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作文范文800字

2022-08-1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野望

《野望》 知识点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绩 。

2.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 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3 .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4.本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晚图,画面以诗人登高远望为中心,看到是落日的余辉中树叶凋零、山山错落、牧人驱犊猎马带禽返家的一派萧瑟景象,这一景象和诗句“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落寞欲隐的心情。

5.体会“欲何依”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6.分析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表达感情,照应开头,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伯夷、叔齐在殷亡后,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怀采薇,诗人在隋亡后入唐,有易代之感,表示避世隐居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 的心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分)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2分)

5.第

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分)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2分)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9.“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10.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地点:_____,时间:_____。事情_____。 (东皋 薄暮 望)

11.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皆、惟 色、晖)

12.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1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

15.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1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推荐第2篇:野望)

《野望》赏析

作者介绍:

王绩:590(一说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有《王无功集》五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推荐第3篇:野望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王绩(约

野望 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王绩【唐】 ②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③ 薄暮:傍晚。

④徙倚(xǐyǐ):徘徊,来回的走。

东皋②薄暮③望,徙倚④欲何依。

⑤依:归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⑤。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⑥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⑦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⑧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牧人驱犊⑥返,猎马带禽⑦归。

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

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⑧。 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古

唐诗合解)

(一)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二)

(详细鉴解)

初唐诗人王绩的《野望》一洗齐梁间的绮丽浮艳之色,有朴素自然之美。

这种朴素之美源于诗人追求的\"野\"趣。诗人的眼光从阁闱转向山村田园,他退隐林泉,倾慕陶渊明,这首诗也有陶诗中时时出现的对田园山村、自然风物的欣赏喜爱,有作者忘情于田野的心怀。这首诗是清澈质朴的牧歌。当然田园并不能慰藉他,苦无知己的苦闷是诗的“主旋律”。

这种朴素美通过粗朴、富有山野味的意象来表现。薄薄的秋天暮色,山野间尽染的层林,起伏的山峦,落晖的光与色,再加上牛犊猎马,归家的牧者猎人,交织成一幅有着浓郁田园牧歌情调的山乡秋晚图。

这种朴素美还表现在写景抒情的手法上。诗人在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诗人对眼前的景物没有精雕细刻,而是用白描的手法加以粗线条的描绘。全诗写景动静、结合、远近结合: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这四句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尾联借典抒情,而颔联通过落日下的秋景,渲染了孤独无依的苦闷,此联情景交融。全诗含蓄蕴藉,让人久久回味。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金黄的秋色,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推荐第4篇:《野望》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第

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4.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5.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分)

6.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2分)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野望》

1.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2分,符全诗意即可)

3.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分)

4.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5.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6.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2分)

7.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8.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推荐第5篇:野望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王绩诗鉴赏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诗人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诗人归隐后常·28·《唐诗鉴赏大典》

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同时亦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表明归隐躬耕身份。“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山、树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出现,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村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都水乳交融。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因而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自己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作为初唐诗歌,这首诗一洗六朝遗风,在当时显得新清自然,独树一帜。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极尽铺陈雕琢之能事,王绩的《野望》用语朴素自然,意境清新质朴,格外引人注目。

这首诗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律诗就已在酝酿中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律诗逐步成型,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足见他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 景—— 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正符合律诗的基本章法。

推荐第6篇:野望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解词:[东皋]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薄暮]傍晚。薄,接近。[徙倚]徘徊。

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鉴赏:首联“望”字点题,交待时间(薄暮)、地点(东皋)、以及人物苦闷矛盾的心情。

“欲何依”用典,化用曹操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解词:无

翻译: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鉴赏:颔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出浓浓的秋意。(画面)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解词:[犊]小牛。这里指牛群。[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翻译: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鉴赏: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画面)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解词:[采薇]采食野菜。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翻译: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鉴赏: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这田园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陌生,诗人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文学常识]

1、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2、采薇,据《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典故)

[主题思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解词:[从]往。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翻译: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要去往那楚地漫游。 鉴赏: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待地点和事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解词:无

翻译: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脱离群山的束缚,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鉴赏:颔联化静为动,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入”字仿佛江水流入辽阔的原野,流向大海之外。两个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解词:[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海]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翻译:月映江面,犹如飞天明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鉴赏: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了两幅画面。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解词:[怜]喜爱。

翻译: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鉴赏: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含蓄抒发了思乡之情。 [文学常识]作者,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主题思想]本诗摹写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即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含蓄抒发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推荐第7篇:《野望》

李白曾“南穹苍梧,东涉溟海”,

杜甫也曾“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

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

还有那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甚至是千年迷城楼兰胜境, 每一处,都能在唐诗中寻觅到其身影。 《野望》

作者=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第11期

-诗词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推荐第8篇:野望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赏析】

西山上皑皑白雪护卫着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着万里桥。四海之内布满战火烟尘,兄弟离散在异地他乡,孑然一身飘落天涯,思亲人不禁涕泪涟涟。迟暮之年疾病缠身,未有丝毫功绩报答圣明朝廷。骑马出郊外极目远望,世事萧条令人悲伤。本诗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不能实现报国理想的忧伤心情。

推荐第9篇:野望

一、体裁

律诗: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盛行于唐宋时期。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

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押韵:偶数句押韵,且押平声韵。一首诗不可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同一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不能出现孤平和三平调。颔联和颈联必须完全对仗。

类型: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音步:一句诗中的顿音。常见的诗歌形式,四言、五言、七言等长久以来形成了固定的音步划分形式,如四言两顿(2-2句式),五言三顿(2-2-1或者2-1-2句式),七言四顿(2-2-2-1或者2-2-1-2句式)

二、古诗吟读:

1、音步的停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平脚的音步时值较长。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字音的轻重:字音的轻重应根据诗意的需要,将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节奏重音的恰当组合,对句中的中心字词,加以强调突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 ....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三、诗歌体式特征

语言的自由:修辞,尤其是夸张、变异,才能引发想象 意境的创设:联想想象

情感的核心:一字炼情、意境传情、典故借情、知人论世(边塞诗、干谒诗、送别诗、怀古诗)

四、诗歌教学

1、依据音步,读出节奏感。

2、注重体验:联想想象,注重体验

3、诗言情:鉴赏字眼、手法、背景、意象

三字经:文宜诵,诗须吟。变语调,强重音。顿音步,延平声。品字眼,析手法。描意境,说背景。言达意,诗传情。

1

诗歌的四要素是情、景、事、理 写出前三首诗的四联,并标出四要素 首联——事——起(点题) 颔联——景——承 颈联——景/理——转 尾联——情——合

野 望

1、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屡被弹劾。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

3、背景介绍: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乱,故托病辞官归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吟读诗歌,依据音步,读出停顿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译读,注理解重要字词,用押韵的方式翻译诗歌

东皋:作者家乡,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例如: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1、标记律诗每联的名称,以及诗歌的四要素:情景事理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事)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景)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事/景)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情) 【分析鉴赏】

文以载道诗言情,请分析诗人在叙述、描写中寄寓着什么情感? 诗歌鉴赏方法:

1、翻译

2、字眼、手法、背景、意象

3、作用(描绘出……的特点)

4、情感 (1)首联——事,“望”字点题,交代了时间、地点,表现了人物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2

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发了彷徨、无聊的心境。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赏析: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化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动作描 “徙倚”,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黄昏登高徘徊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颔联——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望见了什么?颔联一脉相承,写望见的东西。

赏析: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环境描写,由远及近(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萧瑟、静谧、广阔的秋景图,衬托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3)颈联——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颈联望见的景色特点发生转变,变得和谐、温馨。以乐景写哀情。

赏析: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安逸闲适的晚归图。以乐景写哀情,衬托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思考:颔联和颈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景?

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他在这种景象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了吗? 用典。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

赏析: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运用典故,以古人自况,感慨自己壮志难酬的身世,表达苦闷彷徨、孤独抑郁的心情。

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总结】

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用典、情景交融、反衬 【主旨】

全诗通过写山野中萧瑟、静谧、广阔的秋色,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和避世归隐的愿望。

王绩的《野望》中,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和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句子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描绘了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的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着力刻画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道出诗人内心苦闷和怅惘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

推荐第10篇:野望

野望 王绩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作者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野 望

【唐】

王绩

东皋②薄暮③望,徙倚④欲何依⑤。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⑥。

牧人驱犊⑦返,猎马带禽⑧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⑨。 注释

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②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③ 薄暮:傍晚。

④徙倚(xǐyǐ):徘徊,来回的走。

⑤依:归依。

⑥落晖:落日。

⑦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⑧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⑨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今译

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金黄的秋色,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赏析

(一)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二)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详细鉴解)

初唐诗人王绩的《野望》一洗齐梁间的绮丽浮艳之色,有朴素自然之美。

这种朴素之美源于诗人追求的\"野\"趣。诗人的眼光从阁闱转向山村田园,他退隐林泉,倾慕陶渊明,这首诗也有陶诗中时时出现的对田园山村、自然风物的欣赏喜爱,有作者忘情于田野的心怀。这首诗是清澈质朴的牧歌。当然田园并不能慰藉他,苦无知己的苦闷是诗的“主旋律”。

这种朴素美通过粗朴、富有山野味的意象来表现。薄薄的秋天暮色,山野间尽染的层林,起伏的山峦,落晖的光与色,再加上牛犊猎马,归家的牧者猎人,交织成一幅有着浓郁田园牧歌情调的山乡秋晚图。

这种朴素美还表现在写景抒情的手法上。诗人在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诗人对眼前的景物没有精雕细刻,而是用白描的手法加以粗线条的描绘。全诗写景动静、结合、远近结合: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这四句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尾联借典抒情,而颔联通过落日下的秋景,渲染了孤独无依的苦闷,此联情景交融。全诗含蓄蕴藉,让人久久回味。[1] 题解

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点评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古唐诗合解) 野望 杜甫 (其一) 原文

西山①白雪三城②戍③,南浦④清江⑤万里桥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⑦供多病⑧,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 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 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 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释

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评析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 ,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野望 杜甫(其二) 原文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层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评析

全诗由望字着笔,因野望而生愁,国破家亡,天涯漂泊;近望吐蕃在川西猖獗;远望安史在河北纵横,加之迟暮多病,报国无门,感慨无限。结句点题并与首句呼应。语言凝练,感情深沉。 词语解释 出处

唐 王绩 《野望》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示例

明 何景明《过城南寺》诗:“出城春渐近,到寺日犹高;野望增楼阁,沙行散竹桃。” 日语

日语词“野望”指野心、企图之意

第11篇:野望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王绩(584-66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尝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为人放荡不羁。②徙倚:徘徊。③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2.薄暮,日将落之时。 3.徙倚:指徘徊、彷徨。

4.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5.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 6.落晖:落日的余光。 7.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阅读练习

⑴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⑵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5.第

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分)

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⑴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⑵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分)

(4)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2分)

5.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分,符全诗意即可)

6.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7.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8.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二【阅读训练及答案】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地点:_____,时间:_____。事情_____。(东皋 薄暮 望)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皆、惟 色、晖)

(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参考答案

(1)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 3.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7、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3分)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1分),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1分) 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1分)

8、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4分)

答:颔联和颈链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答对手法2分,分析2分) 1.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作用: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②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2、(1)感情:①尾联表达诗人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心情,②并露出欲学伯夷、叔齐隐居避世的意向。(2)分析:①诗人登东皋远望安逸闲适的秋日晚景图,油然而生的不是愉悦之情,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②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赏析: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第12篇:野望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烈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2)徙倚:徘徊彷徨。(3)落晖:落日的余光。(4)犊:小牛。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作者借以抒发自己的孤独抑郁。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习题:

1、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答:本句描绘了一片萧瑟恬静的景色。层层树林已凋谢枯黄,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4、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得好?

答: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景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令人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甚至产生某种遐想。

5、“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表达了作者孤独抑郁的思想情感。

第13篇:野望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雾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第14篇:野望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羌村三首》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序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15篇:野望课件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16篇:《野望》鉴赏

【古诗文鉴赏-八上】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着从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4、颈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二、填空题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 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地点: 东皋 ,时间: 薄暮 ,事件 望 。

三、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运用了对偶和拟人修辞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古诗文鉴赏-八上】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着从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颈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填空题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地点: ,时间: ,事件 。

三、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运用了对偶和拟人修辞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第17篇:《野望》预习

《野望》预习

白堤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旧日以白沙铺地,今已改为柏油路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今日人们所知的白堤,虽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1.搜集有关山色的诗词 2.了解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3.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①这首诗从体裁上来看,是_______。 ②背诵课下注释

③用自己的话描述整首诗的画面 4.赏析全诗:

①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 ②用自己的话描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③赏析颔联和颈联中画面和情感。(给两联描述的画面起一个名字) ④尾联运用什么典故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5.总结文章主旨 6.习题检测:

1.《野望》中写出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2.《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6.《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第18篇:800字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之学会欣赏

欣赏”这个词语对于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自从步入初中,学习开始紧张起来,事情变得繁琐起来。每天的事情都一样:起床、上学、回家、吃饭。有时,早晨闹钟还没响,我就自然醒了,我就像一台机械,漫无目的地过着日子。中午上学时,遇上了好朋友陈静,就相伴去学校。路上,她指着路边的黄菊花,说:“你看,那朵花真漂亮。”“有什么好看的,不就几朵野花吗?”我对她说。陈静不以为然:“你怎么能这样说呢?野花也很漂亮啊,你根本不懂欣赏。”“什么是欣赏?”我傻傻的问了一句。她被我突如其来的的问题震住了。

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在上课时,我一直在想:欣赏是什么?要怎么欣赏。因为想得太深入、太入神,竟不知不觉走了神。老师抽我起来,叫我回答问题。我走了神,就连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我都不清楚,结果就这样站了整整一节课。“下课!”伴随着下课铃声,我腿上那麻木的感觉渐渐散去。一下午的光阴就在我紧锁的眉间溜走了。

放学回家,我看见了一只白白胖胖的鸭子,走路的姿势摇摇摆摆地,好可爱。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学会欣赏事物了。

第二天,我早晨起床时,太阳已经从山顶露出了一角,霞光四射。我知道今天又是个十分炎热的日子。哎!叹了口气,无精打采地洗漱,然后上学。课间时,我看见一位女同学有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我情不自禁地去抚摸了一下,好柔顺。同学发现后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我红着脸说:“你的头发真漂亮啊!”“那是当然,这是遗传的。”同学骄傲地说。呼,我长呼了一口气。

回家后,我头昏脑胀,倒在床上后便睡着了。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下楼去吃饭,餐桌上有一盘清蒸鱼,颜色好单调,我极不情愿地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品位。嗯?味道好极了,不咸不淡。我美美地吃了晚饭,就去写作业了。

我家种着几株玫瑰花,开得极为鲜艳,不过却还是被我忽略了。清晨,我起来呼吸新鲜空气,忽然,一阵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正奇怪这香味从哪来时,不经意间看到了那几朵玫瑰花红得将要流血,甚是妖艳。走到花面前,深吸一口气,好香。一天的好心情就随着花香而来了。

哦!我明白了,欣赏指从触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去评价一件美好的事物,去发现它的长处。

我学会了欣赏,我的生活因此增添了一份光彩。你呢?你是否也学会了欣赏呢?如果没有,就赶快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件琐事吧!

第19篇:作文800字

作文800字大全

永恒的爱国情 ——观爱国图片有感

走进这长廊,犹如置身漫长的时光隧道,举头四望,革命先躯慢的生平简历和英雄事迹跃然眼前,那是涓涓细流,滋润着近乎干涸的心田;那是点点余辉,点缀着漆黑的天空。我对于他们,这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却还在泛着光芒的先驱们,怀着满腔敬意,他们在我心中是无比神圣和伟大的,他们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虽然渺小,却足以映照黑夜,为何?因为他们怀着满腔热血为祖国奋斗一生,至死方休。

其中,我最敬佩的是鲁迅,他是个文人,骨子里散发着一股文学气息,自然也善于舞文弄墨,他虽不能持枪纵马,保家卫国同敌人浴血奋战,但他用他的心灵巨笔写就了一笔又一笔的精神财富,成为四海同胞的精神支柱,滋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代伟人,如此的伟人并没有非比寻常的相貌,他很平凡,他有着一张中华亿万炎黄子孙相似的脸庞;他也满足于生活,令他流连忘返的百草园只是个杂草丛生的破园,而他却在这里挖掘童年乐趣,度过了漫长的童年时光。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人,竟创造了“不朽的神话”。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将民族大爱,人间温情,世态炎

凉描写的淋漓尽致。他的诸多战斗成果,如《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成为中华文学画卷上的点睛之笔,他一生所著多达800万多字,如此多的皇皇著译,字里行间无不折射着他的满腔热血和爱国情操。他去日本留学,还依然把祖国荣辱牢记心中,是个“民族魂”。他一生都在用他的文学巨笔不断写作,可谓是呕心沥血,甚至积劳成疾,最后在上海逝世,远离了他所钟爱的这个世界。毛主席称他为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他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的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爱国情更是如一弯清泉永远在我们心中,随时敲响我们爱国的警钟。臧克家所说的死有重于泰山应该就是鲁迅这种人吧!

鲁迅的爱国情让我刻苦铭心,时至今日,想起他的文章,还依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每当我徘徊困惑之时,想起他坚持写作,坚持爱国的毅力,心中便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常想,在他走的时候,他的爱国情或许就已在我们心中得到永恒了吧!我家中大厅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便是一位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孺子牛啊!

第20篇:8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题目: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免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本题能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几年来,南京市先后免费开放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南京博物院等。去年下半年,又免费开放了玄武湖和中山陵,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其它方面,免费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正如材料所说,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当然,不同的免费,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关注这些,思考这些。所以,本次作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是审题和立意。

“免费”,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很多人都向往它,我们在审题时要搞清以下几点: “免费”的对象是谁? “免费”的实施者是谁? “免费”的内容是什么?

“免费”的目的是什么? “免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包括生活、心理、人格等)。 如何看待“免费”?

“义务教育免费”体现的是政府办教育的决心,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得到了实惠;“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出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幸福生活的具体的展示;而“商品免费试用”往往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待你的常是一些消费陷阱。因此,并非所有的“免费”都是美味,对待免费,需要三思而后行。

本次作文中,有些同学没有很好地解读题目的要求和“免费”的含义,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种,误解题意,把“免费”写成了“不免费”。

如开头引用“天下不会掉馅饼”或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写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勤奋拼搏最终获得成功。最后得出任何成功的取得都是不免费的,需要付出最艰苦的努力。严格说来,这属于偏题。语言不好,书写不好,只能在30分左右。语言不错的,书写不错的,也难以超过42分。

第二种,将“免费”置换为“降价”或是“无私奉献”,丢掉“免费”本身的内含。

第三种是穿靴戴帽式。前面写一个完整的亲情故事,行文几乎不提“免费”两个字,在文章的结尾,贴一下“免费”。这类文章也应视为没有严格地扣题,一般评为40分左右。

亲情类故事不是不可以写,但要有技巧。文章主体部分要能点击主旨或是题目。如写几个阶段,母亲免费为你提供了一个生命孕育的场所,免费为你提供了衣食住行,免费为你提供了教育条件,为你免费的事情太多太多,这样一路写下来,最后再深化情感和主旨,好文章同样得高分。

第四种是演义材料。把材料中的三个事例一一排列出来。不管是议论类的,还是记叙类,一般在45分左右。 第五种是观点不够明确。一下子说“免费”好,一下子说“免费”不好,最后文章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这样的一般为45分左右。这不同于辩证地分析,辩证分析是有中心观点,把问题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篇文章要有中心观点,基本要求是集中和鲜明,高要求是新颖和深刻。

第六种撞车严重。好多同学写商场搞免费活动,最后让人上当受骗。这类题材固然可以写,但写的人太多,若自己又不能出新,不能深入,很难得高分。

第七种是文体不清。题目中说“文体自选”并不是不要文体。现在,大多数学生可选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好的记叙文要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与“免费”相关的故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进行描写,引发自己对“免费”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

好的议论文要能紧扣“免费”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 这一次,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立意。 记叙类:

1、如写一个免费的公园,里面还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免费的活动,让人大受收获。

2、老人持“老人卡”上车,反而遭到一些人冷眼。文章呼唤在物质上“免费”后,要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3、商场免费容易受骗,而免费的亲情永远不会受骗。两个故事交织一起,相互映衬。

4、家境贫寒,父母给自己买了一些营养品,说是单位免费发放的。自己后来知道了,也要让父母“免费”享有幸福晚年。故事感人,融入真情。

5、有人享受了太多的“免费”,在其位不谋其政,最后成为阶下之囚。故事具有很好的讽喻和警醒性。 议论类:

1、剖析“免费”背后的深层目的。或是社会进步,或是有险恶用心。

2、剖析“免费”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或是“免费”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弊端。

3、剖析人们追求“免费”的心理。

4、很多“免费”的背后,常是一些人辛勤的付出,大至社会国家,小至家庭,我们应好好地珍惜。

5、亲情常是“免费”的,但成长的历程,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味的“免费”,免费的爱,有时恰恰是一种伤害。

6、超越物质的“免费”,享受自然的,精神的“免费”。如苏轼那样免费享有清风明月,或是通过阅读,免费和古往今来的大师们对话,灵魂得以提升。 这一次作文,很难宿构和套作,那些动辄屈原、司马迁等三段式的作文很难取胜。它在引导我们要一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如果只是闭门死读书,不闻窗外事,很难写出精彩的篇章。 【优秀范文】

免费

苏宁电器开张,前50名顾客有2斤免费鸡蛋可拿。 消息似林中的一声尖锐的号子,惊动了各家的鸟儿。

邻居兴冲冲地敲门喊门,妈妈刚一开门,邻居就重复着“免费”两个字,妈妈笑了笑:我已经知道了。

凌晨两点,闹钟兴奋地叫嚷了,我接受妈妈任用,早早去排队,本就觉得太早的我就多赖几分钟,谁知道妈妈一把掀开我的被子,无奈,我只有匆匆地出门。 人很多,原以为前几名的我不得不加快脚步,和妈妈一起去抢个好位置。

人越来越多,喧闹的声音打破了黑夜的宁静,温柔的小风吹拂脸庞却感受不到任何的惬意,商场门口似乎也开始乱了起来,只有前50名才能拿到免费鸡蛋,队伍开始骚动起来,我和妈妈早已经被人群冲散,看着这些争先恐后的人,我似乎觉得有些闷热,二斤鸡蛋支持着我一直在队伍中挣扎,免费似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吸引着我也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人群躁动着,不时传来抱怨声,一个老妇女和一个老男人吵了起来:“欺负我老了啊,抢不过你们年轻人啊!”

免费似阳光下的一粒金子,反射的光芒使人睁不开眼睛,开启不了明智的心。

苏宁的大门口透出了一丝光线,要开门了!人群有些躁动,然后是急剧地向前,向前,再向前涌去。队伍中沉重的喘息像战士的号角,人群紧张地聚集,像一张张拉满的弓,门响,弦动,箭出。谁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可纷乱的人们只顾冲进商场要免费的鸡蛋,哪里还管是谁跌倒在地上。

看着眼前的免费鸡蛋,我忽然觉得它似乎没有那么耀眼了,为了这免费的鸡蛋,我浪费了半天的时间在上面,为了追逐这小便宜,我正直、谦让的良心正在逐渐泯灭,看到别人跌倒却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

浮躁的心逐渐降了温,我放弃了眼前的免费鸡蛋,上前将老太太扶了起来。 免费,将我们的心引向黑夜。 免费

免费之下的人性绽放,是圣洁,还是堕落?

时间的转轴一刻也不曾停息,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风雨雨,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人民也迎来了梦想的小康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免费的种种举措。毫无疑问,免费是一道福音,是关怀,是信任,更是希望。

老人乘车免费,这是社会的关怀。辛辛苦苦了一辈子,也许有时连安享晚年也是一种奢侈。这时候,乘车免费就显得格外圣洁,因为这是社会的关爱,给他们送去温暖,也许微不足道,但这份情却是比天高。商品免费试用,这是商家的信任,亦是对顾客人格的肯定。商家放心之余,顾客更是安心,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终归要买,试用与否不会有太大差别。但若仔细想想,这其中所包含的那股子信任岂会这般廉价?

若是免费的关怀与信任很渺小,但那若是希望呢?我无法忘怀照片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他们都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本该是花儿一样的童年,却是在煤窑中苦苦摸索,在别人家的羊群中默默流泪,在险要的大山中艰难前行。每一个山村孩子心中,都不曾失去那一个面向明天的梦,他们想上学,但钱的问题却将他们拒之学校门外。免费义务教育来了,为无数儿童带去了希望,他们终于可以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坐在教室里,笑待明天的生活。免费就是希望,让无数山区儿童开出童年的花朵,他们的人生将不再无助,那朵花将绽放出美好的明天。 免费之下的圣洁之花开遍神州大地,但有些人,都还在利用免费的便利,肆意宣泄人性的丑陋。在商场中,他们践行着试而不买的理论,纵使产品再好,一句堂而皇之的“我不满意”便是他们最好的盾牌;在教育中,有些人家中富得流油,却仍气定神闲地申请助学金,岂不知一人之手毁了多少好学之人。免费之下,人性的丑陋愈加暴露,那是堕落的深渊。 免费之下的人性绽放,是圣洁,还是堕落?

永远不要认为这个世界上缺少爱,岂不闻山村儿童的朗朗读书声响彻天宇,永远不要认为这个世界上缺少正义,岂不见那堕落之人终归是少数。

一生有爱何惧风飞沙,在免费之下寻找那圣洁的花朵,让她在堕落的深渊中绽放,终有一天,这花会开满深渊。 免费

“来份放心早餐。” “要粥吗?免费的。”

“免费?!”我的思绪一顿,一个多么熟悉的词啊,不会又是…… 两年前,我来到了这座城市,进入了这所梦寐以求的学校。

一开始,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高楼大厦,潮男潮女,路上的车永远都不会停下,夜幕降临后灯火通明。这分明就是我想象中的都市生活,这不是乡下的老街能比的。 但是很快,问题来了。这里的东西很贵,我到这儿的第三天就发现了。我们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这还是老爸问遍了大半个城市后才找到的最廉价的出租屋。即便如此,爸妈还得早出晚归,维持着巨大的开销。

每天早上起来,桌上都会有五元钱,这是妈妈给我买早餐用的。他们没有时间。在经过数天的“探索”之后,我终于成功地找到了“最经济”的早餐;一个面包圈,大号的那种。既管饱又省钱,才三块钱,可以省下两块。虽然吃过后会渴。

一天两元钱,两天四元钱……一个月下来我把六十元交给妈妈时,我内心十分骄傲:我也能为家里出力!

当我兴奋地告诉妈妈我省钱的诀窍后换来的却是她的一顿责骂,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你没事不学习,瞎动什么脑筋,给你钱是为了让你养好身体,好好学习,难道家里差这点钱吗?……”我不知道一向温和的妈妈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但是她当时的反应的确吓了我一大跳。 第二天,当我再次来到早点店时,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挺妈妈的话呢?我内心挣扎着。此时,我脑中浮现起了昨日的情形和妈妈每晚疲惫的身影。我咬了咬牙,决定做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买一个面包。” “给,三元钱。”

我接过面包,刚转身,却被叫住了。

“喂,要分粥吗?”也许是看到我迟疑的表情,她加了一句“免费的。”

“免费?!”我一愣,为什么不要呢?于是从这天起,我的早餐又多了份“免费”的粥。 时间过得很快,半年过去了,我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期末考试后我拿着成绩单飞快跑回家,想告诉爸妈这个好消息时,我却在回家的路上停了下来,因为我看见妈妈在早点店门前和店主在聊着什么。而我分明看见了她将一百元交给了店主。 这一刻,我明白了。 ……

走出早餐店,手捧着真正的“免费”的粥,同时还捧着心中那“免费”但却无价的爱。 免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从电视上听到那么一句话。他在场院里修理自行车,满手油污,脸上也很荣幸地沾了“光”。我嘴里念叨了那么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回头看了看我说“有”,表情很木讷。我没太在意。

小的时候,父亲在我心里就像是大英雄,他总是我的保护伞。他很高大,他总喜欢让我骑在他的脖子坐飞机,总之他会给我带来好多好玩的事。他喜欢捏着我的脸,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傻呵呵地笑。有一次,同村的小鹏欺负我,我的哭声换来了父亲,他高大的身躯往小鹏面前一站,小鹏立马就跑了,真的好威风。他说,他永远要做我的保镖,全年免费,节假日不休。我开心地往他怀里钻,顾不得擦干眼泪。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我的心中不再完美,他的身材不再像我之前所想的那样魁梧高大。他经常会穿着一身满是油污的衣服就去学校找我,我们还上着课,他就径直地走向我的座位。最讨厌的就是他满嘴的烟味,熏得人不想靠近他。我已经长大了,谁还稀罕他什么所谓“免费”的保镖,其实我知道,那天他说“有”是刻意告诉我的,可现在,我已经不再享受他给我的“免费”。

上高中,我特意选择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为的只是躲开他。开学的头一个月,我强忍着没有回一趟家,甚至连一通电话也没打。后来,逼不得已,天气转凉,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是父亲接的。我说我要找妈妈,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哦”了一声,便把电话递给了妈,母亲告诉我,我走后的这一个月,他一空闲下来就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抽烟,我想象着,一个男人,坐在台阶上,缭绕的烟雾中,台阶前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烟灰,目光呆滞地看门前的小路……

上晚自习的时候,窗外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没想到他这么迟还赶过来,我看得出,他刚洗过头,刚换了干净的衣服。我的心倏地一颤,眼前的这个男人,总是免费地为我提供一切我所需要。可我却故意气他,远离他。 免费的,总是最易忽视的,最易忽视的恰又是最珍贵的。

免费

免费的生活,让奶奶更加喜欢质朴的农村。

小时候,总听奶奶讲过去的事,奶奶也总是强调过去生活的艰苦,处处要花钱,但是活得很踏实,

奶奶来城里住着这几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上,奶奶一直嘱咐我要注意节约:“你看,坐车要花钱,上学要花钱,这吃和穿,哪一样不是钱朝前。”“奶奶,我念书不要钱。”这是我第三次跟她说了。“车来了,赶紧上车。”我掏出了月票,奶奶赶紧摸出几枚温热的硬币很着急地递给我:“赶紧把车钱给了。”“老人家,您只要付孩子的钱就行了,您啊,有老人证免费。”司机温和地说,“啥,不要钱?”奶奶疑惑地摇头。

一路上,我发现奶奶坐立不安,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头上甚至冒出了汗珠,“奶奶,怎么了,不舒服了吗?”我担心了,“不是,白坐车我这心里不踏实。”奶奶很是焦虑,我无奈地笑着,但奶奶依然拘谨。

下了车,奶奶重重地吐了口气,好似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晚饭后,我领着奶奶去附近的公园转转,沐浴着和煦的晚风,高兴的奶奶还哼起了小调。可是,马上奶奶又开始焦急了:“孩子,这里怎么没有卖票的啊?被人抓住可就麻烦了。”“奶奶,这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啥,又不要钱?”她不再像刚来那时候那么轻松了,甚至变成了小心翼翼,更别说唱歌了。 出了公园,奶奶伸了一个懒腰,似乎很累。

路过一个化妆品店的时候,一个销售员正在卖力地宣讲,奶奶被说动了,“小姑娘,这套老年装的多少钱。”奶奶拿着很小的一袋包装问。“这个啊,不要钱,免费送给您回家试用,好了,您再来买这种大包装的。”“啥,又是免费的?”奶奶拉着我迅速逃离。

一路上,各种“免费试用”、“买一送一”、“进店就送”的广告牌充斥了大街小道,奶奶将她的担心和害怕一股脑地传染给了我,我跟着奶奶飞回了家。

那一晚,奶奶没有睡好,第二天硬逼着爸爸送她回家,问原因只说不习惯,跟着奶奶刚到村口,就见收电费的老周头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交了钱的奶奶舒舒服服的喘了一口气:“还是乡下好啊!”

《野望作文范文800字.doc》
野望作文范文8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