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英语

2022-06-2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背景:

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另外沈阳故宫博物馆也习惯上称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一般简称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故宫博物院。

http://zhidao.baidu.com/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二)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刚才大家所欣赏的动画算是老师送给大家的见面礼,大家喜不喜欢?我们刚才所领略的是风光秀丽的自然之美,下面让我们走近故宫博物院,去领略那雄伟壮丽的建筑之美!

视频:http://v.youku.com/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们观看介绍故宫的视频,谈对故宫的整体印象。

2、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并思考问题。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地位。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故宫的特征是什么?(用本段中的话来回答) 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第二部分(2-15):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故宫的中心建筑是哪三大殿?

“前朝”主要有什么建筑?“内廷”主要有什么建筑? 作者对什么建筑详写,而其余建筑略写?

第三部分(16):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首尾呼应 由此可以看出,全文整体结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故宫平面示意图中各建筑的名称,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四、研读赏析

听读课文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对太和殿内景的介绍,作者的立足点是哪两处?并找出相关的方位词。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3、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主要的饰物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饰物?

4、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1、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说明顺序: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

2、立足点:一是正中的朱漆方台(上面、背后、两旁),二是殿顶的雕金

4 蟠龙(周围、下面)。

说明顺序:由下到上的空间顺序

3、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主要饰物是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课堂小结:

如何生动准确地介绍建筑物?

一、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二、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三、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五、一试身手

1、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湛(zhàn)蓝 击罄(qìng)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殿檐(yán) 藻井(zǎo) 中轴线(zhóu) 檀香(tán) 额枋(fāng)

2、指出下列各句的所用的说明方法?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六、拓展延伸

1、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http://zhidao.baidu.com/

2、故宫博物院文物大迁徙

http://www.daodoc.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2%BC%B4%EF%C0%AD%B9%AC%CD%BC%C6%AC

山西恒山的悬空寺,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设计非常精巧,建筑艺术高超。

6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1332662316562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9%BD%CE%F7%BA%E3%C9%BD%B5%C4%D0%FC%BF%D5%CB%C2%CD%BC%C6%AC&s=0

教学反思:

(一)把握说明顺序是本文一个重点,要想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就要完成课后练习一——填写故宫平面图。我在课前动手将教材的图片扫描到电脑上,并对图片的大小进行了处理,在各建筑的图例旁加上了序号。每组一份,学习课文时,结合平面图,全班同学很快就了解了本文的说明顺序,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自始至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学生感悟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谈收获。学生既学到了说明文的知识,又对故宫博物院有了较多的了解,课后的拓展资源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

推荐第2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2.解释黑体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课文

2、21段以及

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

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

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层。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课堂练习:

(1)在( )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规模(宏)大 ②庄严肃(穆) ③大肆挥(霍)

④重重殿宇⑤举世(闻)名 ⑥(焕)发光彩 ⑦烟雾(缭)绕

⑧腐朽昏(庸) ⑨龙凤(呈)祥 ⑩池馆水(榭)

名词短语④⑩ 动词短语③⑤⑥

形容词短语②⑧ 主谓短语①⑦⑨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銮殿。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推荐第3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讲学稿

学习目标:

1、仔细阅读文章至少三遍,在充分掌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从音、

形、义三方面掌握课文后面的词语。

2、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看看作者是

怎样一步一步说明故宫博物院的。

3、体会文中说明的详略,重点研读5——8段,理解在说明事物时,

应抓住它的特点及用途做重点说明。

4、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在说明故宫博物院时,内心荡漾着怎样的感

情,从而明白,作者的感情在说明文中的流露。

课前学习任务:

1、熟读文章,学会词语。

2、用旁批的方法指出文章的每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填写课后

练习题1.

3、作者在本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能详细说说吗? 课堂展示与学习:

一、一一展示课前学习成果。

二、

1、想一想,空间顺序说明法一般用在哪类说明文中,按

照《苏州园林》的内容,它能不能用空间顺序来说明。(不

能,因为它说明的是园林的美。园林之美不能以空间为顺

序,空间顺序一般只适用于说明物的结构时才能用。)

2、在全文中,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3、为什么把太和殿写得很详细?为什么要强调他在中轴

线上?

4、在介绍太和殿的装饰时,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

5、在介绍太和殿的用途时,主要突出了什么?(庄严、

气势……)哪些词或文字突出了这一点。

6、在说明太和殿时,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7、从以上的解读中你觉得,这类说明文应该怎样安排详

略?

8、在写这篇文章时,流露着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是从那

些文字或用词中看出来的?

三、小结本课——说明顺序、详略的安排、文字与用词间流

露的感情

四、拓展提升:

口头作文:运用说明顺序、详略安排、流露感情三个学习重点,构思并口头作文《我的学校》。

推荐第4篇:故宫博物院

课型:精读 课时:1课时 主备人:李勇 序号:

14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磬、攒、鳌头、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目标]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2.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媒体

故宫博物院的PPT课件 在讲课时,同步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幻灯片。)

二、检查预习, 1.正音解词: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蟠龙(pán) 中轴线(zhï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极(zîn) 额枋(fāng) 藻井(zǎo)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迥然不同(jiǒng)

2、字词解释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1

3.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可根据幻灯片中的图示来说明)明确:** 端门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五、学生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历史和总的建筑特点(

1、2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的建筑(3—15段)

第三

三、重点研读:

学生速读课文,并对照着本文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都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定方位。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

3、“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四、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教后反思:

2

推荐第5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3、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教学难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2、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3、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有没哪位同学去过北京,到过故宫的 虽然还有不少同学还没到过故宫,但是不要紧。古语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想了解故宫更是不在话下。老师先请大家看一组有关故宫的图片。

说说你所了解的故宫。(看图片,初谈感受)

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一)人们介绍故宫,常常举出三个引为骄傲的“九”。这就是9999间半的房屋,90多万件藏品,900多万件档案资料。(展示故宫鸟瞰图)

要想把如此庞大的建筑群介绍清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掌握一定的说明顺序。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3)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二)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三)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定下了说明顺序,那我们现在就要准备开始和作者一起游故宫了。大家知道吗?在故宫外,有一些商店,专门向游客租赁录音带,因为有部分游客,不喜欢跟旅行团同游,觉得有约束。但是面对如此浩大的建筑群,又茫然四顾,不知东西,担心参观时不得要领。录音带里是对故宫游览的一个指引,同时又对较重要的景点有详细的介绍,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的听众介绍过故宫。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篇文章,神游一番故宫。

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填写课文的图表,可小组讨论。

思考: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交代参观路线和写出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作用是什么?

(1)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

(答案:“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等等。) (2)方位词语:

(答案:“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等等。) (3)作用:

体现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三、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大家觉得作者对哪个景点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太和殿)在课文的第几段落?(5到8段)

(1)这四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明确:(1)第5段:介绍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高度、面积、格局、色彩、雄

伟的气势)

第6段:由外观转入写内景。

阅读,请同学们找出作者这时的立足点,找出方位词,指出说明的顺序。

明确:立足点: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方位词:正中、背后、两旁(左右)、中央、周围、下面。

空间顺序:(1)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向两旁。

(2)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读这段,大家发现没有,太和殿中最多的装饰是什么?为什么?

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而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第7段:介绍三大殿的位置。(三大殿为什么会建筑在中轴线上?明确:这样安排可以突出皇储的宝座就是在这条线上的中心点,借以象征皇权。一切都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利都集中于皇帝,可以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8段:介绍太和殿的用途。(如何来写太和殿的用途?为什么要这样写?雄伟的大殿,精心的仪仗安排,神秘的色彩,显示出皇权的威严)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四、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五、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 (1)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2)变个顺序说故宫。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绍故宫,你将这样说(由远及近的顺序)..2.假如逆作者的路线图而行,你将这样介绍沿途的建筑(移步换景的方法) ..3.假如按不同功用将故宫的建筑分组,你可以逐次介绍(由主及次的逻辑顺序) (3)变个角度写故宫。

1.作者从大处写故宫建筑群的布局,我从小处写故宫建筑的特色: 写故宫里的彩绘,故宫里形形色色的门、殿顶、角楼,故宫里的龙饰、凤图,故宫里的汉白玉栏杆、圆雕鳌头、铜狮、铜龟、铜鹤..2.作者重点写故宫的建筑,我重点写故宫的文化:写故宫的建筑艺术,故宫的历史变迁,故宫的珍奇藏品,故宫的文献价值,故宫人的生活..

六、布置作业

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推荐第6篇:故宫博物院

14、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备课者:郑时仁{湖南新田三井中学} 目的要求: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教具准备:U盘 教材分析:

说明文是一种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文章,它是极为常见的文体,具有很明显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它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所选的文章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故宫博物院》一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来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其次,该文作为典范的说明文,其说明语言精确、简练。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同时又突出重点(太和殿),详略互补。在有限的篇幅里内,完整而又不失粗略地向中学生介绍清楚了故宫博物院,其娴熟的文字驾御能力也功劳不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方法:自学指导。 过程:

一、导入

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

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关于字词: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鎏(liú)金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玉玺(xǐ)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诏(zhào)书 肃穆(mù) 上谕(yù) 额枋(fāng) 藻井(zǎo) 垂脊(jǐ)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修缮(shàn) 迥然不同(jiǒng)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三.课文分析:

(一)介绍故宫概貌。

(二)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三)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一}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1节:故宫的位置和历史沿革(总写) 。

2节:故宫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3节:午门及护城河 {二} 三大殿概况

4节:三大殿概况(总写)

5、

6、

7、8节:分写太和殿

5、外形

6、内景

7、位置

8、用途

9、分写中和殿:外形和用途。

10、分写保和殿 :用途。 内廷

11节:小广场(前朝后廷间的过渡){ 过度段} 12节:分写乾清宫。 13节交泰殿、坤宁宫 14节总写后三宫 15节:御花园

16节:神武门与景山看故宫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练习。 方法:自学指导。 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品味

1、今天我们组织一个免费参观旅游团,我是导游,因有事情,已先行来到太和门,你们如何从**到太和门与我汇合? 明确:午门——金水河上的五带桥——太和门。

2、现在已经进入了故宫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话可要说在前头,本次参观是免费的,导游无钱可赚,我可不会给大家做详细讲解。

3、①走近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请描绘一下太和殿的外景。再请别的同学评价其描述:杂乱,不够准确。 两相对照,课文的语言好在哪里?

明确:语言简练,有专用术语,同时又运用说明方法(列数字)说明顺序(从上往下),说明准确。

②走,进去看看。

③在介绍内景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 明确:故宫是皇宫,而龙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④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明确: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同时它又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

4、由于旅行社时间安排过紧,本次参观故宫博物院只能允许大家详细参观太和殿,其余几个景点只能边走边看了。下面我们马上要到神武门搭车了,在出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哪些宫殿呢?

明确: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三、课堂小结:学习本文在写作说明文上有些什么启示呢? 明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 (2)深入剖析:

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太和殿。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 归纳:从殿外写到殿内,是从外向内的空间顺序;写殿内设置也按照空间顺序写。 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五、作业。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具体 前朝(三大殿)(3—10) 外形 太和殿

内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用途

(11)承上启下

内廷(12—15)后三宫

御花园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整体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

一、风格独特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 游踪

教后记

推荐第7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2.解释黑体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3.(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4.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5.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6.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课文

2、21段以及

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

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

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层。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推荐第8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重点)

3、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难点)

导学过程

【资料链接】

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黄传惕(193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笔名黄羽,湖南平江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代表作有:《**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北京,我心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领航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蟠龙(

) 中轴线(

)金銮殿(

) 击磬(

) 檀木(

) 攒(

) 乾清宫(

坤宁宫(

肃穆(

) 奏极(

) 额枋(

) 藻井(

2、需要掌握的词语: 解释词语 矗立: 迥然不同: 鳌头: 湛蓝:

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从文中找出)?

4、文章是怎样介绍故宫的?请根据课文在课后练习一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

二、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快速读文并思考:

1、根据课文及图表,你能分析出作者带领读者参观故宫是沿着怎样的路线,按着怎样的方向进行的吗?

2、他又是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绍的?(文中有一过渡段)

3、你能从本文中看到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顺序?

4、根据说明顺序理请本文结构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部分,回答:

1、为何重点介绍太和殿?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内部装饰为何突出“龙”?

3、说明太和殿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找出方位词。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第5——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2 (1)以上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以上三段文字主要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说明。

(3)第5段“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一句从纯说明的角度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用一些非说明性的文字?

(4)第6段中说明的立足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有________

(5)以上三段文字分别突出了对什么的描述?用意是什么?

三、归纳总结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拓展提高

1、文中多处写到威武庄严的龙,美丽典雅的凤。相信你对“龙”“凤”也很了解吧?请写出含有“龙”、“凤”的成语各两个。

龙:(

) 凤:(

2、我来当导游

假设现在你作为导游,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故宫,你将怎样设计旅游路线呢?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自己的创意。

3 说明的重点是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多。(

(3)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4)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及元旦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队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 作者是以自己的参观的路线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 说明文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有这种区别。

3、将“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一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改后的句子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顺序说明。《故宫博物院》就是抓住故宫建筑群的

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推荐第9篇: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精选

篇1:故宫博物院导游词精选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作文一:

女士们、先生们:

我叫王溦嘉,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故宫博物馆,简称为故宫,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为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有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仄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春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处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周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北登高。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朋友们,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对故宫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详细的参观。谢谢合作!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作文二:

(在旅游车上)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去北京故宫的途中。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张灵昕。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去故宫旅游。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首先我将故宫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至今已有近580年的历史。先后曾有24位皇帝相继在故宫登基,执掌朝政。故宫规模宏大,东西宽为753米,南北长达961米,总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大约10000间宫室。

(到了故宫景点)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就是宫墙,而且宫墙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门也就是故宫正门,北为神武门,东

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

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内净空高达14米,宽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篇2: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故宫博物院导游词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巍峨庄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素有金色的宫殿之海的美称,故宫博物院导游词。您一定猜到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明、清两面三刀代的皇宫,在这里有明清两代24个帝王登基坐殿,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故宫含金量 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城的中心,是全城风景最美的一处景观。故宫的西北面有湖光塔景的北海公园;西面是碧波粼粼的中南海;东面有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北面的景山为故宫的屏障。站在景山万春亭上,可以俯瞰故宫的全貌。故宫南面是特殊意义的国门,即天-安-门广场,它是新中国的象征,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此冉冉升起。

故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闪烁着东方文明的光辉。

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木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余间。很多人都听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的传说,这是因为按《易经〉中讲九是阳极之数,发九为尊,故宫是皇帝的住处自然要作到头了。故宫四周有高10米的城墙。城有四门,南面是正门午门,北为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别致的被称作“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导游词《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分享好文◆城外有长3800米,宽52米的护城河,使故宫自成防御体系,有城中之城的美称。而其护城河长度,也已列入世界之最。

故宫从明代开始作为统治中心,但它的初建者却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故宫建在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长16华里的中轴线上,南北为主,左右对称,建造中遵循《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建造原则。故宫在建造手法上突出皇权,其基本做法是突出以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的中轴线,其他建筑拱卫中央。故宫的建造可以说是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木材砖瓦取自全国各地,耗费极其巨大。宫殿内墁地的砖被称作“金砖”,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取土到成泥要6道工序,到成砖则需17道工序,最后还要把砖放到桐油里浸泡处理。这种砖铺在地上越磨越亮,由于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在当时一砖合一石米。年以有“金砖”之称。可以说故宫每座宫殿都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故宫是我国保存到现在最完整,最辉煌的一组皇家建筑群,而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红墙黄瓦,飞檐宏丽的建筑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它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崇楼五座,正楼是9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大殿,东西是四座重檐四角攒尖顶方形亭楼,各以廊庑相连,辅翼正楼。整个建筑气势巍峨,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午门全部建筑,高下错落,左右映对,势若朱鸟展翅,翱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称作五凤楼。正楼设有宝座,左右设有钟鼓楼,过去皇帝 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肃穆森严。

一提起午门,常令人想起“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句话。其实午门前并未斩过人。因为明朝行刑在西市9今西四),清代在菜市口,但在这里却打死过人。明代有一种罚刑——廷杖,就在午门下举行。如果大臣触怒皇帝就要被批“逆鳞”。被子批“逆鳞”的大臣被子打掉乌纱帽穿上囚衣推出午门,行刑就在这御路东侧。起初只是象征性的打,主要在于对大臣的羞辱,但到后来则打人至死。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群臣阻谏。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不但不听,还将舒芬,黄巩等130位大臣廷仗,打死11人。这听起来确实非常残忍,不过要到传统佳节元宵节,这晨却是另一番景象,悬灯结彩赐宴百官,喜气洋洋。

篇3:北京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故宫午门前)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

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中共征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

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大。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小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

(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红,这条中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

“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中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的部分分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三大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大的“工”字型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中有三层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大、最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中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内廷”还有为皇家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花园、乾隆花园。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英武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栏杆,形似玉带。故宫建筑绝大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中的建筑除了突出中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中各组建筑独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大,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中建筑的等级差别。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渊阁西头那一小间。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小,仅能容纳一个楼梯,但它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小。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

7、

5、

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

推荐第10篇: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作者介绍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时代背景 :作者正式动手写故宫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开始酝酿写这篇文章,却是在头一年秋天,在写另一篇文章《**颂》的时候。作者翻阅的有关**的资料,大都是和故宫连在一起的。**和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皇城的正门,是皇帝“金凤颁诏”的地方;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人从这里出入。站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月台上向北眺望,故宫的重重殿宇,一直铺向景山的万寿亭,在湛蓝晴空下,闪耀着一片金辉,给人以壮美、雄伟的感觉。这就激起了作者写故宫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诊断] 1.正音解词: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蟠龙(pán) 中轴线(zhï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极(zîn) 额枋(fāng) 藻井(zǎo)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迥然不同(jiǒng) 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

(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空间顺序)

(3)给课文划分段落 ,概括段意。

〈1〉介绍故宫概貌。 〈2〉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三、精讲点拨:

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之一,请同学们用彩色笔,随着我们讲解课文划下来。朗读这一段,看看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请说说第一节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故宫有几个名称?说出它们的由来。 (位置、历史、地位)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

(2)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

(3)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

2、第2节介绍了哪些地方。这一节哪句话介绍了故宫的艺术风格?

(城墙;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占地,宫殿和房屋的数目;护城河;角楼)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请画下来记住。

3、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立足点分别在哪里?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4、对于太和殿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写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5、朗读11节,并说明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从哪方面来写这后三宫的?

12、13节写了哪几个建筑?

(过渡)为我们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层次,因此这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分界,枢杻的作用。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用途)

6、14节合写后三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宫中凤凰图案增多)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我们可以看到,这节和6节写龙的装饰相比较,所用词语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7、15节大致介绍了东西六宫,

16、17节则重点介绍了养心殿,作者介绍养心殿,养心殿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8、18节从养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对于东西六宫的建筑,作者只介绍了长春宫和储秀宫,原因是什么?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岁生日的场面,为什么?

(西六宫)(这两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

9、19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作者的立足点已转移到御花园,这段的文字比较生动活泼,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概括描述)

四、小结: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拓展延伸:假说你带着你的旅游观光团,已经到了太和殿门前,你将怎样向你的顾客介绍?

第11篇:《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是人民教育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课课文。这篇解说词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特色,以下就是小编精心推荐《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整体特征

学习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通过对故宫的认识,培养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情况

按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

教学难点: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作业内容

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图文并茂说皇城”

写自己的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3.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设想

1.本文最初是一篇广播稿。据此,可设计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总体设想下,可分为两个步聚:第一步,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第二步,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担任导游,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借以指导朗读,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缩短与课文的距离。

2.对全文内容的掌握,可以与处理课后练习结合起来,首先组织学生熟悉课文,标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词语;在这个基础上,分组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填写《故宫博物院示意图》,使学生对全文空间说明顺序,清晰分明的结构层次形成清楚的认识。

3.对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可采取综合方法处理,空间方位可由学生解决,政治含义以教师分析为主,最后用课后练习巩固。

4.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不标建筑物名称和导游路线)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备用。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 矗立 鳌头 湛蓝 藻井 斗拱 蟠龙 金銮殿 击磬

檀木 攒 乾清官 坤宁宫 肃穆 额枋 矫健鎏金

翊 妃嫔

2.解释字义、词义:攒 挥霍 湛蓝 井然有序 点缀 错综相连 和谐 迥然不同

以上字词可出示字词卡片或使用投影。

3.解题。

学生朗读“预习提示”第一句。

教师: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

教师朗读课文第1段,学生标注有关名称,

教师提示;“紫禁城”:中国古代皇帝自称天了,他的住地称皇宫、紫宫,是禁地,不许百姓靠近,所以称紫禁城。这个词表明了它过去的封建性质和功用。

“故宫”:明清两代已成为历史,皇宫被人们称为故宫,这是人们习惯的称呼,表明着时代的变迁。

“故宫博物院”: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标本,供人们参观。这个词表明了它今日的功能。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去参观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课题采用“故宫博物院”既介绍了历史渊源,也体现了现实功能,与文章内容一致。

二、学习课文

一、二段,了解故宫概况与全貌。

提问:如果我是一名导游,你们是来首都北京观光的游客,我们就要去游览故宫博物院了,你们首先需要我介绍一些什么呢?

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对这些,刚才我在读第一段时做了介绍。

提问:我们现在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前,我这位导游又该介绍些什么呢?

归纳:应当介绍一下它的全貌。课文第二段就做了如下说明:

教师朗读第2段。

这一段介绍了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又是什么呢?

同学齐读第2段最后一句。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三、学习课文3——19段。理解课文主体的空间说明顺序。

(一)学习课文3——10段。

1.默读,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向的词语。

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2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

3.出示《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

讲析:**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段、7段合,

5、

6、

8、

9、10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了这个顺序。

(二)学习课文11——19段。

讲析:第11段是过渡段。在这之前介绍的是前三殿,顺便提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武英二殿,合称“前朝”;在这之后转入介绍“内延”即后三宫,东西六宫。

对“内延”的说明也有个重点。那就是养心殿和储秀宫。同是重点侧重面与对太和殿的说明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下节课讨论。除此之外,“内延”的其他建筑也采取了合写方法介绍。“前朝”是皇帝政务活动场所,以“龙”为主要图案,“内延”居住后妃。“凤”图案增加。文章点明了这个主要特征的变化。

(三)对照图,归纳板书。

四、学习课文第20段,总结全文。

教师:至此,我们游览观赏了故宫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有了初步认识。这时,作者带着我们走出故宫,来到景山,居高临下,再一次回顾这座“城中之城”。

同学齐读第20段。

教师:“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既写出了站在高处俯视的景象,又呼应第二段未句对故宫总的特点的概括,形象的语言给读者贸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令人不能不惊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文化和劳动人民的热爱,钦敬之情;也是我们读到这里所必然引发的激情。

布置作业。

1.将字词记入积累本,并进一步巩固。

2.整理课堂讨论记录,完成练习一。

3.预习课后练习

二、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养心殿的内容。进一步了解空间顺序和故宫特点。

2.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4-10段)。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游览了故宫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间顺序,所以我们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首先重点参观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

1.指名朗读第4段。提问: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

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2.提问: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和殿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应向客人们介绍什么,并按什么顺序说明呢?

归纳:作为建筑物,我们应介绍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作为古迹文物,我们还应介绍它的历史作用。

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带我们观赏一下太和殿的外观。指名朗读第5段,注意突出事物特征的词语要重读。

提问: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

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3.现在,我们就要迈入这座雄伟大殿的门槛了,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

指名朗读第6段。提问练习四。教师逐一归纳:

①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②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③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

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

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

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

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4.阅读第6——10段。思考回答:

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线的中心点。

第7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

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二、学习课文介绍养心殿到御花园的部分(16——19段)

1.阅读16——18段。思考回答:相对于太和殿而言,东西六宫介绍得比较简略,但也突了几处建筑,是哪些?重点说明的是这些建筑的什么内容?为什么?

归纳:突出说明了西边的养心殿,重点没有介绍它的建筑、装饰,而是说它的历史背景。还突出说明了西六宫中与慈禧太后有关的几个宫院,以储秀宫为主,重点点明慈禧太后的挥霍。这样选择说明重点和重点方面既避免了重复,还介绍了有关知识。使我们在赞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贡献的同时,也认识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对故宫有更完整的认识。

2.指名朗读第19段,思考讨论练习六。

讲析:介绍宫殿,尤其介绍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的写法;介绍御花园,用的是速写笔法。由“亭台楼阁”到“点缀其间”,寥寥三十三字,写出布局特点,烘托环境气氛。正如文中所说,这里“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运用不同的笔法。给读者的感受是景致典雅,布局和谐,耳目一新,仿佛参观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

三、总结。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装饰雕镂更是纷繁复杂。把这个建筑群介绍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空间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很好的体会、学习。

首先,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者,准确的运用了表示时间的方位词语,简洁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词语,使空间顺序一目了然。描写适度,既突出了事物特点,又不蔓不枝,十分得体。

这些,同学们应当在以后的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在写作中进行练习。

布置作业

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完成练习

二、

三、

四、六题。

2.思考练习

五、七。

第12篇: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⑴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⑵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

2、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图片。【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龙有潭虎有穴——

生(插嘴):龙潭虎穴。

师:是的,我这话就从这成语里化出来的。龙有潭虎有穴,我们人自然也得有居住之所。这天底下谁的居所最好啊?自然是皇帝的。咱老百姓住的叫房屋,那皇帝住的叫宫殿。世界上有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作为中国人,自然要去领略一番故宫的风采,感受中华古建筑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就在故宫研究专家黄传惕的指引下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14年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二、初读课文感知 师:先请看几张图片。(屏显故宫远景、近景的图片三张,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惊叹声)

师:请用一两个词形容你对故宫的印象。 生(纷纷):辉煌,金碧辉煌,华丽,庄严,威严,精美,宏大„„

1、朗读课文:

师:请看专家是怎么说的,打开课本,阅读课文。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不忘三件事:碰到生字难词做上记号;完成课后练习一(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好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找出文中表明故宫总特点的句子。

2、词语教学:

紫禁城(jīn)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额枋(fāng) 蟠龙(pán) 攒(cuán) 磬(qìng) 鎏(liú) 迥然不同(jiǒng) 中轴线(zhóu) 藻井(zǎo)

3、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面图。⑴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 “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⑵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三、选读课文概括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A、规模宏大壮丽: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十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B、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 C、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四、精读课文探究

1、作者详写了哪个殿?(太和殿)

2、文章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请读一读课文的第

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

4、在文中找出说明故宫博物院特点的语句。

5、故宫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作详细介绍,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那么,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 太和殿

6、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 A、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B、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 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C、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7、课文怎样安排这一部份的说明顺序? 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8、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9、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使读者既对故宫的“心脏”──太和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点到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总结:课堂总结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学习本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一)有详有略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太和殿,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对它着墨最多呢? 明确: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在整个宫殿群中最具代表性。(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太和殿:面积最大、色彩鲜明、装饰考究、封建统治的象征) 写作的启示:详略得当。

(二)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 1.有同学跟我抱怨说:“老师,我觉得说明文可写的东西太多了,不知从哪里下手,能告诉我点诀窍吗”。正好,黄老先生可以告诉你。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找出作者介绍太和殿内部设施的立足点,勾画文中出现的方位词语。

立足点

方位词

正中的朱漆方台

上面—背后—两旁 雕金蟠龙

中央—周围—下面 由下到上的空间说明顺序

写作启示: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按空间顺序介绍。

2.在用方位词语介绍太和殿内部设施时,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太和殿的什么特征?

摹状貌,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太和殿内部设施的富丽庄严。 蟠龙金柱、矫健的金龙、巨大的雕金蟠龙——富丽 双龙戏珠、单龙翔舞、行龙、升龙、降龙„„——庄严 写作启示:巧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合作探究:

(五)播放视频:《故宫博物院》

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六)课堂小结:想一想文章到底是怎样把规模如此宏大的故宫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呢?

总结本节课所学,为学写说明文铺垫。

(七)拓展延伸:展示一幅卧室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小说明文《我的卧室》。

巩固本节课所学。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事物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结构层次:总—分—总 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 (空间顺序)由外到内 选好立足点 用准方位词

详略安排:详写太和殿,略写其他

第13篇:故宫博物院观后感

从小学课本就开始了解故宫——这辉煌的紫禁城,但一直到大学都没机会去看一下。今年国庆,一个人坐着火车说去就去了。虽然一路上各种辛酸各种累,但看到来到北京,看到了多年来只能在课本和电视屏幕里看到的真正的故宫,真的值了!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

故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北京宫城内最高大的建筑, 其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屋顶的角兽和斗栱出跳数目也最多;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殿内彩画及藻井图案均使用代表皇权的龙、凤题材,月台上的日规、嘉量、铜龟、铜鹤等只有在这里才能陈设。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更是专制皇权的象征。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庆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如遇有将帅受命出征,也要在太和殿受印。

乾清宫是后三宫的主要大殿,高20米,宫外形为面阔九开间,左右还有昭仁殿和弘德殿两座小殿相连。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平时除皇帝居住外,也经常在这里召见宫臣,披阅奏章,处理政务,甚至还在殿中接见外国使臣。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说,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虽然御花园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但走在里面,你感受到的是几百年前皇帝皇妃侍从闲荡嬉戏的场景,真的有回到古代的感觉。摸着那些古老的石块,闭上眼睛也是感觉自己要穿越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其实并不是很多,最主要的文物就是这些建筑了,但正是这些被磨得残缺不堪的地砖,磨得像铜镜一样的铜器,已经损耗的石栏杆等,体现出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就是皇宫侍卫从身边走过的感觉。

有句老话叫“百闻不如一见”,说得真是没错。有时旅行并不是说要玩的多开心,其实能够真正身临到历史文物遗产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内涵和感染力。

第14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以教为天 2009-11-09 12:36 阅读294 评论

2字号: 大 中 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故宫博物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学生在本册书中刚刚接触到说明文,虽然有前两篇文章作铺垫,但是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

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文重点突出,详略

的得当的写作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

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发

扬民族创造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提出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

(一)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

(一)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用:

(一)讨论点拨法。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理清课文中的

说明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三)拓展延伸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

达到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

预习清障法、自主悟读法、合作交流法。 为了逐步实现以上目标,我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故宫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图片中是什么地方吗?没错,就是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吧。 图文并茂的导入从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

并检查预习情况。 作者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主要作品《故宫博物院》、《**颂》、《北京,我心中的

城》、《绿色的希望》等。

由于本课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篇黄传惕的作品,所以对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增加学生文学知识。 同学们,以上几组词需要注音并解释,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准备,看谁能当小老师,带领同学扫

清文字障碍。

在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时,我将设计以学生自己讲授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整体感知,走进故宫

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导读目标,学生根据导读目标自由诵读全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标

明作者参观路线途中的各景点,并加以思考。

导读目标:1.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

2.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征?

通过学生自主悟读课文,结合导读目标,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

点。

(三)合作探究,游览故宫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 .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思考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你认为哪个景点应重点参观?为什么?这样写对说明事物有什么好处?

3.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情况的?

根据讨论师生合作完成游览地图:

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

花园——神武门——景山

根据刚才我们所游览的路线,回归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先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接着带领我们游览了四大门,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和景山,其中详细介绍了太和殿。最后,作者再次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强调其艺术特点。从中我们可知,本文运用了空间

顺序描写。 插入板书:

四大门

空 前三殿(太和殿) 间

分 顺 后三宫

御花园 景山

这个环节的进行使学生从整体上和局部上感知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同时学会本文写作顺序及方法,加深理解“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完成本课前两个教学目标及教

学重点。

(四)拓展延伸,重游故宫

开展“我来当导游”的活动,请学生引领大家以从北向南的顺序重新游览一下故宫。并以比赛的形式选

出“最佳导游小姐”和“最佳导游先生”。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写一篇说明文,要求按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并突出重点。 这一环节的安排不仅起到复习所学内容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说明文的运

用。 课堂小结:

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

美丽富饶!

激情的小结使学生再度回归课文,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创造精神。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而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篇课文。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作者写作顺序及详略安排,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谢谢大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下面是才艺展示:

第15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帝王为中心的特点。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体会方位词在空间顺序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通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学生完成后,ppt给出答案)

1.给加点字注音: 矗立

鳌头

金銮殿

湛蓝

琉璃

额枋

蟠龙

矫健

藻井

中轴线

..........击磬

檀香

鎏金

肃穆 乾清宫

坤宁宫

迥然不同 ........2.解释生词:

磬 藻井 鳌头 琉璃 蟠龙 金銮殿 中轴线

二、速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1、读

1、2段回答问题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在北京的中心)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故宫有几座城门,分别在什么位置,叫什么门?

(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东面的东华门,西面的西华门。)

(4)故宫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填写“研讨与练习”一的示意图,了解故宫的整体布局、作者的参观路线即课文的说明顺序。(ppt显示)

3.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根据课文第11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回答。) 4.划分课文层次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1):说明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沿革和地位。

第二部分(2—15):介绍故宫的主体建筑。

第三部分(16):介绍景山及站在景山上看故宫的情况。

5.ppt显示课文结构图

第二课时

1

一、复习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二、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第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第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第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第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2.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3.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所以,作者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三、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归纳全文的说明顺序。

1.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2.课文

2、16段以及

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2、16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3.教师归纳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先总说后分再总说的逻辑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的空间顺序。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四、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2

第16篇: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磬、攒、鳌头、藻井、蟠龙、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

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故宫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北京故宫博物院全景录像介绍,让学生对故宫有所了解。http://v.youku.com/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http://baike.baidu.com/ http://baike.baidu.com/view/17598.htm

第17篇:《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如藏族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将宫殿、寺庙与灵塔融于一体,形成独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风格;云南白族的门楼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绘、凸花砖等材料,玲珑剔透、雄厚稳重,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投影:布达拉宫、白族的门楼图片)这些精美的建筑沉淀着深厚的文化,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因此,我们读这些建筑类的说明文,不仅要了解这些建筑的特点,更要借助语言文字读出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整体感悟,疑难解析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作者背景。

2、在文章中找方位词及表游踪的句子,根据你的理解给故宫平面示意图,填上相应的建筑物名称。(黑板上画图)

3、本文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南到北的空间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正好和故宫的建筑顺序以及参观的路线相吻合,使全文条理分明。另外,在局部作者又按照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突出主要说明对象。

4、把握故宫建筑特征:

(1)从刚才示意图的填写及故宫全景图的观看,故宫的建筑留给你怎么样的感觉?课文中哪句话写出故宫建筑的特点呢?

明确: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文章第一节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的说明这个特点?

明确:“城中之城”既说明了它地处“北京的中心”,又可让人看到故宫的规模之大,以及地位之非同寻常。

三、品读课文,部分分析

1、4—10段:

(1)读第4—8段,概括每一段段意,说说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第4段

台基:统一整体;高(暗示地位高) 第5段

外观:雄伟壮丽(列数字) 第6段

内景:装饰富丽、多姿多彩→着重对龙的描绘 第7段

位置:中轴线 第8段

功用:重大典礼

(2)作者为什么要重点解说太和殿呢?

因为太和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皇帝宝座的所在地、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3)建筑物上的雕饰,都雕的是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是以龙为主要内容呢? 明确:在建筑物上的雕饰,都雕的是形态各异的龙,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龙是皇权的象征,封建统治者宣扬皇帝是龙的化身,是真龙天子,所以设计都以龙的图腾为主,龙象征着皇权。

(4)再看殿前的摆设,都摆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摆这些东西?

明确:殿前都摆有香炉、铜龟、铜鹤等,这些布置象征着国家长治久安,江山永保,这一切都表达了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2、11—14段:

(1)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明确: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

(2)“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3、15段:写御花园:如苏州园林

四、探究细节,揣摩手法

引介名师讲解内容:特级教师余映潮谈《故宫博物院》中的“分解说明”技法:

这是一篇典型的按空间顺序说明的文章,条理性极好。若要换一种说法,从说明的技法来看,我们可以说文章进行着分解说明——将故宫以及其中不少重要景点分解为若干个区域,一处处地进行说明。可别小看了这个“分解说明”的方法,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对划分层次会有更细腻的感觉,在说明建筑物之类说明对象的时候,心中会有更明晰的框架。 如对宫城进行“分解说明”: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南东华门、西华门。/宫城里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你能否从文中再找出类似的体现“分解说明”技法的典型语段语句? 明确:如第11段对“广场”进行分解说明——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还有,第4段解说台基、第6段解说太和殿内景等)

五、锤炼语词,优化表达

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你认为表达效果有没有差别,差别何在。

A句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原文)

B句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变化。

(原文“基本一样”、“明显的变化”中“基本”、“明显”表程度上的修饰,这里运用做比较的方法对后三宫和前三殿布局、彩图情态进行对比,去掉这两个词语与实际不符,体现不出二者对比的差异程度,这里体现出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

A句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中间有一条弯弯的金水河,河上是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铜狮立在门的两侧。

B句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原文解说金水河和太和门时进行了恰切简要的描写,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比喻、拟人的修辞,使得说明对象更显形象生动,更有吸引力,而第一句则未免有些平俗乏味,缺了一点灵动感。说明文更多的要求语言通俗平实,但并非只能板着面孔说话,为适当增添文章情趣,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其他表达方式等,这样语言更显得体贴切。)

2、朗读下列语句,你有什么发现?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独特风格。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 雄伟壮丽。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连用四字格词语,最后一句还运用了叠音。作为广播稿,更需注意声音上的锤炼,四字短语读来顺口,显得整齐匀称、富有节奏,从而优化表达效果。

第18篇: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一、导入新课。

(抢答)故宫的知识你知多少?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3、皇帝的金銮殿在什么大殿中?

4、学子们在什么大殿参加殿试?

5、共有几个皇帝居住过故宫?

二、走进作者,交流相关信息

三、检查字词预习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在课文中划出相应词句)

2、理清文章结构和层次 文章结构

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1段) 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2段)

总 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3段):**——太和门 三大殿外观、规模(4段) 太和殿外形

(5段)

太和殿内景

(6段)

太和殿位置

(7段) 太和殿用途

(8段)

中和殿概貌、用途

(9段) 保和殿用途

(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11段)

分 乾清宫用途 (12段)

交泰殿,坤宁宫用途(13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14段) 御花园(园林特色) (15段) 从景山鸟瞰故宫

(16段)

3、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建筑?(填写课后示意图)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

2、培养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实物的表达能力

一、合作探究

1、太和殿的外观特点如何?内景特点如何?

(外观:抓住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内景: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2、在描写内景时,说明顺序是什么,立足点是什么? (找出方位词)(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立足点:正中的朱漆方台)

3、在“前朝”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地位非常重要,在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

4、作者在介绍太和殿时为什么对龙的描述达到十次之多?

因为故宫的建筑突出龙,所以对太和殿的说明也要突出龙。而龙又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称“”,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太和殿是皇帝发号施令、统治封建王朝的中心,所以这里到处都要突出龙。

5、第七段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其用意是什么?

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6、在“内廷”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乾清宫作为重点来介绍?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7、“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比庄严肃穆气氛减少了。)

8、归纳小结:

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说明类别: 说明结构:

9、学习本文给你在写作说明文上有哪些启示? A、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B、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C、突出重点: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

二、拓展迁移——我来做导游:

假设你带的旅游团从神武门进入故宫,你该怎么向他们介绍故宫?

导游词内容: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太和殿的外观、装饰、位置、用途。

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

三、练笔

按照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学校。

第19篇:故宫博物院教案

双柏县鄂加中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教案

时间:

年 月

备课组:语文组

课题:故宫博物院

课时:3课时

主备人:张富涛

预习课

预习目标: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二、预习重难点:

1、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三、预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一帮一

四、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掌握“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枋、蟠龙、藻井、中轴线、击磬、攒、鎏金”等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熟读课文,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3.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4.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5、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6、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展 示 课

一、预习内容反馈(5分钟):

二、明确目标(2分钟) 教师口述教学目标:

三、展现提升(学生展示,教师点拨):(25分钟)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苏州园林,领略了江南园林的温婉细腻,欣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故宫。

1、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

矗立(chù)鳌头(áo) 金銮殿(luán)湛蓝(zhàn)琉璃(liú lí )额枋(fāng) 蟠龙(pán) 藻井(zǎo)中轴线(zhóu)击磬(qìng) 檀香(tán )攒在一起(cuán)

鎏金(liú )雍正(yōng 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迥然不同(jiǒng水榭(xiâ)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3——15):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16):再次总述艺术特点。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四、小结全文:

五、达标测评:

完成课后习题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上节课,我们根据同学们画出的故宫游览图,知道了故宫的大致情况,回顾复习:

1、旅游路线图,总结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2、略提

1、2段,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方法。

故宫的总体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列数字。

二、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请大家齐读第4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概说三大殿。(三大殿具体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2、找出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5-8段讲太和殿,9段讲中和殿,10段讲保和殿。分类别。

3、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

明确: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4、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回答:

(1)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明确: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

(2)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作者构思也是极有讲究的,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这是很鲜明的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3)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列数字——“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5、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的是什么的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

明确: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体长、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腾云驾雾,具有力和权的象征意义,富有神秘色彩,因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2)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也不同。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立足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

(3)显而易见,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

明确:说明顺序:外——内、中间——两旁、上——下

(4)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

明确:举例子、摹状貌。

4、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是作者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

(1)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位置——中轴线上(画故宫示意图时已明确),用途——举行重大典礼(威严)。

(2)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思考: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 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5、浏览

9、10段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用途。

明确:中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休息;保和殿——殿试。

6、快速浏览12至15段,回答:

(1)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

乾清宫——处理日常政务,批奏章,见外国使节;交泰殿——存放玉玺的地方;坤宁宫——皇帝结婚的地方。此三大宫合称为“后三宫”。 (2)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4段原文回答)作比较。

(3)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御花园。打比方。

7、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齐读 ,明确:“站在景山的„„井然有序”

四、达标测评: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20篇:故宫博物院教案

14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八年级备课组

李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 预习指导

1、理解、积累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生:熟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字词,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老师:幻灯片、视频

(二)课中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苏州园林,领略了江南园林的温婉细腻,欣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故宫。

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PPT展示,同学朗读)

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此外,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见注解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2、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检查预习: (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PPT展示正确的示意图) (2)、我们学过的《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是事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两文分别采用的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看图回答)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 -

1 具体来说,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和称“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宫。 (3)、PPT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

3、导学讲练 (1)、整体感知

①视频跟读(PPT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要求: A、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

B、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观后印象(自由回答): • 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 建筑物——精致美观 •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③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请2个同学读音,PPT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

• 矗立(chù) 鳌头(áo)

• 金銮殿(luán) 湛蓝(zhàn)

• 琉璃(liú lí) 额枋(fāng) • 蟠龙(pán) 藻井(zǎo) • 中轴线(zhïu) 击磬(qìng) • 檀香(tán) 攒在一起(cuán)

• 鎏金(liú) 雍正(yōng) •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 迥然不同(jiǒng) 水榭(xiâ) 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向贯穿。 矗立:高耸直立。 矫健:强健有力。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④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2)、合作探究 ①浏览1段,回答:

A、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 B、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明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2 C、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确: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D、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 明确:地位、历史

②齐读第二段,思考:

A、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B、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列数字。

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

③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

3、4段,同时PPT展示故宫全景示意图。

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建筑精美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建筑精美 “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 ④齐读11段,看看这一段介绍的是何处? 明确:小广场,它是前朝和内廷的分界地带。

⑤第二部分哪些段落介绍的是前朝,哪些是内廷呢?

明确:4-10段讲前朝,12-14段讲内廷,可见11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 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①请大家齐读第4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概说三大殿。(三大殿具体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②那么接下来,概说之后应该就是分说了,大家找找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5-8段讲太和殿,9段讲中和殿,10段讲保和殿。分类别。

从文章的篇幅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建筑来说,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太和殿,它是作者详细介绍的对象,也是我们课文学习的重点。

③请大家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 明确: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④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回答:

A、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明确: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 B、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 明确:作者构思也是极有讲究的,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这是很鲜明的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C、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明确:列数字——“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⑤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A、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的是什么的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

明确: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体长、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腾云驾雾,具有力和权的象征意义,富有神秘色彩,因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B、同样,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按空间顺序叙写,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以教室为例形象说明)。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明确:立足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 C、显而易见,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

明确:说明顺序:外——内、中间——两旁、上——下

小结: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这些景物的布置就会显得混乱 ,如果调换方位词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讲述更有条理,足见作者游览时的从容闲适之态。因此,我们在介绍景观时也要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 D、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

明确:举例子、摹状貌。

(4)回到课文,外观内景都讲完了,但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是作者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 ①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明确:位置——中轴线上(画故宫示意图时已明确),用途——举行重大典礼(威严)。 ②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 明确: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③8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

明确: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①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②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明确: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 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 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5)浏览

9、10段,欣赏图片(PPT展示),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用途。明确:中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休息;保和殿——殿试。

(6)前朝建筑中的三大殿在此就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快速浏览12至15段,回答: ①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PPT图片展示)

明确:乾清宫——处理日常政务,批奏章,见外国使节;交泰殿——存放玉玺的地方;坤宁宫——皇帝结婚的地方。此三大宫合称为“后三宫”。

②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 明确:(14段原文回答)作比较。

③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御花园。打比方。

(7)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齐读 明确:“站在景山的„„井然有序” (8)、知识巩固

①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PPT展示)

②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突出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明(“现存”) (9)目标检测

①正音: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蟠龙(pán) 中轴线(zhï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极(zîn) 额枋(fāng) 藻井(zǎo)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迥然不同(jiǒng) ②以本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A、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B、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C、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课堂小结

课文的赏析在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心中对故宫应该都有了个整体把握,以后有机会和亲朋好友去亲临故宫的话,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来当导游吧”! (三)课后

1、配餐作业

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请你当一次名副其实的导游吧!

2、教学反思

5 14 故宫博物院(学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预习指导

1、理解、积累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生:熟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字词,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老师:幻灯片、视频

四、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 (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PPT展示正确的示意图) (2)、我们学过的《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是事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两文分别采用的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看图回答) (3)、PPT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

2、指导自学,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整体感知

①视频跟读(PPT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要求: A、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

B、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观后印象(自由回答): • 建筑规模—— • 建筑物—— • 建筑布局——

③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请2个同学读音,PPT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

• 矗立( ) 鳌头( )

• 金銮殿( ) 湛蓝( )

• 琉璃( ) 额枋( ) • 蟠龙( ) 藻井( ) • 中轴线( ) 击磬( ) • 檀香( ) 攒在一起( )

• 鎏金( ) 雍正( ) • 乾清宫( ) 坤宁宫( ) • 迥然不同( ) 水榭( ) 玲珑: 横贯:

6 矗立: 矫健: 缭绕: 错综: 和谐: 掩映: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④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

(2)、合作探究 ①浏览1段,回答:

A、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B、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C、为什么叫紫禁城?

D、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

②齐读第二段,思考:

A、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B、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③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

3、4段,同时PPT展示故宫全景示意图。

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

④齐读11段,看看这一段介绍的是何处?

⑤第二部分哪些段落介绍的是前朝,哪些是内廷呢?

(3) 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①请大家齐读第4段并归纳段意。

②那么接下来,概说之后应该就是分说了,大家找找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③请大家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

④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回答:

A、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B、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7 C、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⑤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A、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的是什么的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

B、同样,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按空间顺序叙写,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以教室为例形象说明)。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C、显而易见,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

D、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

(4)回到课文,外观内景都讲完了,但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是作者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 ①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

③8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①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②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5)浏览

9、10段,欣赏图片(PPT展示),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用途。

(6)前朝建筑中的三大殿在此就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快速浏览12至15段,回答: ①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PPT图片展示)

②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③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齐读

(8)、知识巩固

①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PPT展示)

②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3、目标检测 ①正音:

8 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蟠龙( ) 中轴线( ) 金銮殿( ) 击磬( )

檀木( ) 攒( ) 乾清宫( ) 坤宁宫( )

肃穆( ) 奏极( ) 额枋( ) 藻井( )

矫健( ) 妃嫔( ) 翊坤宫( ) 迥然不同( ) ②以本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4、学后反思。

你还见过其他的古建筑物吗?结构是怎样的?

5、配餐作业。

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请你当一次名副其实的导游吧!

《故宫博物院英语.doc》
故宫博物院英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