学问、有德行或者地位、官职高的人。

【大意】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对于自己要说的话,要先做到,再讲出来。”

zǐ yuē jūn zǐ zhōu ãr bù bǐ xiǎo rãn bǐ ãr bù zhōu 子 曰:君 子 周 而 不 比,小 人 比 而 不 周。

【注释】周:团结周围的人。

比:原义指并列,这里指的是因共同利害而勾结。

【大意】孔子说:“君子是用道义来团结人,而不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小人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而不是用道义来团结人。”

zǐ yuē xuã ãr bù sī zã wǎng sī ãr bù xuã zã dài 子 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注释】罔:同“惘(wǎnɡ)”,迷惑。

殆(dài):危险。一说疑惑;另一说没有信心。

【大意】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zǐ yuē gōng hū yì duān sī hài yě yǐ

子 曰:攻 乎 异 端,斯 害 也 已。

【注释】攻:攻击。另一说为钻研学问,整句释为,钻研邪说就有害了。 异端:不正确的结论。

斯:连词,这就。

已:停止。这句也作“斯害也已矣”。

【大意】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zǐ yuē yïu huì rǔ zhī zhī hū zhī zhī wãi zhī zhī bù zhī wãi 子 曰:由,诲 汝 知 之 乎。知 之 为 知 之,不 知 为 bù zhī shì zhī yě 不 知,是 知 也。

【注释】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诲(huì):教导,教育。 女:同“汝”,你。

【大意】孔子说:“由,教给你的知识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zǐ zhāng xuã gān lù zǐ yuē duō wãn quē yí shân yán qí yú zã

子 张 学 干 禄,子 曰:多 闻 阙 疑,慎 言 其 余,则 guǎ yïu duō jiàn quâ dài shân xíng qí yú zã guǎ huǐ yán guǎ yïu xíng 寡 尤;多 见 阙 殆,慎 行 其 余,则 寡 悔。言 寡 尤,行 guǎ huǐ lù zài qí zhōng yǐ 寡 悔,禄 在 其 中 矣。 【注释】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

干:求,谋。

禄:古时官吏的俸禄,这里指的是官职。 阙(quē):缺,空,有所保留,暂时放在一边。 寡:少。 尤:过失,错误。

【大意】子张向孔子学习谋求做官的方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谨慎地说出其余有把握的部分,就能减少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就能减少错误,谨慎地去做其余有把握的事,就能行事少有懊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懊悔,求官职的机会就在这其中了。”

āi gōng wân yuē hã wãi zã mín fú kǒng zǐ duì yuē jǔ zhí cuî zhū

哀 公 问 曰:何 为 则 民 服?孔 子 对 曰:举 直 错 诸 wǎng zã mín fú jǔ wǎng cuî zhū zhí zã mín bù fú 枉,则 民 服;举 枉 错 诸 直,则 民 不 服。

【注释】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定公的儿子。“哀”是死后的谥号。

何为:怎么做。

对曰:《论语》中臣对君的回答用“对曰”。孔子回答鲁国国君的问题,因此用“对曰”。

举:选拔,提拔,推举。 直:正直的人。 错:放置。

诸:“之于”的合音。

【大意】鲁哀公问:“怎么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将其位置安排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而提拔邪恶的人,将其位置安排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

jì kāng zǐ wân shǐ mín jìng zhōng yǐ quàn rú zhī hã zǐ yuē lín 季 康 子 问:使 民 敬 忠 以 劝,如 之 何?子 曰:临

zhī yǐ zhuāng zã jìng xiào cí zã zhōng jǔ shàn ãr jiáo bù nãng zã quàn 之 以 庄 则 敬,孝 慈 则 忠,举 善 而 教 不 能,则 劝。

【注释】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在鲁哀公时候任正卿。“康”是谥号。“子”是尊称。

以:连词,而,和。 临:对待。 庄:庄重,严肃。

【大意】季康子问:“要使人民对我尊敬、忠实又努力勤勉,该怎么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民,人民就会尊敬你;你遵守孝道,慈爱民众,人民就会忠实于你;你提拔优秀的人,教育那些能力弱的人,人民也就会勤勉了。” huî wâi kǒng zǐ yuē zǐ xī bù wâi zhâng zǐ yuē shū yún xiào hū

或 谓 孔 子 曰:子 奚 不 为 政?子 曰:书 云:孝 乎 wãi xiào yǒu yú xiōng dì shī yú yǒu zhâng shì yì wãi zhâng xī qí wãi 惟 孝,友 于 兄 弟。施 于 有 政,是 亦 为 政,奚 其 为 wãi zhâng 为 政?

【注释】或:代词,有人。

奚(xī):疑问词,何,怎么,为什么。

书:指《尚书》,是商周时期政治文告和历史资料的汇编。 施:延及,推广,影响。 有:无实在意义。 其:代词,指做官。 为:是。

为政:参与政治。当时孔子没有出来做官,所以有人这样问他。

【大意】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道理推广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zǐ yuē rãn ãr wú xìn bù zhī qí kě yě dà chē wú ní

子 曰:人 而 无 信,不 知 其 可 也。大 车 无 輗,

xiǎo chē wú yuâ qí hã yǐ xíng zhī zāi 小 车 无 軏,其 何 以 行 之 哉。

【注释】信:守信用。

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拉的车。

軏(yuâ):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指的是马拉的车。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何以:即“以何”,靠什么。

【大意】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那怎么能行呢?如同大车没有安横木的,小车没有安横木的,靠什么走呢?”

zǐ zhāng wân shí shì kě zhī yě zǐ yuē yīn yīn yú xià lǐ suǒ

子 张 问:十 世 可 知 也?子 曰:殷 因 于 夏 礼,所 sǔn yì kě zhī yě zhōu yīn yú yīn lǐ suǒ sǔn yì kě zhī yě qí 损 益,可 知 也;周 因 于 殷 礼,所 损 益,可 知 也。其 huî jì zhōu zhě suī bǎi shì kě zhī yě

或 继 周 者,虽 百 世 可 知 也。

【注释】世:古代称30年为一世,10世为一代。也有人认为朝代改换为一代。

殷(yīn):商朝。商朝至盘庚将都城从奄(yǎn)(山东曲阜)迁到殷(河南安阳一带),所以又被称为殷朝。 因:沿袭,因袭。

礼:指整个礼仪制度,用来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损益:废除和增加。

【大意】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商朝沿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了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将来如果有承继周朝的人,其礼仪制度也会是或增或减,即使下去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

zǐ yuē fēi qí guǐ ãr jì zhī chǎn yě jiàn yì bù wãi wú yǒng yě

子 曰:非 其 鬼 而 祭 之,谄 也;见 义 不 为,无 勇 也。

【注释】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

祭:是吉祭。凶祭叫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谄(chǎn):谄媚,阿谀,巴结。

【大意】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它,是谄媚。遇到符合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就是怯懦。”

第14篇:读《论语》—学而第一有感作文550字

大家应该听说过论语吧!

论语是孔子写的一本名著,分别有二十篇,第一篇是学而第

一、第二篇是为政第

二、第三篇是八佾第三……

今天我读了第一篇学而第一,心里有很多感受,读《论语》—学而第一有感作文550字。其中有一段使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却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最让我深刻感受的句子,就是第这一句。

我觉得这句话正好指明了我的缺点,我也要感谢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如何改正。以前我总是学了的东西就扔在一边不管了,而如今知道了学完的东西要时时去温习才行。而且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才让我几次考试没得满分,读后感《读《论语》—学而第一有感作文550字》。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正在为一次期中考试做准备,我一个人却在漫不经心的读课外书,我心想:上课时我那么认真,这一次考试我一定大获全胜,我越来越得意,慢慢就放松了对考试的警惕,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直到考试那天,我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场,我拿着试卷,就在这一刻,我目瞪口呆,只见那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我心里一急,连题目都没看清楚,就毫不犹豫的写起来,我写一题错一题,心里好像有一群兔子在跳跃,到了最后我还有几道题没写,头上像炸开了锅。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了。

我经过这次失败加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我一定会改正缺点的。

读《论语》—学而第一有感作文550字

小学生作文(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

第15篇:《论语》原文加译文[学而第一]TXT

《论语》原文加译文[学而第一]TXT.txt让人想念而死,是谋杀的至高境界,就连法医也鉴定不出死因。。。。。。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能做为《论语》开章的第一句,不简单啊,是告戒修道的人要精进,不要光说不练,要以身行去印证,印证的同时,对同道之人的心态是怎样的,对道不同的人应持有的心态都交待清楚了。

以此如如不动之心去学习,去印证,才能得论语之真道意。

悦:是发自身心的一种愉悦

乐:是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朋:通凤,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已万数,故已为朋党字。此说假借也,朋本神鸟,以为朋党字。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指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的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这两句是说的,因为闻道而习道,即而得道的一种成就感,与天人相互感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的君子对于那些不能闻道,不能修道,无道可言的人的一种态度,对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种种无道的行为,君子不会有任何的气恼.译文:

孔子说:“学到君子为人之道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加以印证实践,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同有凤来仪之境,感得同道之人从四面八方来与之相应,为有同样的目标而乐在其中!

对于其它不能明道,知道的凡夫之人而没有任何的气恼,这是君子才有的境界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一个人孝顺长辈,听命兄长;而犯上做乱这样的事,是很难发生在这种人的身上;不好冒犯长辈的人,而做出扰乱常规之事的人,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着重于根本的原则,根本的原则确立了,而令世人效仿的大道也就产生了,孝顺长辈,听命兄长,此二者,即为人之根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擅长花言巧语,奉承他人的人,这种人很少有仁义道德的修养。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我每天都会用三条原则来和自己的行为进行较对! 第一,与人共事有没有不忠的方面? 第二,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的方面?

第三,师长传给我的道法真理有没有在生活中印证实践?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君王做事的态度要谨慎而有信用,节约每一项开支,关爱他人,役使百姓时,应在农闲的季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学人弟子们回到家里,对长辈要孝顺,出来在社会上行走要尊重年长于自己的同仁,言行谨慎而守信用,以广大的爱心去爱护其他人,要亲近有仁德的贤人。以上几条如果能够做到,还有多余的精力的话,则应该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指贤男,第二个贤指贤妇。易色:和悦的态度。

贤夫贤妇持以和悦的态度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刻意学习过为人处事之道,我确认为他是一定学习过的。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君子不持重自尊,则失去威信。所学即鄙陋识浅。注重忠义礼信的培养,没有任何一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也不要惧怕过错,要勇于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慎重的对待自己身后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影响,看看以前的先辈圣贤给后人留下了些什么。经常这样的去提醒,比较,效仿,人民的道德修养可以自然笃厚。”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先生到了一个国家,必定闻听这个国家的内政,这种权力是先生自己要求得来的,还是国君主动给予先生的呢?” 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礼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如果是夫子要求来的,或者先生要求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时,要观察这个人的志向是否随顺父意;父亲去世了以后,观察这个人的行为是否脱离了原来父亲在世时的行为;如果父亲去世三年来,并没有改变于父亲在世时的志向,这个人就是个真正的孝子。”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说过的话才能去认真实行;恭敬别人的时候要符合于礼,这样可以避免随意乱恭敬而带来耻辱。(因为言行方面经过以上层层的过虑,而让自己成为‘言有宗,事有旨’的人。) 因为接触的都是有修养的人,自己也就成为受人尊敬有修养的人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追求饮食上的享受,不会追求居住上的安逸,勤快的做事,谨慎地言行,又能虚心向有道的贤者请教指正,这样的人可谓是好学之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奉承讨好别人,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 孔子说:“还可以。但不如贫穷而能乐于守道,富足而好守礼的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玉牙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精益求精’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你已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出的意思,” (举一反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看不透我,担心我看不透别人。”

===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治理国家的君主以“德”来教化民众,处治政务,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处在一定的位置,而其它贤者皆如众星般的拥护在左右。

提示:与学尔的‘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可以使人入邪道的作品’

注:《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思:做容讲《说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参考注释】

齐:比肩、类齐、相类、整治之义。

刑:刑罚、对人生部分或全部的自由权利度进行控制等手段之义。 格者:格除、格斗、杜绝、修正之义。

译文:

治世之道如果以政法来规范民众,以刑罚来管束民众,民众会因避免刑法加身但不懂礼义廉耻。

治世之道如果以道德来教化民众,以礼义来约束民众,民众会知道哪些事情是为人所不耻的,以此而入正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下学习的志向,

三十岁时成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四十岁时对这个世间的所有现象不再迷惑,

五十岁时知道天命(了解天,地,人的和谐互动)

六十岁时达自然忘我之境(这个我都没有了,任何语言都不能左右,牵引“我”,所以耳顺) 七十岁时达无我之境(“我”都没有了,就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为,但却不违背规矩法则)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孟孙: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与驾车的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樊迟给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们。”

(这里没有发现愚孝的思想,要按礼来侍奉父母)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①孟武伯:姓孟孙,名彘,“武”是谥号,孟懿子的儿子。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不要让做父母的为孩子尽是操心担优,如果有什么忧心之事那就是人总会不可避免的生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前506~前443),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

子游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译文:

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所谓孝子,以为只要能供养父母衣食就算是孝了。至于犬马畜生,也有人圈养着,如果没有恭敬之心去对待父母,那么和饲养犬马畜生有什么分别呢?

提示:

在为政篇安插孝论,是告诉为政者要以做父母的心境来对待百姓,关心百姓的疾苦,也要以做子女的心境来对待百姓,为百姓着想,尊敬百姓。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能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顺的面色是非常难的。有事情的时候,后辈儿女去帮着做;有美食的时候,请长辈先食用,难道这样就是孝了吗?(只做到以上这些,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道,必须是内心里真正的敬爱父母长辈,侍奉父母时面上颜色和顺,这样才算是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与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也不表示自己的意见提出疑问,好像很愚笨的样子。退下后观察他私下里的表现,亦可以自由的发挥,颜回并不愚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先观察他的所做所为,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原因,再然后观察他怀着何等样的居心目的,经过这样的审察,人还有什么可以掩盖隐藏的呢?人还有什么是能够隐藏的呢?

提示:此处所述类同于《金刚经》所讲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过去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有新的体会,这种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不器。”

提示

这句应该和上句是一个整句。君子应该是成器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常说“太不成器了”。这里的不器就是不要像一个器物那样的死板,学过的知识再去回顾的时候,会有新发现,会有新的感悟,这样永远是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境界里,今天是精美的琏瑚之器,明天就是超出‘琏瑚之器’的其它更优秀的器物。因此时刻都处在一个不断的自我超越之境,所以君子不器。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温习过去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有新的体会,这种人可以做老师了。君子不应该像器物那样的死板,应从各种角度都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孔子说:“先付之于行动,而后再说话。(避免言出不能践,失君子之风。)”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注重大局不注重私情,小人注重私情不注重大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而不深入的思考,这样就会被文字表面的字意所蒙蔽;只知道空想而不学习实践,就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弯路,会陷入危险之境。”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如果一个人不秉持自守中庸之道,而过份的驳斥那些异端,这样也会危害到自己的操守,如此则偏离了中道。

(就好比一个人举手打了别人,自己的手也会痛。道理是一样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译文:

孔子说:“由啊,现在教给你智慧之道,对于知道的事情,就持知道的态度,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就持不知道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勿已勿人,这就是智慧之道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子张,即颛孙师(前503-?),字子张,孔门弟子之一。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干禄:求禄位;求仕进。

译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为官之道。孔子说:“多听闻,不知道的方面先搁起来,知道的也要谨慎的说,这样就能减少过失;多观察,有危险的事先放在一边,其它没有危险的事也要谨慎的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时减少过失,做事时减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哀公:姓姬,名蒋,鲁国国君。定公的儿子,继定公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466年)。 译文

国君哀公问孔子:“怎么样做才能使民众信服?”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人的地位在邪枉者之上,这样民众就会信服;推举邪枉者的地位在正真人之上,这样民众就不会信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提示:

看到季康子向孔子问内政之道,发现孔子此时的回答,是对以上几条的总结。即论语劝孝善的同时,影射国君也要以孝善的心境来对待国家的子民。这就是为政之道了。 注释:

季康子(?—前468)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姓季孙,名肥,康为其谥号。鲁国大夫,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内政之道:“要想使人民尊敬君主,忠于国家,该怎样劝导他们呢?”孔子回答说:“君临天下人民的时候易庄严持重,人民自然就会尊敬君主,国家提偿孝慈,人民自然对国家忠诚;推举天下大善之人事,从而能教化那些不行善的人民,这样就是对人民的劝导了。”

此处对应《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

某人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事政治事业呢?”孔子回答说:“书(经)上有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之道实施在政事上。(以孝悌之道对待百姓民众)这就是为政之道的最高境界。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从事政治事业呢?” 提示:

这一章更加确定“以百姓之心为心。”有人说孔子“求官不成云云”,那实在是不了解孔子,读不懂《论语》的缘故。即道德经第一章云\"徼\"之辈。《道德经》第一章: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即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不知道他怎么在这世上安身处世。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少了重要的部件车子怎么行走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可以知道当今的礼法制度吗?”孔子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法制度,在改革中所废除的和增设的,现在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法制度,在改革中所废除的和增设的,现在是可以知道。如果现在继续接着周朝的礼法制度承载下去,即使百代之久,也是可以被世人所知道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该你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奉承讨好。见到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弱。

===

第16篇:论语卷一学而第一two versions

卷一 学而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he Master said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They are few who, 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 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There have been none, who, not liking to offend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have been fond of stirring up confusion.

\"The superior man bend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radical.That being established, all practical courses naturally grow up.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ion, 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 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 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 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The Master said, \"To rule a country of a thousand chariots, there must be reverent attention to busine, and sincerity; economy in expenditure, and love for men;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people at the proper seasons.\"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The Master said, \"A youth, when at home, should be filial, and, abroad, respectful to his elders.He should be earnest and truthful.He should overflow in love to all, and cultivate the friendship of the good.When he has time and opportunity, af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things, he should employ them in polite studies.\"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Tsze-hsia said, \"If a man withdraws his mind from the love of beauty, and applies it as sincerely to the love of the virtuous; if, in serving his parents, he can exert his utmost strength; if, in serving his prince, he can devote his life; if, in his intercourse with his friends, his words are sincere, although men say that he has not learned, I will certainly say that he has.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The Master said,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 solid.

\"Hold faithfulne and sincerity as first principles.

\"Have no friends not equal to yourself.

\"When you have faults, do not fear to abandon them.\"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Let there be a careful attention to perform the funeral rites to parents, and let them be followed when long gone with the ceremonies of sacrifice;-then the virtue of the people will resume its proper excellence.\"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Tsze-ch\'in asked Tsze-kung saying, \"When our master comes to any country, he does not fail to learn all about its government.Does he ask his information? or is it given to him?\"

Tsze-kung said, \"Our master is benign, upright, courteous, temperate, and complaisant and thus he gets his information.The master\'s mode of asking information,-is it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men?\"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The Master said, \"While a man\'s father is alive, look at the bent of his will; when his father is dead, look at his conduct.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e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In practicing the rules of propriety, a natural ease is to be prized.In the ways prescribed by the ancient kings, this is the excellent quality, and in things small and great we follow them.

\"Yet it is not to be observed in all cases.If one, knowing how such ease should be prized, manifests it, without regulating it by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his likewise is not to be done.\"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When agreements are made according to what is right, what is spoken can be made good.When respect is shown according to what is proper, one keeps far from shame and disgrace.When the parties upon whom a man leans are proper persons to be intimate with, he can make them his guides and masters.\"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The Master said, \"He who aims to be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in his food does not seek to gratify his appetite, nor in his dwelling place does he seek the appliances of ease; he is earnest in what he is doing, and careful in his speech; he frequents the company of men of principle that he may be rectified such a person may be said indeed to love to learn.\"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Tsze-kung said, \"What do you pronounce concerning the poor man who yet does not flatter, and the rich man who is not proud?\" The Master replied, \"They will do; but they are not equal to him, who, though poor, is yet cheerful, and to him, who, though rich, loves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sze-kung replied, \"It is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 \'As you cut and then file, as you carve and then polish.\'-The meaning is the same, I apprehend, as that which you have just expreed.\"

The Master said, \"With one like Ts\'ze, I can begin to talk about the odes.I told him one point, and he knew its proper sequence.\"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The Master said, \"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 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

第17篇:读《论语 学而》有感

读《论语 学而》有感

遍观《论语》最有名的,莫过一那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时隔数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其中重视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和重视修身律己的观念,不论对学术界还是普通国人更要重视和提倡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学记》)

记得,我是在初中学到这句话的,因为课本中那节《论语十则》。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由教科书的安排中,可见这句话的地位之一斑。

论语不是一部由单独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们合力编撰而成的,所以,在《论语》中,不但有子曰,还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当中,曾子曾经曰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操办却不尽心尽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讲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没有好好温习吗?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了。《周易》说:“君子以反身修德。”现在也常说,批判与自我批判。自古以来,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见曾子这句话的影响力之深远了。是为金玉良言也。

上述两句,是我在《论语 学而》中,最为喜爱的,故有感而发。当然,这不是《论语 学而》的精华的全部,也不是《论语》的全部精华,不可一概而论之。

已经读《论语》两三个星期了,仅仅读完《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也许有人要问我,你为什么读的那么慢?给我两三个星期,我都可以读几百万字了!

对此,我也不想争辩什么,于《论语》而言,有人可以在一个星期里一口气读完,也有人宣称一辈子都读不完,哪怕他已经读《论语》读到可以背了。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呢?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下,那些把国学经典当快餐文学读的人了。

曾遇有朋友夸耀自己已读了《史记》《老子》《孟子》《孙子兵法》等等好几本国学经典,自称通其关窍,不过数周。当时,我是甚羡慕的,甚崇拜的,如今回看,不禁讶然,朋友何其才也,于数周间,通其关窍,吾不如也,恐周树人先生亦不如也,真乃国之大才也!

其实写,读《论语 学而》有感,这个题目我是十分羞愧的。在我这篇小文中,切实的说,也就写了《论语 学而》中的两句话,而举证参考了他人之作,取巧也,自身感想又太贫乏,真才实学不多,甚至没有,亦谈了不少题外话,个中因果实是力有不逮也,自身才疏智浅,不自量力矣!疑在有哗众取宠之嫌!似为满足虚荣乎?当真愧不能当,但实在于《论语 学而》有感,故作此文以记之,又无力于作题目,只好姑且妄之。请读者姑且听之,万望见谅。

如有同道者,望能指点一二,吾当应了孔老夫子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黄小坤 2013-4-21

第18篇:《论语.学而》十六则

《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我们太熟悉了,但是未必能理解它深刻的含义。这三个反问句,问出了三个人生中最核心的问题:学习、交友、处世。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开篇就是一个字——“学”,“学”也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之一。孔子说过,我没有其他的优点,只是好学。在人群中找到忠厚的人容易,可是找到好学的人,就不容易了。人不是完美的,我们有很多知识上,能力上,修养上的不足,但是没关系,上帝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蜕变的过程,是向圣贤接近的过程。第一个字“学”就是告诉我们终生要有一种学习的心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我们太熟悉了,以至于并不仔细思考它的含义。这个“习”字的甲骨文字形上边是一个羽毛的“羽”,表示鸟的翅膀,下边是一个“日”字,表示太阳,合起来就是“小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学和习的区别是,学到了知识,了解人生道理,但是由道理变成行为准则,要由“习”来弥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就强调“习”的重要。只有在“习”里,我们才能把学到的知识,了解的道理去践行,去付诸行为的准则。在“学”中得到了道理,在“习”中实践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完成了自己,逐渐向圣人接近,不断提升,不断超越,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的身边,总是能有三五知己、八九良朋,总是能吸引很多人聚集在你周围,说明这个人有亲和力、感召力,有德行,有魅力。这些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难道不也是一件人生乐事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快乐的。但我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快乐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竖心旁的“悦”,第二个是快乐的“乐”。 当我们读书为学,读到会心处,不断地提升和修行,不禁击掌而叹或者莞尔一笑时,这个“悦”是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喜悦,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可以默默藏在自己的心里。而当我们与好友相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时候,这种快乐却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表现出来,乐于心而形于色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种快乐是一定要表现出来,要和朋友分享的。 下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知”不是知道,而是了解。你努力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承担了很多,可是没有人了解你的心意、德行、贡献、能力……真的很令人伤心沮丧。但经过修行后的内心,并不为之怨恨,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君子”。面对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有坦然的态度。我们不可能做每件事都被别人理解。人生在世,委屈是不可免的,误会是不可免的。如果每次误会,委屈都要和别人说清楚,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所以君子的态度是:对待委屈和误解,坦然一笑,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君子的修养和德行了。当我们变成了君子后,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整个《论语》的第一则,讲的就是如何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快乐。在孔子的眼中,追求“道”时很快乐,得到“道”时也很快乐。《论语》一万六千多字中,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字说的是“苦”。孔子的一生遭遇了那么多挫折打击,他有那么大的担当和责任,但孔子一直是快乐的,淡定的,从容的。 曾经有学生问我:“什么才是对的书?对的事?对的人?”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你的心知道。如果你觉得读这本书、做这件事、相处这个人的时候,你的心是愉悦的、平静的、真实的、自然的、提升的。即使觉得有痛苦有压力有困难,仍然觉得是值得的、快乐的,那就是对的。”这世界上,不止读书、交友、处世会快乐,当你心引领着你寻找到“对的”路径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领受快乐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承受生活中的不幸,经受挫折,我们就可以不受外在的干扰和评判,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论语•学而》第二则: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第二则中提到了一个人,叫做有子。有子,姓有,名若,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门中比较有地位的人。因为在《论语》中,只有有子,曾子等为数很少的几个人才被称为“子”。据说在孔子死后,有子一度被弟子们作为核心人物,作为老师一样地看待。在这句话当中,有子说了两个字,核心词叫做“孝悌”,其实很简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是这个“孝悌”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大家其实可以先看这一段的后两句,它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一生想做很多很多事情,想要建功立业,出将入相,想要求“道”,想要求“仁”,而这所有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有子说,就从这两个字,“孝”和“悌”开始。有人也许认为“孝顺”这个词说得太多了。我们可以在这里讲一下,孝顺,就是孝顺父母。“父母”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称为“亲”,因为只有父母才叫做“双亲”。可是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在今天,我们把所有能给我们带来利益,能买我们的货,做我们客户的人,都叫做“亲”。双十

一、双十二的时候,我们常常说:“亲,下手要快哦!”我们对所有没有其他关系,而对自己只有利益的人是如此亲切,可是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真的能够做到吗? 其实就像我在讲《菜根谭》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菜根谭》里的这样一句话:“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一个修行的人,一个想要修成真佛,求得真道,或者想要求得“仁”的人,不用到处去寻找,真佛和真道就在自己的家中。就是和父母兄弟间,平静的,愉快的,和悦的,包容的,没有阻隔,没有障碍地在一起交流。而能够做到和父母兄弟间的温暖和融洽,是一切的根本。 在儒家观念当中,认为人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够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建功立业。所以说“孝”和“悌”两点做到了,人就不会处理不好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会轻易地犯上;也不会轻易在社会上为非作歹,不会处理不好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角色。 大家看到这个“本”字,是一个高大树木的最下边有一个横,也就是指树根,是一切的根源和根本。其实说到“孝”字很简单,做到也许并不容易。《庄子》还曾经有个寓言,说孔门的著名弟子曾子,最初做官的时候,官职很小,薪水很低,但是他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的父母还在,能够得到自己的奉养。后来他官做大了,拥有了很多的钱财和地位,可是他一直不很开心,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要等到最爱我们的那个人去了,才觉得后悔和遗憾。但这一切都没有弥补的可能。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陪父母好好说话,给他们做一顿饭,帮他们洗一个澡。 《论语•学而》第三则: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句非常短,而且提到了整个《论语》,还有孔子的思想中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叫做“仁”。“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100多处,可以说它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内涵是博大精深而又幽微的,但是又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离我们不远。孔子在《论语》中很少直接地叙述什么是“仁”,他只是说,什么样的人缺少仁德,什么样的人更接近“仁”的境界,还有,仁者应该怎样做事,怎样为人。 这句话说,如果满口都是讨人喜欢的言语,满脸都是讨人喜欢的乖巧的神色,这种人恰恰仁德是不多的。一个“巧”字,我们能感觉到用了太多力气,花了太多心思,太刻意,也太用力。这世间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发乎自然。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有一个词叫做“讨巧”,像乞丐一样,讨来的喜欢,必定不会长久,反而弄巧成拙。 《论语》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刚毅、木讷,近仁。”刚正方直,勇敢坚毅,虽然有些不善言辞,反应迟钝,但它却是内心醇厚、质朴的表现,也更接近美好的人格和境界。 今天太多的人努力学习演讲口才,修饰面庞,锻炼形体,所有一切都是想要讨人喜欢,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内在的天性、仁德醇厚的修为,我们往往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就像《论语》中的另一则对话,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夏问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一个女孩子笑意盈盈,酒窝深深,眼波流转,不施粉黛而又光彩照人,指的是什么呢?孔子说,这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所以有绚烂的色彩,是因为它的底子是美好的,纯洁的。 《论语.学而》第四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这里出现了孔门的另一个代表性人物曾子,曾子比孔子小46岁,他进入孔门的时间非常晚,但是他的成就很高,而且非常有影响力,曾子一生恭敬谨慎、天性醇厚,非常孝敬,他和父亲曾皙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名叫曾参,他在论语中被称为“子”,而且《论语》中也记载他临终前的一些情况,所以也有人认为《论语》是曾子和他的弟子编辑的。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不逾矩。他得益于长久的“三省吾身”的精神,严以律己、知错必改,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他本来在孔门弟子的地位不太高,都不入“孔门十哲”之列,但是最终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我们来看这句“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三”字并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多次。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状态呢?有一句话说:“没有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实际上自省的精神历来为古代士人所推重。孟子说过“反求诸己”。而荀子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西汉扬雄说过:“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每天多次反省自我,就可以避免过失。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行走在世间,我们的心灵常常会蒙上灰尘,我们也常常会做一些连自己都不太满意的事情,所以禅宗也有一首短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 只有经常地拂掉身上的这些瑕疵和灰尘,才能够回归到本我,回归到纯净而又美好的心性。 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这样几件事:为别人考虑、帮别人做事有没有竭尽全力呢?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有没有真诚面对呢?所知道的道理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呢? 当然曾子只是列举了这三点,我们需要反省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每天真正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在喧嚣过后,在尘埃落定,有这样的一个时刻,静静地和自我真实面对,静静地反观内心。我想太多的时候,我们把眼光都在向外,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一个无待于外的完成。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留一段时间和自己相处,让我们和自己凝然相对、寂然欢喜。

《论语.学而》第五则: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个“道”念做dǎo,是“治理”的意思。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百姓,敬顺天地,适合农时。 这段话里,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敬”。他告诉我们,要恭敬,用恭敬的态度对待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面对每一份具体的工作。这就叫做“敬业”。常有人感慨,说自己的工作卑微、不值钱,让人看不起。其实是不是让人看得起,是不是有尊严,不是别人给你,而是自己给予自己的。秋天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清扫工在扫落叶,那种神情特别认真,看到扫得非常干净的马路,我不由得称赞。他腼腆地一笑,这一笑让人心生敬意。 即便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只要你用恭敬、谨慎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它,都值得嘉许,都会为你赢得一份尊严。而拥有了这个尊严,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事业,而不只是一个混口饭吃的职业。 孔子还告诉我们说:要敬畏。敬畏天地,敬畏君亲,敬畏师长。所以我们才能有所行,也有所止;才会有理性,也更有节制;所以才会有“信”。“信”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是“诚”,是“真”,是“实”。今天我们常常感慨假冒伪劣太多了,不敢吃、不敢喝,甚至不敢呼吸的时候,真的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太敢作了?太不怕因果了?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节用”,肆意开掘挥霍;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敬顺天时,违背自然规律而动。 这世界就是一个牌局,不知道敬畏,不服从规律的人,不论治身还是治国,一定会被出局,会受到惩罚,自食其果。 《论语》中也有一句话叫做“临事而惧”,恰恰是那种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谨慎敬畏的人,知道尊重和珍惜,甚至像《诗经》中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抱着一份敬畏,抱着一份珍惜,才能够知道.然和造化的伟大,也才能够更顺利和快乐地度过一生。

《论语·学而》篇的第六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家看到这段话一定感觉非常熟悉,因为《弟子规》的开头就是这一段。《弟子规》的内容就是采用《论语》这一则的文义编撰而成。分为: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 这段话说:年轻的学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友爱兄弟,处事谨慎而有诚信,泛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等到上述的一切都躬行实践,切实做到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化。 这里的“入”和“出”,指的是居家、在外,这个“弟”是通假字,通孝悌的“悌”。孝、悌、谨、信,我们之前都谈到了。在第二条里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和出发点。在第五条里,我们也学到了“敬事而信”,要用恭敬、庄重、谨慎、敬畏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则又谈到了“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泛爱众,广泛地仁爱所有的众生,所有普通而平凡的一切。没有分别心,没有喜欢不喜欢,没有讨厌和怨恨。 《菜根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能包容、接纳、亲和所有的人,这是大人的量,是君子的量。而仁爱众生,又不代表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丧失自我,甚至同流合污。孔子还说,要亲近有仁德的人。低,可以低到尘埃里,但在尘埃里却要开出花来。要知道自己的原则、底线、持守,更要有景仰和追求。 有首歌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仁”的境界,和有德行的仁者,都值得我们去追寻、向往、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上面所有的一切,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一定要躬身实践,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当我们真的能践行、能实行的时候,这时候有余力,才去学文。 我们总是很多道理都不懂、很多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的时候,就去学文化、学文艺、学文采。到头来违离道本,并不知道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而急着去追逐外在的光鲜和花哨的羽毛。所以我们往往在得到了很多很多后,突然感到空虚和失落,突然找不到自己。 这几句话,平凡、熟悉得不得了,但是八岁就懂的道理,八十岁未必能做得到。在古人那里,这是小孩子应该懂的,应该做的。那就让我们,放下一切倨傲和自以为是,做一个小孩子,跟着圣人,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吧。

《论语·学而》的第七则。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在这段文字当中,出现了孔门的第三位弟子——子夏。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才气过人,《论语》中有很多他著名的格言,比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比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孔子去世后,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和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他为老师。 这一段话中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位,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孤单的存在,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结和总和,这在传统文化中叫做人伦。我们常说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子夏的这几句话里,涉及到五伦当中的四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贤贤易色”,第一个字“贤”是动词,看重、尊重。这个“易”字,是轻易、看轻。“色”指的是容颜、脸色。他说对妻子要注重德行,而不注重容颜,要重“贤”,不重“色”。就像他曾经问过孔子《诗经》当中的一段话那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绘事后素。”所有的美好的绚烂的颜色,都要基于一个干净纯洁的底子。在这里,这个“底子”指的就是“贤”。我们常常形容一个女子说贤惠、贤淑,一个女子的“贤”是内心善良、通达人情、举止有度、平和宽容,所以才能秀外慧中,所以才叫做淑女。今天我们常常把这个时代叫做看脸的时代,稍微有点努力的人,我们就感慨说他明明能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而越来越少的人去关注那种像璞玉一样温润、质朴、淳厚,甚至有些羞涩的贤德了。 子夏还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与友交,言而有信。”这两条之前我们都曾谈到过。他还提到了“事君,能致其身。”也就是侍奉君王,能够奉献生命。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所以保护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对父母尽孝。可是如果君王和家国需要的话,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代的士人、知识分子,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明君贤臣”,遇到一位贤明的君主,自己的抱负能够得到施展,精忠报国,然后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因为那个时候只知有君王、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可以想一下如果真的家国被犯、山河罹难的话,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做到像曹植《白马篇》中写的那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呢?子夏说如果能做到以上的这几点,即使你没有什么所谓的学问、学历,用今天的话来说,不是什么博士、硕士毕业,可是你人生的答卷已经合格了,你的学问、修养远远比那几句空谈大论,那几页薄薄的文凭厚重得多。

《论语.学而》篇的第八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究竟什么才是“重”呢?“重”的反义词是“轻”。《菜根谭》说:“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不能挠我,而无幽闲镇定之趣。”君子平时接人待物的时候,绝对不可以轻薄急躁,一旦这样,就容易受到外物的困扰,丧失从容不迫,淡定安闲的人生趣味。《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五经”作了概括与总评,其中有一句说:“恭俭庄敬,礼教也。”指的是礼的核心精神,是让人的心中升起对万事万物以及自身的敬畏与慎重、严谨与庄重。 

这一个“重”字,还含有对责任的承担、对自身的宝爱和看重。因为有所担负,所以才会珍惜自我、爱惜羽毛,绝不会轻浮随便,绝不会轻言许诺,绝不会轻薄无行。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主人公讨厌人生的“重”,他们做了无数不去承担人生责任、随便而轻浮的事情,可是,后来终于发现,解脱了负担,没有了“重”,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原来“轻”也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 

而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沉静、厚重、端庄、大气的时候,他的魅力和气场是由内而外的,是不怒自威的,他已经不需要花哨的装饰和虚荣的托辞,便静如沧海、稳如泰山。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学则不固”。我们常常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儿,岂不知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为什么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呢?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人,会不断发现生命中的惊喜和美好,会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而最重要的是,他会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也会不断刷新自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的人绝不会固守一端,绝不会蔽塞落后,他的人生状态常常会是清澈的、活泼的、生机勃勃的。就像朱熹的诗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一句,“主忠信”。之前我们曾经讲过,曾子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和“信”,也是孔子一贯强调的做人准则和君子的理想人格。 下一句,“无友不如己者。”对于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先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它的意思就是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我也很赞同这种看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都是有价值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时间是值钱的,一个真正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拿自己当回事儿的人,不会将大把的光阴浪费在丝毫不值得的人和事上。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远离那个消耗你生命能量的人》。如果有一种交往是单向性的,对方永远像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离墙即倒的残废,永远指望着从你这儿汲取温暖,获得力量,而你在他身上却永远找不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这样天平失衡的交往,能够维持多久呢?我想理想的友情和爱情应该像舒婷的《致橡树》当中写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最后一句:“过则勿惮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勿惮”就是不要怕,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承担。人生在世,总要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更要勇于为自己的过错买单。一个树干的缺口往往愈合后,会成为这棵树上最坚硬的部分。走过“过错”的低谷,我们会发现,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论语.学而》篇的第九则: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里曾子又出现了,也足可以看出他在孔门中的地位。之前我们曾经提过,曾子生性仁厚,特别孝顺,他并不是天资聪颖,甚至有些鲁钝,但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会一直努力去做、坚持去做、笃定去做。这种有点儿执拗而又可爱的性格,特别像《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最终位列孔门十哲和五圣之列。

 我们来看这句话,“慎终追远”,仅仅四个字,历来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人死为“终”,指父母的去世;“远”指祖先。要慎重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先祖,对死去之人的丧礼要“尽其礼”,对祖先的祭祀要“尽其诚”,这样就可以使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真淳厚朴了。 为何要如此慎重地对待亲人的逝去和远祖先贤的祭奠呢?这里又包含着孔子怎样的对待生死的态度呢?在传统的五礼,也就是最基本的五类礼仪中,有吉、凶、军、宾、嘉,而丧礼是凶礼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朱熹说:终者,也就是去世的人,是人所容易忽视的,远者,是人所容易忘记的。因而,这些为死者和祖先设立的礼,其实是用来教育和警示生者的。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般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都容易开头,却不容易坚持到底。对于人生来说,则很容易知道我们的来处,却不容易知道我们的归处。因此很多人无所畏惧、不怕因果、不惧身后骂名,做了太多天地不容、人神共愤的事情。“慎终追远”的意义在哪里呢?当我们谨慎而又庄重地安葬亲人,缅怀先贤烈祖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穿越生而看到死,我们会明白,人活于世绝不是百年的行走,当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后人会因为他的嘉言懿行、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因为他的丰功伟业、因为他的奉献牺牲,给予他如此崇高的敬意和追念,即便千载后,仍然可以从他的精神和境界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当我们看到这些,做到这些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处和将来的声名。我们要珍惜这一世的每一行每一言,也要知道,我们即使形体消失,而仍然会有一些东西,在子孙后代,在下一世和后几世的人们中流传。如果德行不够,又何以面对祖先和后代呢? 

如此说来,这和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也是不矛盾的,他说,“终”是结果,“远”是远因。“慎终追远”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就应该有好的初衷。正如佛家所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慎终追远”,让我们在对先贤烈祖的尊敬和追忆中,认真地思考人生天地间的意义,恭敬谨慎地在这红尘中安身立命。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则: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里面出现了两个孔子的弟子,子禽和子贡,子禽姓陈名亢,如果大家对他还不太熟悉的话,子贡我们就很了解了,他姓端木,名赐,是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公关外交能力出色,而且财商很高,特别善于经营,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孔子去世后,子贡享有极高的威望,对孔子的地位,思想的宣扬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段话里,子禽问子贡说:咱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以温、良、恭、俭、让五者来得到的,咱们老师获闻各国政事与别人获闻各国政事不同吧! 子贡在这里用“温、良、恭、俭、让”五个字概括了孔子这位圣贤的气质。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些人中不乏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学界精英,而他们一直尊奉、跟随孔子,不离不弃,可见孔子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感召力。那么这份魅力的源泉是什么呢?也许这五个字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孔子。 

“温”,简单的理解是温和,《诗经.秦风.小戎》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一个君子,他的气质就像一块温润的美玉,透明、澄澈,而绝不剑锋凌厉,绝不咄咄逼人。这种气质是有温度的,是温暖而又和煦的,让人如沐春风,如获甘霖,而又绝不温吞,绝不敷衍。这是一种经过岁月打磨和世事洗礼,才有的极具亲和力的气质。 再来看“良”,《礼记.经解》中还有一句叫做“广博易良,乐教也”。见闻识广,胸怀博大而又平易善良,这是深深领悟礼乐教化的结果。《菜根谭》中说,“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善良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天性,心怀善良、美好的人,总是能遇见善良和美好。

“恭”,我们之前曾说过,对凡事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才会有一种谦恭的姿态。就像一句谚语:“饱满的谷穗都是下垂的。”一个从心底里谦恭的人,必定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行为不会落入恶俗,而这一切,又会为他营造更好的生存和生长的环境。所以《易经.谦卦》中才会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一谦而四益”。君子以谦卑的态度安放身心、修养自我,会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得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俭”,一般的理解是简朴,但绝不是鄙陋。俭,并不是让我们刻意地褴衫敝履,活得不成样子,而是强调人要有分寸,有节制,有一个度。凡事知止,知足,不再多要那些自己根本享受不了的东西。当你知道要什么,并且要得不多的时候,是很容易满足和快乐的。 “让”,是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做人不只要有分寸感,而且要有边界感。这世界不是唯我独尊、横行天下,好东西是要推给别人、是要分享的。老子《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一种智慧,越是不争,越无人争锋。而《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越是狭窄路段、越是肥鲜美味,越要留给、让给别人,而这是一个人行走于世,得到快乐的不二法门。 

“温良恭俭让”,这是一种高贵而低调的气质,具备了这种气质,不会再剑拔弩张、东奔西突、躁动不安,你会温柔敦厚、谦逊随和、平易近人。而这种平和和宁静,是具有力量的,它会让我们在这世间,生活得更从容,也更快乐。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一则: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人,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准则和规矩,就叫做孝了。 

人们历来对这段话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评价,鲁迅先生曾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病根,过度强调了对父亲的继承和顺从。因此也有人认为,难道不管父亲的原则和规矩对不对,我们都要多年不改吗?而南怀瑾先生认为,“无改于父道”是言行一致的意思,父亲生前和死后都秉持着他的教诲才叫做孝。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父”字,古代常常把君主也叫做“君父”,君王如父,父如君王。父亲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是这个家的总舵手,指引着航向,为子女也做了道德和行为的示范。但自明清以来,人们越来越感觉父权、夫权和君权,这三纲好像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才有后来的反封建、反礼教,以至于新文化运动对于孔子和儒学的批判,这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指向的。 

所谓过犹不及,在今天我倒觉得我们应该反过来思考一下,每一个做父亲的人真的做到了如君王一般,给这个家庭以指引、为这个家庭做标杆,并且在这个家中有着无上的尊严和威仪吗?讲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苦笑,我想真的未必。 如果一个父亲有足够的威望和仪范,那么子女就会有无比的崇敬和尊奉,就会有充分的敬畏,认为父亲是一座仰慕和学习的高山。所以“父在观其志”,这个时候他只能仰望父亲、效法父亲而无法超越,因而他心中“有志”,有了在这个巍峨航标下的理想和志向。

而“父没观其行”,当父亲去世后,家庭的责任和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这个人会瞬间成熟和成长,他会在短短的时间里明白了父亲的所作所为,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和使命,而这一切都要看他的行动,看他能否将父辈的期望和精神在成人世界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于父亲传下来的原则规范和精神秉持多年不变。现在,有多少人动不动看不起父辈的见识短浅、听不进父辈的谆谆告诫,越是年轻的人越如此,觉得他们说的简直是糟粕,老一辈早都out了。可是我想说,你真的了解父辈吗?他们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和蹉跎,你真的能懂吗?你拿着父辈的血汗钱去云淡风轻,岁月静好,却又对父辈的教诲嗤之以鼻,你又有什么资格呢?现在有太多的人只凭着自己有限的人生有限的见识,动辄贬损父辈、趾高气扬,却又在有钱有势的人面前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实在令人不耻和悲哀。

 就像筷子兄弟的那首歌《父亲》中唱到:“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的不容易,多想和从前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只有慢慢成长,慢慢成熟,慢慢也成为一个父亲,才能越来越懂得父亲。可是只有等到父亲离开你之后,家里的天塌了,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父之道”,原来的叛逆、抗拒竟然都变成了默默的存留和遗传。你发现自己当年是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多么不谙世事,回想起父亲的一言一行和谆谆教导都觉得难得而又宝贵,可是父亲永远不在你的身边了。 而现在的你,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像父亲,像父亲那样说话,像父亲那样教训你的子女,甚至有的时候也像父亲那样固执和坏脾气。所以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去做的,不会刻意去想当年父亲哪些不对?难道我不应该改正吗?一个人在青年和成年期彻底地与父亲对立和背叛的人,他的人生是悲哀的,没有了父亲的里程碑,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为,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父亲,又修正了父亲。你身上流着他的血脉,长得像他的样子,而你在人世间的一举一动,则是在向已经逝去的父亲致敬。看吧,父亲,当年那样荒谬、不听话的我现在按着您希望的样子在生活。但是我会比您希望的做得更好、更出色。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也做一个好子女呢?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孝”呢?我想这是个简单的话题,但却可能是值得我们终生思考的话题。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二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字面的意思简单的说是:“礼”的作用以中和为贵,先王的治国之道,以此为可贵。无论大事小事都以此为原则。假如有行不通的地方,只追求片面的调和,而不以“礼”礼去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在有子的这段话中,涉及到了一个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礼”,什么是“礼”呢?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比较简单的“礼貌”、“礼仪”、“礼节”。“礼”的内涵,指的是上下等级、尊卑有序、亲疏有别,而这种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又是发乎内心、自然而然的情感和与天地人伦之道。 “礼”的作用是什么呢?“和为贵”。这三个字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惯用语,通常的理解是:以和谐为贵,只有一团和气,才能和气生财,和气致祥。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和”呢?\"和\"也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各种情感没有发出来的时候称为“中”,发出来后全部都符合尺度,就叫做“和”。 杨伯峻《论语译注》就是以《中庸》之义来注“和”,并且引用了杨树达《论语疏注》中的话:“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所以《中庸》中还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人的七情六欲、为人处事、道德修养、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都能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各个环节,各个阶层调节适当而又能彼此融洽,就能够和谐共容,和乐相处,和气相生。“礼”的作用就在于此,就在于中“节”,就在于拿捏好这个尺度和分寸,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但是有子也说,如果“知和而和”,不了解这种和气、和谐、和悦的来由究竟何在,只片面的以和为贵、维持表象,做和事佬,而不知以“礼”来定位、来约束来节制来把握,当然行不通,走不动了。 这段话虽然说的是社会伦理政治原则,但是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试想,我们真的知“礼”吗?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定位,平和静定地安放身心、承担社会和家国责任了吗?我们又做到“和”了吗?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行举止都恰到好处、拿捏得当,与周围的人群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了吗? 送给大家三个字:“致中和”。我们一起共勉,修养身心、提升自我,符合天地人伦的大道。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三则: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这段话一共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提到的是“信”与“义”的关系;第二层提到的是“恭”与“礼”的关系;第三层提到的是所托何人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层,“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个“信”字在前几条就已经反复出现过,比如“敬事而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忠信”等等。“信”是论语中认为达到君子境界的一个主要因素。什么是“信”呢?我们看这个字,从人,从言,是个会意字。也就是说,人之所言,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真的、诚的、实的,这就叫做“信”。那什么是“义”呢?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义气、情义。朱熹的《论语集注》中说:“义者,事之宜也。”对事情的把握合适、恰当、有尺度、有分寸,合于天时地利、合于内在的良心、合于外在的法规,这就叫做“宜”。这个义项和我们昨天说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和”很相似。朱熹又说:复,就是践言,也就是践行诺言。我们常说“一诺千金”,一个人说出话来掷地有声、驷马难追、重信守诺,会极大地赢得他人的敬重和仰慕。如果你也希望这样言语之间有分量、有回响,那么在张口之时,就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是否符合天理、人情、人心、人性,是否能有始有终。只有这样,你说出的话才可能落地有声,值得践行。孔子说,如果不符合“义”,即使言必信、行必果,也是硁硁然小人哉。就算你说话算话、说到做到,也无非是个偏执浅薄的小人罢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层,“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第十则讲过“温良恭俭让”这五种低调而又高贵的美德。处事待人谦虚恭敬,便可以营造更加和谐融洽,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环境,这是没错的。但是仍然过犹不及,过度谦卑恭顺,挖空心思取悦讨好别人,孔子很看不起这种人,把它叫做“足恭”。这种人言语失当,要么被人看不起,要么被人耻笑。所以“恭”也是要有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合于“礼”。大家还记得我们上次说过什么是“礼”吗?“礼”的表现是尊卑有度、亲疏有别,而“礼”的核心是发自内心、合乎天理的,真切、自然的人伦情感。所以,即便是对别人恭敬,也必须是内心真实的流露。有“礼”的谦恭才是君子之风,是内心真正的谦虚、谨慎、庄重,而没有“礼”的谦恭,其实也就近乎谄媚了,这样的人往往内心有不正当的贪求,所以,才容易自取其辱。因此,我们的“恭”应当是适可而止、适度而行、不卑不亢,为自己、也为他人赢得一份尊严和自重。 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层:“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依靠,“宗”就是主。钱穆先生说:欲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当我们遇到难处,需要依托、依靠时,一定要先选择可亲可靠之人。这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如果没有一颗慧心、一双慧眼,不知道究竟谁才是真正值得信任、依靠者,误交损友、所托非人,那结果就不只是伤心伤情,还可能会贻误大事。 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这三条,有子的话真是得到了孔门的真传,也能够体现孔子思想的精粹。总结起来就是:许下诺言的时候要合乎义,对人恭敬的时候要近乎礼,托人于事的时候要依于亲。这三条处世宝典送给大家,我们一起共勉。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四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这段话里又出现了“君子”。孔子说,一个君子应该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食”和“居”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饱”和“安”也可以说是最普通的标准了,而孔子竟然说连“饱”和“安”都不要多求,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们仔细看看《论语》,会发现曾被人们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主食做得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甚至有一点变色变味的米饭,鱼肉都不能吃,可是这里为什么又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呢?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吃得精、住得暖不好。美食暖屋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一个会烹饪美食、品鉴美食的人,必定是对生活有品位、有态度,也热爱生活的人。但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并非一定要吃粗饭住破屋,他也可以坦然接受美食豪宅,但是他的心志并不在于此。就像一个故事里说:修为很高的上师接受供养,住在豪华的屋子里。有人指责他:不是说学佛者不应该追求奢侈的享受吗?上师微微一笑:是啊,只不过我虽然住在这个豪宅里,但是我随时可以离开和抛弃。这个豪宅,对我来说可以有也可以无,它并不在我的心里。 

在马斯洛的金字塔理论中,温饱等生理的需求处在金字塔最底层,也是最大多数最普遍的需要,再往上是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层级越高,人数就越少。而金字塔的最顶层,也是最少人数能够达到的那一层,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所以在孔子这句话里,“食”可以“饱”,“居”可以“安”,但仅止于此,则绝不会是一个君子的追求。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追求是华服美食、暖屋豪宅,那我们还能称得上是君子吗?

 下一句:“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感、反应快,可是“慎”却是谨慎、反应慢。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对待事情勤奋敏捷,发言出语却小心谨慎。我并不完全赞同,我认为这个“敏”是保持对所面临和承担事物的敏感和敏锐。能够做到“敏于事”的人,会有更好的洞察力和觉知力,对事物有全面和整体的认识,也更容易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绝不是身手敏捷、动作迅速。设想,在没有对整个事态有正确而清醒把握的前提下,贸然行动,显然并不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所为。而越是“敏于事”则越能“慎于言”,反而不会轻易脱口而出一些不着边际、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的话。 

有一句玩笑说:“你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反应快,最大的缺点是反应太快。”反应快就是“敏”,可是反应太快,就没有做到“慎”。我们看这个“慎”是心字旁,当对事情刚刚有浮光掠影的了解,根本没有经过“心”的理性权衡和考量,就脱口而出了。民间常说“贵人语话迟”。一个越是话多、话痨,出语不慎、随便发言的人,他说的话越不值钱,越没有人去关注和重视。 这七个字,“敏于事而慎于言”,真可以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仔细想想,又有多少时候,我们是“略于事而忽于言”,既缺乏对事物的清醒认识和全局总揽,又管不住自己的嘴,说人短长、闲谈抱怨呢?  最后一句:“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是趋就、趋向。“有道”,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一个有道之人,可能他的学问事业、成就地位令人钦佩;可能他的道德操守、高风亮节令人敬重;也可能他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令人折服;还可能他的思维视野、高瞻远瞩,令人五体投地。无论如何,与道同行的人,总是有无尽的感召力吸引着人们,向他靠拢,与他亲近。而一个君子会在有道者这里开启自己的人生窗口、找到自己的梦想航标。会在他的引领下不断修正、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孔子说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论语》中经常提到“好学”这个词,绝不只是“善于学习,愿意学习”之意。一个真正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是“好学”之人。他会像一个海绵宝宝,不断地从周围的环境、周围师友的身上汲取有益的营养,不断更新自我系统。而一旦一个人拥有了真正的“学习力”——请注意,就算你考上硕士博士,不见得拥有真正的“学习力”。这种“学习力”是一种活跃的、自发的、生机勃勃的原动力。一个爱学、会学的人,会在学习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会拥有持续不断的灵感和创造力,会对人生有极强的驾驭感和把控力。

拿当今时代举个例子,马云曾经在不同的演讲中说:这次互联网的技术革命,未来的三十年才是真正的巨大机会所在,各行各业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数据将成为核心的资源。这是从IT时代到DT时代的升级、变革和竞争,DT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定要培养DT时代的思维。DT是数据处理技术(Data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 我想问正在听录音的你,是否我们连IT还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DT了呢?不爱学、不好学的我们,是不是早已经被这个时代甩出十条街了呢? 

古今同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努力做个“好学”之人,向身边的“有道”之人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真正“好学”的人,才是永远的人生赢家。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五则: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句话里子贡又出现了。在第一篇中,有子出现了三次,曾子出现了两次,这都是被尊称为“子”的人物。子贡没有被尊称为“子”,却出现了两次,也足见他在孔门中有很高的地位。  子贡问老师说:“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虽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老师说:“已经不错了,但比不上贫穷却能乐道,富有却能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那样,要不停地切、磋、琢、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赐呀,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能举一反

三、加以发挥了。” 我们来看这个“贫”字。“贫”字的下面是“贝”。在古代汉语里,凡是和“贝”有关的,都和钱有关系。比如“贪”、“贡”、“贫”、“贿”、“赂”、“财”等等。今天我们总说“贫穷”,“贫”就是“穷”,但是在古代,“贫”是没钱,“穷”是不得志。大家看看这个字形,一个人在低矮的屋檐下不得伸展。  钱,这个东西很奇怪,有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它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顿时如霜打的茄子,也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瞬间像打足了气的皮球。所以今天才有句俗话叫做“人穷志短”、“财大气粗”。对于一般人来说,有钱和没钱是绝对能区别人生状态的分水岭。没了钱,就没了底气,整个人就坍塌了。所以贫者容易“谄”,容易显得自己不值钱,像哈巴狗那样摇尾乞怜、讨人喜欢。一旦有了钱,就有了撑腰的,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所以负责容易“骄”,容易到处显摆,目中无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我们把这个贫和富太当回事儿了。《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钱和没钱就可以使人的状态迥然不同,也许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小人”吧。 

另外我还想说,今天又有多少人,富是富了,可是却不贵。有一篇文章说:“越来越富的中国人丧失了雍容气度”。出现一个土豪容易,可是养成一个贵族却非常难。什么是贵族气质呢?其实在第十则中已经提到“温良恭俭让”,大家看,这五种低调却高贵的美德,才是君子之德、贵族之风。“谄”和“骄”两种状态就已经丧失了君子的风范。 

其实子贡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人生境界了,但是孔子又把他说的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的是什么呢?我们常说“安贫乐道”,能够让人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和直面人生勇气的,就是这个“道”。 隐居田园的陶渊明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他说,我也曾经因为坚守底线和原则,辞官不做,因为不能给家人提供更好的衣食住行而感到惭愧和矛盾,可是在这个纠结之中,“道”战胜了一切,我就再也没有沮丧颓唐的脸色,就能够安然接纳所有的一切。 

持守理想和道义,却一生坎坷、不断遭贬的苏轼晚年也曾经说过:“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我们虽然又老又穷,但是这种人生大道和忠义,充彻心肺,挺起脊梁,足可以让我们超越贫富,笑对生死。 

所以在《论语》中,在很多传统文化的原典中,“道”是一个核心的,贯穿始终的概念。而我们刚才谈到,一个人之所以高贵,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远比贫富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道”。一旦有了对“道”的追求,才会更清醒地看待人生,才会“贫且乐”,随缘任运、安放身心;才会“富而好礼”,有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所以子贡才说:明白了,这就像对玉石的不断切磋、琢磨那样,人的境界也需要不断地雕琢、升华、凝练。就像禅语所说的人生的三重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行至中途,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当我们不为外在的贫富所动,反而能超越贫富,去追求心中的“道”,我们就会见到更美丽的风景。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六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里的“患”是担忧、担心的意思。“己知”,在古代汉语中是常见的用法——宾语前置,就是“知己”。这段话是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才能、品德。  我想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字:“知”。“知”,这里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深入的了解、理解。在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地扪心自问: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奔波不休,可是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我最擅长的是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该怎样安放身心? 作为一个掌握了很多高科技,甚至能探索宇宙奥秘的现代人,我们都既不了解自己的身,也不了解自己的心。我们不知道这个身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常常违背自然规律而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不养阴气、扼杀阳气;我们常常粗暴地对待五脏六腑,忽冷忽热、胡吃海喝;我们常常使心为形役,压抑郁闷,强颜欢笑,甚至成为情绪的奴隶。 

所以西方圣哲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而东方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别人是好的,可是这个前提却是“自知”。只有自知者能真正地面对自己,坦然地接纳自己,全然地了解自己,才可以叫做“明”。“明”是什么呢?俗话说“耳聪目明”,“明”是眼睛的能力好,而“自知者明”则是对自己有内观和内省的能力,对这个奔波在红尘中的小我,种种光荣与梦想、种种无奈与悲哀,洞若观火,了然在胸。 所以能“自知”的人往往更平和、更冷静,更加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他知道这世界上远远有比别人了解自己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让自己先成为自己的知己。 

当然,有着清醒自知的人,往往也都有卓越的才干和能力,也有沉着淡定的德行,所以他们更有主见,更有定力,不容易被外在的评价标准所左右,也不会被他人的误解和指责影响自我认识。因此这样的人通常有几个特点:

一、无暇理会别人是否了解自己,因为主要的精力并不在此;

二、不急于求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他对自己所秉持的原则和道路有自信;

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三观一致的人和自己走在同一条路上,因为他的胸襟是敞开的。  只求他人的了解,往往把对自己的评价寄托在他人的眼睛和嘴巴上。《诗经》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最应该引以为忧的,是我们不能真正放下成见,而只凭传言和误导去解读他人。我曾经看到过小六写的一篇网文: 事实上,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嘴里的你是多少个版本,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多少人绕了一圈会变得多么面目全非。你也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了维护谁或隐藏某些真相将如何诋毁你,讽刺你,杜撰你的故事。还有那些喜欢凑热闹,讲八卦的看热闹者,又为了增加故事的可读性,散播了多少不切实际的闲话。  你听说某位年纪轻轻的单亲母亲,便确定她为人放荡才会有此下场,却不知也许她受过怎样的情感创伤,却依旧舍不得这一条生命,选择独自抚养。 你听说某位大腹便便的富商在公共场合大声嘻哈,便认定他素质底下才会这般喧哗,却不知也许他年轻有过耳疾,声音太小,根本无法正常交谈说话。 你听说某位牛肉小贩儿因为多占了几分零钱而两样放光,便肯定他贪图小利,不值一提,却不知也许他家中有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嗷嗷待补的幼婴。 我们眼睛看到的,我都无法肯定是真的,更何况是通过别人听说的。 

如果你没瞎,就请自己来了解我,不要通过别人的嘴巴认识我。 这句话虽然很毒舌,但是却提醒我们,“知己”、“知人”,说着简单,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患不知人也。”我们一起来互相提醒吧!

第19篇:论语学而教学设计

《论语·学而》前四则教学设计

青田办贺家联小翟江涛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2、熟读《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四则,并能做到当堂成诵;

3、初步了解孔子对学习、做人、修身的一些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四则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500多年前,在我国山东省,诞生了一位我国最伟大的教师。这位教师勤奋学习,博学多能,一生致力于教育,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甚至影响了全世界。美国曾经出版一本《名人年鉴手册》,其中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他被排在第一位。这位伟大的教师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像)

孔子一生有弟子3000人,其中特别优秀的有72人。孔子用他的言行给弟子们留下深远的影响。孔子去世后,他的这些弟子将他和弟子们的言行整理编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论语》(板书:《论语》,提醒注意“论”的读音),你对《论语》还有哪些了解?或者你还想了解《论语》的哪些内容?(课件出示:《论语》及四书五经,及《论语》的篇章)这本书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学习其中的第一篇。(板书:论语·学而)

(二)古代的学生如何读书。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古代的学生怎么学习吗?(请几个同学发言,随便说)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影片,看一看古代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

2、(看完后)你看懂了吗?你们想像他们一样学习吗?(学生答想)为什么?(学生答:可能会说可以喝酒吃肉,等等(同学随便发言)师小结:其实也就:能在轻松自由氛围中做学问,而且喜欢辩论。你们想不想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那你们就轻松点,行不?为了轻松,首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吧。

(三)学习第一则

1、讲述故事:一天,孔子正在家里读书,他时而大声朗诵,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为书中的内容拍案叫好。读着读着,孔子感觉到一种快乐的情绪在自己的心中慢慢荡漾开来,于是他取出一札竹简,在其中一片上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课件出示)

放下毛笔,他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 “是我的朋友们来看我了吗?”他一阵欣喜,又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另一行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课件出示)

“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管来的是谁,我都可以把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告诉他,他也可以和我谈谈他最近的收获,这不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孔子静静地等待着,沉浸在一片幸福之中。

可是,马蹄声并没有停下来。孔子叹了叹气,默默地在第三片竹简上写下又一行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件出示)

他想,我日积月累地做学问,可是有谁能够理解我呢?哪怕没有一个人理解我,我都要宽厚待人,不恼怒,不怨恨,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君子啊!

2、(出示完整的第一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则论语。

3、师示范读,提醒学生注意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平常学习的课文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4、引导学生汇报读法有什么不同。

5、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1)朗读速度慢;(2)停顿多;(3)语气词多;特别指出虽与阅读无关,但也很重要的一点:(4)字数很少,但是意思很丰富。

6、师领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停顿。(板书:停顿)

7、师再次领读,指导学生在停顿的地方画上“/”,并告诉学生:朗读时的停顿不是截然断开,一定要有气相连。

8、(出示标有停顿的句子)学生齐读,注意停顿。

9、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子”、“曰”、“说”、“愠”的意思,解释“说”的读音。(板书:说——悦,说:喜悦,愠:恼怒)

10、指导学生注意句子的语气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这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乎”字,这其实是表示一种语气(板书:语气),请大家看看,这里的“乎”是表示一种什么语气?(问的语气)问谁?(问自己)所以朗读的时候还要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来。

11、师范读一遍,然后引读两遍。

12、全班齐读两遍。

13、全班背诵。

(四)学习第二则

1、孔子还有一位弟子,叫有子,他对于孝,对于礼,对于学,得到了孔子的真传,他曾经这么说(出示第二则: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学生自由读读。

3、师提示“弟”、“好”、“鲜”的读音,(板书:弟——悌

4、学生再读。

5、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停顿,在书上标出来。

6、学生齐读三遍。

7、)解释“悌”、“好”、“鲜”的意思。(板书:好:爱好,鲜:少)

教师简单说说这一则的意思: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喜欢触犯上级的人很少;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喜欢造反的人还没有。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8、自由朗读,力争背诵下来。

9、全班试背。

(五)学习第三则

1、讲述故事:唐玄宗时期,有一个人名叫李林甫,在朝中担任宰相,皇帝很信任他。这个人嫉妒心很强,对有才能的人或皇帝信任的人恨之入骨,总是想办法除掉他们。他对这些人花言巧语,表面上十分和善,心里却时时在盘算着谋害他们的诡计,所以有些人即使被他谋害了都不知道。后来人们终于识破了他的假面具,都说他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2、引入第三则:其实像李林甫这样的人,孔子早就告诉过我们(出示第三则: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自由读读。

4、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巧言令色: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5、全班齐读三遍。

6、全班一起背诵。

(六)学习第四则

1、(课件出示这一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请大家看看这一则论语,和刚才我们学习的一则论语有什么共同点?(都

是问句,都有“乎”这个语气词)

2、学生自由读读。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我们学习的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标出停顿,然后猜一猜意思,可以同桌及前后桌讨论。提示一点:省,反省的意思,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那他反省的是什么呢?你要自己试着解决了。

3、指名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停顿及意思)。

4、师简单介绍曾子(曾子名叫曾参,是孔子的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提醒学生注意“省”的读音,并解释意思。(板书:省:反省)

5、师简单说说这一则的意思:曾子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人,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我帮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用?老师教过的知识有没有复习?曾子的这种勤于反思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6、师生齐读一遍。

(七)四则合诵

1、学生按照《论语》顺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四则。

2、分组轮读。

3、全班齐读一遍。

4、(出示四则论语)配乐朗诵一遍。(点击播放音乐)

5、全班齐背。

(七)总结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习《论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很多知识,而且《论语》能教给我们的知识还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多。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读《论语》,背《论语》,学《论语》,让我们在《论语》的陪伴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在朗读中结束教学。)

第20篇::学而篇(徐醒民论语讲要讲稿整理)

《论语》 第一篇 学而篇

第1讲。

各位研究儒学的学友,我们现在开始研读论语,论语这部书,是孔夫子与他的弟子,讲学的一种言语,然后把孔子的言语纪录下来,成为这一部书。我们研究儒学,孔夫子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凡是求学的人,都尊重孔夫子为老师,一般都称呼孔夫子为至圣先师,他是圣人之中是至圣,没有那位圣人比他的地位更高,所以叫至圣。为什么呢?孔夫子把我们中华文化,从五帝三王,历代的那些在位的圣人,所传授的道,由孔夫子把它整理整理,集为大成,所以他在中国的古代圣人之中,他是至圣。这部论语就是他跟他的学生们,谈论求学之道,以及当时候各国的君臣,来向孔子问政、问道,这些都由孔夫子的弟子,有的说是孔夫子的再传的弟子,把它纪录下来的,就成为现在一部论语。 孔子把中国五帝以来,历代圣人所讲的道,经过他老人家整理,成为诗经、书经、易经、礼经,再加上他自己作的一部春秋,另外还有一部乐经,现在乐经找不到了。一般称为五经诗 书、易、礼、春秋。他跟弟子们谈论学问的时候,往往谈到五经里面的学术,谈到五经里面的学术,孔子就在谈论之中,非常扼要的把五经,谈到那一部经,就把那一部经重要的意义,就解释的非常透彻。这些都是记载在论语里面,所以我们学儒,尊孔子为我们的老师,因此,就先研读论语。在过去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有学校的时候,一般读书人都是上私塾,上私塾的学生,先读那些儿童的读本,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一类的。读了以后,接着就读论语。而且从宋朝以后,论语读了以后,就读大学、中庸、孟子这叫四书,读四书的时候,先开始就读论语。我们今天大家都有兴趣来学,儒家的学术,也就是学孔子所讲的学术。 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论语这部书在古时候没有注解,到了汉朝,原来论语是什么呢?由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孔子的再传的弟子,纪录之后,一般人读经文,论语的文字,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他焚书,把儒家的经书都烧了论语也被烧了,烧是烧了,但是古时候读书人都是注重背诵,秦始皇可以把论语书本子烧掉,但是一般读书人背熟了,记在心里面,这个烧不掉的,所以到汉朝,论语又由那些读书人,把它背诵出来,再用汉朝当时的文字,又把它写出来成为一本书。 所以到汉朝论语本子,有古本子,有鲁论语,有很多人传下来,在前汉的时候还没有注解,在前汉的时候还没有注解,到了后汉才有注解。像马融、郑康成,就是郑玄,郑玄的注解到后来,完整的注解已经找不到了,到后来有何晏集解,把汉儒以至于到三国的时候,一本汉注把它搜集起来。从那以后历代都有,现在十三经注疏本子里面,有何晏集解、有邢昺疏,在邢昺疏以前又有皇侃的注解,叫皇疏。再到后来,到了南宋,宋朝有北宋,南宋,南宋的时候有朱子的论语集注,除了这几部重要的大家所了解的,这些著作以外,其余的从后汉到唐、宋、元、明、清,注解多得很。 一直到现代我学人的老师雪庐老人,他是山东济南人,在一九四九年由大陆到了台湾来,一到台湾就到了台中,就在台中几十年弘扬儒家的学术,把儒家的这些经书,尤其是论语教授得很多。到了晚年,雪庐老人又在台中,创办了论语讲习班。论语讲习班,他老人家在讲论语的时候,把历代的注解,凡是能搜集到的,他老人家都看过了。看了之后,那些注解把论语的本义,能够注解出来的话,雪庐老人就按照那种古人注解,用那注解讲,还有很多的注解,不能够把论语的原意讲得出来的话,雪庐老人就自己在五经之中找,找到根据,找到根据,然后用别的经里面所讲的,拿来注解论语。这个就是用古人的办法,以经注经,以经,他注的经,拿来注解此处的经,这是非常可靠。因此雪庐老人,我们一般作他学生的人,都不敢称呼他老人家的名字。现在在讲到有关他老人家,讲论语的时候,不能不先做个介绍,雪庐老人在家里的名字,一个字,叫作艳字,艳就是很艳丽的艳,颜色很美,很华丽的那个艳。我们作学生都不敢称呼老师的名,另外老师有个字,字有两个字,一个是炳字,炳是火字边,甲乙丙丁的丙字,再呢是南,南方的南,合起来炳南两个字,这是他老人家的字不是名。我们作学生的,连老师的字,我们也不敢称呼,老人家有一个号,叫雪庐,雪就天上下雪的雪,庐就是江西有个庐山,就是庐山那个庐,我们只敢称呼他老人家雪庐,加上一个老人,雪庐老人。在此在讲论语之前,对他老人家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雪公在开办论语讲习班的时候,是招收了各级学校的老师,以及其它社会人士,参加这个讲习班,两年一期,把论语上下论,两年的时间讲完。他老人家在论语讲习班里面,解释论语,当时只是解释,后来我们作学生的,在听雪公讲的时候,我们作了笔记,然后我们按照笔记记载下来,整理成为一本书,整理成为一本书,叫作论语讲要。这部论语讲要是他老人家,教授论语,很多地方古人没有讲得出来的,雪公都把经文原意彻底的讲出来,所以我们研究论语,将来看看条件许可不许可,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想这部论语讲要可以把它印出来,现在事实上,在台中由台中莲社已经印出来,而且收在他老人家的全集里面,将来看看条件许可,就把这一部论语讲要,大量的增加印出来,可以供给研究论语的人,作一个重要的研究的参考。

现在我们就开始看论语了,我学人在讲论语的时候,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过去听雪公在论语讲习班里面,讲解论语后来整理成为论语讲要,这是一种,另外,再根据我学人过去自己作的笔记,等于跟各位介绍,把雪公过去讲的意思,转介绍出来。在讲论语之前,我特别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现在我们就看论语,论语一共有二十篇,二十篇里面,每一篇,一篇有一篇的名称,总的名称就是论语,每一篇的名称,就是按照每一篇开头的那一章,那一章经文开头的前面两个字,作为这一篇的名称,比如说第一篇,比如说第一篇,第一篇什么名字,学而是什么呢,学而就是开头第一章,第一章的经文开头两个字就是学而,就拿这两个字,当作论语第一篇的名称,现在我们就把第一篇,第一章的经文背诵,第一章的经文背诵,诵出来以后,再一句一句的跟各位介绍。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这章经开头子曰这两个字,子在古时候,尊称人家,尊称人家原来是对于男子,尊称男子叫作子,到后来不问是男子女子,凡是尊称人家的,都叫作子。为什么呢?子这个字,现在楷书是这个子,在篆文,篆文这个象形字,上面开头一笔那个一横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小孩子,是个头,中间那个一横,在篆字是两头向上一个半圆形,两头向上表示小孩子两只手往上,往上撑上面来,那个一直代表小孩子的身体,这小孩子撑出两个手出来,希望他的父母来抱他。这个字在儿童年纪甚至在婴孩的时候,不分男性女性,都叫这个子,这个子很天真,代表他是一团天真之气。所以到后来男子尊称叫作子,后来女子尊称她也是叫子,在论语开头子曰这个子。就称呼孔夫子,孔夫子,为什么不要孔子呢,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再传的弟子,比如说曾子的弟子,有子的弟子,他们的弟子就是孔子再传的弟子。由他们记载出来,不论是孔子弟子也好,再传弟子也好,记载论语称呼孔夫子,不能加上一个姓字,加上姓字比较没有那么亲切感,这就疏远了。因此学生称呼老师,或是再传的学生称呼老师,只能够称呼他子。因此在这里子曰就是孔子,往下凡是子曰,我们知道都是指的孔子。子曰就是孔子曰,曰字是什么呢?曰字是象形字的话,外面画成像人的一个口,里面那一横如果照象形字,照篆文写出来的话,里面是人的一个舌,人的口加上一个舌,而且这个曰字,在左上方缺一个口,为什么呢?,一个人张口开来说话的时候,口气就出来了,曰字就是这个意思。曰字就是表示一个人,要来开口说话了,是表示那个意思。因此子曰,就是孔子在说了,孔子说什么呢? 这一章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二句是一段,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这是一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第三段,这一章经就有三段,先把经文解释出来,然后再讲章法,分段就是讲章法,古人作文章,都要讲究章法,先解释经文。学而时习之,学什么呢?学这个字,中国古时候有一本字典,是汉朝许慎作的,叫作说文解字,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这个学字,当什么字讲呢?学就是觉悟,觉悟这个意思。觉,比如说我们睡觉,睡觉什么都不知,睡觉醒了,就觉了。必须人在清醒的时候,看世间任何事情才看得明白。没有清醒,在那睡眠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学是叫觉 觉还不算要悟,这个觉就是把事情看明白了,看明白是不错,世间万事万物,你看它,那个事件它又代表很多含义在那里,只看清楚那个事物,比如说看清这个人,认识他是这个人,看见这一棵树,你知道这是一棵树,看见河流里面流着水,你看明白了。但是人,个人有个人的心理,个人有个人的品德修养,个人有个人的学问,树木花草它有它的本义。同样的流水,流水有流水的含义。悟,就是把一切人事万物,借着它现出来的状况,能够悟到他本有的含义。所以学,就是觉悟这两个字的意思,学而时习之,而这个字是连系字,它没有别的意思,学用而字,就联系下面这个意思,时习之,我们求学,这个学是什么呢?求学的目的就是要觉悟,觉悟万事万物它的本来的含义,那么,本来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就拿我们人来讲,我们人不管是中国人是、外国人,都是人的形状,长的有头,有面目,有手、有脚、有身体。都是一样的,颜色虽然有不同,人的身体形状是一样的,但是除了认识人的身体形状不够,还要觉悟,觉悟人人都有共同的一个性质,人有人的性质,这个性质是本有的。 这个本有的叫做天性,四书里面其中之一叫作中庸,中庸里面有讲:「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就是天性,这个天性就是本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性。这个本性它是没有改变的,不能够因为人的面貌不同,人的命运不同,寿命不同,甚至于人的有生有死,有的身体有病,没有病。这些人人都有,有生有死有病,有其它种种的问题,人与人间的来往,这些种种,这个都是现象,这是人人不同的,我们处在人类社会环境,也各不相同。但是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本性是什么样的呢?本性没有生没有死,没有生病,没有一切在人世间遇到,种种的苦恼的问题,这个本性上都没有。我们讲这学,学觉悟,悟最重要的就是要悟到,我们人人本有的这个性,本性,悟到了本性,下面就要习了。

学习,学就是觉悟,悟了之后,就是要把我们的本性,把它显示出来,开发出来,开发出来怎么开发呢?就在习,习是练习,怎么个练习呢?我们每一个人,不问那一个国家的人,就是拿我们中国自己来讲,你是南方人也好,北方人也好,海内海外的人也好,都有自私自利的心理,人人都有自私心。有这个自私心,我们本性就被这个自私,把它遮盖起来,本性被自私心遮盖了以后,我们在人世间,才有生老病死。在社会人羣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遇到人事上很多麻烦的问题,互相防范对方是不是陷害我自己,我时时刻刻的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方面防范人家害我自,同时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也陷害了别人,自己往往不知不觉,有这些个自私心理,那好了,我们的本性就被遮盖起来。习这个字,就是练习,练习什么呢?就是把我们人人都有的自私心,时时刻刻的要自己提醒自己,把这个自私自利的心,逐渐逐渐的减少,减少减少到后来,完全没有了,本性就开发出来。本性完全开发出来,我们学论语的目的在那里?孔夫子教我们求学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学成为圣人,我们把自私心完全破除干干净净的,让自己本有的本性,开发出来。我们成为圣人了,成为圣人,我们就跟孔夫子一样,是个圣人了。所以这是学论语,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因此开头就讲,学而时习之,习就是练习练习把我们私心,把它由浅入深的先一分一分的减少,减少一分自私心,就是显示一分自己的本性,减少到最后,可以把自已本性完全开发出来。

这个不是说学就学成功的,必须时时在练习,这个时字,中间不要间断,时时刻刻都在那里练习,时时刻刻都要想到,我们在人世间没有安全感,本身有时候有生病,本身在人世间有时候有天灾,有时候有人祸,有战争。这个时候人的生命不安全的,所以人在世间没有安全感,因此我们在学论语的时候,开头第一章第一句,是要觉悟,觉悟自己有本性的时候我们要练习,怎么样练习呢?时时刻刻就想到,我们在人世间,所遭遇的种种的困难问题,这些困难问题,世间的一切学术,比如说,今日之下学科学的,学艺术的,学哲学的,文学的等等,都可以解决一部份问题。但是不彻底,必须学论语,讲到这个觉悟,这才能够彻底,因此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要开发自己本性,不要忘记自己,没有生老病死的这个本性,要它发生作用。这叫时,而时习之,之,是指的练习要开发自己的本性。时间到了,下次讲。

第2讲。

各位学友我们现在继续研读论语,前面学而时习之,我们也研究过了。后面这一句 不亦说(月)乎,说(月)这个字,我们一般学的是这个说(说),说话的说,但是在论语里面,这个说(说)不读说(说),读说(月),悦是什么呢?左边一个竖心边是心字部,心字部写成一个竖的叫竖心边,右边是一个兑字,就跟说字右边兑字是一个字,在论语里面,说、悦这两个字通用,而且在这里读音,不读说(说),读说(月)说(月)是欢喜,叫做说(月)喜悦,一个人的心理很喜悦。后面有好几个地方,这个字跟悦字是通用,这两句就说学就是要觉悟,我们人人都有本性,要把本性开发出来。就要练习,而且这个练习,要时时刻刻都在练习,不能间断,能够这样的学,学而习之 不亦说乎。这就是心理愈练习心理愈欢喜,愈是喜悦。

这两句话,我们学论语,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以后,接着就自己在练习了。练习到了一定的时期,效果怎么显示出来呢?我们在家里,在社会上,我们处处学着把自私自利的心,把它压低下去,不让自私心起作用,处处要让人家,处处要尊重人家,尊重人家的权利,尊重人家的意见,这样去练习。比如说,我们家庭里面,现在很多家里人相处不好,意见很多,发生家庭问题,果然我们学论语的人,放弃自己的私心,处处替对方来设想,处处尊重对方,那家里一团和气。这个家庭里就是非常喜悦了,人人都喜悦,自己更不必说,是喜悦。我们在社会上,不问你是从事那个行业,教书的,在各级学校教书的,你当老师。你能够替人家着想,当老师的处处替学生着想,怎么着想呢?你教的这个书,你想到学生听得明白还是听不明白。你讲这个书,你心理不是表现我自己我书讲得好,学生来尊敬我,不是,不要这样想,你只想到你教的这个书,都要让所有的学生他们都要从你所讲的书里面,得到好处,学生得到受用,你是替学生这样设想。久而久之,你心理没有想到学生要尊敬你,但是自自然然的,你的学生会尊敬你这老师。

各行各业的你能够对待同业之间,处处待人,你工厂里生产产品,处处替消费的人来设想。那你自己对于,你这工厂里面生产的产品,自己要检验得非常严格,久而久之,你这个工厂的产品,自然这个品牌,让人家自动的来买你的产品,这个效果就显示出来。所以不亦说乎,你自己也喜悦人家也喜悦,大家皆喜悦皆大欢喜。这是第一段讲的,不亦说乎。第二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前面是讲自己在学习。第二段呢?你学习了,有了成果了。就是把自己的私心一天一天的减少,待人接物,办事情,你教书,逐渐逐渐开始为人家着想,到最后全部为人家着想,到后来你有了成就了。有成就的时候,不要像现在一般的,自己有一点学问,就到处宣传。自己宣传,古人不是如此。孔子在这里讲,教我们怎么样呢?自己学了有成就,不用自己宣传,远方的人,自然的有人,他自动的来向你学习。所以有朋自远方来。朋,我们普通讲朋友,在这里讲朋,如果朋友这两个字要解释的话,古人共同在一位老师教学之下,来同学,共同的从一位老师,求学的话叫作同学,古人叫作同门。在同一个老师门下求学的,就叫同门。同门,同门叫什么?叫作朋,同门为朋,友是什么呢?先决条件是同门,在一个老师门下同学,同学之中还要有同志,志是志同道合。比如说第一段讲学而时习之,学是讲觉悟的,觉悟之后,就要练习开发自己本性,虽然是同门,学要觉悟。觉悟之后,再加以练习的话,那就有志向了。同样的有志向叫同志,同志叫作友。友,现在这个楷书写的这一横一撇,右边加上又字。古时候那个篆字是两只手,友啊这个手,两手合在一起。左右手,左右手是互相帮忙的,在求学的时候互相勉励,这叫作友。所以古人解释朋友这两个字,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这里讲第二句就是说,你求学,求学就是求得学圣人,学了有一些成就了。远方友人,有朋自远方来,从远地方来,不但近处除了你的近处以外,还有远方人都知道,远方人知道为什么叫朋呢?远方人既然他从远地那个地方来,向你求学。有这个志愿来求学的话,那就是朋了。而且同门为朋,同门就是我在前面也讲过,我们学儒共同的老师,就是孔夫子,因此从远方来求学,都是在孔门之中,大家都是同门。这个叫作朋。 既然你在第一段,自己学习有了成果了。远方人自然就知道,知道从远方来向你学习,你原来自己学习,学得有了成就的话,有了心得就不亦说乎?你感到喜悦。到了第二段所讲的,有远方人来向你求学,你感到快乐。不亦乐乎?乐的是什么呢?我们求学孔子也曾经告诉他的弟子,你求学要学作君子,学儒要学君子儒,不要学小人儒。所以孔子说女(ㄖㄨˇ)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小人儒只是自己学,自己有了受用就好了。别人来求学,不是他的本意。君子儒就不是如此,君子儒他自己学了有心得,有了成就的时候就要把这门学术,这门学术就是学作圣人,要能把它转,怎么转呢?转过来教化别人。把孔夫子所教导我们的这个学术,我们学了之后再转过来教化他人。这就是君子儒。前面一段是讲自己学,第二段有朋自远来方,是有人来向你求学,你要去教化别人了,所以有人来向你就学,你能够教化别人,把孔夫子所讲学作圣人的这种学术,能够推广出去。这是一大乐事。第三段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什么呢?愠,根据说文解字讲,讲怒,发怒了。另外古时候有个字典,叫做恨字,怨恨的恨字。无论是讲发怒也好,讲怨恨也好。指的这个愠字,都含有这个意思,含有什么意思呢?你学而时习之,自己有成就,能够远方的人都知道来向你求学,当然是有乐了,自己又喜悦。又有人来学,自己又很乐,很快乐。

但是世间事情能够如你这样的理想,不尽然,不尽然就是未必是人人都是如此。所以第三段讲,你学了自己有成就了,能够有远方人来向你求学,当然你是乐了。如果没有远方人来,甚至于在你的近处,也没有人来向你求学。这就表明人家不知道你,你的学问再多你修到修得怎么好,人家不知道。普通人来讲,自己有学问又有道德。学孔夫子讲的学圣人大道,人家不了解,心里难免要发牢骚了。发牢骚就是愠,愠就是闷在心里面,有种怨恨,没有发出来,一般人总是向外发,一般人讲俗话叫发牢骚,孔夫子在这里讲不要发牢骚,甚至心里也不要怨恨,所以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算得上君子,不如此,自己有某种学问,有某种能力,人家不知道,自己往往就是怨天尤人。怎么呢?我有这样的才能,我想用出去,用不出去,没有人了解我,就到处发牢骚了。这样,在孔子看起来就不能算是君子,君子啊!没有愠的时候,也就是没有怨恨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怨恨的时候呢。君子,学儒最高的目的是学作圣人,学圣人就把本性完全开发出来,那就成就了。一个人的生老病死,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没学到圣人的时候,学到贤人,像孔子门中七十二位贤人,他的境界都是了不得。一般人学儒学到贤人,已经是很了不得了。必须要学到贤人之后,再进一步才能学到圣人,贤人并不是说,一开始学就成为贤人,也不那么容易,先学为君子,君子学到了,然后进一步自然就能够学成为贤人,贤人然后再进一步学成为圣人,他有步骤的。 成为这样的君子,有一个先决条件,什么条件?孔子在论语,就是我们现在学的是论语有两本,有上论有下论。在下论里面,最后一章,孔子就说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学作君子,必须要知道命。命就是天命,就儒家讲这个命,就是佛家所讲的因果。因果是前因后果。比如说,我们每个人办事情,都有因果。我们就拿医师,医师跟人家医病来讲吧!你不能说病人一去,他就给你开药方子, 这个不是啊!病人去看病的话,医生先要给他诊断,西医用种种的仪器来诊断,中医他用望 闻 问 切这些方法。切是切脉,把脉。用这些方法,这就是诊断,诊断什么呢?就诊断病人为什么得了这个病,他什么原因,找出得病的原因出来,病是果,从这个果找出原来的因,找出因来之后,然后治这个果,治这个病所以就是因果。

再说司法来讲,法官法官问案子,也要先找出来这些犯法的人,他犯法的原因,然后才能他判决。这就是世间任何事情不离因果。就人生来讲我们人在世间,这一生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寿命不同,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同,心理也不同,对于外界给我们的刺激,我们的反应,心理的感受,个人不相同。外加的这些痛苦,有的人能够忍受,有的不能够忍受,这是个人的心理不同。这个不同个人有个人过去生种的因,今生得了这个果。今生得了这个果,一般人再从这个果上面,又种未来的因。这是佛家所讲的人生万事都有因果,这是佛家所讲的人生万事都有因果。儒家讲这个命,天命,就是佛家所讲的因果。君子,孔子就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一个学儒的人,先要学个君子,但是你不知道命的话,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因果的这种事实。这种道理。君子成不了,不足以为君子。

因此,在这里讲。人不知而不愠,自己有了学问,有了品德,没有人知道你。你想把这个道能推行出去,行不通。行不通,你是个君子知道这个天命,知道天命行不通,不是专门在自己。你是个君子你了解这个天命,你能够把这个道推行出去,那是在你这个时代,一般人都很幸运。他们能够接受圣人这个学术,你才能够道行得通,行不通呢? 固然自己要反省,最重要的是,为什为行不通?是在这个时代,你所处的这个环境,一般人没有那个福,学圣人之道。要有他的福, 福就是福报,幸福那个福。一般人没有这个福气,所以不能够感应。你想推行这个圣人之道。因为你了解天命,圣人之道行得通行不通,不是专门在自己这一边讲的,这个环境,社会人羣这个时代,这个环境有关系。了解这个关系你是个君子,道行得出去,固然是乐。行不出去,自己也不必怨天尤人,因为你懂得天命。懂得天命,虽然是行不出去,不能教化别人自己在受用,自受用,还是一样的照应前面讲的,不亦说乎?还是喜悦。

这个一章三段,三段,各位分析分析,看看这个三段的章法,第一章是自学有成就。第二段由别人来接受你的教化。第三段是没有人来向你求学,你不愠。你自己在那里自受用,照样的是不亦说乎?就照着这个不亦说乎?学圣人之道你不受一切影响,还是时时刻刻在那里学习,有了第三段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学习我自己有学问,有品德,没有人来学了,我自己学了有什么好处,用不出去有什么意思,干脆不学好了,好了,这一个念头一起来,自己学圣人学不成了。就退转下来,有了这个第三段,你开始在学君子,君子知道天命。知道天命的时候,就不受一切外来环境的影响。自己都不动喜怒哀乐,喜怒哀乐都不会起的。这样的话,学道一定能够学成功。有了第三段,孔子就是这样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人家知道我,来向我求学,我能用得出去,就用出去就行,舍之就人不知,人不知就没有人来求学,就为人所舍弃。舍弃,没什么不好,我就把这个学问,这个道德我就收藏起来,收藏自己,自己在享受。

实际上跟各位讲,孔夫子是这么说的,收藏不了,孔夫子那个时候周游列国,各国的君臣都不知道孔夫子,孔夫子在那个时候,都是人不知,孔夫子决不会发脾气。决不会怨天尤人,他回来 怎么样呢?整理诗书礼乐,把古代圣人传下来这个道,整理成为五经。加上他老人家自己写的一部春秋,叫六经。就集其大成 这不得了,除了这种成就,他教了学生教了好多啊!三千徒弟子,有七十二位贤人。孔子在那个时候各国君臣不知道,但是孔子门中那些学生知道他,后来他的道行通了。不但在当时有那些人跟他学,而且孔子整理五经,加上自己作的春秋,这是中国文化的遗产。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们研究儒学基本的经典就是五经,他教的学生,一代一代传授下来。使我们中国几千年以来,虽然有亡国的时候,有外族来把中国灭了,最显著的,在南北朝的时候,北朝有异族在北方建立国家。到后来元朝从蒙古来的,灭了中国。清朝从东北来的,灭了中国。但是,后来怎么样呢?南北朝的北朝同化了,元朝连同他自己的本土,外蒙古内蒙古 并成一个大中国。清朝从东三省,东北那些广大地区,到了中国来作了天子,大清皇帝,到后来他连同东北那广大地区,井成一个大中国。

凭什么呢?就是凭中国孔圣人把五帝三王以来,这种圣人之道,这个文化,这个文化教人都学作圣人,基本的叫做学作君子。有这个心思学君子,进一步学贤人学圣人。他出来办政治,就与众不同的,他这个政治就跟古代尧舜一样的,尧帝、舜帝,孔子最尊敬的这两位皇帝,为什么呢?他是禅让政治,尧帝把天下让给舜帝,舜帝把天下让给禹 禹王。像他这样把自己的天下都能让给他人了,什么事不可以让。我们要学儒,学圣人,第一步学为君子,学为君子要知道天命。处处要学尧舜之道,你办政治,就是为天下人办政治,不为自己私人的权利来办政治。就是为天下人来办事的,完全是舍己为人,这是孔夫子的政治学。所以学为君子,办政治是圣人办的仁政,仁政是一切为他人,从事各行各业的时候,也是学仁,学君子。知道因果,处处要替他人来设想。 这章经在论语开头。所以我在这里多花一点时间,讲得比较详细一点。让我们了解孔夫子的学术,根本的就在这里。往后我们学论语其它每一篇每一章,把握了这个根本,然后就容易了。根本的,知道这是圣人之学。你在了解那一章的时候,有从每一个角度来研究,你都能够处处向根本上来研究,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

第3讲。 各位研究儒学的朋友,我们现在继续研读论语,现在我用的论语本子,是论语讲要。请各位现在看,论语讲要的本子第二页,经文,我先把这一章念一遍。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夫子的弟子,名字叫有若,这里称呼他有子。他说什么呢?其为人也孝弟,其为人也,这个其字,是个指称辞。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他能够孝道,能够做到弟道。孝是对于父母孝顺,弟是对于兄长,他的哥哥能够尊敬,这样的人就是在家庭里面,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好犯上者,而这个字是个联系字,联系这两句之间,把下面这一句,引出来一种相反的意思。上面这一句,是讲孝弟,下面是犯上。犯上是什么呢?就是使自己的长辈,在自己之上的。古人也有注解,在家庭里指的父母、哥哥;在外面从事政治的话,那就是君主,也有这么注解的。如果要是广泛的讲,上,凡是在自己的地位,辈分在自己的上面,这叫做上。犯上呢?就是冒犯在自己的地位之上的人,这个地位包括年龄、学术、品德,都在自己的地位之上。一个人他在家庭里,能够孝弟。而好犯上呢?到外面犯上的话,所谓犯上就是到社会上,上面的人很多。你要是从事政治,在古时候包括君主,自己做小臣子,在朝廷里面事君的话,有大臣有小臣,这个大臣也是小臣之上的,这含的很多。社会上年龄比自己长,这都是上,犯上就是冒犯在上面的人。者是上者,就是指的在你上面的人。鲜矣,鲜当少字讲。一个人他能够在家庭孝弟,而到外面来好犯上,好犯上这个好字,是动不动就好,对于在他上面的人,包括长辈,去冒犯他们,这个很少。 下面这两句,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这是跟上面这一段接着说下来的。既然不好犯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一个不好犯上的人,然而你说他是好作乱。这个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未当无字讲,是无有的,是没有这回事情,也没有这样的人。这意思就是说,开头这一句,孝弟就很重要,在社会上,你要看这个人,他是不是好作乱的,就看他是不是平常犯上。你看他是不是犯上,就要看他在家里是不是孝弟。假使一个人是孝弟的话,他犯上的很少。不好犯上的呢?你说他作乱,这就没有。前面是讲鲜矣是少矣,也就是说,孝弟之人,到外面,不能完全说没有犯上的,也许有,有虽是有但是非常少。就是有,那是很特殊的,才有那种犯上的行为。

下面这一段,不好犯上,假使一个人不好犯上,你说他作乱,作乱与犯上这是不同的。一个作乱的人,他从小处来讲,一切都是一种叛逆的行为。所谓叛逆,就拿这个伦常来讲,伦常,道德的一个规范,他不能遵守,就叛逆。讲到严重的程度,就是叛乱。像春秋时代,乱臣贼子,弒父弒君,那都是叛乱,作乱。,不好犯上,平常就不好犯上的人,他绝对不会作乱的。这两段讲的就是,教我们认识孝弟是很重要。有子把这个讲完了以后,下面这四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四句话,根据古人注解,这四句话是孔子讲的话。有子把前面这两段话讲完了以后,就引用孔子曾经讲的四句话,来作为印证。印证他讲的这两段话,是合乎圣人所讲的道理。这四句话之中,古人也讲,比如说清朝刘宝楠,他注解就说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两句也是古时候的成语。在孔子以前,一般人常常讲到的一种成语。孔子在跟弟子们说话的时候,就把君子务本这两句成语引用出来,然后下面两句是孔子的话。孝弟呢?这是仁之本与,是仁,这个仁义道德的仁,是仁的根本。 其为仁之本与,其就是接着上面讲,孝弟也者,一个人行孝弟,就拿孝弟这两个字来讲,其,这个其字就是指的孝弟。它呢?就是仁的根本。与这个字,在这里是个活动的语气,我们现在学这个欤字,就是在这个与字右边,再加上一个欠字,欠是欠缺那个欠字,但是在论语经本里面不用那个字,就是用这个与字,这个与字跟那个字是一个意思,表示这个语气不那么肯定的说出来,一种活动的语气在活动的语气之中,代表一种有些欵问的意思在当中,在别处一般这个与是代表一种疑问的话。但是在这里,这个与字不必说它是代表,有一种疑问的语气,而是只能说是一个活动的语气。圣人讲话,不把一句话讲得那么决定,说得那么坚定的说得那么决定性,这是活动的那么讲。

在一般注解,认为这一章经最重要的,讲的是孝弟之道。不过就论语从开头,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那一章,第二章就接着前面那一章来的,按照论语编的次第来讲,论语编辑的次第,虽然都是每一章独立的。虽然是独立的,我们从经文编的次第来讲,也可以找到一些相连贯的一个意义,可以找得出来。这种找的法子,就是我学人的老师,雪庐老人。雪庐老人他老人家是山东济南人,号叫做雪庐,姓李,李就是李太白那个李,他老人家在台中论语班,讲课的时候,讲到这一章,就特别写讲义,特别说出来。在雪庐老人的讲义里面就讲,这一章经,是要从孔夫子学术,孔夫子学术一个体系的。要从孔夫子学术的体系里面去研究,就知道这一章跟前面一章,有相关的意思在其中。

孔夫子学术思想的体系,就是前面讲,第一章讲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学而那一章。学习的是什么一种学问呢?这时雪庐老人就讲了,学而,孔子教我们学的,全部的内容来讲,有内学有外学。内学是什么呢?外学又是什么呢?这可以拿礼记里面有一篇大学篇,大学篇本来是礼记里面的一篇经文。到了宋朝朱子,就把大学这一篇特别提出来,单独的把它印为一本书。礼记里面又有一篇中庸,大学一篇,加上中庸一篇,再加上孔子这一部论语,另外又加上孟子,叫作四书。四书之中的一篇,大学。大学是谁作的呢?是孔子的大弟子曾子著作的。曾子著作大学,开头就讲大学之道,大学,那是大学问,大学之道是研究大学问的之道,是大学问的内容。是什么呢?下面两句话,在明明德,在亲民。明明德这是内学,亲民是外学。明明德,明德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光明的德性。这个光明的德性,性就是子思作的,子思就是孔子的孙子作的中庸。中庸开头就讲,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就是天性,简单讲就是天性,天性是天然而有的这个性,也就是本有的性,这个本有的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明德就是性德,就是我们人人本有的这个德,这个德是一片光明的,这个明德,在这里讲内学。就是我们自己要把,我们内在本有的明德把它发明出来。发明的明就是大学所讲明明德,上面一个明字就是发明,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这个就叫作内学,内是我们内在本有的学问。

外学呢?大学讲亲民,亲民就是在外面,替国家,替一切人办事情。大学里内学与外学,内学,后面有几个条目,条目一般讲有八个条目。八个条目在内学这一方面,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就是内学。外学呢?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在论语开头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他的学术就指的内学、外学通通都有。内学,大学里面讲的格物、致知,自古以来讲到这两条的话,都是讲不到那么透彻。格物、致知讲不透彻的话,后来只讲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虽然从汉儒,一直到唐、宋、元、明,一直到清朝,都讲不透彻。我们研究大学怎么研究法子呢?雪庐老人他讲大学的时候,就能讲得清楚,这个将来我们在讲大学的时候,再详细的讲。在这里只能把意思介绍出来,讲这个诚意、正心这比较容易懂。但是这还是内在的学问,讲到外学呢?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什么呢?内学、外学了解这两个体系之后。必须了解另外一个字,就是仁义道德的仁字,仁字就是这里所讲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讲仁之本与这个仁字,仁这个字,就内学来讲,也必须讲这个仁。从外学来讲,也必须用这个仁。就内学来讲,仁是从那来的,仁是从明德来的。所以说是,内学的人是从明明德,这个明德发出来的,发出来这个明德要用这个仁,用这个仁。在什么呢?在家庭里面,在社会上,就是待人接物,就是实行这个仁。所以仁字,它就从内在的明德发出来的。发出来以后,就要待人接物,办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仁来作出发点,以仁做根本。

因此这里就说了,有子把前面他说两段话的意思,说完了以后,就举出孔子讲的这四句话,孔子讲的这四句话,前面两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是古时候的成语。君子务本,务本这个务字,务当事务来讲,或者是直接就当事情的事字来讲。我们做任何事,你办政治就是政事,办各行各业都是在做事情,务本是什么呢?你做任何事情,要先找到一个根本。务在这里讲,就是说你做这件事情,就是全部的力量,就用在这桩事情上面。就这个意思,我们引申的来讲,说起来好明白,那就当求字讲,当追求来讲,君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一个根本。为什么呢?根本一建立起来了,本立,在根本上能够立得住。然后这个道就生了,道生,就是本建立起来,道就能够生。在这里生字,也是用发生的发字来讲,根本建立起来以后,道就能够发出来,发现出来。 这是古人的成语,孔子对这两句成语,他解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前面讲君子务本,这个本没有指的什么,你务的是什么本你求的是什么根本。孔子在这里讲,孝弟是仁的根本。君子务本那个本,从孔子解释这两句话,就可以说就是在这个仁。君子求学,必须要学这个仁,务本就是学仁,仁学好了,学到了,道自然就有了。这怎么说呢?在论语后面有讲,孔子自己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是一个有次序的。孔子教人家求学,求学一个次第。道德仁艺,讲道,这个道就是人人本有的这个本性,就是中庸所讲的天性。天性的性,要起作用的时候,就要起现象。那就是明德,明德就发出光来,那就是有现象了,就明德。这两种我们一般人求学,学儒,一开始学都不知道,你必得学到相当的程度了,一边学,一边自己努力去学习学而时习之,去练习,然后才明了。开始学,怎么学呢?学个仁,道德仁的仁,仁就是从明德里面发生出来。所以前面讲君子务本,根据孔子所解的,本就是仁,要学仁,仁学好了的话,仁就是从明德起来的,仁学好了,这个仁既是从明德来的,他就知道德,德知道了之后,他就明了这个本性,也就明了这个道。

所以这里说本立而道生,本立而道生,先学这个本,学仁。仁怎么学法子呢?孔子在这里讲,孝弟,孝弟就是仁的根本,你要学仁从那学,就是学孝弟,孝弟学好了,仁就学好了。孝弟这两个字就是仁的根本,把握了这根本去学仁,仁就学得到。从这样一个解释,雪庐老人讲了,这一章就是从前面学而那一章来的,学而那一章是孔子教我们求学,求学就包含内学与外学。内学就是教我们自己学为圣人,学为圣人就是把自己明德,自己的天性能够开发出来,开发这个天性,这个明德。从那里学,仁,学这个仁。仁呢?,从那里学呢?从孝弟来学。这样看起来这章书就是接着前面讲,孔子的教育,以教人家学仁,是个最重要的一个学习之道。因为仁学好了,就可以明了这个明德,明了自己的天性。所以这章经书,可以把这个章法,有子讲的这章经书,这个章法,可以我们自己看一看。

其为人也孝弟,这讲修身。修身是什么呢?我们一个人在家里,对父母要孝顺,对于自己的哥哥要尊敬,就是孝弟之道,孝弟之道在家里就是要修身。修身之后,自自然然就不会犯上了,在家里固然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到外面也不会犯上,所以犯上者鲜矣。犯上这一句,在家庭里面讲,其为人也孝弟是自己修身,不好犯上,就是而好犯上者鲜矣,在家庭里讲,就是齐家。修身、齐家。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既不好犯上,你到外面要作乱,那就没有了。由齐家、治国,不好犯上,就不会有作乱的,那就是治国。所以这一章把大学里面,孔子讲的内学、外学这么一对照,从修身、齐家、治国都包含在内。大学里面讲的有平天下,平天下不必讲,治国把自己国家治好了,天下都得到你的这种好的治国,治得这样好,人家自自然然的向你来学习。天下人都来向你学习,来归向于你。就现代来讲,只要把自己国家治理得好,天下那一国家,都到你的国家来观摩,这就能够做得到世界和平。世界和平,在古时讲就是平天下,天下太平。

这章经书我们从这方面来看,就是包含孔子的内学外学,内学外学为什么只讲修身呢?因为内学在大学里面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内学。大学在后面有讲,从天子到普通的一般人,皆是以修身为本。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就包含了诚意、正心,就是包含这个仁。这样看起来,这章经书接着前面学而那一章来讲,孔子讲这个学术内学、外学,内学、外学最重要就是一个仁字,仁根本就是个孝弟。我们稍微再分析一下,为什么孝弟是仁的根本呢?我们想想看,我们到人世间来,凭什么到人世间来。孔子写易经的系辞传里面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为物,指的父母两种缘分。游魂我们自己的灵魂,我们到人世间来,有父母,我们能够来得了人间吗?我们到人世间来,是父母给我们这个身体,我们的身体就是父母给的。这还不算,我们生下来,一切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完全要父母养我们教我们。这种恩德,我们做一个人,最根本要知恩报恩,知恩报恩最重要就是孝顺父母。兄长是我们同胞兄弟,必须要尊敬,这是仁的根本。时间到了,下次讲。

第4讲。

各位学友,我们继续研读论语。现在请看论语讲要第四页,这章经两句话,我先念一遍。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在这里讲,一个是巧言,一种是令色。巧言是一个人言语很会说话,令色呢?用自己的态度取悦于人,用自己的容貌,来讨人家的欢喜。这样的人,巧言就说话说得很好听,人家一听起来觉得很高兴。令色就是见着人,就表现一种,让人感觉很欢喜的那种容貌。这在孔子看起来,鲜矣仁,鲜当少,少这个仁。仁是什么意思呢?前面那一章讲孝弟也者,其为仁知本与。那个仁,仁这个字,我们看,就从这个造字本身的意思,我们稍微研究一下看看。这个字左边是个人字,右边是个二字。说文解字里面就讲,仁从二人,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呢?仁就是跟人相处,就从二人。这两人的关系很亲切,有种给人家亲切感,亲切感就是很亲近。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厚的意思,加厚。二这个意思,就表示两个人很接近,很亲切。互相以厚道来相处,你对他厚道,他以厚道来对待妳。是一个亲字一个厚字,就是可以解释这个仁字的意义。

巧言令色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为什么不太容易了解呢?我们研究论语到后面就知道。孔子弟子跟孔子学,孔子教弟子有四门学科,四门学科第一个叫做德行讲究品德,第二呢?就是言语,第三学政治叫政事,第四就是文学。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在这四门学科之中言语列在第二位。而且孔子的弟子宰我子贡,都是言语这一科之中,首要的一位弟子。也就是宰我子贡在孔门之中,对于言语这一科学习得最好。言语学习得最好就是会说话,会说话在这里就是巧言。跟巧言这两个字,一般人就很难以分别清楚。令色,令色这个令字普通也讲到,当善字讲,对人用很和善的颜色,那就是很好的意思。但是在这里讲巧言令色,令色就不是好的意思。如何辨别,宰我子贡他们的言语,跟这里巧言怎么分别。一般讲的和颜悦色,以善意表现出来的容貌对待人,与这里的令色怎么辨别,这一般人感觉不容易。

雪庐老人在这里写的讲义里面,告诉我们一种辨别的方法。雪庐老人从下论里面提出了,孔子也讲到君子有九思。君子,一个求学求道的人,说话办事情,应该从九方面去思考,就是九思。九思之中有四种,关乎这里面巧言令色的。这个四种是什么呢?九思之中就讲,色思温,色,我们跟人家来往,跟人家见面的时候,我们这个颜色,面貌。我们要考虑自己跟人家见面,有一种温和的温字,不要让人家看起来,你面貌很冷酷。冷酷的话那就不是温,一个温的容貌,人家一见面就感觉,你人很和气,待人很温暖,色思温。貌思恭,貌是面貌,温然很温和,但是面貌要恭敬。恭敬就是对人要尊重人家,自己也不能随便跟人家开玩笑,不能见着人就嘻笑,那是失了恭敬。言思忠,言语,跟人家说话的时候,要想到自己话说出去,一定是要守住一个忠字。忠是什么意思,忠心,心要摆在当中,这话说出来要负责任,说话要算数,言思忠。事思敬,跟人家一同办事情,或者自己做事情,都要守住一个敬字,敬就是办事情不能随便要办得彻底。这是君子有九思,有关于巧言令色里面提出来,正面的意义。从正面的意义,可以推想巧言令色,不是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巧言里面就没有忠在里面,令色里面就没有恭,没有真正的温和的温字在里面。

还有子夏也讲过,君子有三变。怎么三变呢?远远一望他俨然,俨然很庄严的。即之也温,跟他一见面,觉得这个人很温和。听其这也厉,你跟他一讲话,听他说话厉,厉这个字不是厉害的厉。虽然别处讲是讲厉害但是这里讲厉,君子一说出话来,这话说出来的话,它就代表一个真理。这个真理不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改变,也不能违背君子所讲的话,这就厉。所以他这言语,君子说的话清清楚楚的,就是很严正的,这叫厉。这就是与巧言令色,可以辨别的很清楚。

在礼记里面有讲过,学礼记的人,要知道礼不妄说人。妄是虚妄的,说呢?要取得人家的喜悦。我们学礼的人,不要虚假的,妄是虚假的,虚假的来取得人家的喜悦。那就是说,说得更白话一点,就是讨好人家,讨人家的欢喜。这在学礼的人,不能这么做。不辞费,辞是言辞,费呢?一般人讲说的是废话。不辞费,不要说那些废话。君子说话出来,为什么要说话呢?办正事情,跟人家说话说正经的话,不要说那些无用的话,无用的话就是费辞。

举出在下论里面讲九思之中有四种,在礼记里面,还有论语里面,子夏所讲的那几种,就是教我们认识辨别,辨别什么?一个人明了色,令色的色。色是什么呢?一个君子内在的与外表的是一致的,表里如一,表是外表,里是心里,表里如一。表里如一就是诚于中形于外,心里面诚诚恳恳的意思,表现到外面就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不欺骗人家。从上面所举的这几种,来看巧言令色,无非拿这些花言巧语,装出善意的表情出来,这是一种虚假的外表,来讨人家的欢喜。为什么要讨人家的欢喜呢?他有他的目的,想取得对方给他某一种权利,给他某一种好处,所以他要作出巧言令色出来,来待人。

这样的人孔子说,鲜矣仁。鲜矣仁不能说他是,完全没有仁。为什么呢?仁,我们在前面讲,仁即是从我们自己明德,从自己本有的性德发出来的。这个仁也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品德,既是本有品德,不能说没有。所以古人注解也说,巧言令色这种人没有仁,那把这经的意思就注解错了,不合乎经义。孔子讲的话我们要了解,仁既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性德里面起来的,发出来的待人接物的一种作用,它的根本就在品德上面。巧言令色这种人,他这个仁作用,一旦用巧言令色来对待人,他这个仁厚之道就不发生作用了。不发生作用,这个仁的本体,你不能说他没有。如果说没有仁的话,就是对他仁的本体就否定了,仁的本体人人都有。所以在这里说鲜矣仁,仁的作用少了。

这一章经书根据雪庐老人的讲义,讲完了之后,老人家就下出结论了。他说这一章跟前面有子所讲的,其为人也孝弟。后面引用孔子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那一章就是讲孔子讲学仁,注重学仁。那一章重点学仁,学仁,孝弟是仁的根本。是那一章经文主要的要点,要义,就是在那里。这一章接着那一章讲,与前面那一章互相照应,前面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讲孔子讲的学习,学习有内学、外学,内学、外学这个仁字很重要。所以有子讲的那一章就是学仁,这里讲孔子自己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就跟前面那一章,有子讲的那一章互相照应,有连带关系。

当然这里面是学仁也是学仁,学仁照孔子所讲的这两句话,我们学仁,不可以巧言令色来待人。我们在社会上跟任何人接触,对上对下对于平辈的朋友,跟人家说话,说话都是正正当当的说话,不要讲那些虚假的话。见着人用自己的本色,本色是什么呢?古人讲读书人,书生本色。书生本色怎么说呢?你看那个京戏,京戏脸谱,小丑的脸谱画得一看,他就是令色的脸谱,叫人一看很好笑。还有其它种种的,关公是关公的脸谱,张飞是张飞的脸谱。孔明呢?孔明演出来,他的脸上没有化妆,他是正常的颜色,孔明出来演,他的正常颜色就是书生本色。脸上化妆是比喻的话,我们跟人家相处,无论是对上对下对待平辈的朋友,我们都不要拿这个令色待人家。令色之人就是要讨好人家,装出那种令色样,就等于京戏里面,你要取得人家的好感,就特地,那个京戏是画出脸谱。我们要是令色,要讨人家欢心的话,就装出那种虚假的表情出来,那就是令色。我们作人之道,特别是要学仁,要去掉巧言令色。孔子讲这章经,就是教我们要学仁,就是不要巧言令色,这章就说到这里了。

下面这一章,论语讲要的第五页,这章经文是曾子讲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根据古人注解,他是姓曾,名字呢?叫曾参。参这个字,我们现在学的参考的那个参字,参加那个参字,名叫参。但是在这里读呢?读参,曾参。在这里,论语记载里面就称呼他曾子。称呼曾子,就是对他一种尊重,论语这部书是记载孔子的言语。记载孔子言语,又把孔子的言语,编辑为一本论语这部书。这是谁呢?古人注解有的说,就是曾子的学生以及有子的学生,有子就是前面有子曰那一章。为什么说记载论语的人,是曾子和有子的学生呢?因为在论语每一章记载的时候,凡是孔子所讲的就是子曰,子曰就是孔夫子,单提一个子曰。其余的孔子弟子的名字,都是说,比如说子夏、子贡、子张很多。先提一个子字下面提那一个人的姓,但是有子曾子不如此。有子就是冉有,把有这个字提在上面,子在下面,曾子呢?把曾这个姓提在上面,子在下面,特别对他们这两位尊敬。所以古人注解,有子的弟子对他的老师如此的尊敬,所以称呼有子。曾子的学生记载论语的时候,提到曾子的时候,不说子曾而说曾子,对于曾子,也就是他们的老师,一种尊敬。其余的不是如此,子游、子夏、子张。因此古人注解,这部论这是有子,曾子的学生们记载的。 现在我们就看这一章,曾子曰就是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吾就是曾子自己称呼我,我呢日三省,日是每日每天,三呢?三是指的下面三桩事情。我每一天拿下面三桩事情,来省吾身。省是反省,反省就是,拿好懂的话,就是自己检查自己。检查自己什么呢?吾身,吾身就是自己。我每天拿下面三件事情来检查自己,也就是反省自己,省是省察,反过来省察自己。那三桩事情?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就是替人计划一桩事情,或是人家有什么疑问,来请你给他找出办法来,解决这个疑问,这叫作谋。为人谋,谋这个字是替人家来设想,设就是建设的设,想就是思想,或者是设想,或者是计划,或者是参谋。人家请你参加他,谋求、商量一椿事情。为人,替人家,替人家考虑一件事情,计划一件事情,那就谋。但是你要想到一桩事情,就是忠,既然有人来请你帮忙他,来计划一桩事情,设想一桩事情,那就是要拿出你的忠心出来。跟他研究,谋也可以作研究看,你要拿出一片忠心出来,替他研究。这是一桩事情为人谋,而不忠乎,乎是自己问自己,我替人家研究一桩事情,我是不是很忠实的替人家研究呢?

再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我们中国文化要讲究什么呢?讲五伦,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夫妇、父子、兄弟,这在家庭里面三种伦常。父子、兄弟是天伦,夫妇呢?初结婚的时候,一半是天伦一半是道义之交。有了儿女的时候,结婚有了儿女的时候,就是天伦了,家庭里面三种是天伦。外面呢?君臣、朋友,君臣是上下关系,朋友是平等的关系。这在朋友来讲,最重要的是信字,交朋友要守住信字。在这里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曾子说,我今天跟朋友交往的时候,我对于朋友是不是失了信,不信就是不讲信用了,这个要自己反省。

第三桩事情,传,不习乎?传是什么呢?曾子跟孔子学,孔子把这个学术,怎么样求学问,怎么样来学道,传授给他。孔夫子传给他的时候,不能说孔子一讲他听了,听过之后回来就放下去了,不可以这样。听了之后回来要习,习是温习,温习什么?这个习字包含,在论语开头就是学而时习之,习就是练习,包括孔子跟他讲的学问,求道,听回来之后,自己就要实行,实行就是练习,回来就要练习。练习之中,包括研究孔子教给他的这个学问,他要来温习。求道在用工夫修行,他要练习,这就是习字。这是他从孔子学来的,孔子传给他的学问,他要习。另外呢?他自己有学生,他教学生的时候,当然要根据他从孔子学来的这个学问,来传给他自己的学生。他传给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不能说事先不准备,随时就教给学生。他去教学生的时候,也要把他从孔子学来的这个学问,讲这个道理,他也要拿来温习。温习自己,在自己心中很熟练了。熟练之后为什么还要温习呢?温故而知新。圣人的言语,不能说自己明白了,不算数。圣人的言语,你在年轻的时候,学了之后,懂得的意思。到了年岁增长的时候,你在社会上做事情,跟人家接触,经验阅历随时要增长。随时增长,你回过头来再看孔子的言语,圣人的言语,又能够深入,有更多的发现出来,这都是随时温习的。因此你在教自己学生的时候,必须温习。这个当中还包含,一方面对于孔子的言语,你温习温故而知新。另外,你要想到你跟你的学生,你的学生不只一个人,人人的心理不一样,人人学习的能力也不一样,你要想象你的学生,是那一种的学习能力,必须事先要温习要作准备,这个都是习。 因此这个第三种反省的事情,就是说传不习乎?对于孔子传给他的,他要温习,他教学生也要温习。曾子在每一天要休息之前,拿这三桩事情来反省。为人研究事情,我是不是很忠心呢?与朋友交,是不是守住信字呢?我听老师传给我的学问,以及我教学生,是不是温习呢?是不是都做到了。都做到了,这一天,曾子说我可以安心的休息。如果这三桩事情,有那一桩还没有做到,还有欠缺的时候,睡眠都睡不好,要赶快谋求怎么样补救。曾子他本来学习的能力并不好,他的工夫就从上面做,他就用这种工夫,每一天、每一天用这三桩事情,来反省自己,所以他的学术成就了。孔子这个道,就由曾子一以贯之,由他传授下来。这三桩事情,曾子所讲的,我们学儒学孔子的话,也必须拿这三桩事情来反省自己。今天时间到了,说到这里为止。

第5讲。

各位学友,我们现在继续研读论语。请看论语讲要的本子第六页,这一章经文我先念一遍。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讲治国家的事情,这是古时候,就拿周朝来说,周天子封了很多诸侯,一个诸侯是领导一个国家,是这个国家的国君,国君治国。国家有大国有小国,不问是大国是小国,治国这桩事情,都是不容易的。孔子在这里讲道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是大国。治理这个大国,要注意那些事情,这一章经书里面就讲到了。

我们看经文,道千乘之国,道这个字根汉儒包咸的注解,这道当治字讲,治国的治字,也就是现在讲政治的治字。千乘之国,千乘,乘是例如现在是一辆车,或是一部车。一乘车古时候就是,古人注解叫作革车。革就是皮革的革,也就是汤武革命的革。革车就是兵车,军事上用的,千乘就是一千辆兵车。比如说这个国家有了战争了,它能够出动一千辆的兵车,就等于现在国家讲战车。在那个时候讲,有一千辆的兵车,这个国家算是一个大国了。道千乘之国,治理这样一个大国,下面几椿事情,孔子讲的,必须要这样办。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一共有几桩事情,敬事,作为一国的君主,包含这个君主朝廷里面,那些大小的臣子,都是一起在治国的。首要的呢?就是敬事,敬事,事是国家的事情,治国就是替全国办事情。办事情就是这个敬字,敬字一点都不能够马虎的,一点都不能苟且,必须诚心,诚心可以解释这个敬。敬事,比如说你替国家办事,也就是说替全国民众办事情,用上全副的心和智慧来办事情,不能够虚假,诚心诚意的为老百姓办事,这是敬事。敬事就是对于国家的事情,不能够随便,这是讲敬事。 而信,信是守信用,这个信用就是对于,国家治理之下的全部民众,也就是对于国民,对于国民一定要守信用。一个国家君主在朝廷里面,定出一个政策出来,对老百姓说了话,就等于对老百姓承诺一件事情,然后就要办得到,不能够失了信用,对国民一定要讲究信,不能欺骗老百姓。政府制定政策来,都是为着民众所需要,是为着民众一切的福利定出来的,旣是为着民众福利定出来的话,的确不能说假话,实实在在的就是替民众福利,定出政策出来。然后这个政策实行之后,果然对于老百姓都有种种的利益,这个政府的话说出来,就能有信用,能够兑现,就不会让民众觉得,对他说了以后不算数。在古时候不能对民众失了信,这叫做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呢?国君治理国家,国家朝廷里面有预算、有经费,这个预算经费的财源从那来的,都是向民众收来的,旣是由民间收来的,那你用的时候,要全部用在民众身上。也就是说你国家付出去的钱财,付出去钱财办的事情,完全是替民众办的事情,不能够有其它的浪费,必须要节用。所谓节用,节就是所节制的,节制是怎么说呢?比如说你政府里办一个工程,这个工程无论是水利工程、交通,或者是其它种种的事情,都是为民众。你钱财支出去,在办理工程的时候,钱就用在这上面,不能够用在工程以外的,其它的浪费,那就不算是节用了。一般不节用的,办一桩事情很铺张的,比如说工程的预算,本身要多少钱,本身以外不必要的那些经费,就可以把它节省了。如果不是工程所需要的,也把它计算在内,通通把它付出很多,不必要的那些费用,那就是不算节用,是浪费。

而爱人,爱人就是要爱护民众。做国君要知道,你这个国家,国家的主体就是民众,没有民众那里有国家呢?主体是在民众。在民众啊!你治国对于民众要爱护,爱护民众怎么爱护?要以诚心诚意的来爱护民众,民众所需要的事情,你就替民众办事情。说个比喻,比喻什么呢?你种花草你要想这个花草长得很好,能够培养出来,长得很好,你就要爱护它。怎么爱护它呢?你要时常的去灌溉,也就是浇水,施肥料,这是真正的爱护。你不能说你爱护花草,你把花草种在那里,既不浇水一切事情不管,你每天去看看它,只是去看看它,不实际上去灌溉。去看看那是假的,你真正要爱护它,你就想到,它所需要的是水分要肥料,它才能够长得好。对于民众也是如此,你真的爱护民众的话,你就要想到民众所需要的是什么。民众所需要的是基本的,就是衣食住行,民众这个衣食住行,他不需要靠你政府,这个衣食住行这些经费,让你政府去救济他发给他。民众自己他去谋生,他自己谋生,你政府对于民众怎么样爱护他呢?你就是教育民众,传授他一种谋生的技能。

再说,民众谋生除了种田以外,还有其它的工业、商业,你政府要为民众开创很多,他们需要就业的机会,你这个政府就是对于民众一种爱护,使民众衣食住行能够安定,有工作机会,这就是说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爱民。如果说不如此做,你这个国君经常到民间去,访问这个民间访问那个,你到民间去访问是访问,民间所需的就是安居乐业,都有自己能力,来谋求他们自己的衣食住行,你在这些方面忽略了不去做,只是到民间看看,就等于说你培种花草树木不去浇水,不去灌溉,只是去看看,表示你关心它,跟那个一样,那个有什么用处培种花草要施肥,浇水,你才实实在在的爱护它,你治国要爱护民众,你就要使得民众自己有能力谋生,让他们能够自求多福,能够让他有就业的机会,你才是爱民。如果你不是如此,你每天下乡去拜访老百姓,那个有什么用处,那是假的,爱人要出乎至诚,要在民众的立场上,想到民众所要的是什么东西,你国君就要在这方面,替老百姓去供应他所需求的,你这就是爱人。

使民以时。使民,国家有时候需要动用民间的力量,来替国家办事情。为什么国家有时候需要,动员民间的力量去办事呢?比如说要修建地方上,种种的公共建设,在古时候各地方的公共建设,修水利工程,建设桥梁,铺筑道路,还有其它的,都是关系地方上的事情。地方事情本来就是由地方人来办,需要政府来倡导,由政府倡导的事情,就是政府办的事情。政府办的事情需要各地方的民众,出他的力量。民众出这个力量,就是使民,叫老百姓出力量,来办这些事情,各地方是公共建设的事情。但是叫老百姓来办这些事情。 以时,就是注意到选择好时间,在古时候,中国以农立国的,农业是一个主要的民间的事情。农业呢?春天也很忙,夏天也很忙,秋天也很忙。因为古时候农业,就拿种稻来讲,一年只种一次,一次是什么呢?春天耕田、播种、插秧,夏天除草施肥权溉。到了秋天,水稻成熟了,熟了之后就要收割,叫秋收。冬天呢?农人春夏秋这三个时期都忙完了。冬天是农闲的时候,农闲的时候,各地方的农人自己也知道,比如说无论是南方北方,有很多水利设施,不像我们台湾,台湾有很多水库,在大陆上他们有河流,河流以外最多的是建筑池塘,池塘储存水可以用来灌溉。池塘水储满了,春夏都要使用,秋天以后到了冬天。水,池塘久了之后,泥沙都要清除,池塘要清除泥沙在什么时候呢?就是在冬天,桥梁要损坏的时候要修补,也是在冬天。农村农业用的道路,也是在冬天来修补。这些事情需要由政府一边来指导,来召集各地方的农人自己来做。自己来做,就是你政府指导,把时间选好,就选在冬天。除了这个农业以外,其它的工业、商业等等,也都有他们工作的时间,休息的时间,你政府要在使民的时候,也都要考虑到他们的时间,不要说他们正在忙的时候,你要集合他们来替国家办事。替国家办事,固然都是替民众自己办事,但是选择时间,你政府要注意的,这就是使民以时。

以上面这个五种,虽是治理一个大的国家,治国的事情千头万绪,很多。有内政,有外交,有国防,有教育,司法,很多。可是呢?孔子讲这个五种,这五条是个总体的,总原则,你是这个国的国君,你要把你国家治好,这五种,照孔子讲的这么做,你的国家一定治得非常好。这是孔子讲道千乘之国,所以下面要注意五种事情,敬事,信用,信用是对于民众一定要讲究信用,失了信用就失了民心。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这五种。下面又是一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章经也是跟前面有关系的,连同前面那一章,也都是跟开头那一章,学而时习之,都有关系的。开头一章孔子讲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呢?学的有内学有外学,外学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括修身。前面讲道千乘之国就是治国,那就是学而所讲的学习治国。现在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与前面学而篇,学而篇里面所讲的,比如说后面讲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那一章讲的是学仁,孔子的教育,学仁是非常重要。在这一章经里面,孔子讲有下面这几条,也就是在前面学而所讲的,要学的重要的内容。弟子入则孝,弟子就是求学的人,对老师讲的,老师称为师,学生称为弟子。在求学的时候,弟子作学生的时候。入则孝,入则孝就是在家庭里面,入就是讲在家庭里面,要对父母尽孝。怎么样对父母尽孝呢?现在在求学的时候,还没有能力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在什么时候呢?学成就了,自己成家了,自己有能力了,要供应父母衣食住行所需的。现在年纪还小,入则孝怎么孝法,要听父母的管教,父母的言语,父母的心理,处处要听从父母的教训,要使父母安心。比如说,在礼记里面就讲,小孩子出门,一定要禀告父母,你到那里去,不禀告父母,父母就以为小孩到那里去了,他心里就着急了,所以要禀告。回来的时候,又要禀告父母,让父母知道,我的小孩回来了他放心了。举这一个例子,其余很多,这是在家庭里面要尽到孝道,让父母的身心都能够安。到了成年以后,你就要供养父母了,比如说孔子弟子子路在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钱,他从百里之外,做一些事情,背了一袋米,从百里之外,背了一袋米,回家来养他的父母,这就是孝顺父母。 出则弟,弟也是在家庭里面,家里有兄弟,弟弟对于哥哥,一定要顺从哥哥的意思,要尊敬哥哥,在家庭里面尊敬兄长,到了社会上,对于看起来比自己年龄长,比自己年龄长十岁以内,十岁以内无论是五岁六岁,三四岁,在十岁以内,你都拿他当家庭里的兄长看待,你要尊敬他。十岁以上,那是二十岁了,十岁以上,也可以当自己兄长。比自己长二十岁,那就当自己的父亲一辈来尊敬他。出则弟,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一到外面,在社会上,遇到比自己年龄长的你都要行弟道,拿他当做自己的兄长来恭敬他。

谨而信,自己的行为要谨慎,言语,说出的话,要有信用,跟任何人说话,都要有信用。说话有信用以后人家才能够信任你,说一句话就算数。泛爱众,这个泛字是广泛的,名词不同。泛爱就是博爱,基督教讲博爱,古时候墨子就是墨家,墨子讲兼爱,在这里讲泛爱就是博爱,就是兼爱。中国过去的读书人,他一听说兼爱这是墨家的,把他排斥出去了,在这里讲意思一样,泛爱众这是众人,普通人都要一律要爱护。

第6讲。

现在继续研读论语,在上一节的时候,研究那章经还有下面几句,我们继续说。这章经就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方才讲到泛爱众,下面继续讲而亲仁。亲仁,仁是有仁德的人,仁德的人。亲是要亲近他,这是有道德的人。我们求学的人,遇见有道德的人,我们就要亲近他,亲近他就可以跟他学习。作学生的当然要跟自己老师学,除了跟自己学,以外的凡是有道德的人,我们亲近他就从他那里,他的言语,他的行为,以及待人接物的那种品德,都是一个作学生的人值得向他学习,所以讲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是什么呢?指的上面这几句,在家庭里面要孝顺父母,就是入则孝。出则弟,在社会上,对于比自己年龄长的人,就要拿他当做兄长一样,来尊敬他。谨而信,自己言语要谨慎,行为,特别是自己跟人家来往,办的事情都要谨慎。信呢?专门指的言语上来讲的,跟任何人说话,都不能欺骗人家,要讲究信用。泛爱众,对于ㄧ般人,跟任何人来往的时候,都要拿出善意,爱护的这种心理,来待对方。那就是说我们在社会上,跟任何人来往的时候,我们都要拿出善意来对待他,用爱心来待他,泛爱众。亲仁呢?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我们跟他亲近,只要跟他亲近,自自然然的受他的熏陶,我们就学好了。 以上这几点,一共五条,以上这五种,上面五句话都行了。行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就学文章,文章很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研究论语研究论语,我们基本的学习就是把论语的文章,文字,要能够背诵,文字里面的意思,要能明了,这都是文学。论语是这样学,学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其它的五经,都是这个学法,都算是学文。在这里行有余力,我们要研究一下,古人的注解,有些注解误解经文的还不少。比如说宋朝的程子,程子就是朱子的老师,程子就说了,作弟子的作学生的时候,力有余学文。力有余就讲的这一章,把上面这五句经文所讲的事情,都做了还有余力,才能学文。他说不修其职,职就是职责的职,职业的职,他说弟子之职,作学生本分的职,作学生的本职。就如同一般人的职业一样,别人的职业,农人是做农,工人做工,学生的职业是什么,就是上面这五条。如果说是不修其职而先文,这是程子的讲法,不把孔子讲的这五桩事情,不先做这个而先学文,这是非为己之学也。不是为自己真正的好处,这是程子讲的,程子注解这一段,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不好。 但是你研究起来,照程子所讲的,先弟子之职,他就专门做这五种,必须作五种,学文。学文什么时候学,他认为学就是学习孔子,讲的这五句话,就学这个,先把这个学好才学文,这个没学好就学文,这不是求学之道。按照这样的解释那好了,什么时候学文呢?就是先入则孝,出则弟以至于而亲仁,先做这个,这个什么时候才能作得完备?以上这五句经文,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到老年,都没有作得那么圆满,你说这五种都作圆满了再学文,那什么时候学文?你不研究不知道有问题,一研究之后就觉得,程子所讲的有问题。 行有余力应该怎么讲法,古人也有不赞成程子这个讲法的,有好几位,但是我们讲的固然是不错,他们都是用文言写的,写的文字很简单,我们现代人看起来,还是看不明白。雪庐老人特地为这一章写了讲义,雪庐老人讲义,我这里也不能够完全按照讲义来讲,按照讲义来讲,花的时间很多。把雪庐老人讲义重要的意思说出来,说出来什么呢?孔子讲的五句经文,这五句话是作学生的求学,学生要求学,求学你要知道,需要有根本。求根本的学问,就是孔子讲的这个五句话,这个五句话就是孔子教他的弟子,你求学这五桩是一个根本。但是这个五句话所讲的事情,与学文没有互相抵触的。那就是说,你在家里孝顺父母,跟你学文章没有抵触,你到外面遇见年龄比自己长的人,你对他恭敬,对于你学文也没有妨碍。泛爱众,而亲仁在前面还讲到谨而信,这个都是你求学,学问的根本,开发自己的品德。这五句经文所讲的这些事情,你同时都可以作得到,同时都可以学文。你不能说,我为了学文,我就孝顺父母,我把它暂时放下了,不是这个讲法。学习文章与前面那些事情,都没有抵触,所以这样,所谓行有余力,这个余力就是指的前面,这个五句话,不但可以同时都来作,而且同时都可以学文,随时有余力。行有余力,随时在行上面那五句经文的事情,随时都有余力来学文。

这个解释法子,那就是没有对于经文有误解了,没有对经文的误解,那好了,我们学文章,随时都可以在学文章。所以看古人注解,自己还要研究,研究就在这些地方去研究。古人的注解虽然那么多也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我们在研究论语,就研究这些事情。上面讲的这几桩事情同时要学文章,尤其在现在,我们要想学中华文化,要学儒家的学术,那我们不学文章怎么行呢?而且还要学古文字,学文言文。你不学文言文的话,论语也学不好,论语这就是文言文。论语是如此,大学、中庸、孟子,其它的五经无不如此,都是文言。所以今日之下,我们如果想把中华文化,一方面自己学,学有成就的时候,把这文化传播出去。不但让我们中国人,都能得到好处,都能得到古代圣人这种好的教育,而且要把这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都能够得到,我们古圣先贤,美好的文化,美好的教育。这样传播出来以后,现在人所讲的,要求世界和平,真正说,要能够使世界和平能够实现的话,必须要把中华文化,向世界上传播,这才能办得到。把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出来以后,中华文化好处在那里呢?它能包含一切的文化一切的宗教,比如说前面讲泛爱众,泛爱众这个泛,雪庐老人就解释,跟基督教讲的博爱,没有两样。跟墨子讲的兼爱,没有两个意思。就是泛爱,泛爱众就是博爱众,就是兼爱。

所以就拿这一章经来讲,把孔子讲的这个道理传播开来之后,让世界都能够接受的话,那我们中华文化包含一切宗教,一切的学术思想,都能够把它融会贯通。使世界上人,人人都能够互相以善意待人家,这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世界和平。实现世界和平了,世界上永久没有战争,那我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对于别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的人,才是真正的对他们有利益,有好处,这是我们中华文化,最值得向世界宣扬,重要的意义就在这里。

下面这一章是子夏说的,这一章是在论语讲要的第八页。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必学矣。子夏是孔夫子的大弟子,孔门的大弟子很多,子夏是其中之一。这章经书是讲五伦的学术,五伦是什么呢?伦是伦常,伦常,常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的这种学术有五种,叫五伦。五种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人与人之间的组织,第一就是夫妇,也就是夫妻。有时说夫妻,有时说夫妇,夫妇、父子、兄弟是家庭里面三伦。外面社会上,有君臣,有朋友,一共有五伦。这章经里面就是讲五伦的学术,这五伦学术就是伦常,前面讲的。时候都要讲五伦的学术,历代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要这样讲,未来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人类的话。这个人类,你要教化他,使他人人都有高尚的品德,人与人之间都有互相爱护,人人都拿善意来待人,也都必须讲五伦的学术。 现在我们就看经文了,子夏是孔子弟子,他姓是姓卜,卜是占卜,易经讲占卜,卜卦。名字叫商,商人作生意那个商,姓卜名商,子夏是他的字。他说了,贤贤易色,上面这个贤字当尊重讲,当贵重讲,当动词。下面这个贤字,有品德,是贤德,是个名词。易色,色是什么呢?色是美色。这一句话,古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解释很多,在这里按照雪庐老人讲的,他老人家也是把古人的注解,完全看了。看了以后,选择一种、两种最符合经的原意的,这样讲法。所以雪公在这一章也写了讲义,讲义除了采纳古人正确的讲法以外,他老人家再加上自己研究的意思,把它写出来一个讲义。我们在这里也不能够,把雪庐老人的讲义全部讲耽误时间,这里就把重要的意思说出来。

上面贤字是当重视讲,对于某一桩事情对于某人你重视他。下面易字,这个易字跟上面贤字相对来讲,上面第一个贤字是重视,重是看重了,视就是文言文用眼睛,视力的视,白话讲看,文言文讲重视,语体就是看重了他。易字呢?就是轻视了,不注重的意思。这个指的是什么呢?古时候男子求一个配偶,女子选择丈夫,都要有选择的。选择的条件是什么呢?子夏在这里说,这里就拿男子选择太太来讲吧,你男子要想选择一个太太,选择什么样的人呢?你看重的是对方,看重她家里有钱,还是她的家庭是不是作大官,是不是看重她家庭是富贵之家。子夏在这里说不是,贤贤,你要看她本人,你选的这个女子,做你的太太,你看重她本人是个贤者,她本人她的品德好,看重是这一点。

易色,易是不注重,不看重,不注重什么呢?色,你不必计较这个女子,色是很美或是很丑,这都不计较。只要她的品德好,有品德与能力,与智慧就有关系,有好的品德,就有智慧,有好的品德,就有办事的能力,这是一定的。所以她品德好,外表是美是丑,不必注重,所以说选择配偶的时候,对于配偶,你要重视她贤慧的品德,不要重视她的外表,是美或是不美,就是易色易色是不必注重她的外表。古时候读书人都知道,最有名的,诸葛亮,诸葛亮本人又有品德,又有才能,那还得了但是,他的太太怎么呢?面貌是最丑的人,如果是拿现在来讲,以诸葛亮那样的品德,那样的学问,那样的能力,他要找一个很美的女子他找不到吗?他不,他选择是最丑陋的一个女子,最丑陋的女子,她的品德还最好,可见得子夏讲的话是真理。 这是一句,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奉父母就是对父母尽孝。能竭其力,竭是尽到自己能力了,尽到自己力量,让父母心安,最重要的,孝顺父母的心。有能力的话,能够供养父母,父母所需要的,要供养,能力不足,古时候贫寒的子弟,叫作菽水承欢,菽水是什么呢?没有粮食来供养父母,就拿些豆类、野菜等等,这些东西煮出菜汤,送给父母,做为饮食,父母吃得很欢喜,叫作菽水承欢。所以这是能够竭其力就好。事君能致其身,将来学问求到了,能够事君,事君能致其身就是尽忠,把自己全部的力量,都来替国君办事,一切是公事为先,自己私事是摆在后面,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结交朋友,说一句话就是一句话绝对不打折扣,至于欺骗的话更不可以用,言而有信。这样都做到了,虽曰未学,虽然说未学,虽曰这是谁说的,假设的话,就是以上这几椿事情都办到了,假设这个人,这个人他又贤贤易色,事父母又能够竭其力,事君又能够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个都能办到。这个人他虽然说我没有什么学问,未学是我没有什么求学问。吾这是子夏讲的,他这个人上面这些事情都办到了,他还谦虚的说我没有学。子夏说,他虽然说是没有学,我必谓之学矣,我子夏,我必然说他是学,而且学得很踏实,实实在在的学到了。

这一章解释经文,就是这个解释法子,特别后面这两句,古人注解,有很多的注解,不是这个讲法。不是这个讲法的话,对于上面这几句话,就是很不容易了解。还有贤贤易色,贤贤易色这个色,指的一般人,贤那个贤字,也指的一般人,在这里特别讲,我一开始讲,这是讲五伦,讲伦常这个学问,既是伦常,贤贤易色指的夫妇这一伦。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这在五经里面处处有,诗经里面开头就讲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头就是讲夫妇这一伦。周文王求得一个理想的夫人,那一篇写的就是周文王,求配偶的那一篇诗。易经,孔子写易经系辞传,开头就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讲伏羲氏画八卦,八卦是什么呢?乾坤两卦是代表父母,后面六子卦,六子卦比如说,震卦、坎卦、艮卦三个男子,后面巽卦、离卦、兑卦三个女子,三男三女加上父母,八口之家。父母怎么来的,父母就是易经里面讲,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兄弟、君臣,所以夫妇这一伦是五伦的开端。

因此子夏在这里面讲,第一句贤贤易色,就讲夫妇这一伦,夫妇这一伦既是这么重要,所以在选择配偶的时候,男子选择太太,女子选择丈夫,都要注重品德,不要注重外表,这就是贤贤易色这句话。然后讲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就是父子这一伦,儿女对父母尽孝,事君能致其身,就是君臣这一伦。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朋友这一伦。在这里讲的就是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兄弟虽然没讲到,包含在内,这个五伦都做到了,就是真学问。所以子夏说,这五伦都做到的人,他虽然谦虚说没有学问。子夏说我必然说他有学问,他还有大学问,真学问。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7讲

各位学友,我们现在开始研究论语,现在请各位看论语讲要第九页,这章经我先念一遍。子曰,君子不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中忠信无有不己者,过则勿惮改。这章经汉儒注解是一种讲法,另外又有一种讲法。先说汉儒注解的,君子不重君子就是求学、学道,这在那个时候叫作君子。既是求学、修道的君子要讲究重,重是稳重。如果不稳重则不威,威是一种威德,学道的人不稳重,就没有一种威德。没有一种威德什么呢?人家对于你往往有一种不尊重,很轻视你。你想办事也好,跟人家来往的话,人家不把你当作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所以君子要学的时候,学稳重,表现在外面有一种威仪,不重就不会有威仪。 下面这一句学则不固,就必须要求学了,求学学什么呢?学了以后就不固。固这个字,汉儒注解是当固蔽讲,蔽是一种蔽塞,蔽塞不通是这个固的意思。求学是明了道理事情也看得清楚,就不会固蔽,就不会有蔽塞的缺点,学了之后就能通达,这两层。下面讲了,你必须要学,学的是什么呢?这两条,一个是主忠信,忠信很重要。前面几章讲的都是,比如说曾子吾日三省,讲的就是忠信。主忠信这个主字,在汉儒的解释,像郑康成的解释,主当亲字讲,郑康成就是郑玄,它当亲字讲。亲是亲近,主忠信就是亲近忠信的人,亲近忠信的人,就以忠信这样的人作为老师。因为拜一位老师,一方面是要跟他求学问,最重要的呢?是要跟他学怎么样开发自己的品德,因此老师他是忠信的人,你跟他学一定能学得好。

无友不如己者,不如这个如字,在这里当相似的似字讲,或是当像字讲,就是像自己,跟自己相似的。这个怎么说呢?比如说我们去结交一位朋友,这朋友我们看他是不是讲忠信,是不是在品德方面这样去追求。他的志向,要追求自己好的品德,讲究作人之道。这个就跟我们自己相似,就是如,如我就是像我,像我也是这样求学修道,这叫志同道合,所以这个如己就是如同自己,跟自己一样,志同道合。我们交朋友就要交,跟我们自己志向相同的人,这是讲无友不如己者,不如己者就是跟自己志向不相同。比如说,我们是无论在学校里求学,或是在学校毕业之后,到社会上做事情,我们还是喜欢读书,喜欢求学。假使这个人,他不是如此,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志向是将来读了书以后,要求生官发财,讲求这个,平常他的志趣就是追求,自己的生活享受,这个就跟我们不能够志同道合,这就是不如己。所以我们结交朋友,必得求得跟我们自己志趣相同的人,论语在后边也讲到交朋友是什么呢?以文会友,以文就是大家都有兴趣研就学问,来会合朋友,来交朋友。交朋友干什么呢?以友辅仁,交朋友的目的互相帮助。辅仁,互相帮助来把个人的品德修养得好。可见得交朋友,一定要跟自己志同道合。

第三句过则勿惮改。旣是有老师,那个主自就是亲近,我们选择好了忠信品德很好的人,当然他也有学问,我们就拜他做老师。有老师还是要有朋友,有老师有朋友,我们求学什么呢?求学重要的是,一方面学文求学问,一方面求学问,一方面就是要学道。学道那就注意了,道是怎么个学法子呢?自己要常常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这个过失,我们求学的时候,是不是懈怠了,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是不是拿善意的待人家,是不是我们自己只注重自己,没有关心对方,或者我们跟人家来往,跟人家相处,有意的无意的给人家带来一些商伤害,这都是过,我们随时自己要反省。有了过以后勿惮改,勿惮就是不要害怕,这个惮字,古人注解当难字讲,郑康成就是这样解释,惮是什么呢,自己有过失很难以改,很难改过来,就是人家说他有过,他还想办法把他它掩饰起来,不愿意人家知道他有过,这就是惮改,不容易改。我们要求学,尤其是要学道,学道就是要改过。自己随时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自己如果说是没有发现到,朋友他看见了,看见我有过失,告诉我了,这我们要感谢他,赶快就改,所以勿惮改。

一个学道的人,实实在在的讲,就是从改过开始,因为我们普通人,不学道自己不知道。一学道我们听到圣人讲的话,才明了我们普通人,随时也可以说时时刻刻都犯过失,犯了过失自己还不知道,把过失随时发现随时改,改到以后一点过都没有了,那我们这个人格就完美了。人格完美,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显露出来,我们为什么有本性,而自己用不出来,自己有本性,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在人世间,有很多苦恼的问题,我们跟人家相处,往往不受人家欢迎,我们从事政治,对于政治上种种问题,我们也没有能力想办法来解决。这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有本性用不出来,为什么用不出来?就是种种的过失,把我们的本性盖着,掩盖起来。为什么有这个过呢?一个基本的基理,我们要明了,我们所以犯过,基本的道理。就是我们自己私心太重了,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了,我们不起念头则已,起了念头都是为自己,想不到别人。我们学道的话,就要知道,起心动念都为自己来着想,我们要把它改过来,起心动念就是为他人来着想。 看见社会人群,受了种种的痛苦,我们现在虽然衣食住行,工作都还是很安定,虽然如此,我们看到社会上还有很多贫穷的人,他们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屋住,甚至于亏欠了很多债务,生存不下去了。这些人,我们要反省自己,在我们自己生活得很优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想到这些人,我们能够起心动念不想到自己,而想到那些贫穷困苦的人。在今日之下这样的人,起心动念就想到他人,我们不能说没有,但是太少了。我们学道的人,就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一起心动念发现只想到自己的问题,没有想到他人,这就是过失。这种过失自己发觉了,赶快就改。如果自己没有发觉,朋友发现了,朋友发现没有我讲的这么深,为什么呢?刚才讲的自己起心动念,自己知道。我们朋友还没有到这个程度,还不能够了解我们起的什么念头,他可能从我们的言语,待人接物这个行为上面,看出我们有些自私心表现得很显著,这时候他很善意的来劝告我们,这个我们就要接受,一接受之后,要自己赶快改。所以这句话,过则勿惮改,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这个汉儒的讲法,这种讲法就章法来分析一下,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不重则不威,这是指出毛病出来。学则不固,你求学这个固是蔽塞,这就不蔽塞,固就是不通达,你学了就通达,通达之后,你原来不重就稳重了。然后讲学,学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主忠信,以忠信为主,照汉儒讲法,是亲近忠信的人,以他为老师。有老师以后,再交朋友,要找志同道合的人,来交朋友。过则勿惮改,你拜老师结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自己求学修道,就是要从改过开始。我们往往自己的过失自己不知道,老师告诉我们,朋友告诉我们,把道理告诉我们,我们自己明白了,自己可以知道用功,用功的方法就是要随时改过。就像前面讲的曾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发现自己有没有过。

后来有一种讲法,皇侃是南北朝的人,他的疏,疏就是解释古人注解的。他的疏,固当坚固来讲,固是坚固,不是当蔽字讲。既然固字当坚固来讲的话,上面讲法就不同了,君子不重则不威,这讲法是一样的,学则不固。因为君子不稳重,没有威仪,这样的话,求学不坚固,你所求的学,那个学问学得不实在。学则不固,这是上下两句,前面是讲的因,后面是讲的果。因为你不重不威,所以求学所求的学问,求不到真学问,不坚固。主忠信,这个主当主要讲,主要什么呢?以忠信为主,皇侃就是这么说的,忠信是一善行主要的一个重点,一切善行善事,都是以忠信为主。以忠信为主,所学的就是坚固了,学得坚固,这个人就能够庄重而有威仪,他有这种讲法。

后来宋朝朱子就采用皇侃的这种讲法,但是皇侃这种讲法,到了清朝又有人认为皇侃,皇侃本来有两种讲法,一种就是跟汉儒的注解,跟前面讲法是一致的,他这个讲法是第二种讲法,他是两种讲法并存。但是到后来,有人认为皇侃这种讲法也不甚理想,所以我们现在还是依照汉儒的注解,比较好,再说呢?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惮改,不如己者这一句,如字,古人在宋朝有人注解,如字当胜讲,胜过自己,那就是说,你交朋友必得要交什么朋友,必得要比你好。比如说你求学,他的学问比你好你求了这样的朋友,你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很多的帮助。或者呢,学问以外还有其它各方面,他的条件都比你好,你要求这样的朋友。古人也有这种讲法,但是后来也有人批评,你说一定要交一个,处处都胜过你自己的话,那对方他的朋友,你想交的朋友,他那个人也跟你的想法一样,他也想求一个朋友,比他还要高明,还要胜过他自己,那他就不会交你这个朋友,你比不上他,他就不会交你这朋友。所以这样的讲法,这句话就很难讲得通,所以照前面一种讲法不如就是不像,不相似,不似自己,不像自己就不跟自己志同道合,这样的朋友我们不交他,这个很好讲得通。

比如说,他的学问再好,在学校里读书,学为比自己高他家里财富也比你多,他是富有之家,你是一个小康之家,他家里是作大官的,你家庭是个普通人这个都没有关系。或者他家里是穷的,家里的还比不上你,这个都不是考虑交朋友的条件。无论对方是贫穷是富贵,都不是你考虑的重要条件。考虑的是,他是富贵之家的子弟,是贫穷之家的子弟,不问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也不问他本人学问是不是比你高,或者学问是比不上你。只要他跟你一心都想学道,都想学学问,学学问的目的,就是将来拿这个学问来济人济世,替社会人羣去服务,有这样的志向,你就可以跟他交朋友。所以这样讲,如己是这样的考虑,比胜过自己,符合经意。

这章书讲到这里,讲到这里之后前面开头的这一句话,君子不重则不威,不重的重字很重要。古人注解也举出了扬子法言里面,扬子就是扬雄,汉儒扬雄,他著作一本书叫做法言,法是国家法律的法,言就是言语的言。扬子法言里面他讲有一篇叫修身篇,他说人求学也好,讲就作人之道。学道的人更不必说了,应该要注重四种重字,重什么呢?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就是言语,重言语为什么呢?他说言语要重,说出话来都有法则,你这一句话说出来,都是有道理的,不是说出来随随便便的,讲那些没有意义的话,这叫言有则,重言。重行呢?行为怎么样重,行为表现出来都有品德,你的行为表现出来,一举一动都表现自己有品德有修养,这是行为很重。有品德的人怎么呢?行为绝不损害人,办事情也好,办任何事情,绝不对人有任何的损害这就有德了。再加上貌,貌是面貌,这个貌是代表我们的态度。貌重是什么呢?要有威仪,威仪就是自己要庄重,我们一个人有没有威仪,我们面貌很重要。面貌比如说,一见人见到任何人就嘻皮笑脸的待人,就跟戏里面小丑一样,一开始就开玩笑,那种面貌就是轻浮,所以貌重不能随便的。不随便的跟人家开玩笑,书生本色,就是见着任何人,当然要和颜悦色,和颜悦色的时候,不要随便,面貌要温和,但是不要随便嘻笑,嘻笑人家一般讲就是嘻皮笑脸,这是不庄重。貌重就是温和而不嘻皮笑脸,这是貌重。重好,好就是嗜好,嗜好有庄重的,有不庄重的,庄重的嗜好。比如说我们读书人,学的琴棋书画,学琴,琴有很多种,有古琴有很多,古时候棋,下棋,学书法,画画,这都是很高尚的,很文雅的,这个嗜好很重,很好。还有呢?有些嗜好,打牌,虽然现在说是,桥牌这一种不算是坏事情,但是就我们中国传统的礼,习俗来讲,打牌是跟赌博很接近。这也不好,好打牌,好喝酒,严格的讲,这种嗜好对于一个人的品德是不好的。还有呢?没有到这种程度,吸烟,就是抽烟,抽烟你说他是犯罪吗?没有什么犯罪,就现在来讲,就医学来讲,抽烟的人对于自己身体不好,很多病就是因为抽烟引起来的,但是呢?对别人没什么损害,可是现在在公共场所里面,要抽烟的话,让人家接触你抽得的烟,叫二手烟,也不好,也害人家。再就威仪的仪表上来讲,抽烟这种嗜好也不庄重,普通人还看不出来,比如说一个从事政治的人,在政治的场合里,你在吸烟这就不雅观。或者是当警察的人,在执行勤务的时候在抽烟,这也是不雅观。所以嗜好要讲究,嗜好重,注重嗜好,好的这一方面,这个嗜好。就是琴棋书画,这个可以说是好的一个嗜好,这叫好重则有观,观是可观的。像抽烟、喝酒、打牌这一类的算是不重,这个嗜好没有什么可观。

古人讲的,拿扬子法言,我们学道求学,君子不重则不威,拿扬子法言讲的四种重,言语、行为、面貌、嗜好,在这四方面自己要注重,讲究庄重,因为这四种帮助我们求学。也可以说,这个学问就一步一步的帮助自己,学得很重。这章书重要的就是君子要学稳重,学得稳重的时候,自己行为,一切都重。我们就拿自己一个日常的生活来讲,一切的行动起居,处处庄重,年轻人还不知道,年纪老就感受到了,如果不庄重的时候很容易就跌跤了,一跌跤的话,自己那就不得了了,老年人跌了一跤,身体不是骨头折断了,就是其它的,身体就受了伤害了。养成庄重,走路是一切都庄重,坐有坐的庄重,言语一切都庄重,那你个人自己身体,也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一切病态,什么毛病,自自然然的,很多不必要的病,就不会发生。再说我们做事情在社会上做事情,自己庄重,包括言语行为。守着这个庄重,你跟人家相处,就取得人家的信任,事情就能够办得成功,庄重做事情都有程序,有一定程序就不会乱,办事情一定能够成功,所以好处太多了。修道一定要讲定功,庄重就是自己有定功,所以这章书第一句非常重要,下面所学的就是学这个庄重。

第8讲。

各位学友我们继续研读论语,请看论语讲要第十一页,这章经我念一下。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是两句话,曾子,前面讲过了是孔子的大弟子。他求学,用功的方法,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下功夫,后来他学问成就了。在这里讲,他说慎终追远,慎终是什么呢?就是父母过世的时候,就是终,一个人死了叫作终,生命就终了。父母死的时候要慎,慎终,慎是谨慎。就是父母寿命终的时候,怎么样谨慎呢?那就按照丧礼,丧就是父母之丧,按照丧礼来办理丧事。办理丧事照礼上面来讲,从寿命终了这个时候开始,到入殓。古时候都是土葬,到了理葬,这个整个过程都是终。按照礼来讲要谨慎,谨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哀戚,哀就是哀痛,戚就是很悲伤。这是父母命终遇到父母之丧的时候,以哀戚为主,这是慎终。

追远呢?在丧葬之后,丧葬之后也要按照这个礼,定时候去祭祀。古时候父母过世之后,孝子要守三年之丧,在三年之内,他如果是在外面作官的话,那就要暂时,官要辞职回来守丧三年。三年之内定期祭祀,三年之后,一直都要祭祀父母,父母也有父母,就是自己的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追到远祖,讲到始祖。这就是中国文化,所以中国文化讲到历史最久的,就是五帝,三皇五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神农氏叫炎帝,轩辕氏叫黄帝,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就是五帝。拿神农、黄帝做代表,所以我们常常讲,我们是炎黄子孙,那叫追远。就各姓,你是姓赵的,你是姓钱的,赵钱孙李,百家姓上面都有,每一家都有始祖,始祖一直追到最后都是五帝的后代,追远就是这样子。从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追到始祖。就拿姓周的来讲,周家,孔子那个时候还是周朝,周朝他的始祖就是后稷。他要定时祭祀的话,要祭他的始祖后稷,这是追远,追一直追到久远的祖宗。自己的父母,孝子自己死了之后,自己有儿女,儿女也是这样的,永久子子孙孙这样慎终追远。 这是什么呢?这是报本,本是根本,报答根本,我们作一个人之道我们到人世间来,有我们这个人的身体,这身体从那来的?父母,没有父母,我们没有到人间来之前,不知道前生是什么身分,就算是前生在人间,前生那一个人,寿命终了死的时候,死的是什么,身体死了,身体死了灵魂要再找,到人世间来找一个父母,没有父母,那个灵魂到处飘荡,怎么能够到人世间来,身体没有啊。所以就算前生是一个人,前生那个人的身体死了,那个灵魂要想再到人间来,那就要找到今生的父母。今生的父母是有缘分的,没有缘也找不到,找到今生父母,入了母胎,这个灵魂入了母胎,靠母亲她的身体里面的营养,供给这个灵魂,使他原本无形的,现在变成有形状的身体,这叫胎儿,胎身一天一天长成具体的人的形状了,然后再生出来,好不容易的。生出来以后,一下地就像牛一样的,过不得几分钟牠就能够站起来,牛是可以如此,野兽老虎狮子也是可以的,大象也是这样。我们人不是这样,人生下来什么都不知道,什么自己都办不成,靠父母。

所以父母之恩,知道父母之恩天高地厚,要报答,报答是报答不尽的。报答不尽呢?所以在古时候,定出一个时候来,守孝三年,守孝三年之后,还要定时候的祭祀,祭祀连同自己父母一直追,追到始祖,这就是报答根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就在这里。讲到这一层,真正了解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一切人,不管你是姓张、姓王、姓赵、姓钱,追究到最初的话,都是三皇五帝的后代子孙,都是共同的一个祖先。我们怎么能够伤害别人呢?这样说起来,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就是一家人,必须互相来关心,每个人都用善意来待人家,所以我们中华文化,人人都了解,人人都这么做了。不但对于我们中国人如此,对于全世界人我们都是这样待人家,讲到究竟处,佛家也是这么讲,中华文化也是这么讲。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这个天性我们人人都有,而且人人是都相同的,同一个天性,我们中国人同一个天性,外国人也跟我们同一个天性,既是同一个天性,我们不能说,我们中国人,我们对他好,外国人我们可以对他不必好,可以伤害他,这个道理说不通。因此就中华文化来讲,我们对于一切人类,都要平等的来爱护他,来关心他。他们不懂得作人之道,不懂作人之道,这种人他对于社会人群都是有害。因为这样的人,他只追求自己私人的权利欲望,不惜来伤害别人。我们中华文化不是这样,我们中华文化是关心一切人,世界上无论那个地区的人,他有痛苦,他有天灾人祸,我们都要关心他,有能力我们就要帮助他。中华文化这样的特色,这样的特色,我们实实在在的,个人就这样去实行了,这就是修道。修到圆满的地步,自己就成就圣人。成圣人什么呢?成圣人,开始学圣人就要这么作,成为圣人以后,还是到世间来,一生一生,每一生每一世都是这么作。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到世间来,不是为自己享受,而全部是来教化他人,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所以这样的时候,曾子讲我们要慎终追远。能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是一般民众。这一章书,主要就是让那个时候各国的君主,在位的人,各国君主之上,天子,无论是天子是诸侯,诸侯国内有卿大夫,他们都是在位的人,他们都能够以身作则,来慎终追远。这样的话,一般民众就跟着学,上行下效,在上位的这样行,下面的民众就效法,所以民德,一般民众的道德归厚。厚这个字重要,前面讲主忠信,这个忠信就是厚。君子不重则不威,讲一个重,讲这个威仪,这个都是厚,一个人学得很厚,他自然就重,就庄重,言语也庄重。绝不会像现在那些电视里面,那些娱乐节目,说那些引人学坏的那种。那绝对不是庄重,庄重是厚道才能表现出来,忠信、庄重、威仪都是厚。民德一归厚了,社会风俗就是厚道,人人都是厚道,我们这个人世间,生在这样的人世间,他就能够在这样一片厚道的风俗之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学习圣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善意的,没有恶意的,这个人间多么美满。

《论语学而篇第一.doc》
论语学而篇第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