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素质评价范文

2022-08-0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7.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性学生评价归根结底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育。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环节

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1.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

一般来说,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如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评价时一般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学科学习是实现一般性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学习目标中应该也必然要包含或渗透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内容。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有了评价标准后,还需要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这是在评价的设计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发展性学生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评价资料的有效性是保证达成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作品集、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的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学生的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记录与评价以及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相关的能说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等。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因此,光得出一个客观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改进要点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明确、具体地描述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通过改进以后达到目标时的行为表现。改进计划还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个体化特征的改进要点。

推荐第2篇: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

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

新乐市长寿学区西长寿小学

陈 蜜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向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学科学业评价方式提出了挑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当遵循全面性、民主性、主体性、差异性、超前性等原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全面、综合、动态的评价最终达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综合素质 发展性评价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现实中片面单调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学生、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产生一种误解:考高分的学生是好学生;学生成绩好证明教师好;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分数成了区分好与差的标准。显然,传统测验方式已成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在进行课改的同时,构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现代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先进的学生评价理论,对小学生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综合、动态的分析评价。“发展性评价”是指该评价不是一时一次的评价,而是一个多次综合动态并预见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1]。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实施原则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在评价的内容结构上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述:人的发展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还包括精神上、道德上、情感上的和谐全面发展。在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内容时,不仅要重视能力要求,更要强调德育、美育等内容的评价。同时,在制定评价目标及评价反馈的环节上,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切实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全过程进行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

2、民主性原则。在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中,项目与指标的确立,以及最后的评定,

由教师、学生、家长及同学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实现评价指标公开化,评价过程民主化,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性。

3、主体性原则。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

4、差异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承认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允许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发展水平、状态的差别。

5、超前性原则。寻求学生素质的积极发展,并预见未来,指出学生需扬长避短之处,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做准备。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在学生的整个成长学习过程中,由教师按照具体的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现状评价。家长对子女具体学科素质的了解甚少,因此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等,给出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如果简单套用多主体评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在家长与教师之间造成误解,影响评价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最终会费时费力,而且对下一次评价的实施增加无形的阻力,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选择评价主体时需要慎重,以寻找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下面将以案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进行说明:

我班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但回答问题很积极,也会错误连连;可该同学很懂礼貌,尊重师长,与同学相处也很和谐;乐于助人,劳动表现积极,在音乐方面有很好的天赋,班里学生称他为“音乐天才”。在对他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语文教师说:他连一篇很简短的小作文也写不了,表达能力较差,应该评定为C等以下。

数学教师说:他系统思维与思辩能力差,从课堂上的表现及考试的成绩来看,顶多算B等。

音乐教师则认为:应该在A等。原因是这位同学艺术才能出众,有许多其他同学不具备的特长。

班主任的评价是:虽然对其学习成绩不很赞赏,但该同学的言行、为人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认为应该评定为B等。

我们访谈了学生本人和家长,发现他们对自身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及音乐特长充满了自豪,但谈起学业成绩却一脸的无奈,自信不足,自我认为评定是C等。

在翻阅了这位同学的成长档案之后,发现该同学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除学业成绩

不够理想外,其他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

至此,我们对该学生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实际表现多方面进行了评价,将这位同学的综合素质评定为A等。

三、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反思

小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在许多方面都能适应课程改革与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但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

1、怎样解决传统的学生评价观对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影响?比如:家长在对孩子的评价栏里写满的是要求教师严厉执教的话语„„。所有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只有克服传统评价观的影响。

2、如何协调评价与考试的关系?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并不是要完全代替考试,它只是对考试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并非考试就是应试教育,考试虽然有其弊端,但也有其他评价方式所不具有的长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结合有效适时的考试才能最终达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目的。所以如何合理安排考试,发挥评价与考试的综合效果,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J ].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推荐第3篇:石家庄市小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

石家庄市小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办法(试行)

小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办法》(教基〔2005〕2号)和《石家庄市初中毕业生基础性发展素质评价办法》,结合我市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小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以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组织纪律、身体素质、劳动技能、审美素质、心理素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客观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

(一)评价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组织纪律、身体素质、劳动技能、审美素质、心理素质七个方面。其七个方面分解为22项要素,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见附件二)。

各学校要为每一位学生设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填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要坚持诚信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尽可能使记录的情况、事件典型、客观、真实。 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等情况,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写出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发展性评语,记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定,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质潜能。

(二)评价依据。评价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依据。各县(市)、区和学校可依据《石家庄市小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制定具体的低、中、高学段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范围。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两年后过渡为从小学四年级开始。

(四)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互评等级。 3.班级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如对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明显不符,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可以进行调整。 学生自评比例为10%,学生互评比例为40%,教师评价比例为50%。

(五)评价次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期评价一般在学期期末进行。学年评价一般在学年末进行。

(六)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7个维度进行评价,每学期、每学年各维度分别呈现,小学毕业时形成终结性评价结果。每学期、每学年从7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基本合格)呈现;学生各评价维度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具体办法为:分别将各评价主体评出的等级A、B、C、D分别赋值,然后按照不同主体不同权重计算出总分值,四舍五入后再还原成等级。等级与分值的转换和计算由计算机完成,无须人工计算。

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三、组织机构

(一)各县(市)、区要成立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2.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3.指导、监督所辖中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4.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裁定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二)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并报县(市)、区评价委员会备案。其主要职责是:

1.落实县(市)、区的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三)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为3—5人。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成;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3.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四、制度建设

(一)建立公示制度

1.学校要在广泛征求办法基础上,确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做出明确说明,征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2.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名单,便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

3.结果评出后,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它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二)建立培训制度

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好参与评价人员的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对学校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校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进行培训;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

(三)建立诚信制度 1.县(市)、区教育局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评价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以记载。

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给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建立诚信记录档案。 3.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

5.县(市)、区教育局要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

6.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按照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建立评价质量评估制度

1.在评价工作中,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2.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各班评价工作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 3.每学年学生评价工作结束15日内,学校应将评价工作结果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评价工作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附件:1.小学生学科评定表 2.小学生操行评定表

附件1 小学生学科评定表

年级第学期各科成绩评定

考试科目

内容

成绩

考查科目

成绩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基本合格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基本合格

语 文

汉语拼音

思品

字词句查字典

自然

阅读分析

社会

作文

英语

听说朗读背诵

音乐

课外阅读

美术

数 学 口算

体育

计算

劳动

概念

写字

应用题

健康

其它

微机

附件2

小学生操行评定表 学生操行评定表

评价细则

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本合格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劳动、艰苦朴素、讲究卫生

关心集体,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讲文明、有礼貌、尊敬师生

团结同学、待人诚实、助人为乐、关心他人、乐于做好事

文 化 科 学 素 质

上课精神集中、认真听课、大胆发言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清楚正规、格式规范

认真思考、勤学好问、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有自学能力、知识面广、读写能力高

积极参加学科活动、兴趣广泛、全面发展

组 织 纪 律

按时到校、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

课前准备好、课后课间积极参加有益活动

不打架、不骂人、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上、下学自觉排队,做到快、齐、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达标

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

劳动技能

勤劳、勤俭、吃苦耐劳

自理能力强、主动做家务

审美素质

形成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欣赏兴趣

能美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心理素质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重、自律,具备积极的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能力

勇敢坚强、耐挫折、不任性、钟爱自然,合作乐群,有同情心

主题词: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通知

石家庄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8年 10月27日印发

(共印50份)

推荐第4篇: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以测验、考试为主要手段的学科学业评价传统提出了挑战。中学生语文学科学业评价,应以包含读写听说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文创新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评价对象。遵循综合性、主体性、超前性等原则。采用多主体参与的等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全面、综合、动态的评价,以充分体现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与反馈调控功能。

关键词: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质性评价

随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中学生语文素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显然,传统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测验方式已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育特点。首先,现实中单调片面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误解:考高分的学生是好学生;班级平均分高的教师是好教师;升学率高的学校是好学校。量化的分数成了主宰命运的上帝,成了区分好与不好的标准。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的负面影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教育变成了为考试做准备,而不是为学生生活做准备。其次,传统语文测验方式只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运用,用一张试卷、一个分数进行简单评定,忽视了语文素养的丰富内涵。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1]可见,简单沿用传统评价方式可能会使语文素养中许多有价值的内涵得不到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趋于片面简单化,长此以往将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三,传统测验方式只能静止地看到学生的表面现状,却无法深入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及预测学生的学习潜力,只根据几次不同质的测验也无法动态地分析学生进步、稳定还是退步。第四,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自我评价已相当谨慎,且愿意讲出自己的不足。然而,传统的测验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只是扮演一个“被告”的角色,仅仅是受测者。

因此,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构建一个符合中学语文教育发展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现代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先进的学生评价理论,对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综合、动态的分析评价。其中“语文综合素质”包括语文读写听说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几项内容,“发展性评价”是指该评价不是一时一次的评价,而是一个多次综合动态并预见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

一、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依据及实施原则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评价的内容结构上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述:人的发展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表现在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面占有,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还包括精神上、道德上、情感上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内容时,不仅重视

语文能力要求,而且更强调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的内容评价,对于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不因在目前考试内容中没有具体体现而被忽视。同时,在制定评价目标及作出评价反馈的环节上,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教师和家长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由教师通过学生日常表现资料的积累分析出每位学生的发展潜力及目前的优势和不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智力倾向,而表现出来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智力,也可能是几种智力;各种智力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轻重之别,每个人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在评价过程中,还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生、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评价建立在多方协商的基础上,从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确定到评价结论的得出,教师都应该与学生甚至是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多方切磋才能保证体现不同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体现在形式上不仅有教师评、学生自评,还有学生互评、家长评。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也借鉴了后现代主义关于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具有可变性的主张,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都体现了多元的特点,并且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过程,强调收集日常资料的重要性。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直接依据是中学语文教学论及中学各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此确定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项目为: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前四项采用等级评价,后四项运用质性评价。根据中学语文教学论以及有关语文素质培养的论述,并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确定阅读评价项目可以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写作项目可分为:审题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运用表达方式能力、修改文章能力;听话项目分为:听知能力、听评能力;说话项目分为:语音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语音、表情、手势表情达意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综合性。首先从评价内容看,注意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并重,由中学语文读写听说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综合构成;其次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总结性评价、现状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等级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等,重视学生日常表现观察记录与综合性学习代表作的收集与展示;另外从评价的时空角度分析,不仅评价过去,更重视现在和未来,是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而得到的综合效果。

2.主体性。首先是参与评价的主体广泛。评价主体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及家长,目的是尽可能使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其次是评价对象具有主体性。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而且作为评价对象也具有能动作用,可以自己保管评价表,与其他评价主体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3.超前性。本评价旨在寻求学生语文素质的积极发展,并预见未来,指出发展了的学生需要扬长避短之处,为学生的未来语文学习做准备。

二、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构建及实施步骤

(一)等级评价框架的构建及实施

1.框架的构建。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并考虑中学各阶段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及中学生身心特点,把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评价框架确定为:(略)

根据以上内容在中学不同阶段语文素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各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与学生及有关人员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分阶段制定评价要点、标准和评价等级。

2.实施步骤。

首先,在每单元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学生本人按照具体的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单元涉及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进行现状评价。考虑到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在等级评价中不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淡化学生间的等级比较,而是引导学生关注同学的长处和优点,避免产生互不服气的现象和把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家长对子女具体学科素质的了解甚少,因此家长主要评的是子女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在等级评价中如果简单套用多主体评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在家长与教师、同学与同学之间造成误解,影响评价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最终会费时费力而且对下一次评价的实施增加无形的阻力,所以在等级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的选择需要慎重。现以高一年级小说单元阅读的现状评价为例(见下表表略)。依据高中语文的特点及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势,将阅读项目定为认读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

然后由教师把每次的现状评价结果记录到形成性评价表中,根据几个单元的评价结果分析指出学生的发展趋势(见下表表略)。

(二)质性评价的构建及实施步骤

质性评价与等级评价一样是经过多次观察记录来完成的,体现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及同学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学习专题与学习方法的选定过程、学习成果的展示,对某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文创新能力用叙述性语言进行记录。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学生本人也要通过自我反思作出评价,以寻找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质性评价特别重视日常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变化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下表是质性评价的记录表。(表略)

通过分析等级评价和质性评价,教师为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作出诊断,指出学习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预期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潜力,最终交给学生一张能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表:(表略)

本表由学生本人保管,以便学生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对照分析,充分挖掘潜力,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三、对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反思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在许多方面都能适应现代语文课程改革与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但是,在该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不尽如人意之处。

1.如何使评价成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是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教师认为进行评价是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迎接全市(区)统一考试之外另加的环节,他们不仅要做好日常记录,还得花专门时间组织实施、评价总结和分析反馈。这种评价与教学两张皮的传统观念与做法,使得任何科学合理的评价改革都难以顺利进行。

2.如何使教师专业素质在实施评价中得到拓展,把教师和评估者这两个角色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过程自始至终都需要教师组织、实施、记录并反馈,因此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还是评估者。但在现实中发现有的教师对教学进行精心准备、认真施教,而评价只是随便找个时间发发表格,再收上来,根本不注意评价变量和学生心理的调控,从而使评价最终流于形式,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受到影响。

3.如何协调评价与考试的关系?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并不是要完全替代语文考试,它只是针对考试所暴露出的问题加以解决。考试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素质的方式由来已久,具有悠久的传统。并非有考试就是应试教育,考试虽然有其弊端,但也有别的评价方式所不具有的长处。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结合有效适时的语文考试才能最终达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促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发展的目的。但在改革初期,二者之间仍存在师生难以理解的矛盾,所以如何合理安排考试内容、次数、时间,以及如何发挥评价与考试的综合效果,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4.如何解决传统的学生评价观对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影响?尽管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教师花时间去做的项目,但大量的工作可以通过特定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因此技术问题并不是最难解决的,最难一时转化的是评价所涉及人员中的评价观念。当习惯于被人评的学生拿到一张让自己评价自己及同伴的表格时,反而无所适从,大部分学生在宣泄着长期以来被低分数评价的不满,在“本人”一栏里非优即良。家长在由自己评价的一栏里没有写下对孩子的评价,却满是诚恳地要求教师严厉执教的话语„„所有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只有克服传统评价观的影响,广大师生及家长才能正确认识评价主体问题,恰如其分地充当评价主体。

注:

[1]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参考资料:

1.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Gard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New York:Basic Books,1983.

3.祝新华.语文能力结构研究[J].教育研究,1995,(11).

4.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推荐第5篇:发展性学生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

内容摘要: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拓展到了学生各种发展的培养空间(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等)。评价也不再仅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素质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本文主要是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下,对小学数学学习实施发展性评价的重点和方法进行总结。

有这样一个故事:商店里处理一批鞋子,无论号码大小,都是一个价钱,一位顾客挑来跳去,觉得既然价钱都一样,就挑一双大号的,觉得这样合算。结果,因为号码大,走起路来非常累,最后不得不将鞋子扔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数学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应以 “人的发展”为目标,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不强求统一要求,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符合学生的特点就是最好的评价。评价也不再仅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素质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

一、发展性评价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为重点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

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时,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他们在“桌

子有多长?”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有所体会。

1、用铅笔、橡皮擦、数学书、手指等都可以测量桌子的长度,但是同学们测量的结果不一样,这个时候要是能够统一测量工具就更好了。

2、如果统一以铅笔来测量,但各个同学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统一工具还不够,还要统一长度,那么可以统一为数学书作为测量工具。

3、桌子可以用数学书测量,如果测量比数学书还要短的长度又应该怎么办呢?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进而引出“厘米”。

4、测量桌子需要1厘米1厘米的累加,学生自然想到尺子。如果能自己亲自做一把尺子,相信学生能更好的建立长度单位观念,对如何使用尺子和尺子的读数也有帮助,对毫米的学习也打下基础,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建立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喜欢上思考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这样的一节课需要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不同水平的孩子在参与中都应能得到满足、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重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和整合。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呢?

二、发展性评价以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为手段

1、教师的日常观察,生活中的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可以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句恰到好处的指点,一句中肯善意的批评等等,是肯定,是点拨,是启发,是鼓励„„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孩子就像是来这溪中饮水的小马。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孩子的点点滴滴,因为你的微笑,孩子会感受到你的信任,因为你的赞许,孩子会干搜到成功的喜悦,„„不是所有的鼓励性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的信心,比如“你真棒!”“非常好!”“有进步”之类的,学生会感到很茫然,老师的评价显得很苍白无力。“好”,应该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进步”,应该指出进步在哪,还需要注意的地方。评价要有艺术,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或练习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评价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学生从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是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评价的出发点源于爱。

2、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1)家长作为孩子的父母,很想关心和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举一动,

学习情况、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情况、思想品德情况等,除了教师和家长在语言上的交流外,实际上学生的课堂本、草稿本、日记本等老师在写了评语以后再交给家长,让家长也参与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对孩子的鼓励和希望,需要老师的什么帮助,都可以写上去,当然,各所学校家长文化水平不尽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求不能过高,表现形式要多样,家长对子女的爱是一样的, 相信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会在进步中成长。

一次单元测试,批改完以后要求学生拿回家给父母看,检查试卷时我发现很多家长在试卷上写了评语,例如,“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可是,有个小毛病,就是写作业时总爱玩笔或橡皮等。造成作业写得慢,不能按时完成。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能很快地把试卷完成的。”;“只要你有信心,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你肯定行的。”等等,相信这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2)教师在评价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当评价的主角,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同学的交往能力等,比如对课堂表现的评价可以从是否认真听课,不搞小动作,回答问题声音是否洪亮,思路是否清晰, 能否认真倾听同学的想法等方面来评价;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对作业的态度、书写格式的规范程度,及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就是正确率两方面进行评价。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可能不规范,为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评价的标准和基本方法,教师要注意示范性的引导学生集体提出评价标准、集体选择评价标准,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性的评价活动中,对同学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3)数学日记是课堂和生活之间的一条通道,它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记录着学生在学习数学历程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的数学日记里有欢喜、有困惑、有笑声、也有忧愁,所以也是学生自评的好方式。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体验?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对课堂的各种练习和课后的作业能否轻松完成?是别人帮助还是自己独立完成?完成作业需要多长时间?你不明白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是什么?所学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应用?回忆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这节课我的表现怎么样?我有什么感想?等等。有位学生这样写到:“今天上课时,我只顾玩手中的工具——剥笔刀,忘记专心听讲,

可老师没有在课堂上批评我,但给我的“惩罚”让我很受用。“曾浩,你做横着的第二道”,这简短的话语打断了我玩的兴致,走上讲台做了好几遍怎么也商不对,看着别的同学高兴地下去;我更着急了,老师的暗示和同学们的提示也没能顺利做出,我很难看的回到座位上。是自己的骄傲让自己出丑,老师我今后保证:专心听讲。”数学日记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3、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考试是常用的评价方法,从考试成绩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有些想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完全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所以应和平时表现相结合来评价,有些素质,如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记录,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将学生所获得的评价装进成长记录袋中,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怎样进行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与测试 》,四川大学出版社。

4.《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学评价策略和技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6.刘永胜等编著《小学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改革的探索》。

推荐第6篇:发展性督导评价

“发展性督导评价”实现了学校自主发展_英语论文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6-12-13 18:01:26发布人:yujklj68kfg

199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发展性督导评价”研究,本着“着手于课题,着眼于实践,加强点面结合,突出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全面带动了上海教育督导的研究、改革与发展。

当前,教育普及水平及程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逐渐由“有书读”转向“读好书”,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高型”,由粗放型的外延增长转向集约型的内涵发展。督导评价学校的目的也由主要鉴定学校是否达标,转向了如何促使学校持续、自主地个性化发展。对此,我们将其称为“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督导评价”是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发展过程为对象的评价,它关注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潜力,注重诊断发展中的问题,寻求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发现和判断教育价值、得到教育增值的过程。自我约束、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能力的大小是评价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上海市督导室制订和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督导基础指标(试行稿)》和《上海市中小学发展指南(试行稿)》,其中“基础指标”反映的是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对于中小学统一的规范性要求,是所有学校必须达到的指令性目标,属于“必须”内容;“发展指南”是根据当前上海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对中小学校可能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属于“选修”内容。学校参照《基础指标》和《发展指南》 1

进行充分的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一般为期3年),督导室主要通过联系督学和督导随访监控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

上海的“发展性督导评价”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行动研究项目,其指导思想是根据上海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管理重心下移,突出学校自主办学的主体权利和责任。主要成效表现为:

1.推动了督导工作的改革

1998年,上海市教育督导室以“发展性督导评价”为核心内容申报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研究》课题,在全市大力倡导“读书、研究”(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的优良风气。同时要求督学必须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成为教育执法检查、教育质量评价和教育教学改革指导的专家。

“发展性督导评价”强调以督为本,以导为重,规范与支持并举,在对学校基础指标达成情况监督、检查的基础上,重在考查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过程和完成情况,检验学校的进步速度与幅度。“发展性督导评价”是开放式的,即在督导一所学校时,邀请同类型学校校长参与,让督导过程同时成为学校个性和共性问题的发现、分析和寻求对策的研讨过程;将学校的督导结果有选择地向学生家长报告,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这一督导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督导与学校形成了新型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学校对督导结果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也提高了督导工作的效用。

2.实现了学校的自主发展

“发展性督导评价”强调学校自主办学、主动发展的主体权利和主体责任,学校自身制订的发展规划成为督导评价学校的最为重要的标准,学校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成为评价学校自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性评价”将学校和校长真正推上了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促使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设定最佳发展目标、采用最优发展策略,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督导部门指导学校制订规划、监控规划实施过程、评估学校发展成效的过程,也成为培训校长和教师的过程,成为学校进一步提高依法自主办学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

3.促进了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

“发展性督导评价”模式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真正从“办学校”转到“管学校”,从以具体工作管理为主转到以学校发展规划管理为主。“发展规划”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双向承诺契约,即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承诺将如何发展和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行政部门一旦认可(在此之前双方可以协商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就必须按照规划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支持学校的发展。因此,“发展性督导评价”模式顺应了近两年上海市和区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路,促进了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管理、服务意识的增强。

《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14日第3版

本文《“发展性督导评价”实现了学校自主发展_英语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

推荐第7篇: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以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的。一方面注重教师个人价值、专业价值的体现,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业务能力和创新素质,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发展性课堂教学平台,有效地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点

1.形成的而非终结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品质漠不关心。而发展性课堂评价虽然也注意到学生答案的正确度,但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发展、推理与创新能力的显现。 2.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追求答案的一维性和纯知识化方面,运用单一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的课堂评价则强调丰富性原则,从多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是多重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

3.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绝对裁判者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主观色彩过浓,使学生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也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中的互动,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 4.发展的而非奖惩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奖惩为主要目的,视奖惩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学和使学生课堂表现更为优秀的法宝。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价值,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尽管偶尔也会使用一些必要的奖惩,但它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的而非奖惩的。 5.动情的而非冷漠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客观性,由冷静变为冷漠,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因素,学生能够从教师情感化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态势语中,充分领略课堂教学的乐趣,感受老师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

1、基于学生发展评价的理念

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以此为己任。基于此,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主体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的理念和评价体系,就是我们所提倡建立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发展——全人发展、主体发展和差异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而不是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对学生进行分类。它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评价理念,其理想的情况是,教学和评价融为一体。它的根本特征是: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重,重在学生的思考和发展过程;评价角度多元化(评价对象面对全体学生、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标准多重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互动的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非奖惩;评价要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暖意和鼓励,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交流。 2.常用的发展性评价方法 1)学习过程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还可以使学生从一系列考试的消极应付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档案袋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存”、“反思”、“交流”——存放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交流。一般来说,典型的档案袋只包括已经完成的作品。

学习过程档案袋不只是一个储存各种材料的容器,主要是提供了一种方法,使教师和学生针对学习与个人发展进行对话。这样的对话也可以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这样课堂就变为了学习的实验室,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思考,有助于他们的发展,也能较为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 2)真实性评价

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有时也被称为“能力评价”、“绩效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应该包含一个真实性任务,即类似于某一具体领域的专家所面临的那些真实生活活动、表现(performance)或挑战 ,它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征,需要像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高级认知思维。而高级思维技能指需要相对复杂认知操作的技能,像概念形成、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是指运用高级智力过程的思维 ,如认真分析论点、思考其他观点、评价其他观点并做出适当的结论。真实性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展示出他们对必要学习知识的掌握,其评价的关注点是学生能够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学习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标准,以便学生能够运用标准评价自己的工作。

(三)基于教师发展的评价

教师评价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功利主义弥漫社会各个角落的时候,功利性追求也影响着人们审视教育价值的视线。这导致目前教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评价实证化,并且将实证结果与教师奖罚、聘任与解聘直接挂钩。这种评价仅强调了社会和学校的需求,却忽略了教育主体教师的发展,不利于教师健全人格的形成,形成恶性竞争,造成教师团队的不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在呼唤教师评价中“人的回归”。

近十年来,在国际上教师评价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正在形成和完善。这种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日的,制定明确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发展性教师评价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适应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评价受到管理观念的影响。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X理论认为,被管理的人员不喜欢工作,没有抱负,他们需要被强迫、被控制和被威胁。相反,Y理论认为,员工在条件适当的时候愿意承担责任,在实现业绩指标时有能力自我管理,对于达到目标的奖励有所回报。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更多的受Y理论的影响。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为根本目标。它直接指向教师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因而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倡教师自我评价是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典型表现。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有密切的联系。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数据,对其进行判断和反思并考虑提高和改进的途径。 总结起来,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1.与奖惩制度脱钩; 2.全员评价、全面评价; 3.评价的有关材料保密; 4.评价过程民主化;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6.单相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7.反馈评价信息;

8.面向未来,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

9.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本地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程序。

(四)发展性教学评价应该注意的地方

1.发展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或若干个时期的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仅靠几节课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沉积下来的思维定势,但试验课又不适宜搞得太多太繁密。所以,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设立发展目标(近期和长期的),在适合的周期内调适以满足发展需求。

2.对于任何一堂课的评价都不必刻意求全,重要的是把握课堂教学的灵魂,让课堂充满师生的生命活力,体现课堂的生命观,即课堂中的生命意义,在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

推荐第8篇:教师发展性评价

宁中小学2010-2011学年度

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试行稿)

为了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科学素养的提升,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我校将着力构建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工作实绩评估机制,建立和推行科学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一、评价目的(两促进)

通过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在师德、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素质和做出的成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评定,我们的目的是:

1、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2、为了学校领导能够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评价原则(七原则)

为使我们的评价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民主、公正,使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扬长避短、知不足然后进,真正起到了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将遵循七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重发展轻奖惩原则

3、全员评价与全面评价原则

4、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原则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6、信息反馈原则

7、科学性原则

三、评价周期(一学年度)

1、评价周期为一学年时间。

2、为了便于管理,评价周期在每年9月份开始

3、当第一个周期完成后,第二个周期将立即继续启动。

四、评价方法(三结合)

1、自评、互评、领导测评及学生与家长参评相结合

1)、学生与家长参评。(只适用于教师师德师风评价)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工作小组在每学年春期临近期末时,对教师师德师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学生与家长进行抽样调查。鉴于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倾向于让学校整体把握全校教职工的师德师风状况,而不是侧重于掌握每位教师的具体表现,故该项测评的结果不纳入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的评分范畴,而是做为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行行风整改的主要依据。

2)、教师自评。

由学校向教师发放《教师发展性评价表》,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完成好自我评价。(见附表)

3)、教师互评。

教师互评分为前勤和后勤两个系列。互评前教师应分别在各自所在的系列内述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民主测评。教师之间进行互评应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共同进步的心态为前提,以全面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公平、公正、合理地对教师做出评价。

4)、领导测评。

领导测评由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完成,各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每位教师的学生与家长参评、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的结果、数据、资料等,供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参考、评分。 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的八位成员综合平时抽检与定期检评的汇总情况,客观公正地对教师做出评价。

1、平时抽检与定期检评相结合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五、评价内容及权重分(四版块)

1、师德师风,权重分10分。(师德师风权重分用字母a表示。)

2、德育工作,权重分20分。(德育工作权重分用字母b表示。)

3、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权重分50分。(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权重分用字母c表示。)

4、教育科研,权重分20分。(教育科研权重分用字母d表示。)

六、评分办法(四相加)

教师发展性评价以教师自评、互评、领导测评及学生与家长参评为主要形式。以100分为总分值,其中:

学生与家长参评一项不列入权重分。 教师自评权重分20分。(教师自评权重分用字母e表示。) 教师互评权重分20分。(教师互评权重分用字母f表示。) 领导测评权重分60分。(领导测评权重分用字母g表示。)

1、将三项权重分相加所得总分再乘以教师师德师风在整个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权重分,就得到了教师在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教师师德师风的最后得分(师德师风最后得分用字母S表示)。其计算公式为:S=(e+f+g)×a

2、将三项权重分相加所得总分再乘以教师德育工作在整个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权重分,就得到了教师在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最后得分(教师德育工作最后得分用字母D表示)。其计算公式为:D=(e+f+g)×b

3、将三项权重分相加所得总分再乘以教师教学常规及教学业绩工作在整个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权重分,就得到了教师在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教师教学常规及教学业绩工作的最后得分(教师教学常规及教学业绩工作最后得分用字母J表示)。其计算公式为:J=(e+f+g)×c

4、将三项权重分相加所得总分再乘以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在整个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权重分,就得到了教师在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最后得分(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最后得分用字母Y表示)。其计算公式为:Y=(e+f+g)×d 最后将四项最后得分相加就得到了教师在发展性评价中的总分(总分用Z表示),其计算公式为:Z=S+D+J+Y

七、评价步骤(三步骤)

对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评价采用三步走的办法: 第一步:月考评。教师师德师风、德育工作月考评由学校行政和德育处负责,值周教师参与。教师教学常规及业绩、教育科研月考评由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长参与。

第二步:学期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期考评由教师发展性评价各工作小组负责。

第三步:学年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年考评由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教导处、德育处及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该项考评的资料、数据等,供领导小组参考评价。

八、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组织机构(两机构)

依据教师发展性评价内容,我们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和四个评价工作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长:纪瑞峰(校长)。负责教师评价全面管理工作 副组长:李景义(党支部书记);王永生、张明军(副校长)负责教师评价各工作小组的管理工作

成员:梁青燕于淑琴巴音王晓艳

(二)、工作小组 师德师风评价小组

组长:纪瑞峰副组长:李景义(负责具体师德师风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陈宝龙李玉山负责数据、资料等的收集与记载,参与教师师德师风领导测评工作。 德育工作评价小组

组长:王永生副组长:梁景艳(负责德育工作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王晓艳

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评价小组

组长:张明军副组长:李文敏(负责教学业绩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刘伟于淑琴吴景阳 教育科研评价小组

组长:张明军副组长:梁景艳(负责教育科研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刘伟陈宝龙

王营子中心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制度实施方案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措施,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端正校风教风学风,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扎实,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我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准绳,以教师自评、互评、领导测评及学生与家长参评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爱岗、爱生的敬业精神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增强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领导

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设立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陈显林副组长:及洪彦(负责具体师德师风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李占有、陈贵老师,负责数据、资料等的收集与记载,参与教师师德师风领导测评工作。

三、评价内容及各项权重分。

本评分细则总分含概满分和附加分两项:满分20分,附加分最高不超过2分。满分中教师政治表现占4分,教育思想占6分,以教师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师德表现占10分。

(一)政治表现(4分)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记满分。

2、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言论,一次扣0.1分;有受党纪、政纪处分的一次扣0.5分;违法犯罪者该项记0分。

(二)教育思想(6分)

1、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业务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所任班级学生巩固率达规定要求,记满分。

2、拒不接受新课程理念,不参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视情节扣0.1---0.5分;不按照学校规定参与业务学习或学习懈怠者一次扣0.1分。

3、追赶学生,常年巩固率低于规定标准(99%)1个百分点扣0.1分,以次类推。

(三)以教师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师德师风(10分)

1、服从组织安排,坚守岗位,履行岗位职责;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良好师德,能为人师表,做好学生表率。记满分。

2、不服从组织安排,私自调课、请霸王假等一次扣0.1分;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一次扣0.2分;有违规收费行为一次扣0.5分;有有偿补课或辅导学生者一人次扣0.1分。

3、参与赌博、传播封建迷信、工作中出现严重事故、未经批准从事第二职业、做出有损学校和教师形象的行为、履行职责不按单位规定要求等,一次扣0.2分。以上各项扣分均要以受到上级和学校处理为准。

(四)加分项目

1、加分原则:该学年在师德师风项目中有受到学校和上级表彰,如被评为“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文明市民”等,并且有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的才能享受加分。

2、加分等级:学校级一次加0.2分;镇级一次加0.5分,永川市级加1分,重庆市及重庆市以上级一次加2分。同一学年、同一奖项受不同级别表彰按最高级别享受加分。各项累积加分不超过5分。

王营子中心小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实施方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百年大计。2004年4月26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学校,是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学校德育,尤其是中小学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最大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但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德育实绩,如何评价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实绩,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指导思想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者和责任人,评价教师德育工作实绩是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制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仪,是学校德育水平的测量仪。为将我校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每一位教师都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打造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大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制定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德育工作评价小组

组长:闫瑞山副组长:梁晓明(负责德育工作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高凤红,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参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领导测评工作。

三、评价对象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只侧重于对班主任教师和辅导员教师的考评,严重忽视了学校除德育处以外的其他部门、科任教师和其他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方案将对此进行一些积极有益地探索。因此,我们将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对象划分为三个系列:

1、行政领导。

2、班主任及辅导员。

3、科任教师

四、评价内容

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价:

1、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内容只针对学校行政领导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德育目标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德育机构与德育队伍的建设、德育制度与德育工作的落实三方面。

2、班级管理。

对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评价,主要以班级月考核为内容。针对不同系列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3、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工作。对教师在学科德育工作中的评价,主要采取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和听课的方式进行评价。

4、教师在德育阵地及德育活动中的德育工作。学校德育阵地包括红领巾监督岗、广播站、阅览室、黑板报、宣传栏、校刊、班刊、手抄报、鼓号队等;学校德育活动主要指“三月四节”活动。对教师在德育阵地及德育活动中的德育工作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此评价内容尤其侧重于对除班主任及辅导员以外的其他各类教职工的评价。

5、德育科研。

学校德育既是一项艰苦工作,又是一门科学的理论,随着德育改革的进展,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必须组织学校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协作攻关。只有德育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才可避免由于盲目和失误造成“德育负效应”,使德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学校对教师在德育科研工作中的评价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1)、在学校确定的德育科研课题下,教师的参与情况、实施情况及实效。 2)、在学校确定的德育科研课题下,教师分学科、分年级组开展德育子课题情况。 3)、有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德育论文在全国、区、市、县、校发表和交流。 以上四项内容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只是各项内容在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中的权重分因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五、评分细则

本评分细则依据三教小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实施方案制定。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本方案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总分均涵概基本分和附加分:基本分20分,附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第一部分:行政领导德育工作评价评分细则

(一)、学校德育工作。主管、分管德育的行政领导在学校管理中完成了德育工作并取得明显效果,其他领导积极参与、配合,共同搞好德育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8分)

(二)、班级管理。每位行政领导须联系一个年级组或一个村小的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将该年级组或村小各个班级的班级管理评价纳入对行政领导的德育工作评价。(3分) (

三、)学科德育。在学科教学中实施了德育并效果明显。(3分)

(四)、德育阵地及德育活动。积极从事德育阵地建设,认真开展德育活动并效果显著。(2分)

(五)、德育科研。学校主管、分管德育的领导全面负责学校德育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其他领导参与并协助完成德育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4分) 第二部分:班主任与辅导员教师德育工作评价评分细则

(一)、班级管理。依据《三教小学班级管理考核办法》进行评价。(10分)

(二)、学科德育。在所任教的学科中实施了德育并效果明显。(5分)

(三)、德育阵地及德育活动。积极配合德育处搞好了德育阵地建设,认真开展了德育活动并效果显著。(2分)

(四)、德育科研。参与德育科研课题并取得一定成绩。(3分) 第三部分:科任教师德育工作评价评分细则

(一)、班级管理。依据《三教小学班级管理考核办法》进行评价。(5分)

(二)、学科德育。在所任教的学科中实施了德育并效果明显。((5分)

(三)、德育阵地及德育活动。积极配合德育处搞好了德育阵地建设,认真开展了德育活动并效果显著。(8分)

(四)、德育科研。参与德育科研课题并取得一定成绩。(2分) 加分原则:

1、该学年教师班队工作成绩突出,所在班队被评为: 重庆市先进集体:1.5分永川市先进集体:1分 镇级先进集体:0.5分校级先进集体:0.2分 该项加分班主任按60%,辅导员按40%分配加分;科任教师按承担的课时量的百分比加分(例:某教师承担了永川市先进集体2课时工作量,而该班总课时为30课时,那么,该教师应加分为:1分×15分之1工作量);主管、分管德育的行政人员按相应标准加分。 教师个人受奖或论文发表按照《王营子中心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师德和科研部分加分标准执行。

王营子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评价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有没有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正确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教师的业绩考评档案,是科学而系统地管理教师的必要措施,有利于建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群体。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永川市和三教镇两级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参照新课程标准理念,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学校设立教师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王美龙副组长:王晓称(负责教学业绩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教研组组长和年级组组长

三、评价内容及各部分权重分(总分50分)

根据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按本方案各类人员要求评价;行政管理人员按教委规定管理“B类目标”要求评价。

(一)、教学常规(20分)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1、出勤(5分)

2、承担工作量(5分)

3、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差生(10分) 二)、教学业绩(30分)

教师学年教学业绩的评价以每年永川市统一制卷、考试、阅卷的成绩为标准,按照《三教小学教学质量奖惩办法》评价。

四、附加分。(附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1、教学质量加分参照《三教小学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执行。

2、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教育行政部门或科研机构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活动获奖加分: 国家级:一等2分二等1.5分三等1分 重庆市级:一等1.5分二等1分三等0.8分 永川市级:一等0.8分二等0.5分三等0.3分 镇校级:一等:0.3分二等0.2分三等0.1分 王营子中心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评价实施方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只有坚持科研,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肩负起“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的历史重任。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创新能力和方法成为引领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呼唤教师科研创新。教师要想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学校要想为教师科研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对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给予及时、准确、中肯的评价至关重要。为使我校教师树立新观念、形成新思想、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方法、研究新内容、走进新课程,为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出现更新局面,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面向”,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制定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评价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学校设立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闫瑞山副组长:王美龙(负责教育科研评价的具体工作) 成员:各年级语文、数学教研组长

三、评价内容及各项权重分。(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总分20分。)

(一)、教研教改。(10分)

1、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主动参与教研工作,主动承担公开课和教改科研任务,有科研课题。(5分)

2、学科教学学期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每堂课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2分)

3、积极参加以新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学习,每学期听课节数达到学校规定及要求。(3分)

(二)、教研成果。(10分)

1、承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和教育科研专题工作任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用明显、效果好。(5分)

2、参加学习有记录、参加培训有学习心得、每学月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有一篇相关学习体会。(2分)

3、重庆市、永川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重庆市、永川市级中心教研组成员或学校骨干教师。交流或发表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在校、镇、市级上过优质课、研究课、观摩课。(3分)

四、附加分。附加分不超过5分。(教育科研中包括了德育科研。如两项附加分重复,则只享受一次加分,并以本方案为最终加分原则。)

学年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举办的教学科研活动(优质课、基本功竞赛、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比赛等),撰写教研经验论文等获奖。 国家级:一等2分二等1.5分三等1分 重庆市级:一等1.5分二等1分三等0.8分 永川市级:一等0.8分二等0.6分三等0.4分 镇、校级:一等0.5分二等0.3分三等0.1分 学校主管、分管人员在教师参赛中给予了一定支持和配合的按获奖学科加分标准的三分之一累计加分。

推荐第9篇:某市初中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市初中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对中小学课程体系的一次全面系统的革新,必然要求对教师评价做出相应的改革。**市初中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部2002 年底出台的《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和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研究制定的。

评价目的

(1)促进教师发展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将教师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巧妙地融为一体,把人看作是有进取性的人,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组织的目标。实现教师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价值,促进教师的心态与学校的氛围融合,促进教师的现实表现和教师未来发展融合。 (2)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努力改善教师和管理者、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工作氛围,改变教师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增强教师在课程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参与意识,使教师逐渐获得管理与发展的自主权,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 也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理论依据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理论实践的需要(现实的、长远的需要),而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如下。 (1)需要层次理论,又称为“行为动机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一般人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动机,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和多个层次。基本需要主要是谋生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高层次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达到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基本需要又称为“缺失性需要”,而发展需要则是一种“成长性需要”。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吸纳并体现了需要层次理论。就大部分教师而言,他们的基本需要已经获得满足,他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发展需要。 (2)人本管理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而非客体,员工的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企业管理必须从管人的理念转换为服务,即为员工服务的理念,这是促进员工发展和促进企业发展的管理重心。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也吸纳了人本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得以发展的首要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把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

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而不是放在通过鉴定选择续解聘、升降级、加减薪等奖惩性方面。教师评价应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单纯的奖惩教师,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把评价结果做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机制。 2.全面性原则。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某一方面的信息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能体现出教师综合素质的水平,不能以偏概全,必须对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维度框架,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评价的实施,而且才能帮助教师不断地反思、领悟和成长。

3、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评价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前沿的教师评价理论,要根据当前教师队伍普遍现状。力求使评价内容与新形势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吻合,力图避免提出的评价标准过高或过低及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要对不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使教师处在同一可比的评价基础上。努力做到评价标准的公平和公正。 4.主体多元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评价既要完全体现主体参与的自主性和民主性,突出教师的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交流沟通、共同提高的集体评价。要发挥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的作用。使评价过程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使评价方案切实可行,评价过程具体可操作。 5.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原则。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成员之一,在设计目标时必须思考社会发展对事业的要求,将个体发展目标纳入社会发展目标的体系中;在评价中既要注意自我描述的发展进程,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使教师真正理解社会责任与自我发展的意义,建立科学的教师能动发展运行机制。 6.无奖惩原则。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不是为了选拔淘汰教师, 评价目的不是为了淘汰, 评价结果不与教师的奖惩制度挂钩,不与教师的晋级、降级、加薪等挂钩,不能作为奖励和惩罚教师的机制,而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手段。

7、共识达成原则。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最终必须达成共识。对教师做出的评价是否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 必须以能否得到教师认同作为重要标志。 8.即时性与过程性原则。

对教师某一时刻、某一方面的评价只是那一时刻的即时评价,其结果不叠加,注重的是若千即时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关注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进步、提高和发展。 9.保密性原则。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坦诚公布,因此确保教师的评价报告等有关材料的保密性是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原则。要使评价对象相信,有关他们的所有评价材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可能对外泄露。教师评价的有关材料为教师个人的保密性文件。

评价方法

为了更客观、公平的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看教师素质,我们考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

2、学生和家长评价。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3、同事评价。

在教研室中开展听、说、评课,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同事评价方法可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

4、同行专家的评价。

同行专家一般采取抽查听课方式,虽然同行专家由于具有精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从专业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但是仅凭几节课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5、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说课比赛等,及时进行听、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体系,对被评教师作出恰当的评价,作为期末评价量化的依据。

6、档案袋评价。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将教学的过程资料、包括优秀教案设计、精彩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与论文,教学反思、与学生的谈话,获得各种奖励等反映成长过程的资料都装入档案袋,定期展示,让老师们既与自己纵向比较,又与别人横向比较,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强调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取得共同进步。上述六种评价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在评价时将其结合起来,可以更客观、全面、真实的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指标体系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教师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遵循的依据,它规定着教师的发展方向,也是教师奋力追求的目标。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构成。努力做到在考核的基础上评价,在评价的引导下考核,使教师的基础性目标考核与教师的发展性目标评价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基础性指标包括:基本素质、工作状况、工作成效等三方面。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教师由低级的向中级的,高级的,特级的发展,由新手阶段向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发展奠定基础。

(二)发展性指标包括:个人发展特长、专业发展能力、创新意识和活动等。教师的创造性对学生有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作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教师个体工作差异及个性特长的形成与发挥,教师能动地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教师发展性目标的评价。

**市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础性指标

(一)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业爱岗 ;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为人师表;具有协作精神和优良的学术道德 2、文化理论素质

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较宽的知识面;组织管理知识。 3、教学能力素质

规划设计能力,熟练掌握教材,正确运用教法,注重因材施教;基本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胜任力;教学反思;教学组织能力;诊断与评价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理解交往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

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生活习惯;热情诚恳; 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能力; 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意志坚强,体魄健全;克服心理偏见,包容学生

(二)工作状况

1、育人管理职责

要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办学目的和办学思想开展的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关怀;满足学生获得帮助,获得尊重、信任、公正待遇的需求;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的修养 2、教学科研职责

学习环境的组织和教学资料的利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 3、协同工作成效

教学关系融洽;工作关系协调;参与教研组、年级组、学校等组织的相关工作

(三)工作成效

1、育人管理成效: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实效; 所带班级班风、学生品德好; 全体学生获得了尊重、信任、公正的待遇; 满足了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

2、教学科研成效: 教学氛围好; 教学资料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准备充分; 教学任务适当; 教学方式方法恰当; 学业成绩评定科学; 遵守教学纪律; 教科研成绩显著。

二、发展性指标 (一)个性发展

1、个人发展特长

学科特长;体育运动特长;艺术特长

2、专业发展

技能与知识;强烈的专业发展主动性;专业拓展能力;培训的需求、期望;终身学习的能力

3、创新意识和活动

有强烈的求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对课堂进行探索和改革的能力;专业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学科创新意识;在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机智的能力;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专业自我发展规划

4、其他(自己选择)

推荐第10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论文

砚山职中

杨自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我校实施发展性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发展性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公正评价:考试成绩虽然可以作为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但不能据此断定一个人实际能力的大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而学生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评价不仅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而且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新课程与评价改革谈五方面进行论证。

一、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产生改革热情,从而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

二、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教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在最终的评价结果里很少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

(2)评价结果通常与奖励、评职称挂钩,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教师提高的发展性建议; (3)评价意见面面俱到,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指导。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思路与

方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第一: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对于“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推广,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不适用。

成功人士的观点:(1)“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2)“学生成长记录袋”应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3)把握“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思想精髓,灵活地使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避免形式化倾向等。

第二: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评价方法——优点单。

美国著名教育家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

第三:放大学生的优点,差生能变成优生。

教育专家周弘,二十多年来,他把一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位学识出众的高才生。

年轻时的周弘并不是教育专家,只是一个工厂的技术员。他说,第一次让小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她只做对了一题。作为老师,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责备学生。但是,他却在做对的那道题上打上一个大大的红勾,然后在白纸上写了一行字:“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碰也不敢碰哎。”8岁的女儿看了十分兴奋,她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高,升初中考试时,数学居然考了99分。10岁的时候,她还写出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作品。媒体报道了周弘的教育思想。他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他们,拥抱和赞美他们。”作为老师,不应该一味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找出学生的优点,沙里淘金,放大他们的优点,并且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们,你就会发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现,你的真诚和赞美会改

四、把握考试改革方向,是教师自身提高,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很多老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其实,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视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五、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老师们必须明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领导者应认识到: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关键是促进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教研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要立足于帮,而不是局限于评;要注重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而不是为了展现评价者自己的水平,提那些看似全面、深刻,但教师却无法实施的意见。

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目前,普遍流行的评价一堂好课的做法是——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当老师把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好课。现在我们不难设想,当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一个个的脑袋里都没有问题了,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创新可言,我们的民族振兴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现在感到遗憾的是国家没有高精尖的产品,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可能是我们国家近期的危机,但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远期的危机?最可怕的危机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好奇心,这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惕。现在有些家庭几乎被现代化包围了,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问一下,电视机为什么会显像?电冰箱为什么会制冷?计算机的内存为什么那么大?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能作进一步的研究?这就是我们的整个环境、整个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在研究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时,作为老师就应该努力做到,怎样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产生一些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思考。这是鉴定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对课堂教学来说,问题情景甚至关乎民族的未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十分重要,也应当成为我们评课的一个重要标准。 作为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并不是一座空中楼阁,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评价改革,参与评价改革,发挥每一个人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把评价改革推向深入,把课程改革推向成功!

《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谈新教新功能》心得体会

砚山职中 杨自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身处教育底一线的教师,当面对新教材时,总会有许多体会:新教材是怎样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新教材有什么新的变化?怎样开发出与新教材相配套的课程资源?面对新教材教师的专业角色需要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学习使我解除了困惑,更深入地理解了新课改精神。

本书分析了新教材的概念、本质与特点、构成与分类、新功能等问题,提出了“教材是范例”的新教材观,突出了教材应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新功能观。本书还分析了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及特点,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新教材。同时,本书针对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提出了与新教材项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体验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等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另外本书还就帮助教师认识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学会怎样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专业特长做了重要的讲解。 教材的功能与人民的教材观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学生、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三要素,教材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们长久以来把教材看承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事实性知识”,教材的功能非常大。新教材的新,首先体现在人们的新的教材观。这种新的教材观不再把教材看作是“事实性知识”,而看做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在新的教材观下,教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挥出它的一般功能。

从广义上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具有教育意义,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生活也是复杂的、多层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阴暗的一面。这就需要人们去努力挖掘蕴藏于生活之中的积极向上的一面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对其充分认识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升华,与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发生联系时,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生活中的教育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同时同一因素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具有不同的教育性。在建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时,就要对这种韵语生活中的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因素及同一因素的多面教育性进行必要的选择,选择那些与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联系最紧密、最具典型

意义的方面。

新教材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火热的现实生活。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就是这种要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点:

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的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

2、探究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索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策略。是以学习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

4、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指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找我、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对新教材有了认识后,我们教师就应该在教育教学上做好角色的转变。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素质状况,如个性化、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所以教师要积极进行角色转变,做学生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

学习《走向发展性新课程评价》总结

平远三中

朱晓成

新的课程标准其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是多元性的,那么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内容必须与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相匹配,评价内容是教学目标 的缩影,必须体现学习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范围与属性。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耍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

一、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系统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似乎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这种权威式的评价存在什么弊端。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同学及学生本人,在成绩评价中,如果单纯由教师进行评价,难免会存不准确、甚至带有主观偏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慢慢地厌倦上课。教育心理学中曾告诫我们: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与教学效果成正比。因此,在教学中 ,从课程设计到学生成绩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来看待。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特别强调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评价手段,因势利导,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每个 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好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从而激励和鞭策自己更有效地学习。当然,在强调学生评 价的前提下,并不否认教师的评价。应将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教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我国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成绩评价方法。由于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在阶段学习或学期、学年 结束时进行,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反馈功能,对激励学生学习,帮助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成效不大。由于终结性评 价,其着眼点更多的是甄别作用,目的在于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导致考试成绩好的学生 沾沾自喜,不求进步;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失么学刁的信心。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形成性评价。其着 眼点在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道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技能掌握程度,体能锻炼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并 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得到强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所学知识在 实际应用中的成效,进步的幅度等,均可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对学习结果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它能严生或加强学习动机。因为 知道学习成效,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不断的反馈又能看到 自己的缺点,激 起上进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尽管终结性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而形成性评价比较繁琐,不易操作,但形成性评价方法更有助 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进步。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三、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所谓相对评价是指根据个人在学习中进步的幅度进行评价;绝对评价则是指在评价中不考虑个体差异,均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普遍采用的是绝对评价方法,即以学生最后成绩达到的程度为依据进行评分,由于每个学 生的身体条件不同,起点各异,往往造成身体条件差的人无论怎样勤学苦练,也得不到高分;相反,基础好的学生并不需要努力却轻而易举地 得到高分。这种评价方法在应用上固然方便,但并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成就上的变化及教学效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学习的评定,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出发,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态度、学业、行动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 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成就的变化。

由此可见,相对评价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进步,并得到强化和肯定,从而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当然在肯定相对评价 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绝对评价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将两种评价方法合理、科学地结合起来。

四、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台

在成绩考核中,一些项目比较容易量化,一般采用客观评价办法就能有效地测评出所要评价的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自信心、意志品质、行为等则难以准确量化,一般采用主观性评价方法。在主观评价中,由于评价者的角度不同、学识水平不同 ,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也许会有不同的倾向性,导致评价结果的“三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努力程度、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将定性的东西合理量化。例如对于学习态度的测评 ,除了可采用态度量表的形式外,还可对学生课中、课外参加练习的次数、表现等进行记录和统计,以此反映学生运动参与程度;又如合作意 识方面的评定。也可通过观察学生课中参加集体性项目的,与同学相互的合作表现进行定级,然后由定性转化为定量。总而言之,一切主观性 的评价内容都可通过学生课中练习次数,投入程度等行为表现进行量化,为客观化评价奠定基础。

第11篇: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南乐县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 网-http:// ,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四、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教师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体系,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作出恰当的评价,作为期末评价量化的依据,并从这中不断发现人才,为优秀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促进其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建设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评价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整个教师群体都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和接触。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在通过互评,使主客体双方意见得以沟通,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判断、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让教师学会自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信。而客观评价过程,又是教师深化认识,学会理解,学会认同,学会修正,学会恰当评价的学习过程、提高过程。 2.常规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常规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我们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做法是每月由教研组、课题组评价一次,教导处、教研室不定时进行抽查,发现典型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此。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我校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对教师学期或学年的工作进性考核评价,注重绩效与自我发展评价,同时进行教师自身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和工作绩效的考核。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管理者在对教师实施评价时,不能简单化。我们在评价过程弄,能量化的则量化,不能量化的则加以描述性分析,为教师提供自我价值的机会和空间,满足教师的成就感。 4.教学流程管理评价与教师自我发展评价相结合。

教学流程评价是指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查等进行考核评价。而教师自我发展评价,主要指教育科研、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进修培训等情况,起到较好的评价导向作用。

第12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成长生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

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学习评价中档案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照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五星制五等级(90分以上为五颗星,80-90分为四颗星,70-80分为三颗星,60-70分为二颗星,60分以下为一颗星)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大董学校学生学生成长性评价

实施方案

观音寺镇大董学校 2011年8月

第13篇: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优秀评价方案资料

小学教师发展性 评 价 方 案

依据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和全区致力开展“三化”建设的需求,为全面正确评价教师的德才表现和教学效果、工作实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师职务晋升、聘任和待遇分配等方面提供详实依据,根据上级有关教职工年度考核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评价宗旨:

1.激励全体教师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教书育人;

2.为教师指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引导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尊自爱,尽职尽责,全面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争做受学生喜爱、家长称赞、社会公认的优秀人民教师。

4.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评价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民主的原则。

2.导向性原则。以教师发展为本,为教师指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引导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多元性原则。既关注教师的业务水平,又要关注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既重视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做到面向全体,是否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

4.可行性原则。工作评价应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明了、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评价对象:小学全体教师 评价内容:

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包含以下内容: 教学工作70分; 德育工作10分;

1 教育教学研究10分; 考勤10分;

论文、荣誉作为附加分。 评价标准:

(一)教学工作70分

1.工作量10分:承担学校分配的工作,按照要求完成学校分配的规定的教学任务(备好、备足相应的教案课时,批改好规定的相应学科的作业量,辅导好相应的学生量)。

音乐:教师要负责开展好相关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好全校性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文艺比赛,组织好校舞蹈队,并能经常性地开展训练活动。

美术:教师要成立年级美术活动小组,依社会形势和季节需求搞好学校的宣传版面和相应的橱窗宣传版面。

体育:组织好三操一歌一活动,有计划的训练好体育代表队,做好相关的档案及报表工作。

2.备课7分:按照教导处、教研室的检查结果计分。

备课要在学科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充分体现2011新课标的精神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性体现,并力求做到与教学现实的有效结合,扎实体现“二度”,力求优质,随时接受教导处、教研室的检查,及时修正完善。

新学年里,备课检查将在新课标的精神理念、“二度”、教学后记的体现以及检查的时效性等方面加大评价力度:内容体现方面每缺失一项扣0.1分(累计);不按时接受检查者每次扣0.1分(累计),当日、当次拒不接受检查者每次扣1分(累计);当日请假者到校后主动及时接受补查按正常检查计分。

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案提倡循环使用(三年),但每学期应该做好一个年级特色教案的体现工作。

3.讲课20分: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校、片区及各级课堂教学的展示评比活动,在18分的基础上每次累记0.5分,满分20分。

4.辅导及转变学困生7分:各年级各学科开学一周内建立后进生学习档案,校教导处进行期末考核评定,平行班级进行比较,分等次记分。

5.教具使用、制作及开展实验情况5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使用、制作演

2 示教具、课件以及微课,为课堂教学服务,扎实开展学科实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期末以学科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具、课件、微课制作及实验教学的评比工作,根据结果记入考核积分。

6.作业批改6分:提倡面批、力求在全批全改的基础上进行等级加评语式的评价,评语力求体现针对性、激励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四性”要求,注明批阅时间,根据完成作业批改人次及数量结合教案时效性方面的检查标准记分。

7.开展学科兴趣活动小组5分:

语文: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写好字、说好普通话等活动。 数学:经常开展口算、心算、笔算及学科智力竞赛活动。

外语:扎实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会说最基本的日常用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活动。

科学:搞好实验、社会调查及相关的实验报告等档案工作。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搞好实验、社会调查。 音乐:在各班成立文艺体,有花名表。 体育:在各班成立体育队,有花名表。

(以上各科目均要有具体方案、措施、时间、内容、效果)

美术:在各班成立美术组,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美术素养,有效果,有成绩,能举办手工、绘画比赛。

微机:能承担教师及学生兴趣小组的培训指导工作。

8.学生考试成绩10分:同年级、同学科均分、及格率相差3分或三个百分点内时(包括3分或三个百分点)平行计分;超出时每项按照减少0.5分计分;语数学科新接任班级教师教学成绩计分时适当考虑上学期的基础分。

在统考中获区第一名的加5分,第二名加4分,第三名加3分。音、体、美术等学科的大型活动计分办法相同。

(二)德育工作10分:

1.课堂教学中思想渗透情况2分:能在教学中渗透的记2分,否则不记分。2.班主任工作或协助班主任工作情况3分:考核评比为一等或被评为学业年度优秀班级的班主任记3分,否则记2分,其余的记1分。

3.家访情况3分:能进行家访并且能和学生进行个别谈心的,还能解决学生在

3 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问题的记3分,否则记2分。

4.传统教育、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指导社会实践2分:能经常进行教育的记2分,否则记1分。

(三)教育教学研究10分:

1.担任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开展教研情况2分:担任教研组长的记2分,其余的记1分。

2.学科集体二度备课及学术研究3分:能自觉地参加学科集体二度及教学研究得记3分,否则2分,不参加的不计分(听课节数在规定以上的记3)。

3.教改及承担实验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3分:有教改实验子课题,能积极认真进行公开课的记3分,否则不记分。

4.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或向老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记2分,不够好的记1分,其余不记分。(记2分)

(四)考勤10分:

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满勤的记10分,请假手续齐全、规范,请假一天扣0.1分,累计7天以上的每天扣0.2分;旷工一天扣1分;迟到、早退每月累计5次以上者开始扣除相应的分值,即:一次扣0.05分,扣完为止。

婚假、丧假:在符合国家规定的请假时间内可以正常出勤对待,超出政策规定请假时间,按事假对待。

产假:产假时间可以正常出勤对待(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超出政策规定时间的请假,以病假对待。

公假:以文件形式通知参加会议、培训等时间内,按正常在岗出勤对待,超出时间按事假对待。

(五)论文、荣誉(附加分)

1.教育教学改革及经验总结5分:以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论文评选等活动为原则,按照区教育局有关考核规定记分,省级以上论文5分,省级记3分,市区级记2分。

注:以政府报刊、国家、省、市、区教育局通知的刊物为主。相同内容、不同刊物发表的取高一级的记分;多篇论文的,取最高一次按规定记分,其余每篇分别加相应等级的10%。

4 通讯报道:在省、市、区级报刊上发表一则通讯报道分别记3分、2分、1分;电视新闻报道按照同级的1.5倍计分;多篇通讯报道者,取最高一次按规定记分,其余每篇分别加相应等级的10%,但此项积分不超过8分。

2.荣誉积分10分:以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竞赛、评选等活动为原则,凡获国家、省、市、区政府级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班主任、教学能手等称号的分别记

10、

8、

6、

4、2分;取得教育部、教育厅、市、区、教育局表彰相应的称号分别记

8、

6、

4、

2、1分(教师节及年度表彰按政府级对待):获国家课题组、省、市、区教研室、教育学会表彰相应的称号分别记

6、

4、

2、

1、0.5分;其它“学科”一类的表彰相应记

4、

2、

1、0.5、0.25分,所获荣誉证必须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学校备案认可的。

注:多个荣誉证的,取最高一次按规定加分外,其余每个荣誉证加相应分值10%。 一个学生荣誉证加0.1分,多个累计;合伙均分,只给相关活动的责任教师计分。 评价方法与实施:

1.教师自评。教师对照着评价标准进行自评。

2.教研组评。教研组为单位对照评价标准,结合教师平时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3.考核组评。考核组对照评价标准,依据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作为当年向市区推荐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人选的主依据;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结果。

第14篇: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荣河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市教委精神,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细则: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西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

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细则: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

一、

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学习评价中档案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照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五星制五等级(90分以上为五颗星,80-90分为四颗星,70-80分为三颗星,60-70分为二颗星,60分以下为一颗星)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第15篇: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

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

随着课改的深化,要求评价与考试方式的改革同步。在评价与考试领域对学生发展性评价进行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在课改的每一阶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评价保障。深入分析和研究了部份省级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和教训,也借鉴了兄弟学校近几年在评价方面的实践经验,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我校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各班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能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

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

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根据其它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和尝试,学习评价中规定档案袋为“一学年”一袋,袋中规定如下内容:

(1)近期照片一张,附上自己的话;(2)作文(含看图说话);(3)典型的学习作品;(4)考试试卷;(5)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

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介,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执行。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第16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观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基于此,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2、表现性评价(展示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开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科技制作等。品德与生活可以有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

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4、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

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会扬长避短。

(二)水平性评价

水平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对学生的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水平性评价一般指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三)综合性评价及实施要点

综合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综合性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1、过程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水平性评价(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的权重为4:6。

2、期末考试按照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综合评价得分=过程性评价得分+水平性评价得分

(2)水平性评价得分=期末考试分数×60%

(3)过程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

1)学业成绩

2)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形成性评价、展示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学业综合评价用优(85分以上)、良(75——84分)、合格(60——74)、待合格(59分以下)来反映其发展水平。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

第17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方案分为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特长发展评价三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及操作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考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形式多样:书面检测、实践活动检测等,要求每次检测都要及时进行单元活动分析、评价、反馈,要和原始资料一起留有记录。

2、表现性评价

包括对课题、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组织和实施、实验操作、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等评价,要反映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等。要求每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材料指导学生用,并认真整理好活动情况的相关材料。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鼓励、指导、调整、反馈。评价内容主要有学习性、主动性、策略性、方法性、思维性、想象性、合作性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突出的

一、两个方面作出评价记录,双周进行综合评价。

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实施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可实施小组评、同学评、教师建议、教师评等。

5、学生成就展示评价

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教师、同学的建议。

6、档案袋记录

档案袋是学生某方面的作业、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目的的汇集,以展示学生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学习的努力、进步与成就。

二、阶段性评价

它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或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一般由纸笔测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纸笔测试:主要是命题考试。

实践考核:

语文:由口语交际、朗读、听记、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写日记等活动进行。

数学:可以有口算、动手操作、说理、调查统计、参观

访问、测量、设计、写周记、小课题研究等活动进行。

英语可以唱英语歌曲、英语对话、演英语小品、听力等 科学(自然)可以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思品与生活(社会)可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作画、雕刻、剪纸、捏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可以考核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开展的多种活动。

三、特长发展评价

内容 :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或有作品发表,根据级别高低给与奖励加分,鼓励特长学生脱颖而出。本年级加一分,校级加两分,县级加三分,依次递增。

四、方案的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年级组、教师自行设计、组织。

2、阶段性评价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

3、分值计算。

学生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60%+学期形成兴评价得分 ×40%+附加分

期末检测得分=纸笔测验分数×70%+实践考核分数×30%

学期形成性评价分值=单元学习效果评价+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表现性评价

魏县实验学校

2010年3月

第18篇: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兴隆乡直小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及操作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考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形式多样:书面检测、实践活动检测等,要求每次检测都要及时进行单元活动分析、评价、反馈,要和原始资料一起留有记录。

2、表现性评价

包括对课题、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组织和实施、艺术作品的设计等评价,要反映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等。要求每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材料指导学生用,并认真整理好活动情况的相关材料。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鼓励、指导、调整、反馈。评价内容主要有学习性、主动性、策略性、方

法性、思维性、想象性、合作性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突出的

一、两个方面作出评价记录,双周进行综合评价。

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实施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可实施小组评、同学评、教师建议、教师评等。

5、学生成就展示评价

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教师、同学的建议。

6、档案袋记录

档案袋是学生某方面的作业、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目的的汇集,以展示学生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学习的努力、进步与成就。

二、阶段性评价

它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或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一般由纸笔测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纸笔测试:主要是命题考试。

实践考核:

语文:由口语交际、朗读、听记、开展社会调查、演讲比赛、办手抄报、写日记等活动进行。

数学:可以有口算、动手操作、说理、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等活动进行。

英语可以唱英语歌曲、英语对话、演英语小品、听力等。 科学(自然)可以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实验、社

会调查、科技制作等思品与生活(社会)可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音乐可以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作画、刻纸、剪纸、捏橡皮泥、名画欣赏等;体育可以考核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开展的多种活动。

三、特长发展评价

内容 :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或有作品发表,根据级别高低给与奖励加分,鼓励特长学生脱颖而出。本年级加一分,校级加两分,县级加三分,依次递增。

第19篇: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要求建立一套适应新课改的教师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评价工作是保证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促使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标准重视和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评价也应建立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新体系,即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整个评价过程\"以人为本\",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为核心,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目的着力于对教师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下面,是我校对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的探索。

评价原则

1.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2.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领导客观地、科学地评价教师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3.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发展。

评价方法

1.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简单的判定谁优秀、谁合格、谁达标,大家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中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强调定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一、思想品德

1、政治表现 (1)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并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3)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并受到学校及以上的表彰和奖励。

2.职业道德

(1)有爱心。做到\"两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①热爱教育事业。

A、教书育人,德育意识强,随时随地指导学生的言行;教师自己要做真人。

B、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为人师表;要有美好的心灵、端庄的仪表、高雅的风度。

评价方式:根据教师升旗、上操、集体活动、教师的仪表风范、教师的课余表现以及所教学生的思想素质、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学生的养成习惯等进行评价;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②热爱学生。

A、关心热爱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B、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赢得学生得尊敬。

C、热情对待家长,不体罚学生,不训斥家长。

D、为学生得终身发展负责。

评价方式:通过听课、平时观察、学生座谈、学生问卷、家长测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等。

(2)公正、诚实。

①具有健康的心态,并能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

②团结同志,互相支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有团队精神。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和领导测评相结合。

(3)积极上进,具有奉献精神。

①积极参加党、团、工会活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各项号召。

②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闲谈,不乱窜办公室,不干私活等。

③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的利益。

④坚守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及领导交给的临时工作。

⑤准时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不迟到、不无故缺席,并认真记好学习笔记。

⑥尊重领导,服从组织分配。

评价方式:以教师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及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以各项活动记录为准),做到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定性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工作量

1、出勤(10分)

(1)全年出满勤得满分,另奖励1分。(签到迟到年累计5次以内不含5次算满勤)。 (2)病假每天扣0.1分,事假每天扣0.2分[每学年病事假累计在4天内暂不扣分];婚假、分娩假、节育假、丧假、学习假不扣分,但不视为满勤。

(3)旷工每天扣2分,旷课每节扣1分。 (4)活动(包括会议、学习)缺席一次扣1分。

2、教学工作量(12分)

(1)完成学校安排教学时数得12分。

(2)请假天数×3-代课节数≥10节,每10节扣1分。 (3)听课20节中缺1节扣0.5分。 (4)在巡课中发现无故缺课1节扣2分。

(5)代课节数-被代课分数多出的节数,每2节加0.1分,总分不超过1分。

说明:

①满工作量指按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时数,并能尽职尽责完成的工作量。

②临时安排的教学、活动由教导处折算成代课节数计分。 ③婚假、节育假、丧假、学习假不扣分。

3、承担课外活动和其他活动指导(3分) (1)周末文社、杯赛及其他指导教师得3分;

(2)每学年承担指导一个以上校活动小组任务(含技能科赛前集训和科艺节指导),计划、内容、形式明确,并有指导工作总结的得2分。

(3)有开展班级课外活动的得1分。

三、参与和共事能力

积极参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认真做好班级、学校党政及其他工作。

班主任工作(3分)

(1)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总结、班级工作简况:(0.5分) 有班级工作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辅导的班主任得0.5分。 (2)主题班队会和辅导员队活动的次数、内容:(0.5分) 班主任、辅导员有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并有记录的得1分。 (3)家长会、家访情况:(0.5分)

有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并做好家访记录的班主任得0.5分。 (4)班级集体获奖情况:(0.5) (5)班级面貌变化情况:(0.5分)

四、教学能力

1.备课、编写教案情况:(5分)

(1)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课教案,得5分; (2)使用旧教案或抄袭教案,不得分。 2.批改作业情况:(5分)

(1)能按规定布置作业,并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得5分。

(2)能按规定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得3分。 (3)其它一般情况的,得1-2分。 说明:以教导处教学常规检查记录为依据酌情得分,未经检查或个人拒绝检查的, 本项目不得分。

3.授课情况:(5分)

(1)能准时上、下课,讲授好每节课,讲授内容准确、生动、学生反映好,听课教师评价好,课堂秩序好,得5分)。

(2)以上评价内容做得一般的,得(3分)。 (3)以上评价内容做得差或常乱班的(得1分)

说明:以行政巡课记录与各班级课堂教学情况登记为依据。 4.校级以上统一命题考试科目成绩情况:(10分) 5.公开教学情况(3分)

(1)参加市以上组织的公开教学,获得好评得3分。 (2)参加县以上公开教学获得好评2.5分。 (3)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开教学获得好评的得2分。 (4)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课得1.5分。

6.指导培养学生获奖(包括学科与技能科各项)(4分) (1)学生现场赛在省级以上获奖,指导教师得4分。 (2)学生现场赛在市级获奖,指导教师得3分。 (3)学生现场赛在县级获奖,指导教师得2分。 (4)非现场赛降1分得分。

(5)学生获校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得1分;

(6)学生在CN刊物发表作品每件指导教师以0.2分累计,但累计分不超出1分计入总分。

五、教育科研能力

1、教研(教改)工作(4分)

(1)负责课题研究的,省级以上4分,州级3分,县级2分,校级1分。实验教师相应减1分;

(2)能积极参加学校一般性教研活动或集备工作的得1分; (3)教研室成员和教研组长(含中心教研组长)加0.5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2、编写教材,教参和交流,发表或出版经验总结、论文、论著等情况(得5分)

(l)经验总结、论文、论著在CN级教育刊物(增刊号除外)发表、字数在一千字以上,或在华东地区以上有关教育教学会议上交流并汇编或获奖,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教材(练习册除外)5万字以上,得5分;

(2)经验总结、论文、论著在省级教育部门汇编或获奖,得4分; (3)经验总结、论文、论著市级教育部门汇编或获奖,得3分; (4)经验总结、论文、论著在县级教育部门汇编或获奖,得2分; (5)经验总结、论文、论著在校汇编或获奖,得1分。 说明:

(1)本学年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多篇发表的取最高档次得分; (2)优秀奖不在此列,多篇获奖不累计得分;

(3)论文一篇多投或一稿多种文本,只要内容有三分之二以上重复的均以一篇计分。

六、文化素养(50分)

1、指导培养教师(3分)

(1)指导教师或实习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并获得好评的得3分。

(2)能给教师开课讲座介绍教学教育经验,反映效果好的得2分。 (3)长期性的老带新或担任小学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的教师(高级教师“一带二”,一级教师“一带一”)能认真指导培养教师,使受培养的教师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上有较大进步的得2分。

(4)以上几项工作,同时都做了,得满分。 说明:

(1)长期性老带新应在学年初向教导处办理手续登记备案,并具合同,学年考核时被培养教师要出具受益情况证明。

(2)指导和被指导同样得分

2、进修培训(或继续教育)情况(4分)

(1)业余参加高等院校本专业学习结业,且又不影响工作的或参加市级以上进修培训成绩合格者(以证书未依据或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职务培训获得证书者得4分(2)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在职进修提高,并有自学笔记或撰写心得体会的(提供学年自学计划和自学笔记心得体会,交教导处审核)得(2分)

说明:被指定要参加进修培训的而无故不参加者,不得分。

七、奖惩4分

1、各级先进

(1)本年度内获省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各种先进工作者、劳模、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称号的得4分,获得省教委表彰得3.5分;

(2)获市级表彰的得3分,市教委表彰得2.5分; (3)获县级表彰的得2分,县教育局表彰的得1.5分; (4)获校级表彰的得1分。 2.学科知识竞赛

正确掌握本学科的有关概念;灵活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动态与发展;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参加由教育部门组织各级竞赛获奖的(优秀奖除外):省级以上得3分,州级得2分,县级得1分,校级得0.5分。

说明:同一年度各级表彰奖励均不重复计分,只取最高分。

第20篇:幼儿发展性评价报告

中班幼儿质量调查报告

班级幼儿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上兴中心幼儿园

中(1)

2011.1 这学期我们班有43位幼儿,男生22位,女生21位。在这之中有很多孩子有了不小的进步。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父母及长辈对其百般照顾,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因此孩子们都比较任性,也比较调皮。开学初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观察,发现我们班多数孩子性格活泼好动,聪明大方,同时还存在几大特征:娇气、霸道,依赖性强。下面我就从各方面分析一下孩子们的表现:

一、在语言发展方面: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班幼儿在语言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较清楚、连贯地甚至有表情地描述事物,讲得生动形象,能较好的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交流,能表达个人的观点和主张,能较独立地、专心地看图书,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专心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并能简单讲述图书内容。有少数几个幼儿语言方面进步不大,不太爱与大人或陌生人交谈,如史佳艳、高成志、高康、刘定涛。但还是有孩子能表现的很棒,如陈焱、陈阳、陈怡璇、白梦媛、袁梦、陈嘉凯等等。

二、社会性发展方面:

一学期下来,多数幼儿和同伴友好相处,有相对稳定的爱好和朋友,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知道我国的一些主要节日;能自己的事自己做,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能初步控制自己的外部表现,规则意识增强了,能遵守集体制定的行为规则,在共同玩游戏和完成某项任务时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

三、艺术表现方面:

喜欢唱歌、跳舞、玩音乐游戏,能初步区别和表现不同风格的歌曲。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玩音乐游戏,能两两合作的玩,合作情况很好。对唱歌孩子们也很喜欢,当然也有孩子不太爱唱如杨欣宇、黄涛、王依然。

四、身体和动作发展方面:

我们班的孩子的精力充沛、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加灵活,可以自如地跑、跳、钻、爬、攀登。

五、认知能力方面:

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且专注程度较高。有意注意

- 1

《发展性素质评价范文.doc》
发展性素质评价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