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目的范文

2022-07-1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论文——制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制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研究

赵世波

学号

2008141763

物理系

物理学

指导教师

李新乡

职称

教授

2012 年 05 月 15 日 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1 制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研究

物理学专业 赵世波 指导教师 李新乡

摘要:教学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论文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入手,结合文献法的研究方法,从实验目标的分类,制定实验目标的依据和方法论思考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并论证了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方面存在两种误区,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力求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本论文主要研究物理实验目标的具体方法,以期望对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误区

Make the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goal

of research

Student majoring in Physics

Zhao Shi-bo

Tutor

Li Xin-xiang

Abstract:Teaching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Goals for: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proce and the method, attitudes and values.This article from the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From the experiment target claification, formulate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goal and methodology in thinking discued in details, and proved in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bjectives set in terms of two kinds of errors, and to the existing problem causes for the in-depth analysis, trying to find the root of the problem.This paper studied physics experiment target the specific way to expect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help.

Key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experiment teaching goals;Three Dimensional Goals ; misunderstanding

目 录

摘要„„„„„„„„„„„„„„„„„„„„„„„„„„„„„„„„I 关键词„„„„„„„„„„„„„„„„„„„„„„„„„„„„„„„I Abstract„„„„„„„„„„„„„„„„„„„„„„„„„I Key words„„„„„„„„„„„„„„„„„„„„„„„„„„„„„I

1、引言„„„„„„„„„„„„„„„„„„„„„„„„„„1 1.1研究的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外的研究 „„„„„„„„„„„„„„„„„„„„„„„1 1.2.2国内的研究„„„„„„„„„„„„„„„„„„„„„„„„1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1.4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3 1.5课题的创新性„„„„„„„„„„„„„„„„„„„„„„„„2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2 2.1 知识与技能实验教学目标„„„„„„„„„„„„„„„„„„„„„2 2.2 过程与方法实验教学目标„„„„„„„„„„„„„„„„„„„„ 3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教学目标„„„„„„„„„„„„„„„„„„3

3、实验目标体系设计理论依据及教学目标叙写的误„„„„„„„„„„„3 3.1 制定实验目标的理论根据„„„„„„„„„„„„„„„„„„„„„3 3.2制定实验目标过程中的误区„„„„„„„„„„„„„„„„„„„„4

4、案例„„„„„„„„„„„„„„„„„„„„„„„„„„„„„„ 5 致谢„„„„„„„„„„„„„„„„„„„„„„„„„„„„„„„„6 参考文献„„„„„„„„„„„„„„„„„„„„„„„„„„„„„„6

3 1 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仍然只是形式上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实验,对于实验教学中学生在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及科学素质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具体的和客观的目标要求,随意性和盲目性都很大。这对于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使广大学生更好的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十分不利。实验教学目标既是实验教学活动的指南,又是实验教学测评的基本依据。它有利于实验教学目的的明确化,实验能力的具体化。而实验教学目的的实现,是以制定实验目标为前提的。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具体目标的第二条为“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1]。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物理实验教学,同样需要制定明确、详细、完备的教学目标。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英国在1999年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精神、道 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物理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有持 续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2]

日本在1999年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通过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事物、现象中的疑问和课题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探究学习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 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关于制定高中物理实验目标的研究,国内的参考文献有:

李新乡、张德启、张军朋、王守江的《物理教学论》指出:物理实验教学就是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给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基本的环境,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促进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3]。并从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演示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自制教具的能力等角度作了具体的论述。

[4]陶洪的《物理实验论》指出:在物理教学中做的物理实验是教学实验。强调要从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仪器与取材的选取、实验原理入手进行实验目标的制定。其中分析实验原理是制定实验目标的基本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原理制定不同的实验目标。

张德启、李新乡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指出: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还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5]。应根据不同实验(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不同要求来制定各自的实验教学目标。 丁玉详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测量与评价体系》从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要求、科学的测量以及评价三个方面对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和方法。

4 张军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指出: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改革实践[6]。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要求的角度具体阐述了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并对各个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说明。

综合国内外这些国家的物理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物理课程目标制定的特点是:由重知识教学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认知、操作与情感的培养。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调查论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三维目标教育的重要价值,唤起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关注,扭转重物理知识轻操作与情感教育的教学现状。[2]

其次,深入研究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轻视认知、操作与情感教育的根源,力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质性地实施。

再次,结合物理学本身的特点,探索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于物理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案,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最后,针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建立合理、科学的

[2]评价体系,保障课程三维目标教育的顺利实施。

通过以上四个途径,力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基础,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层次目标。 1.4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论文中,笔者第二部分从新课程观的基础下对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类和说明。第三部分针对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详细阐述了制定高中物理实验目标的理论依据,并且分析了教师在制定实验目标过程中存在的两大误区。第四部分以制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节的实验目标为案例来对制定实验目标的过程做了一下明确的示范。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采用了文献法、案例展示法和实验法。 1.5课题的创新性

本论文意在找到了高中物理教学轻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根源,力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时结合物理学的特点,最后以案例的形式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作了一下鲜明的展示说明。

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

实验教学目标实际上是物理教育总目标下的一个子目标,但它蕴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任何一个物理实验课题,都包含有三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三维立体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7] 2.1 知识与技能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主要分为七个层次:知道、理解、掌握、评价、模仿、操作、迁移。其各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如下所示。

知道 :知道基本仪器的用途、构造及作用;记住仪器的操作方法;记住实验方法、简单的步骤和结论;知道实验中要观察的对象及基本现象,记住现象说明的

5 基本问题。

(2) 理解:懂得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读数方法;明确实验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和所要观察的物理现象,和需要观测的物理量;知道进行观察和测量所用的方法。

(3) 掌握:会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能自己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经过计算得出结论;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能根据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 评价:能够进行误差分析;能指出一个实验的局限性,并力求寻找改善的方法;能提出新假设,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5) 模仿:知道实验中所用基本仪器的名称、实验的操作方法、操作规程和读数方法,并能比较正确地读出测量的示数;能够根据教师的示范操作,独立进行实验。

(6) 操作:能够按照基本仪器的操作步骤进行调试和操作,实验完毕后,能够对仪器和用具进行正确整理。

(7) 迁移: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手段,能独立进行实验和实验设计;能按要求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2.2 过程与方法实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实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3个层次:经历、感知、探究。其内容如下所示。

(1) 经历:亲身观察物理现象,感受和体验实验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明确认识实验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2) 感知:认识和理解科学实验过程,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3) 探究:能根据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拟订方案;能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解决新情景中有关实验的问题。[7]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体验、反应、领悟。其内容如下所示。

(1) 体验:具有乐于从事实验活动,自我实验探究问题的愉悦感和成功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善于观察,善于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探究.(2) 反应:愿意观察实验现象,没有回避、反感的情绪和态度;对于实验操作具有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充满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和好奇性;有较强的实验探索欲望。

(3) 领悟:通过对实验的关注,进而对实验的价值,以及其对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关系有稳定的认同。[7]

3 制定实验目标的理论依据及教学目标叙写的误区

3.1 制定实验教学目标的理论根据

按照我国对教学目标编写的研究,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可以把实验教学目标分为动作认识、动作模仿、动作理解、动作组合、动作评价和动作创新六类,各类内容如下:

动作认识:对实验的目的、内容、技能要求、实验原理、重点、难点作初步了解。这一类是对实验作理论、心理和情感准备,在实验课前完成。

动作模仿:通过观察演示,学习使用工具、仪器、认识操作程序,模仿着完

6 成实验,把描述性语言转化成实际动作。这是对学习和完成实验准备,是达到实验学习目标的基础。

动作理解:通过实验运作,能讲述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使用规则;解释动作在实验中的作用;对动作结果进行解释和概括。这里已进入了实验的理性阶段。

动作组合: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设备条件、环境条件对实验讲义(或指导书)上已给的实验步骤进行组合、调整;把实验步骤细化为操作步骤;能解释实验结果,写出基本的实验报告。

动作评价:能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现有设备的情况和自己的实验水平,借鉴已给的实验步骤,重新编写实验步骤;在实验中能考虑实验操作的效度和效率,提高实验质量;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动作创新:能根据实验条件,所用仪器设备的变化,合理改变实验步骤,正确安排操作步骤,达到要求的实验目的;实验要求改变后,能完成新要求下的实验步骤编写;能按所给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任务。

这六类目标中,前三类是最基本的,称为基本从属目标,它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应达到,或通过复习必须达到。第

四、五类为过渡从属目标,是达到终结目标的桥梁。第六类是实验教学的终结目标。为让各类目标逐步达到,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创新的水平,必须把这些目标组成一个目标体系,以利实际操作。[8] 3.2 制定实验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的叙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9]。笔者通过借阅诸多老师关于实验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或者论文,发现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时,在叙写教学目标的方式上主要存在两大误区 :

(一)教学目标的叙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等写进教学目标中。例如把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写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这种无边无际的语言,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管理或评价的价值,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的关系认识模糊,并且没有分清各级目标的级次以及各级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师在制定实验目标的时候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叙写的另一个误区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四要素的缺失或错误,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1)行为主体错位

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课程标准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而不是评价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8]。像“通过演示小球的往复摆动,使学生形成对机械振动的感性认识”这样叙写教学目标是不正确的,因为其隐含的行为主体是教师。 (2)行为动词模糊 在以往的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往往运用了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精神”“掌握„„的方法”等,由于这样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目标中也习惯于用一些模糊的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可测

7 性和可比性,不便于实际教学时把握和评价时运用,教师在制定实验目标时应该使“描绘”出的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9] (3)行为条件缺失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三是时间的限制,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时必须要明确行为条件。[9] (4)表现程度模糊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表现程度可以 用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来体现,如“初步”“大致”“简单”等,不同的动词对学生就有不同程度的要求。[9]

在实际备课过程中,以上这四个要素并不一定要求完整地写出来,在不引起误会的前提下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两个要素。

4 案例:制定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教学目标

制定实验教学目标要考虑课程实验目标与教育目的、学生发展水平、课程实验类型等多方面关系[10]。下面我将以制定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教学目标为例进行一下演示。 (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是学生上高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二个探究性实验,和前一实验不同,本实验只给出了实验的基本思路,而没有给出确定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和器材的选用要学生自己设计。书中提醒学生注意两方面的问题,还给出了一个“参考案例”,这个案例是采用常用器材设计的实验,具有普遍意义和具体指导作用。 本节课,以前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注重的是知识的再现;现在改为探究性实验,注重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体现了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和总结的能力的特点。

(二)、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已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会用气垫导轨与光电测时系统测物体的瞬时速度;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会应用excel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等。

(三)、课程类型:科学探究课。

(四)、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研究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能用“化曲为直”的思想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

(3)经历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方法。

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致谢

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李新乡教授和研究生杜倩、赵伟丽师姐,他们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对我的论文进行修改和改进,并在我寻找参考文献的时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和师姐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的各位学者。本论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这篇论文的写作。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的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世超.高中物理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D].四川:四川 师范大学,2007:3.

[3]李新乡,张军朋.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54. [4]陶洪.物理实验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5]张德启,李新乡.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6]张军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J].课程·教材·教 法.1996.1.

[7]勒建设.基于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研究[J].物理实验,2004, 24(8):20-22. [8]《实验教学美容与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实验目标体系设计及在教育技术基础实 验教学中的应用[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报,1999,2:51-52.

[9]范应元,陈万平.从谈教学目标叙写的误区[J].中 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33(6):2-3.

[10]和学新,王宏英.制定课程实验目标的方法论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 3(1):116-120.

推荐第2篇:优化教学目标的尝试论文

【摘 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知识是教学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讲授《电机变压器》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去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对教学过程特别是教学创新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目标;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讲授《电机与变压器》课程,通过实践俄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理念,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知识比以前有了更深的教学体会,并在优化教学目标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着重对此课程的教学进行讨论。

—、“知识”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记忆或者回想和最初接受的教育形式、内容没有其他差别的知识。这是对学习的最低水平的要求。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需要通过他们的记忆。我注重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帮助他们学会了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记住教材的重点。

在《电机与变压器》一至三章课程讲授完毕后,我指导学生复习第

二、三章的内容。首先,讲清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其次,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要求学生自编提纲,小结归类,并且指导他们抓教材内容的轮廓梗概并进行列表对比,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采取这些教学措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好评,公认为是教育方法的创新。

比如:第二章直流发电机的梗概为:直流发电机:

输入机械功率 P1

1、空载(ΔP0、M0) ①空载特性曲线

输入机械转矩 M1

2、有载(P、M) ②电势建立过程 ③电势建立条件

1.空载:

①IE=Ia,Ua=Ea 特性曲线近似于磁化曲线

②剩磁通0→ E0→IE→E(与0同向)→Ea

③电势建立的条件,有剩磁.励磁E与0方向相同励磁回路电阻RE<Ra

2.有载:

①外特性:U=?(IL)与U=Ea-IRa,并讨论端电压下降的原因

②并励、复励、过复励等特性和应用。

③功率平衡方程

从上面的轮廓梗概可知,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自编提纲、归纳小结。当然学生小结各异,有片面性,因此教师要再讨论订证,补充,使其较全面。

又如第三章直流电动机与发动机的功率。

通过第二章教材内容的轮廓梗概和第三章教材内容的列表对比,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知识,开发了他们的记忆力。随后我作教学总结:

对直流发电机:

输入机械功率 P

1输入机械转矩 M1

1.空载特性(△P0,M0) 2.有载特性(P.M)

3.功率.电势.转矩方程

4、问题的重新提出。

5、练习

1、空载:

①空载特性曲线及特点 ②电势建立的过程

③电势建立的条件

2、有载:

①外特性曲线U=?(IL),U=Ea-IRa及特点,端电压下降的原因。

②并励、积复励、差复励及过复励的特性。

③功率平衡方程:P1~P, P~P2, P1~P2方程。

3、方程:

①电势方程:Ea=U+IaRa , Ia=IE+IL 。

②转矩方程:M1=M+M0

③效率:η=P2/P1=P/(P+△P)=(P1-△P)/P

14、问题:

①有了剩磁,电动势是否会突然升高?

②电源内部电压降很小,电动势为什么远大于外电阻上的电压降?

③并励发电机的电压基本上不随负载的波动而变化,用的什么办法?

④如果把积复励发电机中的串励绕组反接,则此时外特性将会怎样?

5、练习:

①空载特性点如何?何为剩磁电动势?

②励磁回路得伏安特性如何?

③试说明功率、电势、转矩方程的物理意义及相互联系。

④何为铁损、铜损、空损和机损?

⑤并励短路电流为什么不大?

⑥复励、过复励发电机应用如何?

从上面归纳直流发电机的轮廓梗概,可以培养学生自编提纲,归纳小结的学习能力。起到以下作用:

(1)巩固所学知识。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对于课堂讲解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复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2)加深和扩展知识。复习能加深和扩展知识,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并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每次复习都应该包括着一些新的内容;如问题的提出,材料的重新排列,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观点等等。

二、“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但比“知识”要求高。它要求学生在与以前教学情境有些不同的情况下,把握实质性的知识。显然,这里已渗透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智力要求,以及对适应能力和定向能力的要求。

在《电机与变压器》第七章中,讲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础结构后,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间并无机械连结,为何在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交流电压后,转子就会旋转?并布置如下思考题:

当磁场顺时针旋转时,处于磁场中的导线框是否转动?转向如何?若磁极逆时针旋转,上述情况又如何?

在讲述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之前,作上述准备有以下好处:

1、建立悬念。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建立悬念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复习并运用原有知识。以前所学的电磁知识的掌握在电机原理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是电机内容教学手段与要求。特别在电类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连贯性是同行们公认的一条教学规律。

3、突出必须具备旋转磁场这一关键条件。在上述思考题得出正确结论后,很容易地将鼠笼式转子代替导线框。问题的解决很自然地剩下关键条件:要使转子转动,就必须要定子提供一个旋转磁场。这样,旋转磁场产生问题必然成为学生迫切弄淸的问题。

4、为后述课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上述思考题的分析讨论可得结论:导线框与旋转磁场转向一致;导线框不可能大于、等于旋转磁极转速。这样就为讲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向、转速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布卢姆教育目标(认识领域)分类学特点简析》、河北师范大学报88年2期 《电机与变压器》(劳人板版)《教育学》

推荐第3篇: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研究

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研究

2006-1-27 15:05:00 BY 李家清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学生发展

长期以来,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是根据某一教学任务,设计出只有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或多样性。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背景不同,原有的学习基础和经验不同,智力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尽相同,如果教师用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所有学生,教师的主观愿望与学生的客观实际存在差异性、多样性,不同需求明显不符。这种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学生或少数学生能够达到,对其余学生或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实现的。如此往复,不少学生就渐渐地远离“教学目标”,成为所谓的“差生”了。

教学目标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能成为引领每位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学目标具有选择性,它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媒体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发挥每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条件与可能;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它要求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所发挥的作用都应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可量性,应对所有学生的“行为结果”都能进行测量,做出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价值判断。因此,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准确性、全面性,应是在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应具有差异性,差异性与学生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

二、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认识的结晶”。理论的作用在于规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主体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在已有的知识教育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学生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出发。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是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1)现有的发展水平,即指“学生现在能够独立完成的智力任务”。(2)“最近发展区”是指其“潜在”的发展水平。目前暂时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或家长的指点下,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其智力任务。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将“最近发展区”转化成为发展水平。其教学要领为:针对学生原有基础和智力水平层次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和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就使水平较差的学生建立信心,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努力;在课堂上有步骤、分层次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在两个层次间设置思考题,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并经过一番努力找到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提供了指导。

三、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基本策略 1.梯度式设计策略

梯度式设计策略就是指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根据《地理教学大纲》或《地理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差异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地理教学目标,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例如:高中地理“海洋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设计,传统的设计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掌握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2)能力目标:利用课本图表信息,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3)德育目标:通过“海洋环境和人类相互关系”的讨论,激发学生爱护海洋的责任感和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

按照梯度式设计策略的基本思想高中地理“海洋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可作如下设计:(1)知识目标:A.学生能列出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说出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盐度由副热带地区向高、低纬度地区降低的原因;B.学生能说明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阐明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2)能力目标:A.学生能运用课本中某一图表信息,说出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B.学生能获取课本图表信息,概括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3)德育目标:A.学生能举例说明海洋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树立爱护海洋的责任感;B.学生能概括海洋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树立爱护海洋的责任感和具有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概括”的教学目标可作如下设计:(1)知识目标:A.学生能识别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能识别主要内、外河流;能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B.学生能说出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能说出主要内、外流河的名称;能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成因。(2)能力目标:A.能对照地图册在填充图上填注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初步学会列表对比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B.能在填充图上填注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初步学会列表对比南方河流和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3)德育目标:A.认识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大,但开发利用不够的国情,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B.认识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大,但开发利用不够的国情,懂得治理大江大河的任务仍很艰巨,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可见,这种梯度式设计策略,能将原有的教学目标细化、层次化,把每个教学目标设计为由较低到较高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根据学生实际,还可以进一步设计为三个层次,以至四个层次,以符合学生学习背景,为每个(类)学生的发展引领方向。 2.激励式设计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告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往往是地理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多使用以下的方式:如“使学生了解„„”、“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会„„”、“使学生懂得„„”等等,这种表述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激励式设计策略是指在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表述时,注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人称方式,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使用“通过学习,我们能列出„„”、“通过学习,我们能说明„„”、“通过努力,我们能概括„„”、“通过学习,我们能应用„„”、“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树立„„”、“我们将形成„„”等等。

据国内外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这种成就动机又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构成。“认知内驱力是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以求知为目标的动机因素,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把学生“因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称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与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地理学习是一个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生命过程,一种学习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激励式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尤其是增强认知内驱力,具有重要意义。对适于较低教学目标学习的学生,通过运用激励策略,在较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下,完成较高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

四、发挥地理教学目标的促进发展功能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差异性,为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任何一个地理知识的教学,一项地理技能的训练,一种能力的培养,都可能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把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机结合,就能更好地调动每个(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2.注意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如果说,集体教学有利于解决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和统一性的问题,那么,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就有利于解决个性和差异性的问题。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既要设计进行集体教学的策略,又要明确哪些内容应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的教学方式,为每个(类)学生的发展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

3.真实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不仅能丰富教学过程,增强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还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生命过程的完整性。

原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11期

推荐第4篇:台湾问题研究 论文

台湾综艺节目中不实言论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

摘要:2005年3月14日实施的《反分裂国家法》是诉诸法律程序维护国家的统一,严厉打击台独势力。然而在针对网络点击率日益高涨的台湾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不利于两岸人民友好交流的言论时,我们却没有强有力的对策。对此不合实情的言论台湾人民在无条件证实的情况下选择相信,大陆人民也只有在网络上通过舆论的力量进行反驳。在网络新媒体急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两岸人民通过网络互相了解互相交流方式会日益增多,但那些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度强的台湾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不恰当言论也会通过网络影响到两岸人民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实例来分析台湾综艺节目不当言论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并寻求解决其消极影响的措施。 关键词:台湾综艺;言论;台湾问题

一、背景分析

所谓台湾问题,一是指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这是台湾问题的本质; 二是指台湾问题是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问题。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干涉是台湾问题形成今日之局面并迟迟难以解决的外因;三,现今台湾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 以及“台湾独立” 的斗争。这是对台湾问题的专业化解释。

我们每次说到台湾问题,浮现在脑海的就是国家的政治问题,很少将之与其他领域联系起来。确实,台湾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但是在这个政治问题的背后,其表现的形式却是多样的。可以在台湾当局领导者所制定的政策中表现出来,可以在台湾民众对大陆游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在台湾红火的综艺节目的言论中有所体现„„我们常常会忽略后面更倾向于人文方面的表现。其实,台湾民众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比起台湾当局领导者更具有借鉴作用。没有民众的支持,任何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政策都是难以行得通的,任何组织集团或是个人高举着的“两个中国”的旗帜都是会被民众踩在脚下的。所以,台湾民众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与态度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个关键所在。

在台湾,与大陆关联紧密,日夜思念回归祖国回乡探亲的一代慢慢老去;受西方文化影响越来越深的一代正在成长,正成为台湾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样的发展趋势并不利于台湾早日回归到祖国怀抱。除此之外,在这个娱乐致死的时代里,娱乐精神至高无上。台湾新的一代受到台湾综艺节目的影响深远,台湾综艺节目中不实言论对那些并不了解大陆也无从考证其言论真实度的年轻一代是极大的误导。这样的不实言论正在逐步拉远  刘玉霞: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团结,2005年第3期,第23页

台湾与大陆的距离,正在一步一步侵蚀台湾与大陆的血缘之情。

在大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台湾的综艺节目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到大陆。收看台湾综艺节目的大陆受众主要是大学生和都市白领,他们追逐新潮的事物,对台湾的一切充满好奇与向往,希望通过收看台湾的综艺节目了解台湾,了解自己没有去过的世界;还有一点就是台湾的综艺节目具有大陆节目没有的创新性和大胆性,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无限刺激,具有无限吸引力。在面对台湾综艺节目中出现的针对大陆的不实言论时,大陆受众有些是一笑置之,有些是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反驳还击。无论是哪种反映方式,都是对两岸人民关系的一种无形的损害。

二、不实言论的消极影响

下面将通过几则实例来论述台湾综艺节目不实言论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1、事件一:陶晶莹事件

陶晶莹作为在大陆播放的点击率较高的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的主持人,其大胆的主持风格受到很多大陆受众的喜爱。在2013年的年末,陶晶莹在为自己新唱片宣传接受采访之时,提及到在大陆很火的节目要她与老公及儿子一家三口去拍摄节目,节目组还要儿子请假不上学;陶晶莹在采访中指出自己家里不缺钱,不想让儿子去受这样的苦。她的这一说法在大陆一经传播,一是引起了大陆民众的诸多不满,二是她说讲的节目组发表声明并未想她发邀请函参加节目。于此,网友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陶晶莹,并在网上发布“陶晶莹滚出娱乐圈”言论。

该事件在网络上讨论的沸沸扬扬,陶晶莹最终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发布公开道歉声明,表明自己无意中伤大陆该节目,希望获得原谅。大陆网友对此道歉不屑一顾,将陶晶莹之前诋毁大陆的一些言论旧账翻出,其中就有陶晶莹诋毁大陆女生的言论,该言论说大陆女生没有素质,没有见过包包。当时该不实的言论也招到了网友的炮轰。大陆网友除了炮轰陶晶莹之外,还将之看作是整个台湾民众对我们大陆的讽刺,进而在网络上发表了众多辱骂台湾民众的言论。

从这个事件中不难看出,综艺节目中的不实言论就是一把匕首,即将匕首戳向了不实言论的发布者,也将匕首戳向了大陆的受众,伤人伤己。这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一面是,因为一个在台湾较有名气和号召力的名人的不实言论,伤害了两岸人民的感情;因为一个台湾名人对大陆的诋毁,激起了大陆受众对整个台湾人民的愤怒与不满,这样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感性多于理性的看待问题只会加深两岸人民的误解,不利于通过民众的角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和两岸的友好交流。

2、事件二:台湾教授“大陆人收入低吃不起茶叶蛋”言论 该事件就是发生在今年的3月份,但是该言论的发布时间却是在2011年的一档台湾综艺节目中。从2011年到2014年,经过三年的时间,还是有网友将这样的不实言论搬到了大众面前。该言论的当事人是台北美食学院教授高志斌,作为一个教授发布这样的不实言论更是令大陆受众愤慨不已。当然,大陆受众中除了愤慨的,还有就是调侃的。调侃的网友掀起了一股“茶叶蛋”风潮,讽刺的将茶叶蛋比作身份、地位的象征。这样的网友一是不在意来自台湾综艺节目的不实言论,二是通过这样的反讽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当“大陆人收入低吃不起茶叶蛋”成为热门话题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后,教授高志斌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高志斌教授表示这一切都是误会,当时自己说出“大陆人收入低吃不起茶叶蛋”一是因为当年的节目所给的时间不够充足,自己来不及解释;二是自己并不了解大陆,自己认为大陆贫富差距悬殊,确实有民众吃不起茶叶蛋;三是大陆网友对当年的视频进行剪接,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正好构成了“大陆人收入低吃不起茶叶蛋”不实结论。

对于该事件,台湾民众的反映很淡然。一些民众认为即便在台湾也有人吃不起茶叶蛋,贫富悬殊不仅仅是在大陆,也在台湾,表明自己会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一些民众表示不关心也不在意;台湾的一些传媒人士认为发布这样出格的言论就还是为了收视率;对于台湾的娱乐圈而言,他们认为大陆受众在这件事情上过于较真,表示“认真你就输了”。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晰的看到来自各方的态度。总结而言,大陆受众比较在意台湾民众发出的言论;台湾民众表示自己能理性对待言论,对这样关乎大陆的言论并不是特别关心;传播人士将之看作为博得眼球的举动;台湾的娱乐圈将之视为常态。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的巨大差异,源于来两岸文化的差异,两岸长期缺乏沟通交流以及两岸信息的不对称照成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实现两岸人民相亲相爱以达到祖国和平统一的目的具有一定的难度。信息的不流通,互不了解,缺乏发自内心的关联等等因素,都会对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形成阻碍,这是两岸人民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门槛。

3、事件三:台湾专家“大陆人买不起电脑才爱手机”言论

在茶叶蛋事件发生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网络上的话题迅速被“大陆人买不起电脑才爱手机”的言论所淹没。该话题起源于网络新闻,话题的源头是台湾播出的电视节目《大而话之》。该节目当时讨论“为什么大陆会比较习惯用手机上网,跟台湾不一样”的话题,获邀专家(台湾《数位时代》前主编郑纬筌)称:“这牵扯到用户结构,大陆贫富差距大,一些蓝领阶级买不起电脑,就用一般的手机。”当时主持人还补充说,手机上网比较便宜,所以变成了大陆民众喜欢的东西。这段内容被台湾媒体做成新闻,很快转到大陆新闻网站,然后流传到社交网站和论坛,并迅速成为热门的争议话题。针对这个话

题,大陆网友拿出了比“茶叶蛋事件”的更高热情,甚至是河南日报法人微博都对该言论通过河南GDB数据进行了有力反击。

在该话题引起网络热议后,当事人以及节目的主办方通过多方渠道进行了澄清,他们表示原意并不是被网络新闻断章取义的那样,在节目当中郑纬筌的回答是:这个牵涉到大陆的用户结构。比方说台湾上网一直很成熟,普及率一直都是百分之九十几。但是大陆因为贫富差距大,有一些蓝领阶层以前可能买不起电脑,所以很习惯用手机看电子书、小说等等。那现在进入智慧型手机时代,他们就切换过去,所以他们在手机上的商机会更大,使用也更为普遍。

这样的断章取义,曲解原意都是网络的“标题党”所为。他们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和增加点击率,通过删减字符的方法改变一句话的原意,使之变成具有冲击力的标题,然而意思已经完全改变。

在这个事件中,台湾专家的言论被网络“标题党”利用,将原意改的面目全非;而台湾民众对这一言论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相信其言论的,也有笑话《大而话之》作为一档剖析大陆时事、热门资讯,促进两岸之间资讯的交流与传播为本意的节目却发表如此荒谬的言论,讽刺该节目是井底之蛙;大陆受众在看到被改的面目全非的言论之后,缺乏理性的思维,也未去证实该言论的真实性。这可能是因为大陆受众与台湾民众沟通失效,以及内心对台湾民众的不信任感造成的,使得大陆受众容易轻易的相信“台湾人发表的言论都是瞧不起大陆的”这样的定律。从这些不同人群的不同态度上看,两岸民众需要加强文化、思想方面的深层交流,增进彼此包容、理解和信任,化解因为历史恩怨产生的心结,这才有助于两岸民众心灵的融合,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三、解决对策

台湾回归到祖国大陆的怀抱是众望所归之事,但这也是一个跟时间相关的事情。什么时机最佳最有可能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没有定论。但是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时间越长久,两岸人民的关系可能会越加的疏远。从上述的几个事例就折射出两岸人民信息不对流,存在信息上的误区与死角。除此之外,还有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不亲近,反而存在着互看不顺眼,难以包容对方的趋势。

而台湾的综艺节目中的不实言论对两岸关系的疏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是因为台湾综艺节目盛行,常常以发布“惊人”消息为博取眼球的手段,在这些“惊人”消息的背后就是不实言论,夸大其词或是凭空捏造。这样的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大陆如何如何贫穷„„”等消息。台湾民众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但是这样真真假假的消息在大众传播渠道中流传的太多,也就难分真假了。同时,经常处在“大陆如何如何贫穷„„”等媒体语境下,会产生思维和观念的偏向,长而久之形成了对大陆的思维定势,“大陆如何如何贫穷„„”成为台湾民众心中有关于大陆的标签;二是因为台湾的综艺节目通过网络新媒体传向了中国大陆,大陆受众在听到看到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不实言论后,会感性的将之看作为整个台湾人民的想法,进而产生对台湾的抵触心理。把对发表不实言论的台湾明星、专家或教授等的愤怒与不满扩散到整个台湾,在网络上对不实言论进行反驳还击的过程中,某些不理智的网友还对台湾人民进行谩骂和诋毁。在网络互通的时代,台湾的网友也能看到大陆网友对台湾人民的攻击,这样容易发展成两岸网民在网络上的群体性骂架大战,如果再发展下去,将成为线下对骂大战。这样的状况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个别人的个别言论而造成两岸关系的隔离疏远,完全是得不偿失。因此,如何应对台湾综艺节目中不实言论对台湾问题的消极影响,应该采取哪对策至关重要。

1、严防台湾综艺节目中不实言论在大陆的传播和扩散。台湾的综艺节目主要是通过网络互联网在大陆进行传播。虽然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是在台湾综艺娱乐节目上传至大陆网络时,进行节目上传前的挑选与剪辑,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实言论直接流传到大陆民众间,进而引发群体线上的语言暴力事件。

2、当台湾综艺节目中的不实言论引发了网民们的愤慨,并在网络上对台湾进行口诛笔伐时,应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通过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或是机构建立官方的博客、微博或是贴吧等网路帐号,发布事件的详细经过,以澄清事实,降低网民因为断章取义或是观看恶意剪辑的视频而对台湾增加怨恨的可能性。

3、培养大陆受众面对来自台湾综艺节目不实言论的理性化思维。作为台湾综艺节目的大陆受众,应该具有自身的判断能力和理性的思维。不能仅仅因为台湾的某个人某句话就否定整个台湾民众,不能这样片面化的认为这就是台湾整个民众的想法,进而越来越气愤,增加对台湾的厌恶,对台湾民众的怨恨。这样的结果是在帮助那些盼望着台湾脱离中国独立存在的不法份子实现分裂的想法,我们只有理性看待,理性对待台湾综艺节目中的不实言论,才能更好的通过网络的手段排除误解,实现与台湾民众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4、对那些在台湾综艺节目中发表不实言论的当事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作为公众人物,随意不经考查的发表对大陆的不实言论是需要承担责任的。这样以发表不实言论提高点击率的做法要扼制和严厉打击,在综艺娱乐这一块最佳的做法是封杀发表该言论的当事人,以及禁用对发布该言论的综艺节目在大陆播出以及网络上传的许可,以达到告诫的作用

5、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强两岸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信息即时的双向沟通。正是因为两岸长期以来的沟通不利,才会形成两岸人民的信息盲区,对一些人发布的不实的言

论也当作真事在听。虽然2008年已经实现了两岸的“三通”,但是这样的力度并不足以达到两岸交流的无障碍。两岸人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不多,实地参观考察的更少,很多人对大陆的印象还停留在1949年之前,并不了解建国以来大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国家应该出台更有利于来海峡两岸人民沟通交流的政策,以期两岸人民更加了解彼此,理性看待两岸的不同,增进两岸的血脉亲情。只要实现了信息透明,沟通到位,很多不实的言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需要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两岸人民在平等沟通,顺畅交流的基础上铺好感情的根基,这样在国家领导层面进行谈判时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因此,作为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的综艺节目,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针对大陆的言论,要从实际出发,从祖国和平统一的角度出发。作为收看台湾综艺节目的大陆受众,要理性看待台湾综艺节目发出的不实言论,反驳要有理有据,对事不对人,更不能以偏概全,将整个台湾人民都放置于自己反驳与言语对战的地方。相信只要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相互包容,和谐沟通,台湾问题会得到顺利解决,祖国也将实现和平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玉霞.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现状[J].团结.2005年第3期.[2] 鞠晓燕.台湾众相之我见[J].传媒新思维.2008年12月.[3] 戢桂荣.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对大陆的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

期.

[4] 屈建军,张建辉.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回顾与展望[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11月.

[5] 廖健.台湾电视娱乐谈话节目的选题研究[J].中国报业.2012年7月(下). [6] 李贵文.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推荐第5篇:散文研究论文

浅谈余秋雨文化散文的魅力

姓名:张冉 学号:63 班级:中文系10级汉本1班

【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散文”的概念出现,在其众多的写作中,余秋雨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可以说是开创了百年来散文创作新局面,他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了文化领域。1992年,余秋雨开始以自身的文人视角对文化现场进行考察,十多年来,余秋雨旅行的足迹遍及国内、欧洲和亚洲各地,相继出版了《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和《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引发了文化圈和社会各界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本文拟就其散文的文化底蕴及文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 文化散文 文化底蕴 文学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按其类别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历史文化的,代表篇目有《道士塔》《柳侯祠》《苏东坡突围》等。第二类是描写地域文化的,代表篇目有《三峡》《莫高窟》《都江堰》《脆弱的都城》等。第三类是描写民俗文化的,代表篇目有《贵池傩》《牌坊》《夜航船》《抱愧山西》等。这一篇篇人文气息浓厚的佳作,就是余秋雨文化心灵得到伤害,文化情结无法得到舒缓而结出来的珍珠。余秋雨曾经这样写道:“我发现自己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那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长期以来,中国的价值判断、是非标准明显地受到民族的、政治的、地域的功利局限,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具有人类价值坐标和国际文化视野的文化人应运而生。余秋雨则是其中之一,他以散文为载体昭示了他对文化的见解,成就了一批极具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的散文。疏理余秋雨的散文,我们会发现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四川的柳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到境外南洋的叠叠丛墓。他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龙华》、《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他从历史的风尘中一路走来。

1、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从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这类事情包括王朝的兴盛与覆灭,历史遗迹的毁灭与重塑,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与类比等等。如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写下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文章大多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

余秋雨在创作他的散文时,一直高度重视文学的历史情境的创设。他在台湾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翰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时他往往因历史而博大,历史也因他而鲜活。”

如:《风雨天一阁》的开篇是一场冷飕飕的自然风雨。“院子里积水太深,才下脚,鞋统已经进水,唯一的办法是干脆脱掉鞋子,挽起裤管趟水进去。本来浑身早已被风雨搅得冷飕飕的了,赤脚进水立即通体一阵寒噤。就这样,我和裴明海行生相扶相持,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这是实写,又是一种隐喻;这是表征,又是象征。暴雨如注下的天一阁,传递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风雨的信息:关于它的得名,关于它的威严,关于它艰辛的收藏,关于它悲怆的传承。又如:《五城记》中写广州,“内地的人们过春节,大多用红纸与鞭炮来装点,那里的春意和吉祥气,是人工铺设起来的。唯有广州,硬是让运花车运来一个季节,把实实在在的春天生命引进家门,因此庆祝得最为诚实、最为透彻。”作者笔触落在了花市与早茶,透露了以小见大的心曲。他用生活的小点缀,来展示广州天然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的逆反性,从而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美好合理秩序的憧憬与希望,并发出对种种不合理之事有强烈义愤的感慨,进而有改造国民素质和社会风俗的种种抱负,最终引发出一种历史的思考,我们灾难深重的国家为什么不能修复那千疮百孔的局面,为什么不能从贫穷、愚昧肮脏中挣脱,走到美好、富饶、文明之地?

显而易见,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语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从而发出历史的感悟。正如余秋雨先生自己所言:“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

载。”而正是这种感伤的氛围,成就了余秋雨先生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与总结,对中国历史坎坷命运的反省与思考。

2、对文化的深沉追思。

文化,是一座活着的雕塑。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特色之一就是追寻文化的根,表达民族的情感,在他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中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纵览秋雨先生的散文,从莫高窟外的黄沙到苏州城里的小巷;从假日空空的罗马到鱼汤鲜美的马赛;从埃及金字塔到耶路撒冷哭墙„„文中字字无不关乎文化,一路上从未离开人类文明历史的现场。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余秋雨的散文,那就只能是“文化”。散文以文化为旅行的坐标,谈论文化的前世今生。

以《文化苦旅》作为典型代表,余秋雨先生写作《文化苦旅》的初衷,就是想从古老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中捕捉到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仍然闪烁着价值光辉的历史亮点。这其中表面的意思是作者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走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然而更深层的含义:一是观照个体的生命,一是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从《文化苦旅》开始,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到欧洲历史文明的追寻足迹中,遭遇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的困惑,于是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价值追问,然而余秋雨先生借助“游记”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命价值观来探触古老中国沧桑历史文化的灵魂。如在《道士塔》、《阳关雪》里,他追根溯源,通过对过往历史的透视展现泱泱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字里行间渗透兴叹与无奈、豁达与悲凉,表现出了一个富有良知的现代知识分子与历史对话的深沉慨叹。

又如:在《文明的碎片》中余秋雨先生写道: “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由此可以,余秋雨先生始终在努力探寻、追问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关于蒙昧、野蛮与文明之间相互搏击的历史,使得其创作指向鲜明的文化反思。

实际上,历历山水古迹实际上是座座历史和文化活着的雕像,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余秋雨以其深层的探寻与深邃的思辨凝聚成了独特的思想精神,使其散文创作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二、独树一帜的文学运用及艺术特色

众所周知,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学术成分是比较多的,然而我们在阅读他的鸿篇巨制时却不觉枯燥,反而会爱不释手。他的散文就好像一篇篇厚重的历史,蕴

含着曲折的情节和饶有余味的哲思。这其中的原因,大抵就是“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吧。余秋雨在他的散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使得散文的诗情、智性和历史水乳交融,从而使得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的穿透得以互补,这也就使得余秋雨的散文脱离了学者气十足的话语形式,可以做到俗雅共赏,流传久远了。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方程式。

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而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文本中则将这一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其三,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其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

当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以《文化苦旅—废墟》中的一段话为例:“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

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饱蘸着的感情。残简断垣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着读者。走进废墟,体会着历史的沧桑 ,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进程”的慨叹;面对着敦煌,目睹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感受着历史的强悍与苦难,警醒道:“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严峻,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

2、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借鉴尤其是戏剧元素的涉入增加了散文的趣味性及跌宕起伏的情节感。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

如:《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又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了文化领域。他开

启了新时期散文写作的范式,为散文写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模板。文章从文化底蕴及文学特色两个方面分别做以分析,浅显地阐述了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魅力所在,以便在日后阅读中,能更进一步领略到大家的风范,更贴切地体会到余秋雨先生散文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高航.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J].写作,1996,(2).[2]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2.[3]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7.[4]余秋雨.《文明的碎片·题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5]余光中.《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新华文摘》1994年10月发表.

推荐第6篇:论文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因农产品流通研究涉及环节众多、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着手、综合探究,

单凭某一种理论视角无法洞察所有,所以本文采用了多学科相交叉的方法、应

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并结合图形和案例等工具对

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1 )文献研究法

主要体现在该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先辈研究成果的大量阅读、整理、

归纳,了解了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范围、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

未覆盖的研究方面和未深化的研究分支,以上都对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起了指

导作用。

(2 )逻辑推演法

本文是以“依据现实背景和文献查阅基础上提出命题一对中国农产品流通

模式的现状分析和与国外模式的比较下找出问题所在--引进相关理论创新农

产品流通模式--提出有效政策建议”的逻辑结构框架展开的研究,符合命题的

内在逻辑关系。

(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文解释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流通成本过高;阐述了我国

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对生产者(农民)和消费者(市民)造成的影响;分析了

影响农产品流通成本的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以上结合相应的统计数据和分析

工具都回答了经济学中“是什么”的问题,也正是实证分析的体现。除此之外,

本文还致力于创新一个适用中国的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并最后给出相应的政

策建议,这也是回答了经济学中“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一正是规范分析的所在。 5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文章在探索创新农产品流通新模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定性分析,包括

从现有模式到创新模式的改进分析、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等,还需要收集大

量数据、实例作为论据,对新模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的定量分析。

(5)多种学科相交叉的方法

前面己经提到:本文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现代产业经济

学的SCP范式来分别针对如何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如何构建农产品流通新

模式做了研究,并且,本文相关研究也应用到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因此,各种学科在此再也不能独自发挥功效了。

推荐第7篇:反恐研究论文

篇1:反恐小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也面临着恐怖活动的现实威胁反恐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日趋突出。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至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是由恐怖组织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恐怖行 关键字:恐怖原因;恐怖严峻化;全民反恐 正文

翻开世界地图,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与国际恐怖主义有多么紧密的地缘联系”。作为恐怖主义的“大本营”,中亚地区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该盆地位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该地区贫穷落后,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汇集了三股黑恶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宗教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中亚地区与中国西北边陲毗邻,实际上已成为三股恶势力对中国进行分裂与恐怖暴力活动的“前进基地”。境外的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组织,不仅以中亚为根据地,频频在国外制造分裂中国舆论,试图扩大国际影响,而且竭力向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渗透。他们向新疆境内的民族分裂势力提供资和武器弹药,为其培训武装恐怖分子。据外电报道,2000年,两名新疆分离主义势力的成员在车臣战争被俄罗斯军队俘虏,遣返中国。盘踞在土耳其、中亚等地的民族分裂势力还试图联合蒙、藏等宗教分子破坏活动。由此可见,新疆的民族分裂势力与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已狼联合,中国西北边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渗透和冲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在《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一文中说到: “恐怖威胁来源于两个方面:境外与境内。境外主要是煽动、渗透、指挥与策划;境内主 要是响应、串联、组织与实施,我国的恐怖组织也与东突恐怖组织本身的组织形式、思想基础、行动策略有关系。”总体来看,当前国内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制造这些事件的团伙或组织之间表现出分散化、本地化、自发性的特点,他们在思想上高度统一,都把混杂着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的恐怖思想作为精神动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手段,传播极端思想、物色对象、招募人员,通过周密的组织策划,在新疆并积极寻求在内地针对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目标实施恐怖袭击,企图以暴力恐怖的“圣战”方式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出现地域扩大化、袭击频率上升、手段和手法更加血腥残忍的态势,也就是说,我们所面临的恐怖威胁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出现了全民反恐这样一个概念。在《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一文中说到:全民反恐最重要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遇到可疑情况要报告;二是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特别是遇到突发恐怖袭击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对于中国人来说,今后遇到任何突发情况,首先要尽量做到不围观,这可能是保护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做法。围观会造成两个负面影响:

一、可能会影响专门力量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置恐怖袭击突发事件;

结束语:一系列的暴恐事件警示着,中国当前面临的反恐形势更加严峻更加复杂。新疆分裂势力所传播和散布的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正在蚕食和毒害着新疆社会和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为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盲目送命。暴恐分子所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对其疯狂残暴的行径,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决不会容忍。犯下滔天罪行的新疆分裂势力,终将要受到历史的审判,背负千古骂名。这些暴恐事件,动摇不了我们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坚

强信念。全力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坚决依法惩处暴恐分子,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定有序、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的

参考文献:1 梅建明 《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 中国经济周刊 14/6/10 2李伟在《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 中国经济周刊 14/6/10篇2:反恐论文()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暴力恐怖活动已成为危害人民安全的顽疾,成为影响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世界各国都注重建设打击国际恐怖势力的专门武装力量。特别是受到恐怖势力危害较多的国家,更是把建设一支专精尖的反恐特种部队作为不二选择。

恐怖主义并非一个法律用语, 而是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 。在理论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行为、活动。 事实上, 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在现代汉语中 , “主义”是指一种思想、理念;而英语“terrorism”的含义不仅包括思想、观点, 而且包括行为, 见到“terrorism” 就认为是恐怖主义的做法是欠妥的 。因此,恐怖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理念, 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恐怖主义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理论基础 ,故能够蛊惑他人实施活动,在社会上也可能存在同情者。泄愤报复、贪财图利等个人目的则缺乏理性色彩,在社会上不具备强大的蛊惑力 ,并不是恐怖主义。作为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概念,恐怖主义之所以“恐怖” ,就在于其目的和手段具备恐怖性:(1)目的的恐怖性。恐怖主义以制造社会恐慌,进而实现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为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生物等新型恐怖主义层出不穷 ,淡化其政治性已是大势所趋 ,恐怖主义正是通过社会恐慌来恐吓公众、要挟政府 ,以实现深层次的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 。(2)手段的恐怖性 。恐怖主义主张采取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手段。在恐怖主义者看来, 采用何种方式、侵害何种对象具有最大的威慑效应, 能制造更大的社会恐慌, 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用。在现代社会中, 和平的游行、集会等和平手段难以引起社会恐慌,故不在恐怖主义考虑的范围;暴力手段直接侵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能够产生对人们心理产生最大的威慑效应, 因而是恐怖主义的首选。但恐怖主义又决不仅限于暴力手段, 何种方式能制造强烈的社会恐惧感 ,恐怖主义者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纳, 例如金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等 。概言之 ,恐怖主义是指主张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手段 ,达到制造社会恐慌 ,进而实现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之目的的思想、理念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念 ,其本身并不是法律调控的对象,但是 ,这并不是说法律在恐怖主义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恐怖主义能够指导人的实践,外化为形形色色的行为, 从而进入了法律调控的范围之内。我国以法律手段反对恐怖主义, 同样是通过预防、处置、制裁、恢复等环节实现的 :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加强社会预防工作 ,提高公民反对恐怖主义的意识, 遏止恐怖主义思想的蔓延;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建立处置恐怖事件的机制 ,明确处置恐怖事件之措施;对于实施危害行为的恐怖分子或恐怖组织, 我们可以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制裁 ;对于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损害,我们可以依据法律予以恢复 ,以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惧感。因此 ,不能因为恐怖主义概念的非法定性 ,就否认反恐怖主义立法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 迄今为止官方和学术界都未能形成对恐怖主义完全一致的概念 。试图进行恐怖主义界定的学者 ,首先就面临着如何综述和评析诸多定义的问题。

第一, 有的学者将定量分析表和宏观定性分析相结合,先从有代表性的角度介绍各种定义 ,然后应用结构式内容分析法对恐怖主义概念的要素进行分析 。该评析方法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从词典的定义、国内外官方的定义、专家学者的定义三个方面介绍各种定义 , 然后借鉴亚历克斯 · 施米德1981 年之前恐怖主义概念定量分析表, 对 1982 年后的 50 个恐怖主义概念进行分析 ,将各要素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 并在充分考虑定量分析局限性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人们普遍将暴力行动、政治性、旨在制造恐怖气氛、威胁的行为作为恐怖主义的要素。这种评析方法所评析定义的范围广泛 ,从宏观分析入手 ,全面性和系统性比较强 。 第二 ,有的学者也着眼恐怖主义概念的要素 ,不过是从微观定性分析的角度 ,评析定义各要素的不同观点 。有学者从主体因素、目的因素、手段因素、对象因素等方面进行评析 。认为主体因素的争议焦点在于国家能否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目的因素分为政治目的或其他社会、个人目的几种看法;手段因素的争议焦点则在于恐怖主义是否限于暴力手段 ;对象因素有非战斗性目标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定目标之分 。 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是“和平”、“友爱”、“宽容”、“向善”等的代名词 ,与追求暴利血腥的恐怖主义是格格不入的。那么,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宗教呢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现象, 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 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 , 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 ,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 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 ,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 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 。人类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 在教育、科学、生产力等方面都有相当成就,可是人的社会性相对于人的自然特性 ,特别是相对于人的反社会属性还是十分薄弱的。教育、科学、国家机器等等这些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的作用还不够强大, 还需要宗教活动来帮助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 保证人类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 ,人类社会还需要宗教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 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 ,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宗教并不是迷信 ,也不带有封建色彩 , 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 。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教 。宗教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宗教戒律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互补充,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既然宗教的本质是和平, 为什么追求血腥暴力的恐怖主义又千方百计披上宗教的外衣呢? (一)宗教是恐怖主义利用的工具当代恐怖分子正是看中了宗教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 歪曲宗教爱好和平的本来面目 , 曲解宗教教义,利用它来招募成员,给其洗脑, 使其甘愿送死, 把宗教作为恐怖活动的工具 。以伊斯兰教为例, 恐怖主义者利用伊斯兰教中的圣战意识 ,为其暴力倾向提供理论依据。《古兰经》麦地那篇阐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其中提到了伊斯兰对抗麦加的古来氏人、犹太人的圣战思想 ———“你们为主道而战” ,“战争已成为你们的定式” 。那些为圣战而牺牲的人并不是真的死亡,他们“在安拉那里享受给养” 。恐怖主义者将《古兰经》中的圣战思想加以曲解 ,成为他们发动恐怖活动的“理论依据” 。但是 ,无论是考察宗教的历史还是分析宗教的本质, 宗教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的联系。自宗教出现以来 ,就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世纪的宗教甚至在社会结构中居于万流归宗的地位:世俗的统治者必须从宗教中获得合法性支持, 科学成为神学的奴婢 ,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凡夫俗子在思想方式和行为举止上都受到宗教的影响。宗教在中世纪的强势地位 ,使教会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并发动了血腥的宗教斗争和宗教迫害 。宗教裁判所和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异教徒的苦难和不同教派之间的残杀 ,形成了一种宗教恐怖气氛。但是 ,尽管中世纪是一个让教徒恐怖的时代 , 却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恐怖主义时代。与当代恐怖主义相似的事例在宗教史上并不多见。宗教在长达几十万年的历史特别是20 世纪之前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未催生恐怖活动的事实 ,充分证明了宗教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联系。

(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 ,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民众正当的宗教信仰 ,坚决予以保护 ;对于那些借宗教之名 ,行恐怖之实的宗教极端主义 ,严厉打击 。反恐必须标本兼治, 仅仅以暴治暴并不能斩草除根 。如果过度使用了暴力, 伤及了无辜平民 ,还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抗, 加大反恐难度 。目前 ,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 关键必须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缩小南北差距、平息地区冲突、尊重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共建和谐世界 。绝望人群的消失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将使恐怖主义失去存在的土壤, 恐怖主义才能得到彻底的根治 。国际社会应采取立法、行政、司法等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反恐应有利于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繁荣 。国际社会为打击恐怖主义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和方法 ,都应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 有助于缓解和解决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而不应加剧民族矛盾、宗教仇恨、文明冲突和人民隔阂。反恐应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新契机、对话与融合的新起点、共同进步和繁荣的新动力 。恐怖主义危害无辜民众的生命和安全。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安全出发 ,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 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的反对立场 ,绝不姑息 。在反恐问题上不能实行双重标准, 更不能借反恐之名, 行霸权之实。2006 年 9 月 8 日,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有关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反恐战略》 , 以协调和加强联合国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

的努力 。这是联合国 192 个成员国第一次就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略达成一致意见 。《全球反恐战略》由一份决议和一个行动计划组成 。决议说 ,恐怖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因此要“坚决和明确地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不论其在何处发生、何人所为和何种目的” 。决议还重申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些普遍准则 , 例如维护 所有国家的主权平等 , 尊重各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不采取有悖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行为, 不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来处理国际关系等 。决议强调 ,为最终达成全面的国际反恐公约 ,成员国将尽一切努力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其中包括制定“恐怖主义”的法律定义。行动计划中包括了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原则承诺和具体措施 ,如执行所有联大和安理会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遵守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因素、继续加强和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等。 中国应与周边国家 ,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加强在已有的反恐框架内的合作 。不断完善反恐情报交流网络 ,加强跨境反恐行动的协作 。另外,要加强全球反恐合作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联合国在全球反恐行动中的权威地位 , 重大的跨国反恐军事行动需要联合国的授权, 反对反恐行动中的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 ,反对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特定的文明相联系 。同时,反对过分使用武力 ,防止伤害平民。我们在坚持自己宗教信仰的同时 ,也应尊重其他人、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 。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各个国家、民族、种族都应和谐共处,而不是利用宗教 ,排斥异己 ,诉诸暴力。篇3:反恐论文 浅谈恐怖主义威胁的特征及对策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特大恐怖袭击事件,作为一个标志性事态,表明恐怖主义已经超越了国界、民族和文化底线,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稳定和地区安全的首要威胁与影响和平发展的强大阻力,被视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和地球面临地“十大危险” 之一,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在国际、国内一些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国也存在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反恐法律体系,采取与他国携手、共同应对,加强反恐宣传等形式打击和预防恐怖主义。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及其特征

恐怖主义如同一个毒瘤危害着人类和社会, 也如同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也不管恐怖主义犯罪的起因、动机和目的如何, 其结果都将不仅破坏社会稳定与和平, 导致国家动荡, 制约经济发展, 而且使广大无辜百姓遭殃, 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如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有效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犯罪, 是当前各国政府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长期以来, 我国由于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不称霸、不凌弱, 以和为贵, 与邻为善, 目前尚未象美国那样受到国际恐怖主义者的直接攻击同时, 在国内事务中, 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宗教问题和一些重大社会问题, 诱发恐怖主义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然而, 美国“911”恐怖袭击的发生和新疆“ 东突”分子的猖撅, 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 安全岛”。研究和解决我国的恐怖主义问题, 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伴随着国际民族分裂主义浪潮的兴起,境外“东突”、“藏独”势力趁机兴风作浪,逐渐加强对我国新疆、西藏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9.11”事件之后,公安部反恐局、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相继挂牌,2002年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也详尽的叙述了大陆反恐工作,并且首次提出了军队的任务包括反恐怖主义。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也相继成立了反恐专项队伍。新的形势下,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工作。恐怖主义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破坏方式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恐怖主义犯罪也从早期的劫持航空器、劫持人质以及单纯利用火器、武器、爆炸物和危险物品等暴力行为方式,发展为现代的利用核材料、生化武器和细菌武器的大规模恐怖袭击,直至出现举世震惊的“9·11”袭击事件。但一般认为:恐怖主义犯罪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为达到一定目的(有的具有某种政治目的,但更多的恐怖活动多为非政治目的)而以暴力、恐吓等方式通过杀害、绑架、暗杀、爆炸等手段在公共场所针对政府或不特定公民实施的严重暴力性犯罪活动,其行为多具有组织性。因此,恐怖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为:

1.在行为手段上,主要是运用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以杀害、绑架、暗杀、破坏交通(包括航空)安全等方式侵害他人的生命和安全;以劫持人质,暴力绑架等方式向政府公民所要赎金等。

2.在行为目的上,恐怖活动本身不是目标,他只是一种手段。他往往是恐怖活动用来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长期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多于被一些跨国犯罪集团、民族分裂分子、极端主义势力、邪教团体组织或政党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社会的改变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恐怖犯罪已经改变了最初的政治目的,现在有的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愤,甚至有的仅是为了经济目的。因此关于恐怖活动的目标是否具有政治性成为了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事实上,发生最为频繁和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带有政治性的恐怖活动。但如果认定其目标的政治性就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不能涵盖所有的恐怖活动;其二,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国际规则,恐怖主义分子将不能被引渡到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国家,从而有可能逃脱法律的惩处。因此各国刑事法律都在淡化恐怖主义目标的政治性。并且,1997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也对恐怖主义爆炸犯罪实行了完全的“非政治化”。因此虽然认为有关于恐怖主义犯罪包括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是同时更多的恐怖活动多为非政治目的。

3.在行为后果上,恐怖主义犯罪活动不仅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这种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伤害使更多的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或者由于威胁所引起的不安全感,进而引发人们对现行政府管理能力的怀疑,甚至引发更多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4.行为活动具有隐蔽性。在过去,处于政治目的恐怖主义者在实施恐怖主义活动之后,往往立即公开声称自己对此事负责,希望引起社会对其目标的重视和注意,对该群体的关注。但是今天随着恐怖主义的非政治化,恐怖主义者往往在造成严重后果后保持沉默,活动也愈加隐蔽,从而增加了相关侦查机关侦破案件的难度。

5.在人员构成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演变得复杂多样,但是一般仍然具有较严密的组织形式,组织内部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成员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有明显的首要分子;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组织成员。恐怖组织成员一般在三人以上(但不排除单独作案的情况出现,如石家庄爆炸案的嫌疑人靳如超);有的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的依附于国外政治势力(如东突),有的则是通过组织本身的经济活动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如一些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

6.在犯罪性质上,恐怖犯罪行为是一种具有严重暴力性质的、严重危害社会危害的行为。所以,此类罪名应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类罪名之中

二、当前国际反恐形势

“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与国际反恐斗争进入一个新时期。一方面,世界各国均将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作为当前首要战略目标,并加强了国际反恐斗争的合作,促使反恐合作已成为了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另一方面,国际恐怖注意活动更加猖獗,恐怖活篇4:反恐论文

恐怖主义的概念及定义

恐怖主义和反恐的概念:恐怖主义的问题历史上就有了。但是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因为当前的这种恐怖主义,大家还有一个不同的说法,因为从词源上来说,这个恐怖是来自于希腊,但是恐怖并没有太多的色彩,它是反映一种客观的现象,但是一上升到主义,它形成了一种理论的系统,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为了反击那些贵族们的一些抵抗,所以采取了给这些人都杀了或者是关了,所以最早称恐怖主义的是法国贵族把大革命政府说是恐怖主义。所以这个恐怖主义才正式上入了这个词条。现代的恐怖主义大概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民族争取,民族自治和自觉权的运动,当时反对一些殖民统治,很多国家独立出来了,20世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期间,但是这个运动结束以后,有一些组织也是为了继续寻求一种像爱尔兰或者是西班牙或者是法国,在欧洲有一些“红”字头的,当然它和当时的运动还有跟争取搞民族分裂的人兴起了。这是现代的一些恐怖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这些恐怖活动非常猖獗。但是国际社会把它看作是一种国别形式的恐怖活动。所以没有引起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要说国际上没有高度重视,也不尽然,在1973年的时候,联合国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针对这种猖獗的恐怖活动,在联合国就成立了一个叫做反恐特委会,这个特委会就想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反恐公约来制止猖獗的恐怖活动,但是由于各国看法不一样,因为它都针对不同的国家,这是现代的,但是对国际社会真正构成重大冲击、威胁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说在苏联入侵阿富汗,还是在80年代底,产生了,它真正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恐怖组织,这就是说,最全球化的恐怖组织,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并存着三种形态的恐怖组织。一个是国别性质的,这个划分主要是从它的打击和威胁的目标来看,它的活动当然都是跨国性的,这是一种。这一类仍然是当前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二类是区域性的,就是它主要是为了寻求在一个地区的几个国家寻求一种共同的目标,区域的利益。所以这个我们称它为区域性的恐怖组织。

最后是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在全球可以对国际社会利益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反恐实际上早也有之,60年代一直提反恐,但是没有“9.11”以后,它仍然没有上升到国际社会这么高一个高度或者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或者说各国重视的程度都没有像今天这么一个重视的程度。

恐怖主义一词来源于法国大革命,因此牛津英语词典关于恐怖主义的第一个定义是

“如同法国1789-1797年大革命当权的政党实行的威胁一样,凭借威胁的政府。”这个定义,主要是指国家恐怖主义,即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此后,在实践中,恐怖主义一词被逐步适用于个人的和团体的各种暴力行为,但是,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没有新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际上出现的暗杀浪潮以及其他的恐怖行为导致了当时的国际联盟做出反应,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其结果是1937年召开两个国际会议,一个是预防和惩罚恐怖主义的会议,另一个是关于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的会议。前者制定了《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并有27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公约。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实行。公约第一条第2项把恐怖主义界定为:“恐怖行为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这是最早在国际性条约中对恐怖行为所作的界定。它明确指出恐怖行为是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是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但是,没有直接指出制造恐怖的手段是暴力。也没有提及国家恐怖主义。因为当时的暗杀浪潮,主要是针对国家和政府的。与法国大革命时由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显然不同。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恐怖主义大都与殖民地的冲突相联系,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马来亚、塞浦路斯、阿尔及利亚和肯尼亚的殖民地冲突。但是,当时很少把它们称为恐怖主义者,原因是人们对殖民统治的合法性有怀疑,同时,把这个词适用于以打击殖民武装为目标的战斗也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坚持认为,恐怖主义只能适用于直接针对非战士的暴力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恐怖主义已普遍适用于来自反对国家的暴力行为,也适用于像美国三k党那样的保守组织的暴力行为。鉴于这些情况,1989年出版的牛津词典,给恐怖主义界定了两个涵义:其一是专门指法国大革命后政府的恐怖统治;其二是指“意图以恐怖手段打击异己者的政策;威胁方式的使用;引起恐怖的事实或者使人恐怖的情况。”其他词典关于恐怖主义的界定,已不再有法国大革命恐怖主义的专门涵义。

韦氏大词典认为:恐怖主义是:(1)系统地使用恐怖行为作为强迫的手段;(2)一种威胁或者暴力的气氛。这个定义,强调了恐怖主义是一种系统的恐怖行为或者暴力、威胁的气氛,是正确的。恐怖主义必然是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进行威胁,否则,就不能制造恐怖。而且,它不是孤立的暴力行为,而是系统地使用暴力。这种解释,是与“主义”的含义相符合的。所谓“主义”(ism),就是指“一种独特的教条,系统,或理论”。因此,恐怖主义就是把恐怖作为教条来信奉和实行。

对恐怖主义的解释是:恐怖主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以及军队和秘密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这个定义,指出了恐怖主义的三个特征:(1)恐怖主义是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这种手段主要是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在暴力前面加上“令人莫测”的形容词,是非常恰当的,恐怖主义的暴力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突发性,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突然的袭击;(2)恐怖主义的打击目标是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3)恐怖主义的主体是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但这里列举的主体是不全面的, 例如,没有提到国家。

《美国传统大学英语辞典》对恐慌主义的解释是:对武力或暴力的非法使用或威胁使用,一个人或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而危害人类或财产,常带有意识形态或政治原因。

这个定义的最突出之点是:

(1)把政治目的具体化,明确指出“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 (2)指出恐怖主义行为是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原因; (3)明确指出恐怖行为对财产的危害。

推荐第8篇:论文研究框架

论文研究框架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价值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选题,其理论视角是什么?密切相关的研究的精炼的综述;本选题研究的价值在于哪里方面?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选择与研究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研究对象?为什么要选择其作为研究对象?如果是案例研究,那就遵循案例研究的方法。具体分析的文本的范围是什么(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文本范围);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列出哪些变量或者哪些统计的数据?

三、内容分析

结合文本或者研究对象具体的层面、或者相关的数据进行内容分析,通过这些分析阐述问题、研究和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结合上述的分析,分层面阐述出得出了若干方面的结论。同时分析,得出这些结论,是基于哪些研究方法、研究条件,还有哪些研究局限?还可以延展哪些方面。

推荐第9篇:护理研究论文

护士离职现象的研究进展

傅婷婷

【关键词】护士;离职

【Key Words】Nurses;Dimiion

最早的离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研究则出现于80年代。离职率高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护士离职造成的人才流失将严重影响护理专业的发展。此外,护士离职将直接导致人力成本增高。分析护士离职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影响着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给组织带来巨大的影响,造成国家教育经费及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终影响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护士离职现象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

1护士离职现象研究的意义

当前,全球护理人员的流失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加重了护理队伍的缺编,护理人员的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护理人员离职导致了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浪费和护理人才的流失,增加了在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造成更多

[4]人员的离职意愿以及教育经费及卫生资源的浪费等。

1.1成本

雇员离职成本包括:离职雇员获得成本、离职雇员培训开发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离职后的空位成本、新员工替换成本、雇员离职对其他员工的影响、离职造成的企业知识技能损失、雇员到竞争对手公司工作给企业带来的威胁等。聘用护士频繁的离职,迫使医院不断地招聘,以补充空缺岗位,给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医院培训成本的增加,对于医院来说,临聘护士的离职致使已培养的护理人才流失,投入和回报严重失衡,临聘护士离职后,医院需要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新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以培养替代者,也使医院护理培训成本大大增加,从而造成了医院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1.2对病人和护士的影响

护士较高的离职率,会降低护理人员的士气,造成人心浮动,甚至造成更多人产生离职意念,导致了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护士超负荷工作在护理岗位上,常年的劳累容易使其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发生职业倦怠是一个连续的进程,个体最先发生的是情绪上的衰竭,而最终发生的往往是降低个人成就感,导致离职率升高[7] 。其 1 [6][5][3][2][1]

中情感耗竭是职业倦怠中对护理离职意愿影响最为明显的维度[8] 。护士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护士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9]。如果护士离职留下的岗位空缺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有可能演变为恶性循环。假如有一人离职,空缺未能补上,其工作就会分摊到其他护士身上,进一步加大未离职者的工作压力,这反过来会导致更多未离职者为避开压力而选择离开。护士流失会导致护士体系出现断层,不但影响护理质量,还会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患者所获得的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受到对工作不满意、工作态度消极的护士的影响。

2护士离职现象频发的原因

临床护士离职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国内护士离职主要原因是待遇偏低、专业认同感偏低、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差、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等。国外学者Tzevilg对护士离职意愿的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工作幸福感、新酬、晋升、教育程度、教育背景及最小孩子的年龄是护理人员离职的重要预测因子

2.1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

在社会方面,群众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护理工作不被社会尊重,使护士产生失落感;在医院管理方面,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重医轻护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医生一直被认为是卫生行业唯一可以信赖的、有专业发言权的人,而护士仅仅是其从属人员,而且目前医院中护士的分工没有医生明确,不管什么学历什么职称的护士都做一样的工作,护士自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护理工作无法让护士满足,护理工作变得无意义

2.2工作量大

下班后经常有强烈的疲惫感、工作繁重程度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医院为应对各级领导、主管部门的检查对护理工作施加的任务太重。另外,护士大多认为上夜班频繁、经常上夜班感觉较差、书面工作太多、平时较少或很少有时间看专业书籍来充实自己[12][11][10]。 。 ,夜间护理工作是护士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夜间工作量大,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患者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容易产生脱离病房的思想。在美国,因护士夜班导致改行的也较多[13]。

2.3工作压力大

随着年龄、护龄等的增加,其压力也在增加。另外,护士认为每年被要求参加的考试多,

自己被要求参加的学习、辅导多,缺乏休息娱乐,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工作批评太多使护士倍感压力。吴欣娟等[14]对北京协和医院38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说明了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2.4薪酬低

工资、福利、奖金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个人成就和价值的肯定,是物质基础[15]。护理工作虽然受到社会的关注,但社会上仍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的观点,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行业人士相比,护士的薪酬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2.5付出与收获不平衡

Hael horn等[17]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模型(ERI)研究欧洲7个国家护士的职业疲溃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时发现,ERI得分越高,离职意愿越高。护士作为一个高压力、高风险的群体,是职业病和亚健康的典型人群[18][16]。,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极易导致离职意愿的产生[19]。护理尤其是护士对获得的感知并不限于薪酬待遇,相比其他行业,护士的薪酬并不低,但护士认为他们所得薪酬与其能力、工作经验和工作绩效不成正比。

2.6缺少自我发展与实现的机会

对于护士来说护士工作成就感小及护士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工作不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但是由于国内存在严重的重医轻护现象,医院只注重对护士的利用,不注重对护士的培养。护士缺少专业实践、晋升、教育机会,缺少专业实践机会是护士产生离职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护士认为在工作中其专业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2.7专业思想不稳定

一部分护士选择护理专业不是出于对护士专业的热爱,而是出于就业方面的考虑。这就导致一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不热爱护理专业,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容易产生离职意愿。

2.8家庭与工作中的不平衡

国内护士短缺严重,导致在岗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负担比较重;而一些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远远大于核定床位数,随意加床等现象更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往往需要护士频繁的夜班、加班及节假日值班来填补,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没有闲暇的时间可以照顾家庭,因此护士面临着较高的工作家庭冲突,认为工作消耗了自己较多精力和时间,以至于对私人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而也会产生离职意愿。

3小结

护士离职率高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应当引起充分重视,让社会充分认识护理行业是一个高风险和高科技含量的职业,使其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重视;通过改善薪酬体系,切实提高护士的工资待遇;提供继续深造和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改变护士职业一元化发展的现状。另外要关心护士生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绩效,使其个人发展需要得到满足,提升个人成就感医院管理者更应重视护理工作,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创建各种平台,发挥她们的最大潜能,满足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愿望。临床护理人员也应努力工作,以真本领赢得患者的信赖。只有这样,护理队伍才得以稳定,护理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Tai TW,Bame SI,Robinson CD, et al.Review of nursing turnover research(1977—1998)[J].Soc Sci Med,1998,47(13):1905—1907.

[2]Buerhaus PI,Staiger DO,Auerbach DI, et al.Implications of an aging regis—tered nurse workforce[J].JAMA,2000,22(5):2948—2954.

[3] Larrabee JH,Janney MA,Ostrow CL,et a1.Predicting registered nurse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 to leave[J].J Num Adm,2003,33 (5) :271-273.

[4] 钟雪琳.我国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8,4(8):23-25.

[5] Hayhurst AM,Saylor C,Stuenkel D, et al.Work environmental ctors and retention of n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Care Quality,2005,20(3):283-288.

[6] 张萍.聘用护士离职原因调查与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46-147.

[7] 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 et al.Job burnout[J].Annu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8] 王晓蕾, 周萍, 任蔚虹 ,等.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对护士离职意愿影响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459-462.

[9] 芦国芳,张彩.甘肃省部分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离职倾向的调查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0):126-127.

[10] 柯彩霞, 林爱华, 刘琼慧,等.临床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09,7(9):6-7.

[11] 陈梓珊.汕头市护士离职原因调查.当代护士,2011,1(4):106-107.

[12] 杨桂华, 杨海新 ,朱海燕,等.三级医院病房护士离职原因的调查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07,7(9):15-17.[13] 营田腾也.专职夜班护士的现状与在职期间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4,14(5):157-159.

[14] 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197—199.

[15] 杨滢,丁冬琴,阮小毛,等.聘用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业绩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08,23(2):4-6.

[16] 陈先梅,吴庆芳.护士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72—73.

[17]HASSELHORN H M,TACKENBERG P, PETER R, et al.Effort-reward imbalance among nurses in stable countries and in countries in transition[J].INT J Occpu Environ Health,2004,10(4):401-408.

[18] 李玲,沈翠珍,沈勤.护士工作压力、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7):1887—1888.

[19] 陈芙蓉,阎成美.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1):78-79.

09护理滨(1)班:傅婷婷

20092060108

推荐第10篇:论文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示意

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问题

义务教育方面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研究

教师教育方面如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教育管理方面如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艺术研究

家庭教育方面如家校教育观念差异的比较研究

德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如感恩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美育方面如小学美育与小学德育之关系研究

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方面 如合作学习研究、自主学习研究、探究学习研究等。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方面如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教育心理学方面(如参与意识,意志品质,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困难问题等)

心理健康方面(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小学生异常心理的辅导、厌学心理的研究、注意力训练等)结合学科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语文学习心理研究、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双语教育与心理的研究

各学科教学各方面(如教材,教法,评价等)的研究

二、选题示例:

《浅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数学教学中应用》

《试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途径》

浅析书法对培养教师素质的积极作用

浅析新疆民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认知误区

结合自身学习心得论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

浅析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计算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把握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与运用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信度述要(或研究)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效度的多维审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诉求

小学数学鼓励学生“做数学”(hands on math)的探索

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态度过程性评价与尝试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

小学数学模式的讨论与探索

评小学数学课堂与自主设计模式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现状与调查

实习数学教师知识对数学教学的影响研究

小学数学新课改热点问题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的“有价值的数学”的解读

生活经验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把握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小学数学学材的开发与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计算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建构

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生成途径

数学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性研究

网络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小学生数学学科品格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品质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猜测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符号感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统计观念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复习功能的拓展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操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引导策略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渗透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小学语文名师成长研究

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语文学科性质研究

语文学科人文精神研究

中国古代母语教育研究

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研究

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比较研究

中外小学母语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国外小学母语教学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

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变化研究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小学拼音教学及其研究

小学识字教学及其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其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

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研究

阅读对儿童个性的影响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对话教育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语感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流派研究

小学生习作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指导研究

小学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流派研究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小学语文第二课堂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

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研究

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档案袋在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体态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校外活动对学生语文学习相关因素研究

少儿经典诵读教育研究

网络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相关影响研究

电视节目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字起源发展演变与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识字教学中的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研究

词语教学中词义演变研究

训诂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古代诗歌与小学语文教学

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

外国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名家名篇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教学

民间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古代文学名著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教学

儿歌的创作及其教学

小说及其小学语文教学

诗歌及其小学语文教学

散文及其小学语文教学

民间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神话与小学语文教学

英语听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拓展

英语语音基础在字母、单词和句子教学中的体现

如何处理好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与语法的关系

小学英语听力学习—听力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与劣势

英汉语言差异对中/小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

中/小学生英语课堂交际策略的调查分析

民、汉双语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

少数民族中/小学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

情感因素与小学英语教学

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教学策略

新疆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现状调查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优化新疆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的思考

小学英语合作教学研究

新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

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乌鲁木齐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现状调查

注:

1.研究方向示意所示方向并非本专业所有研究方向,同学选题若不在此范围中,只要和小学教育相关便可。

2.选题示例中的选题主要起示范性作用。同学在选题时可以有自选题目。此外有些题目不同方向的同学皆可选择:例如“网络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相关影响研究”一题,亦可作“网络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相关影响研究”,“网络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相关影响研究”。依此类推。

第11篇:增加收入研究论文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论文

收藏本文章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从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看应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的状况已基本结束,农民收入目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追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目的,其一是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其二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了2000年的2253元,接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43%,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分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阶段性递减趋势。1978-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1985年-1988年4.9%;1989-1991年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仅1.9%;1992年-2000年为4.6%。

特别是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连续四年下降,分别比上年减少4.4、0.

3、0.5、

1.7个百分点。增长率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态势。1983-1990年,二者

收入比由1980年的2.5∶1缩小为2.2∶1,最高为2.29∶1,最低为1.84∶1,此为缩小阶

段。1991-1995年,差距明显高于前一阶段,除1991年为2.4∶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

1以上,其中199

3、1994年分别高达2.80∶

1、2.86∶1,此为迅速扩大阶段。1996-1999

年,差距比前一阶段有所缩小,但除一个年份略低于2.5∶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

上,明显高于80年代。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税费以外的农民负担

也显得过重。农民在交纳法定税费后,仍不能按自己意愿安排剩下的所得收入。尽管国家一

再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禁止搞不符合农民经济条件和意愿的\"形象工程\"、

达标项目,但实际上有的地方法定以外的收费名目很多,其中不少项目数额还比较大。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全国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

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

大趋势,据农村住户调查,按经济地带分,198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民纯收入之比为1∶

0.82∶0.79,1985年为1∶0.84∶0.69,1999年为1∶0.68∶0.51。1980年东部与西部农民

人均收入比为1∶0.77,1985年为1∶0.67,1999年为1∶0.65。从收入分配状况看,总体

的基尼系数1978年由0.2124上升至1999年的0.3361。如果从局部来看,基尼系数已突破

0.4的警戒线。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

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

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农民收入分布的一个显著

特点,是在平均收入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低收入人口比重相当大。据农业部统计,以村为单

位,1999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8326.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4%。这些数据说明,目

前农村有所1/3人口的月收入在125元以下,其中约有1.2亿人口月收入不足或只有100

元。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67000农户的抽样调查看,1999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

占13%,1000-1300元的占10.8%,1300-1500元以下的占8.1%。三部分合计占被调查户的

31.9%,其中年收入不足或只有1300元的比例为23.8%。加入WTO后,在国际农

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

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

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

不断上演,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

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

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

三、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农民

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对收入预期下降,从而导致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

劲。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是严重侵犯农民的切身利

益。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影响了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挫伤了

广大农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是极大削弱了农民的积累能力,导致农

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来实现的,农民

负担过重会使农户家庭的生产性积累大大减少,导致农民无力进行农业再生产投资,农业发

展资金日趋匮乏。最后,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收入预期悲观,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受到影响,以上这些,都削弱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也使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受到制约,使农民收入遭受严峻挑战。

(一)农民收入结构方面的因素当前农民人均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入较以前增多了,但无论怎么增加,增加多少,农民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种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获得的农业收入,

二是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以及家庭经营

二、三产业得

到的收入,这一部分收入我们称为非农业收入。近几十年来,这两部分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

的比重已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8.4%上升到1999年28.52%,增加了十个百分点。而同期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从48.15%和11.16%下降到39.91%和7.14%。这表明当前农民

收入的很重要的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业,而不是种地,这是事实,也预示着今后农民收入增

长的发展方向。然而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放慢,主要在于非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以前作

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企业经营者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破产到闭日益增多,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劳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在

逐渐减慢,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农民实际收

入减少,目前有的地方的农民负担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家明文规定的不得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的标准。乡镇政府增加农民负担的

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巧立名目,欺上瞒下,多收多征。二是肆意虚假提高农民纯收入水平,以达到既可以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以成为基层领导的政绩的双重目的。因而有的地方虚

假上报的农民纯收入比实际值高出一倍以上。这样做表面上似乎解决了乡镇一级基层政府人

员庞大、机构臃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民负担加重的直接诱因。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以城乡相互封闭、内部自我循

环和严禁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

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

1、从经济结构来看,为了保证人民生活

和工业扩张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政府强制干预农业生产活动,限制甚至禁止农村工业和商

业等非农产业的自然发展,把农业生产局限于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上,这不仅割断了农

村内部产业间、城乡产业间的自然联系,而且人为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扼杀了农

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

2、从社会结构来看,二元户籍制度及粘附其上的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

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厚的壁垒,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剥夺了农

民分享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权利,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发展

的两极分化。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许多城市出台了限制用农业工的政

策,清退农民民工回乡,使得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农民就业问题更加尖锐化。

(三)农业投资不足1.农业投资需求压力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在向现代农业

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小城镇建设、反贫困、农业科技推广、

西部农业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当前我国农业投资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农民、集体

合作组织、银行和有关企业。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在投资

主体中,有能力对农业投资方向进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仍不雄厚,以及

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从相当长时期看仍是十分有限的。

2.农业资金非农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趋利行为,使农业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

化,支农资金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从农业流向第

二、三产业。一方面农业资金

投入量不足,资金供求制品很大;另一方面,农村资金沉淀流失,分散的现象都非常严重。

财政支农资金不到位;农村信用社进城、银行向农村下伸网点,只存不贷;在资金分配和使

用的各环节中截留、挪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受利益调节造成的趋利性分流,农村资金重新

流入城市和非农业的逆向式分流等表现形式。

第12篇:国际化研究论文

国际化方面的研究是为了促进中国更好地向国际化发展。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国际化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国际化研究论文一

摘要:我国媒体在全球化浪潮下,没有把握住机遇及时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地方媒体国际化的现状令人堪忧,比如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开拓海外市场的紧迫性;多数地方媒体资金不足,难以支撑其进军国际市场;国内外的文化差距使得地方媒体国际化之路崎岖坎坷;国家政策的限制使得地方媒体海外采集力低下且对外传播内容固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地方媒体自身应该作出努力推动地方媒体国际化,如改变已有的观念,用国际化的视野看待传媒业的发展,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实现跨媒体、跨平台的国际化发展格局。

关键词:地方媒体 国际化 国际竞争力 走出去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渐深入,外国媒体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大,我国国内的地方媒体将要遭受着来自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双重夹击。在这样的状况下,地方媒体势必要紧跟着全球化的潮流,进军国际市场以谋求自己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而从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上来讲,地方媒体的国际化不仅可以促进其本身的发展壮大,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以及话语权。本文将通过湖南卫视的国际化之路来分析我国地方媒体国际化的现状,探索地方媒体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一、地方媒体国际化现状存在的问题

1、我国地方媒体目光短浅,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紧迫感

对于传媒业来说,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6亿人口的强大发展中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消费市场。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累计创收626.94亿元,同比增长14.12%,其中中央级创收120.27亿元,同比增长5.97%;省级创收363.87亿元,同比增长21.60%;地市级创收87.41亿元,同比增长5.47%;县级创术55.39亿元,同比增长3.0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地方媒体是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其收益是可观的,这样的收益状况使他们自我陶醉,没有意识到开拓国际市场对于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

2、地方媒体经济实力不够雄厚,难以支撑其进军国际市场

即使中国传媒业在整体上收益较高,但远远没有达到暴力的地步,有些传统报业甚至入不敷出。以广电媒体为例,广电媒体成本过高,这体现在设备更新过快,人力资源负重过大,很多广电媒体难以实现盈利。此外,中国广电媒体是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与县级之分的,而地方媒体和国家级媒体贫富悬殊是很大的,这在上一点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而在我国地方媒体当中,也仅有沿东南部沿海地区一些广电集团如上海、深圳一带有资金实力能够进军国际市场,而内地也只有湖南广电集团实力比较雄厚。另一方面,传统报业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本身入不敷出,更别提拿出资金投资国际市场。

3、文化差异使得地方媒体国际化困难重重

首先,不同国家的文化造就了各异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不同意味着外国的受众无法理解、无法欣赏我国的文化,而我们也不能理解他们适合什么需要什么。比如,有些国外的脱口秀节目,其实我们觉得不好笑而他们的观众却笑得前仰后合。其次,语言的差异使得我国媒体的海外受众有限,我国很多向外拓展的媒体做的是汉语节目,这类节目的受众多是些海外华侨。而对一些不以汉语为母语的受众理解汉语节目有困难,因此会损失很多的海外受众。此外,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媒体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大,更多的是国外传媒集团看中了中国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各种形式不断倾销自身产品,从近年来湖南卫视引进《爸爸去哪儿》以及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可见一斑。

4、我国地方媒体海外采集力低下

受审批限制,现在省市级媒体向海外派驻记者还受到相当大的政策影响。目前,上海广播电视台仅在香港派驻了记者站,其他省级台几乎没有海外采集力量,一旦国际重大事件发生,大都依靠连线新华社、CCTV或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地方媒体没有海外阵地,没有覆盖全球的新闻采集网络,就不能第一时间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有效信息,阻碍了地方媒体的国际化发展。反观CCTV,作为国家电视台,CCTV一直是中国电视媒体外宣的“国家队”领队。从1984年起,CCTV就开始建立驻外记者站,2008年,为了提高国际新闻的自采率,启用了欧、美中心记者站,使其成为具有独立采编制作播送能力的境外报道中心,以此推进其国际化战略。

5、专业人才的匮乏

关于驻外记者的人才问题,同样是地方媒体国际化的关键。驻外记者不但要对驻在国有相当的了解,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这项交流工具。对于驻外记者新闻素质要求则更高。一个真正负责任的记者,不应该违背事实,机械被动地按政策规定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而应该根据自己的采访和观察,独立的判断是非,忠实地反映事实情况和大胆地进行分析报道。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记者应该是一个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又能独立作战的政治家而不是政客。

二、以湖南卫视为例探析地方媒体国际化策略

1、湖南卫视的国际化雄心和视野。早在2006年,湖南卫视便开始在各个场合宣称要“走向国际”;2007年,湖南卫视大步向国际市场迈进,2007年底,更是推出了英文版网站,力争抓住奥运年这一空前的机遇在国际战略上着重发力。从湖南卫视雄心勃勃提出要“走向国际”至今,湖南卫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推出了英文版网站,2009年湖南卫视国际频道也在全球开播,2008年,湖南卫视开始承办“汉语桥”中文比赛,打破传统对国外赛区全程拍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同时又使自身媒体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近几年来,湖南卫视更是不断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合作,在国际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文化多元化。一方面,发挥地方文化特色,展现中华文化风采,建立民族品牌,自2008年湖南卫视接手承办《汉语桥》,湖南卫视一直致力于借助这样一个交流传播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与经验。湖南卫视从韩国引进的《爸爸去哪儿》从2013年10月11日开播以来,广受好评。节目采用中韩合办模式,在借鉴韩国原版节目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老敬亲的理念。这是这是国外节目模式和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实例,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这种精神应该要发扬光大。把对于初次引进的节目而言,这不失为拉近和中国观众距离的好方法,不仅使节目更加接地气,也吸纳了更多的海外受众。

3、跨媒体,跨平台,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媒体竞争的压力下,湖南卫视不满足于做一个节目生产与播放的平台,而开始从业务层面的全面差异化战略转向了公司层面的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2009年,湖南广电与盛大网络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盛视影业有限公司,主营电影与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与相关衍生业务,两者的合作,将资源优势发挥到了最大,从而让湖南卫视轻而易举打通了新媒体产业链。除此之外,2009年,湖南卫视和金鹰网合并,并且推出了“芒果TV”,芒果TV在整合湖南广播电视台和芒果传媒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内容、创新服务应用、拓展传播领域、完善用户体验,开辟新型视频传播业态,贯通视频生活应用,致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网络电视品牌,为湖南卫视进一步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4、人才培养国际化,重用外籍主持人。主持人作为联结观众与节目的桥梁,是节目收视的保证。湖南卫视重用外籍主持人,全世界搜寻优秀主持人。例如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主持群“天天兄弟”,堪称国际化的主持团队,其中矢野浩二和小五金恩圣分别来自日本和韩国,他们在其本土早已有大批的粉丝,这能够为《天天向上》吸引不少海外观众,促进其节目的国际化进程。湖南卫视向国际上引进的主持人不在少数,李慕白则是湖南卫视国际化的最好代表符号,李慕白在2008年“汉语桥”比赛中表现惊人,一举获得第七届“汉语桥”美国赛区第一名,从何获得湖南卫视高层赏识并成功签约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李慕白成为了湖南卫视对外的一张名片。外引主持人的人才战略为湖南卫视储备了众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同时也扩大了湖南卫视的受众群,提升了湖南卫视的品牌知名度和价值。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和发挥相对应的话语权,当务之急是提高我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提升我国媒体在国际上影响力现在看来瓶颈在于我国的地方媒体,因此地方媒体的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下这样地方媒体国际化困局下,我国地方媒体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而湖南卫视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值得各大地方媒体学习与借鉴。

国际化研究论文二

摘要:

本文从企业国际化战略内涵入手,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模式。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运营向全球运营开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从企业的开展进程来看,根本表现为:在范围上是由小到大;在运营范围上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价值链网络上由单一走向复杂。因而,我们能够将企业的国际化了解为一个双向开展的过程,即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层面。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技术引进、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等;外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同时,企业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着全过程、多渠道、多方式的联络,企业国际化从初期的技术、设备的进口开端,经过内向的国际经济联络,既为 企业将来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根底,又间接将企业与国际市场相衔接。另外,这种联络不只仅发作在初期,出口和跨国战略联盟实践上都表现出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之间的严密联络。

从国际经历看,一国所处的经济开展阶段决议着企业国际化的开展规律与趋向。依据邓宁的投资开展周期理论,一国人均GNP数值的程度,与该国直接投资的开展状况存在如下关系:

邓宁是在研讨了67个国度1967年~1975年间直接投资流量与人均GNP的关系之后得出这一结论的,即一国的对外投资情况与人均GNP呈正比例关系,即随着人均GNP的增加,该国的对外投资数量将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向。从这些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开展的实践状况来看,这一理论在剖析一国国际直接投资所处的开展阶段与该国经济开展程度(以人均GNP表示)之间的关系方面,根本契合各国直接投资的开展规律。

假如将中国的投资开展过程对比上述投资开展周期理论,以投资总量的变化来划分投资开展阶段,大致是这样的:1979年~1991年阅历了投资开展周期的第一阶段,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范围都很小,粗略计算得出,这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匀年增长率为11.15%;1992年以来,处于投资开展周期的第二阶段,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范围较大,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一定范围,净对外直接投资额表现为绝对值不时扩展的负数。据计算,1992年~2005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匀增长率在40%以上。2006年中国人均GNP打破2000美圆,到2010年将到达或超越3000美圆,按邓宁的直接投资开展周期理论,我国已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度时期,即作为外资母国的位置显著上升,作为东道国的位置相对降落。

此外,依据有关国际机构对2007年~2011年中国资本流出入程度的研讨,直接投资输出输入将阅历一个严重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经过对外直接投资来拓展国际市场,完成国际化开展。由于对外投资增加的速度快于外资流入的速度,固然对外投资净额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仍是负数,但数值将开端减小。2005年中国应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差额到达670亿美圆的峰值,2006以后,由于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我国的净外资流入绝对值呈逐年递加趋向。到2011年,我国吸收外资929亿美圆,对外投资540亿美圆,差额将减少到209亿美圆。这正是投资开展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度的典型特征。

数据来源:Columbia Program 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World investment prospects to 2011: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challenge of political risk”

那么,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应如何进行国际化运营形式选择呢?

第一,要坚持进行制度创新,激起企业竞争生机。制度创新是企业整个创新活动体系的根底。它不时调整和优化企业一切者、运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竞争力需求主客体联动,树立能给企业形成动力和压力的体制和机制,使企业有一个培育竞争力的根底条件和生长环境。基于这一点,就市场竞争而言,就是要制度创新,经过树立现代企业制度革新体制、转换机制、激起本身进步竞争力的内动力。

第二,要鼎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企业竞争才能。企业竞争才能取决于多方面的要素,在中心竞争力的各种才能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是具有抢先技术且不时创新的中心产品,要具备强大的自主开发才能,是要构成自主学问产权的中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

第三,要培育塑造文化肉体,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正日益成为表现企业竞争实力,加强企业凝聚力的内在需求。能够说,文化竞争是市场竞争的载体,市场竞争是文化竞争的表现,企业的中心竞争力最终集中表如今文化竞争力这个层面上来。

第四,做好海外目的市场的选择工作。分离国内企业的实践状况来看,目前企业的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广阔开展中国度市场的需求,在技术的适用性上更强。同时,从动态的角度看,在企业实力得到积聚的前提下,国内企业也能够将眼光转向兴旺国度,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因而,“从边缘到中心”“乡村包围城市”能够说是海外目的市场挑选过程中的首选之策。

第五,要采取按部就班的市场进入方式。就国内企业而言,缺乏关于海外市场竞争状况的理解,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匮乏是搅扰其海外扩张的主要瓶颈。因而, 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上,就采用了渐进性的战略,从低风险、低控制的进入方式,逐步向高风险、高控制的进入方式过度。关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 贸易方式(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依然是进入海外市场的首选。这不只有利于控制出口渠道和出口产品的价钱,同时还有利于及时控制海外市场信息,积聚国际营销 经历,培育国际运营人才。

第六,充沛运用利基战略。国内企业自身也是一个从比拟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利基战略常常是一种有效打破国外市场的竞争战略。利基战略是以专业化战略为根底的一种复合战略,能够看成企业跨国运营,并不时生长壮大的竞争战略选择。该战略的本质就是分离本身优势,寻觅市场缝隙,集中力气进入,专业化开展,并成为抢先者,完成市场浸透,同时树立各种壁垒,不时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海尔集团在美国市场上就恰当地运用了利基战略,它并未直接向GE、惠尔浦等企业占优势的200L以上的大型冰柜发起攻击,而是在美国市场开发出了从60L到160L的各品种型的小型冰柜和设计新颖的酒柜, 然后再思索市场的全面浸透。再如,格兰仕的微波炉制造、万向集团的万向节消费,都胜利地运用了这一战略。这一战略选择对广阔中小企业的跨国运营更具自创意义。

第七,树立战略联盟。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单个企业的力气都比拟单薄,关于我国这样的开展中国度而言,更是如此,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关联企业之间能够结成企业联盟,充沛应用企业外部的”共享”要素,发挥各自异质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历,构成一种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当前一个可行的计划就是由非政府组织出面,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中国同行业的抢先企业,组建行业集团,尽快培育出几十家具有自主学问产权、中心竞争力和相当范围的外乡跨国公司。由非政府组织出面,在政府的指导下组建行业集团,具有共同的优势。由于一切的活动筹划、计划运作等是完整市场化行为,不会给一些国度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位置以借口。同时,由民间组织出面组建行业集团具有很强的灵敏机动性,有利于从分散的公司向大企业集团逐渐平稳过度。

第八,要鼎力推进人才战略。在加快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管理的同时,要强化人才的引进和外乡人才的培育,加强企业综合实力,进步国际竞争力,构成企业的中心竞争优势。

总之,由于中国的跨国公司尚属年轻,在向海外投资扩张和开发海外市场中,需求在理论和总结本身经历的根底上,学习和运用兴旺国度跨国公司胜利的经历和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同时,要从中国国情与企业开展需求动身,创新中国企业跨国运营的战略管理形式。中国社会经济开展的多样性决议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运营开展形式的多样性,也没有一种形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企业必需从国情和实践动身,自创、吸收,最后创新开展出合适本企业的国际化运营形式。

第13篇:论文研究内容

论文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了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更好地抢占市场,赢得顾客的忠诚,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顾客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顾客的首选,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营销理论的指导。本文意图通过对体验营销的研究,开阔企业的视野,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营销理论,也为企业在即将来到的经济阶段——体验经济阶段的营销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使企业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获得更好的市场业绩。

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体验营销实证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前人理论的归纳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本论文的基本内容首先本文从体验经济时代来临出发,描述了体验内涵,完整的研究体验营销的定义、特征、实施策略、以及与传统营销的异同,顾客全面体验与核心体验。最后用星巴克和IBM体验中心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14篇:商务礼仪研究论文

商务礼仪主要应用在商务方面,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商务礼仪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商务礼仪研究论文【1】

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务人员的交往面越来越广,在各种商务交往中逐渐形成了行为规范和准则,指导商务人员立身处世、立身社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们友好相处。如果按书记的话来表达,商务礼仪就是一种“软实力”。

一、商务礼仪的具体形式

(一)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公务礼仪

1、当面接待礼

仪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下

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

(三)日常交际礼仪

1、宴请礼仪

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彩。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

2、舞会礼仪

参加舞会时仪表、仪容要整洁大方,不大汗淋漓或疲惫不堪地进入舞场。

3、拜访礼仪 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有四点:

(1)自报家门(姓名、单位、职务)。

(2)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

(3)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

(4)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

4、着装礼仪

(1)整洁合体。保持干净整洁,熨烫平整,穿着合体,纽扣齐全。

(2)搭配协调。款式、色彩、佩饰相互协调。不同款式、风格的服装,不应搭配在一起。

(3)体现个性。与个人性格、职业、身份、体形和肤色等特质相适应。

(4)随境而变。着装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5)遵守常规。遵循约定俗成的着装规矩。

二、商务礼仪的意义及影响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不能不懂得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和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力。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注重仪容、仪表、仪态。

(二)、注重沟通技巧,做到换位思考。

商务礼仪研究论文【2】

【摘要】

在交际中,行为差异往往是由于双方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而文化差异也必然会导致异同的商务礼仪。为了能最有效地进行商务交际,从文化差异方面去认识异同的商务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从价值观、时间观、语用习惯、行为语言等几个文化视角探析了不同文化间商务礼仪的差异。

【关键词】

商务礼仪 文化差异 价值观 时间观 空间观

人们在长期的商务活动形成的行为规范及常用形式就是商务礼仪。在商务交际中,商务礼仪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球每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不仅有着国际交际性,而且还蕴含着不同国家的民族特征。因此在进行商务活动时,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交际距离,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除了要遵循国际通用的社交礼仪之外,还必须留意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性。本文从价值观、时间观、空间观、语用习惯等几个文化视角探析不同文化间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价值观的差异

西方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西方,人们往往将自身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上,信仰的是自由主义及利己主义,自身有追求其物质及精神利益的权利及自由。与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国,社会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人的价值往往都是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去衡量,否定个人的物质利益及精神享受,“牺牲”、“忘我”等这类词语往往与人生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中国,人们所向往的是伦理道德的社会图景及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个性的弘扬是在确保国家或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被肯定。由于价值观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因此,价值观差异是商务礼仪存在差异的根本性所在。

二、时间观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时间观。一般来说,时间观上的差异有以下三种:

1.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过去、现在、将来认知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过去的时间取向、现在的时间取向和将来的时间取向。我国是属于过去的时间取向,较西方更为重视过去;而像印度的教徒,由于他们往往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他们侧重于向往将来。

2.环形时间观与直线时间观的差异。在印度文化中,由于佛教的影响,他们的时间观往往是环形的,在他们看来历史是呈现一种循环的发展方式,生命像车轮一样在天堂、人世、地狱间轮回。而在部分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往往是用直线方式来看待时间,他们把过去、现在、将来看成一条时间直线,并将时间的重点放在将来。而在中国,这两种时间观是兼而有之,但是直线式的时间观占据主导地位,比如,中国人常常将时间比作流水,一去不复返。但是,中国的直线式时间相较于西方的来说往往较薄弱,例如,请客人吃饭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说一些客气话:“请慢慢吃!”等等。

3.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所谓的单向时间习惯指的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准时性的时间观念;而多向时间习惯则表现为对工作安排、时间限制不那么固定,在时间安排上较为随意,更讲人情味。具有单向时间习惯的地方有西欧、北美、北欧等,而亚洲大部分国家、非洲国家、拉美等地都是属于多向时间习惯。如事先通知是单向时间习惯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人认为约会、邀请或参加任何某商业活动都应该事先通知对方,这表明主人是真心实意的邀请。在商务活动结束之时,单向时间习惯的人往往希望有个结果,如与美国人进行商业活动商谈之时,他们希望与对方达成一个确切的结果。而在中国,商务交际往往还会涉及感情投资,喜欢酒桌文化,在推杯换盏中进行商务交际,这样的商务交际自然较为缓慢,甚至是重复进行的,一个协议的签订可能需要几次的商务交际才能达成。守时也是单向时间习惯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对于美国人来说即使只是迟到几分钟,道歉也是必须的,假如迟到达到半个小时,这个人往往就会被标签为难以信赖,对此次商业活动的不重视、不尊重,是一种严重失礼的行为。

三、空间观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身体间距离的远近是空间观的重要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交际时相互的间隔距离有不同的偏好。例如,在相互交谈的时候,瑞典人、英国人等相互之间的间距较大,而希腊人或意大利人间的间距则较近。在进行商务会谈的时候,可以采用“观察”及“试探”的方法了解对方的间隔距离。

在不同文化间的商务交际中,注意空间观上的差异,往往会增进商业交际的和谐。而对于商务活动中的最佳空间距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声音》和《隐含的规模》中有大量生动的例子。如果一个美国人与南美人谈话,会出现一个有趣的情景,前者步步后退,后者步步靠近。所以,美国人到了南美国家,常会用坠子或椅子作障碍物,以此来与当地的谈话伙伴保持距离;后者却常常干脆越过这些障碍物,以寻找他们喜欢的人与人间的亲近。”在东方国家中,最佳的空间距离往往还会关涉到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及阶层,例如坐席的安排就是按照人的社会地位来排列的。

四、语用习惯的差异

语用文化是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决定的,在商务交际中,不了解对方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与交际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有关。例如,中文中的“谢谢”与英语中的“thank you”的不同用法就常常会在中英美商业交际中产生误解:在受到别人的嘉奖之时,“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回答,但是在中文中,则会说“过奖”,又或者是“惭愧”之类的话。如果直接将中文中的回答转换成英文,就会变成“you flatter me”、“I feel ashamed”,这些回答在英语中是不得体的。

各种文化在商务交流中都会照顾对方的面子,如果是有伤害到对方感情的话,都要避免直说,让对方从含蓄的话语中体会出来,从而降低交际的不愉快。比如,在东方文化中,对他人的请求如果不能答应,很少直接说“不”,而是要婉言拒绝,所以东方人如果回答“是”、“对”的时候,并不一定变式同时,往往有时候还会表示“可能”等否定的意思。这些婉拒会使一些西方人感到疑惑,觉得东方人不够真诚。对于他人的赠予之时,东方人说“不”的时候也不一定表示拒绝的意思,有时只是表示客气。美国人喜欢直来直去,对于不喜欢的东西也会直接说“不”,很多时候这样都会让东方人感到尴尬,而在墨西哥,直来直去又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甚至是一种背叛。所以不同文化的“不”包含着不同的文化韵味在其中。

五、行为语言的差异

行为语言是属于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包括有人体语、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等方面。在商务交际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着一个人独特的文化特征。例如,最常见的见面礼节——握手。如何握手,在同一文化中,长幼之间、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有不少讲究,一般礼节是主人、身份高者、妇女、年长者先伸手。握手方式上,用力过大、软弱无力、用手指尖、用手背握手等等都是不礼貌的,戴手套表示不欢迎或讨厌与对方握手。美国人一般经过第三者介绍后两人才握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见面时经常相互握手,英国人很少与别人握手,在东欧的一些国家,人们见面不是握手,而是相互拥抱,而在日本,见面时只是相互鞠躬。

又如翘大拇指,这个行为在中国表示赞扬,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个行为表示赞成、满意。拇指向下翘表示反对或不满,在希腊则是表示“滚”,在英国则是路人用来请求搭车的信号。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会致使完全异同的商务礼仪。如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间商务往来日益频繁,为了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商务人士就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层面的商务礼仪,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采取正确的商务礼仪,避免误会的产生,得体的商务交际定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第15篇:切分音研究论文

摇滚、庞克、重金属、迪斯科、饶舌、嘻哈、迷幻浩室、青少年叛逆文化、流行音乐、唱片工业,近年的音乐社会学与文化研究已就这些标题产出了相当可观的文献。本文将不在这些标题的层次谈论音乐,而打算以同为感官听觉的两面界分:音乐/语言、音乐/噪音,作为评论的轴线。第I节讨论音乐与语言之间的界分与关系,第II节速描「高雅文化模式」音乐肃静噪音的过程,第III节略评流行乐类噪音的挑衅与被收编,第IV节评论John Cage的噪音实验音乐。

I.

比起其它形式的艺术或感官经验,例如绘画或戏剧,关于音乐的谈论显著地稀少,无论是哲学、美学批评、社会理论、或文化理论。在哲学里,或许除了叔本华、尼采与德勒兹,音乐是很边缘的。在美学批评的传统中,音乐很少是独立的主题,通常是与诗(poetry)并类评论,马拉美(S.Mallarme)与梵乐熙(p.Valery)皆不例外。在古典社会学里,韦伯(M.Weber)未完成的「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齐莫尔(G.Simmel)未被接受的博士论文「音乐的心理学与民族学研究」、舒兹(A.Schutz)的「一齐作乐」,或许是仅有的篇章。而当代文化理论,析论音乐的经典仍不出阿多诺(T.W.Adorno)、巴特(R.Barthes)等屈指可数的几位评论家。相较于这几个领域中为数众多的思想人物与庞大的文献,或许能同意我称之为「仅有」。

为什么如此寂寥?傅柯在一次专访中遭遇类似的提问:罗曼罗兰有句常被引述的评语,「法国浪漫派作家都是『视觉派』,音乐对他们而言只是噪音」,这评语显得夸张,近来许多人却同意这看法,而在你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绘画的评论,却绝少提及音乐,你也属于那罗曼罗兰指出的法国文化圈特征吗?傅柯回答:是的,当然。法国文化几乎没有给音乐任何位置。然而有趣的是接下来傅柯以自身经验解释「谈论音乐」的困难:我可以说──或许有点自大或冒昧──对于世界上任何绘画,我大都能够谈论出些名堂,然而音乐的美感对我却是个谜。我享受巴哈与韦本的一些作品,然而那音乐体验,却是我不能够理解,也说不出所以然的东西(that I cannot understand, something I cannot say anything about)1。

谈论音乐的困难,不只是傅柯个人的,也不只是法国文化的,而是因为言说与音乐分属两个国度。我且称之为:语境与乐境。之间的模糊边界、距离、摩擦与渗透,不仅是谈论音乐时挥之不去的问题(例如Adorno, Barthes, Schutz),也是探讨语言时屡被提及的问题(例如Roueau, Sauure, Gadamer, Derrida)。

我们可以在杂志上读到各种「乐评」。但这些用语言来诠释音乐的企图,看起来如何呢?罗兰巴特曾表达他的失望:很糟!非常糟!如果我们对当前的乐评检视一番,会发觉这些作品,几无例外的将音乐转译为最贫乏的语言类别:形容词2。

诠释(interpretation),对于音乐和语言同样重要,意思却不同,阿多诺提醒:语言的诠释,是理解;而音乐的诠释,却是演奏3。若如Benveniste所说,只有语言符号体系(semiotic system)能够诠释另个语言符号体系4。那么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音乐创生语言符号体系吗?音乐是什么样的意符或能指(signifier)?有其语意体系(semantic system)吗?具有沟通意义的意图吗?具有可以概念表达的意义吗?有沟通的作用吗?有再现(representation)的作用吗?有表现(expreion)的作用吗?有逻辑吗?可以藉由概念理解吗?我们必须理解(understand)音乐吗?音乐能够被转译为可被解读的言说吗?对于这些问题,有纷纭的假说,这里我只能略为推敲几个立场。

迦德玛认为:即使在聆听不含话语的绝对音乐(absolute music)时,我们也必须「理解」它,唯有当我们理解时,它对我们才算是一件音乐作品。尽管(绝对)音乐不具有可以辨认客观意义的内容,理解它,毕竟意味着与意义进入了某种关系,只是音乐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模糊不确定的5。在另个脉络里,迦德玛有颇为知名的表达:「语言是理解发生的普遍媒介」,「能够被理解的存有就是语言」6。那么,依据逻辑,则音乐必须是语言。德国诠释学传统的贡献之一,即是将偏重视觉形象的西方知识论,拉回到倾听话语的伦理学。然而同样是倾听,诠释学明显的是以语言为中心。相对处于边缘的音乐,对诠释学仍然构成近乎谜般的困扰。稍后,迦德玛在一篇演讲中承认,不含话语或拟仿语言的「绝对音乐」,不含人、物、景观或任何再现,纯由点、线、色彩等元素构成的现代「绝对绘画」,我们认可/认识那是音乐或是绘画,试图解读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却觉得不能解释、不可名状。它们有某种意义,却不可解、说不出,我们像遭遇到令人困惑的谜7。

阿多诺认为:音乐像语言,却不同于语言,相像之处,既重要却又暧昧,将音乐当作语言,会是严重误导。音乐像语言,不单纯是比喻,音乐有惯用语(idiom)、语调(intonation)、乐句(phrase)、段落分节、标点强调、问号、感叹、插句、声调抑扬,所有这些音乐表情的词汇,都借自言说。音符接续有如逻辑,因此诠释可能有对有错。音乐在诉说,说些什么却无法自音乐抽离,音乐幷不创生语言符号体系(creates no semiotic system)。有人认为音乐无关乎概念,然而音乐有些接近「原初概念」的东西,由重复出现的记号与调性,创生语汇,犹如概念在语境作用那样地进入特定乐境,但这所谓的音乐概念却不同于语言概念,它不依赖外部的意义指涉。音乐被认为是不具意图的语言,但此一界分亦非绝对,也有其辩证。诚然,意义明确的意图性,属于语言的国度;在音乐中寻找意义明确的意图,是个误会。然而音乐具有表现力,不可能毫无意图性。音乐的意图性,并非意义清晰的,而是潜流的、间歇的、断续的。音乐并不耽溺于意图的意义,而总是意图的点燃、激发、激活。没有任何音乐是不具有表现成分的,在乐境之中,不表现也成为一种表现(John Cage的《4’33’’》是个好例子,详见IV节)。阿多诺认为,音乐和语言之间的区别,并非逐项对比其特质就可确认,反而唯有拉开音乐和语言的距离,更能展现:音乐如何像语言8。

巴特在〈声音的微晶体〉9这篇评论,将克莉丝蒂娃(J.Kristeva)的符号学分析概念「表型文本」(phenotext)与「基因文本」(genotext),转借为「表型声」(pheno-sung)与「基因声」(geno-sung),用来分析歌曲声乐。简单说,「表型声」包括了唱词的语言结构、花腔码式、惯用唱型、作曲与诠释风格,以及所有在演唱中用来沟通、再现、表现的成分,受到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品味、流行、批评)与某个时期的意识形态(艺人的性格,主体性、表现性、戏剧感)所结构出来的,表像型态的声音。而「基因声」则是语音歌声之中萌发的表意作用,不为了沟通、不为了再现、不为了表述,而是某种由旋律作用于语言的深度或强度。这个表意的声音,不在于诉说什么,而在于欲力与快感。若说它是语言,那么绝不是语言的符号结构,而是语言的作用力道。然而在声乐歌曲之外呢?器乐演奏的音乐呢?不再有话语的表意,但仍然,我们至少可以从演奏者的身体感觉到乐音「微晶体」的有或无。那种结晶的光泽,焕发在演唱者的声音里、在作家振笔的手中、在演奏者的指尖、舞者的肢体中,这也是巴特觉得他们的声音与身体最情欲的时刻。他强调这时聆听者与演唱者或演奏者之间,是一种情欲的关系,但不是主体之间的情欲。反观在为了大量销售而录制的唱片里,吊诡的,尽管录音技术与演唱技巧都臻于「完美」,听到的却只有彻底的「表型声」,捕捉不到微晶体的光泽。

巴特在另一篇评论〈音乐、声音、语言〉10用了不同的措辞:音乐是语言的素质。不言说、不解明意义,却足以表露快感、温柔、纤细、优雅,所有微妙的价值;同时既是表现的,又是含蓄的,既是超乎意义的,又是非意义的。他对立了两种美学:音乐是发声(pronunciation)的艺术,语言是解明意义(articulation)的艺术。后者经常是伪装前者而渗透的敌人。语言经常不合时宜的侵犯或骚扰音乐。巴特对「发声」与「解明」两个对立项的臧否是一面倒的:解明意义,在他看来,常被滥用来假装意义,即使对语言来说,也可能是致命的拖累。他认为,意义存活于极端暧昧与极端清晰之间。趋于两极端,意义都将死亡。后者尤其严重:无用而过度的清晰,犹如寄生物一般令意义承受不了而毙命。音乐在发声,含蓄表达,而无须解明意义,犹如恋人絮语般,是成功的表意关系。而任何像这般成功的表意关系,我们都可称之为,音乐的。

社会学者舒兹的〈一齐作乐〉11,为音乐/语言关联提出了一个社会关系的参考。音乐不受概念体系的束缚,然而乐境是有意义的,可以沟通的。作曲者与聆听者的沟通经常必须要有中介:一位个别的演奏者或是一小群演奏者。而所有参与者之间,有着结构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透过音乐过程而关联的社会互动,对演奏者与聆听者当然是有意义的,但这个意义结构无法藉由概念来表现。其间的沟通,基本上并非凭借语意的(semantic) 表达或诠释来进行。将音乐转译为视觉符号──乐谱──藉以传递幷解读的能力,预设了一个音乐文化,区别了受过音乐教育的与外行人的音乐经验。乐谱是音乐人沟通的工具之一,但是远不能等同于音乐语言,其语意体系不同于表意文字、数学方程式、或化学分子式。文字、数学与化学的符号都指涉着被表征的概念,乐谱的视觉符号却只是作曲者与乐师之间传递执行演奏的指示与讯息。今日乐谱的作用及其发展的历史,都反映了音乐过程不能藉概念来沟通意义的境况。

舒兹幷不逗留在语言或视觉符号,借着社会学者米德(G.H.Mead) 的洞见,他转而在「前语言」(prelinguistic)的互动中找寻「非概念的」面向,而却是任何沟通活动,包括音乐过程,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他称之为「相互调准频率的关系」(mutual tuning-in relationship),例如投捕手之间、网球、击剑、齐步行进、共舞、做爱、一齐奏乐12。舒兹以音乐经验作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个颇受重视的说法:音乐是「内在时间」(inner time)的经验。内在时间展开的,是有意义的音符编排,唤起意识流(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的参与。作曲的艺术,即在其编排能将聆赏者的意识导向将其实际听到的、依序出现的音符,参照为期待、浸淫、回味的交感作用。这种时间的内在经验不同于外在时间,也不能以钟表共量。然而音乐的沟通若发生,不同的参与者所经验的内在时间必然和同频率。作曲者、演唱演奏者、聆听者的意识流,分属不同的事件系列,然而音乐过程的流展,却创生了一个「同时渡过」(lived through in simultaneity),与他人在内在时间里共享的经验之流。这也是「沉浸」(immerse)一词所表达的,沉浸在音乐的内在时间之流。

「相互调准频率」的关系、「同时渡过」的经验,即令是匿名的,也有其强度与亲密性。我想与巴特所谓在聆听者与演唱演奏者之间「非主体的情欲关系」,所要指涉的,多少有些关联。这幷不意味着他们有相同的动作、相同的感觉、相同的强度,但他们一齐感觉、一齐意欲,结合于「我们」的情境中。

Simon Frith曾批评,舒兹所设想的音乐沟通乃以欧洲的室内乐演奏为模式,用在时下的流行音乐可能会有些问题。他举的异例是,即兴演奏(improvisation)与非洲的复节奏音乐(polyrhythmic music),聆听者必须抗拒将各部音融会的倾向,注意力必须在几个重复模式之间转换,虽然警觉于整体乐团,但互动方式比较像对话中的言说者,而不像专注于作曲者思想的交响乐团,也不可能有个指挥。因此创造出的是内在时间的紧张,或至少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内在时间13。Frith的批评带出了几个与舒兹的例说不同的有趣状况,质疑音乐经验内在时间的同一性。但舒兹所谓的内在时间,并不在于同一的内容(相同的动作、感觉、情绪、强度)14。Frith举的例子丝毫没有松解舒兹所谓「相互调准频率的关系」与「同时渡过的经验」这两个条件的严格。即兴演奏与复节奏音乐,因为有了内在时间的紧张,演奏者与聆听者对于整体音乐情境的警觉与涉入,或许是增强,至少不是减弱。

上述几种假说,彼此间没有交互的评论或对话,各以不同的方式尝试解明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我们没必要将这些不可共量的观点放在一个相互转译的架构中评析。它们看起来如何呢?巴特在谈论音乐之前,先预留后路的说:「谈论音乐非常困难,许多作家对绘画谈论得非常好,我认为,至今仍未有谈音乐谈得好的,普鲁斯特算在内」15。或许至今巴特的评断仍然有效,巴特算在内。然而「音乐/语言之间」始终是我们「谈论」的主题,我们总是寻求概念理解与意义解明。也就是「乐境」与「语境」之间,我们总是企图以其中一国的语法来厘定两境的关系。我好奇,「音乐/语言之间」能否成为「音乐的」主题:发声,含蓄诉说,无须解明意义,像恋人絮语般成功的表意!读过巴特之后,或许这不算奇想。也或许,这还是个巴特语境的狂想曲?

II.

乐境和语境,是同盟的文明国度。如迦德玛所说,即令其不可解的意义对我们是个困惑的谜,称其为音乐、语言、或绘画,却已然是一种认识/认可(recognition)。即令我不懂,至少我知道那是幅深奥的抽象画、那是高尚的古典音乐、那是优雅的法语对话(可能搞错,是意大利脏话)。有声世界,在音乐和语言之外,还有许多未受认识或未被认可的声音,噪音。那不算是另个分庭抗礼的文明国度,而像是边荒(frontier)。

「边荒」是个反映文明观点的意识形态,像十七世纪清教徒畏惧的新英格兰森林般不可测知、像昔日北美大西部般危险的法外之境,也像都市边荒(urban frontier)指涉的,衰败旧城区的脱序、犯罪、毒品、堕落。边荒并非单纯的无人/无声/无语之境,然而土著或都市底层的存在,被当作荒野鄙蛮的一部份。边荒相对于文明的注意而存在,又是种召唤,是文明的使命──征服、肃清、驯化、新秩序──传教士与拓荒者的事业。拓荒者(pioneers)是个相当傲慢的词汇,暗示着在其眼中,土著与原居民,都还不是受认可的社会存在。

Jacques Attali将音乐与噪音的关系放在权力与政治的脉络中讨论,他概括的指出,所有音乐,所有声音的组织都是缔造或巩固一个社群的工具(我认为,这个「社群」可以是阶级的、世代的、可以大如国族,乃至超国族的文明认同)。而对于颠覆性的、不顺从律则的、支持差异或边缘的、不正常的噪音,文化压制向来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他以十六世纪荷兰画家Bruegel一幅《嘉年华与四旬斋的争吵》(1559)当作噪音的视觉考古,热闹哄哄的市井广场上,批鱼剁肉的、辘轳淘水的、玩耍嬉闹的、奏乐的、欢笑的、猪嗥的、叫卖的、讨钱还价的、牢骚叱喝的、赌博叫嚣的、旁观起哄的;另一边,从背景的教堂、依序行进的僧侣,依稀听见喃喃唱经的和声,以及随宗教音乐而逐渐蔓延的肃穆...16。图中有许多噪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消失。与Bruegel同时代的拉伯雷文学呈现了早期现代欧洲嘉年华节庆更为生动的噪音,特别是身体自然声响在开放广场上毫无遮拦的夸张表现:嚼饮、擤鼻、打嗝、放屁、欢笑、调戏,以及相关身体自然功能──尤其是排泄与性的──俗言鄙语,或仿真声响17。而Norbert Elias两卷《文明化过程》却正好叙述的是十六世纪以来「礼仪的历史」,西欧如何在宫廷社会与现代国家形成的脉络中发展出文明礼仪与自我节制的性格,逐渐压制了这些噪音18。可惜Elias没有关注同时期音乐与乐人角色的显著转变。

中世纪的吟游诗人(jongleur),不仅是音乐人,也是兼具模仿秀、杂耍、滑稽才艺的娱乐人,他们没有固定的雇主,游走各地献艺,可能昨晚在乡村为农民婚宴奏舞曲,今夜在城堡中娱乐贵族,明日在城中广场为工匠、小商人或市民节庆表演。他们将农民舞曲或市民的歌谣带入宫廷,也将宫廷曲目改编为农民歌谣传到乡村。他们使得通俗音乐与宫廷音乐不断流通,也同时流通社会消息与政治耳语。而在早期现代的几个世纪,出现了显著的转变。宗教音乐开始世俗化,运用更多的乐器、收编通俗的旋律,而记谱的技术与复调音乐在宫廷与宫廷之间传播,而不再是宫廷与人民之间流通,贵族开始包养教堂唱诗班训练的乐师,为庆祝凯旋、娱乐、舞宴等不同场合而演奏不同的音乐,乐师成为附属于一位主子的专业。宫廷逐退了吟游诗人,以及人民的声音,只聆听领薪俸的乐师演奏乐谱的音乐。乐师不再游走各方,而定居下来,依附于某个宫廷,成为城市的居民,与工匠商人一样组织行会,有行会的守护神明、有年会聚宴、有退休伤残基金、也有市政立法的酬劳费规,垄断了婚宴节庆的演奏市场,排除了独立的吟游诗人或非专业的乐人。宫廷借着财务赞助而完全控制了乐师,而乐师也服务于特定社会阶级。音乐人在西方社会取得了一个新的社会位置19。

十八世纪公共音乐厅与歌剧院的的出现,及其在十九世纪的发展,不仅更进一步取代了通俗节庆,也取代了宫廷的私人演奏。当贵族的权力及其赞助音乐的财力逐渐衰落之际,具有消费能力的布尔乔亚正在崛起。莫扎特的工作契约见证了这个转型。Attali描述了布尔乔亚聆听音乐的时代,对于音乐人的吊诡关系:从贵族控制的枷锁释放出来,却同时是另个陷阱的收网:成为在布尔乔亚消费者跟前竞争的专业艺人,唯有当其作品卖座的时候,一位音乐家才算诞生。乐人要创作布尔乔亚认可的商业作品,其音乐才可能被听见。他必须要先能求售,才有创作的权利20。音乐的创作、诠释演出与作品出版都制度化成为商品。Attali用「和声经济」(harmonic economy)这个概念将十

八、十九世纪音乐的常态化过程与欧洲的政治经济关联。音乐的常态化(normalization of music)表现在对于乐人、演出者与作曲者的监督与训练,以及音乐生产的指导。在市场交换的基础上,将噪音元素收编为秩序井然的和音。聆听音乐,足以诠释欧洲在这两个世纪的经济成长。布尔乔亚令人惊异的价值积累,同时完成了一项巧妙的意识形态生产:创造了必要秩序的美学基础21。

音乐具有肃静噪音、创造秩序的作用,或许最戏剧性的例证,就是布尔乔亚如何收敛起自己的喧哗,逐渐成为音乐厅或歌剧院里肃静的听众。这正是James Johnson《Listening in paris》这部文化史研究的主题。我们常以传统平剧场子里的喧闹、叫卖、走动,对比西方歌剧院或音乐厅里的秩序与肃静,然而今日我们所熟悉的表演场所礼仪,在欧洲与美国都是迟至十九世纪才养成的。十八世纪中叶巴黎的歌剧院或音乐厅,听众可以随意入席与离座,身份高的妇女且认为待到终场是不合宜的,厅院里最大的消遣是聊天,演出若乏味可以到庭园散心,听见隔壁包厢有趣的对话可以随时加入,那也是社交或较劲的场合,可以张望招呼友人,可以在包厢里刻意扬声讥嘲斥骂某人,反倒是专注听音乐会被视为十分古怪22。

到了十九世纪初叶,不仅警察介入维持秩序,禁制场中偶尔发生的叫嚣争吵或微醺听众的忘情高唱;乐评人、报导人与一般听众也都逐渐不能忍受令人分心的迟到或离座,以及令人不悦的喋喋聊天。这些抱怨逐渐形成「正当礼仪」的舆论,在表演当中交谈、呵欠、咳嗽、擤鼻,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会遭到旁人叱喝:「安静!」、甚至「离开!」23。作家斯汤达尔(Stendhal)当时已经察觉逐渐蔓延的静默从众,使得听众的口哨与笑声趋于寂静,他担忧未来的听众「只顾了在场他人眼中认可的礼仪」而压抑了对演出的快感与不满24。那表演当中陶醉忘形的引吭附和、受剧情感染而从座椅溜开到后庭的情侣、情不自禁而洴发的感叹欢笑、兴奋的口哨叫好,这么样生动活泼的听众即将消逝,他预见了未来那般行为正确、礼仪谨慎、持续专注、却丧失表现力(除了在正确时间鼓掌)的听众。当然他所先见的,就是我们时代的听众。

布尔乔亚的礼貌,为音乐经验划下了哪些反应不能被接受,哪些反应只能在正确时间表现,这样的教养,将音乐经验导入内向的反应;先前可以公开表现的感觉,被划入了私人领域。Richard Sennett为十九世纪中叶日趋静默的布尔乔亚听众作了心理学的解释:因为怕暴露自己没教养的举止失态,他们退缩成为郁郁消极的从众,静默是自我怀疑的征候,听众只有将他们的情绪投射在台上能动能感觉能表现的表演者。这时纷纷出现的「乐评人」反映了这种信心危机,听众逐渐丧失了自己具有判断能力的信心。静默的根源是害怕,怕出糗、怕丢脸、怕露出蠢态25。静坐在位子上,跟大家一样,没人看得出你是傻瓜,也没人看得出你很无聊。跟大家一样,显得专注和感动的样子,是听众的责任。若偶尔对附近发出噪音的人瞪视一下或嘘声制裁,那就更善尽艺术爱好者的义务了。

同样的戏剧性转变,在美国发生于十九世纪后半叶:交响乐与歌剧的表演场所肃清了噪音,听众收敛起自己的反应,逐渐成为静默的听众。而且这个肃静的模式,持续扩展到戏剧与舞蹈的表演,到了廿世纪初叶,已经形成高雅文化(high culture)表演场所的普遍模式。这整个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区别分化的过程,其历史机制不能局限于Attali政治经济学市场交换的解释。单纯凭借商业机制不足以确立菁英品味的文化权威。商业运作寻求卖座,对于流行品味太过妥协。唯有与商业化表演区隔,高雅文化的品味层级与正当性才能有独立于市场的自主领域。文化社会学者paul DiMaggio研究波士顿的交响乐团与歌剧团的历史,分析这个分化的过程,他指出「高雅/通俗」的区别幷非由作品的艺术品质来界定,也幷非单纯由听众观众的阶级特质而自然区隔,而是肇因于都市上阶层与菁英身份群体积极推动文化机构与文化组织,进而以机构化、组织化的策略来模塑艺术家的生涯,界定创作与表演的性质与正典,也界定了其观众听众的品味与正当礼仪26。到了廿世纪初,非营利性的、董事会管理的交响乐团,已经在美国主要都会创立,到了卅年代,已成为全美各城市的模式,到了四0年代,不仅交响乐,戏剧、歌剧、舞蹈也都普遍形成此一「高雅文化模式」,区隔于商业、娱乐、通俗的表演27。

在「高雅/通俗」结构分化的过程中,大学与学院的专业体制扮演重要角色,它们的音乐分类学、与乐团剧团的网络、与制作者、赞助者的网络、以及将年轻人兴趣导入菁英文化的训练,对于缔造菁英品味的意识形态有不可或缺的贡献。相对的,未经训练的听众,逐渐从音乐的社会性撤出,它们既不能演奏、也无法评论,逐渐丧失了对于音乐经验的自主反应与独立表达能力。

这是音乐肃静噪音、驯化噪音的一个社会史侧描。当然音乐与噪音的关系不止高雅文化模式。下一节将评论流行音乐场域,噪音的反扑、骚扰,以及被收编。

III.

流行歌曲原来流行于街头市井,在西方原属于吟游诗人的传统。不再见容于贵族宫廷的吟游诗人,在十

七、十八世纪也经历了功能分化。杂耍与身体的特技成为马戏团的专业,流行歌曲的歌手不再从事身体的表演。在Atalli的政治经济学看来,流行歌曲很早就成为市场上竞争的商品。在十八世纪中叶,曲本词稿就已借着沿街叫卖的方式兜售流传。街头歌手与人民打破了音乐的垄断,但那些未获授权的街头歌手,未受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控制的歌声,被认为是制造噪音、颠覆性的、甚至夹带流传当局不愿人民知道的小道消息,与乞丐、流莺同列当时警察监控任务的重点。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出现了歌手驻唱的小酒馆(cabaret) 与音乐咖啡馆(cafe concert, ca’f conç)。这些场所原来都是打算做布尔乔亚生意的,但没多久,波希米亚与学生也聚集在小酒馆,而音乐咖啡厅则成为一般劳工市民最爱的消遣处所。这些场所,入场费低廉、可以吸烟饮酒、气氛不拘束。但在布尔乔亚眼中,那是狂歌纵饮的放荡之处,其歌曲则是堕落而愚蠢。巴黎蒙马特的酒馆咖啡馆,包括今日仍在的「黑猫」(Chat Noir),已经造就了一些流行歌曲的巨星。他们瞬间获取钜额财富,往往转瞬间又倾荡败光。这也是音乐与金钱的一种市场结合,但在企业资产阶级与智识菁英看来,这样赚钱简直是丑闻28。

廿世纪,科技、声音与市场的结合,为世界带来巨大而奇妙的转变,而我们今日年轻一代,对这个转变却或许已经听之为当然。爱迪生在1877年底取得留声机的专利,他想见这项发明的用处是:我们可以保存一场精彩的演讲、著名歌手的歌声、某人临终的遗言、远方父母或恋人的声音,一听再听。然而市场却没有立即的响应,爱迪生也失去兴趣,转而投入电灯泡。并不意外,最早利用这项科技的是菁英的音乐:1914年首度出现了交响乐演奏的唱片录制(贝多芬的「命运」)。当时留声机仍被当作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因为它给予广大听众机会,毫不费力就可消费原来专属菁英品味的音乐。到了1925年,流行歌曲唱片(Let It Rain, Let It pour)才首度获得商业的成功。在那电唱机尚未成为普及家电的时代,唱片的成功销售是借着结合另两项具有公共性的新科技:点唱机与收音机(1920年首度广播音乐演奏)。然而没几年,「无线电台播放唱片」就引起了一片反对声浪,音乐著作人、出版商、演唱者、尤其是唱片公司,开始担心公众会对他们的现场表演与唱片销售失去兴趣,担心他们的市场萎缩29。这项科技、声音与市场之间的三角争议,至今并未完全解决,2000年网站播放音乐的Mp3又重燃了这个七十年历史的三角争议。

战后从经济危机到繁荣,唱片工业的成功故事也同时是音乐商品殖民扩张的故事。Attali指出,爵士乐市场的兴起,是白人资本的唱片公司将黑人劳工与贫民区表达异化的声音商业化,切离其原生脉络,转化为白人青年的消费市场;摇滚乐市场,也是将底层黑人的绝望之声过滤合成,转而表现白人青年的希望,而由广播公司与「美国作曲、作者与出版协会」精确追踪版税。对于底层的边缘声音,这是经济的与文化的双重控制30。在Attali的政治经济观点之下,流行音乐、摇滚、包括「披头士」驯化的假装反叛,都已经历了收编、殖民与净化。它们为年轻人提供了有效的社会化,一个由成人资本与企业为年轻人建构起来的小世界。选购唱片与CD往往是年轻人学习成为消费者的洗礼。流行音乐偶像,永远属于与其听众接近的理想年龄。青少年反叛的暴力,透过音乐而找到了替代的从众仪式。他们在偶像的声音与动作里,发现了他们叛逆的表达、梦想与欲望的喉舌,而所有这些想象都局限于商品的社会关系里。消费流行音乐,为了彼此相像,看似寻求个性,实则寻求群体一致的认同;唯一划异的姿态,是与昨日的流行划异31。将叛逆的噪音转化为流行的商品,是个有力的音乐政治:藉消费而整合、文化的均质化与常态化、推平阶级特殊的文化。

确实的说,每一种新崛起的乐风(style),甚至任何一种新乐器的使用,在其表现方式还未受到认可的时候,都具有噪音的性质。三0年代的爵士,曾被评为「充满情绪却毫无智性内容的音乐」;代表着「下层本能」、「低劣种族」对欧洲「文明」的反叛;也曾被当作资产阶级超我企图压抑的「欲力冲动」,被白人青年标榜为文化与音乐自由的希望,自我表达的机会。五0年代的摇滚,曾受到学院里音乐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者们的列队挞伐:「野性的」、「官能肉欲的」、「危险的」、「未驯的」、「食人族部落的」、「将青少年拋入无法无天的丛林节奏」、「中世纪的疯癫愚行」、「被毒蜘蛛咬到的传染性舞蹈狂闹」...32。草根性的新乐风每每挑战了菁英音乐严格自主的意识形态,带回音乐的社会性。然而音乐工业往往也随之约制草根自发的噪音,将其包装、收编为「乐风商品」(style- commodity):爵士或摇滚、民谣或饶舌、雷鬼或hip hop、披头士或罗大佑。以社会学兴趣来看,每种乐风创生特有的社会性形式、塑造阶级或世代的共同感、种族或国族的连带;然而就其商品化的性质、艺人的市场位置、音乐的交换价值与拜物形态而言,这些流行乐风属于同一个类别--市场交换的商品音乐33。

唱片工业用检禁的契约控制了十九世纪无法禁制的歌词与口语表达。Attali列举了长串案例:流行歌手与摇滚歌手因为违反歌词检禁的契约,用了冒犯性语言、不雅的身体暴露、出现\"fuck\"之类的脏话,而遭到罚锾或监禁34。当然,从反面来看,这也说明了流行乐类(popular genres)以口语挑衅秩序的潜力。事实上,流行乐类常见以「向下层借用」的语言、发音或腔调来挑战语言阶层:民谣歌手故意用乡下的腔调,白人雷鬼歌手学用牙买加黑人小调,欧洲饶舌歌手学用纽约街头的音调,庞克歌手故意用英国南方下阶层的发音、配上不标准的文法,罗大佑与OK男女合唱团的《再会吧!素兰》、猪头皮《笑魁念歌》里都爱用夜市摊贩的吆喝或底层的粗鄙语言,饶舌特别淋漓的发挥了街头俚语、片断的、反应式的、丑陋的、乌托邦的、以及谐谑陈腔滥调的政治语言。值得一问的是:如果流行乐类具有挑衅秩序的力量,造成听觉的警戒与检禁,那么挑衅的媒介与检禁的对象,究竟是歌词的语意还是音乐的意义?似乎公众的耳朵,歌迷谈论的或是检禁者评价的,仍然是歌词的话语(虽然是以音乐方式唱声表达的语艺)。试想,如果剔除肢体动作与歌词的语意,摇滚或流行音乐还能够具有多少挑衅的冲击?

盖希文(G.Gershwin)《波吉与贝斯》于1935年首演,藉一出黑人乞丐的爱情悲剧,不仅将黑人爵士乐带入正统歌剧,剧中坚持用南方黑人的习惯用语、拒绝迎合观众的高雅品味而将粗放的土语对白净化处理,成为当年冲击美国文化的前卫作品。这个例子呈现两个层次的越界挑衅,语言的与音乐形式的。马勒《第一号交响曲》出乎预料的引入喧闹庸俗的乡间舞曲,则是不涉语言的,「向下层借用」的鄙俗音乐形式夹带混入严肃音乐。就如阿多诺形容的,马勒成为「所有布尔乔亚音乐美学的丑闻」35,「毁了安全建构的形式...将艺术的绝对转为被入侵的竞技场,马勒的音乐毁了自我确认的美学秩序」,当然,阿多诺是借着布尔乔亚困惑的贬抑来褒扬马勒的前卫:「知道何时突破、何时崩解,正也就是掌握自主之道」36。的确,唯有在菁英音乐的层级才更能彰显这种逾越层级的混类所造成的怪诞诡态37。原本就来自下阶层的流行乐风,在借用鄙俗的语言腔调与姿态之外,不易以自身的音乐形式彰显越界挑衅,除非,其音乐形式成为被菁英音乐「借用」的元素。

越界借用的极端例子,所借用的不是下层的语言腔调,也不是下层的音乐形式,而是借自语境与乐境的法外,有声世界未受认可的「边荒」:噪音。我最后要评论的是,音乐文明深入「边荒」的拓荒者,实验音乐的约翰韦恩(John Wayne):John Cage。

IV.

《Silence》第一章 \"The Future of Music: Credo\"38,John Cage表达的第一个句子,由前四个段落的文首拆解合成:

I BELIEVE THAT THE USE OF NOISE

TO MAKE MUSIC

WILL CONTINUE AND INCREASE UNTIL WE REACH A MUSIC pRODUCED THROUGH THE AID OF ELECTRICAL INSTRUMENTS

WHICH WILL MAKE AVAILABLE FOR MUSICAL pURpOSES ANY AND ALL SOUNDS THAT CAN BE HEARD.

Cage传达的想象: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听到的大多是噪音。当我们忽略它,它骚扰着我们,当我们倾听,却发觉它真奇妙。时速八十公里的卡车声。电台之间的静电干扰。雨。我们想要捕捉、控制这些声音,不是用来当作声效,而是当作乐器。每个制片场都有个为影片录制的「声效」馆藏。如今用一张电影CD,就可以控制这些声音的振幅与频率,赋予它任何我们可以想象的韵律。用四张电影CD,我们就可创作、演奏一场引擎飙吼、风声、心跳、土石流的四重奏39。

Cage的构想其实是预设了许多现代性条件的后现代感受性。试想,莫扎特的时代,马蹄敲在石砖街道的节奏,壁炉柴火哔啪作响,无法被录制、控制,像乐器般地用于创作。只能够用传统乐器来模仿、给予印象式的表征,例如德布西的《海》、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大黄蜂疾飞》、华格纳《漂泊的荷兰人》里的暴风雨。再试想,莫扎特不曾听过汽机车引擎声、煞车声、飞机声、电台的静电干扰、警笛声、防盗蜂鸣器、冷气冰箱马达声、扩音宣传车、瓦斯喇叭、手机的音调铃声、电动游乐场的交响...。现代科技不仅增加了噪音量,制造了无以计数的噪音形态,也产生了恒常不间断的噪音背景。在莫扎特与我们之间,两个时代绝然不同的音景(soundscape),难道对于音乐的意义,毫无关连?

电子乐器的科技发明未必造就前卫,Cage指出Novachord、Solovox、Theremin这些电子乐器发明后,许多人用它们来模仿十

八、十九世纪的乐器,就像汽车发明后,早期的设计师总是模仿马车的样式。这种模仿过去的欲望,幷不会实现新乐器带来的广泛的新可能性,反倒检禁了新的声音体验40。Cage强调倾听现在、建构未来的感受性,非常接近波特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师》(1863)所表达的敏锐现代感。他指出那些钻研模仿昔日大师风格的画师,却无视于当下那流变不居、瞬息即逝、偶然际会的形象。他邀我们注目于现代生活中的风尚(fashion),不只在于服装、发式,还在于人们的仪态、姿势、神情与微笑,随着世代而快速蜕变,甚至鼻嘴、眉眼、脸型面貌,即便是猫狗宠物也不例外地呈现着时代的感官印记41。的确,当时画中小酒吧里手拈烟管撩裙慵坐的吧女神情,永恒地捕捉了十九世纪的巴黎风情。那些只知描摹古典仕女的画师可能觉得槟榔西施的样貌低俗煽情不堪入画,然而卅年前不存在的槟榔西施,卅年后仍会以今日的风情而存在吗?不会像昔日的艺阁女郎般一去不返?而我们当下显得喧嚣的音景,不会瞬息走入古董的时代?酒矸倘卖冇、面茶推车的午夜汽笛、补鞋修伞甩着铁片串的招呼,木屐(嘎啦板)的嘈杂,什么时候不都已成了我们子女不能理解的听觉乡愁?

科技不仅创造了噪音背景,从留声机到高传真音响,复制声音的技术也制造了过度丰裕的音乐。美术馆带来的现代性震撼,在廿世纪初叶已经触动了几位敏感的文化评论家。马尔侯(Andre Malraux)以罗浮宫为群众提供的艺术教育,对比一个世纪之前的波特莱尔,终身无缘见到意大利或西班牙的艺术名作,葛雷柯或米开朗基罗、提香或哥雅42。梵莱希(paul Valery)对于罗浮宫的过度丰裕则感到困惑:视觉图像,野蛮的乱葬在一块儿!想象同时聆听十首交响曲的状况!一会儿肖像、一会儿海景、一会儿厨房静物、一会儿凯旋游行,更糟的是风格完全不兼容的绘画摆在一块儿,图画的独特性被扼杀,过度丰裕令我们荒芜贫瘠43。试想音乐的状况,莫扎特的时代,几人有缘听过莫扎特的大部分作品?贝多芬的时代,几人有缘听过贝多芬的《英雄》一次以上?而今日,我们或许不会同时聆听十首交响曲,但建立一个包括许多风格的私人典藏幷不困难,可以随时一听再听,可以泡在浴缸里听《费加洛婚礼》,可以听着马勒进入瞌睡,儿子还好奇地问你在听啥,因为那是他计算机游戏的背景音乐。

有谁曾经计算过一天下来我们收听了多少个播放音乐的「喇叭」:电视的、收音机的、计算机的、音响的,客厅的、卧房床头的、书桌上的、车上的、街上商店的、公园的、餐厅的...44。过度丰裕的音乐改变了音乐经验。Cage的一个标题警句,表达了这个吊诡:

那儿或许会有些音乐,但我们还是能找个可以交谈的安静角落45。

我们发现,音乐成了被回避的位置,音乐具有了噪音的性质。Cage接着论及Erik Satie \"furniture music\" 的想法:

然而,我们必须开发一种有如家具一般的音乐,考虑到环境中的噪音,与它们融为一体。我认为那是种旋律,柔化用餐刀叉的噪音,不要跋扈支配、不要壮丽堂皇。它会填补共餐友人之间凝重的沉默,它能排遣人们注意到自己陈腐谈话的困扰,同时它能调和街上那些粗率干扰谈话的噪音。制作这种音乐将会符合需求46。

听起来,Cage谈的,不过是所谓的「气氛音乐」(atmosphere music)。然而放在Cage的实验脉络里,那是个基进的策略,企图摧毁考究的音乐(learned music)与拜物的聆听,像他说的静电干扰一样,企图终结音乐作为独立完整的作品,抹除「作品」与「环境」的界分,让音乐不再是抽离日常生活世界的特殊事件。马勒出其不意地将喧闹庸俗的乡间曲调引入严肃音乐,阿多诺比喻那是自毁美学秩序,将安全建构的艺术形式开放为被入侵的竞技场,那么 Cage的实验,却真的在演奏现场打开音乐厅的大门,让大街上的噪音侵入。而且不仅如此。他最受传颂的作品,《4’33’’》,于1952年八月在纽约Woodstock首演,节目单上看起来是三部分钢琴奏鸣曲,John Cage作曲,钢琴师David Tudor演奏。第一部分开始,演奏者放下琴盖,坐在钢琴前,静止不动卅秒,打开琴盖再放下,进入第二部分,静止不动两分廿三秒,打开琴盖再放下,进入第三部分,静止不动一分四十秒,终了。在第一部分的静默里,听见了音乐厅外树林的风声与屋顶的雨声,第二部分,音乐厅里的听众开始困惑不安,交头接耳、喃喃抱怨,台下起了一片骚动的低沉噪音,紧张随着时间而愈升高,有人开始离场,「曲」终,据报导,厅内响起一片愤怒失望的骚动。即使这是场由许多现代艺术家参与的前卫演奏,《4’33’’》仍被认为「太过份了」!47

或许有人认为《4’33’’》是愚弄听众的恶作剧,或认为这样的戏谑作品很容易。但Cage表示他对愚弄听众没有兴趣,而且自1947年构想出现,经历了几年严肃的创作过程。其中出现了两次观念的转折点,1951年他将自己关在哈佛大学的录音室,想要听听寂静,原以为听不到任何声音,结果听到自己血液循环与神经(耳鸣?)的声音。这个经验给予他的作曲哲学很大的启示:寂静(silence),若定义为没有声音,那么寂静并不存在;而且无论怎么努力,我们无法造成寂静。必须重新定义寂静,幷非与声音的客观二分,而是注意力未转向或已转离、因而未受觉察的声音48。换言之,寂静不是听觉的,而是心灵的转换。另个转折点也在1951年,Cage的朋友Robert Rauschenberg发表了《White painting》以及系列白色(或黑色)单色空白绘画的创作,Cage立即领悟,那不是个对象,而是看的方式,影子的空港(airports for shadows),这触动了他必须完成「寂静」(声音的空港)的作曲,「否则我就落后了,音乐就落后了!」49

今日,《4’33’’》或许仍令许多人困惑,但在西方音乐史上已据有无前例的特殊位置,被认为是第一个完全解脱于意图性声音的音乐,代表着与美学传统的一个基进断裂,例证了Cage所谓「作品与环境相融合」(interpenetration),「未受决定」(indeterminacy)的「机缘创作」(chance works)50。Cage的理念,赞颂者认为是开放心灵的音乐,松开作曲者控制的意志,解除自我中心的品味好恶,邀请人们注意珍听环境中的有声世界,无所表现而无所不表现的旷达。本文无法细论Cage的哲学,也无法细评Cage在音乐史的地位,倒是对于《4’33’’》的演奏条件与被认可的条件,有些社会学兴趣的评论。

《4’33’’》的演奏,特别是1952年的首演,很像是执行社会学「俗民方法论」的研究方案:在每个特定情境中,通常有相互的角色期待以及互动的规范,而精确选择违犯某些规范,会带来骚动不安,甚至瓦解这个情境,研究兴趣在于观察这个过程,以及人们在骚动的情境危机之中如何缔建临时规范。《4’33’’》引起骚动,因为违犯了音乐厅演奏的角色期待,然而这些期待与规范,是有其历史与阶级背景的现代状况(见II节)。十九世纪以来「高雅文化模式」音乐厅演奏的角色期待:台上表现的演奏者与台下丧失表现力的静坐听众,被《4’33’’》巧妙的翻转了:台上演奏者毫无表现的静坐,台下肃静了一个多世纪的听众开始疑惑抱怨,而他们被拨弄的情绪表现与噪音却成为这场即兴演奏的内容。试想,若搬到十八世纪原来就喧闹嘈杂的演奏厅,整场随意入席离席、招呼聊天的情境,或是换在一场向来期待噱头震撼的摇滚乐会情境,《4’33’’》构想的效果可能都大大不同。

《4’33’’》仍是一件音乐「作品」,甚至是「名作」。即便是Cage,对其作品的演奏者都仍然要求严格,对差劲的演奏者也有所批评。这是何以我说Cage是音乐文明深入「边荒」的拓荒者,实验音乐的约翰韦恩。他纵横边荒、媒介噪音,但是享有音乐文明授予认可的警徽与枪法。廿世纪作曲家之中,能够像Cage这样同时获得阿多诺、德勒兹、李欧塔几位挑剔的美学哲学家青睐的,恐怕没几人。就如毕加索,大胆借用非洲造形,表现逾越、造成震撼,却被誉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英雄。我们承认,Cage的实验骚扰了西方菁英音乐与高雅聆听的拜物性格。但恐怕也得承认,Cage在美学与音乐史的前卫地位,或许属于同样的拜物结构。噪音与音乐的遭遇、渗透,有无限可能的声态政略,有些被当作拙劣的模仿,有些被当作疯狂的愚行,有些或许造成一时的困惑,却终于受认可为不朽的前卫「作品」,其间的差别,或许在乐理之外,可以找到一些社会学的解释。

注释:

Michel Foucault (1997) \"An Interview with Stephen Riggins,\" The Eential Works Vol.1, edited by p.Rabinow,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 pp.129-130.

Roland Barthes (1985) \"The Grain of Voice,\"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translated by R.Howard,New York: Hill and Wang, p.267.

Theodor W.Adorno (1992) \"Music and Language: A Fragment,\" Quasi una fantasia, translated by R.Livingstone, London:Verso, p.3.

Cited in Barthes (1985: 267).

Hans-Georg Gadamer (1989) Truth and Method, 2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Continuum, p.91.

\"Language is the universal medium in which understanding occurs\" (Gadamer 1989: 389), \"Being that can be understood is language\" (1989: 474).

Gadamer (1986) \"Image and Gesture,\"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pp.74-75.原发表于1964,Truth and Method出版于1960。

Adorno (1992), p.6.当然,「像」(resemblance)预设了「区别」,同一的东西无所谓相像。

Barthes (1985) \"The Grain of Voice,\" pp.267-277.

Barthes (1985) \"Music, Voice, Language,\" pp.278-285.

Alfred Schutz (1964) \"Making Music Together,\" Collected papers, vol.2,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p.159-178.

舒兹强调「相互调准频率的关系」是一种「我们」的经验,是任何沟通可能的条件。这个概念接近Erving Goffman所谓的「涉入」(involvement)。虽然Goffman认为对「涉入」要求的严格程度视情境而不同,有时候「涉入」的要求是彻底的、完全的,他调皮的点出了个 \"all time-in\"的例子:做爱。有人若怀疑,可以试试在做爱当中用遥控器打开电视看新闻。当然在现实中这是可能的,我曾听过一位女性的美国朋友抱怨她的中国男友这么做。Goffman (1974) Frame Analysi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 pp.260。

Simon Frith (1998) performing Rit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 p.147.

舒兹曾以莫扎特《费加洛婚礼》最后一幕多组角色相互呼应又争鸣的复杂性来说明。Alfred Schutz (1964) \"Mozart and the philosophers,\" Collected papers, vol.2,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199.

Barthes (1985) \"Music, Voice, Language,\" p.279.

Jacques Attali, (1985) Nois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 translated by B.Maumi, Minneapoli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 pp.21-3.

Mikhail Bakhtin (1984) Rabelais and His World, translated by H.Iswolsk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

Norbert Elias (2000) The Civilizing proce, revised edition, translated by E.Jephcott, London: Blackwell.

Attali, pp.14-16.

Ibid., pp.47-51.

Ibid., pp.61-65.

James H.Johnson (1995) Liste

ning in paris: A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 pp.31-2.

Ibid., pp.171-2.

Cited in ibid., p.195.

Cited in ibid., p.228.

paul DiMaggio (1991)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Nineteenth-Century Boston: The Creation of an Organizational Base for High Culture in America, \" Rethinking popular Cultur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Cultural Studies, edited by C.Mukerji and M.Schuds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

paul DiMaggio (1992) \"Cultural Boundaries and Structural Change: The Extension of the High Culture Model to Theater, Opera, and the Dance, 1900-1940,\" in M.Lamont and M.Fournier (eds.) Cultivating Differences: Symbolic Boundaries and the Making of Inequalit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

Attali, pp.75-77.

Ibid., pp.94-96.

Ibid.,pp.104-5.

Ibid., p.110.

Frith, pp.128-9.

社会学而言,商品音乐有别于宗教音乐与军事音乐的功能,也有别于「高雅文化模式」菁英音乐相对不受市场支配的自主性(见前节)。

Attali, p.105.

T.W.Adorno (1991) \"On the Fetish Character in Music and the Regreion of Listening,\"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ays On Ma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52.

T.W.Adorno (1992) \"Mahler,\" Quasi una fantasia, p.84.

在绘画与音乐,这个不对称逻辑是同样的:毕加索在绘画中夹带非洲假面与雕塑的形式(例如《亚维侬的姑娘》),表现某种逾越、传达某种震撼,被赞誉为现代艺术的前卫英雄。非洲人运用欧洲的形式,那是模仿、被同化、丧失传统;欧洲人运用非洲文化形式,则是创造、进步、包容的现代主义。

John Cage (1973) Silence: Lectures and Writings, Hanover, NH: Wesleyan University pre, p.3。 原稿为1937年发表于 \"Seattle arts society\"的演讲。

Ibid..

Ibid., pp.3-4.

Charles Baudelaire (1964) 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Mayne, New York: Da Capo pre, pp.12-15.

Andre Malraux (1978) The Voices of Silence, translated by S.Gilber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 p.15.

T.W.Adorno (1983) \"Valery proust Museum,\" prism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 pp.176-7.

我出了四百元台币请两个儿子帮我作一天的研究记录,他们颇有兴致的一早开始笔记,但到了下午三点半进入东海别墅热闹的商店区,他们放弃了。

Cage, p.76.

Ibid..

Larry J.Solomon (1998) \"The Sounds of Silence: John Cage and 4’33’’,\"下载自http://www.daodoc.com/~solo/4min33se.htm#1.Brief Description and the premiere.

Joan Retallack (ed.) (1996) Musicage: Cage Muses, Nanover, NH: Wesleyan University pre, p.193, n.20.

Solomon, n.p., Retallack, p.121.

Solomon, n.p..

第16篇:唐诗研究论文

魏晋南北朝与唐代诗歌比较

2010级古代文学研究生班

顾明佳

魏晋南北朝与唐代文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是乱世文学,后者是治世文学,也是盛世文学,两者在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有很大的差别,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我看来,总的特征表现为前者充满了凄婉哀怨,而后者却豪迈开阔、激情昂扬,在诗歌中更是这种体现。当然,这并不是一定的,其中也有其它方面的特征。这两个时期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可能在创作风格上各有其特点,表现对象上也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无不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两者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种表现的原因:

一、时代的不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之乱”,西晋的灭亡与东晋的建立,接下来是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有王敦、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齐、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斗争,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再加上东晋、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这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战争使很多人丧生,伴随着战乱而来的饥馑、瘟疫以及人口的大规模的迁徙,不知又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这种状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曹操的《蒿里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还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说:“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这些都向我们描述了那个时代残破的画面。

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唐太宗时期就打败了突厥等国,这些蛮夷国家都把唐朝君王推尊为天可汗,成为东亚的盟主。唐朝势力的强大,延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而达到顶峰。在经济上也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到顶点。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唐代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唐太宗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整个唐代,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都达到了全面繁荣,呈现较为开放的风气和多样化的趋势。总之,一切都在朝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二、诗人经历以及思想感情的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个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福祸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但是在其中却处处可见诗人的无奈,这种看似的发达,其实是一种身处乱世,抱负理想无法得到实现的凄苦悲哀。这一时期创作最多的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的诗歌,都是一种无奈的逃避,逃避这个乱世。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门阀制度和门阀观念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士族和庶族的对立,下层寒士的仕途遭到阻隔,使他们心中郁结着愤懑与不平,更多的出现了凄婉的感伤情调在诗歌里。如鲍照将寒士的不平倾泻到诗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还有左思的《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形象的反映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情况。时代不给予他们机会,他们只有在诗歌中寻求一种解脱和表达这种苦闷。

在上面论述唐代的社会情况后,可想而知唐代诗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国力的日渐强大,为世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人入仕,较之前代有更多途径。所有的这些都使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中的不少人,自信与狂傲往往集于一身。如陈子昂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李白更是这样一位自视甚高的人,他自比管仲、吕望、谢安,要立盖世之功,然后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高适、岑参、王昌龄等都是如此,高适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岑参的“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即使是以沉郁顿挫著名的杜甫也要“致君尧舜上”,而自比稷、契。这些都可看出唐代士人对功名的渴望,积极入世,在诗歌中反映了出来,表现出昂扬的情调。唐人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是不得不提的事实,他们热爱山水游赏,成为一代风尚,名山大川的游历,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李白的“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开阔了视野,亲近自然,陶冶了情趣,给诗歌带来了一种开阔清新的美。读书山林的风气在诗歌中表现为一种清幽明秀格调。

三、魏晋玄学与唐代佛道在诗歌中的反映

魏晋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它和老庄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也有佛学的影响,但是不占主要方面。玄学中有几个重要的命题,与文学艺术联系较为密切的是崇尚自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道理对于诗人和读者都不陌生,中国艺术的精髓说到底就在这里,而这正是受到魏晋玄学的启发而得到的。其实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占据了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其中包含了宝贵的理趣。诗人们将玄理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艺术特色,老庄玄理与山水之美相混合就产生了玄言诗。这一时期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有孙绰和许询,但是这种诗也有很大的缺点,淡乎寡味、缺乏形象。孙绰的《道贤论》、《游天台山赋》等,都包含有玄理。支遁的《咏怀诗》五首也是典型的玄言诗,第

一、二首直叙老庄哲理,语言枯燥,内容玄虚;后三首有游仙诗的意味,形象与玄理未能统一。第四首中所说“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正是东晋士人受到玄学思想影响的表现。

唐代文学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上,时时杂入了佛与道。佛教对于唐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如孟浩然在《陪姚使君题上人房》中的“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李颀在《宿莹公禅房闻梵》中的“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白居易在《观幻》中的“有起皆有灭,无暌不暂同”,这些都是在诗中对佛理的直接讲述。还有的表现为一种禅趣,一点禅机,如王维在《酬张少府》中的“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在《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诗中的空寂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就是从这里来的。佛教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如著名的“九僧”,还有惠崇等人。

道家思想对于唐人的影响主要是要求他们返归自然,多一点对于自然的亲和力,尤其在人生信仰方面非常突出,如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代的很多诗人都有神仙信仰。唐诗里有很多神仙世界的描写,李白笔下的泰山、天姥山等神仙幻境,李贺笔下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李商隐笔下的圣女、嫦娥等形象,都是道教影响的显例。就连以写实著称的白居易,也在《长恨歌》的结尾幻想了一个神仙世界,使唐诗富有浪漫色彩。

四、著名诗人的对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鲍照可以算是一个典型代表。他生在乱世,将满腔的悲愁苦闷之情与怨愤不平之气发而为诗,这是其诗歌的突出内容,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比如他的代表作《拟行路难》十八首,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暗示了失志后无可奈何的悲哀,表现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和诗人怀才不遇的慷慨之情。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都是哀怨凄婉,细致感人,总是带有一种忧郁的情怀,这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诗歌氛围。

毋庸置疑,大唐的诗歌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李白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那种奔走的气势出现在他的每首诗里,敢于表现自己愤激不平的情绪,有着“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想象发兴无端、变幻莫测,展示了他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抒情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豪逸悲慨、激昂向上,富有阳刚之美。他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洒脱的气质,作诗气魄宏大、意象优美。代表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等,都呈现了他的诗歌风采。当然,这也代表了大唐的诗歌气象,开阔宏大、感情激烈。

以上就是我对这两个时期诗歌的一点认识,还处于十分肤浅的阶段,希望在今后的不断学习研究中,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1]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第17篇:德育研究论文

德育研究论文

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赵长磊 0721010021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与科任老师配合

二、知人善用

三、疏通引导第一:每次谈话前我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二:要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善于同他们交知心朋友。第三:我注意选择适当的地址和时机谈话。第四:我注意了谈话的合理程序和委婉的语言艺术。第五: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四、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 工作方法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因为我们不再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那种凄凉悲惨的形象,事业的辉煌不断激发了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和孩子共同成长,创造超越的热情与日俱增,人性、人情和人道的爱心日长日旺。”(《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选编,2000年版。)

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与科任老师配合

“班务工作是繁杂的、突发性很强, 仅仅靠班主任单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做好班务工作的。因而我们班主任要能够团结协调好所有任课教师的关系, 齐抓共管, 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互通情况, 共同研究, 制定措施, 分工合作, 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班主任还要及时了解各科的教学情况反馈信息, 以便搞好本班的教学。”(《班务工作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郭俊绒,《陕西教育》,2008/7-8)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课堂学习,学生大量的问题产生于学习过程中。为了做好工作,班主任必须与科任老师进行密切的交往,从他们那里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还要经常与之共同研究,介绍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安排,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实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协调教育学生,并防止造成互相推诿、埋怨等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等情况。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正确地树立科任教师的形象和威信,有意识地介绍各科任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或教学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时,必须诚意、及时地向科任老师个别反映,同时也必须向其介绍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基础与特点,帮助他们互相正确认识,改进教学或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又能形成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三位一体,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知人善用

用人,重在扬长避短,知人善用。战国时齐国君的门客鲁仲连曾说:“让猿猴离开树木跳入水中,当然不如鳖;要论钻墙跳房,骏马不如狐狸;让勇士抛掉宝剑去拿锄头,当然不如农夫。因此,如果对人去之所长,用其所短,就连尧舜那样的圣人也一无成就!”用人所长,就是着眼于人的长处和优点。对于任何人,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则成人才;用其所短,弃其所长,则成庸才。用人所长,核心是量才任用,宜帅则帅,宜将则将。量才录用,切忌大才小用和小才大用。“众所周知,班干部是班级中的核心力量,对班级它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观察、选择、培养出来的良好的班干部队伍,就要 敢于放手、充分信任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助手作用。“(《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杨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NO.18)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比较多, 要善于细致地观察学生。学生的言行举止到面部表情; 学生的守纪情况到他所接触的同学; 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到课上的表现;学生的衣着打扮到所携带物品等, 无不是教师应细心观察的内容。”(《素质教育下普通中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浅谈》,胡建忠,《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年6 月,第14 卷第2 期)我在选才和用才时,注意对潜在人才的开发,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优点和缺点、特长与爱好。应根据特长看其能否担任干部或者能担任某一方面的干部,使他们担任最能施展出自己本事和才能的职务。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开发和培养学生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班级工作让学生干部自己去干,班委会议、班会等大型活动都让学生干部主持进行,对班级工作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鼓励支持学生干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创造地、独立地去设想和主持工作。让学生干部在班级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能,表现其创新精神,使他们在沉思和探索中增长见识和胆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疏通引导

引导教育即说理教育。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分清是非,指明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因为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大量属于认识问题,只能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激励,还是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错误,都必须使他们内心深处明晰道理。这并不是说说理教育可以放纵、容忍学生的错误言行存在,而是要对错误的东西剖析得有力,说得学生心服口服。如果班主任不用说理方法,而是对学生采用体罚、变相体罚、罚款或训斥的方法,其结果只能是让错误的思想伪装起来不敢暴露,或者只用钱代教使学生“中毒”而不知“毒”,这都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对学生一方面要让他们敢于暴露思想,一方面要给以精神武装,对讲了错话的学生不抓辫子,而要引导他们通过认真学习、比较、反思,经过独立的思考去接受正确的思想。

说服引导法就其形式而言,有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讨论会、个别谈话和写评论文章等。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贯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原则。例如:当我进行个别谈话时,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次谈话前我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认真地思考个别谈心的缘由是什么?谈心的时机是否成熟?谈话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学生的个性如何?他有什么兴趣爱好?谈话从何处着手?在谈话中如果出现僵局怎么办?有哪些事例易于被这个学生理解和接受?

第二:要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善于同他们交知心朋友。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如果说母爱的本能激发了我生命中潜在的同情和爱的圣心,那么教师职业的天性,又给我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是要给孩子一颗美好的同情心。没有对人的同情关怀,就不能有仁爱精神和博大的爱心。”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选编,2000年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感情,心心相印,推心置腹,才能使学生无保留地倾吐自己的全部真实思想,心悦诚服地接受所讲的道理乃至忠告和批评。

第三:我注意选择适当的地址和时机谈话。例如:当我发现学生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时;或是遇到问题、困难而情绪低落、波动时;或受到批评、处分思想不通时;或受到奖励、表扬而骄傲、自满时;或与别人发生纠纷而影响团结时,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个别谈心。个别谈心可在僻静处,也可在公共场所进行;可在教室、办公室,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可以使学生感到严肃,用安静、肃穆的气氛使对方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认真地思考,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在漫步闲聊中,摸清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

第四:我注意了谈话的合理程序和委婉的语言艺术。个别谈心,十分注意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异及同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要讲究语言艺术,力求做到鲜明、生动、准确,有逻辑性、知识性和感染力。

第五: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传统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容器,班主任将各项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学生应该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锁的反应才是有效的。班级活动中,教育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积极作用,无论是讨论交流式、游戏互动式、竞赛式等等,从方案的设计到活动的组织,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班主任老师可以扮演导演的角色,对专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材料的准备等过程进行科学指导,特别是在查找资料、处理信息方面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当好学生的参谋,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努力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服务,而不是包办代替者或实际控制者。”(《顺应课改大潮 完成“五个转变”——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李银华,《教育研究》,2009-6)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总之,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繁复。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不很成熟的认识。谨献给大家斧正。

参考文献: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选编,2000年版。 《班务工作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郭俊绒,《陕西教育》,2008/7-8 《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杨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NO.18 《素质教育下普通中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浅谈》,胡建忠,《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年6 月,第14 卷第2 期

《顺应课改大潮 完成“五个转变”——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李银华,《教育研究》,2009-6

第18篇:中国民俗研究论文

哈尼族的领婚习俗在该民族家庭和谐形成方面的积极意义

外语系 对外汉语班 20081032102 李兴辉

【摘要】每一个民族都有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婚俗的闪亮点,从各民族的不同之处人们可以很好的发现该民族的文化、宗教、制度等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了解该民族。哈尼族的婚俗也是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从哈尼族的婚俗上人们也可以了解哈尼族的民族文化的精彩和绚丽。除此,哈尼族的婚俗有许多婚俗仪式,这些仪式在典型的民族习俗背景下形成,留有深深的民族意识形态的烙印,所以透过一些婚俗仪式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或推知哈尼族整个名族在其他方面具有的明显形态的原因。比如:哈尼族在各民族中尊敬长者和婚姻关系牢固是相对明显的特点,其实着也是和他们的一些婚俗礼仪着着密切联系的。

【关键词】

哈尼族

婚俗

领婚

独特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民族内涵使得哈尼族有了自己独特的婚俗礼仪和婚俗制度。一夫一妻的氏族(血缘)外婚是哈尼族基本婚姻制度,哈尼族的村寨,一般都设有专供未婚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称为“扭然”(王清华、史超军著:《云海中的奇婚女性》,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黄昏后,男女青年盛装一新,由小伙子头或姑娘头带领,聚会在扭然里、寡妇家,或村边丛林中幽会对歌,互诉衷情。在红河南岸大羊街一带的哈尼族,若应邀找小伙子的姑娘超过五人,便可举行盛大的酒歌恋爱宴会——“阿巴多”。其场面欢乐,多趣,规矩繁多。经过多次交往,姑娘和小伙子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结成“扎哈”关系,即稳定的朋友关系.除此,哈尼族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奇闻婚俗,我们既然是对它的婚俗仪式进行深入的了解就不能抱着那种“矮子看戏”似的心态去看,必须学会在了解中得到自己独特的看法。繁衍生息于哀牢山中段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哈尼族,个支系都有基本相同的婚俗趣事:

龙”与“凤”对歌:“龙”与“凤”对歌,即男女未婚青年对歌,是白宏人的一种婚恋形式。在米索扎(十月年)或其它节日傍晚,村里的年轻人相约到一特定场所,分性别列为两排,中间隔一至几丈,相对站立或席地而坐,各找对象分别对歌。歌词多为传统与即兴创作相结合的“龙求凤”、“鱼戏水”等等,都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对歌前,男青年准备好红、绿绸帕(布)一块,在对歌中男方寻找到自己理想对象就将绸帕盖在自己心爱的姑娘头卜。如果姑娘乐意受盖,便说明相爱成功。有的当时便请老人帮拍板定亲,待明年来日举行婚礼。如果姑娘拒绝受盖,则返回原地继续对歌,直至姑娘受盖,互赠手镯、银泡等饰物为定情物后,方表明相爱成功。假若与姑娘对歌反复多次,姑娘仍拒绝受盖,男方只好另寻知音。对歌有一定时间限制,到时间还未受盖的姑娘,只好另找场合再寻知音

1 抢小帽:抢小帽,当“芽约”(小伙子)想寻觅自己的心上人“芽迷”(姑娘)时,就会在姑娘经常出没的路途中守候。小伙子钻入路途边的丛林或能隐蔽的地方,悄悄等待姑娘的来临。一旦姑娘走近自己,便猛然跳将出来抓起姑娘头戴的小帽嬉戏着跑开。姑娘追着‘拼命”地去左抢右抢,小伙子左避右闪,始终不让姑娘抢到,姑娘真真假假地要和小伙子吵起来,以至叫着骂着撵着追打。当然,小伙子是绝不还手的。 姑娘以戴小帽为荣。进入青春期后,怕小帽被抢,因此,每个姑娘都备有一至几顶小帽藏于身。当小帽被抢去以后,她们便会在远离伙子的地方拿出另一顶戴上。事后,抢得小帽的伙子便托亲友邀请姑娘在某地某时相会。若姑娘谢绝,亲友便会将小帽奉还姑娘,而个别的小伙子也有不送还的,留作纪念。假如姑娘中意,小伙子便在相约的时间地点弹起了牛腿琴等待姑娘到来,随着琴声唱起动听的山歌,这时,姑娘便会走来随声附合,姑娘与伙子一问一答,相爱之情溢于言表,心越走越近。这时,姑娘便会取下上衣的两颗银纽扣赠给伙子,表示已倾心于他了。

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汗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领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领婚者都要高声欢唱,以庆贺领到了新娘:墨江一带的哈尼族娶到新娘后,要请巫师为新郎新娘祝福并驱鬼,完成这个仪式以后新娘才能进男方家的门。进门的时候,新郎高高站在门上,让新娘从底下通过,表示女人要听男人的话;跨门坎时,新娘要右脚先进,左脚后进,这样以后才能儿孙满堂,荣华富贵。新娘进家后,首先要用猪头向灶神和祖先神灵磕头祭奠。第一顿饭要由婆婆陪同新娘进餐,其他人不能参加。红河一带,新娘到了夫家后,先向祖先神位磕头,再向婚宴上的长者敬礼,接着吃下新郎亲自送来的一碗米饭,表示永不变心。在西双版纳,要由婆婆在村口为新娘穿上白色裙子,然后才能进入村子。到了甲方家门口,男方的已婚姐姐剪下三根头发,为新娘洗手洗脚,新娘才能进入大门。婚礼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先吃公鸡肉和猪右前腿,然后给宾客一一敬酒。这时,由会唱哈尼调子的老人来祝福新娘头胎生女儿,二胎生儿子,并劝戒夫妻要和睦相处,白头到老。婚礼的最后是强迫本村年龄较大而未婚的人吃猪尾巴。

特别要说的是,领婚仪式也不是哈尼族独有的,还有彝族等极少几个的少数名族也存在领婚习俗。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孤立的看待这些少数民族的婚俗仪式,它们的形成有该民族的特殊文化的背景影响,而它们也从某些方面直观或间接的折射着该民族现实中的某些民族心态。

哈尼族的婚俗仪式其实也是对其现实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通过调查分析,哈尼族的家庭关系是很和谐的,家庭关系中,以长者为尊,晚辈很尊重长辈,也很听长辈的话,在家庭中,夫妻关系融洽,离婚的较少。对比现代社会,在各大城市中,少数民族形态特征基本消失或已不明显,没有特殊

2 的婚俗礼仪,没有明显的家庭宗族关系,更不会有宗法的束缚。但是现代社会却又很多少数民族社会少有的群太现象:离婚率快速攀升、普遍蔓延,甚至还有了闪婚一族的形成;更离奇的是还有那些专门从事婚姻诈骗赚钱的人,不断的与别人交往,不断的以婚姻为诱饵骗取别人的钱财;还有那些不断出现的虐待老人的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民族群太比较明显的哈尼族社会里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事情。

联系哈尼族的婚俗礼仪来看,领婚礼仪不是简单的一个迎婚过程,它包含从哈尼族青年男女开始交往到定亲,再到说媒、迎婚过门,甚至是如果婚姻破裂要举行离婚仪式:男女青年婚前社交、恋爱自由。两人相爱不受父母或他人的干涉。黄昏后,男女青年盛装一新,由小伙子头或姑娘头带领,聚会在扭然里、寡妇家,或村边丛林中幽会对歌,互诉衷情。在红河南岸大羊街一带的哈尼族,若应邀找小伙子的姑娘超过五人,便可举行盛大的酒歌恋爱宴会——“阿巴多”。其场面欢乐,多趣,规矩繁多。经过多次交往,姑娘和小伙子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结成“扎哈”关系,即稳定的朋友关系。 若双方彼此中意,相约百年,并为父母认可之后,男方托媒人向女方提亲说合,随即上聘迎亲。新娘接到男家,先要向祖先神龛行埋头礼,然后吃下新郎亲手递送的一碗夹生饭,表示永不变心。第二天旭日东升,新娘随同伴娘,携带若干糯米饭回娘家,分送给村里各户血亲,以示铭记血缘祖根。婚后,双方均不再参加社交、恋爱活动。若夫妻感情破裂,不论谁提出离婚,一般由女方退还原聘金即可,有的地方则要履行简单的离婚仪式(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一中间人主持,男方砍一木片,两侧各砍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破成两半,各拿一片为凭证。有的地方要吃最后一餐离婚饭,吃饭时桌子中间放一根柴,表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

这种在现在的一些人看来是少数民族的一些有趣现象的仪式,背面折射出来的现实意义其实才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哈尼族的青年男女可以在婚前自由恋爱,但是恋爱的场合有是有限制的,而且也是采用类似群体式的。这样一方面哈尼族的青年男女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另一方面哈尼族的女孩可以在众多的优秀哈尼族男青年中选择自己最倾心的男孩子。还有,哈尼族青年如果双方都倾心,在举行的婚礼上会有许多特殊却意义重要的仪式。比如哈尼族男青年家在娶亲前会邀请本村最有威望的长着和本村父母和孩子都还在的中年夫妇以及一些唱歌好的青年组成迎亲队伍迎娶哈尼族女孩。而且,当迎亲队伍到了女孩家的时候,队伍还必须通过女方家设置的重重关卡,女方家满意后方可带走女孩,但是出村时,村里的青年会刁难迎亲队伍,队伍只能接受不能反抗。透过这种仪式我们应该看到,哈尼族的在意识形态上就有着对长着的尊重,几乎什么大的事情都会邀请有威望的长着去主持或参与。其次哈尼族在婚礼上的仪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双方家庭的人员在类似与刁难的迎娶过程中会增加双方的了解,这为男女两家的和谐关系打下基础,因为一般情况下双方都会比较严肃的对待婚俗。另外新娘接到男家,先要向祖先神龛行埋头礼,然后吃下新郎亲手递送的一碗夹生饭,表示永不变心。虽然这样的仪式看起来有点约束,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哈

3 尼族普遍的意识形态的对祖先的尊敬,即便是结婚过门后的首要仪式也得祭奠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其次,“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丈夫的绝对忠心。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婚俗有其历史形成的落后的一面,许多方面哈尼族的妇女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束缚,在行为上受到眼科的限制;但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现实社会中对长辈的尊重和对夫妻双方的理解和忠诚不正是家庭和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吗?现在繁华社会的青年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总是强调自由,就希望不要让父母知道或者父母绝对不要干涉,结果随随便便,交友就像换衣服赶时尚一样。交友一天就可以随便抛出“我爱你”,一星期后“我喜欢你”,半个月后“你还可以”,不到一个月就会说“我们分手吧”。这样的交友方式会有坚实的婚姻基础吗?

随后要说的是,哈尼族青年即使婚姻关系差的到了非得离婚的地步了,他们也会有比较浓的民俗礼仪。若夫妻感情破裂,不论谁提出离婚,一般由女方退还原聘金即可,有的地方则要履行离婚仪式(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一中间人主持,男方砍一木片,两侧各砍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破成两半,各拿一片为凭证。有的地方要吃最后一餐离婚饭,吃饭时桌子中间放一根柴,表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不难看出,虽然是离婚,但是哈尼族的离婚仪式也是相当的和谐的,要么女反复退还聘金,要么双方心平气和的吃顿饭,各取一块竹片表示婚姻关系的结束。整个仪式,完完全全是在一种和睦的氛围结束。

总结:从构建社会卞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哈尼族婚姻家庭习俗在民族习俗中匀起作用,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达成了一种平衡,共同形成了一个人、自然、社会统一的和谐状态,发挥着维系这个和谐社会的功能。哈尼族的婚姻家庭习俗及伦理道德,虽然呈现出多元形态,但其主流充分体现了人类生活的共性,对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当地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一是婚姻恋爱的自由度较大。哈尼族的青年男女较少受到感情因素以外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使婚姻关系更接近其本质,有效地保障了婚姻的质量,减少了婚姻家庭纠纷。二是对离婚问题的排斥习俗,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关系的稳定。三是哈尼族对离婚态度十分开明。哈尼族离婚一般不吵闹,也不结怨,离婚后原夫妻双方仍以朋友、兄妹相称,其开明态度值得提倡。四是哈尼族婚姻家庭习俗有利于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稳定。虽然少数哈尼族的婚姻家庭习俗始终处在与时代同步发展、演变的不断变动中,但其精神内涵一般都很强调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从实践的情况看,哈尼族的婚姻家庭关系很少发生矛盾。这也表明哈尼族的婚姻家庭关系一般都很和谐稳定。

第19篇: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古田县第二小学游锦燕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都有百益而无一弊。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其塑造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在多年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在小学

一、二年级时,还不会阅读,或者没有阅读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每周抽出时间引导孩子阅读,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加,阅读习惯也慢慢培养起来。阅读完一篇故事后,还可以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例如:读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后,可问问孩子: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不仅帮助孩子理解了文章内容,还培养了孩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在一个记录本上,简单签出阅读时间、书名、效果。老师每周检查一次,对坚持好的学生,发给阅读激励章等方式奖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已调动,且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进入

三、四年级后,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此时家长由原来的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可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进入高年级后,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课外阅读要求:

1、根据各年级语文大纲的规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有了量的要求,老师要在每学期末对学生提出下学期的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让学生与家长提前作好计划安排。

2、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初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与每周末拟定下周的《周

阅读计划》。

《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内容包括:第一确定本学期要读的课外书籍,即:老师指定的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书籍,老师、家长、同学推荐的书籍和学生自选的书籍。第二拟订阅读完这些书籍的时间安排。《周阅读计划》,具体安排每周阅读什么,阅读多少。家长要做的就是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并以签字的方式反馈给老师,并且填写《小学生课外阅读记录反馈表》。家长要详细写出孩子阅读时的表现,并加以评价,之后反馈给老师写建议,再反馈给家长,家长根据建议指导并关注孩子后期发展,再写评价再反馈给老师,如此循环往复两次,可以让老师与家长更具体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如果能利用好我们的课外阅读记录反馈表,并和阅读考级结合起来,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二)、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推荐读物时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第二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过深、过古、过洋的读物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收效甚微,而且会把学生引进死胡同。第三要有趣味性。枯燥、乏味、缺乏艺术力量的读物难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初期,更要注意课外读物的选择。此时,老师要因材施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给予不同的定位指导,推荐一些较好的相关图书给他们。一般而言,

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看具有配图的小故事或者动画片的配图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图文版的《三字经》、《海尔兄弟》、《安徒生童话》等;

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看带有小故事性的文章,可让他们看《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

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喜欢读一些世界名著等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有助于他们对于故事情节的构造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当然,同一年级的学生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女生喜欢故事性的书籍,而男生喜欢科幻、体育等内容一些书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有意地将同班同学根

据兴趣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人数可不固定,不定期地让一个小组发言,并在班级建立的图书角贴上小组喜欢看的书籍名称,并写上推荐理由。以此吸引不同小组的注意,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事实证明,好奇心在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和人员间的变换很频繁。这样,不仅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还可积极促进学生读书心得的相互交流。第四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对读物的喜好各有差异,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历史,有的喜欢自然。所以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自由发展。第五要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三)、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一定要提高阅读能力,讲究阅读效率,提高阅读速度。要求学生每周写不少于三次的读书笔记,分层次要求学生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多种方式完成。老师每周检查一次,给学生写上评语。同时,也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读书笔记的评价,让家长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心理。我们可从三方面考虑。

1、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遮盖速读法”操作方法是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另一种是“限量速读法”即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2、运用迁移。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课堂是进行阅读指导的基本阵地,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我教古诗《牧童》时,通过感情朗读,观察图画,理解诗意后,学生深深体会到古诗语言凝练、言简意浓、景真情切,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古诗阅读的兴趣。我就因势利导,每周都提供一首古诗让学生理解、背诵。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因此以通俗易懂的五言绝句为主。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语文功底,加入七言绝句、律诗也不成问题。好多学生还自己买了《唐诗三百首》、《四季古诗》等书进行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3、养成默读的好习惯。首先明确默读的要求:要正确地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做到不丢字,不掉句,不漏行,逐步达到手不指、唇不动。注意每一个标点,注意每句话的语气。要读得流畅。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养成正常的眼动习惯,克服不必要的回视和不正确的扫视。要集中注意力读。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稳定,好动不好静,所以要养成静读,不怕干扰的习惯。要理解地读。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对文中不懂的地方绝不轻易放过,要反复看多遍,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动脑认真地分析、思索,使之真正弄明白课文内容。达到了以上四点要求,也就是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默读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默读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三不三到”。 “三不”就是不出声、不动唇、不用手指着默读。“三到”就是眼到,眼睛离书距离要适当,保证一行字都在视觉范围内,眼皮要少眨动,最好看完一句或几句才眨动一次,要一句一句地读。心到。眼睛看到哪,脑子就想到哪,一边默读,一边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读”和“思”领会文章的内容。手到。提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学会圈点。画什么?画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内容,佳词妙句。写什么?写自己的看法、疑问。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到“三不三到”,再加上有效的训练途径,就一定能使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指导学生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我觉得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l、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读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

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3. 教会学生做读书卡片。读书卡片是笔记的一种独特形式。可以分门别类把几十种以至几百种的数据、词语、句子和对某一问题评价放在一起。读书卡片上可以记哪些内容呢?一张卡片,可以记下一本书的简要介绍,记下一篇文章的内容提要或它的出处,记下一个论点或有说服力的论据,记下一段格言、语录,也可以记下一则资料、一张图表、一个公式、一个典型例题,等等。总之,凡对自己学习、生活中有用的知识或收获、体会都可以记录下来

(五)、建立激励学生阅读的机制。

阅读激励机制的建立,既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书读得多了,知识面也广了,这时,就可以开展一些展示交流、读书交流、竞赛、专题创作等活动,如:“新闻信息传播会”、“谈天说地” “即兴演讲”、“编手抄报”、“快速作文” “童话专集”、“幻想小说”等等,对学生中的优秀习作可采用当堂阅读、帮助投稿、选登在黑板报和学习园地上、编印班级作文集等,这样既延续了学生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支撑生命,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体悟无边的人类忧思和生命意义的升华。带着书本上路,人生会变得精彩无比。”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也难立竿见影,它不是一个摸得着的过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就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大量优秀文章,涉猎广泛信息的过程中,学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淀人类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爱心将孩子们早日带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去接受文明、智慧的洗礼,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他们去延续历史,让他们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研究。

第20篇:论文 周易研究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论程颐《周易程氏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潘富恩

(复旦大学 哲学系,上海200433)

摘要: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是对《周易》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不能孤立地存在,在谈到“一”与“二”关系时明确指出“盖天下无不二者,一与二相对,生生之本也”。在讨论事物运动时提出“动静相因”、消长相因”提出“动之端乃天地之心”即以“动”是天地造化的根本原则,以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动”比“静”更为根本。“随时变易”是普通的原则。认为一切事物是“与时消息”,人们的行动当“随时而进”,“随时而宜”,“合宜适变”,企图说明“时”对人行动的重大影响。

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程颐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如“危极必安、乱极则治”,然程颐认识到由“危”转“安”是必定要通过“刚阳之才”活动才行。

关键词:周易程氏传、无独有对、合宜适变、物极必反

《周易程氏传》共四卷,是程颐对《周易》的《经》部分的注释,此书又名《伊川易传》。程颐从少年学《易》,晚年在涪州编管期间,前后历时十三年,写成有独特心得《周易程氏传》,由于他宦途生活的曲折,观察到时政的弊害,因而将他的变革思想寄寓在对《易经》的注释中,程颐的辩证法思想的内容也就主要见诸于这部力作之中。

一、“万物莫不有对”

程颐继承了先秦以来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家“有对”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地存在着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又说“夫有始必有终,既终则必有—始,天之道也。”(《周易程氏传》卷二《盅卦》)“以理言之,盛必有衰,始必有终,常道也。”(同上,离卦)还说:“质必有文,自然之理,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有质则有文,一不独立,二则为文。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同上,贲卦)程颐认为阴阳、善恶,是非、始终、文质,上下、彼此,盛衰等等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这是“天之道”  作者简介:潘富恩(1933—)浙江温州人,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授、博士生导师。 和“自然之理”,并非出于任何事先的人为安排。对立的双方是同时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

程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他在谈到“一”与“二”的关系时明确地指出:“盖天下无不二者,一与二相对待生生之本也。” (《周易程氏传》卷三《损卦》)这就是说天下没有孤立存在的“一”,“一”与“二”总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他曾以阴阳为例,论证了事物既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他说:“仇,对也。阴阳,相对之物,谓之初也。”(同上,鼎卦)。他说:“动静相因,动则有静,静则有动,物无常动之理。”(同上,艮卦)动和静是相辅相成的,动中有静,静中也有动,虽然作为具体的事物总有静止的时候,所谓“物无常动之理”,但是天地的运行是一刻也不停止的,即使在“天地闭”的冬天,日月星辰也还都在运动不息。在“动”和“静”“一对矛盾”“动”比“静”更为根本。他提出了“动之端乃天地之心”的观点。认为:“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周易程氏传·复卦》)程颐认为先儒把“静”作为“天地之心”是错误的,只有“动之端”才是“天地之心”即天地造化的根本原则。他不仅辩证地理解了“动”和“静”的关系,而且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则是相对的。纠正了周敦颐将动、静割裂,而以“寂然不动”作为宇宙的最高境界的错误。

运动是事物存在的形成,程颐认为矛盾的运动产生了世界万物。他说:“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而和,则万物生成,故为通泰”(同上,泰卦)又说“女之归男,乃生生相续之道,男女交而后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终不穷。前者有终,而后者有始,相续不穷,是人之终始也。”(同上,归妹)由于天与地、阴与阳相互交感(运动)万物才得以生长,所以这叫“通泰”。同样,由于男女的互相交感,才能繁衍后代,人类才能“生息而后其终不穷”。这就是说只有事物的矛盾运动(交感)才能产生生命,“不交”,事物的生命力也就停止了。程颐具体论述了事物的交感现象。他说:“天地之气开散,交感而和畅,则成雷,雷雨作而万物皆生发甲坼”(同上,解卦)又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未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此以往来屈信明感应之理,屈则有信,信则有屈,所谓感应也。”(《周易程氏传·咸卦》)这是一幅多么绚烂多彩的自然界的运动画面。阴阳摩轧,风气激荡,雷霆震动,风雨润泽,日月运行寒暑相推,整个自然界都在运动不息,生机盎然。

程颐还用阴阳两气的交感作用来解释自然界电雷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何为电雷的成因?电是阴阳二气相倾轧,这如同两石相磨所以看到火光,而阴阳相碰撞则形成了雷。雷与电这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程颐关于雷的论述还见于多处。他说:“雷者,阳气奋发,阴阳相薄而成声也。阳始潜闭地中,及其动,则出地奋震也。始闭郁,及奋发则通畅和豫。”(同上,豫卦)又说:“雷行于天下,阴阳交和,相薄而成声,于是惊蛰藏,振萌芽,发生万物,其所赋予,洪纤高下,各正其性命,无有差妄,物与无妄也。”(同上,无妄卦)雷能“成声”是由于“阴阳交和相薄”的原因,所以,一声春雷就可以“惊蛰藏,振萌芽,发生万物”。程颐还常把雷和风雨联系起来议论。“阴阳始交,则艰屯未能通畅;及其和洽,则成雷雨,满盈于天地之间生物乃遂。”(同上,屯卦)“雷雨二物,相益者也,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两相助益。”(同上,益卦)在这里,程颐排除了对于电雷风雨两成因的神秘主义的解释,而把阴阳两气的交感作为发生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的依据。这种力图以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现象,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事物是事物存在的形式还有第二层意义,即只有运动不息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显然程颐也是指这种观点的,他常常把“动”与“恒”联系在一起。他说:“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凡天地所生之物,虽山岳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唯随时变易乃常道也。”(《周易程氏传·恒卦》)他认为“不动”就不能“恒”即永久地存在。这是因为在天地间唯有“动”是“恒而不穷”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动着,即使像山岳这样的坚厚之物也不能不动,不能不变。因此所谓“恒”不是指“一定”不变的意思,凡是一定不变的事物没有一个是能够保持“恒”的。只有“随时变易”才是普遍的原则。天地造化因为“动而恒久不已”所以才能“常”,日月星辰因为运行“恒久不已”所以才能“明”暑寒相推,四时革而不已所有才能成岁,等等。应该承认程颐的这些观点是很有价值的。

事物的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决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规律性的。程颐说:“乾道变化,生育万物,洪纤高下,各以其类,各正性命也。”(同上,乾卦)何为性命,程颐介释说:“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同上)即事物有着各自特有的性命即规律。 天地之间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是总有其“常”(规律),像阴阳日 月,寒暑、昼夜之间的变化就是“常”的运动。顺循这个“常”的运动是永恒的,他还是以阴阳日月为例说:“日月,阴阳之精气耳,唯其顺天之道往来盈缩,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顺天理也。四时,阴阳之气耳,往来变化,生成万物,亦以得天,故常久不已”(《周易程氏传·恒卦》)“天地之运,以其顺动,所以日月之变不过差四时之行不愆忒。”(同上,豫卦)程颐所指的“顺动”是指顺循“常”的运动。如天地的运行,日月的照明,阴阳往来,精气盈缩都是因为顺“天之道’而“常久不已”的。程颐在讨论事物矛盾运动时,很强调“顺”。他说:“天地之道,万物之理,唯至顺而已”。还说:“天地造化。恒久不已者,顺动而已。巽而动,常久之道也。动而不顺,岂能常也?” (同上,恒卦)很明显他在这里所说的“顺”多少包含着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的因素,因而是有可取之处的。天之理与人之理是相同的。“人事”强盛,“天”就不能对人造成灾难,相反,“人事”衰弱“天”就能对人构成灾难。“如祁寒暑雨”这是自然现象,如果人身体强壮,就不会生病,相反人的身体“羸弱”,就不免要生病。所谓“天人之理自有相合”是主张以积极的“人事”应付“天变”使“天不为灾”。这种天人相合与汉儒所说有“天人感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程颐认为矛盾的对立双方是互相渗透的,如动静、有无等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相互渗透的。他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故曰动静一源”,“消长相因天之理也”(同上,复卦)这些观点表明程颐对矛盾对立统一法则的朴素理解,虽然这种理解尚属肤浅,然而这在当时却是非常可贵的。程颐不仅肯定了对立的普遍性,而且认为矛盾的双方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在各自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转化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难以统一于一定 的模式,但是矛盾转化却是普遍现象,任何事物概莫能外,但是程颐的转化观尚未能摆脱循环论的倾向。他说:“物理如循环,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于泰之盛与阳之将进,而为之戒曰:无常安平而不险陂者,谓无常泰也。无常往而不返者,谓阴当复也,平者陂,往者复,则为否矣。”(同上,泰卦)又说:“无往不复,言天地之交际也,阳降于下,必复于上,阴升于上,必复于下,屈伸往来之常理也。”(同上)程颐企图用“物理如循环”来说明阴阳、升降,平陂、安险,泰否等矛盾转化的现象是不很确切的,有相当明显的循环论的倾向,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其中所包含的辩证因素。

人活在世上活一日少一日,即使对于刚生的婴儿来说也是如此。身体一天天长大,活的天数一天天减少,两者是不矛盾的,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他指出:“见摄生者而问长生,谓之大愚。见卜者而问之吉凶,谓之大惑。”(《二程遗书》卷二十五)进而他又批判了佛家的生死观。他说:“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可怪二千年来,无一人觉此,是被他恐动也。圣贤以生死为本分事,无可惧,故不论死生。佛之学为怕死生,故只管说不休。”(《二程遗书》卷一)他认为佛学不明生死的道理,所以才以生死恐动人,”而圣贤则认为生死为本分事,没有什么可恐惧的,所以不谈生死的问题。他赞成对于生死采取“鼓缶而歌”的态度。所谓“人之终尽,达者则知其常理,乐天而已,遇常皆乐。如鼓缶而歌” (《周易程氏传·离卦》) 但是和首倡“鼓缶而歌”的庄周相比,程颐对于人生并不悲观。他的人生观是积极人世的,程颐之所以赞成“鼓缶”,才能对生死泰然处之。程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生命的现象,是对宗教唯心主义的批判,表现了他所持的无神论思想。

程颐并没有把对立转化的观点坚持下去,当一接触封建等级制度之道时,他认为这是无对的,所谓“道无对”。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不可变动的。“天尊地卑,尊卑之位定,而乾坤之义明矣。高卑既别,贵贱之位分矣。阳动阴静,各有其常,则刚柔判矣。事有理,物有形也,事则有类,物则有群,善恶分而吉凶生矣,象见于天,形成于地,变化之迹见矣。”(《周易经说》卷一《易说·系辞》)这里他所说的定、分、常、判、见都是既定的、不变的矛盾现象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不可变动的。这不仅暴露了程颐封建主义卫道土的立场,同时也窒息了他在论述自然现象时所闪烁的对立转化的辩证法气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一切事物的运动总是处于一定时空中的。对于“空”,程颐没有更多的涉及,但是对于“时”,程颐却是非常注重的。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与时消息”的。“日中盛极,则当昃映;月既盈满,则有亏缺。天地之盈虚,尚与时消息,况人与鬼神乎?盈虚则盛衰,消息谓进退,天地之运,亦随时进退也。”(《周易程氏传·革卦》)程颐认为日月天地的盈盛与昃缺是“与时消息”的。同样,一切社会人事活动也是与时进退的。“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济之终,不进而止矣无常止也,衰乱至矣,盖其道已穷极也,九五之才,非不善也,时极道穷,理当必变也,圣人至此奈何?”(同上,既济卦) 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之理,不是进便是退,然而“进退”是与“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不受“时”的影响。时间变了,事物也就要随之变化。

既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事物都要发生变化。因此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人们的行动应该是“随时而进”“随时而止”、“随时自用”。即使是圣人对于‘时’也只能“因时处宜而不能违,”所谓“时者,圣人所不能违”圣人和众人所不同的是“因时而处宜随事而顺理”(同上,革卦)而众人则不能掌握(识)时机罢了。因而获程颐认为“随时之义,,是犹如“禹之治水”,这个观点是可取的。程颐还对“随时之宜”作了一个通俗的比喻。他说:“君子观象以随时而动。随时之宜,万物皆然,取其最明且近者言之。君子以向晦人宴息:君子昼则自强不息,及向昏晦,则入居于内,宴息以安其身,起居随时,适其宜也。”(《周易程氏传·隋卦》)正常情况下白天“自强不息”,晚上就要及时“宴息以安其身”。人的起居是有规律的,违反了这个规律就要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程颐以起居随时企图说明“时”对人的行动的重大影响,不仅是明智的,而且是含有辩证因素的。

二、“物极必反”与“革者,变其故也”

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程颐提出了“物极必反”的命题。 事物发展到顶点(极)就要走向反面,这是规律(其理如此)概莫例外。生命达到顶点就要走向死亡,而死亡了的生命通过转化分解又成为新生命所必需的成分,因而在新生命中得到反映。生死是如此,始终也是如此,对于其它一切事物都是如此。他说:“物理极而必反,以近明之,如人适东,东极矣,动则西矣。如升高,高极矣,动则下也,既极则动而必反也。”(同上,睽卦)又说:“物极则反,事极则变,困既极矣,理当变矣。”(同上,困卦)“物极必反”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如一个人向东走,走到东方尽头了只要再一走动必然要朝西,同样,如升高升到高的极点了就要下降。事物到了极点,就要向反面转化。“物极必反”是一个普遍规律,它同样适用于社会的治乱安危。“物理极而必反,故泰极则否,否极则泰”。“极而必反,理之常也。然反危为安,易乱为治,必有刚阳之才而后能也”。(同上,否卦)程颐认为虽然泰极必否,否极必泰,危极必安,乱极必治这是“理之常”,但是由危转为安,由乱转为治,却又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定要有“刚阳之才”的活动才行。他的这个说法使他关于对立转化的观点大大前进了一步。“物极必反”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精彩的命题。

既然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走向反面,因此要想不走向反面,就要注意不过“极”,程颐说:“唯至明所以不居其有,不至于过极也。有极而不处,则无盈满之灾,”(同上,大畜卦)根据同一原则他提出了居安思危,居盛虑衰的观点。“大率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方盛而虑衰,则可以防其满极,而图其永久。若既衰而后戒,亦无及矣。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乱者,盖不能戒之盛也。”(《周易程氏传·临卦》)“当知天理之必然,方泰之时,不敢安逸常艰危而思虑,正因其施为如是则可以无咎。”程颐认为要想使“盛”与“安”能“永久”存在,只有在“方盛”、“方泰”之时高度警惕力戒骄侈。经常思虑艰危之时,就可以“无咎”。程颐认为大几天下久安终不免于乱者,不外乎这样两个原因,一是因循守旧,“惮于更变”,二是“狃安富”而“骄侈生”,导致“衅孽萌”、“乱之至”。他说:“自古泰治之世,必渐至于衰替,盖由狃习安逸,因循而然”。(同上,泰卦)又说:“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而骄侈生乐舒肆则纲纪坏,忘祸乱则衅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乱之至也。”(同上,临卦)他的这番议论是他“物极必反”在社会政治中的具体应用,说明事物向相反的方向的转化是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过程的。

诚然,程颐在当时政治变革运动中开始时曾赞成王安石变法而后由于政见的不同而转为反对者,倾向保守,他的政治态度与张载基本相似。他们也有自己的变革理论。他偏重抽象道德的修养而轻视具体功利之学,表现了理学家的思想特点,他与张载一样主张对当时的弊政作温和的变革,因而在哲学理论上也有某些“变易”的思想。他说:“推革之道,极乎天地变易,时运终始也。天地阴阳推迁改易而成四时,万物于是生长成终,各得其宜,革而后四时成也。时运既终,必有革而新之者”又说:“井之为物,存之则秽败,易之则清洁,不可不革在也。”(同上,革卦)天地、阴阳一直在“变易”之中,所以才能使四时成岁,万物各得其宜。井水一直不换,就容易秽败,只有经常变易才能清洁,所以“不可不革”。同理,社会也只有变革才能有生气。“王者之兴,受命于天,故易世谓之革命。汤武之王,上顺天命下应人心,顺乎天而应乎人也。天道变改,世故迁易,革之至大也。”又说:“革天下之弊,新天下之事,处而不行,是无救弊济世之心,失时而有咎也。”(《周易程氏传·革卦》)他的这些说法虽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天命论影响,但是他承认革新时运与改朝换代是一种革命,是最大的变革。如果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而不变,就是“无救弊济世之心”而会招致“咎”。但是究竟怎样“革”?程颐过于小心以致流向保守。他说:“革者,变其故也。变其故,则人未能遽信,故必巳日,然后人心信从。„„弊.坏而后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同上)“事之变革,人心岂能使信,必终日而后孚在上者于致为之际,当详告申令,至于巳日,使人信之。人心不信,虽强之行,不能成也。”(同上)变革现有的政治是件大事,一开始信从的人不多,因此必须反复“详告申令”,“使人信之”才能成功,不能取信于人的“革”是“不能成”的。应该说他的这个见解是有合理的因素,但他过分夸大了革变的艰巨性,片面强调客观具备的条件因而对政治变革抱消极的态度。

王安石认为“新故相除”为自然界和人事社会的规律,对于“变故”的改革充满信心,在变革问题上程颐和王安石所持态度是不同的,他说:“变革,事之大也,必有其时,有其位,有其才,审虑而慎动,而后可以无悔。”(同上)他认为只有同时具备了“位”“时”“才”这些条件才可以讨论变革,臣子不该首倡“变革”他说:“然臣道不当为革之先,又必待上下之信„„所逢之时,足以革天下之弊,新天下之治,当进而上辅于君,以行其道,则吉而无咎也。不进则失可为之时,为有咎也。”(《周易程氏传·革卦》)因为臣不具备“位”这个条件,所以他不应当“为革之先”只能辅助皇帝以“行其道”,这也就是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论依据。事实上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同时具备程颐所说的“变革”条件,这种理论发展下去势必导致否定变革。程颐说:“天下之事,革之不得其道,则反到弊害,故革有悔之道”(同上)既“革有悔之道”岂不是不革为妙么!至此程颐就窒息了原有的变易思想而陷入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二程集[M]中华书局,2004。

(2)潘富恩,《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3)潘富恩,《程颢、程颐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潘富恩,《二程遗书、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论文研究目的范文.doc》
论文研究目的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