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论文 范文

2022-07-1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计算机论文

毕业论文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考号:姓名:李延权

摘 要: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以提供和保证网络联通性为主要目标的第一代Internet技术向以提供网络数据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第二代Internet技术,在到第三代以internet互联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时代。所有这些,都促使了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迅速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各种计算机连网,拓宽了共享资源。同时也突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网络安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等诸多问题都体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无论是我们的政府机构、军事基地,还是各大企业以及各高校都相继有了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网络。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到个人的电脑系统瘫痪、帐号被盗,大到政府、军方重要的机密资料,财政资料数据被非法查看修改等等。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目前,人们也开始重视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黑客攻击早在主机终端时代就已经出现,随着Internet的发展,现代黑客则从以系统为主的攻击转变到以网络为主的攻击。新的手法包括:通过网络监听获取网上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监听密钥分配过程,攻击密钥管理服务器,得到密钥或认证码,从而取得合法资格;利用UNIX操作系统提供的守护进程的缺省帐户进行攻击,如Telnet Daemon、FTP Daemon和RPC Daemon等;利用Finger等命令收集信息,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利用SendMail,采用debug、wizard和pipe等进行攻击;利用FTP,采用匿名用户访问进行攻击;利用NFS进行攻击;通过隐藏通道进行非法活动;突破防火墙等等。目前,已知的黑客攻击手段多达500余种。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破坏性攻击,最早的拒绝服务攻击是“电子邮件炸弹”。它的表现形式是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无用的电子邮件,从而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严重时会使系统关机、网络瘫痪。

根据美国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美国每年因为网络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70亿美元。75%的公司报告财政损失是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造成的。超过50%的安全威胁来自内部。而仅有59%的损失可以定量估算。在中国,针对银行、证券等金融领域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已高达数亿元,针对其他行业的网络安全威胁也时有

发生。

由此可见,无论是有意的攻击,还是无意的误操作,都将会给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计算机网络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措施。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中,网络的安全措施应是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和脆弱性,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一、网络安全的理论基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曾建议计算机安全的定义为:“计算机系统要保护其硬件、数据不被偶然或故意地泄露、更改和破坏。”为了帮助计算机用户区分和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桔皮书”(orange?book,正式名称为“可信计算机系统标准评估准则”?),对多用户计算机系统安全级别的划分进行了规定。

桔皮书将计算机安全由低到高分为四类七级:D

1、C

1、C

2、B

1、B

2、B

3、A1。其中D1级是不具备最低安全限度的等级,C1和C2级是具备最低安全限度的等级,B1和B2级是具有中等安全保护能力的等级,B3和A1属于最高安全等级。

D1级:计算机安全的最低一级,不要求用户进行用户登录和密码保护,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整个系统是不可信任的,硬件软件都易被侵袭。

C1级:自主安全保护级,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安全级(如计算机带锁),用户必须通过登录认证方可使用系统,并建立了访问许可权限机制。

C2级:受控存取保护级,比C1级增加了几个特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进一步限制了用户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给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和分级目录的权限;采用系统审计,跟踪记录所有安全事件及系统管理员工作。

B1级:标记安全保护级,对网络上每个对象都予实施保护;支持多级安全,对网络、应用程序工作站实施不同的安全策略;对象必须在访问控制之下,不允许拥有者自己改变所属资源的权限。

B2级:结构化保护级,对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都加以定义,给一个标签;为工作站、终端等设备分配不同的安全级别;按最小特权原则取消权力无限大的特权用户。B3级:安全域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必须通过信任的途径连接到网络系统内部的主机上;采用硬件来保护系统的数据存储区;根据最小特权原则,增加了系统安全员,将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和系统安全员的职责分离,将人为因素对计算机安全的威胁减至最小。A1级:验证设计级,是计算机安全级中最高一级,本级包括了以上各级别的所有措施,并附加了一个安全系统的受监视设计;合格的个体必须经过分析并通过这一设计;所有构成系统的部件的来源都必须有安全保证;还规定了将安全计算机系统运送到现场安装所必须遵守的程序。

在网络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网络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各项技术规范、设备类型、性能要求以及经费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一个比较合理、性能较高的网络安全级别,从而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网络安全应具备的功能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访问控制: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建立的访问控制体系,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到达攻击目标之前。

(2)检查安全漏洞:通过对安全漏洞的周期检查,即使攻击可到达攻击目标,也可使绝大多数攻击无效。

(3)攻击监控: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建立的攻击监控体系,可实时检测出绝大多数攻击,并采取响应的行动(如断开网络连接、记录攻击过程、跟踪攻击源等)。

(4)加密通讯:主动地加密通讯,可使攻击者不能了解、修改敏感信息。

(5)认证:良好的认证体系可防止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

(6)备份和恢复:良好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可在攻击造成损失时,尽快地恢复数据和系统服务。

(7)多层防御:攻击者在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延缓或阻断其到达攻击目标。

(8)?设立安全监控中心:为信息系统提供安全体系管理、监控、保护及紧急情况服务。

三、?网络系统安全综合解决措施

要想实现网络安全功能,应对网络系统进行全方位防范,从而制定出比较合理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下面就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对网络的损害;二是网络对使用者的危害。

最常见的是施工人员由于对地下电缆不了解,从而造成电缆的破坏,这种情况可通过立标志牌加以防范;未采用结构化布线的网络经常会出现使用者对电缆的损坏,这就需要尽量采用结构化布线来安装网络;人为或自然灾害的影响,需在规划设计时加以考虑。

网络对使用者的危害主要是电缆的电击、高频信号的幅射等,这需要对网络的绝缘、接地和屏蔽工作做好。

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PC机

1.1 PC终端机

对于终端机来说,我们应该把一切的系统漏洞全部打上补丁。像360安全卫士是一款不错的实用、功能强大的安全软件。里面有“修复系统漏洞”选项,我们只要点击扫描,把扫描到的系统漏洞,点击下载安装,并且都是自动安装,安装完就可以了。

1.2 安装杀毒软件

比如说中国著名的瑞星杀毒软件,从瑞星官方网站下载,下载完,安装简体版就可以了。安装完之后,就进行全盘查毒。做到客户机没有病毒。让电脑处于无毒环境中。也可以在【开始-运行】中输入【sigverif】命令,检查系统的文件有没有签名,没有签名的文件就有可能是被病毒感染了。可以上网查询之后,进行删除。

1.3 防火墙

打好系统漏洞补丁,安装好杀毒软件之后,就是安装防火墙像瑞星防火墙,天网防火墙以及风云防火墙等。风云防火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防火墙软件,它不仅仅能防病毒,还能防现在很是厉害的ARP病毒。

1.4 用户设置

把Administrator超级用户设置密码,对不同的用户进行用户权限设置。

2.网络安全分析

2.1 网络安全分析

网络安全分析主要从网络层次考虑,将网络系统设计成一个支持各级别用户或用户群的安全网络,该网在保证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的同时,还实现与Internet或国内其它网络的安全互连。本方案在保证网络安全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比如:可以满足个人的通话保密性,也可以满足企业客户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障,数据库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系统不被病毒侵犯,同时也可以防止诸如反动淫秽等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等。

3.解决方案

3.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保障手段,是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控制入、出一个网络的权限,并迫使所有的连接都经过这样的检查,防止一个需要保护的网络遭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

分析器,有效地监视了内部网络和Internet之间地任何活动,保证了内部网络地安全;在物理实现上,防火墙是位于网络特殊位置地以组硬件设备――路由器、计算机或其他特制地硬件设备。防火墙可以是独立地系统,也可以在一个进行网络互连地路由器上实现防火墙。用防火墙来实现网络安全必须考虑防火墙的网络拓扑结构:

(1)屏蔽路由器:又称包过滤防火墙。

(2)双穴主机:双穴主机是包过滤网关的一种替代。

(3)主机过滤结构:这种结构实际上是包过滤和代理的结合。

(4)屏蔽子网结构:这种防火墙是双穴主机和被屏蔽主机的变形。

3.2 VPN技术 

VPN技术主要提供在公网上的安全的双向通讯,采用透明的加密方案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VPN技术的工作原理:VPN系统可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专用网络在不可信任的公共网络上实现安全通信,它采用复杂的算法来加密传输的信息,使得敏感的数据不会被窃听。其处理过程大体是这样:?

①?要保护的主机发送明文信息到连接公共网络的VPN设备;?

②?VPN设备根据网管设置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让数据直接通过。?③?对需要加密的数据,VPN设备对整个数据包进行加密和附上数字签名。?

④?VPN设备加上新的数据报头,其中包括目的地VPN设备需要的安全信息和一些初始化参数。?

⑤?VPN设备对加密后的数据、鉴别包以及源IP地址、目标VPN设备的IP地址进行重新封装,重新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虚拟通道在公网上传输。?

⑥?当数据包到达目标VPN设备时,数据包被解封装,数字签名被核对无误后,数据包被解密。?

3.3 网络加密技术(Ipsec)

IP层是TCP/IP网络中最关键的一层,IP作为网络层协议,其安全机制可对其上层的各种应用服务提供透明的覆盖式安全保护。因此,IP安全是整个TCP/IP安全的基础,是网络安全的核心。IPSec提供的安全功能或服务主要包括:

(1)访问控制;

(2)无连接完整性;

(3)数据起源认证;

(4)抗重放攻击;

(5)机密性;

(6)有限的数据流机密性。

3.4基于PKI的认证

使用PKI(公开密钥体系)进行认证和加密。该种方法安全程度较高,综合采用了摘要算法、不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很好地将安全性和高效性结合起来。这种认证方法目前应用在电子邮件、应用服务器访问、客户认证、防火墙认证等领域。该种认证方法安全程度很高,但是涉及到比较繁重的证书管理任务。

3.5 身份认证

任何良好的安全系统必须包括加密!这已成为既定的事实。网络上的加密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数据链路层加密,即将数据在线路传输前后分别对其进行加密和解密,这样可以减少在传输线路上被窃取的危险;第二层是传输层的加密,使数据在网络传输期间保持加密状态;第三层是应用层上的加密,让网络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当然可以对这三层进行综合加密,以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字签名是数据的接收者用来证实数据的发送者确实无误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通过加密算法和证实协议而实现

3.6User?Name/Paword认证

该种认证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认证方式,用于操作系统登录、telnet(远程登录)、rlogin(远程登录)等,但此种认证方式过程不加密,即paword容易被监听和解密。

3.7使用摘要算法的认证

Radius(远程拨号认证协议)、OSPF(开放路由协议)、SNMP?Security?Protocol等均使用共享的Security?Key(密钥),加上摘要算法(MD5)进行认证,但摘要算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在认证过程中,由摘要信息不能计算出共享的security?key,所以敏感信息不能在网络上传输。市场上主要采用的摘要算法主要有MD5和SHA-1。

四、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网络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共同努力,运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尽一切可能去控制、减小一切非法的行为,尽可能地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同时,要不断地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大力加强安全技术建设,强化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内使用的IP地址作为一种资源以前一直为某些管理人员所忽略,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对本网内的IP地址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对于盗用IP资源的用户必须依据管理制度严肃处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得到保障,从而使广大网络用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总之,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既包括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有物理的和逻辑的技术措施,一种技术只能解决一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万能的。为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计算机网络传输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严格限制上网用户所访问的系统信息和资源,这一功能可通过在访问服务器上设置NetScreen防火墙来实现。第二,应加强对上网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RADIUS等专用身份验证服务器。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上网用户帐号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在身份验证过程中采用加密的手段,避免用户口令泄露的可能性。第三,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一种方法是使用PGP?for?Busine?Security对数据加密。另一种方法是采用NetScreen防火墙所提供的VPN技术。VPN在提供网间数据加密的同时,也提供了针对单机用户的加密客户端软件,即采用软件加密的技术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本论文从多方面描述了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信息的保密,认证和完整性保护机制,使网络中的服务,数据以及系统免受侵扰和破坏。比如防火墙,认证,加密技术等都是当今常用的方法,本论文从这些方法入手深入研究各个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可以使我们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更深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蔡皖东.计算机网络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杜飞龙.?Internet原理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3]??胡道元.信息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杨明福.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5.

[5]??袁保宗.因特网及其应用.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6]??隋红建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周明天等.TCP/IP网络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8]??计算机学报.?2007-2010.

[9]??网络报.?2008-2009.

[10]?电脑报.?2007-2010.??w.studa.ne

推荐第2篇:计算机安全论文

计算机安全

郭静

110804042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越发成为农业、工业、第第三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信息交换媒介,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的严重性,采取强有力安全策略势在必行。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应该贯彻于整个信息网络的策划、组成、测试的全过程。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防火墙;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逐步从单机向局域网、广域网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面临新的、更严峻的挑战。 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千差万别,实现计算机联接的多种网络拓朴结构的混合,所采用介质的多样性,信息的集中处理或分布处理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解决的难度。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不再是系统内某个元素或某几个元素的安全,而是系统整体的安全,不再是一个单纯而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技术角度看,计算机系统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其中信息安全是主线,它贯穿在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之中。

一、计算机存在的威胁与安全问题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

1.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并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下简称\"病毒\"),它会影响和破坏正 常程序的执行和数据的安全。它不仅侵入到所运行的计算机系统,而且还能不断地把自己的复制品传播到 其他的程序中,以此达到其破坏作用。病毒一般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不易被发现。计算机病毒发展 到今天,已成为计算机世界里的一种恶性顽疾,是研究计算机安全保密防范时必须经常考虑和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1.1.1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如生物病毒的传染性、流行性、繁殖性、表现性、针对性等特征,计算机病毒都具备,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不是微生物,而是一段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1.1.2病毒的传染途径。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显著的特征,威胁也最大。如没有传染性,即使病毒的破坏性再大,也只能破坏一台计算机,而不能威胁其它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从一个计算机系统向其它计算机系统进行传染的主要途径是联网线路、磁盘和光盘。在单机环境下,病毒主要是通过互相交换的带毒磁盘或光盘传染的。硬盘虽然是固定式存储介质,但是硬盘是病毒的重要滋生地,许多病毒都寄生在硬盘上,一旦用寄生有病毒的硬盘启动计

算机,并且对某些软盘和光盘进行读写操作,那么,病毒就会传染到软盘和光盘上,并通过这张软盘和光盘扩散开来。 对于网络来说,带病毒的服务器则是病毒的集散点,它一般通过可执行文件的传递而传播。在联网条件下,计算机病毒扩散的途径,增加了许多,它可以通过访问、文件下载、电子邮件等各种途径来传播病毒。

1.1.3病毒的种类。在以前,人们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病毒以减小它的尺寸,到了今天很多病毒是用VB、JAVA和ActiveX 来编写的。病毒的种类有如下几种:(1)文件病毒。此类病毒会将它自己的代码附在可执行文件(EXE、COM、BAT…)上。典型的代表是\"黑色星期五\"。(2)引导型病毒。此类病毒在软硬磁盘的引导扇区、主引导记录或分区表中插入病毒指令。典型的代表是大麻病毒、磁盘杀手等。(3)混合型病毒。是前两种病毒的混种,并通过可执行文件在网上迅速传播。(4)宏病毒。1995年8月,Windows95发表,并迅速成为主流操作系统,原先在DOS系统下猖獗一时的各种病毒,由于不适应新系统,而渐失活力。代之而起的新型病毒,一类也是攻击可执行文件,如臭名昭著的CIH病毒,另一类就是宏病毒,它主要感染日常广泛使用的字表处理软件(如Word等)所定义的宏,从而迅速漫延。美丽莎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5)网络病毒。网络病毒通过网站和电子邮件传播,它们隐藏在Java和ActiveX程序里面,如果用户下载了有这种病毒的程序,它们便立即开始破坏活动。由于网络传播迅速,这类病毒造成的危害更大。最近,活动十分猖獗,破坏力很大的\"爱\"病毒就属于这一类。

1.1.4病毒的危害。在我了解到的病毒的危害是最大的。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减少存储器的可用空间;(2)使用无效的指令串与正常运行程序争夺CPU时间;(3)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4)破坏相连网络中的各项资源;(5)构成系统死循环;(6)肆意更改、破坏各类文件和数据;(7)破坏系统I/O功能;(8)彻底毁灭软件系统。(9)用借读数据更改主板上可檫写型BIOS芯片,造成系统崩溃或主板损坏;

(10)造成磁头在硬盘某些点上死读,从而破坏硬盘。计算机病毒通过这几种危害形式,给计算机造成的灾害是巨大的。这方面的事例数不胜数。总之是严重危害到了我们的工作学习,有的还危害到人生财产安全。

二、温度对计算机的影响

计算机工作环境的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较适宜的温度为10-300C温度太高,会使电路器件散热不良甚至烧毁。温度太低,也会造成器件失效和机械部份运转不正常。

三、湿度对计算机的影响

计算机工作环境的湿度也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通常在40%-70%较为适宜。湿度太高, 容易造成漏电;湿度太低,又会造成静电荷的聚集,静电放电很容易导致存储器里的数据被抹除或电路芯片被烧毁。当相对湿度在30%以下时,计算机的故障发生率会急剧增加至正常情况的10-30倍。

四、振动对计算机影响

计算机不能在经常振动的环境中工作,计算机磁盘驱动器中的磁头和磁盘在工作中的接触是非常精密 的,稍为强烈的振动即会损坏磁头和磁盘。

五、粉尘对计算机影响

粉尘对计算机的影响也非常大,粉尘的积聚也会给计算机造成漏电、静电感应、磁头磁盘磨损等故障。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六、网络安全维护

6.1网络安全,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同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计算机系统的互联,在大大扩展信息资源的共享空间的同时,也将其本身暴露在更多恶意攻击之下。如何保证网络信息存储、处理的安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财产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法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辩识、控制;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信息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病毒防护、访问控制、加密和鉴别七个方面。 设计一个安全网络系统,必须做到既能有效地防止对网络系统的各种各样的攻击,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又要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操作的简易性,以及对用户的透明性和界面的友好性。

6.2由于病毒对微机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病毒的入侵。在日常工作中,防止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有:(1)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并安装一个反病毒软件,由于新的病毒不断出现(平均每天13个),没有一台计算机能在如今高度共享、高度网络化的世界里在不装反病毒软件的情况下躲过病毒的攻击。定期对所用微机进行检查,包括所使用的软盘和硬盘,以便及时发现病毒,防患于未然。

(2)减少服务器中用户写的权力。把服务器中写的权力控制在尽量少的人手中,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3)防范来历不明软盘和盗版光盘。应对来历不明的软盘和盗版光盘保持高度警惕,在把它塞进驱动器前要考虑清楚,如果你不得不这样做,请先用反病毒软件对软盘进行检查,扫描盘中的每一个文件(不仅仅是可执行文件),包括压缩文件。同样,在你给别人软盘时,及时对软盘写保护,这样别人机器里的病毒就不会传到你的软盘里。(4)在阅读电子邮件的附件前进行扫描。有些邮件接收软件在用户打开一封邮件后会自动打开附件,请千万关闭这个功能。(5)下载的时候要小心。下载文件是病毒来源之一。(6)把文件存为RTF或ASCII格式。如果你想在网络服务器上与别人共享一些数据,但又不愿了解更多的病毒知识,那你最好把文件存为RTF或ASCII格式,因为这两种文件格式都能避免宏病毒的攻击。(7)合理设置硬盘分区,预留补救措施。一般C盘宜采用FAT 32格式,容量应大于1G。这时C盘万一被病毒感染,也能用KV300恢复98%以上数据,而采用FAT 16格式,C盘容量小于2G,也只能恢复5%的数据。(8)用Ghost(克隆)软件、备份硬盘,快速恢复系统。(9)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提高防范能力。(10)重要数据和重要文件一定要做备份。

6.3防火墙技术

伴随着的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名词-\"防火墙\"技术。所谓防火墙技术,就是象征性地比喻将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火\"阻挡在网络之外,为网络建一道安全的屏障。它可能由一个硬件和软件组成,也可以是一组硬件和软件构成的保护屏障。它是阻止国际互联网络\"黑客\"攻击的一种有效手段。简单地讲,它的作用就是在可信网络(用户的内部网络)和非可信网络(国际互联网、外部网)之间建立和实施特定的访问控制策略。所有进出的信息包都必须通过这层屏障,而只有授权的信息包(由网络的访问控制策略决定)才能通过。其他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是国际互联网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也不是万能的,对一些重要的网络,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等等。

七、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通信网络技术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会不断强化,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上我们简要的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几种

安全隐患,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集中安全防范措施。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安全问题,制定合理的目标、技术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法规等。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必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2)

(3) 龙珑 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程煜等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张洁计算机病毒防治与信息安全知识300问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

推荐第3篇:计算机控制系统论文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xx (沈阳工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辽宁省 沈阳市110000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因此,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控制算法3个方面,一个完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使系统能长期有效地运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浅析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的同时,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xxxxx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000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computer to realize control.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ment and sensor technology, the CRT display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design a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three aspects: hardware, software and control algorithm, a complete design also need to consider the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can run effectively for a long time.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of shallow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s described.Key words: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The principle; application

1.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而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由下列几部分组成:被控对象、主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自动化仪表和软件系统。 1.1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来实现,就组成了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1.2 软件部分

软件系统是控制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适当的软件系统支持下,控制视才能按设计的要求正常地工作。控制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

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管理、信息处理相对 外进行联系及提供服务的软件。例如操作系统、监控程序、语言加工系统和诊断 程序等。应用软件是用来使被控对象正常运行的控制程序、控制策略及其相应的 服务程序。例如过程监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和公用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是在 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编制完成的,它随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不同而异。通常 应用软件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开发。随着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 软件正向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标准的基本控制模块由制造厂家提供给用 户,用户只需根据控制的要求,经过简单的组态过程即可生成满足具体要求的专 用应用软件,大大方便了用户,缩短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应用软件的 可靠性。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1)结构上: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测量装置、执行机构等常用的模拟部件之外, 其执行控制功能的核心部件是数字计算机,所以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部 件的混合系统。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之外,还有离散模拟、离散数字等 多种信号形式。

(3)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了包含连续信号外,还包含有数字信号,从而使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在本质上有许多不同,需采用专门的理论来分析 和设计。

(4)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软件,便于实现复杂的 控制规律和对控制方案进行在线修改,使系统具有很大灵活性和适应性。

(5)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一个控制器(控制 计算机)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而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6) 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离散控制系统、微机网络等,便于 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2)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 规律决定进一步的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 务。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计算机控制体系的软件和硬件的组织构造是根 据它联系的设备不一样,有所改变的,他们的组织结构大致是一样地,可以涉及 到系统设计,控制任务,软件设计等。 4.1系统方案设计

我们依据体系设计任务书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对体系的软件,硬件它们的构 造再考察它的要求,推算出合适它的的系统,组成一个新的系统。再时间很紧张 的时候可以拿现场的配件组合,再设计费用不到位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组织自己 设计的模式,但是要注意化风好软件和硬件的价格及时间,控制体系结构它的概括微型的处理器、存储器、选择好接线口、传感器、硬件的设计与调试的基本内容。 4.2控制任务

我们要对超控设备进行调研,研究,了解工作程序是再体系设计1前应该做好的事,只有理解了它的要求,理解了它要接收的任务,涵盖体系的终极目标,数据流量还有准确度,现场的要求,时间的控制,我们要严格按照计划说明操控,实现整个系统操作。 4.3软件设计 计算机软件的设计要依据体系规划的总意见,确定体系下所要完成的各种功能及完成这些系统性能的推理和时差序关系,并用合理组成部件表格画出来。他们是根据体系组成表格不同的功能,分别规划出相应的控制体系所需要的软件。例如仿真的量输入和仿真量输出及数据处理还有互联和打字版处理格式等。每一种表格都可以单独进行实验调试,各种表格分别实验调试好以后,再按工作路线图推理和时间顺序关系将他们正确组合、互相连接、实验和调试。

4.4现场安装调试

首先要按设计计划合理组装装,对体系结构进行大体的演练和比较准确的演练,结合演练的结构数据重置体系的置和储存数据进行软硬件的调试,他们的构件组成都可以在演练数据下用对演练数据进行试研的办法同时进行,同时他们要进行统一的实验及推理,仿真物体是这个体系验证的最基本要求,而好的体系的数据调整实试要在现场进行。

5.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

工业机器手臂的自动化的冲压生产线运行循环路线可以简单概括为:上下料机构板材冲压。钢板物料的传送、线头板料清洗涂油、钢板板物料料位置校正、第一台压床冲压、下料机器手臂提取物料、压床再次冲压、依设计流程传到下一个工序、机器人收取物料并裁剪、把它输送到下一台压床、下一台机器人接着提取物料、把物料放到输送装置上,工人开始按规定型号堆积板材。用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的生产线,会更加符合现再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技术方面的创新。机器人手自动的化生产线适用于现在大规模的生产的各个行业,也适合已有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的业再次更新,工程机器人自动的生产线通过改变不同的软件,它可应用于很多车型生产,它的可控制性能很好,工业机器人体系组成包括上下料结构、清洗涂油机体系对各种型号的冲床兼上下料体系、物料输送体系。各个分体系连接间的电气化操控是按照统一操做控制和删减控制的原则,他们再不同附件的操控系统中,他们是应用了机械与构建操控的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组成,他们每个级别都应用不一样的互联网工程和软硬件控制,以达到不同的设计效果实现自动化。各部分操控体系采用具有现场总线形式的PtC操控方法,他有独立操控和智能操控的特点。为确保控制体系正常运转,我们在车间总的线路全部采用西门子Proflbus总线及di数字化的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体系。每个监督控制结构的PiC之间及PiC与上~个机械间的联系全部采用了现代化的集成板的局域电脑互联网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供监控体系相互联系时应用。冲床机的运动中枢应连接Ethetnet csrd与机器人的操控体系联网, 操控体系与工业机器人的联系方式是通过Proflbus.DP的总路线连接的他们实现了信息的互换和连接。连接体系采用了HMI SIEMENS的触摸技术,在每一个可操控的部件上都放置一个显示屏,它应用了Proflbus的数据连接。各个部件都安装了信息指示灯和紧急开关,屏幕可看到系统信息及显示错误出现在那里,与这个设备有联系的的i\O 信号在HMi上显示,他们以红灯和黄灯区分。系统如果发现哪里有情况,将会鸣笛警报,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问题出现在那里,以便维修人员查找。这个体系还有演练数字场景的能力,在磨拟演练中,它的压力和转动速度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还有可能会发生操作控制与机械运转不同步的可能,体系是通机器人的离线程序控制的机器人的运行路线,来减少生产现场的实验休整周期。机器人冲压设备再生产中使用面很广,他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模式,改善了劳动条件及强度,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提高生产的进度及产品的合格率,它不但材料的生产流程还减少了浪费,节约了时间,缩小了生产成本,随着生产线的制作、调试设备的周期设计时间不断提前,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为汽车主机厂所接受,成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主流。

6.竖炉球团计算机控制系统

结合球团生产的特点,将竖炉球团T艺分解为四组,即配料烘干组、润磨旁路组、造球组、竖炉组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控制设备主要分布在总控室和现场设备控制站,其中竖炉组控制箱全部放在总控室。按照竖炉自动系统的控制要求和各设备的功能,系统可分为四层,各层设备和功能如下。

第一层为处于系统底层—— 检测元器件与执行机构。该层主要有电动蝶阀、放散阀、各种仪器仪表、变频器以及快切阀等。主要完成生产设备的操作和工艺参数的监测,执行来自PLC的程序指令,并做出相应的操作或显示实时监测数据参数。

第二层为PLC控制层,包括CPU模块,PS模块,DI、DO、AI、AO模块,ET200M模块和各种网络通信接口适配器等 主要完成整个系统PLC站的控制网络集成,负责接收从设备层传送的信息、数据和上位机控制的命令,并将这些命令再反馈到设备层,完成中央信息层与设备层之间的信息、数据、命令传输及交换

第三层为中央信息层,即上位机控制层。监控上位机是j台研华IPC一610H工控机(配有Windowsxp操作系统,并安装STEP75.4西门子编程软件和组态软件),一台为操作员站,一台为T程师站,另外一台作为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的热备;两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和相关网络通信设备等组成。通过上位机,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现场各设备的运行,完成实时监测参数和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历史数据的记录、查看,报警与故障的提示和处理等功能

第四层为网络和其他外部保护设备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不间断电源(UPS)、信号避雷器和隔离器,用于发生断电、雷击或电磁干扰等情况,各种设备仍能安全稳定地运行且信号正确无误传送。

7.总结

计算机控制就是用计算机对一个动态对象或过程进行控制。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用计算机代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常规控制设备,对动态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的一种革新。通过大量的阅读关于计算机控制的文章,了解到了计算机控制与我们密切相关,无处不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使用计算机来控制,对与一些企业来说使用计算机控制,虽然技术或者一些仪器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从长远方面来看,它节省了人力物力。从算机控制的技术应用的方面的考虑,我认为计算机控制的技术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总之,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逐渐发展,计算机的操作控制正逐步的进入到生产的各个领域。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改革,创作出一个更好的控制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谢国民、付华.电气传动自动化[J].2009年第2期第31卷第40页 [2]马菲.仪器仪表学报[J].2013年第1期

[3]王文成、张金山等.控制工程[J].2011年第2期 [4] 李峰李超等.测控技术[J].2013年32卷1期 [5] 唐星元.仪器仪表学报[J].2012年第1期 [6]杨文光.控制理论及应用[J].2011年第2期 [7]李元春.计算机控制系统

推荐第4篇: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

企业人事信息系统的应用

【摘要】

本文讨论《企业人事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法与工具的选用。该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帮助该企业管理好企业内部的人员和人员的活动,人事信息管理指的是企业员工从招聘面试到离职退休的全过程,涉及的主要活动包括面试、报到、培训、升职、离职或其他的人事变动,也包括电子化考勤、工资性收入的计算与分发、使用其他公司资源的有关记录(如宿舍、保险、证件办理等等)。此外,本系统也涉及到企业在全国各地的人事信息管理,企业的组织架构的设置,级别与职务管理,人力申请直至人力需求报表,从而形成一个对企业真正有用的人事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选用面向对象方法与工具的主要理由与策略,进一步通过一个简例说明该方法与工具使用的效果,也讨论了使用多种工具与方法在需求

分析中的必要性,最后简要小结了选用正确工具与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在项目开展期间,我担任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数据库管理等大量工作。

【正文】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有着广泛应用面的实用性系统,但是,我国各个企业有着自身的体制、机制、特点与不同的要求;在开发这类系统时,系统需求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我们都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这是因为我们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已坚信这种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表达和描述现

实世界。软件要具有适用性和扩展性,就必须更接近于现实世界本身的发展规律。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假设要求设计关于引进人才评估的一个系统,按我们过去的做法,先会要求提供给我们一份相关的引进人才评估表,然后依葫芦画瓢地设计相应的表单与界面。在短期来说,这样做是简便而实用的,但并不能够符合现实世界的长远目标,这套设计方法不具有扩展性,因为任何一份评估表的结构都会有可能发生许多改变的。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可以从中提取出表类型、表结构、评分方法以

及能考虑继承等各方面的要素,这样就可以保证软件的通用性,可配置性与可维护性。

在工具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现在已十分流行的Rational系列,包括Rational Rose、RUP、SoDA等,为什么选取这个系列工具呢?这是基于我们对软件需求分析目标的看法,我们认为需求分析应当能正

确地回答如下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1)用户的需求是否已详尽地被考虑到了?

(2)用户能理解或明白我们所描述的内容吗?

(3)分析是否会和设计相脱节,

(4)程序员能明白我们的分析与设计要求吗?等等。

以下对上述几个问题逐一简要地加以说明:

(1)详尽地获取用户的需求。

用户的需求可分为显式的需求与隐性的需求,用户的倾向往往只顾及到当前的与明显的需求。要达到对需求理解的全面性,不仅仅只是依靠有效的用户谈话和调查,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用户需求往往会有些片面的,采用Rational Rose(基于UML)提供的用例,以及多种图的联合使用,可以使我们发现其中的遗漏。

(2)使用户能充分地理解我们的表示方法,能够真正明白我们描述的内容。

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通常会是冗长而枯燥的,一般的用户不容易深入理解,这样就削弱了分析的正确性。通过支持面向对象及UML语言的Rational Rose可以更好地和用户交流,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作方

式甚至细节的操作。

(3)使分析和设计两个阶段互相联系与贯通。

这是我们选择面向对象的方法及Rational Rose工具的重要原因,系统分析要向用户描述的不仅仅是用户的需求,而且包括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当然应包括设计(程序)、数据库与系统配置,我们当然不希望用户得到的是一个与需求规格说明不相同的软件,也不可能要求程序员完成一个不可胜任的任务。然而我们在以前的多项工作中经常发现这类情节,因为系统分析与设计相互脱节,导致一头扎在分析中不顾设计

有关的事宜。

分析与设计的脱节,还不利于设计现格说明的评估,因为分析往往会脱离现实,导致缺乏评估的依据。

因为不可能成功地完成设计而使分析需要重来,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与损失。一个好的工具可以使分析与设计更紧密地连结起来,甚至于—一对应。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使对象之间相对而言有独立性,减少了

任何影响到全局的改动,能避免因需求变化而导致全盘皆动的被动局面。

(4)使程序员明白我们的设计。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让程序员感到清晰明白,更少疑问。一个疑问很多的设计加上沟通不畅,绝对会出现在应用环境下所不需要的另一个软件,所以设计规格说明书务必清楚、形象与明确,当然,Rational Rose具有足够的图形与其他形式,能使程序员更加明确,甚至能细微到每一个语句(事实上如果使用VB,程序

架构都有可能直接生成了)。

(5)选择UML可能会有更多的理由。

比如用户文档的编写、数据库设计,我们都需要做到有延续性,有自动化支持和具有质量上的保证。

所以,我们选用了以上的方法和工具。

在分析中,面对考勤班次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一直使用纸卡方式考勤,使用户对班次形成了固定的概念,而现在的许多考勤软件也采用多次刷卡的方法来形成一天的记录。经过面向对象的分析可以发现,事实上每天的上班记录是由多个时段所形成的,时段的多少在各个公司,各个工种与部门都不尽相同,每个时段可能有不同的属性,时段与时段组合可形成为班次,这更适合于现实的情况,使之能更加灵活与更有扩展性。其实,在天与天之间也都有相互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们又发现必须在考勤与薪金工资中加入与MRP中相似的期段(Periods)的基本概念,比如可以称之为考勤期段,允许为用户更加方便地设置考

勤期段,可能使之不一定与自然年月日相同等等。

Rational Rose使我们更方便地把上面的想法在类上去实现,更进一步地设计好我们的高效率的数据库。当然,使用单一的一个工具去完成一个中大型的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社会在发展,用户的需求也在改变,如何把握住用户的需求是需要时间的,面向对象的方法有时也会忽略外在的与表层的要求,不仅仅是要获得关键的需求,其他更多的需求往往要等到用户在使用后才知道,然而等到用户使用是不现实的,作为原型开发模型中的原型也是收集用户需求,描述与解释需求的一类相当有效的方

法与工具。

在我们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用户了解我们的系统和我们的设计方案,让用户在见面会上更有方向性与针对性,我们首先用Acce开发出原型,让用户先试用。这样,我们在真正的分析与设计时就能

更加符合用户的要求。

总之,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对我们软件开发过程影响是很深远的,选用高效能的正确的方法与工具,可以使我们的软件更加正确地反映现实需求,更加具有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降低了

软件项目的风险。

评注:(1)写得有些特色,观点鲜明。(2)摘要写得不错,既反映了项目内容,也小结了本文的写作要点。(3)文中所举的例子虽然简单,但很实际。(4)多种方法与工具的使用,叙述得简明扼要。(5)内容可更丰富一些,更深入的例子也可再增多一些,则会更有说服力。(6)对需求分析的全过程的描述太

少。(本文主要参考了广东延国庆等人的论文)

推荐第5篇: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

计算机发展与维护

作者简介:昂沙尔.列斯甫阿吉,50111071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1班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后,我觉得受 益颇多。下面来谈谈我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认识。微型计算机又称为个人计算机 PC(Personal Computer),分为台式机和携带式笔 记本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在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中,由于微处理器处在中央 控制和运算处理的位置,因而微处理器又称为中央处理器 CPU(Centure Proceing Unit)。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升级。从 4 位微处理器发 展到 8 位、16 位、32 位、64 位及多核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每一次的结构性变革,都 使微型计算机推陈出新,性能不断提升。

一.首先介绍一下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电路及外部设备组成。 I/O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 CPU 是全机的运算中心和控制中心,所有的数据运算和处理都在 CPU 内进行,它的性能决定着计算机的主要性能。 CPU 通过系统总线读写存储器及 I/O 接口。所谓系统总线,是指系统各部件之间公 用的一组信号线,它包含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存储 器地址或 I/O 端口地址,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2.存储器 存储器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组成,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通常称为内存。 按工作方式分,内存储器又分为读写存储器 RAM(Random Acce Memory)和只读 存储器 ROM(Read Only Memory) 。RAM 存储器可读可写,但一旦断电,其存放的内容 即丢失。这种存储器由用户使用,但系统也要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ROM 存储器只能 读,断电后其存放的内容依然存在,通常用来存放机器内部的系统管理程序---基本 输入输出系统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在计算机中,ROM 的容量很小, 故内存通常指 RAM。 存储器内部包含有一个一个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8 位二进制 数字,即 8bits)的指令或数据,CPU 通过系统总线输出地址来访问每一个存储单元。 当 CPU 读存储器时,CPU 通过地址总线向存储器发送地址,同时通过控制总线向存储 器发送读控制信号。被地址指定的存储单元中的内容,通过数据总线流向 CPU,被 CPU 读取。当 CPU 写存储器时,CPU 发送地址和写控制信号,同时发送要写入存储器的数 据,在写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把数据写入地址指定的存储单元。 3.I/O 接口电路 I/O 接口电路包括各种外部设备的 I/O 接口电路, 以及控制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进行 数据传送的控制器。 每一种外部设备, 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接口电路, 才能把它需要输入的数据送入计算 机,或者把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上。例如,当在键盘上按下一个键,表 示这个键的一个编码将通过键盘接口送到系统总线上供 CPU 读取,从而识别这个按键 的字符。 外部设备和计算机内部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 有程序方式、中断方式和 DMA(Direct Memory Acce)方式。程序方式是由 CPU 发出指令来读写外部设备数据的方式。中断 方式是打断 CPU 目前正在进行的操作,来为某个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送服务的方式。 究竟为哪一个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送的服务,需要一个称为中断控制器的部件来管 理。 DMA 方式是外部设备和内存直接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传送数据,不 经过 CPU,整个传送过程由 DMA 控制器来控制,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

二.实训机的基本结构 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主体设备,在主机内部,包含有主板、CPU、RAM 条、扩展卡(显 卡、网卡、声卡)、硬盘、软驱、光驱和电源等部件。不过,

若主板及芯片组已经集 成有显卡、声卡、网卡芯片,则无需在扩展插槽上安装这些扩展卡。 主板也称系统板(System Board) ,它是连接 CPU、RAM 条、各种扩展卡、硬盘、软 驱、光驱和电源等部件的电路板,由主板上的电路和这些部件一起构成完整的计算机 电路。 实训机装的是一款类型为 micro ATX 的 810 主板,它的上面有如下的芯片、插座插 槽和设置开关: CPU 插座:Socket 370、北桥芯片:Intel 82810,图形内存控制中心、南桥芯片: Intel 82801AA, 控制中心、I/O SDRAM 条插槽: (Double In-line Memory Module) DIMM , 168 脚、ROM 芯片:2Mbit BIOS、SIO 芯片:W83627F-AW,提供键盘、鼠标、并行、串 行、软驱和游戏/MIDI 接口、声卡芯片:AD1881A,完成把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或反之、显示缓存器芯片: GD75232×2, 存放要显示的数据、视频输出芯片: 74F125D, 把 GMCH 输出的视频信号加以放大并送至 VGA 接口、时钟信号发生器芯片:ICS 92500F-14,产生和输出 CPU、SDRAM、PCI 等各部件所需的时钟信号。其中,提供给 CPU 的时钟信号频率称为 CPU 外频、频率设置开关:设置时钟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各种 时钟信号的频率、电源控制芯片:HIP80198CB,控制调节供给 CPU 的工作电压、硬件 监控芯片:AS99127F,监控 CPU 的电压、温度、风扇转速以及 SIO 接口、IDE 插槽: 16 位数据线,支持 Ultra DMA/66 工作模式,用于连接硬盘和光驱、Floppy 插槽:用 于连接软驱、PCI 总线插槽:32 位数据线,总线频率 33MHz,用于安装外部设备接口 卡、AMR(Audio /Modem Riser)插槽:用于安装升级声卡/MODEM 卡、电源插座:ATX 型,20 针脚,用于连接直流电源、频率设置开关 DSW 上有 5 个小开关,如图 19 所示。 通过对这 5 个小开关的设置,可以改变传送给 CPU 和 RAM 的时钟频率,当 DSW 上有 5 个小开关均置 OFF 时,可以在 BIOS 中设置 CPU 的内部工作频率,以及 FSB、SDRAM 和 PCI 总线的工作频率。 外部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光驱和软驱。这些设备虽然安装在主机内部,但相对主板 而言仍属于外部设备 。

三.现在开介绍一下计算机的组装步骤

1.释放静电 释放静电的方法:例如:可以到卫生间洗洗手或者触摸一下大块的金属物品。同 时应避免静电的产生:例如:不要穿化纤类服装,组装计算机的环境不要太干燥。 2.安装 CPU ①CPU 芯片的安装 1)将主板平放在桌面上, 找到一块乳白色正方形的 CPU 插槽, 仔细观看这个正方形 的四个角,其中一个角会缺一针或有一个三角形的标记。 (以 Socket 插座的 CPU 为例 进行讲解) 2) 取出 CPU,把英文字摆正看到正面,左下角会有一个金色三角形记号,将主板 上的三角形标记与这个三角形对应后安装就可以了。 3) 拉起 CPU 插座侧面的固定杆约 90 度。 4)将 CPU 上面的三角形记号对准插座的三角形记号方向插入。 5)压下固定杆到底,固定住 CPU。 ②CPU 风扇的安装 首先安装散热风扇支架 ,扣住支架。 连接风扇电源插座,将散热风扇的连接线插入主板的电源插座中 。 3.安装内存条 找到内存条插槽位置, 扳开内存插槽两端的卡子插入内存, 将紧压内存的两个白色 的固定卡子扳到位,确保内存条被固定住,这样就完成了内存的安装。 4.安装机箱背板 现拆装用的机箱已经安装好了固定柱, 而且位置都是正确的, 不用我们再单独安装 了。 ① 取出机箱中的各种零配件,如各种线缆,并将它们摆放在桌面上。 ② 用螺丝刀拧开机箱背部的固定螺丝,然后向后 抽出两侧的挡板。 ③ 将的螺丝-六角铜柱放在一个敞口容器中,以方便取用。 ④ 将主板在机箱内部比照一下, 按照主板上螺丝孔的位置在机箱的相应螺丝孔处 做上标记。 ⑤把铜柱脚按刚才标注的位置用手旋入机箱底部的螺丝孔内 。 5.安装主板 1.固定主板 ① 将机箱平放在工作台上,要先将主板放在底板上面,仔细看看主板的孔位对应 到底板的哪些螺丝孔。 ② 在机箱底板上将螺丝孔锁上相应的六角铜柱。 ③ 将主板小心地放到底板上,使机箱底板上所有的固定螺钉对准主板上的固定 孔,并把每个螺钉拧紧(不要太紧)固定好。 2.连接主板上的各种信号线 ①PC 喇叭地四芯插

头,实际上只有

1、4 两根线,一线通常常是红色,它是接在主 板 Speake 插针上。这在主板上有标志,通常常是 Speaker。 ②RESET 接头连着机箱地 RESET 键,它要接到主板上 RESET 插针上。 ③ATX 结构地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地开关接线,是个两芯地插头,它和 Reset 地接 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地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 封闭,但是还能够在 BIOS 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需按电源开关四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 许根本就不能按开关来关机而只能靠软件关机。 ④这个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地接线,使用

1、3 位,1 线通常常是绿色。在主板 上,插针通常标志为 Power,连接时留神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 。 ⑤硬盘指示灯地两芯接头,一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地插针通常标着 IDE LED 或 HD LED 地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一 6.安装电源 ①准备好螺丝等配件,找出主机电源。 ②把机箱立起来,把电源从机箱侧面放进去。 ③将电源的位置摆好后,然后从机箱外侧拧紧 4 个螺丝以固定住电源盒。 7.安装显卡 ①首先来确认主板上的显卡插槽, 找出 AGP 或 PCI 插槽的位置, 然后将机箱上的挡 板去掉。 ②将显卡插入 AGP(或 PCI 插槽,视显卡而定)插槽后,将 AGP 插槽边上的小扳手 向上搬,当听到“咔”的一声,说明显卡已经被正确地卡住了。 ④接下来固定显 ⑤最后连接显卡风扇的电源线 8.安装硬盘 ①在安装之前,要先确认硬盘的跳线设置和信号线连接。 ②连接硬盘信号线。 ③将硬盘安装到机箱,将硬盘放进机箱,固定硬盘,将硬盘数据线连接到主板上, 安装硬盘的电源线。 9.光驱的安装方法: ①对于新机箱,通常在机箱面板的上端有三个 5.25 英寸的安装槽,在机箱内部找 到固定面板的塑料卡,用螺丝刀撬起它们,然后往外一拉,面板就可以被拆开。 ②拆下前面板之后,就可以看到机箱内放置光驱的位置,它分了几层,每一层间都 有滑轨分隔,只要将光驱水平推入机箱内即可。 ③用螺丝将光驱固定好, 固定时选择对角线上的两个螺孔位置, 注意光驱两侧螺丝 的固定位置要相同,接数据线,连接光驱电源线 10.安装显示器 ①连接显示器 ②连接好显示器数据线之后, 再将显示器电源线连接到机箱背面的插座上, 这样就 完成了显示器的安装。 11.接下来时鼠标和键盘的链接。

四、计算机故障检测常用方法

1.万用电表法 万用电表又称三用表, 万用电表又称三用表,是一 种多量程和测量多种电量的 便 携式电子测量仪表.一般 便携式电子测量仪表.的万用电表以测量电阻, 的万用电 表以测量电阻,测 量交,直流电流,测量交, 量交,直流电流,测量交, 直流电压为主.直流电压为主.有的万用电 表还可以用来测量音频电平,电容量,电感量和晶体管 电容量, 值等.的 β 值等.值等。 使用方法: 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插孔和特殊插口的作用.① 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插孔和特殊插口的作用.将电源开关置于 ON 位置.ON 位 置 ② 将电源开关置于 ON 位置.交直流电压的测量:调整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 V/Ω V/Ω 孔 ③ 交直流电压的测量:调整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 V/Ω 孔 黑表笔插入 COM COM 孔 并 将表笔与被测线路并联.,黑表笔插入 COM 孔,并将表笔与被测线路并联.交直流电流 的测量:调整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 mA mA 孔或 ④ 交直流电流的测量:调整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 mA 孔或 10A 孔,黑表笔插入 COM 孔, 并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 10A 孔 黑表笔插入 COM 孔 COM 中即可.中即可.电阻的 测量:将量程开关拨至 Ω 的合适量程, ⑤ 电阻的测量:将量程开关拨至 Ω 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 V/Ω 孔 黑表笔插入 COM COM 孔 入 V/Ω 孔,黑表笔插入 COM 孔.1.主板诊断卡法 主板诊断卡的工作原理 常见的错误代码含义如下.常见的错误代码含义如下.C1": 内存读写测试,如果内存没有插上, ① "C1":内存读写测试,如果内存没有插上,或者频率太 会被 BIOS 认为没有内存条.BIOS 认为没有内存条 高,会被 BIOS 认为没有内存条.0D":表示显卡没有插好或者 没有显卡,此时, ② "0D":表示显卡没有插好或者没有显卡,此时,蜂鸣器 也会发出 嘟嘟声.也会发出嘟嘟声.③ "2B":

测试磁盘驱动器,软驱或硬盘控制器出现问题, 2B":测试磁盘驱动器,软驱或硬盘控制器出现问题, 都会显示"2B".都会显示"2B".FF":表示对所有配件的一切检测都通过了.④ "FF":表示对所有配件的一切检测都通过了.如果一开 机就显示"FF", 表示主 板的 BIOS 出现了故障.BIOS 出现了故障 机就显示"FF", 表示主板的 BIOS 出现了 故障.导致的原因 可能有 CPU 没插好,CPU 核心电压没调好 CPU 频率过高 CPU 没插 好 核心电压没调好, 频率过高, 可能有 CPU 没插好,CPU 核心电压没调好,CPU 频率 过高,主 板有问题等.板有问题等.主板诊断卡的使用 把 DEBUG 卡插到故障主板上,CPU,内存,扩充卡都不插,只 插上主 DEBUG 卡插到故障主板上,CPU,内存,扩充卡都不插, 卡插到故障主板上 板的电源 .DEBUG 卡有如下几种测试情况 卡有如下几种测试情况: DEBUG 卡有如 下几种测试情况: 主振灯应亮,否则主板不起振.① 主振灯应亮,否则主板不起振.复位信号灯应亮半秒种后熄灭,若不亮, ② 复位信号灯应亮半秒种后熄灭,若不亮,则主板无复位信号而不能 如果常亮,则主 板总处于复位状态,无法向下进行.用;如果常亮,则主板总处于复位状态,无法向 下进行.分频信号灯应亮,否则说明分频部分有故障.③ 分频信号灯应亮,否则说明分频部分有故障.电源指示灯应足够亮,不亮或亮度不 够, ④ 电源指示灯应足够亮,不亮或亮度不够,说明开关电源输出不正常 或者是主板对 电源短路或开路.,或者是主板对电源短路或开路.BIOS 信号灯因无 CPU 不亮是正 常的 但若插上完好的 CPU 信号灯因无 CPU 不亮是正常的, CPU 后 .

四、计算机维护基本知识: 1.硬件方面 ①防止剧烈震动,电脑中的硬盘、CPU 散热器最忌震动,尤其在开机状态,如果硬 盘正在高速读写,一但出现震动,磁头很容易划伤盘面,造成物理坏道,通常难以修 复;高速运行的硬盘不要倾斜放置.CPU 散热器都要求散热片紧贴 CPU 核心,这样在 大幅震动下,很可能碰坏 CPU 核心, ②防止机器过热,如果经常出现无故死机或莫名其妙的故障,有可能就是散热问 题。机箱里 CPU、显卡、电源、硬盘、主板供电模块往往是发热大户.要及时的清 理灰尘.保证机相的空气顺畅 ③切勿非法关闭计算机,不要直接使用机箱上的电源按钮, 否则可能造成系统文 件损坏或丢失、硬盘出现坏道。或是磁头臂不能正常归位。如果遇到不能正常关机,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强行切断电源.一般不要连续的开关电脑,要等硬盘停下来以后 再开 2.软件维护: ①经常清理磁盘.清理其垃圾.有条件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可以提高速度 ②即使给系统打补丁.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指数.③主要的就是病毒的防护,.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不要轻易打开不熟悉的网站.有可能 在打开文件之前进行杀毒.下载请登陆正规的网站。

五、黑屏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脑黑屏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现象,尤其在一些较老的电脑或组装电脑中。电脑黑屏 的故障原因有多种,如显示器损坏、主板损坏、显卡损坏、显卡接触不良、电源损 坏、CPU 损坏、零部件温度过高等。也有的是人为的造成电脑黑屏,如微软中国的正 版验证。 黑屏原因:

1、电脑主机故障 (1)主机电源引起的故障 主机电源损坏或主机电源质量不佳引起的黑屏故障很常见。例如,当添加了一些 新设备之后,显示器便出现了黑屏故障,排除了配件质量及兼容性问题之后电源的 质量不好动力不足是故障的主要起因,这时也许还可听到机内喇叭连续报警 12 声, 更换大功率质优电源是这类故障的最好解决办法。此外,有的主板上有 AT/ATX 双电 源接口,其选择跳线设置不对也可引起这类故障。 (2)配件质量引起的故障 电脑配件质量不佳或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例如主板(及主 板的 CMOS)、内存、显示卡等等出现问题肯定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 如显示器灯呈橘黄色,这时用替换法更换下显示卡、内存,甚至主板,CPU 试试,是 最快捷的解决办法。 (3)配件间的连接质量 内存显卡等等与主板间的插接不正确或有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是引发黑屏故障的 主要原因。而且显示卡与显示器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引发这类故障,直至 AT 电源插接 不正确更有甚者如硬盘或光驱数据线接反也有可能引发启动黑屏故障。 (4)超频引起的黑屏故障 过度超频或给不

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进行超频不仅会造成黑屏故障的产生,严重时 还会引起配件的损坏。还有就是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超频后散热不良 或平常使用中散热风扇损坏根本就不转等等都会造成系统自我保护死机黑屏。 (5)其它原因引起的黑屏 其它如主板 CMOS 设置不正确及主板清除 CMOS 跳线不正确都可引起黑屏故障,这 时可对照主板说明更改其设置。 此外软件冲突如驱动程序有问题安装不当, 不当, DIY 如 BIOS 更新出错,电源管理设置不正确,恶性病毒引起硬件损坏等都有可能引起显 示器黑屏故障的出现。 (6)如果软驱有软盘 如果软驱有软盘,很多的时候会造成电脑开机或重起的时候,电脑就会出现黑屏, 而无法进入系统。为避免此类情况可以在 BIOS 中取消软盘启动项。

2、显示器自身故障 (1)交流电源功率不足 外部电源功率不足,造成一些老显示器或一些耗电功率大的显示器不能正常启 动,是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原因之一。或者外部电源电压不稳定,过高 过低都可能造成显示器不工作。 (2)电源开关电路损坏 显示器开关电路出现故障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简单的如电源开关 损坏如内部短路,常见的如开关管损坏或其外围电路元器件出现损坏等等。 (3)行输出电路的损坏。 行输出电路或显像管及其供电电路出现故障也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 因。特别是高压包的损坏在一些使用多年或品质较劣的杂牌显示器中造成无显示黑 屏故障更为常见。

3、显卡接触不良 (1)显示器“黑屏”且电源指示灯不亮 这类故障多为显示器本身故障。首先应检 查显示器电源线是否接好,电源插头与 220V 交流插座是否接触良好,显示器电源开 关是否打开。在确认 220V 交流电正确送人显示器内部后,可判定为显示器故障。

六、黑屏的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

1、电脑主机故障 (1)主机电源引起的故障 (2)配件质量引起的故障 (3)配件间的连接质量 (4)超频引起的黑屏故障

2、显示器自身故障

3、显卡接触不良

七、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上机操作,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1.操作系统安装完毕后,一并把应用软件安装好。如果要接入网络,一定要安装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推荐安装 360 安全卫士(很好用的系统维护软件,而且是免 费的,并且版本在不断升级中), 。 2.连接网络前必须运行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将病毒库更新为最新日期,并对系 统做全面的杀毒。 3.连接网络后运行 360 安全卫士,修复系统漏洞,并对系统做一次全面的优化处 理,磁盘碎片整理。 4.系统盘全部安装优化完毕后,再安装一键还原精灵软件,对系统盘做一次备份。 这样就不怕系统崩溃了,只要按 F11 键系统就会还原到系统备份前的状态。 5.定期整理下自己的计算机,用 360 安全卫士优化系统、升级病毒库、查毒杀毒、修补系统漏洞、用一键还原精灵再次备份等。 这样,你只要坚持按上面的做,你的计算机永远是最安全最稳定的。

参考文献:

[1]瓮正科.计算机维护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赵宾.维修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3]刘午平.新型多频数控彩色显示器原理与维修.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谢其中.微型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

推荐第6篇: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越发成为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信息交换媒介,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的严重性,采取强有力安全策略势在必行。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应该贯彻于整个信息网络的筹划、组成、测试的全过程。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威胁;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工作已由基于单机的文件处理、自动化办公,发展到今天的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和国际互联网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已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业务系统扩展。计算机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信息安全的巨大挑战。

二、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概述

所谓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是指根据计算机通信网络特性,通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等加以保护,防止遭到破坏或窃取,其实质就是要保护计算机通讯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

三、影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因素分析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涉及到多种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十数种,这些技术各司其职,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系统中的数据免遭各种因素的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行。

3.1影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客观因素。

3.1.1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资源共享”。无论你是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天边,只要有网络,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所以,资源共享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这为系统安全的攻击者利用共享的资源进行破坏也

提供了机会。

3.1.2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操作系统漏洞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或技术缺陷。由于网络协议实现的复杂性,决定了操作系统必然存在各种的缺陷和漏洞。

3.1.3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网络设计是指拓扑结构的设计和各种网络设备的选择等。

3.1.4网络的开放性。网上的任何一个用户很方便访问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从而很容易获取到一个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信息。

3.1.5恶意攻击。恶意攻击就是人们常见的黑客攻击及网络病毒.是最难防范的网络安全威胁。随着电脑教育的大众化,这类攻击也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DOS 攻击还是DDOS 攻击,简单的看,都只是一种破坏网络服务的黑客方式,虽然具体的实现方式千变万化,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根本目的是使受害主机或网络无法及时接收并处理外界请求,或无法及时回应外界请求。具体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种:(1制造大流量无用数据,造成通往被攻击主机的网络拥塞,使被攻击主机无法正常和外界通信。

(2利用被攻击主机提供服务或传输协议上处理重复连接的缺陷,反复高频的发出攻击性的重复服务请求,使被攻击主机无法及时处理其它正常的请求。(3利用被攻击主机所提供服务程序或传输协议的本身实现缺陷,反复发送畸形的攻击数据引发系统错误而分配大量系统资源,使主机处于挂起状态甚至死机。

DOS 攻击几乎是从互联网络的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一直存在也不断发展和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要找DOS 的工具一点不难,黑客网络社区都有共享黑客软件的传统,并会在一起交流攻击的心得经验,你可以很轻松的从Internet 上获得这些工具。所以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能构成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DOS 攻击给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然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D0S 攻击永远不会消失而且从技术上目前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3.2影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主观因素。主要是计算机系统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观念和必备技术,如安全意识、防范意思等。

四、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4.1物理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策略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操作;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物理安全策略还包括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于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 4.2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4.2.1 网络加密技术。网络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一个加密网络,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搭线窃听和入网,而且也是对付恶意软件的有效方法之一。网络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端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加密保护;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加密保护。用户可根据网络情况选择上述三种加密方式。

如果按照收发双方的密钥是否相同来分类,可以将这些加密算法分为常规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通常将常规密码和公钥密码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利用DES 或者IDEA 来加密信息,而采用RSA 来传递会话密钥。如果按照每次加密所处理的比特来分类,可以将加密算法分为序列密码算法和分组密码算法,前者每次只加密一个比特。

4.2.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络免受非法用户的入侵,它可以通过鉴别、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对今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尤为重要。

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网络地址转换—NAT、代理型和状态监测型。

4.2.3 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除了在传统网络安全技术上着手,人们开始在操作系统的层次上考虑网络安全性,尝试把系统内核中可能引起安全性问题的部分从内核中剔除出去,从而使系统更安全。操作系统平台的安全措施包括: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利用安全扫描系统检查操作系统的漏洞等。美国国防部技术标准把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分成了D

1、C

1、C

2、B

1、B

2、B

3、

A 级,其安全等级由低到高。目前主要的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都是C2 级,其特征包括: ①用户必须通过用户注册名和口令让系统识别;②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注册名决定用户访问资源的权限;③系统可以对系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进行审核和记录;④可以创建其他具有系统管理权限的用户。

4.2.5 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是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身份认证是系统查核用户身份证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判明和确认通信双方真实身份的两个重要环节,人们常把这两项工作统称为身份

验证。它的安全机制在于首先对发出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认其是否为合法的用户,如是合法用户,再审核该用户是否有权对他所请求的服务或主机进行访问。从加密算法上来讲,其身份验证是建立在对称加密的基础上的。

4.2.6 网络防病毒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CIH 病毒及爱虫病毒就足以证明如果不重视计算机网络防病毒,那可能给社会造成

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也是网络安全技术中重要的一环。网络防病毒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地扫描和监测,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芯片和对网络目录及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防病毒必须从网络整体考虑,从方便管理人员的能,在夜间对全网的客户机进行扫描,检查病毒情况;利用在线报警功能,网络上每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病毒侵入时,网络管理人员都能及时知道,从而从管理中心处予以解决。

五、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通信网络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会不断强化,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上我们简要的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几种安全隐患,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安全防范措施。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标、技术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法规等。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必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阳.计算机与网络安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2】田园.网络安全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冯登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陈斌.《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御》,信息技术与网络服务,2006(4:35-37.【5】 William Stallings.网络安全基础教程:应用与标准(英文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6】赵树升等.《信息安全原理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9

推荐第7篇:计算机导论论文

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况

论文摘要: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洗礼之后,今天的企业已经更加成熟,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但不可忽视,热情的投资者显然对新一轮的网路股赋予太多的寄望。本论文是关于中国互联网的产生,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3大门户网络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将来。

一、中国互联网产生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二、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发展经历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

三、三大门户网站

(一)、网易

丁磊——网易网易首席执行官、首席架构设计师

履历:

1971年出生,汉族人

1993年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1993年-1995年就职于浙江省宁波电信局

1995年-1996年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

1996年-1997年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

1997年创办网易公司,现任网易首席执行官、首席架构设计师

在业界,目前不做自己公司头儿的恐怕只有丁磊。1997年26岁的丁磊创办网易公司,三年后他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

丁磊的网络激情迸发较早,他当初选择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就有的做电子工程师的梦想的召唤,该校拥有数万册电子专业类藏书更是吸引了他。1995年,不知丁磊是否意识到网络已经于这一年进入中国,这年他从旱涝保收的电信局辞职。“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

1997年5月,丁磊创办网易公司,据说,所有的创业基金都是丁磊当年写软件时积攒下来的,他占有50%以上的股份,成为真正的老板。后来网易两年的发展,创造了很多个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并非靠风险投资起家的网易最后将目光瞄准了风光无限的纳斯达克市场。但2000年6月,网易登陆纳斯达克时,他也“落后”了,网络股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网易在上市头天就跌破了发行价。还曾连续9个月跌破1美元,2002年被停牌。这一年,网易曾暂时放弃了新闻,转而主攻网络游戏与短信下载,创造了短信联盟成功,2002年成中国短信“爆炸”的一年,而在遍布中国的网吧里,年轻人正尖叫着大把花钱。2002年8月后,这家公司变成了暴利企业。网易公司股票于美国当地时间2003年1月2日上午恢复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的交易。网易股票在恢复交易后立即上升46.33%,并以每股0.95美元的价格收盘。从此,网易走过了转折点,网易的经营也出现了大幅的提升,一度突破70美元大关。丁磊当年被“胡记榜”和“福记榜”评选为双料的中国首富。

2000 年 9 月,网易正式推出了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务, 并拥有国内唯一的互动性开放式目录管理系统(ODP),网易已经为广大网民创建了超过一万个类目,活跃站点的信息量每日都在增加。2004年6月底,网易搜索和Google签订战略合作,成为目前国内唯一采用Google网页搜索技术的门户网站。

邮件业务是网易公司的发展重点及重要基础服务。2001年11月,网易为了满足用户的更高要求推出了杀病毒、反垃圾和大容量的收费邮箱。网易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是向网民提供全国最好、最大的免费邮件服务,并同时提供更安全更稳定的收费邮箱系统。

2001年12月,网易率先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大型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大话西游 Online》,这款游戏是国内成功运营的第一个国产网络游戏。2002年8月,在原作的基础上开发了《大话西游 Online II 》,2003年11月推出大型Q版网络游戏《梦幻西游》。

随着网民对即时通信工具的青睐,2002年11月网易推出免费即时通信工具 - 网易泡泡(POPO)。它集即时聊天、手机短信、在线娱乐等功能于一体,还拥有更加体贴用户需要的邮件管理、超大文件传输、网络文件共享、语音及视频聊天等实用功能。2004年6月推出音频和视频功能加强的网易泡泡2004升级版。

作为中国最有成就的互联网门户之一,网易一直在跟踪无线互联网的最新发展,与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网易是首批提供WAP服务的内容提供商,又是首家加入提供短信息及彩信服务的网站。

网易作为中国网站的领先者,始终致力于电子商务及IT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在努力促进中国人民的数字化生活。为了这个目标,网易把千百万的中国人民聚集在一起,实现资讯的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他们创造更愉悦的在线体验。

(二)、搜狐

张朝阳——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履 历:

· 1964年出生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 198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

· 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

· 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 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 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 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在张朝阳先生的领导下搜狐历经四次融资,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2002年,搜狐逐步建立起具有搜狐特色的2C业务发展模式:即包括在线广告、网站设计和技术服务在内的面向企业客户的服务(Corporate services);以及包括手机短信、搜狐商城、搜狐在线、搜财网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互联网增值服务(Consumer services)。搜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是中文世界强劲的互联网品牌,对互联网在中国的传播及商业实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张朝阳先生现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三)、新浪

王志东——前新浪总裁

广东省东莞市人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次年进入北大方正集团从事专业开发工作。 6月,独立研制并推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中文多窗口图形支撑环境,成为北大方正当年七大成果之一。离开北大方正后,独立研制成功“中文之星”中文平台软件。

1992年4月创办“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产品研究与开发工作。

1997年,他成功地为公司引入650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使公司成为国内IT产业引进风险投资的首家企业。

1998年12月,成功地完成与华渊公司的合并,成立新浪网,王志东也由此跻身中国最著名的新一代网络企业家行列。

2001年6月4日上午7:03分,新浪网突然抛出一条爆炸性新闻:美国时间6月3日,新浪执行长王志东已经因个人原因辞职,新浪网董事会已指派现任营运长茅道林接任执行长职务,新浪网中国总经理汪延也同时被提升为新浪网总裁,他将继续负责中国新浪网的营运,同时新浪网将裁员15% 。

汪延——首席执行长CEO/董事兼总裁

1972年5月生于北京;

199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4月与同事共同创建四通利方公司国际网络部任部长,并于同年6月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商业中文网站之一——利方在线。

1998年成为中国地区最受欢迎、访问量最高的中文网站之一,并于同年成功与华渊资讯网的合并成立新浪网,出任新浪网中国地区总经理。

2001年汪延任新浪网总裁;

2003年5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长CEO/董事兼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发展的战略制定及具体执行计划的管理。

曹国伟——新浪总裁兼首席财务长。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并获得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新闻学硕士及德州奥斯町大学商业管理学院财务专业硕士。为美国会计师协会会员,美国注册会计师。

于1999年9月加入新浪,现任总裁兼首席财务长。

在加入新浪之前,曹国伟曾在著名的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公司(Pricewaterhouse Coopers)担任资深经理,负责为美国硅谷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提供审计及商业咨询服务。在普华永道任职期间,曹国伟参与了多个高科技公司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工作,在高科技财务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将来

美国等国家正在率先发起研究建设下一代互联网,与现在的互联网相比,下一代互联网将:更快:下一代互联网将比现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提高1000至10000倍。更大:下一代号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这样,原来有限的IP地址将变得无限丰富,大得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颗沙粒配备一个IP地址,这样,你家庭中的每一个东西都可以分配一个IP,真正让数字化生活变成现实。更安全:目前困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大量隐患将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得到有效控制,不会象现在这样束手无策。

在下一代互联网,真正的数字化时代将来临,家庭中的每一个物件都将可能分配一个IP地址,都将进入网络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调控,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一种变化,而是一种质变。

致谢:感谢李名标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接触论文,让我对中国互联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www.daodoc.comnic.net.cn/html/Dir/2003/10/22/1001.htm. 百度网站

推荐第8篇:计算机专业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笔者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存在弊端的分析,对中职的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理论课程是基础,只有在夯实了专业基础之后才能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中职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的目标是技术型人才,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课程,首先要使学生养成基本的、良好的编程习惯,懂得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编程方法,能够理解编程所使用的各种语句,然后让他们投入具体的编程工作。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1。教材、教法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在教学方面,多年的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职业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因此,没有真正地体现出自身的教学特色。笔者在授课中往往有这样的体验,讲授理论课时由于内容抽象难理解,结果一方面教师在拼命地想讲明白,学生们也非常专注地想听明白,但计算机中的许多术语、原理、命令等等总让许多学生如坠雾里,上机操作时不知从何下手,结果造成教师教学费力,学生学习吃力,实际效果不好的现象。

2。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原则。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等等。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制约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单

一、僵化,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到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学手段。虽然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在课件制作的水平方面,在使用课件的尺度把握方面,还要下些功夫。

3。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从生源上来看,由于普高的扩招,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总的来说,中职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学习都不感兴趣,他们觉得理论课程枯燥、难学。他们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热的冲击,使学生更加注重操作技能,而对计算机理论很少涉及。计算机理论是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中专生没有足够能力认识到这一点的,于是往往会把学习计算机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比如认为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制的转换、程序的编制等是“无用的”;对于学习制图、网页设计、硬件维修等是“有用的”。[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所以,选择了计算机就是选择了“不断地学习”。在计算机教育这块园地里,要有所收获,就必须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研究上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

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

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计算机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中专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计算机专业中职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只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

三是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在中职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职业中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职业中专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改变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职业中专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不能产生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差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经过反思,笔者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因此,笔者考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评价上以日常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本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来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增加了差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推荐第9篇:计算机论文致谢

计算机论文致谢范文

计算机论文致谢范文

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心怀感激,感谢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在我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生活中的帮助与支持。在这里,首先要向我的导师姚青教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姚老师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在科研上,姚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并以严谨的态度在科研上给予我们指导。

在生活中,姚老师像朋友一样跟我们探讨和分享生活趣事,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姚老师从选题、研究点探讨和论文写作一直悉心指导,为有这样的导师而感到幸福。

同时,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特别是陈玉东、周艳红,感谢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与鼓励,给实验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感谢我的室友周丹丹、娄新艳同学在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还要感谢曹六一同学,在技术上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

感谢我的家人,正是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永远的无条件的支持才能是我不断的努力与进步,使我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感谢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所有同学、朋友,正是你们的鼓励与陪伴才使得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祝大家万事顺心如意!

计算机论文致谢范文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孙宏宇教授。感谢三年来孙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如此顺利圆满的完成学业。老师对生活对学术始终保持一颗热血沸腾的心,这颗乐观的心也感染了身旁的我。本篇论文从头至尾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在此,想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学院各位领导及老师这三年来在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使我能够在计算机学院这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进取的氛围中,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感谢我所有的同学和朋友们,尤其是李文博、周丹丹、许浩然等,他们同我一起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又难忘的求学时光。在我的研宄课题上,他们为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尽其所能地帮助我、鼓励我,给我最大的支持。谢谢他们。

同时,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姐姐,还有其他所有我的亲人。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长辈们对我的教诲,感谢亲人们对我学业的支持,感谢他们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的信心和勇气,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走到今天。谢谢!

此外,特别感谢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各位专家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亲人和朋友们!

[计算机论文致谢范文]

推荐第10篇:计算机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报告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变得非常便捷、舒适和高效。你大可不必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你只需在网络上搜索一下便会出现大量的你想要的信息和资料;你也不必为没钱没机会买到足够的学习资源而发愁,在网络上你就可以看书、练习英语听力、听名校名师的精彩讲座,学到许多你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不仅如此,你还可以直接通过聊天软件的视频与亲人朋友面对面的进行交谈和沟通,无需话费便能增进你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你可以通过办公软件来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避免琐碎与繁杂。总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部分,并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它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实在陌生,但是通过计算机导论的学习使我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这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产生巨大影响。那么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看法。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本专业是专门为网络领域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迫切需要而设置的专业。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21世纪一个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 它的基础是支持全社会的、强大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计算机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 计算机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与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科学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计算机就是一种按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装置。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计算机可以按照处理的对象和用途以及规模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计算机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和辅助教育,娱乐与游戏等领域。

而所谓的计算机科学则是以计算机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的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了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应用等。在这些研究领域中,有的方面前人已经研究的比较透彻,需要我们在各后续课程中去学习,掌握和继承;有的方面则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完善和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2.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开发CAI软件的能力;4.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领域广阔的专业,下分多个学科方向。如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等。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这其中的两个方向,分别是网络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都飞速发展,并且相互渗透又密切结合。而计算机网络正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而又密切结合的产物。网络工程就是以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总结、研究和网络设计、实施和维护有关的概念和客观规律。该学科方向有其明显的特征,首先是有非常明确的网络建设目标,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必须确定。然后,工程有详细的规划和正规的依据。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是地方标准等等。

网络工程不仅在中国发展迅速,在全世界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美国是网络的发祥地,在这方面的发展更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美国的网络普及率很高,民众几乎对网络工程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不仅如此,网络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对网络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就业形势良好。

学习网络工程需要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需要接受网络工程技术应用的基本训练。学生应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网络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该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信息与网络安全、通信软件设计等等。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工程学科方向跟随着lnternet的发展步伐,将会创造一个更灿烂的计算机网络未来,是一个很有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学科方向。

网络工程所做的事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样数字媒体技术也一样。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势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等的统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数字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比如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摄像机拍的影像、音乐、图像、动画、用3D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角色等等。简单来讲,“数字媒体”一般就是指“多媒体”,是由数字技术支持的信息传输载体,其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和互动特性。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迅速,成为全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产业水平。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成为目前市场投资和开发的热点方向。国外数字媒体的发展也正如火如荼。英国高度重视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每年的产值占英国GDP的8%。美国权威统计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数字媒体产业在美国已发展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据了解,美国现在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产业细化、全球扩张。

数字媒体技术学科方向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媒体中各类媒体的基本知识和行业知识。主要的课程有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基础、计算机游戏基础、JAVA语言、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等等。该学科方向毕业的人才要求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在数字媒体上有着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社会,对该学科方向的人才需求也是非常之大的。

计算机专业的前景是有挑战性的。就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而言。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性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发展至今,软件工程已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借鉴传统工程原则、方法来创建软件,从而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包括:依据中国教育部要求所应具备的政治、数学和外国语知识,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软件工程知识,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工程、和职业知识,从事某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或领域应用知识,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所应掌握的当前主流软件工具与软件产品。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仍将供不应求。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各大研究所、国防等重要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有数据表明,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在中国十大IT职场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为了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为了将来可以更好的发挥才能,贡献社会,我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大一期间:努力学好公共课,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可能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会坚持到底永不言弃。于此同时我会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同时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大二期间:我要努力学好公共基础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很多的公共基础课与以后的专业课有很大的联系,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基础等。在学习这些公共基础课的同时,我还准备自己在课余时间里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去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各个学科方向,及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我会在大学中注意处理好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绝不会让活动耽误了我的学习。多与同学交流,在学习的同时不会忘记与同学搞好关系、。

大三期间: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多与社会接触,可以通过做兼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各方面的特长,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经过三年的学习我要更加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备战准备考研。当然过程可能会很辛苦,但是没有付出何来回报。

大四期间:之后的学习时间可能比较少,大部分时间用在实习和毕业设计上,所以我要抓紧不多的学习时间,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并且如果可以实习的话,我会抓住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尽量适应工作的流程与方法,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积累宝贵经验。在毕业设计上,我也会认证对待,毕竟这是考察自己在大学四年里的学习成果,所以我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它。在即将毕业之际我会选择在单位进行实习。了解计算机的就业前景以及方向,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学是学习,交友与完善自身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越的条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以及比赛。同时要敢于接受各种挑战,绝不因为失败而放弃求知的步伐。

唯有目标明确,志存高远,坚持不懈方能成功。时代需要人才,这就需要每个知识青年共同努力,不管前路有多么曲折,作为国之栋梁的我们要扛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学好知识,为将来贡献社会,服务他人,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我立志成为一名专业人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第11篇:计算机组装论文

XX论文

课题名称:《XXXXXXXXXXXXXXXX》

副标题:《计算机组装》

学生名字: XXX

专 业: XXXXXXXXXXXXX

班 级: XXXXXXXX

指 导: XXXXXXXX

日 期: XXXX 年XX 月XX 日

内容摘要

摘要:本文章是怎么样介绍计算机组装的.它是技术革新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熟悉和掌握.在新的开式下出现在的先进组装段与方法及新的计算机就用与怎么样安装操作系统的。

计算机的应用,可以说是21世纪应用技术的一个伟大的贡献。现在计算机的应用不但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家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技术教育科学等领域。而还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正显示出计算机的强大的生命力。现在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已被公认为一个国家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计算机组装将来主要面对使用对象为计算机学习者和使用者。同时要兼顾不同层次的人实现计算机组装人员实践和使用

关键字:计算机组装 安装 系统

需求分析 发展 操作

目录

1.引言 1

2.电脑概念 2

2.2软件 2 2.1硬件 2 3.安装硬件 6 4.安装操作系统 7

5.计算机故障判断方法 8 6.需求与分析 9 7.总结 10 8.参考文献 11

计算机组装 引言

现在计算机的应用不但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家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技术教育科学等领域。而还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正显示出计算机的强大的生命力。现在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已被公认为一个国家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计算机组装将来主要面对使用对象为计算机学习者和使用者。同时要兼顾不同层次的人实现计算机组装人员实践和使用。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是超高速信息公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进入应用的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大多数人都热衷于应用软件的使用,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以及其软硬件基础了解的并不是很多。电脑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经常维修电脑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浪费金钱。减少维修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预防性的维护工作。

在IT技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随着电脑的应用面日益广泛,不少大中型公司、企业内部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各类病毒的侵蚀、误操作、文件丢失、数据破坏、系统瘫痪等,这些将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做为一个规模不大的公司,如果单请一个专职工程师,不管从经济上,人事上,管理上,都会付出较大的成本,而通过我们,您将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收获。因此电脑的日常维护在电脑日常维护中极其重要,对于硬件的使用及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减少故障的发生非常重要。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通过了解和掌握一些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广大计算机初、中级学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性能,从而正确使用计算机以及维护计算机! 1电脑概念 电脑的的理念:

电脑是人们对电子计算机的俗称。第一台电脑是由1946年2月15号由美国宾夕法尼亚研制出来,名为ENAC。后来由冯.诺曼对其进行改造。并命名为冯.诺曼体系电脑,现在用电脑都是“冯*诺曼体演变而来的。

一台电脑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指成电脑的物理实体,而软件是指运行于硬件上具有一定功能,并能够对硬件进行操作管理及制作电脑程序。它依附在硬件上。 软件系统:

运行在电脑硬上,其作用是运行管理和维护电脑系统,并充分发挥电脑性能。电脑软件都是由电脑语言编制而成的程序。由于软件的功能各有不同。因此可将其分为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和应用3大类。 硬件系统: 1.CPU CPU是英语“Central Proce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目前主流的CPU供应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

2.CPU风扇

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可能将CPU烧坏。所以加上了风扇达到散热目的。

3.主板 是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有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上的扩充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如显卡、网卡等。

4.内存条:

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即DRAM),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5.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特点是储存量大。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

6.软驱:

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逐步将被淘汰)。

7.电源:

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

8.显卡:

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

9.网卡:

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

10.声卡

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

二.安装硬件 1安装机箱: 主要是如何拆开机箱.在机箱的背后拧下右面边上的两颗螺丝(有大有小两种螺丝)就可找开机箱。

2.安装电源:

先将电源装在机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电源的风扇要对朝机箱的后面,这样才能正确的散热。之后就用螺丝将电源固定起来。等安装了主板后把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

3.安装CPU:

将主板上的CPU插槽旁边的把手轻轻向外拨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后对准插入CPU。注意要很小心的对准后再插入,不然损坏了CPU,之后再把把手压回,把把手固定到原来的位置。并在CPU上涂上散热硅胶,这是为了与风扇上的散热片更好的贴在一起。

4.安装风扇:

要将风扇安装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风扇上的挂钩挂在主板CPU插座两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

5.安装主板:

先把定位螺丝依照主板的螺丝孔固定在机箱,之后把主板的I/O端口对准机箱的后部。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对准机箱上的主板定们螺丝孔,用螺丝把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注意上螺丝的时候拧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变形。

6.安装内存: 先掰开主板上内存插槽两边的把手,把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压下内存,插槽两侧的固定夹自动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

7.安装硬盘:

首先把硬盘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接下来插上电源线,并在硬盘上联上IDE数据线,再把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连接,注意:不要把数据线接反了。

8.安装软驱:

安装的方法和硬盘差不多。

9.安装显卡:

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0.连接控制线:

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来连接),然后区分开正负极连接.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盘灯)、PWR SW(开关电源)、Reset(复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键盘锁接口)和PowerLED(主板电源灯)等连接在主板上的金属引脚。

11.完成机箱内部的连接后就可以合上机箱盖连接外面的设备了.在机箱后面的主板I/O端口上找到绿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鼠标(USB鼠标接在USB口上),同样找到蓝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键盘。接下来在显卡上接上显示器数据线。

12.完成以上项目后就可以接通电源了,观察计算机是否运行正常。

13.接下来做CMOS设置(根据选项用的主板的BIOS而定)。

三 安装操作系统

1 从光盘安装,要把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启动。方法如下:

(1)启动计算机,按下键盘上的Del (有的是按F2)键,进入到主板BIOS设置的主界面。

(2)选择 Advanced BIOS Features 选项,回车进入设置程序。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光驱启动),这样就把系统改为光盘启动了。

(3)按F10保存以后的提示是(Y)与否(N)选项,选Y退出设置。

(4)然后将光盘放入光驱里,重启电脑,电脑就会自动从光盘运行,并显示安装界面,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安装。

注意:在Windows XP拷贝完文件到硬盘,第一次重新启动计算机前,必须把光盘从光驱中取出,否则系统仍会从光盘启动并会循环执行安装程序。

(5)接下来基本上点着下一步就可以往下走了!一直到正常进入XP系统界面为止!

2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

将主板厂商提供的光盘放入光驱内读碟,让其自动运行:

(1) 安装主板驱动程序,选中主板芯片组驱动进行安装。

(2) 安装声卡驱动程序,选中声卡驱动进行安装。

(3)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选中网卡驱动解压到指定文件夹,并在设备管理器里面进行安装。

(4) 安装显卡驱动程序,放入显卡厂商提供的显卡驱动光盘点击进行安装 。

3 安装应用软件

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办公软件(如OFFICE2003)、解压缩软件(如WinRAR)、汉字输入软件(如极品五笔)、杀毒软件(如瑞星杀毒软件系列)、下载软件(如迅雷)等,只有安装了这一些应用软件才能算是完成了电脑的组装。

四 计算机故障判断方法

计算机故障可分为硬件和非硬件故障 1.先静后动:先分析考虑问题可能在哪,然后动手操作

2.先外后内:首先检查计算机外部电源、设备、线路,后再开机箱;

3.先软后硬:先从软件判断入手,然后再从硬件着手。

实习心得: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实习,我已经清楚的认识了电脑组成的各个部分。并且也具备了自己能够组装一台电脑的能力,而且还了解了安装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常见的故障,已能够动手排除。

对故障的操作方法:

1.先静后动:先分析考虑问题可能在哪,然后动手操作

2.先外后内:首先检查计算机外部电源、设备、线路,后再开机箱;

3.先软后硬:先从软件判断入手,然后再从硬件着手。

1.内存未能插好,会发出嘟的警报声(显卡等也会报警)。

2.No Hard Disk Installed 是未找到硬盘。

3.提示倒计时30秒,这是冲击波病毒,在安全模式打上补丁即可。

5需求与分析

在当今时代不懂电脑是“文盲“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深得各层次的人喜欢用电脑。从细到老从国家至个人专用的人都在使用着电脑来做自己的事情。在个人专用电脑来分类,分为品牌机与组装机。品牌机是在厂里面帮你组装调配好的主机。较高的服务。而组装机是由自己调配的,组装机性价较高面相比之下品牌机则比较低。运载硬件的级组合比较合理。搭配较随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量身定做。随着社会的发和电脑的普及。电脑市场需求增大,对电脑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那样的品牌机机原装机已满足不了对人们的需求量了。计算机组装有利于让组装电脑的人了解计算机组装利于电脑在社会上普及。

6总结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民的今天,计算机成为人们发布和伟信息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性的作用。计算机将具有各种更多的智能成份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各种交互设备感觉自己出现在在虚拟空间。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只有不断的学习汲取新信息才能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机关报青年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心态一定要入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搏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参考文献:

《计算机组装与维持技术》中国水利小电出版社。主编:柳青 《微机组装》维修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谭卫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用教程》人民邮民出版社。主编:冷育荣 -

第12篇:计算机论文题目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要求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院专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1.4字数要求不少于3500字,不多于4500字。

1.5论文上交内容:电子文档1份;ppt演示文档1份;程序源码,纸质论文4份;分别别装订成册。电子文档和ppt演示文档及程序源码需打包压缩,压缩文件名称为“班级+姓名”。

1.6论文辅导、上交及答辩时间参照学院统一时间规定,不另行通知。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封面格式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30字。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

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

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业:(××××××××三号黑体)

年级:(××××××××三号黑体)

学校:(××××××××三号黑体)

4.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3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5.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5.2序号

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5.3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

2、公式(3.5)等。

5.4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

占页面1/4宽长度的横线分隔。

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5.5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5.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公共课教研部计算机教研室

第13篇:计算机图形学论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浅析计算机图形学及其作用 本学期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图形学,一开始不知计算机图形学为何物的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有这门课,但是经过一学期的洗礼过后,我对计算机图形学有了一定的理解。我知道了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图形通常由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和灰度、色彩、线型、线宽等非几何属性组成。从处理技术上来看,图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线条信息表示的,如工程图、等高线地图、曲面的线框图等,另一类是明暗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实感图形。 计算机图形学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计算机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真实感图形。对于我们将来从事景观设计的人来说,为了使自己的方案获得更多人的欣赏,必须创建图形所描述的场景的几何表示,再用某种光照模型,计算在假想的光源、纹理、材质属性下的光照明效果。所以计算机图形学与另一门学科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图形学也把可以表示几何场景的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和实体造型技术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同时,真实感图形计算的结果是以数字图象的方式提供的,计算机图形学也就和图像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谈到图形和图像时,现如今图形与图像两个概念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但还是有区别的:图像纯指计算机内以位图形式存在的灰度信息,而图形含有几何属性,或者说更强调场景的几何表示,是由场景的几何模型和景物的物理属性共同组成的。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光栅图形生成算法、曲线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非真实感绘制,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虚拟现实等。

自1963年,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 标志着计算机图形学的正式诞生起,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此前的计算机主要是符号处理系统,自从有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可以部分地表现人的右脑功能了,所以计算机图形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以及网上的介绍,我发现近年来, 计算机图形学在如下几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智能CAD方面,就目前流行的大多数CAD软件来看,主要功能是支持产品的后续阶段一一工程图的绘制和输出,产品设计功能相对薄弱, 利用AutoCAD 最常用的功能还是交互式绘图,如果要想进行产品设计, 最基本的是要其中的AutoLisp语言编写程序,有时还要用其他高级语言协助编写,

很不方便。而新一代的智能CAD 系统可以实现从概念设计到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在计算机美术与设计方面,自1952年.美国的Ben·Larose用模拟计算机做了预示着电脑美术的开始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波型图《电子抽象画》开始,以微机和工作站为平台的个人计算机图形系统逐渐走向成熟, 大批商业性美术设计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面市; 以苹果公司的MAC 机和图形化系统软件为代表的桌面创意系统被广泛接受,CAD成为美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设计学包括三个方面:即环境设计(建筑、汽车)、视觉传达设计(包装)、产品设计。 CAD对艺术的介入,分三个应用层次:(1)计算机图形作为系统设计手段的一种强化和替代; 效果是这个层次的核心(高精度、高速度、高存储)。(2)计算机图形作为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形象资源。

(3)计算机图形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和观念。

同时,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音乐、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影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等众多学科的最新成果都对计算机动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动画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作电影特技 可以说电影特技的发展和计算机动画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比如广受欢迎的终结者系列中便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技,而在影片《阿凡达 》中几乎成为了电影特效的天下,电影特技的运用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是电影卖座的重要保证。我国的计算机动画技术起步较晚。1990年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上,首次采用了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来制作有关的电视节目片头。从那时起,计算机动画技术在国内影视制作方面得到了讯速的发展, 继而以3D Studio 为代表的三维动画微机软什和以Photoshop等为代表的微机二维平面设计软件的普及,对我国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起到了推波助谰的作用。 计算机动画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 除了用来制作影视作品外, 在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电子游戏、工业设计、教学训练、写真仿真、过程控制、平面绘画、建筑设计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是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后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将科学计算过程中及计算结果的数据转换为几何图形及图象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成为发现和理解科学计算过程中各种现象的有力工具。它涉及到下列相互独立的几个领域:计算机图形学、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交互技术等。科学计算可视按其实现的功能来分, 可以分为三个档次:(1)结果数据的后处理;(2)结果数据的实时跟踪处理及显示;(3)结果数据的实时显示及交互处理。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一词是由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VPL)的创始人拉尼尔(Baron Lanier)首先提出的 在克鲁格(Algren Krueger)70年

代中早期实验里.被称为 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而在吉布森(William Gibson)l984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Necromancer里,又被称为“可控空间”(Cyberspace)。虚拟现实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及军事部门为模拟而开发的一门高新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图形产生器,位置跟踪器,多功能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有效地模拟实际场景和情形,从而能够使观察者产生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环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Sensors)、印象器(Effecter)和连接侍感器与印象器产生模拟物理环境的特殊硬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产生虚拟现实环境的软件需完成以下三个功能:建立作用器(Actors)以及物体的外形和动力学模型:建立物体之间以及周围环境之间接照牛顿运动定律所决定的相互作用;描述周围环境的内容特性。

在工程设计方面,计算机图形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建筑设计,包括方案设计、三维造型、建筑渲染图设计、平面布景、建筑

构造设计、小区规划、日照分析、室内装潢等各类CAD应用软件。

(2)结构设计,包括有限元分析、结构平面设计、框/排架结构计算和分析、

高层结构分析、地基及基础设计、钢结构设计与加工等。

(3)设备设计,包括水、电、暖各种设备及管道设计。

(4)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设计,如城市道路、高架、轻轨、地铁等市政工程设

计。

(5)市政管线设计,如自来水、污水排放、煤气、电力、暖气、通信(包括电

话、有线电视、数据通信等)各类市政管道线路设计。

(6)交通工程设计,如公路、桥梁、铁路、航空、机场、港口、码头等。

(7)水利工程设计,如大坝、水渠、河海工程等。

(8)其他工程设计和管理,如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工程概预算、施工过程

控制与管理、旅游景点设计与布置、智能大厦设计等。

那么如何学好计算机图形学呢? 除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知识以外,我们还需要相关知识,懂得越多,才能学的越好。

英语,如果要学好计算机图形学的话,我认为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书籍和资料,毕竟国外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好的英文功底有助于紧跟国际潮流。

数学,计算机图形学里面经常会遇到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高等数学中的数值分析,微分几何,拓扑,差值概论以及微分方程等。

物理,如果要进行基于物理的建模,一些物理理论是要学习的。如力学,光学,有限元„„

编程语言,C语言或C++是计算机图形学中通用的语言。

数据结构,当需要用数据结构来描述图形形象时,除了通用的链表、树等数据结构外,图形学还有自己特殊的数据结构。

所以说,一门学科可能会和许多学科发生穿插,不能希望只通过一本教科书就能学好一门学科,一定要在掌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这就是我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心得,可能不够成熟,希望在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4篇:计算机考试论文

计算机安全管理

姓名:陈海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号:201039110323 摘要:通过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重点分析防范各种不利于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措施,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将不利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关键字: 安全问题防火墙安全体系加密与认证

一、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一) 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1、软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操作系统设计中的漏洞;程序设计违背最小授权原则; 网页中易被攻击的CGI程序;RPC服务缓冲区溢出;信任用户的任何输入。

2、用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用户在安装系统和应用软件时,通常采取默认安装,而默认安装的目录、用户名、密码等,非常易被攻击者利用;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没有口令或使用弱口令的账号;没备份或备份不完整。

(二) 计算机病毒

定义:计算机病毒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中毒后症状: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减慢;计算机系统经常无故发生死机;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长度发生变化;计算机存储的容量异常减少;系统引导速度减慢;丢失文件或文件损坏;计算机屏幕上出现异常显示;计算机系统的蜂鸣器出现异常声响;磁盘卷标发生变化;系统不识别硬盘;对存储系统异常访问等一系列问题。

(三) 恶意软件

定义:网络用户在浏览一些恶意网站,或者从不安全的站点下载游戏或其它程序时,往往会连合恶意程序一并带入自己的电脑,而用户本人对此丝毫不知情。直到有恶意广告不断弹出或色情网站自动出现时,用户才有可能发觉电脑已“中毒”。在恶意软件未被发现的这段时间,用户网上的所有敏感资料都有可能被盗走,比如银行帐户信息,信用卡密码等。

特征:强制安装;难以卸载;浏览器劫持;广告弹出;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恶意卸载;恶意捆绑;侵害用户软件安装、使用和卸载

知情权、选择权的恶意行为。

(四)黑客攻击

手段:后门程序、信息炸弹、拒绝服务、网络监听、密码破解防护策略: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审计、入侵检测等。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一)网络安全体系。

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实体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户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注重在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和能信链路上狠下功夫,并不定期的对运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清洁度、三防措施、供电接头、志线及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着力改善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的能力,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的工作环境。力促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正常。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措施,它的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用户使用和非常访问,是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建立入网访问功能模块。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允许哪些用户可以登录到网络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可分为3个过程: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检查。在3个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个不能成立,系统就视为非法用户则不能访问该网络。网络用户的用户名与口令进行验证是防止非法访问的第一道防线。网络用户注册时首先输入用户名与口令,远程服务器将验证所输入的用户名是否合法,如果验证合法,才能进一步验证口令,否则,用户将被拒之门外。网络管理员将对普通用户的帐号使用、访问网络时间、方式进行管理,还能控制用户登录入网的站点以及限制用户入网的工作站数量。建立网络的权限控制模块。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可以根据访问权限将用户分为3种类型:系统管理员;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分配操作权限;审计用户,负责网络的安全控制与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建立属性安全服务模块。属性安全控制可以将给定的属性与网络服务器的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属性安全在权限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进一步的安全性。网络属性可以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权限:向某个文件写数据、拷贝一个文件、删除目录或文件的查看、执行、隐含、共享及系统属性等,还可以保护重要的目录和文件,防止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误删除、执行修改、显示等。建立网络服务器安全设置模块。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设置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安装非法防问设备等。

(二)网络防火墙的应用。

类型:(3类)

一是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的防火墙;二是被屏蔽主机体系结构的防火墙;三是被屏蔽主机体系结构的防火墙。

功能:

一个好的防火墙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所有网络之间的数据都应而且必须经过防火墙;(2)防火墙只能通过允许通过的数据;(3)防火墙被攻击后,还应能稳定的工作;(4)防火墙能有效的记录和统计网络的使用情况;(5)防火墙能有效的过滤、筛选和屏蔽一切有害的信息; (6) 防火墙能隔离网络中的某些网段,防止故障的传播。

(三)网络加密与认证

加密类型:

1、无客户端SSL:SSL的原始应用。在这种应用中,一台主机计算机在加密的链路上直接连接到一个来源(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目录等)。

2、配置VPN设备的无客户端SSL:这种使用SSL的方法对于主机来说与第一种类似。但是,加密通讯的工作是由VPN设备完成的,而不是由在线资源完成的(如Web或者邮件服务器)。

3、主机至网络:在上述两个方案中,主机在一个加密的频道直接连接到一个资源。在这种方式中,主机运行客户端软件(SSL或者IPsec客户端软件)连接到一台VPN设备并且成为包含这个主机目标资源的那个网络的一部分。(SSL:由于设置简单,SSL已经成为这种类型的VPN的事实上的选择。客户端软件通常是很小的基于Java的程序。用户甚至可能都注意不到。IPsec:在SSL成为创建主机至网络的流行方式之前,要使用IPsec客户端软件。IPsec仍在使用,但是,它向用户提供了许多设置选择,容易造成混淆。)

4、网络至网络:有许多方法能够创建这种类型加密的隧道VPN.但是,要使用的技术几乎总是IPsec.

认证:

计算机网络AAA认证 AAA系统的简称: 认证(验证用户的身份与可使用的网络服务);授权(依据认证结果开放网络服务给用户);计帐(记录用户对各种网络服务的用量,并提供给计费系统)。

常用的AAA协议是Radius, AAA支持本地认证、不认证、Radius认证和HWTACACS认证四种认证模式,并允许组合使用。组合认证模式是有先后顺序的;AAA支持本地授权、直接授权、if-authenticated授权和HWTACACS授权四种授权模式,并允许组合使用。 组合授权模式有先后顺序;AAA支持六种计费模式:本地计费、不计费、RADIUS计费、HWTACACS计费、同时RADIUS、本地计费以及同时HWTACACS。

首先,认证部分提供了对用户的认证。整个认证通常是采用用户输入用户名与密码来进行权限审核。认证的原理是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权限获得标准。由AAA服务器将用户的标准同数据库中每个用户的标准一一核对。接下来,用户还要通过授权来获得操作相应任务的权限。这时,授权过程会检测用户是否拥有执行这些命令的权限。一旦用户通过了认证,他们也就被授予了相应的权限。最后一步是帐户,这一过程将会计算用户在连接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数目。这些资源包括连接时间或者用户在连接过程中的收发流量等等。

参考文献:

1、邓江沙,徐蔚鸿,易建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北京:人民邮电

出版社,2008.11(2009.7重印): 190-209

2、论文:计算机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3、蒋加伏,沈岳.大学计算机基础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4(2010.6重印) :253-266

第15篇: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信息化时代

现如今,互联网已深入了每个人生活之中。离开了互联网,生活便会失去了一些色彩,而互联网则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毫无疑问我们正经历着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中,信息管理技术已经被引入到生产活动的工作过程之中,使得传统的工艺流程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高度发达的信息通讯网络实现全球互联,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内分享到重要信息。光电和网络代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生产,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不再是工厂化的机器作业。

下面以火电厂的运营为例,说明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我国火电厂已经逐渐形成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市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准确把握市场行情,提高火电站的发电效率才能使各大发电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时电站运行中的MIS系统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MIS系统,是根据电厂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的一种树状结构体系。各部门将其生产经营的各种数据通过不同的方式录入计算机(数据库),通过一定的处理,供各类人员查询和统计,把用户的工作转移到计算机上,实现了无纸(或少纸)办公。利用MIS系统,企业可以在每天的电力市场交易竞价中,通过科学的分析本厂的发电成本,预测电网的需量,估计同类电厂的报价,从而报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电厂售电和电价的最大化。在电厂运行发电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厂的内部科学管理来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合理安排机组的启停和检修,将机组的启停次数、机组的检修时间尽量的缩小,实现电厂的成本的最小化。当企业的销售收入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时,利润也就趋于最大化。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信息化技术具有其天然的优势。首先通过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集中,使得决策更有效率。其次,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机器可让工作的进行变得简单化、智能化。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学生:XX

学号: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16篇:计算机实习论文

一、传播的速度

二、传播的广度

三、社会反应

四、快捷性 自由性 开放性 互动性 创新性

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Internet,人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朋好友互通音讯,可以和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坐在家中接受全球各地医学专家的会诊,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婚礼、网上电子银行、网上营销、网上政府。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网络牟取暴利,违背了理性,超越了法制的界限而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危害。

众所周知,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能更新出新的技术,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脚步.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好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快捷性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性在于它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关系,如何交往主要是通过信息的传递,人的生存,交往和信息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换,运用各种信息交换的手段,让我们追朔一下人类传播方式的变化速度:从语音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影和广播,四百年;从第一次试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五十年。从网络作为军事用途出现,到大规模地民用,三十年。很显然,变化进程是呈加速度发展,每一种传播方式普及后,都给人类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同样,当网络能应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时,很自然地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从最初的语言信息的传递到后来的文字以及文字的记载等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直至今日的网络信息传递,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种新的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享受到它带给我们的快捷,让在地球不同角落的人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能接收到相同的消息,这种快捷是以前任何一种信交流方式所不能做到的。这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不仅仅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更能使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进得密切的互动,以更加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服务于人类。

2) 自由性

阐述这一点,首先要阐述什么是自由,自由包括两点,第一个体的自由,即个体意志的自觉。第二就是一切个体的同等自由。而我这里所说的网络的自由性在于它将以上两者相互结合,而引申出的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互动而达到的精神自由,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个人自由提供了手段和工具,这种网络中的自由可以让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平等地享有发表自己言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权利,网络中的这种自由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那种陈规,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必在意对方的职位,年龄,文化层次,享有同等的权利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因此,网络的这种特性可以用尼葛洛庞对网络时代的“数字化生存”的

四个特质概括: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这也充分体现了网络的自由性。同时,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也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界限,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儿,大大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现实中的社会平等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3) 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之一,开放与共享也是一脉相承的,网络在现实发展中始终也遵循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比如我们使用计算机时必不可少的软件,以使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收费软件(以营利为目的),共享软件(作者拥有版权,但可以免费试用),免费软件(版权一般仅限于让其传播版权拥有者的名字,使用者可以随便使用,但不得对软件进行程序上的修改)和公共软件(不具备版权,允许任何人使用,修改)四种,以此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出网络的共享性给传统的知识产权观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在网络上信息的知识产权的概念也变得模糊了,你很难分辨出信息的发布者有无出版的知识产权,而那种完全封闭性的方式又难以做到信息的共享,所以就使得网络具有开放性。

4) 互动性

网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 使人们能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沟通,打破了那种传统文化中的单向的传播方式,信息的发出者还可以是接收者,人们即可是做为参与者,也可是作为制作者,具有双重性,这种互动性可以积极地调动起人们的参与的欲望,实现一些在现实中受于限制而不能参与进来的交流,在数字时代的虚拟世界里,人们并未像想象中那样谎话连天,互联网的独特性,某种程度上出人意料地抑制了说谎,出于对现实世界的虚伪的反弹,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中表露内心世界的真实。诚信在网络间弥漫并在不同个体间相互传播,这种互动性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突显和发挥。

5) 创新性

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不断创新是网络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这种创新性也让我们不断地接收新的观念,学习新的技术,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去发展我们社会。

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但是作用与反作用往往是并存的,在技术发展的背后引发出的种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正是因为网络空间的这种虚拟性,让人们过于的在这个空间里放纵自己,沉迷于这样的虚拟世界,之所以造成人们过于沉迷于网络,也可是这样从这样的角度考虑,人们往往在现实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喜欢跑到幻想中去解决,比如电脑游戏,它给人一种逃避现实性的途径,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自己从未体验过的角色或者是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从而使人们过于沉迷于游戏,沉迷于网络,而造成了现实中的一些危害甚至于个人的学业,财产和生命;再者,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个人的隐私安全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因此,传统道德规范与责任的确立首先受主体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经济利益等因素制约,道德交往的范围与职业、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同时,道德评价标准和环境也相对稳定,人们依据一定的文化传统来做出判断,评价标准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性、时代性。而网络化的交往,则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时空限制。可以说,只要愿意,网络可以

将全球不同角落的每一个人都“网”在其中。而且,网络化的交往是“虚拟”的交往,社会成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与自己所关心的对象进行交流。它一方面使道德活动的范围大幅度拓宽,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念互动方式的更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虚拟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为个体道德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为传统伦理道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网络使现实的真实的社会道德关系日趋松散,使人际关系淡漠,情感疏远。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Internet改变了个体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谈,感情的直接交流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这种状况在网络发达的社会中已有充分的表现,即使是在我国目前网络欠发达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数字化、电子化在一定意义上会无情地伤害人类,正是这些挑战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3. 网络的未来应朝着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之间分散而有张力的互动形态发展,从而实现个人自由发发展与社会共合体健康发展的双重目标photoshop把 Photoshop 用的是Photoshop7.0什么是Photoshop7.0 ? Photoshop 是优秀的图象处理软件,一直占据着图象处理软件的领袖地位,是平面设计、建筑装修设计三维动画制作及网页设计的必用软件。它的惊人的功能也引起广大业余图象处理爱好者的强烈兴趣。

从功能上看,photoshop可分为图象编辑、图象合成、校色调色及特效特效制作部分。

图象编辑是图象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象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象、透视等;也可进行复制、去除斑点、修补、修饰图象的残损等。

图象合成则是将几幅图象通过图层操作、工具应用合成完整的,传送明确意义的图象,这是美术设计的必经之路。photoshop提供的绘图工具让外来图象与创意很好地融合,成为可能使图象的合成无衣无缝。

校色调色是photoshop中深具威力的功能之一,可方便快捷地对图象的颜色进行明暗、色编的调整和校正,也可在不同颜色进行切换以满足图象在不同领域如网页设计、印刷、多媒体等方面应用。

特效制作在photoshop中主要由滤镜、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象的特效创意和特效字的制作,如油画、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用的传统美术技巧都可藉由photoshop特访完成。而各种特效字的制作更是很多美术设计师热衷于photoshop的研究的原因。

photoshop 7.0是最新的版本,较之以前的版本增加了图形处理功能、图层特效的风格面板,重新设计了文字处理的操作方法并添加了文字效果制作,增加了选项栏及其他功能的改进,几乎重新定义了图象处理的概念。

平面图像设计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史的源头,人类祖先用来记事的简单符号、文字,那是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平面图像设计实例。当初也许只在于表达某种具体的含义,而不包含艺术、美学的成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和探索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当初记事的用途也逐渐淡化。传统的画家经过数十载的训练才掌握绘画这门技能,他们通过笔和纸的演绎描绘自己抽象的思维,表现自己对艺术、美的理解。除了艺术家之外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都有一定的创作天赋和自己对生活、艺术、美的独特认识。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些“可望不可及”。而电脑

的出现使人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电脑在问世之初只是作为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计算的工具,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使用复杂是其特点。到50至70年代,一些科学家像Noll,Harman、Knowton以及Nake等利用电脑程序语言从事电脑图形图像处理的研究,研究的主题多是图形形成原理的探索,例如,如何编程使得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能够表现为一条弧线或是一个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70年代,伴随着个人电脑PC的出现,使电脑的体积缩小许多,价格亦降低许多,平面图像技术也逐步成熟,使有兴趣从事电脑艺术创作的人有更多的机会,不用编写令人讨厌的代码程序就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作。在80年代的10年中,随着电脑的发展推广,电脑桌上排版(Desk Top Publishing,DTP)和数字印前行业(Prepre)得以迅速发展,使电脑的输出展现出新的面貌。通过专业的设备,图像自电脑直接输出的精度、准确和美观的程度,几乎可以同照片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出照片的效果。

1985年,美国苹果Apple电脑公司率先推出图形界面的Macintosh麦金塔系列电脑。广泛应用于排版印刷行业。至1990年,美国电脑行业著名的3A(Apple,Adobe,Aldus)公司共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概念DTP(Desk Top Publishing)它把电脑融入传统的植字和编排,向传统的排版方式提出了挑战。在DTP系统中,先进的电脑是其硬件基础,而排版软件和字库则是它的灵魂。为了处理图形图像,当然也需要专门设计软件。为此,科学家们根据艺术家及平面设计师的工作特点开发了对应的软件,其中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是最著名的软件之一。DTP和图像软件的结合,使设计师可在电脑上直接完成文字的录入、排版、图像处理、形象创造和分色制板的全过程,开创了“电脑平面设计”时代。

如今风靡世界,在平面图像处理领域成为行业权威和标准的Photoshop软件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Michigan大学的一位研究生Thomas Kaon编制的一个在Macintosh Plus机上显示不同图形文件的程序。Photoshop系列中使用最广泛的有Photoshop

3.0

5、Photoshop4.0和Photoshop5.0版本,其最新版本已出到Photoshop5.05,且已有一个全中文版Photoshop5.02,这对于广大中国用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福音。

最初的Photoshop只支持Macintosh麦金塔平台,并不支持Windows。由于Windows在PC机上的出色表现,Adobe公司也紧跟发展的潮流,自Photoshop以来开始推出Windows版本(包括Windows95和Windows NT);注意到中国无限广阔的市场,首次推出了Photoshop5.02中文版,并且开通了中文站点http://,成立了Adobe中国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Photoshop的专长在于图像处理,而不是图形创作。有必要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图像处理是对已有的位图图像进行编辑加工处理以及运用一些特殊效果,其重点在于对图像的处理加工;图形创作软件是按照自己的构思创意,使用矢量图形来设计图形,这类软件主要有Adobe公司的另一个著名软件Illustrator和Micromedia公司的Freehand。

使用Photoshop对平面图像进行处理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图像输入、图像处理、图像输出

虽然我没有开过婚纱店,但我想PhotoShop应该是处理照片的首选软件.

还有就是每个婚纱店的专业管理软件,为每个客户建立照片的数据库档案,方便客户挑选照片、经营者处理数据之用.photoshop\\AcdSee 也有用ACDSee的 photoshop和AcdSee软件,本人去拍过,了解! photoshop,我在易趣做图像处理,拍的照片我都是用PS处理.photoshop和AcdSee

第17篇: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今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产生了私有信息和数据被破坏或侵犯的可能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已被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 本文就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攻击的主要方式及防范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措施;网络资源;技术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技术上来说,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PKI技术等。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二)、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三)、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四)、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

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连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整体的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的物理安全、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安全等。因此计算机安全问题,应该象每家每户的防火防盗问题一样,做到防范于未然。甚至不会想到你自己也会成为目标的时候,威胁就已经出现了,一旦发生,常常措手不及,造成极大的损失。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治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熟悉和要求也就不同。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难、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治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Internet网络上,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Rootkits、DOS和Sniffer是大家熟悉的几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以前出现的攻击方法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互联网基础协议和操作系统层次。从Web程序的控制程序到内核级Rootlets。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升级翻新,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发起挑战。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内部网络治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很多计算机系统常用口令来控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这是防病毒进程中,最轻易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网络治理员和终端操作员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选择不同的口令,对应用程序数据进行合法操作,防止用户越权访问数据和使用网络资源。在网络上,软件的安装和治理方式是十分关键的,它不仅关系到网络维护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

涉及到网络的安全性。好的杀毒软件能在几分钟内轻松地安装到组织里的每一个NT服务器上,并可下载和散布到所有的目的机器上,由网络治理员集中设置和治理,它会与操作系统及其它安全措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网络安全治理的一部分,并且自动提供最佳的网络病毒防御措施。当计算机病毒对网上资源的应用程序进行攻击时,这样的病毒存在于信息共享的网络介质上,因此就要在网关上设防,在网络前端进行杀毒。

(二)、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非凡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答应,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显不足: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途径的攻击,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三)、安全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出现为全球电子商务提供了保证,从而使基于Internet上的电子交易系统成为了可能,因此完善的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仍是21世纪的主流。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不对称加密,即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谁都可以用,解密密钥只有解密人自己知道。

网络主机的操作系统安全和物理安全措施:防火墙作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并不能完全保护内部网络,必须结合其他措施才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在防火墙之后是基于网络主机的操作系统安全和物理安全措施。按照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主机系统的物理安全、操作系统的内核安全、系统服务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和文件系统安全;同时主机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以及系统备份安全作为辅助安全措施。这些构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第二道安全防线,主要防范部分突破防火墙以及从内部发起的攻击。系统备份是网络系统的最后防线,用来遭受攻击之后进行系统恢复。在防火墙和主机安全措施之后,是全局性的由系统安全审计、入侵检测和应急处理机构成的整体安全检查和反应措施。它从网络系统中的防火墙、网络主机甚至直接从网络链路层上提取网络状态信息,作为输人提供给入侵检测子系统。入侵检测子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则判定是否有入侵事件发生,假如有入侵发生,则启动应急处理措施,并产生警告信息。而且,系统的安全审计还可以作为以后对攻击行为和后果进行处理、对系统安全策略进行改进的信息来源。

总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了管理、技术

以及使用等诸多方面,只有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才能为网络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1】吴钰锋.刘泉.李方敏《网络安全中研究及其应用》.《真空电子技术》.1992-1995.

【2】杨义先.《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1997-1999.

第18篇: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摘要:现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带来了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产生了个人私有信息和数据被破坏或侵犯的可能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问题已经被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该文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针对计算机安全隐患的防范策策略。

关键词: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1 概述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主要推动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导致了我们个人的私有信息和数据存在被破坏或侵犯的可能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受到了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就目前而言,全世界的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众多方面都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我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这种高度的依赖性是使得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变得十分脆弱,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整个社会就有可能陷入到危机当中。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造成的损失高达75亿美元。美国金融时报报道,世界上平均每20分钟就发生一次人侵国际互联网络的计算机安全事件,全球1/3的防火墙被突破。美国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组负责人吉姆?塞特尔称:给我精选10名“黑客”,组成小组,90天内,我将使美国趴下。一位计算机专家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给我一台普通计算机、一条****线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令某个地区的网络运行失常。

当今网络在安全攻击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Internet所用底层TCP/IP网络协议本身就很容易受到攻击,该协议本身的安全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上层应用的安全。

2) Internet上广为传插的傻瓜式黑客软件和解密工具使很多网络用户轻易地获得了攻击网络的方法和手段。

3) 快速的软件升级周期,会造成问题软件的出现,经常会出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存在新的攻击漏洞。

4) 现行法规政策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目前我国针对计算机及网络信息保护的条款不细致,网上保密的法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不力。同时,不少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相应的安全防范机制。

3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信息系统之所以存在着脆弱性,主要是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着安全弱点、系统的安全性差、缺乏安全性实践等。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另一种形式的“金库”和“保密室”,因而,成为一些人窥视的目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灾害。计算机信息系统仅仅是一个智能的机器,易受自然灾害及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污染)的影响。

2)黑客的威胁和攻击。计算机信息网络上的黑客攻击事件越演越烈,这些黑客具有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脆弱性的知识,通常采用非法侵入重要信息系统,****、获取、攻击侵人网的有关敏感性重要信息,修改和破坏信息网络的正常使用状态,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瘫痪,给国家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3)计算机病毒。90年代,出现了曾引起世界性恐慌的“计算机病毒”,其蔓延范围广,增长速度惊人,损失难以估计。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轻则使系统上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系统死机或毁坏,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

4)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一些人利用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和系统的“可广播性”进行商业、宗教、政治等活动,把自己的电子邮件强行“推入”别人的电子邮箱,强迫他人接受垃圾邮件。与计算机病毒不同,间谍软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系统造成破坏,而是窃取系统或是用户信息。

5)信息战的严重威胁。信息战,即为了国家的军事战略而采取行动,取得信息优势,干扰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卫自己的信息和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进行战争的方法,其攻击的首要目标主要是连接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说,未来国与国之间的对抗首先将是信息技术的较量。

6)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通常是利用窃取口令等手段非法侵人计算机信息系统,传播有害信息,恶意破坏计算机系统,实施贪污、盗窃、诈骗和金融犯罪等活动。

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网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长。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4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技术上来说,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等,以下就此几项技术分别进行分析。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是由软件或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企业或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之间,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做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就会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

2)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用户授权访问控制主要用于对静态信息的保护,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实现。

3)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再通过这此信息分析入侵特征的网

络安全系统。IDS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

4)防病毒技术。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上,即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它资源传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

5)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网络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共同努力,尽可能地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同时,要不断地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强化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5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的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几种安全隐患,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安全防范措施。总的来说,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标、技术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法规等。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必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斌.计算机网络安全于防御[J].信息技术与网络服务,2006.04.

[2] 林建平.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策略的若干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

[3] 王宏伟.网络安全威胁与对策[J].应用技术,2006.05.

[4] 夏丹丹,李刚,程梦梦,等.入侵检测系统综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01.

[5] 孙健,王韬,李东强.病毒防护技术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11.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doc

第19篇:计算机安全论文

论计算机安全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益发凸显。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网络安全;安全防护 ;安全策略

正文:

本学期,有幸选修了计算机安全这门拓展课。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肤浅的谈谈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

现代社会,随着互连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全面地影响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重要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所有计算机网络应用必须考虑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二、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病毒、恶意程序泛滥。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具有某种破坏作用的程序,并有隐蔽性、传播性和破坏性等特征。计算机病毒及恶意程序这些特征,都对网络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使得网络工作者们对它们闻之色变。

(二)网络安全观念薄弱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用户越来越多,网络的用途越来越广,但对网络安全缺乏观念,随意下载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电脑受到病毒的侵入,计算机出现故障便不知所去,维修电脑是他们的唯一选择,所以网络安全的观念必须加强。

(三)病毒防护方式单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一般选择“防火墙”这一基本技术防范恶意程序的侵入,缺少对隐藏性强的病毒的特殊防范措施。

三、影响网络的安全因素

(一)黑客攻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安全性不断受到挑战。黑客的技术也越来越高明,目前对于一些技术好的黑客来说,要闯入大部分人的电脑实在是太容易了。也就是说,只要你上网,就免不了遇到黑客的来访。所以说我们必须知已知彼,才能在在保护网络安全中占据主动。

(二)软件漏洞。

网络软件的漏洞有两大类:一类是蓄意制造的漏洞,设计者用于窃取别人信息等专门设计的漏洞,另一类是无意产生的漏洞,设计者为了方便,设计了便捷的入口,不设密码,这样一旦泄漏,将可能导致系统受到破坏。

(三)计算机病毒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曾引起世界性恐慌的“计算机病毒”,其蔓延范围广,增长速度惊人,损失难以估计。它像灰色的幽灵将自己附在其他程序上,在这些程序运行时进入到系统中进行扩散。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轻则使系统工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系统死机或毁坏,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

(四)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

一些人利用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和系统的“可广播性”进行商业、宗教、政治等活动,把自己的电子邮件强行“推入”别人的电子邮箱,强迫他人接受垃圾邮件。与计算机病毒不同,间谍软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系统造成破坏,而是窃取系统或是用户信息。

(五)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通常是利用窃取口令等手段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传播有害信息,恶意破坏计算机系统,实施贪污、盗窃、诈骗和金融犯罪等活动。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网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长。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六)环境影响。

计算机网络时常受到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火灾、水灾、风暴、雷电、磁场、网络设备人为的破坏等会对网络造成损害和影响。

(七)人为安全因素。

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使系统出错,使用安全配置不当会造成网络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对用户口令不够谨慎,计算机的文件等重要信息随意与别人共享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四、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技术上来说,主要由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防御病毒技术等。以下就此几项技术分别进行分析。

(一)采用存取权限控制。

因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一特性,系统可能受到各种恶意程序的侵入和攻击,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设置一定权限:1.设定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网络资源。2.设定访问系统的用户各自具备的操作权限等,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网络系统或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非

(二)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是指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硬件或软件,也可以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比如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网络之间的所有数据流都经过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可以对网络之间的通讯进行扫描,关闭不安全的端口,阻止外来的DoS攻击,封锁特洛伊木马等,以保证网络和计算机的安全。一般的防火墙都可以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二是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防御设施;三是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站点;四是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

(三)有效防范黑客攻击。

要经常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测,发现漏洞及时对漏洞进行修补,是对黑客利用漏洞攻击的最有效措施。同时,要大力发展我国自己的网络安全产品,防范黑客的攻击。当前,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主要依赖于国处的产品,而国外的厂商生产的过程中有所保留,对其网络产品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门密码”,使得我国的网络安全很难得到根本保证。

(四)加强备份管理。

备份可以有效的防止系统出现灾难性的崩盘,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人员应经常备份。由于传统的备份只能防止人为故障,而且这种备份来恢复系统耗时特别长,不少网络管理人员开始使用网络备份的方式,同时要注意的是,备份需要不间断的进行经常进行,,并且要单独存放,以免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备份的数据丢失。

(五)防御病毒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机上,即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他资源传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病毒的侵入必将对系统资源构成威胁,因此用户要做到“先防后除”。很多病毒是通过传输介质传播的,因此用户一定要注意病毒的介质传播。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习惯。用户要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随时升级为最新版本。还要及时更新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补丁,做到不登录不明网站等等。

(六)对网络实施信息加密。

信息加密技术通常是采用数学或物理的方法,对电子信息在输入和输出进行保护,以防止信息泄漏的技术。现在信息加密技术主要有: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软盘等,一般情况下,保证信息机密性的最好的方法便是信息加密。

加密就是通过一种方式使信息变得混乱,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加密类型: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

1、私匙加密

私匙加密又称对称密匙加密,因为用来加密信息的密匙就是解密信息所使用的密匙。私匙加密为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的紧密性,它不提供认证,因为使用该密匙的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加密一条有效的消息。这种加密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很快,很容易在硬件和软件中实现。

2、公匙加密

公匙加密比私匙加密出现得晚,私匙加密使用同一个密匙加密和解密,而公匙加密使用两个密匙,一个用于加密信息,另一个用于解密信息。公匙加密系统的缺点是它们通常是计算密集的,因而比私匙加密系统的速度慢得多,不过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复杂的

(七)因地制宜。

制定安全策略为了有效防范来自网络外部或内部可能的非法攻击,应根据各单位网络的实际情况,对系统做出网络安全等级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构造相应的安全防范体系。如建立自己的防火墙,在内部安装黑客入侵检测与报警系统,对一些非法入侵活动及时发出警报。使用网络漏洞扫描软件,经常查找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并及时对其进行修补。对重要业务系统和数据文件设置定期更新,对重要业务数据采取必要的加密措施,安装网络防病毒软件,统一配置防病策略,统一升级病毒代码,对重要数据采取备份措施等。

有上面所述,不难看出,计算机网络安全不光是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网络管理的问题。现阶段,任何网络安全的技术都无法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这就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网络安全技术与信息保密的发展。目前,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必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发展新的加密技术,加强对计算机信息保密工作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以保证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与保密,使人们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 1 ] 张琳,黄仙姣.浅谈网络安全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 (11).

[ 2 ]李湘江.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j].现代图书馆技术,2002,2

[ 3 ]肖军模,刘军,周海刚.网络信息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4 ]徐超汉.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数据完整性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20篇: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左键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发送者是否发送过该消息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Internet的广泛普及,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国家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不仅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系统,而且通过各种方式与互联网相连。通过上网树立形象、拓展业务,已经成为政府办公、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可是当计算机发展的同时,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也在不断显现。为此,我们需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采取相应必要的措施。所以,就让我在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方面来谈谈吧!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当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计算机安全,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我列举了以下几点:

1、网络系统本身的问题

目前流行的许多操作系统均存在网络安全漏洞,如UNIX,MS NT 和Windows。黑客往往就是利用这些操作系统本身所存在的安全漏洞侵入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稳定性和可扩充性方面,由于设计的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安全性考虑,因而使其受到影响;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一是文件服务器。它是网络的中枢,其运行稳定性、功能完善性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网络应用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和选型考虑欠周密,从而使网络功能发挥受阻,影响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和升级换代。二是网卡用工作站选配不当导致网络不稳定;缺乏安全策略。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访问控制配置的复杂性,容易导致配置错误,从而给他人以可乘之机;

2、来自内部网用户的安全威胁

来自内部用户的安全威胁远大于外部网用户的安全威胁,使用者缺乏安全意识,许多应用服务系统在访问控制及安全通信方面考虑较少,并且,如果系统设置错误,很容易造成损失,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管理、维护任在一个安全设计充分的网络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漏洞无疑是整个网络安全性的最大隐患。网络管理员或网络用户都拥有相应的权限 ,利用这些权限破坏网络安全的隐患也是存在的。如操作口令的泄漏 ,磁盘上的机密文件被人利用,临时文件未及时删除而被窃取,内部人员有意无意的泄漏给黑客带来可乘之机等,都可能使网络安全机制形同虚设。其自然。特别是一些安装了防火墙的网络系统,对内部网用户来说一点作用也不起。

3、缺乏有效的手段监视、硬件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完整准确的安全评估是黑客入侵防范体系的基础。它对现有或将要构建的整个网络的安全防护性能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评估,并保障将要实施的安全策略技术上的可实现性、经济上的可行性和组织上的可执行性。网络安全评估分析就是对网络进行检查,查找其中是否有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对系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提高网络系统安全性能的过程。评估分析技术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

4、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系统安全问题出现。然而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的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它们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总是反应太慢。当安全工具刚发现并努力更正某方面的安全问题时,其他的安全问题又出现了。因此,黑客总是可以使用先进的、安全工具不知道的手段进行攻击

我们可以看到,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可是我们不能只单单找出影响的因素啊,我们应该找出解决方法何预防措施啊!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网络百分之百的安全呢? 其实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最简单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迄今还没有一种技术可完全消除网络安全漏洞。网络的安全实际上是理想中的安全策略和实际的执行之间的一个平衡。从广泛的网络安全意义范围来看,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它包含管理机构、法律、技术、经济各方面。既然我们无法做到百分之百,那么对能解决的,我们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要采取措施预防!

从目前来看,我们可从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和人员素质入手。因此,我们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安全机制、各种网络安全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2、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网络一般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换,还需要一套基于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邮件防病毒软件,识别出隐藏在电子邮件和附件中的病毒。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及时为每台客户端计算机打好补丁,加强日常监测,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现在网络版杀毒软件比较多,如瑞星、江民、趋势、金山毒霸等。

3、配置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 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根据不同网络的安装需求,做好防火墙内服务器及客户端的各种规则配置,更加有效利用好防火墙。

4、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达到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在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网络中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会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有的入侵检测设备可以同防火强进行联动设置。

5、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在网络的www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中使用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截获Internet网上传输的内容,并将其还原成完整的www、Email、FTP、Telnet应用的内容,建立保存相应记录的数据库。及时发现在网络上传输的非法内容,及时向上级安全网管中心报告,采取措施。

6、漏洞扫描系统。解决网络层安全问题,首先要清楚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脆弱点。面对大型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现实的。解决的方案是,寻找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7、IP盗用问题的解决。在路由器上捆绑IP和MAC地址。当某个IP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时,路由器要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 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地址表相符,如果相符就放行。否则不允许通过路由器,同时给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返回一个警告信息。

8、利用网络监听维护子网系统安全。对于网络外部的入侵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来解决,但是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则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做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审计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监听程序。该软件的主要功能为长期监听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审计文件提供备份。

对于以上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在计算机使用中遇到,正如前面所说,他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护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但却可以为我们解决一般性问题和预防肯能会发生的严重问题。

无论如何,网络安全与网络的发展戚戚相关。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依靠、杀毒软件、防火墙、漏洞检测等等硬件设备的防护,还要意识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安全保护的对象是计算机 ,而安全保护的主体则是人,应重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硬件产品开发及软件研制,建立一个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也应注重树立人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才可能防微杜渐。把可能出现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才能生成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的网络系统。

《计算机论文 范文.doc》
计算机论文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