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学评价

2020-03-03 10:41: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发展性教学评价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以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的。一方面注重教师个人价值、专业价值的体现,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业务能力和创新素质,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发展性课堂教学平台,有效地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点

1.形成的而非终结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品质漠不关心。而发展性课堂评价虽然也注意到学生答案的正确度,但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发展、推理与创新能力的显现。 2.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追求答案的一维性和纯知识化方面,运用单一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的课堂评价则强调丰富性原则,从多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是多重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

3.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绝对裁判者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主观色彩过浓,使学生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也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中的互动,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 4.发展的而非奖惩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奖惩为主要目的,视奖惩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学和使学生课堂表现更为优秀的法宝。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价值,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尽管偶尔也会使用一些必要的奖惩,但它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的而非奖惩的。 5.动情的而非冷漠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客观性,由冷静变为冷漠,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因素,学生能够从教师情感化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态势语中,充分领略课堂教学的乐趣,感受老师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

1、基于学生发展评价的理念

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以此为己任。基于此,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主体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的理念和评价体系,就是我们所提倡建立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发展——全人发展、主体发展和差异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而不是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对学生进行分类。它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评价理念,其理想的情况是,教学和评价融为一体。它的根本特征是: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重,重在学生的思考和发展过程;评价角度多元化(评价对象面对全体学生、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标准多重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互动的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非奖惩;评价要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暖意和鼓励,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交流。 2.常用的发展性评价方法 1)学习过程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还可以使学生从一系列考试的消极应付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档案袋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存”、“反思”、“交流”——存放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交流。一般来说,典型的档案袋只包括已经完成的作品。

学习过程档案袋不只是一个储存各种材料的容器,主要是提供了一种方法,使教师和学生针对学习与个人发展进行对话。这样的对话也可以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这样课堂就变为了学习的实验室,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思考,有助于他们的发展,也能较为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 2)真实性评价

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有时也被称为“能力评价”、“绩效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应该包含一个真实性任务,即类似于某一具体领域的专家所面临的那些真实生活活动、表现(performance)或挑战 ,它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征,需要像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高级认知思维。而高级思维技能指需要相对复杂认知操作的技能,像概念形成、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是指运用高级智力过程的思维 ,如认真分析论点、思考其他观点、评价其他观点并做出适当的结论。真实性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展示出他们对必要学习知识的掌握,其评价的关注点是学生能够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学习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标准,以便学生能够运用标准评价自己的工作。

(三)基于教师发展的评价

教师评价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功利主义弥漫社会各个角落的时候,功利性追求也影响着人们审视教育价值的视线。这导致目前教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评价实证化,并且将实证结果与教师奖罚、聘任与解聘直接挂钩。这种评价仅强调了社会和学校的需求,却忽略了教育主体教师的发展,不利于教师健全人格的形成,形成恶性竞争,造成教师团队的不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在呼唤教师评价中“人的回归”。

近十年来,在国际上教师评价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正在形成和完善。这种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日的,制定明确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发展性教师评价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适应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评价受到管理观念的影响。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X理论认为,被管理的人员不喜欢工作,没有抱负,他们需要被强迫、被控制和被威胁。相反,Y理论认为,员工在条件适当的时候愿意承担责任,在实现业绩指标时有能力自我管理,对于达到目标的奖励有所回报。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更多的受Y理论的影响。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为根本目标。它直接指向教师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因而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倡教师自我评价是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典型表现。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有密切的联系。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数据,对其进行判断和反思并考虑提高和改进的途径。 总结起来,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1.与奖惩制度脱钩; 2.全员评价、全面评价; 3.评价的有关材料保密; 4.评价过程民主化;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6.单相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7.反馈评价信息;

8.面向未来,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

9.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本地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程序。

(四)发展性教学评价应该注意的地方

1.发展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或若干个时期的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仅靠几节课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沉积下来的思维定势,但试验课又不适宜搞得太多太繁密。所以,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设立发展目标(近期和长期的),在适合的周期内调适以满足发展需求。

2.对于任何一堂课的评价都不必刻意求全,重要的是把握课堂教学的灵魂,让课堂充满师生的生命活力,体现课堂的生命观,即课堂中的生命意义,在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

发展性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性评价

初探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学生评价

发展性督导评价

教师发展性评价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学评价.doc》
发展性教学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